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牧业的发展

农牧业的发展

时间:2023-07-11 17:37: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牧业的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牧业的发展

第1篇

一、 我市生态农牧业经济发展现状

我市养殖业目前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不高。畜禽养殖场绝大多数未进行干湿分离,畜禽养殖业大多以粪便、污水形式排放。畜禽养殖场产生的恶臭气体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导致养殖场与周围群众关系十分紧张,影响社会和谐。

我市生态农牧业处于起步阶段,畜牧局计划今年创建2~3家种养结合示范场,探索猪-沼-果(林、菜)发展模式。面对紧迫而艰巨的治污任务,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和掌握生态农牧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关键因素,避免进入发展误区,少走弯路进而实现农牧业经济的洼地崛起、弯道超车。

二、生态农牧业经济发展迟缓的原因

(一)公众对无公害农产品认知不足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的生态环境质量,生产过程必须符合规定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规范,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控制在安全质量允许范围内。由于这类产品生产过程中限量、限品种、限时间使用人工合成的安全化学农药、兽药、肥料、饲料添加剂等,因此无公害农产品相比较传统农产品有更可靠的安全性。然而,“与普通农产品比较没啥两样,价钱却贵不少”是公众对无公害农产品的直观认识。因此在挑选过程中,公众更愿意选择价格较低的普通农产品,这无疑导致了该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下降。

(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不透明

公众对食品质量安全意识的提高,这就不断要求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过程透明化。由于生产过程不透明,导致了公众对其认证缺乏了解。许多人认为是普通农产品为了卖高价格,贴了“标签”,增加宣传的噱头而已,对其是否是真正的无公害农产品持怀疑态度。

(三)政府对企业生产环节监管不足

无公害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对农药、化肥、添加剂等有严格的限制,而在实际生产中,政府缺乏对企业生产行为的监管。这就导致企业的生产行为不受约束,滥用农药、抗生素等现象分严重,许多无公害产品在认证前都是“临阵磨枪”,最后“压线通过”,这无疑使无公害农产品“水分过高”。

(四)无公害农产品价格偏高

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处于起步阶段,各种基础设施并不完善,企业的前期投入很大,生产成本较高,这就导致无公害农产品价格偏高,缩小了消费群体范围,市场狭窄。

三、 生态农牧业经济发展迟缓的对策

(一)增强公众对无公害农产品认识

政府可通过举办公益讲座、培训班等传统方式进行宣传,亦可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等新媒体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知识推广。

(二)生产过程透明化

将“互联网+”工程应用于畜禽养殖,实现产品链条追溯。消费者可以通过认证条形码、动物标识等手段来监控农产品的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

(三)政府加强企业生产行为监管

第2篇

阿根廷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出口国之一。全国从事农牧业的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5。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0%以上属天然牧场,17%的土地用于种植各种作物。阿根廷的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为主,小麦产量在拉美各国中遥遥领先,约有半数出口,出口量居世界第五位。阿根廷的畜牧业以养牛为主,其牛肉产量居世界第三位。

阿根廷农牧业之所以能快速发展,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外,主要得益于一系列正确的农牧业发展措施。总的讲,阿根廷发展农牧业的主要做法有:

重视农牧业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阿根廷农业科技研发机构有政府和私营两类,以政府投入为主。其研究重点是发展转基因技术和环保型农业。一方面,阿根廷的大豆种子大部分是转基因种子,其产量、抗病能力大大提高,而且蛋白质含量多,出油率高,市场竞争力高于一般大豆。另一方面,为了满足人们对绿色农产品的偏好.阿根廷加大了对有机农业的研究,突出抗病种子和生物农药的开发。目前阿根廷有机农产品的出口量已经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二位。此外,阿根廷积极推行“免耕直播法”。免耕直播法是在上一茬收割后的土地上用除草剂杀死杂草后,直接使用轻型播种机播种。免耕直播法这种生产方式具有增产、环保、降低成本和能源消耗等众多优势。无论是从经济角度看,还是从保持土地生态平衡、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免耕直播法都代表着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

设法保持广大农村的稳定。在阿根廷大部分农村地区,即使是被界定为“贫困”的农户,其营养状况和生存状态也要好于生活在城市贫民窟内的居民。2001年底.阿根廷发生政治经济危机,社会严重动荡,但广大的农村地区基本保持平静与稳定。近年来,阿根廷推出了一系列贫困农户补贴政策,希望通过对贫困农户的资助.帮助他们就地脱贫,留在农村,而不要进入城市贫民窟。这既可以避免使农民流离失所,又能够把农民纳入到整个社会发展中,让农民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对农牧业实行轻税政策。一是对农牧业出口产品实行上游环节增值税全额退税政策,有效地降低了农牧产品的实际负担。如阿根廷大宗谷物90%供出口,纳税记录较好的农业公司可以顺利得到增值税退税,使得从事农业生产的税赋只有2%左右。二是中小农户基本没有所得税负担。阿根廷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高,且扣除项目多,使得最高税率高达35%的超额累进税制不至于对中低收入农户产生冲击。三是对农业的营业税按最低1%的税率执行。四是所有与农牧业相关的税收均在流通环节而非生产环节征税;计税依据是销售收入或年利润额,不对产品收入更不对农产品实物进行征税;对部分农户实施简便的定额税,方便农户.征收效率高,实际负担较低。五是对农户没有法律规定以外的收费或繁杂的地方税赋。这种税收政策较好地减轻了中低收入农户阶层的税收负担,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的发展。

积极推进农业的地区专业化和生产专业化。随着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多样化生产的发展.农业生产的地区专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逐步形成了按地形、气候、农作物分布等特点划分的农牧业区。东北部高温高湿地区,主要从事水果、棉花和茶叶等作物的种植,还发展了林业和畜牧业。安第斯山区,在气候温和、日照充足的山间谷地和山麓地带发展了葡萄和其他水果的种植业。潘帕斯草原区,自然条件极为优越,是理想的农牧业生产基地,集中了全国90%以上的粮食和油料作物的生产,畜牧业发达。另外,生产环节的专业化也有很大的发展。例如对牛的饲养,是按照不同的繁殖阶段由不同的农场在不同的地区分别进行的。

第3篇

【关键词】两型社会 农牧业 财经 新前景

一、两型社会下农牧业财经改革的必要性

农牧业一方面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又是关乎到国民升生计的国家性战略核心产业。农牧业的发展水平的高低程度,会影响并且主要影响着我国的现代化水平的高低。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凡是经济发达的工业先进的西方国家,它们往往会具有坚实而又可靠的农牧业基础,例如美国、法国、英国、等等国家就是这方面的典型的代表;从相反的角度上看,一个落后的农牧业国度,往往也很难在此薄弱的农牧业的基础上建立有效、长久而又可持续性的现代化工业经济,这方面前苏联、同一时期的东欧诸国便是前车之鉴。所以,不管从政治的角度还是从经济的角度上来说,农牧业都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命脉性基础行业。从目前来看,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迅速发展的时期,我国正向全面工业化逐步迈进,实现中华民族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最为关键的阶段,但是,我们从三大产业的发展的态势上来看,农牧业依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一大短板,与第二、第三大产业它们的发展极为不匹配。

我国农牧业发展滞后、不合理,其中财经问题尤为突出。我国农牧业财经发展效率低、规模小、污染高、人才少、发展方式水平较低,这些恐怕都难以支撑我们农牧业向全面的、先进的、现代化农牧业发展模式的建立。所以,转变农牧业财经发展模式不仅仅是我国目前农牧业发展战略的核心,也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为我国全面的工业化提供更加强有力的经济支持,同时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国现代化,建立我国全面的小康社会的一大政治问题。

二、进一步促进农牧业财经发展方式中转变机制的合理有效改革

(一)加快农牧业财经发展方式的动力推动机制的改革

改造农牧业财经发展方式的动力推动机制,就是要改造农牧业财经发展方式的转变列车的启动装置。改造农牧业财经的发展方式的动力推动机制,就是要将驱动农牧业的财经发展方式改革中最主要的力量进行进一步优化设计。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开始,再到实行包干到户这样一种联产性的责任承包制度,从而释放出一种强大的生产积极性,从此以后,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就以市场化方向为导向,逐步建立起了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这样一来更加催生了我国整体国民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从这样的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任何的一种制度的转型抑或是转轨要是想获得全面的成功,从经济的角度上来说是进一步优化经济的结构,从政治的角度上来说是进一步破除落后体从而建构新的体制。进一步优化农牧业财经经济的结构是进一步改革农牧业财经的发展方式的主导性重要力量。农牧业财经经济的结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了农牧业财经的产业结构、区域的二元结构和农牧业财经的就业结构,在农牧业财经的产业结构当中,则是以农牧业财经的经济结构为基础。农牧业财经产业的结构优化相对于农牧业财经的发展方式改革起到了主导性的推动作用。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农牧业财经的产业结构优化事实上是优化农牧业财经的经济结构的直接性动力,农牧业财经的经济结构的整体性质的变迁就会必然导致我国农牧业财经的发展方式的进一步改革,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前后呼应的,相互衔接的经济的逻辑性链条。

(二)进一步加快农牧业财经技术进步机制的改革

农牧业财经的发展方式的目标具有多层次的特点,根据农牧业财经发展模式中达成的目标层次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其划分成宏观的目标、微观的目标和综合的目标,相对而言,技术的进步机制也可以依照上述划分成服务于农牧业财经宏观目标的宏观的机制、服务于农牧业财经微观目标的微观的机制、服务于农牧业财经综合目标的综合的机制。农牧业财经的发展方式的多层次特点使其目标可以包括为外延到内涵的目标、农牧业财经的产业布局的优化目标、农牧业财经的产业结构的优化目标、农牧业财经的产业组织的优化目标、基础资源的保障优化的目标、农牧业财经的功能定位的优化目标、农牧业财经的生态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等等7个方面。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各中层级目标的具体的内容,将这七层次的目标划分成三大类层次,其中的外延到内涵的目标和农牧业财经的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宏观型的目标,农牧业财经的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农牧业财经的产业组织的优化目标和农牧业财经的功能定位的优化目标是微观型目标,农牧业财经的产业布局的优化目标和基础资源保障的优化目标是综合型目标。

