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病例教学法

病例教学法

时间:2022-10-16 10:25: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病例教学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病例教学法

第1篇

1 病例教学法概述 

临床医学中的病例教学法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病例,也被称为案例教学法,是对客观案例的真实情况进行客观叙述和诊断。现如今,很多专业的学习过程中都会用到各种案例,如医学案例、管理案例和法学案例等。这种教学法最初起源于美国的哈佛大学,在1870年该校的法学院正式运用这种方法教学。虽然最初这种方法遭到了各方面的质疑,但经过实践证明这种方法确实取得了实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1915年,其他大学都效仿这种教学方法,很多管理学院的校长与教师都开始采用此法,并将这种方法正式命名为案例教学法。我国引入案例教学法的时期是上世纪90年代,一开始在北京和上海等高校实施,现如今这种教学方法已推广开来,在全国各地的高校中广泛使用,并且在其他很多领域和专业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 临床医学教学中引入病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现阶段,我国很多高校依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大多是教师讲学生听,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仅仅依靠死记硬背来学习知识,并且丧失了思考的积极性。在临床医学的教学实践中也是如此,很多理论知识无法与临床实践相联系,如此一来,临床医学的学生就仅仅学习到一些理论知识,难以在走向工作岗位后加以实践,在面对复杂的临床病情时感到无能为力,很难展开有针对性的诊疗。因此,很多学生进入临床后缺乏实践经验,经常看到病人都感到“心虚”,感到束手无措,在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后更是感到无从下手,在书写医疗文件和病例时也经常出错,需要经过多年的实践才能胜任医生的工作。 

针对上述问题,现在很多高校的中西医结合专业应用了案例教学法,病例教学法可以充分发挥病例的作用,以病例为问题提出的切入点,充分组织学生参与讨论,让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真正应用自己的所学理论,对“真实”病例产生兴趣。通过研究和讨论,可以让学生初步作出诊断结果,并且要提出诊断依据和下一步的检查措施,还要给出具体处理意见,最后教师可就这些病例进入疾病的常规讲解中,学生有自己的切身体验,自然就会进行积极的思考和学习。由此看来,病例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有更强的启发性与实践性,可以更加明确具体地指导教学,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也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重要意义。 

3 病例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掌握知识内在规律 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应用病例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实践学习中发现并掌握知识,促进学生的能力形成。病例教学法可以通过病例分析和研究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发现内在规律,并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实现知识迁移的作用,让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临床医学中的内在规律,运用多种思维方法思考问题。例如,在病例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方法和辩证思维方法,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考虑问题,还可以运用由点到面的分析方法和发散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 

3.2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只有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真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思维方法的一个分支,包含在思维方法之中,二者密切相关。要指导学生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与思维品质,逐步形成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临床医学教学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学生掌握丰富的实践性知识,需要学生记忆的东西也比较多。鉴于此,病例教学法运用所选用的病例,对已发生的典型病例进行详尽分析,具有形象、客观、真实的特点,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这样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且可以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提高教学效果与学习质量[1-3]。 

3.3促进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病例教学需要精心选择典型病例,并且要结合临床实践指导学生解决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形成临床实践经验,让学生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帮助学生从理论走到实践中,树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与思维方式。同时,学生通过分析和研究病例,就可以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转化,有助于学生综合分析临床病例,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3.4适应临床医学发展需求,提高医学生书写技能 在临床医学教学实践中,如何书写病例也至关重要,也是衡量一个医生医疗水平的重要标志。作为一种重要的医疗文件,病例的书写质量必须提高,这一直是临床医学教学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内容。病例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书写技能,满足临床医学发展的需要,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医学生正确规范地书写病例打下了坚实基础。 

临床医学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中的重要门类,也是培养高级医务人员的重要途径。临床医学课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临床医生创设更多的实践机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学生在学习临床课时,不仅要全面掌握理论知识,更要积极参与到实践学习中,在病例教学中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和临床思维。病例教学法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教学质量,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2篇

外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课程中的重要部分,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俱强的学科。令人困扰的问题就是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既让学生尽可能多的了解基础理论知识,又能彰显护理这一教学重点,特别是如何避免内容上不必要的重复,使课堂模式更接近临床工作程序,是我们一直以来教学研讨的课题。

通过长时间的探讨和摸索,我们总结出一套较为新颖和行之有效的典型病例教学法,现以腹外疝病为例予以讲解。

1 方法

1.1 具体的课堂模式:(1)先讲解解剖生理及疝的概述,包括定义、病因和临床分类。(2)引进典型病例,仅给出患者一般情况及入院主诉:男性,70岁,农民,左侧腹股沟部有一可复性肿块10年多,肿块不能还纳伴脐周阵发性绞痛,恶心呕吐12小时,未经治疗急诊入院。(3)利用典型病例带领学生进行入院评估。

1.2 首先评估健康史:如“有烟酒嗜好和慢性便秘、咳嗽史数十年,无肝炎、结核等传染性疾病史。”

1.3 其次评估身体状况:如全身情况及生命体征的检查:“急性痛苦面容,血压145/95 mmHg,脉搏124次/分,呼吸25次/分,体温38.5℃,头颈、心肺及四肢未见明显异常。”腹部的专科检查:“腹隆,肠形不明显,全腹压痛,尤其是下腹部肌紧张明显,且有反跳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左侧腹股沟部有一梨形肿块约6 cm×5 cm×4 cm,质软,囊性感,有触痛。”辅助检查资料的收集:“腹部穿刺有少量淡红色、浑浊液体。WBC 15×109/L,N 0.90。X线胸腹部透视见两肺呈现老年性肺气肿征,腹中部见3个大小不等的液气面。”

1.4 最后评估心理及社会支持状况:患者家庭关系和睦,经济状况一般。入院后多次询问:“我得的是什么病?”表示“要开刀的话就回家算了”。

1.5 在评估的基础上进行护理诊断:对于患者,首要的护理诊断应为疼痛与疝内容物嵌顿发生绞窄合并腹膜炎有关,其次是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恐惧与疾病情况的不明及对手术的害怕有关;缺乏预防腹内压升高的有关知识。

1.6 基于护理诊断,拟订护理措施:利用前面学过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学生一起分析该患者属于绞窄疝,需要立即手术治疗。因此针对术前的护理诊断可拟订术前的护理措施如下:(1)疼痛:术前准备(常规术前准备,但要禁止灌肠及使用止痛剂);消除致腹内压升高的因素;(2)体温过高:病情观察,必要时作降温处理;(3)恐惧:心理护理;(4)知识缺乏:健康教育。

