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对统计学的看法

对统计学的看法

时间:2023-07-11 17:37: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对统计学的看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对统计学的看法

第1篇

1.学习热情

调查中发现,认为《统计学》很有用的学生共17人,占6.7%,认为有用的164人,占64.3%,两项合计71%。不知道的、认为没太大用的以及一点用也没有的分别占总数的18.4%、9.0%和1.6%。可见,七成以上的学生认为《统计学》是有用的。但是,在对学习《统计学》是否有兴趣的调查中却发现,很有兴趣的学生仅有7人,占2.6%,有兴趣的71人,占27.8%,两项合计仅约三成。感觉一般的146人,占57.3%,没兴趣的23人,占9.0%,一点兴趣也没有的8人,占3.1%。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学生对学习《统计学》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在对课程内容是否有趣的调查中又进一步发现,认为很有趣的学生只有8人,占3.1%,有趣的50人,占19.6%,两项合计22.7%。感觉一般的141人,感觉枯燥的46人,很枯燥的10人,分别占总数的55.3%,18.0%和3.9%。根据这三项调查结果可以推断,虽然学生普遍认可《统计学》的实用性,但却缺乏学习兴趣,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很有可能是课程内容缺乏趣味性,不能产生足够的吸引力,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所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是目前课程改革面临的一大任务。

2.学习难度

关于《统计学》的学习难度,感觉非常难和难的分别有10人和95人,合计占到总数的41.2%。也就是说,四成以上的学生在学习《统计学》时都感到困难。认为课程很简单的仅有4人,认为课程简单的有8人,两项合计4.7%。其余54.5%的学生感觉一般。在进一步调查《统计学》难学的主要原因时,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第一,公式(推导)多,被选中96次;第二,理论知识抽象、难理解,被选中79次;第三,计算复杂,被选中52次;第四,数学基础要求高,被选中49次。由于我校学生以三本生源为主,学生的数学水平普遍不高,面对较抽象、公式较多、计算复杂的数理知识,往往望而生畏。所以,如何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具体,将复杂的理论知识变为学生感兴趣的,能够听得懂、学得会、拿到手的技能,也是《统计学》课程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

3.学习效果

调查发现,学生在学完《统计学》之后,认为很有收获的仅有8人,占3.2%,比较有收获的有51人,占20.2%,两项合计23.4%。有一些收获的143人,占56.5%,说不清的36人,占14.2%,没什么收获的有15人,占5.9%。在学完《统计学》之后,认为自己完全可以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只有3人,占1.2%,可以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有75人,占29.4%,两项合计30.6%。不知道的有98人,占38.4%,不太行的69人,占27.1%,完全不行的10人,占3.9%,三项合计69.4%。可见,总体来说,目前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尤其是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不强,学生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比较没有学过和学过《SPSS统计软件》的学生,在学完《统计学》之后,对自己能否解决实际问题的看法是否存在差异,得到了如表1的结果。由表1可知,没有学过《SPSS统计软件》的学生认为自己完全可以和可以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数合计占到总数的30%,这一比例与学过《SPSS统计软件》学生的看法没有太大差异。但是没有学过和学过《SPSS统计软件》的学生分别有45.7%和29.6%的人不知道自己能否解决实际问题,两者差异较大。而在认为自己解决实际问题不太行的学生中,没有学过和学过《SPSS统计软件》的学生分别占20.0%和35.7%,两者差异也较大。经卡方检验,卡方值为10.671,p值为0.031,说明这些差异在统计上是显著的。造成学生看法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学生在学完《SPSS统计软件》后比较清楚地认识到,只学习统计学基本原理和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存在较大的困难。因此,加强应用能力的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统计学》课程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二、学生对《统计学》的期望

1.对教学目标的期望

关于《统计学》的教学目标,认为应该是掌握理论知识的学生有10人,占3.9%;认为既要掌握理论知识,又要学会实际操作,二者并重的有170人,占66.7%;认为应该弱化理知识,深入强化实际操作和应用的有74人,占29.0%。由于一直以来,《统计学》的教学目标都定位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上,缺乏实操训练,这次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希望将实际操作纳入到《统计学》的教学目标中来,实现理论与实操的并重。

2.对教学内容的期望

关于《统计学》的教学内容,认为应该主要讲授理论知识的学生有12人,占4.7%;认为既要讲授理论知识又要教授统计软件操作的有24人,占9.4%;认为应该着重教授统计软件操作和实践应用的有49人,占19.2%;认为应该教授包括理论知识、统计软件操作和实践应用的有170人,占66.7%。可见,近七成的学生希望课程内容丰富化、实用化,能够包括理论知识、统计软件的操作以及实际应用等多方面的内容。

3.对教学方法的期望

对目前《统计学》的教学方法感到非常满意的学生有4人,占1.6%,比较满意的有89人,占34.9%,感觉一般的是124人,占48.6%,不满意的是31人,占12.2%,非常不满意的有7人,占2.7%。总体来看,对《统计学》教学方法感到满意的学生仅占三成,这说明教学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再进一步比较没有学过和学过《SPSS统计软件》学生的看法之后,发现两者的看法又有明显不同,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可知,没有学过《SPSS统计软件》的学生对《统计学》教学方法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合计达到了48.6%,感觉一般的占42.1%,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比例较低,分别占7.9%和1.4%,合计9.3%;但是学过《SPSS统计软件》的学生,对《统计学》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有明显的下降,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学生合计只有21.7%,比前者降低了26.9%,感觉一般的占56.5%,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比例合计达到了21.7%,比前者提高了12.4%。经卡方检验,卡方值是25.738,p值为0,说明这种差异在统计上是显著的。在经过对个别学生的访谈后得知,造成学生看法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学习了《SPSS统计软件》之后,意识到以课堂讲解为主,缺乏实操训练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因此表现出了更明显的不满意。

继续了解学生对改革教学方法的意见。学生认为在目前的《统计学》教学过程中,最应该增加实践教学(即真实项目的调查与分析)比例,该项被选中159次;其次是增加实验室教学(即学习统计分析软件的应用)的比例,被选中146次;再次是案例式教学,被选中98次;增加问题导向型教学和研讨式教学的比例一致,均被选中50次;之后分别是课堂理论教学、学术论文导读和其他,分别被选中32次、14次和4次,如图1所示。在调查“《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最好和哪些方面相结合”时,要求学生最多选出两项,结果发现,选择社会热点的人最多,被选中120次,达到总数的28.7%。其次是经济管理问题,被选中106次,占25.4%。之后依次是日常生活,专业课知识和毕业论文,分别被选中82次,58次和52次。

4.对考核方式的期望

在调查《统计学》适宜采用何种考核方式图1《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应增加的教学环节时,撰写统计分析报告最受学生认可,被选中141次;其次是上机测试,被选中83次;再次是笔试,被选中46次;最后,其他方式被选中21次。可见,学生倾向的考核方式是对于技能与能力的考核,而非传统的知识点的考核。另外,学生对于《统计学》课程改革还提出了一些建议,其中排在前三位的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1)理论与实践结合;(2)《统计学》与《SPSS统计软件》相结合;(3)注重课程实践,学以致用。这些建议说明学生希望课程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自己运用统计分析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结论

第2篇

一、统计学学习现状分析

1.教学手段分析在教学手段的调查中,对于“你觉得《统计学》课程应该用哪些方式授课?”9.3%以上的学生认为,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会增强授课效果;56.7%的学生支持“老师应该粉笔写黑板结合幻灯片讲解”;认为“应结合实际例题,有同学和老师共同分析,提高学习兴趣”的占19.3%;,从数据统计结果,发现虽然统计教学中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但支持率并不是最高,这主要是因为学生难以笔记,丧失了由此产生的记忆功能和复习巩固功能,会使部分学生感到没有停顿思考的余地,造成知识消化吸收不良。

