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传统文化的滋养

传统文化的滋养

时间:2023-07-11 17:36: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传统文化的滋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传统文化的滋养

第1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是我们不能忽略的宝贵财富,如以“仁”作为人际交往的准则,以“快乐精神”作为个体生活的指导等等;具体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课程改革、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创建等多种途径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这将是我们今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DOI:10.15938/ki.iper.2016.06.020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6)06-0097-04

文化,既是国家精神的传承,也是人类精神庵实奶逑帧I缁岱⒄褂胧贝进步的经验证明,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不同的文化气质,不同民族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是巨大的。

马克思、恩格斯曾强调:人类社会的进步并非只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而是还要受到思想文化因素的制约。可以说,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及其人民具有的精神气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国家精神、文化传统,文化因素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人类进步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也多次强调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国家富强的重要性。在参观历史文化名城山东曲阜时,他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发挥着新的时代意义并肩负新的历史使命。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承担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其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决定了他们能否成长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阵地,作为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摇篮,更承担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培养拥有高水平文化素养人才的重任。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的人才培养,有针对性地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意义不言而喻。

一、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取精神滋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特定教育内容、特定教育对象以及特定教育目的的教育活动。它作为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教学内容、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准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很好地体现了社会政治经济要求。同其他教育形式相比,又更能反映出文化传统对其的制约和影响。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诸多因素都能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宝贵的精神财富。诸如“天人合一”、“内圣外王”的精神境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态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的价值追求,“天下为公”、“大同之世”的社会理想等等。这些精神财富凝结了人类历史发展的生活经验和生存智慧,包含着中华民族最强大的精神基因。

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诸多因素都能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提供借鉴和参考。诸如“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人人皆可成圣”、“知行合一”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可借鉴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将一视同仁,分类教育等原则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将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只有以此为根基,才能为人才培养提供精神滋养和力量支撑。

2.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体认和价值追求

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很多宝贵的资源,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体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体认和价值追求,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滋养。

同志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站在今天的时代节点和当下的实践要求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正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追求。将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大学生的思政教育,符合时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要求。

3.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弘扬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其文化内容丰富多样、内涵博大精深,尤其以儒释道为基本内容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人性和人格的塑造起着重大作用,尤其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儒家理论,更是在培育人的道德品质和理想人格中起过决定性的作用,以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为根本,侧重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势在必行。当代大学生做为国家建设的中流砥柱,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是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坚力量。青年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可塑性强、学习性强的特点,尤其在大学期间的集体生活,是学生学习、磨炼和提高的最佳时期,因此加强对在校青年学生的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教育,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具有不可估量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用。

二、具有现实意义的优秀传统文化因素

1.入世哲学的精神要义

第2篇

关键词:文化;传统文化;高校思政课;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8-0020-02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基础及重要源泉,也是当今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而传统文化又是一切文化发展的根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几千年来,影响了、造就了中华儿女,并将继续滋养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随着西学东渐的深入,特别是世界一体化的日渐加剧,西方文明的渗透无处不见,我们原有的教育模式暴露出难以适应时代的缺陷。于是,在西方文化教育思想的强力冲击下,中国传统教育模式被西方现代文化教育模式所剥蚀、所取代,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教育中的地位和影响日渐减弱,代之而起的是对英美文化的崇拜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怀疑。因此,如何重新认识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学教育采用怎样的模式来诠释传统文化,是目前大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欣喜的是,不但国家对传统文化的作用日渐重视,而且传统文化在高校两课教学内容中的比重也相当可观。然而,在部分高校,传统文化的讲授变得随心所欲或蜻蜓点水,有关这方面教授模式的探索更是少之又少,想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教授达到让大学生从内心到行为产生对自己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及认同感的目的,就变得十分脆弱。因此,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思政课中传统文化的教授方式,成为当下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课题。

一、传统文化的特点

我们知道,今天的文化是对昨天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今天我们的大学教育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教育,它既是对各种传统文化进行重新认识和评价的教育,又是对传统文化有所继承、有所创新的过程。而大学的思政课是传统文化传授的重要渠道。为了更好地掌握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就必须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特质。

1. 以“人”为本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特质是“以人为本”,这一点无论是《尚书・泰誓》篇的“惟人,万物之灵”,还是管仲《管子・霸言》“霸王之所以始也,以人为本”,抑或龚自珍的《释风》中的“天地至顽也,得倮虫(指人,引者注)而灵”等都能充分体现,并且在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绵延至今。当然,中国文化的“人本主义”内核有着自己的独特理论基础,即中国的唯物论和无神论思想。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就非常明确地表示自己的观点“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而管子认为“天不变其常”,荀子主张“天行有常”,王充认为“天道自然”,张载主张“凡有皆象,凡象皆气”“理皆在物”,王夫之认为“天下惟器”,李蛰认为“理在事中”等等,这形成了一个唯物主义传统链条。这一切又毫无疑问地表明:历代的中国人都是如此地热爱现实生活,为人类美好的生活而追求着,谋“人事”成为一切活动的中心和根本。

2. 以“德”为主

中国传统文化是德的文化,是以德为主体的文化。对“德”的追求,纵贯于整个文化发展的始终。在日常的生活中,更是强调道德原则与实际生活相统一,认为道德原则不能脱离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必须体现道德原则,所谓“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传统文化这种原则对稳定社会秩序,规范人的行为起到了积极作用。自古以来,中国的教育一直强调并且践行道德教化。这种“德行文化”同政治结为一体,衍生出了一整套的伦理规范,这种人人都可以操作的规范,让人感觉自己面对的不单单是一个个同他平等的、不平等的人,还有一组一组的人伦关系,而且自己也是这个群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承担自己的角色,必须不停歇地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手段极为简单:自省。传统文化这种“德”的修养模式,强调在道德面前人人平等,即“人皆可以为尧舜”“涂之人可以为禹”“满街是圣人”,而且在注重法治的今天,人们仍时时使用,且感受到德的作用和影响。

