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3-07-11 17:37: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1篇

本节内容选自湘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Ⅲ)第二章第四节“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该节的课程标准要求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一个地区农业生产与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其中土地资源和气候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不同农业部门需要不同类型的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对农业生产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而气候条件中的温度决定了作物种类的分布、复种指数和产量的高低,在年降水小于250 mm的地区,除有灌溉水源以外,一般很难发展种植业。

不同区域农业的布局各不相同,其布局是否合理,对农业发展会产生巨大影响。如某些地区,由于布局和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影响(如轮荒、大水漫灌),往往会产生水土流失、土地盐渍化等影响农业发展的问题。

因此,“课标”要求在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基础上,了解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二、目标导航

知识与技能:了解美国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特点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美国本土地形、气候的判读,培养学生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收集关于美国农业发展方面的地理信息,学会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强化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

三、重难疑点

1.“美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重点解析

这部分内容教材给出了“美国本土地形”、“美国本土气候类型”两幅图,旨在通过读图初步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文中的“阅读”和“思考”材料,是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思考”主要是引导学生对课文文字图像进一步探究,注重了开放性和拓展性,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美国农业生产条件及其对农业影响的分析见表1。

教师可根据需要适当补充美国农业发展条件相关资料,结合教材中的“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分析美国发展农业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2.“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难点剖析

这部分内容教材用较长的篇幅以“阅读”和“活动”的形式呈现,旨在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1)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形成。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能充分利用优越的农业自然条件,并借助社会经济条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率,使农业生产取得最大效益。具体如图1所示。

(2)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美国农业生产专门化程度很高,形成著名的生产带,如小麦带、玉米带、棉花带、乳畜带等。具体分析见表2。

根据该部分内容教材的呈现特点,建议通过学生阅读、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合作交流完成“活动”内容的方式进行教学。

3.“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疑点探析

了解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沙尘暴。该内容主要起过渡作用,为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埋下伏笔,主要的疑点是教材出现了可持续发展措施所涉及的很多新概念,要求学生合作探究,查阅资料及教师给予指导和帮助,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其有利影响。

具体措施: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政策法规:限耕、休耕、免耕、轮作、补贴、保护政策。通过具体活动和阅读案例加深理解,最后再通过活动的练习,巩固农业发展的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措施。

四、活动建议

本节教材共安排了5个阅读、5个活动和7组图。阅读材料补充、拓展、延伸现有教材知识;活动侧重于课堂知识运用于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引导、学习、巩固教材知识;插图作为地理学科的特殊语言,直观、形象地补充、完善教材知识。

1.阅读材料运用

阅读一:美国农业发展的交通运输条件。这则材料属于例举“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便利的交通能促进美国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为追求更好的经济效益形成了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生产方式。现代化、多样化的便利交通促进农产品的地区间流通与出口。

阅读二:美国的农业带。配图2-19“美国乳畜带、小麦带、玉米带、棉花带分布示意”。这部分内容虽然属于阅读内容但应作为正文处理,因为它是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具体体现,图文结合可更好地理解专业化生产,也给我国农业生产一定的启示。

阅读三:沙尘暴威胁美国农业。结合插图2-20展示农业发展的问题以及带来的思考,体现了历史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引发严重后果的典型案例,可以自然过渡到寻求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紧扣主题和本节课核心内容。

阅读四: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属于教材的补充内容,有利于学生了解美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使教材内容更丰满。

阅读五:保护性耕作。配插图2-22“苜蓿的根部具有固氮作用”、图2-23“美国农场工人收割苜蓿”。图文结合地分析了具体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做法:保护性耕作,如何保护的呢?又以苜蓿为例谈了轮作。

2.活动教学建议

活动一:文字叙述了美国的纬度位置、热量带、地形和理想的农业生产条件,并配2-17“美国本土地形”和2-18“美国本土气候类型图”。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依据材料分析相关问题,并理解自然因素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为后面的地区专门化生产做好铺垫。建议通过两幅图来具体落实农业生产的气候和地形条件,学习区域地理知识的同时理解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影响。

活动二:以加利福尼亚州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为案例,说明一个地区的农业结构会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经济效益、市场需求等因素而不断变化。这体现了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是不断变化的。

活动三:活动所涉三个问题层层递进,读图指出分布范围、分析农业的自然条件、探究可持续发展方向。分别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四:图2-21“农药污染积累示意”很好地展现了农药污染物的迁移过程和积累过程,文字材料叙述了农业生产的变化,解释了“处方”农业,通过对比分析滥用农药化肥的农业与“处方”农业的差异,体现了如何更好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活动五:结合阅读开展的活动属于知识拓展和应用,需亲自查阅相关资料理解新知识,意在对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拓展到农业生产带来的启示,并进行农业发展的问题与措施对应关系的训练,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具体措施的借鉴。

3.图像图表利用

图2-17“美国本土地形”、图2-18“美国本土气候类型”用于分析美国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配合活动的问题让学生自主读图分析,教师加以指导,培养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学习区域地理知识,渗透地形、气候之间相互作用的整体性特征。

第2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资源承载力;产业经济学

一、 引言

长三角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尤其以上海、浙江和江苏三地为重点发展,当今改革开放时期的长三角区域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然而,在长三角区域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后,存在着不少制约因素,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产业生态化程度对长三角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陆根尧、盛龙和唐辰华(2012)认为产业生态强调生态和谐与经济高效的结合,以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来实现经济增长,并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近30年来,长三角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给社会、资源环境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影响了长三角区域的产业生态化程度,这些影响反过来又会对经济发展乃至长三角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的制约作用。因此,本文通过产业生态中的资源承载力视角,选取长三角区域的上海、浙江和江苏三省统计数据,对长三角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并且分析研究影响因素,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二、 因素分析和模型构建

产业生态化理论思想起源最早见于Ayres的“产业代谢”理论,以及后来Frosch的“产业生态系统”理论。国内外众多学者都对产业生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通过不同视角对产业生态进行了概括和定义。Allenby(1994)认为产业生态化是一个封闭、循环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以自我生产和消费、资源循环利用、减少环境破坏以及废弃物多层次利用为目标。Seppalaa(2005)总结了区域产业生态化的特点,认为区域产业生态化是在区域范围内对区域内人类经济活动、社会(城镇变化)和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探析了社会发展变迁、经济增长发展和土地利用效率三者之间的内在机理和空间耦合关系。这样来看,区域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托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区域内所有产业发展、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都要受约束于区域系统环境。这种内在约束机制和可持续发展会形成一种系统稳态,而影响稳态水平的因素会影响到这一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状况。综合来看,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有以下三个方面:自然环境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以及人口与社会因素。

资源承载力就是包含了自然、经济和社会三种因素在内的,可以具体量化产业生态化水平和程度的指标。利用资源承载力可以预测一个区域能否可持续发展,也就是反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在能力。区域资源承载力公式为Q=f(x,y,z),其中Q为资源承载力,也就是区域资源对人口消费压力的承载能力,x为自然环境因素,y为经济发展水平因素,z为人口与社会因素。匡耀求和孙大中(1998)认为资源承载力与区域资源数量、资源配置关系和资源利用效率成正相关关系,与消费水平成反相关关系,且随着资源种类数量的增加而加大。因此,资源承载力公式为Q=。

1. 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与生活的基本要素。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活动其生产资料都来源于自然生态,并且生活在该区域内的人类也必须依赖环境。优良的自然生态资源是一个地区可以快速发展的绿色通道,同时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通过产业发展引起两者冲突并最终导致自然环境恶化和自然资源大规模破坏和不可再生,反过来使得人类生存空间的拥挤和生产环境的恶化(娄美珍和俞国方,2009)。设t年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QN(t)=,Y(t)为t年区域农业总产值,CA(t)为t年区域农业人口平均消费值。

2. 经济发展水平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影响很大。在经济系统内部,不同的区域增长路径可以导致可持续发展的差异,因为经济增长方式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也是社会发展阶段选择的结果。Odum(1996)根据资源-效率比率将经济发展分为粗放型发展和集约型发展,选择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对自然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消耗有很大的差异。从这个层面上来看,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未来可持续发展到何种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设t年区域经济资源承载力QE(t),M(t)为t年区域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CE(t)为t年区域非农业人口平均消费值。

3. 人口与社会因素。人口指数增长对粮食、燃料的需求导致了大规模的粗放农业开发,这是引起开荒耕种、植被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并导致了生态环境的退化,包括土壤能力、土壤盐土壤性状、土壤熟化程度等的变化,使区域第一生产力下降。并且,人口数量过速增长的另一个副作用是人均教育经费和其他人均消费资料的降低,并直接影响到人口素质的提高,使先进的生产方式难以推广,经济开发方式只能以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粗放开发方式为主。因此,人口与社会因素是一种较强的潜在影响因素,它是通过影响人的行为从而影响社会对待自然生态环境的态度和社会本身对自然资源环境的反馈(施晓清,2010)。设t年区域社会资源承载力QS(t),W(t)为t年区域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C(t)为t年区域人均消费值。

4.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等级。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主要由自然资源驱动型到经济资源驱动型转变,是区域社会发展水平和可持续不断提高的表现。因此,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由两部分衡量,一个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数,另一个是区域社会发展水平指数。

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数为G(t)=,其中P(t)为t年区域年末人口总量,具体指数分级见表1。

区域社会发展水平指数为H(t)=?啄N+2?啄E+4?啄S,其中?啄N,?啄E,?啄S分别为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对区域发展的贡献率,具体指数分级见表2。

最后结合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数和区域社会发展水平指数,综合得到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承载力指数Z(t)=,利用区域统计数据计算结果,进行等级划分,具体分级见表3。

三、 实证分析

1. 长三角区域资源承载力实证结果。本文选取《上海市统计年鉴》、《浙江省统计年鉴》和《江苏省统计年鉴》2007年~2009年三年数据,通过区域资源承载力公式计算得到结果如表4、表5和表6。

根据上述结果表明,长三角区域经济资源承载力基本大于社会资源承载力,这表明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发展带动了社会发展。但是长三角区域的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社会资源承载力都已经超过了自然资源承载力。根据Odum(1996)结论判断,表明长三角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将会受到自然资源带来的一定程度的限制,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也将受到自然资源承载力不足的影响,尤其以上海市最为严重。上海市的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社会资源承载力均超过了其自然资源承载力。浙江省和江苏省情况类似,经济资源承载力也超过了自然资源承载力,但是其社会资源承载力还是处于低于自然资源承载力水平的,相对于上海市而言,可持续发展能力稍好。

2. 长三角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对长三角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数和区域社会发展水平指数分别进行计算,得到结果见表7和表8。

根据可持续发展指数分级标准,结果表明上海市可持续发展指数G(t)范围是1

根据社会发展水平指数分级标准,结果表明上海市、浙江省和江苏省社会发展水平指数Z(t)均位于H(t)=2~2.85范围,处于经济资源驱动阶段。其中,上海市社会发展水平指数H(t)比较接近2.85临界值,这意味着上海市已经开始步入经济资源驱动到社会资源驱动阶段的发展趋势。

综合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数和区域社会发展水平指数,得到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承载力指数Z(t),结果见表9。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上海市资源承载力指数Z(t)位于1.5

五、 结论

随着长三角区域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内自然资源承载力却逐渐下降,自然生态环境和系统资源都承受着制造业、运输业等带来的多种压力,因此这也不断考验着整个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产业生态强调的理念其最终落实点必须是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在推行产业生态化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并不能排除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应当按照自然、经济、社会三者有效结合方式发展,在保证正常产业活动运行良好的基础上,获得比传统产业更多的经济利益或者社会利益,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只是产业生态化过程中伴随的一种结果,这样就把改善环境质量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很好的结合起来了,为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Allenby.B.R.Industrial Ecology Gets Down to Earth.IEEE Circuits and Devices Magazine, 1994,(10).

