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范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范

时间:2023-07-11 17:39: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范

第1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勘测技术

一、引言

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快速建设,地质勘测技术也得到相应的发展。同时,工程建设项目也对工程地质勘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包括勘探深度的加大、勘探分辨率(精度)要求的提高,因此,许多传统的地球物理方法及技术已无法满足工程需要。为此,选择合适的勘测方法并分析总结各种工程地质勘测方法及其最新的发展,这对工程地质勘测及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地学等基础理论学科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勘测技术的迅速发展。本文结合水利水电工程分析了工程地质勘探的3S技术新方法,重点研究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遥感(RS)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新技术方法及其应用,并分别从各个技术方向角度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二、工程地质勘探技术

工程地质勘探主要包括山地勘探、钻探、物探等三种方法,以工程地质测绘为基础,进一步查明地表以下工程问题和取得深部地质资料。

1.山地勘探。山地勘探是指采用人工或机械进行剥土,或开挖探坑、探槽、探井或平硐等揭示地表浅层地质情况的勘探手段,可直接进行试验、取样和观察地质现象。平硐和竖井(或大径钻井)勘探,是山地勘探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使用的工具和技术要求相对简单,故在进行地表浅层地质勘察时运用较多,正因如此,山地勘探的缺点是勘探深度有限。

2.钻探。多年来,钻探在工程勘察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勘察周期、保证勘察成果质量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并处于不断开发与研究新技术、新方法的过程中。

20世纪70年代的金刚石钻进技术在我国工程勘探中的应用,钻探效率成倍增长,岩心采取率普遍达到90%以上。这彻底改变了钢粒钻进和硬质合金钻进的技术落后状况。因此,金刚石钻头基本取代了钢粒或硬质合金钻头。砂卵石层、软弱夹层、破碎带等特殊层位的钻进取样技术的发展。砂卵石钻进和取样一直是水利水电工程钻探的一大技术难题,在“六五”科技攻关中,加强对深厚砂卵石层钻进和取样技术的研究,近年来,研究成功的SM植物胶和MY-1A植物胶冲洗液金刚石钻进砂卵石层取样新的技术,较好地解决了砂卵石层中钻进和取样的难题,推广较好,已产生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金刚石绳索取芯钻进技术。在不提钻的情况下通过用绳索将装有岩芯的内管直接从专用钻杆内提到地面采取岩芯,是一种先进的钻探工艺。实践证明,该工艺大大减少了取芯过程中来回提钻的工作量,较好地解决了在软弱层等特殊地层钻进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如塌孔、取芯质量低等难题。其它一些钻进工艺的发展。如软弱夹层的钻进技术、套钻技术、大口径钻探技术等,这些技术经多年应用而取得的显著社会经济效益,并逐步已纳入有关的现行规范中。

