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古希腊艺术的特点

古希腊艺术的特点

时间:2023-07-11 17:36:25

古希腊艺术的特点

第1篇

[关键词]萨摩色雷斯胜利女神;古希腊雕刻;希腊化时期

有句英文说:“It’s all Greek to me.”可以翻译为“我搞不懂这是什么意思。”古希腊艺术可以说是西方艺术的起源,但是演变到今天,却成为连西方人也觉得深奥莫测的代名词。那对于东方人来说更是困难的。所以现在我们只能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来谈对古希腊艺术的感受,还做不到更深入的剖析。古话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所以研究古希腊的雕塑对于现在我们所学习的有很大的帮助。

希腊神话是希腊人对自然与社会的美丽幻想,他们相信神与人具有同样的形体与性格,因此,古希腊雕塑参照人的形象来塑造神的形象,并赋予其更为理想更为完美的艺术形式。胜利女神是胜利的化身,是提坦帕拉斯和斯提克斯的女儿。她的形象是长着一对翅膀,身体健美,像从天徜徉而下,衣袂飘然。她所到之处胜利也紧跟到来。她还是宙斯和雅典娜的从神。

一、萨摩色雷斯的胜利女神

《萨摩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大约创作于公元前190年,作者不详。高约328厘米,材料为大理石。这是纪念性雕塑,是希腊化时期令人神往的杰作之一。公元1836年发现于爱琴海北部的萨摩色雷斯岛,因此而得名。雕像出土时已成碎块,经过四年的精心修复,才重新站立起来。但仍然缺少头部和手臂。之后又发现了这一雕像的底座及女神的左手和部分手指的残片。对于女神原来的姿态是什么模样,人们有很多种猜测,都不足为据。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萨摩色雷斯的胜利女神是小亚细亚的统治者德梅特里奥斯一世为纪念他在一次海战中大败托勒密王国的舰队而创作的。它原来安放在萨摩色雷斯岛海边的悬崖上,面对着苍茫的大海。雕像犹如从天而降,飞立在船头,引导着舰队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它既符合了纪念一场海战胜利的需要,又形象地表达了战斗胜利的主题。尽管雕像已失去了头与双臂,但不论从哪个角度我们都能感受到胜利女神展翅欲飞的雄姿。雕像的上身呈前倾姿势,静中见动;从侧面看,女神的乳峰为最高点,脸和双翼的波状线构成了一个钝三角,从而加强了前进的姿势。身上的衣服随着海风招展,好似张满风的船帆一样,极其有力,紧贴身躯的薄纱充满了生命的活力。雕像的构思非常新颖,作者将底座制成一艘战舰的船头,充分发挥了雕塑的立体造型的特点。

有人会说雕像都不是完整的又怎么可以称之为完美?虽然说像胜利女神或是维纳斯她们的形象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是完全写实的,尽量做到对现实的再现,能够尽善尽美。这就是个性的表达,就像我国的兵马俑,毫无疑问是我国艺术历史上辉煌的一页,也是个性的,每个人都长得不一样,姿势也不同,但是在他们身上我们能看见对人体细节的完全再现吗?他们的铠甲、军服都是格式化的,甚至头型。但只能说两国的表现手法上的不同。她的衣服在大风之下,紧紧地贴在丰满的肉体上。每一条褶皱都那么的清晰,特别是她的腹部,那层薄薄的轻纱,好像是被雨水打湿的,半透明地露出肉色的腹肌和肚脐。石头本身是不透明的,但通过雕塑,却可以把透明感表现出来。我们佩服当时2000多年前古希腊雕刻家令人惊叹的艺术技巧,他仿佛赋予了石头以活的生命。像这样杰出的作品。无怪乎巴黎卢浮宫要将它和该馆收藏的《米洛的维纳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并称为卢浮宫三宝。

二、古希腊的雕塑艺术

古希腊人是一个爱好艺术的民族。古希腊艺术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光辉的成就,一直令后代人瞩目,赞叹不已。艺术起源于远古人类的生活实践。由实用性萌芽而发展成审美对象。任何一件艺术品都是由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所组成的。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结合构成艺术作品的思想内涵。古希腊艺术距今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但它那巨大的艺术魅力一直历久不衰,其奥秘就在于它那优美的艺术形式和独特的人本精神的结合和统一。

古希腊的雕塑艺术。特别是人物雕塑,是古希腊造型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公元前5世纪中期到达最大的繁荣,取得很高的成就,成为整个希腊造型艺术的主导形式。虽然直到公元前6世纪初,希腊雕塑艺术仍然明显地受到产生于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制约的埃及艺术风格的影响,人物形象呆板,缺少生气,但不容否认的是古希腊的人物雕塑即使在那个时期,就已经把集中于表现人自身。波希战争的胜利、经济的发展、城市奴隶主民主制度的巩固和民族一时的增强促进了艺术的繁荣,同时也使希腊雕塑艺术风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力图摆脱外来风格的束缚,克服那种拘谨、生硬、程式化的造型局限,努力寻找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形成自已的独特风格,在继承固有的人本追求的同时,努力塑造作为战士、胜利者和自由公民的人的理想形象,表现人的活力和尊严,表现自由和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三、古希腊雕刻的五个时期

在整个西方美术传统中,古希腊雕刻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西方人所崇尚的典范模式,庄重的艺术品格和严谨的写实精神,可以说都是从古希腊开始的。多年来,这种艺术精髓滋润着西方美术生生不息。古希腊悠久的神话传说是古希腊雕刻艺术的源泉。希腊神话是希腊人对自然与社会的美丽幻想,他们相信神与人具有同样的形体与性格,因此,古希腊雕刻参照人的形象来塑造神的形象,并赋予其更为理想更为完美的艺术形式。古希腊雕刻分为四个时期。

(一)荷马时期

荷马时期(公元前12世纪-8世纪),因荷马史诗是这一时期唯一的文字史料而得名也是古希腊雕刻的源泉。荷马时期的开始,是以多利亚人从希腊半岛北部南下为标志的,约在公元前12世纪末到11世纪。这个时期的氏族部落社会已经进入铁器时代了。它改变了荷马时期的社会面貌,产生了私有财产和阶级分化,进入奴隶社会,这时期政治上盛行原是民主制。到荷马时期末期已由部落的管理机构开始向国家统治机关过度。由于多利亚人的南下,克里特和迈锡尼文化遭到毁灭,希腊文化必须从头开始。

(二)古风时期

古风时期(公元前750年-6世纪末),因为这时期的雕刻艺术呈古朴雅拙的风格而得名。在荷马时期,雕刻艺术仅是一些小雕像。真正古希腊雕刻史的首页应从古风时期开始。因为古希腊雕刻中最突出的人体雕刻就是在这一时期奠定基础的。人们从保存下来属于古风时期的男女人像雕刻中,可以看出人类幼年时代的文明成就。古风时期的男子人像雕刻主要是青年全身像,希腊人称为“库罗斯”(意为“小伙子”)这些雕像在人体比例和肌肉质感方面都接近真实的人体,面部表情开始生动起来,出现笑

容。不管何种身份和职业的人物都用这种微笑去表现,称为当时统一的时代风格,后人称之为“古风式微笑”。

(三)过渡时期

在希腊艺术发展进程中,由古风发展到古典时期中有一段过渡时期,是指公元前5世纪前半期。在这段时间里希腊经历了一场反抗波斯入侵的著名的希波战争。马拉松战役就在这个时期。希波战争对古希腊具有深刻影响,严酷的战争培养了希腊人强烈的爱国主义和奋发图强的精神,产生了伟大的悲剧艺术。在雕刻艺术中出现了战斗,歌颂英雄业绩的主题,无论是表现神话还是现实题材都与古风时代的作品不同,与“古风式的微笑”形成鲜明的对比。产生具有时代精神的风格:从静态姿势转向力求表现运动甚至激烈动作;雕刻的技巧更加娴熟,逐渐形成一种比例匀称、结构准确、形体明显的“团块”体系。这时期的代表作有《驾车人》和《里切亚青铜雕像》等。

(四)古典时期

古典时期(公元前5世纪下半期一334年),指希波战争结束至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开始东侵。古希腊的雕刻进入古典时期后出现了显得繁荣。雕刻家们进行新的探索和创造,突破古风时期的模式,试图在人体直立的基础上将人体的重心移到一只脚上,使另一只脚自然的表现出一些动态来,以表现现实生活中人的各种运动感。这是古代艺术家美学观的新发展,意味着雕刻家对人与人体美的认识又有所提高。这个时期所创造的作品更加接近现实的完美人体。雕刻家菲狄亚斯以正确掌握自然形体、适当切合的表现完美的形式闻名天下。18世纪古典美学家温克尔曼的至理名言“高贵的简单、静穆的伟大”,恰如其分地道出希腊古典时期雕像的特质。

(五)希腊化时期

希腊化时期(公元前334年-30年),指罗马灭亡埃及托勒密王朝这一历史时期。希腊化时期又称希腊主意时期。这一时期马其顿希腊王经过南征北战.使帝国版图跨越欧亚非三大洲,成为希腊的鼎盛时期。同古典时期雕刻相比,希腊化时期因为华丽的科林斯式建筑大量地涌进希腊化世界,繁华富丽的景象与亚历山大大帝的锋芒交相辉映。当此之时,雕刻和绘画也产生热烈的回应,繁复的变化取代了古典艺术静雅和谐的素质,再加上受到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言论的影响,艺术风格趋于人性化,代表作有《高卢人自杀》和体现这一时期生死搏斗、美丑相争的时代精神、掺入悲剧性风格的《拉奥孔》等。而此时的《萨摩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和《米洛的维纳斯》两尊女性雕塑堪称为希腊化时代雕刻的极品。

四、古希腊雕刻对后世的影响

第2篇

论文摘要:古希腊人独特的生活环境、社会制度、风俗观念形成了其独有的自然哲学和自然观念,他们认为自然当中存在着万物的本原,艺术则是对自然本原的模仿。古希腊的艺术,正是在这种自然观念和艺术观念的影响下,崇尚一种模仿自然与理想化相结合的美学风尚,创造了一个后人奉为典范的艺术高峰。

莱辛在《拉奥孔》中曾对温克尔曼关于希腊绘画和雕刻的论述作如下总结:“温科尔曼先生认为希腊绘画雕刻杰作的优异的特征一般在于无论在姿势上还是在表情上,它们都显示出一种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尽管莱辛对温克尔曼的观点的理论依据有相左的看法,却十分赞赏他把握古希腊艺术单纯特征的准确性。几乎没有一个艺术家不惊叹古希腊文化艺术的伟大深邃与精妙,它离我们的现代文明越久远越散发出夺目的光芒,至今“仍然能够给我们艺术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希腊艺术之所以体现出这种独有的特质,与希腊人所具有的自然观念是密不可分的,甚至可以说这种自然观念决定了古希腊艺术观念的形成。