2.教学内容分析在有关《统计学》教学内容方面的调查中,发现在教学内容上存在的问题较多,比如,在回答“你认为这门课的学科特点是什么”的问题时,68.2%的学生认为是“抽象难懂”;而在“你在学习《统计学》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什么”的调查回答中,发现学生普遍认为是“课程内容太难,看书看不懂”,“上课听不懂,就不愿意学了”,“数学基础不好”,这主要是因为《统计学》课程涉及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等知识,课程本身理论性、逻辑性较强,公式繁杂、术语抽象,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容易产生统计学既难学又枯燥无味的情绪,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对教材的看法也须引起重视,教材的选择不应过于理论化,应选择浅显易懂,可操作性强的教材。对“你认为《统计学》实训课程和统计软件教学的必要性如何?”这一问题的调查中,67.3%的学生认为“非常必要,可以提高数据分析应用能力”。而在“你认为从哪些方面加强统计学课程的实践环节教学呢”的回答中,56.7%的学生都选择了“增加统计学案例的教学”,排在第一位;20.0%的学生选择了“增加统计学软件的教学,排在第二位;19.3%的学生选择了“加强二手统计资料搜集环节的教学”,排在第三位;而真正希望通过“多布置作业”来加强统计学实践环节教学的同学仅占4.0%。从数据的统计分析看,学生的选择实际上说明了今后《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方向。但总体上从可行性来看,“加强统计案例教学”、“增加统计软件教学”和“指导学生如何搜集二手统计资料”相对更容易做到,也更能兼顾到大多数同学的愿望。

3.教学内容与专业结合对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这样的非统计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如何培养既懂得统计理论、统计方法又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土地开发利用、生态环境治理等实践中,是统计学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所以非统计专业《统计学》课程的教学应突出专业针对性和理论实践的结合性。比如,对“你认为统计学教学有无必要根据专业组织教学”的回答中,92%的学生认为“有必要”,这说明忽视统计课程与专业知识的结合,只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现象。而统计学能否解决各学科的具体问题,一方面要看是否正确选择了适合所研究问题的统计方法,另一方面要看是否与各专业的知识得到有效的结合,即是否通过专业知识对所研究的事物有了较好的定性把握。只有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的基础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统计分析才能得出满意的结论。

二、提高学生对统计学学习兴趣的对策建议

1.联系实际,改善学生对统计学的认识教师必须寻求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既突出统计原理本身,又联系专业特色,将统计教学改革与土管专业知识相结合,将统计学知识应用到土壤和土地利用开发规划等工作中,使学生从具体的工作和项目实施中,感受统计学的重要性,并且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让学生掌握统计学知识的应用,更便于学生对统计理论、统计方法的理解。

2.丰富教法,推进教学内容的创新统计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在统计方面的创新思维意识和创新分析思维能力,注重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广泛性和独立性。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如产学研一体化实践教学,使科研项目融入实践教学,以科研充实教学;应用案例教学,使学生联系实际,学习搜集案例,通过学生自己分析与老师讲解相结合,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的阅读、思考、分析、判断;结合课堂教学与统计分析软件应用,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统计分析软件处理有关数据信息,培养学生使用统计软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对于数据的观察和处理能力。

作者:高琳单位:韶关学院英东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3篇

1.1调查对象

以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某民族医学院临床学院的在校大学生作为本次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550份,收回545份,剔除不合格的调查问卷,确定有效问卷532份,有效率为96.73%。其中大一人数162人,占调查总数30.45%;大二人数95人,占17.86%;大三人数141人,占26.50%;大四人数134人,占25.19%。

1.2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医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概念的理解、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对学校开设人文教育课程的满意程度、学医的目的、医生必须具备的人文素质、如何看待医生收红包、如何看待医德和医技、如何加强人文素质、影响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关键因素等。

1.3调查方式

根据本次调查目的和要求,调查前对课题组成员统一培训,于2014年9月25日,分别联系临床学院各个年级的班长,说明本次调查目的,由班长负责发放问卷,并且当天收回调查问卷,对收回问卷进行检查核对。

1.4统计学方法

用POMS2.0医学统计学程序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关于人文素质教育认知度

对于“人文教育”、“人文素质”等概念的认识,37.03%的学生表示“听过,并且清楚这些概念”;62.97%的学生表示“听说过,但不知道概念”或“不知道”。其中,大一学生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比例分别是22.84%、77.16%;大二的回答是50.53%、49.47%;大三的回答是36.16%、63.84%;大四学生的是43.28%、56.72%。大一学生与大二、大四学生认知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0.73和14.06,P<0.001),大一学生与大三、大二与大三学生认知度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50和4.80,P<0.05),大三与大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大三、大四学生对人文素质是比较了解,而低年级多数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概念模糊不清。关于影响人文素质教育的因素中,21.43%的学生觉得是“个人”,16.73%的学生觉得是“学校”,16.92%的学生觉得是“社会”,44.92%的学生觉得三者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2.2关于人文素质的重要性

人文素质教育对学生成长是否重要,从统计数据来看,63.35%的学生认可人文素质对医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36.65%的学生觉得不重要。87.78%的学生表示社会实践可以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12.22%的学生表示社会实践对人文素质的提高没有帮助或帮助很小。

2.3学生对学校开展的人文课程的看法

对于是否满意学校当前所开设的人文教育课,24.81%的学生表示“很满意”,60.71%的学生表示“比较满意”,14.47%学生不满意人文教育课的授课方式。从整体上观察,90.04%的学生认为人文课程对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有帮助,9.96%的学生觉得没有帮助。男生女生回答各异,但各年级男生与女生回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级比较,大四与大三、大四与大二、大三与大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68、7.32和6.05,P<0.05),大四与大一、大三与大二、大二与大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对精神和金钱的看法

针对精神的力量,67.29%的学生觉得“精神的力量很大,能超越物质诱惑”,6.77%的学生觉得“物质力量比精神力量更有诱惑”,24.25%的学生觉得“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一样强大”,1.69%的学生表示“不知道精神力量是什么”。对于金钱,32.89%的学生认为“金钱乃身外之物”,19.74%的学生认为“金钱能体现一个人的地位”,41.35%的学生表示“金钱不是万能的”,有6.02%的学生表示“为了获得金钱可以进行某些交易”。数据表明大部分学生承认精神的力量,承认精神的重要,但在金钱观上,25.76%的同学存在着错误的认识,利益关系成为生活中医患冲突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

2.5关于学医的目的

55.26%的学生觉得是“治病救人”,33.83%的学生觉得是“收入稳定,职业好”,6.21%的学生觉得“父母的要求”,没目的的占4.70%。

2.6如何看待医生收“红包”问题

不同年级男女生对收红包的看法见表2。从表2可见,59.77%的学生表示“应坚决制止”,31.95%的学生表示“应视情况而定”,8.83%的学生表示“司空见惯,可以接受”或“属正常现象”。对医生收“红包”这一现象,大四与大三、大四与大一及大三与大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5.45、15.26和10.39,P<0.01),大三与大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6.47,P<0.05),大四与大二比较和大二与大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级男生与女生回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上述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有40.00%的学生存在一种侥幸的心理,期望从中获利。

2.7如何看待医德与医技问题

不同年级男女生对医德医技哪个比较重要的回答情况。统计结果显示,26.32%的学生认为“医德比较重要”,11.28%的学生表示“医技比较重要”,62.40%的学生表示两者都重要。大四男生与女生回答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6,P<0.01),大二男生与女生回答情况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6.56,P<0.05)。大三和大一回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学生回答情况比较,大四与二、大三与大二及大二与大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6.47、16.94和28.99,P<0.01),大四、大三和大一的学生认为医德医技都重要的比例高于大二的学生。

3讨论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某医学院医学生对人文素质的理解及重视程度跟医疗卫生事业所需和人民群众期望存在差距。高校虽然加大了人文素质教育力度,但由于受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影响、医学人文教育教学资源的欠缺以及医学生专业课繁重等多方面的原因,在医学教育工作中,存在重视技能、轻人文的现象。医学生要真正成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守护神,还需从以下方面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3.1重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调查结果显示,62.97%医学生对人文素养缺乏了解,知晓度很低。医学生对人文素质不了解,表现在有些学生对病人缺乏同情心、关爱和责任感;缺乏沟通能力;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看不到人文素质对自己学习和成长所起的重要作用,觉得专业课程最重要,人文课程没什么意义。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绝不局限于人文课程,医学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也承担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责任[1]。因此医学教育要特别注重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强调人文素质修养对于医学的重要性,真正把学生培养成敬畏生命、尊重患者,有仁爱之心和高尚医德的健康守护者。

3.2加强人文素质的基本途径

3.2.1加强人文环境熏陶

医学院校要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营造科学和人文相融合的校园文化氛围。要以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医患关系为契机,为进一步加强院风、学风建设,大力宣传医学人文精神。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和丰富的文化,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唤起他们开拓进取的精神和“以天下苍生为念”的道德责任感[2]。

