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0 17:41: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统计学基本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大众 艾滋病知识 知晓率
目前我国艾滋病(AIDS)流行已处于快速增长期,艾滋病(HIV)感染开始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要做好一般人群的艾滋病防控工作,保护他们免受HIV感染,就有必要了解人不同人群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
1 对象与方法
1.1 方法
根据《广西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7-2010年)》中期评估“大众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专题调查方案要求,通过多阶段随机抽样调查方法,随机抽取城市居民(255人):随机原则抽取1个城区的街道办事处再随机抽取一个居委会,按户调查,每户随机调查1人。其中15-24岁105人,25-49岁150人。农村居民(255人):随机抽取2个乡镇,随机确定调查的第一户,每户只调查1人,其中每个乡镇调查15-24岁55人,25-49岁75人。校内青少年(300人):随机抽取3所高校,3所高中、4所初中、从二年级的1个班级随机抽取调查对象,每班30人。农民工(300人):随机抽取2个大型企业、2个建筑场所、2个农贸市场,每个场所随机抽取调查50人。
1.2 调查内容:一般人口学信息和关于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1.3 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的情况:问卷共有8个问题,全部回答完8个问题中能正确回答6个即为知晓。
1.4 本次调查统一采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相对数表示,组间比较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此次共调查1120人,收回有效问卷1110份,城市406人、农村704人,其中男性570人、女性540人,男女比率1.05:1,平均年龄27.64岁。
2.2 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
2.2.1 总人群的知晓率为54.05%,不同人群间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100 P<0.05),最高为城市居民知晓率(65.09%),最低为农村居民(39.60%),见表1 。
2.2.2 总人群中不同性别的知晓率:男性为57.19%,高于女性为50.74%,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48 P<0.05),见表1。
表1 各类人群不同性别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
注:P<0.05 P>0.05
2.2.3 见表1农村居民男性知晓率46.15%高于女性知晓率32.80%,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51 P<0.05)其余同一人群中不同性别间知晓率不存在差异。
2.2.4 见表1 在同一性别不同人群中的知晓率有差异,其中男性以城市居民最高为62.99%,农村居民最低为46.15。女性以城市居民最高为67.19%,农村居民最低为32.80%。
2.2.5 用不同人群知晓率进行两两比较结果为城市居民和农民工的知晓率无差异,其余的不同人群知晓率两两比较的结果是有差异的。其中城市居民的知晓率最高为65.90%,农村居民知晓率最低为39.60%
2.3 从表2 说明不同知识点以第4、5、6问题正确率最高分别为87.39%、88.02%、78.1%,以“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吗”正确率最低为40.27%。
表2 不同人群不同知识点的正确率
2.4 见表3艾滋病信息的来源,其中以电视、报刊、免费宣传材料和宣传广告为主,其中电视占的比例最高到62.5%,其次为免费宣传材料43.5%,而从医生、学校教育、网络获取艾滋病知识仅占14.6%、17.8%、5.0%。
3 讨论
此次调查发现各类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差异较大,农村居民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明显低于城市居民,在总人群中男性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高于女性,其中农村居民性别间知晓率存在差异,这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① 农村居民的文化程度低于城市居民;②在农村由于经济条件落后,女性相关的知识水平和生活技能均较低,思想各方面仍比较保守主动接受知识信息的渠道受局限;③男性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外出打工的机率比女性多,因此男性主动接受知识信息的渠道相对广泛;④ 农村尚未建立完善的医疗卫生保健体系,被动接受艾滋病知识教育的机会较少。[3]所以要重点加大对农村卫生事业和文化教育建设的投入,只有在逐步提高农村文化教育水平的基础上,建立覆盖农村的基层医疗卫生体系,才能达到健康教育的预期效果。
调查结果还显示群众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较高,但对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偏低,特别是蚊虫叮咬是否传染的问题四组人群回答的正确率为最低40.27%,反映了人们对艾滋病的一种盲目恐惧心理。从获得艾滋病知识渠道分析中看到电视和宣传材料是主要获取渠道,所以应结合城乡居民的文化和风俗特征,动员广大医务人员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宣传;教育部门在学校切实开展艾滋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宣传教育;利用广播电视的生动图像信息构建立体宣传网络;加强在公共场所和建筑工地等对农民工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宣传。
参 考 文 献
[1] 张红杰,甘恒志,候烨,等.河北农村青少年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接受情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2)126-128.
study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level related to hiv/aids and high-risk ***ual behaviors among men *** with men.
zheng ying?jun,zhang hong?bo,xu juan,et al.
insitute of medical science(hefei,23006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t the knowledge level related to hiv/aids and high-risk ***ual behaviors among men who have *** with men,to provid proof for hiv/ai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the future.methods a cross-sectional anonymous questionnaires survey was carried out by trained shopkeepers and waiters among msm who visited gay bars.results among 174 participants,their knowledge,level about hiv transmission routes was better than the basic hiv/aids knowledge,the rate of correct related to hiv transmission routes was 78.1%~98.9%,and the basic hiv/aids knowledge only was 12.6%~67.8%,the main sources which they obtained the hiv/aids knowlege,were newspaper,magazine,website,television and broadcast.the score of hiv transmission routes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among those who frequent“homo***uality”websites.age was older than 25 years,***ual orientation was homo***uality,and live the city more than 6 months than those who non-frequent“homo***uality"websites,age was yonger than 25 years,***ual orientation was non-home***uality,and live the city less than 6 months(p<0.05).the score of basic hiv/aids knowledge was singnificantly higher among those who frequent "homo***uality"websites than who non-frequent “homo***uality"websites(p<0.05).it was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or the score of basic hiv/aids knowledge and hiv transmission routes which distributed among high-risk ***ual behavior and multi-***ual partners.conclusion the knowledge level related to hiv/aids was lower,which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the high-risk ***ual behaviors and multi-***ual partners among msm.
