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业产业的特点

农业产业的特点

时间:2023-07-11 17:36: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产业的特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业产业的特点

第1篇

关键词:有机农业产业;发展现状;有机农业基地

中图分类号: F3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2052

1 有机农业产业概念综述

1.1 有机农业基本概念

有机农业是指在种植过程中只添加天然肥料,完全或基本不用化学工业肥料、农药、及其他化学制剂来促进作物生长,只采用有机肥以供作物生长的种植业,或采用天然饲料满足畜禽营养需求的养殖业。

1.1.1 一般定义

有机农业具有其特定的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生物科技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照作物自然生长原理,使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循环系统达到平衡,采用先进农业科学技术以使农业生产体系保持平稳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1.1.2 新增定义

近几年,农民已经认识到有机农业的重要性,但是现在的有机农业的生产模式是使用传统的原生态生产方法,包括做规划、记录、更新设备和技术支持,这都需要大量投资。虽然有机农业目前规模较小,但受到国家政策及各方面的支持,美国有机农业农民的增长率可达到13%,而现在全美国从事有机农业的农民已超过13000人。

1.2 有机农业产业特点

1.2.1 食品安全无污染、口味好,保证身体健康,减少疾病发生

现代农业主要靠化学农药来提高农作物产量,会破坏农产品的原有营养,残留的农药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发展。现今人类疾病发生率越来越高,尤其是各种各样的癌症,这都与农药残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有些地方出现“买菜慌”的现象。有机农业基本不使用工业化学添加剂,避免产生化学残留,全部采用原生态有机肥料进行施肥,所产出的农产品食用非常有保证,有利于保障身体健康。

1.2.2 较少环境污染,恢复生态平衡

虽然化肥可以提高农产品产量,但是其作用率却很低,一般氮肥的利用率只有30%,其中一小部分残留在农作物上,被人类食用,剩余大量残留物通过各种途径流入生态循环系统中,对环境及生物造成污染。如果化氮、磷物质流入江湖中还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影响水域原本的生态环境。农药在杀菌除害的过程中,使用次数越多,害虫抗药性越强。有机农业则不采用化肥、农药,从根源上减少污染,有利于生态平衡发展。

1.2.3 增加农产品出口量,提高出口农产品提质,增加竞争力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关税对出口的农产品的作用很小,但却在农产品的生产方面严加把控,无论是生产条件、种植方式和产品质量都严加监管,只有能够保证质量的产品才能通过审核。因此,有机农业的大力发展可以大大提高我国农产品与其他国际有机农产品的竞争力,促进出口贸易。

1.2.4 增加劳动力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和激发生产动力

有机农业产业是一种环保产业,是项利国利民的大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也需要投入大量的知识以及技术支持,着重解决未施加农药所产生的病虫害等问题。有机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普遍较普通食品高,一般会高20%~40%,甚至有些要高出一倍以上的价钱。因此,发展有机农业产业成为增加我国劳动力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激发农民生产士气,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1.3 国内外有机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1.3.1 国外现状

世界各国家都很重视发展有机农业,据调查显示,全球现有约140个国家开始或已经开始发展有机农业,全球共有超过253万hm2的有机农业产业基地,全球最大的农业耕作基地在大洋洲,共约87万hm2,其中99%分布在澳大利亚;在欧盟,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等国约有5万hm2有机耕作面积;拉丁美洲国家有机耕作面积已达到50万hm2,亚洲有机农业产业发展速度快,目前从事有机耕作面积约为47万hm2,北美洲从事有机农业耕作面积约为33万hm2,非洲南部国家有机农业发展较快,从事有机耕作面积约为31万hm2,澳大利亚、阿根廷和美国是全球有机农业种植面积占全球有机农业耕种面积的2/3,是位于全球前3位的国家。

1.3.2 国内现状

关于国内有机农业产业的发展近况有数据显示,总体上,我国有机农业与其他国家相比大面积种植较晚,但扩张势头很快。从市场分布图来看,国外市场占很大一部分,国内市场占比很小。从我国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分布图来看,有80%分布在东北部分,如沿海地区和东三省地区,而近几年西部地区着重发展有机农业,受到国家政策支持,发展十分快速。产业结构方面,有机农产品有几类,约400多个品种,主要为蔬菜类、水果类、豆类、水产和野生采集产品。目前我国有机农产品主要为原生态产品,经过加工而成的产品较少,以植物类果蔬等农产品居多。

1.4 国内有机农业产业发展环境

1.4.1 政策环境

我国有机农业行业归国家农业部管理。国家农业部对有机农业产业的管理进行了以下规定:

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有机产业的生产行为,引导正规企业正规生产和销售;

制定相关有机农业产业的国家级标准;

采取相应措施,鼓励企业创新科技,使行业迅猛发展。

1.4.2 经济环境

有机农业的消费现状是个动态平衡的概念,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消费模式发生变化,人们消费习惯更加健康化、享受化,消费方式不再一味的铺张浪费,消费领域更加多样化,消费结构将会更加均衡,消费水平将呈现一个全新的发展趋势。在当今社会,由于居民消费能力的增加,在食品的消费也在增加。饮食结构更加健康均衡,对有机食品的消费也在随之增加,从而使有机农业产业更加快速发展。

1.4.3 社会环境

近年来国内农产品质量堪忧,调查显示,中国的农药施用量和生产量居世界首位,为了生产方便、产品品相,农药的使用量一直没有下降趋势;中国一般农产品生产基地对化肥的使用也是情有独钟。近年来,国内经常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国民对食品安全保障系统非常堪忧。在这种社会条件下,具有安全、有机、健康概念的有机农产品进入消费者视线,受到有实力的消费群体的重视和青睐。

2 有机农业产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有机农业产业存在的问题是:有机农业产业科研技术跟不上,相应服务体系有待提高。有机农业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完整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体系。普通农业到有机农业的转换是质变,技术是首要关键;有机农业产业的开发,需要政府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及后备力量支持,但国内相关技术服务组织却非常稀少。

政府在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有待提高。缺乏有机农业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各地对开发有机产品还缺乏明确的政府扶持政策。

成本与价格较高。有机农业生产的生产成本是普通农业的好几倍,高投入高价格,有机产品价格是普通的1倍以上,甚至是4~5倍;有机食品的市场需求较小,价格偏高,一部分企业的投机行为使我国有机产品的消费市场发展缓慢。

有机农业标准欠缺。我国有机农产品标准建设严重滞后,尚未与国际接轨,现阶段达标率不高。对有机农产品的检测标准不能统一,国内目前有20多家从事有机产品生产合格标准的认证机构,彼此的执行标准有很大的差异性,导致在这家认证的产品到另一家并不适用。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发展对策是:有机农业的发展是非常有益于广大民众的,一定要严加规范有机农业产业的各项标准,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有机农业产业的开发和发展是一个缓慢发展且有利于环境的一个进程,也是一个公益性产业,需要国家各级政府的配合,制定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未来规划,并制定相应的政府制度和政策。政府有责任在有机农业知识普及、劳动力培训、认证与科研创新等有利于有机农业产业发展的环节上给予相应的支持,从而提高有机农业产业的生存竞争能力。

加快创建有机农业基地,促进有机农业产业的发展。国外发达国家的有机农业产业,从产生发展有机农业的提议,到进行试验到形成规范到快速发展经过了漫长的时间,是出于环境保护和身体健康的考虑。我国有机农业产业的发展则是出于市场调控和进出口贸易,因此,我国有机农业产业的发展之路应理论结合实际,步步深入进行研究。

处理好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联系,加深彼此的信任程度。有机产品的核心理念是诚信,由于国内有机食品产业尚处于刚开发的状态,需要在建立初期就加强监管机制,以树立我国有机农业产业生产、销售的诚信机制。针对消费者进行针对的宣传活动,建立有机产品消费者协会,不定期邀请个别消费者参观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参与农产品生产过程,让消费者切身实地感受到有机农产品的健康、环保,建立客户忠诚度,提高消费欲望。

3 结语

通过以上对国内外有机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的分析和总结,可以看到有机农业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创新有机农业的核心技术,更新相关设备,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对加快中国有机农业产业进程有着重要作用。有机农业产业现在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随着种植科技水平的提高,很多问题会随之出现,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有机农业产业将得到更加迅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戚建强,李红.有机农业在中国[J].蔬菜,2009(09).

第2篇

关键词:农业;产业发展;农民收入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122

我农业在近40a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发生着改变,并不断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以便能够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农业主流的发展趋势是产业化发展,在这种发展模式当中,在确保农民收入的同时,还能够为其提供更多的经济来源,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此外,农业产业发展还会在农业生产中利用更多科学技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与质量,使我国农业逐渐向农业现代化方向发展。下面笔者就对农业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和影响进行阐述。

1 农业产业发展的简介

农业产业发展主要是以市场为其发展导向,以经济效益为其发展中心,优化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要素,并建立规模化、企业化、区域化等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形式,从而促进农业的发展[1]。农业产业化从本质上来讲是对传统的农业的改革,不仅是在技术上进行改造,还对其传统的农业产生模式进行了革新,使我国农业逐渐迈向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农业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与传统农业相比较还存在很多特点,如专业化、社会化、集约化等。这些农业产业的发展特点是当今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特点,也是其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2 农业产业发展对农民收入所产生的影响

2.1 农业产业发展中各环节对农民收入所产生的影响

在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将会涉及到农业的生产、销售等环节。在生产环节,各地区农民应当综合考虑自身的特点,并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其生产的主要目的进行农业生产与农作物的种植,以免出现重复种植的现象而影响到产业发展的多样化。此外,还可以利用先进的现代化技术确保所种植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具有较高的质量[2]。例如青稞的种植与生产,应当在该地区建立组织机构,鼓励农民能够参与到日常的生产种植当中,并邀请相关的技术人员对其种植技术进行培训与指导,从而为其提供良好的生产条件。在销售环节,应当培养农民的市场意识,利用媒体进行农产品的宣传工作,以便吸引收购企业的注意,使企业能够来到生产基地进行农产品的收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该地农民的收入。

2.2 农业产业发展中企业对农民收入所产生的影响

企业在农产品的加工、销售等环节都会产生重要的作用,对于增加农民收入也具有积极意义。企业规模的大小与为农民所增加的收入两者之间具有正比例关系,也就是说企业的规模越大,农民的收入也就越多。一般情况,农民的获利方式主要是在生产与销售2个环节获利,而企业则是在加工等环节获得利润[3]。企业是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力量,通过企业的不断发展与壮大,能够不断增加农民所获得的利润,提高农民的收入。与此同时,企业还能够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充分利用农民剩余劳动力为农民增收。

2.3 农业产业的特色发展对农民收入所产生的影响

特色的农业产业结构能够对增加农业收入具有积极作用。在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时,应当形成以农业为主,牧业为辅的发展模式,并建设相应的农业生产设施,例如节水灌溉设备等。通过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避免在雨季时发生洪涝灾害,从而保障农业的顺利的生产。与此同时,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还应当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与产量,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

3 结语

我国政府开始不断对农业进行改革,形成符合现代化农业的产业结构,使我国农业逐渐从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向现代化农业进行转变。农业模式和产业结构的变化都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目标,我国各地农业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对当地农业进行改革,并结合当地农业的特点形成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当地的优势,以此增加农民的收入。希望通过本文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所进行地分析,使其能够为增加我国农民收入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郭建.农业产业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来自河北省的证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4):28-31,34.

