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保护传统文化重要性

保护传统文化重要性

时间:2023-07-12 17:06: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保护传统文化重要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保护传统文化重要性

第1篇

[关键词] 满族传统文化;变迁;可持续发展

满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五化”的深入发展,满族传统文化也在不断发生变迁。 通过多次实地调查,我们看到现在的满族传统文化在很多方面的表现都趋于模糊,甚至有消退、弱化的迹象,一些文化特质、风俗习惯诸如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确实已经基本不再具备其原有功能,从而退出了历史舞台。但这并不是说满族传统文化消失了。可以很肯定的说,满族传统文化没有消失,而是换了一种存在的形式。在“五化”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其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都呈现出了历史化、时代化的特点。并且,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满族传统文化也逐渐成为了地域性文化和资源性文化;所以说,满族传统文化的变迁是满族本身为了更好的适应新环境而做出了选择,这是满族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核心文化价值体系的有机结合,这种表现使满族传统文化更好的融入了中华大文化之中,这也应该是所有少数民族文化最终的归宿。

当然,满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之路任重道远,它的发展是民族研究和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必须深刻认识到发展传承满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政策措施,着力加以推进,使满族传统文化能更好、更长久的流传。而时代已经为我们指出了这条可行之路就,即可持续发展。

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针对传统文化的特点和新时期对文化的要求,强调文化发展的科学、合理,有规划、有组织,体现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使传统文化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如何让满族传统文化更好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通过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弘扬,我们要做的工作很多,这里作者仅提出几点建议。

满族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更新观念,深刻认识文化可持续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一直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的发展对于国家的发展,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上到政府机关,下至平民百姓,无一不对经济的发展格外重视。与此相对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对于文化建设的重视力度是很不够的,至少与对经济建设的重视和扶持相比是远远不及的。正是由于这种忽视,造成了很多地区或领域文化的贫瘠,造成了较高经济收入与极低文化素养之间的强烈复反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建设。事实上,文化虽然植根于一定的经济基础,但它并不只是被动地适应经济基础,它还会反映、影响和作用于经济生活。经济活动离不开一定的文化环境,文化决定经济行为的价值取向和发展进程。

文化可持续发展正是基于文化对于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而提出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是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科技发展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作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总和的文化则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民族地区的满族在生活条件、经济水平上是比较差的,因此各级各类政府对于这些贫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十分重视,在我们走访的满族聚居区中无论是自治县、满族乡还是村屯,都在向我们讲述他们是如何带领农民发家致富的,但对于文化,他们就无从谈起。即使偶有将文化建设纳入规划的地区,也是只追求短期的,或者应付上级交办的差事,并没有一个长期的规划。文化工作的缺失,从而造成了项目的重复、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经济致富措施缺少竞争力等问题。民族地区不仅有物质资源,更有深厚的文化资源,这是民族地区建设的两大法宝,只重视一方面,必然会造成发展的不平衡,甚至很难发展。注重经济和文化共同的全面协调看持续,才能符合民族地区建设的需要。

继续坚持做好满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挖掘、整理工作。

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也就是保护一个民族的根。因此,对于传统文化保护、挖掘、整理就应该是民族文化工作的基础,是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这项工作做不好,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满族传统文化保护工作还是成绩不俗的:国家将文化遗产分为15类,满族文化遗产涵盖14类,其中以古建筑和民俗为主。据统计,满族文化遗产中,省级以上149处,其中世界级文化遗产10处,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9处,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51项。这些传统文化遗产遍及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并且主要聚集在北京、辽宁、吉林、河北等地,其中北京有47处、辽宁1处、吉林34处、河北27处。满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受到重视,被很好的保护起来。在满文古籍文档等方面,我国现存满文档案和图书千余种,以满族发祥地辽宁来说,在辽宁省图书馆和大连图书馆珍藏的满文古籍的数目就不少,其中国家级珍贵古籍名录有18部,省级珍贵古籍名录有25项。另外,近些年,辽宁挖掘、整理、出版的满族文化方面的书籍就很多,如《兴京旗人档案史料》、《辽宁省图书馆满文古籍图书综录》、《盛京皇宫和关外三陵档案》、《大清全书》,以及即将出版的满族珍贵文献——《满文老档》等等,另外,全国范围内收集、整理的满族家谱也是数量众多的。在民间文化的保护上,辽宁的新宾、本溪、宽甸等满族自治县都花费了很多精力搜集整理出版了满族民间故事集或者是满族民间歌谣集等,对于民间口头文学等是一种很好的保护。很多地方的政府部门或文艺团体根据民间故事和民间传统还编排了很多富有满族特色的歌舞等,传述着满族古老的历史。这些工作都是对满族文化的有效保护,通过这些方式,很多遗藏于民间的满族传统文化得以更好的保存下来,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去认识了解。

虽然我们在满族文化保护方面的成绩显著,但若想要满族传统文化得以持续发展,这些还是不够的。面对日益复杂的文化土壤和社会环境,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必须以更大的努力和更科学的方法投入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里。在这里,笔者仅强调两点。

1.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立法保护。不仅仅是针对满族传统文化,对于所有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来说,这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传统文化若想真正科学、持续的发展,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发展工作就必须有法可依。我国正逐步走向法治社会,而真正的法治社会其任何社会关系都需要一个准则,即法律。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涉及很多方面的复杂关系,如民族和民族之间,政府与民族之间等,只有通过立法才能保证这项工作的正常进行。目前,中国的《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文物保护法》等都有保护、传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条款,不过更多的是侧重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国家级法律还在研究制定中,尚未出台。一些省份如宁夏、江苏、云南、贵州、福建和广西等则相继出台了民间文化保护的地方性法规或保护条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在对传统民间文化的保护中涉及的问题最多,也最需要从法律层面予以支持。因此,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势在必行。而在国家立法之前,一些满族传统文化相对集中的省份如辽宁、北京、吉林、河北等是不是可以考虑仿效云南等先出台可行的传统文化保护条例,以加强对满族传统文化的保护。

  2.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针。传统文化的保护在之前实际上一直是由政府主要参与的,这种几乎全盘的“包揽”做法,一方面取得的可喜的成绩,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文化保护工作的局限,使文化保护的及时性减弱了。我们今后的工作侧重点之一就是要抢救、保护那些散落民间的传统文化,因此,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发动社会的力量才是我们今后文化保护的一个重要指导方针。我们以云南省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方法为例。他们就坚决实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针,不仅动员所有的政府机关、文化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参与文化保护,还号召每一个云南人将保护文化作为自己的责任义务;不仅各级人民政府将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同时,民族事务、教育、旅游、规划、建设、新闻等部门与文化行政部门共同联手协调文化保护工作,形成一个文化保护的“工作圈”。 很多民族和文化艺术研究机构或者是个人在当地政府的鼓励下积极参与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考察、收集与研究活动。很多市县级,甚至乡级文化艺术馆(站)都在征集、收藏、研究、展示本地区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中发挥的巨大的作用。

对于满族文化保护来说,云南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动员基层力量,发挥基层优势,将满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深入下去,发挥更大的作用,使传统文化的保护真正成为人民的事业。

坚持把文化产业化作为满族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做好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关键一点是要让传统文化能适应新时期的文化需求,何星亮曾经指出,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关键在于“不断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元素,不断地吸收和现代化联系紧密的新元素。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一样,如果在社会中失去功能,如果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就很难传承下来。”什么样的方法能更好的传承传统文化,能是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社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扬,这个方法就是产业化。

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对于整个中国社会发展都是重要性越来越被关注和正视,正如《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指出的,“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进入21世纪以来,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成为了国家以及各级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视的发展战略之一,以产业化促进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成为了新时期民族地区普遍的做法。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迅速壮大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使“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可以说,文化产业化的发展迎来了一次历史性的机遇,而满族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份子必须要抓住这次时机,将满族的文化产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促进满族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

目前,很多满族自治地方财政中都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文化产业化的收入,特别是有满族风情的文化产业化,如满族风情游等。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产业化手段越发显得落后,也越来越难创造经济效益,这不仅不利于自治地方的经济发展,对满族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发展也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满族传统文化产业面临着必须有所突破的历史时刻,必须重新审视、打破瓶颈、敢于突破。基于此种现状和对未来的考量,提出几点发展建议。

1.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建立满族风情旅游带。满族文化资源分布在很多省市和自治地方,将之有效整合才是使满族文化产业得以真正成型的首要任务,而使之最快速有效整合的途径首选旅游业。旅游业的行业特点最适合将一些分散的适宜旅游的资源联系在一起。具体来说,如辽宁满族风情旅游,完全可以将沈阳与6个满族自治县结合起来,由相关政府部门出面统筹协调,以满族文化风俗为切入点,采取整体包装、突出重点,互推线路、联手经营的方式,形成以沈阳为中心,6个自治县各有侧重,进而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共同发展的满族风情旅游带。不仅避免了重复建设、互相竞争导致的内部消耗,也会形成真正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项目。不仅是省内,像东北三省辽吉黑之间也可以形成跨省互动,形成东北满族风情旅游带。关键是各地政府部门之间必须通力协作,以整体效益为考量,摒弃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将个体放在整体中谋发展。只有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做到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才能将满族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成为具有影响力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