key words: msm;hiv/aids knowledge;high risk ***ual behaviors
宣传教育与行为干预是控制艾滋病(aids)流行的主要策略〔1〕,对人群尤其是特殊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己经被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证明是控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传播的有效措施之一〔2〕。近年来,国内在男男性行业者(men who have *** with men,msm)人群中进行了有关促使hiv/aids感染流行的高危等因素的研究〔3,4〕,而对这些高危与hiv/aids 知识不平之间的关系报道较少。为此,本文以msm经常聚会的酒吧为调查点,对进入酒吧的msm进行匿名问卷调查,探讨该人群的知识水平状况与高危的关系,为今后在该人群中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提供基础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4年2月,对进入合肥市3家msm聚会的酒吧内的msm进行调查。共收回调查表193份,剔除男男填写漏项超过3项和无男男的调查表19份,有效调查表为174份。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采取现场匿名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员为经培训合格的3家酒吧经营者和服务人员,由调查员征得酒吧中msm的知情同意后,向其发放调查问卷,并说明填写要求。完成调查问卷填写后封存。
1.2.2 调查内容
参照家庭健康国际(family health international,fhi)编写的行为监测指南〔1〕,同时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编制《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社会人口特征、方式、性伴情况、安全套使用情况和性病艾滋病基本知识等。艾滋病知识共有15题,答对1题得1分,分布统计每个人传播途径总分和基本知识总分。msm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到合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免费的匿名hiv的检测。
1.2.3 统计分析
采用eri data 2.1软件建立数据库,采有双录入检错输入,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一般人口学特征、高危和性伴情况为分组变量,得分为检验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趋势f检验。
2 结 果
2.1 性病、艾滋病知识了解情况
2.1.1 知识来源
了解艾滋病知识的途径依次是报纸、杂志(77.6%),有关网站(59.8%),电视(55.2%),免费宣传材料(39.7%),广播(34.5%),朋友(32.8%),医生(15.5%)老师(14.46%),同学(13.8%),家人(10.3%)。
2.1.2 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表1)
msm对传播途径知识掌握的较好,正确率为78.1%~98.9%。而基本知识情况较差,正确率只有12.6%~67.8%,其中对前检查性伴是否正常问题正确认识最差。经常登陆“同性恋”网站的msm艾滋病基本知识和传播途径得分高于不经常登陆网站的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艾滋病传播途径、基本知识的知晓率(略)
2.2 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人群中的分布
年龄<25岁组msm传播途径得分低于25岁~和31岁~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取向为同性、居住本市超过6个月的msm的传播途径得分高于非同性和居住时间<6个月的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 不同状况msm对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表2) 表2 不同状况msm对艾滋知识知晓情况(略)注:p<0.05
拥有同性固定性伴数为2个及以上的人艾滋病基本知识得分高于2个以下的人,而传播途径得分则低于2个以下的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过高危的人和无高危的人在基本知识和传播途径得分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本次调查发现,msm人群对hiv传播途径的认识正确率较高,但是对hiv/aids基本知识认识较差,与刘惠〔5〕等人的调查结果相同,可能与我国近年来对hiv/aids知识宣传的侧重点有关。从知识的来源来看,目前msm人群对hiv/aids知识宣传的侧重点有关。从知识的来源来看,目前msm人群对hiv/aids知识的获得途径除了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等主流媒体外,网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调查还发现,有91.9%的msm登陆过同性恋网站,msm对社会道德的教育极为敏感,在特殊的人群中开展预防hiv感染的健康教育较困难。因此,健康教育专栏,充分利用同性恋网站对msm人群进行hiv/aids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
调查结果表明,25岁~年龄组人群知识水平高于16岁~组和31岁~年龄组,提示对年轻的msm进行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同时也提示,在今后的健康教育中,低年龄组应成为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本次调查结果还显示,在年轻msm中,多数为在校学生,这就要求在学校进行健康教育和性教育时不仅要强调异性与性病、艾滋病的关系,同时要增加同性教育的内容。
amirkhanian〔6〕等人在俄罗斯的同性恋酒吧中对434名msm进行调查时发现,高危行为和缺乏hiv/aids知识有关联。而本次调查结果显示,msm人群的hiv/aids知识得分高低与多性伴和高危之间无关联,这与fred〔7〕的研究结不同。尽管在不同的研究中结论不同,但是对于在msm人群中开展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时,提高msm人群的hiv/aids知识水平是必要的。我国政府应把msm人群作为aids预防教育的重点人群,制定出针对msm人群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同时要减少社会大众对msm的歧视,为msm健康教育营造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曾毅.宣传教育与干预是控制艾滋病流行的主要策略[j].中国健康教育,2003,19(11):846-848.
〔2〕天尊友,祁国明,张家鹏.艾滋病流行与控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9.
〔3〕张北川,李秀芳,胡铁中,等.男同性性接触者与aids流行[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0,6:126-127.
〔4〕张北川,李秀芳,胡铁中,等.中国大陆男男性接触者艾滋高危行为情况调查[j].中华流行病杂志,2001,22(5):337-340.
〔5〕刘惠,刘英,肖亚.对北京部分男男性接触者hiv/aids的kabp调查[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1,7(5):289-291.
关键词:肺结核;大学生;认知
中图分类号:G4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104-02
高校是一个人员密集、集体就餐、住宿,彼此之间有更多的学习、日常生活接触的群体,如今刚步入大学的学生大多数为90后,他们是彰显个性的一代,独特的饮食习惯以及求异心理作祟使得他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普遍较低;另外学校的条件有限,再加上新入学学习负担重,对环境气候不适应很容易发生疾病,尤其是传染病。一旦有传染病源进入,就很有可能在学生中发生传播流行。国内外报道,肺结核近年来在学生中的感染率有所上升,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学生缺乏该方面的基本知识,预防观念淡薄。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受累形成肺结核(pulrnonary tuberculosis)最为常见,排菌患者为其重要的传染源。人类主要通过吸入带菌飞沫(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时散发)而感染。入侵呼吸道的结核菌被肺泡巨噬细胞吞噬。
本课题以广西某高校学生为对象,通过了解大学生对肺结核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健康有关知识的需求,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他们对肺结核病的认知和态度,探讨认知和态度对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掌握学校健康教育的现状,为更好的制定完善的免疫程序,为疾病防制奠定基础。
一、对象和方法
1.对象 对在广西某高校就读的1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随机发放调查表1500份,收回有效问卷1428份,回收率95.2%,其中男生610名,女生818名,文科学生822份,理工科学生606份。
2.方法 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伴以问询的方法。问卷根据传染病学[1]自行设计,内容包括被调查者一般情况(性别、年龄、专业);肺结核病的基本知识(病原体、传播途经、防控措施、对曾患病者就业和学习的态度以及作为异的态度和选择,以及国家应对肺结核的政策认识,获得肺结核咨询的途经)等内容。学生独立完成后收回,由专业人员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
