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房屋建筑设计专业

房屋建筑设计专业

时间:2023-07-11 17:38: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房屋建筑设计专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房屋建筑设计专业

第1篇

关键词:民用建筑设计;工业建筑设计;传统教学模式

房屋建筑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建筑工程、城乡规划等多个专业开设,涉及学生面广量大,并且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建筑工程类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介绍了民用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设计的基本步骤,房屋建筑的构造原理与构造方法等基本知识。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本课程对于所有与建筑工程相关的专业均是一门基础课程。如何让本课程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整个教学过程显得至关重要。

一、目前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该课程涵盖了民用建筑设计和工业建筑设计两大部分内容,涉及公共建筑设计、民用建筑设计、单层厂房设计、多层厂房设计,但教学计划安排的课时量较少(64学时左右),对于厂房设计这部分内容只是一带而过的讲授,学生也是一知半解。

2.该课程的内容大多数为国家的规范、标准的解释,内容枯燥无味,在课堂中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较困难。由于该课程是学生较早学习的专业课程,对大部分建筑、建筑构件等概念无具体的认识,再加上大部分上课都是课堂理论教学,学习效果甚微,存在黑板上盖楼的现象。

3.由于土木CAD的快速发展,大部分学生认为手工设计、作图已经过时,对平时的手工大作业敷衍了事,造成对基本设计原理和制图标准掌握较差,看不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以至于越学越对本课程不感兴趣。

4.教材中的作业、插图较陈旧,无法跟实际工程相衔接。

二、解决方法

1.《房屋建筑学》课程是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的课程,应用性较强。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强调课堂教学,配合挂图、录像,但受可实际参观的建筑工地的限制、学生在课外教学中对实际工程掌握和处理能力,受到极大的制约。加强多媒体立体课程的建设,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将发生较大的变革,在教学中课堂理论教学与知识的扩充及实践结合起来,利用多媒体课件密集的知识量,使理论与实践做到有机的结合。同时多开展第二课堂,让学生根据施工图动手制作相关模型,提高学习兴趣,比如制作楼梯间、基础等模型。

2.《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仅以课堂教学内容为主的教授学生虽然易懂,但真正让学生动手设计时,学生会出现无从动手的尴尬局面。而立体化多媒体课程在教学设计时,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自主学习、强调“协作学习”等。因此,这种教学设计强调学生课后以自主学习为主,对于像《房屋建筑学》这类课后需不断自学的课程,多层次的知识信息的组合将使学生学习更加合理、学习效果得以大大提高。

3.利用信息时代的教育技术,可以使《房屋建筑学》课程建设充分利用和优化教育资源,在学科建设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建筑教育普及等方面实施教学改革,满足教学内容更新经常化、教学活动实施手段多样化、学生学习合理化等新的教育教学标准。

4.在作大作业的过程中可以允许学生用计算机绘制较简单的图,但数量不超过3张,其他作业还是采用手工作图,其中有一张图纸要上墨线。可以避免学生应付做作业。

5.在开学初安排8个学时的实地参观学习,让学生认识建筑,为理论知识学习打好基础。

6.大力推广使用国内优秀教材。以知识点为单元组织教学,不断更新和深化教学内容,始终保持与国内外先进建筑技术水平的同步增长。

7.以网络为基础,课件上网,优秀作业展示,逐步实现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适应现代教学要求。

8.在授课过程中,国内建筑和国外建筑设计方法、风格同步讲授,同时多讲国内优秀建筑的设计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结语

我国建筑业正面临着新一轮革新,对土木建筑人才的需求不仅表现在量上,而且表现为质的提高和飞跃,因此,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是本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傅文庆.现场教学法在《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08.31

[2]刘志麟,刘丰贤.浅谈《房屋建筑学》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6.4

[3]崔千祥,赵武.房屋建筑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山东农业教育,2005.4

第2篇

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改革已成为教改发展的主题方向。基于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将专业、层次、兴趣不同的学生进行教学对象基础分析,提出适应的《房屋建筑学》课程实践教学项目,推动教学改革项目的发展。为今后的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提出发展方向与具体路径。

关键词

房屋建筑学;实践;专业;层次;兴趣

《房屋建筑学》可以概括为建筑设计与建筑构造知识的汇总。在高校土建类专业课程中,《房屋建筑学》是除建筑学专业之外的其他土建专业如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专业的必修课程。课程内容有广泛应用性与基础性。2014至2015年两个学年,本人分别承担了土木工程、工程造价、工程管理专业《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授课工作。三个专业均有《土木工程制图》课程的学习背景,无建筑学专业的绘图基础、设计思维、艺术思维的培养,教学对象基础知识统一。因此,如何将教学实践改革的内容,针对专业、层次、兴趣不同的学生展开因材施教的问题值得探索与思考。

一、专业不同,需求多样

(一)毕业设计方面

分析各专业学生毕业设计的内容,土木工程专业要求学生具备独立完成设计任务书要求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的能力。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更侧重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造价概预算设计等毕业设计内容。课程内容上,《房屋建筑学》包含的建筑设计部分是非建筑学土建类专业学生在本专科阶段学习的唯一有关建筑设计知识点的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建筑设计部分必要的知识储备;课程包含的建筑构造内容是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系统直观地学习房屋构造组成的主干课程,为后续的工程量清单计价做好知识储备。因此,针对不同专业《房屋建筑学》教学准备时,应有明显的教学重点区分,务必避免课件教案一致的问题。

(二)专业课程方面

专业教学后续课程安排上,土木工程专业会进行《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的学习,其中包含屋架、厂房的设计。因此,在《房屋建筑学》的授课的过程中,涉及到厂房构造组成设计及柱网布置的知识点就应重点讲解。本人采用了学校北邻的工业厂房如海尔、海信工业园的图片案例教学。而对于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专业,工程量的计算需要良好的建筑构造知识。在教学工作中,曾经观摩过一位教学名师讲授的《工程定额概预算》课程中《轻钢龙骨吊顶》章节的示范课。在授课过程中,简略提到的吊筋、主龙骨、次龙骨、罩面板均为《房屋建筑学》建筑构造部分楼地层章节中有关于吊顶内容的讲解。本人授课即采用清单计价规范中相关吊顶计算部分图片的教学。此方法同样应用于墙体、柱子、基础、楼板等构件的图片案例讲解。图就是“工程的语言”,在学习的过程中,仔细阅读“工程的语言”是必不可少的。

二、层次不同,能力差别

土木工程与工程管理专业均为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工程造价专业为专科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差距,=基本与应试教育的成绩呈线性分布。在课程单元测验中,对于相同难度的试题,土木工程与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平均分基本持平,高于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平均分6分左右。授课内容角度,建筑设计偏于设计思维,三个专业的学生掌握情况基本相同。分差主要来源于偏于理性思维的建筑构造内容,本科层次学生掌握情况优于专科层次学生。在授课过程中,土木工程专业的授课可采取现场教学,学院在土木工程专业每个行政班级挑选15%的学生成立土木工程实践教学班,课程教学围绕学校土建类工程实践基地进行现场学习,分析成绩,实践班的学生成绩的良好率占到了80%以上。同时,应用型人才模式下的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式可采用全面知识点覆盖,部分现场教学的模式。教授学生全面的知识点,附加图片教学,增加知识点的理解力度。工程造价专业的授课模式可以采用翻转课堂,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加深学生的掌握,提高学习效率。

三、兴趣不同,思维有别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土木工程实践教学班也是以成绩为基础,以兴趣为导向成立的学习实践团体。然而以上三个专业,均有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在建筑类别上。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是教学工作中的难点。首先教师提高教学的吸引力,之前介绍过案例教学、图片教学的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案例、图片可以选择时代热门、知名、有代表性的建筑体。本人在授课过程中采用的是学校在建项目与已建项目的案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专业的授课过程中,我采用的分别是学校图书馆、酒店、教学楼建筑案例,均为学校的在建项目。若校园建设已初具规模,校内没有合适的实践基地,可以选择校外的实践基地。作为一名教师要因材施教,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解建筑剖面时,除了工程图纸的讲解,本人选择授课教室做演示剖切,并进行设计视点与地面升起坡度的讲解;在讲解楼梯设计时,课间指导学生观察教学楼的楼梯,对楼梯的宽度、平台更具体的学习。授课的方式是多样的,如提高课堂艺术、多媒体教学等,但《房屋建筑学》的教学必须针对本课程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四、结语

在《房屋建筑学》教学改革的研讨过程中,实践教学是一个主题方向,教学最终目的始终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掌握能力。把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按照学生专业、层次、兴趣的不同具体应用,因材施教,因材实践,采用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改革方式,才能将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发挥至最大。

作者:韦妍 赵晓茜 董伟强 单位:青岛滨海学院

参考文献:

[1]廖菲菲,徐理.浅谈高职高专《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改革[J].新余高专学报,2009,(05):103-105.

