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交媒体的传播特征

社交媒体的传播特征

时间:2023-07-11 17:37: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交媒体的传播特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交媒体的传播特征

第1篇

关键词:社交网络;后现代;广告;社会化营销

在人人都有自由发声权利的Web2.0时代,以微博、SNS、微信为代表的社会媒体,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热衷于活跃在社会化媒体中及获取信息,维护社会关系。社会化媒体是基于用户社会关系的内容生产与交换平台。在该平台,内容生产与社会交流相互融合,社会关系与内容生产相结合。社会关系的维持需求促进社会化媒体平台上内容的生产,换个角度,社交平台中的内容也在变成连结人们关系的纽带。再者,社交网络平台的主角是用户,而非网站运营者。传统的网络广告形式停驻在点击型、浏览型,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社交网络与用户的粘度持续上升,对此,广告主对社交网络广告不断尝试,社交网络广告形成了更多新颖、多变的广告模式。社交网络平台中的广告作为社会文化形态的一部分,总会受当前社会文化的影响,也会影响到社会文化的发展轨迹。参考文化转型的表现与广告创意及传播的发展,能够发现一种对位发展的关系。社会网络广告所具有的多元化、去中心化、数字化、交互性等特征,及其特有的口碑营销、病毒传播、熟人效应、话题营销等传播形态,也正印证着中心离散,主体泛化,多元化叙事等后现代特征。

1社交网络广告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1.1主体泛化的广告传播

传统的网络广告形式停驻在点击型、浏览型,它将广告信息固定在广延性的载体,比如平面弹窗广告,影像插播广告等,并以类似于传统媒体广告的单向传播的姿态向消费者展示。这样的广告推广方式具有稳定的形式,专业的洞察和深刻的内涵。这种创作方式把平面广告、影像广告看作是作为主体的广告主对推广理念、广告关键信息的表现、再现或改造,在传播交流过程中,消费者只是扫看或聆听,是一种“虚假”的在场。然而,社会化媒体作为内容生产与交换的平台,制作、及传播信息的权利被分配到更多人手中。Web2.0所形成的“去中心化”,表现在传统上由政治经济利益集团所掌握的媒体发言权转移到个人手中。社会化媒体受众的民主和参与意识逐渐觉醒,对信息的接受不再盲目受精英、政治经济利益集团灌输和支配,而是自发参加到信息的传播和媒介文化的建构中。社交化媒体已经不仅仅是消费者和接收信息的平台,同时也是消费者参与社会的社交服务工具。在这样的环境下,受众的地位得到提升。受众不是广告的被动接受者,表现在广告传播上,网民直接参与传播,受者和传者身份随时改变。比如,在2014年8月的“ALS冰桶挑战”,一个意在帮助“渐冻症人的群体公益活动”,这项活动要求参加的网友将冰水淋遍全身,并拍摄成视频,上传到社交网络。参加者参照规则完成冰桶挑战后,可以点3名其他人参加这个挑战,被邀请者必须在24小时内接受挑战,如若不接受需捐出100美元。该理念推广及资金募捐的线上活动,通过设定规则,利用名人效应,在社交网络上迅速发展成一个全球热门的社会事件,让网友接触“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病”这一罕见病症,并通过该活动达到募款效果。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受众与广告商、推广方形成一个协同合作的群体,积极参与广告创意的意义重构,主动二次传播。

1.2中心离散的社会化营销

后现代主义彻底反对权威主义,反思想权利话语,抵制“专家理论”所谓的权威,反对各种形式的专制垄断和霸权。在传统的广告创意传播中,受众只能被动地观看广告,并未真正形成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对话和交流。而在社会化媒体中,涌现出大量的社会化营销。基于社交网络所形成的社会化营销,客观上寻求平等、自由地传播与互动,脱离传统媒体的中心惯性思维方式,向聚合资源、整合营销新思路转变。在社会化媒体营销中,广告主积极建架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桥梁,提倡创新,鼓励整合营销,促使更多网络用户参与到营销活动中。在这样的环境下,社交网络出现大量UGC——用户制作内容,企业和消费者协同创意,共同完成广告创意内容,比如可口可乐昵称瓶活动,源自聚美优品广告的“陈欧体”,新西兰航空在它自身的社会化媒体平台上开展了“‘纸’要有创意”——制作纸质机模的线上活动等。最后,创意回归人性、个性。此外,在自然的社区氛围中,众智、众筹、众创的广告、营销创新大量涌现。营销创新,让消费者和品牌“死党”完成产品的营销推广,比如小米社区的建设;内容创新,让目标消费者决定产品在广告中的广告诉求和核心概念;产品创新,基于社会化媒体的用户驱动产品创新,品牌与用户一起创造需求,让潜在消费者、品牌“死党”和极客参与产品创新。

2后现代语境下社交网络广告传播策略

2.1建构好玩、互动

广告形式把握社交网络的主体泛化特征,在这样的传播环境下,将每个用户转换为传播者,是加强广告价值的关键。通过调动消费者的某种情绪,激发起其攀比心、虚荣心、好奇心等,建构好玩且互动的广告形式,让消费者愿意为品牌或产品信息进行再一次的传播与扩散,形成消费者间的互相影响。在此过程中,传播广告主题,增强广告影响力和说服力。对此,广告形式应考虑如何提高受众的参与度,如何变得更加好玩。在互动参与的过程中,消费者与品牌的距离拉近,加强了两者之间的直接联系。比如,线上话题与线下品牌活动化相结合,线上活动与具体产品的销售相渗透。基于游戏与广告信息的关联性,将交互性游戏与品牌广告诉求融合,提高受众的粘附度,植入广告信息。

2.2用户驱动

广告创意创新在中心离散的社交网络传播背景下,社会化媒体所产生的社会化营销,各自的语言实践和交流互动成为后现代生存状态的表现方式。对此,品牌形象塑造广告及产品信息广告应该鼓励消费者参与创新,形成众智、众筹、众创的广告思维,驱动用户开展广告创意创新。在广告创意形成过程中,建设渠道让目标消费者影响或决定广告的核心诉求;在广告创意传播过程中,建立渠道形成线上线下互动,促进消费者参与广告创意,激发消费者的创新创作热情,促进二次传播;在品牌形象形成过程中,建设自然的社区氛围,驱动消费者和品牌“死党”完成产品的营销推广,比如话题营销、口碑营销、社区建设等。

参考文献:

[1]彭兰.社会化媒体时代的三种媒介素养及其关系[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

[2]王嘉颖.试探析国内当下网络自媒体传播模式的后现代主义特征[D].上海:复旦大学,2011.

第2篇

在中国社会加速转型的过程中,各种社会矛盾也处于集中凸显期和爆发期,社会冲突的极端形态之一就是大规模的突发性群体事件。

在我国,“群体性事件”是富有中国特色的定义, “群体性事件”曾是“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群众认为自身权益受到侵害,通过非法聚集、围堵等方式,向有关机关或单位表达意愿、提出要求等事件及其酝酿、形成过程中的串联、聚集等活动”。

突发性群体事件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目的,由一定人数所组成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群体,采用在国家规定的渠道和程序范围之外、不被国家认可的方法和手段,直接或者间接地向国家表达利益要求,其爆发速度快,对社会秩序产生一定影响,政府必须在短期内进行处理的事件。

社交媒体的概念是从Web2.0演化而来,2005年奥雷利( Tim 0fReilly)正式提出Web2.0的概念:“社交媒体(Social media)的概念2007年由安东尼·梅菲尔德提出,他将之定义为一种给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参与、公开、交流、对话、社区化、连通性。”

本研究力图发现社交媒体的传播学意义方面特征,并给出相应的定义,总结出它的传播机制。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设计理念如下的软件:用户以稳定的身份为核心,每一个用户及其传播的信息都可以看作是一个节点,节点之间彼此相连构成开放的社区并分享信息,这样的软件被称之为社交软件(Social Software)。社交媒体是基于社交软件构建的互联网平台,用户可以通过这些开放式平台来共享信息知识并参与对话。社交媒体有去中心化、快捷性、开放性、平等性、参与性、互动性、整合性等特点,一般系统论的奠基人贝塔朗菲认为“系统是处于一定相互联系中的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成分的总体”。系统具有整体性、动态性、有序性和目的性等特征。

一、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系统构成

突发性群体事件系统主要由社交媒体、突发性群体事件主体、社交媒体用户与政府等方面组成。

突发性群体事件主体、社交媒体和政府是三个基本因素,在当今传媒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情况下,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用户也参与到突发性群体事件的信息传播过程中,突发性群体事件主体通过社交媒体:在互联网上传递突发性群体事件的信息,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以此争取社交媒体用户的支持,引导社会舆论,从而影响政府的决策。社交媒体用户在这个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们决定舆论的方向,也可以对三者施加压力,从而决定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发展方向,下面具体分析这四个要素:

突发性群体事件主体是指参与到突发性群体事件中的民众,他们直接参与了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束的过程。在本研究中,突发性群体事件的主体指的只是直接参与到突发性群体事件中的民众,不包括进行网络围观的社交媒体用户,这是因为,尽管社交媒体用户在突发性群体事件的解决中可能起到重大的作用,但从决策的角度来说,是那些直接参与者,而不是社交媒体用户,决定了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爆发和结束。

从占有信息的角度来说,政府具有天然的优势,有统计表明,在当前中国,“政府部门掌握着社会信息资源中80%有价值的信息和3000多个数据库”政府在突发性群体事件中具有主动的地位,政府的应对是关键。