3.统计方法 对回收的数据通过统计软件SPSS,x2检验统计数据间的相关性。
二、结果
1.对所调查的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对肺结核基本知识回答的情况来看,学生对肺结核有一定了解,对肺结核的病原体是结核分枝杆菌和传播途径的知晓率都达到了75%以上,比2005年樊霞[2]报道的医学类大学生对肺结核基本知晓率为53%有了很大上升,但是对于病原体的回答,理科生的答对率极显著高于文科生。见表1。
2.对肺结核的预防途径,通过问询,大多数学生都认为不近距离接触患者即可,对于注射疫苗的答对率文理科学生分别为12.77%和13.70%,两者在统计学上无差异,对预防注射疫苗的知晓率偏低。见表1。
3.在认知态度的调查中,文理科学生认为患肺结核对学习有影响的比率分别为97.44%,97.85%,两者在统计学上无差异;认为对就业有影响的比率分别89.42%,84.98%,两者在统计学上无差异。文理科学生在接受曾经或在患结核病者为异的比率分别为:48.66%,82.6%,理科学生的接受程度极显著高于文科学生。见表1。
4.在所调查的男女学生中,女生对问卷问题的回答都极显著的差别于男生。见表2。
三、讨论
我国是世界上结核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通过呼吸道传播。健康人感染结核菌并不一定发病,只有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才发病。结核病重在预防,然而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对肺结核基本知识的认知还不够高,还不能满足学生主动、有效地防御疾病的要求。在对肺结核病原体的调查中,理科学生的认知比例要高于文科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理科生对自然科学知识的获知能力较强,知晓率高;而对是否接受曾经或在患结核病者为异的问题中,理科生的接受程度要显著高于文科生,人们传统的观念中,认为肺结核为痨病,在上世纪70年代谈之色变,然而随着科学社会的进步,如今国家已经有了一套严格的治疗肺结核疾病的技术,结核病在发病初期的治愈率几乎达到了100%,而结核病传染源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只要免疫力好,不一定会发病,这方面的知识储备理科生要远高于文科生。在调查中,大学生对疫苗接种的认知程度相当低。接种卡介苗后人体获得一定的免疫力,对结核病有一定防治效果。但接种具有年龄特点,BCG在预防儿童结核病方面具有相当的效果,但对成人的保护有限,不足以预防感染和发病。
肺结核病患者症状一般包括咳嗽、咳痰、乏力、失眠、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在调查中,文、理科学生普遍认为会对学习、就业有影响,说明对患肺结核病的疾病症状以及对身体影响,大学生们在很大程度上有了了解。
在调查中,不同性别大学生对肺结核疾病基本知识的正确回答情况都呈极显著的相关性,男生对基本知识类回答的正确性极显著低于女生,说明女生在对知识的获取上比男生更为精准;在态度上,如是否对学习、就业有影响上,女生接受意向的程度极显著高于男生,说明了女生更容易受来自于自身或外部环境的影响;男生对是否接受曾经或在患结核病者为异问题的回答肯定率极显著高于女生。
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大学生对肺结核的认识,学校的宣传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调查大学生获知肺结核知识的途径中,发现大学生们对学校的依赖很大,他们更希望通过学校的重视而获知更多的知识。
总而言之,通过本次调查,不同专业、性别学生对肺结核的认知和态度有差异,整体认识水平有待提高。建议相关部门和领导能够高度重视,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基本营养知识的教育,为国家培养出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口腔健康;社区居民;口腔卫生;调查
[中图分类号]R78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16)06(b)-0158-04
Survey on oral health status of community residents in Bao′an district of Shenzhen city
XIAO Lun-wang TANG Xin-ning ZHONG Ning
Baoa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f Shenzhen City,Shenzhen 51810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oral health status of community residents in Baoan district of Shenzhen city so as to provide information support and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oral diseases.Methods In reference with National Oral Epidemiological Survey Program,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the oral health status of community residents in Baoan district of Shenzhen city was designed to make an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200 cases 5-65 years old dental patients who were Buxin community residents in Baoan district of Shenzhen city and treated in Buxi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Shenzhen Baoa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Results Among 200 cases who were surveyed,the correct rate of oral health care behavior of 5-18 years old resid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19-45 years old and 46-65 years old residents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Key words]Oral health;Community residents;Oral hygiene;Survey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一种“重病、疑难病去大医院、专科医院找权威医生,小病、常见病和日常强身保健在社区、家庭解决”的新型医疗保健模式正在形成。社区卫生保健将越来越受重视[1]。目前,我国已进入一个社会老龄化阶段,人们对身体健康的保健比以往需更多的关注,尤其是口腔健康保健[2]。本文针对社区居民易患口腔疾病的特点,对深圳市宝安区社区居民口腔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了解深圳市宝安区社区居民口腔健康状况,为更好地制定社区居民的口腔保健保障计划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宝安区布心社区来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布心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就诊的5~65岁200例口腔患者,其中男性137例(68.5%),女性63例(31.5%);年龄5~65岁,平均48.36岁。
1.2纳入标准
①同意接受调查者,并配合工作人员的调查、随访,签订家庭医生协议;②年龄5~65岁;③在布心社区长期居住。
1.3排除标准
①不同意接受调查者,不配合工作人员的调查、随访工作;②孕妇或哺乳期妇女;③不符合纳入标准;④有心血管、脑血管、肺、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患者。
1.4调查方法
应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式在社区医院随机抽取200例口腔疾病患者进行口腔状况调查,然后给予相应的健康保健指导,跟踪随访,每3个月随访一次,详细问询口腔状况并进行登记。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以口腔健康教育调查问卷为参照基础,先期进行50例初步制定问卷调查作为小样本,根据结果结合该社区能实施的口腔全科医疗服务水平进行综合完善制定,内容如下。⑴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住址、联系方式。⑵患者主诉。⑶患者现病史和既往牙病、慢性系统病史。⑷对口腔健康教育的需求和程度:①口腔保健的基本知识;②口腔补牙的基本知识;③口腔拔牙的基本知识;④口腔牙周炎的基本知识;⑤口腔镶牙的基本知识;⑥口腔黏膜病的基本知识;⑦口腔疾病和全身疾病的关系。问卷按照Likert 4点评价法打分:不需要(不接受)1分;无所谓2分;需要(接受)3分;非常需要(非常接受)4分。
1.5问卷调查和数据处理
由同一指定的接受过专门培训的门诊护士进行问卷发放和回收。发卷前,向候诊的患者介绍调查的目的,取得患者的知情和同意后发卷,答卷后不签名;不识字但能理解调查目的的患者由护士代为填写。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200份,问卷全部回收且填写合格,未有患者填写额外的健康教育要求。
1.6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软件对调查采集的社区居民信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知晓情况
对200例接受调查者对于牙菌斑致龋齿、有效洁牙行为刷牙、含氟牙膏防龋、牙菌斑致牙周病、牙龈出血认知五方面知晓率进行调查:5~18岁年龄段居民牙菌斑致龋齿、有效洁牙行为刷牙、含氟牙膏防龋、牙菌斑致牙周病、牙龈出血认知五方面知晓率明显要比19~45岁和46~65岁年龄段低(P0.05)(表1)。
