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建筑艺术的概念

建筑艺术的概念

时间:2023-07-12 17:07: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建筑艺术的概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建筑艺术的概念

第1篇

一、教学理念与思路

从国内、外在基础美术教育中关于建筑艺术教学的课程设置部分进行了粗略比较,从而得到了中外对高中美术课程设置内容方面的分析。在国内普通高中建筑艺术教学的内容是包含在美术鉴赏模块中的,一般包括建筑艺术的特点、分类、中外建筑作品鉴赏以及城市建设开发与古建筑的保护等内容。教学方式多为鉴赏形式。在国外一些国家高中美术课程设置各有特点。英国高中美术选修课中有立体制作的内容,德国较注重在游戏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俄罗斯较强调建筑学高等教育的学前教育,许多城市都设有建筑艺术高中。从国内外的教学状况及以上分析比较,国内较重视鉴赏,国外则较重视实践与操作。在我国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建筑艺术的概念是这样的,建筑艺术是由空间和实体构成的艺术,它蕴含建筑形式美的规律,并通过视觉给人以美的感受,这和绘画等视觉艺术类似。梁思成先生从建筑与其它艺术的异同对建筑艺术的概念进行了分析,他提出建筑艺术应当既强调它的艺术性,又不能忽视它从属于经济方面的要求。相比较我国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更强调与其它视觉艺术的相同之处,因此在课本及教学中更多的注重建筑艺术的形式美的规律及给人的美的感受,而对经济方面的要求及建筑材料和结构等方面的内容较少。建筑艺术根据其自身的特点来看,它是不能脱离实用、工程和经济的问题而独立存在的。而建筑艺术教学不仅要了解建筑艺术的基础知识,感受建筑艺术美的韵律,也需要深入生活,考察并了解社会中的建筑实体,从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社会、环境等多方面探究,综合地分析研究建筑艺术,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设想与教学实践

在我的建筑艺术课程教学中本着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根本目的,并结合建筑艺术自身的特点,注重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践以及联系其它相关学科的知识,使学生真正做到参与欣赏、参与社会实践。1995年,尹少淳教授在《美术及其教育》中提出“美术教育综合目的论”,即融合情感、智力、技术创造,四个价值系统于一体,注重它们之间综合效应、群体功能的美术教育综合目的论。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同样应该注重建筑艺术自身的特点,从了解建筑与人类生活发生的各种关系,了解建筑与相关各学科的逻辑入手,使所学各个学科、相关知识得到有效的整合。“建筑属于这个世界,诉说着关于世界的种种”。如果学生有机会通过了解建筑设计前后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个实地考察的机会,并且能从设计师的角度考虑问题、研究问题,深入实践,考察实体建筑,让学生发现自身潜在的对美的追求和理想,从而以艺术来净化学生的情感和心灵。其实所有的人类艺术的表现形式都有着相同的主题,因为有想要表现某种东西得欲望才可能会有优秀的作品产生。因此在建筑艺术课程的教学中,在社会实践中要给学生一个自由表现的机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大多数学生很难长久保持对美术欣赏课的兴趣,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理论多于实践,高中学生的课程设置本身就很紧张、枯燥,如果美术欣赏课依然一味的理论灌输,势必会给学生造成负担,因此如果有机会安排实践,一定是学生欣喜并期盼的。柏拉图曾说:“生活应该当成游戏来过。”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建筑艺术教学当成生活来过。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实实在在的培养实践能力。让学生尝试对所在学校、家庭或城市的某个建筑进行实体研究,一定会受益匪浅。例如:在讲中国古代建筑一课之后,让学生实地考察所在城市的古建筑张家口堡(堡子里)古城,体会古建筑风格布局、屋顶形式以及沿角装饰,并且能更深一步的体会到中国古代建筑的沉稳、大气以及构造的科学严谨,是人类智慧和力量的体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所谓理想太丰满,现实太骨感,我国普通高中的美术课程设置与实际课时相差甚远,学校往往为了给高考科目更多的课时而挤掉艺术、体育等科目的课时,而使基本课时不能保证完成,更别说这建筑艺术只是欣赏课中的一小部分。因此如果在建筑艺术课程中加强社会实践部分没有足够的课时只能是纸上谈兵,而且在足够的课时前提下,更需要学校及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才有可能实现。

三、总结

基于以上情况,作为教师则应该利用现有条件把握好每一堂美术欣赏课,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及节假日的实践与学习来弥补课时不足的缺陷。在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本身往往隐藏着解决问题的方法。正是由于"欣赏无定法",也给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方法的创造提供了无限空间。

作者:桂一芳 单位:河北张家口市第一中学

第2篇

从人类以天然的石头垒起简单踏步,利用倒塌的树木架起独木桥,就开始在上面留下了美的胎记。随着时代的发展,桥梁建筑愈加强烈地体现出一定的社会意识,不断地向建筑艺术的方向发展。桥梁建筑师以人类所知道的最难于表现的语言,也就是功能的、力学的、施工技术的语言来解决具体问题。

建筑艺术是一种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艺术。它一方面受着物质技术水平和实用功能的制约;另一方面,它的形式和风格的演变又受着人们精神生活,特别是社会审美意识的影响。桥梁建筑艺术是建筑艺术的一个分支,是桥梁建筑师在熟练地掌握艺术媒介物质(色彩、线条、形体等)的自然属性及其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物质手段创造出来的,为了使人感知和认识,从而发挥其社会影响,体现一定生活内容的结构艺术形象。桥梁作为一种建筑艺术,是科学和艺术精神的建筑,融汇造型艺术的一切要素及科学技术的伟大成果。古朴典雅的中国赵州桥,精致美丽的圆明园十七孔拱桥,气势磅礴的金门大桥.它们同古老的金字塔,蜿蜒的长城,高耸入云的埃菲尔铁塔等这些伟大的作品一样,都闪烁着不朽的光彩,构成了建筑的美。

桥梁建筑艺术,它一方面反映出结构物的空间跨越所体现出的美感,另一方面,桥梁的造型,尤其是栏杆和桥头堡等附属设施的形式也受到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意识流的影响。赵州桥的蛟龙栏板(图1)雕刻精美,寓神话传说与当地文化于一体,充分显示了当时人文风俗与技术水平Ⅲ。卢沟桥石狮(图2),活灵活现,双目凝神,注视桥面,酷似桥梁的守护神,给行人及当地居民以充分的安全感。