社交媒体运营者在突发性群体事件中社交媒体、突发性群体事件主体、社交媒体用户与政府系统中是中介因素,突发性群体事件中的突发性群体事件主体和政府都力图通过社交媒体控制信息走向进而控制舆论,使事情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社交媒体具有双重内涵:社交媒体一方面是信息传播的平台,另一方面又是具有大众传媒特征的媒介组织,因此兼具工具性和组织性两种特征。因此,社交媒体在整个系统中的地位比较复杂,它既是突发性群体事件主体和社交媒体用户用以发声的工具,也是大众传媒的一种形态,它可以通过推动“热门话题”等方式,对突发性群体事件进行议程设置,推动或者隐匿信息的传播。

此外,社交媒体还有自身的利益需求,有作为经济组织的一面,需要通过市场化运作获取自己的利益,社交媒体最大的收入来自广告商,而广告商又是根据社交媒体的使用率来确定投放广告的金额,为了吸引受众,社交媒体夸大或者歪曲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司‘能性。

在突发性群体系统中,社交媒体用户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到突发性群体事件当中,但他们在互联网中对突发性群体事件信息的传递和对共同话题的讨论,影响着舆论的方向,也可以对突发性群体事件主体、社交媒体管理者和政府施加压力,从而促进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发展。

二、突发性群体事件系统之间的关系

突发性群体事件的解决,有赖于突发性群体事件主体与政府关系的博弈,社交媒体在其中起到工具性的作用。突发性群体事件主体希望通过社交媒体,扩大影响;希望从社交媒体用户那里获得道义上的声援,形成社会舆论:希望政府能够满足自己的具体要求。社交媒体用户希望突发性群体事件主体能够坚持自己的正当要求直至事情解决,并希望藉此推动政府进一步改革,促进社会进步;希望通过社交媒体获得更多的话语权,传播自己的要求。

社交媒体希望突发性群体事件主体作为持续的消息来源:希望吸引更多的社交媒体用户,增强自己的黏合力:希望政府呼应社交媒体用户的要求,进而凸显自己的影响力。而政府则希望突发性群体事件主体减少事件影响,尽快平息事件:希望能够通过控制社交媒体,减少信息传播;希望社交媒体用户不参与不扩大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网络信息传播,尽快消除网络影响。

在整个系统中,社交媒体居于巾心地位,突发性群体事件主体希望通过社交媒体影响社交媒体用户,进而生成舆论影响政府,社交媒体用户则通过社交媒体进行讨论,形成舆论影响政府,政府则希望通过社交媒体影响突发性群体事件主体和社交媒体用户。

从本质上讲,社交媒体能够影响舆论的生成,这是社交媒体影响力的根源所在。而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将影响到系统的发展。

三、突发性群体事件系统的运行演化

突发性群体事件在社交媒体条件下的演化过程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第一,突发性群体事件主体直接向政府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政府积极回应并如愿满足他们的诉求,从而促成事件的积极解决。此种情形是一种常态化的问题解决机制,不容易引起媒体和网民的注意。但这样的解决发生,政府和突发性群体事件主体的损失最小而收获最大。

第二,政府一开始并没有回应并满足突发性群体事件主体的要求,突发性群体事件主体通过社交媒体自己的要求,并在现实生活中采取如聚集、游行、示威等活动。这会导致以下后果:

1.该事件没有引起社交媒体用户的注意,不成为焦点。没有引起社交媒体用户的注意,其信息就会迅速沉没。这会导致:(1)突发性群体事件主体放弃了抗争。(2)突发性群体事件主体将事件闹大,继续抗争,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当然,有些事件由于缺少吸引社交媒体用户的因素,比如突发性群体事件主体提出的要求过于苛刻,缺乏道德上的吸引力;事件本身缺乏新闻要素:政府对相关信息控制过于严格等等;因此无论突发性群体事件主体怎么努力,都无法引起社交媒体用户的重视。

第3篇

[关键词]社交网站 传播 模式 效果

一、社交网站的新闻传播模式

(一)社交网站的概念厘定

社交网站即社交关系的网络化,是帮助人们建立运营社会关系的互联网应用服务(Danah Boyd,2007)。社交网源起社会学“六度分隔理论”(Six Degree of Separation),依靠成熟的网络技术,将用户的线下人际网复制到网上,再与他人的关系网互动而形成更大的人际网络,并通过对彼此的关注来维持关系。

(二)社交网站的传播学研究综述

新事物是由结构性的变化所引起的(Charles Wright Mills,1959),研究社交网络传播模式主要就是寻找这种新型网络类型与传统网络类型相比,有哪些“结构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

1.以用户为中心,低门槛参与,用户创造并贡献内容,帮助个人运营社会关系,通过人与人的网状关系传播信息。

2.社交网站是一种深度社会型的非权力网络(Ellison,2007)。深度社会型表现为:社交网络中的每个人都是一个节点,与其他联系人织造网状链接,表现为“去中心化”,即“第三层秩序”(David WEinberger,2008)。社交网站“一对多,多对多”(One to N to N)的传播,因此而呈现出“多向、非对称、幂增长”的裂变式传播特点,网络结点联系的或然性增加。非权力主要表现为:把关人的权利进一步下放,虽然每个人对信息的控制并不绝对,但是每一个节点必然会对信息产生“分流”作用,反过来又促进了信息多向度的流动。

3.整合多样化传播形式。社交网站融传统的Blog、BBS、E-mail、即时聊天等形式于一身,同时开发诸多应用程序,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质的网络文化生态系统(张炜,2009),多元互动沟通平台的诞生激发了网络能量增值。

4.及时互动的RSS订阅和分享机制。RSS订阅好友,第一时间呈现更新和反馈;而分享机制则进一步实现了信息共享(张炜,2009)。任何一种延伸,都是由于产生了新的尺度(McLuhan,1964)。与传统网络相比,SNS网络将“用户”作为新的尺度,以“网状结构—用户内容—整合传播—及时反馈”作为新的“结构性的变化”。

(三)社交网站新闻传播模式分析

1. 网络新闻传播模式分类

网络新闻传播具有结构性特征,彭兰(2003)提出了网络新闻传播的三种模式,分别是:直线式,队列式,层次式。

直线式是连接信息发送者与信息接收者最便捷的途径。可以是点对点,也可以是点对面,不限信息量。直线式包含(1)同步直线式,信息发送者与信息接收者基本处于平等地位;(2)异步直线式,特点是信息的者处于主导地位,受者被动接受信息。

队列式指信息是按一定原则进行排列,例如时间。BBS和搜索引擎上的信息通常就会呈现出“队列式”特点。越靠前的信息,越可能被接收。此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沿用了新闻价值判断标准,是一种多对多的传播模式。

层次式具有明显的大众传播特征,提供多通道出口,把关人通过有意识地编辑信息,达到特定的传播目的。

2.社交网站的五种新闻传播模式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到社交网站的五种最主要的新闻传播模式。

模式一: 直线式点对点传播。在社交网站中,这样的传播模式是最普遍的,传者与受者处于平等地位,如留言功能。

模式二: 直线式点对面传播,如RSS订阅、关注日志、相册、分享、状态。

模式三: 队列式BBS传播,通过论坛和组群功能实现。

模式四: 层次式,由社交网站选择性推送,由上至下传播。

模式五: 媒介融合,新闻网站建立公共主页供用户订阅。

二、社交网站五种新闻传播模式效果评估

(一)为何选择配套熵权决策的SWOT分析

影响媒介效果的因素是多元的,有众多的内因、外因共同作用,需要一种能够考察多重相关的分析方法,SWOT矩阵研究是能够考察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综合分析法。因此,本研究考虑采用SWOT矩阵,分析社交网站新闻传播模式及策略优选。

在实际操作中,SWOT分析法往往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尤其是内、外部因素权重和评价的确定往往依赖于专家法。而熵权决策是一种基于客观熵权基础上的综合评价决策方法,有助于提高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因此,本研究考虑将其与SWOT分析法相结合,运用实证研究对社交网站新闻传播模式进行评估。

(二)研究框架

采用SWOT分析法、德尔菲法(专家打分法)、数理统计等多学科综合研究法,应用过程如下:

1.分析主要影响因素,确定显著因素并建立标度,考察外部环境,分析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形成能够适用于SWOT分析和熵权决策的指标体系。

3.应用熵权决策法确定备选模式的优先级别和排序,提出最优的模式(或推荐模式);

4.建立推荐模式的SWOT分析矩阵,分析结果(图1)。

(三) SWOT初步分析及备选配置模式确定

1.SWOT优势分析

(1)集人际传播三个阶段的优点于一身。人际传播经历了面对面传播、延时传播和电子传播三种形态。(Donath & boyd,2004)“异地延时传播是对面对面即时传播的否定,而异地即时传播又是对延时传播的否定,所以异地即时传播实质上是面对面传播的否定之否定形式。”(彭兰,2001)社交网站的人际传播既具备了面对面传播的很多特性,又能实现异地性和延时性,完成人际传播新变革。

(2)用户忠诚度高,依赖性强,粘性高于所有新闻网站,调查显示,截止2010年6月,每天都使用社交的网民占网民总数的64.3%,73.9%的社交用户在一天之内会多次(≥5次)刷新个人主页,在社交网站站中,用户自发结成了稳定的社会群落,互相确认身份归属,传递信息,增进情感。

(3)一个更加真实的拟态环境。美国著名政论家李普曼在20世纪20年代所著的《公众舆论》一书中,论及拟态环境问题。社交网站上的虚拟形象和交际圈基本上成为了现实世界在媒介中的延伸。物理世界中的身体属性、社会属性和地域属性得以在虚拟世界中继续构成主体,物理世界中的角色规范继续有效地影响主体(Donath & boyd,2004)。

