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1 17:36: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体育健康的关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体育锻炼心理健康关系心理健康是目前国内外心理学研究中非常活跃的一个领域。根据身心交互作用理论,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目前,我国的全民健身也成为热门研究领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笔者对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健康的概念界定研究
国际上对健康有清楚的界定: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日趋加快,人们的竞争意识加强,人际关系日益复杂和冷漠,抑郁症等抑郁性疾患是最为常见的心理疾患,被人称为防不胜防的“心理”感冒。
由此可见,心理疾病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杀手,心理隐患是造成亚健康人群日益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实践证明,吃药治疗心理疾病并不是最好的办法,而且药物都含有一定的毒性,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容易造成人体对药物的依赖性而上瘾。而此时,体育锻炼的心理治疗方面就有了积极地作用。
二、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从国内外研究结果看,已证明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于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体育健心操就是一种对心理有积极促进作用的体育锻炼方式。参加体育锻炼能增加愉快体验、保持良好心境,可以降低焦虑、减轻抑郁,因而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积极意义。体育锻炼的心理保健功能主要表现为:(1)体育锻炼可调节心态,稳定情绪;(2)体育锻炼可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3)体育锻炼可强化自我概念与自尊;(4)体育锻炼可协调人际关系,促进心理相容。首先,表现在体育运动促进身体的发展,尤其是促进神经系统的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表现在体育运动对心理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产生新的要求与现有心理的矛盾,从而推动心理的发展。巴里克(Barick,G.L.)等发现,运动能力发展良好的儿童,其情绪变化小,自卑减少,随和,社交积极,社会适应能力强,易成为集体的领导者。在小学高年级以后,尤其是在青年期,身体及运动能力对个性发展的影响,需要通过社会评价和价值观为媒介,即只能间接影响个性发展了。体育锻炼能产生脑腓肽,刺激下丘脑,进而产生愉快的体验,这是身体锻炼的情绪的积极调节作用。另外,经常从事身体锻炼,在体育运动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承受挫折的压力,可以大大提高情绪的适应性,也有利于以更积极的态度迎接生活的挑战,适应各种生活环境。通过群体的体育锻炼,增加人与人之间接触,使社会交往增加,身心欢快,有助于消除孤独症,并从中获得社会需要感的满足,从而实现对人生物功能与社会功能间的调控。
为了克服独生子女摆脱由于寂寞产生的孤独感,组织一些需要小朋友集体协作,克服困难去完成的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儿童克服不良的心理。独生子女的不良心理倾向主要表现为:自私、任性孤傲、放任自由、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和同情心、占有欲和依赖性过强等。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纠正这些不良的心理倾向,使这些孩子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特别是在身体锻炼中注意力要高度集中,除避免发生伤害事故外,还有利于培养自己的意志和健康的心理,使自己成为一个身心都非常健康的人。体育活动可以缓解心理压力,使人从精神紧张状态中解脱出来。
综上所述,体育锻炼能推动心理的发展,对情绪有积极的调节作用,与个性的形成与完善有密切关系,促进心理过程对人的生物功能与社会功能间的调控。因此,参加体育锻炼是促进与保持心理健康的积极、有效、较为理想的重要方式之一,应当被大力提倡与实施。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出发,培养活动兴趣和运动习惯,比单纯强调体育活动的健身功能更有利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所以,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应抓住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相互作用的规律,利用健康的心理来保证健康的锻炼效果;利用体育锻炼来调节人的心理状态,促进心理健康。使全民都认识到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这有利于人们自觉、自愿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并以此来调节心情,促进身心健康,从而积极投入到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中去。
参考文献:
\[1\]李力.“亚健康”:生命的“隐形杀手”.报,2001-1-20.
\[2\]罗明,林玲.网络对人格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J\].广西社会科学,2001,4(06):28-29.
\[3\]北方.将抑郁反抗到底\[J\].中国健康,2001,1(2):20-21.
\[4\]佟立纯,张洋.体育健心操的创编及应用效果的实验研究.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01).
\[5\]陈大为.体育活动对情绪健康的影响.体育与科学,2002,(02).
\[6\]涂相仁.体育锻炼的心理保健功能.吉林体育学院学报,1999,(01):57-60.
\[7杨宗义.体育心理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94-95.
关键词:体育运动;心理健康;适当运动;调节心理
一、体育运动的益处
体育运动在生活中无处不见,体育运动有利于人体健康,然而如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缺乏体育运动,有些人是没有时间运动,有些人是白天工作过于劳累以至于没有体力与心情进行体育运动。事实上体育锻炼是增强身体素质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它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有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同时能够减缓身体各种机能的衰老。并且还能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提高神经系统对人体活动变化的判断能力,并能够及时地做出协调、准确、迅速的反应;使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保持肌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二、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体育锻炼能获得良好的心情体验
体育运动能够给人带来流畅的感情体验,这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感情体验,在这种良好的状态下,投入体育运动能使人感到享受,情绪会处于一种良好的状态。科学研究表明:强迫运动的人可以减少负担的情绪,甚至偶尔降低心理应激事件所造成的心理负担。
体育锻炼,以加强人们对于“自我概念”的认识,“自我概念”是指个人主观上他们的意见和感受的总和。许多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以使自我概念清晰,体育锻炼中稳定的情绪和开朗的个性显着提高力量训练个人的自我概念。
体育锻炼可以调和与人际交往,社会的快节奏发展快节奏生活使许多人变得忙碌与麻木,许多人对这种生活方式感到无力,觉得自己无法融入这个社会。这时体育运动是一种很好的交流形式,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活动共同行使,竞争,团结,合作,相互交流,使人们忘记自己的个人烦恼,消除精神疲劳,从而在心理上达到良好的状态。实验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改善,如最大氧气吸收和最大肌力的生理功能,这将是能够减少产生的疲劳。
最重要的一点是体育锻炼可以防止和治疗精神疾病,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存在或多或少的精神疾病,焦虑和抑郁是最常见的情绪困扰,研究表明,一次性活动和长期的体育锻炼能减少抑郁症的体育锻炼可减少特征的抑郁症,还可以减少抑郁症的状态,体育锻炼可以降低正常的抑郁症,也可以减少抑郁症的精神病患者,有氧运动(强度低,时间长)和无氧运动(高强度,短的时间内),可以减少抑郁症。
三、大学体育通过运动调节心理
大学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挖掘出的心理健康教育材料,有目的地进行体育锻炼,使体育锻炼与心理治疗很好地结合,更有效地减少如今大学生的心理疾病。大学生在繁重的学习中适应了沉重的学习生活和精神状态,我们可以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大学生自立,自强,自尊,自爱的健康人格,在大学中培养好社会需要的健康人才为社会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其次,在运动的过程中接触自己认识的或是不认识的人,共同协作培养交际能力,同时在发生冲突时学会控制和约束自己,文化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交往的扩大,并符合公众的基本道德准则的行为在生活中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同时在运动中能使身体得到一个良好的放松,使生理与心理皆处于健康状态。
四、适合的体育运动
由于有些大学生缺乏体育运动知识,日常使用的体育锻炼方式违背了体育运动的科学性,有些人运用不正确的运动方式,错误的运动方式会导致运动的失败,甚至起到反效果。也有些人急于求成超负荷地进行体育锻炼,这些做法更是不可取的。进行锻炼时,要考虑人、时间、空间等因素,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以及学习特点,尤其是要符合自身的健康状况,合理地安排锻炼的时间和进度,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体育运动计划。同时也需要我们在运动安排时充分考虑到季节、地区、自然环境等因素对锻炼效果的影响,从而更科学地进行体育运动。上文中也有提到体育锻炼不能急于求成,应该循序渐进,运动量、运动强度要由小到大,并在锻炼过程中逐渐积累经验,使体育锻炼的效果最大化,以期达到自我身体锻炼的最佳效果。不顾人体的生理特点,一味地追求大运动量,不按人体各器官不同的最佳发育期选择有针对性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不注意全面发展的锻炼,扰乱体力和脑力劳动的生物规律,运动没有规律;不注意运动环境和运动卫生;心血来潮,不能善始善终的突发性锻炼等等这些都是有碍健康的锻炼方法,应及时纠正和避免,因为身体锻炼是增进青少年身体发育和增强体质,如果锻炼方法不当,违背了人体发展规律,就会适得其反。
