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统计学分析数据

统计学分析数据

时间:2023-07-12 17:06: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统计学分析数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统计学分析数据

第1篇

医学统计学(medical statistics)是医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之一,掌握好本门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增强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医学研究和医学论文撰写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沈阳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所开设的医学统计学课程存在如下问题∶未设置实验课或实习课,学生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差,撰写毕业论文时不用或错用统计分析方法;教学大纲不要求医学统计学术语,学生不能应用统计分析软件;多采用讲授方法,重视推导公式,课程内容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低;学生毕业论文中,统计图表制作不规范,不能应用统计学知识并结合统计图表解释结果。本研究针对上述问题,以加强学生理解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实际应用能力为目的,根据沈阳体育学院的现有教学条件,进行教学改革。

1 研究对象

以2008级运动人体科学专业43名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8人,女生25人。

2 教学改革方法

2.1 加强医学统计学的基础理论教学,采用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理论教学,并在教学中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

2.2 采用中英文双语教学的方法,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医学统计学术语,为熟练应用统计学分析软件奠定基础。

2.3 扩展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进行实例讲解的同时,增加应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分析内容,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2.4 加强统计表和统计图制作的教学,并增加课堂练习时间,进行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制作统计图表内容,提高学生对科研结果的总结能力。

3 研究结果

3.1 针对全部章节的教学内容制作教学课件,在教学课件中强调了对学生难以理解内容的解释,如正态分布、t分布、卡方分布等,使学生在本文由收集整理充分理解的前提下正确使用统计学用表(如见图1)。

3.2 在教学中重视知识的连贯性,循序渐进逐渐引入新知识,强调课前预习,培养学习能力。在理论讲授结合多媒体课件讲解的基础上,融入参与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练习题解答和实例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多种教学方法结合的形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绝大多数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很好地掌握教学内容。

3.3 采用中英文双语教学的方法,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医学统计学术语,有利于学生学习统计学分析软件的使用方法。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描述统计中的常用英文专业术语如,central tendency,histogram,mean,median,percentile,variance等。

3.4 在掌握上述英文术语的基础上,扩充应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分析内容。如在描述统计学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教学中,在课堂演示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某地120名18―35岁健康男性居民血清铁含量进行统计描述[1](如见图2)。课堂演示后,要求学生参与,应用spss软件重复操作过程,并解释分析结果。

3.5 在统计学检验方法的教学中,融入spss软件分析和统计图表的制作内容,使学生掌握数据表示的方法,培养基本的科研素养。如在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教学中[2],讲解目的、强调检验条件、检验方法、公式、检验步骤、结果解释,并应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在分析中强调明确检验假设,正确建立数据库,如何读取检验结果,如何进行统计结果解释,专业解释等。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演示如何表示分析结果,并演示应用excel制作统计图表的过程,如见表1,图3。

3.6 考试成绩分析 试卷主要考核学生掌握统计学基本理论、统计学基础知识、统计计算能力及统计图表制作等方面的情况,在命题中更加强调学生应用所学的统计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考核学生针对不同资料选择恰当统计学检验方法的能力,同时大部分试题需要学生在全面掌握各部分理论内容后才能做出正确解答,因此本试题更加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综合应用能力。考试成绩≤59、60-69、70-79、80-89、≥90分的学生分别占2.3%、20.9%、32.3%、18.6%、25.6%。

4 讨论

本次教学改革在提高学生的统计学英文专业术语能力,培养区分资料分布,正确选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和提高实际数据分析处理能力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此外,在各部分教学中贯穿统计数据的科学表示方法,规范统计图表的制作,对培养学生撰写科研论文具有重要的作用。

虽然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如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每次上课前在电脑中安装spss软件以实现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数据库的形式,演示实例的数据分析过程,并使学生参与实际操作并解释分析结果,但是由于课程的教学时间短,仅为48学时,并且在教学大纲中没有安排实习的课时,还不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实际统计学分析的练习条件。建议今后应增加学时数,并修改教学大纲,将统计学上机实习内容纳入到教学当中,使学生从原始资料的录入、整理,到统计描述、统计推断,以及结果表示,统计结果解释等过程得到系统的训练,为今后完成毕业设计、撰写毕业论文及今后进行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第2篇

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或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随机、对照、重复、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2、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用x±s表达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M(QR)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统计表时,要合理安排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用统计图时,所用统计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相匹配,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

3、统计学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以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x2检验。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不应盲目套用简单直线回归分析,对具有重复实验数据的回归分析资料,不应简单化处理;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学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全面、合理的解释和评价。

4、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当P<0.05(或P<0.01)时,应说明对比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应说对比组之间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的差别;应写明所用统计学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多个均数之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等),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值,x2值,F值等)应尽可能给出具体的P值;当涉及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可信区间。

第3篇

关键词:大数据:统计学理论:创新应用

顾名思义,统计学几乎是对所有领域的数据进行统计与研究、分析筛选,因而统计学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几乎涉及到各行各业,其表现方式为,统计出来的数据进行科学的研究与分析,可以有效的帮着企业获取有效信息,探索其中数量规律行,进而企业可以更高效、更精准的进行工作。而如今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以及数字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统计学也得到了更多的应用,也被人们更加重视,应用最多的为企业管理系统中,统计学中的理论及其分析方式帮助企业进行对数据数量规律性的探以及定性分析,为企业寻找自身的管理经营的基础进行有效地夯实,奠定企业向更加稳定方向进行发展。而如今计算机软件的不断发展与更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统计学的应用也会得到更为广泛的发展,其中有政府和企业利用计算机对相关数据的采集、整理、统计进行综合的分析。统计学相关的软件开发商也将软件设计的更为简易化、便捷化,使得非统计学专业的人员也可以使用。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统计学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将会迎合时代的到来进行改革改变,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提高。

一、大数据时代的内涵及其意义

(一)大数据时代的内涵

大数据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对信息的捕捉、管理、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针对这些信息资产,利用统计学原理对其进行数据分析、提炼、分解。也可以从另一个方面理解大数据,它涉及各行各业,是多个领域数据的集中区域,涉及到的有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经济学等等相关的混合数据,它们之间相互参杂,互相融合,形成非常庞大的数据系统。目前传统统计学中的统计方法是分析单个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储备,无法分析多台计算机的数据,在数据统计中产生了局限性、单一性、不稳定性和客观性等,但是目前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如今这一现象,改变了大数据环境下数据流、磁盘存储、分布存储、多线条等环境。大数据环境主要起到的作用为,将庞大而复杂的数据进行转换,转换成为简单易懂、显而易见的内容,进而使工作人员对数据进行源头和机制的追述,从而研究出适合自身并有效的应对策略。因将数据转换成需要的知识需要相对缓慢的时间,所以工作人员将当前庞大复杂的数据分别存放在不同的储备空间里,有些工作人员将目前无法分析的或是不需要的数据进行整体精准的记录储存,记录成一整套的数据发展史,已供日后应用,以备不时之需,为今后科研做出充分准备。

