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艺术的社会环境分析

艺术的社会环境分析

时间:2023-07-11 17:36: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艺术的社会环境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艺术的社会环境分析

第1篇

研究背景

1.经济的发展,生活品质的提高。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们已经从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上升到如今的心理和精神文化需求的高度上来,社会更加繁荣,商品市场也日益琳琅满目,在这样一个大的社会环境下,为人们追求更高品质、更个性的家居生活环境,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调。

2.家居软装饰行业需要创新。科学技术不断创新与发展,市场经济繁荣昌盛,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化,各式各样的行业层出不穷、应运而生。横向来说,各种行业分支日益细化,纵向来讲,在同一行业里的各种产品种类、款式也越来越多,消费者可选择的余地日益宽泛,因此,就必然出现目标消费群体的细分定位,家居设计行业需要顺应时代的大潮流,不断地创新,满足不同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才能不断地保持新鲜感,更好的为更多的人服务,经久不衰。

3.特定消费群的需求(尤其是年轻消费者)。如今,家居软装饰中的产品种类繁多,年轻人作为一种特殊的消费群体,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特殊的影响力。如今,他们活力四射,消费意愿很强烈,并且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和水平,他们追求新鲜的事物,与众不同的产品最能吸引他们的眼球。再加上,近几年,80后的宅男宅女越来越多,并且也成为了大部分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因而与“家居”打交道的时间也大大增多,如此对家居软装饰的品质也有较高的要求。

4.波普艺术的影响。波普艺术追求艺术生活化、大众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也给人们留下了通俗流行的深刻印象。许多艺术大师将随处可见的生活元素提取,重新排列叠加,甚至可以大量生产,更是将艺术拉近了人们的生活,为大众所能接受。至今,波普艺术风格都广泛地应用于服装设计、平面设计等领域,对当代艺术影响深远。

市场环境分析

长久以来,人们的观念都是“重装修、轻装饰”,无论对于装修公司,还是消费者自身而言,软装饰都是不被重视的。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了满足最基本的生活所需,现代人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软装饰设计也在市场需求的呼唤下,逐渐发展。纵观软装设计的发展,始终是和人们的审美不断提升紧紧相连的,而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满足,对于精神层面的关注自然就更多了起来。

消费者分析

追求个性化,提升生活档次,满足心理需求是消费者购买产品的主要动机

目标消费人群:软装饰品潜在消费者主要集中在橙黄色区域内。主要以年轻群体、中高收入阶层为主流客户群体。购买倾向为追求个性化、时尚化、文化多元化,家居艺术化。

消费者性别比例:女性人群比例到 64.4%,男性人群占比为 35.6%。

影响消费者购买因素:品牌、款式、价格、实用性、环保、售后服务、购买途径

消费者需求分析:1.追求创意、时尚、个性化;2.产品精致、价格平民化;3.绿色低碳,环保安全。

以年轻人为主,在消费中价格敏感度低,注重的是品牌、舒适度和生活方式,具有强烈的“享受生活”的观念。

调查结果显示:1.家居软装设计近年来逐渐地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消费观念从重视产品,到重视功能,再到今天重视生活方式。2.重装饰已经形成了一种趋势;3.软装饰市场还没有得到全面的开发;4.人们的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生活品质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5. 软装饰越来越被重视,并且装修中比重日益增加。

波普主义设计理论

在波普艺术风格的历史长河中,有三位艺术大师对当代艺术影响深远。1、安迪・沃霍尔:他擅长捕捉流行符号,并常以重复母题元素为主要风格,将相同的元素不断地重复叠加,创造一种视觉上的延伸感。他的作品大多体现人们的日常生活,广泛地将生活中的物体、风景等元素融入到自己的艺术当中,具有社会化和大众化的特征;2、理查德-汉密尔顿:他认为波普艺术是通俗廉价的、性感迷人的、短暂但风趣的,最重要的是能够大量生产的。他的作品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探求表现艺术、大众化和设计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他擅长将非常有代表性的视觉元素进行拼贴,这种艺术手法至今仍在各个领域被使用着,对当代艺术影响颇深;3、罗伊・利希滕斯坦:他的作品表现了当时美国商业的时代特征,他的作品的灵感来源于美国漫画的形象和情景。利希滕斯坦通过复制和放大美式漫画中的卡通形象为人所熟知,运用大众所熟知的元素,更容易为大众所理解和接受,使艺术不再是那么遥不可及,高高在上,使艺术回归生活。

