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2 17:07: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水利工程市场发展前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前言
随着现代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飞速发展,水利建筑在追求高品质的同时,也逐渐重视视觉效果与艺术气息的展现。很多水利建筑与旅游景点相结合,成为当地的旅游景观。但随着水利工程建筑设计的进步和成熟。其布局与环境的矛盾也日益显现。这就要求水利建筑事业对一些不合理规划进行统筹兼顾,进综合有效的规划治理措施,实现高质量的水利工程建筑设计,与此同时,与生态环境建设和谐发展。进而适应现代社会对水利事业发展的高要求。
一、我国水利工程建筑设计的现状
1.现代水利建筑已经逐渐摆脱以往呆板、僵硬的模样,在保证工程质量使用和功能的基础上。也对建筑物的外观视觉效果和文化气息提出了更高地要求。随着新的建筑材料的出现,如何合理统筹选择最恰当的建筑材料?建筑设计如何更好地与当地环境保护相结合?建筑设计如何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等等。成为水利工程建筑设计人员需要积极应对、妥善解决的首要问题。
2.建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庞大工程学科。它在建筑与设计过程中,难免涉及到多方面的不同的专业做支撑,而目前水利建筑设计人员大多来自于水利专业,在建筑学知识储备和艺术审美能力的综合能力方面还有待加强。因此,在设计中重视功能、质量要求的前提下。不能忽视水利工程建筑艺术和审美的客观需求。为此,我国应加强水利工程建筑设计中综合性人才的投入。
3.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国家在进行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现代水利工程建筑设计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对于外观视觉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的社会形势给现代水利工程建筑设计提出了新的课题。
二、水利工程建筑设计工作的分类与概述
泵站枢纽的主建筑物以及附属建筑物的构成结构,基于泵站在日常生活中的平常性,本文对其进行了工作分类的一一列举与概述。
1.水利工程建筑总平面设计
水利工程建筑总平面设计主要是指水利工程主体建筑物和一些配套设施的总平面布局。在涉及建筑物布局采取集中还是分散的方式,则应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等实际情况而定,泵站建立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在距离城市比较远的郊区或者城乡结合地段,以满足最基本的使用需求。
(2)考虑建筑物之间的交通与内部线路的畅通和简洁。
(3)应预留出部分的绿化带,以进行环境保护和绿化工作的进行。
(4)重视泵站内部职工生活、休息、娱乐的需要,保证有足够的休息间和体育运动场。
2.水利工程建筑物的平面设计程序和分工
在平面设计过程中,各自专业的设计技术人员就水利工程建设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与探讨,最大限度发挥水利工程建筑的艺术性。
(1)各专业的设计人员提出专业设备的具体布置和要求。
(2)各建筑专业的设计人员互相配合,确定水工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形式。
(3)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水工专业设计人员主要负责确保建筑物设计能够满足机泵设备安装的要求和水利条件。
(4)建筑专业设计人员主要负责建筑物能够安全投入使用,同时保证建筑物内部空间的合理利用。
3.建筑造型与美观设计
一组建筑的造型设计在水利工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造型的设计能够明显反映这一地区的主要特征和历史背景。因此。在建筑设计之前,设计师要把水利工程的实地环境细致摸索一番,要充分考虑与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建筑技术条件相适应,精心揣摩,确定最完善的建筑风格。
三、水利工程建筑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1.沟通问题
建筑设计不能理解为设计人员单方面的工作与依靠。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设计人员要与工程建筑的各专业人员进行深入沟通与探讨。只有在明确工程甲方提出的外观设计与具体要求后,才能达到建筑物的造型与设计风格要与当地环境契合。
2.经济效益问题
设计师要对于不同材料的价格差异。相同材料的不同品质、色泽以及价格的差异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加大当地原材料的使用与消耗度,以最大限度减少运输成本,在严格遵循节约简朴的前提下,将现有材料与资金的使用发挥最大化作用。
四、未来水利工程建筑设计的发展前景
未来水利工程建筑设计仍然应该以保护水利、水工建筑物为基础,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水利工程依托于自然山水的自身优势,通过建筑艺术化创作设计的手段,将单一功能的工程水利设计向多功能的环境景观化水利工程设计转化,形成多功能环境水利工程建设。创造丰富的水利环境景观,实现水土资源的再开发与利用,带动水利经济发展,促进水利的良性循环,推动水利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五、结语
结合水利建筑设计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及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筑设计的发展前景,相关部门应该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加强水利建筑的科学布局,建设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水利工程,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多种社会效益。
关键词:水利;经济体制;现状;改革对策
我国对于水利经济的研究起步较晚,虽然借鉴了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但考虑到国情问题,实施的水利经济体制与应用的经济核算方式有很大差异。因此,我国水利工作人员应加大对水利经济的研究力度,建立与我国国情相符合的水利经济体制。
1水利经济体制现状
1.1投资力度不足
我国水利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经常会存在技术落后、经费不足或工程设施老化的现象。此外,水利部门具有公益性,其获得的收益是十分有限的,某些时候都不能保证员工的薪资,这导致企业职工队伍不断缩小,长期下去影响到水利工作的正常开展。
1.2思想观念落后
与其他行业相比,水利经济体制改革难度较大,主要表现在水利工作人员并未彻底转变思想观念,过分担心水利行业属于某些自然垄断性质的行业,从而很难进入市场进行有效的竞争,更担心改革不成功对“国计民生”产生影响。我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中小型水利工程主要依靠民工投工投劳建成,被人们错误的认为属于群众共同所有,因而并未征收水费;一些中型工程也很少征收税费,给工程正常运行管理带来诸多难度,因此很难进入市场。可见,我国仍然普遍存在水利吃国家“大锅饭”,社会喝水利“大锅水”的问题。
1.3缺乏专业性管理人才
水利行业的管理者多数属于水利系统技术人员,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具有诸多学识与经验。但我国进入市场经济后并不适应新的管理模式,甚至对其比较陌生,因而很难进入到角色中。与此同时,我国大多数水利企业对以往的“计划水”到现在的“商品水”的认识不足,很难改变管理模式,因此管理水平并不高,对水利行业的发展前景并无远瞻性。
2水利经济体制改革对策
2.1认真贯彻相关政策,促进水利经济市场化建设
应认真贯彻我国水利产业的相关政策,保证水利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发展高度融合,以当地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做好水利工作,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同时,按照甲乙类水利项目的性质差异理顺投资主体,积极引进竞争机制,不断规范公司化改造,保证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相符合。
2.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水利产业的发展与运转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让其紧跟时代步伐及时更新并引用高水平技术与设备,并解决在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
2.3坚持“三个有利于”原则
要想实现水利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目标,还应坚持“三个有利于”原则,即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这就需要水利工作人员在改革过程中严格遵循以上三个原则,通过水利经济体制改革提高职工的生活水平,促进我国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
2.4积极改革水利产业体制
国家应该对水利产业进行体制改革,明确该行业的职责,保证工作分配的合理性以及司法过程的统一性,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人们对我国水利产业的满意度,进而为实现水利经济体制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础。
2.5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体系
建设水利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与资金,因此需要动员多方力量,实施多元化的投入主体。政府部门、水利产业经营单位、农民个人、社会各方面都应明确自身职权,做好协调配合工作,积极承担应该承担的投资责任。在机制上应积极改革“大锅水”投资、无效益投资等现象,严格按照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等价交换等要求形成主动投入的新机制。在投资来源方面应增加渠道,如银行贷款、财政拨款、社会集资等。严格遵循“谁建设、谁管理、谁收益”的原则,积极打破各方面限制,如行业、地域、体制等界限,积极鼓励外商、单位以及个人严格按照产业规划要求合资、独资与合作经营水利产业。
