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1 17:36: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医基础理论病因学说,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医学的干预,当代疾病谱发生了极大变化,新的、错综复杂难以治愈的疾病日益增加,为中医药学认识、治疗疾病不断提出挑战。近20年来毒邪学说作为中医病因学说的一种,受到广泛关注,但其发展应用中也存在诸多不足,现分析如下。
1 毒邪学说的发展概况
毒邪作为中医病因学说之一,从《内经》时代开始,即已奠定了其理论基础,后世医家多有充实与发展。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临床实践的发展和现代病理机制研究的深入,对传统毒邪的认识得以深化和拓展,大量的研究成果面世,内容包括毒邪的界定、历史沿革、病邪性质、致病特点、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方面。近3年来,有关文献主要集中在毒邪致病的机制探讨方面。毒邪学说已成为现代病因学与治疗学研究中新的视点与热点。但经过20多年的发展,毒邪学说经历了兴起、昌盛,但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甚至有悄然沉寂之势。究其原因,涉及了从中医疾病观到当代疾病谱变化的方方面面。
2 毒邪学说的困境与分析
2.1 与疾病可知、可治理论的矛盾 《内经》不仅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也缔造了中医学的疾病观。目前大家所公认的“疾病可知、可治观”,即由《灵枢》的“拔刺雪污论”发展而来。《灵枢·九针十二原》曰:“今夫五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刺虽久,犹可拔也;污虽久,犹可雪也;结虽久,犹可解也;闭虽久,犹可决也。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说也。夫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由“拔刺雪污解结决闭论”奠定的“疾病可治、可知观”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历史观的,在2 0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有效地指导着医疗实践,取得了有目共睹的累累硕果。但疾病的可知是有限制的,受限于特定历史时期的科学技术水平。疾病的可治性是有条件的,要受到患者机体的承受能力、依从性、疾病的发展阶段、医者的专业水平、医疗技术的现状等各种条件的影响。《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曰:“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即全面地论述了影响疾病可治性的诸多因素。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更是从医家、病家、旁人、药中、煎药5个方面总结了100种影响疾病治疗的不当言行。随着时代的发展,诊断技术的进步,人类寿命的延长,疾病谱的改变,新的疾病、新的医学难题不断涌现。在特定历史时期内,特定疾病的不可知、不可治,成为无法回避的事实。如果忽略了这些因素,来考察毒邪学说的作用,会发现毒邪学说对临床缺乏有效指导,一种对实践没有有效指导作用的理论,当然不会被看作好的理论。
2.2 辨证论治体系的缺失 纵观中医学2 000余年发展史,一种学说的确立,均以相对完善的理法方药体系,亦即辨证论治体系的形成为标志。以温病学为例,其学说萌芽于《内经》、《难经》、《伤寒论》,发展于唐宋元明,形成于清。其形成即以叶天士《外感温热病篇》确定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体系为标志。而《中医脑病学》不能脱离《中医内科学》独立,正是因为其辨证论治体系还是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腑辨证体系。一种产生于临床实践的中医学说,只有当其可以据之以立法、组方、遣药,即指导实践时,才可称作完善。毒邪学说在理论上已基本完备,毒邪的内涵与外延、历史沿革、病因病机演变、临床特征、涵盖的疾病种类与预后等已阐明。但确定为毒邪致病后,应采用何种治则治法,选用何方,或如何组方,方中如何加减用药,基本上是空白。这也是导致毒邪学说逐渐没落的重要原因。
