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1 17:37: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经济发展前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经济;问题;策略
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而种养结合型的循环农业经济,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现实意义,在提高农业种植效益的同时,以不断优化创新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从而积极响应国家所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的发展理念。因而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则需要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创新过程当中则需要结合各个地区的实际发展状况以及面临的问题,积极探索,不断探究新的农业经济发展形势。
一、种养结合型循环经济模式的优势
在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其经济效益以达到实际的发展目标,仅依靠传统的种植模式和养殖模式,难以达到实际的目标,同时还会增加环境承载力,达到环境最大容量,从而增加了生态环境的负担,使得生态环境的安全稳定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而种养结合的循环经济模式应用到农业经济中能够将农业种植和畜牧业进行有效的融合,将动物粪便经过无害化的处理后,将其作为植物的有机肥料。而这种种养结合的农业经济发展形式,能够有效实现猪场的无污染,零排放目标,为农作物提供充分的养料,以尽可能的减少肥料的使用成本,从而提高农业种植的经济效益。而通过种养结合的发展模式能够有效提高畜牧业的产值和产量,有效转换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从而实现产业化的经营,以结合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全面加强畜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生态环境发展。
二、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阶段的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发展理念,从而导致农业经济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在实际的生产生活当中更加注重种植业的发展,忽略了养殖业的发展,养殖业的发展数目整体偏低。而在养殖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粪便和污水得不到有效的处理,从而加速了对环境的破坏,废水肆意的排放到河道当中,造成水体富营养化,降低了水中的含氧量,从而导致大量的水生生物失去了原有的栖息地,濒临灭绝。而富营养化的河水用于灌溉当中,会造成田地肥力过重,从而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
三、种养结合型发展模式的实际应用
(一)改善生产方式为了实现种养结合型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则需要政府能够加强对农业生产方式的规划和引导,以帮助农户形成正确的养殖观念和种植观念,全面提高其创新意识,有效改善农业种植和养殖的方式。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则需要在政策上给予大力的支持,且能够为农户提供技术方面的帮助,以带领专业的技术人员帮助农户加强规划,从而结合其畜牧养殖和植物种植的现状选择合适的工作形式,全面提高种植和养殖的效果。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则需要加强畜牧养殖和植物种植技术之间的衔接,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将二者的工作有效统一起来,从而实现协调发展,让畜牧养殖能够带动农业种植。
(二)调整生产结构当前农业经济总体呈现重农业,轻养殖的状况,而在畜牧养殖的过程中主要以养猪为主,而正是由于在畜牧养殖中主要是以耗粮型畜牧业为核心,从而增加了养殖的成本,难以带动畜牧业的发展。因而在现阶段的种养结合型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则需要充分抓住各个地区的特色,以结合各个地区的气候,土壤,土质,水源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在调整畜牧业结构的同时,以加强农业结构的优化,从基础工作出发,实现农牧资源共享,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带动农业经济和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在畜牧养殖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实际的经济效益,可以选择以草食为主的动物,以有效避免人畜争粮的矛盾出现,创建良好的养殖环境和生态环境。
关键词: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经济增长;影响
产业结构调整,对于国家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农业结构的调整,则对农业经济增长有着直接影响。自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来,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就面临着新的形势,其他行业的发展给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所以我国为了促进农业发展,对农业结构进行了适当调整,实践证明,这对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
1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农业经济是比较宽泛的概念,农业经济中主要包括了种植业、畜牧业和林业,而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也集中体现在这3个方面。
1.1种植业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增强在农业中,种植业是其中最为基础也最为重要的内容,农业结构调整能够促进种植业的发展,能够提高种植业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近几年来我国对农业发展的重视,主要体现在了种植业的发展上,我国的种植业发展十分迅速,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种植业对农业经济的影响愈发突出。我国很多地区由于地形和地势等因素的影响,种植业发展过程中的机械化水平比较低,农产品的商品率和产出效益也比较低,所以很多地区大力发展了经济作物,但是经济作物在发展的过程中,其品质却存在不足,并没有打造出地区特色。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地区仍然会十分重视种植业的发展,而种植业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会更加明显。
1.2畜牧业发展加快
在农业经济中,畜牧业的发展对农业经济发展有十分明显的推动作用,在我国的农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畜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科技水平显著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方式不断优化,畜牧业中动物的防疫水平也不断提高,整个畜牧业的市场化发展十分迅速,在农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也逐步提高。
1.3林业发展受到重视
林业是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我国实行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之后,林业经济就不断发展,而我国的林业资源比较丰富,加上林业资源,不仅能够推动农业经济的增长,还能够带动生态旅游等其他行业的发展,所以在农业结构调整之后,林业的发展前景更为广阔。
2农业结构调整下农业经济增长的策略
2.1扶持龙头企业
在农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想要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就需要扶持起龙头企业来带动农业经济增长。农业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和市场化发展,所以国家必须要有计划地培育大型龙头企业,通过政策方面的倾斜,扶持其发展,从而发挥出龙头企业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推动作用。国家也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实力的农林产品加工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并鼓励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经营类型的企业发展,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这些龙头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能够提高整个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水平,增加农产品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
2.2创新发展模式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想要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要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创新农业发展模式,促进农业经营范围的扩展,比如国家可以成立一些公司性质的农业经营企业,促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用集中化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通过公司性质的企业经营,还能够带动农民积极参与农产品的市场化发展,使得整个农业生产过程的市场化水平提高,从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2.3合理确定主导产业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根基,在农业的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农产品基地是其中的主要发展阵地,在农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为了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就必须要发挥农产品基地的带头作用,对农产品基地进行结构调整,合理确定主导产业,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科学技术的应用,提高农产品基地生产的科学化水平,提高农产品生产的效率,以此来带动农业经济增长。