[2]杨增长.《房屋建筑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探索[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4(03):136-138.

第3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设计;问题;对策

结构设计是建筑结构施工基础工作,好的结构设计工作对于保证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作用不可小觑,因此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工作需要设计人员的认真对待。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越来多地表示出对房屋建筑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关注,而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对于建筑施工的影响也表现在了房屋质量中,所以我们必须对目前我国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处理办法,最大程度地保证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以便更好地推动我国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发展。

1、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1.1、房屋建筑设计重视及履行度不足

由于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具有先导性和指导性,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影响着甚至可以说决定了房屋建筑的质量,所以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应该充分重视起来。但是参照目前我国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现状和发展情况来看,并没有达到对设计应有的重视程度,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建筑行业更加注重施工人员的经验,对真正的设计理念反而不够重视,通常并没有一个真正的建筑结构设计,施工中才会依靠工作人员的经验进行策划开工。这样做的风险是非常大的,不仅增加了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的几率,还会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对建筑风格的把握和实施会出现偏差,导致无法完成原有的风格计划。另外,在房屋建筑施工中,设计图纸的重要是不容忽视的,但是目前行业中有些企业并未做到真正意义上对设计图纸的重视,往往只是为了应付相关单位检查临时制作的,起不到真正的作用。

1.2、房屋地基基础问题

房屋建筑作为承载人们生活起居的载体,必须具有安全性与和合理性,才能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安全性与合理性则需要房屋建筑地基基础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来实现。另外需要我们对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进行仔细勘察,但是由于房屋建筑行业大环境的影响,企业为了减少工程的预算与支出,往往会省略或者简化地基勘察的某些步骤,对勘察的布置也无法达到相关标准的要求。这就造成建筑地基地质勘察结果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的问题。无法对选择建筑地基基础提供依据,严重影响房屋建筑质量和施工进度。

1.3、结构缝设置不合理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位置跨度非常大。这就注定我们在房屋建筑施工中会碰到自然条件迥异、气候差异大的现象,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自然条件,这就对我们的施工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而我国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气候的冷热和自然环境的急速变换都会对建筑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因此结构缝无论是在房屋建筑设计环节还是在房屋建筑施工环节都是一大技术难题,所以,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房屋结构缝在房屋设计和施工阶段中会遇到的问题。

2、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对策

2.1、房屋建筑施工前进行严密的房屋建筑结构设计

各建筑企业首先应当高度的重视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不仅是因为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可以指导建筑施工,更重要的是会直接影响到建筑质量,所以应该针对建筑实地情况,成立专门的房屋建筑设计队伍应用其较高专业水准对建筑图纸设计提前进行周密计划和实施。因为我国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在这之前,施工团队应该充分调查和了解建筑当地的自然环境及气候条件,并且要及时关注了解当地的地形及地貌和可能的地质灾害,重点防范经常发生的地质灾害,并在建筑图纸设计中加以体现。另外,为了确保房屋建设施工有条不紊的开展,建筑企业一定要保证房屋建筑图纸设计队伍严密性、精确性和合理性。

2.2、合理设计建筑受力性能

在建筑工程中,地基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建筑的质量与使用寿命,所以在建筑物设计与施工的初期阶段,建筑结构设计人员要对建筑环境进行全面的考察与研究,实地调查分析建筑坏境的气候、水文、地质情况。地基承载着建筑的全部重量,因而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考核建筑承载重量的数据信息。对建筑受力性能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是企业必须进行的先期工作,这样才能规定建筑的承载重量,进而推动建筑工程的施工。

2.3、重视结构缝设计问题

因为我国的地理气候等原因,结构缝是成为建筑领域的一大技术难题,也是其中最不能被忽略的问题。因此,建筑企业一定要重视结构缝问题,若因为怕麻烦或者成本问题对结构缝问题采取忽略的态度,就可能导致建筑的坍塌。因此,房屋建筑设计人员应当在房屋建设设计阶段,就实地深入到建筑环境,科学合理的评估当地的地形地貌、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在实地调查分析之后请现场施工人员对施工进行合理的反馈和计划,并最终确定适合该特定建筑项目的结构缝处理方法,确保房屋质量及使用安全。

3、结语

总之,建筑作为人们生活工作的承载体必不可少,而在我国现代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建筑行业的发展不断地走向新的高峰,处于对建筑质量及性能的考虑,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建筑企业应该从房屋建筑的初级筹备阶段就进行周密详细的计划,同时不断革新不断改进,确保建筑施工的安全进行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作者:杨丽娜 单位:沈阳思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赵军.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J].门窗,2016,02:83-84.

第4篇

实训是什么?实训是内容最丰富的教科书,实训是实现创新最重要的源泉,实训是贯彻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场所,实训是完成从简单到综合、从知识到能力、从聪明到智慧转化的催化剂。

实训教学是房屋建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当代大学生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实训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纵观当今时代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实践环节在个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房屋建筑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建筑工程类的专业基础课,其掌握程度对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直接影响。然而,很多学生感觉该课程的学习难度大,往往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却收效不大,这是由于该课程具有内容多、综合性强、实践性能力要求高的特点,单纯地死记硬背只能是事倍功半。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建筑构造和建筑设计原理两大部分内容,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具有从事中小型建筑方案设计和建筑施工图设计的初步能力,并为后续课程(如《钢筋混凝土结构》、《地基基础》、《建筑施工》、《建筑工程概预算》等)奠定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

房屋建筑学实训教学,是对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构造层次、构造做法的认识实践过程,是将建筑方案设计过渡到建筑施工图设计的一次尝试,使学生了解建筑设计原理、设计方法,使学生了解建筑构造与建筑实体的密切关系,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得建筑师的基本素质,并加深对建筑构造设计,即建筑施工图设计工作的认识。因此,实训内容包括:了解设计前期准备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学会利用建筑设计专用软件绘图;掌握绘制建筑施工图纸的方法和技巧。

21世纪的教育特征是以培养学生实践和创业能力为重点。房屋建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与实际联系密切,因此要紧密联系实际,尽量增加实践性活动,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房屋建筑学实训的目标:房屋建筑学实训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进行的第一次实践,是将其所学的房屋建筑学知识和建筑制图、建筑材料等课程结合起来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又是后续课程的基础。同时,房建实训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过程,是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集训。在实训中,采用真题假作,让学生逐步接触实际工程,增强工程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那么,房建实训应给予学生什么呢?

为学生提供综合性全方位的训练建筑是一个工种复杂而又相互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它需要建筑、结构、设备等的配合。因此,房建实训也需要构造、设备、经济、施工等许多课程的知识都纳入到房建中。为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在房屋建筑学教学过程中,安排一周的认识实习。在五天的时间里,针对建筑类型、结构形式、施工工艺等内容,组织参观砖混、框架、框剪等多类公共建筑,以及单层、多层的工业建筑等。学生参与评图。评图是对学生设计成果的检查评定过程,如果没有学生参与,只是给出一个概括的分数,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提高。利用讨论式评图,可起到评定和促使学生提高水平的双重作用。对一同学的作业大家一起讨论、分析,并汇总意见;指出设计中的优点和不足,以及提出改进的建议。这样做,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思维能力,也锻炼了交往、表达等综合能力。最后由学生介绍自己的设计成果和设计过程,谈设计体会;指导教师进行总结,肯定长处,提出问题,指出改进方向。有条件时,将优秀成果予以展览,以利学生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还将部分好的作业留下来作为范图为以后的学生参考。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产业部门,国家的发展需要建筑业的发展,而建筑业的发展依赖于学校输送大批的建筑方面的应用型人才,这正是房屋建筑学专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正是我们探讨房屋建筑学实训改革的宗旨所在。

房屋建筑实训是建筑工程专业学生初次接触设计,由于缺乏了解,难以进入是普遍的现象。教改的重点应放在指导教师的精心策划上,通过循序渐进的指导,使学生渐入佳境,步入专业学习的正确轨道。通过对《房屋建筑学》实训各主要环节的问题分析和学生在设计中存在的心理状态分析,提出了搞好《房屋建筑学》实训的改革措施。随着时代的发展,那些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大学生更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如何让学生通过《房屋建筑学》实训,使他们的各方面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一直是值得思考的课题。