第3篇

内容摘要:农业产业集群已成为我国调整区域布局、发展特色农业和提高农业资源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在我国许多地区,农业产业集群已获得初步发展,为了促进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的升级,构建农业产业集群物流支撑体系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在分析农业产业集群系统及其物流支撑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农业产业集群物流支撑体系发展对策。

关键词:农业产业集群 物流支撑体系 对策

现代物流是将运输、仓储、装卸、包装、流通加工与信息系统等功能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物流产业链,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农业产业集群是在农业区域分工的基础上,在一定区域内围绕该地区具有资源优势的农产品,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特色化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综合产业区。农业产业集群存在大量实体流动,其物流系统的服务效率和物流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集群企业的效率和成本及市场辐射范围的大小,如果没有物流系统的有效支撑,由专业分工带来的农业产业集群的高生产率也将会受很大的影响。因此,建立完善的现代物流支撑体系,对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基础性支持作用。

农业产业集群的系统构成

农业产业集群是一个复合型产业体系,在产业区内形成了生产资料供应群、生产或加工企业群、农户群、销售企业群、物流企业群以及其它服务供应企业群等结成的有机网络体系(郑风田,程郁,2005)。我国许多学者对产业集群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作了探讨。伍瑾等(2005)分析认为产业集群就是一条或多条供应链在一定地理区域里的局部集中。杨瑾、尤建新、蔡依平(2006)认为产业集群的外部经济、合作效率以及技术创新能力很大程度是以潜在的形式存在,需要通过一定的组织方式将其激发、转化并使其价值在市场上得以体现,要实现这一目的离不开供应链系统在集群中的整合。黎继子等(2006)是基于供应链与产业集群耦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集群式供应链的概念。认为集群式供应链管理是结合产业集群中聚集了同一产业众多上下游相关企业的特点,构建不同于大企业,同时适用于集群中小企业发展特点的供应链管理方法。刘善庆等(2007)认为集群供应链大致包括农产品供应链、研发供应链、服务供应链,是一个基于产品的产业供应链。因此本文认为,农业产业集群的有机网络体系的核心是基于需求导向的供应链关系。

农业产业集群系统构成复杂,主体较多,大致有核心系统及辅助系统两大部分构成。农业产业集群的核心系统是集群价值创造的源泉。农业产业集群内集中存在一群农业产业相互关联的产业,每个企业有其上下游企业,这些企业都有着各自的农产品供应链,并位于其中某个单链条的联结中。各个单链式农产品供应链内部上下游企业不仅相互合作,而且不同单链条的企业间存在跨链条的协调。此外在各个单链条之外还存在着大量游离状态的专业化配套中小企业来补充和配合农产品供应链系统生产经营,从而构成纵横交叉的农产品供应链网络。农业产业集群的辅助系统主要由政府机构、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大学及科研机构等辅助服务部门与硬件设施、人文及外部市场环境等因素共同构成。辅助系统源于产业集群的产生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公共辅助支撑作用,并保证集群主导产业的优势和正常运作。

农业产业集群物流支撑体系

根据农业产业集群的系统构成以及物流产业在集群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农业产业集群物流支撑体系可分为两种:一是基于农业产业集群核心系统的物流支撑体系;二是基于农业产业集群辅助系统的物流支撑体系。

基于农业产业集群核心系统的物流支撑体系,是指在农业产业集群中主导农业产业的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所组成的农产品供应链与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共同组成农业产业集群的核心系统。这主要源于农业产业集群的产生与发展是主要围绕单一核心企业或多个核心企业在空间位置上发生的叠合,随着农业产业集群的升级和跃迁,农业产业集群内部分工的细化,农业产业集群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与农业产业集群企业耦合,有机嵌入到农业产业集群企业产品供应链中,共同构成农业产业集群核心系统。

基于产业农业产业集群内辅助系统的物流支撑体系,是指农业产业集群内的物流支撑体系主要居于集群内的辅助系统中,为农业产业集群主导农业产业的核心系统提供物流活动所需的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信息支撑平台。

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与农业产业集群之间存在联动关系

第一,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利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首先,农业产业集群是相关上下游企业的聚集,分工发达和地域的临近性使得集群企业摒弃了“大而全”、“小而全”的发展模式,转向弹性精专的专业化方向发展,随着基于核心能力的专业化分工的深入发展,农产品物流外包成为一个发展趋势,这为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提供了农产品物流市场需求。其次,随着农产品市场空间的扩大,以资源要素为基础的生产成本在农产品总成本构成中开始下降,而包装、仓储、保鲜、运输以及营销成本上升。农业产业集群中聚集着大量的经营主体,各经营主体对公共设施的共享、批量运输以及产品或生产资料等的批量购买形成对包装、仓储、保鲜、运输以及其他产业服务的大规模需求,从而使得这些服务的提供者能够获得规模经济,大大节约了包括第三方物流服务在内的各种产业服务的成本。第二,农业产业集群内物流体系的建设,为农业产业集群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流服务平台。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有机嵌入到农业产业集群供应链的上下游各环节中,形成农业产业集群内不同环节企业相互耦合,为农业产业集群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甚至可以直接参与企业的业务流程过程,以大幅度提高农业产业集群企业的运作效率,使农业产业集群企业优化了整个运营流程,达到增加盈利、提高企业绩效和增强企业供应链竞争力的目的。

农业产业集群物流体系发展对策

(一)发挥政府的引导职能

在我国各地大力发展农业产业集群的过程中,政府应增强现代物流意识,把“交通对经济发展的约束”的思路及时调整到“物流约束”的思路上来,把发展现代物流作为农产品流通产业结构的中心环节。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政府指导扶持、宏观调控,农业产业集群规划等方面应对现代物流业进行大力的扶持与引导,从而带动本地农业产业的发展。

(二)因地制宜发展各种类型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第一,发展农产品物流园区。农产品物流园区是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中重要的物流节点,是物流企业、物流设施、物流活动高度集中的场所,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综合服务能力。众多的物流企业集中于物流园区,可以共享相关的物流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发挥专业化、规模化的功能,有利于物流服务的整体优势和互补优势。农产品物流园区的建设要求比较高,要求政府在大力发展农业产业集群的同时,要做好农产品物流园区的规划,还要求以农业产业集群大规模的物流市场需求为基础,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的结合,完善的仓储设施,完善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发展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是农产品交易的场所,一般在交通便利、靠近产业基地或城镇设址。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内聚集着农产品生产者或代表生产者利益的农产品合作组织、农产品批发商、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农产品经销商、农产品零售商等农产品交易主体,它们主要完成商流活动。同时还有运输商、海关、银行、检验单位、保险公司等,它们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一起从事物流活动以及物流相关活动。一个完善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同时是一个公共物流平台,具有相应的物流基础设施,还具有物流产业链(运输、仓储企业、包装、流通加工、装卸、搬运、信息处理)以及物流相关企业(海关、银行、税收、商检、检疫、检验部门)的聚集,是各种物流功能的汇集场所,从而成为农产业集群供应链物流体系的重要物流据点。为此,政府在发展农业产业集群的过程中,应规划好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建设。

(三)树立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理念

一方面,推进区域农业主导产业和重点农业企业物流业务外包,将农产品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加工、配送等农产品物流业务有效分离,为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创造物流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促使传统物流企业由单一化功能向综合化功能转变,提高物流增值服务能力。增值服务是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物流企业不仅通过物流服务获得自身收益,还必须通过增值服务获得自身的竞争优势。要求农业产业集群内经营主体改变物流运营模式,建立农业产业集群企业和农产品物流企业之间战略联盟关系,从而形成相互促进、共生共荣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郑风田,程郁.从农业产业化到农业产业区―竞争型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J].管理世界,2005(7)

第4篇

论文摘要: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必须建立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上,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须依托于农村城镇化建设,二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通过对当前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只有建立农村产业结构新格局,才能加快农村人口转移,缓解农业人口压力,增加农民收入,更好地发展农村经济,进而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一、农村城镇化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农村城镇化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举措,而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是城镇产业的发展。城镇产业充分发展要依托于合理的产业结构,只有建立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才能加快农村城镇化,才能更好地发展农村经济。农村城镇化一方面可以加速农业和农村人口向非农业转移,缓解农业人口压力;另一方面农村城镇化可以提高非农产业比重,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以加速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农村城镇化的推进,为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了条件,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则又加速了农村城镇化发展。

首先,农村城镇化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城镇化能引导农业结构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升级、转化,促进农业良性发展。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可以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有效吸纳农村劳动力,减少农业内部就业压力,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拉动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城镇化可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结构向一体化、专业化、科技化、生态化方向发展;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农民固守农业的传统格局,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加快农村城镇化,可以创造二、三产业发展的外部经济环境,农村城镇化有利于扩大农村工业规模、优化县域工业资源、提高工业质量并促进城乡二、三产业的发展壮大,从而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资源的集约使用和环境的集中治理,也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生活服务和更多的公共产品(如教育、医疗、给排水系统、配送电系统等1,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城镇化建设和农村产业协调发展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选择。

