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

时间:2023-07-11 17:36: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

第1篇

河南省位于中国的中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文化积淀深厚,历史文化资源、民俗资源、文物资源都十分丰富。

1、河南历史文化名城目前,我们习惯上把西安、北京、洛阳、南京、开封、杭州、郑州和安阳称为我国的“古都”,河南就占有其中的四个。在很长的历史时期,河南,特别是沿黄河两岸的洛阳、郑州、开封、商丘等地区一直都是我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活动的重心。其中,洛阳先后有九个朝代在此建都,古代科技、文化、文学、哲学、艺术等重大发明创造,大都与洛阳有关。而开封作为“七朝古都”,也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和文化胜景,北宋时期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郑州作为古都的历史同样悠久,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就生于郑州新郑,郑州登封也曾作为“夏”的都城,是中国最早的城邑。安阳也是我国的七大古都之一,殷墟文化极具特色。而商丘则是商文化的发源地,南阳作为军事重镇,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军事家,如秦国的百里奚、越国范蠡、西汉霍去病、东汉刘秀等都在这里留下了足迹。

2、河南历史文化名人河南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国5000年文化的源头大多都要追述至此。从先秦诸子、宋明理学,到天文、医学、文学、宗教,特别是四大发明、唐诗、宋词,都与河南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河南也是我国历史上名人辈出的地区。此外,12世纪以前,中国的政治社会中心始终摇摆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河南和陕西。因而,这一时期,河南和陕西在文学艺术、天文、历法、医学、建筑、冶金和铸造、工程等领域里也一直占有领先的地位。

3、河南姓氏文化河南是华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在中华姓氏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据初步统计,在《中华姓氏大辞典》所列11969个姓氏中,有4925个未注明姓氏来源,有2224个系少数民族姓氏,二者合计7149个,占11969的59.7%,下余4820个为汉族姓氏。其中,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共有1832,占4820的38%。在姓氏拥有人口的数量上,河南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按照相关的人口资料统计,当前按人口多少排列的有120大姓,全国有11.7亿人姓这120个姓。在120大姓中,全部起源于河南的姓氏有52个,部分源头在河南的姓氏有44个,两项合计,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共有96个,占120大姓的80%,占全国汉族人口的97%。如果减去一些多源的姓氏中源于河南以外的成分,人口百分比会有所下降,但起源于河南的姓氏总数是1832个,减去96个,还有1736个,这样看来,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比仍在80%左右。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河南是姓氏资源第一大省,海内外华人的祖根大多在河南。

4、河南宗教文化河南宗教文化历史悠久、种类众多,拥有非常丰富的景观和文物,在中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无论是儒学、佛教还是道教等都在河南留下了大量的寺庙、殿堂、宝塔、雕塑、壁画等名胜古迹、宗教文物以及遗传至今的典章制度、伦理道德、礼仪、风俗等等。

5、河南古建筑文化中原地区的古建筑类型主要有古城、民居、宗教场所、衙署、书院、会馆、陵寝、天文台、祠堂、园林等。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类是河南已发现和保存较好的多处著名的古城邑、古长城及关隘。第二类是具有明显的中原文化气息的民居宅第,即一般民众所建之宅第,包括富家的庄园、故居和普通百姓的住所。如明清时展起来的巩义康店镇的康百万庄园、开封市的刘家大院、安阳市的马家大院、博爱县的苏家作民居群、项城县的袁家大院、原阳县的夏家大院、商丘县城内的壮悔堂民居等。第三类是衙署,河南现存衙署建筑中,又分府衙和县衙两级,其中以县衙居多。除南阳府衙等比较完整的衙署外,还有些仅存个别建筑物的衙署及相关建筑9处。最后一类是会馆、书院及其他公用建筑。现存河南会馆多为清代建筑,以山西、陕西、甘肃会馆居多。在教育类建筑中,则以书院最为普遍,其中登封城北的嵩阳书院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

二、河南文化资源的特征

1、传统文化资源丰富悠久的历史,给河南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河南是历史文化名城众多的省份。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仅仅被列入国务院先后三批评定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就有洛阳、开封、安阳、商丘、南阳、郑州、浚县七个;另外还有许昌、登封、淮阳、偃师等也都曾经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城市。其次,文物丰富,遗址遍布。河南是我国文物资源大省,目前统计结果表明,地上文物仅次于陕西,居全国第二;地下文物则居全国第一;馆藏文物占全国的1/8。同时,历史遗址星罗棋布,仰韶遗址、龙山遗址、殷墟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北宋开封地下城等,都是我国文物考古的重大发现,载入史册,彪炳后世。再者,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思想家老子、庄子、韩非子,政治家李斯、刘秀、赵匡胤,科学家张衡,医圣张仲景,宗教学家玄奘,文学家杜甫、韩愈、白居易、李贺、李商隐、欧阳修,理学家程颢、程颐,军事家岳飞等都是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政治、军事、文化名人。另外,独特的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也是河南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2、历史时代特征明显河南社会发展的黄金时代出现在12世纪之前,即北宋之前的时间。从河南各类存量文化资源来看,无论是文化资源的品质还是数量,无论是宗教文化、姓氏文化还是文物遗迹、传统建筑等,北宋之前的时间都是河南文化资源集中产生和发展的时期。因此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北宋以前的4000多年的时间里,河南基本都处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重心。而北宋之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逐渐向东南、东部,或北部地区转移。远离政治、经济中心的河南在之后的千年里影响越来越弱,相应地,文化地位也不断衰落。该时期文化资源的存量锐减,可以说,河南的文化资源具有明显的历史时代特征。

三、文化资源转化和文化品牌培育的不同阶段和特征

文化品牌是区域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而特色文化品牌的培育更已成为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的支撑点。从文化资源转化到文化品牌的培育既是观念和视角的变化,更是文化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在这里,我们从文化资源的转化到文化品牌的培育的不同阶段入手探讨这一问题。

1、初级阶段:从文化资源到文化品牌的自发转变最初,从文化资源转化到文化品牌的培育都是无意识的,自然和自发的。我国2004年才首次由国家统计局在其公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中对文化产业予以界定,也持续引发了各地政府以及学界对文化产业的关注,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是近十年来的事,在这之前,对于文化资源的转化和利用以及文化品牌的构建大多是无意识的。文化资源具有区域性的特点。地区之间由于自然条件、历史文化资源、传统习俗、经济基础、文化需求等要素的差异导致了文化资源的区域差异。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商品需要一个资源的市场化过程。只有当文化资源或其某一特质与资金、技术等结合起来,经过劳动创造,才能将其转化为文化产品。在人们认识和重视文化产业之前以及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初,形成的著名品牌很大程度上属于无意识的建构,比如黄山游览区,泰山游览区、故宫博物馆、兵马俑、龙门石窟等。这些文化资源凭借深厚的历史及文化积淀、久远的知名度和独特的区域文化特质,与旅游相结合成为文化商品,在几乎没有任何营销手段的情况下形成知名海内外的文化品牌。此时从文化资源到文化品牌的转化具有鲜明的特征。首先,文化品牌对于文化资源的依赖性很高,或者说文化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作为文化品牌的主要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其次,从文化资源到文化品牌的转化是无意识的。少之又少的资金支持和政府扶持,在几乎没有营销的情况下,仅凭借着区域文化的魅力完成文化资源到文化产品再到文化品牌的转化。再次,从文化业态的角度来看,文化资源尤其是具有较强观赏性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的结合较为紧密,文化产品的消费和文化品牌的价值则主要是通过与旅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的,相比较而言,其他业态还远未出现或形成。

2、文化产业成长期:促进文化资源转化,培育区域特色文化品牌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区域文化产品竞争的加剧,地方政府对文化资源的利用和转化越来越重视,不断出台新的政策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化资源的转化,各地也在区域文化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加大文化品牌的培育和宣传营销力度,提升文化品牌的价值和区域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在文化资源到文化品牌的转化链条中,文化企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一时期文化品牌的构建和培育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此时,从文化资源到文化品牌的转化有着以下的特点。首先,突出区域文化资源的独特性。文化资源存在着区域的差异,由于自然条件、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这种差异有大有小。一定程度来讲,差异的文化资源更容易形成差异的文化产品,当然也更容易形成区域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的竞争优势。其次,注重文化企业的发展。从微观的角度来讲,文化企业是文化产品生产的主体,在从文化资源到文化品牌的转化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文化品牌塑造的过程,实际上是通过创造、展示产品和企业形象满足消费者需求这一最终的目标的特殊文化过程。再次,注重文化产品的产业化。文化产品生产的链条化是文化产业的基本特征。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产业链条之间相互联系、继续加强并共同构成一个庞大的文化产业网络。在这个产业网络中,各个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相互依存又面临互相竞争,机遇与挑战并存。伴随这一进程,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品的生产优势,并逐渐形成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优势与品牌特色。最后,政府在文化资源转化和文化品牌培育中起到推手的作用。我国文化产业还刚起步,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差距甚远,政府的引导重要且必要。

3、未来的发展趋势:品牌和创意我国的文化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从文化产业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以及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文化资源的转化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有以下特点。首先,突出品牌,弱化资源。文化资源是文化产品生产的要素,没有文化资源就没有文化产品,然而,另一个与之相背离的事实是文化资源丰富不等于文化产业发达,甚至于很多文化产业高度发达的地区,其文化资源并不丰富。其次,创意和人才的重要性凸显。文化产业本身是内容产业,其核心和源头就是创造、创新和创意。同时,创新是品牌的精髓,可以保证品牌的独特性和永久魅力。而无论创新还是创意,核心要素是人才,因为所有的创新都离不开人,离不开人的智慧、智力和技巧。再次,产业集聚效益愈来愈显现。区域文化产业开发中产业集聚产生的优势已经得到了实践的检验。好莱坞的电影,韩国的动漫游戏、日本的漫画都依靠产业的集聚体现出了在同一领域和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较的优势。我国的文化产业开发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在有些地区产业的集聚现象已初具规模如上海的数字出版、广东的动漫游戏、北京的电影行业、湖南的广播电视等。

四、河南文化资源转化和文化品牌培育的建议

综合来看,目前河南正处于文化产业的成长期,文化产品的资源依赖性较强,文化资源的转化渠道单一,创意还有待于加强,区域特色文化品牌的培育迫在眉睫。因此,我们认为,在文化品牌的打造中,以下几点尤为关键。

1、加快文化市场化步伐当前河南文化市场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条块分割,市场竞争不足,大量同质文化企业之间既无法有效竞争,也做不到专业化合作。因此,我们需要加快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市场体制改革步伐,建立和完善培育文化品牌的市场机制。文化企业是文化品牌培育的主体,目前河南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企业几乎全是国有企业,因此,文化品牌的培育需要国有文化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而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离不开竞争的市场环境和真正适应市场的竞争主体。加快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市场体制的改革步伐,使得文化企业尤其是国有文化企业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品牌培育才会成为企业的自觉选择,也才会使企业为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覆盖率,为提高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发挥自主性。再者,创造竞争的市场环境。市场配置资源的高效率源自于市场竞争,品牌就是市场选择的结果,真正的名牌,真正的名牌产品需要在市场中竞争产生。因此文化品牌的培育需要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打破条块的分割,铲除地方保护主义,打造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机制。

