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茶道和茶文化的区别

茶道和茶文化的区别

时间:2023-07-11 17:36: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茶道和茶文化的区别,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茶道和茶文化的区别

第1篇

中国没有茶道的规程仪式,但是我们都不否认中国也是有茶道的。有人将中国的茶道就称做"茶文化",其实两者还是有概念上的区别的,可以说茶道是茶文化的一部分。但是如果我们专门定义一个茶道意义上的茶文化,也是可以的。

中国茶文化历史攸久、层次复杂、内容丰富,而日本茶道自成体系,有其严格的程式。但是总的来说都是取茶的清心、静气、养神、助智等精义,应该说都是健康向上的。

有学者认为,日本的茶道与中国的茶道有渊源关系。

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主要有以下几点明显区别:

1.中国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儒、道、佛为一体,三者之间是互相补充的多、相互抵触的少,从而使中国的茶文化内容非常丰富,从哪个层次、哪个方面讲都可以做出宏篇大论来。日本茶道则主要反映中国禅宗思想,当然也融进了日本国民的精神和思想意识。中国人"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这四条都是通过饮茶贯彻儒家的礼、义、仁、德等道德观念以及中庸和谐的精神。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公开申明的"茶禅一位",吸收了中国茶文化思想的部分内容,它规劝人们要和平共处,互敬互爱,廉洁朴实,修身养性。

2.日本茶道程式严谨,强调古朴、清寂之美;中国茶文化更崇尚自然美、随和美。日本茶道主要源于佛教禅宗,提倡空寂之中求得心物如一的清静之美是顺理成章的。但它的"四规"、"七则"似乎过于拘重形式,打躬静坐,世人是很少能感受到畅快自然的。中国茶文化最初由饮茶上升为精神活动,与道教的追求静清无为神仙世界很有渊源关系,作为艺术层面的中国茶文化强调自然美学精神便成了一种传统。但是中国的茶道没有仪式可循,往往也就道而无道了,影响了茶文化精髓的作用发挥和规范传播。所以一说茶道,往往首推日本。

3.中国茶文化包含社会各个层次的文化;日本茶文化尚未具备全民文化的内容。中国茶文化自宋代深入市民阶层,其最突出的代表便是大小城镇广泛兴起的茶楼、茶馆、茶亭、茶室。在这种场合,士农工商都把饮茶作为友人欢会、人际交往的手段,成为生活本身的内容,民间不同地区更有极为丰富的"茶民俗"。日本人崇尚茶道,有许多着名的世家,茶道在民众中亦很有影响,但其社会性、民众性尚未达到广泛深入的层面。也就是说,中国的茶道更具有民众性,日本的茶道更具有典型性。

"四规":待客亲善,互相尊敬,环境幽静,陈设高雅。"七则":点茶的浓度,茶水的质地,水温的高低,火候的大小,煮茶的炭料,炉子的方位,插花的艺术。

第2篇

关键词:道德教育;茶文化;关系;探究

1茶的文化发展历程与道德文化的联系综述

任何一种文化的根源都是物质层面上的,而茶文化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其根源便是茶叶的演变。最初的茶叶产生在5000多年前,在春秋战国时期便有关于茶的确切记载,最初茶是做药用,后来在最初的药用功能上,随着历史的发展又衍生出了“饮用”、“礼用”等功能。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论文品茶之风渐盛,而此行为推进了茶文化的发展。魏晋南北朝为文化史上三教开始融合的时期,故此茶文化的最初融入,便是儒家、道家、佛家的三教交融的思想,而非分批缀入,此点值得注意。而注意这一点的原因,在于,若茶叶中蕴含的文化,最初便是三教交融的文化,那么其开放性、包容性、创新性便有了根源。传统道德理念,是以礼教为首的一种宝贵精神品质。追求真理曰道,正直中和是德。魏晋时三教的文化精髓在品茶这一优雅行为中随着茶香渗透进了茶中,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此处可以确切知道茶文化中蕴含了道德文化。茶叶的本性自带有一种不偏不倚、正直倔强的品质,这种品质为历朝道德文化所看重,故此茶叶一经引入文教体系,其道德文化便彰显出来。我们知道,茶的本性便可说是道德水准,而其衍化的文化中又携带了道德文化元素,所以茶叶与道德教育是有巨大关联的。

2道德教育与茶文化的关系探究

想要探索茶文化与道德教育的关系,首先要知道茶文化的主要内容。茶文化来源于茶叶、茶树,其最早的文化内容便是茶叶、茶树的本性,即茶性,次之,茶叶最初具有药用与饮用功能,药用在后期引入了中医文化,而饮用自衍化成茶道。茶道,实际上是包含茶艺、茶具、饮茶文化在内的一切茶的技艺,而茶德更是这种茶艺的精神提炼以及具象理论。在下文中,笔者将立足茶文化本身,从茶性、茶道、茶德三个方面,深入探究茶文化与道德教育的关系。

2.1茶性与道德教育的关系

欲明茶性,必先知茶之理。茶的生长条件极为独特,其他植物,或要求少风少雨,或受限与季节条件,更多的是必须有肥沃的土地才能长成。而茶树,往往生长在高山低谷,人烟迹罕至之处,或是深山丘陵,餐风露雨之处。据科学研究,在茶树的生长条件中,碱性土地与潮湿空气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其次,茶树往往低沉而直立,不争不艳,不偏不倚,卓尔大方。考究完茶的生理条件,茶的本来性质便不难得出,茶的第一点特性是生性顽强,能在极为恶劣的地方生长。这种特性,在道德层面,便是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高贵品质。根据茶的这一品性,很多诗人墨客,作家,画家都加以作品描述,在丰富茶文化的同时,又使得茶的坚忍不拔与自强不息得以传承,而在现代教育机构的道德教育中,例如学校,则可采取茶与其茶文化作为精神样本,将道德教育实际化,起到深层次的教育效果。茶的第二点茶性,便是茶的低沉直立。众所周知,古人往往寄情于景,托物言志,将眼见的事物给予人性化的道德评价,并有梅兰菊竹四君子之称,而这四君子都代表了不同的道德文化。例如,梅花的孤傲不群,兰花的优雅,的淡泊,竹子的不俗和谦虚都是用来彰显道德品质并起到教育作用。而茶叶本身具备了低沉直立的品质,表现为接地气不孤傲,优雅不做作,淡泊不空荡,谦虚而不自持,兼具四种美好的道德品质,更应该作为道德教育的模范。茶性的第三个特点,便是不偏不倚,卓尔大方。不偏不倚的品性,历来为人们所歌颂。因为这代表了正直的品质,当然,同样以正直出名的本性植物,有松,有竹,有白杨,有胡杨,但是茶树的不偏不倚是有其特色的。茶树往往不高,其不偏不倚,蕴含在其短小的身躯内,更彰显正直之气。无怪南明遗民见茶树而涕泣之。不偏不倚即指茶叶喜居本土,安居乐化,体现在道德教育上,即是要爱自己的祖国不能崇洋。

2.2茶道与道德教育的关系

茶道是广博的,其中既有优雅大方的茶艺,又有雕工精美巧夺天宫的茶具,亦有饮茶、泡茶的各种细节讲究,更有古人对茶的文化评价。其中不乏许多与道德教育有关的内容,例如,茶艺的优雅大方、茶具的精益求精、细细雕琢、品茶时的从容不迫、追崇自然、天人合一,甚至于自明清以来,市场上红极一时的茶馆、茶楼都是茶道的产物。由此又可知茶道的创新变化,因时而变。古人在道德教育上,往往主张言传身教,耳提面命,如此口耳相传。例如明朝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余立侍左右,俯身倾耳以请。”讲的就是传统教学的情况。另一方面,便是寓情于物,以物相较。例如传说中的临终前折箭之教,赵简子的赠书之教。而这两方面,在茶道中皆可做到。在品茶中,等水开、等茶香,可放松急躁的心境,培养耐心,这是物教的境界;而在品茶之时,如魏晋南北朝士人品茶,或是潮汕地区的功夫茶,都喜欢聚集品茶而言文化,这样,无形中亦起到文教的功能,所以有人说茶文化中自带道德教育,是极有道理的。茶道中的道德教育,尚且不止文化理论上的言传物教,而是实践上的道德推广。例如,紫砂壶的铸造需要极高超的技艺,极精细的工夫,这些不从实践中经历千百遍磨练是学不会的。这种茶具的精雕细琢精神,便有了茶道的自然教化功能,在实践层面推动了道德文化的教育。

2.3茶德与道德教育的关系

说到茶德与传统道德的关系,这里要理清二者的大小之辩。首先茶德的提炼来源于茶道,而茶道又是来源于士人、民间的品茶活动,最主要是士人阶级的研究探索,故此,茶德间接来源于士人文化,而士人文化又是传统道德的继承者和弘扬者,由此一看好像两者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别忘了茶性中本来就有道德影子存在,而且茶道中的道德,亦不止是传统道德文化上的品质,故此两者自有区别,应该说传统道德文化是共性,而茶德,是个性。或者说,茶德是传统道德体系中非常光辉的部分。之后,中国的国门渐渐打开,人们接受了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我们不能说西方的文化对我们造成了伤害,文化的发展本身就是相互影响的。但是,我们所痛心的是中国的传统道德在西方的文化冲击下显得非常脆弱,也就是说我们的传统道德体系始终处于劣势地位,显得岌岌可危。如今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讲人们相互之间越来越不信任,人们相互之间显得越来越陌生,人们不愿意去帮助陌生的人,因为害怕被骗,人们不愿意冒着被讹诈的风险扶一个摔倒在马路上的老人。这就是社会存在的道德危机,而我们需要找到一个解决道德危机的入口,笔者就自然而然的想到了茶文化。因为,茶文化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数千年,有着深厚的民间基础,同时茶德对人的约束不那么激烈,先得温文如玉,其对人道德冲击不会很大。人们在品茶的时候就能感受到这种文化的魅力。所以,在公民的道德教育中嵌入茶文化是非常恰当且合适的,一定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的民族目前的确存在一些道德危机,这是我们任何人都不愿意见到的。需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来重拾人们的道德有很多办法,笔者认为重拾道德并非就要从茶文化入手,但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精华的部分对于公民的道德教育确实非常有帮助,笔者从茶文化入手,剖析了茶文化和道德教育的关系,帮助人们找到重拾道德的一些思路,希望人们尊重中国的传统文化,尊重中国的传统道德体系,共建一个温良恭俭的社会、一个人人都有温度的社会。

参考文献

[1]邢雯芝.茶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价值与实现[J].福建茶叶,2015(5):58-60.

[2]刘瑞华.解读茶文化与思想道德之关联[J].福建茶叶,2016(2):245-246.

[3]孙汝建.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的重建[J].海外华文教育,2014(4):384-394.

[4]陈文华.论中国茶道的形成历史及其主要特征与儒、释、道的关系[J].农业考古,2002(2):46-65.

