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村文化发展现状

农村文化发展现状

时间:2023-07-11 17:36: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村文化发展现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村文化发展现状

第1篇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其重要性、紧迫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来抓,各地的文化建设也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而农村基层文化是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缺少这一环,新农村建设便不可能实现。加强文化建设,难点是在农村,重点也应该放在农村。笔者结合农村文化发展现状就如何加强农村文化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思考。

当前农村文化发展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形式单一、流于形式;二是文化人才队伍匮乏;三是资金匮乏,正常文化活动难以正常开展。农村文化发展滞后,内容单调,并且多数只有在重大节日上才会表演,而表演的内容也很陈旧。这远远无法满足广大的农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于是茶馆盛行,农村农闲时群众往往多聚集在茶馆斗地主、打牌等,如果长此以往,不但人们生活单调乏味,而且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难以实现!如何正确引导农村群众拥有正确健康的文化生活,农村应当怎样丰富其文化生活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加强农村文化发展,既要不断传承传统文化,又要善于创新,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的形式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的是“满汉全席”而不是“吃点菜”,文化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农村文化需要的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传统文化,包括过年舞龙、秧歌等都应当大力弘扬,并且结合现代元素,创造出更多更好的适应当下村民,大众化接受的文化形式。

2.加强农村文化发展,需要不断壮大农村文化人才队伍

一是提倡文化人才下基层,号召专业文化人员到基层开展文化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二是在农村挖掘民间艺人,挖掘民间文化并给予其扶持。经济发展需要带头人,农村文化发展也需要带头人,深入基层,挖掘农村基层文化带头人,并在相关部门扶助下由文化带头人逐渐完善体系,建立一个文化组织、文化团体。

3.加强农村文化发展,需要不断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政府搭台,让百姓唱戏。为农村群众发展丰富文化搭建一个平台。让“农家书屋”、“农村文化工作站”等文化机构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加强农村的基层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上下共同努力、齐抓共管、常抓不懈,才真正有可能把农村的文化建设落实到实处,开创农村文化繁荣的新局面。

第2篇

【摘 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落后,外出打工青壮年规模很大,留守儿童的数量庞大。通过调查发现贵州省铜仁市留守儿童的总体

>>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成因分析 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对照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探究 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言语智能发展影响因素及对策 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道德意识淡薄问题分析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舞蹈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策略研究 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现状与反贫困对策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与研究 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学校对策 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德育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少数民族地区农户投资结构现状及对策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园课程现状及对策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移民现状及对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②2011年10月22日,国务院国函〔2011〕131号文件批复同意撤销铜仁地区设立地级铜仁市,同时撤销县级铜仁市。本文中,铜仁市均指地级铜仁市

③《铜仁年鉴》编辑部编.铜仁年鉴(2012)[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

④⑤⑥铜仁妇女网:。铜仁地区妇联对农村留守儿童年龄的界定与全国妇联的界定不同,如根据全国妇联“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的界定,铜仁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及比例可能会更高。另外,据笔者了解,在城区也存在一定数量的留守儿童

第3篇

关键词:群众体育文化;现状;策略;发展方向

党的十七大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贯彻会议主张和号召,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发展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运动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肩负重任”的历史使命,围绕“群众体育,让城市更健康”的主题,积极促进群众体育文化发展,对促进我国群众文化繁荣昌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当前我国基础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对发展体育文化形成足够的重视,积极推进群众体育文化发展。

1 群众体育文化概念和范围

群众体育指的是以社会全体成员作为对象,将增强其身体素质,丰富文化生活,调节社会情感作为目的而进行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我国群众体育活动点呈多样化状态,分为体育辅导站、普通活动点、有固定室内活动场地的体育中心(室、站)、体育项目或人群队(协会)、其它等五类,范围广泛的群众体育文化,一方面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特点决定的,另一方面则与民族文化多元化有着紧密的关系。群众体育文化作为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增强人民群众身体素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作为目标,围绕人民群众对多元化的健身需求积极开展群众体育文化活动。它的范围非常之广泛,不仅包括基础的社区体育文化活动,也保护社会公共体育文化活动。所以,当前社会背景下,全面推动我国群众体育文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群众体育文化的现状

就目前我国群众体育文化建设与发展现状可以看出,在推动群众体育文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困难,如经费匮乏、场地拥挤,得不到保障以及缺乏技术指导者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群众体育文化建设工作的持续推进。

(一)经费匮乏

推进群众体育文化发展过程中,经费匮乏是影响群众体育文化发展的核心要素。主要是因为开展群众体育文化活动需要依赖基础体育设施,缺乏足够的经费,难以在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中投入充足的资金,就无法建设配套、完善的体育基础设施,从而对开展群众体育文化活动形成严重的阻碍作用。尤其是在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农村经济条件普遍偏差,再加上农民对体育文化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高,使得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迫切性尚未显露出来。实际上,农民作为我国的主体,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必须对加强农村体育文化基础设施形成足够的重视。经费匮乏,将会严重阻碍我国群众体育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二)场地拥挤,得不到保障

现阶段我国公共体育基础设施不健全,基层体育文化设施少,健身场地少,使得开展群众体育文化活动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主要是因为缺乏体育文化活动场地,使得很多群众体育文化活动难以开展,也不利于调动人民群众参与体育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所以,加快体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也成为现阶段我国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三)缺乏技g指导者

开展群众体育文化活动需要相应的技术指导,主要是因为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变化的多元化体育文化活动需求,就必须转变过去简单的体育文化活动,积极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文化活动。但由于缺乏技术指导者,使得开展丰富的群众体育文化活动遇到诸多阻碍。

3 群众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

2016年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对今后一个时期深化体育改革、发展群众体育、倡导群名健身新时尚以及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了全面的部署。《计划》指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将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作为根本目标,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健身需求,对实现中国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就现阶段我国推进群众体育文化活动存在的困难,必须对发展群众体育文化形成足够的重视,从体制机制创新、评价激励方式、科技创新引领出发,积极投入资金,建设配套的体育文化基础设施,加强技术指导人员培养,从而推动我国群众体育文化进步与发展。以文化馆为例,在发展群众体育文化中,应该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提出能够促进群众体育文化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投入足够的经费,建设配套体育基础设施

近年来,文化馆在促进群众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群众体育文化作为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馆得到充分的体现,更能增强人民群众对参与体育文化活动的重视。主要是因为利用文化馆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可以使更多人参与文化体育活动,而且文化馆能够专门提供体育设施,对群众参与体育文化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就现阶段缺乏足够的经费、体育设施不健全的问题而言,在文化馆集中进行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一方面将资金集中利用,有利于节省成本,另一方面发挥出文化馆重要的宣传作用,更能实现促进群众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目标。

(二)培养技术人员,加强指导

从现阶段人民群众参与体育文化活动情况可以看出,人们仅凭兴趣进行体育文化活动,谈不上体育运动技能与技巧,不仅无法使得体育锻炼效果最大化,甚至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形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技术指导者,为此,充分发挥出文化馆在促进群众体育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对文化馆干部进行技术培训,培训出一批具备较强专业知识水平的技术人员,由他们在群众参与体育文化活动时给予一定的指导,就可以保证体育运动效能最大化,让人民群众从体育文化活动中享受到乐趣,从而充分激发出人民群众的健身活力。除此之外,充分体现出文化馆在促进群众体育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引导人民群众参与体育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增强人民群众的健身意识,并将这种意识贯彻落实到现实生活中,自然而然可以真正实现群众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目标。

同时,从我国现行的《全民健身计划》中也可以看出,群众体育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为:积极推进体育社会组织改革,激发全民健身活力;发挥全民建设的多元化功能,形成服务大局、互促互进的发展国际;拓展国际大众体育交流,引领全民健身开放发展。到2020年实现群众健身意识普遍增强,参与体育锻炼人数明显增加的重要目标,从而真正实现我国积极推动群众体育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目标。

4 结论

综上所述,现阶段积极推动我国群众体育文化进步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关系到我国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目标的实现,对促进我国群众文化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宁.我国群众体育发展趋势研究――基于全国3次群众体育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J].体育学刊,2012,19(1):31-34.

