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水利水电工程研究生方向

水利水电工程研究生方向

时间:2023-07-11 17:37: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水利水电工程研究生方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水利水电工程研究生方向

第1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措施;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快速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带给人类的收益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出现了快速递增的趋势。但是,修建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问题已经受到社会的密切关注。在今后的一定时期,环境问题将成为我国水利水电建设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然而,水利工程的建设难度大并且施工过程复杂,会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不可磨灭的巨大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的研究,探索出降低环境影响的具体方法和应用科学的解决措施,改善与保护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而促进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发展。

1、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1对气候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修建会改变当地的气候变化,因为气候变化受大气环流控制,而当地在修建水利工程后,陆地就会变成水体,当地的空气就会变得湿润,空气的湿润,就会造成当地降雨量的增加,因为在阳光的作用下,水库周围的水蒸气会增加,空气中的水分会增加,而在水库低温效应的作用下,会造成水库一定距离区域的降水量增加。同时在修建水利工程后,当地的气温也发生巨大的变化,总体看水库对当期的气温具有“调节”、“缓冲”的作用。除此,水利工程的修建会改变原来的地质地貌,造成当地风向的改变等。

1.2对气温及水质的影响

库区的下垫面由路面变为水面,与空气问的能量交换方式和强度均发生变化,导致气温发生变化并且有所升高。水库建成以后,改变了下游河道的流量对周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不仅存储了汛期洪水,而且还截留了非汛期的基流,使下游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甚至断流,周边水位也随之下降,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湖泊池塘干涸、入海口淤积、海水倒灌等,尤其以发电为主的水库,下泄流量的变化幅度较大,导致下游河道水位变化较大,对航运、灌溉、养殖业均有较大影响,势必造成水质的恶化。

1.3对水质和土质的影响

大型水库蓄水后可能会触发地震、塌岸、滑坡等不良地质灾害。库岸水位上升,容易产生滑坡,易塌方。水库渗漏可造成周围地区和地下水污染。水库蓄水引起库区土地淹没、沼泽化和盐碱化。

1.4对鱼类和生物物种的影响

河流水生生物的生活环境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尤其受河流梯级开发的影响最大。一些鱼类因环境改变而无法繁殖,另一些鱼类则可能在静水和缓流中大量繁殖而形成数量较大的种群。

2、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2.1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对人类健康会产生巨大的影响,首先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物以及噪音等影响周围人们的健康;其次,水利工程的修建改变了当地的水文情势、气候特征等,造成某些病原体的发生,进而传染到人体,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巨大的危害,比如在修建水库之后,当地居民的血吸虫病发生率会大大上升,发生的原因是水库修建后,水介疾病的传媒体不再被洪水冲刷。

2.2对人文及生物的影响

水库库区淹没后可能对文物和景观带来影响。水库蓄水淹没原始森林,涵洞引水使河床干涸,大规模工程建设对地表植被的破坏,新建城镇和道路系统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分割与侵占,都会造成原始生态系统的改变,威胁多种生物的生存,加剧了物种的灭绝。

2.3对移民的影响

由于水库的修建会淹没大量的土地,造成大量工厂、企业的搬迁,因此,水利工程的修建还需要当地居民进行搬迁。如果解决不好移民问题,就可能造成第二次污染,产生一些新的环境问题。

3、关于水利工程环境影响的应对措施

对于不良的生态平衡,兴修水利工程本身就是对其进行良性改造,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健康方向发展。关键是我们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怎样尽最大努力去减小人类对其的不良影响。这就给工程的建设者们提出了以下任务:

(1)规划设计的前期,要切实搞好工程所在地水文资料的收集及地质条件的勘测。如大型蓄水库,重点是水文资料和地质构造,充分考虑大坝的防洪能力、稳定性以及避免地震的诱发。

(2)规划中还应设计一定的工程构造,以满足大坝流域内水生物的生活习性,减少库区淹没范围。

(3)施工阶段的任务:

①在施工承包合同的签订时,承包商对施工现场污染物的扩散和施工人员的劳动保护所应负的责任,应写进合同书内,要有环保措施,对各种污染物排放要限制在标准以内。

②施工前要在施工现场建立必要的环保监测机构,进行水质、大气、噪声的本底测定,便于和施工阶段不同时期的监测结果进行对比。

③施工人员进入工地后,还要建立卫生防疫机构,以避免施工期数万工人集中在一起,引起流行病的传播和扩散。这方面的教训,在我国时期的兴修水利中是十分深刻的。

(4)施工后期的任务。特别要对施工阶段破坏的植被景观及时恢复,制订工区的全面绿化规,以保护已经形成的生态平衡。在工区范围内的生物圈内,研究生物资源的利用、保护和生产的合理方式,控制规划人群自身的发展,保持生物种群的恰当比例。

第2篇

1我国开展专业认证的进程

加入《华盛顿协议》,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工程教育质量获得了国际认可,是我国工程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进展,但同时也意味着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要接受验收与监督,这就要求我国高等教育要以此为契机,在工科主要专业领域逐步扩大认证范围,积极主动采用国际化通用标准,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水平,促进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真正实现“实质等效”,加快完成从《华盛顿协议》预备成员到正式成员的转变。目前,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有1047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1.5%;高校共开设工科本科专业14085个,占全国本科专业点总数的32%;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452.3万人,研究生60万人,占高校本科以上在校生规模的32%,工程教育规模居世界第一[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工程专业教育的质量对中国整体高等教育的质量至关重要,如何提升工程专业教育的质量,使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获得国际同行的认可,并以此带动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现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也要求我们学习国际上通用的实践模式和先进经验,结合本国特点,努力探索与国际接轨且符合我国国情的高等工程教育认证制度。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发展经过了初步研究探索、小范围试点和全面推进三个阶段。1992年,教育部委托原国家建设部组织,在土建类学科领域包括建筑学、土木工程、城市规划、工程管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六个专业内开展评估,这是我国进行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初步实验探索阶段。土建类专业认证工作力求认证标准达到国际水准,认证程序与认证方法符合国际通用做法。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土建类专业认证工作成效显著,截止2007年7月,全国已有53所高校的141个土建类专业点通过了认证,约占该类专业点总数的15%[4]。2006年,我国开始在土建类以外的工程专业领域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通过借鉴《华盛顿协议》成员组织及一些国际通行做法以及土建类专业认证十几年来积累的经验,初步构建了专业认证的组织和制度体系。第一批4个试点专业,包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07年,试点认证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新增5个新的工程类试点专业[5]。2007年底,教育部组织召开了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全体会议,成立了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监督委员会,并设立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秘书处和各专业领域的认证分委员会,进一步完善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组织体系[6]。到目前为止,已对四百多个专业点开展了认证工作。