关键词:水利经济;水利产业;政策
Abstract: The economy of water resources including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and so on. Since the economy of water resources from the last century, put forward a comprehensive business philosophy so far, it has many experience. This preliminary study and analysis of the related to China's current situa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economic system. And for some of the water industry in China under the planned economy system, puts forward some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 water economy; water industry; policy
中图分类号:TV5
一、 我国水利经济体制的现状
1.“政事不分,事企不分”严重 我国的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的现状基本上是“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有数量众多的所谓事业性质的企业,但企业的相关管理还是处于市场经济的边缘地位,不能够作为企业的独立单位直接进入市场。纵观我国水利建设的现状,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现有的水利行业在生产、交换、分配以及消费等相关环节都不能与社会化大生产的趋势相互协调,同时这与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水利行业的相关要求不能很好的协调,而有些水利管理部门单位还都不能维持简单的生产。扩大与再生产也成了极为困难的事情。水利行业中面对的诸多问题正逐渐成为一项制约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的“瓶颈”。受计划经济体制的约束,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机构条块分割。责权不能很好的分开,而水利建设的现代化管理程度相对较低.管理和相关的控制条件也不能得到很好的统一以及相关部门不能很好的互相衔接配合等众多问题,尤其对于一些管理机构大多数属于地方水利部门下属事业单位。这种运行体制在计划经济时代,受国家相关政策的严格保护,因此在水利工程管理的运行方面所面临的种种弊端很难引起相关管理者以及有关部门的重视。
2.相关的水利管理思想观念不能得到很好的转变 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是一个国家垄断性的服务行业,有关部门担心相关的成果改革不好会进而影响到我国的“国民生计”,因此相关的水利管理思想观念相对落后,同时整个水利系统的相关的干部职工没有很好的市场经济意识。虽然近些年来我国的水利水电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多卓有成效的业绩,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推动了我国了水利体制的改革与发展,然而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还面临着管理发展还相当不平衡,有关的水利建设的价格体系以及资产经营管理体系建设不能很好的配套。某些水利单位还普遍存在着计划经济下的相关的管理思维方式,水利建设过程中忽略了市场的相关融资渠道,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更多的注重投入,而忽略了相关存量资产的盘活。
3.在水利建设过程中缺乏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相关的水利经济管理人才在我国众多的水利行业的相关管理者,绝大数都是源自于水利系统的技术人员,这些管理者有着丰富的水利工程建设经验和学识。但市场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也正逐渐进入市场经济时代,而这项水利工程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着不能及时熟悉、认识、新的经营管理模式的现象,并且不能及时转变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理念.不能及时、迅速的改变相关的管理模式,进而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缺乏对于我国水利行业发展前景的远瞻性和相关的市场应变能力。
二、对于水利工程建设中相关思考与对策
1.采取措施进而加快水利资产相关的经营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改变过去计划经济时代那种极为分散的管理运营体系。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将水利资产进行条块分割,会产生并且强化生产集中性与资产分散之间的相关矛盾,进而极大的影响着我国水利资产的整体优势的最大化发挥。为改变水利工程管理的弊端,可以从下面几点做起。第一,尽快完善并且确立水利部门相关的法律地位,同时要采取措施推动和进一步深化我国水利国有资产产权相关的界定工作。要运用市场经济发展的思路,采取众多办法加强和完善我国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系的相关建设,转变实物管理使之向价值形态管理方向转变,并且逐步形成一个中央、地方的相关水利部门进行出资,相关的水利建设企业作为主要的资产经营主体,充分发挥良好运作的资产运营管理体系。第二,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大我国水利经济体制的相关改革。在转变相关的水利水电建设的思想观念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原则。此外为了防止国家相关资产的流失,进一步发挥相关的水利资源优势,可以做下面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和做好相关的价格收费的基础性工作,各行各业要遵循为社会服务的相关宗旨。但是服务并不等于无偿服务,同时服务也不是不计经营成本。在制定相关的水价过程中要遵循相关的原则并且尊重相关的价值规律。通闸费、河道维护费、水土保持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采砂费的收取都是我国水利部门利用有关的工程设施和资源开展的合法的经营活动。这些收费不仅是行政事业性的服务,而且也是具有经营性意义的收费项目。因此在进行费用的确定过程中既要考虑相关的运行成本,又要充分考虑相关投资的回收。
与此同时,还要着重抓好价格收费体系中的人员配置、机构建设和有关管理制度的建设等,这样才能促进管理、定(调)价以及相关收费等几个环节相互配合,形成一条完善合理得当的收费网络。二是要进一步理顺水利工程的相关的经济关系,进而做好相关的资产评估工作。总起来看,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是以块为主,人、财、物全都由中央、省、地(市)、县进行四级的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有着相关的优势,但也存在着众多弊端,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极其容易出现画地为牢,增加相关矛盾的问题。水资源有其独特的自然规律.在开发和利用水利资源的过程中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同时还要严格遵循水利资源的合理配置的基本原理。要充分调整和优化配置水利资源的资产结构,严格按照相关的经济规律办事,并且还要充分兼顾各方的相关利益。
2.进行水利工程经济体制的改革,逐步实现树立建设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公有制经济可以有众多的实现形式,一切能够反映生产社会化规律的各种相关经营方式都可以大胆的引用并且进行勇敢的尝试,具体尝试可以采用股份制也可以采取股份合作制。
3.进一步建立一个具有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特点的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体系 在水利建设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劳动力。因此,相关的部门和政府机构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动员各方面的建设力量.增加实际投入的建设主体,对政府、受益单位以及水利产业经营单位等各方面的利益和职责进行严格的职权划分,使各方机构能够很好的实现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并且促使各方充分承担起各自应有的责任。要从机制上进行改革,大胆改变以前水利投资过程中存在的不受益、不讲效益、等众多弊病,并且还要严格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和市场价值原则,建立一个主动投入的新型的管理机制。充分按照“谁建、谁管、谁受益”的相关原则,进而打破在地域、行业以及体制之间存在的相关界限,进一步鼓励有关单位、外商以及相关的个人严格的按照相关的产业规划要求进行独资、合资、合作等众多形式进行水利产业的经营管理工作。首先,相关部门要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对相关的水利企业,特别是一些大型水利企业的投资管理力度。其次要对传统的投资方式、相关的资产结构进行改革。积极开辟新的筹资、融资渠道,努力进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植。同时可以将一些具有相当经济实力的水利企业进行重组,增强之间的联合,进而组建起一个新的诱惑力的水利企业集团。
三、结术语
通过本文的论述,分析了经济体制的现状 ,对其更好更快的稳步提升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设性意见和改革措施。发展水利必须深化水利运行机制,在相关水利人员管理方面,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的队伍建设,加强对我国水利建设的监督工作,在工作中根据实际需要,认真总结积累经验,不断的开拓创新。只有这样我国的水利经济才能稳步健康不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玉章.水利经济浅析[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1(10).
[2]常新洛.关于促进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1(4).