第4篇

关键词:音乐 豫西南 新农村 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9C-0062-02

当前,河南省城乡一体化正在飞速发展,新型农村社区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的有效载体,社区配套建设日趋完善,新农村居民的幸福指数逐步提升。在物质生活条件改善的同时,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求愈发明显。音乐作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最直接、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势必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此社会背景下,给新农村音乐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豫西南新型农村社区正处于快速建设期,在经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成绩,但物质生活改善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音乐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在在豫西南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社区居民对音乐的认识存在偏差、社区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居民参加音乐活动项目受限等原因,音乐服务新农村文化处于初步探索建设期,尚需加快发展步伐,以便在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一、音乐文化在豫西南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思想意识决定行动。音乐在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之所以发展相对滞后,首要原因是部分基层领导思想认识不到位,觉得把农民的生活水平、质量提高了就可以,只注重农民物质方面的需要而忽略了农民在精神方面的需求。

(二)规划滞后、政策倾斜不够

规划滞后、政策不配套是制约当前新型农村社区音乐文化建设的要求根本问题。一些地方对新型农村的农民在精神文化方面的认识不足,规划不够,认为文化建设比较“虚”,在农民文化娱乐设施及场地的规划方面滞后,同时在制定政策和资金配备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折扣,影响和制约着音乐文化在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作用的发挥。

(三)音乐文化活动少,受众面窄

由于新农村中的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的老人和孩子居多,缺乏了音乐文化活动最主要的群体,所以举办一些音乐文化活动受限,农民参与度不高,而且适合老人和孩子的音乐文化活动较少,致使新农村音乐文化发展相对缓慢。

(四)配套资金短缺,文化娱乐设施不够健全

由于缺乏开展文化活动的资金和配套设施,一些传统的、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不能得到实施。比如南阳板头曲在豫西南地区非常盛行,爱好者众多,很多农民都想通过一些比赛和演出看到精彩的节目。但是,由于没有资金支持,也没有比赛和演出的平台和设施,这些好的想法就只能搁浅了。

二、解决音乐文化在豫西南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各级领导思想上要高度重视

各级领导特别是地方领导首先要在思想方面高度重视新农村文化建设工程。可在县、乡镇、新型农村社区三级管理体系中落实领导责任制,安排专人负责新型农村社区音乐文化建设工作,同时充分利用当地大学生村官的文化职能,让其在乡镇、新型农村社区中肩负起宣传、落实、监督音乐文化建设工作,联合起来开创新型农村社区音乐文化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二)完善音乐文化发展的组织机构

进一步完善音乐文化建设工作的组织机构。在乡镇的科技文化站、新型农村社区的文体领导小组和行政村的文化点完善组织机构,根据区域特点,成立音乐文化协会、组织。各协会、组织单独进行宣传、训练、活动、竞赛,让居民自己管理自己进行音乐文化活动,如秧歌协会、广场舞协会、唢呐协会、曲艺协会、戏曲协会等。不同的协会适合不同的人群,促进大家在闲暇时间从事音乐文化活动。

(三)开发社区原有乡村本土特色音乐文化

豫西南地区有着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具有代表性的,农民喜闻乐见的有大调曲子、南阳板头曲、豫剧、南阳锣鼓曲和唢呐曲,这些音乐形式在豫西南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合理开发新型农村社区原有的本土民间、民俗音乐文化,让优秀的民俗音乐文化发扬光大。在新型农村社区居民中还有一些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我们要把这些民间音乐文化挖掘出来,并加以继承和发扬。同时对其进行现代化的开发与创作,不仅让其给大家带来精神上的财富,也要给大家带来经济上的财富,繁荣新型农村社区音乐文化事业。

(四)搭建音乐文化平台,同时给予经济支持

把一些富有传统地方特色、农民喜闻乐见的音乐文化形式,以音乐比赛、节日庆典等形式,广泛宣传,同时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经济上的保障。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活动号召大家积极参加文艺活动,促进相互交流和学习,互相了解,增进新型农村社区中居民之间的关系, (下转65页)(上接62页)使农民摆脱生活环境陌生、人际交往范围缩小带来的心理上的寂寞,加快融入新的生活。

(五)建设科技信息网络资源室,传播音乐文化

新型农村社区设立科技信息网络资源室,配置宽带电脑,让人们在闲暇时间里通过网络进行消遣娱乐,观看大型音乐赛事活动,接触更多、更好的艺术形式,丰富音乐文化生活,提升音乐修养,加强与外界的音乐文化交流。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新农村的农民们不再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他们渴望自己的生活能够变得丰富多彩。当下,各级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上已经取得重大的成就,但在农民的精神生活领域的关注度还需加强,只有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共同改善,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农民才算真正的安居乐业。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音乐在豫西南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5-QN-419)

参考文献:

[1]曾遂今.音乐社会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2]冯光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2003,(1).

第5篇

[关键词]长安区“农家乐” 发展现状 对策建议

1 前言

“农家乐”旅游是以农民家庭为接待单位,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农村民俗文化及农民生活等资源,以农村体验为特色的“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乡村旅游活动。它是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到特定阶段所产生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是城乡消费方式改变的一种新现象。“农家乐”旅游作为一种特色旅游,适应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顺应了回归自然的潮流,在我国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和巨大的开发潜力,它日益成为我国旅游业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和亮点。

2 长安区“农家乐”旅游发展现状

2.1 长安区“农家乐”的概况。长安区“农家乐”旅游,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是西安周边地区发展“农家乐”最早的。2003年由于政府大力推进其向规范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而迅速升温,2003年33户农家乐经营户挂牌,到2006年农家乐接待户已有424户,接待游客75万人,收入3000万元。如今长安区“农家乐”已发展到了800多家,主要集中在靠山一带,有滦镇上王村农家乐,翠华山农家乐,沣峪口农家乐等。国家取消黄金周旅游后,近郊旅游受到了更大的青睐,“农家乐”旅游无疑是遍地开花。

2.2 长安地区发展“农家乐”旅游的优势。长安区位于八百里秦川的风水宝地,关中平原的沃土造就了独特的优势。优越的交通区位,丰富的资源优势,低廉的旅游价格,灵活的经营模式及其发展的特点极大地推动了长安区“农家乐”旅游的发展。长安区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在古都西安市南部,渭河平原南缘、秦岭北麓。东临蓝田县,南接宁陕、柞水县,西与户县接壤,北和雁塔、灞桥区为邻,从东、南、西三面拱围西安。区内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南北跨度55公里,东西跨度52公里。地貌多样,山、川、塬皆俱。总面积1583平方公里,距西安市中心8.7公里,是距西安市最近的郊区,交通便利,四通八达。与西安周边的其他县区相比较,长安区的地理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3长安地区“农家乐”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基础设施不完善,卫生环境差。参加“农家乐”的旅游者大都来自城市,他们对餐饮及住宿的卫生条件要求高,而大多数“农家乐”的卫生环境较差,特别是厨房和厕所。游客大多不会选择在农家乐过夜的游客,主要是不满意农家乐的基础设施和卫生质量,长安区的一些“农家乐”不带独立的卫生间,冲凉和起夜都要出门,使游客感到很不方便,也没有安全感。

3.2 人员素质差,服务欠缺水平。“农家乐”的工作人员基本上由家庭无业成员或当地村民担任,文化层次不高,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再加之很多“农家乐”业主也缺乏自我推荐的意识,在招揽回头客方面功夫下得不够,多半都以为只要饭菜做得好就行了,对宣传自己、推介自己并不太重视。而且一到黄金周或节假日客源增多,而服务人员缺少,上菜速度慢,服务效率低,都直接影响到对游客的服务质量。

