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医脉诊的操作方法

中医脉诊的操作方法

时间:2023-07-10 17:40: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医脉诊的操作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医脉诊的操作方法

第1篇

关键词:穴位埋线;继发性闭经;脏腑同调

闭经一证首见《内经》"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是妇科疾病中的常见病,其表现主要为无月经或月经停止,分为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必经过两类。原发性闭经是指年满14岁,无月经来潮且无第二性征发育;或年满16岁,第二性征已发育,但月经仍未来潮者;继发性闭经是指妇女曾已有规律月经来潮,但以后因某种病理性原因而月经停止6个月以上者。其中原发性闭经仅占全部闭经病例的5%,大多数的闭经,属于继发性闭经[1]。近年来,中医针灸治疗继发性闭经有了一定发展,积累了一些经验。本文主要本文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月我科门诊收治的继发性闭经患者42例,按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组)和观察组(埋线治疗组),并统计、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诊疗情况和效果。现将具体结果进行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月以来在我科门诊进行治疗的42例继发性闭经患者。年龄20~35岁,平均32.3岁。其中,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症者为2例、卵巢早衰者10例、未明确诊断闭经者(各项检查均为正常范围,排除卵巢性闭经、垂体、下丘脑及其他内分泌功能异常引起的闭经)28例。中医诊断上,予舌诊及脉诊后,辩证诊断为气血虚弱证者12例;肾气亏需证者7例;阴虚血燥证8例;气滞血瘀证10例;痰湿阻滞证者6例。临床资料特点:①均排除少女停经、育龄其停经及未绝经前停经。②均否认羊肠线等过敏史。

1.2方法

1.2.1选穴 采用脏腑同调的指导思想,选腹针之"天、地、人穴"即中脘、气海、关元以调理脾胃及冲任二脉;选妇科要穴"子宫"以通经活络;予三阴交汇之"三阴交"以调畅冲任、调理胞宫气血。其中气血虚弱者加血海、脾俞、足三里以健脾养胃化生气血;肾气亏虚者加肝俞、肾俞以滋补肝肾,调理肝肾;阴虚血燥者加膈俞、阴陵泉以滋阴润燥;气滞血瘀者加肝俞、膈俞以行气活血,化瘀通经;痰湿阻滞者加丰隆、脾俞以祛痰化湿通经。

1.2.2操作方法

1.2.2.1埋线操作方法 患者先取仰卧位,选定穴位,用碘酒及乙醇常规严格消毒。取出适当长度的羊肠线,取出放入一次性埋线针头内,不用局麻,根据不同分型采取相应操作手法。然后再取俯卧位,同法在背部的穴位上埋线。

埋针时操作手法:气血弱、肾气亏虚型闭经采用补法操作。补法操作手法:予呼气时进针,行针时重插轻提,得气后退至0.3~0.5 cm用针芯推入羊肠线后缓慢出针,用无菌纱布迅速按压针孔。气滞血瘀、痰湿阻滞型闭经采取泻法操作:予吸气时进针,行针时轻插重提,得气后退至0.3~0.5 cm用针芯推入羊肠线后快速出针。若未出血不予按压。阴虚血燥患者行平补平泻法,即不采取运针手法,直接快速进针,得气后退至0.3~0.5 cm用针芯推入羊肠线后出针,后按压止血。三种手法均待全部埋线做完后施针穴位予碘酒消毒。

1.2.2.2 针灸操作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选定穴位,用乙醇常规严格消毒。予1.5寸一次性针灸针,不予运针等相关操作。后留针30 min,然后再取俯卧位,同法在背部施针并留针。

1.2.3治疗疗程 治疗疗程埋线组为3次,间隔为14 d;针灸治疗组为10 d,每天进行针刺治疗。

1.2.4 有效性评价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的疗效评定。治愈:月经来潮,连续3个月以上经经量、周期节律正常;有效:月经来潮,但月经周期尚不正常;无效:月经仍未来潮,或偶见少量黯黑经血。

2结果

统计学分析显示,对照组的总治疗有效患者为12例,其临床总有效率为57.1%,对照组的总治疗有效患者为17例, 其临床总有效率为81.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的结果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闭经,是一个常见的病症,表现为无月经或月经停止。属于中医妇科疾病的疑难病之一。中医认为月经是血海满而溢,其产生是脏腑、天癸、气血、冲任共同协调作用于胞宫的结果。肾、天癸、冲任、胞宫是产生月经的主要环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功能失调都可导致血海不能满溢而闭经。可见务必要保持冲任二脉脉道通利,气血冲盛,月经方可能按时而下[3]。而现代医学认为正常月经的建立和维持有赖于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的神经内分泌调节以及靶器官子宫内膜对性激素的周期性反应,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都会出现月经失调,导致闭经[4]。穴位埋线疗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融多种疗法于一体的复合性疗法。长期临床实践经验表明该疗法具有较多潜在的优势,可能具速效和续效双重作用,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从传统中医角度来看,埋线疗法能够协调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补虚泻实。其机理主要是通过羊肠线在穴内的生理、物理作用及生物化学变化,产生刺激信息和能量,通过经络传人体内,把穴位针刺效应、刺血效应、穴位处机体组织损伤的后作用效应和组织疗法效应等多种刺激方式融为一体,同时发挥作用,形成一种复杂、持久而柔和的非特异性的刺激冲动,通过神经----体液来调整脏腑机能状态。穴位埋线疗法实际上是留针和埋针方法的延伸和发展,线体在体内软化、分解、吸收,对穴位产生的刺激时间较长,很好的弥补了针刺时间短、疗效难巩固等缺点。本观察以脏腑同调为指导思想选穴,通过穴位埋线,并加之相应补泻手法的方法来疏通患者脏腑气血,以达到冲任调和气血充盈之效。其结果示,脏腑同调埋线治疗继发性闭经的效果远远高单纯针刺治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吴洁,150例继发性闭经患者的相关因素的分析[D].云南:云南中医学院,2008.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2.

第2篇

[主题词] 穴,合谷;穴,三阴交;针灸疗法/方法;气血双补

文章编号:0255-2930(2007)02-0147-02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八珍方”始于20世纪30年代,由笔者祖父李心田所创,是用来治疗气血亏虚病证的常用有效方。自20世纪50年代始,笔者父亲李世珍(全国500名名老中医之一)在继承祖父腧穴功能、穴若药效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扩大其治疗范围,治愈诸多气血亏虚的疑难病症,如头痛、眩晕、虚劳、心悸、失眠、崩漏、缺乳、偏瘫、痿证、眼病、闭经、痛经以及肢体疼痛、肢体麻木等。由于该方在运用中与“八珍汤”(《正体类要》)的治证、功效基本相同,父亲常向我们讲解该方运用规律及加减变化,并强调指出临证凡属“八珍汤”证者,均可使用该方。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亦体会到,凡属气血亏虚或伴有气血亏虚症状的病证,只要辨证正确,确能收到满意疗效。鉴于该方具有“八珍汤”方的功效,因此将其命名为“八珍方”。

1 腧穴组成

合谷、三阴交。

2 操作方法

先针双合谷穴,达到欲刺深度有针感后各连续捻补(陈会《神应经》捻补方向,即医生面对病人,以医生的左手捻病人的右半身腧穴,右手捻病人的左半身腧穴,双手拇指向后食指向前即为补法)4~6分钟后即可起针(注:补法不留针),起针后再针双三阴交,方法同上。如此4个腧穴针补完毕。隔日针治1次,必要时可每日针治1次,为巩固疗效,可隔2~3日针治1次。

3 功能效用

气血双补,用于气血双亏所引起的或伴有气血亏虚症状的病证。

4 主治范围

4.1 气血亏虚的内伤杂病

气血亏虚引起的病证,诸如头痛、眩晕、虚劳、失眠、心悸、厥证(血厥虚证)、缺乳、经闭、崩漏等。分别伴有头晕眼花、四肢倦怠、少气懒言、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及面色苍白或萎黄,舌淡、苔薄白,脉象虚细、细弱、虚大无力或沉细无力等症状和体征。尽管以上病种不同,伴有的症状和体征各病有异,但其证型和病机相同,都属本方的主治范围。

4.2 气血亏虚的肢体筋骨经脉病

凡因气血亏虚引起的或伴有气血亏虚的肢体筋骨经脉病,如半身不遂、肢体疼痛、肢体麻木、痿证、鹤膝风、关节炎等,均属本方的治疗范围。或以本方为主,根据具体病情配加有关腧穴施治。

4.3 其他病证

凡病情发展到本方证阶段的病证和大病之后需要用补益气血之法以调治善其后者,均可选用本方。或以本方为基础配加有关腧穴,或与有关处方同时或交替施治。

5 临床应用

5.1 崩漏、产后血晕

因失血过多,气随血脱,急用本方施治,合谷补气以摄血,三阴交益脾以止血。此两穴需要连续捻补时间较长,方收良效。若已成脾肺气虚、中气下陷、不能统摄将脱之危候,可加补足三里补益脾肺之气,与合谷配伍,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既可止血又可固脱,能收速效。

5.2 经闭

使用本方用于气血亏虚型之血枯经闭,月经由逐渐减少而终闭止,小腹平时及月经周期时无胀、痛感,面色、舌质舌苔和脉象均无异常,或伴有面色萎黄或苍白少华,心悸气短,头目晕眩,舌淡,脉细弱或细数无力等,均可用本方施治。前者虽无伴有症状和体征,但以月经逐渐减少而至闭经、小腹无胀痛为辨证依据,为气血亏虚无以化生经血而使用本方。后者气血亏虚的症状和体征均比较典型,故用本方无疑。

选用本方,若恐峻补有碍血行,或虚中夹实者,方中三阴交可改用先少泻后多补之法,以养血为主兼以活血;若兼减退者,可加补肾俞或太溪佐以补肾气;若兼有气滞者,可加泻间使或太冲佐以疏肝理气;若为后天化源不足引致者,可加补足三里以资化源。