水利工程建设监理是指具有相应资质的水利工程建设监理企业,受项目法人的委托,按照监理合同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实施中的质量、进度、资金、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进行管理的活动,包括水利工程建设监理、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监理、机电及金属结构设备制造监理、水利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监理。
2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工作内容和原则
2.1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工作内容
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监理的控制和管理主要分为四项内容,分别是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和安全生产。其中,质量控制是核心,安全生产是保障,进度控制是条件,投资控制是基础。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理工作中,监理人员应该树立质量意识,没有质量的进度是负进度,没有质量的投资是浪费。在处理好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三者之间关系的同时促进合同管理目标的最优实现。
2.2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工作的原则
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工作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监理原则,并遵守守法、公平、公正、科学、诚信的职业准则。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工作以主动控制(事前控制)、动态控制(事中、事后控制)的工作原则为核心,以完成合同目标为宗旨,对施工阶段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目标控制。督促施工单位按照设计文件、技术标准及合同要求完成各项工程建设目标。
3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工作的重点与难点
3.1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工作的重点
3.1.1把好材料、设备进场检验关
材料和设备质量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监理人员应相关规定对进场的各类材料进行检验和试验。对重要设备的监理应包括驻厂监造、出厂验收、到货后现场检验及测试等内容。
3.1.2抓好隐蔽工程验收关
隐蔽工程的质量关系到工程建设完成后的运行质量,对于施工阶段的隐蔽工程,监理人员应进行全过程旁站监理,并做好现场旁站记录。
3.1.3处理好参建各方的关系
监理人员应尊重业主,遇到问题要多与业主沟通、交流。对施工单位采取监督与帮助相结合的工作方法,严格监理,热情服务。
3.2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工作的难点
3.2.1协调工作任务重、难度大
水利工程项目因投资规模大、施工范围广,建设周期长等特点,需要协调、征地、拆迁等筹备工作量大。通常情况下,业主确定的开工时间较为紧迫,工期压力较大,在多专业、多界面的交叉施工中,施工作业面及参建各方关系的协调是监理工作的难点。
3.2.2工程变更的处理和认定
因水利工程项目的特殊性,在业主与施工单位签定施工合同后,仍会发生各种工程变更,特别是合同外增加工程项目、地质条件及设备材料型号变化引起的价格变更等。这些变更都会引起合同价款和增减,通常业主方与施工单位很难达成一致意见。因此,对工程变更项目价格的确认也是监理工作的难点之一。
3.2.3工程进度难以控制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一般都是在野外露天的环境下作业,施工环境差,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及地质、地形、地貌和工地周边建筑物的限制,工程进度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和干扰。因此,如何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确保工程按期完工也是监理工作的一大难点。
4当前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4.1对建设监理制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不足
部分业主对工程建设监理的作用和意义缺乏科学认识。有的业主是迫不得已,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和办理开工手续;有的业主认为是“多此一举”,仅把监理当作检查质量的工具;有的业主认为监理人员是自己的雇员,必须为自己的利益服务,经常用不成文的“地方惯例”来决定工程上的许多实际问题,使得监理单位常常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导致监理工作被动,建设监理制的作用难以发挥。
4.2业主过分依赖监理人员,施工单位为难监理人员
优良的水利工程项目是施工单位“干”出来的,不是监理“监”出来的,也不是业主“管”出来的,施工单位才是建设工程的直接生产者,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和效益。有些业主把监理看成是质检员,过分依赖监理人员,只要有工程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就找监理人员说事。有些施工单位中标进场后,没有履行合同承诺,不按合同要求设立工程项目部、配备相关人员,工地现场管理混乱,施工方案无法实施。而此时,有的业主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沉默不语,现场监理机构孤掌难鸣,导致工程建设不能走上正常的轨道。有些施工单位故意为难监理人员,某一工序或部位施工完成后尚未进行自检,就让监理人员去验收,不仅增加监理单位的工作量,其自身的质量体系也不能有效运行。
4.3监理单位管理水平和监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部分监理企业人员不稳定,有监理任务时临时拼凑人员,而被拼凑的人员往往缺乏必要的管理能力和法律知识,运用现代管理手段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能力较低,同时离退休人员多、实习生及应届毕业生等临时人员多。监理人员不稳定,致使监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较难提高,不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
4.4工程建设中存在不规范行为,监理合同得不到认真履行
当前,一些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还不能完全按照工程建设规范要求施工,仍然存在“边设计、边施工”及业主、设计、施工单位同属一家单位的现象,造成工程建设职责不清,责任不明,管理混乱,监理人员的决定和意见不能落实,监理效果不够理想,工程质量监督出现漏洞,在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理中互相推卸责任。
4.5监理服务报酬取费标准低,不利于监理行业的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住建部于2007年的《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发改价格【2007】670号,对建设工程监理及相关服务收费有明确的标准和规定。实际工作中,很多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和地方财政投资项目不能按照规定的标准取费,以拦标价或最高限价的方式压低或降低监理服务费。造成监理企业经营困难,不利于引进较高专业技术水平、较强组织协调能力、较丰富管理经验的人才,影响行业发展前景和服务水平。
5做好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5.1知法、懂法、守法,规范建设监理市场
近年来,我国水利工程建设领域已经建立完善的法律休系,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我们必须以《合同法》、《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水利工程施工监理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培育规范的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市场。严格监理市场的准入管理制度,合法经营、公平竞争,打破垄断和地区保护;杜绝无监理资质或超资质等级和业务范围的企业和个人承揽业务;杜绝监理人员无证上岗现象;杜绝分包和转包监理业务行为。
5.2监理单位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提高人员素质,规范监理行为,是一切监理工作的基础。目前,一些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工作中,明显暴露出监理人员特别是总监理工程师人才乏陈的现象。监理单位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在加强管理工作的同时,重视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以增强自身实力,从而达到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目的。为此,监理企业要加强队伍建设,培养综合型、高素质的总监队伍,确保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的有效落实;加强监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以适应工作的需要;加强对现场监理工作的检查、监督。
5.3监理单位要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监理单位应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以良好的工作业绩和优质的服务争取市场、占领市场,以质量求生存、以服务求发展。由于监理总体目标的实现有赖于监理机构的总体布置和科学管理,是一种高智力的劳动,因此该机构要求各类技术人员在数量、业务能力、专业搭配上合理,特别是对总监理工程师的技术水平、组织能力、职业素养、责任意识等有较高的要求。同时,监理单位应充分认识到水利工程项目技术的复杂性和功能的多样性,认真分析影响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的主要因素,编制好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并增强其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5.4加强信息管理,善于沟通协调
监理工作的顺利完成,需要业主的指导与支持,需要同设计单位的沟通与协作,更离不开施工单位的理解与配合。特别是业主和设计单位的支持与配合,关系到每一项施工方案的实施。如不能得到支持,好的设计理念和施工方案将不能得到贯彻执行,监理工作的成绩也无法取得。监理单位及人员应爱岗敬业,加强信息管理,善于沟通协调,通过自身努力使业主充分相信监理,并支持监理工作,其他参建单位能够积极配合监理工作,从而达到“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
6结语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意义质量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增加为施工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同时也提高了企业间的市场竞争。在这样的环境下,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必须从强化自身管理工作出发, 提高企业的综合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中, 混凝土工程是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重点, 其施工质量对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后期养护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现代水利工程施工企业管理工作强化过程中, 企业必须针对混凝土施工重要性,加强施工管理工作,保障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一、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管理要点
1、制定施工管理的计划要合理
计划编制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工程投资、进度和质量等目标的实现。加强计划管理就是对于计划目标做出科学的预定,各项计划围绕目标来实现。
计划的制定必须是科学的、严谨的、实事求是的,不可为了盲目赶工期使制定的目标无法实现。还要考虑到突况,周全考虑才能计划周密。计划一经制定,就要全力贯彻与实施,保持计划执行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增加技术含量,加强技术管理
技术是贯彻整个施工工艺流程的重要工作。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技术至关重要,可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及安全。因此,技术管理在施工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技术管理过程中,技术交底不彻底、质量检验无标准、技术开发不积极等问题常常造成施工过程中出现突发事件时,无从下手,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要建立技术交底责任制,并加强施工质量检验、监督和管理,从而提高质量;要严格依照施工技术规范及质量标准来对工程质量进行检验,建立健全质量检测机构和检验制度。
3、实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全面提高工程质量
在全面质量管理中,质量和全部管理目标的实现有关,它把过去的以事后检验和把关为主转变为以预防为主;从过去的就事论事、分散管理转变为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进行全面的综合治理。突出以质量为中心,围绕质量开展全面的工作,从而提高工程质量。
4、掌握成本管理手段,合理降低工程投入
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每一个中标工程都需要加强管理才能取得利润。因此,必须在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中,实行科学的、全面的、综合的成本管理。成本管理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及成本分析和考核。成本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成本控制,就是在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中,通过对工程成本形成的预防、监督和及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使施工成本费用被控制在成本计划范围内,以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发生成本控制不严的现象。成本控制不严,将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因此,要做好事前控制,首先进行成本预测。成本预测就是在工程开始之前,对该工程全面进行成本预算。成本预测的目的是确定降低成本的目标,即确定成本降低率,为编制降低成本计划确定方向。
二、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提高水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促进水利工程施工企业混凝土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
针对现代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对施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水利工程施工企业经营管理者应认识到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从企业领导层认识的提高为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现代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应加强管理人员施工质量意识的树立。通过水利工程施工企业管理人员施工质量意识的树立为现代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与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2、完善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促进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
针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现状,现代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应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针对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企业组织架构、水利工程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分析,以具有针对性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构建促进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在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监理过程中,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还要对工程施工所采用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与探讨。针对所采用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质量控制与管理要点的确定,并将水利工程混凝土质量要点落实到施工过程中的各个部门及岗位职责中。以这样的方式确保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那,实现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目标。