[5]沈佐民,陈念,李年蛟.茶文化在构建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茶叶加工,2008(3):49-52.

[6]朱红缨.基于专业教育的茶文化学体系研究[J].茶叶科学,2006(1):42-48.

[7]余悦.中国茶文化研究的当代历程和未来走向[J].江西社会科学,2005(7):7-18.

[8]张进军.中英茶文化比较及对中国茶文化传播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4(8):175-176+196.

[9]余悦.净慧法师对当代禅茶文化的贡献及其学术史意义[J].江汉论坛,2014(4):131-135.

第3篇

[关键词]中日;茶文化;交流

日本是一个国土狭小的国家,这样一个国土狭小、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的国家,在经济上取得的惊人成绩让世人刮目相看,经济上取得的成就与其自身文化特色有很大关系。对日本文化的研究,实际上就是研究它吸收融合并不断学习发展外来文化的过程。“岛国的地理位置给日本提供了与外界交往的自主性。”日本在很早就开始了吸收外来文化的历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征,这一点,贾华在《双重结构的日本文化》中总结道:“(一)积极主动学习、吸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二)选择性地摄取、兼容外来文化……(三)对外来文化具有强烈的融合性……(四)保持和传承本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作为与日本隔海相望的近邻中国,也与它有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影响深远的文化交流。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对日本在对外交流中体现出的这些特征多有表现,本文试图以茶文化为例,说明日本吸收外来文化的这些特征:

一、积极主动学习、吸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

日本的文化发展特色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四面环海,面积狭窄的冲积平原分布在沿海地区,内部短而急的河流纵横交错,生存空间相对狭小封闭。拥有险山、急流、汹涌大海这样的天然屏障,不仅使日本免于外族入侵,还使得文化不发达的日本在选择外来文化方面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一接受外来文化原则前,日本只取前者,并将它实践为“只取其精华”。

滕军曾将日本的茶道史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受中国唐朝的饼茶煮茶法影响的日本历史上的平安时代。第二个时期是受中国宋朝的抹茶冲饮法影响的日本历史上的镰仓、室町、安土、桃山时代。第三个时期是受中国明朝的叶茶泡饮法影响的日本历史上的江户时代。”从这三个时期来看,日本所选择的对中国茶文化的吸收时期,正是作为茶源地的中国,茶文化繁荣发展的时期。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隋唐时期中日互派使者出访过程中,“当时日本政府遣使隋唐的主要目的是学习隋唐文化,但还有另一个重要的目的,那就是通过使节来获取大陆的物品。所以,负此重任的来华日使临走时要选择最有价值、最令日本天皇满意的物品带回国,并敬献给天皇”,而这些遣唐使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正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茶文化带回日本敬献天皇。

隋唐时期作为中国的鼎盛时期之一,理所当然地被日本当作吸收其文化的对象。中国的茶叶及品茶法就是在这个时期传到日本。在传播途径上更是与众不同,“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有许多途径。官方派遣使节、学生、乐舞团体等,赠送各种礼品(包括手工艺品和动物等)及书籍,是一条通常的渠道。宗教和贸易,是另外两条重要的途径……在这三方面之外,文化交流还有意外的渠道,为当时的人所意想不及的,即战争与掠夺也会造成文化交流的机会。”而中日之间的茶文化交流的途径是“通过佛教和僧人”,其中比较有名的有空海(774~835)、最澄(767~822)、荣西(1141~1215)、村田珠光(1422~1502)、武野绍鸥(1502~1555)、千利休(1512~1591)。无论是留学僧还是请益僧,他们在唐期间开展佛教活动时,周围活跃着许多爱茶、饮茶、颂茶的中国诗人学者,耳濡目染了中国当时先进的饮茶文化,带回茶籽,传到日本。南宋时,中国茶文化高度发展,日本遣宋使中主要以荣西禅师为代表。他在中国期间遍访江南名刹,后移居天山景德寺。荣西除了致力于佛教钻研外,也充分利用江南茶园遍布,饮茶之风盛行的优势,加深对茶的研究,并于第二次回国后的1192年写成了主要以宋代《太平御览》为参照的《吃茶养生记》,开篇便写道:“茶者,养生之仙药也,延龄之妙术也。山谷生之,其地神灵也。人伦采之,其人长命也。天竺唐土同贵重之,我朝日本亦嗜爱矣。古今奇特仙药,不可不摘也。”。即便到了明代,倭寇盛行时期,中日之间也“想方设法”进行交流,尤其日本,派出的遣明使一般都是由通晓汉文的高僧来担任,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日之间的进一步交流,这个时期,“正是日本茶道骤形成的期间”。

二、选择性地摄取、兼容外来文化

日本在积极吸收世界上先进文化时,从不全盘吸收,而是有选择地摄取,根据本国的国情来兼容外来文化。

日本原本没有茶树,也没有喝茶的习惯,更谈不上创造与茶有关的茶文化。自从遣唐使们将茶文化从中国传入后,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就开始伴随着日本茶文化的延伸发展。围绕日本茶道史三个时期看,当中国的唐朝经济文化臻于繁盛之时,作为未完全摆脱氏族制残余的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吸收更是趋于全方位的。平安时代的日本,社会混乱,忧世忧天的没日思想浓郁,与此同时的中国,茶文化在禅宗大力提倡饮茶以及陆羽《茶经》的大肆鼓吹下兴起,很多人通过接触禅开始了饮茶的习惯,茶也从南方传到北方。《茶经》宣告了中国茶文化的成立,使儒、道、佛等中国文化的精髓与饮茶过程结合,这些,被崇尚佛教并且出于佛教研究目的来到中国的日本使者所吸收,根据当时日本国内的社会状况,民众普遍存在的情绪,人们的精神面貌等,尤其对中国的禅宗思想进行了摄取,“日本的茶道在形成的过程中明显可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痕迹,禅宗的精神就是直接来自中国”。室町时代末期的村田珠光、武野绍鸥提倡受禅宗思想的引导而产生的“空寂茶”,茶从奢华之风中解放出来的过程,与村田珠光参透禅并决心将禅与茶结合有莫大关系,后来,茶室面积按照自己的实际需要也不断缩小,不讲求世俗的尊卑高下,不断拉近主客之间的距离,日本的茶道也逐渐从禅与茶的融合中确立了“敬、静、寂、和”的茶道精神。

另外,在茶具,点茶等方面也是有选择地吸收。例如,可上溯到中国宋代的点茶技法,“其茶刷的形状、茶碗的形状都与目前日本茶道中使用的相似。但唐宋时的中国点茶技法重视色、香、味,重视茶与水的比例,对点茶时的姿势、拿茶刷的方法等并没有什么规定。”。另外,在茶碗的选择方面也有所体现。宋代,浙江、安徽一带聚集了许多日本留学僧人,他们接触了中国的茶具,并作为纪念品带回日本,因为当时的日本人为之取名曰“天目茶碗”的饮茶工具,相对于当时日本国内的茶碗而言,更显端庄秀丽。

三、对外来文化具有强烈的融合性

日本对外来文化表现出的强烈融合性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来形容日本民族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是不为过的。它以极宽容的态度接纳来自各方的先进文化,经过选择性的摄取,兼容后,使这些外来文化最终为日本本民族服务。

“中国唐、宋、明代都对日本茶道以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日本茶道的历史是随着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发展而发展的。日本民族是善于学习和吸收外来文化养料的,正是长期和多方面的学习和借鉴中国茶道的精神、程式及技巧,并与其本民族的特色和文化相融合,才创造出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日本茶道。”在谈及日本对外来文化的强烈融合性时,“茶”文化是最有说服力的内容之一。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在与其他国家展开的文化交流中,首先推荐介绍就是日本的茶道。如今,在国际上久负盛名的日本茶道已被很多国家作为课程学习,茶道也早已成为日本先进文化的代表,而这一切,都与中日茶文化交流有着莫大的关系。在唐代,被文人墨客爱不释手的茶被日本平安时代的贵族们带着一种崇敬之意效仿,开创了日本的饮茶之风;镰仓时期,荣西的《吃茶养生记》大谈茶在中国驱睡意,以及救世救民,大有与唐代陆羽《茶经》出世后类似的功效,日本茶文化进一步发展;茶从使用走向艺术是在室町时代,以后又逐渐融入从中国吸收来的禅宗思想。在日本茶道形成的过程中,日本曾经出现过将外国文化与日本民族的文化相结合的思潮,为此,珠光也曾在这种背景下主张过反对自以为是思想,要主动接近有能之人等,此外,他还将地炉导入茶室,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源于中国的饮茶文化与本民族固有文化融合的进程。与地炉导入情况相类似的是风炉。风炉在唐代陆羽《茶经》中有详细记载,它在室町时代传入日本,日本茶道中的风炉有一些仍保留了中国风炉的模样,但是,日本随后又在中国风炉的基础上发明了泥风炉、铁风炉等等。

同风炉地炉一样,中国的茶文化在日本从无到有,从开始的近乎全部的吸收到不断筛选,再到与本民族文化结合,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最终形成符合自身发展又促进自身发展的茶道文化,这与对外来文化的强烈融合性是分不开的。

四、保持和传承本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

日本文化是多种文化的混合体,但是作为在日本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日本传统文化始终是日本文化的主体。今天我们看日本文化,也许能对日本的任意一种文化找到它的本来归属国家或者地区,但是,我们也清楚地认识,隐藏在日本文化背后的,却是日本固有的宗教意识、道德伦理意识、生活习惯等。

日本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的这一特性在中日茶文化交流史上也有很多体现。例如,《日本茶道文化概论》中,在描述门茶时提到,“门茶初期,以辨别本茶非茶为主,即尝出■尾茶(本茶)与其他茶(非茶)的区别就可以了。这里受到了中国宋代门茶中的辨别皇室专用的北苑茶(正焙)和其他的茶(外焙)的影响。不过,日本的门茶将宋代的门茶大大升级,更加游戏化、系统化、复杂化、”接着,书中又解释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比起中国宋代的门茶来,室町时代的门茶更富有游艺性。这是由日本文化的特点决定的。日本文化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儒家的君子文化不同,具有明显的结座性。喜欢大家凑在一起做点什么。在座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有了平等的前提才产生了游艺。”日本人的游艺性深深影响着日本茶道游艺性,使门茶源于宋代却有别于宋代。

日本还将和歌艺术理论导入茶道,将素淡典雅的日本独有文化融入茶道,还有第一个按照日本茶道理念专门设计的茶碗―乐窑茶碗。另外,日本人爱洗澡,茶道文化中自然少不了沐浴方面的元素,日本在举行茶会时常常有沐浴的活动,这是中国茶文化中所没有的。表层文化背后的日本传统文化的例子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赘述,最终使日本茶道文化深入人心的,并不是它停留在表面的外国文化的影像,而是日本民族深层次的传统文化。

日本民族是一个不简单的民族,日本民族的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从中日之间的茶文化交流便可见一斑。它在摄取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不仅没有迷失自己,始终保持和传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吸收先进文化时始终坚持有选择,有目的。这些都是国家发展和个人发展值得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贾华:《双重结构的日本文化》,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年.