第5篇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旨在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强调本科教学中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培养。2010年郑州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卓越工程师首批试点专业,目标是培养应用型和研发型工程师。在此前提下,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对一系列专业基础课进行了教学创新与探索,以适应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

1 基于“知识、能力和素质”教学模式的改革内容

1.1 修订教学大纲

根据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制定出新的“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大纲,修订后的大纲以常用民用建筑构造原理和设计知识为主,适当考虑建筑设计能力的训练,而工业建筑构造知识仅作为一般性了解;民用建筑构造原理作为重点内容,穿插布置墙脚构造设计、楼梯构造设计和屋面排水组织设计三次基础课程设计,充分利用基础课程设计以巩固知识,彻底改变以往图纸错误较多的弊病,为后续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扎实的基础,系统、逐步地提高学生的建筑设计水平。教学环节具体的学时分配为:民用建筑设计16学时(含4学时建筑设计方案入门);民用建筑构造28学时(含6学时基础课程设计);工业建筑设计8学时,共计52学时。

1.2 编写新教材

2011年2月,作者以副主编的身份参与编写了新的《房屋建筑学》教材(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规划教材,已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该教材注重了教材内容的效用性、稳定性与时效性。将现行建筑标准规范贯穿到各章节;增加建筑设计的方案构思、建筑节能及建筑防火设计内容;精选三个典型建筑案例,强化学生整体知识与能力的培养。

2 多层次的教学活动

2.1 教材与建筑标准规范、各种标准图集结合的教学方法

合格的卓越工程师必须具有熟练运用建筑设计规范、手册及各种标准图集的能力。教师在讲解教材内容的同时,指出其所在最新的规范和图集出处,以此来加深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理解;通过墙脚构造设计、楼梯构造设计和屋面排水组织设计三次课程作业,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熟练运用建筑设计规范、手册、各种标准图集及参考书的能力,注重了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以下列出了与课程教学有关的常用建筑标准规范和图集:“中南地区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建筑图集” (201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和“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等。

2.2 结合三次课程作业的互动式教学

在民用建筑构造教学中,充分重视墙脚构造设计、楼梯构造设计和屋面排水组织设计三次课程作业,每次作业的学时分配为:课上2学时+课下讨论。在课上第1学时,教师详细讲授设计任务书,在黑板上图示重要的设计绘图内容,规范作图,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引导学生逐步适应设计过程;课下讨论过程中,安排学生每3人组成一个小组,详细讨论设计条件、设计内容、设计方法及设计步骤,在讨论的基础上查阅规范和图集认真完成课程作业;课上第2个学时,学生将讨论结果和作业制成PPT文稿,展示给每位学生互动交流,听取同学和老师的评价意见,在互动的过程中吸取别人的精华,改正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在互动式教学活动中学生扮演了主要的角色,构思、设计、绘图、评价,再修改直至完成最终成果,加强了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运用、消化和吸收,逐步养成了主动学习,主动查阅规范和图集等参考资料的良好习惯。

2.3 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回归教学法

平屋面排水组织设计是房屋建筑学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学生在实践中接触较少,设计出的平屋面排水组织设计图常造成屋面积水。首先,带领学生到宿舍楼上人屋面实地考察,注重雨水口、屋脊分水线及天沟线坡度、突出屋面上的结构物等知识点的调研;其次,从实践回到理论,教师在课堂上引入与屋面排水组织设计有关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和“屋面工程技术规范”,对涉及到的规范条文进行详细讲解,按步骤总结出简便、正确、易于操作的设计方法,图例展示各种不同形状屋面排水组织设计的画法;最后,学生每3人一组在前期的基础上,按照任务书的要求设计屋面排水系统草图,展示作业,汇报设计构思,听取教师和同学的评价,再次修改图纸并形成最终结果。

3 基于“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考核评价

以往房屋建筑学考核方式是笔试成绩为100%,创新后的“房屋建筑学”考核方式是30%的绘图作业成绩(知识运用及设计能力)+10%团队协作成绩(学生构思、设计、评估和修改阶段的讨论记录)+60%笔试成绩(基础知识及原理)。

第6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建筑设计;结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房屋建筑的优化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的功能性、安全性和耐久性,而且还可以在满足人们对各种功能要求的基础上,提升建筑物的美观性和经济性。因此,房屋建筑机构设计人员应该在设计中,充分的应用优化技术,选择合理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案,降低建筑工程的成本。

1、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优化的内容或意义

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居住条件及生活环境要求越来越高,而对建筑房屋进行优化设计,使其结构与美观相互协调、同时适用、安全、经济以及便利是改善人居环境方面重要手段。房屋结构设计优化理念是以最大限度满足建筑功能要求为准则,同时要满足结构的可行、安全、经济性为目标。根据工程建设的基本状况,以计划成本为控制为中心来进行的结构优化设计,其内容就是利用对建筑基础的结构、屋盖系统的结构方案以及围护系统结构方案等环节设计,建立起一种关于结构优化设计的模型,确立最终的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优化方案。房屋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意义重大,房屋建筑进行结构设计优化可最大化满足建筑使用功能,节省材料。一是增强了建筑的经济性能。二是结构优化设计大大降低了建筑工程的总成本造价。大量资料表明,房屋建筑进行结构设计优化能够有效降低工程成本造价25%左右,同时结构优化设计技术能够对施工材料的性能利用更加合理化,能够让建筑工程结构内部各个不同单元之间更加充分互协调,提升了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经济性。

2、房屋建筑设计中优化结构设计的方法

建筑设计往往在建筑地点、建筑类型及建筑造价三者决定之後进行。因此,建筑设计是对於环境、用途和经济上的条件和要求加以运筹调整和具体化的过程。这种过程不但有其实用价值,而且有其精神价值,因为为任何一种社会活动所创造的空间布置将影响到人们在其中活动的方式,这就是建筑设计目标。这需要建筑设计与建筑结构设计技术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建筑结构设计我们都追求安全、适用、经济、美观、施工简单等五种目标。文中的结构设计优化,实现建筑设计技术优化的目的,能应用于实践,它不但满足了人们对建筑美观、造型优美的要求,又能使房屋的结构设计合理、性能安全、经济,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适用”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从建筑上来分析,它主要体现在优化设计的建筑工程结构和建筑工程结构的总体优化设计两个方面。

2.1、建筑模型的优化结构设计方法

一项大的建筑工程,先设计建筑模型,那么建筑模型的优化是十分必要的。建筑工程的结构优化设计主要包括:基础结构方案的优化设计、围护结构方案的优化设计、屋盖系统方案的优化设计和结构细部设计的优化设计。除此之外,还需要做选型、布置、受力分析、造价分析等内容的优化设计。所有这些设计,都按照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来进行,根据工程的具体实际情况,围绕房屋建筑的综合经济效益的目标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首先要满足设计意图后,尽量使平面布置规则,缩小刚度和质量中心的差异,这样可以避免水平荷载与建筑物中太大的扭转作用力。在竖直方向上应避开使用转换层,减少应力集中现象。

房屋结构可靠度优化设计的约束条件,包括了应力约束、裂缝宽度约束、结构强度约束、尺寸约束、从正常时的极限状态下弹性约束到终极状态的弹塑性约束、从可靠指标约束到确定性约束条件等。在设计中,我们要保证各约束条件必须符合现行规范的要求。

2.2、建筑模型的优化结构设计的计算方案

完成计算方案的设定后只需编制相应适用的运算程序即可得到我们的最终优化结果。然而,结构设计的优化涉及到多个变量、多个约束条件,这是属于一个非线性的优化问题,在设定计算方案时,需要将有约束条件转变为无约束条件来进行计算。建筑工程设计中常用的方法有powell 算法、拉氏乘子法和符合型等方法。利用这些方法来计算建筑模型的优化结构设计方案。

3、房屋建筑设计中的结构优化设计

3.1、参与结构设计优化的前期工作

因为前期方案的确定直接影响建筑的总投资,而现在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前期方案阶段结构设计并不进行参与,建筑师进行建筑设计时大多并不考虑结构的合理性以及它的可行性,但是建筑设计的结果却直接对结构设计造成影响,某些方案可能会增加结构设计的难度,并使得建筑的总投资提高。如果在方案的初期,结构优化设计就能参与进来,那么我们就能针对不同的建筑类别,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合理的设计方案,获得一个良好的开端。

