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交媒体的应用

社交媒体的应用

时间:2023-07-12 17:07: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交媒体的应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交媒体的应用

第1篇

关键词:语义标注 社交媒体 信息抽取

中图分类号: TP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3)05-0095-05

1 引言

社交媒体的数据文本短、噪声大,多为对话,数据实时发生,需要基于时间和上下文的即时分析处理。如何实时、有效和经济地去访问和集成这些多语言的数据,是一个严峻挑战,目前的各种技术在准确性、可伸缩性和便携性方面都有所欠缺。

语义标注把语义模型和自然语言结合在了一起,可以看作是本体和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文档之间的关联进行双向动态的生成过程,从技术的角度来讲,语义标注是通过参照在本体里的URI的元数据, 从本体(类、实例、属性或者关系等)里标注在文本里出现的概念。使用文本里出现的新的实例去增强本体的方法也称为本体填充。

社交媒体的自动语义标引可以用于基于语义的搜索、浏览、过滤、推荐、可视化分析用户以及用户之间的社交网络和在线行为的语义模型建立,还有其他的应用场合例如知识管理、竞争情报、客户关系管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

目前的语义标注技术主要是针对新闻文章或者其他较为正式、篇幅较长的Web内容,由于社交媒体自身具有内容较短、噪声大、跟时间相关、用户产生内容等这些鲜明的特点,给语义标注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2 社交媒体语义标注的方式

语义标注可以采用手工、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等多种方式进行。

Passant等[1]提出了语义微博框架模型,以便用户给博文手动的添加机器可读的语义,该框架也支持通过主题标签与关联开放数据进行连接。Hepp等[2]提出了一个新的对微博进行手工语义标注句法,能映射成RDF语句,该句法支持标签、本体属性,例如FOAF和在同一个微博里多个RDF语句之间关系。尽管手工语义标注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每天腾讯、新浪等百万条微博的涌现,亟需自动的语义标引方法。

信息抽取,作为一个自然语言分析的方式,日益成为在非结构化文本和在本体中的规范化知识之间建起沟通桥梁的关键技术。基于本体的信息抽取就是适用于语义标注的任务,传统的信息抽取和基于本体的信息抽取的一个显著区别就是规范化的本体作为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有些信息抽取系统只是把系统输出和本体做一个映射,这些系统严格来讲,应该称为面向本体的系统。基于本体的信息抽取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它不仅仅发现被抽取的实体的类型,而且还要把它跟目标知识库里的关于它的语义描述关联起来,通常用一个URI方式识别它,在抽取过程中需要在文档内和文档间进行命名实体、术语、关系等自动识别和共指消解。

关联开放数据资源,例如DBpedia,YAGO和Freebase等已经成为语义标注本体知识的关键来源,也作为用来消歧的目标本体知识库,他们提供了交叉引用、领域无关的数万条类和关系以及数百万条的实例,一个关联、互补的代名词的资源集合,对应于维基百科的条目和其他外部数据的概念和实例,丰富的类层次用于细粒度分类命名实体,而关于数百万实例和对应维基百科条目的链接的知识也是基于本体抽取系统的一个特点。

3 社交媒体语义标注的主要方法

3.1 关键短语抽取

自动抽取出的关键句可以表示出一个文档或文档集的主题,但不能有效的表达论点或者所有的观点,关键短语抽取因此被认为是一种浅表知识抽取,它也作为降维手段,允许系统处理较小集合的重要的术语而不是全文,用于上下文的语义标注和索引。

一些关键词语方法利用了术语共现形成术语的图,边为一对术语共现的距离,给顶点分配一定的权重,W Wu等研究表明这一类的术语抽取方法相对依赖于文本模型的方法,在Twitter数据上表现更优。这些基于图的方法在从Twitter中抽取关键短语之所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原因在于这个领域包括了大量的冗余,有利于形成关键词摘要。但主题的多样性增加了抽取一系列相关和准确的关键词的难度,Xin等[3]在关键词组抽取中结合了主题建模来解决该问题。

当前的相关研究主要是使用该方法来产生新的标签,Qu等[4]在基于词性标签的基础上,从n-gram产生候选的关键短语,然后使用一个监督逻辑回归分类器进行过滤。该方法还可以和分众分类法进一步结合,产生标签签名,例如把分众分类法中的每一个标签和加权的、语义相关的术语联系起来,针对新的博文和帖子,进行比较和排序这些标签,从而推荐一些最相关的标签。

3.2 社交媒体中的基于本体的实体识别

基于本体的实体识别一般分为两个步骤:实体识别和实体联接,实体识别阶段主要根据一个本体识别出文本中出现的所有的类和实例,而实体联接阶段则是使用文本中的概念信息,结合从本体中的知识,来选择一个正确的URI。

3.2.1 基于维基百科的方法

目前实体识别和联接的主要研究都是使用维基百科作为庞大的、免费的、人工标引的训练语料库。典型的目标知识库例如DBpedia和YAGO等都是来源于维基百科,提供了一个实体URI和相应的维基百科页面的直接映射。

基于实体消歧的方法主要是使用一个字典,里面有每个实体URI的标签,包括维基百科的实体页面,重定向(用于同义词和缩写),消歧页(对具有相同名称的多个实体)和链接到维基百科页面时使用的锚定文本。这本词典用于识别所有候选实体的URI,然后把这些候选的URI进行排序,给出一个置信分数。如果在目标知识库里面,没有匹配的实体,就返回空值。

一个广泛使用的基于维基百科的语义标注系统是DBpedia Spotlight[5],这是一个免费的可定制的Web系统,它通过DBpedia的URIs标注文本,它的目标是DBpedia本体,包含了三十多个顶级类和272个类,通过显式地列出他们或一个SPARQL查询,来限制哪些类(或者它的子类)用于命名实体识别,这个算法首先通过查找一个来源于维基百科的URI词汇字典挑选候选的实体,然后使用向量空间模型对URI进行排序,每一个DBpedia资源都和一个文档相关联,构建的每一段文字里都使用到在维基百科里的概念。

LINDEN框架[6]在基于维基百科的信息外,还充分利用了YAGO里更丰富的语义信息,这种方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Wikipedia-Miner工具,该工具用来分析有歧义的实体的上下文和发现出现在维基百科里的概念。在TACKBP2009数据集上的评测表明LINDEN超过了所有的只基于维基百科的系统,但目前LINDEN还没有和DBpedia Spotlight在同一数据集进行测试比较。

3.2.2 面向社交化媒体的方法

命名实体识别方法一般都是在较长、较常规的文本上进行训练,当作用在较短和更多噪声的社交媒体内容上的时候,效果较差。面向社交媒体的方法融合了语言和社交媒体专门的特性,尽管每个博文提供了很少的内容,但可以从用户资料、社交网络和回复中发现更多的附加信息。

Ritter 等[7]通过使用Freebase作为一个大规模已知实体来源,提出了命名实体分类的问题,如果没有考虑到上下文,直接进行实体查找和类型分配,只能得到38%的F值,其中35%的实体是歧义的,具有多个类型,而30%的实体没有在Freebase中出现过。如果使用被标记的主题模型,考虑到每个实体字符串出现的上下文和在Freebase类型上的分布,命名实体分类的F值提高到了66%。

Ireson 等[8]研究了在Flickr网站上命名标签的地名消歧问题。这个方法是在Yahoo! GeoPlanet语义数据库的基础上,为每一个地点实例都提供一个URI,与一个相关地点的分类,这个标签消歧的方法利用了其他分配给照片的标签,用户上下文(一个用户分配给他所有照片的标签)和扩展用户上下文(考虑到用户联系人的标签),这种基于社会化网络上下文的使用显著地提高了整体消歧的准确性。

另一个附加和隐藏的语义是微博里的主题标签,Laniado 等[9]详细调查了三千六百多万条微博里的主题标签语义,使用了四种度量指标:使用频率、使用的一致性、稳定性和专门性。这些度量用来决定哪些主题标签可以被用作标示符,连接到Freebase URIs上,通过从分众完成的在线词汇表,添加主题标签的定义,主题标签也可以作为语义信息的附加来源。Mendes等[10]通过简单地在DBpedia里查找,而没有进一步的消歧就完成了语义标注。用户相关的属性和社会关系都在FOAF里了,而语义标注通过MOAT本体来实现。

Gruhl等[11]关注了语义标注的消歧元素,审视了处理高度歧义的情况,例如歌曲音乐专辑的名称。他们提出的方法首先限制用于产生候选的MusicBrainZ本体的部分,通过过滤掉所有在给定文本里没有提到的音乐家的信息,然后运用词性标注和名词词组组块,把这些信息作为支持向量机分类器的输入,在此基础上进行消歧。这个方法对关于三位音乐家的MySpace帖子的语料集做了测试,尽管本体很大,但有关文本很快被找到,具有较高的效能。

3.2.3 商业化实体识别服务

现有大量的商业在线实体识别服务用实体标注文档,给文档指派关联数据URIs,NERD在线工具可以轻松地在用户上传的数据集上进行比较,还可以整合他们的结果,把结果映射到关联开放数据云上。

Zemanta[12] 是一个在线标注工具,最初专门用于博客和邮件内容,帮助用户通过推荐来插入标签和链接。Open Calais[13]是另外一个语义标注的商业化Web服务,Abel等利用它在新闻相关的微博里识别命名实体,目标实体一般是地理位置、公司、人员、地址或联系电话等,而被抽取出来的事件和事实一般涉及以上的实体,例如公司竞争者、联盟等。实体标注包括URL,允许通过http访问在关联数据中的这个实体的更多信息。目前OpenCalais连接到8个关联数据集上,包括它自带的数据库,如DBpedia,Wikipedia,IMDB等,广泛涉及到了本体中的实体类别。Calais的主要局限性是专有的性质问题,例如用户通过Web服务发送文档来进行标注,接受标注的结果,但是他们不能给Calais一个不同的本体来进行标注,或者定制实体抽取的方式。

