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2 17:07: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发展的方向及重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按照“增强综合生产能力”的新要求,推动农业发展由主要依靠分散经营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转变
近年来,随着农村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小生产”与“大流通”的紧密衔接,就必须按照十提出的“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的新要求,推动我市农业生产走组织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之路。一是推动土地流转,实现“小户”变“大户”。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有力抓手。要充分发挥经营主体的龙头作用,积极推动土地向种粮大户、合作社和现代农业公司集中,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经营方式,走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发展道路。为了充分发挥合作社的示范引领作用,近期我们将出台《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若干意见》,完善农业合作组织各种服务功能,推动土地流转,让农民“抱团”闯市场。二是推动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实现“小块”变“大块”。农业园区具有设施先进、技术领先、规模适度、高效开放的特点,代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是提高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市农业重点打造的精品工程。我们要在继续完善现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基础上,围绕粮食、蔬菜、果品等优势农产品生产,再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和示范基地,集中打造示范带21条,示范区37个,示范园53个,努力把这些园区打造成展示我市农业发展成果、探索现代经营模式、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的现代农业先行区。三是推动大型农机合作社发展,实现“小机”变“大机”。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根本所在,是先进生产力集中体现。我们要在完善提高已建的106个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抓住国家和省加大农机投入的有利契机,再争取新建一批现代农机大型专业合作社,力争全市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86.5%,提升1.5个百分点。
二、按照“改善需求结构”的新要求,推动农业发展由主要依靠数量增长向总量平衡、结构优化转变
推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调整是提升农产品质量效益和竞争能力的基本途径。面对制约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我们要以敢于担当的勇气和前所未有的动作,做好农业结构调整这篇大文章,努力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一是“旱改水”,丰富“米袋子”。我市地处北纬45度,寒地黑土的资源生态优势适宜高产优质水稻生产,且江河密集,过境水丰富,能够有效满足水稻持续发展。同时,发展水稻不仅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也是我市参与全省农业经济区域分工的基础产业。近年来,通过实施“提水扩稻工程”,我市水稻种植面积逐年提高,以五常、方正、通河为代表的哈尔滨大米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市场拓展潜力很大。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省大力扶持发展粳稻生产的契机,把发展优质水稻作为调整种植业结构的重点,每年新增水田80万亩,打造1个(五常)200万亩、5个(通河、木兰、依兰、延寿、方正)100万亩水田大县,两年后力争达到千万亩以上规模,项目区内农民每年人均增收4200元左右。二是“粮改菜”,建好“菜园子”。以发展棚室种植为重点,将市区周边粮田有序改种菜田,是平抑菜价、保证供给、惠及百姓的长效之举。在各级政府的努力和支持下,五常红旗乡、双城市公正乡、道里太平镇立业村等一大批设施蔬菜基地相继建成,结束了我市冬季不能生产蔬菜的历史,不但满足了市场供应,还实现了“北菜南运”,蔬菜基地区菜农收入大幅度提高。近期,我们将根据国家和省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的指导意见,大手笔谋划2013年蔬菜产业发展计划,形成蔬菜生产设施化、基地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监管制度化新格局,在全省率先实现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储藏基地、加工基地、北菜南运基地“四型基地”的转型跨越。
三、按照“创新驱动”的新要求,推动农业发展由主要依靠物质投入向依靠科技进步转变
在农业面临日益严峻的资源约束条件下,科技是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因为无论是提高农业的产量、质量和效益,还是增强农业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都依赖于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创新。目前我市农业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还只有55%左右,而农业发达国家已达到80%左右,且农业人才严重流失,走科教兴农之路是不二的选择。一是大力加强农业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引导重点龙头企业加强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研究,延长农业生产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 的农业发展方向,应集中突破一批节能、节水、节地、节肥、节药和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切实把农业科技的重点放在良种培育上,运用生物技术加大种植业、园艺等优良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努力推进良种产业化。重点支持本地科研单位和企业发展适宜我市种植的玉米水稻等优良品种,形成核心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二是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与普及。主要抓好优良品种、节水灌溉、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作物栽培与管理等的推广。2013年,重点推广玉米坐滤水种、玉米通透密植栽培、水稻全程机械化、生物灾害综合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十大重点技术,建立新型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启动实施农业科技示范“千户工程”,提高辐射带动能力。推广应用高产、优质品种,良种覆盖率达到99%。大规模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集成推广良种良法,通过提高单产水平来克服耕地资源限制。三是加强对农民的培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着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使其实现从经验型向知识型、从单干型向组织型、从身份型向职业型、从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现在农村文盲人数虽然减少,但真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并不多。因此,加快培育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农民显得尤为迫切。
四、按照“优化产业结构”的新要求,推动农业发展由主要依靠高产优质向精深加工和利益联结转变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核心要义是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用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一要优布局。事实充分证明,农业发展的动力在产业,潜力在产业,希望也在产业。针对我市农业资源趋同性特点和粮食生产功能区规划布局,合理调整结构,加快建立生态循环农业产业体系。积极引导企业提升加工规模和档次,提高农产品原料利用率和科技含量。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重点发展产业,培育三大特色养殖加工板块,打造十大产业基地,”的总体布局,区、县(市)也要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立足自身资源,研究制定自己的产业规划,上下对接,有序发展。二要抓龙头。龙头企业壮则带动能力强。要通过强管理、扩规模、上水平,做大做强我市水稻、生猪等8大主导产业,进一步叫响宾县肉牛、双城乳品、五常大米等名优品牌。采取招商引资大上一批、改造扩建壮大一批、整合资源发展一批的方式,扶持壮大以双城雀巢、尚志蒙牛、巴彦金锣、方正绿宝石米业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群体,努力争取政策和资金,重点扶持销售收入超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市级龙头企业增加到130家,销售收入增长8%以上。基地面积达到2024万亩,参与农户增加到100万户。三要建基地。坚持全市一盘棋,打破行政区划和城乡分割,采取政策扶持、以奖代补、利益返还、税收分成等形式,鼓励围绕龙头企业规模化发展原料基地,切实解决龙头企业吃不饱和农副产品销路不畅等问题。引导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产业基地聚集。四要重双赢。强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通过风险基金、订单生产、保护价收购和返还加工利润等多种方式,加强契约联结、服务联结和资产联结,建立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真正让广大农民在产业化经营更多地分享增值利润、得到实惠。
五、按照“建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新要求,推动农业发展由主要依靠封闭运行向工农联手、城乡互动转变
目前,我国工业化进程虽然已进入中期阶段,但农业的基础地位没有变。一方面,农业自身发展受资源、资本、技术、劳动力等因素的制约,对工业的反哺的依赖明显增强;另一方面,城市和工业发展迅速,具备了反哺农业的条件和实力,但由于涉及利益分配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社会滞后于城市的问题仍没有改变。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的新变化,要求我们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坚持一手抓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一手抓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着力做好工农联手、城乡互动的文章,探索大城市、大工业如何带动大农村、大农业发展的新路子。
一、公共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必要性
新时期,我国发展农业必须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农业科学技术,从一定程度上突破自然资源短缺对农业发展的制约作用,而农业科学技术研究的外部性和农户支付能力的低下则共同决定了国家公共财政必须对农业技术的研究进行支持。发展农业的高投入、高风险以及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提供财政补贴:一方面以低廉价格提供各种现代生产要素;另一方面向农户提供信贷,以使农户有能力支付高额的投入支出。除此之外,农业基础设施的落后和薄弱需要公共财政加大投入,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有效发挥农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二、新时期我国财政支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财政农业投入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1、财政农业投入总量不足,没有根本改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不利地位。与我国农业的重要地位和发展要求相比,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总量一直是较低的,财政支出中支农支出的比例趋于下降,财政性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远低于农业GDP在整个GDP中的比重。长期的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发展。
2、财政农业投入结构不合理,事关农业发展的投入比例下降。地方政府的公共投入主要用于同中央政府配套,用于直接增收的农业基础设施少。我国目前的支农支出中,财政用于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比重上升,科技业务经费增长缓慢,而和农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支援农村生产支出方面,支出比例却呈现出下降的态势,使得农业发展面临着资金严重缺乏的困扰。
3、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分散,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分散在10多个部门,不仅增加了管理成本,而且在资金使用上存在很大程度的交叉重复,职责不清、政出多门、多头管理,降低了农业资金投入的使用效率。
(二)财政农业补贴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1、财政农业补贴缺乏长期战略目标,随意性较大。我国当前制定农业补贴政策,只是与当期的国家或者地区农村经济政策挂钩,而忽视从农业发展的长远规划考虑。补贴目标模糊、补贴效益低、安排无计划、补贴利益分配不公以及补贴资金忽多忽少的现象普遍存在。
2、财政农业补贴方式不合理。政府对农业的补贴以“暗补”为主,而公开补贴不足。国家通过补在流通、服务渠道,希望间接“折射”给农民,但是由于流通环节多而且复杂,很多支持资金在中间环节流失,支持效率低下,且补贴并没有真正传递到农民手中。
3、政策性商业银行的贴息贷款无法满足农业发展需要。这导致资金缺乏的现象严重,而且政府一直忽视对农业保险的补贴,农业保险业务出现全面萎缩,农业缺乏防灾补损的支持,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三、公共财政支持农业发展对策选择
从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总量上,要加大公共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优化农业补贴政策;从结构上,结合我国农村、农业、农民的实际情况,公共财政应该明确重点支持的领域。
(一)加大农业投入,稳定农业投入政策,整合财政资源
1、要确保国家财力向农业倾斜。过去的国家政策过多的向工业倾斜,带来了严重的城乡问题,造成了农业的长期落后和农民的长期贫困。每年的新增财力中,必须要划拨很大一块的比例投向农业。