3.2、房屋建筑结构在设计中应遵循结构设计规范

房屋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的目的是追求适用、安全、经济、美观以及便利施工,因此,房屋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不但要求结构设计工程师有丰富的设计经验,也同时也要要对房屋建筑结构规范的条文有较为详细的了解,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基础上,能够把自身的结构设计方案科学的融入到整个项目工程中。对于一些大面广的工程中,某些条文规定不可避免的偏于保守,同时,也有些条文对一些特殊、复杂工程的设计工程条文安全性不足。因此,房屋建筑结构工程师在优化设计中,应该充分利用扎实专业知识与丰富的经验,对上述问题做出科学与正确的判断,从而能够把握设计,使设计成果逐步优化,不断创新。

3.3、直觉优化(概念设计优化)技术与建筑结构设计

一般地,相同建筑方案能有花样繁多的结构设计;确立了结构建筑,即便在相同的荷载力的作用下也有很多不同的分析法;在具体的分析中材料、设计参数和荷载等的各项取值都是随意的:对建筑的细部处理方法更是花样繁多,而以上的这些情况都是电脑不能有效解决的,这就需要设计师自行进行判断。然而判断必须要符合设计的常规规律,而且要综合考虑实践经验进行,这就是我们之前说过的具体的概念设计的定义。所以该设计存在,在设计人员选择备选方案的具体过程里。

3.4、进行概念设计优化就是要解决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复杂问题

在对房屋建筑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保证房屋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功能性和安全性,另外还要尽可能的延长结构和构件的使用寿命,同时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房屋建筑在施工以及投入使用后,是会遇到很多不可抗拒的外力因素的,因此我们进行概念设计优化工作就是要保证房屋建筑在面对这些外力因素时是不会倒塌的。而概念优化设计的最重要的内容实际上就是要详细的分析建筑物怎样才能应对好外部的复杂的各种环境因素,其中地震的作用是最为复杂也是最为强大的环境因素。通常在地震来临时,我们很难及时的预测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其能量等级等内容,地震活动也无法参照过去所发生的例子,所以当地震活动来临时,它对建筑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害。因此我们必须考虑到建筑物是会受到地震的作用的,要避免地震活动对房屋建筑造成巨大的损害。所以我们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应选择最为科学合理的抗震设计方案,设计中我们应多采用多道设防思想。

结束语

房屋建筑的性能指标有很多,如房屋建筑的安全性、耐久性、经济性和美观性等。而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质量的优劣,关系到建筑物整体功能的发挥。因此,改革建筑结构设计理念,优化建筑结构设计方案不但是节约建筑成本,便于施工操作的具体措施,更是满足人们对房屋功能的需要,为广大民众提供良好舒适的生活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利民.房屋建筑工程中结构设计优化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2,32:49.

第7篇

1 房屋建筑抗震的现实意义 

对房屋的抗震性的研究,不仅仅对于多发地震的山区有很大的意义,于城市而言,意义也很大,城市的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自然而然的吸引更多的就业人员,人口密度大,一旦发生地震,会损失很多的财产。这些引起了建筑专家和相关部门的重视,为此还为房屋的建筑抗震性作出了规定,这些标准一定程度上成为房屋建筑标准,房屋在遇到不同等级的地震时均应该满足不同的要求,力求减少人们的经济损失。 

2 实现抗震设计的措施 

抗震设计是房屋建筑设计的一部分,对于实现房屋建筑抗震性要求,最重要的是从房屋结构设计等方面来考虑,为此,房屋结构设计的情况与工程建筑的质量状况密切相关。所以,要重视房屋建设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从而更好地去追求房屋的抗震性。 

2.1 建筑结构状况影响房屋抗震性能 

第一,在考虑房屋结构的基础上,了解房屋建筑的情况,比如房屋建造选择的地基情况,地基稳定性应该是否满足建设的要求,选择地基稳固,抗震性良好的位置来安排房屋建筑。房屋的地基稳固,房屋整体构造就会有坚实的承载力。第二,房屋的结构类型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房屋建筑的抗震性,对于结构相同的房屋建筑最好选择地基性质相同的,房屋建筑最好具有规则性,这样可以很好的在地震发生时减少房屋的扭曲程度。第三,房屋建筑抗震性的提高,应该从整体入手,设置抵抗防线,把握房屋的受力情况,减少因不满足设计要求而引起失误。这三个方面从建筑结构入手,考虑地基、结构构造等因素全面增强房屋建筑抗震性能。 

2.2 地震设防标准设计应该严格遵守 

地震设防标准是根据一定的事实依据制定的,遵守地震设防标准对于房屋建筑抗震性的实现有很大的帮助。将四个房屋建筑分命名为ABCD,对于A和B这两个建筑要求抗烈度要求高于本地的地震设防要求,至少不低于一度;对于C房屋建筑类型,房屋的抗震性与当地的地震设防要求相当;对于D房屋建筑类型,房屋的抗震性建设要求低于当地的地震设防标准。但是必须要满足当地抗震性的要求。由此观之,房屋的抗震性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与当地的地震设防性相关,但是也可以根据房屋的建筑类型来考虑房屋实际的抗震要求,这样在满足当地房屋抗震要求的基础之上,也可以更好地追求房屋建筑的经济利益。 

2.3 从提高房屋建筑刚度性入手 

从提高房屋建筑刚度性入手,就是要重点考虑房屋建筑的用途和合理刚度,努力从各个方面来提高房屋建筑抗震性要求。为此,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房屋建筑的选材很重要,尤其是钢筋混凝土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房屋的刚度,所以在建筑中应该选择合适的钢筋和混凝土。第二,为进一步增强钢筋的坚固程度可以使用加装钢结构的方法,这样可以让房屋的坚固效果达到更好地程度。第三,可以对部分的建筑设置钢结构,参照一定的规范标准设计房屋结构,从建筑本身构照来提高房屋建筑的抗震性。 

2.4 缓解因地震对而房屋建筑造成影响的方法 

缓解因地震而对房屋建筑造成影响的方法有很多,在建筑设计要求上,可以安装反摆装置,这种装置可以在通过增加建筑的阻力基础上,增加建筑的抗震性,查看反摆装置移动方向可以判断房屋的状况。在建设过程中,可以安装隔震层,可以减少建筑主体破坏程度。但要注意的是,隔震层应该安装在建筑主体结构和基础之间,这样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3 抗震设计的重点要求 

在总体上把握房屋的建筑要求,也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3.1 重点要求要关注建筑构件和建筑主体的选择 

在房屋建筑过程中可以使用很多的构件形式,品种繁多的构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实现建筑房屋抗震性的提高,所以,为了更好地提高房屋建筑的抗震性,在设计房屋时要重视这方面,选择合适的建筑构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此外,还应该确保建筑主体结构符合要求。 

3.2 设计限值应该准确控制 

设计限值关乎建筑的总体高度和层数两个方面。房屋的涉及限值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房屋建筑抗震性,一般而言,房屋的设防烈度会影响房屋的建筑层数,建筑层数和总体高度均是由设防烈度决定的,在满足设防烈度的情况下,进行房屋建设,也应该考虑到房屋建筑的框架结构和建筑高度。 

4 结论 

重视房屋建筑抗震性,是为了保护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对于社会都有很大的意义,在实现高度的抗震性路途上,还需要做出很大的努力 ,专业人员加强学习研究和借鉴外国的优秀经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牢记实践得真知,加强实践的交流互动,努力提高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造价控制;设计阶段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建筑业也迅猛发展起来了,房屋建筑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加大,随之而来就是建筑行业内日益激烈的竞争问题。因此,目前倍受建筑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关注的焦点就是:怎样把资金的利用效率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并将没有必要的浪费降到最低,在建筑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加随之出现的造价控制这一新的理论, 能严格地把控好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切实做好工程开支的预、结算工作,实现了建筑工程的资金合理、科学地使用和有效缩减了没有必要的资金浪费,保证了低成本构建出高品质房屋。

一、浅析房屋建筑设计中造价控制理论

应用造价控制理论的首要任务就是充分地认识和了解其内涵和实质:针对房屋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价格控制的理论就是所谓的房屋建筑设计中的造价控制理论,具体来说就是包括在设计阶段分析各过程设计功能的技术经济;进行分析造价目标以及目标任务完成时需要花费的资金,同时,还包括了设计阶段的人员上的花费、对性价比进行的测评、对任务功能设计进行的分析等等诸多方面,简单地说实质就是动态的造价控制项目。当然房屋建筑设计中的造价控制是有很多内容所组成的,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比如说还处于方案的设计阶段就会产生选取地点的费用、所需的技术设备需要的费用;处在具体设计阶段时会产生施工图纸设计方面的花费;进行项目验收所产生的费用以及进行图纸修改设计产生出来的资金开销等。引入建筑设计造价控制理论,采用造价控制方法,既是工程的顺利进行并完工的重要保证,也是有效控制工程成本的新途径,同时,对于提升建筑单位的社会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影响房屋建筑设计中造价的因素

