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水利工程前景

水利工程前景

时间:2023-07-11 17:36: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水利工程前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水利工程前景

第1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造价;管理;控制

水利工程的造价管理和控制涉及的项目众多,内容复杂。通过对水利工程中众多的因素进行控制和管理,将工程进行优化。要实现工程造价的优化,需要在控制和管理方面做好。控制,指的是在优化工程过程中采取的相关措施,管理,指的是在优化过程中实现的目标。

1 影响水利工程造价的因素

影响水利工程造价的因素有:目标、过程、人力、资金、物资、信息。这六个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并且能够相互制约。

目标是指水利工程建设的宗旨和目的。其内容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功能方面的目标,一个是造价方面的目标。简单的说,就是指用计划的资金进行建设,而不是超过;过程,就是指实现目标的环节实施。目标的制定直至完成,就是过程的实现。这个过程中,涉及所有的环节和操作,最为复杂;人力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实现目标的主体。也就是说,在过程中完成各项操作的人力。在现代社会中,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人力等资源的耗费,就需要财力的等价交换来换取,维持建设工程的运作,保证决策的实施,因此,资金在水利工程中也是重要的因素;物资是指构成目标的因素。水利工程的建设就需要原材料等物资,这些是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信息是指在过程中与外界进行的交流。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时刻与外界进行交流,例如要反馈工程的进度,以便及时调整工程的措施等。

2 水利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的改革方向

2.1 积极采用工程量清单以量价分离的方式

目前,水利工程以批准的投资概算作为项目的投资最高控制价,而概算投资则必须控制在批准的投资估算±10%范围内,项目一但超过最高控制价就需重新设计报批。因此,水利工程项目投资仍处于政府与市场双重主导的作用下。而工程本身和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势必让项目以最高控制价承担更大的风险,加之承包商的盲目承接项目后将风险转嫁到项目本身上,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影响工程质量,损害公共利益。积极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促使投标人在统一的基础平台公平竞争。水利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1-2007)规定,工程量清单由分类分项工程量清单、措施项目清单、其他项目清单和零星工作项目清单组成。工程量清单计价实行“量“、“价”分离的原则。业主单位与投标单位承担各自的责任,充分实现“量”与“价”的风险分离,更有利于市场的公平竞争、降低工程造价,有利于控制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同时有利于反腐倡廉,使长期以来泄露标底的问题得到解决。也减少低价中标、高价索赔与结算的现象出现。清单计价将会使水利工程造价更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定额计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是起指导性、参考性,不应该法定性。

2.2 完善市场机制,促进工程造价管理顺利改革

完善的市场机制是保证平等竞争的必要条件。我国应根据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并满足水利施工企业改革大方向的具体政策和措施。转变政府管理职能,真正做到以市场机制为主导,政府职能部门实行协调监督;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作用。投标单位不用再在标前对同一图纸计算工程量,避免了重复劳动,大大节约时间和投标单位成本,投标单位可集中精力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和市场询价,充分合理的把风险控制在企业能承担的范围内;工程价格不再带有明显的行政色彩,企业要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必须真正成为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下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2.3 工程造价管理改革有利于水利施工企业的发展

水利项目一般为公益项目,项目建设投资一般多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出资建设,为了节约投资,让优秀的水利施工企业承建出保质保量的水利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改革将是一大重要举措。工程造价管理改革将有利于提高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节能降耗,向管理要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最终促进了施工企业生产力发展,增强企业的扩大再生产能力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工程造价管理改革为国家和社会节省了大量的建设费用,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更多的项目建设中,造福于民;工程造价管理改革能使水利施工企业原有的超额利润在竞争中变成平均利润,有利于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