3. 以“和”为宗

春秋战国是中国传统文化大发展的时期,这时的思想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致走向和价值诉求,“和”成为众多思想家的思想内容和目标追求。晏子主张的“和”是:君臣之间,臣敢于提不同意见,君肯接受臣的不同意见,君臣相互补充,以达到比较全面的判断,即所谓的和就是不同观点的统一;孔子所认为的“和”则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他的“和”是肯定多样性统一的“和”;而孔子的弟子子有则说:“礼之用,和为贵”,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也有同样的观点:“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因此,“和”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并且这种“和”是把自然的和、人际的和、天人的和统一起来的“和”,追求的是天地人合一的大美境界。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志,锻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特性,像血液流淌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身体里,也像一面旗帜昭示着它的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和永不凋谢的魅力,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不但在国内,而且在世界各地的影响都日益扩大,它的精华,在商品经济社会、信息时代的今天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关于荣辱问题的丰富思考,明荣辱、知礼仪、尊德行等宝贵的民族性格,对于今天重构中国的社会伦理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支撑,特别是它的“持中贵和”的处事原则,为我们应对国际国内各种事物提供了蓝本。当然,当今世界的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无视其他民族文化的存在,因为文化多样性不但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而且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在坚守自己特色的同时,也应随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吸纳更多的外来优秀文化来完善自我,从而把我们的传统文化提高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更好地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支撑。

三、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课中的作用

我们知道,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向学生讲述中国化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讲什么样中国特色?就是“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因此,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和大学生思想教育是尤为重要的。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远大理想的树立有重要影响。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得我国各项事业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经济和文化发展方面与西方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互联网日趋生活化,外来文化的传播变得更加日常化,致使一部分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民族意识淡薄,这在一些年轻的大学生身上也能看到。因此,现阶段更有必要对大学生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让广大学生热爱这个有着灿烂文明的国家,热爱曾经饱受磨难的、自强不息的人们,明确自己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努力学习先进科学文化知识,树立远大的理想,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其次,通过思政课传统文化的讲授,能挖掘、践行、弘扬传统诚信道德,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启迪价值。教育学生言行相符,无信不立,诚实守信,是人之为人的一个重要标志。

再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大量自强不息的人物形象和人物事迹,对教育当代大学生顽强奋斗、百折不挠、乐观向上是最好的教育资源。这不仅可以教育当代大学生树立坚定信念、自强不息,还可以教育当代大学生面对困难时坚强不屈,面对成功时胜而不骄,能妥善解决现实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如感情挫折、就业困难等问题。

四、思政课中传统文化内容的讲授方式

一谈到思政课中的传统文化教学方式,大家都会齐声说相结合或二者相互交融,那么,如何结合和交融才不至于偏离高校思政课设置的目的:即思政课所承担的向学生系统传播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目的,并且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呢?

1. 对思政课中的传统文化进行整体分析

虽然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是,由于一些历史的原因和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很容易让一些年轻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歧义。为了避免在教授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出现生吞活剥或断章取义的情况发生,教师有必要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梳理,高度概括,归纳总结出它一系列的特点、分类,给学生一个整体的认识。

2. 阅读经典,理清传统文化和中国化成果的相通之处

在教授传统文化之前,要先引领学生阅读一些优秀文化经典,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用当代意识创造性地发掘、阐释、激活文学作品中丰富的人文内涵,让学生在审美鉴赏中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感悟作品中所蕴含的人生思考、人生哲理、人生智慧,将审美愉悦升华为情感精神的滋养,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美感动人,以情感育人,促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向学生心理品质和思想道德转化,自觉形成当代中国化的理论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相通的认识。

3.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我们知道,90后的大学生对新生事物有着无比的好奇和好感。因此,传统文化教学完全可以用学生熟悉的、喜欢的教学方式进行教授,比如:通过网络、论坛、微博、电台等途径,在线和他们进行互动交流。当然,这种交流和互动,事先要设计好话题,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全方位的交流,并且教师在适当的时间必须加以指导和总结,以便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加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同时,在教师指导下,也可以发动学生来找一些他们感兴趣的题材或内容来讨论,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关注、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4. 加强传统文化的课外辅助教学

传统文化在思政课中所占内容毕竟有限,课堂教学的时间也势必不可能给它太多。因此,关于传统文化的教学,开展一系列的课外辅助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比如,不定期举办传统文化专题讲座,既可以教师自己开设专题,有条件的话也可以邀请在传统文化方面有影响力的资深专家学者,以此来增加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渠道,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进而弘扬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

另外,可以协助有关部门举办和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比如演讲比赛、辩论赛、民俗知识知多少、夸夸自己家乡的传统文化等等,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感受传统文化的作用和魅力。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拓展了传统文化的视野,让它们在大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力争茁壮成长。

五、结束语

当然,思政课中的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不单单是教师认真去教、学生努力去学的问题,它还需要其他教师、相关部门和领导的积极倡导和配合。只要教师教授方法得当,学校、教师、学生相互间通力配合,传统文化在大学校园将会焕发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郝小芳.关于高校传统文化教学改革的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9).

[2]金锐.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青年发展[J].北京教育,2011(10).

