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2 17:06: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房屋结构加固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技术
1、结构加固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
就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尤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在施工过程中,整个施工建筑的质量根本没有得到很好的保证。施工中所用的材料都是以次充好的材料,且一些建筑商为了赚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偷工减料现象也尤为严重,这些想象都会对房屋质量构成严重的威胁。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房屋的结构变形,房屋墙面出现裂缝甚至是裂痕,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也会造成相当大的威胁。由此可见,在建筑施工中,施工人员要全方位的考虑建筑的安全性和使用性因素,制定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案,及时的解决房屋施工建筑中和施工完成后所能带来的一切质量问题,将危险系数降到最低,将使用性能提升到最大空间。结构加固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可以有效的保证房屋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经济损失,才能进一步发挥结构加固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作用。
2、房屋建筑施工中运用结构加固技术的分析与探讨
2.1加大截面结构加固技术
加大截面结构加固技术是房屋建筑结构加固中常用的技术之一,在钢筋混凝土的受压面上浇筑混凝土层能够有效的增加房屋建筑结构截面的高度以及面积,进而提高正截面的抗弯性能,提高斜截面的抗剪性能以及增加正截面和斜截面的刚度,进而对房屋建筑结构起到加固的作用。这种结构加固技术施工工艺比较简单,并且在各种类型的房屋建筑中都能够发挥较好的作用,关于加大截面结构加固技术,当前已经积累了比较多的设计施工经验,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加大截面后减少了房屋建筑的净空面积等。例如某炼钢厂露天渣场的柱子由于高温及碰撞的破坏就多次采用加大截面法进行加固,达到快速、有效又不影响生产的效果。
2.2置换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
置换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的施工原理与加大截面结构加固技术相似,技术适应范围广泛并且施工工艺比较简单,但是与加大截面结构加固一样,需要长时间的进行湿作业,会对房屋的使用产生一定影响,但是与加大截面方法相比,置换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很好的解决了减少房屋建筑净空面积的问题。但是这种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如果湿作业时间过长,适用于受压区的混凝土强度比较低的情况。例如某炼钢厂在进行结构加固的时候,考虑到湿作业时间较长,选用了加大截面结构加固技术。
2.3预应力结构加固技术
预应力结构加固技术是预应力和外部荷载都对加固的混凝土受弯构件产生作用,为了房屋建筑的预应力结构,对预应力水平拉杆进行混凝土加固,促使拉杆内产生轴向的拉力,然后这个拉力会通过水平拉杆的杆端传到受弯构件上,进而在受弯构件中产生偏心受压的作用,这个偏心受压的作用能够有效的克服外部荷载对构件作用产生的弯矩,进而提高受弯构件的抗弯力。受弯构件的抗弯力提高能够有效的减少外部荷载带来的压力,避免受弯构件出现裂缝,提高房屋建筑结构的斜截面抗剪承受力,进而提高房屋建筑的结构稳定性。例如在房屋建筑出现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或者是墙体出现歪斜的时候,可以运用预应力结构加固技术对其进行加固,效果较好。
碳纤维房屋结构加固技术是在建筑新材料的出现和新工艺的使用基础上产生的,是现代房屋建筑结构加固的主要技术之一。碳纤维房屋结构加固技术就是用碳素纤维和结构胶对房屋建筑进行加固,这种加固技术操作简单,而且施工技术十分容易,不需要特殊的管理和监督,在各种类型的房屋建筑中都能够得到很好的运用,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例如三钢炼铁厂露天堆场的行车梁使用年代较长,再加上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使用频率成倍增加,原行车梁出现不规则、带有破坏性的裂纹,随后采用碳纤维予以加固,使用至今效果良好。
2.5结构粘钢房屋结构加固技术
胶粘剂是这种房屋结构加固技术的重点,在对房屋结构加固具有重要作用的房屋结构构件外部使用适量的胶粘剂就能够实现房屋结构加固的目的。结构粘钢加固技术是一种比较前沿的房屋结构加固技术,具有良好的性能,而且占用的空间相对较少。运用这种方法对房屋建筑进行加固,在加固施工结束之后,房屋建筑的外观不会出现明显的变化,能够有效的保持房屋建筑的原貌,而且具有施工工期短、施工工艺简单以及使用的材料量少等优点,是未来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的重要趋势之一。例如:某钢厂装运站由于上部荷载大幅增加,下部受力结构受使用条件限制,故采用外粘钢板法加固,以提高下部受力结构的承载能力。
2.6注浆房屋结构加固技术
注浆房屋结构加固技术是房屋建筑业中运用时间最长、最常见的加固技术,这种技术在实际房屋建筑加固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注浆结构加固技术的特点是采取措施不断的的灌浆,将浆液注入到房屋裂缝的细微处,进而起到房屋结构加固的目的。随着注浆施工工艺的不断发展以及相关设备的更新,当前的注浆房屋结构加固技术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施工更加简便、施工技术手段更加科学合理。常见的房屋建筑裂缝修补、墙壁裂缝维修等采用的就是注浆房屋结构加固技术。
3、结构加固技术的钢结构有效链接
首先,高强螺栓链接,强化摩擦面处理,对于高强螺栓摩擦面,通常制作钢构件时即需处理,可选择酸洗与喷砂之后,采用无机富锌漆进行涂刷,或选择贴塑纸进行保护。针对螺栓穿孔,在安装螺栓时,需保证孔眼对准,若出现错孔问题,需给予扩孔处理,确保螺栓能够顺利穿孔,严格禁止锤击穿孔。同时,提高螺栓紧固度,在螺栓紧固过程中,主要分为初拧与终拧过程。针对大型节点,主要为初拧、复拧与终拧三种,需合理控制初拧轴力、严格复拧扭矩值,控制终拧预拉力,进而实现钢结构有效链接。其次,焊接连接。针对钢结构焊缝焊接,主要分为现场安装焊缝、工程制作焊缝两种,在连接钢柱、主梁时,通常选择坡口电焊方式连接上下翼缘,为确保连接处节点延性良好,提高楼层层高准确性、可靠性,可设置悬臂梁于梁置,针对钢柱、悬臂梁翼缘连接,可选择衬剖口熔透方式进行焊缝,选择贴角焊缝制作腹板。针对钢柱悬臂梁、梁体悬臂梁的焊接,可选择衬板全熔透方式进行焊缝,选择高强螺栓制作腹板。
结束语
当前,人们对房屋建筑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采取措施对房屋建筑结构进行加固既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发展需求的必然举措,也是房屋建筑业获得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结构加固技术对房屋建筑施工的重要意义,并结合房屋建筑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的技术进行房屋加固施工,提高房屋建筑的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吴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西安工业大学,2014.
[2]魏榕炜.房屋建筑施工中运用结构加固技术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5,08:82-85.