2.3 涵盖疾病谱的难治性 毒邪学说涉及的疾病范围广,种类多,涵盖了内外妇儿各科,有广义疾病范畴如心系疾病、恶性肿瘤,常见病、多发病如急性脑血管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少见病、疑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肝豆状核变性、成人斯蒂尔病,危重急症如急性心肌梗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还包括放射性肺炎、化疗毒副作用、运动性疲劳等难以归类的疾病,总数超过100种。上述疾病,或多或少的具备迁延性、复杂性、难治性、致残性、致死性等特征,无论现代医学还是中医学,在治疗这些疾病时都有束手无策的无奈感,其中很多疾病根本不存在治愈标准。
3 毒邪学说的前景展望
随着时代的发展,诊疗技术的进步,人类寿命的延长,疾病谱的改变,医学观念的改变,新的疾病、新的医学难题不断涌现。新的医疗实践,提出了诸多全新的问题,中医学理论在认识、分析、解决新问题方面的不足难以回避。虽然毒邪学说存在诸多不足,却因临床实际的需要而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甚至有泛滥的趋势。要规范毒邪学说的发展,拓展辨证论治的适用范围和能力,应当为毒邪学说准确定位并将之有机融入中医基础理论中。
3.1 毒邪的中医病因病机定位 目前比较公认的看法,毒邪有内外之分。一般认为外毒指由外而来,侵袭机体并造成毒害的一类病邪。内毒是指由内而生之毒,系因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失常,使机体内的生理产物或病理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蕴积体内而化生。内毒多在疾病过程中产生,既能加重原有病情,又能产生新的病证,多标志着疾病进入危重阶段[1]。因而外毒可归入外邪中疫疠之邪的范畴,内毒可与痰、瘀并列作为特殊的内生病邪。虽然毒邪可由六化生,或与痰、瘀并见,但多同时具备猛烈性、火热性、传染性、特异性、顽固性5个特性[2]中的3个以上,且毒邪决定着病情的发展方向与预后,因而毒邪作为独立的致病因素更符合临床实际。外毒致病,多损伤皮肉筋脉,并出现神志异常,与肺、心、肝关系密切。内毒之生,多与肺之宣肃、脾之运化、肾之开合异常密切,故应主责肺、脾、肾三脏。
3.2 中医治疗学研究 毒邪为病,其治当以祛除毒邪为主,兼以扶正。故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分别适用于不同阶段,但吐法当今近于不用,温补二法在毒邪炽盛时有助邪之弊,故祛毒治法,以汗、和、下、消、清为常用,其中汗、下使毒邪有出路,和、消、清可认为是广义的解毒法。有了治则治法的指导,进一步应探讨针对毒邪为病的方药,虽然关于具体疾病的辨证论治内容丰富,但在普适性方面不足。今后的研究,首先应整理具有解毒祛毒功效的中药,因《神农本草经》朴实有验,可从此入手。其次,整理发掘具有解毒作用的方剂。但毒邪学说真正成熟的标志,应该是超越西医具体疾病的藩篱,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出现如同王清任诸逐瘀汤之与瘀血学说的系列方剂。
4 小结
适应时代的要求,在短短20多年间,毒邪学说以其顽强的生命力,获得了长足进步,为当代中医药辨治层出不穷的疑难疾病,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但毒邪学说的理论体系尚未最终形成,当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的理法方药体系真正构筑起来的时候,中医药学防治疾病将再获利器。
参考文献
[1] 李运伦.毒邪的源流及其分类诠释[J].中医药学刊,2001,19(1):44-45.
《中医内科学》教学任务主要是建立和培养学生中医内科临床的思维能力。鉴于《中医内科学》教材部分内容陈旧,加上长期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缺乏主动性,也影响了学习的兴趣。因此,改革《中医内科学》课堂教学,焕发课堂的生命活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临床综合素质,是目前《中医内科学》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探究式教学法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讨论为形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临床思维能力为重点的一整套教学方法。笔者将探究式教学法运用到本校2005级和2006级中西医结合班《中医内科学》的教学,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就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与同行探讨。
1 激趣引题,深入探究
