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1 17:36: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护理研究统计学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本研究中, 作者从本院神经内科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住院患者中随机选择50例进行研究, 探讨激励护理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从本院神经内科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住院患者中随机选择50例进行研究, 其中男26例, 女24例, 年龄17~81岁, 平均年龄(39.12±2.3 )岁。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各25例, 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了解研究情况, 并自愿参与研究。
1. 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包括指导患者合理摆放良肢位, 进行科学的关节锻炼和转移, 以及锻炼坐、站立位和行走。还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平衡能力的锻炼护理等。
观察组:实施激励护理模式下的康复护理。首先, 做好与家属的交流与沟通, 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科学帮助和激励, 对患者的康复进步予以及时的肯定;其次, 主管医生和康复师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 制定明确的针对性激励目标, 并且与护理人员 达成共识, 在日常查房的过程中及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激励和表扬;第三, 责任护士负责密切关注患者的康复效果和进步情况, 及时进行赞美。鼓励康复效果较好的患者积极的和其他患者分享康复经验, 增强全体患者的康复信心。
1. 3 观察指标
1. 3. 1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1]。
1. 3. 2 护理质量 具体指标包括:①健康教育;②基础护理;③病房管理;④护理文书书写;⑤危重患者护理。
1. 3. 3 患者满意度 医院自制调查问卷, 在患者出院的前1 d发放, 由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指导所有患者填写。满意度分为2个等级, 分别为:①满意;②不满意。
1. 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均输入Excel表格, 并利用SPSS 15.0统计软件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一的录入和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护理前后ADL评分情况分析 护理前, 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观察组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护理质量分析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3 两组满意度分析 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8.0%, 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2.0 %, 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湖北省潜江市中心医院 湖北省潜江市 433100
【摘 要】目的:就痔疮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措施展开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2 年12 月-2014 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救治的60 例痔疮病患者,随机划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人数分别为3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满意度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痔疮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3.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就痔疮病患者术后并发症展开严密的观察,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及健康知识宣教,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痔疮;并发症;护理效果;满意度
本 次研究随机选取2012 年12 月~2014 年12 月期间我院接收救治的60 例痔疮病患者,通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初步了解针对性护理作用于痔疮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效果,旨在为临床基于痔疮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措施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现进行下述探讨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12 年12 月~2014 年12 月期间我院接收救治的60 例痔疮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划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人数分别为30 例。观察组中,男19 例,女11 例;年龄21~49岁,平均年龄(34.7±8.9)岁;行环状切除手术17 例、行外剥内扎手术13 例。对照组中,男18 例,女12 例;年龄23~48 岁,平均年龄(34.6±9.2)岁;行环状切除手术18 例、行外剥内扎手术12 例。两组受检人员性别、年龄以及其他健康指标等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性具备研究对比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方法,分别包括:I. 基础护理;II. 生活护理;III.心理护理;IV. 并发症护理。
1.3 观察指标
两组60 受检人员经不同护理干预后,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根据医院痔疮相关规范准则设计调查表,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晕厥、尿潴留、术后发热、术后出血及感染)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对比,将各项观察指标详细记录于调查表中,通过计算机进行统计学分析。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形式搜集,问卷内容包括对护理服务的质量、护理人员态度等的评分,满分为100 分,根据分数由高到低依次分为非常满意(≥ 90 分)、一般满意(60~89分)、不满意(<60 分)三个等级,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 一般满意)患者例数÷ 该组患者总数×100%[2]。
1.4 统计学分析
将观察组与对照组受检人员研究所得数据展开针对的编号,并由医务人员进行数据统计学处理,选取spss 13.00 软件包开展数据统计分析,研究所得数据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计量数据对比应用t 值检验,计数数据应用X2 值检验,将P<0.05 表示数据对比结果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护理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痔疮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0%;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3.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痔疮病术后往往会产生并发症,包括晕厥、尿潴留、术后发热、术后出血及感染等,晕厥是由于患者突然战力使得机体血压急速降低所致,可给予患者术前适量的流质饮食,防止患者术中能力供给缺失,于术后协助患者进行排尿,防止患者突然直立;尿潴留是指人力储尿量超过500ml 仍旧无尿意,造成这一结果是由于术后患者机体括约肌痉挛使得尿道括约肌形成反射性痉挛,从而导致排尿困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及饮食习惯的改变,痔疮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护理人员务必要针对痔疮患者开展好健康宣教工作,自饮食方面对肛肠病进行预防,自生活方面对肛肠病进行预防,指导患者适当的做保健操等。
总而言之,就痔疮病患者术后并发症展开严密的观察,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及健康知识宣教,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汉元. 痔疮术后护理及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J]. 海南医学,2011,22(09):143-144.