表1 不同年龄、性别居民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知晓情况[n(%)]
与5~18岁比较,*P
2.2不同年龄段、性别的居民口腔卫生保健行为情况
5~18岁年龄段居民刷牙频率、刷牙时间、刷牙方式、更换牙刷时间、经常使用牙线洁牙率明显要比19~45岁和46~65岁年龄段低(P
2.3不同年龄段、性别的龋病情况
受检者共有130例患有龋齿,总患龋率为65.0%;5~18岁患龋率21.73%,19~45岁37.89%,46~65岁58.54%,5~18岁患龋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段(P0.05)(表3)。
2.4牙周情况
受检者中,174例牙面有不同程度的结石存在。牙周炎患者47例,龈炎患者103例,各年龄段牙石、牙周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9~45岁和46~65岁年龄段牙龈炎发病率明显高于5~18岁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5不同年龄段、性别的缺牙及修复情况
200例受检者中全口牙列缺失者9例(4.50%),部分牙列缺损者123例(61.50%),68例受检者无牙列缺损(34.00%)。5~18岁年龄段部分牙列缺损率及已修复率明显低于26~45岁和46~65岁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健康教育 处方 心力衰竭 应用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4.384
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后阶段,据统计,国外人群中心衰的患病率15%~20%,而在65岁以上人群中可达6%~10%[1];我国的心衰患病率09%,其中男性07%,女性10%[2]。因此,本研究对心衰退患者进行健康处方的干预,为心衰的防治提供依据和指导。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心衰患者200例。
方法:对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健康处方,调查患者的基本情况及干预前后用药、饮食、运动、情绪、对心衰知识的知晓率、危险因素等情况,比较健康处方干预前后的效果差异。
统计学处理:数据由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 果
干预前后心衰基本知识知晓率比较,见表1。
干预前后心衰危险因素知晓率比较,见表2。
对心衰基本知识的知晓率,干预前后比较,干预后明显高于干预前。
对心误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其他心脏疾患的了解,干预后与干预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讨 论
心衰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严重危害人民健康,需要进行长期管理。因此,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预防心衰,如控制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其他心脏疾患等,可以通过服药、改变生活方式来控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效地控制心衰的发生率,提高冶疗率,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使用健康处方来干预心衰患者不妨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在临床上值得使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健康知识,态度,实践;;学生;农村人口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9 R 512.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6-0495-03
艾滋病(AIDS)严重危害青少年的健康与成长。截至2007年底我国现存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病人约70万,全人群感染率为0.05%;2007年新发HIV感染者5万,因AIDS死亡2万人[1]。在目前尚没有治愈药物和预防疫苗的情况下,健康教育仍然是预防和控制AIDS的重要方法之一。学校是向青少年传播预防AIDS知识的重要场所。为了解农村地区学生AIDS知识、态度、行为状况,于2008年5月对安徽省2所农村中学初一、初二年级学生进行了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期望为农村中学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安徽省2所农村中学初一、初二2个年级的全体学生为调查对象。共调查712名学生,获得有效问卷604份,有效率为84.8%。其中男生310名(51.3%),女生294名(48.7%);初一学生306名(50.7%),初二298名(49.3%)。平均年龄(13.71±1.07)岁。学生母亲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占79.5%,初中占18.6%,高中及以上占2.0%;父亲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占35.8%,初中占55.1%,高中及以上占9.0%。
1.2 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设计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态度和等。现场调查以班级为单位对学生进行集体施测,学生无记名自填问卷后,将问卷封入信封内,由调查人员收回。
1.3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进行重复录入,用SPSS统计软件对相关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用χ2检验、t检验和方差分析探讨学生预防AIDS知识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和不同父母亲文化程度之间的差异。
2 结果
2.1 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 在被调查的604名学生中,分别有41.2%,70.3%,59.3%的学生知道HIV可以通过、血液和母婴等途径传播。分别只有16.1%,20.9%,23.0%的学生知道HIV并不通过蚊虫叮咬、共餐、礼节性握手/拥抱/亲吻等日常生活接触传播。见表1。
根据艾滋病知识内容,大体将其分为AIDS传播途径、AIDS不传播途径、AIDS性质、AIDS防治4类知识,并将其计分,答对1题记1分,将各类知识题目得分相加,除以题目数,得4类知识的因子分(分值范围0~1)。各类知识因子分比较,由高到低,依次为艾滋病性质(0.56)、传播途径(0.53)、防治知识(0.41)、非传播途径(0.23)。
将所有AIDS知识题目得分相加,得总分(范围0~23)。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和不同父母文化程度之间AIDS知识得分的差异,结果显示,男生AIDS知识得分(10.5±4.9)高于女生(9.5±4.2),初二学生AIDS知识得分(11.0±4.8)高于初一学生(9.1±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性别=2.618,P=0.009;t年级=5.163,P
方差分析显示,学生父母文化程度不同,其艾滋病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父=0.989,P=0.373;F母=0.058,P=0.944)。
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来源,由多到少依次为电视(56.3%)、书/报刊/杂志(47.5%)、广播(21.5%)、医生/护士(19.4%)、朋友(14.4%)、学校教师(11.8%)、父母(9.1%)、互联网(8.8%)。有79.7%的学生回答在学校里没有听教师讲过有关艾滋病方面的内容。
2.2 预防艾滋病相关态度 有83.6%的学生对“人类最终能战胜AIDS”有信心,88.6%的学生表示愿意了解更多的有关AIDS知识;85.8%的学生表示应该关心并帮助HIV感染者,61.6%的学生表示愿意与HIV感染者继续做朋友;然而只有31.3%的学生同意允许HIV感染者学习和工作,29.8%的学生不同意将HIV感染者隔离;分别只有13.7%,20.4%,24.2%的学生表示愿意与HIV感染者一起吃饭、学习和握手。
将预防AIDS相关态度题目计分,每题赋值范围1~5分,总分范围9~45分,分数越高,表明态度越正确。比较不同年级、性别以及不同父母亲文化程度之间的学生态度得分的差异,结果显示,初二学生态度得分(25.9±4.3)高于初一学生(25.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不同性别以及不同父母文化程度之间的学生态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根据艾滋病知识得分,将学生分为≤8分组、9~16分组和≥17分组,比较各组间学生预防艾滋病态度得分,结果显示,艾滋病知识≥17分组的学生预防艾滋病态度(28.7±5.0)明显高于9~16分组(25.6±4.4)和≤8分组(24.5±3.8)的学生得分(P值均
2.3 有2.3%的学生回答有过行为(12/511)。分别有2.3%的男生和2.4%的女生回答有过行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约占55%,其中农村初中(包括普通和职业初级中学)有在校学生2 252万名,约为城市初中学生的2倍[2]。在农村中学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不但可以使学生受益,还可以通过学生向家庭成员和同伴传播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有利于农村地区居民艾滋病知识的普及。