第3篇

一、中学语文学习中传统文化成分缺乏的各种具体情况

(1)重视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力度不够。新编语文教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微品,通过对教材的学习,能提高本民族传统的道德文化,以及民族的人生观、审美观,重塑民族精神。东方文化的重要标志是中华传统文化,也是世界历史文化中的瑰宝,中学语文教学无论如何要把优秀文化世代传承下去。由于历史原因对文化精华的破坏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传承文化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弊端,使传统文化教育严重不足。作为语文老师怎样高效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去继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目前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意识和不懈追求。

(2)对开掘不甚深刻的本土文化资源要大力发展。本土文化是一个地域性极强的人们精神上的重要支撑点, 是维系各阶层凝聚力的重要标志。可是,目前有些学生却不愿意谈到自己家乡的美好,而是遗憾于家乡的闭塞,真是令人不可思议。只是不切实际地去向往,更甚者连外地人游览的民俗景点和山川风物,他们都倍感土气。这难道不是舍本逐末吗?

(3)学校不能够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传承传统文化。学生是传统文化的主要接受对象。校园文化与中学语文教学其实完全可以结合起来感染学生的文化素质。学校应该建立校园型立体空间,以传承传统文化建设等为内容的一种社会深层次文化继承制度。中学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的渠道,增加学生对语文实践的机会”。现今的中学语文教学,几乎大都在学校教室内进行, 将学生和外面的文化活动环境隔离开来,严重束缚了中学语文教学范畴的拓展。学生在几年的语文学习中并不了解母校的历史和现状,不能明确学校历史文化的真谛,不能用校园文化的精神陶冶自己的情操,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为避免此种情况,应把语文学习和传承校园文化精神两方面结合起来。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化资源应运缺乏的应对策略

(1)大力利用和开发历史文化精髓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华夏文明几千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不断催生出丰富的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对遗产中的精华完全吸收,才对传承历史文化起到非常重要作用。这些遗产中的精华能够充分调动师生的人格修养,极大增强民族凝聚力,其意义深远而重大。中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和开发这些物质财富和意识财富资源。平时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现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感受传统文化资源的相关内容,借此增进师生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2)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渗透重要传统文化。学校经常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等价值观念教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尽力在学校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正确指导所教学生通过读写感受文化内涵,并开展演讲、辩论竞赛、情景表演等艺术活动让学生体味传统文化内涵,深入感受语言的魅力。另外还可适当通过身临其境挖掘传统文化精华。

(3)引导学生去体味和欣赏传统节日在文化氛围中所蕴涵的文化元素。我国的传统文化是由本民族创造的灵魂,传统文化依靠简单地说教灌输来传承,那就失去了文化的味道。通过人们在亲身经历传统节日的氛围中感受、体悟传统文化,甚至养成传统文化素质,这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也只有传统文化深深嵌入人们的生活,浸入国民的情感和心田,才对国民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深刻影响。

三、学校应该重视滋养学生的校园文化底蕴

(1)大力加强引导方式的多样性。学校应通过举行丰富多彩的国文活动(如演讲赛、辩论赛、阅读、写作)等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掌握。这是因为中学语文教学活动和校园文化的内容总是交叉伴随在一起,这既是校园文化教学活动方式,又是语文教学的有效形式。学生在感受李白的浪漫、沈从文佳作的人性美、鲁迅笔端的犀利中丰富了传统文化。像这种必不可少的语文阅读活动可以是在班级间进行,也可以进行校际间的。这既大大拓展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文化视野,又推进了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

(2)加强学校校园人文景观建设。学生所在学校的各类有形无形的文化专栏,历史建筑景观,都是一所学校特有显著性的校园历史文化标志,这将对学生起到深刻感染的人文教育作用,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所以学校语文课堂教学更是文化传承的主渠道,但环境的熏陶和感染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渠道。

四、挖掘民族地道文化,重视滋养学生的校园本味文化

第4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且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语文作为文化的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个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通过祖国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让学生在祖国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使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光大。

一、引领学生走进古诗文,增加传统文化的积淀

我们通过“传统文化知多少”的问卷调查,就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范围、阅读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对经典文化的接触和吸收相当少。于是,“不要拒绝对经典文化的吸收”成了我们对语文教学的定位,亲近古诗文,增加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就成为我们研究的突破口。

听,即听录音,利用课前时间,班级播放古诗文录音,让学生听。看,教室里挂置一些古诗文挂图,课间学生可以随时观看。读,学生可以在课前两分钟和睡前十分钟进行朗读吟诵。讲,教师可以在学生背诵的基础上,让学生讲解诗文大意。创,班级和学校组织学生根据诗文,进行诗配画活动,进行再创造。赛,根据不同年级组织不同级别的古诗文比赛,选拔出明星班级和个人。

开展“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旨在增加学生在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克服目前青少年学生中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文明、思想脆弱、民族意识淡薄、奉献精神不强等不良倾向。通过诵读含咀、熏陶渐染,在“润物细无声”中外化为良好道德、丰富学识和文明行为,他们“博于学问,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成人”。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语文本来就是文化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历来是一个人文化水准的最外在、最鲜明的标志。因此,它满贮着文化的精华来到课堂。我们要立中国整理足新课程,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以弘扬教材所蕴涵的传统美德,品味和积累祖国语言文字,解读传统文化典籍和把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内涵作为重点内容,设计好相关的语文学习的活动方案,为学生创造综合学习的机会,寻求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和策略,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领略传统文化风采,接受人文熏陶,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魅力。

三、以编撰校本教材为抓手,搭建教学研究的平台

问卷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都有想读文化典籍,却没有时间和针对性的阅读材料的情况。为此,我们在“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的基础上,通过开发校本课程,增加阅读量,激发阅读兴趣,从而创建研究性学习平台,提升文化素养,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拓展文化熏陶的新时空。

我们立足于学生平时文学的积累,关注地方实际,开展“寻访家乡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继承和弘扬本土文化,力图让它具有浓郁的家乡味,又能很好地彰显我们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活动采用单元专题形式,力求浓缩精华、体现中华文化神韵,拓展视野。

四、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拓展教学研究空间

为了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认识、教育、娱乐、审美功能,在抓好文化课堂教学的前提下,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举办语文学习文化沙龙,交流读书心得,寻求读书知己。这些活动,给学生以展现才智的机会,让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体验到自身的价值。

