时间:2023-07-10 17:35: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新闻编辑的工作形式和工作成果变化情况明显,当前新闻编辑对新闻传播流程、传播速度等方面无法控制,致使对编辑的专业能力提出要求下降,一定情况下导致编辑无需考虑社会责任。极大程度上改变了新闻编辑的传统工作模式。新媒体时代下,面对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本文从新闻价值判断力、专业素养、社会责任入手,提出了有效的媒介素养培养建议。
一、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
分析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内容,主要如下:(1)新闻价值判断能力。作为新闻编写中的最基本判断内容,要求新闻编辑只有客观判断新闻内容价值,才能够从新闻中提出有效信息。随后通过对信息的合理编排,实现新闻内容的再生产。(2)专业素养。专业素养的具备与否会从根本上决定新闻编辑的工作情况是否符合相关要求,目前发现新闻编辑的实际工作体系存在缺漏,要求新时期要做好素养提高工作,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调整工作模式,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强化职业道德素养,从而为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提升提供参考依据。(3)社会责任感。新闻编辑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正确引导新闻舆论,以往新闻编辑的舆论引导工作是单向的。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应结合社会需求,采取双向性新闻传播形式,突出新闻传播的互动性特点,走进群众中,拉近自己与群众的距离。不仅如此,新闻编辑还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做好舆论的引导工作[1]。
二、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媒介素养的有效培养措施
(一)新闻价值判断能力的培养措施
新闻价值判断能力培养措施,以下建议可供参考:(1)作为新闻消息的收集者,新闻编辑需要以新闻的真实性为基础进行采集工作。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这种信息采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实时性消息的高需求,建议新闻编辑准备做好迎接新媒体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新闻编辑要分析新时期其自身的价值定位,要摒弃传统和大众脱离的工作形式,要深入到群众中,为媒介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2)新闻编辑应提升职业技能,将自己从信息收集者与接收者的身份转为信息的掌控者。新媒体时代下网络平台中充斥大量信息,这些信息实时更新,新闻编辑需要从海量信息内加以筛选,选取有价值的内容。为了保证信息的高质量展现与传播,新闻编辑要广泛收集客观受众提出的中肯建议,深入探究受众需求,在此基础上制定新的稿件撰写体系,实现新闻产品的升级。(3)新媒体时代下,信息的超载问题要求新闻编辑能够进一步提升信息辨别能力。建议新闻编辑努力构建自身知识管理体系,做好信息的真实性判断,利用自己的工作职能加强对司法部门的联系。打击“网络水军”和低俗网络文化平台,为新闻消息的真实性辨识营造出良好的环境。作为新闻编辑的重要阵地,网络平台应以法制为基础,建议新闻编辑与教育机构相合作,共同为新闻传播创造和谐氛围[2]。
(二)专业素养的培养措施
新闻编辑应根据自身工作需求,结合专业知识与生活经验,从大众角度科学提取新闻信息,深入分析后挖掘其中有用内容,并寻找相关事件的发生原因,要求新闻编辑依靠其专业素养,借助已经掌握的外派记者资源、其余传媒渠道资源等,最终打造多位一体的工作模式,提高信息的可靠度,并提高的个人的领导能力、分析能力等需要具备的素养。此外,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的角色定位发生变化,要求新闻编辑提升对海量消息的高效整合能力,强化网络沟通能力,了解新媒体数据的发展特色,将零散化的内容重新整合。以单个话题作为突破口,创造出新的价值,新闻编辑应积极参与网络讨论,提示与受众的融合效果,通过有意识的舆论走向引导,科学转化受众的思想。
(三)社会责任的培养措施
当前新闻事件的来源渠道不断拓展,信息内容繁杂且丰富,但是信息的可靠性却在降低。面对这一情况,新闻编辑工作也会有报道失实的问题出现。对此,要求新闻编辑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了解自身在对舆论走向的引导作用,并明确舆环境对社会发展方面形成的影响,以此为基础合理确定责任的落实方法。在当前阶段中,新闻编辑应重视自身专业素养与社会责任,结合生活体验,坚持新闻编辑工作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原则,做好新闻消息的深度解析与内容整合。新闻编辑应帮助社会受众提升媒介素养,加强与受众的互动交流,从宣传工作开始,通过了解受众的思维体系可变更情况,通过合理引导的方法,帮助受众转变当前存在的思想糟粕,让受众更好遵守网络文明公约。提升受众的主体地位,做好对受众的心理疏导,正确认识网络新闻消息的现实价值,为新媒体时代下社会正能量的构建奠定基础。
一、媒介素养的缘起及发展
1933年,《文化与环境:培养批判的意识》中率先对在学校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问题展开论述,该书由英国的李维斯和汤普森两位学者合力完成,除提出媒介素养这个概念之外,他们倡导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来提升公民特别是青少年人群的媒介素养。
早期关于媒介素养的相关研究大多是从保护主义的角度出发,尤其关注媒介文化对于青少年人群的负面影响并展开探讨。学者们认为大众媒体基于商业动机而推广的流行文化具有负面影响,必须对青少年展开媒介素养教育。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学者们对大众媒体的评价发生了改变,逐步认识到了大众媒体的正面意义,譬如能够及时传递资讯以及传承文化等作用,因此学者们认为对大众媒体不应全盘抵制,而是应通过相关教育让受众对大众媒体所传递的信息进行辨别。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媒介素养教育开始注重媒体符号所构成的拟态环境与真实的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差别,希望受众能够从更有深度的角度思考传播的特点,认识媒体环境与社会、经济、文化等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20世纪90年代之后,互联网大面积普及,新兴的媒体技术迅猛发展和应用,关于媒介素养的相关研究也就具有了更为明显的时代特征。
二、 大学生媒介素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于媒介的辨别能力不强
衡量媒介素养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考察受众对于媒介是否有一定的批判能力,通过调查发现,超过半数的大学生不能对一些新闻的真假作出正确判断,超过七成的大学生对媒体基本信任,而对媒体不信任以及态度不明确的人数仅占一成。可见大学生这个群体对于媒介有足够的信任度,而且在一定情况下对媒体有很强的依赖性,甚至相当数量的大学生日常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都是从媒体当中寻求依据,然而大多数大学生很难对媒介提供的信息进行真假、是非的判断,其分析能力明显差强人意。
2.对于媒介的使用能力不足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有效率地获取有效信息是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针对新闻信息所开展的调查显示,超过四成的大学生并不是非常了解新闻标题以及导语所承担的具体功能,更有超过一成的大学生完全不了解。近五成的大学生并不具备有效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获取信息的习惯上来分析,大多数的大学生基本上都处于被动接受的角色,无法对所获取的信息展开理性的分析与思考,很难主动地运用媒体实现信息资源的获取。
3.网络道德和法律意识不强
所谓媒介道德素养,指的是作为受众在接触和使用媒介信息的过程中所体现的道德意识和自律能力,而这也是衡量大学生媒介素养的一个重要指?恕H欢?,大学生在使用网络媒体的过程中,对于相关法律知识了解并不充分,譬如对网络安全、知识产权等相关内容即使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也缺乏深层次的认识。然而网络媒介的传播往往是病毒式的扩散,为了获取商业利益,难免会出现低俗化、过度娱乐化等情况,倘若大学生没有足够的网络道德,不具备相关的法律常识,自然不可避免地出现违反网络道德和法律法规的情况。
三、新媒体时代对于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思考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缺乏媒介素养教育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更是刻不容缓,如何培养出能够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西方国家的一些举措值得我们学习,即打造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学校、家庭互相协调的教育体系。
1.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中
在大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特别是应当重视培养学生对于信息收集、处理的能力。作为高校辅导员也应积极努力地培养学生具备媒介素养的相关能力,除了尝试依靠新媒体工具开展学生工作之外,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升对媒体的认知和运用水平。
2. 搭建校园媒介素养教育平台
大学校园中的媒介资源较为丰富,如学校校报、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平台、学校BBS等,都可以作为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平台。应积极为学生提供校园媒体的岗位,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对媒体的特性、运行机制等问题有较为深入的认识。此外,学校应开展相应的竞赛、培训、讲座,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功能。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10-0015-02
当前传播科技日新月异,传统媒体之间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不管是身处报社、杂志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出版社、网站等的哪一个平台,都将面临全媒体传播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全媒体综合运用了文、图、声、光、电等多种表现形式,多层次、多方位地呈现和加工传播内容,并通过多渠道、多形态的传播手段来传播。全媒体与多媒体不是一回事情。全媒体“主要是依据传播途径和传播介质而言,是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户外视屏、电子纸移动报等多种媒体形态的复合。[1]”作为编辑,媒介产品制作的操刀者,必须使自己具备辨别、选择、加工、批判,并参与传播各种信息的能力,培育和提升媒介素养显得尤为迫切。相比国外,我们媒介素养教育已大大落后,因此媒介素养欠缺的问题显得格外突出。
一、全媒体时代的媒介生态
在这个全媒体时代,媒介生态有了新的变化,新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媒介形态的变化。过去编辑一般只需对付一种媒介形态。图书、报纸和期刊等纸质媒介,主要加工和处理的是图片和文字,而广播编辑则在听觉上下功夫,电视虽然视听结合,但并不复杂。而在这个全媒体时代,手机报、电子书、网络杂志、网络电视等媒介融合现象日趋突出,传统的边界被打破了。这意味着编辑面对的媒介形态是多样的,需要整合运用文字的、图片的、图像的、声音的、网络的等多种传播元素。各种媒介形态有其各自的特性,编辑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更多了,也更加复杂了。2.媒介数量的变化。当今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大爆炸景象,各种媒介不断涌现出来,数量十分惊人。任何一个城市都存在大量的报纸、杂志、广播电台、电视频道,而网络上则有成千上万的各种网页。媒介数量的急剧膨胀,要求编辑的信息处理能力必须相应地提升。3.媒介技术的变化。在全媒体环境下,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媒介融合技术等媒介技术的演变格外迅速,许多新的软件和硬件不断推出。作为编辑,原来的知识结构,如果不做及时的、全面的更新,就难以适应全媒体的复杂要求。编辑必须了解新媒体的知识和理论,掌握各种新媒体技术的运用技巧。4.媒介环境的变化。在这个全媒体时代,媒介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过去信息传播渠道,渐渐被新的更加多元、更注重互动的新兴渠道所取代。特别是借助网络平台,公众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表达权,成了重要的对话力量,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例如,微博的出现,为这个社会的传播生态增添了新的生物链。编辑通过微博可以搜集各种市场信息,策划选题,联系读者、作者或记者等群体,以及推荐和诱导受众关注和消费媒介产品。
由上可见,全媒体时代,媒介日趋融合,催生了许多新媒体,传播方式日益多元,传播对象日渐小众,信息流动越发复杂,整合一体化趋势明显。现代传媒生态的变化,使编辑工作面临着一个全新的世界。编辑培育自身的媒介素养已刻不容缓。
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在1992年所下的定义认为,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辩的反映能力[2]。媒介素养是一种方法,一种技能,一种资质,一种能力,编辑作为媒介产品的分析者、组织整理者和生产者,培育媒介素养,有以下重要意义。
(一)满足受众需求
在这个全媒体时代,受众越来越积极和主动,称其为受众,其实已不合时宜。他们在接触各种媒体信息的同时,也在创作各种媒介作品,他们集传播者和接受者于一身,集消费者和生产者于一身。并且,媒介消费者更加成熟了,对各种媒介产品的选择变得更加挑剔了。培育编辑的媒介素养,一是使其从只需要关注媒体机构内外的那些固定的作者,转向进一步关注那些数量庞大的、创造力惊人的草根作者,二是使其了解受众的媒介形态偏好和内容偏好,根据具体的阅读和欣赏兴趣,加以细分化,开发出更有针对性的媒介产品,从而不同的媒介产品,传播给不同的受众,实现个性化的营销,并不断推陈出新,打造各种精品图书、精品栏目、精品报刊等。
(二)应对市场竞争
与过去相比,现在各种媒体都面临市场化的调整,需要及时地了解市场不断变化的特性,推出适合消费者心理的产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编辑的媒介素养高低,决定着市场的胜败。媒介消费者感兴趣的东西,他们才会乐意掏钱去购买,编辑的市场眼光需要去准确地捕捉。编辑需要接触大量的、各种媒体的信息,需要具备对各种信息的选择、理解、批判、辨别、鉴赏和评价等各种能力,不然难以制作出有市场竞争力的媒介产品。
