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家庭劳动教育总结

家庭劳动教育总结

时间:2023-07-11 17:36: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家庭劳动教育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家庭劳动教育总结

第1篇

小学劳动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六年级劳动教育工作将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实践育人为基本途径,-坚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的生活、生存技能,在动手动脑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总结如下:

一、多渠道宣传,提高认识,形成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培养二十一世纪建设人才必须遵守的守则。对学生加强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小学教育的重要教学任务。我校重视劳动教育,把劳动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紧密与少先队活动挂钩,保证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和多样性。我们还将通过家长学校对学生家长进行劳动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引导家长认识劳动对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使家长能积极主动配合各项校内外教育活动。

二、加强劳动课教学研究,努力探索劳动课新路子,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组织劳动课教师认真研究教育大纲和教材,理清劳动课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态度,思想观念目标,大力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以及劳动态度观念的培养,努力探索劳动课教学新路子。积极探讨课程删减整和,并结合教学实践编制切合学生生活实际,体现时代特点的劳动课教材,以不断丰富劳动课程的内容和形成。贯彻兴趣贯课堂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兴趣是小学生最直接,最有效的内部活力。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始终遵循主体性原则,创设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重视加强教与学的结合,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实际操作,促进学生劳动技能的形成。

三、继续以服务岗位的创建活动为抓手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打通渠道,拓宽开放外延,为学生搭建多元的成长舞台。

从学生的认知、情感规律出发,以广阔的舞台,金色的童年为主题,广泛为学生创建服务实践岗位,开展体验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服务岗位实践活动中,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理智去感悟生活的意义和做人做事的道理,从而内化为健康的思想、品格,外显为良好的行为和自觉习惯。

1、继续搞好劳动实践基地的建设建设,以点带面,拓宽教育范围。

2、有劳动基地,各班主任要继续组织学生到劳动基地参加劳动实践活动,把劳动基地作为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另一课堂,确保时间、地点、人员、效果四落实。

3、坚持劳动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开展我做爸妈的小帮手活动。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帮助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洗衣、叠被学生的家庭情况,通过小学生素质发展评价成绩记录反馈到学校,学生在校的劳动情况也由此表反映给家长,以增强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将学校劳动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4、加强学校劳动教育与社区教育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给孩子积极参与并实践劳动技能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与平台,让其感受劳动的快乐与光荣。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以达到劳动育人的目的。

结合自己的实际,有目的,有主题的组织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在劳动的过程中,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原则,并充分注意教育形势的趣、活、实。

小学劳动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劳动课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强,没有实践或实践得不够,都不能体现劳动课的最大特点。因此、在劳动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

一、组织学生进行劳动项目竞赛,激发学生劳动兴趣

积极的劳动情感小学生最初参加劳动实践时,劳动兴趣带有暂时性,易受意外的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是整个劳动活动,并不是劳动的具体内容。本学期学校开设了一块开心农场,各班有一块种植地,开展劳动竞赛。

二、 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

皮亚杰指出儿童只有自发地、具体地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大胆形成自己的假设,并努力去证实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发展思维。劳动课是以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只有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实践劳动,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劳动课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与其他各科相比,有着独特的途径--实践操作。劳动课的实践操作既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组织学生课外实践,也可以开设兴趣小组等。不管是在课内,还是课外的实践操作,都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创新意识。

(1)、在实践操作中丰富想象力。

想象是我们的大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亚力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泉。在劳动课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对劳动课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丰富的想象。例如,在纸工课上,学生折出的东西非常多,有的连老师都没想到,这时,我就适时表扬那些学生,对其作品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本学期学生的纸工作品有二幅被选为大运会纪念作品。

(2)、在实践操作中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以班级活动为基本形式,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激励全体学生之间互相合作。班级之间开展竞争,使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特长得以锻炼,素质得以提高,最终走向成功。追求学生人人进步为最终目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运行载体,以全员激动为操作手段,以小组团体成绩评价为导向,激发竞争活力,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各科教学中,我们总是将学生分为几组,最后,评一评哪组做的最好,激励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强调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训练、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的形成,使学生不以自我为中心,而从集体的利益出发,让他们明白成功的作品属于自己,也属于集体。如每天包干区清洁和保洁进行被评比。

(3) 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每个学生总是希望自己成功,总是能得到老师的赞赏,可见,让学生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尽力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达到成功和从知识的获益中得到满足,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劳动教学过程中总是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促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例如,在劳动课上,不管学生最后的作品做的怎样,教师总是能肯定学生的作品,总是能肯定学生为作品付出的一切劳动。教师还应当众表扬一些成绩平平的学生,他将终生受益。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基说过:求知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快乐,及时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

第2篇

关键词:苏霍姆林斯基;家庭教育思想;当代启示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001-02

苏霍姆林斯基作为上个世纪前苏联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他的家庭教育思想至今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依旧对我们当今的家庭教育开展有着积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由此,笔者通过对当前中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误区进行反思,从苏霍姆林斯基家庭教育思想中的特色之处得到了以下启示。

一、深化家长对家庭教育功能的认识

苏霍姆林斯基始终强调要重视家庭教育的功能,他认为家庭教育不仅对孩子的童年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还是家长对社会教育事业的精神力量奉献,也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石与纽带。而现在大多数家长只局限于对家庭教育功能第一层次的认识,即家庭教育就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而并未升华到更高的层次。针对这一现象,笔者提出深化家长对家庭教育功能的认识,应从两方面入手。

1.增强对社会教育事业的责任心和义务感。首先应该使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不仅关系着个体家庭中孩子的成长发展,更关系着整个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和程度。作为家长,应该把教育孩子当作自己最重要的、第一位的社会工作去做,这是对社会教育事业特殊的精神力量奉献。具备社会责任心和义务感,家长才会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才能提高家庭教育的效益,进而推动社会教育事业的繁荣,促进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社会氛围的形成和巩固。

2.正确理解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目前仍有一些家长存在着错误的观念,如他们依然认为教育孩子主要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抑或有些家长即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必要性,却不愿意花费时间与精力去跟学校和老师认真沟通孩子的情况,总以各种借口推托。他们往往忽略了家庭教育与社会、学校的联系,意识不到三者紧密联系的重要性。所以,正如苏提出的那样: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石和纽带。家长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些,才能跨出从根本上改变三种教育之间长期分离现状的第一步。

二、加强对孩子的劳动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劳动锻炼,他提出劳动锻炼应成为家庭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就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义务感。因为他已用实践证明,劳动具有很强大的教育作用。眼下的家庭中多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躲避讨厌劳动,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由父母辛勤劳动换来的舒适生活。针对这种现象,笔者建议家长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来加强对孩子的劳动教育。

1.增强孩子的劳动意识,培养其劳动义务感。家长应尽早教育孩子,劳动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通过劳动创造得来的,没有白来的食物,让孩子在意识和情感上热爱劳动。如教导孩子要积极参与家务劳动,使其明白自己是家庭成员之一,也应为这个家庭的干净整洁付出,在劳动的过程中增强孩子内心的劳动义务感。