为促进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2003年教育部了《中小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大纲要求初中教育内容中的预防AIDS基本知识包括:(1)什么是艾滋病病毒;(2)什么是艾滋病;(3)HIV/AIDS的传播途径、非传播途径;(4)预防艾滋病的方法与措施。并要求学校从初一开始进行预防AIDS教育。如在被调查的初二学生中分别只有42.3%,76.2%,60.1%的学生知道HIV可通过、血液和母婴途径传播,分别只有17.8%,25.5%,29.5%知道HIV并不通过蚊虫叮咬、共餐、礼节性握手/拥抱/亲吻传播。结果与辽宁、甘肃农村初中生以及灵壁县农村中学生的调查结果[2-4]相似。提示农村初中学生缺乏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尤其是缺少日常生活中不传播HIV的知识。在教育中,要注意预防AIDS知识教育的全面性。
研究还显示,分别只有13.7%,20.4%,24.2%的学生表示愿意与HIV感染者一起吃饭、学习和握手。与宜春市农村初中生和安徽灵璧县乡镇农村中学生调查结果[4-5]相似。学生预防AIDS态度随着预防AIDS知识水平的提高而越正确,提示学生缺少预防AIDS知识是导致其对HIV感染者不够宽容的一个主要原因;此外,在教育中,除了基本知识的教育,还要注意不歧视HIV感染者态度的教育[6]。
据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2007年),在5万HIV新发感染者中,性传播占56.9%,注射吸毒传播占42.0%,母婴传播占1.1%[1]。提示性传播已成为我国AIDS流行的主要传播途径。青少年婚前行为是艾滋病、性病传播的一个危险因素。本组有2.3%的初中生报告有过行为,知道HIV可通过行为传播的学生只有41.2%。提示应重视初中学生中的行为问题,在学校预防AIDS教育中,除了基本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4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2007年). 省略.cn(2008-11-05).
[2] 陈晶琦,何舒青,王粉燕,等.关注农村地区学生预防艾滋病教育:392名农村初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调查研究报告.中国性科学,2007,16(12):3-6,14.
[3] 马迎华,李农,王超,等.对甘谷县250例农村中学生艾滋病教育需求调查.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7,9(1):39-41.
[4] 杨武步,李瑞雪.农村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和态度调查分析.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7,(13):265-267.
[5] 张思明,李松柏,施少平.宜春市农村初三学生艾滋病知识与态度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0):883-884.
[关键词] 艾滋病 职业暴露 护理专业学生
艾滋病是当今世界的一大瘟疫,它不仅是医学问题,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医务工作者面临更多的HIV/AIDS 职业暴露[1]。护理专业学生是一特殊群体,掌握艾滋病知识既是自身的需要,也是未来工作的需要。在我国,护理人员的针刺伤发生率为80.6%,被污染针头刺伤的占60% [2]。发生针刺伤的主要原因有:防护意识薄弱,操作时注意力不集中,操作行为不规范,针刺废弃物处理不当等;而且不同工作部门因工作强度和劳动强度不同,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比例也明显不同。张洪[3]的一项调查显示:22%~77% 的护士不知道皮肤沾染艾滋病患者的血液或体液后应如何正确处理,职业暴露后应在多长时间内预防性用药。本研究旨在以知-信-行模式( KAB) 为理论基础,了解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为今后在护理专业学生中普及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以有效控制艾滋病在护理职业行为中的传播及蔓延提供科学依据。
对象和方法
1.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安康职业技术学院护理高职学生中抽取2010级新生共366人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调查问卷是由WHO的评估青少年艾滋病危险行为的知识、态度、信念和行为(KABP)问卷修订而成[4]。本研究结合护理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经过专家组评定,结合护理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反复修订和完善调查表,确保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问卷包括五个部分:一般资料、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问卷、艾滋病态度问卷。艾滋病知识问卷:共22个条目,包括调查对象对艾滋病基本知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非传播途径、艾滋病的职业防护知识。艾滋病态度问卷:共8个条目,包括调查对象对有关艾滋病及相关职业防护知识的态度。本研究在正式调查前选择了50名研究对象测试了本问卷的信度。其信度系数(Cronbach’s a系数)为:总问卷a=0.80,知识问卷a=0.71,态度问卷a=0.85。
(2) 调查方法
1)培训前调查:
选择安康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教师及研究者本人共4人为调查员,调查前进行统一培训。2011年3月到各班进行有关艾滋病知识、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和态度的基线调查。
2)健康教育讲座:
根据培训前调查的结果制订适合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需求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内容,于2011年3月至2011年7月进行为期3个月共计3次艾滋病基本知识及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的专题讲座。
3)效果评价
2011年7月,到各班进行有关艾滋病知识、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和态度的后测,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
(3)资料分析
讨论
1.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
培训前后护生艾滋病知识及相关知识和态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来自于外部压力的学生学习主动性缺失
主动性可能来自于压力,这种主动性常常是暂时的,带有较大的功利性,一旦达到目标,主动性就消失了。兴趣是主动性的另一个来源,比较而言,来自于兴趣的主动性则比较持久,但是兴趣的培养是长期的过程,绝非一门课程能够胜任的。“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会影响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影响学生的学习氛围。如果学生对所学的课程感兴趣,就会对其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其学习效果。”
1.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评价考核体系
始于20世纪末的高校扩招带来的问题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教育部等高校主管部门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考核与监管,以期从源头上控制没有社会需求的专业招生。这一政策的出发点是对的,但各高校采取种种手段应付就业率的考核,不仅出现了学生“被就业”等荒谬的事情,还直接影响了高校教学效果。各高校、各专业都要应对日益激烈的生源竞争,甚至是与国外的高校竞争。竞争不仅是各高校实力(师资、科研水平、综合水平)的比较,就业率也是其中重要的方面,如果这些争取来的学生不能按期完成学业,顺利就业,对各高校、各专业来说无异于自损招牌,这就意味着所有的学生只要进了大学的门,一般情况下都能顺利拿到文凭。管理部门可以采取各种措施来确保这一点,这实际上变相剥夺了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独立考评的权力。在教与学的博弈中,如果学校管理部门管理设置的前提是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拿到文凭,即专业课学习都通过考试,那么学生对应用统计学这类有难度课程不会有学习的压力,他们会认为反正最后考试都能过。况且,学生手里还掌握着“学评教”这个对付教师的“法宝”,迎合学生的需求是教师的理性选择。
2.公共管理专业的影响
“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与研究仍然比较落后,学科边界模糊,视野狭窄,基础不牢,知识体系不完整,研究方法陈旧,知识创新不足,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发展,针对性、应用性不强。”学科边界模糊使研究内容多而庞杂,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多,学生感觉“老虎吃天,无从下手”,基本上学习的都是“屠龙术”;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落后,借鉴学习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学生不仅面临较多的学习内容,在总学分一定的前提下,必然是各种方法都了解,但是都不精,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没有就业的竞争优势,公共管理成了一个所谓的“万金油”专业。政府扩张权力,公务员待遇优厚,工作稳定,每年都吸引了大批毕业生考公务员,近几年考公务员成了高校毕业生的首选,这种形势使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更加困难。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很不发达,那么与公共管理专业对口的就只有政府部门,进政府机关只能考公务员,公共管理专业知识对学生考公务员并没有直接的帮助,这些必然影响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和热情。