关键词:低碳经济时代;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长久以来,农业经济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农业经济的发展形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的发展前景如何。当前,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日渐严重,发展低碳经济便成为实现社会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中的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因而,本文对于从低碳经济的概念、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问题以及低碳经济时代如何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三方面的研究,有着极为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
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的农业基本上是以农药、化肥作为农业发展支柱,以化石能源作为基础,虽然有效的解决了粮食问题,但在很大程度上对土壤邮寄结构的构成与食品安全均造成威胁,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形态应运而生。所谓低碳经济,其将新能源创新、新工艺创新、制度创新以及产业创新等作为主要手段,具有低排放、低污染以及低耗能特征,且严格坚持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发展观。低碳经济形态可在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以及促进经济环保等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若要实现低碳经济,需实现每一个环节的低碳运行,只有这样,才以利于实现农业经济的生态化、绿色化发展。
二、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问题
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但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尚存在部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农业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综合提高,其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低下的农业生产效率
农民群体是当前我国农业的主要经营者,同时也是管理者,但大部分农民对农业经营与管理的了解并不全面,再加上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现状,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且工业的迅猛发展争夺了农业发展中的年轻劳动力,留下的老年群体因其体力差、并不能较好的打理农作物、缺乏对先进农业技术的了解与应用等,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拉低农业生产效率。
(二)落后的农业发展水平
我国农业发展水平不一,对于部分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而言,农村地区的发展方式较之于先进地区存在较大的差距,部分地区甚至仍然沿用原始的农业耕作方式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科技创新能力的缺乏,导致其并不能发挥其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产量与质量。
(三)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问题严峻
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一直是我国工业与农业的沿用性发展方式,导致环境污染严重且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如农业生产过程中会使用大量或过量的农药、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以及废渣等。除此之外,农业发展过程能中掠夺式开发较为严重,最为常见的是大量植被被破坏,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等,因而环境污染遭到破坏后使得农业发展受阻,向低碳经济的转变便有着极大的必要性。
三、低碳经济时代如何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以经济发展的规律作为参照依据,当经济发展进入都中期阶段后,便为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可能性与必要性。为此,低碳经济时代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众所周知,我国的国土面积较大,但耕地面积较小,为有效提高耕地面积的合理性,有必要将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向农业循环经济方向转变。首先,实现对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逐渐建立健全并完善相关经济体系,对于回收的资源有必要进行二次利用,以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以农业废弃料为例,可采用发酵的形式将其制作为沼气,通过对其的循环利用,最大限度的降低农业能源消耗,可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但应遵循“低污染、低排放、低消耗”的原则,且农业经济的发展应顾及到生态环境保护层面。
(二)发展农业生态环境
作为实现低碳经济中的有效措施之一的生态经济,就其发展而言,应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首要原则。在农业生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首先应对农业资源的生产方式做好规划,利用农药、化肥使用率的降低来第农业进行保护,促使其符合环保绿色的标准;其次应重视良性农业发展方式的推广,以提高农业生态经济的生产效益,同时又兼顾生态环境保护。
(三)发展有机农业经济
基于当前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积极发展有机农业经济在促进农业低碳经济的实现方面可起到相当大的作用,进而使环境压力得以缓解,改善环境质量。首先,加大有机肥的使用率,最大限度地保护水土资源,改善农产品质量;其次,充分利用沼气、天然气等新能源,减少因秸秆焚烧造成的空气污染;再次,农业经济的发展应考虑到自然生态环境因素,提高有机物循环利用;最后,可实行作物轮作,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抗病虫害,尽量选择无害肥料完成施肥,进而促进农业发展。
(四)发展旅游业经济
农村发展旅游业是近几年来的常态,其作为第三产业,较之于以往的农业生产活动,其对环境破坏的程度相对较小,且并不过多的依赖农业能源,在加速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极推进农业低碳经济方面可起到较大作用。首先,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日渐加快,田园旅游方式逐渐成为人们缓解压力、亲近大自然的主要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为农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其次,可经农业与旅游业二者相结合,如愈发火爆的蔬果采摘旅游等,此种新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会对农村生态环境起到改善作用,也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而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条件。
(五)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化面对大部分农村并不能顺利实施低碳农业经济的现状,处于低碳经济时代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应充分重视到引进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这就要求农业部门应加大对先进科学技术的投入力度,定期组织农民学习,帮助农民提高对先进科学的了解与认识能力;还应以农村的实际发展情况为出发点,逐渐设立科技信息站点,保证农民接收到最及时的农业资讯,以用于农业生产。
四、结语
当前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农业科技发展水平落后、农业生产率低下、生态破坏严重以及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形态,在农业发展受阻的环境下,可为今后农业的发展提供一种全新的农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进而促进国民经济快速且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学江.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探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5(25).
[2]宋凤巧.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探析[J].赤子(上中旬),2014(13).
[3]王竹春.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5(05).