不过,桥梁建筑艺术也具有强烈的主观性。优美的桥梁,均融入了桥梁建筑师个人的感彩和艺术手段。实用和美观的双重特性,决定桥梁建筑艺术往往是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最醒目的见证之一。完美的桥梁建筑,既有功利性,又不能缺乏美的属性,是物质与精神的对立统一。

2.桥梁建筑艺术的原则

桥梁建筑艺术是桥梁建筑师的审美意识物态化成果,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桥梁建筑师在进行桥梁设计与艺术构想时,通常都综合考虑权衡了下面几项艺术原则。

2.1功能与形式美的协调

桥梁建筑艺术与语言艺术、表演艺术及造型艺术不尽相同,它还是一种实用艺术。一座优秀的桥梁,应该实现实用与美观的统一。只有技术和艺术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真正的美的桥梁。在处理桥梁建筑功能与形式美的协调时,通常有以下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过分强调实用功能而把桥梁建筑之美置之不理,这在我国解放初期表现最为明显;另一种是只注重桥梁建筑的美观而忽视其实用性值,出现的许多桥梁伪结构。要避免这两种倾向,桥梁建筑艺术的协调原则就显得十分重要。功能和形式,偏颇任何一方都不会产生好的作品;只有功能和形式做到完美统一,桥梁艺术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2.2满足民众审美情趣

首先,桥梁所提供的便捷的交通服务功能,是满足人的生活需要的。然而,老百姓有自己的审美观,该审美观必须同社会功利、国计民生相结合。随着社会的发展。桥梁的美已经从实用中分化出来,但仍表现了它的社会功利性。

2.3体现桥梁建筑艺术的时代精神

与其它艺术一样,桥梁建筑艺术也并非一成不变。古代桥梁多以装饰华丽为美,而现代桥梁则以简洁大方为美。桥梁建筑能够以其巨大的空间形象来显示生活中的某些本质方面,体现一定的时代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桥梁建筑风格、艺术和技术具有较大区别。在中外桥梁建筑史上,几乎每个时代都会形成其独特的桥梁建筑风格,而成为这个时代的标志性特色。各个时代的桥梁建筑师在设计创作时,不可避免地受时代精神的影响,西方建筑显得尤为明显。威尼斯水上世界的桥梁,桥面上集市密布,融休闲、购物、观光、交通于一体,是当地的一大特色。

2.4展现桥梁建筑艺术鲜明的民族特色

世界上没有规定审美建筑一定要有审美标准,但一定的民族,必然有一定的建筑特色。反映在桥梁上,中国的桥梁多具有地方特色,如江南小桥优美多姿(图3),西南部的桥梁则具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格,如程阳风雨桥(图4)。不同民族在习俗、文化传统、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异。基于此,不同民族对桥梁建筑艺术提出各自不同要求,也就不足为奇。

3.桥梁建筑风格特性

桥梁建筑风格是由桥梁形态所体现的在设计构思上所具有的特色的表征,是桥梁建筑各种要素的总和,是结构内在规律在外在形态所表现的一种美的格调,是形式的抽象或升华,犹如人的风度气质一样,有时是一种可意味不可言传的特征表现。风格是文化艺术中的高层次问题,它被社会、传统、经济、文化等因素所制约,反映出一个综合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3.1时代性

“建筑是石头的史书”,是一定历史时期技术文明发展的产物。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物质生产力量与人们的生活条件,体现了一定时代的社会思想、美学观念与技术水平,留下了时代永恒的烙印。桥梁建筑在机械工业化和手工业生产时代,在选用材料、施工工艺、生产手段上截然不同,其选用结构形式、艺术特点也自然而然有所差别。如古希腊时代的优美柱式结构,罗马时代的半圆拱结构,欧洲哥特式尖拱,中世纪流行的有浓厚宗教色彩及军事防御功能的桥头堡(图5),文艺复兴时代铁桥上繁琐而精细的巴洛克风格雕塑,现代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结构所带来的现代桥梁简洁纤细的形态等,如法国某城市中承式外倾拱肋拱桥(图6)。这些都无不折射出建筑(当然也包括桥梁建筑)风格的时代性。

3.2民族性

各民族有自己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背景,有其独特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等,也产生了带有民族特色的审美概念,它与某一民族的共同语言和心理特点及生活环境、生活条件紧密相关。人类生活与桥梁建筑密切相关,因而也必然带有一定的民族色彩,例如古代桥梁建筑都有借助“神物”的力量与自然作斗争的美好愿望。西方桥梁上的雕饰以神话人物或伟大文物为多,如维尔茨堡美茵河上的古老桥梁(图7),意大利的十二天使徒桥、美国华盛顿州的阿林顿纪念桥、法国塞纳河上的桥等,桥墩或桥头望柱上均有一座座雕像。而在我国石桥上的雕饰以狮、龙为主,这些“神兽”曾起着制胜镇邪的作用,如苏州香花桥栏杆艺术(图8),同时也是一种民族形式的装饰,不仅给桥梁建筑艺术添姿增色,也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一种偏爱与情趣,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景观。

3.3地域性

即使是同一时代,在不同地域,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与生活条件的不同,在审美标准上也会有很大差异。但是,某个地区的桥梁,应有自己较为统一的风格。如果每一座桥梁都标新立异,甚至要“一座桥梁一个样”,这不仅劳民伤财,而且也违背了美学规律,大败“胃口”。

然而,桥梁建筑毕竟不同于房屋建筑,其在功能上的单纯性制约了桥梁形态。古今中外均以拱、梁、吊为基本形态,由于现代化信息交流的频繁与便捷,桥梁形式受民族、地域的影响并不似古时那么突出。而且较能显示桥梁民族风格的大部分都是桥梁附属结构,如桥头建筑、栏杆、灯柱、雕饰等。在法国巴黎市中心,桥梁密布,具有浓郁的法兰西民族文化特色(图9)。罗纳河上的古老桥梁,同样也反映了欧洲中世纪的灿烂文化(图10)。因此,在桥梁建筑中体现地域风格,创造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没有特色,就没有个性,从而缺乏持久的生命力。

风格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是有机的统一。桥梁建筑的杰出作品从来都是某一时代、某一民族及某一地域进步的审美理想的美好体现,也是美学价值、历史价值之所在。显然,现代桥梁建筑应该表现出积极的、正面的、令人精神振奋的格调,体现出良好的时代、民族与地域风格。