第2篇

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昔时,环境中之色彩是自然现象,而当逐渐有人类“进入”环境中后,人与环境色彩之关系仍以环境为主体,而人或人为设施则为副(附)体。人为色彩则又与各地之习俗、人文、信仰乃至美学素养相关,亦即当城乡社会环境成型或当人为城乡景观之密度已高过周边之自然环境且形成强烈对比,并造成自然环境元素失衡时,对于环境中之_色彩J问题才开始成为议题,一方面乃缅怀人类离开自然环境色彩之情境越来越远,另一方面乃当人造景观变成一复杂人类生态系时,一切的设施与元素均由“工厂”生产出来,这些元素逐一建构为设施、建物或更具体形塑为社区、城乡、市镇时,如果一一细心检核,当发现其实人类贡献于环境中之“色彩”者,几乎无所不在,是以,是否协调?是否具地方自明性?是否承传在地风土民情以及历史文化?必须有一套更周延之科学研究准则,予以规范或指导空间设计。最直接之“控制”方式,乃今日各国政府以都市设计或相关“规范”“法令”“办法”来审议之机制,以达到人为色彩管理,其中较具体者乃对历史建物、古都、古城或文化遗产包括各层级遗产或特殊地区(如观光地区、特定区……)之引导规范与实质工程营造。

然而这些最下层技术面之“色彩”控制却仍未真正解决人类环境(Hum anSettlem ent)中之色彩问题,主因控制性的色彩管理只是环境色彩系统中之一单项,更何况环境色彩管理与相关单一产品(如服装、汽车、用品、建物、桥梁……等)之管理不同,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且是一个有生命之动态系统,它受气候、阳光、地质、土壤,乃至生活于上之植物、动物所交互影响,在此交互影响所形塑出之实质“环境色彩”(InheritColot)以及人类透过眼睛之认知色(Perceived cobr)是有很大之差距,且是难以用单一工具(或单一机制)来量测的。

换言之,在所有应用色彩学领域中“环境色彩”是最复杂,却也是最“近”期才逐渐成为一研究领域,无论是理论方法或实证案例等,都有一大块未尽明朗之空间,有待更多跨领域专家学者之共同参与,是以本文拟回顾近十年来AIC(国际色彩学会)在环境色彩研究、环境色彩应用设计方面之国际教育发展向度,以及其在应用推广上之进程与趋势;并拟就台湾有关环境色彩设计教育在社会教育与学院教育上作一初步扫描分析,以作为“环境色彩”学门科学发展之建议参酌。

一、环境色彩构成影响因子

色彩之形成与人类眼睛之生理、物理以及心理有关,因此“环境色彩”之形成应先了解其载体(Proyider)为何?并进而了解影响人类对环境色彩吸收(接受)受体(Rece iver)之影响,此实为一相当复杂之动态体系(如图一)。

依前述人与环境关系,环境色彩之形成是色彩载体与受体间之互动关系,而这两大块可再区分为环境本质与人类视觉认知,若以系统观而言,其实环境本质即为生态景观(Eco log icalLandscape),它涵盖物理环境、生物环境,以及物理与生物互为影响之化学及光学环境,而相对于受体认知之媒介,即为视觉景观(Visual Landscape)。是以人类所看到的环境本体,其实可统称为“景测”(Landscape)而此“景观”其实涵盖了实质环境与视觉景观(曹正,2007)。本节拟就实质环境分析具影响环境色彩之环境因子,由于环境之构成非单一元素,它就生态体系而言,有下列几项重要组成要素:

(一)地质土壤与地貌

地质之形成因地壳运动之过程,造成其“内涵元素”之差异,而地质母岩因风化、火山爆发、河川切割冲蚀等作用,所衍生育成之土壤,亦因所含矿物与有机质之不同,其岩层、土壤均各有其不同之实质色彩。另加以育成之年代不同,以及受气候、纬度、高度等物理因素影响,可以变化排列组合成千变万化之环境色彩,而另因地壳运动作用所形成之地貌亦影响了其受光之差异(如平原与梯田、高原与海岸、火山地貌与水成变质岩地貌……等)。如图4、5图6、7

(二)气候、水文与地域环境

影响环境色彩最重要因子即是“光源”,光源之强弱、角度与所在环境之纬度、高度有关,而因地质地貌关系更间接影响了地域之微气候。为此,降雨、气温、湿度、风的作用是微气候对地域环境之影向关键,而今更由于全球气候变迁乃至异常变迁,更造成大尺度区域环境景观之改变。当然,环境色彩亦随之改变。例如冰川之后退,南北极与高山冰川之融化,环境色彩即由白色、蓝色转为黄绿色系;同样海平面上升,河川洪泛频率增加,所形成之土石流、河川淤积、山坡地崩坍……等,造成大尺度景观中绿色减少,而土黄色系增加。另因海平面上升水域扩大,也形成各国国土环境,水与土、水与绿比例之变动,这些间接改变或影响了原来人类脑部对“经验”记忆之冲击,是以在近年之环境色彩研究中,光靠书面问卷已难充分掌控环境色彩认知之精确度。此外河川、湖泊、海岸也因人为或自然灾害或土地利用,造成淤积、泛滥或水域利用之改变,其总体环境色彩自然也随之有较大幅度之异动。例如河川上游冲刷下游淤积,河川平原干旱……等,在卫星影像以及实际空中摄影中,河川已非经验记忆中之“蓝色”,而是沙石、砾石之“灰色”。另当圣婴现象出现造成气候异常之暴雨与干旱变化,当然也间接改变了地域环境色彩,例如台湾基隆,从20年前一年平均降雨天数280天,迄今仅剩下一年180天,雨都之经验记忆也在改变中。近年沙尘暴频繁,同样也改变了人类眼睛之能见度(Visb liity),不仅环境中蒙上了一层“灰”,在视觉环境中环境色彩之量测与认知值也在变化中。(图8图9)

