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1 17:35: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保险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核算的概述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是当前企业人力资源会计的一部分,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核算的主要目的就是研究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资,通过对投资人力资源过程中所产生的人力资产价值进行核算。在当今社会发展形势下,企业的人力资源聘用、开发、使用及退出等活动中产生的各项支出都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关联,对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产生的各项支出的计量及报告则是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核算的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企业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生存下去,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同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企业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对企业在发展人力资源过程中所产生的各项费用进行全面的掌控,进而为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保障。
二、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会计核算主账户不明确
人力资源作为当前企业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工作,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更关系到广大工作人员的利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给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当财务会计人员在进行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工作时,容易受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工作人员的主观意愿的影响,在账务处理过程中先将其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物化为某项资产,然后将这项资产的价值按照配比原则在相对较长的时期内进行摊销处理,每期都按照损益来确认和计量。然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在当前市场发展形势下,许多企业为了更好的表现自己,会将一些好的东西尽量展现出来,将一些不好的东西进行掩饰,以至于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存在很大的不真实性、不公平性。
(二)人才供不应求
就我国当前保险行业发展现状来看,保险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近年来,我国保险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保险工业人员与日俱增,然而,我国整个保险行业的人力资源在数量、结构及素质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问题,与当前的保险市场发展需求有着较大的差距。同时在保险行业的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核算工作当中,由于账户设置不明确,以至于许多企业在后续培训等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和支出情况都不能真实地反映到人力资源成本核算中去,进而不利核算工作的开展。
(三)计量方法不全面
我当前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核算工作而言,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是为取得、开发和重置作为企业的资源的人所引起的成本计量和报告。从人力资源角度出发,人力资源成本核算是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基础。首先,当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的投入是成本会计核算的一部分,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人力资源主体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也是不断变化的,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发展人力资源过程中会对人力资源的投入进行相应的改变,如果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核算依然采用传统的计量方法,就很难对全面掌控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进而不利于企业日常运转中人力资产的清算。
三、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核算的思考
(一)成本核算账户的设置
在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核算中,会计核算的主体就是人力成本,针对人力成本就必须设置对应的人力成本账户,而人力成本庄户主要是用于归集和核算人力资源投入与维护成本,将这些成本经过核算后再进行人力投资,进而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的发展。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核算账户包括人力资源取得成本账户和人力资源成本投入账户。人力资源成本投入账户主要反映企业在发展人力资源过程中所投入的费用和支出情况。借方表示企业增加人力资源的投入,贷方反映人力资源开发成本中取得的人力资产。在进行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核算时,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来开展工作,如岗前培训,进而更好地发展企业的人力资源。而人力资源取得成本账户则反映了企业人力资源投入过程中所产生的人力资产情况,在该账户下,企业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核算可以将人力资源成本进一步划分为招聘成本、员工入职安置成本。
一、医疗保险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发展现状
通过有关资料可以看出,不同地区和时间,实行的医疗保险政策和生育保险的范围有着很大的不同。而不同的政策就会关系到人员问题,人力资源不是一个静止不动的生产力要素,它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是处于动态的状态。我们在分析这种动态性时,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进行了解,分别表现在动态性的人力资源素质和人力资源行为。受到人的生理及心理复杂性和特殊性的影响,人在从事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过程中并不会严格按照组织所要求的指令认真的去执行完成,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产生的结果与预想的结果实际上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不同。因此,只要是涉及到了人参与的程序化工作,或多或少的隐藏了预期目标与实际目标有所偏离这一特点。虽然这种风险不是很高,但如果是非程序化的组织工作,人的主观意愿与行为的动态性无疑是给组织带来了更高的人力资源风险。在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着企业很难拥有终身雇员和雇员跳槽频繁的现象,相应的,医疗保险管理部门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下一级别的医疗保险管理部门医疗保险参保任务由上一级的劳动部门统一拟定下发,基本上每年参保任务及工作险种都在增加,而相应的人员编制政府却不增加,造成从业人员一直超负荷工作,却没有相应的组织关怀与该得的福利。另外,由于医疗保险管理部门在当地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中行政级别相对较低,使得相应的从业人员没有相应的上升渠道,从而压抑了从业人员的工作热情。这很好的诠释了人力资源是属于一类流动性强的资源,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逐渐增强,这种流动性也会相应的增强。这种情况会直接影响我国医疗保险事业的发展,并且会影响我国整体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二、如何提升医疗保险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想要从源头上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问题。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囊括了一个地区发展的多个方面,只有工作人员和医疗保险有关部门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沟通机制,才能保证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稳定。首先,地区医疗部门应该关注人员招聘。招聘的人员素质直接关系到医疗保险行业的发展和未来的企业发展情况。在招聘之前,需要提出有关契合医疗保险工作岗位的需要,例如,在工作中需要具备的能力,对医疗保险的了解,对未来工作的规划等等,只有明确了类似的问题,才能在人员选拔上游刃有余。同时,需要给前来应聘的工作人员传达真实的信息,例如目前医疗保险的发展情况,录用后的员工待遇,现在部门内的空缺岗位和主要职责等,如果类似的问题没有说清楚,那么录用人员就会有一种受到了欺骗的感觉,从而不能很好的对工作岗位产生兴趣。其次,需要给应聘人员展示真正的工作内容,而不是泛泛而谈。很多应聘人员想要知道的是进入了工作岗位后能获得何种待遇,日常工作量是多少,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真实说明,很有可能无法获取应聘人员的好感。例如,员工食宿问题,奖励机制,技能培训等方面都需要进行相应的介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介绍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内容的真实性,因为人力资源价值的实现可以通过激励手段产生积极的效益,相反,如果激励手段出现偏差,就可能导致人力资源消极价值的出现,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阻碍的作用。最后,应该加强对新入职人员的培养。因为人力资源管理主要体现在对新入职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方面,如果能让新入职的员工在短时间内掌握了有关医疗保险的工作内容和流程,那么就会比同期的其他保险种类获得更多的竞争力,从而也能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有关部门应该重点培养有潜力的员工,让每个员工都能各司其职,在其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作用,从而提升了人力资源利用效率,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会。
三、结语
随着我国医疗保险的发展,其显现出来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问题,只有正确分析目前的医疗保险的人力资源发展现状,才能促进我国社会公平发展。
作者:叶晓平 单位:宁德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
关键词: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竞争力内部影响因素
近些年,我国寿险业发展较快,寿险业的增长快于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也快于非寿险业的增长,我国寿险市场蕴藏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已有外国寿险公司以合资或独资的形式打入中国市场,它们所具有的雄厚资本实力、较高的专业化经营水平、丰富的业务经验、灵活的服务方式与保险商品,还有先进的信息管理手段等等,无疑将对我国民族寿险公司带来巨大冲击,在这种发展背景下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要想在未来市场获得发展并且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必须提高人力资源竞争力。对于此部分不可能穷尽所有的问题提出建议。仅按个人的理解进行阐述。
一、进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一)使公司的人力资源战略与经营战略整合起来
人力资源战略是程序与活动的集合,它通过人力资源部门和直线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并以此来提高企业目前和未来的绩效及维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通过人力资源战略与公司经营战略配合,可以帮助公司增加利用市场的机会,提升公司内部的组织优势,帮助公司实现其战略目标。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人力资源部的战略工作应该从人力资源规划到招聘与选拔,再到培训与开发以及绩效薪酬管理等各个环节都与公司的经营战略保持一致。
(二)正确发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
在人力资源规划上,应根据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发展战略及经营计划、评估公司的人力资源现状、掌握和分析大量人力资源相关信息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制定人力资源规划。不能单纯依靠上级的指令从事相关工作或缺乏规划;在招聘与选拔上,进行面试评估时除关注应聘者与职位匹配外,还应关注应聘人员的价值观念是否符合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应聘人员的发展期望公司是否可以满足等方面,确保招聘的人员能长期为公司服务;在培训与开发上,应根据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战略发展需要,结合员工的个人发展计划提供完善的人力资源培训开发体系,在确保为公司输送所需的各种类型人才的同时,实现公司迅猛发展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双赢;在绩效管理上,应根据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战略需要,结合员工能力制定全面的绩效管理体系,包括绩效计划、绩效考核、绩效评估、绩效反馈与绩效激励等,特别关注绩效反馈与激励,从而实现公司绩效的螺旋式上升;在薪酬管理上,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应根据国家政策、经济环境、人才市场状况、行业及其他公司薪酬状况等因素,再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薪酬管理战略与体系,确保薪酬政策既能吸引优秀人才加盟,又能留住核心人才。而且还要注重人力资源投入成本与产出效益的核算与分析工作,不断完善企业的薪酬管理体系。
(三)适当引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HRIS(Human resource information system),是从组织目标出发,对与职务和员工有关的工作信息进行收集、保存、分析和报告的整体工作过程,如记录员工代码、员工的知识与技能、工作经验、培训经历、个性特征和绩效评估结果等。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强有力的辅助工具。对于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这样的大企业来说,当各种各样的信息铺天盖地的向人力资源管理者涌来的时候,再优秀的管理者也不免手忙脚乱、一筹莫展。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早已拥有自己的内部网络,再借助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来实现数据的管理和共享,对于提高日常工作效率,促进公司整体业务水平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塑造人才,注重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
(一)将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到培训开发体系中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在设计培训开发项目的时候既要考虑公司战略与经营目标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又要切实考虑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需求,这样才能既赢得员工的认可、支持和参与,又不偏离公司发展的目标,才能真正发挥培训开发工作在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经营活动中的作用。在公司的帮助和支持之下,通过职业生涯开发活动,员工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公司内部存在的职业发展机会,能够更加准确的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从公司的角度来说,如果不能组织有效的员工职业生涯开发和管理活动,不仅在关键时刻难以寻觅合适的管理者继任人选,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尤其是在公司发生了兼并、重组或裁员之后,员工的情绪和士气受到的影响会很大。
(二)选择合适的培训内容和培训师资
通常来说,培训课程与教材设计以及培训师资是培训开发工作管理的重点。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在组织培训活动的时候应该编制一套比较规范、适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的培训教材。在具体讲授教材时应注意聘请了解并能吃透公司实际情况的教授人员,避免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公司实际情况以及受训群体的接受能力而使培训效果欠佳的情况发生。此外,公司内部培训应该尽可能多的运用本公司的实际案例和素材,切忌同讲公开课一样,举出和公司不相干的案例进行研讨。鼓励培训老师多挖掘公司自身的案例,进行讲解、剖析,这样不仅能引起受训者的共鸣,而且能提高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加强各环节培训效果评估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加强培训效果评估不应是传统意义上的在培训后才进行效果评估,而是应该涵盖前面各个环节。比如说,在确定培训需求之后,可以就培训的目的、培训的内容以及培训的对象进行评估,从而能够保证培训一开始就是有效的。一个完整、有效的培训效果评估应该从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课程开发、培训师资开发以及培训活动组织实施多个方面同时进行。只不过每个阶段评估的重点有所不同。
三、留住人才,实施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措施
(一)实施有效的人才激励措施,激励人才
1、制定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绩效考核评估体系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还一直沿续着传统的管理方法,即对人考核评估定性多、定量少的模糊管理。应该在定性考核的基础上对绩效考核进行量化以充分考虑员工对公司的贡献。这样不仅能不断改进员工的绩效,创造员工成长的空间,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员工和公司的双赢。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建立科学适用的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要避免个人主观意愿,不要用感情和偏见代替政策,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考核,这样才能使考核结果符合被考核人的真实情况,从而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合理的依据。同时,坚持绩效考核公开的原则,有助于防止考核中由于主观偏见造成的误差,也有助于被考核人了解自己的优缺点,达到促进激励的目的。
2、建立兑现人才价值的薪酬激励方案
薪酬通常理解为劳动者付出劳动的薪金和报酬,激励则是为每个职工提供一种追求与达到目标的手段。作为公司的经营者及员工,其积极性背后显然有一种经济动机,这也正是应该重视实施薪酬激励的原因所在。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在制定薪酬方案时,一定要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真正体现按贡献分配的原则,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其工作效率。比如说在恰当的时候可以实行员工持股计划。使公司高层管理者和那些为公司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持有公司一定比例的股票,享有公司的收益分配。这种方式会使员工觉得自己是公司的所有者,使员工产生一种为了自己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公司员工与公司形成一种更为紧密的关系,同时也会为公司的发展筹集资本,防止公司被恶意购并等。再者,可以建立以团队业绩为基础的激励型工资体系。使个人的薪酬水平与团队业绩相联系,这样一方面使员工间注重团队合作精神乐于融入团队促进团队的发展,另一方面团队的发展又可以促使员工实现自身价值。
(二)实施有效的人才约束措施,留住人才
人才流失不仅造成行业内部的恶性竞争并造成人才流失的保险公司客户资源减少,甚至会由于商业秘密的泄露使原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针对这一情况,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在引进人才的同时就要做好各种防范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人才的流动加以制约,但也不能阻止人才的流动自由。根据保险行业特点,可行的约束措施包括:运用递延报酬计划进行约束;运用股票期权进行约束;运用公司章程与劳动合同进行约束。
综上所述,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要想提高人力资源竞争力,就要在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提下对员工进行适时而正确的培训,还要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切实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措施,以此尽可能地留住并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到公司中来,最终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臻.论我国保险业人力资源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08).