5.3 习惯性流产

选用本方治疗因气虚不能固胎,血虚不能养胎,气血亏虚则不能载胎固胎者,收效较佳。肾为生殖发育之源,伴有肾虚症状者,加补太溪或肾俞补肾气以系胞。其治疗时机,应在未怀孕期间或流产2个月以后进行治疗。

5.4 头痛、眩晕、肢体麻木、视神经萎缩、眼睑下垂、夜盲

以上病症,凡属气血亏虚或伴有气血亏虚症状者,均可使用本方,并可根据具体病情配加有关腧穴施治。例如:

头痛,属于本虚标实者,加泻患处腧穴佐以通经活络以止痛;夜盲,若素有肝血不足或伴有肝血不足症状者,加补肝俞佐以补肝血以养目;眼睑下垂,加补阳白佐以强筋补虚;视神经萎缩,加补风池使针感达于眼球内以助明目。

典型病例1:马某,男,54岁,1998年3月19日初诊。主诉:眩晕2个月,因泄泻而得。现病史:3个月前患腹胀泄泻、纳食减少1个月后即出现头晕眼花,动则加剧,甚则眩晕欲倒,劳累后易发。伴有心悸气短,神疲懒言,精神萎靡等,面色苍白,发色不泽,舌质淡,脉象细弱。曾在本县用中药治疗无效,用单方治疗亦无效。辨证:脾失健运,气血亏虚,不能上奉于脑之眩晕。治则:先健运脾胃、祛湿和中,后补益气血。取穴:一、二、四、六诊,针足三里、阴陵泉先少泻后多补,祛湿和中,健运脾胃;三、五、七、八诊,针补合谷、三阴交,补益气血。效果:二诊后,泄泻、腹胀减轻;四诊后,纳食增加,腹胀和泄泻治愈;五诊后,头晕目眩和心悸气短减轻;七诊后,头晕目眩基本治愈,劳累后亦不眩晕,精神好转;八诊痊愈。

5.5 缺乳

《妇人良方》中说:“妇人乳汁不行,皆由气血虚弱,经络不调所致。”乳汁赖气血所化生,气虚则乳无以化,血少则乳无以生。选用本方用于气血亏虚型。症见:产后乳汁甚少或全无,乳汁清稀,柔软而无胀感,气短神疲或头晕心悸,面色无华,舌淡少苔,脉象虚细等。可加补足三里补后天以资化源,或加泻少泽佐以通乳。若兼气滞不畅症状,或恐峻补涩滞者,加泻间使佐以行气散滞以益通乳。

典型病例2:柳某,女,30岁,2003年12月28日初诊。主诉:乳汁缺少2个月。现病史:产后乳汁逐渐减少,柔软,乳汁稀薄,伴有气短、心悸、倦怠无力、自汗等症状。右脉沉细无力,左脉沉弱。曾用中西药均不收效。辨证:气血亏虚,乳汁不生。治则:针补合谷、三阴交。效果:二诊后,乳汁渐多,心悸气短、倦怠无力、自汗治愈;三诊后痊愈。随访:2004年4月27日其爱人告知缺乳已愈,乳汁充足。

5.6 痿证

症见起病缓慢,肢体痿软无力,瘦削枯萎,渐次加重,气短乏力,精神不振,面色苍白或萎黄少华,或有头晕、心悸、声低等。舌淡苔自,脉象细弱。选用本方气血双补以益筋脉,或加补足三里或阳陵泉佐以强壮下肢筋脉。

典型病例3:刘某,女,29岁,2000年7月19日初诊。主诉:全身酸困疼痛无力5年。现病史:5年来经常腰部酸困空痛,下肢酸痛,行走无力,上肢麻木,前臂无力,两侧肩背酸痛而影响劳动,早上颈项僵硬,两足跟足底酸痛。伴有头懵、心悸、气短,动则汗出心慌,足心发热,时而腹胀腹泻,易于疲劳等症状。劳累后低热,体温在37.1~37.2。C之间。身瘦,面色萎黄,脉象沉细。有慢性结肠炎病史8年,时发时止。风湿及类风湿试验检查均属正常范围。辨证:属于脾胃虚弱,化源不足,气血亏虚之虚劳病。治则:补气血,健脾胃,佐以补肾壮腰。取穴与效果:一诊、二诊针补合谷、三阴交、足三里。三诊,精神好转,加补肾俞。四至六诊处方同上。七诊,已不腹胀,饮食增加,动则已不心慌汗出,颈项已不僵硬,足心不热,腰部不痛,仍足跟痛,肩背酸困。处方同上去肾俞加补太溪。十诊后痊愈。

6 小结

第3篇

摘 要 本文概述了苍龟探穴针法的历史源流、功用特点及临床运用。通过验案举例,说明本法的优点及确切疗效。使用本法可促使针感扩散,达到“气至病所”的目的,适用于一些久治不愈的顽麻久痹及针刺久而不得气者。

主题词 刺法 灵龟飞腾 苍龟探穴针法为《金针赋》飞经走气四法之一,属于“通经接气”大段之法,可过关过节,催运经气,对激发经气、促使气至病所有很好的作用,适用于经络气血壅滞之顽麻久痹之证。目前,本法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现就笔者对此针法的初步认识,浅述如下。

1 源流苍龟探穴针法始见于《金针赋》:“苍龟探穴,如入土之象,一退三进,钻剔四方。”后《针灸问对》、《医学入门》又有所发挥,《针灸问对》强调进针得气后行针时,将针似龟入土之状,缓缓进之,上下左右而探之。上下,出内也,左右,捻针也。在谈到具体操作时,则更为详尽,云:下针时手三进一退,将两指按肉,持针于地部,右盘提而剔之,如龟入土,四围钻之。盘而剔者,行经脉也。可见《针灸问对》对苍龟探穴针法的研究比《金针赋》更深一层。《医学入门》则指出:“苍龟探穴针法行针时以两指扳倒针头,一退三进,向上钻剔一下,向下钻剔一下,向左钻剔一下,向右钻剔一下,先上而下,自左而右,如入土之龟”。从其术式的操作方法细究苍龟探穴针法之根源,笔者认为是自《灵枢・官针》五刺中的合谷刺发展而来。《灵枢・官针》:“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此种刺法是在肌肉比较丰厚处,当进针后,退至浅层又依次再向两旁斜刺,形如鸡爪之分叉,其操作方法与苍龟探穴针法有相似之处,所不同的只是苍龟探穴针法是多向透刺,而合谷刺只是向两旁透刺,苍龟探穴针法刺激的幅度较合谷刺为大,两种刺都适用于肌肉顽麻痹痛,从而可以说明苍龟探穴针法是由合谷刺派生而来的。现代临床应用每结合诸家而操作,所取名称又有不同。如承淡安先生所著《中国针灸学》中所介绍的一种“乱针术”,在针刺入一定深度,立即退至皮下,再行刺入,或快或慢,或向前向后,向左向右,随意深进。此种针术类似于苍龟探穴术,为强刺激手法。陆瘦燕先生擅长治痹症,其治肌痹多采用五刺法之合谷刺,亦类似如苍龟探穴法。近年来针刺治疗强调气至病所,因而对一些放射性神经痛及久治不愈之顽痹等病证,必须加大针刺的刺激量,促使针感扩散,达到“气至病所”的治疗效果。

2 分类及操作根据笔者的临床观察结合一些临床报道,分为如下两种操作方法。

2.1 横刺探穴法在沿皮进针得气后,自穴位远端一次退至穴位近端,变换针尖方向,只向左右斜向透刺,此法适用于肌肉欠丰厚的部位。

2.2 直刺探穴法在直刺进针得气后,自穴位深层(地部)一次退至穴位浅层(天部),以两手扳倒针身,依先上后下,自左而右的次序斜刺进针,变换针尖方向。向每一方针刺,都必须由浅入深,分三部徐徐而进,待针刺得到新的感应时,则一次退至穴位浅层,然后改换方向,依上法再针。此法适用于肌肉丰厚的部位。

3 针法特点及适应症3.1 针法特点由于本法针刺向上下、左右,由深到浅,再由浅到深,形成多向多层次透刺,既加大了刺激量,又扩大了作用面,从而能使针感保持一定的强度和时间。

本法有行气和探索针刺感应,以及疏通经络,推行经气的作用,可使感应由浅入深并扩散至四周,达到“气至病所”的效果。

由于苍龟探穴之针法结合了“三进一退”的徐疾补法操作,能引气深入,以补深居经气之不足,抗御病邪,鼓邪外出。

3.2 适应症本法适用于经络气血壅滞,经气流通不过关节之各种疼痛,尤以放射性疼痛为宜,或用于在关节附近针刺而不得气者,以及邪气深居经脉之痹阻不通者。临床施用时需注意:(1)使用本法时要根据病人的体质、年龄、病情,以及腧穴部位的深浅和忍耐程度酌情运用,既可用于针刺得气之后,又可用于尚未获得感应时加强针感。

(2)施行苍龟探穴针法时,要注意避开血管,防止血肿,以肌肉丰厚部位施术为宜。肌肉菲薄处穴位,只适应横针探穴法,行针方向只向左右,不宜多方透针,避免造成损伤。

(3)本法也可在穴位深层操作,自左向右盘针,并稍提针向上,适用于手法刺激量不宜过大的部位。

4 临床应用举例4.1 横刺探穴法治疗面瘫此针法适用于面瘫末期、久治不愈阶段。一般面瘫经治疗大多在1~2周后开始好转,少数病例由于病程迁延,失治误治,1~2月仍不见好转,此时应加大手法刺激量,提高神经的应激水平,促进疾病的康复。

操作方法:在颊车、地仓二穴相向使用本法,先在颊车穴施针,毫针与皮肤呈15度夹角进针,进入地仓穴附近,提针至皮下,先后向上下颌方向透刺,并配合快速捻转,以加强针感的传导。地仓穴针法亦如此。眼部周围穴位不用本法,避免造成大的损伤。