(二)大数据时代给社会带来的改革

大数据在一夜之间成为各大互联网上的讨论话题,成为一个包含性非常强的概念,大数据时代也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它的到来已然成为不争的事实,从本质上来看,它是当今中新型的产业,通过对海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追踪发现庞大的市场,通过对人们行为喜好进行科学分析,获取营销手段。大数据使得广告投放精准化、医疗卫生体系精密化、社会安全管理有序化等多方面优势,同时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随着带来了新的新业市场,大数据将为全球带来440万个IT岗位和上千万个非IT岗位,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大数据时代到来的变革之大,影响着人们传统的工作方式,各行各业的人利用研究问题来驱动收据数据,然后再利用收集来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从这一行为来讲,人们会慢慢适应通过大数据进行统计学的研究分析来解决问题,利用通过统计学理论开发的软件搜索、分析一些研究性成果。目前统计学家通过数据的收集、数据的处理以及个人分析能力进行科学探索,如今大数据的到来将会威胁的他们的领域,大数据将我们难以理解的内容翻译成我们一看便知的统计成果,优化了人们工作的便捷性、舒适性等。

二、大数据时代统计学的发展研究

大数据发展如今,渗透社会的各个角落,分析大数据需要多个领域的结合,它并非单一的科学领域,自成一体,现如今的统计学家不仅需要研究探讨计算机对数据的实时决策,更是要将其与统计学理论及其方法相互结合,同时,计算机专家也要不断学习统计学的一些知识,统计学与大数据相互结合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获取大数据之后,研究探讨大数据时,针对数据分析的高难问题,利用统计学原理对其进行数据分析、提炼、分解时,需创新出新的更便捷更高效的统计处理方法,在压缩提炼过程中,解决数据混杂的问题,在分解数据中,解决精准问题,使得大数据与统计理论更好的沟通合作,构造全局统计结果。统计学主要是对海量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结合计算机进行科学分析,探究出数据的数量规律性,从而得出结论,由于目前统计学中的统计学理论和统计方法与时代稍有差距,如今更是大数据时代,而大数据随机或非随机的误差比较大,所以传统的统计学理论及方法无法满足如今变革,也无法更好的获取大数据背景下所带来的各种机遇。现在的统计学家应该更加努力专研统计学理论以及对数据压缩、分解的方法,舍弃无法适应当前时代的陈旧理论及方法,必须去学习如何迎合新的事物的到来进行改革改变,只有这样才能顺势而行。

作者:宋瑞雪 周晏羽 黄扬艺 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毛江伟.《统计学》应用及其发展[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

第4篇

    数据测量及分析将已扫描的断层切面分别进行处理,在扫描层面上模拟针刺方向,用线条标示出需观察及测量的线段和角度,采用MRI电脑操作系统进行测量。标记点到腹腔的最短距离,为该穴到腹腔的危险针刺深度,此时的角度为该穴到腹腔的危险针刺角度(即受试者平卧位时,针尖与水平面的夹角)。安全评价标准根据李亚东等[4]对危险穴位针刺安全深度和安全角度的研究观点,改进危险穴位安全深度及角度的计算公式为:安全深度=危险深度×75%;安全角度≥危险角度+10°或安全角度≤危险平均角度-10°,得出针刺关元穴不同方向的安全深度和安全角度。17.统计方法将所得数据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

    观察针刺男女关元穴的危险深度。在MRIT1轴位像上测量直刺关元穴的危险深度见表1。表1对针刺关元穴危险深度分男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示男女间比较P>0.05,即男性与女性在直刺关元穴的危险深度上无差别。观察向下斜刺45°时关元穴危险深度在MRIT1矢状位上测量斜刺(即针尖与水平面夹角45°时)关元穴的深度。对斜刺关元穴危险深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示男女间比较P>0.05,即男性与女性在向下斜刺关元穴的危险深度上无差别。观察向上斜刺45°时关元穴的危险深度在MRIT1矢状位上测量斜刺(即针尖与水平面夹角45°时)关元穴的危险深度见表3。表3中对向上斜刺关元穴危险深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示男女间比较P>0.05,即男性与女性在向上斜刺关元穴的危险深度上无差别。针刺关元穴的安全深度依据安全深度参考公式:安全深度≤危险深度×75%计算。所得出的研究结果见表4。表4中对关元穴针刺安全深度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男性和女性间比较P>0.05,即男性与女性在直刺、向下斜刺、向上斜刺关元穴的危险深度上无差别。针刺关元穴深度的相关性研究将直刺男女关元穴的危险深度分别与身高、体重、BMI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可见表5。表5提示男女直刺危险深度与身高、体重、BMI指数无相关性。

    讨论

    操作:直刺1.2寸,需排尿后针刺。孕妇慎用[5]。曾有报道在尿潴留、膀胱结核或肿瘤针刺时亦容易刺伤膀胱,轻者仅下腹部不适、镜下血尿,重者下腹疼痛、腹胀、腹肌紧张[6]。也有学者[7]指出火针关元穴出现全腹疼痛剧烈,有腹水及休克现象,致肠穿孔。临床针刺本穴根据辨证亦会采用迎随补泻的手法。由于脐周主要脏器是小肠,向下是膀胱,故考虑到临床的实际操作,本研究将斜刺角度固定在45°,在此基础上对关元的针刺深度进行研究,以防止针刺过深刺到膀胱和引起腹腔感染。研究显示:直刺、斜刺关元穴时在性别、身高、体重方面无明显相关性,男性直刺危险深度与BMI指数的回归方程Y=4.975x+20.542,女性直刺危险深度与BMI指数的回归方程Y=5.053x+19.741,因此在针刺时无需考虑以上因素。由于本研究样本数少,而且选择年龄在25~29岁、BMI指数在18.0~22.9之间的健康志愿者,其他组别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本研究是通过MRI三维成像在活体上进行的,与以往严振国等[2]采取的尸解研究有略微差别,本实验直刺关元穴平均数值为(2.92±0.69)cm,而严氏对腹部17个常用穴位通过尸解进行研究,虽然未明确提出关元穴的危险深度,但研究了下腹部的曲骨穴及横骨穴危险深度,平均数值为横骨穴为(2.51±1.25)cm,曲骨穴为(2.51±1.21)cm,考虑到尸解研究组织有脱水的因素存在,所以采用MRI进行实验较尸解和CT下研究数据更精确且更具可信度并能清晰显示解剖结构,不易产生伪影,容易获得进针距离和角度,为临床操作提供安全的针刺方案。

第5篇

统计学,作为一门关于数据搜集、整理、分析的方法论科学,可以直接为经济、管理各专业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服务.目前,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统计教学皆配有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学,大体设置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种形式:校内实践包括上机实验和模拟实习两种.上机实验是指学生在校内机房练习统计软件,模拟实习是通过简单模拟统计工作以锻炼学生的统计运用能力;校外实践一般通过设置校外教学实习基地,让学生接触统计工作以提高其统计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收集到的数据显示,现行统计实践教学呈现如下四个特征:

1.1实践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教育部于2012年在《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下文简称《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强化高校实践教学环节,规定了不同类型高校实践学分所占的最低比例;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国内各高校应《意见》要求,一方面增加了统计理论课程,如在原有数理统计和统计学原理课程的基础上,根据相关学科特点新增计量经济学、经济预测与决策、金融统计、市场调查与统计分析、企业统计或统计软件分析等课程;另一方面还相应提高统计实践教学课程占总学分的比重.