2、逐步形成文化产业集群目前,河南已形成一批颇具地方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如禹州钧瓷、镇平玉雕、宝丰魔术、民权画虎、平乐牡丹画等。截至2014年4月,河南拥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9个,省级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10个以及一批由河南省文化厅命名的文化产业示范区和示范基地,为河南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有利的支持。然而,总体而言,河南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文化企业的小、散、弱还未得到根本的改善。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积极做好合理的产业规划,为区域内文化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发挥好导向作用,制定配套的财政、税收、土地等方面的政策与法规,完善集聚区的公共服务体系。引导和鼓励文化企业、金融、研究机构、行业组织等单位共同入驻产业集聚区,形成区域经济综合体。

3、加强创意和人才的培育文化产业有别于其他产业的特点之一就在于创意,创意和人才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尤其独特。许多独特的文化产品,首先是由独特个性和奇异的创造精神所生产创造的,想象力、创造力是文化创意产业最好的生产技术。正如刚才所讲,创意的主体是人。因此,文化企业要注重不断培育人才,合理利用人才,发挥人才优势,创造知名品牌。政府部门要积极协调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力量,为企业培养和引进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提供帮助,为文化品牌的培育提供人才支撑。同时,要破除陈规,引导创意成为一种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观念的更新和社会包容性的提高可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但是只要企业、政府、社会共同努力,创意、创新、创造、创举会越来越多,循规蹈矩的创意人才会更少,具有原创价值的文化产品会更多。

4、注重营销,提高品牌的影响力酒香也怕巷子深。一向标榜自由市场的美国政府也运用各种方式对其文化和文化产品进行宣传,因此,文化品牌的影响力离不开品牌的传播和营销。例如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都是借助湖南卫视和网络等现代传播平台,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2013年甚至2014年的重要文化品牌。河南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区域文化品牌的营销中,更要重视区域文化特色、内涵和文化品牌价值的挖掘和传播,促进区域文化品牌核心竞争力的建构。河南少林寺作为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武术、文化品牌,媒体的力量是不言而喻的。电影《少林寺》不仅捧红了李连杰,也让少林寺这一文化品牌享誉世界。此外各类的武术表演、舞台剧如《禅宗少林音乐大殿》等均以不同的形式阐释着少林的文化内涵等。同时,品牌的宣传和推广上,政府应扮好职业推销员的角色。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由政府有关部门出面对名牌进行推介和宣传,是创建和发展名牌的有效途径。政府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和各种文化经贸活动,主动地、有计划地向广大消费者宣传和推荐文化名牌,利用政府的权威,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品牌的社会影响。另外,政府还可以利用采购活动的示范带动,树立本土品牌产品的形象,扩大其影响,唤醒民众以实际行动支持本土品牌的创建和发展。

第2篇

一、楹联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应用的必要性。

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非重点中学。近年来,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向往是家长和学生的共同需要,随着农村经济条件和交通状况的改善,大多数家长想尽千方百计将子女送入县城示范性高中,致使农村普通高中生源素质越来越差。而常规教学内容过难、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脱节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导致学生分散注意力或者寻求其它方面自我价值的实现。校本课程从学校实际情况、学生的特点出发,基于学校、学生的现实展开的针对学校、学生的问题而进行的。把楹联作为校本课程开发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课堂围绕学生感兴趣的知识设计教学方案,满足学生需求,适应学生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师生互动、生生协作、人人参与的课堂氛围,让课堂充满活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对课程充满期待。从而形成特色校园文化,促进学校走上内涵发展的道路。

二、楹联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应用的重要性。

教育部颁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着力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元支撑。《纲要》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

开发楹联校本课程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联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继承和弘扬客家传统文化。

楹联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开发楹联校本课程着力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心存善念、理解他人、尊老爱幼、扶残济困、关心社会、尊重自然,培育集体主义精神和生态文明意识,形成乐于奉献、热心公益慈善的良好风尚。利用楹联引导青少年学生明辨是非、遵纪守法、坚韧豁达、奋发向上,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思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三、楹联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应用的可能性。

楹联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应用的课题研究立足于本校,辐射五华南部乡镇,推动楹联进校园活动,推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发展。课题主持人和主要参与者均是梅州市楹联学会的会员,他们对楹联有比较深的研究,有良好的语文教学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有着较为丰富的研究经验。有投身教学科研的热情,具备完成相应的教研任务的能力。

我们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文化底蕴深厚,学校前身为“三江书院”,传承学校对联“三畏九思学问;江翻浪涌文章。”的文化,上联中的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德思义。上联认为:做人做学问应该心怀敬畏,自省反思。下联指出文似看山不喜平,写文章忌讳平铺直叙,而要九曲回肠江翻浪涌。对联构思巧妙,精于用典,令人过目难忘。它激励着一代代安中人艰苦创业、一届届莘莘学子茁壮成长。弘扬对联文化中精髓“三畏九思”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并把它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养成教育中。挖掘对联蕴涵的教育价值对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助推作用,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第3篇

关键词:应用人类学;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8-0065-02

应用人类学是一门把人类学关于人类、文化、社会的知识用于研究、改善人类社会生活的实用科学。人类学家通过研究人们在社会文化变迁中遇到的问题,改变人类行为、思想甚至信仰,从而改进社会、经济和技术问题,使人类社会生活向进步的方向发展,其宗旨是“服务人民”。

应用人类学起初是为了服务于西方殖民统治及扩张,主要在殖民地从事培训和管理工作。 二战爆发后,人类学家被迫卷入与战争有关的应用工作。西方人类学家更多地注重对本国各种社会问题如都市病态、环境影响,民族特性、主流社会与少数民族等。第三世界发展问题也成了人类学家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第三世界人类学家较多地介入社会变革中,从事各种各样的应用人类学研究计划。如1949年秘鲁的维柯斯计划、Tama地区的福克斯计划、国际马铃薯中心等,无不对当地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目前应用人类学的研究涉及了几乎人类社会的所有方面。所涉及的范围大到经济开发、能源开发、城乡发展,小到婚姻家庭、试管婴儿、青少年犯罪、劳工就业等。20世纪70年代,已经有三分之二的人类学博士在政府、基金会、公司、旅游机构就职。可想而知应用人类学在人们工作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在我国,引入人类学的初衷是为了本土民族识别,建立少数民族自治区域以及关注各个民族社会文化的研究。解放初期,应用人类学的民族研究主要服务于国内的民族识别和调查工作,并为制定和贯彻民族平等团结、民族区域自治的有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其后,人类学家致力民族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各项民族事务的工作上。改革开放以来,人类学进入以研究民族地区现代化为主的阶段。如民族地区如何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问题,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和实行开发式扶贫问题,不同民族地区和不同经济类型现代化建设方针和措施问题,边疆山区和牧区民族生产力发展问题,现代化建设与传统文化的调适问题等。我们可以发现,当今的应用人类学不仅注重学术圈内,还注重学术圈外不同层次、不同场合的政策研究,并积极参与决策或政策制定的过程。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初是依赖于畜牧业、农业甚至是手工业来带动。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给部分少数民族带来的经济收益也是相当可观的。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民族文化就已被划入旅游规划事项之一,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普及,别具一格的民族文化成为旅游中吸引游客的最大亮点。多种多样的民风民俗、原生态的地理环境加上世界级文化遗产噱头,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来访。这些都是人类学的传统研究领域,人类学在对于这些社会文化领域的研究上有着先天的优势。因此,旅游规划需要借助人类学的研究方法、理论和研究成果来解决规划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当然,人类学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深化自己的理论和方法,达到双赢的效果,共同提高。目前已经有很多学者将人类学的相关理论、方法及研究成果等应用到旅游规划中去,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在广西已启动了《广西民族文化工程总体规划》工程,各地文化部门对本地区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普查调研,并提出既要保护原有的民族文化又要开发新的,利用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接踵而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文化资源开发和文化遗产保护,成为了现在民族学家们亟须面临的问题。无论对哪一个旅游开发地区来说,文化是否能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如何开发等,都成了人类学家争论的焦点之一。一些人类学家认为:文化资源是一种固有的不能随意改变的资源。旅游给当地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当地居民的价值观、传统文化等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旦这样的文化被破坏,民族的精髓、象征及代表就会不复存在。结果便是该地区被汉化,失去了原有的独具特色的吸引力和生命力。民族文化也将消失。另外一些人类学家则认为:开发文化旅游资源不仅给当地人带来可观的经济效应,并且文化开发也将给该地区带来“文化复兴”。无论是民族自信心,还是当地知名度都得以加强,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比如,云南就是一个开发相当成功的旅游胜地。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成为了云南旅游业最大的卖点。当然,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是一个具复杂性、多元性、综合性为一体的课题,需要面临种种困难,我们需要全面而又透彻地了解其中的症结所在,才能“对症下药”。

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最令人担心的问题莫过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我们都知道旅游的发展是一个双向性的活动,是东道主和游客之间的互动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不可避免的就是文化的涵化――两种文化在碰撞和接触的过程中,相互影响,发生变迁,其中一种文化要么适应另一种文化,要么排斥另一种。旅游者来到当地,希望看到的是与平时自己生活截然不同的新事物,如民风民俗等,以便开阔眼界。有的甚至希望能参与其中,身临其境地感受当地的节日活动和宗教仪式。在这个过程中,旅游者必然将自己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也带到了那里,并对当地的文化产生了影响,破坏了原生文化。然而,对于当地人来说,旅游业不仅带给他们外来的世界,更带给了他们可观的经济来源。他们比原来变得更加精明能干,开始将自己的文化当作商品来出售,从游客身上获取经济回报。他们开始注意到自己文化的价值:当地人开始抢救那些即将濒临灭绝的传统历史文化;他们开始恢复那些早已被人们遗忘的遗迹,修筑原有古老破旧的历史建筑;他们开始穿起节日的盛装,向旅游者载歌载舞,而这些歌舞表演以前是要在特殊的场合和节日才举行的;他们开始制作和重新发明手工艺品,而这些手工艺品之前都为家用,但现在完全是为了销售;他们开始举行一些宗教仪式,这些仪式,对于当地人来说是具有神圣意义的,而现在却多半是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他们开始与汉族通婚,从山区走到城市。总之,当地人给我们再现甚至是重新创造他们的民族传统文化,以此来迎合旅游者(即消费者)从而获得经济利益。在此同时,当地人认为这是一种民族文化保护和增强的表现,这对于本民族文化起到了很好地宣传推广作用。

我们可以看到现代民族地区的旅游给当地人民带来的是利大于弊的,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们有房住、有饭吃、有学上、有工作,闲暇之余还能有些娱乐活动。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旅游业给当地人带来的负面影响――文化变迁。旅游中的文化重创改变了原有文化的内涵,使其产生了负面效应,如文化商品化,“舞台真实化”等,这些对当地的文化是很不利的。正如科恩所说的那样:“如果一种仪式被拿来当表演,其文化和宗教的内涵也就丧失了”。旅游者旅游的目的是寻求真实的文化以及文化现象,文化的商品化破坏了文化的真实性,创造出了虚假的文化,这对于当地的文化来说是具有极大的摧毁性。

综上所述,旅游与文化、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用对与错、好与坏来衡量的,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在我看来,开发与保护并不矛盾。我们只需要围绕着“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处理好旅游和文化、发展和保护的关系,这样不仅能发扬民族文化,还能使民族地区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改善。事实上,文化和传统都是在不断变化的。传统文化的保护并不意味着文化必须一成不变。传统的民族文化,在历史的变迁中已然发生了改变。我们只要顺应文化的纵向变迁规律,在横向上对其保持并加以创新,古文明必定能得到发扬和传承。

我们在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必须要知道以下几个问题:我们应该保护什么样的文化,又应该发展什么样的文化;怎样在主题文化不变的前提下使其与新文化融合等。虽然旅游业给当地人们带来了经济和社会利益,使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民族文化也得以重建,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文化都是可以被开发利用的。例如一些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文化,是无法加以利用的,这是对当地人民信仰的亵渎。在穆斯林的礼拜过程中,是不允许外人(即非穆斯林群体)观礼的,做朝拜的清真寺也是不得随意进出的地方。所以,我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某些文化,我们可以使其创新和转型,更为广泛地被大家接受;对于另一些文化,我们则要保其精髓原貌,保护其封闭性并使其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以其多元化的文化和民俗吸引着越来越多来自国内外的游客,达到文化与经济共发展的双赢局面。旅游行业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支柱,我们要注意开发和保护的平衡,不可盲目开发。我们应在保护原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创新,使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业永远注入新的血液,更具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张晓萍.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人类学透视[J].思想战线,2002,(1).