关键词:抗震技术 民用房屋 加固
中图分类号:TU352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important role of seismic technology in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buildings housing, Some reasonable methods should be followed in design and Seismic strengthening method of masonry structure, To improve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through effective set house structural columns, ring beam, steel rod integral reinforcement method,Hope this article can make the designer plays a certain reference role in the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To promote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housing,To improve the security of people living。
Key words: Seismic technology Civil building Reinforcement
1引言
民用房屋设计中,抗震设计是房屋结构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的水平及合理与否直接决定房屋的质量。目前我国民房存在大量的砖混结构房屋,原因是这种建筑结构易于取材、施工简单且成本低、工期短,可节省水泥、钢材和木材,不需要模板,耐火性耐久性较能好,因此被我国的大多数民用建筑所采用。但是砖混结构的材料及连接方式决定了其延性较差,变形能力小,房屋的抗震性能较差。在历次大地震中都发生了严重的破坏,比如说2008年发生的汶川大地震和2010年发生的玉树大地震中,绝大多数砖混结构发生倒塌,没有倒的,全部开裂成为危房,尤其是教学楼,房屋开间大,房屋面积大,墙体面积小,结构单薄,抗震性能较差,对其抗震的加固也就尤为重要。
2建筑物的抗震设计
第一,在建筑物的平面和立面布置上要求结构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保持一致, 建筑物的平面和立面都应做到规则、简洁。如果建筑物的平面布置不规则,其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往往较难重合,在地震发生时会产生强烈的扭转效应,地震的破坏力度将明显加剧。建筑物的设计方案应尽量避免出现头重脚轻的立面、偏高的重心、错落的立面结构等问题,同时还应严格控制建筑物结构竖向强度和刚度的均匀性,尤其是突出屋面建筑部分的高度不能过高,以避免在地震发生时产生鞭梢效应。为了达到抗震的要求,建筑物不应有过多的不规则设计,如果不得不做不规则设计的时候,应该在建筑物的相应部分设置防震缝伸缩缝,这样既能实现建筑物造型的美观、简洁、大方,又能保证建筑物有较好的抗震性能。第二,要保证所有砖砌体房屋的高度和总层数复合抗震标准,因为,砌体房屋高度越高,层数越多,地震中受到的破坏程度就越大。第三,增强砌体房屋的刚度及整体性来提高抗震性能,可以通过使用在建筑物恰当的部位增加构造柱、添加构造钢筋、设置配筋圈梁等办法和措施来实现。第四,适当增加墙体面积合理提高砂浆强度,多层砖混的房屋其抗震能力和墙体面积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和所使用的砂浆强度也有着密切关系。要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可以通过提高墙体面积以及科学合理地提高砂浆强度级别来实现。通过有关调查数据表明,对于六层的砖混结构的房屋,其顶层的抗震能力较好,基本很少受到地震的危害,而位于建筑底部的一层及二层,是抗震能力最薄弱的层数,因此,可以提高其墙体面积和砂浆强度等级来实现加强抗震能力的效果。比如可以将墙体由240mm增强为360mm,砂浆等级由原来的M5提高到M10,这样就提高了底部薄弱层的抗震能力和抗震效果。因此是一种比较操作方便的减轻震害的有效途径之一。
3.建筑物的抗震加固
当遇到较大地震,如果拆旧建新费用较大,为了确保人民财产安全,充分利用原有旧房,节省开支,我们对旧房进行抗震鉴定,加固处理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建筑物的抗震加固可以采用植筋技术及相关节点构造措施,对砖混结构房屋增设构造柱,钢圈梁及钢拉杆进行加固,增加构造柱和钢圈梁可以提高结构的整体性和抗震能力。另外,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开发了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技术,加固砖墙, 它是对开裂或未开裂墙体实施单面或双面加固,以提高其抗震性能的一种有效的加固方法。实践证明,凡是在震前经过抗震鉴定与加固的建筑,在地震中损坏程度明显轻于未加固的建筑,随着结构加固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国家逐步了有关结构加固的规范规程,《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房屋建筑抗震加固》09SG619《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2009《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等。
4结论
综上所述,民用房屋结构设计中抗震技术的应用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砖混结构朝着轻质、高强、大型化、多功能的材料方面发展,设计人员希望研究出更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构造类型,以适应多层、高层建筑和地震区的要求,通过相关的结构设计、把握抗震原理来最大程度地减少地震所带来的灾害,通过抗震鉴定与加固增强房屋的抗震能力,为人们提供安全的有保障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韩小虎,王丽霞.探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建筑设计[内蒙古水利].2010(1)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施工
中图分类号:TU7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9-0086-02
1结构加固方法及技术分析
进行加固施工时,其加固施工及加固方案的制定尤为重要,对于需要加固的构筑物,应根据构筑物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加固方案。
1.1良好的施工性是加固工程方案必须考虑的条件之一
加固工程方案的优劣,首先要把是否具有施工作业方便作为必要条件,没有良好的施工性是阻碍加固工程施工的一个拦路虎。有的加固方案虽然具有解决问题的可行性,但是,由于其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增加了一定的施工难度,而造成施工工期长、劳动用工大、安全系数低的弊端,结果必将影响到加固质量。
1.2不同类型加固工程与加固方法分析
结构的加固分为直接加固与间接加固两类,设计时可根据实际条件和使用要求选择适宜的方法和配套的技术。
1.2.1加大截面加固法
在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受压区加混凝土现浇层,可增加截面有效高度,扩大截面面积,从而提高构件正截面抗弯,斜截面抗剪能力和截面刚度,起到加固补强的作用。在适筋范围内,混凝土弯变构件正截面承载力随钢筋面积和强度的增大而提高。在原构件正截面配筋率不高的情况下,增大主筋面积可有效地提高原构件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在截面的受拉区加现浇混凝土围套增加构件截面,通过新加部分和原构件共同工作,可有效地提高构件承载力,改善正常使用性能。
加大截面加固法施工工艺简单、适应性强,并具有成熟的设计和施工经验,适用于梁、板、柱、墙和一般构造物的混凝土的加固,但现场施工的湿作业时间长,对生产和生活有一定的影响,且加固后的建筑物净空有一定的减小。
1.2.2置换混凝土加固法
该法的优点与加大截面法相近,且加固后不影响建筑物的净空,但同样存在施工的湿作业时间长的缺点,适用于受压区混凝土强度偏低或有严重缺陷的梁、柱等混凝土承重构件的加固。
1.2.3预应力加固法
预应力水平拉杆加固的混凝土受弯构件,由于预应力和新增外部荷载的共同作用,拉杆内产生轴向拉力,该力通过杆端锚固偏心地传递到构件上(当拉杆与梁板底面紧密贴合时,拉杆会与构件共同找曲,此时尚有一部分压力直接传递给构件底面),在构件中产生偏心受压作用,该作用克服了部分外荷载产生的弯矩,减少了外荷载效应,从而提高了构件的抗弯能力。同时,由于拉杆传给构件的压力作用,构件裂缝发展得以缓解、控制,斜截面抗剪承载力也随之提高。
2工程加固施工前设计的必要性
2.1现实的需要
既有房屋,有的由于使用性质改变而导致荷载增加;有的为了增加使用面积,在层高较大的部位或在屋顶上进行加层;有的为满足节能有关规定,需将楼层周边凹凸部分补平改造;有的需要进行抗震加固;有的由于遭受火灾、超载、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原因需要进行加固处理等。既有房屋的改造、加固日益增多,因此,建筑结构设计人员根据形势的发展应不但能熟练地从事新建筑的结构设计,还要逐渐熟悉和掌握对既有房屋的改造和加固设计工作。
2.2检测和鉴定的必要性
为了解既有房屋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是否满足要求,在改造加固前必须要对结构进行检测和鉴定,对其可靠性作出正确的评价。检测和鉴定工作应该由有资质的单位承担。检测时可根据房屋结构实际情况和特点确定重点内容,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着重检测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配置、裂缝情况、混凝土碳化深度、蜂窝缺陷等。
2.3房屋结构的改造、加层、加固必须进行设计
(1)按有关规定,对既有房屋进行改造加固设计实施以后,承担此任务的设计单位应该对该房屋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负完全责任,而原来的设计单位未参与改造加固设计时,则不再负此责任。因此,改造加固设计应该由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或研究单位来承担。