[4]王娟.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探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5(15).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农业经济发展;“互联网+农业”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基础产业中,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所以,在互联网时代,我国农业要想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就要结合互联网,进一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1“互联网+农业”的概述
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互联网+”的发展模式的特征是很富有时代性的,主要表现为互联网能够使生产生活中的基本要素得到整合。将网络的优势应用于社会经济发展,从而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众所周知,“互联网+”这种发展模式是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他指出,只有通过积极有效的政策对农业进行政策引导以及给予一定的支持,将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跟农业产业紧密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从而给其他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很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其他产业朝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使我国国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互联网+农业”能够使我国农业发展实现重大改革,实现互联网的创新驱动,使农业资源高效率地整合,最终使其生产模式实现跳跃式发展。在“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中,通常包括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生产智能化类型,在这种类型中,通过互联网技术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农业技术得到提高。第二种是农业电子商务类型,使用该种网络营销模式,通过农产品O2O,实现更有效率的交易,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第三种是信息化发展类型,打造一个信息交流平台,通过该平台,农业生产人员和经营人员互动频率更高,从而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提升。
2“互联网+”时代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意义
2.1有效地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经过大量实践表明,“互联网+农业”这一发展模式非常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特征,如能将农业经济发展跟互联网发展高效结合在一起,那么就能够更好地实现新型农产品的发展,使农产品的附加值得到提升,并且使农产品产业链得到延长。通过“互联网+农业”产业发展结构,实现市场资源配置,农民获取市场信息的效率大大提高了。农民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市场信息,从而能够对农业经济的生产规模以及后续发展战略进行适当的调整。2.2实现了由资源型农业向技术型农业转变。在“互联网+”时代,农业发展跟信息网络结合在一起,将会大大促进农业的发展,使农业从资源型向技术型转变。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衡量农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包括了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等。最近几年,农业市场的竞争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和经济创新等方面,这些方面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在我国,目前的农业发展以资源型为主要发展方式,我国的信息和网络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程度较低。因此,大力推广“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能够使农业实现转型和升级,从而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2.3节省农业发展资金,提升农业经济效益。通过“互联网+农业”,农业发展成本得到节省,农业经济效益得到提升。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互联网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高效率,如果能够将互联网技术跟农业发展紧密结合,那么就能够同时为农业生产人员和经营人员快速提供信息。众所周知,现在面对的市场环境是随时都会变化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面对这种竞争,只有把握好市场环境中的信息,才能游刃有余地去面对市场的瞬息万变;第二,节省农业流通成本。通过搭建网络交易平台,交易程序由烦琐变为简单,农产品的流通也随之加快。另外,互联网的发展也促进了农业技术的发展,这是因为通过互联网,农业技术获取和学习更加便利,最终新型农产品的生产周期缩短,能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2.4农民的现代化素质得到提升。在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之时,“互联网+农业”模式的科学化使农民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依托互联网平台,农民可以学会更多的经营和管理知识,乃至获取信息知识的速度也会加快。而且,他们还能够不断地提升思想道德修养,提升对农业发展的认识,把更多更好的科学与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活动,提升他们的应用和实践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的综合性农业生产人才。
3“互联网+农业”的农业经济创新发展策略
诚然,就目前而言,我国的互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还处于摸索阶段。通过调研发现,已经有多个省份在“互联网+农业”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这对于农业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深远。因此,我们应当侧重于如何改进产业发展思路,借助互联网丰富的资源数据,以及紧密结合互联网技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产业升级得到带动,农民更加富裕。主要创新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借助“互联网+”发展高效农业。众所周知,在转变农业经济方式的过程中,高效是其中一个凸显的特征。借助互联网,农业的多功能性得到开发,农业产业链延长,农业分工更加细化,农业门类增加。依托互联网智能化和高科技的技术手段,农业经济发展更加高效。第二,借助“互联网+”发展精细农业。在精细农业中,空间信息技术得到利用。通过该项技术的应用,使经济与环境层面的效益得到提升。目前,就我国而言,可以借助国外发达国家的互联网技术,比如GPS、RS等技术。运用这些技术,可实现精准播种、施肥,乃至贯穿于整个农业生产过程。第三,借助“互联网+”发展智慧农业。最近几年,基于“互联网+”的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如火如荼地建设。其中,从经营的角度来看,京东商城和淘宝电商平台力争打造规模化的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通过互联网,它们建立直销网络模式,促进了专业化网络销售平台的发展。从管理的角度来看,首先,可借助互联网技术对农产品信息进行整合,借助信息平台,农产品更加全面地展示在客户面前;其次,通过云端网络技术,农产品信息和质量得到监控,相关信息可以及时传递给生产经营者,为决策人员提供参考。
4结论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农业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农业发展对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极大的影响。对于农业发展而言,应当抓住“互联网+”的发展机遇,依托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使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尽早实现。
作者:许金 单位:法库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
参考文献:
[1]黄艳红,陈梦倩.浅析我国“互联网+农业”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J].商,2015(38).
[2]徐珍玉.“物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新机遇[J].上海信息化,2015(6).
[3]李丙金.“互联网+”时代下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探索[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6):134-135.
[4]严方.互联网上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与管理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3.
[5]刘丽伟,高中理.“互联网+”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研究[J].世界农业,2015(12).
[6]汪勇,张蓉.论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变迁[J].华东经济管理,2001,15(1):135-136.
