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1 17:36: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近现代农业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广西;农业产业;区位商
1.引言
区域经济学中,常用区位商来判断产业能否构成地区专业化部门。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产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产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利用区位商为人们区域经济发展定量分析提供数据参考。探究广西地区农业发展,对整个华南乃至南方地区农业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广西农业和农产品的研究较多,如李志刚,蒋斌从贫困视角出发,基于国内外农业推广、农业发展和贫困理论基础,对广西农业推广进行了研究;韦志扬,陆宇明等对广西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情况进行探讨;樊端成分析了近现代农业结构的演变,为广西农业战略性调整提供借鉴;李仕强认为应通过加强工作体系、标准体系、检测体系和认证体系建设,整体提升广西农产品质量。
本文利用区位商分析法对广西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的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以期为广西农业发展提供建议,为协调广西农业发展提供借鉴。
2.基于区位商理论的广西农业分析
2.1区位商理论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区位商指数(Location Quotient)是经济学中常用的分析区域产业优势的指标,是产业效率与效益分析的一种定量工具,它通过衡量某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优劣劣势及该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通过计算某一区域产业的区位商,可找出本区域的优势产业,根据区位商LQ值的大小来衡量专门化率,其计算公式为:Q=■。式中,Q表示区位商,x■表示i产业在j区域的产值,x■表示该区域的j总产值,xi代表本地区所在国家或区域i产业的产值,X代表本区域所在国家或地区的产业总产值。Q值越大,表明i产业在本区域发展水平越高,发展优势越强;反之,优势较小。
2.2广西地区农业产业区位商计算分析
本文选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2-2012年有关数据,根据区位商计算公式对广西农业产业区位商指标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如下:
图1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发展区位商一览图
分析表中结果,广西地区林业商数均值最高,总体也高于其他产业,证明广西林业优势最高;牧业商值整体较高,均值排第二,发展优势显著;渔业商数均值维持在1.75左右,属于广西次优势产业种植业;种植业商数均值为1.61,在2011年下降明显,优势性最低。
3.广西农业产业的发展对策
研究发现,广西农业整体发展较好,林牧渔业水平发展平稳,但种植业发展略显疲态。因此,广西应采取引导与扶持对农业产业发展予以调整。
科学指导林业发展。加强森林管护经营,提高林业产业集中度;整合林业资源优势,建立林业技术创新和林业科技应用激励机制;建立林业科技推广示范点,加快林业人才培养;利用林下资源,推动林下经济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扶持林业生物能源开发利用企业,提高生物能源产业化水平。
合理保护牧业发展。自觉保护与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推广果园地表间种和套种牧草,增加饲草供给;利用广西牧业优势,发展特色牧业;建立牧业生产合作社,推动产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选育和引进畜禽新品种,提高良种良法水平。
全面优化渔业发展。改造中低产池塘,对中低产池塘进行标准化改造,发展高密度、集约化渔业养殖;加强水产原良种体系建设,提高渔业的综合效益;加大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力度,修复和丰富渔业生态资源;完善和加强执法管理,推进增殖保护区和资源生态保护区建设。
重点协调种植业发展。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确保粮食安全,正确处理粮食生产与结构调整关系;坚持科技兴农,实施种子工程、植保工程等科技兴农项目,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参考文献
[1] 李志刚,蒋斌.贫困视角下广西农业推广探索[D].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01.
[2] 韦志扬,陆宇明,韦昌联,覃泽林,于平福,陆定迎.广西:广西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J].南方农业学报,2011.08:1020-1024.
[3] 樊端成.近现代关系农业经济结构的演变透视[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10.