(2)进行改造加固设计时,力求与承担施工的单位进行配合,根据该施工单位的经验和水平确定更合理的设计实施方案。如果由于招投标等原因,在设计时不能确定施工单位,那么在完成设计确定了施工单位后,开工之前应就设计中构造做法和施工要求与施工单位作交底和讨论,必要时进行方案调整和修改设计,以确保工程质量和降低造价。
3施工实施中要掌握的技术要点和施工方法
(1)对原有旧钢结构的考察、取样、实验、评定工作一定要做好做细,必须要由权威的专业实验室对原旧钢结构和加固用的新钢材进行取样实验,并出具评定报告,确定需采购新钢材的材质和焊条规格型号(或螺栓)、焊接连接工艺的技术要求(或螺栓)。
(2)根据现场对原有旧钢结构进行喷砂除锈、清除表面覆盖的所有腐蚀的氧化层及渣物后的现状,与设计一起讨论确定实用可靠的处理、加固、改造方案。
(3)原有旧钢结构的除锈、清除表面覆盖的腐蚀氧化层及渣物要彻底,必须用空压机连接专用的喷砂除锈机进行,个别腐蚀严重的部位要人工用钢凿、榔头、砂轮机凿或磨。喷砂除锈的砂子采用中细黄砂,需晒干,因高空作业污染很大,一定要搭设周围环境防护设施和做好操作人员的防护。
4结束语
综上,建筑物结构加固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在加固方法、设计及施工技术方面努力外,还应从源头上抓起,加强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可以有效避免损坏的发生。由于作者水平有限,
文中不足之处望行业同仁多多指正,今后的工作学习当中亦会时刻保持积极进步不断探索的精神,争取为我国在房屋建筑结构加固设计及施工技术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关键词:框架结构;安全鉴定;抗压强度;加固处理
中图分类号:TU74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06-0192-02
1工程概况
湖南益阳某综合办公楼建筑原设计为五层宿舍,现改为六层,作商业及办公楼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该房屋底层高为4.5m,建筑总高为21.4m,高宽比为3。框架柱截面尺寸为450mm×550mm,主要柱网尺寸为5.0m×7.0m,房屋粱、柱配筋相对较小,结构采用双向布置,见图1。
为了评估该房屋的安全性,对其现状进行查勘,主要是检查该房屋是否有裂缝、倾斜及结构损坏;对房屋主要构件的材料强度进行检测,主要是检测粱、柱构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对房屋结构承载力进行验算等,并对房屋结构进行安全性鉴定。
2综合楼结构安全鉴定
为了更好的对该房屋进行检测,本次安全性鉴定工作,先对该房屋的承载力进行验算、分析计算结果,并时承载力较大,配筋不足的主要构件进行重点检查。
2.1承载力验算
采用PKPM软件对该房屋结构进行承载力验算,在验算中粱混凝土抗压强度等级取为C25,柱混凝土抗压强度等级取为C25和C30两种,二层Y 粱(短向为Y向)及底层柱X 向配筋情况见表1、表2 ,其中Y向粱从( 1 ) 轴到(11) 轴编号为Ll到L1l,柱编号Z1A为( 1 )×( A) 轴柱。在计算荷载中,楼面及上人屋而使用荷载取2.0 kN/m2;基本风压为0.7kN/ m2,地面粗糙度为B类;抗震改防烈度取为7度,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
由表1看出,梁端负弯矩处计算配筋比实际配筋大,初步评估Y向梁无法满足承载要求。由表2看出,柱在C30砼强度等级下计算配筋与实际配筋相差不多,除2根柱外其余配筋满足实际承载需要。
计算结果还表明,楼层最大位移角为地震组合作用下的位移角,最大值为1 /535(见表3),不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1 /550的限值要求,建筑物的振动周期见表4 。
2.2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
根据结构承载力验算结果,有针对性的对梁、柱构件采用回弹法检测其混凝土抗压强度,主要是底层柱及各层Y向梁砼抗压强度,其中底层柱抗压强度检测结果见表5。从上面表2中可看出,(A)轴柱只有在C30的砼强度等级下计算配筋才与实际配筋相差不大,于是检测强度时对(A)轴柱进行重点检测,检测数量较多,看实际强度与计算强度是否相符。
根据《回弹法检测混凝上抗压强度技术规程》对表5柱构件进行按批评定,得出所检柱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值为30.9MPa,满足C25强度设计要求。所检梁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值满足C25强度设计要求。从回弹检测结果可看出,对该房屋砼强度标号梁取C25、柱取C30进行承载力验算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
2.3现状勘查
现场根据结构计算结果,底层柱端及Y向粱端负弯矩处钢筋较大,对结构进行检查时重点检查这些部位的结构裂缝。检测结果表明,梁端出现细小裂缝,虽然裂缝宽度不大,但与受力有一定关系。对外墙及柱表检查未见明显结构裂缝缺陷。
房屋最大倾斜值为0.18%未超过《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0.22%的结构侧向位移限值,且测点倾斜方向不具有一致性,表明上部结构未产生明显整体倾斜。
2.4框架整体情况
根据《建筑抗震鉴定标准》对该框架进行抗震鉴定:
1)该房屋结构体系为双向框架结构体系,满足规范要求;
2)柱截面边长均大于300mm,梁、柱箍筋为Φ8,加密处间距为100 mm,满足规范要求;
3)填充墙无明显开裂或与框架脱开;主体结构构件无明显变形、倾斜或歪扭。所检柱、梁构件混凝土最低强度为25.0MPa,满足规范要求。
由上部结构未产生明显的整体倾斜及地基不均匀沉降产生的裂缝,地基基础结构安全性间接评定满足要求。根据结构承载力验算及梁裂缝检查结果,须对原框架上部结构进行加固处理。
3框架结构加固处理方案
由前面的分析计算可看出,在砼标号粱为C25、柱为C30的情况下,框架柱除少数外配筋基本满足要求,而Y向框架梁端负弯矩处配筋则普遍不足,并且与实际配筋相差较大。为了有效的解决这种问题,提出了以下的一些加固方案:
1)扩大柱截面法,增加其侧向刚度;
2)改变Y向梁受力特性,在梁中点处增加构造柱;
3)增加Y向梁两端截面,即采用粱端加翼缘法;
4)考虑到梁端负弯矩处配筋,较大可能是由于水平荷载作用框架侧向刚度不足造成的,对其Y向采用增加剪力墙的方法。
建筑物在7度地震作用下的最大位移角及振动周期见表6,二层Y向粱及底层柱X向配筋情况见表7、表8 ( 表中“-”为剪力墙布置处的梁柱配筋未写出) 。
由表6至表8可看出,该房屋采用增加剪力墙法加固效果最明显。增加剪力墙后,房层侧向刚度得到极大的提高,楼层Y向最大位移角由原来的1/535降到l/1751,周期由原来的1.23降到0.67秒,同时显著的降低了梁端负弯矩配筋及柱的配筋,较好地解决了梁、柱配筋不足的问题。
4结论
4.1在本次检测鉴定中,改变了以往常用的先对结构现场进行检测,再到结构承载力分析计算,最后综合分析得出鉴定结论的方法,而是采用了先对房屋结构按设计及现场构件情况进行初步验算,再对结构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检测,最后综合分析得出鉴定结论,这样做的优点可以避免检测的盲目性,减少对非主要构件中,非薄弱环节的检测时间。
4.2在对该建筑物的分析计算中可以看出,若没有采取一些特别措施加强框架侧向刚度,高宽比较大的扁型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地震或风载)的作用下,虽然它也是多层构架,但它的一些结构特性则表现为高层建筑的性质,框架梁端、柱配筋都较大,在检测时需要特别注意这些地方,看它是否产生裂缝或变形、配筋是否满足。
4.3从前面几种加固方法分析比较可以看出,对这种扁型的框架结构最为有效的加固方法是对其增加剪力墙,因为剪力墙不仅可以提高它的侧向刚度,还可以较好的抵抗框架的水平剪力。
参考文献:
[1] G B50292-1999.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S].
[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房屋结构布置
该楼一层层高为4.2m,二至四层层高均为3.0m,五层层高为3.6m,房屋总高度为16.8m。原设计(1-9)-(A-B)轴间作为办公、会议室使用,(4-9)-(B-C)轴间为过道。该楼主要柱网尺寸为3.6m×7.2m及3.6m×2.25m;(A)轴及(B)轴一层框架柱截面尺寸均为500mm×500mm,二至五层框架柱截面尺寸均为450mm×450mm;(C)轴一至五层框架柱截面尺寸均为300mm×300mm;二至屋面层横向框架梁截面尺寸均为250mm×600mm;二至五层(A)轴及(B)轴框架梁截面尺寸为250mm×600mm,(C)轴框架梁截面尺寸为200mm×600mm;屋面层(A)轴及(B)轴框架梁截面尺寸为250mm×400mm,(C)轴框架梁截面尺寸为200mm×400mm;一层(7-8)轴间布置有钢筋混凝土墙。房屋结构平面示意图详见(图1至图4)。
2房屋结构分析
2.1原结构设计信息该楼原设计柱、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20,柱、梁主筋均采用HRB335级钢筋,箍筋均采用HPB235级钢筋。全楼柱、梁箍筋均采用Φ6@100/200。2.2结构现状调查结果由某检测公司出具该楼的检测报告表明,该楼现状一层柱及二层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可达到C30,三层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可达到C25,四至五层柱混凝土强度可达到C20,二至四层梁混凝土强度等级可达到C25,五至屋面层梁混凝土强度等级可达到C20。柱网尺寸及各层层高均符合原设计图纸要求;柱梁结构布置、截面尺寸、钢筋数量、钢筋直径及箍筋间距基本符合原设计图纸要求。2.3结构承载力验算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PKPM系列软件,结合该楼现状及委托方提供的改造方案对该楼改造后的上部结构进行承载力验算。计算时,楼面恒荷载根据板厚及改造方案中的二次装修的实际做法取值,楼面活荷载档案室取为5.0kN/m2,其余楼面活荷载取为2.0kN/m2,不上人屋面活荷载取为0.5kN/m2;由于检测报告中柱、梁混凝土构件抗压强度未全数检查,故混凝土抗压强度仍按原设计C20进行取值;其余计算参数均按规范要求进行取值。根据结构电算结果结合该楼现状的检测报告及设计图纸进行核对,结果表明:全数一层及二层柱构件、三至五层(A)轴及(B)轴柱构件实际配筋不满足电算结果;部分二至五层横向框架梁及三至五层(A)轴及(B)轴框架梁构件实际配筋不满足电算结果;二至五层(A-B)轴间板构件实际配筋均不满足电算结果.