肝癌即是肝脏的恶性肿瘤,病情潜伏期较长,一经发现后多数患者已经处于中晚期。对于中晚期肝癌患者,其治疗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为目的,其最常用的方法即是介入治疗。但由于药物使用量较大,容易产生并发症,影响患者的预后情况,而有效的护理措施则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1-2]。此次研究旨在分析临床护理措施对肝癌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现将有关研究做如下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4年12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行介入治疗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男69例,女41例;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45.3±2.3)岁;所有患者均行介入治疗,治疗后患者并发症多表现为穿刺部位血肿、发热、胃肠道反应、腹胀腹痛等;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包括疼痛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并随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控制患者的病情。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具体措施包括:①穿刺部位血肿护理。术后要求患者卧床休息1d,以重量为1~1.5Kg的沙袋按压穿刺部位6~8h,穿刺部位一侧患肢平直安置1d;观察穿刺部位皮肤颜色、温度、是否存在出血情况,如有异常,立刻报告医生进行处理。②发热护理。向患者介绍发热的原因,稳定患者情况,获得患者的配合治疗;嘱患者多饮水,保证每日饮水量4500~6000ml;如患者体温在38摄氏度,则无需用药治疗;如患者体温持续>39摄氏度,则应配合医生进行抗感染治疗。③胃肠道反应护理。为进一步降低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可在治疗前30min给予患者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康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779,5ml:5mg),进行静脉注射;术后指导患者食用清淡、易消化、高纤维食物,嘱患者餐后漱口。④腹痛、腹胀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疼痛部位、疼痛性质、疼痛程度;及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指导,分散患者注意力;以环形手掌按摩患者的腹部,如无法忍受可适当给予镇痛药,进而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的数据均经过SPSS13.0 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计数数据用%表示,当P< 0.05 时,表示数据之间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前,研究组穿刺部位血肿、发热、胃肠道反应、腹胀、腹痛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9>0.05)。护理后,研究组穿刺部位血肿、发热、胃肠道反应、腹胀、腹痛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38
3讨论
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介入疗法开始广泛应用于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治疗,且临床实践证明,介入疗法对中晚期肝癌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3]。化疗药物经肝动脉灌注,患者肝脏组织的药物浓度明显提高,可达到患者全身药物浓度的近400倍,且病灶部位药物浓度又可到肝脏组织药物浓度的近10倍,对肝脏癌细胞的清除作用明显[4]。另外,介入治疗还可以缩小肿瘤的面积,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操作简单,可实现重复治疗。
【关键词】早期护理;低出生体重儿;影响
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孕期在37周以下,身体发育不完全的早产儿等,由于患儿的身体各方面的发育不完整,导致患儿的各方面条件均比一般产儿较差,在生长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且患儿的护理工作非常困难,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的要求也比较高。本文主要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在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通过实际临床护理,探讨其影响作用,具有很好的实践意义,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为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低出生体重儿90例,其中男43例,女47例,产龄30~35周左右,体重在1.24~2.46 kg,其中多胎生产患儿18例,胎盘异常36例,脐带异常36例。患儿均为早产患儿,按照随机方法将90例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个43例,两组患儿之间的性别、年纪、并发症、家庭条件等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统计学标准,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同时进行护理,研究组患儿使用早期护理干预,包括恒温箱保暖、湿化氧气呼吸辅助、血糖支持、实时检测生命提升、根据患儿的情况进行微量喂养、每日消毒液擦拭、预防性光疗、发育支持护理及帮助运动等;对照组患儿使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包括对患儿的体温、营养等常规护理,重症患儿实施监护等护理方法。观察记录两组患儿的生长情况及健康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均使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中使用χ2进行计算分析,本组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
2 结果
通过护理干预,两组患儿的成长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研究组患儿的体重增长快,身体健康程度优于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几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如表1。
两组患儿的体重增长研究组患儿优于对照组,研究组45例患儿平均体重增加为(23±3)g/d,对照组患儿为(17±4)g。在护理干预后,对两组患儿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的家长对护理干预的效果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患儿的家长,详细情况如表2。
表1
表2
在整个护理工作过程中,其中研究组患儿出现2例严重呼吸障碍死亡,1例脑水肿死亡,病死率6.97%;对照组患儿出现3例呼吸障碍死亡,2例肺炎死亡,3例脑水肿死亡,1例综合并发症死亡,病死率18.6%。