2、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必须建立在法律法规制约的基础上。通过制定具体标准和办法,分清责任。在投资总额上,要按照现行的《农业法》的要求,使地方财政支农投资增长幅度不低于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逐步提高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在地方财政总支出中的比例。在投资方向上,国家投资主要用于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和直接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的良种工程、重要农产品基地及农用水利、节水灌溉等中小型基础设施以及农业科研、农业新技术推广。在资金匹配额上,地方要预留一定财力保证对中央项目的配套,建立政府间有关农村投入的分担机制,即中央政府财政和地方政府财政共同从财力上支持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3、统一安排财政资金,解决资金使用分散问题。向农业投资时,各涉农部门应加强沟通和协调,根据统一部署安排资金;资金到达基层后,应组织专门机构进行整合,实行集中投入、重点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公共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资金进行全程监管。
(二)优化农业补贴政策,扩大财政贴息范围
1、农业补贴政策要有原则、有重点、有方向。公共财政模式下的农业补贴要本着纠正市场失灵、弥补市场缺陷的原则,重点补贴市场调节不了或调节不好的方面,对提供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部分进行补贴,据此确定农业补贴目标。财政补贴的方向,首先,保障农民利益,提高农民的收益水平;其次,引导农业生产结构转型,深化农产品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业产业化;第三,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把农业真正转变到提高经济效益和劳动者素质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2、改革农业补贴方式。大力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的财政补贴,把这方面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农业生产环节,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同时特别还要考虑把这些资金的一部分直接用于增加农民收入。
3、扩大财政贴息资金的范围和途径。我国的财政贴息主要来源于政策性银行的贷款贴息,但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是有限的,远不能满足全部政策性贷款的需要,故有必要对一部分商业银行的农业贷款进行贴息,引导社会资金更多地投资到农业上,解决当前农业投资整体资金不足问题。同时,对于农民应提供优惠贷款,银行的利息差额由财政负责补贴。此外,由于农业自然风险大,私营保险公司往往无力负担,为降低农业生产者的经营风险,应通过政府支持的方式办理农业保险。
(三)公共财政应重点支持的农业领域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强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性、降低农业经营成本、提高农民素质和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等方面作用巨大,从而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具有基础性作用。但我国长期的二元社会经济体制使农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的发展,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需要政府财政的支持,这不仅能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弥合不断扩大的城乡差距,还能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有效解决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2、加大农业科研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贡献率。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农业科技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农业科技仍然不适应发展需要。科技研发体系不健全、农业科研成果储备不足、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落后、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率低等问题,都直接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国家应该加大对农业科技的公共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增长的贡献率,保证最新的科技发展成果能应用于农业,为农业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特色农业;综述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2
20世纪50年代,特色农业的研究在发达国家兴起,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加入到特色农业的研究中,特色农业是相对常规农业而言的,是农业的一个特例。
一、特色农业的概述
特色农业在我国迅速发展并得到政府的广泛重视,国内许多学者也在不断探索特色农业的发展问题,由此而形成的理论探讨及实践对于我国特色农业的良好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有:
孔祥智(2003)首先总结特色农业的概念和特征,然后分析西部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包括物种资源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接着探讨了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背景、机遇、现状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部发展特色农业的总体思路,认为特色种植业、特色畜牧业、中药材开发、农产品加工业是西部应该重点发展的特色农业产业[1]。
陈印军(2003)论述了特色农业的概念、特点及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资源环境优势,此外,还详细分析了影响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如粗放经营、品质退化、科技落后、生产趋同、信息网络建设落后与市场服务体系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大战略举措促进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2]。
杨祥禄(2003)针对四川特色农业的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在分析其意义、条件、思路及目标的基础上,指出四川特色农业的主导方向应是特色茶叶产品、特色水果产品、“两高双低”优质油菜、特色中药材产品、特色蚕桑产品、特色蔬菜产品、特色名品杂粮等[3]。
陶性潜(2003)的分析是围绕贵州开展的,指出贵州特色农业的发展重点是中药材、野菜野果、杂粮杂豆、苦丁茶、辣椒等方面,还指出加强市场调查,实施名牌战略、加强资源调查,发挥规划的导向作用、搞好区域布局,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是当前贵州发展特色农业时需要关注的三个重要问题[4]。
张涛(2001)通过分析甘肃特色农业的发展优势,明确其发展格局,并强调在发展特色农业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六大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传统农业与特色农业的关系、特色农业与水资源的关系、特色农业与环境的关系、区际之间的关系及短期与长期的关系[5]。
吕火明(2002)对于特色农业的内涵、特征、类型、作用、原则、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分析和阐述,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6]。
李强、程科运用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分析特色农业发展与产业进入障碍之间的关系,在分析产业进入障碍类型及各自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不同产业进入障碍类型下的特色农业发展模式[7]。
曹国华、张祯祥认为市场在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发展特色农业农民自主的经济行为,为避免市场盲目性,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培育市场体系,发展市场中介组织,促进生产和市场紧密衔接,建立风险防范和承担机制[8]。
刘晏良(2001)依据市场形势及发展机遇,以新疆为研究区域,通过综合分析特色农业发展现状、优势、必要性、总体思路、产业布局等方面,指出新疆应重点发展优质棉产业、特色林果园艺业、红色产业、中药材产业、特色经济小作物、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六大产业,并提出了促进新疆快速发展特色农业的对策[9]。
周凌云[10](2005)总结了国际上著名的特色农业发展经验,如美国、新加坡等国的“观光农场”、德国有机食品、以色列的沙漠农业和节水农业、日本爱知县的“空中菜园”、“耕作社区”、“市民农园”等。
汤秀平认为,发展特色农业必须处理好六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龙头带动与基地建设的关系;二是正确处理积极开发与科学管理的关系;三是正确处理适度规模经营与农户自主发展的关系;四是正确处理广度开发与深度开发的关系;五是正确处理常规农业与发展特色农业的关系;六是正确处理总体规划与分步实施的关系[11]。
吴敬秋认为,发展特色农业应突出区域、科技、市场、生态、规模五大特色[12]。张金云等[13] 分析了特色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优势及存在问题。熊添祥的研究重点是贫困地区特色农业的发展[14],杨祥绿、陈彦研究了四川的特色农业[3],陈印军、杨瑞珍对西部地区的特色农业进行了研究[2],而梁锦波等研究的是县域的特色农业[15]。
上述研究主要从宏观上对特色农业的内涵、优势、存在问题、发展思路等方面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探讨,为我国发展特色农业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为特色农业发展指明方向。但关于特色农业发展的微观研究则非常薄弱,基本没有实证方面的研究和探索。
二、特色农业内涵
20世纪50年代以来,伴随着以色列节水灌溉、美国生物农场等特色农业的成功,使全世界广泛接受特色农业。我国对特色农业的探索和实践起步较晚,目前,关于特色农业的内涵,国内学术界尚没有统一的界定,具有代表性的观点都是围绕着区域性、独特性、产业化、规模性、资源性、市场性、高效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来定义的,请见表1。
综合以上的观点,应从七个方面定义特色农业的内涵:
首先,特色农业必须立足在区域优势的基础上,一方面根据农业区划,不同区域自然资源的差异性决定了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另一方面特色农业要求的生产、技术水平和自然等条件并非能够满足所有地方,因而特色农业的地域性特征就更为突出。区域性是特色农业发展的必要前提。
其次,特色农业所生产的产品应该是独特的,应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并要求其产品在营养、口感、外观、健康等方面应是优质的,否则就没有市场竞争力,特色农业无法健康发展。
第三,特色农业必须具有规模效应。在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形成特色农产品生产的产业化经营,从而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特色农业的报酬递增规模经济。若不具备一定规模,其产品则无法进入市场,因为它只能是样品或展品。
第四,特色农业一个系统的农业产业工程,是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特征的市场型农业。
第五,特色农业必须具有高效性,其投资回报率应高于常规农业,否则,生产者就不愿意进行创新而从常规农业生产转入特色农业开发。此外,特色农业又是以质量和效益为标准的高效农业,其最大的特点是高投资、高风险、高效益。
第六,特色农业的可持续性强调以特色占有市场,并强调区域自然、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和充分利用,实现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有效统一。
第七,特色农业必须与市场需要和社会需求相一致,因为社会需要和市场需要是衡量特色农业是否特色的重要标准。
总而言之,特色农业的内涵丰富,应从区域性、独特性、产业化、规模性、资源性、市场性、高效性和可持续性等特征予以综合把握。
参考文献:
[1]孔祥智,关伏新.特色农业:西部农业的优势选择和发展对策[J].农业技术经济,2003,3:34-39.
[2]陈印军,杨瑞珍,等.西部地区特色农业优势、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3,1:21-24.
[3]杨祥禄,陈彦,等.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增强四川农产品市场竞争力[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3,1:11-15.
[4]陶性潜,许军.发展贵州特色农业大有可为[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3,1:8-10.
[5]张涛.甘肃省发展特色农业的几点思考[J].甘肃高师学报,2001.
[6]吕火明.论特色农业[J].社会科学研究,2002,3:27-30.
[7]李强,程科.产业进入障碍与发展特色农业[J].山西农经,2002(5):52-55.
[8]曹国华,张祯祥.发展特色农业中政府行为的若干问题[J].老区建设,1997(7):7-9.
[9]刘晏良.新疆特色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与对策[J].新疆农业科学,2001,38(3):111-116.
[10]周凌云.衡阳市特色农业的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2005,11.
[11]汤秀平.发展特色农业必须处理好六个关系[J].农村发展论坛,1997(3):63-63.
[12]吴敬秋.发展特色农业应突出五个特色[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2,25(5):473-475.
[13]张金云,等.安徽省花卉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2,30(6):966-968.
[14]熊添祥.贫困地区发展特色农业问题初探[J].农村改革与发展,2002(5):29-30.
[15]梁锦波.发展新兴县特色农业的思路[J].广东经济,2003(3).
[16]王建农,邓祖龙,周凌荣.特色农业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J].农业经济问题,1997(2).
[17].发展特色农业 促进山区经济增长[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Vol.17.No.1:24-25.
[18]陈东景,王晓峰,程国栋,薛玉琴.新疆特色农业发展初探——新疆农垦经济,2000(5).
[19]李金良,贺洪海.必须大力发展特色农业[J].经济师,2000(5).
[20]郝广华,孙晓强.跨越式发展特色农业.经济与管理,2001(6).
[21]刘贞富,贺志强.特色农业与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2(19):52-54.
[22]贾万志.发展区域特色农业[J].发展论坛,1997(2):31-33.
[23]徐琪.欠发达地区特色农业发展探讨——以苏北地区为例[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2(12):73-78.
[24]郭光荣.特色农业:人才经济与可持续发展[J].作物研究,2001,15(1):12-14.
[25]颜合洪.特色农业的内涵、形成条件和发展对策[J].作物研究,2001,15(1):9-11.
[26]邹冬生.特色农业理论初探[J].作物研究,2001.
[27]柯建中.浅谈发展特色农业的六大关系[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9:6-7.
[28]张达珍.发展特色农业的几项技术措施[J].安徽农业,1998.