3加固处理
该楼由于使用荷载由原设计2.0kN/m2增加为5.0kN/m2,使用荷载大幅度增加,致使全楼柱、梁、板构件的承载力大范围的不足,需全面进行加固。该楼加固处理难度较大,在进行加固设计前,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尽量降低上部结构的荷载,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出发:①建议委托方降低使用荷载;②建议委托方采用更为轻质的墙体材料及楼面装饰材料。在加固设计时,要先确定楼板的加固方案,再确定框架柱、梁的加固方案,同时应尽量避免增加各自的负重,增加加固工程量及加固难度。3.1楼板加固处理该楼二层仅(7-8)-(A-B)轴间楼板较大,其余楼板均较小,故在(7-8)-(2/A-B)轴间楼板增设一道次梁,对二层楼板采用板面增大截面进行加固,同时对板底不满足构造配筋要求的楼板采用板底粘贴碳纤维布进行构造补强。三至五层(A)轴与(B)轴间楼板较大,若直接采用增大截面加固,板厚需增厚较多,荷载相应也增加较多,反而会加重框架柱梁的负担,因此,对每块大板采用增设3道次梁将其分解为4块小楼板进行加固,同时对增设次梁处的板面支座采用粘贴钢板进行加固补强,对板底采用粘贴碳纤维布进行加固补强。加固后梁、板结构平面示意图详见(图5,图6)。3.2框架加固处理3.2.1加固处理分析在对框架柱、梁进行加固设计时,若对所有不满足电算结果的柱、梁构件直接采用增大截面或外包钢进行加固,加固工程量大且费用较高。我们注意到该楼(C)轴一至五层框架柱截面尺寸均为300mm×300mm,不符合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6.3.5条三级抗震且超过2层时框架柱截面宽度和高度不宜小于400mm的规定;全楼柱、梁箍筋直径均采用6mm,不符合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6.3.3.3及6.3.7.2条三级抗震箍筋最小直径为8mm的规定。为使房屋的结构符合现行设计规范,利用该楼一层已有的钢筋混凝土墙,改变结构体系,将该楼框架结构转变为框架抗震墙结构。该楼位于7度抗震设防区,房屋总高度为16.8m,根据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6.1.2条7度抗震设防高度不大于24m的框架抗震墙结构的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从而使(C)轴框架柱截面尺寸符合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6.3.5条四级抗震框架柱截面宽度和高度不宜小于300mm的规定;使框架柱、梁的箍筋直径满足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6.3.3.3及6.3.7.2条四级抗震箍筋最小直径为6mm的规定。3.2.2增设抗震墙加固处理由于改造使用功能的限制,房屋仅能在(1)轴、(5)轴及(9)轴间增设横向抗震墙,且仅能在(2、3、4)-(B)轴及(6、7)-(B)轴柱处增设纵向抗震墙。通过反复验算分析,最终在该楼一至五层的(1)轴、(5)轴及(9)轴间增设横向抗震墙,在一至五层(B)-(3-4)轴间增设纵向抗震墙,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使房屋底层框架部分所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小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加固后柱、墙结构平面示意图详见(图7,图8)。4.2.3框架柱、梁加固处理增设抗震墙后,框架柱、梁的内力大大减小,柱的主筋配置均满足承载力要求,仅对少数几根梁面支座配筋不足的梁构件采取粘贴钢板进行加固补强;对箍筋配置不满足要求的柱构件采取粘贴环形碳纤维布箍进行加固补强;对箍筋配置不满足要求的梁构件采取粘贴U形碳纤维布箍进行加固补强。
4地基基础分析
由于上部结构的使用荷载大幅度增加,故需对基础及地基的承载力进行验算。该楼采用主梁为桁架式筏板基础,基础刚度较大,通过验算,基础的承载力满足要求。根据加固改造后的上部结构传给基础的内力,对原设计地基承载力进行验算结果表明,地基承载力满足改造后上部结构的使用要求。
5后续使用年限
该楼约建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已使用约30年,其加固后的后续使用年限根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第3.1.7条规定取为30年;另外,应定期检查加固构件的工作状态,对使用胶粘方法加固的构件,其第一次检查时间最迟不应迟于10年。7结语本文通过工程实例,介绍某框架结构加固处理方案的设计过程,旨在为类似工程的加固设计提供一些参考。(1)该楼的加固处理有以下几个优点:①采用增设次梁将面积较大的楼板分层若干小楼板进行加固,比采用增大截面加固所增加的恒荷载小,对原框架结构更有利;②采用增设抗震墙将框架结构加固成框架抗震墙结构,有效的降低了框架的抗震等级,使结构及柱、梁的钢筋配置符合现行设计规范的要求,同时也大大减少了对框架柱、梁的加固工程量,加固效果也更有保证。(2)在对使用荷载明显增加的建筑进行加固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尽可能的降低上部结构的荷载,以减轻承重结构的负荷;②尽量减轻对原有结构的破坏,避免对原有结构截面产生过大的削弱;③采用改变结构体系将框架结构加固成框架抗震墙结构,必须使房屋底层框架部分所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小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才能将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按框架抗震墙的规定确定;④必须对现有的地基及基础的承载力进行验算;⑤对加固改造的建筑应明确其后续使用年限。
作者:郑泉洪 单位: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房屋破坏 破坏原因 拆除重建 施工技术 技术措施
一、持续降雨导致房屋破坏严重
由于连续十几个小时的强降雨,致使某村居民点部分房屋浸入水中,造成本来就坐落在软弱土层上的房屋地基经降雨和洪水浸泡而遭受严重破坏,院墙大多坍塌、歪斜。房屋受灾的重点是村牧民搬迁定居点,该处共住30户,其中7户已成危房。在这7户危房中,有三户受灾最为严重:一户因房内积水0.8 m深,导致土块墙体已经垮塌,必须拆除重建;另一户墙体裂缝较大需加固维修;第三户是30年老房,年已失修,屋面漏雨,门窗破败,应及予维修。笔者曾去现场调查,并参与修建。下面就房屋破坏原因及重建措施进行分行、论述。
二、房屋破坏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该处所有房屋破坏的原因,均为地基土软弱,经雨水或外来水侵入地基后,造成房屋基础沉降量较大,房屋遭受破坏的表面现象是洪水灾害所致,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地质灾害所为。此处的地质土层有4 m~5 m厚,土层中含盐类(碳酸钙、碳酸镁),土层中生、植物腐殖质形成的甲烷、硫化气体较多,土的结构为蜂窝、海绵体、绒絮体结构。此类土质由于存在气体和孔隙,因此透水性极强(雨水或积水可垂直穿透几米厚土层,也可在几米深下,水平远距离传递)。此类土质在遇水情况下,体积膨胀,但其压缩性很大。此类土质一年四季,根据高、低温度及含水率的大小,一直在膨胀和收缩的状态中反复循环,在这种极不稳定的环境中建一般简易民房,可以说是先天条件存在严重不足。多年来,仅仅因为降雨或季节变化、地下水位的高低而造成房屋地基下沉,从而使房屋结构严重破坏的例子已为数不少。
三、重建措施、建议
为了提高建房技术标准,应将地基加深到1.5 m,基底加宽到0.8 m,基底设0.8 m宽、0.4 m厚素混凝土地梁,地梁上砌0.5 m宽、0.9 m高片石基础,基础顶加设0.37 m宽、0.2 m厚钢筋混凝土圈梁。如果在正常地质条件下,按上述技术标准建一般简易房(发生地震情况除外),其房屋结构应该是牢固可靠的。但在这次调查中发现,这座用高标准所建房屋仅因院内雨水渗透,就造成地基较大沉降,构成危房。还有一户拆除重建房屋按上述标准施工的地基,还未砌墙,由于地基沉降,基础顶部的混凝土圈梁已被拉断。可以设想,此房建成,荷载增加,势必造成危房。这种新房拆了按高标准重建,重建了还成危房的恶性循环,说明了地质条件的特殊性。在有地质灾害的区域建房,单凭想象估计,将地基设多宽、多深是很不科学的。
建议一:在原址修复重建。首先应做地质勘探,摸清不稳定土层具体深度,必须将房屋基础座在稳定的砂石土层上,才能保证房屋基础及上部结构的稳定、安全可靠。如果该处不稳定土层如居民反映的的确有4 m~5 m深度,在开挖槽基时,应采用室内土方全开挖,砌完基础后再回填。另也可采用换土法施工,即将室内土全部挖出,换填写原始戈壁土,分层夯实到距地面1.5 m或1.2 m处,再砌片石条形基础到地面高度。
上述两种基础施工方案,应优先选后者。二种基础施工均存在工程量大、造价高、工期长的弊端,但这是从房屋结构安全考虑下不得已的选择(院墙基础如何施工应另外考虑)。
建议二:就近换址重建。据村干部反映及调查的情况,建议在现居民点向南约200 m处。该处有利条件是:地质条件好(戈壁土),搞基础施工工程量少、造价低、工期短,距砂场电源约100 m,可就近送电。另外,场地平坦开阔,便于施工开展。因是戈壁场地,可解雨天出行泥泞之苦。
三、常用房屋改造加固技术措施
1.新增混凝土框架托换施工技术。(1)特点及使用范围:新增混凝土框架托换施工技术(以下简称为“托换技术”)是先将原有砌体结构的混凝土圈梁加固成设计要求中的框架梁之后,采用一定的支撑体系将加固后框架梁托起。将设计中设置柱的位置部分砌体凿除,之后浇筑框架柱,待新增的混凝土框架梁柱体系完全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承重墙体,完成对既有砌体结构托换过程。新增混凝土框架托换施工技术主要应用于既有砌体结构加固改造工程。(2)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新增混凝土框架托换施工技术是在原结构正常承载原有上部结构荷载的情况下施工,在钢筋制作安装、模板支设和混凝土浇筑时,必须解决好以下方面的问题。首先,施工前必须了解原有结构的受力情况,对原有砌体结构的梁、板做好合理的临时支撑。其次,必须处理好新增框架结构体系与原有砌体结构的界面,以方便施工完成后的拆除工作。再次,必须严格按照科学的施工技术要求进行拆除工作,布置好合适的拆除方案,同时需及时做好施工中结构变形的监控,并做好相应的应急措施。