[2]邓丽君.国有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分析[J].市场论坛,2010,(02).
[3]张太生.强和改进人力资源管理 促进公司业务发展――论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方法[J].经济师,2011,(04).
[4]庄超.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05).
[5]周健,董清波,郑铁明.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薪酬激励问题――基于竞赛理论的视角[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06).
[6]陈瑜,曹惠飘.我国国有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邢台学院学报,2009(03).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培训;激励机制;绩效管理
随着保险业的开放和外资保险公司的进入,中国保险公司面临的是资本实力、业务、客户、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强大竞争,而人才是保险业竞争的根本。怎样应对保险市场的人才竞争,如何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尽快改革人力资源管理体制,这是关系到中国保险业繁荣发展的大事。
一、中国保险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必要性
1.人才是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决定因素保险公司作为知识、技术、智力密集型企业,人才对推动企业发展和业务、技术、管理、制度创新等各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和重要,是在未来激烈的同业竞争中能否取胜的决定因素。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国际大型跨国保险公司加快在我国的网点布局和本土化进程,其管理和业务人才主要来自于我国的保险行业。在各方对人才需求大量增加,而我国中高级保险人才又相对匮乏的情况下,对人才的争夺就可想而知了。保险公司能否在人才竞争中取得先机,将成为其在市场竞争中胜败的关键。
2.人才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中之重保险公司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尤其是懂得现代企业制度组织和运营的人才支持。保险公司现代企业制度的设计既要满足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等现代企业制度的一般特征,也要结合保险公司现实的行业特点、产权结构、经营规模等实际情况,因而不但需要通晓企业管理理论和实务的人才,更需要通晓国际保险公司经营和管理惯例的人才。
二、目前我国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保险人才供不应求
我国目前保险从业人员有120万人,但整个保险从业人员在数量、结构、素质等方面跟不上保险市场发展的需求。保险行业的精算、核保、投资、理赔、展业等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累积的过程,而我国保险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也仅仅是近几年才起步的。目前我国各方面的保险人才都严重不足,尤其是保险精算师等专业技术人才和了解国际保险市场情况、熟悉国际保险法律法规的复合型人才更为短缺。
2.保险公司缺乏竞争激励机制
从某种角度讲,人力资源管理的精髓就在于激励员工,使之保持高涨的工作积极性。只要激发人才主体的内在动力,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才才能不断增值。除了在工资收入、各种福利等物质方面需要外,员工的精神需要也是不可或缺的,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个人发展和对成功的需要上。但目前保险公司中合理的人才选拔体系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尚未形成,这些都不同程度地阻碍着人才的脱颖而出,影响了高素质人才聪明才智的发挥。
3.保险人才的正常流动受到限制
保险人才的流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保险人才供不应求的格局必然引致保险人才在不同保险公司间的流动,但是这种正常流动却受到部分保险公司人为的限制。他们一方面不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留住保险人才,另一方面对即将离去的保险人才加以种种阻挠,阻碍了其正常发展。
三、新形势下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竞争形势分析
1.外资保险公司涌入后人才竞争将日趋激烈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保险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外资保险公司诱人的发展前景、培训机会、先进的管理体制和高薪,对保险业内人士具有相当的吸引力。随着业务竞争的升级,对高层次、专业性保险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如果保险公司现有人才流动、保险潜在人才流失问题不解决,那么中国保险公司难以与外资保险公司竞争。
2.保险业经营环境变化对队伍素质提出挑战
当前,保险专业人才的匮乏,将是制约我国未来保险业发展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这既表现在现有人才缺乏和外资保险公司进入后日趋激烈的“人才战”,还表现在现行的保险教育观念、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师资状况等有待实现根本性转变。
3.人才竞争向专业化和复合型的竞争趋势发展
其特点有二:一是人才的需求趋向专业化,市场竞争必然使经济、管理的技术朝专业化方向发展,人才发展本身也朝专业化方向提升。二是专业人才的竞争朝高新科技信息、保险营销、精算、理赔、保险法律等专业转移,使人才专业的门类更加齐全,专业之间相互融合、渗透,人才向一专多能发展。
四、我国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1.建立高素质的保险公司员工队伍
(1)要建设具有先进性的领导班子。优秀领导者对保险公司至关重要。保险公司的领导者需要在企业经营环境不确定的条件下发挥领导决策作用,需要引导企业依法经营,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优质服务,完善高效的经营机制,同时有效地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般企业要发展壮大,后进企业要摆脱困境,都要求这个企业的领导者必须是优秀的。
(2)要用先进的企业文化凝聚干部员工。保险公司作为金融服务性企业,要确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实行“人性化”管理,把尊重人才、尊重人的各种潜能的发挥置于管理的首位。通过实施文化管理,确立企业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力弘扬企业精神,引导全体员工为实现统一、明确的目标而做到同心同德,步调一致。保险公司要建立具有人性化、科学化的激励机制,既考虑人才的物质需求,又考虑人才的精神需求,创造一个尊重员工的环境,对员工实行非强制性的激励和约束。保险公司要发扬民主精神,保持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经常交流,管理层能够认真听取员工意见,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欲望,使员工体会到自己参与创造企业的价值,从而更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3)要全面提升员工的业务素质,建立培训开发制度。在新的形势下,培训不仅仅是为了使员工适应工作的需要,而且是帮助员工提升自我价值的一种渠道,是公司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应加强对新员工的培训,开发、培训和使用他们的潜力;其次保险公司要以高等院校为依托,培养所需的保险事业人才。
(4)要积极营造使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一个公司能否充满活力、奋发向上,关键在于它能否激发员工的热情和才智。新形势下的人事工作应当建立激励、开发、培养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建立一整套完整的激励约束机制。首先,要扩大激励竞争的用人机制。其次,要建立科学的激励、考核机制。再次,要做好人才挽留工作,以公司自身的影响力吸引人才,用好人才。
2.建立公司与员工个人发展相结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1)竞争激励。竞争是激励的重要手段。竞争机制会使员工处于激发的状态之中,让人产生一种紧迫感和激励感,强化员工永不满足,促使人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首先在用人制度上企业应在管理岗位和任职上实行聘任制和聘期制,同时,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真正实现以市场为基础配置人才资源。通过规范的契约形式,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规范双方的行为,促进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其次在选拔任用制度上推行竞聘上岗,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竞争机制引入到管理人员选拔任用、员工的岗位变换工作之中。重点在领导、管理人员的选拔任用上推行竞聘上岗,一方面激活管理人员队伍,使在岗人员既有被淘汰的压力,更有提高素质、努力工作的动力,激发他们的奋发进取精神;另一方面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走上领导、管理岗位提供了可能,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发现和掌握一批素质较高、潜力较大,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后备管理人员。
(2)考核激励。考核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考核的质量,最大限度地激发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是考核的关键。首先,要设定科学的考核标准。从工作实际出发,设置考核项目和考核指标,明确考核内容和考核程序,以工作实绩为重点的考核评价体系。在方式上,实施分类量化考核,区别对象,实施不同的考核办法,以分类量化考核的方式考核业绩,以多方评价的方式考核综合素质。在时效上,尽量缩短考核周期,实施动态考核,提高时效性。其次,要认真组织实施。实施阶段要充分准备,精确操作,深入分析,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为领导和管理人员岗位调整提供客观、公正的依据。最后,要实施有效的激励。将考核结果作为激励管理者的重要依据。实施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同时要体现考核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发挥考核在管理人员甄别、选拔和调整中的作用,增强对管理者的激励力度。
(3)薪酬激励。保险公司应建立市场化的用人机制,认真建立市场化的薪酬制度。确定合理薪酬是激励员工必不可少的手段,必须建立起一种把员工同企业发展前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新型分配机制。保险公司要想留住人才,就必须加大对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力度,提高企业薪酬政策上的外部竞争力。在企业内对各个层级要实行差异化激励政策,根据员工的岗位、贡献和绩效确定不同的薪酬待遇,员工薪金要与超额利润贡献、业绩增长、风险收益、市场满意度等考核指标挂钩,适当拉大收入差距。保险公司应努力探索附属于人才资源的管理要素、技术要素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途径和手段,使之系统化、制度化。另外保险公司还要完善企业年金的激励制度。企业年金是在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根据企业效益,按照自愿、量力的原则,自主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是企业薪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工资、奖金及其他福利计划一起构成了“一揽子薪酬”,成为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而且它所具有的长期激励和保障功效,是其他法定外福利措施所难以达到的。
参考文献:
[1]李殿君。保险企业制胜要素[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2]郭芬,李颖。经济全球化下中国保险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J].理论探讨,2002(5)。
[3]代莎,李伟。浅析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10)。
[4]李万春。浅析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5(9)。
[5]陈翠美。建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激励机制[J].发展研究,2005(8)。
[6]吴战波。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4(12)。
[7]陈璐。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培养、吸引、留住保险人才[J].保险话题,2002(2)。
[关键词]计量模式;会计核算;人力资源
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加大力度推动经济建设是国家面临的重要情况,而在全球资源紧张的大环境下,我国需要面临的大问题应该是在资源紧缺的环境中发展经济。所以,科学优化配置资源在经济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从广义上来讲,资源主要有人力资源、货币资源和物质资源,发展经济就是要优化配置这三方面资源。传统的会计工作只注重控制和核算货币资源以及物质资源,但是对人力资源,直到现在,还仅仅局限在理论知识方面,明确其是经济发展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但是在会计控制与核算上,与前两者相比存在明显缺陷。随着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人力资源在生产活动中的地位得到了明显提高,人力资源与货币资源和物质资源间共同发展的趋势也越来越突出,传统会计将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因此建设人力资源会计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1企业人力资源会计的现状