[4] 李仕强.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其工作思路[J].广西:广西科学院学报,2008.03.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课程设置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加入WTO后,最感到棘手的问题就是农业(农产品)问题。可以说,农业迈向现代化是我国提高世界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第一产业,基础经济的农业在这一新的时期能否腾飞,关键是提高其科技含量。而有一支高素质的从业人员,无疑是关键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
笔者认为,中等职业学校“农”字头专业不应任其萎缩,应从现阶段农业生产对从业人员的特殊需要这一角度深入探究、设置专业、改革课程,为新的时代培养新型农民。
一、针对当地农业生产实际设置相关专业,开设相应课程
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农”字头专业的萎缩尽管有多种原因,但是专业设置及其开设的课程一直沿袭以往传统而未能紧贴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没有能够紧跟农业生产的发展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农”字头专业毕业生应该无论在科学知识方面,还是在专业技术、劳动技能方面都要强于未经这类专业教育的从业人员。只有毕业生从事农业生产后能够显示出自身优势,才会增强专业吸引力。如果学生怀有“学不学习该专业,回家种地都一样”的偏见,那么学生及其家长就不会认可。自然,“农”字头专业也就不可避免地走入困境了。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农”字头专业设置及其课程开设应改变以往过于注重农业理论学习的做法,要努力培养贴近现代农业生产实际的劳动技能,使他们毕业后能够尽快地发挥自身所学,以增强专业吸引力。
二、着眼引导未来农业发展设置相关专业,开设相应课程
中等职业学校“农”字头专业设置及其课程开设应有前瞻性,要积极面对未来农业发展的特点,努力培养能够从事未来农业发展的高素质从业人员。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形成,日趋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所造成的竞争使农业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加之随着世界经济贸易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我国农业生产受到发达农业国家的压力也将会越来越强烈。而目前这种以土地“包干到户”为主要特征的、带有某些自给自足性质的小农经济生产经营模式,是难以应对来自国内国外的这股巨大的压力的。可以说要“化解”这股压力,使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走专业化、规模化与集约化之路是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农”字头专业设置及其课程开设应以未来农业发展这一特点为主,积极探索、引导与培养未来农民(即学生)把握这一特点去经营农业,使之更加适应未来社会的农业生产。
三、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设置相关专业,开设相应课程
随着WTO规定的农业关税保护措施的消失,未来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肯定会发生大的变化。中等职业学校、尤其是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活动类型地区的中等职业学校应积极加强对学生应对这一变化的知识、技术,甚至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引导。
可以想见,未来我国农业一定会从粗放型转为集约化、从分散型转向规模化、从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特点转变成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规律为特点。中等职业学校“农”字头专业的设置及其课程的开设要积极培养学生这类知识技能,为“三农”工作做出自身的贡献。
四、针对农业产品增产增值设置相关专业,开设相应课程
中等职业学校“农”字头专业设置及其课程开设,不仅要促进农业产品产量的提高,更应向产品增值方面延伸与拓展。从某种角度而言,中等职业学校“农”字头专业目前比其他任何专业的“宽基础,活模块”都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加强“农”字头专业建设,要努力改变以往传统这类专业设置及课程开设僵化、单一的做法,要以农业增收和农产品增值为主要目标,使学生能够灵活地在农业生产中的各个领域、各种生产项目中都能有一定的技能(专长),要使学生能够依据市场的变化灵活转变经营方向。这样无论对学生自身,还是对整个农业生产的抗风险能力都会大大增强。
而这也会大大增强中等职业学校“农”字头专业的吸引力,从而促进专业建设和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五、结合产品加工、流通领域设置相关专业,开设相应课程
中等职业学校的“农”字头专业建设应该着眼于“大农业”,要和农业产品的加工、商贸及金融服务等专业相结合,要对与农业相关的各种技能都有所涉猎,努力改革以往只是局限在狭隘的农业种植(养殖)等方面的技能培养。
目前,在农业生产的加工、商贸与金融服务等领域中的这类从业人员绝大多数是属于低层次的经验型人才。现在中等职业学校“农”字头专业无论是在专业设置上,还是在课程开设上都远未能满足农业生产发展对这类人才的需求。而一些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毕业生又很少能亲临农业生产第一线。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生产社会化趋势将会越来越明显。中等职业学校应抓住这一时机,努力培养能够胜任农业产品加工、商贸及其金融服务等类型的初、中级应用型人才。可以说,开设有关农业加工、商贸与金融服务等“农”字头专业及课程,不仅是农业生产实际的需求,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总之,我们中等职业学校的工作者应努力加强专业建设及课程的改革,以促进“农”字头专业的重新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的意见,1999-09.
关键词:互联网+;电商营销;农业改造;精准生产
互联网是一类新兴产业,农业是国之命脉,这两者的结合不仅仅代表着时代的变更,同时也说明了互联网的强大包容性。笔者认为,将农业的生产模式和经营策略与互联网融合一起,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对我国的农业经济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互联网+”与农业的结合