一、古希腊人的生活环境、制度、风俗

在探讨古希腊人的自然观念时,首先要了解古希腊人的生活环境、社会制度、风俗观念,囚为正是这些社会基础决定了建立于其上的自然观念的形成

大约300()年前,爱琴海上那似群星璀灿的岛屿和海岸上出现了300多个城邦,城邦各自独立,实行奴隶主民主制度。WWw.133229.coM公民享有直接参与或决定国家大事的权利。公民有人服侍,最穷的也有一个管家的奴隶。按阿里斯托芬喜剧中所描绘的,公民的生活非常简单:平日里,三棵橄榄,一头洋葱,一个鱼头,就能度日;全部衣着只有一双凉鞋,一件短袖褂和一件宽大的长袍,一举手就可脱掉,连苏格拉底这样鼎鼎大名的人物,也只有赴宴会才穿鞋子,平时大家都赤脚光头走来走去。这就是古希腊人的生活,一切随遇而安。朴素习俗带来思想观念的单纯,捐弃了物欲之求和生活之累的古希腊人,把他们的精力和才能用于思考文化和艺术的创新与发展,从而造就出一大批思想家、艺术家和诗人,苏格拉底、荷马、柏拉图等人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历史的丰碑上占希腊人活泼爽快、心情开朗、从不灰心,似乎永远只有20岁。他们认为宇宙是一种秩序、一种和谐,这使得他们在艺术创作中依据自然法则,自由自在地驰骋想象,从未有任何清规戒律可以束缚他们的艺术想象力。他们的自由意志在那种宽松自然、无拘无束的天地间得到张扬,单纯的天性得到发展。

古希腊社会风尚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战争。公民的职责除担任公共职务外,就是维护国家和民族的独立。那时城邦之间的战争频繁发生,战败意味着自由人甚至那些贵族体面人,一夜之间将变成奴隶,将失去他们的妻子儿女和一切家产。这种特有的时代产生了特殊的观念,在他们的眼中,理想的人物并不单是有善于思考的头脑,而且还要是血统好、发育好、身体比例匀称、身手矫健、勇敢而坚韧的战士。正因为这样,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人十分重视体育运动。在希腊的许多地方,都要定期举行体育比赛,其中规模最大的便是开始于公元前776年在奥林匹亚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这就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在当时,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练就强健的体魄,是最受人尊敬的。按照当时的社会风尚,在体育比赛中获胜的公民,可以享有最高的荣誉:得奖一次给他立一尊雕像作纪念,得奖三次的不但给他立雕像,并把他的雕像放在作为公共活动场所的神庙内外因此,古希腊的公民都要经过练身场的训练〕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早年就是运动家;著名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据说得过拳击奖;戏剧家欧里庇得斯在运动会上也得过锦标;著名雕刻家米隆能肩扛一头公牛;西希翁尼的霸主克来斯西尼斯招待向他女儿求婚的人时,给他们一个运动场,以便考查他们的出身和教育。而月.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希腊本土气候宜人,阳光充足,温度适中,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当时不论在练身场,还是体育比赛或者敬神的舞蹈中,古希腊人都是赤身裸体的由于裸体运动,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不以露体为耻,反以健美的身体为荣光,这引起美学家们的关注和艺术家的表现。美学家们探讨研究美艺术家们创造美。希腊占典时期的著名政治家伯利克里斯就曾充满自豪感的说过:我们是爱美的人。风气所致,古希腊人高度崇尚美,这种普遍爱美的风气,几乎渗透到一切领域。也正是这种崇尚美的精神,促进了古希腊艺术的高度繁荣。

二、古希腊人的自然观念

古希腊人正是在上述的社会背景下形成了其独有的自然哲学和自然观念。现代人的自然观念和希腊人的自然观念是不同的。现代人往往是在自然与社会、自然与历史、自然与精神的区分和对立中来理解自然,并且在人们眼中,自然只是理性认知的对象,技术制作的“物质”。对于希腊人而言,则只存在自然与技艺、自然与自然物、自然与存在的区分,他们所认识的自然也是本原、元素、质料和形式。希腊人的这种自然观念对于现代的人们来说是陌生的,而现在的人们要想理解他们的这种自然观念,就必须打破我们现在自身视域的限制,返回到他们那里,如其自身地去看待他们的这种自然观念。

1作为生长、本性的自然

这只是希腊人日常用语中的一个十分普通的词。自然真正从这种日常的使用中脱离出来,其意义被希腊人真正意识到和发现,是在希腊人开始深人思考世界、万物本原,探讨最初的事物的时候随着社会的进化,手下业从农业中分化出夹,技艺也发展了起来,人造、人为的东西逐渐增加了。而技艺的发展,人为制造的东西的增长,使人们进一步意识到,技艺也是一种本原,它就是人为制造的事物的本原,人为制造的东西就来源于技艺。但技艺只是一种有限制的本原,因为它自身受它所使用的材料的限制,显然它用以制造的材料不是它自身所能制造的。同时,技艺本身是一种模仿、仿制,它对原料的需要.使它亲近自然物,它的具体制作模仿的也只能是具体的自然物,技艺让自然物出现了。人们看到,呈现在他们面前的事物是凭靠自身天然地生长着的东西。而什么是这样的事物的本原呢?作为凭自身力量涌现出来的东西,显然它们的本原也只能是来自于其自身的自然。当然,发现“自然是本原”的是哲学。从泰勒斯到赫拉克利特的早期希腊哲学,谈的最多的就是本原问题,而谈的最多的恰是自然,因为在它们那里,‘“本原就是自然”,自然和本原二者是同义的:自然总是意味着某种东西在一件事物之内或非常密切地属于它,从而它成为这种东西行为的根源。这是在早期希腊作者们心目中的惟一含义,并且作为贯穿希腊文献史的标准含义。因此,当早期哲学提出什么是本原的问题时,也就是提出了什么是自然的问题,其水、火、气的回答,不过是对自然本原的具体规定。自然本原的发现对于哲学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自然的发现其实也就标志着哲学的诞生。析学之所以能从关于神—本原的神话、宗教中分离出来,靠的就是自然的发现:自然一经发现,区别于神话的哲学就出现了,第一位哲学家就是第一个发现自然的人。

2.自然与自然物

在希腊人那里,自然不仅与技艺相区别,而且还和自然物相区分。自然原始的含义是本原,自然物则是由自然而来,以自然为其本原的事物,而自然物的总和或集合则是自然界、宇宙,因此,自然并不等于自然界。但是,现代人在谈到自然时,指的恰恰是自然物或自然界,二者经常是等同的。正是这种等同遮蔽了自然作为本原的原初含义,使人们无法理解早期希腊哲学在谈自然时指的就是本原或在谈本原时指的就是自然本身。他们所说的自然指的是初始事物,亦即最古老的事物,但这并没有‘改变有关自然一词的含义”,即改变自然作为本原的含义,“所改变的一切只不过是其应用”。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发起对于自然观念的改造。

3.自然中的人与神

了解古希腊人自然观念中对人与神之间关系的理解,对于我们正确的理解古希腊的艺术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古希腊有一种很普遍的人神同形同性的观点,古希腊人最初的宗教观念体现为神人合一或谓之“神仙凡人”的特征。神话的创造表现了语义化的特点,在他们的神话谱系中,神的名字是语义词直接命名的,神表现了人类的品性和气质,赋予神们自然的威力,这些神的力量在人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左右着战争的成败,支配着人的命运,但又为人类服务。希腊人把肉体的完美看作神明的特性,在荷马史诗中,到处可以看到神明与凡人一样有躯体,有刀枪可人的皮肉,会流出殷红的鲜血;有同我们一样的本能,有愤怒、有肉欲;甚至世间的英雄可以做女神的情人,天上的神明也会与人间的女子生儿育女。在奥林波斯与尘世之间并无不可超越的鸿沟,神明可以下来,我们可以上去。他们胜过我们,只因为他们长生不死,皮肉受了伤痊愈的快,也因为比我们更强壮、更美、更幸福。除此之外,他们和我们一样吃喝、争斗,具备所有的欲望与肉体所有的性能。因此可以说希腊的宗教和神话充满了人情味,它把大自然的各种现象人格化,而不像后来基督教,把人的精神力量抽象出来,当作人的对立面来崇拜。费尔巴哈曾在批判宗教的文章里提到:古希腊的宗教是自然宗教,而基督教则是一种精神宗教。自然宗教是把非人的力量人格化,而基督教则是把人的力量非人化。由此可见,希腊神话当中的神明们正是希腊人的自然观念的最高表现和反映。

三、模仿自然的艺术观念

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指出:“要了解一件艺术作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的最后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因素。‘’这就是说,某种艺术是和某些时代精神与风俗密切相关的,艺术是时代精神的产物,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古希腊人的生活环境、社会制度、风俗观念,决定了古希腊人的自然观念。而正是这种自然观念诞生了古希腊以模仿自然为中心的艺术观念。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思想家就开始对美做哲学的思考:

毕达哥拉斯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是更高一级的存在,万物模仿数,事物由于数而显得美。

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永恒的活火”,认为自然万物是从对立的东西中产生和谐的,就象他所说的那样:“假如没有高音和低音,就没有和谐的旋律,如果没有雄性和雌性,也就没有动物,一切都是相反的”。正因为自然万物都是由于对立才造成和谐的,艺术也就应该如实地表现和反映这种和谐,要做到这点,就需要模仿自然,也只有模仿白然的对立的和谐才能够构成艺术品。

德漠克利特在探讨艺术创作问题的时候,也是认为艺术是模仿自然的,比如他说到:“在许多最重要的事情上,人类是动物的学生: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纺织和缝纫,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燕子和夜莺等鸣鸟学会唱歌,都是模仿它们的”。将赫拉克利特原先蕴含着的艺术模仿自然的思想,做为一个明确的观点表示了出来。

苏格拉底则不管是艺术模仿再现自然说还是模仿理念说都是讨论艺术是模仿自然的表象和本性(在这里他称作为“理念”)的问题。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于这种以模仿为中心的艺术做了深人的阐述。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感性世界的原型和理想,感性世界是理性世界的模本和影子,而艺术则是对感性世界的影像。

亚里士多德在继承模仿论的基础上,不仅仅认为艺术模仿现实,即抄袭了现实,而且是向现实的自由迈进。他还第一次把技艺称之为实用的艺术,而把我们今天所讲的艺术从技艺中区别出来,并称之为模仿或模仿的艺术。他认为所有的艺术都是模仿,区别是模仿的对象、媒介、方式不同罢了。他在论悲剧的模仿时说,悲剧是对行动的模仿,主要不是模仿自然而是人生。显然,它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实体主义世界观和本体论美学的局限,把视角探进了社会生活。但是,亚里士多德毕竟是本体论哲学家,因此,他主张,模仿首先是人的活动的模仿,然后,模仿也逐渐变为自然的模仿。

可以说,统观古希腊诸多伟大哲学家的美学思想,可以看到,他们普遍认为自然当中存在着万物的本原,并且致力于探讨它们,认为艺术则是对自然的本原的模仿。而古希腊的艺术,则正是在这种自然观念和艺术观念的影响下,崇尚一种模仿自然与理想化相结合的美学风尚,创造了一个后人奉为典范的艺术高峰。

四、总结

第3篇

希腊艺术家明白,他们竞技的舞台不再是雅典奥林匹亚体育场或地中海世界,而是信息和资本高速流动的全球艺术圈。

希腊已经不是千年前的希腊,希腊也的确无法是千年前的希腊――生活在今天的人无法再保守在一方乡土上独自沉思,而要面对千变万化的信息以及市场。在希腊努力向中国人推广旅游景点的时候,古典艺术遗迹永远是一个焦点,而当代的希腊艺术却默默无闻。

希腊有当代艺术吗?