4.桥梁建筑造型要素

形式是由点、线、面、体构成。桥梁建筑艺术通过其艺术语言——空间组合、比例、质感、尺度、体型、韵律、色彩及象征手法等,构成一个丰富多彩矗每体系.{奉现-种形态的美:在形态美学里.点是有造型意义的,一点在画面上.成T视线集中之处:两个大小一样的点,视线来回这两点间,而产生“线”的感觉。线的形态不同,体现不同意义。不同形态的直线和曲线,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粗直线表现坚定、有力、厚实、稳定、粗壮、笨拙、顽固等特征;细直线则体现敏锐、脆弱、纤细等特征;折线具有节奏、运动、焦虑、不安等特征;圆弧线给人以充实、精神饱满的感觉;椭圆形弧线除具有圆弧线的特征外,还具有现代感;流线型是抛物线的自由审美创造;双曲线具有曲线平衡的美,也有较强的时代感,变径曲线具有丰富而变化的特点;自由曲线具有丰富的感情。

面是由线的运动而形成。通常认为,平面有安定、确定的感觉;三角形给人以冲动、刺激的感觉;圆形给人以温暖、流动的感受;梯形富于很强的稳定感;斜梯形具有一种倾斜方向的动感或力感;正方形使人感到整齐,端庄,有一种均齐美;球面、圆锥面、圆环面等曲面的形态,给人以亲切、饱满、柔和、流动的感觉。

立体是由面的运动形成的。建筑的立体美感,由角度的变化、艺术联想、虚实关系等来产生。金门大桥桥塔(图11),其竖直方向线条顺畅而富有规律,且有合理的变化,使桥塔的大体积的形态得到了纤细化,给人一强烈的力的美感;大红的涂彩,使大桥又增添了一份明亮和活跃。法国某公园人行桥(图12)则是曲线与直线的完美结合,其在水中的倒影优美绝伦,令人浮想联翩,过目不忘。

桥梁建筑的形态美,产生综合的审美效应。点、线、面和体的彼此依赖、对立统一,构成广阔、深远、多姿多变的艺术境象,丰富了人们的美的感受。

5.结语

古今中外,桥梁建筑艺术形态各异,丰富多彩。桥梁建筑艺术的丰富内涵,使其成为一门独具特色的结构艺术。其艺术意蕴的流变,总是在深层次影响着桥梁建筑的发展。深入考察研究桥梁的艺术意蕴以及形成的内在机理,对提高专业人士和大众的艺术修养会有所裨益;对桥梁发展史的研究,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3篇

关键字:建筑艺术;建筑结构;互动关系;古代建筑;近代建筑

引言

建筑是人类进行日程行为活动的重要场所,人们的工作、生活、娱乐等方面都离不开建筑这个载体,建筑的存在就是为人类提供庇护之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历史经验可得,无论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但最好的方法还是二者统一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好的发展我国建筑事业。本文从建筑的基本特点出发,从古代和现代建筑量方面分析建筑艺术和建筑结构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出如何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建筑事业的繁荣,为未来建筑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建筑的基本特点概述

建筑的发展起源于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建筑是人类进行日常行为活动的重要场所,人们的工作、生活、娱乐等方面都离不开建筑这个载体,而建筑作为人类生活的载体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建筑必须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这是建筑建设出来的主要目的,也在建筑的构成要素中占据主导地位;其次,建筑的建设必须满足一定的物质技术条件,这一方面是建筑构成要素中的核心和重要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方面、建筑材料方面、建筑结构方面、施工技术方面、设备技术方面等;此外,建筑必须具有良好的建筑外形条件,建筑的体型、内外部空间的分布、采光度等方面都要提前设计好,因为这些都是构成建筑外部形象的主要条件,建筑艺术就是指的建筑的良好外形带给人的美的享受,建筑形象是建筑功能和技术的综合反映,会赋予建筑独特的艺术魅力;最后,建筑的基本要素要体现时代的特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的物质条件也会随着变化,而建筑艺术也会在不同时代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由上可得,无论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但最好的方法还是二者统一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好的发展我国建筑事业。

二.从古代建筑的角度分析建筑艺术和建筑结构的关系

(一)古代建筑艺术和建筑结构之间的关系

从历史上记录的古建筑状况,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细枝末节的得出结论,首先从材料利用方面来看,虽然材料具有局限性,不能运用比较复杂的材料,但古建筑总是能将材料利用的恰到好处;从结构方面来看,简单的堆砌方式却能完美符合力学要求,将建筑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不得不说真的是非常巧妙。古代建筑在没有对过去经验的借鉴情况下却能造出如此优秀的建筑,有一些到现在还存在于世,成为著名的景区和观赏点,与其建筑艺术和建筑结构相结合的特点不无关系。

(二)举例说明

世界上现存的古建筑中最有名的要数金字塔了,其高度约有146.6m,在四千多年后的今天依然保存完好。从建筑艺术的角度来看,金字塔的外观宏伟壮观,气势磅礴,具有压迫性,也能切实符合当地的自然环境;而从建筑结构方面来看,金字塔是正四棱锥体,结构十分稳定,其材料也是用的抗压度和硬度都十分强的石材,从而保障了金字塔具有坚固的特点和富有艺术水平的外观。

金字塔属于古建筑中的封闭性建筑,而开放性建筑中比较经典的当属西方的拜占庭建筑,拜占庭建筑主要用于宗教建筑,其建筑艺术大多富含宗教气息,而在建筑结构中也将建筑艺术溶于其中,材料采用接近现代的砖结构,屋顶为正圆圆顶和两个半圆圆顶的组合,看起来十分美观;而且其横向水平的理由侧墙支撑,纵向水平的力由半圆圆顶支持,然后再转移到支撑穹顶的四个柱子敦上,这样受力均匀,能够分担个方向的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建筑的耐久性。

还有西方比较典型的古代建筑还有哥特建筑,哥特建筑不同于拜占庭建筑,它是采用筑拱肋和飞券的拱式结构,这种结构不但坚固,同时还有艺术观赏价值;在哥特建筑中,一般中庭的拱肋的拱脚比较高,通过凌空腾跃的飞券结构将力均匀的从高到低传给标高较低的区域,这样独特的受力方式不仅能够保障教堂结构的稳定,也能够在结构的基础上增强艺术性特色。