由于历史、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制约,我国的农业水平远远没有和其他行业一样得到层次性的转变。与教育行业的云课堂业务、商业的电商业务相比,农业依旧处于传统的生产和营销水平。只有引进互联网思维,才能掀起农业的第二次“革命”。从刀耕火种的远古农业到由工具、耕牛引导的传统农业,再到近现代机械农业,一路走来,农业随着工业的发展而缓慢成长。虽然工具和相关理念不断做出突破,但其实农业依旧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无论是从生产的效率、生产需要的劳动力、收获的产量等各方面都是如此,可以说,农业的发展空间其实还有很大。其实,现代农业的生产模式对比于从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机械耕种、机械收割、杂交水稻、合成化肥等等科技领域的信息介入对农业的生产阶段影响是巨大的。而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农业本身的经营方式依旧相对落后,与此同时农业作为社会的底层是很难从自身引发出一场“革命”的。只有吸取由外而来的力量,结合自身的优势,摒弃自身的劣势,才能和其他行业一样,优雅地完成自身转型。“互联网+农业”应运而生,对比于几千年的工业文化,互联网的产生对人们生活的各行各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信息的转瞬即达,智能发展地不可思议,人们的思维方式、处事理念在短短的十年内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电商平台的诞生意味着网络金钱贸易的信息化,几年来电商平台与各行业顺利接轨更是意味着新时代的到来。而此时,对农业来说又何尝不是一个机会。农业生产环节的缺陷具有效率低下、管理混乱、生产定位不够准确等原因。依靠于互联网之后,则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智能平台管理,确定一个信息处理中枢,然后配合信息化数据流,依据市场需求进行精准化生产,毕竟在即时性和调理性方面,互联网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农业的营销环节是最薄弱的一块,从流通到交易,都存在着极大的地域性制约因素,这从商业的角度来看反而会制约产品的流通。但是当农业的销售环节依附互联网之后,可以通过各大电商平台进行线上交易,既扩大了交易的范围和交易的人群,又打破了以往的地域性销售链条,建立新的全国销售渠道。总之,将互联网和农业进行一定的结合,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销售一体化模式。通过智能设备的引进及互联网思维的建立,逐渐地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才是革命新型农业的康庄大道。
二、智能技术在“互联网+”农业发展中的应用
产品,是一个行业的命脉,生产水平的高低往往预示着这个行业的发展潜力。就目前我国国情来看,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学历普遍不高,生产很难成就规模,无论是生产效率还是专业化水平,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他们没有科学的指引,单纯只是依靠祖上传下来的个人经验,不成系统的学习,固步自封在个人的小领域。在播种、耕田、施肥等生产环节中对水资源、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以及化肥资源都产生了巨大的浪费。所以,必须根据《关于积极推动“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所说的几条要求,积极推动智能化在农业上的发展应用,实行完全智能化的精确生产,才能杜绝资源浪费,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智能化管理的农业平台,一天需要处理的信息是大量的。土壤的温度、湿润度、光照的强度、营养物质的多少、化肥的施用以及农作物的生长环境、预期将会收获多少的产量等等,从农田各地摆放的数据传感器传回这些数据,然后在中央电脑的运作下进行处理分析,告诉农业人员接下来需要做什么。根据实际情况,对相应的杂草区域、干燥区域、贫瘠区域实施智能化干预。如果说传感器是农业人员的眼睛,那么云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就是农业人员四肢、血管、大脑,通过互联网的介入,将一切都掌握在心中。当然,互联网的介入同样需要着相应的软硬件设施配合。毕竟传感器的信息收集只是第二步,第一步是根据科学生物学理念、环境学知识,将相应的农作物有关信息、相应的农田有关数据存入数据库,进行标准化设计。例如糟糕的天气怎么办、病虫害怎么办、作物疾病怎么处理等等。只有这样,无论遇见了什么突况,云平台都可以从容的处理。硬件设施的工作是互联网与农业结合中最重要的一环,等于是在现实和网络中建立了一座桥梁。对于饲养行业、养鱼养虾、牛羊畜牧,什么时候投放饲料、什么时候进行放风都需要精确的云命令控制;对于农业种植行业,什么时候施肥、怎么计算诊治病虫害危机、分析农产品的生长趋势等等。再者,传感器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传达信息,它同时还兼顾着记录信息的职责。从每一株植物的成长数据,到每一头猪、每一头牛的生长档案都需要从出生、发芽开始就记录在数据库档案。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作物的病虫害、动物的不适等等都会以日期个体的形式记录入档案。这种记录不仅仅可以对科学研究有着承上启下的意义,同时也减轻了相关监管部门的工作压力,甚至对消费者来说,可以大胆放心地进行购买。
三、“互联网+”农业营销模式的创新
农产品的营销,相比于其他行业的产品营销有着一些很难弥补的差距。一是农产品的培养周期比较长,打的是时间仗,而如果这段时间市场进行了自我调节,调节的结果却是产生了对该农产品的劣势,此时农业人员是很难挽回损失的;另一个是农产品自身一般都有保质期,无论是时蔬还是其他肉制品,过了保质期肯定影响价值;另外,地域性的劣势使得农产品在互联网之前很难走出自己的地区。所幸,互联网电商平台的订单模式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最好方法。农产品的保质期短、生产周期长则可以与相关超市、组织、集团以及个人签订订单协议,依照订单进行培育种植。依靠如今互联网电商平台的优越性,订单农业完全是如鱼得水,用户、商品、商家可以在网络的联系下实施无条件对接,并产生经济效应。这种产业链条相对比较稳定,在物流如此发达的今天,几乎不会产生区域性的束缚。再者,可以引入电子商务平台进行新型产业链营销。与以往的营销模式相比,电商平台的销售可以省去很多环节的人力浪费,有利于交易的成功率与稳定性。农业的电商销售战略一般有3种模式,一种类似于京东、淘宝、天猫等平台的第三方店铺销售,这种平台适合一些大规模的种植场以及养殖场,在货源不缺少的情况下仅仅需要开发用户资源;第二种是线上和线下的统一合作型,可以联系一些实力派的农业企业进行合作,线上交易、线下活动,将电商网购、旅游休闲、劳动体验结为一体,既有利于本身经济链条的多样化,同时对营造自身品牌文化有着长远的意义;第三种则是借微信、QQ、微博等自媒体的势头,自我营销,根据本产品的状况和粉丝量产品信息,并借助第三方平成线上交易,这种方式更适合目前的小农经济向集体农业发展阶段的过度,这也是目前“互联网+农业”需要缓慢尝试的一个必然阶段。四、结语在我国的众多产业链条中,农业是最重要的环节,但同时也是最薄弱的环节。只有跟随着互联网+的摸索脚步,在所有行业都处于探索阶段的时候,一举突破农业目前现状,在这个机遇之下将农业经济规模发展壮大,形成自己新的生产营销模式。才能缩短农村城市差距,缓解农业疲软的状况,最终提高广大农业人员的信心和幸福感。
作者:郭建平 单位: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
参考文献:
[1]陈红川.“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广东农业科学,2015(16).
