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业经济行业分析

农业经济行业分析

时间:2023-07-12 17:07: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经济行业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业经济行业分析

第1篇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 ;农业经济 ;数据统计 ;标准化

一、引言

农业作为我国重要的产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石。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数据统计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农业经济数据统计通过标准化指标的构建和标准化统计步骤的实施来完成的。在信息化时代,通过大数据的快速处理和信息数据化详细全面探究农业经济数据统计的标准化问题,了解当前农业经济数据统计面临的问题和其未来在标准化道路上的发展趋势,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分析性数据,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农业经济数据统计标准化现状

(一)农业经济数据统计体系精细化水平不高

对于任何行业的数据统计进行体系把握和控制时,必然涉及到统计标准的选择上来。对于农业经济数据统计而言也不例外,由于农业统计的发展处于从传统型向信息化转变的时代,其精细化水平仍有待提升。首先,在我国统计局公布的行业划分标准方面,农业属于农、林、牧、渔业中的一类,并包含农业服务业及其他农业服务业,但是在统计体系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对于复合行业即可能包含农林牧副渔业中一个行业或者多个行业的统计信息划分就不够清晰,可能会导致在农林牧副渔业中的统计信息存在交叉及数量关系方面的不准确,当前有关农业统计并没有对这复合行业进行详细划分和规定,可能会存在复合行业的统计信息缺失及错配的情况。其次,农业经济数据统计体系的建立是通过历史经验的不断完善和修正而得,这使得农业经济数据统计体系中仍然保留着很多传统过时统计方式的影子,很多方式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已经可以被先进的设备设施所替代,而传统的一些统计方法可能存在人工成本较高、准确性较低等缺点,不利于提升农业经济统计的准确性。如在实际工作中的农产品成本统计,就是采用的简均法统计小麦、玉米等农产品的各项直接和间接生产费用,即县级对各乡村调查户数据汇总,以各户的实际播种面积为权重进行加权平均;省市级采取简单算术平均办法来进行汇总。如果遇到调查户数据记录不准确,就容易造成信息失真,影响统计结果。

(二)农业经济统计数据从收集到传输缺乏专业性

由于农业经济作物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经济作物收集的不同也为农业经济统计带来了一定难度。当前,农业经济统计数据在收集环节到传输环节由于信息量大、种类多,农业经济统计面临着专业性较弱的问题。首先,在收集阶段,由于统计抽样的方式选择需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确定,由于种类过多,在统计抽样时,如何选择抽样方式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抽样方式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最终呈现出的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随机抽样方式在统计工作中是非常普遍、操作也是较为简单的一种方式,但是在农业统计时却并非特别容易进行。这和农业统计的特性有一定的关系,农业经济统计的一般是生鲜制品,对农产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类较难,在统计过程中随机的方式虽然可以减少工作量,但也容易使得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下降,这不符合大数据时代对于大规模数据准确性的要求。其次,在数据传输阶段,过去由于信息化水平较低,统计数据一般由村开始层层上报,下层人员有关统计知识的水平较低,数据的传输多采用报送纸质资料、电话汇报等方式,这容易造成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二次差错,同时这些差错也很难在后续的复核、处理过程中被发现,最终这些差错就会扩大数据的误差率,造成农业经济统计数据的可用性降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常遇到此类问题,农业部农业综合统计中的农村经济基础资料卡片的统计就是由县级信息员报送,省市级信息员逐级汇总,层层上报,上报过程中,如果每一环节出现差错就会增加下一步的复核难度。

(三)农业经济数据标准化处理水平偏低,缺乏可信度

农业经济数据在经历过收集、传输之后必然面临着数据标准化的处理问题,只有进行有效数据处理和加工,数据才具有较高的可视化,才可以被加以有效利用,从而提升农业经济数据信息的可信度。但是当前,在农业经济数据标准化处理方面,我们仍然面临着处理水平不高的问题,最终导致农业经济数据的信息可信度欠缺。首先,部分农业经济数据的标准化处理仍然较为落后,统计分析手段仍然停留在简单的汇总、平均方面,未对数据的深层次关系进行挖掘和分析。简单的数据统计手段对于简单分析农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随着精细化生产的不断发展,如何对现有农业经济统计数据加以利用,指导并促进未来农业生产便成为关键性难题。其次,统计部门也需要找寻不同类型的统计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和因果原因,通过数量关系分析可以适时实现统计的最终目的预测未来事项发生的可能性和发生规律轨迹。当前有的统计部门的人员构成仍然较为传统,难以负担负责的统计数据分析和处理问题,也难以对未来趋势进行准确预判。这也使得统计数据虽然已经存在,但是能够用好、用对统计数据的人员不多,难以将一手数据转换为具有真正经济价值的统计数据信息。为解决农业经济信息统计标准化,陕西省农业调查总队几年前就建立了覆盖全省农村的统计调查网络,设立了一套科学的农村统计调查方法制度和组织管理制度,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农村统计调查队伍,建成了农村统计调查信息网络体系,调查手段日益现代化。实时了解掌握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运行情况,分析判断形势,及时、准确反映和监控全省农村社会经济指标。

三、信息化时代农业经济数据统计标准化发展趋势

(一)农业经济统计制度与统计标准化要求的不断协调,促进指标体系精细化

当前,农业经济统计制度与统计标准化水平仍然不高,为了促进信息化时代农业经济数据统计标准化,需要加强农业经济统计制度与统计标准化要求的协调,促进指标体系的精细化和完善化。首先,农业经济统计制度不单指一项制度,而是指一套全面的从指标制定到指标实施、数据收集传输处理等全面的数据统计指导规范。统计标准化需要符合基本的统计制度规范要求,并利用现代化分析手段和方式对统计标准化指标进行确定以协调其与农业经济统计制度之间的关系。其次,过去的农业经济统计存在指标过于粗放化的问题,不利于统计数据的精细化收集和处理工作,因此对于农业经济统计过程中所涉及的指标应当进行细化和详细解释定义,确保指标体系精细化也为后期收集数据、处理数据扫除一定的障碍。除此之外,对于复合领域的经济统计问题要把握复合行业的经济实质,根据有关规定进行指标和实际的对应。对于不确定统计指标项目的内容,可以向有关统计单位进行咨询汇报以确定统计指标运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二)加强农业经济统计数据收集的专业化,强化统计信息传输的数字化管理

想要改变当前农业经济统计数据收集专业化水平不高、数据收集缺乏专业性的问题,要不断加强农业经济统计数据收益的专业化能力,强化统计数据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数字化管理进程,提升信息化时代农业经济数据统计标准化发展质量。首先,在数据收集方面,需要确定准确的总体、样本等基本概念信息,在选择抽样方式时需要结合现实情况并进行误差可能性分析。通过选择合理的抽样方式既可以保证统计抽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也可以节约成本、减少统计工作的成本。其次,在进行数据收集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对于基层统计人员的统计基础知识培训工作,提升统计专业水平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专业性。除此之外,农业经济统计数据的传输也需要逐步改变传统模式,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提高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传统的纸质材料报送方法虽然仍具有一定意义,但是面对大规模大批量的统计数据,传统纸质材料报送方式既不利于数据的快速传输和处理,也不利于数据的保存和留档。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和云内存的兴起使得电子信息化数据传输和存储成为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统计部门也应当与时俱进,通过不断完善数据传输系统,来保障数据传输和存储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三)提升农业经济统计数据标准化处理水平,全面提高统计信息可用性

提升农业经济统计数据的标准化处理水平,对于全面提高统计信息可用性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而农业经济统计数据标准化处理水平的提高,也是信息化时代农业经济数据统计标准化道路上的重要发展趋势。首先,在农业经济统计部门可以通过招聘一些具有较强经济学和农业复合学历背景的人才来从事农业经济统计工作,人才引进政策也会在短时间内提升从事农业经济统计数据标准化处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而内部培训机制的完善也有利于提升现有职工的统计业务水平。内外部员工水平的整体提升会促进信息化时代农业经济数据统计的标准化处理水平。其次,通过完善农业经济统计数据标准化处理系统也可以通过不断磨合、系统升级来提升计算机时代的信息处理准确性。在未来,农业经济数据的处理不单单局限于简单的数理统计方面,还可以利用现有统计数据来对未来情势进行预测。通过多种模式来提升数据处理水平,可以全面提高统计信息的可用性。除此之外,在进行标准化数据处理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前期统计数据收集、传输、存储过程中产生的误差,确保统计结果在可行的置信区间。通过以上的举措可以逐步提升信息化时代的农业经济统计数据的处理水平,最终实现统计结果的可用性和有效性,促进农业经济的精细化发展。

四、结语

随着我国科学经济水平的全方面发展,数据统计工作的作用也愈加凸显。对于信息化时代农业经济数据统计而言,标准化的统计体系、专业化的数据收集手段和方式、非传统的信息传输模式和标准化处理方法都对提升统计信息的可用性起到了重要作用。只有通过不断试错和吸取世界先进经验,才能最终总结出一套符合我国发展需求,适合我国基本现状的农业经济数据统计标准化体系和方法,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陈茹.我国乡镇(街道)图书馆统计标准化建设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02).