2.要建立并宣传满族传统文化保护区。

传统文化保护区早在20世纪末、本世纪初就已经在一些其他省市的民族地区开展起来了,建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就是在特定的地域之内,保护民族文化结构的均衡性与合理性、民族文化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延续性,从而使其持续、健康、稳定和有序地发展。建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就能最大程度的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产业化,还能极大缓解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传统文化流失的压力。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典型比如西江土家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千家苗寨”,都是取得一定效果的样板。沈阳沈北新区也初步建成了锡伯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作为全国人口第二多的少数民族,更是作为有着悠久而璀璨文化的民族,满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的建立是非常之必要的。全球化、工业化、信息化等对民族文化的影响是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避免的,只有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才能减少对本民族文化的冲击。目前辽宁省正拟建立满族特色村寨,这实际上就是传统文化保护区。政府出资,选择一些合适的村落将现有民居修缮为统一风格,并加入一些传统民俗器物,鼓励当地人首先去了解满族民俗文化,这都是一些很好的尝试。

在这个过程中,有些问题是必须注意的:首先,任何保护区都是产业化的一部分,因此也必须要遵循市场规律,进行充分的商业包装,以产业化形态推向市场,实现资源商品化,运作产业化,政府在这其中扮演的应该是领路者而非主导者,政府如果过于干涉,只会加剧文化流失。其次,必须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手段宣传。信息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宣传的重要性有很多例证,此处不再赘述。再有,满族文化有其特殊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不可完全翻版土家寨和苗寨建设,也不应该将之看成文化传承的唯一途径,文化保护区在我国都尚未完全成熟,何况满族文化保护区又是刚起步,因此不仅要有充分的重视,也必须有足够的耐心让它成长。

第2篇

关键词:文化保护;文化产业;新型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1

一、传统地域性文化保护的重要性

文化的延续与发展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本,文化产业的保护、创新和发展依然是“十三五”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现代化的目的是谋求人类的发展。发展不仅是纯粹的经济增长,Marshall Sallins认为发展是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在各方面的繁荣,即文化是发展的终极目标[1]。因此,在特色城镇的规划建设中对传统地域性文化遗产的保护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研究课题。Graeme Aplin认为,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一方面,人们需要与场所、时间保持联系,以便地理地、历史地定位目前的生活,而遗产则具有提供时间感、空间感的特质,在此意义上,遗产使人之为人;另一方面,遗产有助于人们的社会化定位,它使个体与社区、国家联系在一起,为局内人及局外人营造一种族群身份的象征”[2]。俞孔坚认为,现代城镇化过程中通过对乡土文化保护可以重建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和归属感,继而对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有重要意义[3]。文化产品的特色是地域性文化“特色”的重要体现,特色即意味着多样性,UNESCO在《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中说,“文化的多样性带给人类的福祉正如生物的多样性一样,文化多样性注意到人类以往所有经验、智慧和实践的精华”[1]对于一个地方城镇的建设发展来说,只有继承和发展地域性传统文化才能保持文化的多样性,才能使地方城镇更具特色,才能使居民具有文化归属感和幸福感,才能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目标。

二、传统地域性文化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在以往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城乡建设缺乏特色;一些农村地区大拆大建,照搬城市小区模式建设新农村,简单用城市元素与风格取代传统民居和田园风光,导致乡土特色和民俗文化流失。”李孟竹2014年通过对马栏村的研究,提出地域性文化保o和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乡村原整体风貌渐遭破坏、传统民居保护亟需开展、基础设施和居住条件较为落后、产业发展不健全[4]。段威也提出,“空心化”现象、“破旧立新”的商业开发和村民无序地“自发更新”,是城镇化过程中地域性文化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5]。归纳起来,地域性传统文化保护的主要问题在于政府层面重经济建设而轻文化保护,缺乏合理有效的顶层设计;保护主体不明确,政府、居民、企业责任不清晰;保护对象过于笼统,没能对传统地域性文化进行发掘整理;保护方法上,只注重文化遗产的静态保护,没能有效地与特色产业、旅游产业融合,做到地域性文化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三、传统地域性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措施

针对传统地域文化的重要性和现状问题,对其保护与发展的措施主要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彰显地域文化特色

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但在现代化城镇建设进程中也走了不少弯路,千城一面的同质化建设现象严重,传统文化破坏严重,居民缺乏应有的文化归属和幸福感。那么在今后的城镇化建设中对地域性文化的保护和发展要高度重视,科学合理地将地域性传统文化符号融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之中,从建筑、自然景观规划,到本土人文生活习惯等的全方位统筹都要与新型城镇化结合起来。

2.开发旅游文化产业链,盘活地区文化经济

地域性传统文化形成于这一地域的生产生活实践,因此,地域性文化保护应与城市产业转型相结合,找到将传统特色文化融入到生产、生活之中去的有效路径。如今,许多地方通过开发整合自身地域及人文资源,大力借助旅游文化产业的开发,使原本沉寂的地方经济变得蓬勃活跃起来。旅游文化产业作为产业链,与以往单纯的旅游业有着本质的不同,涉及范围领域十分广泛,从衣食住行到文化体验,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蕴含的经济潜力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合理有效地整合地域性特色文化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塑造特色文化产品,树立地域性文化品牌,必将成为地域性文化保护的有效途径。

3.吸纳民间资本参与,构建良性市场竞争

地域性文化保护除了地方政府和当地居民的参与保护外,还应该包括投资、运营等相关民间企业的有效介入。政府做好保护对象的认定、保护政策的制定,做好顶层设计,在具体运营中要利用市场导向,刺激民间企业资本的介入,构建市场竞争机制,从而推进传统地域性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

4.发挥利益相关者的作用,提升公众保护意识

在地域性文化保护与发展中,当地居民和投资、运营企业除承担保护主体责任外,同时他们也是利益相关者,企业注重开发特色产业,将传统地域文化融入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居民提升文化保护意识,在特色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的从业中做到自觉保护和传承,只有多方联动,构建区域文化保护的共同体,才能实现区域传统文化可持续性保护。

参考文献:

[1]UNESCO,张玉国.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1,16-17.

[2]Graeme Aplin. Heritage-Identification,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M]. USA :OxfordUniversityPress, 2002:16.

[3]俞孔坚.回到土地[M].北京:三联书局,2015:274-277.

[4]李孟竹.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探析-以北京门头沟马栏村为例[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4(01):21-25.

第3篇

关键词:基层文化建设;重要性;发展方向

一、引言

由于历史或价值观的原因,使得基层群众并不重视乡镇基层文化的建设,甚至没有基层文化建设的概念,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基层文化的建设。因此,对乡镇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进行分析,让群众意识到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在现阶段基层文化的基础上提出其发展方向,有利于乡镇基层文化建设向着又快又好的方向发展。

二、阻碍建设文化建设的因素

(一)群众文化建设意识薄弱。现阶段乡镇府对群众的管理理念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只注重乡镇文化的建设,却忽略了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随着市场经济的提出,这种传统的管理理念已不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传统文化建设观念使群众的基层文化建设意识薄弱,甚至没有基层文化建设的概念。这就是乡镇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必要意义。

(二)文化内容缺乏创新。乡镇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是为人们提供多种形式的文化服务,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但是在现阶段的群众文化建设中,文化形式较榈ヒ唬文化内容没有创新性。这就使得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只是空口号,不能真正的改善人们的业余生活。一般的乡镇出现了一到业余时间大家就聚到一起打牌的情况,这正是乡镇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不到位所导致的。

(三)基础文化设施不全。乡镇基层的文化建设不如城市文化建设发展的好,其根本原因就是城市的文化设施建设较为完备,而在农村基层由于基础文化设施的不健全,阻碍了乡镇基群众文化的建设。而有条件的乡镇建立了专门的活动场所,却由于疏于管理处于荒废状态。

三、乡镇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通过对基层文化的建设,可以很好的将国家的方针与政策传达给基层的群众,基层群众对国家社会的认识会更加清晰,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文化与智力支持。基层的传统文化对国家与社会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但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传统文化走向消亡,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损失。而基层文化的建设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护传统文化,并为传统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

(二)丰富基层群众日常生活。长期以来,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单一,使得赌博之风更甚,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可以很好地改善这种情况。在基层文化的建设过程中,通过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建立了一定的文化活动场所,比如图书馆、乒乓球室的建立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得群众放弃赌博的恶习,投入积极有趣的文化活动中来。群众通过参与文化活动,不仅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还锻炼了身体。