3 水利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举措

3.1 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和管理

3.1.1 信息的搜集与分析。这个环节是在目标制定之前进行。主要是对水利工程的环境和资源进行分析调查。a.基础资料的搜集。主要是指对水利工程中细节问题的调查。例如地质、材料、设备等等。还包括施工的用水用电等问题,以及运输和相关的水利建设经验资料等。这些是进行工程前期的准备。b.市场预测。这是对水利工程的定性分析。主要是对工程的需求等进行的分析。例如,对物资的需求状况,以及相关项目中类似物资的使用状况,国家对行业的政策的相关趋势等等。还需要包括水利工程的发展前景以及周边的环境等等。这些数据的搜集得越详细,就能够为水利工程的建设提供必要的建设保障。c.估算。投资的估算是对水利工程所需进行的一种定量的分析。这个环节是在水利工程制定目标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般通常会制定几个方案,在根据方案进行估算后,选择最优的方案进行。

3.1.2 决策。水利工程项目的决策是建立在信息的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展开的。通常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后进行。这个阶段中,造价人员应该根据可行性分析报告,将同类水利工程的资料进行比对,确定工程的最优性和相关的资料分析。

3.2 实现目标的过程控制和管理

3.2.1 对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和管理,是指在水利工程设计阶段将设计与决策目标相结合。设计的各项指标与决策的一样,那就最好,但是,常常因为一些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偏离。就需要采取以下的措施。a.偏差抵偿分析法,是指用增加的水利工程投资和效益来对年限进行抵偿。b.最大社会小依法。是指从社会的利益来看待水利工程的必要性。

3.2.2 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和管理。a.招标的形式需要做到公平、公正和公开。这就让造价得到控制。但是在水利工程招投标的工作细节上还需要注意。应当遵循先论价,后成交的原则。这个原则可以尽量避免水利项目招投标过程中造价的失控。b.完善招标办法。在水利工程投标单位的选择上,应该选择综合条件最好的,而不是报价最低的。通常按两种办法进行。第一种是进行综合的评估,第二种是最低价中标法。第一种适合较为复杂的水利项目,通过在指标的量化考核,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评分,得分最高的单位中标。第二种是在水利工程投标单位达到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合理的最低价单位中标。c.签水利工程合同等过程规范,手续完善。双方应该本着诚实守信的原则进行签订,尽量减少后遗症。

3.2.3 施工、竣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和管理。在水利工程施工阶段,应该以管理为主。项目进行的时候,涉及的范围大,环节多,就需要在各方面取得一个平衡,确保水利工程的顺利进行。a.需要系统地进行计划。首先确定一个大的系统,其次再确定小系统的进行。例如,在一个水利工程之中,大坝、厂房、设备等多种设备构成工程的主体,但是就造价而言,每一部分占的比重不一样。因此,需要在影响较大的几项中着重注意。b.合同履行偏差分析。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有很多的变数。因此,工程师需要提前对这些偏差进行避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处理。将偏差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内。

4 结语

工程的造价管理和控制对水利工程的顺利进行非常重要。因此,在水利工程进行的各个阶段,都应该进行造价的控制和管理。将造价的偏差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内,实行全过程造价控制,才能真正发挥造价管理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防渗漏;渗漏问题;防渗漏方法对策

0.引言

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出现的相关问题也逐渐增多。其中的防渗漏问题是个长期且影响较大的问题。在具体的水利工程建设上,要考虑所在地点的土层环境,水成分构成和腐蚀性,综合控制施工温度和运行中的温度变化对防渗漏工作的影响。改进施工技术并且减少施工投入以降低施工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通过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研究解决出现的主要问题、改进施工技术和方法,促进水利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行业的发展。

1.水利工程出现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渗漏问题是常见和突出的问题。在水利工程设计上,不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技术运用会导致工程主体的结构缺陷,造成渗漏等问题的产生。施工过程当中灌浆、焊接等技术要求没有达到引起的施工问题也可能造成渗漏问题。此外,施工材料在技术要求上不达标或者不合理运用也是造成水利工程渗漏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渗漏类型主要有坝体渗漏和坝肩渗漏。渗漏的分析原因要从设计、结构、材料运用、检验试验及综合管理等方面进行查找研究[1]。起源于日本的高压喷射灌浆法是一项先进的防渗漏技术,它施工速度快、固结强度大、可靠性好,施工成本也比较低廉,采用该技术可以极大提高水利工程的防渗漏能力,防洪胀力得到减轻,提高抗灾能力。在实际操作中,要仔细掌握工程的重点难点,提高施工水平和质量,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工期进度。