山东省对于我国的经济贡献始终名列前茅,其领域范围内人口众多,农业发达。在社会主义农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山东农业在近些年的发展中产生了许多变化,农业产品更加丰富,种植结构更加合理,更重要的是山东农业的组织经营模式和产业化发展值得人们关注。充分了解山东农业发展变化的历程有利于山东农业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加稳健,也有利于我国农业经济现代化大发展。
一、山东农业发展现状和前景
1.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经济稳定前行
在五年时间内,山东省着重加大了对于农业的各方面投入,着力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和商品基地建设,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农业机械在最近几年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全省在农业播种和收割时基本实现机械化操作,减轻了农民的劳动负担。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山东省还适时对一些作物实行了喷灌或滴灌技术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灌溉,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珍贵的水资源。不仅如此,山东省还加大了对于农田的化肥供应,在合理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对农田使用化肥以增长作物产出。总而言之,山东省对于农业的各项投入提升了综合生产能力,确保了山东省农业经济的稳步前行。
2.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农民收入在农业大力发展下得到了显著增加,而工农业产品价格的降低,导致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数据显示,从1999年到2002年期间,农民人均支出从1300元左右达到1723元,增长了33%。山东省农民增加收入主要有以下两个大的原因:
第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更多和农业生产相关的乡镇企业在政府产业化经营政策的指导下不断建立起来,这些乡镇企业吸引了广大的农业劳动力进厂劳动,农民收入由此得到显著提高。
第二,调整农业结构。在科技力量和政府的扶持下,农户引进了经济效益更优的作物,并加强了养殖业的比重以增加收入。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的农业发展结构显著增强了农户的抗风险能力,保证了农户基本收入,提升了农户的最高收入。
3.农业结构调整趋于完善
经过数次农业结构调整,山东省农业生产总值在全国范围内位居前列,农民收入不断增长。小麦、地瓜、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和蔬菜、棉花、水果、花生等经济作物快速发展,畜牧业和水产业异军突起,这样的发展格局充分体现了山东农业的自然发展条件和科技应用发展,农业结构的完善性有利于今后山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二、山东农业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尽管山东农业发展的前景良好,但不等于现阶段的农业发展没有问题,对于现阶段山东农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地分析,有利于解决这些问题,为山东农业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1.土地问题
随着现代社会的城市化发展,山东省农业耕地面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减少的局面,而且现存的耕地农业潜力有限。从统计资料来看,在五年时间内,山东省农业耕地面积减少了283万亩,大约等于三个县的耕地面积总和。不仅如此,在现存在耕地中,有一部分常年受旱涝灾害影响,作物收成很难保证。沿海地区的耕地由于地势较低和地下水开采严重导致海水倒灌农田导致土地盐碱化。另外,有些耕地经过常年的耕作,土壤有机质较少,肥力下降并可能导致农田出现沙化现象。
2.人均占有问题
由于山东省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耕地面积的减少,人均农田占有量不断降低,尽管农业产量不断加大,但也给粮食安全带来的一定的压力。因为山东人口在全国范围内都是靠前的,增长率也较大。土地复种指数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也无法进一步提高,因此无法挖掘更大的土地潜力。
3.粮食安全问题
山东省自古以来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但由于近些年来,农业结构调整,更多倚重经济作用的种植和发展,在加上耕地的减少和频发的自然灾害。山东省粮食作物产量出现了较大的滑坡,人均粮食作物占有量随之下降,给人民的粮食安全带来不小的挑战。2002年,山东省粮食产量为平均每人362.5公斤,虽然高于355.6的全国平均数值,但仍然低于国际标准规定的375公斤的粮食安全保障警戒线,这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三、山东农业发展的建议
1.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山东农业种植结构已经趋于完善,但整个产业结构还值得建设,比如服务农业加工的第二产业和农业销售的第三产业都是山东农业发展的短板,政府应该加强政策倾斜,给予农民实质性的帮助和指导,完善农业从第一到第三产业的完整产业链。此外,山东省畜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规模和产业,仅仅存在于农民家庭中的小户养殖不能给予农业经济发展较大的帮助。政府应该仔细甄选适合本地养殖的家畜,鼓励帮扶农户进行产业化养殖。
2.大力发展无公害作物
在新时代农业背景下,人民群众越来越关注农业安全问题,山东省农业应该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健康作物种植计划。鼓励农户进行无公害种植,在合理的范围内使用化肥,尽量少用农药,在生产加工环节也应该注重农产品的时鲜性,不添加防腐剂,让送到消费者餐桌上的农产品新鲜健康。
四、结语
我相信只要充分重视山东省农业发展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山东省的农业经济能够为人民的粮食安全提供保障,为总体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内蒙古地区是发展农业经济的集中区域。作为农业大国,发展内蒙古地区农业经济是我国当前的主要目标。为了使农业能够得到更为稳定的发展,必须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同时调节好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关系,确保农业经济稳定增长。在农业经济系统中的投入产出分析中,投入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主要指农民,劳动资料主要包含种植过程中所使用的种子、化肥、农药等。产出主要是指农产品的产出数量以及各种分配使用的方向。在农业经济系统中产出和投入,不仅能够预测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而且能够利用各种分析方法对农业经济系统做出具体的分析。
1投入产出分析的理论基础
1.1 基本理论
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理论是一步步走向成熟的,其最初出现是在法国重农学者魁奈所提出的“经济表”,随后马克思提出“社会再生产率”,确定了两大部门的比例关系,瓦尔拉斯为其补充提出“一般均衡理论模型”,确立了多个部门间的比例关系。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又逐步出现平衡表和各种与经济有关的数学模型,这些在分析和研究经济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最后,中国在1982年正式编制,确立产出表、实物表、价值表三个表作为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理论基础。
1.2 原理方法
投入产出分析主要是利用数学计算与电子信息技术结合的方法,并结合网上编程和有效的软件,通过这些将经济系统中的投入和产出的关系比例精确的计算出来,并进行相应的研究。其不只是简单的运用于一个部门,而是在多个部门中有着相关联系,甚至其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
1.3 基本模型
投入产出的基本模型主要分为四种:一是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二是价值型和实物型;三是宏观模型和微观模型;四是报告期和计划期投入产出模型。第一种是按照模型反映的时期而划分出来的,第二种是根据计量单位的不同,第三种是投入产出表按资料范围划分,第四种是按照资料的性质和内容划分出来。在投入产出分析过程中,这四种基本模型能够对经济系统做出计划和安排,以及根据所得的数据对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2 投入产出分析在内蒙古地区农业经济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2.1 利用投入产出对内蒙古地区的农业经济做出预测
在农业收成之后,往往会根据收获的农产品做出具体的投入产出表,根据表格中的内容进行动态分析能够预测出在将来近一段时间内农业的收成情况,再根据这些趋势做出安排和改进。在2002年对内蒙古农业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后,利用投入产出分析中的投入产出表就能够比较出农业产业结构的比重是有所上升还是有所下降,同时也能对未来的发展情况有着更为清晰的认识。
2.2 分析重大决策对内蒙古地区农业经济系统的影响
若要维持内蒙古农业经济系统的稳定性,就需要将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保持一个平衡的状态。重大决策往往会给农业经济系统造成巨大的反响,甚至会造成一系列的反应,所以做出一个正确的决策对于农业经济结构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投入分析能够综合各种因素,评估重大决策的可实施性,所以在分析农业经济系统中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例如,国家“三农”政策推行以来,对于内蒙古地区的农业不仅没有造成不良的后果,而且经投入产出分析,其能够推动内蒙古地区经济的发展,这一政策的推行对内蒙古东部平原地区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3 投入产出分析在设施农业经济效应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的农业技术手段也层出不穷,设施农业有着较为广泛的发展空间。为使其有着更好的发展前景,增加农民的收入,使内蒙古经济系统的收益得以提升,必须对设施农业方面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日光温室在目前受到较为广泛的关注,内蒙古地区气候差异过大,采用日光温室能够很大程度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但必须对其可操作性进行具体分析。利用投入产出分析,分析出生产成本、产值以及净收入等具有关联性的联系,然后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合适的解决对策,再根据定量、定性等分析方法做出更为具体的分析,提出更适合的解决方案。