3.2.2构建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的设置要适应现代化医学的需求,与时俱进,以科学的方法安排课程,其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在保证专业课足够课时的条件下,适当增加人文课程,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太少的人文课程对学生没有多大帮助,只有通过长期的学习和熏陶才能养成良好的人文素质。同时,要将人文课程渗透于专业课的教学之中,将专业课程和人文素质的养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学专业课程时不忘人文素质修养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自身运用人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人文素质。

3.2.3改进教学方法

提供更多的社会医疗服务实践,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医学生从需要关怀的弱者、贫者、痛者等渴望的眼神中读懂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感,从每一位患者的背后探寻其应被赋予的社会同情和公正,从而寓医学人文于实践活动中,培养医学生的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促进医学生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的责任情感和信念[3]。开展本科生导师制,让医学生早接触社会、早接触临床、早接触科研。开展各种人文知识讲座,举办人文与知识相结合的比赛。

4小结

第4篇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统计学;

一、大数据与统计学

(一)大数据与统计学关系密切

简单来说,我们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理解大数据:若“大数据”作为形容词,则描述的是大数据时代数据的特点;若“大数据”作为名词,则体现的是数据科学研究的对象。对大数据的定义有非常多,不同领域不同专业对大数据的界定都会有些许不同。通俗地说:大数据是目前人类所有可抓取、可记录、可存储的信号集合。这个包含了一切信号的集合将非常非常之庞大、多样、繁杂,并且还在不停地、迅速地增加。现代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类开始有能力收集、储存、分析、处理这些从前无能为力的数据,从中挖掘出有用的信息促进社会的发展。迈尔•舍恩伯格说:大数据发展的核心动力就是人类测量、记录和分析世界的渴望。而统计学正好是收集、整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由此可见大数据与统计学关系密切,将大数据与统计学结合发展潜力无穷。

(二)大数据时代下的非结构化数据与结构化数据需整合

对接统计研究可根据自身的目的收集总体数据或样本数据,但如果总体太过庞大,以过去的技术方法来收集总体数据成本会很高,受于限制统计研究更多收集得是样本数据。如今,人类已经开始能够在合适的成本下获得大数据,大数据的广博给统计研究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我们需要着重研究的一个方向就是如何将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对接。大数据的核心是数据,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也是数据,但是它们获得的数据性质有所不同:大数据收集的多是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通俗地理解,先获得数据,再整理结构(如声音、图片、视频等信息);传统统计学收集则主要是结构化数据,先定好结构,再根据目标结构收集数据(如数字、符号等信息)。拿非结构化数据和结构化数据来说:大数据时代使得我们有更多可以分析利用的数据,使得统计研究不仅可以在有更多的结构化数据的情形下进行;对于一些领域的研究工作还可以设法将非结构化数据和结构化的数据结合起来分析。如何实现非结构化数据与结构化数据的结合?首先,完善非结构化数据的整合,然后我们可以用结构化数据做数量说明,非结构化数据加强描述;或是提高数据处理技术,实现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的互相转化,选择能更好说明问题的数据形式作为后续分析基础。这都是值得再深入思考研究的新问题,而且这不仅仅是大数据和统计研究的事,同时需要计算机技术的一同创新发展。统计研究的范围在大数据时代越来越大,能用数据说明的问题越来越多。

(三)大数据时代下的相关分析与因果分析发展并重

《大数据时代》一书中表示:大数据时代的一个显著变化是:相关分析比因果分析更重要。我的看法是:大数据时代下,市场确实会对相关分析有着更强的关注度,但这并不意味着因果分析的重要性会有褪色。统计学中既有相关分析,也有因果分析,要对它们有合理的了解,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之间的联系,简单说:有相关关系不一定有因果关系,有因果关系则一定有相关关系。大数据时代,相关关系变得比以前更加为人所关注的原因:一方面,在很多领域的应用里,相关分析比因果分析更简单可行;另一方面,因为相关关系足以体现事物之间的一定联系,在商业效益上更为经济有效。因此在商业利润的推动下,相关关系也会更加受到青睐。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否定因果关系的重要性,因果关系是对数据更加深度地分析:相关关系让我们知道了“是什么”,因果关系是让我们知道了“为什么”。倘若只是在商业经济上的利用和成本考虑,“是什么”在很多时候就以足够;但如果是在科学研究领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就远远不够了。结合现实发展需要,可在分析确定相关关系后,根据情况研究因果关系,若能够得出因果关系,那肯定是更具价值和意义的。探求“为什么”始终是人类探索世界的动力,因果分析是人类永恒的使命。

二、结语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几乎对每个领域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大数据与统计学关系密切,大数据的出现对统计学的意义是非凡的,我们应把握住大数据时代和统计学的可结合点。其一,完善非结构化数据的整合,深入研究如何实现非现结构化与结构化数据的对接,都需要我们思维上的创新、数据处理技术上的提高。其二,在注重相关分析的同时,不能丢掉对因果分析的研究,应合理并重,实现大数据的进一步利用,真正挖掘出数据的价值。对于以数据为研究对象的统计学科,大数据时代就是统计学变革创新的时代,统计研究工作人员也应把握机会思考创新,为统计学增添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朱建平,张悦涵.大数据时代对传统统计学变革的思考[J].统计研究,2016(02):3-9.

[2]朱建平,章贵军,刘晓葳.大数据时代下数据分析理念的辨析[J].统计研究,2014(02):10-19.

第5篇

关键词:统计学;理论与实践;项目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1.107

1研究背景

统计学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海量数据的容易获取,统计学被广泛应用在各门学科之上,从物理学到社会科学再到人文科学,甚至被用到工商业及政府的情报决策等方面。因此,国内大学的众多专业都开设有统计学这一基础课程。

统计学课程要求大学生从基本的统计学原理出发,结合各自的学科特点,使用各种统计学方法分析各自专业领域的案例和数据,解决各专业的数据统计问题。

从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来看,由于统计学涉及到一些高等代数和微积分等数学知识,其原理较为枯燥难学,特别是关于概率及抽样分布的知识,比较抽象,需要大学生们具备较高的形象思维能力,这对于文科大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另外,统计学中试验设计的数据要么过于宏观,要么与本专业的联系不大,使得大学生们对相关统计技术的掌握印象不深,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学习统计学的热情以及学习效果。

因此,为了使枯燥的统计学课变得生动有趣以及能用相关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本研究提出使用统计学课程的理论知识,结合大学生的专业或研究兴趣,对大学生进行项目分组,指导大学生们进行实际研究,达到统计学理论与实践合、课程必需与专业方向相结合的目的。

2文献回顾

在如何使枯燥的统计学变得生动有趣起来这一课题的研究上,学者们纷纷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些建议。有的学者建议在统计学课堂上提供案例教学法,由教师选取一些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案例提供给大学生,让大学生使用统计学知识去思考和解决(刘海燕、龚玉荣,2003;赵彤,2008;汤静等,2008)。这些研究从教师的角度去拓宽实际数据来源,代替原有教材中过于宏观的数据或与学生专业不大相关的案例。有的教师建议对大学生采取真实情景的任务驱动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吴宁,2007;马铁成,2015)。这部分研究强调从学生的角度去采掘数据,从而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热情。

上述已有文献对于如何上好统计学这门课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也得出了颇具意义的研究结论。但是上述研究要么只强调从教师的角度去选择数据,要么只强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发掘数据,两者都具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前者要求统计学教师不仅具有坚实的统计学知识,而且具有丰富的来自各专业的知识背景(统计学往往是几个专业在一起上的大课),这样才能选取到适合所有专业学生的数据;后者会因千人千面、数据来源复杂、专业类型众多等问题使得教师在实践阶段指导起来力不从心。

因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在讲授统计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的专业或研究旨趣,让他们自主选取数据,然后将其分成不同的项目小组进行综合指导,这样,既避免了统计学理论学习的枯燥,又避免了上述研究的不足,从而使学生达到更好地理解统计学原理、学以致用的目的。

3具体课程设计

根据上文提到的研究思路逻辑,本研究具体的课程教学设计如下:

第一阶段:统计学理论知识学习。

这一阶段主要包括统计学绪论、统计调查步骤、统计学概率基础、统计数据的描述、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部分,目的是让大学生了解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如何进行统计调查、如何呈现统计结果等。这一阶段将占课程总课时的一半左右。与此同时,根据大学生的具体专业情况或研究旨趣帮助其确立研究题目和研究内容等、督促大学生收集相关数据以备后面的阶段使用。