为了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良好的素质,我们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1)安排古诗文诵读比赛。各班挑选出5位选手,组队参加年级比赛,由多名语文教师组成评委。比赛题型有必背题、接龙题、抢背题、表演题等。(2)古诗文知识比赛。内容涉及诗词发展演变中的常识、诗人介绍、代表作品、风格流派、艺术手段、文化视点等。(3)古诗文名句填空比赛。(4)古诗文书画作品展。为了营造浓厚的文化气息,将诗文和书法结合,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我们在全校范围内举行一次师生古诗文书画作品展。

“观乎人文,天下化成。”中华民族是一个历来注重文明教化的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文化母体。这儿有我们的精神家园,舍弃了她,就舍弃了我们的根。无论到了什么时代,我们都需要她的滋养。“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所以,语文新课程教学要倡导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的灵魂深处夯筑起传统文化殿堂的基础。

四、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拓展教学研究空间

为了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认识、教育、娱乐、审美功能,在抓好文化课堂教学的前提下,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举办语文学习文化沙龙,交流读书心得,寻求读书知己。这些活动,给学生以展现才智的机会,让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体验到自身的价值。

第5篇

1、培养哲学思辨能力。《易经》的本质是一门哲学理论,它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蕴涵着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和谐辩证的深刻思想。掌握了《易经》,就掌握了一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滋养优秀国学底蕴。《易经》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是中华民族万千年智慧的结晶。中华一切优秀传统文化都扎根于《易经》,了解了《易经》,就了解了中华传统文艺、政治、生活等方方面面。

3、掌握明辨是非能力、避免上当受骗。俗话说,“善《易》者不卜”,真正洞悉了《易经》的人,已然洞悉了人生。即便占卜,也只是在自己心有困惑不能定夺的情况下,才借助《易》理解惑,而不是心存侥幸自欺欺人。少了投机取巧的侥幸心理,也就不会轻易地陷入骗局。学了《易经》,自然就明白趋吉避凶的法则——“无咎”。

(来源:文章屋网 )

第6篇

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中蕴藏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智慧,让青年学生接受这种精神教育,培养学生勤奋、谦虚、孝顺、友善、乐观、自强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有益处。我们可从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实施性三大角度加以分析,看到当今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一、语文教学中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中明确要求,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加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学好传统文化是教育界应该重视的问题。多少年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給青少年发展带来了许多困扰。学好传统文化是青年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接受国学中所启示的具有辩证思想的观点方法,加强思维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增进人文精神和素质修养,有利于促进对科技知识理论的理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好传统文化是青年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需要。日常生活中,学习一点国学,对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处理好社会关系,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也是同样重要的。

因此,我们应该在语文教育中全面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通过国学典故中的生动事例来具体讲解,借古代文化的精华内容,促成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语文教学中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可行性

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和灵魂,可以说,传统文化已经渗透到中华民族的方方面面。今天,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再发现和新认识,不仅仅是对当代社会负责,也是我们这代人对传统文化负有的责任。从历史的沉淀中可以看出语文教育中纳入传统文化是可行的。历代教育中积淀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因素,从汉语文化角度来说,教学中所选的文章出自古人手笔的诗词文赋曲不在少数,这些各个年代的优秀作品,分别反映着那些时代的文化特征,它们将人文精神带给学生,让学生能身临其境地体味到那种传统文化氛围,并能从多个角度让学生受到启发,陶冶青年学生的性情。从现实的需要中,可以看出语文教育中纳入传统文化是可行的。今天,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课程科目繁多,但不管怎样万变不离其宗,教书必须以育人为主,而传统文化对健康人格的养成是有着巨大作用的。

三、语文教学中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实施性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教育始终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不论是“小学”还是“大学”,所选的教学内容都是传统文化的经典篇章。可以说,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经典,几千年来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教育的永恒不变的教学内容。今天,更应该自觉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借传统文化的精华给学生以滋养,将传统文化具体实施到教学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通过对传统文化中经典篇章的讲解,将其中人生观价值观直接灌输给青年学生,可以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诗经》中的《秦风·无衣》写到战士们同仇敌忾、英勇杀敌,表现了大无畏的爱国精神。《左传》的《烛之武退秦师》中郑国被秦晋包围,岌岌可危,大夫烛之武在郑文公的请求下,不计不受重用之前嫌,以国家为重,凭着自己过人的胆识和外交游说才能,说服了秦君,离间秦晋,挽救了国家,这是传统文化中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再现。可以编写学习传统文化的教学大纲,形成科学的、系统的教学模式,保证传统文化在教育教学中实施。

现代文明在带给人们物质享受的同时,也令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东西。我们只有认识到传统文化丰富的精神财富,在语文教育中全面实施传统文化的教育,才能匡正当下的世风与人心,让学生切实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受益,从而全面提高青年学生素质。

第7篇

对语文学科而言,语文承载着太多的文化内涵,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行为,所以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语文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渗透文化的内容,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出传播文化和育人的功能。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作用

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自私自利心较重,因此,学校担负着培养学生德育素养的重任,而语文学科又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和培养其文化素质的重要渠道。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种传播文化的行为,语文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要帮助学生提高审美素养,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一定的人文素养和良好的思想品质。而要想实现这些教学目标,就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以传统文化来熏陶、感染学生。

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是十分有意义的。首先,传统文化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其次,可以帮助学生更透彻地感悟与理解课文内容;第三,可以使学生提高写作能力,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学生在写作时将其融入自己的作文中,会增加作文的思想内涵;第四,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其提高文化素养,形成一定的审美、感悟能力;最后,可以用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来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对祖国的语言文化的热爱之情,使其树立强烈的民族自信心。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