2.引导孩子积极参与劳动锻炼。作为家长,应该正确地引导孩子参与劳动锻炼。如,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可以锻炼孩子的体力,克服懒惰;适度的社会劳动,能让孩子体验生活,体会父母工作劳动的不易;尤其鼓励进行手脑并用的劳动,发展孩子们创造性的思想,培养高尚的情感等。家长应该明白,使孩子尽可能地参与到劳动锻炼中去,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重视孩子精神世界的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家庭教育不仅要教给孩子知识、技能,更要重视孩子的精神世界,使得孩子能够实现全面和谐地发展。这对当前中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家长片面强调孩子智力的发展,盲目追求高分数,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却忽略对孩子精神世界的引导有很大的启示。

1.保护孩子心灵的纯洁性,提高其道德修养。当今社会,物欲横流、拜金主义盛行,孩子的心灵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污染。他们也开始变得虚荣攀比、自私自利、沉迷于享乐之中,失去了精神信仰和支柱。这无疑是危险的,家长一定要注意防范,如,教导孩子信奉善良,防止心灵空虚;培养孩子良好的情感,学会同情理解他人,防止麻木不仁;教育孩子善于控制自己的愿望,防止孩子变得自私自利;等等。

2.教会孩子独立思考,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独立思考,是一个孩子进行是非判断的关键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一能力,孩子才能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免于不良思想和风气的毒害和侵蚀。作为家长,尤其要重视这一点。当遇到问题时,要教导孩子先冷静下来,试着去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找出解决方法。凡事多独立思考,用正确的价值观做出判断,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

四、家长要正确地爱孩子

苏霍姆林斯基曾明确指出,家长应该明智地爱孩子,要正确地使用自己的权力,对待孩子应该做到“热情关怀和严格要求、和严厉相和谐”。然而在当前的家庭教育中,对孩子如皇帝般一味娇宠溺爱的家长大有人在,对孩子严厉要求甚至不惜棍棒相加的家长大有人在,忽视孩子的精神需求、只用物质弥补亲情的父母也大有人在。对于这一现实问题,苏霍姆林斯基的家庭教育的原则也深深地给我们以启示。

1.家长要正确地使用权力。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自然有权力教育孩子,甚至是在必要时采取合理的惩罚措施。虽然家长爱孩子是不容置疑的,但切不能让爱成为孩子的精神桎梏。溺爱最终带给孩子的是与年龄不相符的幼稚和自私自利;专横的爱让孩子的心灵遭到破坏性的伤害,棍棒带来的后果往往是变本加厉的叛逆与反抗;而赎买式的爱更是带来孩子精神的空虚和情感的冷漠。家长一定要避免以上这三种形式的“不明智的爱”。

2.家长应该尊重孩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要把儿童永远当儿童看待。孩子也会逐渐长大,他们也需要个人的空间,也有自己的秘密和隐私。所以家长也要学会尊重孩子,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和愿望。千万不能因担心孩子太小,不能正确处理事情,而一味地干涉并“全权”。这样反倒会让孩子厌烦,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会愈加逆反。父母对待日益长大成熟的孩子,一定要多聆听,多交流,尽量去建立和谐、民主、融洽的家庭关系氛围,而不是用家长的绝对权力去压制和禁止。

参考文献:

[1]胡继渊,陈文彬.苏霍姆林斯基的家庭教育理论和实践初探[J].外国教育资料,1993,(4).

[2]唐其慈.苏霍姆林斯基的家庭教育思想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1982,(4).

[3]唐其慈.苏霍姆林斯基的家庭教育思想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1982,(5).

第3篇

关键词:中学生 劳动实践 锻炼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领悟到:劳动观念的培养,对中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多种形式的劳动实践与锻炼,培养劳动观念,提高中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体验劳动的艰辛和价值,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的做法如下:

一、劳动意识的现状

劳动是指人们有目的地运用自己的体力和脑力创造精神财富的活动。劳动是人类特有的能力,我们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但作为人类特有的―种能力――劳动并未引起重视。以前我们在农村常能看到“勤劳致富”、“勤俭持家”、“劳动光荣”等春联,现在则很少看到了。这春联的变化不正反映出入们劳动观念的变化吗?

二、增强学生劳动意识的意义

1.劳动能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发展。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要劳动。

2.劳动使人身心健康。劳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既能创造物质财富,也能创造精神财富。通过劳动,学生能体会其中的艰辛,会更坚强,有毅力。

3.劳动教育可使人正确对待升学、就业问题。

三、在劳动实践中锻炼学生

1.把突击式的打扫卫生变成经常性的保洁劳动。班集体不仅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课堂,也是培养中学生劳动观念的阵地。为此,教师应该将劳动观念的培养当作育人的重要任务。以往,教室的卫生大多采用“突击式”大清扫的做法。这种做法虽也能收到效果,但有些嫌脏怕累的学生得不到应有的锻炼。针对这种状况,我与班干部一起研究,把教室的卫生及学校分给班里的责任区分解到每个学生那里,做到“人人有责”、“不当旁观者”,要求大家利用课余时间,随时把自己负责的卫生区域搞好。通过检查、抽查与评比,不仅使卫生责任区达到了洁净无尘的标准,而且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的责任感。

2.留“家庭劳动作业”,定期开好总结班会。时下的初中学生课业负担较为繁重,所以,一些家长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就把家务活都包了下来。鉴于此,我采用了留“家庭劳动作业”的方式,每天进行布置,提要求。学生们每人准备一个“记事本”,将自己在家中干家务的内容、成果等记录下来,并由家长签字。然后,每个月召开一次“家务劳动总结班会”。班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有老师表扬学生的,有同学间相互赞许的,有自编自演的顺口溜、小品等多种生动活泼的自娱自乐节目。另外,为了便于联系与沟通,每次班会我们都请来几位学生家长。他们在会上的发言、称赞,也从另一个侧面激发了学生们的热情。因此,家务劳动总结班会是把教育与劳动结合起来的好形式,对培养学生劳动的观点和习惯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学生及家长的欢迎。与此同时,我还注意增强家务劳动的情趣。我注意为同学们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创造条件,与同学分享劳动的快乐。比如,我用“劳动成果展示会”的方法,把学生们安装的电器线路,自己设计的编织物、刺绣,自制的各种食品、菜肴“半成品”以及雕刻的图章等等一一展示给大家,或请同学们当场“献艺”,相互切磋,在欢声笑语中体验到劳动后的自豪和喜悦,诱发了中学生热爱劳动的情趣。

3.开展假期奉献活动。学生的假期,主要是在家庭和社会中度过的。为了把假期安排得有意义,能在培养学生劳动观念上发挥作用,我在班里提出了“林海镇的同学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的口号,激励同学们在假期里为社会多做奉献。全班不少学生都能积极参加我们组织的志愿者活动,他们清扫庭院,捡村里的垃圾,照顾孤寡残疾人……以团员为主还开展了捡矿泉水瓶活动,大家把卖矿泉水的钱积攒起来,用于支持贫困学生。每当假期结束,我们班经常可以收到社会上寄来的表扬信。这些表扬信像一簇簇的报春花,报道出他们劳动观念的提高,反映了他们热爱劳动、乐于奉献的新风尚。

