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0 17:35: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文化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作为地理、文化、历史相关的研究问题,地理环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一直是重要的课题内容。狭义地理环境指的是自然地理环境,而广义的概念中也包括人文地理环境,文化的形成与民族所生活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优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基于农耕文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复杂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具有多样性和包容性的、一体多元的传统文化;完整而广阔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不曾中断、具有连续性的文化;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较具保守和封闭性的文化。在不断发展的今天,探讨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就显得非常有价值。本文主要探讨的是狭义的地理环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与文化发展相互作用,带动了人文和社会发展。本文将对自然地理环境对文化产生的影响以及作用展开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地理环境;自然;文化发展;影响
一、自然地理环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不会间断
作为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人类的所有活动都离不开自然地理环境,同时自然地理环境对于人类文化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反作用,有力的推动了文化发展。不论是从时间还是空间范围上,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地理环境都是相互联系的,并且是连续不断的,伴随着人类历史发展的始终。在历史变化的长河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对于人类文化的发展也是不同的,比如我国历史上一些草原地带退化为草原,就对人类行为产生了影响,“榆林三迁”就是与这一事件相关的历史文化实践,并在此之下形成了地域性的民间文化。
由此看来,地理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比如地质环境、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土壤、动植物情况等,都会对此地域的人文环境产生重要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各种因素的作用也在发生变化,即对人类文化发展的作用力有些在增强,有些又在削弱。特别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很多自然因素都在失去决定性影响的地位,而一些劳动资源因素,却随着时间推移发挥出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在早期人类社会中,人们对于大自然的依赖性很强,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对于文化发展的影响很重,而随着科技生产力的进步,这些自然性的因素依赖性正在逐渐减弱,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自然地理环境对于文化发展的影响自始至终不会间断。
同样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在特定的地理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影响。
1.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地理生态环境,是指中国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的整个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即历史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包括两个主要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一般说来,自然地理环境,如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海陆分布等,发展变化的速度比较缓慢,有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为人们所觉察。但在某些阶段和某些局部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也可能发生得非常迅速,非常剧烈,造成巨大的影响。人文地理环境,如疆域、政区、民族、人口、文化、城市、交通、农业、牧业等方面,发展变化的速度比自然地理因素发展变化的速度要快得多。当然,这两方面的是相互作用,不能截然分开的。
1)地形、地貌
一些湖泊消失,或发生巨大变化;水道、水系的变迁,如黄河改道,海河水系形成;海陆变迁,一些沿海地区陆续成陆,另一些地区又沦入大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地貌破碎;沙漠扩大或范围变动等。
2)气候
温度变迁,有过多次反复,由寒转暖,又由暖转寒;湿润状况的变迁,由湿润而逐渐干燥,旱情增加。
2.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素称“以农业立国”的国家,各朝统治者都是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究其原因,地理环境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以农业立国”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古代文化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文化。
3、地理环境对开放和封闭的影响
地理环境的开放与封闭是相对的,不能一概而论,不同生产力对环境有不同要求,也会产生不同结果。中国有较易于隔离的地理环境。东面临海,西北横亘漫漫沙漠,西南有世界上最大的青藏高原。这些都是地理上的阻绝地带,给予农业民族无法突破的限制。这种一面临海,其它三面陆路交通极不便利,而内部回旋余地又相当开阔的环境,形成一种与外部世界半隔绝的状态,使中国没有向外部拓展的野心,养成了独自经营,和平温顺的国民性格。所以,中国文化大体上是在本土独自酝酿成长,虽偶有外来文化成分由西域或海上传入,皆能雍容消纳,使中国文化的发展稳定而富于自信。
二、地理环境中的复杂系统以及对文化类型、层次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于人类的意义不言而喻。人类依靠地理环境进行生活和生产,也是以地理环境为依托,文化才能形成和发展起来。
1.地理环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是在一个复杂系统内的
地理环境中包含着众多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又包含很多要素,每一个要素的变化都会让整个系统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地理环境的变化。而文化发展也是如此,文化发展的构成要素很多,每一种要素的变化都会引起社会文化的变化,地理环境与文化发展之间是相辅相成且相互作用的。也就是说地理环境中各个要素的变化会对人类文化发展产生影响和变化,同时人类文化的变迁也会对地理环境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原理。以气候为例,在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长河中,气候是地理环境中变化最为活跃的,气候对人类社会以及文化产生的影响是具有冲击性的,如果一个地区连续5年以上发生干旱,那么就极有可能出现游牧民族的迁徙,人类食物出现危机,甚至出F社会动荡。而在第四季冰川期时,全球气候变暖,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气温适宜人类生存,这才让人类得以快速生存繁衍,同时文化也获得了繁荣。而有些地区沙漠化的出现和扩大,让很多古老文化也就此淹没。可见地理环境中任何因素的变化都会对文化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地理环境对不同类型、层次的文化影响不同
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产物,它具有物质、行为、精神文化三种类型,与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事物有所不同,文化是复杂且综合的,是人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诞生并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的构成要素越来越丰富,包括语言文化、地域文化、宗教文化、风俗文化以及艺术文化等,且随着历史阶段的不同,地理环境对于各个层次的文化影响都是不同的,并且如前文所提到的,有些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影响力在减弱,有些则在加强。在相同的历史时期,自然地理环境不同,文化影响的力度也是不尽相同的,通常说来,地理环境对于人类物质文化的影响更为明显,而对于精神层面的文化则相对较弱,在特定地理区域下形成的民俗习惯、生活方式、艺术文化,自然地理环境表现出的影响力更强,对于学术、语言等方面的文化影响力较弱。
三、地理环境对不同文化的影响是多种途径的
通常,地理环境通过生产方式这一中介作用于人类文化,对文化发展产生了多种途径的影响,并且对于不同地区人们的性格和思维也产生了影响。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提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生活在山区的人,多稳重少言,坚忍刚直,形成像大山一样的性格;居住在水边的人,多活泼善言,灵活敏捷,具有水一样的气质。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于人的生存,不用同气候作斗争,使人们性格变得软弱;恶劣的气候使人们经受锻炼,性格变得坚强。
四、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造就了文化发展的区域性
东亚大陆最早的王朝文明,何以诞生于中原呢?若回答这一问题,我们首先要看看中原在东亚大陆中究竟占有怎样的“地利”。
东亚大陆这个巨大的地理单元,又可以再划分为三个自然地理区域,即青藏高寒区、西北干旱区和东方季风区。前两区的自然环境较差,人口稀少,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后者又可分为东北、华北、华中和华南4个地区,其中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不可能成为农业起源的地区,文化发展也受到一定的阻碍;华南地区气候炎热多雨,食物资源非常丰富,在史前时期没有发展农业的迫切需要,从而也影响到史前文化的发展。