2. Odum,H.T.Environmental Accounting:Emergy and Decision Making.John Wiley & Sons,1996.

3. Seppalaa.J.How Can the Eco -efficiency of a Region be Measured and Monitored.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2005,9(4).

4. 娄美珍,俞国方.产业生态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当代财经,2009,(1).

5. 陆根尧,盛龙,唐辰华.中国产业生态化水平的静态与动态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12,(3).

第3篇

【关键词】农业 可持续发展 经营

近几年来,由于农业生态环境退化、加之农业投入不足,和农业基础配套设施体系滞后,而使得农业的基础地位受到冲击,制约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近些年借鉴了国外的相关经验以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他们在农业经营的过程中,通过对生产力和更新能力的实践活动,利用开发培育发挥农业资源的对经济发展的需要, 从健康、完整的生态农业出发,向多项效益发展的经营策略。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研究,确立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探索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依据、战略阶段和战略对策,对于加速经济建设步伐,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平原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步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多样性、良好的环境等诸多方面,实现经济发展和生存环境的改善,把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渗透到农业资源的每一个领域。

一、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是基本经营制度的改变,是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可持续发展理论则是一种崭新的发展观及思维方式。农业是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生态平衡准则,因为农业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农业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和相应的发展对策,以发展为前提,逐步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因地制宜,扬长避短,转变经营方式,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业的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同步提高。生产要发展。要不断发展农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对农业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实现资源的环境良性循环。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是可持续的发展,要从根本上建立可持续的农业发展环境,营建良好的社会经济系统。

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林业发展在不断增加投人的基础上,科学技术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不断提高林业的科技含量,缩小林业科技发展水平和林业科技工作的差距,加速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适应林业大力发展林特产品加工等方面的需求,加速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从可持续的角度高度认识农业发展问题。加强领导,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律,鼓励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建立以效益为目科技创新体系,改变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不断探寻新的适合农业模式和政策,制定相应的农业资源有偿使用机制。 以促进农业生现代信息科技更新,推动农业经营实现现代化。依靠科技发展林业。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与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

(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农村各种产品的科技含量,重视科技服务体系的建立,推动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大量节约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要进行科技开发加强农业科研基础研究力争,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利用先进的信息科技手段,创办经济实体,农村经济发展的“难点”问题组织部门跨地区的联合攻关。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快推动农业经营和管理的精确化,推动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坚持科研成果指导农业的发展。

(三)现代林业管理知识的运用。农业经济管理和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洪、涝、渍灾的治理是农业发展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加强干堤建设,实行“退田还湖”、“退垸还湖”,扩充湖泊蓄水能力和调洪能力,加强农田蓄水排渍工程建设,提高抗涝排渍能力。重视农作物病的防治工作,建立健全植保组织,形成监测防治网络,对有害生物进行综合防治,以防为主。对农贸产品市场价格做出正确预测,强软科学研究,提商软科学的地位,创建管理政策的方案,实现科技成果的推广。

(四)确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就是大力发展养殖业。首席要减弱农业自然资源破坏规模的影响,使长期存在的农业自然而资源与环境破坏速度逐步缓慢,使人口总量同农业资产与环境的矛盾得到缓解。其次是在农业持续发展阶段。避免破坏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因素出现。选择合适地域,重点突破,梯次推进,重点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竞争力强的名牌产品。使农业经济的增长基本依赖于农业科技进步,最后是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明确农业经济可持续性的主体,实行生态补偿;保障农业生产者的经济可持续性。

(五)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实施人才战略

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掌握了先进技术及具备创新能力的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经营制度的重大变迁,

可以推动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农业可持续的重要战略之一。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观念,创造性的解决可持续发展中的新问题的大批优秀人才,通过产权市场竞争的过程,创建生产、流通、服务等商品经济活动的市场专门经营者群体。按商品经济的原则去优化组合生产要素,适应市场经济的创新管理知识和能力。获取企业资产的实际支配权。促进农业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

发展是人类普遍的要求,是基本人权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需要发展,中国用简单的文字表达,“发展是硬道理”,真是至理名言。概括地说,过去的传统模式是以“高投人、高消耗、高污染”为特点的经济增长模式,这种模式是很不理想的。人类在漫长的生活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未来,逐步认识到只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l卯2年世界“环发”大会以后,中国率先编制的《21世纪议程》则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计划可持续发展是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在她的报浩《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第一次正式提出的,并经联合国同意,1992年世界环发会议对其涵义又有新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英文名是Sust由n滋)l。devel。即lellr,1988年在第六届世界水资源大会上就开始讨论这一问题,当时直译为可以承受的发展,大意是指环境可以承受的发展,即在发展中要以环境为控制的焦点。总起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

(l)从发展的时间尺度考虑,可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从发展的空间尺度考虑,还应加上“特定区域的需要不危害和削弱其它区域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3)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考虑,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以人为本

具体地说,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不仅要将人为资源而且也要将足够数量的自然资源(土壤、水、植物和动物)传给下一代,以继续改善生活质量(1987年世界环发大会)。

因此,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和动态的概念,它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四者互相影响、互相协调的综合体,并且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地对这个综合体的组成部分进行变革、提高,圆满地按上述3个指导思想进行发展活动。

目前有许多行业提出了诸如可持续经济、可持续农业、可持续林业、环境的可持续性、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等。它们大都是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性概念的应用。水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l)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一个研究小组认为,强调水资源系统的可持续性旨在保持生态、环境和水文系统完整性的同时,有助于现在和未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2)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级顾问委员会具体地选出了可持续发展3个非常重要的战略部门,即能源、运输与水。其实能源、运输都与水有关,所以水是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3)水资源开发应提高为多种开发;它不仅是河流开发,还包括水的再循环和雨水收集、水权转移、水的脱盐淡化……等;还应把保护生态和生态系统的健康作为任何水开发方案必须考虑的程序。

(4)“现在不是继续去寻找水来满足将来的需要,而是应进行规划,在有限的资源范围内满足人类和生态系统现在和将来的需要。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一水文改革。”

2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释义及管理目标

如何理解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尚是一个在不断探索的问题:

(l)可持续性,在时间上包括多长?是否只包括下一代或两代,即子孙后代,约SOa?

(2)可持续利用的对象并不是永久不变的,如何变?也很难确定。

(3)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水利工作的总战略。这里“发展”是总目标,水利必须为“发展”服务,所以首先必须以“需”定“供”,不断反馈,作到供需平衡。

(4)可持续利用的供水范围,可以是全球性的整个的人类社会,也可以是一个流域或一个地区的。

(5)在《世界淡水资源综合评估》中Gleick(1996)对水的可持续利用作了大体的定义:“水利用需达到保持人类社会持久地发展至无限未来的能力,而不损害水循环的整体性,也不损害依赖水而生存的各种生态系统”。

(6)在上书中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标准和目标也作了介绍,主要是:①人类基本用水要求。首要目标是满足人类基本需要的一个基本用水量:对于人类来说,饮用水不足是直接造成每年几百万人过早死亡的原因。以可以承受的价格提供支持人类代谢和保持人类健康的基本淡水量应该得到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地方供水商和非政府组织有保障的承诺。③环境基本用水要求。第2项标准要求应保证满足自然生态系统基本需要的一个基本水量。必须做出有关保持或恢复生态系统应达到什么程度以及检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各种指标方面的社会决策。这些决策的实例包括保护未筑坝河流的各个河段、在某些河段建立最低流量要求标准、为环境从主要水工程重新分配水以及制订湿地保护标准。③水质标准。不同的用水对水质的要求不同。因此,必须为不同用途的用水制定水质标准,而且,对水质必须进行监测和维护以满足这些标准。这些水质标准是为了确保饮用水能够比较合理地免受危害人类健康污染物的影响。非人类用水无需进行保护达到饮水标准。例如,许多为工业、商业、浇灌或景观目的用水可使用较低标准的水,可大大节省费用。环境用水要求需要制定类似的水质标准。应尽力弄清这些差异并制定满足各种水质标准要求的力、法。④水资源再生性。淡水资源被认为是典型的可再生资源:可以用一种不影响同类资源长期利用的方式进行利用。然而,有些利用方式可以使可再生水资源不能再生,包括流域管理不当、地下水超采、地面下沉和含水层污染。使可再生水资源不能再生的任何行为都是在盗用后代的水资源,这违背了可持续利用最基本的要求。土地协调利用和水政策应明确地防止进行这些不可逆的活动。③其他如可持续利用目标还必须应用于水资源管理,特别是要保证在决策中民主地代表受影响各方的意见,保证公开公平地享有各种资源信息,并保证在分配这些资源时有各种选择方案。

3土耳其以水为基础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3.1概况

土耳其东南部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的安那拉利亚地区开发工程,简称Gz钾工程。G之钉)包括土耳其9个省和约ro%的全国人口及土地面积。土耳其国土面积约78万kmZ,其中%.9%在亚洲小亚细亚岛上,其中部称安那拉利亚高原,高原海拔8侧〕一1soom。夏季干热,冬季多雨。安那拉利亚地区约2万kmZ。土耳其年降水量679二,相应降水总量52砚刃亿耐,蒸发量约为“%,其余的1870亿耐形成地表径流,径流系数为0.36。目前用水:城市16亿耐,工业12亿耐,农业190亿‘,总用水量215亿m,O土耳其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规划上述两条河的开发方案,制定了GAP计划,以开垦和开发其东南部广大贫清的高原区。其开发的指导思想经历了3个历史阶段:①1970年定为水、土资源开发工程;②1980年改为多部门的、社会与经济的地区开发方案;③沙男〕年后改为可持续的人的发展工程。