三、进一步加强循环经济的农牧业财经体系

我们要加快从传统农枚业财经发展模式、资源消耗型农牧业财经模式向生态型农牧业财经模式、资源循环利用型的农牧业财经发展模式转变,继续促进农牧业财经的可持续性发展,进一步优化农牧业财经的布局结构,加强农牧业财经运转过程中的资源的循环的利用,形成大农牧业财经内部的良性的循环,进一步提高农牧业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农牧业财经的投人的减量化,进一步降低农牧业财经各类“污染”型数据,促进农牧业财经科学有效运行。从生态角度上来看,农牧业的发展要以依据循环经济发展的原则,要根据农牧业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将这一生态观点移植到农牧业财经发展模式上,也要因地制宜,科学有效的发展。

改革农牧业财经的发展方式不在于一朝一夕,这个过程注定是非常艰巨而又长期的过程。农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以及战略性的产业,农牧业的繁荣与强大与否会直接影响 着我国工业化发展的推进速度以及工业化发展的推进深度。目前,我国的工业与农牧业发展相比较显示的巨大反差和鸿沟,这都迫使我国政府将关注的焦点置于如何进一步增强农牧业的综合实力,这又必须 先从我国农牧业财经问题开始解决。进一步转变我国农牧业财经发展模式,进一步改造传统的农牧业,夯实农牧业的基础地位,增强农牧业的实力,繁荣农牧产业经济,进一步实现发展中的国家的农牧业的跨越式发展,为其建立一条科学的道路。进一步改革农牧业财经的发展方式并不是一句口号或是空话,我们只有真切地将其发生在我国现实的农牧业生产的经营过程之中,这样才能真正的把农牧财经转变成农牧业财经发展方式问题落到实际上。改革农牧业财经的发展模式的机制和体系是作为进一步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的一大非常有效的实现形式,这无疑也对进一步转变我国农牧业的发展方式起到巨大的作用。可以这么说,农牧业财经的发展方式的绩效转变好与不好,这会得益在我国转变农牧业财经发展方式的体系模式是否可以良好的运行。所以,进一步转变我国农牧业财经的发展方式的体系模式只有在农民牧民、政府以及企业各大主体置于市场经济的运转基础上,相互积极地配合,互相协调,互相进行反馈,这样才可以收获更加好的农牧业财经发展方式的转变绩效,进一步实现农牧业的跨越式的发展。一切变革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一定会面临曲折性问题、困难与长期性时间问题,改革我国农牧业财经发展方式也不会是一个例外。我们只有把握以及遵循科学的经济规律这一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利用各种手段以及途径,这样才能使农牧业财经的变革花费最小的成本而获取最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1】陈瑞清;大力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推动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发展;内蒙古日报;2007

第4篇

粮食生产实现“九连丰”:全年粮食总产达到505.7亿斤,首次突破500亿斤大关;粮食单产首次突破600斤,人均粮食占有量首次突破2000斤,粮食总产首次进入全国十强。畜牧养殖业实现“八连稳”:牧业年度全区牲畜存栏达到1.1亿头只,连续8年稳定在1亿头只以上。肉类、牛奶、绒毛、禽蛋、水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2012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611元,增长14.6%,增速连续两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速。草原生态明显改善:草原平均植被盖度达到43%,比去年提高5个百分点。农牧业科技和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农牧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3%,农牧业科技贡献率达到48.5%。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平稳运行:全区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牧业产业化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017.5亿元,增长13.5%;农垦生产总值达到121.8亿元,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较好水平:呈现出总体平稳的良好势头,没有发生重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农村牧区生产经营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规模化经营不断扩大,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蓬勃发展,全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2099家,入社成员达到19.4万户。

2012年我区农牧业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成为了自治区经济发展“稳”的基础、“进”的亮点,为我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我区农牧业经济虽然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但是应该看到当前我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和复杂的变革,农牧业发展真正到了从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加快转型的新阶段,农牧业发展方式真正到了由传统小农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加快转变的新阶段,农牧业发展环境真正到了内部约束、外部影响相互转化的新阶段。一些长期的矛盾和新的问题并存,农牧业工作依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为: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敲响警钟;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农牧业科技支撑能力亟待提升;草原生态退化,生态文明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农牧业现代化进展缓慢,农牧业经营体制机制需要创新;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难,必须加强监管;农牧民增收渠道不畅,必须千方百计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

2013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如何在新形势下全面做好我区农牧业各项工作,加快建设现代农牧业,进一步增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活力,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2013年农牧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1号文件精神,牢牢把握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的重大任务,以保供给、促增收为目标,以创新农牧业经营体制机制为核心,着力强化政策、科技、设施、人才和体制支撑,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重大动物疫情,促进农牧业平稳较快发展,保持农牧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进一步增强农牧业发展活力。发展目标是:粮食总产稳定在500亿斤以上;牲畜总头数稳定在1亿头只以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草原植被盖度增长1个百分点。我们将从六个方面着力,确保2013年我区农牧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一、围绕增产增收,抓好农牧业生产

保障主要农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牧民增收,是农牧业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

要坚定不移抓好粮食生产。一是稳定农作物播种面积,确保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1亿亩以上,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8000万亩以上,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500亿斤以上。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围绕稳粮增效和高效节水工程,推广以喷滴灌为主的高效节水种植技术,力争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00万亩,其中以喷滴灌为主的高效节水种植面积达到200万亩。三是继续实施好“高产创建示范”项目,建立粮油作物高产创建示范田500万亩以上,带动粮食增产增收。四是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加大设施农业特别是蔬菜产业发展步伐,积极开展蔬菜标准园创建活动,力争设施蔬菜面积从180万亩增加到200万亩以上,有效解决蔬菜供给问题。

要做大做强畜牧养殖业。一是充分发挥我区农牧结合的双重优势,以推进牧区生态家庭牧场、农区标准化规模养殖为主攻方向,稳定牧区牲畜头数、逐步增加农区牲畜存栏数量,确保牧业年度全区牲畜存栏继续保持在1亿头只以上。二是全面推进家畜改良工作,大力实施“双百千万”高产创建工程,进一步提高优势畜种品质和个体产出效益,确保肉类、牛奶产量分别达到258万吨和970万吨。三是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在奶牛养殖上,以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为重点,扶持改扩建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60处,推动奶业持续健康发展。在肉牛养殖上,要加大扶持优势区域肉牛繁育,鼓励规模育肥,提高规模养殖比重和规模效益;要优化肉牛品种结构,提高肉牛品质,在农区发展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推动我区肉牛产业进一步升级。在肉羊养殖上,要稳定牧区生产能力,提高半农半牧区供给能力,挖掘农区发展潜力,努力提高肉羊综合生产能力。四是扩大水产品健康养殖规模,着力发展特色、生态、休闲渔业,强化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渔政执法和安全执法工作,全面推进我区现代渔业发展。

二、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农牧业,创新农牧业经营体制机制

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主题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创新农业经营体制,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这也正是我区农牧业发展需要重点研究和突破的重大课题。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推动土地草牧场有序流转、规模经营。继续引导农牧民加快土地草牧场承包经营权流转,在确保不改变土地草牧场集体所有制性质、不改变土地草牧场用途、不损害农牧民承包权益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土地草牧场向专业大户、家庭农牧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和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流转,力争土地和草牧场流转面积在去年1674万亩和7392万亩的基础上最少提高3个百分点。要大胆探索实物计租货币结算、租金动态调整、土地入股保底分红等利益分配办法,稳定土地草牧场流转关系,保护双方合法利益。

二是加快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数量是基础,规范是保障,人才是关键。要按照“积极发展、逐步规范、强化扶持、提升素质”的要求,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大户,推进土地、草原、农资、农机等各生产要素的合作经营,特别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土地草牧场股份合作社和资金互助合作社,积极创造条件培育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品牌响、竞争力强、有较大影响力的合作社联合组织和专业大户。要扎实开展示范社建设行动,把示范社作为政策扶持重点,新增的惠农惠牧政策要向新型经营主体倾斜。要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扩大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众认知度,培养造就一批能够带领农牧民致富的合作社领头人和业务辅导员以及职业农牧民。要加大对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大户的金融服务力度。

三是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农牧业产业化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立足当地的资源禀赋,面向市场,突出特色,形成规模,提高农牧业的竞争能力和比较效益。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参与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扎实推进农畜产品产地初加工行动,着力培育经营性农牧业服务组织。要推动龙头企业与农牧户、合作社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采取保底收购、股份分红、利润返回等方式,实现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合作社共进共赢。要改进扶持方式,探索运用贷款贴息、贷款担保、贷款银行风险补偿、农牧业保险费补贴等方式,放大财政资金的扶持效应。积极鼓励龙头企业向与其合作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提供贷款担保和标准化科技服务。要集中力量重点扶持优势产业,尽快组建全区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提升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组织化水平和自主发展、自我服务能力。

四是加快现代农牧业示范区建设步伐。从2010年到现在我区已创建了5个国家级现代农牧业示范区,这5个示范区目前还处于建设发展阶段。要抓紧制定现代农牧业示范区规划,突出建设重点,强化设施农牧业建设,提升设施农牧业的规模和效益,提高农牧业物资装备水平。要加大对现代农牧业示范区的投入力度,推动涉农涉牧资金整合,相对集中投向示范区。各地要选择1-2个发展基础好、工作力度大、积极性高、带动作用强的示范区,开展金融支持现代农牧业建设的试点。要落实好示范区“以奖促建”政策,落实好示范区与科研院校结对活动的内容,切实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农垦系统发展现代农牧业的优势,在现代农牧业建设中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五是加强基础工作,引导农牧业新型主体规范经营。要依法落实和保障农牧民的土地草牧场承包权益,确保农牧民土地草牧场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要健全土地草牧场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和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年内主要农牧业旗县都要建立健全农村牧区土地草牧场流转服务平台和仲裁机构,全力推进服务平台电子信息化和仲裁庭规范化建设。要按照产权明晰、形式多样、管理严格、流转顺畅的要求,坚持“家庭承包制、土地流转自愿、建立健全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不改变土地草牧场用途”四原则,鼓励引导工商企业和社会资本投资农牧业,积极探索建立严格的工商企业租赁农牧户土地草牧场准入和监管制度。要积极探索集体经济管理运营新模式,增强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进一步建立健全配套制度,加快推进农村牧区集体“三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严格农村牧区集体资产承包、租赁、处置和资源开发利用的民主程序,积极建设农村牧区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管平台。要以促进农牧民增加财产性收入为出发点,积极推进农村牧区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

