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

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

时间:2023-07-11 17:37: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

第1篇

关键词:农业经济;循环;问题;解决措施;方案设计;具体措施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农业经济作为我国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在此过程中,我们积极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经济的建设,以满足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经济综合效益的提升。

一、关于循环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当前,虽然我国现代化农业经济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仍存在一些弊端,为了达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们需要消除错误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观念,确保农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总体提升。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当前治理农业污染技术、清洁技术以及废物再利用技术的研发与资金投入力度过低,先进的农业发展技术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在循环经济关键的技术领域,主要还是依靠个别企业一力承担,企业与企业间没有形成良好的战略同盟关系,而且大多数企业的经济需求不同,从而制约了循环农业的发展。

缺乏资金支持,虽然相应的惠农政策在陆续出台,但仍不能符合农民的切身需求,以至于惠农政策出现不配套等情况,并且出台的各个惠农政策间也有一定的冲突,导致很多不良问题的出现。

二、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缓解农业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我国农业资源禀赋较差,总量虽然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少。目前,我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并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与人口、耕地分布状况极不协调,长江以南地区总水量多而耕地少,长江以北水资源少但耕地多,在我国的华北和西北地区,干旱少雨,严重缺水。我国人均耕地不足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全国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临界值的县(区)达666个,占全国县(区)总数的23.27%。我国森林资源不足,人均占有量只有0.12公顷,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6。因此,在目前这种状况下,靠大规模增加资源投入来满足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是不现实的,根本的出路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发展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循环经济。

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农业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扭转,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据统计,全国受“三废”污染的耕地约2186.7万公顷,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6%。特别是乡镇企业,由于设备简陋,工艺落后,技术含量低,导致在生产过程中未经处理就直接把“三废”排放到农田,成为农业生态环境的最大危害。此外,在农业生产中,一些农用化学物质,如农药、化肥、农用薄膜、化学除草剂、作物生长剂等,由于长期不合理的使用或过度使用也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威胁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沙漠化面积扩大,草场退化,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逐渐消退或消亡,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影响。

三、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对策

应制定出循环农业的发展计划,加快建设农业科技保障体系,认真研究农业技术并对其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大力开展农业培训活动,从根本上使我国农民将农业循环发展的本质认识上去,加快订立农业循环发展的有关法规和惠农政策,打造国际化交流平台,加大对农业发展方向的宣传和教育等。主要包括的内容有:

(1)推动循环农业的立法速度,出台相关的补偿性惠农政策和限制性规范。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前提下,确定政府、企业和农民的农业经济建设中的义务核责任,完善农业发展支持机制,构建公众行动、政府推动以及市场驱动相结合的有效体系。

(2)建立农村管理法律法规,构建长效的农业发展机制,实现我国农村的废物再利用战略目标,培育壮大我国农村的环境保护产业,使新时代下的农村环境从根本上告别传统农村的生态环境。

(3)加大对农业人才培养的力度。从现阶段来看,我国农业人才严重匮乏,尤其是一线的农业科研人员技术水平普遍不高,对于农业科技研发的力度明显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循环发展的战略目标。因此,一定要加大对循环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将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实施计划制定出来,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农业发展所需要的科研人才培养出来,促进我国循环农业的发展。

(4)政府投资力度应有所加强,完善投资体系。各级领导干部应对农业发展资金进行整合和预算,成立专款专用部门,监督政府资金的使用去向,杜绝在支农惠农过程中出现个人人员中饱私囊的情况,对农民的贷款额度应有所调整,综合利用补助、贴息以及税收等经济手段,引导和鼓励农民进行自主研究。地区政府应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不断将国家、集体乃至个人的利益结合起来,做到多元化、多层次建设农业生产工程,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

第2篇

关键词:农机机械化;发展;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

中图分类号: S2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0-65-1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是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根本标志,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环节,这是由农业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决定的。助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进农业产业化、社会化进程,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富裕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1 加快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需要

1.1 农业结构调整主要着眼于品种调整、提高效益,从而达到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目的

依靠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实施农机节本增效工程,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增加农机科技含量,能够加快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进程。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体现,是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根本出路。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应瞄准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为农业提供新品种的机械,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机械,使农民增加效益的机械。

1.2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进科学技术的载体,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要加速农机装备更新换代,优化农机技术结构,改善农机作业水平,促进农业技术进步,提高农业增长速度。就必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运用先进的农机化技术和装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从技术和生产手段上支持农业结构调整,从结构上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及转型升级,走农机技术与农艺措施相结合的路子,促进农业的整体发展。

1.3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农业结构调整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农业机械化结构调整优化,应面向农业现代化,面向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以提高农业现代化装备水平为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全面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积极推进经济作物、畜牧业、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升级。

2 加快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

2.1 农业机械化与农业产业化互相促进

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30多年改革经验证明,农业机械化发展快的地方,生产要素就能得到合理配置,就能促进农村产业化的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农业机械化的根本出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从发展农机服务实体出发,对农机服务实体实行区域布局,实现农机服务规模化、专业化,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程度和组织程度,拓宽农产品的销售空间,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2.2 农业产业化战略的实施,要求更加完善的农机社会化服务

如果说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机械化,那么农机的根本出路就在于产业化。产业化不仅要求深化传统农机服务的内涵,更要求扩展现代农机服务的外延。促进自身服务和对外服务的协调发展,在服务中探索农机与农艺结合的新途径、新方法,完善农机为农业服务的功能。

2.3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市场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市场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农业机械化要适应农业市场经济的要求,充分发挥农业市场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基础调节作用,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逐步形成国有、集体、股份合作、个体等多种形式并存,互为补充,共同发展的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

3 加快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农业科技发展的需要

3.1 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这种竞争愈发尖锐和激烈。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许多发达国家为了在国际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都在加紧调整其科技和经济发展战略,把科技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我国在实施了科教兴农战略后,大力培养科技人员,不断推广先进适用的新技术,较大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的科技含量,促进了农业科技的发展。

3.2 科技仍然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根本途径

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科技。针对我国人口多、耕地少、水资源缺乏、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必须要以科技作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把农业的增长速度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走扩大再生产和可持续发展道路,要想顺利实现这一转变,提高农业科技含量至关重要。

3.3 科教兴农发展战略要求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必须要以机械设备为载体,才能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

第3篇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现代化;作用;发展

中图分类号:S2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97(2012)16-0051-02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又是农业生产中最具活力的要素。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演进、不断发展变化,同时又带有很强烈的时代色彩,其进步、更新、换代,直接反应出当代的文明进步和科技发展水平。

1 农业机械化的作用

1.1 有利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增产增效

农业机械化是优良耕作栽培方法的载体,它拥有人力、畜力、落后的生产工具无法比拟的动力和持续力,可以实现人工所达不到的、更高的耕作质量、先进技术和作业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也就增加了效益。

1.2 有利于防灾减灾,保证单位投入中获取更高的收益

机械化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灾害天气下的抢种、抢收等,都是人力所远远不能及的。这个方面在我国山东省、宁夏黄河灌区等地方表现尤为突出。

1.3 有利于农业规模化生产

有些地区,把零散的土地通过流转等方式整合成适合机械化生产的大面积,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使整合后的土地发挥更大的规模效应。