1.2不同专业师资合授现象突出

研究表明,几乎所有高校统计类课程都分配给不同院系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如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学等课程分配给统计学教师,而金融统计、企业统计等专业统计课程分配给经济管理专业教师.鉴于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统计学专业授予理学学位,①高校的统计学教师多隶属理学学院.这样虽然可以借助理学教师的专业优势以弥补经济管理专业教师的不足,并减轻任课教师的教学负担,但也容易造成统计理论体系分割,统计实践教学内容松散.统计类课程由统计学教师和经济管理专业教师合授的现象.

1.3参与统计实践学生人数众多

伴随我国经济的大发展,经济管理专业社会需求持续高涨,各高校对经济管理专业日趋重视,不仅原有的经济管理类高校扩大了招生规模,综合类大学招收的经济管理类学生也是成倍增长,而且众多的理工类学校在社会需求的引导下也纷纷开立经济管理专业,统计学作为经济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是经济管理专业的必选课程,伴随经济管理人才社会需求的日益增长,参与统计实践学生的人数也越来越多.

1.4统计软件运用已成常态

面对海量统计数据,利用手工计算完成统计工作是不可想象的.目前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统计教学已逐渐重视统计软件教学,很多院校一方面建立了经济管理实验室,另一方面还专门开设了统计软件课程.统计实践教学的内容基本可以结合统计软件进行.

2统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高校都认识到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重要性,并在统计实践教学方面做出持续探索,顶层设计也提供了强有力支持,统计教学实践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但统计实践教学的路还很长,面临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大体归为以下几类:

2.1师资分割引起教学体系分割

由于教授统计课程的师资分散在不同院系,教师一般只负责单门课程实践设计,导致多门统计实践之间、专业课程实践之间相互割裂,缺乏有效的“串联”.如统计学原理只有上机实验,学生不知道如何将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等知识运用到后续课程中;专业课程实践又无法和统计方法有机融合,导致专业知识和统计方法、理论和实践两张皮.

2.2教学形式单一,内容简单

受师资、时间、学生人数多等条件限制,经济管理专业的统计实践往往以校内实践为主,其中以上机实验居多,学生在机房中通过练习统计软件以巩固课堂的理论知识.这使得统计实践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流于形式,实践教学往往沦为理论课程的附属;一些教师认为实验课程就是上机做作业,在上机时间找几个题目让学生计算.这必然影响到学生统计学习的积极性,认为统计是枯燥乏味的学科.

2.3实践教学学时安排不足

笔者通过调查多所院校发现,目前仍有部分高校经济管理实践教学占总学时数的比重在15%以下.这与教育部《意见》要求尚有一定距离,与发达国家相比亦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部分高校把统计实践纳入理论课程的正常教学,不另行单独计算学分;那么在理论课程学分已定的前提下,授课教师若拿出大量时间用于实践则无法完成理论教学任务.

2.4实践教学瓶颈有待突破

目前高校的教学工作主要由青年教师承担,青年教师多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其先天实践能力不足限制了实践教学的高度;加上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人数众多、教师工作量大等导致其没有精力探索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实践方法,限制了实践教学深度;另外,部分高校给教师的培训经费偏低、培训途径较少也影响了教师专业实践技能的提升.

3对于地方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统计实践教学的几点建议

3.1建立统计实践科研小组,夯实统计实践教学的组织保障

高校的院系结构和专业设置使得统计实践教学难以找到依靠点,教师难以跨学科进行交流和研究,因此,高校可以通过组建统计实践科研小组,集中统计教师和经济管理教师力量,让不同专业的教师共同承担统计实践教学任务,打破现有的系、部分割状况,统一调配师资,形成教学科研合力,为统计实践教学探索提供组织保障.

3.2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科学安排课时,有效解决课时不足问题

将本科统计实践分为两部分:基础统计实践和专业统计实践.基础统计实践,可将数理统计和统计学原理两门课程的统计实践合二为一,采取上机实验与校内模拟实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使学生了解统计工作过程.基础统计实践须独立设课并单独计算学分.专业统计理论实践,则可将相关统计课程与经济管理专业实践课程结合,如经济学专业可以把计量经济学、经济预测和宏观经济学三门课程合并实践;金融学专业将金融统计、计量经济学、金融学和国际金融等课程合并实践;市场营销专业深化基础统计实践,并将其与市场调查统计分析、市场营销等课程合并实践;财会专业将企业统计与财务管理、财务分析合并实践.

3.3明确实践目的,科学选择实践方法,解决知识与实践的距离问题

基础统计实践往往在低年级开设,因此,可以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目的,通过教师设计项目引导,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统计思维能力.教师在选择实践项目时应关注学生兴趣,结合当今社会的热点和焦点,让实践项目更有针对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如大学生就业难、学校食堂饭菜越来越贵、学校自习室抢座位现象等.这样一来,使统计实践由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社会实践为中心.专业统计实践教学由于在高年级开设,所以应该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为目的,专注统计方法在专业知识中的应用以充分锻炼学生专业领域的数据分析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可采用问题解决式教学法,教师通过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和统计方法解释问题,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其通过思考主动填补知识漏洞的能力,如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成立吗?为什么房价涨了,买房子的人却越来越多?

3.4丰富实践内容,扩展实践渠道,避免学习与应用两张皮现象

在基础统计实践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全面接触不同的数据资料,可根据理论知识的要求和统计数据的特点设计如下内容:

①利用问卷收集截面数据完成统计工作,让学生通过对最熟悉的现象进行模拟统计来了解统计的每个工作环节,把握各种统计分析方法;

②采集并分析统计年鉴上的时间序列来了解国情,如通过对历年年末人口数进行相应统计分析了解我国人口的变动规律;③定期收集超市、商场的商品价格来编制价格指数,并与统计局公布的价格指数比较,理解价格指数编制的意义.基础统计实践须让学生掌握统计知识,并为未来的专业统计实践做准备.专业统计实践则可采用校内、校外多样化模式,以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如让学生参加教师的教学科研项目,让学生利用寒暑假到统计局、社区、工厂、市场调查公司、银行等相关单位实习,并在实习结束提交统计分析报告.

