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2 17:06: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文化创作生产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明确指出,是直接作用于精神领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繁荣的必经之路,也是繁荣发展的关键。因此,要不断激发文化生产活力,将文化产品质量提到更高一层,这样才能够顺应当前时代的发展趋势。目前新农村不断地建设,社会结构也不断进行转变,传统的农村文化产业拥有浓厚的文化底蕴,拥有无限开发的潜力和市场前景。而农村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农村建设也有进一步的推进,对传统文化的构建、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顺应新的发展要求,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就必须对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充分研究和掌握其中的发展规律,并进行有效指导。
1农村传统产业的概念
新时代的朝阳产业就是发展文化产业,因其具有投入少、产出高和可持续发展等优点。国内文化产业发展时间虽然长,但其发展速度却非常快。各地都希望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带动经济增长,大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农村传统文化是通过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为背景,是农民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之中逐渐累积的思维、认知和价值观等结构。农村传统文化产业主要指在农村发展过程中,按照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标准,进行生产、加工等一系列的活动和过程。农村文化事业、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都在农村传统文化建设之内。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对农村文化事业具有加强作用,能够促进对传统优秀农村文化的传承,有效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繁荣农村经济。
2.1对文化产业的认识不高,创意不足
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阻碍就是部分传统的文化观念和现代产业发展之间存在强烈的矛盾。受到“重儒轻商”的中国式传统思想影响,部分人对文化产业追求的利益最大化不能够接受,认为文化不能沦为商品,觉得发展文化产业就是对文化的破坏,人们对文化产品消费力受到极大的影响,不利于整个文化产业的前景发展。当前学界和业界都不能对怎样发展文化产业给出有说服力的答案,还有部分人的目光停留不前,认为文化产业就是第一、二产业,没有意识到文化产业其中的特殊和价值。此外,我国目前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缺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普遍创意不足,没有真正掌握到“文化创意”的核心。
2.2结构性矛盾突出,缺乏内生动力
农村传统文化产业范围覆盖比较广泛,既有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制造,又包含有第三产业中的文化服务行业等。按照制造行业的角度而言,文化产业对于占有比重高达60%的重工业而言,其规模和生产设备都是非常小的。
2.3管理薄弱,服务不到位
对于农村传统的文化产业发展而言,重视程度不够,管理机构不完善。部分地方虽然设有管理机构,但是由于人员配备不足、素质低以及管理方法落后,造成服务不到位。管理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没有按照市场经济的模式要求进行,甚至缺少必要的制度保障,导致农村传统文化产业不能实现健康发展。
3加快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措施
3.1在政策上大力扶植,促进农村传统文化产业迅速发展
要想发展好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就必须要借鉴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方法,需要政府对农村传统文化产业以及城市文化产业统筹发展,充分展现自身优势,以利于两者协调发展。
3.2完善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有关部门要对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进行探究,明确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发展策略以及发展机制,要充分结合该区域文化生产的实际情况、资源以及拓展空间,致力于促进和城市文化产业间的要素流通和优势互补,从而实现对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完善。
3.3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农民文化需求
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是推进新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建设的必要条件。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主要体现在例如文化站、街道、文化室、体育健身工程等。政府要逐渐完善该区域文化设施,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做好乡镇的文化互动场所工作,激发农民群众的热情,充分发挥服务功能和加大对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建设的投入。
3.4培养农村文化建设人才
发掘和培养农村文化建设人才,对农村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不可或缺。对于已有产业既要巩固,又要增加其生命力和竞争力,而且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发掘人才。除此之外,要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投入到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之中。管理机构也要建立一套高效的人才机制,有计划、有组织地吸引、挖掘、培训人才,使高素质人才从内心里想留在农村,为文化产业的建设做贡献。
4结语
综上所述,发展农村传统文化产业的道路仍然任重而道远,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科学的管理和文化产业人才的支撑。需要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和分析,切实贯彻有效的发展方法,保证我国农村传统文化产业能够不断发展前行。
参考文献
[1]罗婧.中国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
摘要 加快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也是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实现城镇化、工业
>> 宣城市宣州区油茶产业发展研究 宣城市宣州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策 宣城市宣州区基层乡镇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宣城市宣州区油茶产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宣城市宣州区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对农业环境的影响 宣城市宣州区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宣城市宣州区森林抚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宣城市宣州区乡镇差别化管理的实践探索 2012年宣城市宣州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宣城市宣州区丘陵林区黄脊竹蝗的监测及综合防治技术 宣城市宣州区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现状及对策 宣城市宣州区泡桐幼林抚育管理技术 宣城市宣州区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 宣城市宣州区水稻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宣城市宣州区蔬菜供应特点及复式日光温棚应用 宣城市宣州区农机科技创新工作现状及对策 2016年宣城市宣州区葡萄“2+X”试验研究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哈尔滨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对农业产业化的再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韩继锋,梁仁君.临沂市农业产业化的现状和可持续发展对策[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99-101.
[3] 付爱斌.关于龙山县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与思考[J].江西农业学报,2011(2):204-206.
[4] 张广花,高山平.徐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3(2):333-334.
[5] 孙琪.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1(10):28-30.
[6] 寿光农业布新局[J].中国农村科技,2013(5):64-65.
摘 要: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退耕还林成果巩固与效益发挥,对今后生态环境改善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结合湟源县实际,具体分析了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具有优势的产业,提出了明确的后续产业发展思路和对策措施,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建设;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效果;后续产业
关键词: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建设;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效果;后续产业
Abstract: Follow industry development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achievements of converting farmland to consolidate play and benefit the future eco-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s the current needed to solve important problems. Combination Huangyuan actualspecific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Follow-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has the advantage of the industry put forward a clear follow-up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deas and measures to draw on the views of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s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recommendations.Keywords: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and grassl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Grain for Green Project; implementation effects; follow-up industry
Abstract: Follow industry development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achievements of converting farmland to consolidate play and benefit the future eco-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s the current needed to solve important problems. Combination Huangyuan actualspecific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Follow-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has the advantage of the industry put forward a clear follow-up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deas and measures to draw on the views of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s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recommendations.Keywords: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and grassl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Grain for Green Project; implementation effects; follow-up industry
中图分类号:X1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中图分类号:X1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湟源县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1、湟源县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1.1湟源县概况
1.1湟源县概况
湟源县位于著名的日月山脉东麓,湟水河源头,总面积1509平方公里,全县辖9乡2镇,147个行政村,7个居民社区,总人口14万人,有汉、藏、蒙、回等13个民族。
湟源县位于著名的日月山脉东麓,湟水河源头,总面积1509平方公里,全县辖9乡2镇,147个行政村,7个居民社区,总人口14万人,有汉、藏、蒙、回等13个民族。
湟源是青海省东部农业区与西部牧业区的结合部,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结合部,藏文化与汉文化的结合部,扼唐蕃古道险塞,据南丝绸之路要冲,是通往青海西部牧区和的重要门户,素有“海藏咽喉”之称。其独特的冷凉气候,为发展特色蔬菜和中藏药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畜牧业已成为一大支柱产业,通过自繁自育等措施,牛羊养殖已形成规模,2003年被省农行评为全国唯一一家“信贷信用县”。水资源丰富,境内大小河流86条,湟水河平均流量4.99立方米/秒,药水河平均流量2.58立方米/秒。旅游景点以大黑沟、西石峡、药水峡、宗家沟等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日月山、扎藏寺、唐蕃古道等为主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溶汇了瑰丽的宗教文化和雄浑的高原自然风光。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达到24.75%,是全国绿化造林百佳县和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