[2]滕军:《日本茶道文化概论》,东方出版社,1992年.

[3]滕军:《中日茶文化交流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

[4]周一良主编:《中外文化交流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5]古田绍饮译注:《吃茶养生记》,讲谈出版社,2000.

[6]徐静波:《东风从西边吹来―中华文化在日本》,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7]余悦:《中日茶文化交流的历史考察―以茶道思想为中心》,《历史学》,2009.10.

第4篇

一、茶文化旅游产品的界定

茶文化旅游产品是旅游产品中的一部分,它也是由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延伸产品三部分构成。但由于茶文化旅游具有休闲性、文化性、参与性和多样性的特征,茶文化旅游产品在这三个层次上也有不同于其他旅游产品的特征,具体表现在:茶文化旅游产品的核心产品包括以茶景观、茶文化、茶艺术等为吸引物的核心部分以及以此为核心而设计的其他旅游产品和食、住、行、游、购、娱产品;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形式产品包括茶道、茶节庆、茶礼俗等文化活动,茶艺表演、茶歌、茶舞等茶艺术产品以及其他各种项目;而延伸产品包括在旅游活动中所推出的各项优惠活动,售中以及售后服务。

二、信阳开发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可行性分析

河南信阳种茶历史悠久,距今已有2000多年。信阳是茶的故乡,茶是信阳的象征,亦是信阳的“金名片”,发展茶文化旅游信阳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茶文化载体分布广

据统计,全市茶园总面积60万亩,集中连片千亩以上茶园15处,国有茶场10个,乡村专业茶场及个体茶场1200多个。另外,全市拥有大小茶馆近千家,其中著名的如“文新茶艺馆”,在信阳市从装潢、品味、服务都是一流的,以茶艺、茶道、茶文化为主题。在信阳街上,还不时会发现一些规模不大,但也别有韵味的茶馆、茶楼,如“知音茶艺馆”等。这一切都为信阳开发茶文化旅游产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茶品牌知名度高

信阳毛尖在唐代已成为当时供奉朝廷的贡茶。1915年,信阳车云山出产的毛尖,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夺冠,驰名海外;1959年,茶叶节专家评选名茶,信阳毛尖被列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1999年获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金奖;2008年,信阳毛尖作为全国绿茶的代表,作客CCTV--2《倾国倾城之双城记一茶缘》栏目,与云南普洱茶一争高低,颇有“华山论剑”的味道。信阳毛尖品牌知名度高,为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和品牌效应。

(三)茶文化底蕴深厚

信阳发展茶文化旅游,开发茶文化旅游产品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即信阳茶文化底蕴深厚。关于信阳毛尖茶有许多动人的传说、神话,并得到过许多著名诗人的赞赏。中国宋代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苏轼对品茶、烹茶、茶史等都有较深的研究。正是这绚丽多彩的文化孕育了闻名中外的信阳毛尖,赋予了信阳茶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信阳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四)政府支持力度大

这是信阳开发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又一重要保证。到目前为止,信阳已成功举办了十六届信阳茶文化节;在市政府的协助下,涌现了一大批茶种植、加工、经营大户,培育了一批有品牌、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另外,2008年,信阳将全国名优茶及茶叶包装产品博览交易会与茶文化节并列,突出了名优茶及茶叶包装等产品的展示展销。这一切努力为信阳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三、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信阳市各级政府在茶文化旅游的项目建设、资金投入、政策支持、市场营销等方面给与了大力支持,开发了一系列茶文化旅游产品,但这些旅游产品并未在旅游市场竞争中显示出其应有的强势,这与信阳雄厚的茶产业优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茶文化极不相称。究其原因主要是茶文化旅游在该市起步较晚,在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尚不成熟,仍存在很多问题。

(一)宣传力度不够

近年来,信阳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打造信阳――“中国茶都”的城市形象,并试图通过“信阳茶叶节”来扩大信阳毛尖的市场知名度。这些措施为信阳茶旅游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市场契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立足于信阳本地的宣传措施由于缺少必要的旅游活动、宣传手段过于单一、营销体系不完善等原因,影响有限。

(二)旅游产品文化含量低

茶文化旅游产品的核心是文化,信阳茶文化旅游产品的特点应该通过对信阳毛尖和市内悠久文化的挖掘,提炼和整合来凸现,使之在内容和形式上体现出信阳毛尖恬静、淳朴、丰富的文化含量。信阳虽有深厚的茶文化底蕴,但在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时当地政府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三)旅游产品参与性不强

由于信阳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还不够深入,信阳虽有一批茶文化旅游景点,如先前提到的各类茶馆、茶叶展览馆,但此类景点多为休闲喝茶的场所,真正如采茶、炒茶等茶乡参与性强的项目并不多,而体验茶乡农家乐的更是少之又少。旅行社在组织茶文化旅游的安排上多是选一个能观看茶艺表演的地方,接下来便是推销茶叶。这一模式使得大多数旅游者望而却步,明白了参观的最终目的,因而对茶馆等产生了抵触心理,使得博大精深的茶艺、茶道表演更多了一层商业色彩。

四、信阳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宣传,完善营销体系

在政府的鼓励和倡导下,举办一批以茶文化为主题的节庆活动,利用传媒全力打造品牌形象,在开发茶文化旅游产品时,当地政府及旅游企业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因特网等各种传媒。同时,建立稳定的营销系统,以保证茶文化旅游产品销售的畅通,提高其市场占有率及知名度。

(二)敢于创新,突出产品特色

在开发茶文化旅游产品时,旅游企业应注重突出当地茶文化及地域特色。在游览过程中,导游人员可以向游客讲解体现古代信阳劳动人民美好愿望的传说,以突出信阳毛尖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例如在茶山里可以向游客讲解那棵又高又大的老茶树是由一种随处可见的画眉鸟衔种子种活的故事;实施文化推进战略,大力普及茶知识,推进喝茶、论茶的健康风尚,举行茶宴大品尝,将信阳的饮食文化与茶文化巧妙交融,从而形成浓厚的茶文化氛围,争取更大的消费市场。

(三)丰富产品内容,增强体验度

从旅游产品的概念可以看出,旅游产品其实是旅游供给方和旅游需求方共同创造的,这是它与其他产品的重大区别。因此在开发茶文化旅游产品时应尽量丰富旅游产品内容,增强游客的体验度。总的来说包含三个方面:互动、参与、学习。

五、小结

第5篇

作者:[美]摩顿森等著、黄玉华译

市场价:¥28.00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页码:257页

出版日期:2008年

内容简介:

书中描述在巴基斯坦的世界中,“三杯茶”是巴尔蒂人交朋友的方式,第一杯茶,你是我们的朋友,第二杯茶,你是我们的宾客,第三杯茶。你是我们的家人,我们愿意为你做任何事,甚至是死。很敬重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承诺与相信的感觉,可以感到人性光芒的温暖。

摩顿森把一次旅行化作了一个生命的承诺,从而改变了他在路途中所遇见的人的命运,并通过文字将看似不相干的人拉在一起。娓娓道来,他朴素的心便很快让你跳进《三杯茶》的友情世界里去,令你也嗅到茶的清幽香味。他教晓我们爱是怎么一回事,因为有了爱,他才在黑暗中看见星辰。

此书除了震撼人心的承诺外,还屡次描写了喀喇昆仑、巴托罗冰川、乔戈里峰等山川的美丽壮观令人震惊的自然风光,让人满怀想象,异常神往。这本书让人震撼于人世间的大爱,震撼于人世间的自然美景,震撼于人性光辉的美丽。这本书还让人领略到隔绝于文明世界外的纯真和无奈。

《中日韩英四国茶道》

作者:林瑞萱

市场价:¥39 00

出版社:中华书局

页码:216页

出版日期:2008年

内容简介:中、日、韩、英同为茶道国家。但由于国情、民俗及产业的变迁,造就了不同的茶道文化。该书主要介绍中、日、韩、英四国的茶道文化知识,包括各国的茶道简史、茶道道具、茶道礼仪、茶事茶话等内容,并配有精美的手绘图片,世界各国的茶道爱好者,都能领略茶道艺术的风貌。

体验《一杯茶的生活哲学》

作者:池宗宪

市场价:¥27.00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页码:171页

出版:2005年3月

内容简介:

《一杯茶的生活哲学》乍看像是一本借茶发挥的生活小品,细看才知道作者乃知茶之士,懂茶、泡茶、饮茶,不是不懂茶爱喝茶。也不是爱谈茶不喝茶,也不是爱喝茶不泡茶。这有什么关系呢?前者写出来的人生有茶境,不辱《一杯茶的生活哲学》书名;后者写出来的,于茶已不对味,自然引不起读者对他的人生起共鸣。再说,后者会误导许多喝茶的知识与观念,更是茶人们痛心疾首之事。

本书收录了近百件作者珍藏的茶器,即使从器物的观赏上,也有一大飨宴。作者在文中不止一次提到他对这些古物、收藏品的态度以及使用她们、与之一起喝茶的情形,这是有“能力”的收藏家,玩得起的收藏家,不只是深锁保险箱,手边只留一本账册的人。作者将文字与器物并陈,直截了当地显现了他的生活态度,我们读他书的人,也获得了一并欣赏的实惠。

《品茶图鉴》

作者:陈宗懋 俞永明 梁国彪 周智修

市场价:¥56.00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页码:286页

出版日期:2006年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了种茶叶、茶汤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叶底原色图片,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教您识茶、泡茶、饮茶、品茶,领您走进茶叶的世界。

希望通过本书可以丰富您的茶叶知识,提升您的生活品质,促进您的身心健康。

《茶道入门三篇――制茶、识茶、泡茶》

作者:蔡荣章

市场价:¥38.00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6年

内容简介:

这本书谈的是初入茶道最急切需要知道的三篇课目,一是“茶如何制成?”如果连茶是怎么形成的都不知道。那喝起茶来不就像瞎子摸象?第二是“各种茶的认识”,市面上的茶叶有那么多种类,它们的区别何在,如果没有一些理论性的理解。难以进入欣赏的领域。第三是“如何享用一杯茶?”包括冲泡与饮用,学茶当然要喝茶,而且也只有从喝茶中才能获得茶的益处,才能体会到以茶为载体的思想、美学境界。作者蔡荣章,在台北陆羽茶艺中心任职,兼任北京陆羽茶艺中心的茶道总监,30年从事茶道教育与实践工作。

《鉴壹》

作者:阮浩耕

市场价:¥15.00

出版社:浙江摄影出版社

页码:157页

出版日期:2006年

内容简介:

茶叶与茶具是不可分离的,茶具随着饮茶方法的改变而不断创造出新的品种来,历来是非常讲究的。品茶不仅仅是生理上需要饮水解渴,并且升华到一种文化,为全民族所共有。汉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以及西南众多的少数民族,不管在语言、文字、习俗方面有多大差异,但在饮茶、品茶上,对茶具使用的讲究却是一致的,茶和茶具是珠联壁合的文化载体。这套丛书并非严肃的专著,而是融学术性于知识性、趣味性、文学性之中,其宗旨是介绍茶文化的有关知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提高人们的生活情趣,本书是系列之一,介绍的是茶具的鉴赏文化。

《用心吃茶》

作者:胡付照

市场价:¥48.00

出版社:中国物资出版社

页码:275页

出版日期:2009年

内容简介:

第6篇

【关键词】中华传统茶艺; 民俗茶艺; 文化融合

茶艺即饮茶艺术,是艺术性的饮茶,是饮茶生活艺术化。中国是茶艺的发源地,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民族具有自己的茶艺。中华茶艺是指中华民族发明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饮茶艺术,主要包括备器、择水、取火、候汤、习茶的技艺以及品茗环境、仪容仪态、奉茶礼节、品饮情趣等。中华茶艺不局限于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已经远播海外,有在日本的中华茶艺,有在韩国的中华茶艺,有在美国的中华茶艺等;在中国的茶艺也不都是中华茶艺,还可以有日本茶艺、韩国茶艺、英国茶艺等,不能将在中国的外国茶艺视为中华茶艺。而我所说的中华的传统茶艺则是具有纯粹的中国特色的茶文化,何谓中华传统茶艺呢?