3.5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破除实践教学瓶颈,从根本上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

第6篇

关键词: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并发症;急诊护理;防范效果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主要是由于患者机体受到猛烈撞击[1],体内各脏器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出血,血液循环系统出现障碍,剧烈疼痛[2],焦虑等各种不利因素导致机体的代偿能力紊乱引发休克。对于这类患者,急救是关键,同时还需要护理人员的专业配合方能达到最好的效果[3]。所以对于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患者我院决定采取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先将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5月5日~2015年5月5日收治的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88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44例,男22例,女22例,患者年龄为23~65岁,平均(42.2±2.4)岁,受伤时间为1~3.6 h,平均(2.1±0.4)h,受伤原因,车祸20例,跌落10例,锐器6例,其他6例;对照组患者44例,男23例,女21例,患者年龄为24~65岁,平均(42.3±2.3)岁,受伤时间为1~3.8 h,平均(2.2±0.3)h,受伤原因,车祸21例,跌落9例,锐器7例,其他5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间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验结果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患者的体征进行测量,配合医生的抢救工作。对照组则采用一体化急诊护理[4],及护理人员在患者抢救过程中均有统一的人员进行抢救,在最短的时间为医生的抢救工作做好准备[5]。这要求护理人员在应对突况时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对于所有的急救设施均能熟练操作。

1.3临床效果评价 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急救的成功率,调查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对数据间的差异性进行统计学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此次实验所用到的数据均用统计学软件19.0进行处理。实验中涉及到的计量资料用均数表示法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并用χ2检验。两组数据间的差异性用P进行分析,当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救治情况 记录两组患者的救治情况,实验组患者救治成功的概率为97.72%,对照组则为77.27%,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满意度调查 调查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5.45%,对照组则为68.18%,数据间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多数情况都十分危急,急诊护理则需要护理人员能对患者的症状有一个准确的判断,然后感觉患者的临床症状做好简单的应急处理,如肢体损伤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及时对其进行止血。根据患者出现的并发症,对患者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很多失血性休克的患者的并发症为血栓[6]。

急诊护理就是要将护理中的各个环节紧密连接起来,急诊救治过程中的护理是一个连续的,系统的护理。从实验结果也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比对照组低。

综上所述,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和并发症应用急诊护理的防治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冯慧远.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失血性休克急诊救治中的效果观察[J].人民军医,2015,06(32):640-642.

[2]郝跃峰,顾一利,陶维益,等.探讨多科协作因素在严重创伤救治中的影响[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5,03(12):48-50.

[3]赵资坚,蔡史健,张荣臻,等.严重骨盆骨折伴多发伤院前院内一体化损伤控制救治模式的建立及临床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06(54):561-565.

[4]姚小英,皮白雉,徐网兰,等.脂肪栓塞综合征危重患者6例救治分析[J].临床荟萃,2015,07(11):817-821.

第7篇

【关键词】胆囊切除手术;临床路径;护理

1资料方法

1.1 资料在本组的116例中,有61例男性55例女性,年龄分布在22~85岁,都对其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根据随机数据表可分为护理路径和常规路径两组,其中60例路径组,56例常规组。两组患者都为单纯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或胆囊息肉的患者,排除合并胆总管结石者和心、肺、肾、脑,急性炎症、化脓或胆囊穿孔等合并症者。患者手术前身体状况良好,同意对其全身麻醉。对两组患者间的年龄、性别及病种等方面的比较,根据统计学分析得出P>0.05其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1.2方法按照护理流程对常规护理患者进行护理,而临床护理路径患者则根据标准化治疗对其进行护理,如检查、治疗、护理方法、健康指导和变异记录等。

有医院内各相关工作人员组成临床路径研究小组,按照治疗护理的进展情况整理出一个诊断流程,再制定出相关表格和健康教育手册,需包含有护理目的及评价、药物治疗及其他治疗、监护、护理措施、患者和家属的安全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内容。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和住院费的比较(x±s)

从表1可见,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和住院费用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均P

2.2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满意度的比较(x±s)

从表2可见,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护理质量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可以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临床护理工作的时刻表是临床护理路径,通常以患者的住院时间为序,根据护理程序的思路,按照工作流程表的形式将临床护理内容细化到患者住院的每一天,做到心中有数,使得以往在护理工作上出现的随机性、盲目性得以克服。在情况发生变异时,医护人员须及时作出解释并说清原因,同时也应及时向患者说明出院后家庭护理和康复方法,让患者真正感受到医院那“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使患者的知情权得到满足,同时让患者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可以享受到什么样的医疗服务,从而使患者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己疾病治疗和护理方案的制定当中,并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有了时间的概念。医院研究制定的最好的处理方式是临床路径法,目的是尽量为患者提供医院目前所拥有的最佳治疗方案,医护人员在工作之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以避免出现治疗和护理方案的随意性,从而使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及降低医疗费用的开支。

3.2护理路径的实施可以落实到健康教育:由本次结果分析来看,两组患者自身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的比较,由统计学分析得出P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内科学. [M]. 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802~808.

[2] 大西幸子,孙启良.摄食吞咽障碍康复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0. 43~44.

[3] 邹子奇,靳彩霞.康复训练配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2, 8(1): 29.

[4] 大西幸子,孙启良.脑卒中患者摄食-吞咽障碍的评价与训练[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1997, 12: 142.

第8篇

浙江省三门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浙江省台州市 317000

【摘 要】目的:分析研究患者早期呼吸功能锻炼对COPD 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 年2 月至2014年10 月住院的85 名COPD 患者进行观察和对比,根据是否进行早期呼吸功能锻炼进行分组,43 名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的COPD 患者为观察组,42 名没有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的COPD 患者为对照组,通过两组肺功能和SF-36 对比,分析呼吸功能锻炼对患者的心理和生活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在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后,肺功能和SF-36 量表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1。结论:呼吸功能锻炼能够有效的提高COPD 患者的肺功能,对患者的心理和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COPD 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研究

COPD(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的慢性疾病,该疾病的特征是进行性、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COPD的患病率较高,一旦感染后病死率较高,并且治疗较为缓慢,不易恢复,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心理和生活。COPD 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卫生问题,本次研究主要是为了探讨呼吸功能锻炼是否能够提高COPD患者的心理和生活质量,研究的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 年10 月至2014 年4 月住院的85 名COPD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5 岁,其中男性50 名,女性35 名。所有患者的病程在7-15 年之间,平均为9.3 年。根据2004 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对慢性肺疾病的诊治规范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和要求,所有患者都符合其标准和要求,85 名COPD 患者的病情都处在平稳期,没有语言沟通障碍、脑血管疾病及后遗症、长期卧床不能起立以及严重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1.2 研究分组