2.框架结构加大截面施工技术。(1)特点及使用范围:框架结构加大截面施工技术是将原结构构件表面凿毛和清洁处理,采用钢筋混凝土包套或部分包套来增大原构件的截面面积,以提高其承载力和刚度,或改变其自振频率的一种直接加固法。优点是有长期的使用经验,施工简单,适应性强。缺点是湿作业,施工期长,易形成肥梁胖柱。适用于梁、板、柱、墙等构件及一般构筑物的加固,特别是原截面尺寸显著偏小及轴压比明显偏高的构件加固。(2)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框架结构加大截面施工技术的加固效果与原结构在加固时的应力水平、结合面构造处理、施工工艺、材料性能以及加固时是否卸荷等因素直接相关。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必须处理好关键节点的施工。框架结构的节点对于整个结构的运行使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柱与基础处的加固连接,柱与梁的加固连接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其次,必须保证新旧混凝土具有较高的结合强度。再次,必须凿去原构件结合面风化酥松层、碳化锈裂层及严重油污层,直至完全露出坚实基层,再进行凿毛。另外,必须在新旧混凝土之间涂刷一层高黏结性能的界面剂。
关键词:建筑;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加固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03-0165-02
21世纪的今天,我国工程建筑不断发展,同时现代化房屋建筑逐渐步入一种老化的阶段,这些房屋建筑的深层次老化,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做好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的加固逐渐成为房屋建筑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本文对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加固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分析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
1 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加固施工的必要性
社会经济多元化发展中,房屋建筑的使用逐渐有着长久的历史,在不合理的维修以及较低质量的建造中,现代化房屋建筑不可避免的存在各种问题,对于房屋建筑结构的安全产生严重的威胁。因此,对现代化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往往有着一定的必要性。
一方面由于我国有着辽阔的地域,我国自然灾害的发生也是不可预知的,在火灾风灾以及地震的影响下,不仅仅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对于房屋建筑也有着相对严重的损害,对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严重的威胁,以至于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可以有效的降低各种损害。
另一方面,现代化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加固的过程中,人们对于房屋建筑混凝土的架构缺乏针对性的认识,在实际的施工建造使用中,不可避免的受到有害化学物质的剑齿虎影响,在当前的房屋结构出现损害时,难以实现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保持,进而出现质量弊端。这一问题的存在,不仅仅影响着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的基础质量和稳定性,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对于现代化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以及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也有着极其不利的影响。
另外,我国上世纪工业商业以及民用建筑逐渐的建造,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这些建筑逐渐有着严重的损害,为了保证更好的使用,就要做好工程的基础加固。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更要做好自我房屋的基础加固,并在新建房屋建筑业的发展中,实现房屋的基础建造。
总而言之,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加固施工的过程中,各方面影响因素的存在,对于现代化房屋建筑的稳定性有着严重的影响,而做好现代化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施工,更是本着科学的理念,不断加强现代化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保证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做好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加固施工的基础控制,有着一定的必要性。
2 实例分析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加固施工技术的应用
2.1 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加固施工中间接加固技术的应用
某一工程的房屋建筑,在混凝土结构加固的过程中,主要是采取间接加固技术,通过依据于房屋建筑工程的实际受力情况,在对房屋结构保护的基础上,依据于合理调整的方式,对房屋建筑结构进行整体上的加固。当前房屋结构建筑的实际加固过程中,其受弯混凝土的相关构件,往往是结合预应力的方式实现加固的过程,在对外荷载限制的过程中,将荷载效应有效降低,并将混凝土结构的基础抗弯能力显著提高。
在间接加固技术的应用中,通过借助于预应力水平拉杆的基础加固技术,将预应力在混凝土结构上施加,对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的基础构件进行改善,并将房屋结构的相关使用寿命延长,并结合卧式组装的方式,保证该工程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抗压性相对较强,同时也要保证该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的相关稳定性全面加强。
2.2 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加固施工中直接加固技术的应用
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加固施工中,直接加固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主要是结合当前房屋建筑结构的一种科学加固方式,并在纤维加固的过程中,做好整体上的一种实际应用。在纤维加固技术的相关应用过程中,往往是结合粘贴的方式,在受拉位置对材料进行固定,将房屋混凝土结构的相关抗拉能力和基础承载能力显著增加,进而做好纤维粘贴的塑料基础加固。这种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的基础加固技术应用中,其耐潮湿性能相对较强,同时也有着相对较强的耐腐蚀性能,在不对混凝土结构产生影响的基础上,同时也有着较低成本和耐用性的主要特点。实际的使用中,往往需要对专门的防火处理方案加以设置,通过不断的敲击粘贴的钢板,结合超声波实行探测的过程,对粘贴的实际效果进行及时检测。
某一房屋建筑工程主要有主楼和裙房,同时这一房屋建筑工程主要是一种现浇混凝土框架的结构,对于房屋建筑的总高度而言,主要是90 m,同时对于主楼而言,一共有31层,底下一共有3层,而地上主要有28层。对于裙房的设计而言,总高度为27 m,一共有7层,其中低下有2层。房屋建筑工程实际的施工中,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中,不仅仅使得这一房屋建筑工程的混凝土结构存在一定的损害,同时对于建筑整体上的一种承载能力也产生了相关的影响,在对该工程的受力情况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纤维加固技术加以采用,使得高强纤维布的抗拉强度不小于3 150 MPa,并使得单位质量保持为300 g/m2,在某种程度上保证断裂伸长率不大于1.5%。加固效果保证的基础上,就要及时的修补混凝土结构的基础表明,依据于灌注环氧树脂的形式,对表面的裂缝进行及时的修补。
截面加固的过程中,主要是结合混凝土受弯结构的面积,将截面的高度显著增加,通过将正截面的抗弯能力不断增强,并在实际的加固补强过程中,实现原结构的增强,在对混凝土结构的相关性能改善的基础上,实现结构承载力的增强。截面加固的过程中,不仅仅有着相对简单的工艺,同时也有着相对较强的实用性。
最后,就结构粘钢加固技术而言,主要是在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的外部进行的一种加固,有着先进的加固技术和相对较小的占有空间,就其实质性而言,也有着相对较好的加固效果和简单化的加固操作技术。而注浆加固技术在现代化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依据于低压的形式,在裂缝中对浆液进行灌注,有着相对简单的操作和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同时也有着相对较广的适用范围。
3 结 语
近些年来,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现代化建筑工程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同时房屋建筑的质量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我国房屋建筑工程的基础施工使用过程中,更要结合人为因素以及自然因素的存在,通过对荷载进行合理的控制,并做好建筑材料老化的防止,在混凝土加固技术的选择中,结合实际的工程情况,对合理的混凝土加固技术进行选用,不仅仅将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性显著提高,同时也要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全面提高,推动现代化社会的和谐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胜龙.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加固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4,(4).
[2] 董罗燕.浅谈房屋建筑加固相关方案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4,(23).
[3] 吉纪林.论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工程加固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 研究,2014,(12).