在这一阶段,考虑到统计学一般是大课,同时往往几个专业的学生一起上,并且有的专业人数较多,故采用按照研究内容或研究旨趣进行项目分组的方法,将所有大学生分配到不同的项目小组。另外,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以及充分体验调查研究的各个环节,每个项目组的人数参照5-10个进行分配。

第二阶段:分析实践数据阶段。

在这个阶段,在讲授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各种具体的分析技术,采用广泛使用且免费的stata统计软件,让大学生动手实际操作第一阶段收集到的数据。具体的做法是在要求大学生学会图表的制作、三大类统计方法的操作基础上,结合各个项目的研究目的分析数据,得到相应的统计结果,并学会对数据的不同处理、图表的制作及美化、对分析结果进行统计意义及现实意义的解释等,最终撰写调查报告,完成统计调查的所有步骤。这一阶段也将占总课程总课时的一半左右。

通过这两个阶段的训练,将有效地将统计学理论与大学生的专业或研究旨趣实践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大学生们既完成了统计学课程的学习,也学会了如何使用统计学工具解决本专业的问题或者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4结论

统计学的本质是一种挖掘数据的工具。如何掌握好这一工具、在各自的专业方向或者个人感兴趣的项目上游刃有余地加以运用,是各位教师绞尽脑汁想要达到的目的。

本研究通过将统计学理论知识和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及他们的研究旨趣联系起来,突破了课堂与实验室的局限,将统计学的教学范围涵盖到课堂以外,将使枯燥的统计学课程变得生动有趣,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对统计学知识掌握的更牢、更扎实。与此同时,通过按照项目组进行的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增强了大学生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为其日后组建项目团队、进行相关科学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最后,诚如每项研究都有优缺点一样,本研究也可能存在如下不足:例如划分了项目组以后,是否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收集到满足研究目的的数据,如何安排和协调项目组组员之间的任务分工等问题,这些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不断的完善。但不管如何,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将统计学的理论与大学生的实践联系起来、促进统计学教学模式和手段的更新,希望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海燕、龚玉荣.对《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的几点看法[J].统计教育,2003,(1):32-33.

[2]马铁成.探究式教学法在统计学原理课程中的应用[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7):108-109.

[3]汤静,苏小东,丁威,案例教学法在统计学课程中应用的探讨[J].统计与咨询,2008,(04):54-55.

第6篇

统计学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教师以案例导入所讲内容,围绕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知识讲解,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的统计原理和方法,对案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对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最终解决案例中的问题的活动过程,是一种模拟统计实践过程的实践性教学活动。

(一)统计学案例教学的目的

1.培养学生必备的统计思维。正如著名学者Wells所说“统计的思维方法会成为效率公民的必备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是统计学的目标之一。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学生的统计思维较为缺乏,往往是学完了统计学课程,仍然不会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去思考和解决实际中的问题。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面对客观现象的各种数据表现,要善于利用统计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用所学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调查、整理和分析,发现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从而进行科学的统计预测和决策。

2.提高学生熟练运用统计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各种典型的案例都是源于社会经济的实际问题,通过案例教学,分析和讨论案例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和教训,使学生从传统教学中的被动的“接收者”转变为活动的主动“参与者”,从“理论的学习者”转变为“实践的创造者”,并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经验的学习,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等,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强化学生运用计算机处理统计数据的能力。统计学是一门信息量大且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实践中需要处理的数据繁多、计算复杂,必须借助于计算机和统计软件计算出结果,才能利用计算结果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常用的统计软件SPSS、SAS、EXCEL、E-VIEWS等具有完整的统计分析工具、较强的模拟工具和作图功能,既能实现对现有数据的统计处理,又可以进行各种数据模拟和试验,生动、直观地展示抽象的统计公式、原理和分析结果。通过案例教学,教会学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软件,在掌握统计方法和原理的基础上,学会使用计算机和统计软件进行较复杂的计算分析。

(二)统计学案例教学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效果不佳的缺点,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有其自身的优势。

1.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统计学的信息量大,内容复杂,表现为一是统计学的概念比较抽象;二是统计原理与数学关系密切,推断统计部分许多公式需要有微积分、概率论等数理知识;三是各种统计分析方法有其特定的应用条件和分析步骤,使统计学成为了一门难学的课程,学生普遍感觉枯燥无味、难学难懂,学习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足。案例教学对实践活动进行真实模拟,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结合真实具体的案例进行讲解和分析,既给了学生自主表现的机会,又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讨论中学习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主动参与,积极讨论,学生之间相互启发,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2.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讲授法注重统计理论和方法的讲解,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案例教学法立足于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案例将分散的信息、复杂的情景加以描述,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使学生调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对其中的有关信息进行整理,积极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在独立摸索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统计案例教学使学生从学习者转变为问题的解决者,学会了利用资料来思考、研究并作出判断,在分析案例过程中充分锻炼自己的思维及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传统讲授法中,教师主要是“教”,充当讲解员的角色,注重知识的“单向”传递,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师生间缺乏交流和互动。案例教学中,教师主要是帮助学生从模拟的统计实践活动中“学”,充当导演的角色,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从介绍典型案例开始,指导教学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问题的本质并筛选有关数据信息,通过对案例的组织、讨论和分析,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对整个讨论情况作出总结和评价,引导学生提炼和掌握具体的统计分析方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参与案例的讨论、分析,从学习过程中获得经验。通过案例教学,师生都承担了更多的教与学的责任,加强了师生间“双向”的交流和互动。

4.突出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传统的统计学教学也重视联系实际,但往往由于时间短,联系实际不深入,或者是以干代学,削弱了学校教育的优点,既费时也片面。案例教学的案例来源于社会经济的实践活动,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教学目的,学生积极参与案例教学的过程,动脑动手,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二、会计专业统计学案例教学的实施

(一)统计学案例教学的准备

实施案例教学之前,教师和学生不仅要明确各自的角色定位,还必须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1.准备合适的统计案例。合适的典型案例是统计学案例教学的前提。教师要准备具有实用性、代表性和针对性的典型案例。首先,案例的内容以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必须密切联系会计专业学生实际和社会经济生活实际。其次,案例必须使学生真正掌握统计原理和方法在社会经济中的应用。最后,案例要围绕学生应掌握的统计基本原理和方法,有针对性地选择社会经济中的实际问题。

2.熟悉统计案例的内容。教师要阐明案例教学的基本思想,如案例分析的方式、过程、常用方法、应注意的问题、教学时间和程序安排等,明确案例的核心内容,熟悉案例的重点、难点。对学生提出学习目的和要求,按要求进行案例的预习,了解案例的背景知识,思考案例所提出的问题,初步形成问题的见解、对策和方案,准备好解决问题必备的知识和多媒体应用技术。

3.必要的数据处理。统计学案例分析经常涉及大量的数据,学生在熟悉案例的同时,必须运用合适的统计软件对相关的统计数据进行处理,做必要的计算和分析,为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做好准备。

(二)统计学案例教学的组织

案例教学的组织是教学的关键环节,有效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讨论是教师在案例教学中最重要的任务。成功的案例分析活动,除要求学生普遍接受系统的理论学习外,还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组织工作。

1.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首先,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在案例预习并获得有关案例问题的见解后,进入小组讨论阶段。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小组长组织小组讨论。小组成员提出对案例的看法供大家讨论,共同解决案例中提出的问题后,对其中的关键问题再进行重点讨论,比较各种决策方案后形成新的认识。小组讨论完成后,组长准备案例讨论的汇报材料,并在课堂讨论中发言。其次,进行班级讨论。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提出本组解决方案(小组成员可以补充),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发言结束后,教师要鼓励学生阐述不同的观点,让其他学生自由提问或是从个人的角度来分析同一案例。

2.教师进行案例教学总结。经过认真的案例讨论后,教师要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评判,在案例课结束前做案例分析小结。分析案例教学法对实现学习目标的意义、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明确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实践的问题,而不是总结个别学生的表现、评价某种观点或是措施的优劣,从而对学生的讨论结果作方向性的指导,提出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深入思考。

3.撰写案例分析报告。为了加深学生对案例的理解,案例分析结束后,教师还可以要求每位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既综合学生在案例课上的各种观点,又可以加入自己的进一步思考。

三、会计专业统计学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第7篇

关键词:统计总体;总体单位;有限总体;无限总体;调查对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7-0000-02