在东方季风区中,华北和华中的自然条件最好。华北地处黄河流域中下游,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年降雨量多在400~500毫米左右,为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华中基本上属于长江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雨量达1000~1500毫米左右,而且水热同步,四季分明,是全球同纬度地区气候条件最好的地方。这两个地区都有漫长的冬季,食物比较匮乏,需要寻找能够长期储藏的食物资源以弥补冬季的不足。能够满足这个条件的只有某些可以栽培的野生谷物,华北有狗尾草和野生黍,可以培植为粟和黍;华中有普通野生稻,可以培植为栽培稻。因而这两个地区便成为旱地粟作农业和水田稻作农业起源的大温床。
这两大农耕区的分界,大致在秦岭与淮河一线,延续至今。在新石器时代,这里逐步形成两大农业体系,聚落众多,人口稠密,这就为日后中国文明的起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鉴于此,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把孕育出中国文明的这两大流域称为东方的“大两河流域”;而中国古代文明,实际上是东方的“两河流域文明”,它是一个比美索不达米亚要大得多的两河流域文明。
就此看来,中条山所在的中原地区,实际就是花朵中的花心。
由于黄河、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优越,地理位置适中,又是最早进入文明的地区,所以在往后的发展中总是处在领先的地位,成为东亚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核心地区。而在这个核心地区之中的中原地区,又由于地理位置优越,能够博采周围各区域的文化成就而加以融合发展,从而在一定时期形成为核心之中的核心,自二里头文化开始成为中国文明发展的中心。华夏文明就是从这里发生,以后又扩展到更大范围的。
严文明教授把整个中国的古代文化形容为一个重瓣的花朵:中条山所在的中原地区,就是花心,周围的各文化中心好比是里圈花瓣,再的一些文化中心则是外圈花瓣。这种结构的产生是以中国自然地理这一客观条件为前提的。由于这种结构本身所具有的凝聚与向心的作用,因而能够在文明产生以后的发展过程中,与相邻相近的文化逐步融合,从而使文化的统一性越来越强,具体表现为花心的部分越来越大。
各地史前文化相互作用,此消彼长,逐渐从多元一体走向以中原为核心,以黄河和长江这“大两河流域”为主体的多元一统的格局,再把周围地区也带动起来。这种重瓣花朵式的结构既是一种超稳定性的结构,又是保持多样性因而充满自身活力的结构。中国文明的历史之所以几千年连绵不断,就是与这样一种多元一体的重瓣花朵式的文化结构与民族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分不开的。
一、高职院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要求
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做好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同时也给自身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首先,在为地方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服务的同时,也可赢得政府和社会各界对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支持与尊重,树立起图书馆良好的对外形象,体现出图书馆存在的社会价值;其次,高职院校图书馆在为地方区域提供信息咨询服务时,也可对地方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从而引起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图书馆的重视,加大对文化教育事业的投入与资助,改善图书馆条件;另外,高职院校图书馆还可通过对社会进行有偿信息服务,根据成本与劳动消耗收取适当费用,以弥补图书馆的经费不足。高职院校图书馆在为地方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服务的同时,也能促进工作人员不断扩大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增加其社会责任感,了解社会上最新的信息需求,及时补充图书信息资源,丰富图书馆的内涵建设。
二、地方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可行性
(一)高职院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
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藏书质量较高、种类较齐全、专业性强,尤其是地方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更具地方特色[3]。如笔者所在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全国百强之一的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就拥有馆藏图书74万多册,专业书籍覆盖了全院制造、资源、农林牧渔、土建、电子信息、财经等大类的39个专业,报纸期刊1000多种,订有中国知网“中文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硕士优秀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读秀知识库等,电子图书50万多册,数字图书馆已初具规模。校园内任一网络终端都可以检索查阅图书馆的电子资源情况。
(二)高职院校图书馆拥有现代的技术设备硬件
近年来,由于科教兴国战略在全国实施开展,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加大了对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投入,高校图书馆的软硬条件都得到极大的改善,计算机、多媒体、信息网络、缩微影像等技术在图书馆广泛普及,大部分高校图书馆都采用了自动化图书管理系统,实现了信息资源的集成化管理,这些都为地方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设备基础。
(三)高职院校图书馆拥有一支专业性强的人才队伍
高校图书馆是一种学术性的服务机构,是高校的3大支柱之一,它拥有一支较高素质、经历丰富的信息服务专业人才队伍,他们不仅有某种专业知识背景,又熟知图书情报学,尤其近几年一批高学历的图书情报、计算机人才引进,使得高校图书馆人员综合实力进一步得到提升,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他们积累了良好的搜集、鉴别、筛选、加工、处理各种信息资源的能力,不仅可为学校师生而且还可为社会上各类读者提供优质的信息咨询、检索等服务,在为促进地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4]。
三、地方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现状
(一)服务观念落后,忽视图书馆社会职能
受传统思想影响,我国地方高校图书馆长期以来都认为图书馆是学校内部的设施,其主要职能就是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缺乏主动服务意识,忽视了自己的社会职能。馆内丰富的文献资源、数据库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据统计,我国高校图书馆的藏书利用率仅为40%—50%,也就是说近半数的藏书处于闲置状态,在为促进地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服务中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优势。
(二)缺乏政策法津保障,缺乏规划指导
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障碍,如许多地方政府都没有出台一套完整的促进地方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牵涉到的知识产权问题及利益分享问题没有明确的制度保障;图书馆在服务地方区域经济文化发展中也缺乏科学规划指导等,各种障碍使得高校图书馆不敢大胆开拓地方区域服务工作领域,又加之封闭的单位管理制度,所以许多高职院校图书馆在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一遇到困难,便浅尝辄止了。
(三)服务模式单一,缺乏创新
目前来说,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地方经济与总第132期黎梅,等:地方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策略研究•67•文化发展的形式还是较单一。究其原因,一是政府、包括高职院校院领导对图书馆的重视还是不很够,资金投入较少,图书馆条件有限,致使有些对外的特色服务难以开展下去。二是许多高职院校图书馆对社会的服务模式还是停留在传统的借阅、图片展览等层面,没有创新,对社会读者没有吸引力,难以激发他们的兴趣,高职院校图书馆对地方服务的信誉度还未建立起来。
(四)读者不了解图书馆,缺乏图书情报知识的培养
因彼此缺乏沟通,许多社会读者还是很不了解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和图书馆中间好像隔了一堵无形的墙,他们对高校图书馆敬而远之;因缺乏图书馆情报知识的培训引导,读者面对海量信息无所适从,不懂得利用现代检索工具去查找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
四、地方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策略举措
(一)转变服务观念,提高社会服务意识
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但笔者认为首先还是要从转变观念入手。由于传统观念中高校图书馆一直被看成是学校内部机构,是为本校教学科研服务的,从而忽视了其社会职能,高校图书馆只起到了保存文献以及为本校读者服务的初始作用,所以地方高职院校图书馆首先要打破传统僵硬的封闭自守办馆模式,更新服务理念,拓展服务领域,在满足本校教学科研需要的同时积极参与到为地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服务中去,为公共图书馆承担部分职能,为地方区域经济文化建设与发展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
(二)完善服务体制,科学引导,有章可循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地方政府到高校图书馆都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以确保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如地方政府可出台一些鼓励政策,并适当给以经济补贴,鼓励地方高职院校与地方其它教育单位、公共文化事业单位、企业等建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共同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做好信息服务工作;另外学校也要根据本馆实际情况制定一套比较完善的、科学规范的、适应本馆与地方,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如对外开放的读者范围、办证要求、办理手续、借阅期限、收费标准等等都要有详细的规则要求,以确保图书馆对外服务工作能正常开展运行[5]。
(三)创新服务模式,开展针对