[关键词] 骑楼;不均匀沉降;贯通裂缝;挤土置换法;筏板基础;型钢加固;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工程概况
位于钦州市中山路的一栋临街骑楼,为二层砖木结构住宅楼,采用砖放大脚基础,底层层高4.50m,二层层高3.0m,临街部分二层骑楼与内部主体(三层)为贴建关系。骑楼属于20世纪初期加建建筑,年久失修,骑楼部分及其与主体建筑接合部已出现结构局部损伤等影响正常使用和结构安全的情况:
1、基础:基础不均匀沉降且临街面下沉较大并有继续发展的趋势。
2、骑楼砖柱及其支承的砼梁:骑楼的四个砖柱因基础不均匀沉降而出现外倾鼓肚现象,梁支座下的砖柱身产生超过柱高1/2的竖向贯通裂缝(缝宽大于2cm)。砼梁底出现明显的纵向裂缝。
3、砖墙:墙体与骑楼砖柱相连处产生从上到下的竖向裂缝,缝宽大于2cm,墙体与砖柱明显分离,并有继续分离趋势。
本骑楼已经鉴定构成C级局部危房。
二、损坏原因分析
房屋建成使用多年(大于70年),基础自然且不均匀沉降,结构因风吹日晒雨淋而自然风化,年久失修,房屋严重老化。
三、处理措施
本工程可采取两种处理措施:一是对局部危房拆除重建;二是采用局部危房加固处理,使房屋结构达到安全使用状态。
根据业主及有关部门的要求,本工程暂不拆除重建,采用局部危房加固处理方案。
四、结构加固处理技术方案
1、骑楼四角原砖柱加固
考虑到原砖柱身产生超过柱高1/2的竖向灵通裂缝缝宽大于1㎝,原结构安全和稳定性极差,须先采用型钢加固骑楼四角厚砼柱。具体做法是用角钢包住柱的四角,角钢之间焊以水平扁钢,组成钢套箍,见图1。
2、骑楼二层楼面梁钢套箍加固
对骑楼二层楼面外侧的三根梁(厚L1、厚L2),为了确保新、旧结构共同受力的可靠性及耐久性,采取钢套箍加固:在厚梁顶附近砖墙用水铝钻孔@500,在钻成孔处插入直钢筋Φ14两侧各出墙面50㎜,在砖墙两侧直钢筋上分别点焊1Φ18与砖墙同长,角钢L60×6护厚L1和厚L2两下角,用Φ14@500套箍角钢L60×6,套箍Φ14用开口箍,上端与Φ18焊牢固,见图2。
3、基础加固
骑楼占地面积3.8m×3.2m,在确保加固原结构安全的前提下,轻挖开原骑楼砖柱地面(满堂开挖至骑楼四角柱外侧600范围),小心挖至地面下600左右,用原木轻轻打夯实原土,浇筑C10素砼垫层,安装基础筏板模板,筏板厚500㎜,配双层双向Φ14@150钢筋,配基础暗梁AL钢筋和预埋柱头GZ钢筋,浇筑S30砼。详见图。
施工中由于原地面下800㎜下仍为淤泥质土,现场采用了抛石挤土置换法进行了地基基础处理:即挖至600㎜深处后用10~15㎝大的石块挤压原地基土一层约20㎝素砼垫层,按上述工序继续基础施工。
4、浇筑新增砼GZ,详见图3。
5、浇筑新增梁砼,详图4。
6、装饰:
所有外露钢铁件及其焊缝均应按规范做好防锈,当新增加的梁柱砼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模板,然后在新旧接合面及新增结构表面抹水泥砂浆,面刷防水腻子两度。
五、结语
二十世纪初期建成的临街骑楼,是典型的南洋建筑风格,由于年久失修,基础可能在各种因素作用下不均匀沉除,房屋结构老化,如何修复抢救地方某一时期代表性建筑群需要有关各方深入研究实施。本文提供了典型的地基基础处理、基础加固、砖柱加固、梁墙加固的实例性操作方法,经2009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进行加固修复,目前该工程已完成加固修复投入使用,效果良好,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借鉴使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施工技术
在近些年中,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房屋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变得越来越快,人们对其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升高,如何提升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成为了相关企业重点研究的问题。结构加固技术对提升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有效的延长房屋建筑的使用寿命,还可以提升房屋建筑的耐腐蚀能力,是现代房屋建设中的一项重点技术。
一、结构加固技术的设计原则
(一)先检测后加固。为了保证房屋建筑结构加固做到最好,一定要重视方式方法,不能盲目进行加固工作。所以,为了保证结构加固工作能够做到效果最好,就一定要先进行检测,之后再进行加固工作,只有@样才能够保证后期的加固工作可以有条不紊地持续进行。在对房屋建筑结构进行检测工作的时候,要明确房屋结构的薄弱之处之后再进行深入分析,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节省建筑成本和建筑材料,最关键的是可以有目标地对房屋进行加固,从而提升房屋的整体质量,延长房屋使用寿命。
(二)保证材料的一致性。制定可实操性的房屋结构加固方案之后,需要注意的就是保证建筑材料的一致性。由于原建筑出现破损需要进行结构的加固,就一定选用原有的建筑材质对其进行加固,这样一来才能够保证房屋承载力是一致的。如果使用加固材料不一致,就会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承载力,很有可能会降低原有的承载力,导致加固效果事倍功半。因此,在房屋修复以及加固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材料的选择,保证加固材料与原有材料质量的一致性,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加固效果。
(三)在经济上的可行性。在考虑建筑物结构加固情况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经济允许范围内的加固方案,这样才能够保证房屋建筑的价值。由于建筑物是一种常年消耗的资源,要想保证在任何自然环境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下都不降低本身的居住效果,就需要提升加固材料的整体质量,而质量提升就意味着选用经济效益比较高的加固材料。因此,在关注结构加固工作过程中,一定要对经济上的可行性予以重视,这样才能够制定出最合理的方案。
二、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施工技术
(一)加大截面加固法。这一方法主要用在房屋材料是钢筋混凝土时,钢筋混凝土截面会有较高的受压位置实施混凝土现浇层的现象。在原来的混凝土受力构件一边或者两边都加上混凝土,这样会使截面面积变大,为了提高构件的承受力,要加入一定数量的钢筋。这个方法在板、柱、墙基础构件中作用比较明显。其加固效果还是很显著的,实用性高、适合的方面也比较广泛,但是在施工时会有点复杂,湿作业的工作量大,施工时间相对较长。
(二)增加支点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可以通过增加支点的的方式来提升建筑整体的坚固性和稳定性。增加支点可以较好降低建筑构件的载荷和承重跨度,在起到优化建筑物力分布的同时,也可以提升整体结构的承载能力。房屋建筑支点的增设通常都是选择梁和板的中间位置,这样有助于承重梁受力水平的均匀,减小房屋变形的风险。这种加固方法是最为常见的房屋加固方法,其实际的施工过程相对比较简单,但其实际施工的空间范围也有一定的限制。使用增加支点的方式进行房屋加固时,必须对建筑原本的建筑结构和使用功能进行详细分析,避免出现增加支点带来的空间减少问题。
(三)碳纤维布加固法。碳纤维布加固方法具有多种优点,如施工便捷、耐久性好、外形美观等。碳纤维布加固方法的应用主要是利用非金属纤维类材料如碳纤维布、玻璃纤维等,对房屋建筑结构进行加固处理。当然,碳纤维布加固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即适用于混凝土结构的抗剪、抗震及抗弯加固,具体的应用方法是:首先,清洁房屋表面,保证房屋表面无杂质,干净、平整;其次,对房屋表面的碳化层进行去除处理,如若房屋表面出现不同程度的凹陷或裂缝,需要对其进行整平处理;再次,将碳纤维布放在常温固化以及湿法铺层上,使用专用的滚筒在混凝土表面涂刷树脂,待树脂干燥后,将碳纤维布粘结在房屋表面,压实碳纤维布,保证其与树脂紧密结合。
(四)化学植筋技术。这项技术在整个建筑结构加固施工技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施工人员会使用一种化学粘合剂,在混凝土中,将用来加固的螺杆、钢筋等材料加固,使用电锤或风钻来钻孔,孔的直径在4~6mm之间,深度因为不同的植筋锚固结构胶使用方法不同,根据具体方法来确定。施工中要注意,钻孔深度和设计图纸的锚固长度在20d之上,并且大于或等于200mm,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加固房屋建筑结构。
三、结语
总的来说,结构加固技术对房屋建筑的施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加强对结构加固技术的研究,并将其合理的运用在房屋建筑施工中,不仅可以有效的提升房屋建筑的整体性能,还可以给人们一个可靠的生命财产安全保证,为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提升建筑的整体效益带来更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分析;抗震设计
1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的意义
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对于房屋的要求不再仅仅是能够居住,还增加了对房屋安全稳定及美观的要求。无疑地震的危害极大,能瞬间摧毁抗震能力弱的建筑物。如果房屋建筑结构抗震性能不强,就极易在地震中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著名的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地震都是发生于我国境内的,级别较高的地震,都对我国人民造成了巨大伤害,对国民经济造成了极大损害。而由于目前我国有关地震活动的监测水平有限,不能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也就无法对于地震灾害进行预防。面对这种情况,最适宜的做法就是加强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提高房屋结构的抗震性能,最大限度的保证人们在地震中减少因房屋建筑结构破坏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抗震设计在结构设计中的运用
2.1提高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提高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尽量减少因房屋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差而在地震中遭受损坏。在结构工程师进行房屋建筑结构设计时,首先应注重地基的作用。房屋建筑是以地基为基础的,在地基上进行建设施工的,其抗震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房屋建筑的抗震性;其次,要注意房屋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规则对称的建筑结构能有效提高房屋结构的抗震性能,以减少地震对于房屋建筑结构的不利影响。同时还应注意在房屋建筑结构上的一些抗震构造设计问题,处理好这些抗震构造设计工作,可以有效增加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
2.2降低地震作用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完成之后,可以从地震对房屋建筑的破坏规律进行反推,找出有效降低地震对房屋建筑结构造成威胁的方法。结构工程师经采用的方法是在房屋建筑的基础与主体中设计一个隔震层,起到缓冲作用。能够使房屋建筑在地震中,减少建筑内各部分的碰撞摩擦,减小因地震带来的房屋建筑晃动的幅度,从而减小地震作用影响。
2.3保证房屋建筑结构的刚度
建筑物保持其刚度是十分重要。只有保持其体形与构件之间的几何关系,结构的计算与分析理论才能有效。刚度是满足结构正常使用的基本要求,刚度不满足要求的结构在使用上是没有意义的,刚度概念贯穿结构设计工作全过程。结构刚度分为构件的刚度与结构整体刚度两大类:构件刚度主要是梁式构件对于荷载的变形反应;整体刚度则是结构在侧向力作用下的变形反应,是结构设计的关键问题,尤其是对于风、地震等特殊荷载的作用。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侧向作用逐步成为主要影响因素,对于结构抗侧移刚度要求越来越高。结构的刚度分布最为重要的是均衡,避免刚度剧烈变化形成应力集中。建筑物局部可以设计成柔性结构以耗散地震的能量,但整体必须是满足刚度要求的;除有特殊要求外,垂直构件的刚度不宜小于水平构件的刚度。
3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措施
3.1房屋建筑场地的合理选择
由于地壳运动产生地震,房屋建筑会因受到地震影响而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由此可见,地质条件的优良程度是直接影响房屋建筑是否能抵抗地震灾害的重要因素。在进行房屋建筑位置的选择时一定要科学合理且慎重。在进行房屋建筑位置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选择合理建筑位置时,应将地质坚硬、地势开阔等有利于抗震的场地作为第一个考虑选项,选择这样地质条件较好的土地进行房屋建筑,可以有效缓解地震活动影响地基稳定,造成地基塌陷,继而发生房屋建筑坍塌的情况;其次,在进行位置选择时,应尽力避免地质松软、地势狭窄等不利于抗震的土地,如河岸地、山坡地等,否则在地震突发时,极易造成雪上加霜的局面,地质松软或地势狭窄的土地,一旦遇到地震等自然灾害,势必会在双重不利条件下导致房屋建筑倒塌,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等;再次,在进行房屋建筑选址时,应避开自然灾害并发区,诸如容易发生泥石流或者滑坡危险的地段,避免在遇到地震灾害时并发其他自然灾害,数灾并发,造成房屋建筑损坏严重,人员伤亡极大的严重后果。