(三)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在基层文化的建设中加入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学习,不仅提高群众的自身修养与道德意识,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的软实力,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立。

四、乡镇基层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一)发展和谐的基层文化。基层群众需要的是自身与社会相协调的文化,从这个方向出发,以人为本,有条不紊的发展和谐的基层文化。和谐基层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应该重视基层文化的建设,对于基层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经费问题,及时给予相应的扶持。另外政府还可以鼓励乡镇企业对基层文化建设助一把力,这样通过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和谐的基层文化发展。

(二)开展和谐的基层文化活动。乡镇政府要重视组织开展和谐的基层文化活动。关注农村的特色与群众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和谐的基层文化活动。同时和谐基层文化的开展还要融合思想道德建设、科技卫生知识等,从而使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更加科学更加有趣。在实际的组织中,可以开展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比如包括戏曲、小品等的综艺晚会。榆次同时还要保护当地特有的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仍然发挥其宝贵作用。和谐基层文化的开展丰富了群众的日常生活,使群众生活的幸福度更高。

(三)加强基层文化的创新。科技的发展,出现了地球村的概念,世界被连成一个整体。同样的基层文化建设并不是一个单位的任务,在基层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注意科学的引入与合理的改变。基层文化建设管理人员应对基层文化工作者进行定期的培训,使得新知识、新内容引入到基层文化建设中来。当然有条件的话,创新性人才的引入更能为基层文化建设注入新鲜活力,促进基层文化的创新。

五、结语

基层文化的建设不仅关乎着基层群众的精神生活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国家整体的文化软实体起到了重要作用,基层文化推动我国先进文化的发展的同时还保护了传统文化,从而保障了文化发展的连续性。现阶段基层文化建设还不健全,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相关政府给予高度重视及一定的扶持,为促进基层文化建设及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第4篇

随着社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失去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土壤,作为“创作动力”的民众实际生活功用也在逐渐衰亡或变异,导致传统艺术传承出现断层,传统技艺后继无人。尽管政府和社会已意识到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但是目前的文化遗产保护更多的是重申报而轻研究,重理论而轻实践。随着大众审美观与价值观不断更新,许多民族艺术作品传统表现形式墨守成规,缺乏创新度和时代感,难以引起现代人的共鸣。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少数民族年轻一代对本元文化缺乏自信和文化自觉。从整体看,广西民族文化艺术产品市场化程度低、民族品牌意识淡薄,导致市场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低下,在市场化经济大潮中难占一席之地。

二、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置入高校教育的重要性

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广西大量珍贵的民族文化正在流失或消亡。将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置入高校教育体系,无疑是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入口。2002年召开的“世界文化遗产年”大会,就明确提出将民间文化艺术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引入高校教育中。2014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也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基础作用。”可见,将广西各族传统文化艺术置入高等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高校教育平台构建广西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可以推动地域文化传承创新,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新层面,同时也能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从而增强学生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亦是现代艺术教育和艺术审美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源,能启迪和丰富各种艺术创作,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为广西文化创意产业建设和各类人才培养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

三、广西民族文化艺术在高等艺术教育中的传承和发展

(一)实施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加强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教育可以增进民族地区青少年的文化认同感与文化自信。从高校美术教育的层面看,实施多元化的培养模式是培养美术师资、设计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首先,广西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地域风格鲜明,为各地方院校特色艺术课程的开设提供了可能。学校美术教育是本土优秀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的主渠道,因此,课程教学特色的形成尤为重要。各地高校应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资源,开设专题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拓宽民族传统艺术教育的覆盖面。其次,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乃至热爱,而任何一种热爱,都需经过持久的培育,才能够源远流长,发扬光大。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具备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理念,具备良好的民族民间艺术素养,还需熟悉、了解本土文化艺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动向,才能充分引导和完善课程教学。同时,要尽可能突破教师界限,把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请进美术课堂,讲授技巧。再则,可以在高校建立民族艺术研究所,成立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组织工艺美术“研修班”,采用相结合的传承人培养和技法传承模式,使当下的民族艺术教学能时刻跟上时代步伐。在信息化、多元文化的当代社会,开展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教育并不只是传播本民族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更应该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开展有关民俗艺术和民族传统造物体验的教育。通过下乡写生、艺术采风、社会调查课程等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魅力,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丰富、更生动。可以多举办民族主题的艺术展演活动,譬如最近由广西文化厅、广西博物馆和广西艺术学院共同组办的“美术与时尚”设计展,就是面向全区高校大学生的广西民族文化创意实践活动。这些课外活动对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民间艺术环境,了解本地区的传统文化以及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加强对广西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本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各地方高校在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学术研究的同时,可以兼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包括对地方文化遗产进行有形性保护与无形性保护。广西诸多高校都建立了地方文化研究基地,如河池学院建有“桂西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资源研究基地”,其学报还专门开设了广西少数民族研究的栏目;广西艺术学院有“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歌研究展示中心”;广西民族大学有民族研究中心、壮学研究中心、瑶学研究中心;贺州学院有“广西东部族群文化研究基地”等,这些高校研究机构为地方文化艺术的科学研究、课题开发理论研讨提供了学术研究平台,获得了颇丰的研究成果。在开展研究实际工作中,课题研究者必然要通过文字、摄影、摄像以及录音等形式,记录民族民俗文化或是传统技艺的过程,有的还要选择历史见证人、传承人、民间艺人为访谈对象,拍摄相关纪录片和编写相关著作。而这些记录、保存的方式恰是对传统艺术和技艺传承人的一种文化研究与保护。正是借助高校良好的科学研究平台,使广西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研究可以同步进行,并以最新的研究成果促进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在传承和保护中不断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新领域。

(三)广西民族文化艺术在产学中的应用与发展

随着创意经济、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在开发应用上,广西各高校可以结合本地艺术资源的综合优势,在美术绘画、视觉传达、工业设计、装饰艺术、服装设计等应用型专业中开展产学合作,以广西民族民间文化为题材,以各种不同材料为载体,系统开发广西地方特色的产品和旅游纪念品。如钦州学院与当地的坭兴陶企业合作,设计制作出了一批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坭兴陶礼品;玉林师范学院与广西北流三环陶瓷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如能将绘画艺术表现与日用陶瓷设计相结合,必将大大提升北流陶瓷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在民族品牌这一块,广西艺术学院服装专业教师以“广西民族织绣图案”为主题,以现代审美的视角解读少数民族服饰艺术,融入以“壮族花边”为载体的服装设计中,设计制作了一系列现代女性礼服,得到柒牌服装企业的高度认可,作品获得“首届中华立领杯”时尚中华创新设计赛金奖和特别配饰奖,并被选送到法国展出。总之,民族地区高校艺术教育,只有坚持以教学带动生产的教学方针,在追踪国际最新时尚潮流的同时,主打民族艺术的口号,立足将民族设计艺术与创意文化产品进行完美接轨,充分发挥民族文化资源所蕴含的市场价值和开发价值,才能将其所获成果为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服务。

(四)广西民族文化艺术传承与服务社会相结合

第5篇

【关键词】民族文化保护;法律保障;产业化;自觉性

中图分类号:D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6)01-082-01

一、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规、条例,做好法律保障工作

用法律的手段来保护民族民俗文化是国内外的普遍做法,这种做法最先产生于日本和韩国。国外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在法律方面十分完善,而我国的民族文化资源没有足够的法律保障。拿日本来说,日本为保护其民族文化就制定了相当完善的法律制度,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社区居民的义务。例如日本以法定的形式把各类民族节日延续开展下来,并规定城市中每个社区都要选派指定的人来负责街区的节日活动,如果负责本街区节日组织活动的代表没有尽职,这些负责人还将受到法律的惩罚。

虽然日本的做法有些强制性,但是对照日本人在保护民族文化方面对法制的有效依赖,针对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我国民族文化法制保护方面的缺憾,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政府可以充当相关法规、条例的制定和完善者。

1.按照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结合地方实际,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条例,建立地方民族法定节日等,切实做好民族文化保护的法律保障工作。

2.在实践中不断努力探索才能健全规范民族文化法制建设,从私法角度保护传统文化,保护民族文化继承人的地位和利益,确保民族文化的传承得到法律的支持。

3.由于法律的不完善,犯罪分子破坏民族文化的成本低、代价小,民族文化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所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政府可以适当地加大对破坏分子的处罚力度,增加罚款等,树立法律的权威。

二、推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合理开发少数民族文化

文化依附于经济而存在,因此鼓励和推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产业化是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产业化能有效地保护和发展传统,有利于保持中国的多元文化格局。

因此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政府要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就要积极推动民族文化产业化,主要是可以从发展旅游业以及扶持与旅游业相适应的相关产业着手:

(一)利用本地区独有的民族文化资源发展和扶持民族旅游业

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政府可以利用本地区独有的民族文化资源鼓励和扶持民族旅游业,在政策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作为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聚居地,造就了环江独有的人文旅游资源。旅游开发能增强当地居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文化自豪感,进而产生保护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传统文化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二)发展与扶持与旅游业相适应的相关产业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的大量涌入,会带来了多方面的尤其是传统地域文化的需求,民族的手工艺品因市场需求的扩大,民族的技艺、舞蹈等又得到重视和发掘,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政府要发展和扶持与旅游业相适应的相关产业,如地区特色商品(面具、竹制品、丝帛品等)的生产、餐饮、住宿等,促进民族习俗和文化活动的重新开发和恢复。

三、宣传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兴起全民自觉性

对地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应把着眼点当地居民的自觉保护。因为如果当地民众没有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破坏就没有保护的产生。当地居民作为长期生活在少数民族文化聚集地方的主人,在生活生产过程中不破坏少数民族文化就是对它最大的保护。因此地方政府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事业要担当宣传民族文化保护意识的角色。使少数民族地区、乃至全国树立全民保护民族文化的意识。

有关调查表明,自1986年以来,在科学规划的指引下,周庄古镇的历史文化得到了有效保护,政府一系列文化保护措施和旅游的成功开发使得古镇居民认识到古镇的历史文化应当严格保护,并且需要科学的方法和措施,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表现出积极的保护行为倾向,形成了较好的历史文化保护氛围,促进当地文化的保护工作的展开。

因此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政府要保护民族文化就要在做好文化宣传的工作,普及民族文化保护的迫切性和当地居民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努力地激发当地居民的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以及保护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居民的民族文化保护意识,这才是保护民族文化最根本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黄燕妮.民族地区民俗文化保护问题研究――以湖北省恩施市为例[D].中央民族大学,2013.

[2]武魏巍.民族旅游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的研究[D].广西大学, 2004.

[3]黄英兰.阿伊努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 2013.

第6篇

[关键词]春节 传统文化 继承 发展

[中图分类号]K8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092-01

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人们对春节的认知不深刻

在调查中发现,大众普遍表示对春节及其习俗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具体深入的内涵都不怎么清楚。同时,随着外来文化的入侵,洋节的流行使得春节传统文化发展和传承遇到了瓶颈。因而,提高大家过春节的积极性,或者说使春节变得有意义、有意思是关键的一步。

(二)春节习俗的继承有待改善

在回收的387份有效问卷中,有300人以上至今仍然保留着大扫除、祭祀祖先等传统习俗,然而,诸如贴春联、守岁等传统习俗的保留程度较低,同时,对于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央视春晚的关注度也不容乐观。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以春节为代表的传统的节日文化也一直处于变迁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网络的冲击,电话拜年、短信拜年以及电子邮件拜年逐渐被人们接受。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地春节民俗中的宗教迷信成分不断减少,出于安全考虑,在越来越多的城市中,鸣放鞭炮也日益受到限制或者被取缔[1],春节传统习俗中传统文化韵味越来越淡了。

(三)春节传统习俗的重要性分析

解析本次调研数据得出,虽然现在春节传统习俗有所削弱,但是在潜意识中,多数人认为春节传统习俗的继承和发展是必要的。大家都表示,春节的传统习俗是我们的财富,是不可替代的。然而,春节传统习俗的变迁无疑在很大程度上也考量着人们对春节传统文化的一个坚持。此外,也有人担心,随着社会的发展,东西方交流的日益密切,西方文化的入侵会不断动摇着春节的地位。然而,在本次调研中发现,中国传统节日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以绝对的优势战胜了西方节日。

二、分析建议

(一)搭建文化桥梁,发扬春节文化

春节传统节日的存在是继承和发展春节传统习俗的载体,但要想使春节焕发勃勃生机,还需要文化学者、文化部门以及我们自己的不懈努力,研究和探讨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搭建一座有机延续的文化桥梁,在保留传统文化要素的同时,为传统节日注入新鲜血液,使之充分适应于时代,赢得时代的青睐。同时,也借助各种方式来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使得更多的人参与到传承传统文化的进程中来。

(二)调整相关政策,保护传统民俗

燃放烟花爆竹在春节习俗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应该重新认识烟花爆竹的文化功能。为了安全起见,城市中禁放烟花爆竹的政策已越来越紧。在这一现实状况下,有关部门应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在保证安全的同时,设置部分的烟花爆竹燃放点,让普通大众到指定的地点燃放烟花爆竹,体验春节氛围。这不仅保证了大众的安全,也使得春节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得到新的传承。

此外,也可组织学术界加强对于全国各族人民春节民俗的全面调查,总结春节民俗在民族认同、价值观培养和美学方面的意义。[2]

(三)开展文化教育,推动文化发展

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应该对在校学生广泛地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比如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的选修课程;举办有关春节等传统文化的讲座等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成每位大学生的基本素养,从而使他们真正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精英,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同时,在现代化通讯工具不断发展的今天,也可通过各种媒体,来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弘扬。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中国传统文化深入人们心中。

三、结束语

春节传统节日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标识,是大家共有的精神家园。总结本次调研,普通大众对春节传统习俗的继承情况较好,但是人们对于春节传统习俗的认识不够深刻。大众应自主加强对春节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适时地对大众进行春节传统习俗等方面知识的普及,促进春节传统习俗的推广和春节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需要每一个中国人的努力。因为这是集体的精神财富,只有每一个人都意识到春节传统习俗的重要性,开始承担起中华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任,中华文化才能在新时代勃发生机。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当代大学生;调研;统计分析;建议

中图分类号:G51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2-0186-02

一、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汉民族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民族历代相沿而又不断传承更新的共同认可的生活方式、道德意识、民情习俗、思维特性及价值观念等。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大学生是社会上极其特殊的一个群体,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为了掌握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我们以辽宁省六所高校部分大学生为对象进行了调研,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一)调查研究的背景

从1840年到20世纪80年代,国人围绕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几次论争。90年代后,人们开始重视传统文化问题,在中华大地上掀起了一股传统文化热(国学热),一直延续到现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正处在文化冲突的焦点。十六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的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作为未来社会中坚力量的大学生更应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以便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只针对大学生群体,调查对象为沈阳市六所高校在校大学生。采取团体施测形式,文理科生兼顾,覆盖面较广,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44份,样本分布情况见表1。问卷共包含35道题,27道单选题,8道多选题。

二、调查结果的数据分析

(一)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总体认知情况

1、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了解程度一般。在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6%的人对传统文化了解非常深入,81%的人了解程度一般,13%的人不了解。总体上看并不理想,传统文化教育依然任重道远。

2、大部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很感兴趣。76%的被调查者对传统文化很感兴趣或比较感兴趣,20%的人兴趣一般,4%的人不感兴趣。这说明在大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具有良好基础。

3、关于传统文化的存在价值:认同度很高。90%的被调查者对传统文化的存在价值持肯定态度,11.9%的人认为可有可无或没有价值,显然他们在认识上存在误区。95%的人认为有必要学习传统文化,3.4%的人为了考试才学习;个别人认为没必要,这显然是错误的。调查表明,大多数大学生在情感和理性上认同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重要性。

4、大学生认为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积极作用。90%以上的被调查者承认传统文化对社会具有积极作用。87.9%的同学认为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人帮助较大,12.2%认为帮助程度一般。可见主流思想是肯定传统文化的作用。

5、大学生对保护传统文化态度比较坚决,对紧迫性认识不足。94%的被调查者支持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活动。对于传统文化是否需要保护的问题,76%的人回答坚决保护,20%的人表示稍作保护, 4%的人觉得无所谓。关于保护传统文化的紧迫性,69%的人认为十分紧迫,18%的人不觉得紧迫,表示不清楚、无所谓的人数各占9%,4%。可见大学生对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迫切性认识不够深刻。

(二)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具体掌握情况

文学艺术、传统技艺、传统节日等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外在表现,问卷着重从这几方面进行了调查,以求窥一斑而见全豹。

1、文学艺术与传统技艺

对于京剧或其他地方剧种,“非常喜欢”和“可以去看看”的人分别占12.6%和46.8%,“不感兴趣”和“非常讨厌”的占34%和6.5%。可见接受程度不高。对于古代经史子集,9.7%“爱不释手”,66.9%“偶而翻阅”,可见大学生并不反感,但了解不多也不深刻。对于四大名著,12.2%的同学多次看过,33.3%都看过,47.5%看过一两部。21.2%的同学能背诵很多古典诗词,64.6%回答“不多”、14.2%“很少”。关于二泉映月是什么曲子,84.5%的同学选择了正确答案二胡,答唢呐、笛子、钢琴曲的分别为8.1%、6.5%和0.9%。总之,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掌握很不理想,需要大力加强。