3 结语
内蒙古地区地域辽阔,农业的发展决定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必须充分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提高经济效益,做出正确的决策,并预测出未来农业准确的发展趋势,为内蒙古地区农业的发展做出保障。加深对投入产出分析的研究,让其与农业经济系统零距离,共发展。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业在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与困难。各级政府要从实际出发,针对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围绕优化市场环境、搞好服务指导、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加快科技创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虽然近些年我国在向工业化国家发展,但是农业与农民是则是中国重要的组成部分,农业的发展,农村的建设,农民的生活水平,决定了我国经济的平均水平是否能够达到工业化国家的基本水平。
一、探索适合国情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1.加快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坚持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坚持所有制结构的多样性和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性,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小企业。随着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和农民曰益提高的物质水平及生活水平,要增加农村就业和扩大农村消费,加快发展农村服务业,促进农村消费。
2.提高农民素质,帮助农民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文化观念、消费观念,使广大农民跟上时展的步伐。
3.扶持、发展并树立重点。对具有地理优势有经济发展前景的乡镇作为今后发展的重点。乡镇企业即增加了劳动力就业的机会又可以带动发展第三产业,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建立并完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劳动力流动机制。
4.实行转让土地使用权,允许农民以土地入股,促使农业走上集约化发展之路。
5.要加快发展农村的社会事业,使广大农民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农村民生状况得到良好的改善。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朋友的后顾之忧,促进农业经济健康稳步的发展。
二、优化产业结构做好技术推广
农业科技机构耍通过调整结构、转换机制,建立各级科研科教机构,以科技发展优质高效的农业综合经济,并对生态环境、农业资源、增产技术及规律的研究,建立起高效、竞争、科学、协作的运行机制。建立起层层负责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农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还要完善基层技术咨询等科研机构,强化其开发、经营、服务等各项职能,使科技更好地服务与农业经济。相关农业部门在建立农民成人教育体系的同时,还要组织农民学习相关农业科技知识、指导结构调整、及时农业信息等,培养新时代的新型农民。
三、要增加农业投入完善投入机制
建立并实行以国家财政资金与其他直接、间接投入资金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全方位地加强支持对农业的资金。并耍逐步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专项使用、专款专用,形成规范化、制度化。引导吸引社会资金及外资,尤其是要引导国内外大型企业对农业的投资。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集体和农户增加对农业的投入。由政策主管部门审批及监管对下拨的各项农用资金的使用,避免重复建设的发生及浪费。
四、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完善农业家庭组织形式
勇于探索新型生产经营组织形式,为农业实现规模化经营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发展“农户+公司”的生产经营模式,宣传、引导和组织农户按市场需求来调整农业生产。作为龙头企业的公司与农民形成利益分摊、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农户负责农产品的养植和种植。而公司主要担负着生产资料的采购、供应、技术推广,以及加工、储存、运输、销售、信息的职责。农户与公司以相互投资入股和购销合同的经营模式,形成利益共同体,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达到相互制约。龙头企业的发展在农民参与并从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来增加收入,从而彻底改变了以往农民只能“靠天靠地”吃饭的现象。
五、创建品牌意识发展农业经济
1.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以农产品特性为基础创建品牌,找准市场定位。任何地区的农业产业总是和它的历史背景、历史传统、自然条件有着必然的联系,文化水平、生活习惯、民风民俗都可以作为遗传因子影响人们的活动方式及思想观念。农业产业可以充分汲取并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养分,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个性化品牌产品,抢占并站稳市场,最终成为广大消费者接受、喜爱、信赖的产品。
2.实施品牌机制。农产品取得好声誉、高信任度在市场经济中尤为重要,农产品的质量是声誉品牌的根基,这样的产品才有竞争力。
3.我国不仅是一个人口大国,更是一个消费大国。据相关研究资料表明,随着生活水平、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粮食的消费量或许会减少,但其他的农产品如水产品和畜牧产品的消费量将会出现快速增长,这一增长将会导致粮食的需求量会大幅度增加。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及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不断提高,这是生产、制造农产品,树立农产品品牌的根本。
一、从校企联合办学的现状看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
重庆小天鹅集团是全国有名的民营企业,它的产业有宾馆、房地产、火锅店等,其中以火锅店为主要产业,占整个集团所有产业的70%。全国主要大中型城市的商业中心、繁华地带具有较大规模的小天鹅火锅分店五十多家,拥有员工五千多人。员工中15%拥有大专以上学历,而60%以上是中专、职高生,还有少部分的初中毕业生。从用人的角度看,该集团认为,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文化层次高,有发展前途,但不稳定,吃苦精神普遍较差,不愿意从基层干起。中专生、职高生多数有吃苦精神,心甘情愿从基层干起,当好服务员,稳定性强,有一定的领悟能力,有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一般干得好的中专生、职高生在二三年内就有可能升为领班、大堂经理等,发展得更好的升为部门经理、副总经理。而初中毕业的员工文化层次低,悟性差,提高慢。基于多年的用人经验以及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提出的新要求,重庆小天鹅集团重视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要求员工学历达到中等专业层次以上。为此,重庆小天鹅集团和包括我校在内的5所中等专业学校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我们根据小天鹅集团的用人要求,设置专业,确定教学内容、办学形式,注重教学质量和学生技能素质的提高,为小天鹅集团培养输送大量适用的具有中等专业技术的服务人员。从这一例子可以看出,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服务行业存在着巨大的需求。
二、从重庆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看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
重庆市总工会对部分企业的调查表明,重庆企业职工的文化程度不高,技术素质较低。在生产操作人员中,初级技工占27.2%,中级技工占45.6%,高级技工占19.6%,技师和高级技师占7.6%。从这一比例可以看出,重庆市既缺乏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也缺少大量中等专业技术实用型人才。人才素质的提高是西部大开发的关键,西部大开发,教育要先行,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各类不同层次的人才,使其人才结构合理,整体素质提高。从中等专业技术人才上看,重庆的需求量也是巨大的。比如,庆铃国有企业所要的工人,就要求必须具备中等专业技术,有数控操作能力。为此该企业还与重庆大学签订协议,重庆大学每年专为该企业培养一批具有中等专业水平、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工人。有了先进技术,有了一批高级技术人才,同时具备大批能使用先进技术的工人,这样的企业才可能进一步发展,才不会在竞争中被淘汰。所以庆铃企业的经济效益在重庆是屈指可数的。总之,要使广大劳动者素质得以提高,把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是教育责无旁贷之事。
三、从我国的国情看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