典型病例:郝××,男,68岁,离休干部,1998年2月23日初诊。主诉:右侧面肌瘫痪1月余,曾经某医院断续针刺治疗20余天,病情未见好转,后来我科接受治疗。刻诊:患者右侧口眼歪斜,闭目露白在5mm左右,右侧鼻唇沟消失,口向左侧歪斜,不能做皱额、鼓腮等动作,进食食物常停留在右侧,生活十分不便。接诊后施以上法治疗20余天获愈。

按:本病例由于病情迁延日久,络脉空虚,邪气壅滞,经络痹阻不通,常规手法刺激量小,作用面窄,故而久治不效。采用本法可加强刺激,扩大作用面,以补经脉之虚,鼓邪外出,故而取效。

4.2 直刺探穴法治疗坐骨神经痛此针法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质增生症引起的腰腿部放射性疼痛。

操作方法:在环跳穴施针,以长针刺入皮下后,迅速至穴位深层,然后提针至皮下,扳倒针身,做上下左右多向透刺,以针感传至脚跟为度,余穴采用平补平泻针法,留针30分钟。

典型病例:贺××,男,52岁,干部,1998年8月20日初诊,患者在抗洪期间,因搬抬重物,不慎扭伤腰部,开始腰痛,进而引起右下肢放射性疼痛,右足不能任地,走路跛行,由人搀扶就诊。诊见:右侧腰骶部疼痛,并放射至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60度(+),腰椎摄片提示:腰4,5,骶1骨质增生,患者既往有类似发作史。接诊后施以上述针法,3次后疼痛大减,右足能任地,后巩固治疗1周告愈。随访,未复发。

第4篇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科常见病,是一种病因复杂而又常见的临床疾病,发病率高,以青壮年居多,近年来中老年患者发病亦有上升趋势。本病属中医“淋证”、“癃闭”范畴。因其病因复杂、症状多样,传统的内服药物治疗效果不令人满意,而且容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精神负担。本科在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上,加用中药制剂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年龄30~80岁,病程6个月~20年,诊断标准:(1)临床症状以会、腰骶部及耻骨上憋胀不适与疼痛,有时胀痛部位走窜不固定,伴有尿频、尿急、尿道灼热痒痛、尿白等其中一项者;(2)前列腺液常规化验结果显示:卵磷脂小体减少;(3)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多数无细菌;(4)排尿及大便前后,尿道溢出白色粘性分泌物,镜下血尿或有白细胞;(5)直肠内指诊前列腺有饱满感,质软或软硬不均、囊样感、略压痛,前列腺变小、质韧[1]。中医辨证要点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尿流滴沥或尿后余沥不尽;腰骶部耻骨上区疼痛,会沉重、下坠样疼痛,部分患者有直肠刺激症状;排便后或大便用力时尿流白浊;下腹压痛、直肠指诊可触及肿大、光滑、有触痛的前列腺体。

1.2 治疗方法 中药灌肠以活血化瘀、清热利湿、解痉镇痛、消肿开结为治疗原则,根据临床症状轻重酌情加减。方以蒲公英30g,紫花地丁30g,白花蛇舌草30g,石韦20g,皂角刺12g,穿山甲9g,土茯苓30g,上药每日1剂,加水800ml,浓煎成150ml,温度为39℃~41℃为宜。每晚睡前进行保留灌肠,嘱患者排空大小便,卧床取左侧卧位,垫高臀部10cm,按静脉输液法排气后,接18号导尿管,将导尿管前端及上涂液态石蜡油少许,再次排气,然后将导尿管轻轻插入10~15cm,胶布固定,打开调节夹,滴速控制在40~50滴左右。30min滴完,拔管,嘱患者尽量保留。每晚灌肠1次,14天为1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前列腺液检查正常。显效:临床主要症状消失,前列腺液检查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前列腺液常规化验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治疗前后基本无改善,前列腺液常规化验无明显改善[2]。

2 护理

2.1 心理调护 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慢性病,对患者造成的不适和痛苦往往大而持久,致使患者长期心神不宁。故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的心理调护,耐心做好患者思想工作,介绍疾病的发病机制、诱发因素,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由于保留灌肠治疗方法比较繁琐,有些患者对灌肠方法不了解,担心疼痛、疗效等,应详细介绍灌肠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药物作用等,消除顾虑,使患者密切配合治疗。

2.2 灌肠注意事项 操作前嘱患者排空大便,操作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询问有何不适,动作轻柔,用石蜡油充分导尿管,不可硬插,以免引起疼痛。操作时如患者感觉腹胀或有便意感,嘱其深呼吸。若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腹痛、心慌气促、烦躁不安等表现,应立即停止操作,拔除尿管,通知医生,遵医嘱处理。滴注过程中,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刺激肠蠕动而引起药液随大便排出,达不到治疗效果。拔管后,嘱患者用卫生纸轻按,促进括约肌收缩,静卧1~2h,并尽可能长时间保留。患者依次取右侧卧位、平卧位、坐位、半卧位,视具体病情调整卧位。灌肠液的温度,严格掌握,确定在38℃~41℃之间方可灌肠。温度过低(低于38℃),肠道受冷刺激发生紧张性收缩,导致药液不能成功保留;温度过高(高于41℃),肠道充血,也会刺激肠道平滑肌,蠕动加重,同样也不利于灌肠液的保留。

2.3 饮食调护 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尽量戒烟戒酒,不可过食刺激性的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2.4 健康教育 为了有效地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并预防或减少复发,护理人员还要向患者介绍该病的诱发因素及其预防措施。除了调节情志,养成良好的饮食外,还要注意正确服药,避免自行用药。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强调多饮水的必要性,认识到预防和保健的重要性。

3 结果

治疗组用中药液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用药物治疗。20例患者中,痊愈9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2例。

4 讨论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的一种疾病,多与过量饮酒,过食刺激性食物,久坐鞍椅、便秘等因素有关,少数是由急性前列腺炎未彻底治愈而来。中医的主要病机是外伤湿热、饮酒、辛辣过度、劳伤精气、脉管不畅、气滞血瘀所致,使湿热粘滞,气血瘀阻,肾气不足,相互交结,分别或相融致病[3],由于多数无明显的致病菌,西医疗效较差。中药口服效果慢,中药保留灌肠从药理学来讲,给药吸收较口服快,且能避免中药苦寒伤胃,这种方法是一种无创性的治疗方法,不但具有给药准确、迅速、药物保留时间较长等优点,而且还安全可靠,副作用小,加上合理正确的操作方法及护理,疗效更好。

参考文献

1 吴孟超.新编外科临床手册.北京:金盾出版社,1989:1008.

第5篇

【关键词】古代中医心理治疗医案评析

前言

在中国,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的迅速发展,心理障碍、心身疾病、神经精神疾病及社会适应不良等,已成为影响现代人健康的主要因素,其危害性呈迅速上升的态势,[1]对于这类疾病,单纯的药物治疗往往是不够,甚至是无效的,而心理治疗却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2]目前国内心理治疗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3]但中国人的人格特点、心理状态等与西方人差别很明显,[4]心理治疗中不能简单、机械地套用西方理论、模式。[3]作为中国的心理治疗,必须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与医学有着深入的理解。[5]中医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许多独特的心理疗法,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6]中医得心应手的治病技艺,数千年来主要在医案中体现,本文选择部分历代心理治疗医案,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归纳整理,并结合现代心理学理论对所选用的每个医案进行客观分析。

劝说开导

劝说开导疗法是针对患者的病情及其心理状态、情感障碍等,采用语言交谈方式进行疏导,以消除其致病心因,纠正其不良情绪和情感活动等的一种心理治疗。劝说开导疗法,应用范围极广,是中医心理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

其运用要点:在进行劝说开导时,良好的医患关系是治疗的关键,因此医生要有极大的同情心,态度要严肃、诚恳、热情,语言要慎重,鼓励、引导病人吐出真情,因为病人的倾诉不仅可以帮助判断病情,本身也是一种宣泄,可以缓解其紧张、焦虑的情绪。

怡悦开怀主要是通过医生对患者进行语言劝说开导,使患者了解自己的情志障碍所在,从而积极主动地加以自我调节,控制情绪,纠正不良心理。

案一:杨朱之友曰季梁。季梁得病,七日大渐。其子环而泣之,请医。季粱谓杨朱曰:吾子不肖如此之甚,汝奚不为我歌以晓之?杨朱歌曰:天其弗识,人胡能觉?匪佑自天,弗孽由人。我乎汝乎!其弗知乎?医乎巫乎!其知之乎?其子弗晓,终谒三医。一曰矫氏,二曰俞氏,三曰卢氏,诊其所疾。矫氏谓季梁曰:汝寒温不节,虚实失度,病由饥饱,精虑烦散,非天非鬼。虽渐,可攻也。季梁曰:众医也。亟屏之。俞氏曰:汝始则胎气不足,乳有余。病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渐矣,弗可已也。季梁曰:良医也,且食之!卢氏曰:汝疾不由天,亦不由人,亦不由鬼。禀生受形,既有制之者矣,亦有知之者矣。药石其如汝何?季梁曰:神医也。重贶遣之。(《列子·力命第六》)[7]

按:如何治疗季梁的疾病,因三个医生的语言、治疗水平不同,故效果、待遇迥异。矫氏按一般情况硬套,被辞退。俞氏重视先天禀赋和后天调养,得到病人好评。卢氏指出此病产生既不由天,亦不由人,更不由鬼,药物也不能治好。人存在很大的个体心身差异,若能明白这个道理,寻求适合自己心身特点的调养方法,这病是能好的。卢氏的劝说除了暗示作用外,与病情相符,言语契合病人心理,被愉快接受,增强了其痊愈的信心。

释疑解惑释疑就是根据患者存在的思想疑虑,通过语言说理开导或是采用其他的方法,解除患者不必要的怀疑或猜疑,帮助他们去掉思想包袱,恢复健康。

案二:吴桥治陈龙,年八十而病尿浊不禁,则隐几而日夜会,不复近衾。诊之六脉沉沉垂绝矣。叟乃命孙扶起,曲跽告曰:老夫春秋高,子孙仅立门户,死其时也。吾从侄继鸾,年四十,病瘵且危,家极贫,举室五口,嗷嗷待哺,愿公救其死,即尤死贤于生。就而诊之,卧无完席,室中仅二缶作炊。然左脉平,右脉虚大而数,曰:此忧思伤脾也,扶脾土则有生理,治宜补脾抑肝。叟闻瘵者可生,则大喜过望,其病一再剂而愈。逾月瘵者无恙,则夫妇帅诸子罗拜谢之。(《太函集》)[8]