2、传统节日

对于传统文化的另一重要载体-传统节日,51.8%的同学很感兴趣,43.7%的人随大流。对于国家将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的行动,92%的同学非常支持或比较支持。大学生对韩国端午申遗事件的反应见图1,折射出大多数人有文化保护意识和高度的爱国热情,但也有少数同学漠不关心,令人不解。

3、大学生感兴趣的传统文化内容及学习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其中,文艺类、科学类、建筑类为大学生最喜爱的内容,其后依次为饮食类、传统习俗、服饰、道德教育。目前大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中,课外阅读、媒体宣传和课堂学习分列前三位,其次是长辈教授和其他途径的学习。大学生眼中造成自身传统文化贫乏的主要原因如图2。

4、大学生乐于接受的传统文化学习方式

这是本次调研的重点内容之一,采用多项选择方式。大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依次是①名家讲座;②民俗活动;③旅游;④传统文化题材影视作品(表2)。结果显示大学生更乐于接受生动形象的、具有现代特征的学习方式,同时对传统学习方式课堂学习、课外阅读也不排斥。

(三)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发展前景的展望

调查问卷最后请大学生展望传统文化的未来。认为前景很乐观和比较乐观的人各占24%、38%,表明多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很有信心。21%的人认为前景一般,少部分人不乐观,呈现出担忧心态。

三、调查结果引发的思考与启示

(一)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社会上还没有形成崇尚民族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社会重视力度远远不够,优秀传统文化没有得到很好地传承,在青少年心中有淡化趋势。

第二,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单一,缺乏有效渠道。尽管大学生在理性上认同传统文化且学习热情较高,但由于方式、渠道限制等原因效果并不理想。

第三,学生在学习上过于追求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不少学校只重视应试教育,忽视或淡化了人文精神和思想道德文化等内容,加之就业难度大等导致学生学习时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较严重。

(二)改进建议或措施

1、纠正全社会轻视传统文化的普遍风气,形成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氛围。家长、学校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社区等应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

2、多途径、多形式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一方面要大力提倡和引导青少年阅读经典,另一方面也要不断改革,用当代青少年更易接受的形式去表现传统文化内容。

3、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教育制度化。

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应从战略高度进一步强调并制度化,还应保证政策制度的连续性。

4、重视传媒在弘扬优良传统文化、传播历史知识中的作用。应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的优点来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

5、大学生应学会更加全面地塑造自己成才。当代大学生应深刻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人成长及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作用,注意提高个人思想道德水平和基本素质,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不使其流于形式或口号。

四、结语

本项调研目的在于促进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更好地把自己塑造成为适应社会和时代前进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提供现实依据。本文所提供资料真实准确,统计分析结果对于改进传统文化教育的缺点和不足、提高其针对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黄洪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态度及其对策[J].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2007.

第8篇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育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据笔者调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文化育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形式相对单一提到传统文化教育,有人理解就是穿汉服或者诵读国学,这种认识太过狭隘。儿女能不能给父母洗脚呢?肯定是能的,但是给父母洗脚更能培养学生对“孝”的认识吗?或者说“孝”就只有洗脚这类行为表现吗?我想这就是将“孝”文化的内容窄化了。因此,教师要不断更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念,与学生生活结合,创造更为广阔的教育场域。2.学生缺乏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历经时代变迁最终沉淀下来的文化精髓,蕴含着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所以,实践是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比如学习中国结制作、书法艺术等文化精华,这都需要学生动手实践,但是当前文化育人中明显缺乏实践机会。3.缺乏现代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育人,并不意味着事事泥古、回归古代,而是应该古为今用,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充分理解学习之后,用以指导现代化建设和学生新思维的养成,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思政素养。但是在当前的文化育人中,不少人缺乏这种现代化意识,教师教学传统文化时停留在学习古代文化的层面或者简单附着于爱国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层面,缺乏与国家发展新时期结合的内容,使得其文化育人的作用被削弱。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育人中的促进途径

1.加强宣传教育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工作,要让学生从学习层面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性,确保相关宣传报道能够自上而下被宣传和执行到位,让学生能够对于传统文化的留存保持危机意识。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优美的校园育人环境,体现了一个学校文化的积淀和底蕴,不仅能对学生学习、生活、心理起到良好的调剂作用,而且对学生规范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可以在校园围墙上设计制作关于传统戏曲的宣传版面和关于文字演变的宣传版面,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2.改进教学方式道德与法治教材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中,第10课《我们当地的风俗》和第11课《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围绕家乡的风俗和民间艺术讲述家乡的传统文化,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优良风俗和令人骄傲的民间艺术,为家乡的传统文化自豪,从而保护、继承、发展家乡的传统文化。为了更好地开展这两课的教学,教师可以课前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关于“风俗”和“民间艺术”的调查,设计探究单,指向课堂学习的重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收集资料,为课堂互动打下坚实的基础。课堂上,学生在活动“成长风俗谈”中讲出生风俗、满月风俗,并用图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喜蛋、胎毛笔等。这些互动可以让学生了解当地和成长相关的风俗,明白这些风俗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愿,是“爱幼”的体现。3.加强学生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要避免单纯的说教,应以学生为主,调动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课后拓展等环节,在各类活动中通过切身体验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并自觉将其传承下去。例如,在讲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15课第三课时《大家一起过春节》时,我们可以积极营造节日氛围,让孩子们感受年味儿。我们可以把课本上的“提问环节”变成“展示环节”,让孩子们回家搜集有关春节的习俗,并亲自动手做一做,来到课堂上展示。有些学生发挥自己的书法特长,亲手书写春联;动手能力强的孩子尝试着自己包饺子;还有一些学生发挥美术特长,巧手制作出形状各异的灯笼……大家把自己动手实践的场景拍成照片带到课堂进行展示,并分享自己对于年味儿的体会,进一步增强了对春节的理解与认识。4.丰富教学手段传统思政教学多以说教为主,老师讲得辛苦,学生听得乏味,因此要增强教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可以多采用小品、视频教学、情景模拟、辩论赛、小组讨论、学生表演等形式。这些教学形式一方面增强了教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综上所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思政教育中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是我国文化自信建设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践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学生思政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尽管还存在着不足,但是只要加强宣传教育、改变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实践、增强教学的丰富性,就能够有效提升文化育人的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作者:赵晓蕾 单位:许昌市普通教育教研室

第9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符号;现代建筑;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凝结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根源和文化形态,因此在中国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中要充分结合我们国家人民的生活习惯、、精神追求等进行特色性设计,而不是一味地效仿西方建筑设计。近些年来通过我国建筑设计师的不懈努力,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中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对此,本文将作简要探讨。

一、传统文化运用于现代建筑的重要性探讨

为提升市场占有率与竞争力,努力融合现代化建筑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审美方式,现代化建筑是高度融合,高度同源,追求设计质量与设计艺术完美结合的艺术品。

我国传统民族文化有五千年底蕴,并形成儒家,道家等审美意识和理念,中国人讲求意境美与雅正之美,但现阶段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国际先进文化互动交流时期,因此,在现代化建设中深入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元素“再生”,将我国独特建筑审美理念充分融入高质量,高品质的现代化建设中,在追求舒适安全性的同时追求文化,艺术同源,创造属于我国特有的“中国风”建筑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风俗和展现中国美的重要保证,确保我国民众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根本要素。

二、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建筑中的应用

现阶段,现代化建筑主要包括钢混,轻钢等主体结构,呈现商务性与装塑性,例如:经贸大厦与环球经融中心等超高层现代化建筑均是以浓重商务气息为主,缺乏建筑灵动性。而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具有丰厚文化内涵,例如:中国结文化,符号文化等。

1、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化建筑中的应用

所谓传统符号文化,即以图形,文字为载体的显性文化和数千年历史传承的儒,道思想的隐性文化;纵观我国古代建筑,大多数古代建筑均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并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古代建筑的形式得以传承与弘扬。

现代化建筑主要包括外观和内部质量,伴随我国施工技术的日益提高和施工结构的日益完善,内部质量得以稳固提升。同样,在外观设计中,以传统符号文化为现代化建筑外观设计理念愈发成为时代趋势。建筑体完美程度与建筑结构,色彩,光影等均有重要关系,

(1)图案色彩符号

图案或色彩符号传递建筑主体因素和相应视觉信息,在享受现代化建筑带来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的同时,优美图案或色彩设计会带给人们文化传承方面的享受。

在现代化建筑中引入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结图案或以喜庆因素著称的红色等传统中国文化,更凸显建筑重要性和个性化,带给民众视觉享受冲击。

例如:中国馆的中华艺术宫,全体采用红彩配以倒阶梯式,以及中国传统的四方形建筑设计,在整体建筑感觉中,给人以大气磅礴的建筑特效。此外,沙特馆的月亮船建筑,正是将我国传统的木船结构融入建筑中得以借鉴与发挥。