第4篇

[关键词]地方;传统文化;课堂;邯郸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6)01-0042-02

地方文化,是在特定地域内,长期受到多方因素(如历史、地理、文化等)影响,进而形成特有的当地文化,它集中体现了该地区的传统地理及人文风貌,是当地人民集体创造出来的宝贵物质及精神财富。它既包括凝聚文化精神的载体,如地方特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方言、地方戏剧等),也涵盖了地方性的人文心态、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地方的优秀文化,并将其引入地方学校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更为直接有效的素质教育,使学生能对地方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然而,针对邯郸地方文化资源开发与教学情况,笔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及访谈,发现了诸多问题。此次调查对象为邯郸市的400名学生及100余位教师(分别来自邯郸市6所小学、4所初中、4所高中及3所高校),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调查问卷涉及邯郸的成语典故、近现代革命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等20个问题,所设问题难度依据不同调查对象而各有差异。从问卷的完成情况看,教师及高校学生较为良好,准确率分别为93%及82%,另外,高中生完成的准确率为75%;初中生为76%,小学生为63%。另外,通过访谈,笔者发现,许多初、高中生对成语理解也仅限于其字面含义,对其背后的典故却知之甚少;对邯郸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戏曲等传统音乐并不感兴趣。从调查情况可以看出,目前邯郸地方文化在学校范围内的开发和利用还不够充分,对学生进行的素质文化教育还仍待提升。教育部制定的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校外课程教学资源之中,丰富的地方传统文化是极其宝贵的资源,它得天独厚,因地制宜,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鲜活的教育素材,使学生能够近距离地接触并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以立足于地方,合理开发和利用地方传统文化,提升学生及教师的文化素质是十分必要的。

一、传承地方传统文化

地方文化,是该地方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造的财富,对于该地区的生产力、政治发展都有推动力量。而地方传统文化的流传过程中是需要不断地继承和发扬的,尤其是面对当今中西方多元文化的冲击,各种信息资源及其丰富,地方传统文化很容易在文化的洪流中忽视,如何延续和发扬地方传统文化也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许多地方性传统文化已出现断档或濒临消亡,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地方戏曲,情况不容乐观。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机构之一,学校可以充分发挥其职能,开发更多直接有效的资源,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请传统文化的传承人或相关部门专家进入学校课堂,为学生面对面展示或讲解邯郸地方传统文化,为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进微薄之力。

二、丰富教学资源

目前在中小学教育中,大部分仍沿袭我国的基础教育统一规定,虽然在教材的选择上各地区不尽相同,但在内容的选择上仍然具有较强的共性,宏观的理论较多,能够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具体实例则甚少,所以往往出现学生对某些教学内容的理解仅限于课本中的文字记录,只是理论性地了解,泛泛而谈,并不能更深入的体会或体验到,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也将会大打折扣,所以,把优秀的地方传统文化引入课堂教学中,可以使学生有近距离接触传统文化资源的机会,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提升学生道德文化素质

教育部印发的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统进入教材和课堂,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地方的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为学生提供直接的素质教育资源,如在邯郸地区:成语典故及广府的太极等文化,均承载着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和人文思想精髓,这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能够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在学习优秀地方传统文化的同时,对其产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们自身的精神境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进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素质。在地方传统文化的氛围中学习,固然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地方文化的影响,但由于缺乏对当地传统文化知识进行系统地梳理及有效地渗透,有时对其认识仍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所以,对地方传统文化进行整理,纳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综上所述,地方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宝贵的物质与精神财富,以邯郸地区的地方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情况为例,笔者认为,在学校教育中,在把优秀的地方传统文化引入课堂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它不仅有利于地方文化的传承,也丰富了学校教学资源,更有利于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和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学校课程改革和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周雷.浅谈“本土艺术”走进地方高校公共艺术课堂的必要性———以河南省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04).

[2]杨国平.安阳文化进课堂的实践与探索[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3(01).

[3]欧阳琦.校园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8).

[4]曹毓民.地域文化对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影响[J].江苏高教,2010(06).

[5]白云霜,王春光.保定地方文化进课堂研究———以中学文科教学为例[J].才智,2014(25).

[6]房婷.渗透苏州地方文化激活初中化学课堂[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11).

[7]吴克燕.地方高校开设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必要性探析———以保定地方高校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0(20).

第5篇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不仅包括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民族传统体育,而且也包括非主流的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它是在特定的地域环境、条件、文化背景下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而出现。它可以以一定物质实体为载体,也可以是一些纯粹人类精神文化的东西,有形的载体和无形的精神文化内容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具有明显的时代性、民族性和艺术性。应该说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内涵中,既有物质层面的传统运动项目:运动器械、服饰、壁画、出土文物等,也有精神层面的民俗文化、组织文化以及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的价值观念及规律。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特征

1、种类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据《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统计,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种类多达977种,其中,汉民族的项目有301种,其他55个民族的体育项目多达676种。它们的延续与发展,无不与不同民族的语言习俗、岁时节日、生活习惯、伦理道德、、行为准则、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联系在一起的。

2、分布的地域性

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版图上,分布着56个民族。根据民族传统地域性特征和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分布,可分成五大板块:东北板块:主要包括朝鲜、满、蒙古等民族。西南板块:主要包括藏、彝、苗等民族。中南板块:主要包括壮、瑶、土家等民族。…中东板块:主要由汉族组成。由于民族分布的地域不同,气候的变化不同,民俗民风的差异性,各民族便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

3、民俗性和娱乐性

在民族传统文化中,对民族最具凝聚力的要算民俗文化。它不仅将朝夕相处的民族成员凝聚在一起,而且还能将分散于各地,甚至五大洲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也团结在一起。风俗习惯既受到民族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地域因素的制约,地域经济、政治、宗教、语言的长期影响,互相依赖,铸成多姿多色共存共荣的民俗特征。如端午、中秋、春节仍然是百姓重视、影响最大的传统节日;舞龙、高跷、狮子等娱乐体育活动成为超越时代存在的一种符号和民族传统。

4、资源的整合性

体育资源具有文化的多样性、广泛性、地域性、多功能性等,它又内含观赏性、健身性、文化娱乐性、民俗性等内容,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体育文化的内容、范围、形式、规模不断发展,通过资源的整合,其质也将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它的整合和利用能显示传统文化的本质属性特征,彰显传统体育文化价值,能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价值归位

1、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价值整合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之所以经久不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价值整合,让其拥有适合自己的生存环境,从而呈现出中华民族体育自身的文化传承价值。2008年奥运会是我们向世界展示五千年华夏文明,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最好机会。为此,我们应该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一个历史的、实事求是的认识和评价,挖掘中华体育文化的真精神,反省我们自身文化所存在的缺陷,把优秀文化呈献给人类社会。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奥林匹克全球化的持续,不同的文化越来越多地交汇在一起,由于人类文明是由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域中分别发展起来的,因而必然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风格和样式。因此,民族传统体育也需要不断地整合与推广,让全社会广泛认知,让中国传统文化去丰富奥林匹克文化,为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价值递进

中国传统体育的价值是通过“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三个命题阐发的,中国礼乐文化主张万物和谐,阴阳协调,以中和、和谐、协调为美的最高境界。中国古代有礼、乐、射、御、书、数 “六艺”,它强调的不是技艺的竞赛,而是通过技艺的修养来完善人格,达到内心和谐,促进心灵与体格之间的和谐互动。这与奥林匹克精神旨在推动体育与人的心灵和谐发展的理想有着巨大的契合,对于当今奥林匹克比赛过度强调比赛成绩,忽视心灵提升的现象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们提出“人文奥运”的宗旨,就无形地显示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价值递进所在。

3、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价值回归

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发展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它需要与时代变化的韵律合拍,只有不断调整自己的价值取向,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因为其一,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传播民族传统文化,开展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增强各民族人民的团结进步,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等有着直接而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二,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是剖析体育起源和发展各阶段诸形态的活化石,是挖掘和创造新的体育项目和形式的源泉,是一笔无形的文化遗产;其三,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在特定的政治、经济、地理、文化等生活条件下所形成的一种民族文化,具有独特的价值与特征,是一笔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可见,在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上注重其价值回归是十分重要的。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策略

1、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应注重优先性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首先要重视中华文化源流中合理的内核挖掘,重新定位和认识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涵义。其次,必须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进行现代诠释,使我们在理论探讨和行动实践上更为清晰和明确方向。为此,应充分发掘和利用民族传统体育具有的民族文化特征,优先建立、健全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转化机制,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要将体育文化资源的调查、发掘、保护同民族文化的弘扬与发展结合起来。

2、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应注重层次性

我国民族地区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各民族风俗各异,民俗风情资源相当丰富。各个民族都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特点,其鲜明的民俗民风是维系民族发展的内核。在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上,应注重开发的层次性。第一层次通常是在长期的社会发展和文化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内容,它是无形的。第二层次是文化生产的层次,主要指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体育产品。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丰富,形式多样,由于各民族长期的生活条件不同,形成了区域文化特征,依照项目的内容、功能、形态,过滤筛选确定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价值,不断将成熟的民族体育项目推广,有利于实现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转换。第三层次是文化品的层次,主要指人们生活中体现民俗风情的一些活动。由于受民族因素、地域、经济、政治、宗教、语言的长期影响,互相依赖,传统体育文化铸成了多姿多彩共存共荣的地域民俗特征。

3、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应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自20世纪中期开始,文化和经济一体化的世界潮流开创了文化经济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新时代。比如欧美国家的体育旅游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市场,瑞士仅滑雪旅游一项,每年接待外国游客1500万人次,创汇70亿美元。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4大旅游客源输出国,第1大旅游目的国,将有1.57亿国际旅游者到中国旅游,又有2.5亿以上的中国人到各地旅游。可见,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上,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当今的体育,已经不是一种孤立的体育文化现象,它已融入到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因此,我们要站在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高度上,制定对民族体育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优惠政策。使我们的体育产业不仅要把资源开发的范围扩大,而且要改变资源的配置方式,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宣传力度,转变观念,把优质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推向市场,提高自我造血的功能和产业化水平。在此基础上,利用民族传统体育本身具有的健身、娱乐、教育、竞技性,为全民健身提供服务。