湟源是青海省东部农业区与西部牧业区的结合部,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结合部,藏文化与汉文化的结合部,扼唐蕃古道险塞,据南丝绸之路要冲,是通往青海西部牧区和的重要门户,素有“海藏咽喉”之称。其独特的冷凉气候,为发展特色蔬菜和中藏药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畜牧业已成为一大支柱产业,通过自繁自育等措施,牛羊养殖已形成规模,2003年被省农行评为全国唯一一家“信贷信用县”。水资源丰富,境内大小河流86条,湟水河平均流量4.99立方米/秒,药水河平均流量2.58立方米/秒。旅游景点以大黑沟、西石峡、药水峡、宗家沟等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日月山、扎藏寺、唐蕃古道等为主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溶汇了瑰丽的宗教文化和雄浑的高原自然风光。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达到24.75%,是全国绿化造林百佳县和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
1.2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1.2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湟源县积极贯彻退一片,还一片,见效一片的指导方针,完成退耕1 333.2hm2,周边荒山治理2 333hm2。工程涉及十乡一镇,69个村,涉及农户54户。在退耕地的1333.2hm2,其中种草935.4hm2,造林397.8hm2;在固边荒山治理2333hm2中,造林1800hm2,种草533hm2。经自查验收和省、市业务部门的复查验收,以国土资源部,国家退耕办有关专家的抽查核实,全县实际退耕面积1333.2hm2完成任务的100%。周边荒山治理2333hm2,完成任务的100%。
湟源县积极贯彻退一片,还一片,见效一片的指导方针,完成退耕1 333.2hm2,周边荒山治理2 333hm2。工程涉及十乡一镇,69个村,涉及农户54户。在退耕地的1333.2hm2,其中种草935.4hm2,造林397.8hm2;在固边荒山治理2333hm2中,造林1800hm2,种草533hm2。经自查验收和省、市业务部门的复查验收,以国土资源部,国家退耕办有关专家的抽查核实,全县实际退耕面积1333.2hm2完成任务的100%。周边荒山治理2333hm2,完成任务的100%。
2、退耕还林工程产生的效应
2、退耕还林工程产生的效应
从退耕还林以来农业发展的实践衡量,退耕还林的效应,不仅反映在较好地解决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关系问题,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更主要的反映在对水土流失地区、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区域生产力布局与特色农业的产业开发,将产生重要影响;对传统农业改造转型、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进程中所起到的牵引作用。
从退耕还林以来农业发展的实践衡量,退耕还林的效应,不仅反映在较好地解决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关系问题,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更主要的反映在对水土流失地区、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区域生产力布局与特色农业的产业开发,将产生重要影响;对传统农业改造转型、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进程中所起到的牵引作用。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有效地增加了工程区的林草植被,涵养水源能力逐步增强,严重的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得到有效的缓解。同时,随着全县造林面积的逐步扩大,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近年来,退耕还林使全县林草覆盖率年均增加1.4个百分点,工程区的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治理水土流失、涵养水源、防治土地沙化等方面成效明显。年均风速降低了14%,局部地区的沙暴日、干热风、冰雹、干旱等自然灾害较往年减轻。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有效地增加了工程区的林草植被,涵养水源能力逐步增强,严重的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得到有效的缓解。同时,随着全县造林面积的逐步扩大,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近年来,退耕还林使全县林草覆盖率年均增加1.4个百分点,工程区的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治理水土流失、涵养水源、防治土地沙化等方面成效明显。年均风速降低了14%,局部地区的沙暴日、干热风、冰雹、干旱等自然灾害较往年减轻。
3、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情况
3、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情况
3.1森林旅游业
3.1森林旅游业
森林旅游业是湟源县退耕含林区后续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湟源县依托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先后建立了日月山倒淌河,湟源峡,东科寺,扎藏寺等多个旅游景点。湟源县旅游工作坚持巩固、提高、完善、增效的发展原则,内强素质,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外塑形象,狠抓舆论宣传,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森林旅游业是湟源县退耕含林区后续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湟源县依托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先后建立了日月山倒淌河,湟源峡,东科寺,扎藏寺等多个旅游景点。湟源县旅游工作坚持巩固、提高、完善、增效的发展原则,内强素质,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外塑形象,狠抓舆论宣传,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3.2第三产业
3.2第三产业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以来,我县第三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2005年全县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2253万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7980 万元,;2006年全县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9977 万元,比2005年增长34 %,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602 万元,比2005年增长 9%;2007年全县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3731 万元,比2006年增长12 %,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382 万元,比2006年增长 9%,其中构成200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较大的几个行业分别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完成4470万元;商贸流通业1962万元;金融业767万;房地产业1927万元;教育7401万元;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2470万元;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9527万元,截止目前第三产业吸纳社会劳动力近3万人。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以来,我县第三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2005年全县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2253万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7980 万元,;2006年全县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9977 万元,比2005年增长34 %,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602 万元,比2005年增长 9%;2007年全县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3731 万元,比2006年增长12 %,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382 万元,比2006年增长 9%,其中构成200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较大的几个行业分别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完成4470万元;商贸流通业1962万元;金融业767万;房地产业1927万元;教育7401万元;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2470万元;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9527万元,截止目前第三产业吸纳社会劳动力近3万人。
4、湟源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湟源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气候、地理因子是制约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限制因子
4.1气候、地理因子是制约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限制因子
湟源县自然条件恶劣,生态脆弱,气候条件不利于农牧业集约化产业。全县年均温度3~8℃,多数地区气候寒冷;全县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大部分地区蒸发量是降水量的3倍以上, ,降水少但蒸发量大,不仅导致了全县大部分地区土壤干旱,而且因此形成了对植物生长极为不利的大气干旱。恶劣的气候是限制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主要因子。不良气候导致全县总体的生态状况不断在恶化。地理因子也是限制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适宜发展畜牧业的东南草场冬季寒冷最长,草场生产力低。荒漠化地区草地退化面积逐年增加。导致适宜发展的经济植物很少,经济林种发展困难。全县实施退耕还林的地区,适宜规模化发展后续产业发展的空间很小。
湟源县自然条件恶劣,生态脆弱,气候条件不利于农牧业集约化产业。全县年均温度3~8℃,多数地区气候寒冷;全县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大部分地区蒸发量是降水量的3倍以上, ,降水少但蒸发量大,不仅导致了全县大部分地区土壤干旱,而且因此形成了对植物生长极为不利的大气干旱。恶劣的气候是限制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主要因子。不良气候导致全县总体的生态状况不断在恶化。地理因子也是限制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适宜发展畜牧业的东南草场冬季寒冷最长,草场生产力低。荒漠化地区草地退化面积逐年增加。导致适宜发展的经济植物很少,经济林种发展困难。全县实施退耕还林的地区,适宜规模化发展后续产业发展的空间很小。
4.2后续产业发展缺乏资金支持,且后劲不足
4.2后续产业发展缺乏资金支持,且后劲不足
存入我的阅览室
退耕还林(草)为后续产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但资金短缺,投入不足,难以形成大气候。1)农户自觉发展缺少资金。农业生产成本太高,已接近农产品收购价格水平,导致农业投入产出效益下滑,农户自觉发展资金投入严重不足。2)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农村机构,农村信用社独立承担支农任务,而部分地区农村信用社由于历史包袱沉重,资金周转困难,农民、乡镇企业担保难、贷款难问题十分突出,支农资金严重不足。3)农业投入方面各级财政职责划分范围、管理形式上存在缺陷。在农业投入方面各级财政职责范围划分不清楚;在管理形式上,条块分割,分兵把口,各自为政。各涉农部门都掌握一块资金,都有资金分配权,不利于资金的统筹安排和使用;财政支农资金过多地参与生产经营性投资,一些应由政府投资的范围仍未能承担。项目管理、发展、后续投入等环节缺乏必要的支持。
退耕还林(草)为后续产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但资金短缺,投入不足,难以形成大气候。1)农户自觉发展缺少资金。农业生产成本太高,已接近农产品收购价格水平,导致农业投入产出效益下滑,农户自觉发展资金投入严重不足。2)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农村机构,农村信用社独立承担支农任务,而部分地区农村信用社由于历史包袱沉重,资金周转困难,农民、乡镇企业担保难、贷款难问题十分突出,支农资金严重不足。3)农业投入方面各级财政职责划分范围、管理形式上存在缺陷。在农业投入方面各级财政职责范围划分不清楚;在管理形式上,条块分割,分兵把口,各自为政。各涉农部门都掌握一块资金,都有资金分配权,不利于资金的统筹安排和使用;财政支农资金过多地参与生产经营性投资,一些应由政府投资的范围仍未能承担。项目管理、发展、后续投入等环节缺乏必要的支持。
4.4劳动力转移和劳务输出面临困难
4.4劳动力转移和劳务输出面临困难
湟源县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受资金、场地等硬件困扰,培训面窄,很难形成较系统、专业化的培训。对农业实用技术方面培训的较多,专业技能培训很少。就农民工而言,也存在较多困难。
湟源县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受资金、场地等硬件困扰,培训面窄,很难形成较系统、专业化的培训。对农业实用技术方面培训的较多,专业技能培训很少。就农民工而言,也存在较多困难。
1)农村劳动力自身的技能、智力、文化素质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在整个群体中从事体力型工作的占60%左右,而从事技术型工作的仅占30%左右,从事管理型和其他工作的更少,只占10%左右。劳动力素质低导致农村劳动力基本上只能从事传统的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建筑业及服务行业,而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新兴产业。
1)农村劳动力自身的技能、智力、文化素质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在整个群体中从事体力型工作的占60%左右,而从事技术型工作的仅占30%左右,从事管理型和其他工作的更少,只占10%左右。劳动力素质低导致农村劳动力基本上只能从事传统的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建筑业及服务行业,而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新兴产业。