一、对中华传统茶艺的理解

陆羽的忘年交、诗僧、茶人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有:“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皎然”茶道,是“饮茶修道”与“饮茶之道”的统一,使修行落实于饮茶艺术之中,艺不离道,道不离艺,由艺进道。皎然的“茶道”兼有“饮茶之道”即“饮茶之艺”之意。

茶艺之艺是指艺术,它具有一定的程式和技艺,但不同于茶学中的茶叶审评。茶艺是人文的,茶叶审评是科学的;茶艺是艺术,茶叶审评是技术;艺术是主观的、生动的,技术却是客观的、刻板的。在茶艺中,所用茶为成品干茶,因而种茶、采茶、制茶不在茶艺之中。

中华茶艺是综合性的艺术,它与中国传统的文学、绘画、书法、音乐、陶艺、瓷艺、服装、插花、建筑等相结合构成茶艺文化,茶艺及茶艺文化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华茶艺的分类

在当代的六类茶艺中,工夫茶艺又可分为武夷工夫茶艺、武夷变式工夫茶艺、台湾工夫茶艺、台湾变式工夫茶艺,武夷工夫茶艺是指源于武夷山的青茶小壶单杯泡法茶艺,武夷变式茶艺是指用盖杯代替茶壶的单杯泡法茶艺,台湾工夫茶艺是指小壶双杯泡法茶艺,台湾变式工夫茶艺是指用盖杯代替茶壶的双杯泡法茶艺;壶泡茶艺又可分为绿茶壶泡茶艺、红茶壶泡茶艺等;盖杯泡茶艺又可分为绿茶盖杯泡茶艺、红茶盖杯泡茶艺、花茶盖杯泡茶艺等;玻璃杯泡茶艺又可分为绿茶玻璃杯泡茶艺、黄茶玻璃杯泡茶艺等;工夫法茶艺又可分为绿茶工夫法茶艺、红茶工夫法茶艺、花茶工夫法茶艺等;民俗茶艺则有四川的盖碗茶、江浙的薰豆茶、江西修水的茶、云南白族的三道茶等。

三、民俗茶艺与中华茶艺的契合点

所谓民俗茶艺,是指一些地区性的用茶风俗,诸如婚丧嫁娶中的用茶风俗、待客用茶风俗、饮茶习俗等,讲茶俗一般指的是饮茶习俗。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饮茶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饮茶习俗。不同的民族往往有不同的饮茶习俗,同一民族却因居住在不同的的省份或地区而有不同的饮茶习俗。如四川的”盖碗茶”,江西修水的”茶”、婺源的”农家茶”,浙江杭嘉湖地区和江苏太湖流域的”薰豆茶”,云南白族的”三道茶”、拉祜族的”烤茶”等。茶俗是中华茶文化的构成方面,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由于各民族在现今的文化上都有一定的渗透和融合,所以各民族的饮茶习俗尤其是茶艺表演风格都融合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茶艺着重在茶的品饮艺术,追求品饮情趣。民俗茶艺侧重在喝茶和食茶,目的是解决生理需要、物质需要。有些茶俗经过加工提炼可以为茶艺,但绝大多数的民俗茶艺只是民族文化、地方文化的一种。虽然也可以表演,但不能算是茶艺。

但是经过民族茶艺师的精心提炼,很多传统的茶艺文化都融入到了民俗茶艺中,使得很多的民俗茶艺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民族茶艺,例如“昆明的九道茶”是最为典型的例子:

九道茶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以云南昆明一带最为时尚。泡九道茶一般以普洱茶最为常见,多用于家庭接待宾客,所以,又称迎客茶,温文尔雅是饮九道茶的基本方式。因饮茶有九道程序,故名”九道茶”。

一是赏茶:将珍品普洱茶置于小盘,请宾客观形、察色、闻香,并简述普洱茶的文化特点,激发宾客的饮茶情趣。

二是洁具:迎客茶以选用紫砂茶具为上,通常茶壶、茶杯、茶盘一色配套。多用开水冲洗,这样既可提高茶具温度,以利茶汁浸出;又可清洁茶具。

三是置茶:一般视壶大小,按1克茶泡50-60毫升开水比例将普洱茶投入壶中待泡。

四是泡茶:用刚沸的开水迅速冲入壶内,至3-4分满。

五是浸茶:冲泡后,立即加盖,稍加摇动,再静置5分钟左右,使茶中可溶物溶解于水。

六是匀茶:启盖后,再向壶内冲入开水,待茶汤浓淡相宜为止。

七是斟茶:将壶中茶汤,分别斟入半圆形排列的茶杯中,从左到右,来回斟茶,使各杯茶汤浓淡一致,至八分满为止。

八是敬茶:由主人手捧茶盘,按长幼辈份,依次敬茶示礼。

九是品茶:一般是先闻茶香清心,继而将茶汤徐徐送入口中,细细品味,以享饮茶之乐。

可以看到这里既有民俗又有传统茶艺的影子。

居住在云南、贵州、湖南、广西毗邻地区的侗族、瑶族和这一地区的其他兄弟民族,他们世代相处,十分好客,相互之间虽习俗有别,但却都喜欢喝油茶。因此,凡在喜庆佳节,或亲朋贵客进门,总喜欢用做法讲究,佐料精选的油茶款待客人。

做油茶,当地称之为打油茶。打油茶可以说是侗族和瑶族的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饮茶习俗,光从原始和纯粹的制茶方式来看,是单调且特色不鲜明的,但是在行茶的程序中融入了传统茶艺的意境和手法之后,无论从音乐、服饰和器具上来说,融入了传统茶艺的打油茶,在民俗茶艺表演中具有很强的可观性和艺术性。

中华传统茶艺和民俗茶艺,我认为它们的区别主要有:一是文化背景的不同,二是音乐服饰的不同,三是茶具及茶台的布置不同,四是泡茶的手法和步骤有些区别;而它们可以融合之处就在于品饮的艺术,“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兄弟民族,由于所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的不同,以及生活风俗的各异,使每个民族的饮茶风俗也各不相同。在生活中,即使是同一民族,在不同地域,饮茶习俗也各有千秋。不过把饮茶看作是健身的饮料、纯洁的化身、友谊的桥梁、团结的纽带,在这一点上又是共同的。所以中华传统茶艺能很好的融入到民俗茶艺当中去,把民族的茶艺真正的提升到一个雅俗共赏的层次。相信我们能很好的找到中华传统茶艺与民俗茶艺的契合点,把我国的民俗茶艺推向国际化的舞台。

第7篇

现代茶室空间环境的营造,重要的并不是营造什么而是为什么营造。“简文帝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世说新语》刘义庆会心之处不必在远。何处才是现代人所需要的会心之处?这一问题正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不断积累,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而逐渐被忙碌的现代人所重视。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不仅存在于物质文化方面,还具有深厚的精神文化内涵。茶文化幽静深邃,使人内心感到宁静平和。这种独特的文化魅力,恰好满足忙碌的现代人,在喧闹城市之中寻找会心之处的迫切需求。人们在品茶之时,在茶中寻找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与活力,在茶中寻找历史的传承,在茶中寻找内心的宁静,在茶中寻找人生的格调。品茶之时,茶叶、水与茶器固然十分重要,茶室空间作为品茶活动的发生地,同样具有其独特地位。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全球化浪潮之中,人们大多早已忘记曾经恪守千年的文化传统。全球化浪潮的强势冲击之下,中国传统空间营造中平和亲人的特质也早已被抛弃,取而代之的国际主义风格始终给人以不宜接触之感。正因如此,营造环境亲人的茶室空间更显得愈发重要。如何将当代新材料新工艺与新设计思潮,更加完美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如何构建起适于当今时代需求的茶室空间,并赋予其独特的场所精神,使得饮茶这一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得以更好的传承与发展?这些亟待解决的矛盾,便成为当代设计师在茶室空间设计中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

二意境的确立

在构成茶室空间的众多要素之中,何种要素才是其真正的灵魂所在?答案一定非营造一种独特的属意境莫属,因此意境的营造才是茶室空间营造中的重中之重。意境这一概念本为中国传统美学所特有,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瑰宝——茶文化的茶室空间也深受其影响。可以说以中国美学为代表的东方美学,其最主要特质便是展现出一种独特的意境,可以将其看作东方美学所独具的场所精神。林纾认为“唯能立意﹐方能造境”。也就是说只有明确的立意,才能成功的造境。茶室空间营造中所需立之意,正是源远流长的传统茶文化。从中国传统茶文化出发,在满足饮茶活动功能需要的同时又能富含中国传统审美情趣,便能创造一个成功的茶文化的境。意境并非由某个具体的事物构成,而是由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元素相互融合,从而共同形成其独特的韵律。这种独特的韵律,使得茶室空间不再仅局限于物质层面的狭小空间,而是进入到一种精神层面上的广阔空间。这种广阔的精神空间极大丰富了空间使用者的感受,为其带来了独特体验。一个富含传统茶文化意境的空间的成功营造,可以使人们在其间品茶之时,与茶室空间产生情景交融、虚实相生之感,在这种意境空间之中品茶、思考,更好地将自身融入品茶活动之中。这种饮茶者用心去感受茶室空间意境的体验本身,也可以视作饮茶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中奥妙正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此什么是茶室空间的意境,又如何营造这种意境,便成了一个让人难以回答的问题。但可以肯定地说,意境皆在虚与实之间,虚实之间古老的东方韵律以其特有的方式展现出来。