3.2GAP是以水为基础的地区开发的新模式

GA--P是土耳其投资最大的开发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地区开发工程基于“可持续能力”的概念。投资包括城乡基础设施、农业、运输、工业、教育、健康、住房、旅游以及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条河上的大坝、电站和灌溉设施。这个巨大的开发对全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人民生活等给予特别重视和优先考虑,特别对地区人民生活更为重视。G赶〕的基本目标是:改变国内区域间的不同经济情况一用提高区域的收人水平和生活标准;提高农业地区的生产能力和就业机会;增强大城市对人口的吸收能力。

水资源开发方案包括13项灌溉和发电工程,其中7项在幼发拉底河下游的各分流域,6项在底格里斯河的分流域。具有22个大坝、19个电厂,以及灌溉170万腼2土地的灌溉网。装机约750万kw,年发电量270亿kw·h。整体工程的目标和主要特点在GAP规划中均已提出,它决定了该区的潜力,识别开发过程中的“瓶颈”,拟定开发目标目的和战略。

3.3可持续发展与GAP的基本战略

可持续发展是“可以满足现在需要而不危及后代满足他们自己需要的能力”。根据这一广泛的定义,有许多问题必须考虑:社会、经济、文化、性别、教育、健康、自然规划、农业、环境、法律与机构等。这些问题的中心是人,既为目标,又为作用者,或两者兼有。所以人的发展是(;AP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为了确定CAP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范围与组成。采用了团体参予的方法,联合国UNDP与GAPRDP于I卯5年3月联合召集了大规模的开发程序的会议。

根据会议结果和CAP规划的目标与目的,依据“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目标,采取了以下开发程序:

(l)对可加速经济状况的最佳可完成水平增加投资;

(2)提高注意健康和教育服务,以便达到国家水平;

(3)建立新的就业机会;

(4)建立城市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与社会的基础设施,以便建立比较健康的城市环境;

(5)为了最佳的灌溉发展完成农村基础设施;

(6)增进跨地区和地区内的道路和可影响性;

(7)满足现有的和新工业的基础设施;

(8)把保护水、土和大气以及联系在一起的生态系统作为优先考虑;

(9)加强集体参予决策和实践。

总之,GAP可持续能力的主要组成是:社会的可持续能力,自然的和空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经济的能生存性和可持续农业与灌溉。水是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

3.4工程实施的具体工作

(l)调节灌溉渠道的水量,并分配水一用节水灌溉方法;

(2)管理、运行和养护GAP灌溉系统;

(3)实验现代灌溉技术;

(4)城市废水再循环;

(5)灌溉回归水的再利用;

(6)确定(;AP地区的开发方案和基础设施工程;

(7)进行地区的环境研究;

(8)进行Tigti,流域的环境研究;

(9)农业与开发方案关系研究;

(10)农民培训与技能拓展;

(1l)农业商品市场调查和种植方式规划;

(12)非灌溉地区的就业与增加收人工程;

(13)巩固农业土地以提高效率;

(14)参加城市划分、分区与规划;

(15)参加建库后移民和可持续发展;

(l6)拟定Atatnik水库次分区开发方案;

(17)建立妇女的多目标村社中心;

(18)建立地区企业家支持和指导中心;

(19)在实验区建立生态城市和乡村的规划与开发;

(20)cA-P地理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和实验工程实施在上列20项内容中第4、5、7、8、19项是属于环境方面的

4以长江流域为例,探索如何“以水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4.1在水利建设上建立两个保障体系,完成4项主要任务

两个保障体系是环境保障体系和资源保障体系4项主要任务是:

(l)改变制约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如流域内洪涝旱灾、毁林开荒、水土流失和水污染严重等。必须有序地进行洪涝灾害、水土流失及水污染等的防治,研究环境可以承受的发展等问题,以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障体系。

(2)研究流域水文循环规律及可再生水资源量与水质的分布情况,直接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体系因此应首先研究流域的水资源情况,在此基础上根据供需分析,直接解决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城乡、工业及生态的供水问题,及开发可持续能源(水电)和水运等问题,以达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3)充分发挥流域水资源的优势和地区优势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从长江调水到北方缺水地区和从长江治理开发上促进流域东、中、西部的协调发展是重要的战略措施

(4)克服重建轻管思想,加强水资源的宏观管理和流域管理,以流域可持续发展和水可持续利用思想为指导,将水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作为一个整体管理是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4.2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原则

4.2.1综合体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和动态的概念,它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环境与生态问题和资源问题四者互相影响、互相协调的综合体。社会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经济是推动力,环境与生态是保障,资源则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4.2.2流域整体性原则

以流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把流域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把社会发展对水土资源的需要,水土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生产(力)后效联系在一起,对流域进行整体的、系统的管理运用,以“可以持续的水资源利用”原则指导规划和开发。“可以持续的水资源利用”原则就是要使开发的工程从长期考虑不仅效益显著,而且不致引起不能接受的社会、环境和生态的破坏。

4.2.3按行业优先制定的原则

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是流域内各主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总和长江流域实行工业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点选择;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流域可持续发展首先决定于该流域工、农业发展和城市环境保护、资源供应情况。由于工、农业和城市都是位于一定区域的,其发展和环境保护又必须变为当地政府乃至每个人的具体行动‘因而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战略一定要做好各个点与所在区域的协调。

4.2.4抓重点行业及组成的原则

例如能源是工、农业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如布局、构成和使用不合理,一方面会使原材料逐渐消耗而不能持续供应;另一方面又污染环境。所以对于能源供应应尽可能使用可再生能源。

4.3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

根据可持续发展以环境为保障,以系统工程为原理的原则,制定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见图1。

图1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

由图l可见,制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是一个反复、复杂的过程,有3一4个层次。从宏观研究它的战略程序,是从流域出发,以流域总体优化为目标;在流域进行宏观布局之后,即研究各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及各个区域间的矛盾;最后研究和安排各个区域的工、农业发展和城市布局。进行了这一轮从大系统到具体组成单元的宏观安排之后,就要反方向逐一具体研究与环境、资源的关系,然后根据研究结果对原拟的发展规划进行反馈,以制定各个区域的工、农业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最后制定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

5结语与体会

本文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作了综合性的初步释义,通过参加国际水工程经验讨论会,选出其中走在前沿的土耳其G气】,地区的经验作为参考借鉴。认为:

(1)GAP效益显著,体现了区域可持续发展应考虑的问题。

CAP工程建成后,不仅使土耳其全国受益,而且将有助于叙利亚、伊拉克取得防洪、灌溉效益,另外多余的电力还可输送到欧洲其他国家工程建成后,灌溉面积占GAP总面积的比例将由2.9%增加到22.8%,而靠降雨的农业将由34.3%减少到10.7%,农业生产和产品种类将持续增加。

第5篇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其生态和地理条件下人民和体制的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低可以通过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智力支持系统五大系统来衡量。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和培育,都离不开这五大支持系统的共同作用和综合贡献,而其中任何一个支持系统的失败都会破坏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能力。为了实现辽宁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对辽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然后有针对性地加强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本文将首先围绕五大支持系统对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做一整体判断和初步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阐述如何加强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本文以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公布的数字作为分析依据,除区域生态水平和区域管理能力指标外,所有指标均为1999年的数字。

一、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一)生存支持系统

生存支持系统又称基础支持系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按人平均的资源数量和质量对于该空间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能力。生存支持系统反映了资源对人口的承载能力,它以供应人口并保证其生理延续为标识。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能够满足当代人和以后各代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则该国或该地区就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初步条件,如果在自然状态下不能被满足,则应依靠科技进步寻求替代资源来满足人口对资源的需求。可见,生存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1999年,辽宁生存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5.17,在全国居第14位,说明资源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一般。其中,生存资源禀赋指数为46.72,居全国第21位,说明辽宁生存资源禀赋较差;农业投入水平指数为23.14,居全国第21位,说明辽宁农业投入水平相对较低;资源转化效率指数为49.93,居全国第5位,说明辽宁资源转化效率较高;生存持续能力指数为60.87,居全国第13位,说明辽宁生存可持续能力较好。在总数35个源指标中,人均耕地、单位播种面积用电量、单位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农户人均生产费用支出、单位播种面积农业财政支出、单位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农业劳动生产力、化肥利用效率、人均农业生产总产值、单位播种面积农业总产值、农村人均收入、中等教育水平以上农业劳动者比例12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其中,化肥利用效率居全国第1位,说明辽宁在以上诸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居全国后10位的有人均水资源、光合有效辐射、≥10℃积温、年均霜日4个指标,说明辽宁的水资源相对短缺,气候资源相对较差。

(二)发展支持系统

发展支持系统又称动力支持系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人力、技术和资本可以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总体能力。发展支持系统反映了区域的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要求这种能力在不危及其他子系统的前提下,应当与人的进一步需求同步提升和增长。发展支持系统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人们已不满足于初步利用自然状态下的“第一生产力”(即直接利用太阳能所提供的光合作用生产力),而是进一步通过消耗不可再生资源,应用多要素的组合能力,产生更多的中间产品,形成足够庞大的社会分工体系,以满足除了生存必需的食物、饮用水外的更高更多的需求。发展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牵引。

1999年,辽宁发展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7.61,居全国第9位,说明辽宁的发展能力较强。其中,区域发展成本指数为56.56,居全国第6位,说明辽宁的发展成本较高;区域发展水平指数为40.72,居全国第9位,说明辽宁发展水平较高;区域发展质量指数为45.56,居全国第20位,说明辽宁的发展质量较差。在总数60个源指标中,地形限制系数、资源组合优势度、外资占全国份额、进出口总额占全国份额、外贸依存度、通达率、省会距最近出海港距离、潜势率、交通通讯投资占基建投资比、交通通讯投资密度、交通通讯投资占全国份额、人力资本系数、万人拥有智力资源量、人口对发展的压力、人口对经济的压力比、发展弹性系数、单位面积货运周转量、每万人邮电业务总量、千人拥有的国际互联网用户、千人拥有电话数、GDP占全国份额、人均GDP、GPP密度、固定资产投资密度、人均储蓄额、资本金份额、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非农产值占总产值比例、技术密集型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利税占有率、市场占有率、产销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33个指标位居全国前10名,而工业增加值率、盈利水平、总资产贡献率、营运资金比例、主要原材料消耗系数、万元产值能耗、万元产值废水排放、万元产值废气排放、万元产值固定废弃物排放9个指标位居全国后10名,说明辽宁盈利水平差,经济集约化程度很低。

(三)环境支持系统

环境支持系统反映了环境的缓冲能力,人类对区域的开发、人类对资源的利用、人类的经济增长、人类对废物的处理等,均应维持在环境允许的容量之内。如果过分地掠夺资源和能源,破坏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人类自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就会遭到破坏,可持续发展便难以为继。环境支持系统以其缓冲能力、抗逆能力和自净能力的总和来维护人类的生存支持系统和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临界阈值。