(一)总平面设计对于造价的影响

总平面设计具体是指确定项目选址的方案、总的占地面积的数量、土地的利用情况等,其实就是平面配置总体上进行的设计,以及进行总图运输的设计。合理、科学的总平面设计能达到节约建筑用地,有效缩减工程总量的目的,并最终使建设的成本得以减少。

(二)建筑设计对于造价的影响

房屋建筑设计中的很多内容会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比如平面的形状、楼层的数量多少、流通的空间大小、楼层高度设计等。因此,为了更好的控制工程造价,在房屋建筑设计阶段必须与项目实际情况相结合,来保证建筑设计阶段就能将建筑各个环节中的资金消耗控制到最低。

三、目前我国建筑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估算指标存在不合理的现象

对于建筑单位来讲,尽快收回投资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许多建设单位从土地拿到手之后,就希望能尽快开工,能够快速收回资金。这就造成了工程的前期出现市场的调研工作不到位,以及可行性研究在这一阶段的工作做得不够充分,最后导致项目整体定位不够准确,以及预估出来的费用指标也有较大的误差。所以经常存在设计概算超过了投资估算的现象,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设计单位的工作,最终使得工程的费用出现增加的现象。

(二)业主往往忽略了设计阶段

作为业主,他们对于工程设计阶段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都不够,总是希望项目尽快地开工,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设计单位的时间被压缩,甚至还存在一些单位一边设计一边施工的现象。正因为如此,设计单位出图较为匆忙,显然对于设计方案就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深入探讨和反复研究,最后导致设计上出现很多缺陷,图纸深度的欠缺,分析造价指标时不够严谨等各种各样的问题。

四、方案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投资的估算度,明确费用的相关指标

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对整个建筑工程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在对整个项目进行总体上的全面规划,具体来说设计阶段对于项目的体量总量、绿化覆盖率以及容积率等这些大的项目指标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建筑方案设计之前,业主在市场调研方面的工作应该落实到位,明确产品的定位,投资估算的确定上尽量做到精确,并做好具体的项目的费用摊派工作,例如确定出在土建工程、安装工程、室外的管网设施、园林景观等诸多项目的费用控制要求。这对指导设计单位进行方案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二)结合城市规划相进行设计

在进行方案设计时,设计单位对于项目规划条件必须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把握,并清楚各个项目指标的具体要求,同时,一定要把建筑的类型与城市整体上的规划及配套结合起来,让该工程项目融合到所处的区域内,有利于后期销售目标的实现。

(三)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

项目所在地的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是设计单位在进行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到的两个因素。这对缩减今后拆迁工作的工作量,减少在拆迁方面的费用支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对于整体方案的标高的设计,就可以充分地利用原始场地来进行,这在很大程度上让土方的开挖及回填量得以缩减。此外,设计时也需要考虑到项目所在地的环境因素以及常年气温,因为这些因素在确定建筑的总体高度、房屋的层高、保温材料、外立面的装饰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加强地质勘察的工作

方案设计进行之前,必须要让地质勘察的专业人士对工程所在地进行周密详细的地质勘察,准确确定地下的各个部分土质的具体分布情况。这样设计单位进行设计的时候就能够尽可能地把建筑物以及构筑物与不良的地质条件(如断层、软土地基、溶洞等)错开,这能在很大程度上缩减了在处理地基方面的费用,也能大大提升后期的房屋使用的安全性。

五、初步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进入设计阶段的初期,必须要明确项目中各个具体的技术指标,比如楼层的层高、项目业态具体分布、人防面积具体数值、停车位数量的多少、外立面具体的效果等。

(一)加强与业主的沟通,了解其需求

初步设计阶段对整体的项目效果以及品质档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这个阶段设计单位应该加强与业主沟通和交流,在充分了解其设计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下一步工作,并且要尽量去满足其合理的设计需求,避免后期的反复修改给设计人员增添工作量和产生一些没有必要的费用支付。

(二)外立面装饰材料的确定

建筑物的外立面装饰的效果好坏非常重要,是能否给人留下良好印象的一个极为关键的因素,可以说它能决定一个项目的档次的定位。但是外立面材料多种多样,价格差异也是非常之大,是影响工程造价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设计单位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以费用指标来为依据,来确定外立面采用的具体的装饰材料,最大限度地将其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六、施工图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一)加强确定地基基础的工作

地基基础部分在工程造价当中所占的比例较大,但是,许多设计单位在进行地基基础设计的时候,常常会采用自己较为熟悉的处理方式进行,最后的费用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业主应在这一个阶段应参与到设计当中,以具体的地址条件为依据,进行基础形式的确定,实现费用的合理化。

(二)提高图纸设计深度和准确度

建筑工程实施的重要依据就是设计图纸,设计图纸的准确度以及深度直接地影响着建筑施工的过程。因此,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一定要进一步把设计图纸的准确度和深度提高,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后期设计的重复修改以及对工程施工带来的不良影响,导致工程造价的增加。

七、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综合管理措施

(一)给于设计单位充足的时间

虽然整个建筑工程中设计阶段是耗费时间最短的,但是设计工作本身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是非常繁琐和复杂的。必须使用大量的时间进行反反复复的细致思考和不断的推敲,才能让设计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以及其中的细节达到最好的效果。因此,业主对此应该充分的理解,让设计单位有足够的时间对于自己的需求和设计的意图等去充分理解和领会,让他们在合理的设计时间内创造出更为优秀的作品,更好地完成设计工作。

(二)加强设计单位内部的审查工作

设计单位在该项目的设计图纸完成之后,首先是要在单位内部要组织进行相关的评审以及费用的预算,具体来说就是对项目造价的组成进行分析,若存在费用不合理或过高,就能及时地进行调整,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及时的发现图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修正与进一步的完善,让设计出来的图纸更加符合业主的要求。

(三)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

业主制定设计合同的时候,可以与设计单位明确奖励的措施。若是设计单位在已经确定的费用指标的指导下,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以及业主需求与意图的基础上能够节省出部分费用,业主方就把节省出来的费用按照一定的比例付给设计单位,作为奖励,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设计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达到更好的造价控制效果。

八、结束语:

总之,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房屋建筑的数量大量增加,建设单位为了增加自身的社会竞争力,一定要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之上,尽量减少费用支出,把握好房屋设计各个环节甚至细节,把房屋造价控制理论和方法运用到房屋建筑实际,切实做好造价控制工作,有效降低工程成本。

参考文献:

[1]张波,于亮. 房屋建筑设计造价控制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研究[J]. 建筑与预算,2015,01:8-10.

[2]盛利. 价值工程在房屋建筑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

第9篇

关键词:测量;房屋建筑;应用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3.069

1 房屋建筑中测量的简介

1.1 测量目的以及测量的内容

测量目的和内容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在房屋建筑设计阶段,通过测量将即将建设用地的一些地理环境数据进行有效采集,为房屋建筑设计提供科学参考;第二,主要作为施工过程中的参考依据,通过对设计的房屋建筑的角度、横纵等各种距离、直线定线、地形图测绘等数据控制,保障房屋建筑时的施工精确度;第三,在房屋建筑工程结束以后,进行复核的时候进行建筑实物与设计规划进行比对,已确定工程的建筑标准程度。可见,测量贯穿于房屋建筑设计施工过程的始终,准确测量对于工程质量的保障有着重要的作用。

1.2 测量过程中运用的工具技术

根据上文的测量内容,房屋建筑工程中涉及的测量工具主要包括水准点、角度、距离测量、直线定向等方面的工具。具体的说水准点测量主要依赖于水准仪,角度的测量包括光学经纬仪和自动经纬仪,距离测量和直线定线则包括皮尺、卷尺、垂球标杆、经纬仪等工具。当然,由于一些房屋建筑工程的特殊性以及对于测量施工精度的高要求,或多或少会涉及一些别的工具技术。

1.3 测量对于工程质量保障的意义

测量对于工程质量的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测量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设计阶段体现在对建筑环境的预估和参考的作用;在施工过程中则根据设计阶段的具体设计参数进行标准化施工,实时的纠正由于误差引起的建筑缺陷;在施工结束阶段则可以进行建筑实物与设计方案进行比较,对工程施工精确对进行科学评估,同时也为今后工程的维护提供有效参考。简言之,测量对工程质量保障工作的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测量的保障实施思路研究