总结:在繁重的学习与工作压力下人们往往忽视了运动的重要性,事实上适量的运动能够调节生理与心理的状态,使生理与心理均向健康状态靠近,然而过量或不正确的运动往往会对运动调节健康状态的效率起到反作用,所以在运动前一定要充分考虑运动计划是否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并且要注意运动的科学性。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体处于健康状态。
参考文献:
[关键词]体育锻炼 学生 生理健康 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8-0210-02
大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面对目前甚为担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作为高等院校职教人员的我们如何培养学生们的健康的心理素质,则是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下面我从当代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相关因素及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两个方面诠释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一、介绍与当代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相关的因素
什么是"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道德健康。人类对健康内涵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同时,个体的心理健康日益得到现代社会的广泛重视。综合许多学者的不同的观点可以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的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内部状态,个体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并充分发挥其身心的各种潜能,在应付各种问题和环境时更多表现出积极的倾向。
(一)当代高校严峻的心理健康形势
据调查目前我国高校学生中约3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据2010年天津市的调查,该市5万名大学生中,约有19%的学生分别患有恐惧症、焦虑症、疑病症、忧郁症和情感危险。《人民日报》报道杭州大学生心理卫生的调查结果,2961名大学生中,16.79%的存在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增多趋势。
(二)当代高校学生健康心理的标准
当代高校学生健康心理标准为:(1)正常的认知能力。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现阶段自己的目标、任务,自我认识正确;在学习思考和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中,有敏锐的观察力,较强的记忆力,良好的思考力和注意力。(2)愉悦、稳定的情绪。身心处于积极向上的、充满希望的乐观状态,乐于学习、善于生活和工作。(3)坚强的意志和优良的品质。有达到目的的坚定信念和自觉行动。果断、坚韧、自制和毅力。(4)良好的人际关系。乐意与同学、老师交往,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能客观评价他人和自己,取人之长,补己之短。(5)健全的人格。心理发展比较完善,适应客观环境,个人心理倾向与现实要求能保持和谐状态。有较强的自律意识和良好的自理能力。
(三)当前社会环境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当前社会环境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1)学习问题。大学学习氛围浓厚,竞争激烈,但管理宽松,许多学生失去他律后又缺乏自律,由放松导致无目标、无动力,再加上大学的开放式教育方式方法,使许多学生感到很不适应,影响学习兴趣、学习成绩,甚至影响到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2)人际关系问题。大学生大多刚刚走出家庭,开始独立生活,缺乏社会实践的经验和人际交往的技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涉世不断深入,社会人际关系的深层次问题,尤其是同学间的交往矛盾就会凸显出来。(3)网络依赖问题。60%的大学生经常上网,主要集中在学习、查资料、发邮件。但也有不少学生迷恋网络游戏、聊天,一天上网6―7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严重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4)恋爱情感和性问题。大学阶段是人生观、恋爱观形成时期,又是性生理成熟时期,情感成熟和婚恋心理相对滞后,性冲动与传统价值和道德发生冲突,造成大量性心理异常。(5)求职择业问题。当前社会就业形势严峻,不少学生担心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容易产生一种过早忧愁、焦虑的心理负担。(6)贫困生问题。贫困生需要承受的压力更多一些,心理问题比非贫困生多,他们容易产生自卑、孤僻心理障碍。(7)自杀问题。部分大学生受家庭问题、考试问题、异性问题、赌博欠债问题等精神刺激,缺乏必要的心理沟通和疏导。产生对生活的怀疑,厌世和孤独,盲目选择以自杀来寻求心理上的解脱。
二、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众所周知,体育锻炼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体育锻炼通常是指那些有计划、有规律、重复性的、以增强体能为目的的身体活动。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不同的运动项目对人的心理健康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体育锻炼与情绪方面
体育锻炼可以改善情绪。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主要指标。良好的情绪对人的行为具有增力作用,消极的情绪会影响人的正常学习工作,还会对人的身体心理产生许多不良影响。长时期的情绪压抑,忧虑和紧张,还可导致疾病。有调查表明, 人运动时大脑会产生一种类似吗啡作用的物质---内啡肽。内啡肽会使人产生欣, 它可以降低抑郁、焦虑、困惑以及其他消极情绪的程度。体育锻炼也给人们提供一个机会, 使人们能够分散对自己的忧虑和挫折的注意力,在单调重复性的技术动作中, 通过冥想思考等思维活动, 可能促进思维反省和脑力的恢复, 这种对注意力的有效集中或转移,可以达到调节情绪目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使机体产生极大的舒适感。在各种运动项目中,去感受运动的美感、力量感、韵律感、从而陶冶情操,开阔心胸,激发生活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形成豁达、乐观、开朗的良好心境。
(二)体育锻炼与人格方面
人格,也称个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目标以及健康、积极、进取向上的人格。体育竞赛中的取胜催人奋发向上,有利于个性形成。而失败也是对人格的一种考验,在失败中挖掘有利因素可以看到成功的希望。体育运动能提高心理耐挫水平,在遇到挫折、困难时能正确地面对和处理各种挫折和困难,形成高尚的人格和独特的个性。
(三)体育锻炼与心理适应方面
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人与人的交往不仅反映了人的健康状态,人与人中正常、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经常到公共场合进行体育锻炼,不仅可改善人际关系,而且能使人与人之间互相产生亲近感,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这有利于个体忘记工作、生活带来的烦恼,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从而给个体带来心理上的益处,有利于形成和改善人际关系。
(四) 体育锻炼与智力方面
正常的智力水平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人要有正常的智力,就必须有健康的神经系统和身体。认知行为假说指出:体育锻炼可诱发积极的思维和情感。
对于学生来说是要求其学习效率,是由大脑的高级神经系统所决定的,经常从事体育活动和身体锻炼,可促进肌体的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增强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功能,使大脑供氧充分,进而使记忆力增强,思维更加敏捷灵活。通过进行体育锻炼可使学生紧张的大脑皮层得到休息,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一、影响中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坚持性的心理因素
1 情绪因素对中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坚持性的影响。
影响体育锻炼行为的坚持性的关键因素是运动中的情绪体验。积极的情绪体验能提高中学生锻炼的持久性,使运动产生的生理和心理效益得以实现。有研究指出.缺乏愉是个体不能坚持锻炼行为重要因素,有30%的城市中学生认为娱乐性和愉快的感觉是他们坚持锻炼的主要原因。
由此可以推论,情绪的不同体验,是影响中学生体育锻炼坚持性的重要因素。愉快的积极情绪体验是中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对体育锻炼产生阻碍作用。以上研究都从各自的角度论述了情绪因素的某一方面对锻炼行为坚持性的影响,但缺乏对情绪状态作全方位的探讨。
2 自我认识对中学生体育锻炼坚持性的影响。
作为自我认识的主要成分之一,自我效能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完成一项任务所持的信心和期望,以及对自己成功地完成一项任务所具有的潜能的认识。对自我效能与锻炼行为的关系研究表明,高自我效能水平对活动具有增力作用,而自我效能可相当可靠地预测体育锻炼的坚持性。
另外一方面,中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自我认识错误,是影响中学生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这些错误有:许多中学生认为他们比他们的长辈们身体更好,一些中学生认为自己已不能从体育锻炼中获益。还有许多中学生害怕长期坚持体育锻炼消耗体力精力,影响学习效果,浪费学习时间而不愿意参加锻炼。可见缺乏自信心是中学生自我认识错误的主要方面。
综合以上的研究分析,我们认为中学生对自身及体育锻炼的自我认识错误阻碍了他们坚持进行体育锻炼。而较高的自我效能水平和自信心会增强中学生体育行为的坚持性。但以上的研究仅从中学生个体心理的角度去研究,忽视了社会因素在学生体育锻炼这一社会性活动中所起的作用。
3 人际关系因素对中学生体育锻炼坚持性的影响。
针对人际关系对体育锻炼坚持性的影响,有研究指出:个体坚持活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与他人交往或参与群体活动。调查表明,有25%的女性和24%的男性将社会交往看成是坚持活动的很重要的原因。对此国外也有类似的研究结果指出,缺乏合适的伙伴是阻碍中学生参加锻炼的一个重要原因。