1.1高压喷射灌浆方法和技术特点

高压喷射灌浆法是利用高速射流束冲击、切削破坏地层,以水泥基质浆液在喷射范围内扩散、充填和置换.并与原地层掺混搅合后形成凝结体, 从而改变原地层的结构和组成.提高地层或填筑体防渗性能和承载力的施工新技术。与传统施工技术相比,工艺简单、工期缩短且造价更低。相较于帷幕灌浆技术等防渗漏处理效果也更加明显彻底,应用范围越来越大,效果也更加显著。

高压喷射灌浆的种类有单管法、双管法和多管法等方式。单管法是利用单一管路的喷射管喷射水泥基质泥浆,双管法以两列喷射管喷射包括水泥基质浆液、压缩空气和水等介质。多管法通过使用真空泵多管抽出高压水冲切的土石泥浆并以浆液和砂浆材料填充,是一种全置换方法。

在具体高压喷射灌浆施工中,综合考虑工程的重要性、工程部位、工程用途等因素,从定喷、摆喷和旋喷形式中选择合理施工方式。可以采用单向喷嘴和双向(90-180度夹角)喷嘴, 综合采用旋喷、定喷和摆喷工艺, 形成符合设计中要求的几何尺寸、性状的板、墙和有机构成的高压喷射灌浆凝结体, 整固修补漏洞达到防渗漏目的。

1.2高压喷射灌浆的技术优势

与防渗混凝土板墙等垂直防渗结构物相比,高压喷射灌浆技术运用对透水地层地基的防渗处理工艺更加简单实用,投入费用减少且工程建设周期缩短,而又比帷幕灌浆等技术方法处理防渗更加彻底、效果更好。

(1)可灌性提高。高压喷射灌浆法可以针对运用的地层结构更加多样,解决了传统灌浆的可灌性问题,应用范围扩大可行性提高。同时它的适用范围也广,在工程前期、中期和后期都可以广泛应用。

(2)具有运用施工的机动灵活性。高压灌浆技术一般不开外地层地基机构,通过钻孔灌浆在选定高度位置形成符合要求的各种性状的凝结体,技术操作机动灵活,方便运用。

(3)施工的可控性较好。高压喷射技术运用高压射流机理,对较大缝隙和严重漏洞用地层颗粒和其他材料进行冲切掺搅、位移袱裹等运动作用实现封堵填充, 施工过程的控制性高。由于喷射的浆材主要成分是水泥,极少有化学材料,有时甚至还可以加入一定比例的粉煤灰来节约水泥的用量,这样就极大地降低了浆材的使用成本。

(4)施工后连接可靠。高压喷射灌浆形成的板墙自身防渗体与其他水利工程设施连接牢固,可靠性好,而且设备简单、管理方便。由于高压喷射灌浆全套的设备结构体积不大,紧凑小巧占地少,机动性强,所以在狭窄和低矮的现场也可以操作。另外在单管、二重管等喷射过程中,测量喷射的压力、吸浆量和冒浆情况,可以及时了解施工的效果以及发生的问题,来及时调整喷射的数据或是改变施工标准,保证施工质量。通过电脑屏幕,在多重喷射的过程中可以掌握其空间形状和尺寸,根据实际情况来填充浆材,操作十分方便。

(5)该技术能满足地层广、深度大的施工要求。高压喷射灌浆技术能适应所有第四系地层,且达到的基础处理施工深度较大,也能很好地控制钻孔的垂直度。在操作时只要在土层中钻一个小孔,孔径为50-300毫米,便能喷射成4米以内的固结体。通过不断调整提升和旋喷的速度,增减喷射压力,可以使用不同口径的喷口来调整流量,从而达到工程施工要求的形状。