4.建立劳动实践基地。我们虽然是农村学校,但是我们努力为学生营造同城里学生一样的锻炼机会。我们平时注意发挥一些劳动基地的作用,每个学期都要安排一定时间到乡镇派出所、工商局及环卫队等劳动服务基地进行义务劳动。在劳动之余,还请公安干警、工商干部和环卫工人谈体会、讲理想,使学生们的心灵得以净化、思想得以升华。譬如,一些同学开始跟着环卫工人扫马路时,经常戴着大口罩,怕熟人认出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不少同学思想发生了变化,他们不仅热爱环卫劳动,而且还养成了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良好品德。

培养中学生的劳动观念,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坚持思想教育为主,坚持诱导为主,坚持表扬鼓励为主,这样才能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第4篇

2021年政教处活动承诺书

在新的一学年哩,我校政教处承诺做到以下几方面:

1、爱国教育:通过“新生军训活动”“烈士扫墓活动”“学雷锋活动”“国庆活动”等系列活动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和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勇敢顽强,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意志,提高学生的自理和自律能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2、规范教育:通过“开学第一次校会和开学第一课”、“每周升旗、班会”、“法治教育、预防电信诈骗、禁毒、校园欺凌”、“每月防震消防演练”、“三爱、三节”等系列活动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培养学生规范规则教育;使学生养成爱学习、爱劳动的优秀品质和爱惜水电粮食的良好行为习惯;让学生明白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文明修养,做一个守纪律有诚信讲文明懂礼貌的贵中学生,例如咱们上学年学生就餐站队说话的少了,队伍站的好了;学生见到老师主动问好等良好习惯。规范教育是我校今年工作的重点。

3、感恩教育:通过“烈士扫墓”活动使同学们记住沉痛历史教训,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通过“重阳节”“教师节”“家庭教育”让学生懂得感恩,感恩我们的父母、老师和一切帮助我们的人。

4、励志教育:通过“励志演讲”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斗志,形成了明确的目标,树立了坚定地信念,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去努力拼搏。通过“诚信教育”,让学生明白了诚信,诚是为人之本;信是立身之道,诚信是一切价值的根基。通过“体育运动会”、“校园艺术节”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发扬勇敢、顽强、拼搏的精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引导青年学生加强文化道德修养,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5、责任教育:通过“学雷锋”活动引导学生明白:雷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雷锋精神的内涵在于奉献;再有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树立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正确思想。

本年学校政教工作重点是对学生规范教育(养成性教育)。

以上各项活动政教处都有具体的活动方案和总结,都有过程性资料。

第5篇

徽州平民教育实验的关键词,是一个人和两所学校。这个人是陶行知先生的徽州后辈聂圣哲,他服膺先生的平民教育思想,创办了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在21世纪的头十年,聂圣哲在休宁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平民教育实验。这两所学校是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在休宁先后创办的德胜鲁班木工学校和德胜平民学校。《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安徽日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等媒体多次报道这两所学校。英国广播公司(BBC)还专程来这两所学校拍摄纪录片《中国学校》,纪录片2008年在BBC向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公众播放,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木工活是手艺中的“昆曲”

休宁德胜鲁班木工学校创办于2003年,至今已十年光景。在这十年当中,这所学校以全新的育人模式,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和普遍赞扬。

休宁乡贤、原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吴象先生是著名的农村问题研究专家,他在初次访问休宁木工学校的时候就赞誉其是“陶行知式的学校”。2005年10月,笔者有幸与吴象先生就木工学校的办学模式共同执笔撰文《一石三鸟的伟大创举》:

我们不约而同地联想到徽州先贤、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和他先后创办的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及育才学校,认为这所木工学校也是值得重视的伟大创举。可以预见,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和教学实践的深入,这所学校将蔚为风气,积极影响整个社会,造福子孙后代。所以称其为创举犹嫌不足,简直可以誉为一石三鸟的伟大创举。为什么呢?木工学校在经济、教育、文化三大方面,引起巨大的反响,为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和贫困农民增收发挥积极的作用,开创了一条从实出发、因地制宜的新路……

简而言之,我们认为木工学校的创造性意义在于:

其一,在经济上,实现了宏观经济层面的县域经济和微观经济层面的劳动者群体之间的“双赢”。

在宏观经济层面,木工学校的创办,有利于休宁这样工业基础薄弱的山区小县发挥林业方面的比较优势,培育和发展有一定技术含量和较高附加值的林产品加工工业,在引入先进科技和管理的条件下,提升县域经济要素禀赋条件,突破以往单一以输出原料为主的低层次的林业经济,擢升经济品位。

在微观经济层面,此举是转变劳务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劳动者素质、发掘人力资本的积极尝试。诚如聂圣哲本人的感慨:“木工是所有工匠中最严谨、最富逻辑、技艺最高超的一群,如果把各类手艺都比作演戏,那木工活就是这些手艺中的‘昆曲’,有了木匠的手艺基础,再学习其他行当可谓轻而易举。”接受过系统训练的木工,具备了较高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素质,大大提升了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提升,使得他们即使将来不再从事木工职业,也能在其他的行业工种中秉承木工严谨求实、积极创新的工作作风,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

其二,在教育上,对改革整个教育体系、改进职业教育树立了一个很好的典型和榜样,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

休宁德胜鲁班木工学校的教学实践,乃是遵循先哲开出的职业教育的良方,在徽州土地上做出的一次社会实验。木工学校招收休宁农村里能吃苦耐劳的农民子弟,既开设文化知识课程,学习研读《细节决定成败》《致加西亚的信》等励志类书籍,又教授木工专业理论和手艺,更多的时间是实训。学员同时从锯、劈、刨、凿等基本技能学起,学习制作传统家具。39张八仙桌、78张雕花太师椅,是首届“匠士”毕业时献上的“毕业论文”。

进入木工学校的大门,便能醒目地看到学校的校训:“诚实、勤劳、有爱心、不走捷径。”这一点尤为可贵。木工学校不单单努力教授学员专业技能,努力提高劳动素养,还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向学员传播公民教育的理念,希望每个学员除了要做一个好的劳动者,更要做文明人,做好公民。学校把“诚实、勤劳、有爱心、不走捷径”这四项朴实无华的标准作为对每个学员立身处世的基本要求,颇具苦心,立意深远。

其三,在文化上,木工学校的理念和实践,是对徽州文化的一次突破和创新。

以儒家学说为根基的传统徽州文化,从某一方面而言是“官本位”的文化。在当地重道轻艺的文化背景中,古代的匠人是入不得士林的。在徽商衰败之后,徽州文化的这种弊端便愈加显现出来。

休宁木工学校的毕业典礼上隆重颁发了“匠士”学位,这在徽州历史乃至中国历史上都是一项伟大的创举。大学里有学士、硕士和博士,如今木匠也能评学位,真正迈入“士林”了。这项创新很不简单,人人皆可为尧舜,行行都能出状元。从这个意义上看,“匠士”学位的颁发,倒是对“官本位”重道轻艺、士农工商等级井然的传统徽州文化的一次不大不小的超越。

