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劳动课的必要性

劳动课的必要性

时间:2023-07-11 17:36: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劳动课的必要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劳动课的必要性

第1篇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但由于种种原因,教育方针在有些地方和学校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忽视劳动课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本文就此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劳动技术教育的现状

1.劳技课尚未登上“大雅之堂”,没有开设劳技课的学校还很多。有的学校虽然把劳技课纳入了教学计划,也排上了课程表,但没有确定专、兼职教师,也不要求教师备劳技课,劳技课往往改上数学、语文、英语。

2.家长越俎代庖。不少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为了孩子将来能上大学,把孩子必要的包括自我服务性劳动全包下来,个别家长还到学校替学生做值日。为了使孩子将来有出息,大小家务活家长全揽了。

3.劳动委员“地位低”,“劳动红花”贬值。某班班干部选举揭晓,唯劳动委员不愿走马上任。说:“谁不知道,劳动委员属安慰性质,在班委中地位最低。”老李家的独生女亮亮放学后戴着小红花一蹦一跳回到家里,其母上前扯下小红花摔在地上,说:“真是个榆木疙瘩脑袋!人家学习上争第一名,你却只会出笨力。”

4.劳技教育被扭曲,劳动被作为惩罚的手段。有些学校的个别教师,对违纪学生实行劳动体罚。某教师立下班规:哪位同学旷课一天,罚他值日一周;损坏桌凳、玻璃,罚他打扫一周厕所;打架斗殴,罚浇半学期花圃。这种所谓的“劳动教育”,往往使学生错误地把劳动视为“劳动改造”,对劳动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甚至鄙视、厌恶劳动。

二、忽视劳技教育的后果

1.自立能力差。“如今的孩子真懒!”不少家长常为此怨气满腹,但仍“乐为子孙做马牛”,使孩子从小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挑吃懒惰的不良习惯,成了生活上的弱者。现在孩子到了十三四岁连叠被子都不会,连内裤、袜子都不洗,连家常便饭都不会做的比比皆是。孩子进了大学还需父母轮流打扫寝室的怪事也屡见不鲜。

2.不尊重劳动人民。工人紧张繁忙八小时,农民面向黄土背朝天。是他们辛勤的汗水,平凡的劳动使我们的衣食住行得以保证。然而有些学生却嫌弃劳动人民,说他们“黑、脏、傻、粗”。某重点高中一位女生,其父和叔父均在矿区工作。“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矿区放假,其叔父、婶母到她家做客,中午吃饭她说啥不肯入座,独自跑到外面的饭馆里吃。晚上看电视,众人正看到热闹处,她上前将电视机关掉。客人走后,她嘟嚷着说:“窝囊废,来这干啥哩?”

3.不珍惜劳动成果。由于极少参加体力劳动,孩子们很难有“粒粒皆辛苦”的体会,相当一部分青少年不珍惜劳动成果和社会财富,比穿戴,赶时髦,花钱大手大脚,成为家里的“消费中心”。有些学生吃鸡蛋、鸭蛋、馒头或面包时,咬一口感到不对味,就随之扔弃。等等。

三、劳技教育的必要性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人类文化,创造了人类自己。劳动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在中小学开展劳动技术教育,旨在使学生认识劳动在改造自然、变革社会中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养成艰苦朴素、遵守纪律、关心集体、爱护劳动工具、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并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或通用的职业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随着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在文化基础知识和劳动技术方面,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劳技教育的重要地位愈来愈明显。在普通教育中,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劳动技术教育作为一门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使之成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加强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所以,学校要把劳动技术教育纳入教学计划,逐步做到制度化、系列化。一位著名教育家也说过:“教育不但要发展孩子的智力,还应燃起孩子对劳动的渴望。没有少年儿童劳动的幸福,就没有教育的一切;教育的理想在于使所有的少年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劳动创造一切,劳动使人体魄健壮,劳动使人幸福愉快。适宜的体力劳动能使孩子从小养成热爱劳动、艰苦朴素的好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学生在劳动中既动手又动脑!既学到了生产、生活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而且开发了智力,越来越聪明。“少年儿童的才智反映在他的指尖上。”这话很有道理。学生通过参加劳动,还锻炼了体力,培养了毅力,磨练了意志,增强了体质。小学劳技教育不容忽视!