[29]葛承群.发展“特色农业”的几个认识误区.农业经济问题,1998.
[30]郭世明.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大力开发特色农业[J].黑河学刊,1997.
[31]叶永青.论特色农业产业化[J].农村发展论坛,1996.
[32]程炯.闽东南区域特色农业的生态学研究——以漳州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1.
[33]蔡运龙,BarrySmit.持续农业及其中国态势[J].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集[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194-206.
[34]章家恩.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六大支持系统[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
[关键词] 农业 可持续发展 对策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持续农业作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组成部分已纳入《中国21世纪议程》。江门市位于珠江三角洲,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比邻港澳,拥有发展农业良好的区位优势,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蛋禽水产花卉蔬菜出口基地及农产品加工基地。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特色化趋势明显,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城乡和工农“二元结构”造成工农相关度低,互动机制缺失,甚至工业发展乱占耕地,破坏环境等现象造成产业结构层次低、生态环境退化已成为江门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缺陷。由于农业长期得不到工业的支持,农产品加工工业相对落后。传统农业的规模优势弱化,致使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农业竞争加剧,客观上要求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经营管理方式,利用江门市的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地制定农业发展战略,探索一条适合江门市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江门市农业发展的现状
1.农业生产稳步增长。2006年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51.4亿元,增长2.8%,其中:种植业产值增长1.36%,林业产值增长12.23%,畜牧业产值增长2.42%,渔业产值增长4.14%。
2.农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2006年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486.85万亩,增长6.16%,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18.25万亩,增长13.74%。粮食产量102.68万吨,增长12.94%,其中水稻产量95.03万吨,增长15.53%。水果产量17.41万吨,下降0.96%;水产品产量74.31万吨,增长4.43%;肉类产量26.78万吨,增长1.65%,其中猪肉产量16.69万吨,增长3.87%;蔬菜产量142.94万吨,下降3.54%。
3.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引进新品种,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覆盖率分别超95%和93%。创建32家各类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示范基地,目前全市共有18个产品获国家级绿色食品认证。推广使用农业机械,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1%,机耕率达92%,机收率达42%,农业机械化程度居全省先进行列;开展农村科技教育培训,15万名农民参加绿色证书培训。积极推行无公害生产和绿色认证。为了让农产品更加“绿色”,全市建有无公害生产基地171个,21个产品获得国际级绿色食品认证,3个农产品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6个农产品获得“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农产品生产出来之后,为保障农产品质量,以江门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为龙头,市、县、镇三级陆续建立起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加强对重点农产品基地和市场检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既保障了百姓菜篮子安全,也提高了农产品的竞争力。
4.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以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为手段,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带动更多农户增收奔小康。2006年全市农业产业化组织263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59个,龙头企业104家,带动农户近27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33%,三分之一的农民已经组织起来,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但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企业规模小、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企业与农户利益连接不稳定、资金缺乏、品牌企业少、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
5.依托区域优势形成不同类型的农业区。在城郊都市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发展迅速,农产品主要以蔬菜、家禽、水产养殖为主,为城市提供食品供给的同时也具有旅游观光的休闲功能;在平原区粮食生产的专业化和区域化较强,农业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成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沿海依托丰富的海洋资源发展海水养殖业 。
二、江门市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
1.农业生态环境退化。江门市位于珠江三角洲,农业自然资源丰富,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江门市的农业生态环境退化严重。一方面表现在农业用地减少,人均耕地占有量低,农业发展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影响了农业的发展。(见表)
另一方面水资源虽然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大部分以洪水形式出现,难以利用。每年70%~85%的水量集中在4至9月的汛期,大部分以洪水的形式出现,直流入海难以利用,容易造成洪涝灾害;10月至次年3月枯水期降水量只有15%~30%,又容易造成干旱;年际间水量变化也大,丰水年和枯水年的水资源量相差3.3倍。农业灌溉大多采用大水漫灌,节水水平低,有效利用率平均只有50%左右。农业生态环境退化将成为江门市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2.农业结构层次低产业化水平低,农产品竞争力不强。江门市的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粮食的转化增殖能力弱,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水平不高,农产品还处于粗放加工、初级加工。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少,且大多集中在郊区,企业与农户利益连接不稳定,品牌企业少,市场竞争力弱,再加上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流通体制不畅,面临运输、保存问题和销售半径范围有限,农产品市场发展落后,农民不敢规模生产,无法上规模;这些对农业发展的拉动作用是有限的。
3.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江门市位于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近年来大力招商引资,走工业化道路,转移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改变了农民收入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从2003年开始,各镇招商引资总量连续三年都超过100亿元大关,镇级实际利用外资民资几年来累计达329.4亿元,海螺水泥、李锦记食品、华尔润玻璃等一大批含金量高的大项目相继落户。但江门市是农业大市不是农业强市,农村的城镇化水平还很低,城镇吸纳的劳动力有限,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依旧突出。
三、江门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对策:
江门市的农业发展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时期,农业生产率低,经济效益差,农产品竞争力弱。江门市农业必须走效益型持续农业之路,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品质优良和结构优化为核心,以农业技术和管理创新为推动的开放式现代农业。以提高农民的收入、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依托区位优势,推进生产经营的企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专业化,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1.加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以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基础,加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一方面要严格控制耕地非农业化规模,以基本农田保护和改造为出发点,加强土地管理,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提高耕地质量和农业生产能力。另一方面要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技术,通过技术改造把治水与保水、农田排水、高效用水结合起来。要改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还必须因地制宜探索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建立水土资源利益补偿机制,对工业和城市发展挤占的农业水土资源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农业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和农民的利益。
2.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高效益和外向型农业。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推广应用农业先进适应技术和优良品种,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区域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强的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精细农业、集约农业、订单农业和特色农业,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培育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流通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使江门市成为向港澳地区和珠三角城市群提供绿色、环保及无公害鲜活农产品的基地。让具有江门五邑优势和特色的柑桔橙、香大蕉、黑皮冬瓜、黄皮果蔗、冬种马铃薯等优势作物产品,瘦肉型猪、黄羽肉鸡、肉鸭、肉鹅和黑山羊等特色畜禽产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区域布局更趋合理。
3.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引导农产品向精深加工发展是发展现代农业十分重要的一环,延伸好这一环将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也将大大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一方面要鼓励、推进农产品加工的进步、生产工艺的创新及技术装备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推广以鲜活农产品为重点的加工保鲜技术,以大宗和出口创汇农产品为重点,按照研究开发、生产、储运、加工工艺、技术装备等系列化配套的思路进行研究开发和应用;另一方面,立足江门名优特产的深加工,选择具有出口优势和市场潜力大的加工产业和产品,培育开发稻谷的加工、包装、销售,如台山珍香大米、江门外海粉面;开发大宗和出口创汇农产品,如台山鳗鱼、新会白对虾和罗氏沼虾、台山宝塔腊味、江海区鹏中皇腊味等,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4.加快城镇化进程。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城带乡,提高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加强中心镇工业载体和基础设施、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发展第三产业,增强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的限制及其不合理收费,优化农民工就业环境。发挥城市和工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协调城乡关系、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以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形成城乡互动、工农互动的良性发展机制,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提高。
5.推进农业组织制度创新,加强农业产业化服务。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稳定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推进土地承包使用权流转,适度发展规模经营,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和农业生产要素的高效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生产效益。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推进农村组织制度创新,培养和发展各类农村合作组织和协会。重点扶持和推广专业合作社、公司加农户、专业协会、股份合作经营等方向性的创新形式。引导农民参与市场竞争,吸收农民参股入社,充分发挥供销社为农服务的功能。争取主导、支柱产业都建立镇、区级专业经济协会,各个镇都建立一批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相联、能带动农民走向市场的专业经济协会,在全市基本形成地域和行业全面覆盖“一业一会、一品一会”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组织体系,增强农业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络及动植物防疫检疫体系,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搞好中心市场、专业批发市场和主产区产地市场建设,确保农产品销售渠道通畅。总之,让农民获得更多的收益,农村获得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农业才能真正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彦随吴传均:农业可持续研究进展及其理论[J].经济地理.2000,20(1):63-67
[2]江门统计年鉴(2006)[Z]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没有特色农业的现代化,也就没有宁夏的现代化。从宁夏实际出发,通过对三大示范区概况的分析,进一步确定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及实现路径。
关键词:
特色;农业现代化;战略;路径
1宁夏三大示范区概况
按照自然地理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把宁夏划分为北部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三大板块。根据三大板块各自条件特征,科学定位北部引黄灌区为现代农业示范区、中部干旱带为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南部山区为生态农业示范区。“三大示范区”建设,形成特色化、有差别、非均衡、科学发展格局,对全面提升符合三大区域资源禀赋的高效循环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宁夏北部引黄灌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光热资源丰富,是是全国四大自流灌区之一,该区域以占宁夏全区30%的耕地、44%的农村人口创造了70%的农业产值和主要农产品,通过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2012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20万t以上,农业总产值突破220亿元,年均增长12%;宁夏中部干旱带土地广袤,草原辽阔,日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农产品绝少污染.涉及宁夏全区8个县、142万人口,水资源短缺是制约该区域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2012年该区域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3500元;宁夏南部山区气候温和凉爽,雨热同步,物种多样,环境洁净.涉及宁夏65个乡镇928个行政村,该区域由于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区,2012年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70%以上,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
2宁夏特色农业现代化分类及战略概述
2.1分类根据宁夏三大示范区资源禀赋特点和宁夏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实际,结合发达省区发展经验,把宁夏特色农业现代化分为高效循环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三种类型,且按照“因地制宜、多元发展、分类指导”的原则,确定相应的发展战略
2.2战略
2.2.1可持续发展战略:宁夏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目标是要实现“三个可持续”。一是粮食安全可持续;二是农民增收可持续;三是资源环境可持续。新常态下农业发展必须要转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循环的轨道上。控制农业用水总量,降低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推进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基本资源化利用,推行农业投入品包装包括废弃农膜基本实现有效回收处理等。
2.2.2体制机制改革战略:宁夏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一是改革土地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家庭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二是改革经营制度,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民家庭经营主体地位,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三是改革产权制度,对土地等资源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经营性资产全面进行改革,将资产变成资本,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2.2.3创新驱动战略:宁夏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一是抢占现代农业科技制高点。根据世界农业科技发展的趋势和我国现代农业建设需要,加快推进生物、信息和现代设施装备等前沿技术研究,保障农业技术储备。二是政府服务职能体系建设。使各级政府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服务,规范发展订单农业和加快推进生物、信息和现代设施装备等前沿技术研究,保障农业技术储备。三是培养现代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人才的培养,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强有力科技人才支撑。四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一手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把住关键控制点,从根本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手抓好执法监督,强化农产品全程监管和责任追溯。
2.2.险防御战略:宁夏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保障。一是建设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保护和支持体系。主要是建立重大灾害救济制度和健全农业支持补贴制度,强化政府对农业基本建设的投入,以增强现代农业抵御重大灾害和自然风险以及不断发展的能力;二是农业保险机制建设。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建立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发挥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这是克服盲目生产和转移风险的有效方法。
2.2.5人才战略:宁夏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支持。加强以现代职业农民为主的人才体系建设是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一代新型农民的涌现,将改变传统农业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模式,有利于机械化作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代表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3宁夏特色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
高效循环型:建设引黄灌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农业的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为突破口,以打造黄河金岸现代农业产业带为切人点,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用现代物质技术改造农业,用产业化方式经营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资源节约型:建设中部干旱带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以水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覆膜保墒、集雨补灌、高效节水为切人点,做好“水源、特色、生态、转移”,变“被动抗旱”为“主动调整”,充分发挥优势,突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设施种养业和旱作节水农业。环境友好型:建设南部山区生态农业示范区。按照“生态优先、草畜先行、特色种植、产业开发”的方针,紧紧抓住国家继续实施退耕还林的机遇,注重生态环境修复,重点发展草畜产业和马铃薯产业。同时,加大实用技术推广力度和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力度。
参考文献
[1]魏涛.宁夏现代农业发展研究[J].河南科技月刊,2012(,23):25.