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以下简称“中国农大”),是国家“211工程” 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其历史起源于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时至今日,中国农业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以农学、生命科学和农业工程为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型大学。不仅如此,学校还形成了农业与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农业工程与自动化科学、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等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学科群。
如果你沉醉于葡萄酒清新顺滑的口感,并为之深深着迷,那就来中国农大的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吧,它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葡萄酒专业之一。中国农大长城葡萄酒学院(硕士、博士)研发中心由中粮集团赞助,硬件设施一流。你除了学习葡萄栽培、葡萄酒酿造,还可以学到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更可以在“葡萄酒之夜”尽情狂欢,品尝自己精心酿制的葡萄酒。时至今日,葡萄酒学院研发中心开发的系列优质葡萄酒,已经成为中国农大对外交流的重要展示产品。
除了以上提到的品牌专业,中国农大还有不少的非工科专业任君选择。中国农大的农林经济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等都不错。以工商管理学科为例,它于2003年获得MBA试办权,2005年开始招生,重点在期货、农业与食品企业管理两个领域打造特色,目前已经成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最后,如果你希望感受首都的氛围,又情系乡土,那么中国农大一定会为你的梦想插上翅膀。
历史最长的高等农业院校―― 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华中农大”)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南湖狮子山,三面环湖,风景秀丽,环境幽雅,建筑楼群鳞次栉比,自然园林风貌引人入胜。
华中农大的前身是清朝光绪年间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8年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所以它是我国办学历史最长的高等农业院校,是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起点之一,同时也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着重向大家介绍华中农大的基地班,一个叫生物学基地班,一个叫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华中农大最好的师资和硬件都会为它们敞开。生物学基地班是全国4个连续2次被评为“优秀”的生物学理科基地之一,实行七年制本硕贯通培养模式,拥有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而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则是国家首次批准设置的36个国家基地之一,也是国家年度检查评定的7个优秀基地之一,它是六年制本硕贯通培养模式。这两个基地班里50%到70%的学生,都会直接免试进入硕士阶段学习。
华中农大的另一大特色是,不仅可以校内转专业,该校还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6个部属院校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也就是说,华中农大的学生可以在大学期间选修协议中的任何一个心仪高校的第二学位,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专业志向。
“天府之国”里的农业高校―― 四川农业大学
素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四川,坐落着我国西部地区著名农学及生物科技类高等学府――四川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川农大”)。它是一所以生物科技为特色,农业科技为优势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拥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19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现有3个校区,即雅安校本部、成都校区和都江堰校区。
川农大作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除了在本科第一批次招生,在部分省市还招收本科第二批和艺体本科批次新生。这些批次的新生经录取进入学校后,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自身学习情况,在第二学期和第四学期还有两次调整专业的机会,转到第一批次去。调整专业时学校不收取任何费用。
川农大的“三巨头”素来指林、农、动物3个学院。林学院的林学,农学院的作物学、作物遗传育种学,动物科技学院的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草学,都是在国内响当当、排得上号的王牌专业。
川农大还非常重视与其他国家优质资源的交流,是全国首批有条件接受留学生的200所高校之一。学校于2003年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联合举办草业科学(中美合作办学草坪管理项目)专业,完成本项目所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的学生将获得密西根州立大学的学士学位和川农大的学士学位与本科毕业证书。