1.4 有利于带动农区就业,增加农区收入

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给农区人口开辟了与农机业相关的就业新门路,与农机相关的配套行业,如零配件、修理养护、油材供应等,可以吸纳相当数量的农区人口,使其脱离开土地仍可以很好地谋生。

1.5 有利于农区劳动力转移

目前,农区的改革开放有一项重要内容,那就是要实现农业生产工业化。农机化的发展,是推进农业生产工业化的有力措施和根本保证,可以使大批的劳动力脱离开直接的农业生产,转而从事与农业相关的工业生产,或直接从事工商业生产经营活动,使大批农业劳动力得到解放。

无论从过去来看,还是从现实上考察,农业机械化都是解放农业生产区的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劳动率的最有效手段。从这个角度看,“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是不变的真理。

2 农业机械化发展之路

我国的农业机械化之路,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开始,到合作化时期,农机化开始起步,推广新式农具。第二阶段从时期一直到改革开放前,农机化得到一定的发展,建立了大批国有和集体所有的机耕队、代耕队,大型国有农场的机械化水平也有较大提高,大中型农机具发展较快。第三阶段从改革开放初始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比较特殊,大中型农机具发展几乎停滞,而适合农家小户使用的小型农机具则大量发展。由于适应了分包到户的一家一户生产模式,这种小型农机具,使得田间作业的机械化程度有了较大的提高。第四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是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时期,农机装备和农机服务都出现了令人瞩目的进步,数量急剧增加,马力逐渐提高,尤其是大马力农业机械增长极快。第五阶段以2005年为界,我国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更新换代频率加快,大马力农机具大量增加,农业生产机械化率也有大幅度提高,尤其是一些农场区和农业合作社农业生产机械化作业率几乎达到了100 %。

3 以大中型农业机械化为主,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

我国农业的发展,主要靠提高单位面积生产能力为主,耕地面积不可能增加,因此,除了采用优良品种外,利用农业机械为载体,大面积推广农业生产新技术是农业发展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从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技术要求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主要应使用大中型农业机械。现代农业技术要求的,是具有一定规模的立体作业,绝非是小型农机具所能胜任的。高性能、大马力农机具的优越性和重要性日显突出,以往,因其价格昂贵而很少考虑其价值,缺乏推广应用的积极性。现在,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大马力、大型农机具可以有效实现农艺技术,其性价比、综合效益大大优于一般农机具,更适合大面积规模作业,加上近几年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惠农政策的激励带动,大大提高了农机户购买力,使农户大型机械拥有率上升,这是当前农业机械发展的主要方面。

目前出现的农机跨地区作业,在生产方式上实现了规模化经营,开辟了我国小规模农业使用大型农机具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生产的现实道路,也是广大农机户增加收入的一个有效途径。

4 政策性补贴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

近几年,国家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目标,以提高农机装备总量、改善农机装备结构、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为主要任务,出台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重点解决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机械化制约环节,推动玉米、马铃薯、水稻、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使用率。

政策性补贴应集中在重点机具品种上,当前,应是大中型和高性能的农机具,如大中型拖拉机、深松免耕机、精量播种机、联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秸秆综合利用机、铡草机、多功能微耕机、施肥机、动力喷雾机等。

政策性补贴标准,以农机具价格的30%左右为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并形成统一竞争筛选确定机型、统一结算支付补贴、农户差价购机、收益公示、购机档案联网管理等新机制,进一步调动和保护农民购买和使用农机具的积极性,以促进农机具更新换代,发展农业机械化,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

第4篇

1.1农业信息化市场需求巨大

我国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占绝对比例。在对农村的考察过程中,强烈感受到农民、农业工作者对农业信息的渴望。当前我国许多地方政府通过建设“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农业110”及农业信息员、农业信息会等多种农业信息形式,开拓了为农业服务的新领域,通过网上交易、网上服务,确使农民尝到了农业信息的甜头。这说明农业信息化建设,顺应了农民需要,也顺应了市场经济、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1.2信息化是传统农业的倍增器

信息技术是当今发展最快的高技术,但就信息技术本身来讲,它只是一种工具,并不能替代其他产业,只有和其他产业结合,才能够真正成为传统产业发展的倍增器。农业信息化主要包括:农业技术信息化,如精准农业信息;农业环境信息化,如气候预报、病虫害测报;农业经营信息化。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时期。要在人均0.067hm2的耕地上解决13亿人口的吃穿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以科学技术和信息及其物化了的设备工具和生产资料来武装农业,大幅度地提高生产率,因此发展农业信息将给我国农业带来难得的机遇。我国传统农业绝大部分尚处于低质低效水平,虽然劳动力成本低,但劳动力人员素质也低,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经营水平也同样不高。随着加入WTO的临近,我国农业生产不得不面临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要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就要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将当今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相结合,将会极大促进我国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并取得跨越式发展。

2对策

2.1把农业信息当作产业来发展

推进农业信息化,必须把农业信息当作一项产业来发展。信息产业在农业上应用,一方面可以使农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农业信息本身也可以被当作产业来发展。因此,农业信息化建设绝不仅限于信息网建设,它还可以带动农业信息硬件、软件建设,还可以拉动农业信息服务、农业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分析以及农业信息中介、网上农科教育、网上农产品交易、网上结算、定单农业、物流配送等一系列农业生产、流通活动,既可以创造一大批就业机会,又可真正通过信息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在农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农业通过信息化可以获得倍增效益,信息业可以通过对农业的信息软、硬件服务形成农业信息产业,最终形成农业与信息业双赢的良好局面。政府要扶持,要给予优惠、引导,最终要按市场规律以企业运作方式来完成。

2.2建立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在谈到现代化指标时,往往把信息化程度作为一项衡量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来看待。信息化指数的高低也就反映了该地区、该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发展农业信息化产业也就不能不建立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主要由信息量、信息装备、信息主体水平、信息消费等组成。要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就必须按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各方面全面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与我国目前农业水平、农村条件和农业人口来比较,尚有较大差距。但我国农业发展也具有地区性不平衡,西北地区相对落后,而东南沿海由于开放早,市场经济已经比较发达,农民已经向富裕小康水平转化,初步具备了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条件,有了建设农业信息化的投资能力,只要领导重视,加强相关人才队伍建设,完全有能力发展农业信息产业。另外,在目前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许多统计材料中,尚缺乏有关农业信息化方面的记录,应把农业信息化等有关量化指标加以统计,逐步建立起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以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

第5篇

【关键词】河南 农业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一、农业循环经济的定义

循环经济立足于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善待地球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即是在资源投入、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运用生态学规律而非机械论规律,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体系,转换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体系。而农业循环经济,就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系统,把生产活动纳入到自然循环中,从根本上消除环境与发展的尖锐冲突,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双赢”,本质上是一种低投入、高循环、高效率、高技术、产业化、动态性的生态经济,是现代常规农业的升级与升化。

二、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一)土地资源相对不足。

据统计,全省耕地保有量稳定在1.18亿亩,基本农田面积稳定在1.034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为1.22亩。耕地资源是河南实现可持续资源利用的最为重大的部分,但近年来被征占的耕地绝大部分是肥沃的优质耕地,而补充上来的多是荒地或需要进行多年改造后才能见效的复耕地,耕地的整体质量在下降。与此同时,还存在着未征先占、乱占滥用、耕地浪费、土壤盐碱化、地面塌陷、崩塌等现象,这些人为的或者自然的对土地的破坏可能是短时间内无法恢复的,甚至是永久性的,很可能成为河南可持续资源系统的“木桶效应”的“短边”,危及河南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和目标的实现。