1.充分挖掘教材,提高学生的素养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例如古诗词就是传统文化,每一首古诗词都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人们的精神产物,反映出作者的心境与情感,爱国、思乡、忧国忧民等题材屡见不鲜,这些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因素历经时代的洗礼,散发着熠熠光芒,极大地影响着学生,对提升学生的素养起着关键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各种传统道德因素,以发现和运用传统文化的“美”为突破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并通过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使其成为学生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并最终积淀为价值观和人生观。“腹有诗书气自华”指的就是文化对人的积极影响。

2.加强课外阅读,以经典熏陶学生

在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拓展与延伸。课内的阅读材料是有限的,所以需要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来开拓视野,增加知识积累。同时,课外阅读的很多经典著作,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经常阅读可以使传统文化的渗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开拓学生的视野,在教学时适时向学生推荐相关的名著,让学生课外阅读。推荐时要注意保护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吟诵其中的几句经典名言,简要介绍其中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让学生想读、乐读,从而使学生不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3.运用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亲近经典

第8篇

水平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23―0096―01

传统文化是由文明演化汇聚而成的、反映民族风貌的文化,是一个民族思想意识、文化观念的总体表征。传统文化有着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它对于民族精神影响巨大,也是每个民族的根基所在。语文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传统文化也在不断地丰富和滋养着语文,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携手促进着中国文化的发展。

一、学习传统文化,提高道德水平

初中生学习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我国的传统文化素来崇尚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和人文素质。初中这个阶段的学生容易接受新事物,思想意识容易被塑造,正是提高思想素质和积累文化素养的重要时期。让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比如《论语十则》《劝学》《鱼我所欲也》《陋室铭》等教材中的优秀作品都能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初中正是进行文化储备的时候,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对学生文化底蕴的累积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我国还有许多优秀人物和作品都表现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学生在课堂和课外多阅读我国历史经典作品,古人的智慧在潜移默化中就会被学生吸收,学生的个人文化素养也会不知不觉得到提高。

二、利用初中语文教材,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现在的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普遍欠缺,各种外来节日或西方文化学生耳熟能详,但对中国的历史典故和经典名著却置若罔闻。学生认为传统文化过时、老土,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的发扬,在语文教材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为学生的人生引导一个正确的方向。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努力把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的课堂学习中,让他们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

比如在讲屈原的《国殇》时,除了讲解作品对为国捐躯的将士们的爱国主义精神的颂扬外,还可以进一步延伸,把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和屈原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了解五月初五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赛龙舟是当时楚人不忍贤臣屈原的离去,于是许多人划船去追赶,追至洞庭湖却不见踪迹,这成为了龙舟竞渡的起源。吃粽子的习俗起源于在五月五日这天百姓蒸糯米、制粽糕祭祀屈原。八年级上册《陋室铭》讲述了“居陋室而清闲,慕情操而自得”的古代文人安贫乐道的情怀;《爱莲说》讲述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之德和知识分子所追求的贞洁操守。

张之洞说:“由小学入经学者,其经学可信;由经学入史学者,其史学可信;由经学史学入理学者,其理学可信;以经学史学兼词章者,其词章有用。以经学史学兼经济者,其经济成就远大。”现代社会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教育还需要教师和全社会大力推动,对中学生的教育要有更多的文言文、更多的名篇,我们希望中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都能读一点《四书》和《史记》等。

第9篇

在本文中,传统文化指中华传统文化,即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着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文化。它既以有关的经典文学、文献、文化物品等客体形式存在和延续,又广泛地以民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性格特征、审美趣味、知识结构、行为规范、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和延续。

传统文化教育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用传统文化来影响、熏陶儿童。

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永恒的精神家园,她不仅能提供文化滋养,而且融会其中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守都是新一代中国人重建人生信念和精神的重要资源。

同时,传统文化是精华与糟粕,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糅合并存的复杂体。要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时俱进地去解读与构建;同时要面向世界,博采众善,在以我为本的基础上,广泛吸取全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并以儿童可接受的、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方式和载体呈现给孩子们,吸引他们亲近、热爱、眷恋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在扬弃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国内外现状及趋势

1994年,王财贵先生在台湾发起了“儿童读经”运动,企望以中国古代经典开启儿童心灵,让他们在“润物细无声”中奠定“优美人格”的基础。在1995年召开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上,赵朴初、叶至善、、冰心、启功、张志公、、陈荒煤、吴西冷九位德高望重的政协委员,以016号正式提案的形式,发出“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著名作家老舍之子舒乙在北京密云区创办“圣陶”小学,并响亮地喊出了“培养国学大师”的口号。不久广东省“五一”小学开始试行读经教育。随后,各地文化教育界积极推行对学生的读经教育。

近些年来,“传统文化热”可谓是持续升温,从评选国学大师、中国人民大学开办国学院、百家讲坛,到汉服热、成人礼;从全球联合祭孔,到全球五十多个地区建立一百多所孔子学院,以及汉语成为许多国家学校开设的课程等等。

其实好多国家都采用多种措施来对下一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比如日本,日本学校贯彻一条原则,就是“不易”和“流行”。所谓“不易”,就是指保持传统文化中的珍品;“流行”就是体现时展的内容。因此在学校里,通过摔跤、柔道、剑道等传统体育活动,培养顽强竞争、敢于拼搏的民族精神;通过书道、茶道、花道、雕刻、古典音乐等的学习,促进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并以此抵制西方低层文化的影响。

新加坡鉴于“近20年经济增长提高了新加坡人的生活水平,但同时也加强了人们实际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偏爱,”于是新加坡的“领导者们希望通过道德说教和对他们文化传统的提醒,使新一代的新加坡青年人信服,儒家伦理不但在社会方面而且在经济和政治方面都对国家建设做出了贡献”。