综合以上研究成果,我们认为,人际关系之所以是体育锻炼坚持性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因为坚持锻炼的中学生比中途退出者更能与别人建立友谊,并能对活动产生更加积极的反应。所以,锻炼者之间的友谊往往对继续参加活动有积极的影响。对于群体来说,良好的群体人际关系增强了群体的凝聚力,所以实施群体锻炼计划的人比独自进行锻炼计划的个体,其行为坚持性要好些。较强的群体内聚力促进了个体体育锻炼行为的坚持性。因此,在学校和班群体中,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了群体内聚力,是中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真正动力。
二、心理健康效应与中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坚持性的关系
大量的研究表明,长期参加身体活动与良好的心理健康是紧密相关的。其中,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与降低焦虑水平呈正相关。长期体育锻炼与精神健康方面的一些指标有中等强度的相关。
自我效能方面也有类似的结论,如果将坚持性作为锻炼行为的因变量指标,则自我效能与因变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于人际关系,研究者认为它通过增强群体内聚力,增强了个体的坚持性,从而与锻炼坚持性有相关关系。
关键词:体育教学改革 大体育 教学主题
中图分类号:TG5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a)-0147-02
留心高中体育教材变化,必定能感受到高中体育教学方向的变化,并体悟到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现将自己的一点感受和体会进行总结,为今后改进体育课堂教学奠定基本的思想基础,也为体育教学改革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1 从《体育》到《体育与健康》之变
在传统的教育中,体育教材注重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编排,重在向学生展示完整的体育知识体系,呈现出关注学科知识的特点。现行的体育教材,由过去的《体育》演变为《体育与健康》,从科目名称的变化,我们就能感受到学科关注点的变化,不仅注重体育学科知识教育,更加关注体育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关注体育对人类的精神影响,扩大了体育学习的外延,更加关注体育的社会意义。
教材编排的变化标志着体育教育方向的转变。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和《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准确确立教学总目标和方向,由注重学科知识和技能教学向关注体育与健康的关系转变,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体育观,正确处理运动与健康的关系,让体育运动切实为健康服务。比如,很多人单纯地认为体育锻炼对身体有益,但是,当人身体疲劳时继续进行过量的运动,不但对人体无益反而有害,会导致人免疫力下降。如果青少年长期进行透支体能的体育运动,还会影响成长发育。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运动技巧,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处理好体育与健康的关系,让体育学习真正成为健康的指南。
新教材还编排了大量体育运动对精神的重要影响、体育文化、健康饮食的内容,教师要将这部分内容放到与体育技能同样重要的地位,比如,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体育活动对人精神世界、社会交际的影响,体育文化在社会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饮食与健康的关系,良好生活习惯和健康的关系,对常见传染病对和常见疾病的预防,对心理健康的维护等。教师要将这些内容渗透到体育内容的教学中,比如,当一节课接近结束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今天觉得劳累吗?饥饿吗?你早晨(或上午)吃了那些食物,它们能为你提供多少热量?提醒学生关注饮食与健康的关系。也可以向学生提问运动后的感受,引导学生关注体育运动与精神调节之间的关系。教师也可以利用下雨(雪)、雾霾等不利于室外运动的机会,组织学生上室内课,就某一健康主题进行讨论式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中对这方面的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还可以结合国内外某一重要的体育盛事,鼓励学生通过观看比赛、参与论坛交流等形式,了解与体育相关的文化和精神,开阔学生的体育视野,加深学生对体育精神的理解。
2 树立“大体育”的现代教学理念
所谓“大体育”的教学理念,一方面指我们的体育教学不再以课本内容为全部,而是尽力增加丰富多彩的体育内容和运动形式;另一方面,体育教学以强身健体为最终目的,从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为出发点,兼顾学生的心理、精神、意志等各方面的发展,保证学生身体和心理都能健康发展。“大体育”理念的核心内容是“健康第一”,运动为健康服务。这种教学理念,与中央倡导的“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础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相契合,符合时代对体育教育的要求。
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运动习惯和个人爱好,将这些作为培养学生体育发展的基础。比如,大部分学生习惯乒乓球、篮球、足球等球类运动,还有部分女生喜欢健美操、瑜伽、毽球等具有一定美感的运动类型。很少有学生喜欢跳高、跳远、投掷类运动项目。高中体育教学要和学生的终身运动结合起来,为学生掌握熟练的运动技巧、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纪要向学生传授普遍的体育知识,让学生有广泛的运动基础,又要有重点发展学生的体育爱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为学生的终身运动奠定基础。
同时,我们要正确理解“健康”这个概念:健康不仅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而是保持身体,精神和人际交往的全面完善状态,确立生理、心理、社会相结合的多维健康观。使学生理解和认识到在青少年时期打好体质健康的基础,不仅是我们在学生时期完成学业和幸福生活的需要,同时也是终身健康的需要。并进一步认到增进健康和增强体质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必须通过长期锻炼和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实现自身“健康”,不断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
3 确立体育为健康服务的教学主题
传统的体育教学关注技能、体能重于关注健康,尤其是忽视了运动与心理、精神的关系,忽视了饮食、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对健康的影响,这正是新一轮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教师在组织体育课教学时,要将“健康篇”的内容与“体育篇”的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促使“体育”与“健康”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当课堂上进行了某一项体育运动之后,比如,进行一场篮球赛、足球赛、乒乓球赛,或者一次中长跑,教师要利用休息间隙或者比赛完的短暂时间,组织学生谈谈比赛过程的感受,或运动后的精神状态的变化,促使学生认识到运动对负面情绪的宣泄、对积极向上心态的形成的重要作用。并引导学生学会通过运动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培养积极向的精神风貌。
教师还可以借助体育课的机会,以漫谈的形式调查班级内男生抽烟、饮酒的状况,并组织学生提讨论的形式来认识吸烟、饮酒对身体的伤害,增加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做到自觉远离烟酒和,从思想上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注意对身体健康的维护。
男生对各种体育竞赛感兴趣,也对各种体育名人感兴趣。教师要利用这个契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各种体育大赛中人们为了取得理想成绩妇幼违禁药物的现象,和部分运动员为取得冠军进行超体力的训练导致身体伤残的现象。让学生切实认识到体育运动和竞技性比赛是两个概念,认识到普通体育运动对人类健康的促进作用,因追求荣誉而损害健康的体育运动不值得提倡。
因此,我们的体育教学改革的一大重点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体育观念,让学生切实认识到体育为健康服务,我们要通过运动来强身健体、预防疾病、调节情绪、消除负面情绪,让体育运动成为身心健康的推手。
4 促进学生课内外体育运动相结合
体育课堂教学中,一般情况下我们只是向学生传授一些动作技术和运动要领,并通过相应的运动训练来帮助学生掌握、巩固和提高运动技能,同时培养学生挑战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精神和毅力。但是,仅仅依靠课堂学习和训练,想让学生的运动技能得到大幅度提高、健康水平有所改善,基本是不可能的。体育的核心精神在于“持之以恒”。学生只有长期坚持、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体育品质,才能享受运动带来的愉悦,才能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人家关系的和谐,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体质、改善健康状况。因此,坚持“课内外结合,拓展体育的教学时空”是体育教学成果得以巩固和拓展的必要途径。因而,每一节体育课的结束不是体育运动的结束,而是一个新的运动阶段的开始。教师要鼓励学生走学校学习与日常运动相结合的道路,是课内外的运动形成完美的对接,保证运动的持续性和长期性。但是,要达到这种目的并未易事,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改进教材,提高体育教学的生命力,并根据体育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热点、趋向,结合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多种因素,为学生选择相应的运动项目,制定科学可行的运动计划,促使体育运动伴随学生由课内发展到课外,由校内延伸到校外。
总之,体育教学改革是展的要求,学习内容也会随着时展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结合社会现象对体育教学进行深度思考,切实搞明白体育教学的方向与核心。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向,采取多样的教学策略,促使体育教学与时俱进,切实为学生强身健体、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林向阳,黄汉升.论普通高校体育教材的筛选机制和评价模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82-84.