我国是个地域广阔、人口数量多的国家,在人力资源尤其是劳动力方面有着丰富的资源,但这只是针对数量来说。除了数量上的规定外,人力资源还有质量上的要求,也就是专业技能。人力资源具有投资时间长、见效慢的特点,并且也没有直接体现出收益和投入之间的关系,导致有些企业只着眼于眼前的短期利益,对保健和在职培训等方面的投入非常少。会计制度的作用主要是监督与反应,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会计显得比较落后。社会经济的发展还需要物力资源与人力资源间的相互协调,传统的会计对核算人力资本没有引起关注,只注重可断物质资本,这样就不能为协调物力资本与人力资本提供有价值和客观的依据。现阶段,我国部分企业一味地引进先进的基础设施,并没有考虑配备专门的操作人才,导致很多先进设备出现闲置情况,甚至成为废铜烂铁,从而大大浪费了资源。如果进行人力资源会计核算,将有助于推动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之间的协调。并且,人力资源适当流动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长时间以来,我国劳资部门坚持摸索解决方案,创新我国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如今,已成功推行了部分改革措施。比如,企业拥有向社会公开招聘选用人才的权利,拥有自行招聘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的权利;允许人才适当流动;组建人才讨论中心和开放劳动力市场。上述的方式是人员与单位之间享有双向选择的资格,将为“人力”提供更多含有“成本”与“价值”上的经济特征,人力是一种资源开始被大家所熟知。因此,随着我国劳动人事制度的全面发展,就经济管理角度来说,人力是一种资源得到了管理、使用和开发,这就需要明确记录、准确计算和确认人力资源的成本与价值,深入分析推广人力资源所产生的经济利益。而实行人力资源会计就能充分实现上述人力资源的管理方式。根据人力资源会计信息,国家能够及时了解各单位维护和开发人力资源的现实情况,能借助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方式使企业注重利用、开发及维护人力资源,明确投资人力资源的趋势,积极引导人力资源实现适当流动。
2人力资源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2.1人力资源会计推行的相关基础理论供给严重不足
人力资源会计产生于美国,尽管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但是在高新技术企业、会计师事务所、银行业以及保险行业等知识密集型产业中仍未有广泛的应用。而人力资源会计发展的趋势警醒着人们其重要性与紧迫性。人力资源会计尚未广泛应用的关键问题,就在于人力资源会计赖以构建的基本理论供给严重不足,主要可以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忽视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理论是会计学的基础,企业理论的最新发展成功也将成为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理论支持;另一方面是过分拘泥于工业经济时代产生的以财务资本为中心构建的传统权益理论,而人力资本应纳入权益理论这一概念还没有被广泛接受,使得会计学角度人力资源信息进入财务报告体系存在困难。2.1.1人力资源财务会计与人力资源会计的划分不明确目前普遍认为人力资源会计包含了人力资源财务会计与人力资源管理会计,但是两者内容的划分缺乏明确性。在我国,绝大多数理论研究都将人力资源财务会计认为是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将人力资源价值会计视为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一部分。理论的划分使得人力资源会计在实践中的应用受到较大的限制。2.1.2计量模式的分歧为了解决人力资源会计的难题,谋求突破性的发展,国内的企业会计理论界使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研究人力资源的价值计量问题,提出了货币性计量方法、非货币性计量方法等多种人力资源的机制计量模式。目前的国内大部分企业使用的货币性计量方法均为工资报酬折现法,但具体的计量模式方法仍然需要改进和调整。纵观全球的会计理论界,尚未出现权威的计量模式。2.1.3人力资源报告存在一定片面性人力资源报告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企业如何将关于人力资源的信息传达给员工。绝大部分企业均存在对人力资源报告概念认识不足的情况,加上操作中存在的诚信问题,使得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报告在实际使用中有很多问题。首先,是人力资源报告未形成市场化,使得部分企业有意形成不对称信息,从而造成信息阻塞,影响了人力资源报告作为商品的地位。第一,人力资源报告过于单一,只从静态的角度去考察问题,而静态反应的人力资源价值与企业创造的实际利益不对等,无法反应真实情况。第二,无法及时、快速地进行财务会计报告。信息时代,及时有效的信息有时就代表着机遇和利益,而过期的信息可能就如同废纸一般,失去了利用的价值。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作为企业的财务信息,也是具有时效性的。第三,无法反映非货币信息现有的财务会计报告只显示以货币来计算的财政信息,而对于如人才潜能、企业信誉、企业文化、原材料的来源等无法用货币来计算的无形资产,财务报告却无法显示。第四,反映信息不准确,可靠性低。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决定着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质量,如果会计人员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较高,那么经过认真工作制作出的财务会计报告质量较高,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点,都会影响财务报告的质量,造成信息的不可靠性。
2.2人力资源会计核算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2.2.1加大人力资源会计的推行力度
第一,更新相关工作人员的传统观念。转变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会计核算意识,并明确人力资源、人力资本及人力资产的内涵、特点及联系,同时还要将人力资源成本项目和人力资源价值计量资本化等,此次纠正相关工作人员对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思想误区,转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传统会计旧观念,实现人力资源会计新观念。第二,建立健全人力资源会计制度。要求相关管理者利用规章制度对人力资源会计核算行为加以确认、控制及管理。第三,人力资源会计核算工作要根据相关工作流程进行。第四,增加人力资源会计试点。相关政府部门应根据人力资源会计推广进度,增加会计试点。
2.2.2构建正确的人力资源会计评定机制
构建正确的评分机制,能够促进人力资源核算的准确性,提出符合人力资源管理的评定机制,才能保证企业重视“以人为本”。第一,在“以人为本”用人观念下,确立人力资源会计划分标准。第二,在人力资源会计与人力资源区分过程中要注意“以人为本”用人理念的确认,以此作为正确人力资源会计评定机制的构建前提。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要根据人力资源会计发展现状、人力资源会计核算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关会计工作法律法规,制定符合人力资源管理实际的会计评定机制。第三,从企业招聘、企业薪酬结构及企业投资等方面确认人力资源资产,以此区分人力资源会计与人力资源,实现人力资源会计评定机制的构建。
2.2.3建立合理有效的计量途径与核算手段
选择合理有效的计量途径与核算手段能够更精确地计算人力资源。由于每个人的能力差异,使得人力资本具有一定的非同质性,企业可以根据一般能力、组织能力以及特殊能力将其人力资本分为两类,一种是生产型人力资本,这类人具有知识存量以及一般能力,另一类是经营管理型人才,即企业家型人才和管理型人力资本。对于这两种不同的人力资源应该采用不同的计量方式。
2.2.4创新和完善人力资源财务会计报告内容
第一,拓展人力资源财务会计报告信息内容。要求企业必须做到:重视企业文化、企业信誉及企业知识产权等软实力中的资产信息,因为这些信息对企业未来发展具有预测作用;要积极将衍生金融工具应用于人力资源财务报告,一次探测出企业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在财务报表中披露股东权益稀释方面的信息,并完善财务报表附注内容;第二,相关会计工作人员要做好财务报告的生成周期,因为财务报告时间周期长,会导致有效财务信息使用时间缩短,所以,相关工作人员要严格控制财务报告的时间周期;第三,改进人力资源财务报告结构及形式。要求企业要与时俱进,根据企业发展现状、会计制度改革等,改进和完善人力资源财务报表结构及表现形式;第四,在人力资源会计核算过程中,要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原始性等,使编制出的财务报表可信度高,能被各界相关人员所使用。在我国实施人力资源会计制度的可能性还有很多困难因素,但是,可以选择一个以人力资源为主要资源的企业进行试点,比如体育俱乐部、高新技术企业、师资队伍管理等,从而不断总结经验,提升认识,逐渐得到完善,然后全面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春梅.关于人力资源会计应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4):35.
[2]曲丽敏.关于人力资源会计应用于企事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财经界,2016(12):364.
[3]李俊辉.我国企业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策略探讨[J].中国科技投资,2014:414.
[4]张贺发,智博.对我国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几点思考[J].今日湖北,2014(11).
[5]张瑞洁.关于人力资源会计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科技纵横,2012(7):212.
[6]陈岩.对我国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思考[J].商业经济,2010(20):93-96.
【关键词】银行保险;银保合作;困境;对策
银行作为信任度较高的金融机构,自从其增设银行保险业务以来,已经成为绝大部分百姓投保的首要选择。因此,我国银行保险队伍不断壮大,银行保险收入已经成为我国保费收入的主要来源。纵观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历程,不难发现,经历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后,银行保险逐渐呈现下滑的发展趋势,并且这种下滑趋势保持持续发展的状态,银行保险已经不容乐观,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事件。
一、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现状
(一)银行和保险缺乏深度合作
我国银行保险业务的两大主体主要采取“协议合作”的方式,因此,双方之间合作基础比较薄弱,严重缺乏深层次合作。这种状况是由于我国金融结构所决定的。整个国内金融总资产中绝大一部分资产被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所占据,并且四大商业银行在经营网点上占据绝对垄断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下,保险公司没有任何优势,建立“一对一”的合作模式更是天方夜谭,导致稳定的合作关系可望而不可及。同时,由于股份制商业银行没有大量的网点,完全无法满足保险公司的实际需求,加剧了银行和保险无法进行深层的合作。
(二)银行产品单一
目前,我国银行产品主要以分红型和投资型为主,存在严重的趋同性,一味强调收益。受银行产品的影响,银行保险产品也陷入了固有的销售误区。银行保险产品也是以分红型保险和投资型保险为主,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逐渐演变成以分红型保险为主的现状。另外,由于缺乏对金融产品的知识产权的保护,导致市场上出现模仿的趋势,导致银行保险不具备任何特殊优势。
(三)销售模式单一,缺乏创新
我国银行保险普遍沿用传统的保险销售模式———客户经理制,因此,客户经理是保险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其工作内容涉及到保险产品的培训、咨询以及售后服务,是保险公司与银行人员沟通的主要媒介。由于客户经理提供的服务手段比较单一,导致保险公司无法进一步加强与银行的交流与合作。同时,由于银行数量比较有限,而保险公司日益崛起,为了争夺更多的银行网点,利用财务手段以及人际关系。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银行完全处于终端优势,单方面获取更多的利益。相反,保险公司处于劣势地位,不具备任何还价能力。
(四)客户经理的专业素养较低,缺乏管理银行渠道的能力
由于银行保险起步较晚,尚未建立高效合理的管理机制。因此,对于保险公司的代表客户经理的要求也仅仅局限于对销售人员的要求。对客户经理的考核评价仅仅局限在其业绩方面,严重缺乏系统性的培养计划,导致客户经理的综合能力偏低。同时,由于保险行业的特殊性,其在职员工很多都不是保险专业毕业的,并没有接受专业的保险培训,客户经理表现出来的整体保险业务水平较低。
二、突破我国银行保险发展困境的对策
(一)产品和服务创新
人们之所以购买保险产品是因为其能够做到风险保障,这种功能是银行其他理财产品所不具备的。因此,银行保险业务应该保持这方面的优势。首先,银行已经拥有大批忠实的顾客,群众对银行的信任度较高,在此基础上,开发多种以保障为主的银行保险产品。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早期就已经开发了各种不同的银行保险产品,保障了人们日常生活的稳定,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我国银行保险行业在不断地实践当中,逐渐出台了“新国十条”政策,内容涉及到2015年开始实行养老金的个税延迟政策。因此,银行保险应该及时抓住发展的契机,大力推出与养老金相关的银保产品。同时,银行保险应该尽量扩大其功能,为群众提供完善的服务,才能获取更多的群众基础,延长保险产品的寿命。
(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营销人员作为银行保险主要的销售人员,其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保险产品畅销程度。营销人员不仅需要详细全面地了解银行保险产品的内容和作用,而且需要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说服能力。只有在这种基础上,营销人员才能详细地给顾客介绍保险产品,根据顾客的实际需求和潜在需求增强顾客的购买欲望。由此可见,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创新管理显得尤其重要。因此,提高营销人员的进入门槛,加大对营销人员培训的力度,定期对营销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切实提高营销人员的整体销售水平,建立一支综合能力较高的营销队伍。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市场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银行保险应该抓住机遇,不断迎合群众的实际需求,为群众提供多种保障产品,降低人们的日常风险。同时,银行保险应该积极进行改革,不断完善,实现我国银行保险业务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青枝.我国银行保险产品的现实困境及创新对策[J].中国市场.2011(09).
[2]仇新忠.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困境与对策[J].时代金融.2009(09).