(三)提升社会效益
媒体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又不能被市场所左右,而能坚持自己的标准,避免走向低俗化、庸俗化、媚俗化,这些都需要媒介素养在支持。大众传媒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思想舆论阵地,有着极大的舆论导向作用,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编辑作为重要的把关人,担负着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的重任,直接决定了哪些信息可以被传播,以怎样的方式传播,以及会产生怎样的社会影响力。编辑必须把社会效果和市场效果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不能顾此失彼,同时,坚守自己的道德伦理底线,坚持弘扬主流的价值观,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做积极的贡献。因此,编辑媒介素养水平直接影响了一个媒体可以产生怎样的社会效益。
全媒体时代编辑的媒介素养是由整合的、系统的、有机的多项内容构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了解各种媒介的特性
在这信息社会,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是编辑重要的信息渠道,需要积极地接触,了解其不同的特性,特别是具备在海量信息中检索、分析和整理自己所需的、有价值的信息的能力。编辑接收到作品,不再那么单一,而是可能是纸质的,也可能是电子的,多媒体的。一部书稿,最终的成品不再是过去的纸质图书,而可以是磁带、光盘、网络书籍、手机书籍、影视作品或者其他数字形态产品。媒介产品的呈现形态的多元化,使单一媒体加工,转变成了多种媒体的整合出版和发行。为此,对数字媒体的认识和利用,显得尤其重要。编辑环节变得复杂了,编辑工作的时空被极大地拓展了,编辑角色也日益转变为能力要求更高的复合型人才。
(二)培育互动传播的能力
互动和分享是这个时代的特点。在全媒体时代,各种新的销售渠道和沟通手段的出现,意味着发行和营销的手段有了新的转向,而网络化和数字化的背后,是互动、分享和参与等行为模式。编辑要在各种BBS、微博、新闻组、论坛、书评等平台上传播媒介产品的信息,提供良好的售前售后服务,争取读者,拓展市场。在全媒体环境下,与读者的互动、与作者的互动、与其他编辑的互动,变得格外的频繁。在互动中,发现和挖掘独特的创意点子和各种新颖的选题;在互动中,交流和沟通彼此的看法,建立更加和谐的关系;在互动中,把握市场的动向和受众的心理,并宣传自己的产品,建立品牌形象。
(三)培育全球传播的能力
麦克卢汉笔下的“地球村”已越来越成为现实。在全球化趋势之下,传播突破了国界的局限,西方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和技术优势,将其文化渗透到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那些发展中国家。西方的几大通讯社,往往是其他国家新闻来源的重要渠道。中国媒体的全球传播是今后必须努力的方向,编辑需要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的能力。一方面应自觉扶持反映优秀民族文化的作品,另一方面要对西方优秀的经验加以借鉴和运用,并抵制文化殖民主义的渗透,从而不断提升国家的软实力,使中国成为一个信息富国、传播强国。
(四)培育全媒体制作能力
在新的媒介生态下,编辑在选题、策划、调研、约稿、营销、发行等各个环节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是单纯的文字编辑、图片编辑、声音编辑、图像编辑或网页编辑,而是集合这些于一身的全媒体编辑。不同编辑之间原有的边界被彻底打破了,为了实现最大化的传播效果,编辑需要运用全媒体技术来制作和。媒介内容也许是相同的,但媒介产品需要加以多次的、深度的、全媒体的开发。编辑需要制作文字的、图片的、网络的、广播的、电视的等多种形式的产品,以适应不同的媒体渠道和不同的受众需求。
在这个全媒体时代,编辑的媒介素养培育是职业素养建设的重要构成,任何一个优秀的编辑都必然具有较高的媒介素养,并不断学习和提升。那么,培育编辑媒介素养的路径有哪些?
首先,理念上需加以重视。作为媒体机构和编辑个人,都需要深刻认识到在这个全媒体时代,各种媒介技术、媒介形态、传播方式融合在了一起。培育和提升编辑的媒介素养,使其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优秀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才能很好地履行新时期信息传播者的职责,牢牢把握正确的方向,传播优秀中华文化。从学校教育角度,加强编辑专业的建设。长期以来,编辑专业偏重于狭隘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能的学习,而没有把视野放在更加广阔的整个传媒领域,也忽视批判思维和人文精神的培育。为此,在高校编辑专业课程设置中应该增加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以及全媒体传播相关的知识和理论。并且,编辑专业的学习不应局限于一本本书籍,而是能够在所有形态的媒介中寻找有用的知识和信息。跳出狭窄的专业框框,走向更加丰富的信息时空,提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从而,这些编辑专业学生毕业的时候,具备了较为充分的媒介素养的底蕴,能够更好地从事以后的编辑工作。从媒体机构的角度,积极提供培训机会,发展学习型组织。作为一个媒体组织,需要提升的是所有员工的媒介素养,而不是个别的编辑。需要营造良好的环境,提供各种培育的条件,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来对待。
从编辑个体的角度,必须多学习,多实践。一是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做一个编辑,没有广博的学识是做不好的。例如一个学术期刊的编辑,需要有深厚的学术底蕴,是一个该领域的专家。平时需要多看看书,多接触各种信息,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逐步更新自己的知识架构,做一个全媒体的多面手。为了提高全球传播的能力,需要加强自身外语的水平,消除语言障碍。二是自觉学习各种媒介知识、理论和技能。提高自己全媒体的运用能力,对各种编辑软件,不畏惧,不漠视,能够及时跟进,迅速掌握。数字化、网络化的媒介技术是未来的方向,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技能,形成集成式综合知识,才能拥有话语权。三是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注重人文精神。“经济利益不应该成为传媒的唯一目标,什么该报道什么不该报道,即使没有明文规定,也要有一个起码的道德准则。[3]”因此,需要强化道德和法律意识,强调社会责任,避免走入娱乐化和功利化的误区。批判思维是媒介素养的基础,失去了批判性,就难以辨别真伪,无法坚持真理。编辑需要具有批判思维能力,善于质疑各种现象,独立分析,乐于思考,勤于反思,做一个头脑开放,实事求是的人。批判思维是可以经过不断的训练和实践而逐渐发展的。
总之,这是一个媒介化社会,媒体的影响力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可谓无处不见,无时不在。我们如同一条条生活在水中的鱼,已难以轻易离开媒体,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一定会失去方向。媒介素养是编辑终身学习的推动力。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才可以使传播活动做得更加出色,成为一个全媒体时代的优秀编辑。
参考文献:
[1] 郑强.从传统报业到全媒体的探索之路[J].传媒,2008(10).
一
大众传媒的发展在经过了以报纸、杂志为代表的印刷媒体时代和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媒体时代之后,自上世纪90年代逐步进入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化时代。互联网以多媒体复合的特征、交互性的功能,融合各种媒介于一身,迅速成为方便人们快速、直接地了解外部世界的媒介工具。它不仅仅是一种先进的交流方式,更是引发了文化生产与传播方式的重大变革。它还将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化生活空间而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在传统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主要指的是职业传播者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向受众传送信息的过程;而到了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主要形式则演变为职业传播者及普通网民通过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向普通网民传送信息。
2014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了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手机网民规模的持续增长促进了手机端各类应用的发展,成为2013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大亮点。《报告》还显示,从年龄结构来看,截至2013年12月,我国10-1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24.1%,在整体网民中占比位居第二,并且比2012年占比略有提升,这意味着互联网的继续普及和深入。
由此可见,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越来越迅捷,我们所面临的不再是信息匮乏,而是信息洪流。同时,信息接受者及再传播者也有低龄化的倾向,中学生逐渐成为网民中的生力军。信息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心理和身体发展都不够成熟的中学生而言,一方面他们渴望了解更多的外界信息,另一方面媒体信息鱼龙混杂,他们无法理性选择媒体和信息。面对如此庞杂的信息和多样化的媒体传播平台,中学生如果不能学会正确地对媒介所传播的信息进行解读和判断,并且运用媒体传达自己的声音,那么他们将会沉溺在信息的海洋中无法自拔。因此,有必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以提升他们的信息甄别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信息的海量传播对语文教育已形成巨大冲击,因此,伴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新闻类选修教材《新闻阅读与实践》。目的是在语文教学中加入新闻类文章的学习,以培养学生适应多媒体时代、捕捉所需信息的能力,增强学生分辨假新闻和抵制网络谣言的能力。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只有学生在学校获得今后走向社会所需要的基本能力(自主学习、信息搜集与处理、与人合作等)才是教育的最大目标。新课改对新闻教学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阅读新闻、通讯(包括特写、报告文学等)作品,了解其社会功用、体裁特点和构成要素,把握语言特色,使学生养成阅读新闻体裁的习惯,关心国内外大事及社会生活,能准确、迅速地捕捉文章的基本信息,就所涉及的事件和观点做出自己的判断。除了使学生能够区分写实作品(新闻、传记、应用文等)和虚构作品(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之外,还需要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的能力,即培养学生处理媒介信息的能力。而《新闻阅读与实践》在第6单元“相关资料”中引用了北京大学新闻学院陈昌凤的文章《关于在中学新闻选修课中适当加入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建议》。
“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一词,最初是1933年英国E.R.利维斯和他的学生丹尼斯·桑普森在文学批评著作《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中提出的,意思是要鼓励学生对各种信息进行“甄辨和抵制”。要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学生应有的素养,使学生能够抵制各种媒介的错误影响和侵蚀,让他们自觉追求符合传统精神的美德和价值观。[大卫·帕金翰著.宋小卫,译.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2).]媒介素养是一个发展的概念,经过六七十年的演变,它已发展成一种多含义、多角度和多层面的概念,随着新媒介的产生和发展,其定义也需要进一步完善。首先,它是一种能力或素养,是一个全新的素质概念,是传统的文字识读能力(听、说、读、写)在媒介时代的扩展和补充,它包括人们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获取、解读和使用的能力,其中批判性思维是媒介素养的核心能力。其次,使用时等同于媒介教育。例如,在美国和加拿大,“媒介教育”和“媒介素养”用的是“media literacy”,这也反映了两者在目前阶段的统一性,即媒介教育是以培养公民的媒介素养为目的的,多指一种教育活动。[张艳秋.国外媒介教育发展探析[J].国际新闻界,2005(2):12.]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的张开副教授在《媒介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一文中指出:“媒介素养是传统素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延伸,它包括人们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除了现在的听、说、读、写能力外,还有批判性地观看、收听并解读影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广告等媒介所传输的各种信息的能力,当然还包括使用宽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卜卫教授在《当代青少年的必修课——提高媒介信息素养》一文中指出:“媒介素养的教育包括四方面内容。(1)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2)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3)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4)了解如何有效利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
综合以上分析,媒介素养是人们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以及使用信息技术来制作和传播各种信息的能力。而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人们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一方面培育人们成为具有健康的批判能力的媒介消费者,另一方面鼓励人们积极参与传播过程,做一个具有主体意识的能动的传播主体。
二
在新媒体环境下我国中学生的媒介素养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呢?