(4)传播渠道形式多样,融传统的Blog、BBS、E-mail、即时聊天等形式于一身;文字、图片、音频、视频都能够以简单的方式、收听和浏览。

(5)传播多向性,Web2.0时代的核心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这种传播方式既不是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One To One),也不是网状传播(One To N),而是一种裂变传播(One To N To N)。这种传播形态的传播速度是几何级的,远远高于之前任何一种媒介产品的传播速度和传播广度。(转贴于

2.SWOT劣势分析

(1)新闻信息量有限。社交网站一般通过RSS订阅获取信息,因此相比一般新闻网站例如人民网、新华网或者门户网站例如新浪、腾讯等而言,信息量较为局限,通常与订阅对象数量(好友数量)成正相关。

(2)新闻业务素质欠缺。社交网站并非专业新闻网站,可以充当新闻在人群中扩散的渠道而不能越俎代庖成为信源,因此重要新闻的传播一般只能通过转帖到日志、分享,或者在状态、留言中简短描述来实现。这些新闻都是碎片式的,分散存在于社交用户的个人数据中,用户想要进一步了解新闻全景只能登录其他专业新闻网站,浏览通过专业新闻记者采写、专业编辑整合的新闻专题。

(3)新闻内容局限。用户在社交网站上获取到的信息,与订阅对象的信息偏好有密切联系,不同知识背景和兴趣爱好的人往往会传播不同内容的信息,甚至不同性别的用户所关注和传播的新闻也有巨大差异,用户甚至会因为自身偏好而屏蔽掉一些较为重要的新闻信息。(Dwyer,Hiltz,Passerini,2006)

3.机遇分析

(1)传统媒体与社交优势互补的传播形态。报网融合、网络媒体的相互融合成为趋势,比如新华社就将视频业务植入开心网。

(2)媒介融合成功经验可供借鉴。比如美国有线电视网(CNN)与社交网站Facebook合作以来,目前已有39万名“粉丝”,他们每时每刻对CNN的电视节目发表自己的看法。以人人网公共主页为例,目前一共有50家媒体在人人网上建立了公共主页,其中排名前6的公共主页如表1所示:

(3)新闻传播从“大卖场”到“专卖店”、从宽播到窄播、从大众到小众的转化,对媒体而言,信息做到了最大化利用,充分体现了传播的异质化特性;对用户而言,则充分享受了个性化、人性化服务的乐趣。

(4)舆论理性可控。社交的真实性使网络社交从虚拟走向现实,并推动网络舆论趋向理性。德国学者纽曼认为舆论具有社会性,即要基于社会公众。在社交网站中,活跃着大量的舆论人,通过网络的聚集作用“引起人际间的多级传播行为”,出现广泛的议论,形成多数人的共同意见和社会舆论。(Dwyer,Hiltz,Passerini,2006)“媒体与网民的互动,引起网络上议题的不断变化,容易引发公众舆论大讨论。而且由于社交网民身份的相对明确性,人们彼此间比较了解和信任,从而能形成真实的意见表达,而且意见表达趋于理性。

4.威胁分析

(1)社交网站用户流失,由于媒介疲劳引起的社交网站用户流失属于外围潜在劣势,会减少受众数量,对“大众传播”的传播效果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2)网络审判,社交网站上人与人的距离前所未有地拉近;社交网站很容易成为新闻事件中“人肉搜索”、舆论暴力侵害的原发地,成为新闻事件或者新闻当事人的“审判席”。在新闻伦理道德多元、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的时候,往往会造成不利影响。

(3)日益渗入的把关人影响。在大度咨询所作的调查研究报告中,相比2006年而言,至2010年底,社交网站更加限制用户真实性,同时提高了对日志、留言、相册的监控度,增加了对敏感词的删除力度,对新闻传播造成了一些阻力(见表2)。

(四)SWOT分析与熵权决策评价指标的计算

1.基于德尔菲法的SWOT矩阵

德尔菲法依据系统的程序,又称专家意见法,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通过多轮调查专家对问卷所提问题的看法,通过一系列整理作为预测的结果。在本案例中,特收集了五名专家意见,经过两轮征询最后取均值形成专家打分。

2.SWOT建标及模式评价与优选

针对已经提出的五个模式,参考图3中列出的指标体系中的标度层属性值(主要是内部因素指标)。对其他难以量化的指标,则采用专家或权威打分法确定,评估采用很低、低、较低、中等、较高、高、很高7个等级,其对应的打分情况分别为1,2,3,4,5,6,7。最终得到各指标的属性值如表3所示。

结合熵权计算结果,将模式五作为推荐模式,模式二作为备用模式。即,走媒介融合之路是社交网站新闻传播模式的最优决策,要使推荐模式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宏观上应采取WO策略(劣势+机遇)和SO策略(优势+机遇),并以SO策略为主,把握机遇、发挥优势,消除劣势,在消除其抑制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杠杆效应。

三、研究发现:媒介融合的发展之路

(一) 传统媒体与社交优势互补的传播形态

从本文研究分析可以看出,社交已发展成为规模较大的人际传播网络,新闻资讯类网站与社交网站强强联合,发挥各自优势,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探索一条新路。

(二)即时交互深度融合

新的网络传播模式的产生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报网互动、视频直播、在线广播等“大大提高了新闻传播的效率和能力。如果说,传统媒体以往多是把传播内容“平移”到网络上,那么社交网站则推动了媒体之间的深度交互融合。

1966年美国学者德弗勒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控制论的核心——“反馈模式”。由于大众传播模式自身具有点对面的传播特点,即没有明确的传播对象,受众的信息反馈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断层,不能做到交互的及时性。社交网站则通常会利用“投票”“留言”等功能,逐步形成媒体庞大读者群,让读者们对新闻进行评价,编辑实时掌握读者们的需求,及时调整报道思路和报道方式。整个传播过程可以呈现非线性、双向反馈、实时动态的特点。

社交熟人社区的舆论环境(Dwyer,Hiltz,Passerini,2006)和高素质用户群也将推动网络舆论走向理性和成熟。

(三)新闻传播落点明确

传播学中著名的“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用户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大众传播来满足自己的不同需求,以受传者接触媒介信息的动机和目的是否得到满足,来确定传播效果的大小。社交将现实中的社会圈子搬到网络上,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订阅和建立组群。社交的出现意味着互联网在Web2.0时代继续向社区化、分众化挺进。在与新媒体的结合过程中,传统媒体必须更加注重对受众的精确定位,按需提供分类新闻信息。由于信息落点明确、渗透性强,传播具有更强的定向性,用户更乐于接受,传播效果会更好。

参考文献:

[1]李游:《SNS的传播学特征及价值解析》[J],《新媒体》2009年第3期

[2]Ellison, N. B., StEinfield, C., & Lampe, C.(2007). The benefits of Facebook “friends”: Social capital and college students’ use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 sites. Journal of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12(4). Retrieved from jcmc.indiana.edu/vol12/issue4/ellison.html.

[3]彭兰:《网络新闻传播模式建构》[J],《今传媒》2005年第3期

[4]大度咨询,《2009年度中国SNS网站用户研究报告》[R],2009

第4篇

在美国,创办于2006年的社交媒体技术公司Vitrue宣布获得了第三轮1700万美金的投资,在Vitrue的SRM(社交关系管理平台)上,运营着超过2500个企业Facebook和Twitter账户,客户则包括诸如福特汽车、英特尔、麦当劳以及百思买等知名品牌,总“粉丝”数将近5亿名。其营业额也保持着将近100%的增长。

而这只是社交化媒体力量开始彰显其商业价值的冰山一角。社交化媒体公司随着Twitter、Foursquare等公司的火爆发展开始变的日益重要,任何一个商户乃至个人都越来越不敢轻视“社交化”这个名词,甚至连总统选举都要借助这个21世纪越来越重要的新媒体方式。

简单的来说,凡是利用社交网络和社交关系进行营销和口碑相传的媒体,都可属于社交化新媒体。而微博、LBS、团购则将这种营销方式的影响力做到了极致。通过社会关系的传播力量,就可以轻易的影响和传播一个品牌乃至一个大企业的形象和口碑,超过过去以往的任何一种媒体,潜力可以大到让每个商业实体难以忽略。

团购与社交化媒体

而国内热衷于社交化媒体营销的平台并不多,比较出名的也只有大众点评(点评+团购+切客)、糯米网(SNS+团购)、大鹅网(团购+切客+微博)、拉手(团购+切客)等少数几个成功案例。

而说到团购,就不得不提目前已经出现的团购市场交易量下降但是广告额却剧增的尴尬局面,即便是像拉手、美团这样的大团也不得不追求创新或增加更多的团购品种来缓解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回归本质,来思考团购作为一种社交化媒体的本质是要解决什么问题。

团购始于美国的Groupon,最初追求的是一日一团,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新媒体形式。但到了中国以后,在利润的追逐下,一日多团、疯狂扩张就成了本土的特色,最终影响了用户体验,并且并没有给本地商家带来忠实用户,这也是当初创新工场CEO李开复不看好团购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团购的另一个主要缺陷就是无法带来长期的品牌效应,盲目的追求一次性的消费人数最终并没有带来忠实的客户,更无法做到长期的口碑传播。

在这个问题上,作为国内最早经营社交化媒体平台的大鹅网给出了很好的创新思路:大鹅网利用团购+切客(地理位置社交)的“打包”营销方案模式,注重跟商家的长远合作和解决方案,帮助本地服务的商家寻找周边的潜在长期消费用户,而不是只追求单次的关注和购买数量;并且还通过跟品牌厂商的团购+微博的合作模式,帮助商家在销售产品的同时,开通国内七大社交网站(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等)的粉丝账户并且积累粉丝的长期关注,而商家只要通过大鹅网的商家微博就可以轻松同步到所有的七大微博上与粉丝进行互动,这无疑已经成为一种长短期兼顾的营销解决方案,也让大鹅网开始赢得了风投的关注和青睐。

而点评网则将自己传统的点评功能融入到了团购和切客当中去,对比单一的团购平台,点评网更有稳定的用户人群和商家信息,在2011年的团购竞争中,点评网无疑是具有很强优势的赢家,也是社交化媒体营销的成功案例;而与此同时,国外的点评网YELP也宣布月用户突破了5000万,这也再次证明了依靠社交和互动来进行营销的平台越来越受到用户和商家的喜爱。

第5篇

但是我们发现,之前在传统媒体、互联网媒体,包括社交媒体上的诸多营销方法,用在微信上收效甚微,甚至根本不起作用。

这说明在微信营销上,一定出了问题,需要我们重新思考:微信营销陷入困局的症结是什么?如何为微信营销找到出路,扩大移动影响力,进而建立移动互联时代的竞争优势?