美国、德国和法国有强大的艺术影响力,意大利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而希腊,这个欧洲小不点似乎只有辉煌的历史和爱琴海的一摊水。直到去年以来希腊方面连续在中国举办“现代希腊艺术的经典回忆”、“迷宫”、“融超经验”三个群展,人们才约略了解希腊现当代艺术的面目。

没有明星人物,也不是中国这样的市场热点,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太多人聚焦希腊的现当代艺术。在希腊本国,忙于保护众多古代遗迹的雅典直到2000年才建立第一家国家当代艺术博物馆。

和所有历史悠久的国度一样,希腊人在现代艺术的原点就要面对无所不在的古代遗产的巨大影响。一战之后率先兴起的是对古希腊文明和拜占庭文明的追索,康斯坦提诺斯・巴尔德尼斯曾经描绘了这种文明的复兴,并带动了一大批追随者。上世纪50年代抽象绘画风行欧洲的时候,希腊艺术家们也跟上了时代的脚步――法国和意大利对希腊现代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不过抛弃古典似乎从来不是地中海文明的主流,所以上世纪80年代出道的安东内库斯的金属材质版画《怀念》中有着拜占庭时代绘画形式的影响,而在北京时态空间举办的“融超经验”展览上他贡献的则是更冷静一些的装置《无题》,把钢板插在煤堆上,直接呈现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技术和体力的对话。

已故的旅法华人艺术家陈箴首先提出“融超经验”这个词。在多文化之间穿行的他试图把自我和世界、经验和超验、不同的文化体验进行一种流动的自我理解和关照,而希腊的当代艺术家无须完成这样大的文化跨越,毕竟,他们生活在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并为其所滋养。可对年轻一代艺术家来说,沉重的历史是个巨大的负担,同时也是有利可图的资源。就像中国艺术家热衷“四大发明”一样,希腊人也对古希腊神话题材进行了新的处理――或进行戏剧性模仿,或让它们以现代面目出现。在年初的“迷宫”展中,艺术家卡特琳娜・巴拉姆普用纸浆做成的“屏风”和灯光效果构成错综的当代迷宫,就映射了克里特岛的迷宫传说――神话中的传奇人物特休斯和阿里阿德涅曾借助一根细线,巧妙地逃离了克里特王禁闭神牛的迷宫。

如今人们生活在高流动性的都会迷宫中――许多希腊艺术家有过留学经历,甚至定居国外,他们的展览也在不同地方举行,似乎不再有任何整体的文化系统可以控制一个人,人们更多进行的是一种断裂的、即时的信息交流,尤其是那些海外的希腊后裔。美国希腊裔艺术家卢卡斯・萨马拉斯的创作完全是美国式的,有怪诞主义大师之称的他以“镜屋”和描绘行尸、怪物、骷髅头的巨大肖像画著称,在北京他只展出了残缺的《镜中的房间》――平放地面和树立的镜面构成的放射性的立体空间,迫使观众不得不注意整个展览空间和进行自我审视。

更多的艺术家试图从切身经历中找到创作灵感,乔治・拉帕斯的“发光雕塑”受到街头灯箱的影响,也有艺术家把街头涂鸦、互动技术引入作品中来,他们明白自己竞技的舞台不再是雅典奥林匹亚体育场或地中海世界,而是信息和资本高速流动的全球艺术圈。

第4篇

画面人物是剪影式的表现图案,夹在几何图案之中,有点像中国的剪纸艺术,这些人物是风格化的,速记形式的,而不是具象写实的,但是他们仍然具有叙述一个事件的重要功能。东方风格时期是指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流行的样式,由于和东方的贸易往来,考虑到东方人的审美需求,所以主要是以动植物装饰纹样为主,有的则直接采用东方的纹样,比如埃及和两河地区的神兽和植物纹样,如狮身人面像、鹰头狮身兽、带翼狮等。将这些纹样跟之前的瓶画相比较,我们会看到装饰趣味更浓了,纹样也更图案化了。在底比斯发现的小香水瓶,其瓶口做成怪兽的模样,瓶身上绘制着战争的场面,以故事作为描绘的内容,人物和动植物作为描绘装饰,造型生动,轮廓分明。值得一提的是希腊人对于来自东方文明刺激的反应,是采取了选择性的态度。代表作品如《希腊东方式盛酒器》《爱奥尼亚曲柄酒壶》等。到公元前6世纪初,希腊绘画逐渐摆脱东方传统的影响开始形成自己的装饰风格。更为丰富的复杂的人体描绘开始出现,这就是“黑绘式”。这时候人物刻画已经相当精细。“黑绘式”是古希腊瓶画艺术繁荣时期最重要的两种艺术风格之一。“黑绘式”指在红色或黄褐色的泥胎上,用一种特殊的黑漆描绘人物和装饰纹样,艺术家们将人物形象用黑色颜料描绘出来,再刮出细长的轮廓线,烧过之后内漆是橙红色的,装饰图案变得乌黑发亮。最具有代表的黑绘式作品之一是双耳酒器上的《阿喀琉斯与阿加克斯玩骰子》,是公元前6世纪末最伟大的黑绘师埃克塞吉亚斯的作品,埃克塞吉亚斯为什么在背景中写下自己的名字,则是一个谜,这也是公元6世纪中到5世纪中雅典的花瓶中经常出现的,但不是持续的。在这幅作品中描绘了两位特洛伊战争中的人物在战斗间隙玩骰子的情景,戴头盔的是阿喀琉斯,画面人物神情专注,表情自然,头盔与武器都刻画得特别细致入微。黑绘式的优点是突破平面的装饰效果,人物采用了大量的弧线,造型都非常优美,画面是根据陶器表面弯曲度进行设计描绘的。经过逐渐发展,后来的瓶画艺术中开始出现了“红绘式”代替“黑绘式”。“红绘式”与“黑绘式”相反,陶器上所画的人物、动物和各种纹样皆用红色,而底子则用黑色。这种风格可以充分发挥线条的表现力,灵活表现画面的人物关系。与“黑绘式”比较,人物的描绘已经不是立足于一个水平线上,而是分布在不规则的层面上,重叠的人物造成画面的一种远近距离的感觉,而且有不同的动作,具有很强的动感。在人物处理方面,也较“黑绘式”更为活泼写实,艺术家比以前有更多的创作空间。“红绘式”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大胆的透视,人物的重叠处理,衣饰和面部刻画更加精细了。在内容选材方面,“红绘式”多为日常生活情景,内容丰富而且广泛。即使简单的构图,也能呈现深度的表现。造型典雅是古希腊瓶画艺术的最高表现。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是雅典杯《圣杯》,由艺术家马克隆创作。古希腊壁画和瓶画艺术共同存在与发展着。壁画艺术的发展得益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随着时间的流逝,公元前6世纪初,希腊壁画已经摆脱了东方艺术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特色的壁画,也产生了一批杰出的画家。据传说有两位希腊的画家举行绘画比赛,看谁画得更逼真,他们画好后,把这些画挂在房间里,请求人们欣赏、评论。观众们进屋后看到许多蜜蜂飞了进来落在一幅画上的鲜花上,鲜花画得太逼真了,蜜蜂也被骗了。大概是这个人画得太好了以至于人们不敢揭开另一幅的画布,等到有些好奇的人去揭开画布时,才发现画布是假的,因为画家画的就是一块布,画得太逼真以至于骗了世人的眼睛。结果当然是后者胜利。不管传说是真是假,却显示了古希腊这个热爱艺术的民族的高超绘画技艺。古希腊壁画画风与瓶画同步发展。公元前5世纪以前,重视平面处理,装饰性很强。

公元前5世纪之后,始创明暗法、透视法,画面写实性强。现存的古希腊壁画已经很难看到,我们也只能从之前和之后的壁画艺术中探寻古希腊壁画艺术的魅力。19世纪晚期,人们对于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了解还很少,迈锡尼文明和克里特文化使历史学家重新认识到二者对于古希腊艺术的影响。迈锡尼时代绘画特别是壁画是只有在王宫里才看到的,在克里特岛发掘的绘画作品主要就是在米诺斯王宫,这是克里特国王米诺斯的宫殿。宫殿里比较重要的房间墙壁用壁画装饰,这些壁画都用了亮丽的色彩,具有浓郁的东方情调。克里特岛米诺斯王宫遗址的发现是人类探索古希腊艺术的一个重要进展,它建造精美,充满神秘的色彩,让后人惊叹不已而米诺斯王宫的壁画艺术,则是研究希腊绘画的重要依据之一,其内容多取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宗教节日和自然风光,现代人对当时米诺斯人们生活的认识大多由此得来。这些壁画虽经历3000多年的历史跨越,但当刚出土时色泽仍然十分艳丽,好像作品刚完成一般。据记载,在长廊的墙壁上,以连环画的形式描绘了庆典游行的热闹场景。壁画上人物描绘的皆栩栩如生,节日的热闹气氛跃然画面。米多斯的人物和埃及式比较像,人物全都是双脚并排在一条水平线上,眼睛看着前面。但是和埃及比较起来,这里的绘画略显粗糙,却另有一番欢快与活跃的气氛。壁画描绘了大量的人物,其中有贵妇、祭司、宫女等。贵妇们穿着华丽的长裙,神情悠然地彼此攀谈;祭司庄严地举行宗教祭祀活动,祭品等摆放在旁边。其别引人注目的是“巴黎女郎”,据说描绘的女性形象无论是发型还是服饰都非常时髦,因酷似巴黎街头的时髦女郎而得名。另外还有一幅画是表现国王的(也有的说可能是王子),他身材修长,着上身,宽肩腰窄,腰围短裙,头戴百合花王冠,王冠上插着几根飞禽羽翎,颈戴双重项圈,腕带镯子,一只手执物,一只手捋着头发,似乎在花丛中漫步。此外还描绘了很多身着非克里特服装的人物形象,有可能是仆役,据说应该是作为贡赋或俘虏来的奴隶。从壁画描绘的人物特征看,米诺斯人应该是黑眼睛黑头发,肩宽腰细,很明显与此后的希腊人不是同一个种族。不仅壁画艺术受埃及艺术的影响,实际希腊早期的雕像艺术也受益于埃及艺术,比如男子的正面立像,还有较小的关节等。

在米诺斯壁画中,最重要的动物就是公牛,它们出现的场合有很多,据说主要是因为当时米诺斯青年男女喜欢一种游戏叫跳牛活动,人们接近发怒的公牛,然后迅速抓住它的角,飞快地越过公牛背然后落到地上,很像我们今天的跳马。学者推断这种游戏可能是一种运动,也可能是一种神圣的祭祀活动,或者两者都有。有关这项活动的很多遗迹也被保存下来。在克里特文明中,可以看到公牛的地位非常崇高。另一个能说明古希腊壁画发展水平的例证就是罗马时期的庞贝城遗址,庞贝城毁灭于古罗马繁荣期,公元79年威苏维火山的爆发把庞贝古城毁在那个时代。尽管一个城市没有了,但对于艺术却是幸运的事情,因为很多精美的壁画艺术被留存下来。罗马壁画为我们提供了当时每一种绘画形式,历史画、人物画、肖像画、风景画、静物画等。尽管传世作品并不是很多,但也使我们看到了罗马绘画发展的概貌。《神秘社团的别墅》,画面的主题应该就是一种神秘的宗教仪式,引人注目的是一名妇女正在接受鞭打,具体讲述什么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我们来看画面的表现,人物略微小于真人尺寸,人物具有雕像般的美感,画面中已经有了深度的表现和叙述的特征,这幅壁画向我们展示了当时艺术家们的绘画能力。而且画家们也正努力地来记述事件的过程,结果产生了复杂又微妙的生动体验。另一个说明罗马画家卓越技艺的例子是不久发现的罗马《绘有装饰假墙的房子》,令人产生幻觉的图画绘在墙上,并首次发现了精确的焦点透视—一种来源于数学表现空间的技术,这是后来一千年以后才出现的绘画技法。我们现在还不能说清楚这一技法是罗马人自己发现还是从别人或许是希腊人那里继承的,所以有一种推断认为这也有可能就是古希腊绘画的发展状况。当然这些还需要进一步的考证。既然这样,那我们把前面米诺斯王宫壁画和后面庞贝壁画联系起来研究,就不难发现,古希腊的艺术至少在表现手法上、在内容上都已经有了一定的高度,正是因为米诺斯的影响才有了希腊艺术的发展;正是因为有了古希腊壁画的发展,才有了罗马艺术的表现,当然庞贝绘画也是罗马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罗马人制作的绘画复制品,可以说一直都是受到大家的关注的,有资料显示罗马复制品都是机械的仿制,并不精确,这一点我们无法考证,只能从留存的作品中窥见一斑。如果这种说法是真的,那么恰好能让我们见证了古希腊绘画所产生的奇迹;如果不是,至少我们可以从这些复制品中研究到古希腊绘画的蛛丝马迹。古希腊艺术家所取得的成就,大致从罗马仿制品《伊索斯之战》中反映出来,资料里面介绍这幅镶嵌画可能是绘画作品的翻版。整幅作品是用微小的很多颜色的方形石块聚集在一起构成的,画面已部分损坏,但是一场激烈的战争却很逼真地表现出来,画面中的立体感和颜色层次用这样的技术表现出来,不能不令人惊叹。