1.3高压喷射灌浆技术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高压喷射灌浆中,要注意控制好防渗墙的垂直度等技术指标,出现的偏斜问题要及时调整修正。同时,要控制好所用水泥的质量和用量,保证施工工程质量。可采用电子称重法和钻机深度结合计算水泥的用量用法。施工过程中及时整理分析记录数据,校对调整时间、孔号等的连续性,做好检查记录工作。对施工出现的搅拌不匀等问题及时采取补喷处理,保证施工质量。根据施工的条件和土质情况,一般高喷灌浆主要有摆喷、混合喷、微型摆喷和旋喷等施工方式。微型摆喷属于布子L型,摆角度数为15度,板墙体连接性好而且厚度大。由于喷射过程中极易发生串孔情况而对邻孔的板墙体形成造成影响,所以在施工中要采用单号孔喷射的灌浆初凝后的第二天喷双号孔这种隔孔喷射法来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采用高压喷射灌浆法,可以不破开基础上面的结构,直接穿透施工完毕的路基或结构物来进行加固处理,而且地上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占地也不多,所以操作起来非常灵活多样。这种办法可用于多种不同的地质条件下,处理含水率不高的软弱地基要比水利工程深层搅拌法更有效果。当然,在采用这种方法进行作业时,要有稳妥的施工预案和防护措施来施工,而且要考虑到它的扰动作用不能危及到水利结构的安全。

2.高压喷射灌浆工艺的具体运用

以某水利工程中的高压喷射灌浆运用为例,加深了解这种工艺的运用工艺特点和效果。

(1)高压喷射灌浆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定孔、钻孔、下喷射管、制浆、喷射、旋转提升定向。

(2)下表是采用三管法高压喷射灌浆的相关参数

综合实践和资料分析,可以发现高压喷射灌浆技术施工过程速度加快、结构强度提高,且过程中不会造成水泥浆液等对环境的污染破坏,施工完成后的工程耐用性可靠性也得到加强 。高(下转第压喷射灌浆技术在长期工程和临时工程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作用也会更加突显。

3.结束语

防渗漏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使用起到了很大作用,推动了我国水利建设的发展。随着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进步,对防渗漏施工技术的研究运用也会更加深入和完善,逐步实现相关技术的多元化、集成兼容和科学发展,更好地促进水利工程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王其进,王祖得.水利工程中高压喷射灌浆应用的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08-15.

第3篇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利用途径措施

中图分类号:TV21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固原市区域概况

固原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的六盘山地区,东与甘肃庆阳市、平凉市为邻,南与平凉市相连,西与白银市分界,北与宁夏中卫市、吴忠市接壤。辖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和原州区。地域范围在北纬35.14°~36.38°,东经105.20°~106.58°之间。总面积10540km2,固原市区面积45km2。处于西安、兰州、银川三省府城市所构成的三角地带中心,是中国西部前景极佳的待开发地区,亦是中央确定重点扶贫的“三西”地区之一。

2固原市水资源分布现状

2.1水资源分布特点

固原市水资源南多北少,与土地资源分布极不相称,南部半干旱区占国土面积的9%,水资源占总是的48.6%。中部干旱半干旱区占国土面积的61.4%,水资源占总量的41%,北部干旱荒漠草原区占国土面积的29.6%,水资源占总量的10.4%,受大陆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分布也极不均匀,全市年降水量自1951年至2012年基本呈下降趋势。

2.2主要地表水及河流状况

固原市境内无过境客水,流域面积大于100 km2的河流有32条,泾河、清水河、葫芦河、红茹蒲河、祖厉河为主要河流,多年平均降水量472mm,总降水量53.26亿m3,仅占全国降水量平均值648mm的73%,境内82%的地表水流出境外,出境水量4.546亿m3。全市境内天然地表水资源量5.67亿m3,其中地表径流量3.47亿m3,占水资源总量的61.2%。亩均水资源量108m3,是全国亩均值1437m3的8%。多年平均地表径流可利用量为2.46亿m3。