[2] 张三花.回归生活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J].教学与管理,2004(19):33-35.
【关键词】体育专业大学生;压力源;心理健康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ess Sources and Mental Health of Sports Majors in Universities
ZHANG Rui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44, China)
【Abstract】 This thesis takes 180 colleges students of Sports major as research subject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ess sources and mental health. Results show that worries about employment is the major source of stress for sports majors. Stress sources and mental health vary with the sex, family origins. Stress sourc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mental health.
【Keywords】 sports majors in universities, stress sources, mental health
体育专业大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上有很大差异,有其特殊性。〔1〕体育专业大学生是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体育专业大学生也面临着一系列压力。
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压力来源进行了解,并对其他专业大学生与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对比研究,对揭示压力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处理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更好地管理规划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生活,加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的意义。
1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的2009-2007年级的200名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85份,有效问卷180份,有效回收率为90%。其中男生100名,女生80名,来自农村及乡镇的79名,来自县城的45名,来自县、市级以上城市的66名。
1.2研究方法
采用大学生压力源量表〔2〕,包括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就业压力、恋爱压力和经济压力5个维度构成。问卷采用5点量表记分,高分表示大学生压力源水平高,压力大。
心理健康量表选用Goldberg的一般心理健康问卷(GHQ-20),包括3个分量表:GHQ――自我肯定量表,GHQ――忧郁量表,GHQ――焦虑量表,将自我肯定量表得分进行反向记分后,与忧郁、焦虑分量表得分相加得到总分,总分越高,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低。〔3〕问卷由学生匿名填写,全部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处理。
2研究结果
2.1体育专业大学生压力源特点
2.1.1压力源排序
将每种压力源的得分总分除以项目数,得到每个项目的平均分,依次判断各类压力源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影响程度,并进行排序。从表1可以看出,就业压力是最大的压力源。然后依次是学习压力、经济压力,恋爱压力、人际关系压力。
2.1.2不同性别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压力源得分比较
采用独立组样本T检验考察体育专业大学生压力源的性别差异情况,结果见表2。
从表2看出,从压力源得分结果来看,男女生的压力源在总体上没有显著差异,女生的压力源得分略低于男生。但是,男生所感受到的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就业压力、恋爱压力、经济压力显著高于女生。
2.1.3体育专业大学生压力源的家庭所在地差异比较
分别以就业压力、学习压力、经济压力、人际关系压力、恋爱压力总分为因变量,以家庭所在地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结果见表3。
从表3看出,农村及乡镇的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就业压力、恋爱压力、经济压力方面的压力得分明显高于县城、县级市及县市级以上城市的学生,而县市级以上学生的得分又明显高于县城及县级市的学生。县城及县级市的学生在压力因子得分最低。
2.2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
2.2.1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分析
从表4看出,男女生在心理健康的各个维度上得分结果差异不是很显著,但是在各因子得分上男生明显高于女生。
2.2.2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所在地差异分析
从表5看出,来自县城及县级市的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心理健康因子得分上普遍低于来自农村乡镇和县市级以上城市的学生,而在忧郁和焦虑得分上,县市级以上城市的学生普遍高于农村及乡镇的学生,在自我肯定得分上县市级以上城市的得分低于农村及乡镇的学生。
2.3压力源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从表6可以看出,压力源的各个维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性相关性。
从表7看出,其他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与体育专业大学生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其他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得分显著高于体育专业大学生。
3结论与建议
3.1体育专业大学生压力源特点及原因分析
3.1.1就业压力、学习压力、经济压力是最主要的压力源
体育专业大学生压力源由就业压力、学习压力、经济压力、人际关系压力、恋爱压力五部分组成,〔4〕就业压力是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最大压力源。
体育专业大学生是大学生中一特殊群体,有着普遍性、专业性、时代性的特点。体育专业大学生不仅要学会体育锻炼,而且在专业技能、理论知识学习、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等方面都要求有足够的承受力。
就业压力是近年来大学生最关注的事情,几乎从上学第一天开始,就已经在为找工作担心。现代社会对人才的专业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体育专业大学生作为体育人群中强有力的支撑者,对口专业就业范围较窄,这样就使得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相对就大。
由于长期进行专业训练,相对于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来说体育专业大学生文化素质较为薄弱,因此,他们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学习文化知识,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而许多体育专业大学生不能很好兼顾两者关系,常常顾此失彼。
经济压力是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体育专业大学生更为严重。体育专业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家庭经济状况较差,无法保证体育教学与体育训练的基本费用。
3.1.2男女生感受到不同的压力
从表2看出,男生所感受到的就业压力、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恋爱压力、经济压力显著高于女生。体育专业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转折时期,男生是体育群体中的积极活跃份子,他们在学校和社会上接触越来越多的事情,又受传统养家糊口立业思想影响,就越发地想改变自己的这种社会地位,故而承受的压力也较大。
3.1.3不同生源地的学生感受到不同的压力
从表3可以看出,来自农村乡镇的体育专业大学生压力源得分更高一些,这与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是分不开的。来自农村和乡镇的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和知识水平都有一点的差距。要想在大学生活中有所得,就必须付出比别人多得多的努力。
而县市级以上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得分明显高于县城及县级市的学生,这说明在县市级以上城市生活的学生更理解在城市生活的不容易,想要有比自己家庭更好的生活条件,就必须加倍地努力。
3.2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原因分析
3.2.1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
心理健康由三个维度组成,男生在各维度上的得分高于女生的得分,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女生。这与男生女生遇到的压力水平是分不开的,男生在生活学习中承受更多的压力因素。
3.2.2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所在地差异
从表5看出,在忧郁和焦虑得分上,来自农村及乡镇的学生普遍低于来自县市级以上城市的学生,这说明来自农村及乡镇的学生在抗压力上强于来自县市级以上城市的学生,所以在心理健康水平得分上低于来自县市级以上城市的学生。
而在忧郁和焦虑得分上,来自县市级以上城市的学生普遍高于来自农村及乡镇的学生。这说明在学校的生活中家庭因素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来自县市级以上城市的学生的家庭条件相对来说较好,家庭受教育程度也较高,那么对子女的要求可能较高,所以来自城市的学生有相对较高的压力。
3.3体育专业大学生压力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探讨
压力是一个涉及个体生理、心理、行为等方面的复杂的过程。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各种各样的变化总会对人施以影响,如果机体感知到刺激的存在,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相应的心理、生理的变化,并通过信息加工对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因此,压力状态是人类不可避免的。
心理健康〔5〕既是人的良好心理素质的表现,又是人的整体健康状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目前对心理健康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不过心理健康的含义至少应该包含四个维度:认识维度、情绪维度、人格维度和社会适应维度。
压力对心理健康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影响。
从表6、表7看出,在压力源和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上,压力源的各个纬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性相关性。这说明压力源确实作用于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6〕。从其他专业大学生与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分比较来看,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其他专业大学生,这与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专业特点是分不开的。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更多地进行体育锻炼,体育锻炼能够有效缓解影响心理健康的压力。
4结束语
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压力源、心理健康方面,都有性别和家庭所在地方面的差异,压力源与心理健康有较大的相关性,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本研究为这一观点进一步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与实证材料。
参考文献
〔1〕 季浏.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98-100.