良机中的困局

微信营销是企业增强移动影响力的良机。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几乎是免费的营销平台,可能借此异军突起;而对于大型企业来说,面对可能遇见的颠覆力,微信营销亦不可错失。但是,如果不能认清微信营销的困局与出路,为做而做,那么耗再大的成本、花再多的精力,也不过是徒劳罢了。与其说是营销转型与创新,不如说只是移动互联时代焦虑情绪下的一种虚假紧迫感。

那么,我们看一看,现在企业在微信营销上,一般采取什么样的思路与做法?其中的弊端何在?

目前,微信营销的思路是这样的:

第一步:开账号加粉,与消费者建立关注与被关注的关系。这是品牌与消费者互动的第一步,和当年的微博营销是一样的。

第二步:推送信息,吸引关注。如果说微博发信息相当于高速公路上的广告牌,那么微信发信息就是开车等红绿灯时被强迫敲开窗户塞广告,会给用户造成极差的使用体验。

第三步:增加转发,希望品牌信息更广泛地传播出去。但微信不同于微博,微信构建的是强关系,用户绝不会轻易转发品牌信息。

第四步:进入朋友圈。简单粗暴地分享诸如心灵鸡汤、“最……的……”这样的段子,对品牌并无价值,只是再一次借用微博之做法。

第五步:直接卖货。

这就是目前微信营销的大体状态。微信为品牌创造了一个很好的营销平台。精准、基于关系、移动化、可与地理位置相关、私密、可有后续行为,这都是非常好的精准营销和CRM管理工具。

但问题是,品牌在微信上的营销方式大都陷入误区。大量利用传统媒体和传统SNS的方式做营销,而且手法趋于简单粗暴,消费者接受程度低,营销效果也不好。

微信营销的出路

为了找到微信营销的正确方式,首先我们需要认清微信的媒体特性及营销价值,其次是认清当下消费者的行为特征,最后在这个基础上建立正确的营销方式。

微信的媒体特性及营销价值

微信是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交集中的产品。要认清其媒体特性,就需要从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角度去看,同时也需要考虑微信的独特性。

移动互联网的要求

从移动互联网的角度看,微信营销必须更简单、更快速和更有效。

手机再大,屏幕也只有5寸多。在如此有限的空间内,加入一个广告banner是不现实的。屏幕的大小决定用户浏览时是一屏一屏的,这和PC上一块一块、图书一行一行的阅读是不同的。因此手机上的内容必须简单,半秒钟能讲明白的东西就不要拖到一秒。

同时,屏幕小也带来了“独占式浏览”的好处。当用户在看某项内容时,不受其他信息干扰。这样用于这项内容的时间是很有限的,这就需要在更短的时间里将信息表达清楚。

另外,手机浏览十分强调反馈的有效性。有一个按钮,点下去就该有反应。如果没有反应,用户不会再次尝试,那么也就丢失了唯一的沟通机会。因此在做任何移动端的推广时,测试需要的时间应该更长、更细致。

碎片化的使用时间令浏览行为更“直线”。例如手机新装APP时,常常会在启动的时候有几屏需要滚屏划过的“What’s New”,这些内容有多少人认真看过?用户在手机上的操作路径是直来直去的,不会留意挡在面前的内容。

社交媒体的颠覆性

社交媒体对营销方式的影响是颠覆性的,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品牌营销的路径发生了根本变化(见图1)。传统的品牌营销逻辑是“知道―购买―忠诚”,品牌营销费用多用在“知道”的层面,即扩大品牌认知度,把预算更多地分配给大众媒体。社交媒体时代不同,其品牌逻辑是“忠实用户传播―扩散知名度―更多客户购买”,与传统的品牌逻辑是“反方向”的。同时品牌也需要把营销费用分配给“让更多忠实用户主动传播”这个环节上。

第二,社交媒体使用户之间的信息传播基于关系。关系带来三层变化:一是,因为关系的存在,用户会自发过滤掉大量广告信息,关系体系本身有一定免疫力。二是,信息在关系网络中的传播带有传染性。我说A非常好,我朋友也认为A好,而A客观上好不好并不重要。三是,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被不断背书。我说B是垃圾,我的朋友接受到的信息可能有两种:一是“B是垃圾”;二是“某某说B是垃圾”,如果他自己尝试过B,他传递的信息也会带有他自己的背书,他也可以跟人说他觉得B很赞。因此社交媒体给品牌的价值点是“客户觉得它是什么,它就是什么”。

第三,只有超赞或超烂的东西才会被传播。消费者没有动力传播那些普通的东西,要么超赞,要么超烂,消费者才会跟他们的朋友们讲,这些传播行为都是免费的。因此“传播驱动力”成为社交媒体时代品牌营销的关键所在。

第四,传播驱动力取决于品牌和产品本身(见图2)。这要求品牌多在产品有魅力的地方下功夫,多创造消费者愿意传播的超出期望的功能特性。

微信的独特性

微信独特的朋友关系,也为其带来一些特性:

微信有很强的“沟通感”。和微博不同,微信从头到尾都不是一个“媒体”。因此不要尝试在微信上找一群人坐在台下听你演讲。微信中的关系更加平等,我加了你的微信,你就应该像一个真人一样跟我沟通。

微信有很强的入口属性,更适合“工具型应用”。一些工具特性的微信营销应用抓住了微信作为移动互联网入口的特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如浙江有一个叫做“智慧高速”的账号,关注之后可以输入高速编号得到实时的路况信息,比百度地图数据及时,而且有进出口限制分流的信息。这是微信营销的好方式,运营这样的微信号甚至比单独做一个APP还要有价值。

微信营销的反馈不够清晰。就目前的状况而言,除了那些工具性的营销应用,品牌方很难知道自己发出的消息被多少人有效阅读了,不知道被多少人转发了多少遍,转发的时候附加了什么信息,甚至无法知道被转发的信息被别人的朋友如何评价。推广渠道是不可控的,卖家甚至无法对比不同渠道的营销效果。这种反馈欠缺的状态导致营销活动效果很难衡量。

总体来说,微信是一个特殊的媒体,在微信上做营销一定要简单直接,品牌必须放低自己的身份,消费者需要的是平等沟通的渠道和场所,同时必须多花时间在忠实客户身上,他们的传播能力带给品牌的回馈很大,尽管很难衡量。

新时代消费者的行为特征

不同的消费人群在同一个媒体上,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要赢得未来的竞争,就需要认真审视新一代消费者的行为特征。谁是新一代的消费者?一般认为是85~90后,他们有着不同的行为特征:

不相信媒体,不相信老板,不相信经验。教唆和证言式的营销对他们是没用的。

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愿意表达,十分关注自己的生活。因此不让他们表达只做听众的B2C式营销是没用的。

转发和评论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不愿意被强迫。因此这群人不会玩那种转发并@几个好友的游戏,他们担心自己被朋友说暴露智商。

不会吝惜自己的好话,当然也不会不敢说坏话。因此产品好不好、是不是有惊喜非常重要。

85~90后是微信、社交网络最活跃的一批用户,其行为特征对未来消费世界的塑造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意义,值得深入地思考和研究。

微信营销方式的变革关注点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微信营销方式变革的关注点。首先需要关注的是,不是什么品牌、什么产品都适合在微信上做营销。

平淡的毫无话题的品牌在微信上做营销只会白花钱,每一次传播都是一次成本。产品不够好的品牌要慎做微信营销,尤其是针对年轻人的品牌,因为那只会放大自己的缺点。

针对老人的产品也要审慎一点,这类产品谁花钱不重要,重要的是谁做购买决策。如果是老人做决策,老人对微信的信任程度还不如电视购物;如果子女做决策的话,微信营销通过情感诉求引导,效果会事半功倍。做小孩产品也是一个道理。

大品牌在微信上的营销需要做更多的准备,对于消费者这不只是一个公众账号,还是一个接触品牌的窗口。大品牌需要拓展更多有价值的服务和工具,才能增加粘性和亲和力。

那么,什么样的品牌适合微信营销呢?