(二)水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并向农村转移。

河南水资源较为短缺,总量为321.8亿立方米,仅占全国总量的1.2%,是全国15个主要缺水的省份之一。人均水资源量342.8立方米,只占全国人均水平的1/6,在全国排二十多位。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水资源的短缺将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随着河南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持续增长,农村的卫生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一些农村仍没有建设无害化处理的垃圾填埋场,垃圾一般都弃置于河塘或凹地,危害极大。一些地方还把严重污染的企业搬迁到农村地区,造成了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

(三)缺乏足够的财力支持。

长期以来,我国用于农业循环经济方面资金支持很少,导致出现资金短缺严重,阻碍农业循环经济的顺利开展。就以沼气建设为例,到2004年底,全国沼气用户达到1465万户,但由于国家和地方的投入有限,一年只能扶持200万户,不少农村出现了两三个指标几十户争抢的现象。

三、河南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建议

(一)提高资源利用率并大力提倡农业绿色环保经济。

在目前状况下,靠大规模增加资源投入来满足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是不现实的,根本出路是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同时,提倡清洁生产,科学施肥施药,推广应用生物农药及低毒低残留农药,建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积极引导农户搞适度规模化,统一治污、统一管理,实现“畜禽养殖—肥料生产—沼气池—田园种植”的循环农业生态模式。通过政府引导与投资,加快太阳能、风能和农村水电等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既节约能源,又改善了生态环境。

(二)加强宣传,增强农民资源忧患意识和环保意识。

政府部门要调整和落实投资政策,调节农业生产者的行为,以利益作引导,通过多种手段,普及农业循环经济知识,帮助农民开展农业循环生产模式,从而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理念深入人心,促进全社会在发展观上体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在价值观上将自然视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三)坚持技术创新,推广农业循环发展模式。

加强科技、资金的投入,以技术创新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建设,推进产业化经营,关注资源循环技术的研究和投入,尤其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和农业高新技术,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效益。

由于河南省各地区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差异较大,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应坚持多元化,根据当地的资源条件、生产传统、农民的可持续接受程度等因素,创新具有区域个性化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四)拓宽农业投资渠道,建立长效支农投入机制。

一是要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同时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和保险服务体系,为生产经营者提供可靠的信贷与保险服务,减少生产经营中的风险损失。二是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机制,调动社会力量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积极性,吸引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外商资本等社会资金参与投资高效生态农业,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资的投入机制。

(五)拓宽生物资源开发视野,创建“三色农业”。

三色农业即绿色农业、白色农业和蓝色农业。绿色农业是以绿色植物借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生产食品的农业;白色农业是以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和酶工程为基础,以基因工程全面综合组建的工程农业;蓝色农业主要是指海洋种植业、养殖业和捕捞业,它的最终目的是开发食用蛋白质。

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潜力远不止是传统种养业资源的有效开发,而在于利用微生物资源,将由植物、动物资源组成的种植、养殖二维结构的传统农业,调整为由植物、动物、微生物资源组成的三维结构新农业。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水土保持;“三农”问题;农民创收;解放劳动力;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如何选择最经济、最有效、并且最可行的“三农”问题突破口,专家学者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观点。论文百事通(1)农业产业化、农产品深加工、发展乡镇企业的农业发展经济策略;(2)发展县域经济与小城镇建设;(3)确保农民就业、发展劳务经济的富余劳动力转移策略;(4)增加农村投入、加大农村公共品的供给、税费改革等惠农政策;(5)以新农村为契机解决“三农”问题。

本研究认为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城市化(城镇化),根据中国现有国情,这将是一个长远的过程,并可能将自始至终伴随着社会安定问题与生态环境的恶化问题。以往“三农”问题突破口的研究,要么考虑过远,要么一直在围绕着经济,却极少的考虑生态环境的问题。水土保持将可能成为山地丘陵区解决“三农”问题的最佳突破口,不仅能够发展农业现代化、解放富余劳动力、促进城市化进程,并且保护了山区农村的生态环境,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1“三农”问题

在生态脆弱的山地丘陵区,“贫穷”是“三农”问题解决的最大障碍。农民收入长期得不到提高,农业资本投入长期不足,农业技术停滞,造成了农民教育、技术和经济的“贫穷”,农民剩有的财富只有土地,为了解决温饱问题,提高生活水平,农民只有扩大开荒面积,增加劳动力,提高农业产量。然而,由于生产技术难以保障,土地贫瘠,人口压力大,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愈加贫瘠,人民只得再次扩大生产面积,形成“广种薄收”的局面,导致“贫困-人口压力-水土流失-生态恶化-贫困加剧”的恶性循环。

2水土保持是中国山地丘陵区“三农”问题的突破口

2.1水土保持是中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由于中国特殊的自然气候和地理条件,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特别是人口的迅速增加,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垦,草原的超载放牧,乱砍滥伐,森林锐减,以及开发建设过程中乱采滥挖,对地貌植被的破坏,人为加剧了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导致耕地减少,生态功能衰退;泥沙淤积江河,形成小洪水、高水位、多险情的局面,给防洪保安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水土流失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国家生态环境安全,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国头号环境问题。

2.2水土保持提高农民收入

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从而增加人口环境容量,使群众有了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条件,安居乐业有了基本的保障。政府非常重视水土保持工程,将水土保持项目建设成为“富民工程、生态工程、德政工程”。2006年8月,水利部对对2003-2005年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进行了竣工验收。项目涉及山西、江西、湖南、重庆、四川、陕西、宁夏7省(自治区、直辖市)45个项目区、57个县。3年来,累计投入6亿多元,治理水土流失4783平方公里,治理区年均土壤侵蚀总量减少1227.99万吨,年粮食总产增长41747.4万公斤,累计减少贫困人口359877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逐步实现“两改一变”(改广种薄收为少种高产多收,改单一农业经营为农林牧副业全面发展,变生态系统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的一项有效途径。有机结合生物、工程、农耕三大措施,山、水、田、林、路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治理,调整结构,提高效益,实现农田增产增收,经济持续发展。2002-2006年实施的黄河水保生态工程乌兰察布市项目,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018.8hm??2。项目区累计治理程度达到54.09%,林草覆盖率达到39.58%,减沙效率为47.1%,保水效率为21.6%,水资源利用率40%,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527元。

2.3水土保持解放劳动力,加速城市化进程??

中国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城市化的过程,农民变市民的过程,就是农村变城市的过程,亦即农业现代化过程。象中国这样一个拥有8亿农民的发展中大国,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安定人民与酷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战严寒,修梯田,积累了丰富的梯田建设经验。截至2006年底,全区累计建成高标准梯田10.26万hm2,农村人均0.26hm2,基本农田达到12万hm2,累计总投资约6.3亿元(国家投资1.2亿元,群众投劳折资和自筹资金5.1亿元),投工1.23亿个,移动土石方6亿m3,使昔日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基本上实现了大旱不减产,小旱保丰收。梯田建设促进了马铃薯、畜草、劳务三大产业的发展,农民年人均从马铃薯种植中直接收入1200元,解放劳动力7.8万人,年人均实现劳务收入780元。

退耕还林工程是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中涉及面最广、投资额度最大、政策性最强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主要是解决重点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力争25°以上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全部退耕还林。对宁夏南部山区退耕还林还草农户家庭调查显示,2002年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比刚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2000年减少了13.7%,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的比重也从原来的80%下降到69%,农业中减少的劳动力主要流向建筑业,贸易、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非农行业。1998年以及2003年数据对比,与退耕前相比,全县总人口增加了0.76%,农业人口减少了0.16%,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中的农业劳动力下降了20.67%,这说明退耕还林对人口资源的分布产生了明显影响。

参考文献

[1]刘丽明,赵敏.农业产业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9(5):4245.??