2认识与体会

在中国加入《华盛顿协议》、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的背景下,我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提交了参加2014年工程教育认证的申请,在专业认证的整个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专业应从微观具体的问题出发,对照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制订的通用标准和水利类专业的补充标准查找本专业的优势和劣势,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探索,从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1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使工科学生更好地承担未来的实践工作《,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要求毕业生必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具有人文素质、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具有运用数学、自然科学以及经济管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运用专业理论知识的能力;具备设计和实验技能;掌握文献检索和资料获取能力;懂得专业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认识工程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具有组织管理、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5]。以上基本要求反映出人才培养目标的最新趋势和国际动态,可以归纳为综合性、知识性、能力性和潜在发展性。综合性就要求学生不仅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同时要具有一定的人文素质,懂得与本专业相关的经济管理与法律知识;知识性即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和专业理论知识;能力性即学生应用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的能力、文献与资料获取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交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最后,在上述能力的基础之上,要求学生具有终身学习能力以及国际性视野,可以进行跨国交流、竞争与合作,这一能力与学生的长远发展紧密相关。三峡大学以建设水利电力特色鲜明的综合大学为目标,水利与环境学院依据专业认证标准,结合大学的定位,通过对用人单位的深入调研和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密切关注相关产业和领域对专业人才的现实和未来需要,研究修订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出符合学校定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知识培养为基础,以能力增强为核心,以素质提升为宗旨,培养具有宽广的知识结构、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的水利工程师。

2.2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是关键的第一步,课程体系建设则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手段。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教学委员会成员包括多名企业、行业专家,共同参与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和修订,以保证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更加贴近行业需求,突出“教育产出”特征,以便更好地满足行业对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水利专业补充标准提出课程由学校根据培养目标与办学特色自主设置,但是对其中实践环节和毕业设计环节有特别规定。我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大方面构建了课程设置体系,具体包括:通识核心课程、素质拓展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针对本专业工程性和实践性突出的特点,学院构建了由实验、实习和设计三大模块组成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具体包括课程实验、课程实习、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五大部分,共计38.5个必修学分,占总学分的22.1%。毕业设计是毕业生从学校走向工作的桥梁,是实践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必须高度重视。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课题均来自于生产实践,与专业内容密切相关、与生产和科研紧密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本专业多次邀请企业工程师做辅导讲座对毕业生进行指导,使同学们尽早接触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2.3师资队伍的建设中国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和水利专业补充标准均对师资队伍有严格的规定,尤其强调教师的工程背景。要求从事本专业专业课和专业实践环节教学工作的教师中,80%以上有参与工程实践的经历,10%以上有在相关企事业单位连续工作半年以上的经历。从事专业课教学工作的主讲教师要有明确的科研方向,应有本专业领域的科研经历[3]。三峡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专职教师队伍中,75%以上的教师毕业于武汉大学、河海大学、四川大学等知名院校,约20%具有高职称的专职教师来源于国内著名的科研机构和大型水电单位,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69%的专职教师具有企业单位工作的经历。大部分专业教师参与实际工程项目、开展工程实际问题研究,突出了水电专业的教学注重实践的特色。对于获得博士学位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学校和学院也采取多种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积极鼓励和支持专职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丰富工程实际知识,同时了解企业行业需求,起到优化培养目标和丰富教学内容的双重作用。除此之外,学院从三峡集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聘任了多名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行业或企业专家兼职授课,承担一定数量的教学、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任务。

3.4实践基地的建设中国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第七条支持条件中对教师、实验室及设备、计算机、网络、图书资料资源、教学经费等均有详细的要求。在水利专业的补充标准中还对实践基地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有相对稳定的专业实习基地以及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基地。三峡大学从2005年开始陆续和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湖北省清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和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成立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学生通过在以上实习基地进行实习,亲身接触到工程实际,锻炼了实践能力。2010年,学校成立了工程训练中心,开设基础训练、综合训练、创新训练三大模块课程,以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工程训练中心设有土木水电创新室,对本专业学生进行实训。2010年,学院依托水利水电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构建了学生科技活动平台,设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基金,鼓励支持本科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以培养大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作者:吴海林周宜红单位: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第3篇

一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方案

水利水电学院水利工程专业以实际应用和职业需求为导向,将专业基础知识、应用技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先进方法和能力培养进行有机结合,同时基于水利工程领域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现状,建立针对性强、知识结构完整、课时配置合理、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时充分考虑与水利工程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相联系,提高所培养研究生在本行业相关职业资格认证中的优势;同时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中期考核与西安理工大学研究生学术年会有机结合,不仅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情况和论文研究进展情况,同时锻炼学生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同时,根据学校与行业联系紧密的特点,发挥校友纽带作用,依托校友关系在青海、新疆、甘肃、宁夏、陕西、黑龙江等地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已建立实践基地有19个,其中西北水电勘测设计院、中国水电第三工程局、中国水电第十五工程局、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等西北大型企业更是与水利水电学院签订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协议,并设立了研究生实践基地。同时学校投入大笔资金建设实验室及完善实践基地,各大型企业均有配套资金用于实践基地建设与完善。

为了更好地推行本培养模式,水利水电学院不仅在硬件上进行改革,在软件配套上同样极为重视。学院秉承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合理的原则,为培养研究生建立了一支校企联合,以名师、专家为主体的实力雄厚的培养团队。同时学院还投入大笔资金用于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展专家讲座、学术论坛,进而为研究生学习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同时鼓励学生多与企业联系,积极参与企业实践,并向参加企业实践的学生每个月发放一定额度生活补助。

同时为确保校外导师培养质量,水利水电学院还制订了严格的校外导师遴选制度,要求校外导师需由经单位推荐、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本人认可的人员担任,同时要求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极为了解本工程领域前沿发展状况且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年龄不超过55岁;掌握本专业学位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教学或实践经验丰富,具有解决所属专业学位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独立指导硕士生进行实践活动和论文写作的能力。校外导师负责制定论文研究计划,检查论文进展情况,作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思想工作,督促论文工作进度计划的按期完成,保证3次进度报告的考核与检查。双导师应加强联系与沟通,为专业学位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负责。

在整个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校外导师主要负责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工程技术实践与工程管理实践活动中应用所学知识能力的培养与指导,以及论文选题与学位论文实践部分的指导等。校外导师应经常交流指导情况,使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能力不断提高。为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每名校外导师须与我校一名导师合作共同指导,不可独立指导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二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的成果

1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在推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几年时间内,已毕业研究生在各自单位发挥了重要作用,涌现出一批大中型企业的董事长、经理、企业的总工等,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企业的技术进步、企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我校毕业的工程硕士夏忠,是全国首届“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端木礼明作为河南黄河河务局总工,主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多个专题和项目。

2产生学校其他学科探索校企联合培养的联动效应

继水利水电学院水利工程专业推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取得一定成效之后,学校其他专业亦纷纷推出适宜自己专业的校企联合模式,电气工程、工商管理硕士还被选作为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科,电气工程学科与西安宝德自动化有限公司签署了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协议,并设立了研究生实践基地,同时设立每年10万元研究生创新基金,用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新型模式的推出,在学校内产生了较好影响。

3推动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改革

由于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目标不同,就业方向不同,因此,在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同时,必须改革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机制,提升学术型研究生理论与方法创新能力。由于本专业用于创新,结合严格、缜密的培养方案,我校水利工程(本、硕、博)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进一步促进提升了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水平。

4促进同行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改革

2011年11月,召开了由水利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教育协作组承办的全国水利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研讨会,会议就“全面推进工程硕士培养工作,切实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进行了探讨,我校做了大会主题发言“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探讨”,与兄弟院校交流综合改革经验,反响较好。

三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的主要体会

1以实际应用和行业需求为导向,优化了培养方案

根据行业对人才知识与能力的需求,优化培养方案,制定面向企业的课程体系;根据工程技术难题,确定论文选题;采取校企联合指导小组模式,指导学生开展研究工作;论文采取企业和高校双盲审制度,保证培养质量。