1.面对信息过载,无法高效精准地获取信息并为己所用
随着新媒介技术的快速更新与广泛应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裹挟着五花八门的信息席卷而来,人们普遍感觉到,虽然每天都能接触到大量的信息,但似乎无法快速准确地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也难以 对庞杂的信息进行深入的解读,更难以辨识并整合有用的信息为己所用。久而久之,信息似乎成了一种负担,信息过载也由此演变为一个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
首先,从信息生产环节开始,生产主体不再是特定的少数人,普通网民甚至开始逐步取代职业传播者成为信息生产的主力军,而相当一部分大中学生也加入到了这个队伍中,一部智能手机,就能把普通人变成奔走在新闻前沿的信息制造者。其次,在信息传播环节,新媒体具有准入门槛低、更新速度快等特点,这一方面会使同样的信息在多个传播渠道中重复传播,另一方面也会导致信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被覆盖,加剧信息传播的混乱无序。最后,在信息消费环节,普通网民的主动参与性被放大,对信息的再加工及转发和评论,导致信息过载的状况不断被放大。
在校学生课业压力大,业余时间非常有限,如果无法高效精准地辨别信息,势必会被信息所吞噬,在海量信息的狂轰滥炸中走向麻木和无所适从。
2.在接受信息的同时,缺乏对信息的反馈意识
中学生是很好的信息接受者,却不是很好的信息批判者和反馈者。他们所具有的媒介素养尚处于自发状态,这种自发状态的媒介素养最显著的特点是低水平、浅层次的。具体表现为,许多学生虽然能够便捷、快速地获取信息,但对媒体传播信息的方式及信息本身却无法做出更为准确的理解与评价。因此,在使用媒体的过程中,有选择地接触媒体并对其传播方式以及传播内容做出相应的评价的能力还相对欠缺。
3.媒体公信力降低,影响正确观念的形成
在功利性的驱使下,很多媒体为了争取更多的受众,迎合大众口味,报道层出不穷的新闻奇事,其中不乏低级趣味、花边新闻。而信息者的可匿名性也使很多媒体未经过严格审核,就将一些道听途说的消息出来。在媒体信息严肃性不足、娱乐性有余的影响下,这种消解价值,以消费性、娱乐性和商业性为特征的大众文化在社会上广泛流行,给尚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学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许多学生在初高中学习中就已经沉溺于物质享乐,重金钱而轻理想,这与一些媒体的媚俗导向有着很大的关系。
三
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的不断更新、进步给我们生活的时代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和变革,于是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素养研究被提上议程,而对应的具体教育策略施行却非常滞后。网络媒体所倡导的自主、开放、参与等理念及赋予信息传播者绝对权力的实践特点是以往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这也正是大部分中学生热衷于使用网络媒体的重要原因。相应的,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素养教育也应该延展出新的内涵。媒介素养教育应该从过去的“接受范式”向“参与范式”转变。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西方国家颇为关注,并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这些探索都能给我们的媒介素养教育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都通过政府法令,以保证媒介素养教育成为教育的重要部分;日本专门成立FCT媒介素养研究所;美国设置了媒介素养中心,用以追踪媒介素养教育出现的新问题与新变化;同时,英、美等国家纷纷在小学、中学或大学设立媒介素养课程,提升青少年对媒介的批判认识能力。
我国的媒介素养问题主要存在于新媒介方面,因此需要建构一个由政府、学界、企业、学校、家庭与媒体相结合的立体媒介素养教育体系,以提升普通民众的媒介修养与品质。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学校教育是根本,因此教师日常教学中的媒介素养教育方法非常重要。虽然我国的学校教育中没有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但在新课改后的高中新闻选修课教材里,都或多或少地围绕着“新闻”这个主题,实践着媒介教育的内容,虽然没有明确地将媒介素养写入课程目标之中,但是我们已经很清晰地看到了呈现在语文教材中的媒介素养概念和相关知识。新闻选修课程中加入媒介素养内容,既符合新课程的要求,也以一种比较合理的方式实现了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涵盖,为媒介素养在高中阶段的实施提供了一种可能。
理解视觉素养与媒介素养,要从一个初始问题开始:今天人们如何获得信息?仔细考察这个问题,不难得出两点结论:一是今天人们通过视觉获得信息的比重越来越大;二是今天人们越来越多地依靠媒介的支持而获得信息。也就是说,在当今时代影响人们接受信息的重要相关因素中,视觉化的表征形式和传播媒介的支撑作用非常突出。因此,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的提出,是当代教育发展针对时代变化的必然考量。
一、读图时代来临,视觉素养成为基本素养
视觉素养是对视觉信息的解读、应用、创作和交流的能力。视觉在人类的感觉器官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科学实验,科学家得出结论:在人们所接受的全部信息中,高达83%的比例是通过视觉感官而获得的。读图时代的来临,会使得这个比例得到更大的提升。
阿尔文•托夫勒在未来学著作《第三次浪潮》中指出:人类社会正在孕育三种文盲;文字文化文盲,计算机文化文盲和视觉文化文盲。而后两种文盲是工业化社会,尤其是后工业化社会不断制造产生的。文字文化文盲在经历长期的大众教育和扫盲运动之后已经大为减少,计算机文化文盲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也愈见减少,但视觉文化文盲的问题则复杂得多。对前两种“文盲”的判断显而易见:文盲为不识字者,不能够通过阅读获取知识信息;计算机文化文盲为不会用计算机者,不能够通过计算机的应用获取和处理知识信息。可是,只要视力正常者,对于借助图形传达信息的视觉文化,谁都能够看懂点什么,尽管“看懂多少”的层次差异也许很大。对于视觉文化文盲,人们甚至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更难以清醒地认识到这种存在的广泛而严重的程度和潜在而深刻的负面影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1972年发表《学会生存――世界教育发展的今天和明天》,指出:“通过图象进行交流,已经发展到空前的规模。今天,图象,无论作为知识的媒介物,或者作为娱乐,或者作为科学研究的工具,在文化经验的各个阶段上,都表现了出来。”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发表了《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强调教育要有创造性的革新精神面向新世纪。《学会生存》和《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这两份重要文献的发表,被称之为世界教育史上的新的里程碑,为教育的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正是读图时代的来临,对人们的视觉素养提出更高要求。时代的发展,已经势不可挡地将视觉文化教育置于大众教育的必修内容之中,这应当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研究和行动。视觉素养成为信息时代的大众基本素养。视觉素养教育成为必须关注的国民教育问题,在国内外日益得到重视并付诸于实践探索。
二、媒介环境普及,媒介教育应运而生
视觉素养教育在媒介时代被赋予了新的更加丰富的内涵,与媒介素养教育产生了不可分割的关联。媒介素养是指在媒介作用下的观看、理解与应用的能力。
信息的承载与传播离不开媒介,信息与媒介共生共长。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媒介对生活的渗透达到无孔不入的境地。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麦克鲁汉的名言得到证实与认可:媒介即讯息。媒体是人体的延伸。
日益普及的媒介环境给人们带来丰富信息、通讯便利与新鲜娱乐的同时,也使人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惑和烦扰。
考察“观看之道”,我们可以认识到:人类的观看需要一定条件的支持,而且有很多的局限。比如,人的视觉感官的生理特点局限了观看的视野、距离,人的时空局限也决定了人并不总能亲临现场身临其境地“直接观看”。因此,借助于他人眼睛和借助于媒体辅助的“间接观看”就成为观看的常态。随着传播媒介与传播技术的发展,人们通过“间接观看”而获取信息的比例远远大于通过“直接观看”获取的信息。信息传播者的立场观点和传播媒介对信息的影响等问题日益引起关注,成为新的研究领域。
借助于他人的眼睛和借助于媒体辅助的“间接观看”成为大众观看的常态。他人的眼睛、媒介工具和传播媒体等因素对人们的观看会产生哪些影响?请比较图1中几幅反映不同摄影师风采的照片,尝试解析与思考:摄影师、照相机与影像作品之间有什么关联?摄影师如何决定影像作品的创作制作?我们不难理解:摄影师在使用特定工具的观看状态下,发生了拍摄行为,进行了他的自我言说,完成了影像作品的制作。但现在我们需要更深入一步地探讨:摄影师、照相机与影像作品如何影响大众读者的观看?如此“间接观看”的效果与读者身临其境“直接观看”的效果有何不同?