3.3 情感监测和观点分析

自动情感监测技术主要分为基于词汇的方法和机器学习的方法,基于词汇的方法主要依赖于一个情感词汇库,包含了已知和预先收录的情感术语,而机器学习的方法利用浅表语法或语言的特性。大多数情感和观点分析方法没有或者很少利用到语义,例如把博文分为积极、消极或中性情感,是建立在n-grams和词性信息的技术上。这些方法会导致数据量少的问题。Saif等[14]证明了使用语义概念代替单词能显著提高极性分类的准确性,这个方法使用了AlchemyAPI来进行语义标注,它包括了30个实体类,绝大部分是人物、公司、城市和组织等。这个方法在斯坦福Twitter情感数据集上作了评估测试,性能超过了其他没有使用语义的现有方法。语义标注还可以用来完成挑战性的观点挖掘任务,结合来源于WordNet等上的情感词汇,使用基于规则的实体识别器来识别出微博里的人物、政治团体和所持观点,然后进行语义分析,使用模式来产生三语组,表示出观点持有者和投票意愿。

3.4 跨媒体联接

由于微博内容比较短,如果不参考外部资源的上下文内容,很难被理解,所以需要跨媒体的自动联接。Abel等把微博和当前的新闻故事连接在一起改善微博的语义标注的准确性,探索了一些联接策略:利用出现在微博里的URL,微博和新闻文章的TF-IDF相似性,主题标签和基于实体的相似性(例如OpenCalais识别出来的语义实体和主题)等。Hubmann-Haidvogel等[15]使用在线新闻从Twitter,YouTube和Facebook上汇总关于社交媒体关于气候变化的内容。

4 社会媒体的语义标注改进途径

目前的社交媒体语义标注方法有很多的局限性,很多方法就像关键词和主题抽取一样,只能解决浅表问题,而基于本体的实体和事件识别并没有取得在较长的文档上那样高的准确度和召回率。语义标注方法只适用于它们训练和评估的数据,在社交媒体标准数据集的训练算法也是有限的,使用命名实体类型和事件标注的微博条数一般都小于1000条,需要来自不同社交媒体类型更大的共享评测语料集,如果通过传统人工的方法进行,则不可能完成。

4.1 众包

一种改善自动标注的途径是进行众包,ZenCrowd[16]系统把大规模的实体和在Amazon Mechanical Turk上的微任务,能够自动连接到LOD云上的文字部分不交给标引员,只是在难以解决的情况下才咨询标引员,这样显著提高了标注结果。欧盟FP7资助的Xlike项目[17]也尝试众包去解决社交媒体广泛使用的非正式语言的非规则性,提高标注的准确性。Gate Teamware[18]是一个基于网络的协同标注工具,支持分布式团体工作,可以为非专业的标引员进行个性化定制使用。

4.2 利用Web of Data上的海量知识

另一种改善社交媒体语义标注的途径是更好的利用Web of Data上的海量知识,目前大部分局限在维基百科、DBpedia和YAGO上,使用网络数据的一大问题是,由于常用词和停用词的大量使用等造成的歧义,需要自动化的领域分类的步骤,确保特定领域的LOD(关联开放数据)资源被用于标引相关领域内的社交媒体。使用网络数据面临的第二大问题是健壮性和可伸缩性,在面临LOD资源的噪声知识时,在处理有噪音的、语法不规则的语言的时候,能保持一定的健壮性,考虑到Web of Data的规模,设计基于本体的算法时,算法要在维持较高的计算水平的同时,又能有效的加载和查询这些大规模的知识库。最后一个有效利用网络数据资源的障碍是相当有限的可用词汇信息。除了维基百科上的资源,其他的词汇信息大多数局限在RDF标签。这就限制了他们在基于本体的信息抽取和语义标注上的使用。近期很多学者都专注于利用协作完成的维基学科去建设跨语言词汇资源。它包含了很多外来词和新词,并且不断被贡献者社区进行更新,可以在分析用户内容时作参考使用。针对英语和德语,目前正在进行的工作有建立UBY[19],这是一个综合的、大规模、语义-词汇资源,它基于维基百科、WordNet和其他的LOD资源。有些研究还关注基于语言的本体建设,提出把语言信息和本体元素进行关联的模型,这些都为跨语言语义标注系统的建设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5 结语

尽管社交媒体的语义标注技术还有很多的改进空间,但语义标注的结果已经被应用在从社交媒体流的隐形信息中自动获得用户和社交网络的模型的方法上。为了更好的挖掘出隐含语义信息,处理多噪声的动态社交媒体流,我们需要探索更加稳定、准确的大规模实体和事件识别方法,需要进一步细化意见挖掘算法用于目标识别,解决时间波动性问题,对冲突意见的探测和建模以及意见汇总。

参考文献:

[1]A. Passant, J. G. Breslin, and S. Decker. Rethinking microblogging:open, distributed, semantic[C]. Proceedings of the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eb Engineering,2010:263-277.

[2]M. Hepp. HyperTwitter: Collaborative knowledge engineering via Twitter messages[C].Knowledge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by the Masses-17th International Confe

rence EKAW 2010,2010:451-461.

[3]W. Xin, Z. Jing, J. Jing, H. Yang, S. Palakorn, W. X. Zhao,J. Jiang, J. He, Y. Song, P. Achananuparp, E. P. Lim, andX. Li. Topical keyphrase extraction from Twitter[C].Proceedings of the 49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Human Language Technologies, HLT ’11,2011:379-388.

[4]L. Qu, C. Müller, and I. Gurevych. Using tag semantic network for keyphrase extraction in blogs. In Proceedings of the 17th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2008:1381-1382.

[5]Dbpedia Spotlight[EB/OL].[2013-06-02].http:///projects/dbp-spotlight/.

[6]W. Shen, J. Wang, P. Luo, and M. Wang. LINDEN: Linking named entities with knowledge base via semantic knowledge[C].Proceedings of the 21st Conference on World Wide Web,2012:449-458.

[7]A. Ritter, S. Clark, Mausam, and O. Etzioni. Named entity recognition in tweets: An experimental study[C]. Proc. of Empirical Methods for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EMNLP), Edinburgh, UK, 2011.

[8]N. Ireson and F. Ciravegna. Toponym resolution in social media[C]. Proceedings of the 9th International Semantic Web Conference (ISWC),2010:370-385.

[9]David Laniado and Peter Mika. Making sense of Twitter[C].International Semantic Web Conference(1),2010:470-485.

[10]P. N. Mendes, A. Passant, P. Kapanipathi, and A. P. Sheth. Linked open social signals[C]. Proceedings of the 2010 IEEE/WIC/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eb Intelligence and Intelligent Agent Technology, 2010:224-231.

[11]D. Gruhl, M. Nagarajan, J. Pieper, C. Robson, and A. Sheth. Context and Domain Knowledge Enhanced Entity Spotting in Informal Text[C]. Proceedings of the 8th International Semantic Web Conference (ISWC’2009), 2009.

[12]Zemanta[EB/OL]. [2013-06-03]. http://.

[13]Opencalais[EB/OL].[2013-06-03]. http:///.

[14]H. Saif, Y. He, and H. Alani. Alleviating data sparsity for Twitter sentiment analysis[C]. Proceedings of the #

MSM2012 Workshop, CEUR,2012.

[15]A.Hubmann-Haidvogel,A. M. P. Brasoveanu, A. Scharl, M. Sabou, and S. Gindl. Visualizing contextual and dynamic features of micropost streams[C].Proceedings of the #MSM2012 Workshop, CEUR, 2012.

[16]G. Demartini, D. E. Difallah, and P. Cudré-Mauroux. Zen-Crowd: Leveraging probabilistic reasoning and crowdsourcing techniques for large-scale entity linking[C].Proceedings of the 21st Conference on World Wide Web, 2012:469-478.

[17]Xlike[EB/OL].[2012-06-05]. http:///.

[18]Kaling Bontcheva, Hamish Cunningham, Ian Roberts, Angus Roberts, Valentin Tablan, Niraj Aswani, and Genevieve Gorrell. GATE Teamware: A Web-based, Collaborative Text Annotation Framework[J/OL]. [2013

-06-03].http://eprints.whiterose.ac.uk/75937/.

第2篇

关键词:社交媒体;档案馆;可持续性;社会服务

社交媒体在档案馆中的应用在多国得到实践,但现有档案馆社交媒体持续性应用还存在明显不足。文章分析了档案馆社交媒体持续性应用主要影响因素并给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1 社交媒体在档案馆中的应用现状

社交媒体建立在Web2.0技术基础上,具有“灵活性、交互性、可视性、广覆盖”[1]等特点,契合了档案馆以保管为核心到以利用为核心、以档案工作者为核心到以用户为核心的转变。2016年全球约23.4亿人经常访问社交网络,年增幅9.2%,占全球总人口的32.0%,占网民的68.3%。[2]面对社交媒体的强势来袭,档案界要如何应对,是被动等待还是主动出击,美国率先给出了答案。早在2010年,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NARA)通过了《社交媒体战略》,强调了档案部门应用社交媒体的六个核心价值观及三个应用社区,并基于此,通过Twitter、YouTube、Facebook和Flicker等社交媒体开展了20多种创新性档案服务。[3]法国芒什省档案馆是最早采用社交媒体进行其服务工作的欧洲档案馆之一,在过去的几年中,芒什省档案馆的Facebook主页保持着1~2天更新的速度,宣传档案馆近期的文化活动等等。[4]在我国,档案馆已采用的社交媒体主要是微博、微信以及一些论坛等。

社交媒体推动了档案事业的发展,但实践中,仍存在很多问题,阻碍了档案馆社交媒体的可持续性发展。主要表现在:

第一,应用社交媒体种类单一。以我国为例,我国社交媒体有微博、微信、QQ、博客、网站、论坛等等,这些不同社交媒体侧重点不同,各有各的特色,但我国档案馆使用的主要是微博、微信。

第二,盲目追从,缺乏创新性。社交媒体在档案馆中的引入是为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有时可能会导致盲目追从当前公众热门社交媒体,比如“微博热”到“微信热”。档案馆在借鉴相关行业或其他国家档案馆对社交媒体应用时,要考虑本馆实际,而不是当前哪个社交媒体热,档案馆就不假思索集体使用,缺乏对其独特性的把握。

第三,应用社交媒体后续推动力不够。“对59个微信账号调查发现,10个档案馆虽然完成了微信账号的认证,却从未有任何推送内容。还有5个,从开通至今只有一条或两条微信推送内容”。[5]档案馆停留在以我为主的开发方式,开发的档案信息内容少,缺乏用户黏度,交互度低,这反过来影响了档案馆应用社交媒体积极性。