关键词 湿地农业;现状;措施;制约因素;发展方向;浙江嘉兴;秀洲区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7-0325-02
近年来,湿地农业一直到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嘉兴市秀洲区针对北部区域1.07万hm2农田地势低洼、种粮不高产的状况,积极创新农作制度,结合当地条件,开发湿地农业,发展水生蔬菜、鱼类养殖及水生蔬菜套养鱼类的种养结合模式,破解北部农业发展瓶颈,基本走出了因农田常年积水从事种植业效益不高的困境,化“水患”为“水利”,产业发展加速,效益增长明显。
1 秀洲区湿地农业发展现状
秀洲区水生蔬菜种植面积1 793.88 hm2,总产量达36 299.6 t,总产值达10 831.28万元。主要有莲藕、茭白、慈姑、荸荠、菱等水生蔬菜品种,甲鱼、泥鳅、黑鱼、彩鲤等鱼类品种。
1.1 水生蔬菜产业特点
1.1.1 区域布局逐步优化,专业化、规模化明显。1 333.33 hm2以上水生蔬菜集中分布合理,水生蔬菜特色村显现,经营规模日趋扩大,目前整村流转面积在466.67 hm2左右,逐步形成莲藕规模化种植、区域化种植。种植大户明显增加。据统计,种养结合的十大园区,每个园区规模都在6.67 hm2以上,面积超过133.33 hm2。
1.1.2 种养结合模式日趋丰富,采收机械化得到初步应用。通过政府引导、企业投入等方式,种养结合面积达207.87 hm2,种养模式有“藕―彩鲤(鳅、黑鱼)”、“菱―黑鱼(中华鳖、泥鳅)”等14种,特别是南湖菱(藕)套养甲鱼(泥鳅)4种模式经济效益明显,受到农户的欢迎。
1.1.3 主栽品种日益突出,逐步形成1个主栽品种与多个花色品种互补的局面。以萼莲3号为主的菜藕,引进9026(武汉)、萼莲6号(武汉)、萼莲7号(武汉)、花奇莲藕(山东)、太空籽莲、观赏花莲等逾100个品种。水生蔬菜品种不断丰富,生产、观赏齐头并进,经济生态效益明显。积极建设6.67 hm2以上水生蔬菜休闲观光基地,引进宜观赏的花莲、宜采摘的籽莲、藕莲和芡实等新品种,同时建造曲桥长廊、凉亭垂钓等景点。
1.1.4 种子种苗引进加速,二级育苗有新进展。鱼类育苗上实现了二级育苗,大大增加了鱼苗供种量。据统计,沙河荡生态鳖专业合作社供应甲鱼种苗460万只,杨溪生态鳖专业合作社可供30万只,泉生态农场供苗14万只,北部湾自育15万只幼鳖,嘉兴鱼种场年培育彩鲤、鲫鱼苗35万尾。
1.2 秀洲区湿地农业效益情况
1.2.1 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据调查,常规栽培麦―稻两季,产值为3.435万元/hm2(加上政府补贴),效益为8 820元/hm2。莲藕产量约22.5 t/hm2,平均单价为3元/kg,产值约6.75万元/hm2,效益4.425万元/hm2;经济效益是麦―稻模式的5倍。菱一般产量为13.8 t/hm2,4.5元/kg计算,产值为6.21万元/hm2,效益约3.75万元/hm2,经济效益是麦―稻模式的4.25倍。如果是藕―鱼、菱―鱼种养结合模式经济效益将更高。以北部湾藕套养泥鳅为例,进行测产及经济效益分析。藕―鳅种养结合模式面积为0.31 hm2,泥鳅放养量1 330 kg,放养规格200尾/kg,放养时间为7月20―31日,最后一次饲喂时间为10月11日,采收时间为11月20日,采收规格为136尾/kg,产量为1 760.30 kg,其中80尾/kg的商品泥鳅达到18%。泥鳅苗38元/kg,回捕的泥鳅平均40元/kg,每100 kg泥鳅消耗饲料7.0 kg/d,1年平均泥鳅饲料成本为3.32元/kg。藕―鳅种养结合模式成本见表1。莲藕与泥鳅总成本为206 141.25元/hm2。藕―鳅种养结合模式经济效益见表2。莲藕与泥鳅总效益为87 876.75元/hm2。是麦―稻模式的9.96倍。
1.2.2 社会效益显著。一是促进农村土地的集中流转,有效提高农民收入和村集体经济。据调查,近2年北部3个镇集中流转土地1 233.33 hm2,用于发展湿地农业,发包租金11 250~12 750元/hm2,可实现租金收入约1 387.5万~1 572.5万元。二是促进从一家一户小生产经营模式向规模化生产、企业化运作的现代农业经营格局转变。如王江泾镇栋梁村通过土地流转,引进投资主体,平均每个主体规模面积达6.8 hm2,有利于种植作物的整体规划。
1.2.3 生态效益显著。一是湿地农业项目的开展,有效推动农村旅游业的发展。秀洲区依托陶家荡、莲三荡、莲泗荡233.33 hm2河荡,与莲泗荡风景区连接起来,建立以种植业、渔业、湿地观赏植物为主的具备休闲、度假、观光、餐饮、垂钓等旅游项目的湿地生态旅游区,吸引不少游客慕名前来观赏。二是通过发展湿地农业,极大改善了秀洲区北部的生态环境。王江泾镇的湿地农业特色示范村――洪典和太平为核心相继投入1 020万元建设了迎宾湿地公园,开展了荷叶绿道、森林水道、林荫车道的“生态三道”建设,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打造一幅人在画中游的优美景象。
2 发展措施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要想使产业得以可持续发展,必须按照优布局、建基地、重引导、强素质、拓市场的思路,在增强动力激励、消除阻力障碍上下功夫。
2.1 加强规划促流转,优化区域布局
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集中发展的原则,确定水生蔬菜发展的区域地块,形成地域优势与规模效应。根据水生蔬菜发展实际,建立市场化运作的土地流转机制,确保水生蔬菜发展用地。引导土地向专业大户集中,实现水生蔬菜连片发展。加强水生蔬菜专业大户培育,鼓励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营水平,树立典型示范,推动水生蔬菜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2.2 强化基础抓质量,创建示范基地
完善生产条件,重点抓好路渠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实行环境控制,提高建设质量,保证水生蔬菜稳产高产、节本增效。按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要求,集中力量狠抓基地,逐年扩大基地规模。增强辐射作用,以点带面,促进水生蔬菜开发上档次、上水平、上规模。做好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把设施蔬菜与旅游、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使休闲观光成为水生蔬菜发展新的亮点,实现功能的拓展与效益的增值。
2.3 完善政策重引导,增加资金投入
加大政策扶持,通过项目的扶持或专项资金的设立,发挥财政资金的积极作用。创新金融支农,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水生蔬菜产业的支持,增加信贷资金投入,设立水生蔬菜贷款品种,切实解决水生蔬菜农民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引导工商企业投资,利用工商企业资金大、实力强、市场稳、项目起点高、规模大的特点,有机结合秀洲区实际,引入先进的生产方式、科学管理经验和营销手段,推动水生蔬菜产业发展[1-2]。
2.4 培育主体强素质,提升科技水平
重点培养乡土人才、种植能手,加强生产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与生产技能。着力打造一支有学识、懂技能、善经营的水生蔬菜带头人队伍,引领当地科学发展水生蔬菜。加大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加强水生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推广,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调整充实乡镇农技力量,使乡镇农技人员能承担起项目建设的监督、各项技术培训与推广任务,努力做到科技工作者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
2.5 围绕增收活流通,促进产销对接
引导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合作社的运行质量,促进从生产领域合作向品牌、流通、加工领域的发展。形成“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按照布局合理、产销结合、功能齐全、运行高效的要求,加强水生蔬菜产地市场建设,增强对产区产品的吸收与集散能力。加强购销队伍建设,建立固定销售渠道,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强化品牌建设,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建立品牌创建激励机制,加大品牌资源的整合力度,力争把秀洲区的水生蔬菜品牌创响、规模做大,增强秀洲区水生蔬菜产业的市场知名度与竞争力。
3 制约因素
一是对北部湿地农业开发的认识依然不够深入。部分干部群众就发展湿地农业对湿地功能的恢复、生态环境改善的预期存在疑虑。部分老百姓对湿地农业的投入产出比信心不足,投资的成本如何,回报率如何,难以有效估算。二是湿地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近年来由于农业发展的倾向性问题,造成农业基础设施投入长期低下,农业用电和生产管理用房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湿地农业的快速发展。三是市场营销网络不够健全。因缺少专业营销组织,种植农户大多等待商家上门收购,销售上存在无序竞争现象,商贩压价现象突出,特别是在莲藕大量上市期,商贩对莲藕品质要求高,造成商品率低下,大大降低了种植户的收入。四是季节性劳动力短缺问题突出。由于机械化程度不高,人工成本不断增加,特别是挖藕季节,由于劳动力短缺造成鲜藕不能及时采收上市。
4 发展方向
4.1 进一步加强认识,为湿地农业发展竖立信心
把秀洲区北部低洼田作为一种资源来看待,既要保护,又要开发利用好,找准结合点,把这一资源以种养结合的模式有效地利用起来。低洼田因地势原因长期以来只能种植一季水稻,土地利用率低下,农民收益低,而发展湿地种养业充分利用水多的特点,提高了农田的时间利用率及空间利用率,大大提高了农田产出率,增加了农民收入。因此,要正确认识湿地农业发展中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坚信湿地农业发展的决心不动摇。
4.2 进一步加强科技引领,为湿地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开展“以种为主”和“以养为主”2类种养生产方式的攻关与研究,深化10种较成熟的种养结合模式,形成规范加以推广,特别是在套养品种、套养规格、套养密度、饲料开发、投喂时间、投喂量、投喂次数、套养技术及成本、巡塘观察、病害防治(药物清塘、鱼种消毒等)等方面形成一套标准化的操作性强的规程,科学指导农户开展湿地种养结合模式。创新稻鱼种养结合模式试验示范,力争种养结合面积稳中有升,效益不断提升。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科研合作,深化种养结合机理研究,丰富农作模式,实现单位面积效益倍增。特别是对挖藕机械进行研究,探索开发莲藕专用肥,泥鳅专用饲料,实现种养结合模式省工、省力、高产、高效。
4.3 进一步拓展湿地农业功能,为延长湿地农业产业链打下扎实基础
通过整合资源要素,促进产业集聚,推进莲藕加工产业园建设,特别是在开展藕粉加工上下功夫,并着力在休闲、功能食品开发等方面取得突破,扩大北部3个镇水生蔬菜品牌效应,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结合农业节庆活动,开展乡村旅游。举办好江南网船节、莲藕观赏节等活动,逐步(下转第329页)
(上接第326页)
构建融吃藕、赏藕、玩藕特色于一体的江南水乡休闲旅游,进一步提升区域和产业知名度[3-4]。
4.4 进一步发挥社会共建作用,为湿地农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加强政府引导,鼓励企业积极争取项目,加大项目带动力度。紧紧抓住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有利时机,结合国家、省、市农业项目建设重点,根据北部产业特色,整合要素,发挥资源、技术等优势,积极包装、申报项目,以项目实施为平台,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增强示范带动效应,达到扩量增效之目的。积极引导更多更好的人才、智力、资金等资源流向湿地农业、支持湿地农业、服务湿地农业。对一些工业反哺农业的典型要作好宣传,提升企业家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从而引导更多的企业投入到湿地农业中来,为秀洲区湿地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出资、出智、出力[5]。
5 参考文献
[1] 朱建国,姜文来,李应中.我国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出路[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0(4):50-53.