(三)植被、动物与生态环境

陆域生态系与水域(含海域)生态系之环境组成,由于生物赖以生存之土地(或水域)媒介之差异,其所形塑之植物群落生物(含动物)栖地亦随之变化,最明显的即为气候温度变化对植物生长梯度(Grad ie nt)之变化,自海平面到高山,随着高度变化温度递减,植物生长亦随之形成一清晰独特之垂直植被景观,基本上可自土黄、

蓝绿到墨绿到灰绿再到灰。而面临气候变迁,植被与生物(图16)原生长线亦随之迁移,即形成区域尺度生态栖地之改变,同样亦造成环境色彩之波动。

近年兴起之“生态色彩”(Ecolog ical cobr)之研究即与此有密切关系,例如因海洋污染使海洋生态受创,珊瑚礁群之白化现象造成海底生态环境色彩之改变,当优氧化现象过度,则海水与河川、湖泊之藻类增加,水域颜色亦造成巨大之影响(如钱塘江之红潮)。非洲草原之动物迁移、北极冰融造成北极熊栖地受威胁,或者因气温过高造成天然火灾,使得天然林由绿转化成灰黑焦色。这些环境色彩所呈现之“现象”也成为一种生态系质变之“指标”,而两者亦互为影响。

(四)人为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之交互影响

环境色彩之呈现在整体系统中人为因子虽小,但其影响效果却成不对等之放大。以人类生态与自然生态系统(图一)之关系而言,土地利用、社会、政治、经济等力量之介入,往往造成关键性影向,举例而言自然风景区中之入口意象,方向指标,瀑布区之观景平台或自然森林中之步道设施,其自然背景色彩只要一点不当的人为设施色彩引入,即造成系统性之不协调与对比。又如乡野间之堤防、桥梁建设,往往一座红桥,即造成景象中之Icom(或Eyeso le),乡村区之铁皮覆瓦或因材质反射或因其高彩度、高明度与背景乡野田畴形成高度对比。

台湾河川因雨量高,治水防洪因应措施导致以水泥堤防或消波块筑堤挡水,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蜿蜒曲流原本比喻为“蓝带”,而若以空照图判读,则明显地形塑了刚硬的“灰带”,此人为介入(Hum an Intrus ion)之设施、材料也导致环境色彩结构之改变,相对地以观赏者之角度看待河川之形体诠释,则易因其生态系之变化,而造成语意上之断裂或认知上之分歧。而此亦显现出“设计”机制导入之重要性,以及这些人为可变因素,系统化逻辑化之必要性。

(五)时间在动态体系中之关键因素

虽然“光线”会受季节与时辰影响,而相关实体产品物件之色彩呈现亦与观看者之认知有关,然而生态系统与“时间”之关连性则更明显。例如生物(含植被、动物)有生命周期,其生理反应亦随季节、日照长度有四季变化,即形成特定环境之不特定色彩变化效应。也因此对于自热带到寒带之不同地理区域(G eograph ica I Zone)之色彩计划或设计手法,则需有科学之基础研究作为应用之依循,举例而言2010冬季奥运在加拿大的whistler举行,对于冬季之滑雪天堂的坡地森林区,在夏季却是健行、登山、赏花之休息避暑胜地,两者均具环境吸引力,但其观赏者与使用者却属相当不同之族群,其人为引入之开发建设,则不仅需照顾冬季滑雪胜地之环境美质,尚需兼顾夏季避暑低调休闲之静态旅游氛围与情境折冲平衡,则更有赖环境色彩学专业知识之导入与细腻环境设计手法之落实。