三.从现代建筑的角度来分析建筑艺术和建筑结构的关系

(一)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的情况

世界十几到二十世纪中,对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各种新型材料逐渐替代传统材料出现在建筑行业中,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另外,一些先进思想研究成果逐渐涌入到建筑行业中,例如力学的广泛应用,对建筑的结构创新创造了条件;一些新兴技术的发展也提高了建筑的效率;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也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人们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显著增加,为建筑提供了新的背景和精神指引,也为现代建筑艺术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二)二十世纪以后

二十世纪之后,我国现代科技的发展日益成熟,一些新兴的材料也逐渐运用于建筑的发展之中,例如钢筋建材和混凝土等,为建筑的坚固程度打下更坚实的基础,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空间压力,于是就有了高楼建筑;该时期建筑的主要特点是功能要求高、建筑艺术和建筑结构的融合度高、建筑规划体系已经趋近完善,不会出现不合理的布局、建筑外观设计也比较恰当美观、施工技术先进,建筑进度加快等。

总之现代建筑较之以往有了重大的突破,最主要的体现在建筑艺术和建筑结构的互动关系更为紧密,二者之间又互相发展转变为共同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建筑方面的进步。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艺术无疑会给人以美的享受,大大满足了人们对于建筑的精神需求,然而在建筑艺术发展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建筑结构的发展,保障建筑结构能够更加适应人们的物质需要,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促进了建筑艺术和建筑结构两者的互动发展,共同进步,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建筑的需求,增加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俞樟南. 建筑艺术与建筑结构的互动关系研究[J]. 商品混凝土,2013,07:185-186.

[2]张建华,孙颖. 当代建筑表皮的结构艺术表现研究[J].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1,01:35-43.

[3]武星宽,蔡琴. 小城镇建筑与环境艺术的互动关系[J]. 小城镇建设,2002,05:46-49.

[4]徐伟琦,段翔,吴定峰. 结构美学视角下的建筑艺术表现力[J].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2014,02:88-92.

第4篇

关键词:桥梁建筑艺术意蕴艺术风格造型要素美学规则

从某种意义上讲,桥梁美学理论涉及建筑学、美学、物理学、材料学、色彩学、艺术学等学科,是一项跨学科的理论研究。一座完美的桥梁,不但要讲究其实用性和科学性,而且要讲究艺术性;既要满足功能要求,又要满足审美需求。桥梁建筑的艺术意蕴,就是将审美主体的审美需要与桥梁造型和技术等方面完美结合起来,表现桥梁作为一种结构,一门结构造型艺术,所承载的蕴涵当时当地的风俗、习惯、传统以及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意识形态。本文将通过对桥梁建筑艺术、桥梁建筑艺术的美学原则、桥梁建筑的风格以及桥梁建筑造型要素的分析,揭示桥梁建筑意蕴的深刻内涵。

1.桥梁建筑艺术

从人类以天然的石头垒起简单踏步,利用倒塌的树木架起独木桥,就开始在上面留下了美的胎记。随着时代的发展,桥梁建筑愈加强烈地体现出一定的社会意识,不断地向建筑艺术的方向发展。桥梁建筑师以人类所知道的最难于表现的语言,也就是功能的、力学的、施工技术的语言来解决具体问题。

建筑艺术是一种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艺术。它一方面受着物质技术水平和实用功能的制约;另一方面,它的形式和风格的演变又受着人们精神生活,特别是社会审美意识的影响。桥梁建筑艺术是建筑艺术的一个分支,是桥梁建筑师在熟练地掌握艺术媒介物质(色彩、线条、形体等)的自然属性及其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物质手段创造出来的,为了使人感知和认识,从而发挥其社会影响,体现一定生活内容的结构艺术形象。桥梁作为一种建筑艺术,是科学和艺术精神的建筑,融汇造型艺术的一切要素及科学技术的伟大成果。古朴典雅的中国赵州桥,精致美丽的圆明园十七孔拱桥,气势磅礴的金门大桥.它们同古老的金字塔,蜿蜒的长城,高耸入云的埃菲尔铁塔等这些伟大的作品一样,都闪烁着不朽的光彩,构成了建筑的美。

桥梁建筑艺术,它一方面反映出结构物的空间跨越所体现出的美感,另一方面,桥梁的造型,尤其是栏杆和桥头堡等附属设施的形式也受到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意识流的影响。赵州桥的蛟龙栏板(图1)雕刻精美,寓神话传说与当地文化于一体,充分显示了当时人文风俗与技术水平Ⅲ。卢沟桥石狮(图2),活灵活现,双目凝神,注视桥面,酷似桥梁的守护神,给行人及当地居民以充分的安全感。

不过,桥梁建筑艺术也具有强烈的主观性。优美的桥梁,均融入了桥梁建筑师个人的感彩和艺术手段。实用和美观的双重特性,决定桥梁建筑艺术往往是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最醒目的见证之一。完美的桥梁建筑,既有功利性,又不能缺乏美的属性,是物质与精神的对立统一。

2.桥梁建筑艺术的原则

桥梁建筑艺术是桥梁建筑师的审美意识物态化成果,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桥梁建筑师在进行桥梁设计与艺术构想时,通常都综合考虑权衡了下面几项艺术原则。

2.1功能与形式美的协调

桥梁建筑艺术与语言艺术、表演艺术及造型艺术不尽相同,它还是一种实用艺术。一座优秀的桥梁,应该实现实用与美观的统一。只有技术和艺术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真正的美的桥梁。在处理桥梁建筑功能与形式美的协调时,通常有以下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过分强调实用功能而把桥梁建筑之美置之不理,这在我国解放初期表现最为明显;另一种是只注重桥梁建筑的美观而忽视其实用性值,出现的许多桥梁伪结构。要避免这两种倾向,桥梁建筑艺术的协调原则就显得十分重要。功能和形式,偏颇任何一方都不会产生好的作品;只有功能和形式做到完美统一,桥梁艺术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2.2满足民众审美情趣

首先,桥梁所提供的便捷的交通服务功能,是满足人的生活需要的。然而,老百姓有自己的审美观,该审美观必须同社会功利、国计民生相结合。随着社会的发展。桥梁的美已经从实用中分化出来,但仍表现了它的社会功利性。