[2] 刘亚明.百禄镇有机浅水藕生产规程[J].现代农业科技,2009(24):111.
[3] 何建国,严华,成东雨,等.有机浅水藕的生产与管理技术[J].农技服务,2008(6):30-31.
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目标。在这个共同的目标之下,不同地方由于环境不同、自然禀赋不同、功能定位不同,农业发展又呈现出各自的特色。这其中,云南一直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在我国农业板块中,云南农业诚然缺少北方平原农区那样的苍茫壮阔,但它更丰富、更精致,所谓“七彩云南”,用以形容其农业也是恰如其分。本组专题与您一起走进云南,去领略它的多彩农业,去解读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云南道路”。
农业不举,百业不兴。农业在云南省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实现中国梦、强国梦,离不开农业“发展梦”、农村“繁荣梦”、农民“致富梦”。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多次强调,要以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为重点,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十二五”时期,特别是党的十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战胜连续严重干旱等重大自然灾害,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粮食连年增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村民生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云南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提出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的目标,为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着力重点;“四化”同步深入发展,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拓展,新产业新业态孕育兴起,农村各项改革全面展开,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不竭动力。但云南省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综合效益不高,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较大,消除贫困任务十分艰巨。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始终把解决好 “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减弱,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不松劲,在拉长农业短腿、补齐农村短板上多用力、下功夫,确保全省农村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旨在创新传统农业和农业系统,跳出单纯的农产品生产局限,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对省情的认识,再度对云南农业自然特点、产业特点、功能特点、区位等特点科学认识,并充分利用云南低纬高原光热条件、立体气候、生物资源等各种优势,用产业发展的思路,打造有别于其它区域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品牌,构建具有云南高原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新型模式和开放合作的外向型农业产业体系。
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是云南省委、省政府的睿智决策,对发挥和集成云南农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以及探索一条具有云南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破解高原农牧民增收,具有极强的指导性。
普洱茶、“橙”、雪桃、石榴……七彩云南的“呈现”搅起一拨拨消费热浪;“鲜花园”“蔬菜园”“保健园”“水果园”……一顶顶桂冠引人对云南无限向往。
在不知不觉间,农业,这一古老又新鲜的行业担当起引领云南新一轮加快发展的“火车头”。只是,质朴的云南人给此际的农业加了看似轻描淡写的定语“高原特色”。
改革开放之初,云南省以烟草业为富民兴滇的突破口,烤烟收购量、卷烟产量均以每年百分之十几、二十几的速度递增,烤烟和卷烟的税利曾占全省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七十以上。
此后,以昆明世博会为契机,云南旅游业进入爆发期,昆明、大理、丽江、迪庆、西双版纳、石林等地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大幅增长,掀起云南又一轮发展热潮。
如今,继烟草业一枝独秀、旅游业一骑绝尘后,高原特色农业掀起了云南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作为低纬度高原地区,云南拥有山地、丘陵、盆地、河谷等多种地貌类型,拥有热带、亚热带、温带等7个气候类型,拥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世界花园”“生物资源基因库”等称号,自然环境禀赋优越,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橘生淮南则为橘”,同样的品种,由于有优越的自然环境作基础,“云南出品”往往是口感和品质的保障。
经专家测评,云南烟叶、咖啡品质均为世界一流;虽为引种,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种植的红心猕猴桃味道和品质远远好于原种植地区;由云南红塔集团原“掌门人”时健种植的“橙”因品质好受到市场追捧,“一果难求”……
当下市场,优质农产品越来越不愁销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品质、种类的需求日益高涨,这给云南农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为此,云南省出台了诸多文件,提出重点建设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开放农业等六大板块,重点打造云烟、云糖、云茶等12个高原特色农业产业。
目前,联想集团、新希望集团、中坤投资集团、天士力集团、阿里巴巴集团、汇源果汁、康美药业等大企业集团纷纷进驻云南,共同寻找绿色财富梦想。
在云南省内,认真筛选有发展基础、市场前景好、竞争实力强的本土农业和生物产业龙头企业,给予集中支持,嫁接出一批大项目和重量级企业,孵化培植了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高原特色农业大企业。
如今,“农业崛起”的大幕在云南已经拉开。从零星分散向规模化、标准化迈进,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农产品基地不断涌现。
一大批农产品种植面积及产量雄居全国第一。截至目前,云南烟叶、茶叶、花卉、咖啡、核桃、膏桐、橡胶等7种作物种植面积全国第一,烟叶、鲜切花、咖啡、核桃、橡胶、野胶、野生菌等多个农产品产量全国第一。农产品也跃升为云南第一类出口商品,出口量连续多年位居西部省区第一位。
云南蔬菜已占香港市场的三分之一强,并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咖啡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国最大的咖啡主产区和出口创汇基地;鲜切花在全国70多个大中城市的市场占有率超过70%,出口近40个国家和地区……
农业对云南而言,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在云南省,75%的国民收入、70%的财政收入、60%的创汇收入和80%的轻工业原料,直接或间接来自农业。因此,“农业崛起”为云南省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提供了保障和契机。
关键词:设施农业 发展历史 现状 思路
设施农业是知识与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集成了现代科学领域如信息、电子、能源、建筑、材料、机械、生物、品种、栽培、养殖、管理等现代科学技术,是最具活力的现代农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设施农业应该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火车头”,现代农业建设的先导区、示范区,农业持续增长的“增长极”。面对当前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农业从业者队伍日益萎缩、农民增收日益艰难、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现实,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低下、效益微薄、农民增收困难的现状,就势必要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走技术密集型道路,促进农业持续高效发展,促进农民持续稳步增收,因此,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就是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
1国内设施农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我国设施农业历史悠久。据记载在汉代就有了以油纸作为透光盖层的原始温室。到清代末期,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温室,其结构形式为一面坡式,以玻璃作为透光材料,夜间采用草帘保温。20世纪50年代,从前苏联引进保护地栽培技术,但由于设施条件和技术手段原因,设施农业发展十分缓慢;60年代末,由简单覆盖、风障、阳畦、温室等构成的一整套保护地生产技术体系在北方城市郊区出现。70年代,从日本引进地膜覆盖技术,温室很快得到推广,对保温、保墒、保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80年代,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遮阳网覆盖栽培为代表的设施园艺发展迅速,形成了以塑料棚为主的与风障、地膜覆盖、阳畦、温室等相配套的保护地蔬菜生产体系。90年代以来,我国较大规模地引进国外大型连栋温室及配套栽培技术,设施农业以设施园艺作物生产为主迅猛发展。到2000年,我国以蔬菜栽培为主体的设施园艺面积已达210万hm2,按绝对面积计算为世界第一。在设施园艺研究领域,我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试验研究出比较适合我国气候条件与国情的园艺设施,在保护地栽培、节水灌溉、机械化育苗以及无土栽培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就,部分研究成果已逐步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与推广。目前我国设施农业不仅包括园艺作物,也广泛地用于大田作物、林果生产、畜禽饲养、水产养殖等领域。
2江苏省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2.1认识程度不够
江苏省农业科研、农技推广人员知识老化、年龄老化、后继乏人问题十分突出,绝大部分科技人员对设施农业相关的知识和技术了解不多,有的农技推广人员这方面的技能还不如专业大户,更谈不上提供优良有效的服务。自2002年乡镇农技服务体系改革以来,农业大市兴化市全市至今没有新增一个大学农学专业毕业生。其他地方农业部门也反映,现在高校农学专业学生离农倾向十分严重。
2.2生产队伍素质不高
目前市县乡级农技人员学历层次偏低、知识陈旧、结构老化、思想僵化、丧失学习能力、靠吃老本的经验主义种田,已不适应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需要,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青壮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队伍日益萎缩、老化,部分地区出现“劳力荒”、“老龄化农业”。
2.3相关政策不配套
江苏省设施农业起步较迟、规模不大、水平不高,要加快发展,亚待政策扶持。同时,设施农业是典型的高投人、高效益的产业,一栋占地667时的普通简易日光温室,建设成本需要1.2万元以上。政府补贴一般每667m2只有1000元,普通农户想要投人往往力不从心。设施农业的大棚、内部设施等不能作为固定资产抵押,无法向银行贷款。如何解决农户发展设施农业前期投人资金不足的难题,促进农民增收,已成为全省设施农业发展中一个重要课题。
2.4设施农业规模不大
设施农业是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复合型产业。发展设施农业需要一定规模的连片土地,江苏省从事设施农业基本上是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农户无力高投人发展设施农业,大户迫切希望扩大生产规模,又遇到土地流转难度大的问题,导致设施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水平较低。
2.5设施技术研究不够
江苏省设施农业起步晚、发展不快,技术研究与生产需要严重脱节的问题,巫待引起高度重视。目前设施农业主要涉及花卉、苗木、蔬菜、菌菇、养殖等方面,种养技术和设施装备的研究开发方面,特别是工厂化高效农业设施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全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开展研究很早,目前第五代日光温室已大量应用生产,而江苏省至今还没有自主研发的、适合本地情况成熟完善的设施类型。 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3加快江苏省设施农业发展的思考
3.1提高对设施农业重要性的认识
要从战略高度去认识设施农业,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助推现代农业发展。既不能“一窝蜂”式扩大设施农业的规模,也不能“蜗牛式”发展设施农业。省委梁保华书记在苏南工作会议上指出,苏南地区农业比重较低,但地位重要,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依靠科学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重点是发展高效、特色、设施、生态、观光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因此,要正确认识设施农业,要结合实际,要用发展眼光、超前意识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积极引导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