3 讨论
低出生体重儿的形成因素有很多个方面,在临床方面,主要有多胎、胎盘或脐带发育异常等情况,同时,如果产儿的母亲患有疾病,如高血压等病症,以及产妇抽烟、酗酒等情况,或者是患儿的家庭环境较差,产妇的营养不足等都有可能引发产儿的低出生体重儿的形成。在临床方面,由于低出生体重儿的身体各器官发育不成熟,身体的器官等各方面比一般产儿要差很多,因此实际的抚养要更加的苦难,特别是产儿的适应性与抵抗力差,包括患儿的吸吮、吞咽功能不完善,胃容量小,消化酶不足,吸收、消化能力差,易发生喂养困难,呛奶、吐奶。再加上低出生体重儿体内糖元储备少,而又处于高代谢状态,较正常新生儿更易出现低血糖,体重不增,抵抗力更低下,甚至死亡。因此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对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包括恒温箱、营养、身体护理等各个方面,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患儿的存活率,减少患儿的并发症出现几率,同时需要对患儿的父母进行一定的护理知识培训,以便在出院后患儿可以健康的成长。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常规护理对患儿的作用有限,如本次研究过程中,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儿的各方面护理情况都要远低于研究组患儿,包括患儿的发育情况、并发生出现情况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使用早期护理干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儿的生存几率,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的效果非常显著。
另外,早期护理干预可在患儿生产前进行,对产妇进行营养、身体等护理,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产妇的各方面情况,以确保产妇的身体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对患儿的影响。这一方面的护理主要就是对产妇的休息、营养、锻炼及心理护理等。同时,在低出生体重儿早期护理干预中,母乳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护理方面,因此在护理的过程中,尽可能的确保患儿使用母乳进行喂养,在提高产妇与患儿亲密度的同时,也提高患儿的护理工作。
参 考 文 献
[1] 胡雁.正确认识循证护理推动护理实践发展.中华护理杂志,2005,9:714.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并发逼尿肌无力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作用。
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84例前列腺增生并发逼尿肌无力男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后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
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实验组护理后患者的SAS、SDS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后的满意度相比于对照组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前列腺增生并发逼尿肌无力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的负性情绪和不适症状,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促进了患者尽快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1]。
【关键词】
舒适护理;前列腺增生;逼尿肌无力;临床作用
本文研究选取84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为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84例前列腺增生并发逼尿肌无力男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4例患者均于我院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治疗,并均具有理解问卷调查的能力,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实验组患者平均年龄(65.5±7.5)岁,病程(5.2±3.5)年;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66.2±7.4)岁,病程(5.3±3.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差异不明显,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常规护理 术前行常规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紧张情绪;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常规护理;进行健康知识教育指导。
1.2.2 实验组舒适护理 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具体如下:(1)心理护理:术前为患者讲述手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为患者讲述手术成功案例,缓解患者因病痛带来的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及时解决患者问题。(2)术后护理:术后指导患者的饮食、活动等;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引流管变化,及时应对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及时评估、记录患者术后不良症状,采取心理疏导、药物治疗等方法缓解患者术后疼痛[2]。(3)预防并发症:术后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引流液等情况,估计出血量,预防患者尿路感染、肺病感染、压疮、便秘等;引导患者适时、适当活动。(4)健康指导:为患者讲解前列腺疾病的预防与术后注意事项,以及舒适护理的作用和理念,讲解心理健康对于疾病的积极作用。(5)创造舒适环境:为患者提供干净、舒适的病房环境,声音、光线、颜色、温湿度等舒适,安静柔和的音乐有助于患者睡眠。
1.3 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统计两组患者的评分;患者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18.0软件,用 ±s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如下表1所示,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实验组护理后患者的SAS、SDS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如下表2所示,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6.1%,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5.2%,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实验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前列腺增生并发逼尿肌无力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的负性情绪和不适症状,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4年5月收治的192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与吞咽训练组, 各96例。常规护理组中男55例, 女41例, 年龄56~78岁, 平均年龄(69.23.5)岁。康复护理组中男53例, 女43例, 年龄54~76岁, 平均年龄(68.53.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常规护理组 护理人员通过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 使其对吞咽功能障碍抱有一定的认知 , 积极配合参与到治疗及护理工作来。保证患者的口腔清洁 , 并确保其颈部的关节活动度及灵活性 , 进行主动及被动的颈部旋转运动 , 每日根据患者具体康复情况调整次数。
