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多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多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时间:2023-07-12 17:06: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多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多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第1篇

关键词:多层建筑 中庭 排烟量 排烟设施

随着现代建筑的发展,设有中庭的多层民用建筑如商场、会展中心等建筑大量涌现。这类建筑的中庭建筑高度大多超过12m,屋面采用大跨度轻型钢结构、玻璃采光顶。它具有内部空间大、使用功能复杂、人员密度大、可燃物较多、火灾强度大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人员的疏散、火灾的救援难度较大。鉴于以上特点,这类建筑的中庭的确有设置防排烟设施的必要。成都人民商场、上海友谊商城、上海心族商厦和上海名品商厦等均为此类建筑,其中庭均设置有防排烟设施。而在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2001年版)(以下简称《建规》)中无此类建筑防排烟设计的相关规范条文。本文仅就笔者以前设计的××商场(多层建筑),结合切身经验,从具体操作上谈谈多层建筑中庭的排烟系统设计。

1 工程概述

××商场坐落在四川成都市,总建筑面积13973㎡,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局部五层,建筑高度24.0m,为一欧式建筑。地下一层建筑面积1300㎡,主要用作贮藏室、变配电室、消防水池和泵房等;一、二层建筑面积(除中庭)各3600㎡,用作商场、超市;三层建筑面积(除中庭)3600㎡,用作商务办公;局部四、五层用作办公。中庭贯穿一至三层,筒体直径37.0m,高14.4m;屋面采用大跨度轻型钢结构、玻璃采光顶;其兼有购物、休闲和内部交通组织等功能。

2 中庭排烟设施的设置依据

多层建筑内的中庭一般设在建筑物内部,上下贯穿多层空间,其用途多种多样,因此其防灾措施既有共同的特征,又具有自身的特点。由于中庭空间形似烟囱,因此易产生烟囱效应。若中庭空间与周围楼层间无分隔、中庭空间又未考虑排烟设施,当火灾发生时,烟气很快就进入中庭,并向周围楼层扩散,进而扩散到整个建筑物。同样中庭内上升的烟气会在上部形成烟气层,并缓慢下降,进而影响消防救灾活动。因而在中庭中对烟气的控制,防止燃烧的传播和扩散是很重要的。除了在建筑设计中正确确定防火分区,进行防火设计和设置灭火设施外,其防排烟设计也非常重要。

《建规》第5.1.2条“建筑物内如设有上下相连通的走马廊、自动扶梯等开口部位时,应按上、下连通层作为一个防火分区,其建筑面积之和不宜超过本规范第5.1.1条的规定。”其附注“多层建筑的中庭,当房间、走道与中庭相通的开口部位,设有可自行关闭的乙级防火门或防火卷帘;与中庭相通的过厅、通道等处,设有乙级防火门或防火卷帘;中庭每层回廊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及封闭屋盖设有自动排烟设施时,可不受本条规定限制。”

根据上条内容之规定,该商场在房间、过厅与中庭相通的开口部位等处,设置乙级防火门或防火窗,一、二层每层一个防火分区,三层设两个防火分区,中庭单独作为一个防火分区(见图1)。同时,中庭每层回廊还必须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庭封闭屋盖设置自动排烟设施。

3 中庭排烟设施的方式选择

建筑物的排烟设施分为机械排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机械排烟是设置专用的排烟口、排烟管道及排烟风机等,把火灾时产生的烟气和热量排至室外。自然排烟是利用火灾时产生的热压,通过可开启的外窗或排烟窗(包括在火灾时破碎玻璃以打开外窗)把烟气排至室外。多层建筑中庭的自动排烟设施究竟该选用哪种方式,《建规》尚无明文规定。虽然《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1年版)(以下简称《高规》)不适用于多层建筑,但在具体设计中,消防从严,不妨予以参照借鉴,用以确定此类中庭的排烟方式和排烟量。

第2篇

关键词:规范;室内消火栓;成环;管径

Abstract: "the building fire prevention design specification" (GB50016-2006)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some common problems of indoor fire hydrant, through the specification of deep understanding, to find out the real meaning of specification.

Keywords: specification; indoor fire hydrant; cyclization; diameter

中图分类号:TU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建规》)从74年到今天已经走过了39个年头,经过多次的重编和修订,如今已经包含12章1个附录387条,强制性条文176条。是建筑消防行业中最重要的规范之一。是我国建筑防火设计中指导工程建设的基础技术规范,是工程设计、施工和消防监督的依据和标准。本人从事建筑给排水消防已有十年,在执行《建规》的过程中,遇到过一些问题,也有一些自己的体会和思考,在这里抛砖引玉,希望和读者们共同来探讨。

1.《建规》第8.4.2 条第一款:“室内消火栓超过10 个且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15L/s 时,其消防给水管道应连成环状,且至少应有2条进水管与室外管网或消防水泵连接。当其中一条进水管发生事故时,其余的进水管应仍能供应全部消防用水量”。按照一般的理解及长期以来的做法,此种情况只要是底部成环即可,条文说明中也只是强调了2条进水管的供水可靠性。但是在实际工程设计中,一些审图机构和消防审查部门,要求多层建筑的消防立管也应连成环状,即室内消防管道立体成环。在已废止的旧版规范中,对于立管成环做了相应的规定,但是新规范不知道什么原因缺少了这部分内容。笔者认为,消防管道成环的要求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供水安全,无论是水平成环还是竖向成环,最终保证的是检修的时候,停用的消火栓数量不至于太多,不会在火灾时产生过大的影响,即本规范第8.4.2 条第六款所规定的数量。所以,对于多层建筑,只要底部成环,并用阀门合理分隔,保证检修停用数量在本规范第8.4.2 条第六款范围之内即可,没有必要整个室内消防管道立体成环,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建规》第8.4.2 条第二款:“高层厂房(仓库)应设置独立的消防给水系统。室内消防竖管应连成环状”。此款的正常理解应为针对高层厂房(仓库)消防给水的要求,但是中间的连接用的是句号,在语法上又是表达的两个没有直接关系的意思。这里我们不妨参考一下《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高规》)的说法,《高规》在条文里跟《建规》一样,只是要求成环,但条文说明中却明确了竖向和横向都要成环。这里又要回到上面《建规》第8.4.2 条第一款的问题,一些审图机构和消防审查部门在此条没有确切说明的时候可能是参考了《高规》的条文说明。

继续分析,《建规》第8.4.2 条第一款要求成环,如果做与《高规》一样的理解,

即横管跟竖管都要求成环,那么第8.4.2 条第二款要求竖管成环的条文没有任何意义;如果第8.4.2 条第二款理解为所有的多层都要求竖向成环的话,那么此条文又略显多此一举,只要把第8.4.2 条第一款象《高规》一样,明确竖向和横向都要成环即可。另外,从理论上来看,与上述第一部分一样,消防管道成环的要求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供水安全,无论是水平成环还是竖向成环,只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行了。

所以,笔者认为,《建规》第8.4.2 条第二款中所指的“消防竖管应连成环状”只是针对高层厂房(仓库)而言。

3. 《建规》第8.4.2 条第三款:“室内消防竖管直径不应小于DN100”。此款的理解在条文说明中应该是表述的比较清晰。条文说明中写道:“2.多层建筑消防竖管的直径,应按灭火时最不利处消火栓出水要求经计算确定。最不利处一般是离水泵最远、标高最高的消火栓,但不包括屋顶消火栓。每根竖管最小流量不小于5L/s时,按最上1层进行计算;每根竖管最小流量不小于10L/s时,按最上2层消火栓出水计算;每根竖管最小流量不小于15L/s时,应按最上3层消火栓出水计算。

3.高层厂房、高层仓库室内消防竖管的直径应按灭火时最不利处消火栓出水要求经计算确定,消防竖管上的流量分配可参考表26选择。当计算出来的竖管直径小于1OOmm时,应采用1OOmm。”

条文说明中,已经把多层和高层两种情况分别列出,加以说明。意指高层厂房、高层仓库室内消防竖管最小不能小于DN100。但是,在条文中,此款是单列出的一款,室内消防竖管之前并没有定语,在《建规》的大背景之下,如果不充分理解规范的含义,只是死抠字眼的话,确实容易理解为所有建筑的室内消防竖管直径均不应小于DN100。而事实上,包括很多的设计人员、审图机构和消防审查部门,确实是这样理解错误的。

4. 《建规》第8.4.3 条第七款:“室内消火栓的布置应保证每一个防火分区同层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任何部位。建筑高度小于等于24m 且体积小于等于5000m3 的多层仓库,可采用1 支水枪充实水柱到达室内任何部位。”此款规定本身并无问题,在实际工程中也能很好的执行,但是现实情况下还有一种建筑形式,即仅首层设有疏散口,层数为1~3层的小开间连排门面房。这种建筑现在在城市中非常普遍,如果此时要设置消火栓的话就出现了问题。设置在室内,则仅供本店使用;设置在室外,有专家提出过这种方案,应设置在室外店与店之间的公共部位,但是这样就将面临着盗窃、损坏、偷水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而且在北方,冬季的防冻也是很大的问题。对于这种情况,本人曾见过设置在店与店中间的隔墙上的消火栓,两面都可以打开,个人感觉从直观上看还算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但是他确实也破坏了店与店之间的隔墙,可能会导致火灾的蔓延。最后这个问题留待大家一起讨论吧。