按:陈龙,年八十,病尿浊不禁,不复近衾。古稀老人并不畏死,一番言语让吴桥知晓了,“尿浊不禁,六脉沉沉垂绝”的根本原因是担忧“从侄继鸾病瘵且危,举室五口,嗷嗷待哺”。医家又诊其侄,告知瘵者可生,解除了陈某的思想包袱,大喜过望,接受治疗,二剂病除。

暗示转移

暗示转移法亦即意示疗法,指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以诱导患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医生的治疗性意见,或产生某种信念,或改变情绪和行为;一部分医家同时借助语言等方式,剖析本质、真情,以解除患者的疑惑,治疗由情志因素引起的疾病。

其运用要点:暗示转移法主要是使用语言或借物示意。语言暗示包括词句语言和肢体语言。借物暗示指借助于一定的药物或物品,暗示出某些现象或事物,以解除患者心理症结的方法。医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具有较强的分析推理能力,掌握丰富的社会学和生理知识,运用时应该谨慎从事,切不可令患者看出任何破绽,否则难以取效。

案三:一人在姻家过饮,醉甚,送宿花轩。夜半酒渴,欲水不得,遂口吸石槽中水碗许。天明视之,槽中俱是小红虫,心陡然而惊,郁郁不散,心中如有蛆物,胃脘便觉闭塞,日想月疑,渐成痿隔,遍医不愈。吴球往视之,知其病生于疑也。用结线红色者,分开剪断如蛆状,用巴豆二粒,同饭捣烂,入红线丸十数丸,令病人暗室内服之,置宿盆内放水,须臾欲泻,令病人坐盆,泻出前物,荡漾如明,然后开窗,令亲视之。其病从此解,调理半月而愈。(《名医类案·卷七·诸虫》)[8]

按:醉甚口渴,而饮石槽水,但天明视之,槽中俱是小红虫,疑心顿起,郁郁不散,心中如有蛆物,“思则气乱”,胃脘便觉闭塞,脾失健远,渐成痿隔。“情疑而病,向来以药治之,皆无验也”。吴球用药催泻,将红线丸混入排泄物中,使病人产生虫去病将安的信念,“其病从此解,调理半月而愈。”可见暗示疗法确是心因性疾病的上佳治法。

顺情从欲

顺情从欲是顺从患者的意念、情绪,满足患者的心身需求,以消除患者心理病因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情志不遂所引起的心身疾病。

其运用要点:人的欲念无论恶劣与否,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如果正当而必要的生活欲望不能得到满足,不仅影响人的正常生理活动,甚至会导致精神情志的病变。此类病变,单凭劝说开导、移情易情是难以解除患者的疾苦,必须“以从其意”(《素问·移情变气论》),只有当其基本欲望得到满足时,神志病变才有可能痊愈。

案四:有荷担贩盐者,家无斗粟,盐为捕所夺,呕血数升,匍匐求治。同文潜以白金半锭杂药中,其人启函得金,以为误也。同文曰:我安得有金?即遗汝,必明告汝矣。其人得金喜,饮药立愈。(《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第十二册·医术名流列传》)[7]

按:赤贫之人,以荷担贩私盐为生,盐为捕所夺,“怒则气上”,呕血数升,匍匐求治。本案治心为上,药治为辅。钱同文巧妙地以半锭白银混入药中,使贫穷者极需挣钱养家的渴求,因得到意外之财而满足,对症治疗,饮药立愈。

移易性情

移易性情疗法就是转移注意疗法,是通过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或通过精神转移,改变患者内心思恋的指向性,从而排遣情思,改变心志,以治疗由情志因素所引起疾病的一种心理疗法。

其运用要点:心身疾病病理过程中一些导致或影响疾病的境遇或情感因素,常成为影响患者心身功能稳定的刺激灶,它反复地作用于心身功能,使之日趋紊乱,而这种紊乱又强化了刺激作用,以致形成恶性循环,使病证迁延难愈。对此,可借助移情易性转移注意疗法,有意识地转移患者的病理性注意中心,以消除或减弱它的劣性刺激作用。如魏之所言:“投其所好而移之,则病自愈。”

凡患者过分关注自己的病痛,以致这一心理活动有碍于疾病治疗和康复时都可选用。若患者过分注意躯体的某些部位,从而成为强化了的病态条件反射,亦可试用。此外,还可用于纠正某些由于注意力过分集中而出现的病态行为。

案五:按《古今医统》,莫君锡,不知何郡人,大业中为太医。炀帝晚年,尤迷于色,方士进大丹,帝服之而阳过盛,日饮水百杯而渴不止。君锡奏为置冰于帝前,日夕望之而渴逐止。(《古今医统》)[7]

按:隋炀帝过服壮阳药,“日饮水百杯而渴不止”,莫君锡让隋炀帝把注意力转移到冰上,面对冰形成条件反射,凉意生,烦渴止。此法与曹孟德望梅止渴异曲同功。

激情疗法

有意识地诱发病人某种情绪变化,如激怒病人,或使其羞愧、惊恐等,利用随激情而出现的某些可以预期的强烈机体或行为反应,从而改善躯体功能状态,达到治疗目的的疗法,可以称为激情疗法。

其运用要点:此法难度极大,容易被病人误解。此疗法用之失当,有可能刺激伤害患者,侮辱其人格,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故非万不得已不可行之。

案六:齐闵王疾,使人之宋迎文挚,文挚诊王脉,谓太子曰:非怒则王疾不可治,怒王则文挚死。太子曰:苟已王疾,臣与母以死争之,愿先生勿患也。文挚曰:诺。与太子期而往。不当者三,齐王固已怒矣。文挚至,不解履登床,履王衣问疾。王怒不与言,文挚因出陋辞以重怒王,王吐而起,遂乃疾已。王不悦,果以鼎生烹文挚,太子与母合争之不得。夫忠于平世易,忠于浊世难也。(《吕氏春秋·至忠》)[7]

按:此为激怒疗法。文挚诊齐闵王卧病不起,认为怒可愈。首先与太子商定出诊时间,但三次爽约令王怒;在诊病时又逐渐增大刺激力度,故意“解履登床,履王衣”,加深怒意,最后以陋辞诱使王大怒,怒则气上,郁积之物随之一吐为快,“遂乃疾已”。

案七:邱汝诚治一女子,欠伸臂不下。邱命其母裸女上身,以单裙著之。曰:俟吾揭帘即去下裳。母如命。邱扬声而入,女羞缩臂即复故。(《挥尘新谈》)[8]

按:激起人的羞愧之情,每能诱发其做出超常的反应,特别是强有力的保护行为。合理地进行诱导,正常地利用这种自身强有力的保护反应,常可起到纠正心身病态,尤其是运动系统病态的作用。本案是妇女运动系统的病态,类似于神经性强迫状态。男尊女卑是封建社会的价值取向,男子可乐无度,但女子却不能失去贞节,甚至有“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说法。在陌生人面前暴露身体意味着失去清白,邱汝诚抓住女性的这种意识,突然上前佯要脱其衣裙,女子因羞愧下意识做出超常的自我保护,心身病态得到纠正。

案八:一人无故舌出于口寸余,他医遵古方熏以巴豆烟,饮以清心脾药,不效。先生(陈梦琴)命取鸡冠血涂之,使人持铜钲立其后,掷于地,声大而腾,病者愕顾,而舌收矣。或问其故,先生曰:舌为心苗,心主血。用从其类,必鸡冠者,清高之分,精华所聚也。掷钲于地者,惊气先入心,治其原也。以按:周真治妇盖从其法化出。(《冷庐医话》)[9]

按:此为惊恐疗法。舌出于口寸余,熏以巴豆烟,饮以清心脾药,不效。陈梦琴用鸡冠血涂舌来转移病人的注意力,“使人持铜钲立其后,掷于地”,巨大的响声令“病者愕顾”,随响声出现了强烈的应激反应,使舌出不能收的躯体功能状态得到改善,舌能收回口腔中。

【参考文献】

1董湘玉.中医心理学基础·编写说明[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

2王米渠.中医心理学[M].武汉:湖北科学出版社,1986:67.

3江光荣.心理咨询与治疗[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379,378.

4李黎,俞锦宾.试论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方法的本土化[J].绍兴师专学报,1994.(1):55.

5阎勤民.女性潜意识——一个心理医生的导引手记·自序[M].合肥:花城出版社,1999:5.

6徐斌.心身医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

7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第十二册·医术名流列传[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l983:152,291,129,80.