(二)高校科层化管理模式的影响
科层化管理模式注重的是程序和规则,正如默顿所强调的“:规则原本只是手段,现在却变成了终极目标”。不同学科的教学工作不仅有共性,还因为学科、专业及教师、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特性,特性服从严格的规则制度,要求教学活动服从行政命令,这必然给教学带来种种困扰,应用统计学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文理科合班教学
我们的授课对象是按大类招生的公共管理,文理兼收。高中阶段理科的数学已经包括了概率论的初步知识,文科的学生则没有学习过这部分内容。这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较大影响,文科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已经形成了重思辨思维,轻逻辑思维的思维定势,普遍对与数学相关的课程有恐惧感。这要求我们要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既不能使文科的学生学不懂,又不能让理科的学生感到没兴趣。我们应用统计学的授课教师首先要消除文科学生的恐惧感,并逐步建立起用统计数字来说明事实,用统计推断来验证主观判断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利用统计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能。
2.大班教学,课时压缩
作为公共管理的专业基础课,应用统计学曾经是4学分,在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背景下,学校对专业课的数量和课时都进行了调整,应用统计学现在是2学分(32学时),但课程内容没有减少。内容多,课时少,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应用统计学的概念、公式多而且概念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而且从基本概率知识到推断统计学的各种方法之间存在层层递进的关联,前面的假设检验等知识没有掌握,后面的相关分析、方差分析等就很难理解。学生必须做课后学习、阅读、练习和实践活动,否则很难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课后学习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甚至成为与课堂教学同等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我们将课后学习分为三个部分:内容自学、习题练习、上机练习,内容自学通过课堂讨论或完成作业的方式检查;上机练习用来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并作为平时成绩。
《应用统计学》是公共管理的专业基础课,安排在一年级第二学期或二年级第一学期,这个学习时段学生学习负担较重。案例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同时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基本知识和概念需要学生课外学习,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每年公共管理专业招生的数量基本固定,出于成本等各方面因素的考虑,一般都是按50多人的大班进行授课,案例讨论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这不仅影响教学效果,也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应用统计学》采用案例教学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与公共管理的其他专业课相比,其内容没有吸引力。在高校实施“学评教”的考核压力下,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可能影响教师的教学考核等级,这是我们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3.教学环节不匹配
《应用统计学》一直沿用闭卷笔试的考试方式。闭卷笔试注定了考试内容注重基本概念和计算,而案例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考试和平时的教学存在着脱节的现象。(三)缺少案例以及合适的教材经济管理类学科发展比较成熟,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已经广泛深入地运用在管理实践中,因此,各类合适教学的案例也比较多,有专门的案例教材。“在我国目前的公共决策实践中,一些功能环节往往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被忽视,科学的、合理的决策程序并未完全确立起来……少数领导者凭经验,甚至按主观设想拍板的情形并未绝迹。”实践中收集分析真实数据的基本统计方法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囿于公共管理学科研究方法的不足,切合中国实际,又能够用于教学的案例较少。
缺少合适的教材是我们面临的又一个问题,目前的统计学教科书多是经济管理类。公共管理类的教材大多是针对MPA的,内容和深度都不适合本科生;用经济管理类的教材又面临例题和习题都是经济管理方面的,内容与本专业的关系不大的问题,学生感觉统计学方法不是公共管理体系的,与其他的专业课完全是两张皮,没有结合起来。
对策和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改进。
(一)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以应用统计学为核心,将收集资料、整理分析资料、得到结论等统计工作环节,分别由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应用统计学等几门相互衔接而又各自独立的课程体现出来。这样不仅让学生体验了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得到科学合理的结论。通过这些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学到了相应的知识,而且得到了怎样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了以往课程结束后,学生考完试,知识又还给教师的状况;参与了不同阶段的统计工作,掌握了用统计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改变了文科学生重思辨能力,轻逻辑思维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差的倾向。
(二)考试方式改革
在遵守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相关规定的前提下,我们将闭卷笔试与平时考核结合起来,闭卷笔试重点考查学生对《应用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以及推理能力的考查,平时考核的模式不拘一格,包括教学中的讨论、答辩和作业、上机考核、小论文等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学生的成绩可根据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学习过程中提交的小论文、上机操作和笔试闭卷卷面考试成绩等来综合评定。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注重综合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积极收集教学案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12月入住本院新区干部病房的糖尿病患者94例(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病情稳定,神志清楚,具有一般交流能力及一定的书写能力,无糖尿病严重并发症,无精神病史,出院以后愿意参加随访。94例患者中男60例,女34例;年龄55~70岁。
1.2方法
1.2.1研究人员组成
本研究组由干部病房医护人员构成,其中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1人,护士5人(均为护师以上资格,其中一名为本院糖尿病专科小组成员,一名具有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资格)。为保证健康教育的一致性、规范性及动态的进步。研究期间,小组成员需定期参加培训,定时召开会议。
1.2.2健康信念模式的实施
1.2.2.1住院期间
(1)评估:采用健康信念评估表对患者进行以下三方面评分,即①糖尿病相关知识问题:10题,答对一题1分,答错0分;②改变不健康行为的态度和信念问题:8题,按积极程度由低到高1~3分;③健康相关行为问题:14题,肯定1分,否定0分。研究人员根据以上内容,评价患者的健康信念,糖尿病知识认知程度;评估患者的生活、行为习惯及心理状况。
(2)根据以上评估结果,了解患者执行健康行为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系统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①让患者了解疾病的严重性及威胁性:每周组织患者及家属参加糖尿病知识讲座,介绍疾病的易感因素,发展趋势,介绍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介绍个体现有的不良行为与疾病发展的紧密联系;通过发放《临床内科护理手册》和图片介绍使患者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和掌握。②让患者知晓健康行为的益处:患者不但要了解疾病的危害,更要知晓健康的益处,这样才会积极采取与健康相关的行为,针对患者在执行健康行为中的薄弱点增加教育环节,并积极鼓励家属参与,让患者充分了解执行这些健康行为对延缓疾病的发展是有效的。③对患者在实施健康行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都认真如实指出,并帮助克服,使其树立信心,坚定信念,从根本上改变患者的行为和态度,使其有毅力坚持健康的行为。④举行患者间的经验交流座谈会,使患者现身说法,以榜样作用来刺激其他患者的良好行为。