其次,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基础和核心内容。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水平的提高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基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能够促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进而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农业产业化是农产品生产、加_丁和销售的有机结合,构造形成一个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为一体的经营方式,推动了生产专业化改造和服务社会化改造,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集聚和集中吸引了农村服务业的发展,可进一步推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城乡之间经济交流,可以使部分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从事非农产业生产,可以为农村城镇化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优化农村产业结构,选择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发挥主导产业的龙头带动和辐射作用,发挥规模经济,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农村经济整体的发展,有利于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城镇化建设要依靠科技和人才,注重产业升级和功能升级,有利于提高小镇建设的层次和品位,增强小城镇在区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二、农村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统筹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出现结构性不协调

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全面振兴的主要途径,其发展对农业经济的增长和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从具体的分析来看,两者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一是作为农村第二产业主体的乡镇、民营企业的发展虽然近年来发展很快,但乡镇、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与城市传统工业具有很大同构性的特点,致使乡镇、民营企业出现与城市工业争原料、争市场、争资金投入的局面;二是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滞后于乡镇工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占农村经济中的比重偏低,第三产业别是属于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一些主要的行业和部门如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信息服务体系等许多生产行业还是空白;三是从农村非农产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来看,据统计,农村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中的乡镇工业相比,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更有优势。

2002—2005年,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了33%,但其劳动力所占的比重在同期仅提高了41.3%,而农村第三产业在同期其产值只提高31.1%,但其就业比重则提高了60%。农村工业发展与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结构性不协调,从而阻碍了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的提高。因此,今后在制定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战略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应注意到通过调整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结构,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二)农村城镇化发展层次低

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大量的农业人口从单纯的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但由于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滞后,影响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速度,也影响了农业规模经营的进一步提升,阻碍了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由于农民收入低,生产力水平低下使农村产业结构难以升级,因此,桎梏了农业劳动方式的革新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束缚了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影响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同时形成了城乡消费断层,妨碍了国内需求的有序发展和升级。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是小城镇发展的一项基本的也是重要的内容,直接关系Nd,城镇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在农村普遍存在着道路交通、公共卫生、农田水利、水、电、通讯、教育、文化、娱乐等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或不完备,整体环境质量较差,严重降低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阻碍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也妨碍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三、建立农村产业结构新格局,加速城镇化进程

农村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真正推动其顺利进行,必须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建立农村产业结构新格局及其支撑体系。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要跳出就农业发展农业、就农村发展农村的狭隘圈子,拓展农村经济发展渠道,要以农业为基础,统筹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建立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农村产业结构新格局。

(一)加快农业内部结构调整

推进农村城镇化,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就是要在确保农产品总量平衡,供应充足的前提下,通过优化品质、品种、产业和区域结构,实现农产品的优质化、特色化、加工增值和突出产业和产品的优势。面向国际国内市场,发挥区域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同时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大力生产绿色食品,实行产业化经营,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发展多种经营,调整农业产品结构。调整农产品结构,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满足市场对农产品优质化、多样化需求。大力发展适销对路、优质农产品,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逐步由单纯粮食种植和单一小规模的养殖结构转变为粮食、蔬菜、水果、食用菌等的种植和牛、羊、猪等的养殖结构,发展多种经营,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稳定提高种植业水平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林业、畜牧和渔业,扩大农民增收领域。例如,在种植业结构上,逐步实现由“粮食作物一经济作物”二元生产结构向“种植业、养殖业和以农畜、水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包括贮藏、保鲜、包装、运输等)”的三元结构体系转变。有利于加速城镇化进程,有助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 第二,构建特色优势产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构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名、优、稀、特、新品种,下大力气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快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农业产业结构高度化。坚持从实际出发,合理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逐步建立优质、高效的特色产业体系。在农民发展多种经营的基础上,引导农民逐步培育支撑农村经济的特色产业,形成“一村一品”或“一乡一业”的特色产业基地。在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区域的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培育小城镇具有比较优势的经济增长点,使小城镇的发展建设,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其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如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生态环境好,森林覆被率达到42%,全国为16%。如今,黑龙江省“七河源”绿色大米、“古龙贡”绿色小米、“松北王”绿色大豆及虎林、五常的绿色水稻等都已成为全国知名的品牌。黑龙江省通过实施“打绿色牌,走特色稻”的发展战略,促进了绿色食品产业和绿色农业的快速发展。

第三,推进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转移。随着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及农产品商品化率的提高,会促进农村经济中的分工协作,从事非农产业如农产品的精深加丁、储藏运输和销售以及为农村居民提供服务的商业、医疗、教育等其他服务业的人口比重增加,也就意味着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实践证明,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积极发展小城镇不仅促进了农业逐步向丁业、商业和服务业延伸、扩展,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而且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起到了就地吸纳和强化提高的作用,大大有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就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而言,大力发展小城镇,相应地建立城镇基础设施和城镇丁业,可以吸收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缓解农村的就业压力,同时不至于造成劳动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也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路问题的有利途径。

(二)积极发展农村第三产业

目前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主要任务就是要结合小城镇建设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速推进为农村第一、第二产业服务的第三产业;实现小城镇建设和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一方面,小城镇建设为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和结构升级创造条件;另一方面,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小城镇综合功能的提升。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农业劳动力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能有效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实现城乡互动、农协调发展,加快建成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第产业要发展为农村、农业服务的行业,如商业、交通运输业、教育事业和相应的服务业,在农村生产力有相当提高之后,农村第三产业就应朝着更高的层次发展,如旅游业、信息业、金融业和保险业。为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多种社会化服务,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村城镇化。随着农村产业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农村第三产业逐渐成为小城镇化主导产业。

(三)大力发展农村工业

农村T业是农业产业化的先行者。农业产业化不仅仅贯穿于农业的直接生产过程,而且是在延长和加粗农产品加工链条的产业化,是农业链接二、三产业的产业化,农产品经过有机化生产、绿色化加工、物流化营销、放心化消费,实现农产品的最大化的市场价值。农村工业与农业的有机结合并实现了产业化就是为了加速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加速农村人口的聚集,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有很强的吻合性。这就要求农业与二、三产业互动,农村工业先行。通过第二产业向第一产业的延伸,以第二产业催化、拉动第一产业的发展,使农业产品加工增值更多地分享到社会利润;通过第三产业提供的各种服务向第二产业的渗透,以第三产业为主体构建起农产品流通和进人国内外市场的“高速公路”,提高农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也创造农村工业与城镇工业链接的有利条件。

(四)用信息化推进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和城镇化进程

信息化将提高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优化产业结构。从第一产业的发展历程来看,知识、技术、信息在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中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产业的咨询服务有利于农民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捕捉、处理、分析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价格和供求信息,有利于农业拓展国内外销售市场农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农业产业的信息化必然促进农业生产超越以往速度和规模飞跃式发展,极大提高农业知识化、高科技化程度。

第5篇

目前,学术界还未能就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内涵做出统一界定。成新华(2001)、刘成林(2007)、曹利群(2007)、卢盛羽(2007)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做出了不尽相同的解释。但这些解释也有其共同点,即均认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一个与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诸多环节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若干产业(行业)所共同构成的有机经济整体。关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构成,较有影响且多为研究者所采用的是丁力(2001)在考察美国的农业产业体系后所做的概括:即农业食品产业体系、农业纤维产业体系、农业文化产业体系、农业生态产业体系、农业科技产业体系、农业装备产业体系、农业信息产业体系、农业资源产业体系。此外,刘涛(2011)从农业的多功能性角度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归纳为农业生态产业、农业加工产业、农业服务产业、农业创意产业四个方面。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构成具有变动性,对其进行研究,应着重把握两个视角:科技发展与多功能性。对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特征,学界也进行了研究。刘成林(2007)认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具有生产主体组织化、生产手段科技化、产业经营一体化、产业功能多元化、利益分配市场化等5大特点;曹利群(2007)从生产要素、市场、产业组织、相关支持产业等角度进行了阐述;齐荣生(2008)从生产要素、从业人员、生产经营活动、劳动生产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现代农业作为与传统农业相区别的产业形态,必然在生产主体、生产要素、生产手段、生产经营、产业功能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征,即生产主体组织化、要素配置市场化、生产手段科技化、生产经营专业化、产业功能多元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其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尽所能,协作促进。

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中的政府

政府作为公共管理者,在促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形成中承担着两方面的责任:管理与服务。

(一)管理。管理包括宏观层面的农业法律政策的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微观层面的良性干预。

1、建立完善的法律保障。通过制定相关的支持性法律来保护和促进农业发展是许多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在美国,形成了以《农业调整法》为基础的近百部农业方面的专门法律;法国颁布了《农业指导法》、《农业合作社调整法》、《农业现代化法》等众多支持与保护农业、农民利益的法律;日本与其《食品、农业、农村基本法》相配套,制定了200多部农业法律,涉及农业投入、农户权益保护、农技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业保险和灾害救济等众多方面;韩国也有100多个农业法律和与之相配套的政策,如《农业基本法》、《农村振兴法》、《农业现代化促进法》等。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均已建成较为完善的农业法律体系。借鉴这一经验,在构建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也应加强农业立法,如就农产品质量标准、产地环境标准、生产技术规范、农产品质检制度、生产记录可追溯制度、农产品市场准入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

2、提供优惠的政策支持。政府的政策支持主要有信贷、税收、保费等。信贷方面,银行对投资于现代农业产业的贷款应给予降低利率、延长还款期等具体优惠,银行的利息差额由政府财政补贴,政府对银行投入现代农业产业的资金给予债务担保。我国政府亦可借鉴巴西的做法,规定所有商业银行必须有一定比例的铺底资金投向于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扶植上。税收方面,政府应减免对现代农业产业的投资者和从业者的征税;对下一年投入现代农业产业的资金可从当年收入中扣除以减少税赋;还可对现代农业产业产品收入延期纳税。保险方面,保费优惠主要是政府为农民投保提供保费补贴。鉴于现代农业投资大、经营风险大,国外对农民所交保费补贴一般在50%~80%。我国各地方政府也应依据自身的财政状况,对现代农业产业保费给予一定的补贴。