时至今日,重温八年前的旧作,回首休宁德胜鲁班木工学校十年来的风雨兼程,我们之前从经济、教育、文化三个层面总结的“一石三鸟的伟大创举”之评价到今天也一点没有过时。别开生面的“匠士”毕业论文——八仙桌、太师椅,庄严肃穆的“匠士”学位授予仪式……这些动人的画面将会永远镌刻在徽州平民教育的史册。

学校的理念:“先育人,再教书”

2005年秋天,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按照平民教育的理念,在休宁郊外的兰渡又创办了一所小学——休宁德胜平民学校。那一年的暑假,木工学校的学生放弃休息,加班加点为平民学校的弟弟妹妹义务打制课桌椅。平民学校甫一诞生,就风华正茂,以其更为鲜明的“陶行知式学校”的特色,吸引了各界人士的关注和支持。尽管因为一些人为的因素,学校后来的发展经历了很多艰难险阻甚至流于停滞,但它短短五年的成长足以在徽州甚至中国的平民教育蓝天上画下一道美丽的彩虹。

聂圣哲先生对平民学校倾注了很多心血,在一开始就为这所学校做了精彩的“顶层设计”:平民学校的学生,全部来自休宁及附近偏僻山区最贫苦的家庭。学校向入学学生免费提供食宿、书本和服装。学校同时向家长提出三个附加条件:接受学校“先育人,再教书”的理念;孩子必须“读平民书,做平民事,过平民的生活”;校方不向家长保证孩子毕业后能够进入重点中学读书。

平民学校“六年寄宿读书、一切费用全免”的条件对皖南山区贫困家庭而言,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为了寻找、确定最值得救助的对象,平民学校校长张晓琳每年都带着一份从多个渠道收集到的需要救助的孩子的名单,到穷乡僻壤的山村逐个家访。家访的内容一是核实受助家庭的贫困程度,二是调查家庭是否勤劳淳朴,三是确认对方对平民学校的教育理念是否认同,最后需要家长签署一份承诺书。

平民学校与此前的木工学校一样,都是秉承陶夫子平民教育思想创办的学校,都把“诚实、勤劳、有爱心、不走捷径”作为学校的校训。但二者仍然有着不同的特色:木工学校是职业高中层面的学校,平民学校则是一所新型的小学;如果说职业高中的木工学校突出的是实用主义教育的色彩,平民学校则更加体现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和“工学团”模式。很多到访过平民学校的人,都对它突出的劳动教育特色留下深刻的印象。

平民学校一天当中的劳动教育课是这样安排的:每天清晨6时,平民学校的孩子们起身洗漱,而后便是20分钟的劳动技能训练,有的清洗衣服,有的整理寝室,有的打扫厕所,有的到厨房帮厨……学校对孩子们劳动技能的训练要求严格,哪怕是一项最简单的劳动,在程序上都有细致的规定;每天下午,平民学校还雷打不动地安排了一节劳动课:一二年级的学生打扫卫生、整理校园;三年级的学生种菜、打猪草;四五年级的学生管理菜园、养猪、编竹、补鞋等等。平民学校这般重视劳动教育,乃是希望学生们在实践中培养动手的能力,通过实践去感受知识、学习知识。这种陶行知式的教育成效极其显著。新生入学不久,家长们很受到孩子身上显著的变化:生活规律,早睡早起,整洁卫生,彬彬有礼……

经过全体师生的努力,到2010年,休宁德胜平民学校拥有七亩水田、七分菜园、四亩山场、一个猪圈、一个编竹室、一个缝补室、一个碾米厂、一个木工房、两个洗衣房,学校陆续开设了竹器编织组、养殖组、碾米组、种植组、木工修理组、缝补组等。平民学校师生劳动成果斐然:养了三头猪,其中两头猪重四百多斤;收获油菜籽1400多斤、稻谷7000多斤;编扎扫把200多把;收获的蔬菜丰盛,除了供应本校之外,还专门送到十几里外的木工学校。每年夏秋两季收割油菜和稻子的时节,是孩子们盛大的节日。这些10岁上下的孩子们发自内心地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和光荣。而这些人生的体验,是很多同龄人很少或从未涉及的。

我曾在2009年一个冬日的午后,专程驱车到休宁德胜平民学校访问。那些暖意盎然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张晓琳校长亲切地帮小学生们晒被子,孩子们带我们去看他们喂养的小猪和培育的菜园。我在教室的课桌前沉坐良久,我为孩子们一张张充满自信、青春绽放的笑脸和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所感动。这不正是陶行知先生畅想和实践的乡村工学团的蓝图吗?

1932年,陶行知先生在《乡村工学团试验初步计划说明书》中写道:

乡村工学团是一个小工场,一个小学校,一个小社会。这里面包含着生产的意义,长进的意义,平等互助、自卫卫人的意义。它是将工场、学校、社会打成一片,产生了一个改造乡村的富有生活力的新细胞。

这是陶夫子的“中国梦”,它在七十多年后的徽州故土悄然实现了。

晓庄之后有育才

因为一些说不清也道不明的原因,2010年年底,休宁地方有关部门决定与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终止合作,对德胜木工学校和德胜平民学校进行改制。相对于木工学校尚能应对危局,平民学校则受到很大的冲击,平民教育体系基本上被。此情此景,对那些造访过平民学校、体验过陶行知先生“中国梦”的人而言,内心深处的酸楚是不言而喻的。

陶行知先生17岁时从万安古城岩下乘船赴杭,他二十多年后写诗回忆当时和父亲在水蓝桥头分别的场景:“我要问芳草上的露水,何处能寻得当年的泪珠?”我想,今晨芳草上的露水何尝不是当年的泪珠呢?

第6篇

苏霍姆林斯基 家庭教育 实施原则 实施方法

一、家庭教育的实施原则

(一)“提高家长在孩子眼中的地位”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因此,家长要做到严格要求自己,应“尽量提高自己在孩子眼中的地位,以便使孩子看到你在播种这颗种子时,你对生命的崇高意义,因为这颗种子正萌发为茁壮的幼芽。”他指出:“你教育孩子,也就在教育自己并检查自己的人格”。对父母来说,要把自己身上良好的品质“灌输”到孩子身上。而最主要的是家长要在人与人之间美好的关系方面为孩子做出优秀的榜样。因为苏坚信孩子的行为是受父母的行为影响的,孩子的情感是通过父母的情感所激起的。

(二)“别把儿童永远当儿童”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多年来的经验证明,学校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的一大弊病即是把儿童永远当儿童来看待,而忘记了今天的儿童将是明天的成年人。”他认为,孩子从本质上是自私的,一开始只知道“我要”,而父母要使他知道“应当”,必须进行家庭教育。他提醒家长不要忘记孩子总会不再是孩子,如果放弃了孩子从出生到十岁这一时期的早期教育,以后是很难弥补的。如果父母始终把儿童当做儿童来看待,不严格要求管教,而一味地包容、宽恕、原谅的话,那么久而久之,孩子必定会养成自私、懒惰、逃避困难等恶习。所以说,家长不要永远把孩子当孩子,实质上是提醒家长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善于在小孩子身上看到未来的公民”,明白循序渐进、防微杜渐的道理。