2)农村劳动力大量输出和农民工权益维护工作不相适应。农民工难以平等就业,务工待遇得不到应有保证,特别是对跨地区流动的劳动力,在劳动合同、往返旅程、社会保障等方面全方位的管理和服务跟不上,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2)农村劳动力大量输出和农民工权益维护工作不相适应。农民工难以平等就业,务工待遇得不到应有保证,特别是对跨地区流动的劳动力,在劳动合同、往返旅程、社会保障等方面全方位的管理和服务跟不上,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5、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建议
5、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建议
5.1加强组织,搞好后续产业的总体规划
5.1加强组织,搞好后续产业的总体规划
加强对生态建设后续产业工作的领导,科学规划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及配套的科技推广工作,通过编制和实施后续产业发展规划,促进农牧业特色经济的发展和特色产业的形成;加强对退耕还林地区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指导。
加强对生态建设后续产业工作的领导,科学规划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及配套的科技推广工作,通过编制和实施后续产业发展规划,促进农牧业特色经济的发展和特色产业的形成;加强对退耕还林地区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指导。
5.2扶持草产业发展
5.2扶持草产业发展
通过增加对草产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建立以国家投资为主,社会投资为辅的投资机制,在鼓励和吸引外资,扶持草产业龙头企业。实施退耕还林后, 湟源县草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由此也带动了畜牧业的发展,但全县尚未形成规模较大、技术水平较高的订单农牧业和特色农畜产品基地建设面积不大,要进一步明确公司加农户的经济模式,带动广大退耕农户的发展。木媚J剑愦笸烁У姆⒄埂
5.3加大农村能源建设力度
5.3加大农村能源建设力度
合理安排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减轻对生态建设的压力。湟源县农村是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的燃料,由于退耕后农作物秸秆大量减少,退耕群众烧柴紧缺问题已日益显现出来,而且随着退耕面积的加大,会越来越突出,要加大对发展沼气、太阳能、风能及电能等能源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减轻能源危机对生态建设造成的压力。
合理安排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减轻对生态建设的压力。湟源县农村是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的燃料,由于退耕后农作物秸秆大量减少,退耕群众烧柴紧缺问题已日益显现出来,而且随着退耕面积的加大,会越来越突出,要加大对发展沼气、太阳能、风能及电能等能源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减轻能源危机对生态建设造成的压力。
5.4搞好沙棘采果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沙棘产业
5.4搞好沙棘采果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沙棘产业
开发沙棘资源,建立沙棘采果基地符合青海省制定的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规划。湟源县地处青海省中东部,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特征,生长在这里的沙棘有效成分含量高于其他地区1~2倍甚至更多。发展沙棘产业对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发展地方特色经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青海省政府将沙棘产业确定为“十一五”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全县具有发展沙棘产业的地理、气候优势和群众基础,开发大果沙棘产业符合青海省省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按照省林业局的要求,全县今后几年将在退耕还林区内建成高效、优质的沙棘林基地1.33万hm2,对促进农民增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开发沙棘资源,建立沙棘采果基地符合青海省制定的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规划。湟源县地处青海省中东部,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特征,生长在这里的沙棘有效成分含量高于其他地区1~2倍甚至更多。发展沙棘产业对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发展地方特色经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青海省政府将沙棘产业确定为“十一五”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全县具有发展沙棘产业的地理、气候优势和群众基础,开发大果沙棘产业符合青海省省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按照省林业局的要求,全县今后几年将在退耕还林区内建成高效、优质的沙棘林基地1.33万hm2,对促进农民增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6、结 语
6、结 语
湟源县退耕还林工程从20O0年开始实施,实践证明,退耕还林还草加快了全县生态建设步伐,促进了全县农村牧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改善农村牧区及贫困地区的群众生产和生活条件、推动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湟源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比较缓慢,后续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严峻。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关系到能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关系到广大退耕农户的切身利益。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已是目前退耕还林工作发展的瓶颈,因此在“十二五”期间要开拓视野,积极争取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资金,以提高退耕还林成果的巩固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湟源县退耕还林工程从20O0年开始实施,实践证明,退耕还林还草加快了全县生态建设步伐,促进了全县农村牧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改善农村牧区及贫困地区的群众生产和生活条件、推动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湟源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比较缓慢,后续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严峻。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关系到能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关系到广大退耕农户的切身利益。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已是目前退耕还林工作发展的瓶颈,因此在“十二五”期间要开拓视野,积极争取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资金,以提高退耕还林成果的巩固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存入我的阅览室
退耕还林(草)为后续产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但资金短缺,投入不足,难以形成大气候。1)农户自觉发展缺少资金。农业生产成本太高,已接近农产品收购价格水平,导致农业投入产出效益下滑,农户自觉发展资金投入严重不足。2)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农村机构,农村信用社独立承担支农任务,而部分地区农村信用社由于历史包袱沉重,资金周转困难,农民、乡镇企业担保难、贷款难问题十分突出,支农资金严重不足。3)农业投入方面各级财政职责划分范围、管理形式上存在缺陷。在农业投入方面各级财政职责范围划分不清楚;在管理形式上,条块分割,分兵把口,各自为政。各涉农部门都掌握一块资金,都有资金分配权,不利于资金的统筹安排和使用;财政支农资金过多地参与生产经营性投资,一些应由政府投资的范围仍未能承担。项目管理、发展、后续投入等环节缺乏必要的支持。一些应由政府投资的范围仍未能承担。项目管理、发展、后续投入等环节缺乏必要的支持。
4.4劳动力转移和劳务输出面临困难
4.4劳动力转移和劳务输出面临困难
湟源县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受资金、场地等硬件困扰,培训面窄,很难形成较系统、专业化的培训。对农业实用技术方面培训的较多,专业技能培训很少。就农民工而言,也存在较多困难。
湟源县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受资金、场地等硬件困扰,培训面窄,很难形成较系统、专业化的培训。对农业实用技术方面培训的较多,专业技能培训很少。就农民工而言,也存在较多困难。
1)农村劳动力自身的技能、智力、文化素质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在整个群体中从事体力型工作的占60%左右,而从事技术型工作的仅占30%左右,从事管理型和其他工作的更少,只占10%左右。劳动力素质低导致农村劳动力基本上只能从事传统的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建筑业及服务行业,而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新兴产业。
1)农村劳动力自身的技能、智力、文化素质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在整个群体中从事体力型工作的占60%左右,而从事技术型工作的仅占30%左右,从事管理型和其他工作的更少,只占10%左右。劳动力素质低导致农村劳动力基本上只能从事传统的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建筑业及服务行业,而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新兴产业。
2)农村劳动力大量输出和农民工权益维护工作不相适应。农民工难以平等就业,务工待遇得不到应有保证,特别是对跨地区流动的劳动力,在劳动合同、往返旅程、社会保障等方面全方位的管理和服务跟不上,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2)农村劳动力大量输出和农民工权益维护工作不相适应。农民工难以平等就业,务工待遇得不到应有保证,特别是对跨地区流动的劳动力,在劳动合同、往返旅程、社会保障等方面全方位的管理和服务跟不上,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5、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建议
5、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建议
5.1加强组织,搞好后续产业的总体规划
5.1加强组织,搞好后续产业的总体规划
加强对生态建设后续产业工作的领导,科学规划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及配套的科技推广工作,通过编制和实施后续产业发展规划,促进农牧业特色经济的发展和特色产业的形成;加强对退耕还林地区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指导。
加强对生态建设后续产业工作的领导,科学规划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及配套的科技推广工作,通过编制和实施后续产业发展规划,促进农牧业特色经济的发展和特色产业的形成;加强对退耕还林地区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指导。
5.2扶持草产业发展
5.2扶持草产业发展
通过增加对草产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建立以国家投资为主,社会投资为辅的投资机制,在鼓励和吸引外资,扶持草产业龙头企业。实施退耕还林后, 湟源县草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由此也带动了畜牧业的发展,但全县尚未形成规模较大、技术水平较高的订单农牧业和特色农畜产品基地建设面积不大,要进一步明确公司加农户的经济模式,带动广大退耕农户的发展。
通过增加对草产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建立以国家投资为主,社会投资为辅的投资机制,在鼓励和吸引外资,扶持草产业龙头企业。实施退耕还林后, 湟源县草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由此也带动了畜牧业的发展,但全县尚未形成规模较大、技术水平较高的订单农牧业和特色农畜产品基地建设面积不大,要进一步明确公司加农户的经济模式,带动广大退耕农户的发展。
5.3加大农村能源建设力度
5.3加大农村能源建设力度
合理安排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减轻对生态建设的压力。湟源县农村是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的燃料,由于退耕后农作物秸秆大量减少,退耕群众烧柴紧缺问题已日益显现出来,而且随着退耕面积的加大,会越来越突出,要加大对发展沼气、太阳能、风能及电能等能源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减轻能源危机对生态建设造成的压力。
合理安排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减轻对生态建设的压力。湟源县农村是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的燃料,由于退耕后农作物秸秆大量减少,退耕群众烧柴紧缺问题已日益显现出来,而且随着退耕面积的加大,会越来越突出,要加大对发展沼气、太阳能、风能及电能等能源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减轻能源危机对生态建设造成的压力。
5.4搞好沙棘采果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沙棘产业
5.4搞好沙棘采果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沙棘产业