一、对“统计总体”概念的分析

以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由肖战峰主编的《统计学基础》教材为例,其中给出的统计总体的概念为:“所谓总体是指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此概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首先,统计总体是一个整体,而非个体;其次,构成整体的个别事物(个体)不能只有一个,而应该有“许多”个;再次,“许多个别事物”要构成一个整体,前提是这些个别事物要具有同一性质。在此,我们可以产生两个疑问:一是为什么一个个别事物不能称为一个总体?二是既然构成整体的许多个别事物具有共同的性质,我们还有研究的必要吗?针对这两个疑问,我们把概念中的“许多”和“同一性质”分别归结为统计总体的两个特征:大量性和同质性。然后,这两个疑问就可以归结为一个答案:如果只有一个个别事物,那就没有统计的必要了,同时,如果许多个别事物找不到共同的性质,同样没有统计的必要。由此,又会引出一个新的疑问:如果许多个别事物所有的性质都相同,那么,还有统计研究的必要吗?如:要了解全班同学的情况,假设全班同学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成绩等都一样,那我们是否还有必要进行统计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没有必要再进行统计了。同时,我们又会引出统计总体的另一个特征:差异性。同质性与差异性是不矛盾的,一个统计总体中的许多个别事物既要有至少一种共同的性质,又要有许多不同的性质,统计正是要在许多个别事物某一种或几种同质性的前提下研究它们的众多差异性。

二、对统计总体相关例子的辨析

对统计总体的概念辨析之后,我们会觉得理解得已经很透彻了。例如,要研究某班学生的情况时,该班全部学生就是统计总体。再如,要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的情况时,该市全部的工业企业就是统计总体。但是,如果把以上两个例子分别改为“要研究某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要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的设备情况”时,可能就会令人产生异议了。一种观点认为依然是把“该班全部学生”和“该市全部工业企业”作为统计总体;另一种观点则会认为要把“该班同学的全部成绩”和“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作为统计总体。究竟哪种观点正确,各有各的理论。分析的角度也不能仅仅是考虑统计总体的概念就能够解决的问题。这两种观点中,前者正是经济统计学的观点,后者则是数理统计学的观点。虽然目前“大统计”的格局正在形成,但这两种观点依然各成一派,各自为政。有些学者将统计总体的两种答案分别叫做“具体总体”、“抽象总体”;也有一些学者提出“直接总体”和“间接总体”两个名词,也有很多学者试图将两种观点进行融合,想给出唯一的标准答案,而不是现在的两种观点、两个答案。

就两种观点而言,笔者赞同经济统计学的观点的。正如,要了解一个奶牛厂牛奶的产量,那么统计总体到底是该奶牛厂全部的的奶牛呢,还是该奶牛厂全部的牛奶呢?笔者认为应该按照经济统计学的观点,把统计总体定为该奶牛厂全部的奶牛,这样一来,每一头奶牛就是总体单位了,而每一头奶牛的牛奶产量是一个数量标志,每一头奶牛的具体产奶量就是一个标志值,那么,该奶牛厂全部奶牛的具体牛奶产量就是一个指标。这样可以层层深入分析,是符合统计研究的任务和目的的。但如果按照数理统计学的观点,将该厂全部的牛奶产量作为统计总体的话,只能确定出来总体单位是每一头奶牛所产的牛奶,却无法再思路清晰地层层分析出标志、标志值和指标了。

三、对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的相对性辨析

在确定的研究目的下,总体和总体单位的角色是固定的,不可以互换。但当研究目的发生改变时,两者也会发生改变。即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的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两者会随着研究目的和任务的不同而改变自己的角色。也就是说,对于同一客观事物,在这个研究目的下,它是一个统计总体,但在另一个研究目的下,它可能又成为了一个总体单位。例如,要研究河南省高校的情况,那么,河南省的全部高校就是一个统计总体,而河南省的每一所高校就是一个总体单位,也就是说,河南科技学院作为河南省的一所高校,就是一个总体单位。如果把研究目的换一下,换成要研究河南科技学院这所高校的情况,那么,河南科技学院此时就是一个统计总体,而不再是一个总体单位。

在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的相对性中,笔者想提出来的一点就是,并不是在所有研究目的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的角色就一定会随之发生改变。例如,仍以河南科技学院来说,无论研究目的是研究河南省高校的情况,还是研究全国高校的情况,河南科技学院始终都是一个总体单位,而非统计总体。再如,在人口普查中,无论是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还是河南省的人口情况,每个人始终是一个总体单位,这是不会发生改变的。由此,笔者总结出来:统计总体可以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而发生改变,研究目的的范围大,统计总体也是一个大总体,研究目的的范围变小,统计总体则会变成一个小总体或子总体,但总体单位则不一定会随着研究目的范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四、有限总体与无限总体辨析

肖战峰主编的《统计学基础》教材中给出:“总体按其单位数的多少,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如果总体包含的总体单位为有限个,称为有限总体;如果总体中的单位数是无限的或无法计数的,称为无限总体。”这句话可以分解为三个内容来理解:第一,总体单位数再多,但只要是有限的就是有限总体;第二,总体中的单位数多到无限时就是无限总体;第三,总体单位数是有限的,但因为太多,多到无法计数时也称为无限总体。以上三个内容的理解中,第一个内容和第三个内容已经产生了矛盾,也就是说,当总体单位数有限,但多到无法计数时到底属于有限总体还是无限总体呢?按教材中给定的概念,这种情况既符合有限总体,也符合无限总体。因此,教材中给出来的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的概念是不严谨的。那么,现在需要考虑的就是:总体单位数多到无法计数时到底应该属于有限总体还是无限总体呢?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只要给定一个统计调查时间,应该属于有限总体。比如,全国人口普查时,通常会给定一个普查时间:截止到某年某月某日某时。这时在调查期限内所得到的人口普查的各项数据就属于有限总体。再如,工业企业正在连续生产的小件产品的件数,许多教材都将其归为无限总体。其实,同样的,只要给定一个调查时间,它也是有限总体。还有许多教材把人口总数、企业总数、商店总数等都直接定为有限总体,但笔者认为,之所以把这些归为有限总体,也是因为在一定的调查时间这个前提下,如果不确定好一个调查时间,这些同样有可能成为无限总体。再进一步说,像一袋大米所包含的粒数,一个人头上所长的头发的根数此类问题,只要给定一个调查时间,这些都可以是有限总体。只是计数时有一定的困难,同时,往往也没有统计的必要。

五、统计总体与调查对象的辨析

肖战峰主编的《统计学基础》教材中给出的调查对象的概念为:“调查对象就是需要调查的社会现象的总体,它是由性质上相同的许多调查单位所组成。”我们可以理解为,当一个统计总体需要进行调查时,这个统计总体除了叫做统计总体,也可以叫做调查对象。总体单位也就成为了调查单位。换句话说,不对一个统计总体去作实质性调查时,它就是一个统计总体,一旦要对这个统计总体实施调查时,这个统计总体同时也成为了一个统计对象。所以,调查对象就是要去做调查的统计总体。笔者认为,在实际例子中,需要确定调查对象时,我们可以按照确定统计总体的思路分析出统计总体,调查对象也就清楚了。因此,确定调查对象的关键问题就是确定好统计总体。统计总体分析的正确,调查对象也一定是正确的。如“某市城市居民家用电脑消费观念调查”中,统计总体是该市全部的城市居民,调查对象也就是该市全部的城市居民。当要进行“某市城市居民家庭家用电脑消费现状调查”时,统计总体则变为该市全部的城市居民家庭,调查对象也由“该市全部的城市居民”变为了“该市全部的城市居民家庭”。

六、结束语

总之,从大处说,统计总体是统计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从小处说,统计总体是统计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个概念之一。在“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正逐步融合为“大统计”格局的今天,理解和把握好统计总体及其相关的知识,并且敢于提出疑问和见解,是每一个统计学习者都应该具有的一种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统计学科将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琳.统计学中几个问题的商榷[J].统计教育,2006(05).