(三)“正确使用父母的权力”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在有孩子的家庭里,应当正确使用父母的权力。”如何正确地使用这份权力,并取得良好的家庭教育效果,苏提出了两个前提要求:一是不能使用家庭暴力,尤其不能体罚孩子。因为一切依靠体罚的地方都不会有孩子内心真正的自我教育,相反惩罚往往会造成孩子的怨恨与不满,而且“体罚不仅标志着家长的软弱无能和惊慌失措,也标志着他们的教育方法极端不文明。用皮带培养出来的儿童会变成麻木不仁、没有心肝的人。”二是要注意尊重孩子。家长应当善于深入了解孩子的思想、情感和愿望,而不是用自己的权力一味禁止。“因为硬性地压制孩子的强烈愿望会引起孩子极度伤心”。同时,家长也不要粗暴地干预孩子的隐私,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和空间,“孩子年龄越大、活动的范围也越广,父母公开干预的圈子也就愈应该予以限制。”

(四)和谐一致

在这里,笔者将和谐一致的教育原则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要和谐一致。这样有利于保持和提高家长的威信。如果父母对孩子提出的要求不一致,孩子会意识到可以不听其中一个人的话,或找理由听那一方符合他愿望的话,这会使孩子养成不听话的习惯。因为“年幼的孩子们一旦有了某种感受,这种感受便会占据他们整个心灵支配他们的思想”。二是家长要与学校采取和谐一致的要求和行动。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提出的要求,因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向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二、家庭教育的实施方法

(一)劳动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孩子的劳动锻炼是家庭教育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他认为,家长应该教会孩子进行社会公益劳动和家务劳动,因为劳动具有强大的教育作用:

1.父母不断辛勤劳动的家庭将成为孩子进行情感、道德教育的学校。

2.手脑并用的劳动更易于发展孩子们创造性的思想,培养高尚的情感。

3.孩子们在自己的劳动中创造并理解劳动的美,从而明白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4.如果孩子于早期童年时代就能在劳动中认识自己,那么孩子就可以真正获得人的高尚品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加深热爱劳动的情感,让孩子在劳动锻炼中真正磨砺自身的意志和品格,苏认为这是进行家庭教育有效的方法。

(二)榜样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们会在孩子的心灵上留下深深浅浅的印记。儿童对人的世界的认识,是从父母开始的。他首先认识的是妈妈如何跟自己说话,爸爸怎样对待妈妈。在一个好的家庭里,父母和睦相处,以诚相见,相互信任和尊重。这就向孩子无声地表明并使之深信不疑,人间的情感是美好的。要珍惜儿童的这种关于善和恶的最初概念和理解,因为它正是人的道德价值观的新芽。苏强调,在孩子们面前展现出来的通往世界的第一个窗口,便是父母的榜样。父母为孩子呈现怎样的行为、态度、价值观,孩子便会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只有在父母拥有道德权利,成为孩子道德榜样的条件下,那些对孩子的教诲,才能灌输到他们心灵中去,才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唤起良好的愿望来。”

(三)自我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能激励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这是真正的教育”。“在人的生活中,自我教育是起着巨大作用的。善于进行自我教育的人,按其全部涵义来说就称之为有教养的人。”他主张引导孩子进行自我教育,激发儿童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创造美好的事物,学会用坚定的精神信念来引领自己。他们只有从心灵上认识到外界事物的好坏善恶,才能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才能有意识地选择好的榜样,抵制消极事物的影响。“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去揭穿儿童不好的、错误的行为,不要急于把儿童所有缺点公诸于众,而应当让儿童发挥内在的精神力量来克服自己的缺点”。提高儿童的自我教育水平,家长适当放手无疑是必要的,因为“最重要的是人本身的意志和自我控制”。因此,培养儿童的意志和自我控制力,是儿童能够顺利进行自我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而能进行自我教育,是使儿童变得坚强有力,具有不屈不挠精神的必经途径。

参考文献:

[1]胡继渊,陈文彬.苏霍姆林斯基的家庭教育理论和实践初探.外国教育资料,1993,(4).

[2]唐其慈.苏霍姆林斯基的家庭教育思想初探.比较教育研究,1982,(4).

[3]唐其慈.苏霍姆林斯基的家庭教育思想初探.比较教育研究,1982,(5).

[4][苏]苏霍姆林斯基著,杜志英,吴福生译.家长教育学(第1版)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82.7.17.52.64.67-68.165.

[5][苏]苏霍姆林斯基著,汪彭庚,甘义青译.关心孩子的成长(第1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43.

[6][苏]苏霍姆林斯基著,索洛韦伊其克编,安徽大学苏联问题研究所译.苏霍姆林斯基论教育(第1版).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4.259.

[7][苏]苏霍姆林斯基著.蔡汀译.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第1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277.

第7篇

以"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结合“黄河文化”特色学校的进一步深化,注重德育活动的组织实施。以活动系列化、形式多样化、过程重体验、内容针对性为目标加强活动建设。德育活动要讲实效,重过程,力求每次活动都能让学生乐于参加、积极参加、获得体验、受到教育。巩固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强化学生个体,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探索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规律与方法,完善美育和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工作要点:

1、发挥学校德育的主体作用。继续完善德育制度管理机制,以严格的制度进行常规管理和教育。在全校范围内创设“全员育人”的氛围,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促进和推动学校德育工作。

2、结合本学期学校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精干实效、开拓进取的班主任队伍。首先继续做好班主任、辅导员的培训工作,加强跟踪指导,开展优秀班主任的带头、辐射、指导作用,通过班主任例会学习、经验交流、班队会的参观等,促进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工作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其次做好学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通过三心(爱心、耐心、恒心)一访,与家长常沟通,形成施教合力,严禁有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现象。

三、工作目标:

(一)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二)加强法制教育,加强安全教育,确保学期内无责任事故发生。

(三)深化少先队活动,从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造学校德育品牌。

(四)坚持“三个加强”,即加强常规管理,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德育科研,调动校内各条线的育人积极性,全员育人、全程育人,争创德育工作先进学校。

(五)进一步加强德育常规工作的管理,加强检查力度。

1、加强值周工作管理。学校将不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加强对学生的仪表仪容、红领巾的佩戴、迟到早退、乱买零食等情况的检查工作,加大对严重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学生的处罚力度,每天都有“文明礼仪小卫士”小组成员和学校值日领导站在学校门口监督,以保证学校良好的秩序和风气。

2、严格规范升旗仪式,进行富有成效的国旗下教育活动,有学生和教师代表讲话,用自己身边的典型事例进行教育,具有真实可信度,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3、继续进行班级量化评比,每周公布一次,具体项目有:两操、班纪班风、各班清洁区卫生评比。

4、继续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教水平。本学期,特别重视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等特殊家庭家教工作的指导和该类家庭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六)抓好德育基础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1、主要是规范语言,要求学生讲普通话,正确使用文明用语,不说脏话、粗话,规范学生日常活动,不在教室跑跳、不打架,积极参加兴趣小组活动。队列、早操、各种集会做到快、静、齐。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学生评选活动,学校加强对学生养成教育专项检查评价,每周一评,每月一小结。

2、结合科学课程,加强科普教育。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从小讲科学,爱科学的培养,开展好学生的科普知识竞赛活动。

3、继续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交通安全知识教育,知识教育的主题活动,通过图片展览、观看教育片、召开主题班队会等形式,把这些知识灌输到孩子们心中,培养他们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4、开展丰富多采的少先队活动。继续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重点。

各班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将以争创文明学校为目标,严格常规管理,注重养成教育,深入开展各项活动,为构建和谐校园而不懈努力!