〔2〕 刘杰.大学生面临的压力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80-83.
〔3〕刘淳松.1031名师院大学生GHQ-20测评报告〔J〕.健康心理学,2003,11(3):170-172.
〔4〕 王福林.大学生主要压力类型及其对策研究〔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3:1.
〔5〕 Phillip L.Rice.压力与健康-心理学导读系列.石林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215-219.
关键词:体育教学,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所谓的心理健康就是指人们对于特定事物所产生的心理活动,即人们的基本心理活动,如情感、意志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协调,能够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并保持同步。因此,只有具备以下几点才能够达到心理健康:第一,对于自身能够给以正确而客观的认识;第二,对人生价值、世界具有正确的观点;第三,对自己的情绪能够有效的控制;第四,与人和谐相处;正因为心理健康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因此,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尤其是大学生,他们处于社会与学校双重环境中,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因素更是多种多样,通过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学生具有独特性。在当代,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因此,父母对他们都给以过分的溺爱,进而造成当代大学生缺乏独立性,过分依赖于父母。同时他们的自我意识非常强烈,所以在面对挫折、竞争时没有很好的心态,没有承受能力。
第二,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情绪容易受到影响。虽然在学校中,但是学生所面临的人际关系并不比社会中的简单,大学生同样要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以此为走向社会奠定基础。但是,对于复杂的人际关系来说,很多人都无法适应,对他人的评价也是以自我标准为主,所以,在人际关系方面造成了严重的障碍。
第三,就业压力给心理造成严重的压力。随着教育模式的改革,大学生就业再也不是原来的包分配,而是采取双向选择的模式,即用人单位与大学生互选,这就打破原有的就业观念。要想获得好的工作,就要具备良好的素质与专业能力,才能够在人才众多的人才市场中脱颖而出,大学生就业难也成为了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大大的增加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二、体育教学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体育教学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第一,体育教学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和良好意志的培养。体育活动都是紧张激烈的,而且又具有竞争性。所以,在体育中,学生总会保持着强烈的情绪变化以及明显的意志考验。因此,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会培养一种吃苦耐劳、勇往直前、坚持不懈的思想作风,同时,体育活动也具有集体性,有利于大学生培养团结合作、集体主义精神。此外,竞争性促进大学生在体育互动中保持机智灵活性、锻炼沉稳果断的心智以及谨慎细心的心理素质。
如果大学生要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就要参与不同性质的体育项目,因为,不同的体育运动所涉及的心理意志培养是不同的。例如球类运动,无论是单人还是集体的球类运动,参与的学生都要保持着强力的上进心,高度的配合性、灵活性以及集体性,只有勇往直前,不畏强手的意志才能够取得比赛的胜利,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的时候要有针对性的选择相应的运动,才能全面促进他们心理健康的发展。体育不仅能给大学生带来坚强的意志品质,强壮的身体,还能塑造开朗、健康的心灵。
第二,体育教学有利于大学生身体发育。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也是他们身体发展的过程,健康的身体为心理健康的发展奠定了物质条件。人脑是人们心理的基础,同时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达到心理健康,就要拥有健康的身体机能,完美的身体条件,特别是健康的大脑即神经系统。通过体育来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进而为心理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第三,体育教学有利于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大学生的心理情绪是通过身体活动来体现的,大学生的表情,意志等都能够真实地被反映出来,所以,通过大学生的身体活动可以准确的分析出他们是否具有心理障碍。然而,体育运动则可以帮助大学生舒缓紧张的情绪以及生活,将他们的消极情绪转向积极、健康的方向,缓解大学生具有的不良心理情绪,使得他们能够将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支柱,进而促进心理健康。
第四,体育教学有利于大学生个性的展示。体育教学是在一个更为广阔的环境中进行的,所以,相较于课堂教学中的固定的位置,大学生可以在体育课堂上尽情的运动,尽兴的游戏,他们直接参与在互动中,有效的促进了思维与身体活动的协调,而在活动的过程中,大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第五,体育教学有利于大学生适应能力的提高。站在社会的角度,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教学,而是对生产与生活的模拟,因此可以说体育教学实质上就是一个缩小的社会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也都是社会的一种渗透。所以,体育可以有效的锻炼人际交往,培养人际关系。个体在各种体育活动中得到了人际关系的满足,生活方式的丰富,进而使得自己更能够适应社会。
三、对大学体育教学的建议
由于大学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因此,我们要对大学体育教学给以高度重视,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在体育教学中开设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伴随着体育教学的改革,心理素质在学生教育中所占据的比例越来越重,所以,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要将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包含在内。让学生了解关于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影响以及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方法。同时,在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受到波动时候,能够掌握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调整,缓解或者排除心理障碍。
第二,以体育教学现实为基础,对体育教学进行改革。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教学已经不是单纯的锻炼身体,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内容与心理调整方法,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同时能够掌握相关的方法和技能,并自主的对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状态进行调节。而体育教学的目的也是极大的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并在教学过程中选择适当的方法实现改革目标。所以,体育教师就要抛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广泛吸取经验,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让大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感受到快乐。
第三,引进专业的心理方面的师资队伍建设,以提高体育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任何学科的教学都要有专业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所以,只有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才能够具备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资格,与此同时,体育教师还要不断的加强关于教育、心理等学科的学习,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对于产生分歧的意见能够给以认可与理解,并能够始终保持一种平和与宽容的心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环境。
总之,由于体育教学在心理健康方面的特殊作用,所以,我们要加强在这一方面的探索,对教学方法与教学经验进行研究,并以心理健康为基础,对体育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并加强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进而培养大学生的优良个性和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袁志刚,卫伟:《浅谈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2]陈秋珠:《谈高等学校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关键词:体育 健康
新课程理念倡导“素质教育” “健康第一” “终身体育”的思想。因此,课改以后,体育与健康课程一直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这说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在价值,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所独有的、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青少年成长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可以增进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体格健壮,是运动技能发展的基础,是劳动、生活的基础,是智力的、非智力的情感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健康的身体,生命的质量就要打折,人的社会化进程就要受阻。尤其是青少年,只有身体强壮,才能精力充沛,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才能更好地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对青少年身体的正常发育、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有着直接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学生身体形态和体能的变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加体育锻炼,能促进身体长高、肌肉发达、加速新陈代谢、消耗脂肪,使身体形态更健美。例如,教材安排的田径、球类、体操、武术等运动项目都可以很好地锻炼青少年的心肺耐力、肌肉耐力、肌肉力量、骨骼发育及身体的柔韧性等,能促进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力和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使身体健康水平得到提高,使体能得以增强。
2.学生在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方面的变化。通过长期的体育锻炼,学生不但能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意义、增强保健的意识,同时还能逐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体育锻炼的习惯,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体育锻炼习惯又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体健康。