3.2加强生产队伍素质建设
设施农业对从事设施农业生产和开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先进设施和技术只有由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高素质生产者运作,才能充分发挥设施和技术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巨大的增产潜力。因此,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大力引进、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现代农业思想、熟悉现代农业理论、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并且具备创新能力的精干的技术、经营管理和研究开发人才队伍,提高生产队伍的素质。
关键词:设施农业 发展历史 现状 思路
设施农业是知识与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集成了现代科学领域如信息、电子、能源、建筑、材料、机械、生物、品种、栽培、养殖、管理等现代科学技术,是最具活力的现代农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设施农业应该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火车头”,现代农业建设的先导区、示范区,农业持续增长的“增长极”。面对当前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农业从业者队伍日益萎缩、农民增收日益艰难、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现实,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低下、效益微薄、农民增收困难的现状,就势必要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走技术密集型道路,促进农业持续高效发展,促进农民持续稳步增收,因此,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就是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
1国内设施农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我国设施农业历史悠久。据记载在汉代就有了以油纸作为透光盖层的原始温室。到清代末期,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温室,其结构形式为一面坡式,以玻璃作为透光材料,夜间采用草帘保温。20世纪50年代,从前苏联引进保护地栽培技术,但由于设施条件和技术手段原因,设施农业发展十分缓慢;60年代末,由简单覆盖、风障、阳畦、温室等构成的一整套保护地生产技术体系在北方城市郊区出现。70年代,从日本引进地膜覆盖技术,温室很快得到推广,对保温、保墒、保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80年代,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遮阳网覆盖栽培为代表的设施园艺发展迅速,形成了以塑料棚为主的与风障、地膜覆盖、阳畦、温室等相配套的保护地蔬菜生产体系。90年代以来,我国较大规模地引进国外大型连栋温室及配套栽培技术,设施农业以设施园艺作物生产为主迅猛发展。到2000年,我国以蔬菜栽培为主体的设施园艺面积已达210万hm2,按绝对面积计算为世界第一。在设施园艺研究领域,我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试验研究出比较适合我国气候条件与国情的园艺设施,在保护地栽培、节水灌溉、机械化育苗以及无土栽培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就,部分研究成果已逐步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与推广。目前我国设施农业不仅包括园艺作物,也广泛地用于大田作物、林果生产、畜禽饲养、水产养殖等领域。
2江苏省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2.1认识程度不够
江苏省农业科研、农技推广人员知识老化、年龄老化、后继乏人问题十分突出,绝大部分科技人员对设施农业相关的知识和技术了解不多,有的农技推广人员这方面的技能还不如专业大户,更谈不上提供优良有效的服务。自2002年乡镇农技服务体系改革以来,农业大市兴化市全市至今没有新增一个大学农学专业毕业生。其他地方农业部门也反映,现在高校农学专业学生离农倾向十分严重。
2.2生产队伍素质不高
目前市县乡级农技人员学历层次偏低、知识陈旧、结构老化、思想僵化、丧失学习能力、靠吃老本的经验主义种田,已不适应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需要,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青壮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队伍日益萎缩、老化,部分地区出现“劳力荒”、“老龄化农业”。
2.3相关政策不配套
江苏省设施农业起步较迟、规模不大、水平不高,要加快发展,亚待政策扶持。同时,设施农业是典型的高投人、高效益的产业,一栋占地667时的普通简易日光温室,建设成本需要1.2万元以上。政府补贴一般每667m2只有1000元,普通农户想要投人往往力不从心。设施农业的大棚、内部设施等不能作为固定资产抵押,无法向银行贷款。如何解决农户发展设施农业前期投人资金不足的难题,促进农民增收,已成为全省设施农业发展中一个重要课题。
2.4设施农业规模不大
设施农业是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复合型产业。发展设施农业需要一定规模的连片土地,江苏省从事设施农业基本上是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农户无力高投人发展设施农业,大户迫切希望扩大生产规模,又遇到土地流转难度大的问题,导致设施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水平较低。
2.5设施技术研究不够
江苏省设施农业起步晚、发展不快,技术研究与生产需要严重脱节的问题,巫待引起高度重视。目前设施农业主要涉及花卉、苗木、蔬菜、菌菇、养殖等方面,种养技术和设施装备的研究开发方面,特别是工厂化高效农业设施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全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开展研究很早,目前第五代日光温室已大量应用生产,而江苏省至今还没有自主研发的、适合本地情况成熟完善的设施类型。 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3加快江苏省设施农业发展的思考
3.1提高对设施农业重要性的认识
要从战略高度去认识设施农业,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助推现代农业发展。既不能“一窝蜂”式扩大设施农业的规模,也不能“蜗牛式”发展设施农业。省委梁保华书记在苏南工作会议上指出,苏南地区农业比重较低,但地位重要,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依靠科学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重点是发展高效、特色、设施、生态、观光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因此,要正确认识设施农业,要结合实际,要用发展眼光、超前意识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积极引导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
3.2加强生产队伍素质建设
设施农业对从事设施农业生产和开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先进设施和技术只有由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高素质生产者运作,才能充分发挥设施和技术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巨大的增产潜力。因此,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大力引进、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现代农业思想、熟悉现代农业理论、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并且具备创新能力的精干的技术、经营管理和研究开发人才队伍,提高生产队伍的素质。
关键词:怀来县;特色农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DF413.1 文献标识码:A
怀来县气候适宜,物产丰富,自古就有“千里桑洋,唯富怀来”之誉。充分发挥怀来县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农业资源丰富等优势,进一步建立和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业,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怀来县农业的发展方向,也是怀来县农业的必由之路。
一、怀来县特色农业发展条件
1、气候资源条件
怀来县属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年平均降水量400mm,年平均气温8.9℃,年平均日照数为3018小时,年无霜冻期150天,平均日温差高达12℃,对农作物、果品积累干物质和糖分非常有利。
2、农业资源条件
怀来县农业资源丰富,有耕地面积50万亩,经济林面积47万亩,各类果品达3科、55属、360多个品种,年产干鲜果品13万吨,无公害蔬菜12万吨,是全国经济林建设百强县之一、河北省首批粮食基地县、省级“双环”菜篮子基地县、全国最大的杂交谷子种子繁育基地、“中国葡萄之乡”和“中国葡萄酒之乡”。
3、区位条件
怀来县地处冀西北,东临北京,西接晋蒙,是沟通京津与西北地区的主要通道,区位优势明显,是河北省实施环京津发展战略的“金三角”之一、环首都经济圈14县市之一,张家口市对外开放的窗口县。境内交通四通八达,京包线、丰沙线、大秦线、沙蔚线及京张城际铁路纵横全县,京张、京化高速、110国道、宝平、康祁等国道、省道贯穿全境,形成了纵横交错的交通网,出行极为便利。
二、怀来县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1、特色农产品种类和产量增加
种植业方面,农作物播种面积达47万亩,粮食产量达15万吨,蔬菜产量13万吨,推广了芹菜、大蒜、豆角、大葱、西红柿、茄子、甘蓝等优势品种30个系列150个品种。林果业方面,发展迅速。葡萄种植几乎覆盖所有乡镇,葡萄产业已成为全县独具特色、链条完整发展巨大的龙型产业之一,其它一些特色农产品生产已初具规模,如苹果、梨、桃、金丝小枣、核桃等。畜牧业方面,持续增长,发展态势良好,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生产方式转变明显加快,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养殖发展迅速。
2、培育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按照农业特色化、基地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的思路和“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重点扶持了一批从事特色农产品加工、销售方面的农业龙头企业,延长了产业链条,促进了特色农产品的转化增值。怀来双大食品、河北鸿润食品、中国长城葡萄酒、容辰葡萄酒园、河北沙城家和酒业、怀来华宇食品等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开拓能力强、辐射农户面广的现代化农业龙头企业,发挥了产业化龙头项目、农产品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拓宽了农民就业渠道,带动了农民增收。
3、建立了一批标准化特色农产品种养基地
建立起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产品涉及粮食、蔬菜、果品、畜禽等,分布于全县的11镇、6乡(其中1个回族乡)、279个行政村,重点发展了龙眼葡萄、八棱海棠、金丝小枣、石片黄杏、横岭核桃、草庙子国光苹果、东八里“富士”、北新堡鸭梨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项目,围绕葡萄酒文化旅游,规划发展了“一群两带”60个葡萄酒庄、酒堡的建设,这些项目确实起到了很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4、培养了一批比较知名的特色农业品牌
已初步形成了一批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业品牌。原产地品牌方面,“官厅湖”和“暖泉”鲜食葡萄、八棱海棠、旧庄窝金丝小枣、石片黄杏、横岭核桃、草庙子国光苹果、东八里“富士”、北新堡鸭梨、老君庄草莓、紫皮大蒜等弛名长城内外,紫皮大蒜不但在北京、张家口、内蒙享有盛名,还出口日本、加拿大和美国。企业品牌方面,长城牌干白、干红系列葡萄酒先后80多次在国内外获奖,被誉为东方美酒;家和牌干白葡萄酒获1999年北京国际农业博览会优质产品奖;容辰庄园生产的干白、干红葡萄酒并被钓鱼台国宾馆指定为国宴特供酒;龙徽牌怀来珍藏葡萄酒成为上海APEC会议专用酒。“谷兴源”牌“桃园贡米”以其品质优良、质量上乘、价格合理赢得了消费者的特别青睐,实现了怀来农产品进入全国大型连锁超市零的突破,提高了“张杂谷”在京城的知名度。
三、怀来县特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民认识不到位
大多数农民市场意识淡薄、超前意识不强,对特色农业发展缺少明确的认识,在接受新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时心存疑虑,大都持观望、等待的态度。在宣传、指导、规划等方面,缺少政策支持,造成农民的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有些特色农业生产规模小,难以发展壮大,缺少市场竞争力。
2、组织化程度不高
从生产领域看,缺乏商标、专利、订单等方面法律保护。从生产上看,市场竞争充分性和有效性只表现在农民之间的竞争,许多农产品,特别是加工产品,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原料生产者关系不密切,原料生产者利益未得到有效保护,原料质量没有保证。在销售上,未形成合力、集团销售,无序竞争,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益。再者农村经济中介服务组织发育滞后,尤其是专业合作组织虽有一定发展,但在开拓市场,推广新技术、引进资金、维护农户利益等方面的作用发挥的不够,有些主导产业专业协会尚未建立,已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运行机制和内部管理上也尚需完善。
3、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高