[2]宋亚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J].江汉论坛,2000,(8):10??12.??

第7篇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必要性;对策

1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必要性

1.1农业信息化市场需求巨大

我国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占绝对比例。在对农村的考察过程中,强烈感受到农民、农业工作者对农业信息的渴望。当前我国许多地方政府通过建设“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农业110”及农业信息员、农业信息会等多种农业信息形式,开拓了为农业服务的新领域,通过网上交易、网上服务,确使农民尝到了农业信息的甜头。这说明农业信息化建设,顺应了农民需要,也顺应了市场经济、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1.2信息化是传统农业的倍增器

信息技术是当今发展最快的高技术,但就信息技术本身来讲,它只是一种工具,并不能替代其他产业,只有和其他产业结合,才能够真正成为传统产业发展的倍增器。农业信息化主要包括:农业技术信息化,如精准农业信息;农业环境信息化,如气候预报、病虫害测报;农业经营信息化[1]。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时期。要在人均0.067hm2的耕地上解决13亿人口的吃穿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以科学技术和信息及其物化了的设备工具和生产资料来武装农业,大幅度地提高生产率,因此发展农业信息将给我国农业带来难得的机遇。我国传统农业绝大部分尚处于低质低效水平,虽然劳动力成本低,但劳动力人员素质也低,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经营水平也同样不高。随着加入WTO的临近,我国农业生产不得不面临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要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就要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将当今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相结合,将会极大促进我国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并取得跨越式发展。

2对策

2.1把农业信息当作产业来发展

推进农业信息化,必须把农业信息当作一项产业来发展。信息产业在农业上应用,一方面可以使农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农业信息本身也可以被当作产业来发展。因此,农业信息化建设绝不仅限于信息网建设,它还可以带动农业信息硬件、软件建设,还可以拉动农业信息服务、农业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分析以及农业信息中介、网上农科教育、网上农产品交易、网上结算、定单农业、物流配送等一系列农业生产、流通活动,既可以创造一大批就业机会,又可真正通过信息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业整体效益[2]。在农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农业通过信息化可以获得倍增效益,信息业可以通过对农业的信息软、硬件服务形成农业信息产业,最终形成农业与信息业双赢的良好局面。政府要扶持,要给予优惠、引导,最终要按市场规律以企业运作方式来完成。

2.2建立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在谈到现代化指标时,往往把信息化程度作为一项衡量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来看待。信息化指数的高低也就反映了该地区、该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发展农业信息化产业也就不能不建立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主要由信息量、信息装备、信息主体水平、信息消费等组成[3]。要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就必须按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各方面全面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与我国目前农业水平、农村条件和农业人口来比较,尚有较大差距。但我国农业发展也具有地区性不平衡,西北地区相对落后,而东南沿海由于开放早,市场经济已经比较发达,农民已经向富裕小康水平转化,初步具备了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条件,有了建设农业信息化的投资能力,只要领导重视,加强相关人才队伍建设,完全有能力发展农业信息产业。另外,在目前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许多统计材料中,尚缺乏有关农业信息化方面的记录,应把农业信息化等有关量化指标加以统计,逐步建立起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以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

2.3利用农业信息系统,保障粮食购销市场安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想保障粮食安全,首先必须按市场规则建立起一套高效的农业信息保障系统。这比常规只通过单一购粮的硬投入来保证粮食安全要实惠得多,是通过掌握市场规律、利用信息软手段来解决粮食风险“硬”问题的最佳方式,而且这种方式对全国粮食购销体制改革都将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建立农业信息产业[4],对实现这样的风险预警信息系统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信息预警系统是对农业信息进行的深加工、分析和预测,不仅要从粮食品种、质量、产量、面积、价格等方面进行研究,还要从气象、灾害及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形成新的信息产品,以保证粮食运行体制的安全。

3参考文献

[1] 张建平.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7(6):6-8.

[2] 刘小平.以农业信息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J].安徽农业科学,2007(12):3753-3754.

第8篇

关键词 农业职业教育;现状;发展措施;江苏徐州

中图分类号 G71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2-0331-02

1 徐州农业职业教育现状

职业教育是与学术教育相对应的概念。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直接从事物品生产、交换或服务的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而不是善于进行理论思维或设计与规划的学术型、工程型人才[1]。根据上述对职业教育的理解,可以把农业职业教育表述为培养直接从事农产品生产、交换或服务的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根据以上对农业职业教育的界定,可以对徐州农业职业教育的状况做出明确分析。

建国以来,徐州地区从事农业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有6家:①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其前身是江苏省徐州农业学校,创建于1956年,1958年改为徐州农业专科学校,1975年创办徐州地区五·七农业大学,1979年恢复江苏省徐州农业学校,2002年更名为江苏省徐州生物工程学校,2003年升为徐州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2012年2月获批成立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②徐州市农业干部中等专业学校,前身是徐州地区干部学校,创建于1980年,1982年更名为徐州市农业干部学校,1984年更改为现名。③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徐州分校,创办于1981年,6个县分校是办学实体,市分校是管理机构。④邳州市车夫职业高级中学,前身是邳县车夫职业中学,创建于1982年,1992年更改为现名。⑤铜山张集职业高级中学,其前身是铜山张集职业中学,创建于1983年,1996年更改为现名。⑥徐州农机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创建于1986年,2006年并入徐州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截至2012年6月30日,各单位办学情况见表1。

徐州农业职业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不断发展,为徐州地区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提供了一定数量的智力支持。但目前,徐州农业职业教育显然还没有形成体系,办学主体的层次、数量和规模同徐州市农业大市的产业地位相比很不相称,远不能满足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2 徐州发展农业职业教育的战略意义

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对于继续保持徐州高效规模农业在全省龙头地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强徐州与外省的教育竞争实力,提升徐州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有着重要意义。

2.1 是建成现代农业基地,继续保持徐州高效规模农业在全省龙头地位的需要

2008年11月19日,江苏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意见》(苏发[2008]19号),《意见》明确指出,徐州要建成“三大基地”,加快发展“四大产业”。“三大基地”是以工程机械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基地、能源工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四大产业”是装备制造业、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能源产业、商贸物流旅游业。《意见》要求徐州要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把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建设现代农业基地作为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任务,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发展的良性互动。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重点发展特色蔬菜、优质果品、畜禽养殖等优势产业,加快实施一批高效设施农业工程,着力培育一批品牌农产品,推进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加快发展外向型农业,扩大农产品出口。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和服务社会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建成现代农业基地,继续发挥徐州高效规模农业在全省的龙头作用迫切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业技术人才的层次和规格,培养一大批农业管理人才、技术推广人才、农村致富带头人和种养大户,建设支撑优势产业发展的人才高地[2]。目前,徐州市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农业科技人才严重不足,现代高效规模农业急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匮乏。据统计,目前徐州市共有镇农技站114个,全市农技推广在岗人员2 400人,其中,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占21.4%,中专学历占46.8%,高中学历以下的占32%。乡级技术推广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仅占1.7%。农业基层干部的学历层次也偏低,分管农业的书记、乡(镇)长中,专科只占44.5%,与苏南发达地区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农牧业生产受地域性因素影响明显,江苏省地域呈南北走向,跨越北亚热带和南温带。南北差异突出,除大宗的粮食作物外,淮北与沿江、江南的农作物、畜产品生产种类迥异。农业类院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其教学内容、生产实习项目也不相同,势必会出现南方所学,到北方难用、无用的现象。此外,苏南、苏中的高校毕业生不愿到苏北工作,高级人才外流现象相当严重。因此,必须加快建设当地农业高校和中职校建设,培养留得住、用得上且适销对路的人才。