3.2房屋结构的基础设计
基础是房屋结构设计的重要部分,影响着房屋结构的安全。因此,在设计房屋结构的基础时,必须从房屋结构的整体性以及房屋结构的抗震性等方面来综合考虑。房屋建筑的相同结构单元基础尽量在相同性质的地质上,相同结构单元应采用同一种基础形式,尽量避免在同一结构单元内部分采用天热地基,部分采用桩基础。当地基为软弱黏土,可液化土,新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层时,加强基础整体性和刚性,以防止结构因地震引起的动态和永久的不均匀变形。
3.3选择合适的建筑结构体系
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侧向作用成为结构所抵御的主要作用,保证结构在侧向作用下的刚度,成为结构设计的重点。不同的材料使用,结构的高度不同;不同的结构构成,适用高度不同;不同的荷载状态,尤其是抗震状况,高度也不同。在较低楼房中,水平荷载处于次要地位,主要是以重力为代表的竖向荷载。结构的整体变形以剪切变形为主要特征,同时较低楼房的层数较少,重量较小,对结构材料的强度要求不高,制约的条件较少,因而在结构类型的选择上比较灵活,砖石砌体结构是低矮建筑的基本形式之一。高层建筑结构则不同,层数多,总重大,每个竖向构件所负担的重力荷载很大,且水平荷载在竖构件中引起较大的弯矩、水平剪力,结构的整体变形以弯曲变形为主要特征。为使竖构件的截面不致过大,要求结构材料具有较高的抗压、抗弯和抗剪强度。对于地震区的高层建筑结构,还要求结构材料具有足够的延性,这使得强度低、延性差的结构,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层数较多的高层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层数更多的特高层建筑房则以采用钢结构、混凝土——钢组合结构。
4结束语
总之,近年来地震灾害时有发生,为我国人民带来了难以磨灭的伤害,为国家经济带来了巨大损失。由于目前的地震监测技术还不成熟,不能有效预测地震的发生。因此,突发性的地震灾害,难以预防,这就要求结构工程师在进行房屋结构设计时,充分考虑结构抗震设计要求,提高房屋结构的抗震性能。
参考文献:
[1]贾昭.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问题的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12):28+30.
[2]赵桂兰.现有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设计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6,(7):194+201.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
前言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房条件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人们也愈发重视房屋是否舒适、美观,以及是否具有经济性。如今房屋建筑施工周期较长,施工难度较大。所以,在结构设计阶段,可应用结构设计优化方法,使施工更加便利,并且对设计结构进行优化,以兼顾到建筑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1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的应用现状
1.1 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的内涵和特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房屋住宅的要求不仅仅是要求其经济适用和安全性能,而是更要求建筑要美观,舒适。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和修建建筑物的过程中,在考虑建筑施工的便利性和安全性之外,还要结合当地的特色来设计较美观的建筑。因此在设计和修建过程中,要尽量在保证完工的前提下,要利用各种方法来满足人们的更高方面的需求,因此研究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对房屋住宅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建筑施工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因而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我们通过研究并应用建筑结构优化方法设计,这样既可以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还可以节省一部分的建设成本,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筑工程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现实化需求,更要有非常高的美学价值,在房屋建设中,应该充分地考虑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实用性以及美观性,要确保设计的建筑经济实用、安全性好,适用范围较广,而且外观美观。建筑工程结构优化是指在全面考虑工程质量安全问题的前提下,把房屋结构的美感和艺术性充分地结合在一起,将房屋的建筑目的和建设的性能在结构设计中合理的结合在一起,再优化建筑结构的各种方案,多种方案进行对比之后,选择既美观又经济适用的,同时也要确保建筑结构的工程质量和安全性能。因此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方案有以下几个特征:外表美观;应用多种学科联合设计;较高的实用性;建设施工管理较方便;环保节能;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建设队伍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要大胆地尝试,勇于创新,提出更加优化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案。
1.2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的重要性
1.2.1 顺应可持续发展要求
目前,可持续发展观是我国大力提倡的价值观。为了实现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能够长远利用的房屋结构便是最佳选择,如此,房屋建筑结构也能再改动以便适应将来的一些需求,房屋建筑的短期投资也会大大降低。根据国内的房屋建筑造价统计,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有助于工程造价的明显降低,房屋结构利用率以及经济效益也都将大大提高。
1.2.2顺应建筑行业发展需求
就现今的房屋建筑工程发展而言,建筑持续提升体量,所以,房屋建筑的成本控制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如此,房屋建筑的后续利用才能得到保障,房屋建筑后续的使用需求才能得到满足。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能够将建筑材料的性能更好地发挥出来,实现更为合理的建筑结构,大大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性。经过优化设计的房屋建筑还能促进材料节约,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与建筑的发展现状相符。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的应用将有助于优化房屋布局,有助于促进房屋安全适用性的提高,同时兼顾到美观性,这与房屋建筑工程的需求是相符的。
2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2.1 针对建筑使用年限进行优化的应用
建筑工程都有工期限制,而在这种期限的限制中,必须考虑质量安全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从而保障建筑质量在使用年限的安全性。而建筑工期,又是分阶段进行的,那么就需要设计中进行分阶段的单独优化方案。而在设计师在选择优化方案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实际情况,依据各阶段工程的实际工况,进行阶段性的优化设计。通过对每一阶段优化设计使工程寿命得到延长,最终实现在保障建筑质量的同时,提高其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2.2 桩基础的优化应用
桩基础存在主要两种类型,一种是灌注桩,另一种是预制桩。对于灌注桩而言,其操作方式比较复杂,在施工中难以把握工程质量。所有在符合沉降标准时,尽量避免使用灌注桩。那么在采用预制桩时,应当选取长度较长的,从而在打桩时深入过程中,增加摩擦力产生,保证地基承载力。
2.3 上部建筑结构的优化应用
房屋结构的上部优化过程中,应当合理规划剪力墙的设置,从而使剪力墙具有均匀的质量。从而在同一楼层内的几何中心与刚度中心能够重合,以便于提高结构的抗震和抗风力能力,使不利影响降低到可以控制的最低水平,最终保障房屋建筑的工程质量。假设房屋类型较为适宜,应当增加剪力墙的肢长,使房屋的使用空间得到优化,从而减少墙肢的数量,保证房屋室内美观的同时,也减少了建筑材料的使用。这样的优化方法不仅能够保证房屋质量,而且能够实现建筑资源的节约。但是需要对当地环境进行严格的勘察,如果当地的区域地质情况并不理想,就需要以房屋的抗震标准为控制前提,进行建筑优化方案,那么也就不能使用大开间的剪力墙优化设计方案。
2.4 在建筑排水O施的结构优化应用
在房屋建筑中排水设施都是建筑重要优化方向。通常房屋建筑的排水系统都是利用管道来完成的,而管道的种类多,数量大,而且具体规格也有多种组成。所有在为管道预留空间时应当保证适当的尺寸,从而实现所有的管道都能合理布置,而在管道通过楼层的区域,应当进行结构加固措施,从而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而在优化设计中更应该注意,尽量避免管道从剪力墙中间穿过,或者是穿过结构柱的情况。如果无法避免发生了穿过剪力墙的情况,必须在其通过的地方进行再次加固,从而保障排水设施的稳定性,以保证排水系统在房屋结构中的协调性,最终保障房屋建筑的质量安全。与此同时,排水水泵的机械设备,应当安排在地下室内。一方面,水泵等机械设备的自重较大,而且工作时间有一定的震动作用,产生较大的噪音,因此,为了不影响居民休息应当安置在地下室内。另一方面,在水泵发生质量问题时,在地下室内进行维修和养护,可以避免对房屋结构的破坏,从而保障房屋结构的质量安全。
2.5 对于电力设施的优化应用
房屋结构的优化设计中,其电力设施是尤为重要的一环,不仅是供电系统的优化,也包括居民日常电梯的使用。电梯作为全天候 24 小时应用的楼宇设备,其构件和电线对楼体结构造成很多孔洞,所以在设计电梯房的过程中,必须考虑电梯周边墙体的强度问题,以确保其在安全使用范围内,保障电梯房的质量安全。大部分电梯电缆线使用的是金属芯。在进行布线设计时,应当在墙体上面预留通道,保证电线不外露,使电力设施的达到安全性和协调性。
3结语
在房屋结构设计中应用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是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相吻合的,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才能得到满足,人们居住的房屋建筑才能更加安全、美观,建筑材料的性能才能得到最好发挥。此外,这也有助于工程成本的节约控制,房屋建筑将会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所以说,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的应用十分必要,且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施工
Abstract: because of long time by building against constantly, add all sorts of natural environment, building will appear different degree of damage, crack, fall off, these serious problems affecting the safety of the user, therefore, we should with housing construction structure reinforcement design and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for a main body of research, detailed structure strengthening methods and technology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reinforcement of the whole project desig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of thorough research,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reinforcement engineering.