2.3地下水资源分布状况

地下水资源量为2.797亿m3,与地表水资源量之间重复计算,其中矿化度<2g/L地下水资源量为2.58亿m3,可开采量为0.742亿m3,原州区、西吉县地下水超采,已造成部分地区地下水位下降,用水矛盾突出;泾源县、隆德县、彭阳县地下水资源丰富,现状利用率很低,有待于开发利用。

3水资源利用现状

3.1各类工程供水量调查情况

全市建成的148座中小型水库、1514眼机井、268座小扬水、252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与建成的固海扬水工程、扬黄扶贫扩灌工程、固原市东山坡引水工程、彭阳县长城塬引水工程和隆德县桃山引水工程及彭堡机井、海子峡水库、三里铺机井、贺家湾水库4处城市水源工程初步构成了供用水网络体系,各类供水工程年平均供水量1.47亿m3,其中当地地表水0.944亿m3,地下水0.396亿m3,扬黄河水0.13亿m3,成为固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基本水源。

3.2取水量调查情况

表1 固原市2009、2010、2011年各类耗水量调查统计表 单位:亿m3

可以看出,各项用水所消耗的总水量呈上升趋势,消耗的地下水量呈缓慢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连年干旱等原因造成地表水大幅度减少,人们对地下水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工业用水量和农业用水只能靠过度开采地下水补给,原州区北川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使地下水位下降5-10m,形成大面积漏斗,部分农民自备的浅水井干枯,造成人畜饮水困难。随着固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与城乡饮水、生态需水、工业用水矛盾突出。

4存在的主要问题

4.1水资源总量严重不足,用水缺口较大

一是水资源总量严重不足。全市水资源总量5.67亿m3,可利用水资源量仅为2.46亿m3,属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和工程型缺水地区。二是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水资源短缺的形势将日趋严峻。工程型缺水、区域开源利用缺少投入,水质型、资源型缺水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区域性、结构型、季节型缺水特征愈加明显。“十二五”期间,我市需总用水量2.91亿m3,扣除实际可供水量1.47亿m3,还缺水1.44亿m3,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预计到2020年,全市国民经济需水量4.0亿m3,日益严重的民生问题更加突出。

4.2水利设施脆弱、调控能力不强

一是水库带病运行。全市现有中小型水库148座,绝大部分都是建于5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期,运行年久,淤积严重,调控设施老化失修,防洪标准低,调洪能力差。二是灌区老化失修。全市防渗衬砌的水利灌溉干渠占干渠总长度的71.37%,斗、支、毛渠防渗衬砌不足50%,农业用水长期为用水大户,多年平均用水量占到全市可供水量的75%;农田实际灌溉面积达不到有效灌溉面积。三是区域供水压力大。固原县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增加了迁入区水资源的配水压力,而且发展工业扶贫项目,水资源配置只在当地有限的水资源上想办法,在区域产业的战略定位上,往往是以水定产业让步于发展愿望决策。特别是遇到大旱年份,由于水综合调度工程体系建设薄弱,不能实现当地雨洪资源最大限度利用,致使区域供用水矛盾更加突出。

4.3水土保持治理国家补助标准低,治理成效缓慢

全市水土保持治理已逐步进入到高难区治理,还有3000km2水土流失面积多处在自然条件恶劣、沟壑纵横、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治理难度越来越大。

4.4管理体制不顺,水价形成机制不合理

目前,我市各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代表政府对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的格局还未确立,水务一体化管理没有真正落到实处,长期以来形成的职能交叉、城乡分割、权责不清等问题仍然存在,致使水资源不能实现优化配置,有限的水资源不能充分发挥效益。水价形成机制不够合理,水价长期偏低,既助长了浪费水的行为,也使水利较难吸引社会投入,水利行业自我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5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途径与措施