《中医内科学》的历史沿革部分,主要阐述对疾病认识的发展过程,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指导性材料,因而在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沿革内容枯燥,部分学生认为可学可不学,因此,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采用激趣引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分析各个历史时期对病证认识的进步性与局限性,结合已经掌握的知识,让学生讨论并提出各自的观点。如在“中风”一节中,笔者提出“历代医家对中风的病因、病机、病证及治疗方面是如何认识的?你们认为最具影响的认识在哪方面?今天看来还有哪些局限性?需要做哪些补充?”等问题。学生积极阅读教材,讨论热烈,大部分学生给出了各自的答案,最后笔者进行归纳总结,指出历代医家对中风病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随着认识的提高,各时期对中风病的认识在不断地深入和完善,如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为多,多以“内虚邪中”立论,治以疏风散邪、扶助正气为主;唐宋以后,中风主要以“内风”立论,成为中风病因学说的一大转折,对现代治疗中风也产生了很大影响。最后,学生讨论热烈,提出了“内风和外风能否兼夹导致中风病?风为六之一,除了大家熟知的中风、中暑之外,是否还有中寒、中湿、中燥和中火?现代医学对中风是如何认识和研究的?”等问题,激起了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大胆创新的探索热情,为进一步学习、研究中风病打下了基础。
2 师生合作,共同探究
病因病机部分内容比较抽象,牵涉到中医基础理论,特别是脏腑的生理和病理等相关内容,掌握好这些知识,才有利于从根本上理解病因病机,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打下基础。笔者将探究式教学法运用到该部分的教学中,从整体上把握各类疾病的病因病机特点,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其自主性。在探究中把学、思、疑、问结合起来,做到在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促进学习。对于普遍性问题,在课堂上师生共同探究解决;对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安排学生课后合作探究,留到下一节
课解决。如在讲解“咳嗽”一节时,部分学生对咳嗽与肝、脾及肾有关不好理解。笔者提醒学生,“能否找出四脏相关的共同物质基础?肺与肝、脾及肾是否存在有一个共同的病理基础?”经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大部分学生很快就联系到“气”,气使得四脏在生理上相互依赖,病理上互相影响,气的病理变化是四脏与咳嗽相联系的共同物质基础,咳嗽是四脏气病理变化的一个方面。通过讲述气的生理及病理特点,结合脏腑与气的关系,学生从总体上把握了咳嗽的病机要领,对病因病机的分析能力提高了。
3 辨识比较,强化探究
证治分类部分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尤其是对证型的辨识及方药的选择方面,由于症状交叉、重叠较多,要抓住要点,辨识清楚,并不容易。笔者首先对某病证相关脏腑的生理和病理特点作简要归纳、概括。以病为纲、病证相为目,理清疾病证候主次,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要点。既避免了主次不分,又不至于遗漏主证。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探究,学会举一反三,分析较复杂的兼夹证型或变证。例如,在讲授“腹痛”的证治分类时,笔者提出:“如何辨识‘寒邪内阻证’和‘中虚脏寒证’引起的腹痛?选方用药上有什么区别?”大部分学生从腹痛的病史、疼痛性质、持续的时间、缓解的方式以及疼痛时伴随的症状等方面加以区分,掌握了这两个证型的辨识要点和处方用药的异同。有同学进一步提出“寒邪内阻和中虚脏寒证能否转化?若既有中虚脏寒又兼有寒邪内阻,可能出现什么症状?又如何治疗?”等问题。通过探究式课堂教学,证治分类的教学内容得到了深化,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简化了教学难点,学生从探究中也获得了乐趣。
4 实践评价,探究反思