1999年,辽宁环境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0.50,居全国第23位,说明辽宁环境支持系统较弱。其中,区域环境水平指数为17.08,居全国第30位,说明辽宁环境水平很差;区域生态水平指数为61.74,居全国第16位,说明辽宁生态水平一般;区域环境抗逆水平指数为42.69,居全国第13位,说明辽宁环境抗逆水平较高。在总数30个源指标中,只有地形起伏度、干燥度、废水排放达标率、森林覆盖率、自然保护区面积比率、水土流失治理率6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居全国后10名的指标却多达19个,它们是废气排放水平、人均废气排放、废气排放密度、废水排放水平、人均废水排放、废水排放密度、废弃物排放水平、人均固体废弃物排放、固体废气物排放密度、SO2排放水平、人均SO2排放、SO2排放密度、烟尘排放水平、人均烟尘排放、烟尘排放密度、受灾率、水土流失率、废气处理率、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在这19项指标中有11项指标排在全国后5名,其中又有2项指标居全国倒数第1名。从中可以看出辽宁的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已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威胁,生态环境急需改善。

(四)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系统反映了社会的稳定能力。社会的公正、进步和安全、有序是社会稳定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支持系统强大的表现。如果社会支持系统出现问题,如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悬殊、各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社会成员之间相互仇视、社会动荡不安、甚至爆发战争等,社会的稳定能力得不到保证,则整个可持续发展就会变得困难重重,甚至被暂时搁置。

1999年,辽宁社会支持系统总指数为62.15,居全国第4位,说明辽宁社会支持系统强。其中,社会发展水平指数为59.84,居全国第4位,说明辽宁社会发展水平高;社会安全水平指数为59.83,居全国第8位,说明辽宁社会安全水平较高;区域社会进步动力指数为66.77,居全国第4位,说明辽宁社会进步动力大。在总数37个源指标中,共有16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它们是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人口自然增长率、全社会文盲率、第三产业劳动者占社会劳动者比例、城市化率、三人户占总户数的比例、千人拥有医生数、农村人均消费支出、恩格尔系数、城乡收入水平差异、赡养比、社会保障覆盖率、劳动者中学程度人口比例、劳动者大学程度以上人口比例、第二产业人口参与比、科学家、工程师人口参与比。而人均住房面积、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人均公共卫生财政经费支出、城市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城市人均文化消费占人均消费支出比例、城镇失业率、劳动者文盲人口比例、劳动者小学程度人口比例、欠教育人口参与比10个指标居全国后10名,其中,人均公共卫生财政经费支出居全国第31位,说明辽宁人均居住条件较差,文化生活较为落后,公共卫生状况不容乐观。

(五)智力支持系统

智力支持系统又称制度支持系统,反映了管理的调控能力,它要求人的认识能力、人的判断能力、人的决策能力和人的创新能力能够适应总体发展的水平,即人的智力开发和对于“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驾驭能力要适应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要求。智力支持系统主要涉及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制度合理程度和制度完善程度,是教育水平、科技竞争力、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的综合体现。智力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智力基础和制度保障。

1999年,辽宁智力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9.91,居全国第6位,说明辽宁智力支持系统较强。其中,区域教育能力指数为42.33,居全国第11位,说明辽宁教育能力较高;区域科技能力指数为39.86,居全国第9位,说明辽宁科技能力较高;区域管理能力指数为67.55,居全国第3位,说明辽宁具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在总数57个源指标中,有30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它们是万人在校大学生数、万人拥有大学教师数、中等学校以上在校学生数占学生总数比例、科技人力资源、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数、科学家工程师人数占科技人员比例、科技经费资源、R&D经费占GDP比例、地方科技事业费、科技三项费占财政支出比例、企业研发经费与政府研发经费之比、专利产出能力、万人专利授权量、专利授权量占全国份额、技术市场成交额占全国份额、技术市场成交额占GDP比例、间接经济效益、万元产值能耗下降率、万元产值废气排放下降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政府财政效率、人均财政收入、政府工作效率、公务员占总就业人数比例、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支出比例、每个公务员创造的服务收益、经济调控绩效、经济波动系数、环境影响评价执行力度,污染源限期治理及目标责任制执行力度、环境问题来访处理率。位于全国后10名的指标有5个,分别是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万人中等学校在校学生数、财政收入弹性系数、社会调控绩效、城市化增长率。

二、加强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持久地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具体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人力、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资源等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和增强。

1999年,辽宁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指数为48.70,居全国第9位,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能力较强,但具体分析的结果表明,辽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并不均衡,有些方面的能力高些,有些方面的能力低些。因此,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应立足于辽宁的省情,在辽宁的生态基础、自然状况和地理条件下,保持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综合平衡,实现“自然—社会—经济”的整体效益最大化。

(一)加强生存能力建设

生存是发展的基础。辽宁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应加强生存能力建设,从生存的主要制约因素入手,采取多种措施维护、改善和提高生存资源的产出效率,以持续地满足人口不断增长的粮食和其他安全食品的基本生存需求。首先,在观念上,要提高农业劳动者的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由单纯追求农业经济效益向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效益转变,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发食物资源,对国土资源进行立体式综合开发利用,加快生产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其次,在制度上,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体制和机制,以加强对生存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再次,要在农业技术上不断创新,努力克服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种种因素,推进农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从目前来看,辽宁应针对自身的薄弱环节,努力提高农业投入水平和生存持续能力。

(二)加强发展能力建设

在发展能力建设方面,辽宁应当根据区域发展质量较差的现实,着重提高区域发展质量。资料显示,1999年辽宁区域发展质量指数为45.56,在全国位居第20名。其中,工业经济效益指数为33.06,在全国位居第17名;产品质量指数为51.51,在全国位居第19名;经济集约化指数为52.10,在全国位居第23名。可见,辽宁的区域发展质量与辽宁作为一个经济大省的地位是很不协调的。较差的经济效益、较低的产品质量、较低的经济集约化程度阻碍了辽宁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了改变区域发展质量低下的状况,辽宁应当大力提高经济效益,在提高工业增加值和盈利水平上下功夫,同时要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改进技术,降低能耗,提高经济的集约化水平。

(三)加强生态环境的能力建设

环境与发展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其根源在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利用所导致的生态环境的破坏,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生态环境能力建设实质上是提高“生态服务”的总价值,扩大生态环境的总容量,增强生态环境的整体质量。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看到生态环境能力是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中最弱的能力,其中区域环境水平最差,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在环境支持系统的30个源指标中,居全国后10名的指标多达19个,占总指标数的63.33%。辽宁不仅环境污染相当严重,而且生态系统也较脆弱,如1999年辽宁土壤侵蚀指数为80.49,居全国第18位,说明土壤侵蚀较为严重,并影响到气候变化。为了提高生态环境能力,首先要在政策、法律、制度上引导、规范和加强辽宁的环境保护、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其次,要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技术进步和企业技术改造,淘汰污染严重的工艺技术和能耗、物耗高的设备和产品,推行清洁生产,促进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还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环保产业。再次,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积极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污染防治、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四)加强社会发展能力建设

社会发展能力建设包括人类发展能力建设、社会公平能力建设、社会有序能力建设和社会保障能力建设。社会发展能力建设过程是不断提高社会系统维持有序运行、承受和抵抗外界及内部干扰能力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人类自身能力和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社会组织管理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社会公平程度不断改善的过程,社会保障体系能力不断强化的过程。

从总体上看,辽宁的社会发展能力很强,高居全国第4位,是辽宁可持续发展诸种能力中的最强项,但这并不意味着辽宁可以放松对社会发展能力的建设,因为即使在强项中包含着弱项。比如,1999年辽宁人均住房面积居全国第23位,其中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居全国第26位,说明人们的生活质量还有待提高。又如,辽宁的文化生活水平相对低下,1999年城市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居全国第25位,城市人均文化消费占人均消费支出比例居全国第27位。此外,辽宁的社会安全指数仅为36.39,居全国第26位,这主要是由于经济转型过程中失业人员大量增加所致。因此,辽宁应特别加强社会公平能力、社会保障能力和社会有序能力的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机会,防止贫富差距悬殊,加速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社会长治久安。

(五)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现代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倚重知识、信息、技术、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等高级生产要素。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先进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的竞争。因此,人力资源的能力建设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是新一轮社会财富积累的核心。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既是长远的战略,又是现实的需要。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通过塑造、改善、培育、拓展人力资源发挥作用的环境和空间,不断提高其对社会的贡献能力。

1999年,辽宁人力资源能力系数为9.03,在全国排名第7,与全国大多数地区相比,属于人力资源能力较高的省份,但是从人力资源能力水平分级来看,辽宁人力资源能力系数在5—10之间,属于较弱水平。研究表明,可持续发展总能力与人力资源能力系数呈现出一种非线性的对应关系,而且当人力资源能力系数达到一定的临界程度(人力资源能力系数大于10),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的幅度增大。因此,要提高辽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六)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内容,科技创新能力的培育和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科技创新能力主要由科技潜在能力、科技发展能力、科技产出能力和科技贡献能力组成。

尽管辽宁是全国的一个科技大省,但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仍有不足之处。如辽宁拥有较为丰富的科技资源,1999年科技资源指数为46.68,居全国第5位,而与之很不相称的是,同年辽宁科技产业指数和科技贡献指数分别为26.55和46.34,均居全国第11位,说明辽宁的科技产出和科技贡献水平较低,与其拥有的科技资源不成比例,科技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辽宁有必要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充分挖掘科技潜在能力,提高科技发展能力、科技产出能力和科技贡献能力。

第6篇

关键词:休闲农业;景观空间功能布局;可持续发展

休闲农业也称观光农业、旅游农业,具体是将高科技引入农业,并与旅游业相结合,合理安排作物种植,精心布置花卉展览、鱼类及珍稀动物的观赏、名贵蔬菜和水果的生产及相关配套娱乐设施等,[1]为非农村游客提供休闲、体验、教育、娱乐等多种服务的复合型农业经营活动。在中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同时,伴随“微度假”时代的到来,现代休闲农业掀起了发展热潮。随着社会资本的大量涌入和产业“膨胀式”发展,休闲农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尖锐问题:(1)盲目跟风,产业经营遍地开花;(2)档次不高,规模较小,缺乏特色,项目规划布局单一;(3)圈地运动,园区缺乏统一科学规划,打破原有的景观肌理和生态平衡,给生态和农业景观带来不可逆转的“破坏性建设”等等。而今,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引下,良好的功能空间布局对休闲农业可持续性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概括来说可持续休闲农业的注意点有:生态可持续发展、资源可持续利用、人文生态可持续发展。在这些要点中,科学规划的空间功能布局是生态、资源、人文生态良性循环的重要催化剂,在可持续发展的循环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功能空间布局既是贯穿休闲产业园区经营的始终,也是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课题科研项目江苏泰兴虹桥滨江生态园(以下简称虹桥滨江生态园)结合实际土地资源进行了合理的功能空间布局,针对功能布局的重要性、设计原则、设计理念三方面进行论述分析休闲农业空间功能布局。