2 影响档案馆社交媒体可持续性发展因素

2.1 国家宏观环境。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职前公开呼吁“行政管理部门和各机构应该能够驾驭新技术,将业务工作与决策上网,随时准备向公众开放。”[6]随后,美国行政部门以及相关行业利用互联网等信息通讯技术进行本行业的建设。作为档案信息的保存基地,NARA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2010年实施了“社交媒体计划”,正式开启了在档案馆中应用社交媒体进行档案的开发及利用。 国家政策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风向标,宏观环境与政策与档案馆社交媒体发展息息相关。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信息化环境,缺乏政策的支持与推动,档案馆对社交媒体的应用只能自下而上的摸索,这种模式也就很难进一步推进。

2.2 档案馆方面。社交媒体是否引入、如何引入、如何发展,最核心的涉及因素即它的应用主体:档案馆。一是思想上,档案馆想不想应用社交媒体;二是能力上,档案馆能不能应用社交媒体。

从思想上看,一方面,历史上档案馆的主要功能为“藏”,档案馆工作人员受此思想影响,不愿意借助社交媒体这种公开化、透明化的渠道进行档案的推广与开发。另一方面,社交媒体的开放性、互动性,方便了档案的利用,但带来的隐私泄密、版权等安全问题是很多档案馆必须考虑的因素。

从能力上看,档案馆能不能持续性使用社交媒体,除了主观意愿,还需要客观实际能力。档案馆社交媒体的使用依赖于档案馆档案信息的数字化、档案管理的网络化以及档案馆技术人员的转化能力。

2.3 利用者方面。“用户协同参与是社会化媒体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之一。”[7]利用者的认知度、交互度、感兴趣度等都会影响档案馆社交媒体的可持续性发展。当前档案馆社交媒体用户主要为专业档案工作者、档案研究者等,其他社会主体对档案馆社交媒体多为不了解。社会公众对档案馆社交媒体的认识程度与使用程度还不够,阻碍了档案馆社交媒体的持续性应用。利用者交互度低,档案馆社交媒体缺乏服务对象,也就缺乏持续下去的动力与机制。

2.4 社交媒体自身。社交媒体的稳定、安全、受欢迎度与连续性、关联性会影响到它在档案馆中的应用和发展。

社交媒体更新换代速度快,从QQ、人人的流行到微博、微信的火热,新的社交媒体不断涌现。档案馆出于投入与产出比,应用社交媒体首先会顾虑到它本身的持久性、受欢迎性。另外,社交媒体一旦没落或不复存在,档案的完整度、联系性会遭遇很大破坏。

社交媒体的安全性问题也是档案馆应用时会顾虑的重要因素。社交媒体具有可视性、社会性、互动性,在这样一个公开的平台,档案上传、分享、转载都是件轻而易举的事,隐私问题与版权问题难以得到保障。

3 档案馆社交媒体可持续性应用的发展策略

3.1 应用环境:国家层面。技术不是中立的,每一种技术的开发与使用都符合了主体的价值观。社交媒体这种社会化的理念符合了现代化国家政治民主、思想开放的要求。

美国国家档案馆紧随联邦政府提出的“信息公开与社交媒体计划”,开展了“社交媒体战略”。 借鉴美国经验,国家要制定相关政策,建立起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环境,实现电子化办公,建立政府内部之间及政府与民众之间的社交平台,促进民众的参与。同时,档案馆自身要抓住机遇,对社交媒体可持续性发展要有个整体规划,制定社交媒体进档案馆相关政策。

3.2 应用主体:档案馆。作为档案馆社交媒体应用的主体,档案馆必须要有意愿跟能力去做好它。

笔者认为,首先要培养一种积极、开放、超前的组织文化。“档案馆组织文化是档案馆发展的内部驱动力,影响着档案馆工作者的认知,而这种认知又反过来作用于组织文化”[8]。通过对档案工作者的教育,提高档案工作者的认知;不定期开展档案培训,使档案工作者真正掌握社交媒体定位及运营方式。

其次,档案馆要积极鼓励社交媒体的持续性应用,建立激励机制。加强绩效评估,定期检查社交媒体应用状况并给予相关工作人员以奖励,这是对档案馆社交媒体工作的一种肯定,也是持续性应用的动力机制。

3.3 应用工具:要有选择性、动态性、联系性。社交媒体种类多样、功能不一,因此,对社交媒体的应用必须要有选择性、动态性、联系性。

选择性,既要积极引入又要加以选择。档案馆需要研究不同社交媒体的特点及其与自身的相适应性,在多样化与专一化、广度与深度方面找到一个平衡。

动态性,即档案馆社交媒体要不断发展,满足档案馆开发档案信息、服务民众的要求。在不同阶段,档案馆社交媒体会呈现不同的特点,需要根据技术发展、档案馆需要、社会需求等不断进行更新与开发新的功能。

联系性,即不同社交媒体的应用不是孤立的,要具有联系性。不同社交媒体可以通过链接建立联系,用户通过一种社交媒体便可看到完整、详细的档案信息。同时,完善转换机制,一种社交媒体衰落后,其上面的档案信息能成功转换到其他媒介上。

3.4 应用方式:多样化应用。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档案馆要积极拓展利用方式,趋利避害,实现社交媒体与档案馆真正融合。

首先,利用社交媒体加大宣传提高用户意识,增加用户注册量。其次,开发内容要以用户为中心,开发他们感兴趣的档案内容,注重反馈,不断改善服务方式,进行个性化、定制化服务。再次,将社交媒体真正纳入档案馆管理中,使其成为档案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建立档案馆与政府之间、馆际馆内之间、档案馆与用户之间的多平台交流。最后,档案馆社交媒体的应用必须遵循安全性应用的原则,从管理与技术双层面去保障社交媒体在档案馆中稳定、安全、持续性发展。

第3篇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逐渐提高,社交媒体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为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基础。现阶段,我国各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开展的市场营销工作正朝着社交媒体方向发展下去,已经成为了各个企业在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社交媒体可以有效的加强企业与用户、消费者的双方的交流,实现及时交流、互动,增加彼此的依赖性,塑造全新的企业行形象,加深人们对企业的认知想,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基于此,本文对社交媒体在企业市场营销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研究。

【关键词】社交媒体 企业 市场营销 应用

前言:在这个现代化社会中,社交媒体的出现与普及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习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拉近世界与人民之间的距离。社交媒体的出现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获取网络资源的方式,对企业市场营销的发展来说也带来了全新的机遇。总之,社交媒体的出现在世界范围之内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一、社交媒体概述

(一)社交媒体概述

社交媒体是web2.0系统发展而来,群众可以通过网站进行信息资源撰写、分享、评价等,为群众彼此提供分享之间的意见、见解、经验的平台。现阶段,常见的社交媒体主要包括了微信、微博、博客、社交网站等。近年来,我国社交媒体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所传播的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了的人们浏览互联网的重要内容,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社交媒体特征

社交媒体是经广大人民群众自发创作的新闻咨询平台,可以有效的为新闻信息行传播,加深人们对信息资源的认知。现阶段,我国社交媒体在发展过程中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参与性:社会媒体的出现可以有效的加深人们对信息资源认知,并鼓励人民群众参与到信息资源分享、评价、分析活动中去,从而提升社交媒体的参与性。每一个人民群众都是信息的传播者、接受者、反馈者,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界限;

(2)公开性:社交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可以有效的为群众提供一个免费的参与平台,提升社交媒体的公开性,从而保证信息资源的分享、传播等工作都可以顺利进行下去;

(3)双向性:传统媒体在发展过程中主要通过“传播”的形式发展下去,并通过媒体进行信息传播,而信息呈现出的单向流动。社交媒体的出现可以随时随地的允许信息传递、反馈、评价等,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

二、社交媒体在企业市场营销中的应用

(一)展示企业品牌

社交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当前的背景形势下,消费者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为向企业提出自己对产品的意见与问题,而企业可以通过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从而提升消费者对企业的满意程度,让消费者通过不同的渠道、途径来了企业的品牌形象。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提高对社交媒体的认知,根据自身经营发展现状制定出一项科学、合理推广宣传方案,并做好媒体选择、内容投放、活动设计等各方面的活动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一项高品质、高质量的宣传方案,增强企业经营生产的透明度,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二)创建忠实用户群

社交媒体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可以有效的为企业提供多种的服务渠道,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其次,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应该积极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建立属于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创建属于自己忠实的用户群,只有这样才能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的产品与服务渠道,加深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提升消费者的满意程度。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大数据的支持,社交媒体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对消费者进行管理,对消费者的反馈信息进行及时、跟踪处理。另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进行信息资源整合,并根据企业消费群体状况进行分类管理,更好的提升企业的营销效率。

(三)提升企业服务水平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做好消费者所使用产品各项数据信息的收集、管理工作,并加强对其分析,了解不同用户的消费需求,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产品优化、改良,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产品的质量,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基础。另外,企业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充分挖掘经济市场中的更多需求,提升企业的服务质量水平。

(四)提高企业营销绩效

人们通过社交媒体可以有效的加强企业产品信息流通、传递,比如说,加深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服务的认知,并将自身的观点进行、分享,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企业的营销绩效,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社交媒体在企业市场营销中的应用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的决策消M观念,提升企业产品的质量与产量,为企业树立良好的信誉口碑,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基础。

(五)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投入的各项广告费用的成本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的帮助企业加强产品服务的宣传管理,加深人们对企业的认知,帮助企业树立的品牌形象,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基础。而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开展的市场营销工作主要通过社交媒体进行软文、广告、信息等内容的,减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广告宣传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快速发展[5]。因此,社交媒体在实际应用期间有着低投入、低成本、高回报等特点。

总结:在当前的社交媒体时代背景下,企业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站稳脚步,应该加强社交媒体在企业市场营销中的应用,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并根据企业的发展现状制定出一项科学、合理的经营发展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基础。

参考文献:

[1]林青叶,李重桃.企业众包模式下的移动营销战略――由蓝色光标传播集团并购案例引发的思考[J].西部学刊(新闻与传播),2016,05:69-71.

[2]何升华,尹正江.角色扮演法在市场营销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32-34.