2.3体现桥梁建筑艺术的时代精神

与其它艺术一样,桥梁建筑艺术也并非一成不变。古代桥梁多以装饰华丽为美,而现代桥梁则以简洁大方为美。桥梁建筑能够以其巨大的空间形象来显示生活中的某些本质方面,体现一定的时代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桥梁建筑风格、艺术和技术具有较大区别。在中外桥梁建筑史上,几乎每个时代都会形成其独特的桥梁建筑风格,而成为这个时代的标志性特色。各个时代的桥梁建筑师在设计创作时,不可避免地受时代精神的影响,西方建筑显得尤为明显。威尼斯水上世界的桥梁,桥面上集市密布,融休闲、购物、观光、交通于一体,是当地的一大特色。

2.4展现桥梁建筑艺术鲜明的民族特色

世界上没有规定审美建筑一定要有审美标准,但一定的民族,必然有一定的建筑特色。反映在桥梁上,中国的桥梁多具有地方特色,如江南小桥优美多姿(图3),西南部的桥梁则具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格,如程阳风雨桥(图4)。不同民族在习俗、文化传统、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异。基于此,不同民族对桥梁建筑艺术提出各自不同要求,也就不足为奇。

3.桥梁建筑风格特性

桥梁建筑风格是由桥梁形态所体现的在设计构思上所具有的特色的表征,是桥梁建筑各种要素的总和,是结构内在规律在外在形态所表现的一种美的格调,是形式的抽象或升华,犹如人的风度气质一样,有时是一种可意味不可言传的特征表现。风格是文化艺术中的高层次问题,它被社会、传统、经济、文化等因素所制约,反映出一个综合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3.1时代性

“建筑是石头的史书”,是一定历史时期技术文明发展的产物。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物质生产力量与人们的生活条件,体现了一定时代的社会思想、美学观念与技术水平,留下了时代永恒的烙印。桥梁建筑在机械工业化和手工业生产时代,在选用材料、施工工艺、生产手段上截然不同,其选用结构形式、艺术特点也自然而然有所差别。如古希腊时代的优美柱式结构,罗马时代的半圆拱结构,欧洲哥特式尖拱,中世纪流行的有浓厚宗教色彩及军事防御功能的桥头堡(图5),文艺复兴时代铁桥上繁琐而精细的巴洛克风格雕塑,现代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结构所带来的现代桥梁简洁纤细的形态等,如法国某城市中承式外倾拱肋拱桥(图6)。这些都无不折射出建筑(当然也包括桥梁建筑)风格的时代性。

3.2民族性

各民族有自己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背景,有其独特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等,也产生了带有民族特色的审美概念,它与某一民族的共同语言和心理特点及生活环境、生活条件紧密相关。人类生活与桥梁建筑密切相关,因而也必然带有一定的民族色彩,例如古代桥梁建筑都有借助“神物”的力量与自然作斗争的美好愿望。西方桥梁上的雕饰以神话人物或伟大文物为多,如维尔茨堡美茵河上的古老桥梁(图7),意大利的十二天使徒桥、美国华盛顿州的阿林顿纪念桥、法国塞纳河上的桥等,桥墩或桥头望柱上均有一座座雕像。而在我国石桥上的雕饰以狮、龙为主,这些“神兽”曾起着制胜镇邪的作用,如苏州香花桥栏杆艺术(图8),同时也是一种民族形式的装饰,不仅给桥梁建筑艺术添姿增色,也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一种偏爱与情趣,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景观。

3.3地域性

即使是同一时代,在不同地域,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与生活条件的不同,在审美标准上也会有很大差异。但是,某个地区的桥梁,应有自己较为统一的风格。如果每一座桥梁都标新立异,甚至要“一座桥梁一个样”,这不仅劳民伤财,而且也违背了美学规律,大败“胃口”。

然而,桥梁建筑毕竟不同于房屋建筑,其在功能上的单纯性制约了桥梁形态。古今中外均以拱、梁、吊为基本形态,由于现代化信息交流的频繁与便捷,桥梁形式受民族、地域的影响并不似古时那么突出。而且较能显示桥梁民族风格的大部分都是桥梁附属结构,如桥头建筑、栏杆、灯柱、雕饰等。在法国巴黎市中心,桥梁密布,具有浓郁的法兰西民族文化特色(图9)。罗纳河上的古老桥梁,同样也反映了欧洲中世纪的灿烂文化(图10)。因此,在桥梁建筑中体现地域风格,创造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没有特色,就没有个性,从而缺乏持久的生命力。

风格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是有机的统一。桥梁建筑的杰出作品从来都是某一时代、某一民族及某一地域进步的审美理想的美好体现,也是美学价值、历史价值之所在。显然,现代桥梁建筑应该表现出积极的、正面的、令人精神振奋的格调,体现出良好的时代、民族与地域风格。

4.桥梁建筑造型要素

形式是由点、线、面、体构成。桥梁建筑艺术通过其艺术语言——空间组合、比例、质感、尺度、体型、韵律、色彩及象征手法等,构成一个丰富多彩矗每体系.{奉现-种形态的美:在形态美学里.点是有造型意义的,一点在画面上.成T视线集中之处:两个大小一样的点,视线来回这两点间,而产生“线”的感觉。线的形态不同,体现不同意义。不同形态的直线和曲线,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粗直线表现坚定、有力、厚实、稳定、粗壮、笨拙、顽固等特征;细直线则体现敏锐、脆弱、纤细等特征;折线具有节奏、运动、焦虑、不安等特征;圆弧线给人以充实、精神饱满的感觉;椭圆形弧线除具有圆弧线的特征外,还具有现代感;流线型是抛物线的自由审美创造;双曲线具有曲线平衡的美,也有较强的时代感,变径曲线具有丰富而变化的特点;自由曲线具有丰富的感情。

面是由线的运动而形成。通常认为,平面有安定、确定的感觉;三角形给人以冲动、刺激的感觉;圆形给人以温暖、流动的感受;梯形富于很强的稳定感;斜梯形具有一种倾斜方向的动感或力感;正方形使人感到整齐,端庄,有一种均齐美;球面、圆锥面、圆环面等曲面的形态,给人以亲切、饱满、柔和、流动的感觉。