我国现在的状况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处在萌芽状态下的知识经济等多种经济形式并存,不同的行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产品技术含量,生产组织方式,自动化、机械化程度都大不相同,对人才层次、类型和规格的要求也是多样化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产业技术结构呈现出提高的态势,但从总体来说,实现自动化和运用高科技的企业为数不多。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初、中级技术人才在我国仍然存在着巨大的需求。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能忽视对劳动者,也就是大量操作人员的培养,必须注重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劳动者是知识、技术的载体,他们所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越多,创新能力越强,其生产的能力也就越强。所以在现代社会,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决定因素。比如美国、德国是经济发达的国家,都对职业技术教育相当重视,劳动者的素质已达到了相当高的层次。我国与之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就目前我国农业来看,也需要科技的支撑,也就是说农民也要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和科技水平。而我国的大多数农民只是初中以下文化水平或者是文盲、半文盲,因此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这充分说明,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在农村存在着巨大的需求。既使在高科技领域,高科技人才也是少量的,而绝大多数生产一线的操作人员是中专生,因此高科技领域也同样离不开中等专业技术人才。
从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在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一生一项 致富项目 总结报告
【中图分类号】G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251-01
为切实培养出一批新型农村实用技能人才,带动农民致富,带动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在镇赉县委组织部的策划组织下,“一村一名中专生”培养工作紧紧围绕“创新农村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工学结合的原则,于2010年11初-2011年底由镇赉职教中心负责,组织开展了“一生一项致富项目”工程。
一、致富项目工程实施目标
充分发挥县职教中心的技术培养职能,通过农业科学技术的实践应用,为全县每个行政村培养1-2名掌握农业经济和农村市场发展规律,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生产专业技能的新型技能人才,能够带动农民致富,推动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
二、致富项目组织实施过程
为了保障项目的顺利开展,成立了项目实施组织领导和项目实施技术指导两个工作小组。
1.组织召开项目实施动员大会。
组织部副部长张敬轩、职教中心主任何乙庆等领导作了深刻的动员讲话,强调项目实施的重大意义。极大的鼓舞了全体学员创业致富、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决心和信心。
2.科学分析,周密谋划,认真开展农业经济调研,精心确立致富项目。
镇赉县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回暖快,夏季阳光充足,高温炎热、雨量集中,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土壤以草甸土、淡黑干土为主,局部地方还有黑钙土、风沙土、栗钙土等等。嫩江,挽携着洮儿河、呼尔达河、二龙涛河穿境而过。适合多种作物的生长和动物的养殖,形成了我县农业产业多元化的优势,专家认为非常符合“一生一项致富项目”工程的开展。因此,项目领导小组组织了农业局、畜牧局专家,职教中心专任教师等12人组成立项研究和项目评审小组,在2010年11月组织学员根据本乡、本村的主要产业和计划开发的农业经济项目,开展广泛的市场调查后,撰写并提交“拟定致富项目”及可行性报告,于12月下旬针对每名学员的项目认真进行了立项论证,帮助学员正式确定了致富项目。
3.严格组织,跟踪指导,强化专业技术运用,提高项目技术含量,确保项目按计划顺利开展。
一是由组织部协调相关部门,帮助学员解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所缺的资金、土地、场地等问题,以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二是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职教中心的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职能,实行指导教师包保制。每位专家指导教师月平均下乡指导在一周以上,引导学员把培训时所掌握的新科技充分运用于生产实践,同时针对项目实施中出现的测土配方、幼畜繁育等生产技术和新科技应用等知识和技术难题,现场指导就地解决。
三、项目实施取得显著成果
1.实验项目进行了种植和养殖两个种类,包括水田、旱田种植、家畜、家禽养殖、庭院经济等五个方面。有102名学员的项目通过了专家组论证认可,并组织实施。其中种植类项目7大项65个子项,养殖类项目7个大项37个子项。
2.项目实施增收效益显著,各学员的项目创收增涨均在万元以上,单位增收比以往高出10%左右。优秀学员于令波等的项目增收幅度较大,也为周围群众提供了技术支持,实现了共同致富。
(1)于令波饲养的52头牛无损失,6月份出售16头,毛利润7万多元,今年新生牛犊8头,年终又出售20头,共计获得纯利润8万多元。比去年多增收43000元。
(2)张立荣结合省级扶贫项目搞了“玉米地膜覆盖地灌”,收入明显高于周围的粗放种植的玉米。亩增产85公斤。
(3)王晓龙尝试改变原有的种植模式,引进板蓝根种植项目,收益可观。与玉米相比每亩平均增收1100元。
(4)侯金刚,大屯镇人,项目:养貉。
1.1农田水利建设关系国家粮食生产安全
我国国土面积非常辽阔,但是,却是一个水资源非常匮乏的国家,因此,农业生产中经常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了能够保证农业生产,稳定粮食的生产能力,对灌溉水的利用效率要进行提高。并且,对灌溉的方法以及技术水平也要进行改善,将原有的技术以及条件进行改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粮食的生产能力,也必须加强农田水利等农业设施的建设。
1.2农田水利建设关系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直以来,我国就是农业生产大国,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对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直接的影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生产成本进行降低是经济效益得到提高的保障。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工程规划缺乏系统性以及全面性
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规划过程中缺乏系统性以及全面性,很多工程在立项以后对可行性研究没有进行重视,经常在立项以后出现很多的问题,导致工程施工质量受到影响。还有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急于求成的现象,没有按照相关的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导致工程的实施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对农业经济的未来发展有很大的危害。
2.2项目长期目标不明确,立项不规范
很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项目确立时没有对长期目标进行明确,在立项方面也出现了不规范的情况,对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了解不周全,导致很多工程在质量方面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在使用不久以后就会出现问题,不能达到设计的使用周期。一些工程在进行设计时对长远发展前景没有进行充分的分析,项目方案在比较和分析时,项目方案适应的整体条件和个别条件没有进行严格的区分,导致施工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使用性能出现了不断降低的现象。
2.3工程项目缺乏技术经济分析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投资方面比较少,但是,还是存在着在投资方面费用严重不足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强行的开工,会导致项目缺乏必要的经济性。一些设计方案也出现了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现象,对一些以往的方案进行了生搬硬套,使得方案的造价不能进行节省,同时,预算也经常会出现失控的现象。
2.4工程建设前期规划不够深入
工程建设前期存在着规划不够深入的情况,相关的部门在配合意识方面比较缺失,工程建设方面经常存在着盲目性、随意性比较大的情况,导致工程技术、合理开发以及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出现了不能兼顾的现象,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重复性建设以及纠纷,对日后的应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5工程老化以及退化现象严重
很多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时间比较早,很多的工程是边规划、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这些工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先天不足情况,同时在后期的维护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导致工程的效益得不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原则
3.1实事求是
很多的小型水利工程在设计之初对项目施工地点的实际情况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要进行充分的考虑,要做到实事求是,对当地的地质以及地形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