3、编制科学的产业规划。编制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是政府作为宏观调控者的一种体现,规划主要包括主导产业确立、生产基地建设、市场体系建立与完善等方面。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离不开优势主导产业的发展,正是在它的推动下,产业结构调整才能有序展开。在优势主导产业的确立上,政府应因势利导,以当地的资源禀赋为基础,充分发挥劳力、技术、资金等资源要素的比较优势,同时结合本地的产业传统,确定有特色的优势主导产业。生产基地建设是现代农业产业的重要特征。生产基地可以带动农户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提高农产品品质。各地方政府应遵循“结合当地实际,融合成熟技术,突出地域特色,合理布局产能”的原则进行规划。做好市场体系的发展规划是政府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必须履行的职责。市场体系的发展规划包括农产品市场、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产品市场主体的改造和结构优化等。

4、行使有效的政府干预。政府的直接干预主要包括对农产品的价格支持和转移支付。由于价格支持会对农产品的生产和贸易产生扭曲作用,各国逐渐将支持重点转向转移支付。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政府应将获得补贴的条件与产量脱钩,而与保护环境、食品安全等标准相关联。如,对不用或少用农药及使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生产户给予补贴;对转向多年生植物及绿肥等作物的种植户给予补贴;由普通种植转向发展温室种植的农户给予补贴等。

(二)服务。农业是一个社会效益高但经济效益低的产业,特别是现代农业产业,更是强调其发展的社会效益,农业的这一外部性特征决定了政府必须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农村基础设施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前提条件。农村公路、大型水利设施等应由政府完全投资建设;土壤改良、中小型水利设施建设、主要农业机械购置等,政府应承担一定比例的费用,即使由农户承担的费用,政府也应在贷款上给予一定的优惠;对于田间道路、电力、通信等基本设施的建设,政府也应给予一定的支持。

2、发展农业科技、教育与推广体系。农业科技是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核心推动力,政府应担起农业科技、教育与推广工作。由政府牵头,组成由农业院校、涉农科研单位和农技推广站构成的完整的农业科教推广体系;在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中,规定投入农业科技的最低比例;从财政预算中拨付一定的专项费用用于农业推广组织建设和提高人员的业务水平及待遇;政府应鼓励社会兴办农业教育,在土地、资金上给予支持;农业院校开办的各种农民培训班、农业科研机构免费为农民提供的各种技术咨询服务,政府应给予全额补贴;加强科技示范户、示范村建设,激发农户自觉学习、运用科技的动力。

3、提供农业信息服务。农业信息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可或缺的资源。一方面政府是社会中最大的信息拥有者;另一方面信息又是政府服务社会和公众的主要内容。因此,政府应承担起农业信息的搜集、整理、鉴别和的任务,建立农业信息咨询交流平台,及时、准确、免费为农户提供农产品价格、供求、交易的最新信息,主动提供市场行情预测及农业科技情报等。

4、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它架起了农民与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桥梁,成为政府管理与服务农业的有力助手、维护农民自身利益和推进现代农业技术应用的组织力量。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贷款、税收、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予以支持,是许多国家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普遍经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是构建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环节,是政府必须履行的责任。

三、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中的企业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需要实现生产主体组织化、生产经营专业化,这些都需要由农业龙头企业来实现。龙头企业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中扮演着重要的引领者和服务者的角色。

(一)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引领者。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户。在其经营过程中,通过分析和研究市场,可以将相关的市场信息择优传递给农户,使农户能够按市场需求进行产品生产;通过引导农户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建立起“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二)资金、技术、设备的资助者。龙头企业凭借自身较强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以“双赢”的思维方式,秉持互利互惠原则,通过向农户提供资金、技术、设备等方面的配套服务,推动现代农业生产发展。

(三)农产品较高附加值的创造者。龙头企业通过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对农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和系列开发。农产品加工转化的层次越多,对市场的适应性就越强,其附加值也越高,可大大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按照共同利益原则,农户亦可从中得到利润分享,使农户能够有资金投资于需要较高投入的现代农业。企业上述功能的发挥有两个条件。一是龙头企业自身的不断发展壮大。这就需要龙头企业做好自身发展,如通过各种形式吸纳优质的工商金融资本加入;提取专项资金加强技术改造、研发和引进;发现、培养和使用营销人才,建立健全自己的销售网络;实行股份合作制或股份制改造,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等等;二是企业拥有社会责任感,做现代社会中的企业公民。企业不仅仅要营利和守法,还要承担社会责任,懂得服务于利益相关者并与其分享利润,这样企业才能创造更高的社会价值,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中的社会

在经济发展中,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两者都存在缺陷。因此,除政府与企业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还需要社会各方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以弥补市场和政府的不足。

(一)教育科研单位的参与。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离不开对教育科研单位拥有的技术、方法等知识财富的利用。第一,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面对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新需要,应以实用技术培训为着力点,加强应用型农业人才的培养;第二,采取技术承包、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与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解决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开发实用性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第三,利用自身的技术、信息等优势,收集现代农业发展信息,提供相关的生产、管理决策咨询。

(二)非营利社会中介组织的支持。非营利社会中介组织包括各种志愿者组织、基金会、行业协会、非营利的律师事务所等等。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它们提供人才、资金、技术、知识等方面的帮助及政策、法律、税务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但目前,这类组织参与到农业领域的还不多,需要政府出台相关的鼓励政策以及农业产业行业的主动接洽。

第6篇

产业化是一种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形式,一种集约经营的运行机制。对农业产业化的定义,不同的学者不尽相同。余方镇学者在《论我国农业产业化系统构建及运作协调》一文中的阐述比较全面,具有代表性。按照其阐述,农业产业化的内涵为: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行种养加、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是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系统内“非市场安排”与系统外市场机制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方式,实现农业自我积累、自我调节、自立发展的基本经营方式和运转机制。余方镇认为:农业产业化系统是一个包含农产品生产子系统、经济合作组织子系统、农产品加工子系统、市场销售子系统组成的高级复合系统。

如果把农产品生产子系统看成是传统农业系统,农业产业化实际就是打破传统农业生产与其他系统相分割(农工商分离、产供销脱节等)的局面,实现社会分工逐步专业化、社会化、一体化。通过产业化把各个分离的产业链接起来,整合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形成商品化的开放式农业系统,使农业系统具备了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不仅提高了农业综合经济效益,而且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二、新型农业产业化系统的内涵

我们构建的新型农业产业化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共包括七个子系统。其中,硬件系统包括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市场销售和经济组织四个子系统;软件系统包括技术、文化、信息三个子系统。软件系统为硬件系统提供技术创新、文化创意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支持,硬件系统不断向软件系统扩展,与软件系统的联系更加密切。

新型农业产业化系统的“新”主要表现在:

新型农业产业化系统实现了农业和旅游业的相互融合,打破了传统的相隔离的局面。它既体现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新特点,也体现了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方向,农业和旅游业在“三农”问题上找到了结合点。

新型农业产业化系统的独特之处是强调技术创新、文化创意和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在农业发展中的运用。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意贯穿于整个产业链中,进行技术创新并融入文化因素,不断提高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价值,成为现代产业链不断延伸的动力源泉。

新型农业产业化系统集合了农业,旅游业,文化创新、信息服务、技术创新等现代服务业,是一个不断扩展、涉及更大产业链、更为高级的复合型开放系统。随着现代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不断发展,农业产业系统不仅需要传统产业间的整合,而且需要适应经济和产业发展背景,不断扩展、涉及新兴产业,增强其“动态性”。

新型农业产业化系统是一种更加注重“服务型”产业的系统。新型农业产业化系统更倾向于向现代服务业扩展,如旅游业、文化产业、商贸服务、信息服务等等。这种系统适应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大趋势,而且将在以后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呈现很强的竞争优势。

三、新型农业产业化系统的探索――成都“五朵金花”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一)“五朵金花”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所谓“五朵金花”是指成都锦江区在东郊三圣乡建设成的5个农业产业化基地:花乡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东篱菊园、荷塘月色。其中,“花乡农居”以观光、赏花为主题,主要发展小盆花、鲜切花和旅游产业,开发休闲观光农业;“幸福梅林”通过展现以梅文化为主的人文景观,发展旅游观光产业;“江家菜地”以认种的方式,将传统种植业变为体验农耕文化的休闲产业;“东篱菊园”突出的多种类和菊园的大规模,形成了“环境,人文,菊韵,花海”的交融;“荷塘月色”主要种植观赏性荷花,形成大面积的生态荷塘景观和优美田园风光,成为了艺术创作基地。“五朵金花”已经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并被评为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

对于“五朵金花”的模式,主要提法有两种:乡村旅游模式、观光休闲农业模式,这两种提法经常被混用。其实,二者的内涵大致相同,都是以农村和农业为基础,将产业延伸至旅游业,实现了农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因此,从产业化的角度,我们认为“五朵金花”构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是在农业的基础上,高度融合旅游业、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即“农业+旅游业+文化创意业”。

(二)“五朵金花”的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高度融合

“五朵金花”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现代服务业得到重视。锦江区在2007年通过的《成都市锦江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2007―2011)》中,将现代商贸、金融、专业服务、文化创意、旅游、信息服务和总部经济七大领域划定为重点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并将形成“一个核心、两条经济带、三大功能板块、四个产业集聚区”的现代服务业总体发展空间格局。其中,三大功能板块之一的旅游休闲功能板块将以三圣乡为核心区域,不断探索与现代服务业互动发展的模式,积极打造休闲旅游业集聚区。

“五朵金花”探索出了一条以旅带农、农旅互补的新道路。它巧妙地将旅游业与农业进行融合,改变了传统的单家独户、大田种植的农业生产方式,引导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产业化;同时,它还大力发展都市休闲农业,实现了旅游业和农业的完美结合,土地产出效益大幅增加。“五朵金花”将农村旅游与农业观光休闲有机的结合起来,整合了农村旅游资源,提高了旅游总体实力,丰富了农村旅游的内涵,促进了农村休闲观光农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也形成了农业发展新模式。