[2]王萍.建立中国统计业务流程的构想[J].统计研究,2013(03).

[3]毛燕.四分位法和迭代法对数据分散的能力验证检测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的比较[J].冶金分析,2016(05).

第2篇

[关键词] 信息化;农业经济;管理;内涵;应用

[中图分类号] F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3-0031-01

加快社会新农村的建设步伐,离不开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大力支持,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方式方法已经不再适应时展的需要。因而作为新时期的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必须关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认真剖析信息化视角下农业经济管理的内涵,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努力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以信息化视角下农业经济管理的内涵为切入点,进行以下分析与探讨。

1 信息化视角下农业经济管理的内涵

为了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就必须了解什么是信息化的农业经济管理,认真分析其内涵。具体来说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1 农业资源的信息化

农业资源的信息化是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主要特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必须借助大量的农业资源予以保障,例如空气、气候、土壤、生物、水等。因而农业资源的信息化,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资源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和分享,从而为农业生产提供个性化、现代化、专业化的信息服务,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农业科教的信息化

为了促进现代农业健康发展,在借助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基础上,必须具有专业的现代化的农学人才作为坚强的后盾。而农业科教的信息化就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现代网络,加强现代农业新技术的推广、传播和应用,从而给农学人才的学习和交流提供良好的平台。

1.3 农业市场的信息化

农业市场的信息化主要包括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市场信息化。农业市场信息化的实现,能给广大农民朋友及时提供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信息,从而确保农民所购买的生产资料不仅物美而且价廉,还能帮助农民及时掌握农业市场的动态,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针对性,进而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2 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内涵有了基本的认识。那么应该如何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呢?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 不断强化政府部门职能,助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较强的系统性,需要多区域、多部门、多行业、多专业之间的精诚合作和沟通交流。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将自身的组织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以充分调动建设各方参与的积极性,做到统一规划,明确各方职责,分工协作。所以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政府职能部门必须占据主导地位,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支持,拨付一定比例的支农信息化建设资金,科学统筹,有效规划,以促进财政资金利用率的有效提升,严防资金浪费,避免重复性的建设,并结合当地现实,精心制定、科学论证、及时出台具有优惠性质的鼓励性的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融入信息化建设中来,以拓展融资途径。

2.2 注重信息化网络的建设以实现网络与传媒的有机结合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网络在农业信息的采集、分析、处理和存储等诸多方面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在互联网的支持下有助于信息高速传播的实现。而这就为农民获取各种农资信息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因而为了更好地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应注重信息化网络的建设,并将网络与传媒进行有机的结合,使二者之间形成优势互补,从而更好地解决目前农业信息传递难的问题。

2.3 重视农村信息服务队伍的建设

第3篇

关键词:沿海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形势;问题

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乡镇农业经济也获得了迅速发展。在我国,农业作为第一生产力,是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与人均生活所需的重要基础。而在农业经济发展中,乡镇农业经济又起到重要的主导作用。因此,要想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必须重视乡镇农业经济的发展。

一、沿海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形势

第一,环境的改善。首先,从硬件方面来看,农业水利设施不断完善,使农业生产的抗旱、抗汛能力明显提升,同时也使农民的用水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其次,从软件方面来看,近几年,农业的生产技术不断改进,新技术与新设备逐渐在农业生产中获得广泛推广与应用,且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专业技能也得到了提升。第二,经济结构的调整。首先,乡镇农业经济结构逐渐向着科学化方向调整,以往传统的农业经济结构也逐渐转变为非农产业,农业经济核心因素也逐渐向非农产业靠拢。其次,农民的收入结构得到完善,农民收入不仅只是停留在农业生产层面,乡镇企业、运输、服务及餐饮等行业均成为农民的增收来源。最后,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逐渐进入小城镇或乡镇企业从事工作,使劳动力结构得以调整与优化。

二、沿海乡镇农业经济发展问题

(一)思想观念陈旧

近年来,我国乡镇农业经济发展迅速,但在部分落后乡镇,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许多农加大加强民思想观念陈旧,对新事物、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差,转型意识弱,农业生产与经营模式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在资金投入与项目开发方面仍然依赖于政府资助。另外,许多落后乡镇在人口与土地方面存在着诸多矛盾,资源利用率不高,个别干部仅仅将工作重点放在养殖业、捕捞业、种植业的发展上,而忽略对山林资源与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国家延长休渔期鼓励部分捕捞业尽快转型的形势下,导致沿海乡镇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二)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在沿海乡镇农业经济的发展中,农业生产人员对经济发展水平产生着直接的影响。近年来,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大多数年轻人不再从事农业生产,而选择外出务工。在当前从事农业生产的工作人员中,中年人群占据了大部分比例,他们文化水平不高,文盲与小学文凭的居多。在农业生产中,主要依靠长期的生产经验,并未掌握专业的生产技能,导致农业生产水平不高,对农业生产中的新技术了解不深,使得乡镇农业经济发展逐渐落后。

三、沿海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策略

(一)转变农业发展理念

作为沿海乡镇农业生产经营者,必须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转变发展理念,勇于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大胆接受新事物、学习新技术,发展特色农业,积极引进外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沿海乡镇农业经济的发展。作为沿海乡镇农业经济干部,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农业经济,在关注养殖业、捕捞业、种植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开发本地特色资源,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山林资源,提升本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

(二)提升人员综合素质

农业生产人员的素质对沿海乡镇农业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因此,必须要加强人员素质建设,实施扫盲行动,提升农业人员的文化水平。在广大农业生产人员中,挑选出文化素质高、文化基础好的农民对广大农民和待转型渔民实施文化教育。同时,对接受力强的年轻人进行农业技术培训,将其作为农业技术的带头者,将自己所掌握的专业技术讲授给其他农民,以此提升农业生产总水平,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四、结束语

总之,乡镇农业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在对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形势与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沿海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策略,以期为我国沿海乡镇农业经济的发展贡献一些有价值的建议,促进沿海乡镇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姚科.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形势与发展问题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34):21-22

第4篇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0-0047-0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既是我国的基础性经济,也是支柱产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农业经济对于国家经济的增长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国逐步进入了城镇化与工业化,在此契机下,农业经济与农村金融茁壮成长,农业经济与农村金融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相互促进,携手发展,有力地拉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由此可以看出,农村经济的发展快慢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农村金融发展理论概述