三、围绕科技集成与创新,提升农牧业科技服务水平

依靠科技进步是提高土地产出能力和劳动生产率的唯一出路。要围绕我区优势主导产业,大力开展农牧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全面推进已经启动的玉米、奶牛等10个现代农牧业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科技自主创新,着力在良种选育、关键种养技术、品种资源保护等方面有新的突破。要积极推进农牧业机械化,以提高重点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为重点,力争农牧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75%以上。要继续抓好基层农牧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按照去年中央和自治区1号文件精神,继续落实好“一个衔接、两个覆盖”,按照管理在旗县、服务在乡镇的要求,全面推进乡镇苏木和区域农牧业科技服务中心站建设。对2010年以后我区恢复的、没有列入国家规划的268个苏木乡镇农牧业技术推广机构,积极争取自治区财政纳入重点扶持行列。

四、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强化草原生态保护和农牧业资源利用

按照党的十把生态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过程“五位一体”的要求,把保护建设草原生态放在与发展经济同等重要的位置。一要进一步做好草原生态补奖机制的落实工作,按照“四保一完善”和“四到盟市”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最大限度保障广大农牧民的利益,最大限度保障草原畜牧业健康发展,最大限度保护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二要抓住国家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和退牧还草二期工程的有利时机,加大草原生态重点工程建设。三要继续强化草原执法监督检查,重点抓好乱开滥垦草原、非法征用、占用草原等执法工作,依法规范征用、占用草原行为。四要做好农牧业资源利用工作,加强农膜回收再利用,搞好养殖粪污处理,积极发展农村沼气,提高沼气使用效率,切实治理农牧业面源污染;推广一批节水、节肥、节能实用技术,持续提高农牧业资源利用率。

五、围绕保障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强化质量监管工作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无小事,监管工作一刻不能放松,要继续保持严管、严控态势。

要从保证农畜产品品质上下功夫,全面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水平。把预防与控制放在同等重要位置,继续强化动物疫情监测、免疫效果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升动物疫情预警预报能力。进一步加强动物卫生监督,特别是畜间布病检疫监督,严防因牲畜无序流动造成疫情的发生和扩散。

要在强化监管上下功夫,全面提高监管能力。一是加强“四级”监管机构建设,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对监管工作在机构、编制、人员、经费等方面的支持,重点提升各类检测机构和乡镇监管机构的检测和监管能力。二是继续加大例行抽检、专项抽检、监督抽检和专项整治活动,强化农药、兽药等投入品的监管,逐步将专项整治活动变成常态化的监管工作。三是在2012年5个盟市开展创建监管示范旗县的基础上,将监管示范旗县工作拓展到12个盟市,强化“三品一标”管理,并逐步建立起产地准出、质量追溯的监管机制。四是加紧建设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平台,用信息化手段武装和服务监管工作。五是强化饲料质量安全监管,要加强对饲料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的全程监管,加大对“瘦肉精”“三聚氰胺”等违禁品的抽检力度,确保饲料产品质量安全。六是加大督查力度,加强应对突发事件预案的制定,各部门要负起责任,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

六、围绕确保农牧民持续增收,进一步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

第5篇

1 基本情况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大河乡地处祁连山中段北麓,河西走廊南侧,紧临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国道312线相接,横跨肃南县政府所在地红湾镇,东靠康乐乡,西依祁丰乡,南与青海省祁连县接壤,北与高台县、临泽县为邻。全乡东西长约90公里,南北宽约70公里,总面积3329平方公里。全乡辖18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住着裕固、藏、汉、回、土、蒙等六种民族,现有1426户4566人。截止目前,移动电话和移动基站基本覆盖的行政村18个,覆盖率100%,覆盖的人口约4500多人,大河宽带覆盖的有西岔河村、喇嘛湾村、营盘村、天桥湾村4个村和一个社区,3G\4G覆盖的村有光华、大滩、红湾、张家庄、西岭、水关等,宽带占比80%。近年来在大河乡大滩村投资200万元开通大滩基站,覆盖榆木山周边大滩村、光华村、红湾村、东岭村等村庄及草场;在大岔村投资160万元建成大岔基站,覆盖大岔村、大岔-杨哥公路及周边草场;在长沟寺投资210万元建成长沟寺基站,覆盖长沟寺景区、西岭村、光华村、大河-西岔河村旅游线路;在红湾村投资120万元建成红湾基站,覆盖红湾村、金畅河村、元白公路;在松木滩投资140万元建成羊毛沟基站,覆盖羊毛沟玉石矿、松木滩村及周边草场。

2 发展思路

针对大河乡实际,农牧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思路是:以推动“互联网+”新经济形态与农牧村主导产业深入融合为着力点,加速推广农牧村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实施电子商务平台工程,推动农牧业领域“互联网+畜牧业”战略落地实施,加快农牧民依托新型业态创业就业,提高农牧户增收致富能力,为全乡人民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注入强劲动力。加大对农牧村区域网络建设投资力度,加快宽带网络升级改造,尽快实现全乡农牧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100%。优化基站布局,加快实现全乡农牧村3G、4G网络全覆盖,为农牧村群众灵活运用互联网脱贫致富提供有力支撑。

3 主要做法

3.1 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对农牧业信息化工作的领导。近年来,乡党委、政府把推进农牧业信息化作为发展农牧业经济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乡上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各村各站所也成立相应机构,切实加强对农牧业信息化工作的领导。

3.2 完善网络设施,建立农牧业信息服务平台。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投入,先后在18个村建立了基层信息服务点,共配发电脑20台及一批打印机、扫描仪、传真机等设备,为实现“网络到乡、信息到村”打下了扎实基础。这些农牧业信息服务点的建立,极大地整合了农牧业信息资源,使农牧民可通^电视、手机短信、电话、网站平台等各种信息化手段获取到有关农牧业科技种植、养殖和病虫害防治等信息,对农牧民的信息化意识和农牧业生产产生积极的影响。

3.3 组织农牧民参加培训,提高牧户技术水平。在组织农牧民培训上加大了网络技术运用的培训。通过专题讲座,现场操作,将“12316”平台微信、qq、短信客户端添加到了牧户的手机上,讲解使用方法,使牧户能和专家沟通交流。

4 经验效果

建立乡村农牧业信息点是解决服务三农“最后一公里”问题最直接的办法,也是先进信息技术衔接基层有力的途径,更是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科技助推畜牧的最好方式。大河乡信息化建设服务于政府更服务于全乡不同类型的畜牧从业者,信息点的建设让牧民从“12316”是常规几何数字的认识转变为致富的法宝的认可。

5 存在问题

虽然我乡的农牧业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先进地区相比,我乡的农牧业信息化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市场供求、价格、科技等方面的信息还不能完全满足广大农牧民的需求。一是一些农牧民群众对农牧业信息化的认识还比较淡薄,二是农牧村信息化基础设施落后,不能满足农牧业信息化发展的要求,三是农牧村缺乏信息专门人才,四是资金投入不足,影响农牧业信息化建设进程。

6 工作设想

6.1 抓认识,为加快农牧业信息化建设奠定思想基础。

当前,我乡农牧业和农牧村经济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牧业逐渐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农畜产品结构性过剩、价格下跌的问题最终必须靠市场来解决问题。没有市场,农牧业结构无法调整,没有市场,农牧业产业化就失去依托;没有市场,农牧民增收就难以实现。但要把握市场,就必须把握市场信息。因此,农牧业信息不畅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当前我乡农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此,我们要卓有成效地开展农牧业信息知识宣传和教育,增强各村及农牧业生产经营者的信息化意识,提高他们对农牧业信息化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以观念的更新、思想的解放来推动农牧业信息化的建设。

6.2 抓建设,努力提高农牧业信息服务水平。

一是强化乡级农牧业信息服务中心建设。按照不低于农业部要求的“五个一”标准,建设乡级农牧业信息服务机构。

二是完善农牧信息服务站和村级信息服务点。在有条件、有基础的行政村、农牧业龙头企业、农畜产品批发市场、农牧村经营大户、农牧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畜产品基地、种养专业大户等经济主体中发展农牧村信息服务点,实现信息网络村村通,有效解决网络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大河乡农牧业信息化建设受到了各级领导的认可,得到了牧民的肯定,做为全县农牧业信息化建设的缩影,汇聚了知识传送了科学,是服务现代畜牧业的典型。

第6篇

一是农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粮食生产实现“九连丰”。全年粮食总产量505.7亿斤,较上年增长5.9%,首次突破500亿斤大关,人均粮食占有量首次突破2000斤大关,粮食总产量首次进入全国前十强,实现“三个首次突破”。畜牧养殖业实现“八连稳”。牧业年度全区牲畜存栏达到1.1亿头只,连续8年稳定在1亿头只以上。预计全年肉类、牛奶、绒毛、禽蛋产量分别达到253万吨、950万吨、13万吨和54万吨,比上年分别增长2.5%、2.1%、1.7%和2.3%。预计全区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3.2万吨,同比增长7.4%。主要畜产品实现了稳定增长的目标。

二是主要农畜产品价格总体处于上升趋势。11月份,东、西部玉米平均收购价格分别为每公斤2.29元和2.41元,同比分别增长6.5%和12.6%;小麦价格是每公斤2.1元和2.84元,同比分别上涨13.5%和9.2%。呼伦贝尔大豆收购价是4.42元,同比上涨10.5%。牛、羊肉价格上半年同比涨幅一直在15%左右,到12月中,分别达到每公斤49.4元和53.8元,同比分别上涨了36%和21%。

三是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运行平稳。全区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牧业产业化加工企业预计达到1780家,实现销售收入3000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增加值94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6%左右,规模企业总量效益同步提高。目前,我区有国家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8家,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403家。农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已达39个。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预计带动212万户农牧民进入产业化经营链条,占全区农牧户总数的59%以上。同时,农牧民还通过转移就业、土地、生产资料入股等形式,参与产业化经营的收益分配。据估算,今年全区农牧民人均从农牧业产业化渠道实现的纯收入3300元,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45 %左右。到今年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5679个,有38家国家级示范社,有330家自治区级示范社,农牧民合作社的数量在增加,组织化程度和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种养大户、合作社、农牧业企业正在成为新型经营主体。

四是草原生态明显改善。今年由于全区总体水温条件较好,牧草长势普遍好于去年。据监测,33个牧业旗天然草原冷季可食牧草储量93.79亿公斤,冷季总适宜载畜量2434.42万羊单位,比上年提高了23.39%;草原平均植被盖度为40%,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五是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先后跨过了3000元、4000元、5000元大关,2010年达到5530元,实现了连续五年农牧民收入在西部省区保持第一。今年上半年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幅度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出0.9个百分点。预计今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590元,增长14.27%。