[关键词]国有保险集团,金融控股公司,综合经营
随着中国金融业人世过渡期的全部结束以及我国综合经营的逐步放开,国有保险公司面临更加严峻的竞争形势,突出表现为国际金融保险集团综合经营的绝对优势以及国内以银行业为核心的金融集团的迅速崛起。为了提高整体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国有保险公司应加快实施金融控股化的战略进程。
一、国有保险公司金融控股化的约束因素分析
金融控股公司是在一个集团公司(母公司)的框架之下,各子公司专门从事银行、证券、保险等不同领域的金融业务,整个集团公司涉足至少两种不同的金融业务。国有保险公司金融控股化受到法律环境、资本实力和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制约。国有保险公司在构建金融保险集团的过程中,最明显的特点是受到政策法规的限制和指引。尽管我国已在法律和监管上确立了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制度,但现行法律对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并没有明确的禁止性规定,即没有禁止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拥有共同的大股东,因而在客观上为成立金融控股公司留出了法律空间。在“十一五”期间,国家将鼓励综合经营,因此来自法律方面的约束力将逐渐降低。
资本实力是金融保险集团发展的关键约束因素。随着国内金融业与国际金融业的不断接轨,不论是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保险业的偿付能力、证券行业的净资本监管体系、信托业以最低资本要求为核心的风险体系等,都体现了监管对资本与风险相匹配的要求。缺乏足够的资本,即使政策允许进行综合经营,也使国有保险公司在金融控股公司化的扩张过程中感到力不从心。
国有保险公司当前的经营管理水平,尤其是风险管理能力和专业化经营的技术水平限制了保险公司在金融集团搭建过程中的产业布局。与发达国家相比,国有保险公司的专业化程度并不高,突出表现为专业子公司的数量、规模、对整个保费收入的贡献与我国保险业务的发展并不匹配。因此,国有保险公司不得不立足保险业,以原有的保险专业化服务为核心,在保险相关业务领域或保险行业价值链上进行拓展。即便如此,在健康险、企业年金、保险经纪、保险资产运营方面仍缺乏运营经验。
二、国有保险公司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现状
我国国有金融机构发展为金融控股公司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现行的金融体制和法律框架出发,大致要经过三个基本阶段:一是在严格的分业监管和机构分设情况下,允许金融机构进行业务合作,开展某些综合经营业务;二是在分业监管情况下,允许金融机构在股权上进行合作,发展以多元化经营为目的的分支机构;三是在交叉监管或统一监管的情况下,发展金融控股集团,全面实现综合经营。从我国加入wto到中国保险市场的全面开放,国有保险公司将把成为金融集团乃至国际化的金融集团作为战略目标,国有保险公司金融控股化已经呈现出阶段性和加速化发展的特点。
(一)组建保险集团股份公司,进行专业化经营、集团化发展
从国有独资保险公司到国有股份制保险公司,再到国有股份占绝对控股比例的保险集团公司,经过了近十年的发展,尤其是加入wto后,保险集团得到快速发展。例如,1991年4月成立的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在2001年11月9日正式批准成立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公司。2003年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原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进行重组改制,变更为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2003年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保监会批准,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于2003年重组正式设立中国人保控股公司。此外还有中国保险(控股)集团、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截至2005年12月31日,国内已形成6家保险集团,这些保险集团的保费收入占据了中国保险市场份额的75%以上。
一些业绩表现良好的保险公司,正积极进行集团化改造。如成立于1996年8月的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9月底经中国保监会批准筹建新华保险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向集团化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新成立的阳光产险公司,在健康险、寿险领域成立了独立法人的专业控股子公司,积极向保险集团化发展挺进。
(二)在保险业务领域进行产业布局和整体上市
由于政策的不断放开和竞争的日趋激烈,保险集团积极进行产业布局。各大保险集团控股公司旗下基本都建立了产险公司、寿险公司、年金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健康险公司等专业化的子公司。一些保险控股集团公司还在保险行业价值链上进行资源协同,建立了保险经纪公司、保险公司和保险公估公司。国有保险控股集团由原来单一的一级法人制改造成了多级法人制,国有保险公司也演变成为保险控股公司。例如,平安保险集团,就抓住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于1996年成立了平安证券公司、平安信托公司、平安海外控股公司,2004年收购了福建亚洲银行,并更名为平安银行,搭建了比较完整的金融控股公司的架构和产业布局。同时,该集团紧紧跟随保监会政策放开的节奏,相继成立了平安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平安养老金公司、平安健康险公司。
在这一发展阶段,制约保险集团化发展、多元化经营的主要因素仍然是资本和政策。为补充资本金和缓解偿付能力的压力,保险控股公司整体或部分上市是必然的选择,中国平安保险集团实现了整体上市。当整体上市的时机不太成熟时,国有保险集团视具体情况,选择了对部分优良资产重组与上市的策略。如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专业化公司先后在境外成功上市,中国人保控股公司和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分别拥有这些上市公司的控股权。太平洋保险集团积极推进集团筹备整体上市计划,其他准备上市的保险集团也在积极准备。
(三)以控股公司为平台,发展合适的金融控股公司
国有保险公司金融控股化的最终目标是使保险集团控股公司成为一个纯粹的控股母公司,控股母公司不经营具体业务,而是整个集团的管理中心,负责整体的战略规划、计划制定、资源配置、人力资源管理等重大问题。各专业子公司作为专业营运单位和经营活动的主体,是整个集团的经营中心和利润中心。
我国加入wto后,资本市场在一定期限内继续开放,金融机构的并购活动将愈发自然和频繁。因此,国有保险公司应该有目的有意识地研究和选择自己可能的并购对象,并在最恰当的时机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成功。为了成本效益或者盈利的需要,也可能考虑出售子公司或集团控股公司的股份。
国有保险公司金融控股公司化的根本动因在于通过提供多元化的综合金融服务来提高竞争力。因此,在条件成熟的时候积极进入银行、证券、信托、基金等金融业务领域,是国有保险集团控股公司发展的一个长期战略目标。当前与保险业务具有较大相关性的是银行业,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业务相关的是证券、基金和信托业。在综合经营政策没有完全放开的情况下,资产管理公司和信托公司是绕过政策限制,进入其他金融业务领域的平台。从保险公司适应竞争的规律来看,应该进入银行,但根据保险公司的资本实力和发展的现状,目前还无法并购大中型或较有优势的城市银行,只能配合保险业务的区域发展战略,有选择地并购一些中小城市银行。因此,对处于资本劣势的国有保险公司来说,积极探寻与银行更深层次的合作,也是无奈的选择。
(四)比较完善的金融控股公司和国际化运营阶段
本阶段是国有保险集团控股公司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阶段。目标是融人国际金融体系、参与国际竞争,初步树立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形象。这一阶段着重应对金融市场的国际发展趋势和规则,加强与国际著名金融集团的全方位合作,通过战略合作与战略联盟、资本融合以及设立新的国际金融公司,融入国际市场,拓展集团生存空间。
三、国有保险公司金融控股公司化特点
(一)国有保险集团金融控股公司化是形成金融集团的合适路径
在已经成立的保险集团中,母公司本身不从事具体业务,属于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相对母公司本身从事某一业务经营,该业务一般又是该公司的主要或重要业务的事业型母公司,具有相对明显的比较优势和专业优势。在现行法律框架下,通过形成保险金融控股公司形式进行综合经营,是当前我国保险集团建立金融集团的合适选择。金融控股公司实行集团混业、经营分业的方式,各子公司之间存在有效的防火墙。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能够有效阻断银行、证券和保险业的风险传递,维护保险体系的安全和稳健。
(二)国有保险金融控股公司基本上还处于构造业务体系的初期阶段
国有保险集团在多元化业务的开展中,真正考虑客户需要的地方还较少,仍试图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的角度,开展银行、证券、保险等全面业务。各集团总体发展战略缺乏差异性,也缺乏明晰的多元化战略。国有保险公司组建控股公司的目的,是在为迟早的综合经营做准备,以便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发展轨迹基本体现为:海外组建控股公司,然后绕回内地进行综合经营;母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改建成控股公司,海外或国内上市,时机成熟后,与综合经营的控股子公司整合,打造巨型金融集团。各大保险集团对自身优势和发展的定位是模糊的,业务酌整合以及运行能力的整合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但与跨国金融集团相比尚有很大差距。我国保险集团短期内还无法兼并较大的银行,并购目标也只能是区域性的商业银行,银行业务形成的利润短期内与保险业务以及资产管理业务形成的净利润在数量上还不具有可比性。
(三)保险金融控股公司以保险业务和资产管理为主业
金融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仍将以保险业务和资产管理为核心,主要涵盖资产管理、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方面。金融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主业和优势还是保险。保险集团公司首先要把保险这个主业做好。通过整合内部资源,发挥集团优势,成为主业突出、优势互补的以保险业为核心的金融控股集团。
资产管理业务将逐步成为保险金融控股集团的主营业务。通过资产管理,带动保险业务增长和利润的持续增长。国外金融保险集团的核心业务板块也是保险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在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市场实质性启动并获准进行基础设施投资之后,保险公司将逐步变身为实质性的资产管理公司。随着承保利润率的走低,资产管理业务将发挥支撑作用。
目前,保险公司已获得基础设施投资资格,例如港口建设、高速公路建设等国家基础建设项目。这类投资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项目回报周期长,投资收益稳定。保险资金和资本市场的对接方式多种多样,包括组建保险投资基金、参与证券一级市场配售、购买定向债券、进行资产委托管理等。在资产匹配的原则下,其它国际通行办法也可借鉴,如实业项目投资、消费信贷、抵押贷款、可转换债券、资产证券化等。
(四)国有保险公司金融控股化,具有发展空间和政策支持优势
由于大多数国有保险公司是国有股东占控股地位,并且大多数国有股东并不是金融集团,因而国有保险公司金融集团控股化,不会与股东发生战略冲突和业务竞争。因为进入这些保险公司的战略投资者,仅仅是把它作为海外金融集团在整个中国金融市场的总体战略布局的一枚棋子,最多是作为利润中心,而不会有兴趣去培养另外一个金融控股集团。另外,从我国金融产业政策、促进保险业发展和运营安全的角度,国家应该会鼓励和支持以保险业为核心的金融保险控股集团的发展。
四、保险金融控股公司实现综合经营的现实策略
(一)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以便切实防范、化解风险。因为保险企业集团和子公司之间的股权结构比较复杂,容易产生关联交易、资本金重复计算等问题,如果没有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严密的内控制度,就可能产生更大的风险。
(二)建立和完善以保险业和资产管理业务为主的金融业务框架,提高保险专业化经营能力
继平安集团顺利进军多个金融领域之后,各保险集团控股公司纷纷将打造一个跨行业经营的金融集团,并购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纳入战略规划。
(三)加强与其他金融业的合作,有选择地进入其他金融业
目前银行销售的寿险业务已经占到寿险保费收入的近三分之一,保险业和银行业怎样通过产权关系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是目前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四)发挥整合资源优势
资源整合就是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为有效的管理打下基础。金融控股公司很重要的一个价值就是整合资源,开发符合客户需求的整合型金融商品,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发挥资源整合优势。金融控股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对经营管理、资产质量、市场份额和人力资源的整合能力上。对全系统的人才、资金、技术、业务、客户等资源、销售网络等进行全方位的整合,充分发挥境内的人才、技术优势和境外的网络、培训优势,构建集中化的管控体系和高绩效的工作体系。为实现金融控股公司化,还应着力对员工进行了更完整的教育和培训,让员工在强化寿险专业的同时,扩展学习到产险、寿险、节税、理财;计算机、放贷等专业知识,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一、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如何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降至最低的管理过程即是风险管理,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全球风险环境下,企业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了解自身所面临的风险并且采取动态性的有效措施。尤其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保险企业要想在市场中长久的生存下去,进行风险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比如从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华尔街危机,现在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个过程影响之大、发展之快是人们始料未及的,给中国的市场经济也曾经带来了一系列不良影响和深思。在如此严峻的环境下,保险企业面临的风险日益增多,如保险经营风险,保险投资风险等,如果不建立有效的风险管控机制,那么,将会给保险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和损失,加强风险管理已成为保险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防范风险就成为保险公司的重要任务。保险企业只有进行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才能在正确的认识保险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和各种挑战的情况下,为自身的发展制定适宜的科学发展策略,促进保险企业各项工作的不断完善和改革。而且风险管理的成功也将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的健康发展,为和谐社会的繁荣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保险企业的风险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1、目前有些保险公司还存在风险管控意识淡薄问题。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有些保险企业所关注的重点更多的倾向于业务扩张,轻风险管理,强调市场份额而不计成本抢占市场。在保险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过程中,没有有效地做到事前风险评估、事中过程跟踪、事后风险等级调整,以致无法科学的进行风险等级管理。另外,有些保险企业所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过多地考虑了当时的成本和利润问题,并没有真正从企业的全局和长远考虑风险防范和制度的建设等。
2、没有坚实的组织机构保障。保险企业的风险管理要想取得理想中的效果,科学合理的组织机构是其重要保障。然而,从目前的保险企业现状来看,公司组织结构的问题使得风险管理比较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决策风险管理缺少监督和评定、风险管理人才的选拔以及评估管理机制等方面还有欠缺。第二是在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对于一些突发状况缺乏必要的应对措施。第三是风险管控制度不健全,监督职能由于流于形式而没有真正地发挥出作用。
3、风险管理意识滞后,管理人才不足。当今社会,企业的竞争已经逐渐转化成先进理念和人才的竞争,这对于企业的长足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目前的保险企业的现状分析来看,由于我国保险行业起步较晚,尽管风险管理的理念已经引入到企业内部,但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没有根据自身的发展要求而不断地创新和完善。另外,部分企业在人员招聘、人才培训以及职业道德培养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还存在不足,使得风险管理缺乏必要的人力资源保障。