第3篇

我国早期建筑受技术水平及设计发展水平的限制,建筑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当中发展的并不是很理想,建筑火灾曾多次发生,给人们的生命造成里极大威胁,使人们的财产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不断进步,以及在民用建筑设计水平不断提升的影响下,建筑防火技术也同样取得了巨大进度。下文主要就建筑防火技术中几个关键部分加以论述,在民用建筑设计当中如果能够将这些防火技术综合的加以运用,我国民用建筑工程防火性能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2建筑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2.1建筑材料的选择与运用

通过对民用建筑火灾事故原因的调查可以发现,很大一部分火灾是由建筑装修材料的燃点过高所引起的,由此可以看出建筑装修材料对防火的重要性。建筑材料所引发的火灾危害主要来自于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在于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装修材料选择的过程中将经济效益摆在了设计工作的首位,忽视了对建筑材料防火性能的考虑,选用的材料由于燃点过高容易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引发火灾。另一方面是建筑材料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这些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火灾发生后影响人员的撤离,同时也为消防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为此建筑设计人员要想提高民用建筑的防火性能,就必须把好建筑装饰材料关,从材料的选择与运用入手,努力提高民用建筑的防火性能。

2.2民用建筑建筑结构设计中所蕴含的防火技术

建筑防火设计中,建筑构造是比较容易处理,但又是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防火墙不宜设在U字形或者L字形等高层建筑的内转角处。当设在转交附近时,内转角两侧墙上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m”当相邻一侧装有固定乙级防火窗时,距离可不限。紧邻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m。当水平距离小于2h时,应设置固定乙级防火窗。二是,管道井应每隔两层或者三层在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做防火分隔”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每层分隔。井壁上的检修门为丙级防火门。三是,防烟楼梯间前室和封闭楼梯间的内墙上,除在同层开设通向公共走道的疏散门外,不应开设其他的房间门窗。消防电梯应每层停靠。消防电梯前室宜靠外墙设置,在首层应设直通室外的出口或经过长度不超过30m的通道通向室外。

目前《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的钢筋最小保护层厚度,是考虑保护钢筋不被锈蚀,而没有考虑发生火灾后,高温对钢筋的影响,为了避免钢筋在火灾时变形过大,降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在设计时应适当增大钢筋保护层厚度”特别对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保护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的最小厚度,比普通混凝土构件还小,这样耐火性能更差,必须采取加大钢筋保护层厚度,或吊装后下表面抹灰等保护措施,提高耐火极限,达到满足防火安全的要求。

2.3建筑设计中平面布局与设置对民用建筑防火的影响

建筑设计中的平面布局及设置对有效避免火灾发生和减少火灾发生后的损失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一些公共场所建筑设计的平面布局对防火所起到的作用更为突出。建筑防火设计要严格的参照具体的建筑设计防火相关规定加以执行,并将建筑防火问题纳入到建筑设计考虑的范畴当中,从工程建设之初建筑设计开始加强建筑防火。设计当中的平面设计和布局要符合《建筑防火规范》的具体规定。对建筑防火起关键作用的便是平面设计和布局。以商场和幼儿园在建筑设计中的平面布局为例:商场作为人员相对比较集中的公共场所,一旦发生火灾人员的紧急撤离与疏散显得格外重要,为此商场营业挺通常情况下不应设在地下三层或是三层一下。幼儿园中主要是小朋友,一旦发生火灾小朋友在危险状况下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撤离能力是非常弱的,为此幼儿园不已设置在高层建筑物的高楼层内,此外为保障儿童在火灾现场安全撤离,还要针对幼儿设计专门的单独出入口。

2.4民用建筑设计当中对安全疏散问题的把握

疏散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建筑防火设计的重点内容,设计当中主要考虑疏散的距离、宽度和楼梯间三方面的内容。在这三个方面中又一疏散距离为设计重点,《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当中对疏散距离这一问题有着具体明确的规范,但在具体的设计当中对撤离距离的把握还应注意一下加点问题:

第一,在具体的设计当中,例如高层建筑中主要的公共性活动空间内部各点距离最近的疏散口的最短距离应维持在三十米以内,其它房间最远一点与疏散口的距离也应维持在十五米以内,上述两点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有详细的规定,但在具体的设计当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必须加以注意。

第二,房门与房间内部之间的距离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相关规定要被控制在袋形走道两侧的最大间距之内,如果建筑内部装有自动喷水灭火器,此种情况下房门与房间之间的距离可以增加规定距离的四分之一。

第三,对于某些情况,像丁字形内走道的距离,可按照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距离的要求考虑,其中袋形走道部分的长度应加倍计算。安全出口的概念也是容易经常混淆的问题,能否将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疏散口当作安全出口许多时候会出现疑问。对于地下空间而言,规范中比较明确的规定可利用防火墙上通向相邻分区的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阐明,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当防火墙上有防火门连通,且两个防火分区的面积之和不超过一个防火分区面积的1.4倍时,可以设一个安全出口。由此推断,安全出口主要是指直通室外的楼梯间或外门,在某些条件下,通向邻近防火分区的防火门可以当作安全出口。

2.5民用建筑设计中的防火和防烟分区设计

防火分区面积的确定,主要应该考虑最大防火分区的限定与防火分区有关的防烟分区问题也是一个经常容易出现疏漏的问题。首先,一般情况下防烟分区仅限于高层建筑和地下车库《,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设置排烟设施的走道,净高不超过六米的房间应设挡烟垂壁,划分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的面积不宜超过500m2,且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其次,设有机械排烟系统的汽车库,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应超过2000m2,且不应跨越防火分区。最后,多层建筑中,地下公共场所、无窗房间或有固定窗扇的地上房间,以及超过20m且无自燃排烟的疏散走道或有直接排烟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40m的疏散内走道等设防烟、排烟设施的房间内也应该参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标准,即每500m2设置防烟分区。

第4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设计,施工图

Abstract: in the market competition of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building design must be creative, and only set up quality consciousness, strengthening the quality consciousness,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design quality and engineering design level. Whether residential, industrial workshop, or public building, a high quality, high standard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engineering design is very important and not allow to ignore. In this paper, the civil building design the common fault analysis and induction and analysi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some experience and practice.

Keywords: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design, construction drawings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设计及建筑专业存在施工问题。为规范建筑市场行为,提高工程设计质量,从源头上杜绝建筑工程的事故隐患,建设部下发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1. 存在的问题

(1)总平面图缺项问题。在施工图审查过程中,发现缺少总平面图或总平面图的设计深度严重不符合建设部批准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占总数的90%以上, 集中表现在中小型设计单位。大部分设计的总平面图中只有建筑单体的平面定位,缺少建筑间距、广场(含停车场)、道路布置及道路的转弯半径、宽度、交叉点、变坡点标高、坡度、坡向等竖向设计内容。

(2)建筑防火设计问题。①地下室、半地下室与上层共用楼梯时,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3.6条和《高层建筑防火规范》第6.2.8条强制性条文的要求“应在首层与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的出入口处作防火分隔”,但目前在带有地下室的多层住宅设计中,普遍忽略了地上、地下部分的防火分隔。②汽车库贴邻其他建筑时(含地下车库内贴邻的其他设备用房),按《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规范》第5.1.6条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7.1.4条强制性条文规定,必须采用防火墙隔开。③高层建筑变形缝一般留得比较宽,缝内自然形成一个上、下贯通的竖井,有很强的拔火作用。而审查项目的33%在工程设计、构造节点设计中通常忽略这一特点,将高层建筑室内的变形缝采用易燃材料木板条盖缝。

(3)民用建筑的节能设计问题占审查项目的64%,在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方面,有的设计人员对节能设计及规范没有足够的重视,也不够熟悉。时常出现类似窗墙比不符合要求,且未调整外墙、屋顶等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问题;在不少设计中对不同的墙体、不同的热工要求,不做热工计算且节能材料选择不当;《节能备案表》中填写的内容与施工图中的内容不一致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4)关于安全疏散的问题。①对商业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问题,占审查项目的34.5%。应按《商业建筑设计规范》第3.1.2条和第4.2.5条计算出营业面积和营业部分的疏散人数,再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表5.3.12查出疏散宽度(高层建筑底层裙房为商业建筑时,应以《高层建筑防火规范》第6.2.9条为准)。但在工程设计中,许多设计人员计算概念不清,造成所设计的商业建筑的疏散宽度不符合规范中强制性条文的规定。②在商住楼建筑中,商店与住宅部分共用一个楼梯,且两种不同使用功能的出入口没有分开设置,违反了《住宅设计规范》第4.5.4条和《高层建筑防火规范》强制性条文的规定,占审查项目的10%。③在多层建筑中,大于60m的房间仅设一个安全出口、房间内最远一点距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大于14m、在室外疏散楼梯周围2m内的墙上开设其他门窗洞口的现象也经常出现,这类问题占审查项目的6%。④在多层住宅设计中,为控制建筑面积,地下室层高降低到2.20m,致使地下室楼梯平台下净高不足2m或楼梯段处净高不足2.2m,违反《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4.2.1条第五款强制性条文规定,属于设计中的常见多发病,占审查项目的36%。对此建筑专业应作取消平台梁,改为板式楼梯的处理。

2. 原因分析

(1)在日趋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中,有些设计单位,特别是中小型设计单位,由于技术力量薄弱,专业人员配备不齐,质量保证体系不完善,面临着强烈的生存危机。为了承揽到任务,一切按业主的意志行事,为投其所好,将规范、规程的要求弃置一边,从建筑设计方案上一味地迁就业主。