4、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应注重可续发展

第6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业 文化资源 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中的文化资源指的是对游客具有独特吸引力的乡村文化,包括地方性的历史文物古迹、特色村落、丰富的民俗活动,传统的手工艺术以及具有当地传统特色的文化产品等。游客对乡村的了解主要是通过游走于乡村历史古迹、体验乡村日常生活、感受乡村人文情怀等方式实现。由此可见,文化资源是乡村旅游中比较有特色的个性化旅游资源,是乡村旅游的核心与灵魂所在。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文化资源在乡村旅游业中的价值所在,通过对乡村旅游业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进而探寻有利于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文化资源价值在我国乡村旅游中应用的体现

我国乡村地区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其中包括历史文化资源,自然文化资源,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等。这些文化资源或给人以美的享受和体验,或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教育。当前文化资源价值在我国乡村旅游业中的应用划分如下:

按文化资源区位状况划分:景区边缘型,主要是指依托知名景区的知名度展示特色;城市周边型,主要是指利用浑然天成的自然环境以及独特的人文环境来吸引游客前来游憩度假;边远型,主要是指将传统文化特性和村寨风光相结合所形成的乡村深度旅游体验型产品,让游客体验返璞归真的传统文化情节。

按乡村旅游对象划分:民俗型,主要是指以传统的民族风俗为旅游对象,通过让游客体验不一样的民俗文化氛围和地方特色活动,达到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播和发扬的目的;田园型,主要是指以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生态环境、农业文化景观为旅游对象的农家乐休闲旅游方式;居所型,主要是指以建筑形式和聚落形态为旅游对象,主要表现在聚落景观类的建筑形式;复合型,复合型旅游对产品的文化内涵有更高的要求,只有将传统文化增加到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活动当中,才能形成复合型的经济效益。

文化资源对我国乡村旅游业产生的影响

正面影响。文化资源的应用价值可以使乡村旅游业在内容与形式上得到多元化发展;借助文化资源,乡村地区的知名度得以提升,并且促进当地旅游经济产业化发展;一些长期以来不为世人所知的文化资源在经过合理科学的开发利用后,可以为外界打开一个了解当地民俗民风的窗口;文化资源使游客更深刻地了解到中华文化的瑰宝和根植所在,从而唤起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意识。

负面影响。旅游开发者对乡村旅游文化的狭义和片面的理解给我国乡村旅游业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不少开发者急于求成,对文化资源开发过度,使得乡村旅游项目过于趋同化和商业化;多数乡村旅游地对原生文化资源保护不当甚至破坏严重,使得乡村文化的乡土性逐渐萎缩,直至消失。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资源视角下我国乡村旅游业现状分析

经营者对文化资源价值的理解具有局限性,导致乡村旅游的经营范围受阻。乡村旅游地的农民,经营观念处于相对封闭和保守的状态,这就使得我国广大农村虽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但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乡村文化价值也未得到提升。加之我国的乡村旅游模式仍局限于以观光旅游为主,采用农业观光、果园采摘和农院居住等形式,文化内涵不深厚,地域文化特色不突出,狭窄的旅游经营项目尚不能满足游客对独特自然生活和人文活动的体验与感受的要求。

受城市文明的冲击,乡村旅游业的商业气息过浓,导致本位文化产生变异。在现代城市文明的冲击下,不少农村地区开发后的文化资源形式与内涵相互分离,甚至背道而驰。乡村旅游业的商业气息过浓,文化资源中所蕴藏的风俗、信仰逐渐淡化或消失。有些农村地区出现旅游开发过热、过度等情况,“千村一面”、“洋村庄”等现象使得开发流于表面化和趋同化,更有质次价高的旅游纪念产品充斥市场,这些都使乡村的本位文化产生变异。

对乡村文化资源开发缺乏有效的规划与整合,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文化开发项目。并非所有的文化资源都可以被开发利用,只有那些真正对人们具有吸引力并容易转化为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的文化资源才可以被开发,并有可能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在具体实践中,很多经营者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准备,文化资源在开发前缺乏有效的规划与整合。从资源整合上看,开发者没能提炼出具有广泛影响、深入人心的文化精髓及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形象;从开发利用上看,目前对文化资源的开发仍呈现分散无序的状态,开发的项目大部分停留在初始阶段,没有形成与乡村旅游产业相配合的文化品牌。

对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的意识缺失,造成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受阻。只有在良好的传承保护机制下,文化资源才可能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价值。而大多数乡村旅游开发者并没有把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视为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树立起经济建设与文化保护一体化的观念,没有意识到旅游开发与文化资源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这些因素使乡村旅游业可利用的文化资源面临枯竭,从而使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受阻。

我国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用法制规范市场秩序。政府需要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占总数10%左右乡镇没有文化站,不少乡镇文化站被挪作它用,村级文化设施更是几乎为零,这无疑极大地妨碍了乡村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发展。政府应发挥其在推进乡村旅游过程中的作用,将传统文化保护纳入到农村整体建设规划当中去。乡镇文化站或者文化服务中心对农村文化的辐射作用非常大,要根据农村自身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建设一批村级文化活动室、文化互动专业户等,使文化真正扎根村落,深入群众。要加强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力度,培养传统民间技艺的接班人。

在文化保护方面,在制定相应的法律基础上,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明确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对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罚。在对其进行开发的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还要聘请相关专家对其项目进行评估,防止出现随意开发,破坏文化等现象的发生。此外,还要制定《文化市场管理与文化产业促进法》,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保证文化市场的良性运行。

“以人为本”增强农民在文化资源中的主体地位,调动主观能动性。农民是农村文化的“主角”,因此,要达到文化因素创造性发展和良性循环的发展目标,就要确立当地居民在文化资源中的主体地位。“农民主体”,就是要通过文化类合作组织,让农村文化创造者、享用者和传承者,广泛参与文化创新,进而提高保护和传承文化资源的意识。只有充分认识到农民在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体作用,才能从根本上保护当地的人文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和发展。

开发利用与保护传承并存,打造乡村文化特色品牌。各地农村应该本着“妥善保护、合理开发”的原则,依据本地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和开发能力,导入产业意识,引入创意,选择适合自身的最佳的发展路径。在具体的开发过程中,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的发展思路,实现城乡人才的互动,让农村的民间艺人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对农村艺术进行重点扶持,让富有民族特色的绝艺能够得到更好地传承;对民间文化艺术进行收集、整理、传承工作,通过相应的鼓励政策让相应专家或者文艺工作者深入到乡村基层,深入对民间技艺调查研究。在文化建设方面,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积极鼓励农村群众自主创新精神。以陕北安塞县为例,安塞县在当地文化开发过程中,以节庆活动为切入口,突出了当地独特的文化风俗特色,重点打造了安塞腰鼓、陕北民歌、陕北剪纸与农民画等一批文化品牌。此外,安塞县还借助文化品牌效应和旅游开发双赢的良好局面,适时实行政策引导,鼓励民间投资发展文化旅游项目,不断提高民间文化艺术品味,打造民间艺术精华,从而使乡村文化特色品牌转化成了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

第7篇

一、中小学生存教育的价值

1.直指教育本质,关注生命成长。关于教育,有太多繁杂的定义,究其本质,有一点无可置疑,即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成为人”。从生命哲学的视角看,人具有双重生命:生物的、物质的生命和社会的、精神的生命。要想实现高层次的精神生命发展,就必须摒弃教育工具理性的羁绊,将关注的主题由外界自然物质转向人自身,聚焦于人的生命以及人的生活、人的心理世界和人所处的自然、社会文化生态。生存教育即基于对生命成长与发展的关注而产生。

2.聚焦个体生存本质的非连续性。教育史上,无论是以卢梭为代表的“自然教育观”,还是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科学教育观”,均将教育置于人发展过程的连续性前提下,认为人的发展具有普遍的规律,教育者完全可以按照目标和规律,设计教学,预测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系统连贯的教育。博尔诺夫将这种教育称为连续性教育,他指出,这种看法基本上揭示了教育过程的本质,它把教育失误单纯归因为偶然的、来自外部的干扰,而事实上,由于个体存在是丰富、复杂的,加之社会生活的多变,人并不总是按照预定的路线或规律发展,人的发展是非连续的、跳跃的、突变的。教育作为以人为对象的活动过程,同样要考虑人生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

一些非连续性事件如危机、遭遇等有时对人一生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甚至可能改变个体生活的方向。这些突发事件往往具有较大的冲击力,给个体带来双重影响,既可能造成较大的伤害,也可能给人带来成长的机会和新的起点。生存教育即聚焦于个体生存中广泛存在的非连续性事件,将之作为个体发展的契机,以减少负面影响,强化积极作用。

二、生存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中的问题

1.开发范围过窄。课程资源既包括有形的物质资源,也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校的文化环境、教师的教学方式、家长的态度等无形资源。一门课程能否有效实施,课程目标能否有效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资源是否完备、适切。生存教育课程资源是一种特殊的教育资源,是指能够进入教育活动――课程之中,对培养个体的生存意识、生存能力起促进作用的物质或精神要素。

当前,生存教育课程资源开发范围过窄,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将生存教育课程资源限定于城市生活,忽视地域差异。目前,生存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呈现出典型的城市主导话语体系,教科书所呈现的知识与生活场景仅仅是城市生活的翻版,话题多集中于火灾、电器使用、城市交通、交际礼仪,甚至局限于独生子女的生活自理问题。这显然有违生存教育为所有人的未来生存发展提供基本能力训练的本意,也窄化了其深层次意义,将人与自然的相处、地域特色与实际等内容排除于体系之外,如果简单照搬并推进到所有地区,不仅会造成教育内容与现实情况脱节,而且会导致学生与教师的厌恶与排斥,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二是在时间向度上,生存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多固定于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忽视是课程开发中的一大弊病,传统文化中的生存教育资源开发处于盲点。事实上,传统文化中包含了大量的生存智慧,如儒家思想中的“和谐”主张、道家“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等,对学生的思维培养、人格熏陶具有无可比拟的价值。

2.开发深度不够。在中小学校,课程的主要载体是文本,因而生存教育课程资源开发时,多集中于相关知识点的介绍,缺乏深入体验式课程资源开发。即使有的学校安排了活动课程,也多出于安全等方面的顾忌畏首畏尾,局限于影像观摩,这必然导致教育与现实的巨大鸿沟。生存教育课程要求通过情景体验和实际演练来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和对生命意识的感受与坚守,从理论到理论的空谈难以收效。在国外,资源开发较好的生存教育课程是从浅层安全知识、野外生存常识直到族群生存史,结合完备的户外训练,进而延伸至对整个人类共同生存理想的追求。

中小学生存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不能撇开学生的实际,简单地将社会上的生存技能训练移入学校课程中去,而应在丰富的课程资源中筛选必要的部分,以灵活的方式引入课堂。中小学生存教育课程资源应具备以下内容:一是以保存生命为中心的“应急避险”教育资源,帮助中小学生学习和掌握必备的应急避险知识、技能,增强生命意识,形成关爱生命的体悟;二是以发展自我为核心的“完善自我”教育资源,促进中小学生人格的发展,整合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思想教育、纪律教育等内容,培养学生的生存发展能力。

3.开发主体单一。由于新课改的推进,课程资源开发因而受到重视。但是,由于我国中小学课程长期采用集中统一的国家课程开发方式,导致学校按照自己的办学理念设计和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偏弱。

中小学生存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就主体而言,大部分仍属于科研人员或教师的个体行为,没有一个整体的开发机制能将科研机构、学校、学生等各个开发环节有效统合起来。同时,也缺乏一种完善的保障机制为整个开发过程提供强有力的外部支持。社会力量被排除在外是当前我国课程资源开发的一个共有的弊端,这一弊端对生存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影响尤为严重。生存教育理念渗透于社会生活多个方面,需要社会提供强力支持,共同完成开发工作。