现代化建筑的设计灵感以及设计理念多数来源于我国传统文化,其中色彩与图案等设计是符号设计最关键因素。

(2)形态符号设计

形态符号设计包括建筑结构,空间以及节奏等建筑元素;以其独特建筑形态和建筑样式向人们展示建筑魅力与建筑风范,并有效传承文化价值。据调查,现代化建筑中融合形态符号设计的建筑会得到民众广泛认可,例如:上海马靴楼建筑,其将中国传统马文化中的马靴造型作为现代化建筑的设计原型,并在无形中展示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传统文化形态符号设计不仅包括自身建筑价值,更在长远程度上对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与文化信念展示提供舞台,通过现代化建筑展示更多传统文化,让文化精髓融入日常生活中,享受中国文化带来的巨大视觉盛宴以及视觉冲击。

例如:国家体育馆“鸟巢”,其在外形结构中主要由门式钢架组成,共有24根葕架柱,外观根据普遍的鸟巢形态作为建筑原型,并依据各部位面积大小相应比例组合形成“鸟巢”。

各钢架之间看似错综复杂的叠加象征“团结统一,荣辱与共”的民族思想。鸟巢的设计融合我国古代营造法则和现代化建设理念,充分展示“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展现建筑艺术美和文化美,是现代化建筑中最成功作品。

三、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中应用的有效措施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中的合理应用,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迎合了现代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但是若要稳步快速的发展就需要广大设计师不断的努力和创新。

1、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扬

我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涵了儒家、道家、佛学等多派思想学说,比如对“仁义”、“礼乐”、“天人合一”等哲学思想和伦理道德的推崇,对人情、感受、表现、意境的注重,对“气韵生动”、“象外之象、味外之味、韵外之韵”等艺术手法和审美观念的崇尚。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在多年的努力奋斗中积淀下来的精神成果,是一种极为丰富和完善的艺术手段和技术,反映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因此若想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就必须做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扬,摒弃其中不利于现代建筑艺术设计思想发展的封建元素,并注意继承和发扬其中的文化精髓,使中国传统文化跟随现代时代的步伐不断的进步和发展。

2、紧跟时代步伐,注意新的建筑艺术设计思想的学习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建筑艺术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立体艺术形式,即不断通过改变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里面型式、内外部空间组织、结构造型、比例尺度、色彩搭配、质感和空间感、装饰布置等方面,来美化建筑的形态外观,丰富建筑的功能特点和文化内涵。随着科技的进步,建筑材料、结构型式不断更新,施工技术水平不断进步,因此现代建筑的艺术设计手段也变得更加丰富,思想、理念也在不断提高,而建筑设计师们若想将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的融合在现代建筑的艺术设计中,就需要不断学习新的先进的建筑艺术设计手段和思想,不断提高其综合设计水平。

3、注意现代建筑艺术设计审美理想的构建

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并受到经济、文化全球化进程中新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和审美需求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的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手段更为丰富,手法更为灵活,但是若要使其发挥出最佳效果和最大价值,就需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观念进行融合,根据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审美要求等将中国传统文化不断的进行丰富和改进,并形成一种新的现代建筑艺术设计审美思想体系,以适应现代人的精神需求。

五、结束语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加入中国传统的文化符号,不仅可以满足现代人对居住空间的精神和功能需求,还可以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因此需要广大建筑设计师们,注意做好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现代先进建筑意识设计思想、手段的学习和理解,注重实用性与观赏性的有效把握,不断创新设计理念,以设计出更具中国特色的、更适合社会发展以及现代人们审美情趣的建筑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胡冬香:《中国古建筑木构体系一脉相承之意识形态原因浅析》,《华中建筑》2005年第6期。

[2]杨娟.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室内设计[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0,(3)

[3]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西方建筑的意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第10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筑地域特色;发展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 A

一、新农村建设中建筑地域特色现状

1、农村建设地域特色概述

建筑风貌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点,主要内容包括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因素有:气候、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植被等;人文环境因素有农村内涵、现存的道路交通状况、历史文物遗迹、当地风俗、生活特色、传统建筑技巧、地域文化特点等。传统乡村建筑都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传统民居表现为“同一宗族的人居住在一起”的特点,这种特点包括风俗习惯、宗族观念、等级之分。传统乡村建筑表现了我国人民的建筑智慧,不管是广泛应用于乡村建筑中的木雕、铁雕、砖雕、石雕,还是彩绘纹样等,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传统建筑中的屋顶、门窗、雀替、斗拱等,都表现了当地工匠的精妙技术。自这些精巧绝伦的装饰形象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文化的影子。不但如此,在建设传统乡村建筑时,人们还应用了大量的本地材料,反映了当地建筑特色,如沿海地区建筑中应用蚝壳,湘西、鄂西、贵州农村中大量应用木材和竹材,而位于我国西部的农村大量使用粘土和石板等,都是在当地环境中选择建筑材料。

2、新农村建筑导致地域特色消失

在新农村改造过程中,大量传统乡村建筑被拆除,众多本来存在的传统建筑不复存在,随之建设了大量新型建筑。这种现象使大量传统乡村建筑消失,在传统乡村建筑中,存在大量具有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和古村落,这些历史文化遗迹属于有形文化遗产,一旦拆除,便不会再生。还有,依据传统建筑样式,新建设成功的建筑只是在形式上接近传统建筑,而没有考察价值,不可能做到传统建筑的继承。对传统建筑进行大规模的修缮和保护,但如果遭遇旅游业的大力开发,就会使传统村落逐步脱离原来特色,而呈现商业化发展趋势,对原来乡村中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

二、新农村建筑地域特色发展措施

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由于这一特殊性质,限制了农村创作地域性建筑的发展,也是设计当中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实现地域特色的有效发展。

1、保护地域文化信息原真性

最近几年,人们不再只局限于保护国家文物,而越来越重视传统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人们不但认识到大量历史建筑、旧建筑的重要性,而且认识到建筑文化环境的重要性。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加大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在建筑建设中在研究当地建设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使得农村地域特色风貌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从而增加农村地域性建筑的特色。

2、应用传统符号拼贴

对建筑风貌进行地域性表达时,很多建筑工程师经常运用的创作手法是利用传统建筑当中的符号,或者重新构建。建筑工程师在充分研究传统建筑的基础上,自身具备对传统建筑内涵的丰富体验,则应用传统建筑符号来表示自己的理解方向,在地域性表达的设计当中,产生了两种风格各异的设计状况:表达传统形式和传统精神;将传统内容现代化,将传统功能现代化。如重庆磁器口应用了第一种设计方法,上海新天地应用了第二种设计手法。

3、运用地方材料

现阶段,很多新农村建设在保持地域特色时,建筑工程师一般会结合自己对传统建筑的理解,应用现代化技术和本地材料,改革地域传统建筑技术,开发出具有地域场所感和认同感的地域性建筑,争取使传统文化精神再现于世人面前,力求保证地域文化价值和生命力,促进地域传统文化的健康发展。如重庆磁器口建设中,各种仿古建筑材料的应用就是一例。

4、应对地域气候条件

新农村地域建筑工程师在开始设计工作时,要重视考虑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认真研究当地农村传统建筑在此方面的宝贵经验,应用传统建筑中的形式、空间、布局,以及一些细节结构,原则上应用传统建筑中的自然采光、通风、低消耗建筑技术,利用继承传统建筑精髓,保证建筑与当地环境的共同发展,完成新农村建筑的地域性表达。

5、依据地形地貌

乡村虽小,但和大中城市一样,在当前火热的现代化开发中,经常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原有景观造成一定程度的毁坏。为了使地域性表达得以顺利实现,在设计新型建筑过程中,要保证使建筑融合于周边环境当中,这种建设并不是消极保护原有景观,而是依据周边环境特点,进行新建建筑的设计,使建筑与自然环境不产生冲突,构成一个统一整体,在使建筑融合于当地自然环境过程中,对当地环境也形成了一种创造性作用,从而创造出更加美丽的景观,做到减少建筑成本,节约建筑资金,减少能源消耗。如渝东南土家族的龚滩镇吊脚楼。

6、运用地域技术

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下,促进了社会的大发展,地域技术不但要做到继承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而且要与当前实际需求相符。如果新农村建设中地域性建筑还没有遭到破坏,仍然具有自身独特地域特色,那么在地域性表达过程中,可以应用地域性技术,传承文化和精神内涵,表现传统地域文化,如黔江小南海桥梁村的新建建筑群。

还有,在乡村这样的特殊环境中,如果设计人员能够邀请不同集体与个人都来参加设计工作,不但使设计工作透明化,而且可以表现全体村民的意愿,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发展,可以最大程度地表现乡村建筑的地域特点。

参考文献:

第11篇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农民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孕育了丰厚的民族文化,即非物质文化。农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地,民间文化以最传统的方式保留在农村,积淀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基础。