3、构建完善的施工质量控制点数据库,促进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
为了贯彻落实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目标,现代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在工程中标后应加强对工程建设施工设计方案的分析与探讨。同时以工程实地勘探报告为基础、以施工设计技术文件为重点进行施工质量控制点数据库的构建。结合水利工程施工企业以往施工经验以及现代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特点对施工质量控制点数据库进行完善。通过构建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点数据库使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能够在质量控制点数据库的指导下开展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确保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各工序、各质量控制点处于受控状态,为保障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4、强化施工材料控制,保障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目标的实现
在现代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调研与分析中可以发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发生与施工材料控制有着重要的关系。针对施工材料对施工质量的影响,现代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应加强混凝土工程施工材料的控制与管理。根据工程混凝土材料的实际情况对混凝土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核与材料检验、监督。同时,对自由混凝土搅拌站进行强化质量控制。通过对水利工程混凝土材料、配比等技术参数的控制为保障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奠定基础。
5、强化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保障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
作为影响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是现代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企业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应根据工程设计技术文件确定技术管理要点。同时,针对影响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与探讨,明确施工技术管理要点。在此基础上开展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为保障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奠定基础,为避免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发生奠定基础。
6、强化施工现场管理,保障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现场管理是确保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执行、保障施工质量的关键。为了贯彻执行水利工程施工企业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制度与管理要点,现代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应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开展。以施工现场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的培训使其明确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施工质量控制点的控制标准,以此保障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针对现代水利工程建设中施工现场技术人员与质量管理人员不到位、脱岗等问题,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还应加强现场技术控制的监督工作。通过施工企业总部的巡检以及项目经理对现场控制工作认识的提高保障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开展,保障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
7、以机械设备控制保障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
在现代机械化施工应用不断提高的今天,工程建设施工设备对工程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水利工程碾压混凝土施工中机械设备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应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控制与管理。通过机械设备养护工作的开展避免机械事故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同时,加强设备操作的控制与管理。严格要求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标准操作,同时避免非设备操作人员操作设备造成的安全事故与质量事故。从设备基础管理入手保障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实现水利工程混凝土质量管理目标。
混凝土施工是水利工程项目实施的关键阶段,也是实现水工结构功能和工程使用价值的重要阶段。水利工程项目混凝土施工阶段的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的好坏,对整个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进度和投资将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加强混凝土施工的管理与质量控制,对提高水利工程项目的总体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志祥.浅谈水利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J]. 价值工程. 2010(33)
[2] 王淑娟,李文.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J]. 科技创新导报. 2008(14)
[3] 雍浩.水工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 中国城市经济. 2011(11)
[4] 吕兴祥.刍议小型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 经营管理者. 2011(08)
[5] 潘德文.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探讨[J]. China’s Foreign Trade. 2011(14)
我国农村水利水电勘察的主要工作任务包括:水文地质勘察、工程地质条件勘察,以及工程量预估等内容,其目的是为了查明农村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地点的地层土壤、水文条件、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层性质和各种自然地质现象,针对以上项目进行的勘探、测量、试验、测绘、鉴定、研究和综合评价等工作,其目的是为农村水利水电建设项目地址的选择、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技术的应用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和保障。
1我国农村水利水电勘察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以及人们片面重视经济效益,而相对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等诸多因素,最终导致了我国即将面临能源危机的困境。在能源严重匮乏的客观现实面前,人们将目光集中于水利水电的利用上,水利水电不但可以为我们提供清洁、持久的能源,而且不污染环境,还可以循环利用。但是部分位置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供电难的问题始终困扰着地区供电部门,必须及时得到有效的解决。目前,我国农村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逐渐兴起和得到广泛关注,农村水利水电工程的工作重点是勘察设计环节,如果勘察设计中存在问题,就难以保证整体工程项目的进度和质量。我国农村水利水电勘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缺乏专业的水利水电勘察设计单位资质审核部门。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改革过程中,逐步放宽了勘察设计单位的进入准经,勘察设计单位正迈向开放型、竞争型、公平型的全新自主发展模式。近年来,集体或个体性质的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单位逐年增多,水利水电设计市场也日趋活跃。由于政府缺乏对水利水电勘察设计单位资质审核的专业部门,相关职能部门管理工作的相对滞后,以及管理工作缺乏深入性和客观性,最终导致我国部分地区,尤其是偏远的农村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无证设计、越级设计、粗制滥造设计文件的情况,这就必然造成了水利水电勘察设计工作整体质量的下降、资源的浪费,甚至极有可能造成重大工程质量事故和人员伤亡等。②我国农村水利水电勘察设计工作缺乏专业的检验标准和管理制度。农村水利水电勘察设计主要是服务于农村地区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的结果将作者简介:黎明,广西嘉惠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直接决定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规模、整体建筑形式以及工程项目资金总量等问题,在水利水电工程前期准备阶段和工程预算工作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于普遍缺乏专业的检验标准,水利水电工程管理部门就无法准确的判断勘察设计结果和方案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可行性,也会在某些方面影响到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图的绘画,最终制约工程项目整体工作的进度和质量。
2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勘测设计的经验总结
随着我国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体发展,我国小型农村水利工程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并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我国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的科学、创新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目前,我国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勘察设计的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勘察设计理念的逐步成熟。我国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是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中逐步开展和进行的。我国水利工程发展的历史较短,尚未形成系统的勘察设计理念,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更是处于逐渐摸索、前进的发展阶段。近年来,随着国家水利工程主管部门的重视,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勘察设计逐步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并且在水利工程专家、学者的系统研究和探讨中,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勘察设计理念,并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②勘察设计监理体制的逐步完善。目前,工程监理制度已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成为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的先决条件之一。我国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勘察设计发展之初,多是依靠水利工程项目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简单的监督与管理,难以起到对设计方案进行全面审核的目的,也客观的阻碍了我国小型农村水利:I程勘察设计工作的持续、健康、和谐发展进程。近年来,随着我国工程监理体制的科学发展与全面创新,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勘察设计建立体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并发挥了更大意义和作用。
3如何加强农村水利水电勘察设计标准化作业
目前,我国农村水利水电勘察设计工作进步缓慢,综合其原因是表现在多个方面的,其中主要包括:农村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勘察设计人员综合素质较差、难以形成标准化作业、自主创新与研发部分不足、深层理论研究较少等,其中难以形成标准化作业是制约我国农村水利水电勘察设计工作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所谓标准化作业,即将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工作划分为若干独立的部分,并为每一部分工作内容设置严格、具体、科学的检验标准,以实现勘察设计工作各具体操作环节都符合相关检验标准要求,进而促进农村水利水电勘察设计工作全面标准化作业的真正落实。①农村水利水电勘察标准化作业的加强。农村水利水电工程勘察工作标准化作业的加强,主要体现在勘察任务目标的明确、勘察材料的记录和整理、勘察结果的具体分析和验证等方面。在进行农村水利水电勘察工作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工程相关管理文件和条例的要求来展开工作。农村水利水电工程勘察中,可以适当的增加中问检查环节的次数,确保勘察资料的质量和完整性,坚决杜绝“敷衍了事”的现象。同时,水利水电工程勘察单位要做好勘察资料的验收和总结评价工作,对不足或不准确部分要及时补充或返工,确保资料可以有效服务于工程设计工作的整体需求。②农村水利水电设计标准化作业的加强。农村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作标准化作业的加强,主要表现在设计图纸的清晰、合理、可行程度、设计工作与实际施工情况的相符程度、设计中关于工程预算的审核等方面。农村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标准化作业,要求设计工作要对农村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施工工艺、技术应用、建筑模式、环境保护等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与综合策划、论证,以确保设计方案具备较为丰富的科技元素、现代元素。农村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方案应充分体现“因地制宜”的工程项目建设原则,在保证工程施工成本最低化的基础上,还应尽量保证设计中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并具备一定的先进性。农村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方案应符合水利水电工程的基本设计原则、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保证工程的实际效果和满足使用功能方面的要求。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GIS);水利地理信息系统;水利行业
1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1.1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特定的空间信息系统, 是一门介于地球科学与信息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是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支持下, 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模拟、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它是一门为区域和工程规划、设计、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加工与管理技术, 是一种综合性强、适用性广的工具[1]。
1.2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
地理信息系统通常包括三个基本部分:计算机系统(包括软件和硬件)、地理数据库系统及应用人员和组织机构,见下图1。
1.3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特征