如上解析与思考训练,会启迪人们从一个新颖的视角发现一个极其广阔而有趣的研究空间:这是一个视觉素养与媒介素养交集的空间。“看”,本身是个不简单的问题,加上媒介因素的影响,变得更加纷纭复杂。探究观看与媒介之间关系的名词不断出现:如图像素养、屏幕教育、影视素养、视听传播、媒介批评等,既从不同的侧面描述了媒介技术的演进更新,也从不同角度表现出人们对媒介认识的不断拓展。这些和媒介相关的素养都可归纳为媒介素养的范畴,媒介素养的概念发展成一种多含义、多角度和多层面的概念。媒介素养作为一种文化修养与知识技能自有其自身的价值。媒介素养教育应运而生,成为一门有关生产和制作媒介信息的知识教育、一种对媒介信息保持批判意识和追问精神的学问探究、一项关注于提升年轻人媒介修养与能力的综合素质培养。
三、与时俱进的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是媒介时代对人提出的新的文化素质要求。
有必要理解媒介与媒体的区别。媒介与媒体在英文中用的是同一个词“medium(复数media)”。194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的《战后公共图书馆的准则》一书中首次使用medium作为术语,特指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传播者到接受者之间携带和传递信息的一切形式的物质工具。medium的复数形式media现在已成为各种传播工具的总称,如印刷品(书刊、杂志、报纸)、电影、电视、广播、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等均属于媒体。
但在中文中,媒体与媒介是有词义差别的。
准确地说,媒体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承载与传播信息的载体,是一种物质实体和结构样式,如印刷品(书刊、杂志、报纸)、电影、电视、广播、计算机等,有形体、有重量、有尺寸,可移动、可保存、可毁坏。二是指传播信息的机构和单位,如杂志社、报社、电影公司、电视台、广播站等。
媒介则指的是印刷、电子或数字等传播工具或手段与人之间的关系,即媒体与人之间的关系。关注媒体传播对接受者影响的研究称为媒介研究。关注媒体本身属性的研究称为媒体研究。二者虽紧密相关,侧重点却不相同。
“媒介”一词,最早见于《旧唐书•张行成传》:“观古今用人,必因媒介。”在这里,“媒介”是指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其中,“媒”字,在先秦时期是指媒人,后引申为事物发生的诱因。而“介”字,则是指居于两者之间的中介体或工具。
媒介素养则是一个现代概念,指面对各种媒介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价能力、创造能力。比较一下媒介素养与视觉素养的概念区别:视觉素养是对视觉信息的解读、应用、创作和交流的能力,是更广义的观看与理解的能力;而媒介素养是指在媒介作用下的观看、理解与应用的能力。为什么进行视觉素养与媒介素养的研究?因为当今媒介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媒介时代的来临对人提出新的文化素质要求。对于视觉文化的创造者,媒介素养就更为重要。理解不同的媒介符号有不同的表达功能,就能够更恰当地运用好各种媒介。抽象符号不具备和它所代表东西的相似性,这是它的劣势;但它也有另一面,正因为它抽象,它可以代表同类的所有东西。具象符号可以穿越所有文字的局限,但它的局限性是它不能代表同类的所有东西,它会限定你的想象力。所以,当我们研究视觉文化的时候,不能觉得视觉文化力量大无边就排斥文字文化,研究它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它,从而使我们的文化资源建设得更好。
视觉素养不仅仅是凭“看”来提高,也需要通过知识、兴趣与技术才能提高。比如一幅画,只有了解它由什么人在什么背景下创作的,才能更好地解读它。透过镜头,看见内涵,是需要条件的。当我们在观看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关注观看的条件与局限:我们并不总能亲临现场观看;常需要借助他人眼睛观看;我们也常需要借助媒体辅助观看。所以,视觉素养和媒介素养都是需要后天培养的文化素质。
1.关注中职学生媒介素养是时代赋予的职责。现下,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世界许多国家对于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更是有增无减,尤其是针对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已经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身心快速发展,道德观念尚未成熟,好奇心强、模仿性大,又缺乏自控能力、必要的媒介知识和足够的辨识水平,极易受媒介网络环境下不良思想和行为的影响,耽误学习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很难求得生存与发展。现如今,政府、社会、学校、家长等诸多方面对学生媒介素养问题的重视程度愈演愈烈,作为课堂教学关键人物的教师更需要关注中职学生的媒体素养培育工作,进而帮助语文教学和媒体素养教育的完美结合,实现教师在这个时代所应担当起的责任。
2.渗透媒介素养教育是中职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从某种层面上来讲,中职学生更多的是掌握实质性的技能、技术,在学习类似语文学科这样的基础性综合知识时稍微可以有所放松,但语文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是决不能忽视的,所以这就导致语文学科和中职职业教育的融合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中职教师应该尝试着利用新的媒体技术,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中渗透专业技能、媒体素养,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科的实用价值,这对于学生的主动接受语文的学习思想自然是有一定帮助的。媒体素养作为如今每一位受教育者都应具备的技能,它在语文学科中所表现出来的间接内涵极为深刻,所以中职语文老师应该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尝试并努力去建构一种培育学生媒体素养的教学方案,将语文知识从课本搬进生活,将价值发挥于实际。当今时代,语文教育最应重视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而且最好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这才是当代中职语文学科老师终极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老师拥有三大职责,分别为传道、授业、解惑,这三大职责看起来貌似比较简单,但真正要完成这三个职责,则需要付出更多的能力。对于中职语文老师来说,他们所担任的角色直接影响到学生一生的成长、发展,所以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紧抓每一个空闲点,向学生传达更多的知识、道理,从而帮助学生领悟更多的道理,也辅助学生形成更加健全的人格。媒介素养教育虽说不能在一朝一夕间就发挥实效,但长期的积累必然会取得优异效果,因此老师要善于将语文学科和媒介素养教育结合起来,完整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质。
二、于中职语文学科教学渗透媒介素养教育的可行性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素材是中职语文教材
中职语文教材的编订者们,在教材编订之始便对中职学生的性格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在选定教材阅读篇目的时候,大多选定了时代感强、文化底蕴浓厚、涉及范畴广阔的文章,并于其间贯穿了实践性比较强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和口语交际以及应用写作知识,所以中职语文不再只是语文学科的教材,更是德育的教材,符合培养学生媒介素养的关键目的。比如:学习“诗歌散文欣赏”单元,不仅帮助学生了解现代散文和现代诗歌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赏析散文诗歌的技巧,培养提高审美修养,同时还可利用现代影视网络媒介资源,拓展激发学生的学习阅读散文诗歌的兴趣,引领学生思考评析影视网络媒介与文本媒介的优缺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辨识选择媒介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既获得语文知识,又提升了他们的媒介素养。文学作品有许多鲜活灵动、极具个性的人物,如马蒂尔德、项羽、林黛玉等人物,可引导学生在观看相关的影视之后,可以鼓动学生在第一时间对电影中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场景做以赏析和评价,引导学生在复述、描摹故事情景的时候再现甚至还原文本形象,这样一方面有助于训练学生较为细腻的笔触,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还能在再现影视画面的风采中得到艺术的熏陶和审美愉悦,从而提高学生的影视鉴赏能力。又如:通过开展“民歌民谣采风”、“与大自然对话”、“展望未来的生活”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感受文学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同时要求学生通过现代媒介各种途径的查找收集整理分享信息资料,特别是在面对大量多样复杂多变性的网络传媒信息,学会对媒介信息的甄别、判断以及使用媒介,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且环境特征浓厚的文化情境,让学生在享受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媒介素养。再如:“广播稿”的应用写作,一方面,让学生掌握广播稿的相关知识及写作技巧,提高应用文的写作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撰写校园新闻广播稿、校园新闻电视稿、制作广播电视节目等,提高学生认识媒介、使用媒介的能力。
(二)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渗透关键在于课堂教学
关于媒介素养教育和学科教育结合的途径,笔者自知有多种方式,但其中最为常用也最关键的途径,就是课堂教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要求鲜明,要求其必须关注当代文化生活,紧跟当代文化知识的潮流方向,在此基础上促进优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从而培养学生善于发现事实热点的能力。这样的课程标准要求对中职语文同样适用,所以中职语文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务必要引导学生完整健全思想观念,并且利用现代新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增强沟通交流能力,但明确强调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应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教师要适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要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充分发挥现代信息媒介、网络、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的优势,恰当合理地应用多种媒体,为中职生提供多样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有趣有益自学的教学环境。提倡在教学中,恰当利用现代数字化教学资源,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其必须具有钻研教材备课的意识,能够根据学生教学实践和学科内容的研读过程中增强自己对知识的辨析、区分、策划能力,同时善于结合新时期的各种媒体形式指导学生学习,这才是老师上课之先应该具备的能力与素养。再者,中职语文老师必须对媒体素养的基本特征、核心内容、培养手段与教学目标了解清楚,最好将这些东西烂熟于心,并且充分且巧妙地利用好课堂教学的相关内容,从而为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做好准备,锻炼学生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敢于去批判、怀疑的态度,以及审视媒介信息以及其背后隐藏的真实意图,并学会使用社会的一切信息资源以完善自我、促进社会发展。
(三)开发的课程资源
随着多元化媒体阅读时代的到来,单纯的文字教学已经不再是语文学科的终极目标,文学作品、文化知识以及文学素养等方面的教学,更需要迎合媒体阅读时代的时代特色,开发出新颖的课程资源。基于此种情况,中职语文教学务必要冲破传统教学瓶颈,引入更多新媒体指导下的文本资源,最大可能地提供给学生丰富、多元的阅读媒介,从而为媒介素养的培育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增长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识别、鉴赏与优化能力。例如,学习《石缝间的生命》这篇课文,在“融情升华,拓展感悟”这一环节里,引入公益广告《感谢不平凡的自己》,让学生在观看中思考领悟课文内容深刻的思想意义,帮助学生培养自己在逆境中顽强拼搏的品格,启发学生要勇敢地面对一切磨难,在拼搏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并正确理解公益广告等现代媒介所蕴含的正能量,培养提高学生认识和评价现代媒介的能力。互联网兴起于20世纪下半叶,并于21世纪取得了发展与繁荣的高峰期,其凭借自身独特的优势与可观的价值,使得大量的知识信息都按照文本结构重新组织获取,在重组、发展的过程中,互联网也吸纳了更多的媒介形式,无形中为媒介素养教育营造了理想的成长环境。与此同时,互联网也成为新知识的传播载体,所以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适当引进网络资源,必然是成效显著,学生在认知、理解、应用网络资源的时候,也是学生延展交流领域、提升媒体素养水平之时,便是建设性使用媒介的锻炼过程。例如,利用微信、班级QQ群、语文学科网站等开展网络主题性阅读,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阅读网络文本,这种阅读信息量大,外延宽,传输路径具有辐射性,学生从网上获取资源,也可在网上交流心得,这一过程看似比较简单自如,但学生关键的理解、选择、评价能力却也是在此时不断滋生,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媒介素养的终极目标。
(四)开展的语文活动
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语文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教学应通过与实践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媒介素养能力的指向下,能自如应对媒介环境中各种文化语态和审美倾向,趋利避害。例如,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提倡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同时,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然会应用到多种媒介。因此,语文教师可巧妙利用校园文化建设资源,让学生撰写宣传标语、撰写校园新闻、制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班级、学校社团网页等,这样既能锻炼语文实践能力,又可在锻炼中提高认识媒介、使用媒介的能力。又如,课堂著名文学文本教学。可让学生观摩改编演练《雷雨》、《药》、《项链》、《鸿门宴》等文学名著的影视作品,让学生比较影视与名著的异同,并发表孰优孰劣的看法,这一比较、思考、评价的过程可使学生理解不同媒介的审美特质,培养其批判质疑精神。再如,开展读书摘抄、报刊剪贴、编辑小报等竞赛活动都能引导学生根据信息任务和信息来源对信息资料进行积累、整理、分析、归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而提高媒介素养。
三、结语
【关键词】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教育 大学生
“媒介素养教育”,欧洲一般称之为“媒介教育”,美国和加拿大则称为“媒介素养”,西方也有人使用“媒介素养教育”这一概念。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则称之为“媒体识读”或“媒体素养”,我国香港地区习惯使用“传媒素养”。在中国大陆,目前比较通行的用法是“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1]其实,媒介素养、媒介教育和媒介素养教育在本质上是同一概念,只是在运用上各有侧重罢了。媒介素养教育的提出是在20世纪30年代,随着大众文化在欧美各国日渐流行,1933年,英国学者F.R・利维斯等发表了《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并首次就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做了专门的阐述并提出了系统的建议。20世纪下半叶,媒介素养教育走进了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学校课堂,成为这些地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20世纪90年代,随着大众媒介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有关媒介的社会影响和媒介素养教育问题也开始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随之也展开了。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国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状况如何?如何在新的媒介语境下开展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也是许多从事教育和研究者普遍关注的内容。
媒介社会与媒介素养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马克思说过,“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2]与工业社会相比,信息社会是以信息生产为主,信息社会最有代表性的生产力是媒介,媒介是信息赖以传播、交换、储存的设施和通道。社会信息通过各种媒介,特别是大众媒介传播给社会大众,我们生活在一个大众传媒包围的世界,传媒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在媒介时代,人们通常是在信息中获取意义,形成人们的经验知识和某种看法,这就对信息内容的真实与否提出了要求。其实,媒介事件与人们亲历事件之间存在着差异:“媒介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不仅吞噬意义,而且在拼贴意义、制造意义,实际上,它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把非真实事件呈现在人们面前,这就是电子时代真实和意义被瓦解的基本方式。”[3]