《中医内科学》的病案教学是学生去医院实习之前的“模拟”课,也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大量病案分析与研究,能更好地运用中医基础理论,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式教学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拓展了学生独立思维空间,巩固和扩大了知识面,吸收、内化知识的能力也增强了。笔者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手段,灵活地将探究式教学引入到医案的教学中,营造一个学生亲身临床的环境。如在感冒病案教学中,首先选用较典型的风寒、风热病案,先要求学生分析病案记录,各自写出病名、证型、治法和处方用药,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各自的治疗方案和依据,之后与名医治疗方法对照,找出自己的差距,这样学生对病案的理解加深了,也大大激发了学习热情,把“死”的医案学“活”了。用同样的方法分析气虚感冒、血虚感冒等兼证病案,使学生知常达变,了解临床疾病变化的复杂多变性。笔者体会到,病案的讨论、分析和横向比较,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还锻炼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基础知识与实际运用融会贯通,为尽早建立起正确的临床思维打下了基础。
5 小结
中医理论,通常称为中医基础理论,简称“中基”。它是以天人合一的叁个哲学观的整体理念与辨证论治、相似观(分形观)的循证观点为最大特色的祖国传统医学体系的基础与核心。中医基础理论的学说主要包括分形五行学说,藏象五系统学说(心系统、肝系统、脾系统、肺系统、肾系统),五运六气学说,气血精津液神学说(气:信息-能量-物质学三元-多元说),体质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及养生学说,分形经络说等,其中以藏象学说为核心,信息-能量-物质学说为基础,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并用于指导临床诊疗活动。
中药药性理论即是研究中药的性质、性能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有毒无毒等。
中药药性理论即是研究中药的性质、性能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中药药理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有毒无毒等。
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为药性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
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有些还具有涩味或者淡味,因而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
辛:“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
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
酸:“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苦:“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的作用。
咸:“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
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药物的归经不同,其治疗作用也不同。
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症为依据,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
“酸入肝经,苦入心经,甘入脾经,咸入肾经,辛入肺经。”
升降浮沉,指药物作用的趋向而言。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发散上行,沉是泻利下行。升浮药上行而向外,有升阳、发表、散寒等作用。凡气温热,味辛甘的药物大多有升浮的作用;凡气寒凉,味苦酸的药物,大多有沉降作用,花、叶及质轻的药物大多升浮,种子、果实及质重的药物,大多沉降。
毒性,古代常常把毒药看作是一切药物的总称,把药物的毒性看作是药物的偏性。基本上把毒性分为“有毒,无毒,微毒,小毒”。
现代所谓毒性一般系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
《素问?五常政大论》把药物毒性分为“大毒,常毒。小毒,无毒”。
《神农本草经》分为“有毒,无毒”。