花园式高等学府―― 内蒙古农业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成立于1952年,是成立最早的本科高等学校,是国家西部大开发“一省一校”重点支持建设院校,是一所以农为主,以草原畜牧业为优势和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校,尤其注重与自治区特色经济发展的结合。
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由于地处畜牧区,学校注重与草原特色相结合,畜牧学非常发达。动物科学为国家特色专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草学、蔬菜学为自治区重点学科。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的农业水利工程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在内蒙古的本科高校中仅此一家。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土木工程和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为自治区品牌专业。
内蒙古农业大学的另外一大特色是开办了英汉双语授课专业,目前有十余个专业都开设了英汉双语授课。该校引进国外原版教材,每年都会聘请一百多位国外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无论是教学体系还是课程内容,都按照国外先进的课程体系安排进了教学里,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近现代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拓荒者―― 南京农业大学
喜欢江南山水的同学们,坐落在钟灵毓秀、虎踞龙盘的古都南京的南京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南农”)真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南农是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现拥有作物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兽医学等4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有8个学科进入了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学、环境生态学3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
“你SRT了吗?”这句话经常流传于南农学子口头。SRT即大学生科研训练(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计划。SRT计划每年申报一次,每次都将有500名同学得到直接参加或独立完成科研项目的机会,他们能够与活跃在科研一线的知名学者、专家教授进行面对面交流,及早地进行科学研究训练,既启发创新意识,又锻炼实践才干。
南农开展了中美本科“1+2+1”、中澳本科“2+2”双学位、中法和中英“硕士双学位”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对于希望能够出国学习的同学来说,南农是个不错的选择。2012年,南农更与肯尼亚埃格顿大学联手打造第一个农业特色孔子学院。
总之,在南农,你不仅可以感受六朝古都的文化底蕴,更能站在最新的科技前沿,享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
黑土地上农业高校―― 东北农业大学
在东北的白山黑水间,坐落着一所东北农业大学。东北广袤肥沃的黑土地滋养着它,最终成长为一所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特色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喜欢亲近大自然?农学院欢迎你。农学院现有农学、植物保护、种子科学与工程3个系,农学专业作为东北农业大学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是黑龙江省重点专业和国家特色专业。另有大豆研究所、小麦研究所、玉米研究所若干,完全满足你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愿望。
你是个吃货?那就来食品学院吧。一级博士授予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告诉你怎么吃最健康;畜产品加工、农产品贮藏加工工程专业告诉你吃不完怎么办;还有一个校内肉品加工厂,一个校内乳品中试基地,完全满足你的味蕾。
什么?你说你很宅?没关系。“国际胚胎工程精英的摇篮”――生命科学学院的生物技术(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黑龙江省重点专业)、生物工程、制药工程等专业,实现你足不出户的愿望。
你说你是学霸?生物科学专业为你量身打造。生物科学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的生物学专业点,它也是东北农业大学的特色专业之一,实行八年制本硕博分段培养方案。本科阶段实施 “3+1”培养模式,即“3学年课程教学 + 1学年综合实践课程及综合论文训练”。
“花城”的求学圣地―― 华南农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华农”)坐落在美丽的“花城”广州市。“五湖四海一片林的紫荆校园”,可谓是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齐飞,读书修德与求学问道的圣地。
华农的前身是1909年的广东全省农事实验场暨附设农业讲习所。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华农现有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作物遗传育种、农业经济管理、果树学、预防兽医学5个国家重点学科,农业机械化工程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农林经济管理、农学等12个国家特色专业,农业科学、植物学和动物学都进入了ESI全球前1%的学科领域。
一、传统精神文化对原始农耕文化的影响