古希腊时期绘画和雕塑一样,技术上不仅有进步,而且表现范围也扩大了,绘画涉及的题材主要有早期神话或者历史,之后也有普通人和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街头音乐者》就描绘了一个平凡的场面:街头一群音乐家和一个穷孩子,画面以明暗法塑造,令人叹服。这幅镶嵌画也是罗马时代的仿制品。古希腊最著名的镶嵌画师是苏索斯,生活在公元前2世纪的柏加蒙,在他的作品中有一幅《饮水的鸽子》(罗马复制品),很好地表现了宁静的情调,同样也是用明暗法塑造的。证实了古希腊绘画的明暗写实表现是真实可信的。关于希腊绘画文献的记载主要是以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的著作,里面有对于古希腊绘画的描述。古希腊绘画对此后欧洲及西方绘画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向世人显示了古希腊人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天赋。古希腊的绘画艺术不仅懂得描绘空间,善于利用色彩,追求理想的风格,而且选取了丰富的题材内容。古希腊艺术基于现实,却又超凡脱俗。古希腊的艺术是主观的,也是写实的。它精湛的技术,随着时代的变迁影响了罗马艺术,对西方以及欧洲绘画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它的一些观念已经成为西方艺术和文化的重要一部分。直到今天,古典的程式一直影响着文明的诸方面。古希腊的辉煌历史,我们所知很少,只有惊叹;古希腊的艺术,我们也只能不断地仰望。尽管历史已经过去,却留给后人充满幻想的感慨,一代一代,经久不息。

作者:孙昭思 廖峰 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第5篇

关键词:神话;建筑文化;影响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206-01

一、西方建筑自我否定式的发展

西方神话以希腊神话最富盛名,在希腊神话中,希腊神族的王权更迭是通过一种自我否定的暴力方式实现的,希腊神话中的诸神虽然都是不死的,但老一辈的神的影响力会随着新一辈神的产生而逐渐消失。希腊神话中这种自我否定的精神贯穿整个西方文化发展史中。西方建筑,由典雅的古希腊开始,进入古罗马的端庄,再到哥特式的奇骏,然后是理性的文艺复兴建筑,雍容华贵的巴洛克,严谨的古典主义……我们可以看出,西方建筑就处在这种自我否定的变化过程中。

二、神学对西方各时期建筑文化的影响历程

古埃及时期,神话和对古埃及人的生活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其中最重要一条是埃及人相信“死后重生”的说法。因此,埃及人非常重视陵墓的制造,金字塔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金字塔的形态有着宗教和象征的意义,它是帮助法老到达天堂的阶梯。

希腊神话对古希腊建筑的影响非常大,在古希腊人眼中,神是美的化身,是美的理想化的体现。希腊神话中的神是一些富有感性魅力的艺术形象,希腊人把神话中的感性体现在了对希腊建筑的形式美及造型艺术的追求上,把人的形体美赋予了建筑,仿男体的多立克柱式和仿女体的爱奥尼柱式就体现了希腊人对健康优美的人体外形的崇拜。古希腊建筑在美学上达到至高的境界,也使它成为了以后世界各地兴起的多种建筑风格的基础。

古罗马时期的建筑以圆顶、拱门、厚墙为特色,造型宏伟壮观,装饰华丽多彩,显示出古罗马帝国时期的繁荣。古罗马人对神的虔诚虽然不如古希腊人,但他们建造的神庙也能成为杰作。罗马帝国早期出于对希腊神话的崇拜,尽可能的让自己的庙宇看起来同希腊神庙相同,万神庙就是古罗马庙宇建筑的经典。

中世纪时,基督教教会的实力蒸蒸日上,对神的崇拜主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建筑艺术上无一例外也要服务于宗教的需要,人们开始倾向于建立一种外表非常光荣耀的建筑艺术模式,这种精神走向最终促成了中世纪建筑艺术经典——哥特式风格。哥特式建筑中最有名的就是巴黎圣母院和米兰大教堂、科隆大教堂。

文艺复兴建筑是欧洲建筑史上继哥特式建筑之后出现的一种建筑风格。文艺复兴建筑最明显的特征是扬弃了中世纪时期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在宗教和世俗建筑上重新采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柱式构图要素。文艺复兴史上最具纪念性的建筑是圣彼得大教堂。

16世纪,罗马的巴洛克风格将建筑外表的华丽风格发挥到极致。这一时期罗马教会的建设非常繁荣,原因是欧洲的天主教君主和诸侯都依靠耶稣教团来对抗宗教改革运动,于是建造了许多教堂、教皇府邸、别墅等。巴洛克时期的代表性建筑有圣保罗大教堂、耶稣会教堂等。

17世纪,建筑又回归理性,兴起古典主义。古典主义指的是以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为典范的艺术,歌颂理想主义,气势宏大,多以神话、《圣经》故事的历史人物为题材。这一时期的建筑造型严谨、端庄稳重、规模宏大的古希腊古罗马建筑成了皇家建筑的典范。

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下半叶是新古典主义时期,新古典主义对古代希腊、罗马艺术非常热衷和向往,以回归希腊罗马艺术形式为特点,提倡古代艺术的严肃高尚的形象。统治者把希腊神话所寓意的威严和民主带到了这一时期的建筑上,如法国的雄狮凯旋门等。

工业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社会面貌,更推动了建筑形式的巨大变化。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欧美各国积极开展新建筑运动,产生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建筑艺术流派。科学和生产力的发展带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人们对建筑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变,神话和宗教对建筑文化的影响逐渐减弱了。

三、总结

从西方建筑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每个时期的建筑风格虽然迥然不同,但不同时期的代表性建筑大都以教堂、神庙、宫殿为主,而这些建筑往往都是与神学有着密切联系的。从早期的人们对神由衷的崇拜到被各种教会和统治者利用,再到现在宗教自由的时代,神话对建筑的影响是逐渐减弱的趋势,现在的人们采用各种风格的建筑形式,已经不受神话和宗教的影响。在今后的建筑设计中我们应该吸收西方文化的积极因素,塑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建筑理念,树立有中国特色的新风格。

第6篇

位于爱琴海沿岸的希腊是一个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国家那里曾经诞生了历史上最灿烂的文化,曾经哺育过世界上最强大的民族。希腊自然环境秀丽迷人,人文环境浪漫平和,雪莱曾在诗中吟道: 我们都是希腊人。同时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和摇篮,今日西方世界无处不遗存着希腊文明的传统。没有希腊,我们无法想像欧洲文明将会怎样。

希腊文明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先人们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典文化,为现代希腊人遗留了大量的宝贵文化遗产,同时不朽的文化这也是希腊最重要的旅游资源之 ,访古是到希腊旅游的重要内容。你可以选择到克里特岛考察爱琴文化,也可以到阿提卡半岛、雅典、斯巴达考察古代城邦文化,追忆逝去的繁华。在首都雅典,还有世人倾慕的巴特农神庙。当然,想要了解拜占庭文化则最好去马其顿地区和塞萨洛尼基。找对了地方你还可以在圣山阿索斯和彗星岩修道院见识到纯正的现代修道生活。

这些无一不让人心驰神往。希腊文化源远流长,这是一个如诗如画的国度。希腊一民族昔日天才的光环,虽已褪去了光彩,但她丰富的文化传承,堪称人类精神文明的宝藏。更何况那灿烂的阳光,澄净的天空、湛蓝的海洋,仍不停细语倾诉,向造物主发出千古不易的赞歌。细细数来,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希腊孕育了重要人物和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不胜枚举。

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为希腊辉煌的艺术奠定了坚实基础。真正意义的欧洲艺术该从古希腊开始。希腊艺术起源的地理范围以爱琴海为中心,因此也被视为爱琴艺术的延续。希腊艺术的主要特点是无所不包的和谐与规律性还有庄严与静穆。种种这些深厚的文化同时也深刻影响了希腊珠宝业的繁荣发展。

揭开希腊珠宝文化神秘面纱

“希腊”一词本意为典雅、优美。创造出许多艺术杰作的希腊人与这典雅、优美之名相称可谓名副其实。希腊式的经典、浑然天成融入到珠宝设计中,容易令人联想起文艺复兴最适合代表地中海艺术精华的历史与今天。这些不以喧嚣取胜,而是有分量感的珠宝贵族,在人群中即使不说话,一样不会被忽视。珠宝的存在感,来自矜持的张扬,和时间积累的自信。

希腊的珠宝首饰设计独具特色,具有强烈的希腊古典主义韵味有的造型就是直接来自于古希腊出土文物上面的图案。据说许多国际知名珠宝设计师都会来到这里寻找创作灵感。希腊所产的珠宝每件作品大都由直觉构想开始,奇思妙想的工匠们用不同宝石的组合,以独特建筑设计背景或艺术历史主题来发展。每一款珠宝,都具有精致手工感和艺术工艺气息。它们也是欧洲人文阶段的一个缩影。

希腊珠宝业对世界珠宝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在首饰中戒指最为广泛流行,其特性越来越多造型也更加丰富多彩。 枚戒指也可能仅有几条金线组成,或是如手镯那样制成蛇形。镶嵌了宝石的动物造型的戒指款式也较为流行,而这种装饰方法就源于古希腊。

希腊珠宝业历史由来已久。众所周知,生于希腊的BvIgari家族,一百多年前就有了银质的雕刻品。因为对珍贵宝石的热爱,该品牌20世纪初的珠宝系列更加名声远扬,成为世界级的精品。上世纪30年代,Bvlgad突破传统学院派的严谨规条,形成出其独特的创作风格最著名的就是以多种不同颜色的宝石搭配组合,再运用不同材质的底座来凸显耀眼的色彩。无论凯尔特风格的trica系列,体现自然形式的natu ralia系列,还有首创将陶瓷、黄金和宝石结合为体的新颖chandra系列,都是她极具代表性的经典之作。