1.7 最后引导学生为该患者作出院前健康指导:本病举例为精心挑选的腹外疝中最危重的一种临床类型――绞窄疝,其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护理都是这种疾病中最为复杂的,其对知识的代表性具有不可比拟的全面性的优点,比较适用于对本科生的教学。我们结合本病例进行讲解,将腹外疝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和护理等知识点有机融合到病例中,能让学生有比较深刻的领悟;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课外少量自学就完成了对本章知识的全面教学。

3 讨论

典型病例教学法是一种能将理论与实践较好地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通过阅读大量文献,笔者发现到目前为止,对典型病例的应用大多是用于导入新课或在完成依照教材编排顺序的传统讲述后对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也有用作课堂小结者[1]。而充分利用病例资料来组织理论课堂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做法尚未见报道。笔者在经过数轮外科护理学理论教学之后发现,如果按照教材编写顺序进行讲述,那么疾病临床表现与护理评估部分会有大量的内容重复,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显然简单省掉某一部分的讲解是不利于护理学生专业思想的培养和护理学科的发展的。然而,如据本文介绍改变课堂中对典型病例的应用方式与学生少量的自学结合起来,则可以将教材中的临床表现和护理评估部分有机的结合起来,既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又能较好的体现护理学科的特色;同时这种接近临床护理工作程序的理论课教学方法还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并且经过课堂上共同处理病例的过程能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教材上病例之外的少量内容交给学生自学,又能培养学生自学的良好习惯。因此,将这种典型病例的新用法用于外科护理学以及其他临床护理课程教学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基础医学教学;方法;病例分析法;应用效果

医学基础学科由于内容较多而学时相对较少,与临床学科相比显得更為枯燥和抽象,学生学习过程中往往觉得难度较高,且缺乏学习兴趣。基于此,本文研究病例分析教学法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引导学生与临床相关病例,实现知识融合、学以致用的效果,希望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级临床专业1、2班的学生80例纳入本次研究,两班均为男女混合,将其分别设置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学生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医科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通过案例分析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1)病例资料的研究与准备。按照教学目的选择典型病例资料,确保针对性,依次分为课堂病例分析、举例以及深化资料。首先由教师对教材展开深入的阅读和分析,积极掌握临床以及护理学科相关知识,明确临床营养学知识以及基础知识原理,找出特定病例的疾病、检验以及诊断资料,汇总后确立其中针对性最高的病例。在严格筛查所选病例后,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问题以激发学生思考,多角度、多元化分析病例资料,实现知识的迁移和拓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课堂教学设计。首先应结合病例资料确认最佳展示时间,可通过角色扮演、印发纸质资料以及多媒体技术等方式展示病例,带领学生体验患者和医师的感受,从而能够积极投入课堂,加深知识印象。教师在课堂举例中应用病例资料时可先就知识点作简单讲述,然后结合病例资料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以便于强化学生记忆,深化所学知识。课后根据深化学习内容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自主性的思考和讨论。(3)采用分数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基础医学病例分析教学法的应用关键在于学生参与度,这直接对病例分析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可通过分组讨论、随机个别提问等方式进行病例分析,将知识点与病例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可利用分数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以平时积分衡量学生在课堂上是否积极参与,对于不积极者即便分数再高也不予及格.

1.3效果评价

利用行为观察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试卷考察法依次对学生课堂积极性或参与程度、教学方法满意度或知识掌握程度、两班病例分析教学法的效果展开评价。另采用四项全能考核机制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考核,包括课堂参与活动累计分数、撰写论文与达标水平、病例分析达标水平以及实验成绩,四者所占比重分别为30%、10%、50%、10%。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第4篇

【关键词】风湿病学;病例教学法;系统性红斑狼疮;应用

风湿病是一组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其周围软组织或结缔组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女性多发、多系统多器官受累、慢性、反复发作等特点,给患者造成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的发展,风湿病的诊治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确诊率明显提高。目前,我国风湿病专业医生已有5000人以上,随着风湿病专科医生的增加,临床风湿病患者诊治比例在不断增加。�槭视Ψ缡�病患者需求,风湿病学教学课时也在逐步增加,需要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风湿病专科医生。本文对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典型病例讨论学习的教学方法应用体会做一简单介绍。

1教学方法

1.1教学前准备

1.1.1典型病例的选择选择课堂大纲要求的疾病,能代表该疾病的典型病例,包括教科书中提到的足够的知识点。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病例,好发育龄期女性,临床表现有皮疹、口腔溃疡、关节疼痛、光过敏、浆膜腔积液,检查有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抗核抗体胞浆或颗粒型阳性>1∶320、免疫球蛋白IgG高、补体C3低、抗ds-DNA抗体阳性、抗SM抗体阳性,临床表现复杂,病情演变过程典型,内容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

1.1.2教师根据知识点准备问题如SLE的课堂教学,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先提问简单问题,如好发年龄、常见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提问题应该循序渐进,逐步过渡到较难问题,如为什么SLE会出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抗核抗体阳性、补体降低等,抗ds-DNA抗体与肾脏受累相关,抗SSA抗体与光过敏、皮疹、白细胞减少、口腔溃疡、新生儿心脏传导阻滞等相关,抗SSB抗体与口干相关,抗nRNP抗体与神经系统受累相关,抗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是诊断SLE的标记性抗体等问题;如何根据病情判断疾病严重程度等。最后根据病情活动程度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1.1.3拟达到的教学目的让学生理解SLE流行病学包括好发年龄及性别、常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SLE的标记性抗体及抗体与临床表现的关系、诊断标准、不同阶段所采取的不同治疗措施,以及疾病发生发展的变化。

1.2教学实施过程

1.2.1播放病例根据选取的SLE病例做成PPT,包括症状、表现、辅助检查等,根据具体情况间歇播放。

1.2.2提出问题根据病例提问与知识点相关的问题,具体内容包括课堂大纲要求掌握的疾病病因如遗传、环境等,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了解的内容包括发病机制如免疫功能紊乱等,注意提问问题时保持知识结构的循序渐进性、连贯性、条理性,充分带动学生进入临床思维状态,这样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掌握基本知识和理论,增强学生对具体疾病的临床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除了以上内容还应该包括基础问题,如免疫学、病理学、遗传学知识等,让学生把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结合起来理解疾病。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临床具体疾病相联系,在鉴别诊断方面,

①与类风湿关节炎鉴别,类风湿关节炎有手小关节肿胀、晨僵且持续时间长、关节畸形,辅助检查方面病程长者可有手关节骨破坏、类风湿因子滴度高、抗CCP抗体滴度高、红细胞沉降率快,而SLE少有关节畸形,即使有关节畸形,X线也无骨质破坏,类风湿因子和抗CCP抗体一般阴性。