三、中小学生存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初步构想

1.拓宽资源开发视野,构建中小学生存教育课程合理体系。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要把培养正常人当作一种成就”,学校不是社会孤岛,生存教育要为所有教育对象提供现代生活中所需要的基本技能、现代及未来社会中主流文化所要求与认可的有关思维品质及能力。这不仅包括自我保护常识的普及,还要将课程资源开发的眼光放宽,涉及生活世界的方方面面。譬如,美国的初级生存教育必修课就包括爱国主义和道德教育、身体发育和健康、生活和安全常识、培养个人的决策能力;进而细分为“身体技巧和技能、国旗、保证身体健康、了解你的家和你的社区、认识工具、学习收集、你生活的世界、做饭和吃饭、在家里和在街上的安全、家庭游戏、信仰和责任、做出决策”等12类,涉及基本生活能力,并延伸至与人相处、环境保护、自我教育等方面。

每个个体都有不同的成长背景,生存教育课程也必须照顾这个实际。具体到资源开发上,各地区各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设计,如山区学校可侧重地震、滑坡等方面的避灾训练,平原学校可侧重干旱或洪涝方面的避灾训练,沿海地带学校要注重的则是台风灾害的避灾训练。

2.重视隐性课程资源,探寻多种开发途径。个体经验的获得有两种途径:一部分经验是教育者直接传授的;另一部分经验是间接获得的,如师生交往、学生活动、校园文化等,都是学生有意无意地获得经验的重要途径。最有效、最直接的生存教育,就发生在个体真实生活的每一天。

因而,在生存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地域特点、学校特点、教师特点,发挥各自优势,寻找多种开发途径,形成课程。这就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直接的学科教学,二是隐性教育资源。例如,良好的校园环境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使学生养成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秀品质;中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性,教师作为其仿效对象,自身的言谈举止、人格魅力等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课堂教学中也隐藏着丰富的生存教育课程资源,教学组织方式的转换、文本内容的演绎都可能带来不可思议的变化。

此外,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科研单位等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

3.组织多主体参与。课程资源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方面配合。

首先,考虑主体的需求,生存教育是一门基于个体实在需要的课程,其课程实施对象是中小学生,作为课程资源开发一般模式中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表现在他们既是课程资源开发者,又是一种有待开发的课程资源。学生的经验水平、知识状况、思想意识、身心发育、情感状态等都是课程活动中最基本的资源。这就需要将其生存发展现有状况、发展所需、兴趣所在摆在首位,在中小学生中进行大范围调研,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发掘学生的真正需要。

第8篇

少林文化旅游资源的构成和价值评价

少林文化博大精深,涉及面极广。少林文化实际上是一种泛文化现象,不仅在国内,在国外也有许多少林文化载体。从旅游资源开发的角度看,少林寺及其周围环境作为少林文化的发源地,被公认为禅宗祖庭,因此,本文研究的少林文化旅游资源,其空间范围仅涉及少林寺及其周围。

少林文化旅游资源的构成

少林寺佛教景观。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是佛教僧人弘法、修行和居住的场所。少林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将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的儒、道文化融而一统,演至成中国化最典型的佛教宗派――禅宗,故有禅宗祖庭之称。少林寺佛教景观主要包括常住院、初祖庵和塔林三部分,保存有许多精美的楼台建筑、寺僧塔林、佛像雕塑、殿宇壁画、钟磬铸造、栏柱雕绘、碑刻诗画等古代文化①。少林寺常住院建筑曾多次遭受天灾和人为损毁,现存建筑主要是明清时期所建,解放后又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和重建。塔林及周围保存有唐代以来墓塔249座,初祖庵建于宋代,是河南省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二者同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少林武术。少林武术源于少林寺,武以寺名,寺因武显。少林寺初建,从僧稠禅开始,兴起习拳练武之风。后来大乘禅宗始祖菩提达摩到少林寺传授佛教禅宗,逐渐演练出一套心意拳雏形。隋末十三棍僧救驾唐王李世民建立了不朽功勋,特许寺内养僧兵,少林寺逐渐成为全国练武会武的场所。此后,少林寺历代僧众博采众家之长,汇集武艺之精华,并取长补短,逐步发展成为扬名天下的少林武术。随着对外交流和少林僧人的流散,少林武术在国内外广为传播。少林武术以刚健有力、利于实战为特点,套路精湛,功法繁多,在国内外武坛上独树一帜,是中国武术的正宗之一,被列为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少林文学艺术。少林文学艺术有的是少林寺历代高僧留下的,也有许多是名人侠士在与少林寺的交往中所创。内容和形式多样,大体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故事、书画、雕塑、乐舞等。这些文学艺术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还是我国文化发展和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千佛殿“五百罗汉朝毗卢”大型彩色壁画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珍品。少林寺许多故事传说历代传颂,有的还被改编成文艺作品。

少林医学和宗教活动。少林寺藏有丰富的医学秘方和多样的养生健身方法,少林医学在我国中医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宗教活动主要包括宗教节日和宗教生活两大类。自古以来,佛教信徒就有着前往寺院朝拜、求法和参加重大宗教活动的传统,从而形成了宗教朝觐旅游活动。少林寺还顺从世俗要求,允许社会公众参观和参加宗教活动,为群众施诊送药。

少林山水文化。少林寺坐落在嵩山腹地的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少溪河从山门前蜿蜒流淌,有“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少林”的优美意境。嵩门待月、少室晴雪是古代少林寺的胜景。嵩山地质构造典型,植被繁茂,现被列为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级森林公园。嵩山是我国历史名山,曾有众多帝王显贵、文人墨客借游览少林寺和嵩山之际,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模山范水之作,对少林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少林文化精神特质。少林寺所传承的禅学思想被佛界称为智慧之学,在中国佛教史、哲学史和思想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少林武术的最大特点是禅拳归一,讲究“静”和“动”的协调统一,是我国古代哲学的具体体现。少林武术所倡导的爱国主义、扬善惩恶、强身健体、刻苦精进精神,技击与艺术结合的美学思想,肢体与行气结合的健身理论以及竞技对抗中的灵活应变法则,对社会大众都有重要的教育意义②。

少林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价

旅游资源价值的高低决定着旅游开发潜力的大小。少林文化旅游资源中以少林武术为代表的民族文化特色和闻名中外的禅宗祖庭旅游价值最大,在国内外都有很强的吸引力;其次是少林文化的地方性、开放性、历史性和宗教景观的奇特度对游客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再有是景观的完整度、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的表现力旅游价值较大。但是在文化旅游的参与性、科普教育和美感美育方面略显不足,有待进一步挖掘。

少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分析取得的主要成绩

清朝末年以来,少林寺走向衰落,自然和人为损毁严重,大批僧人流散。解放以后,当地政府多次进行修复重建,2004年又进行了大的翻修,表演、展览、生活和藏经面积扩大。在政府的扶持下,少林寺尊立了方丈,宗教文化活动开始活跃,建立了文化研究机构和网站,搜救整理了佛学藏书、少林武藏、少林医药和书画,对外加强与各方面的联系,这些活动使少林文化旅游资源的核心引力得到加强。在政府的组织下,举办各种类型的少林武术表演活动,兴建少林武术馆和少林武术学校,到国内外各地开展少林武术表演。邀请国内著名的艺术家创编大型舞剧《风中少林》和实景剧《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由少林寺授权,委托生产销售网络游戏和少林宝剑、佛雕、素饼、禅茶等旅游商品,逐步开发山水文化旅游资源,开辟了三皇寨、二祖庵、达摩洞、鸡鸣山旅游线路,修建了缆车和滑道。从2003年开始,登封市筹集巨资,对少林寺周围环境进行整治,圈定古文化保护区,治理污染,绿化美化净化环境。2007年3月,少林寺景区入围全国首批5A级景区。游客人数逐年增多,自1986年开始,少林寺景区年接待游客人数已突破200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占5%左右,旅游年收入超过1亿元,成为河南省“三点一线”黄金旅游线路的龙头。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旅游资源开发的不协调,少林寺接待压力过大,而寺外其他景点人员稀少。每逢节假日,少林寺人满为患,严重超过了环境容量,使寺院失去了幽静、肃穆的气氛。二是旅游内容单调,仍停留在参观、敬香求愿的初级档次,缺少高层次的文化欣赏、娱乐和休闲保健内容。三是参与性、体验性项目较少。四是面临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旅游业发展与避免文化商业化倾向的矛盾。当前,我国旅游业正在从基础层次向提高层次发展,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已成为普遍趋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为保持少林文化旅游的优势地位,必须走创新发展之路,深入挖掘少林文化旅游资源的内在潜力,探索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新模式,提升文化旅游的水平和档次,使少林文化旅游成为中原旅游的精品和示范带动区。

少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

引导促进少林文化自身发展模式

文化发展与旅游业之间存在着互动互促关系。少林文化既要保持传统文化特色,又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融入新的内容。政府应引导和支持少林寺的文化活动,除了及时搜救整理佛教经典、少林武藏、药典和文学艺术宝库外,还要顺应时代要求,弘扬少林文化精神,独立开展积极的文化活动,加强寺院建设和管理,恢复佛教节日庆典,创建文化传播学院,开展文化研究,参与社区建设和社会活动,增进对外文化交往,使少林文化得到发扬光大。虽然宗教文化活动与旅游业发展是完全不同的价值观③,但少林文化内涵的成长,必然会不断提高文化旅游的吸引力。

旅游资源的整合提升模式

通过深入挖掘少林旅游文化资源,将少林文化中的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宗教特色与民族精神、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少林文化的旅游价值。为减轻少林寺的旅游压力,应大力开发少林寺的文化资源,如修复散落在山林里的古塔碑刻,联合空相寺、慈云寺、洞林寺等少林寺分院,延长旅游线路;挖掘少林武技,增加表演套路和游客参与体验项目;开发文学艺术旅游资源,开展传说故事探秘游、名人足迹游;创意新的少林文艺作品,如影视剧、网络文化、戏曲音乐④;生产少林文化旅游纪念品、工艺品、旅游用品和食品等;开发具有少林文化背景的地质、生物、水景等自然风景旅游资源;积极开拓求知求学、休闲度假、健康养生等现代旅游产品。嵩山地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将少林文化与嵩山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结合起来,互为补充,共同发展。

政府主导模式

要深层次开发少林文化旅游资源,政府应进一步发挥主导作用⑤。少林文化旅游是登封市旅游的名片,应制定少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规划,为旅游资源开发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利用政府的力量,建设少林文化中心,牵头组织大型文化旅游活动,构建信息平台,加大对外宣传。协调各有关部门的关系,强化管理,加强景区环境保护和治理,精心打造少林品牌,为推动区域旅游发展起到带动示范作用。

市场营销模式

通过对旅游市场的分析和预测,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制定相应的营销战略,加大营销力度,提高少林文化旅游资源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面向国内外,采取多种营销方式,扩大营销范围和销售渠道;通过细分市场,促进旅游客源由低端向高端扩展;加强与嵩山其他旅游景区和龙门石窟等品牌景区的联合,实行区域联合营销,打造中原文化旅游的精品线路。