活动安排:

二月份

1、制定德育工作计划。

2、 开展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

三月份

1、开展庆祝“三八妇女”节感恩系列活动。

2、大力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

3、美化校园植树活动

四月份

1、召开主题班队会,演讲活动

2、 开展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

3、继续开展 养成教育活动。

4、迎接五一劳动节歌咏比赛。

五月份

1、开展庆祝“母亲节”系列活动。

2、开展教育示范生评比。

3、开展纪念诗人屈原“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六月份

1、开展庆祝“六、一”儿童节系列活动。

2 、开展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

七月份

第8篇

一、精心设计寒假综合实践作业,高质、高量地完成作业。

我校除安上级要求,把寒假“八个一”活动融入到各班实际中。假前,组织了班主任进行讨论和敲定,各班精心设计和制定了学生寒假作业。开学第一天,全班均收集了学生寒假作业。从孩子们上交的作业和家长的反馈回条上看,此项活动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家长的赞许。各个年级摒弃了以往的机械的抄写、计算,更多的是联系生活,紧扣春节主题进行。学生们在享受寒假带来的快乐的同时,也体验到了学习,作业的轻松和我国传统春节浓厚的节日氛围。上交的作业有:手抄报、科技小制作、环保小制作、调查报告、活动征文等。学校将分项评选出优秀作品(作业),并进行展示。虽然他们的调查过于简单,他们报告的语言还很稚气,但看得出,这是他们愿意且乐意去做的事情。家长和孩子不再为繁多的寒假作业而发愁,老师也少了些许为孩子寒假作业没完成而恨铁不成钢的愤怒。这个寒假学生们在学中玩,玩中学,体验着成功,享受着快乐。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德育工作没有“假期”。

(一)落实生命教育,加强安全法制教育。

放假前对全校师生开展安全法制教育,包括活动安全、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网络安全、燃气使用安全以及自护自救技能的教育。教育学生不去危险的场所玩耍,不玩水、电、气,使用煤气时注意室内空气流通,不燃放烟花爆竹,不暴饮暴食,不进游戏机房、网吧。教育学生一旦发生危情,要冷静沉着,并采取相应措施,如拨打110等急救电话。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文明走路,文明乘车,文明骑车。不满十二周岁的学生严禁骑车上道,外出要有家长陪同。我校还要求各班要细心地做好后进生、学困生的思想工作,预防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由于组织周密、教育到位,寒假中无一伤亡、违法犯罪事故的发生。

(二)寓民族精神教育于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

1、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我为社区做好事”和为民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得 到社区居民的肯定与赞扬。

2、用好每一分钱,关心帮助身边的弱势群体。全面开展手拉手送温暖活动, 省下自己的零花钱,向班中需要帮助的同学送去了精神和物质的关怀,向身边的孤寡老人送上了新春的问候。

3、劳动教育。利用寒假,每位同学学会了一项劳动技能,为父母减了一分辛劳,添了一分惬意,送了一分亲情。

4、感恩教育。学生们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省下零花钱,向祖辈送上自己亲手制作的新春小礼物,表达了自己的孝心;亲手制作了新年贺卡送给自己的父母,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

第9篇

2016年学校寒假工作总结

2016年寒假已顺利结束了,在寒假期间我们学校以校长为负责人,明确分工,做好多项的的准备工作,确保无不良事故发生。

1、成立了以校长、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寒假工作领导小组。

2、建立了学校领导寒假值日制度。

3、认真制定了工作计划,做好时间、内容、人员、场所、经费五个落实。

4、依托社区、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5、1月12日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告知寒假工作安排,提出学生安全、健康度假的要求和家庭教育建议等。

6、指导学生填写好寒假活动记录卡,记录卡要求由社区根据学生参加社区活动情况如实填写并盖章,由学生带回学校,以便学校以此评定学生的假期活动情况。今年学校将根据记录卡评选出社区活动积极分子。

7、1月12日上午对全体学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法制宣传教育和假期安全教育,确保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健康的假期。

8、学校委托朱晓飞老师担任寒假工作通讯员,畅通工作信息,宣传先进典型,加强假期工作的宣传报道,推动假期工作取得新水平。

寒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

1、安全和法制教育。

各中队在假前要对队员进行多种形式的安全防护知识教育和法制教育,引导每个队员制订一张合理的生活时间表,使队员在家庭休闲中达到自我教育。教育队员积极参与社区内文化活动,有选择地看电视;与好书交朋友,多读书、读好书,交流读书心得。假前辅导员老师指导好队员的假日休闲活动,让队员玩有内容、玩有场所、玩有新意、玩有趣味,从而不沉溺于网吧,游戏机房,远离不健康书籍、场所。

教育队员注意旅游安全,还要加强对队员防火、防盗、防电等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继续教育学生珍惜生命,远离;

2、建立假期工作网络,积极开展帮教、慰问活动

在假期中,校领导、班主任及任课老师要进行有重点的家访,真正做到放假不放教。寒假期间特别要关心慰问特困、离异家庭的学生,同时对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要做好疏导工作。为学生的思想、心理成长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3、积极引导、组织学生参加各项有益的活动

2016年学校寒假工作总结

在学校德育处、少先队大队部的精心安排下,同学们的寒假是快乐而有意义的,寒假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寒假作业是轻松而有趣的。同学们从家庭走向社会,从学校融入自然,在充分体验一个月寒假带给他们的乐趣的同时也收获着寒假生活的成果,现将我校学生的寒假生活进行如下总结:

一、精心设计寒假综合实践作业,高质、高量地完成作业。

我校除安上级要求,把寒假八个一活动融入到各班实际中。假前,组织了班主任进行讨论和敲定,各班精心设计和制定了学生寒假作业。开学第一天,全班均收集了学生寒假作业。从孩子们上交的作业和家长的反馈回条上看,此项活动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家长的赞许。各个年级摒弃了以往的机械的抄写、计算,更多的是联系生活,紧扣春节主题进行。学生们在享受寒假带来的快乐的同时,也体验到了学习,作业的轻松和我国传统春节浓厚的节日氛围。上交的作业有:手抄报、科技小制作、环保小制作、调查报告、活动征文等。学校将分项评选出优秀作品(作业),并进行展示。虽然他们的调查过于简单,他们报告的语言还很稚气,但看得出,这是他们愿意且乐意去做的事情。家长和孩子不再为繁多的寒假作业而发愁,老师也少了些许为孩子寒假作业没完成而恨铁不成钢的愤怒。这个寒假学生们在学中玩,玩中学,体验着成功,享受着快乐。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德育工作没有假期。