②与干燥综合征鉴别,干燥综合征也可以有关节疼痛、皮疹、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抗核抗体阳性,但是以口干、眼干、反复腮腺炎为突出表现,辅助检查抗SSB抗体阳性,唇腺活检可见灶状淋巴细胞浸润,肺CT可见间质性肺病,发病年龄以

50岁以后多见。治疗方法方面,SLE根据病情活动程度和脏器受损情况给予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免疫抑制剂的选择以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硫唑嘌呤、羟氯喹为主;而类风湿关节炎常以中小剂量激素加甲氨蝶呤、来氟米特、艾拉莫德、羟氯喹或生物制剂为主;干燥综合征的治疗根据有无重要脏器受累决定激素用量和免疫抑制剂使用强度,一般以中小剂量激素加羟氯喹、硫唑嘌呤为主。预后方面,如果治疗不及时,SLE预后最差,类风湿关节炎预后主要是关节畸形和重要脏器损害,干燥综合征如果没有脏器受累预后最好。带动学生主动思考临床问题,培养和巩固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有效解决临床问题。

1.2.3学生分组讨论以病历为依据讨论SLE发生发展的过程,可能的并发症及预后,预防措施。学生每人找1~2个问题,在分组讨论中总结给出答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理论及临床实践锻炼的学习中得到启发,不仅培养自学能力,而且培养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针对典型病例提出问题,为学生搭建一个解决SLE的框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SLE的积极性和探索性,教师要在学生的讨论中起到引领作用,要对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充分肯定,对于回答不正确或不全面的,要指导学生找出问题的关键点,使学生掌握疾病的重点、难点。

1.2.4教学总结分组讨论结束以后,教师对病例中所涉及的SLE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点明哪些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有助于诊断SLE,哪些具有辅助诊断意义,哪些可以判断疾病活动,哪些可以判断预后。

2评价教学效果课堂教学结束后,要求教师对此次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由学生填写《学生教学反馈意见表》,内容包括学习效率、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学习氛围、教师授课质量等。根据学生填写的内容、汇总结果、分析数据,得出具体教学效果评价。

3讨论

病例教学法是结合19世纪70年代兰德尔首创的案例教学法,特点是选择典型具体病例,设计教授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和分析病情;概括理论知识或操作要点或技巧[1]。

病例教学法通过把真实、典型的住院病例搬到教室中去,让学生接触真实具体疾病事件,通过层层分析具体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把疾病如SLE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际病情结合起来,达到提高学生对SLE综合分析能力的目的。本教学方法以具体病例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既培养了学生对SLE的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2]。

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丧失或效率低下,与现代医学教学要求相违背[3]。病例教学法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学习一种疾病,可以了解与该病相关的基础知识,如免疫学、遗传学、病理学等,而且还能与临床实践达到很好的结合与贯通,把临床实习的效果达到生产实习的标准[4]。随着学习的深入,尤其是在学习风湿病方面,可以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不仅学习了风湿病,而且了解了其他系统性疾病的表现及检查。但是病例教学法对师生要求均较高,第一,学生必须提前预习相应疾病知识,还要有主动学习的习惯;第二,教师需要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包括基础理论及临床实践经验[5];第三,学生和教师耗时费力,如果学时数不足,会影响教学效果。

第5篇

关键词:PBL教学;多媒体;肝硬化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207-02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临床以门静脉高压及肝功能减退为特征,常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死亡。肝硬化疾病教学涉及多个系统,知识面广,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使学生充分的掌握相关知识。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加深学生对肝硬化的理解和认识,使学生能很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的掌握此病的内容是临床教学关键。因此,提出了多媒体病例教学与PBL(Problem-Based Learning)联合教学模式。PBL又称“问题式学习”,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20世纪60年代引入医学教学领域,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学习情境的教学模式[1,2]。多媒体病例教学法是一种采用声频、音频等多种技术直观、生动的展现病例的方法。因此,充分发挥两种教学法的优势,结合临床真实病例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肝硬化的诊断、临床表现、并发症及诊疗原则,达到了更好地教学效果[3,4]。

一、PBL与多媒体病例教学法结合的具体方案

(一)案例的来源

选取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的肝硬化典型案例:该案例存在肝硬化形成的主要病因――乙型肝炎。因我国为肝炎大国,肝硬化形成的主要病因为病毒性肝炎,其中以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为主要致病原因。选取代表性强、客观性强、判定性强的典型肝硬化案例,案例中详细记录肝硬化典型临床表现及体征。典型临床病例中应包括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腹水、脐疝、腹部静脉曲张等典型体征。

(二)设计与准备

严格按照教学要求设计教学目标。参考相关书籍、文献及网络资源,设置情景,由来自不同科室具有深厚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教员编写和修改病例,并根据相关要求和不同的教学需要,设计病例后的问题,制成典型病例的PPT。

(三)课堂实施

以内科学教材进行肝硬化的教学,分为两个课时。第一次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多媒体幻灯分析病史,组织学生发言,帮助学生分析案例提出医学问题。以学生的思考和问题为主线,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纠错。第二次课的主要任务主要是解决问题。采用多媒体教学,学生汇报及讨论。在每堂课的最后,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图片展示出来,最后对知识要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布置病例分析题,让学生自行查阅文献、资料找寻答案。

(四)课后总结

结合每次讨论的结果,教师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通过多媒体方式将相关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及处理案例。

二、体会

肝硬化教学是消化科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章节,其中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又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往传统的教学是一种“填鸭式”教学,学生主要以“听”为主,仅靠教师的言传口授,学生对于一些重点和难点往往难以理解和记忆,故出现死记硬背,无法很好掌握具体内容,加之课堂缺乏具体生动的形象,已无法满足学生需求,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存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差的情况。PBL是1969年由Barrows教授首创,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下基于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式,它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PBL教学法主要以临床真实病例为模型,用临床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整理知识的技能,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及实践应用能力,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则主要起着知识引导和构建的作用,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自学习惯的养成[5]。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来选择合适、典型适当的案例,提出临床工作中常见的问题,是该教学方式的关键。针对刚开始接触临床的医学生要选择与临床诊断、治疗相关的实际问题,在学生充分掌握临床基础知识上,提出临床问题。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兴趣,也培养了学生临床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许多国家将PBL教学法引入高等教学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主要是结合图像、声音、文字、动画等形式,使学生领会晦涩难懂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用单纯的文字表达形式更具有形象性、直接性、真实性。多媒体教学软件集声、光、动画为一体,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眼、耳、手、脑等多种器官同时接受刺激,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这种教学方式的主要优势有: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容易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容易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多媒体辅助教学有许多优势。同时它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多媒体,教师可以向更生动向学生讲解肝硬化并发症,什么是黄疸,腹水的程度,食管静脉曲张的形成及处理,利用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肝硬化的演变过程及临床表现及并发症。腹部彩超可观察到门静脉直径,肝脏密度。上腹部CT可了解肝脏的形态、门静脉及食管胃底状态、脾脏情况,由学生来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与此相关联的多学科知识,这些信息可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综上所述,不管是传统教学法,还是多媒体教学亦或PBL教学法,目的均是以提高教学质量。因此,针对肝硬化教学的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等特点,应用PBL联合多媒体病例教学法,激发了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锻炼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加强了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表明PBL联合多媒体病例教学法在肝硬化案例教学中的应用是可行的,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美萍,黄玲,张银华,等.PBL与案例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15(24).