地方高职院校图书馆还要利用自身的馆藏资源优势,依托学校的精品专业开展特色信息咨询服务,大胆创新,拓展服务领域[6]。比如,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就与农林工程系每年10月都要联合举办娄底市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班,高度重视职业技能培训,确立了服务“三农”,服务新农村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的培训思想和办学理念。近几年来,为娄底各县市培训农民创业人员近1000名,培养了一批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的能人,为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有效提高农民收入、振兴当地的农业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整合服务资源,建立地方区域特色数据库与网站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中第11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应根据学校教学、科学研究的需要,根据馆藏特色及地区或系统文献保障体系建设的分工,开展特色数字资源建设和网络虚拟资源建设”[2]。地方高职院校拥有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又拥有与本地经济建设和文化特色相吻合的丰富的文献资源,图书馆有责任也有优势根据自身的特色馆藏、学校的重点专业,结合地方的经济特色组织相关专业带头人收集、整理,并按照标准化、规范化原则建立特色数据库与网站[7]。并通过网络对外开放,更广泛更直接地为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提供信息服务。如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结合本校重点专业学科,组织相关专业老师收集整理一大批文献信息资源,使之规范化、系统化、专业化,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为地方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服务的专业数据库和网站。如湘中爱农网、中国特色植物网、湘中生猪网等,当地种、养殖户可在任一网络终端随时检索查阅相关资料,并可在线咨询,专家疑难解答。
(五)建设服务队伍,提高业务水平
信息时代对图书馆馆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名优秀的高校图书馆馆员首先要热爱图书事业,其次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深厚的专业功底、强烈的信息意识、先进的管理水平、现代的服务技能、勇于创新的精神。因此,加强馆员培训,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建立良好的用人机制,是保证高校图书馆做好信息服务的前提条件,也是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环节与智力保障[8]。
(六)拓展用户培训,提高信息效能
关键词 农村文化;建设现状;问题;建议;辽宁彰武
中图分类号 G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3-0348-02
1 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彰武县下辖24个乡镇,184个行政村,目前已建成综合文化站17个,文化中心7个,文化广场128个,截至2012年10月末完成其余56个村的文化广场建设,实现村级文化广场、文化室和农家书屋的全覆盖。很多乡镇利用民俗和传统文化开展民间文化活动,部分民间文化得到传承弘扬;科技下乡带动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村物质文化生活共同繁荣发展,村民自发性文化活动较为丰富。
2 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一些单位对文化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文化建设经费投入相对不足
彰武县没有制定完整的、明确的关于农村文化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不能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健康发展有章可循。国家、省市制定的文化发展相关政策中要求地方政府对当地文化事业投入幅度应高于当地经济增长的幅度,但由于彰武县经济基础薄弱,加之有些领导干部对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不够重视,相对于经济发展,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较少,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1]。
2.2 农村文化人才队伍缺失、老化,青黄不接且后继乏力
彰武县农村因劳动力大量转移,留在农村有文体特长的人才十分缺乏,绝大部分乡镇没有文体和文学创作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也没有专业的文艺辅导人才,阻碍了繁荣新农村文化的发展。乡镇文化站干部队伍年龄偏大、水平偏低。村级文体指导员的工资待遇保障不够,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和文化干部队伍的稳定性。
2.3 文化阵地建设滞后,乡村文化建设引领作用不强
很多村的文化广场已建成,但都是空旷的场地,没有体育活动器材和健身设施;有些设施虽然完备,但缺乏有效利用,缺少专业人员组织开展有利于农民身心健康的、提高素质的活动;各乡镇的文化站、文化活动室利用率很低,甚至被挪作他用;很多农家书屋图书实用价值低,难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由于缺乏相应的组织和因势利导,农民群众参与先进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高。
2.4 文化产业的发展没有形成规模
由于人们受传统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发展文化产业不了解、不认可,缺乏内在动力,有的文化产业虽已开发,但企业规模小,分散、实力弱,产业链不完整,技术含量低,融资渠道不畅。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宣传、挖掘及利用等还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2]。
3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建议
3.1 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县委、县政府应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调整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总体布局,制订农村文化发展的长期规划,以规划引领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推进、互促互动、共同发展,真正做到合理、适度、同步发展。各乡(镇)、村也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机构,建立有专人管、专人抓的工作格局。加大资金投入,认真执行“文化事业资金投入率不低于同年当地财政收入增长率”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培育文化市场,扶植文化产业[3]。
3.2 培育、引进人才,不断加强农村文化队伍的建设
搞好农村文化建设,关键是有一支较高素质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应尽快配齐乡镇文化站专业人员,理顺体制,落实编制,妥善解决其归属、工资待遇等问题,充分调动他们服务农村文化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县文新局要面向新农村,面向农民开展好服务工作,加强对农村文化干部、文体骨干和文化专业户的培训辅导,充分引领、指导农村文化能人开展文化活动并使其发挥辐射作用。尤其要抓紧解决农村文化队伍老龄化、人才断层和青黄不接的问题。
3.3 加快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农村文化设施的作用
在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和发挥乡(镇)、村、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富裕农民的积极性,大力采取“投、引、捐、集、融”(资)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尽快构建乡(镇)有文化站(文化活动中心)、村有文化(体育)活动室、自然屯有文化活动户、农家书屋等多层次文体活动网络。同时,应充分发挥文化阵地和文化设施的功能和作用,不得以任何借口挤占、挪用文化站房和文化设施。
3.4 发展文化产业,着力打造新农村特色文化
有充满地方风情的文学作品、手工艺品、绢花制品、木雕工艺品和易拉罐画等产业,极具地方特色、先天优势的旅游产业;有沿袭至今的蒙、满等民风民俗。应结合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农民艺术、食品、农产品及民风民俗,充分加以挖掘、弘扬和创新,使其形成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规模一定能为彰武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
3.5 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农业科技知识是农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发挥农业科技部门的作用,利用好广播、电视、集市等形式,开展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宣传,涉农部门适时举办农业技术培训,派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村实地指导,因地制宜,做好新技术、新品种及农药应用等知识的推广和普及,用科技文化知识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也是加强和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形式[4]。
3.6 整合文化资源,积极开创农村文化活动新路
整合各类文化资源,使电视、广播、通信网络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进一步提高有线电视的入户率;恢复农村广播网,利用好“大喇叭”;引领农民健康上网。使广大农民了解掌握更多的文化、科技信息,促进农业生产。积极组织全民健身活动的实施和推进,通过学校文化资源与乡镇村文化资源互补共享。文化、体育和教育部门要积极组织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和体育运动会,并充分加以引领和疏导,让先进文化占领、覆盖广大农村,改变落后观念,有效抵制农村封建迷信、黄、赌等活动的蔓延,引导和推动农民营造自娱自乐和强身健体,崇尚科学、文明的文化氛围。积极组织送文化下乡活动,要不断创新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文艺工作者要把新农村建设中的新人新事创作、编排成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深入乡、村巡回演出。要建立“常下乡”规划,不拘泥于形式,改进服务,变文化“下”乡为文化“留”乡,变“送”文化为“种”文化,使彰武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能够更快推进,取得实效。
4 参考文献
[1] 熊官进,李玉琼.浅谈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23(8):36-38.