产业化运作模式

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根据市场运行的规律,走产业化发展之路,以获取较高的旅游综合效益⑥。在经营方式上,可通过吸收国有民营、外资和民间资本参股组建大型旅游集团,或者是通过转让经营权,吸引实力雄厚的企业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在产品开发方面,目前应侧重发展少林武术、少林医药、少林文学艺术、少林禅学等旅游品牌产品,以此来增加旅游产品的独特性和附加值。同时要进一步拓展旅游产业外延及规模,利用少林寺所在地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发展具有文化性、观赏性、互动性、体闲性和科学性的创意型旅游产业。利用当地社会资源,发展旅游服务业,建设少林文化特色饭店,组织开办僧俗宾馆,生产地方土特产、少林旅游纪念品和旅游商品。

结论

深层次开发少林文化旅游资源,应从旅游开发和少林文化发展两方面着眼,以整合提升文化旅游资源价值为手段,以提高少林文化旅游的综合效益为目标,在政府的主导下,加大市场营销力度,走产业化经营之路,把少林文化品牌打造成我国乃至世界的旅游精品。少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问题,少林文化既要保持其独立性,同时还要发挥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少林禅学中早已有“佛不避世”的说法,少林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能够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其关键是要协调好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注释:

①吕世范:《河南特色旅游文化》,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年版,152页。

②马广钦、张来友:《发展郑州――构建区域中心城市研究》,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版,363页。

③李江敏、李志飞:《文化旅游开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204页。

④许志辉、丁登山、向东:《对南京文化旅游开发模式与整合重点的探讨》,《人文地理》,2006(3),34~37页。

⑤葛震远:《区域创新与发展》,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版,380页。

⑥冯德显:《河南旅游产业化发展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3):57~62页。

第9篇

本文从生态旅游与民间传统文化各自的特点出发,探讨磐安生态旅游开发与民间传统文化保护进行整合的可行性。试图探索建立一种在开发利用生态旅游资源的同时能积极保护民间传统文化遗产的有效模式。整合生态旅游资源和当地民俗文化,遵循文化兴旅战略,探索民俗生态文化旅游新模式。

关于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学界至今仍没有统一的表述。本文引用生态旅游学会对其作出的定义。1992年,生态旅游学会把生态旅游限定为“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有目的的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机会,让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1]。目前对生态旅游的内涵已基本上达成了以下共识[2]:生态旅游的主旨是“回归大自然”,旅游对象是原生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系统。其核心思想之一是保护,保护对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保护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不受破坏;保护当地文化生态环境,尊重并维护当地民间传统文化的完整性;保护当地居民的利益,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均应受到我们的重视和保护。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认识的不断深化,先民们遗留下来的活动遗址、居室建筑、风俗习惯、服饰礼仪、饮食文化、习俗禁忌、节庆活动、婚丧嫁娶以及民族工艺、神话传说、戏曲文艺、宗教仪式等都已经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在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生态环境教育与宣传上,保持地区的自然特色和文化特色已经成为一种自觉追求。生态旅游开发应注重保护当地资源的原始性、自然性和民族特色,注重对资源的永续利用,注重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3]

一、生态旅游开发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进行整合研究的新视野

生态旅游研究是受到持续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它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模式 、新的旅游产品,或者说一种新型的旅游消费方式或行为方式,对旅游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而民俗文化的保护是近年来相关学术领域内的一个重要话题。2003年10月,文化部召开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工作会议,制订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纲要》并提交讨论,明确提出要对本土的优秀民间民俗传统文化实行有效保护。但目前学术界对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研究基本仍局限于本学科的范围之内,较少涉及到与其相关学科的渗透和联合。在具体保护措施的制定上,还不能完全打破消极保护的局限。因此,从生态旅游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各自的特点出发,开展生态旅游开发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整合性研究,探讨生态旅游开发与民俗传统文化保护进行整合的可行性,并最终建立一种在开发利用生态资源的同时积极保护民间传统文化遗产的有效模式。同时激活两个学科领域,为生态旅游开发注入文化内涵,提升生态旅游的文化韵味,也为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注入生态保护理念,不断推动理论研究的进展,并通过有效的开发使其合理发展。

二、整合生态旅游开发与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意义

①对民间生产与生活中所积累起来的特色文化进行梳理,弥补当前生态旅游研究方面的缺陷,为旅游地开发规划和增加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提供实际指导。旅游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热衷于旅游活动不过是寻找一个持续感受真实自我的过程,如诗如画的山水美景固然可以陶冶自我在日常的生活中被蒙蔽的心灵,先民遗留下来的灿烂文化同样可以让旅游者感受到人类自身的伟大。人总是在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中长大成人的,文化是人的社会属性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感受人类创造的文化其实就是以一种更为深刻的方式感受自我以及自我成长的历史。人文生态旅游则以一种可行的现实方式满足了人们的这一需求。

②充分借鉴生态旅游开发的成熟经验,把生态旅游意识融入民间文化的保护之中,为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创造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保护模式,实现对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同时也可提升景点的文化内涵饱满度和旅游吸引力。把对民间文化的保护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让那些已经失去生命力的文化遗产成为改变当地居民生活的必要因素,并借助生态旅游开发实现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丰富现有旅游景观的人文生态环境的文化内涵,提升景点的饱满度和旅游吸引力,提升当地整体社会形象。

③有利于保护和传承当地民俗文化,培养民间传统文化继承人。生态旅游开发强调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使居民了解生态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成本等好处,以得到他们的支持。在经济落后的地区,生态旅游开发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直接目的,而将当地的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改造成为旅游吸引物,依托当地丰富的资源基础开发出来的旅游产品必然会给当地居民带来相当程度的经济条件的改善。因此,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既是通过重新包装激活当地民族民间文化的过程,又是培养当地传统文化继承人的过程。

④有利于建立主流文化与民间传统文化的良性互动关系。民间传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被抛离了主流文化的发展道路,生态旅游开发依照当代人类学的视野,将其还原到“如何形成知识的具体的情境条件”之中去观照它,在两者之间建立一种良性互动关系,在承认并尊重彼此之间差异的基础上互相借鉴与学习。这就涉及到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建设/破坏”地方性资源和民族民间文化的问题。保持民间特色与引进现代意识之间的冲突永远也不可能以一种和谐的形式出现,当地居民需要更好的生存条件,民间文化也需要得到不断发展,而发展必然意味着某种文化变异。发展是硬道理,固步自封才是民间文化最大的敌人。

三、磐安生态旅游开发与民间传统文化保护进行整合的可行性

磐安县地处浙江中部,境内地形复杂,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从全省统一的旅游资源普查成果来看,磐安县旅游资源单体数量达299个,类型63种,无论在数量和类型上在金华各县市中都属上乘。299个资源单体中优良级单体(三级以上)39个。目前,已拥有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花溪、夹溪省级风景名胜区、高姥山省级旅游区、百杖潭景区、水下孔景区、舞龙峡等景区以及玉山古茶场、榉溪孔氏家庙两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磐安的龙虎大旗、炼火、大纸马、大凉伞、叠罗汉、赶茶场、舞龙等民间艺术颇有影响力。手工清明年糕等小吃也独具地方特色。此外磐安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拥有全省规模最大的药材集散中心――新渥药市。香菇、茶叶、香榧等绿色农副产品深受城市居民青睐。优秀的生态旅游资源和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为开发磐安民俗生态文化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从旅游资源情况看,磐安生态旅游以自然山水主体,以生态休闲为核心,以民俗民风为灵魂,以美丽乡村为依归,契合乡村旅游发展的特点和要求。同时根据资源特色和差异性原则,磐安旅游产业发展必须突破“山水”优势,充分利用“中国药材之乡”的美誉,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民俗民风”深化发展磐安旅游产业独有的内涵。

四、磐安生态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思路

课题组经过调查发现磐安生态旅游存在二大困难。一是磐安周边多为旅游大县,东阳、武义、缙云、天台已先后成为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县,而且各地开发的旅游产品近距离重复,存在旅游产品同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问题。尽管我县的旅游投入大幅提升,但周边各县市力度更大,差距明显。由于旅游资源同质,上海游客在周边地区都占较大市场份额,客源市场趋同,使得各地开发的旅游产品近距离重复。缙云仙都、仙居神仙居、永康方岩都是山水观光类型,农家乐旅游已经成为各地争相效仿的拳头产品,休闲养生成为共同的新目标,武义已经召开全国养生旅游大会,兄弟县市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力度越来越大,发展势头越来越迅猛,区域竞争越来越激烈。二是旅游产品单一,难以适应游客需求。面对日趋多元化且不断深入细分的旅游市场,我县旅游产品难以充分满足旅游者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继上海市场之后,温州、台州等地将成为主要的客源市场,游客类型、层次将发生重大变化。山水休闲养生旅游产品开发深度,住宿餐饮娱乐配套设施的品质提升,旅游线路设计的个性化创新都将面临新的考验。

基于以上问题,课题组认为可以在磐安独特的生态资源基础上,发展民俗特色游。磐安民俗文化资源丰富,玉山的茶文化和舞龙文化,新渥的中药文化,隐居文化与姓氏祖根文化,以及炼火、龙虎大旗、大纸马、大凉伞等民俗文化,都极具特色,展现磐安纯朴民风、美丽乡村。对此课题组提出三种开发思路:一是开发高端旅游产品。以满足高端商务、政务游客、休闲养生游客、银发养老游客旅游需求为着眼点,开发高端旅游产品,是磐安做强旅游业的有效手段。依托磐安核心旅游资源,开发药文化、茶文化、菇文化、榧文化、隐居文化,发展会议、养生、康体、异地养老等旅游产品,形成具有磐安特色的高端旅游精品,提高磐安旅游业效益,以差异化竞争实现从周边旅游强势区域突破。二是发展专项旅游产品,以满足特种旅游需求为着眼点。依托磐安山地气候、森林环境、中药材资源和民俗文化,开发康体疗养、森林养生、山地运动、中药养生保健、节庆旅游、特产购物等,形成“人无我有”的磐安专项旅游产品,使磐安在旅游市场竞争中占有自己的独特地位。也就是说应充分融合当地民俗文化,形成磐安“独有”的生态旅游特色。三是以民俗为主题,培育民俗旅游产品,发展民俗特色旅游。包括体验民俗风情,乡村过节过年,过农家田园生活,欣赏民俗表演等。

五、整合磐安生态旅游资源与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实现文化兴旅

磐安县政府提出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努力破解制约我县旅游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凝聚旅游大发展合力,整合旅游资源,挖掘特色文化,提升景区品位,完善旅游要素配套,提升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在磐安县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4]中提出以国家级文保单位玉山古茶场、榉溪孔氏家庙,国家和省级非物质遗产赶茶场、龙虎大旗、炼火、大纸马、大凉伞、叠罗汉等民间艺术,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药材之乡、香菇之乡、生态龙井茶之乡为基础,整合药文化、菇文化、茶文化、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精心编排一批特色文化演艺节目,建设民俗文化广场和演艺中心,成立专业演出公司,培育一批文化专业队伍,提升磐安旅游的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产品品质,通过旅游开发促进文物保护、文化挖掘和文化产业发展。可见,整合磐安生态旅游资源与民间民俗文化实现文化兴旅是磐安十二五期间的重要举措也是必要战略。