1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景观空间功能布局设计的重要性

空间显示是研究景观可持续性必不可少的方法。[2]简要概括就是数年景观生态学实验对人类理解空间、认知关联过程提供依据,并将其纳入可持续性科学创建、评估的方法体系。而功能空间布局就是其空间显示体系中的首要工作。空间功能布局简单的解释就是对规划区域进行合理、满足使用功能且具有一定美观的空间布局。人为地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布局,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总体资源有效的链接分配,间接提高经济、资源的有效利用水平,形成延续性产业链条带。休闲农业中在生态农业的自然风光和自然的地理地貌保留外,还应加入一些人文景观要素,并进行适当的景观设计与舍取。景观生态规划的中心任务就是创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景观生态系统,[3]其中景观不仅要以现在的格局,而且要探索新的格局为各种生命形式提供持续的生态生活条件。以虹桥滨江生态园园区滨水功能空间布局为例,滨水区域景观设计最重要的就是对水岸的综合利用,以生态驳岸为基础,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互结合起来。遵照当地地势自然条件,采取有组织排水等工程技术措施,采用乔、灌、草等多层次植被营造生态型植物群落,形成一个完整的水土保持生态体系。[4]虹桥滨江生态园配合植物种植,维护保持原有自然景观生态驳岸,以此达到稳定河岸的目的。从生态、观赏角度看,起到了综合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经济增长点的辅助作用。

2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空间布局设计原则

2.1坚持循环、有效利用资源的原则

休闲农业生态景观规划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一定的景观空间配置结构的多样化,既要有景观的生态功能,又要有美学功能,最终实现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和旅游观光活动的协调、平衡发展。[5]功能布局首先在整体规划中搭建景观结构框架,为后期的设计开辟良好发展空间。虹桥滨江生态园的森萱农庄(以下简称森萱农庄)在湖中三座岛开发利用及功能安排上,充分开发水域生态系统资源,形成独特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庄园,受到远近游人的赞誉。并且依托独特地理条件,生态资源转换经济资源,经济资源又参与农庄生态发展,形成可持续能量循环体,促进良性可持续发展。

2.2坚持整体开发原则

合理的景观规划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生态效益。正如本科研参考项目虹桥滨江生态园,功能遵从自然资源,将水域特色最大化,全面整体看待滨江资源利用与开发,以科学的规划思路分析景观功能布局,加强农庄整体的协调关系与连接关系;在景观功能布局及生态建设计划中,保持生态整体性与持续稳定发展弹性空间。以当地自然资源为基点,为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提高环境承载力。

2.3坚持空间功能布局传递性原则

园区空间布局不同于一般建筑功能布局,是自然、人文、经济交织的规划布局。位于扬州南郊的西江生态园(以下简称西江生态园)成功地构建了一座个性化的特色旅游园区,通过农业观光、现代农业技术的展示、农业科普以及农村生活体验等功能设计,将农业与旅游有机结合,创造独特的生态体验园区。庄园各分区的有机组合、交流既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后期维护,还降低了资金、时间的成本,吸引当地富余(农民)劳动力,使庄园的不同功能布局发展融于当地人文环境中,依托当地群众形成可持续发展效应,提高庄园经济、生态效益。

3以科研项目虹桥滨江生态园为例阐述景观功能空间布局思路

3.1主题性空间营造

站在区域全局视角下分析,并结合自身的本土文化及当地产业特色,提出适合园区的发展思路和功能定位。科学合理规划,优化功能布局,突出独特性。设计开发生产、展览、贸易、服务等多种功能平台,以打造特色庄园功能布局,树立特色品牌,避免重复建设。虹桥滨江生态园中森萱农庄就突出了渔业文化主题,现有旅游观光区、生态养殖区、休闲垂钓区、江鲜美食区、果园采摘区五大功能区域。是一个结合实际地理位置总体规划垂钓、种植、养殖水产、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生态度假庄园。通过定义主题,多产业结合发展,体现功能空间布局对庄园的经营的便捷性和可持续性。

3.2空间连续性景观规划

结合功能区内在联系,规划连接空间功能布局景观轴线,功能区边缘要有延续性(连续性),多条景观带串联主要功能分区,形成整体规划,以促进园区各布局协调发展,相互呼应。宏观上做到全局把握,综合发展,微观上做到景观传递、移步换景。虹桥滨江生态园总体规划注重功能区相互延续性,例如:体验区与观光区形成游览轴线,花卉种植区与水产养殖区形成绿色生态区。功能区轴线分区分级排布,对游人可以很清晰地展示区域景观,同时不同轴线方便了内外部人员的交通,更好地提高区域使用效率,促进区域高效率利用开发。

3.3参与融合景观情景

这也是人文生态延续性的重要体现。虹桥滨江生态园功能区内有相应的体验功能,生态绿洲观光区、生态度假观光区、网箱养殖观光区以及特色农庄体验区等,在不完全改变功能区定义前提下,可以灵活运用使各个功能区相呼应,例如,观光区可以不单单是展示形式,换为实际参与体验,或结合道路设计,增加游览旅途的趣味性等。娱乐区也可以加入展示的部分,寓教于乐,让游人在玩乐的同时认识新的事物。而在位于生态度假区的森萱农庄庄园里,关于人文生态的景观就明显地表达了互动式功能布局这一特点,庄园景观节点、农作物生产基地、水产养殖水域等功能分区均有相关体验功能的设置,增加了功能分区的趣味性,丰富了功能空间的利用方式,拉近各个功能布局联系的同时,促进人文生态延续性的良性发展。功能空间布局设计理念除以上三个方向,还可以有其他角度,例如:分期分步规划布局建设,一个重点多个附加功能规划布局、单个功能空间布局内含多个下属功能布局等多种功能空间布局设计方法,在遵循布局原则的前提下,可以设想不同的规划理念,不同的理念结合不同的实际项目规划既能表达相应的独特性,同时也是相对应不同土地资源的利用体现。本课题研究的案例虹桥滨江生态园致力于彰显“渔业”文化特色,无论是生态园的空间布局、景观节点的细节、园中的雕塑小品、还是餐饮文化,都充分体现了庄园主打的产业文化主题。形成独特的度假渔村,展示自己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经营模式。因地制宜,对不同分区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鉴于实际自然资源及农业产业链条,实现旅游、生态和谐统一,进而发展和形成地方特色。综上,功能布局设计在整个设计中地位非常重要。农业景观功能布局设计必须顺应可持续发展潮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环境。鉴于此,必须将“可持续景观”“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等理念贯穿于布局规划中,在不破坏原有自然资源结构的前提下进行精心的艺术加工设计,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景观格局才会给世界和人们带来好的自然生态景观设计,这样的景观作品才能真正达到“为民服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云才.景观生态规划原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0.

[2]赵文武,房学宁.景观可持续性与景观可持续性科学[J].生态学报,2014.34(10):2453-2459.

[3]程星.浅析可持续发展下的可持续景观设计[J].科技与创新,2016(7).

[4]范水生.休闲农业的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与规划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0(12).

[5]张兴艳,张洪恩.略谈人文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模式[J].四川建筑,2007.8.27(4).

第7篇

关键词: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构建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逐渐进入到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实现了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由于绿色农业发展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理念已经不再适应时展需求,农业逐渐朝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而循环农业作为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流程,必须要构建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创设良好的经济氛围,缓解环境破坏和农业发展之间的矛盾,进而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循环型农业经济概述

对于循环型农业经济而言,其主要是将循环经济发展理念融入农业经济体系建设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没有重视资源的循环高效利用,受设备和技术等的限制,生产力水平不高,许多地区仍然以人力劳动为基础来管理农作物。由于发展理念的制约,传统农业在发展过程中极易忽视资源和经济效益,如粗放式管理导致的水资源浪费;农业废物处理中采取直接焚烧的方式,浪费资源的同时污染环境。现代化工业发展理念要求共同实现资源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循环经济理论、生态系统与农业发展相结合,从而多级利用农产品,优化农业结构,实现农业活动的循环化和生态化。可以说,循环型农业经济能够构建多元化的消费及生产渠道,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信息的共享,满足农业发展低耗高效、生态优质等要求。

一般而言,运用可持续发展理念来管理农业活动中的各项资源,使生产和排放相衔接,环境和经济相协调,增加农民的收入,实现为农业和农村的整体发展。循环型农业经济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①现代化的农业经济。循环型农业经济可以发展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增强农民的收入,调动农民积极性,更好地落实循环经济制度与细则。②排放的零污染。对于循环型经济而言,其需要将农业废物转化为可利用资源,进而促使物质和能源在系统内部进行循环,不会影响或破坏环境。③资源的高效利用。农业活动的前提与基础就是资源,而资源涉及诸多方面的内容,如营养、水源和能量等,其中能量是农业生产活动的动力,能量的高效利用可以实现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目标,打造出生态化的农业系统。当然在能源利用的过程中,需要合理运用先进科学的技术,大力开发和利用自然界中的能力,将能源效能加以充分发挥。

二、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加强绿色生产

在农业发展中纳入可持续发展理念,需要加强农业生产环节的管理,寻找科学的渠道来构建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加强前期宣传,让农民充分认识到循环农业经济的重要作用及其经济效益,便于体系的高效执行。同时在构建过程中需要加强绿色生产中,在生产环节科学施肥,如利用科学的测土施肥法进行农作物的耕种,实现家肥的再利用;采用科学的防治技术来进行农作物防虫,保证产品质量。从畜牧业发展层面而言,在家禽家畜的疾病预防和饲养等环节需要运用绿色概念,将种植业和畜牧业进行有效结合,相互提供养料,进而实现系统内的物质循环流动。

(二)完善服务体系

政府部门可以利用各种机构和媒介进行宣传教育,创造良好的氛围来构建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使公众树立生态环保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同时政府部门可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培养出能力强和素质高的人才,研发出科学实用的技术,如高效利用水肥药等减排减量化技术、饲料化和能源化等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等。当然区域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农业农村环境的综合治理以及农业技术设施的建设,加快乡村道路和水利工程的建设。此外,通过建设工程和农业设备等来提高区域循环型生产的工业化及机械化程度,建设重点具体如下:①循环工程:在农田管理工程中输送沼液;②收获废弃物技术设备,如收集秸秆和采收水生植物的设备等;③利用废弃物来发酵沼气或生产有机肥等的设备;④喷洒农业的减量化设备等。

(三)增强集约管控

当前产业科学化发展的趋势就是节约化和集约化,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各流程中贯彻落实相关的开展方法、服务方式和政策引导等。如保证资金、配置和土地筛选等方面的准确性,使农业的收获期、生产期、准备期等有效契合,确保产业的有机统一,实现产业链的科学构建。当然政府需要完善农业经济体系,注重规模化发展,合理分配农业资源,实现产业的发展及拓展。