(2)一些企业的经营者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往往忽视质量,对建筑方案与整个工程设计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少对建筑方案的评审、推敲、把关,在工程设计中给其它专业造成不可弥补的缺陷。

(3)建筑师不重视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缺乏质量意识及责任心。缺少对规范及强制性条文的学习和理解,有的对国家现行规范不熟悉,甚至仍在采用作废版本的规范及图集。

3. 几点建议

(1)建立健全内部的技术管理体系,加强建筑方案的评审工作。直接影响其他专业方案优劣的,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建筑方案要做到符合国家现行规范及强制性条文规定的要求,使其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2)提高设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责任心。企业经营者定期组织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及法规的培训,掌握国家现行有效版本的规范、法规、标准图集,注重自身技术水平的提高。

(3)经营者要有质量意识。设计质量与市场经营是相互统一的,质量是企业生存之本、发展之源,要树立“质量就是市场,质量就是效益”的观念。

(4)遵守法规,排除干扰,科学合理的安排工作。目前,建筑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业主对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相差很大,面对这种情况,企业的经营者要摒弃“重经营、轻质量”思想。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设计计划赢得市场。

(5)加强勘察设计质量管理。针对勘察设计质量存在的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全力推进勘察设计单位的体制改革。明晰产权关系,充分调动广勘察设计人员的积极性,在行业内营造一个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政策宽松的工作环境,构筑一个良性循环的用人机制。二是建立与市场经济接轨的监督管理机制。通过资质复查优化结构、调整规模。加强勘察设计招投标管理,规范市场各方主体行为,为勘察设计行业创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三是建立和完善企业自律、中介服务、政府监督、设计保险质量保证体系。实现设计风险社会化,进一步完善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四是开展继续教育,加强标准规范培训,提高注册人员和勘察设计骨干的专业技术素质。

第5篇

关键词:防火技术;民用建筑设计;安全疏散

中图分类号:TU24文献标识码:A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建筑业也迎来了其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建筑防火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难以彻底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做为一名建筑设计人员,也必须本着对用户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原则认真设计,认真总结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通过不断优化民用建筑防火性能,从而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一)建筑装饰材料选择

目前建筑物装饰物中出现大量的可燃性物质如木质家具、沙发、窗帘等,在发生火灾时这些装饰物燃烧猛烈,使得火势不易控制而迅速蔓延,而且这些装饰物燃烧后还会大量产生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的有毒气体,会减缓救援人员进入,影响受灾人员的撤离速度,进而影响救援工作,对生命财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为此建筑设计人员可以从建筑装饰材料的选择来提高民用建筑的防火性能,在符合防火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对民用建筑装饰材料进行优化选择和运用。

(二)火灾发生时建筑内人员安全疏散

安全疏散问题是建筑防火设计中的核心问题。由于现在的建筑层数较多,垂直疏散距离较长,将受困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所需的时间也相应增加,加上不少公共活动场所人员相对集中,在火灾发生后常因通讯联络失控而增加了安全疏散的难度,最终造成人员伤亡。

安全疏散距离是安全疏散问题中最重要的,是指建筑室内最远处到外部出口或是楼梯最大允许距离。建筑防火设计者必须将安全疏散问题作为建筑防火设计的重点内容,可以在建筑中增设一些主要的安全疏散设施,如疏散楼梯、安全出口、走道、事故照明和排烟设施等。在部分疏散距离较远的建筑中,加设一些辅的安全疏散设施,从而加大火灾中人员的疏散速度。而像丁字形内走道的距离等一些特殊情况,则需要根据两个安全出口间的距离来考虑安全疏散距离[1]。

(三)建筑中防火区和防烟分区设计

防火防烟设计已成为建筑防火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防火防烟分区设计能保证在一定时间内,火灾现场产生的烟气及时排出,保障疏散通道的安全,使受困人员和财物能及时疏散至安全地带,从而达到有效救援的目的。

民用建筑中水平防火分区和竖向防火分区是两个主要的防火分区。在民用建筑设计中一般根据最大防火分区的限定来确定防火分区的面积。而防烟分区的问题往往则因为防火分区而被忽视疏漏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有关消防技术规范对防火分区的面积和防烟分区的面积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一是在走道有排烟设施时,在低于六米的房间内应设有挡烟垂壁来防止火势蔓延,且在走道内应设计有面积小于五百平方米的防烟区,同时防烟分区和防火防火分区应分开;二是当汽车库含有机械排烟系统时,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应保持在两千平方米以内,且同防火分区分开;三是多层建筑中,有窗地上建筑、地下公共场所以及无窗房间等均应有相应标准的防烟分区[2]。

(四)建筑结构中防火技术

建筑防火设计中,建筑构造是比较重要的环节,但是通常因为容易处理而被忽视。在建筑防火规范中严格规范了建筑内部防火墙建筑位置、管道井处理方法以及楼梯间和消防电梯的处理方法。

由于以钢结构等为代表的新型建筑结构的不断出现,又给建筑防火技术带来了新的问题。钢结构构件的耐火极限极低,当温度超过六百摄氏度后,钢材强度迅速降低,挠度迅速增加;在受火约十五分钟后,钢结构会很快因失去稳定而遭到破坏[3]。因此在建筑设计时必须考虑火灾过程中高温对钢结构的影响,避免火灾中钢结构出现过大的变形,在适量增加钢结构保护层的厚度的同时,还应加强对新型防火材料的研制和利用以及对混凝土结构的抗火性能与设计方法的研究。

(五)建筑平面布局和布置

平面布局是指建筑物的出入口位置设计,内部交通组织方式,商铺的布局等。因而从为了减少火灾对建筑物的危害的角度来讲,建筑设计者必须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规范的防火要求对民用建筑的平面布局和布置进行设计。

二、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的运用是一项较为系统的工作。做为一名民用建筑设计人员,设计者就必须将防火技术加以合理应用,要最大程度的排除可能诱发火灾的安全隐患,如对装饰材料优化选择、对平面布局的合理设计、对防烟区和防火区的科学合理布置等,才能真正提高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实际应用价值,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唐韬.探讨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的综合应用[J].建筑与装饰,2012,8:11-12.

第6篇

关键词: 公共娱乐场所;防排烟;设计

中图分类号:F29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671―7740(2009)07―0099―02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公共娱乐场所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其中往往大量使用塑料、化纤、泡沫等材料进行内部装修,一旦发生火灾,室内建筑材料、装修材料和其他可燃物品等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有毒烟气,对人体危害很大,易使人窒息、中毒乃至死亡。前两年发生的在全国上下引起强烈反响的焦作天堂录像厅特大火灾、洛阳东都商厦特大火灾中丧生的人,大多数是火场的烟熏呛致死的。火灾统计资料表明,烟是建筑火灾中致人员死亡的罪魁祸首,由于被烟熏死的占比例较大,最高达80%,因此搞好公共娱乐场所的防排烟措施十分重要,在建筑设计中必须给与充分的重视。笔者根据公共娱乐场所的结构特点和火灾特点,就防排烟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浅显分析:

一、需要设置防排烟设施的公共娱乐场所

我国现行的消防技术规范,对公共娱乐场所防排烟设施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从建筑类型上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1.1A条指出,公共娱乐场所当必须设置在建筑的地下一层或四层以及四层以上时,应设置防排烟设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4.1.5A条指出,公共娱乐场所当必须设置在高层民用建筑的地下一层或四层以及四层以上时,应设置防排烟设施。 人民防空工程:《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第6.1.2和6.1.4条指出,人防工程内公共娱乐场所应设置机械排烟或自然排烟设施。

二、防烟分区的划分和送风排烟量的确定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8.4.2条规定机械排烟风机的风量应符合下列规定:负担一个防烟分区排烟或净空高度大于6m的不划防烟分区的房间时,应按每平方米面积不小于60 m3/h计算,单台风机最小排烟量不应小于7200m3/h;负担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烟分区排烟时,应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每平方米面积不小于120 m3/h计算,送风量不小于排烟量的50%且必须小于排烟量,使着火房间处于负压,送风的速度规范规定为小于7m/s,送风速度过大会破坏着火房间内烟气和空气分层,使空间下部的空气和烟气混合,威胁到滞留人员的安全。由此可见,机械排烟系统的排烟量与防烟分区有着直接的关系。而规范又明确,设置防排烟设施的公共娱乐场所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超过200m2,远远符合一个防烟分区面积不超过500m2的要求,这样计算排烟量时必须根据公共娱乐场所的实际情况,既不能把排烟量计算小、达不到实际排烟效果,又不能把排烟量计算过大、增加排烟风机设备造价。就多层建筑和人防工程而言,如果仅为一个厅、室,就可以单独计算排烟量;如果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厅、室,最好把几个厅、室叠加计算,但最大面积不得超过防烟分区500m2。

三、排烟方式的选择

排烟方式分为自然排烟、机械加压送风防烟和机械排烟。

自然排烟利用火灾产生的热烟气的浮力和外部风力作用,通过建筑物的对外开口把烟气排至室外的排烟方式,成为自然排烟。这种排烟方式实质上是热烟气和冷空气的对流运动,因此必须有冷空气的进口和热烟气的排出口,主要利用可开启的外窗或利用阳台、凹廊进行排烟的方式。这种方式经济、简单、易操作,不使用动力以及专用设备,平时兼作换气使用,火灾时不受断电影响。

机械防烟是通过风机加压送风,使楼梯间和前室或合用前室保持正压,从而阻止烟气的侵入,保证人员安全疏散与避难。主要用于高层民用建筑的封闭避难层、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和两者合用前室等部位,虽然防烟效果显著,可靠性和稳定性高。但具有设计计算比较复杂、设备复杂、投资高等缺点。