1.2.2.2出院后
以患者出院前的评估结果为基础制订出院后的健康教育计划。
(1)每2周1次电话随访,主要了解患者身心状况、健康行为的执行情况,以便及时解决患者在执行健康行为中遇到的困难,给予专业指导和心理疏导。
(2)患者携带出院前发放的每周记录卡进行每月1次的回院随访,记录卡内容包括食物种类、药物名称及用药时间、运动方式及时间、血糖监测次数及时间等,针对每例患者存在的问题研究人员应用健康信念模式给予个体化针对性的指导。
(3)发放科室自制的图文并茂、简单易懂的糖尿病警示标语牌,由研究人员指导贴于醒目处,时刻提醒患者及家属(如镜前与门口贴运动标语、餐桌贴监测血糖标语、厨房贴饮食标语等),使其真正意识到健康行为的重要性,并将其当做一种习惯。研究人员针对每例患者进行教育效果评价并做好记录。
1.2.3评价方法
患者住院时发放调查问卷94份,均由研究人员及家属协助完成,内容主要分以下两部分。
(1)疾病知识认知:包括基本知识、饮食知识、药物知识、运动知识四方面共32题,应用likert5级评分“极不了解”到“十分了解”记1~5分,每一项内容有8个条目,如基本知识共有8个条目,每一个条目记1~5分,每一项得分8~40分,4项总分为32~16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越高。
(2)健康行为的执行情况:包括合理饮食、正确用药、按时监测血糖、适度运动四方面问题,每一项有3题,3题都回答是,才能表示患者能正确执行这一健康行为,其余均为否定。调查过程中研究人员注意观察患者情绪的改变情况及家属的支持情况。教育6个月后因有10例患者失去联系,发放问卷84份,所发问卷全部收回且有效。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AS8.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教育前后患者对疾病知识认知情况比较
教育6个月后,患者对疾病知识认知的总分明显高于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疾病基本知识的了解及运动相关知识了解最为显著。
2.2教育前后患者健康行为执行情况、家庭支持、焦虑情绪比较
教育6个月后,患者的正确用药情况,合理饮食、定时监测血糖情况,能否适度运动情况得到很大的提高,家庭支持率达到97.62%,有焦虑情绪比例仅为4.76%,与教育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本校2015级高职护理专业两个班为研究对象,将两个班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n=79)采用提问式复习法教学,对照组(n=80)采用传统复习方法教学,两组学生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学生无选择偏倚。除了复习方法以外,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学时数、考核内容、授课教师无差异,具有可比性。2.方法实验组具体实施步骤(1)按计划讲授理论:在实施前,按照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讲解理论知识。(2)设计问题: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问题能激发学生不同的思维。提问时要避免使用质问的语气,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积极性,并将对话双方置于平等的位置上,学生会因感到被尊重而主动参与到对话中来。好的提问可以使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积极创新。比如知识点“乳牙出齐的年龄”,设计的问题是“幼儿补充维生素D应补充到几岁?”,引导学生思考。(3)布置任务:每次理论课结束,要布置下堂课提问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课后预习掌握。(4)课堂实施:每次新课前,随机点名请学生到讲台上回答提问,避免在座位上回答时有其他学生提醒的弊端;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如果遇到相关联的知识点,也要随时提问。(5)记录:教师将学生的回答情况在花名册上做好记录,对于没有回答正确的学生,要求再回去复习,下一堂课的课间要求他们继续回答教师之前提出的问题。(6)教师点评:学生每次回答完问题,教师针对知识点进行总结评价,帮助学生巩固提高。3.观察指标(1)观察两组学生每周用于学习的时间。(2)考核通过阶段测验和期末考试对两组学生进行比较,采用的试卷相同。为避免改卷中主观因素的影响,测试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型接轨,全部采用选择题型,成绩采用百分制。(3)问卷调查对两组学生分别进行匿名式问卷调查,当场发放,当场回收,回收率、有效率均为100%。主要内容包括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等六个问题。学生给予评分,每项勾选“是”得10分,“一般”得5分,“否”记0分,汇总两组学生的得分。(4)统计学处理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成组资料的t检验,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结论一在学习自主性方面,整个学期实验组学生学习花费的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2.结论二理论知识考核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结论三问卷调查两组学生对示教课的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三、讨论
儿科护理学教学的传统复习模式往往是教师带领学生在课前回顾复习,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式念书配合,复习的效果并不明显。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容易遗忘,进而产生厌学情绪。提问式复习法是以问题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课堂上的重、难点问题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改变教师总结复习的模式。我们在儿科护理学的课堂教学中应用提问式复习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发展。1.了解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由于班级人数较多,课时安排较紧张,教师平时很难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通过随机提问式的复习方法可以了解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如果没达到,教师应调整计划或授课方式,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2.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研究表明,适当的压力可以产生积极作用,可以让人的记忆更加敏锐,提高工作效率。教师在课后给学生布置适量的任务,对于缺乏自律的高职学生而言,是给了他们适当的压力,以此督促其在课后自主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会逐渐养成课后复习的好习惯。3.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之前,所接受的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式授课,他们很少有机会站在大众面前发言,导致部分学生有轻微的社交恐惧症,表达存在障碍。为了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在进行提问式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站在讲台上面对全班同学回答问题。刚开始进行的时候,有许多学生因为害羞、紧张等因素,无法有效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大部分学生已经能比较自然地站在讲台上表述自己的答案和观点,以此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4.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从表2可以看出,提问式复习法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往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将教学内容全面、系统地讲授给学生,尽管已经讲明了重点、难点,但教学环节单一,形成了课堂教师讲、课后学生不复习、课终忙考试的“填鸭式”教学。学生面对烦琐的基础知识常常陷入注意力不集中、疲于应付的困境。而提问式复习法使教学空间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复习不再是教师的总结,而成为学生展示学习效果的舞台。在解答和总结环节中,教师不只是复述、强化教学重点,还通过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成效的肯定,对不足之处提出建议,极大地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帮助学生树立了学好专业知识的信心,有效提高了学习成绩。总之,在高职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提问式复习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问式复习法教学提升了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互动性,深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使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者:杨艳婷 单位:梧州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金传宝.教师如何提高发问技巧[J].外国教育研究,1998(2):40-44.