媒介强大的影响力和渗透力,需要媒介社会中的个体有一定的抗拒和辨别媒体的内容等一系列能力,也就需要我们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指有能力去运用(access)、分析(analysis)、评估(evaluate)各种媒介信息,并达成沟通 (communicate)的目的。[4]而媒介素养教育关注媒介的特性、媒介的运作,以及媒介传输信息、娱乐大众的功效。因此,媒介素养教育就是针对多种媒介对人的影响而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法,使人具备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能力,建立获得正确的媒介信息、媒介信息产生的意义和独立判断信息价值的知识结构,还力图使信息社会的人具有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5]
媒介素养教育是传授和学习媒介相关知识的过程,它以培养人的素质为核心,使人们具备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能力,并建立获得正确媒介信息、信息产生的意义和独立判断信息价值的知识结构,大学阶段的媒介素养教育尤其重要。
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媒介素养教育的紧迫性
1997年,卜卫在她的《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一文中,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媒介素养”在西方演
变、发展的过程。随后,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逐步受到研究者的普遍关注,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也在悄然展开。1997年6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传播研究所成立了“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卜卫在中青网“少年园地”频道开设了“媒介课堂”栏目(省略/kids/yuandi/021.htm);2004年10月1日,复旦大学创建中国大陆第一个媒介素养专业网站(省略.cn);2004年秋,上海交通大学在中国大陆高校第一个开传媒素养教育课。近几年,浙江、江苏、山东、安徽等地的一些高校开始面向全校大学生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的选修课程,但教学总体水平还很低,加上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的研究只是对国外研究与实践成果的译介,本土化水平还不是很高。[6]这些都制约了大学里的媒介素养教育水平。而有关大学生媒介自身媒介素养调查也显示了大学生媒介素养不容乐观的状况。
2003年,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对西安部分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进行了调查;2005年3月,刘佳主持的“上海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调查;2008年6月,毕秋敏的“昆明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2008年9月张男星等人的“当前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报告”是近年来比较有代表性的调查报告。尽管这几个调查的时间、区域有所不同,但几次的调查内容都涉及到大学生接触媒介的动机、对媒介的认知、参与媒介传播能力等媒介素养,从中也可以看出中国大学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整体状况。
关于接触媒介的动机,刘佳的调查显示,上海的大学生中,近一半选择“了解信息”作为其最主要的消费动机和心理需求;35%左右的人选择了“休闲娱乐”;而选择“学习知识”、“打发时间”、“与人交流”的人都在8%以下。[7]其他调查的结果也大致相似。
对于媒介的认知的调查涉及到对媒介组织、媒介结构、媒介功能以及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判断、鉴别能力等许多方面的内容。媒介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调查显示,82%的大学生认为报纸对自己“有重大积极影响”或“有一定积极影响”,影响程度:网络80.4%、杂志77.8%、电视75.7%。[8]而“对媒体在报道任何新闻时都会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的看法”调查上,选择“同意”的占66.28%,“不同意”的占19.84%,“不清楚”的占13.88%,这也说明大学生缺乏对媒介信息反思能力。[9]
对于参与信息传播能力的调查表明,27%的人从未参与任何形式的媒体互动;49.6%的人曾经有过网络留言;22.5%的人参加过短信竞猜;14.5%打过热线电话;12.1%的人点过歌;10.2%投过稿。可见,大学生对传统媒体的参与程度比较低。网络吸引了大量大学生的参与,但调查显示大学生参与网络实践的人数也是十分少的,数字显示,55.4%的人从未参加过任何形式的媒介内容制作;21.2%的人曾制作个人网页;17.9%曾编辑制作数码图片;7.5%的人曾制作BLOG;6.5%有在媒体实习的经历;6.2%的人曾制作DV。[10]
从媒介发展、媒介素养教育实际和大学媒介素养状况看,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发展任务是十分急迫的。其一、中国的大众传媒发展速度十分快,特别是一些新兴媒体对大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而且媒介信息的多元化特征决定了大学生需要良好的媒介素养以区分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是有害的信息。其二、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普遍比较差。其三、媒介素养教育发展起步晚,受重视程度比较低。其四、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体系和符合中国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还没有建立起来,一些媒介素养教育也只是应景式的,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如何在大学里全面开展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是每个从事传媒教育和传媒研究的人无
法忽视的问题。
实行多管齐下的媒介素养教育
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指出:媒介文化已经把传播和文化凝聚成一个动力学过程,将每一个人都裹挟其中。生活在媒介文化所制造的仪式和景观之中,我们必须“学会生存”。[11]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需要利用大学中的各种教育方式和大学各种媒介采取多管齐下的方法。
借助校园的各种媒介,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宣传。大力宣传媒介素养意义、作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对媒介素养学习的兴趣。如校园广播、电视台、校报可以通过介绍,或者举办活动来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宣传,利用记者团等各类学生社团制作内部刊物或宣传资料,并在校内分发和传阅,以帮助大学生们树立并强化媒介素养的意识。
加强师资培训和媒介素养的相关理论研究。师资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媒介素养课程教学水平的好坏,对于国内大部分高校来说,媒介素养教育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媒介素养课程的师资比较缺乏,而且总体水平偏低,所以师资培训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通过培训、进修、或者学术交流的方式可以培养媒介素养教育的紧缺人才。此外,对媒介素养理论需要深入研究,强化老师自身的理论素养,给课程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如在校内设立专门的媒介素养研究小组、申报国家课题、或者是联合其他高校共同推进对媒介素养的研究和探索等。
开展多层次的课程教学。目前,国内各高校系统而规范的媒介素养课程体系还未建立,大学生对于媒介传播的认知,更多的还是散见于新闻学、传播学等各门专业课程中。媒介素养教育要从专业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公共平台,成为大学生的通识教育,这既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名至实归”,也是高校素质教育在新形势下的“应有之义”。[12]比如,在刚刚开始从事媒介素养教育的学校,可以开设选修课、或者通过大学生的活动、兴趣小组增强学生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认识;而在媒介素养教育已经达到一定水平的学校,应该将媒介素养课程转变为必修课程,成为大学生的通识课程。
明确教学目的,注重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来增强教学效果。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是形式多样、又有一定的针对性,同时还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配合以达到最佳课堂的效果。此外,分析当天报纸的版面设计、评价当天媒体所报道的事件、邀请媒体资深业者授课或讲座等,这样的具体活动也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进而培养大学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媒介素养。
加强大学生的媒介实践活动。增强实践能力是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必经之路。校内各种媒介尽可能为大学生媒介实践提供相应的空间。如校园广播、电视台和校报、记者团等组织和机构,可以给全校大学生提供大量记者、编辑及其它自由撰稿的机会;宣传栏上的海报制作也是一种参与媒介的实践行为;另外,还可以以班集体为单位,成立读报评报会,共同交流和讨论等,这些都不失为参与媒介实践的表现,而这些实践能够帮助大学生强化媒介素养意识和思想,并且可以提高其自身的媒介素养甚至综合素质。当然运用网络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媒介实践,是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重要渠道,而且许多学校也在努力着手这方面的教学实践。
高校与媒体组织及社会的联动。这是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另外一种途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并非高校单方的责任,而是全社会共同的使命,因为高校培养的人才将服务于媒体机构以及全社会。因此,在施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时候,媒体或社会有责任与高校相互配合,甚至可以建立一个联动机制,高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媒体机构,并赴媒体进行实践,而社会则也要尊重处于实践期间的大学生所具有的作为媒体专业人员的某些权利等。此外,媒体通过出版专门的书籍、杂志或制作相关节目等形式来引导大学生养成正确的媒介素养。通过社会参与的模式,把媒介素养教育落到实处。[13]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它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否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也影响大学生的知识素养、技能素养、道德素养等各项素养的水平。从这个角度说,媒介素养不仅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还影响并制约着高校学生其他基本素养的获得与养成,是素质教育真正取得实效所必须实施的基础性教育。■
注释
[1]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6:9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3卷)[M].人民出版社,1972:204.
[3]汪明安.文化研究关键词 [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206.
[4]W.J.Potter(1998).Media literacy.Thousand 0aks,CA:Sage:3.
[5]张开.媒介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J].现代传播,2003(1).
[6]朱毅峰.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及构成[J].新闻界,2007(8).
[7][10]刘佳.上海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报告[J].新闻记者,2006(3).
[8]毕秋敏.昆明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J].东南传播,2009(1).
[9]张男星,王炳明.当前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报告[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9).
[11]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商务印书馆,2000:426.
[12]“媒体对大学生成长影响的研究”课题组.论新形势下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及特征[J],现代传播,2008(6).
关键词:媒介素养; 体育传媒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在惊呼信息爆炸的今天,会突然发现一个问题:虽然中国的媒体相当发达,媒介市场也在日益扩大,但是学校体育教育对体育信息的传播却相当少,甚至还有逐渐消退的趋势。这让我们看到一种怪异的景观:一边是学生承载着对信息时代来临的狂欢,一边却是承受着体育信息稀缺、信息失衡的落寞。体育本来是一个热门学科,学校体育教育理应是主动积极和生龙活虎的。在我国,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日益增强,体育教师怎样认识和利用好媒体这柄“双刃剑”的研讨,还处于一片空白;迄今,现有的未成年人体育教育课程中几乎没有媒体素质教育内容,也没有一本针对未成年人公开出版的体育媒体素养教材。即使在中小学开设《体育与健康》课程,也仅着眼于主动参与和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并非从普通公民的角度对未成年人进行体育媒体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教育被誉为“信息社会的公民基本素质”和“媒介世界的防身术”。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迎来了新的挑战。在这里,就媒介素养、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媒介素养教育、体育教育和媒介素质教育的结合以及实施推进体育媒介素养教育等问题作粗浅论述,本人认为问题的提出和探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但愿能达到抛砖引玉之效果。
二、问题的思考与探讨价值
1.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与认识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各种媒介信息服务于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的能力,而媒介素养教育,就是要教育学生正确使用和有效利用各种媒介。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上世纪30年代的英国,当时教育的目的是鼓励学生“认清并抵制”大众传媒的影响。随着传播学、电子媒介以及经济的发展,媒介素养教育的范围日益扩大,重要性也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同。20世纪70~80年代,由于官方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介入,学校的媒介素养教育开始形成规模。很多国家都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校课程内,并陆续发展出许多教学模式及课程教材以供参考,媒介素养教育逐渐成为一种终身教育。在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多数专家认为,中国的媒介环境日益复杂,各种信息大量充斥,公众对于信息的分辨能力有待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势在必行。
2.学校体育教育的探索与升华
从传播角度而言,体育具有倡导新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自身倍受关注并易与媒体(报刊、广播、电视、因特网)结合等特点。与商业信息和媒体发生一定联系的体育精神、人物、组织、赛事等统称为体育媒介。具有较大传播功能的运动明星、运动队,精彩体育赛事,体育俱乐部,健身娱乐活动等都是体育媒介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体育教育以顺应时展和遵循学生学习规律为出发点,媒介素养教育理应引起体育教育学者的关注和重视。2004年,教育部将媒介素养的课题列为了新闻传播类的重点招标课题,而且将日益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广上获得进步和提升。目前,少数院校已经开始尝试开设相关课程并受到学生的欢迎,“媒介素养与学校体育教育”的探讨就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因此,逐步尝试体育媒介素养教育的知识传播,是当前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每一个体育教师面临的重要任务。
三、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媒介素养教育