[2]Capiow JA,Donaldson JF,Kardash C.Learning in problem-based learning medical curriculun:studentsconceptions[J].Med Educ,1997,31(6).

[3]金蓉,马丽杰,辛雪,张子英,段小君.PBL与案例教学法在《护理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5,36(3).

[4]Shankar PR,Nandy A,Student feedback on problem-based learning processes[J].Australas Med J,2014,7(12).

[5]孙冬冬,王婷婷,张磊.多媒体病例结合PBL教学法在心肌梗死教学中的探讨[J].医学教育,2015,28(2).

第6篇

关键词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 急诊医学 教学效果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7.268

资料与方法

北华大学2006级预防专业五年制学生42人。随机分组,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的设计,以统编第七版《急诊医学》教材中的病名共8种按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名随机平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的病种按“病例导入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对照组则按传统的方法讲授。

教学方法:按照“病例导入式”教学法编写试验组病例1例,就有关病例提出有关基础的问题、课后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有关新近展的问题。使学生人手一册,在上课前法给学生预习,课后学生带着问题分头到图书馆或网上查询有关参考书或文献,寻找答案,必要时有代教老师提供部分参考文献的目录,查询有关资料。

课堂讲授、交流查询结果及文献结果的批评性评价及应用。课堂上采用SOAP格式引出病例,即对病人的健康问题按照主观资料(Subjective deta A)、客观资料(Objective data,O)、评估(Assessment A)、计划(Plan P)来描述,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临时指定代表,主要对展示的病例作出判断。由代表发言,总结本组讨论的结果,提出不能解决的及新发现的问题。最后由老师对各组讨论的情况进行总结。

课程效果的评价:我们采用传统的考试题库,分别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病种的主、课观题得分的百分率进行对比,运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成绩均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考试结束后。制定学生评价表,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进行评价。发放评估调查表21份,回收21份,回收率100%。

结 果

我们采用传统的考试题库,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主、客观试题得分进行对比,结果客观题中,试验组与对照组间成绩无显著差异;主观题及总分中,试验者平均值高于对照组,且两者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发放学生评估调查表21份,回收21份,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75%)认为“病例导入式”教学方法能提高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学习兴趣;仅半数学生(524%)认为该方法可提高学习效率。见表2。

讨 论

循证医学是一种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新的临床医学教育观,集中体现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应用PBL原理,设计以病例为引导教学(Case Base Study,CBS)[1],并应用于临床教学中,发现CBS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记忆力。本文探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急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并对此教学模式的效果做出评价。

通过将传统教学方法和病例导入式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比较可以看出,对于反映基础理论知识的客观题得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而反映综合分析能力的主观题得分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总体得分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病例导入式”教学法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特别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对于基础知识掌握方面未见优越性,可能与病例设计过程中专注于加强临床能力、应用能力的提高,相对忽略了基础知识的的掌握。未重视记忆的相关问题设计有关,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应注意改善。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2],促进师生沟通,学生之间通过协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锻炼了语言交流能力。这种学习方式综合了协作学习、发现学习、综合学习以及范例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的特点,培养学生变单向思维方式为多项思维方式,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知识,比较充分体现了现代学习理论,代表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一学生素质极其有效的途径。

学生问卷调查显示:①病例导入式教学能将基础理论与临床问题联系,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自学能力;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思考、记忆、归纳能力,培养学生实际临床能力,改变高分低能的现象。②部分学生不认为该方法能提高学习效率。学生们反映,新的教学方法要花费时间熟悉病例及相关知识、查看相关资料以及很好的回答问题,课堂上还要花时间讨论,但所学的东西却不一定是考试的内容,在唯一能反映教学效果的分数上得到的体现不充分,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改革的同时,还必须进行考试方式的配套改革。

参考文献

第7篇

外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临床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要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及动手能力来体现。选择一个最佳的临床见习教学方法,培养和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及动手能力是目前临床见习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2005年以来我们在传统教学法基础理论上,采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1],应用在普通外科和骨科病人护理见习课中获得良好效果,2007年笔者将该教学法应用于心胸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也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我院2004级护理学本科(英语方向)5年制 50 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实验组),2005级护理学本科60名学生为对照组。两组学生授课教师、授课内容、进度、考试考核相同,具有可比性。

2.方法

实验组在心胸外科护理见习中采用文献[1] 介绍教学法:①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及教学进度于见习课前到附属医院的心胸外科病区筛选符合教学法要求的典型病例3~4人,如病区内无相应的住院病人则到病案室选择典型病案1~4份;②开课时教师用10~15 min介绍本次课的教学要求,针对所准备的患者或典型病案,提出3~5个问题;③学生分组到病房对病人进行健康评估,有条件的可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④分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思维,将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护理问题、护理措施等综合分析运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⑤教师总结。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即见习前集中复习理论课10~15 min,再分组到病房收集资料,然后集中学生由教师再重复讲授一遍理论知识后,再讲述该病人的护理问题、护理措施。

3.评价方法

于心胸外科见习课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统一命题测验,考题难度一致,份量一样,时间为40 min;采用复旦大学试题分析系统进行考题分析,比较两组期末考试成绩。

4.统计学处理

对采集的相关数据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两组教学法测验考试成绩分类比较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记忆型考试成绩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理解分析型和发挥应用型的考试成绩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见表1。表1 两组教学法测验成绩比较(略)

2.两组教学法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实验组期末考试平均成绩为(78.54±7.35)分,及格率为96%(48/ 50),优良率(≥80分)为38%(19/50)。对照组期末考试平均成绩为(70.06±5.83)分,及格率为81.67%(49/60),优良率为20%(12/60)。实验组及格率和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病例导入式教学法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

讨 论

心胸外科疾病尤其是心脏疾病是外科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传统的教学法,虽然可以让学生较全面地接触心胸外科疾病的理论知识,但理论与实际脱节,难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和学以致用的能力。“病例导入式”教学法是根据“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原理设计的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方式,通过在心胸外科临床护理见习实践,可以认为“病例导入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比较,具有明显优势。