3.工程物探。地球物理勘探(Geophysical Prospecting)简称物探,它是应用观测仪器测量被勘探区的地球物理场,通过对测量场数据的处理和地质解释来推断和发现地下可能存在的局部地质体、地质构造的位置、埋深、大小及其属性的科学。工程物探方法主要有以位场理论为基础的重力场勘探、磁场勘探、直流电场勘探等,以及以波动理论为基础的地震波勘探、电滋波勘探等。(1)重、磁位场勘探。相对于地震勘探而言,重、磁位场勘探是最古老的一种物探,其精度和可靠度较差。目前,一些高精度的重力仪、磁力仪的研制和应用,重、磁位场勘探的精度也随着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时,神经网络技术和磁性矢量层析成像理论的研究和应用,使重、磁位场勘探在上个世纪获得了广泛的发展应用。微伽级重力仪将微重力测量用来勘探洞室和边坡地质体的变动形态并监测其稳定性。(2)地震勘探。目前,地震勘探在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发展较快。例如:利用弹性波纵波对三峡等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岩体质量做定性评价,取得了显著的工程和经济效益;由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开发研制的负视速度法和水平地震剖面法、由瑞士Amberg测量技术公司开发的TSP长距离超前预报法、由美国NSA工程公司开发研制的真正反射层析成像(TRT)超前预报技术等,较好地解决了利用反射波地震勘探进行隧道超前预报的难题。近年来,地震CT可利用钻孔、隧道、边坡、山体等多种观测条件进行二维、三维地质成像,促进了地质勘测由定性向定量化的方向发展。(3)岩体弹性波测试技术。目前该项技术除一般的地震勘探测试以外主要还有以下几种测试:声波测井技术、坝基岩体质量快速检测系统、瞬态面波探测技术。(4)电磁勘探。主要包括人工场源的连续的电磁波勘探(EM法)和天然场源的电磁测探(MT法)。例如: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人工与天然两种场源、多场源、二维和三维电阻率成像等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用来推测深埋长隧洞围岩介质的结构特征、隐伏断层、破碎带及异常区等可能影响工程的各种因素,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5)电法勘探。包括电阻率法、充电法和自然电场法、激发极化法、电磁感应法等多种方法。又可分为稳定电流场理论、交变流法理论两大分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密度电法勘探,引进了地震勘探的数据采集办法,可实现数据的快速、自动采集,其测量结果可实时处理并显示地电断面或剖面图,从传统的一维勘探发展到二维勘探,此方法属于电阻率法的范畴,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应用较多。目前发展趋势是单源与单点测量,向多源、多点、多线测量发展,从而发展了三维观测技术。

三、地质勘测新方法及其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与展望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当中,会遇到和一般工程建设不同的问题,以此也就要求引用更为先进的地质勘探新方法来弥补其中的不足。本文分别介绍了3S技术中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等4种新方法,并简单分析了它们的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3S技术是指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三大技术系统的集成与总称。遥感技术是3S技术的基础,它提供主要的遥感信息源。GPS技术用于遥感信息的精确定位,GIS技术则为遥感信息的获取提供辅助信息和专家思维,并对所提取的各种信息进行管理和分析且具有制图功能。近年来,国内开始在一些特大型、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采用3 S技术。例如,许多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采用了3S技术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1.GPS技术在水利工程地质勘测中的应用及展望。GPS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测量及定位控制的应用越来月广泛,它能较好地解决跨河、跨沟水准在高程控制方面难以传递的问题,以及通视条件较差、观测条件受限、勘察区控制点较少或在山区、林区等区域大大减少作业时间,提高测量精度,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地质勘察通过GPS确定观测点位的三维坐标。和普通测量手段不同,具有定位精度高、观测时间短、操作简便、可全天候观测等优点,它不要求观测站之间通视,并且可将其采集和储存的观测数据导入计算机进行分析与处理。

2.遥感(RS)在水利工程地质勘测中的应用及展望。遥感技术一般分为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和地面遥感共3大类。遥感可以通过卫星直接提供一定比例尺缩小的自然景观综合立体影像图、航片以及陆地摄影照片,能真实、集中地反映大范围的地貌形态、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滑坡、崩塌、泥石流、岩溶等外动力地质现象。遥感技术是研究区域构造稳定性必用的手段。因为遥感图像能提供大量宏观的线性构造信息,较好地反映区域地质特征、水系分布特征和地貌形态。也可以对水库区崩塌、滑坡、泥石流进行调查。岩溶调查。利用遥感影像,特别是彩红外影像在进行岩溶及岩溶水文地质调查方面有其特殊的优势。实践证明,清江招来河、高坝洲,黄河万家寨等工程曾利用彩红外航片解译来研究岩溶及岩溶渗漏问题,都取到了良好的效果。岩土工程开挖面地质编录。由长江勘测技术研究所开发和完善的“高边坡快速地质编录系统”,成功地应用于长江三峡永久船闸、澜沧江小湾、清江水布垭等工程的岩质高边坡开挖中的地质编录。