将选取的85 名COPD 患者根据是否采取呼吸功能锻炼进行组别的划分,其中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的43 名患者分为观察组,没有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的42 名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的43 例患者中,男性24 名,女性19 名,患者平均年龄为66.3 岁,平均病程为9.6 年;对照组的42例患者中,男性26 名,女性16 名,患者平均年龄为63.7 岁,平均病程为9 年。对两组患者的性别、病程以及年龄进行统计,不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三个指标两组间可进行对比。

1.3 治疗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都采取常规性的治疗,保证患者的营养,但是观察组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对照组不进行呼吸功能锻炼。而呼吸功能锻炼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缩唇呼吸。患者轻缓呼吸,用鼻吸气,用嘴呼气,缩唇形成吹口哨的形状。呼气、吸气比例为3:1,一天锻炼两次,一次时间在15 分钟左右。

(2)腹式呼吸。不同病情的患者可用卧、坐或立位方式。将手按压在上腹部,当呼气时,腹部下沉,手略微用力,提高腹内压,使膈肌上移;当吸气时,上腹部稍用力抵消手的力量,慢慢隆起。呼吸要均匀、缓慢,吸气、呼气时间比位1:3,一天两次,一次时间在15 分钟左右。

(3)呼吸体操锻炼。通过缩唇呼气与肢体的配合,分为5 节进行,每节锻炼15次左右,坚持进行呼吸锻炼。

1.4 观察指标

(1)对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锻炼前和锻炼后3个月的肺功能水平进行评分对比。

(2)通过SF-36 生活质量量表进行两组3 个月后的生活质量和心理调查。SF-36量表包括8 个维度,主要是个人的生活质量和精神世界的质量,具体是总体健康、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情感角色、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生命活力以及心理健康。8个维度的总分越高则说明COPD 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越好;8 个维度的总分越低则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较差。

1.5 统计学分析

将两组数据利用spss19.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两个独立样本的t 检验比较分析,当P<0.05 时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反之无意义。

2 结果

2.1 锻炼前后肺功能变化比较

比较两组COPD 在锻炼前后的FEV1、FEV1/FVC 以及MVV 的变化情况。观察组:锻炼前三个指标分别是1.77,47.35 和53.38;锻炼后分别是1.92,68.12和74.56。锻炼后三个指标明显优于锻炼前,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锻炼前其指标分别是1.76,48.52 和53.83;锻炼后指标分别是1.78,51.37 和56.52。前后时间段的三个指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在锻炼前,两组的三个指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锻炼后,两组的三个指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

2.2 锻炼前后SF-36 结果比较

对比两组在呼吸功能锻炼前后的SF-36 生活质量量表,观察组在锻炼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要明显好于锻炼前,锻炼前的总分为195.3,而锻炼后的总分为618.3,通过统计,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锻炼后,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锻炼前。锻炼前的总分为204.3,而锻炼后的总分为320.8,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锻炼前两组的生活质量量表差异不存在差异,但是在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得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

3 结论

本次研究将观察组(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与对照组(只是进行常规治疗,不尽兴呼吸功能的锻炼)对比,统计两组在锻炼前后的肺功能和SF-36 生活质量量表的数据,并通过SPSS19.0 软件的数据处理,分析呼吸功能锻炼是否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和生活质量。通过本次实验,发现采取呼吸功能锻炼的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肺活量要明显提高,对患者的心理和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因此,在对COPD 患者进行治疗时,要将药物常规治疗与呼吸功能锻炼相结合,提高患者肺活量的同时,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身体恢复,从而提升患者的心理和生活质量。

第9篇

关键词:针刺 康复训练 脑卒中 吞咽障碍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3-0039-01

脑卒中是危害我国中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在脑卒中患者中,接近半数出现吞咽障碍,常发生误吸、肺炎甚至猝死。对于该并发症的治疗,国外主要采用康复训练方法,而我国则主要采用中医治疗方法,由于吞咽障碍患者往往无法经口服用中药,因此主要采用针刺疗法。从既往临床资料上看,针刺疗法及康复训练均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次研究以54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和比较了不同医疗干预的疗效,旨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指导依据,收到了理想的成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我科于2010年6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54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23例,年龄45~87岁(平均73.5岁),病程3-8周,均具有吞咽困难的临床表现并经影像学确诊,患者具有较好的依从性,能配合完成治疗。将54例患者随机分为例数相等的两组,对照组给予吞咽训练治疗,观察组给予吞咽训练与针刺联合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吞咽训练。采用手法刺激、温度刺激等方法,训练软腭等吞咽器官的运动,同时进行呼吸训练、吞咽技巧训练及进食训练。具体操作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制定,进食训练中,令患者取正坐位,颈转向患侧,头稍前倾,遵循由流食到固体、由少到多的训练原则。

1.2.2 针刺方法。按经验取穴。风池(双)、百劳(双)、夹廉泉(双)、廉泉、玉液、金津。得气后以重手法提插捻转4—5 次后出针,不留针。每日1次,每周6 次。

1.3 疗效评价。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开始14天后或出院前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价。

1.3.1 吞咽功能。饮水试验,患者取坐位饮30ml 温水,记录饮水状况及时间。

1.3.2 临床疗效。①治愈: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症状消失,饮水试验正常;②好转:偶有吞咽困难或饮水呛咳,饮水试验降低2 分;③无效:经治疗14天,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无明显改善,饮水试验降低不足2 分。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全部数据统一采用SPSS 16.0 for window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数据组间比较采用chi-square检验法,计量数据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显著性水平设定为P

2 结果

2.1 吞咽功能评定。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前饮水试验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吞咽功能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如表1。

2.2 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0%(26/2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37%(19/27),经统计学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

3 讨论

国外广泛应用的吞咽训练是根据神经发育原理设计的。由于国内开展吞咽训练较晚,覆盖率尚不够广泛,因此文献报道较少。但既往资料显示[1-2],吞咽训练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中的有效率达到70%以上,本次研究结果与此基本一致。

吞咽训练中各分项具有不同的意义,其中温度刺激可易化吞咽反射,从而减少误吞误吸的发生;手法刺激可加强咽下肌群的灵活性,引起吞咽反射的快速应答;呼吸训练可清除咽部异物,有助于排痰,从而减少吸入性肺炎的风险。由于吞咽困难患者,其吞咽反射不易诱发,因此每次进食一口量不可过少,而过多的一口量又可能引起误吞、溢出等问题,因此我们控制每口进食量在4-5ml左右。

中医认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本为肝肾不足,血气虚弱,标为痰淤郁结,阻滞经络。但汤剂受限于病人的受损吞咽功能,往往不能发挥足够的作用,因此中医治疗以针刺为主。