3.2申报和建设要讲求实际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制定规划建设方案时,不能只是对工程的形象问题进行关注,对人民群众的实际要求要进行重视,坚持经济适用、质量耐用以及环保的原则,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不能让群众承担过重的经济负担。
3.3认真做好农民群众的动员工作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要保证受益人是农民,而且,农民也是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力量,因此,在进行建设前,要和农民进行很好的沟通,对群众的积极性进行调动,保证工程的顺利施工。
3.4坚持筹资筹劳的多样性
国家以及地方财政收入情况取决于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因此,在制定规划建设目标时一定要保证务实,在资金筹备方面可以有多种方式,利用相关的财政补贴政策能够对建设资金不足的现象进行缓解,同时,也能发动群众进行投资,但是必须坚持自愿、公开的原则,不能因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农民的生活产生不必要的负担。
4科学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措施
4.1实行统一规划,统筹安排
按照科学发展规划要求,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要实现统一,对农村的各类涉水资金,制定整体以及长远的目标,同时,对水利工程的灌溉、储水以及排水等效果要进行发挥,在水利设施使用过程中也要对改、扩建项目进行重视,做到因地制宜,对水利工程体系中的各项作用都要进行发挥,保证其能够为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4.2规划设计要结合当地实际
要根据当地水利设施现状,加快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不断完善农田灌排体系。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大力加强田间工程、末级渠系及涵闸泵站建设,因地制宜兴建“五小水利”工程,集中连片、整体推进县域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扩大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面积。同时,进一步增加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投入,做到完成一批、验收一批、销号一批。积极推进大中型灌溉排涝泵站更新改造,在有条件的地方新建一批灌区,加强重点涝区治理,不断提高农田灌排骨干工程的配套率和完好率。
4.3突出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和推广
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通过协调各行业的用水需求,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行改造与改革、骨干与田间、灌溉与排水相结合,制定适宜的改造方案。同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依靠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促进节水和水资源高效利用,建立节水型用水模式和节水型经济发展与运行体系,突出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和推广,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
5结束语
[关键词] 机械化采茶 发展现状 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 S225.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3-0156-01
临海是浙江省著名的农业示范区,长久以来形成了一条特色分明的农业经济产业链,其特产项目甚多。临海勾青是其典型的绿茶特产,这种茶主要产于临海市各大茶场,是浙江省建立的名茶基地之一。临海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以丘陵和山地为主,水域广阔,水源、光照充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有利于茶树的生长。作为临海农业经济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叶的生产已经成为临海农业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的产业支柱,除其特色之外也逐渐成为其优势产业。其茶叶产量可观,并销往全国各地,在参加日本茶道展时也是颇受好评。20世纪80年代初定型,临海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开展实施名茶的未来发展战略,在推广生产技术和研制特色名茶方面下功夫,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项目。由于以茶叶为代表的农业经济的大幅度兴起发展,相关的茶树培植、茶叶采集、茶叶加工等一系列后续工作量也变得越来越繁重,因此在采茶工作方面的效率提高显得很有必要。
一、机械化采茶的现实状况及利用采茶机的必要性
在临海以勾青为代表的绿茶,是浙江新开发的一种绿茶品种。我们知道,绿茶是对人类身体有益处的一种饮品,它是经由采摘、整形、烘干等一系列工艺制作而形成的产品,其因为制成品后的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水的色泽为绿色,因此而称为绿茶。它的好处众所周知,提神解乏,利尿抗衰老等都在它的益处之内,对吸烟者也是减轻了有害化学物质对身体的伤害,因此绿茶的市场之广阔可想而知。由于它的精致,因此对于其制造的各方面环节都是要小心翼翼。中国自古以来都崇尚茶艺,采茶与制茶的历史也是由来已久,采茶是主要以传统手工为主,且采茶工作细而杂,因劳动强度大而需要众多劳动力,成本大大增长的同时,工作效率却没有提高,所以为了实现茶这一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提高其工作效率,并尽可能降低成本,使茶业朝着可观的方向持续发展,逐步扩大规模,使之成为地方的特色产品和象征,有效推动临海市的茶业发展,并推动整个地方经济的发展。目前采茶机械化并没有成规模性的合理稳定发展,其受限方面问题多且杂。比如,因为采茶员工的技术水平不高、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参差不齐,导致采摘下来的茶叶质量方面得不到保证。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市场需求加大,因此市场供应也要跟着加大,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其质量也要得到重视,为了迎合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方向,选择低成本高效率的“武器”成为这个行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二、对川崎茶业机械的基本介绍及其在我国茶业方面的运用
浙江川崎茶业机械有限公司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茶业机械行业中首家中外合资企业,旨在引进日本先进技术发展我国的茶业。自川崎成立至今,其发展较快,在为其本身带来销售业绩、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在我国季节性采茶工作期间很好的解决了劳动力供应不足的问题。川崎公司本着促进两国经济合作、技术交流的愿景,利用日本的纯正技术及设备,为我国在茶叶基地管理和机械化操作方面带来了方便,以此满足了机械化采茶等工作的技术性需要。自进入21世纪以来,川崎公司因其以人为本和高效率、高服务等人性化的理念,为其公司带来了诸多荣誉,是一家可信得过的企业。采茶机就是此公司一项非常重要的产品,应市场的需求,采茶机系列的产品也是更新了一代又一代,并且也越来越朝着人性化和高效率方向发展。采茶机有效替代了人工劳作,符合了这个时代各个方面都迅速发展的潮流。当然,采茶机在替代了部分人工劳作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不仅如此,还有效增加了经济效益,是采摘周期大大缩短,以此可保证了茶叶的新鲜度。利用采茶机这样先进的科技提高功效,不是就嘴上说说的,而是经过了有可靠的数据作保证,把它的功效量化出来让公众看到,可见,其优越性的真实性。至此,我国在茶园管理方面也顺应了潮流,在机械化操作方面也逐渐步入正轨。
三、川崎采茶机在采茶工作上的应用探讨
由于采茶机结构简单,所以操作起来也不复杂。但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使茶园管理朝着标准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产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机械化采茶也在各茶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首先,国家财政对茶业发展进行技术扶持,在技术实施推广上也是组织培训,提高临海市采茶机械化水平;其次,随着茶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广泛,其发展规模也是越来越大,因此发展成具有规模性且规模合理配置的茶园,机械化显得越来越重要。最后,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机械化任其发展前景有多可观,也不可避免地会有其固有的弊端存在,但是我们往往会因为其好处大于其弊端而自动忽视了弊端。
进入21世纪后,茶业越来越得到重视,在茶园的管理方面随着机械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也是更具规模的在发展着茶园业,一些更高的技术被不断应用到茶叶采摘制作等各工作细节。更加人性化和易操作的自动化技术,不仅显示了川崎在技术发展这方面的不断追求创新的精神,也使临海市绿茶主产区的茶园管理达到了一个突飞猛进的进步。这不仅使当地的经济得到了肯定的发展,也使绿茶能以地方特色产业的地位促进着临海市地方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向前发展。
川崎在研究自动化机械方面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对我国茶产业的进步和发展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充分肯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对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茶产业是一项非常具有潜力的产业,它不仅代表了文化,也是生活质量的象征。川崎采茶机是其机械化产品的代表,也是茶产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发明。
参考文献
[1]何鑫. 机采鲜叶前处理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3.