2.2 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高标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任务的需要

省委领导多次指出:“实现苏北大发展,徐州要走在前列;加快全省发展,徐州要做出更大贡献;推进富民强省,徐州要尽快赶上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规划到2012年,徐州市在切实达到省定4大类18项全面小康指标要求的基础上,以更高的标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任务。但是徐州是一个拥有940万人口的大市,其中农业人口达614万,占65.3%,各项经济指标的人均占有量离宽裕型小康社会的标准差距很大。为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任务,还必须尽快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上去。

目前,农村劳动力普遍存在非农劳动技能不高、科学文化素质偏低、就业能力差、就业观念落后、依赖性强的问题,这已成为制约农民脱离土地,进入二、三产业就业的主要瓶颈。此外,已经在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也存在着整体素质继续提高的要求。因此,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增强农民职业培训,对于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协调城乡经济,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

2.3 是增强徐州教育竞争实力,进一步提升徐州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的需要

徐州是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4个特大城市和3大都市圈之一。目前徐州的教育实力与大城市、大都市的要求还有距离,和苏南苏中相比还有差距。目前,全省81.5%的高校集中在苏南、苏中地区,苏北高校明显不足,而农业类高校(不管是普通高校,还是职业院校)100%都在苏南、苏中。在全省的80所职业技术学院中,苏北12所,徐州仅3所。

徐州地处苏鲁豫皖4省接壤地区,是周围20个城市、17万km2范围内规模最大的城市,淮海经济区区域性中心城市。淮海经济区所覆盖的苏鲁豫皖接壤地区,目前只有1所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如果徐州能利用现有的城市地位、办学条件等优势加大对农牧业职业技术学院支持力度,必将使徐州市在这个区域参与教育竞争增强相当的实力,赢得主动。

3 徐州发展农业职业教育的战略措施

3.1 完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加强对农业职业教育政策引导

3.1.1 把职业教育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大对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的支持力度,构建层次分明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要统筹研究发展规划、学校布局、招生办法、毕业生安排原则、经费筹措渠道等重大问题,特别要定期对企业、乡镇、村庄和农户的文化科技状况进行调查研究,逐步建立和完善种类齐全、稳定与急需相统一的专业体系。

3.1.2 政府搭台,大力推进农、科、教结合。农、科、教结合既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科教发展的根本出路。目前,徐州市的农业产业已经有一定规模,达到了一定的发展水平,推动农业产业与农业教育相结合,能够产生双赢的效益。其基本路子是大搞联合办学,即由农业部门提供实习基地,保证部分经费供应,由教育部门负责教育教学,既能拓宽职业教育的办学路子,又能满足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3.2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增强自身吸引力

3.2.1 进一步明确办学方向。农业职业学校要为徐州市经济建设服务,为农业服务、为农村经济的振兴和农民致富服务。职业中学的涉农专业应该以培养新一代农民为目标,衡量它最重要的标准是所培养的人在当地经济建设中能不能发挥作用,有滑过硬的技术及经营能力和致富本领。

3.2.2 调整专业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徐州市几所职业学校现有的涉农专业以种植、养殖业的产中为主,为产前、产后服务的专业少,是单纯的技术性专业,与经管脱节。涉农专业教学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技能训练的要求不明确,且缺乏明确的市场取向和职业针对性,一部分教学内容偏于陈旧,远跟不上农业科技的发展。教学方法上,在黑板上种花,在教室里养羊,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农业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要有大农业的观念,要使专业设置从单一的粮食、作物栽培发展成为种、养、加配套成龙的专业体系[3]。教学内容要跟踪最新技术,及时应用到实习实训中去,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在实践中把学生培养成适应市场竞争、满足社会需求,具有上岗能力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4]。

总之,加快农业职业教育是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的根本措施,是农业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必须采取各项措施加快农业职业教育发展。

4 参考文献

[1] 徐国庆.工作体系视野中的职业教育本质[J].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版),2007,28(1):5-11.

[2] 鲁钊阳.浅析我国新型农民的培养[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5):1-3.

第9篇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既面临“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大机遇,又面临资源、市场约束增强和体制、机制性矛盾凸现的严峻挑战。在这种形势下,要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就必须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全局,特别是要

实现农业发展观的与时俱进,着力更新发展理念,拓展发展思路,优化发展格局,创新发展模式,转变发展方式,强化发展措施,不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新局面。在实际工作中,要着重把握好“六个坚持”。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农民是农村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主体。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到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就是要一心一意为农民谋利益,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使之分享改革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努力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

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这是以人为本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最根本的体现。要认真贯彻落实“多予、少娶放活”的方针,广开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既要从“三农”本身考虑问题,寻求出路,又要跳出“三农”,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思考问题,研究对策;既要大力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的增收潜力,又要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开辟新的增收途径;既要立足当前采取尽快见效的增收措施,又要着眼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为农民增收提供新的动力。

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这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要使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体现在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过程。尊重农民的创造和选择,维护农民的经营自主权,切实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管,推进乡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维护农民对集体资产的收益分配权和管理参与权。加强对农民负担的监管,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加快农业和农村法制建设,严格依照法律法规来管理农业、开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全面推进依法治农。当前特别要加强法制教育和宣传,培育农民依法维权的意识。

全面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提升农业、振兴农村的希望所在,是减少农民、使农民富裕起来的关键所在。要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围绕增强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大力加强科学知识普及、先进实用技术培训和思想道德教育。适应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和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培养造就一代新型农民。扩大“阳光工程”的实施规模,加强劳动力转移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外出务工就业的能力。

坚持统筹协调理念,优化发展环境,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统筹协调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是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的关键。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全局,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改变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完善支农政策体系,强化农业发展基础,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尽快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要深刻领会“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着力消除影响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建立城乡之间资源合理配置的市场体系,形成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特别是要加快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体制,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不断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的环境。要为农民提供平等的教育、医疗机会和待遇。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和公平化。引导各类资源与要素向农业和农村流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完善支持保护农业的政策体系。要全面落实“多予、少娶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不断增强农业政策的反哺性和普惠性。调整和优化支持“三农”发展的财政支出结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结构、信贷资金投放结构。建立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机制,进一步完善补贴政策,扩大农业补贴规模。探索建立农业投入的补贴机制,积极推动农业的政策性保险试点,尽快形成完整的国家支持保护农业的政策体系。