1.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由表1显示, 两组学生记忆题型成绩接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理解分析题型、发挥应用题型上实验组学生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成绩(P<0.01);且期末成绩比较,实验组及格率和优良率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我们认为:病例导入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去探索和思考,在不断自主地发现问题、评价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实验结果说明病例导入式教学法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与葛静玲等[2]研究结果相符,同时加深了学生对基本知识概念、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积累起扎实的基础知识,学会高层次思维技能,如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提高了学生学习成绩。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认为,好奇心和欲望是产生兴趣的基础。兴趣是学习最重要最直接的内部动力,是发展智力最活跃的因素,学生有了这种内在的兴趣动机,可以调动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把教育对象的教育意图转化为受教育者的自觉行动,更符合现代高等医学教育理论[3]。病例导入式教学法以临床典型病例为引导,有助于将抽象的医学理论感性化,符合学生心理认知规律,把学生注意力和兴趣吸引到寻找答案的学习活动上,促进学生不断地思考,活跃思维,使学生愉快地、主动地学习,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3.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教学模式对教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宽厚的知识面,又要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强烈的教学意识及责任感;因而要求教师课前要进行充分的备课,精心设计教学方案,选择的病例应具有针对性、代表性和可伸展性,设计的问题具有引导性,能体现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且难易适中,并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掌握讨论气氛的调动、引导等技巧。因此,促使教师要不断学习知识,更新知识,积累知识,从而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业务水平。

实践表明:心胸外科教学中尝试“病历导入式”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收到了预期的效果。“病历导入式”教学法培养学生求知意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索,对培养有能力、有创新、素质高的应用型医学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可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黄芳艳,黄秋环,韦桂源,等.病历导入式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见习课的应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8,30(6):1093-1094.

第8篇

大家都知道,论文的编写是可以说是一种艺术,论文常用来描述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成果的文章,就着病例分析论文写作而言,是将实验研究所得出的临床积累的经验和结果的资料,通过科学的思维、判断、推理,用文字、图、表、符号等再现的过程。以下是学术参考网小编为朋友们搜集整理的病例分析论文格式与范文赏析,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朋友们~

编写要求

报告、论文的中文稿必须用白色稿纸单面缮写或打字;外文稿必须用打字。可以用不褪色的复制本。

报告、论文宜用A4(210mm×297mm)标准大小的白纸,应便于阅读、复制和拍摄缩微制品。报告、论文在书写、扫字或印刷时,要求纸的四周留足空白边缘,以便装订、复制和读者批注。每一面的上方(天头)和左侧(订口)应分别留边25mm以上,下方(地脚)和右侧(切口)应分别留边20mm以上。

范文赏析:

病例教学法在高血压病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教授高血压病时,单靠课堂的理论讲授达不到能力培养的目的,学生在学习高血压病时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来,缺乏对高血压病的综合分析、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文章分别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病例式教学的意义及特点、病例式教学的基本方法、病例式教学法在高血压病教学中的应用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学习效果为目的。

【关键词】病例教学法高血压教学应用

高血压是一种持续血压过高的疾病,会引起中风、心脏病、血管瘤、肾衰竭等疾病。在高血压病教学中,由于高血压病内容复杂、理论性很强,若是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则达不到教学目的,学生难以将理论与临床实际应用融会贯通,降低了学习效率。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会理解运用高血压知识,可以采用病例教学法进行教学,现将病例教学法的教学体会报告如下。

1.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由教师根据教科书上的内容安排,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在讲解疾病过程中,常常忽略了疾病的发病机理、症状表现及与临床实践的结合。致使学生难以理解、对疾病的掌握不完全,难以进行深度广度的延伸,从而教学目标教学质量都没有达到要求。

2.病例式教学的意义及特点

病例式教学法是指通过对具体病例的分析、讨论、推理及判断,来达到教学目的得一种方法。学生通过对病例的研究思考,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決策能力,并且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态度,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符合医学综合性课程、创新综合性实验的需要。

病例式教学具有生动、趣味的特点,在病例式教学中,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用病例式教学具有一定实用性,对学生临床学习有很大帮助,因为病例都是来源于临床实际,通过对病理等的分析可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丰富临床知识;病例式教学的直观性能够更便于学生理解,加深学生记忆;病例式教学的启发性,能够加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启发学生对知识的更深入理解[1]。

3.病例式教学的基本方法

3.1课堂设疑

在课程开始前,可以提出几个关于教学内容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再开始讲授课程,讲授的课程需要围绕问题进行,最后通过课堂上的讲授,使学生能够解决之前的问题。这种方法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加强学生对新课的好奇心。

3.2病例直观展示

在课堂上直接的将与病例相关的图片、幻灯片等同病例一同展示给学生,学生现场见过疾病病变都比较少,这种直观的方法可以使学生记忆深刻,提高课堂气氛,更助于学生理解记忆。

3.3病例比较鉴别

在教授完一个或者多个例子后,可以给学生准备几个类似的病例,让学生通过所学知识,对给予的病例进行鉴别,使得提高学生对各病例的诊断。

3.4病例课后作业及考核评价

为了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可以在课堂结束后布置病例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下思考研究,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在考试或者考察时,可以将病例以问题的形式交给学生,以来检验学生近期的学习情况。

4.病例式教学法在高血压病教学中的应用

在高血压病教学中,使用病例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深奥的理论概念,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为临床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随机分为多个小组,并设立小组长,小组长负责策划、设计、组织此次高血压病例教学活动,检验小组成员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程度。小组成员负责提供相关资料,对问题进行探讨研究等。

其次,根据高血压病教学的目标,及难点和重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典型案例,并把相关资料发给学生,指导学生进行小组研究讨论。教师对各小组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适当的进行小组指导,并协调各组之间的沟通。

再次,各小组成员根据高血压病例资料进行课前讨论,小组长检验成员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针对病例重难点对学生进行相关辅导。

最后,进行病例教学课,开展小组讨论,然后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讨论,最后各小组各出一位成员进行发言,教师考察学生对高血压病例的掌握熟练度、诊断方法、思路等,根据情况做出评价,可作为平时测验成果。并根据学生发言情况对学生进行进行辅导,启发学生创新思路,时刻把握课堂节奏,掌握课堂讨论的整体方向,最后教师对此次活动进行总结,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忽略的细节进行讲解分析,带领学生再次对高血压病例重难点进行巩固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在采用病例式教学时应该注意一些问题。在设计病例内容时,要与课堂内容紧密结合,要设计有针对性的病例,如果针对性不强很有可能会误导学生,起到反作用。不宜设计过多的临床知识,要充分考虑到各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避免学生理解困难,但是在学生所学知识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教师就可以选择一些面广、复杂的病例。在课堂上适当的组织讨论,教师要把握好讨论主线避免跑题现象,注意将理论和实际结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课程讲解的深度广度,以上都是需要教师在病例教学中应注意的,教师要做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