第2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考试原则;考试方法

考试,是现代学校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失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教无考,教师无以反馈;有学无考,学生无以检查。可见,没有考试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然而多年来一直为应试所困绕的基础教育,如今要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其根本目的是要向培养合格公民,提高全民素质转变,首当其冲的就是考试,包括考试目的、考试制度、考试方法。然而对考试的关注,从学生家长到老师、学校,直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乃至各种用人单位,从来也没有放松过。“学习——考试——做官”的“应试”已经早已为人们熟悉了,也习惯了。“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可见,传统应试教育所形成的考试观念,对于素质教育的转变,是一个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

为此,必须明确素质教育的考试要求。

一、 素质教育的考试原则

当然,我们提倡转变考试观念,并不意味着完全否定考试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客观必要性,而是在于正确、全面、实际地看待考试。一般来说,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应在考试原则上体现以下六大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素质教育是全面而和谐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考试,首先应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全面评价。不仅要就学生的各种智力因素方面讲行评价, 还应就学生的各种非智力因素方面进行评价,不仅要考察学生对文化科学知识掌握了多少,还要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如何。

在这个方面,应试教育的考试存在的弊端最为严重。比如,考试只局限于对学生所学课本知识多少, 即“智”的局部进行考查,甚至只看重语文、数学(算术)、外语等个别科目的考试,而对其他学科敷衍随意,更谈不上对体育、美术、劳动课的重视了。至于非智力方面的因素。诸如意志品质、上进意识、克服困难的勇气、积极乐观的生活、学习精神的评价,几乎无从考查。

针对应试教育的这些情况,素质教育的考试就必须在全面性原则上破除“读书——应试——当干部 ”的教育价值观,“精英至上”的人才观,“分数第一 ”的质量观,并从而树立有效开发学生潜能,更好服务于社会的教育价值观,“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 ”的质量观;“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对社会最有用的人”的人才观。就此在全社会、全教育系统,尤其是基础教育系统内切实地贯彻全面性考试原则,使广大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在考试观念上真正转变到素质教育的这一认识高度上来,打破“以分定高下”的陋习,全面考查学生成绩,全面评价学生素质。

(二)发展性原则

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到中学,一个年级升到另一个年级,上学期到下学期,这其中的教与学是循序渐进的,教材编排的上下册之间,前后单元之间,适应点之间,更是科学有序,前后衔接发展上升的。为此,考试就不应是短跑、 长跑的“终点线”, 而应是“跨栏跑”时的障碍栏,有难度,但却是前进中的考验,是整体成功中的“量 ”的积累和过程中的“质” 的小飞跃,是形成式考试,而不全是终结式考试。这也体现了教育的本质规律性。

因此,基础教育阶段的考试,就应真正体现发展性原则,转变应试教育中把考试异化为目的的思想,本着小结教学过程,注重前后衔接,努力促进发展的目的,以灵活多样的考试和方式时段来操作,从而改变原来的只重期终期末考试,又只视考试为终结考核的做法。真正能让学生自己既注重考试及乐于考试,又能从考试中小结自己得失,发现努力方向,使教师通过考试,检验教学质量,明确学生长短。促进教学相长。

(三)客观性原则

素质教育是对学生全面素质(智力、能力、潜力、个性、特长等)的教育,因而它要求客观民主。实事求是地对学生加以评价,而应试教育中以卷面形式考查学生知识的考试,全以教师评判为准,以卷面分数为准,加之出题面、知识点难免以点代面、以偏概全。而考试时段过长过于固定,很难保证考试的客观、民主和实事求是。印象分,人情分,加上教师评港时操作上的难度,学生应试前的猜题,考试的侥幸等等,都很用能使考试失真、失实、失去客观性。

素质教育的考试客观性原则,应针对这一弊病,要求在考试时,结合灵活的卷面考试。补充以客观的平时观察、分析来评判学生成绩,以卷面分、平时分、素质分等各种形式,尽量客观地加以评价,同时,老师充分发扬民主,吸纳学生自己评价和同学之间的互评,更能体现考试的客观性。久之,也可以淡化学生、家长、教师 “视分如命”应试观念,以最好地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四)教育性原则