第4篇

【关键词】移动;微视频;社交;应用

一、移动微视频的出现与由来

“移动微视频”是用户基于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拍摄时长30秒以内的极短视频,并快速编辑上传至社交网络平台以供分享的一种全新社交应用软件。不同于以往摄录设备拍摄之后需经上传至互联网平台才能实现传播,它可直接与互联网多种社交平台无缝连接,在拍摄制作后实时在社交网络平台实现与好友分享。

移动微视频的社交应用最先在美国出现。Viddy于2011年4月11日正式了移动短视频社交应用产品。2012年年底由Twitter短视频分享软件Vine,仅半年时间,推特平台上的Vine活跃用户已达1300万人。同时,Instagram这款传统的图片社交应用在2013年6月也推出了短视频分享功能;类似的短视频社交应用在国外其他APP平台上还有Givit、Threadlife、Keek等,加入到用户争夺战中。

国内移动微视频社交应用的推出稍晚于国外,已有互联网门户社交平台、视频公司和通讯运营商在2013年将移动微视频作为重要战略方向。2013年8月28日,新浪最早基于苹果和安卓平台的微博40版客户端,内置“秒拍”功能(12月16日正式开启官方应用“秒拍”);腾讯于2013年9月28日上线“微视”;阿里的来往支持9秒短视频;酷6网推出了APP“短酷”。视频网站中,PPTV将移动视频作为跨屏联播的重要支撑,优酷土豆集团将移动视频作为2014年“四屏展露”中的重要一环;乐视网则将移动端作为2014年重点。中国电信有天翼视讯,中国移动有i视界,中国联通有悦TV等移动视频业务。

有理由相信,2014年是中国移动微视频元年。其迅猛发展的势头,正好顺应了传播格局由互联网向移动端迁徙的步履。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最新《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4年7月21日)显示,手机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设备,首次超越传统PC的整体使用率。从全球来看,互联网用户普及速度开始放缓,智能手机普及加速。用户对视频的需求已经从互联网转移到了移动端。有数据显示,美国15%的在线视频由用户通过移动设备进行观看,新兴平台改变了人们观看电视的方式;随着移动网民和移动视频用户的快速增长,移动端视频行业的商业化进程将加快,而移动端15秒左右甚至更短的视频成为视频厂商、用户、广告主都能认可的“中和度”,促动了移动视频生态的转变。

二、移动微视频社交应用的规制与特点

(一)视频时短用户生产

微视频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其时长最短,以秒计算。新浪“秒拍”实时分享长度为10秒的短视频;阿里的来往支持9秒短视频;腾讯“微视”支持最多8秒最少2秒的短视频拍摄及分享。其次,主要由用户生产,方便快捷。以美国最早的Viddy微视频社交应用产品,融入30秒以内的微视频,供用户及时摄取、迅速生产、快速分享生活的细节。

(二)用户分享娱乐性强

移动微视频就如微博、微信文字文本一样,既可以供用户作为单独的社交平台应用,使用户与好友之间实时互动分享广泛新颖的视频内容,也可以实现在腾讯微博、微信朋友圈等已有社交平台上的同步更新。微视频社交应用产品在美国的兴起与美国各大运营商大规模推广4G的时间基本对应,其流行从全新移动基因的创业公司开始,和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社交媒体平台实时对接。“随手拍,随手发,随时分享”,满足用户的表达、沟通需求和展示与分享的诉求,凸显其鲜明的参与性和娱乐性,成为移动传播时代的最新社交方式。

三、移动微视频社交应用的传播学认识

(一)传播主体与传播速度的变化

从传播学视角来看,微视频的出现预示着传播主体的变化、传播速度的变化,也预示着社会现实的重构成为可能。(1)用户主导,机构影像传播权再度消解。基于移动终端的社交基因,移动视频用户利用各种视频软件作为微视频传播的介质和载体,更加容易;个人就是媒体,影像传播不再是专业媒体机构的特权,“信息控制权被分解到作为网民的公众个人手里,也即公众主导内容生产与传播”。(2)即时分享,影像消费进入“直播”阶段。由手机用户随时联网、大规模互动的状态,构成了“即时化的个人媒体与即时化的大众传播机制”,视觉影像信息从生产到传播至受众的过程时间被缩短为零,影像传播控制权消解,影像消费由“录像时代”进入到“现场直播阶段”。(3)社会现实的重构成为可能。与此前“微电视式”的微视频不同,移动微视频主角不是在某种传播情境下扮演受众角色、参众角色的公众,而是事实当下的原生态观看者与见证者,是事实情境的直接的传播者与分享者;移动视频影像自由摄录更为碎片化、零星的社会影像,将更为广泛深入地拼接社会现实图景,使重构社会现实成为可能。

(二)微视频社交应用开启“全民秒视时代”

可以说,微视频社交应用是继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文本传播发展到一个高峰之后,在音视频领域掀起一场革命的产品。它将视频的时间单位从分钟变为秒,重新定义了视频传播与影视表达的“语言规则”,是对人们在快节奏生活方式下新的收视习惯的应对与适应。与客厅空间和开阔视距不同,智能手机终端到眼前的30厘米微视距,更易调动人的视觉发现功能,强化人对视觉客体的瞬间分析和感受能力,在“秒视”间获得影像的“意义”并乐于传播。视频语言规则的重新定义,也将赋予新闻报道更为有效的传播能力;对于专业新闻机构从业者而言,快速发展的微视频与传统广播影视内容充分互补,使新媒体平台新闻报道方式有了更多可能。在社交平台上,移动微视频应用将开启“全民秒视时代”。

四、媒体面对移动微视频社交应用将遭遇哪些瓶颈

有趋势预测微视频将在一到两年内爆发性增长,并断言“这一次革的是电视台的命”。在手机、平板电脑总数量超过电视,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传播速度与影响力超过电视媒体的大格局下,社交应用的视频社交,更是对电视媒体雪上加霜。只要想象一下5亿手机用户在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景象,媒体面临的困局就不难理解:互联网发展呈现出SoLoMo趋势(即社交化、本地化和移动化),如今加上视觉化,新闻社交化的时代真的来临了,传统媒体产业如何向信息化和智慧型升级转型?媒体不能单纯考虑把传统媒体受众“转移”到移动客户端,而应从根本上把握互联网大势,推出新产品,吸引新用户,增强用户体验指数。地处郑州的中原报业传媒集团打造的本地化生活服务微信平台“掌上中原”,就是一款移动端产品,在当地市民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中原网官方“微视”也在由若干年轻人试水。电视媒体不论是执著于“内容为王”还是“关系为王”,必须从目前的封闭体系走向开放,发展智能终端。

现实的问题是,传统媒体如何从发展的角度去看待新一轮“移动化迁徙”,不再丢失转型的机遇。值得注意的是,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将互联网电视的管理上升到了国家根本利益的高度,绿色、安全、环保将是未来互联网电视发展的高压线。但市场的变化翻云覆雨,2014年初4G牌照的发放意味着更加完善的网络环境,无论社交还是视频都进入了全新发展阶段,从电视端到网络端,再到移动端,多屏观看和传播将成为常态。聚合直播视频应用在2014年世界杯中崭露头角,激发出了在移动端看“电视内容”的需求。在这种趋势下,移动视频传播方式将进一步丰富多样,新的视频社交应用和娱乐服务产业将不断产生。电视媒体机构加强社交媒体微视频的参与应用,就像利用微信、微博一样,利用移动微视频社交应用,加入用户微视频的内容共享与传播;在加强内容监管和议程设置上下功夫,使移动智能终端用户成为广播电视媒体视频传播的新主体,实现多屏联动。

参考文献

[1] 张梓轩,王海,徐丹.“移动短视频社交应用”的兴起及趋势[J].中国记者,2014(02).

[2] 本期话题:微视频,下一个社交媒体高地?[J].传媒,2014(09).

[3] 2014年中国移动端视频行业研究报告[R].上海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

[4] 乔月,闫欢.微视频与社会现实建构的传播学解读[J].中国传媒科技,2013(24).

第5篇

2004年雅典奥运会时,真正的智能手机还没出现;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Facebook用户刚刚突破一亿,Twitter还在向人们解释自己到底是干什么的。

而2012年伦敦奥运会到来的时候,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不可思议的云计算技术

2012伦敦奥运会开幕式虽然不像北京奥运那样美轮美奂,但是对于人文和技术的应用却让人印象深刻,传统文化和最新科技通过创意得以交汇融合。

根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为了确保伦敦奥运会的顺利进行,英国政府投入了数十亿美元资金。奥运会能否圆满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力、通讯、数据处理等技术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营。尽管,为了安全稳妥和确保可靠性,2012伦敦奥运会项目首席集成师Michele Hyron表示,他们在本届奥运会IT基础设施中使用了一些虚拟化技术,但是云计算并没有像之前人们预想的一样,成为奥运会IT基础设施的核心部分。

即便如此,云计算和与之相关的大数据处理等技术依旧将在整个比赛17天、34个场馆、302枚金牌、近3万名媒体人和上亿观众所带来的IT数据信息流处理中承担重要的角色。

例如,作为整个赛事亮点的开幕式,其设计和展示,必然会用到云计算的强大计算能力。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内地唯一赞助本届奥运会的企业,成为伦敦奥运会官方数字图像服务供应商。据伦敦奥组委透露,水晶石公司将为伦敦奥运会提供一系列的数字图像服务,包括伦敦奥运会全部的36个场馆以及许多非竞技场馆的3D可视化服务;开发包括奥运会和残奥会开闭幕式在内的奥运会各个仪式上对数字动画有需求的视听素材。

此外,该公司还为伦敦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各个体育项目制作数字动画,帮助解释这些运动,加强对体育项目的演示。其中,奥林匹克公园、比赛场馆的数字模拟被用于伦敦奥运会官方APP应用。而这些数字影像处理和渲染,就是应用了高性能云计算解决方案。

据说,水晶石需要大量的计算来进行图像的渲染,很多都是应用像联通这样的运营商的服务器在晚间完成的。这种大量计算应用的系统的资源复用,正是云计算的本质应用之一。

全方位围绕赛事报道的“云”媒体

据报道,2012年伦敦奥运会举行期间,将有85亿台个人电脑、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连接互联网。例如,媒体报道,今年奥运移动终端观看比赛的比例将大大超过往届,而在一些比赛现场,观众可能也会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工具向网友进行赛事直播。

根据英国电信公司估计,来自奥运场馆的网络数据流量将达到每秒60G,尽管主办发对赛事现场的WIFI和无线网络已经做了充分部署,随着诸多社交媒体平台的加入,网络塞车还是不可避免。这期间,云端存储以及各种APP应用成为亮点。浏览各大应用网站,你就会发现各种各样的关于奥运的APP,典型的如赛事资讯、视频直播类,另外还有预测和跟踪奖牌数量的计分板,以及让你像牙买加短跑明星尤塞恩·博尔特一样参加比赛的游戏,各种各样的应用可以满足每一个人的兴趣。

在中国,奥运期间“CCTV 3D”频道将转播所有提供3D信号的赛事,其中主要包括开幕式、闭幕式、田径、游泳、体操等300多小时的3D直播节目。市民家中只要具备支持3D的高清电视机、装上数字电视高清互动机顶盒,戴上3D眼镜即可畅享3D奥运精彩盛况。而互动电视则针对看奥运比赛的特殊需要,还有独特的电视回放功能。以CCTV5奥运频道为代表,15个精彩频道48小时内直播过的任何奥运比赛或节目,你都可以随时调出随时看,看电视的节奏由你而定。

社交奥运 到底谁是主角?