地理信息系统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1.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空间信息的能力, 很强的空间性和动态性;2.以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为目的, 以地理模型方法为手段, 具有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的能力, 并能产生高层次的地理信息;3.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空间地理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的或专门的地理分析方法, 作用于空间数据, 产生有用的信息, 完成人类难以完成的任务。
2我国地理信息系统(GIS)及水利信息系统的发展与现状
我国的地理信息系统起步于80年代, 1983年国家科委新技术局成立了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规范研究组, 标志着我国的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提上了历史日程。经过了二十几年的发展,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如人口信息系统、经济信息管理系统、国土信息系统等。尤其是经过最近10年的努力, 我国GIS软件的技术体系日趋完善, 已经形成了基础平台软件、桌面软件、专业软件、应用软件四个体系。国产软件在近一年时间里又有了长足的进步, 大型基础平台软件产品研发进展良好, 尤其是得到国家863计划支持的两个大型GIS基础平台软件表现突出, 在市场和应用方面有了新的进展[2]。
2004年年初, 美国劳动部将地球空间信息技术( Geo- spatial-technology) 、纳米技术与生物技术一起确定为本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三大最重要技术。因此, 只有深入研究建立在地理信息系统基础上的水利信息化, 才能逐步实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能有效促进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水利信息化系统的形成。
目前,我国已经完成了国家级水情数据库建设,可以对历史水情、实时水情及降雨信息进行精确的管理和查询,省级流域级水情数据库的建设也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可以说,该技术的应用使我国水利信息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为有关数据的高效使用奠定了基础[3]。
尽管GIS的迅速发展和日趋成熟为我们水利数据及信息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但是由于我国水利数据量的不断增长,而国内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数据库软件在面对海量数据的同时又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我国地理信息系统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协同我国的水利事业及其他学科和领域的共同协调发展。
3水利信息系统的解决方案
地理信息系统在水利行业中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水文、防汛、水资源、水利工程管理以及其他方面(如水环境污染、水环境保护、节水灌溉及水土保持等)。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水利方面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尤其在水利政务、防汛抗旱减灾、水资源监控调度等方面是传统技术所不能比拟的。随着资源卫星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水利遥感技术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空间,水土流失调查与动态监测、水利工程前期规划、大型水库工程的地质调查、生态环境及水资源水污染监测与调查、干旱沙漠区的水资源调查等等,在推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4]。 从水利行业本身来说, 正在加快水利信息化进程, 加强水利基础数据库(如雨情和水情、旱涝灾情、水资源数量和质量、各种水利工程数据、社会经济等)的建设, 给GIS应用创造越来越好的条件;另一方面水利管理决策的时效性要求和可视化要求越来越高, 迫切需要GIS技术来满足。
“数字水利” 是新世纪数字时代的一个组成部分,开发和利用水利信息资源,与时俱进,将会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
4我国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水利行业的发展前景
GIS作为储存和分析空间资料的强有力的工具,针对于水利信息系统的独有特点,因此在水利行业具有广阔的前景,但在应用GIS解决实际问题时, 应注意以下问题及发展方向。
水利工程中有目标的数据库体系的建立和使用仍是GIS储存和处理空间资料的主要方向, 而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遥感技术三者结合起来对整个流域地形进行三维观察, 利用GIS分析实际问题将是GIS的发展方向。
应用GIS解决实际问题时, 资料的收集、储存和处理之间始终存在一个时间差, 最经济的办法是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 尽量进行空间的综合分析, 并对未来信息进行预测, 以此来制定工程规划方案, 达到系统的最优化。
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技术的一场革命。它与数据库、通讯技术和知识信息处理相结合, 可开发更好的具有一定智能的决策支持系统。在水利工程设计与管理中应该引用多媒体技术, 开发界面友好的系统, 并应用计算机图形( 图像) 模拟技术与GIS结合来解决水利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引入神经元网络技术、模糊控制理论及人工智能理论, 集成专家系统( ES) 与地理信息系统, 解决水利工程施工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将使GIS的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网络技术发展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 促进具有统一规范标准的多级、分布式具有网络通讯功能的地理信息系统发展, 将更有利于处理具有分布式特点的水利问题[2]。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基础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模型技术专业化的不断发展,将为水利信息化建设提供完备的技术和充足的资金支持,水利信息化技术在未来必将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和应用空间,也必将促进我国的水利事业迈向一个新的时期。(作者单位:郑州大学)
参考文献:
[1] 贾玲,尹明万.地理信息系统在我国水利行业的应用综述[J].水利水电技术.2007.
[2] 刘艳林,文恒.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水利中的应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
大,从某一方面来讲,这就对我国水利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一项水利工程的质量好与坏,与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有着直接的关系。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的进行贯穿于水利工程的全部过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只有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做得好,水利工程才能够得以顺利的进行,才能够按照计划的工作期限完成任务,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可利用资源。因此,做好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已经成为水利工程工作人员所公认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本文将对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的内容,重要性,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分析,扩宽工作人员的视野,促进水利工作更好地进行。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现在社会,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其发展前景已经超出了人们的想像,与此同时,水利工程的现代化转变也是相当的巨大,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水利工程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传统老旧的管理方法已经不能完全达到水利工程建设的需要,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必有要做出新的转变。截止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水利工程的管理方面一直采用人工管理的方式。其主要方法是,工作人员以自己观察和测量或者手动操作等方式得到的各类数据和图表为依据,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和加工来进行水情的,进行指令调度等来实现对水利工程的管理。九十年代开始,科学技术快速地发展,为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注入了新的血液,工作人员开始运用通信技术进行联络,利用电脑和网络技术进行文字的编辑和图表的制作,这不仅方便了工作人员的工作,也使得其工作得到的数据更加的准确。近此年来,水利工程的发展不断地加快,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就越来越急迫地得到创新和改进。
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关系着水利工程大局的利益,在水利工程的工作中占有重要位置。
但是在现实的施工过程中,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其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2.1水利工程负责人不重视管理工作
许多水利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并不是由该工程的领导进行的,水利工程的负责人通常把各种工作交给不同的部门进行,自己就等着验收最后的成果,更没有对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做出过任何计划。这样的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到了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效果。水利工程的负责人是水利工程经济利益的主要受益者,如果负责人都不积极地去落实工程的管理工作,而是将管理工作交给其它部门就不再过问,那管理工作有什么效率和效果呢?所以水利工程负责人对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视与否直接关系着整个工程管理工作质量的好坏。
2,2水利工程负责人责任制落实情况差
负责人责任制,也就是项目法人责任制是水利工程行业的重要制度,在我国,较为大型的水利工程都是由国家投资进行建设的,例如我国的三峡大坝工程。因此,在这些水利工程项目中,建立一个可靠,专业,正规的负责人小组就很重要,必须在这过程中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明确个人责任,对项目的可控性做出要求。在现实情况中,这种项目法人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并不好,以至于在出现管理问题之后,责任人不明确的现象经常出现。
2.3招标工作不正规
在水利工程进行建设之前,一般来说,都要通过招标来选取最为合适的施工单位进行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招标工作还存在着许多的漏洞。在水利工程的招标过程中,委托没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招标的现象存在,有些没有资质的单位或者有着许多资质的单位参与招标,在招标与投标的过程中,由于招标工作人员工作不规范,进行暗箱操作,弄虚作假等行为,把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交给没有资质的施工单位,这就会使得水利工程的建设得不到保证。更严重的情况是,在招标和投标的过程中,还有许多“同体”问题存在。所谓同体问题,就是水利工程的法人,建筑施工单位等部门都属于同一管理单位,这样就使得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难以进行。
2.4工程监理人员的素质低下
工程监理在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主要职责就是对施工现场的施工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发现错误立即进行改正。但是,因为近些年来对于水利工程的急切需要,水利工程的施工工期较短,工程进度较快,工程监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达不到要求,所以使得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做不到位。有些工程监理人员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这方面的知识,没有相关的职业资格,所以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并起不到真正地监理工程的作用,使得许多不该发生的状况出现,利用劣质材料的运用等等。
2.5水利工程的检测工作不合格
工程质量的检测是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但是在工程检测工作方面,负责人一般会委托给另一方有权威的工程质量检测单位进行工程最后的验收。但是水利工程的工作范围大,工程宏伟,运用的建筑材料复杂,很难进行详细的检测。只能通过抽查来估计整体工程的质量是否达到标准,这也是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当中的难点。
实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转变的措施
在现实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存着许多管理问题,水利工程管理部门有必要进行整改,
采用具体措施来实现管理工作的完善,下面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3.1提高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
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对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对于对技术有高要求的水利工程单位来讲,其内部工作人员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人才是水利工程质量的基础性力量。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高,那么水利工程的质量就会相对较高。所以,为了实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完善,水利工程单位必须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讲解和深入研究相关的技术与管理方法,完善知识体系,提高工作效率。还要加强相对应的技术人员之间的交流,互通有无,共同进步。
3.2加大对技术和人才的投资
技术和人才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十分重要,这二者的缺乏会给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水利工程负责人,应该加大对技术和人才的投资。根据社会形势的发展,引进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设备,这样会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缩短工期,并不会加大资金困难,反而是对长期利益的一种投资。用高薪聘请水利工程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在这样的人才的带领下,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会越来越好。
3.3实现观念的转变
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要得到创新,就必须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传统的管理理念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现阶段的发展水平,再坚持下去,只会使得管理工作越来越与社会脱轨。要想达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创新,必须认真分析市场的发展规律,把握好社会发展的趋势,按照这些规律去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资源的优化配置,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形势。
小结
水是生命之源,水利工程的建设就是利用水的设施的建设,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更
关系着全国十三亿人口的生活问题。尽管在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当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但只要水利工程建设的参与者都能正确分析社会形势,转变工作理念,负责人能够明确自身责任,更好地分配资金,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必将迎来新的气象,水利工程的未来也会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王平平.浅议水利工程施工管理[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7(1).