[2] 宋宇成.浅谈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成就、问题和建议[J].北方经贸,2012(8):50,52.
[关键词]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科学发展观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对全面小康社会的外延加以拓展。统筹城乡发展,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以制度创新为手段,协调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导向。
一、统筹城乡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统筹城乡经济增长,有利于保持城乡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有利于城乡产业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合理分工,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各类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使企业自由迁徙,有利于城乡劳功力的自由流动以及资金、土地、技术等要素的合理利用。离开统筹城乡,有效需求的扩大与经济结构的优化将难以实现,经济发展的动力将难以维继。城乡统筹是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调节器,能够达到优化经济结构、扩大消费需求的目的。
二、统筹城乡发展是民主建设的有力支持
统筹城乡发展对民主政治的促进集中体现为弥合城乡差距,为城乡居民民主意识的培养提供同质的土壤,为城乡居民民利的行使创造相应条件,为城乡居民合理诉求的表达提供相同的渠道。农村由于偏僻分散,使得农民缺乏参与机会,政治意识淡薄,无形中阻碍了农村社会政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有助于瓦解封闭的社会环境,建立广泛的人际关系,推动政治观念传播和民主意识的增强。
三、统筹城乡发展是科教发达的必要条件
城乡科技与教育发展的差距,是造成城乡差别的基础性原因之一。统筹城乡科学与教育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思路在科教领域的具体化应用。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将教育支出向农村地区倾斜,保证农村学校的入学率与升学率: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利用城市职业教育的优势,促进农村人口素质与就业技能的提高: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加强城乡科技部门的交流与合作,既能够解决农村基层的实际问题,又能给城市科研机构提供有针对性的课题。
四、统筹城乡发展是文化繁荣的促进因素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题中之义,对于促进城乡文化的共同繁荣意义重大。就区域内部而言,统筹城乡文化建设,要求牢固树立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协调发展的整体观,依据公平原则调配文化资源要素:在经费、人才方面,城市支持农村:在阵地、设备方面,城乡整合利用:在经验、信息方面,城乡互通互促:在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方面,城乡互学共享。这样就能营造城乡文化发展繁荣的良好社会环境,发挥城乡文化资源的整体效益,促进城乡文化的整体发展。从全国范围来说,统筹城乡文化建设,要求城乡文化建设协调发展、整体推进,可扭转自东向西梯次降低的文化失衡现状,改变中西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状态,破除部分地区农村文化市场发展不规范的态势。
五、统筹城乡发展是人民富裕的实现途径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没有占总人口70%以上农民的生活富裕,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所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成为人民富裕的最大障碍,而统筹城乡发展正是解决农民增收难题的有效法宝,其影响主要体现在:由于农村城市化后,大量的农民转为城镇居民,直接从事农业的人口就会大大减少。耕地面积的集中必然促使农业机械化的推广,提高农业的公司化运营水平,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以增加农民收入。集中居住使耕地从大量的农户住宅用地中解放出来,大大增加可耕地的数量。这样使整个农业的产出能随着农田面积的增加而增加,可避免耕地被越来越多的宅基地所占用,而保证基本农田面积与农民收入来源的稳定。
六、统筹城乡发展是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
城乡统筹以加强城乡联系与缩小城乡差异为直接目标,和谐城乡关系的根本举措。城乡关系是中国族群关系的重中之中,是基本的社会关系之一,和谐的城乡关系是社会和谐的根本前提。据此两点不难得出,统筹城乡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必要前提。
七、统筹城乡发展是生态改善的积极促力
目前,中小企业的“三废”污染、传统农业的土地污染、居民的生活垃圾以及城郊规模养殖的污染是我国城乡环境污染的四大污染源,由于环境污染具有很强的外部效应,所以难以有效治理。而统筹城乡发展是外部效应内部化的有效途径,通过的城镇规划、产业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合理调整生活区与工业区的设置,更新城乡产业体系,协调建设用地与基本农田的冲突,可以减少消极外部效应的影响范围,同时减少污染源的数目与排放。
一、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金融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分支,农发行企业文化又作为金融企业文化之一,三者间具有普遍的共性: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内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员工归属感、使命感,在企业外部强调企业对社会的适应性和社会对企业的认同程度和信誉程度,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作为有农发行特色的企业文化个性则主要是指农发行本身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发展目标、企业精神、行为准则、行业风气和企业形象等。与其它金融机构相比,创建时间不长的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与不足。
1、农发行企业文化发展战略尚未起步。由于农发行成立时间不长,特别是省以下机构分设才6年,加之本身职能定位几经变化不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系统战略尚未起步。其一,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主要是存在“农发行是政策性银行,客户是固定的,照章办事,发展企业文化战略意义不大”的思想,对建设企业文化,提高管理层次与手段,建立规范现代的企业管理机制迫切性不强。其二,各级行领导重视不够。实际工作中,我们各级行领导更重视“立竿见影”的量化考核管理,对属于人本管理范畴“治标治本”的企业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满足于一般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文体娱乐活动等,没有对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内涵、规律、特点进行研究,缺乏系统的、高水平的企业文化建设规划。
2、发展企业文化的人力和物力较薄弱。目前,农发行内部机构基本健全,形成了四级垂直管理体系,但只有总行和省分行有专门的工会、宣传机构和人员,处于收购资金封闭管理“前沿阵地”的市县两级分支行都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特别是县市支行,是粮棉油收购资金供应、监管和内部行为的直接操作层,人员、经费都十分紧张,企业文化发展人力与物力较薄弱,制约企业文化发展策略实施。
3、企业文化建设没有体现农业政策性金融企业特色。1994年农发行成立之初,提出的企业精神是“团结进取,开拓创新”;1998年业务范围调整,专司粮棉油收购资金封闭管理职能后,没有再提明确的企业精神,只有树立农发行“清正严实”企业形象的说法,未形成一目了然的企业形象识别特征。实践中,将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等。甚至有的基层行企业文化建设简单化、表面化,以文体娱乐活动替代企业文化建设,成立球队、乐队,规定每月活动次数诸如此类,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丰富内涵,抓不住根本,不能根据自身业务机构特点全方位地进行创建。
4、职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程度不高。农发行成立以来,业务变化较快、频率过高,基层行各个工作环节、岗位的“操作手”、“管理者”疲于应付,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精力不足、积极性不高,或者把企业文化建设单纯看成是“工会、政工部门的事”,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效能被打折。
二、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培育思路
随着我国粮棉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农发行收购资金封闭管理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临的困难、风险和责任比以往任何时侯都要大,履行现阶段职能进入比较困难的时期。在此背景下构建培育农发行企业文化,已成为凝聚合力,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完成国务院赋予的实现粮棉油收购资金封闭管理工作任务,为早日实现小康社会作出贡献的迫切需要。