由于我国农业是第一生产力,所以与农业相关的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时时刻刻都存在着。而传统的农村金融理论是把农村金融分成了两个部分,分别是农村信贷补贴与农村金融市场。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慢慢地发现上述的理论划分阻碍了农村经济增长。通过对市场的分析和多方面的研究可以总结出一套全新的不完全竞争理论。传统的农村信贷补贴主要是在改革开放之前,由于城市化进程较慢,农村金融市场在整个金融系统中占据主导,因此政府是主要的推崇者,是通过政府干预来强化信贷政策的补贴理论。然而,这项理论是有缺陷的,它不能满足农村金融发展较快的地区,也跟不上城市化发展的时代节奏,无法促进所有农村的金融发展。相对而言,农村金融市场理论将信贷补贴完全取代,否认了传统意义上的信贷形式,强化金融市场的机制建设,避免因利率变动而引起的金融环境恶化、市场资源紧缺或通货膨胀等问题。不完全竞争理论是基于当前落后山区的环境弊端而产生的,它支持政府的干预,通过国家宏观调控把通货膨胀率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这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我国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

翻阅我国的经济发展史,真正对农业经济的增长和农村金融的发展进行系统性分析和研究的内容并不多,往往只有极少的成果记录。这足以证明农业经济在社会的经济发展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这极有可能导致社会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延缓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着眼全球,借鉴其他发达国家的发展史,许多发达国家都以工业和科技行业等为发展重点,这直接导致了从事农业人员的流失,虽然机械化的生产模式已取代了传统的劳作方式,但是仍然不能弥补农业经济发展缓慢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只能以完善的社会福利和高额的农业补贴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是我国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我们不能忽视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要在合理发挥它对社会经济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努力提升农业经济对于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合理发展、平衡发展发挥它该有的作用。

面对全球经济的工业化加快的今天,我们应该均衡发展各产业,不能一味的把发展的重点放在工业、科技等其他行业,要在加大发展其他行业的同时,稳步发展农业经济,从资金、技术等各方面推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稳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农业经济和社会各行业经济之间相辅相成,互相推动。综合以上的观点,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是不能忽视的,虽然会遇到重重困难,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和研究它们的关系,来解决发展中可能发生的问题。

三、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

(一)从静态的角度分析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

所谓的静态角度分析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指的是以传统的方法用图表和模型方式对农业经济和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在获得相关的总结性数据之后,得出科学化的经济结论。再以统计出的科学数据和经济结论为基础,从各方面解析农业经济增长对于社会金融发展的相关作用。

1.通过明确指标的途径

要想在分析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关系时,保证它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就必须有不同的标准尺度来评测和评估,而且这还是最基本的。我国重要的农业组织成员有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等,我国在农业上的生产价值情况可以通过它们的总产值得到最基本的反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更好的看到农村居民最基本的收支情况和最基本的生活水平。对这些指标分析做好后,还要指望金融指标,最重要的就是农村的金融指标,这样一来,就可以清楚明白的看出农村金融资源的流动情况以及它对整个农业经济的发展有什么样的促进作用和有哪些阻碍。在这里,农村金融指标主要选择农村信贷金融业和农村乡镇企业贷款金融业这两种,主要原因在于这两种指标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很了解,能在广泛的范围内适用,正因为它们的要求很低,所以很多的农民会选择使用它们,并利用它们来维护经济生活,这样也有利于研究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关系。

2.通过数据知识和建立模型的途径

数据主要是来源于《中国农村金融统计年鉴》,它是一本权威性的著作,这本资料里的数据是比较真实可靠的,因为数据都来源于调查研究,具有很强的借鉴和参考价值。通过权威性的数据提供,很容易得出几大支柱产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只有在各种数据证实的基础上,才能得出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关系的比值。然后建立一个数据模型,通过数据的走势和流程图,预判未来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

(二)从动态角度分析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关系

动态角度分析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指的是以时间为分析方式,通过农业经济的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在每个时间段的关系变化,得出相应的一些数据,在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每个时间段的经济结论。这些以动态角度来分析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的每个时间段的经济结论,可以得出相关的一些基本的发展规律,我们可以用这些基本的发展规律来研析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些基本走势。在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关系的研析过程中,我们要从静、动态两方面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更加准确、更加系统的为它们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提供正确的引导路线,才能更好的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分析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关系,可以利用函数原理来对其进行分析。在上述的静态分析过程中,是有提出使用模型来对其进行分析,在这里把模型运用到函数分析材料里面,这样就能很好的看出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关系。就目前而言,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关系处在农村最基本的时期时,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多多少少会受到影响。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处在农村的时候,其在生产过程中,它们的生产总值已经远远高于所预期的人均贷款水平,既然是在动态的角度上,那么自然知道这种情况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以前所知道的农业信贷水平和预期的目标跟实际存在的信贷水平是一样的。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构建现代化农村金融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的弊端日益显露,传统的金融政策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经济形势,因此,构建现代化金融体系刻不容缓。当然,现代化金融体系依然不能脱离农村金融的建设基础而独立存在,需要强化体系建设,结合城市化发展以及城乡结合部的现状加以完善并实施,只有从农村抓起,让农村金融体系有了一个稳固的政策保障,整个金融市场才会取得明显的改善。所以,政策的支持对于体系的发展尤为重要,在这一过程中,政府所发挥的是引导者和扶持者的作用,让政策更好地应用到机构的规划发展中,适应国有资本的发展,并鼓励国有资本与民有资本相互扶持共同发展,真正实现社会经济的现代化。此外,还要重视金融产品的创新,尤其是金融衍生产品等,不断丰富农村金融工具,扩大民众运用金融工具的范围,如信息系统与信贷系统相结合、加强网络系统体系建设等,彻底废除传统的小额贷款,达到政策现代化、效益现代化以及区域发展现代化的综合效果。

(二)合理化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关系

在构建现代化金融体系的基础上,合理调节当前的金融结构。由于市场发展趋势不可预测,市场所追求的是短期效益,而金融系统要确保长期效益最大化,因此要想适应市场经济的进程,要通过不断完善金融结构、扩大金融体系的影响来达到对政策的合理化契合。首先是区域合作,要加强中西部地区的金融合作、经济合作以及产业合作,让金融结构和经济结构共同作用,发挥出最大价值。其次也要重视非农村的金融结构建设,尤其是非正规系统中的小规模经济,一旦影响力与生命力受到影响,很容易影响到国有资源的主体地位。当然,合理化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关系,最主要的还要看制度体系的执行者和监督者,也需要社会各界人民群众的共同监督,共同推动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

(三)完善多层面的政策支持体系

首先要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规定农村金融机构相应的义务和责任,使之做到有法可依。其次,要政府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农副产品的资金投入,因为农副产品的资金周转较慢,同时利润也不是很大,在投资的过程中风险很大,因此,相关部门可以在政策上向涉农的金融机构倾斜,可以适当的减免营业税,或是调整所得税,通过政策的支持使农村金融机构主动支持农业的建设,服务于我国的三农事业。三是要重视农村的信用社改革,在这一过程中还要切实的落实好国家对农村信用社财政和税收等各个方面的政策,对相关的部门做好扶持工作。最后一点就是要对我国的消费信贷政策进行适当的改进和调整,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农村信贷产品的创新,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还要不断的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消费信贷的发展予以支持,让农村消费市场尤其是农副产品的消费市场更有活力,从而也就进一步的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第5篇

1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的关系

笔者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从农业、种植业、农民收入3方面,对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笔者在研究中利用统计数据,采用人均生产函数,做回归分析,如下表所示。通过对计量模型进行的线性回归分析,能够清楚的发现:我国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在农业经济增长中带来的影响较小。从表中不难看出,在金融机构进行的农业贷款,对农林牧副渔产值的影响值为正值,对农业总产值影响为负值,给农村人均纯收入带来的影响也表现为负值。另外,农村乡镇企业贷款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增长影响较大。这些结果从侧面说明了,我国的农业贷款对农业经济增长以及人均收入的促进作用不大。