近年来,工程地质勘测遥感技术的应用的新动向就是与GIS、GPS技术的综合集成应用。

3.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水利工程地质勘测中的应用及展望。GIS技术能处理图形、图像、空间数据及相应的属性数据的数据库管理、空间分析等问题,还能自动制作平面图、柱状图、剖面图和等值线图等工程地质图件。近几年工程地质勘察行业的热点和发展趋势就是将GIS技术应用于工程地质信息管理和制图输出。目前,由中国地质大学开发研制的MAP2GIS是国内应用较多且比较成熟的专业软件,是一种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目前,我国水利水电行业工程地质勘测方法正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我国水能资源的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国家的电力建设方针也把重点放在水利水电上。随着西北、西南大江大河的规划开发,无论在地形地质条件或工程建筑的规模上都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对于工程地质勘测的要求愈来愈高;对于某些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的评价,需要有更多的资料予以论证,并要求我们使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由“定性分析”向“定量计算”方向发展,从定性、半定量的工程地质评价逐步发展到定量评价。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和审视目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各种勘测手段及其应用水平,大力推进各种勘测方法的发展及其综合应用。一方面,一些传统的勘测手段仍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合理选择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方法显得重要。

四、总结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工程地质勘测新方法将源源不断的涌现出来,但目前国内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工程地质勘测还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怎样加强各种新技术方法的应用成为当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人员所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封云亚,沈春勇.喀斯特地区水利水电工程勘测与处理新技术[J].水利水电技术.2005,36(9):70~73

[2]底青云,伍法权,王光杰等.地球物理综合勘探技术在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深埋长隧洞勘察中的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20):3631~3638

[3]魏岩峻,黄小军,高建华等.高精度电磁成像技术及其工程应用[J].人民长江.2005,36(3):54~55.

[4]魏永明,王,蔺启忠.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区域构造稳定性遥感初步评价[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20):3685~3690

第2篇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质量控制

一、有关岩土工程勘察

1.岩土工程勘察定义。岩土工程勘察,英语为geotechnicalinvesigation,就是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

2.岩土工程勘察阶段。按其进行阶段可分为:预可行性阶段、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补充勘察、施工勘察等。

3.岩土工程勘察对象。根据勘察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水利水电工程(主要指水电站、水工构造物的勘察)、铁路工程、公路工程、港口码头、大型桥梁及工业、民用建筑等。由于水利水电工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港口码头等工程一般比较重大、投资造价及重要性高,国家分别对这些类别的工程勘察进行了专门的分类,编制了相应的勘察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等,通常这些工程的勘察称工程地质勘察。因此,通常所说的“岩土工程勘察”主要指工业、民用建筑工程的勘察,勘察对象主体主要包括房屋楼宇、工业厂房、学校楼舍、医院建筑、市政工程、管线及架空线路、岸边工程、边坡工程、基坑工程、地基处理等。

4.岩土工程勘察内容。岩土工程勘察的内容主要有: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勘探及采取土试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现场检验和检测,最终根据以上几种或全部手段,对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评价,编制满足不同阶段所需的成果报告文件。

5.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与技术。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或技术手段,有以下几种:(1)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测绘是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工作,一般在勘察的初期阶段进行。工程地质测绘是认识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高质量的测绘工作能相当准确地推断地下地质情况,起到有效地指导其他勘察方法的作用。(2)勘探与取样。勘探工作包括物探、钻探和坑探等各种方法。它是被用来调查地下地质情况的;并且可利用勘探工程取样进行原位测试和监测。应根据勘察目的及岩土的特性选用上述各种勘探方法。(3)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的主要目的,是为岩土工程问题分析评价提供所需的技术参数,包括岩土的物性指标、强度参数、固结变形特性参数、渗透性参数和应力、应变时间关系的参数等。原位测试一般都藉助于勘探工程进行,是详细勘察阶段主要的一种勘察方法。(4)现场检验与监测。现场检验的涵义,包括施工阶段对先前岩土工程勘察成果的验证核查以及岩土工程施工监理和质量控制。现场监测则主要包含施工作用和各类荷载对岩土反应性状的监测、施工和运营中的结构物监测和对环境影响的监测等方面。检验与监测所获取的资料,可以反求出某些工程技术参数,并以此为依据及时修正设计,使之在技术和经济方面优化。此项工作主要是在施工期间内进行,但对有特殊要求的工程以及一些对工程有重要影响的不良地质现象,应在建筑物竣工运营期间继续进行。