从奥运圣火在伦敦碗熊熊燃起,到湘妹子易思玲斩获首金,再到超级丹卫冕成功,网民的奥运热情用“碉爆了”来形容毫不夸张。在腾讯微博,不仅参与话题讨论和“收听”冠军的用户急剧飙升,而且搜索“奥运”关键字结果在今天已经狂飙超过2亿条,这充分印证了国际奥委会社交媒体主管亚历克斯·霍特不久前“这是一届社交奥运”的预言。

而在腾讯微博微频道中,以“秒”更新的奥运指数跳动到一亿的时候,网友“苹果de幸福”对王皓发表了自己的安慰,而她也成为了此次奥运微博中诞生的第一位“亿”微博幸运用户。

今时今日的奥运会,在比赛正式开始之前,就已经被社交媒体统治了。从美国的Twitter到中国的新浪微博,社交媒体大有一统天下的气势。有些奥运选手在社交媒体上自己在奥运村的生活点滴,有些路人照片说今天偶遇了谁。比如说中国泳者孙杨加油,在夺金之后,迅速地在新浪微博上向粉丝表示谢意。这些场景,在电视时代是很难想象的。

“社交媒体是一个伟大的工具,它让观众和比赛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冬奥会滑雪明星琳赛·沃恩说,“这种方式是独一无二的,虽然有些选手我从来没见过,但通过社交媒体,我们能产生互动,这太棒了。在这(社交媒体中),界限被打破了,人与人之间任何时候都可以联系。”

作为运动员,全天候实时更新的Facebook、Twitter主页俨然已成为他们的数字名片,很少会有奥运选手没有社交媒体账号,他们随时更新内容,与粉丝互动。国际奥委会此前称,已有1000名以上奥运会运动员正在使用Twitter或Facebook服务。奥运赞助商在挑选运动员为自身代言之前,也愈加看重他们在社交媒体上的影响力。

而对于像NBC这样的传统媒体巨头来说,社交媒体的出现无疑是一种挑战。在他们决定录播菲尔普斯的赛事之后,NBC的推特账户上出现了几千条抱怨的留言。“体育赛事当然是特别要求时效性的,NBC的录播显然是自己撞到了枪口上。”南加州大体育媒体和社会学院的主任丹·杜宾说。来自中国的张小姐干脆说:“我几乎每天早上都是在腾讯微博中获得最快的奥运会中国夺金情况。而在开心网上,则不仅能看到国内独家直播转播机构CNTV的赛事视频,了解奥运资讯、趣闻、用户妙语,还能实时与好友互动,并通过游戏赢取邮轮大奖。”

Twitter公司披露,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期间,用户发送的与奥运会有关的消息达到966万条。社交大佬Facebook等也推出了奥运会专用页面。

不过,面对如此强大的社交网络,伦敦奥组委显然有些措手不及。他们不得不小心翼翼地提防开幕式的细节被提前曝光,但事实证明,社交网络还是赢了。“国际奥委会将闯入一片未知的海域,落入成百上千万的脸谱和推特用户的人海战术中,这些用户会用社交媒体对本次奥运会的一举一动迅速作出传播。”在世界知名通讯社的眼中,奥运会所需面对的信息挑战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媒体,社交媒体显然是一大生力军。根据咨询公司尼尔森的数据,在30天的时间中,美国86%的智能手机用户和88%的平板电脑用户在观看电视期间,至少使用一次他们的手机或平板电脑。

第6篇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指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解剖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它是儿科教学的重点之一,也是难点之一,主要是因为医学生对于儿童心血管解剖学的认识和掌握不足。在传统的先心病教学实践中,对儿童心血管解剖学多是采用口头讲解、板书、挂图和录像等教学形式,但很难使本科医学生形成立体动态的感性认识,并且通过死记硬背所获的知识也很容易被忘记。随着社交媒体的多样化飞跃发展,其综合性、动态性、互动性等特点为临床先心病教学提供了广泛的应用前景。笔者把网络社交媒体应用于先心病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儿童先心病解剖教学的特点首先,先心病教学内容广,包括心脏血液动力学,肺循环,体循环,胎儿血液循环,心脏心音、杂音诊断学,心电图诊断学,影像诊断学(包括 MRI、CT、超声和心导管等),介入及手术治疗等相关知识,这些多个亚学科和亚专业相关内容都与心脏解剖学密切相关,因此,解剖学是学习和掌握先心病的基础桥梁课程,但医学生往往感觉学习先心病内容非常复杂。其次,先心病教学内容难,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通过文字、模型和平面图等方式进行理论课的讲解,学生很难对心脏正常和异常的解剖结构、血液流向改变等内容进行立体、动态的想象和理解,导致在教学中学生学习困难。

2 社交媒体应用于先心病教学

2. 1 社交媒体应用于先心病教学的原则在先心病教学前固定内容管理者(通常是临床带教老师),内容应该准确无误,并且是师生均可接受的形式。并制定交流计划,包括对象(本科医学生的年级以及相关儿科心血管亚专业的教师)、目的、隐私安全要求、医疗建议和应对不利事件的计划(包括垃圾邮件、投诉和不专业的行为等的处理意见)。

2. 2 社交媒体应用于先心病教学的步骤根据上述交流原则,建立社交媒体微信和微博的先心病解剖教学的虚拟平台。微博展示先心病患儿的静态病历资料,微信进行病例的实时更新、分析和讨论互动。带教老师建立微信朋友圈和微博,并设置仅对目标人群开放。微博呈现先心病患儿病例静态信息。微信朋友圈主要为参与人员围绕病例展开实时讨论。带教老师将患儿入院时的症状、体征(包括心脏杂音音频信息)、包含解剖信息资料的影像学检查(如 CT、B超)等信息发至博客。参与人员在朋友圈中针对患儿临床信息进行交流讨论,由带教老师引导解剖资料的分析讨论并对患儿的病情进展进行实时更新。通过充分讨论后得出诊断,并提出进一步治疗方法。由带教老师公布临床诊断及术后解剖诊断,并提供手术治疗的相关解剖视频录像。最后,带教老师围绕该病例设计考试题目,评价学生对儿童先心病解剖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2. 3 社交媒体应用于先心病教学的意义通过社交媒体在先心病教学中的应用,首先克服了先心病示教难的问题。示教难是目前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儿科显得尤为明显。这将导致医学生对先心病异常解剖进一步认识欠缺。由于社交网络融合了图片、音频、视频和即时信息等多种媒介方式,对儿童先心病典型病例广泛传播和交流,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示教难的问题;并且,因为社交网络的记忆保存功能,从而使典型的先心病病例在医学生中反复播放而加强认识和掌握。其次,社交媒体教学解决了先心病学习难的问题。儿童处于不断生长发育阶段,其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在不断发育成熟,故在解剖学等方面均与成人不同,有其独特特点。参与者们在社交媒体中把先心病的重点、难点知识通俗化,并采用个性化的网络语言和卡通动画,激发医学生对先心病学习内容的兴趣和热情。最后,社交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教师少的不足。由于多种原因(比如风险高),儿科医生数量严重不足,心血管亚专业的儿科医生更是减少。交互性的社交媒体在儿科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重要的沟通桥梁,师生交流机会增多,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时间限制问题,从而弥补了教师少的不足。

3 结语

医生在掌握人体正常解剖结构基础上,才能正确理解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发展过程,正确判断人体的正常和异常,从而对疾病进行正确诊断和治疗。医学生对儿童心血管解剖充分掌握才能提高对儿童先心病的深刻认识。将社交媒体应用于儿童先心病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学生对先心病知识的消化与理解,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得到有效锻炼,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第7篇

移动社交媒体网站Foursquare近期了其社交应用的升级版,该应用帮助人们更好地拓展自己周围的社交圈。自2009年以来, Foursquare 已经积累了2000万用户,一些世界级品牌如喜达屋酒店、美国运通、MTV Networks娱乐公司、星巴克等也纷纷入驻,到目前为止,Foursquare上已经有超过750000家企业。

现在,Foursquare利用它拥有的20亿数据点向用户推出个性化社交推荐的功能,当用户到达某一个“地点”时,就可以查看自己周围的Foursquare用户的情况。当然,我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介绍这个功能,我也不是什么社交媒体方面的专家,而是我认为社交媒体的成功并不是来自于它的工具属性,而是它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模式,并且将实用的功能与品牌价值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你看,Foursquare还在迅猛地增长之中,并且吸引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用户,但是竞争对手也在不断涌现,像Pinterest或者 Instagram这样的网站越来越多。即使Foursquare还保持着每个月上百万用户的增长量,那些行业内的博主和媒体已经将注意力转向更新鲜的公司。这就是问题所在。作为管理者,你必须有效利用这些能给公司带来影响力的传播工具。很多公司老板是在读了这些观察员的专栏之后才决定将自己的品牌放在某个社交网站上,这种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当某个社交平台不再是大众焦点的时候,品牌就会转向其它平台。那些将社交媒体玩得烂熟的品牌知道自己正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并且随时可以选择更有利的环境。

举例来说。我刚开始关注Foursquare的时候,遇见柯可兰集团——一家房地产公司的网络推广主管马修·莎德波尔特先生,他说自从柯可兰集团开始使用Foursquare的定位功能之后,他们可以轻松地获知某个地方有哪些人正在找房子。现在,关注柯可兰公司在Foursquare主页上房源信息的人比在Twitter上还要多。 另一个在Foursuquare社交网络上尝到甜头的是Tasti D-Lite冷饮连锁店。我第一次和Tasti D-Lite的技术副总裁爱普森先生聊天的时候,他就告诉我说现在Tasti D-Lite17%的顾客都有Foursquare帐号,他们也是第一家在用户登陆页面显示优惠链接的公司。Tasti D-Lite马上会出一本关于社交媒体的企业应用的书,讲述如何有创意地使用社交媒体并借此吸引用户。

Foursquare 也许是品牌与各个地方的用户之间建立联系的理想途径之一,但是记住,即使不用它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如果你没打算打一场持久战,或者不知道将社交平台的优势最大化,就不要着急往里面跳。前不久的一天,我走进一家咖啡店,发现他们在窗户上贴着Foursquare的logo, 可是店里从老板到员工没一个人知道那究竟代表着什么,就好像是连锁店的区域总监某天一时兴起给贴上这个玩意儿,然后什么也没交待就走掉了。这种沟通从根本上就是失败的,如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你说是谁的错?