六是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较好水平。全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呈现出“总体平衡,逐步向好”的良好势头。蔬菜等主要农畜产品抽检平均合格都在90%以上,没有发生重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实现了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零疫情,布病阳性率首次出现下降趋势。

2012年农牧业经济的好形势,不仅促进了农牧业发展、农牧民增收,更重要的是为自治区稳增长、促发展起到了基础性支撑作用。

一是为全区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在国际国内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第一产业逆势上扬。粮食、肉类、牛奶、禽蛋等人民生活必需品稳定增长,不仅提供了与人民生活水准相适应的农副产品,保证了人民生活安定和生产发展,也为二、三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2011年第一产业总产值为1306.3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9%。2012年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去年。

二是第一产业基础建设的投入对全区经济发展起到了拉动作用。近年来,国家、自治区和农牧民加大了第一产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今年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49.86亿元,同比增长32.4%,比同期第二、三产业的增幅高3.2和22.4个百分点。其中,农牧民投资98.78亿元,同比增长17.4%。这些投资一方面改善了农牧业生产条件,同时拉动了建筑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农牧民的增收渠道,对经济发展起到了拉动作用。

三是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为全区工业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今年在工业经济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农畜产品加工业继续保持了增长态势,预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左右,增加值同比增长16%左右,成为少数几个保持增长的产业之一。2011年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增加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3%,预计今年所占比例会提高,将成为自治区名副其实的支柱工业之一。

四是农牧民收入增加对扩大内需作用明显。2011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642元,增长20.1%。据统计,2011年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占全部居民的48.21%,比2010年增长了6个百分点。2011年农村牧区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为5507.7元,比2010年增长了1046.9元,2011年农村牧区总人口1309万人,共增长消费支出137亿元。今年预计农牧民收入比上年增收1000多元左右,为历年来最多。收入的增加必然推动农牧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并直接推动了家电下乡等政策的成功,对于有效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健康稳定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目前,我区农牧业处在由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牧业经济发展总体进入了农牧业生产高成本、高投入,农畜产品供应紧平衡、难均衡的阶段。总量平衡的脆弱性凸显,品种和区域间的传导性增强,农产品市场变化的敏感性彰显,农牧业发展的形势将更为复杂。我区农牧业面临的经济制约因素有:一是资源环境的约束进一步增加。区域性缺水、季节性缺水、工程性缺水并存,水资源利用率不高,地下水资源开采过度,水位下降严重。不仅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难以提高,而且会影响草原畜牧业生产、生态保护及城市生活。而保护生态的要求又制约着畜牧业发展。二是农牧业经营体制机制对现代农牧业发展的制约进一步增强。现在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吸收运用新技术、新设备的能力差,不适应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的要求。特别是现代农牧业生产要素严重缺失,社会资本投入困难,现代金融业没有惠及农牧业,尤其是信息缺乏、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和受教育程度低问题更加严重,据统计,农牧业劳动力中50岁以上中老年超50%,妇女超50%以上,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超50%。三是农牧业科技支撑能力严重不足。目前我区粮食总播面积位居全国第八位,粮食总产量居第十位,而单产却排在全国第二十五位。特别是由于农牧业科技体系不健全,科技投入的总量和投入方式存在问题,致使科技研发和推广不衔接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农牧业科技成果不能更好的转化为生产力,严重影响了农牧业生产的总体水平。四是农牧民增收的难度越来越大。从我区农牧民收入结构上看,2011年家庭经营性收入占到总收入的64%,工资性收入占近20%,这两项就占到农牧民收入的84%以上,增收点单一。从农牧民经营的项目看,以玉米、小麦等大路产品为主,附加值低,受市场波动影响大,对增加农牧民收入非常不利,保粮与增收之间的矛盾加剧。此外,由于投入成本趋高,部分农牧业经营领域被企业及其它主体占据,据统计,本世纪以来,农牧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占一产产值比重逐年下降,从2000年的74%下降到2005年的54.5%,再到2011年的47.4%,这意味着农牧民从第一产业中获得收入的难度也在增加。

保持我区农牧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我们还拥有许多有利条件:政策环境将更加有利于农牧业发展。中央和自治区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各种政策都在增量扩面,2013年我区仅农机购置补贴第一批资金中央就下达了8.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亿元。农牧业自身具备了一定的抗灾能力。多年的基础建设,使农牧业自身有了一定的防灾抗灾能力。目前我区年均打贮草总量350亿公斤,牧区每羊单位畜均越冬棚圈达到1.1平方米;全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608万亩。如果不出现极端天气,基本可以保证牲畜安全过冬度春,粮食主产区正常生产。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较高。一方面由于政策因素,调动了农牧民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单产提高,加之农畜产品供求进入紧平衡阶段,农牧民种地养畜的收益逐年提高,激发了农牧民生产积极性。四是今年入冬以来多次降雪,可能对缓减明年的春旱起到一定的作用,有利于农牧业生产。为此,明年农牧业再获丰收是有可能的。

2013年,我区农牧业的发展目标是:

――农作物总播和粮食播种面积分别稳定在1亿亩和80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稳定在500亿斤以上。

――牲畜总头数稳定在1亿头只左右,肉类总产量稳定在250万吨以上。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

――草原植被盖度增长1-2个百分点。

根据现代农牧业“接二连三”,与二、三产业发生深度融合、相辅相成的基本特征,按照十“四化同步”和“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稳中求进”的总体要求,明年农牧业工作在以下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

一是必须全力抓好农牧业生产,确保农畜产品有效供给,才能实现“两个翻番”目标。党的十明确了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宏伟目标,这对我区农牧业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只有全力抓好农牧业生产,确保农牧业增产增效,才能实现翻番的目标。从自治区经济发展总体角度讲,解决不了吃饭问题,就谈不上经济发展;从农牧业自身经济地位讲,2011年第一产业对自治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是7.9%,占据着不可忽视地位;从对工业经济的贡献讲,以农牧业生产为基础的农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自治区支柱产业之一。从农牧民收入讲,目前家庭经营性收入仍然占我区农牧民收入的64%以上,是农牧民收入的基本面。只有保证这项收入不减少,才能保证农牧民收入增长。

二是必须加快创新农牧业经营体制机制,提升农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才能形成自治区经济发展新方式。党的十报告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我区是农牧业大区,全区101个旗县中有60多个旗县还是以农牧业经济为主。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现代农牧业,对于转变自治区经济发展方式至关重要。而现在建设现代农牧业最关键的制约因素就是体制机制不适应、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可持续发展水平低。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创新农牧业经营体制机制,把提高农牧业科技水平作为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发展现代农牧业,增加农牧民收入的突破口和增长点,提高农牧业的发展水平和比较效益,才能实现农牧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

三是必须抓好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保护好祖国北方的生态屏障,才能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十报告最振奋人心的一个目标,但对于我们农牧业工作者来说,却是沉甸甸的担子。我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建设美丽中国,我区的草原生态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我区草原生态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牧业是否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3年内蒙古农牧业经济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全力抓好粮食生产,确保农业增产增收

一是强化耕地管理,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确保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8000万亩以上,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1亿亩以上,粮食产量保持在500亿斤以上。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以水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重点推广以喷滴灌为主的高效节水种植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三是继续实施好“高产创建示范工程”等旨在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的项目,建立粮油作物高产创建示范田500万亩以上,带动推广五大作物五项核心技术5000万亩,优质高产高效农作物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72%。四是加大设施农业特别是蔬菜产业发展步伐,加大指导和扶持力度,积极开展标准园创建活动,提高设施蔬菜的种植水平和效益。五是全力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农业劳力工价5年内涨了2倍。农机需求旺盛,大拖拉机增速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成为生力军。

第二,大力发展建设养畜,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

按照“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肉、减畜不减收”的总体思路,兼顾草原生态保护和肉食品有效供给,加快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一是实施家庭生态牧场建设工程。按照牧区生态家庭牧场和农区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标准,继续安排下达500个生态家庭牧场和500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创建任务。配套建设暖棚、畜圈、节水饲草料基地、人畜饮水井、储草棚等基础设施,稳定解决留下了的牲畜“吃”和“住”问题。二是扎实推动畜牧业重点工程建设。在实施畜牧业“双百千万高产工程”的基础上,继续推动国家畜禽标准化建设、“菜篮子”畜产品生产和“振兴奶业苜蓿行动”等重点扶持项目的落实。

第三,继续加大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保护好祖国北方生态屏障

一是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草原基本保护制度。结合落实国家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在牧区工作的基础上,完成农区和半农半牧区草原权属和承包确权工作;在全面总结半农半牧业区试点旗县基本草原划定工作基础上,推进半农半牧区的基本草原划定工作。全面推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草畜平衡制度,保持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二是继续落实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做好禁牧、草畜平衡、牧草良种补贴、牧民生产资料补贴的监督检查和落实工作,同时总结好前三年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政策落实经验,为建立长效机制打基础。三是做好草原生态工程建设。抓住国家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牧还草工程的有利时机,加大草原生态重点工程建设。按照“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计划要求,在做好2012年苜蓿示范基地建设验收总结的基础上,着力抓好2013年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建设的充实完善工作,加快现代草业发展步伐。四是强化草原执法监督检查。重点抓好乱开滥垦草原、非法征占用草原等执法工作,选择重点地区开展执法检查,进一步强化对开垦草原的查处力度,依法规范征占用草原行为。

第四,创新农牧业经营体制机制,为现代农牧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按照现代农牧业生产经营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的要求,在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牧区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全力推动家庭经营向提高集约化水平转变,统一经营向提高组织化程度转变。一是推进土地草牧场规范流转。按照产权明晰、形式多样、管理严格、流转顺畅的要求,积极探索有利于提高农牧业效益的土地草牧场流转办法,引导工商企业和社会资本投资开发农牧业。加快培育土地草牧场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形市场,流转信息,提供法规政策咨询,开展价格评估,指导合同签订,搭建土地流转交易平台。依法设立旗县级农村牧区土地草牧场承包仲裁委员会,培训和选聘仲裁员,健全农村牧区土地草牧场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二是加快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在积极组织开展国家级示范社建设行动的同时,继续开展自治区级示范社建设工作,扩大范围,加强规范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开展合作社法律宣传和人才培训,培养造就一批能够带领农民合作致富的合作社领头人和业务辅导员队伍。支持金融机构加入合作社,鼓励组建合作联社。三是提升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快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建设,争取出台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实施意见和认定管理办法,力争用5年时间建设10个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区、5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大力扶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集中力量打品牌、打市场,完善产业链,培育肉羊、马铃薯、羊绒等优势产业。四是深化农牧业投融资体系改革。利用政府性投资公司、担保公司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现代农牧业的主体是农牧民还是企业?规模经营的途径是“大园区、大业主”,还是“大基地、小业主”?财政投入是补业主还是补农牧或合作社?这些问题是经营体制创新中必须解决好的问题。其实质是如何保护好农牧民的利益。