三、加强保险企业风险管理的良好途径
1、创新风险管理理念、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在当今保险企业所处内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理念以及良好的管理制度不仅可以促使保险企业在企业共同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引领下谋取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为企业的长足发展打下坚实有力的基础。一是保险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发展实际以及最新的市场发展需求,促使管理理念不断地符合客观发展实际,使之与企业的计划、组织以及协调等各个管理环节相辅相成,同时融入到承保、理赔、防灾防损等各项工作过程中去,实现对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二是可以尝试将企业的经营理念通过融入到企业的各项活动中,使风险管理理念潜移默化到每一个员工的行为意识和工作实践中去,通过对各级管理人员以及广大员工进行宣传引导和教育,在培养他们的发展意识的同时,更应培养他们的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及主人翁责任感,为风险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三是为使风险管理制度更加具有实效性,内控制度的实施要覆盖整个经营活动中,要包括核保、理赔、财务等风险控制等。要形成合理的风险识别和评估体系,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四是企业管理者要善于倾听一线员工的意见,经常性地深入到员工中去,鼓励他们大胆提出自己对企业风险管理理念和制度创新的看法和见解,集思广益,为理念和制度的不断丰富和完善提供基本的素材。
2、风险控制机制是保险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建立风险管控机制可以促使企业风险管理获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具体来说,保险业务中的风险控制主要体现在各个监督岗位和风险管理规范在经营活动中能发挥积极的作用。有能使整个经营活动中包括道德风险规避和制度流程的不断完善的机制。对于保险企业而言,要想使得内部风险抑制获得实效,可以尝试进行不同风险等级调整模版化管理方式,即更加清晰准确地掌握保险企业的风险损失分布,以便更好地进行风险管理。另外,在保险企业的风险控制方面,要对企业中各个风险的损失分布、各个风险之间的关系以及总风险的布局等情况有一个全面的掌握,使得经营风险控制和内部风险抑制成为风险管理的坚实基础,促进保险企业稳步发展。另一方面,购买保险合同、自留、利用金融工具交易进行风险转移操作等。这就需要保险企业结合企业本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在进行风险融资方式选择的时候要考虑自身的短期、长期的发展规划和目标、管理布局以及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等,为保险企业的风险管理打下扎实的基础。
3、构建全面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目前,在信息化高飞速发展的今天,借助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将信息技术、风险管理模型以及管理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为保险企业的风险管理提供活力。第一,要建立科学的信息收集系统。可以分成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两个部分,内部信息要包括保险企业的经营、市场开发中不断变化的财务信息和风险动态,时刻掌握企业内部的发展状况。外部信息则要涵盖政治、经济、金融、科技、政策、竞争对手和市场需求等对保险企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方面,使得信息系统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地补充和更新数据和内容要素,为风险管理作好强而有力的信息数据支持。第二,要建立有效的风险分析系统。保险企业要有专职分析岗位和专职分析人员对数据进行动态跟踪,要对数据异动进行分析,为决策层提出风险分析调整方法,阐明风险发生的起因,通过模拟测试,推算分析等方法提出风险调整意见,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为保险企业管理者进行风险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第三,风险报告生成系统也是必不可少的。该系统的建立要结合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情况,对风险现状进行分析和汇总,将风险分析的结果依据规定的格式自动生成不同级别的风险报告,从而形成定期或者不定期的专题分析报告,为企业的决策层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第四,要不断地完善和建立企业内部的相关数据采集维护系统以达到信息共享,强调因素分析,将影响各要素数据以制度化要求使用人员及时维护,因素分析要公布于办公网络平台上,为不同层面的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保险公司;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1-0029-02
中国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建设起步较晚,但取得了一定成效。保险业内部控制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一方面,中国人寿着手内控再造的“404项目”,另一方面,内部控制监管也迈出了实质性步伐。然而,总体上看,中国保险公司内控建设水平仍较为薄弱,距国际水平还有相当的差距。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受到治理结构、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结构、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管几方面因素的影响。从委托角度看,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是一致的,处于较高层次的公司治理直接影响处于较低层次的内部控制;从内部控制实施的理论前提看,治理结构是内部控制发挥作用的基础。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保险公司保持稳定经营和健康发展的重要制度保证,也是监管部门成功实施偿付能力监管的基础。在中国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的监管体系初步建立的情况下,加强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对于保证整个保险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前提。
一、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1.对内部控制制度重视不够。部分保险公司还没有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没有站在影响公司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上重视公司内部控制机制建设,重业务轻内控仍然是某些保险公司的“通病”。部分保险公司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原始的阶段,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监督,把内部控制看作是一本本的手册、各种文件和制度;也有的企业把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控制等视为控制;有的企业甚至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未理性化,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给公司带来的利益;有些内部控制制度对部分分支机构的管理者缺乏必要的约束和监管,难以保证会计和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内部稽核和外部审计制度形同虚设,削弱了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效率,增加了保险公司经营风险和保险监管的难度和成本。实际上,目前在保险市场经常发生的分支机构违法违规行为,反映出上级公司仍然存在着以保费规模论英雄,以规模为发展目标的经营指导思想。存在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外部环境对国内保险公司强化内部控制标准的要求不高,导致公司并不关心内部控制标准对公司能够带来的经济及社会利益,公司认为所谓的走“球”似的路线能够帮助公司获得期望的利益,而没有考虑到由于内部控制失效对公司造成的损害可能是致命的。
2.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统一化、克隆化现象严重。保险公司一般实行“条条管理”,即总公司管理分公司,分公司管理支公司的形式,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方面,一般是总公司负责制订,分支公司负责贯彻执行。总公司通过系统授权、人员管理等机制进行管理控制,系统内部上下执行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高度统一。随着保险公司家数的日益增多,财务人员在各财险公司的流动日益频繁。各保险公司为了节约人力、物力,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上模仿抄袭较多,导致财险公司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方面大同小异。
3.内部会计控制缺乏重视。对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各保险公司普遍认同。但是出于市场竞争的需要,单一的保险公司在规范自身方面往往陷入“囚徒困境”,因为怕“老实人吃亏”而不敢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上出实招、动真格,唯恐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多数保险公司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上既有强烈的愿望又有深深的顾虑。同时,在有些领导眼中,会计工作无非是记记账、提供几张报表而已,并未认识到会计的控制作用。即便是对会计的控制作用有所认识,为了方便自己随心所欲,也往往置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于不顾。
4.财务控制作用有待加强。现在财务核算或管理软件已经获得了极大的普及,各个层次或功能的财务管理或核算软件能够帮助财务人员提高效率和确保核算数据的正确性和及时性。但是,保险公司的基础财务管理水平与管理层对财务数据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财务控制的作用发挥有限。一些保险公司在管理过程中,财务控制并没有起到监管及控制业务风险的作用,而是流于形式或者只是为了完成必要的程序;许多内部控制常用的工具和技术,如预算管理、内部控制标准、财务预警机制等并没有在保险公司内部得到运用。
二、保险公司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对策
1.以监管为核心,监控和指导公司内控管理制度建设。加强保险监管部门对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建设的目的是在新的市场和法律环境下,将以往部分监管责任转变为保险公司的管理责任。保险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是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保证投资人的正当投资回报权益不受侵害,监督保险公司合法合规经营,具备足够的偿付能力,以往这种监管职能是通过对保险公司现场和非现场的例行检查来实现的,但由于保险公司管理体制和业务经营的复杂程度增高,增加了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保险监管部门例行的检查和抽查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有效性遇到了现实的挑战,增大了保险有效监管的难度。在国际化竞争的大背景下,保险监管部门必须认真研究和充分发挥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积极作用,将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建设作为强化监管的重要内容,加强事后监管和偿付能力监管,保险公司则应该认真检讨和审视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执行的现状,增强对公司内部机构、业务、财务、投资等方面的风险管理,完善和弥补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方面的缺陷和不足。保险监管部门在加强保险法律法规建设的同时,应督促保险公司加强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建设,两者是相辅相成、不可替代、互为补充、缺一不可的。保险公司总公司必须对分支公司的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是否相适应,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建设是否完备和完善,权力与责任的平衡是否对称,重要职能和关键岗位的设立是否相互制约,独立的内部稽核和公正的外部审计是否健全,内部制度建设和内部监督机制是否执行落实,职业道德水平和培训质量是否提升,违法违规行为和有意误导行为是否得到遏制,财务制度和会计准则是否得到执行等进行研究和评估。所有这些内容要求保险公司必须建立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提高操作效率,确保现有规章制度的执行,同时,保险监管部门必须对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进行认真检查和监督指导。
2.通过法制建设强化管理层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责任。企业是内部控制建设的主体,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认知、态度和责任直接决定着一个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和执行状况。从国际经验来看,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政府监管机构必须通过内部控制立法来强化管理层的责任。如美国《反国外贿赂法》、《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香港《企业管治常规守则》等均对企业内部控制作了明确规定,并强化了管理层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责任。因此,在中国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监管的整体设计中,必须把强化管理层的责任作为制度设计的关键环节,通过立法明确管理层对建立、维护公司内部控制机制负有的责任,建立和落实管理层的责任追究和激励约束机制。对于内部控制建设不重视、存在重大失误并负有责任的人员,要建立和落实责任追究机制,追究直接责任人和相关负责人的内部控制管理责任。出台《保险公司内审责任人管理规定》,明确内审责任人的职责,赋予内审责任人及内审机构和人员履行职责时应享有的权利,建立问责机制,改变内审部门在公司内部被边缘化的现状,促进内审责任人和内审部门有效履行职责。强化董事会的责任。建议在《保险法》修订中,增加有关内部控制方面的规定,明确董事会在内部控制建设、维护和确保有效运行方面的责任以及相应的罚则。
3.加强财务会计控制。会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关系到内部控制工作的成败。为此,我们在日常经营中强调实施财务会计控制,严格按照财务中心建设的要求配备会计人员,严格按照会计法和保险公司会计制度实施财务核算,加强现金流量管理和办公性费用管理,并定期、不定期组织内部财务检查和岗位审计。有效的财务控制,对公司经营行为的规范和经营风险的防范起到了重要作用。
4.加强保险业务控制,防范经营风险。承保理赔质量的高低,是保险企业经营效益能否实现的关键所在。为此,保险公司应首先对各级公司的承保理赔权限分险种给予明确规定,在基层公司权限外的业务报地市级公司审核,超地市级公司权限的要报省公司审核;其次是对高风险、高保额标的大型商业保险项目必须进行风险评估,要求评估人员上报评估报告,根据风险评估意见决定是否承保;再次是组织有关人员分险种、分客户对承保业务进行分析,看看哪个险种是效益险种而哪个险种没有效益,看看哪个客户是优质客户而哪个客户有严重道德风险倾向,通过统计分析,确定是否承保和核定承保条件。同时,还要重视商业再保险在保险公司经营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商业分保扩大承保能力和防范经营风险。
5.充分发挥保险内部审计的作用。在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合理且具有独立性的前提下,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应该主要由内部审计部门来完成评价保险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效果,因为保险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比外部人员更熟悉本单位的情况和熟悉保险业务实务操作,能够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建议、采取措施;同时还可以减少管理成本,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关键词:团体保险;政策环境;销售方式;组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F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1-0216-02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团体保险已成为现代员工福利计划的最重要的保障方式之一。团体保险以团体为投保人,用同一张保单承保多个成员的风险,具有投保成本低、管理简便,能够部分消除逆向选择等特点,从而在成本上具有规模经济效益,因此在高速发展的我国极具前景。