成都锦江区“五朵金花”将农业与现代服务业特别是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高度融合,体现了上文构建的新型农业产业化系统。按照新型农业产业化系统,农业的发展融入了现代服务业,将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巨大的动力,并将成为农业产业化的一个新的方向。同时,农业产业化系统融入技术、文化、信息服务等子系统的因素,将为农业产业化系统增添新的内容,并为农业产业化系统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第7篇

关键词:“三农”问题;县域经济;社会主义新农村

当前,我国13亿人口中依然有58%生活在农村,农村人口总量较大,人多地少的矛盾依然尖锐。农村仍旧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部位,影响农村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高层次矛盾还未解决,提高农村经济实力依然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主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强、则天下强;农村稳、则社会稳;农民富、则天下富。

一、我国“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

1.农村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农业结构虽然已经较改革开放前有了较大的转变,但是距离现代化农业还有着较远距离。一方面,目前我国农产品供应的品质偏低,优质农产品的推广不足。随着我国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农产品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农产品需求不再限于传统的温饱需要,但是当前的农产品结构主要呈现产量大、质量偏低、加工不足等特点,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供需差异,直接导致了一些农产品季节性的挤压滞销,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此外,当前我国农村的第三产业较为落后,种植业比重偏高,林牧渔业比重偏低,都阻碍了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

2.城乡收入差距过大

目前三农问题主要集中在农民生活水平不高,城乡差异较大,这说明了当前我国农民的权利保障还未完善。按照有关权威机构调查数据得知,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收入为18100元,农村人均收入为6400,城乡人均收入比例为2.82:1(2006年为2.61:1)。另外农村问题主要体现为农村经济发展能力较差,按照国家有关统计数据得知,农村的基尼系数增长速度高于城镇,1981年到2009年农村基尼系数从0.211扩大到0.314,但是城镇从0.17 到 0.311。

3.农业科研难以满足农业生产实际

农业科研的最终目标在于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因此大力利用农业科学知识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前我国的农业发展同样存在着这一问题,具体来说,就是缺乏精品资源。资料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关于农业产业的科技成果在4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的70%,科技支持的不足,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当前我国将农业科研、教育、推广机构独立设置,且分属于不同的系统,各自为政。致使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严重脱节,这从根本上割裂了它们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割裂了科研与农业生产之间的联系,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产业化开发水平很低;二是,我国农业科研的投入长期不足。当前农业产业化基础薄弱,自有资金不足,造成了农业产业的弱势地位。

二、依托县域经济发展,加快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

1.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

解决“三农”问题不能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要用工业化的思维谋划农业,用市场意识、效益意识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发展县域经济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二者相互联系,互相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了,地方经济实力就增强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才有依托,才能有效改变农村经济落后、农民收入低下的局面。

2.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县域经济在产业开发、经济结构调整等问题上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够很好地协调农业和其它各业之间的关系,整合各种社会资源,统一调动,兼顾县、乡、村三个层次、城市和农村两个领域,发展县域经济就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当地政府应当积极加强对农业产业的扶持,建立健全城乡经济统筹的政策体系建设,以政策保证政府资金的高效投入,同时引导社会资金进入。

3.发展县域经济,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合理制定产业规划,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立足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要发展以马铃薯和红萝卜为主,杂粮杂豆为辅的种植业和以肉羊肉牛为主的养殖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改造中低产田。当地政府、农户、社会力量等各方都要树立起合作共赢、共同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观念。推进当地农业从传统的分散式农户独立生产经营向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转变;农业产业化更利于集中培养,打造精品资源,形成品牌价值,增加市场附加值,提升当地农业的整体竞争力。

4.发展县域经济,要加快发展县域工业

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离不开工业化所形成产业的支撑和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对农业和服务业的带动。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发展壮大中小企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采取工商企业帮扶、主导产业带动的措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农村经济机制改革进程的加快,农村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强化,农民产业活动和收入逐渐呈现出多样化发展,企业队伍的迅速壮大。

此外,政府还有必要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根据地区特点,大力培育以商贸、旅游、餐饮住宿、家政服务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同时积极鼓励青壮年劳动力回乡创业,通过发展第三产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从而提高农民收入。

三、结语

解决好“三农”问题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服务“三农”不仅仅是党和政府赋予的神圣职责,也是完成县域经济战略转变、拓展县市市场范围的必然要求。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关键,政府必须正确认识发展县域经济与解决当前“三农”问题之间的关系,积极推进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县域工业,同时加大各种金融服务的引导力度,最终实现的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陆学艺.“三农”新论――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何宏春.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路径:发展县域经济[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2(01).

第8篇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 农村经济 “十二五”发展规划

农业产业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的重要途径,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及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健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妥善应对农业发展环境重大变化的挑战,元阳县农业产业站针对元阳县县情及县委政府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抓住我县全面健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五年规划,进一步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根据我县实际,制定我县农业产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元阳县产业发展现状

元阳县作为边疆民族特困县,近几年通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有关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文件精神,目前元阳县农业产业化已初具规模。

1.元阳县的基本情况

元阳县位于红河南岸,哀牢山北麓,东接金平县,南邻绿春县,西与红河县接壤,北与建水县、个旧市隔河相望,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无一平川,境内最高海拔2939.6米,最低海拔144米,立体气候非常明显,从河谷到高山呈现热带、亚热带、温带三种气候特点,故有“一山分四季,隔岭不同天”之称。全县辖2个镇12个乡,138个村(居)委会,1044个自然村,国土面积2189.88平方千米,全县总人口42.4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4.9%。全县世居哈尼、彝、汉、傣、苗、瑶、壮七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37.6万人,占总人口的88.6%,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是一个集边疆、山区、民族、贫困为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元阳县资源富集,一、具有典型的山区立体气候特点,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99%,比较平缓的地区仅占1%,且生物多样性突出,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适宜种植香蕉、甘蔗、茶叶、草果等多种经济作物,培育农业知名产业潜力很大。二、劳动力优势。全县有乡村从业人员23.4万人,对高山区、干热河谷区、和部分荒山的开发利用有充足的劳动力。三、旅游资源优势。元阳是红河哈尼梯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区,以哈尼梯田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风情浓郁。四、水能资源优势。

全县水电可开发装机容量达50.38万千瓦,目前仅开发11.85万千瓦,开发潜力很大。另外矿产资源也很丰富,目前已发现金、铜、铁、铅、锌、大理石、石膏等20 余种矿产,拥有大型金矿,铅、锌、铜具有良好的勘探利用前景。

2.支柱产业的发展现状

2.1茶叶产业

元阳县有“发展茶叶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海拔在144~2939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6.4℃,相对湿度84.3%,年均降雨量1403毫米,日照时数1770.2小时,年雾期为179.5天。”自于1973年凤庆等地引进云南大叶种种植,现有茶园面积3.5万亩,分布在高山九个乡(镇)海拔在1200-1600米之间,土壤为黄壤土,PH值在5-7.5之间,为酸性土壤,茶叶产品茶多酚含量比较丰富,是为理想的普洱茶生产基地之一,全县有66个初制茶厂,厂房面积达44775.7平方米,各种加工机械1000台(套),从业农户达6146户,24584人,茶农人均种茶收入达300元,元阳现有梯田秀峰、真香茶、云雾茶等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2.2木薯产业

通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县栽植木薯面积 7.2万亩,产量达36万吨,涉及到14个乡镇。现有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1家(元阳县红泰淀粉责任有限公司)。

2.3甘蔗产业

甘蔗生产已成为元阳县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辖区8个乡镇,种植面积4.25万亩,产量达12万吨,产值达3120万元,人均纯收入320元,是一个发展前景较好的支柱产业。

3.传统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3.1柑桔

虽然柑桔目前种植面积不大仅有1567亩,产业从业农户652户,2681人,但人均纯收入1472元。

3.2香蕉

元阳县气候条件适宜香蕉的生产发展,香蕉产量高、全县适宜栽香蕉面积可达35万亩,现有香蕉种植面积13.5万亩,占适宜面积38.5%,香蕉是山区农民一项重要经济来源,但全县还没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香蕉产业格局。

3.3蔬菜(含马铃薯)

2009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4.9万亩,产量达13万吨。我县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适宜于发展反季节蔬菜和特色蔬菜,产品远销成都、重庆等市场。

3.3.1反季节蔬菜 元阳县海拔带分布较广,在海拔1200米以上的中半山区至海拔1800米左右的高山地区因其气候冷凉,尤其适宜发展反季节蔬菜,可满足市场对反季节蔬菜的需求并便于蔬菜产品调配,同时中半山及以下山区也能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发展春提前栽培。

3.3.2大棚蔬菜 我县的蔬菜有利于控温控湿,能起到蔬菜提前上市、调节花期、延长采收期、增进产量等效果,促进农民增收,目前我县重点在乌弯村委会和南沙镇等发展了大棚蔬菜基地。

3.3.3 山野菜 我县的野生蔬菜有70多种,部分野生菜(如:蕨菜、鸡脚菜、水芹菜、山蒜等)已成为人们日常佳肴,但其独特的生理生长特性,还未被人们所认识,人工驯化栽培也未起步,有很好的开发价值。

二、农业产业发展的因素

1.农业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1政策环境改善,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

进入新世纪以来,“三农”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密切关注,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支农政策,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实行了农村税费改革,农民发展农业产业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

1.2劳动力资源丰富,农户生产积极性较大

元阳县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全县有七个少数民族,85%以上的农村人口,全县有劳动力22.1万人(其中外出打工的有3.3万人。因此,我县劳动力资源丰富,对发展农业产业有较好的前景。

1.3区位优势凸显,产业发展条件得天独厚

元阳县是典型的山地地貌,具有多种类型的立体农业气候。特别有利于大力发展茶叶、甘蔗、木薯等支柱产业。苷桔、香蕉、蔬菜(含马铃薯)等传统产业已具有一定的基础。随着二级路面的不断开通,有利于加快农产品的流通和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