(一)落实生命教育,加强安全法制教育。

放假前对全校师生开展安全法制教育,包括活动安全、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网络安全、燃气使用安全以及自护自救技能的教育。教育学生不去危险的场所玩耍,不玩水、电、气,使用煤气时注意室内空气流通,不燃放烟花爆竹,不暴饮暴食,不进游戏机房、网吧。教育学生一旦发生危情,要冷静沉着,并采取相应措施,如拨打110等急救电话。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文明走路,文明乘车,文明骑车。不满十二周岁的学生严禁骑车上道,外出要有家长陪同。我校还要求各班要细心地做好后进生、学困生的思想工作,预防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由于组织周密、教育到位,寒假中无一伤亡、违法犯罪事故的发生。

(二)寓民族精神教育于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

1、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我为社区做好事和为民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得 到社区居民的肯定与赞扬。

2、用好每一分钱,关心帮助身边的弱势群体。全面开展手拉手送温暖活动, 省下自己的零花钱,向班中需要帮助的同学送去了精神和物质的关怀,向身边的孤寡老人送上了新春的问候。

3、劳动教育。利用寒假,每位同学学会了一项劳动技能,为父母减了一分辛劳,添了一分惬意,送了一分亲情。

4、感恩教育。学生们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省下零花钱,向祖辈送上自己亲手制作的新春小礼物,表达了自己的孝心;亲手制作了新年贺卡送给自己的父母,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

5、队员们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体育健身活动,强健了体魄。如参加镇举行的羽毛球比赛、乒乓球比赛和我村举行的篮球比赛、醒狮活动等。

第10篇

播种“火种”

学校推行以重视个体的认知、情感体验和意志行为为特征的主体性德育,将真、善、美的“火种”植入学生心田,并内化成学生良好道德行为。

序列养成教育,科学习惯培养

德育贵在养成。学校遵循“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分阶段、分层次”的原则,制定《易三实验小学养成教育序列》,横向上,将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分解为遵章守纪、文明礼仪、自理自立、勤学向上四个训导模块;纵向上,分解为一、二、三、四、五学段训导点,梯度分明。另外学校重课题引领,2011年学校《小学生诚信教育途径研究》被评为省科研成果二等奖。十二五期间,学校又承担国家、省级养成教育课题的研究,科学有效地推动学校德育教育的发展。

深化课程德育,提高育人实效

挖掘教材的德育资源。学校充分利用和挖掘不同学科所蕴涵的德育资源,努力实现课程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学校推出幸福课堂“六关注”,即关注学生、目标、学法、问题、训练、评价,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健全了人格。

开发“教师即课程”资源。学校制定并推行《易三实验小学课堂德育实施意见》,从教师道德素养、语言素养、心理素养、和谐师生关系、课堂教学管理、自主合作教学方式六个方面开发“教师即课程”资源,让教师真正走进课程,成为德育课程的要素之一。

星级少年评价,多员化全面育人

学校建构了“星级少年”育人评价体系,实行动态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在班级评选出与学生日常行为密切相关的守纪星、礼仪星、感恩星、诚信星、学习星等十颗“星星”。每周一总结、每月一评比,期末进行全校性的总结表彰。“星级少年”育人评价体系的成功经验,入选了“全国德育一百例”。

点燃“火焰”

“火焰行动”中,学校以丰富多彩的主题月活动为依托,结合传统节日,借助创新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在体验中成长。

创设校园主题月。为培养学生懂得“关爱、创造、生存、奉献、科学”,学校创设爱国、环保、理想信念、感恩、法制、读书等8个主题教育月,每周围绕月教育主题设计系列子活动,让学生在多彩的活动中陶冶性情,修德励志,提高综合素质。

深化传统文化教育。为激励学生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学校充分挖掘传统节日教育资源,把爱国主义教育、尊老敬老教育、热爱劳动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融入其中,开展各项传统节日专题教育,释放潜在德育魅力,提高德育实效。

特色升旗教育。学校以规范升旗仪式、创新升旗教育、开展升旗手序列活动为重点,探索出七环节升旗教育。开展了升旗手感怀、升旗手跟踪调查、升旗手专题会、升旗手事迹报告会等升旗手序列教育。学校特色升旗教育作为蓬莱德育模块在全国德育现场中推崇展示。

校园“四节”显魅力。读书节让校园弥漫浓郁书香,体育节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健康运动的快乐和自豪,校园“科技节”增强了学生的创新、科技、探究的意识,艺术节让每个生命都展现风采。学生在校园节日里接受道德熏陶,提高综合能力,也在此获得了承认和尊重。

幸福“典礼教育”。学校打造“典礼教育”,每个典礼场面宏大、环环相扣、隆重热烈、感人至深,极大的引导着学生自信、感恩、向上。“入学典礼”“毕业典礼”被蓬莱市教体局作为德育模块向全市推广,并多次在全国、省市级活动中宣传观摩。

炫彩校园吉尼斯。为激发学生“挑战自我,冲击极限”的参与竞争意识,学校推出校园吉尼斯特色主题活动,组织开展了一分钟跳绳、转呼啦圈、水面浮硬币等吉尼斯活动,使每个学生都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促进学生个性成长。

“燎原”社会

德育源于生活并回归生活。学校的“星火”德育燎原行动使教育最终成就学生,带动家庭,辐射社会。

优办家长学校。学校开设“父母学堂”,或聘请家庭教育专家或利用家教光盘,组织家长聆听讲座。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校级家长会,两周举办一次班级“家长开放日”,通过家长会、教师家访、家长访校、家校论坛、家校联系卡、邀请家长参与学校重大节日活动等形式,提升了家长的育子能力。

“父母大讲堂”是学校开放家长学校办学模式的新举措。学校邀请各行业“专家型”家长走进课堂为学生讲课,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了解社会和学做社会人的的能力,同时拉近了家长、教师、学校之间的距离。

拓展德育途径。为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挖掘丰富的校外教育资源,学校开展星火德育“燎原”活动。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各类校外活动场所等教育资源,学校“走进企业、走进农村、走进高校、走进军营、走进自然、走进社区”,让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关注社会,学会健康、负责、智慧、创意地生活。

第11篇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父母的对孩子的心愿,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像淑女和绅士一样让人羡慕。现实中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不在一个起跑线上,但我认为农村的家庭照样可以培养出淑女与绅士。

要让我们农村孩子具有绅士般的修养,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学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积极倡导养成教育,并开发成学校独有的校本课程;积极倡导在学生入学之时起,就要安排养成教育课,并以此开发为学校的特色课程。从生活的劳动教育入手,以养成学生清洁整齐的习惯;从待人接物方面入手,以培养学生得体的礼仪;从为父母做一件小事入手,以培养学生感恩的情感。

一、“一个文化磁场”

“一个文化磁场” 目的是想营造一方浓厚的文化阵地,吸引大家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名著、欣赏名著,从这些名著大家的文章中汲取先进的思想,陶冶性情,润泽品德,具体内容有教师荐文与学生荐文栏目,可以推荐名家文章,也可以推荐身边教师和同学的文章,同时,激励大家拿起手中的笔,来书写美好的人生,记录下自己身边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人和故事,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奋斗不止。