开发沙棘资源,建立沙棘采果基地符合青海省制定的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规划。湟源县地处青海省中东部,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特征,生长在这里的沙棘有效成分含量高于其他地区1~2倍甚至更多。发展沙棘产业对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发展地方特色经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青海省政府将沙棘产业确定为“十一五”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全县具有发展沙棘产业的地理、气候优势和群众基础,开发大果沙棘产业符合青海省省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按照省林业局的要求,全县今后几年将在退耕还林区内建成高效、优质的沙棘林基地1.33万hm2,对促进农民增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开发沙棘资源,建立沙棘采果基地符合青海省制定的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规划。湟源县地处青海省中东部,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特征,生长在这里的沙棘有效成分含量高于其他地区1~2倍甚至更多。发展沙棘产业对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发展地方特色经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青海省政府将沙棘产业确定为“十一五”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全县具有发展沙棘产业的地理、气候优势和群众基础,开发大果沙棘产业符合青海省省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按照省林业局的要求,全县今后几年将在退耕还林区内建成高效、优质的沙棘林基地1.33万hm2,对促进农民增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6、结 语
6、结 语
湟源县退耕还林工程从20O0年开始实施,实践证明,退耕还林还草加快了全县生态建设步伐,促进了全县农村牧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改善农村牧区及贫困地区的群众生产和生活条件、推动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湟源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比较缓慢,后续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严峻。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关系到能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关系到广大退耕农户的切身利益。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已是目前退耕还林工作发展的瓶颈,因此在“十二五”期间要开拓视野,积极争取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资金,以提高退耕还林成果的巩固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肉牛产业;现状;存在问题;思路;对策;安徽利辛
利辛县地处黄淮海平原南端,国土面积1 950 km2,耕地12万hm2,人口15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0%以上。年产粮食110万t,各类饲用秸秆约100万t,饲草饲料资源丰富,具有发展肉牛产业的优越条件。
1肉牛产业发展现状
利辛县肉牛养殖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改革开放初期,黄牛既是农业生产工具,又是农民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家户户养牛,以散养为主,有“无牛不成家”之说。1997年达到最高峰,全县肉牛饲养量近80万头,其中存栏54.5万头,出栏24.4万头。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肉牛役用价值基本消失;加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机械化收割庄稼使秸秆收获量大幅下降,大量的可饲用秸秆被焚烧,肉牛饲养量锐减。到2009年,全县肉牛饲养量降至21.7万头,其中存栏9.2万头,出栏12.5万头,肉牛产业已进入由千家万户分散养殖向以规模养殖为主的现代养牛业转型过渡阶段。
2存在的问题
一是基础养殖非常薄弱,刚刚步入稳定增长阶段。受资金投入大、肉牛养殖繁殖率低、养殖周期长、效益低以及饲料价格上涨、架子牛紧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民养牛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在饲养方式落后。养殖规模小,生产水平低,仍以千家万户的小规模分散养殖,生产效率低下,对市场和价格等信息反应滞后,承担市场风险能力弱[1]。规模养牛刚刚起步,比重仅32.2%,虽然规模养牛场增幅较快,但总量依然偏低。秸秆利用方式单一,饲草利用率不足30%。三是基础母牛饲养量少。目前利辛县存栏基础母牛仅3.5万头,占牛群存栏40%以下。导致牛源极为紧张,肉牛产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四是科技含量较低。利辛县肉牛产业链条延伸不够,以粗加工为主,牛肉产品基本处于初级分割阶段,缺少科技含量,造成大量资源外流。
3发展思路
肉牛产业一直是利辛县畜牧经济的主导产业,根据畜牧业转型过渡期的特点,2009年在实施“畜牧振兴富民工程”的基础上,2010年实施“利辛县畜牧上台阶工程”,力争用5年的时间,把利辛打造成为优质肉牛产业化基地。按照“一年起步,三年成型,五年达标”的肉牛产业发展规划,促进利辛肉牛产业化发展。一年起步,即从2010年起,围绕繁育优质三元杂交肉牛,做好肉牛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和相应项目的报批和立项等前期准备工作,全面启动“三优工程”即优质肉牛冻精引进工程、优质母牛繁育工程、优质育肥牛基地建设工程。三年成型,即“三优”工程基本成型,屠宰加工企业加工能力全面提升,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高,产业化链条基本形成。五年达标,即基本完成5年规划任务指标。具体目标是到2013年全县肉牛饲养量达到50万头以上,其中存栏20万头,出栏30万头;肉牛业产值18亿元,占牧业产值的30%;农民人均养牛纯收入达600元以上;肉牛加工企业年加工肉牛20万头。
4对策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肉牛产业发展。制定基础母牛扶持政策,建设肉牛繁育基地[2]。扩大基础母牛养殖规模是实现肉牛产业化的基础。因此,要多方面对基础母牛予以保护、支持、鼓励。对基础母牛养殖给予政策补贴,应最大限度地提高补贴标准。重点扶持优质肉牛繁育规模场或基地建设。在享有基础母牛养殖补贴政策的同时,增加基础设施专项资金用于基础母牛繁育,对使用金融机构贷款的繁育规模场,给予适当贴息。二是对成长型肉牛屠宰加工龙头企业在信贷投入、贷款贴息、新产品研发、名优品牌培育等方面给予支持和鼓励,以龙头企业为依托,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的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更要加大扶持力度[3]。三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落实养殖用地政策。关于养殖业用地问题,严格按照《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的通知》规定,及时为肉牛养殖解决土地问题。利辛县肉牛产业基础较好,特点鲜明,区位优势明显,可以通过招商引资、扩大合作提升利辛县肉牛产业的规模和水平,促进利辛县肉牛产业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四是加大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力度,保障肉牛产业发展。加强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健全机构,落实人员编制,提高人员待遇,调动科技人员服务的积极性,建立长效的科技推广财政扶持机制,保证资金用于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推广以及对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民的培训等[4];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对良种繁育体系、饲草饲料加工体系、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畜产品安全体系、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发挥职能作用,为肉牛产业发展提供服务保障。
5参考文献
[1] 曹建民,张越杰,田露.我国肉牛产业现状、问题与未来发展[J].现代畜牧兽医,2010(3):5-7.
[2] 詹福广.宁夏固原市原州区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6):139.
[关键词] 农村文化 创意产业 发展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026-01
文化创意产业不受地域的限制,不仅在城市发展迅速,在农村也得到了发展的空间。文化创意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它解决了许多的就业难题。在美国,文化创意产业成为了解决就业问题的主导力量。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是一个农村人口占60%的农业大区域,农村文化创意这一新兴的产业,成为了农村新经济新的突破口,成为农村经济结构转变的重要途径,成为培养新一代中国农民的重要支柱。
一、良好的文化政策优势
乌鲁木齐市在经济不断加快发展的情况下,已经开始大力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了实现打造经济强市和文化强市这两大目标,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视程度不提高大,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在政策和经费上努力为农村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保障。而且,国家也十分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十期间,我国确定了农村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到2015年将基本实现各个基层都有自己的文化站。政府的其他惠农政策也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在农村举办的百日文化广场等活动给农村人学习科学、文化提供了物质基础,一些对农村文化方面的补贴也对农民学习文化起到关键作用,这些都是国家关心农村文化发展的体现。
二、农村信息化发展
促进农村信息化发展,培养新一代中国农民,营造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氛围,建立农村互联网,让村民都有机会接触新鲜事物,在网上获得信息;使农村居民学会在网络上传播当地文化,塑造文化品牌,开拓外界文化市场。农村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加快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村居民素质的双赢作用。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完善、农民文化素质的增强,是发展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前提条件。农村信息化得到大力发展,营造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宽松氛围。农村信息化不仅开拓了村民的眼界,也改变了当代农民的思考方式,通过网络农民可以更加直接的了解日益变化的世界,从而了解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作用和发展的前景,用新的思维方式,不断改变当地发展路径,这样才能开拓出更多的潜在文化市场。
三、转变观念,增强创意意识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为文化市场开辟更大的空间。米东区农村有着丰厚的文化资源,其潜在的市场无法估量,这是当地发展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前提和基础。但是目前米东区的农村文化资源发掘不够深入,认识不到位,难以形成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同时,米东区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处于原始阶段,还需不断的探索,其主要原因在于:
1.很大一部分村领导的思想没有解放,没有认识到文化也是一种推动农村发展的力量,而文化创意产业的效能也被许多人忽视,这种思想的局限性造成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缓慢,如果想进一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必须解放思想,吸收一些先进的理念。
2.不重视自身特点,没有因材施教,完全照搬照抄其他地区的发展模式。米东区虽然乡村文化底蕴深厚,但是有的地区有的还存在一些限制农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因素,如交通不畅、经济落后、资金短缺、土地不集中,同时还存在农民收入较低、城市与乡村差距大等问题。乌鲁木齐市各级政府和相关领导要提高职业修养,为农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给予政策的优惠,创造一切有利条,因地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
四、充分挖掘和整合农村丰富的文化资源,树立品牌意识
要开发米东区的地理人文特色和的农村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文化创意的新农村。乌鲁木齐各县,各乡,各村具有不同的乡土人情和农村文化资源,我们要因地制宜,取长补短,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积极调研米东区农村文化资源现状,创造一个特色鲜明、独树一帜的文化创意品牌。为了改变米东区农村文化发展的格局,突破现有模式,提高文化资源的利用率,我们可利用米东区农村文化中人文景观、民风民俗、生态农业、地域特色旅游、乡村风情探索、农家乐等特有资源,打造属于米东区的特色农村文化创意产业,以此帮助村民提高收入,使大家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努力打造农村文化品牌,发挥艺术的商业经济价值
在如今的社会,文化产业的头牌军是文艺。米东区农村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艺术种类,各具特色,相互彰显。但是传统思想和思维方式限制了这些艺术的发展,这此艺术还未发挥出它的潜力,这急待我们加大精力的投入来整合这些资源,加快米东区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比少数民族民歌舞、民间曲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花样繁多。据记载,目前主流的米东区当地的地方舞艺就有几十种。因此想要打造好米东区的乡村文艺品牌,首先得延续文艺的传统方式,其次也促使艺术发挥的市场价值和文化艺术的魅力。成功打造农村文化创意品牌至关重要,好的品牌会名声大震,继而带来好的经济效益。
六、结论
总之,研究米东区农村文化创意产业为米东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及其相关的理论基础,为米东区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不一样的思考方式。有利于实现米东区地域特色和农村文化资源的发展和发挥。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具有米东区的农村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步伐。加强以人为本的观念,让农民成为主体,提供自由宽松的环境,让村民在愉悦的环境下潜移默化的接受这种新的发展模式,为未来米东区的发展指明道路。发展中应该结合经济的发展,是经济发展更加生态,更加和谐,更加快速,十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指示,我们应该坚定不移的在党的指导下,发展好农村文化创意工作。
参考文献
[1]张振鹏. 我国农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初探[J]. 华东经济管理,2013,02:62-67.