3.3 无处停放车辆。现代社会,由于私家车数量急剧增长,自驾游成为了时尚。近郊的“农家乐”旅游更是受到了自驾车游客的青睐。来“农家乐”旅游需要存放的车辆超过了一半以上,而农家乐的经营户地方有限,使得车辆的停放成为一大难题。如在翠华山的农家乐一般建筑面积为300多平方米,门前停车为8到10辆,路旁一般停车10到15辆,再加之翠华山旅游停车场为100到200辆,而黄金周或节假日游客增多,有时接待量超过几千人,现有的停车位根本不能供应游客的需求。

4 发展长安区“农家乐”旅游的对策与建议

4.1完善农家乐旅游基础设施,提高卫生质量。旅游基础设施是接待游客提供旅游服务的基本保障。建造上应避免现代化的建筑,材料上以土、木、石、竹等乡土材料为主,其色彩风格应可能和农耕场景保持协调一致,突出“农家乐”的浓郁乡土气息,在村庄内修建一些简朴的休闲设施,如树荫下的凉亭、石、木、竹凳、椅可供游人休息,还有便利店,小药店也可满足不同游客的需要,“农家乐”的经营户需保持农家院落的干净整洁,营造舒适的庭院环境,还要保证基本设施提供到位。

4.2 加强服务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质量,诚信经营。“农家乐”是一种特色的旅游方式,需要专业管理人才和服务人员。长安区主管部门可利用旅游院校、培训班、专题讲座、学术会议等各种形式,培养一大批从事“农家乐”旅游接待的专业人才,服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业务知识和技能,礼貌待客,能用普通话为游客服务,还要熟知当地的民俗文化,历史典故,让游客更多的了解长安区的民俗文化知识。长安区“农家乐”的经营户还可利用长安地区的地理优势,在周末客流增多时,在西部大学城招聘一些大学生来服务,这样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兼职机会,也提高了“农家乐”的服务质量。

4.3 建立完善的车辆停放制度。长安区政府应加强主导,积极引导当地“农家乐”经营户,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如政府和农户共同投资建立更加宽敞的“农家乐”车辆停放点,可对车位进行隐藏处理,如设计成拱顶绿皮,也可设计成麦秸垛,呈现出乡土气息,在村口,岔路悬挂木制指示牌,可绘制瓜果花木等图案表明路线,方便游客寻找,并实行车辆免费停放,分配有专门的人员擦洗和照看,还可建立“农家乐”车辆加油站,车辆修理站,应游客之急,为游客行方便,更是为长安区“农家乐”旅游的长足发展行方便。

5 总结

长安区“农家乐”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产品,在未来的发展上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发展趋势必须迎合旅游者的需求,才能在旅游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得到长足发展。因此,必须加大宏观管理力度,进行正确、积极的引导开发,开发时注意保持农村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重视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相结合。只有这样,长安区“农家乐”旅游才能走向健康、规范、有序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北京旅游出版社,2001.20-22.

[2]李俊清,石金莲,刘金福.生态旅游学[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23-24.

[3]姜楠.对成都”农家乐”旅游现状与发展的思索.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7.3.

第6篇

【关键词】群众文化;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G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6-0009-01

随着迅猛发展的市场经济,人们对于社会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而其中群众文化其作用和价值逐渐凸显了出来。实践证明:在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中,群众文化具有着特殊的作用和意义,因此,需要采用科学手段,进一步推动群众文化建设。本文笔者通过对新时期群众文化发展的现状进行探讨,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

1 新时期群众文化现状

1.1 非常不明显的主导作用:文化馆(站)、文化站等是我国主要的公办群众文化站点,这些机构是对基层文化进行引领,夯实群众文化氛围的基础,因此在群众文化中其必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是,具有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没有设立文化站和文化馆的县级以上城市至少有100个以上。而有的地方虽然有设立文化站和文化馆,但是其质量没有提上去,只是流于表面现象,档次低,面积小。同时还存在人员结构不合理,活动经费紧张等问题,由此导致群众文化建设难以提升。

1.2 群众思想观念严重滞后:导致群众思想观念落后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长期以来,国家的中心工作都是经济建设而对文化产业的提升忽略了,这就导致相关单位没有对群众文化的开展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文化馆(站)等建设也不能得到相应的财政支持。二是文化馆(站)等的管理阶层其思想和工作观念相对陈旧,亟需进行思想上的变革。

2 新时期群众文化发展措施

2.1 加强文化馆(站)建设: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着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而得到不断提升,同时其对于文化的需求越来越明显,目前要推动群众文化发展,加强文化馆(站)建设是一条最便捷的途径,特别是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中,其具有的时代特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而在此所说的文化馆(站)是对传统文化馆(站)进行创新后的综合馆,通过将传统的科技馆和博物馆进行优化、整合成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馆(站),并且对所有群众开放,由此更好的为群众服务。通过次方式能够有效的促进文化馆(站)成为对群众对新文化资源掌握进行引导的源头。在进行文化馆(站)资源开放和运用中有很多措施,如:对国内外各地方文化馆(站)发展的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其优良之处,根据自身条件合理运用,建立适宜的模式;建立业务文化培训班,对群众之间的文化交友进一步加强;结合本地特色建立具有创新性的综合性文化展览等。

2.2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以人为本”随着和谐社会的提出已成为时展的主题。而人民对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中,群众文化已逐渐成为主要途径。特别是在确定市场经济体制之后,我国基层具有很大变化,特别是在人口的流动方面,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打工族”等躯体出现在城市中,他们并没有固定的场所,而是不断随着工作地点的变化而变化。这就表明只有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才能够进一步推动群众文化发展。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随着新农村建设以后,我国的基层文化逐渐趋于多元化发展,人民会积极报名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项目,而有的地方还专门成立了娱乐活动中心,为群众提供一个具有优良环境的文化活动地方。因此相关部门为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可通过深入调查,对群众的喜好进行总结,并根据当地的特色娱乐活动,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建立基层文化馆(站),从而使群众文化的整体发展得到促进。

2.3 通过互联网拓展群众文化发展平台:互联网已逐渐步入社会的每个领域,在人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将互联网有效的运用到群众文化发展过程中是一个必然的趋势,通过互联网的运用,能够使传统文化宣传、普及以及发展过程中时间、空间限制有效打破,从而使群众文化发展的全民参与性与平等性等方面都得到真正的体现,使群众文化发展中的文化内涵及平台等都得到极大的拓展。互联网能够通过网络全面的将群众文化项目体现出来,从而使文字、画面、影视等内容得到全方面展示,由此能够使群众的感官系统得到很好的激发,使文化传播的速度和效果得到进一步的增强。人们仅需要点击相对应的地方,就能够对自己喜欢的歌曲、舞蹈等进行欣赏,由此使群众文化的普及、宣传途径得到进一步拓宽。

2.4 强化队伍建设:队伍建设是群众文化工作新局面开创的基础,人才是关键。要想为文化繁荣发展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必须要不断提升文化队伍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将培养造就一直具有高素质群众文化的干部队伍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一是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严格按照“培养高素质人才、入口严格控制、内部分流加快”的原则,对选人用人机制进一步加强,建立完善人才引进及相应的激励机制。在基层中不断引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在此过程中需要“不拘一格降人才”,在队伍中吸收优秀的文化人才。

二是合理构建文化队伍网络。在文化人才队伍中不断吸收具有艺术特长的人士作为主体,同时吸收高校学生、文艺队伍作为文化志愿者,由此使基层文化队伍数量充足、素质优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