机械排烟是利用排烟机把着火区域中所产生的烟气通过排烟口排至室外的排烟方式,在火灾发生初期,这种排烟方式能使着火区域内压力下降,造成负压,烟气不会向其它区域扩散,从而降低被保护区的烟气浓度,它由挡烟壁(活动或固定式挡烟壁)、排烟口(或带有排烟阀的排烟口)、防火排烟阀门、排烟道、排烟风机和排烟出口组成。这种排烟方式可以弥补自然排烟方式的不足,对于排出疏散走道、起火房间的烟气有着显著的效果。因此,相对于公共娱乐场所极其适用,同时,机械排烟方式分为局部排烟和集中两种方式,局部排烟是在每个需要排烟的部位设置独立的排烟风机直接进行排烟;集中排烟是将建筑物划分为若干个区,在每个区内设置排烟机,通过排烟风道排烟。

四、机械排烟设置部位的确定和送排烟口的确定

(一)机械排烟设置部位的选择

多层民用建筑:地下房间、无窗房间、有固定窗扇的地上房间,超过20m且无自然排烟的疏散走道,有直接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40m的疏散走道。

高层民用建筑:

1.设在一类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内的公共娱乐场所下列部位:长度超过20m且无直接天然采光或固定窗的内走道;虽有直接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60m的内走道;面积超过100 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无窗房间或设固定窗房间;地下室各房间总面积超过200 m2或一个房间的面积超过50 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设有窗井等采用可开窗自然排烟措施的房间除外)。

2.设置自然排烟不能满足的建筑高度32m以下的二类建筑或地下室内公共娱乐场所疏散走道或其他需要排烟的房间时。人民防空工程:电影院放映间、舞台等;疏散总长度大于20m的走道;建筑面积大于50 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

(二)送排烟口尺寸和布置位置

排烟口的尺寸和布置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排烟的效果。由于烟气层浮在房间的上部,因此排烟口应设在顶棚平面上或离顶棚较近的高度。过低会吸入室内下部的空气,使排烟量减少。排烟口的流速不宜过大,否则会卷吸大量的空气,降低排烟的效果,排烟口的流速不宜大于10m/s,对于大面积的房间,可分散布置多个排烟口。排烟口离房间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大于30m,过大距离的排烟,会吸不到远处的烟气,排烟口的位置不宜太靠近疏散出口。在排烟通道中,条缝形排烟口对整个排烟口都是有效的,而矩形排烟口则不容易排掉通道两则的烟气。通常排烟口的最小面积一般不小于0.04 m2。在设置排烟口的时候,注意应使排烟方向与人员疏散方向相反。

许多公共娱乐场所都是将排烟口送风口布置在吊顶上,送风排烟多采用联动控制。其送风口设在顶部中心,排烟口设在顶部靠墙。 防排烟送风系统启动时,新鲜空气从中间送风口向下流,排烟口周围的空气向排烟口流动。这种设计方法存在很大的缺陷,不能有效的排除火灾烟气。如果没有排烟送风系统,火灾烟气在浮力的作用下向上升起,遇到楼板改为水平扩散。当烟气被冷却到一定温度,向下流动。烟气流动路线和送风系统产生的气流路线相反,火灾烟气会蔓延整个空间。排烟口宜布置在防烟分区的居中位置,离疏散出口两米以上。

对有多个防烟分区可采取通过控制送风支管上阀门只向同一防火分区中未探测到火灾的防烟分区送风,排烟口则仍在排烟防火阀的控制下动作。

五、机械排烟系统与通风系统合用

在公共娱乐场所设置机械排烟方式时必须考虑建筑的实际情况。就设在多层建筑和人防工程内的公共娱乐场所,为了确保场所内良好空气环境,平时都设有通风系统,设有排风管道设施,最好采用局部机械排烟方式。设计时应将通风空调系统按排烟系统的要求去设计,将通风排风风管和消防排烟风管合二为一,就必须确保风管的防火性能既符合排烟风道要求,又要具有承担排烟量的能力,同时,按着排风和排烟规定,计算出实际通风排风量和排烟量,然后以排烟量为单位,确定排烟风机数量。注意烟气不能通过空调器、过滤器,排烟口应设有防火阀(作用温度≤280℃)和遥控自动切换的排烟阀。钢制风管的壁厚要符合排烟管道要求,一般不小于1.5mm。并且风管的保温材料包括胶粘剂必须采用不燃烧材料。同时,把排烟自动装置与公共娱乐场所的自动报警设备联动,不必设置单独的消防电源等设备,降低了整体自动系统的工程造价。平时排烟风机和排烟风口运转,作为通风系统的排风使用,火灾时,通过消防控制中心切换为消防排烟状态,及时将烟气排除。就设在高层建筑内的公共娱乐场所,在防排烟设计时,可以将公共娱乐场所划分为独立区域,采用集中排烟方式,通过高层建筑设置的排烟风道排烟。

参考文献:

[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R].(GB50045-95),2001.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R].(GB50016),2006.

第7篇

关键词:体育馆建筑 中庭通风量 通风设施排烟量排烟设施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ventilation and smoke control system design of the atrium in a gymnasium that such building's atrium smoke management facilities should be set, and the need to set the rationale, methodology, and calculation of smoke emission related issues in-depth study and discussion.

Key words: stadium building; atrium; ventilation rate; ventilation; emission of smoke; smoke Facilities

中图分类号:TD7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现代建筑的发展,设有中庭的多层民用建筑如体育馆、商场、会展中心等建筑大量涌现。这类建筑的中庭建筑高度大多超过12m,屋面采用大跨度轻型钢结构或网架结构、玻璃采光顶。它具有内部空间大、使用功能复杂、人员密度大、可燃物较多、火灾强度大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人员的疏散、火灾的救援难度较大。鉴于以上特点,这类建筑的中庭的确有设置防排烟设施的必要。本文仅就笔者以前设计的某体育馆,结合切身经验,从具体操作上谈谈多层建筑中庭的通风排烟系统设计。

一、工程概述本工程为甘肃某县体育馆,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屋面采用正放四角锥螺栓球节点网架。玻璃采光顶;建筑高度为22.80m。体育馆为小型体育馆,呈长方形,中心主体部分为比赛及训练场地,四周为配套用房。地下一层为泵房及消防水池;地上二层,局部三层。 地下一层层高为4.20m;四周配套用房一层层高为3.60m,二层层高为3.60m,局部三层层高为3.60m; 中庭贯穿一至三层;中心场地净高为14.50m。四周看台固定座位约1175个,临时座位约984个,共可容纳观众约2159人。总建筑面积为7942.77。其中地上建筑面积7745.40,地下建筑面积197.37。体育馆的设计等级为丙级;

二、该体育馆的通风系统设计配套用房通风系统设计如下:(a)地下水泵房、消防水池设置一台混流型风机通风,通过排风竖井排向室外,通风换气次数为3次/h。计算通风量为2486 m3/h。 (b)一层变配电室、设置机械通风系统,通风换气次数为6次/h,计算通风量为1582.4 m3/h。(c)一层贵宾休息室设置吊顶式新风换气机组进行通风换气,在冬季,室内排风与室外新风进行换热后排至室外。贵宾休息室换气次数按3次/h计。(d)健身房、舞蹈室以自然通风为主,机械通风为辅。分别各采用一台混流型通风机通风,通风换气次数为3次/h。(e)本工程7.200标高管理用房设置机械通风系统,通风换气次数为3次/h,计算通风量为1761.3 m3/h,(f)本工程公共卫生间,淋浴间、更衣室等均设置管道式换气扇,用通风管引至室外机械排风。卫生间换气次数为10次/h计算。

三、体育馆内不能自然排烟的内走道设机械排烟系统设置:(a)本工程一层内走道划分

为三个防烟分区,如上图所示,设置了三个排烟系统PY-1、PY-2、PY-3排烟系统,系统排烟量以60m3/m2.h计,排烟量分别如下:PY-1、PY-3系统防烟分区面积为230 m2,计算排烟量为13800 m3/h,考虑到漏风量选用排烟风机排烟量为计算排烟量的1.2倍,排烟风机排烟量为16090 m3/h;PY-2系统分区面积为158m2,计算排烟量为9480 m3/h,选用排烟风机的排烟量为12000 m3/h;火灾时,相应防烟分区内走道排烟管上排烟防火阀启动,系统开始排烟,风机入口设有280℃关闭的排烟防火阀,当烟气温度超过 280℃时,排烟防火阀关闭,联锁风机停运。(b).本工程二层辅房不能自然排烟的内走道设置了两个机械排烟系统PY-4、PY-5排烟系统;PY-4、PY-5排烟系统,内走道防烟分区面积为均为230 m2排烟系统排烟量以60m3/m2.h计, 计算排烟量均为138000 m3/h,考虑到漏风量选用风机排烟量为计算排烟量的1.2倍,选用排烟风机排烟量为16090 m3/h。火灾时,相应防烟分区内走道排烟管上排烟防火阀启动,系统开始排烟,风机入口设有280℃关闭的排烟防火阀,当烟气温度超过 280℃时,排烟防火阀关闭,联锁风机停运。