关键词:手机产业;经济危机;产业调整;赫芬达尔指数
一、导言
受益于近年来移动通信市场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手机产业高速发展,成为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但受2008年年末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移动通信市场的增长速度放缓,给我国手机产业带来严重负面影响,手机市场需严重萎缩,手机生产企业获利艰难。同时,我国手机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凸显出来,但也为进一步调整我国手机产业组织结构,促进手机产业良好健康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通过研究近年来我国手机产业发展及其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必要性的建议。
二、我国手机产业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1. 我国手机产业发展近况
根据《中国信息年鉴2008》以及国家统计局的《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相关数据整理,从2001年到2008年,我国手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增长速度逐渐放慢,国内手机产业日趋成熟,2008年受国际经济危机影响,增长迅速大幅下降。
表2.1 2001-2008年我国手机生产规模及增长率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生产(万部)
7954
12000
18644
23344.6
30350.1
48013.8
54857.9
55964
增长(%)
106.5
50.9
55.4
25.2
30
58.2
14.3
2
从2008年11月起,我国手机生产速度开始放缓,2008年全年增长速度更是低于全球平均水平3.5%,进入到2009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经济效益大幅下降,对手机行业的影响也逐渐显现。截至2008年12月,中国已有正规手机生产企业213家,数量如此众多的手机厂商面对渐趋萎缩的手机市场,中国手机产业的未来发展举步维艰。
2.我国手机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
第一,手机产业规模庞大但效益低下。我国手机生产总量从2001年7954万部发展到2008年55964万部,增长了8倍,占据2008年世界手机生产总量的一半。但整个手机产业的经济效益却比较低下,根据资料,2007年我国出口手机均价为74.3美元/部,而2004年为97美元/部,手机出口均价一直处于下降趋势。2007年出口量增加了27%,出口金额仅增长14.2%,2006年手机产业销售利润率仅为4.5%, 2007年大部分国产手机企业甚至出现亏损。
第二,生产自主创新技术发展缓慢。在中国手机产业众多品牌中,国产品牌与国外品牌相比,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自主创新技术动力不足,自主开发能力不强。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计,2004年受理手机专利数13万种,85%来自境外公司,手机专利的91%都来自于境外公司,而我国电子信息企业在中国境内申请的发明专利总数还比不上日本松下一家公司(16825项)。
第三,手机生产总量较高但质量较低。2008年我国生产手机共5.6亿部,占全球手机产量11.8亿部的一半,但是由于产业链不完善,基带芯片、射频芯片、平台都依赖进口,手机技术含量低。就手机本身质量而言,产品质量较差,2006年接到投诉83996件,比2005年增加了6000多件。
图2.1 1998-2006年过国产品牌手机占国内市场比率折线统计图
第四,外资企业发展较快,本土企业发展放慢。如图2.1,从2003年以来国产手机企业发展迅速减缓,到2007年三资企业生产的手机产量占总产量的73%,在中国境内手机市场的占有率达到65%,本土品牌手机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逐年下降并逐渐陷入两难境地。
三、我国手机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 资金、技术、市场门槛低,产业链不完善
中国手机产业对经济规模的要求并不高,现存手机生产企业从年产量几十万部到几千万部不等。在绝对成本方面,没有任何一家厂商能够绝对控制原料的供应和核心技术,不存在绝对成本造成的进入劣势。中国手机厂商多是原家电行业的多元化经营,设备投资较易与其他家电产品实现技术关联,资产专用性不强、资产的撤出、转产较易,不构成很高的沉没成本。此外,国家手机生产许可证的放松打通了市场准入政策壁垒。同时我国手机产业大部分手机平台、芯片、嵌入式内存、PCB板、相机模组等基本依赖进口,手机产业链发展十分不完善。
2. 手机市场集中度高,存在垄断企业
根据计算中国手机产业的赫芬达尔指数(简称HHI),以此来反映市场集中度。(3.1)
式中: :市场的总规模 :i企业的规模 =/:第i个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N:该产业内的企业数
由于HHI指数所需要的数据较多,难以进行广泛的经验分析,本文采取简化的方法,裁减掉那些市场份额很少的所谓边际厂商。采用十家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企业的有限资料,进行计算。
表3.1 中国手机市场品牌市场占有率十强
诺基亚
三星
索尼爱立信
摩托罗拉
联想
LG
多普达
黑莓
HTC
天语
品牌占有率(%)
47.5
11.8
7.7
5.5
4.8
4.4
3.3
2.1
1.9
1.8
数据来源:ZDC 2009-04-15手机品牌排行榜
根据以上资料,计算出: HHI=0.254958。一般而言,HHI值应界于0与1之间,但通常之表示方法是将其值乘上10000而予以放大,故 HHI应界于0到10000 之间。
表3.2 以HHI值为基准的市场结构分类
市场结构
寡占型
竞争型
高寡占I型
高寡占II型
低寡占I型
低寡占II型
竞争I型
竞争II型
HHI值(0-10000)
HHI≧3000
3000﹥HHI≧1800
1800﹥HHI≧1400
1400﹥HHI≧1000
1000﹥HHI≧500
500﹥HHI
根据美国司法部制定的用来评估某一产业集中度的指标标准(表3.2),从HHI指数来看,我国手机产业属于高寡占II型,产业内集中度比较高。众多企业中,诺基亚呈垄断态势,对整个产业影响较大,整个行业资源配置效率还有着巨大的提升潜力。与此同时,在诺基亚垄断的压力下,其它中小厂家之间竞争更加激烈。
3.规模不经济,营销费用过高
中国手机产业处于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虽然有着一大部分竞争活跃的中小厂家存在着,但仍然无法避免由于产业市场过度集中所带来的“X-非效率”影响,根据信息产业部经济运行司2006年调查,生产规模在100万一300万部的厂家都赚钱,而波导、TCL等都因为规模过大,营销费用、售后服务费用大幅上升等原因不赚钱,规模适度问题应予重视。
4. 市场不规范,黑手机屡禁不止
据商务部2006年相关数据中国国内手机市场上黑手机至少6000万部。黑手机避开了人网检测,提前上市,从成本和时间上都占明显优势,
严重冲击手机产品市场。从2006年开始,国家八部委联合整顿手机市场,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上说,力度不够,次数有限,未能达到从根本上整治手机市场的目的。
四、解决我国手机产业发展问题的对策建议
经过此次经济危机的冲击,我国手机产业必将迎来新一轮市场洗牌,也会更加完善成熟。根据对我国手机产业状况的了解以及对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笔者针对我国手机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调整战略思维,技术革新走自主创新的发展模式
技术创新是产业革命的灵魂,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借助技术创新,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及其变化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我国手机产业步入产业生命周期的成熟期,利润率持续降低。依靠技术含量、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发展模式成为手机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寻找技术突破口,加大研发力度,实现手机产品差异化,是提高手机产品综合竞争力的制胜之策。
2. 转变竞争观念,企业当走竞合之路
在市场竞争环境日益激烈,生存空间越来越窄的情况下,如果手机厂商间、零售商间还是按照既有的行为方式,继续你死我合的不当竞争,将有害于整个手机产业的健康发展。从近年来国际大型企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收购、兼并、合作已成为企业发展主流,国内手机生产企业应该意识到全球企业联合、整合的大环境,积极寻找战略合作伙伴,通过资源整合,发挥各自优势,通过两者的结合争取创造1+1>2的效果,逐渐打破诺基亚一家独大,市场集中度过高的局面。
3. 政府加强市场规范,为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便利服务
政府要把打击黑手机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进行,要打破地方保护主义。还需要调整入网检测模式,为手机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条件,首先,增设检测机构,简化检测内容,对质量、安全等主要项目进行检测;其次,实行企业认证制,认证的企业一般项目可以免检;最后,降低检测费用,减少企业发展负担。
4. 企业完善售后服务体系,争强市场竞争力
在严峻的市场竞争环境之下,消费者成为企业生存最重要的决定者,面对消费主权趋势,企业应以人性化的一面为客户提供超乎期待的满足。在我国手机产业逐渐成熟,产品趋于无差异化的情形下,最佳做法就是突显服务的差异。未来的手机市场竞争不单单是产品的竞争,更重要是服务的竞争。目前手机市场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手机企业在追求时尚化、个性化的同时,都不同程度的忽视了产品的质量和服务,建立健全销售服务体系是手机企业赢得市场,提升品牌的基本保障。
5.努力开拓三四级市场,扩大市场份额
国内城市市场已趋于饱和,消费潜力巨大的农村市场将成为手机产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城乡收入分配的差异,造成购买力的一定差距,导致消费断层的产生。大力开拓农村市场,把农村市场作为城市外溢产品的载体,不失为一个最佳的选择。同一种手机在城市滞销,在农村可能畅销;在城市落伍,在农村可能受青睐;有的手机型号在城市饱和了,在农村可能还不易买到。这种城乡需求的互补性,将成为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手机市场快速增长的深层动力。
参考文献:
[1]陈剑影,傅建华.国产手机在竞争中如何制胜[J]. 企业经济,2002,(12).
[2]吴汉洪等.我国企业规模经济现状与实现途径[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9).
[3]刘易斯· 卡布罗.产业组织导论[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4]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2007~2008年度中国手机市场分析报告.2008.
[5]林松. 国产手机企业竞争力分析[J]. 企业观察,2003,(6).
[6]刘晓磊,何世鸿.国产手机,命运谁来撑握[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3,(2).
[7]夏大慰.竞争与规制.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8]符建文.我国手机行业现状及发展研究 [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11).
[9]谢圆圆,黄仕婷,徐柳.我国手机市场的消费趋势与发展策略 [J],甘肃农业,2006,(08).
[10]赵艰申.中国手机制造企业竞争优势与价值创造的关系研究 [D].上海交通大学, 2007.
[11]朱玉泉.中国微型计算机工业的产业组织分析 [J],经济师,2006,(01).
[12]蔡宏标,张耀辉.对我国彩电企业的进入退出与产业组织政策研究 [J].生产力研究,2006,(02).