2以实践教学为主线,构建了校企联合的订单式培养模式

以人才需求和科技合作为基础,以订单式培养为着力点,构建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实现校企双赢。一方面解决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为企业人才引进提供了便利。

3以能力素质提高为核心,改革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式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订单式培养为主线,在招生中,实行双向选择,校企联合考核能力,订单式招生;在理论实践与教学过程中,实行模块式培养,半年在学校学习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半年在企业、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完成实践环节;在论文研究阶段,一年时间在企业完成论文工作;毕业后订单企业审核并就业。

西安理工大学在水利工程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了“严谨的治学作风,严肃的教学态度,严格的培养管理”的优良传统;我们将不断加强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与实践,依托学校学科和企业优势,构筑高水平的办学平台,实施校企联合订单式培养模式,注重基础,强化实践,致力于培养扎根西北、敢为人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

四关于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的思考和建议

我校水利水电学院的这次创新性研究培养模式改革,根据行业对人才知识与能力的需求,并进而优化培养方案,制定面向企业的课程体系;同时根据工程技术中存在的难题,确定论文选题,采取校企联合指导小组模式,指导学生开展论文研究工作,构建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实现了校企双赢。

研究生经过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培训具有了就业竞争能力,但由于国家近年来本科生、研究生的招生数量逐年增大,因此就业时本校学生之间竞争也非常激烈。为缓解研究生就业压力,可以考虑订单式培养模式。在招生中,实行双向选择,校企联合考核能力,订单式招生;在理论实践与教学过程中,实行模块式培养,半年在学校学习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半年在企业、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完成实践环节;在论文研究阶段,一年时间在企业完成论文工作;毕业后订单企业审核并就业。一方面解决了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问题,另一方面缓解了学生就业压力,再次有效实现企业双赢。

同时应进一步加大对全日制联合培养学位研究生实践单位的政策或资金支持力度,并尽快出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标准及考核方法,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钰,康妮,刘惠琴.清华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2):5-7.

[2]虞翔,汪信,张建宇,夏欢.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和探索[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1(24):4-77.

[3]崔杰.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几点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06(88):15-20.

[4]张春华,孙鹏江.研究生、大学生就业指导[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19-20,45.

第4篇

【关键词】专业学位 教育改革 全日制工程硕士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11-0073-0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传统的侧重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和满足社会对不同类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社会对从事工程项目或工程技术开发工作的技术人员需求量越来越大。教育部在2009年研究生招生文件中推行了一项重要改革举措,部署增招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作,这是研究生教育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1]

西安理工大学是由中央和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1997年获得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现有水利工程、电气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等13个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从2009年起,学校开始招收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09年招生30人,2010年招收66人,覆盖了7个专业领域。按照学校发展规划,今后将会逐年扩大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和比例,大力加强专业学位特别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被列为“十二五”期间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点。为了适应国家中长期人才需求,迫切需要对原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方式进行改革,构建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新模式。

一、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状况

我校水利、电气工程领域从1997年开始招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10多年的培养实践过程中,注重实践基地建设,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强化全过程管理,保证工程硕士培养质量,已经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培养模式和制度保证体系。根据学校与行业联系紧密的特点,发挥校友纽带作用,开展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已与中国东方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中国水电第三工程局等单位合作建立实践基地45个,依托青海、新疆、甘肃、宁夏、陕西、黑龙江、深圳等地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地开办教学点19个。

13年来累计招生781人,授予学位600余人,培养的工程硕士在西部装备制造业及水利水电行业生产和管理一线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行业科技进步、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校毕业的工程硕士有的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有的被评为全国首届“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有的担任国家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总指挥,主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多个专题和项目;由我校毕业工程硕士负责承建的汉江城市桥闸工程获2008年国家优质工程最高奖“鲁班奖”;还有的获得“2008陕西建设行业十大新闻人物。用人单位对我们毕业生的总体评价是:下得去、吃得苦、留得住、顶得上。

虽然我们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一定的成绩,为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奠定了基础,但全日制工程硕士与在职工程硕士有所不同,[2]其一是学制不同,全日制工程硕士学制一般为两年,在职工程硕士学制为3~5年;其二学生来源不同,全日制工程硕士生源主要来自于应届毕业生,缺乏工程实践能力和对企业的了解,在职工程硕士全部来源于企业;其三培养与管理方式不同,全日制工程硕士作为全日制学生纳入学校统一管理,在职工程硕士培养方式是进校不离岗。所以,我们不能完全照搬现有的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来培养全日制工程硕士,需要在课程体系、管理机制、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调整改革,以适应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需要。

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学习是工程硕士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工程硕士能力培养的基础和重要环节,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培养具有良好的创新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加强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课程学习与实践课程紧密衔接。[3]

2010年初我校基于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特点和目标,组织全校工程硕士授权学科制定了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方案,构建了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例如,我校水利工程学科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上,学科课程体系由学位课、模块必修课、选修课、专业实践课组成,将学科的主要培养方向划分为几个培养模块,每个模块根据就业方向设置模块必修课,学生入校后根据培养方向进入相应的模块课程,按模块培养,以方便毕业后在相应的领域就业。

全日制工程硕士课程设置为:总学分为30学分,其中学位课11学分,选修课8学分,模块必修课6学分,实践教学5学分。

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体制改革

1.进一步完善校院二级管理体系,不断健全组织管理机构。

组织管理机构是改革的基本保障,我校目前工程硕士管理体系分为学校和院系两个层级。学校层面主要由研究生学院负责全校工程硕士的管理工作与相关的协调工作,学生的日常培养与管理主要依托基层二级学院。具体运行时学校层面由研究生学院统管,学院层面由设立的工程硕士管理机构分管,主管院长全权负责工程硕士研究生工作,日常工作中的一般问题由主管院长负责,重要问题由院长办公会议研究确定,重大问题报研究生学院及主管校长批准的管理体系,各院根据各自特点建立相应的管理运作体系。

为了适应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改革的需要,在已有机构基础上将成立以下机构:①学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领导小组;②培养质量专家监督小组;③校企联合导师指导小组。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为了规范全日制工程硕士的管理,保证培养质量,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管理制度。按照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目标的要求,我校修订了《西安理工大学关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有关规定》,我们还将陆续制定或修订以下管理制度与规定,如校企联合培养管理办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工作细则、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规定、企业实践基地管理办法、校企联合技术难题攻关科研管理办法等,以满足新形势下的要求。

3.加强信息化建设,研发并使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对提高管理质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主研制开发一套适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点的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多个数据库,涵盖招生、学籍、培养与学位授予的所有环节,保证工程硕士教育管理的电子化、规范化与即时化。

四、构建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1.以实践教学为主线,构建校企联合培养有效机制。

以人才需求和科技合作为基础,以订单式培养为着力点,构建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成立校企联合“订单式培养”指导委员会,企业负责提出人才规划及能力要求,解决研究生的实习实践,提供技术难题供学生选题并进行相关企业文化教育。学校负责调整招生规模,建立课程体系,组织课堂教学,指导技术攻关,进行论文考核,培养综合素质,实现校企双赢。

2.以实际应用和行业需求为导向,优化培养方案。

根据行业对人才知识与能力的需求,优化培养方案,制定面向企业的课程体系;根据工程技术难题,确定论文选题;采取校企联合指导小组模式,指导学生开展论文研究工作;论文采取企业和高校双盲审制度,保证培养质量。