课题组重点考查了玉山区十八涡、水下孔、舞龙峡、乌石村农家乐、横店村农家乐,发现当地生态资源优异,民俗文化多样化,民风淳朴,是旅居圣地。本课题重点针对水下孔景区生态资源和当地民俗文化整合进行了研究。课题组经过考察研究认为水下孔景区建设应在水下孔现有天然生态资源基础上,充分结合当地农业资源和民俗风情,以田园风光和别有生趣的农家生活为特色,让游客感受到“有料有趣有意义”值得回味的乡村文化生态游。1、建立农耕生活体验基地。利用水下孔景区所在地横路村农家乐土地资源建立农耕基地、采摘场。根据季节不同,建立农耕体验基地,举行农耕比赛,采摘比赛等。比如当地拥有很多梨园、桃园、李园,在水果成熟季可以设置自采自摘游。2、利用当地高山生态龙井特色,建立龙井园,发扬台地茶文化。横店村村民家家户户都有种植高山龙井,可以利用这一优势,举行茶叶采摘比赛,设置相应奖品,体验茶叶炒制过程,让游客了解高山龙井文化,感受天然龙井的美妙。3、品味当地特色小吃。水下孔景区内部还有很大的竹林,同时当地还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制作糯米年糕、清明年糕的习俗,整个制作过程都是纯手工完成,这个也是当地独有的特色。可以在景区内大片的竹林里设置一个区域,专门放置制作年糕的道具,开放制作过程,同时也可以让游客体验辛苦的制作过程,品尝特色年糕,感受糯米年糕特有的味道和意境,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地节日文化,也起到保护和传承这一非物质遗产文化的作用。4、形成专项旅游产品。开发中药食材、高山龙井、高山小京生、农家香菇等当地特产,将其多样化发展。5、在横店村定时开展龙虎大旗、舞龙等民间艺术表演,增强游客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了解6、融合利国寺和水下孔景区,扩大景区范围,充实景区内涵,将生态资源、民俗文化资源、寺庙佛教文化和当地纯朴的民俗民风相结合,提升游客游览体验。

六、结束语

本课题运用区域经济学、景观生态学、旅游资源学和管理学等相关知识研究生态旅游开发和民间传统文化整合的有效模式。提出生态旅游开发应注入一种文化内涵,提升生态旅游的文化品位,也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注入生态保护理念。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查、走访调研等途径了解磐安县生态旅游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整合磐安生态旅游资源和民间传统文化的可行性分析及文化兴旅战略和措施,希望能为我市民俗生态旅游规划和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 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81

[2] 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171

[3] 黄爱莲.生态旅游开发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整合性研究. 广西社会科学.2004.12

第10篇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非物质文化遗产;共享性开发;协同发展

2013年9月、10月,主席在访问中亚和东南亚期间,先后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界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从国家层面看,该战略的实施旨在利用古丝绸之路的历史特质,重新打造中国与古丝绸之路和古代海上贸易路线国家的合作关系,与其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民心相通、文化建设是该战略的题中之意。它不仅为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带来新的平台,更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尤其是资源开发提供了新机遇。

一、“一带一路”战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一)非遗资源开发与非遗传承保护不冲突

非遗资源开发与非遗传承保护这两个问题并不存在本质冲突。就前者而言,主要指的是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的商业开发。虽然资源开发的方式在当下有很多问题,尤其是学界所担忧的“产业化”问题,但是从商业开发的路径看,与非遗的“生产性保护”方式之间是不矛盾的。

“生产性保护”是我国自加入教科文组织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并全面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至今,结合中国实践经验,提出的一种新的保护手段。2012年2月,中国文化部颁发的《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中专门界定:“生产性保护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简而言之,其逻辑起点就是通过非遗项目的手工产品和手工产品市场的开发,利用经济效益的获取来可持续地推动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然而,由于现实开发中大量出现的去手工化、机器化生产现象,学界对于非遗资源的开发、非遗产业开发一直存有比较大的异议。这事实上不是非遗资源开发的内在问题,而是全社会对非遗资源开发的文化自觉、文化自律问题,需要由政府主导予以监督和管控的问题。我们不能因为这些负面问题的存在,而本质上否定非遗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延续,重在传承,也重在发展。唯有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获得更广泛的社会认知与更深层次的社会消费,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获得更长久的生命力。

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迫切需要融入社会生活,需要广泛的社会消费,唯有如此才能催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传承并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需要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一带一路”为非遗资源开发、走出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从“一带一路”的战略合作框架看,它贯穿了亚、欧、非大陆,连接了东亚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沿线有65个国家,人口总数达44亿,占全球总人口比重的六成之多。尽管各个国家之间在种族、民族、宗教、社会制度以及生活方式上存在各种差异,但是古丝绸之路悠久的贸易历史,也说明这些地区之间有着心灵相通的文化基础。从非遗资源开发、非遗产品走出去来看,这些沿线国家在消费中国非遗文化上不仅有历史基础,更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而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如何能够开拓并抓住这些市场机遇。

(三)非遗文化走出去有利于实现民心相通的战略目标

自2013年中央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以来,文化建设一直是该战略重要的题中之意。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就明确提出,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作为主要发展内容,其中,民心相通成为该战略实施的文化目标。因此,如何推动沿线国家地区之间的文化对话,在尊重客观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增加文化间的相互认知与彼此认同,则成为我国丝绸之路沿线省份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战略任务。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多样性的活态表征,有利于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文明对话与相互认同。从文化间关系看,文明或文化的冲突在今仍真实存在。促进文化间的交流对话,正是为了达成多元文化主体对彼此文化的认知、尊重乃至理解,增进文化间共同情感的交流和确认。世界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不同民族、种族、族群的文化传统的延续,在其意义结构中事实上是存在一定的相通之处的。一方面,共同的文化源头或亲近的文化血缘为不同地区的文化对话提供了交流的历史基础。我们在追溯一种文化或文明的源头或流变脉络时,总会发现这种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没有一种文化能够保持^对的独立;另一方面,世界各国对于生命、爱情、自由、正义等价值的共同体认,是不同地区人们能够跨越民族、种族、国籍、语言进行交流并相互认同的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承载了这些普遍情感的重要载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世界不同地区文化交流或交融的产物。丝绸之路沿线省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很多文化的形成、演变都受到古丝绸之路经济贸易往来的影响,或者是经由外国传入,或者在中外互通的基础上受他国文化影响从而流变演化。可以说,这些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大地丰富了古丝绸之路文化的内涵。因此,要推进民心相通,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手段。

所以,“一带一路”战略的启动,事实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战略机遇。利用“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助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实质上就是要在新的文明周期开始的时候,与各国人民共同开启新的文明之窗。

二、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区非遗资源共享性开发的对策路径

如何抓住这一机遇,如何积极利用其战略机制,针对性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则是本文思考的主要方面。具体涉及如下几个问题:

(一)在国际开放视野下,科学规划制定非遗资源共享开发的协同机制

丝绸之路连接着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国家),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的广阔区域。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提出,事实上正在重塑国内沿线区域的社会地理空间关系,重塑区域之间的空间文化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作为文化资源,就是被重塑的空间文化关系的重要方面。沿线省份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产业培育以及非遗产品走出去等方面做好区域协同的一体化规划。

而就协同一体的规划制定看,首先要考虑资源禀赋问题。既要立足经济带整体性资源优势做好战略的系统定位,还要兼顾各区域的比较资源优势,做好战略的空间布局。丝绸之路经济带包括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南四省区市重庆、四川、云南和广西。这些地区拥有非常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仅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情况,就有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玛纳斯”、以及“麦西热普”,青海的热贡艺术,甘肃的“花儿”、皮影戏。而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前三批)的数量和资源类型来看,这些地区的非遗资源主要集中在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以及民俗方面,其中,尤属传统手工艺和民间美术资源的数量甚为丰富。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资源开发的现实困境,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前仍需以保护为主,因此,从文化走出去,尤其是依托“一带一路”经贸平台走出去的路径看,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类项目的资源开发是比较契合的。当然,就各省份自身的战略开发选择看,还需要再分析具体名录项目的传承基础与资源开发的可行性条件,从而确定其开发重点。

除了现存资源禀赋,各省份与古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尤其是历史互动方式,也是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沿线省份在地理、社会、经济环境上的差异客观影响了历史上贸易路线、贸易方式、贸易内容的差异。相应地,文化往来互通的方式、内涵以及层次也有差别。今天,重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就不得不搞清楚古丝绸之路的跳动脉搏,其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明晰沿线省份的战略分工,更好地进行资源配置。这就要求沿线省份积极做好古丝绸之路的历史挖掘和研究工作。通过深入挖掘、整理历史脉络,理清该地区与古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确定与新丝绸之路的契合方式。

在综合考虑资源禀赋、历史互动因素基础上,协同发展的对话机制更是不可或缺。没有出于顶层设计的协同机制,或者说没有实质性发挥作用的协同机构、协同制度,没有跨行政区域的对话、合作乃至监督评估平台,不利于经济带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的整体规模经济,容易导致资源的重复开发、同质化资源开发的恶性竞争等一系列后果。沿线省份的政府机构应加强这方面的对话,切实推动有关非遗协同开发与走出去管理机构、制度的建设工作。

(二)在政府积极主导下,科学搭建多层次、高质量的非遗产品国际贸易平台

在“一带一路”战略机遇下,推动非遗资源开发并以此促进非遗文化走出去,需要特定的贸易渠道。作为经贸战略,“一带一路”在基础设施尤其是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上进行了大量投入,这也为非遗产品走出去提供了客观有利的条件。然而,不同于工业、生活消费品,非遗产品不是大宗消费必需品,沿线国家的市场有待深入挖掘,国际化的产品展示和贸易平台是必需的。艺术节、文博会、项目推进会等平台的建设应当成为战略重点。

目前,我们已有一个综合性主题的国家级平台,即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这是由我国政府批准,由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旅游局、中国贸促会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面向沿线国家的国际流合作平台。2016年9月20日举办了首届“文博会”,从参与国家和代表团的数量看,规模非常大,文化和经济效应后期会逐渐显现出来。

除搭建综合性国家级文博会平台,主题类文博会、艺术节平台的建设则具有积极的补充作用。沿线省份不要在综合性平台建设上同质化竞争,而要结合区域资源优势,积极搭建特色文博交易平台,努力做好品牌建设,为当地特色非遗产品的走出去发挥实质性引导作用。

(三)在社会协调基础上,着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产业开发中社会参与的主体性和广泛性

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促进我国与沿线国家地区间民心相通、文化交流,其参与主体不仅包括政府、企业,还要积极调动社会公众、基层的文化参与。就这些区域而言,多数地区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还相对较低,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主要在经济欠发达的乡村地区传承,非遗资源的商业或者产业开发对于当地民众而言,不仅是其参与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式,更是增加自身收入改善经济环境的重要途径。因此,出于保护地方文化生态、加强文化传承的考虑,要特别保障这些地区的社会参与权利并构建参与机制。

从目前看,一是要扶持、建立一定数量的民间手工艺专业村,将这些地方特有的文化资源、智力资源以及劳动力资源积极有效地整合到非遗资源产业的开发建设中,引入到“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战略的实质性推进中。二是继续发展并优化“农户+协会+公司”的协作发展方式。一方面,强化协会在非遗保护与非遗资源市场开发关系协调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协会统筹个体农户、个体传承人集体参与地方非遗资源开发,从而加强实现整体规模经济效应。

(四)在可持续发展原则上,牢固确立非遗资源开发的创新意识,不背离非遗传承保护基本原则,鼓励非遗产品走出去

非遗产品的开发需要创新意识。从我国古代文化艺术走出去,尤其是文化艺术商品的外销经验看,积极的文化创新、文化调适是其关键因素。既然要打开沿线国家的文化消费市场,就必须做好融入国外文化市场的准备,审美取向、价值偏好的调适,技艺的创新,包括产品质量的提升,这些都必不可少。换言之,既要保持有中国特色,也要一定程度上容易被外国消费者接受。这与非遗的传承保护是可以调和的。只有不内在改变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不背离该非遗项目传承流变的文化特质,不改变手工生产的基本手段和工艺流程,在产品开发的外观、样式上有充分的创新空间。