(六)社会价值之变化与人本思维置入冲击

在环境色彩探讨之空间范畴中,可以自绝对的荒野(W iderness)到相对的都市化环境,有很多层面之差异与微变化,其中随时代变迁之“环境思潮”,与人、地间之社会价值也一直冲击着世代间之环境认知。举例而言,中国山水中,自然环境为底(或白画布),而人物或茅屋、草亭可能是画龙点睛之主角,它的“黑白”却是相当丰富的彩色内涵。而在实际园林造园布局中,因为景会依四季变化,而时代文人对社会变迁之价值,亦会反映在人造环境之大景构图中,如北方圆明园、北海、江南苏杭园林等,其人本思惟介入之环境色彩却充分彰显了大自然以外之人为思绪与时代价值观。是以当人、物与时、地变迁时,这些场域之环境色彩自然被赋予另一层非直接视觉吸收反映之色彩意义。以美国国家公园系统之发展建设而言,在十九世纪末,当人类已觉悟想返朴归真,想再寻大自然之美时,与大地同息与大地同调之价值观也直接反映到其所有建设之色彩呈现,如以墨绿、褐色(大地色系Earth cobr)为主轴之国家公园系统建设之核心价值。基本上它不突显人为设施之存在,而以更隐晦、更朴质、更无形之色彩规范所有国家公园系统中之所有人造建设之色彩,它彰显的是人与大自然共生之信念,同样地,它亦反映在各国各地理区域对土地之价值观与信念,如澳洲原住民图腾以红、褐、黑为主体之澳洲大地色彩,如台湾各族原住民与其祖灵生育地相关之族群色彩,还有北海道阿伊奴原住民与冰原雪地族群对大地、对冰川、对星空崇仰之自然色彩,这些所反映均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人与地共生的一种敬畏依循秩序。

二、环境色彩设计研究与应用向度

(一)色彩在都市发展上之应用

环境色彩之呈现,其实在你我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存在,其系统性之设计应用之研究并不多,兹依AIC这40年来之研究发展作一初步类型分析曲于资料仍未尽完善仅就年度主题与研讨议题作一检核。依资料显示真正有环境色彩设计研究分组(Environm entalcoblo Des ign Study Group),始于1982年,此应受70年代全球环境保护潮流影响(如1962年之“寂静的春天”,1981年“我们的共同未来”,以及1970年之环境影响评估法之立法NEPA),若以80年代作为一色彩研究之分野,则该时间应可说受到环境意识激烈刺激而对环境生态有一自主性之觉醒。除对工业产业等“物件”色彩之关怀外,亦加注了其间全球性环境觉醒之动力,当然北欧瑞典自然色彩系统NCS(1979年)之建立也间接说明了对于“色彩”应用之本质也有一觉醒是回到人与环境间之本质再现,并以人性对色彩感应之关系,作为诠释色彩度量的一种自然媒介。

在城市发展历程中,自1960年起大家开始重视都市整体空间秩序与都市美学,并超越了个别建筑物设计,为此,自1967年起在纽约市都市规划局下开创设立了“都市设计组”,开始推动与三度空间有关之都市环境品质控制,重点包括“设计”之延续性,视觉走廊的确保,以及视觉穿透性,此即包括了历史空间之保存,开放空间系统之健全,以及都市天际线与特殊地区之环境色彩之保护与系统性品质。而1974年Kevin Lynch开始注重都市意象之评估调查。换言之,在西方自1893年之城市美化运动到1967年开始推动都市设计制度之七十多年间,其间历经花园城市运动,战后都市更新及民众参与等运动;期间对于人类居住生活空间环境之关注,仍多侧重在二度空间与三度空间秩序之改善及整体系统之串连与都市机能与品质之提升,而对于“色彩”与“艺术美质”之关照,则是七十年代晚期之事。

1960年代法国色彩地理学家Jean-Philppe Lenc bs,在研

究向度中开始强调环境色彩之呈现,应呈现在地(地域)之文化特色,并主张透过调查、测色、纪录、取证、归纳、编谱以综合分析建立具地域特质之环境色彩色谱,并可以作为地域性“景观色彩特质”之数据库。

为此在美国纽约市率先于1967年订定都市设计计划与审议机制后,除先前欧洲国家与相关文明古国基于文化历史保存之利基下所作历史环境风貌之色彩约制(如印度之Pink city、巴黎之恩格斯)外,真正在法令机制下将环境色彩应用到都市品质之控制者系于1970年代以后才逐渐于都市之特定区域中呈现“色彩规划”专题,主要项目包括:

(1)城市区域背景色彩之调查。

(2)建立主色调。

(3)研析选定与主色调相容之辅助色彩。

(4)研析色彩计划(并以局部区域作为示范区)。此多以住宅区为例,可能商业区或其它使用分区考量因子较复杂而新订之新市镇新社区以及特别使用之观光风景区较易推展。

(二)色彩在建筑与历史保存上之应用

各国在建筑变迁上之特色无论在外墙或室内均反映出其与传统风俗、之关系,为此个别建筑之色彩或风貌之形塑亦多源于个别时代之流行时尚(如自巴洛克到后现代主义),此外色彩与都市发展之关系,则多与该城市之发展历史及文化资产之保存与传承有直接关系。