因此,在开展社交商务之前,先问问自己,是否真正了解这件事?寻找适合自己的平台,并且全心投入吧。

第8篇

(讯)社交媒体的普及,颠覆了传统沟通价值观的认知,也为数字营销的发展带来挑战。无疑,过去单通道的营销视角需要重新定位,无论是邮件营销还是短信,只有挖掘出能与潮流整合的营销特性,才能维持高速的前进发展。

“一个从下到上,或者对等的网络,而非一直存在的单线的、自上而下的结构”,Facebook创办人扎克伯格在其IPO公开信的这段话指出了社交媒体的特性,也为希望搭上社交媒体这趟高速发展列车的众多新媒体(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提出了要求。“对等”、“双线”是社交媒体的优势。任何新媒体,在社交媒体诞生后,其使用习惯已经有很大不同,只有具备包容上述特性的媒体,才有实现跨界融合整合的必然性,从而求得生存的一席之地。

短信的式微,让我们重视营销媒体缺乏整合能力所带来的弊端,并认真审视单一营销方式的生存能力。来自市场分析公司Ovum去年年底的研究报告发现:基于IP的社交信息服务的推广和使用,2010年全球移动运营商的短信营收减少了87亿美元;而去年全球移动运营商的短信营收陡降了139亿美元,占据整个信息服务营收的9%。显然,移动运营商已经面临着短信服务营收急剧下降的局面。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笔者认为,是两大原因导致了短信的式微:一方面,载体变化带来传统语音短信逐渐被取代,诸如BlackberryMessenger和WhatsApp类似的数据短信或Wi-Fi短信相继问世,由于其更经济实惠,所以更容易被用户所接受而取替了传统短信的使用。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由于短信往往强迫收信人进行阅读,其媒体特点具有明显的“不对称”,这与社交媒体所倡导的新沟通价值观完全相左,无法进行整合重新出发。

其实,短信媒体针对其自身的“不对称性”,一直在进行修正与调整。最早,当手机还属于奢侈品的时候,短信是BP机的标配,只能通过电话呼叫短信秘书台单向传叫;到手机普及后,短信成为手机一个必备应用;再到MSN和QQ等类似的IM应用在智能手机上的普及,以及MSN和QQ推出“对方不在线依然可以留言”的手机附加功能。在近20年漫长的使用过程中,手机短信努力修正“强迫收信人不得不阅读”的“不对称”弱点,挣扎着摆脱文字表达造成的人际疏离感,积极营造“人际独立”,最终虽然实现了“半对称”以及“对等”(在“人际独立”前提下的没有强迫、纯粹“自愿”的特点),但终究缺少了与时俱进的整合可能性,而导致其生存空间的萎缩。

邮件媒体的新特性,则更加倡导“人际独立”,其“对等”性更强。从计算机上运行web开始,邮件投入应用之初即遵循免费原则,并呈现“半对称”特点。因为从操作过程看,发信人并不肯定收邮件的人什么时候在电脑前并且恰好打开了web邮件应用,而收信人也没有义务对发信人保证阅读他发来的邮件,更没有义务一定要给予回执(回信)。如此看来,邮件的媒体特性更具“人际独立”,但在“双线”上的表现弱化,因而属于“强对等”的“半对称”。

以Facebook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强调了“双向”、“双线”的特点,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对称”与“对等”。所以社交媒体的强大的“双线”特性表现,足以弥补邮件在此方面的缺失,无疑为两者的整合提供了契机。但是不可忽视的,两者在“对称性”角度仍有分歧,突出表现在“媒体距离”方面。由于邮件过分强调“人际独立”到“隐私敏感”程度的“对等”,这和社交媒体弱化“隐私敏感”的人际沟通氛围有180度的巨大差异。由于两者的“媒体距离”差异悬殊,并且将来也无融合的可能,所以,两者也许只能在相互独立的基础上进行互相整合。(文/Dr.Jason;编选:)

第9篇

【摘要】短视频分享应用是当下流行的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社交应用,用户可以将手机拍摄的短视频到个人主页、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与好友分享。继文字、图片、语音之后,短视频分享成为移动社交领域的一股新潮流。短视频分享应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社交方式,而且在新闻传播领域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短视频 移动社交 新闻传播

一、短视频分享应用的兴起

最早的短视频分享应用是美国的Viddy,它于2011 年4 月正式。Viddy用户可以拍摄30 秒短视频,通过添加音乐、特效等方式制作创意视频,并分享到Facebook、Twitter、YouTube 等社交网站上。《华尔街日报》曾评价道:“用iPhone上的Viddy 把每天的瞬间转变成完美的小电影。这样当您下次捕捉到太平洋上美丽的日落景象时,能将它变成永恒的记忆”。

2013 年1 月,Twitter 了6 秒短视频分享应用Vine。Vine 和Twitter 秉承一致的理念,更像是视频版的Twitter。Vine 联合创始人多姆·霍夫曼在Vine 的博客中说道:“我们想让人们更容易地在一起分享和发现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情,我们也相信限制能够激发创意,无论是140 字以内的推文还是6 秒的视频”。

2013 年6 月,Instagram 这款图片分享应用也增添了短视频分享功能。

在我国,短视频分享应用正开始流行,新浪、腾讯分别推出了短视频分享应用。秒拍是新浪微博官方短视频应用,视频拍摄时间为10 秒,支持剪辑、添加主题等功能,可分享至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和人人网。2013 年8 月,新浪微博手机客户端内置秒拍应用,同年12 月,秒拍3.5 版正式。微视是腾讯开发的一款基于开放关系链的短视频分享应用,于2013 年9 月28 日上线,支持拍摄8 秒短视频,用户可以给视频添加滤镜、主题和配乐,并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和腾讯微博。除了秒拍和微视,国内其他的短视频分享应用还有啪啪奇、微拍、微可拍等。

尼尔·波兹曼曾说:“一种信息传播的新方式所带来的社会变迁,绝不止于它所传递的内容,其更大的意义在于,它本身定义了信息的传播速度、来源、传播数量以及信息存在的语境,从而深刻地影响着特定时空的社会关系、结构与文化。”短视频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它不仅比文字、语音、图片等传播方式拥有更大的信息量,而且比传统长视频的传播效率更高。短视频分享应用无疑是Web2.0时代“自媒体”演进的新产物,它与以往的博客、播客、微博、轻博客等“自媒体”形式一样,打破了传统的传者和受者的单向关系,用户既是信息的采集者也是者。同时,短视频分享应用的话语方式表现出去中心、碎片化的特点,对传统的语法规则和话语结构是一种解构。此外,通过短视频分享应用,不同物理空间的人被联合在一个虚拟的空间中,可以共同体验、经历相同的虚拟场景,身体的存在位置已经不是决定群体是否有共同经历的前提。

随着4G 时代的到来,各类视频应用将成为网络媒体的新兴力量。在移动社交领域,以影像为主的视频内容或将超越文字和图片,成为主流的社交方式,尤其是短视频。这种全新的短视频社交应用的出现,丰富了新闻传播的表意语言,也给专业新闻机构和从业者在新媒体平台参与新闻报道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二、秒拍、微视在我国新闻报道中的应用

在2014 年两会报道中,以秒拍、微视为代表的短视频分享应用崭露头角,秒拍成为央视2014 年全国两会新媒体报道合作伙伴。与往年不同,许多记者不仅用录音笔录音,还将手机直接对准代表、委员,通过秒拍、微视向公众最鲜活的现场视频新闻。

两会期间,央视财经频道“两会”特别节目《小丫跑两会》的结尾都会播出网友通过秒拍、微视上传的两会心愿短视频。央视国际频道的《我有问题问总理》节目通过秒拍向网友征集微梦想短视频。今年的两会报道中,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网、京华时报、广州日报等多家媒体,都为参会记者配备了秒拍应用。

2014年3 月7 日,央视《新闻联播》在结尾播放了网民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感言,来自河北、江西、湖南、安徽、北京的网友通过秒拍上传短视频表达了自己的期待,话题主要涉及食品安全、农业、国防、反腐败等方面。节目播出后,许多微博用户称赞这一结尾“接地气”,“@ 央视新闻”官方微博称其为“最草根结尾”。

短视频分享应用具有“短、平、快”的传播特征,因此特别适用于报道突发事件。当有紧急情况发生时,短视频分享应用可以成为媒体第一时间新闻的有效渠道。根据中国经济网的消息,2014 年3 月8 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在北京丽都饭店首次召开失联客机MH370 新闻会,很多现场记者在焦急等待中都接到后方编辑这样的电话指令:“你先用秒拍拍个现场视频,值班总编辑要求咱们先发报社官方微博,回头再写稿子给报纸用!”