2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的关系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农村金融发展影响农业经济增长机制。农村金融发展会对金融系统效率进行有效的提升,增强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性,从而能提高资本边际生产率,达到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效果。农村金融发展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与繁荣,使得金融行业的各项基础设施变得更完备,金融工具的种类逐渐增多,金融功能更加齐全。金融基础设施的完善,金融行业的繁荣,会吸引外界储蓄的不断流入,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有效开发农村金融资源,能够促进农村储蓄率的提升,加大农村储蓄份额,无形拉动了农村的投资。但农村金融的发展同样可能导致储蓄率的下降。金融的发展减轻了流动性的约束,促使金融风险得到分散,储蓄户在需要资金的时候,可以随时从金融中介机构获取资金。流动性的减轻,使储蓄户没有较多预防性储蓄的存入,从而导致了储蓄率的降低。利率对于储蓄率的影响也很重要。利率水平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通常会随之提高,利率的提高会带来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同时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会影响利率,从而影响储蓄率,所以储蓄率的上升还是下降是不确定的。虽然是不确定的,但金融发展的确会给储蓄率带来不小的影响,同时给经济的增长也带来影响。

农村金融发展通过“转化率”来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转化率”是指金融储蓄向金融投资方向的转化。通常情况下,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能使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率也提高。在金融体系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将储蓄转化为投资。在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过程中,金融体系要对一部分资源进行吸收,主要体现在:交易成本的发生,主要是金融机构从分散的储蓄户那里吸收储蓄时带来的;信息成本的发生,金融机构为了能够让储蓄户放弃积蓄控制权时会付出信息成本;金融中介机构必然会从中获取利润。因此,金融体系对部分资源的吸收,会使部分资源不能形成投资。它们会以存贷差的方式流入金融机构以及以佣金的方式向交易商与证券经纪商处流入。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完善,会极大提高金融运作效率,使交易成本与信息成本得到降低。例如,良好的农村金融体系会使手续费用或者佣金费用等发生的交易成本得到降低;降低对农村金融的行政干预,会让农村金融市场走向市场化的道路,促进经济的提高。

3结束语

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是我国实现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笔者通过线性回归法分析了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关系,同时又分析了农村金融与农业经济的关系,详细的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但仍存在很多的不足。随着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农村金融发展和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仍是一个值得社会关注与研究的问题。

作者:刘彩红单位:山东寿光市田柳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第6篇

关键词: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经济增长;影响

产业结构调整,对于国家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农业结构的调整,则对农业经济增长有着直接影响。自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来,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就面临着新的形势,其他行业的发展给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所以我国为了促进农业发展,对农业结构进行了适当调整,实践证明,这对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

1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农业经济是比较宽泛的概念,农业经济中主要包括了种植业、畜牧业和林业,而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也集中体现在这3个方面。

1.1种植业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增强在农业中,种植业是其中最为基础也最为重要的内容,农业结构调整能够促进种植业的发展,能够提高种植业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近几年来我国对农业发展的重视,主要体现在了种植业的发展上,我国的种植业发展十分迅速,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种植业对农业经济的影响愈发突出。我国很多地区由于地形和地势等因素的影响,种植业发展过程中的机械化水平比较低,农产品的商品率和产出效益也比较低,所以很多地区大力发展了经济作物,但是经济作物在发展的过程中,其品质却存在不足,并没有打造出地区特色。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地区仍然会十分重视种植业的发展,而种植业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会更加明显。

1.2畜牧业发展加快

在农业经济中,畜牧业的发展对农业经济发展有十分明显的推动作用,在我国的农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畜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科技水平显著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方式不断优化,畜牧业中动物的防疫水平也不断提高,整个畜牧业的市场化发展十分迅速,在农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也逐步提高。

1.3林业发展受到重视

林业是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我国实行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之后,林业经济就不断发展,而我国的林业资源比较丰富,加上林业资源,不仅能够推动农业经济的增长,还能够带动生态旅游等其他行业的发展,所以在农业结构调整之后,林业的发展前景更为广阔。

2农业结构调整下农业经济增长的策略

2.1扶持龙头企业

在农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想要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就需要扶持起龙头企业来带动农业经济增长。农业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和市场化发展,所以国家必须要有计划地培育大型龙头企业,通过政策方面的倾斜,扶持其发展,从而发挥出龙头企业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推动作用。国家也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实力的农林产品加工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并鼓励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经营类型的企业发展,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这些龙头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能够提高整个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水平,增加农产品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

2.2创新发展模式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想要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要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创新农业发展模式,促进农业经营范围的扩展,比如国家可以成立一些公司性质的农业经营企业,促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用集中化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通过公司性质的企业经营,还能够带动农民积极参与农产品的市场化发展,使得整个农业生产过程的市场化水平提高,从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2.3合理确定主导产业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根基,在农业的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农产品基地是其中的主要发展阵地,在农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为了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就必须要发挥农产品基地的带头作用,对农产品基地进行结构调整,合理确定主导产业,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科学技术的应用,提高农产品基地生产的科学化水平,提高农产品生产的效率,以此来带动农业经济增长。

第7篇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

1建设农业经济管理信息的必要性

1.1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可以有效的优化资源配置

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方面,主要是使得农村和城市,还有国内和国外进行信息方面的交流,能使得农业得到全方位发展,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让农产品因为信息化的方面而得到更多的利用。

1.2农业经济可以有助于提供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农产品市场已经逐渐形成竞争市场,具有经营规划小且较为分散的特点,要提高我国的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就要建立规范化、标准化以及现代化的市场,而做好这一切的前提主要通过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1.3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可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技术可让农产品在生产、销售等过程中结合现代科技,有助于农业技术的运用和普及,减少因为经济信息不符而导致做出错误的决定。

2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2.1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完善

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少不了设备投入,只有将完善基础设备才可以推进信息化管理,比如,农村信息化网点覆盖不足等,农民获取的信息缓慢,且信息量少,针对农业经济发展不利。

2.2缺少信息化服务人才

在建设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处理要先进的设备提供,同时还应该具备高素质人才,熟悉运用农业的相关信息。相关部门对于农业信息化管理不够重视,使得大部分相关专业人才在岗位上没能发挥自身优势,并且实践能力较为薄弱,在建设农业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盲目性工作的情况。

2.3信息化资源开发较为滞后

使用社交工具的人们越来越多,网络上的信息量大,但是具有针对性以及指导性的农业经济信息少,对于农业经济使用软件的开发还是处于空缺的状态,没有完整的农业决策信息参考系统。

2.4信息化意识较为薄弱

农业主要是通过农民进行发展,大部分的农民文化水平和收入都比较低,在计算机等信息工程方面的运用机会很少,而且使用信息意识较为薄弱。

3建立农业经济管利信息化的具体对策

3.1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网络

首先,就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网络,重视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而信息化网络主要包括有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信网络以及广播电视网络,还可以通过信息资源的使用以及开发。只有获取有价值的农业信息,才可以将农业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并将此作为农业经济管理决策的参考依据,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体系。

3.2加大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投入

人才培养是每一个行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增加信息化方面的人才培养,不仅要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专业素质,同时还要为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储备好人才,力求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技术熟练的使用在农业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中,积极的将农业信息化技术、还有经济以及管理类型人才引进和培养,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素质够高的农业经济管理团队。

3.3力求创新信息化服务形式

创新信息化服务形式主要是通过相信息化的主体、多元化的内容还有各式各样的载体来体现。利用建立完整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结构,可以有效并快速推进其发展。

3.4发挥政府职能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政府要积极的发挥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方面的主导以及协调作用,政府关于管理农业经济信息准则,进而将信息化建设落实在每一处,将各处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分配,实现农业经济信息管理的全面性以及时效性和可操作性。结束语我国不仅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还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发展关乎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现代,结合信息化技术完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强化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之运行管理更加高效,改变目前农业发展的状况,重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随时可以提供实时、有效的农业经济信息,为农业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利益,为人们群众的生活质量谋取更多福利,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前进步伐。

参考文献:

[1]杨柳.关于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研究[J].农业经济,2016,5(07):54-55.