一、新农村呼唤新型的农村文化:与农民“零距离”,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基础

农民是农村的核心,是新型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农民在不断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渴望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把现有的文化资源和当地的民间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让农村文化与农民“零距离”,建立一种适合农民的新型农村文化。这种文化理念需要对内在的文化挖掘、保护、传承和发扬,对外来的文化有效整合、合理利用,要让深奥的理论简明化,传统的文化大众化、普及化,用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传播方式来表达,这就是新型的农村文化。

1.发展中的新农村呼唤新型的农村文化

在农村,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其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而其原有的生产、生活习俗也在悄然变化,特别是大集体(生产队)活动减少了、社会活动(民间民俗活动)的次数、区域和覆盖面也相对减少,人们的民俗文化意识也随之发生改变,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文化艺术的欣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文化的思想、情感、格调需求也要发生变化,原始的农村文化开始与现代人的情感需求不相适应,发展中的农村呼唤新型的农村文化。

2.创建农民“口味”的农村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

新型的农村文化应产生于农村,流传于民间,与民间生活要相适应。在各民族长期聚居区,特别是各民族农村聚居地有人们通过几百年积累下来的文化产物,这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宝贵财富,是农村人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珍贵遗产,我们应当沿袭和发展、保护和传承。

在被称为“战鼓之乡”的正定县,流行于东、西杨庄的常山战鼓因其慷慨激昂的气势、灵活多变的队式,弘扬了优秀民族文化艺术,充分展示了战鼓之乡的风采,常山战鼓成长为正定县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而其他村街等不同区域的战鼓,其鼓点和节奏又略有不同,可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可见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文化风俗。正因为民族、地域的不同,才形成了丰富多彩、风情各异的民间文化艺术。新农村文化建设要彰显区域文化特色,以地域文化优势构建和发展特色鲜明的符合农民“口味”的农村文化。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不嫌弃“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传统文化扬名正身

1.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对新农村文化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要。在广大农村部分人法律意识淡薄,竞争意识不浓,缺乏发展意识,文明、健康意识不强,具有一些传统陋习,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新风尚、建设乡风文明的要求格格不入。人们甚至错误地将经济的落后与本地的“土”文化等同起来,由此产生自卑心理、崇外思想,甚至否定了乡土传统文化,祖祖辈辈辛苦劳作的文化大餐却被丧失在愚昧落后的文化思想中。其主要原因是传统优秀文化的流失、政府投入不足、管理机制不畅、农民自身文化素质较低和文化发展失去载体。为此,针对新农村建设文化滞后问题必须从多方面切实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良性发展。

新农村文化建设不是否定传统、完全创新,切莫一概而论,要因地制宜,新农村文化建设不要嫌弃优秀传统的“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母体文化,是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对特定文化的传承、维护和弘扬是新农村全民利益所在,也是维系新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2.民间传统文化并不“土”,政府与农民“零距离”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族传统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早已得到党和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04年以来,我国先后已制订《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从法制上为传统文化扬名正身,民间传统文化并不“土”,是真正农民“口味”的文化,是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的优秀文化,得到国家和社会的认可。

在正定这个物华天宝、美丽富饶的民族聚居区,广大劳动人民在不同的生存背景下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分布在全县各乡村的龙山文化、仰韶文化以及战鼓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典型的“土”文化。

可喜的是,正定县委、县政府和文化管理部门在正定“土”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开发等方面做了不少深入细致的工作。从2006年开始,就采取得力措施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了保护。首先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并由文体局负责对此项工作具体实施,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对全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大量细致周密卓有成效的发掘、收集、整理和研究,坚持四不漏、调查摸底、逐级排查、研究上报,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民间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民间艺人办培训班,“带徒传艺”和“学艺有成”,创“非遗传习所”者给予奖励,鼓励保护和传承各种优秀的民风民俗尤其是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还将常山战鼓纳入到正定首家民办学校弘文学校的教学课堂之中,并计划推广到全县中小学教学。

正定常山战鼓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后,参加了众多公益性演出。近年来,受北京2008城市奥运文化活动协调小组邀请,参加了中华世纪坛文化广场表演、天安门广场表演、昌平永安文化广场演出以及在西柏坡举行的奥运火炬石家庄站传递等活动,共计500余人、200余家庭参加了常山战鼓的全国比赛和商业性演出200多场。从2004年正定县第一届民间文化艺术节至2009年举办第六届鼓王争霸赛和民间文化艺术节为止,举办各级各类民间艺术演艺活动达几百次,鼓手们用雄浑奔放的表演和极具震撼力的鼓声敲出了太平盛世的时代强音,敲出了正定儿女顽强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展现了燕赵鼓乐文化的磅礴气势。县委县政府也曾多次表彰优秀的民间文化传承人。2010年初,再次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评选100个农村文艺家庭户,100个民间艺术带头人的文化“双百”评选活动,由政府为正定“土”文化传承人评“职称”,为传承人扬名正身,与农民文化人“零距离”,可谓是正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一大盛事。

3.民间传统文化和文化人有了可靠的法律保障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启动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已逐步建立,相关的保护法律、法规制度与措施正在实施。传统民间文化得到国家政府的保护,为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和文化人建立了可靠的法律保障,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是文化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2008年6月份正定县两项非遗项目正定县常山战鼓、正定新城铺高照(中幡)成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4项即正定竹马、正定宋记碗、真定府马家卤鸡、正定腊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9项包括元杂剧、赵氏剪纸艺术、刘家卤鸡制作等。目前,石家庄市国家级非遗项目8项中正定县占2项;省级31项中占4项;市级49项中占9项,正定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全市名列前茅。2008年底正定县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常山战鼓)”、这是继“全国文化先进县”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截止目前,搜集整理了正定县非遗普查线索386项,立项资源360项,包括民间文学54项、传统音乐21项、传统舞蹈32项、传统技艺66项、传统美术16项、传统戏剧29项、曲艺5项、生产商贸习俗5项、消费习俗5项、人生礼俗28项、岁时节令8项、传统体育15项、传统医药3项、民间信俗64项、民间知识9项涵盖了15个门类,极大地丰富了全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正定县已被命名的县级以上优秀传承人40名,其中省级传承人5名、市级优秀传承人4名。县政府分两批公布了“正定龙狮道具制作”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5项。

弘扬民间传统文化进入法制化轨道,以民间传统文化为基础,以传统文化传承人为骨干,全面建设新农村传统文化,这对保护、传承、发展地方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开展新农村新型农村文化建设有着积极推动作用。

三、打造新农村传统文化品牌:星级农村传统文化建设,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我国的民间传统文化资源丰富,遍布村村寨寨,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源泉,新农村文化的发展必须以此为依托,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全面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近几年来,新农村文化建设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农村文化品牌。农村民间传统文化取得了可喜的发展场面,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1.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

农村地区有其特殊性,农民的思想意识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农村中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因此,必须弘扬与人们联系紧密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要的同时,使先进文化得到发展,低俗文化得到根治。而文化事业的发展仅靠当地政府和个人是不够的,应拓展文化开发渠道,推进农村集体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以村和组为依托,开展自己的公益性传统文化活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地方政府也应重视公益性传统文化事业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粮食。同时要坚持继承与发展、实行兼容并包的文化政策,构建农村和谐文化,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新文化的需要。

正定近几年来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举办或参加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比赛, 着力打造新农村传统文化品牌。一是鼓王争霸赛,通过比赛,在全县选出“战鼓王和“优秀战鼓手”。2004年在正定镇举办了首届鼓王争霸赛。来自全县农村共50支代表队2000多人参加了比赛。通过这次大赛把正定的战鼓正式搬上了新农村群众文化的舞台。二是举办每年一次的民间文化艺术节,展示各级各类民间艺术,表彰优秀的民间文化传承人。三是开展评选农村文艺家庭户,民间艺术带头人活动,由政府为正定文化传承人扬名正身,分别颁发“带徒传艺奖”“学艺有成奖”“优秀非遗传习带头人“等奖项。

2.组织有规律性的新农村传统文化节庆活动,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

加强科学研究,合理制定城乡文化统筹发展的规划,形成以集镇为中介的城市文化辐射区,不断丰富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推动城乡文化均衡发展。同时要加强城乡互动,开展各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或者借助经济活动弘扬传统民间文化的活动,推进农村集体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达到城市经济拉动农村文化发展的目的。