加大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要在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要加强农业生产设施和农村生活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乡村道路、改水改厕和社会公共设施的建设,加快实施农村“六小工程”,大力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重点搞好农业“七大体系”建设,完善农业发展综合服务体系。按照项目构建工程、工程支撑体系、体系保障发展的原则,实施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等重点工程,着力提升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

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可持

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围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探索农业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积极发展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实现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有机结合。

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各地

第10篇

关键词:请进来 走出去 新农业 增长点

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也是工业和服务业良性发展的坚实基础。在当前抗通胀为首要任务的关键时期,加快农业外向型经济发展,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寻找新经济增长点,有利于实现经济的重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基础资料供应紧张形成的成本上涨。阜新、铁岭、朝阳地处辽西北(见图,以下简称“辽西北”),在辽宁省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充分利用“辽西北”的土地优势、人力资源,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发展外向型农业,实现“突破辽西北”战略,对于促进全国其他省份的经济发展也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辽西北”三市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

从世界农业发展的状况看,多数发达国家已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荷兰、芬兰等欧美一些国家,靠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非常富有的国家。我国正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时期,发展现代农业是大势所趋。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的今天,由于国外的农产品大量涌入我国,产品成本低、价格廉、质量好,使我国的传统农业受到严峻挑战。应该说,发展现代农业,既是应对入世挑战的对策,也是中国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2010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3%,而第一产业只占比10.2%,仅增长4.3%,在三大产业中处于最后。农业应该加快发展,提高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辽宁省第一产业占比低于全国水平,作为农业大市的“辽西北”应该肩负更多的责任。“辽西北”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耕地面积占全省的33%,而人口却只占全省的19%,人均耕地面积在辽宁省位居前列。

铁岭素有“辽北粮仓”之称,拥有4个全国商品粮基地县,正常年景全市粮食总产量25亿公斤以上,其中玉米20亿公斤,出口量占全省三分之二。

朝阳的棉花和杂粮产量居全省第一,油料产量居全省第二位;林业用地面积1613万亩,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54.5%,其中林果栽培面积280万亩,是辽宁省第二大果品产区。

2001年底,阜新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第一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几年来,阜新紧紧抓住这一难得机遇,将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选在了第一产业上,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经济转型的方向和重点。阜新农业资源比较丰富,农村人均占有耕地5.6亩,居全省第一位,是全国人均耕地的4 倍。阜新经济转型试点以来,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产值由转型之初占工业的12.7%,到现在已经占27%,是仅次于煤电产业的第二大产业。

二、辽西北三市农业发展存在问题

(一)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强

尽管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有所增加,但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也明显低于日本、韩国的水平。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水平。农业重大科技成果储备不足,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普及率较低,农业生产的科技贡献率低,比世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要低20-30个百分点。农业的物质装备水平较低,每千公顷耕地拥有的农用拖拉机数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整体素质不高。出口的农产品多集中在农业原料和农产品的简单加工,深加工不足,且没有形成规模化经营。

(二)农业基础设施落后

目前农业的灾情主要是旱灾,现阶段造成农民收入低而不稳的主要原因也是旱灾,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尤其是阜新十年九旱的气候条件,要发展抗旱农业,需要水利、农艺、农机、生态等抗旱措施的系统组装。需要政策、资金、项目、科技等的综合配套。在温室设计和制造等关键环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创新技术很少;设施农业装备发展滞后,设备比较简易,环境控制能力差,机械自动化程度低,是发展设施农业的障碍。

(三)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的产业化。尽管近年来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农业的产业化进程,2006年农业部等八部门还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针对农产品生产贸易的组织化过程、龙头企业的培育、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等问题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但落实起来还需要较长的过程。目前,农业产业化的水平同我国农业的整体规模及面临的出口市场需求还具有相当的差距,这些差距主要体现在规模小、水平低、带动作用有限、区域发展不平衡等方面。

(四)农业质量标准差

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一直十分重视农产品的数量,而忽视对食品安全的需求,虽然国家也出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公布了无公害农产品的行业标准。但是我国的这些标准都远低于发达国家。据统计,我国单位耕地面积农田的化肥使用量为世界平均用量的219倍。农产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日、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对农产品进口的限制措施强,给农产品出口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特别是近年来,欧盟和日本不断提高对进口农产品的检验检疫标准,使得农产品出口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

(五)应对市场变化能力弱

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广大农户规模小,设施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户对市场的认知度不够,市场信息不灵,生产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小农经济的生产和经营与国际贸易的大市场、大流通的矛盾突出,造成农户收益不稳定,抗风险能力不强。农产品出口面临着发展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国际贸易话语权,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问题。

三、发展外向型农业的相关建议

(一)请进来: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设备、良种、经验等发展新农业经济

1、直接利用外资发展农业产业。根据《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辽西北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辽政发〔2004〕17号,以下简称《政策意见》),第三条实行工商行政管理和税收优惠政策,第九款放宽企业注册资本(金)出资期限,允许注册资本分期到位。第十一款辽西北地区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田水利设施,免征耕地占用税。用于农业生产的种植、养殖占地,免征土地使用税。第六条扩大外商投资领域,放宽利用外资条件。第二十一条外商投资辽西北地区农业、林业、水利等基础产业或基础设施建设享受外商投资鼓励类产业的各项优惠政策。

紧紧抓住“突破辽西北”的有利契机,充分利用“辽西北”在能源、交通、人力等方面的优势,为外商提供土地、收费、税收和资金扶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通过新设、并购、参股等方式建立外商投资企业,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设备,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开拓国际农业市场。同时,还可以依托农业产业发展对农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为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2、进口国外的先进设备和良种发展农业产业。根据《政策意见》对外商投资高技术产业和研究开发中心项目,其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自用耗材、试剂、样机、样品等均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外商投资合作建立教育培训机构进口的科研和教育用品均免征进口税。当前正处在人民币升值的通道里,引进国外的先进机械设备能够实现低成本、高效率。从英国引进色选机,每台机器每工时相当于200人的工作量,而现在要比4年前少支付20多万元。褐菇生产企业从美国引进优良的菌种,棉花种植户从美国引进转基因抗虫、抗病棉。还可以从日本引进樱桃番茄、土耳其桔梗、矮生向日葵等优良的蔬菜花卉品种。

美国是农业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已经进入全盘机械化、自动化阶段,不但大田作物生产及收获已全部机械化,一些难度大的行业与作业也实现了机械化。从美国进口谷物联合收割机、喷雾机、播种机,可以利用卫星全球定位系统监控作业,实现向精准农业方向发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保持农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3、邀请国外农业专家现场指导。以色列是农业强国,一直大力支持中国的农业科技进步,阜新得益于抗旱农业经验技术的传授。30多年前以色列人发明的滴灌技术,使用水率达到95%,计算机操作可以实时控制,精密、可靠而节省人力。也可以学习以色列简单的节水措施,如为收集有限的雨水,在地上开出小凹洞,下雨时雨水不至于流失,仅此一项,可使每公顷小麦产量提高500公斤。

4、利用外债资金发展农业。国家鼓励借用国外优惠贷款(包括世行、亚行、欧洲投资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等多边和双边贷款)用以支持农业(含林业、水利)等领域国家和地方重点项目建设。“辽西北”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财力有限,通过向发改委申请,有效利用亚洲开发银行、欧洲投资银行、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等贷款,增加农业水源、培育农业良种、研发农机机械、培训农民技能,能有效解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技能不高的问题。