在云南人口较少民族社会中,普遍保留着原始宗教残余,集中体现为万物有灵的观念。他们把这些同样能走路、能发声,有四肢、有五官的动物和同样能冬枯春荣、春华秋实有着旺盛生命力、繁殖力的植物,当成同自己一样的生灵,但同时又具有神性,加以崇拜,并通过巫术与祭祀的方法获得他们的帮助。不同的民族其宗教崇拜对象会有差异,但在崇拜对象上毫无疑问是非常广泛的。怒族信奉的鬼神主要有13种,分别隶属为氏族神灵、自然鬼灵、灾难鬼灵和民族鬼灵四类;布朗族的原始宗教里信奉的鬼灵主要有80多个;基诺族的原始宗教里信奉的鬼灵主要有60多个;独龙族的原始宗教里信奉的鬼灵主要有50多个,分为天上和地下两大类。
在他们众多的神灵崇拜中,不少民族把自己民族的祖先也作为神灵,并和其他自然神一同祭祀。这在他们的传说中也有反映:独龙族传说中的猎神、山神“仁木大”就是上山打猎失踪的猎人变成的。他管辖着山林里的各种野兽。以后,人们进山打猎,都要首先祭一祭保佑多打野兽的“仁木大”。德昂族传说《天王地母》中说,在很古的年代,世上没有人类,只有花、草、树、木。一天,忽然刮起了一阵狂风,刮下102片树,变成人,结为夫妻后,才有了人类。(2)
这说明在万物有灵的基础上不仅出现了自然崇拜和动植物崇拜,而且产生了祖先崇拜。
在上述观念的影响下,传统社会中,云南人口较少民族传统精神文化对农业的作用主要体现为:
首先,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和对自然界的错误认识,云南人口较少民族社会中,普遍保留着原始宗教残余,集中体现为万物有灵的观念,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不少民族把自己的祖先也作为神灵,并和其他自然神一同祭祀并具有同其他自然神一样的神效。这表明本民族祖先与自然界神灵之间存在的相互转换关系。在这种观念影响下,耕作对于云南人口较少民族而言,不是人们从事物质再生产的创造活动,而只是祈求从自然神灵和祖先神处获取食物的过程。收获也不是人们的耕作活动作用于自然界的结果,而是本民族的祖先神或上与祖先有密切联系甚至就是二位一体的自然神的赋予。正如费尔巴哈所言:“对于自然的依赖感,再加上那种把自然看作一个任意作为的,有人格的实体的想法,就是献祭这一自然崇拜的基本行为基础。”(3)因此,耕作和收获对于云南人口较少民族而言,只是祈求从自然神灵处获取食物和二位一体的自然神赋予食物的过程。对祖先神以及动植物等自然神灵的祭祀就显得非常的重要而贯穿于万耕火种的整个过程,形成一套完整的以农业祭祀为主的农耕礼仪。以布朗族为例,农业祭祀中对大自然的感激心理和祈求心理就十分突出。布朗族旱谷的种植技术从选地、砍地到最后打谷、装仓总共十一道工序,几乎每一道都有一定的祭祀仪式。总共有1、选地占卜;2、砍地祈祷;3、烧地祭祀;4、播种仪式;5、薅草仪式;6、割谷仪式;7、打谷仪式;8、叫谷魂。
农业礼仪在刀耕火种中的灵魂地位,恰恰反映出云南人口较少民族传统精神文化中存在的万物有灵观念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因素是刀耕火种这种生计类型产生出现的理论基础,并且对于实行刀耕火种的民族而言,也是他们的坚定不移实行刀耕火种的精神支柱。其次,对实行刀耕火种的人口较少民族而言,对家庭、氏族血缘关系的保持是实行刀耕火种的客观需要,而农业祭祀活动是保持农业生产中血缘性有效存在的主要方式。通过研究布朗族种植旱稻的生产过程发现,其旱稻的种植从选地到装仓共有十一道工序,其中选地、砍地、烧地、播种工程浩大,单家独户难以完成,一般都要互相帮助。互助者多为同一嘎滚的成员,所以地中常常排开多达十余对的男女一同劳动。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原因,使得刀耕火种的生产活动还必须依靠集体,以血缘为纽带来得到近亲家族成员在生产、生活各方面的互相援助。这种物质生产方式中存在的对血缘性的客观需要,必然在精神文化中有所反映,要求在传统精神文化的体系中增加相应内容,通过系统化、制度化和各种行为规范、仪式来强化这种物质生产中客观需要的血缘性,使血缘组织观念渗透于生产生活领域,以保证传统生产方式的需要。布朗族在选地时要请佛爷念经,请寨神、地神共同来决定种哪几块地,此后在砍地、下种、割谷、薅草、装仓几个过程中,按习俗都是要举行祭寨神和家庭神的仪式。这正是通过宗教的方式来强化共同地域基础上的共同的血缘认同,而目的是满足物质生产中的对血缘性的需要。另外,如前所述,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与万物有灵的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刀耕火种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鬼神存在,也就都需要相应的祭祀仪式。无论是通过宗教的方式来强化共同地域基础上的共同的血缘认同,还是通过神化的方式来突出了血缘关系对生产耕作收获的影响,都是传统精神文化作用于农业生产的表现。
二、传统精神文化对农业变革的限定性
云南人口较少民族的精神文化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形成的。在这一社会发展阶段,其精神文化所强调的是以祖先崇拜为特征的宗教文化和具有强烈血缘色彩的氏族文化,以适应人们以血缘为纽带联系起来同自然环境作斗争的需要,其蕴含和体现的文化价值观与文化选择机制的本质也应与之相同。所以无论是古代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原文化,还是近现代的科学技术,在向人口较少民族地区传播时都会因传统精神文化价值观和文化选择机制的原因出现部分拒绝甚至完全排斥的文化选择结果。例如,在独龙江地区,随着人口的增多、土地负载量增大,使刀耕火种地的轮歇间隔缩短。相应的,土地肥力也有所下降。为提高土地肥力,曾教授独龙族使用农家肥和化肥,但按照独龙族的观念,土肥的肥瘠,粮的丰收全在于谷神卜拉,每一粒粮谷的种子从播谷、发芽、长茎叶、扬花、结籽到收获,周而复始、延续不绝,全在于卜拉。在粮谷处于发芽或结实阶段,独龙族都要祭鬼护住卜拉。因此,直到现在绝大部分独龙族仍是习惯于种没有施过农家肥的卫生田。
这一地区的农业现代化模式不能完全离开传统精神文化构造出来的文化模式,只有符合其传统精神文化的现代化指标才对这些地区的现代化建设有实际作用,传统精神文化对农业变革的限定性正体现于此。