二、努力提高报告的编写能力

1.要具备牢固的地质地貌和工程理论地质基础理论方面,主要是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和地貌学;工程地质方面,主要是土质学、土力学、工程地质分析、工程动力地质学、工程地质勘察。

2.要熟悉和把握有关的规范规程规范规程既是经验的总结,又是技术的指南,具有很强的勘察工作指导性。对于国家的、行业的、省和地方的有关规范规程,必须熟悉把握,并在具体勘察工作中认真执行。

3.要了解工作区的地质情况对于勘察地段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应尽可能地搜集并熟悉。对于邻近地段已有的工程地质勘察资料,也要尽可能了解,以便在勘察工作中发挥其参考作用。

4.要把握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基础施工的技术要点只要明确了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基础施工方法,作出的工程地质评价才能有的放矢、正确客观,提出的建议才能合理适用。

5.要切实保证第一手资料的质量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工程地勘察的最终成果。一份高质量的勘察报告,必须来自于高质量的第一手原始资料。

6.提高综合知识方面的技能。如基本的数理统计知识、文字表达能力、编图技巧、综合分析能力。

三、确保岩土工程勘察质量

1.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先进行地质勘察后设计。对无地质勘寒资料工程的设计应不予报建,对(未能按照相应的等级)降级进行地质勘察的工程不予报建。

2.提高地质勘察单位员工的质量意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健全岗位责任制度,培养良好的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避免出现地质勘察资料的失误。新晨

3.建立审查、复核制度,对室内室外技术资料要有资深的专业人员进行审查和复核,敢于对钻探、土工试验结果提出质疑,并通过对相近建筑物的钻探资料对照分析,确保资料的准确性。必要时可重探可疑探点、可重做相关试验。

4.要根据建筑物的安全等级与场地类别,并结合地质历史(注意收集相关资料)与地形特色进行探点的布设,并按规范进行相应比例和数量的取土探孔和原位测试探孔的布置,避免漏探特殊地质现象。

5.勘察布孔。勘察与设计的接口:收到设计人的勘察任务书后,应认真阅读,仔细分析,充分了解设计意图,不明白的地方及时与设计人沟通,存在疑虑的地方需向设计人提出。设计人往往有偏于保守的倾向,如对地基承载力要求过高、要求一桩一钻、对桩基承载力提出过高要求等。由于岩土体始终是一个灰箱,无法彻底查清岩土体的分布及其物理力学参数,在做与岩土相关的工程设计时固然要留有一定的安全富余度,但是必须在了解场地岩土条件的情况下才能准确把握安全的尺度,采用过于保守的岩土参数,过高的安全系数将不可避免的造成工程建设的极大浪费。做岩土工程勘察的人一般比做结构设计的人更清楚或者更容易把握场地的岩土条件情况,因此岩土工程师应当,也有必要提出意见供设计人参考。在勘察任务书与工程平面布置图确认无误后,勘察人员应到现场踏勘,了解场地情况,并提出勘察纲要供钻探等供外业使用。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质勘查;目的;问题

Abstract: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oil layer, the soil loose, strength underground and the groundwater depth will affect the safety of buildings on the ground. Therefore, in order to ensure the accuracy of the building and its foundation design, geological data of the construction field is necessary to as the basis. The paper expounds the main purpose of engineering geological exploration and the main factors that decide the task of exploration, analyzes the general processes of engineering geological exploration, and discusses the defects existing 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eological exploration, for your reference.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eological exploration; purpose; problem