第6篇

失眠是指睡眠的始发和睡眠的维持发生障碍。长期失眠则会产生一系列精神及躯体症状,如伴有抑郁或焦虑状态等,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作者在中医辨证前提下运用针灸治疗失眠症60例,获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中,男37例,女43例;年龄20~70岁,平均38岁;病程1个月-7年,平均2年;中医辨证分型:心脾亏虚型13例,心肾不交型11例,心胆气虚型10例,肝阳上扰型16例,脾胃不和型10例。临床主要表现为:①心脾亏虚型:心悸健忘,头晕目眩,纳差倦怠,面色无华,易汗出,舌淡,苔薄,脉细弱。②心肾不交型: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遗精盗汗,舌红,脉细数。③心胆气虚型:心悸多梦,善惊恐,多疑善虑,舌淡,脉细弦。④肝阳上扰型:急躁易怒,头晕头痛,胸胁胀闷,舌红,脉弦。⑤脾胃不和型:胸闷嗳气,嗳腐吞酸,心烦口苦,苔厚腻,脉滑数。

12 治疗方法 主穴:百会、神门、三阴交、四神聪、安眠。配穴:①心脾亏虚型:心俞、脾俞、内关、中脘、足三里。②心肾不交型:心俞、肾俞、内关、太溪、郄门、大陵。③心胆气虚型:心俞、胆俞、内关、大陵、丘墟。④肝阳上扰型:太冲、侠溪、足窍阴、风池。⑤脾胃不和型:脾俞、胃俞、血海、肝俞。操作方法:用75%乙醇作局部穴位常规消毒后,用30号1.5寸毫针针刺相应穴位,根据病证虚实采用相应的补泻手法,虚实夹杂用平补平泻法。针刺时间:每日下午或傍晚。得气后留针30 min,其间行针1~2次,1次/d。艾灸方法:嘱患者家属于每晚睡前用艾条在患者百会穴上悬灸10~15 min,一般在灸后5~15 min即可入睡,个别患者1~2 h后才能入睡。以上两种疗法结合使用,10 d为1个疗程,间隔2~3 d行下1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在6 h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力充沛;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 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睡眠时间增加至6 h,有时不足6 h,但自觉症状减轻);有效:症状减轻,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不足3 h;无效:治疗后失眠无明显改善或反加重。

2 结果

经3个疗程治疗后评定疗效,治愈20例,显效24例,有效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8.34%。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失眠基本病机为阳盛阴亏,阴阳失交,病位在心神脑窍。如《灵枢・大惑论》云:“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故阴阳失交,不能相互维系是失眠的根本原因,调和阴阳、镇静安神应为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灵枢・根结》篇曰:“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阳与阴,精气乃光,合形于气,使神内藏。”阐明了针灸具有协调阴阳的作用。

针灸治疗失眠时,首先要通过四诊合参、辨证,了解患者的阴阳气血盛衰,对患者失眠的证型做出明确地判断,针对不同证型选用相应的穴位和针灸手法施治,以达到调整患者机体的阴阳失衡状态,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百会是督脉经穴,位于巅顶三阳五会之所,督脉“入络于脑”,而“脑为元神之府”;四神聪为经外奇穴,位于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两穴配合能镇静安神、醒脑益智。失眠的病位在心,与肝、脾、肾等脏关系密切,故取手少阴心经原穴神门、手厥阴心包经穴内关,两穴可补心气、养心安神,使心有所主。三阴交是肝、脾、肾三经的交会穴,可补心脾、益肝肾、养血安神。安眠穴为经外奇穴,具有镇静安神之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针刺安眠穴可调节颅内外血管和神经机能,还能促进脑内源性内啡肽等介质的分泌和释放。睡眠所涉及的递质包括乙酰胆碱、γ氨基丁酸等,有研究表明,γ氨基丁酸对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普遍抑制作用。有报道,失眠者较正常人脑脊液γ氨基丁酸含量低,而针刺神门、三阴交后,脑脊液γ氨基丁酸含量有所提高。灸法具有鼓振阳气、化生阴血、通达血脉、调和阴阳、宁心安神的功能,明代《针灸大成》云:“思虑劳伤心脾,灸百会。”诸穴合用,相辅相成,以达到调和阴阳、镇静安神之功效,使机体阴阳平衡,心神安定,而能正常睡眠。

综上所述,运用针刺结合艾灸辨证治疗失眠症,安全、无不良反应。如果能在治疗中加以睡眠卫生教育,再配合心理疗法,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可进一步缩短疗程,提高临床疗效。

第7篇

摘要:从亚健康的概念、具体表现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认为耳穴贴压疗法在亚健康的治疗与保健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并就耳穴诊断亚健康的基础、耳穴诊断、治疗亚健康的应用等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中医;耳穴贴压疗法;亚健康

中图分类号:R2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5-0989-02

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上的一种完好状态”。根据WHO的这一定义,健康应包含3个方面的含义:其一,健康应该是没有疾病存在;其二,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存在,而且没有虚弱存在,这里的虚弱是指非疾病、非健康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亚健康状态;其三,健康是一个综合概念,是指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达到一种完好状态。而所谓疾病就是在内外环境损害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因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网络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因此可以这样认为,亚健康是介于“完好”和“异常”之间,是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个中间状态,是指人体某些器官、组织的功能性改变所产生的一系列具体表现。

1亚健康的具体表现

造成亚健康状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目前尚没有明确一致的观点。亚健康状态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因此它具有双向性。既可以通过自身调节或医学干预而恢复健康,也可发展为疾病。亚健康状态是一个模糊概念,因此它的范畴广泛,不易总结全面。这里仅就亚健康的具体表现简述如下。

生理方面:一般仅有人体主观上的异常感觉。如头痛头晕,耳鸣目涩,咽部不适,颈肩僵硬,腰膝酸软,心悸胸闷,失眠多梦,疲乏无力,减退等,也可能同时伴有消化系统功能减退一系列表现,但是体检与实验室化验无明显异常。

心理方面:亚健康的人经常感到情绪低落而且不稳定,精神萎靡不振,记忆力减退,焦虑和烦躁,注意力不集中,想像力贫乏,反应迟钝。

社会行为方面:工作学习困难,生活压力变大,社会角色难以适应,人际关系紧张,行为异常,对人和事物态度淡漠,感到孤独空虚和悲观失望,生活没有意义,甚至有轻生的念头。

2耳穴对亚健康的诊治作用

2.1中医对亚健康的认识 中医的“治未病”理论,也就相当于现代的“亚健康”治疗理念。中医认为亚健康状态的总病机为气血阴阳不足,脏腑功能失调。也就是说,在排除疾病的情况下,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这一阴阳平衡遭到破坏时,就呈现亚健康状态。其具体病机为:思虑过度、劳伤心脾、脾失健运、痰浊内生、肝郁气滞、气滞血瘀、肝肾阴虚、阴虚火旺、脾肾阳虚、下焦虚寒等。应用耳穴治疗亚健康,主要依据是中医学的经络学说,经络具有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通上下的作用,经络具有传导感应、调节虚实的功能。通过耳穴刺激经络、腧穴,从而调节脏腑功能,使机体气血通达、阴平阳秘,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促进机体恢复健康。

2.2耳穴诊断亚健康的基础 耳穴在耳廓的分布有一定规律,耳穴好象一个倒置的人体,头部朝下,臀部朝上。其分布规律是:与头部相对应的穴位在耳垂或耳垂邻近;与上肢相对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对应的穴位在对耳轮和对耳轮上下脚;与内脏相对应的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和耳甲腔;消化道在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盆腔部穴位在三角窝处;内分泌穴位相当于屏间切迹;鼻咽部穴位分布在耳屏处。各个部分联结起来;构成一个完整人体的缩微影象。《灵枢・口问》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内经》认为耳与人体脏腑经络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当刺激耳廓某穴位时,就能调整经脉及相应脏腑,从而使其失调的相应脏腑恢复正常机能。

2.3耳穴诊断亚健康的应用 中医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当人体处于“亚健康态”时,某些脏腑功能失调,往往会在耳廓上相应区域出现各种反应,这种反应可表现为皮肤的变色、变形、脱屑、丘疹、压痛敏感等。这些现象出现在耳穴,可作为辅助诊断的依据。耳穴辅助诊断方法,主要有望诊(直接观察法)、触诊(压痛法)、皮肤电阻测定(电测定法)等。望诊是通过观察耳廓作出诊断,是耳穴诊断的一个有效方法。人体处于“亚健康态”时,可形成相关耳穴的痛点,触诊是耳穴诊断的又一有效方法。上海市耳针协作组观察到刺激耳穴后产生放射性感应,沿经络浅放射,实验结果表明,耳穴与十二经络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贴压耳穴可以疏通经络运行气血的机理。

2.4耳穴治疗亚健康的应用 目前耳穴治疗方法包括耳穴贴压疗法、电针法、埋针法、注射法等,其中耳穴贴压疗法应用最为广泛。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用镊子将带有王不留行籽或白芥子的耳贴贴于选用的穴位上,按压牢固。左右耳交替,每侧保留3天,每周2次。以自己能承受的疼痛程度,将拇指、食指置于耳穴两面按压捻转,每天3~5次,每次1~3min。耳穴适应范围较广,不管是生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当机体处于“亚健康态”时,即可实施操作,临床证明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3讨论

第8篇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电针;艾灸;温阳通督

中图分类号:R593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4)10-0034-04

【Abstract】Objective: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f curative effects of ordinary acupuncture,electro-acupuncture,electro-acupuncture with moxibustion warming yang and promoting blood ciuculation on the treatment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 patients. Methods:9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n ordinary acupuncture group,an EA group and an electro-acupuncture with moxibustion group,30 per group. The three groups were given acupuncture at SI3,KI3,BL40,DU20,DU14,DU8,DU3 and DU4. The ordinary acupuncture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einforcing-reducing method,the electro-acupuncture group treated with 6805-Ⅲ electric needle treatment after the patients get qi at SI3 and KI3,and the electro-acupuncture with moxibus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direct moxibustion besides electro-acupuncture treatment at DU20,DU14,DU8,DU3 and DU4,20 times in four weeks. The ESR and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of the patients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and the changes of their morning stiffness,thoracic activity and spinal motion were analyzed and evaluated. Results:The ESR and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morning stiffness and thoracic activity of the three groups significantly improved(all P

【Key words】ankylosing spondylitis,EA,moxibustion,warming yang and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类风湿因子阴性,累及中轴关节和肌腱韧带骨附着点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男性多于女性,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背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脊柱畸形、外周关节炎等表现。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与遗传、免疫、感染有关,其致残率较高,目前尚缺乏特异的治疗方法,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有一定优势,笔者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并进行了疗效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本科2010年6月―2013年12月门诊收治的患者,将入选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通过查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分为普通针刺组、电针组、电针配合艾灸温阳通督组。各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实验室检查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各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n性别年龄(岁)病程(a)男女最小最大平均最短最长平均普通针刺组3016142860400±7821040±72电针组3012183163400±9611250±98电针配合艾灸温阳通督组3017133261430±732948±9312诊断标准