2.1 制定好测量方案

测量方案是具体的测量工作实施的依据。测量方案对于房屋建筑测量效果和实施保障具有至关重要的先决作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建筑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测量方案是工程项目前期准备的重要方面,完备的测量方案主要体现在测量项目选定、测量点的标示以及测量仪器的选定等方面的科学合理性。同时,应当选取较高专业素质测量人员,保障测量工作实施的准确度;另外,测量方案中应当包含必要的测量审查和复审机制,保障测量工作的有效性。

2.2 保障测量仪器的有效控制

测量工具的精确度和相关设备的人员操作水平直接影响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因此在具体的测量实施过程中,应根据测量方案对选定的仪器进行核查。核查工作包括查验相关仪器的合格使用证书、仪器设备的实际误差以及定期进行设备的校核等方面的工作;除此之外,每次测量工作前应根据仪器设备的具体情况提交仪器校核资料。这样,一旦出现测量漏洞可以做到有章可循,总之,测量仪器是测量工作的核心,能否保障测量仪器的有效控制对于测量工作准确性有着重要影响。

2.3 根据预定的基准点实施测量并进行及时数据复审工作的展开

有了前期的测量方案和仪器的铺垫准备,具体的测量工作也应按照预定方案进行展开。测量实施应根据预定的基准点进行,为保障精确度和数据的可靠性,在具体的实施的时候可以进行各个交叉测量和多次测量,并对测量数据进行及时记录。当然,数据复审的工作也应随着测量实施,数据复审是为了进一步保障测量的准确度,通过对多组已测的数据的比较以及设将已测数据与计方案中数据进行比较,多维度的实现复审工作可靠性。

2.4 注意施工环境对于测量准确性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房屋建设环境对于测量准确性的影响。测量受气候条件、电磁环境以及一定机械震动等自然和非自然影响较大。因此,测量实施过程应注重采取有效规避手段去除或者尽量减少由于施工环境引起的测量误差。

3 测量技术的发展

随着科技进步和现代化建筑施工水平的提升,新型的电子化自动化测量仪器在房屋建筑测量实施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GPS测量仪、3D模拟成像仪器、电子激光测距等设备将现代工程测量的水平带入了测量工作的新高度。新型的工程测量仪器在测量的精确度和可操作性方面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同时测量的工作效率也是传统的测量仪器不能比较的。当然,新式的测量仪器,需要更加专业化的测量人员进行操作实施,可见未来的现代化建筑施工需要更加专业的人员进行保障。

4 小结

测量工作在房屋建筑工程作业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工程质量的保障以及施工准确的保障两方面的内容。文章对房屋建筑测量的目的、内容以及意义进行简要的阐述,进而提出了测量的应用实施保障的研究,即通过测量方案的设计、测量仪器的控制、测量工作的展开以及提高应对施工环境对于测量数据准确度的影响等四方面的内容进行测量有效性的保障,文章的最后进行未来测量技术的展望。总之,测量技术随着现代化建筑水平的提升有了长足的进步,房屋建筑测量必将为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文伟.数字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1(06).

[2]沈春光,郑成娟.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风,2009(18).

[3]马琛.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展望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08).

[4].工程测量的发展与需求[J].测绘通报,2003(04).

[5]王超,雷成威,郑伟.浅论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0(26).

第10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细部构造;设计问题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日益发展,房屋建筑设计与施工已经在多年的发展进程中积累了非常多的经验,而且从趋势发展来看,我国建筑行业已经开始从初期的高速发展走向如今的平稳过渡期。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房屋建筑细部构造设计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或不足之处,作为工程设计人员的我们应该在今后的设计与施工工作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与教训,同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弥补不足之处。

1 房屋建筑细部构造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房屋建筑细部构造设计是房屋建筑整体设计工作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是衡量一个建筑工程整体设计水平高低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会直接影响到在工程竣工完成交付使用后是否方便使用。这就要求我们的房屋建筑设计人员一定要具有认真的工作态度和细致的专业技能,必须要善于观察、思考和总结设计工作。以下内容主要是笔者通过自己自身具备的施工经验浅谈一些关于房屋建筑细部构造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1 地下室细部构造设计

1.1.1 房屋建筑地下室如果在设计上出现问题,对于建筑工程整体的抗震性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我们首先从地下室谈起。通常,房屋建筑地下室细部构造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底板、外墙、顶板等。荷载问题是房屋建筑地下室细部构造设计首要考虑的问题,地下室结构承受的荷载主要有上部建筑物自重荷载、土压力、水压力以及地下室结构自重荷载等,这些应根据房屋建筑地下室设计规范给予准确合理地荷载计算,荷载取值与组合要严格按照设计规范控制操作[1]。

1.1.2 房屋建筑地下室顶、底板结构是作为房屋建筑上部结构的一种水平约束支座,一般主要要求其自身结构刚度要绝对好,这样才能够对建筑上部结构起到更好的约束作用。在设计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是地下室顶、底板厚度不足、混凝土强度不足以及配筋率不符合《GB5001-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其中底板结构还需要注意要满足地下室抗渗水和防水的要求,同时顶板则需要满足楼层间的侧向刚度要求等。

1.1.3 基础结构是整个房屋建筑所要承受荷载的总支承结构构件,它所发挥的作用主要是将上部结构及自身结构的荷载间接地通过地基基础结构均匀地分散给基础之下的土体结构。房屋建筑基础的设计内容主要涉及基础选型和基础埋深两方面的问题。它的设计选型问题主要是根据拟建施工现场的地质水文条件和建筑自身对基础的要求进行基础选型,一般地基础选型可笼统地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两种,而浅基础包括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型基础、箱型基础和壳型基础等,深基础包括预制混凝土桩基础、预应力混凝土桩基础、钻孔灌注桩基础、人工挖孔桩基础以及钢管桩基础等。对于如何选择基础型式,要求工程设计人员要严格依据现场地质勘查情况和安装设计规范进行基础的选型工作。而房屋建筑基础的埋深设计则主要是与基础型式和抗震设防烈度相关,设计过程需要严格依据《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内容规定的要求。一般要求建筑设防烈度在七度或七度以上时,对于天然的地基埋深不宜小于建筑物整体高度的1/12,桩基础埋深不宜小于建筑物整体高度的1/15。特别强调,建筑物埋入地下部分是否具有可靠的侧向限制是建筑整体高度的起算标高,如果拟建工程周边存在裙房,房屋建筑的基础埋深应从裙房的地下室地面标高算起[2]。

1.1.4 房屋建筑地下室外墙结构的设计计算时需要进行结构的弯矩调幅,底板结构一般作为外墙结构的嵌固端即固定支座,调幅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对于地下室结构承载各种荷载的分项系数,外墙侧壁底部的弯矩大小应与相邻底板之间的弯矩大小保持一致,且底板结构自身的抗弯能力不能够小于侧壁的抗弯能力,要求其设计厚度和设计配筋率要相互协调。值得强调的是,如果设计存在与垂直于外墙的钢筋混凝土内隔墙的外墙板的情况,需要对外墙板进行双向的最小配筋率计算设计。另外,对于地下室外墙结构的裂缝宽度控制也需要严格设计计算,裂缝的出现不得贯通且宽度要控制在0.2毫米以内。

1.1.5 在地下室结构设计中地下水位也是地下室抗浮设计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实际的地下室抗浮设计工作当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只考虑在地下室正常使用状态下的极限值,往往对于在施工过程中或地下水位增长期的抗浮承受能力设计重视不足,极有可能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由于抗浮能力不足地下室结构局部破坏的情况。抗浮能力不足的情况一般都比较难以处理,设计工作必须严格缜密。另外,地下室防渗水的设计工作也要到位。主要是由于钢筋混凝土构件一般都是带缝工作的,在设计过程中应多考虑针对钢筋混凝土裂缝的补救措施,如可以考虑补偿收缩混凝土、增加后浇带、增加构件中的抗变形钢筋以提高钢筋混凝土的抗拉能力以及加大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养护力度等。