5.1优化配置水资源,构筑水资源调控骨干框架

按照节约优先、优化配置、有效保护、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快推进“北扬黄河水、南引泾河水、调度库坝水、联用井窖水、治理流失水”工程配制体系建设,建立“大中小微并举、蓄引集提结合、库坝窖(井)池联用、城乡生态统筹”的供用水模式。力争在2015年,建成固原城乡南北贯通、东西互济、点(库坝)、线(引水)、面(集雨工程)结合的“三纵九横”供用水体系,尽快形成“南北配置,丰枯补给”的水资源配置格局,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战略性瓶颈。

5.2充分利用当地降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固原地下水资源少,地表水资源也很有限,而大气降水资源相对丰富,有53.26亿m3/年左右,这是数量相当可观的宝贵水资源,利用好天然降水资源,其前景令人鼓舞。一是以利用天然降水为切入点,发挥山区广阔的伸缩空间和地形优势,实施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兴建“五小水利工程”(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发展滴灌、微喷灌和窖灌农业,做好库坝防洪蓄水管理、充分利用洪水资源。二是坚持生态立市,围绕大六盘生态圈和“三河源”水源保护,实施好渭河流域宁夏固原重点治理项目等5大水土保持工程,突出生态提升,实施山、水、田、林、路、草连片治理工程。三是建设固原及各县(区)城市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利用收集雨水用于城市道路洒水、绿化、洗车及冲厕等,减少自来水利用量,提高雨洪资源利用率。最终实现黄河水、泾河水、天然降水的综合利用、优化配置。

5.3提高防汛抗旱能力,为生态移民提供保障

在加快实施以清水河流域综合治理防洪工程为主的7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提高防洪能力,改善城乡环境的同时,按照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的要求,做好防汛与抗旱结合,生态移民突出“人随水走,水随人流”,围绕“水源、特色、生态、转移”做活水文章,提高水资源时空调控能力,实现雨水蓄得住、径流可控制、洪水能管理。

5.4做好项目准备工作,积极争取引进客水

力争通过5年到10年的努力,把水利改革发展的成效真正落实在抓管理、打基础、利长远、调结构的重大举措、重大项目、重大工程上来。一是积极编制全市水资源规划论证报告,优化配置水资源,构筑全市水调控体系,力争百万亩库井灌区节水改造列入国家投资计划。二是利用固海扬水等工程供水且具备向固原市区供水的条件,抓紧开展引黄入固工程前期规划工作,编制完成引黄入固方案,从长远、从根本解决全市水资源短缺问题。

5.5全面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一是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大骨干渠系和末级渠系改造力度。二是加强对“三河”水系和城乡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严格实施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合理调配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三是积极推进县(区)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强化水权转换,为我市工业用水提供水源保障。

6结束语

固原市作为宁南山区的中心带动城市,一方面水资源严重紧缺,另一方面用水效率低下,浪费严重,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固原市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性将会进一步显现。从长远利益考虑,有计划、有目标地利用水资源,建立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水资源供需结构,对于提高固原市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地区生态环境、保障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安玉明、朱林祥等.固原市水资源分布利用与水体污染现状调查分析[J].固原师专学报,2004(5)

[2]谢新民等.宁夏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利用战略研究[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2

[3]宁夏水利厅.宁夏2009 2010 2011年水资源公报[C].