关键词:核桃;产业发展;维西县
维西县属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也是核桃的原产地之一,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核桃种质资源丰富,有一批以云南省名优品种“维2号”为代表的优质核桃品种,土壤、水、热、气候等自然条件非常适宜核桃的生长,核桃产业收入是维西县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直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对维西核桃产业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1993年县委政府制定了10年营林发展规划(10工程)发展梅子、核桃、花椒、苹果、板栗、柑桔等经济林果,1995年维西县被列入云南省第1期25个干果经济林基地建设示范县;1999年列入全省第2期干果基地建设示范县;2009年,省委、省政府又把维西县列入20个核桃产业特色经济县之一,全县转入了发展以核桃为主的特色经济林。核桃产业在维西县不断做大做强,已经成为维西县重点经济发展产业之一。但随着工程的不断发展和持续深入,存在的一些问题逐步显现,为维西县核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些困难。本文通过探讨维西县核桃产业面临的新问题,分析原因,寻求对策,以促进维西县核桃产业进一步的发展。
1 维西县自然概况
维西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横断山脉中部纵谷地带,滇西北迪庆藏族自治州南端,是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的腹心地带。所处地理位置介于东经98°15′~99°34′,北纬26°53′~28°02′之间。维西县是全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县,全县共设7乡3镇,下辖82个村(居)民委员会。
维西县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峡谷、河流、森林和溶蚀洼地星罗棋布,犬牙交错。境内最高的查布朵嘎峰海拔4880m,最低海拔1480m,为南部碧玉河与澜沧江交汇处,从南到北,平均台升27.8m/km。年平均气温11.6℃,极端最高温31.7℃,极端最低温-16.8℃,年平均日照时数1797.6h,≥10℃的有效积温2642.8℃,年平均降雨量981.5mm,年平均无霜期225天。全县各地由于海拔和地形地貌的不同,气候表现出校大差异。一般而言,从南到北,暖湿气流影响逐渐减弱,气温和降水均循同一方向递减,河谷多呈干暖特征,而山体上部则相对湿冷,年平均气温随海拔升高而下降,平均每上升100m下降0.53℃左右。
2 核桃产业建设情况
2.1核桃种植规模
根据1986年维西县经济林果普查显示,维西县野生和人工种植的核桃有30.1276万株,折合面积3333.3hm2,年产核桃2446.6t,其中:新疆核桃52800株,折合面积704hm2。经过1996年以来的建设,到2011年末,维西县有核桃2.08万hm2(其中高效密植种植园6446.67 hm2),487.6万株,培训乡(镇)林业站干部职工26人,培训农民技术员22438人。
2.2 栽培技术和种质资源建设情况
从2009年开始,全县开始进行高效密植种植,严格按照“选一块好地、打一个标准的塘、施一担底肥、种一株优质苗、浇一桶定根水、盖一块地膜”的“六个一”标准来进行施工,从打塘、施肥、管理上进一步细化。经过培训的农民技术员分布于全县各个村寨,极大地提高了维西县农民群众核桃园经营管理的技术水平。逐步使核桃园从以往的粗放种植型向集约化密植型转变、从以往的靠天吃饭模式向精耕细作模式转变,逐步使维西县核桃产业建设由以往的盲目作业方式向科学管理方式转变,科技推广和各项科技措施落实情况得到了质的改善。
在种质资源建设上,实现了维西县本土名优核桃品种零的突破,通过各种方式营建的优质泡核桃采穗圃结束了维西县没有优质泡核桃采穗圃的历史,为维西县将来的核桃产业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8年维西县积极与省林科院配合,申报“维2号”为省级核桃良种,并于2009年初取得了“维2号”的《林木良种证》,结束了维西县无本土优良核桃品种的历史。2009年初,利用核桃产业发展资金,分别在塔城镇其宗村、白济汛乡永安村、中路乡嘉禾村、建设新疆核桃“新新2号”以及“温185”早实核桃果穗两用型采穗圃22.8hm2;与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漾濞核桃研究所合作,在叶枝镇叶枝村新建漾濞大泡核桃采穗圃6.67 hm2。
2.3 核桃加工与销售
历史上维西县核桃都是以农村自食为主,偶尔有个体户以核桃果、核桃仁形式对外销售,销量少,产品附加值低,产品结构单一。1998年,出现加工经营核桃油的相关企业。2005年,相关企业开始多方面加工核桃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解决了当地核桃的生产与销售问题,并提高了核桃的产品附加值。近几年来,维西县农村逐步改变榨核桃油自食为主的自给自足经济,大量核桃销往省内外,核桃价格不断攀升。但县内没有核桃交易平台,制约了县内核桃流通。
在近20年左右的时间,维西县发展先后得到上级各种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使维西县核桃产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建设质量不断提高。
3 核桃产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 群众做大做强核桃产业的意识还不强
农村几千年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意识根深蒂固,农村普遍都把核桃种植当作副业来发展,很少有把种核桃当作主导产业来发展。
3.2核桃产业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一是维西县核桃产业建设与“小流域治理”、“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等农村开发项目缺少统筹协调,基本是各部门自行实施,导致投入资金分散,单项投入不足,项目建设的成效不明显,种植质量和后期管理质量达不到预期目的;二是省级核桃产业建设补助资金严重偏低,采取优质高效密植后,苗木费缺口严重。
3.3 种质资源建设滞后
维西县有一批以“维2号”为代表的优质核桃种质资源,这些核桃在品质上不亚于国内优质核桃品种,尤其是对维西县气候的适应性上优于国内优良品种,应当进行维西县耐晚霜泡核桃选优,但由于缺乏相关经费,致使维西县仅有“维2号”一个本土优良品种得到省级认证。
相对于“使维西县成为云南重要的核桃原料基地,使核桃产业成为维西县农村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的重要产业支柱”的核桃产业发展目标而言,目前的采穗圃远远不能满足核桃产业建设对优良核桃接穗的需要,应当进一步加大优质核桃采穗圃的建设工作。
3.4 核桃产业建设技术人员严重不足
林业局由于人员编制的限制,工程技术人员明显不足,致使对核桃产业建设投入的技术力量以及技术推广和技术指导远远不能满足核桃产业建设的要求。
3.5 核桃加工业不发达,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
维西县仅碧罗雪山公司和康邦美味绿色资源开发公司在做核桃深加工,没有形成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核桃产业发展的需要,缺乏高起点、高投入、高科技含量的精深加工企业。
目前,全县没有核桃交易市场,没有核桃交易网络平台,县内核桃主要由个体小商贩以原料形式运输出境销售,销售单价低,信息不灵通,使核桃产品在销售中得不到最佳的价格收益。
3.6 核桃产业建设基础设施薄弱
维西县地处横断山区,境内山高坡陡,致使核桃种植后水管理比较困难,核桃种植园抗旱能力比较弱,建设浇灌设施资金需要量很大,仅靠核桃产业发展资金难以满足产业发展要求。
4 核桃产业建设对策
4.1 进一步明确核桃产业发展思路和时间任务
实现核桃产业跨越发展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思路,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山区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创新发展方式,加大扶持力度。坚持扩大面积与提高单产并重,坚持扶持龙头企业与培育市场并重,坚持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结合,强化科技支撑与产业经营体系建设,把核桃产业培育成维西县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按照县委政府的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全县每年要新建优质泡核桃种植2666.67hm2,到2015年要实现全县33333.3 hm2的核桃种植面积,实现农民人均拥有核桃面积0.2 hm2以上;到2020年,实现全县38000hm2的核桃种植面积,农民人均拥有核桃面积0.27 hm2以上,为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4.2 加大核桃产业资金投入力度
整合各渠道资金,调动各核桃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发展核桃产业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把核桃产业和小流域治理、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巩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培育及补植补造、公益林建设等项目有机结合起来,涉林扶贫资金、财政支农资金、农业产业化资金、新农村建设资金以林业主管部门牵头为主安排到核桃产业发展上,做到“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捆绑使用、各记其功”;加大对核桃产业灌溉设施的投入,加大对核桃种植技术推广的投入,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核桃种质资源建设;切实解决资金问题,实现“使维西县成为云南重要的核桃原料基地,使核桃产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的重要产业支柱”的目标。
4.3 加大核桃种质资源建设力度
积极进行维西县耐晚霜核桃选优和良种申报工作,逐渐培育形成维西县核桃系列品种,打造维西县核桃品牌。筹建和壮大维西县核桃系列品种采穗圃,为维西县核桃产业发展奠定种源基础。
4.4 进一步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由政府牵头,林业、科技、扶贫等各部门整体联动,整合资金,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广大种植户的种植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
4.5 加强野生核桃改良工作
根据2008年核桃产业现状调查统计,维西县有61万株处于产前期和初产期铁核桃,如果对现有的61万株铁核桃树进行改良,进入丰产期后,按照稀植型每株结实30kg计算,增加值按照现在铁核桃与泡核桃价差16元/kg计,年净增加农民收入2.9亿元,农民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关键词:发展;产业结构;特色农业
中图分类号:F3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230135
1 自然概况
和庄镇总面积86km2,辖31个行政村,现有9412户2.6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23478人,占90.3%。和庄镇有耕地面积1809hm2,人均0.0046hm2;有林地4800hm2,人均0.184hm2,其中,经济林果地1599hm2,人均占有经济林果地0.061hm2,主要种植红冠蜜桃、核桃、板栗、梨、杏、李等经济林果,其他面积2035hm2。
2 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和庄镇高度重视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结合自身实际,依托资源和区位等优势,扩大红冠蜜桃、七彩花生、有机绿茶等特色农业种植规模,加大对家庭农场和专业经济合作社的培育、引进、提升和扶持力度,提出并实践了“1234”的工作思路,即围绕1个中心: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和庄为中心;走好2条路:促农增收、靠林致富之路;建设3大基地:特色民居基地、优质林果基地、生态旅游基地。实施4大战略:产业兴镇、工业强镇、生态建镇、农业富民战略。
2.1 产业布局初步形成,优势特色产业日趋显现
和庄镇初步形成了以横顶村和南麻峪村为重点的优质林果产业区、以上佛羊村为主的有机绿茶产业区、以青石关村齐长城为基地的生态旅游区、以205国道为主线依托的奇石产业区。
2.2 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良好,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打牢红冠蜜桃种植基础。全镇地势较高,昼夜温差大,沙石土壤为主,独特的气候特点和地理环境,特别适合发展林果业。近年来,和庄镇积极发挥政策引领作用,着力打造成为红冠蜜桃生产基地。
狠抓七彩花生产业发展。和庄镇四季气候明显,属半沙半土地质,水源丰富,适宜彩仁花冠、彩仁红冠、白色、紫色、红色、黄色、黑色七彩花生生长。加之此地山清水秀,肥料采用绿色有机肥和微量元素肥料,能够达到零农残无公害标准。麻峪村成立注册资金900万元的金来粮疏种植专业合作社,现已覆盖10余个村,入社社员600余户,固定生产七彩花生基地1005hm2,覆盖本乡镇20余村,拓展发展茶业口镇、大王庄镇、高庄镇、牛泉镇、口镇、里辛镇等10余个镇268hm2。
狠抓有机绿茶产业发展。和庄镇上佛羊村,作为淄河、汶河支流源头,水源充足,加之昼夜温差较大,是茶叶种植的理想区位。
3 主要措施
3.1 从全局出发,高度重视农业特色产业发展
和庄镇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15项重要文件和政策措施,成立领导小组,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结合实际,立足资源优势,制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思路。
3.2 推广科技,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施以良种良法,在适应区域扩推规模;强化农村实用科技培训,运用科技在生产生活当中;加强示范样板建设,变粗放为精耕,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和有效利用率,充分发挥出农业特色产业对农户增产、增收的作用。
3.3 积极扶持,壮大产业发展规模
按照和庄镇“1234”发展思路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科学论证、合理规划产业发展项目,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夯实基础。
4 存在的问题和瓶颈
受地理条件影响,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基础薄弱,农民增收的渠道单一,群众文化水平低,接受新科技和新技术难度大。自然灾害频发,雨养农业、靠天吃饭的状况依然突出,农业增产增收难度较大。生产原料价格高,群众投入不足,科技措施落实难度增大。
5 工作目标
立足自身发展实际,适时调整工作思路,通过整合农业资源形成发展合力,为和庄镇“三农”工作迈上新的台阶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强力推进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建设,大力培植组建各类专业农业团体机构,提升农技推广站服务水平。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对现有特色产业实行农、工、贸一体化经营,培育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提高产业化水平。 注重示范引导,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切实搞好信息、技术、销售等服务,为产业发展创造条件。 搞活农产品流通,积极建设各类产品交易市场,减少流通环节,着力推进特色产品“三品一标”认证步伐,促进特色产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园林花卉