政府牵头,组织有规律性的新农村传统文化节庆活动,促进新农村民间文艺队伍的状大和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新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些年来,正定县坚持每年举办全县农村文艺汇演、全县中小学生文艺汇演、歌手大奖赛、全县书画美术大赛等各种文化赛事,连续举办了7届民间文化节,每年有40余支优秀民间花会、文艺表演队伍参加,节目荟萃国家、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受到了广大市民广泛赞誉。尤其是“2010年元宵节河北省花会踩街启动仪式暨正定县第六届民间艺术节”,由河北省文化厅、石家庄市政府、正定县政府主办,在正定国际小商品市场广场隆重举行。此届艺术节以展现燕赵文化为依托,集萃了一批具有地道燕赵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除正定传统的民间花会表演之外,还特别邀请了河北沧州舞狮、昌黎地秧歌、保定寸跷、曲阳擎阁、吴桥杂技独轮车表演等共15支优秀民间花会、文艺表演队伍进行集中展演,内容丰富多样、节目精彩纷呈,充分展示了河北省民间艺术靓丽风采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博得群众阵阵喝彩。通过这些群众性传统文化活动,不仅大大丰富了新农村广大人民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需求,而且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3.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和教育事业,宣扬中国传统文化,带动新农村主导文化的发展

一方面,在农村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推广民间文化。

正定县多途径宣传推广民族民间文化,带动新农村主导文化的发展。一是举办全县性大规模的农村民间艺术展示活动。在每年的春节期间,全县各个乡镇村街上千名民间艺人,演出了《常山战鼓》《中幡》《二鬼摔跤》《车子旱船》《特色秧歌》等优秀民间艺术节目,将正定的优秀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做了一次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展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二是组织新农村民间文艺队伍参赛,常山战鼓等优秀民间艺术在各种全国性大赛中多次获奖。常山战鼓于2010年3月参加了第五届石家庄市鼓王争霸赛暨中国北方鼓乐展示大会,被中国群文学会授予“金鼓王”称号。三是组织大型民间文化宣传推广活动。近几年县政府在北京、上海等地举办了大型正定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活动,以此宣传和推广正定的新农村民族民间文化建设。在2009年迎国庆60华诞群众文化系列展演活动中,县政府在全县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2010年5月12日至18日赴上海参加了上海世博会河北演出周活动获得成功,为正定争得荣誉。2010年6月12日,正定县组织举办了主题为“非遗保护,人人参与”的第五个“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营造人人了解、人人关注、人人保护“非遗”的社会氛围。四是利用现代媒体保护传承民间文化。2007年初开始,我县通过县电视台、政府网站、正定风采报等现代媒体开辟“正定故事”和“村名故事”、“正定文化”等专题栏目,定期向广大市民讲正定的民间故事、村名由来等传统文化。这些举措开辟了正定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广阔天地,新农村的农民文化艺人登上舞台,讲农民自己的故事,符合农民“口味”的新农村文化稳步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也得到了保护和传承。五是推动民间文化精品生产。重点打造常山战鼓、元杂剧《墙头马上》、柏棠竹马、三角村高跷、新城铺高照(中幡)、赵向荣剪纸等民间文化品牌。充分利用“文化遗产日”,组织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系列宣传展示活动,建设民间文化艺术展馆(厅),对民间艺术表演队重新整合、编排、包装,提升其民间文化品牌,对民间文化特色村、民间文化工作者、民间艺人建立档案,颁发证书。

另一方面,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把传统文化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应开设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乡土教材课。

民族文化进校园,民间艺人上讲台,是正定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一个特色。如正定教育部门聘请常山战鼓民间艺人进入校园开展教学,培训在校学生常山战鼓专业知识,组织实地教育教学。常山战鼓传承人被聘请组织弘文中学学生战鼓队,通过教学使弘文中学2000多学生都能进行一般战鼓演示,弘文中学战鼓队参加了国家、省、市战鼓表演和比赛。

这些行动弘扬了新农村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改变了正定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后继乏人的局面,同时促进了正定新农村民族文化的新发展。

四、新农村新气象: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现与转换

1.新农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保护应是开放式的,不是封闭式的

通过民间传统文化浓郁的民间特色和鲜明的地方风格装扮多彩的新农村,我们要让凝聚着祖辈们几百年的民族文化精神永不停滞地流传就必须保护优秀的民族文化,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文物,保护不是放到博物馆,它是活态的,应该放在民间。但保护它不等于“原封不动”,不是让它停留在原始的阶段而不发展,继承与发展并存,保存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风格一定要原汁原味,但民间传统文化的技法、曲段、语言、格调等是可以发展的。多年来,民间艺人、文艺文化工作者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出了不懈努力,力求为新农村传统文化寻找一条可发展之路,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2.民族文化遗产是发展新农村文化产业的宝贵资源: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现与转换

新农村建设把节日民俗文化活动作为新农村文化的重要内容来广泛开展,作为传统民族民间艺术展示和传承的载体,显示农村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并从传统的区域文化传播,追求到省外、国外展示。每到传统节日,新农村的农民击打战鼓、舞龙舞狮、踩高跷、荡旱船、讲故事、演戏调曲等,这些活动必将成为新农村农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将对城乡文化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

近几年来,国家重视新农村民间传统文化建设,农村民间传统文化的发展蒸蒸日上,各地区在打造传统文化品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大批传统文化产业。传统文化产业是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现,在中国是一个新兴产业。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把具有民间特色的农村民间文艺、手工艺、民间习俗、餐饮等都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正定县是一个地处平原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名县,早就认识到民族文化遗产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宝贵资源,正定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在影视演艺业、文化旅游业、餐饮业等方面有成功的尝试,为我县非遗项目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既发展了文化产业又促进了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如正定东、西杨庄常山战鼓传承人和新城铺高照传承人已在当地办起了培训班,创建了“非遗传习所”,带动周边多个村庄的村民参加到此项活动中,共计500余人200余家庭参加了常山战鼓的全国比赛和商业性演出年达100多场,人均年创收5000余元,常山战鼓成为当地农民在传统的种养业之外的又一致富途径,作为正定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对提高非遗项目的知名度,推动产业经济的发展壮大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正定的文化产业虽然刚刚起步,但已经有了良好的势头,一方面促使了新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第12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途径

新课改指出,应将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情感以及爱国主义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教学目的,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目标。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思想以及文化底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保护了文化知识,而且传承了文明。

一、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一个民族共同创造且共同享有的文化即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有着非常巨大的精神影响力,也会形成民族凝聚力。每个民族、国家的根基所在就是传统文化的弘扬。语文承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从原始社会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走向文明社会。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语文的学习,亦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二、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途径

(一)阅读国学经典,品传统文化

在我国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就是国学。国学影响着我国一代又一代学者,培养初中生对于国学经典的研读与学习习惯,有助于初中生吸收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挑选经典著作,也可由学生自主推荐,亦可以根据文章、季节等灵活调整课程内容。语文教研组可以在学生中间展开诗词或经典文章的诵读活动。教师也可以利用晨读时间引导学生对诗词歌赋的赏析,让初中生在活动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神韵。

(二)利用网络的优越性,传承传统文化

当今社会,传统文化已逐步在人们心中淡化,绝大部分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其中的内涵。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网络已逐渐成为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充分借助网络平台来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弘扬。首先,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创新教学模式。网络技术将视频、动画、声音以及文字图像等结合在一起,从多方面(听觉、视觉等)刺激初中生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书本教材制作成课件,并且可以将图片或者音乐等多媒体演示手段适当地插入课件中,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将静态的事物动态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传统文化的兴趣。其次,利用网络资源,不断丰富传统文化教学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资源,可以把各个方面的有用的教学资源引入到语文教学中,将学生的学习资料鲜活化,不断提高传统文化学习的现实感与时代感。教师给学生推荐经典的、民族的以及优秀的视听材料,使学生在了解经典的同时掌握传统文化的真谛。随着人们继承传统文化意识的增强,以诗词、成语以及汉字等为题材的电视节目(《中华好诗词》《中国成语大会》《汉字英雄》等)受到广泛关注。通过大众媒体,传统文化以一种轻松的姿态融入到了学生的生活中,初中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引导、组织初中生收看这类节目,并适当加以点评,激发初中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

(三)坚持知行合一,弘扬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弘扬应做到知行合一。初中语文教师应不断拓宽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渠道,让学生从生活中体会传统文化,感知其魅力。第一,弘扬传统文化的最佳契机就是传统节日。例如,在端午节,教师可以询问学生所知道的传统习俗。除了吃粽子、赛龙舟、对屈原的缅怀等这些众所周知的习俗,语文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通过询问家长或亲朋好友来了解更多的传统习俗。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而且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次,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参观家乡名胜古迹,认知传统文化”的社会调查活动,引领学生参观古迹、访问群众并收集大量的历史资料,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素养。这些活动的展开可以让学生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得传统文化得以弘扬,学生道德素养得以提升。

三、结语

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创造力与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文明永存的支柱所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扬并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尤为重要。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初中语文传统文化的教学途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增强我国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1]卢贵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8):76-78.

[2]段泽运.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学语文,2016(3):29-31.

[3]王剑.初中语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运用研究[J].课外语文,2014(1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