对于慢性吞咽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单纯吞咽训练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3]。目前关于吞咽训练与针刺治疗联合干预的疗效报道尚属稀少。本次研究显示,联合应用两者的患者无论病程长短,均显示较快生效,其中5例患者吞咽障碍已经超过6个月,但经过14天的治疗后均显示好转。而联合干预组的整体有效率达到了92.59%,且见效较单一疗法更快。对于脑卒中病情严重,存在认知障碍的患者,不易配合完成吞咽训练,而部分合并严重冠心病、高血压的脑卒中患者禁忌进行吞咽训练,因此针刺治疗可弥补上述缺陷。

总之,针刺联合康复训练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疗效显著优于康复训练单一疗法,且见效更快,应用范围更广泛,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Govan L,Weir CJ,Langhorne P,et anized Inpatient (Stroke Unit) Care for Stroke[J].Stroke,2008,39(5):2402-2403

第10篇

关键词:抗生素;桂枝茯苓胶囊;慢性盆腔炎;临床分析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临床常见的疾病,患者盆腔内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组织发生慢性炎症,多由于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愈所致,常迁延不愈、反复发作,严重者可导致不孕、异位妊娠等严重后果,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均造成不利影响[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1年8月~2013年7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20例纳入本研究,均有下腹坠胀、疼痛、腰骶部酸痛、白带量多、色黄等症状,劳累、或月经前后加剧。妇科检查结果提示子宫增大、压痛,或呈后位,活动受限;子宫一侧或两侧可触及条状物,或有片状增厚、压痛。B超检查结果提示盆腔有积液或炎性包块。研究对象同时剔除合并糖尿病、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患者。

根据就诊顺序奇偶数法分组,奇数者归为对照组,共计60例,年龄22~46岁,平均年龄(35.54±3.68)岁;体重49~68kg,平均体重(58.76±3.44)kg;病程1~5年,平均病程(2.64±0.58)年;其中已婚已育43例,已婚未育17例。

偶数者归为实验组,共计60例,年龄24~45岁,平均年龄(36.43±3.82)岁;体重50~67kg,平均体重(58.94±3.58)kg;病程1~6年,平均病程(2.53±0.64)年;其中已婚已育45例,已婚未育15例。

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现其在年龄、体重、病程、婚育情况等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抗生素治疗,月经期静脉滴注青霉素800万U、丁胺卡那0.4g,1次/d,连续治疗7d。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2]。

实验组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口服桂枝茯苓胶囊(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0.31g/粒,国药准字Z10950005)治疗,3粒/次,3次/d。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3]。

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近远期疗效的差异性。

1.3评价指标显效:月经不调、白带异常、下腹坠痛、腰骶部疼痛等症状消失,常规妇科检查患者结果正常,B超检查结果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好转,常规妇科检查、B超检查显示盆腔包块、积液等症状改善。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或恶化[4]。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数据处理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有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数据处理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时认为组间差异结果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2结果

2.1近期疗效对比两组总有效率发现,组间差异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无意义(P>0.05),见表1。

2.2远期疗效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患者随访期间复发率明显较低,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慢性盆腔炎病程长、易复发,是妇科临床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患者发生下腹坠胀、疼痛、腰骶部酸痛、月经异常、白带增多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目前西医临床多采用抗生素治疗,不利于患者预后。

中医学理论认为慢性盆腔炎属于"带下"、"腹痛"、"瘕积聚"等范畴,与机体气血不足、湿、热、毒邪侵袭有关。桂枝茯苓胶囊组方源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方中君药桂枝辛甘而温,功擅通利血脉、散寒行瘀。臣药茯苓善于利水渗湿、健脾益气,辅助君药行血散瘀。佐以丹皮活血散瘀、凉血降火;赤芍凉血止痛、养血和营;桃仁破血祛瘀、消散结。诸药合用,共奏疏通经络、行血散瘀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桂枝茯苓胶囊可促进盆腔内局部血液循环,改善或消除炎症反应,同时可进松解组织粘连,促进盆腔组织对抗生素的吸收,提高抗生素的药效[5]。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辅以中药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可减少复发,具有更好的远期疗效。

参考文献:

[1]陈冬丽,陈双郧,陈勇,等.桂枝茯苓胶囊配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10,12(2):52~53.

[2]赵俊霞,石征彦.药物配合物理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2):57.

[3]廖文平.药物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8):1409~1410.

第11篇

1.1所谓客观问题主要是由于学科本身的特点造成的矛盾

1.1.1理论性和系统性

《医学统计学》是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医学科研的一门应用性学科,贯穿医学科研工作的全过程,对培养医学生科研能力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医学统计学》理论性和系统性较强,因此,要“真正”掌握统计方法,应该在先掌握数理统计学原理后,再继续学习《医学统计学》。这样,在学习时间上至少需要200个学时才行!但这在医学院校是绝对行不通的。目前,应该让医学生对统计学理论掌握到何种程度?一直是一个热点的争议问题]。

1.1.2抽象性

《医学统计学》虽然是一门应用型学科,但其思考方式仍然属于抽象性的。而医学生普遍受到医学课程形象思维的训练,对《医学统计学》中的抽象概念和逻辑推理较难接受,导致学生在学习《医学统计学》课程时不去主动思考,不善于总结,而只是机械记忆。因此,经常听到学生抱怨《医学统计学》内容抽象枯燥、公式多、计算繁杂,记公式、背概念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难以真正掌握这门学科[2]。

1.2提高所谓主观问题主要是由于医学生自身专业特点和学习态度以及老师对教学认识不同出现的问题

1.2.1学生的重视态度问题

一方面,由于医学生认为毕业后主要工作是临床医生,认为怎样看病、看好病才是真本事。另外,由于统计课程的内容不能直接看到其应用价值,因此,在学习阶段普遍重视临床知识和医学技能的学习,认为《医学统计学》在他们今后实际工作中没有什么用处,故不重视此门课程的学习。作行一次调查中发现2/3的学生对《医学统计学》的重要性没有体会,表示“不清楚或不知道”。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缺乏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面的背景知识,对《医学统计学》中的概念不能正确理解,特别是难以把握概念间的联系及区别,多靠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学生一般期望像其他医学课程一样,在考试前几天进行突击,以通过考试。但往往由于统计学的系统性,不可能征短时间内达到效果,所以,学生普遍形成统¨学课程难学的印象,产生应付了事的态度。

1.2.2科研思维问题

现在,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医学统计学》的知识贯穿于医学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中,从研究的开始就必须有统计方面的考虑。如实验设计是整个科研过程的关键步骤,不合理的实验设计必将导致不可信的结论。这些设计中如何对照、随机化、样本量估计、指标确定、疗效标准、后期数据处理方法等,均要用到统计学的知识。而现在常见的实验设计错误主要有随机化观念淡漠、缺乏适当的对照组、实验计划不完善、用单因素设计取代多因素设计等,甚至有些研究生对统计学在科研工作中的作用认识模糊,仅在实验数据出来后才开始考虑统计学问题口]。