(1)攀西地区荚蓬属植物资源 潘天春 李佩华 梁剑 罗强
信息荟萃
(5)重庆市财政突出“五大重点”耕作美丽乡村 无
园林花卉
(6)自贡彩灯公园规划设计探析 张军昌 张建林
信息荟萃
(12)重庆市农产品将建“户口档案” 无
园林花卉
(13)城市绿地对热岛效应的缓解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邹敏 刘奕清 先旭东
信息荟萃
(16)重庆市南川区全力打造休闲旅游度假胜地 无
园林花卉
(17)升钟水利工程废碴场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探讨 罗建碧 邱建华
(21)华北地区盐碱地白玉兰栽培技术 桂炳中 徐现杰 马晓辉 黄韬 及瑞芬
信息荟萃
(23)重庆市永川区扎实推进六大农业产业发展 无
园林花卉
(24)影响市街桂花开花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马跃 刘华敏
栽培与植保
(26)乌皮樱桃大棚避雨栽培效果初报 唐元华 张敬
(29)浅谈全膜玉米在榆林市榆阳区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高飞宇
(31)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控示范效果初报 张亚东 胡成香 周远秀 袁文斌 谭监润 冉峰
(32)“水稻-大蒜”轮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许洪富 杨秀洪 郭忠印
(35)我国菠萝水肥管理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郑良永 郑龙
(38)水稻主要病虫害为害特点及防治措施 杨淑兰
(41)云阳县花椒栽培技术要点 李大成 黄丙春
产业发展
(42)重庆技术市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设对策 唐双福 史思茹 黄永东 唐维超
(46)柳江县青花梨产业现状、优势分析及发展对策 梁志全 喻忠刚 韦初举 韦启光 梁丽梅
(50)重庆市永川区粮油产业化发展思考 彭南飞
信息荟萃
(52)重庆市农委五项措施确保蔬菜供应不断档价格稳 无
产业发展
(53)梁平县黑花生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方绪彪 刘兆俊
农业经济
(56)垫江县全力推进“五点三区”特色效益农业的思考 黄晓容 周杨 王金涛 张东 黄静
(61)试论重庆市南川区农业品牌建设与保护 程勇
(65)从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视角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 樊兴丽 布海东
(68)酉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状及发展思路 黄修文 冉强
(
71)农村土地撂荒的原因及对策 喻小倩
城乡统筹
(74)巫溪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思考 王继平
品种推介
(77)双低杂交油菜‘种都油998'品种特性及栽培要点 石有明 邓武明 周燕 文凤君 黄华磊 唐尚同
信息荟萃
(78)第三届重庆采茶节开幕 无
品种推介
(79)杂交一代新品系‘惠丰'苦瓜栽培技术 谷九益 胡道荣 陈兴瑜
农事月历
(81)重庆市3月农事建议 无
无
(84)陕西扶风县瑞欣果树苗木专业合作社 无
编委/专家风采
(85)编委风采 无
(85)专家风采 无
无
关键词:退耕还林;产业发展;策略
DOI:10.14051/ki.xdyy.2016.04.010
2000年在兰坪县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试点,2000~2014年共完成退耕还林还草11000hm2,此面积不含退一还一、退一还二面积,2015年规划面积6133.33hm2。退耕还林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关系到百姓的生活以及未来的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退耕还林使得农民的耕地面积减少,恢复了森林面积,恢复了生态环境,但为了要发挥生态效益,还需要加强协调各项产业的发展,使农民能够从退耕还林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利益,能够促进退耕还林的过程中实现多项产业综合发展。
1退耕还林产生的作用
退耕还林是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在退耕还林的过程中,农民的耕地面积虽然有所减少,但森林面积有所增加,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有很大的作用。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善了生态状况,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使得农民能够尽快脱离贫困线。同时,退耕还林工程的不断推进,也提高了百姓和干部的生态保护意识,使群众能够更好地领悟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具体说来,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主要有几个方面的作用。第一,增加森林覆盖率,退耕还林是将低产农地、荒地进行合理规划造林,通过这项工程,增加了森林覆盖率。第二,有助于改善气候。森林对调节气候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退耕还林增加了森林面积,对于调节气候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三,带动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使得很多农民开始外出务工,对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第四。农民逐步走向精耕细作,退耕还林之后,发展了一些其他的产业,这些产业都需要相应的技术,通过对农民进行培训,使得农民掌握了更多先进的技术,从而实现精细化耕作,提高了农产品的价值,促进农民收入水平的提升。由于退耕还林实施的时间还不够长,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农民对于新的生产生活方式还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而且农民的收入对政策的依赖性较强,这些都是退耕还林之后存在的一些问题,急需解决。
2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策略的探讨
退耕还林使得耕地面积减少,但为了要确保农民的收入,必须加强后续产业的发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加强对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认识
退耕还林是一项生态建设工程,这个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并不能完全解决农民的贫困问题。因此,还需要加强各项产业的发展,让产业带动农民致富增收。对此,应该要把握国家补助的机遇,推动退耕农户不断调整优化种植结构,通过调结构,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同时,也应该要对退耕还林及其后续的产业发展进行宣传,从而使各项产业的发展能够不断推进,让退耕农户能够从新产业中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以达到增收致富的目标。
2.2结合当地实际环境发展产业类型
退耕还林之后森林的面积逐渐增加,因此林下产业、林间产业等,都是实现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在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找到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产业经营模式,实现产业化发展。比如林草间作、林经间作、林药间作等,都是不错的经营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产业发展水平。这些经营方式在造林初期和立地条件好的退耕地上可以实施,但有很多地区退出来的耕地质量不高、立地条件比较差,尤其是随着林木的逐渐生长,仅仅是在林下种植一些经济作物,则很难实现产业发展。因此要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土壤条件、林地条件选择合适的经营方式。比如林下养殖、林产品加工等,也可以成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选择,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合适的产业的时候,应该要与市场接轨,拓展产业范畴,提高家庭的收入水平。
2.3对退耕还林产业发展的相关机制进行完善
在退耕还林之后应加强各项产业的发展,必须对产业进行合理地规划和布局,对后续产业政策进行完善,从而不断拓展产业范畴,逐渐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对于退耕还林之后的产业发展,还应该要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和保障机制,可以通过中介组织的宣传,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市场信息,弱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市场风险,通过政府的各项政策的扶持,提高产业发展的动力。另外,还应该要对产业链条进行延伸,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龙头的带动作用十分重要,为了要提高产业的发展动力,需要加强对各个产业的龙头的培育,从而使龙头企业可以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可以根据当地的农业经济情况,加强对“公司+农户”、“基地+农户”等模式的应用,使各项产业的布局能够不断优化,实现标准化管理、集约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
2.4确保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资金和人力需求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充足的资金,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积极加强对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的筹集,可以通过拓展融资渠道、完善资金投入机制等方式,满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一方面,政府应该要为产业发展过程提供充足的资金,让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各项设施设备可以得到保障。另一方面,还应该要融合更多的社会渠道,对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所需的资金以及物资进行满足。在退耕还林的后续产业发展过程中,可以争取更多的国际机构、组织的援助,扩大退耕还林的投资来源,加快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发展。同时,还应该要建立健全稳定的投入机制,通过各种政策对农民进行税收优惠,进行信贷支持,切实保障退耕还林之后的各项产业发展过程中主体的合法权益。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退耕还林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了确保农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升、确保农村经济水平得到提升,需要培育退耕还林的后续产业发展。在后续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加强资金的整合,培育龙头企业,不断延长产业链,使得退耕还林的各项产业发展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全省,谭鹏,靳爱仙.对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问题的思考[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9)
2冯德新.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调查与思考[J].现代园艺,2015(12)
3莫芬.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问题的思考[J].农家顾问,2015(10)
作为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强大引擎,城镇化是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加快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就东胜区推进城镇化建设转型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且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希望通过本文能够给相关工作者带来帮助。
关键词:
城镇化建设;统筹发展;文明城市
一、城镇化建设转型发展现状
东胜区城镇化在经历了快速扩张后逐步回归理性,发展的脚步更趋成熟稳重。笔者调查了解到,东胜区在近些年已逐步将城镇化建设的重心从大力进行城市建设转移到提升城市品质这一工作上来,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较高的城镇化水平。旧东胜区作为鄂尔多斯市市府所在地,所辖的1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中仅有3个乡镇,耕地面积较小,农村人口也不多。因此,从我国开始进行城镇化率统计工作以来,东胜区就拥有相对较高的城镇化水平。根据2015年的相关统计数据,东胜区共拥有50.58万人的常住人口,其中包括47.12万人的城镇人口,城镇化率高达93.16%,在整个鄂尔多斯市排名第二,且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7.06个百分点。二是效果显著的城镇化建设。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东胜区的城镇建设工作持续发展,城镇发展速度持续加快。随着城市结构、城市建设等方面逐渐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日趋完善,东胜区在生态建设方面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在这一过程中,东胜区还坚持以“数字东胜”为依托,对整个城市进行精细化管理,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得以进一步提升。