(四)提高农业经济水平

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基础就是农业产业,其经济发展水平对农业经济体系的建设水平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在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促进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水平的提升。这就需要以现代新型农民为主,以市场为导向,采用现代化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从而增强农产品加工水平,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区域农业产业的生态特色、文化特色、自然特色、地域特色等,推动现代化农业的转型发展。

结束语

在构建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过程中,需要从实际具体情况出发,详细分析该体系的具体特点,掌握体系的特性及最终目标,加强绿色生产,完善服务体系,增强集约管控,提高农业经济水平,在各个环节贯彻落实这一体系。这样才能体现集约化和节约化的生产经营理念,保证农产品的安全性,达到高收益和低成本的目标,促进整个经济体系的持续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形象

中图图书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一、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内涵解析

(一)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从发展到可持续发展,是发展理论由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动态演进上升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人与自然关系不断协调、不断优化的结果。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了《我国共同的未来》的报告,对可持续发展作了一个经典定义,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世界各国开始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推向行动。该会议后,中国率先制定了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议程》,并将其作为跨世纪的重大战略。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必然要落实到具体的空间,即通常所说的区域,“着眼于全球,着手于区域”已成为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普适性原则,它从宏观上指明了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可操作性途径,区域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区域可持续发展,就是在区域社会、经济、自然、资源的支持下,区域环境所能承载的,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既符合局部人口利益又符合全球人口利益的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协调好特定区域内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与行为,使区域保持和谐、高效、有序、长期的发展能力;其实质是在遵循自然法则、道德准绳与经济规律的基础上谋求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解析。

1、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优先事项是发展。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生命本性的需求,是经济和社会循序前进的变革。如果没有发展,持续就无从谈起。传统意义上的发展简单地等同于经济增长,没有认识也不承认环境本身具有价值,从而采取了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其结果是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国际社会在可持续发展的主题下对发展作了进一步的探索,认为发展应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发展。作为一个区域而言,这三个目标是互有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作用的: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则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2、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协调。区域是一个由人、社会、经济、自然等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各子系统之间应当是良性互动、能量上升的关系,某一子系统的发展不应以牺牲其他子系统发展的能力为代价。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着重考虑经济增长与资源存量、生态环境与社会水平的协调。协调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在于:在特定的阶段内使区域内各要素形成稳定的时间空间结构,且长期处于良性互动、能量互补的和谐状态,并使区域整体不断向着更高层次的有序状态运转。

3、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可持续性。毋庸置疑,区域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目标是持续,要求区域的资源存量与现有的经济发展方式与速度之间不存在导致发展停滞的矛盾,要求要有足够的动力和活动支撑区域经济与社会的长期发展。也就是说,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应当建立在区域资源条件和环境容量允许的范围内,应当坚持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

二、区域形象概念及特征

区域形象既区域形象界定为区域内外公众在一定条件下对区域由其内在特点所决定的外在表现的整体印象和综合评价,这种印象、情感和评价既取决于区域客观的存在,也取决于评价主体的主观感受;既包括区域的自然环境、经济等物质的方面,也包括区域的社会、文化、政治、历史、教育等精神方面,还包括在区域范围内居住的人的行为表现。

区域形象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综合性:区域形象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教育、历史文化、生态环境,以及社会风俗、居民素质等多方面内容;(2)差别性:各区域之间在自然条件、经济特征、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造就了区域形象的个性特征;(3)历史性:区域形象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过程,区域形象的现有现象是区域历史的积淀;(4)关联性:地缘相近的地区其区域形象会相互关联和影响;(5)可塑造性:良好的区域形象可以通过人们对区域形象的开发设计而实现。

三、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形象的关系

(一)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形象都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与传统的区域发展理论不同,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观点,认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协调,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中心是人类自身的发展,谋求社会公正和人人康乐。而以人为本是区域形象建设的价值追求,它以满足人的各种实质需求为价值标准,其终极目标是为人服务,同样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宗旨。

(二)区域形象是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外显标识。

从某种意义上说,区域的发展过程可以通过区域形象的形成和变化表现出来。区域发展水平的高低、社会环境的优劣、竞争力的强弱、发展的潜力和前景等,都可以从区域形象的评价中恰当地显现出来,区域形象实际上就是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外在标尺。区域形象像一面镜子,能够反映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状况,一般来说,良好的区域形象标志着区域可持续发展沿着良性循环的轨道前进,较差的区域形象预示着可持续发展的进程遇到了障碍。区域形象设计实际上就是根据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制定目标和思路,对区域形象进行定位和塑造,以此全面统筹地改造社会,实现区域全面协调发展。

(三)区域形象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

1、区域形象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首先,一个具有良好形象的区域能获得大量的注意力资源,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人才、投资者、企业、国家建设项目,产生巨大的辐射力,这无疑会大大提高其生产力水平;其次,开展区域形象建设能提高区域美誉度与知名度,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投资氛围,从而增加区域内企业的竞争力;再次,区域形象建设不但会促进传统产业的发展,而且会带动新兴产业的崛起,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产业整合与协调。

2、区域形象促进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首先,区域形象的塑造是区域社会、经济、文化、自然各方面的优势在战略高度上的科学概括和抽象,是一个不断进行文化的发掘、整理、丰富、发展的过程,是文化的生产和再生产或创新的过程,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建设;其次,区域形象建设的重点是从区域文化中挖掘出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形成具有凝聚、规范、激励和导向作用的区域精神和理念,以此激发区域内公众产生自豪感和自信心,唤醒人们建设家乡、热爱家乡、宣传家乡的责任意识,鼓励民众奋力拼搏;再次,公众在参与区域形象的建设中,能潜移默化地使自己心态、观念和人格方面的需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并形成新的精神要素和人格要求,增强发展的动力。

3、区域形象促进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保护和改善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也是区域形象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区域自然生态环境、人工环境是区域形象的重要外显标志。对自然生态环境形象的塑造,主要是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充分体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思想,协调好资源、生态与发展的平衡关系;在区域人工环境的建设上,要合理规划,建设具有自己区域品格的人工环境,如城市建筑、雕塑、园林、绿地等,为区域营造良好的内引外联的发展环境。

总之,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更广泛、更深入层次的发展,是人类迄今为止的最积极的全面发展观,是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形象互相依存、相互促进,每一个区域都要根据区域特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设计出符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形象。

(作者:燕山大学文法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公共管理、电子政务研究)

参考文献:

[1]马志强. 论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区域形象问题[J]. 商业经济与管理,1999,06:20-22.

[2]冯年华.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

[3]陆林,刘冰清. 试论区域发展中的区域形象价值[J]. 经济地理,2005,03:294-297.

[4]马志强. 论区域形象与区域发展[J].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38-42.

第9篇

替代农业尤具发展优势,但是其有一定的局限性,即替代农业一般适用于农业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这些国家农业经济已经越过了初级农业的发展模式,他们没有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人口压力、发展压力以及不平等压力等严峻的问题,在实现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发达国家具有有利的地位。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则要慎重采用。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区域发展不平衡,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发展利益相对多一些。除此之外还面临着人口压力等棘手问题。替代农业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可以考虑先在小范围内进行实践,等到条件成熟后再扩展开来;其次是技术问题,自然物质的循环利用,有机肥的使用可以满足土地对氮肥的需要,却很难保证磷和钾肥的平衡;对于病虫害和杂草等的有效防治需要技术的支撑,技术发展水平和资金投入的提高对各发展中国家是一个考验。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

早在1962年,美国学者卡逊就曾试图用DDT对环境的恶性影响唤起人们对环境破坏的关注;1972年的麦多斯悲观地认为世界会随着人口和资本的指数化增长而崩溃,引起了世人对环境保护的普遍关注;1972年,“人类环境”斯德哥尔摩大会上,各国政府开始注意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1987年,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公布的《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系统的得以阐述。

1.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通过体制变革和技术的运用,以有效利用资源和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保证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满足当代人及其后代对农产品需要的不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涵盖了农村、农民、农业以及生态环境领域,强调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以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要求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农业和工业一样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部门,其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存在形式。在当今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匮乏时期,可持续农业观念有着其存在的必要性。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理解为“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其涵盖的范围应该更广,主张运用现代技术,高效发展农业。

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简单而言便是实现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在满足人类对农产品需求的同时,使得生态环境得以改善。实现一个和谐发展、公平发展、效益与公平并存的理想发展模式。具体而言,我们可以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归纳为全面发展目标,技术发展目标以及区域发展目标。

3.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1)发达国家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近几十年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浪潮下,发达国家也开始逐渐寻求对资源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为主的发展战略。低投入农业战略便是发达国家提出的一种发展模式。所谓低投入农业战略并不是对农业经济的投入全方位减少,而是依靠更多的信息投入、管理技巧,通过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来实现生态环境的自我调控,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因素的对农业的物质投入,通过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实现生产水平的提升。

(2)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没有发达国家的技术与资金优势,这也决定了其不能完全照搬发达国家的发展战略。目前为止,发展中国家以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即发展中国家强调在当前状态下,以食品安全、农村综合发展和利用保护资源为目标的发展战略。发展中国家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更加注重的是对于发展落后区域的研究与扶持、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研究、农业管理制度创新以及农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方面。

(3)我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方案。1994年,我国政府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内容。其中指出“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并且相应地提出了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管理;加强食物安全和预警系统;调整农业结构,优化资源和生产要素组合等农村经济发展的七个战略方案。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农业自身的发展。结合农业经济发展的各方面影响因素,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考虑通过四个方面的努力,即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三色农业、精确农业以及集约型可持续农业。这四种形式的农业发展模式,是综合考虑了农业发展的“因地制宜”原则。

1.生态农业

所谓生态农业,就是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和农业自身的生态平衡系统,充分运用区域资源优势,遵循整体协调发展、循环再生理念,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合理调控农林牧副渔的生产,从而实现优质高效、优产高产的持续发展,形成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

2.三色农业

“三色农业”是指绿色农业、白色农业、蓝色农业。最早由我国学者包建中先生于1986年提出,也是钱学森先生力推的农业发展模式。所谓绿色农业,是指传统绿色植物种植业及赖其生存的畜牧养殖业,其以土、水、光、气为基础;蓝色农业指水域农业,实现由陆地生物资源转向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其以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为主;白色农业是指以“微生物学”为科学基础,以“生物工程”为技术主体的微生物资源产业化的工业型新农业,它包括高科技生物工程的“发酵工程”和“酶工程”。

3.精确农业

美国农业学者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精确农业”的概念并且发达国家予以具体实施。所谓精确农业,是指与传统的以大量消耗资源、牺牲环境、产出较低的农业生产模式相对的,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变率处理设备和决策支持系统等现代高新技术,获取农田小区作物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实际存在的空间及时间差异性信息,分析影响小区产量差异的原因,按需实施定位调控的“处方农业”。