四、 中庭排烟设施的设置依据多层建筑内的中庭一般设在建筑物内部,上下贯穿多层空间,其用途多种多样,因此其防灾措施既有共同的特征,又具有自身的特点。由于中庭空间形似烟囱,因此易产生烟囱效应。若中庭空间与周围楼层间无分隔、中庭空间又未考虑排烟设施,当火灾发生时,烟气很快就进入中庭,并向周围楼层扩散,进而扩散到整个建筑物。同样中庭内上升的烟气会在上部形成烟气层,并缓慢下降,进而影响消防救灾活动。因而在中庭中对烟气的控制,防止燃烧的传播和扩散是很重要的。除了在建筑设计中正确确定防火分区,进行防火设计和设置灭火设施外,其防排烟设计也非常重要。

五、中庭排烟设施的方式选择建筑物的排烟设施分为机械排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机械排烟是设置专用的排烟口、排烟管道及排烟风机等,把火灾时产生的烟气和热量排至室外。自然排烟是利用火灾时产生的热压,通过可开启的外窗或排烟窗(包括在火灾时破碎玻璃以打开外窗)把烟气排至室外。参照《高规》第8.4.1.3条:“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或净空高度超过12m的中庭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也就是说,净空高度小于12m、且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中庭,可采用自然排烟设施;其可开启外窗的面积也可参照《高规》第8.2.2.5条:“净空高度小于12m的中庭可开启的天窗或高侧窗的面积不应小于该中庭地面积的5%”的规定执行。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或净空高度超过12m的中庭,必须采用机械排烟设施。 该体育馆中庭的净空高度为14.5m,因此设计采用机械排烟设施。

六、中庭排烟设施的设置及通风排烟量的计算 此体育馆.篮球比赛训练场大厅的18.600m标高、16.800m标高的网架上共设有六台低噪声消防排烟风机, 排风兼排烟。(a)平时可根据室外气候及室内空气状况遥控排风机的运行台数来控制排风量,以从网架内排出积聚在比赛场地顶部的灯光照明、人体散热量及大厅内的污浊空气。(b).火灾时排风机全部同时开启排烟,保证人员的安全疏散.烟气温度超过280℃时,风机入口的排烟防火阀关闭,联锁风机停止运转; (c).排风兼排烟风管安装在场地上部明露的球节点钢网架内。(d).在篮球比赛训练场大厅的11.300m标高处设有四台低噪声消防补风机,平时根据排风量控制送风机的运行台数来控制送风量,开启其中1号,3号风机,发生火灾时四台补风机同时开启补风。(e).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9.4.5 机械排烟系统的排烟量不应小于表9.4.5 的规定:

表9.4.5 机械排烟系统的最小排烟量

条件和部位 单位排烟量

(m3/h•m2) 换气次数

(次/h) 备 注

担负1 个防烟分区 60 -- 单台风机排烟量不应小于7200m3/h

室内净高大于6m 且不划分

防烟分区的空间

担负2 个及2 个以上防烟分区 120 -- 应按最大的防烟分区面积确定

中庭 体积小于等于17000m3 -- 6 体积大于17000m3 时,排烟量不应

小于102000m3/h。

体积大于17000m3 -- 4

排烟量按比赛厅体积换气次数4次/h确定。该中庭底部建筑面积3300,体积69300 m3,计算排烟量为277200 m3/h。火灾时补风量按排烟量的50%计算。通风量按比赛厅体积换气次数2次/h确定,计算排风量为138600 m3/h,设计选用6台高温双速屋顶排烟风机(高速时:1450rpm,风量35000~26012m3/h,全压600~770Pa),平时需要时可低速排风,火灾时高速排烟。

七、 中庭机械排烟设施的设置的优点多层建筑的中庭,屋面一般采用大跨度轻型钢结构、玻璃采光顶,因此,中庭顶部通风、排烟管道的设置,无论从建筑自然采光、美观的角度还是从结构安全性的角度上来看,都是不太现实和经济的。在具体工程设计中,为简化排烟系统,节省投资,同时又能保证系统的排烟效果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集中控制的可靠性,笔者认为,有条件时应尽可能采用设置多台屋顶风机来进行集中排烟的方式。 另外,中庭排烟设施采用此种设置方式,主要还基于其具有如下优点:①排烟系统与通风系统合用,节约投资;②对排烟风机经常使用可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③系统无风管,不影响建筑美观和采光;④风机分散布置,有效的降低屋面荷载;⑤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控制量少,系统更可靠。 在该体育馆中庭的排烟系统设计中,设计选用 6台高温双速屋顶排烟风机,均分设置于屋面上。由于该体育馆(包括中庭)设置有集中空调系统,空调时,屋顶风机可关闭。为了防止玻璃屋顶部的热滞留现象,也可开启风机低速运转;并根据室内空气品质状况,确定屋顶风机的开启台数,进行全面通风换气,排除集聚在屋顶下的热空气。中庭发生火灾时,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将屋顶风机转入火灾运行模式,电机高速运转,及时排除高温烟气和热量。

八、 结论由于建筑技术的进步(结构、建筑设计等),随着新型建材的大量使用,设有多功能中庭的多层建筑的规模日趋庞大,此类建筑中庭应当设置通风及防排烟设施。而对于其设置依据、方法、排风排烟量计算等诸多问题,引起设计、施工、管理和使用人员的重视以及如何采取有效可行的通风及控烟措施,搞好通风及防排烟系统的设计与施工,提高人们对通风及防排烟系统的认识,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GB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第8篇

【关键词】锅炉房;安全;防火设计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民用锅炉的类型日益增多,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生活之中。但由于我国现行民用锅炉房防火设计标准和规范不统一,相互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给锅炉房防火设计和消防审核带来诸多不便。笔者通过对比分析相关条文,对锅炉房防火设计规范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作一探讨。

1、关于防火间距的确定

锅炉房属于丁类明火生产厂房,一般应是独立的建筑,当锅炉房单独建造时,单台蒸汽锅炉的蒸发量小于等于4t/h 或单台热水锅炉的额定热功率小于等于2.8MW 的燃煤锅炉房与其他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可按照《建规》第5.2.1条规定执行,即按照一般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确定,最低为6m;燃油或燃气锅炉房及蒸发量或额定热功率大于上述规定的燃煤锅炉房,其防火间距应按照《建规》第3.4.1条规定执行,即按照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确定,最低为10m;则与一类高层主体建筑的防火间距应为15m,与一类高层建筑裙房的间距为10m;与二类高层主体建筑的防火间距为13m,与二类高层建筑裙房的间距为10m。

2、关于锅炉房位置的选择

《锅规》第5.1.4条规定了选定锅炉房位置的一般原则:宜为独立的建筑物,当需要和其他建筑物相连或设置在其内部时,严禁设在人员密集场所和重要部门的上面、下面、贴邻和主要通道的两旁。

《建规》第5.4.1条规定,燃油或燃气锅炉房宜独立建造。当却有困难可贴邻民用建筑布置,但应采用防火墙隔开,且不应贴邻人员密集场所。

《高规》第4.1.2条规定,燃油或燃气锅炉宜设置在高层建筑外的专用房间内。当受条件限制需布置在高层建筑贴邻布置时,应设置在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建筑内,并应采用防火墙与高层建筑隔开,且不应贴邻人员密集场所。

2.1 设置在多层或高层建筑的半地下室或第一层

当受条件限制需布置在高层建筑中时,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一层、下一层或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燃油和燃气锅炉房应布置在建筑物的首层或地下一层靠外墙部位,但常(负)压燃油、燃气锅炉可设置在地下二层;当常(负)压燃气锅炉房距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6.00m时,可设置在屋顶上。采用相对密度(与空气密度比值)大于等于0.75的可燃气体作燃料的锅炉,不得设置在建筑物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锅炉房的门应直通室外或直通安全出口;外墙上的门、窗等开口部位的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Om的不燃烧体防火挑檐或高度不小于1.20m的窗槛墙;锅炉房与其他部位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1.50h的楼板隔开。在隔墙和楼板上不应开设洞口;当必须在隔墙上开门窗时,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20h的防火门窗。这样可以布置在建筑物内。但以上规范对热水锅炉能否布置在建筑物内均没作相应规定。《蒸规》第184条和《水规》第10章第1条分别规定,单台锅炉额定蒸发量不超过10t/h、额定蒸汽压力不超过1.6MPa的蒸汽锅炉和单台锅炉额定热功率不超过7MW、额定出水温度120℃的热水锅炉,且每台锅炉有可靠的超压连锁保护装置以及低水位联锁装置;锅炉间的建筑结构有相应的抗爆措施,并设有安全疏散通道时,可以设置在多层或高层建筑的半地下室或第一层。笔者认为,行业标准的规定更加详细,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执行性,当锅炉房布置在多层或高层建筑的半地下室或首层时,可按照《蒸规》和《水规》的规定执行。

2.2 设置在高层或多层建筑的地下室、楼层中间或顶层

《蒸规》第185条和《水规》第10章第2条规定,每台锅炉额定蒸发量不超过4t/h,额定蒸汽压为1.6MPa的蒸汽锅炉和每台锅炉额定热功率不超过2.8MW且额定出水温度不超过120℃的热水锅炉,可布置在建筑物的地下室、楼层中间或顶层。

3、锅炉房的灭火设施设计

3.1 室内消防给水设计

根据《锅规》第13.4.2条规定, 锅炉间建筑为一、二级耐火等级时,可不设置室内消防给水。而锅炉房内燃油及燃气的丙类及甲类生产厂房、储灌,宜设置室内消防给水,并应设置泡沫、蒸汽等灭火装置;锅炉房的运煤层、输煤栈桥宜设置室内消防给水。因此,考虑锅炉房的火灾危险性对锅炉房室内消防给水设计做更严格规定是很有必要的,建议当单台蒸发量超过4t/h或总蒸发量超过12t/h时应设置室内消防给水,对于多层建筑内部设置的锅炉房,宜设置室内消防给水。