一、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生理论知识、操作掌握情况及工作积极性。理论知识及操作判定:分发每位护生一份我科相关知识的理论试题,由每位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自完成,然后每位护生在本科室实习最后一周,完成我科一项护理操作,分别对每位护生考试结果进行评分,理论知识及操作每项100分。工作积极性判定:结合每位护理实习生平时工作表现情况,通过全科室的护理人员对每位实习生的工作积极性进行评价,其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四)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来表示,组间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观察两组患者理论知识、护理操作情况。观察组护生理论知识评分(91.1±4.1)分,操作评分(89.1±2.4)分。对照组护生理论知识评分(73.1±3.8)分,操作评分(70.21±2.2)分。观察组护生理论知识评分、操作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二)观察两组护生工作积极性情况。经带教模式干预后,对照组护生工作积极性优秀14例,良好16例,一般8例,较差7例,其中优良率为88.9%。观察组护生工作积极性优秀24例,良好16例,一般4例,较差1例,其中优良率66.7%。观察组护生工作积极性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护理学是一项以培养医疗一线工作者、协助临床医生诊疗和服务患者为主要目地的实践性科学[2]。要与病人密切接触,这就要求护理工作者不仅要有一定的临床护理技能,还要求其具备相关的临床理论知识,方便与病人及患者家属沟通。而实习是将书本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必要途径,是培养护理工作者的必经之路。如何提高实习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能力,值得临床教学医院及每位带教老师探讨。
骨科是护理中比较繁重的一科,大部分患者均是生活不能自理或是长期卧床的病人。治疗原则是复位、固定及功能锻炼。前两者是临床医生的主要工作,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第三步治疗计划:功能锻炼。让护理实习学生跟随医生完成查房,不仅理解复位、固定的基本知识及方法、对护理实践操作能力有所指导,更能增加护理实习生的相关骨科知识,方便处理紧急情况、了解护理步骤中的注意事项以及与患者沟通的能力。本研究显示,应用于医护结合工作模式进行护理实习生的带教,明显提高护生对相关理论知识及操作的掌握,增加了护生工作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医护结合模式能有效提高护理实习生专科理论知识,增强护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增加其工作的积极性,其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带教中应用及推广。
作者:蔡瑾瑾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哮喘;药学服务;效果分析
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目前专家提出既要控制发作又要降低未来风险作为目标[1]。由于以往治疗未能重视药学服务,许多哮喘控制率远低于指南目标,而且反复发作加重造成患者肺功能不断破环,再住院治疗次数增加,身心健康和经济负担都得到严重影响。为了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我们于2014年2月起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全面实施药学服务,取得非常满意的效果,先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以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门诊、急诊及住院病人的支气管哮喘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年龄为6-50岁不等,病期半年至15年,根据患者就诊时肺功能测定(FEV1%、PEF%)两项指标,结合患者哮喘严重程度分轻、中、重三个程度,将46例随机分成两组,且两组在年龄、病期、严重程度方面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5)。所有患者均登记基本资料,便于随访追踪调查。
1.2药学服务。药学监护、药学干预、药学咨询。两组患者均给与常规治疗,轻度:每天吸入氟替卡松气雾剂;中度:加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重度:布地奈德溶液、沙丁胺醇溶液、异丙托溴胺溶液混合雾化吸入,每晚口服孟鲁司特钠片。观察组施行药学服务干预,周期为6个月,建立患者电子档案,每月一次登记基本信息、病史、用药情况、不良反应、依从性等,针对不同患者提供个体化用药指导。向患者及家属面对面指导用药方法、给药剂量、途径、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禁忌症、联合用药及患者依从性问题。并利用电话随访提供即时服务,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调整用药方案。解答患者或家属提出的有关用药咨询,用药常识,指导合理用药。
1.3研究方法。采取问卷方式,制定统一标准,自行设计表格,包括哮喘基本知识问卷、依从性问卷、肺功能检测登记表等3个量表。哮喘基本知识包括支气管哮喘的病因、预防、治疗、急性控制药物、长期预防药物、诱发因素、肺功能检测指标等内容,总分100,得分70以上为哮喘知晓良好;依从性标准为严格按照医嘱用药达80%以上天数为好,低于为差。肺功能检测治疗前检测,每月检测一次,共7次。自身前后对比。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P<0.05人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前两组在哮喘知识、用药依从性、肺功能检测均无差异,干预后6个月后,哮喘知识和用药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FEV1%,PEF%指标显示,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3讨论
药学服务是现代药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从传统的仅仅提供药物,发展到目前以“病人为中心”强调改善患者生命质量为目的的药学服务阶段。因此,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也离不开科学规范的药学服务,由于支气管哮喘控制的关键在于患者及家属对于哮喘的诱因、病情的判断、疾病的预防、发作的自我救助、吸入治疗的技术、用药的依从性等多个方面因素。这些都是控制哮喘的关键[2]。本组实验通过6个月的药学服务,观察组FEV1%和PEF%得到显著改善,提示药学干预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是非常有效的。由于哮喘药学服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从多方面保证长期规范治疗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这与国内其他资料观点一致[3]。因此,对待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药学服务,首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计划,因人而异,个体化方案。药师要树立药学服务新理念,积极主动参与临床治疗,通过药学教育和指导,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用药依从性及自我管理的能力,及时发现不良反应、为医生改进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在不断干预,反复强化中循序渐进的进行药学服务。只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药学服务的作用。药学监护是药学实践发展的方向,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我们通过本次药学服务,发现科学的药学监护、有效的药学干预、积极的药学咨询是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开展药学服务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
作者:马星海 单位: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西药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