4.集约型可持续农业

第10篇

【关键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必要性

1 引言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物质基础,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宝贵财富。土地资源的利用是人类的经济活动,对土地资源利用的研究是资源学的基础性工作,更是人类为了长久生存的大计,当前土地资源供给的稀缺性与社会需求增长的矛盾日益加剧,尤其是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因此就要迫切加快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实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管理政策。

2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影响人类今后的需要,包括两层含义:土地资源本身能够高效、持续的利用,又能与社会其他资源相配合共同支撑经济、社会持久发展。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质量组合方面与资源的禀赋相适应;资源时间安排上与资源的时序性完全相当;土地资源配置要因地制宜。

3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要性: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土地的生产性、有限性、稀缺性、不可替代性等特征上。

3.1土地资源的生产性:土地是一种生产资源,具有生产性。其本身的自然属性和人类的生产技术决定了其生产力的高低。光、温度、水、地形、土壤等组成元素决定了其自然属性,他们在数量和质量方面的配置协调上的差异,形成了高低不同的生产力,适宜于不同植物和动物的生长或繁衍,称为土地适宜性的差异。而人类的生产技术对土地生产力也具有很大影响,主要体现在土地集约利用的程度和克服、改造土地的限制因素的能力,以便充分发挥土地的适宜性,提高其生产力。

3.2 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取决于土地所特有的空间性,即土地的面积及数量在目前及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有显著增减变化的。土地的有限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首先是土地资源的总量有限,在现有科技条件下,人们不可能创造出土地资源的。再次是土地资源供给的稀缺性,主要是由于土地自然供给的数量绝对有限性、位置的固定性、质量的区域差异性及土地报酬的递减性等因素造成的。另外,人口的增加、社会产业规模的扩大,都需要更多的土地,使土地资源更加紧张。

3.3 土地资源的区域性:土地具有特定的空间位置和形态外貌,具有明确的地域界限、特殊地质、地理条件,进而呈现出不同土地的自然特性和空间分布规律。土地不是按人类统一标准制作的,不同区域的土地资源质量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一是不同区域的土地资源在性状、数量、质量方面有差异,二是土地的交通便利程度不同导致土地资源的无形质量存在明显差异。

3.4 土地资源的不可替代性: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他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资源和劳动对象,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场所和载体。他作为人类的生存空间,是不可替代的生存条件;作为生产所必须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人类只有与土地资源的自然力相结合适应,才能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因此土地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

4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4.1 农业土地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寂静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土地资源,农业与土地资源有着天然的依存关系,土地既是劳动对象,又是劳动资料,没有土地资源就没有农业的产生与发展。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进而关系到农村经济、农业生产、农村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2 建设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经济圈中非农业用途的土地称作建设用地,即指城市、村镇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用地。第一,土地是城市、村镇各种经济活动的运行空间,土地的利用方式及效率决定了城市、村镇的发展。第二,他是国民宏观经济大系统中各个地域分系统的中心,并且对周围的地区也具有影响性。第三,他是居民居住生活的基本空间,人们的衣食住行都需要一定的空间。所以土地资源是城市、村镇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载体和运行空间。

4.3 未利用土地资源可持续开发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未利用土地即指在目前的技术水平条件下还未开发利用或利用中存在一定难度的的土地。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利用土地资源能力的提高,未利用土地最终会转变成可利用土地,为人类造福,进而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土地资源的不断需求。

5 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的措施

5.1 建立并实施更加严格的土地资源用途管制制度和耕地保护制度:对农用地的占用加以控制,建立严格的农用地转用审批制度;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对建设占用耕地的必须开垦同等数量与质量的土地,农用地转用审批时严格审查补充耕地方案和资金落实情况,加大占用耕地的成本,从严审批占用耕地;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将80%的优质农田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认真完成调整规划工作,把城镇周边、交通运输沿线的农田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严格控制农业结构调整对耕地的毁坏,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可以对农用地的种植结构加以调整,但不得修建永久性建筑,更不能搞房地产开发项目,一经发现从严处理,恢复占用农用土地资源;加强征地管理,制定统一的征地制度,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调动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进而更好的保护耕地。

5.2 行积极而又严格的建设用地供应制度:控制建设用地总量,提高用地集约化水平,正确引导合理有序用地,对国家鼓励的项目优先提供土地,明确划拨工地的界限,及时调整公布《划拨用地目录》,控制用地范围。

5.3 立和实施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政策:控制建设用地的总量;制定年度建设用地计划,控制用地量;实行市场机制,形成集约用地的激励机制;

5.4 深化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加大土地资源的有偿使用范围;实行国有土地的使用权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制度;推行国有土地的租赁制度;提高政府调控土地市场的能力,规范市场秩序,引导对土地的使用方向。

5.5 组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在符合国家土地利用规划的前提下,组织对宜弄荒地、废弃地的开发和农田的综合整治,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进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6 结语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对土地资源更高阶段的利用。土地资源的固有特性和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要求必须对土地资源进行可持续利用管理。只有实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才能解决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问题,优化生态环境,给人类一个美好、永久的生产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方芳.土地资源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第11篇

[关键词] 绿色植保 农业可持续发展 辩证关系

[中图分类号] S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1-0078-01

植物保护是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以科学和经济的方法,保护人类的目标植物免受有害生物危害,提高生产投入的回报,维护人类的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实用科学;作为农业技术措施,它是根据人类社会的需要,按照有害生物(病、虫、草、鼠)发生发展的自然规律和技术及管理的可能性所进行的农事管理活动的一部分。绿色植保作为一项新兴的农业技术措施,是针对自然界中有害生物发展的规律所采取的一种有效的科学农事管理活动。其是以保护人类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目标,以科学和精准的用药方法对有害生物进行综合防治的方法。而农业可持续性发展是以保护和使用自然资源为基础,不仅要保证当代人类对农产品的需求,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后代人类对农产品的需求为出发点,从而在农业生产中以质量、产量、效益、环境等各因素达到最佳的配合的一种生产模式。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二个方面,其一是在保证后代对资源的有效利用下,实现当代农产品的供求平衡;其二是保护环境的良性发展及资源的供需平衡。人类在从事的各项社会活动中,所需要的能源主要由植物所供给,植物对农业的良性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加强对植物的保护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因此,二者是相互依存着发展,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

1 开展绿色植保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工业发展是以农业作为经济基础的,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可持续农业作为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旨在采取不会耗尽资源损坏环境的同时,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纯收入,满足未来对食品和纤维的要求,保持农业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近几年来,由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所造成的安全事故日益增多,已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农业生产要想可持续性的发展,则需要解决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这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对增强我国的国力,保证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针对当前的问题,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对植物进行有效的保护,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威胁,减少污染的发生,保证所出产的农产品达到无污染、纯绿色的标准,实现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使农业得以可持续发展下去。

2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植物资源的保护

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在保证农业发展的前提下,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环境保护。因此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在保证粮食丰产增收的前提下,注重粮食的生产安全;其次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农民的收入,有效的解决农村的贫困状况,促进农村的综合协调发展;最后要实现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实现农业可持续性发展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加强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步伐,将对植物资源的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一,区域经济的发展,将有效的增加农民的收入,使其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将有更多机会去接触外面的世界,这就有利于农民对自然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区域植物资源的保护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二,从农业资源利用方式上看,通常情况下以粗放式经营利用、精细密集利用和高新技术产业选择利用三种方式,目前在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农村采用粗放式经营利用型的较多,此种方法不仅达不到有效的利用效率,同时也不利于植物保护的进行。精细密集利用和高新技术产业利用在经济发达地区广泛利用,不仅达到了较高的利用效率,同时也对区域植物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目前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农业的发展速度也得以不断的加快,这将有效的带动农业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粗放式的经营方式将逐渐被精细密集利用和高科技产业选择和所取代,从而更加有利于区域植物保护的进行。

第三,在某些区域内,由于经费的缺乏,对于一些珍稀动植物资源和特色农业植物资源的保护力度不够,因此需要针对这些地区的特点,增加经费的投入,使植物保护得到落实。

3 加强绿色植保,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3.1 不断提高农民的绿色植保意识

实践证明, 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种田水平成正比。据调查,主要劳动力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的农户比文盲农户平均单产高18.8%, 人均收人高67.6%。农民文化素质提高了,科技种田意识就会增强,对科技推广项目接受能力提高, 农药的科学正确使用才会成为现实。因此, 农业部门应努力营造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各种环境,不断提高和增强农民的绿色植保意识。

3.2 科学精准使用化学农药,加快新型农药研制及推广应用

大力加强控制生态环境污染。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委等单位关于禁止销售和使用部分高毒高残留量农药意见的通知》精神,坚决禁用“两高”农药,积极推进新农药替代,推广综合和科学施药新技术,促进农药科学安全使用,减少和避免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病虫天敌和生物多样性,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

3.3 加大生物防治力度

把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和有害生物可持续治理列到宪法、环保法及其他有关法规中,将农药的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国家应对农药对环境的污染重新审核,明文禁用高残留、 污染较为严重的农药,制定限制使用农药的法规或逐步减少的系统计划。任何违反规定、滥用农药的行为都要负法律责任。与此同时,合理利用经济杠杆,根据农药毒性、用量和作用方法对生态环境 、公众健康和使用农药本身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确定对农药制造商和经营者征收污染费的标准。根据农药对环境危害程度向农药使用者征税,并将新征得的税收,对生物农药的使用者和无公害农产品实施经济补贴。

3.4 建设与推广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从系统思想出发,按照生态学、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 以期获得较高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作为一种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和有利于资源环境保护的农业生态体系,在实践中已显示出其合理性和科学性。因此,大力建设与推广生态农业, 对加快与不断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将会是事半功倍的。

3.5 广泛宣传,加强培训

尽管可持续植物保护思想已被多数国家的植保工作者确认,但其理论体系、防治技术和实践还未被广大农民所接受。因此,各级政府应积极发挥其职能作用,利用电视、广播、 互联网等现代化手段,大力宣传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和技术,增强农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和提高植保水平,特别是生物防治技术的提高; 与此同时,切实推行以农民田间培训为主的农民田间学校,开展有农民参与的应用技术研究,让农民成为防治实践的决策者。

第12篇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沿海省份;可持续发展;指数;评价

中图分类号 F0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7)02-0069-04

目前我国沿海正处于发展的大好时机,海岸带的持续稳定发展对我国经济、政治、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在可持续发展观念日渐深入人心的今天,如何促使海岸带经济与环境保护和谐同步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GIS等先进技术手段,根据最新的数据资料,对沿海省份进行了可持续发展研究,为海岸带的良性发展提供客观依据。

1 研究区与数据

1.1 研究区

本文的研究区是指拥有海岸带的沿海区域。在研究中,结合本文的具体情况,笔者将其放在一定的行政区范围内加以考虑。在实际工作中,把我国行政区划上拥有海岸线的省市划入本文讨论范围内,自北向南依次为: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11个省市、自治区[1](由于资料原因,未包括台湾省)。