二、可以增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不仅影响、改变着青少年的身体形态及体能,还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感受和情绪,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在体育与健康课上,在平等、友爱、竞争、合作、互助的运动情境下,通过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通过师与生和生与生的交流,学生会感受到友情、激励、赞扬、批评等,并会由此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成功的喜悦、失败的遗憾、对抗的紧张、冒险的刺激、激励的振奋等,而这些体验可以使青少年更好地适应环境、乐观地面对现实、自信地对待人生、有效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例如,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在克服困难和挫折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还能培养顽强勇敢的意志品质。同时,在战胜困难和挫折的过程中,学生会体验到进步与成功,感受到合作的温馨和情感的愉悦,从而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形成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可以提高青少年适应社会的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也是健康的主要组成部分。社会适应能力差的人,常常会因为不能与他人友好相处而产生烦恼,出现多疑、焦虑、压抑、暴躁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会降低人的免疫力,从而有损于健康。而体育活动为青少年提供了人际交往的机会和场所。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使青少年认识和体会活动中的各种人际关系,如组织者与参与者的关系、指导者与被指导者的关系、核心人物与协从人物的关系等。参加体育活动,能够使青少年学会自觉遵守大家都应该遵守的规则和行为规范,明白自己和他人在活动中应该扮演的角色和起到的作用;参加体育活动,有助于学生逐步理解和习惯在一定的社会规范中生活,根据社会规范调整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多种适应社会的能力和意识,如合作能力、竞争意识、团队意识、对他人的尊重与关心、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等,而这些能力的培养是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所以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方式,是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
四、可以使青少年获得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
长期以来,存在着这样一种对体育的认识,似乎体育就是运动,没有什么知识学习的问题,这种认识有失偏颇。其实,知识是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人们把知识分为事实知识、技能性知识、原理和规律知识、始源性知识,而体育与健康课程主要是技能性知识。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知识内容有两个特点:1.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知识主要是一种技能性、操作性的知识,它不同于其他课程中以认知、理解为特征的知识;2.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知识学习,包括认知性知识和技能性知识的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知识学习,它主要是通过运动实践来获得而不是通过读书来获得。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可获得多种知识和技能。例如,科学的体育与健康观念;有关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和身体锻炼的科学方法;安全运动的知识和能力;欣赏运动美的能力;与运动相关的野外生存能力;获得终身体育锻炼必须的运动技能;运用体育与健康的信息、资源、产品等为体育服务的能力等。
五、能激发青少年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兴趣是良师益友,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在调查中发现:我国成年居民中有67.7%的人不愿意参加任何体育活动,其中大多数人是因为对体育缺乏兴趣。在对青少年的调查中发现:有51.3%的青少年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其中大多数人也是因为对体育缺乏兴趣。由此可见,培养兴趣对学生发展体育锻炼、养成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作用。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的养成是促进学生自主锻炼和坚持终身锻炼的前提条件。而体育与健康课程,从教学内容的安排到教学方法的选择,都注重对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兴趣和爱好的培养,注重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培养,十分关注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注重让学生掌握从事终身体育活动所需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同以往的体育课程相比有其突出的优点。它改变了以往单纯追求运动技术的学科体系,而是在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运动技能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来组织教学。它在增进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同时,更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更注重发展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态度和习惯,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体育锻炼; 心理健康; 促进
前言
经济飞速发展、信息膨胀、社会节奏不断加快的21世纪,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多,人际关系越来越微妙,怎样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是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人们生活在一个缤纷复杂的大环境中,这样就要求人必须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来适应时代与社会的要求。现在人们已经开始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什么是"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道德健康。人类对健康内涵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同时,个体的心理健康日益得到现代社会的广泛重视。综合许多学者的不同的观点可以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的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内部状态,个体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并充分发挥其身心的各种潜能,在应付各种问题和环境时更多表现出积极的倾向。众所周知,体育锻炼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体育锻炼通常是指那些有计划、有规律、重复性的、以增强体能为目的的身体活动。有些人把体育锻炼理解为任何形式的身体活动,日常生活中的行走到打扫卫生;有些人则认为,体育锻炼是做大量的有氧运动或力量练习。可以看出人们对于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还不够明了。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不同的运动项目对人的心理健康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体育锻炼与情绪方面
体育锻炼可以改善情绪。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主要指标。良好的情绪对人的行为具有增力作用,消极的情绪会影响人的正常学习工作,还会对人的身体心理产生许多不良影响。长时期的情绪压抑,忧虑和紧张,还可导致疾病。有调查表明, 人运动时大脑会产生一种类似吗啡作用的物质---内啡肽。吗啡的作用是消痛并使人产生欣, 内啡肽也会产生欣, 它可以降低抑郁、焦虑、困惑以及其他消极情绪的程度。体育锻炼也给人们提供一个机会, 使人们能够分散对自己的忧虑和挫折的注意力,在单调重复性的技术动作中, 通过冥想思考等思维活动, 可能促进思维反省和脑力的恢复, 这种对注意力的有效集中或转移,可以达到调节情绪目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使机体产生极大的舒适感。在各种运动项目中,去感受运动的美感、力量感、韵律感、从而陶冶情操,开阔心胸,激发生活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形成豁达、乐观、开朗的良好心境。
转贴于
(二) 体育锻炼与人格方面
人格,也称个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目标以及健康、积极、进取向上的人格。体育竞赛中的取胜催人奋发向上,有利于个性形成。而失败也是对人格的一种考验,在失败中挖掘有利因素可以看到成功的希望。体育运动能提高心理耐挫水平,在遇到挫折、困难时能正确地面对和处理各种挫折和困难,形成高尚的人格和独特的个性。
(三) 体育锻炼与心理适应方面
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人与人的交往不仅反映了人的健康状态,人与人中正常、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经常到公共场合进行体育锻炼,不仅可改善人际关系,而且能使人与人之间互相产生亲近感,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这有利于个体忘记工作、生活带来的烦恼,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从而给个体带来心理上的益处,有利于形成和改善人际关系。 (四) 体育锻炼与智力方面
正常的智力水平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人要有正常的智力,就必须有健康的神经系统和身体。认知行为假说指出:体育锻炼可诱发积极的思维和情感。
对于学生来说是要求其学习效率,是由大脑的高级神经系统所决定的,经常从事体育活动和身体锻炼,可促进肌体的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增强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功能,使大脑供氧充分,进而使记忆力增强,思维更加敏捷灵活。通过进行体育锻炼可使学生紧张的大脑皮层得到休息,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结语
体育锻炼可以提高智力, 促进身体健康, 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可使身体产生极大的舒适感, 在运动中享受节奏韵律。体育可给人们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 有助于消除体育之外的阶层或文化上的差距, 有助于消除孤独心理, 冲破"闭关自守"的生活方式, 从而增进和发展与不同类型的人的交往。体育运动对于人的心理健康的积极促进作用是其他任何方式、手段所无法替代的。我们要充分利用体育运动的有利条件, 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发挥其特殊功效, 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同时, 健康的心理又能促使机体战胜各种病魔的侵袭和摆脱各种挫折及逆境。因此,心理健康的持续化、年轻化, 需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
参考文献
[1] 顾渊彦. 体育社会学[M].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2] 姐刚彦. 当代锻炼心理学研究[J]. 体育科学, 2000,(1).
[3] 江宇. 体育与人的心理健康[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 (9).
[4] 李京诚. 身体锻炼心理某些领域的研究综述[J]. 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 1999,(3).
[5] 汪继兵. 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促进[J]. 黄山学院学报, 2006, (10).