第8篇

关键词:统计教学;实际运用;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9-0270-02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统计学已经在经济、军事、医疗、农业、气象、文化、公安及人才管理甚至家庭生活等诸多领域运用,尤其是在经济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强,统计学已被教育部列为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统计学一方面用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们的实际运用能力。其中第一方面的能力融汇于整个教学过程,但是经济管理费非统计专业的培养目的不同于统计专业,非统计专业中统计作为专业通用能力开设的,其目的是学以致用,使得学生能够学会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手段,掌握并运用它,为自己将来从事的专业服务,学生们最终的目的是将学到的东西运用于实际。所以笔者认为在经济管理类非统计专业的统计教学应该加强以实际运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为了实行以实际运用为导向的统计学教学模式,笔者认为我们要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形式四个方面着手改进,来探讨以实际运用为导向的统计教学模式。

一、树立以实际运用为导向的统计教学思想

经济管理类学生培养目标对应的岗位多是金融、会计、营销等行业。它的培养目标不同于统计专业,非统计专业中统计课程是作为专业通用能力课程开设的,其教学的目的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统计学家,而是要使学生在实际的生活和工作能够有意识的加以运用,在学习中获得应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为自己将来要从事的专业服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以实际运用为导向的教学思想。

1.应遵循“服务专业、突出应用”的原则。在统计学教学实践中,未考虑专业特点,存在着“以不变应万变”的情况,但是,与相关专业课程融合不够,难以让非统计的学生体会到统计学在本专业的运用价值,在实际需要运用时没有运用统计来解决问题的意识,更不用说运用能力。所以在统计教学中应加强“服务专业、突出运用”的原则。

在经济管理类的统计教学中应根据各个专业的需要展开教学,突出其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设计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时,增加统计方法在各个专业领域的内容。例如会计专业在设计教学大纲时可以运用案例教学增加一个课时,专门来讲解统计学在财务分析、成本预测、销售预测等方面的运用。在金融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教授学生利用学过的统计方法搜集、整理、分析金融数据,并利用一定的预测方法来进行经济的预测等等。在市场营销专业学习指数时,可以模拟一个完整的企业的销售情况,让学生们利用不同的指数分析其销售额增长的情况,以加强其实际运用的意识并提高运用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加强学生们在各个专业可能遇到的实际事例,体现教学与该专业的结合,注重帮助学生树立统计意识、培养统计思想,使学生明白统计理论与方法如何在该专业领域得到应用。实践教学要组织学生学会统计手段去设计,收集、整理与专业有关的数据,用所学的统计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

2.应引导学生认识统计是从事一切社会经济活动不可缺少的有效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认识统计的重要性及其作为一种搜集、整理、分析、描述的行之有效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从统计的发生、发展已经运用的过程中,从广泛的实段引导学生通过初步的现象透过数据进行深层分析,进而挖掘其数据本质,发掘经济活动现象发展过程中的规律。经常引用是发生在身边的实例就会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关注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应注重提高学生对统计数字的敏感性,提高统计素养。在经济管理类非统计专业学生在日常生活或者工作过程中中,经常会有很多数据。这些数据都会或明或暗地表现为某些问题显现出来,一名大学生,能否意识到这些信息,并进行合理的理解和解释。当面对各种各样的统计数据的时候,除了读出数据的表面信息外,能否进一步思考获取隐性的经济信息?例如2011年物价上涨感觉很明显的时候,为什么国家统计出的CPI只有4.4%?为什么一个在抽样质检过程中,明明有不合格产品,但是总体质量过关?这些都是需要具备一定的统计意识和统计敏感性才能认识并解释的,能够从统计的角度去认识、判断、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用统计思想指导工作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统计素养。因此,应注重对非统计专业毕业学生统计学习过程中统计意识和统计敏感性的培养,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统计素养的关键所在。

二、设计以实际运用为导向的统计教学内容

1.将统计教学和统计分析软件有机结合。现代统计教学以一般教学为主,学生们在简单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并进行相对比较机械而烦琐的计算,而在有限课时的情况下,学生就变成了机械地记忆和不断重复的计算。未能将教学与统计分析软件运用结合起来,不会利用现代的手段来处理统计数据和分析,既不利于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又使学生望而生畏,越来越与社会和科技脱节。所以以实际运用为导向的统计教学内容要与现代科技想结合,将统计分析软件加入教学内容中,不仅使得学生能简化机械的计算过程,而且增加其趣味性和实用性,同时也赢得更多的理解时间。例如现在的统计软件就有Excel、SPSS、Maple等,具体的说可以将Execl纳入统计教学内容的一部门,通过上机来学习对统计的实际运用。也可以增加一定量的课时来考虑将专门统计分析软件纳入统计学的教学内容。

2.增加统计实习教学环节,精心规划“第二课堂”。安排一定量的课时或者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一些针对各个专业的统计调查研究并进行统计分析,从选题的确定、问卷调查、样本的设计及容量的确定、调查与整理、资料的搜集、有关软件在上机的分类汇总、分析及描述,并最终形成调查分析报告。通过该实习环节,可以让学生们在统计内容上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三、寻找以实际运用为导向的统计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源于哈佛商学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不断地推广,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重要方法,在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依旧实用。

首先,在进行案例教学时要精心选择案例,既可以选择社会热点,例如在通货膨胀的时候,可以选择CPI的计算方法作为案例,既可以让大家更好的了解社会时事又可以增加趣味性和知识性。也可以针对不同的专业来选择,例如金融行业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股票指数的计算方法来讲解指数,而会计学生则可以假设一个企业,通过对成本的分析来进行讲解,以加强专业针对性,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其次,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相比,理论教学是基础,案例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可采用案例先行,用具体的案例引出理论讲授的重点、难点,也可在理论讲授后安排具体的案例,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展开深入分析。既可以在讲解某一个知识点时运用小的案例,也可以运用一个大的案例贯穿整个多个知识点,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使案例教学对理论教学形成积极的促进作用。

2.“灌输式”教学变为“互导式”教学。注重学生统计意识、统计能力培养。在统计学教学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空间,使教学单向的“灌输式”教学过程转变为“互导式”教学过程,将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和意识,加强其使用意识和运用能力。

四、探寻以实际运用为导向的统计考查方式

积极探寻考核形式和方法。现行统计教学中,以试卷考试为主,对学生在认识统计的实际作用上起到一定的误导,对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都有一定的压制,所以在最终考核时应增加综合分析和统计软件的运用考核,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单独组织统计实践性考核项目,要求学生自己搜集、整理、分析资料,并撰写统计分析报告。

参考文献:

[1] 宁瑄.以就业为导向探讨统计教学模式[J].内蒙古统计,2010,(4).

第9篇

关键词:健康教育;初产妇;分娩方式

目前国际上围产技术的潮流是回归自然的“人性化分娩”,在我国,由于孕妇对妊娠生理、阴道分娩及剖宫产的认识不足,社会因素引起的剖宫产率大大提高[1-2]。近年来,观察产前健康教育对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2年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年龄23~39岁,平均(26.7±4.2) 岁;孕37~41周,平均(39.82±1.12)周;文化程度:小学4例,初中17例,高中25例,大学14例。对照组年龄22~37岁,平均(25.9±5.3)岁; 孕37~41周,平均(39.21±1.53)周;文化程度:小学2例,初中19例,高中20例,大学19例。两组孕妇的年龄、孕周、文化程度、新生儿体重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孕妇按照常规进行各项产前检查并做常规孕前宣教。观察组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有关分娩的系统全面的产前健康教育:孕中期即开始进行分娩相关知识专题教育,给孕妇全面系统的分娩知识,以科学的头脑去取代恐惧的心理。让孕妇了解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的影响,并对不同分娩方式的适合对象进行比较,了解剖宫产的指征、积极作用和弊端。鼓励进行自然分娩,纠正孕妇对传说中的自然生产疼痛、影响性生活、影响婴儿智力等错误看法。让孕妇不要把分娩当作一件严重的事情来考虑,更不要听一些所谓过来人对自然分娩不愉快的经验;指导孕妇及家人练习产程所需的具体、呼吸调节、用力、减轻疼痛和放松的方法。并对其丈夫进行教育,让准爸爸也做好准备,使妻子心中有所依托。

1.3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阴道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例)

3 讨论

目前的孕产妇多为初产妇,相对缺乏怀孕和分娩的经验,加之家庭影响、社会经验、从朋友、亲戚等处了解到的事例、通过其他各种媒体渠道了解到的相关分娩方式优劣和一些不科学的说法和社会因素使孕产妇在选择何种分娩方式时,难免存在很多误区,促使剖宫产率增高[3-4]。其实自然分娩产妇子宫收缩力强,可减少产后出血;软产道扩张有利于恶露排出和子宫复旧。经阴道自然分娩有利于胎儿肺泡扩张,降低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发病率;同时自然分娩时的产道挤压有利于胎儿口腔、鼻腔内羊水和黏液的挤出,减少新生儿窒息;还可能减少以后儿童的注意力不集中、定位能力差、多动症及阅读、平衡、画线、打球困难等感觉统合失调。开展孕期健康教育,可使孕妇及其家属明确阴道分娩与剖宫产的利与弊,树立阴道分娩的信心,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避免盲目的、无指征的剖宫产术。

总之,全面系统的产前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孕妇对妊娠分娩的认知水平,是产科医护人员在接诊孕妇时不可忽视的环节,一定要积极认真对待,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手术剖宫产率。

4 参考文献

[1] 郝天羽,李银环,姚淑芳.应用心理暗示方法缩短产程的临床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9,32(10):569.