立体是由面的运动形成的。建筑的立体美感,由角度的变化、艺术联想、虚实关系等来产生。金门大桥桥塔(图11),其竖直方向线条顺畅而富有规律,且有合理的变化,使桥塔的大体积的形态得到了纤细化,给人一强烈的力的美感;大红的涂彩,使大桥又增添了一份明亮和活跃。法国某公园人行桥(图12)则是曲线与直线的完美结合,其在水中的倒影优美绝伦,令人浮想联翩,过目不忘。

桥梁建筑的形态美,产生综合的审美效应。点、线、面和体的彼此依赖、对立统一,构成广阔、深远、多姿多变的艺术境象,丰富了人们的美的感受。

5.结语

古今中外,桥梁建筑艺术形态各异,丰富多彩。桥梁建筑艺术的丰富内涵,使其成为一门独具特色的结构艺术。其艺术意蕴的流变,总是在深层次影响着桥梁建筑的发展。深入考察研究桥梁的艺术意蕴以及形成的内在机理,对提高专业人士和大众的艺术修养会有所裨益;对桥梁发展史的研究,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竹内敏雄,《美学百科辞典》,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

【2】刘其福,《城市桥梁栏杆圈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2。

第5篇

关键词 建筑美学 建筑比例 形式美原则 对立统一

比例是一个系统中各个部分的数量占总体数量的比重,用于反映总体的构成或者结构。比例的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其外延广泛,在不同的场所,比例有着不同的内涵。例如,它在技术制图中的一般规定术语,是指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而我们在造型设计中常常涉及到的比例是指整体与局部,或局部与局部的相对关系,它往往与尺度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比例在造型设计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它体现了造型艺术中物质材料和手段上的把握。

造型艺术包括建筑、雕塑、绘画等种类。造型即创造形体,是美术的主要特征。造型艺术的特征是以可视的物质材料表现形象;相对于音乐和语言艺术,造型艺术总存在于一定空间中,以静止的形式表现动态过程,依赖视觉感受,又被称为空间艺术、视觉艺术。造型艺术的上述特征都是由其使用的材料和表现手段决定的,而各部分的相对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形式美的构成一般划分为两大因素:第一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元素,第二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元素之间的组合规律,也称构成规律或形式美法则。在第二个因素中,比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造型艺术的创造中,总是存在简单与复杂、凌乱与呆板的矛盾,适度的概念似乎很难把握。比例中的形式美原则不同于数学上的逻辑计算公式,在艺术创作中它的形式千变万化,几乎成为形式美构成要素中难以破解的密码。

维特鲁威认为比例是在一切建筑中取得均衡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从整体到局部都服从于一定的基本度量单位。许多古代民族都认为某种绝对的、永恒不变的数量关系控制了世界存在的基础。2000多年前,古希腊雅典学派的欧道克萨斯首先提出黄金分割的原理。

所谓黄金分割,把一条线段分割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之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之比。其比近似值是0.618。公元前300年前后欧几里得撰写《几何原本》时吸收了这一成果,进一步系统论述黄金分割的理论,把黄金比例定义为 (√5-1)/2 的无理数。

黄金分割〔Golden Section〕是一种数学上的比例关系。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数字,我们以0.618来近似,通过简单的计算就可以发现:

1/0.618=1.618

(1-0.618)/0.618=0.618

黄金分割体现了对立统一的和谐性,这个数值的作用广泛体现在诸如绘画、雕塑、音乐、建筑等艺术领域。有趣的是,这个数字在自然界和人们生活中到处可见:人们的肚脐是人体总长的黄金分割点,膝盖是肚脐到脚跟的黄金分割点。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例子是正五角星:五角形是自然界花瓣的常见结构形态,从这种形态概念提炼出来的正五角星形态中,可以发现所有线段之间的分割关系都基本符合黄金分割的比例。

黄金矩形(Golden Rectangle)的长宽之比为黄金分割率,换言之,矩形的长边为短边 1.618倍。在很多完美的艺术品中都能找到它。举世闻名希腊雅典的帕提农神庙就是一个完美的实例,它的高和宽的比近似于0.618。达·芬奇的《维特鲁威人》符合黄金矩形,《最后的晚餐》同样也应用了该比例布局。建筑师们发现,按这样的比例来设计殿堂更加和谐、典雅;即使是门窗,近似于黄金矩形的比例都会显得更加美观。

图1 黄金比例 图2 维特鲁威人

图3 黄金矩形 图4 五角星分割

中世纪后一段时间里,黄金分割被披上神秘的外衣,意大利数家帕乔利称中末比为神圣比例,并专门为此著书立说。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甚至称黄金分割为神圣分割。

然而理论如果走向极端,就背离了原始的初衷。黄金分割比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造型问题,没有任何一个建筑师用机械的手法刻意追求黄金分割的完美,即使是被我们认为是黄金分割比例经典的帕提侬神庙,其本身也具有多样性的建筑构件,正是这种对立与统一的原则,形成了和谐而富于变化的建筑形态。除了线性的长宽,比例的概念还表现在体量的关系上,它与建筑的尺度、形体和组合关系密不可分。

建筑艺术总是在表现建筑的各种不同存在形式,总是对形体空间位置、空间关系上进行组织和创新。如果这些复杂纷纭的视觉因素只有多样变化,没有和谐统一,就会显得纷繁杂乱;如果只有和谐统一,没有多样变化,就显得呆板单调。黄金分割的原理为量化这种变化中的统一规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然而从古至今,我们都能看到一些优秀的建筑,完全打破黄金分割的比例,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冲击,这些实例正体现了造型艺术的多样统一原则。

图5 帕提农神庙

黄金分割转化成一用语言符号,就是比例的一种不长不短、不宽不窄的和谐状态,这是人们能够普遍接受的适度状态。而语言的形态是多样的,适应不同的表达要求,或高亢激昂,或优雅婉转,表达不同的思想状态。有时还需要采取夸张或隐喻的手法,体现出一种矛盾性和复杂性,同样建筑的比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虽然建筑伴随人类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但作为系统研究课题,建筑美学的出现却是20世纪的事情。建筑美学以如何按照美的规律从事建筑的创造,以及创作主体、客体之间的相对关系为基本任务,其具体内容是:建筑艺术的审美本质和审美特征;建筑艺术的审美价值和功能关系;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建筑观念、风格的发展嬗变;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法则等等。美国现代建筑学家托伯特·哈姆林,提出了现代建筑技术美的10大法则,即:统一、均衡、比例、韵律、序列、规则以及形态、质感、色彩、风格等,较全面地概括了建筑美学的基本内容。