三影响意境的两种思潮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的指引之下,在中国传统夯土木构建筑体系构成的物质基础之上,茶室空间的设计也具有中国传统空间设计的特点。例如尺度宜人、材质柔和、造型优雅、色彩平实。在这众多特点之外,茶室空间还散发出其独特的场所精神也即茶室空间的意境。虽说意境的营造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通过不断对饮茶文化、饮茶历史进行深入的探寻与分析,其主要发展脉络终究有迹可循。可以说正是禅家与文人两种思想左右着茶文化,二者之于茶室空间意境的营造正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缺一不可。禅家与文人的追求大相径庭,禅家的追求在于修行,文人的追求在于生活。因此禅家将饮茶视为修行,而文人却将饮茶视为生活。

1禅家思想影响下的意境

茶的起源众说纷纭,因其历史久远,确切起源已不可考证。但最迟自唐代起,饮茶之风流行于禅院之间的记载便见诸于大量文献。写就《茶经》并被尊为茶圣的陆羽,便自幼长于禅寺之中。茶在禅院中的流行有着很现实的目的,参禅要求参禅者清醒不眠,饮茶对此正有极大帮助。因此一时之间寺必有茶、禅必有茶,茶也随禅广泛流传。参禅者在参禅之时饮茶,进而使得饮茶也成为了参禅悟道者的修行法门之一,这种修行的法门最终演变为茶禅。参禅者认为“茶是参禅悟佛之机、显道表法之具,禅是以茶净心之理、正清和雅之道。二者互为表里,互为因缘,互为体用,互为能所。可以茶喻禅,以茶行禅,以茶悟禅,以茶参禅;也可以禅释茶,以禅施茶,以禅品茶,以禅悟茶。”其后茶禅文化因禅宗东渡日本而在日本广为流传,并最终在此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最终形成具有日本特色的茶道。日本茶道精神可以概括为东传日本的“茶禅一味”与日本高僧千利休所参悟的“和敬清寂”八个字。茶禅一味本为中国禅家思想并为当今茶道中人所共知,但茶禅一味并未出现在浩如烟海的中国禅籍中,其最早出自于《碧岩录》圜悟克勤东流日本的墨宝。正是这四个字指引了日本茶道的轨迹,并成为了日本茶道的主要思想。茶禅一味将茶与禅放在同样的高度,因此禅家饮茶并非为了茶,而是将茶视为修行,是参禅的重要一环。曹洞宗讲默观独照,直体本然、机关不露,日本茶道正是依其而立。并逐渐融入到日本的民族性格之中。进而形成了千利休“和敬清寂”的茶道思想。由此可见禅家影响下的意境,茶本身并不是目的,一切皆为修行,一切皆为道。因此禅宗思想为茶室空间意境营造带来的,主要在于内省与秩序两个方面。表千家不審庵即是禅家思潮影响下的茶室空间的代表(图1表千家不審庵内部)。

2文人思想影响下的意境

自唐以降以禅家为主导的茶文化,伴随着佛教在中国的逐步衰落而渐渐衰落,自宋代起文人这一茶文化的重要缔造者便逐步崭露头角。虽然文人之中经常有如同苏轼一般,深受禅家思想影响的人,但追求入世的文人与追求出世的参禅者,此二者饮茶的目的终究有着本质区别。文人饮茶为了更好生活,参禅者饮茶却是将其视为一种修行。自明以后,主流饮茶形式由末茶演变为叶茶,饮茶方式随之简化。这种转变将饮茶的习惯带入更多普通人生活的同时,也使得正统禅家思想对茶文化的影响渐行渐远。文人将饮茶视为一种生活的品味。此时对茶室空间意境影响的主要思潮已不再是禅家所需的修行,更多的是文人所追求的精神上的寄情。中国传统文人思想之中,总是存在钟鼎与山林两个方面。钟鼎既是出将入相、经世致用,与追求个人修行的禅家不同的是,现实理想的实现才是文人的最高最求,入世的儒家哲学始终根植于传统中国文人的血液之中。但世事难料,并非所有文人皆能实现自身的崇高理想,一旦这种现实的抱负难以实现,山林一面的道家便成为失落文人的栖身之所。在道家出世的哲学指引之下,寄情成为慰藉不得志文人所需的良药。所谓的“外儒内道”正是这种状态的最好诠释。文人情感的抒发在诗与画,因此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说。诗与画二者共同抒发出文人胸中之意,诗与画更是文人心灵的寄托。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追求的是一种洒脱的超然境界,是对感情的寄情抒发。文人感情的抒发并不沉浸于奢华,而是与自然相互融合。这种融合使得文人不得志的抱负与广阔的自然结合在一起,是文人审美情趣的绝佳体现,广阔的自然更为其提供一个独特的寄情之所,文人也便将自身融入其间。也正因此文人的审美情趣最终便在“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八字之中完全展现出来。文人饮茶并不是为了修行,而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其立足于生活之中又以茶寄托自身的情感。因此文人影响下的意境,率性、自然、飘逸。对文人来说饮茶是寄情更是生活。文人追求的生活是自然的流动的,并不拘泥于某种修行。崇尚自然而又富有韵律,文人思想为茶室空间意境营造注入了生机与活力。生动的韵律与对自然的追求支配着文人的茶室空间。紫藤庐既是文人思潮影响下的茶室空间的代表。三文人与禅家的意境在茶室空间设计中的融合茶室空间是茶文化的实体表现,优秀的茶室空间,将富含中国哲学与美学的传统茶文化,以一种直观的方式展示给世人,而意境正是这一切的灵魂所在。文人与禅家各自营造的意境皆包含对无的追求,这种追求分别发自于佛家与道家对无的追求,二者对无的追求大相径庭。道之无是将自身融入事物之中,“物我两忘”正是这一追求的最高体现。佛之无却是将事物融入自身之中。有趣的是两者本着不同的出发点,最终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也正是二者具有的对无的共同追求,使得文人与禅家的不同思想,在茶室空间设计之中有机地结合起来。晚香茶室正是在当代茶室空间设计之中,将茶室空间所固有的两面有机结合的代表之一。两种特质造就了茶室空间所独具的,即有内省又具有寄情的茶室意境。在光与影之间、虚与实之中,晚香茶室的空间营造时刻散发出其独特魅力。这种魅力使得茶室空间即可供人们于此修行,又可供人们于此生活。人们在此品茶之时即可审视内心,又可以茶抒发感情。东方文化之中的动与静,在此之以如此巧妙的方式展现出来。(图3晚香茶室)

四意境的传承与革新

西方的美学思想着重于美的直观展现,也就是说相对与内在蕴含的美而言,西方美学更加注重美的外在形式与造型,西方美学看来形式与造型才是美的根本所在。歌德便认为:“艺术在成为美之前就是造形的”。正是在这种美学思想的指引之下,西方空间设计所富含的美,总会在某一特定的时刻、角度、地点集中展现出来。因此欣赏西方美学影响下的空间设计,人们首选要做的便是找到这个展露出美的点。当然这个点通常选择在人们易发现的位置,而不需要人们去探索与发现。人在此时作为一个观看者,欣赏着设计者所要展现出的一切。中国独特的美学思想则具有不同于此的美学思想,在富含中国美学思想影响的空间设计,设计者并不会把美在某一时刻、某一角度全部呈现出来。而是试图将人们带入其中,试图使人们不断去深入发现。人与空间互动、用心去感受。在这里人是空间的参与者而不再是旁观者。通过时间与空间的不断变换,中国美学的空间设计在不同角度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也许茶室空间的构建正像是绘制一副传统水墨中国画,其核心便在于去构建一个具有代入感的、可以让人逐步去发现的、充满意味的空间。中国美学不同于西方美学的独特之处便在这里。

五结语

第8篇

大学英语教学和其他教育教学一样,同时都面临着教与学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局面,老师在教授大学英语课程时,往往也会受到学生听课状态的影响,而产生相应的教学情绪,或富有激情,或者干燥无味,但归根结底,还是相关课程缺少创意有关;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一方面受制于教师教学技能水平的高低,另一方面,我国大学生从中学以来养成的英语学习习惯,特别是哑巴英语的现状,一时不会有很大的转变。因此,良性的大学英语教学互动必然是要选取老师愿意讲而且学生愿意听的内容,只有这样,教与学才能真正形成一种良性的联动关系,以教学促学习,以学习倒逼教学的提高。因此,本文将从茶文化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导入实践入手,分析研究现阶段大学生英语教学模式的一些创新的途径探索问题。

目前,大学英语课堂的文化教学,不仅要把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和途径,而且要把它作为一种文化承载的载体,通过对中英两种文化体系中的茶文化的深层分析,分别其异同,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文化教育效果。中西方这种茶文化上的区别,源于两者产生时代背景的不同,因此也涵盖了不同的文化内容,代表着多种文化元素。在现在的大学英语教育中,英美文化的介绍占到了很大一部分内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接受,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忽视,这种现象无疑让大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有文化迷失的危险,因此,注意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的文化取向,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成败关系重大。另一方面,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深入,经济快速发展,西方文化的渗透已经深入到生活与思想的各个重要环节,如果当代的青年大学生们只能天天把西方的各种节日、饮食、以及好莱坞大片挂在嘴边,而漠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人格建构的关键作用,那么,被漠视与淡忘的,最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立足的文化根基。

在大学英语的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教材中主要还是以西方文化的讲解为主,这本无可厚非,但是西方文化以绝对的主导地位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则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比较起来,民国时期及之前留洋的学者,大都具有国学根底,因此虽然也曾有过崇洋迷外、全盘西化的荒唐论调,但总体来说,中国文化的本根并没有在大学教育中失去主导地位。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导入中国茶文化,要注意相关内容的层次性,首先是茶的产地及种类。中国茶的产地对应着茶的种类,形成了中国茶的品种与品质的多样性,有红茶(Black Tea)、绿茶(Green Tea)、普洱茶(Puer Tea)、乌龙茶(Oolong Tea)、龙井茶(Dragon Well Tea)、碧螺春(Green Spiral)、铁观音(Iron Mercy Goddess)等常见茶的种类。在英语国家中,他们选择性地选取了一些自己能接受的中国茶品种,比如红茶。在中国人的传统茶文化中,家人友朋聚在一起喝绿茶、谈家事,已经成为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茶的大的种类上,中国人偏爱清雅的绿茶,而英国人则更偏爱红茶,而且饮茶的量也较中国人更多。在饮茶过程中,中国人基本上不加任何调料,一杯清茶,体会自然。在英国饮茶习惯中,往往在红茶中加牛奶和糖,搅拌混合后饮用,同时佐以茶点食用。这也是中英饮茶习惯的很大区别。英国红茶(black tea)源于中国,始于17世纪,由于东印度公司从中国福建武夷购买的红茶颜色浓深,实际上是黑茶,所以称之为Black Tea。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有必要介向学生介绍说明这个词汇的相关背景知识,加深学生的理解,进而对soft drinks 指茶饮料等,进行详细说明。