第4篇

关键词:轨道交通;发展;环境保护;方法;实践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对于促进土地利用与交通发展的进一步融合。构筑与城市布局及交通需求走廊相一致的交通体系,优化城市结构和布局,强化区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域中心城市功能,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等方面均具有积极作用,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

1国内外轨道交通的发展情况

伴随着工业化及城市化的发展,小汽车逐步进入普通家庭,但是轨道交通仍然占据着交通运输业非常大的比例,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许多国家,包括发达国家都大力推行“公交优先”的交通管理模式,以伦敦和东京为例,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都是轨道交通,而且比例分别承担了71%和86%的客运量。此外,一些发展中国家及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也都在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以墨西哥城为例,该国于1966年动工兴建地铁,目前已逐步发展成为有10条线路,总长为178 km的地铁,总运客量居于世界第3位,仅次于莫斯科和东京。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起步相对较晚,20世纪60年代,北京市才采用浅埋开挖法修建了我国首条地下铁道线路并于1969年10月建成,即目前的北京地铁1号线。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已逐步进入大发展时期。尤其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准确及适时地提出了扩大内需、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政策指出各级政府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因此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政策规划,掀起了各地兴建轨道交通的高峰。截至2010年,我国第一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资规模近10000亿,规划线路总长度为2400公里,未来陆续还会加大投资力度。现阶段,各有关方面已达成共识,一致认为我国必须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而且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才是解决中国大城市交通的主要途径。虽然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总体规模较小,但已经显现出了比常规的公共交通更高的运输效率和更大的经济效益。

然而,在轨道交通施工过程中,不免会产生大气、噪声和震动等环境方面的问题,如何在轨道交通施工的过程中保护环境一直是相关者(例如轨道沿线居民、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等)所面临的问题。当前我国处于轨道交通的施工的高峰期,各地因轨道施工产生的环境问题也逐渐凸显。

2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与环境保护

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和要求较大,尤其是我国的城市情况比较特殊:地面建筑较多,地下上下水纷繁复杂,煤气、电力、热力和通讯等管道设施繁多,加之市民环保意识也有待于提高,所有这些因素都加大了地铁和轻轨等交通设施的修建难度。

因此我国就面临一个两难的问题:如何一方面使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又不致使环境遭受破坏,影响自然的和谐。面临这个棘手的问题,需要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就需要我们技术施工人员对于环境和轨道交通建设有深刻的认识并进行合理的规划及改进施工的方法,合理的利用环境和保护环境,将保护环境也放在重要地位,另外一方面也要呼吁市民增强环保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和谐施工,促进我国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环境友好型施工,实现轨道工程施工与环境的和谐。

3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期间保护环境的方法及实践

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期间,要对环境做出良好的测评并采取有效的保护环境的措施,1998年国家颁布并实施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就明确规定:建设产生污染的建设项目,必须遵守污染物排放的国家标准及地方标准;污染物排放总量必须严格的控制在区域内,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施工单位必须积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进行环境背景的分析和调查说明,预测工程施工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及影响,二是根据测评结果制定出预防及减轻施工行为对环境影响的对策。如果施工单位不遵守该例,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责令其停止生产并处10以下的罚款。

3.1环境背景的调查与分析

环境背景分析与调查主要是调查工程施工可能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具体包括其受污染范围、影响程度及起因等都要详细指出并列表说明。此外,个别的轨道交通建设可能会对减少一些污染有利,因此施工及设计人员应对于施工新引起的环境影响(包括积极和消极)做出与原环境情况的对比分析,进而采取双赢的有利对策,合理支付轨道交通建设中的环境治理费。

3.2预防及减轻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轻轨和地铁等轨道交通工程的施工特点是施工范围大,施工周期长、路线长,影响范围大、涉及面广。虽然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和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轨道交通工程的设计方法有所创新,建筑设备有所改进,建筑机械有所改进,轨道交通的综合施工水平也有很大提高,但是由于我国的城市地面建筑林立,地下上下水、电力、热力、煤气、通讯等管道设施繁多,地面轨道交通的建筑,包括挖掘、打桩、回填等一系列施工作业,仍不可避免地会给对当地的交通、管道、河流,尤其是市民的日常生活带来影响,所以建筑施工人员必须将环境保护问题放在首位,施工过程中合理的设计方案及施工方法。