比例是建筑结构的控制要素,控制是为了形成和谐统一。是否真有一个比例,能够成为控制一切建筑的基本比例呢?以今天的眼光来看,答案是否定的。然而,许多民族都相信这种永恒不变的数量关系的存在。这种观念体现在建筑中,则是寻找并设定某种“不变的比例”。这个不变的比例是永远找不到的,因为在具体的建筑中,除此之外比例总是与建筑的功能和风格相互影响着。尽管如此,对“不变的比例”的追求促成了建筑在结构上的相对单纯性和统一性,使建筑无论作为个体、还是群体,都更趋向于有机对立状态的稳定、和谐。

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产物,从营造角度,古今中外的建筑普遍采用了模数作为基本比例单位,使建筑构件定型化,并以此形成逻辑上数与数的结构关系。模数如同音乐的音符,一个音符无所谓高低,然而音符按照一定节奏,在统一而又有变化的原则的基础上排列组合,就构成优美的旋律。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创造性是建筑设计的灵魂,当然建筑的创造要受功能和环境的制约,受经济条件和审美取向的制约。创造性本身的基本特点就是有基本规律,无固定法则。“道可道,非常道”,这种辩证的哲学思想也是对形式美规律的诠释。形式美的基本原则是对立的统一,在统一基础上的变化,或是在变化基础上的统一。各独立的因素在艺术的组合建构中,不仅有外在的差异,而且有一定内在联系,构成有机的整体,达到赏心悦目、意悦情抒的审美效果。人们的审美观可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而对立统一的形式美原则是永恒不变的,这就是一座优秀建筑在比例中的形式“密码”!

参考文献:

[1]罗杰.斯克鲁顿: 《建筑美学》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弗朗西斯.D.K:《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刘先觉: 《现代建筑理论》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附录:

第6篇

Abstract: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bear different culture and indicate different beliefs, so their classical architecture have different "cultural theme". China's modern architecture art is with the disintegration of feudal society and western architectural input, so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become China's modern architectural culture theme. In recent years the concepts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green building" and "the sustainable architecture" have become the fashion in architectural industry, and also reflect a spirit of The Times.

关键词: 文化主题;绿色建筑;发展思考

Key words: cultural theme;green building;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1-0071-02

0 引言

美国著名建筑教育家罗夫·雷普森在他的著作“Ten Commandments of Architectual Design”中曾说过:“建筑必须承认过去,回答现在,展望未来。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与人类文化与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透过每个时代的流行建筑,我们能找寻到属于哪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主题。透过建筑看文化,从而更深的层次去思考和理解建筑。

1 古代建筑的文化主题

中西方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体现着不同的信念,使得中国与西方的古典建筑有了不同的“文化主题”。在中国古代建筑中,长期受皇权政治的主宰、儒家思想约束,无论是宫殿、寺庙、陵墓还是园林、住宅,都体现了古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政治伦理观,他们一方面强调皇权的“至高无上”,一方面强化等级伦理,渲染一种不平等的和谐观。

受儒家伦理观影响最直接的是“宫殿”和“都城”建筑,“宫殿”是帝王朝会、居住的地方,规模宏大,形象壮丽,格局严谨,给人强烈的精神感染,突现王权的尊严。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紫禁城”是明朝和清朝两代的皇宫。“紫禁城”轴线全长约2500米,分为三小节,最长一节,由大明门至宫城正门午门,共有三个串连的宫前广场,为前导空间;第二节即紫禁城本身,由前朝、后寝和御花园三部组成,最短第三节,自紫禁城北门神武门至景山峰顶万春亭,每一节和各节中的每一小段的艺术作用和艺术手法都有不同,但又相互连贯,前后呼应,一气呵成,共同服务于渲染皇权这一主题。

中国古代“城池”是统治阶级对外进行防御,对内实行统治的基地。历代统治阶级都把“城池”的得失作为战争胜负的主要标志,把构筑和加强城池筑城体系作为国家设防的重点。“城池”在我国开始甚早,经过五千多年筑城的发展,历代建设的城池,从都城到一般城池,近于千座。中国历史上规模最为宏伟壮观的都城——“唐长安城”,它是隋文帝君臣建立的中国古代最宏伟的都城(隋称大兴城),反映出大一统王朝的宏伟气魄。到了唐王朝建立后,对唐长安城进行了多方的补葺与修整,建立的“龙首原上大明宫”,使统治者更加占有高亢而优越的地理位置,站在龙首原上,俯瞰全城,更显一代帝国一统天下的气度与风范。历代城池的营建都是力图在此基地里体现王权礼制和秩序。由此可见,“都城”与“宫殿”的形制作为一种建筑语言,必然体现统治者对国家的统治意念。

与中国古代同样强调“君权神授”的西方古代社会不同,他们的核心是“神”而不是“君”,其建筑风格和建筑艺术也处处体现着“神”文化。在西方的古代建筑中,古埃及、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都充满着神的气息,最有代表性的建筑就是神庙和教堂,它们一直以国家最高级建筑的规格来对待,承载着西方历史。神庙以古罗马建筑艺术的“万神庙”为杰出代表,是一座用穹顶覆盖的圆形庙,穹顶中央开了一个直径约8.9米的圆洞,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光束从圆洞投入,穹顶的内壁上投下阴影,光影的交替给人一种神圣而肃穆的感觉,仿佛是从天堂照下人间的福祉,有一种宗教的宁谧气息,反映了古罗马人对于神的崇拜。

对于西方的教堂建筑,更是无处不体现着宗教寓意和神文化,在中世纪,上帝成为歌颂的对象,哥特式建筑大放异彩,最直观的表现便是那直插入云的尖顶、钟楼和花窗玻璃。站在哥特式建筑之前,抬头仰望,瞬间便让人产生敬畏与盲从,传达出对于基督的崇敬之情。最典型的便是德国科隆大教堂。科隆大教堂是世界上最高的教堂之一,教堂四壁皆为封闭的空间、弯曲的围闭形成的穹顶与尖塔笔直通道暗示着上一层空间——天堂的存在,四壁上方有总数达1万多平方米的窗户,全部装上描绘有《圣经》人物的各种颜色的玻璃,色彩绚丽,散发着“神赐”的气息,宣扬着神权主题。