第五,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和推广机制,提高农牧业科技支撑能力

一是依托专业科技团队和科研基础,做好内蒙古优势品种的保种和改良工作,探索、研发适合草原生态的改良物种。二是突出抓好农牧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强化自治区、盟市农牧业推广机构工作职责,推动建立健全苏木乡镇公共服务机构。进一步理顺苏木乡镇农牧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体制,协调有关部门按照基层农牧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职能和任务,科学核定人员编制,合理安排各种专业人员比例,落实岗位责任制。深入推进落实 “一个衔接、两个覆盖”,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对没有列入国家支持规划苏木乡镇农牧业技术推广机构和畜牧业苏木乡镇机构给以覆盖,提高人员待遇,改善工作条件。三是创新农牧民培训方式。以阳光工程、农技推广示范县、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培养等为抓手,促进农科教、产学研大联合,加强科技培训和实用人才培训工作,重点培养职业农牧民。四是继续开展万名科技人员下基层活动,跟进后期综合配套技术指导服务。进一步扩大12316“三农”服务热线坐席室坐席,完善扩充12316语音数据库信息内容,提高热线的服务能力。

第7篇

一、农牧业转型发展的压力

(一)人力资源

人才资源是农牧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本是比资源、资金更为重要的内在要素。2013年,内蒙古农村牧区劳动力总人口较1990年增加了294.86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人口增加了249.96万人,牧区劳动力人口增加了44.9万人,但二十多年来农村增加的劳动力仅有7.66%仍然从事农业生产,牧区增加的劳动力也只有24%仍然从事牧业生产。与此同时,随着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城乡之间逐渐由经济“剪刀差”向人力资源“剪刀差”转变,大批农村牧区劳动力进入城市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这是新常态下全区人力资源的重大变化,由此带来的农村牧区空心化、农牧业副业化、农牧民断层化现象日趋严重,适合现代农牧业发展要求的农村牧区劳动力不仅总量不足,而且整体文化素质相对偏低,老龄化问题突出。从长远来看,“谁来种地”、“谁来放牧”已成为内蒙古农牧业发展亟待破解的难题。

(二)耕地资源

耕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内蒙古现有耕地面积较1990年增加了411.7万公顷,保证了内蒙古粮食生产的“十”连增,成就了内蒙古成为粮食生产大区的辉煌,但要实现粮食商品大区、强区的目标,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是耕地的“贫瘠”和使用效率的低下。内蒙古耕地资源具有显著的地区特点:一是人均耕地数量多,为全国水平的3.2倍;二是旱地面积大,占全部耕地面积的68.2%;三是耕地利用率低,播种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61.6%。从全区耕地总体质量看,基础设施不足,有灌溉条件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30.86%,整体质量不高,中低产田面积占70%以上。从耕地后备资源看,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要求,到2020年,全区耕地保有量不低于697.73万公顷,比现有耕地总面积减少214.47万公顷,而潜在的耕地资源数量不超过608万亩,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耕地减少将不可避免,人地矛盾将更加突出。

(三)草地资源

20世纪以来,全区草原“三化”面积占草原总面积由 60年代的18%增加到80年代的39%直至目前的62%,每个羊单位拥有的草场面积50年代的3.4公顷减少到目前的0.6公顷。目前,内蒙古草原治理规模仅占草原总面积的20.65%,占退化、沙化、盐渍化草原面积的33.3%,亟需治理的草原面积仍然巨大,仍有14.76%的草原生态恶化势头加剧。现实的情况是,内蒙古草原生态治理的立地条件越来越差,建设难度进一步加大。面对国家日益强化的“生态红线”政策,再用5年时间将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提高12个百分点,建设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四)水资源

水资源的丰歉和分布直接决定了农牧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内蒙古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545.95亿立方米,具有季节分布和地区分布不均的特征,6-9月,降水量一般占全年总量的70%-80%,河流径流量占全年总量的70%,额尔古纳河、嫩江、辽河水资源占全年总量的80.4%。从水资源利用来看,全区多年平均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348.92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63.91%,嫩江、黄河、辽河占全年可利用总量的74.96%;从水资源开发程度看,全区尚有170.23亿立方米剩余潜力,占可利用水资源总量的48.8%,主要集中在额尔古纳河及嫩江,占剩余潜力的82.3%;从用水规模来看,农业始终是用水“大户”,自“十一五”以来,全区农业用水占全部用水总量的比重虽有所下降,但仍占70%以上,较全国平均水平高7个百分点。

二、农牧业转型发展的多重目标

(一)促进农村牧区全面转型

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支撑。一方面,通过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增强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高农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农牧民的收入,使农村牧区经济全面发展和市场需求加快升级,从而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发动机。另一方面,在当前内蒙古经济发展中,无论在规模上、效益上、技术上、生产手段上,最需要转变发展方式的就是农牧业。用现代农牧业的标准来衡量,内蒙古农牧业低产业化、低市场化、低集约化的现状并未根本转变,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效率低、科技含量低现象依然严重,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是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大战略任务。

(二)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城乡经济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一方面,城市化与工业化需要农牧业提供足够的资源与原料,需要农村牧区提供广阔的消费市场及大量的劳动力等各种支撑;另一方面,农牧业与农村牧区发展则需要城市产业为其过剩的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并保障农牧业发展所需的现代装备与技术、农村牧区建设与生活所需的工业品。从这一意义上讲,现代化进程中的城镇化、工业化更依赖于农牧业、农村牧区的现代转型。因此,加快农牧业转型发展,有效实现农牧业发展与工业发展对接、农村牧区发展与城镇发展对接、农村牧区资源要素与城市资源要素对接,对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具有基础性与战略性作用。

(三)推进资源节约

资源的承载能力是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充分重视资源承载能力,使有限的自然资源能够永续利用,是加快农牧业发展转型的重要目标 。

一是实现农牧业资源的减量使用。即通过节约型技术及农牧业品种结构调整,在确保与提升产出的同时,减少农牧业在能源、水资源、土地和草地资源等方面的消耗。二是实现农牧业资源的综合利用。即通过产业内部物能相互交换,以及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高效利用。三是推进农业中的新能源开发利用。即通过推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替代能源在农牧业中的综合利用,提升可再生能源在农牧业中的应用水平,推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四是积极推进“互联网+”现代农牧业。即利用互联网提升农牧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快完善新型农牧业生产经营体系,培育多样化农牧业互联网管理服务模式,逐步建立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促进农牧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

(四)提高农牧业生产效率

长期以来农牧业效率的提高缺乏内生的激励机制。国家在考虑有效供给,农牧民却在考虑“种粮养畜安全”,而小规模分散经营与大市场集约化的矛盾也非常突出,低商品化率、低市场竞争力、低效益、低规模化、低组织化等农牧业发展难题亟待破解。因此,如何使农牧业发展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设施装备的改善、劳动者素质,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加快推进农牧业发展转型的立足点和着眼点。

(五)增加农牧民收入

增加农牧民收入是整个“三农三牧”问题中的核心问题,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自2000年来,国家及自治区围绕增加农牧民收入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惠牧政策,使农牧民充分享受到了社会发展的成果。但是,在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增加收入难度增大,收入增长速度相对放缓,收入增长点相对有限的影响,这与当前包括经营体制、土地草地制度、市场条件、农牧业技术水平以及推广体系、农村牧区公共投入等因素在内的农牧业发展方式转型滞后密切相关。增加农牧民收入是农牧业发展运行状况的晴雨表,从这一意义上说,增加农牧民收入也是实现农牧业转型发展的必要条件。从当前来看,实现农牧民增收的目标,应该促使农牧民收入增长高于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的幅度,并更多地提高农牧业比较收益,实现农牧民经营性收入的快速增长,才能真正加快内蒙古农牧业发展的转型。

三、多重目标的实现路径

(一)更加注重制度创新

一是完善农牧业支持保护体系。内蒙古已经迈入工业化、城镇化的中期阶段,更要加强对农牧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二是完善农畜产品价格支持系统。一个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如果不研究保护农牧业,是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的。三是加强农牧民增收支持系统。明确农牧民的收入底线,低于这个标准就要加以保护。四是推进农村牧区金融体制创新。

(二)更加注重组织创新

从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高度对村级组织进行改革。现行村民委员会成员的本质身份是农牧民,决定了其工作只能是业余性质的,绝无可能为农民提供普遍和专业化的服务。村级组织的架构应为:村党支部、村经济联合社。“村民代表会议”作为村经济联合社的最高权力机构,对村经济联合社的年度计划和财务预算方案进行审议,对年度计划及财务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表决,并随时对重大事项进行民主决策。村经济联合社社长及其他工作人员由村民代表会议聘任,并实行村级权力机构和乡镇人民政府双重领导。

(三)更加注重

未来的农村牧区土地制度应坚定不移地维护现行宪法的规定,实行土地的集体所有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旦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通过相应的法律程序,那就应该明确宣布规划区内的集体土地为国有土地,其土地上的人口也相应转变为城市人口,不能允许出现“城中村”问题。对于城市规划区以外的农村牧区集体土地,国家必须赋予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与国有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平等的法律地位,应由土地管理部门对集体农用、林用、牧用、渔用土地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由其颁发四种不同使用性质的土地使用证,强化集体土地使用的有偿性,只有这样,耕地的流转,土地的转换才有依法管理的基础。

(四)更加注重完善服务体制

农牧业产业门类众多,现行村民委员会制度本身就决定了它不可能为农牧民提供专业化的农牧业产业服务。可选择的方案是:在乡镇苏木,将涉农涉牧事业单位直接转制为乡镇苏木产业合作社,在县级、市级、省级层面,也将相应的涉农涉牧事业单位转制为各自层级的产业合作社,除人员身份转变外,经费渠道、工作性质均保持不变,通过农牧业产业公共服务新体制的构建和不断完善,使各级政府的职能职责与农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各级政府采取财政、税收、信贷、教育培训等政策措施予以强力扶持,不仅可以使农牧业产业服务机构得到大力发展,而且可以切实为农牧民提业发展方面的各类服务。