5.结语

病例式教学法是为了满足临床需要,培养临床适用型、多功能及能适应当代临床发展需要的人才而开展的教学方法,使用病例教学法能够充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开展病例教学法中,教师应注重结合本病、本专业的临床特点,旨在提高学生的临床能力,并不断地完善病例教学方法。

第9篇

①学生主要还是以跟随临床带教导师进行见习,其能参与的医疗实践活动较为单一;②带教导师在结合诸多典型病例讲解、指导的能力不够;③针对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各方面的表现没有相应的评定标准,以至于不能对其临床见习成绩进行有效的评定和考核。综合以上种种主要因素,从而导致在教学中很难全部实现教学改革目标。

二、相应解决措施

1.加强临床理论知识的教学

以典型病例作为教学线索,向学生灌输学科的临床知识理论,为学生梳理整个知识体系。带教组以其他以医院为基地成功开展临床见习教学的院校为参考依据。首先,以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临床理论为基础,挑选出一批较为典型的病例,作为结合临床病例开展理论知识教学的教材,对学生开展理论知识基础教学。培养学生对疾病鉴别、诊断等方面的能力。学生再通过把见习观察到的疾病症状与老师所讲的典型病例联系起来,并对疾病的发生以及发展规律等展开探索和研究,从而更好的了解和掌握其具体治疗方案。

2.组织参加临床实践

应用床旁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而其形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对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因此可组织学生参加临床见习、病人陪护等多种临床实践,如:组织开展病人陪护与门诊陪诊实践活动,活动要求在临床见习期间选择一位住院或者门诊的病人,展开陪护、帮助、引导等一系列临床实践工作,其目的就在于通过一系列的基础护理,向病人宣导健康知识,抚慰病人的心灵,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医学理论等各方面的能力。此外,带教老师通过病患家属所填写的陪护质量评价表等各项表格对学生进行见习考核。考核制度的制定对学生起到了有力的约束作用,从而使临床教学质量得到保证。

三、床旁教学法实施建议

尽管通过采取相应措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理论与实践教学不一致的问题,但当学生在临床见习碰到具体病例时,仍时常会有理论知识准备不充分的情况出现。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在教学方面给出如下建议:

1.改革教育模式

很多院校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教学以后就直接进入了床旁教学模式,建议在进入临床见习岗位之前应由临床带教老师结合典型病例对学生开展临床实践理论知识的教学,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临床理论知识,为临床见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妇产科学和科室的典型病例材料为教材,构建以典型病例为线索的本学科知识体系。例如:将妊娠期出血、分娩、子宫卵巢疾病等方面内容作为典型病例,应用于课堂教学和小组讨论中。教学方式可采用国际较为常用的PBL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引导作用,把典型病例视为学生需要解决的课题,采用学生自我指导及讨论的教学模式,由此提高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使其不断的探索和研究疾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法等。

2.加强带教教师培训

加强带教教师对PBL教学法的理解和实际教学应用方面的培训。带教教师其主要的优势在于对病例有足够的熟悉度,并且了解临床医疗上发生的各种状况。所以,为了使这一优势充分的发挥到实际教学中去,应当采用PBL教学法开展教学。但就目前来讲,由于教师还不能真正了解和掌握该教学法,从而也很难在实际教学中运用自如。因此建议组织带教老师对PBL教学法进行深度的研究和学习,能够真正认识其核心要点,并学会采用该教学法设计课程,熟练掌握PBL教学法发现、提出问题-带着问题查找资料-问题讨论整个教学流程,从而提高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成为能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有效学习者。

四、总结

第10篇

关键词:PBL教学法;临床教学

呼吸内科是对内科系统非常重要的一个科室,是各级医院必备的专业科室之一,并且越来越多的医学生选择从事呼吸内科专业的学习。临床教学与培训对象主要是实习生、进修生、轮转生、研究生,加强其专科教学水平,可持续提高医院呼吸专科诊治水平。

国际医学教育研究所将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分为7个宏观领域和能力要求:①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职业伦理;②医学科学基础知识;③交流沟通技能;④临床技能;⑤群体健康和卫生保健知识;⑥信息处理;⑦批判性思维和研究能力。国际医学教育研究所制定的国际医学教育标准旨在规范全球医学教育,使世界各国医学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均具有共同的核心职业价值观、核心知识和核心技能[1]。

1 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特点

案例教学法是指根据教学目的,选择在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遇到真实病案为基本教学素材,把学生带入到一个真实的情境当中,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去体验、去学习[2]。临床教学中通过应用案例教学方法,学生易形成对某一疾病的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的认识,加强对分析疾病的病因、病理特点的能力,逐步掌握疾病的规律,达到巩固理论知识的目的。案例教学将患者交给学生,而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的诊断思路,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利于其今后的继续学习和发展。案例教学通过问答、演示、讨论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PBL教学法的应用概况

PBL 教学法是"基于问题式学习"或"问题导向学习"的自主学习模式[3],是提倡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讨论合作相结合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新型的教学方法,它于20世纪末开始引入我国医学院校的教育改革中。目前,我国很多医学院校在临床教学中已经采用和实施了PBL 教学法。它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以医学生为主体,自学及教师引导相结合的以小组讨论形式,围绕某一医学专题或具体病例诊治等问题进行研究的教学模式,是由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医学院首次提出并实施的教育方法。该教学模式通过解决临床患者疾病的问题来学习临床课程,学习并建立有效的临床推理过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临床推理与终生学习的能力[4]。PBL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分析问题、主动学习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进而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2]。

3 案例教学法结合PBL在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临床教学与培训的学生,其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但在临床实践中不能将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病例诊治相结合,常常不会运用或不能很好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析、判断临床病例,所以需要将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掌握规范的临床诊疗技能[1]。如何正确处理培养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将有助于在较短的时间内使他们在临床技能、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得到较大的提高。张冬等[2]认为结合临床分析并进行讨论的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效率,因此将案例教学法结合PBL引入内科培训教育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一些适当调整,在临床诊治过程中精心挑选临床病例,由学生去采集病史,汇总病例资料,然后指导老师提出临床相关问题,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开展学习,对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指导学生查阅参考资料,最后把疑难问题反馈给老师。老师针对讨论中存在的疑难点、重点的理论知识及操作要点进行逐一讲解,最后总结点评,并指出讨论中学生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下一步的学习计划和对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如何延伸应用给予相关建议。这种新鲜、活跃、有趣的临床教学模式,能激发住院医师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并锻炼临床思维能力,能够在面对临床资料时进行分析、判断、整理、鉴别,制定完善的治疗方案,实施治疗计划等,为今后更好地完成临床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首先让学生到床旁去采集病史,然后教师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提出临床相关问题,如哮喘的发病诱因,急性发作期临床表现和治疗的要点,有无其他的基础疾病,治疗要点等。同时将其分成不同小组,将所见病例每周安排小组病例总结、提问题、讨论分析,这样不仅强化对自己诊治病例中相关问题的理解,而且通过交流接触更多病例,这样带教教师也能及时发现他们学习的薄弱之处和教学不足,随时调整教学内容。