1 我国团险业务的历史演进
在上世纪80年代初恢复商业保险业务以来,我国商业保险业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中国恢复商业保险业务至上世纪90年代初,保险产品主要以简易人身保险为主,产品结构比较单一。而产品的销售只能通过单位推销人身保险,保费低保额小。从市场需求角度考虑,改革开放初期居民收入少且社会保障较充分,对保险产品的需求少而缺乏弹性。这一时期的团体保险多表现为团体,仅指团体投保,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团体保险。
第二阶段:上世纪90年代前期,由于中国经济持续多年的飞速发展,保险业也呈现井喷之势。从保险的需求方分析,此阶段居民虽已有一定积蓄,但鉴于社保和国企改革尚未启动,对社保和养老方面的保险需求仍然不足。再加上专职人的引入使个保基本转为人销售为主,团险业务受到明显挤压。而保险公司为了迎合“双高”时的市场而推出的各类储蓄型产品和团体年金产品,因随后的连续降息而蒙受巨大的利差损。在此阶段,虽然团体保险的保费收入有了一定增长,但从其在行业的地位来看,处于下降阶段。
第三阶段: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随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对团体保险的需求激增,原因如下:一从企业角度,原来由国营企业承担的养老和医疗等福利制度取消,福利制度成为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之一,团体保险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二从国家角度,中国特殊的人口结构,造成了“未富先老”的局面,巨大的社会保障压力使政府大力推进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其中企业年金正是重要支柱之一;三从消费者角度,由于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医疗、养老体系都不健全。出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消费者自我保障的欲望强烈,大大激发了对此方面的保险需求。国内的保险主体也不断增加,各种新型团体保险产品不断涌现,寿险业进入产品转型期。企事业单位对团体保险的认识日益加深,中国的团体保险业务开始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2 我国团体保险业务发展的外部政策环境
(1)国家政策鼓励发展商业保险。2006年《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提出,统筹发展城乡商业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该文件的出台体现了政府加快保险业改革发展的力度,鼓励商业保险发展的决心,同时给团体保险业务的发展带来了利好信息。
(2)团体养老保险税收政策不到位。根据《通则》及财政部2003年下发的《关于企业为职工购买保险有关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财企(2003)61号)规定,补充医疗保险可以享受4%的税收优惠政策。但若严格按定义归类,以重大疾病为保险责任的险种是不属于享受补充医疗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另外团体补充养老保险与信托型的企业年金从大的范围来讲,同属于补充养老保险。但《通则》下发后各省并没有出台给予补充养老保险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从现有税收政策看,团体养老保险无论是企业交费还是个人交费均缺乏税收优惠政策,推动困难。政策上的制约压缩了团体保险业务发展的空间。
(3)管理式医疗保险不计保费收入。《保险行业新会计准则实施指南》中明确:“如果仅具有保险的法律形式,但并无保险风险,或保险风险没有发生转移的合同不属于保险合同。”由此可见,管理式医疗不定义为保险合同,不计算保费收入。意味着对于要做大寿险保费收入的公司来说,单纯的管理式医疗产品需要做相应的修改,增加一定的保障因素,或者放弃该类业务的推动。
3 团险业务销售方式的分析
团体保险的销售渠道主要有以下三类,直销、中介和交叉销售。除了这三种渠道外,还存在其他的销售模式.例如通过互联网络、国际共保组织进行销售以及职团等。下表是对三种主要销售渠道的对比分析
4 销售渠道组合策略
目前团体保险销售最先进的模式是公司综合运用各种渠道,采取多层次的分销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保险人采用各种不同的渠道销售产品。同时,可以通过不同渠道的组合,达到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收益的目的。因此,选择团体保险分销渠道组合的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组合中的渠道,必须是那些能够为公司带来某个目标市场的许多交易的渠道。
选择分销渠道组合的模式,需要根据市场的情况、产品生命周期的情况来进行,主要的策略有:
第一,密度策略。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特定的目标市场上所采用的分销渠道的多少。保险公司可以同时采用尽可能多的分销渠道来销售团体保险产品,这种方式虽然能够迅速占领市场份额.但由于团体保险客户的有限性,渠道间的竞争导致成本增加。保险公司还可以挑选最为合适的渠道来销售针对特定的团险产品,这种方式能够充分挖掘细分市场潜力,提供更专业的客户服务,但保险公司容易进入过度操纵的管理误区。另外还可以采用独家分销策略,这里的独家分销策略不是指保险公司只选择一种分销渠道,而是指某些特定的团体保险产品只能采取一种分销渠道。这种策略能够保证各种渠道之间避免竞争性,但容易受到渠道制约。
第二.团体保险产品生命周期分销渠道策略。团体保险分销渠道的组合策略必须与所销售的产品的生命周期相匹配。对于投入期的产品,如果保险公司的产品不易模仿,可以选择可控性较强的渠道组合,以避免大规模的资金风险。如果产品易模仿,就要选择广泛的分销渠道,以迅速占领市场。对于处于成长期的产品,保险公司应该选择广泛的分销渠道,以维持和扩大市场份额。对于处于成熟期的产品,在达到销售目标的时候.保险公司可以考虑放弃某些分销渠道,以减少成本。对于处于衰退期的产品,保险公司可以取消部分分销渠道,只保留效益好的少数渠道。
第三.市场细分策略。在激烈竞争的保险市场中,任何保险公司都不可能占领全部市场,这就需要根据自身优势对市场进行细分并且确定目标市场。市场细分就是依据保险购买者对保险商品需求的偏好以及购买行为的差异性,把整个市场划分为若干个需求与愿望各个相同的消费群。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保险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营销优劣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
总体而言,团体保险分销渠道的选择,需要考虑一些原则,主要有经济性原则,即渠道的选择能够为保险公司带来利润最大化;有效性原则,即分销渠道能够为保险公司带来优质业务并且能够增加现有客户忠诚度,吸引潜在客户;控制性原则,即保险公司能够控制分销渠道,以使其能够符合公司的发展策略;适应性原则,即选择的分销渠道必须能够适应变化的营销环境;匹配性原则,即分销渠道的选择能够和团体保险产品的复杂性相匹配。
参考文献
今年4月23日,周五。经过长期酝酿与协调,《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年金基金试行办法》)终于面世。而就在20天前的4月2日,带有框架性的《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以下简称《试行办法》)也刚刚颁布。曾有预测说,企业年金将要发高烧。但事实上,市场只是随之出现了低热。
也许在过去的10年中,中国人对企业年金有过很多期望:政府希望用它缓解社会保险压力,企业想靠它钓住优秀员工,个人更指望它能给自己带来安定的晚年。但是,接着是更多的失望,以至于当企业年金最近“精加工后再次出炉”时,依然没有引起全社会足够的关注。但专家普遍认为,这两个《试行办法》大大拓宽了中国通往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之路。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第二支柱,企业年金的市场化、规范化运行初步得到制度保障,企业年金进入资本市场也有了合法身份。
已经有人注意到,《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是银监会、证监会以及保监会向混业联合监管迈出的第一大步。企业年金当前并非市场焦点,但只要一动,就能搅起多个金融子市场的水花。选择从这里来试水联合监管,既不会给金融市场带来地震,也能得到多市场联动的第一手信息反馈,足见中国金融监管水平在日渐提升。
然而耐人寻味的是,近来金融界热谈企业年金,而作为主角的企业界却表示还看不清。这多少让人感到,中国的企业年金市场已陷入主角兴趣泛泛,全靠金融机构“隔山打牛”的尴尬。前不久,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副所长郑秉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在目前我国‘大社保’的制度框架下,金融机构将是我国企业年金下一步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这听上去多少有些怪异,因为企业年金的最终受益者是雇员,其次是雇主,而他们中的多数都不会在近期染指企业年金。这就如同大幕拉开,舞台灯下不见主角,却见后台一群人正在费力把主角往台上推。但这一切在郑秉文看来都很正常。“作为后发国家,企业年金市场的发展必须是政府推动。”他说。
三缺二
中国的金融改革,都是倒逼出来的,企业年金也不例外。请看以下两组数字:
1. 中国社会老龄化趋势提速:据世界银行统计,2000年中国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比例为10.2%,2010年将达到12%,到2026年这一比例将达到18%。20年后,全世界将有1/4的老人集中在中国。
2. 全国基本养老保险面临支付危机: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所长何平透露,1980年,全国平均每13个职工养1个退休人员,1990年达到6∶1,现在为3∶1。由此造成的养老保险基金支付缺口急剧扩大:1998年缺口为100多亿元,2002年扩大到500多亿元,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1000多亿元。
眼下必须要做三件事:调整退休老人的收入结构,降低政府在养老保险中的责任,做大养老保险的盘子。而能够产生一举三得之功效的手段,首选增加企业在养老保险中的作用,同时发挥资本市场在筹资以及资金增值中的作用。在郑秉文看来,最好是靠金融机构的先期进入来引导企业年金的需求,坐等原始企业需求已经不可能了。而中国企业的年金最初的寂寞10年,便印证了他的这一说法。
1991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1]33号)。文件中指出:“国家提倡鼓励企业实行补充养老保险,并在政策上给予指导。此后,国务院又先后在4个关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文件中提到“国家提倡、鼓励企业建立补充养老保险”,但一直没有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文件。
当政府的推动更多地体现在姿态而非实质举措上,企业又承受着基本养老保险的沉重压力时,企业年金的概念还没走出雏形期就已成了“鸡肋”。
就这样,广义上的企业年金在中国磨蹭了近10年。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0年对我国城镇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现状的调查中,全国只有5%的城镇企业职工建立了企业年金。
到了2000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完善城镇社会保证体系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2000]42号)首次明确提出了“企业年金”的概念,并规定我国企业年金“实行市场化运营和管理;即企业年金实行基金完全积累,采用个人账户方式进行管理,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个人缴纳。企业缴费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可从成本中列支。”
该《通知》对于未来中国企业年金的发展方向作出了界定,并且开了税收优惠的先河,当时最先闻风而动的是金融机构。博时基金立刻与社会保障部合作,推出来厚达209页的报告《中国企业年金制度与管理规范》。但直到今天,中国的企业年金市场仍然无法走出实验室的小天地。
郑秉文分析道,中国要发展企业年金,需要三个必备条件,但至今仍是三缺二。
第一个条件:要大幅降低基本养老保险在整个养老保险体系中的比例。
按照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所长何平的阐释,中国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目标是由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企业年金制度、个人自愿储蓄这三个支柱搭建的大平台。具体目标结构是:基本养老占30%,企业年金占50%,个人储蓄占10%;长远趋势是将个人账户与企业年金整合,清理统筹外项目,纳入企业年金。但现有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只包括国有企业和单位,资金全部由国家和企业承担,而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替代率高达85%左右。如此大的资金压力,让企业失去了参与企业年金的动力。
第二个条件:要颁布一套制度,让市场参与各方有章可循。
可以说,中国的企业年金市场之所以长期发展缓慢,最直接的原因就在于制度缺位。随着4月份两个《试行办法》的先后出台,中国企业年金市场第一次有了比较系统的制度规范。但第二个条件也才只满足了一半,因为无论是框架性的《企业年金试行办法》,还是操作性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对企业年金运作的一些细节问题尚没有做出进一步规范。
第三个条件:市场参与各方都因利而动。这里的各方参与者主要是指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咨询机构等。然而这第二条件也是只满足了一半。首先,此次两个《试行办法》没有财政部的影子,让人感觉到国务院对此有保留态度;其次,没有更具诱惑力的税收优惠刺激,企业普遍缺乏动力;再次,企业年金咨询目前在国内基本是空白。
但郑秉文对三缺二并不太以为然,因为“政府和金融机构毕竟已经动起来了”。接下来要看作为主角的企业啥时大动,怎么动。
坐等税收优惠?
两个《试行办法》让企业年金市场的利益各方都感到有些失望。因为在两个法规中,都未涉及关于列支渠道、税收优惠等问题。
如果说众多金融机构的预热可以推动企业年金相关运作机制的进一步就位,却难以大面积催生企业参与年金计划的需求。因此,某基金公司企业年金业务负责人指出:“这个市场是否能够真正发展成熟,衡量标准在于是否有税收优惠政策推出。”
目前,我国关于企业年金税收优惠制度的唯一政策依据,是在2000年国务院42号文中关于4%税前列支的规定。但这一政策的执行,目前还仅限于在辽宁省地区试点。对于其它地区的企业来说,可用于员工福利的费用只能列支在福利费项目下。当福利费总额不超过工资总额的14%时,可以在成本中列支,免除33%的企业所得税。
但实际上,企业用于企业年金的金额通常比较大,难以纳入福利费项目,因而必须交纳企业所得税,个人还需交纳个人所得税。因此,对于雇员和雇主而言,企业年金计划的吸引力将大打折扣。
据美国SunGard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史格特・苏德伯介绍,美国的养老保险体系在1970年代前后曾面临过危机。但也正是在那之后,1974年9月2号国会通过了《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案》,规定凡由这个账户所产生的投资收益或亏损等不确定性风险,完全由雇员自己承担。对雇主来说,这种养老金计划不会带来风险。雇主所要做的,只是每年定期向雇员的这些账户投入一定量的资金。自此,美国的养老保险体系开始了从由雇主承担责任的“待遇确定型计划(DB)”走向由雇员自行承担风险的“缴费确定型计划(DC)”。
可以说,是DC计划拯救了整个美国的养老金体系。现在,DC计划已经基本撑起了美国的养老金大厦。但如果美国政府没有在1980年代初又适时做了税法改革,完善了401(k)计划,就不会调动起雇主与雇员的双边积极性,也不会有美国今天蓬勃发展的养老基金。
在此不得不详谈的是美国的401(k)计划。
401(k)计划起源于1980年代初税法修改、相关免税条款的出台。其名称来自美国《国内税收法案》第401(k)节,它允许职工将一部分税前工资存入一个储蓄计划,积累至退休后使用。在此基础之上,一种新的养老金计划-“401(k)”开始出现,并受到了广泛欢迎。
为提高企业及其员工储蓄养老的积极性,美国国内税法规定,企业员工向401(k)账户的缴款在规定限额内可在税前扣除,享受延迟纳税待遇。此外,401(k)账户中的投资收益可以累积投资,在最终提取之前不征收资本利得税。只有当员工因退休或其它原因开始从401(k)账户提取款项时,才需要就上述缴款及收益缴纳相应的资本利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401(k)条款的规定,实际上是鼓励企业员工为退休养老进行储蓄投资的一种福利政策。为了“钓”住员工,企业雇主想尽办法让他们参与401(k)计划,通常会向他们提供相当于员工自身缴款25%~100%的搭配缴款,以增加企业薪酬方案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搭配缴款在规定限额内同样可以享受延迟纳税待遇。
从1990~2000年底,通过401(k)计划积累起来的资产已由3850亿美元迅速增加到17120亿美元,年均增长18%,占整个美国养老计划的比重从1990年的9.2%增长到将近15%。到2000年底,美国已有超过30万家企业、4000多万名企业员工参与了401(k)计划,对保障企业员工的退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
看完了美国的,中国的戏又该怎样唱呢?