基于循序渐进的原则,还可以比较中英饮茶文化中的时间节点。在饮茶时间上,英国饮茶分为英式上午茶和下午茶,而中国人则没有固定的时间。从饮茶方式和习惯上可以发现,中西方的确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差异,这种差异是源于不同的文化发展背景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英国下午四五点固定时间的下午茶,其社会功能意义远比健康解渴功能重要。在英国专门有喝茶时间(tea time),英式下午茶也有其饮茶习俗、饮茶方式和饮茶礼仪之后,时间相对固定,更具实用性。具体说来,可以分为:早茶(early morning tea,或者茶,清晨六點,空腹饮茶)、早餐茶(breakfast tea)、公休茶(elevens tea 上午十点到十一点,或者叫做晨茶)、下午茶(afternoon tea 下午三点到四点,也称为茶歇tea break)、晚安茶(night tea,或者叫晚茶)、。高茶(high tea)除此之外,还有茶宴会(tea party)、花园茶会(tea in garden)、野餐茶会(picnic- tea),则是具有社交性质的茶会,更有诸多负面的相关词语,如Tea party(暗指聚会)、Tea hound(花花公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英国红茶的历史,通过这个与茶相关的语词演变的对比性分析,加深学生对英语茶文化的记忆和理解,丰富了英语茶文化教学内容。

为了切实提高英语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大学生还必须理解在英美茶文化中明显存在的阶级和个人主义倾向,扩大茶文化的相关知识面。第一次之后,英国殖民者从中国掠夺了大量茶叶、丝绸、瓷器,茶因此在英国各阶层变得十分流行起来,与此相关的茶具也逐渐普及,不再只是陈列在橱窗中的装饰品,最终随着英国殖民帝国的建构,美洲地区的茶文化也有诸多相似之处。财富的增加,伴随着与茶艺、茶具相关的英语词汇与习语的逐渐丰富。通过对茶具的语词分析,从语言交际的视角出发,透视字词背后的涵意,比如:tea plant(茶树)、tea plate(茶碟)、tae sets(茶具)、tea ladle(茶勺)、tea green(茶绿色)、tea cup(茶杯)等。在茶艺专业术语中,还有The sipping glass teacup is convenient for viewing the liquor color。的说法,谈及品茗时习惯上不用 savor,而用sip,因此,这里的The sipping glass teacup应当翻译成玻璃品茗杯。与英美不同,中国人对冲泡水、茶具、茶道等,都有着一定要求,也可以很讲究,但与此同时,随意性也很强,并不固定。

我们发现,在没有有效引入传统文化因素之前,大学英语教学的课堂氛围确实有值得提升的空间,教师自说自话,缺少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让大学英语课堂变成了教师自我陶醉的舞台,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感受。有部分教师为了改变这种单向学习的窘境,试图通过大量播放好莱坞影片来提升大学生的相关听力问题,收效甚微,其原因不仅是因为影视语言与英语世界的语言使用实际不符,更是因为图像的视觉冲击甚至代替了教学内容,也就是语言学习本身的魅力,这种本末倒置的学习方式,只能让学生对相关语言课程的关注度大大降低,而且电影院可以在音响上做得比课堂更好,没有谁会认为电影院比教室更适合作为大学英语教学平台。可见,随着茶文化在大学英语课堂的导入,课堂作为师生之间交流的有效平台功能得到了更加充分的释放,这种改进对于活跃的课堂氛围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9篇

关键词:陆游;茶诗;茶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1-0173-02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和利用茶叶的国家。茶从被中国人发现到作为祭品、菜食、药材、饮料最终形成茶文化经历了很长时间。“茶文化的氛围与诗文创作的结合,使得茶诗具备了形式与内容的双重美感。”[1]陆游因担任茶官,对茶叶的了解上通宫廷,下知民间,具有权威性。满纸珠玑的陆游茶诗,将茶艺的细致精妙、茶道内蕴诠释的非常透彻。

所谓烹茶尽具,茶具是影响茶汤质量和视觉效果的重要因素。宋代茶艺将茶具推向了极精之致,为了点茶、斗茶的需要,精心研究每一个细节,其材质、颜色都极为讲究。茶具大概分为两类:制茶用具和品饮用具。宋人饮用末茶、碾茶时“即茶香四溢,因此要求将茶迅速碾碎,所以用质地坚硬的银、铁制作茶碾,也有金、铜、石质的茶碾。”[2]如《秋兴》:“苍璧碾成官焙香”描写碾茶时茶香四溢的场景。磑是磨的一种,《舍杂书》:“雪落红丝磑,香动银毫瓯”。煮水则分为两类:点茶用银瓶候汤,如《建安雪》:“银瓶铜碾春风里”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汤瓶的材质;煎茶则把茶铛放在风炉上煎水,如《初夏杂兴》中“煎茶林下置风炉”;《秋夜歌》中“茶铛飕飕候汤熟”。茶铛造型类似现代煎药的土罐,是直口,底部有三足,为了有多一些的容量来烹茶,茶铛的腹部略深一些。品饮用具则主要是茶盏。因“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杯微厚,熠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3],当时兔毫瓯非常受欢迎。陆游的茶诗《闲中》:“活眼砚凹宜墨色,长毫瓯小聚茶香”;《村舍杂书》:“落红丝磑,香动银毫瓯”,表明兔毫瓯精致的造型以及保温的功能使得分茶得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咬盏,也保障了茶口感——聚香、保温。兔毫瓯是“釉面上有一种像兔子毫毛般的视觉肌理效果,这是在烧制黑盏的过程中釉面高温窑变产生的”[4]茶蕴奇香借水发,选好茶具之后,选水候汤就尤为重要了。水的来源不同,所溶解的化学物质不一,对于茶汤影响也各异。陆游诗中有《夜汲井水煮茶》:“汲水自煎茗”井水煮茶;《雪後煎茶》:“雪液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雪水煎茶。作者善于用不同的水来烹茶。有人认为,井水因不见天日,少流动、性寒,故不宜泡茶。而陆游并不这么认为,《试茶》:“乳井帘泉方遍试,柘罗铜碾雅相宜”;从“牛乳”、“玉色井”、“乳井”这些比喻来看,作者钟爱于这些井水,用来试“蒙顶”、烹“日铸”这样的名茶。古代煮水用的是细颈的汤瓶,水不熟则茶末漂浮,水过熟则茶末沉底,因而候汤最难。陆游深谙煮水,蟹眼为一沸,《午睡》:“聊呼蟹眼汤,瀹我玉色尘。”鱼目为二沸,《夜坐戏作》“飕飕松韵生鱼眼,汹汹云涛涌兔毫”此时松风生韵,鱼目连珠,水已达最佳状态,所烹之茶便如汹涌的云涛泛于兔毫盏内。宋代茶艺主要有煎茶、点茶、分茶和斗茶。“宋代的分茶并非独立存在的,它是脱胎于点茶而又精于点茶的一种技艺,是点茶过程的高级阶段,同时又存在于斗试环节之中,是斗试环节的审美准绳”。[5]“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两宋盛行点茶,而唐代的煎茶之习并没有衰退。陆游的茶诗中煎茶法用得最多。《初冬杂咏》:“夜窗父子共煎茶”夜话煎茶;《登北榭》:“香浮鼻观煎茶熟,喜动眉间炼句成”写诗煎茶;《拥炉》:“凫鼎煎茶非俗物,雁灯开卷惬幽情”读书煎茶。《效蜀人煎茶戏作长句》此诗专为煎茶而作,诗人用精巧的红丝磑碾茶,用刻有龙头的石鼎候汤。点茶就是将茶粉在茶盏中调成茶膏,再将煮好的水注入盏中,用茶筅击拂,点茶时要有力道和技巧,不能用力过猛,应手轻而筅重,使茶形成白色的浮沫。《茅亭》:“儿圆点茶梦,客授养鱼经”;《起晚戏作》:“云子甑香炊熟後,露芽瓯浅点尝初”。诗人拿出自己的珍茗“露芽”,在浅浅的兔毫瓯里试点尝初。分茶即“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时人谓茶百戏。”也被形象的称为水丹青。从赵佶《大观茶论》、蔡襄的《茶录》、杨万里的《澹庵座上观显上人分茶》等资料来看点茶、分茶二者所用的原料、器具和技法基本相同。其实分茶即点茶的一种技法,类似现代的咖啡拉花。在茶汤表面形成浮沫幻象的就是分茶,只是出现浮沫的就是普通的点茶。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茶筅击拂的技巧。《入梅》:“茶分细乳玩毫杯”,也证实了上文所说的分茶和点茶的区别,分茶注重的是浮沫产生的视觉效果。陆游不仅会点茶,而且会做分茶游戏。《四月旦作时立夏已十余日》:“趁虚茶懒斗旗枪”,《晨雨》:“青萌云腆开斗茗,翠婴玉液取寒泉”。从陆游的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斗(dòu)旗枪”是动词短语,而“斗(dǒu)茗”是名词短语。因此,斗茶在宋代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茶的代称;二是一种茶艺活动。茶艺活动的斗茶实则是因贡茶而生,茶农带上各自的新茶进行“茗战”,择优选为贡茶。“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斗茶的激烈情形可窥见一二。斗茶成为了宋代制茶技术的助推器,而对于士大夫则作为一种竞技游戏在流行。斗茶就是利用点茶的技艺来评判茶品的优劣,决定斗茶胜负的标准有两条:汤色纯白为优和汤花色泽鲜白、水痕出现晚者为上。在品饮茶汤的过程中体验,通过一系列的外在茶事达到和谐内心的感受,便是茶道。与酒相反,茶使人的思维清晰,精神抖擞,并且循循善诱,引发诗思。《登北榭》:“香浮鼻观煎茶熟,喜动眉间炼句成”;《钓台见送客罢还舟熟睡至觉度寺》:“诗情森欲动,茶鼎煎正熟”。茶在驱走睡魔的同时,还给诗人以诗思的启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茶道”一词的是皎然,他在《饮茶歌》中以三次饮茶体验道出了饮茶给人身体和精神上带来的完美体验,步步深入,神韵相连。高雅的茶事营造出来的是由外到内的和谐、由此及彼的怡乐,主客素心同调,体现主人的生活情趣。《素饭》:“缓步横摩五经简,风炉更试萘山诗”,品茗读经;《余邦英惠小山新芽作小诗三首以谢》:“惟遣春风入牙颊,诗成忽带小山香”,喝茶赋诗;《雨晴》:“萘映盏毫新乳上,琴横荐石细泉呜”,点汤横琴;《幽栖》:“棋局聊相对,茶炉亦自携”,烹茶下棋。《山行过僧庵不入》:“茶炉烟起知高兴,棋子声疏识苦心。”炉中茶烟袅袅升起令人陶醉,可想而知是茶逢知己了。煎茶品茗的自得其乐则显示诗人宁静淡泊的处世情怀,是惯看世俗喧哗而内心自有一种豁达和从容。陆游需要茶绝不仅仅是身体上的需要,还因茶所呈现出的沉静、内敛、朴素、淡泊等一系列精神内蕴的象征与其追求的精神境界相契合。《幽居即事》:“卧石听松风,萧然老桑苎”;《睡起》:“梦回茗碗聊须把,自扫桐阴置瓦炉”;都体现出一种宁静淡泊的情怀。《初春感事》:“活火静看茶鼎熟,清泉自注研池宽。人生乐处君知否?万事当从心所安。”生活在贫穷和孤独中的诗人,仍然汲泉煎茶。借着活火烹茶、清泉研磨的情趣触动了哲思,写下了耐人咀嚼的哲理。即使一生未曾封侯封爵;即使国家的衰败无力挽回,堂堂男儿已经做了能做的一切,宁静淡泊是在思考中对自我的寻求。茶道发展的更高的一个阶段,是在开悟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生活的态度——随缘自适。《菜根谭》有云:“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人生总会遇到难以排解的忧愤,倒不如存一份“此心安处是吾家”的自适。朝廷衰颓已是大势所趋,即使位卑未敢忘忧国,也是枉然。“未死人生谁料得,会来携客试茶瓯”,世事难料,暂时忘却烦恼,邀契阔挚友闻香品茶。《五月十一日睡起》“茶碗嫩汤初得乳,香篝微火未成灰。翛然自适君知否?一枕清风又过梅。”碗中茶香初聚,乳花嫩白,品茗中诗人静心思虑。随缘自适,在愚人是放任自流,在智者则是对生活冷静的思考。茶使人能够清醒沉静的对人生意义进行参详,乐而不,是一种有节制的乐趣,使人站在思辨的高度审视人生,茶诗中透露出一种人生的智慧。