4 案例教学法结合PBL在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呼吸科临床带教采用案例教学法结合PBL教学法具有以下好处:①以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点有利于住院医师临床思维的拓展;②学生必须改变以往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下的学习方式养成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的好习惯;③在小组讨论研究过程中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培养团队协作意识;④强调主观能动性,让医学生们参与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来,督促学生不断地思考。案例教学法结合PBL教学法在呼吸内科的临床教学中,通过临床实例教案,采用问题式、讨论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进行研究、讨论、总结,同时老师适当的引导,补充不足,充分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以下不足:①临床带教老师要改变以往根深蒂固的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引导式教学模式;②带教老师应充分准备好临床病例,并对其分析、总结,以便在临床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疾病的特点;③学生学历程度不同,教学效果不一致;④案例教学法结合PBL教学法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较高,学生们自学能力程度不一,致使其接受知识的进度不一。

5 总结

案例教学法结合PBL适用于内科学临床教学,特别在呼吸病学的发展中,对临床教学质量提出更高的标准。案例教学法结合PBL在呼吸内科教学中需进一步完善,发挥其优势,使临床教学工作不断改进,不断创新,更趋完善,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适应临床教学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 CBL教学法;妇产科;技能教学

[中图分类号] R7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2-0075-03

Analysis on application effect of CBL teaching method o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skill teaching

YANG Zuyan YANG Zheng CHU Guojian DONG Shoutang ZHUANG Zhenli

Department of Clinical Medicine, Baoshan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Yunnan Province, Baoshan 678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BL teaching method o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skill teaching. Methods Selected 244 students of clinical medicine specialty in our college,who were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by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CBL teaching method was used to teach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skill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whil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was adopted to the control group.After lecture,the combination of examination and questionnaire method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between the two group. Results Both the theory test scores,skills test scores and teaching satisfac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all

[Key words] CBL teaching method;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Skill teaching

妇产科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临床学科,正确地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1]。传统的技能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案例中心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教学模式已在国外医学院校较普遍实施并显示良好的效果。近年来,在我国亦有多个医学院校尝试和报道[2-4],但仍处于试验性探索阶段[5],且绝大多数是将 CBL教学法应用于理论教学、见习及临床实习教学的研究。本课题将 CBL教学法应用于高职高专妇产科技能教学中,旨在通过病例实战,使学生全面理解并掌握操作技能,提高其学习主动性,建立分析疾病诊治的临床思路。此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校2011级临床专业4个班的24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分为两组,1、2班为实验组,3、4班为对照组。实验组:123人,年龄18~21岁,平均(19.24±0.67)岁,上学期诊断学期末考试平均成绩为74.87分。对照组:121人,年龄18~21岁,平均(19.37±0.32)岁,诊断学期末考试平均成绩为75.10分。两组学生的年龄、诊断学考试成绩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同一教材、相同学时,由同一教师授课。实验组采用CBL教学法,具体方法为:课前1周布置病例,学生充分运用教材、图书馆、网络、录像等多种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讨论,课余时间利用开放的实验室在模型上进行操作练习,技能课上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病例讨论,涉及的操作先由学生代表演示,大家充分发表意见讨论学生代表的操作流程、手法等是否正确,然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演示,最后再小组练习。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每一个操作内容均是通过教师讲解示教-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学生再练习的方式进行。

1.3 效果评价

1.3.1 技能操作考核评分的客观评价 实验组及对照组采用相同的评分标准、相同的评分老师、相同的考核方法,考核时间均为完成教学过程后2个星期。

1.3.2 理论考试评分的客观评价 实验组及对照组采用教考分离的方式进行理论考试,由学校统一命题,闭卷考试,考试结束后流水阅卷。

1.3.3 学生对 CBL教学的主观评价 课程结束后,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两组学生对课程的满意程度。共发放问卷调查表244份,回收244份,回收率均为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 检验 ,以 P

2 结果

2.1 两组考试成绩比较

实验组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特别是技能操作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学生技能操作和理论成绩比较(x±s,分)

2.2 两组教学效果主观评价比较

结果显示实验组对教学效果评价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妇产科技能教学现状

妇产科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在掌握其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熟悉基本技能操作[6]。临床实习在培养学生操作技能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医疗需求水平提高的同时维权意识也在增强,实习生在患者身上进行技能操作的临床实习行为已难以被患者接受。加之妇产科尤其产科是医疗纠纷发生的重灾区,目前大部分医院为了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大大减少了实习生实践的机会,临床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7]。这样就对校内的技能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技能教学模式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致使学生对操作技能的理解不全面,掌握不扎实,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低,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医学知识体系和技能,也不利于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因此,改变传统技能教学方法,探索适应现代医学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妇产科技能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3.2 CBL教学法应用于妇产科技能教学中的优势

3.2.1 CBL教学法有利于操作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CBL教学模式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在临床病例的分析、讨论、推理、判断中,对技能操作的适用对象、检查目的、操作步骤的理解更加全面,因此掌握也更加牢靠。研究结果显示,应用 CBL教学法进行妇产科技能训练的实验组学生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它改进了以往老师讲授学生记忆的传统教学方法,为高职高专临床妇产科技能教学开辟一条新路。

3.2.2 CBL教学法为每个学生提供一个相对个性化的、多渠道的获取知识的机会 通过临床案例的引入,使学生身临其境,形成与临床环境相似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8]。在自学、讨论、交流过程中拓展思维空间,提高团结合作能力;在紧密结合实际的学习中培养临床思维能力。CBL教学法还可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归纳总结和口头表达能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精神[9]。这些都为以后开展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由表2可见,学生对CBL教学法认可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3.2.3 CBL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 CBL 教学法的核心之一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根据技能课程大纲要求编出适用于教学需要的病例,制订周密的病例讨论计划,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指导学生查找资料等。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出色的课堂组织驾驭能力。教师必须不断更新知识,拓宽知识面,增强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

3.3 CBL教学法在妇产科技能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3.1 CBL教学法耗时费力,课时明显不足 CBL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病例分析、操作演示、课堂讨论、教师示范、学生练习等,因此耗时较多,加之妇产科技能操作项目较多,为完成训练项目在讨论中不能深入透彻,故对理论知识的复习有限,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也反映出这一问题。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按质按量完成教学任务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3.3.2 病例的选择和问题的构建还需进一步完善 病例的选择和问题的构建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CBL教学法应用于技能教学的尝试还不多,现无更多的经验可以参考,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逐步修改,才能形成科学、完善的CBL教学病例库。

综上所述,CBL教学法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运用实践知识能力,在医学教育工作中应用广泛[10,11]。通过本次将CBL教学法应用于妇产科技能教学中的尝试,显示了该教学法在妇产科技能教学中的明显优势和一定的可行性,值得推广。对于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不断改进中将逐步得到完善。

[参考文献]

[1] 陈海天,肖力,王广涵,等. 妇产科学TBL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2):114-115.