3.2.1合理施工方法的选择合理施工方法的选择不仅有利于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更有利于环境的优化,一般来说,地铁的暗挖法施工要比明挖法施工对环境响小得多。因此,根据土壤加固改良的方法和地质情况,车站和线区间均可采用矿山法施工。近年来,盾构法修建区间道也越来越普遍,由于暗挖法可能导致变形或地表沉降,因此设计与施工前,设计和施工人员都要有详细计算与监测,尽量控制与避免土体沉降或过量变形对已有建筑和路及面的破坏。明挖法施工可从减少扬尘、控制噪声及处理废水几个方面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详见表1。

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尤其是挖地铁隧道和降、排水时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如可能造成地面沉降;引起地下水动态变化失衡;使地面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变形乃至损伤和破坏等。因此,进行地铁施工前,设计施工人员要对施工的整体环境进行全面测评。近年来,国内桩基施工技术发展较快,如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和广州地铁一、二、三期工程等都采用了桩基托换技术,上面建筑有几十层,地铁从基础下通过。盾构开挖时,桩基被切断,整个建筑骨架受力引起变化,如控制不当,就可能会造成应力失衡,最终造成建筑物沉降、开裂、或倾斜。因此,针对桩基托换施工的风险性、技术性很高的特点,施工人员要制定详细、可行的安全技术,做到文明施工和安全管理,方可保证桩基托换施工的质量与安全。此外,施工过程中对于降、排水方法还需进行充分论证,因为许多城市面临水资源紧张的问题,此时,技术人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潜水承压水要研究其回灌问题;对上层滞水要研究水的循环和利用问题,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水的浪费;尤其是当施工线路穿过农田、湿地乃至郊区线路时,技术人员更要处理好灌溉和湿地保护的关系,兼顾环境保护和农民的经济利益。

3.2.2施工泥浆要换代轨道交通施工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桩、墙施工,施工时要用泥浆稳定钻掘壁面。目前,国内多采用皂土(也称膨润土)泥浆。随着工业的发展和高科技材料的进步,国外与香港、台湾都已逐渐研制出一种具有更具粘合性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聚丙烯酸胺超泥浆稳定液。这种泥浆与水拌合后产生膨胀效果,具有高的水的粘滞度优点,因此可在钻掘壁面形成一层富有韧性的胶质薄膜,防止钻掘平面崩塌,达到稳定孔洞与沟槽的目的。而且此中材料更易于与泥浆拌合具有无粉尘污染、不需泥浆搅拌池、沉淀池,能促使悬浮泥沙产生凝絮,加速沉淀,并可多次循环使用的优点。北京地区一些水利工程连续墙施工和市内道路、立交桥旋挖桩施工,上海地铁明珠线二期工程浦东南路地下连续墙施工,都已有采用超泥浆的案例。

3.2.3控制地铁爆破震动的影响我国的个别城市修建地铁时可能会面临有部分或多处线段通过岩石地层的情况,此种情况下,以当前的技术条件,爆破法算是开挖岩石隧道最经济适用的方法。目前,国内外控制爆破震动影响范围,降低爆破震动影响的主要途径是:降低爆破震源的爆炸能量,以控制爆破震动的危害程度;阻断震动波传播扩大,减少爆破震动波的影响范围,因此决定采用爆破法时一定要进行全方位的测试,获得当地爆破衰减规律及尽量避免可能造成的受害影响程度。

4结论与展望

城市轨道交通的施工与环境保护的问题必须引起有关各方的关注,因为其是保持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必然要面对和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合理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并尽可能减轻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才算是处理好了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才能打造成可持续发展轨道交通工程。目前我国轨道交通施工日趋成熟,在环境保护方面已形成一定的基础和条件,如何在这方面做的更好,还需更多的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王春宇.环境保护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前期建设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科技信息,2010(5).

[2] 中投顾问.2009-2012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与设备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r]. 2009(2).

[3] 广晓平,马昌喜.创新型国家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发展战略研究[eb/ol].中国交通技术网,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