“陆游的茶诗异彩纷呈,既具有文学上的精深美妙,又具有政治、经济、哲学、艺术、美学、医学等博大的内涵”。[6]当茶升华为文人的哲学思考时,诗人在清、静、雅、和的茶道中得到了解脱。因诗人独特的身份和经历,使得陆游的茶诗成为后人窥探宋代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参考文献:

[1]陈玲玲.唐宋茶诗中的哲理追求[D].上海:华东交通大学,2011:1.

[2]陈俏巧.宋代茶具看当时的社会风尚[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6,(11):133.

[3]郭孟良.中国茶典[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66.

[4]胡小军.宋代分茶、斗茶技艺与建窑黑釉瓷茶盏研究[J].茶叶科学,2010,(6):491.

第10篇

旭日升做饮料的高明之处是没有直接和其它饮料硬碰硬,而是发明了茶饮料,并以此奠定了饮料市场的品牌地位,既是蹊径,又是捷径,但可惜的是,在其一花独秀的时候,没有象当年健力宝那样抓住品牌塑造真谛,以致到了如今百花争艳的时候,明显地缺乏突出竞争力,可以说,这是旭日升与茶饮料之间那个等于号变成小于号之后,面临的挑战远远大于机遇的根本原因。

首先表现在旭日升对茶饮料本身特点缺乏应有的把握上。茶饮料与其它饮料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茶本身历来就是饮料,而苹果可以直接吃,可以榨汁喝,然后才有了苹果汁饮料。果汁饮料可以看作水果的第三种消费形式,本身具有独立性;茶则不然,到饭店一落座就是上茶,有多种茶供选择,那么茶饮料凭借什么优势让人们推开茶杯呢?从现实中看,茶饮料是把茶作为配料之一或者说作为一种饮料口味,而实质上又回到与其它饮料同一竞争层面上,只是口味的竞争了,从而使其缺乏独到的竞争力。应该看到,茶真正的优势是一种文化。其一,煮雪品茗之茶是茶,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茶也是茶,茶饮料该定位于哪个层次呢?其二,赋诗作画和家常待客之茶不仅在于品茶和喝茶,还在于冲茶、泡茶那种暖洋洋的气氛,茶饮料怎么让人放弃“茶道”改变饮茶习惯?其三,如果茶饮料是茶,就该体现而非简化茶文化。那么茶饮料到底是什么呢?茶饮料自然是天才的发明,但为茶饮料定好位,不仅是旭日升和其它企业,也是饮料专家和茶博士要共同研究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茶饮料本身的发展将受到局限。

其次表现在旭日升品牌塑造缺乏应有的概念上。其一,旭日升与冰茶、暖茶反复咏哦的广告词使旭日升品牌与产品完全重合,这是品牌塑造的大忌。试想,如果“金利来,领带”、“领带,金利来”的宣传推广起来,金利来会来得异常狭隘,从而让人们只会对金利来西服感到异样。旭日升推出了红茶和乌龙茶等,原来强调式的宣传此时成了产品开发的局限;其二,旭日升的广告突出青春形象,这本身与“旭日升”字面含义很吻合,但与茶文化实则相悖。从这以表象上可以看出旭日升时间上好似把茶饮料当成了一般饮料推广的,因而不可能让茶饮料的特殊优势得以发挥,刀刃没有好钢;其三,目前的饮料竞争是发育完全的品牌竞争,品牌竞争的实质是品牌概念的竞争;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没有独立的概念,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品牌。然而,旭日升除了茶饮料的产品形象外,几乎没有其它内涵可言,这一点的严重性表现在旭日升茶饮料拿不出与其它茶饮料不同的竞争法宝。不同品牌的茶饮料在口味、品种、质量等方面的同质化是必然的,没有独特品牌形象的茶饮料将难以产生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第三表现在“冰茶、暖茶”专用词失去了锐角。当旭日升和其它品牌纷纷推出红茶、乌龙茶、龙井茶之类的品种后,大众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对茶本身的选择上,而会淡化冷着还是热着的喝法,从而使原本很具有市场切入力的“冰茶、暖茶”成为强弩之末,而旭日升在这方面极力塑造起的稳固形象成了局限。旭日升“冰茶、暖茶”的形象,不仅为旭日升在其他领域的发展设置了障碍,甚至也对自己的老本行茶饮料品种的开发形成阻力。我想,旭日升再也不会使用“旭日升、红茶;红茶、旭日升”之类的宣传套路了。

在旭日升“茶老大”地位尚未牢固的时期,我觉得旭日升要做好以下几项准备:第一,为旭日升品牌注入适当的概念,使旭日升品牌加入到饮料市场的品牌竞争大军里。在同质化的竞争环境里,非常可乐靠自强、自立的民族志气与洋可乐抗衡,健力宝以鲜明的体育形象宝刀藏峰,旭日升所缺的就是这样的“概念”;第二,挖掘茶文化,让茶饮料与茶文化相结合,让茶文化成为旭日升茶饮料用之不竭的竞争力;第三,根据品牌概念与产品的文化内涵制定形象推广策略。这三点综合起来就是以“重塑形象”为核心的企业产品营销大调整,而具体做法尚待旭日升与专家们论证。

第11篇

在这个城市的中心地带,在车水马龙、红尘喧嚣之中,却有一处清雅娴静的净地――她就是集佛教文化、旅游、餐饮、休闲、购物为一体的多功能都市旅游商业文化区――文殊坊。文殊坊以中国四大禅宗丛林之一的川西第一禅林――文殊院为依托,在保护、维修、重建、复原古建筑、古遗迹和旧民居、旧景观的基础上,为成都增添了一道独特的景观,使之成为成都的又一张新名片。(图1、图2)

在“文殊坊”这张亮丽的名片上,有一个突出的闪光点――她既远古又现代,既传统又新潮,她就是地处白云寺街60号的“成都文殊坊麻将与茶文化博览馆”(图3-1、3-2、3-3)。

关于麻将的起源和发明,可以说是众说纷纭:有所谓起源于春秋孔子猜想说;唐朝一行和尚发明说;《水浒传》――“抹将”说;宋朝宣和牌演变说;元末明初万秉迢发明说;郑和下西洋的娱乐工具承续说;江苏太仓“护粮牌”演变说;明朝马吊――马将成型说和清朝宁波人陈鱼门(1817-1878年)最终发明说等。一般来说,学术界普遍认为宋朝宣和牌演变说、明朝马吊――马将成型说和清朝宁波人陈鱼门(1817-1878年)最终发明说的可信度最高,证据更有说服力。关于麻将的起源和发明的传说和解说如此之多,这足以说明麻将与茶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其丰富的内涵是很值得人们去考证、去追思、去探索、去研究的。

当今中国茶文化博物馆遍布九州,麻将博物馆则惟有两家。“成都文殊坊麻将与茶文化博览馆”或许不是世界和中国最早的麻将博物馆和茶文化博物馆,但她却是世界上第一个将麻将文化与茶文化结合在一起的博览馆,是世界上最大的麻将博物馆。

“成都文殊坊麻将与茶文化博览馆”,楼高院深,青砖黑瓦,滴水瓦当,画栋雕梁,雕花窗棂,朱红门墙,蹲狮把门,气势轩昂。进得门去,古朴典雅的陈设,悠扬悦耳的琴声,生动鲜活的雕塑,娴静淑女的茶道表演,琳琅满目的收藏品,由不得你不产生怀古幽思之情。面积达2200平方米的茶道体验区及经营场所和面积达2400平方米的展品陈列馆,不仅可以让游人尽情享受搓麻将、饮香茶的悠闲情趣,更能让你陶醉于麻将文化和茶文化的深邃内涵之中,感叹中华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

博览馆分为麻将文化陈列馆和茶文化陈列馆两大部分。麻将文化陈列馆的收藏品数量大、品种多、质量高,其中不乏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研究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很高的藏品。馆藏麻将文物达700多件(套)。就麻将的年代而言有古代的、近代的和现代的;就区域而言,除中国各地的外,还有美国的、日本的、德国的、泰国的、越南的、柬埔寨的;就材质而言,有黄金的、白铜的、象牙的、翡翠的、贝壳的、青花瓷的、紫砂的、竹骨的、牛骨的、人骨的,还有包括酸枝木、紫檀木、乌木等在内的各种木质的以及塑料的;就牌面的花纹、图案而言,除一般普通者外,还有水浒人物的、婴戏图纹的、岳飞“精忠报国”文字等特殊样式的。与麻将牌一样,搓麻将不可或缺的骰子也是五花八门,材质多样,纹饰丰富,形状奇特(见图4、图5)。

笔者历来对古代文物情有独钟,越是够年份的越是感兴趣。这里展示的最古老的珍贵文物是出土于四川的汉代陶塑“六博”俑(图6)。六博历史悠久,是一门古老的游戏――博弈(亦称博戏)中的一种。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载:“古者与曹作博。”《世本・作篇》也说“乌曹作博”。乌曹是夏桀的臣子,也是夏代著名之能工巧匠,是中华民族游戏的始祖,距今已三千五百多年了。司马迁《史记・殷本纪》说帝武已荒无道,制作了一尊人形偶象,把它叫做“天神”,然后“与之博,令人为行”。这件事发生在公元前十二世纪。《论语・阳货》载:“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可见,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公元前55卜前479年)亦认为博弈是有益的活动,给予博弈很高的评价。千百年来,博弈发展、演变、衍生出许多人们喜爱的游戏,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娱乐文化生活,使之成为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从围棋、象棋到马吊、纸牌、麻将……都起源于博弈文化。四川不仅有陶塑博弈俑,还有画像砖上的博弈图画。这些陶、砖作品生动地再现出汉代民众丰富的博弈文化活动(图7)。