第8篇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农业经济;影响

中图分类号:F812.8 文献标识码:A

人民币升值,农业经济首当其冲,人民币的升值不仅会给农业经济带来消极影响,还会带来积极影响。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人民币升值给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以促进农业经济的稳定持续良性发展。

一、人民币升值给农业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影响农产业出口

1、人民币升值,农产业出口成本增加:随着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提高,农产业贸易的种种优势和弊端都显露无疑。人民币升值大大增加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压力,直接导致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长的价格,价格的提高大大降低了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减缓了农产品出口速度,这对于以初级农产品出口的中国来说是极为不利的,质量水平低,技术含量小,使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严重缺少竞争力。

2、农产品遭受贸易壁垒:人民币升值后,农产品的出口价格显著上升,这就导致农产品的出口壁垒增高,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全球经济萎缩,这无疑使农产品的贸易雪上加霜,加之金融危机给每个国家都带来了或大或小的影响,各个国家处于自我保护就会限制别国的农产品进口,这就会使我国农产品出口难度加大,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影响农民收入

1、农工产品出口减少: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就会导致农工产品出口减少,这将会降低农民的收入。因为,农民收入都是来自农产品的收入,目前,国际市场上,我国的农产品并没有竞争力,质量差,技术含量低,仅仅以价格优势在国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倘使人民币升值,农产品加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就会明显增加,这就会使唯一的价格优势丧失,影响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2、农工产品需求减低:人民币升值会使国外的产品以更为低廉的价格进入我国农产品市场,这就会使国内农产品需求降低,造成难卖的问题,人民币升值,国际市场上实际购买力增加,农产品进口加大,农工产品需求减低,农产品价格下跌,使农民收入减少,加大了农民增收的困难,给农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

3、影响农民转移的其他行业:我国农产品的出口中,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所占比重大,这是国际市场上极具竞争优势的部分,人民币升值,将会极大地降低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这将会导致就业形势恶化,使国内从事农产品生产的农民面临巨大的生活压力,由于所受教育程度较低,转移其他行业就业机会渺茫,只能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农产品需求的降低使大量劳动者深受其害,降低了农民收入,影响了农民增收,并且加大了国内的就业压力。

3、农业外部空间萎缩:据调查显示,人民币升值,农业经济开始参与国际竞争,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发展 ,农业经济已较大程度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但是农业的贸易依存度并不显著,人民币升值,导致中国农业经济外贸环境进一步恶化,导致农业外部市场进一步萎缩。

二、人民币升值给农业经济带来的积极影响

(一)影响农产品进

1、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人民币升值,导致农产品进口增加,从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人民币升值提高了在国际市场上的购买力,对于化肥、农业设备等农资需求大大增加,替代了国内农业用品,这就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此外,还可以利用人民币升值的机会购买国外农用机械设备,这就会增加我国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提高我国农业的整体生产水平,这就会提高我国农民的收入。此外,农产品进口增加就可以缓解我国耕地面积紧张的局面,促进种植结构的优化。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人均可耕地面积少,劳动成本高,种植效率低,产业机构急需优化,农业生产急需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人民币升值,不仅有利于我国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而且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化,机械化,国际化。

2、提高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人民币升值有助于农产品进口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现阶段,我国的农产品进口标准远远低于国际标准,造成很多不符合国际标准的农产品进入我国消费市场,因此提高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势在必行,这样才能提高整个社会和全体社会成员对食品质量的要求和标准,同时加强对农产品生产者和加工者的质量监督,才能够提升整个农业市场的质量,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3、调整产业结构:人民币升值,有利于促进我国的产业调整,改变我国国际分工和国际地位,改变了以往以廉价劳动力为主的经济模式,优化了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和技术应用,促进机械化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三、结束语

人民币的升值与否直接影响中国国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稳定度,农村经济也不例外,特别是在全球化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受到全球经济的影响。人民币的升值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既有利,又有弊,但是由于中国国情特点和中国国内经济发展的特征,总体上看,人民币升值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弊大于利,因此,在当今时展条件下,应该时刻关注世界经济发展水平,尽量避免金融危机的危害,给农业经济提供一个良好的稳定的发展环境,不仅农业经济的科技水平和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稳定农业经济,提升农民增收,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孔祥智,李圣军.人民币升值对农业发展的影响[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6)

第9篇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

1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对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通过对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可以有效地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保障农业发展能够对现有资源实现充分的利用;其次,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可以有力的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再次,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也可以有效的促使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发展。

2目前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信息化基础设施缺少

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是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只有基础设施完善才能保证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正常实施。而目前我国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严重缺乏,很多农民获取信息的方式还是通过传统的手段,作业也是通过人力或者老旧机械开展。

2.2信息化建设人才缺少

信息化建设的人才也是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必备条件,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信息采集、分析、储存、运输和计算这都需要专业的人才才能有效的进行。而目前我国的信息化建设的人才相当的缺失,国家高校对于培养该方面人才的相关专业开设也不够,致使在目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过程由于专业人才的缺失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2.3信息资源开发缺少前瞻性

目前虽然网络十分发达,所蕴含的信息量极大,然而具有指导性、针对性、时令性和预测性的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却相当的缺少,国家对于这样的信息资源的开放缺少相应的前瞻性。

2.4信息化意识缺失

目前我国从事农业的主要人员包括农民和一些基层的工程人员,其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个人收入也较低,对于计算机的接触不多。因此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的意识严重缺失,并且在部分的地方政府,其工作人员也没有重视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忽视了其作用。

3解决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中问题的措施

3.1加强信息化网络的基础建设

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即是信息化网络的基础建设设施,在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信息处理、分析和传播都需要基础设施的完善。因此必须加强信息化网络的基础建设,只有让农民获得有效的农业经济信息,农民才能对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做出相应的对策。

3.2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以保证在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会出现人员不足的现象,首先需要在国家的高校专业设置上增加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相应专业,以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创新人才;同时也需要注重农村当地人的信息化培养,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让他们将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自身在实际农作中的经验相结合,从根本上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3.3加强农业信息的开发

为农民提供内容丰富且多元的农业经济信息。比如农业生产中的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有用农业科技信息,帮助农民提高其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可以给农民传递具有前瞻性的农业管理模式、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3.4加强政府职能

加强在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政府的职能,让政府起到主导、组织和协调的作用。政府需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的方针、目标和任务,同时落实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充分的发挥其作用,保障农业经济信息的时效性、可用性和全面性。

4结束语

农业是我国的根基行业,而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将有助于我国的农业发展。然而目前我国在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信息化基础设施缺少、人才缺少,急需解决,必须通过加强信息化网络的基础建设、人才的培养、农业信息的开发和政府职能等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保障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的成功建设。

作者:王战 单位:颍上县六十铺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参考文献:

第10篇

农业经济论文2500字(一):电商时代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探究论文

摘要:电商时代农业经济管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想提升农业经济管理的有效性,必须要结合时展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提升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基于此,本文就针对于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究,找出电商时代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策略。

关键词:电商时代;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策略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逐渐进入到了电子商务时代,这一时代为很多行业带来了发展机遇,缩短了买家与卖家之间的距离,将信息化手段运用到多个行业中,提升了各行各业管理的有效性。农业是我国发展的基础产业,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农业管理模式己经不符合时展,迫切需要对农业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提升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当前我国很多地区己经开始开展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来看,在实际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导致管理效果不理想,迫切需要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模式进行创新。

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含义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指的是采用经济学、管理学以及信息化等手段对农业生产发展进行科学分配与管理的过程,目的在于推动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增强农业经济管理的有效性。

在传统模式下,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手段较为落后,基本上都是采用面对面、手动等形式来开展管理的,对信息的获取也较为困难,需要对各类信息进行手动对比、统计等,以了解农业经济管理的效果。并且在销售农产品的过程中,也需要采用面对面销售等形式,整体管理效率低下。而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则可以借助于信息设备来开展农业经济管理,比如借助于相关的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对农业发展的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和对比,深入了解农业经济管理的效果、过程等。还可以借助于相关的平台农业信息,对农产品进行销售等,这有助于提升农业经济管理的效果,推动农业产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二、电商时代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意识低下

电商时代虽然能够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带来诸多有利条件,提升农业经济管理的有效性,但是当前我国很多地区人员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认识都不足,在实际发展中不注重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导致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效果不理想。因为很多农村地区的农业经济管理都缺乏系统、科学的管理模式,整体管理制度较为单一,而且大部分都是农户自家管理,以一家一户为基本单位,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不注重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所以整体信息化管理效果十分不理想,亟待对这一问题进行改善。