1. 2. 2 吞咽训练组 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实施的护理方法为:间接吞咽训练:空吞咽、吞咽小冰块训练;练习口唇、舌体、颊的主动及被动活动;模拟进行吞咽训练。直接吞咽训练 :待患者病情稳定后 , 帮助患者取坐位 , 口干者给予 1 ml 的水, 嘱其在30 s内连续吞咽3次, 在进食期间确保周围环境安静。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反复空咽、点头吞咽等多种代偿吞咽方法 , 提醒进食过快的患者较食物充分咀嚼后再进食, 将每一口的食物充分咀嚼15~30次以上。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在连续治疗 4 周的饮水试验结果及饮食分级情况 , 其中饮水试验结果评价等级包括正常、轻度障碍、中度障碍及重度障碍 , 饮食分级评价指标包括不能经口摄食、果冻状食物、糊状食物及普通食物。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8.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实施 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实施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饮水试验结果对比 吞咽训练组饮水试验结果正常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饮食分级情况对比 吞咽训练组可进食普通食物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重庆市长寿区中医院 重庆市长寿区 401220
【摘 要】目的:研究探讨无痛护理方法对老年骨折患者疼痛的康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 年6 月~ 2014年8 月收治的200 名老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者家属本人同意知情的情况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对比,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护理理念对老年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康复效果明显,适合于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无痛护理;术后疼痛;老年骨折
骨折是指患者的骨结构发生断裂,其发病多见于老年人或者儿童,但尤对以老年人的影响最大。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骨骼的强度和硬度明显下降,而且术后愈合时间长,疼痛感强烈[1]。因此老年人一旦发生骨折情况,必须及时进行处理,同时做好术后的护理工作,目前常用的老年人骨折术后护理方法为无痛护理。此次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3 年6 月~ 2014 年8 月收治的200 名老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者家属本人同意知情的情况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无痛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现将有关研究做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3 年6 月~ 2014 年8 月收治的200 名老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者家属本人同意知情的情况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00 名患者,年龄在50 ~ 65 岁,平均年龄(55.89±2.19)岁。对照组100 名患者,年龄在53 ~ 70 岁,平均年龄(60.37±1.79)岁。200 名患者中,胫腓骨骨折患者30 例,股骨颈骨折患者40 例,肱骨骨折50 例,腰椎骨折40 例,其他类型骨折共40 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理、病程等一般资料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术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首先进行康复指导,告诉患者术后注意事项,饮食注意事项;其次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防止发生相关并发症;最后是进行药物护理,对患者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防止患者伤口感染。
术后,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无痛护理方法,首先医务人员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对患者采取鼓励的办法,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态;其次是要取得患者的信任,要求患者遵医嘱服用药物,采用按摩、心理疏导、热敷等方法缓解患者术后的疼痛感;最后,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康复环境,保持康复环境的干净、整洁,保持通风。检查病房的检测仪器,及时检测患者的疼痛情况。最大限度地排除可能诱发患者疼痛感的因素,例如冷刺激。
1.3 观察指标
VAS 疼痛评分标准,总分为10 分,0,无痛;1 ~ 3 分,轻微疼痛;4 ~ 6 分,中度疼痛;7 ~ 10 分,剧烈疼痛。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的数据均经过spss13.0 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表示,并用t 检验,当 P<0.05 时,表示数据之间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VAS 疼痛评分对比:术后,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无痛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48h 后,研究组患者轻微疼痛50 例,中度疼痛35 例,重度疼痛15 例,疼痛平均分为(4.30±1.30)分。对照组患者轻微疼痛40 例,中度疼痛35 例,重度疼痛25 例,疼痛平均分为(5.31±1.60)分。研究组患者的VAS 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对比,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果