1.2.3灵活应用问题

虽然学生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学过统计学,但当他们开始做科研设计时,仍然不会选用恰当的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在统计咨询的过程中,作者发现这其中有很多统计学方法都是他们已学过的,但当这些方法以一种新面孔出现时,他们就不会应用了。另外,不能根据数据类型选择恰当的统计学分析方法。无论实验设计是几组数据,一概用t检验来解决,明明是配对资料,却用两组资料t检验来解决。此外,在运用各种统计学分析方法时,忽略其前提条件,对资料的正态性及方差齐性未做考证,直接套用公式,常常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1.2.4教师的认识问题

近几年,针对《医学统计学》教学效果不理想问题,许多教学工作者进行了探索研究。目前,主要的改进措施包括: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模式的调整、考试模式的调整、软件教学和实习课的调整等]。但是,由于各个学校的具体情况和老师的认识程度不同,很难达成统一意见。

2对教学问题的一些新的思考

2.1对教学目标的思考

目前《医学统计学》教学的目标为掌握所讲授的基本内容,包括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能应用基本的统计学分析处理软件进行数据的计算和分析;能阅读专业文献的统计学方法,能进行基本的科学研究统计设计。医学生对《医学统计学》掌握和应用到何种程度是值得讨论的问题。作者认为医学统计学是一门理论性和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医学生没有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他们的思维方式属于生命科学“形态性”,而不是数理认知逻辑“抽象性”。因此,要让医学生或临床医生全面、透彻地掌握统计学是很难的,也是不太现实的。作者认为,医学生或临床研究者只能掌握基本的统计学概念和方法。所谓掌握基本的统计学概念,即要求掌握统计学的作用、思考问题的基本方式、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所谓掌握基本的统计学方法,即要求掌握有哪些基本的统计学方法,这些方法应用的前提条件,这些方法应用结果如何解释?总之,当医学生或临床医生在进行科研时,应该清楚必须考虑哪些统计学问题,应该使用何种统计学方法。而当他们遇到具体的细节问题时,可以查阅有关书籍或文献,或者咨询有关统计学专家。因此,作者认为学习《医学统计学》的要求是:具备查阅有关书籍或文献的能力和与统计学家交流和对话的基础。

2.2引导学习态度的思考

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人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而良好的学习态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如何激发学生树立良好的《医学统计学》学习态度?讲好“第一堂课”是关键!突出《医学统计学》在他们今后实际工作中所起的巨大作用,通过大量的科研实例来例证《医学统计学》在科研设计、资料收集、数据分析、论文撰写中的重要作用,甚至邀请统计学和临床专家,以讲座的形式,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当然,引进实例教学、PBL教学、统计实习等手段,也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l_1]。

2.3对教学内容的思考

传统的教学内容包括3方面:(1)基本概念和方法;(2)公式的来源、推导和详细的手工计算步骤;(3)统计结果的解释与分析[2]。虽然公式的推导有利于对统计基本概念的理解,手工计算能够使学生对公式的印象加深,但对医学生来讲,冗长的公式推导已很难理解,更谈不上对它的记忆了。因此,学生即使在学习了较多的统计学课程后,仍然不理解基本的统计学概念,不会自如地运用统计学公式。作者认为,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首先应该将基本概念讲清楚,对于一些简单的统计分析可以独立完成;对于复杂的方法,如对于样本量大小的计算,临床医生只要知道为什么要算样本量,至于怎么算就可以交给统计学家来解决。

2.4统计学家参与的思考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一位著名统计学专家称,统计学在医学研究中起到关键性的核心作用。统计学家应该全程参与医学研究,从研究设计开始到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特别是研究设计阶段,制定主要观察指标、确定样本量、随机化等,都需要很精深的统计学专业知识,如果临床医生没有很好的统计学概念,试验没有设计好,研究的科学性就会大打折扣,收集的数据以及后期的数据分析实际上都是无意义的。

第12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统计学;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4-0036-03

“大数据”是时下全球热议的话题之一,数据无处不在,涉及各个行业领域。大数据技术研究与价值应用已成为新一轮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它给科学和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对传统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挑战。2014年中国大数据技术大会上了《中国大数据技术与产业发展白皮书(2014 年)》和《2015 年大数据十大发展趋势预测》,指出“跨学科领域交叉的数据融合分析与应用将成为今后大数据分析应用发展的重大趋势”[1]。在这种背景下,统计学专业应顺应社会发展,探索教学模式,融合计算机、数据分析、统计等相关学科,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数据处理的新技术,推动交叉学科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本文探索提升本科生的智能数据分析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以便提高其就业竞争力,满足社会需求。

一、大数据新形势对统计人才的新需求

统计学作为一个与大数据密切相关的学科专业,其需要及时调整和优化课程结构,改变教学内容与手段

等,以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和适应外部变化的环境。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朱自强接受光明日报采访时指出:大数据技术会通过“学科交叉”战略,为相关学科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提供历史性机遇[2]。据调查报告指出,数据科学家需要扎实的教育背景,其研究领域分布为数学与统计学(32%),其次是计算机科学(19%)以及工程学(16%)[3]。该领域中跨界融合型人才是未来的人才培养趋势,统计学专业有独特的优势。据不完全调查发现,涉猎网站上谷歌、百度和格力等部分大公司对于大数据人才岗位需求及相关技能提出各自具体要求(见表1)[4]。

从表1中可以看出:数学和统计学功底、建模能力、运用R,SAS,Python等辅助软件及掌握大数据平台是大数据岗位的基本要求。处理数据是为了应用,无论哪一个岗位都会要求分析数据,包括需求分析、特征提取、结果分析与关联分析。因此数据分析最重要的可能并不是软件、算法,而是熟悉整个流程,例如数据清洗、分析工具的选取、参数的设置及原理、结果价值分析与解释等。这要求统计专业的学生精通相关的软件与编程的同时,还要熟练掌握本专业知识。因此,学生只有经历过一套完整的程序过程,才能懂得如何从数据中发掘知识的原理及技术流程。

目前高校数学系开设的统计学专业主要是数理统计方向,重视统计推断,进行各种证明,但案例教学较少,淡化了培养学生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其不利于学生应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文从分析当前的社会需求出发,借鉴“设计型学习”模式探索实践教学改革,以此来提升培养学生认识数据和理解数据的能力[5-6]。