1、确立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农发行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并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来研究和实施。文化建设能影响企业的理念,能够优化企业的经营思想,能够影响企业经营目标,是企业发展战略组成部分。农发行要在思想上从建设有中国特色农业政策性银行高度提高认识与理解,建设企业文化。首先要从农发行农业政策性金融特性的总体构架上思考,通过研究分析自己,形成适合于市场竞争和具有时代特征的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新理念,按照“超前谋划、系统设计、分工协作、全面推进”原则,有重点分层次地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2、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并力求有所作为。企业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企业家理念的外化,企业家(包括银行家)是企业文化的领导,应在文化建设中起着倡导者、组织者、指导者、示范者、激励者的角色。农发行各级行领导要从各自纷繁复杂的事务性工作中摆脱出来,着眼于企业文化的建设。通过对社会、市场形势、农发行经营和文化发展现状等因素的深刻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农发行能长期坚持的一系列文化准则,并在内部不断强化,逐步获得员工的认同,形成观念、变成员工的行为规范,营造团结奋进的企业氛围。
3、着力增强员工的文化意识,重视吸引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一是要建设学习型组织。增强员工的文化意识,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而文化意识的增强关键在于学习,要让工作本身成为学习过程。二是要强化员工主人翁地位。企业文化要渗透到经营的各个环节中去,广大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要善于总结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善于集中员工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聪明才智,把自下而上的实践探索与自上而下的指导结合起来,搞好企业文化建设。
4、切合农发行特点,建设有农业政策性金融特色的企业文化。通俗地看,农发行企业文化就是农发行在经营活动中产生和创造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其建设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物质层面的组织机构、办公场所、规章制度、文化设施、服务设施等有形的外在表现;精神层面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及企业员工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行为准则等无形的内涵文化内容。物质层面的建设,各地农发行受制于各种因素各有不同,但精神层面却是全国都可以有所建树的。笔者认为,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确立现阶段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围绕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为中心的建行宗旨,以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提高员工素质为根本任务,培养农发行人群体与农业政策性金融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道德观,建立现代银行管理机制,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
第二、建立追求国家利益、企业利益(自身利益)、客户利益(粮棉油企业)、农民利益“四位一体”的经营理念。农发行作为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政策性银行,肩负着执行国家政策、保护农民利益,促进粮棉企业发展等责任,这就决定了农发行整个政策性经营活动的基本理念不可偏颇。若只强调客户企业利益则会影响到国家调整农业生产、保护农民利益等政策的执行;若只强调农发行自身利益,那肯定会把农发行办成商业银行,相反不顾农发行利益则会把银行办成财政。这些都有悖于国家成立农发行的初衷。四者利益的有机结合,将有助于农发行监督、管理、服务各项职能的发挥,才能激发农发行人的社会责任感与主体精神以及确立相应的管理观念、意识及行为。
第三,提炼完善以“清正严实”为主要内容的企业精神,加强农发行形象识别系统建设与宣传。一是总行可以采取系统内征集、向社会中介企业咨询等手段,提出反映企业精神的名句名言。确立的企业精神要能够反映农发行的价值取向、经营哲学、行为方式、管理风格,要能在全体职工中产生共鸣,要有真正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不能人云亦云。二是要改变不参与市场竞争,宣传意义不大的思想,通过对外宣传赢得客户群与农民的情感共鸣。农发行要实现政策和效益性的目标,需要各级党政、社会各界、粮食企业、农民等方面的“关照”,而不应陶醉于狭隘的“孤芳自赏”境地,要让党政部门、企业、社会各界得到心灵上的认同和情感上的亲近。三是要有上下信息舆论阵地、对外报刊、信息网络等,并注重品位和时效,突出特色。
关键词:社会变革;法律思想
历史的发展总是呈现出“在曲折中上升”的规律,我们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往往在政局动荡、天下纷争之际,思想界却呈现出大放异彩的局面。为何会出现思想繁荣与政治稳定相背离的现象,时代变革与思想发展有着怎样的相互关系,那些伟大的灵魂和不朽的思想为什么常常“生逢乱世”?笔者截取春秋战国时期和明清之际两个横断面,试图研究中国法律文化发展的独特路径。
一、社会变革的时代背景
春秋战国和明清之际的思想繁荣都与社会动荡不安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其表现虽然各有特色,但背景上却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
(一)生产力对于社会变革的推动作用
无论是春秋战国还是明末清初,在这些时期生产力都出现了跨越性的发展,带动农业和其他行业进步,引发了生产关系的调整,进一步带动上层建筑中政治法律思想的变革。
1、春秋战国时期是新旧交替的大变革时期,这种变革首先出现在生产力上,进而推进到生产关系上,随之渗透到思想文化领域。最初,以铁器的广泛使用为标志的生产力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随之带动和促进了农业和其它各行各业的发展和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与变革,必然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这种新的生产力必然要打破旧的奴隶制生产关系,而随之产生与之相适应的以土地私有为标志的封建制生产关系。礼崩乐坏,诸侯兼并,民不聊生的社会现状,让思想家开始反思,先秦诸子从自身的立场出发,探寻济世救人的出路。而法律思想上的交锋主要集中在维护尊卑有序的奴隶制礼教,和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法制秩序。
2、明清之际,中国的经济领域出现了现代化因素。虽然在史学界对于明末清初中国是否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尚存争议,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由于采用新的耕作方法,农作物产量增加。当时手工业内部机器的运用促使着人们的分工协作,因此改变了生产方式。社会中出现了大量的剩余产品,商品经济进一步繁荣。①浙江《太平县志》就有关于嘉靖年间:“富则为商,巧则为工,盖以山甚稠,田甚狭,以故食多不足,士与工商皆出四方以就利。其富家巨室,不至于巨万。”②的记载,万历二十九年,苏、杭等处提督织造兼理税务司礼监太监孙隆疏言:“乱民葛贤等造言聚众,焚劫杀,围逼织造衙门,要挟罢税,其词颇激。”③与此同时,而在商品经济的影响下,明中后期形成了追求个人利益的风气,社会中因利争讼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一切都促进了个人权利意识的觉醒,推动明末的反传统的自由平等的思潮形成。
(二)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观
春秋战国和明清之际都处在世界文化跨越性发展的格局中,对后世思想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奠基性影响。
1、文化史上,把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称为人类文化发展的“轴心期”,当时人类文化同时并独立地在中国、印度、伊朗、巴雷斯坦、希腊开始奠基,形成了各有特色的价值观和基本发展路向,时至今日,这些地区和民族的文化发展依然附着在这些“轴心”上。④春秋战国时期正是处在这个“轴心”上,其间涌现的儒、墨、道、法等先秦诸子及其煌煌巨著至今影响着中华文化的走向。从与其他地区文化的对比我们也可以得出我国这一时期的思想繁荣是符合“轴心期”文化发展的共性的,可以看做是一种社会发展过程中思想发展的普遍规律。
2、明清时期,是中国儒家传统法律思想向近代民主法治思想过渡的开端,有着内发性和民主性质。与之同期的17、18世纪的欧洲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思想有着相似的地方,他们都肯定了作为独立主体的个人的正当利益,认为正义的法律应当体现多元主体利益,但是在多元主体的利益出现冲突时,该如何保障天下人民的利益不受到专制权力的侵害,他们并没有设计出完备的制度。但是,他们的思想为近代思想家产生了奠基性的影响。
二、时代变革与思想繁荣的相互关系
(一)时代变革对于思想产生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如前所述,在春秋战国时期和明清之际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动荡形成的鲜明反差,为思想的产生提供了内源型动力。
思想舆论环境相对其他时期较为自由宽松,为其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三皇五帝时期也就是卡尔·雅斯贝斯所称的“神话时代”遗留的文明已经一去不返,当时的思想家对自身和所处时代开始有了整体性认识,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有了系统性的理论。