由于农产品生产的特殊性,从农田到餐桌,生产环节多、周期长,影响安全因素涉及到产地、生产过程和采收储运等诸多环节,这些环节大都存在控制技术复杂、评价污染手段有限、检测强度不够、监管主体不明确等问题,特别是在当前的农业生产形势下,农产品生产经营方式分散,农业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一家一户单独面向市场,缺少统一的管理和检测,增加了监管难度。同时质量标准检测监测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对农业生产环境、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带来严重损害。
四、怀来县特色农业发展对策建议
1、转变观念,提高对特色农业发展的认识
发展特色农业,首要的是转变观念,重视特色农业,将农业的发展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融为一体,赋予农业以新的内涵,将农业转变为高新技术产业,按现代产业发展的理念发展农业。制订科学合理的特色农业发展规划时,必须对特色农产品的开发给予重点的政策倾斜,并保证各项规划和政策的落实,让农民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切实得到实惠,并加大对农户的宣传力度,增强农户的市场经济意识,提高农户对特色农产品开发的重视程度及其务农的积极性。
2、培育壮大有竞争优势和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
要实行扶强扶优,按照谁有本领谁牵头的原则,鼓励兴办各种形式的龙头企业,要加快培育一批有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要选择一批有优势、有特色、有基础、有前景的龙头企业予以重点扶持,要实施重点管理和指导,并从财政、税收、物资、技术、外贸出口、融资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并积极倡导“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带动特色农业向产供销一条龙方向发展,使农民与企业、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结合起来,形成特色农产品的基地化、规模化生产,实现规模效益。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户与龙头企业的利益联动机制实现利益共享,风险承担。
3、建设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
按照产业化的思路,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加强基础设施、良种供应、技术服务体系、质量检测体系和机械化作业体系等建设,实现良种、成套技术规程、产品质量的标准化,幅射带动周边地区。对特色农产品生产要进行全程标准化管理,加强对生产过程、生产投入品和产品质量的检测,全面提高特色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创立一批特色品牌产品。全面增强农业标准化意识,加强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技术的培训,普及生产技术和操作规程,以点带面,逐步扩大,带动标准化进入千家万户。把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成为特色农产品出口基地、龙头企业的原料供应基地和名牌产品的生产基地,创立立地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
基金项目:河北农业大学社科基金项目“太行山农业综合开发试验示范区特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SK20121302)
参考文献:
[1]刘生瑞.环县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与措施[J].甘肃农业, 2004,(08)
[2]姜 谓.建平县特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16-17
[3]何国祥,李挺盛,吴福音,等.广西发展特色农业的现状和对策[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
1 江苏沿海盐土农业发展现状
沿海兴,则江苏兴。沿海是江苏发展的最大空间,开发沿海是江苏未来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江苏沿海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的中心地带,面向黄海,海岸线近 1 000 km,共有滩涂面积 76 万 hm2,约占全国滩涂总面积的 1/4,每年新增滩涂 0.2 万 hm2。该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物种资源丰富多样,发展利用潜力巨大。条子泥围垦已作为近期江苏沿海开发的重点工程,总面积 2.67 万 hm2,已于 2011 年动工,预计 2015年完工,规划 80%面积用于农业和生态用地。
2 盐土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盐土农业是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的有机融合,是现代农业发展一种新的形式。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盐土农业虽然在基础条件、技术积累、保障手段和市场培育等方面有了显著改进,但是产业总量不大,结构不优,总体水平仍然偏低,处于较为粗放的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一是技术应用研究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技术支撑不到位,种苗选育手段单一,缺乏有效的安全与品质调控技术,生物资源开发粗放,综合利用水平不高,产业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欠缺。二是产业特色优势不明显。产业边界不清,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小,竞争不够充分,投资拉动能力不强,规模化、产业化开发水平不高,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特色优势亟待放大。三是缺乏中长发展规划。发展思路不清,资源有效整合不够,开发利用的起点不高,目标产品功能和价值有待进一步明确,一度忽视生态环境保护,造成滩涂海岸侵蚀,土壤明显退化。四是配套政策措施不到位。由于基础相对薄弱,土地、政策、税收、金融、人才和投入等配套政策不健全,发展合力尚未形成,加之商业化开发利用不够,也制约了盐土农业的发展。到目前为止,盐土农业发展领域主要集中在耐盐种植、水产养殖环节,在资源开发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和综合竞争力上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 加快盐土农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性
3.1 加快盐土农业转型发展,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合理利用沿海滩涂的迫切需要 对比传统改良利用模式,通过种植耐盐植物或发展海水养殖,将利用与改良盐土并举,大幅缩短土壤改良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一方面,增加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加速盐碱土地资源的利用进程;另一方面,带来了较好的经济回报,提高沿海地区农业的产投比,对于缓解人地矛盾、振兴地方经济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2 加快盐土农业转型发展,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举措 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组织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与研究,大力开发、引进和推广盐土农业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建立低成本、高效益的开发模式,探索产学研、科工贸一体化的盐土农业发展新路子。加快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步伐,强化产业技术创新,进一步明确创新投入、知识产出、成果转化和市场实现的目标导向,增强科技供给能力,提高科技进步水平,形成创新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增长模式,引领、推进、支撑产业调整和转型升级。
3.3 加快盐土农业转型发展,是重新审视沿海产业发展战略、谋划可持续利用的现实要求 利用沿海盐碱荒地发展盐土农业,具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特点,可以有效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改善资源短缺的现状。同时,科学地发展盐土农业,引进筛选合适的适生动植物,开发多样性、安全性的深加工产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促进滩涂资源的循环利用,使得沿海滩涂的生态系统在更高的起点上得以重建,对确保滩涂资源与环境的升级增值具有重要意义。
4 盐土农业转型发展策略
技术创新是盐土农业发展的动力。针对最初的限制因子,依靠科技力量,先改后用,改用结合,以用促改,寻求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盐土农业从起步、发展到转型升级,每个环节都包含了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沿着科技商品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轨迹,提升产业整体素质,打造具有一流水平的核心竞争力。
4.1 转型发展思路
坚持“创新驱动、市场推动、产业带动”的原则,按照专业化、特色化和集约化的要求,突出技术创新对盐土农业成长的支撑作用,推动科技产业一体化,高起点规划、高科技定位、高标准实施,广泛集聚全社会资源,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加速培育盐土农业特色产业,实现产业规模扩张和内涵式增长,构建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盐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4.2 转型发展策略
产业发展推动规模扩张,科技创新则赋予产业内涵式的增长。通过加强对盐土农业生产、能源开发、生态保护和城市服务功能的研究,完善产业发展的运行机制,选择科技产业一体化的发展路径,促进盐土农业从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从规模扩张向增强核心竞争力转变。
1)发挥技术创新对盐土农业发展的关键支撑作用。深化应用研究和科技创新,制定正确的技术路线,组织力量协作攻关。加强商业性开发为导向的技术开发,鼓励科研院所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紧密的协作关系,面向沿海滩涂资源利用开展科研工作,从事各类产业技术的研制和开发工作,提高产品的适用性与附加值。
2)坚持多元、开放、高效和低成本扩张。坚持以开放的眼光和视野谋划盐土农业发展,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强力推进合作创新,用市场的办法解决产业发展瓶颈问题,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大力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成果,提高产业技术装备水平。通过对外开放、加入国际分工体系,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实现产业有机融合和内涵式发展。
5 加快盐土农业转型发展的对策措施
树立创新发展、科学发展和和谐发展的理念,抓住战略规划、基础配套、管理服务和财政引导等核心环节,强化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开发,打通产业上中下游延伸的关键节点,整合全社会资源,打造优良的创新创业环境,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实现价值链的功能提升。
5.1 优化产业布局,选择合适的产业开发模式 盐土农业发展要在江苏现有产业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推进资源利用优势互补,拓展发展空间,形成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生产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新格局。要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特色农业等新业态,发展耐盐植物种植、食草畜禽养殖和特种水产养殖,推进盐土农业特色化创牌、规模化生产、深加工开发和产业化经营,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5.2 集聚创新资源,努力提升集约发展水平 强化科技支撑,引导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融合,努力提升集约发展水平。坚持开发应用导向,加大产学研联合,加快盐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攻关,力争在盐土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研究和应用上取得新突破。围绕构建盐土农业技术升级、精深加工产品研制开发和农产品贮藏保鲜流通,重点开展高效分离提取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现酵工程技术和现代食品杀菌技术研发,攻克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
关键词:现代循环农业;经济效益;发展模式
作者简介:张晓辛(1954―),男,江苏南通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林经济管理的教学与研究。中图分类号:S21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3000103
1 引言
江苏省既是经济大省,也是农业强省。稳定的农业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力支撑,江苏现代化农业的高产出是资金、物质等高投入的结果。随着农村改革实施以来,农村的生产力水平有很大的提高。由于农业与工业生产的特点不同,农业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自然环境成为农业生产过程的直接参与者之一,农业生产者将自然环境看作可以免费获得的生产资料,市场也不可能完全把自然因素归纳进农业生产者成本核算体系中,这导致了农业生产者放弃环境的可持续性,只注重经济效率。现阶段,农业高投入、高消耗、高产出的生产行为也已暴露出了这一问题。因此笔者认为:江苏要想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发展,就必须遵循在过去的现代农业基础上完善现代循环农业的战略思想。这里所定义的现代循环农业不应该只是肤浅的将着眼点停留在生态或是经济效益等某一方面,而是应该努力协调并发展“农业生产方式的可持续、农业经济的产业良性整合、生态环境的可持续”三方面的大循环,真正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拓宽道路。