《证类本草》、《本草纲目》分为“大毒,小毒,有毒,微毒”。
2 中医药指导体育运动的开始
体育运动训练过程中,特别是竞技类运动项目,运动员长时间经受大强度负荷,以至于身体在两个训练周期间不能完全恢复机能正常水平,表现出身体疲劳感加重,运动成绩不能维持在较高和理想水平。那么怎么样才能在不减小运动负荷的情况下,使机体疲劳程度较快恢复,保持理想的运动成绩哪?从中医药理论角度可以解释,中医认为运动性疲劳属于疲倦范畴,属于内伤不足之虚症,主要表现不同形式的虚症(脾虚、肾虚、气虚、血虚等)。张世明在对运动性疲劳的中医分型和诊断标准的研究时指出,运动性疲劳可分为形体疲劳症、脏腑疲劳症和神智疲劳症三种类型。其疲劳的本质是脏腑功能下降或失调和经血不足。姜文凯等把运动性疲劳分为:脾虚、肾虚、脾肾阴虚、脾肾阳虚、脾肾阴阳两虚。乔玉成根据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分型原则,将运动性疲劳分为运动性肾(阴虚、阳虚)、运动性脾虚、运动性肝郁、运动性肾疲、运动性心血型、运动性脾胃两虚。陈家旭提出,运动性疲劳与中医虚症有关外,还应注意肝郁,在运用中医药缓解运动性疲劳初阶段。
人们大多采用“黑箱子”理论去抗运动性疲劳,运用古典医学的记载指导中医在体育领域中的运用,比如说;抗疲劳生药常见的抗疲劳生药有陆生和水生两类。陆生抗疲劳生药主要有人参、构祀子、黄茂、花粉、猴头菇、西洋参、红景天、刺五加、阿胶、鹿茸、灵芝、金针菇等。水生抗疲劳生药主要有螺旋藻、中华鳖、蛤蚜等。这些我国传统的补益生药及其提取物,常被加人到抗疲劳食品中被广泛使用。但我国当时对这类生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对一些补益性生药未做抗疲劳功能评价便盲目地制成所谓的抗疲劳食品投放市场,一些抗疲劳物质虽已被确认,但其功能因子尚未确认。有些抗疲劳物质的功能因子虽被确定但其他化学结构尚未明确。也有很多研究把以上考疲劳的中药进行了扩展,有人通过实验探讨了海洋生物药尖海龙、三斑海马、牡垢、龟板、刺参、海星黄、螺旋藻、海带的抗疲劳作用。结果表明,这八种生药均能不同程度地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有效降低游泳后血乳酸含童(p<0.05或p<0.01),证明有推迟运动性疚劳出现和促进麦劳恢复的积极作用。
3 中医药在体育领域运用的现状
在现阶段人们更加想突破“黑箱子”理论的瓶颈,更想进一步搞清楚单味中药或者复方中药能够缓解运动性疲劳,提高运动成绩的机制原理。所以有很多学者尝试着,中医理论(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五行学说、藏相学说等)能和西方的学说(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系统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有意的结合,试图搞清楚中医药能够抗运动性疲劳的真正机制。也有人将人体的各大系统分开(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运用先进科技仪器(核磁共振成像、色谱仪等)来探测机体体内在中医药干扰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进而从分子水平上掌握变化规律。
比如说;通过用八子补肾胶囊对男子足球运动员赛前准备期和比赛期血液生化指标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服用八子补肾胶囊受试者实验后体重血清睾酮(T)水平和耐力运动成绩未见明显变化;体脂重量和体脂率较实验前明显降低,无氧功率显着提高(P<0.05)。服用对照胶囊受试者实验后体重、血清T水平和耐力运动成绩明显下降(P< 0.05),但体脂重量、体脂率和无氧功率未见明显改变。最后表明服用八子补肾胶囊能在运动员赛前准备期和比赛期间保持体重、减少体脂重量和体脂率,维持运动耐力并提高无氧运动能力,维持运动员血清睾酮水平稳定。还有就是,运用实验法确定HiHiLo对古典跤运动员减控重的效果以及对T/C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古典跤运动员减控重期间维持运动能力的新的训练模式。结果显示:高住高训低练模式对古典跤运动员减控体重
有着积极的作用,且对运动员运动能力的维持也优于传统的减控重模式,提示这种减控重模式是可行的。 4 中医药在体育领域运用的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中西医药理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等学科理论的不断完善,先进科学仪器的陆续问世,能够清楚解释中医药作用机制原理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解释中医药原理能够更好的运用到体育领域中可以从以下两个途径开展。