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建筑工程地质勘察目的

建筑工程中,地质勘察的主要运用坑深、触探、钻探等勘查手段和方法,对在建工程的场地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所需的地质资料。决定勘察任务的因素有建筑场地复杂程度、工程所在场地地质条件研究及当地建筑工程经验三个方面。根据建筑场地的地形情况,可以将场地的复杂程度分成三个级别:复杂场地,对建筑的地基存在很大的影响,而简单场地,对建筑地基影响不大;中等场地,对建筑的地基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在陌生区域,由于对当地的地质条件缺乏研究,勘察的工作量会增加;反之,若有工程施工的经验,花费时间和工作量会相应减少,所以必须认识到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性。

二、地质勘察的特点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勘测设计也逐步的走向市场化,在我国城市的构成中,大部分的建筑物为浅基础类,仅仅有十几米的影响深度,基础的砌置深度一般都在五米以下,地基上的主要作用力为静载荷,有基于此,在考察勘查此类建筑物的地质的时候,主要有如下三个主要特点:①勘察过程中,研究的主要对象有:泥土的剖层面、物理与力学性质,具体的地形地貌,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埋藏深度、动态特性。②具体的勘察过程中,需要予以大量的分析和观测的方面主要有土样、地下水,这些分析和观测是建立在大量的浅孔勘探的基础之上的。③通常的勘探方式可以描述为,坑孔勘探具体按照方格网布置和勘探线进行,勘探深度局限于整个活动层。

三、综述建筑物等级介分以及勘察的准备工作

根据建筑地基的负荷大小和所建工程的类型以及建筑地基损坏以后造成的建筑整体损害后果的严重程度等,可以将建筑分成三个级别。一级建筑物,主要是指关键性或者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物,破坏的后果非常严重。二级建筑物,主要是指地基的负荷较大的建筑物,破坏以后后果严重。三级建筑,主要是指建筑地基负荷不是很大,破坏的后果不严重。至于勘察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接受工程地质的勘察任务书,根据工程场地地质条件来制定相应勘察的工作计划;至于建筑规模较大或者地质条件复杂的场地,必须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实地考察场地的地质情况,设置勘查线和勘查点,采取各种地质勘查方法或者手段来探明场地的地质情况,并且取得地质试样,根据取得地质的试样进行水质分析测试和物理力性测试。

四、施工勘察

地质勘察前序环节(选址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落实后,进行施工勘察前,对于比较重要得建筑物的复杂地基需要进行验槽。验槽的时候应当对基槽地质素描,实测地层界限,勘察人工填土的分布及均匀性等,必要的时候应当进行补充勘探的测试工作。在基坑开挖以后,如果地质条件和原勘察资料不符,很可能会影响工程质量。深基坑的设计和施工,需要进行相关的地基监测工作。地基的处理和加固时,需要进行设计和检验。如果地基中溶洞或者土洞较发育,必须进一步查明并处理。对于施工中出现边坡失稳现象必须进行观测和处理。

五、勘察建筑工程地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地质勘察单位作为工程建筑过程中的一方参与者,要能够从自身做起,严格自律,帮助政府和社会一起搭建一个合理、有序、公平的行业环境。

第4篇

1涌水量预测方法的探讨

关于隧道涌水量预测的方法,《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7)《水力发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和《水力发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2006)中并未提及。《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只提出“隧道的地下水涌水量应根据隧址水文地质条件选择水文地质比拟法、水均衡法、地下水动力学方法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并未给出具体的计算方法。《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程》(TB10049-2004)给出了几种预测隧道涌水量的方法:简易水均衡法(包括地下径流深度法、地下径流模数法及降雨入渗法)、地下水动力学法(古德曼经验公式、佐藤邦明非稳定流式、裘布依理论公式及佐藤邦明经验式)和水文地质比拟法。