[2]朱寿滨.谈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7).
Key word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ecological landscape;harmony;improve
摘要:优良的水域生态环境,高质量的居民生活,不仅是人们梦寐以求、长期憧憬的美好愿望,也是全面实现文明、富裕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近几年,通过堤防建设等一系列水利工程建设,不仅显著地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通过精心设计,营造了一批与周边自然景观,城市景观相谐调的生态景观河道和亲水工程(如生物护岸、滨水湿地、绿地等)建设,从而进一步优化了投资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显著提升和改善城乡人民生活质量。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景观谐调改善
中图分类号:Q49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水利建设与生态
1.1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的干扰
水利事业的发展由来已久,数千年来人们对水利的需求基本保持在防洪安全和生产生活用水的保障方面。在建国后的近五十年,我国的水利建设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同时又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水利工程对于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自然河流的渠道化。包括平面布置上的河流形态直线化。包括河道横断面几何规则化。还包括河床和边坡材料的硬质化。二是指自然河流的非连续化。筑坝是顺水流方向的河流非连续化,流动的河流生态系统变成了相对静止的人工湖,流速、水深、水温及水流边界条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改变了原来随水文周期变化形成脉冲式河流走廊生态系统的基本状况。另一类非连续化是由于河流两岸建设的防洪堤造成的侧向水流的非连续性。堤防妨碍了汛期主流与岔流之间的沟通,阻止了水流的横向扩展。原来可能扩散到滩地和洪泛区的水、泥沙和营养物质,被限制在堤防以内的河道内,植被面积明显减少。鱼类无法进入滩地产卵和觅食,也失去了避难所。鱼类、无脊椎动物等会减少,导致滩区和洪泛区的生态功能退化。
通过水利工程建设,人们发现,在得到防洪抗旱的相对安全保障的同时,人类活动对这些自然的河流湖泊的干扰也过分严重,忽视了河流生态系统本身的需求;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河流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现代人向往随处可以看到美丽的风景、嗅到清新的空气和植物的芬芳、听到水的流动和鸟语虫鸣、品尝到水的清甜的田园生活与水利工程建设之间的矛盾,要求水利建设事业的发展与水域的景观和生态环境相融合。
1.2建设生态水利工程迫切性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对土地资源带来的压力,以及水资源紧缺和农业污染日趋严重导致:
(1)河流干涸、湿地退化如滹沱河黄壁庄以下河道长年断流,周边土地沙化,加上沿河两岸工业与生活废污水的排入,对河道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不仅影响河道及滨河景观,断绝了对两岸地下水的补给,而且还成为石家庄的主要风沙源之一。由于河流干涸,水生物及栖息鸟类失去了生存的环境。
(2)地下水环境不断恶化。长期超采地下水致使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地下水漏斗逐渐扩大。
(3)水体污染,河湖景观遭受破坏。市区内大部分污水未经处理就通过下水道或沟渠排入河道,使河道水体受到严重污染,使地下水水质日益恶化。
此外,市区周边有些河道景观极差,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河内,使河水黑臭,严重破坏了河道环境及沿河人文景观。
生态型河道建设,是水利建设发展到相对高级的形态的必然结果,是现代社会人类渴望回归自然渴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迫切要求,是当前水景观建设的最简单最直接最省钱最自然生动的客观反映,是一种生态的自然景观。
二、生态水利
2.1何谓生态水利
生态水利是按照生态学原理,遵循生态平衡的法则和要求,从生态的角度出发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建立满足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利用的水利体系,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水利是把人和水体作为整个生态系统的要素来考虑,照顾到人和自然对水利的共同需求,通过建立有利于促进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的运作机制,达到水生态系统改善优化、人与自然和谐、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必须尊重生态法则,将生态用水列入水资源开发、利用和配置方案中,抢救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要考虑量和质的问题,而且应该是在不超过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基础上的合理开发利用。
2.2生态水利的重要性
生态水利工程将与传统治污技术、清洁生产(生态产业)以及环境立法和资源管理一起,成为河流生态建设的主要手段之一。图1表示了生态水利工程在河流生态建设中的地位。图中右侧表示人类活动对自然河流生态系统的干扰过程,左侧表示人类活动对扰的河流生态系统的修复过程。
进行人与水和谐共存、协调发展,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复合系统协调互动的生态水利建设,可是水资源得到合理使用与优化配置。曾一度被破坏的水生态环境得到修复与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环境安全保障体系得到巩固和提高。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综合效益得到全面实现。
2.3石家庄市生态水利的发展
石家庄曾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近几年来石家庄市委、市政府为从根本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加快实现“天蓝、地绿、水清、气爽、路畅、景美”的生态园林城市目标,精心谋划和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水环境治理工程:1999年,民心河工程的建成通水成就了石家庄人的百年亲水梦;2002年,启动了滹沱河生态开发整治工程,这是石家庄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项城市环境治理工程;2006年7月,石家庄市西北部水利防洪生态二期工程举行了开工奠基仪式;2007年开始实施滹沱河防洪综合整治工程,又是一个大手笔……城市得水而兴,通过几年大力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石家庄市区的生态环境正在得到优化和改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水源地生态得到有效恢复。二是环境面貌大为改观,随着太平河滨水景观的建成,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放松的良好场所,而且已成为迁徙候鸟的良好栖息地,日益呈现出人水和谐、宜居宜看和全省“首善之区”的卓越风范。
三、生态水利的发展前景
虽然我们在城市的生态治理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要实现生态水利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今后的城市生态水利建设中,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3.1生态水利与资源水利相统一原则
生态水利是把人和水体作为整个生态系统的要素来考虑,照顾到人和自然对水利的共同需求,通过建立有利于促进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的运作机制,达到水生态系统改善优化、人与自然和谐、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必须将生态用水列入水资源开发、利用和配置方案中,抢救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
资源水利是把水资源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进行综合开发、科学管理,以达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它以水权和水市场理论为基础,以流域统一管理与准市场的结合为体制保障,强调在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的同时,要做好水资源的配置、节约、保护。
在城市生态水利规划中,必须坚持生态水利与资源水利相统一的原则。进行城市水利建设,就是要以水利工程为支撑,将资源与生态两个方面结合起来,统筹考虑,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2城市水安全原则
城市水安全是指城市的存在和发展不受或少受因水的不合理利用及涉水灾害而导致的威胁,主要包括供水安全、防洪安全、排涝安全、生态用水安全等。它是其他领域安全的基础,深刻影响到城市和地区各领域安全的维护与保障。因此,在城市生态水利规划中要遵守以下原则。(1)处理好人与水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人们应通过科学管理,提高水的承载力;同时还应该制订与水的承载能力相适应的人口、环境、发展政策,将人类的一切活动限制在水的承载能力之内。人与人之间、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要互惠互济、共建共享。(2)尊重地球的生命力和多样性规律。城市水安全的基础是保持水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多样性不受侵害。不仅要保护所有生物物种,而且还要保护各个物种的遗传基因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障生命的活力和进化。这个原则是持续利用水环境和水资源的源泉,是水安全的根本支柱。(3)建立维护水安全的制度和措施。实现水安全目标,需要信息和知识基础、完整的法律和制度、统一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政策、管理机构等,并且要采取行政的、经济的、技术的措施,不断调整、改进或建立有利于维护水安全的机制,发挥水资源对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作用。3.3水质污染防控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的原则要从流域的观点和生态系统的角度来认识水质污染的防控,坚持水质污染防控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的原则。(1)从控制人类活动着手,控制危害水质和生态系统的外部污染物的过量输入。对工业污染的防治,必须逐步调整偏重末端治理的现状,从源头抓起,调整城市经济结构、工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提倡清洁生产。对城市生活污水进行妥善收集、处理和排放,应强化一级处理,条件具备时再实施二级处理。应降低污水中营养物质的浓度,控制水体富营养化水平;同时减少有机物质输入量,控制有机污染。 (2)开展生态修复工作,以达到改善水体功能和恢复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目的。