比较明显之案例如京都之古都风貌与个别建筑之建材色彩与造形由历史脉络承袭了优雅古朴丰富之文风,此系透过“都市景观条例”来规范。历史古城如罗马、威尼斯以及许多今日被登录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城镇,均保存其具历史精神之“色彩”,如圣彼得堡之水蓝立面与教堂之特殊色系;北欧的海岸渔村“赭色”渡假屋立面与屋顶;中国江南古镇徽州之灰瓦白墙民居;民居之红、黑、黄等装饰,还有亚洲国家对五形与色彩关系应用于宫殿群、皇居与城门城墙等官方建筑色彩,除呈现五形意涵外,更代表了社会、经济与政治地位之区别。

而在乡野地(或风景名胜区)之民居建筑色彩亦因材料就地取材,则多呈现与在地环境融合之现象(如意大利以石材为主体之Villa,东南亚以竹子及杉木为主之干栏式建筑,台湾澎湖以砂岩、玄武建筑),城镇聚落之色彩几乎与大地环境色彩融合为一体。

在工业革命后,随着建材之日新月异,以及科技之演进,尤其是二十世纪后二十年,鉴于节能减碳以及相关环保因素,大环境中之建筑色彩亦随着多元多彩时尚而逐渐趋向简朴、低调及与环境友善之风潮。整体而言,现代化都市之色彩其实多来自非固定式之外加辅件或辅助设施(如遮阳、照明、钢构上漆以及颜色有限之玻璃材质),除了特别建物(如M useum、体育馆、学校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外,一般公寓住宅、办公大楼或工厂等,基本上仍属背景色系,成为相当缄默的环境背景。

(三)色彩在环境设计上之研究与应用

在环境色彩之研究上仍尚未完成一可科学客观评量或管理之“专门科学”时,色彩与环境间之关系亦仅能以色彩与“环境设计”之互动关系来阐述。就环境之开发程度观点而言,色彩可由高度自然之环境一直延伸到高度人为开发(或高度都市化环境)来进行剖析,如果再结合土地使用分区管制之控管机制,则可以就环境自然度来分析色彩设计之范畴(Spectrum)。兹就就近年之研究主题与方向分析综整如后:(1)生态色彩(color Ecologyor Ecobgical cobr)有关生态色彩之研究主要应用specLroradiom eber进行大尺度自然生态系统中之环境色彩,包括草原、树林、土壤、湿地、海岸、高山、丘陵……等具地理环境特色之地域生态系之色彩之登录分析与比对,包括不同地理气候区之地形与植被色彩之比较。

研究向度包括陆域、海域冰下、河川水色,以及大气气象,主要以大自然所呈现之天然色彩为主要研究对象,例如在进行土地开发,风景区开发前之资源调查,将景观资源之调查项目细分为视觉景观与生态环境色彩,对于诸多国家公园、风景区、世界遗产或具特色之保护区、保留区,调查结果有助于对环境美质进行量化分析或进行美质评估与长期监测。

生态色彩之研究,具下列几项应用指标:

环境健康度比较

景观多样性比较

生物多样性比较

环境变迁之比较

文化多样性比较

气候变迁之比较

环境脆弱度比较

此外纯就美学而言,亦有生态艺术家将前述分析调查,作为生态艺术之创意来源,也有将其应用在景观生态旅游之焦点(例如中国四川九寨沟之山水)行销上。

(2)生物色彩(Co brB io logy)

大自然界最奇妙的色彩除大地生态系统外,即属生物色彩之多样性,近年因对生态保育意识之强化,许多民间NGO及相关学术单位,已藉由对生物色彩展开长期之研究与调查分析包括鸟类之羽毛、海洋生物之表皮(伪装色彩)、动物之表皮色彩……等来了解生物与大自然环境之互动关系。最重要焦点为研究生物表皮色彩与环境间之关系包括如为生存伪装、为生殖衍生后代吸引异性),这些先进研究更藉由跨领域之合作,以及科技之精进,得以详实纪录、追踪,因气候或环境变迁而造成生物色彩之因应变化,此对于反应环境变迁亦成为一重要指标。

(3)都市色彩(U rban cobr)都市色彩之研究已在前节概略描述过,由于近代对于都市美质、都市景观,以及都市自明性之关注,透过都市设计控管机制或者景观计划之引导,各国已发展出更有系统性之“都市景观纲要计划”“都市色彩纲要计划”“都市光环境纲要计划”……等,逐步研议出对都市环境色彩之期望,以及如何塑造营造出一有理论依据之色彩美学。例如台湾在文建会之引导下,自2008年起推动城市色彩规划并补助地方政府,开始以更科学之方法找出该地域之城市色彩(当然未必只是城市,它仍应涵盖乡村或自然地区),现已进行之调查研究有:

基隆市城市色彩系统规划

台北市建立城市色彩系统及示范操作

台北县建立城市色彩系统及示范操作

桃园县建立城市色彩系统及示范操作

新竹市建立城市色彩系统及示范操作

新竹县竹东镇建立城市色彩系统及示范操作

苗栗县政府让颜色活起来建立城市色彩系统

台中县大雅乡城市色彩景观规划彰化城市文化色彩系统

嘉义市城市色彩系统

嘉义县山、海、平原地区色彩系统

台南市建立城市色彩系统及示范操作

台南县盐水镇城市色彩系统

高雄县建立城市色彩系统及示范操作

屏东东港-小琉球城市色彩系统

南投县城市色彩系统研究及方案

宜兰县头城、礁溪、苏澳色彩研究

花莲县建立城市色彩系统及示范操作

金门建立色彩系统

连江县建立城市色彩系统及示范操

作都市色彩在应用上相当广泛,包括整

体色彩系统之建置,以及分区色谱之建立与改善之实质作业,此又与都市更新、都市观光、都市行销等运动契合。其中又多以夜间照明设计呈现聚焦景观之环境色彩改造成果,因为光环境也是都市色彩之另类表征。

(4)建筑色彩(A rch iteture cobr)相较于广义之环境色彩,色彩在室内建筑与室外空间之应用,是较有历史渊源并呈现较能代表地域特色及典章传承项目,尤其是具历史之古都或文化观光之名城在建筑色彩之调查、登录、建档与修复,重现色彩材料与技法之研究上,均属环境色彩设计研究应用上较丰富的一环。著名案例包括俄罗斯的莫斯科、意大利的庞贝古城、法国的巴黎与普罗旺斯、英国泰晤士河流域、中国大同市、日本横滨市、澳洲的雪梨港区、香港的城市建筑、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挪威的奥斯陆……等。这些都仅是一个城市之局部特定地区之建筑物色彩计划。

惟个别主题园区或单一开发单位或建筑群,所进行之内部色彩计划在自律与自我管理机制下,对商业经济或市场竞争力有关者,则相关案例不在少数。例如迪斯尼乐园园区建筑即有其个别之色彩计划,个别厂商之企业识别(如麦当劳、IKEA、w atson、台湾的灿坤、各国之加油站、邮局、消防队……等)。近年香港、韩国、大陆之高层集合住宅,也都一一出现以色彩计划来做建筑群识别与管理之案例。另在地中海国家,由于阳光充足日照强,也形塑出住民以及艺术家对建筑物色彩应用之特别偏好,如西班牙、希腊,还有南美之巴西和墨西哥等。

(5)公共设施色彩(InfrastructureCobr)

在城市建设中,除了公园绿地与住宅等各使用分区外,面积占最大比例者30%)即属公共设施,它包括桥梁、道路、焚化炉、电信、铁道、供水、排水……等主要与附属设施,为此跟随着都市设计之推动,还有都市美学与都市景观计划之建立,各国城乡发展政策中亦开始注重公共设施之色彩计画,其中有很创意之案例,也有反而成为视觉污染之案例。主因这些线性或点状――之公共设施,往往因兴建期不一致或主管单位重叠或因在传统观念上仅视其

为都市建设之必要硬件设施,而未意识到其总体量体对城乡之环境美学冲击。举例而言,美国、日本、欧洲、台湾等国家,在推动公共艺术之际,也将公共设施之美化纳入适用之范围,为此如焚化炉、烟囱之色彩设计,风力发电电塔机组之色彩,还有桥梁、水塔、高压电塔……等之色彩计划,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如果人民对色彩之敏感度提升实有助于公共设施色彩对环境美学之助益。

(6)环境艺术色彩(Colorof Environmental Arts)

工业化与现代科技营造了都市环境之过度集中发展,即是农村环境也因城市发扩张发展压缩了农村景观之自明性弱化,在此转化之际,有些反省声浪出现,一方面表现在自然保育与环境修复上,而另一方面却以反讽方式,将大自然引入都市中或以大自然为画布,将“自认为”是自然艺术之媒材引入环境中,自1960年以后逐渐受重视,尤其这些发展在过去20年来,更表现相当多元性,包括前卫艺术、生态艺术、地景艺术、自然艺术……等,比如艺术与环境设计师走入乡野、森林、沙滩、草原、公园绿地、水岸、湖泊、海岸……等场域从事空间装置创作,这些作品中除材料、造型外,多运用“色彩”来突显艺术介入空间环境之手法,精采之作品相当多,也逐渐形成为一环境视觉艺术或环境创意展演,甚而有些已延伸为国际艺术季(如关渡艺术的windsock current与索诺玛郡立美术馆的Hybrid Fields……等),拓大跨域地景艺术创作者之参与,无形中也提升了人民对大地环境之关怀与美质赏析能力之教育。