3.2 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

鉴于燃油、燃气锅炉房的火灾和爆炸危险性,《高规》规定高层建筑内的燃油、燃气锅炉房可以采用水喷雾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19―95)(以下简称《水雾规》)的颁布早于《高规》2005年版,没有规定燃油、燃气锅炉的设计喷水强度、持续喷雾时间等,而该设计参数是系统设计的主要依据,这给设计带来了难度。燃油、燃气锅炉房与《水雾规》第3.1.2条所列举的保护对象相比,火灾特点差异较大,也难以比照执行,在《水雾规》中进一步明确燃油、燃气锅炉房设计喷雾强度、持续喷雾时间是非常必要的。由于水喷雾灭火系统是局部应用系统,作用面积应取被保护对象的外表面尺寸,设计中可按锅炉产品样本提供的外形尺寸取值。水喷雾灭火系统应设置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应急操作三种控制方式。对于燃气锅炉房的水喷雾灭火系统有三种自控方式可以选择,可燃气体浓度探测器联动启动,火灾探测器联动启动,湿式先导管传动水力启动。根据燃气锅炉房的火灾特点,水喷雾灭火系统的自动启动方式宜同时设两种,其中可燃气体浓度探测器联动启动必须设置。

4、小结

(1)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锅炉房等相关内容的条款应结合实际工程情况作细化和必要的调整,使之更具体化,更具有可操作性。

(2)现行的《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应结合大量民用建筑实际情况,对热水锅炉出水温度、压力划分再细化,有可能将更低温度,更低出水压力的热水锅炉的容量等限制条件相应适当放宽以利于实际应用与操作。

(3)规范制订部门应加强多部门、多专业协调,尽可能保证不同国家规范相关条款的一致性,以体现规范的严肃性,也利于设计人员具体引用。

(4)设计人员应提高“规范”的法律意识,自觉严格遵守现有有关设计“规范”、“规程”等法律性技术文件。有具体困难时,应事先申报相应级别政府主管部门,通过专家论证等方式确定比较合理安全的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罗汉新, 张建忠. 锅炉房设计中某些安全问题的讨论[J]. 中国建设信息供热制冷 , 2003,(06)

第9篇

关键词:消防 新规范 消火栓 自动喷淋 给排水 民用建筑

前言

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建筑类型多样化,火灾扑救难度大,火灾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及巨大经济损失。为了更好的做好消防设计,国家规范主编部门遵照国家有关基本建设方针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深刻吸取近年来我国重特大火灾事故教训,总结国内外建筑防火设计实践经验和消防科技成果,深入调研工程建设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规范执行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于2015年5月发行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归纳总结并合并了旧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单层、多层民用建筑消防均在该规范中做相关规定。

本文着重探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中涉及水消防的内容,与对应旧规范的不同内容,及该规范部分与“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GB50974-2014”相关的内容。本文按章节探讨。

一、 建筑分类

对民用建筑进行了分类:

住宅、公建均以高度分类,不出现层的区分方式;

无商住楼的特别描述,无商住楼的区分方式;

无高级旅馆概念;

高层公共建筑的分类大部分按高度50米区分一、二类;

一类建筑还包括除医疗建筑、重要公共建筑、省级以上广播电视和调度建筑、网局级和省级电力调度建筑、藏书超100万册图书馆和书库及24米以上部分建筑面积大于1000平米的部分公共建筑;

明确规定宿舍、公寓等非住宅类居住建筑的防火要求,按公共建筑的规定执行。

二、 防火分区

1、 新规细化并总结了各类建筑防火分区,裙房与高层建筑主体之间设置防火墙时,裙房的防火分区可按单、多层建筑的要求确定。

2、 高层建筑内的中庭回廊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3、 餐饮、商店等商业设施通过有顶棚的步行街连接,且步行街两侧的建筑需利用步行街进行安全疏散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步行街两侧建筑的商铺外应每隔30m设置DN65的消火栓,并应配备消防软管卷盘或消防水龙,商铺内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每层回廊均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步行街内宜设置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系统。

三、 平面布置

1、 除商业服务网点外,住宅建筑与其他使用功能的建筑合建时,应符合下列规定:住宅部分和非住宅部分的安全疏散、防火分区和室内消防设施配置,可根据各自的建筑高度分别按照本规范有关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的规定执行;该建筑的其他防火设计应根据建筑的总高度和建筑规模按本规范有关公共建筑的规定执行。

2、 燃油或燃气锅炉、油浸变压器、充有可燃油的高压电容器和多油开关等,

应设置与锅炉、变压器、电容器和多油开关等的容量及建筑规模相适应的灭火设施,当建筑内其他部位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3、 布置在民用建筑内的柴油发电机房,应设置与柴油发电机容量和建筑规模相适应的灭火设施,当建筑内其他部位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4、 建筑高度大于100米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间)。第一个避难层(间)的楼地面至灭火救援场地的地面高度不大于50米,两个避难层(间)之间的高度不宜大于50米。

5、 避难层可兼作设备层。管道井和设备间的门不应直接开向避难区;确需直接开向避难区时,与避难层区出入口的距离不应小于5m,且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避难间不应开设除外窗、疏散门之外的其他开口; 应设置消火栓和消防软管卷盘。

6、 住宅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应设置避难层。

四、 建筑构件和管道井

1、 消防泵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开向建筑内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2、 管道井应分别独立设置。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

建筑内的管道井应在每层楼板处采用不低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材料或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建筑内的管道井与房间、走道等相连通的孔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五、 疏散楼梯间和疏散楼梯等

1、 避难走道内应设置消火栓。

六、 消防电梯

1、下列建筑应设置消防电梯:

1) 建筑高度大于33m的住宅建筑;

2 )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

3 )设置消防电梯的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埋深大于10m且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m2的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

2、消防电梯应分别设置在不同防火分区内,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应少于1台。

3、除设置在仓库连廊、冷库穿堂或谷物筒仓工作塔内的消防电梯外,消防电梯应设置前室。除前室的出入口、前室内设置的正压送风口和户门外,前室内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

(设置于消防电梯前室的管道井不能把门开向前室。)

七、 直升机停机坪

1、 建筑高度大于l00m且标准层建筑面积大于2000m2的公共建筑,宜在屋顶设置直升机停机坪或供直升机救助的设施。

2、 直升机停机坪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设置在屋顶平台上时,距离设备机房、电梯机房、水箱间、共用天线等突出物不应小于5m;

2 )建筑通向停机坪的出口不应少于2个,每个出口的宽度不宜小于0.90m;

3) 在停机坪的适当位置应设置消火栓。

八、 消防设施的设置

一般规定

1、城镇(包括居住区、商业区、开发区、工业区等)应沿可通行消防车的街道设置市政消火栓系统。

民用建筑、厂房、仓库、储罐(区)和堆场周围应设置室外消火栓系统。

用于消防救援和消防车停靠的屋面上,应设置室外消火栓系统。

注: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且建筑体积不大于3000m3的戊类厂房,居住区人数不超过500人且建筑层数不超过两层的居住区,可不设置室外消火栓系统。

2、设置消防水泵接合器的相关规定与原规范一致:

3、消防水泵房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单独建造的消防水泵房,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2 )附设在建筑内的消防水泵房,不应设置在地下三层及以下或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的地下楼层;

3 )疏散门应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

3、 消防水泵房和消防控制室应采取防水淹的技术措施。

室内消火栓系统

1、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的场所与原规范一致:

2、 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和建筑面积大于200m2的商业服务网点内应设置消防软管卷盘或轻便消防水龙。高层住宅建筑的户内宜配置轻便消防水龙。

(轻便消防水龙为在自来水供水管路上使用的由专用消防接口、水带及水枪组成的一种小型简便的喷水灭火设备)

自动灭火系统

1、该章节对设置各类自动灭火设施的实用范围,较之旧规范,更具针对性,本章节规范分厂房、仓库、高层民用建筑、单、多层民用建筑分别阐述。

3、较之旧规范要求设置范围更多、更严格。

第10篇

关键词:建筑;防排烟系统;防火;常见问题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1.概述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土地集约化使用程度的不断提升,在建筑领域里,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已经屡见不鲜,在这其中,如何做好相应的防火措施,已经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在此,做好建筑防排烟系统,为整体消防安全打下一定的基础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因为无论是住宅用还是商务用高层建筑,在装修和装潢中都会大量使用到易燃的装修材料,一旦这些材料发生火情,势必会产生大量浓烟,这些浓烟自身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气体,一旦排放不彻底,将首先对人体造成伤害,一套完整的建筑防排烟系统,可以有效的缓解气体排放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火情初期对人体造成的损伤。

2.建筑火灾影响烟气流动的因素

在建筑发生火灾时,周围气体受到气压和空气密闭等因素的影响,状态极度不稳定,从而导致材料因未完全燃烧而产生的大量有毒有害气体迅速无规律扩散和流动,而且一旦建筑物在相对密闭情况下出现火情之后,烟气体会根据气体温度的不断升高而出现膨胀现象,且由于发生火灾的时候密闭建筑物与外界的温差较大,在与外界出现气体瞬间流动时,受到内外压差的作用,其速度可以在瞬间达到0.8m左右,另外,室外的风向和风速也会对建筑物内的烟气体的流动有一定的影响。由此可见,建筑物,特别是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物,如果不做好防排烟系统的话,一旦发生火情将难以在初期对火险进行有效控制,甚至容易出现控制不当造成的人为助燃情况出现。