2.农业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2.1农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2.1.1一些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水利设施基础较差且年久失修、中低产田面积大、分布广、区内机耕路及田间渠道网络不健全。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差。全县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10%,旱涝保收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5%;

2.1.2设施农业不发达,仍处于起步阶段。滴灌、喷灌、温室、机耕、机收等农业技术装备推广力度较弱,农业机械化水平总体较低。

2.2农业产业化水平还比较低

目前全县龙头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还比较缓慢,农产品加工率、商品率、优质率较低;农业产业化中介组织发育滞后,实力不强,无法有效联结企业和农户;农业产业化利益机制不够完善。农民生产经营上存在不少盲目性。

2.3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植物检疫网点和体系建设不够完善,防治突发性病虫的能力较差;检验检测、农业执法、技术推广手段落后,设备不全,还不能及时全面地为农业生产提供高效服务。

三、总体思路

1.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核心,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大力发展提升“茶叶、甘蔗、木薯”等支柱产业和巩固发展“柑桔、香蕉、蔬菜(含马铃薯)”等传统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特色农业、传统产业;培育和扶强做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健康发展。

2.农业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坚持主导产业优先的原则;坚持多元发展的原则;坚持示范带动的原则;坚持互惠互利的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农业产业发展的总目标

全县重点培育“茶叶、甘蔗、木薯”等支柱产业和“柑桔、香蕉、蔬菜(含马铃薯)等传统产业,通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新农村建设,带动规范化农产品基地和龙头企业发展,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域性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到2015年,全县特色、传统农业产业产值达到3.8亿元,建设特色、传统农产品基地达到68万亩,新增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4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2家,特色农产品加工率达到30%以上,新增农村专合组织达到96个以上;特色、传统农业产业为农民人均增收实现400元以上。

四、元阳县农业产业的建设重点

1.建设高标准农田

加强以平整土地、增厚土层、调整田型、培肥地力为重点的耕地质量建设;以排灌渠系、小型集雨蓄水和提灌设施为重点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以田间耕作道路、干道连接基地路为重点的通道建设。基地设施达到田成方、土成型,田、水、路、配套,灌、排、蓄功能齐全,达到旱涝保收。

2.建设设施农业

建设以塑料大棚、日光温室、滴灌喷灌、棚架、遮阳网覆盖等为重点的设施农业,采用以产品分级、包装、储藏、加工为重点的产后处理措施,提高基地设施保障水平。加大适用新型农机具的推广使用,提高基地耕、播、收机械化水平。

3.建立核心示范园区

集中力量建设县域优势特色产业核心示范园区,要将核心示范园区打造成为“一个产值上万元的企业、一个新农村建设的展示窗口、一个生态旅游观光景点”。同时注重展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开展生产管理、产后加工、品牌创建、市场开拓和机制创新等全方位示范,辐射带动特色产业基地发展,保证特色优势产业向带状、块状集中发展,形成优势特色产业区。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规划三个核心示范区:一是建立以牛角寨乡为中心的茶叶核心示范园带,重点发展茶叶产业;二是建立以乌弯、南沙镇为中心的新品种核心示范园区,重点发展蔬菜产业;三是建立以新街镇为中心的现代观光农业综合示范园区,重点发展优质水稻、稻田养鱼的农业生态旅游业。

3.1茶叶核心示范园带

3.1.1规划布局

坚持以推广标准化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为主,结合低产茶园改造,到2015年,形成以牛角寨乡为中心的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园区暨新农村建设示范片,整个示范片面积达到2万亩;打造1家出口型市级龙头企业,企业年效益达千万元以上,以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带动茶叶产业发展,将示范片及其周边建设成为具有我县特色的生态茶叶产业经济区。

3.1.2预期效益

到2015年,通过茶叶核心示范片建设,改造旧有茶园面积1万亩,新增加标准化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1万亩,实现各类名优茶年产量600吨左右,年产值在2000万元左右,促农人均增收400元左右。

3.2新品种核心示范园区

3.2.1规划布局

坚持将市场需求与品种引进结合起来,在试验、示范、生产技术推广的原则上,积极引进适销对路的新品种,以乌弯、南沙镇为中心,打造以茄果类蔬菜、新品种为主的集中展示示范区,示范园区面积达到1.5万亩。

3.2.2预期效益

范园区内每年可进行15~20种蔬菜新品种的集中示范,其中,主要推广品种不少于5个,农产品综合产值达到2300万元,带动1000户以上农户发展相关产业,促农人均增收500左右。

3.3现代观光农业综合示范园区

3.3.1规划布局 坚持提高产业经济效益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特点,新街镇为中心,辐射攀枝花等乡镇的现代观光农业综合园区3万亩。园区可适当分设旱作节水灌溉区、优质无公害大棚蔬菜园区(攀枝花乡)、休闲娱乐园区。

3.3.2预期效益 项目建成后,种植业可实现年产值1325万元,其中蔬菜园区提供优质无公害蔬菜100吨,实现产值20万元。旅游休闲场所年均接待5万人次,每人每次收费10元计算,可实现年收入50万元以上,促农人均增收300元左右。

4.加强农产品品牌打造

强力推进全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整体认证,努力提高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比重。实施“品牌”战略,鼓励企业以品牌为纽带,实行资产重组和生产要素整合,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争创品牌企业、名牌产品;坚持政府、协会、企业联手,积极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申请和保护工作,打造地域品牌、区域品牌;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品牌展示、推荐和宣传活动,提高品牌影响力,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带动和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重点打造“梯田秀峰”、“元梯红”、“反季蔬菜”等品牌。

5.推进标准化生产和质量安全监管

严格推行农产品质量管理标准体系,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制度,农业、质监、工商、食品药品等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和行政执法力度;协助政府积极开展工作,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建立行业自律机制;通过追加资金、改造环境、更新设备、加强人员培训等措施,实现农产品生产过程控制并建立检验监测体系,建立健全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和加快质量安全信用体系的建设。到2015年,实现基地标准化生产率达90%以上。

6.推进技术集成与运用

实施良种繁育工程和品种改良工程,分作物、分区域建设一批良种繁育和品种改良基地。大力开展特色优势作物高产创建活动,加快省工节本增效技术、循环农业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农机技术的集成组装,做到农耕、农艺、农机技术结合,良种良法良制配套。基地良种覆盖率、实用技术到位率和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率均达到100%。

参考文献

[1]李黎,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探索[J].河南农业.2004.(3):40-41.

[2]牛若峰,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观察和评论[J].农业经济问题.2006.(3):20-25.

第9篇

[关键词] 农机机电 存在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10-0222-01

农业生产发展是我们建设新农村的基础条件之一,而农业实现生产得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发展农村农业机电产业,这也说明,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所以说,大力发展农业农机产业是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较为有效的途径。不断加速农机机电产业的发展,能够更加有效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目前来说,在我国总体上已经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局面,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便是解放以及发展生产力,不断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而加快发展农机机电产业,能够为我国推进农业机械化提供强有力的后盾支持。所以说,加快农机机电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新农村建设步伐,这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时展的趋势所在。

1 我国农机机电产业存在的问题

1.1 农机服务体系功能脆弱

我国的农机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其服务体系功能仍然呈现脆弱态势,而主要表现为简陋的基础设施,落后的服务手段,狭窄的服务范围等等方面。而与与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不相适应,为未能够未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添砖加瓦。农机体系功能脆弱,导致了我们在开展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等活动中,农机服务组织能力、增产增值等作用未能有效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进程。所以说,农业机电服务体系的构建是相当重要的。我们应该不断加强农机修理、培训、推广等服务体系的构建,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农机服务管理体制的不健全

农机服务主要围绕着人、财、物三者运行,说到底也是三者的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就目前来说,农机服务管理体质就存在一定的缺陷,没有对所编制的人、财、物进行有效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历服务体质的构建。而在真正开展农机业务工作时间相当之少,甚至会出现服务场被占用的情况,而这些现象的出现,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农机服务管理体制都不健全,严重影响了农机服务工作的开展。

1.3 农机资金投入呈现不足的态势

农机机电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能够推动农业产业化的进程。而近些年来,各级财政呈现出对其忽视的状态,对农机服务体系构建方面的资金投入较少。这在某一种程度上,便形成了工作人员经费极少甚至说没有纳入财政预算现象的出现。长此以往,农机工作人员难以安心工作,甚至会形成人才流失的局面。而没有足够的资金对其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以及必要的服务体系的构建,也会形成一定的影响。

2 大力发展农机机电产业的措施

2.1 不断增强农产品加工机械化的进程

大力发展农机机电产业,就是为了能够推动农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从而实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而我们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农业种植品种,通过农业机电产业,不断提高农业产品质量;而在另一方面便是通过对这些农副产品加工增值,从而实现产品优势为经济优势的升级。而这样,便需要农机部门能够为粮、畜、果、蔬、花等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提供更深、更广的优质服务。比方说,在产前,促进种子精选环节的机械化;而在产业中,不断提高耕作、灌溉、收获等环节的机械化操作水平;在产后,搞好产地烘干、分选、保鲜、包装等方面的实现加工机械化,从而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

2.2 抓好农机社会化服务

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我们需要引导农民能够根据市场需求来确定调整方向。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某一种程度上来说主要依赖于农业社会化服务。首先,充分发挥农机在农产品流通中的作用。可以说,农产品的流通,是连接生产以及市场的纽带。而农业机械在搞活农村商品经济中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拖拉机、农用运输车等运输车辆在开拓新的农产品市场以及搞活流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说,组织好这些服务,可以说是既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同时也有利于调整农机化发展方向,不断提高自身经济效益。其次便是要加强信息中介服务。将生产中产品转化为购买力,需要的便是信息的传递。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调整,农产品的种植品种,这边需要农机机电的服务。比方说,定期组织农机产品市场供求、新技术新机具等信息,为农民购买高质量、适用机械提供指导。

2.3 拓宽农机服务领域

每一个区域的农业都有着自己的特殊性,所以说,我们在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发展这个主方向的同时,还应该依据自己的区具体情况,从强化服务入手,采取多样化的工作方式,从而建立不同模式、不同层次的农机服务组织,有针对性的抓好农机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使农机机电产业服务能够形成多层次、多功能、多形式的服务网络,从而不断增强对农业生产整个过程的服务。我们要想建设农机机电的产业化,需要不断拓宽农机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