1.从全球范围看,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后,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青少年中普及了媒体素养教育。一些发达国家的学校媒体素养教育已经形成规模,而且,正式纳入正规的教育课程。90年代以后,日本、印度、韩国等亚洲国家也开始推广媒体素养教育。2003年1月,中国台湾地区颁布了公民媒介素养白皮书。总体来看,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媒体素养教育的主要对象仍然是未成年人,但也明显呈现出全民化的趋势,即将媒体素养教育从青少年教育延伸至终生教育。
2.中小学生除了学校学习和做功课之外,他们花大量时间看电视、读图书和看卡通等,媒体信息的好坏对他们影响很大。他们处于身心发育和成长时期,辨别和抵抗能力比较弱,帮助他们成为媒体信息的主动接受者而非被动接受者,使他们具备正确使用和有效利用媒体的能力,对他们的社会化和健康成长必不可少。进行媒体素养教育可以使他们掌握必要的媒体知识和技能,懂得怎样合理地接受媒体的信息,科学地行使自己使用媒体的权利,从而更好地促进学习和生活。
3.我们的体育教师和其他的新闻工作者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区别就在于,首先我们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有一种判别意识,也就是说他能够在世事纷繁的各种各样的事件当中选择对我们的社会、对我们的学生最重要的事情,有一个筛选的作用,有一个领域化的作用,谁能做到这一点,谁就是合格的,不具备这一点,没有筛选、判别意识,就不是合格的体育教师。 第二点,你应该是很好的翻译者、转译者,因为我们很多都是圈子内比较了解,比较熟知的事情,但是就像文化具有方言和普通话之一样,在很少的圈子里能听得懂的语言我们叫做方言的话,我们作为大众传媒的操作者要把方言转变为普通话,而不是通过把音量放大原声态地转达给我们的学生,谁能转译好,谁就能受到学生的青睐。 第三点,你要提供价值判断,和一些见解。今天的竞争,并不仅仅是知识的竞争,甚至主要不是资讯的竞争,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获得资讯,但是见识是最能表现价值的方面,谁能在这方面做,谁就能够获得更多的收获。
四、实施和推进体育媒介素养教育
关于怎样实施和推进体育媒介素养教育,国外媒体素养教育的成功因素对我有很大的启发。结合体育教学要做好以下几点:
1.健全机制,提供学生体育媒体素养教育实施的制度保障。 建议各级政府部门尤其教育机构,将体育媒体素养教育提高到素质教育、公民教育的高度上来,真正重视体育媒体素养教育,并将这项教育内容作为不可或缺的环节融入到未成年人的教育中去。近期,可以先加强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媒体素养意识,从而带动学校和学生对此问题的关注和重视;长期,则可以逐步倡导在学校普及媒体素养教育,提高学生的体育媒体素养。体育媒体素养教育是一个群体性的运动,体育教师需要做开拓工作。
2.加强体育师资建设,培养有知识、经验和责任感的体育媒体素养队伍。 要重点针对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专业的媒体素养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媒体素养和教学水平,传授基本的媒体素养教育知识和方式,使他们能够在日常教学中有机地融入必要的媒体知识。针对有条件开设专门课程的学校,还要对教师进行专门培训,使他们能够胜任不同阶段媒体素养课程的教育工作。
3.对学生家长进行家庭普及型培训。 要利用社区学校、家长学校等场所,针对家长进行必要的体育媒体素养普及型教育,使他们懂得在家庭生活中如何对子女接触体育媒体行为进行合理的督导和管理,提供科学的建议和启迪。要充分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利用家庭的宽松而和谐的氛围,对学生进行亲切而贴近的体育媒体素养教育。
4.世界各国的媒体素养教育研究和实践也表明,针对未成年人的媒体素养教育,需要借助学校教育、家庭教养、社区教化、新闻传播等各种形式,多管齐下、齐心协力地培养未成年人合理看待媒体提供的信息的能力,以及有效获取、分析、评估和传播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必将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发挥重要作用。学校在体育媒体素养教育方面有专长并且能建立沟通网络的顾问。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体育传媒充斥着我们的生存空间,并以其强大的辐射力影响着人们的生存方式,甚至塑造着一个时代的核心品格。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提出:媒介文化已经把传播和文化凝聚成一个动力学的过程,将每一个人都裹挟其中。生活在媒介文化所制造的仪式和景观之中,我们必须“学会生存”。在体育媒介的作用日益彰显的时代,体育教师必须学会了解媒介,使用媒介,而不是被媒介的信息所控制,不仅如此,还要教会学生以便使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中国传媒结构与市场份额分析》,文/新华社新闻研究所中外媒体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来源:中国网.cn
[2] 《信息爆炸改变教育―专家建议设立媒体文化班》,李继宏/编译,《东方早报》,2003年12月5日
[3] 《论媒体素养教育的必要性》,文/张冠文,《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11月
[4] 《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文/[英]大卫・帕金翰,宋小卫摘译,《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2期
[5] 《第二次浪潮:加拿大中学的媒体素养教育(二)》,文/约翰・庞杰特,于亚卓,《媒介研究》2004年第3期
[6] 《浅析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文/张卫华,发表于2004・媒体与未成年人发展国际论坛,上海2004年12月
一、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在信息时代,个体媒介消费的时间在其日常生活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如小学生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占了休闲时间的大部分,青少年在看电视、玩电子游戏、上网的时间逐渐增多。大量的媒介化信息已成为儿童、青少年与一般民众信息来源的最主要渠道。毋庸置疑,媒体已经成为影响青少年建立价值观及世界观的最重要因素。人们把大众媒介称为“看不见的学校”或“同步学校”,而这所无形的学校课程甚至比传统学校的课程设置更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因此,如何教育学生明智理性地辨识媒体,尤其是培养学习者辨别信息的真伪和美丑、反思媒体对个人正负面影响的能力,造就出具有相当批判能力、能独立思考媒体信息的未来公民,就成为当前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重要课题,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有其必要性。
1.对当前教育改革创新的要求。媒介现已渗入社会的各个方面,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有目共睹。然而,在迎接多媒体网络信息时代到来的同时,应站在历史的角度,辩证地看待传统教育,提出教育改革的新思路。媒介素养教育就是为适应时代需求而生的教育改革新思路、新理念。今天如果我们缺乏对媒介作用的认识,我们就不可能对当前世界政治发展进程、经济发展进程、文化特点乃至我们自己,甚至对现行的教育有个比较清醒的认识。
2.未成年人离不开媒介。青少年已经成为我国网民中的主力军,是各家网络和网络商家的目标受众群。2006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6月30日止,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12300万。从网民结构上看,网民中18~24岁的青年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8.4%;而18岁以下的青少年就占到了14.9%。
媒介对未成年人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是巨大的。传统社会里,未成年人的社会学习和教育主要依靠家庭和学校,而在现代社会,这一社会化的过程则有很大改变,媒体从某种程度上取代了家庭和学校,帮助完成这一社会化的过程。现在的孩童多数是在电视机前、电脑前度过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近年人们对媒体给孩子们造成的不良影响表现出忧心忡忡,公共舆论普遍认为孩子出现的早熟、消费主义、暴力、价值观混乱等不良倾向,媒介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美国研究人员发现,1岁至3岁的儿童电视看得越多,到了7岁时,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就越严重。
网络媒介对现代文化的塑造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形成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青少年因缺乏及时的引导和有效教育,从而患上了“道德缺血症”、“法律痴呆症”和“网络痴迷症”。面对这些顽症,治愈他们的有效方案就是通过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赋权于青少年,使其拥有较好的网络素养。有了较好的网络素养,青少年可具备理解当代文化的能力和解析网络信息的掌控能力;有了网络素养,青少年好似穿上了“防弹衣”。它能减少网络不良信息的伤害,网络素养赋予广大青少年良好的判断力、思辨力,以及生存于网络时代的技能,从而成为积极的网络使用者。
3.青少年本身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由于青少年对客观世界和自我心理世界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分析判断能力,思考上也具有较大的非理性,因而会产生缺乏思考的肤浅行为和过激行为。比如:热衷于追逐新事物,沉湎于网络游戏、叛逆行为,与家长老师对立,使用暴力解决问题,甚至出现性道德滑坡走上犯罪道路。媒介素养教育以培养人思辨能力和积极参与能力为宗旨,通过接受媒介素养教育作为媒介的消费者,青年人面对媒介不仅能具备解释媒体和做出明智的判断的能力,而且能自己动手制作媒介产品,从而成为积极的、能力不俗的社会参与者。
二、关于开展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建议
1.借鉴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的成功实践。加拿大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多元文化国家,加拿大各省都已经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校课程教育计划中。加拿大媒介素养的成功实践对我国有着强烈的教育意义。加拿大的媒介素养教育主要包括:一项是培养学生的“自我认同能力”,即帮助他们区分虚拟与现实、个人与世界的关系,认识媒体价值和自我价值,并懂得自我价值不应为媒体所主导。同时,还要增强学生作为媒介消费者的自觉意识。另一项是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关键词:新媒体;媒介素养;思政教育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1.184
1 前言
伴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新型媒体技术也开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微信、微博、QQ以及博客等等。在新媒体时代中,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也受到了不小的挑战,不仅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之上对教学内容做出适当的扩充,同时还要进一步调整教学模式。基于此,为了能够让我国的高职思政教育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如何将媒介素养融入到高职思政教育体系当中,是所有教育者都需要去认真对待的一项重要任务。
2 新媒体时代中将媒介素养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2.1 全面提高学生的抵制力
相较于国际中的一些发达国家来说,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的起步时间比较晚。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可知,在高职思政课程中融入媒介素养,一方面能够提高高职学生对于不良网络信息的抵制能力,增加他们对科学知识的获取欲望;另一方面还可以巩固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为他们的日后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2.2 增强学生对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
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应用,信息与资讯的数量开始出现了大幅度的增加,在面对这些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时,正处于青春期的高职学生需要让自己的头脑时刻保持在一个清醒的状态,在搜集网络信息的同时应具备质疑意识。将媒介素养融入到高职思政教育中的主要目的即为帮助学生准确的解读网络信息,在各种各样的媒介信息当中准确的判断其价值和作用,不仅不轻信、不散播未经查实的信息,同时还要杜绝黄色、暴力等垃圾信息的侵扰。
3 将媒介素养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途径
3.1 整合新媒体资源,尽快占领高职思政教育高地
在最近几年来,新媒体技术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中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促使着我国的教育体系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媒体时代中,人们的衣食住行与工作学习均出现了不小的改变,尤其是对于高职院校的是师生来说,由于他们每天都要同知识与信息打交道,因此更加容易去接受或制造新鲜事物,在无形当中成为了新媒体时代中的信息传播者。作为一名优秀的思政教育者,如果想要将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更加顺利,首先需要做到的是与时俱进,优先针对网络当中的信息进行筛选,将那些贴近学生日常生活且富有正能量的信息挑选出来,利用这些新媒体资源来辅助思政课程的教学工作。此外,教育者还可以通过评论、点赞以及组建谈论组等形式来密切的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在潜移默化的过程当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观念。
3.2 传授搜索技巧,鼓励学生参与教案更新
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着贴近生活实际的优势,为了能够提高思政课程内容的时效性,教育者应当在课堂当中尽可能多的引入一些教学案例,通过设计教学情景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积极性,让他们针对案例中的事件与人物展开深入的分析、讨论,从而加深高职学生对思政概念的理解。
事实上,挑选与深入分析教学案例的全过程就是一次难得的媒介素养训练活动。思政教育者应当充分发挥出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将他们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鼓励学生运用PPT或讨论组等方式来将自己所寻找到的教学案例展示出来,同时还要对其中所蕴含的一些理论知识进行解读。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让学生自行开展案例搜集活动之前,教育者需要先对他们展开系统化的媒介素养指导,缩小学生的搜索范围。媒介素养的指导工作可以依靠校内电子图书馆的文献搜索引擎来开展,思政教育者根据课程内容来为学生介绍几个参考书目,同时向学生提供几个可以获取信息资源的网站,通过此种方式来增强学生获取健康媒介信息的能力。
3.3 构建网络课堂,丰富高职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
如今,我国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均已经开启了校企合作与项目化的教学模式,有效摆脱掉了满堂灌与填鸭式教学方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基于此,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也同样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之上去搜索一些新的教学途径,努力挣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大胆尝试QQ群、微信公众号以及各类APP等新媒体手段,为学生打造出一个健康完善的思政政治网络教学课堂。
思政网络课堂的教学内容应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思政课程中的基础理论,例如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等,教育者可以编辑几个短小精悍但内容有趣的短句或短文来推送给学生,扩充他们的知识视野;其次,案例介绍。教学案例包括时下新闻以及案例分析等内容,教育者将案例与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关联到一起,以此来吸引学生阅读;最后,职业素养。教育者要根据专业与学生的喜好来调整思政课程的教育重点。例如,商学专业的思政课程应当主要教授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工学专业的学生则需要重点教授忠诚与奋斗;艺术专业的学生需要重点强调版权保护与脚踏实地等等。
参考文献
[1]安蓉泉,梁武梅.为思政教育搭建入脑入心的“立交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育的“融”理念及其实践[J].观察与思考,2013(04):35-39.
[2]周曦.新媒体时代媒介素养融入高职思政教育探析[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5(01):60-64.
[3]刘亮.基于新媒体背景下媒介素养在高职思政教育中的融入[J].亚太教育,2015(07):159.