Keywords: housing construction; Structure; Reinforcement;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结构加固方法及技术分析
在一些房屋建筑中会出现建筑结构的功能性改变,如接建、增加荷载等,或者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如配筋不足、灾后修补、强度不够等,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结构加固予以解决。施工单位的加固方案和加固计划是尤为重要的,应根据建筑结构的不同、使用特点进行加固方案制定,而方案的确定也要遵循安全、经济、快捷、施工方便的原则,积极体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从根本上提高房屋建筑的质量。
1.1良好的施工性是加固工程方案必须考虑的条件之一
加固方案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工程加固质量,因此,施工单位一定要将加固方案的科学性作为加固工程的第一要点。实践中我们发现,虽然一些加固方案是可行的,但施工方案中增加了施工工艺的难度,从而导致施工工期长,劳动用工大,安全系数低的弊端,最后引发了各种工程质量问题。
1.2不同类型加固工程与加固方法分析
结构加固分为直接加固和间接加固,设计时可根据实际条件和使用要求选择适宜的方法和配套的技术。
1.2.1加大截面加固法
在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受压区加混凝土现浇层,这样可以增加截面的高度,扩大截面面积,提高截面的抗弯能力,以及提高斜截面抗剪能力和截面刚度,最后起到加固的作用。在适筋范围内,混凝土弯变构件正截面承载力随钢筋面积和强度的增大而提高。一些原有结构的截面配筋率不高,通过增加主筋面积可有效提高原构件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在截面的受拉区加现浇混凝土围套增加构件截面,新增加的部分与原有构建一起共建,可有效提高构件承载力,改善其使用性能。利用加大截面的方式进行工程加固,不仅操作简单,在我国也有丰富的设计和施工经验可作为参考。该技术主要适用于梁、板、柱、墙和一般构造物的混凝土的加固,但现场湿作业时间长,对居民的生活肯定有一定影响,且加固后的建筑物净空有一定的减小。
1.2.2置换混凝土加固法
这种方式与加大截面法有一些相同,但通过置换混凝土法加固后,建筑物的净空不受影响,适用于受压区混凝土强度偏低或有严重缺陷的梁、柱等混凝土承重构件的加固。
1.2.3预应力加固法
预应力水平拉杆加固的混凝土受弯构件,由于预应力和新增外部荷载的共同作用,拉杆内产生轴向拉力,该力通过杆端锚固偏心地传递到构件上(当拉杆与梁板底面紧密贴合时,拉杆会与构件共同找曲,此时尚有一部分压力直接传递给构件底面),构件在偏心受力的作用下,有效克服了部分外荷载产生的弯矩,减少了外荷载效应,从整体上提高了结构的抗弯能力,同时,由于拉杆传给构件的压力作用,以前构件厂出现的裂缝等问题也得到了缓解和控制,斜截面抗剪承载力也随之提高。
1.2.4增加支承加固法
增设支点加固法是通过减少受弯构件的计算跨度,以便减少作用在构件上的荷载效应,提高结构的荷载水平。实践证明,这种方法简单可靠,只是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原有建筑物的施工功能和构造,还可能减小使用空间,主要适用于具体条件许可的混凝土结构加固。
1.3喷射混凝土补强法
喷射混凝土补强法是利用混凝土喷射机将混凝土拌合料高速的喷射到需要加固的混凝土结构上,快速凝固成型。喷射分为干喷和湿喷,喷射混凝土依靠骨料与水泥间的高速连续冲击作用而达到密实效果,必须振捣,也不需要安装模板,或者安装部分模板,整体施工速度快、工期短、施工方便,喷射的混凝土能与原有构建良好的结合,这也让该技术在较大范围内得到了适用。但喷射混凝土在配比上要求较高,还需要配备专门的喷射设备,施工噪音大、灰尘多、对环境污染较大。通常用于病弱混凝土的局部或者大面积的更换;在梁、板等结构下面增补砼;填充混凝土结构或者砖石结构中的裂隙、空洞等工程中。
1.4化学灌浆补强法
化学灌浆补是将有一定化学材料参加配制而成的浆液利用压浆机灌入结构的裂缝中,促进浆液凝结、固化,从而实现补强的作用。化学灌浆材料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环氧树脂灌浆材料,主要材料为环氧树脂。这种材料的化学性质较稳定、收缩量小、强度极高、粘结能力超强,能很好的填补混凝土裂缝,恢复结构的整体性能,是一种很好的补强固化灌浆料。通常应用于房屋的混凝土结构宽度为0.2-0.5mm的裂缝的修补。另一种便是甲基丙烯酸酯类灌浆材料,它是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要配剂。它的可灌性能相当好,一般用来修补宽度在0.2mm以下的裂缝。
2施工实施中要掌握的技术要点和施工方法
在进行工程加固之前,一定要对原有结构进行详细的考察、取样、实验、评定,对于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建筑,还应通过实验室对原旧钢结构和加固用的新钢材进行取样实验,得出准确可靠的报告,确定需采购新钢材的材质和焊条规格型号(或螺栓)、焊接连接工艺的技术要求(或螺栓)。施工时,要根据现场的旧结构进行喷砂除锈,在清除表面覆盖的所有腐蚀的氧化层及渣物后,观察其情况,再与与设计师一起讨论确定实用可靠的处理、加固、改造方案。
原有旧钢结构的除锈、清除表面覆盖的腐蚀氧化层及渣物要彻底,必须用空压机连接专用的喷砂除锈机进行,对于一些腐朽严重的部位药用人工用钢凿、榔头、砂轮机凿或磨。喷砂除锈的砂子采用中细黄砂,需晒干,由于高空作业,污染较大,一定要搭设周围环境防护设施和做好操作人员的防护。
3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物结构加固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在加固方法、设计及施工技术方面努力外,还应选择正确的加固技术,提高工程质量,这样才能避免施工过程中留下安全隐患。由于需要加固修补的工程各有不同,我们在时间中还应积极保持认真工作的态度,合理的规划施工,争取为我国在房屋建筑结构加固设计及施工技术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亚勇.我国大型公共建筑抗震加固技术[J].工程质量,2005.12.
[2]王朝秀,周亚平.碳纤维布(CFRP)在混凝土结构加固工程中的应用[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5.1.
[3]黄春明.多层框架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