骨折是老年人常有的疾病之一,其外部暴力因素是其诱发的主要原因,患有骨折的老年人会伴有发热、畸形、休克等症状。
对于老年骨折,大多数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而且手术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帮助老年人实现骨结构的复位和固定,术后痊愈后,要对手术部位进行康复训练[2]。
老年骨折手术方法相对简单,但是术后疼痛是影响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现阶段常用的术后疼痛护理方法为无痛护理方式,基本原理是排除一切外界因素和患者心理因素的影响,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的疼痛感,促进患者的术后痊愈,达到最佳的手术效果[3]。无痛护理方法要求的是细致的护理工作,把患者作为整个工作的中心,一切从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出发,从而达到降低患者疼痛感的目的。
在此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轻微疼痛50 例,中度疼痛35 例,重度疼痛15 例,疼痛平均分为(4.30±1.30)分。对照组患者轻微疼痛40 例,中度疼痛35 例,重度疼痛25 例,疼痛平均分为(5.31±1.60)分。
研究组患者的VAS 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的VAS 疼痛评分对比,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无痛护理理念对老年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康复效果明显,适合于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利萍. 无痛护理对老年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康复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21):20-23.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手术室是为患者提供手术操作及抢救治疗的场所,是医院组成中较为重要的部门[1]。手术的成功与否,与手术室的硬件水平、医师的技术水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不同的护理质量对手术的好坏与预后情况也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手术患者一般存在较为严重的负面心理情绪,如对手术的恐惧、紧张、抑郁、焦躁等,需要通过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消除。现选取2013年6月~2014年8月在本院进行手术的124例患者,其中62例结合护理干预,详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8月在本院进行手术的124例患者,按随机投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2例。对照组男33例,女29例,年龄25~58岁,平均年龄(40.2±5.9)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0例,中学28例,大学及以上14例。研究组男34例,女28例,年龄26~59岁,平均年龄(40.6±6.1)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1例,中学27例,大学及以上1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并做好术前准备(血液、补液的准备),清点手术器械,协助医师穿手术衣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具体包括:①术前:行手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疏导,通过对患者进行宣教,告知患者疾病的相关信息及手术的原理及步骤等,交流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始终保持热情且沉稳的态度,并注意言辞的确切,对患者存在的疑惑进行相对应的解答。②术中:进入手术室时,首先应对患者进行环境的介绍,帮助患者取合适的,在传递器械过程中,应做到及时、准确,并保持病室的安静,注意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温度、失血情况等,做好应对准备,防止意外的发生,降低手术的风险。③术后:手术结束后帮助患者拭尽皮肤上的血迹、汗液等,整理好患者的衣物,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告知其注意事项。
1.3疗效评价标准
探究两组间患者的心理状况。根据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标准(SAS)[2]:轻:50~59分;中:60~69分;重:≥70分。根据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标准(SDS)[3]:轻:53~62分;中:63~72分;重:≥73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前两组焦虑及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焦虑及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手术室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责任较为重大,进入手术室的患者多为急危重症,需要紧急治疗,因此手术室的整体水平直接影响了患者的存活率。现今,随着改革的开放,生活科技水平的提高,对手术室的要求也随之升高[4]。传统护理较为笼统,仅针对患者的生理进行护理,由于缺乏针对性,因此不良反应较多,且无法照顾到患者的心理状况,影响了预后。护理干预是近些年来兴起的护理模式,主要是通过护理人员的经验及知识水平对传统护理进行总结与弥补,根据诊断的特点、患者康复的潜力、患者与护士自身的能力,护理研究的结论成果、恢复健康的潜力等综合判断后,确定具体的措施,相比与传统的护理更加人性化,从心理、生理等多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方面的支持。有研究显示[5],对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明显减少了患者的死亡率,降低手术的风险,改善了患者的心理压力,有效的降低了术后不良反应及医疗事故的发生率,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焦虑及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焦虑及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对患者的情绪进行缓解,使患者了解到手术的原理、目的,减轻心理负担,认识到治疗及手术的重要性,手术中及时准确的配合能够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手术的质量。综上所述,对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明显降低了患者焦虑及抑郁情况,提高了手术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谢婷婷 单位: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洁净手术部
参考文献:
[1]洪小美,陈丽锋.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应用的效果观察.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19-20.