在澳洲由于自然地质与地理特色,在沙漠大地地景与原住民之环境艺术融合下,近年也发展了融合在地生态特色之植物园生态艺术装置设计。包括Australia Botanical Garden等,以植物色彩加上红色砂岩与红土作为具地域特色之地景艺术设计,独树一格。是以这类以大地素材为色彩媒材之艺术创作,也间接揭序了另一种生态美学思潮,亦即就地取材反应地方风貌在全球化时代它有重要之意义。

(7)节庆艺术(Eventcobr)节庆活动已成为现代都市行销之重要手段,而节庆活动也逐渐更专业地形塑了节庆景观(Event Landscape),由于节庆活动有季节性与时间性,为此在各国举办相关活动中,均以“经济”、“创意”、“故事性”与“话题性”为原则,与大地色彩有关者如北海道之花田及Inakadate与Yonezaw a之稻田艺术、美国santa Barbara的Art FestivaL德国之园艺展、印度的色彩节(Holi Festival of colours),还有台湾近年例行举办之花与绿博览会(Garden Festiva D,花卉成为另类具大尺度之环境色彩展示媒介,当然开放空间或田野加上花卉之布置,也成为最佳之空间场域,这类作品也呈现在北欧之地景“修景”中(如花园、高速公路边坡地景)。而若以与东方之宗教节庆为例,则有许多节庆活动均是多彩多姿的,如过年之红色街景;妈祖生日远境之红色、黄色动态街景;各国国庆节之旗海街景、广告旗帜;选举竞选旗帜……等,均成为一种特殊节庆色彩。

三、环境色彩教育扫描分析

色彩被视为对事物、感觉或认知的一种沟通媒介,透过色彩可以转化讯息,此外色彩也被视为是一种象征符号,透过色彩可以藉由其传递之信息而产出具体之意涵,并藉由色彩来传达动态感觉,因此色彩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同样的,环境色彩也可以是对环境讯息之状态描述,它可以是对环境时间特性之描述,也可以是对环境感觉之传递,并可以联结或联想,为一种对特定状态之诠释。而作为环境与色彩间之专业设计桥梁,色彩教育在知识深度之拓展,以及对于其应用广度而言,环境色彩在专业设计教育方面之发展与知性科学之系统化推展,实仍有一段落差亟待疏通之。兹分析说明之:

甲、广义的环境色彩设计有待公共政策之鼓励与专业知识之建置国内“色彩”领域之发展及推广,在生活美学(食、衣、住、行)方面已逐渐成型,例如在住宅或建筑之室内设计、交通相关设施外装之色彩变化上,已意识到“色彩”可以是利润市场之助力。当然,也因随着生活品质提升,国人对色彩之要求已自个人偏好提升到对整体环境之融合。然而比较可惜的是欠缺公部门法令之强制约制或引导,也造成环境色彩之重视或保全,未必能成为“公共财”之观念,举例而言,当关渡大桥之色彩(红)与造形融合为市民集体记忆时,其颜色之修改或维复并未如旧金山金门大桥般,拥有依法定或集体认同共识之保全。