明清之际,理学所宣扬的维护君主集权统治和家族伦理秩序的思想在明末清初的政权更迭中遭到了质疑,加之明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私权意识的萌动,人们思想开始冲破理学的羁绊,有所解放,使得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潮有了发展的空间。
(二)思想繁荣对于变革推进的助力作用。
制度的新旧更迭是诸多因素的合力,但思想对旧制度的灭亡,新制度的确立有了明显的促进性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正是由于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思想被统治者采纳,才能促进新秩序的建立,而春秋战国的乱世也因最先进行改革的秦帝国的统一所终结。
明清之际,“天下公利”的批判君主专制集权和经世致用的法律思想虽然影响深远,但并未对君主专制集权有所撼动,两千余年君主专制思想的深厚根基不光要靠内部重构,还要经受外部刺激,才能破碎新生。
结语:
如果从宏观的世界文化发展格局观察,先秦儒法之争与古希腊人治与法治之争有着暗合之处,但是由于中国专制制度的早熟,儒法思想在西汉融合成为专制的工具。而相对于洛克和孟德斯鸠已经构建出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国家的框架来说,明末的启蒙思潮的反封建作用就更加迂阔。从秦王朝到清王朝,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法律,它在维护王朝运转的积极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但我们并不能就此得出论断称中国古代就是法治社会。中国社会对于西方近代法治思想的接受最初是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如果说百余年前世纪交替时中国法律制度与思想的改变是被动接受的结果,那么今天,是我们主动选择改变自己的法律制度与思维方式以适应世界的模式。法律的现代化,不是我们能够选择的,因为资本与文化的冲击并不按照我们自己的意愿和方式来发生。我们的问题是在实践中探索如何在西方法律制度与中国文化传统之间的保持平衡⑤,在融合中探索传统法律文化对于现代法治建设的创造性作用。(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法学院)
注解
① 吴承明:《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几个问题》,载南京大学历史系明清史研究室,《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页。
② [清]查慎行:《西江志清刻本》,康熙五十九年版,第26卷。
③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明神宗实录》,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版,第361卷。
[关键词]群众文化;新农村建设;作用
文化建设关系到国家软实力的提高。新农村的建设涉及到政治经济,也涉及到文化的发展。因此加强群众文化建设,让新农村建设“接地气”,提高农民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营造科学文明的乡村风气,促使农村社会的文明进步。但是在新农村的建设中,我国的群众文化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1 群众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1.1 基层政府理念落后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利好更为显著,基层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为农村群众文化的建设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各地的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如火如荼,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丰富了农村居民的精神世界,也涌现出很多民间的文化娱乐人才,从这一点来看,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政府对农村的建设只是偏重于基础设施建设,如修路架桥,保障农村的基本生活等,并没有充分重视农民的文化生活,有些文化娱乐活动仅仅在节日期间举办,而并没有是群众文化建设常态化。这说明地方基层政府的理念落后,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建设,举办各种群众文化活动的资金缺乏,农民的文化娱乐需求始终得不到保障。
1.2 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滞后于城市
虽然近年来,我国的东部地区农村群众文化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建设速度与城市相比,速度还是比较缓慢的,且区域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的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可以说是处于起步阶段,文化基础设施缺乏设。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造成了对农村的文化发展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了城乡群众文化发展不同步。在边远的西部地区,农民尚缺乏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就无从谈起。除此之外,农村信息的闭塞也是群众文化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对网络知识和技术的普及存在很大问题,文化消费水平与城市相比差距还很大。政府虽然也认识到这种巨大的差距,开始致力于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中,但是至今无法填平与城市文化发展的差距。在文化创作过程中,由于信息闭塞和不对称,创作的文化作品无法满足广大农村群众的实际需求,文化建设缺乏多样性,产品匮乏,造成农村民众选择的面比较窄。
1.3 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相脱节
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文化的发展,但是有时候文化也具有相对独立性,不能与当下的经济发展趋势相适应。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也惠及到了九亿农民,农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农民群众的文化水平跟不上农村社会的经济发展速度,甚至严重脱节。同时,农民在文化娱乐方面的消费支出太少文化水平提高的速度缓慢,文化娱乐方式太单调,大多数的文化娱乐方式过于庸俗,如打麻将之风在农村盛行,由此出现的赌博现象很严重,这些文化娱乐方式的盛行反而不利于新农村的文化建设。
2 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途径
2.1 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最近几年国家加强了对农民群众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改造活动,如进行科技下乡和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了提高。乡镇基层政府以及村委会组织能够从农民当前的实际出发,在民间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并加大农村文化设施的投入,建成了很多普及知识的阅览室等场所,号召农民群众主动参与,分享文化普及成果,使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水平得到切实的提高,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2 营造良好的乡村风气
良好的乡村风气是开展群众文化建设的外部条件,在对农民进行文化的普及时,要做到以农民为本,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诸如城市的广场舞等文化活动,在农村地区也要提供可以开展的场所,关注农民的农闲生活,并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如村委会可以举办象棋比赛以及舞蹈比赛等活动,并设立数额不等的奖金,以形成参与文化活动的激励机制,可以有效的改变农村中赌博成风的现象,进而形成文明和谐的乡村风气。乡镇政府机关可以设立文化活动策划中心,开展多种形式且富有创意的文化活动,使村民在参与的过程中,无形中提高了自己的文化品位,并影响着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3 加强农村地区的科技宣传工作
农村群众文化建设落后于城市,归结内部原因,在于村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比较落后,这种落后的科学文化素质也制约着我国农村整体经济的发展。因此各基层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要e极地向农村地区宣传法律知识以及先进的农业生产科学技术,通过文化搭台,即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与党的方针政策相结合,让这些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引导村民主动地接触这些科学知识和文化思想,提高村民的文化水平以及法律意识,努力培养会务农又懂技术的复合型农业人才,提升农民的精神文明建设不松懈,为农民营造宜居的人文环境。
3 结语
笔者认为,城乡二元制是制约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原因。在该制度框架下,城乡发展出现严重失衡的现象,城乡已经变成了两个不平等的独立存在的群体,这也是导致农村出现各种问题的根源所在。只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桎梏,才能让农村文化建设朝着预定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虹秋.群众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分析[J].神州,2013(32).
[2] 姜世海.浅谈群众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现代交际,2014(09).