1.1水均衡法水均衡法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一种基本方法,根据质量守恒原理,视均衡区为一整体时,某一均衡时段内地下水补给量与消耗量之差,应等于该均衡区含水层中地下水总量的变化量(林坜等,2011)。基于水均衡的原理,可以查明隧道施工期水量的补给与消耗之间的关系,进而可以获得施工段的涌水量。常用的水均衡方法有地下径流深度法(式1)、地下径流模数法(式2)和大气降水入渗法。由式1可见,地下径流深度法预测隧道涌水量,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包括渗流域的气候、降水量及其强度、植被、地形地貌和地质(岩性、构造)条件等,而且关系复杂。地下径流模数法(式2)和大气降水入渗法(式3):假设隧道涌水是通过大气降水入渗造成的,入渗到隧道的水量受地下径流模数(M)和降水入渗系数(α)的影响。而这两个参数又受地形地貌、植被、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由此可见,水均衡法只能针对独立的地表水流域内或水文地质单元,预测进入施工段总的“可能涌水量”,而不能用来计算单独隧道的涌水量,更不能对隧道进行分段预测涌水量。由于水均衡法考虑的是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之间的关系,而补给的主要来源是大气降水,因此,采用水均衡法计算时,要求有比较丰富的气象、水文及水文地质资料。此外,埋深较大时,水量的变化受外界影响较小,因此,水均衡法一般适用于浅埋隧道。

1.2地下水动力学法1962年Polubarinova-Kochina(1962)导出了隧道单位长度涌水量的近似计算公式,自此之后许多学者以地下水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基于如图1所示的计算模型,对隧道涌水量进行了预测研究,推导出来了一系列的公式。这两个公式是用日本2个隧道、前苏联1个坑道和我国2个隧道的最大涌水量、正常涌水量、平均渗透系数、平均含水体厚度和涌水影响宽度等实际资料,经相关分析得出的。所以,这两个公式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计算结果一般比上述理论公式要大,和实际结果相比,其预测值也较大。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中的孔隙水分布较均匀,含水层内水力联系密切,具有统一的潜水面或测压面。位于第四纪松散覆盖层中的隧道,在预测其涌水量时,上述各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际较符合。对于山岭隧道,围岩多为裂隙岩体,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为主。相对于孔隙水,裂隙水的分布与运动要复杂得多。简单地利用上述公式进行涌水量预测,误差较大,需要开展专门的研究。但是,对于多数隧道工程,一般不会开展专门的地下水预测研究,而是利用上述公式中的几种进行预测。从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出,要准确预测隧道涌水量,需要解决两个问题:地下水位和渗透系数。

2地下水位的确定

从式(1)~(10)中可以看出,不论哪一个公式,地下水位的确定是进行计算的关键。在隧道工程中,尤其是山岭隧道,只有在钻孔处知道准确的地下水位。相对于裂隙而言,基岩中的孔隙很小,尤其是在水体的赋存方面,基岩中的孔隙水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基岩中的地下水一般为裂隙水。和第四纪松散覆盖层中的孔隙水相比,基岩裂隙水的埋藏和分布情况复杂。岩石裂隙是基岩裂隙水的储存空间和运移通道(图2),而岩体裂隙的大小和形状受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和地貌条件等控制。这些因素造成了基岩裂隙水无统一的地下水面,有时呈无压水和承压水交替出现的情况,很难确定地下水位,依靠几个钻孔,无法建立连续的地下水位线。而且在实际工作中,钻孔数量相对较少,《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规定,初步勘察时钻孔间距宜100~200m,详细勘察时山区地下洞室钻孔间距不应大于50m;《油气田及管道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568-2010)规定,陆上隧道初步勘察时钻孔间距400~600m。如上所述,基岩裂隙水没有统一的地下水面,实际上不存在连续的地下水位线(图2)。而在勘察阶段对涌水量预测时,需要一个连续的地下水位。因此,需要对裂隙岩体的渗流模型进行假设。目前常用的渗流模型有等效连续介质模型、离散裂隙网络模型及二者联合起来的混合模型(王海龙,2012)。从理论上讲,离散裂隙网络模型最符合实际情况,但在应用中需要掌握岩体中每条裂隙的分布情况和几何形态。在实践上是不可能的。因此,目前的计算,一般把裂隙岩体简化为等效连续介质模型,在此基础上确定地下水位。基岩裂隙富水,导致岩体的地球物理特性表现为明显的低阻性;地下水的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岩石起到软化作用,其波速也会降低。基于含水岩体的这些地球物理特性,可以利用地球物理勘探的方法探测地下水。如地震法、电法等物探方法在探测地下水中得到广泛应用。隧道工程在勘察阶段一般不进行地下水探测,但为查明地下地质条件,一般要采取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如《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要求地下洞室在初步勘察阶段,应采用在浅层地震剖面法或其他有效方法圈定隐伏断裂、构造破碎带,查明基岩埋深、划分风化带;在详细勘察阶段,可采用浅层地震勘探和孔间地震CT或孔间电磁波CT测试等方法,详细查明基岩埋探、岩石风化程度、隐伏体的位置。在分析地球物理数据时,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分析地下水的赋存情况。由于裂隙水不存在连续的地下水位线,在实际工作中应结合物探结果和钻孔中的地下水位,给出虚拟的连续地下水位线。