三是加大文化队伍培训力度。为进一步提升文化队伍素质,使其能够对新形势、新要求更好地适应,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文化队伍的培训力度。可组织文化干部到相关单位、部门进行业务进修和培训;积极开展辅导;选取业务骨干;加强业余文艺团队等方式。

总之,群众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繁琐、复杂的工程,其所涉及了很广的内容,面临的工作任务中,是我国目前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项至关重要的战略工程。推动群众文化建设能够有效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群众文化发展的研究及推进。

参考文献

[1] 杨晨.探析群众文化发展的广阔平台——社区[J].美术教育研究,2011(7)

第7篇

关键词:中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对策;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G8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2(b)-0117-02

河南省地处中原,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悠久,有56个民族,曾经长期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前后有二十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是中华民族文化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丰富的文化资源给体育文化奠定了基础,当前无论是体育旅游、民族传统体育、竞技体育比赛等都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没有形成体育文化产业链和核心产业群。当前对中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就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查找发展存在的问题,以促进中原体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1中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随着物质生活条件改善和经济条件提高,体育文化产业逐渐发展起来。纵观中原体育文化产业的资源分布,整体上与中原城市群布局基本相吻合,经济发达地区发展较好,经济欠发达农村开展较缓慢。主要以郑州为核心辐射到周边开封、洛阳、新乡、登封为体育文化产业圈的体育文化产业群。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围绕武术发展的武术教育业: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学校、武术学校、杂技学校、体育培训班等,以登封武术学校和濮阳杂技学校最为著名。在登封遍布几十个武术学校,聚集来自世界各地的武术爱好者,数万人在这里习武健身。目前濮阳市国有杂技团校5个,民营杂技团体12个,杂技学校19所,从业人员近万人。围绕旅游业发展起来体育旅游业:嵩山少林寺、西峡灌河军事漂流、太行山、儿童欢乐谷、滑雪等项目。围绕文化发展起来的体育竞赛业、体育影视业、文化出版业:以电影《少林寺》和电视娱乐节目《武林风》为榜样《,武林风》是河南卫视于2004年推出的一档以武术搏击比赛为主题,融武术、竞技、娱乐于一体的高端栏目,它是中国武术栏目第一品牌,中国搏击标志性节目。围绕制造业发展起来的体育制造业:目前在河南省涉及到体育用品制造的企业有31家,开封教育学院体育器材厂、焦作市教育体育器材厂、新乡市风华体育器材厂、河南太极体育健身有限公司、巩义市奥林制球厂等。

2中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发展不均衡

从地域发展上:无论是体育文化产品开发或是体育经济发展城市发展优胜于农村。有的农村地区虽有着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奠基,但是开发迟缓,经济效益不明显,导致出地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不均衡。从产业项目上看:武术文化产业独树一帜,不论是武术文化传播、影视作品制作还是武术文化教育业发展都好,带动武术相关产业发展,而其它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缓慢,甚至没有进行开发。

2.2品牌效应不强

提到中原体育文化产业就会想到少林、太极、杂技。存在狭隘性,没有充分挖掘中原体育文化产业的丰富资源,中原体育文化产业品牌发展没有形成,缺乏品牌推广。要结合现展理念去融合中原体育文化元素,协同创新发展中原体育文化产业的品牌效应,通过品牌蝴蝶效应,带动中原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2.3经济效应不突出产业发展离不开经济推动,发达经济基础能够带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又能产生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增长,二者相辅相成。河南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多,经济欠发达,影响着体育文化产业发展。

3中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3.1重视文化宣传

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离不开人们的积极参与和高度关注。这就需要加大对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扩大体育文化影响力和号召力,引导大家主动参与到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对体育文化活动从现场气氛宣传、媒体上推广、网络空间传播,展开立体方位宣传,提高体育文化活动影响力,促进主动参与到体育文化建设发展中,推动体育文化产业发展。

3.2加强理论研究

任何文化发展都是从生活实践开始的,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理论研究,通过理论逻辑推理升华,再反哺在生活实践中,推进实践工作的开展。实践中体育文化产业发展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人们注重体育文化产业生产实践而忽视理论研究。同时由于体育文化是一个宏观的理论研究,当前对该理论研究都有一定局限性,要站在体育文化顶层高度,各省市地区对当地体育文化进行全面研究与分析,推进地方体育文化繁荣发展。

3.3促进人才培养

体育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是体育文化产业建设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当前缺乏有针对性的专门人才培养,人才的短缺,影响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可以尝试在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和河南大学体育学院开设体育文化产业方向的专业或者增设这方面课程学习,体育传播学、体育产业营销、体育经济学、地方体育文化等,有针对性地培养地方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对口人才。

3.4进行实业开发

体育文化产业开发建设必须以体育实业产品开发为载体传播体育文化、弘扬体育精神,促进体育文化产业共同发展。仅靠口头上对非物质体育文化进行宣讲和传送,起到的效果和作用没有感知觉器官通过实体有形产业感触留下的印象深刻。像以少林和太极文化为载体的体育旅游业开发、以中原武术为载体的影视节目开发、以体育器械制造和场地器材建设为主体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业,器材制造产业等。

3.5打造品牌推广

对中原体育文化产业的开发建设要打造精品,进行品牌推广。以优势资源的强强联合开发,打造明星产业,强势推出,让中原体育文化产业走出中原,走向全国。通过品牌效应,产生大家对中原体育文化产业的共鸣,有认识走上认可和消费,产生经济效益,达到体育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目的。像“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世界传统武术节”、南阳李宁体育园、西峡九九重阳登山节等等。

4结语

随着中原经济区成立“、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提出和河南省经济新常态发展定位,给中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对中原体育文化产业现状分析,指出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指出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政策支持和自身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优势,进行科学规划和资源整合,重视文化宣传、加强理论研究、促进人才培养、进行实业开发、打造品牌推广、协同创新发展等对策对中原体育文化产业进行开发建设,以推动中原体育文化产业大发展,促进和谐中原建设发展,推动中原崛起!

参考文献

[1]胡爱本.体育产业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易剑东.体育文化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第8篇

一、隆阳区潞江镇现文化建设基本现状

(1)由于隆阳区潞江镇在文化建设方面不断地努力创新以及利用自己独特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化乡镇建设理念,使得潞江镇不仅在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出于前沿位置,更能使其自身成为全国乡镇文化建设发展模范地区。

(2)近年来,隆阳区潞江镇颁布了《潞江镇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该方案由潞江镇文化建设相关人员及领导在互相汲取经验和意见共同努力而得的成果。其根本目的在于更有效的促进潞江镇文化建设的服务体系,该方案的颁布同时也使潞江镇各村潞江镇文化建设小组,每个小组都有相应的专业人士,以便应对文化建设过程所出现的问题。不仅如此,潞江镇还在群众健身方面成立了指导、领导等小组。

(3)国家政府对隆阳区潞江镇文化的着重重视,也使得潞江镇在文化建设方面突显出了尤其的积极,潞江镇在致力于文化发展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新型的发挥战略方案,尽可能的使自身的发展跻身于我国乡镇文化建设发展的领导地位。今年二月份,基于《创建国家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施方案》的颁布,潞江镇举行了更进一步推动乡镇文化建设发展脚步,完善潞江镇文化建设的体系制度。而三月份潞江镇文化建设相关单位就波水节前夕进行了相关事宜的工作,着重文化传统的有效实施。

(4)着重文化站人员职业素养的培养。在这几年,国家政府加大力度投入乡镇文化建设的工作后,潞江镇则一直致力于文化站的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的培养,使他们最大程度发挥自己在文化建设岗位上的潜力。为了完善潞江镇文化建设的领导阶层体系,潞江镇在授认文化建设领导职责时做了全面的分析和探讨,尽可能的使潞江镇文化工作的顺利进展,提高文化站人员工作效率。如此一来,潞江镇在向群众无论是文化基础设施的开放还是文化知识的传播方面都做的井然有序。