1.2 门窗预留洞的结构构造设计 目前,房屋建筑结构施工与设计越来越青睐于房屋外窗的固定扇设计,从实际设计经验来看,固定扇窗的玻璃面积通常不宜过大,这主要是会给入住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不便,通风条件一般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门窗预留洞口的窗墙比在对于房屋结构节能设计方面会起到关键性作用,这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在许多房屋建筑设计当中所有的外窗都设计为大窗口,以图能够获得更好的采光和立面效果,但是我们知道并不是所有的窗口都能实现采光效果的,并没有必要一味地把每一扇窗户预留洞设计为大洞口窗户。因此,可以根据每一扇设计窗户的位置和朝向适当地减小或缩放窗墙比以达到节能设计和居用便利的“双赢”效果[3]。为了能够在安装门、窗框时可以减少损坏预留门、窗洞口结构保护层,可以改进传统的内凹型式设计,以外凸型式取而代之。在避免损坏结构保护层的同时还可以改善外窗的防水性能。应用外凸型式窗就需要注意到窗口顶、底板结构和侧壁结构的保温设计,这就要求保温设计既要满足整体节能的设计要求,同时还需要考虑到结构最小传热系数的要求。我们都知道居住房屋保温和隔热最薄弱的地方就是门和窗,而真正成为设计人员所忽略的重要关键在于门窗结构与洞口结构保护层之间的缝隙。而从我国制定的有关节能设计标准规范的文件内容来看,对于房屋建筑门窗的节能设计标准是有明确规定的。但是实际情况往往是设计工作不容易到位,或部分施工企业在安装门窗施工过程中往往出现质量问题。因此,必须针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做到彻底地规范和整治。

2 结束语

房屋建筑细部构造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过程,往往容易被忽略。由于篇幅所限,笔者仅对地下室细部构造和门窗预留洞口结构的设计作了一些浅显地阐述与分析。旨在于通过归纳总结房屋建筑细部构造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以供同行朋友们交流学习。在以后的设计工作中能够尽善尽美,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参考文献

[1]于敬陶,汪泽宇,廖玉成;浅谈地下室结构设计;科学时代;2011,11(07):63 64

第11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设计质量;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工程建设的基础和依据是勘察设计,工程项目的质量如何,主要取决于勘察设计质量的优劣。为了能够使工程项目的质量达到和保证预期的工程质量,必须要保证勘察设计质量。

一、强化建筑设计管理的重要性

1、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

通过对以往的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研究分析后发现,设计费用约占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左右,但是其对工程整体投资的影响却高达75%以上,同时在单项工程设计中,结构方案和建材的选用对投资也有较大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在满足同样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技术性与经济性都合理的设计能够使工程总体造价节约5%-10%左右,最高可达20%。而想要实现经济性和技术性合理的设计,就必须确保设计管理的有效性,可见强化设计管理有助于工程造价的进一步降低。

2、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整体质量

有关调查统计数据结果显示,在建筑工程,由于设计责任造成的质量事故约占总事故的39.9%。有些建筑工程项目因为缺乏合理的设计,致使建筑各方面功能设置不合理,严重影响了正常使用;有些工程设计图纸不达标,专业设计之间配合不协调,导致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返工或是停工的情况,这些都与设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为此,想要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就必须确保设计质量,强化设计管理则是保证设计质量最为有效的途径。

二、房屋建筑设计常见问题

1、建筑设计方面的问题

(1)建筑物长度过长,超过温度变形的允许长度,未设伸缩缝,导致建筑物的墙体产生裂缝。(2)建筑物的台阶、平台、窗井,地下建筑及建筑基础,除基地内连接城市管线以外的其它地下管线突入道路红线。(3)通道高度不够,特别是楼梯底、梁底高度不够,住宅楼梯扶手、阳台、外廊、室内回廊、上人屋面、室外防护栏杆高度不够,放置花盆处未采取防坠措施,外窗窗台距楼面、地板的净高低于0.9m时,未设防护设施,容易出事故。(4)不能满足使用功能要求或使用不便,常见的是在住宅设计中,厨房及卫生间没有直接采光和自然通风;客厅朝向不好,无直接采光,而且开门洞口过多,交叉干扰大,使用十分不便。(5)有的设计建筑住宅达不到采光标准的规定。(6)住宅设计有的卫生间门直接开向起居室(厅)或厨房,卫生间直接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和厨房的上层。(7)无直接采光的餐厅、过厅等,其使用面积大于10m2。(8)在建筑设计的说明中未能注明外门窗保温性能和气密性能的级别要求。(9)安全出入口和疏散楼梯的数量、疏散、防火门开启门方向、大房间和地下室的出口设置不够,未能严格执行防火规范的规定。

2、结构设计方面的问题

(1)结构设计说明中对混凝土构件的环境类别,钢筋的保护层厚度,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的基本要求,不注明或注明不准确。以及未注明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2)地下室防水混凝土往往未注明限制裂缝宽度和裂缝不得贯通的要求。(3)有的设计漏算标准荷载,活荷载取值不准确,(楼梯、走廊、上人层面等)很容易出工程质量问题。(4)有的多层砖混结构,内墙小承重砖垛未注意验算,结果强度严重不足;有的忽略了楼板上的隔墙和风道荷载,造成楼板承载力不够。(5)对挑梁、雨篷、阳台等悬挑构件,在最不利荷载组合下的稳定性验算和有关梁的抗扭强度验算不齐全。(6)框架结构填充墙超长或超高,未按规定采取措施,使墙体产生开裂。

3、其它方面的问题

(1)建筑构造与结构构造之间标高不一致。分尺寸与总尺寸不吻合,管线之间相互打架。(2)结构、管道、设备与建筑构件在立体空间中相碰。(3)结构构件在立体空间中相碰。如:地基梁横在排水沟中,两平行方向相邻且平面位置部分重叠的基础梁在上下方向有部分置叠。(4)建筑材料等级不明确或标注不全、标高标注不全,未预留设备安装洞。预留洞、预埋件尺寸规格标注不清等。

三、房屋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策略

1、房屋建筑的绿色节能设计

绿色节能建筑是指运用建筑学、生态学、环境学建造一个小的生态环境,为人们生活、居住、工作提供一个自然气息浓厚、方便舒适、充满生机盎然的人文环境,也就是如何实现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大程度的优化环境、最低限度地污染环境的建筑设计过程。其内容是通过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先进适用的技术集成综合起来的,尽可能地减少建筑对一次性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建设空气清新、舒适、和谐、健康和高效的工作及生活居住环境,它实现“以人为本”的目标,达到人、自然、建筑三者和谐统一的共生状态。

2、关注文化、功能要素

建筑的文化特质与内涵,广泛涉及到历史、文脉、民族、地域风情、风格定位、建设单位的组织文化等诸多方面,且往往难以用明确的语言来加以表述。对文化要素的正确把握与合理表达通常是建筑设计的难点之一。中标方案能得到评标专家的认可,一般会在文化要素的诠释方面有独到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已全面到位。在方案优化阶段,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均应对文化要素给予充分关注,并通过反复的沟通与论证,以准确把控建筑的文化定位与建筑格调。

3、加强质量设计与优化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对工程施工施工质量有一定影响,因此,要加强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中关于质量的设计与优化,以此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建筑工程质量设计与优化首先还要对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组织架构进行优化,构建以法人为主的、专业技术人员与专家为主导地位的、基础质量管理人员为管理基础的全方位质量管理架构。同时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体系,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质量管理与技术管理规程进行具体化与细化,以此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可靠性,做好质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注重质量管理工作的连续性与全过程管理执行力,为确保工程质量奠定基础。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质量优化与管理对建筑投资企业与施工企业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为了提高工程设计质量、满足设计规范要求、达到高标准工程的关键。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质量优化是通过人员优化、项目设计管理优化以及科学的统筹安排来完成的系统工作。设计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基础,并对每个设计人员的专业项目进行整合,使专业人员的强项得到发挥,以此提高设计方案的质量。对于工程设计中需使用新技术、新材料的,还要加强对可行性的分析与验证,对比同类工程中新技术新材料使用情况确保工程质量。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取得日新月异的成果,这就对我们房屋建筑设计提高了更高的要求。房屋建筑设计要紧跟社会的发展,与生态节能紧密相联,建筑设计必定朝着可持续道路发展。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 质量问题 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F253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房屋建筑质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房屋建筑工程中存在的普遍性质量问题,即“质量通病”,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工程的正常使用功能、结构安全和外部观感。近年来,我国相继发生的房屋建筑质量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

二、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特征

房屋建筑工程中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在一定的范围内普遍存在,带有共性,对工程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但并非所有的质量问题都称为质量通病。总的来讲,质量通病更多地出现在使用功能与装饰工程中,可分为陈旧性质量通病和新生性质量通病两种。所谓的陈旧性质量通病,就是那些“久治不愈”的质量通病,许多年来一直连续存在,未能完全克服,如水泥地面空鼓、开裂、起皮起砂,屋面渗水,门窗缝隙大,下水道堵塞,厕浴间地面倒坡、积水,滴水线向内斜导等等。新生性质量通病是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在一些新工艺推广应用进程中相应产生的新的质量问题,而这些问题又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不少陈旧性质量通病未能够有效消除,同时又增添了许多新生性质量通病,因此更增加了防治工作的难度。