二、城镇化建设转型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东胜区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由于用时较短、发展速度过快、要素沉淀不足,不免衍生出一些问题。一是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城镇化意味着大规模的、分散的农村人口逐步集中到城镇中来,放弃自己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转而接受现代城市文明的生活方式,这些人中的大部分都不能适应这突如其来的转变,特别是解决自己的就业以及生活来源问题比较困难,要真正的融入城市社会需要较长一段时间。二是产业发展较为滞后,难以起到明显的带动作用。东胜区的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且并不具有较强的支撑能力,新兴产业短期内难以形成有效支撑,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不足,产业集聚与人口集中不同步,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够合理。目前传统服务业仍占较大比重,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虽有所提高,但比重仍然偏低。2015年,东胜区房地产、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等新兴行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37.8%。产业发展的滞后直接导致对劳动力吸纳能力的不足,外来劳动力和人口难以进城立足,制约了城镇经济的发展。三是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强,城市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便捷化程度不高,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有待完善,轻基础配套以及轻管理的问题依然存在。除以上问题外,东胜区城镇化过程中还存在着公共服务供给层次不优、基础设施以及基础配套保障能力薄弱等问题。特别是城市周边郊区存在供水、供热设施不完善,出行、购物不方便等基础性问题。四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城镇与农村发展不平衡问题也长期存在于东胜区。与高速发展的城镇相比,农村较缺乏优质教育资源,教育公平现象长期存在且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在医疗方面,农村的医疗服务供给较缺乏,农村村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较为严重;农村不够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也促使着东胜区政府及时健全一些基本保障制度。综合以上现状来看,东胜区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仍较为滞后,政府及相关部门需加强对这方面的关注。
三、推进城镇化建设转型发展的建议
针对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东胜区既要抓住发展机遇,同时也要遵循城镇发展的客观规律,保证城镇建设在发展时序、力度和节奏等方面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如此才能将本区城镇建设的重点转移至完善社会服务功能以及提高城镇发展质量上来,才能真正实现品质东胜。
1.突出规划引领,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其一,东胜区应在坚持集聚高效、中心辐射、产城融合传承以及绿色低碳理念,对城镇空间布局进行科学优化。在进行城镇空间布局时需加强城市组团之间、城镇与园区之间、园区与园区之间的联系,加快构建起中心集聚、辐射带动和依托轴线、层级推进的新型城镇化空间体系;其二,为了进一步推动东胜区由扩张性规划向集约型、功能型、效益型以及人文生态型规划转变,东胜区需在规划全过程中融入新型城镇化发展观念,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标准规范和强制性内容,并在此基础上促进东胜区城镇化与工业和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等领域的同步推进与互动发展。
2.强化产业支撑,推进产城互动发展。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东胜区首先需对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加以充分把握,同时还需坚持服务产业发展以及产业发展支撑城镇建设的理念。产业发展可有效提升就业率,还可充分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因此,东胜区可通过产业发展布局的优化、极具本地特色及优势产业的大力扶植、产业链条的延伸等有效方式来强化产业支撑。此外,积极培育相关产业并依据实际发展需求进行产业转型或升级的方式也有助于产城的良性互动发展。为了响应国家关于绿色发展的号召,东胜区应着重发展具有极高附加值、极大就业容量且造成环境污染小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此外,坚持产城一体、统筹布局、协调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推进产城的互动融合与发展。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综合服务能力。为了切实提升东胜区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以及城镇综合服务能力,我们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原则,具体需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快速建立与城镇人口规模、产业发展相适应或适度超前的城镇基础设施体系;二是从人民群众所关心的教育、医疗、文化等生活热点出发,加强各个领域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三是密切关注城镇与农村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上的差异,尽最大可能帮助每个居民享受到高质量、无差别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4.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在城镇化过程中,东胜区除需关注城镇建设外,还需更多关注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区域的延伸,积极增加城镇高质量公共服务在农村的覆盖率,最终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实现。对此,东胜区需进一步提升城镇内涵,加快搞好政策、市场、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对接,积极融入城市群发展。在农村社会建设中,东胜区需深入贯彻落实“十个全覆盖”工程。在医疗方面,坚持以乡镇卫生院建设为重点;在教育及文化方面,我们需积极改善农村中小学以及学前教育的办学条件,建设一定数量的农村文化室;在政治方面,各地村委会应积极配合本地政府部门,加快建设或改进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努力创建美丽宜居村镇,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5.深入推进开放合作,创新体制机制。为了切实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东胜区还需积极加强对外开放与合作。引导城市参与区域产业分工合作可有效促进城市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提升,而创新体制机制则可保证城乡人口及其他要素间的合理有序流动。除扩大开放合作及创新体制机制外,我们还需加快建立起以常住人口为基础的新型城市管理体制,以促进城镇公共服务效率的提升。
四、结语
【关键词】 县域;文化产业;发展
县域文化属狭义文化范畴,指的是人们在从事政治、经济和精神等活动时创造的具有县域特色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文精神、民族艺术、心理情感、行为方式、道德规范等的总和。我们所指的县域文化是以县域经济为基础,以县情为依据,以开发本地历史文化资源为重点,以建设现代文明为方向,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
从实际情况看,区域经济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上。因此近年来,文化产业的重要性获得了更广泛的认同,也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但是,有些地区抓不准文化产业工作的切入点,找不准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理不清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实际建设效果不佳。因此,必须积极探索解决当前县域文化建设中的问题,用新的思路和办法不断促进县域文化发展与繁荣,大力提升县域软实力,才能真正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文化与县域发展的关系
当今社会,文化与县域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谁注重县域文化的发展,谁就会在县域发展中掌握主动权。
首先,文化品牌是扩大县域知名度的重要名片。一个地方的知名度可以凝聚商气、人气,对地方发展作用很大。国内外很多地方,其历史文化、名人名事、地方特产、旅游名胜,都已成为其代名词和地方名片。靠这些地方名片,甚至能形成一条庞大的产业链,解决发展、就业等诸多难题。
其次,文化产业是科学发展的增长点。以粗放型发展为代表的旧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尽头,以文化产业为代表的集约型、环保型发展方式开始兴起。陕西省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潜力巨大,文化产业完全可以成为拉动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第三,文化精神是跨越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和熏陶,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具有不同的精神品质。培育优秀的地域文化,培育公民良好的文明素养,以先进的文化精神来引领地方经济的发展,是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最后,文化素质是和谐发展的新动因。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素质是聚集各种发展要素、促进社会良性发展的新动因,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积极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倡导健康文明的文化生活,努力提升市民的文化素质,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投入不足:文化产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也是新兴产业,对资金的需求十分迫切。而我国的县级单位恰恰是财力薄弱的地方。除了东部部分县市财政实力较为雄厚外,大多数县财政都不宽裕。有的县一年财政收入还不到5000万元,即使每年将财政收入的2%用于发展文化产业,也只有100多万元。资金成了制约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因素。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公共基础文化设施总量不足,规模偏小,缺乏富有鲜明时代特色、多功能、高档次的现代化标志性设施,能够举办不同类型文艺活动,同时又具有商贸等多功能的复合性文化场所很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文化资源稀缺: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条件。县域不是文化生产和创意中心的现实决定了县域文化产业是一种资源依赖型产业,文化资源的数量与禀赋对县域文化产业影响极大,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甚至是一个决定性因素。我国文化资源丰富,但由于国土辽阔,文化资源密度并不高,资源的稀缺性在县域范围内表现的更加突出,大多数县所拥有的文化资源不足以成为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载体。
(三)文化人才短缺:我国县域人才匮乏,高层次的人才比重低,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比较低,优质的农村人口大量外流,据估计,农村人口外流中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总数的86.3%,外流人口的整体素质普遍高于留守人口。这种现状使得文化产业发展缺乏高素质、高水平的行政管理人才、文化经营人才和文化专业人才。由于资金不足方面的原因,造成激励措施不到位,现有文化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不高,文化原创能力降低,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被削弱。
(四)文化市场狭小:县域文化产业市场狭小。县域发展文化产业有着先天的局限性,那就是市场狭小,大多数居民收入水平低,恩格尔系数高,老百姓的大部分可支配收入都要用于基本生存需要以及子女教育和医疗等领域,用于精神文化消费比例很低,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需求不足。加之文化经营者市场风险意识淡漠,市场开拓能力弱。缺乏市场意识更是当前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五)文化产业面临新的挑战:首先,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媒体的新挑战。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国际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对纸质媒体产生巨大冲击,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发生了很大改变。电子媒介的跨地域、跨国界、跨民族和跨文化特点,为人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人们的思维将更加开阔,思想观念更易受到影响,文化由单一走向多元,互动性更加明显,对文化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其次,大型文化传媒集团强势竞争的新挑战。当前,国际传媒娱乐业已经形成大型跨国公司垄断的局面,国内也相继组成大型文化集团企业。相比之下,欠发达地区在文化资本、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很难抵挡大型文化企业的重大冲击。面对激烈的竞争,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任务艰巨。最后,文化体制改革带来的新挑战。文化体制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改革将面临很多现实的困难,改革付出的成本也会很高。但是,现行文化体制不改革,就不能从根本上推进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县域文化发展在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能否适应改革形势,也成为其发展所面临的一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