3 总结

新时期的“三农”有着自己发展的特点,而我们需要做的便是抓住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和挑战,不断创新发展的思路,面向市场的需求不断进行结构的调整,根据自己区域农机机电产业发展的特色,主攻优势产业。牢固树立“把做大做强农机机电产业”的理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壮大农机作业服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管理服务职能,加快农机机电产业发展,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晓华,何武华《多管齐下大力发展农机机电产业》,《福建农业》2015(04)

第10篇

一、合川市农业产业化机构设置沿革

XX年,合川市在机构改革时没有设置畜牧局、水利局、蚕业局,其行政管理职能生猪业、蔬菜业、葛业、水产业分别由农业局履行、蚕业由外经贸委履行。合川市农业产业化以市农办为主,由市农办全面负责,具体工作由市农业局和市外经贸委施行。

XX年9月,为了突出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根据具体情况,合川市将其五大产业从相关部门单列出来,由编委核编,重新设立五个产业办公室,即生猪产业办公室、蔬菜产业办公室、葛产业办公室、水产产业办公室和蚕业产业办公室,为市政府直属局级(副处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每个办公室核编5—9人,从相关单位抽调,受市政府委托主管全市相应产业的发展并履行相应管理职能(具体内容见附件)。

五个产业办公室的设置,对促进合川市五大产业壮大规模、提升档次,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运行中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一是五大产业办公室的设置与重庆市规定的机构设置不符,上下不对口,且上级不认可,属擅自设立机构;二是在向上争取项目时,职能部门与各办不能统一协调,各自为阵,导致力量互相抵消甚至产生冲突,对争取项目不利;三是各办人员待遇难以落实,利益之争时有发生。

根据运行中上述存在的问题,XX年4月,合川市对农业产业化工作机构进行了整合,即统一成立一个农业产业化办公室,设在市农办,撤销五个局级事业产业化办公室,蔬菜、水产、生猪行政管理职能划归农业局、葛产业划归农办、蚕桑产业划归市外经贸委。在农业局、农办和外经贸委分别设立相应的蔬菜科、水产科、生猪科、葛业科和蚕业科,主抓全市相应产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对这些部门,进行督促、指导和协调。以前五大产业办公室人员原则上回原单位,由于性质变化及其他原因无法回原单位的人员,该市成立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为农业局下属机构。

二、十二项重大任务的目标管理情况

XX年,合川市提出大项目带动、大产业培育、大城市建设“三大战略”,确定了事关合川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十二项重大任务,实行了“分项负责,目标管理”新举措,即将每项重大任务确定一名市级领导为第一责任人,1—2名市级领导协助,搭建专门工作班子,建立单独考评机制,实行重点目标考核,每项任务每年奖金20万元共240万元,直接纳入市财政预算。

该市十二项重大任务目标管理主要有这样几大特点:

1、四大机构领导工作由市委统一安排,按照各自能力、经验、特长确定主抓工作,对领导力量进行有效整合。

第11篇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9.099

农业是我国经济的基础,农业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所以积极地进行农业建设十分地必要。从现阶段的农业发展来看,因为农产品相比于工业制成品有着较大的劣势,所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积极性受到了比较大的打击,严重影响到了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级财政部门积极进行支农政策的调整,目的是通过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实现农业生产的稳步提升,促进农业经济的进一步提高,实现工业协调发展。简单来讲,财政支农支出对于农业经济增长产生了较为显著的影响,所以分析这种影响,并探讨财政支农政策的强化措施现实意义巨大。

1 财政支农支出对于农业经济增长的意义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农业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资金来源是财政支农支出资金,所以说财政支农支出对于促进农业的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财政支农支出可以有效地弥补农业产业发展的弱质特征。就现阶段的具体分析来看,农业产业发展受到的限制因素比较多,首先,自然环境和气候因素对农业的发展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其次,现阶段的市场环境也会加大农业产业发展的风险;最后,管理因素、技术因素等都会对农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限制。所以农业发展的综合弱质性特征表现较为显著。财政支农支出可以强化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进而将这种影响降到最低,所以说其对于农业发展弱质性的弥补效果较为显著。

二是我国现在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而农业作为我国经济的基础,如果其发展滞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进步便会受到影响,所以在目前的发展环境中,对农业发展进行促进和强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就目前的具体研究来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仅仅依靠农业自身的积累很难迅速地实现,所以需要财政支农支出来进行资金支持的强化,这样,农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才会实现。总而言之,农业产业的发展和财政支农支出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掌握这种关系的基础上进行财政支农政策的强化现实意义巨大。

2 财政支农支出对于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从上文的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中了解到,财政支农支出对于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财政支农支出可以有效地改善农业经济的增长环境,从而为农业经济迅速发展提供帮助。技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以及管理都是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有了财政支农支出的帮助,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以完善,技术研究和管理改进也可以得到提升,所以农业经济发展的障碍得到了进一步的清除。第二是财政支农支出可以迅速地为农业经济提供大量的资金帮助从而实现农业发展的产业化,其产业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农业经济的规模扩大,所以说财政支农支出对于农业经济有着显著的影响。

3 财政支农支出强化的措施

从上文的分析来看,财政支农支出对于农业经济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积极地进行财政支农支出措施的强化,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稳健的保证现实意义显著。

3.1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在财政支农支出强化的措施当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是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就我国目前的农业发展来看,地区不平衡的现象十分地普遍。因为这种不平衡的存在,所以各个区域的农业经济发展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财政支农支出的根本目的是要实现农业产业的稳步发展,因此在措施强化的过程中,需要详细地了解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这样才能够建立与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匹配的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简言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可以保证农业发展当中的持续的资金支持量,这对于农业经济的稳步提升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做好区域特点分析和针对性的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建立价值巨大。

3.2强化对财政支农资金支出的监督

在财政支农支出强化的措施当中,另一项重要的内容是对财政农资金的支出进行强化。就目前的研究来看,财政支农资金利用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所以这些资金的支出必须要用在对农业发展有利的方面。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必须要对支农资金的支出进行监督强化,而监督工作的强化需要从两方面进行:第一是建立完善的监督机构对资金的支出进行核实和审查,通过监督机构的工作实现对资金去向的把握。第二是对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提升,使其在工作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价值。简言之,对支农资金支出监督需要利用监督机构和监督人员的作用,所以实现这两方面的作用提升效果明显。

3.3建立多元化的财政支农资金融资机制

在财政支农支出强化的措施当中,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是建立多元化的财政支农资金融资机制。财政支农资金的利用是要实现农业经济的普遍性提升。但是从目前的财政分析来看,因为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都需要财政的支持,所以在农业方面的投入存在着持续性较弱的局面。为了实现财政支农资金的充裕,可以建立多元化的财政支农资金融资机制,通过此机制的建立,可以拓宽支农资金的获取渠道。因为能够获得更多的资金,所以财政支农资金的充裕度有了明显的提升,资金量在增加,支农的力度也在加强,所以整个农业经济的发展实现了综合化,也达到了预期的发展目标。

3.4不断优化财政支出支农结构

在财政支农支出措施的强化当中,财政支出支农结构的不断优化也是一项需要重点强调的内容。从目前的分析来看,财政支农资金的下拨都是通过支农结构体系来完成的,如果支农结构不完善或者是较为冗杂,整个资金的到位效率会变得十分地低下,这种资金到位效果的低下会影响到资金作用的实际发挥,因此要想将资金的作用得到最优的发挥,必须要对支农结构进行不断的优化。就目前的支农结构优化来看,主要的内容有两项:第一是进行结构环节的完善性建设,这样可以保证结构运行的流畅性。第二是进行结构环节衔接的紧密性建设,通过衔接的强化,支农结构运行的缺陷得到了补充,所以其整体运行效率在明显地提升。

4 结论

财政支农支出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积极地分析二者的关系,然后对其影响进行全面性的把握意义重大。在掌握了基本影响的情况下,从农业经济发展的立场出发,对财政支农支出方面采取的措施进行研究并实现其强化,这样,财政支农支出在农业经济发展当中的应用价值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整个农业发展也会实现大幅度的提升。简言之,就是掌握了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的影响然后对支农措施进行强化,农业发展的现代化速度会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刘佳,余国新.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技术效率影响分析——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方法[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5).

[2]孟志兴,孟会生.山西省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GDP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1).

[3]吴其勉.福建省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基于拓展的C-D生产函数研究[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

第12篇

关键词:农业 产业融合方式 渗透型 重组型 延伸型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2-010-03

一、农业产业融合内涵

对产业融合问题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国外学者发现计算机业、电信业、广播电视业和出版业之间存在产业融合现象,并从具体的案例分析中引申出产业融合的概念。之后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产业融合现象存在于各个行业之中。

关于产业融合的概念,目前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表述。一些学者认为,产业融合起始于产业之间的技术关联,某一产业的技术向其他产业扩散,促使这些产业出现技术创新。一些学者则从产品视角出发,将产业融合定义为“采用数字技术后原来各自独立产品的整合。”日本学者植草益从产业视角展开研究,认为,“产业融合就是通过技术革新和放宽限制来降低行业间的壁垒,加强行业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这个定义是从产业融合的原因及结果两方面来解释产业融合的意义,但是随着产业融合在越来越多的产业中发生,产业融合的原因已经不限于技术革新或放松管制了,比如在经营方面的创新也会带来产业融合。相对于以上定义,欧洲委员会的“绿皮书”对产业融合的定义更具综合性,称“产业融合是技术网络平台、市场和产业联盟与合并三个角度的融合。”

笔者认为,产业融合作为一种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出现,而且不管是动因、方式还是内容都会越来越复杂。因此在界定产业融合定义时只对产业和融合两个方面进行界定即可。鉴于此,笔者认为,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不同子产业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现象。

按照上述界定,农业产业融合可以理解为农业与其他产业或农业的子产业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不同产业特征不同,与农业融合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二、农业产业融合的必要性