3月23日,由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组织编撰的《2012年陕西蓝皮书》新闻会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厅举行。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任宗哲作为新闻发言人,了《2012年陕西蓝皮书》主要信息,并与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石英、文化产业与现代传播研究所所长王长寿、经济研究所所长裴成荣共同回答了记者提问。
《陕西经济发展报告(2012)》与往年相比,研究的关注点更多地放在了如何促进陕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将研究重点更多地置于特色农业和富民产业,以及微型企业的发展上。《报告》指出,2011年,陕西省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积极应对宏观经济环境趋紧的影响,顺利实现了“十二五”开局之年稳健起步、首战报捷的预期目标。2012年,陕西应重点加大富民产业投资,构建互补式、综合型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畅通产品供给渠道,大力发展微型企业,加快陕西文化产业发展,以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为核心,深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陕西社会发展报告(2012)》“民意调查”部分与往年略有不同,它更加关注的是看似微观层面、具体的公众需求、社会情绪和舆情动态等。《陕西社会服务与管理状况公众评价报告》调查显示,大多数公众对“社会保障状况”和“教育服务”满意度相对较高,但对社区服务提供机构各方面表现持一般或一般偏弱评价。公众利益日趋差别化、需求日趋多元化的特征愈加凸显,对社会管理创新和完善社会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陕西移民搬迁工程”是陕西省在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实施扶贫开发战略的一项突破性社会工程,其意义和影响巨大而深远。《报告》认为,陕西移民搬迁工程面临的突出困难不仅包括资金紧缺、地方财力不足、安置点选址难度大、安置户缺乏稳定收入来源等,更重要的是国家法律缺位、配套政策缺乏,使搬迁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没有坚实的制度支撑。《报告》指出,解决陕西移民搬迁困难的对策不仅要从创新移民搬迁安置资金募集方式,解决资金难题等方面思考,还需要从制度设计入手,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规定,在整体上推进陕西移民搬迁工程的有序进行。
《陕西文化发展报告(2012)》全面总结了“十一五”期间和2011年陕西文化发展的整体状况与成就,今年的报告与往年相比,重点突出了对陕西省文化产业和组织的研究。研究认为,陕西省城乡居民文化消费主要受限于时间、收入、价格、合适的文化设施和活动场所等因素影响,建议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发展文化公益事业、创新活动形式、加大投资力度、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以及延伸文化产业链,从而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报告》还预测了“十二五”期间陕西文化发展走向,预计“十二五”期末,陕西文化产业占全省GDP总量达5%以上,全省新闻出版业、图书流通领域、影院建设、博物馆和“农家书屋”建设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得到更大程度发展。
2012年是“十二五”时期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新起点、新坐标、新愿景决定了发展要有新目标、新思路和新举措。《2012年陕西蓝皮书》以全新的视角分别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注热点社会议题和推动陕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角度切入,在丰富的一手资料、广泛调查的基础上,深入探讨陕西经济、社会、文化各领域发展的动力之源和破解瓶颈之道,以理性研判和务实之策推动陕西发展,搭建起了一个学者与政府、社会沟通的平台。
关键词:农村群众文化 问题 对策
“文化经济”是以人的智慧成果即文化资源的资本化开发为基本特征的“知识经济”。贵州发展文化产业,应通过对广大农村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适度技术化、组织化,直至加以知识产权专属化、生产资源资本化,实现资源的有效保护和产品(产业)的自主开发。贵州广大农村的发展,已不大可能再走沿海农村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却很有可能凭借自身所拥有的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开发文化含量高的文化产业,发展文化资源资本化开发的文化经济。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贵州农村文化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为今后的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也必须看到,贵州农村文化产业还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农村群众文化的时代表征
所谓农村文化,从狭义的角度来讲,是指一定区域的农民的文化水平、思想观念以及在漫长的农村文明中形成并积淀下来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情感状态、处世态度、人生追求、生活方式等深层的心理结构的反映。它表达的是农民的心灵的世界、人格特征以及文明开化的程度。在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农村经济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农民的精神状态、思想道德水准、科学文化程度、价值取向等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但我们也必须清醒的看到,农村文化在积极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不容乐观的境遇。所以,我们必须正确审视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建设中的不良现状,这是“三农”建设必须面临并要解决的问题。
广义的农村文化是指在特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以农民为载体的文化,是指在特定区域范围内,特定民族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特定农村区域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它包括人的价值观念、思想方式、人文心态、民族艺术、风俗习惯、社会生活规范、文化发展模式以及由之产生的功能机制。当代农村文化强烈地反映着农村社会独特的人文景观和区域特征,它除具备区域文化的一般性特质如民族性、地域性、历史悠久性以外,还彰显着鲜明的时代表征。
第一,农村文化的原生性形态与当今的经济技术形态一体互动。与传统的农村文化不同,如今的农村文化不仅凸现其原生性形态,而且也显现其经济技术形态。进入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力”和“文化资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愈来愈明显。农村的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大批的文化资源转为文化产业并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技术财富,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一体互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农村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农村文化的繁荣。
第二,农村文化的个性化特征在多元文化格局竞争中凸现整合与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流动的不断加速,区域经济、区域文化的合作与交流也日益频繁,农村文化与现代文化区域不断互动,农村文化的发展视野不再是独立的、小范围的行政区划单元,而是超出地域限制,纳入了现代文化区域的交流圈甚至更大的范围之中。农村文化一方面传承其独特的优秀文化,彰显其地域的个性化特色,同时又不断吸收和利用外来文化。过去单一的、传统的农村文化逐渐退缩。在多元文化的竞争中,大量的农村文化在不断吸纳异质文化的基础上,资源得到了更为合理的配置。在文化经营上,农村文化也从分散、自发状态,经过联合向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农村文化在内容与形式上都出现了新的整合和创新。
二、农村群众文化的涵义
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改造和丰富人的主观世界。因此,群众文化事业建设实质上是在建设“以人为本”的生态“软环境”及和谐共存的“精神生态”。在价值层面上,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文化发展的归宿;在技术层面上,要坚持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保持文化自身的创新能力,使农村文化发展能够反映时代要求和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促进生产力的解放,最终推动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在方法措施上,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坚持先进文化发展主旋律的前提下,形成多样文化的和谐发展。
三、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的对策
新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建设是指农村文化产品创作、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村文化产品的创作。文化产品在表现形式上有:诗歌、散文、小说、文学评论、戏剧、音乐、歌曲、舞蹈、绘画、雕塑等。优秀的农村文化产品是对农村新风貌的反映,体现着从农民切身利益出发的善恶判断和理想追求,体现着农民的政治倾向、道德理想、、审美趣味和哲学观念。当前,农村存在多种经济成分,必然使意识形态包括文学艺术多样化。
第二,农村文化队伍的建设。农村文化工作者是农村文化产品生产的主体,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文化产品质量的优劣。新时期,农村文化工作者应加强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一是努力学习,提高思想理论修养;二是树立精品意识,努力创造有利于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反映时代主旋律的精品力作。三是要有奉献精神。文学精品凝聚着文化工作者对生活的深入思考和独特的人生体验,不付出代价和艰辛,没有奉献精神,是不可能创作出精品的。
第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指:广播站、电影放映队、有线电视、乡村图书馆、文化馆(站、室)和其他文化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都是传播文化的重要阵地,是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是指广大农民群众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涉及饮食、服饰、医疗卫生、体育、娱乐以及人际交往、家庭文化等多个方面的文化活动。这些文化活动,只有人民群众广泛地积极地参与,文化活动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朴今海.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第5期.