二、隆阳区潞江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在潞江镇颁布了《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施方案》后,就特别的注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健全。深层分析和理解该方案的具体要求事宜,彻底有效的落实潞江镇文化发展建设的相关工作,把群众的利益以及现代化乡镇文化建设的基本理念放在了主导位置。结合上级领导的工作指示以及潞江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的相关调查,潞江镇能明确以及有效的使发展战略倾向于潞江镇文化建设的有益发展方向中去

1、着重文化站的建设。文化站是乡镇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乡镇中若不存在文化站,就好比学校没有教室一样。文化站的建设不到位,会使乡镇文化建设相关工作不能彻底有效的落实到乡镇文化发展中去。潞江镇在争取到了国家的文化建设资金后,建造了功能齐全的潞江镇文化大楼,这座文化站的建造,使得潞江镇无论是在文化宣传还是文化建设成果体现上都使文化建设工作处于一个高效率的状态。另外,潞江镇的文化室的建造是严格按照“七有七落实”建设标准建造的,努力做好文化室的相关工作,收集群众在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反应,尽可能的汲取经验和教训,努力有效的实施文化室的相关职能。

2、大力支持文化艺术团的组建。潞江镇文化艺术团的组建是潞江镇将文化建设工作以及基本建设理念彻底落实到群众中去的重要体现。文化艺术团的组建不仅能丰富群众的日常文化生活,更能使乡镇文化建设工作的高效发展和落实,这是国家政府大力投入乡镇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全民参与到文化的发展建设中去,高效率高质量的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健全不仅靠国家政府的相干政策,更要依据群众的真是生活体验,着重民意。

3、现代化文化信息资源城镇共享。乡镇在文化教育和文化传播方面都明显的弱于城市,这使得潞江镇一度在文化信息资源群众获取方面处于瓶颈阶段,但经过潞江镇文化建设各个小组与上级领导的积极沟通,向上级领导阐述乡镇文化发展现状以及所面临的问题,积极配合国家政府的相关工作。使得潞江镇在近年来在群众文化信息资源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通过与上级领导的及时沟通和讨论,潞江镇实现了现代化文化信息资源的城镇共享化。由原本贫瘠的乡镇文化信息资源过度到了与城市资源不相上下程度,通过各方努力,潞江镇现如今能及时的获取到最新的文化信息资源。无论是种植业、畜牧业还是经济文化业都因城市文化信息资源的及时输送而取得了空前的发展。

三、基于潞江镇的现代化乡镇文化建设基本模式

目前来看,隆阳区潞江镇的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建设理念体系和模式还是比较完善和具有创新性的。随着如今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乡镇文化的建设在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体系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乡镇和农村的文化建设时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基础,它不尽反应了我国乡镇文化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更能从乡镇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去探索新时期下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合理化发展道路。

通过对建设体系比较完善的隆阳区潞江镇的文化建设的现状的研究,进而分析我国乡镇文化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一是乡镇文化建设不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我国现代化城市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光彩绚丽的城市景象使得乡镇更显的“复古化”,随着如此恶性循环,使乡镇的文化建设工作迟迟得不到有效实施。因此,有必要去注重乡镇文化的建设发展,作为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基础,乡镇文化建设理应成为党和国家注重投入的一部分。

二是乡镇文化建设资金不足。资金的投入在乡镇文化建设进程中往往起了决定行作用,没有足够的资金作为乡镇文化建设基础支柱,在先进、科学合理化的乡镇文化建设理念也是一场空谈。所以,加大对乡镇文化建设资金的投入,使乡镇文化基础设施和政策能够有效的落实,这是我国乡镇文化建设的重要一步。

第9篇

关键词:全面小康社会;都市;体育文化;适应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3-0039-0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括物质生活的小康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健康两方面。而优良的体育文化则是精神方面丰富健康的重要体现,以中国的现状,这一健康标杆主要树立在城市,也就是都市体育文化。所以都市体育文化好坏冷热,直接象征小康社会的体质强弱。目前关于小康社会的论述,学者多认为我国仅是达到基本小康,而不是全面小康。不过随着中国小康社会进程的不断推进,都市体育对社会功能和文化魅力的影响不断彰显,而且同时也将迎来现代新文化的思潮不断惊涛拍岸。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会使都市人生活方式渐渐改变从而经济状况不断改善,使得现代化理念不断涌现,从而迫使都市人对现代文化的要求理解不断提高。据人类文化学观点剖析,所有文化都会在某一个特定时期因不同社会原因而发生变迁。在小康社会不断促使都市体育发展的情况下,我们认为今后都市体育文化的适应与发展是否也要走返乡回归,多元集成,容百家争鸣——乃是繁华昌盛之本。从而也为各类体育形式保证平等环境,以示小康社会公平合理。我们对都市体育文化的实践研究,用于揭示现代人类自身发展规律,也对体育文化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1小康社会与都市“体育文化”概念分析

对小康社会的表述,经常会出现“小康水平”、“总体小康”、“全面小康”和“小康社会”等概念。从社会经济发展角度来说,“小康水平”主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方面;从社会发展程度来说,含有“基本”的意思,也就是水平上的基本达到。在一些理论阐述中,也有用“总体小康”来表述“小康水平”,使其与“全面小康”相对应。而全面小康,则不只是涵盖了物质生活方面,还包括精神生活等其它方面,是小康概念的延伸与发展,是完整全面的小康。目前,我国总体上处于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离全面小康社会还有较大差距。

我们所讲的“小康文化”是针对社会主义全面小康社会发展而言,是一种与全面小康社会的性质、程度、及目的相吻合的特定阶段文化(简称“小康文化”)“小康文化”具有强烈自觉意识,“小康文化”的自觉意识表现在:第一,建设具有系统的文化纲领;第二,指导思想的文化建设;第三,系统化的文化建设方针;第四,是有先进文化的性质界定。就其内容而言包括:社会主义性质主流文化;与时俱进先进文化;批判继承和发扬的传统文化;博采众长的世界文化。从文化的层次来看,小康社会下的都市体育文化从属于小康社会,它既具有小康社会文化的一般特性,也具备都市体育活动和体育文化的个性化特征,它同时制约于“小康文化”。从文化变迁的历程来看,它既是一种传统文化,更是一种文化的现代化,这种现代性特点决定了其重要地位与作用。从体育现象来看,都市体育文化是一种以身体运动来表达文化现象的活动,其价值体系和价值标准已经成为都市社会所共有的财富”。因此,小康社会下的都市“体育文化”是最耀眼、最灿烂的现代文化写照。

2都市体育发展现状

2.1锻炼目的多元化

近年来,多元化的体育价值观不断出现。都市人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不再局限于强身健体,更趋向于娱乐消遣、健身健美、消除紧张、调节情操、锻炼意志、广交朋友、兴趣爱好和体育欣赏等方面,这体现了都市人逐渐从体育锻炼转向享受健身过程。因此,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体育的锻炼功能开始由单一功能向多元功能转变,体育在都市人心目中占有越来越不可替代的地位。

2.2锻炼场地增多化

近年来,国家建立“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试点单位,国家级试点单位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带动了全国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另外,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工作日益与社区群众相结合。比如:与群众体育健身团队、社区体育俱乐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学校体育传统项目以及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等工作紧密结合,从而使学校体育场地真正发挥“开放学校,造福人民”的作用。另一方面,随着新一轮《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不断实施,在都市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体育健身设施不断增加。使市民体育锻炼机会不断增多。