三、房屋建筑工程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因素,因此,造成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形成过程和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要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就必须在设计方案、建筑施工、材料配备及使用的每一个环节做好把关工作,提前做好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问题的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危害。目前房屋建筑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是诸多因素混生互动、恶性循环、相互影响的结果,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工程材料。在材料验收方面:材料的检查标准集中在几何外观是否达标,是否达到强度,严禁不合格的个体和次品混入其中,质量控制方面,材料应当具备合格的手续文件,合格证书,批号等等,尤其是针对于订做和针对性的材料应当集中处理,不可用相似材料相似形状替代。并且进行复检工作,在使用之前再次抽查是否合格。专门人员进行审核确定,并作出文字记录,对于重点问题应当突出解决和记录在案。档案管理问题应当突出其认真负责的态度。记录的对象包括供应厂家,接货人员,堆放处理位置,环境标准,使用量和使用时间等,语言简洁,推荐使用表格,在上级和外界想要检查工作时能够一目了然,这有利于生产的合理性增加。加快进度和提升等级。

2、施工人员。对于工作的顺利进行应当将规范等熟记于心,并从本质上理解规范的含义和目的,真诚地为工作服务,并且随时准备提升自己的头脑,边工作边学习,学以致用。并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对当前行业发展的方向和进度都较为明晰。资料的整理也体现为心态公正,无掺假。使工作的能力和信心都得到提升。对于技术人员,首先应做到的是按照要求来完成工作,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水平,当然,除了这些基本工作的完成之外,也应当针对于经常出现的问题给予重视。不断学习,使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提升。

3、责权明确。工程事故发生了之后往往找不到对应的负责人,各人员之间互相推诿,无正确对待工作的态度,要想总体提升质量。应当对于职责的划分明确规定,设定终身责任,首先,每个人都有对应的工作对象。出现了问题明白是应当谁来负责。这时应当从领导方面提出要求,用人凭借才能而不是亲属关系,懂得发现踏实肯干,头脑灵活的员工,并分配一定的实权和责任。对奖惩工作的态度要客观,不可因为一次工作而盖棺定论。

4、房屋建筑设计的原因。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迅速,建筑设计是建筑工程的“龙头”,因此建筑工程为建筑设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我国的许多建筑设计人员的素质并不高,专业知识欠缺,再加上不能充分考虑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建筑所处环境与地下基础、房屋用途等方面考虑不周,使得建筑设计不能满足建筑工程工作的需求,常常给房屋建筑造成众多潜在隐患。例如,有时房屋出现渗漏,是由于设计师没有考虑到防水层上下管道穿越楼板加套管设计,而仅在厨房和卫生间设计采用空心楼板导致。再如,地面和天棚开裂常常就是由于设计师在砖混结构的房屋楼板设计上采用先找平再做面层导致的。因此,设计合理是房屋建筑质量合格至关重要的一步。

5、建筑房屋施工的原因。建筑施工是保证房屋建筑质量最重要的一步,现今很多房屋建筑的质量问题均出现在这一环节。首先,工程施工人员由于门槛较低,因此专业素质过低。施工企业常常聘用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进行施工操作,企业的技术培训不到位,工人只提供劳力而技术素质较低,施工不按归程和规范进行。其次,房地产业往往质量控制体系不够完善,不同的工序由不同工作人员完成而没有严格的交接措施,前面的工作留下的问题往往后者不能解决,后者却又常常事不关己地故意隐蔽,导致施工存在种种问题。最后,便是施工管理问题,施工现场往往缺少负责的监理人员,建筑半成品和建筑垃圾随便堆放,施工人员散漫,导致整体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四、防治工程质量通病的措施建议

1、制订治理质量通病的规划。从当前情况来看,质量通病繁多,原因复杂,治理具有相当的难度。但实践证明,深人研究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规律,分析质量通病的共性,可以找到克服质量通病的切人点和“钥匙”。通过对当前存在的各种质量通病进行归类分析,列出哪些质量通病是本地区最普遍的、危害性较大的,找出产生的原因,然后采取针对性措施分期分批治理。治理方法要具体,目标要明确,责任要落实,实施要认真。当涉及多个方面因素时,还应协调或组织力量重点攻关,做到以点带面。例如,在工程施工中,我们发现建筑屋面渗漏问题较为普遍,成为工程监理和质量控制的薄弱环节。经过深人调查和细致梳理,我们认为,影响建筑工程屋面渗漏的主要原因是屋面排水分区不够合理,出现排水死角落水斗与防水材料结合不牢。通过努力,屋面防水质量得到良好保证,有效控制了建筑物屋面渗漏现象。

2、把握好材料及设备质量关。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材料的选择与造价的选择均特别重要,而在这当中,由于材料与造价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普遍偏多,因此,在建筑施工中,做好材料与造价的监督对于质量控制来说至关重要。那么按照相关规定,施工单位应该把住采购、检测、运输保险和使用等环节,对于工程使用到的材料要进行全面监督检查,杜绝使用规格、型号、质量不合要求的建筑材料。当然,材料选择得当,造价也要相应的得当,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3、提高施工人员职业素质。由于成本各方面的原因,不少人在对房屋建筑工程基本常识都不清楚的情况下就仓促上岗,以至于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施工与设计不符的现象,给施工质量的控制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想要控制施工质量就要从严格限制准入资质和提高施工人员职业素质抓起,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加强质量培训教育工作。利用各种时机采用多种形式对建筑企业各层次人员分期分批进行质量意识教育和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培训教育,以技能实践教育为主。理论知识教育为辅,未参加培训或培训不合

格人员不得上岗作业。激励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提高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因此加强培训教育,提高施工企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减少因施工不当造成的质量问题至关重要。

4、强化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和控制。加强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监督管理是解决房屋建筑质量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从以往的建筑工程实例我们得知,凡是严格进行了工程质量监督和控制的建筑工程,都杜绝了房屋建筑的普遍问题,建造了合格的建筑。因此,加强建筑施工工程全过程的监督和控制,对于房屋建筑质量与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实现建筑施工全过程监督是必然之举。要保证房屋建筑质量,就要加大施工人员和监督人员的责任感,使每一位工程参与人员对工程施工过程做到明确与熟悉。与此同时,建筑施工单位更应该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素质训练,完善整个施工体系,不应在建筑施工中存在薄弱环节,监督人员必须全程监控,全局把握,保证建筑工程万无一失。而且处理工程实际质量问题时,要善于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收到,运用先进的工程质量检测设备,提高监督效率和监督水平,尽早发现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尽快解决,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在可靠完善的监督控制体系支持之下,房屋建筑的施工工作的稳定性势必会提高,可以有效的提高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避免存在不应有的质量问题,保障房屋使用人员的基本权益,确保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

5、不断完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能否真正发挥实效发挥实际作用,是整个工程质量控制工作能否真正有效进行下去的关键环节。这要求施工单位在确保质量保证体系能有效运行下去的前提下,从任务承接,工程调研,乃至施工前期中期的准备,施工材料的采购,施工生产,施工操作以及回访客户,质量保修等方面对质量保证体系进行修改和完善。

6、优化施工方式。笔者分析认为,所谓优化施工方式,就是增强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想要保证施工质量,就必须采取符合施工要求的质量标准、施工方案和操作规程。一般来说,虽然采取先进的工艺会带来较高的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但同时也会提高项目投资。因此,在选择施工工艺的时候,要对企业的经济实力进行充分的了解,并根据企业自身的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法,从而实现对施工工艺的合理优化。

五、结束语

建筑行业是当今社会的重要产业,而房屋建筑是人们赖以生活工作的重要环境,因此安全舒适可靠的房屋建筑,是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房屋建筑的质量也对整个建筑项目的影响甚大。因此,严格控制房屋建筑工程的每一个环节,杜绝安全问题,做好监督防治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无论是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还是监管单位,都必须要有职业责任感和建筑质量意识,在保证工作效率的同时提高房屋建筑质量水平。希望本文可以引起建筑工程工作者对于房屋建筑质量的重视,利用正确的方法提高房屋建筑质量,促进建筑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小煌.浅议房屋建筑质量问题与防范措施[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62-64

[2]秦劲松.浅析房屋建筑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J].科技风,2009(19):112

[3]鹿永恩,孙耿伟.浅谈房屋建筑质量的通病及提高房屋建筑质量的有效措施[J].科协论坛,2012(11):13-14

[4]纪晓军.试论房屋建筑的质量问题和预防措施[J].门窗,2013(3):298,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