关键词:普世价值;和谐文化;生态和谐;动态均衡机制
一、矛盾的对抗性是危机形成的根本原因,机制的不健康是对抗性矛盾形成的总根源。
人类生存危机是综合性危机,是自然系统、社会系统、社会与自然系统等机制化动态均衡系统及补偿机制系统的缺失或破坏以及信仰危机和道德缺失的危机。危机来自于矛盾的对抗性,矛盾的对抗性来自于机制系统的不健康,也即维护系统动态均衡机制的缺失,这种对抗性的根源在于系统的机制性动态均衡修复机制的缺失或破坏以及人的信仰的迷失、环保意识的缺位所形成的。
人类自身系统内部构成了社会生态系统,生物圈构成了自然生态系统。生物圈由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系统,而人类活动则是这个系统中影响最大最能摇动系统平衡的因素。矛盾的对抗性是干扰系统平衡的根本原因,人类信仰的迷失,机制的不健康是对抗性矛盾形成的总根源。只有消除对抗性矛盾的总根源,才能保持系统的稳定性。此是构建机制化动态均衡系统恢复健康机制为主线,构建生态和谐社会的根本原因。
二、走生态和谐社会之路
(一)打造以生态和谐文化理念为主导的核心价值观体系。构建生态文化制度、生态政治制度、生态经济制度、生态自然制度及其动态运行机制,实现社会内部和谐,是消除社会内部对抗性矛盾及人与自然的对抗性矛盾的根本途径。
1.以生态和谐文化理念为指导,构建开放式,包容性多元文化并存的不断调整的生态和谐文化发展机制系统。
构建健全的文化形成机制。从生态文化发展内生动力机制及制度构建上找出路,从文化传统上、制度上和文化上理顺党和人民的关系,实现政党文化民族文化的生态和谐。
2.构建先进的生态和谐文化发展机制—构建生态文化内生动力激荡机制。
建设包容性文化发展机制,在有序的相互激荡内生机制下,形成民族特色的最先进的民族生态和谐文化。繁荣民族生态文化,关键在于能否摈弃过时的腐朽的文化传统,继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在现实中真正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包容性多元价值观,切实保障公民的新闻自由、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
构建先进的生态文化发展机制的原则:
一要有博大的文化发展理念,开放新闻自由言论自由的原则。二要吸收采纳西方一切优秀文化发展成果,尊重并保障人权的原则。三要把文化发展建立在内生动力机制基础上的原则。四要吸取我们的传统文化精华,创新我们的现代生态新文化的原则。在继承人类文化精华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打造生态和谐的哲学价值观和民族灵魂,精神支柱。
(二)以生态和谐文化为指导,构建科学的生态和谐社会发展机制系统。
1.构建生态政治制度,通过民主政治制度及机制的构建,化解对抗性社会矛盾。
由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成熟的系统动态均衡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社会生态系统运行机制还不够成熟。就中国目前来说最需要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是党的领导与体制改革的矛盾,即政治生态和谐问题。需要探索平等参与、自由竞争、民主选举、权力制衡、法律规范的生态政治运行机制制度。通过民主政治制度及机制的构建,化解对抗性社会矛盾,以维护和谐发展局面。
2.打造生态系统和谐的经济运行机制制度。
打造生态经济GDP增长机制。首先,生态经济是环保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法制经济、多元化市场主体经济。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进行综合治理,向整体生态效益要经济增长,把经济发展纳入到大生态系统之下,实现由绿色经济向生态经济的转变,促进经济发展与自然的和谐,逐渐解决经济增长与自然的对抗性矛盾。
制定生态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打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大生态经济发展形态。
创新发展机制措施。实施村村开放战略,通过对外开放,引进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促进生态农业林果业及特种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鼓励大户和工业资金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加快生态林果业发展,形成收益增长与生态恢复良性循环互动机制。
(三)把人与自然关系提高到制度设计的高度,实现人对于自然的自由。
1.以生态文化理念为指导,打造生态和谐自然系统,消除人与自然的对抗性矛盾。
通过正确处理生产、消费、人的需求同自然环境资源的关系,把生活水平由量的增长到质的增长的转变,严格控制物质资料再生产和人口的再生产规模,把人的再生产及人类生活资料的再生产建立在对自然的改造与自然的修复能力平衡的基础上。
构建自然环境影响评价机制、环境治理修复机制和监督机制制度,污染治理决策评价监督机制及补偿机制。通过促进生态科技的发展等革命性变革,提高人类利用自然科技及提高人类修复自然平衡的能力。
2.把人与自然关系提高到系统的动态性生态制度设计的高度。
首先要坚持改革,革除片面的索取自然观,进行生态自然和谐制度探索。构建科学的发展机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社会人到生态人的转变。
过去人类在制度设计上,只要求自然适应人类,没有把人类适应自然的因素考虑进去,片面的索取自然,掠夺自然,造成人类生存环境的严重恶化,历史的教训要求人类必须改变这种现状,进行自然和社会的系统动态均衡的社会发展机制的探索。如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建立政府自然环境修补与治理保护专项基金,用于自然环境恢复、污染治理、监督检查等。
在民间所特有的娱乐主要包括:民间大秧歌、踩高跷以及二人转等,每年在过节以及过年期间这些文化活动就会自发性形成,所以新时期开展农村群众文化可以以此为主要切入点,这样才能有效的联系群众,避免出现曲高和寡的情况,农民心里上愿意接受,才能最终实现融合,同时可以那排固定的时间来在村内播放电影,这样才能有效满足农民对于知识文化的追求欲望,相关单位要定时到农村开展书籍下乡活动,书籍类可以包括农业、经济、文化以及相关技能培训等多个方面,在无形之中建立农民的文化品位以及修养意识,同时农村群众有更为新颖的观念以及开阔的视野,真正符合时展的要求,有效的避免了其在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盲目意识,在提升完善自身实际操作能力、水平的基础上实现更为广泛的增收,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农村存在的主要劳动力就是青年人,这些人作为主要的群体承担着整个家庭的全部的经营责任,同时由于自身年龄上的年轻化状态,所以也自然成为了能够接受新鲜事物的主要群体,而这些青年人其自身存在的独立自主意识变得越来越强,愿意主动参与文化,尽最大可能去改变农村中存在的落后发展状态,所以想要保证农村群众文化发展可以将青年人纳入到主要的群体建设中,通过相对广义的科技文化知识来进一步促进青年人对于文化的感受。
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近年来三农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主题,各级乡镇政府开展了多种多样的三下乡活动,主要涉及到科技、文化以及卫生方面,这样农村中的男青年会成为社会发展的专业型人才,而农村女青年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培养其自身的艺术文化素养以及水平,最终实现农村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的有效结合。
在农村中存在的部分老年人出现了较为强烈的封建迷信思想情况,对于社会稳定发展带来了限制性影响,老年人与社会时展之间存在的脱轨现象相对明显,所以在开展群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对于老年人要尤为关注,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引导其具备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多参与利于身心的文体活动,成为农村文化发展的夕阳红色彩。
众所周知,在农村群众闲暇时间最长发生的活动就是麻将、纸牌以及网络游戏等,而这些无论是在老年人、青年人身上都表现的相对明显,很显然通过新时期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有效的改善了农村社会中存在的这一不良风气,转化了群众生活文化关注的方向性,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广泛的积极影响。
总之,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要结合当地人文实际发展情况,为了保证群众文化的良好展开要以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为基础,这样才能抓好切入点最大限度的促进我国农村文化群众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状态,最终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发展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