4.1 利用代谢组学在中医药中的应用>
代谢组学与中医证候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原则,“证”是“论治”的起点和核心,是中医治疗的关键所在。由于代谢组学是对机体代谢事件的全面跟踪和评价,因此,中医证对疾病的描述与代谢组学对疾病的认识具有内在本质的相通性。徐舒等用基于核磁共振氢谱(1H-NMR)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肝郁证大鼠模型血清,发现乳酸、肌酸、葡萄糖、3-羟基丁酸、谷氨酰胺、磷酸胆碱、磷脂酰胆碱、不饱和脂肪酸等物质可代表肝郁证模型大鼠血清(下转第158页)(上接第152页)代谢组学特征,表明中医证候的生物标志物可能不是单一物质,而是差异物质的集合。李林等以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研究气虚血瘀证大鼠尿液,发现病变大鼠的肌氨酸酐含量增加,提示气虚证可能与肾功能异常有着密切关系。以上研究表明,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可将“证”的研究推向科学发展的前沿,是一种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中医证候学研究方法
一、中医膳食调护原则
中医膳食调护总原则包括平衡观和辨证施膳。在平衡观上,西医饮食护理强调从西医分析解剖观点入手,即从微观入手,而中医饮食护理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整体观为重点,从宏观入手。因此,中医饮食调护中的平衡观与西医平衡膳食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包括从宏观上阐述五谷、五果、五畜、五菜食物之间的比例平衡;食物的寒凉温热阴阳平衡;酸苦甘辛咸五味平衡;食量的平衡等。而辨证施膳是中医膳食调护中的重要特色,辨证施膳是将“望、闻、问、切”四诊收集到的信息在藏象、经络、病因学、发病机制等基础理论下,对患者表现出的临床症状和临床体征进行综合分析慨括,判断病证类型,再根据判断出的“证”确定相应的饮食护理方法及具体的饮食护理措施。
二、药膳
“药食同源”指很多食物本身就是药物,两者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区别,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这些特性。而中医药膳则是将“药食同源”这一经典理论发挥至极致的最佳应用。
药膳内涵博大精深,其寓意不是将中药和食物进行简单的混合,而是在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理论的指导下,经特殊加工烹制而成的菜肴、汤汁、羹糊、糕点等食品。药膳不仅具有了一般食品的色、香、味美等优点,同时“寓医于食”,既能发挥出中药的药性,又能融入食物的鲜美,“药借食力,食助药威”,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协调。
2.1药膳的分类
药膳有很多种分类方法,按性状可分为:菜肴类、汤汁类、茶饮酒类、粥粉饭羹类、膏糖蜜糊类,糕饼糖果点心类等;按五脏调养可分为:养心药膳、养肝药膳、养脾药膳、养肺药膳、养肾药膳;按作用可分为祛邪治病类和补益保健类;另外还可按季节分、按人群分、按疾病系统分。
2.2药膳制作方法
药膳的配方和一般的食品配方不同,需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中医方剂组成的主次辅佐关系;二是膳食的调配原则。使药膳既有中药的特点,又符合膳食的色、香、味的要求,二者协调,才更能发挥药膳的食疗效果。在药膳用量的确定上,首先是以一人食用为准,确定其总量,供一次食用或几次食用,一般每日分2次食用。根据确定的总量,再计算原材料的数量比例。由于药膳的特殊性,药膳的烹制除了应掌握基本的烹调技术外,还应具有一定的中药知识,烹制时,除了展示一般饮食烹制的色、香、味、形的要求外,也要尤其保持药膳中药物的功效作用以及发挥食物的营养作用。药膳的加工方法和加工形式多种多样,但方法中以炖、煮、蒸、煨为主,形式中以汤、羹、粥、茶、饮为。这是因为药物经过较长时间的受热后,其有效成分才能最大限度地被溶解出,与食物相容,发挥最大的药膳功效。对于有药味或有怪味的药膳,进行烹饪时应给予适当的调味,如可加入适宜的调料或采用一定的方式进行矫味,同理,如果味道很淡,烹饪时则可以给予适当增味,但调味中应注意把握尽量保持原料本身具有的鲜美味道的原则。
2.3糖尿病药膳的注意点
经过长期的研究进展,糖尿病药膳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形式多样的方法推荐,如糖尿病常用食物有[2]:玉米须、麦麸、红豆、魔芋、苦瓜、裸燕麦、番薯叶、陈粟米、南瓜、冬瓜、丝瓜、大蒜、洋葱、芹菜、黑芝麻、柚子、猪胰、鱼类、黄鳝、泥鳅、海参等。常用中药推荐有[3]:熟地、石斛、百合、天门冬、沙参、玉竹、麦冬、山萸肉、黄连、知母、生地、芦根等。但是在应用这些食物和药物制作药膳时,需要格外注意以下几点:
辨证施膳
消渴病特点多为本虚表实、虚实夹杂;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互为因果。发病之初,患者常以阴虚燥热为先,随并病程延长、病情轻重转变,阴虚燥热会有所侧重,可由燥热向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等不同证候演变,常肺燥、胃热、肾虚同时存在,并时有夹湿、夹痰、夹瘀。故消渴病的药膳调护也应遵循辨证施膳的法则,宜滋阴润燥为主,并根据具体个体选用有理气健脾、益气活血、补肾益阳、淡渗利湿等功效的食材和药材配合运用。
注意四季饮食宜忌:
万物皆随春、夏、秋、冬四季有规律地变化。人的养生之道就像树木,春而发、夏而长、秋而实、冬而藏,养生应顺应自然,应顺应四时,即“生长收藏”,如此养生,人才能健康长寿、颐养天年。
春三月、属木,人体肝气当令,饮食应该减少酸性食物的摄入,以调养脾气、避免肝气生发太过,尤其是素体肝阳偏亢者,春季最容易复发,因此除适当进食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外,可用甘辛味食材、药材来预防调理。
夏三月,属火,气候暑热,易心烦意乱、人体消化功能下降,以清淡、宜消化的食物为主。除摄取适当蛋白质、蔬菜、水果外,可吃些苦味、酸味的食物,如苦瓜、酸梅汤等以清心降火、清泄暑热、燥湿健脾、增进食欲,防耗气伤阴。慎食生、冷食物以损害脾胃功能。
秋三月,属金,气候干燥,忌辛易酸苦,可吃些芝麻、核桃、山楂等食物以滋阴润肺养血、清除肺燥心火。另外,胃肠道疾病常在此季好发,如果不注意饮食卫生,很容易“病从口入”。立秋之后,少吃寒凉生冷食物,以顾护胃气、防止脾胃损伤。
冬三月,属水,气候寒冷,以避寒就温,敛阳护阴,可吃些高热量、御寒食物,如热粥、羊肉等;少食辣椒、酒等辛温发散之品。此季是身体虚弱进补的较好时机,冬令进补的关键是食补,宜因人而异的进行调养。
食不偏嗜、食之有节
从《内经》与《易经》谈人类学体质分类刘光西王灿勋(4)
浅谈病因学说的形成齐鲁中医药情报 王振卿(9)
周易,阴阳,中医泛说李明忠刘东升(10)
对中药朱砂七抗炎及抗溃疡的实验研究吴宗群解建国(15)
浅谈基层医院中药材的贮藏保管郭振海(17)
石菖蒲与九节菖蒲的鉴别崔胜花李峰(22)
车前子盐灸方法的探讨马春亮程令梅(24)
浅谈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茌家耀方士年(25)
自拟《清浊肾复汤》治疗慢性肾炎100例张金声(27)
中医对慢性结肠炎366例的证治王景龙孔祥金(29)
中西医结合治疗菌痢周翠芳(31)
新法治疗小儿外感咳嗽83例戚刚(33)
复方乌头液离子导入治疗急性腰扭伤徐彩华(34)
牵引加手法治疗颈椎病108例临床报道王和臣尹忠民(36)
新法治疗腰椎间盘空出症78例临床观察王和臣尹芳芳(40)
中药加强的松治疗肾病综合征Ⅱ型蛋白尿疗效观察石同一孟庆方(43)
氢化可地松配合针刺牵引治疗急性腰肌扭伤99例疗效观察郭作元胡文钊(44)
显微白内障囊外手术的并发症及处理张苏宁(45)
腹膜后巨大脂肪瘤2例报告王志峰姜玉成(48)
药物敷脐治疗小儿腹泻106例临床小结黄毓庆曹坚(49)
不症治疗及体会白善信(50)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髓炎20例刘玉华(51)
保心包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陈英范正欣(53)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性视网膜炎6例报告赵瑾(55)
慢活肝,肝炎后肝硬化主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思维宋和铭袁启勇(59)
鼻腔给药林桂涛田景振(62)
山东省智力残疾患者抽样调查结果分析赵燕张忠臣(65)
山东省智力残疾作童抽样调查结果分析赵燕张忠臣(68)
男扎并发出血和血肿的中医辨证施治吕玉才(72)
耳尖穴放血加耳压穴位治疗麦粒肿50例临床研究张萍(76)
崩漏症的中医治疗概况茌家耀潘高峰(78)
齐鲁中医药情报 中医非药物疗法的前景曲绵濂杨广俊(81)
活血化淤方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肌梗塞的研究近况马登华(95)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中医药治疗进展于慧云(97)
一种不需取动脉血而估计动脉氧分压的新方法刘雪平丁兆芳(101)
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注射溶栓疗法的适应症和使用方法耿义勤李映霞(102)