利基市场中的品牌:这些品牌在一个相对小和高粘性的市场,不需要花大价钱在大众媒体上传播。通过微信聚集一群有忠诚度的客户,通过客户的传播分享,能够聚拢更多同样兴趣的客户。这样维护客户和开发的成本变得很低,微信充当一个CRM的工具。消费者也愿意在上面成交。

用心做产品的品牌:用心做的产品必定更有传播力,只需要把制作产品的用心之处让消费者有所体会,便可以完成消费者的二次传播。

个性化强烈的品牌:和利基市场品牌相似,个性越强,喜欢它的客户和不喜欢它的客户在人群上的区分越明显。当人群有区隔的时候,同类人会本能地聚集起来,于是这个品牌的粉丝圈就形成了。

大众化的品牌:大众品牌如果做了足够的准备,微信可以作为客服平台、新品推介平台和O2O的引流渠道,等多种有价值的方式。

其次,需要关注的是微信营销的方法。

进军微信之前,需审视一下自己是否适合做微信营销,是否做好准备了;

不要妄想用推送信息玩转微信营销;

品牌和产品本身的“传播驱动力”是最重要的。传播驱动力越强,营销费用就越少;

第6篇

摘要:移动社交语境下,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正“点亮”今日大学校园,成为当下大学生的“社交神器”。作为高校主流舆论引

>> 传播学语境下的高校微博运营策略研究 网络语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与控制 高校在线社交网络舆情传播调查研究 公共领域视野下的高校微传播研究 自媒体环境下高校微博舆情干预机制的构建 高校微信公众号矩阵式管理和传播策略探析 微传播语境下高校新闻舆论宣传工作实现路径探究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现状分析 高校微信公共平台研究 网络舆情的群体传播语境解析 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传播与新型社交电商模式研究 探讨新传播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及其舆论引导 高校微博场域下大学生动员机制研究――基于某高校“爱在音乐季”主题活动微博动员的分析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现状和发展 高校微信公众号发展及运营策略研究 高校微信公众号运营管理问题探析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策略探析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研究 高校微信公众号的编辑运营策略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皮埃尔・布尔迪厄.反思社会学导引[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131-135.

[3]熊茵,赵振宇.微信舆情的传播特征及风险探析[J].现代传播,2016(2):79-82.

[4]Mark S,Granovetter.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J].1973,78(6):1360-1380.

[5]陈力丹.舆论学[M]. 上海:上海交通大W出版社,2012:7.

[6]彭兰.社会化媒体理论与实践解析[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1-3.

[7]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M]. 北京:中央编辑出版社,2014:12-31.

[8]张艳梅,安平.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舆情妥处机制研究[J].当代传播,2015(2):103-105.

[9]万金城.高校校园“微信平台”的舆情传播探究[J].新闻与写作,2014(8):102-104.

[10]居延安.公共关系学[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308-310.

第7篇

关键词:社交网络时代;网络营销;营销模式

一、消费者愿意接受社交网络营销的原因

(一)解决了信息不对称

社交网络时代以前,由于地域等外界因素的限制,消费者了解企业产品只能去附近的商场或通过媒体硬性广告等,信息严重不对称,因此只能被动的接受企业定价,自身没有很大的选择权,但随着社交网络时代的到来,其可以通过多种社交媒体渠道收集企业与产品真实信息,决策准确度更高。

(二)满足其个性化需求

社交网络时代下,通过与企业的双向信息互动,消费者已不再只是产品、服务的购买者,也成为了产品的创造者,企业可以通过社交网络媒体上消费者发表的评价、感受,了解到消费者的需求、心理、以及对产品的各方面意见,有针对性的进行产品设计,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二、企业社交网络营销较于传统营销的优势特征

(一)成本低、传播速度快

传统营销需要投入相当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借助广告、促销等营销方式进推广,其传播范围有限,且成本过高,就算真正实施,也并不一定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不需要产房、设备,只一台简单的电脑或者手机就可以将消费者与企业联系起来进行营销推广,大大减少了营销成本,扩大了传播范围。

(二)营销准确率高

社交网络时代下,用户在注册时会填写真实、可靠、精准的客户信息,比如职业、性别、LBS定位等,再加上用户在社交媒体上散布表达情感、心情、兴趣爱好等信息,更有利于企业从中获得有价值的数据,进行用户识别,实现精准市场定位。[1]

(三)用户参与度提高、可不断完善产品

社交网络时代的到来,消费者可以参与到企业产品制造的过程的当中,完善产品。例如小米公司就专门在微博等平台上设置沟通官网,所有消费者都可以随意提出产品使用感受、未来期望、建议等,后台人员会进行专业性信息整理,设计人员结合这些意见,再进行到下一轮新产品设计。

(四)增强消费者信任感、挖掘潜在用户

相比较于企业广告宣传,消费者更愿意相信身边或者用过产品的人给自己的推荐与建议,而社交网络正好可以满足这一点。通过在论坛、微信、微博上利用一定手段促使用过产品的消费者产品相关信息,对于用户粘性强,决策越来越相互信赖的消费者来说,可以很大程度的增强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信任感以及挖掘潜在用户。[2]

三、不同社交媒体平台特点与营销优势

由于社交媒体平台具有成本低、准确度高、覆盖面广、值得信赖等特点,已经成为了大中小企业关注的亮点,但是不同社交媒体由于其本身特点与自身定位的不同导致其适用范围也不尽相同。

(一)微博

微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若即若离、相对陌生,但是信息交流度很广,对于企业提高产品、品牌知名度有很强的效果,有利于企业进行口碑营销。

(二)微信

微信是以交流、沟通为主的社交平台,所以可以用来组建线上客服平台,实现一对一及时沟通,再加上朋友圈中广告的投放可以根据用户资料分析、公众号可以对用户类型分细管理,有利于企业实现精准营销。

(三)论坛、社区

以兴趣、共同点集聚而成的论坛、社区可以集聚大量具有相同兴趣的消费者,例如粉丝群、母婴、教育社区等,他们可以在社区、论坛中针对兴趣点发表言论、分享产品,且由于具有相同兴趣观点,很容易引起共鸣,所以企业可以从兴趣点出发设置信息内容、进行产品推广。

(四)抖音短视频等

以短视频为载体的创意设计,使得普通人也乐于效仿、参与。比较于传统的“硬广告”病毒式营销,更容易贴近用户的内心深处,使用户感受到亲切感、归属感、参与感、所以有利于企业进行广告、品牌软传播。

四、社交网络时代下企业营销策略建议

(一)激发消费者情感、刺激其共享行为

二十一世纪属于共享经济时代,其特征是“使用但不拥有,分享代替私有”,要想充分的利用好社交网络媒体平台,就一定要借助一系列方式激发消费者的共享行为,例如通过刺激消费者发朋友圈进行集赞打折等促销方式来实现消费者与企业的共赢互利。[3]

(二)重视负面消费者声音

社交网络时代下,消费者参与度大大提高,每一个个体用户都是一个自媒体,很可能一个不起眼的事件在社交媒体的作用下就被发展为一个爆炸性的事件,所以企业务必关注消费者在社会化媒体下的各种“声音”。

(三)重视软营销

现代社会已经成为了“以顾客为中心”的新时代,消费者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所以要充分将顾客心理变化纳入到企业考虑的因素当中,从消费者立场出发,注重客户心理需求变化,尊重消费者的感受与体验,淡化在消费者心中的商业活动,以顾客能接受的方式进行营销。

第8篇

一、品牌传播在新媒体时代的转变

企业通过广告、公关等一切手段,向受众传递品牌概念,塑造企业品牌形象,拓展品牌影响力,美化品牌,促进产品销售,培育品牌忠诚粉丝行为,称之为品牌传播。品牌传播是企业的核心经营战略。

新媒体是指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的高速发展,同时随着移动智能设备的运用,催生出来的各种形式的媒介。新媒体在网络基础上不停延伸又出现各式不同的新媒体运用,二维码、微信、微博等,形式可谓层出不穷。由于媒介环境变化,使得品牌传播突破时空局限,发生了质的改变。

(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品牌传播中“推”“拉”融汇运用

传统媒体对品牌传播是“拉式”,新媒体是“推式”。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的消亡,传统媒体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电视广播、纸媒、户外牌、商场终端等等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是生活中的虚拟部分,而传统媒体给受众一种“实在”的存在感。另外传统媒体也有自己的优势基础,如传统媒体也有自己多年积累的品牌优势,更重要的优势在于它的“传统”。另外,二者传播力也不尽相同。因此,品牌传播不能顾此失彼,只有通过传统和新媒体的融汇结合,形成“推”“拉”两种力量,通过传统广告传达信息,利用互联网与受众开展互动以实现受众与品牌之间的对话、沟通和交流,才能使品牌传播最优化、最大化。

(二)品牌传播由单向传播转变为多向传播

在传统媒体环境中,品牌传播以单向传播为主导,受众被动接受信息,企业通过传统媒体,自上向下地传播产品信息和品牌概念,将所有信息灌输给受众方。这种单向传播以自我为中心,没有与受众互动,没有品牌体验,在培养品牌忠诚度以及品牌美誉度方面较为欠缺。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微信、论坛、微博等成为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利用技术优势,使得品牌传播的方向发生逆转,回归受众方,引导消费者互动体验,并参与分享品牌传播的过程。在新媒体环境下,品牌传播从传统的单向传播转变为包括体验、论坛、微信、博客、互动活动在内的多向传播。受众在互动参与的过程中形成了深刻的品牌感受与体验,从而在社交圈口碑相传,继而形成了对品牌的口碑二次传播,达到品牌传播的目的。

二、品牌传播中新媒体牵引作用的必然

拉式营销在传统媒体时挥了重大的作用,然而,这种传播方式越来越不受欢迎,强制关注,重复传达。受众已经厌烦了“被推销”的感觉。客户更愿按照自己的需求去找寻,不愿意被打扰。而新媒体可以实现从拉式营销到推式营销的转变,对品牌形成有效的牵引作用,让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主动找上门来,这就是推式营销。品牌传播中新媒体的牵引作用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新媒体特征决定牵引的必然