(二)缺乏专业技术人员

电商时代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开展离不开专业化的技术人员,由于农业生产的主体大部分都是农民,他们的信息化技术通常较低,如果不注重对其进行培训,无法提升其技术水平,那么就难以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效果。当前我国很多地区都缺乏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技术人员,且不注重对农民开展信息化培训,整体农村信息服务队伍建设滞后,无法满足时展需求,影响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效果。

(三)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資源开发力度较低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其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包含很多细节性的内容,只有做好每一个方面的工作,才能够真正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水平。但是当前由于农业经济管理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人们对其认识缺失,导致其信息化资源开发的力度较低,各个方面的信息难以共享,影响了整体工作的开展。

三、电商时代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策略

(一)提升相关人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意识

要想提升电商时代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水平,必须要提升相关人员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认识,强化这方面的意识,如此才能够更好地将信息化手段运用到农业生产和管理中,才能够推动整体管理效果的提升。这就要求个地区政府要加强这方面的宜传,为农民普及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方面的知识,并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对应的设备或者系统等,为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更好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为了确保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顺利开展,政府还可以成立专门的资金管理小组,对所拨的资金进行系统管理,确保每一笔资金都可以运用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方面。

(二)加强人才培养

第一,做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人才是行业发展的关键,在电商时代,各地政府应当做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工作,可以从外部引进专业化技能水平高的人员,也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将本地区信息化水平高的人员送往专业机构参加培训,使其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有效服务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中。只有培养出来一批既懂得农村经营管理、有农业生产知识又有高科技信息技术的综合性人才,才能够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开展提供充足的保障。第二,要对农民进行培训,建立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队伍。要重视农民培训,积极为农民灌输信息化知识,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使其有更高的信息认知能力,在农业发展中更好地引入信息化技术。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农业推广学校学生以及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站的作用,多鼓励其开展公益农业技术讲座或者开展相关的培训等,采用各种形式为农民传递技术知识,促进农民技术水平的提升。

(三)科学整合资源,提升合作力度,促进信息服务水平的提升

第一,要构建适应农业经济发展的机制,颁布相关政策,逐步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并对各方面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整合,推动农业相关资源的共享和兼容。并且还要结合农民、农村、农亚的不同需求收集对应的数据和资料,确保农民对信息的需求。并提升农业信息源以及信息渠道的发觉、开拓等工作,对信息源进行全面把控,做好信息加工,去伪存真,确保所搜集的信息准确和完整。第二,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比如与相关媒体以及通信企业等进行合作,将农民在这方面的压力降低,确保农民能够在各方面得到帮助,提升信息化建设的效果。

农业经济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策略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乡村农业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合现在新时代的要求,但是在我们国家进行乡村振兴的时候,遇到了一些困境,这些困境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我们国家新时期乡村发展的脚步。本文结合了现如今乡村状况的分析,对如何更好地运用乡村振兴策略推动农业经济发展进行了探究与分析。

关键词:乡村;振兴策略;优化措施

一、我国现如今农业经济管理现状

我们国家现实性农亚经济也随着时展在不断的改善与完善,但是我们国家农业经济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们国家农业经济境界的转变[1]。

第一个问题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大部分农业经济管理体制较为落后。农业是我们国家基础性产业,同时在我们国家经济中农业占的比额也是较大的,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对农业进行改革的工作是十分巨大且没有办法在短期内完成的。虽然我们国家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但是现如今我们国家的经济管理体制与欧美国家相比还是较为落后的。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我们国家部分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速度较快,这些地区逐渐了适应现代化农业的要求,同时他们的生产劳作方式也在不断的按现代化的要求在逐渐转变。但是在其余地区仍然采用较为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在这种经济模式下,虽然所带来的生产产值能够给农业劳作家庭带来温饱,但是这种模式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发展。在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中,他们缺乏支柱性产业,大多数的农户都是按着他们过去传统的经验对产物进行种植,他们种植的方向也只是根据现如今他们的需求进行种植,同时,在部分地区人口流失十分严重,大多数人选择进城务工以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这就导致了在农村地区进行农业工作的工作者严重不足或者是劳动力老年化现象十分严重[2]。

其次,在部分地区进行农业生产的时候,当地的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就会导致大多数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人力去进行大量的劳作,这种劳作方式既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也没有办法带来较高的经济收益。而且仅仅依赖人力去进行工作,很大程度上对农产品的质量提高带来了一定的组织。在人力的条件下,是没有办法给农作物带来更好的生长条件,没有办法调控室外气温,没有办法对播种的时间以及浇水量进行精准控制。但是在完善基础设施后能够采用温室种植等科技手段去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以及节约人力资源成本,同时完善基础设施后也能够对农作物的质量进行一定的提高与保障。在我们国家部分地区,虽然己经率先接触了高兴去农业,同时也对农业技术进行了一定的实践与发展,但是在我们国家大部分地区仍然没有办法采用高科技农业产业,不仅如此有些地区连农业工作的基础设施也较为老套落后,连正常的农业工作都没有办法保障。

最后是在我们国家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部分管理者管理理念相对落后,同时在他们所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对信息化运用水平也较低。在我们国家部分地区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仍然是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在农业生产中没有设立合适的竞争机制,也没有对从事农业的工作人员进行一定素质上的筛选和能力的培养。所以在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中大多数都是靠天吃饭,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生产产值也没有办法得到提高。在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过程中,没有办法对信息化进行很好的应用。对一些农业生产的方式与方法没有通过网络等途径进行及时的推广与宜传,造成部分地区农业生产时节滞后,造成后期农产品滞销的情况[3]。

二、乡村振兴策略对农业发展的展望

为了推动我们国家农业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乡村振兴策略。这一策略对我们国家农业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新目标以及新任务。因为农业是我们国家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所以推动农业的发展,对推动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提升我们国家综合实力有着莫大的帮助。在乡村振兴策略中,首先坚持的一点就是要对农业的发展进行优先的推动,这种推动需要运用现代化的技术科技对农村中的农业生产进行不断的完善与提高。其次,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中,要大量引进高素质农业生产人员回村,提高当地乡村农业的生产质量与水平。鼓励和推动农业工作者创新创业,着力对农民的收入进行提高,吸引城里务工的人员返乡创业,同时,坚持把创新创业放在农业发展的第一位置,对农业的经营机制逐步的完善,并且打破过去传统农业的局限性推动农业朝多方面发展。最后是在我们国家进行农业经济转变与发展的过程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可持续发展同时促进我们国家农业健康长久的发展。推动我们国家农业发展,并不是要求我们国家农业在短时间内所产生的经济产值快速提高,而是要们国家的农业以一种绿色的,可持续的方式去逐步发展。同时,在我们国家农业生产方式的发展与转变过程中,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而不是为了经济产值而透支土壤的生产能力。

三、乡村振兴策略应用概述

如何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对农业经济管理进行更好的优化,首先,我们要做到的一点就是对农业经济管理体系上的法律法规进行健全与规范。法律从来都是一个国家的立根之本,完善农村经济管理体系中的法律法规,从一个侧面来说是为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提供了帮助。同时,在我们国家的法律法规之下,对农业经济管理体系进行建立与完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农业工作者的根本利益,同时也能够在农业工作中出现问题时候,能够按照一定的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在这些法律法规完善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立足于乡村振兴的理念,并且根据当地所属的环境与条件对法律法规进行完善与推广。在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传统方式不同,所以在进行法律法规制定的过程中,要避免出现一套法规应用在所有地区上面。在完善法律法规之后,要对国家提出的农业经济发展策略进行有效的推进与落实,优化乡村中的生产管理模式,推动农业工作者创新创亚,并且对农业工作者给予一定的规范,以及对非法劳作的农业主作者进行一定的惩处。