2.3项目选择娱乐化

都市市民生活方式的较大改变使都市人从依赖体力劳动时代进入了全新脑力劳动时代。由于竞争更加激烈,迫使人们对体育娱乐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并且随着我国居民法定假日的不断增加,可自由支配时间也随之增加,使得都市人的生活步入半休闲状态。同时,在都市人不断鼓起的腰包下,对休闲体育的娱乐需求进一步增强。在这个进程中,从体育锻炼中寻求快乐,从体育休闲中追求健康,逐渐成为小康社会都市体育锻炼的主流。目前,都市人假日休闲开始由长途旅游型而转向近郊健身型和休闲型。比如骑车、远足、爬山、划船、野营等。体育旅游和假日健身已成为都市人的时尚生活。

2.4体育生活社区化

随着都市体育生活化社区的创建,更多市民享受到了体育锻炼带来的健康和乐趣。都市体育越来越休闲化、社区化。政府和体育部门在管理中,大力推进社区体育基础服务,向社区提供更多的健身设施、社区体质测定等体育服务并举办体育表演和竞技比赛,不断满足社区群众的健身需求。

2.5运动消费多层次化

以前多数的市民是在非体育场地进行户外体育活动,近年来,随着市民收入的增加,一些高消费人群不断涌现,白领女性多热衷于健美、健身操、瑜伽等高雅项目锻炼,老年人多偏爱中档消费的网球和室内羽毛球。中青年男性多参加健身俱乐部的肌肉健身和高尔夫等球类一些高消费项目。都市居民体育消费结构有了较为明显改变,其表现为多层次性和高层次性。

2.6中青年人口锻炼增多化

2006年,江苏、安徽抽样调查结果表明,老年锻炼者约占锻炼者42%。但是消费性体育场所参加者80%以上为中青年人。特别是白领阶层和时尚女性参与比例显著上升;独生子女的消费性体育活动也在不断增多。中青年锻炼人口比例增多,是改变我国体育人口年龄偏大,使体育人口与总人口合理发展良剂,也是我国市民体育良性发展标志。

3都市体育文化适应与发展

3.1民俗体育由乡村向城市徘徊

民俗体育是基于中国小农社会下产生的。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是民俗体育得以开展、维系、传承的最佳区域。民俗体育离不开农村的自然乡土环境,更不得不依附于迷信色彩的乡规民约,以及那些具有乡土情怀的乡民。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城市区域向农村扩张,农村原有的生产方式在加剧变革。依然保持着乡村特性的民俗体育在城市化过程中显然要调适自身的发展环境。民俗体育的乡土环境变为绿地、公园、运动场,乡规民约被科学民主的法律、规则替代,人的心理结构也越发的城市化,即民俗体育不断向城市化方向徘徊。民俗体育一方面要求发展环境乡村化的理念,另一方面也要求发展空间、发展主体等方面城市化。另外,都市体育发展理念要注意与民俗体育的自然融合,从而形成天体合一的最佳发展状态。

3.2休闲体育由城市化向乡土化走向

后现代性既肯定传统又肯定乡土。休闲体育的未来走向应与后现代性相适应。以城市化发展为核心背景的现代化社会进程中,享有“现代化”的同时,精神一经济一生态一社会等一系列的危机始终阻碍休闲体育发展。后现代主义所提出的“回归自然”、“返乡运动”正是对休闲体育的危机问题所作的自觉意识。现代性中的工具主义以及金钱化已深入到都市人的思想深处,纯洁的休闲体育也逐渐被现代化、复杂化、城市化、铜臭化了。在休闲体育发展进程,盲从地向西方现代“看齐”,由一开始的城市环境向乡土环境嬗变,为了能够暂时的渊试与现代化“城市生活”,标准化、程式化、工具化等现象出现再所难免。、休闲体育之所以休闲,固其扎根于都市,扎根于社会发展最高端,我国休闲体育的根性在于都市,被现代化了的休闲体育某种程度上远离了其根性,暂时的调适与现代化使得休闲体育似乎成了无根之木,得不到给养,必须返回乡村寻找其根性。休闲体育的“返乡寻根”走向与后现代主义“返乡”思潮是一致的。后现代主义的“返乡”是现代化的反思,哲学意义上的“回头”,而休闲体育的乡土走向是社会民众在针对现代社会,针对现代体育流弊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实践行动。后现代的非理性体验可在休闲体育活动中实现,休闲体育追求身体自然的体验,更追求心灵的体验,超越物欲来体验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平衡发展关系。

4都市体育文化发展思考

随着民俗体育不断向城市跃进,民俗体育将逐渐融入到都市人的体育生活。而休闲体育在日益被现代化、工具化、城市化、标准化同化的同时,其“返乡化”、“绿色化”应该是未来的发展趋向。民俗体育脱下土帽子,火爆,光鲜,时髦起来,轰轰烈烈成了“城市户口”。从而可以帮助伪娱乐泛滥的都市休闲体育找回逐渐迷失的运动真谛,去伪存真。都市体育也能带给民俗体育适时的“精神面貌”,弃除不科学,落后的颓势,并换戴上新生的“服饰”。民俗,休闲比肩对舞,互通互融,即休闲体育“民俗化”与民俗体育“休闲化”是否是未来都市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是个值得深入探讨问题。都市体育文化在发展中,不断打造出优秀的民俗与休闲体育品牌,使其都市体育文化得到进一步的繁荣与昌盛,为更加全面小康社会打下精神文化基石。

都市体育发展出现:运动消费多层次化、中青年人口锻炼增多化等趋势,从而不断刺激都市体育产业的发展,而体育产业发展中融合着体育文化因素,人们在进行体育消费同时又是体育文化享受者,这种消费和文化影响是融为一体,从而实现都市体育文化与产业化“双赢”甚至“多赢”发展;体育文化展览会可以让人充分体验到体育的魅力和价值,都市可以举办小范围的体育文化展览会,展示本省体育明星照片,和本省有关的体育老照片等静态体育文化,同时设立特色民俗体验区,这样不但可以促进现代体育文化在都市的发展,还可以促进民俗体育文化在都市的进一步繁荣。奥林匹克精神的生活哲学体现为均衡发展体质、意志和精神。奥林匹克精神力求体育运动与文化相融合,创造一种以拼搏为乐、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并以尊重基本公德为目的体育方式”。奥林匹克精神的奋斗与文明,这两种人文品格也应为现代都市人所拥有。利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加强都市人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进一步了解,加速奥林匹克精神与人文精神在都市融合进程。

参考文献

[1]丁俊萍,赵光元,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若干关系探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0(5):723-724,

[2]田雨普,小康社会与农民生活方式[J],体育文化导刊2007,(7):10-13,

[3]田雨普,小康社会演进中农村体育重点转移的轨迹考察[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3(6):461—462,

[4]冉清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96-97,

[5]张立和,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体育文化建设的推进意义[J],辽宁体育科技,2005,27(3):25,

[6]董林,体育文化在高校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7(4):87,

[7]张健,高校体育资源向周边社区开放模式的调查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1,29(4):31-32,

[8]肖莲花,金育强,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6,(7):10,

[9]李金才,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1,29(4):73-74,

第10篇

[关键字]广场 文化 群众文化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面向群众的多种多样公益文化活动,实现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广场文化是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广场文化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

一、广场文化的特征、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广场文化是在以广场为主体的室外场所进行的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包括广场歌咏、秧歌、腰鼓、舞龙舞狮、舞蹈、演奏、表演、绘画等。

(一)广场文化的特征

广场文化具有如下特征:

1、开放性。开放性是广场文化最突出的特点,广场是群众公共活动最集中的地方,也是城乡公共文化集中开展的场所。广场文化活动由于其场所宽敞,零门槛,都对群众开放,因此,广场文化具有公共性、开放性,这就决定广场文化必须走平民化道路,服务群众。