(二)走出去:开发市场、培养技能、学习经验、利用资源壮大新农业

1、农产品出口国际市场。根据《政策意见》第二十四款,“放宽辽西北地区企业对外贸易经营权和经济技术合作经营权标准,注册资金由300万元调至50万元。赋予辽西北地区具备条件的各类企业进出口经营权,鼓励发展优势产品出口,适当放宽进出口商品经营范围、进出口商品配额、许可证管理、人员往来等方面的限制。”

发展农产品出口,一是有利于调整现有的种植养殖习惯,按国际惯例或按目前流行的GAP标准操作。二是有利于将我国现行的出口检疫标准与发达国家的质量标准对接,吸收和采纳国际标准,加快国内的标准化建设。三是有利于加强同国外主要进口国家的沟通和磋商,有针对性地改进产品质量。

2、出国务工促进就业和增收。阜新市与十多个国家有劳务合作关系,国外务工年保有量在4000人左右,有代表性的是日本、韩国和新加坡。通过几年的实践证明,归国研修生在家乡做农业科技带头人,购置了农业机械,为周边农民提供农机服务,大大提高了农业种植效率,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阜新的农民工已经在海外市场创出了品牌效应,特别是日本市场,对阜新务工人员能吃苦、懂技术非常满意。针对制约出国务工发展壮大的资金问题,由外汇局和人民银行牵头,建设有外汇指定银行、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劳务输出管理等部门构成的“阜新市服务出国务工人员绿色通道”,为出国务工人员提供“一条龙”服务,在贷款、购汇、结汇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支持。

3、学习国外先进农业技术。组织农产品加工的企业家、农委的机关干部、农业专家和农民赴国外考察,建立信息站,了解国际市场、学习国际经验,发展本土农业。日本国土狭窄,人均耕地面积仅0.031公顷,相当于中国的三分之一,从自然资源与条件来看,发展农业并无优势。但长期以来,日本通过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并有组织地开展普及与培训活动,使其农业技术的现代化程度达到了较高的水平。通过考察了解日本的农业产业化之路,借鉴日本农协经验,鼓励并扶持农民建立互助组织,引导农民走产业化经营之路,突破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格局,使农民真正成为生产、流通方面的能手,从而走上富裕之路。

第11篇

循环经济是一种善待地球的经验发展新模式,它要求把经济发展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流程。构建集约型和节约型社会的需要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倡导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全新发展模式。农业循环经济就是将循环经济理念应用到农业领域,旨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减少物资投入量的同时降低废物的排放量,使农业资源得到持续利用,取得农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平衡。

一、齐齐哈尔管理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农业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

齐齐哈尔管理局农用耕地面积2.72万平方公里,随着土地的过度开垦,自然资源的优势正在日益弱化,土地沙漠化严重,人均耕地面积只有逐年下降。因此,靠大规模增加资源投入来满足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是不现实的,根本的出路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循环经济。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齐齐哈尔管理局水土流失面积0.54万平方公里,占土地面积的21%,水土流失导致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由原来的7-10%下降为1-2%。此外,在农业生产中,一些农用化学物质(如农药、化肥、农用薄膜、化学除草剂、作物生长剂等)的不合理使用或过度使用,也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威胁到农产品质量安全。因此,只有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从根本上化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三)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齐齐哈尔管理局的农业是典型的粗放型农业,具有高投入、高消耗和比较效益低的特点,农业生产者把环境当做可无限利用的资源,并把产生的废弃物自由排放,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给人类的健康带来极大损害。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改变农业生产者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缓解和消除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改善农场卫生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从而实现农业和农场的可持续发展。

二、齐齐哈尔管理局循环经济模式构建

(一)农牧业循环经济模式

1.绿色农工贸循环经济模式

以种植业生产为基础产业和主导产业。按照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洁净化、产业链接生态化和废物循环再生化的要求,以沼气发酵为主的能源转化、农业废弃物生物转化有机肥为纽带,积极构建循环性水稻、马铃薯生产体系、现代加工和贸易体系,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从种植业—精深加工—废弃物—沼气工程—沼渣沼液—有机肥料—种植业—精深加工—高附加值农产品—消费者的循环,不断提高农业的节水、节地、节肥、节药、节能水平,推动农业生产良性循环,实现农工贸一体化。

2.生态牧工贸循环经济模式

大力推行畜牧业清洁生产,提高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走新型产业化之路,上接下连,内业拓展,连接畜牧循环链条。一是连接 “饲料加工—畜禽养殖—畜产品深加工—废弃物处理—饲料原料”循环链。二是连接“畜禽养殖—粪便—沼气—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循环链。三是连接“农作物秸秆—青贮氨化—草食家畜养殖—过腹还田”循环链。四是连接“饲料产业—兽药产业—养殖业—屠宰加工业、乳品加工业”等循环链。通过建立畜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促进种植业、加工业和相关产业发展,形成畜牧业—畜产品养殖、加工废弃物—饲料产业、兽药产业—养殖业—屠宰加工、乳品加工—高端肉、禽、蛋、奶产品—消费者的牧工贸良性循环经济网络。牧工贸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建立,可大大促进养殖业、加工业和相关产业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3.生态农牧结合循环经济模式

以种植业为依托,以畜牧业生产为中心,以沼气生产为纽带,种植业与畜牧业相结合,加上以沼气发酵为主的能源生态工程、粪便生物氧化塘多级利用工程,可将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和家畜排泄物能源化、肥料化,向农牧户提供清洁的生活能源和生产能源,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一条农产品(草原)—牧产品—农产品的循环发展之路,粮食、草原—畜、禽—肥料—粮食、草原的资源再生之路,灌溉农业—设施农业—创意农业的高效高值之路和低碳—高效—资源的产业扩张之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和谐统一。

(二)全产业链循环经济模式

全产业链是在中国居民食品消费升级、农产品质量升级、食品安全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是以消费者为导向,通过对原料获取、加工物流、产品营销等关键环节的有效管控,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贯通的一种战略选择。

全产业循环经济模式的建立是统筹已有的产业规模、竞争态势和未来发展空间等因素,提升科技水平,增强齐齐哈尔管理局对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将消费者的需求通过市场机制和企业计划反映到种植与养殖环节,通过对农业的有机组织和对加工、流通的规模化运作,实现生产与消费的真正连接,促进农业生产,提高职工的收入水平。通过规模化种养殖、收购、储运、加工,推动农产品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使农产品的利用更有效率,更加科学。积极探索完善企业与农户合作的模式,在资金、技术和信息上给职工提供更多支持,以有效解决大市场与小职工的连接难题。建立规范标准和完善制度和流程,对农畜产品产业链的各环节进行严格质量控制,强化源头控制和全程监管,消除安全隐患,建立可追溯到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带动国内食品行业升级换代。

(三)三级新兴企业集群循环经济模式

产业集群循环经济模式是指在循环经济、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等理论的指导下,在“中小民营企业主为体,产业集群相对发达,区域经济市场化程度高”为特征的区域—如管理局区域所在,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理念、原则、方式、方法和选择道路的统称与概括,其微观基础是垦区大量的中小民营企业,以及由其高密度聚集而成的产业集群,在市场机制的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通过构筑基于产业集群的循环经济模式,推动产业集群向高级演进,实现“三化”、“三个循环” 的总体目标,即产业集群内微观经济主体生产清洁化—实现小循环,产业集群生态化—实现中循环,区域经济、社会消费绿色化—实现了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的大循环。