其次,需要对我们国家现如今的农业科学技术水平进行推广与创新。我们可以看到,在其他欧美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是进行科技化种植的,合理的科学农业耕作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工作的质量以及节约了在农业工作過程中的人力投入。同时,国家在进行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的过程中,对部分地区也要完善他们的农业基础设施。确保他们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能够正常运行。

最后是要加强团队建设以及开展信息化的管理。在现代化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不是仅仅依靠个人就能够完成整个农业系统的操作,农业系统的操作是要依靠一个团队去完善和推进的。可以吸收各种方面的人才去进行团队的构筑,在从事农业工作的人员中,部分人员擅长信息技术管理,部分人员擅长机械方面的应用,在团队中,应该根据每个人擅长方向的不同而进行工作任务的分配,同时在团队中也要设立合适的强惩机制,避免部分人员在团队中消极怠工,从而导致整个团队工作的进程落后。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关键就在于提升管理团队的素质,在管理团队中要注重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同时在这个团队中,要强化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自我提升意识,让他们主动吸收新实现技术同时将信息新技术教授给现如今的基层农业工作者。在从事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善于运用信息化管理是农业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这也是农业发农业发展符合现代化的要求之一。运用信息化技术,能够将新的生产技术及生产资料在同一平台上面进行发放,同时农业工作者也能够通过这一平台了解到更多的信息。不仅如此运用信息化的管理能够对我们国家农业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率进行提升,同时也能够将我们国家农业经济的信息进行一定的整合,加强我们国家对农业的管理。并且信息化的平台也能够使各地农业工作者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同时也能够使他们之间产生一定的竞争意识,推动各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

第11篇

[关键词]特色农业经济;电子商务;农村经济体系;“三农”问题

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直至今日,经济和社会环境发展均获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也促使各个行业转型升级。处在大数据时代下,基于传统经济模式逐渐衍生出互联网经济这一模式,最为常见的是电子商务。随着近年来电子商务在国内外的普及,其覆盖范围越来越广,逐渐与农村经济体系深入融合。我国从党的十至今,农村经济发展树立特色农业经济这一目标,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面临电子商务发展提供的诸多机遇,农村经济以及生产生活模式也树立了全新的方向。对比传统经济模式,电子商务使得农村经济飞速发展,创新了销售渠道,也为“三农”问题探索更加多元化的解决思路。广东省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在电子商务这一方面获得了相对显著的效果,制定了特色农业经济电子商务方案,拓宽了电子商务在广东省的覆盖范围,还推动了特色农业经济发展,切实提升了当地农业经济水平。

一、广东省特色农业经济电子商务发展背景

国务院办公厅针对电子商务发展,推出《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带动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行业发展[1]。广东省在落实《意见》的过程中,除了重点发展电子商务之外,还着手探索了互联网+渠道,开拓线上、线下融合新模式,通过“互联网+农村”和“互联网+现代农业”打开当地特色农业经济电子商务新渠道,也为农业供给侧改革提供动力。截至2020年,广东省电子商务获得了显著的效果,尤其是农村电子商务,创建支撑服务体系,使得城乡双向流通渠道高效运行,不断拓展农产品网络销售规模。相关数据显示,广东省目前县级电子商务产业园共有50个,乡镇电子商务运营中心数量超过100个,使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在行政村实现了全面覆盖[2]。与此同时,广东省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年销售额超过30%,并且呈增长趋势,直接提升了当地农村电子商务企业的竞争力,2018年广东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551.57亿元,增长幅度为4.0%,整体发展势头稳定且良好,对比山东、浙江、江苏等省,第一产业增加值与增速均处在领先位置(见图1),有5家企业的年销售额达到10亿元,20家企业的年销售额高达亿元,超过100家电子商务企业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3]。在电子商务技术人才培养这一方面,广东省目前建设了国家级电子商务综合示范基地,拥有电子商务技术型人才超10万名,不仅提升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也带动了当地特色农业经济电子商务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农村电子商务环境。

二、建设特色农业电子商务平台

广东省建立特色农业经济电子商务平台,重点包括网络农产品交易与涉农交易等。针对当地特色农产品批发与市场体系,明确特色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从生产、包装、运输、销售、物流等各个环节着手加强整合,保证信息精准性,加强对交易服务、结算、仓储等第三方服务的重视,将特色农业经济电子商务平台覆盖到全省甚至全国各地[4]。创建的特色农业商务平台具有第三方属性,当地的农民与涉农企业均可以在该平台中享受商务服务。搭建会员管理制度,所有平台的会员可以享受到优惠与权限升级等权利。信息方面,无论是买卖交易双方还是平台的其他用户,都可以在电子商务平台中、搜索需要的信息数据[5]。与此同时,电子商务平台重点是交易服务,根据分级管理要求,将不同级别的用户所享受利益明确划分,保证管理效果。电子商务平台的运行要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提供资金流与物流专业服务,银行系统与物流系统对接,实现和电子商务平台的三位一体,不仅能够保障线上支付安全,也可以将销售的特色农产品直接配送至所需地点,加强交易资金流、物流运行协调性[6]。除此之外,展开信息交流管理,所有平台的用户进入到系统交流专区提问,营造自由交流环境。平台中上传的产品信息、交易信息等,经过大数据分析与统计自动生成报表,为销售月结、年销售额统计提供依据。关于电子商务平台操作安全,应该制定安全保障方案,例如可以采用CA认证,保障商家产品交易、物流运输与在线支付等各个流程的安全性。开发涉农信息资源需要有对应的信息库,保证开发深度,与当地村委会、龙头企业等紧密联系,采集全面的数据与信息,利用网络将信息传递给所有农户。关于三农信息的开发需要以农民群众为对象,为其提供市场信息,帮助了解农副产品与农资产品情况,获取到有价值的种植、养殖数据[7]。与此同时,建议创建城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加强数据采集交换,使所有三农信息能够在线共享与整合,在大数据帮助下实现信息资源集中。为了保证信息资源开发有效性,必须要创建专业团队。例如组建农业信息协会,凭借完善的管理制度实现所有农户经济增收。特色农业经济电子商务方案的制定还应该能及时帮助当地所有农户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出互联网与技术优势,广大农民群众利用微信、电话等渠道直接与专家取得联系,咨询农业方面的问题。

三、特色农业经济电子商务模式的运行

特色农业经济电子商务模式运行,信息服务渠道比较多元化,其中在运行中要将重点集中在进村入户这一方面。首先要实现传统信息获取渠道与新媒体渠道的结合,例如电视、电脑与电话,拓宽农民获取信息途径范围[8]。在互联网普及与信息化建设这一方面,加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要实现全面宽带入户,还要提高移动手机等智能设备的普及率;其次,农村、市、县、乡村户信息网点建设,是农村电子商务模式运行的重要条件之一,确保广大农民能够享受电子商务与互联网便利。为了突出当地农业发展特色,在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方面也要体现独特性。结合广东市电子商务平台,参考“一乡一站”“一村一站”经验,建设特色农业产品网站,以农村、市、县、乡、村户为单位,充分体现出规模效益,解决农民群众在农产品电子商务方面的问题,为其提供专家信息咨询服务;最后,为了使农村特色经济更加深入地落实,在当地政府部门指导下坚持市场化运行,基于当地特色农业经济,探索电子商务运行模式。不仅有利于推动农村信息化发展,还可以带动当地农业电子商务产业的深度普及[9]。

四、特色农业经济电子商务模式发展建议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十三五”规划中的一项重点任务,各个地区互联网企业也要关注农业发展,在搭建农业服务平台时,加强对产销连接以及涉农电子商务的重视。一直以来,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效果显著,使得现阶段“三农问题”的解决在不断探索中获取全新的思路,直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10]。然而在发展特色农业经济进程中,电子商务模式的创建与运行还受到一些因素影响,例如基础设施老旧、人才不足等,为了使特色农业经济电子商务模式深度发展与落实,提出以下建议。