[2] 郭宗芳,张  伟.孕产期健康教育对分娩方式的影响[J].社区医学杂志,2010,8(17):16.

[3] 赵  荣,杨昕蕾,杨秀芬.产前健康教育对分娩方式的影响[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0,21(2):116.

第10篇

关键词:教育理论;统计学教育;教学方法

现代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确立“学生主体观”,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而建构主义理念正是倡导学生主动建构,自主学习。因此,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托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仅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从学生“学”的特点出发,探讨统计学教师课堂“教”的特色方法。

一、建构主义理论学生“学”的特点

建构主义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本质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认为学生学习有如下特点:

1、学生学习不是从零开始的,而是基于原有知识经验背景的建构。即学生在学习统计课程之前,头脑里并非一片空白。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的各种渠道和自身的实践,对客观世界中各种自然现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建构了大量的朴素概念或前学科概念。这些前概念形形,共同构成了影响学生学习统计学概念的系统。学生的前概念是极为重要的,它是影响统计学学习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前概念指导或决定着学生的感知过程,还会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行为和学习过程产生影响。

2、学生学习知识是一个主体建构的过程,要突出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充实、丰富和改造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在这种建构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对当前信息的理解要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超越外部信息本身;另一方面,对原有知识经验的运用又不只是简单地提取和套用,个体同时需要依据新经验对原有经验本身也做出某种调整和改造,即同化和顺应两方面的统一。学生不是被动信息的吸收者,而是主动地建构信息,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因此,教师不能直接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要组织、引导,使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

3、学生学习既是个体建构过程,也是社会建构过程。虽然知识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起来的,但社会性的相互作用也很重要,甚至更重要。因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社会性相互作用内化的结果(正如统计的特点具有社会性)。此外,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对某种问题可以有不同的假设和推论,学习者可以通过相互沟通和交流,相互争辩和讨论,合作完成一定的任务,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更丰富、更灵活的理解。同时,学生可以与教师、统计专家等展开充分沟通。这种社会性相互作用可以为知识建构创设一个广泛的学习共同体,从而为知识建构提供丰富的资源和积极的支持。因此,课堂上师生交互和生生交互活动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以及对课堂社会环境和情境的营建是学生获得学习成效的重要途径。

二、建构主义理论教师“教”的特点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

1、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起主导作用和导向作用。教师应当发挥“导向”的作用和教学组织者的作用,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发现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

2、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发现者。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错误的诊断与纠正,并用科学的原理和原则,给予正确的引导与指引。

3、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介者。教师是学生与教育方针及知识的桥梁。教师既要把最新的知识和分析方法提供给学生,也要注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教与学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随着教学活动的变化,矛盾的主要方面,或在教师,或在学生。分开来看,“教”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能动作用;“学”的主体是学生,客体是教师,学生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教师则对这些活动施加影响。合起来看,在教学活动这一不断发展、循环往复的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客体地位是相互依存、相互规定,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因此,“基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教师可以实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组织课堂教学。

“基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学”与“导”的活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动的、融合的,在和谐中不断向前发展。因此,按照“学与导和谐发展”的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按照“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组织课堂教学时,可以采取“诱导试学——引导探学——开导活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

(1)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首先要从现实的、有兴趣的、富有挑战性的真实问题情境开始。让学生一开始进入学习探索就真切地感受到统计就在自己身边,体验到学习统计的价值,从而激发起学习统计的兴趣,萌发积极主动探索统计理论和方法的求知欲望。教师要通过对课堂的组织,让学生对学习统计产生学习兴趣,“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盎然地进入了对统计学知识的探索,学生才能学有所长

(2)探索问题,增强学生主角意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基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课堂教学方式应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指挥、学生操作的教学现象。学生要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转换,对新经验和旧经验进行综合概括,解释有关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引导,设计有思考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学生可以进行小组合作研究探索,教师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通过各自想法的交流、碰撞,发现学生有价值的建设性建议及方法措施,及时制止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计算分析问题时可能出现的偏差,使问题得到正确的解决。

(3)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以往统计学教学中,我们关注比较多的是学生能否记住计算公式、方法、意义、应用条件,能否利用这些知识完成所设问题的正确计算。而“基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教师在课堂中,就应该更加关注学生能否将科学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关注学生在灵活应用统计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对学习统计产生兴趣,变抽象的科学法则、科学方法为得心应手的工具,从而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参与学习统计的快乐,享受成功解决实际问题的愉悦。

三、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统计学教法探讨

1、设计课堂教学新模式

统计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统计学基本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评价。统计学课程内容基本分为三个模块两个层次。第一模块:研究统计学的一般问题,属于基础理论。第二模块:推断统计的理论与方法,相关与回归分析,属于一般的统计方法及其在社会经济领域的运用。第三模块: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统计指数与因素分析,统计综合评价,属于社会经济统计方法的特有问题,侧重于各种统计分析方法运用。两个层次即理论部分和计算分析部分,两部分知识比为30:70。反映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要求。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因而首先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优势,探索最优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应进一步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去,做到:(1)合理处理好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展示学习内容的实用意义。(2)教学思路清晰,过程流畅、自然。(3)采用启发式、精讲多练式、答疑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构建情景逼近式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设计课内课外相融共生的大课堂

课堂教学不仅要教会想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在书本之外查阅图书、报刊、杂志、网络等资料,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吸取精华,为我所用,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还要通过课内设计的实训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实训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统计调查方案的编制、调查问卷的设计、统计表统计图的制作、综合指标分析、统计案例分析等内容。统计实训的课内教学采用精讲、示范、多练、答疑的方式;课外教学采用学生自行分散复习和有组织分组制表、制图、社会调查、整理计算分析等方式。

3、实行点、线、面、体相结合的大统计

“点”是指让学生根据某一知识点完成作业、实习。“线”是指让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面”是指让学生把若干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实训。“体”是指让学生能就学科体系及相关学科的内容进行深入、全面、综合的分析与应用。在讲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培养、综合能力培养、设计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从高度整体把握统计的思路和统计分析、评价思想。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在建构性学习中的积极作用,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教学中应根据统计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统计学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特有的概念及科学家,教学中可以适当拓展,开阔学生的视野,影响学生的心智,塑造学生的灵魂,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准确生动形象,善于设疑,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充满求知思索的激情;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习的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统计持久的浓厚的兴趣,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对自己能力的欲求,不断增强自己的学习信心,不断地在自我实现中超越自我。

5、设置情境,在交互中实现教学目标

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细胞,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也不单纯是“老师教、学生学”的木讷课堂。课堂中的社会性环境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师生之间的交互,二是学生之间的交互。建构主义认为,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可以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师生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意见交流、辩论等形式,促进学习者之间的沟通和互动。统计教学要从过去主要关注“人机交互”到关注“人际交互”;从只关注学生与教师、教学信息的交互到关注学生之间的交互以及学生与校外专家、实践工作者的交互;从关注个别化学习到同时关注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社会性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交互中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6、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第11篇

关键词:教育理论;统计学教育;教学方法

现代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确立“学生主体观”,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而建构主义理念正是倡导学生主动建构,自主学习。因此,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托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仅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从学生“学”的特点出发,探讨统计学教师课堂“教”的特色方法。

一、建构主义理论学生“学”的特点

建构主义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本质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认为学生学习有如下特点:

1学生学习不是从零开始的,而是基于原有知识经验背景的建构。即学生在学习统计课程之前,头脑里并非一片空白。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的各种渠道和自身的实践,对客观世界中各种自然现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建构了大量的朴素概念或前学科概念。这些前概念形形,共同构成了影响学生学习统计学概念的系统。学生的前概念是极为重要的,它是影响统计学学习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前概念指导或决定着学生的感知过程,还会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行为和学习过程产生影响。