3.以能力素质提高为核心,改革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式。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订单式培养为主线,在招生中,加大与企业的联系,获取企业人才需求信息,实行双向选择,校企联合考核能力,企业参与复试录取工作,企业、学校、学生三方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实行订单式招生;在理论实践与教学过程中,实行模块式培养,半年在学校学习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夯实基础;半年在企业、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完成实践环节,提高实践能力。在论文研究阶段,结合企业技术难题进行论文选题,在企业开展论文研究工作,校企导师小组对论文进行指导,培养质量专家指导小组进行过程考核,一年时间在企业完成论文工作,毕业后订单企业审核并就业。

经过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方式的探索与改革,我们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标,坚定了做好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信念。但在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包括研究生实习实践基地的落实与建设,实践课程的组织与考核,企业导师的聘任与管理,学位论文的评审与把关等等,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

第5篇

1.教材选择。

目前国内岩体力学教材比较多,侧重点也有所不同,通过对国内其他兄弟院校授课教材调研发现,基本上都是采用本校权威教授所编的教材或者是国家规划教材。结合我校地质学专业特色及课程教学团队经验,采用我校刘佑荣教授所编的,由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岩体力学》教材;2009年又再次对教材进行了重新编审,由北京化工出版社出版了修订版的《岩体力学》教材,对部分章节进行了合并,并增加了目前国内外研究方面的成果,例如结构面网络模拟等内容。近2年授课则是以这本修编教材为主,但在部分章节的授课中也兼顾了蔡美峰主编的《岩石力学与工程》教材,供学生课后学习,以满足本专业学生对岩体力学知识的需求。

2.课程内容优化。

结合教材的内容编排,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来进行重点讲解,包括岩体的地质特征,岩体的物理、地下洞室围岩应力重分布,边坡岩体稳定性分析等内容。在具体内容编排中也适当地增加了部分内容,如在岩体的地质特征章节,补充安排了工程岩体分类等内容;在岩体强度与变形性质方面,增加了地下工程岩体分级标准及体系的相关介绍;在内容编排上突出地下建筑方向的专业特点及需求。

3.教学学时安排。

本课程的课时安排在第三学年的第五学期,总学时为40个学时,2.5个学分,其中课堂教学34个学时,实验课6个学时。本门课程是在系统学习完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力学基础课后进行开设的。

二、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1.围绕专业工程实例展开授课。《岩体力学》课本身就是实践性特别强的一门课,在进行每一章节的授课时,可以多以工程实例来展开,尤其是国内外比较知名的工程实例,多多采用照片、录像等生动形象的方式,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投入其中,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及热情。例如,在讲第五章地应力的时候,可以结合水利水电工程中,如锦屏电站的高地应力问题来说明地应力研究的重要性;在讲边坡工程,可以选用大量边坡地质灾害的图片。由问题入手,来追根溯源找到解决问题的源头。

2.结合专业方向特色来授课。岩体力学作为土木工程、地质工程、采矿工程等诸多工程的主干专业课,面对的专业层次不尽相同,在授课的时候尽量能结合专业背景展开。针对地下建筑工程方向的学生,要从学生的专业方向特色及专业需求来阐述。作为土木工程地下建筑方向的本科生,《岩体力学》这门学科的发展都与地下工程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从本质来讲,纵观岩体力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初始阶段诞生的静水压力理论、侧压系数,到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的经验理论阶段出现的普氏理论、太沙基理论,然后在20世纪30年代~20世纪60年代产生的围岩和支护共同作用理论及地质结构理论,这些重大理论及思想的诞生过程就是对地下工程认识实践不断深入的过程,并促进了岩体力学学科向前发展。在授课时,可以将这一发展脉络讲述给学生,并贯穿到后续的课程教学中,不仅大大地培养了学生对自己专业的自豪感,也加深了对自己专业的认识。

3.结合教师科研工作来授课。讲授这门课的老师,不仅有科研经历丰富的教授博导,也有刚走出校园的博士年轻教师,他们在长期的工作和求学中,完成和参与了大量的科研项目,也取得了一定科研沉淀。在授课时,可以将这些科研成果进行整理,在每章结束时,抽出专门的时间,做个与授课内容相关的小型专题讲座,丰富学生的专业眼界的同时,也可将岩体力学最新的研究方法、手段和技术介绍给学生。例如,在讲地应力一章,就曾经将参与过的地应力测试及地应力反演分析的课题成果向学生进行介绍;讲地下洞室稳定性时,就将参与的软岩隧道科研项目成果进行介绍;上课时的反响很热烈,大大激发了学生科研的热情,建立了专业教师和学生之间一座良好的沟通桥梁。尤其是对那些希望继续攻读研究生的学生,也为他们开启了一扇科研的窗户;此外,也让学生了解授课老师及其团队的专业方向及特长,为后续研究生报考提供了便利条件。

4.结合学生实践课来展开。我校《岩体力学》课程是安排在大三上学期,上这门课的学生仅仅经历的与此相关的实践环节就是大二结束时的地质学专业教学实习。虽然是地质实习,但也是与这门课的研究对象———各类岩体在打交道,例如各种岩石、结构面。在上课时,不妨将课程中提到的各种岩块、结构面等内容与实习中能看到的种类联系起来,使学生的认识更为深刻。例如,在谈岩块、结构面和岩体的地质特征时,便可列举实习线路中各类成因、不同类型、不同特征的结构面及岩石;在讲结构面的强度及变形性质时,可以将实习中遇到的各种断层、软弱结构面等现象作为实例来分析其性质上的差异。这些实例学生在实习中都亲自参与过,已经有了部分感性上的认识,重新回到课堂上学习其相关的知识,认识和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第6篇

关键词:小电流接地;消弧选线;选线失效

DOI:10.16640/ki.37-1222/t.2015.21.162

0 前言

根据《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和绝缘配合》的要求,3~10 kV架空线路构成的系统,当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大于10 A时,以及3~10 kV电缆线路构成的系统,当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大于30 A时,中性点应装设消弧线圈[1]。对于中性点装设消弧线圈的10kV电网,当发生单相接地时,消弧线圈产生的感性电流补偿了故障点的电容电流,从而使故障点的残流变小以达到自然熄弧的目的。

目前,对于10 kV系统当发生单相接地时,保护通常是不动作于跳闸的,而是根据消弧装置的选线结果人工切除故障线路,当选线失效无法选出故障线路时,调度就只能采取逐条线路轮切的方式来确定故障线路,有时需要较长时间,而且对于非环网线路,直接切除正常运行的线路会造成负荷损失,降低了供电可靠性。此外,每一次开关的分合闸操作都会对电网造成冲击,也会缩减开关的使用寿命。因此有必要对消弧线圈的选线失效做出分析,并提出可行的措施。

1 消弧选线装置原理

以广州智光电气消弧选线装置为例,说明其选线原理,其选线判据有零序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两个,具体如下[2]。