121纳入标准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修订的纽约标准(1984年):1、下腰背痛、僵硬的病程至少持续3个月,疼痛随活动改善,但休息不减轻;2、腰椎在前后和侧屈方向活动受限;3、胸廓扩展范围小于同年龄和性别的正常值;4、双侧骶髂关节炎Ⅱ-Ⅳ级,或单侧骶髂关节炎Ⅲ-Ⅳ级。如果患者具备4并分别附加1-3条中的任何一条可确诊为本病。

12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医骨痹(肾虚督空型、寒湿痹阻型)诊断标准:①主症:腰背强直,屈伸不利,腰骶部冷痛重着、晨僵。②次症:骨节酸痛、晨起尤甚,劳累及遇寒加重,形寒肢冷,大便溏,小便清长。舌淡红,苔白,脉濡缓或弦紧。

122排除标准①有针灸禁忌证:如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②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功能障碍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和精神病患者。③疾病晚期脊柱强直、严重关节畸形患者。④资料不全,不按规定自行用药、治疗等影响结果判定者。

2治疗方法

21普通针刺组取穴:后溪、太溪、委中、百会、大椎、筋缩、腰阳关、命门。操作方法;患者取俯卧位,穴位局部常规消毒,用直径025 mm×40 mm华佗牌一次性针灸针,后溪、太溪、委中与皮肤垂直进针,针刺深度20~30 mm,百会穴针尖向后与皮肤呈15 °,患者有沉紧感,大椎穴、筋缩穴直刺10 mm,腰阳关、命门穴直刺20~30 mm,以局部重胀得气为度,采用提插或捻转平补平泻法。每天治疗1次,每次30 min,20次为1疗程。

22电针组取穴、操作方法、治疗时间、疗程均同普通针刺组,每次选用后溪、太溪1组穴位接6805-Ⅲ型电疗仪,采用疏密波中强度刺激,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23电针配合艾灸温阳通督组针刺后溪、太溪、委中穴的方法均同于普通针刺组和电针组,后溪、太溪1组穴位接6805-Ⅲ型电疗仪,采用疏密波中强度刺激,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百会、大椎、筋缩、腰阳关、命门穴采用2 cm×2 cm三棱形艾柱直接置于穴位上施灸,当燃至艾柱的2/3时,将其用颞子夹灭,如此反复9壮。

3疗效观察

31观察指标每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沉及C-反应蛋白的水平,分析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晨僵时间、胸廓活动度等变化。

4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是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中的一种,它是以脊柱为主要病变的慢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引起脊柱强直和纤维化,造成弯腰、行走活动受限,并可有不同程度的肺、心血管、肾等多个器官的损害,所以对该病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以最大限度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目前,现代医学尚无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特效药物,多采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及糖皮质激素类,上述药物对缓解症状均有一定疗效,但其毒副作用又给患者长期用药带来压力。

针灸科的各种治疗方法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上均取得较好疗效,如李和平采用以痛为腧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1例,针刺脊柱及骶髂关节的痛点,针刺肾俞、大杼、命门等兼补肾精,并配合功能锻炼,总有效率926%[2],杜小正等取督脉大椎至腰俞之间所有腧穴和背俞穴,采用温通法手法,均能明显改善患者

的临床症状。[3]虽然普通针刺、电针、艾灸在治疗上均有疗效,但将针灸科的常用方法叠加使用,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上是否会取得更好疗效,这方面的报道尚不多,所以笔者进行了疗效对比观察。通过临床研究显示,普通针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效率为8333%,电针组为8667%,电针配合艾灸温阳通督组为9667%;各项观察指标及疗效组间比较显示电针配合艾灸温阳通督组疗效最好,电针组次之,说明普通针刺、电针、电针配合艾灸温阳通督治疗在强直性脊柱炎上疗效有叠加效应。

强直性脊柱炎属于中医“骨痹”、“腰痛”的范畴,《内经》云“骨痹,举节不用而痛”,其病多位于腰骶、脊柱,其病因以肝肾亏虚、督脉失养、阴阳气血失调,正气不固,风寒湿热诸邪乘虚入侵,气血凝滞,筋骨不利,在本次疗效对比观察中,无论是电针还是电针配合温阳通督法治疗均是在普通针刺基础上增加了刺激量,温阳通督法选用督脉的百会、大椎、筋缩、腰阳关、命门穴重灸以通调督脉、振奋阳气,故治疗上应温阳通督、祛风通络为主。腰为肾之府,脊柱为督脉循行所在,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气,调节阴阳,为十二经之纲领及动力,“阳气者,精能养神,柔则养筋”,阳气充则骨正筋柔,阳虚则寒,寒则筋拘挛,因此督脉有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的功能。温阳通督法在督脉及夹脊穴上重灸,以《素问・调经论》“病在骨,针药熨”为理论基础[4],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力大效专,真正起到温补督脉、温通气血、祛风散寒、活血化瘀之功。

综上所述,电针配合艾灸温阳通督法的疗效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临床实践中均最佳,这种疗法结合了针刺、电针、灸法的双重叠加,产生了最佳疗效,临床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M].北京: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119-23

[2]李和平以痛为腧扬刺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J].针灸临床杂志,2002,18(4):37

[3]杜小正,田永萍,秦晓光针刺加穴位贴敷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2例[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2,25(3):11-12

第9篇

中图分类号:R574.6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4-214-02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系原因不明的大肠黏膜的慢性炎症和溃疡性病变 ,临床以腹泻、 黏液脓血便、腹痛为特征。中医属 “泄泻”、“痢疾”、“便血” 范畴。 近年来笔者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型)病例62例,采用隔姜灸神厥穴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2例病人均为湖南省财贸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及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门诊患者。其中男性27例,女性35例;年龄31-70岁,平均44.5岁;病程10月-7年,平均4.3年;依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2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及辩证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按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2007年济南“全国炎症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有关溃疡性结肠炎(UC)的诊断标准[1]进行确诊。中医辨证参照2003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诊治方案[2]中脾肾阳虚证,即症见有久泻不愈 ,大便清稀或伴有完谷不化,腰膝酸软,形寒肢冷,脐中腹痛 ,喜温喜按,腹胀肠鸣, 少气懒言,面色白,舌质淡胖或有齿痕 ,苔白润,脉沉细或尺脉弱。

2 治疗方法

2.1 基础治疗

两组患者皆嘱其清淡饮食,忌辛辣刺激食物,忌烟酒;适量活动,劳逸结合;调情志,保持心情舒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治疗组

采用隔姜灸神阙穴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操作方法 : 将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点燃,当艾柱燃尽,再易柱施灸,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每天2次,每次15分钟,中药(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味)水煎分2次口服 ,每天1剂。四周为一疗程。

2.3 对照组

给予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味内服。药物组成:党参15g、 干姜5g、白术15g、补骨脂10g、 肉豆蔻10g、吴茱萸3g、五味子5g、益智仁1 5g 、菟丝子15g、白芨10g、甘草5g。水煎分2次口服 ,每天1剂。四周为一疗程。

3 疗效观察及评定标准

3.1 疗效判断 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 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制定。治愈: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次症消失或基本消失,电子结肠镜检查肠黏膜病变恢复正常或溃疡病灶已形成瘢痕; 病理检查正常; 大便常规镜检3 次正常。 显效:临床主要症状消失, 电子结肠镜等检查肠黏膜病变恢复程度达两级以上,大便常规检查红、 白细胞数每高倍镜视野在3 个以下。 好转:临床主要症状改善达1 级以上,电子结肠镜等检查肠黏膜病变恢复程度达1 级以上,大便常规镜检红、 白细胞数存5 个左右。 无效:临床症状和电子结肠镜等检查与治疗前无明显改善。

3.2 血便消失天数和腹痛消失天数比较 观察两组患者血便消失的天数和腹痛消失的天数。

3.3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 均采用spss13.0 统计软件分析。

4 治疗结果

4.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两组治疗效果经x2检验p

4.2 血便消失天数对比 见表2

两组治疗效果经χ2检验p

4.3 腹痛消失天数对比 见表3

两组治疗效果经χ2检验p

5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属临床常见病、 多发病、 疑难病。本病的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 治愈难度较大, 复发率高。临床上常见脾肾阳虚之证。盖因脾虚湿盛,病程迁延日久,积损正虚,耗伤元气,重创脾胃,脾阳受损,脾虚不能运化水谷精微以充肾气,病久及肾,肾阳虚衰而导致脾肾阳虚。灸法是运用艾火直接灼烧人体重要穴位,使机体产生较大反应,从而使阴阳平衡,气血调畅,脏腑和谐,经脉畅通 达到除病强身之目的,此术又称瘢痕灸[3]。 该法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有明显协同治疗作用。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味具有益气健脾、 温补肾阳、 涩肠止泻之功[4]。本观察表明,隔姜灸神阙穴配合中药内服口服治疗U C 不仅改善了其腹痛、血便临床证候, 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U C 的办法。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2007,8(27):545-550

[2] 陈治水 ,危北海 ,张万岱,等. 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 [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5,13(2):133-136

[3] 熊济明,毛先珍,杨一中.灸法的理论探讨及临床应用概况.针刺研究,1997,22(3):236

第10篇

关键词:藏医学 古籍 《四部医典》

1藏医学缘起

藏医藏药已有16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藏族先民就认识到某些动、植物和矿物有解除人体病痛的作用,在藏族群众中很早就流传“有毒就有药”的说法。藏医学在雪域高原的特殊地理环境下孕育、发展和完善。据《玉妥·云登贡布传》记载,最早流行的一种医学叫“本医”。当时藏族医学还没有系统的理论,主要靠放血疗法、涂摩疗法、酥油止血等比较原始的治疗方法。

藏医学文献异常丰富。藏族学者根据藏文献的内容,创立了“十明学”,其中“医方明”是“大五明”之一。医方明(“禁咒闲邪,药石针灸”)即医药学,论述所治疾病、能治药物、医治的手段、施治医生的科学。【1】藏族医学形成于吐蕃时期,先为零星,后集大成。下面先介绍藏族几部医学文献。