新媒体以网络为支撑,它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跨时空性、交互性、技术性等特点。而这些固有特点对品牌传播提供牵引的支撑。我们具体分析一下这些特征:1.跨越时空界限,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进行信息发送。2.快捷,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迅速到达。信息的迅速传播,既极大提高了讯息的时效性,也提高了反馈的速度,其高效、直接是传统的四大媒体所无法企及的。3.进入门槛低和成本低廉。传统媒体的准入制度非常繁琐,行业门槛较高,品牌传播支撑费用较高。对于新媒体,只要一部移动智能终端,就可以随时随地信息、分享信息,经营自己的品牌,其操作都变得极其容易,无论个人还是企业,要维持自己的个人主页,所要做的就是不断持续更新内容,增加粉丝数量,关注信息的点击。4.互动体验性强,反馈及时。新媒体时代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互动体验性。试想一下,一个自建的拥有众多粉丝的微博圈,还有基于信任建立的微信圈,其产生的互动效应会有多大,这是传统媒体不能比拟的。有了这些新媒体特征,为“推式”的品牌传播提供了必要性、必然性。

(二)媒体技术为牵引奠定基础

新媒体技术为品牌传播提供技术支持,网络的发展使得新媒体技术运用不断延伸。过去的微博,今天的微信;过去的短信,今天的彩信;过去固定的社交圈,今天随着网络不断扩延;还有二维码、APP、论坛、搜索引擎等等。这些社交媒体都是新媒体的衍生,它们为品牌传播奠定了基础。

(三)传播方式为牵引提供条件

前述提及,传统媒体进行品牌传播是从上至下的单向传播方式,而新媒体传播方式已经聚变,变成多方多向互动传播,这为品牌传播提供牵引路径,同时为品牌传播“推力”形成必须条件。

(四)传者和受者地位的改变为牵引达成便利

传统媒体在品牌传播中,受众是被动接受。在新媒体中,受众地位从“被动”转向“主动”。他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已经发生改变,可以通过搜索引擎,主动寻找品牌和产品等信息。并且,还可以在自媒体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和需求,对于传统媒体的依赖度不断下降。企业要想在这种转变中立身,必须重新调整自己的位置,由单纯的讯息者,转变为信息收集者,从消费者在媒体上的需求中获得商机;同时也参与到消费者所在的社区活动中,在自媒体中与受众交流沟通,以极具个性的个人身份出现在社交网站的平台上,与客户进行互动。双方地位的逆转,源自新媒体传播特性。传受双方地位的互转也是牵引力量的推手。

三、品牌传播中新媒体的牵引实施途径

(一)利用大数据营销和搜索引擎营销聚合受众关注品牌

受众关注信息的主动性,为大数据的建立创造条件。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必然留有“痕迹”。搜索引擎营销的优点在于其精准性和用户主动性,所以在营销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两点优势。企业主地位已然改变,在企业的营销过程中,必然要进行搜索引擎营销、大数据营销。传播方先要了解目标受众及其搜索习惯,再对选择的关键词实现精准传播。当然,为了吸引受众关注,还需极具吸引力的文字、文案内容或者事件。

(二)利用网络社交营销、口碑营销美化品牌,并推动受众自主传播品牌

在网络社会,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网络社区,可以是朋友圈、同事圈、同学圈等等。这个社区往往基于信任建立,在这个社区中,你对于企业的任何言语、一举一动,都对企业品牌产生至关紧要的影响。在传统媒体时代,由于媒体传播的单向性,企业拥有品牌传播的独有话语权,消费者的声音很难听到。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话语权发生改变,消费的声音不容忽视,来自消费者本身的口碑对于其他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你的一次点赞,你的一次转发,你的一次关注,都对品牌有着深远影响,对美化品牌起着直观作用。同样,与你亲近的人的互动,还可直接增加品牌可信度。企业在品牌传播中应该主动抓住网络社交圈中的“积极分子”,为自己美言,是网络口碑值提升的要诀。因此,做好网络口碑传播,是企业现代营销成功的基础。

(三)利用互动营销、体验营销培育品牌忠诚度

前述提及,品牌传播已经从单向传播转变为包括微信、微博、论坛等互动活动的多向传播,“受众本位”的观念也得到强调和重视;再者,受众参与意识的不断提升,互动与体验的优势体现得愈加明显,其在品牌传播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消费者通过互动参与的过程才会形成难以忘怀的品牌感受和体验。

品牌传播的核心是美化品牌形象和提升品牌影响力,是企业的一种长期投资。而互动和体验淡化了企业的商业色彩,以品牌价值观为核心,旨在培养目标消费者的品牌美誉度和忠诚度。所以说,品牌传播的最高境界是互动体验营销。

(四)利用二维码、APP与移动智能终端结合,跨越时空局限传播品牌

第9篇

(一)社交媒体的概念

社交媒体,又称社会化媒体,是指一种网站和技术,用户借助网站和技术这样的工具和平台,进行沟通、分享、自由讨论和评价等一切社会互动活动,并在互动过程中,满足“建立关系”或“发挥影响”等需求。社交媒体是人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现阶段主要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微信、博客等。

(二)新型社交媒体的特性

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交工具,对于传统的社交工具具有颠覆性的意义,它具有以下几种特征。首先,更注重传受主体的交互性。在新型社交媒体下,任何个人都可以借助移动设备与外界进行交流互动,集信息的接收者和者为一身,真正成为媒介的主体;其次,使用的实用性和便利性。通过新型社交媒体的APP进行网购、订外卖、订票、实时联系等,这些功能让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最后,信息传播具有及时性、广泛性。通过新型社交媒体,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信息,及时更新自己的心情和周围发生的事情。

二、新型社交媒体对大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

(一)新型社交媒体对大学生行为习惯的积极影响

1.丰富了日常学习生活。新型社交媒体的便捷性使当代大学生活更加多姿多彩,多种类型的信息传播手段使得大学生的通讯沟通手段更加多元化。通过对生活学习的记录和对朋友圈内其他人以及自己感兴趣的各类公众账号的关注,可以获取大量的新鲜资讯,也大大满足了大学生对周围新鲜事物的好奇心。

2.拓展社交圈,提高沟通能力。由于网络突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性,使得大学生的交友圈不再局限于教室或校园。通过网络大学生们可以便利的接触校外世界,随时随地与人沟通,并从单向的文化接受转向多向交流,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友机会。在这种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展示自己积极优秀的一面,努力寻找志同道合的人,通过资讯共享不断增长见识,进而满足大学生认知和情感的需要、个人和社会整合的需要以及缓解压力的需要,为大学生提供较强的归属感。

3.自主学习,获取丰富网络学习资源。TED、可汗学院、网易公开课等一批网络资源正是依托社交媒体为全世界爱学习的网友提供的一个网络交流学习平台。这些公开课涵盖了人文、艺术、社会、科学、金融等领域的优质课程。通过网上学习的途径极大丰富和拓展了大学生的知识和眼界,也提升了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

(二)新型社交媒体对大学生行为习惯的消极影响

1.过度依赖社交媒体,人际关系紧张。当前大学生中多为独生子女,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社交比较匮乏。社交媒体的过度使用,在课内学生的注意力大部分转移到了手机上,使得课堂效率低下,严重损害了大学课堂知识传承的理念,在课外学生之间的交流缺少面对面的形式,学生更愿意宅在宿舍当“宅男”“宅女”,大大减少了大学生课外活动的时间,阻碍了大学生们兴趣与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大学生更不愿意走进集体,学生的社交方式发生了改变,集体观念意识淡薄,对周围的人际关系也开始变得冷漠。

2.信息过度暴露,自身安全利益存隐患。伴随着支付宝和各种网络支付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会在网上填写真实的的个人信息,但随着社交媒体的极速发展,个人隐私保护措施却为得到进一步完善,大学生个人信息泄露,这就给不法分子提供了机会,通过网络诈骗,虚假信息,对大学生带来人身、财产的安全隐患。

3.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新型社交媒体为大学生提供的平台具有较低的门槛,且开放程度较高,每一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信息成为现实,但这些信息当中也有许多不良信息掺杂其中。当前大学生心智体尚未完全成熟,明辨是非的能力薄弱,易受到新事物的影响,对事物的判断也会有失偏颇。针对一些热点事件,面对不良信息时容易受到影响,形成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产生一些过激的行为。

三、科学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新型社交媒体策略

(一)完善网络社交的相关法律法规,推出大学生网络社交条例

在大力完善网络社交秩序、推进网络立法的同时,针对大学生社会阅历不足等群体特点加强以大学生为对象的网络社交条例建设,积极推行网络社交工具后台实名制创建。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提高网络交往的安全性,同时也有效规范网民网络社交行为,避免大学生成为谣言和虚假信息的者和传播者,培养大学生网络社交言论的责任意识。

(二)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多彩的校园文化,丰富的文体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兴趣爱好,让他们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也可以有效地减少他们使用手机的时间。积极主动地建立良性人际关系朋友圈,在现实中满足大学生对于人际交往的需求,使情感的寄托从手机转移至现实,在现实生活中结交新朋友,分享兴趣爱好,获取支持和帮助。

(三)创新大学生网络社交教育管理模式

新型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需要学校利用网络优势引导学生,这对学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者需集专业技术人员和心理辅导老师为一体并具有专业网络教育管理知识的队伍,以便更好地建设大学生新型社交媒体。了解大学生社交媒体的使用情况和偏好,进行数据分析,对大学生社交媒体上常见的问题进行引导和必要的干预,有效引导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上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孙步宽.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与网络成瘾的调查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

第10篇

【关键词】社群经济;传统媒体;发展策略

一、社群和社群经济概念

据《2016年中国网络社群经济研究报告》显示,到2016年底,中国网络社群经济市场规模超3000亿元,中国网络社群数量超过300万,网络社群用户超2.7亿人。相关人士认为,中国网络社群用户数量占中国手机网民比例接近40%,但网络社群发展仍处于初期扩张阶段。到底什么是社群?什么是社群经济呢?