(五)更加注重农牧民决策权

充分保障农牧民在农村牧区、农业牧业发展中对自身事务的决策权,要高度重视村级组织和农牧业产业组织的民主治理,特别是对于村级集体的土地经营方式、是有偿还是无偿、使用费用的收取方式和标准、家庭经营与集体统一经营方式等重大问题,应由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各级政府要做的是研究切实措施,防止村级社会民主的失效和违法,同时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

第8篇

一、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地区,自治区自成立以来,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牧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在:农牧业人口比重较高,近年来一直保持在80%以上,即使与西部其它省(区)相比,也明显偏高;虽然近几年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第二产业很不发达,乡镇企业处于起步阶段。农牧业生产是农牧民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1、农牧业生产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农田基本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为农牧业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于中央及当地政府对农牧业生产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以“一江两河”农业综合开发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项目的实施,使农牧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在1990年~2000年的10年间,已累计改造中低产田25600hm2,新垦农田5200hm2,建立良种繁殖基地2133hm2,科技示范田7667hm2,工程造林7000hm2,新建苗圃672hm2,人工种草和草场建设2×104hm2。新增灌溉面积10677hm2,改善灌溉面积9867hm2,除涝面积2000hm2。

2、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据统计,全生产粮食85万吨,人均300多公斤,全区1998年就基本实现了粮食自给。

3、农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较为稳固,为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做出了贡献。2004年,农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0.5%。

(二)地区发展农牧业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如前所述地区在农牧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农牧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农牧业以及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

1、农牧业生产结构不合理。由于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不严格、科学水平较低,使得农牧业生产结构不合理,没有建立适当的农牧结构比例和较为完善的农牧结合模式,造成大量资源浪费。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经济中占主导的是以生态为特征、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农牧业,对来说,在资源量和环境承载力两个方面都经不起传统经济形式下高强度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如果继续走传统经济发展之路,以末端处理为环境保护的主要手段,只能阻碍发展的步伐。

2、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及生态渐趋恶化。由于尚处于粗放的原始农牧业生产状态,产业化水平不高,未形成具有良性循环和增值功能的产业链,农牧业生产效益低,农牧区贫困问题仍很严重,在一些农业开发强度较大的地区,土地退化现象严重,长期以来对草原低投入高索取,毁草造田,超载放牧,掠夺式经营,造成草原退化率不断上升,引起草地生态功能与生产能力的下降。目前,现有耕地的1/2是不能保证灌溉或不能灌溉的低垦殖耕地;草场有近一半以上重度退化、1/10明显沙化,部分地区草场实际载畜能力已超过理论载畜量的1/5,致使鲜草产量下降20%~75%,可食牧草比重由80%降至30%;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现象严重。

3、农牧民劳动素质普遍低。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加速农畜产品转化增值的意识不强,节约资源和环保意识淡薄;区内干部群众经营管理水平、思想观念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些均严重影响着农牧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从而放慢了和谐社会实现的步伐。

4、农牧业生产组织及管理方式严重滞后。由于交通、信息不够畅通以及几十年来基层组织的相对松散,致使农牧业经济组织的微观单位一直处于与现代经济隔离的状态。畜牧业尤为突出,逐水草而牧、由牧择居的形式,仍然占有一定的比例,难以形成规模生产,所以经济效益很难得到提高,政府的有关规划及服务措施也难以得到有效的实施。

二、发展农牧循环经济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一)东部地区发展经济的教训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率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后,在一轮又一轮的经济发展热潮中,东部地区抓住机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20多年来,高投入、高消耗虽然实现了经济的增长,却也形成了高污染、粗放式的增长模式,造成了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困境。目前经济高速增长的社会成本代价还在不断上升,东部的发展恰恰是步了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后尘,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东部地区的教训是:过度盯住眼前的发展,势必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如果等受到惩罚后才清醒,势必付出沉重的代价,对于生态环境脆弱的来说更应从中吸取教训大力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

(二)的客观现实决定了必须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

首先,是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决定必须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经济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主要是靠巨额的投资推动的,经济效益不高,呈现明显的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型特征。

其次,是特殊地位决定了发展农牧循环经济的重要性。青藏高原作为“江河源”和“生态源”的特殊地位,其巨大的生态价值以及在国内、东亚甚至全球的可能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青藏高原是地球上巨大的基因库、全球气候的重要启动器、周边地区的固体水库与江河之源和我国东部地区的生态源与生态屏障等几个方面[7]。青藏高原特殊的生态地位,其生态功能远大于其生产功能。

最后,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过去的农牧经济增长基本上是粗放型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以高投入、高消耗为代价的,这不是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应大力发展农牧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基础和生存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发展农牧循环经济措施的思考

既然明确了循环经济是农牧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那么,怎样在当前轰轰烈烈地推进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跨跃式发展中发展循环经济?具体目标和措施如何?这些是我们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

(一)构建循环型农牧业体系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快传统农牧业、资源耗费型农牧业向生态型农牧业、资源循环农牧业转化。继续加大种养结合的比重,优化区域布局,加强农牧业生产过程中资源的循环利用,形成农业内部良性循环,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投入的减量化,逐步降低农牧业的各类污染,积极推广农牧业清洁生产模式。

农区的种植业可以建立立体种植、养殖模式,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利用率。发展养殖业的同时与种植业相互补充,可以由过腹还田,直接还田,沼气发酵等途径,提高动物粪便的综合利用效率,完成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利用。

(二)发展特色农牧业经济

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自然生态独特,具有发展特色农牧业的基础。因此,农牧业的发展应当瞄准国内、国际市场,追求特色、绿色、安全,将以绿色生态和特色农牧业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3个支柱产业之一。例如,青藏高原特有农作物品种-青稞,据有关媒体透露,青稞中含有丰富的β-葡聚糖,它对抗拒衰老、延长寿命等,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和多方面的价值。因而日益受到人们青睐。加之自然条件独特,基本无污染,青稞作为“绿色”食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极具开发价值和市场前景。应当通过青稞基地建设,进一步挖掘青稞的营养和保健内涵,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逐步把建成全国的青稞生产和加工基地,并将循环经济作为试点运行。另外还有高产优质油菜、专用马铃薯、优质专用小麦和荞麦等,争取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地位。另外,还有以开发虫草、松茸、红景天、核桃等系列产品为特征的高原特色康体农业,并集中建立一批国家认定的绿色产品生产基地,以锻造高原生态农业品牌。

对畜牧业则以循环经济发展原则为指导,根据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积极稳妥地推进发展牧区畜牧业,稳定畜牧头数,加强对草原的保护,采取封育、移草、定畜等方法,大力推行草原集约化经营,建设人工草场,改良天然草场,发展灌溉草场,多渠道增加饲草生产能力。高原特色畜牧业则应着重于牦牛系列产品的开发,瞄准国际市场。农区畜牧业可以饲料生产为突破口,在种植业结构调整和改革种植制度的基础上,结合人工种草、改良天然草场和增加秸秆利用率,使畜牧业发展重心由牧区逐步向农区及半农半牧区转移。发展“饲料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牲畜,调整畜种结构,适度增加藏绵羊比例,积极发展肉乳用牛和猪、禽,适当减少山羊和马属畜类,努力提高牲畜繁殖成活率,加快畜群出栏周期,从而大幅度提高肉类和酥油等畜产品产量,从而不断提高高原食物安全的保障程度。

(三)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农牧民及经营者素质

农牧民是农牧业经营活动中的决定性因素,要提高农牧业的生产率及经济效益,必须首先提高农牧民的整体素质,其中主要的是文化素质和思想观念。其对策主要有:通过扫盲教育、组织“科技下乡”、“科技赶场”、专业技术培训等形式,提高农牧民的生产经营能力;经营管理者则通过严格的资质认证,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上岗等途径,提高企业家队伍的经营管理能力,通过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来提高技术队伍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加强规范化的管理和监督来提高服务队伍的专业服务能力。

(四)充分发挥政府在发展农牧循环经济、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政府应当把建立与完善农牧业循环经济管理体系、发展生态农牧业、推行清洁生产等作为重点领域,逐步建立农牧循环经济框架。同时,从本区实际出发,抓紧制定和修订资源循环利用的地方性法规,并将资源循环利用纳入各级政府、各单位、企业政绩考核的指标中。建立科学的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和有效的协调工作机制,各级政府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对所在地区加强领导,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积极探索新的农牧循环的经济模式,规划和开展生态示范区等试点工作。通过生态农业的发展和农田生态环境与草地生态环境的建设,在保护生态环境、遏制农田与草地退化的基础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解决农村能源的严重不足的问题,增强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逐步实现粗放型农牧业向循环型生态农牧业的转变。随着今年青藏铁路的通车运行,发展农牧循环的经济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区内农牧业互补优势,更能带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人民和祖国各族人民一起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路上阔步前进。

[参考文献]

[1]黄贤金.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与政策体系[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0,[R].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

[3]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西部农村统计资料2000,[R].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

[4][5][8]狄方耀,程志碧,罗华著.经济学导论[M].人民出版社,2006年.

第9篇

一、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作用

(一)解决了农畜产品卖难的问题,实现了农畜产品增值、增效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加大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力度,引进了国内外较大的加工企业,使之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由于龙头企业的带动,产业链条明显延长,解决了农畜产品卖难问题。2008年。全市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收购农产品资金达到90亿元。龙头企业发展迅速,加工能力大幅度提高,使巴彦淖尔市农牧业产业化综合加工率达到65%。在加工能力对原料需求不断扩张的拉动下,农畜产品原料价格不断提高。2008年。花葵价格达到7.6元/公斤,同比增长35%:小麦达到2.45元/公斤,同比增长22%:番茄亩收益平均在2000元以上,同比增长43%;牛、羊肉价格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也有一定幅度的上涨。2008年农牧民纯收入达到6603元,同比增长期24.1%。

(二)推动了农畜产品加工业成为主导产业

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不断发展,推动了优势特色产业的明显进步,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08年,农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为6816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32%,形成了一定规模和水平的加工体系。部分农畜产品加工的规模、水平在国内名列前茅。巴彦淖尔市已成为全国番茄制品生产的第二大基地,羊绒加工居国际领先地位,羊肉加工业居全国之首。特色产业已成为巴彦淖尔市的一大亮点。

(三)促进了农村牧区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

产业化经营运用工业理念谋划农牧业,推动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按照高起点、强带动的原则,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将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生产技术等要素导入农业领域,提高了农业的整体素质。各地围绕龙头企业组织生产,种植龙头企业所需的原料。使生产更有针对性,优质、高产、安全、专用品种在种植业中的比重达62%,而且优化了产业、产品结构,‘推进了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通过扶持大企业,带动和建设了大基地,构建了大产业,形成了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培育壮大了主导产业,由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四)提高了农牧民组织化程度,增加了农牧民收入