(1)Io大小判别。因为接地时候故障线路的故障零序电流为全系统的电容电流之和减去本线路电容电流,而非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为本线路之电容电流,故由零序电流的大小,选取全部线路中零序电流最大的几条线路作为接地线路选择的对象;(2)Io方向判断。故障线路零序电流的相位滞后于零序电压约90°;非故障线路零序电流的相超前于零序电压约90°。选线装置以零序无功功率方向的方式判断:对接地线路(零序电流滞后于零序电压约90°):Qo>0 ,选出该线路; 未接地线路(零序电流领先于零序电压约90°):Qo<0;如果所有(零序电流均领先于零序电压约90°)Qo<0,则判别为母线接地。

2 故障简述

某日06时49分,某110kV变电站10kV 713线路发生单相接地,后台监控机和调度只收到“#2接地故障”信号,但未收到具体接地线路信息,运行人员到站检查后发现选线装置报母线接地,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列出5条线路的接地电流,其中713线路的接地电流最大,将情况告知调度后,调度将713线路切除,接地故障消失,当调度合上713线路之后过段时间在此发生线路接地,此时选线装置能正确选出713线路。

3 现场检查情况

3.1 消弧系统装置参数

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为KD-XH型配电网智能化快速消弧系统,配套DDS-02型高性能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广州智光电气有限公司生产。

3.2 后台监控机的报文情况(图1、图2、图3)

从报文看出,06时49分,在首次接地故障的时候,所有连接在#2M母线上的线路都发接地报警信号,#2主变变低552A、552B发零序过电压报警信号。说明消弧装置没能正确识别出故障接地线路。07时58分,调度切除713,接地告警信号返回,7时59分,调度合上713开关,故障消失,8时53分,再次发生接地故障,此时消弧选线装置正确选出故障线路。

4 接地选线装置试验情况

利用继保测试仪对接地选线装置进行了加量试验,选取发生接地故障的10kV713线路间隔进行试验,模拟故障时刻的零序电流、电压,选线装置在故障量明显时能正确选出故障线路,说明选线装置本身是良好的。测试情况如表1所示。

5 原因分析

智光电气生产的DDS-01型接地选线装置与KD-XH型配电网智能化快速消弧系统配合使用。消弧系统在投入补偿后造出一个小扰动,并通知选线装置进行选线,选线装置根据小扰动前后零序电流的变化量的大小,即小扰动值,并综合功率方向等判据进行选线,小扰动门槛值为30mA,发生接地线路的扰动量是最大的。初次故障时消弧选线装置未能正确选出713线路,装置报母线接地,其数据如表2。

第二次故障时,消弧选线装置能正常选出713线路接地,装置报713接地,其数据如表3。

根据接地选线装置的记录信息,发现初次故障时713线路的扰动量为10mA,小于消弧装置正确选线的门槛值30mA,同时零序电流超前零序电压,即Qo<0 ,所以接地选线装置无法选出713线路接地,故报母线接地。当第二次故障时,713扰动量为137mA,大于消弧装置正确选线的门槛值30mA,且零序电流滞后零序电压,即Qo>0 ,所以消弧装置能正确将713线路选出,第二次故障时能正确选线说明消弧装置不存在问题。第一次713线路接地时,消弧装置没有正确选出接地线路的原因在于此处故障特征量不明显,未达到消弧选线装置的门槛值。

6 改进措施及建议

中山局目前使用的消弧选线装置厂家多为广州智光电气和上海思源电气,两个厂家的设备都曾出现选线失效现象。智光电气采用的接地选线和消弧线圈一体化配合法――在消弧系统投入补偿时先造出一个小扰动,根据消弧线圈补偿先后各线路的零序电流变化进行判断,但是故障线路零序电流变化量的大小与接地点的过渡电阻大小有关。过渡电阻越大, 则残流增量越小, 因此它对于高阻接地的判别还是比较困难的。思源电气采用的五次谐波法,理论上认为消弧线圈所提供的零序五次谐波电流远小于线路电容电流的五次谐波,因此采用零序五次谐波的幅值和相位进行比较,将零序五次谐波电流幅值最大,相位与其它线路相位相反的判别为故障线路。但是在电力系统中,由于铁芯设备非线性的影响,必然包含一系列高次谐波分量,主要为五次谐波,此外零序五次谐波电流的幅值很小,易受干扰,因此存在选线失效的情况[3]。

建议采用消弧线圈并联中电阻的接地方式。并联中电阻选线法是采用接地时在消弧线圈两端瞬间投切并联电阻的方法,瞬时向接地点注入电流有功分量,使接地点的电流幅值和相位都有很明显的变化,采用独特的DK选线法,可以克服残流增量法接地后调整消弧线圈以及对高阻接地选线不准的缺点,能对金属接地、高阻接地和母线接地进行准确选线,选线准确性达到100%[4]。

参考文献:

[1]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和绝缘配合 DL/T 620-1997[S].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1997:6-7.

[2]广州智光电气有限公司.DDS-02E型配电网接地故障智能检测装置技术说明书[M].2003:6-7.

[3]消弧线圈自动调谐及接地选线的原理与分析[J].水利水电工程,2014,36(04):99-103.

第7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活环境,探讨。

【正文】 目前我国丰富的水资源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破坏和浪费着,生态环境严重失调。我们要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是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根本原则,而开发水资源的最终目标应是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应三者的统一。在这三大方面进行调和。

一、水利问题与生态平衡

(一)水利工程的修建会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

人类在地球上修建的水利工程大体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水资源调运和储存。这项工程的最终目的都是针对水资源分布不平衡的问题。在我国,蓄水库对生态影响起着决定性的因素。只从表面看,它们都是为了解决水资源不足或合理充分利用水资源,但如果再深层次的探究,却会发现它在环境、社会、经济这三方面的有着巨关联大和复杂关系。总而言之,它的影响包括外在的、内在的、短期的或长期的、诱发的或积累的、直接或间接的等因素。所有的这些影响因素,都有可能会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然而,众所周知、生态内在的自然平衡本来就是动态的,人类恰恰是通过各种方法打破那种不利于人类发展的平衡,从而 才能发展到今天。自然界的生态既然是动态平衡,同时又是随时存在着。而关键问题是人类怎样以一种最好的方式去辨别出那些不利于人类发展的生态平衡,然后建立新的利于人类发展进步的平衡,这即是人工生态平衡。

(二)水利工程和生态平衡的关系

保护生态平衡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对那些良性的生态平衡应尽最大努力去不影响它并限制人类对其产生消极的影响,使其按原先的规律发展;另一个是那些不良的生态平衡动用人工的方法让其改变方向,限制其发展,让他良性发展。

有了保护生态平衡的认识,进行合理的开发规划,是使兴建与环保协调发展的必要手段。然而要真正达到这一共识,人类还要走相当长的一段路程。因为环保问题历来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具有直接性和间接性、短期性和长期性、诱发性和积累性以及连带性等特点。因此, 在世界范围内大力进行环境保护教育,使规划工作纳入法律轨道亦是十分必要的。

(三)生态保护要作为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兴修水利工程的前后,只有对保护生态平衡的认识甚至是重视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即要将环保思想贯穿于工程的规划设计及施工组织管理的每一环节。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水利工程的修建,对生态平衡的良性循环有着巨大的副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合理、科学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将其减小到最低限度。除了有一个良好的政治经济条件外,更重要的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的革命。科学技术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工具。由于生物圈的动态平衡是人类及其生命系统稳定性产生的前提,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所深刻揭示的自然规律,则是人类认识生物圈动态平衡机制的基础,而现代技术又为调节生物圈动态平衡提供了必要的手段。这种调节,必须考虑人的活动对自然界发生作用的性质和界限,必须把对自然界的保护和再生产纳入社会有机体内并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于不良的生态平衡,兴修水利工程本身就是对其进行良性改造,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健康方向发展。关键是我们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怎样尽最大努力去减小人类对其的不良影响。这就给工程的建设者们提出了以下任务:

1、规划设计的前期,要切实搞好工程所在地的水文资料的收集及地质条件的勘测。如蓄水库,重点是水文资料和地质构造,充分考虑大坝的防洪能力、稳定性以及避免地震的诱发。

2、规划中还应设计一定的工程构造,以满足大坝流域内水生物的生活习性,减少库区淹没范围。如长江内的珍奇动物“中华鲟”,有着在上游产卵的习性,三峡大坝的修建,正好隔断了该鱼类去上游繁衍的路途,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措施,势必会造成“中华鲟”这一珍奇动物的灭绝。三峡大坝的设计就充分考虑了对“中华鲟”。

3、施工阶段的任务:第一,在施工承包合同的签订时,承包商对施工现场污染物的扩散和施工人员的劳动保护所应负的责任,应写进合同书内,要有环保措施,对各种污染物排放要限制在标准以内。第二,施工前要在施工现场建立必要的环保监测机构,进行水质、大气、 噪声的本底测定,便于和施工阶段不同时期监测结果进行对比。第三,施工人员进入工地后,还要建立卫生防疫机构,以避免施工期数万工人集中在一起,引起流行病的传播和扩散。这方面的教训,在我国时期的兴修水利中是十分深刻的。

4、施工后期的任务。特别要对施工阶段破坏的植被规划及时恢复,制订工区的全面绿化规划,以保护已经形成的生态平衡。在工区范围内的生物圈内,研究生物资源的利用、保护和生产的合理的方式,控制规划人群自身的发展,保持生物种群的恰当比例。

二、水利工程建造对生态的影响

水利工程,改造山河、兴利除害、综合开发、合理利用、积极保护、科学管理水资源,使之更好的服从人们的意志,更好地为人类造福,这不仅改变了自然界中天然水流的形态,也改变了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生态经济环境水利阶段,人们普遍关注环境与生态问题,普遍重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在这样的前提下,强调水利工程建筑物的环境功能和美学价值,己成为我们在水利工程设计方面的新趋势。以改善水域环境和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的“城市环境水利工程”建设,成为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现代城市的功能,对流经市区的河流归纳起来有两类要求:

(一)对河中水流的要求是:水质清洁、生物多样性、生机盎然和优美的水面规划。

(二)对滨河带的要求是:能反映本地独特历史、文化、风俗的滨河规划;能提供一充满鲜花、有人工景点、公园化的休闲、娱乐、体育活动空间;能营造一充满文化、艺术、科学气氛,具有现代气息、人水关系协调、引人胜、便于人水亲近的滨河带。人们提出这些要求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水利建设者应当适应这种趋势,满足社会的要求。在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注入更多的人文、艺术、 科学和现代气息,注重工程的环境效益和美学效益。

三、水利工程景光规划

(一)沿河绿地

滨水环境的总体构思应尽可能扩大沿河绿地,形成较为连续性绿化带,用绿色来勾画古城的轮廓,延续城市文脉。同时,以良好的绿色空间,优化环境规划质量,体现现代化城市的新形象。

(二)闸坝结合,扩展沿河水面。

规划河道可修建彩色橡胶坝,泵房外观可按风景区房屋标准设计,橡胶坝的主要功能是增加蓄水面积,以形成水面,形成人工湖美景。水边设置亲水步道、平台、桥梁、滨水建筑物等,供游人欣赏水面景色。通过新建湿地连通闸向人工湿地定期供水,以增加水面及绿地面积,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给市民和游人提供良好的视觉效果。同时可为生态化污水净化技术的引进提供良好的试验场所。

(三)生态护堤

可规划采取自然土质岸坡、自然缓坡、植树、植草等生态工程护堤,既防止水土流失, 又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水生动物的繁育、两栖动物的栖息繁衍活动创造条件。对于河岸边坡较陡的地方,采用木桩、木框加毛块石等工程措施,这种护工程既能稳定河床,又能改善生态和美化环境,避免了混凝土工程带来的负面作用。在应用草皮、木桩护坡时也可以运用土工编织物,袋内灌泥土、粗沙及草籽的混合物,既抗冲刷,又能长出绿草。有利于堤防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结束语:

虽然我国水利工程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某些方面还有一点缺失,只有不断的加强认识,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施工,才能保障水利工程与生态平衡的调和。

参考文献:

[1]朱庆元,方国华,刘芹,张劲松.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改革研究[j].人民长江,2007(02).

第8篇

【关键词】工程定额;地位;作用

建设工程定额对于工程的建设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实施了一些可行的法律政策,促进建筑市场不断完善。然而,在当前的建设行业当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还没有被人们充分的认识。在建设工程管理中,建设工程定额在计划经济时期是一直存在的,并一直运用在我国的一些建筑之中。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工程定额是否有必要存在,以及存在的形式和地位都需要在规定。在国外,定额的表现一般都是建立在经济和法律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然而在我国的表现往往都得借助于政府集中的表现出来。

1、定额的含义及分类

1.1定额的含义

在对工程定额进行研究时,我们要从其定额的含义入手进行研究。定额从字面上来理解是对物品进行数量上的规定,引申开来则是对物品的质量和数量等可以量化的东西进行规定。定额这一行为在我们生活当中处处可见,主要发生人们在生产和消费过程当中。就建设工程而言,工程的各个阶段都会对物资有一定的消耗,对施工物品的使用做出一定的限制就是定额含义最真实的体现。定额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一定时期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对我国社会生产消费活动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1.2定额的分类

定额可以根据不同的要素进行不同类别的划分,按照管理范围和管理体制进行划分的话主要可以分为全国性定额和地方性定额,按照工程施工中的顺序进行划分主要可以分为预算定额和施工定额等,按照产生费用的性质进行划分主要可以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按照内容进行分类的话可以分为作业定额、材料消耗定额、综合定额等等。

2、建设工程定额的形成与发展

2.1建设工程定额的形成

建筑工程定额这个概念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出现。早在公元1100年,北宋著名的土木建筑家李诫就已经编著了一本巨著《营造法式》。这本书不仅对于我国土木行业而言是土木建筑工程技术的巨著,对于我国现代工料计量方面的研究也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在《营造法式》里面的34卷中,对建筑所需的各类材料和建筑方法和技术,以及各工种计算用工量和用料的规定等都有记载。将物质资料进行加工生产,从而形成一定的成果是建设工程的重要流程。而物质生产过程中必然是生产的消耗过程,生产和消耗之间具体关系的形成,是一定时期内生产力、生产关系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建设工程定额的产生就是为了研究这些建设生产过程当中产生的相关消耗的具体关系的客观结论。

2.2建筑工程定额的发展

研究建设工程定额的发展对于建设工程定额的制定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时代的发展使得我国建设行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机会,迎来了非常好的发展契机。随着我国建设规模的扩增,我国建设的技术水平也不断得到提高,社会的经济水平也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而收益。在不同的时期,我们要根据该时期的特征来制定相应的政策制度来服务于这一时期的建设工程定额,使得建设工程定额具备一定的特殊权利来形成对全社会的一种制约,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公信力和约束力。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升,管理科学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建设工程定额的应运而生,在社会生产实践只能够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大。