1.农业产业融合有助于保障粮食安全。传统粮食生产技术成本高,污染大,既不利于解决粮食产量问题,又难以保障食品安全问题。随着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酶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农业和现代生物产业从技术到产品再到业务及市场等各个方面开始融合,最终形成了生物农业。生物农业的发展使得人类可以通过开发农业生物技术,控制农业自然再生产过程,进而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

2.农业产业融合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传统种植业和传统养殖业及畜牧业都存在环境污染问题,而这些农业产业子产业间存在逻辑上的关联,比如种植业产生的废弃物(秸秆等)经过处理可以作为畜牧业的饲料,而畜牧业和养殖业产生的排泄物经过处理可以作为种植业的有机肥料。因此,不同子产业之间按照生物链系统循环的内在逻辑进行融合,使系统内各生态环节的投入与产出紧密衔接,进而提高系统内能量转换率和资源利用率,形成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业态――生态农业。生态农业依照农业生产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从改进农业产出方式出发,对农业资源进行整合,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效果。

3.农业产业融合有助于促进土地流转,提高农民收入。我国当前农村户口人数众多,农业经营过于分散,但从产业的角度看,农业承载不了这么多人口的就业,农业分散经营也会导致效率低下。从农民收入构成来讲,农业收入所占比重非常小,但土地又是农民的最后保障,农民不会轻易长期租赁。也就是说农民期望租赁价格远高于传统农业所带来的收益。通过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农业等现代农业,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收益,才能支付给农民更高的报酬以获得土地经营权,实现土地的顺利流转,达到规模经济效应。

4.农业产业融合有助于传承农业文明。农业与旅游业等服务业进行融合,利用自然环境、农事活动、农村生活等农业自然文化资源,适应人们观光、休闲、增进人们对农业的体验为目的的需求,形成一种新的产业形态即休闲农业。休闲农业不仅生产物质产品,并且提供农业观赏、农事体验、农业教育、农村娱乐等服务产品,使农业资源、生产手段、生产过程、生产成果、农村生活习俗、文化传统等作为一种场景、一种文化,为休闲者特别是城市里的学生提供了在农村休闲娱乐并接受农业文化教育、传播农业知识、传承农业文明的重要平台。

三、农业产业融合的方式

农业涉及面广,与之相关联的产业众多,不同产业间差异较大,与农业的关联点也不一样,进而造成与农业的融合方式存在差异。因此,我们根据不同产业与农业的关联方式将农业产业融合方式归结为如下三种类型:技术渗透型融合、重组型融合、延伸型融合。

1.技术渗透型融合。技术渗透型融合是指高新技术如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向农业领域渗透、扩散,进而引起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高新技术向农业领域的渗透是全方位的,融合模型如图1所示。

图中,农业经营包括土地管理、种子培育、生产控制、产品销售和产品追溯等五个模块,相关技术在农业经营过程中不断渗透进来,使农业经营更有效率,更安全,收益更高。具体过程如下:

(1)高新技术对土地管理模块的渗透。在农业经营过程中,不同地块土壤结构、水利条件、种植作物等都会有所差异,特别是在土地流转背景下,不同地块的出租人、出租年限以及地块的边界等也需要管理,因此高效精确的土地管理对农业经营至关重要。

承租人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将所有耕地的地号、面积、土地属性、种植作物等信息输入计算机,建立土地电子图文档案,并利用软件制作电子地图,并对相关信息作出及时修订和变更。土地电子档案的建立有助于统筹利用土地资源,不断优化种植业结构。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能对作物面积、种类及种植户信息进行分类管理,对地号位置、面积、土壤情况进行管理,并对农业生产进行实时跟踪,从而实现了农业管理的自动化。

(2)高新技术对生物育种模块的渗透。传统育种周期长、效率低、效果差,将现代生物技术应用到育种过程中,能够有效改良动植物品种,促进农业产量的增长和生产能力的提高。利用航天技术,将种子置于太空中,种子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从而获得高产、优质、抗病等特殊机能。转基因技术可以将不同物种的有益基因植入育种作物中,有助于增强农作物的抗旱、抗虫等抗逆性能,提高农作物对生长环境的适应性,减少农药、化肥等化学农资的使用,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3)高新技术对农业生产模块的渗透。传统农业生产采用粗放型生产方式,灌溉、施肥等环节采取一刀切的方法,效率和效果都不够好,高新技术的渗透有助于农业生产管理的精细化。比如,在育秧大棚安装传感设备对秧苗实行全天24小时监控,可以实时获取大棚的温湿度信息,并通过网络技术传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根据需要通过自动化设备调节温湿度。将湿度传感设备置于不同地块,可以实时监控土壤湿度,当湿度低于某一数值时,控制中心会控制滴灌设备向土壤补充水分。施肥前,对土壤样品进行植物营养元素分析,将相关数据传入专家系统,根据植物需要,系统分析出施肥配方。

(4)高新技术对产品营销模块的渗透。农业增值不仅要实现在农业增产,还要做好品种选择、品牌推广以及渠道拓展,以应对激烈的竞争市场。随着公共信息平台在农业中的应用,农场可以通过加入各种加入会员方式获取农产品供求信息,适当调整种植结构;也可以在农产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上树立品牌,推广产品,并直接与需求方取得联系。另外,还可以通过社交平台开展促销活动以及体验型产品推介活动,以增加品牌认可度并拓展销售渠道。

(5)高新技术对产品追溯模块的渗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对农产品的生产流通环节的追溯既有利于企业控制产品质量,也有助于消费者增强对产品的信赖度。信息自动采集技术(如射频技术)的应用,可以将农产品从育种到种植过程中的施肥、灌溉、环境、生长情形以及采摘等信息进行记录,配合传感技术可以将农产品在整个流通过程中的温湿度信息进行记录,这样可以有效控制产品质量,也可以增进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

技术渗透型融合固定投资规模很大,只有当土地经营规模非常大的情形下,平均成本才能有效降低,融合的实施才能成为可能。

2.重组型融合。重组型融合是指将农业内部种植业、养殖、畜牧等子产业依据生物链的基本规律进行重组,按照系统的思想对各个子产业的资源及经营过程进行有机整合,以发挥农业的生态保护功能。

农业内部子产业融合之前,农业发展是一简单的种养模式,采取“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简单模式,各子产业废弃物大量排放,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通过对农业各子产业生产流程进行重组,依生物链基本规律将各子产业加以融合以发挥协同效应。下面以种植业和畜牧业重组为例加以说明,具体模型如图2所示。

重组前,种植业特别是粮食作物成熟后会产生大量秸秆,秸秆处理不当会产生环境污染;畜牧业也会产生大量动物排泄物,处理不当也会产生严重污染。这两项污染是都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依据生物链规律,秸秆可以经过发酵等处理过程,转化为牛羊等动物饲料;动物粪便经过处理可以生成沼气供生产生活使用,而废渣则可作为植物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结构,发展有机农业。当然,子产业间可以通过交易来实现废弃物的再生利用,但由于废弃物自身价值低,分布不集中且主体较多导致协调困难,可能最终导致交易成本大于再生资源价值而难以实现。将种植业和畜牧业重组,形成横跨多个子产业的融合性经营组织,既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加强产业联动,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又可以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重组型融合形式多样,既可以是种植业和畜牧业重组,也可以种植业与养殖业重组或者种植业、畜牧业和养殖业进行重组,这种融合方式固定投资相对较小,适应性较强,各地可以根据自身产业特点灵活应用。

3.延伸型融合。延伸型融合是指将现代服务业特别是旅游业的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及相关资源延伸到农业中来,使之与农业资源、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有机结合,发挥农业的观光休闲功能。

旅游业向农业延伸形成旅游农业,旅游农业以农业生产为依托,把农产品生产、农业自然风光、农产品加工等农业资源、农业活动与旅游业的观光、娱乐、购物、餐饮等服务融为一体。融合过程如图3所示。

图中左侧为旅游产业链,由旅游资源规划―旅游产品生产―旅游产品组合―旅游产品销售四个模块组成;中间为农业产业链,由农业资源规划―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组成;旅游产业链各模块向农业领域延伸,融合形成旅游农业,形成右侧的旅游农业产业链。具体过程如下:

在旅游资源规划阶段,一方面根据旅游产业要求,规划建筑、道路、水利、通信网络等基础建设,另一方面要能够满足农业生产的要求,统筹规划,节约资源,提高效益。

旅游产品包括旅游餐饮、住宿、景区景点、购物、娱乐等内容,这些产品经过各种组合能够形成观光型、休闲型、文化型、公务型等综合性旅游产品组合。旅游产品及组合向农产品生产与农产品加工领域延伸融合,形成具有农业特色的农家乐餐饮住宿、园林园艺欣赏、农业生产体验、农业教育、手工艺品制作体验以及土特产等旅游农业产品。

旅游产品销售一般通过旅游运营平台、旅行社、网络零售商等渠道完成,将这些渠道延伸融合到农产品销售领域,并将之与其他旅游资源有机结合形成特色旅游线路,打造旅游农业销售渠道,有助于打造品牌、客户信息反馈、精准营销、扩大客源。

农业延伸型融合能降低资产专用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农业产值。这种农业融合方式固定投入较大,单位产值高,客户集中在城市,适合在城市周边或者在知名景区附近发展。

四、小结

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对于提高农业产值、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土地流转有积极意义。农业与其他产业关联方式不同,产业融合方式也有所不同,主要可分为高新技术向农业的渗透型融合、农业子产业之间的重组型融合、农业与相关服务业之间的延伸型融合三类。不同融合方式特点不同,适合发展的区域也不同,但都需要专业经济组织进行专业化经营。

[本文为河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论文,项目名称:基于产业融合的南阳市耕地流转方式研究,项目编号:152400410052。]

参考文献:

[1] 张建刚等.产业融合理论研究述评[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10(2)

[2] 厉无畏.产业发展的趋势研判与理性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2(4)

[3] 钱小林.产业融合理论分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2)

[4] 梁伟军.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0

[5] 伍婷.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型及实证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0

[6] 马荣华,尹亚红.产业融合的自增强机制构建[J].商业经济研究,2015(10)

[7] 郭东阳.制造业与物流业产业融合影响因素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4(2)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南阳 47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