三、各类循环经济模式对比分析及结论

三类循环经济模式优劣势分析

(一)农牧业循环经济模式优劣势分析

农牧循环经济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目标是实现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三者的协调统一。发展循环经济,是消解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尖锐冲突、实现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废弃物质资源化。加快传统农牧业、资源消耗型农牧业向生态型农牧业、资源循环利用型农牧业转化,形成大农业内部良性循环,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投入的减量化,逐步降低农牧业的各类污染,提高农产品品质。

由于农牧循环经济中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无法给农民带来物质利益,也就成为了农牧循环经济的外部效益,如果单纯地依靠市场机制作用只能实现农牧循环经济的外部效益,并不能同时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一项具有正面外部性经济活动,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及其产品的供给是严重不足的,或供给本身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假如没有政府部门的科学规划,容易导致农牧循环经济的畸形发展。

(二)全产业链循环经济模式优劣势分析

全产业链是一种创新的、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模式,它实现了区域经济发展、龙头企业崛起、农民增收和消费者满意的多赢局面。首先具有增值效应,可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通过产业之间的相互带动,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生产效率;第二具有学习效应,全产业链模式内部各企业之间通过知识共享和技术创新,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效率;第三具有社会效应,该模式有利于保证食品安全;第四具有品牌效应,通过品牌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并降低新品牌的进入风险。

全产业链循环经济模式缺点是产业链之间的衔接问题是发展全产业链的最大困难;品牌与其子品牌之间容易出现“一损皆损”的后杀力;由于各个企业在经营管理、文化理念等各方面的差异,在全产业链的内部管理上存在融合问题。

全产业链需加强各个产业链的构建,以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构建为方向,提高产业链抗风险能力;使各产业链条实现均衡发展,通过对全产业链的系统管理和关键环节的有效控制,形成强大的整体竞争力;加强资源的整合和分配方式,保证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和谐关系,构建循环型全产业链模式,为其他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提供方向。

(三)三级新兴企业集群循环经济模式优劣势分析

三级新兴企业集群循环经济模式,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系统要利润的最大化和区域GDP的增长,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形成 “资源消耗—产品—再生资源”闭合型物流循环模式,使其物质能量的变换尽可能地按照重复利用的特定方向和方式,以维护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级新兴企业集群循环经济模式必须预见和识别有限区位空间内各种组成要素之间的利害关系,构建过程中必须考虑“最适”和“生态阈限”,其区域特点为大量小规模私营企业居多,且企业集群态势已初步形成,市场机制和市场动态调控能力较强。但是,齐齐哈尔管理局整体布局尚不能完全满足上述要求,只在少量大型农场和管理局内存在发展可行性,不具备普适效应。考虑不同农场经济、社会、文化上的差异性,在模式推进的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侧重和目标特色,在从理论向实践的转化过程中,因时因地制宜地缜密的规划,在实现目标时效性上会产生适量的地区差异。

第12篇

一、我国的乡镇经济增长模式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综合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是在快速发展经济的状况下,我国乡镇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显露出许多弊端。首先,是我国乡镇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我国的乡镇发展普遍落后,所以现在政府正在大力发展乡镇经济。由于我国是国际上的农业大国,所以以前的乡镇经济发展模式都是以农业经济为主。虽然农业是国家的根本,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单一的农业经济模式已经渐渐不能满足我国的乡镇经济发展了,所以现在就逐渐涌现了一批批乡镇企业,立足于乡镇,同时也带动乡镇经济的发展。其次,是我国乡镇的居民和劳动力不断减少。由于传统的农业经济满足不了人们的经济需求,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乡镇居民就选择离开乡镇,到更发达的城市去谋求发展。而有一部分家庭不愿意离开世代居住的家乡,家里的年轻劳动力就到外地务工。这使乡镇的劳动力锐减,而且大大增多了乡镇的“空巢老人”和“空巢儿童”的比例。以现在这种趋势,老人没有人去赡养,儿童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是很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所以我们应尽快发展乡镇经济,以城市带动乡镇,使乡镇的发展水平能够逐渐跟上城市发展的脚步,才能尽量减轻这种“空巢”现象。再者,就是乡镇的财政收入减少。自从国家实行农村税费改革以来,乡镇农民的负担越发减轻,也吸引一小部分外出务工的年轻劳动力回到自己的家乡务农。但是效果也并不是很明显。不过由于取消农民的赋税,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县镇政府的收入,乡镇政府的收入减少,就只能靠企业投资来进行建设和发展。若没有企业投资,乡镇的建设就成了一个难题。乡镇得不到好的建设,及时取消了农民的赋税,许多年轻人也不愿意在没有发展的乡镇生活一辈子,他们会更愿意到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发展。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乡镇的经济发展模式还存在很大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大力发展乡镇经济,平衡乡镇经济的发展情况,均匀分配劳动力,大力建设乡镇的基础设施,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发展我国的经济,从而有效地转变经济模式。

二、如何转变我国乡镇的经济发展模式

我国的国情决定我们经济的发展方式应该是农业和工业共同发展。所以我们在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时,农业和工业都要抓,并且要让农业和工业平均发展。在大力发展工业,兴建工厂时,也要注重农业的发展,在不破坏农田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大型工业,以达到农业和工业共同和谐发展的目的。那么具体该如何转变我国乡镇的经济发展方式呢?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优化农业结构。现在的人们的品味越来越高,对农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营养,又要美观,还必须是绿色食品。人们对绿色食品的要求就是吃着放心,无毒无害,营养丰富。这对现在乡镇的农业发展是一个机遇。生产这种农产品虽然需要投资,但是一旦发展起来效益也是非常可观。所以乡镇政府应该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来调整农业结构,在农业方面不断进行创新,使生产出来的产品都能够使质优价廉,营养丰富,打造乡镇的特色农产品。这样既能增加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又能建设乡镇特设农业产业链。

(二)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乡镇经济想要得到发展,光靠农业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有些乡镇的土地贫瘠,农业的效益极低,农业不论如何带动都得不到切实的发展。这时,就需要乡镇政府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结合乡镇自身优势,比如矿产或水力资源,建造工厂,吸引企业来投资,这种经济发展方式会比农业发展方式更加迅速。这就是我国传统的“靠山吃山”的思想。我们不得不钦佩古人的智慧,社会和科技远远没有现在发达的古代,就能想到这么浅显易懂而又发人深省的哲学思想。

(三)大力发展旅游业。如果乡镇的风景优美,或历史悠久,完全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旅游产业是今年来逐渐流行起来的第三产业,这种产业可以从根本上推进城镇的发展。因为乡镇一旦发展旅游业,游客增多,就会带动乡镇的餐饮业和娱乐业,乡镇便会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所以发展旅游业也是乡镇经济发展的有效出路。

总而言之,发展乡镇经济,转变乡镇经济的发展模式已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对乡镇的经济发展重视起来,使每个乡镇地区都能竭尽所能地发展自身的优势,不论是发展农业、工业还是旅游业,亦或是几种产业共同发展,只要乡镇的经济得到切实的发展,那么会使我国的经济水平更上一层楼,从而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

作者:曲玉平 单位:平山县上三汲乡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