基金项目:2014年辽宁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专项项目
关键字:公民媒介素养;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9)02-046-04
作者:曾耀农,湖南商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教授;湖南,长沙,410205
基金项目:湖南商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研究课题“商科人才素质要求及培养途径研究”,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科学发展观与新闻传媒的发展改革研究”(项目编号08YBB211)阶段性成果
一、调查目的
在传播技术的强力推动之下,媒介的力量在人们面前一次又一次的张显出其内在的魅力所在。传媒,已经不再是曾经只传播消息的中介机构了,它已经扩展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们的观念、行为已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媒介素养也成为了公民的必备素养,媒介素养的高低也会影响到人们的个人修养的高低。我们此次的调查是与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调查同时进行的,是为了能够更多的了解湖南省公民的媒介素养状况,并且与大学生的现状进行比较。通过两次的调查分析,从而对如何提高湖南省公民的媒介素养做一番探讨。
二、媒介素养的概况
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主要包括受众利用媒介资源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方法与态度、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以及对传媒的批判能力等。对于媒介素养,国际上把媒介素养的定义分成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定义是指 人们成为具有批判意识的媒介思考者和有创造力的生产者,成为媒介公民;广义的定义是指人们面对传播泛滥的一种回应,用来优化媒介环境,是一种文化现象。据学者鲁宾分析,媒介素养主要有三个层面,即能力模式、知识模式和理解模式。就能力模式而言,指公民所具有的获取、分析、评价和传输各种形式信息的能力,侧重的是对于信息的认知过程。而理解模式的观点声称,所谓媒介素养就是理解媒介信息在制造、生产和传递过程中受到来自文化、经济、政治和技术诸力量的强制作用,侧重的是对于信息的判断和理解能力。知识模式观点认为,媒介素养就是关于媒介如何对社会产生功能的知识体系,其侧重点是信息如何传输。
而国内有学者则认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简单地说,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大众传播的认识、利用和参与方面的素养。它可分两个层次:一个是公众对于媒介的认识和关于媒介的知识,另一个是媒介工作者对自己职业的认识、对媒介工作规范的了解以及职业精神。
调查内容及过程
此次的调查我们面向全省的大部分市、县等,发出了8000份调查问卷,共收回5477份。从我们收回的问卷中,我们调查分析出了如下的一些情况:
(一)广播电视媒介方向
世纪之交,早在传播技术的强力推动下,广播电视正经历着一场巨大变革。数字化是这一变革的技术核心。数字音频广播和数字电视的隆重登场,成为广播电视自身技术发展的新阶段。
在对湖南省公民媒介素养调查问卷的统计数据结果分析中,我们了解到在对时下的传播媒介中更倾向于哪个的调查中,发现选择网络的占到30.5%,而选择电视的是26.9%,选择广播的甚至少于选择报纸的。由此,我们不难发现网络作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传媒,它的兴起和发展已经给广播电视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冲击。广播电视的传播优势是时效性强,覆盖面广,但它也有自身的弱点,如稍纵即逝,按顺序收听收看。而网络的传播优势在于其时效性强,全球传播,形式多样,自由性强。可以说既囊括了传统媒介,包括报刊、广播、电视再内的一切表现形态和特点,又同时具备了他们所不具备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更倾向于网络媒介也就在情理之中。对电视等传播媒介插播广告,大家以为部分还是不错的,占到了47.4%,这说明受众的素质越来越高,没有全盘否定,也没有以一味肯定,采用的是一种客观地看待问题的方式。
另外,我们还调查分析发现,插播广告频率之快数量之多也是引起受众反感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一定要注意在这方面有所改进。在对新闻联播改版的看法调查中我们发现,选择好的占到44.7%,说明大部分受众还是认可改版的,认为老牌的电视节目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这也就给我们广播电视人提供了更高的期望与要求,要想把我们的电视节目做强做大,不断满足受众新的口味和要求,就需要与时俱进,在节目中出新点子,新创意,使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而湖南的电视节目正是做到了着一点,节目立意高,创意新,能够尽快明确办节目的宗旨和风格,能很好的把握时代脉搏,抓住青年这一群体的兴趣所在。受众对于从广播电视中所获取的信息的形式等的要求的也是不同的。希望了解国家政事的有26.9%,了解娱乐新闻的有25.4%,都了解的有40.4%,什么都不感兴趣的也有7.3%。出现这种情况,除了说明各年龄阶段的受众需求各不相同外,也说明电视广播媒体中也确实存在问题,需要改进。
(二)报纸媒介方向
在我们的调查报告中,有42.1%的社会人士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会被淘汰,但这是比较长的历史范畴。41.3%的社会人士认为报纸不会随着社会发展而消失.看来报纸对于这些社会人士有着根深蒂固的感情.而认为会迅速消失的人不足两成.这就说明,报纸在很长时间内是可以发展甚至创造奇迹的。另外,由于已养成阅读的习惯和阅读的心理,以及报纸特有的性质:真实、感性、质感等特性。报纸在可以预见的范围内还是非常有生命力的。
时下我们社会人士主要阅读倾向主要是杂志30.5%,电视26.9%,还有报纸17.9%这进一步说明,纸质媒体在目前仍然有不可动摇的主流地位,人们的阅读方式的改变还没有由学生这一层面向社会人士这一层面改变.这一主要原因可以从以下这一组数据中看出:调查表明:33%的社会人士是为了看新闻而产生接触媒介的动机的,而这一数据仅比娱乐性少1个百分点。我们的调查表明:信息量大,时效性强,娱乐性强是社会人士选择媒体的重要指标,分别占了被调查者的26.7%、18.2%、19.8%,报纸是所有媒体中最真实、最权威的。有37.8%的社会人士认为报纸所提供的信息最真实,而且报纸的报道最为深入透彻。有65.1%的社会人士认为计算机传播信息最为快捷。最为快捷的信息传播使人们对它的真实权威表示怀疑,由于网络信息传播混乱,网络传播信息量大、速度快但质却偏低,法律对网络方面的管理有很多的漏洞。网络好似一口大染缸,什么信息都有,杂质很大,信息多却很乱,没有人来疏理,无选择性,原创信息不多,报纸在信息传递上是以“质”取胜。
目前经常看报纸,有时看报的习惯的人将近三成。调查表明:社会人士有24.2%,经常看报纸。有26.6%的社会人士表示自己有订报的习惯。这近三成的读者是目前报纸和主要媒体的群众基础。至于经常看报纸的人数明显低于订阅报纸的人数,原因可能与我国新闻管理体制有关。
调查中和52.4%的社会人士中主要的人群看报纸都不是连续的,因此增加新闻的吸引力成为所有新闻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追求。受调查者有35.8%的社会人士经常阅读三湘都市报与潇湘晨报、长沙晚报三者三分天下,差距不是很大,都是很有发展潜力的。这也导致了三者的竞争更为激烈。
媒介应该往哪个方向发展,32.8%的人认为是应该往大众化发展,而 31.3%的人认为应该是往高雅化发展.这一调查数据向我们证明了报业在未来有两个明显的发展方向:专业化的针对一定方向受众的受体,另一个是大众化的新闻报导或是娱乐性新闻报业。
媒体对人类影响很大是不言而喻的,有54.7%的人认为很有影响,这一数据还是低于我们的想象,19.8%的人还认为没有影响,这值得我们反思:信息时代不应该让媒体受到如此的冷漠。
(三)网络媒介方向
很多人选择网络并不是没有依据的,网络作为新时代崛起的一种传媒工具存以下几方面的优越性:时效性强,信息量大,更新快;娱乐性强,游戏、电影、电视剧等满足了大众口味;使用方便,没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33%的公民接触媒介的动机就是获取新闻,33.4%是为了休闲娱乐,20.8%主要目的是方便学习,11.8%则只是想消磨时间,而这些恰好是网络可以满足的,所以更多人倾向于网络。
网络作为一种媒介是非常普及了,但是在很多方面公民还是没有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调查显示在允许的情况下,18.7%公民选择以电子邮件的方式与家人朋友联系,63.7%的公民选择电话,17.6%的公民选择传统的书信。65.1%的公民认为网络传播媒介是最为快捷的,而7.3%则同意报纸是最快捷的。在真实权威方面,只有17.7%的公民认为从网络获取信息具有真实权威性,28%认为电台的权威最高,16.5%相信广播,而认为报纸最具真实权威的达到37.8%,这就表明:公民对网络知识的了解比较肤浅,大多数公民上网娱乐的成分较多,没有更好的利用网络资源;家庭经济水平的参差不齐,也导致了一些公民没有条件方便上网,据调查46%的家庭没有电脑;网络新闻具有相当大的不可靠性,以致38%的公民选择有时间限制的报纸来了解新闻而放弃了快捷的网络。由此有关部门应该加紧促使网络的规范化,提高网络信息的真实性。
网络的功能多样化增加了公民上网的目的性。调查显示,28.6%的公民上网是为了聊天,26.3%为了玩游戏,23.4%为了看电视,而只有21.7%的公民能很好的利用网络资源查找、阅览信息资料,11.5%的公民选择在网上购物,31.9%的公民表示从来没有在网上买过物品,主要原因还是鉴于网络的不可靠性,法律对网络的督促性不强。再者社会上使用网络的群体颇低龄化,而主要消费群还是以中年人为主,这就抑制了网上购物的发展。
网络的发展带给中国的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调查显示积极的方面有:由于计算机普及,方便快捷的网络,受众面广,知识量大,就促进了中国媒介转型和改革,带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丰富了中国媒介类型,使其多元化,大众化。紧跟时代潮流。增强中国媒介的竞争力。消极的影响有:威胁中国传统媒介行业,垄断中国媒介市场,网络资源共享使抄袭,虚假等诱惑,特别是对学生而言,使其心生惰性,不利于独立思考能力的开发。由于国家法律体系中有关网络的法律不健全,使得不法分子常利用网络传播大量、暴力等有害信息,摧残受众的身心,使网络的阴暗面开始暴露,造成社会上众多不法案件,不利于社会稳定,国家安定。
三、对湖南公民媒介素养现状的分析及思考
(一)现状分析
整体看来,湖南省公民的媒介素养还是处于一个不错的水平。湖南的媒体事业与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得出,公民与媒介的接触,以及对媒介素养一词的概念性相对来说较低,只有40.5%,没有达到一半。主要原因应该有如下两个方面:一、公民整体在时间、兴趣等方面较大学生来说要少,这不仅是时间累计的结果,也是个人素质方面的修养所得;二、公民由于自身工作或知识范围的限制,接触的媒体相对大学生来说要窄一些。大学生在校园内虽然有地域的限制,但是由于学生的时间和精力较充沛,这也使得大学生对于媒介以及媒介素养的概念有一定的接触。
随着新的传播技术的发展,给传统的传播媒介带来了很大地冲击。人们都是跟随着主流社会的发展而前进的,在紧跟时代潮流的同时,对传统媒介的与时俱进的重视度是不够的。为什么公民会不重视媒介素养的培养呢?为什么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会相对来说较高呢?是否是学历等知识型方面的限制而导致的呢?那么又该如何提高公民的整体媒介素养呢?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应对策略
信息时代,公民素质、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不仅仅来自学校的正规教育,大众媒体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提高公民选择、使用、分析和鉴别媒体信息的能力(即媒介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它决定一个人在现代社会的生存能力。那么又该如何提高公民的媒介素质呢?我们从调查分析中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1、从媒体的宏观角度来看
(1)提高受众对媒介产品的认识和使用意识
依据霍尔1980年提出的“编码―解码”模式,众所周知的事实必须加工,被组织成话语,翻译成可理解的听觉、视觉或听觉―视觉符号,然后才能被受众接收,因此媒介产品是现实的编码,是现实和受众之间的介质。媒介产品的生产者运用符号手段将自己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内容传达给受众。由于当达的通讯和传输技术的利用,以及媒介产品的包装和宣传,人们很容易沉醉于现代技术所创造的优美的图画、动听的声音等表层的享受中,而注意不到媒介对自身发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媒介因此塑造了人们对周围世界的态度和看法。
媒体可以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向现代公民提供生存于信息时代的技能。媒体和学校相比,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媒体与大众接触广泛,具有先声夺人的优势,而且形式优美灵活多样,更容易使人产生亲近感和信赖感。因此由媒体作出的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受众理解当代媒介文化的能力,对媒介给自己带来的影响有清醒的认识。
(2)提高受众对媒介产品的鉴别和欣赏能力
实际上,媒介对社会并非只能产生负面影响,媒介与大众的关系也不应为“对立”或“抗拒”,但当大众媒介普及的速度超过大众的媒介素养的储备的时候,媒介的负面作用就更为突显,至少是与正面作用成交错抗衡的状态。因此大众的媒介素质的提高将在很大程度上抵御媒介可能的负面影响,并起到建设性作用。媒介素质教育是终生教育,启发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理智的思维能力是其关键。对此,一方面,我们应该规范媒体,另一方面,青少年的鉴别能力和抵抗能力也确实应该提高了,媒介素养教育是媒介操控和宣传的解毒剂。
这是媒体和受众双赢的结果。一方面媒体通过对受众的研究了解受众解读媒体的方式,有利于生产更好的产品。对受众来说,改善了认知结构,提高了欣赏水平,并可以督促媒体生产健康精良的产品。
(3)促进受众对媒体的参与和互动
文化传播是通过传受之间的互动实现的,因此必须促进媒介与受众之间的参与和互动,才能确保媒体的发展,这种参与和互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公民的参与意识的提高、信息技术的发展,公民不但对获取不同来源的信息感兴趣,而且会主动地成为媒介产品的制造者和传播者。第二,媒介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可以使受众通过媒体参与社会生活。第三,双方要知己知彼,才能避免受众错误地解读媒介信息。