在去年的“中国企业年金财税政策与运行”课题成果会上,何平曾明确指出:如果政府能在税收方面让出几千亿元的利,企业年金的建立将分散和转移政府在基本保险上面临的压力,可能会让财政少支出几万亿元的基本养老基金。
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何平算了一笔账。假定从2003年起,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企业普遍建立起企业年金制度,企业年金积累在未来20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9%,总积累额就将达到4.75万亿元。国家在缴费和投资回报两个环节免税,累计减税总额在2020年将达到9480亿元。这表明,国家每减少1元税收,可使企业年金增加5元的积累。
遗憾的是,税收优惠需要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以外的政府机构全力配合,而财政部对此仍未表态。对税收政策抱太大希望已不现实,企业对参与企业年金计划也就不那么急切了。
据管理咨询公司翰威特新近公布的《中国企业年金市场调查报告》显示,虽然超过70%的被调查企业都表示有提供企业年金计划的打算,但真正为员工提供企业年金者仅占30%。需要指出的是,此次参与调查的400家企业中,超过80%是外资企业,其中上海企业占了52%。如果把报告结果推广到整个中国,30%这个数字必然要大打折扣。
但对于这个数字也是仁智各有所见。对金融机构来说,它们对那70%也抱有浓厚兴趣。
画饼之争
目前,人们所想望的中国企业年金市场还近乎是一张画出来的饼,但是,各类金融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从这个阶段就开始了。因为当它能成为真饼时,带来的利益确实很诱人。
按照《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第八章《收益分配及费用》规定,金融机构担任企业年金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以及投资管理人,可分别获得相应的费用收入(具体收费细则详见配文)。
虽然目前几项管理费收入合计最高比例也不过1.8%,但是企业年金的市场容量和发展速度蕴藏着巨大投资机会。专家分析,未来企业年金每年的增长规模将会达到1000亿元,在2010年总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2030年达到1.8万亿元。
如果按照这样的规模、这样的发展速度和1.8%的管理费收入比率计算,每年中介服务机构可以从年金增量资金中获利18亿元;在2010年以后,每年年金市场可以为中介机构提供超过180亿元的收入。更加吸引金融机构的是,企业年金是一种长期资金,比较稳定;追求安全性甚于回报率,操作风险相对较小;由企业发起,获取成本小于公募基金。
无怪所有的金融机构对此都虎视眈眈!
到目前为止,在中国有限的企业年金市场中,保险公司是最大的赢家,并且积累了大量客户资源和产品经验。截至2003年,国内保险公司经营的退休金类产品已达110个。产品包括传统的团体年金保险和个人年金保险,分红团体年金产品和分红个人年金产品以及万能保险和投资连结保险。
在探讨这背后的契机时,泰康人寿保险公司副总经理马云分析道:首先,保险公司已经开发了符合企业年金产品形态要求的基金式产品,如投资连结保险产品;其次,保险公司通过对寿命的精算,可以设计出终身年金保险产品,还可以附加意外、健康保障,保证个人终身的财务稳健;此外,在IT系统、销售和客户服务等方面也具备优势。
在保险行业,领头羊当属中国人寿以及平安寿险,势头最猛的则是后来者太平人寿。
2003年夏,平安和中国人寿分别与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正式签署了企业年金保险框架总协议,两家保险公司以统谈分签的形式,成为中国电信集团总公司下属各省分公司唯一指定的两家企业年金的受托人和账户管理人。此次的企业年金统括计划约在8亿元规模。在此之前,平安已经拿下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的企业年金业务。
美国著名的金融IT联邦――SunGard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史格特・苏德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国外养老保险基金的发展轨迹,也几乎都是保险公司占有最初的先机,而以后,最大的饼却基本被银行和基金切走。为此,SunGard在面对这块在中国将起的新市场寻找合作伙伴时,首先看中了在保险业和银行业都有相当资源的高伟达集团。目前两家正在合力打造中国企业年金高端核心业务系统。
相比起保险公司开始把自己武装到牙齿的优势来,其它金融机构显然是落后了。但这并不妨碍基金公司自信地认为,自己在企业年金市场拥有最强的后发优势。虽然当前,以博时基金、融通基金等为代表的基金排头兵的企业年金业务还基本停留在研究阶段,然而,作为资深企业年金专家的何平,一直对博时基金在企业年金市场研究中所做的贡献赞不绝口。
据博时公司负责人介绍,自2000年开始,博时就分别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劳动保障报》社以及国外机构等单位合作,完成多项研究报告。其中包括《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测算与管理》、《对全国社保基金投资与风险管理的建议》、《保险资金中基金连锁产品的设计与分析》以及《中国企业年金制度与管理规范》等一系列有关养老基金投资管理及风险控制问题的专题研究报告。为此,博时在资金上、人力资源上做了大量投入。基金公司瞄准的,主要是企业年金受托人以及投资管理人。
证券公司也是企业年金市场不可小觑的一股力量。据悉,申银万国、海通、国泰君安、华夏、大鹏、湘财、银河等十几家券商已经从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分得了理财蛋糕,而湘财、国信、大鹏等3家券商则在为深圳企业年金中心理财。争取成为区域性社保资金和企业年金的投资管理人,是许多券商今年调整资产管理业务的战略重点之一。
由于企业年金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的信托关系,信托公司成为企业年金受托人中最顺理成章的人选。由于基金本身就是标准化了的信托产品,国外的养老保险基金才有了今天的波澜壮阔。但国内的信托业正面临业务定位不清的尴尬。所以,真正在企业年金领域有所动作的似乎只有中信信托投资有限公司。
据了解,1999年,中信集团开始在集团内部实行企业年金方案,中信信托投资公司负责管理其相关业务。2001年,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提议下,中信信托引进、更新系统,作为企业年金信托模式的试点之一开始运行,瞄准的是账户管理人和受托人。中信如能获准成立金融控股集团,无疑将会给其高调进入企业年金市场带来更多资源。
在企业年金的这张大饼中,受托人的利益最大,因此各金融企业会为此打破头。但是,如果说到企业年金资金的托管人,银行则是天然人选。尽管这块饼没有受托人的饼大,但它近乎是块独食。然而,银行似乎还不仅仅满足于托管人。
2003年5月,招商银行正式成立了企业年金管理中心。今年3月20日,招商银行与美国国际集团(AIG)旗下的友邦保险就合作发展中国企业年金业务在北京举行签约仪式,双方的合作将主要涉及企业年金账户管理、资金流向的监控以及年金投资。中国工商银行新近也专门成立了企业年金部。已经有券商表示,“银行一动,我们碗里的肉肯定要少了。”
什么是第一桶金?
尽管众多金融机构在企业年金市场的竞争已经渐趋激烈,但现在看来,在企业年金市场挖到第一桶金的,却未必是金融机构。按照目前两个《试行办法》的规定,现有金融企业必须在机构设置、人员配置以及IT系统上进行相关改造和投入,才能没有障碍地参与市场竞争。而要想达到盈亏平衡甚至盈利,则有待于市场规模的增大。
针对企业年金市场的规则制定,郑秉文坦言:“我们在考虑企业年金配套环境的时候,当时首先想到的是资本市场本身的素质问题。”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却发现,企业年金市场的许多初始环节尚属空白。而率先填补这些空白的,将成为中国企业年金市场最早的受益者。
■ 企业方对于企业年金的认识存在空白
作为企业年金计划的发起人,企业的主要职责是制订年金方案、按规定缴纳企业年金基金、并定期免费向受益人和监管人提供年金方案、财务报告等信息。其中,制订年金方案、确定方案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实际上,目前真正了解企业年金及其相关运作模式的企业可以说是少而又少,能够独立完成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则更加凤毛麟角。设计企业年金计划是一项相对专业的工作,仅凭企业自身完成,难免出现纰漏,并且成本比较高。这时候,企业需要相关的咨询服务。
能够填补这个空白的,是包括保险公司、基金公司在内的众多金融机构。他们大多对企业年金市场觊觎已久,从事相关研究的时间也比较长,有一定的专业人才储备,能够为企业提供必要的咨询服务。但这种服务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客户的年金基金,收费与否尚无定论。
无疑,只要能够提供相关咨询业务,则一定能够从中获益。翰威特管理咨询公司是国际知名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也是美国最大的独立账户管理人。该公司企业年金业务负责人谌槟介绍,虽然企业对于开展年金计划尚存疑虑,但是都非常渴望了解,该公司近期开展的一系列相关培训在市场上颇得好评。受此鼓舞,翰威特针对企业而开展的企业年金计划咨询筹备也已在紧锣密鼓之中。
■ 企业年金核心业务系统存在空白
企业年金的核心业务系统主要是账户管理系统和投资管理系统。目前,虽然银行、保险公司的IT系统都具备了比较强大的账户管理功能,但是能够适应不同业务运作主体、不同投资要求、不同客户群、不同养老金产品、不同雇员福利类型而提供多种产品及服务的账户管理系统还几乎没有。聪明的IT厂商已经瞄准了这个机会。
中国人寿最大的IT服务提供商高伟达公司日前正式宣布,该公司已和著名的金融系统公司SunGard结成伙伴关系,将SunGard公司企业年金管理软件引入中国。高伟达图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抢占中国企业年金IT市场的最高端。
另据苏德伯介绍,SunGard拥有能广泛支持多个不同国家、不同养老保险业务模式的技术和经验。“我们的养老金管理系统是世界上少有的能把DB和DC养老保险计划都集成在一个平台上进行综合管理的系统。现在,全球9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项目都运作在我们的系统之上,该系统管理着包括将近6000万个参与者的各类养老金计划,其中美国联邦政府一只最大的退休金计划便运行在我们的系统之上,仅此单一计划的参与者就达到550万人。”
看来,在中国的企业年金市场边上,已站满了帮助送礼的各类服务人员,围满了分切中介画饼者。现在大家最关心的是――礼物什么时候能做好?受礼者什么时候能出现?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别人都无能为力了,还是要政府为此再多努把力。■企业年金和企业年金基金
■ 企业年金
就是通常所说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它是企业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政策自愿实施的一种补充性养老保障制度。这一制度安排在明确企业出资的前提下,也鼓励个人负担一部分费用。企业和个人缴费实行基金完全积累,采用个人账户管理,实行市场化管理运营。个人账户归个人所有。职工流动时,个人账户基金可以随同转移。
■ 企业年金基金
是指根据依法制订的企业年金计划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运营收益形成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
DB计划与DC计划
■ 待遇确定型计划(Defined Benefit,简称DB计划)
雇主主要负责缴费并全权负责在资本市场对其投资增值的事宜,不管盈亏,都要按事先基本确定好的固定数额来支付给雇员退休金。1973年发生石油危机以后,资本市场的滑坡为绝大多数雇主带来了财政负担,使相当一部分陷入危机。
■ 缴费确定型计划(Defined Contribution,简称DC计划)
一种完全积累类型的退休金计划,由雇主和雇员共同缴费,雇员自行决定投资方式(主要通过基金管理公司)。雇员退休时领取到的养老金完全取决于其个人账户内以往的缴费及其投资收益。
与DB相比,DC型计划的最大特点是将资本市场投资收益的风险分散在雇主和雇员双方的身上,从而减轻了雇主单方面的责任。
这里已不再是乡间土路
随着5月1日两个《试行办法》的执行,我国的企业年金有了较为明确的蓝图
本刊记者 柳瑛/文
在众多企业年金的关注者看来,他们等待两个《试行办法》的出台已经等了太久。尽管乘车的人大多还要观望再观望,但是,这里已不再是乡间土路。
千呼万唤
我国关于企业年金最早的相关法规,当属国务院1991年颁布的第33号文件。文件中指出:“国家提倡鼓励企业实行补充养老保险,并在政策上给予指导。”之后,《劳动法》和国务院、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相关文件法规都只作出了鼓励的姿态。
真正让金融机构对企业年金伸长脖子的,是2000年国务院第42号文件。该文件用“市场化运作”、“基金完全积累”、“个人账户”这三大关键词,大致勾勒出政府对于企业年金的定位,这一定位与国际上通行的企业年金制度如出一辙。
大量的资料表明,在多数发达国家,企业年金体系汇集了巨额民间资金流量,被合理地引向养老保障、资本市场等轨道,对于减轻各国政府的财政收支压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培育金融机构、发展资本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
有资料显示,1999年全球积累的(私人)养老基金资产已经达13万亿美元,其中相当的部分同企业年金体系有关。在发达国家,例如美国,1991年个人20万亿美元金融资产中,私人退休基金的规模就占将近30%。到1999年,其各类退休基金的资产总额已近8万亿美元,相当于同期GDP的近80%。
而相比之下,中国的家庭个人金融资产结构严重失衡,80%左右表现为银行储蓄存款。理论上,这10万亿元的银行存款有相当一部分,可以以企业年金的方式参与资本市场运作。
42号文件的颁布,可以说基本解决了企业年金进资本市场的放行问题。对于许多从那时起就开始摩拳擦掌的金融企业来说,剩下的只有怎么进的问题了。但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一等,就是4年。
据参与制定两个《试行办法》的某内部人士介绍,其实早在1998年,《企业年金投资管理办法》就已经开始着手制定,“2000年基本上已经完成。但由于财政部、社会保障部、国家税务局以及证监会等在有关问题上未能协调好,导致法规迟迟不能出台。”
2003年初,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所长何平也曾透露,有关企业年金的规章在经历了一年多的征求意见后,各方在关键性条款上已经没有争议。据悉,2月23日,《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即由劳动保障部、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四个部委联合会签完毕。