[2]张秀英,朱国红,叶惠艳,等.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分析.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2):17-18.
[3]王凌云,陈英.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3):57-58.
关键词:小儿危重症;护理评分法;干预指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84例危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患儿病情危重,已排除院前急救死亡者、心肺肝肾严重畸形者,无法耐受治疗者等。两组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次研究。观察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6个月至13岁(6.89±5.21)岁;疾病类型:10例感染性休克,1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7例应激性溃疡,4例脑疝,6例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他3例。对照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8个月至13岁(6.73±5.19)岁;疾病类型:11例感染性休克,11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6例应激性溃疡,5例脑疝,6例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他3例。两组患儿危重症类型、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根据病情实施积极救治和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患儿根据病情实施常规危重症临床护理,包括体征监测、用药护理、营养支持护理等。观察组在患儿临床护理中应用危重病护理评分法作为评估工具,针对评分结果采取不同护理措施。
1.2.1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评估方法
护理人员收集患儿的全部临床资料,包括生命指征、医嘱、实验室检查结果、心电图检查结果、影像学结果等资料,综合分析,逐一评分,总评分≤70分者为高风险者,71~80分者为中度风险者,评分超过80分(≥81分)者为低风险者。入院时首次评估后应每隔24h再次结合患儿病情再次评估,及时调整患儿风险等级,采取相符的护理干预措施。
1.2.2不同风险等级患儿的护理
高风险者和中度风险者均需进入重症监护室实施严密监护。高风险者实施24h严密监测与护理,准备好床旁抢救器械及药品,持续监测患儿生命体征,随着准备急救或处理异常情况。对于中度风险者应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并密切监测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情况,及时处理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情况。低风险者应配合医生进行有效治疗,定时监测患儿病情变化,积极处理患儿病情。
1.3观察指标
救治72h后统计两组患儿救治效果[4]:患儿生命体征平稳且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或消失,病情控制完全脱离危险为显效;患儿生命体征平稳且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病情控制、脱离危险为有效;患儿生命体征不平稳,临床症状无改善,病情加重或死亡者为无效;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同时,对观察组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结果进行统计,分别统计≤70分、71~80分、80分三个等级的患儿例数、并发症及死亡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 重庆市 402760
【摘 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手外伤患者术后功能障碍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取我院2012 年1 月至2014 年1 月之间收治的100 例手外伤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观察对象手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护理前手功能评定结果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观察对象临床护理后手功能评定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外伤手术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基础上,接受系统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其手部功能的恢复,因而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 护理干预;手外伤;术后功能障碍;临床价值
手外伤患者临床治疗后,通常会经历一个长时间的功能恢复过程,这一过程中患者会承受较大的心理和身体压力,这就需要患者在护理人员指导下,长时间坚持功能恢复性训练,树立治疗和康复的信心,为手部功能的恢复提供良好的基础。护理干预作为一种系统性的临床护理方法,对于患者治疗态度的改善和心理状态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1]。本次医学研究就对护理干预对预防手外伤患者术后功能障碍的临床价值进行了分析,现将本次临床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医学研究选取我院2012 年1 月至2014 年1 月之间收治的100 例手外伤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男性54 例,女性46例,患者年龄在18 岁至54 岁之间,平均(37.6±6.4)岁。通过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 例,且两组观察对象基本临床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观察对象接受常规临床护理和健康教育,保证患者了解到术后手部功能恢复的注意事项、方法和重要性,对其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告知康复锻炼程序[2]。实验组观察对象在此基础上接受系统的护理干预,具体方法:适当拓展患者的护理干预范围,加强康复锻炼个性化教育,说明相关影响因素以及相关干预方法,深化患者对于康复锻炼重要性的认识。同时,按照患者的康复锻炼阶段,进行随时的调整,在患者康复锻炼方案实施前,为其提供指导和示范,使其掌握正确的康复锻炼方法,提供患者配合度和依从性,树立起功能恢复性锻炼的信心[3]。