(一)提供法规制度保障要想推动特色农业经济电商发展,需要有完善的法规制度作为保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明确广东省电商发展典型地区,总结成功经验,并在全省范围内加以推广;第二,分析广东省发展特色农业电商的优势,结合电商发展进度进行统筹规划,加强相关制度与规范条例的针对性,广大农户可以严格按照电商经济发展要求规避经营可能面临的风险。政府部门在推动农业电商发展期间,深入贯彻落实农村电商政策,发挥出政策引导作用,为特色农业经济水平的提升创造条件。

(二)提供基础设施与物质保障农村电商深入发展与落实必须定期更换基础设施,加大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拓宽物流覆盖范围,尤其是道路项目建设,明确县级与村级公路工程重要意义,从而构建覆盖范围更加广泛的农村公路交通网,推动电商物流业务普及;第二,完善农村电商信息化基础设施,使互联网通信更加完善,为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运行提供保障。

(三)提供资源配置保障发展特色农业经济以及农村电子商务,需要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加强当地资源配置合理性。一方面要引进技术手段开发农村电商资源,提高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使用率,并且将现有资源最大程度地转换为经济效益[11];另一方面推动特色农业经济发展,务必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推动农村电商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忽略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

(四)提供电商人才保障任何地区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持,农村电子商务也是如此。为了提高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组建专业电商人才团队非常重要。现阶段,广东省培养电商人才已经获得了显著的效果,但考虑到今后农村电商可持续性发展,还应该重点关注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第一,在人才引进方面提供更多的优惠条件与政策,政府部门加大宣传力度,为农村电商提供优惠政策、先进技术支持,促使广大优秀人才从事农村电商领域工作;第二,专门组建电商培训线上平台,行业领域内的专家以及龙头企业负责培训,帮助农户了解电子商务;第三,引进人才管理与激励制度,凭借优惠政策起到吸引电商人才的效果,以此来推动广东省农村电子商务经济水平的提升。

(五)提供互联网技术保障大数据时代下农村电子商务需要获取实时数据,特别是特色农业经济的发展,政府部门要提供互联网技术保障,构建互联网加农业信息平台,全方位采集市场信息,制定农村电子商务决策,将生产需求面临的矛盾解决,也可以杜绝盲目生产问题。通过互联网技术拓展信息获取途径以及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切实提升农村电子商务经济发展水平。

(六)提供农业电商体系保障1.特色农业经济电商品牌农村电子商务在市场中竞争力的提升,要有特色农业经济电商品牌,特别是独具地区特色的品牌。所以,广东省推动农村电商发展要总结农业经济以及农村电商的优势,将自身特色和品牌打造融合在一起,有利于提高当地农产品在网络上的知名度,实现农村企业与电商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2.现代化特色农业体系按照“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特色农业经济发展各项要求,组建现代化特色农业体系,在物资、基础设施、现代化技术等各个方面加强重视。通过完善的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广东省农产品生产与经营,加强农业牧渔融合以及农产品深加工,使得当地农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12]。与此同时,广东省涉农企业应该将重点放在兼并重组与深度融合这两个方面,当地农业龙头企业可以与特色农业种植合作社、农户展开合作,不仅有利于扩大农业龙头企业在市场中的影响力,还有利于当地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深度落实品牌发展战略,发挥现代化特色农业体系优势,提高广东省农村电商经济水平。3.特色农业公共服务系统结合广东省农业电商发展实际情况,需要创建特色农业公共服务系统,搭配数据库运行,使得农业产业体系运行过程中的各个流程所产生数据,都能够实现在线共享与衔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特色农业生产全过程进行监测,将监测所得数据录入到大数据系统当中,展开大数据分析,完善广东省特色农业发展规划。与此同时,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在广东省推动数字化农业、智慧环保农业发展,重点关注长效扶贫产业。当地电商龙头企业将农产品销售途径拓宽,为农村物流配送提供支持,使得快递网点在乡镇覆盖率不断提升。推动特色农业发展,要探索互联网+这一途径,打造互联网+农业生产、互联网+物流配送流程,在传统线下销售基础上,促使广大农户认识到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实现特色产业创新。利用电商服务平台将广东省特色农产品销售至全国乃至国外市场。

第12篇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业经济增长;生产方式转变

1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

(1)提高生产效率。

农业实现机械化就是以先进的机械化工具,代替以往的畜力以及人力生产,从事播种施肥、抗旱抗涝以及翻土平地等工作,提高农业生产的工作效率,促进农业经济增长。通过先进的机械化工具,可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机械化设备可以更加科学地把握喷洒农药、施肥以及播种的时机,提高农业生产质量,间接地提高劳动效率。农业机械化是我国农业实现科技化的重要基础,有利于在农业生产中推广高科技生产手段和工具,进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健康、稳定的增长。

(2)呈现规模效益。

农业全面实现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作业量,进而降低农业生产的机械损耗量,更好地将生产活动和机械化的规模效益充分结合。利用先进的大型农业机械设备,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以及单位。农业全面实现机械化与农业实现规模化是互相促进的关系,通过先进的机械设备可以加快农业向规模化转型,而在农业规模化的前提下,可以更加合理的配置各种农业生产要素。农业实现机械化以及规模化,可以充分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进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增长。

(3)解放农村生产力。

在当前的农业生产中,大力推广机械化生产,可以充分降低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要,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有效降低农村生产力对土地的依赖性,给农业居民提供工作空间,增加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农业全面实现机械化,可以将农村居民从土地中脱离出来,进而从事培育或者养殖等高附加值、高经济利润的行业。同时,农村居民也可以投入到城市建设中,在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还可以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仅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增长,还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力量。

2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措施

(1)推动机械化创新发展。

农业机械化具有科技含量高、消耗低、效益高、效率高等特点,合理地应用农业机械设备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增加设备的工作量,为了实现农业机械化程度,一定要利用先进技术对其进行科学的改造,优化设备结构。我国政府一定要出台农业机械化的相关政策方针,将先进技术和农业机械化充分结合,深化科技创新制度,同时还要实行奖励制度,鼓励科技创新人员结合农业生产实际需求,进一步做好农业机械化的研发以及应用工作,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稳定增长。要不断坚持农业机械化的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同时进行,实现科研机构和农机企业展开共同研发和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理念和研究手段,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创新取得突破进展,进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

(2)加大机械化投入力度。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经济中起到的作用也日趋明显,但是当前,我国很多偏远山区的农村还没有实现机械化。因此,想要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经济整体增长,农业部门一定要继续重视农业机械化,并且加大投入力度,确保我国农村可以全面实现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业的土地利用率、劳动力利用率以及生产产出率,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实现整体增长。同时,我国政府要给予农业机械化一定的财政支持,成立专项使用资金,为农民购买农用机械提供资金补贴,提供优惠政策。各地政府还要根据当地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地域特色,结合农业机械化程度,制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政策方针,促进当地农业机械化程度实现整体提高,进而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增长。

(3)提高机械化的社会服务水平。

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农业机械化,可以充分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村劳动力、技术水平以及社会形态等多方面实现转变,因此,想要利用农业机械化,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一定要提高机械化的社会服务水平。在农业机械化的推广过程中,会有效降低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相关需求,促使农村出现剩余劳动力,针对这种情况,政府一定要建立科学的劳动力安置政策,解决由于农业机械化导致的劳动力剩余问题,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当前,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农业机械化,缺乏科学的制度对其进行管理,有关部门一定要引起重视,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对农业机械化的推广进行管理和规范,提高农业机械化的社会服务水平。由于当前我国农民的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对农业机械化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对机械的使用不能完全掌握,针对这些问题,有关部门要加强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对机械的使用能力和重视程度,提高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实现农业机械化更好为社会服务,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

3结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科技已经成为了社会的重要生产力,在我国全力解决三农问题的背景下,农业实现机械化的程度,对农业经济增长起到的作用越加关键。农业机械化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进一步解放农村劳动力,为农村经济的繁荣提供条件。通过分析和研究,文章提出通过农业机械化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措施:推进机械化科学技术的创新、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机械化的社会服务水平,促进我国农业全面实现机械化,进而促进农业经济健康、稳定、快速地增长。

参考文献

[1]宋山梅,于海龙.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2008,(1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