3、工程定额的地位及其作用探索

3.1是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

经济是一个国家的发展动力,当经济出现的问题,政府就会进行相关的宏观调控来使得经济恢复正常。在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中,主要拥有行政、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手段,而最有效的是用技术的和经济的手段来调控经济。建设工程定额是一种技术经济手段的综合体现,对于国家的宏观调控而言,工程定额成为国民经济的一种衡量标准和计算规则。如果发生规则上的混乱,则容易使得市场上的价格发生较大的变动,对国内经济的稳定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说,工程定额对于国家进行宏观调控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2是工程造价预测及确定的主要依据

工程定额在工程进行造价预测时发挥着重要的参考作用。我国的建设部早在2003年就已经颁布了相关的文件要求工程的投标报价要根据招标文件当中的工程量的相关要求来进行设计,要结合实际,将施工的实际情况与可能会发生的风险预先考虑到工程造价的预测当中。另外,企业还要根据企业的定额和市场的相关价格情况,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来进行工程造价的预测及确定。工程定额在一些特殊的工程进行工程造价预测及确定中要结合这些工程的特殊性来参考相关的条款和政策来进行预算,工程定额是工程造价预测和确定的重要参考依据。

3.3是价格评判的社会尺度

工程定额的制定要取决于工程的进度。在工程的不同施工阶段,我们要按照不同施工时期的特点和程序,参考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来制定适用于不同时期和不同范围的工程定额方式和标准。一旦这些标准被制定出来,这些标准就会公布出来,进而慢慢的被公众认可,形成一定的公信力。在当前,很多建筑企业还没有制定属于本企业的企业定额。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建设企业工程计价活动任然离不开当前的工程定额制度,工程定额在工程建设当中发挥的作用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即使企业拥有自己企业的工程定额,一般也只能够在企业内部使用,进行企业内部经济情况和投标报价的参考,对于合同的双方难以形成良好的制约。一旦合同双方在一些细小的环节上出现争执,就非常容易影响工程的顺利进行。因此,当我国市场条件还存在一些不规范、市场体制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在建设工程定额的制定时设置一定的强制性和约束性对于工程定额的实现和工程的进度而言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赋予工程定额强制性和约束性也是当前市场经济条件的需求,能够作为价格评判的社会尺度,体现社会的公平公正。

3.4是执法监督的技术依据和标准

我国是一个法制国家,在对建设工程进行执法和监督时要严格按照法定的技术标准和技术依据,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工程的质量。企业工程定额在进行依法监督和解决争议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无法保障公正性和相关权益。因此,依据事先公布的建设工程定额来作为执法监督的技术依据和相关标准较为容易让大众接受和认可,才能够具有公信力和约束力,使得最后得出的结论和解释能够让大家信服和认可,工程定额在国家执法监督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执法监督的技术依据和标准。

4、总结

工程定额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建设工程定额和度量衡而言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建设工程定额对于我国建设行业而言意义重大,建设工程定额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工程造价预测及确定的主要依据,是价格评断的社会尺度,是执法监督的技术依据和标准,对于我国建设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孙忠强; 杨广杰; 王宝生; 赵晓明; 卢德梅.工程定额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水利经济.2009年7月

[2]高宇.治淮工程定额增补研究与实践.长安大学.2011年5月

[3]杨俊峰.浅谈工程定额管理与工程造价管理的关系及其作用.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01年8月

[4]赵薇薇.译者之所译――探究原文在翻译过程中的地位及其作用.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

第9篇

关键词:广西师范学院;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学科平台

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是高等学校办学上水平、上层次的最重要体现,是高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新世纪以来,广西师范学院把握住了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机遇,加强领导,大胆开拓,围绕人才培养这个根本目的,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改革为动力,以学位点学科建设为抓手,通过学位点学科建设优化调整了学科结构,构筑人才小高地,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打造科研实践平台,为研究生成长成才提供人力支撑,全面带动产学研的结合,提高和增强了学校的竞争力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推进与优化学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使学位授权点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实现新的跨越,为学校“十二五”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发展的核心工程、系统工程,是学校发展的主题。精心组织、统筹兼顾、有效推进学科建设可以极大的优化学校的教学和人力资源的配置,促进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的转化,通过构建学科发展平台,可以带动学校学科结构的调整,发挥学科优势,打造学科特色,形成辐射效应,使学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反哺社会能力的全面提升。这是高等教育自觉的追求,也是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

(一)通过学位点学科建设,凝炼学科方向,优化学科结构,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广西师范学院注重优化组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根据学科方向、人才培养、学科平台、科研立项和学术交流等对各学位点学科进行分类指导,分层次建设,使教育资源的分配和使用达到最优化。学校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学科力量和教学、科研资源,优化组合,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融合,形成合力,培育增长点。通过凝炼新的学科方向,有效地促进了学位点学科的均衡发展和特色、品牌学科的建设,有力地推进了学校学位点学科建设步伐,实现了学校学科建设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地理学学科在广西有独特的地位和优势,是广西师范学院最早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学科之一。学校在注重凝炼学科研究方向的同时,充分利用这个学科的优势和特色,通过培育、孵化和发展,形成很好的辐射效应。通过地理学科的建设,已经扩展到环境资源、土地资源开发与管理、大气科学等学位点学科的建设,形成了学科群的效应,带动相关学科的发展。如自然地理学支持资源与环境学科的建设;人文地理学学科团队对人与环境关系研究扩展到文化地理学、区域经济和资源利用研究,形成交叉学科效应,带动了区域经济学、人口与资源环境学科的发展;带动土地资源管理和利用研究,辐射到管理学科,发展成为土地资源管理学位点并辐射到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建设,成效显著。地理信息学科,利用我校数学学科的基础研究力量,既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同时有力的支撑了教育技术学、信息技术学科的迅速发展。就学科建设层面而言,学科建设这种思路充分体现了学校学科建设从我“能”什么到我“应”发展什么的转变;学科群的集成效应使得原有的优势学科向“特色”和“品牌”学科发展,弱势学科得到有效的支持,由弱变强,有效地促进学校学科结构的调整和均衡发展。我校公共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已获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区域经济学、教育技术学早已获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地理学一级学科已成为“十二五”广西财政资助建设的博士学位授权点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大气科学也已成为“十二五”广西财政资助建设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

教师教育学科是广西师范学院的优势特色学科。学校通过教师教育学科的优势和师范教育的特色,充分发挥人才和学科平台的优势,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形成了不同的教师教育学科团队、结合“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点的建设,使学校教育类硕士研究生培养覆盖了基础教育的全部学科,学校也获得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极大地推进了教育学一级学科的整体发展。目前,学校的教师教育学科已成为自治区重点学科,教育学已获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已获批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教育学一级学科成为“十二五”期间广西财政资助立项建设的博士学位授权点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也是广西师范学院的优势学科,利用自身人才资源特别是民间文学和写作学团队的学术力量,孵化和培育了民俗学、新闻学二级学科硕士点。同时,通过自身建设,辐射到新闻传播学、社会学一级学科的建设中去,并带动我校文化产业管理的相关研究,我校成为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自治区文化厅授予我校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研究中心”,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目前,中国语言文学已获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民俗学发展成为广西高校重点学科,以民俗学为核心的社会学也已获得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校注重优化组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综合调配好学校有限的教学资源和学科力量,通过学科的交叉发展,融合、渗透,形成学科之间优势、扶持、带动关系的互补和互动,增强和丰富了学科的内涵和发展动力,既有利于推进学校学科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又有利于原有学科资源的发展和加固,促进了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广西师范学院自1998年获硕士学位授权单位以来,学校紧紧依靠自身的力量,发挥优势,注重整合,促进了学位和研究生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学校已有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位授权点学科专业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管理学、理学、工学等8个学科,设立硕士学位授权点的二级学院达12个,初步形成覆盖面较广、结构优化,布局日趋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二)通过学位点学科建设,打造科研实践平台,推动产学研的结合,为科研创新和研究生教育提供实验、实践平台和基地。