该11个省市(区)的人口总数占全国总人口的43%,人口密度约为415人/km2,土地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3.6%,国内生产总值(GDP)占全国59.2%以上,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64.7%,沿海口岸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的80%以上,旅游业创汇占全国的50%。极高的生产力水平和迅猛的经济开发速度促使人口向沿海大批迁移,导致沿海大片耕地和海滨湿地丧失,渔业资源退化,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面对我国约18 000km的大陆岸线和14 000km的岛屿岸线,如何做到开发和保护并举已成为迫在眉睫的大事。

1.2 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本文数据主要包括:2000年全国1:400万的地形矢量数据(全国分省、分县矢量数据);中国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省略:8086/Metadata/index.jsp)提供的1998年林地资源数据、2000年三次产业人口数据等;本课题组取得的2000年我国海岸带生态环境综合分析的中间成果数据[1];2000年沿海11个省市分县统计数据,包括社会经济指标、环境数据、耕地数据、水资源数据。数据处理流程(图1):

2 研究方法

2.1 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

在研究中,环境评价的方法很多,包括综合指标法[3]、指数评价法[4]、模糊评价法[5]、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6]等。可持续发展评价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建立在区域综合评价的基础之上,并处理好经济发展、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关系。于是,本文在方法选择上,采用较为常用的综合指标法。具体步骤如下:

第1步,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和评价目标,按照一定的原则选择对可持续发展影响较大的指标因子,并赋以合理的权重,形成一个评价指标体系。

第2步,依据指标从专题数据库中提取需要的专题数据,并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加工,形成满足评价模型需要的数据。

第3步,采用两级加权求和的方法实现综合评价。利用海岸带栅格数据库,对2000年的各专题数据采用公式(1)进行标准化,然后运用公式(2)求取可持续发展指数。

(1)式中,A′是某专题数据标准化以后的值,分布在0~1;Amax,Amin分别代表2000年该专题数据的县域最大值和最小值,A表示2000年该县该专题数据的值。

(2)式中,E代表可持续发展指数值,Aj为第j个专题数据的权重,A′j代表经过标准化的专题数据值,n是指参与评价的专题数据的数量,在本文中n=18。

第4步,与沿海省份矢量图进行叠加,得到以县域为最基本单位的沿海省份可持续发展指数的空间分布图。笔者参考了海岸带生态环境综合指数、人均耕地、城市化率及三产人口等具体指标,经过适当的综合和归并(去除噪声),得出更为显著的分布规律。

2.2 评价指标的选取和权重的确定

根据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系统性、综合性和主导因素原则,结合数据的可靠性和易获取性,参考已有的研究工作[7-10],综合区域的整体状况及具体特征,运用层次分析法构造评价指标结构模型,选取的指标见表1。指标权重是在相关文献[7-10]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具体状况和数据的精度而确定的。

3 结果分析

3.1 可持续发展指数数量结构分析

可持续发展指数代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国沿海省份的可持续发展指数分布在0.122 8~0.613 4,平均值是0.250 1,呈现偏正态分布。在全面分析指数分布特点的基础上,我们采用Natural breaks(Jenks)算法,将可持续发展指数进行分级(表2),使得级间差异极大,级内差距极小:1级区(指数分布在0.467 1~0.613 4,以下同),2级区(0.352 7~0.467 1),3级区(0.303 8~0.352 7),4级区(0.239 7~0.303 8),5级区(0.190 8~0.239 7),6级区(0.122 8~0.190 8)。其中,4级区为平均状态。

(1)1级区,占1.44%,可持续发展能力极强。其中,经济和社会指标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度最大,人均GDP基本在24 000元(约合3 000美元)以上,而社会指标中具有代表性的千人床位数和万人大学生数,该级区都是海岸带中最高的。

(2)2级区,占9.19%,可持续发展能力强。人均GDP基本在20 000元以上。大部分指标在海岸带区域属上层水平。相对而言,各方面指标比较均衡。今后应在社会和环境方面加大力度,逐步缩小与一级区的差距,努力向可持续发展能力极强区域迈进。

(3)3级区,占14.65%,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人均GDP基本都在10 000~20 000元之间。它们大部分地区有自身的优势,在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指标中有1~2项比较突出。

(4)4级区,占37.79%,可持续发展能力中等。该级区在整区中所占面积比重最大。人均GDP基本都在5 000~10 000元之间。大部分指数处于中等水平,各个方面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5)5级区,占24.89%,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人均GDP在3 800~5 000元。该级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对较弱,但所占面积居海岸带区域第二。因此,加强该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对提高海岸带区域的整体可持续发展能力有重大意义。

(6)6级区,占12.04%,可持续发展能力弱。基本上是经济比较落后的山区和丘陵地带,绝大部分地区人均GDP基本都在3 800元以下,集中分布在桂西、桂北山区。山区自然灾害多发,而经济上的落后导致社会保障能力降低,教育水平低下。但本区域有较明显的资源储备优势,可以成为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突破口。

3.2 可持续发展指数空间结构分析

从中国沿海省份的可持续发展指数空间分布看出,可持续发展指数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总体而言,海岸带中部地段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对最好,北部次之,南部较弱;近海岸线和河口岸线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较高,向内陆有递减的趋势。同时,指数分布破碎度较高,除少数地带外,基本呈零星分布。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地区是可持续发展能力最高的区域,基本为1、2级区,经济增长快,社会保障好。高校的密集分布使这里成为我国最主要的智力区。上海市和天津市的受教育年限分别为9.67和9.41,分别比沿海省份平均值(7.49)高出2.18和1.92。但它们在早期发展过程中忽视对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尽管近年来加大环保投入,固体废物综合治理率和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都有所提高,但未能从源头上遏制,某种程度上已经影响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另外,这些区域主要是凭借超前的市场意识,便利的交通和优惠的政策发展起来,而资源条件对它们而言一直是发展的一大制约。如深圳和上海的人均耕地分别为0.005 5亩和0.10亩,远远低于我国人均1.4亩;上海市人均林地0.02亩,也远低于沿海省份的人均1.43亩。同时,长三角缺少煤铁资源,京津地区缺水严重,这些都对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如何解决这些难题是实现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中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区域(4级)所占比例最大,分布在山东、福建、辽宁的大部分区域,浙江西南部、江苏北部、河北中北部、海南的北部地区。这些区域的区位、交通条件以及市场、人才资源不如1、2级区。但近些年这些区域经济增长最快,福利条件也大幅改善。如福建、山东和浙江的大部分地区的GDP增长率分别超过10.5%、11.1%和12.08%,是快速发展中的地区。但也有个别地区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的一时增长。鉴于该级区域可持续发展之路对内陆地区有极大的示范作用,因此要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做好承接发达区域的产业转移,结合自身优势,尽快向高能力级跃变。

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广西西部、北部,河北北部,辽宁北部。一方面,这些区域以丘陵山地为主,生态环境脆弱,受教育水平低。在广西,相当部分地区受教育年限低于7.0,导致发展中高素质劳动力供给不足。再如河北北部,人均水资源仅为226.69m3/人,远低于沿海平均水平(1387.34 m3/人),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这些区域中多数在资源和环境状况方面良好,如广西水资源(3928.06 m3/人)和林业资源(2.73亩/人)充裕,辽宁北部林业资源丰富(2.59亩/人),而河北中北部耕地较为丰富(3.24亩/人),这些资源都是实现经济实现跨越性发展的有利条件。因此,这些区域要立足自身的资源优势,避开不利因素,强化生态产业,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服务业,如生态农业、旅游业,逐步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4 讨论与结论

通过本文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选取经济、社会、资源等指标评价了中国沿海省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

(2)中等可持续发展能力区域(4级)占主体(37.79%),加上3级(较强)、5级(较弱)占77.33%,说明它们在一定时间内很可能发生转变,要加以正确引导,使它们向更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级演变。

(3)沿海省份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一定的空间差异,中部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强,北部次之,南部较弱;同时,可持续发展能力也表现出由沿海向内陆递减的趋势。

(4)研究表明,现阶段对我国沿海省份可持续发展能力影响较大的是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我们要尽可能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将潜在的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秦其明课题组.中国海岸带生态环境变化综合分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R],2004.6-2005.12.[Qin Qiming Research Team.Research Paper of Integrated Analysi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valuation on China Coastal Zone Eco-environment Change[R],2004.6-2005.12.]

[2] 恽才兴,蒋兴伟.海岸带可持续发展与综合管理[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2.[Yun Caixing,Jiang Xingwei.Coastal Zon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ed Management[M].Beijing:Ocean Press,2002.]

[3] 毛文永.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Mao Wenyong.Introduction to Eco-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M].Beijing:China Environment Science Press,1998.]

[4] 王华东.环境质量评价[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Wang Huadong.Environment Quality Assessment[M].Tianjin :Tianj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1991.]

[5] 叶文虎,栾胜基.环境质量评价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Ye Wenhu,Luan Shengji.Environment Quality Evaluation Science[M].Beijing:Higher Education Press,1997.]

[6] 李祚泳,邓新民.综合环境质量的B-P网络二级评价[J].环境科学研究,1995,8(3).[Li Zuoyong,Deng Xinmin.B-P Net-work Assessment on Integrated Environment Quality[J].Environment Science Research,1995,8(3).]

[7] 黄思铭.可持续发展评判[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Huang Siming.Assessme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M].Beijing:Higher Education Press,2001.]

[8] 周华荣.新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00,20(2).[Zhou Huarong.A Synthetocal Evaluation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Xinjiang[J].China Environment Science,2000,20(2).]

[9] 任志远.陕北黄土高原景观生态环境遥感评价模型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5(1).[Ren Zhiyuan.Remote Sensing Evaluation on the Landscap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North Shaanxi[J].Journal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1997,25(1).]

[10] 蒙吉军,申文明,吴秀芹.基于RS/GIS的三峡库区景观生态综合评价,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2).[Meng Jijun,Shen Wenming,Wu Xiuqin.Integrated Landscape Ecology Evaluation Based on RS/GIS of Three-Gorge Area[J].Acta Scicentiarum Naturalum Universitis Pekinesis,2005,41(2).]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valuation in Coastal Provinces in China based on GIS

QIU Yun-feng QIN Qi-ming CAO Bao ZHANG Zi-li

(Institute of Remote Sensing and GIS,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an evaluation model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 coastal provinces is built according to the index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social welfare,population pressure,resource storage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The data using includes vector data of China Terrain in 2000(1:4,000,000),statistical data based on county of 11 coastal provinces,and data on resources and forestry from Data-Sharing Network of China Earth System Science.With the analysis tool of ArcGIS provided by ESRI,we calcula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ined with the research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coastal zone in China our team has done before,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ility of coastal provinces is explo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