说到希腊珠宝不得不提及的是出生于希腊雅典的KettyKoutsolioutsos。1982年,她和丈夫Dimitri携手开创了知名品牌Folli Follie。Ketty Koutsolioutsos是整个品牌设计的是灵魂人物并亲自掌管取自她名字首字母的K系列。这独一无=的首饰系列有着极其奢华的设计,其许多设计灵感源于她在亚洲和远东旅行中的所见所闻。同时,KettyKoutsolioutsos也是Foili Follie的形象总监,她的创意灵感和强烈的个人风格体现在设计的各个领域。

希腊文化深刻影响其珠宝饰品的设计风格。在珍贵的青铜系列中,可以看到些希腊的文字符号。希腊珠宝业因其珠宝设计而著称,并以制作珠宝所选用的材料而久负盛名。所以,在某些方面也可以说希腊珠宝侧面反映了希腊文化。

希腊珠宝邈购指南

雅典位于希腊东南部,是世界闻名的古城,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1834年雅典被定为希腊的首都。在雅典市内残留着许多古希腊、罗马和拜占庭时代的古迹。其中,主要名胜有雅典卫城、奥林匹亚宙斯神庙古罗马市场遗址、国家考古博物馆议会大厦和首届现代奥运会会址等。同时不能忽略的是,雅典不仅是希腊政治和文化的中心,也是购物者的天堂。

对于购物者来说,雅典确实是一个充满了惊喜的城市。在这里可以买到独无二的产品或是廉价的物品。金银珠宝是雅典的特色产品具有独特的希腊风格。早在古希腊,珠宝工匠们就开始大量制造珍珠饰品。现如今,雅典的首饰大都是当地的工匠手工制作的,白银镶嵌品和玳瑁首饰是由Loannina和Epiros出产的。在svntagma和Kolonaki的珠宝店里,还可以看到很多博物馆的复制品。在希腊,甚至有Llias Lalaounis首饰博物馆。

希腊人的艺术巧思从古代文物就可看出,金银饰品从米诺安时期就是人们的最佳配件,爱琴海的小岛上的商店街最多的店可能就是银饰品店最受游客欢迎。价钱依图案的复杂度和雕工难度,而有差异。此外,在选购银饰时,购买者须注意背后是否印有925的字样,一般来说,925是属于较好的银制品,8以下则纯度不佳。

第7篇

雕塑陶艺作为陶艺的一种特殊类型,具有深厚的艺术底蕴,通过分析西方雕塑对我国雕塑陶艺的影响,并阐述我国现代雕塑陶艺的艺术特点和艺术表现,为我国雕塑陶艺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现代雕塑陶艺是在传统雕塑陶艺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因此分析西方雕塑对传统雕塑陶艺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现代雕塑陶艺必须要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追求,同时也要蕴含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弘扬现代艺术审美。

一、西方雕塑的发展历程

西方雕塑发展历史悠久,且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差异。西方雕塑起源于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但古希腊雕塑也被古埃及雕塑所影响,创造了《掷铁饼者》《米洛的维纳斯》等流传千古的作品。古希腊雕塑可细分为三个阶段:古风阶段、古典阶段和希腊化阶段。古风阶段的希腊雕塑尚处于探索阶段,其借鉴古埃及雕塑作品的风格来制作雕塑,雕塑大多古板、生硬,雕像的重心总是放在双足之间。直到古典阶段,希腊人们倡导自由,将雕塑的重点放在一只脚上,显得人体雕像更加生动、真实。古典阶段是希腊雕塑的繁荣时期,此时的希腊雕塑追求真实、生动、完美。历史中将亚历山大远征直至罗马帝国的建立时期称为希腊化阶段,在此阶段,希腊雕塑充满对人体的赞美,崇尚人体美感,这点可以从这一阶段诞生了大量的雕塑来体现。

罗马帝国的诞生让西方经济中心从希腊转移到意大利,罗马虽然迫使希腊成为其国土的一部分,但从文化层面来说,希腊可谓是胜者。罗马贵族以获得希腊雕塑为荣,使罗马人大量学习希腊雕塑的创造并模仿其创造风格。乃至流传至今的很多古希腊雕塑都是罗马人仿造的作品。罗马雕塑延续了希腊雕塑对真实、完美的追求,著名的罗马雕塑《奥古斯都全身像》《卡拉卡拉像》等都突显了罗马人对宏伟、庄严的追求。

随着罗马帝国的覆灭,基督教的盛行反应在当时雕塑作品的创造中。当时,许多雕塑作品充斥着基督教的禁欲主义色彩。文艺复兴活动促使人们开始正视自身的价值,艺术家对人体的赞美和追求促使当时的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大卫》是著名雕塑家米开朗基罗的杰出作品,在这一作品中,表现的是一个肌肉和体格都比较匀称的青年,他面容俊朗、充满自信,双眼凝视着前方,仿佛在观察远处的动向。这一作品被认为是西方雕塑中最值得夸耀的人体雕像之一,它突显了对人体的赞美,表面上是对古希腊雕塑作品的复制,但实际上是对禁欲主义束缚的突破,充分表现了人对改变世界的巨大影响。

18世纪,洛可可艺术的诞生丰富了西方雕塑的内涵。19世纪,资本主义的繁荣以及新型艺术流派(浪漫主义、写实主义等)的诞生,为西方雕塑提供了许多新的创作思路。20世纪后,工业革命推动了后现代主义的诞生,也对传统雕塑带来了新的挑战。后现代主义雕塑主要是通过对现有物品的集合、工业废料的再创造和新材料的利用等,表达了这些艺术家们对工业文明的批判和赞美。

二、西方雕塑对我国雕塑陶艺的影响

我国雕塑陶艺也有较长的发展历史,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出现了彩陶雕塑。彩条雕塑表现了当时人类的精神文化和象征意义。原始陶器诞生于原始社会时期,当时人们无法就生老病死和自然现象给出一个合理的定义,便将巫术和图腾作为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原始雕塑的诞生正好与巫卜文化相对应,其在当时是一种人类与神灵沟通的道具,其蕴含的意义超过了普通的器皿,突显了象征意义。古代人民对生死的看重使得冥器类雕塑陶艺得到空前发展。“兵俑”是一种“冥器”,用“俑”陪葬在古人看来可以寄托生者的哀思之情。陶俑是雕塑陶艺中的重要分支,具有典型的象征意义。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更加证实了这一理论。随着清朝的覆灭,我国开始近代化发展,此时中国雕塑陶艺开始出现变化,西方文化的涌入对陶艺求变求新的要求展开了新的探索。促使中国陶艺多样化发展。中西文化的冲突和融合使我国雕塑陶艺的创作思想、创作思维发生变化,并且对传统陶瓷雕塑的创造工艺和审美造成了较大的冲击。西方雕塑讲究个性化的艺术追求,中国雕塑陶艺更多的是对传统陶艺的传承,这也是造成中西方文化对立的因素。

中国现代雕塑陶艺是建立在传统雕塑陶艺的基础上,结合中西方文化而形成的。现代社会的审美取向呈多元化、个性化发展,这也促使我国陶瓷艺术的表现形式和表现特征呈多元化发展,从而诞生了许多艺术流派,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前卫雕塑陶艺,其突显的是传统中华文化的自我传承与创新。现代雕塑陶艺在各种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一定创作风格和创作水平的创作群体,同时也以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的趋势不断发展。表现风格是以雕塑陶艺表现主义作为重点,突出艺术审美的表达,主要通过借鉴社会生活中的客观存在,对事物的重新提炼,表达事物的内在涵义,促使雕塑陶艺作品更加具有艺术感。

三、中国现代雕塑陶艺发展方向

如何进行雕塑陶艺创作?如何继承传统雕塑陶艺?如何创新雕塑陶艺?这些都是困扰着当代雕塑陶艺术家的问题。“西学中用”虽然是传统的论调,但仍未过时。继承传统雕塑陶艺中的精华,如器物的线条、釉色的选择、装饰的华丽、雕刻的精细……这些无一不是传统雕塑陶艺的精华,现代雕塑陶艺必须继承这些精华。同时,要摒弃“拿来主义”,不能将“后现代”“古典”全盘照收,而是要学习西方雕塑对个性的追求。盲目照搬,不加以分析和评判就抄袭他人,只会让雕塑陶艺失去其应有的价值。优秀的雕塑陶艺作品,应该是让人赏心悦目、印象深刻且引人深思的,能够激发观者与作者之间的共鸣。对陶艺家来说,雕塑陶艺作品就是其思想感悟的集中体现。但是,在现代艺术市场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部分艺术家为了获得关注,错误地将创作观念放大化,导致作品失去了艺术性,使观赏者无法立即明白其中的涵义。因此,在创作过程中,除了要突显作品的精髓,还需要不断发扬艺术审美精神,通过特殊的表现手法和技巧,通过造型的设计和材料的选择表现雕塑陶艺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才能传达陶瓷家的思想观念,这样才能获得更多观赏者的认同。。

第8篇

论文摘要:本文在探讨希腊神话文学性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希腊神话对英美文学在各个方面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神话是关于神及神奇的故事,是远古人类用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和社会所作的拟人化的叙述和想象,是对于事物的起源、远古生物与神们的行为,以及他们和人类的关系的生动的叙述和记录。希腊神话则是古希腊人最初的意识活动的成果,是古希腊人关于神的故事英雄传说的总汇,它艺术地概括了他们自然和社会的认识,集中了他们的经验和理想。作为西方文学源头的希腊神话。表现出了难以估量的艺术性意义和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恒久地照耀在文学的星空。浸洗着一代又一代文人的心灵。

一、希腊神话的文学性特征

希腊神话作为一种初始性文学,有着独具的艺术魅力,在艺术表现、故事情节和审美特征都具有后世文学所无法模仿的特征。正如马克思所说:“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希腊艺术的前提是希腊神话。也就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这就是希腊艺术的题材。”

1、独具一格的艺术表现手法

在艺术表现的手法上,希腊神话聚集了很多的浪漫主义元素,比如在奥林帕斯神系中,这些神的形象个性鲜明,甚至具有与人一样的爱、恨、情、愁的七情六欲。他们充满着善良友好,也充满着仇恨、容忍和斗争,这些形象真实地再现了人间生活的共性。神话中所运用的夸张、想象、浪漫的艺术手法,将每个神都描绘成一个丰富而独特的人的形象。宙斯是个残暴和花心的形象:普罗米修斯是个反对专制、坚强不屈为人类谋幸福的勇士:赫拉外表端庄但是充满嫉妒心;阿伽门农勇猛十足但是刚愎自用;雅典娜则是个美丽且有智慧的英雄美女。希腊神话中的神和其他比较发达的宗教中的神不同,他们和世俗生活很接近。希腊神话里的神很像氏族中的贵族,他们爱享乐,很任性,嫉妒心、虚荣心和复仇心都很强,好争权夺利,甚至贪图美色。

2、富于哲理的故事情节

在故事情节上。希腊神话既富于哲理又十分的唯美。这些故事包括了关于开天辟地、神的产生、神的谱系、人类的起源、天上的改朝换代和神的日常活动甚至情感和伦理故事。有的故事充满了仇恨和暴力,有的故事充满了正直和善良,有的故事则充满了忍耐和退让,这些故事情节生动鲜明,委婉曲折,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水平。动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将众神的巨大情感体验转变成栩栩如生的具体形象。