1.3 疗效评定依据
通过TAM 评分依据对两组观察对象手功能治疗效果进行评定,优指患者临床治疗护理后,手部活动能力完全恢复;良指患者临床治疗护理后,手部活动能力恢复程度超过75%;可指患者临床治疗护理后,手部活动能力恢复程度在50% 至75% 之间,差指患者临床治疗护理后,手部活动能力恢复不足50%[4]。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 软件对本次医学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 )表示计量资料,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使用χ2 检验方法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若P<0.05,则表示数据之间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5]。
2 结果
实验组50 例观察对象护理干预前手功能评定结果为:优0 例,约占0%,良5 例,约占10%,可8 例,约占16%,差37 例,约占74%,总优良率为10%(5/50);护理干预后手功能评定结果为:优13 例,约占26%,良20 例,约占40%,可13 例,约占26%,差4 例,约占8%,总优良率为66%(33/50);对照组50 例观察对象护理干预前手功能评定结果为:优0 例,约占0%,良5 例,约占10%,可8 例,约占16%,差37 例,约占74%,总优良率为10%(5/50);护理干预后手功能评定结果为:优10 例,约占20%,良16 例,约占32%,可15 例,约占30%,差9 例,约占18%,总优良率为52%(26/50)。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护理前手功能评定结果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观察对象临床护理后手功能评定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手外伤的发生会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手术治疗是现阶段临床上最为常用的手外伤治疗方法,且手术治疗效果较为理想,然而,患者术后手部功能的恢复还会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因此,手外伤术后患者接受系统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其手部功能的恢复,以及治疗效果的巩固。患者护理干预过程中,一方面为其提供正确有效的护理指导和健康教育,另一方面还应注重治疗效能感的提高。护理干预对于患者影响最大的方面在于护理干预方式的选择,这方面对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也是最为突出的,有助于患者治疗和恢复信心的树立,以及治疗依从性和配合度的提高,所以,在手外伤患者护理干预实施前,应选择最为有效的护理模式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刘月华, 陈少言, 侯红梅等. 儿童手外伤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J]. 现代医院,2014,14(2):87-88.
[2] 查艳红, 胡娟, 张燕. 护理干预对减轻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J].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3,11(30):269-270.
[3] 张维民, 徐翠平, 林海鸿等. 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对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3):2610-2611.
【关键词】 肺癌;肺叶切除术;护理干预
DOI:10.14163/ki.11-5547/r.2016.01.199
肺叶切除手术是治疗肺癌的有效方式, 但在手术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机体正常组织造成伤害, 再加上手术后患者需长时间卧床, 很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1]。加强肺癌患者行肺叶切除术中护理干预意义重大。为探究肺癌患者行肺叶切除术中护理干预对策与效果, 本文收集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肺癌行肺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肺癌行肺叶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 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50例。对照组中男32例, 女18例, 年龄40~80岁, 平均年龄(57.5±8.1)岁, 病例类型:腺癌30例, 细支气管肺泡癌9例, 鳞癌7例, 腺鳞混合癌3例, 小细胞肺癌1例。右肺上叶切除28例, 右肺中叶切除8例, 右肺下叶切除12例, 左肺上叶切除1例, 左肺下叶切除1例。观察组中男34例, 女16例, 患者41~80岁, 平均年龄(58.5±7.9岁), 病例类型:腺癌31例, 细支气管肺泡癌9例, 鳞癌8例, 腺鳞混合癌2例。右肺上叶切除25例, 右肺中叶切除12例, 右肺下叶切除10例, 左肺上叶切除2例, 左肺下叶切除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护理, 包括生命体征监测、积极预防感染、病房环境护理等;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干预, 具体护理对策如下。
1. 2. 1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心理护理, 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帮助患者建立自信心。告知患者肺叶切除术的重要意义、目的、呼吸道护理的重要性以及并发症, 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1. 2. 2 呼吸功能锻炼 给予患者吸氧、雾化吸入护理, 并给予呼吸功能锻炼, 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练习、缩唇式呼吸练习、上肢肌力训练以及吹气球训练[2]。
1. 2. 3 术后护理 ①护理:指导患者采取正确, 利于引流、恢复呼吸功能。②吸氧护理:动态关注患者血氧饱和度变化, 注意吸氧浓度、流量, 及时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选择湿化剂加温法, 预防长时间吸氧导致的痰液粘稠、呼吸道黏膜干燥。③排痰护理:指导患者深呼吸排痰, 促进痰液排出。叩背排痰, 通过震动排出痰液。在患者病情许可条件下, 可进行引流排痰, 并加强患者口腔护理。④疼痛护理:遵医嘱合理应用镇痛剂, 并通过音乐疗法、放松练习分散患者注意力。