韩国主要是以儒学文化为中心进行开设必修课程,内容包括日常生活礼节、忠孝精神,独立自主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民族气节。正是有了这些培养作基础,使得韩国人民表现出极强的民族热情,他们的团结合作、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坚忍不拔,使韩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跻身为世界强国的行列。

韩国、日本和新加坡的实践,有力地证明了社会的发展、现代人的培养离开优秀传统文化是不行的,至少是不利的。

2004年,儒学学者蒋庆先生花费两年时间编撰的一套12册的“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通本”正式出版。

通本的出版,遭到了耶鲁大学历史系薛涌博士的撰文批评,引发了“我们要不要读经”的大讨论。这场讨论从网络到现实媒体,逐步上升到文化、哲学的层面。论争之初,双方从心理学、教育学甚至医学等方面各执一词,针锋相对,言辞激烈,互不相让。南师大刘晓东老师就曾写过若干质疑文章,以现代教育观和儿童观的立场对读经进行了质疑和批驳。近来的讨论已相对冷静了许多。大家对儿童读经问题的思考从“要不要读”过渡到“怎么读”。通过争论,在怎么样读经上,也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即在态度上,不能“跪着”读经;在内容上,应该加以筛选,去粗取精,使之符合时代需求;在阅读上,保护儿童的阅读权利,尊重他们的兴趣。

三、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的现实缘由及意义

1.源自教育本宗

孔子言:“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在“六艺”学习的耳濡目染中。要有道、德、仁作为前提条件,并使学生有所意识和感悟。教育家曾对小学教育宗旨有段精辟的论述,他说:“小学教育以留意儿童之身心发育,培养国民道德之基础,并授以生活所必须之知识技能为宗旨。”教育家陶行知有教育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种种关于教育宗旨的论述,均从做人的根本出发。而中华民族悠远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最核心的部分是孕育我们整个华夏民族生生不息、难以割裂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对孩子进行“立德”“修身”“发蒙”“启智”教育的经典教材。

2.基于文化传承

龚自珍讲“亡国先亡其史。”西方哲人曾提出:“叫这个民族毁灭很容易,两代不读这个民族的书就可以了。文化毁灭、精神毁灭很快,建起来难,再下去就成了失落的文明。”

基于这样的一种文化传承的责任感,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挖掘出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有针对性地对当代青少年进行灌输、熏陶和引导。

3.应用于形势变化

进入21世纪,全球化的趋势日趋明显。文化的全球化有利于各民族国家吸收外来文明发展本国文化,但也使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如何发展适合本国国情、体现本民族特色的文化难题。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2006年颁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郑重指出:“重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的各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在2007年10月份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七部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成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四大战略部署之一。

《金日制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总目标有如下规定: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在今天中国经济飞速前进的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像磁铁一样深深吸引

着世界的目光。

镜头一:1988年全世界诺贝尔奖得主在法国巴黎召开的一次会议闭幕时提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顾2000年的文化,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这一议题。

镜头二:联合国总部高悬着《论语》“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名言。

镜头三:第二十八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璀璨绚丽的传统文化以其博大精深、以其优雅壮观又一次征服了全世界。

……

与此相对的是:

镜头四:中国的孩子最爱吃的是肯德基,最爱看的是日本动漫。

镜头五:韩国片《大长今》热播,演完了我们才知道,通篇演的都是中国文化,仁义礼智信、孝忠悌,文化反销成功!

……

通过以上镜头,我们一方面欣喜地发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已走向世界,她正在逐步被全人类所喜爱、接受、认同,并给予全人类无限地启发。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应试教育带来中国学生功利性思想的膨胀以及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缺失。孩子们在看美国大片、吃汉堡包、喝可乐的环境中,说教式的德育课程显得那样苍白无力。在文化上帮助孩子寻根,让他们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他们从中汲取营养,在幼小的心灵中撒下“真、善、美”的种子。唯有向自己的文化扎根,才能挺立起中国真正的文化精神,才不会迷失在物质世界中。

4.立于儿童分析

儿童与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记忆力最为旺盛的时期。记忆力、学习可接受性非常强。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传统文化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构筑起人生最基础也是最牢固的道德底线。

5.固于办学特色

在学校,通过校本课程开发等方式,整体规划、设计、实施传统文化教育,也可以彰显学校的特色,促进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第10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传统美德教育也是语文课的重要任务,更会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那么传统文化如何践行于课堂中,并能起到立德树人的目的,下面有一些具体的想法。

一、吟诵诗词经典,立德树人

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背诵《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著作。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先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背诵,然后在上课时每次只讲四组句子,量少易记,学生没有背书负担。这样一学期下来,也能把一本书背完。其次,在讲有关内容时与学生目前生活以及与社会热点相联系,学生易于理解,同时,不露痕迹地将学生平时生活中的一些不文明、不规范的行为作为例子糅合到讲解中去,使学生在哈哈一笑中也审视一下自己的日常行为,即可增长知识,也能起到启迪心灵,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讲述经典故事,立德树人

很多国学,如《三字经》《弟子规》等,它们本身背后就是一个故事。如,“黄香温席”教我们以黄香为榜样,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孝敬父母;“卧薪尝胆”从越王勾践身上感受励志的正能量。故事给学生以知识、梦想、信任、思索,给学生讲故事,可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而且在阅读其中的经典故事时,能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得到莫大的启迪,更会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省,以此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三、观看优秀影片,立德树人

将一些优秀动画片,影片如《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中华德育故事》《中华勤学故事》等介绍给学生观看。反映我国历史上不同时代一些著名人物的高尚道德情操。小故事的系列动画片、影片,每演绎一个故事、讲述一位人物,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感受到人生中应具有的真善美品质,激励完善自己的人格,树立美好的品德。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