但是,一直到2004年4月底,这份全文不过11章共69条的《基金管理试行办法》才正式面世,可以称得上是“千呼万唤始出来”。
另有消息称,一份关于“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实施细则”的文件尚在炉中,该细则对各经营主体的资格、合法性等将有进一步明确的界定。
蓝 图
随着5月1日两个《试行办法》的执行,我国的企业年金有了较为明确的蓝图。我国企业年金管理框架将包括6个主体和两层法律关系。6个主体分别为:受益人、委托人、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两层法律关系为信托关系和委托关系。
一个完整的企业年金计划流程是:
■ 符合条件的企业作为委托人,发起年金计划,制订年金方案,并委托受托人执行年金方案;
■ 受托人可以是企业内部年金管理理事会,也可以是专业法人机构,负责按照企业年金方案选择适合的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和托管人,制订投资策略,接受企业以及受益人缴费以及代为发放年金。受托人按照受托企业年金规模收取不超过0.2%的管理费;
■ 账户管理人接受受托人委托,代为管理年金基金账户以及提供相关服务,并收取账户管理费,每户每月不超过5元;
■ 托管人接受受托人委托,按照合同开设并设置年金账户,确保企业年金资产流向正确;根据受托人指令,向投资管理人分配企业年金基金财产;根据投资管理人投资指令,及时办理清算、交割事宜;提供相应的核对服务,收取不超过0.2%的托管费;
■ 投资管理人接受受托人委托,操作具体投资事宜,收取不超过1.2%的管理费。
其中,受托人注册资本不得少于1亿元人民币,且在任何时候都维持不少于1.5亿元人民币的净资产。账户管理人的注册资本不少于5000万元人民币,并具有相应的企业年金基金账户信息管理系统。托管人净资产不少于50亿元人民币。投资管理人中,综合类证券公司的注册资本不少于10亿元人民币,且在任何时候都要维持不少于10亿元人民币的净资产;而基金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或其它专业投资机构的注册资本不少于1亿元人民币,且在任何时候都要维持不少于1亿元人民币的净资产。
市场人士分析,按此规定,各机构进入年金市场的门槛并不太高。因此可以预见,未来市场上的争夺将异常激烈。并且由于《试行办法》只规定了各个岗位的条件、要求以及职能责任,而没有具体规定每个岗位参与者的身份,所以不同参与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多变的组合。也就是说,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市场情况、风险和收益对比,选择成为企业年金计划中的某一角色或者同时承担多种角色。
比如,受托人可以是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证券公司或者专业养老金管理公司,而他们同时也可以选择账户管理人。商业银行通常作为托管人角色出现,但是也可以充当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则圈定为综合类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
其中受托人的角色,因其负责选择、监督、更换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以及其它中介服务机构和制订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策略,并具备账户管理或投资管理业务资格,可以兼任账户管理人或投资管理人,“权力”和灵活性都比较大,所以将是各机构眼中最香甜的一块“奶酪”。
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社会化的运作规范,企业年金具有了不同于基本社会养老保险的另外一种属性。用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郑秉文的话来说:“社会保障主要是一个财政问题,而企业年金则完全是一个金融问题。”
“转 正”
其实,早在两个《试行办法》颁布以前,我国已经有了一定规模的企业年金市场。按照劳动保障部的统计,2003年,全国现有企业年金总量超过300亿元。
在操作模式上,企业年金主要可分为3种:企业自办、社保机构经办以及保险公司经办。业内人士指出,这3种企业年金的操作模式其实均和《试行办法》有出入,因而只能算作“准企业年金”,均面临“转正”问题。
第一种模式:企业自办
企业自办年金多见于大型企业集团或行业单位。企业根据集团内部或行业内部相关制度进行年金规划,内部成立相关管理部门,独立进行企业年金收、支、管理,资产投资往往交由企业财务公司或委托给相关金融机构,资金流向大多为银行存款、国债等固定收益产品,投资效率往往不尽人意。2002年电力、邮政等行业年金基金投资收益率为3.2%。
由于没有清晰的职责划分,企业或行业内部难以形成独立的企业年金管理体制和有力的监督体制,存在着企业挪用和损害企业年金资产的风险。
第二种模式:地方社保机构经办
社保机构经办企业年金是目前最常见的企业年金运作模式。企业将企业年金基金统一交给地方社保机构,由其统一掌管,统一委托投资。但是,由于地方机构既要管理基本社会保险,又要管理企业年金,受到诸多体制上的限制,效率不高。据相关部门的调查,地方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回报率仅为1.34%。
社保机构经办企业年金的一个典型代表是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也是地方社保经办模式中最接近市场化运作的一种。
据多家媒体报道,上海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下设福利保险处,并设有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专门管理企业年金事务。到2002年底,该中心管理的企业年金规模约50多亿元。上海企业年金发展中心将企业年金基金委托给经过筛选的当地券商,由它们负责投资运作。在这种合作关系中,上海年金发展中心扮演了类似受托人的角色,接受企业委托,负责选择投资管理人―券商以及托管银行。
上海一证券公司则向记者证实,该公司的确曾经办理过上海企业年金管理中心数亿元的委托理财业务。“投资时主要遵循社保基金类似的规定,但没有什么偿付能力要求,有的地方甚至根本没有个人账户。”
《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实行之后,地方社保的企业年金管理机构将面临两条出路:一是索性将基金还给企业,退出年金市场,专心管理基本养老保险;二是彻底脱离与政府之间的脐带关系,增加注资,以独立法人资格的年金管理机构参与市场竞争。
第三种模式:保险公司经办
保险公司经办企业年金是近年来最常见的,也是企业年金3种操作模式中最为市场化的。企业通过购买保险公司的年金型团险产品,为企业员工提供基本养老保险以外的补充保险。但此年金非彼年金,保险公司也面临年金“转正”。
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所长何平指出:“《企业年金基金试行办法》是建立在信托关系的基础上,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间是一种信托关系。而保险公司销售年金产品,是基于合同关系。一旦合同确立,年金基金即划归为保险公司资产,有可能因为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而遭受损失。”
因此,保险公司若要充当受托人,需要成立专门的企业年金管理公司。而保险公司由于受《保险法》限制,目前还不能进行投资管理。如果它们想参与投资管理,则需要通过成立资产管理公司或专业的企业年金公司来运作。
目前,已有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成立了资产管理公司,其它保险公司则更多地寄希望于成立专业年金管理公司。
两个《试行办法》的出台,无疑给正在探路的金融机构指明了新的方向,拓宽了道路。
信托型年金制度为首选 ――欧美企业年金制度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郑秉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
目前,世界上企业年金的法律组织形式主要有信托型、契约型、内部型、公司型、互助型和基金型等多种形式。信托型主要流行于讲英语的国家,如英国、美国、澳洲和爱尔兰及其英国的一些前殖民地国家;我国香港地区采取的也是信托型。而欧洲大陆国家采取的是互助型、内部型和公司型等,各具千秋。
当前,我国实行的也是信托型企业年金制度。总的来看,信托型与我国目前资本市场的条件和经济环境更相匹配,好处很多:第一,投资管理架构决定了其安全性更可靠一些;第二,流动性更适合于我国企业的具体情况;第三,收益性可以得到更有效的保障;第四,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较大催生和刺激作用,可以加快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而繁荣的资本市场又会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企业年金的发展,从而带来更加可靠的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
若仅就资本市场和企业年金的发展来说,上面的第四条意义最重大。
欧美(这里的“美”特指那些讲英语的几个国家)采取了不同的年金制度,其效果也迥然不同,对资本市场的要求或发生的作用当然也截然不同。一个公认的事实是,美国等讲英语国家的年金制度非常发达,资本市场也很发达;相比之下,欧洲的情况就逊色一筹。可以说,信托型企业年金的制度选择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一切,甚至包括公司的治理结构等。
1. 从企业年金发展看,信托型制度对其有巨大推动作用
在其它制度假定不变的前提下,信托型制度可以产生三个巨大的“制度压力”,推动和迫使企业年金在短期内迅速发展起来,从而形成一个“非间接市场”。这是讲英语国家企业年金发展迅速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一个制度压力:发起人雇主的利益与受益人雇员的利益相分离。这是信托制的核心。它要求基金必须是“外包式”的,即在市场上操作年金的几个机构之间形成一个制衡的协议关系,资产的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监管权等都是相对分开和独立的,从而使市场的发展比较完善和均衡。
第二个制度压力:保护受益人利益,以法律的名义固定下来,受益人的获利目标至高无上。而在其它制度类型里,这个命题始终是存有争议的。但此命题对资本市场则可成为一股强大的群体监督力量。
第三个制度压力:在养老基金资产的管理与投资过程中,各种专业化金融机构的内控与外控措施与结构不断得以优化,它们各得所需、各享其利,不断发展成熟,为资本市场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在欧洲大陆,非信托型年金制度所形成的是“间接市场”。
以荷兰为代表的契约型:提供商是混业经营的金融联合体,它们直接与企业雇主取得联系;董事会成员间相互兼职,许多最大的养老基金既是金融业的消费者,同时又是金融服务提供商;而账户管理服务和投资管理服务在许多情况下也都是由同一个金融机构提供。
以德国的“内部型”和瑞士为代表的“公司型”:养老基金与银行和精算公司具有长期的业务关系。作为发起人的雇主,其本身对养老基金金融服务的提供就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欧洲国家不过是在最近10年才在那些相关“厂商”之间形成了金融服务业,但也仅仅是长期伙伴之间的一个“内部市场”而已。
相比海外,我国的年金制度还几乎是空白,覆盖率仅为参加强制性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人口的5%~6%。在基本社保制度缴费率居高不下时,自发的市场供求关系难以形成。加上国内的资本市场又不发达,10多年的经历已证明,自发“诱导年金消费”的力量在中国很难形成。因此,信托型年金制度必将成为推动和“诱导”中国企业年金发展的最重要途径之一。
2. 从资本市场发展看,信托型企业年金的投资信条客观上对其具有促进作用
企业年金投资决策的基本信条有三个:
第一,它要求资产与债务之间保持平衡。例如对“年轻”的养老基金,即那些受益人主要为当前就业者的养老基金来说,其债务预期较长,为使其回报率最大化,一般来说都采取积极的投资策略,偏向于投资股票等。而对于那些“年老”的基金,即当前受益人为退休者居多的基金来说,它更关心的是当前的债务平衡问题,而不是未来,所以它的资产分布多为固定收益型产品。多样化的投资要求,决定了资本市场的发展必须是多层次的,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企业年金的投资需求。
第二,风险管理基本是通过分散化投资来实现的。在投资产品既定的前提下,风险管理是投资管理的核心问题。所以,现资理论(MPT)是投资决策的重要指南:风险主要来自产品组合,而资产组合的关键在于对投资产品的需求和对投资管理人甚至基金经理的选择。这就客观地存在着一个“经理市场”的巨大需求,促使高管人才市场的发展。于是,CEO、精算师、计划师、设计师、咨询师、会计师等各种中介机构便如雨后春笋而出。
第三,成本管理几乎完全是通过金融服务市场来实现的。对养老基金来说,其规模越大就越关心成本控制问题。成本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投资管理人的规模。目前,公司规模少见多元化倾向,而主要呈现向两极端发展的趋势。一个极端是投资管理人偏好追求规模效应,因为投资管理人的规模越大越受顾客欢迎,可以在享受规模经济的同时提高抗风险的能力。另一个极端倾向是,小型基金管理人始终占有比较固定的市场分额,其发展空间很稳定。这是因为小型管理人的优势是专业化程度比较高、经验多、信息灵通,其报价也很有竞争力,因而回报率也比平均回报率高一些。所以,在英语世界里,中型投资管理人的市场回旋余地似乎不大,因为中型公司既没有规模经济优势,又没有单位成本生产最低的专业化水平。这就是为什么几乎所有最大的金融机构都出现在美国,而欧洲始终是不大不小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资本市场只有10多年历史的中国来说,没有资本市场,就等于没有企业年金;而要发展资本市场,就必须要首先选准年金的制度类型。正是从这个角度看,信托型年金制度可以推动中国资本市场走入良性发展,并尽快成熟。
3. 从信托型制度与资本市场之间的关系来看,它们之间可实现良性互动
广义来看,信托型制度可以极大地刺激新型金融产品诞生和新兴金融机构的发展。这是因为在资本市场与企业年金之间必然出现有效率的金融服务供应商,而后者必然将前二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之息息相依。
有人这样描述说,全球资本市场的表现都与机构投资者即养老基金及其委托机构的决策有着拉近关系。相反,在欧洲,它们之间拉进关系的要求并不十分强烈。这导致那些过度依赖银行业和“内部市场”的国家的创新性比英语世界差一些。甚至像德国和瑞士等,就不得不经常从伦敦和华尔街购买大量的咨询业务和先进的产品设计。
创新性必然对风险资本提出巨大的市场要求,而风险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与养老金金融机构作用的不断膨胀也是息息相关、相辅相成,它们共同推动了金融市场的发展。这也是英语世界的重要经济特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