关键词:低碳经济;休闲农业;发展
一、前言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低碳经济这一理念被提出,并且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对此,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如何将低碳经济理论真正贯彻落实,成为各个国家发展经济必须考虑的一个关键问题。基于低碳经济理念下的休闲农业发展,如何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转变,更好地适应“低碳经济”这一发展环境,是当下休闲农业探讨的重要课题。
二、休闲农业的低碳特征
休闲农业的本质在于“休闲”,是基于农业资源发展模式下,对农业资源的一种有效开放,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旅游观光需求,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展农业经济。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休闲农业逐渐成为一种较为流行的发展模式,对于提升农业商品化程度,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对此,研究低碳经济环境下的休闲农业发展情况,我们需要对休闲农业特征进行把握。一般来说,休闲农业的低碳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休闲农业与旅游业相互结合
休闲农业的基础是农事活动,注重以农业生产作为依托,将农业和现代旅游业发展进行紧密结合,更好地实现现代农业经营目标。休闲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单单具备基本的生产活动,还需要具备观赏、娱乐、文化、教育等休闲功能。对此,在发展休闲农业过程中,必须要注重突出休闲农业的“旅游特性”[1]。
(二)休闲农业具有天然的低碳性
低碳经济的本质是“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实现社会、经济、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而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含有农业、生态、环境、经济、旅游等文化内涵,这样一来,在发展休闲农业过程中,必须将“可持续”这一理论贯穿于休闲农业发展的始终。休闲农业的低碳性,表现在了农业生产、餐饮住宿、商业发展等方面。
(三)坚持“绿色理念”
休闲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开发其观光价值、旅游价值,是休闲农业发展必须考虑的一个关键点。对此,需要将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进行紧密结合,并需要将“绿色理论”贯穿于休闲农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阶段,让游客能够感受到休闲农业的“自然风光”,体现出“绿色”这一特征[2]。
三、低碳经济下的休闲农业发展道路研究
综合上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本身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这样一来,在发展过程中,如何选择有效路径,促进这一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是当下休闲农业必须考虑的一个关键点。
(一)加强休闲农业的资源节约性
休闲农业发展,要注重坚持“资源节约性”,将生态农业发展理念,应用于休闲农业发展过程当中。现代休闲农业的发展,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影响下,必须关注于“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能够对开发休闲农业的相关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地应用,对农业生产、农业旅游进行全面规划,实现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同时,休闲农业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握资源节约性这一特征,使休闲农业发展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二)绿色休闲园区建设必须落实节能减排
休闲农业建设“绿色休闲园区”,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旅游观光需要,对此,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落实节能减排这一政策,牢牢地把握休闲农业与生态环境的紧密关系。在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开展环保、节能建设,积极控制碳排放[3]。对此,在进行绿色休闲园区建设过程中,可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
1.注重建筑节能。休闲农业在发展旅游业、观光行业过程中,需要设置住宿、餐饮等部分,这样一来,在进行建设过程中,如何提升建筑节能效果,是发展低碳休闲农业必须关注的一个要点问题。在进行建筑规划、设计、改造过程中,要注重设置有效地建筑节能计划,将绿色能源技术在建筑设计中得到有效应用。同时,在进行运营过程中,要采取有效办法,降低运营过程中的相关资源消耗,实现休闲农业经营的经济效益。
2.加强低碳交通建设。休闲农业主要以观光和旅游为主,这样一来,在进行建设过程中,交通建设的节能性,我们可以从“低碳交通建设”这一点进行考虑。低碳交通建设,可以以自行车、不行作为观光的主要方式,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温室气体排放,实现了低碳发展目标。
(三)注重对高新技术手段的应用
高新技术手段在休闲农业中的应用,是实现休闲农业发展和进步的关键举措。休闲农业本身,具有基本的农业生产活动、旅游观光服务等。高新技术应用时,可从提升农产品质量、产量等方面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利用高新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化肥、农药的应用,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同时,化肥、农药减少使用,还可以避免化学物质对周围土地、河流以及环境的污染,使休闲农业具有较好的绿色性和生态性。再者,农产品是休闲农业餐饮方面的主要原料,需要进行有效地存储、加工。在存储加工过程中,通过采取新的技术手段,可以保证产品质量和新鲜感,游客在品尝时,能够带给游客更好的口感。高新技术的应用,注重对农业生产活动的科技化和合理化管理,更好地实现了对资源和环境的有效应用。同时,应用高新技术手段,开发自控温室、无土栽培技术等,可以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休闲农业的长足发展和进步。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