[6] 张力为, 任未多. 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7] 刘协和. 心理卫生大全[M]. 重庆: 重庆出版社, 1993.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 作用
体育教学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巧和技能,而且能发展智力、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组织性、纪律性。
健康的心理主要包括智力正常、心理特点符合年龄、完整的人格、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等。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胸怀坦荡、举止大方、言行一致;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尊重他人,有礼貌,有修养;尊重别人的意见,但有自己的主见,不盲从,不轻信;正确地对待自己周围各种各样的关系;行为协调、反应适度,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等等。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心理素质发展极为重要的阶段。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已成为素质教育的基础。
体育教学是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通过运用适当的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掌握体育和卫生保健知识、基本的运动技术和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体育能力和良好思想品德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这个过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师生活动及人际关系等方面与其他教学过程有着明显的不同。体育教学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运动能力的提高,调节情绪,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培养他们的合作、竞争精神,完善其个性,进一步端正其体育态度,培养运动兴趣,提高其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为今后的社会实践做好心理准备。教师在平时的体育课教学中应对学生各种心理进行分析和引导,减轻并消除学生的运动心理障碍,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不仅学会健身,而且逐步提高健康的心理素质。高职学校学生不仅要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而且要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体育教师应正确把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抓住契机,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同时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一、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学校体育主要具有生物学、教育学的功能。生物学功能主要指身体机能,强调体质健康,这是体育功能的根本和主体。教育学功能主要是指思想道德,指学校体育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具有的功能。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承担着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重任。
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表现如下。
1.学校体育能促进学生身体发展,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扎实的物质基础。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以正常发展的身体,特别是以正常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为物质基础。通过体育活动,促使身体正常、健康地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
2.学校体育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服务。体育在增强学生体质的过程中,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体育是将体格与人格、生理与心理有机融为一体的教育,因此学校体育必须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服务。
二、心理健康教育对体育教学的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转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态度、情感、意志,成为推动他们进行各种体育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激发他们自觉进行体育运动和养成终身体育运动的习惯;同时,心理健康教育课可以帮助学生改善在体育教育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心理状态,排除心理困扰,纠正心理缺陷,克服心理障碍,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心理品质,确保体育运动的正常、顺利进行。
1.体育教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作用。(1)调查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确定心理教育目标。通过广泛细致深入的心理调查,参照学生生理健康的实际,教师才能有效地确定具体教育目标,有了目标,就能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法,并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落实。(2)优化课堂心理环境,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真诚的关心、爱护、鼓励学生,理解每个学生的心灵,尊重学生的人格,并以此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师生建立情感相容、友好互谅、亲近依恋的心理关系,可以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促进心理健康教育。(3)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突出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目标设置法、创设情境法、价值追求法等,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锻炼、健身的动机,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从而改变或改善学生的体育态度,使其养成体育习惯,产生良性心理定势。(4)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5)精选教学内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要适合学生身心特点,培养他们体育兴趣,满足现实的体育需要。由于青少年活泼好动,喜爱体育活动,因此他们的心理活动、个性、爱好、意志品质等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都能充分表露出来,这样,非但不会影响教学进程,还能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心理健康对体育教学的促进作用。(1)体育运动有助于改善情绪状态,能够使人们转移各种不愉快的情绪、行为和意识,从而使人从烦恼中解脱出来。由于学习或其他方面的挫折而引起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也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或消除。(2)体育运动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激烈、紧张、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3)体育运动能培养学生的良好人格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各种能力,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4)体育运动有助于消除心理疾患。目前为止,虽然人们对心理疾病的病因,以及体育锻炼有助于治疗心理疾病的基本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体育锻炼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手段在国外已开始流行。
三、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运用
1.更新体育教育观念,增设心理健康课程。教育者要全面认识体育在当代社会教育中的功能与价值,体育不仅具有增强体质的功能,而且具有完善人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培养学生逐步适应社会的功能。学校应在教育理论课中增设心理健康课程,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掌握心理健康保健的方法,使其在必要时及时而恰当地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
2.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情绪健康发展。营造一个积极、轻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和优美的教学环境,可以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消除紧张情绪。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大学生 体育运动 调适
1.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是现代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国内外学者多层次、多角度研究的重要内容。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的中对健康的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英国心理学者英格里士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状况,主体在这种状况下能充分发挥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丰富的状况。不仅仅是没有心理疾病而已。”具体说,心理健康至少应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没有心理疾病,其二是要有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麦格尔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环境及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可见,心理健康包含着人的正常认识活动的个性。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变革与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的时代,这种情绪的负重严重威胁着大学生的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的资料显示,我国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而心理方面,据1998年全国大学生的抽样调查表明,患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高达99%。由此可见,心理疾病正成为威胁大学生健康的重大隐患。在我国高校因患心理疾病导致无法继续学习而休学的人数占因病休学的学生总人数的64.4%,位于病退之首,这足以说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维护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学校教育当前的必要工作,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3.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作为身心统一体,人们在运动过程中,在生理机能得到运动促进的同时,神经系统机能也受到良性刺激。如运动生化研究表明,运动会导致大脑中内啡呔水平的变化,即类似吗啡作用的化学物资增高,而这种增高可能与良好心境、对疼痛感的降低和对运动的反抑制剂效应有关,并给人体带来愉悦的心理体验。从心理健康的标志和基本内容看,体育比其他任何一门学科能自然有效地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体育的本质功能是强身健心,通过体育活动直接作用与人的生理结构,改善其机能。但由于心理是生理的功能表现,所以对生理的改善必然导致心理的发展,因为无论学生在运动中还是在运动后,体内都会发生一系列生化方面的变化,影响着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而心理是脑的功能。
4.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年龄大多在18―23岁之间,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处于迅速走向成熟,但未真正完全成熟的阶段,有着不同于中学生的一般社会青年心理发展基本特点;自我意识增强但发展不成熟;抽象思维迅速发展但思维易带主观片面性;情感丰富但情绪波动较大;意志水平明显提高,但不平衡、不稳定。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研究证明,对大学生进行及时的、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尤其是高校一、二年级学生。大学新生进入远离父母关爱的新环境中,在短暂的好奇与兴奋后,他们要面临很多现实问题:生活、学习要能够自理,在集体生活中要与人交往,要处理好师生、同学关系,等等。当现实与期望发生偏差时,他们会感到自卑、苦恼、恐慌、易冲动,对事物的认识容易产生偏激心理甚至走向极端,做事不考虑后果。在进校初期,大多数学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都有干一番事业的豪情壮志。当遇到挫折,面对激烈的竞争时,一些学生不能够正确地评价自我,一意孤行,认为只有自己怀才不遇;遇到困惑时,渴望与人交流,却又以自我为中心,缺少主动性,时常自我封闭。有的大学生宁可将心事与尚未谋面的网友和笔友倾诉,也不愿与近在咫尺的同学诉说;在虚拟的世界中他们健谈,开朗活泼,在现实世界中却又沉默寡言,认为身边充满了不信任。再就是现实生活带来的压力,从个体发展心理来看,大学生处于自我确认期,在他们脑海里设计出美好的未来和前程,然而,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客观事物常常障碍“理想自我”的实现。
5.运动健康与心理健康的调适
科学研究证明,体育活动对促进人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是打开大学生内心世界的一把钥匙。体育活动能够释放学生的抑郁情绪,缓解心理疲劳,经常锻炼能让学生开朗、豁达,积极拼搏,勇于进取。体育教学是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通过运用适当的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掌握体育和卫生保健知识、基本的运动技术和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体育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这个过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师生活动及人际关系等方面与其他教学过程有着明显的不同,它贯穿大学生四年学习的整个过程,教师与学生的接触及对学生的了解远远超过其他学科的教师,体育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在体育过程中,得失胜负均为寻常事,体育运动能培育人的一种“永不言败”的气度,同时还能塑造人的“胜不骄、败不馁”的包容心态,这种心态一旦形成,会迁移到大学生学习与生活中去,使其积极地应对暂时的困难,并主动克服困难,到达成功的彼岸。在这方面,体育的功效显著,其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体育教师应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让学生在娱乐中锻炼身体,又在锻炼中娱乐身心。体育教学是双向多边、复杂的活动。因此,体育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对身心各方面相互协调的过程,单一的心理健康教育远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实践课教学相结合,才能取得成效,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结语
体育运动是人类天生竞争欲望的一种健康可行的宣泄方式,又是人类追寻健康娱乐,保持人类作为一种生物物种生存活动的有效途径。大学生作为我国21世纪建设的主力军,除了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渊博的知识、健康的身体外,还应具备适应社会的健康心理。
参考文献:
[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5).
[2]周红兵.体育教学过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6):156-157.
[3]毕秀淑,彭延春.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03,(3).