巴彦淖尔市农牧民组织化程度低,参与各种专业合作组织的农牧户不多,这种状况,增加了农畜产品的交易成本,成为农牧民参与市场竞争的瓶颈。近几年,由于巴彦淖尔市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蓬勃发展,带动了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各地认真落实有关鼓励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构建服务平台,推广典型示范,为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2008年全市已组建脱水菜、绒毛、炒货、粮油、蜜瓜、枸杞、奶牛及农畜产品流通等各类专业合作组织720个,拥有会员15万人,为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提供了就业机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建设构建了产业支撑体系。

(五)提升了农牧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不断推进,促进了农牧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发展,加快了农牧业科技进步,提高了农牧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力。一是龙头企业成为组织标准化生产的重要载体。巴彦淖尔市的龙头企业有些通过了国家或国际有关组织的质量、环保、安全卫生的管理体系认证,有的建立了自己的原料基地,组织和带动农牧民按标准化进行生产。二是龙头企业成为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者。通过自主开发和引进新工艺、新技术、新品种,提高了农牧业科技水平。三是龙头企业成为品牌战略的实施主体。龙头企业努力创立市场潜力大、产品附加值高、具有特色的名牌产品,河套白酒、金川啤酒、维信羊绒、河套雪花粉等知名品牌享誉全国。

二、进一步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措施

(一)不断调整优化农牧业结构

紧紧围绕粮食、花油葵、酱用番茄、脱水菜、甜菜、肉类、牛奶、绒毛等产业,调整农村产业、产品结构,推进种植业由普通大路产品向优质高效方向转变,推进大农业由种植业主导向畜牧业主导转变,走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标准化生产之路。重点抓乳液基地建设、肉羊基地建设、番茄基地建设、粮油基地建设,逐步打造河套绿色农畜产品品牌,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农牧业产业体系。

(二)不断提高产业化水平

继续实施扶优扶强策略,着力培育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集群。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反租土地和设立风险资金,采取合同订单、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等方式,与农户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农业生产的带动作用。要支持农村经济能人、基层涉农单位和龙头企业带头领办行业协会,重点培育发展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紧密型、市场化、实体化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牧业的组织化和社会化程度。要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在完善产区农牧产品专业和综合批发市场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大型绿色农畜产品物流园区,推动农牧产品市场提档升级,满足优质高效和绿色农业的发展需要,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第10篇

9月10日至11日,副省长邓本太带领省政府办公厅、省委政研室、省农牧厅、省供销联社有关负责人,先后来到**县和**县调研设施农牧业、新农村建设和农牧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情况,并检查指导农牧业结构调整、生态保护、扶贫开发、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农牧业科技服务等工作。

邓本太一行实地察看了**县多巴镇韦家庄村设施农业及专业合作社建设,多巴镇双寨村花卉基地及仁杰粮油公司,共和镇苏尔吉新农村建设,大才乡互邦农牧业开发公司奶牛养殖基地,**县尕让乡席芨滩村新农村建设,河阴镇郭拉村设施农牧业建设,河西镇加莫河滩村牛羊育肥基地和下马加村核桃种植基地。

邓本太指出,**现有20万亩川水良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优越,发展蔬菜种植和花卉产业潜力很大。**依托沿黄气候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独具特色,而且农区畜牧业和牧区畜牧业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发展产业化的前景十分广阔,要加大扶持力度,培育特中之特、优中之优的名牌产业,要积极开发绿色、有机产品延伸,形成“一村一品”特色支柱产业。鼓励企业和城市人员到农村创业,创办龙头企业,进一步提高特色农畜产品的精深加工能力。

邓本太强调,要提高设施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强设施农业小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要高度重视土地资源的集约经营和水资源节约利用,促进土地合理流转,向经营能手集中,生产向规模化发展。要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加大各类资金整合力度,整村推进用于培育主导产业的资金,要同水、电、路建设的项目相互配套,实行综合开发。

邓本太强调,要重视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各种形式的协会。通过协会和经纪人激活农村市场、壮大农村经济。要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推行标准化生产,大力推广农牧业适用技术,提高农牧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在新农村建设中一定要坚持以发展生产、增加农牧民收入为核心。必须做到规划先行、示范带动、稳步推进,绝不能搞形式主义,同时要坚持充分调动农牧民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要整合各类资金加大投入,进行综合治理。要把发展现代农牧业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尽量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合理安排项目,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倾斜,尽快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

邓本太强调,要帮助农户抓好秋收、复种工作,同时抓好良种收贮和培训工作,为明年发展特色农牧业打好基础。继续实施好尚未完成的各项农牧区建设项目,帮助农牧民群众确保冬小麦、果树、牲畜等安全越冬,确保明年两县群众增产增收。

第11篇

一、问题分析

(一)农村牧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有所提高,但农牧民得益较少

农村牧区工业以矿产资源开采及其加工为主体,其他工业类型所占的比重较小。农村牧区的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对当地农牧业剩余劳动力和城镇需要就业者的吸纳能力不强,其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主要是增加了一些财政收入,但有时还要以一定的草地耕地占用、资源破坏和生态环境污染为代价。随着时间的推移,矿产资源开采难度增加、开发成本上升。甚至会出现矿产资源枯竭的现象,这些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就要大大萎缩或者干脆撤离。这样农村牧区未来的发展也确实有点令人担忧。农村牧区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缺乏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再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等,其生存与发展的境况相当艰难。牧区畜产品加工业、牧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发展不足。大量畜产品不能就地加工、转化。牧区畜产品主要的交易市场及价格形成过程中的主导者一般都在牧区的区域之外、离原产地很远,牧民讨价还价的能力十分微弱,一般处在被动的价格接受者和利益受损者的地位。

近年来,农村牧区市(盟)的首府城市、县(旗)政府所在地的城镇,拓展比较迅速,其城市范围扩大,城市人口特别是流动人口增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市容市貌改善。然而,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合并乡镇(苏木)、集中办学等,使得农村牧区的部分小城镇出现了萎缩、甚至荒芜的现象;这些小城镇机关搬走、学校停办、人口流失,一些服务行业也十分萧条。而这些小城镇往往又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主要建设点等,其发展不良,不仅制约着农村牧区城市化的整体推进,也使得城乡统筹的连接点、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支撑点和着力点不太稳固。

近年来。由于“盟改市”、“县改市”、“乡改镇”等行政区划的调整,导致了城镇人口比重的增加:但这样的“城镇化”目前来说还是低水平的,公共设施、服务机构、人员素质、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是相对滞后的,对农村牧区产业调整、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对农牧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均不强。

(二)农村牧区的社会发育度较低,农牧业的传统性及粗放性还非常明显

内蒙古农牧民文化素质较低,具有一定技术、技能的人才严重短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和现代农牧业的发展。据内蒙古第一次农牧业普查资料,内蒙古主要从事农业的人口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1407535人、占19%。小学文化程度3078485人、占41.54%,初中文化程度2547881人、占34.37%。其余高中文化层次的人也大部分集中在城镇,真正到基层从事农牧业等生产经营的寥寥无几。据内蒙古第二次农牧业普查资料,到2006年底,内蒙古农牧民家庭劳动力中文盲的比例高达7.4%,小学文化程度者占33%,初中文化程度者占49%,高中文化程度者占10%,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不足1%,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比重明显高于发达省区。

内蒙古农牧业的科技贡献率缓慢爬升,由“八五”期末的34%逐渐增加到“九五”期末的39%,又增加到“十五”期末41%左右,2008年达到45.41%;然而。我国“十五”期末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8%以上,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经升到了60%-80%的水平,相比之下,内蒙古农牧业的科技进步水平还比较落后。

在内蒙古的农牧业机械设备中,20马力以下的拖拉机占拖拉机总数的76%,且40%多的拖拉机超期服役,玉米的机收面积只有5%左右:全区74%的农田没有灌溉条件,灌溉饲草料地面积仅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0.4%,设施农业面积占种植业面积的不到l%:一些作物品种已经推广使用了20多年,变杂退化现象非常严重,却还没有有效的提纯复壮和更新。

由于内蒙古农牧业的科技水平等相对低下,农牧业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所以农产品的单位面积产量不高。2006年,谷物单位面积产量,全国为5322公斤/公顷、内蒙古为4980公斤/公顷,内蒙古比全国低342公斤。2007年,内蒙古粮食亩产量504斤,比全国平均亩产低20%以上。内蒙古主要农产品的质量也较低,玉米含油、赖氨酸、蛋白质不高,花色品种欠丰富:小麦出粉率仅为60%上下,而全国平均水平为85%左右。

(三)农村牧区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加剧

内蒙古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太阳辐射强烈,降水量稀少,蒸发量和干燥度大,土地大部分为沙性质地等,这些客观因素导致了农村牧区生态环境的脆弱。农村牧区本身又是旱灾、白灾、黑灾、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多发区,尤其是近年来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特别是草原退化沙化促使了这些灾害的频繁发生。形成了恶性循环。内蒙古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草地、耕地、林地的退化沙化与水土流失也就是所谓的荒漠化问题。内蒙古沙漠化面积大约7.34亿亩,水土流失面积2.79亿亩左右、居全国之首,全区草场、农田、林地等潜在沙化面积占全国潜在沙化土地面积的76%。内蒙古横跨中国的西、中、东部,紧靠华北、京津、东北等地区,其沙漠化、水土流失等,借助风力、水力可迅速地、直接地蔓延上述地区,特别是威胁首都北京的生态安全。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自然灾害的加剧,如农作物成灾面积,自然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等都呈逐渐加大的态势。

(四)农牧民收入与全国水平的差距较大,牧民收入开始低于农民收入

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2005年,我区农牧民人均纯收人为2989元、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我区比全国低266元;2007年,我区为3953元、全国为4140元,我区比全国低187元;2009年,我区为4938元、全国为5t53元,我区比全国还低215元。2009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绝对量排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第15位,其比上年的增长率排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第30位。

近年来,与农民相比,牧民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相对较慢,特别是人均收人的绝对额牧民也开始低于农民。内蒙古2003-2007年,牧民人均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要比农民低近一个百分点。内蒙古农牧业经营管理站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牧民人均收入低于农民人均收入98.4元,2007年牧民人均收入低于农民人均收入124.6元,2008年牧民人均收人低于农民人均收入159.7元。而牧民必要的生产生活支出大大高于农民,如内蒙古2007年牧民人