二、学生自主“‘零’管理”

“‘零’管理”,不是没有管理,是把管理权力还给,为学生成长搭建平台,让学生成为学校的主人,管理中“学生即是运动员,也是裁判员”。学生第一部分是学生自管理评价表,内容包括自习、两操、卫生、纪律等日常管理情况,具体操作办法与“‘零’作业板块中的学习型组织评价方式一致。第二部分为”做有担当的现代人“主题教育活动展示,目的是展示学生的自管理活动成果,实现学校的育人目标。第三部分为自管理监督台,促进学生进行互相管理,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习惯和能力,通过自我管理达到涵养品德的目的。

三、注重引领

主题班会是班级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但长期以来主题班会或是时间被挪作他用,或是仅局限于”批评与表扬“的乏味内容中。为提升主题班会的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实效性,牢固占领这一德育的重要阵地,学校研发确定了翻转的班会课,就是让学生成为讲课人,课先学生根据学校确定的主题,提供主题教育素材,学生课下组织材料,课上学生发言,学生参与,班主任总结点评,课后将班会材料上交政教处存档,翻转的班会课也是正再探索过程中,但也体现了我校培养学生价值的引领,让老生常谈有了新谈法、常规教育找到了新角度、学生流畅的表达能力有了新境界。

四、为孩子们提供了“菜单式课程”

读书成长、生活科技、体育艺术、信息技术、民俗传统、琴棋书画等。李志欣校长认为,学校应该用文化经典来唤醒学生的道德意识,用经典诠释人们的道德行为,用经典作为师生行为的导向标。所以,学校极力进行”文化扩张“,在校园里,处处散发出浓郁的经典文化气息。读经典,摹名句、诗配画、走廊内、墙壁上,在目之所及的地方,都充盈着浓浓的墨香。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气质的养成是慢慢变化的过程,孩子内心的成熟和老师对孩子行为的引导,内修加外养才能让优雅的气质浑然天成。”知识关乎事物,习惯关乎人生“,良好行为习惯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这种在培养健康人格方面只争朝夕的做法,一定会为孩子的茁壮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成为家长、学校、社会认可的淑女和绅士。

第12篇

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着重传道教育轻养成教育、重说服教育轻示范教育、重有意教育轻无意教育、重课堂教育轻活动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就必须突出时代性、加强针对性、注意可行性和注重主体性。要适应时代要求,不断更新德育观念,创新德育途径。

一、当前中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几种倾向

1、重传道教育轻养成教育

从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来看,由于对德有的内涵理解不深,或是对党和国有和国家有关德育工作政策文件领会不透,因此存在一种重传道教育,轻养成教育的倾向:具体表现为把思想品德课或政治课当作像数学、物理那样的文件知识课,只注重传授知识,而忽视引导学生通过道德认识去培养道德行为。忽视了《中学生守则》及《行为规范》的实效性,致使《守则》、《德育大纲》、《行为规范》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2、重说服教育轻示范教育

目前最常用最受重视的还是说服教育。它的讲解谈话、讨论等主要方式无疑是行之有效的。但问题在于,有的教师在品德教育中几乎把讲解当做一种惟一的方式,久而久之,在学生心目中,这种讲解甚至包括某些谈话,一律被看做空洞说教,产生了厌烦甚至反感情绪。正因为如此,榜样示范教育法也就自然而然地忽视了。其实,率先垂范,身教重于言教,是师品德教育取得事半功倍效果的最值得提倡的重要经验。

3、重有意教育轻无意教育

目前,德育为首已得到普遍认同,中学对学生的有意教育是抓得紧的,但是如何把德育工作做到社会上去,做到家庭里去,做到生活中去,还显得薄弱。

4、重课堂教育轻活动教育

当前,种仍旧存在重课堂教育轻活动教育这种倾向。虽说目前我们已开展了一些适时的有益的活动,但总体上看还存在着活动安排的随意与临时性,活动目的不明确性,活动组织欠严密性,活动结束的总结与强化作用的忽视性,缺乏全盘的科学的考虑,存在为活动而活动的嫌疑。这些不足都使得活动的德育功能大打折扣。

5、重理论轻实践

从目前中学德育工作的状况看,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实际的状况,既脱离社会实际,也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其表现为忽略了要把“灌输”和启发、引导结合起来,也忽视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正常有序地开展。

二、适应时代要求,创新德育观念

要加强和改进德工作,必须根据时代的特点,德育任务和要求的变化及教育对象的变化特征,用全新的观念去对待,使学校德育工作更注意突出时代性,加强针对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生理特点、心理状态、生活体验、知识结构、审美意识等进行开导,适宜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活动。再者,注意可行性。只有对于不同的个体施与不同的方法,才能提高可行度。此外,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育过程和德育活动中,思维牌积极活动的状态,德育的教学和活动才能与学生的思想实际息息相通,才能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收到实际效果。

三、加强德育重新,积极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径

如何使中学德育工作适应时展与要求,如何创造出一些整体优化中学德育工作的途径和办法,这既是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更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下面结合本校探索和尝试实际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使德育组织网络化

网络就是组织系统,能产生巨大力量。我校组建了三个层面的德育工作队伍。一是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专职队伍――党、政、团、队的专职干部队伍;班主任年级组长队伍;政治课及各科教师队伍;二是校团委、学生会干部队伍及各年段班干部队伍。三是家长德育工作队伍。这样构成了我校德育工作的“三结合”网络,形成了教育合力,促进着学校的德育工作的发展。

2、使教育内容序列化

我们根据《德育大纲》的要求,根据学生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生理心理特点及政治课教材的内容特点,分阶段分层次明确各年级德育内容,使之互相连接、互相配合,形成我校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体系。

初一:以纪律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为主,着重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集体主义思想。

初二:以爱国主义、成人教育为主,着重培养爱国热忱和做社的有用之人。

初三:以法制教育、劳动教育为主,着重培养法制观、劳动观念。

规范了德育内容,就使各年级只学段德育教育有章可循,从而克服了盲目性,随意性和被动性。

3、使教育管理制度化

一是每天的日常管理工作定人、定时、定职责,要求有检查、有总结、有评比、有通报、有奖励,做到件件落实,项项到位。

二是坚持每天的十项综合评比,每周的流动红旗评比,文明服务队的执勤检查等常规管理措施。

三是制定了全套的管理制度并打印成册,人手一本,从而规范德育,使有规可循,有章可循。做到规章化、制度化进而达到科学化。

4、使教育渠道立体化

一是坚持抓好学科教学的教育主渠道,从学科特点出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行为等方面的教育,寓德育于文化课教学之中。二是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网络与体制。做到学校、家庭联系制,校外辅导员下班制,社会监控制,三者紧密结合,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三是营造学校德育软环境,形成一种良好的育人氛围,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5、使德育活动多样化

活动就是教育,它的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影响更持久。为此,我们应充分注意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适合中学生心理生理特点的活动,使我们在活跃的氛围里,愉快的心境中自觉自愿地受到影响,受到感染,受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