社会学中关于社群的定义有很多,广义上是指在某些边界线、地区或领域内发生作用的一切社会关系。除此之外,社群也可被解释为地区性的社区;用来表示一个有相互关系的网络;社群可以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包含社群精神或社群情感。《社群经济:移动互联网时代未来商业驱动力》一书中指出,社群的核心在于连接,借助移动互联网,“彻底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基于定位追踪和位置服务,通过随时随地的交互应用,为人与人交互提供全面便捷的服务和体验”。社群经济是指互联网时代,一群有共同兴趣、认知、价值观的用户抱成团,发生群蜂效应,在一起互动、交流、协作、感染,对产品品牌本身产生反哺的价值关系,是一种建立在产品与粉丝群体之间的情感信任+价值反哺,共同作用形成的自运转、自循环的范围经济系统。

二、社群经济环境下传统媒体的发展机遇

(一)传统媒体发展社群经济的优势

1、忠实受众和粉丝

传统媒体在长期传播活动中积累下来的大量忠实受众和粉丝,为构建社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有长达百年的发展历史,在这期间已经积累下众多受众资源,传统媒体发展社群省去将一般受众转化为粉丝的过程,可在较短的时间内拥有较多的社群成员。图书、报纸或电视的受众可以直接转化为社群成员,并和作者、出版社、主持人、电视台等媒体成员共同组成社群,一起探讨某个焦点话题或问题。

2、社群经济变现

传统媒体可以将社群转换为购买力,促进传统出版物的售卖。例如罗振宇的“罗辑思维”通过图书的售卖让一些很难销售的小众书变得畅销,使其重回市场,得到读者的认可。

3、可靠的品牌形象

互联网相对于真实社会虚拟度高,人们很难建立起彼此的信任,而传统媒体作为官方主流媒体具有更高的权威性,更容易获取受众的信赖。这也是传统媒体发展社群经济的无形的资产。

(二)传统媒体发展社群经济面临的挑战

传统媒体虽拥有天然的社群运营优势,但长期的传统经营模式也为社群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小的阻碍。例如,存在对社群经济运行规律不了解、对社群经济不够重视、缺乏专业的社群运营人才等问题。

1、供需模式的改变

传统出版业发展社群经济的一大机遇是通过传统产业链的调整,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过去是传统的供需模式,例如图书出版企业过去是“生产―销售”的产业链,生产多少就售卖多少,这样很难控制滞销所带来的经济损失。而社群经济下的按需生产或众筹生产使读者、作者、出版商和发行商成为一个社群。在这种模式下,读者成为产业链的中心,出版商和发行商根据社群中读者的需求量进行分批生产,减少了滞销所带来的损失,通过众筹节省了出版方和读者的成本,实现双方互赢。

2、营销方式的改变

社群经济中传统的营销方式由宣传促销成为病毒式传播也是传统媒体发展的机遇。传统的广告营销对受众的作用力愈渐减弱,社群的病毒式传播在一段时间后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例如,社群中对一本书的内容、观点等方面的讨论是话题性传播;推荐给网络社交好友是社交化传播;还有最原始的口碑传播等。这些病毒式传播模式可为传统出版业带来可观利润。对于电视媒体来说,线上线下的粉丝互动以及粉丝间的病毒式传播对于宣传新节目、拉动节目收视具有很强的效果。

3、运营方式的改变

用户时代高度的交互性要求媒体加强与受众的联系,传统媒体可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通过搭建自身的社交群来宣传自己并达到盈利的目的。同时结合成熟的线下运作能力,线上线下相结合,促进社群成员的稳固性和参与性。

三、社群经济环境下传统媒体的发展策略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互联网社群逐渐形成 ,并渐趋成为主流经济形态,社群经济还在不断衍生出新的模式,这给传统媒体在社群经济下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并为其提供了一定的发展路线 ,传统媒体应抓住时机 ,进行相应的改变以加速自身发展。

(一)自力更生――搭建社交媒体矩阵

社交网络的发展为传统媒体开展线上和线下活动提供了便利的平台。传统媒体积极利用好现有的社交媒体资源缩短与受众的物理空间距离,细分受众并加强与受众的互动性。为了更好地吸引并服务受众,每一个社交媒体平台都应该坚持服务于细分的受众,使内容传播达到精准,这样一家传统媒体就可以运营若干个社交媒体,进而搭建起有效的社交媒体矩阵。例如,在电视领域,河北卫视就在其微信公众号中推出节目微信矩阵,涵盖有“中华好诗词”、“中华好民歌”、“中华好家风”、“明星同乐会”、“家政女皇”等六个微信公众号,单日阅读量达到8万人次,位居省级以上卫视公众号阅读量第三位,其中“家政女皇”微信公众号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授予的“2016年全国电视民生服务微信公众号最具影响力TOP10”称号。

第11篇

不沉迷终端叠加,而要追求社交连接

传统媒体对媒体融合的探索更多地体现在传播终端的融合,但终端本身只能组合,无法融合。如果简单做加法,传播终端聚集得再多,最终的效果也只是各自作用的叠加,远远激发不了“你我共融”的化学反应。同一个议题如果能够实现大众传播、分众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的有机结合,如果能够实现线上传播与线下传播的浑然一体,就可以迅速构成一个即时的、流动的信息场。媒体融合重要的是通过有效的议程设置,激发所有人作为社交化主体的热情,主动参与到内容的生产、传递、交流之中。只有以人的连接为中心,媒体融合才能取得实效。

不迷信内容为王,而要调整产品供给

媒体融合要实现高效连接,入口依然是内容。但这个内容和我们以前理解的内容完全不同。第一,普通的、缺少专业水准的新闻产品没有价值了。现在,信息生产和传输是零门槛,稀缺的是真正深度、专业的新闻产品,这对自诩拥有内容优势的传统媒体其实是个严峻的挑战。第二,当前,内容产品的内涵更为丰富,远远不止新闻产品这一单调的类型,还包括服务产品、体验产品、活动产品、休闲产品等新成员。金陵晚报多年坚持调查读者意见,以前最受欢迎的都是新闻栏目,但前年开始突然变成《每日菜谱》专栏。报纸每天刊登一个时令菜,没想到好多老人每天早上看过后再去菜市场买菜。这对传统的内容标准是一个颠覆性的冲击,以前我们不以为然的调味品现在竟然成为主菜了。第三,内容产品不再是一个静态的生产过程,而是处于动态的生成和再生产之中,需要融入推广和互动环节,让用户参与到专业生产者的流程之中。

不热衷闭门造车,而要习惯众筹众包

融合一定不是自己和自己玩儿。我们不但要跨界融合不同的媒介形式,而且要跨出自己的院子,在更广阔的空间中去连接更多的人、更多的终端、更多的渠道。

融合一定不是自己玩儿别人看。在互联网世界中,应让用户成为内容生产、传播的主角。能不能实现社交化传播效果最大化,是融合的关键。如果不改变单向的推送、单方面的呈现,融合只能是一种想象。

融合一定不是一厢情愿。对于媒体融合而言,议程设置非常重要。通过愉悦体验的议程设置,让用户自主参与到传播的链条之中,主动在不同的平台中分享、交往,自发地促进平台的互联互通,从而刺激传播的交融、裂变、深入。

不满足数字游戏,而要推进社群构建

媒体融合需要的不是数字堆积,而是用户对你的认同、信任和依赖,是一种共同体的生成与构建。所以,下载量、粉丝数、阅读率只是媒体融合的第一步,是弱关系的入口。融合传播的目的是与用户形成一种稳定的强关系。怎么才能形成稳定的、持久的关系呢?要改变简单追求规模的传播心态,根据用户的特征,进行分众化、小众化的组合,定向运营垂直细分的社群,从线上的互动走向线下的参与,提供更具针对性、个性化的媒体服务,从而把弱关系做成强连接。从弱关系到强连接再到强关系,通过社群的构建,才能体现媒体融合的效果,为融合的商业开拓奠定基础。

不模仿“二次售卖”,而要探索小微经济

第12篇

【关键词】社交网站;广告传播;软性诉求;用户关系;差异化策略

社交网站作为网络发展的一个趋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同于一般的网站,有着自身的优势。针对社交网站自身传播的特点,广告应该也有自身的特点,广告传播也需量身制定出自身的策略。

软性诉求传播策略

软性诉求是一种用柔和、轻快的方式向受众传达自身观点、倾诉自身情感的诉求方式。它是现代传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传播手段,因为其自身的隐蔽性、非强制性等特点,是现代广告传播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策略。社交网站是社交性的圈子,采用社交、娱乐方式达到情感共鸣是其主要的目的,因此在社交过程中,硬性推销广告势必造成受众情绪上的反感和抵触。[1]采用软性诉求的传播策略,让受众在心理上心平气和地接受广告信息,能让社交网站广告传播得以顺利进行。软性诉求传播策略,在社交网站中,具体表现为植入式的广告形式和广告信息的情感诉求。