3渗透系数的确定

从上述各式中可以看出,确定地下水位后,为准确预测涌水量,还需要准确的渗透系数。目前确定渗透系数的方法主要是进行水文地质试验,包括抽水、压水、注水和提水试验等。这些水文地质试验都是在钻孔中进行的。一般在隧道勘察阶段都需要选择一定数量的钻孔,在一定的深度进行水文地质试验,测定岩体的渗透系数。通过水文地质试验求得的岩体渗透系数应该是最符合实际的。但水文地质试验是在钻孔内进行的,所求的渗透系数是地下水向钻孔渗流时的系数。基岩裂隙水在岩体中的流动与裂隙的产状有密切关系,岩体中裂隙的各向异性导致裂隙水渗流的各向异性。也就是说,渗透系数也表现为明显的各向异性。利用地下水向垂直钻孔渗流测得的渗透系数,很难适用于近水平隧道的地下水的渗流。即水文地质试验测得的是水平方向的渗透系数,而隧道涌水量预测时需要的是垂直方向的渗透系数。目前几乎没有在勘察或设计期间求取垂直方向上的渗透系数。一般直接利用钻孔水文地质试验的结果。岩体及其渗透系数的各向异性均受岩体裂隙的控制。渗透系数与裂隙的密度、产状应该有密切的关系。同一岩体,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差异应该主要表现为裂隙倾角的差异。勘察阶段进行的工程地质测绘及钻孔岩芯编录,可以得知岩体裂隙的优势倾角。因此,已知岩体水平方向上的渗透系数,可以通过裂隙倾角的修正,求得更符合实际的垂直方向上的渗透系数。

4工程实例

西气东输某隧道围岩主要是上元古界黑云石英片岩、上元古界长英质糜棱岩和断层破碎带,地表覆盖很薄的第四系碎石土(图3)。在勘察阶段,测出了钻孔中的地下水位,如图3中所示;同时进行了钻孔注水试验,测得了不同岩性的渗透系数。在对隧道涌水量进行预测时,首先根据物探结果(图4),建立了虚拟的连续地下水位线,如图3中所示。其次,根据结构面的发育情况和对渗透系数进行了修正。根据现场调查结果,片理是工程区最主要的结构面,其平均产状为199°∠89°,与隧道轴线(走向131°)方向呈小角度相交。工程区的节理以陡倾角为主(图5),受区域构造的影响,其主导走向105~114°,间距0.1m~1.0m,与隧道轴线(走向131°)方向呈小角度相交。由此可知,隧洞围岩向隧洞方向的渗透系数要比钻孔测得的渗透系数大。在进行涌水量预测计算时,所取的渗透系数K值比表1所列的值大,黑云石英片岩取K=0.9m/d,长英质糜棱岩取K=0.5m/d。根据上述建立的虚拟的连续地下水位线和修正的渗透系数,对隧洞涌水量进行了预测,其结果和当地其他隧道开挖的实际涌水量相近,符合该隧洞的实际情况。但渗透系数的具体修正值和修正方式,需等到该隧洞开挖后和实际涌水量进行对比,才能得出更可靠的结论。

5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