3、和谐统一的审美特征

在审美特征上,希腊人对美有着极大的热情,以美为重的观念深入人心。这种热爱生活、追求艺术的美学观在神话文学中表露无疑。可以说,希腊神话兼具精神与物质、人与自然、世俗与神圣、感性与理性、幻想与现实的统一所实现的和谐之美。希腊神话不仅向人们展示了众神混乱、恐怖、凶暴、邪恶的一面,也展示了自然界庄严美妙的一面。在民主自由和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希腊人不仅发现、孕育和创造了美,而且也创造了神。在希腊人的心目中最完美的人就是神。因此希腊人尊重人。把人提高到神的高度加以肯定,神和人是同形同性。希腊神话也因此而具备着独具一格的中和之美,形成了独特的审美境界,成为人类文化中最为值得珍视的遗产。

二、希腊神话对英美文学的影响

西方人“言必称希腊”,西方文化的摇篮是希腊的文化,而希腊文化的摇篮就是希腊神话。在文学的历史长河中。希腊神话绚丽古朴纯美的艺术风格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可以说,希腊神话是人类文学发展的源头之一。尤其是欧洲文学发展的基础,对英美文学的发展和进步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1、为英美文学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希腊神话是人类文学发展的源头之一,也是欧洲文学的发展的根基之一,希腊神话中故事不断出现在后来的荷马史诗及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及戏剧作家阿里斯托芬、中世纪诗人但丁、近代的欧洲的大批著名作家的作品中;赫西奥德的《神谱》是以长诗的形式系统叙述希腊神话的最初尝试;诗人品达罗斯等人和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他们的作品中也叙述了神话故事。亚历山大里亚时代以后出现了一批编写和叙述神话的作家,产生了研究民间创作的兴趣。在马克思、恩格斯等革命伟人的论著中也经常看到希腊神话的影子。

2、为英美文学家提供独特的思维方式

希腊神话所崇拜的、所赞美的,不是无所不能、严以律己的万能者,而是各具个性的众神,希腊神话创造出来的神或英雄形象常常包含着深刻的哲理,闪烁着思想的光辉。比如尤利乌斯潜入特洛伊军营杀死色雷斯国王瑞索斯,他使阿喀琉斯与阿伽门农重新和好。尤其是后来献计木马,使希腊联军取得了特洛伊战争的胜利,在故事中,他的每一个重要行为中都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希腊神话这种注重个性的写作手法深深的影响到英美文学的风格。欧洲文学中的热爱现实生活,积极追求自然和人性美,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力量等思想,以及不断进取的乐观主义精神,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注重个人情感的渲泄。都能在希腊神话中找到它们的源头。

3、为英美文学作品提供丰富的故事来源

希腊神话中的人本精神,以动人的故事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讴歌爱情、称颂善与恶的斗争、赞美神奇美丽的大自然。颂扬英雄品质、刻画个人的痛苦与斗争,一直以来吸引了广大读者,发出惊人的力量,令人百读不厌,成为英美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源泉。甚至有很多英美文学家们都纷纷用神话故事为创作题材。

三、结语

希腊神话是希腊社会发展早期阶段的产物,是因为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而未能形成文字的一种口头文学艺术。对于英美文学而言,自文艺复兴以来,希腊神话受到英美文学家的普遍关注,作品中常常会出现希腊神话中的神、英雄和典故,不仅如此,希腊神话更影响甚至涤荡了一些作家的心灵,激发了他们的灵感,培育了他们的自由意志和自我意识,从而在作品中得以更奔放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以丰富的哲理和曲折的剧情在文学史上划下了绚烂的符号。

作为英语专业的教学人员。笔者发现学生在欣赏英美文学作品时,往往会产生语言和文化障碍。而要真正理解和欣赏英美文学,就需要深刻地了解希腊神话。提高文化素养。因此,在英美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相关的希腊神话背景,从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英美语言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郑敬高,欧洲文化的奥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刘城淮,世界神话集[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

第9篇

    关键词 先秦 古希腊 声乐起源 审美

    声乐是音乐艺术中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它包含“声”和“乐”两个部分的内容。“声”是歌唱的载体,是表达传递“乐”的前提和必须的手段。“乐”给人们带来的审美感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声”的技巧、能力及发展水平。声乐中的“声”以人类自身特有的“乐器”——嗓音为发声体,借助于语言的形式,以良好的气息控制和丰满而集中的共鸣为特点:“乐”则由音高、调性、节奏等诸音乐要素组成。在中国先秦和古希腊时期,“乐”还是“诗乐歌舞”等艺术形式的综合性体现。因此,声乐中的“声”与“乐”并不是彼此分开的,“声”是手段。“乐”是情是目的。是引起人们最终审美体验的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声乐作为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样式之一,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古代东西方世界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先秦时的中国与古希腊,在声乐发展上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如两国在声乐的起源上,都与宗教或者人类早期的社会化活动密切相关,声乐从最初的实用性逐步发展到具有了审美的功能:两国早期声乐表演的形式都是集诗歌、舞蹈、音乐于一身的综合性艺术:声乐审美中“和”与“和谐”是声乐美的最终标准等等。

    一、声乐的起源

    关于音乐的起源。在中国秦代吕不韦主持编纂的《吕氏春秋·大乐》篇中就有记载:“乐之由来者远矣:生于度量,本与太一。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并对“太一”做出了解释:“道也者,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不可为状。……不可为行,不可为名,强为之,为之太一。”《大乐》中用所谓的“道”来解释“太一”,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发生、运转及其内在的规律,都必须符合天道,音乐的产生也不例外。这一看似肯定音乐的产生存在着客观规律的判定,事实上体现了唯心主义的哲学观。经汉代整理,总结了先秦的音乐思想而成的《乐记》一书中,开篇即提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声变,变成方,为之音。”是说人们内心情绪的变化是由外部事物所引起的,因有感于外部的事物,而发出声响,音调随着情绪的变化而变化,于是产生了音乐,音乐以歌声的形式表达,形成了早期的声乐。这种“物动心感说”体现了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的哲学观。《尚书·虞书·舜典》则从包括歌在内的诗、声、律等在音乐中的相互作用以及天人合一的审美观念,对音乐的起源进行了阐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一阐述具有客观唯心论的特点。

    在声乐起源上,和中国先秦时期受唯心论影响相类似的是,古希腊神话认为歌唱起源于神。今天西方世界中的Music一词,来源于古希腊,他是Muse(缪斯)的形容词形式。缪斯在古希腊的神话中司职艺术,“开始时,只有三位,其中两位体现所有艺术的共同特点:学习和技艺,第三位的名字是‘歌’”。由此看来,缪斯女神虽然承担着掌管歌唱的职责,包含了音乐的含义,却又并不仅指音乐,尤其是缪斯女神在后来的神话中发展了九个之多,统管艺术与科学,而他们中的任一个,都可以指缪斯女神。因此,缪斯女神事实上是包括歌唱在内的诗乐歌舞以及科学的综合。除此以外,关于古希腊声乐的起源,还有一种学说比较盛行。那就是“模仿说”。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歌唱出于模仿,“人类从天鹅和黄莺等唱歌的鸟学会了歌唱。”无独有偶,古希腊另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认为“音乐直接模仿人的七情六欲,亦即灵魂所处的状态一温柔、愤怒、勇敢、克制及其对立面和其他特性,因此,人类聆听模仿某种感情的音乐时,也充满同样的感情。”。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论认为音乐起源于音乐自身以外的事物,可以说是一种形式——他律论音乐哲学观的早期雏形,它为19世纪西方音乐美学中的“情感论”奠定了哲学基础。

    和其他艺术样式的起源一样,远古时期的声乐和宗教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无论是在古希腊还是在古代中国,在声乐的起源上都深受宗教文化所影响。古希腊宗教是全民信奉的一种多神教,而古代中国的宗教是一种多元化的受巫术与图腾崇拜影响的宗教。因此,就声乐的表现内容和情感所指上。两者是不同的。但就声乐表现的形式来看,两者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似之处,那就是古希腊和古代中国声乐的产生与最初的发展,总是和诗歌、音乐、舞蹈融合于一体的。古希腊的神话传说中,缪斯女神同时掌管着诗乐歌舞和科学。“形式完美的古希腊的音乐总是与歌词或舞蹈。或与二者结合在一起的”。但是,在诗歌、音乐、舞蹈三者之间的关系上,古希腊与中国先秦之间是存有差别的。在上述综合的艺术形式中,古希腊的声乐较之中国先秦,地位更为重要。这一点通过希腊语中舞蹈“Choreia”一词是由合唱“Choros”衍生而来的便可见一斑。在盛大的音乐比赛会上,在壮观的酒神赞美歌(dithyramb)中,歌手或合唱队随着音调与诗节边唱边舞,歌为主,舞蹈辅之。而在古代中国,强调“诗言志,歌永言”,歌只是辅助的作用,舞起主导作用。舞可以在“歌”不能尽其意的情况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尚书·益稷》记载虞舜时乐人夔所说:“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中国周代的“六代乐舞”中乐舞《大武》则更是以舞蹈为主,在群舞、双人舞和独舞等舞蹈表演的间歇,歌唱穿插其中,共同表现武王伐纣的主题。

    古希腊和中国先秦的声乐,从内容上看。尽管最初都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具有唯心论的特点,或多或少的留有模仿说的痕迹等。但就表演形式来看,古代东西方声乐中的“音乐”包含了“音”的形式,更注重“乐”的内容,是包含了诗歌、舞蹈、音乐与一体的艺术样式的综合,因此,从声乐的起源和发生的意义上讲。“乐本体”的观念是东西方声乐中所共有的观念。

    二、中国先秦时期与古希腊声乐中的审美观念

    随着声乐最初的起源,声乐在作为实用性手段的同时,其审美特征日益凸显。在中国先秦时期与古希腊声乐的审美观念中,“和”与“和谐”的概念是两者所共有的,尽管彼此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中国先秦声乐的审美观念中强调“天人合一”和人性的完善,即“德”的“和谐”观,在强调形式美的同时,更加注重美的内容,并且保持着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 而古希腊“和谐”的审美观念强调一切文化的神学性质,强调音乐的美是众神的绝对美的体现,和谐、整一与秩序是神的自身属性的表现。古希腊强调音乐的美在于形式,而这种美的形式又总是和神结合在一起。因此,古希腊音乐上的审美常常从纯形式因素上着眼,古希腊音乐中“和谐”的审美观念就是构建在逻辑数理这个纯形式的基础之上的,它强调审美听觉上的和谐与数量间的比例关系,这种“和谐”的审美观念在后来又增加了斗争的因素。

    中国先秦时期声乐审美标准,可以通过季扎观看周乐后的评论以及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中感受到一种近乎统一的一致性。

    公元前554年,吴公子季扎出使鲁国时,被“请观于周乐”。《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对季扎欣赏周乐后作出的评论进行了详尽的记载。从史书记载的当时周乐的表演内容和表演形式来看,有歌唱也有舞蹈,内容和《诗经》大体相当。纵观季扎对周乐的评论,无论在声乐表现的风格特征,还是歌曲演唱的艺术形式。无论是对音乐表现的情感体验,还是音乐中所体现出的艺术形态,包括渗入其中的主体音乐艺术审美观念,始终贯穿着“和”的音乐审美特征。在季扎看来“美”是“和”的第一层境界,“德”是“和”的最高标准。

    孔子声乐审美中的“和”,体现的是其哲学思想中是否符合“中庸”的标准为前提的。他所要求的音乐,在表现情感时要有所节制,在内容和形式上必须高度统一,音乐的内在审美体验与音乐本身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美感都保持在适度“中和”的状态《论语·八佾》中还记录了孔子对于乐舞《大武》的评价:“《武》为尽美矣。未尽善也”。说明孔子对于《大武》中以武力取天下的做法是持反对态度的,他所崇尚的是“仁”政,是“和”的思想。音乐的内容与形式只有符合这一审美尺度,才是“尽善尽美”的音乐,譬如孔子推崇的乐舞《大韶》。