关键词 高校体育文化 心理健康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高校体育文化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一种具有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文化现象,高校体育文化积极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活动方式和满足现代大学生越来越强烈的心理需求及精神向往。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传统思想和生活方式受到较大冲击、各种压力将出现在大学生面前,主要表现在家长期望值过高、心理比较闭锁、自我认同危机、就业压力等,这些都导致大学生心理疾病日趋上升。而体育是人类体育运动发展的产物,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是人类维持、增强和改造自身机能、形态的科学实践;是改造自身人文精神状态的人文实践,是人类文化组成部分,影响着人的意识形态和人的生活方式,如何进一步加强对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与研究,是当前应该引起注意的一个问题。
1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1.1高校体育文化的概念
要对高校体育文化加以界定,首先要确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概念,文化是指人们在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校园文化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高校体育文化就是指在高校这一特定的范围里,人们在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高校体育文化指所有的学校师生员工在体育教学、健身运动、运动竞赛、体育设施建设等活动中形成并拥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狭义的高校体育文化则是指学校师生员工的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
1.2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
高校体育文化和校园德育、智育、美育文化等构成了校园文化群。高校体育文化在校园文化群中较为特殊,它的内涵是高校师生在特定的环境中,为实现高校培养合格人才总目标而实施的传播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文化现象。它包括学校体育目标与任务,师生的体育爱好与志向,学校体育的风气、传统与习惯,学校体育管理队伍及各种业余体育团体的组织机构、群体活动、课余训练、各类竞赛、体育管理制度等诸多方面。还包括体育道德风尚、体育精神价值等,但不等同于校园体育现象。
1.3高校体育文化的特征
高校体育文化从属于校园文化,表现出鲜明的文化特征:
(1)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在增长学生才干、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对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坚忍不拔的意志、拼搏进取的精神有显著教育意义;
(2)高校体育文化具有娱乐特点,能愉悦身心、调节情感,是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教育活动;
(3)由于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影响较大,在西方新思想涌入国内的同时,西方现代体育文化精髓不断与中国传统体育思想相融合;
(4)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已逐渐成熟,对体育项目的选择、体育活动的参与,都有明显的个体倾向,属自由结合的群体性活动。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标准
2.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目前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主要有:焦虑、自卑、怯弱、孤傲、冷漠、问题行为以及躯体化症状等,具体表现为:过度依赖、不能自理自立、任性、自我中心、情感淡薄、心中无他人、骄横、不合群、不善交往、缺乏承受挫折能力和生存能力等。近年来,由于大学生的心理障碍而导致的问题行为呈上升趋势。据有关数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大学生23.35%有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2006年已达到30%。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高校乃至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2.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和特定社会角色的要求,其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有:满意的心境、和谐的人际关系、正确的自我意识、良好的个性等。公认的心理健康状况评价指标有3条原则和7种能力。3条原则是:心理与环境的协同性、心理与行为统一性、个性的稳定性。7种能力是:适应能力、耐受能力、控制能力、知觉能力、思维能力、社交能力、康复能力。
3高校体育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高校体育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能产生极大的影响和积极作用,主要通过身心健康的交互作用实现。从生理学角度来讲,身体的运动有利于学生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斗志,而拥有健康的体魄,对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人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来讲,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而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体现。健康的心理可以维持人的正常情绪,保持人的正常生理状况,使人能适应环境、社会各种变化和刺激。体育通过向学生传授体育技能,培养学生从事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的方法和能力,一方面可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使其在力量、耐力、速度、灵敏等方面得到提高,全面提高机体各器官功能;另一方面,许多学生将体育活动方式,作为娱乐消遣的生活方式之一固定下来,让身体的生理改造和心理调适在健康的活动方式中得以实现。
3.1高校体育文化能帮助大学生准确评价与认识自我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体验自己存在的价值,即能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做出恰当的客观评价,不会提出苛刻、不切实际的期望和要求,能持续健康地发展自己的内在潜力。高校体育文化的主要任务是大学生能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通过参加各种体育社团的校园体育比赛,参与球类、棋类以及野营等形式的户外活动,来维持和增进大学生的正常情绪状态和生理状况,适应各种环境变化的刺激,形成健康心理,全面提高机体各器官功能,使大学生在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中体验健康的愉悦和自豪。
3.2高校体育文化能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积极主动与他人交往、与他人互相沟通,为他人所理解和接受,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体育运动是一种互动的活动,大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中既要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又要互相配合协助,共同体会体育的真正内涵;既要征服自我,又要征服对手,形成“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心态,无论成功和失败都是一个新的起点。这种精神可感染在场的参观者、服务者,增强同学之间的合作与友谊,使个人利益融于集体利益。可见,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能提供一个自我教育和接受教育的良好氛围,能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大学生能客观地对待人生和社会生活。
3.3高校体育文化能够帮助大学生保持健康愉快的情绪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喜不狂、忧不绝、自尊、自重、不畏惧、不贪求,争取在社会行为准则范围内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
大学生在紧张文化课学习之余,参加体育活动和观看体育比赛,有利于心理调适并恢复到最佳心理状态。体育给学生提供了自我表现和心理宣泄的机会,在动作完成过程中能得到心理满足感,产生愉快情绪,体会到修身养性、谦虚忠诚的内涵,实现精神的升华;能使学生在面对学习压力、心理、情绪失衡时能够有效地调节不良情绪,形成良好的精神状态,以充沛的精力迎接新的挑战。
3.4高校体育文化能帮助大学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具有自信、自强、宽容、大度、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等心理品质和行为素质。体育比赛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主要活动形式,大学生利用公平合理竞争来表现自己,不仅锻炼了身体,还能在竞争中表现自己的能力,增强自信心、上进心、无畏困难、敢于拼搏,有利于大学生摆脱猜疑和不信任,促进个体社会化。大学时期是大学生改造自我,适应社会的过渡阶段,自身对外界的心理承受压力的可控性显得尤为重要。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对文化层次较高、年龄结构较轻、心理承受力较弱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4结论与建议
高校体育文化面对的是特殊群体,学生心理是否健康已成为现代教育所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整个社会能否向前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现就如何利用高校体育文化的优势,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议从下面三个方向做起。
4.1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规划
高校体育文化规划是其长远发展的重要条件。规划应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积极倡导健康的体育精神,如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以及拼搏进取、竞争、敬业精神等;规划应把体育文化与学风建设融为一体,制定出远期目标和近期的具体目标。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使师生认识到强身健体是人生的第一财富,是现代人生的基本条件,培养对体育的爱好、加强与终身体育的衔接,使大家更好的了解体育、参与体育、享受体育。
4.2加快体育设施的建设,增加高校体育文化的心理亲和力
体育设施是高校体育文化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在学生对学校可利用的体育场馆设施的满意程度上。由于体育具有的实践性特质,体育文化的传递和继承,都与活动和练习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学校内拥有场地器材的多少,场馆设施的质量等一系列物质条件,都将极大地促进或制约学校体育文化的传播。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相对于高校其它文化建设来讲,场馆设施的建设水平直接影响着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完善的体育设施是促进和改善学校体育文化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4.3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校体育文化
高校体育文化的特色是指一个学校在体育方面形成并能够延续的相对稳定的一种具有自身特点的文化形态,表现为自觉的经常的基本特征,并具有教育、导向、规范、凝聚和激励的力量。由于各高校的类型、规模、办学条件和师生结构等不同,以及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等差异,决定了建设高校体育文化的思路不同。因此,在建设高校体育文化过程中,各个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发展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校体育文化。
总之,大学生是高知识群体,具备较为丰富的文化底蕴。他们学习体育文化范畴内的各种体育运动或运动技能,正是源于其对体育文化的认同、理解和需要。校园体育文化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教育为手段、以多样的体育文化活动为载体,锤炼大学生的意志,促使学生奋发进取,培养集体观念,协调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可使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顺利完成学业,而且可使大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各种职业和社会环境。高校只有结合自身实际,加强人文文化建设,才能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使大学生在其中长期熏陶,形成终身体育观,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 于溪海.高校体育文化探析――兼谈高水平运动队管理观念的革新[J].山东体育科技,2004(2):84-86.
[2] 周君华,韩晓东,丁永玺.学校体育的生态环境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8):91-93.
[3] 冯霞,尹博.中国学校体育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对接[J].体育学刊,2004(4):5-7.
[4] 谭红,陈中林.论校园体育文化的特性及价值向度[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09-111.
[5] 文世平,廖小林.加强大学生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J].体育科技,2002(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