3.建筑工程防排烟系统设计常见问题

3.1 防、排烟风机的设置

3.1.1 多层建筑防、排烟系统的设置

在多层建筑中,防、排烟系统的设计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在规范中强调建筑物在有条件时应尽可能采用自然排烟方式进行烟控设计,并对自然排烟口的最小净面积做了规定,但在设计中往往只会考虑是否有可开启外窗,而忽略了开窗面积;或者是考虑了开窗面积,但是开窗面积不满足要求,却因为各种因素而粗略认为是可以满足自然排烟条件的,这些种种都会对整个防、排烟系统的设计造成了影响。

3.1.2 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的设置

对于高层建筑,国家出台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高规》),在规范中虽然明确规定了高层民用建筑必须进行一定的消防安全设计,尤其是增设防、排烟风机等强制性消防设施,但是受利益最大化的趋势,许多高层民用建筑在设计初期的图纸上都有明显的防排烟风机的规划,一旦消防规划过关,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么减少防烟排风机的安装数量,要么对土建竖井的建设采取简化措施。为了达到消防标准,建筑建设方和施工单位都采取增大防、排烟风机功率的措施,以期望达到消防标准,但是由于对防烟排风机的验收并不能像其它设备一样进行压力和密闭测试,从而导致容易在这个环节出现纰漏。然而,通过一些实际火灾的调查分析显示,对于火灾烟情而言,防烟风机的送风量并不是和自身功率挂钩的,而且,缓解烟情的时候,即便是功率再大的送风,忽视了漏风率的话,也不一定能瞬间缓解当时环境中的风情压力。因此,这样安装的防烟风机对火险的处理能起到的作用有限。

3.2 强制性规范并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

由于规范本身也是参照国外的一些已实施的成型的规范和标准制定和沿用的,其中的一些数据并不是根据我国实际国情而处理的,而且,即便是一些数据跟我们的实际情况类似,但是受到环境、气候等外力因素的影响,最终的效果也并不完全一致。

3.3 防火阀与排烟阀的设置问题

3.3.1 排烟风机入口未设排烟防火阀。

虽然《高规》8.4.7条规定:“排烟风机可采用离心风机或采用排烟轴流风机,并应在其机房人口处设有当烟气温度超过280℃时能自动关闭的排烟防火阀”,然而在设置局部排烟系统时,排烟风机未设在机房内,而设在屋顶(露天布置)或走道的外墙上或直接设在要求排烟的房间,有些设计人员认为这样排烟风机直接将烟气排出了建筑外,不存在排出烟火引起烟火蔓延的问题,因此就没有在排烟风机入口管上设置排烟防火阀(280℃自动关闭)。

3.3.2 管道穿越防火分隔处必须防火阀。

穿越防火分区的情况有两种:排烟风机和排烟口不在一个防火分区,管道在穿越防火分区处设置防火阀;竖向管道穿越防火分区时,在各防火分区水平支管与垂直风管的连接处设置防火阀以防止火灾时高温烟气传输,引起火灾蔓延扩大。《高规》和《建规》原则上都不提倡管道穿越防火分隔处,如果非要穿越防火分隔处则一定要设置280℃自熔防火阀。

4.建筑工程防排烟系统管控对策

4.1 严格施工工艺标准

建筑防排烟系统,是在关键时刻能挽救人民群众的建筑应急必备设备,建筑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工程的施工,从图纸到实际安装,所有环节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工艺标准进行施工,任何人、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对其进行简化,施工监理单位要把防排烟系统的施工、验收工作作为整体建筑工程监理的一个重要任务来对待。与此同时,建设单位也要加强对防排烟机自身质量的管控,确保机器自身质量安全、合格、有效。

5.结束语

建筑防排烟系统的设计,不仅仅是关乎于建筑自身的使用问题,而是关乎于人民群众人身安全的大事,无论是建筑单位还是施工单位,都要提起高度的重视,安全、合格的防排烟系统,是高质量民生工程的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国威. 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常见问题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 第18期:211;

[2]. 朱希婷. 关于大空间建筑防排烟系统性能化设计模块的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 第4期:202;

第11篇

关键词:大型商业;人员密集;建筑防火;安全疏散;家具建材

中图分类号:S7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繁荣,各大型城市的商业建筑如雨后春笋般陆续出现,为满足新型商业的发展需求,传统的商业建筑在功能和形式上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们不仅功能齐全,形式多样,建筑面积规模庞大、人员密集、功能复杂、装修可燃性多等特点,发生火灾后容易导致蔓延迅速、人员疏散困难、扑救难度大等后果。

目前还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关于大型商业建筑的设计防火规范。这些随着社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各设计人员及相关部门根据工作实践,提出新的对策和措施。本文运用成都香江全球家具建材二期区工程实例火灾危险性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主要从与建筑设计最密切的防火分区及安全疏散的角度,分析城市大型商业建筑的消防设计。

工程概况

本项目地处成都家具产业园,在老成彭路以西,北临锦水河、南靠米规划路,东面为家具产业园其他地块。本项目定位为高档品牌家居城。本地块总用地面积为,园内地形较为平坦,地势西低东高。规划建筑总面积为,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为,容积率为。

本地块内的建筑包括区、区、及区。区及区均为四层的家具卖场,区四个塔楼均为层的办公楼。

本工程区卖场地上层,地下层,建筑总面积。地下一层为设备用房及停车库,主楼~层为家具城。建筑总高(包括女儿墙高度)。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本工程属多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

总平面消防设计

建筑四周由老成彭路和规划路内部辅路形成环形消防通道,建筑总长度;环路宽度均大于,其上空无妨碍登高的突出物。与相邻的栋卖场(四层)及相邻的区办公楼之间的间距分别大于及,满足消防规范要求。

建筑专业消防设计分析

平面布置

)商业人流主要由一层面向老成彭路的主入口进入家具城。

主楼由两个面积相近的型建筑体块组成,每个体块内部分成-个不同的消防分区,每个消防分区至少有二部疏散梯直通室外,满足消防疏散要求。通过连廊将这两个型体块连接成一个整体。围合成一个无顶盖的内庭院。

)消防分控室设于地面一层,直接通向室外。

防火分区及安全疏散

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在执行现行规范的同时,本项目引入一个折减系数:

①使用人数计算折减系数

依据:

()甲方实际调研结果,因本工程为家具城属专业市场,其营业厅超过一半的面积用于摆放家具,人数为一般商业营业厅的一半甚至更少;

()《上海市大中型商场防火技术规定》商场营业厅的疏散人数计算,应根据营业厅的建筑面积按人确定。设有固定分隔铺位的市场,其人员总数可按走道人数和各铺位人数之和计算,并应按表的规定计算。装潢、家具、建材等专业市场铺位人数可按规定指标减少;

()《重庆市大型商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专业市场营业厅的人员密度取值不应小于表的规定,家具市场各层最大值为人,而一般商业营业厅为人。

若按()计算计算折减系数可达,显然不合适,因此本项目综合上述依据,取更为严格的使用人数计算折减系数。

以下为各层计算结果及疏散分析:

)地下一层建筑面积,共设个防火分区,其中,-防火分区为设备用房,面积为,满足规范的防火分区面积控制要求;到为双层机械停车区域,面积分别为、、、、、、、、、,按复式汽车库规定缩减控制防火分区面积;到为单层停车区域。面积分别为、、,满足规范的防火分区面积控制要求。各防火分区间均采用防火墙、防火门、防火卷帘分隔,保证每个防火分区在火警时的独立性。每个分区均有一部以上封闭楼梯直通室外,车库内最远点距安全出口距离均小于,有自动灭火系统的设备用房有楼梯直通室外,满足疏散要求。

)首层建筑面积,设个防火分区,各防火分区间通过防火墙、防火门、防火卷帘隔开,保证每个防火分区在火警时的独立性。-、-、-、-防火分区面积分别为、、、,出口直接对外,营业厅内铺位疏散门距安全出口小于。取面积最大的-防火分区进行计算,设计外门总疏散宽度为,大于分区商场人流总疏散宽度:,满足疏散要求。

)二层建筑面积,设个防火分区,每个分区均有部封闭楼梯或防烟楼梯可通地面室外,营业厅内铺位疏散门距疏散楼梯门口或中庭的距离均小于。取面积最大的-防火分区进行计算,设计总疏散宽度每个分区均为,大于分区商场人流总疏散宽度:,满足疏散要求。

)三层建筑面积,设个防火分区,每个分区均有部封闭楼梯或防烟楼梯可通地面室外,营业厅内铺位疏散门距疏散楼梯门口或中庭的距离均小于。取面积最大的-防火分区进行计算,设计总疏散宽度每个分区均为,大于分区商场人流总疏散宽度:,满足疏散要求。

)四层建筑面积,设个防火分区,各防火分区间通过防火墙、防火门、防火卷帘隔开,每分区均有部封闭楼梯或防烟楼梯通地面室外,营业厅内铺位疏散门距疏散楼梯门口或中庭的距离均小于。取面积最大的-防火分区进行计算,设计总疏散宽度每个分区均为,大于分区商场人流总疏散宽度:,满足疏散要求。

建筑防火配件及构造

)本工程地下室防火墙采用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耐火极限大于小时,相邻的防火分区在防火隔墙上联系处采用甲级防火门或特级防火卷帘,特级防火卷帘(背火面温升作耐火判定)耐火极限小时,地下车库和地下车库之间及商场内小中庭防火分隔采用特级防火卷帘(上开甲级防火门)。