    古希腊声乐审美中的“和”(和谐),是毕达格拉斯学派提出的。毕达格拉斯学派从音程构成上发现音体质和量上的差别与音调高低之间的比例关系,就听觉上的和谐和数量比例的关系,得出这样一个命题:“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的统一,把杂多导致统一,把不协调导致协调。”因此,和谐的音乐来源于和谐的乐音运动与和谐的结构比例之中。毕达格拉斯把“数”当作音乐的本源,提出音乐的美与和谐只能从“数”的关系中寻找,把偏重于形式上的属性进行了绝对化,和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论不同,毕达格拉斯学派是形式——自律论音乐哲学的雏形和美学渊源。

    此外,我们从古希腊声乐的特点及其表现形式上,也能感受到“和谐”的审美观念贯穿其中的审美倾向。“早期的希腊音乐非常简单,伴唱总是同一声部。没有两个独立并行的旋律。希腊人根本不懂得复调音乐。但是,这种简单性决不是一种原始主义的标志,他不是产生于无能。而是由某种理论即和谐的理论作为前提。”早期的古希腊声乐是由说唱、吟唱等简单的独唱形式构成的,并常常伴有舞蹈。这种以说唱为特点的声乐样式本身就比较简单,没有复杂的节奏和宽广的音区,伴奏乐器如里拉琴、双管笛或是类似竖琴的特里戈诺等只作简单的同度或八度的伴奏。在古希腊悲剧的合唱中。要求声部之间也应尽可能的简单,与其说是合唱,不如说是齐唱。因为古希腊悲剧中的合唱既不是和声式的,也不是对位式的,因此不存在多声部的写作,当时的音符的恰当名称应该是“支声”。在声乐合唱中,唯有声部之间如此的简单,才能体现出古希腊时代的真正意义上的“和谐”之美。

    与毕达格拉斯学派强调音乐的和谐在于数的比例关系有所不同,古希腊另一位着名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从音响的角度,从人耳所能感知的音乐运动的审美形态中,进一步地探寻音乐美的“和谐”的本质。赫拉克利特认为“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一切都是从斗争产生的。”赫拉克利特理解的音乐的“和谐”之美产生于事物对立面之间的冲突,是一种对立统一之“和”。公元前5世纪之后的赫拉克利特生活的时代,一些史诗性质的声乐伴奏乐器通常以里尔琴、基萨拉琴和阿夫洛斯管等为代表。里尔琴和基萨拉琴是源于希腊本土的乐器,音乐风格相对较温和,符合早期的希腊音乐“和谐”的审美习惯。阿夫洛斯管则由小亚细亚传入希腊,这个由单簧和双簧构成的乐器,拥有一对声音尖锐刺耳、穿透力极强的管子,用于特定的声乐形式如酒神赞歌和狄俄尼索斯崇拜之中,包括后来希腊悲剧中的合唱也常常使用阿夫洛斯管进行伴奏。这种尖锐的声响本身就是对于柔和的拨弦乐器发出的声音的颠覆,而阿夫洛斯管在当时的器乐节和声乐节中也常常与其他乐器同台竞技,这说明古希腊人曾经在早期的单一的音乐中所寻求的“和谐”已经不能满足于后来的审美体验了。原有的音乐“和谐”的审美观念正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因此,当音乐必须表现出更多的动作展现和更复杂的情感内涵的时候,音乐中“和谐”的审美观念不得不包含更多对立的因素。

第10篇

《古希腊雕塑艺术》一课内容量较大,在教师教学用书中把它分为两课时,我觉得很有必要,因此我把古希腊艺术与古罗马艺术分开来进行教学探究,本文重点谈论对古希腊雕塑艺术的探究。

古希腊雕塑课程版面精炼,文字不多,图片占了很大面积,如果但靠书本的内容,势必导致枯燥无味,欣赏的层次也较低,无法对雕塑产生发自内心地敬佩与热爱。学生难以体会古希腊雕塑的崇高和理想化的特征。因此在这方面,我们有必要扩充知识面,增加信息和知识点。

根据教学目标和本课的内容,教学重点就一目了然,重点是让学生参与到对作品的理解与评价之中,理解古希腊雕塑是写实与理想的结合,表现出一种伟大与崇高之美,让学生发自内心去热爱多元艺术中的雕塑的魅力。

根据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设计一条合情合理的最佳教学思路,将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

第一次上本课的时候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以为学生对希腊历史有所了解,把重点放到了每一件作品的讲解上,结果效果不理想。后来进行了调整,找到了有关古希腊的历史资料进行补充,学生能够理解为什么在古代希腊会产生如此多的人体雕刻作品,但时间不够,显得很紧凑,

本课在教学中我运用了:看视频、欣赏图片、提问、思考、小组讨论等教学手法。

1.本课是教材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在美术史中的价值很高,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本课的资料搜集应做最充分的准备。

2.本课教学的进行正是2004雅典奥运会前后,利用奥运的机遇,搜集相关信息,发动学生搜集图片、资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增添教材上没有的内容,提高学生对古希腊美术的理解。

3.在注意对作品的欣赏的同时,培养学生鉴赏的正确方法和良好的习惯。古希腊美术中经典作品多,作品的知名度高,有些作品已在小学与初中阶段接触过,许多报章杂志也有不少介绍。因此,在学生经验的基础上,讨论归纳鉴赏的方法,美术的鉴赏特别要注意运用美术的知识、学术的语言进行评述。

4.拓展对古希腊美术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作一些探究性的思考和讨论,引起同学们对美术文化的热爱与保护意识。

第11篇

    摘要:本文主要从古希腊雕塑中的审美特点之“真是的完美”作为切入点,分析古希腊时期的审美风格。这不仅仅是出现在雕塑中的,更出现在当时人们的生活当中。人体的比例以及生活中器皿、场域的独特设计都能略见端倪。分析其基本形态,并对现在创作中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古希腊 雕塑

    在古希腊哲学家与艺术家眼里,人体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是最具匀称和谐、庄重优美特征的审美对象。于是,古希腊艺术中,人体雕塑随处可见且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如果说古埃及雕塑的审美理想是追求“永恒”,而古希腊雕塑的审美理想则是追求“真实的美”。

    在文化史上,通常从亚历山大远征开始到埃及托勒密王朝臣服于罗马帝国的历史阶段称为“希腊化时期”。“希腊化时期”的题材相当丰富,出现的地区也十分广泛,从某种意义上讲形成了一种文化的扩张,其影响覆盖了整个欧洲,并且成为了整个西方艺术的奠基,其崇尚客观真实之美的文化便是西方文明讲究思辨性、讲究客观之真的最初体现。希腊雕塑创造了一种美的综合,对于人体本身也充满了赞美,这些我们可以从这一时期的许多裸体雕塑上得以体会。反过来说崇尚裸体的风俗也给了写实雕塑语言的发挥以淋漓尽致的机会。

    在古希腊哲学家与艺术家眼里,人体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是最具匀称和谐、庄重优美特征的审美对象。于是,古希腊艺术中,人体雕塑随处可见且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这与希腊人特殊的观念有关。在他们眼中,理想的人物不是善于思索的头脑或者感觉敏锐的心灵,而是血统优越、发育良好、比例匀称、身手矫捷、擅长各种运动的裸体。这种思想表现在许多方面。首先,他们周围的利提阿人、加里人等几乎所有临近的异族都以裸体为羞,只有希腊人毫不介意地脱掉衣服参加角斗与竞走。斯巴达连青年女子运动时也差不多是裸体的。

    古希腊人在古典所有制的基础上形成的世界观,与其他古代世界观相比较是进步的。私有制的社会存在,决定了古典世界观是重视个人个性的。但公有原则的并存,又决定了它对集体和国家的重视,从而形成了一个古典的民主主义思想。当然,由于时代的限制,古典世界观在本质上并没有离开唯心的即宗教世界观的范畴,但是,另一方面它承认人的崇高与伟大。古典世界观的主导思想是以人为本,人是主体,是标准,是世间万物的尺度,而神不过是理想的人。尽管神生活在天上,人生活在地上,但本质上人与神并没有这种天壤之别。神的身上所体现的实质上是人自身,对神的赞颂实质上是对人自身的肯定。与此紧密相联的就是那种神圣的裸裎观念,并因此而导致了更为直接的优异条件就是青年人的赤裸身体锻炼与竞技,这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为艺术家提供了全民的模特儿。

    其次,那时的人们在浴场上、在练习场上、在敬神的舞蹈中、在公众的竞技中,经常看到裸体和裸体的动作。他们所注重而特别喜爱的,是表现力量、健康和活泼的形态和姿势。他们竭力要使肉体长成这一类形态,培养这一类姿势。几百年之间,雕塑家们就是这样的修正、改善、发展肉体美的观念。事实上,我们今日对于理想人体的观念就是始于他们的。在哥特式艺术终结的时期,比萨的尼古拉与近代最早的一批雕塑家脱离了教会传统,放弃细长丑陋、瘦骨嶙峋的形体的时候,就以留存下来的或新出土的希腊浮雕为模范。

    再次,体育竞技在古代希腊是与宗教活动联在一起的,所以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具有特殊的意义,而在古希腊人的心目中更具有一种神圣的色彩。因而,奥林匹克运动会所包含的实际内容,已远非“运动会”这个概念所能容纳。实质上,它已经成为一个蕴含深广的文化现象、民族凝聚的轴心和整个希腊民族精神的象征。甚至有些外邦人把奥林匹亚圣地认作是希腊的首都。每两届奥运会之间的四年称做一个“奥林匹德”,它被古人用作纪年的一个计算单位;公元前776年历史上举行第一次奥运会的年份,被后人用作希腊纪年的开始。随着古典盛期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尤其是赤裸身体锻炼和比赛风气的形成,人们对人体的外在形式美的探讨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从理论上作出了规范。着名雕刻大师波利克里托斯就在这方面作出了贡献,他所创作的赤裸身体运动员的形象已经成为当时的典范。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他把观察与表现模特儿以及他的整个艺术理想做了一个总结,在理论研究上很有建树,后人把他这套完整的规律称之为“法式”。波利克里托斯的“法式”对后世的雕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在一定的时期内成了人物造型的金科玉律。之后也有人对其进行了突破,但这些都说明希腊古典后期人们对人自身的美的认识与把握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古希腊的艺术家们创作了难以数计的形象,并一次又一次地对人体美作出理论上的总结与规范,使繁荣的希腊艺术在世界历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一页。人生来就是爱美的,而古希腊的人们则是将对美的追求更强烈的表现出来,努力的追求完美,这也正是我所向往的。

第12篇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美术作品之中,线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绘画语言之一,是视觉艺术中重要的一种构成方式。线在艺术家表现艺术形象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的。由于中国和欧美也可以说东方文化与西方在文化上、思维方式上还有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上、语言上等有不同点,在艺术创作中也有一定的差异。但是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的艺术创作中,线都是十分重要的绘画语言,因为线具有其他形态要素无法取代的艺术美感。

线是美术创作中最基本的造型手段。用线来表现绘画艺术最早可以追述到岩画时期。岩画是我们理解早期人类历史的主要依据,它是世界上最为普遍的延续时间最长的一种画种几乎遍布整个世界。我国的岩画也非常普遍并具有悠久的历史,原始社会晚期线条被象形文字所应用,到殷商时期线条被应用到甲骨文和青铜器上。而中国文字又是从中发展出来的,可见线条对于中国文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线条也具有伟大的艺术魅力。