2 江苏现代农业发展状况及主要问题
现代农业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利用现代管理理念和手段开展农业生产与经营,以提高农业整体效益为目的的新型产业形式,其追求高效,追求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
2.1 现代农业发展目标
江苏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总目标是采用先进科学技术、现代物质装备、现代经营方式、现代组织方式,充分合理利用自然和社会经济资源,进行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实现保障粮食供应、农民增收和生态环境安全的高效率、高效益农业。就功能方面而言,让高效农业由单一的产品生产功能向多功能方向发展,不仅保障优质农产品的生产供应,而且还要向食品、药品、保健品和生物质能源方向拓展,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发展。就生产方面而言,通过技术和资金集约投入,解决土地资源与劳动力资源短缺的问题,保障生产和资源的高产出、高效率。就产品方面而言,要求由一般农产品向品牌、高端、安全农产品拓展,取得信誉、提高市场竞争力。就技术方面而言,农业科技是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提高农业效益的关键因素;高新、生态、标准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是加快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进程的核心。
2.2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较,可以归纳出六点本质特征: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态化、市场化以及国际化。现代农业的产业结构体系由小农业向大农业转变,其产业链不断向下延伸,不仅包括种植与养殖业这种第一产业领域,同时包括了农产品加工流通、社会服务等产业一体化发展,实现种养加工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高度组织化、规模化生产。传统农业追求的是对人食物需求的满足,着眼于追求数量的增长,现代农业则是在满足一定数量供应的基础上,突出考虑质量与效益,以此加强农业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生产方式也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现代农业积极发展标准化生产,重点关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努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传统农业的发展一般依靠投入驱动,科技贡献率较低,现代农业依靠科技进步创新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2.3 现代农业的主要发展模式
近几十年来,西方国家现代农业大致可描述为:
(1)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型国家以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量和种植高附加值农产品为主,以荷兰为典型,荷兰人多地少,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435人,依靠精耕细作,努力打造高附加值的温室作物和园艺作物,现为成为全球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
(2)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型国家以大量使用农业机械来提高农业生产率水平以及农产品的总产量。比如美国就是这种类型,其农业机械化程度世界第一,是全球最为典型的现代化大农业,又被称为“石油农业”。
江苏农业的发展具备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江苏地少人多,另一方面江苏省属于经济发达地区,因此决定了江苏省现代农业发展需要走高效农业的道路,即技术密集、经济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现阶段其主要发展模式包括以下几方面:
2.3.1 设施农业
经过工程化的设施,人为设置农业生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生态条件,以达到充分利用土地、光、热、水、养分和空间等资源,减少有害生物的危害,进而实现高效、高产、安全、标准化生产的目标。
2.3.2 集约化规模养殖业
所谓集约化规模养殖业指布局集中、生产密集、资源节约、污染控制、效率提升为特点,根据动物生长发育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综合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对养殖方式进行优化组合,以工业化生产方式安排生产,充分发挥养殖群体的生产潜力。
2.3.3 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借鉴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农业。根据江苏农业发展现状、自然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要求等,江苏省应重点发展循环农业和有机农业。
2.3.4 休闲农业
休闲农业是将农业与休闲旅游有效结合,以农业为依托,追求农业效益和旅游效益双向发展的一种生产与休闲功能兼容的农业形态。它的出现是为了适应人们崇尚自然的价值观,帮助人们获取、满足生态食品的物质需求。
2.4 江苏现代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的现代化在带来高产出的同时也带来了高排放和高废弃,造成土地、水体、大气等环境的严重污染。比如江苏农村生态环境被破坏现象就较为严重,目前许多地方生活污水仍然是直接排放,秸秆焚烧现象严重,农业废弃物堆放散乱,直接导致农业面源污染加剧。江苏省耕地面积约占全国的38%,但农药使用量约占全国的65%。鉴于此,在经济发达、农业集约化和现代化程度高的江苏省地区,合理发展农业生产无害化、污染物排放最小化、废弃物利用最大化的生态循环型农业显得迫在眉睫。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开始加大本国农业发展中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力度,提高农业生产资源投入品使用的高效化,在应用自然科学新成果的基础上探索出“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农业发展模式,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被关注和重视的新热点和新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江苏省循环农业应运而生。
3 江苏省循环农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循环农业就是把循环经济理论应用于农业系统,是指在农作物系统中推进各种农业资源往复多层与高效流动的活动,以此实现节能减排与增收的目的,促进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它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农作方式,本质上是一种低投入、高循环、高效率、高技术、产业化的新型农业。
3.1 循环农业发展历程
江苏省是我国启动循环经济建设较早的省份之一。2002年,首先开展了为期3年的第一轮循环经济建设试点,全省共确定了108家循环经济建设试点单位,涉及农业、工业、服务业不同的产业和企业、园区、社会不同层面,试点单位积极推动资源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以及产业之间的循环利用;其中循环型农业试点单位占14个、循环型村镇占9个。2005年4月江苏省出台了《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在循环型产业发展战略中提到了循环型农业发展战略。并指出循环型农业发展的重点:一是产业重点;二是区域重点;三是设施重点。明确了指导思想、实验内容和目标、实施方案。2005年11月,江苏省确定了128家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农村、企业,作为第二轮省级循环经济建设试点单位。
3.2 江苏现有循环型农业的发展模式
3.2.1 农业生态恢复、整治型发展模式
农业生态恢复、整治型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以生态恢复、清洁生产、减量化来改善农业的生态环境。这种模式选择条件和设施优越的产地建设无污染、无公害的生态农业生产基地,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中心,推广有机农业的生产技术,扩大有机农业产品的生产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
3.2.2 农业废弃物再利用模式
农业废弃物再利用模式:该模式是通过一定的技术对农业某个生产环节中产生的废弃物如作物秸秆、树木枝叶、禽畜粪便等在另外一个环节中进行物质的循环再利用,变废为宝。多是以“以沼气建设为纽带”为基础的“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工程模式、生物链工程模式和大中型畜禽场沼气工程模式;另外还有农业废弃物堆肥技术、禽畜粪便除臭饲料化技术、微生物菌菇技术等。
3.2.3 立体复合型农业模式
立体复合型农业模式: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可以把农、林、牧、副、渔相结合,建立多物种共栖的立体种植、立体养殖、立体种加养、多层次配置、多时序交错、多级质、能转化的一种高产高效的农业生产模式。立体复合型农业,可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生物资源和人类生产技能,实现由物种、层次、能量循环、物质转化和技术等要素组成的立体模式的优化。
3.3 江苏省循环农业发展缺陷
循环农业发展起来以后,强调了生态环境的保护,指出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是阻碍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与过去的生态农业并没有本质区别;注重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运用工业循环经济的原则强调发展循环农业,但是问题是没有明确与循环农业紧密结合的生产方式;同时忽视了农业经济循环是循环农业的本质,未明确循环农业生产方式与农业经济的联系,没有认识到实现经济可持续是循环农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发展循环农业要以经济利益为驱动力,但是目前对于如何使循环农业的发展具备更好的经济前景尚未能有所突破。
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先后出现了“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替代农业思潮。但最终由于产品价格高,在现实生产经济效率低下导致无法进一步发展。因此,人们对于现代循环农业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对循环不能仅仅关注单一生态方面,更应该在满足生态循环的前提下,保证农业经济效益的循环。
4 江苏省现代循环农业再认识
笔者认为江苏省现代循环农业必须是一种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在着力强调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前提下,有效协调农业生产方式与农业经济效益良性循环的生产模式。合理的现代循环农业应包涵农业生产方式循环、农业生态环境循环和农业生产经济循环三方面。
4.1 农业生产方式循环
将农业生产发展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生产资料良性循环流动过程,使进入循环农业系统外的物质和能量在经过一个生产环节之后进入另一个生产环节,实现资源再利用,尽量降低外来新生产资料的输入,争取整个农业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基本上不产生或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
4.2 农业生态环境循环
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生产方式循环相互作用,通过生物的合理分布,以及自身对环境污染的自净、自调节、自平衡能力等方式,为农业生产提供持续的自然生产力。
4.3 农业经济循环
循环农业是依靠循环经济理论发展起来的,所以循环农业本身是一种经济概念。循环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市场化和生态化的农业。农业经济循环要保证在循环农业中农业经济的再生能力和成长能力不断增强;农业经济发展的质量不断提高和结构不断优化;符合农村社会总体发展的目的,使农业经济沿着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生态环境质量的轨道运行。
5 结论
对于今后江苏省现代循环农业发展而言,首先应当突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保证经济的效率体现,无论农业生产过程中生产方式转变还是生态环境保护提升,都是以经济发展作为基础。循环农业作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也应该首先强调经济可持续,在经济可持续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和生产方式可持续。不能简单地将农业的发展寄托到其自身的改造上,更应该从自身的观念上予以改变:在保持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从农业生产方式开始入手,调整农业生产、经济运行的模式;稳定农业发展,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性。
参考文献:
[1] 郑建初,陈留根,甄若宏,等.江苏省现代循环农业发展研究[J].江苏农业学会,2010,26(1):5~8.
[2] 蒋祖镖. 江苏省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9.
[3] 周震峰,王 军,周 燕,等. 关于发展循环农业的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25(5):348~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