打造学位点学科平台、完善机制、强化学科队伍建设是学位点学科和研究生教育工作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学校注重根据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北部湾经济区、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资源配置和发展前景的需求,加大投入,优化学校学科发展与研究生教育软硬件环境,特别是学科平台建设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方面的服务功能和引领作用,提升学校学科竞争力、办学水平和竞争力,使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在人才培养、科技服务和成果贡献方面为国家和广西经济社会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学校现有的省级重点研究基地和实验室等学科平台基本上是在强化学位点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目前,学校的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有:“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学科实验室”、“应用化学技术与资源开发实验室”、“科学计算与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立项建设的重点实验室有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实验室”,省级重点研究基地有“广西高校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广西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研究基地广西师范学院研究基地”、“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研究中心”等。学科平台成为科研创新、项目申报的依托,学科带头人、导师团队的载体,促进了创新人才的成长,成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基地和资源,提升了学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功能和能力。

学科平台的建设,推进了科研创新平台和产学研一体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为研究生的实践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基地。学校与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数十个,其中“广西师范学院地理学科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减灾研究所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广西师范学院和广西化工研究院有机化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广西师范学院和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北部湾资源与环境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和“ 广西师范学院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计算中心研究生教育创新联合培养基地”等属广西财政支持建设的广西高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学校充分利用社会优质资源,不断加强我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大拓宽和优化了我校研究生人才培养。学校通过自治区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示范效应,扩展到硕士专业学位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中。目前,学校已建成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数十个。学科平台和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为学科、科研、研究生的交流合作提供了平台,有利地促进了学科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有效地推进了产学研的一体化,为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自主学习、自我构建知识结构和个性化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实践平台,极大地创新了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广西师范学院培养的研究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不少研究生考上了清华、中科院等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学校为高层次、高质量人才培养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通过学位点学科建设,强化导师队伍建设,构建学科团队,形成人才小高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研究生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人力支撑。

学位点学科建设,人才是关键,是突破口,是最大的软实力。学校充分利用和发挥我校学科人才资源的优势,整合学科力量,构建与学科发展目标相一致的学科团队,形成人才小高地,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提供支持。

学科平台的构建带动了学科团队的建设,促进了导师队伍的优化,形成人才小高地,提高我校对北部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度和贡献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研究生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支撑。目前,学校已初步形成以教授、博士为核心的导师团队,各类重点学科团队十多个。其中,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有3个,凸显出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的集成效应。

以地理学学科团队为核心建设成的“资源与环境人才小高地”,在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区域模型与智能信息处理、遥感与地理信息等理论和应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3S”技术开展资源与环境科学领域应用研究、土地资源评价与规划、环境演变监测与评价、灾害风险预警与评估、喀斯特生态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研究,整体上处于广西先进水平;土地资源利用、管理和规划方面,立足于服务广西地方经济建设,承担了广西60多个市县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任务,承担了30多个市县的基准地价评估及征地价格评估工作,累计横向科研经费达4000余万元,研究成果直接为各级政府应用,为广西国土资源管理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广西亚热带喀斯特山区脆弱的自然环境、生态系统与区域发展关系的研究、喀斯特生态环境特点及其形成背景以及喀斯特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石漠化生态重建模式和石漠化治理产业化等研究取得一系列国际国内有影响的成果。

“科学计算与智能信息处理”人才小高地,与企业合作完成了多项智能系统的研发,加快了成果的转化,取得了较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运用智能计算、网格计算和软件工程中的相关理论和技术研发水利、资源环境等相关领域的辅助软件,如“广西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软件系统”已在广西大王滩水库枢纽、屏山水库枢纽等73项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使用。

“海洋活性物质的提取与合成研究”人才小高地,紧密结合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广西动植物、海洋和矿产资源发挥学科团队的合力,在天然药物的提取、分离和分析鉴定技术,天然高分子材料等研究和利用方面取得了系列在区内处于先进水平,在国内外同行中有一定的学术影响的成果,多项成果获省级自然科学二、三等奖。

公共管理学科团队,结合本校地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区位优势,积极开展区域公共管理理论和应用研究。近年来,本学科科研团队提出的大部制改革思路受到学术界重视,自2008年以来,本学科科研团队连续3次获得广西面向全国公开招标的重大课题立项资助,证明了学校基础理论和应用性研究已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理论、民俗学、教师教育等广西高校重点学科团队,不断拓宽为广西特别是北部湾经济区服务的途径和服务范围,已初步形成区域性、民族性、应用性的学科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学位点学科建设,打造人才成长平台。广西师范学院通过学位点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引进了一批人才、培养了一批人才、用好了一批人才、留住了一批人才,学校学科队伍和整体力量有了显著的提高,夯实了建设和发展的基础,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师资队伍的优化和发展,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增强了学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学校学位点学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广西师范学院以学位点学科建设为抓手,以“建”为手段,实现服务社会、强校发展和育人的宗旨与目的。通过“建”整合学科力量,实现了资源的重组和优化;通过“建”,形成合力,固本强体,培育和发展新学科;通过“建”,打造学科特色和品牌,促进学科的均衡发展和水平的提升;通过“建”,形成人才的集成效应,提高人才培养、科研、学术和管理的水平和质量;通过“建”加固了学校与社会的契合度,拓宽和强化了学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和合作机制;通过“建”促成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学位和研究生教育水平,促进学校事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学位点学科建设,使学校进一步明确了以发展为主题,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改革为动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强化内涵发展、开拓创新之路,全面提升了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

学位点学科建设,强化了学科区域优势的打造和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义务和使命感,促进学校自觉追求和实现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和服务功能、人才培养和反哺社会建设的办学目的和宗旨。

学位点学科建设,极大地优化了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环境,带动和推进了研究生教育改革,推进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及其管理机制的改革,形成了学科发展与管理机制、教育改革实践互动机制。学校建立、健全了相关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以及管理制度,促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和质量监控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

学位点学科建设,促使学科力量有效地转化为培养研究生的优质资源,学校初步形成合乎学校实际,融学科性、专业性、研究性、实践性为一体的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广西师范学院奋发图强,瞄准一流,勇于超越,以科学、务实、创新的精神狠抓学科发展的根本与核心,传承了办学的积淀,利用好现有的基础,突出了学科的优势,扩大了学科的内涵,所形成的集成效应有效地推进学校事业的全面发展,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强身固本之路。

[参考文献]

[1]《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教研[2006]3号.

[2]梁传杰 .学科建设理论与实务[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