植入式广告。植入式广告是指代表产品或者服务的广告信息以文字、声音、图形等符号形式融入一些特定场景中,给受众留下一些印象,从而达到广告宣传的目的。进行广告的植入,减轻了观众对广告的抵触心理,更好地让广告融入某种元素中去。植入式广告有很多种类,按照植入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在图书、影视、电视、网络中植入。在社交网站中,广告植入方式以软文广告和游戏植入式广告为主。

1.软文广告。软文广告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文章植入式广告。在社交网站中,有很多信息机制,可以利用相关的特别文章来进行广告的植入。因为文章中的一些情境让广告产生了特有的传播语境,这些语境为广告的产生提供了可能,广告可以夹杂在文章中进行生存。当植入信息出现在文章中,直接或者间接地涉及企业或品牌符号等特定元素的时候,我们就认为文章中植入了广告。这样的信息进入和到达,可以称为广告的软文植入。

2.游戏植入式广告。游戏植入式广告,是在游戏中植入与企业品牌相关的广告信息。目前,社交网站在线游戏主要来源于娱乐应用。在线游戏的过程中在恰当的时间、场合出现了广告信息,对于游戏参与者来说,并不会让其产生抵触的情绪。所以,在社交游戏中植入广告更加有利于广告信息的扩散。

植入式广告把广告特有的传播优势发挥到极致,一方面,信息过剩的时代,注意力已经过剩,植入式软性地将信息与特有的因素巧妙地结合,既做到了信息的传达,又传递了广告;另一方面,植入式广告降低了广告成本,提高了受众接触信息的质量。但采用植入式广告策略,更需要注意植入的合理性——不能影响植入前的信息表达,植入只能是在不影响植入前的信息真实环境下,进行广告信息的植入。

广告的情感诉求。在广告的诉求点上,社交网站广告传播应该更加重视情感的交流。社交网站与传统网站相比,比传统网站多的是交流机制。同时,作为社交网站,人与人之间因为交流聚集在一起,如果广告的目的性太强,势必造成用户流失。所以社交网站广告应该好好利用交流机制同用户进行情感精神层次上的沟通,而适当减少传统网站广告过强的目的性和理性成分。“重情感,轻目的”应该是社交广告的重要诉求方式。

基于用户关系下的人际传播策略

人际传播是信息、认知、美誉度在人与人之间进行流通。[2]巨大的用户数量让社交网站人际传播变得无时不在,因此,基于用户关系下的人际传播策略是社交广告应该采取的重要策略。具体包括基于用户关系的病毒式传播和基于用户口碑下的体验式传播。

基于用户关系的病毒式传播。病毒式传播是通过人际关系进行信息传播,利用口口相传模式的速度和影响迅速传播对一个产品或者一个事件的看法。信息先传达到用户处,利用用户口碑、喜好等传达信息。病毒式传播有效地降低了广告成本,提高了广告传播效果。

社交网站中形成病毒式传播的前提是一个巨大的虚拟人际网,通过人际的互相传播,从而达到影响力的推广。[3]社交网站应用下的邀请加入团队、邻居等获取机制,让用户加入应用,从而达到广告传播的效果,这种邀请式的病毒式传播是社交网络广告需要深度挖掘的。病毒式传播主要分为两种:

1.用户获取机制下的病毒式传播。在社交的一些应用下,用户加入应用需要获取机制——通过别人引荐、邀请、发站内信等方式,才能加入一些应用。这样就让广告信息可以通过用户获取机制这个渠道进行传播。只需有社交用户邀请其他用户加入社交应用,广告就有了传播的途径,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的引荐,也就形成了信息病毒式传播的基础。病毒式广告传播策略采用了这种病毒式的信息传播,是基于用户关系下的用户获取机制。

2.分享型的病毒式传播。分享是社交网站中信息传播和共享的一种功能。人与人在社交过程中,是一种自我实现和自我展示的过程。分享型的传播也是社交过程中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广告信息可以通过分享这种功能化方式进行病毒式的传播,从而引起在大众中传播。[4]

分享型的广告病毒式传播,基于两个要素:一是广告内容的优质化。内容是影响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内容为王的时代已经来临,精品内容是未来社交网站广告努力的重要方向。分享型的病毒式传播,由用户主动与公众进行信息交流,如果用户传播的广告内容品质很差,那么对公众的吸引程度也会降低。即便这种广告由用户分享,投放到社交网站中去,也不会产生很好的传播效果,分享型的信息传播机制也不会产生很大的作用。二是广告创意需有新意。21世纪是一个眼球经济时代,谁能吸引眼球,谁才能赢得未来。创意是一个广告的灵魂,新意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吸引眼球最终才能形成规模效应。

基于用户口碑下的体验式传播。口碑传播(Oral spreading),是指一个具有感知信息的非商业传者和信息的接收者,对一个企业的品牌、产品和服务的非正式的人际传播过程。在当下,口碑营销也是各种营销界人士所推崇的。首先,因为它是个信息传输的工具,并且每个人都有这个工具。其次,口碑具有高信任度。口碑就是广大用户在长时间的生活过程中,积累下的经验财富。相对来说,口碑来得比较务实,所以口碑起着影响消费者态度和行为的重要作用。再次,口碑廉价。口碑的口口相传,有很强的传播效果,相对媒体投入,利用用户的口碑已经变得相当廉价。当然,口碑有正向和负向之分,提高正向口碑的传播,加强负向口碑的传播管理,对于提高消费者忠诚度异常关键。

在线体验式传播是基于用户口碑的一个虚拟体验,让用户在体验的过程中使之与广告达成一个情感、心理交流的过程,从而使得广告信息得以传播,用户对广告、品牌等有所认识。用户的口碑就是最大的广告,如果用户的体验非常好,自然会通过口碑进行传播。基于用户口碑下的体验式传播,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体验,目前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角色扮演。让用户去扮演现实生活中的某一角色,在扮演的过程中,去感受角色的种种特征。在角色的扮演过程中,用户与广告达成一个沟通交流的过程。2.场景模拟。场景体验是一种真实化的再造。在线模拟一种近似真实的环境,让用户在线就可以感知真实的环境,在体验的过程中,广告向用户传达与交流信息。3.效果体验。效果体验是在模拟的环境下,对真实场景的虚拟再造,让消费者很好地进行精神享受,以模拟对真实环境的效果体验。

基于用户行为特征下的差异化传播策略

在整个营销传播界的概念中,差异化一直是品牌广告追求的目标。当今,媒介也出现了多元化发展,有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并存;同时,媒介也表现出了差异化的发展,信息传播形式也表现出了差异化。就电视媒介而言,有报时广告、品牌植入广告、提示广告等广告表现形式,名目众多,形式多样。而网络中,由于信息繁冗,很容易出现审美疲劳的状态,所以寻求差异化的突破,不但可以防止过多同质化现象的发生,同时还有利于信息的到达、信息传播效果的提高。[5]

社交网站用户密集,用户黏度大,可以建立用户行为数据库,记录用户相关行为特征,综合分析用户行为习惯,发现用户潜在需求点和兴趣点。同时,根据这些行为特征数据进行分析判断,选择合适的广告投放形式和内容形式,以用来进行信息的传播。一般说来,鉴于社交网站的综合新兴网络媒介特征和用户的行为数据,社交网站的差异化传播在时间上、空间上、信息上、投放形式上有众多选择,广告应该选择在恰当时间、恰当地点,以恰当形式投放恰当内容。选择有差异化的广告传播策略,既承认信息传播环境的共同性,又允许了其特殊性,反对了一刀切,还提高了传播的效率,有效地降低了广告传播的成本。

时间投放上的差异化策略。社交网站用户在浏览社交网站的过程中,在一定时间段,都会留下浏览的痕迹,对应地会表现出一些特征,这样的特征会让广告投放更加具有目的性和侵略性。因此,广告投放在时间分配上,也会表现得更加合理有序。网站后台通过对时间段上的信息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可以让广告投放在时间长短上做出相应的权衡。比如,白天一般的白领阶层都在上班,而上班时间很多人基本上不在上网的状态,所以广告投放的时间选择上,就需要在白天相对地少投放,广告出现的频率上就需要缩短。这样的广告投放,从某种程度上,才会提高传播的效率,节省广告成本。

空间投放上差异化策略。地域性是指在同一区域内的社会个体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特征。由于在相同地域上,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环境、文化,个体间会表现出一定的相似度。地域空间上的选择,是指对在SNS上一定地域的人进行广告信息的传播。通过相关数据,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做到对受众的地域特征进行归类,从而缩小广告投放的区域,进一步保证广告的效果。比如,由于地域上的关联,可以具体向长三角地区投放符合长三角地域特征的广告,来提升广告的预期。

内容选择上的差异化策略。社交网站的产生,归根结底,就是满足不同类型用户的大众文化消费需求,但是由于需求的多样性和独特的偏好,就需要及时调整,尽量满足用户的精神需求。

由于实名制作为后盾的关系网,可以及时反馈用户的需求和偏好,征集到相关的数据,所以在信息传达上,一则可以专门提供用户所需的特定广告信息,并持续追踪用户的关注点;二则内容选择上的区别化对待,也是对用户个的承认和尊重。

所以,承认个体的差异性,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采用内容、投放形式上的差异化策略,既是广告定向传播的要求,也是广告精准化发展的方向之一。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课题(09C240)]

参考文献:

[1]叶奕乾,祝蓓里.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80-192.

[2]Little John,S.W.人类传播理论(第九版)[M].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20-122.

[3]郭镇之,徐培喜.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155-167.

[4]薄虎.媒介社区化融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12-22.

[5]唐志东.网络广告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18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