[2] 陈菊祥,卢亦成,陈超,等. CBL教学模式在神经外科教学中的应用[J]. 西北医学教育,2010,18(1):207-209.

[3] 李容. CBL教学法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健康必读杂志,2012,1(1):2.

[4] 张晓静,李静. CBL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J]. 科教导刊,2013,(1):72-73.

[5] 孙光远,赵学维,徐志飞,等. CBL教学法在胸外科教学中的应用[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1 (12):76-78.

[6] 胡晓玲. 妇产科临床实验教学改革与探讨[J]. 医学研究杂志,2009,6(10):130-131.

[7] 贺芳,谭鹰,陈敦金. PBL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2(6):137-138.

[8] 宋晓燕,邹小燕. CBL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使用效果分析[J]. 教学研究,2012,2(9):148-149.

[9] 梁栋梁,李平法. CBL教学法在急救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 吉林医学,2011,7(20):4284-4285.

[10] 邓兴力,王向鹛,杨智勇,等. C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J]. 昆明医学院学报,2010,(10):151-152.

第12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护理技能;教学

护理技能操作是医院诊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一名合格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功。因此,护理技能在整个护理专业学生教学中占有不可忽视地位。培养学生既能牢固掌握护理基本技术操作,又能独立创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和技能操作水平是护理专业技术实训教学的唯一宗旨。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教学为基础,采用类似科学研究及实践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运用项目教学法,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性活动。注重的不是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

笔者在2010年9月~2011年6月,2009级高中中专三年制护理专业学生护理基本技能实训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我校2009级入学的高中中专护理班。入学时学生的基本成绩、基本素质以及班级综合评价均无差异,并且两个班级学生均为女生。0920班66人为对照组,0921班63人为实验组。

1.2方法 两个班级的技术操作和理论教学均为同一名教师担任。教师基本情况:教龄20年;职称:讲师;专业技术职称:主管护师。普通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讲授理论,实践操作在示教室示教,学生分组练习。实验班采用项目教学法,即整理几项技能操作内容,根据与临床联系的紧密程度,分别编制与之相关的病例,学生根据具体病例确立需要解决的项目问题,联系实际,对照病例逐一解决,从而完成各项技术操作。学期末采用教考分离理论试卷同时闭卷考试。操作考核随机抽取,考核评分标准按照国家级技能比赛的评分标准考评,每项考核由同一名老师担任。

2.实施过程

2.1根据技术操作类型,制定相关项目病例,要求将本次实践技术操作全部内容囊括其中。所立项目的设计既要体现一定的逻辑关系,又要体现护理专业的特点,并注意与临床护理接轨。强调以病人为中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方向。比如根据静脉输液法这一操作项目,设定相关的情景病例:李先生,男,26岁,不幸被车撞伤头部,半小时后被送往医院。主诉头痛、乏力,并有恐惧感。查体,右侧颞部有一长约8cm伤口,出血较多。神志清楚,面色苍白。CT显示右侧颞骨骨折。外科给予清创缝合,补液治疗。医嘱:5%葡萄糖500ml+维生素C2.0g+维生素B60.2g+10%氯化钾15ml,静脉滴注qd

2.2设定情景,重点找出需待解决的问题,在模拟病房的大背景下,根据上述病例提供的各种素材,由一名学生扮演病人,利用设定的情景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进一步巩固加深理论知识,增强记忆。

2.3根据病例内容,做好项目分析。学生分组独立思考与探索,找出待解决的项目,形成文件。教师收集各组项目内容,整理,筛选后操作示教,学生模仿。

2.4小组讨论,学生互评。将课堂上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己,让她们轮流扮演病人和护士。围绕已确立的项目彼此互动,相互评价,相互纠错。教师适时适度地组织和调控,以保证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最后带领学生确定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如上述病例可以确定的项目为:补液目的;观察病情方法和内容;静脉输液方法和流程;心理护理等。

2.5统计结果

两班学生的考核成绩按照理论成绩占60%,技能成绩占40%的方法合成最终成绩总分,将所得数据输入数据库,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T检验。(见下表)

这里由于样本量较大,使用两组独立资料的t检验

建立假设检验

H0:μ1=μ2(两个班级综合成绩相同)

H1:μ1

a=0.05

n1=66,X1=74.55,S1=12.38,n2=63,X2=68.48,S2=12.39

自由度v1=n1+n2-2=66+63-2=127

SC2=153.39

t=2.782

查表得0.01

3.讨论

3.1项目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执业能力

对于中职护理专业教学来说,项目教学法强调从护理职业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择典型的病例作为教学内容,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共同研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或完成任务。通过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学生的动手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共同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均明显高于普通的传统教学法。因此,它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执业能力,是中职学校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的最有效的方法。

3.2项目教学法的应用改变了教师的角色,更高的强调教师的综合素质

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实际上是学生唱“主角”,而老师转为“配角”,是教师角色的大换位,加强了对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灌输者,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指导者、促进者。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挖掘发挥集体的智慧,对每一个教学项目(教学病例)进行精心的设计,通过多种方式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加强理论课教师与实践课教师、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间的合作,形成项目课程合作开发团队。专业课教师必须是“双师型”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有娴熟的实际操作经验。并且经常与医院联系,并到临床一线锻炼,了解医院对学校护理教学以及对护士素质的要求。

3.3项目教学法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项目教学法教法新颖,尤其是初次使用时,学生感到了从来没用过的新奇感,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增强了学生的猎奇心理。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课堂气氛高度活跃,效果很好。由于学生间的模拟情景,互扮病人和护士,是学生的沟通能力增强。另外,因对待病人的态度发生了改变,在交流中充分体现了爱伤精神。所有项目的完成都是多人相互配合、协调,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雷芬芳,邓翠珍,赵亚珍. 项目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卫生职业教育,2007,25(6):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