)位于商业区域的双跑疏散楼梯按封闭楼梯间设计,楼梯门设乙级防火门;位于商业区域的双跑剪刀疏散楼梯按防烟楼梯间设计,楼梯门设乙级防火门。建筑物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均按一级耐火等级选材和设计。

)所有管道井的隔墙采用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耐火等级不低于小时,管道井门为丙级防火门;竖向管井在楼板处每层用混凝土封死。

)各建筑构件,如梁、柱、楼板、承重墙、楼梯间的墙、电梯井的墙以及吊顶、防火墙等均应满足一级耐火等级所要求的耐火时限。

消防论证结论

通过火灾烟气运动的模拟计算,并对人员疏散情况进行模拟计算,分析得出各场景下的可用安全疏散时间和必需安全疏散时间,具体时间见下表。

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分析得出,在现有消防设施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可以保证成都香江全球家具建材二期区项目的人员在火灾情况下的安全疏散;假设喷淋系统失效时,则无法保证人员的安全疏散。

结语

大型城市商业建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出现,并且在向大型化和综合化方面不断发展,现行的建筑消防设计规范已不能满足消防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相关的设计人员及相应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既要结合已有规范和标准,也要结合工作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才能使我们的设计,尤其是最重要的消防设计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住宅;结构;地基;设计

Abstract: 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some of the problems in the residential building structure design process is analyzed and discussed, and some of the considerations in structural design for the peer reference.

Keywords: residential; structure; foundation;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住宅建筑质量的主要由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两个方面组成。相对而言,住宅设计是一项繁重而又责任重大的工作,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适用、经济和合理性。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常常发生住宅结构设计上的种种概念和方法上的差错。本人结合多年参加施工图的设计和审查的工作经验,对住宅建筑结构设计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部析,提出了住宅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并重点阐述了住宅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和地基设计。

1 结构设计常见的问题

1.1结构设计中容易忽视结构防火设计问题

在建筑设计中,一些设计人员对防火规范不熟悉,对建筑物分类有错误,导致在设计中对防火标准执行有误,消防处理不当,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一些重要场合的安全疏散出口。疏散门开启方向不正确,影响安全疏散;有些设计中的防火分区面积过大,防火间距过长,设计中存在随意性;有些消防设施设计不合理,不配套,建筑物一旦失火,消防设施将不能有效的发挥作用。此外,结构设计人员往往认为建筑防火只是建筑专业的工作范畴,在结构设计中并没有对结构和构件的防火设计给予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对于钢结构的建筑,这会给建筑留下致命的安全隐患,9.11事件中倒塌的世贸大厦就是最好的例证。因此,结构设计中除了关注结构的稳定性,耐久性,可靠性之外,应当对结构和构件的防火性能作出必要的考虑,如梁、板、柱的构件尺寸及其保护层厚度;防火墙,各类间隔墙,楼梯板的防火厚度等等。

1.2 建筑设计中的抗震设计问题

有些设计不能满足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如超越房屋高度的限制,超越房屋最大高度比的限制,或超越抗震横墙间距的限制等,有的存在违反强制性条文的现象,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7.1.8条(强制性条文)规定“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结构的布置应符号上部的砌体抗震墙与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墙对齐或基本对齐”。有些设计把底层设计成大空间,抗震墙明显减少,上部砌体抗震墙大部分与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墙不对齐,造成结构体系不合理,传力不明确;有些设计中抗震分类,场地类型选用错误,导致整个结构设计错误。一些混凝土构件,特别是悬挑构件的最小配筋率达不到要求,有的相差一半,有的甚至一半都达不到;有些设计中荷载取值没有按照规范要求来确定,存在漏算错算现象;有些结构设计中与提供的设计书不一致,结构强度远远低于计算结果,设计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在结构设计过程中,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方案,结构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抗震能力和承载能力,

1.3结构设计中设计深度不达标

一些设计人员制作施工图时“偷工减料”,设计粗糙,过于简单;施工图应有的大样图,相关创新图漏缺;一些重要的,应该用图纸反映的内容只标注“见图集”,“由设备厂家确定”等,施工图设计表述不全,细部大样不详,不能反映工程的全貌;一些重要的设计依据,设计参数,工程类别,安全等级,耐火等级,防火消防处理等在设计总说明中没有标明或交代不全。

2 住宅结构设计中应当遵循规范的要求

为了避免出现上述结构设计问题,在住宅结构设计时首先必须从结构计算和构造上满足规范的相关要求。主要应当遵循的规范有:《住宅建筑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等相应法律法规等。

2.1 结构设计计算时应注意的事项

(1)荷载计算时的错误。诸如漏算或少算荷载,活荷载折减不当,建筑物用料与实际计算不符。

(2)楼板计算应采用正确的方法,连续楼板的计算不能简单地采用单向板计算方法来替代,双向板查表计算时,应该考虑采用材料泊松比的影响,否则由于跨中弯矩从未进行调整从而导致计算结果偏小。

(3)底框砌体结构验算。底部剪力法仅适用于刚度比较均匀的多层结构,对具有薄弱层的底层框架混合结构,应考虑塑性变性集中的影响,通常对底层地震剪力乘以1.2~1.5的增大系数;底层框架混合结构的剪力分配不能简单地按照框架抗震墙的方法,因为底层框架混合结构中只有底层框架抗震墙,应采用双保险的方法,抗震墙承担全部剪力,框架按照刚度比例承担剪力。刚度计算时,框架不折减,抗震墙折减到弹性刚度的20~30%;应考虑底层框架柱中地震作用产生倾覆力矩所引起的附加轴力。

2.2 住宅构造设计应注意的事项

(1)注意构件最大配筋率和最小配筋率的限值。尤其是在抗震设计中既要保证建筑结构在地震发生时具有一定的延性,又必须满足最低配筋率的要求。

(2)严格按照规范要求,保证钢筋在各个部位所需满足的锚固,延伸,搭接长度,材料选用也必须满足强度要求。

(3)为了防止屋面温度应力引起的开裂,建筑物每隔40m左右应设置伸缩缝,层面现浇板厚度不宜小于120㎜,屋面现浇板中应设置双层双向钢筋,钢筋直径不应小于8㎜,间距不应大于100㎜.外墙阳角处应设置放射形钢筋,钢筋数量不应少于7根10㎜,长度应大于板跨的1/3,且不应小于2m。

(4)按抗震构造要求设置的构造柱,应在整个建筑物的高度内上下对准贯通,上至女儿墙压顶,下至浅于500㎜基础横梁,或伸入室外地面以下500㎜的构造柱与圈梁,楼板和墙体的拉接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3 住宅建筑结构设计的概念设计和地基设计若干问题

3.1 概念设计的重要性

住宅结构的概念设计是指一些在计算中或规范中难以作出具体规定的问题,必须由工程师运用“概念”进行分析,作出判断,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结构破坏机理的概念,力学概念以及由震害试验现象等总结提供的各种宏观和具体的经验等。这些概念及经验贯穿在方案确定及结构布置过程中,也体现在计算简图或计算结果的处理中。住宅结构的设计,无论是多层砖混或框架剪力墙结构,都不同于一般的静力设计。特别是抗震设计,必须从抗震的角度,采用二阶段设计来实现三个水准的设防要求。为此,结构设计人员必须及早介入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否则将导致建筑结构设计的不合理,给以后的结构设计带来难度。住宅结构的概念设计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幢建筑物的设计,如果没有事先经过全盘正确的概念设计,以后的计算模式再准确,计算再精确,配筋再合理,也不可能是经济,合理的设计。因此在建筑物的方案设计阶段应正确把握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对不同形式的住宅建筑应注意概念设计中容易疏忽的要点。

3.2 地基结构设计的重要性

为了减少和防止由于地基沉降或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构件开裂或破坏,可以从建筑措施、结构措施、地基和基础措施方面加以控制。诸如:避免采用建筑平面形状复杂,阴角多的平面布置;避免立面体形变化过大,将体形复杂、荷载和高低差异大的建筑物分为若干个单元;加强上部结构和基础的刚度,同一建筑物尽量采用同一类型基础并埋置于同一土层中等一系列措施。地基的结构设计分为:高层建筑设计,多层建筑设计。

(1) 对高层建筑来说,从经济的角度考虑,高层建筑的地基需要埋置的一定深度,基础一般采用桩箱或桩筏结合的形式。此时应保证箱体的整体刚度,群桩布置的形心应与上部结构重心相吻合。当土层有较大起伏时,应使用同一建筑结构下的桩端位于同一土层中,并应考虑可能产生的液化影响。

(2) 对多层建筑而言,从经济角度考虑,一般不愿采用长桩的方案。但对软土层覆盖层较大的地区,一般需要经过地基处理的方式来达到控制建筑物沉降的目的。常用的软地基处理方式类型较多,但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案前,必须认真研究土层结构和地基两方面的特点及环境情况,并根据工程设计要求,确定地基处理范围和处理后要求达到的技术指标,以及各种处理方法的适用性。同时综合考虑处理方案的成熟程度和及施工单位的经验,对方案再进行比较,最终选定安全实用,经济合理的处理方案。地基处理后,还必须满足规范所规定的强度和变形要求。

另外, 对于 较长的建筑,上部结构超长设置了温度伸缩缝,但基础仍然连在一起。过长的基础,应当设置后浇带或使用微膨胀砼。

4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