2014 年3 月20 日,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一行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访问。米歇尔访华的第一站去了北师大二附中,《法制晚报》记者用秒拍记录了现场的情况,从短视频中可以看见,随行车辆有序地进入北师大二附中,警察在现场维护秩序。3 月23 日,米歇尔参观慕田峪长城,中午在小园艺术餐厅就餐。《法制晚报》记者用秒拍拍摄了小园餐厅的大门,然后介绍说:“米歇尔夫人今天中午就餐的餐厅,小园餐厅,老板娘说他们最喜欢的是抻面加红烧肉, 要了两份。”截至3 月27 日,这一短视频在秒拍客户端的播放次数超过11 万次。微视、秒拍等短视频分享应用将被更多地运用到新闻报道中,成为记者现场报道的利器。

三、短视频新闻:新闻呈现方式的革新短视频新闻是一种全新的新闻呈现

方式,与传统视频新闻相比,短视频新闻的时长从几秒到几十秒不等。传统视频新闻一般是电视新闻节目的精简版,而短视频新闻有自身独特的风格和制作流程,并非剪辑电视新闻节目的产物。短视频新闻将新闻图片或视频片段有机结合起来,字幕采用大号字体,在几十秒内向受众讲述一则新闻。短视频新闻重新定义了视频新闻传播的法则,能更好地满足受众碎片化的视听需求。

在社交平台上,新闻内容有多种呈现方式,例如微博新闻最基本的形式是140字以内的纯文本,“文本+ 超链接” 的形式有效地拓展了新闻背景,“文本+ 图片”、“文本+ 视频” 的形式增强了新闻的可信度和感染力,而短视频新闻的出现更是进一步丰富了社交平台上新闻的呈现方式。

NowThis News 是短视频新闻的先驱,这家专注于社交视频新闻的公司由《赫芬顿邮报》联合创始人、前主席肯尼斯·勒利尔及该报前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海比奥创办。NowThis News 继承了《赫芬顿邮报》的风格,主打时政新闻,同时提供娱乐、科技、饮食等题材的短视频。NowThisNews 已累计为移动社交用户制作了超过1 万个6 秒、15 秒和30 秒的原创新闻视频。2013 年,NowThis News 在图片分享应用Instagram 上短视频新闻, 截止2014 年3 月,其官方账号的粉丝已超过8万,而NowThis News 在Vine 上的粉丝数甚至超过了21 万。

迄今为止,BBC 在所有提供短视频新闻服务的新闻机构中最具权威和影响力。2014 年1 月,BBC 开始在Instagram 上提供名为Instafax 的短视频新闻服务。根据BBC 官方的说法,Instafax 尚处于试验阶段。Instagram 用户只需关注BBC News 账号,即可观看15 秒的短视频新闻,Instafax的新闻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国际局势、科学技术和奇闻趣事。

有观点认为,短视频新闻无法完整地呈现新闻内容,并且可能由于传递信息有限而引起受众的误解。其实,短视频新闻的功能类似于导语,它旨在将最有新闻价值、最具吸引力的事实呈现给受众,更注重新闻传播的速度。因此,短视频新闻的核心价值在于帮助用户快速地了解一天当中的重要新闻,如果用户对某条新闻特别感兴趣,可以通过链接进行深度阅读。

结语

短视频分享应用为新闻传播注入了创新的活力。对新闻媒体而言,短视频分享应用不仅是一个全新的内容平台,更是媒体增加受众接触面、实现内容多点落地、拓展品牌影响力的有效渠道。当前,新闻媒体对短视频分享应用的使用尚处于尝试阶段,今后传统媒体可以考虑将更多的记者现场报道通过短视频的形式传播给受众。

这一点对纸媒来说尤为重要,它可以弥补纸媒在影像传播方面的先天不足。虽然短视频的时长只有几秒、几十秒,但通过对不同的碎片化短视频的拼接,可以形成一种新的立体的全景式的图景。

尽管社会化媒体都有“社交”与“媒体”的两种属性,但不同平台的偏向不尽相同。例如,偏向媒体基因的新浪,其微博也是偏媒体取向的;偏向社交基因的腾讯,在微信平台上,继续坚持其社交取向。清晰的属性取向是社会化媒体取得成功的关键,但我国短视频分享应用在属性取向方面不够明确,应在未来的发展中有所侧重。

作为一种社会化媒体,短视频分享应用与微博相似,两者都基于这一核心理念:信息的即时性、共享性以及基于即时、共享信息形成的动态信息传播网络。另外,短视频分享应用与微博都基于弱连带关系,依据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的“弱连带优势”理论,弱连带较之强连带有着更好的信息传播效果。因此,短视频分享应用着重开发“媒体”属性,发挥其在信息传播方面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轻视“社交”属性。在Web2.0 时代,内容为“王”,关系为“后”,关系成为重要的生产力推动“内容”的制造和传播,“关系流”同时也成为“内容流”运动的基础设施。社交的意义在于强化用户之间的关系,而良好的关系能够促进内容的传播。新闻媒体在使用短视频分享应用传播新闻的同时,需要与用户建立良好的关系,使“关系网络”和“内容网络”达到深层次的融合。

参考文献

①张梓轩、王海、徐丹,《“移动短视频社交应用”的兴起及趋势》[J].《中国记者》,2014(2)

②陈力丹,《把握新媒体对社会交往结构的影响———〈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传播〉序言》[J].《新闻爱好者》,2012(6)

③喻国明、欧亚、张佰明、王斌:《微博———一种新传播形态的考察》[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

④腾讯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媒体研究所:《中国网络媒体的未来》,tech.qq.com/a/20131122/015404.htm#p=1

第10篇

[关键词]媒介应用 社交媒体 搜索 大数据

一、新型媒介形态正基于IT新技术层出不穷

当互联网技术以“呼吸都觉得缓慢”的速度更新时,媒介也搭载新技术的高速列车,不断呈现出全新的样式。当Facebook、twitter、微博、微信风头正劲,新的媒介应用也以更细分化的视角,融合多种感观体验全新出现。这些新的媒体应用发源地多为美国,并正迅速进入中国市场,其中包括以Delicious(中文版为“美味书签”)为代表的信息收藏类、以Evernote(中文版为“印象笔记”)为代表的信息记录类、以Flipboard为代表的社交杂志类、以Foursquare为代表的地理位置服务类和以Pinterest为代表的图片集纳类等。

Delicious此前为雅虎旗下业务,2011年由Youtube 联合创始人 Chad Hurley及陈士骏收购,并重新。它的中文版“美味书签”口号为“互联网的精选辑”,用户可以通过标签分类,来收藏任何自己感兴趣的网页、网站等,并通过再编辑将收藏变为方便阅读的集纳。用户可以回看浏览,并与好友分享。在互联网信息总量爆炸式增长时,每个人的信息接收能力却变化不大。如何在海量信息中快速、准确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变得比信息本身更为重要。Delicious提供的收藏功能,日后会成为个人寻找感兴趣内容的搜索引擎,变成“个人的知识管理工具”,这是此款应用迅速被接受的主要原因。

相比Delicious的收藏,Evernote是一款笔记应用,其中文版“印象笔记”的口号是“记录点点滴滴”,意在专注记录用户在网站和生活中看到的有价值的、新奇的东西,同时对记录的信息进行整理和保存。相对于互联网时代的迅捷与遗忘,Evernote借用美国谚语“大象永远不会忘记”,来表明成为个人生活记忆帮手的功能。用户可以创建文本和手写笔记,拍摄图片,录音,剪辑网页文章,这些操作可以在任何电脑、手机和平板上使用,并随时搜索,资料共享。

与上述两种应用不同,Flipboard在样式上更接近传统的大众媒介,它以电子杂志的样式来呈现集纳的其他媒介。它的内容基础是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体。用户可以通过搜索,将自己喜爱的任何内容,包括人物、话题、标签、博客、网站,以精美的杂志布局存储、更新和呈现。Flipboard的口号是“你的随身社交杂志”。这款媒介应用使用了创新的触摸技术,包括翻页的连续性,使用户的体验更为生动有趣。

美国社交定位网站Foursquare是一家基于LBS(Location Based System,用户地理位置信息系统)的应用服务,用户界面主要针对手机而设计,它鼓励手机用户同他人分享自己当前所在地理位置等信息。利用Foursquare服务,用户可“检入”全球任何城市的一家饭店、好友家庭居住地或一家商店等,同时获得该地点附近的其他信息。用户检入后可以获得虚拟勋章、点数或头衔奖励。这个地理资讯服务的火红,背后是众所周知的社交关系和游戏元素。Foursquare因此定位自己50%是地理信息记录的工具,30%是社交分享的工具,20%是游戏工具。

美国热门图片分享社区Pinterest偏重于图像。Pin(图钉)+Interest(兴趣),就是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用图钉钉在钉板(PinBoard)上,页面底端自动加载无需翻页功能,让用户不断发现新图片。这个媒介应用为用户提供在线收藏和分享视觉艺术图片的服务,目前已进入全球最热门社交网站前十名。与之有些相似的还有Flickr、Instgram等。

二、新型媒介应用的特点

基于IT新技术的媒介应用由于更为人性化并增加了更多感观体验,而为互联网用户所喜爱。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正占据近三分之一市场时,如何让在工作和归家间隙的人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想看的内容,不仅成为新媒体的市场空间,也成为最新的发展趋势。

1.愉悦地搜索、整理信息

互联网具有无限连接、信息海量、开放等优势,同时还具有无中心、不确定性、跨界等特点。在信息大爆炸时代,Twitter每天发贴350万条,新浪微博每天会上线1亿条微博,而整个互联网上充斥的信息总量已无法计量。此时,信息本身似乎变得并不重要,重要是如何寻找到有价值和需要的信息。这一问题成就了谷歌和百度,当互联网的视频、微博、社交网站都在赢利问题上举步维艰时,这两家公司早已赚钱不是问题,其中百度的年收入高达数十亿元。

新入主者在搜索霸主之下,于细分市场寻找新的商机。前文几种媒介应用最大的共同特点,就是对互联网上海量信息的收集、归纳、整理和储存,只是各项应用的重点不同。但无论哪家,都以“有意思”的搜索、集纳的使用体验,吸引了不少用户。目前,Flipboard的全球用户突破2000万,每月“Flip”30亿次。这个单词的本意是指手指轻划而过,用在这款应用则是指翻页的动作。[1]Foursquare到今年4月,用户数为2000万,签到信息超过20亿条。Evernote用户数在今年10月达到3400万,其中付费用户占4%。以中国的庞大人口看,这些数字似乎不高,但这几大网站有一半为美国本土之外的全球用户,就显得殊为不易。

2.基于社交关系的应用

上述几种媒介应用的另一个共同特点,即社交关系是应用的基本后台。Delicious的应用简化了用户分享和保存网页,同时将这些收藏与好友共享。Evernote在注重个人信息存储与保密的同时,专门设有“人脉”板块,管理用户的人际关系。Flipboard本身就是针对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会化媒体上的内容进行整合,进入中国后,新增支持“新浪微博”与“人人网”功能。Foursquare除了表明自己在哪,由此获得勋章或优惠券之外,还告诉朋友“我在干什么”。Pinterest2010年才上线运营,现在已是美国第三大社交网站,你和好友之间可以将好的图片互相“pin”(图钉)和分享。创业团队将Pinterest描述为“新浪微博+豆瓣+大众点评”的混合。