2、广泛的群众性。综观所有广场,我们都可以看到,每天早晚广场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从四面八方向广场汇聚的人群,寻求自己的娱乐方式,或唱歌,或跳健身舞,或吹拉弹唱,以释放生活压力,放松身心,展示才艺,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其广泛的群众参与性,是其他任何一种文化活动都无法相比的。广场文化的主体是群众,广场文化没有群众的参与就变得枯燥乏味,没有生命力。

3、节庆性。公众的集会与庆典是广场形成的原因之一,广场宽敞、场地大,使得广场多举办各种节庆活动,包括各种文化活动,这就决定了广场文化带有节日喜庆热闹的特点。

4、自娱自乐性。每天早晚,广场里人山人海,有唱歌的,扭秧歌的、跳扇舞的、跳健身舞的,有吹拉弹唱的,有下棋打牌的,他们既是演员,又是观众,陶醉其中,自娱自乐,有的还展示文艺才能,展示自我。广场文化活动完全是一种群众自由参加的自娱自乐活动。

(二)广场文化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不断要求有自娱自乐场所、休闲娱乐的空间,积极主动参与到各种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中,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在活动中自娱自乐、愉悦身心、强身健体。广场当然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自娱自乐的自由空间,广场文化也随之不断发展丰富。一是节庆性文化活动经常开展。每逢“五一”、国庆、中秋、元旦、春节,都举办广场文艺晚会,很多地方还根据本地实际举办一些节庆活动,如河源市还举办“客家文化节”、“旅游文化节”等。二是群众自娱自乐文化活动天天开展。人们每天在各种广场扭秧歌、跳健身舞、交谊舞、吹拉弹唱等。三是群众自发的演出。群众自己组织艺术团、乐队等也常常在文化广场表演。四是商家开展的文化活动。商家为搞好营销,以“文化搭台、经营唱戏”,举办商业性广场文化活动。如企业、商场、宾馆的开业庆典、周年庆典等举办的文化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这样的商业性文化活动也快速发展。

广场文化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基础设施、设备不健全、不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设备比城镇好,但城市社区小广场也比较少,老城区基本没有。广场的灯光音响也比较缺乏。城镇特别是农村设施缺乏,设备更是欠缺。城镇方便群众活动小广场十分少,有的甚至没有,农村几乎没有小广场。二是投入不足。有的政府对广场文化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对广场文化的投入少,对广场建设投入缺乏,广场文化活动的经费没有保障。有的重硬件轻软件,只重视广场建设,对广场活动开展不重视,没有经费。有的只重视搞一场大型活动,对日常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不重视。三是文化活动不够丰富。有的地方只有春节有文化活动,甚至连春节都没有文化活动。小城市城镇的广场大部分只有跳健身舞的活动,活动形式较少。由于活动较少,城镇、农村群众的娱乐方式除了看电视就是打麻将。四是辅导服务队伍薄弱。小城市、县城的文化馆人员少,而且有专业辅导服务能力的没有几个,业余辅导队伍很少,很多健身舞组织者、教师和民间艺术团的指导、教师都是业余爱好者。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更少,很多是非专业人员。

二、大力推动广场文化发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一)深化认识,切实增强发展广场文化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发展广场文化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增长,人们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需要参与到文化活动中去,去愉悦身心,去表演、去创造,表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群众文化活动中去。广场文化具有开放性、群众性、零门槛的特点,群众最乐于参与。广场文艺演出、广场歌咏、广场健身舞、广场乐队等,参与的群众最广泛,吸引力最强,广大群众在广场文化活动中强身健体、自娱自乐,广场文化活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发展广场文化是文化惠民的重要举措。文化是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幸福指数的重要衡度,是群众生活质量提高的标志。发展广场文化是文化惠民,实施文化民生的重要手段。举办广场演出和广场文化活动,让群众享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享受文化发展成果。开展群众广泛参与的广场歌咏、广场健身舞等活动,群众非常欢迎、积极参与,广场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深受群众喜爱。

广场文化活动是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广场文化活动让人民群众在参与文化活动中陶冶性情、培养情操,接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从而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使人民群众和谐相处。人民群众素质提高,和谐相处,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进步。

因此,各级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广场文化活动,加大投入,完善设施设备,加强组织引导,搞好人才队伍建设,给予经费保障。相关职能部门特别是文化部门要全力组织,开展好广场文化活动,使广场文化活动成为群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使人民群众享受丰富的文化生活。

(二)加大投入,完善设施。

发展广场文化活动,设施是基础,没有设施,活动就没地方开展。因此,要加大投入,完善设施。一要科学规划。城市在规划时,要规划好广场设置,不但要有中心广场和区域广场公园,而且要有社区广场。县城要规划中心广场和社区小广场。城市、县城在老城改造时要规划建设广场。镇村都要有方便群众活动的小广场。同时要做好广场的设计,舞台、活动场地要规划设计好。二是舍得投入建设广场。各级政府要增加对文化事业的投入,要筹集资金,建好广场,既要绿化美化好,又要建好舞台、活动场,还要配备好灯光音响,使广场既美观又实用,便于开展活动。

(三)创新发展,开展丰富多彩的广场文化活动。

发展广场文化,核心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广场文化活动。要政府主导、部门组织、群众参与、社会支持,开展丰富多彩的广场文化活动。

1、办好节庆文化活动。在重大节日、庆典时,由政府文化部门主办大型文化活动,以营造喜庆氛围。在元旦、春节、三八、五一、七一、中秋、国庆等重大节日纪念日,举办大型文化活动,让人民群众享受文化大餐,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同时还要根据自身实际,发挥优势举办节日、比赛文化活动。如河源市举办客家文化节、旅游文化节、山歌大赛、群众健身舞大赛。

2、开展跳排舞、健康舞等广场舞活动。广场舞也叫排舞,具体划分又有排舞、健康舞、健身舞等。广场舞不受年龄限制,动作简单、舞步重复,不受场地限制,简单易学、时尚、互动性强。跳舞不但可以健身,还可以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广场舞具有自娱自乐性,跳广场舞可以轻松自在、无拘无束。因此广场舞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风靡大中小城市和镇村,深受群众喜爱。大力推广普及省文化厅推广的广场排舞和全国文联推广的百姓健康舞,挑选培训骨干,组建骨干队伍,以骨干带动辅导建立广场舞队伍,组织市、县广场舞展演比赛,同时把活动延伸到镇和社区,把广场舞普及到各个社区、镇。

3、组建民间艺术团队。文化部门引导、扶持、辅导,组织业余文艺爱好者建立民间艺术团队,如中老年艺术团、合唱团,青少年艺术团、合唱团,舞龙队、舞狮队等,同时对他们经常进行辅导,提高他们的水平。

4、开展欢乐广场群众演出。落实经费,培养队伍,定期不定期在市区、县城中心广场举办群众演员的演出。开展好文化“三下乡”活动,送演出到农村。举办群众歌咏活动,开展广场大家唱,组织群众唱红歌,唱流行歌,唱山歌。组织企业开展广场文化活动,发动企业赞助,筹集经费,举办广场演出。企业、商场、宾馆在开业庆典、周年庆典时举办广场演出,充分发挥企业通过文化活动宣传自己推广自己的积极性。

(四)抓好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广场文化队伍。人才是开展好广场文化活动决定性因素。市县文化馆镇文化站要增加人员,要公开吸收一些文艺专业水平较高、组织文化活动能力好的人进入文化馆站,吸收有文艺专业特长人员、民间文化传承人和民间艺人作为镇文化站工作人员。选派文化馆(站)的专业人员到艺术院校培训,要经常对文化馆(站)工作人员、民间业余艺术团演员、农村社区文艺骨干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培养民间文艺队伍,扶持民间业余艺术团队,建成一支业余文艺队伍,挑选一批社区、农村文艺骨干,形成一支文艺骨干队伍。从而形成以文化馆(站)工作人员为主力军、民间业余演员、社区农村文艺骨干为组成部分的群众文化队伍。