2藏族医学古籍举要

纵观藏医药发展历史,藏医药学著作有两百余部藏族医学文献,藏医药学古籍异常丰富,下面选代表性医学古籍文献作简要的介绍。

2.1《门杰钳莫》古籍介绍。

《门杰钳莫》(又称《医法大论》)。根据《吐蕃王臣记》等史籍的记载,松赞干布641年迎娶文成公主进藏时,带去了大批书籍,其中就有“医方百种,诊断法五种,医疗器械六种,医学论著四种”。 文成公主入藏带去的医书,其中就包括中医大典《医法大论》。七世纪中,由马哈德瓦、达马郭嘎等译成藏文,书名为《门杰钳莫》。此书中系统介绍了中医的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中医的阴阳五行,营卫气血,五脏六腑等学说。《医法大论》对藏医药有较大的影响,可惜原书已失传。

2.2《无畏之武器》古籍介绍。

唐朝著名中医韩文海参与编译过医学著作《无畏的武器》这部书。韩文海是为赞普松赞干布治病而来的汉地著名中医。韩文海到吐蕃后,即把具有中医特点的《大小汉医医疗术》翻译成藏文《甲解妥普切琼》。他与印度医生巴拉达扎、波斯医生加林诺共同编成一部综合性医书《无畏的武器》(藏语名《敏吉拜林卡》)。该书共七章,吸收了中医、印度医学和波斯医学的内容,是古代各民族医学经验之集成,该书吸收中医学的内容最多。松赞干布曾明令吐蕃所有医生传习,该书流传甚广。可惜的是:《无畏的武器》与《医学大全》一样均失传。

2.3《月王药诊》古籍介绍

《月王药诊》又译为《医药月帝》,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藏医学经典著作。8世纪,赤德祖赞与唐王朝联姻,金城公主人藏时又带去各种医学典籍。汉族医僧摩诃衍和藏族大译师毗卢札那在综合这些医学著作译稿的基础上,编译成一部综合性医书——《月王药诊》。该书在吸收了国外和汉族等国家和地区的医学精华基础上,并结合藏地医疗实践而编撰的一部医学著作。

《月王药诊》是现存最早的一部藏医学著作。书中记载的藏药780种,包括植物药440种,动物药260种,矿物药80余种。而到《四部医典》问世之时,其中所载的药物已达到1000种以上。6~9世纪中叶是藏医药学史上的关键时期,虽然此时的著作大都是藏医学与医药学的合著,但为后来的藏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

该书论述脉诊时,将脉象分为寒、热性两种。书中有五脏脉象及通过脉象来识别人体疾病等内容。总的看来,《月王药诊》以汉文医学著作为蓝本,有译有编,这充分反映了藏医和中医、印度医学的历史渊源。

2.4《蓝琉璃》古籍介绍

《蓝琉璃》由第司·桑吉嘉措于1689年编撰完成,系《四部医典》全部章节的注释著作。该书对《四部医典》作了1200多条详细的注释,这是对17世纪以前藏族传统医学实践经验和医学理论的整理和总结。历代藏族医学工作者均把《四部医典》奉为藏医学的必修教科书,而把《蓝琉璃》奉为最“标准”的注释本,将其比作与宝石琉璃无二的珍宝。因此,有人认为,“如果说《四部医典》是一把金锁的话,那么《蓝琉璃》就堪称为打开这把金锁的金钥匙【3】。

2.5《兰塔布》古籍介绍

《兰塔布》又名《门阿兰塔布》,该书是由第司·桑吉嘉措于1691年撰写的。《兰塔布》是一部具有巨大影响的临床学专著,它是《四部医典》之后又一部伟大著作。该书是针对《四部医典·秘诀医典》进行注释补充的医学著作,全书共133章。该书以进一步充实丰富了“粘”疫症的理论。全书以病因、三邪症(隆、赤巴、培根)、热症、“粘”疫等为主要内容,并就在藏族地区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做了详细论述。

18世纪中叶,《兰塔布》及其注释著作《金钥匙》与《四部医典》一起被译成蒙古文,深受广大蒙医药工作者的欢迎,并成为医家进行临床实践的理论指导。

2.6《晶珠本草》古籍介绍

该书又名《药物学广论》或《无垢晶串》,它是由著名藏医学家帝玛·丹增彭措所著。该书对历代藏医药书籍中的记载作了考证,约于1732年成书,1740年木刻版印刷本而留传后世。

《晶珠本草》分上、下两部。上部为歌诀之部,以偈颂体写成,对每种药的功效进行了分类概括论述;下部为解释之部,以叙述文写成,分别对每种药物的来源、生境、性味、功效加以叙述。书中上部13章为总论,下部13章是分论。书中记载的药物有2294种,它是藏医典籍中收载药物数量最多的一部著作。

《晶珠本草》可贵之处不仅是对以往医书中记载的药物全部收录,而且还纠正了历代本草中记载的谬误。该书对药物的分类方法是比较科学的,至今在植物分类学、动物学、天然药物学的分类方法上仍有其重要的参考价值。《晶珠本草》是一本可以和《本草纲目》相媲美的藏药学经典著作,是藏族医药史上影响最大的药物学专著。

2.7敦煌藏医文献介绍

藏族的医学文献散落在民间的已难明下落,值得庆幸的是在敦煌藏文文献中有大量发现,显得十分珍贵。

2.7.1《P·T·1057号文献——藏医医方杂集》。

该卷共208行,文字有藏文厘定前的一些特点。内容包括36个医方,分别医治流血不止等药方。其中有些医方与中医相似,有些纯系土方,有些则为汉地闻所未闻,甚是奇特。文献开头“抄自医术文库之遍验医方”可视为文献原名。

2.7.2《P·T·127号文献——藏医灸方残卷》。

该卷有184行,文字有厘定前的一些特点。所录内容,灸治范围甚广,对人体上下内外一百多种疾病(包括内脏、五官、生殖器官、血液、皮肤、牙齿、毛发等疾病)的具体症状、灸疗穴位、操作方法以及灸愈所需的次数,均作了具体说明,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3《四部医典》及藏族医学理论

3.1《四部医典》介绍

《四部医典》(藏名《华丹据悉》),该书是藏医学中最重要的一部经典著作,是由著名藏医学家宇妥·元丹贡布用藏文著成。

《四部医典》几乎囊括了藏医学体系与理论实践的全部内容,它吸收了《医学大全》、《无畏的武器》和《月王药诊》等藏医著作的精华,并总结了藏医药的临床经验。因此,《四部医典》堪称为藏医学“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总汇。宇妥·元丹贡布也被藏族人民尊称为“医圣”和“药王”。

3.2《四部医典》基本内容

《四部医典》全书由四部分组成,共156章。全书正文基本上是用九字一句的藏文写成的韵体文。该书内容十分广泛,归纳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内容:一是基础理论;二是生理和解剖;三是疾病的诊断方法;四是治疗疾病的原则和方法;五是药学的基础理论和用药原则。《四部医典》奠定了藏族医学的理论基础,后代的藏族医学家对该书曾做过很多注释本。这部权威性医学著作代表了当时吐蕃医学的最高水平,至今仍然是藏医学工作者必读的经典医著。

3.3藏医学基础理论与诊断法

藏医学具有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它不但有系统的理论,而且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藏医学是我国少数民族医学中最为完整的医疗体系之一。藏医学认为隆、赤巴、培根这三种因素(即三因)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同时又是人体生命活动不能缺少的能量和基础。在正常情况下,三者之间是平衡和协调,这种状况下人是健康的。如果三者中的某一种或几种由于某些原因出现了偏盛或偏衰的情况,原来的平衡和协调状态遭到破坏,这时身体就处于病理状态。要想恢复健康,就必须设法纠正偏盛或偏衰的状态,重新恢复三者原来的协调。

隆、赤巴、培根三者有着各自的特性和功能,相互依存,彼此制约。“龙”的功能是主呼吸、肢体的活动、血液循环,五官的感觉、大小便的排泻、帮助分解食物并输送饮华。如果隆的平衡失调,就会产生各种疾病。“赤巴”(胆)的功能是产生热能,维持体温、增强胃等功能。 赤巴失调就会产生症状为身热、皮肤、呕吐下泻、腹部胀满等的各种疾病。“培根”可以调节消化及水份代谢,影响人的体重和性情。如果培根失调,则可引起脾、胃等消化系统疾病和体液失调等各种疾病。 藏医学认为人体有七种物质,即乳糜、血、肉、脂、骨、髓和精,它们均可在赤巴产生的热能作用下,变成“精华”,精华散布全身,使人发育、成长、保持健康。而人体三种排泄物(粪便、尿和汗),可以通过它们将体内的废物排出体外。

人在正常情况下,三大因素支配着七大物质基础及三种排泄物的正常运行。由于内外因素的变化,使三大因素失去平衡,将导致疾病的发生。

此外,在诊断学方面,藏医除了采用汉民族地区的望、闻、问、切等诊断法外,藏医学还有可堪称一绝的尿诊诊断法,如辨别尿的颜色、泡沫等来诊断辨病。

总之,藏族医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的重要代表。这些珍贵的医学古籍中包含着比较完善的医学理论体系,这是难能可贵的。因此,我们要保存和利用好这些医学古籍,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朱崇先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古典文献学,民族出版社,2005

[2]甄艳、蔡景峰,藏医药概论,研究,2002

第11篇

【关键词】超声;胎儿畸形;诊断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79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518-02

在我国每年甚至每天都有很多的先天畸形婴儿出生,占每年总人口出生率的13%,大力普及和宣传孕妇做好产前胎儿检查,提高畸形胎儿的诊断率,对减少医疗风险和提升出生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我院3000例中晚期孕妇进行产前超声检查,通过对病例资料的回顾性分析,讨论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对2007年7月――2011年3月收治的3000例孕妇进行产前胎儿超生检查,年龄20-34岁,孕周12-40周,其中所有患者均经分娩、引产、尸解检查等方式诊断明确。

12方法

121检查仪器采用TOSHIBA-USPV-770A及GE-VOLUSON730PROV、探头频率为35-60MHZ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

122检查人员要求接受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面的系统培训和实际操作,必须具备1年半以上的工作经验,并有在工作单位中2名领导和2名临床经验高级医师的推荐书作为依据。