城市水生态系统对外界干扰具有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当干扰超过生态平衡阈值时,生态系统丧失恢复能力;当干扰强度小于生态平衡阈值时,系统在恢复力的作用下,可实现自我调节,从而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以通过物理、化学和生态方法对水生态系统进行改善和修复。目前,常见的城市水生态系统恢复的措施有引水稀释净污、清淤、河床微生态系统修复、河湖水生植物净污等,国内外使用最多的生物净化技术是投菌、生物膜、爆气、水生植物植栽等。3.4景观亲水原则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已经能较好地掌握城市河流的洪水特性,使亲水性规划设计成为可能。 滨水景观在满足城市防洪、排涝、供水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将城市防洪工程项目与改善城区水质、修复水生态环境结合起来,水系综合整治与搞好滨河绿化、建设宜居环境结合起来,打造城市景观、优化旅游资源配置结合起来,为一切涉水的部门服务。在城市水景观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城市居民的要求,围绕露水、亲水、净水、活水的基本要求,通过拆乱除污、清淤理河、砌坎驳岸、栽树植绿、修桥造路等措施,建设与城市整体景观相和谐的滨水公园、亲水平台、亲水广场等,营造碧水绿岸、亲近自然、天人合一的城市休闲活动空间。3.5水工程、水文化与城市文化相协调原则 城市生态水利规划要把建设水文化、做大水文章作为推进城市生态水利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积极研究水文化,自觉运用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指导城市生态水利建设,通过建设富有文化内涵的城市防洪工程,彰显水城特色,构建人水和谐的市民生活空间。在“水通”、“水活”的条件下,着力追求“水美”,把城市防洪工程建设与绿化美化河道、营造亲水空间、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等结合起来,努力营造优美的城市水环境。结合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利用河岸坡地植树种草,构筑优美宜人的城市景观。在城市生态水利规划中,还要提倡节水型文化。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建立起有利于促进节约用水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水价形成机制,建设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3.6城市水务一体化管理原则 (1) 实行城市水资源统一管理。“一龙管水,多龙治水”,是城市水务一体化管理最基本的要求。 (2)坚持政、事、企分开,实现各部门的权责一致。要调整各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各部门的职能,相同或相近的职能交由同一部门承担,克服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弊端。着力改善水利与环保、城建、市政等部门交叉重叠的环节。(3)依法治水、依法行政。加强城市行政体系的法制建设,建立水务统一执法队伍,系统整理有关法律法规,并根据变化的情况提请政府和有关部门进行修订。重点解决好涉及地表水与地下水、城乡水事活动、水量和水质等的统一管理问题。(4)建立按水资源特点对涉水事务进行行业管理的模式。处理好流域水资源管理与行政区域水管理的关系,按照水源地、水源工程、输水工程、自来水厂、配水管网、排水管网、污水处理、回用回灌的流程进行行业管理。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有效对策
近年来,水利工程在国家发展建设中的作用日渐凸显,国家正逐年增加投资规模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安全。众所周知,水利工程施工系统涉及到的内容众多,内部管理系统及其复杂,受到的干扰因素较多,对其进行施工管理的难度很大。水利工程进行严格管理的目的,就在于保证工程的建设质量,并减少安全事故,以最小的经济投入得到最大的效益回报。为了切实达到这一目标,各水利工程一定要明确了解加强工程施工管理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还要完善技术水平,提升管理力度,实现生产要素与工程建设的有机结合,从而保证施工单位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 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必要性
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重视的主要课题之一,它不仅直接体现着施工企业的业务水平和发展前景,而且关乎着全社会的稳定,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管理措施,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作业,对于全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能够保障社会生产力不遭到破坏,保证工人的生产安全和合法权益,减少党和国家的经济损失,并提升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党和政府不断加大对水利工程的投资力度,各地的工程建设也在明显增多,但伴随而来的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大。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工都是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因此,水利工程的安全施工是我国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各级部门和企业单位一定要做好工程现场的安全管理,把好施工安全性,并完善技术水平和人员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工程的安全系数,促进社会的稳步前进。
2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
第一,施工前管理。施工前的水利工程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基础,其中涉及到的内容众多。如工程文件的编撰、承包合同的订立、工程建设的成本预算、施工单位的选取以及施工中具体管理的内容制定等等。
第二,施工行进过程中的管理。对水利工程进行施工中的严格把控,是确保项目安全行进的关键,对工程全过程进行管理,主要就是对设计图纸落实情况以及施工安全的掌控。对此,管理人员要认真审核施工进度及其完成质量,做好项目结构的优化,对资金进行严格审查,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及不当作业,要及时予以调整,确保工程安全行进。
第三,施工结束后的管理。水利工程施工完成后的管理工作,是保证项目安全运行的最后一道防线,各相关机构要配合监督单位做好最后的验收工作。具体来说,要做好工程结算工作,对资料进行整合,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做好工程明细账,并对水利工程的整体完成情况进行审核,重点地方予以再次检查,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3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手段
在上文中,我们已经清晰的看到了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极其复杂的施工管理内容,想要切实保证工程质量,就要加强项目施工管理的有效性,找准以往工程管理的难点,并逐步完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将监管落实到实处。
3.1 加强成本管理,做好精细预算
水利工程在具体的作业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项目,其中的花费是一笔不小的投入,提升资金成本的管理水平,对每一个关键项目都做好精细预算,是减少资金流出的有效手段。简单来说,施工管理人员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把握好工程全局,掌握市场优势。对资源采购、工程结算、人员外出费用等进行严格把控,并对资金进行集中的统一管理,提升财务监督力度,控制资本管控渠道,从而保证项目的合理施工。
3.2 完善制度建设,健全管理体系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想要做好任何事情都要有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作基础,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更是如此。为了切实做好项目的管控工作,各水利工程管理人员一定要完善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把握好工程的行进流程,健全内部运行机制。另外,工程监管部门还要结合施工人员的实际情况,以科学、规范的手段制定出工程管理的有效工作,并做好绩效考核,形成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体系,对项目全过程进行严格把控。
3.3 坚持科学创新,提升人员素质
科学进步是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随着社会科技的日新月异,有关水利建设工程的项目也在逐渐增多,不断完善工程建设的科学水平已经成为了提升项目工程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对此,施工单位一定要倡导员工学习科技的良好风气,加强岗位培训力度,做好科技的宣传工作。另外,企业还要加大资金投入,坚持引进先进技术,逐步更新老化设备,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水利工程施工人员是完善工程建设,提升项目质量的主导者,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是确保水利项目安全运行的基础。所以,各水利工程单位一定要做好岗前培训工作,坚持施工者能力的提升,加大他们对安全施工的认识,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并定期组织培训,做好现场监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项目的平稳进行,提升施工质量。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施工项目已经成为了国家基础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保证工程顺利施工,提升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减少人员安全隐患,各施工单位一定要明确施工管理的必要性,做好人员的选拔工作,逐步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并坚持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从而在保证资金花费最低化的基础上提升工程质量,为我国水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龙军,原发,曹天强.关于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必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124.
[2]楼孟华.关于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分析探讨[J].中国水运(下半月刊),2011,3:170-171.
[3]张兴龙.关于如何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1:134.