均消费支出要比农民高出2500多元。牧民的收入低于农民,刚性的支出却高于农民,这样牧民生活及生产水平的提高就显然不如农民快了。

(五)农作物播种面积扩大,粮食总产量增加,但粮食内部结构不合理

2007年,内蒙古农作物种植面积642.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2.98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462.75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6.56万公顷。2007年,内蒙古粮食总产量1750万吨,比上年增长2.6%。然而,内蒙古的粮食内部结构不合理,在其2007年1750万吨的粮食总产量中,“粗粮”占85.8%、特别是玉米占64.1%,小麦、水稻仅占14.2%:这就使玉米、粗杂粮等严重过剩,小麦、水稻等的缺口增大,粮食供给的结构性矛盾加剧。

2008年,内蒙古农作物种植面积686.08万公顷,比上年增加9.93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25.45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5.27万公顷。2008年。内蒙古粮食总产量首次达到2130.23万吨,比上年增长17.6%;其中,玉米、大豆和薯类产量分别增长21.5%、23.8%和26.4%。需要特别关注的是,2008年内蒙古小麦的产量为154万吨、比上年下降了12.5%,稻谷的产量为70.5万吨、比上年下降了13.4%,小麦和稻谷产量下降的幅度都很大;说明在一定程度上粮食总产量的增长主要是“粗粮”增多了,而“细粮”反而减少了:为了满足消费的需求,我区小麦和大米的购人量要相应地增加。

2009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8137万亩。比上年增加255万亩:其中玉米播种面积比上年增加了4%左右。2009年,内蒙古粮食总产量1981.70万吨,比上年下降7.0%。内蒙古粮食总产量,“九五”时期年均增长3.3%,“十五”时期年均增长6.0%:其中,玉米产量“九五”时期年均增长4.0%、“十五”时期年均增长11.1%,而小麦产量“九五”时期年均下降7.1%、“十五”时期年均下降4.6%。说明“九五”、“十五”和“十一五”的头几年,内蒙古的粮食结构“粗粮”化的趋势非常明显。

(六)牲畜头数基本保持稳定,但畜群结构和个别畜产品产量等变幅较大

2007年,牧业年度全区牲畜存栏10952.03万头(只),比上年同期下降0.9%:内蒙古肉类总产量201.8万吨,比上年增长4%;牛奶产量950.9万吨,山羊绒产量6746吨。2003-2007年五年间,内蒙古牧业年度牲畜存栏稳定在1亿头(只)左右。

2008年,内蒙古牧业年度牲畜存栏10677.2万头(只),比上年下降1.6%;其中大牲畜存栏达到1063.8万头,比上年增长3.0%。而羊的存栏为8442.9万只,比上年下降了3.8%。全区肉类总产量219.37万吨,比上年增长6.3%:牛肉产量43.1万吨,增长6.1%;羊肉产量84.8万吨,增长4.9%。2008年内蒙古部分畜产品产量增速回落的幅度较大,如牛奶等;特别是小畜羊下降的幅度较大,需要引起注意。

2009年,内蒙古牧业年度牲畜存栏10858.5万头(只),比上年增长1.7%;连续7年稳定在1亿头(只)以上。全区肉类总产量231.06万吨,比上年增长5.3%;山羊绒产量7421.00吨,比上年下降2.9%:牛奶产量884.57万吨,比上年下降5.4%。牛奶、山羊绒等畜产品产量的较大幅度下降,说明“三聚氰胺”的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以及羊绒制品销售的低迷等,对找区奶牛养殖业、山羊养殖业的影响是很大的。

二、对策建议

(一)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牧区生态产业

虽然内蒙古的农牧业(第一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还没有真正摆脱传统农业的“粗放型”与石油农业的“掠夺式”。为了农牧业产量与产值的增长,往往就要过渡垦殖、掠夺式利用农牧业资源;这样,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局部的化肥、农药、农膜等污染出现,农牧业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农牧业经济发展也受到制约,造成了农牧业生态与经济的恶性循环。为了打破这样的恶性循环圈,当务之急就是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转变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研究、应用生态技术体系,示范、推广适宜地域特征的生态农牧业发展模式,逐步实现农牧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构合理、功能高效、良性循环。

内蒙古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应把林草业的发展放在重要地位。这既是加强生态建设,防治沙漠化、水土流失,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美化投资环境,吸引中外客商的需要;也是发展生态农业、绿色产业。生产高标准的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的需要:对畜牧业发展所面临的草料不足,也有一定的弥补作用。林草业的发展要与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三北”防护林、京津周边地区沙源治理等国家、自治区的主要生态建设保护工程有机结合,以发展保护性的林草业为基础,同时兼顾商品性林业、草业的发展。

农牧业的竞争力主要立足于其产品的竞争能力,因而调整优化农畜产品结构至关重要。现代农畜产品的竞争力主要表现在农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性高、符合国际公认的标准、适应公众的消费时尚与潮流,以及农畜产品的生产成本低廉、花色品种多、精深加工产品多等。当前最受消费者青睐、最有市场竞争力的农畜产品主要是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非转基因食品等。内蒙古符合生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基本条件的地域很多,只要生产过程与加工、运输、包装、储藏等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完全可以生产出符合国际标准的高质量产品。

(二)重视农村牧区的减灾、防灾工作。实现预灾(预警)、防灾、避灾、治灾的有机结合

近年来农村牧区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日趋频繁,给农村牧区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建立有效的自然灾害防御系统,对农村牧区减灾防灾、农牧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自然灾害防御系统主要包括:农村牧区自然灾害发生规律、灾害性程度以及减、防灾技术等的研究体系;农村牧区自然灾害的预警体系:农村牧区防灾、避灾、治灾的网络体系等。

加强农村牧区灾害管理机构建设,调整农村牧区生产结构与模式,规范人们的活动方式及活动的强度,以减少人为因素诱发、加重的自然灾害,减少未来灾害的发生频率。另外,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及我国在农业保险实践方面的经验。探索适宜我区农村牧区规避农牧业风险的有效措施,建立、健全农牧业自然灾害保险制度,增强农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解除农牧业发展的后顾之忧,并使其成为保障农牧民增收收入的重要手段。

(三)加快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过渡的步伐,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建设

首先,进一步加强农田与草牧场水利基本建设,积极推广良种培育、高效栽培等适用技术,推进农牧业机械化作业,促进土地草牧场的科学合理流转,大力发展

绿色农牧业、生态农牧业、低碳农牧业,从而有效改善农村牧区尤其是农牧业发展的硬条件与软环境,提高农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等水平,加快农牧业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第二,有效实施种植业和畜牧业高产创建工程,建设粮油高产示范田,建设肉牛、肉羊、山羊、奶牛、生猪等的高产示范基地及其标准化养殖小区,在提高粮食单产和改良牲畜个体品质等方面很下功夫。从而大幅度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的农牧业。第三,内蒙古要做精第一产业,发展集约化、现代化的农牧业,就必须有发达的农牧业服务业、完备的农村牧区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前提与基础来支撑: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服务业,建立产前、产中、产后成龙配套的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优化整合现有资源,建立完善适合我区特点。的农牧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农村牧区新型流通与农畜产品市场体系,还要建立健全防疫、安全和质量监管等的体系,从而有效地提高农牧业的技术化水平、标准化水准及其由服务纽带连接而成的农牧业规模化优势。第四,要在确定主导产业、规划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等的基础上,加快形成市场牵引龙头、龙头带动基地、基地包容农牧户的农牧业产业化拓展新格局,要有效推进龙头企业向大型化、集群化、加盟型方向发展,建设一批集中连片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专业苏木乡镇,创建一批具有地理标识的自主品牌,不断完善“企业+基地+农牧户”的农牧业产业化模式,从而促进农牧业及其加工业又好又快发展,提高农牧民的收入水平。

第12篇

8月22~25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青海、甘肃调研时强调,各地农牧部门要在优先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优化种养结构,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保障牛羊等畜产品稳定供应,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奔小康。

韩长赋先后来到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甘肃省兰州市有关市县,走进牧场、农户、企业、合作社,调研了解畜牧业发展、高原夏菜种植等情况。近年来,青海、甘肃两省高度重视农牧业发展,立足当地实际,积极推进现代农牧业发展,促进了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韩长赋对此充分肯定。

玉树州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是全国重要的牧区。韩长赋首先来到玉树市巴塘乡铁犁角村查看饲草种植情况。无垠的草原上,四处点缀着牦牛和羊只,万亩人工饲草基地上齐腰高的燕麦草长势喜人,韩长赋走进草场实地了解天然草场保护、牧草种植效益等情况。他叮嘱基层农牧部门同志要继续推进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落实,强化鼠害防控,加强天然草场保护,积极发展生态畜牧业,保护好“三江”源头生态,建设好人工饲草基地,确保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肉,减畜不减收。

韩长赋非常关心玉树地震灾后农牧业生产恢复情况,特地来到玉树市结古镇禅古村。新建的禅古村坐落在山脚下,建筑整齐划一,是一个牧民定居的纯牧业村。韩长赋进村了解抗震救灾和村里牧业发展情况,走进牧民家里,跟他们促膝交谈,算收入支出,问生产困难,还品尝他们自制的牦牛酸奶。看到他们通过养牦牛、挖虫草,生产有方,生活幸福,孩子健康成长,韩长赋非常高兴,希望他们继续搞好生产,培养好后代,做幸福的草原人。随后,韩长赋来到州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调研,了解全州农牧业发展情况,看望基层农牧干部。他对玉树州农牧业干部在灾后带着责任、带着感情为农牧民服务,用双手建设新玉树表示慰问和感谢,祝愿玉树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农牧民日子越过越好。韩长赋还查看了玉树州农技推广站蔬菜示范基地,要求基地发挥好科教、示范、推广、生产和观摩的作用,带动全市及周边县市的蔬菜种植。

近年来,甘肃省利用丰富的秸秆资源,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成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韩长赋来到兰州市榆中县瑞丰牧场了解奶牛养殖情况。企业负责人告诉他,公司为周边养殖户代养奶牛,统一配料、防疫、改良、挤奶等,保证了奶业安全和农牧民的增收,韩长赋表示赞许并勉励企业再接再厉,与农民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周边农民增收致富。在榆中县稼鸿肉羊养殖场,韩长赋同合作社负责人黄有兵交谈,了解羊肉价格、繁育、存栏、圈舍建设、防疫等情况。他指出,要大力培育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强化金融支持,发展畜牧业保险,搞好疫病防控,促进草食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