123检查方法以国家卫生部认可的《胎儿畸形产前超生诊断》为诊断标准。对胎儿的各个身体器官进行仔细的检查。检查的主要项目有:头颅、颜面、脊柱、内脏、四肢、胎盘、脐带、羊水等进行逐项检查。如发现可疑情况,应进一步仔细、全方位地验证检查,避免发生误诊,必要时可进行四维超声检查防止出现诊断失误的现象。

124分析方法对进行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患者做好记录,并随时进行核对,以免出现记录混淆现象。对于其他引产和分娩的孕妇要进行随访,在随访中如果发现有胎儿畸形的情况,要对畸形的胎儿情况进行记录并明确畸形的特征,属于哪种类型,在来医院进行检查的患者,医院要计算诊断中的失误率(漏诊现象),并对失误的原因进行自我分析。

2结果

21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符合率通过对比发现,采用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诊断畸形100例,而通过引产、尸检或出生后证实畸形儿40例,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占300%,复合畸形89例,占297%,微小畸形60例,而实际45例,诊断准确率高达15%。与之前未做超声检查孕妇做比较发现,产前进行超声检查诊断率、优生率均高于前者,而且其漏诊率和医疗纠纷均低于前者。

22胎儿畸形类型统计对来医院进行超声检查胎儿畸形和外院进行超声检查胎儿畸形出现的胎儿类型做了详细的记录和分类,主要分为4个系统,每个系统又分为几种类型。神经系统中的畸形主要分为无脑畸形、脑积水、露脑畸形等很多种畸形;骨骼系统及肢体系统中的畸形主要分为脊柱裂、骨骼发育不良性先天畸形、手指缺等几种畸形类型;心血管系统中的畸形主要分为永久性左上腔静脉、左心发育不良、主动脉缩窄、室间隔缺损等几种畸形类型;腹壁及内脏发育系统中畸形主要分为:十二指肠闭锁、肾积水、多囊性发育不良肾等几种畸形类型。

3讨论

我国是人口大国,每年出生人口众多,虽然近些年我国医疗水平有很大提高,但中国胎儿出生缺陷监测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20-30万肉眼可见的先天畸形胎儿出生,这是由于我国对于产前超声检查尚未形成规范性文件,并没有注意到检查前的重要性。某些地方医院大多根据以往经验、习惯进行超声检查,因此检查结果有很大出入,医疗纠纷事件频发,因此超声检查在胎儿畸形诊断中有着不可估量的应用价值,对孕妇有着重要的意义。

胎儿畸形是指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导致其发育出现异常,主要表现在其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等方面。在目前的形式及情况来讲,超声检查是孕妇必须检查的项目之一,超声检查不仅仅对孕妇有着重要的作用,对胎儿也是如此,超声检查能对胎儿的所有情况了如指掌。

临床实践中,肢体畸形特别是指趾末端畸形很容易被漏诊,以及错过检查时机也会提升漏诊率。这样医生对于易漏诊肢体畸形,采取连续追逐检查法,从胎儿肢体近端逐一追踪至肢体远端,特别是在肢体远端要对手足部进行定点扇形扫查,从而减少肢体畸形漏诊率。在临床中医生和护士也做了自身的研讨,对待超声检查问题中有很多学习的内容和体会:①在诊断期间的操作者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方法及流程,在诊断期间仪器的配备也是很重要的,必须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②检查中要仔细地检查胎儿的胎位,胎位影响着胎儿的全部情况,如果在检查中出现了其他状况,一定要特别标明,进一步地仔细检查。③胎儿胃或膀胱如果没有显示值的话,应在半小时之内重复检查。④四腔心切面能筛查出大部分的心脏异常,但对大动脉的畸形容易漏诊,如果能加查左、右心室流出道及主动脉弓、动脉导管弓切面可明显减少漏诊。

总之,产前超声检查对基层医院产前畸形检查准确率以及人口优生率的提升有很大帮助,采取规范化制度,可以大大降低漏诊率和医患纠纷,对发育异常胎儿的状况进行预测评估,制定出完善的产前或产后的治疗方案,这不仅在提高我国人口素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将推动超声检查在胎儿畸形诊断临床中的发展。在妇产超声检查中,胎儿畸形诊断临床有着非凡的应用价值和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金昕,徐晓青,王红专,等超声检查对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J]实用预防医学,2008,15(2):287-288

第12篇

【关键词】产后肥胖;穴位埋线;针灸;临床体会

【中图分类号】R245.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20-0134-01

产后肥胖是指因分娩胎儿后出现的无明显病因的一种单纯性肥胖。有调查[1]显示,在参予研究的480个产妇中,有87.13%的人可诊断为产后肥胖。肥胖不仅会诱发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同时产后肥胖患者多为已婚已育女性,故肥胖对该类病人的身心健康、家庭事业诸多方面的影响尤为凸显。笔者采用穴位埋线配合电针治疗产后肥胖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及江西省热敏灸医院针灸门诊收治的46例产后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肥胖均在产后出现;年龄最大34岁,最小22岁,初产38例,经产8例;轻度肥胖14例,中度肥胖23例,重度肥胖9例。

1.2诊断标准参照有关文献[2]拟定标准诊断。女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10%。成人身体体质量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18.5~22.9为正常,R23为超重,超过标准体重10%;23~24.9为轻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20%;25~29.9为中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30%;R30为重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40%以上。腰围(WC):直立时脐为起点水平绕腹一周长度。

1.3排除标准排除哺乳期与妊娠期女性、严重的原发性疾病及继发性肥胖患者、无法坚持治疗或正采用其他方法减肥者。

1.4治疗方法

1.4.1穴位埋线选取中脘及双侧天枢、足三里、大横、归来、上巨虚、丰隆等穴,肥胖处局部选穴。操作:患者取仰卧位,暴露治疗部位皮肤,75%酒精或碘伏常规消毒。选用0号医用羊肠线,按实际需要剪成大小不等线段(1~1.5cm左右),穿入9号一次性埋线针中(均为扬州市龙虎医疗用器厂生产,苏扬食药监械(准)字2011第1640079号),快速入针,得气后将针中羊肠线插入脂肪层以下。然后缓慢拔出针体,注意线头有无滑出体表,棉签按压片刻,医用胶布贴于穴位即可。埋线10日1次,每次15~20个穴位,6次为1疗程。1疗程后评定疗效。

1.4.2电针治疗选取穴位与穴位埋线相同。操作:75%酒精穴位常规消毒。快速入针,直刺进针1~1.5寸。得气后,于双侧天枢穴及足三里穴取2组穴位,接电极线,用华佗SDZ―II电针仪(苏州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苏食药监械(准)字2009第2270366号)连续波,频率为10Hz,以患者感觉舒适平和为度,适应后可逐渐加大。每次30min,每日1次,穴位埋线后3d至下次埋线前1d为电针治疗。等穴位埋线1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

1.5疗效判定参照有关文献[3]拟定,显效:体重下降≥5kg,WC下降≥6cm;有效:体重下降≥3kg且

2结果

显效26例,占57%;有效18例,占39%;无效2例,占4%;总有效率为96%。

3典型病例

患者王某,女,30岁。于2014年10月24日就诊。一周前终止哺乳,身高159cm,体重72kg,BMI=28.5。产后第2个月来月经,恶露较多,色暗。现症:形体肥胖,面色红润,口臭泛酸,烦躁多饮,失眠多梦,胃脘疼痛,嘈杂灼热,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滑。诊断:肥胖脾胃湿热型。治法:健脾祛湿,益气化痰。方法:采用穴位埋线配合电针治疗。选穴:主穴取中脘及双侧天枢,足三里,大横、归来、上巨虚、丰隆;配双侧梁丘,曲池,气海,关元。按上述操作方法进行治疗,经过1疗程后,体重下降8kg(WC下降6cm)。恶露减少,色淡。症状明显改善。于3个月后随诊复查,体态均匀,面色红润,精神尚可,月经正常,二便平,夜寐安。舌淡,苔薄,脉沉。体重未增长,WC未加大,伴有症状消失。总体治疗效果良好。

按:女性产后多气血不足,精气耗损,易阴盛阳衰,阳衰则正气不足,内蕴痰湿。同时,产妇进补过度易温热积于脾胃,致升降失和,润燥失宜,则精微水谷运化不及,痰热滞留于肌肤。故产后肥胖的治疗,不能一味祛痰,还要标本兼治;以祛湿化痰为主,并加以补益气血,方可达到最佳。故选中脘及天枢,足三里、大横、归来、上巨虚、丰隆;梁丘,曲池以清胃理肠,祛湿化痰;足三里,气海,关元以固本回元,补益气血;诸穴共奏健脾祛湿,益气化痰之效。

4小结

穴位埋线是一种新兴的穴位刺激疗法[4],也是针灸治疗的新途径,通过其对穴位的持续性刺激,起到疏经通络,行气活血的作用,激发机体气血经络脏腑功能,达到减肥及防病治病的目的。是一种绿色、无害疗法。电针与传统的针灸疗法相比,有刺激量大、疗效快的优势,可促进羊肠线在体内的吸收,能弥补穴位埋线间歇期长、吸收慢的劣势。

另外,在临床实践中,肥胖患者普遍存在因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未得到合理控制,而出现治疗无效或体重反弹的现象,通过穴位埋线配合电针的干预,可有效的减慢胃排空时间,进一步调控进食欲望,使其无须刻意控制饮食,但需戒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通常以一日三餐,清淡食材为主,患者感觉七分饱即可。同时,患者在治疗期间可适当的进行有氧运动,达到加快脂肪代谢的效果,亦可自主服用红豆薏苡仁汤,增加补血益气,祛湿化痰的作用。

综上,笔者认为穴位埋线配合电针的干预方法对产后肥胖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1]于珊,董娟,侯艳梅,等.480例产后42天妇女体质状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15):22.

[2]危北海,贾葆鹏.单纯性肥胖病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5):317.

[3]周双琳,周宏,张红林.穴位埋线治疗产后肥胖120例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杂志,2010,25(2):319-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