参考文献:

[1]王照一.试谈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233网校论文中心,2009年07月;

第11篇

一、传承和革新民间传统文化的意义

1、民俗文化构成了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底蕴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落脚点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只有坚持农民的创作主体地位,才能避免民俗文化建立在空中楼阁之上。乡土作为创作的空间,孕育着厚重的文化底蕴,从传统社会的农耕文明中来,又与现代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民俗文化代表着特定地区的历史文化,受自然生态、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集中体现了当地人的性格气质和审美内涵。它深深扎根于当地人的命脉和日常生活中,涵盖了序化及伦理的规矩,囊括物质和非物质的层面,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先决条件。

2、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所在和应有之意

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体现着广大群众精神生活的富足,每逢佳节,那生机勃勃的文艺演出,举手投足间展现出的悠悠古韵,极大地调动了观众的热情。例如扭秧歌、踩高跷、舞狮子、赛船耍灯、唱莲花落等民俗表演,寄寓着人们对喜乐生活的向往,凝结着民众的审美和艺术积累。繁荣发展优秀民间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这将有力地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有利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乡村主流文化阵地,浇筑起新农村建设的灵魂,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此外,“生态文明”亦在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得以发扬,民间传统文化倡导自然、人、社会的和谐相处,是我国农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态和谐的理念参照。

二、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现状

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其中的文化挖掘、继承发展和保护工作,需要耗费庞大的人力、物力。一些独特的民间传统习俗正在逐渐地消亡或异化,民俗文化资源的流失也令人十分担忧。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加上外来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显得后劲不足。

1、社会认知观念偏差

表现在对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知不足,把传统文化的抢救和保护看作是临时性任务,缺乏长期工作的各项准备。或者以所能产生的地方经济效益为出发点,指导民间传统文化的挖掘开发工作,忽视文化自身的传承和革新。公共文化体系的建设,应以改善群众认知观念为突破口。

2、价值评判标准失衡

在现代文化和物质文明的影响下,商业文化呈现出强势的垄断地位,导致保护和创新民间传统文化的资源配置十分有限。各地政府往往以经济效益作为民俗文化的价值评判和取舍标准,带着膨胀的功利性目的,无节制地开发有限的文化资源,导致民间传统文化的自我调试和更正空间不断缩小。

3、传统文化后继乏人

民间传统文化历来仅在某一区域及人群中传播,特别是一些民间传统技艺,基本相传于少数的艺人巧匠之中。然而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下,农村青年一代多选择外出务工,受都市文明吸引,对难度高、学时长、收入不稳定的传统技艺兴趣低,这一现状,致使根雕、剪纸、刺绣等传统工艺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

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途径

1、确立农民主体地位,发挥主体性作用

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源于农村,反映着农民生活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在群众之间继承和传扬,因此要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确立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独立性。首先,要引导农民了解自己的文化,热爱自己的文化,自觉提高其科学文化素质,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自觉担负起民俗文化传承和革新的使命。其次,促?M农民思想解放,培育开放性意识。如克服狭隘的小农思想,开展多样化、开放的社会交往,自觉融入到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大潮中来。最后,培育农民创新性意识,发挥农民的创造力,塑造创新品格,提升农民的文化自信。

2、创新文化传承和保护机制,形成文化自觉

推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模式,采取多种手段建立有效的文化保护机制。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为做好文化遗产抢救工作,设立民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保护好传统建筑、历史街区,以及民间风俗习惯、传统手工艺和生活方式等,确保文化生态环境的完整和谐;第二,健全文化保护的工作和领导机制,落实国家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法规,做好各地区的工作部署,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展览宣传及公益性活动;第三,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多领域、多学科的交流氛围,形成农民与专家共同努力的文化自觉。充分吸纳专家的研究成果,协同完成宣传、展示、普及等相关工作。

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来自于行政部门的强力监管,是保护和传承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应充分调动地方政府职能,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制定保护工作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确保工作在计划下稳步推进。此外,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办事,监督保护条例的执行,提高省、市、县、乡四级政府的法制化水准,才能做到对民俗文化的依法保护、合理开发。最后,科学评估文化资源,采取分级保护。将民间优秀文化收编于保护名录之中,鼓励社会力量协同政府参与保护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做好文化资源的保护、挖掘、整理、研究和开发利用。

4、注入经济活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繁荣民间传统文化,必然要走文化产业之路。民俗文化可依托地方特色性的专题博物馆或展示中心,搭乘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便车,建设富有吸引力的民间艺术观赏、体验和旅游景区,在保护中挖掘民间艺术的价值和潜力。一方面,需要管理人员不断提高综合素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开辟农村文艺市场,同时,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提高文化产业的创新水平。另一方面,应开展多元融资,鼓励社会资金进入文化产业领域,进而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引导群众文化消费,以生产性方式保护文化资源,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第12篇

1.1新核心

传统城镇化注重表面工程,人口城镇化速度远不及土地城镇化速度。新型城镇化格局要求“以人为本”,城镇化发展的实质是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趋于城市化,在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农村文明水平。这个过程是农民享受现代化的过程,是改善农村生活状况的过程,能促进农村更好地发展。

1.2新理念

新的城镇化要求树立新理念,将城镇居民和城市人口放在平等位置上,降低户籍对各种福利的影响;提倡城乡一体化,为城镇务工人员的住房、子女受教育、养老保险等提供补助,争取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同步;对于城镇现有居民,应为其修建基础设施,改善其生活环境,创造适宜城镇发展的条件。

1.3新动力

新型城镇建设要将“四化”作为城镇发展新动力。农业发展现代化后,农民改变传统生产方式,为城镇化提供了基础。工业化发展为城镇化提供了动力,不但能改变城镇居民的劳动力设置,还能提高城镇经济水平,推动城镇进一步发展。当今世界,各种信息融合到工业生产和农业现代化生产中,为生产的先进性提供了基础,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反作用于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四者相辅相成。

1.4新方式

传统城镇化建设对生态文明的重视程度较低,发展方式主要为开发土地,建设居民楼。新型城镇建设要求建设过程中转变建设方式,将自然资源和人类生活相结合,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采取以生态文明为前提的新措施。

1.5新格局

传统城镇化发展较混乱,有序性较差,为改变这一情况,新型城镇化要求明确城市建设中的主体功能,以主体功能为中心扩建,合理规划,充分利用资源。如某些地区水土承载力不同,在承载力强的地方进行建设,把承载力弱的地方规划成绿地、草坪,在其上种植草木,增强其承载能力。

2新型城镇化格局的建立措施

2.1贯彻实施新的理念

首先,要将“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指导思想,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放在第一位,发挥新理念的指导作用,加强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经济发展水平。其次,以新理念为基础,加强城镇管理,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对建设的合理性进行监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2重视发展的均衡性

城镇发展的快慢,不仅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也受文化发展的影响。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保证城镇的建筑、制度、工业、环保、文化等均衡发展。这就要求新型城镇建设过程在提高城镇经济水平的同时,加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推动文化产业的进步,完善城镇法律体系的建设,保证城镇均衡发展。

2.3降低城镇化门槛

首先,对农民落户条件适当降低。城镇相关部门要向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城市服务,适当降低农民工市民化标准。其次,在建设公共设施、提供社会服务过程中,坚持城乡一体化,完善就业、教育、就医等服务体系,保障农民工的基本生活。最后,加快体制改革,在教育和医疗方面提供补助。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看病难、子女上学困难等情况,采取相关措施对体制适当改革。

2.4加强融资力度

城镇发展过程耗资巨大,住房的加盖、公共设施的完善,社会福利的发放及教育、医疗补助等过程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针对这一情况,城镇建设过程中应该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融资力度,确保有充足的资金对城镇建设提供保障。

2.5完善城镇化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