从皮肤科的角度考察汉方药药疹陈黎明(105)
试论图书馆职能的演变李晓伟(115)
论高校期刊文献开发与利用王玉兰宋玉玲(117)
谈谈如何做好新书工作高薇冯培树(119)
浅谈我院大学生期刊阅读兴趣谭秀卿(121)
浅谈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陈伟(123)
高校读者分析与读者工作张一红(125)
读者阅读心理浅探:读者工作体会赵霞(127)
浅谈改革中的开架期刊管理方吉(130)
崩漏证治研究进展王柱林徐元山(134)
双黄连粉针剂在我院儿科临床应用(附464例报告)曹坚(137)
穴区药磁疗法与药磁系列保健品研制张文高贾文成(146)
药磁系列保健品临床试用报告丁书文(150)
药磁系列保健品临床试用35例报告秦秉伟(152)
药磁护腰对命门,肾俞,印堂穴微区血细胞灌注量的影响张文高赵鲁鸣(155)
药磁护腰对命门,肾俞,印堂穴区温度的影响张文高刘斌(157)
药磁护胃对中脘,梁门,印堂穴微区血细胞灌注量的影响张文高赵鲁鸣(160)
药磁护胃对中脘,梁门,印堂穴区温度的影响张文高刘斌(162)
药磁健儿兜肚对下脘,天枢,气海穴微区血细胞灌注量的影响张文高赵鲁鸣(165)
药磁健儿兜肚对下脘,天枢,气海穴区温度的影响张文高刘斌(167)
“药磁胃宝”治疗胃脘痛125例临床观察高继武杨儒华(168)
药磁儿宝临床应用观察高继武杨儒华(170)
“药磁妇宝”治疗妇科病118例疗效观察高继武杨儒华(17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成药中胆酸含量高希宝张宁(1)
柴葛退热净解热镇痛镇静作用研究刘选民张惠云(3)
志愿应用蝎毒肽栓对凝血和纤溶活性的影响尹燕东吕欣然(6)
应用多普勒超声技术对涩脉形成机理的探讨赵玉霞杨竟(7)
进口药用海马与国内人工养殖海马质量比较李青时莹(9)
中药复方黄连解毒汤不同制剂的抑菌作用观察顾本清唐敏(11)
左金丸体外释放度的测定王义海程术芹(11)
薄层——比色法测定羊藿甙的含量刘云韩爱华(12)
饮片干燥与质量的关系齐鲁中医药情报 王桂兰王英姿(14)
中西药联合应用与禁忌孙淑娟牛序莉(15)
何首乌致肝脏损害2例庄学仁盖德美(17)
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机理研究进展王海泉(20)
论火热内伏与中风证治丁元庆(22)
新续命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邢鲁光樊秀娥(24)
试论肝气犯胃与胆汁返流的关系孙固祖成守用(28)
升降散加味治疗小儿乳蛾的机理及体会曹宏曹海英(29)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咳嗽李春红(30)HttP://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绞痛刘文库(31)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蛔虫症聂水根(32)
糖尿病治疗之管见张春荣周会(33)
利尿化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张升平杨东少(33)
升陷汤治疗崩漏王海亭方少华(34)
中医辨证治疗鼻窦炎房师勤(35)
活络祛寒汤加味治疗坐骨神经痛杨昭凤隋华丽(36)
综合治疗中风偏瘫疗效好王玉峰(37)
中药脐敷治疗婴幼儿腹泻刘秀春(38)
经络导平仪临床应用初探刁维珍鞠富荣(40)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治疗脑血栓形成王学友李双起(F003)
略论痰瘀与气血津液的关系于俊生王砚琳(1)
试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李志安(2)
中医对围产医学的认识刘长惠吴学敏(4)
中药临床药学研究内容的探讨毛兆雄刘和善(6)
桃仁药用现状的调查分析王作明姜虹玉(7)
中药品种混乱与临床疗效刍议张玲允张守志(10)
中医药治疗老年性便秘近况李慧金李燕宁(11)
商陆炮制研究进展张学兰王苓(14)
中医药在癌性疼痛中的运用概况乔倩刘承琴(16)
针刺治疗口服避孕药引起的月经不调和闭经高新民周黎(19)
妊娠期应用中药的禁忌及注意事项陈莉军(21)
寻求新的癌症预防对策周延峰(22)
肝炎的中医治疗袁秀英马承太(23)
针刺和蜗牛壳灸法治疗眼病孙素琴蔡风鸣(25)
甘味药的临床运用规律王福兰李炳绪(26)
中医学的缺撼之处及对策探讨赵益业李涯松(27)
足疗治高血压的理论及方法探讨丁霞(29)
Ramsay—Hunt中西医结合治疗王兴臣晓明(31)
养阴清肺治疗小儿间质性肺炎刘守洪吕建志(34)
以气论治小儿厌食症曹宏闫兆君(35)
齐鲁中医药情报 冠心病预防措施浅述王福荣刘风兰(36)
用感应电和TDP治疗功能性遗尿孙玉乐李玉娥(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