四、竞争角逐中立德树人

在班内开展讲美德故事、背诵经典比赛、好人好事评选等活动,这样的活动不仅能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除此之外,传统文化中的德育素材让学生在对待朋友、老师、家长时有礼有节,对待学习就会惜时如金,奋发图强,从而树立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总之,传统文化进课堂,它能使学生的精神受到圣者前贤思想的滋养,让学生既能学习文化,又能立德做人,教师何乐而不为呢?也因此使语文教学之舟能在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海洋上吮吸着鲜活的时代气息远航。

第11篇

在西方设计界如掘金般的借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大流中,以及中国设计界的有识之士对于“本土设计”的强烈呼吁下,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开始有了意识上的回归。 “本土设计”势必会成为影响当代世界经济发展格局的重要因素,根植于本土文化的原创力是推动本土设计走向国际设计舞台的主要动力。而当前中国的现代设计艺术所具有的思维方式基本上来源于西方设计理论体系,中国当代艺术设计的构架也主要是建立在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的基础之上,并以西方的艺术设计思维方式作为大框架进行延伸发展的。在这种思维体系下,虽然中国本土的文化性符号大量被借用,但是更多的只是停留在形式上,却没有深入到精神内涵层面。如何真正的从深层次的精神文化出发做出有内在文化沉淀的本土设计就需要我们用一种结构性的思维去把握设计艺术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所谓结构性思维就是指从结构的视角分析事物的一种方法,强调从系统的结构去认识客观事物,并从中寻找最优结构,以获取最佳系统效能的思维方法。真正的中国本土设计是应该以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作为大框架,参考西方艺术设计的思维方式,并将其转化为有中国本土文化特色,适应中国国情的一种“构架”手法,恰当的将传统文化做一个全新的演绎。

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经历了要不要传统?要什么? 以及怎么要?这几个重要阶段。中国的艺术设计自发展之初就受到西方艺术设计理念的强烈冲击,在要不要传统这个问题上摇摆不定,甚至出现否定传统的错误理念。在这个设计思潮中本土设计举步维艰,落入了一种尴尬境地。诸多教育者与本土设计师们发现对西方的硬性模仿,根本无法呈现给世人具有足够影响力的设计作品,一味的跟随却很难超越。总结经验,反思过往,发现传统文化的光华不容忽视,民族性的文化才是我们走向世界的敲门砖。因此我们就必然要考虑如何从传统文化的内涵出发,把握传统美学思想的精髓,准确解读传统文化元素,并使其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重新回归到设计的领域中来。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当下的中国设计界已经有了意识上的回归,而这种回归就本土设计的发展而言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如何善用传统文化符号,如何从本质上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并让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世界设计舞台上大放异彩,怎样才能够获得理想的创作思路和方法呢?这是我们当下所要探索的问题。

“真正的传统是社会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而不是静止,传统应该推动人们不断前进。”在传统文化中寻找本土设计语言,必须将传统重置于当代文化之中切合设计所要表达的主题,用现代人的头脑去理解,结合当下的审美角度去演绎表现。把传统文化的精神放到当下加以融合、改造、创新和应用,从而使其富有时代特色。在传统文化中探寻本土设计,并不是要舍弃西方的设计理念,我们的目标是让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舞台,所以我们可以结合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和观点去反观我们的传统文化;用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解读我们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丰厚文化,去发现一种根植与于我们民族的本土性,能够打造具有本土语境的设计语言,去寻找某种可以表现、识别、解读我们传统艺术中渗透我们民族的智慧、意境、精神的“中国特性”。重新架构起一套正确的设计思维模式,这不仅为找到“本土设计”寻觅了正确的方向,也为国际艺术设计的丰富性提供了来自本土的力量。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需要在一种互动的关系中在一个完整的文化区域中才能得以整合。就如当下诸多设计师所认识到的那样:真正的设计全球化是各个民族,各种文化的多元融合,而不是趋向于单一文化的一枝独秀。我们不能将全球化跟西化混为一谈,学习西方的近现代的设计思维,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我们必须掌握一种对于本土文化合理诠释的现代性语言,将我们深厚的传统文化跟现代艺术有机的联系起来,并将其推向世界艺术设计的舞台。本土设计的根源仍然在于传统文化,只有在传统文化得以充分重视以及发展的大环境中才能做出真正意义上的本土设计。

所谓本土设计是一种带有本民族内在精神文化的设计,扎根于本土文化的沃土之中,继续创造和延续新文化的行为.历史的沉淀是新文化的根源,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原有的传统形态也在发生适应时代的变化,来自于本土甚至是世界的新的推动力使本土设计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地丰富和更新。如何让本土设计在错综复杂的当代艺术的洗礼中以及来自于世界范围的新观念的冲击下不至于疏离了他本应该有的传统内涵?如何守护和发扬民族传统艺术中一切优秀的部分,成为我们今后艺术创造中努力创新的源泉?如我们所知文化是一切艺术形式的根源,艺术以文化为导向,以文化为依托。回顾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流传了不可胜数的经典之作,宋瓷作为其中一种,铸就了华夏数千年文明史上不可跨越的高度,可谓前无所师法,后无能为继.宋瓷艺术以端庄典雅,质朴无华,含蓄隽永的美学特征著称于世.其典雅内敛,超然绝俗的气韵是一个时代精神和文化的积淀所造就的,宋代瓷器釉色追求自然天成的美,受益于传统美学思想,与中国传统美学的旨趣相投。宋代美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崇尚自然之风韵,把自然朴素之美作为理想之美的典范。这种对自然美的崇慕和追求,对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和中国艺术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宋朝儒学复兴,社会上弥漫尊师重道之风,文人的地位在宋代得到空前的提升,宋朝优秀文人辈出,知识分子自觉意识空前觉醒。史尧弼在《策问》中认为:“惟吾宋二百余年,文物之盛跨绝百代。”陆游在《吕居仁集序》中也认为:“宋兴,诸儒相望,有出汉唐之上者。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理学禅宗的盛行形成了一个时代博大精深的美学体系.这个体系中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思想到行为上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民众,从生活到艺术人们都在追求传统美学中所倡导的中和之美,协调之美,和善之美,和合之美,艺术形式在这样一种成熟的思想和文化的导向下逐渐形成了一个时代的特点.这样的一个文化背景为宋瓷的辉煌提供了丰腴的土壤,创作上表现出富有时代特征的审美趣味,成为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特色的经典之作。