素质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教育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发挥其教育功效,考试也应注意其育人因素,并把这一因素放在首位。通过每次考试,让学生从认识上、思想上、 品格意志上受到触动,使学生借助考试正视困难,奋发向上,找到差距,取长补短。客观评价自己和同学,增进师生理解和信任。

(五)指导性原则

素质教育要求考试不能仅仅用以检验学生已知,更要指导学生向未知探求;不能终结地断定学生优劣,而要指导学生发现不足,发扬优势,以扬长补短。这一指导性原则,是与其发展性原则相辅相成的,也是为扭转应试教育考试中的弊病而提出的。

应试中的考试,多在试题上孤立地命题,而在答案上确定惟一选择。因而学生应试只好胡子眉毛一把抓,“普遍撒网”,并不能“重点逮鱼”。盲目性大,随意性大,而不能从命题上发现知识的规律性,学习的方向性。虽然多年的“命题经验”日近成熟,也注意到了涵盖面和侧重点,但为防“猜题”,“考试者”与“被考试者”一直在玩着“捉迷藏”的游戏。“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高明的老师“猜” 的准确率高,学生分数就可能高,升学率也高起来。而作为考试的主体——学生的参与意义却日趋淡化,学生总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因而只好企盼“名师出高徒”,到处转学、借读,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育环境,所以,改革应试教合的考试,就应该从考试自身的指导性去探索,要切实地通过考试使学生认识自己的成就与不足,并明确下阶段的努力方向。

二、素质教育的考试制度和考试方法

为了适应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在以上原则指导下, 基础教育阶段的考试制度和方法应加应调整:

(一)考试内容上;结合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原则,对各阶段学习内容进行全面考试、考核。除语、数等常规考试学科外,应增加对史、地、生、卫、体等知识的考查,并通过适当形式对学技进行综合的素质,非智力能力的考查。

(二)考试时段上: 改变以往只重大考,随便小试的不当作法,真正体现发展性,衔接性原则,分课本单元,分操作过程、分学期、年级的衔接,义务教育阶段和非义务教育阶段的衔接,进行多种多样的考试、考查、评价。

(三)考试目的上:可有阶段上的形成性考试,也可有总结时的终结性考试,既有诊断性,也有达标性,选拔性考试。各有侧重,共同完成对学生素质的提高。

(四)考试方式上:可有学生单个的独立考试(这是应试教育中考试的唯一方式)也可有学生集体的合作考试;既有阅卷笔试,又有开卷、半开卷(学生准备一张备考卡片)笔试,又有口试答辩,也有实际操作。

(五)考试结果上: 既可以以分数为主,又可以以AB、甲乙的等第区分,特殊学科也可以以评语式来评判;既可有教师评判,也可兼顾学生自评和互评意见。

以上制度和方法上的调整,井非意味着考试的随意性,而是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致力研究基础教育中的考试内容和方式方法上的科学性、实用性、操作性。正如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所说:“ 素质教育,是还考试功能以本来面貌”,“把考试真正视为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手段”。通过丰富多样、灵活有效的考试手段,使广大青少年学生乐于接受力试,检验自己、督促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

三、结 语

“考试问题不解决,教无宁日,学无宁日”(柳斌治)。在我国中小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已是势在必行且刻不容缓的今天,首当其冲地成为转轨焦点的考试制度——包括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的改革。是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而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我们所首要解决的是转变考试观念的问题,进而才是改革考试内容和形式本身,被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异化了的当作教育目的的考试,到今天已是非改不可了。柳斌也说:“血的教训再一次呼唤,基础教育阶段要建立起自身的科学的评价系统,要下决心进行探索,不搞出一套科学、正确的方法来,实施素质教育还会遇到严重障碍”。因而,教育评价包括考试系统的探索是紧迫的,又是艰巨的。

我们国家已经为此作了许多工作,局部地取得了一些可贵的经验,只要大家不懈努力,在“九五 期间,继续狠抓五年,素质教育的评价制度一定会由无到有,由不完备到比较完备地建立起来。而且,随着各种人才机制的不断建立与完善, 教育评价制度,特别是考试制度将会逐步形成一门新学科。在这一领域的探索,将是很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陈绪常、雷鸣强:《构建导向素质教育的三三三评价模式》,《中国教育学刊》1998年第6期。

[2]石鸥主编:《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