早期互联网应用更多是散兵游勇,个人在互联网的大海中摸索,线上与线下基本是陌生的人际关系,接触信息也有真有假。因此,当Facebook和twitter出现时,虚拟的网络关系立即变为现实的亲切感和真实感,新型媒介应用也在这种相对可靠的现实人际关系中得到扩张。线上与线下的人际关系会彼此转化,并获得相对宽松的交往环境。在人际交往80%都属于非接触往中,新型媒介应用无疑提供了更便利和更现实的交往途径,同时也是投资者可行的商业模式。

3.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是主要呈现终端

Evernote的CEO Phil Libin今年公布了Evernote的一些重要数据:用户数量增长至3400万,其中新用户中有75%来自移动客户端,25%来自桌面客户端。移动用户对Evernote的增长贡献不少。[2]Flipboard的创办伊始也起源行途中的杂志翻阅,针对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应用,专门设计了九宫格式的布局,右侧的翻页按钮,封面故事等,使用起来更为愉悦和便利。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IDC预测,201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6.86亿部,占全球手机出货量总数的38.4%,其中中国大约有1.82亿部。[3]另外,基于全球对苹果iPad及亚马逊平板电脑Kindle Fire等产品的需求明显升温,2012年平板出货1.06亿台,同比增长54%。[4]这些数据都显示,未来互联网的最新发展热点在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终端设备。很多新型互联网技术和媒介应用,都会建立在这两个平台之上。

4.大数据和云技术的广泛应用

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车联网、手机、平板电脑、PC以及遍布地球各个角落的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无时无刻不产生和上传着数据。与庞大数据同时出现的是数据的分析、存储和使用问题。这也就是云技术和大数据的出现及应用环境。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由最初的一种计算技术,演变为将庞大数据经过系统搜寻、计算分析之后,将结果回传给用户的商业应用。这项技术实践于新型媒介应用中,可使用户随时调取之前上传的数据,而无需存储问题。Evernote作为记录类应用,数据问题更为突出,因此其云笔记功能尤为突出,用户上传数据会永久保存,没有存储限制。Pinterest等也是基于云技术的移动应用典范。数据显示,与2009年相比,2014年基于云技术的移动应用将会增加90%。而现在的应用之所以将目光对准云技术,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原因:可以通过多个设备访问数据,成本更低,可加快业务进展速度。

早期提到大数据,通常是一个公司创造的大量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现在这个概念已变为一种商业模式,即通过收集、整理大量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挖掘,获得有价值的用户信息,降低营销成本,提高企业销售率,增加利润。[5]可以想见,以上以社交网络为基础的互联网应用,无疑会在UGC的大潮中获得大数据的空间和广阔的商业前景。

三、新型媒介应用对传统媒体发展的启示

一面是新媒介应用的层出不穷,一面是传统媒体收益的持续走低,后者尤其在今年上半年表现明显。此时新媒介应用给传统媒体提供了不少值得借鉴的发展之路。

Delicious所在的AVOS公司中国区总经理江宏认为,传统媒体的优势,是专业的制度和流程、媒体的责任感和持续稳定地输出高质量的内容。互联网的优势则在强大渠道,掌握用户信息,依靠技术规模化解决问题。因此,传统媒体要继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开放和拥抱互联网,充分利用互联网渠道提高自身价值,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内容,同时对内容输出有所控制。目前,全球互联网已形成了六大生态系统(谷苹、微软、索尼、亚马逊和脸谱)和3大平台(微软、苹果、谷歌)。如何与其合作并获得发展是眼下最为紧要的课题。

从现实看,传统媒体目前所面对的最大问题,是国内知识产权保护无力,原创内容无法得到支持,并由此带来传统媒体的生存困境。在西方国家,很少会出现网易、新浪这样大型的新闻门户网站,因为各家媒体不会无偿或以极低的价格将自己的产品交给第三方使用。但传统媒体也不必完全置疑自己的存在,特别是传统纸媒在中国仍有扩张空间的时期,仍应寻找新的增长点,同时实现新技术支撑下的电子化与网络化。在技术驱动的年代,麦克卢汉的“媒体即信息”展现无疑,技术不仅是技术而变成核心竞争力。或许我们应该学习《纽约时报》,在关键应用技术上不是购买而是自行研发,以获得IT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基于社交媒体扩展用户,是传统媒体应向新媒体学习的另一重要方面。目前传统纸媒与新媒体也有合作,但通常面临如何实现内容与品牌同步拓展的困惑,即新媒体使用了传统媒体的内容,但传统媒体的品牌宣传似乎并未得以实现,同时新媒体在用户精准推送上的资源与数据优势,似乎也难以与传统媒体分享。因此,传统媒体要考虑如何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对用户群的精确了解与选择,并推送自己的内容。这些互联网新技术包括AL(augmented reality,虚拟增强现实技术)、LBS、QR技术(二维码的一种, “Quick Response” 的缩写,即快速反应)、HTML5等。据悉,德国的《柏林先锋报》因在报纸上嵌入芯片,成为“全球首份虚拟增强现实报纸”。国内一些报纸也已经采用了二维码技术,以实现平面新闻的多媒体呈现。

在大家认为互联网是个遗忘的时代时,传统媒体的记忆功能其实变成了优点。在前文几种新媒介应用中,帮助用户存储记忆是一个显著的特点。财新网总编辑张继伟认为,互联网时代的竞争策略,是专业媒体要成为“舆论平台”,不仅要报道事件,还要推进事件发展,通过报道引发社会关注,改变事件进程。在回顾与展望事件时,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过程,就是为高速运转的时代存储信息,形成数据库,提供有独到见地的分析。

注释:

[1]Flipboard用户突破2000万 每月“Flip”30亿次,

第11篇

人们往往热衷于讨论社交媒体的发展趋势,可以肯定的是,社交媒体将来最显著的特征是信息不请自来。谷歌、Facebook和亚马逊等公司目前正在收集用户信息,包括他们的爱好和兴趣等。但到了Web 3.0时代,即语义Web时代,我们无需在互联网上搜索信息,因为信息会不请自来。将来,适当的信息会在适当的时候被传递给适当的人,为我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到那时,互联网信息将更具针对性,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Facebook和谷歌等公司会投资做这些事情,总之将来我们面对的肯定不是海量的信息,而是所需信息。

当然,未来社交媒体的重大意义不仅局限在信息方面,届时,现实与数字世界的连接将比以往更加紧密。

当我们在公园跑步时,可利用iPhone应用将身体状况与Facebook和Twitter的个人资料相关联,用户可追踪自己的信息,还可以与好友共享相关数据。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网站将变成“社交仪表盘”,大体而言,Facebook和Twitter是一种社交渠道,其他公司可以在上面发展自己的技术和业务。例如,Stocktwits、Tweetdeck和Zynga等公司已经通过这两大平台获得了巨额利润。

社交媒体还将体现更多的特点,例如:将来移动技术将占支配地位,近距离无线通信(NFC)技术进一步发展,允许商家根据消费者的地理位置和兴趣而提供促销信息;人类关系将不再依靠传统的现实交往,一个人可与全世界的人交朋友,无论职业、种族和信仰,最终形成一个世界性的大熔炉;人类也将不再是被动的媒体消费者,媒体将以动态方式在所有平台上与我们互动,如同今天的《魔兽世界》玩家一样,每个人都将成为虚拟世界的一部分,并且拥有自己的化身。

怎样看待社交媒体

王冠雄:社交媒体如火如荼,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矩阵正在诞生。社交媒体营销下一站是自定义品牌社区?1、自定义URL,与用户分享更简便;2、可以详细分析用户;3、可以据此获得联系方式等信息;4、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分布广告;5、可以根据兴趣或位置来社区,互动更有效。

宋宁波:李开复说,社交时代真的来临了,而且很快很猛。西方的广告预算,快速地从其他地方(线下广告、搜索广告、Display Ads等)转移到了社交媒体。可口可乐拥抱社交媒体我并不惊讶,但是GE(通用电气)都在做这方面的品牌营销。这方面中国还有很大的空间发展。

戚祥:我们对网络要重新定义,网络不再会是以网页为主了,也不一定只是超链接的,网络可能是微博的数据流,可能是YouTube的视频数据流。超链接依然还会是超链接,网页也不会消失,但是可能不再是主流的了――凯文•凯利针对“社交媒体是否会全面替代网页”的提问如此回答。

网商网事:未来社交媒体将成为主流媒体,社交媒体当今已经呈现了伟大的发展趋势:互动、分享、传播、大众化。

马:据称,社交网络将成为在线购物主渠道,公司将关注社交平台能为自己的网页带来多少访客,通过在社交网站上创建店铺,用户可直接在社交网站上购物,而Facebook将成为未来网上购物的主要渠道之一。

第12篇

所以移动媒体的成长空间是巨大的:

移动媒体分析家对移动媒体潜力不断看涨;明智的公司像Facebook近来收购了Instagram, Glancee, and Karma这一系列的移动公司;独独广告商们还没把他们的眼球投过来,要立即看清这个趋势,让我们从移动兴起的几个特点来分析:推广渠道、广告质量、创新性、尝试力度、社会影响力。

1.推广渠道数量惊人

广告商有很多的移动工具选择来投放广告信息,包括移动搜索、移动应用、移动网页、SMS等,任何一个渠道都已被证明是有效的品牌宣传渠道。

2.广告质量高

在2012年的设计和技术颁奖会上,Nike+ Fuelband产品向我们展示了它的移动应用Nike+ Fuelband App对移动设计、蓝牙集成、3D动画高质量的影响力;最近戛纳广告节新增加的移动狮子奖项对提高移动广告的质量也添了非常漂亮的一笔。

3.创新性强

每一个新移动产品都会引发一系列的新移动产品跟随,过去的一两年,Uber、Clear、Path都迅速崛起,其他的开发者从地理定位、手势、UI方面推出类似却有区别的应用。接着语音控制、应用个人化特点将继续跟进以提高移动产品的体验。广告商们届时只要担心自己怎么好好利用这份创新资源来最大化广告宣传就好了。

4.敢于尝试、进步快

最近在影视音乐互动大会上亮相的Highlight和Sonar应用,两个都是社交挖掘应用,可以实时实地监控周围与你有共同爱好的人。刚开始,这两个应用都在如何粘住用户,如何消除用户对社交交友的忌惮上遇到瓶颈,但随后与GPS、开放图谱技术地结合,加上认识到社交网站人们结交的方式并不是全都直接明显的,这些社交发掘应用正在重建基于个人的“个人Web”。

5.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