1. 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自设调查问卷, 调查结果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对照组10例患者出现并发症, 其中肺部感染3例, 呼吸衰竭2例, 支气管痉挛1例, 液气胸1例, 支气管胸膜瘘1例, 急性呼吸窘迫1例, 肺动脉栓塞1例, 并发症几率为20.0%;研究组仅有1例患者出现支气管痉挛, 并发症几率为2.0%。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肺叶切除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 物、气管插管等均会影响患者呼吸系统[3]。手术患者长时间卧床、伤口疼痛、全身防御机能减弱, 很容易出现肺部感染等并发症。通过心理护理、呼吸功能训练能全面改善患者通气情况, 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术后护理、排痰护理、疼痛护理、吸氧护理等措施能有效预防切口感染, 预防并发症几率, 全面改善患者肺部功能。杜绝因护理不善而造成的并发症, 指导并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呼吸功能。通过本文研究证实,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几率(2.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0.0%),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100.0%)显著优于对照组(8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肺癌患者行肺叶切除术中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几率, 提高患者满意度, 临床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增美. 术前优化呼吸道准备在老年肺叶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4):27-28.
[2] 赵卫红. 高龄肺癌患者43例行肺叶切除术后预防肺部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探讨.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32):52-53.
关键词:母婴床旁护理;产科护理;应用研究
母婴床旁护理是以家庭为中心的关怀护理模式,全部护理流程均在产妇产后床旁对新生儿进行护理,提高产妇及其家属对新生儿认知知识,母婴床旁护理为产妇、婴儿及其家庭提供人性化护理。在护理中让产妇监督学习[1]。为探讨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共收治的90例分娩产妇作为此次的实验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共收治的90例分娩产妇作为此次的实验研究对象,将90例产妇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45例;实验组45例,此次所收入的产妇均为初产、单胎,产妇均无精神疾病或身体残疾,产妇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26.13±2.3岁,孕周37~43周,平均为(40.5±1.6)周;42例剖宫产;58例阴道分娩;住院时间3~8天,平均(5.2±2.8)天,两组产妇孕周、分娩方式、认知方面、家庭背景、年龄及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对照组:
选用传统的护理模式,其包括完成新生儿预防接种、脐带消毒、抚触沐浴。护理人员向产妇及其家属发放健康教育有关资料,组织产妇自愿参见产后育儿知识培训[2]。实验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母婴床旁护理,护理人员在产妇床旁进行传统护理模式,母婴床旁护理包括:护理人员对产妇进行一对一的护理,对产妇详细的讲解的护理技巧、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喂养方式、其他注意事项,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和处理方法、抚触、脐带消毒、预防接种、产后营养补给[3,4]。
1.3观察指标
向两组产妇发放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包括护理水平、健康宣教、服务态度等,可分为基本满意、满意、不满意。护理技能包括臀部护理、沐浴、抚触、脐部护理,由产妇亲自操作,可分为掌握、未掌握。母乳喂养率通过观察新生儿是否能够吮吸母乳进行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此次实验研究两组产妇对此次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实验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满意度,实验组总满意度95.5%,对照组总满意度77.8%,组间总满意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此次实验研究实验组新生儿沐浴、臀部护理、脐部护理、新生儿抚触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新生儿沐浴93.3%、臀部护理91.1%、脐部护理95.5%、新生儿抚触97.8%。对照组新生儿沐浴17.8%、臀部忽略75.5%、脐部护理68.9%、新生儿抚触55.6%,两组护理主要技能掌握情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经过此次实验研究两组产妇对此次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实验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满意度,实验组总满意度95.5%,对照组总满意度77.8%,P<0.05。实验研究实验组新生儿沐浴、臀部护理、脐部护理、新生儿抚触均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效果明显,有效的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母乳喂养率和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率,可在在产科进行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王婷婷,薛飞扬,万玉梅.产科护理中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35):267-268.
[2]黄小春,黄慧英,钟晓琴.浅谈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60例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20):107-108.
[3]李云芳,冯瑜.产妇母乳喂养的现状及因素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2):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