2、学生学习知识是一个主体建构的过程,要突出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充实、丰富和改造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在这种建构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对当前信息的理解要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超越外部信息本身;另一方面,对原有知识经验的运用又不只是简单地提取和套用,个体同时需要依据新经验对原有经验本身也做出某种调整和改造,即同化和顺应两方面的统一。学生不是被动信息的吸收者,而是主动地建构信息,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因此,教师不能直接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要组织、引导,使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

3、学生学习既是个体建构过程,也是社会建构过程。虽然知识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起来的,但社会性的相互作用也很重要,甚至更重要。因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社会性相互作用内化的结果(正如统计的特点具有社会性)。此外,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对某种问题可以有不同的假设和推论,学习者可以通过相互沟通和交流,相互争辩和讨论,合作完成一定的任务,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更丰富、更灵活的理解。同时,学生可以与教师、统计专家等展开充分沟通。这种社会性相互作用可以为知识建构创设一个广泛的学习共同体,从而为知识建构提供丰富的资源和积极的支持。因此,课堂上师生交互和生生交互活动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以及对课堂社会环境和情境的营建是学生获得学习成效的重要途径。

二、建构主义理论教师“教”的特点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

1、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起主导作用和导向作用。教师应当发挥“导向”的作用和教学组织者的作用,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发现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

2、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发现者。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错误的诊断与纠正,并用科学的原理和原则,给予正确的引导与指引。

3、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介者。教师是学生与教育方针及知识的桥梁。教师既要把最新的知识和分析方法提供给学生,也要注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教与学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随着教学活动的变化,矛盾的主要方面,或在教师,或在学生。分开来看,“教”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能动作用;“学”的主体是学生,客体是教师,学生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教师则对这些活动施加影响。合起来看,在教学活动这一不断发展、循环往复的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客体地位是相互依存、相互规定,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因此,“基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教师可以实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组织课堂教学。

“基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学”与“导”的活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动的、融合的,在和谐中不断向前发展。因此,按照“学与导和谐发展”的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按照“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组织课堂教学时,可以采取“诱导试学——引导探学——开导活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

(1)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首先要从现实的、有兴趣的、富有挑战性的真实问题情境开始。让学生一开始进入学习探索就真切地感受到统计就在自己身边,体验到学习统计的价值,从而激发起学习统计的兴趣,萌发积极主动探索统计理论和方法的求知欲望。教师要通过对课堂的组织,让学生对学习统计产生学习兴趣,“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盎然地进入了对统计学知识的探索,学生才能学有所长。

(2)探索问题,增强学生主角意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基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课堂教学方式应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指挥、学生操作的教学现象。学生要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转换,对新经验和旧经验进行综合概括,解释有关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引导,设计有思考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学生可以进行小组合作研究探索,教师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通过各自想法的交流、碰撞,发现学生有价值的建设性建议及方法措施,及时制止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计算分析问题时可能出现的偏差,使问题得到正确的解决。

(3)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以往统计学教学中,我们关注比较多的是学生能否记住计算公式、方法、意义、应用条件,能否利用这些知识完成所设问题的正确计算。而“基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的角色作用,教师在课堂中,就应该更加关注学生能否将科学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关注学生在灵活应用统计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对学习统计产生兴趣,变抽象的科学法则、科学方法为得心应手的工具,从而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参与学习统计的快乐,享受成功解决实际问题的愉悦。

三、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统计学教法探讨

1、设计课堂教学新模式

统计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统计学基本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评价。统计学课程内容基本分为三个模块两个层次。第一模块:研究统计学的一般问题,属于基础理论。第二模块:推断统计的理论与方法,相关与回归分析,属于一般的统计方法及其在社会经济领域的运用。第三模块: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统计指数与因素分析,统计综合评价,属于社会经济统计方法的特有问题,侧重于各种统计分析方法运用。两个层次即理论部分和计算分析部分,两部分知识比为30:70。反映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要求。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因而首先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优势,探索最优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应进一步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去,做到:(1)合理处理好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展示学习内容的实用意义。(2)教学思路清晰,过程流畅、自然。(3)采用启发式、精讲多练式、答疑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构建情景逼近式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设计课内课外相融共生的大课堂

课堂教学不仅要教会想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在书本之外查阅图书、报刊、杂志、网络等资料,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吸取精华,为我所用,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还要通过课内设计的实训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实训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统计调查方案的编制、调查问卷的设计、统计表统计图的制作、综合指标分析、统计案例分析等内容。统计实训的课内教学采用精讲、示范、多练、答疑的方式;课外教学采用学生自行分散复习和有组织分组制表、制图、社会调查、整理计算分析等方式。

3、实行点、线、面、体相结合的大统计

“点”是指让学生根据某一知识点完成作业、实习。“线”是指让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面”是指让学生把若干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实训。“体”是指让学生能就学科体系及相关学科的内容进行深入、全面、综合的分析与应用。在讲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培养、综合能力培养、设计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从高度整体把握统计的思路和统计分析、评价思想。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在建构性学习中的积极作用,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教学中应根据统计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统计学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特有的概念及科学家,教学中可以适当拓展,开阔学生的视野,影响学生的心智,塑造学生的灵魂,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准确生动形象,善于设疑,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充满求知思索的激情;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习的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统计持久的浓厚的兴趣,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对自己能力的欲求,不断增强自己的学习信心,不断地在自我实现中超越自我。

5、设置情境,在交互中实现教学目标

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细胞,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也不单纯是“老师教、学生学”的木讷课堂。课堂中的社会性环境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师生之间的交互,二是学生之间的交互。建构主义认为,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可以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师生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意见交流、辩论等形式,促进学习者之间的沟通和互动。统计教学要从过去主要关注“人机交互”到关注“人际交互”;从只关注学生与教师、教学信息的交互到关注学生之间的交互以及学生与校外专家、实践工作者的交互;从关注个别化学习到同时关注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社会性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交互中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6、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第12篇

[关键词] 慢慢心力衰竭;社区卫生服务;全科医学

[中图分类号]R54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08(2009)11-0017-02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目前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在老年人中呈上升趋势,五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随着全科医学的发展,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我们于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探讨以社区为基本单元、以全科医学为指导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综合治疗模式,并评价其效果。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在我科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收治入院并缓解出院的患者109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57例。年龄64―88岁,平均74.9岁,按照WHO及我国制定的诊断标准均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NNXY心功能分级2-4级,经规范治疗后缓解出院。病例排除标准:语言交流障碍者及精神病患者。所有人选病例随机分成社区治疗组(A组)59例,对照组(B组)5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A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及抗凝治疗等。并及时跟据病情变化调整用药。非药物治疗包括社区固定医生护士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定期健康教育及心血管疾病防治的宣教,教会患者自我管理,包括饮食、运动、情感、监测体重和症状,改善生活方式。由社区医生为每例患者建立心力衰竭病史档案,做好检查记录,进行统一评估。要求固定医生每1~2周家访1次,病情变化时随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B组患者每半年电话随访1次。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比较两组不良生活方式改变情况、遵医服药情况、再住院率、心功能改善程度、病死率和医疗费用。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两样本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A组不良生活方式改变显著,特别是在限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A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左室舒张末径、收缩末径和左室射血分数均显著好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A组患者两年累计死亡率、再住院率和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状况与其他人群相比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听力、记忆力、理解能力下降,学习接受能力差,思想比较固执,不容易接受新观点,对疾病不正确的看法及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惯不易纠正,各系统功能明显减退,日常活动及自理能力差,情绪消极。因此建立治疗监护系统,采用双向管理模式,建立一套新的体系来完成对病人的全面管理,有助于加强对病人病情和治疗状况的监控,及时发现并纠正非规范治疗,从而改善长期预后。本研究针对老年CHF患者的特点,着重加强CHF诱因的控制、服药依从性、家属教育及就诊指导方面的研究,对CHF患者进行专人定期随访。增加医生、护士、患者、家属之间交流,使患者与家属从依赖型转向自主型,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本研究结果显示CHF患者中,社区定期随访并接受规范治疗,明显降低累计死亡率、再住院率和医疗费用,主动就医行为是CHF改善预后的重要前提,对CHF患者进行统一管理综合治疗是药物治疗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措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与国内外有关报导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