刀耕火种是人口较少民族适应其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而产生的一种农业类型,同时,万物有灵观念、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因素是这一生计类型产生出现的理论基础,也是刀耕火种民族坚定不移地实行刀耕火种的精神动力。所以,在现实社会和精神世界刀耕火种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刀耕火种不仅是适应自然界的产物也是传统精神文化的产物。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一直把刀耕火种定性为原始社会生产力和原始农业,成为必须改造的对象,而以内地的固定耕作的农业模式予以取代。“一是改土造田,凡是稍微平缓的地方都开成水田,改变了独龙族不种水稻的历史。二是固定耕地,坡改地,打破轮歇制度。三是使用良种。四是施肥和使用牛耕。五是推广地膜覆盖等农业科技。这些在其他地方行之有效的方法,在独龙江峡谷收获不大,一些措施还造成局部生态破坏。”(4)当地干部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工作力度不够。
实际上,真正的原因从客观上分析是这一地区的自然环境不适于发展内地固定耕作式的农业。怒族、独龙族、普米族居住的怒江州,这一区域纵横着担当力卡刀、高黎贡山、碧罗雪山;奔腾着独龙江、怒江、澜沧江。因此,全州土地基本以高山峡谷为主,坡度大于25度的土地占总土地面积的.76.3%。而且地表可耕层薄,在这样的土地上进行深挖深犁的精耕细作短期内就会耕尽土壤肥力,并且还加速了土壤流失,土质劣化的过程。从主观上分析,刀耕火种民族相信万物有灵,因而敬畏自然、崇拜自然,在农业活动中受这种观念影响客观上形成了一系列约束和节制开发自然的行为,以表示对自然谦恭的的态度。如“为了减少水土的流失和为了不伤害土地中树木的根系,而尽可能地采用粗放的刀耕即免耕技术;为了顺应不同森林植被的生态状况,而对土地进行分类,并实行不同的耕作技术;为了持续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亦即为了保证具有不间断的森林资源以资利用,而实行形式多样的土地轮歇制度等”。(5)由于不可能从事大规模的农业,当地民族一般在沿河流两岸的玲散土地上从事刀耕火种的简单农业,其生产工具简单实用。由于新式的农具主要适用于大规模农田开垦,故在当地多无用武之地。因此,建国以来,不仅他们的生产工具基本没有大的变化,简单农业加采集为主的生计类型模式也没有多大变化。
有上述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在独龙江地区推行内地的农业模式收效甚微是就不足为奇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年来,经过不断摸索和对刀耕火种的研究,开始在独龙江地区推行经过改进的多种混林农业模式和刀耕火种的轮作技术。混林农业“实质上是传统刀耕火种的一种模式”,由于混林农业“是刀耕火种民族熟悉的传统技术,又是一种有效的可持续利用的途径”(6),在模式上突出了刀耕火种模式中的合理部分,也符合了刀耕火种民族的社会文化心理特征。因此在经大力提倡、恢复和发展后成为这一地区独特有效,切实可行的生存发展模式。
显然,由于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地理环境封闭、社会变迁缓慢,传统精神文化对农业的发展模式仍有很强的限定性。在现代化的建设中我们必须充分考虑传统精神文化的这种限定性以及传统精神文化中存在的合理性,不能因为传统精神文化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就否定他在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中的作用,然后才能制定出科学的社会指标体系。
三、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传统精神文化功能的弱化
对比50年代的相关记载发现,云南人口较少民族的传统精神文化有了很大变化。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祭祀活动最为典型。以布朗族为例。传统社会中,布朗族旱谷的种植技术从选地、砍地到最后打谷、装仓总共十一道工序,每一道都有一定的祭祀仪式。而据笔者2005年对布朗山乡老曼娥寨抽样的77户家庭的调查显示,目前在老曼娥寨中还保留的农业祭祀活动只有8月份的播种仪式、薅草仪式。见下表:
1964年对老曼娥寨解放前农业祭祀情况(《布朗族社会历史调查》,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71页)
传统社会中的农业祭祀活动是对大自然感激心理和祈求心理的表现,在自然崇拜、祖先崇拜观念的影响下,耕作、收获对于他们不是从事物质再生产的创造活动,而只是祈求从自然神灵处获取食物的过程。因此,繁琐的农业祭祀的社会功能正是在于保护农业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
笔者对布朗山乡老曼娥寨抽样的77户家庭农业祭祀活动变化的调查正反映了传统精神文化――农业祭祀对农业生产活动控制功能的弱化。其原因之一是生产技术的科学化。
生产技术的科学化主要体现在:首先举办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理论培训和现场指导培训。以布朗山乡为例,205年布朗乡举办各种科技培训40期,受训人数达9530人。(7)笔者对老曼娥寨抽样的77户中,有21户参加过科技培训,19户通过向培训过的农户学习的方式掌握部分农技知识,6户通过书报自学掌握相关科技知识;有31户从未学过相关农技知识。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捧打乡永拉嘎村,有400多户独龙族、怒族,由于采取了多种培训方法,使这个村50%的农户基本上掌握了1至2门农村实用技术,培育科技示范户62户,农村党员占24户,同时还成立了水稻、养牛、蔬菜等研究会,会员达400多人。(8)一定规模的培训无疑加快了村民接受并采用新技术新工具。对比怒江鹿马登乡赤恒底村的情况发现,从1998年到2004年,该村氮、磷、钾、复合肥以及农用塑料薄膜的使用分别从40276吨和1010吨增加到126960吨和2029吨,(9)每年分别以21%、12%的平均速度增加。此外,生产工具的变化也很快。布朗族传统的农业主要有长刀、斧、镞、锄、犁、弯镰、木齿钉钯等,所代表的生产力相对落后,截至2005年布朗乡已拥有了一批现代化生产工具,其中拖拉机215辆,碾米机295台,摩托车4223辆,农业现代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
随着生产技术的科学化,这一趋向对传统精神文化功能的影响逐渐显现出来。
(1)随着对现代农具、农技术知识学习、掌握和运用,一个直接的效果就是产量增加以及对其他经济作物种植技术的掌握。详见下表:(10)
作为生产技术的科学化的必然结果,经济作物的种植与产量明显增加,在粮豆播种面积有所下降的情况下(1999年为32732亩,2004年为29829亩),依靠经济作物的种植与产量的增加全乡农业总产值从1999年的1371.34万元增涨为2004年的2585万元。同样,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捧打乡永拉嘎村人均经济纯收入比实施“素质教育”工程前增36%。在掌握运用新工具、农技知识――产量增加――收入增加这一形成连锁效应的因果链中,越来越多的村民对现代农业、农技知识与提高生产效益的关系有了直观正确的认识。而随着这一认识的加深,其结果就是传统精神文化各种原始宗教的农业祭祀活动对农业活动的功能的削弱。