台北市重阳桥即由原来之橙色转化为白色(在此并未强调其色彩之好坏与对错),则其“公共色彩视觉权”显然未受保障,或未有科学之专业知识作为支撑。而若此,则可同理推动历史古迹其“原色”之保全或修复技术之质量维持(如台南古迹与孔庙、彰化龙山寺,以及雾峰林家花园等修复之原色介定)。乙、环境色彩学院教育之系统化课程亟需认证与规范经初步调查与现阶段台湾大学与设计有关之科系,所其所开设之色彩课程相当有限(如表1)。各大学开设色彩学相关课程情形其中并较着重于平面设计、室内设计、广告设计等色彩教育课程,相较于建筑、景观、环境及大尺度地理生态系之色彩基本教育与资料库建置,则仍仅有极有限发展,其间仅对植物之色彩调查有文字之描述,却仍欠缺科学之色谱订定与色票制作。当然这工作是相当物色谱资料库之M etadata,如是尔后对于自然色彩之定性描述才能转化为定量之呈现。而与之相关者乃所有操作过程、分析、归纳、整合、技术、介面与工具,需要有Accred itation之机制与规范。目前在国内之实务执业中,如公共工程之色彩规范、历史古迹之色彩规范,以及相关与安全及指引识别有关之色彩规范多仍停留在定性,而非定量之规范,而要达其精准度与可操作性,则在建筑与都市设计审议制度上,仍需要开创新思惟,并应依不同学门提供务实之环境色彩学教育如建筑、室内设计、景观、土木工程系……等。其基本教育训练必须有配套课程,而非仅有单一色彩课程,它应涵盖基础知识、专业设计及实务演练,操作与维管制度计划等较完整之核心课程或套装课程。例如资讯传播,平面印刷、艺术创作与三度空间设计专业之范畴与向度有差异,自然而然其所配套设计之环境色彩调查及设计产出流程亦应有别。丙、环境设计田野体验(Fbield Experiment)课程设计之重要性在法国与瑞典之色彩学派中,对于“环境色彩”之研究与认定,视田野调查是非常重要之一教育环节,此包括对于自然环境色彩体验之引导,以及如何自自然田野体验中,产生对色彩之环境意涵与情感体验与认知投射之正确判断之知识累积。而环顾现阶段有关色彩田野体验之课程设计仍相当阙如,Ncs之色彩学校每年均办理色彩workshop,并企划不同时间长度之课程,让学员在课堂与田野间进阶了解色彩在环境中之角度与特质。由于田野调查与体验课程设定之时间与经费均相当庞大,为此有关专业教育及体验学习之Program,仍待更有系统之教育研发,俾能让不同色彩知识阶层的人,能适切获致有不同之田野研习训练。目前文化大学环境设计学院与台北市文化局所共同主办之“草山色彩”研习工作坊,即是一种新的尝试与挑战,透过短期研习活动让有志者参与草山自然环境色彩之追踪、Mapping与体验,集体研习透过导读情境引导,有助于打开地域环境色彩体验之先锋,而累积之成果将更有助于对大区域之元素节性色彩之了解与科学数据库之建置。

初步研究调查成果如下: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2009惟仍需更精准地建立“草山色谱”,未来对国内依地理区位而进行之环境色彩体验与色彩调查,有必要作一综合系统计划,而有关相似环境地理条件或民俗地理特色之跨区域、跨国合作研究与资料库建置更属迫切,AIC之环境色彩设计研究小组,可与(FLA世界景观建筑联盟)之文化景观研究小组合作进行跨领域、跨学问之跨国研究合作,将有助于空间轴与时间轴之色彩多样性研究与推广。

丁、色彩设计实质效益与质量之体现环境色彩之恒常性与可变性与地域环境之实质差异性及品质管理有相当之互动关系,在未确立最适切色彩之前,其环境融和度与色票及实质设施材料及其附加色彩之施作流程,实为一品质控管之关键因素。而自选择相同色彩(替选方案)到色票与实际应用媒介材料之选择,以致最后实体色彩之呈现,其实是有多阶段复合之流程,为此“选择”之决策过程与“试用”之实验过程是必要之流程,当然经费与人力之投入,亦应视为必要且控制品质之关键关卡。而过程中之公共参与也另形成一民主决策之必要议题。此外,在环境色彩议题中另有一项为自然天候风化之必然因子,其所呈现必然误差,该如何订定,亦是理论与实务参与间知讨论议题。例如,城墙、桥梁色彩,应如何因应自然风化作用过程而导致之色差(退色),而其误差为何?到何程度即应再重现原有之色彩?……这些均属需依严谨条件来控管环境色彩品质之必要议题。当然,除视觉认知效益外,实质维管费用,亦应纳入正常合理之讨论议题中。

戊、环境色彩介定工具之系统化环境色彩调查之度量工具、方法与相关时间、距离之差异控制,确实仍未有确切之统一规范与准则,而也就因此存在之差异性,对于不同地理气候区之色彩调查及其应用,自应有不同之差异修正。而近年由于计算机网络发达,以及计算机设配及软件在处理较细微差异上之能力已大幅提升,为此透过软件设计,今日已可在系统上作为简易快速之转化(如NCSPantoneMunsell……等),科学语言之互通与转化,实有助于色彩介定之科学精准度,正如同“资讯”作为一种网络链结与讯息交换一样,当色彩可以用一共同语言来转换交流传递时,则更有助于相关领域之深入比较研究与应用转化。今日因科技之不断提升,在自然环境之广泛场域中透过共同量测基准,对于跨域研究有助于对色彩“文化”意涵之剖析与诠释,而此机制尤有助于对“环境”价值观与“色彩”认知作一科学性之系统平衡。是以民族色彩、地域生态色彩……等,将有机会逐渐与科学研究作一客观之。

整合,人类生态学之研究上亦有助于与考古学等作一连结,而由此亦可看出“环境色彩”学未来宽广之研究领域,是值得深化建构的。

“色彩”两字在辞源中,有非常广度与深度之意涵,其中“色”涵盖了:

i景色“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ii佛教的五尘境界“色声音味觉”

iii生态系统之四大元素,色身(地、水、风、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