二、新需求导向下的统计学实践教学改革

(一)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在网络、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社会人才需求、教学资源和外部环境都在迅速发生改变,其促使各专业进行教学改革。对于统计学而言,统计数据已完全突破了传统统计学所涉及的统计数据概念内涵,统计数据从数量、结构、类型上已经完全不同于魍骋庖逑碌耐臣剖据,其更具有现代“信息”的含义[7]。相应的统计数据收集技术,整理、传输和存储管理方法、指标体系、分析方法等内容已发生根本变化。“懂数据、会分析”的复合型人才缺乏是当下国内外面临的共同困难[8]。统计学专业应具有国际视野,重新定位培养目标、教学理念与机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为学生提供未来职业规划指导服务,在各个环节中提升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培养具有高阶思维和高阶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二)优化课程设置与教学手段

统计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要体现大数据时代对统计人才培养的要求。大数据背景下数据的管理、分析与挖掘类课程需要增加,尤其是实践类课程,形成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群或课程模块。最主要的是针对社会需求,依托学校与数据相关的优势学科,通过学科交叉和行业、企业、实务部门开展深度合作建设实践教学基地,集聚相关资源协同创新,提升本科生数据分析能力。通过设计实践课程的模块,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方式形成有效的课本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衔接,为学生创造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社会情境。

当下,知识更新较快,需要课内和课外相互配合完成教学任务。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已成为重要的课堂教学补充资源和课外自学学习平台。丰富形象的图片和视频等教学材料,多感官的刺激不但符合现代学生的学习特点,而且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9]。教师应积极应对这些新变化,及时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调整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更多地开展实践教学。教师也应瞄准国际前沿,采取先进的教学理念,有效利用优秀的网络资源开展课前和课后辅助教学和互动交流,引导学生逐渐实现自主发现式学习。在实践教学手段中,重视高阶思维和高阶能力的培养,借鉴国外的先进实践教学模型,改变实践层面以尝试和经验总结为主的教学手段。例如设计型学习正在国际教育界兴起,其强调学生在具体的任务或挑战情境中主动探究,具有设计性、整合性、迭代性、反思性等品质特征。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等实践上,设计型学习彰显了其独特价值。与过去那种单纯强调知识呈现与传递的教学方式不同,设计型学习蕴含着新的学习和教学设计假设,其有效地融合了自主、协作、探究等新型学习方式。因此,设计型学习可以为当前教学方式改革提供一种新思路。借助于这一先进的实践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注重“功在平时”。在课前教师帮助学生甄别选择合适的资源,如问题背景、相关知识讲解的网络资源等。在课堂上,教师掌握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结合策略,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分享成果。然后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反思、修改、再设计,同时注意引导和关心后进生的学习状态和方法,直到任务圆满完成,从而形成线上线下相互配合的教学手段。

(三)强化校内实验与实践环节

以专业实验室和教师科研课题为载体,依托学校相关的优势学科,对接社会需求,利用学科交叉和对外合作机会汇聚各种创新要素,践行协同创新理念,构建适合本科生的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制订不同的进实验室计划,一年级学生以认知教学为主,开拓其对理论基础课的应用性和数据分析价值的认知视野。二、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学习统计学专业基础课和统计软件,在相关课程实践环节中以大作业形式,设计与课堂教学相关的扩展数据分析主题,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数据分析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寻找合适的选题,并依托各类相关科研课题达到对实际背景数据的理解、推理、发现和决策。例如:网上调查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活动,用其得到的数据来分析和反映人们的活动规律及观点。引导学生针对分析某类现象等进行设计问卷、发放问卷、回收统计和统计分析等活动。这一完整的环节让学生了解调查过程中统计误差成因及控制手段,加深对统计过程、数据质量的理解。鼓励四年级学生利用实验室、实习基地与专业教师的各类科研项目的资源,开展毕业论文工作,并独立完成有关的实验,全面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例如,可以引导学生对某门课程辅助教学App需求统计分析、智能测试系统设计、代码编写。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地基于已学的专业知识去学习新知识,自主走进数据世界、探索数据王国。

与此同时,学分设置、考核评价体系也要做出适当的调整。在实践教学方面,积极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优秀本科生走进实验室计划”等创新实践活动保障机制。在总学时不增加的前提下,施行大学生创新实践学分确认制度,对学生在各种学科竞赛、创业竞赛及学术研究中获得的成绩给予学分认定。考核注重“功在平时”,评价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尤其是应用相关理论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可以采用多种考核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如:增加平时的考核力度、增加实践项目的考核、通过布置适当的项目论文,采用答辩的形式,以锻炼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0]。

(四)注重校外实践学习

目前统计学课程的校内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实践资源不够的限制,所涉及数据处理及统计建模等活动较多地使用统计年鉴或其他公开数据集,这种学习模式与真正的实际应用还有一段距离。为了更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接触科技前沿,应充分发挥学科竞赛与社会创新模式和平台优势,形成校扔胄M馐导教学协调促进的模式。

目前与统计学相关的竞赛受到大型互联网企业、学术团体及政府部门的关注,不定期举办开放型竞赛为选手提供施展才华本领的机会。例如有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大数据挖掘竞赛和阿里巴巴大数据竞赛等。这些竞赛一方面是为高校学子提供接地气的大数据实战机会,推动高校和研究机构对大数据和算法的研究发展;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加快相关领域的人才成长。这些竞赛主题及选题、难度均适合统计学专业学生参与,其可以让学生和教师接触前沿的应用方向、有机会学习和尝试解决真实的业务与社会问题。跟踪这样的竞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创新模式与平台有助于开阔师生的视野,并可以为校内实践学习与实践应用提供有针对性的引导。因此在统计实践过程中,嵌入创客教育的模式,与相关的创客平台合作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接触社会决策活动,拉近学习者与生活的距离[11]。创客教育强调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将来学生在求职和就业中必不可少的能力,其可为学生创造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认知机会、促使学生形成以自身专业特长与兴趣爱好结合的主动学习模式。

针对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通过设计不同模块的实践活动对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其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特长,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从而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进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专业办学特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2015年大数据十大发展趋势预测[J].中国教育网络,

2015,(Z1).

[2]朱自强.高校可借大数据自我提升[N].光明网,2013-

11-12.

[3]九个成为数据科学家的必备技能[EB/OL].[2016-09-03].

http:///archives/38264.

[4]数据科学领域的职位划分以及职责技能[EB/OL].

[2016-09-03].http:///archives/37376.

[5]李美凤,孙玉杰.国外“设计型学习”研究与应用综述

[J].现代教育技术,2015,(7).

[6]丁美荣,陈壹华.基于设计型学习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教

学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1,(1).

[7]张维群.大数据时代统计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专家研讨

会纪要[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5,(2).

[8]徐宗本.用好大数据须有大智慧――准确把握、科学应

对大数据带来的机遇和挑战[N].人民日报,2016-03-15.

[9]谢小芸,李立清.项目教学法在独立学院统计学实践教

学中的应用[J].中国农业教育,2007,(4).

[10]王丽丽,杨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

革与发展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8).

[11]李小涛,高海燕,邹佳人等.“互联网+”背景下的S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