编辑是报刊出版业的积极参与者,一般对出版物有较多的认识。然而,由于时代的发展使报刊出版业正处在技术进步、结构调整、体制革新的转型过程中,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因此,编辑对出版物的认识也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因此,编辑要适应这些变化,把握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就需要较高的媒介素养,如对媒介认识上的及时、深入和前瞻,以受众为中心、效果为目标等新的运行理念,都值得编辑好好琢磨。
编辑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水平,应该站稳立场,遵守出版工作者准则,分辨是非,通过自身的努力、自身的工作实践以及应有的高尚职业道德修养,以大众利益的追求为最高追求,健全完善编辑人格,提高文化参与意识,从而做到明察秋毫,努力使自己无论在何时、何种情况下,都能以出版工作者准则作为标准,默默无闻,讲求奉献,不求索取,淡泊名利,抵制各种诱惑,担负起为社会、为现代人呼唤道德的历史重任。
因此,编辑必须严格履行社会主义出版事业把关人的责任,要把好思想政治关、舆论导向关,还要从出版专业要求的角度,把好业务质量关。因此,编辑要有高度的为社会和公众服务的精神,才能顶住各种压力和诱惑,严格把关,防止传媒功能贬值,或成为个人、小团体的私器。
参考文献:
[1]喻国明.从青少年开始提高全民族的媒介素养[J].中国青年研究,2003.(7)
[2]姚云.论媒介素养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教育研究,2005.(1).57-61。
[3]郭毅.论媒介素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民族学院学报,2006.(1)
[4]李琨.媒介素质教育与中国[J],国际新闻界2003.(05)
[5]张开.媒体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J],现代传播2003.(01)
[6]陈先元.邬彬彬.王翰.传媒素养的基本含义及社会定位[J].新闻界,2005(5 )
[7]石峰.转变职能 依法行政 加强管理 为和谐社会建设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在2005年全国报刊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传媒,2005(11)
[论文摘要]媒介素养是人们获取、分析、运用媒介信息的能力,是信息化社会公民的基本素养。基于媒介与语言的必然联系,本文重点探讨了在外语教学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可行性及其对于外语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与发展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有关媒介批评的理论与实践在20世纪30年代始于英美国家,而以媒介素养教育的形式正式纳人公共教育当中,则是80年代后期在加拿大的安大略省进行的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尝试,进入90年代在欧美国家得到进一步推广,使这项新兴的教育活动逐步发展起来,目前加拿大是开展此项活动最先进的国家。从过去的教育实践来看,媒介素养教育主要是以两种方式进行的:一是开设专门的课程,如新闻传播学课程,相关的研究侧重于课程体系的建立;二是把它纳人到其他的学科领域教学当中,如语言课程的国语课以及外语课,研究则侧重于媒介素养教育对于该学科的教学体系所具有的意义和作用。媒体素养教育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第一,引导学生认识媒介,学会理性地辨别媒介信息,这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基础;第二,使学生掌握与媒介接触的常识,懂得合理地运用媒介更好地完善自我、服务自我,这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提升。在邻国日本,媒介素养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末被纳人国语教学中,经过几年的教育实践,相关的研究成果陆续问世。与此同时,为外国留学生开设的日本语(第二语言)教育活动中,有教育者尝试性融人了媒介素养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我国,除香港和台湾地区,对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闻传播学领域。这说明媒介素养教育尚未引起外语界的足够的重视。然而,从外语教学的学科特点来看,它与媒介素养的联系是极为密切的,因为任何一种媒介都是通过语言来表达意图的,媒介素养是媒体社会语言教学不该回避的一个领域。无论从教学的内容、方法还是效果来看,媒介素养教育都会给外语教学带来一种有益的刺激。
二、媒介素养教育对于外语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一)媒介素养教育丰富了多媒体教学的内涵
近年来,随着电视和网络等新兴电子媒体的出现,外语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更加多样化了,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外语教学领域一种常态化的教学方式。另外,以这些新兴媒体为依托,媒介素养教育得以广泛地传播开来。正因如此,媒介素养教育常常被误认为就是多媒体技术或多媒体教学。的确,媒介素养教育本身包含活用媒体、制作媒体等相关的教学活动,但是,对既成媒体的批判性、建设性的解读始终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基础,它不单纯是掌握一定的技术以便灵活操作信息承载机器或软件。此外,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所利用的媒体,如新闻报道、报纸专栏、电视剧、网页等等,都是作为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加以利用的,其目的是利用一些图文并茂的素材在视觉和听觉上给学生带来感官上的双重刺激,使其在精神兴奋的状态下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从效果来看,多媒体教学只停留在听说读写等语言学习的表层,没有从培养批判式思维的更深层次挖掘,而媒介素养则是对媒体本身制作方法的评价、分析与鉴赏以及对媒体制作意图的解读。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学生会了解到以下内容:(1)媒介信息是对现实的再构架;(2)媒介能够决定人们对现实的认识;
(二)媒介素养教育符合全球化时代外语人才培养的目标
大学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使学生不仅具有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而且具有广泛的、一定深度的关于对象语言文化方面的知识,即文化理解能力,而语言实践能力与文化理解能力的综合构成了时下外语教学所强调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它是全球化时代外语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它要求交际者不仅要有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要有较强的语言意识以及多元文化认同意识。从这一角度看,媒介素养教育与外语教学有着近乎一致的结合点。
1.对媒体文本的解读既是提高语言能力的过程,也是培养语言意识的过程。语言是交流的媒介,而媒介又是通过语言来表达思想意图的,语言与媒介的特殊关系决定了媒介素养可以在语言教学领域得到培养,反过来媒介素养又促进了语言能力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意识。以加拿大为例,在媒介素养教育的起步阶段,课堂上使用的媒体教材主要是报纸,学生同时阅读几种报纸,从标题词语的运用到版面设计再到文本的配图,对不同媒体的制作形式进行评价、分析和鉴赏。通过这个过程不难发现,这是集审美意识、思维意识及语言意识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活动。而这里所谓语言意识,是指对于媒体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意识和文化取向的分析能力和评论能力,是对媒体文本的深层次理解,需要调动学习者的背景文化知识、认知能力、自主意识和批判式思维,而这些都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称为语言意识。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增强语言意识,对语言所负载的文化取向具有一定的辨析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语言信息的内容和意义,而以往的外语教学却很少触及到这种深度。
2.媒介素养教育是培养多元文化认同意识的有效途径。多元文化认同,可以理解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宽容,是对多元价值观的承认。多元文化认同是对“他者文化”持有的客观态度,不会因该文化处于弱势而固执地排斥,也不会因为其处于强势而盲目地崇拜。在跨文化交流中,多元文化认同是消除交际摩擦、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前提。由于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所处的重要地位,近年来引起外语教学领域对文化研究的浓厚兴趣,外语教师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将文化融入外语教学的途径和方法。然而,如果将目光转向媒介素养教育,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媒介素养教育的课堂正是文化传播文化学习的有效途径。任何一个媒体文本的背后都隐含着一种文化,不同的文本展示了各不相同的价值观,学生通过阅读媒体文本可了解到多元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通过分析与比较,认识到中外文化的异同,进而反思“自我文化”,消除对“他者文化”的刻板印象,并逐步建立起多元文化认同的意识。
3.媒介素养教育是外语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有益尝试。无论是外语教育还是国语教育,对学生良好人格的培养始终是教育的根本所在。在传授外语知识的同时,使受教育者养成良好的性格、气质与能力是外语教育的最高境界。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使媒体信息无时无刻不冲击着人们的生活,媒介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在这样的背景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辨水平与鉴赏能力是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欧美一些国家,从小学、中学直至大学都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在那里,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通识教育。通常情况下,一个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不仅应当具备文字阅读和表达能力,还应在视、听音像方面有较高的欣赏水平。毋庸置疑,在当今媒体社会中,媒介素养已经成为公民的基本素养,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而且在外语教学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三)媒介素养教育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教学理念
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是外语教学改革永恒的话题。近年来的外语教学改革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倡导自主学习,互动教学。那么媒介素养教育体现了什么样的教学理念?首先了解一下近年来媒介素养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茶的日本语言界。为避免实践活动零散不成体系,他们将媒介素养所涵盖的宽泛的内容精缩为四个主题,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媒介素养。具体内容如下:(1)我与媒介素养,我们与媒介,意在认识自己与媒介的联系。(2)电视的商业广告为何物?意在对媒介进行批判式解读。(3)电视剧与我们的社会,意在了解媒介的构成、表演的技巧。(4)解读新闻报道,意在理解媒介所表达的各种意义,利用媒介展现自我。以上四个主题分别设有四个内容不同的话题,在具体实践中,如果时间不允许,也可以针对一个主题展开讨论。以主题(1)为例,它所包含的四个话题分别为:(1)——①何谓媒介?运用媒介学习的乐趣有哪些?(1)——②我与媒介接触的历史、我们与媒介接触的历史;(1)——③本周电视节目欣赏日记;(1)——④调查媒体与流行的关系。具体实践活动大致有以下几个流程: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讨论确定媒介对象;发现该媒介存在的问题,展开批判式调查;小组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媒介的基本常识,制作相同形式的媒介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图。以上教育活动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之间互动,学生之间互动的讨论式教学过程。教师是组织者,并作为学生的支援者参与活动过程,例如,向学生介绍媒介素养教育的历史以及教育目标和基本理念,以电视和报纸的新闻报道为例,向学生说明媒介构筑现实的方法。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给学生提供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空间,使其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媒介素养教育的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学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鉴赏能力,培养了批判式思维。这与外语教学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解决问题的教学理念是完全一致的。也正因如此,媒介素养教育才得以在传播学以外的语言教育领域广泛地传播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