任何国家和地区的艺术文化不可能独立的产生和发展,西方古典绘画中虽然讲究块面、光线,但是没有线的存在画面就会模糊一片。中西方对于如何用线,会有一些差异,同时也会存在相同点,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对线条的重视程度都是一样的。

一、线条在岩画中被使用

线条是一种概括力很强的一种造型因素,早期人类绘制岩画更多的是应用一种朴直的线条来达到一种最为质朴的情感。首先,岩画对于我们了解早期人类的社会状态有着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其次,岩画中那些古朴纯粹的造型语言――线条,对于我们现在的美术学院的学生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在原始社会形态出现的这种绘画里学习到很多东西。岩画在欧洲的起源可以追述到三万年前,其中以法国的拉斯科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岩洞最为著名,我国的岩画的历史也是十分悠久并且分布的也是很广泛的。“拉斯科洞穴发现于1940年。原始画家用黑线描绘出野牛、野马、驯鹿等动物,可见线条在原始绘画中的作用”①。出自原始画家之手的线条粗壮简练、气势磅礴具有律动感,坚决肯定,散发着早期人类社会原始的野性。对于形象的概括更加生动,体现出原始人类社会对于生命对于自然的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热情与崇拜。艺术是不会说话的哑巴,艺术必须用别的方式说话,原始人类我们的祖先就找到了用线条这种绘画语言来表达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这更加说明了线条在原始美术中的重要地位

二、 中国彩陶中线被使用

“彩陶在世界各个国家都有发现,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艺术品。中国彩陶的大约是在7000多年到4000多年前的时期。”②彩陶上的纹样也是对我国绘画起着深远影响的因素之一,它的出现也意味着我们的祖先有着一定的意识转变,对于美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说到中国的彩陶不得不提的是仰韶文化中的彩陶,也就是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还有马家窑文化中的彩陶马家窑类型、马厂类型和半山类型。前者是我国河南省仰韶村首先发现的,所以学者们称之为仰韶文化。后者是在青海大通县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发现的故此得名。二者是中国彩陶文化的经典,在美学角度上来说也是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的,而且两者也是中国彩陶发展中不同阶段的典型代表。其中,仰韶文化中的半坡类型彩陶是在以一种十分朴素简单的黑色线条勾勒出如蛙、人、鱼、植物等具象的纹样,也有一些如三角型、 圆形、直线等抽象的图案。可见在中国彩陶对于线条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了。线条之所以在中国彩陶的纹样中被这么广泛的使用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线条的伟大的艺术魅力。仰韶文化中另一个类型也就是庙底沟类型彩陶,庙底沟文化被称做国画之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一件河南发现的一件彩绘陶缸,陶缸上用充满野性的,阳刚的粗线描绘出了一个石斧和一条被白鹳叼住的一条鱼,又用相对比较阴柔的细线画出了一只白鹳用线十分朴实稚拙,在刻画描绘对象时也显得十分生动,尤其是在白鹳的刻画中更是绝妙地在白鹳的眼睛处用粗线描绘,使得这幅作品更显灵动,其造型也是简练概括体现出原始绘画的稚拙之美。马家窑类型彩陶决大多数不是人物而是抽象的几何图像纹样,用线条来表现水波、旋涡等图案,运用线条来表现华丽的视觉效果。半山类型彩陶用粗犷的线条来表现出几何图案,很像山川河流。马厂类型也是用线描的形式来在陶器上进行绘制图案和纹样的。可见,线描在人类早期绘画作品的应用广泛度上是非常广的,也可以说线条这种造型语言对于彩陶的绘制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三、线条在希腊建筑中被使用

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起源,古代希腊人在文学、艺术、科学上都拥有十分辉煌的成就,同时也对欧洲文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任何国家艺术的发展与形成都与历史环境、社会环境、自然、条件、民族性格特点等分不开,古希腊也不例外。古希腊是城邦国家,像所有城邦国家一样,希腊的奴隶主民主政体为希腊的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发展动力。城邦国家要求公民除了拥有强健的体魄之外,还需要一种完美的心灵,这成为了那个时期的审美标准的一种典范。古希腊的艺术家对于人体也有较早的认识,主要是因为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运动员的裸体竞技使艺术家们有机会研究健美的人体。

古希腊美术史主要分为四个阶段,首先是荷马时期,然后是古风时期,其次是古典时期,再次是希腊化时期。

荷马时期是根据荷马史诗的作者荷马来命名的,是氏族社会的末期,同时也是神话形成的开始,是造型艺术的萌芽时期。古风时期是造型艺术的发展和形成时期,建筑上发展和形成希腊典型的建筑形式围柱式。古典时期是希腊艺术的繁荣时期,艺术上取得了伟大的成绩,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希腊化时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征服了希腊各城邦,建立了亚力山大帝国,随着帝国疆域不断扩大使得希腊艺术文化向东方传播,与东方艺术文化交融。这一时期希腊艺术走向了更为广阔的世界,其艺术技巧上更加纯熟,题材上更为广泛。同时希腊艺术家们对于如何用线也随着各个时期逐渐趋向成熟,具体表现在建筑和其他造型艺术等。

希腊造型艺术中对后世最具有影响的要数建筑和雕塑艺术,这里我来浅谈一下建筑艺术中线条的应用以及它的深远意义。希腊建筑的特色在于围柱式,围柱式就是建筑周围用柱子环绕,其最重要的就是柱式,这种柱式的雕刻充分说明了古希腊艺术家们对于线条审美功用的理解已经到达了一定的高度。古希腊柱式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它们是多利亚式、伊奥尼亚式和科林斯式。它们不单单是希腊建筑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整个世界艺术发展史上十分重要的一笔。

多利亚式,该柱式没有柱基,柱身挺直粗壮,显示出了一种男性化的阳刚之美,从中可以发现古希腊艺术家们运用粗线条把男性阳刚的、健硕的、刚劲雄壮之美体现的淋漓尽致。多利亚式柱式的柱身刻有垂直的粗线更加显得该柱式的挺拔,这样看来古希腊艺术家们对于如何用线条的审美功用来表达某种审美趋向有着十分深刻的理解,并且通过在建筑中运用线条来体现一种对人本身的赞美。

伊奥尼亚式是一种女性化的象征,古希腊艺术家们用一种苗条的,纤细的线条语言来赞美女性婀娜的妩媚的生命状态。伊奥尼亚式柱式的外在形体修长端丽,柱头有着潇洒飘逸的卷涡,就好像是女性头发,柱身上的凹槽就如同少女身上的裙褶,这曲线和直线的搭配实在是绝妙,运用直线把曲线的袅娜、飘逸表现得如此深刻,显示出了古希腊艺术家把握线条的能力到达了一定的高度。

科林斯式是从伊奥尼亚式之中演变发展出来的,其柱头更为华丽,用线更加和美,柱头型如花篮,四周装饰着锯齿状叶片。科林斯式是与伊奥尼亚式复合柱式。

古希腊的建筑艺术,是欧洲建筑艺术的源泉与宝库,古希腊的建筑艺术中对于线条的运用也是十分成熟的。

四、线条在中国古典绘画的应用

线条在中国古典绘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这样说,没有线条也就没有中国古典绘画,因为在国画中线条也就是白描是国画的造型基础,就像今天我们学习西洋画中学院派素描的地位一样不可动摇。中国古典绘画艺术是线的艺术,使线条来具有一种生命力的,这种生命力既是国画的精髓所在。

中国绘画选择了笔墨语言,而笔墨语言又规定了用线的方式,那么就会有一定的原因。其原因在于线条虽然不能如实地表现丰富的色彩和明暗变化,却可以表现这些变幻不定的表象背后所隐藏的实质性的东西――骨,这就是中国画中线条最主要的特征。自古以来,中国画对于线条就有十分精到见解,比如说工笔画中对于衣纹的处理并不是信手拈来,随意而为之的,而必须按照人体的结构,身体的比例来进行一种对线条的组织,组织过后的线条会更加优美,更加生动。

线条固然是一种绘画的表现形式,但线条在不同画家的手中就会变的具有人性化的意趣。比如说古代画家中最享盛名的民间画工的“祖师” 吴道子,他被奉为“画圣”,产生吴道子的时代正是封建社会的盛期。唐太宗、武则天以来唐代社会日益向上发展,是一个充满自信具有激情的时代,绘画及雕塑艺术本身也已发展到成熟的阶段,无论写实技法及吸取生活形象等方面都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由此可见,盛唐时代是具备了出现伟大的艺术家的条件,吴道子便是这时期涌现的众多的杰出艺术家之一,而成为这一历史时代在艺术方面的伟大的代表者。人们称吴氏的线条为“吴带当风”,他画中的人物,衣袖飘动,生动异常,体现了高度的“运动感”和“节奏感”,充分发挥了线描艺术的效果。

中国画对于线条的重视程度是非常高的,传统线描技法十八描就记载了十八种如何使线描生动的技法,这更加说明了我国传统古典绘画中线条的重要地位。

五、线条在西方绘画中的应用

线条决不是中国画的专利。东方绘画中的线条具有装饰性韵律性,西方绘画中具有很强理性特征。

线条在西方美术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在希腊的瓶画还是在荷尔拜因、安格尔的作品中,线条都是其重要的绘画语言。

希腊瓶画:希腊瓶画是希腊古风时期的重要艺术成就,它是把主体人物涂成黑色,背景为陶土的本色,使形象的轮廓突出,就像我们平时看的剪影一样,细部再用线条勾勒出来。瓶画大多数表现的是具有情节的神话故事和日常生活,运用线条十分流畅秀丽,表现出人物戏剧性的动人场面和十分细腻的心理情感世界。

荷尔拜因:荷尔拜因是用线的大师,也是我十分崇拜的伟大艺术家之一,其作品用线灵动绝妙,线条的虚实排列十分考究,虽然在美术史中其名望在与他属于同时期的丢勒之下,但其用线之考究,我个人觉得在丢勒之上。其实不仅在绘画上而且在一些理论书籍上也有专题论述,比如说抽象艺术的开山鼻祖康定斯基就著有理论书《康定斯基论点线面》。达芬奇也在其著作《论绘画》中有过要认清轮廓的来龙去脉,讲究线条的完美与曲折,清晰与模糊,粗与细的说法。

六、中西方绘画用线的异同

东西方绘画的线在形式美感上各不相同,东方绘画中的线注重表现情感,具有韵律感和装饰味;西方绘画中的线具有较强的理性特征,不可以把这两者进行对立的比较,可以说用线造型在东西方美术作品中是相互贯通的,同样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华丽的艺术美感,只是由于欣赏习惯,绘画造型的传统观念的差异以及社会环境、历史环境和不同的民族特点,形成了不同的表现方法和民族风格。从具体的作品来分析,东西方绘画线的表现特点又往往交织在一起,如20世纪初法国的马蒂斯的作品就证明了这一点。他的作品既有西方绘画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东方艺术的特点,给人一种新的美感享受。在我国,随着中西文化的不断融合,中国传统美术有新的发展和变化,特别是近十几年来,这一点更加突出。对中外美术作品的优良传统,都应认真研究继承,不仅要了解我国传统艺术,还需了解西方我们美术。“西为中用”。

注释:

①《外国美术简史》第13页.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

术史教研室著高等教育出版社,修定版

②李凇著.《中国美术断代史》第11页.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年版

参考文献:

[1][中]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著.《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