从区域差异视角思考水权交易问题,需要有效结合市场、政府和社会多元治理主体的优势力量,实现水资源的效益最大化。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水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既能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能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水权交易制度,有利于实现水资源利用的效益最大化。
中国水利发展报告的研究数据表明,虽然我国水资源储备总量处于国际前列,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是全世界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13个国家之一。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突破15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进一步下降,水资源匮乏问题将更加突出。合理有效地利用水资源,有效协调农业保护、工业发展与生态建设之间的关系,需要通过制度优化配置水资源,促进水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在水资源国家所有的前提下,水权交易制度以清晰界定的水资源使用权为基础,强调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水权主体通过合法的方式让渡,以最大限度实现水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比如,在浙江,水资源相对丰富的东阳市,以签订水权转让协议的方式,向位于该市下游、水资源紧缺的义乌市转让水资源,变“弃水”为“利水”,除获得2亿元的综合管理费外,每年还获得近500万元的供水收入;而义乌则通过购买水权,解决了水资源紧缺问题,支撑了工商业的良好发展。此举被称为开创了我国水权制度改革的先河。
为了确保水资源的最优配置,协调农业、工业和现代化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水权交易需要正视区域差异。中国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南方水多,北方水少,洪灾、旱灾交叉出现,水资源紧缺和浪费并存。2001年~2010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显示,北方地区水资源供需更趋紧张,北少南多的分布格局进一步加剧。南水北调工程的启动,正是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状。在我国水权交易制度发展的初期阶段,制度安排宜粗不宜细,应鼓励不同经济发展区域的实践创新尝试,开创符合本地区发展路径和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水权交易模式,并充分理解区域水权交易中市场配置和政府规制的双重作用。
对工业发展区域而言,需要发挥市场配置的基础作用。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未来几十年我国工业用水总量将持续增长。以工业为主要产业的发展区域,水资源消耗的增长态势不可避免,对水源品质和保障能力也有较高要求,更需要明晰水权交易的主体、客体和具体内容,以市场导向为主,利用制度规范积极鼓励水权交易的行为。如此,既可满足工业用水需求的困境和质量要求,也可利用合理的价格体系,促进工业节水行为。
对农业发展区域而言,需要培育农民合作使用水资源的社区环境,促进农民集体对水资源的支配权和管理权,明确农民集体在水权交易中的主体地位。中国农村土地高度分散化和细碎化,难以进行大规模一体化的水利供给;水利设施的高效运转、水资源的有效供给,需要仰赖水利设计、水利工程的“无缝连接”。强调农田水资源的集体供给,即集体对水资源行使管理权和支配权,有利于化解农户合作的困境,平衡水资源的供给,解决水源条件较好的农田灌溉问题,也照顾水系末端的农户用水需求。
水资源的生态价值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单纯的市场行为极易损害经济发展末端的人群的利益,滋生水资源分配的不公正性,甚至出现过分关注经济利益而牺牲生存环境的现象,因此,对跨区域的水权交易行为而言,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也需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促进经济福利的增加。
总而言之,在充分考量水资源面临的约束条件、限制因素的前提下,从区域差异视角思考水权交易问题,需要有效结合市场、政府和社会多元治理主体的优势力量,实现水资源的效益最大化。同时,水权交易的研究,还要与排污权、土地产权等问题的研究结合,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促进“美丽中国”的实现。 (来源:《人民日报》)
[关键词]水利施工;企业会计核算;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V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3-0088-01
1.水利施工企业财务会计核算概述
从我国目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的现状来看,是有所完善和发展的,这为水利施工企业的项目招标投标的形式、参与施工任务的形式等都有着较为明显的益处,尤其是突破了地区性的限制和行业垄断的局限。另外,由于经济的国际化的进步与发展,水利施工的国内外竞争也是愈加激烈了。水利施工企业本身具有十分突出的特点,不仅施工的时间长、金额巨大,而且项目多比较单一,因此水利施工企业的财务会计核算就有了核算周期长、核算资金大且核算项目十分的少等性质。所以结合着水利施工企业的特点与性质,要想实现其长久性的健康发展,就必须要将会计核算信息的可靠性与真实性作用都很好的发挥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企业财务抗风险能力,而且还可以为企业逐步的向更深层次的发展时提供更加可靠的决策信息。
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让我国的国有企业的改革不断的深入,水利施工企业顺势转换经营机制、实现盈利的重要途径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价钱企业的管理水平,让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可以得到提高;而在这当中,加强会计核算则是水利施工企业能够提高管理水平、增加经济效益以及维持稳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水利工程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大部分资金都是由国家财政拨款或者是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这些方式,所以,必须要做到水利施工工程项目的会计核算工作,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工程的造价、有效的控制工程规模以及避免资源浪费,还可以充分的发挥好国家的投资效益,让国有资产与施工单位的合法权益可以得到保证,对维护建设单位、打击违法乱纪行为以及树立政府良好的形象也是有很大的贡献。
2.水利施工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虽然财务会计核算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是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的,而且也会影响到水利施工企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但是从我国目前的现实状况来看,还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初级阶段,并且水利施工企业的发展和财务会计核算的使用时间都相对较短,因此也就难以避免的导致目前这一阶段水利施工企业的财务会计核算存在一些问题。
2.1 信息技术的不完善威胁到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首先,信息技术的不玩严重威胁到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主要表现在水利施工且的一些相关的会计信息被某些人刻意的篡改。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也是在飞速进步,会计核算的信息化、网络化应用也是得到了普及。虽然信息技术发展较为迅速,但是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不完善性,这就会导致网络安全问题的出现,并严重的威胁到水利施工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这一问题不仅仅会影响着水利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而且还会威胁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2.2 水利施工企业的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财务工作人员,不仅是财会信息的直接接触者,而且还参与到了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加工,因此要想提高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那么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是首要途径。但是从目前水利施工企业的现实状况来看,还是存在着很多的素质不高的财会工作人员。这些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就会导致会计核算出现失真,或者是增加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另外,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不仅仅包含工作的水平与实力,还有道德素质,如果工作人员的道德素质不高就容易出现挪用公款、有意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等状况,对企业来说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2.3 没有切实可靠的企业会计核算监督机构
一般来说,会计核算工作的实现就是通过财务工作人员的对财会信息的加工和整理,但是在实际的信息加工、整理的过程当中,很容易会出现无意或者是有意错误等状况。这时如果企业有必要的监督机构,那么这些错误就可以得到及时的避免。但是如果企业的相关机构对财务会计信息的审查、核实不够严谨、重视,那么就会忽视了会计信息的错误,最终导致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失真问题的出现。
3.水利施工企业财务会计核算改进措施
3.1 加强对水利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工作管理
对水利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管理的加强,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可以更有效且更好的避免会计信息出现像丢失、篡改以及毁坏等状况的发生。首先,应该对水利施工企业会计信息档案的管理进行加强,因为加强信息档案的管理对实现会计核算工作长期性的有效十分的有益,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措施,因此首先就应该建立起各种切实有效的档案管理制度,严格的规定不准将会计信息档案随意的摆放或散失,应该对各种会计资料都进行十分严格的保管,同时也要进行十分严格的审查。除了严格的管理之外,还需要对水利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信息进行备份,这样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都是一个很好的保障,对施工企业的决策者来说也可以提供更加有效的决策依据。
3.2 加强对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素质
对于水利施工企业来说,培养出高素质的会计核算工作人员就是提升其抗风险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保证。对于工作人员素质的培养有两点,一是对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的培养,让工作人员可以具备爱岗敬业的精神,而且还要保证会计核算工作可以更加有效的进行,这样一来,企业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也更高了,而且有凭有据。二是需要加强对会计核算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培训,应该让工作人员不仅拥有处理会计信息的基本能力,掌握会计基础知识,并熟练的掌握多种会计操作方式,而且还需要让企业内的会计人员都可以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可以将会计知识结构和水利施工的实际的情况需求等都巧妙的结合起来,逐步的提升自己的会计工作能力。
3.3 建立有序的水利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权责制
建立会计核算权责制对水利施工企业来说可以有效的保证会计核算的可靠性和有序性,所以建立会计核算权责制十分有必要。首先应该与施工企业的财务信息的特点结合起来,然后进行责任划分,即权责分制。这也就要求必须对相关的财务信息工作人员进行一个合理的分工,让每名会计工作人员都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所负责的部分。其次需要加强权责分制的监督制度,真正的实现内部的制约,这样会计核算工作的可靠性才可以得到提升。最后要建立明确的赏罚制度,对会计核算中所检察出来的错误都要进行相应的惩罚,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应进行相应的奖励,这样不仅可以警示工作人员,同时也可以鼓励工作人员。
4.结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水利施工企业的财务会计核算也需要不断的加强,让其可以充分的发挥出作用,这样不仅可以为水利施工企业带来更多更广阔的的经济效益,还可以让企业的发展前景更加美好,所以就必须不断的深化改革,然后再不断的建立起一个科学、合理、健全的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制度,因为这对于水利施工企业的现代化企业管理来说也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