如何去调整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思维结构,做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艺术设计,我们除了反观历史,同时中国现代艺术设计艰难的发展历程也让我们获得了诸多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告诉我们在西化的大流中我们必须坚守自己作为中国人的文化身份,只有在群体意识中保持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以及在以传统为基础的思维中积极发展现代设计,才能使中国设计的价值获得世界的认可,并在世界范围内打造出中国设计的标签。我们以往面对传统的态度让我们体会到如果我们忽视传统遗留给我们的宝贵资源,我们将失去我们的独特性,同时也会被淹没在世界设计艺术的大流之中。而世界现代艺术的发展进程又让我们看到,现代生活需要我们不停的调整步伐跟上节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将民族文化推向世界,否则所谓传统只能成为一种束之高阁,仅供欣赏的文物。这也让我们体会到对于传统首先要有一种崇敬的态度,传统历经了时间的考验,具有的积极精神,对后人有永久的启示作用和借鉴价值,值得我们去敬畏和瞻仰。由敬畏到重视从而引发人们用全新的思维去解读探索传统文化,并以一种新的形态展示给世人。传统是我们生根发芽的土地,为我们提供了丰厚的滋养,我们吸收着这样无比优厚的养分,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让这块土地持续为我们提供给养,如此便需要我们用新思维去灌溉,用新兴的设计力量去耕耘.从改革开放到当下我们一直在学习和寻找的就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联系起来的纽带,探索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为本土设计指明方向。当我们不尊重传统时,我们既无法感受传统的恢弘之伟,传统亦将无法为我们提供滋养,那么我们如何为我们的本土设计寻根溯源?

只有在尊重传统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传统文化,从思想到行为习惯继承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始终清醒的认识到文化是一切艺术创造的源流,只有依附于民族文化,中国本土设计的思维框架才有望被架构起来,我们必须重建传统意识,理清思维结构,把由外而内的被动,转换成由内而外的主动。本土设计的要义便是要求我们从观念层面找到传统的精髓。“对传统的零散化吸收和将传统平面化的做法可能妨碍了传统精髓的复兴,这是当代艺术活跃但易苍白的诟病。对传统的吸收重要在于精神上集采传统的义理,在观念层面通达传统的启示。”对传统的继承不止停留在某种符号的继承,更是内在精神的继承,亦是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充分发扬传统文化,就本土设计而言文化是比传统的技法、符号、形式更为强大有力的支持。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

项目名称: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传统文化符号的融入研究,项目号:51340032311301

第12篇

现代化的数字技术大大加快了国人的生活节奏,以城市生活模式为主要趋势的基本生活方式极大地影响甚至改变了国人的价值观,所以,如果仅就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或艺术形式进行简单普及,则很难达到民族文化传承的根本目的。

当前的国学热潮,可以说是大众普遍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的一种普遍文化追求。但由于长期以来西方文化思潮的进入和对本土文化的矫枉过正式的否定,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的现象。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诸如摄影术和计算机技术,更加剧了其流失的情势,其中不乏主观的破坏,也有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必然结果。面对这样的现实,单纯从具体的文学或艺术的具体内容或形式诠释其个性价值,已经难以维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树的基本生态环境,必须从根本上解释其形成、发展和存在的内在机理和根本原因,这就是中华民族对人与社会的生命思考及审美选择。

义务教育中的美育内容在不断加大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教学内容,例如,中国画,书法和民间美术等都进入了教材,有些学校还将经典古文诵读、书法、中国画等纳入常态课堂或课外活动,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然而,不容否认的是,深沉委婉的吟诵,毛笔的龙蛇游走,中国画的心源意象,都已不是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的必须。要让现代人接受、喜欢、热爱,就必须要解释。中国文化谦谦君子之风和诗情画意浪漫追求基本的内在原因。即内在的基本动力,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气质。

这种基本气质在中国这块热土上的不同时期、不同阶层有着不同的具体表现形式,但审美追求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表现在哲学上就是人本的辩证唯物主义,正是这样的哲学思考,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表现的审美特质以及对人生意义判断的基本态度。

所以,将这种基本态度循序渐进地融入到义务教育美育的各个阶段,强调德对美的指导意义,以及透过视听感受强调创作者心灵的自由。简单地说:不清楚孔子伟大的人格,不可能透彻理解儒家思想;不理解老子的人格,不可能理解道家思想;不明白书法的各种书体和笔法是心灵的律动,不可能……;不清楚中国画的艺术表现是人生品格的修养,不可能……等等。能够让受教育者明白,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物质生活发生怎样的变化,中国传统文化都是涤荡胸中郁闷,净化心灵,升华人生境界最为高级和方便、有效的途径。这也正是自古以来华夏文化长盛不衰,目前世界各国学者青睐汉文化,甚至是西方列强惧怕中国崛起的根本原因。

作为一个中国人是幸福的,因为,有那样多的优秀文化艺术可以滋养我们的灵魂;作为一个中国人有时也是很悲哀的,因为,无论怎样努力,我们都无法尽览祖国的优秀文化和艺术创造出来的美好世界。能高屋建瓴从根本上把握其审美实质,或许是我们这一代教师最伟大的历史责任。

(作者单位: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