在博览馆的麻将牌展示品中,最古老的当属明代的纸质马吊牌。清代文学家戴名世和民国时期的历史学家瞿兑之都认为“麻将当为马将之讹,马将又源于马吊。”到了清代,宁波人陈鱼门结合纸牌和骨牌的特点,在马吊牌中加入“中”、“发”、“白”、“东”、“南”、“西”、“北”七张牌,并将纸质改良为竹木骨等材质,使之形成流传至今的近、现代麻将。所以说,成都文殊坊麻将与茶文化博览馆所藏明代纸质马吊牌,是目前存世最古老的麻将纸牌。这副麻将纸牌在时期流落到了英国,一个多世纪以后,由国际友人日本法政大学教授江桥崇先生购得转赠给博览馆(图8-1、8-2、8-3)。

博览馆麻将牌类展品最多的当属清代的麻将牌,笔者最为欣赏的是一副翡翠质地的麻将牌。翡翠是一种以硬玉为主的辉石类矿物变质岩。因红色的翡和绿色的翠,很像古代一种红色和绿色羽毛的鸟,所以亦称它为翡翠。翡翠光泽油亮,质地坚韧,颜色艳而不俗,深得世界各地炎黄子孙的酷爱。翡翠真正大量进入中国是18世纪,从传入到应用也只有300-400年的时间,但由于喜爱翡翠的人们赋予其神奇的文化内涵,其短暂而辉煌的历史足以让其他玉石羡慕不已,并与其他玉石一并构成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玉器文化。在清代,翡翠受到清朝乾隆皇帝的大力推崇和慈禧太后的癖爱,故而被称为“皇家玉”,所以翡翠身价百倍,成为玉中极品。在清代,用价值昂贵的翡翠制作图案精美的麻将牌,非皇室宗族、达官贵人所能为之。称此副清代翡翠麻将牌为该馆镇馆之宝决不为过(图9-1、9-2、9-3)!

另外还有两副麻将牌和六颗人骨骰子,其人文内涵是很高的。一副是“梅兰芳岳飞牌”。这副牌是专为纪念梅兰芳先生定制的,其花牌含“岳、飞、尽、忠、报、国”等字样。梅兰芳先生是中国京剧界最著名的艺术大师,在日本时期,蓄发留须,以明心志,不惧威胁,不受利诱,拒不为日寇演出。这副“梅兰芳岳飞牌”的定制,当是对梅先生的精忠报国情怀的特别纪念(图10)。另一副麻将是“清代人骨宣和牌”(图11)。这副麻将因为年代久远颜色已变得暗黄,除此之外,和一般麻将牌也无太大区别。博览馆工作人员小胡对笔者说:“这副人骨宣和牌一共三十二张,据说是用一个江洋大盗身上的骨头制成的”,“相传这副牌为前清的一名捕快所拥有,这个王姓捕快十分嗜赌,破案无功,由于花了很多年时间才捕到一个江洋大盗,为了泄愤明志,于是他将盗贼的骨头做成了这副宣和牌。”馆藏的六颗人骨骰子和人骨宣和牌不一样的是,人骨骰子有比较明确的来历。小胡告诉笔者,六颗人骨骰子是取用清康熙年间乐山地IX-个管姓老千身上骨头制成的(图12),“当时这个姓管的人出于很厉害,当地很多人输给他,但却拿他没办法。后来有人花高价从外地请来高手,不但赢了他的钱还赢了他的命。管老千死后对他不满的赌友为了泄愤,就将他的大腿骨头作成了六颗人骨骰子。”

此外,博览馆的馆藏中茶文化文物也很丰富,有明代的锡制水壶、素三彩八角人物壶和清代的紫砂圆壶、藏式龙手执壶等藏品400多件,同时通过炒茶作坊、茶体验区和雕塑群像等场景再现,全方位地展示了中国茶文化的内涵和魅力。

第12篇

关键词:茶叶;茶文化;英语教育

现今,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英语教育在我国早已普遍实行。然而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就必须要掌握其民族本土文化,在英语的教学中,不仅会涉及到语言的教学,也涉及到西方英语国家的文化教学。笔者在文中通过在英语教育中找寻茶文化内容,试图带领学生更快速地掌握这门语言。

1概念的界定

1.1茶的定义

茶,是一种将茶树鲜叶进行加工,并含有茶、茶多酚等物质的饮品。“CamelliaSinensis”是它的常用名称,而“Sinensis”在拉丁语中的原意就是“中国的”意思。根据《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的记载,大约在公元前两千七百多年,有关茶叶的描述就已经被人们所记录在书中了。

1.2茶文化的定义

茶文化是指在饮茶的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其包括的内容众多,例如茶道、茶艺、茶画、茶精神等等。中国是茶的故乡,因此,茶文化也在中国应运而生了。

1.3英语教育的定义

英语(English)是国际上通用的语言,英语教育是指教师通过教学,将有关英语各方面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英语的学习方法并在生活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关于英语的教学,不仅包括对英语语言技能方面知识的教学,也包括对英语语言文化方面知识的传授。

2茶的起源

根据史料的记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使用茶的国家,具有“茶的故乡”之称。早在三千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了对茶树的种植和利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关注并利用茶树,在《神农本草经》中有这样一段话:“神农(神农氏,)尝百草之滋味,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这是我国古代典籍中最早有关茶的记载,我国唐代的茶圣陆羽在他的《茶经》的著作中也提及了有关茶叶起源的问题,著作中写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从而更加有力地证明了有关茶叶的记载最早源自《神农本草经》。早在西汉时期,中国与南洋各国开始进行贸易往来,通过水路和陆路将茶叶运送至各国。因此,南洋各国关于茶叶的称呼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来自闽南语系的,通过水路进行传播的,它的发音为Tey(Te);另一种是来自华北语系的,通过陆路进行传播的,它的发音为Cha。根据资料的记载,“tea”这个词最早是在十六、十七世纪出现的,来自于水路的Tey(Te)的音,在当时那个年代,ea作为双元音读成ey。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英格兰人将ea的音读成[i:],所以,[ti:]这个音至今得以沿用。

3英国的茶文化

茶文化虽然起源于中国,随着十八世纪的贸易交往才流入到英国,但是在英国的茶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也从而发展和保留下来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并为后人所传承,这些文化对于推进现代茶文化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英国茶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保留先来了许多与茶有关的习语,这些习语对于研究英国的茶文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现代人所研究。习语具体指的是一种语言文化的载体和精髓,它所包含的范围较广,例如俗语、成语、谚语、俚语、歇后语等都属于习语的范围。习语是一个国家的民众或者民族在长期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是不同语言的精华所在。一个民族的文化如何,都是可以通过习语反映出来。在中国民间有一句家喻户晓的习语,即“柴米油盐酱醋茶”,由此可见,茶作为一种饮品是我国居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样东西。有关茶的习语,不仅只在汉语中出现,在英语中,也有许多关于tea的习语。其中,最为我们所知的要数“somebody’scupoftea”,其含义为“tobesomethingthatoneprefersordesires”,可翻译为“对某人的胃口”,或者是“使某人感兴趣的东西”由此可以体现茶在英国人心中的位置。例句:Thisdetectivefactoryismycupoftea.(我对侦探小说感兴趣。)或者是Baseballisnotmycupoftea.(棒球不是我所感兴趣的运动、)另一方面,英语中有这样一个成语———“astorminateacup”,通过表面的意思,我们可以翻译成“茶杯中的风暴”,而意译过来即为“大惊小怪”,该成语是由法国的哲学家孟德斯鸠提出来的,当时他听说欧洲最小的共和国圣马力诺发生了暴乱,然后他说出了“Ifsomeoneexaggeratesaproblemormakesasmallproblemseemfargreaterthanitreallyis,thentheyaremakingastorminateacup.”从而体现出在“茶杯当中的风暴不算什么”的内涵。例句:Myneighboursarecontinuallyquarrelling,butitisusuallyastorminateacup.(我的邻居总是吵架,这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Al-thoughsomepeoplearesayingthisisreallyastorminateacup,Idonotre-allythinksoontheeveofthelaunchofthecityofcultureevent.“AlltheteainChina”也是英语非常著名的一句习语,它出现于十九世纪的末期,当时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出口茶叶的国家,英国所有茶叶的来源都是中国。因此,这句习语的意思为“巨大财富”,通过这句话,我们很明显地感受到当时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例句:Yournewbosssoundsterrible,IwouldnotworkforhimforalltheteainChina.(你的新老板听起来有点糟糕,无论他给多少钱,我都不会为他工作的。)

4中英茶文化的区别

如今,正如我们所见到的,茶品的饮用在英国很是流行,且英国的人民在饮用茶品的过程中也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茶文化。但是由于各国文化底蕴等方面的不同,使得中英茶文化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4.1饮茶方式存在差异由于中英文化的差异

所以使得饮茶的方式也会存在一定的不同。众所周知,茶发源于中国,并且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使得茶在今天多元文化的境遇之下呈现出不同的一面,而这在茶品饮用的方式上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综合来讲,茶品饮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解渴之用”,另一种则是“品味之用”。前者强调的是茶品的实用性能,后者则主要的是茶品的寄托功用。普通平民们多享受着茶品的解渴之用,这里强调的是茶品的实用价值,因为在饮用过程中不会对其赋予一定的精神感受和心理体验,而主要的是满足生理上的解渴之用,并且能够在这一过程当中拥有清爽之感,因此,我们在这里主要探讨的是茶本身最原始的作用,即为人们解渴。茶在从古代到现代的发展过程当中,它的这一实用性随处可见,从路边的茶摊到现在的生活用茶都是这一功能的体现。随之而来的饮用方式则是随意性和生活化的。此外,还有茶的“寄托之用”,主要是讲茶的寓意功能,在后来,人们饮茶不仅仅是追求对生理的解渴之用,同时也是为了借茶抒情,借茶表达自我。所以说这时候在茶品的饮用上就会有所讲究和考量,首先在茶具上就要有一定的标准,可能会选择与自己性情相应的茶具。同时在这种情况之下,人们会细细地品味茶的甘甜与醇香,抑或是因自身情感的不同而对茶寄以愉悦或者伤心之感,此时此刻的茶品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茶品,它被赋予了人类情感,所以说茶品饮用的方式也要比前者更加讲究一些,要看自身的心情何如,自身的情感体验何如,针对这些不同的心理因素选择不同的茶品饮用方式来加以寄托。总之,茶品的饮用方式概括起来有这两种方式,都有着它们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能,并不断实现着茶的价值。从这一角度来看,英国人的饮茶方式就与中国人存在一定的差别。英国人在饮茶之前要先烫茶壶,并且泡茶的水一定要煮沸,并且将茶立即泡入茶壶中,否则,他们会觉得泡出来的茶没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