据对布朗山乡新曼娥寨的抽样调查表明,认为宗教祭祀对经济生活有所促进的约为38%,认为没有影响或有所妨碍的约为46%,而有96%的被调查者肯定了科技知识对提高生产效益的作用。(11)
(2)这一时期生产领域技术的科学化所形成的物质基础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文化系统中互相关联的部分的反应”。其中必然引发与之相关联的意识形态系统的变化。因为一定的观念形态文化产生于一定的物质生产活动模式,一定的物质生产活动模式总是一定观念形态文化的客观化。如此,则不同的物质生产活动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观念形态文化,他规定了与其相适应的民族文化意识的类型,对民族文化意识的发展具有导向,或者说一定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形成,必然引起反映这一物质生产活动自我调整需要的观念形态文化向特定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凝聚沉淀。具体而言,新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的形成和进一步的发展完善为大量吸纳与之相应的观念形态文化创造了条件。正是这一物质生产活动不断巩固发展完善的要求形成对新的观念形态文化的需求,在这种需求效应的作用下,加速了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对现代文化的吸纳。
据统计,截止2005年布朗山乡已有电视机1773台,影碟机1560台,收录机262台,电话177部。(12)对老曼娥寨抽样77户家庭的调查,表明76户家庭均把看电视作为业余休闲方式之一,有12户家庭既看电视又收听广播。基诺山乡信息化程度更高一些,截止2004年已安装电话748部,移动电话1274台,87%的村民看上电视。41%的村民安装有线电视,乡政府已开通互联网,(13)其2010年的目标是,以乡民族中小学为重点建立信息化网络,建成卫星教学收视点,建立乡、校基础教育信息网络,开设信息课,计算机人机比中学30:1,小学40:1。(14)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升,他们作为文化传播途径的作用也将不断发挥。而与传统精神文化相比,主流文化通过信息途径传播的条件更为成熟,主流文化占据了大部分的空间,资源信息化的途径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的主导地位,相对于少数民族传统精神文化形成了具有更大优势的强势文化,冲击改变着他们的传统观念,而逐渐被少数民族由羡慕而模仿学习。以基诺族为例:“基诺青少年传统的审美情趣正在或已经消失,就人体审美而言,象征祖先崇拜的发型已经消失;象征勤劳勇敢的耳环眼只有年长者的耳部才存在;漆齿染唇也只有部分老人保留这一习俗,青少年中绝少有把这些作为美的象征。从服饰审美来看,只有中老年人还经常穿本民族服装,其他人则很少穿,有不少青少年则公开认为,穿本民族服装‘不好看’,完全改穿汉族地区的流行服装。从文学艺术审美看,传统的文学作品除老人继续讲唱外,大多数年轻人则更欣赏影视节目和通俗书刊。影视明星成了他们的崇拜对象。”少数民族青少年的思维发展、成就动机、审美情趣,都产生变化。(15)
简言之,农业的现代化、生产技术的科学化使物质生产活动不断发展完善,其所产生的对新的观念形态文化的需求效应,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的文化选择机制的产生。新的文化选择机制呈现出对主流文化、汉文化的盲从,而对本民族传统精神文化传承相对弱化的特点。在这种文化选择机制的作用下,同喻文化传承方式与后喻文化传承方式并存,而且同喻文化对后喻文化的传承形成冲击。所以,在同喻文化占主导传承地位的情况下,少数民族青少年更热衷于看电视、接收流行文化,而主动选择后喻文化传承方式向老人学习传统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歌曲、舞蹈的则很少。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精神文化失去了其存在的文化载体,更不可能对其社会和生产活动产生作用,发挥其社会功能。
注释:
(1)人口较少民族是指全国55个少数民族当中人口在10万以下的22个少数民族,他们绝大部分居住在边远地区,其中,云南有七个:德昂族、基诺族、阿昌族、普米族、布朗族、独龙族、怒族,总人口23万(2005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2)《独龙族社会历史考察综合报告》专刊,第一集,云南民族研究所,1983年,第101页;杨福泉:《云南少数民族概览》,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665页。
(3)《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460页。
(4)侯远高:《独龙家族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5)尹绍亭:《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50页。
(6)尹绍亭:《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52页。
(7)根据布朗山乡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2005年3月)整理。
(8)云南省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教育工程”典型经验材料选编。
(9)根据鹿马登乡1998年、2004年农业生产综合统计报表整理。
(10)根据布朗山乡1999年、2004年农业生产综合统计报表整理。
(11)高发元:《云南民族村寨调查――布朗族》,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70页。
(12)根据布朗山乡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2005年3月)整理。
(13)数据由景洪市统计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