从我国古代年画产业繁荣期大量外销的情形看,其中就有丰富的年画题材革新,尤其是针对外销地区的审美趣味、世俗信仰等创作了丰富的专门满足当地热门需求的年画产品。同样地,从我古代瓷器的外销经验看,也是如此。我们不能狭隘地将非遗的传承保护理解为固守现状、一成不变。诸多非遗项目流传至今,正是在不断地创新与调适的节拍中保留其社会生命力。从这一点而言,积极抓住沿线国家的市场空间,绝不是用非遗去牟取所谓的经济利益,而是要依托新市场的打开,提高非遗文化的国际认知度和接受度,通过非遗产品的社会消费来提高其创新的生命力。这也正是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谈非遗资源开发、非遗产品走出去的主旨所在。

[参考文献]

1胡惠林.关于文化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

第11篇

关键词:高中;地方;美术课程资源;价值;探究

高 中 美 术 新 课 程 标 准 倡 导 的 一 个 重 要 理 念 , 就 是 充 分 利 用 和 开 发 校 内 外 美 术 课 程 资 源 , 增 加 课 程 的 多 样 化 ,拓 宽 学 生 的 美 术 视 野 ,注 重 学 生 的 学 习 方 法 和 过 程 ,提 高 学 生 的 美 术 素 养 。需 要 强 调 的 是 ,地方美术资源不等同于美术课程资源, 地 方 美 术 课 程 资 源 的 开 发 和 利 用 不 是 简 单 地 把 地 方 美 术 资 源 运 用 到 美 术 教 学 中 , 向 学 生 介 绍 地 方 传 统 文 化 以 达 到 传 统 文 化 传 承 的 目 的 。 更 不 是 以 文 学 、 历 史 或 地 理 等 其 他 学 科 的 知 识 来 取 代 美 术 课 程 本 体 的 知 识 和 技 能 的 传 授 。而 是 把 地 方 美 术 课 程 资 源 与 其 他 美 术 课 程 资 源 整 合 起 来 ,注 重 与 其 他 学 科 的 联 系 ,通 过 “ 造 型 ・ 表 现 ” 、 “ 设 计 ・ 应 用 ” 、 “ 欣 赏 ・ 评 述 ” 、 “ 综 合 ・ 探 索 ” 等 不 同 学 习 阶 段 的 递 进 ,以 达 到 “ 激 发 创 造 精 神 , 发 展 美 术 实 践 能 力 , 形 成 基 本 的 美 术 素 养 , 陶 冶 高 尚 的 审 美 情 操 ,完 善 人 格 ” 的 理 想 目 标 。

一、课程资源开发的背景

世界各国学校美术教育受到后现代课程观的影响而出现了改变。20 世纪 90年代以来,艺术教育被列为学校的核心课程,被认为是促进社会发展动力的教育。

美国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日本的《学习指导要领》中都包含着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相关的条文。《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1994年公布)中指出:“为了确保学生接受艺术学习不仅仅是‘接触’的水平,对社区资源的创造性和经常性的利用便成为重要的因素。教师、教育行政人员、家长和地方艺术组织可以通过伙伴式的工作关系,在所有艺术学科的教育中营造出专为延续、扩展、和深化学生能力的环境。”

日本文部省公布的《中学校学习指导要领》中指出:“以日本、外国的少年儿童的作品,亚洲的文化遗产作为各年级的‘B鉴赏’的题材,与此同时,积极活用美术馆、博物馆等设施和文化财产。”“为了让学生可以随时进行鉴赏,在校内的适当场所展示鉴赏作品,同时可以活用学校图书馆内的鉴赏用图书、影像资料等。”

2000 年 6 月,中国教育部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其中包括制定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04 年初,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在对《美术课程标准》进行修订时,对“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条例也进行了修订,增加了有关民族、民间美术以及文物的表述。

在教学活动建议中,《标准》认为应“结合传统节日,创作、设计和制作平面或立体的美术作品,体会美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课程标准对祖国优秀的文化艺术传统非常重视,提出“要引导学生深入的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增加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理解 。 ”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推出重点课题《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与各学科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如火如荼地展开。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学专业委员会也成立了《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题,以此带动全国各地的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及其在美术课程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当 前 , 在 执 行 美 术 新 课 程 标 准 过 程 中 ,应 当 树 立 正 确 的 美 术 课 程 资 源 观 ,发 挥 美 术 课 程 资 源 的 作 用 ,使 各 种 资 源 和 学 校 课 程 融 为 一 体 ,更 好 地为 教 育 发 展 服 务 。

二、“课程资源”涵义

“课程资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则仅指形成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 ”纵观两种观点,我们可以课程教学过程中能利用的所有自然资源以及人力和物力等看做课程资源实施过程中的总和,如:校内教学设施、教师、教材、学生,校外公共设施、社区、家长、自然环境等有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成长和全面发展学生个性的各类资源。课程资源的结构包括校内课程资源与校外课程资源。我国的课程论与教学论理论将课程资源划分为多种形式:硬件资源与软件资源、素材资源与条件资源、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信息化资源等。但是按照不同空间分布,大致可以分为校内课程资源与校外课程资源,而网络资源既可归为校内课程资源,也可以归为校外课程资源。

(一)校内课程资源

“凡是学校范围之内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内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可以包括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就利用的经常性与便捷性来讲,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占据主要地位”。校内课程资源包括教材、教师和学生(师生的生活经验、经历、教学与学习方式等)、学校教学设施及其专用教室、校内各种社团活动等都是校内课程资源的组成部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首先要考虑校内课程资源,它不仅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方便、最基本的资源,它还是课程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资源,是开发校外课程资源的前提条件。

(二)校外课程资源

“超出学校范围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外资源”。 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乡土资源、家庭资源等。 “校外课程资源可以包括素材型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可以弥补校内课程资源的不足,充分开发与利用校外课程资源能为我们转变教育教学方式,适应新课程提供有利的支持和保证。

三、本地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原则与价值意义

(一)原则

本地美术课程资源带有明显的原生性和零散性,虽然范围较广但大多数没有经过专业的筛选和验证,难免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它不能直接作为课程资源在美术教学中运用。只有那些具有教育价值和美术课程意义的资源才有开发和利用的价值。因此,我们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将与具体教学活动有关的地方的美术课程资源(即具有教育价值和美术课程意义的资源)进行筛选和提炼,坚持优选原则和适应性原则,把好课程资源的质量关。保证符合美术课程目标和具有美术教育价值的当地课程要素进入学校美术教育教学,使校外美术课程资源真正作为校内美术课程资源的补充、拓展和延伸。

(二)价值意义

地方性美术课程资源是当地人们长期生活积累的产物,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它适应当地民间风俗习惯,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且本地学生对地方资源了解深刻,接受便利,因此发掘地方资源进行美术教学具有很大的可行性。本土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价值在于: ①丰富课内外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转变学习方式,内化知识结构。②为学生提供多方位的体验,促进个性成长,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③提升美术教师的课程参与意识,转变教学方式,促进美术教师的专业发展。④充实美术课程资源,推进美术课程改革。⑤实现学校的美术课程创新,编制校本美术课程,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⑥拓展地方美术文化的认知域,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

第12篇

摘要:《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赋予学校合理充分的课程自,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为学生有效的选择课程提供保障。体育是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贯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此大背景下充分挖掘徽州民俗体育在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价值已势在必行。

关键词:徽州文化 民俗体育 校本课程

徽州文化即徽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徽州,今安徽省黄山市。绩溪县,江西婺源,它不等同与安徽文化。它既是地域文化又是中华正统文化传承的典型,它集中地、典型地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而徽州民俗体育活动又是徽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挖掘其内在价值,让其价值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得到体现。

一、徽州民俗体育校本开发的意义

(一)徽州民俗体育课程的开发对徽州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徽州民俗体育孕育在徽州文化的土壤中,它蕴藏着徽州文化的基因和精神特质。在长期生产劳动、生活实践中积淀形成独特的文化特征,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而课程作为人类文化传递和保存的有效手段载体能够很好的将文化传承并在传承中得到发展、保护。

(二)徽州民俗体育校本资源的开发,有助于地方办学特色的形成,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

由于我国学校体育长期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因而教学大纲、教材大多是依竞技运动项目而设置的。《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得了学校、地方更多的空间为民俗体育的开发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在学校体育课程中利用形象的民俗体育活动表现出徽州的物质生活状态和精神生活状态,以此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并且学校借助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形成学校形式,营造独特的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

(三)徽州民俗体育校本资源的开发有助于体育教师素质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

1.体育教师的提高。体育课程的开发使体育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从而确立了体育教师的专业自主地位,赋予体育教师课程开发的权利和责任,为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且在开发过程中能调动教师的思维,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了体育教师向专家型教师靠拢。

2.学生的全面发展。徽州民俗体育的内在价值包含着徽文化属性,其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等都会在其中表现出来,使得在教学过程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思想的发展。在进行身体建身的同时进行人文思想教育,是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获得。

二、徽文化中民俗体育活动的主体教育思想

徽州的教育思想深受程朱理学的影响,具有传统的儒家思想特性,各地民俗活动融于当地文化具有多元化因素,其讲究的是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徽州民俗体育的教育功能建立在娱乐、祭祀等功能的基础之上,它的教育并不是乏味的“说教”和外在的表现力上而是通过多种多样表演形式来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像摊舞表演中有匡扶正义、驱除邪恶的深刻涵义。

三、徽州民俗体育在学校体育中发展对策

(一)“走出去,请进来”

将体育教师送出去,进行“校本教师培训”并与临近高校合作,加深体育教师对课程变革的认识理解,并且在高校中华有许多研究民俗体育的专家,通过培训让体育教师获得专业成长。对一些技术要求高的项目,将专家和民间艺人聘请到学校中来,我们的教师可以和他们进行双向的交流提高自身的民俗体育技艺和民俗体育知识。

(二)建立合理、有效的开发民俗体育课程资源的长效机制

开发民俗体育课程资源不仅要靠学校和教师,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班主任、社区体育指导员、民间艺人和家长的帮助和支持。学校的领导的重视、班主任的宣传和协助、民间艺人的参与、家长的支持、社区体育辅导员的辅助,都是影响民俗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校内要与校领导及时地进行沟通,取得校长对民俗体育课程资源的认可和支持,与班主任协调做好民俗体育的宣传工作,在校外要聘请的民间艺人展示和传授技艺,利用社区体育指导员和社区体育设施资源。这些校内和校外的人力资源与教师和学生整合成一个强大的人力资源合力,共同承担开发民俗体育课程资源的责任。

(三)发挥学生在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主体

学生资源的开发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利用学生自有的资源进行开发:即学生的生活可以成为一种课程资源;学生已有的经验可以成为一种课程资源;学生的兴趣也可以成为课程资源。二是发挥学生在课程资源开发中的能动性,为学生提供多种机会让他们参加一些感兴趣的体育研究,这些活动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内容上,要尽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少选择竞技化、成人化很强的项目,多选择与他们生活经验相符的,趣味性较强的项目。

参考文献:

[1] 李春旺.社区文化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J].文教资料.2006(9):158.

[2] 吕力.浅谈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