第7篇

我们日常所说建筑的美观主要是在探讨建筑的内外部结构的“艺术性”体现这一问题。但是通常人们都把建筑的美观放在建筑的功能后面,成为一种“尽可能实现的美观”或者说“条件允许下的美观”。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艺术审美要求的提升,建筑的美观需求变得更加迫切,而且美观本身就是一个因人而异的抽象概念,不同的人对于建筑美观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和认识,不同时代也有着不同的审美观点。正如60年代的人们喜欢古朴的木质装饰,而80年代的更喜欢现代感更强的建筑风格。因此建筑的风格必然要丰富多样。而要真正地做到这一点,不光是建筑师本身艺术修养的提高,能更加准确地把握设计美学观,形成自己独特的建筑设计风格,提升自己建筑设计的质量,自然以上都是必要的前提,但是更多的要依赖全民素质的提高,对于相关历史、文化、艺术的认知度的提高。否则,再美观的建筑也成为无人欣赏的废墟。建筑的另一大特点是具有大众的观赏性,这一点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建筑只要完成,那么其外观、内景的布局就自然而然的以固定的形象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也看到了不少建筑设计者的水平有限,一味的按照自己独断的理解去设计建筑,使得该建筑成为了个人设计,无人欣赏的摆设。这就是违背了建筑要满足大众口味的要求而造成的。日常的建筑设计中也存在着多种风格和各式美学主义t如:解构主义、现代主义、古典主义等等,大部分都存在着对建筑美观的考虑,有着广泛的哲学、伦理学等的学术理论基础。而建筑师作为建筑的缔造者,应该摆脱各种主义的条条框框带来的限制,更多的从自身专业技术角度出发去解决这一问题。构建更多贴近现实,能体现艺术魅力,彰显建筑风格的优秀作品。

2,建筑美观的具体操作

有人曾经对建筑的美感做了一个解释,“建筑美就是要达成心灵的宁静与享受。”这是从人自身的欣赏角度去说的,而对建筑本体而言,要强调其美感,就是要有构建良好的空间、造型和居住环境。建筑美感是与实用性、经济性相关联的,与人的心理慰籍、精神愉悦以及安全感等也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仅仅把美观作为建筑艺术创作的唯一要求,反而会变成一种束缚。而要实现建筑美观包涵的众多内容,我们不得不凭借高速发展的科技力量,科技是建筑发展的动力,是实现建筑各项功能主要驱动。

2,1科技与美观兼顾

科技的发展让新时期的各个行业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建筑业的变化则体现得更加深刻,特别是电脑技术的成熟发展,工业材料的进步,以及各种高科技设计软件系统给建筑设计带来了质的飞跃。在高质量的大型建筑施工过程中,再也看不到传统的万人施工场面,看到不传统笨重而难看的格式建筑材料。当技术已经变得成熟之后,艺术的光芒则更加闪耀,设计中艺术的成分会越来越重,建筑的美感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我们可以放眼全世界,百层高楼已经在世界各地拔地而起,2008年的北京奥运上的鸟巢和水立方也让我们的眼球得到了充分地享受,这样的建筑既美观实用,其中包含的艺术、人文理念也让人折服。这一切的实现,无不依托着强大的科技支撑。

而在日常的建筑业中,一方面,建筑师要更多地利用艺术表现形式和建筑形式的竞争来打动业主以便获得项目施工;另一方面,广大的受众则根据自身的需求而更加注重建筑形式以及艺术表现形式来满足自己个性化的要求和审美趣味。要实现这两者的兼顾从而达到技术与艺术并重,实用与美观兼顾则需要依靠成熟的技术条件,这些条件也是建筑美的本源。建筑艺术是一门多领域交叉的学科,其中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结合显得更为突出,我可以打开历史的篇章,每一次科学技术的重大突进,都会引发设计观念的大变革,推动设计文化的不断发展,而历史上的每个重要时期也都会涌现一大批具有代表意义的象征性建筑。例如中国长城、埃及金字塔、罗马斗兽场等等,它们都是一个时期的象征,也体现了一个时期的艺术特点和科技水平。科技发展到了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思想重新兴起,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又必须要从新的角度去思考,即如何将建筑与人们的生活机密结合,满足人们的各式需求,包括美学感受。技术和艺术是统一辨证的关系,孤立的技术毫无使用价值,而独立的艺术有没有载体来得以充分体现,只有将它们紧密的结合起来,技术则具备了艺术的价值体现,而艺术则因技术的力量更加出彩。两者缺一不可,互为依托。

2,2建筑要符合美的要求。

我们不难发现历史长河中乃至当今的建筑中不泛极具艺术表现力的建筑,但是却并不“美”,例如:战场上破旧的建筑,可能他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彰显战争的残酷,但是它并不美,相信大家都认同这一点。因为建筑艺术要表达是建筑的某种隐藏涵义,或者想要倾诉什么内涵,而建筑的美则是表现在形体的整体和谐和布局精致。实际上早就有人将建筑的美归纳为“恰当、匀称、表达、优美”,这几个方面基本表达了人们对建筑美的认识,也是对建筑美的要求标准。那么,要让一座建筑获得人们需要的美感,首先要从整体着手,要具备完整性,不仅在功能和结构的角度去考虑这一点,而且要从建筑物所能表现出的视觉效果上去体现整体的和谐。当代建筑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审美观也在随之发生变化,除了传统的基本美学元素之外,已更注重建筑空间的布局和建筑艺术的象征意义,并强调主观的审美见解和建筑构图规律的结合,而不同的结合方式会带来迥然不同的建筑风格,这也就促成了当今建筑艺术领域里出现各式的流派风格。人的审美取向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尤其当代人强调个性的发挥,这就不可避免地促使建筑审美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建筑艺术风格的多元化,也与经济形态、社会意识形态的多元化一样,是时代的需要。为艺术思潮对于流派高低的评估制定标准,往往取决于人们不同的审美趣味。只要建筑具有强烈的表现力,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心理需求就能够达到建筑艺术所要追求的意义,就具备了审美的价值。

我国当代的美学构想要体现和谐社会的要求;建设部重申了建筑方针,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其中关于“适用、经济、美观”中的“美观”是如下阐述的:“美观”是建筑艺术的美。应当将外观和内在空间相结合,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应当体现地域特点和民族文化,要处理好传统风貌和外来文化的关系,处理好开放型社会和民族精神的关系;要考虑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新观念的综合,突出时代精神。美观并不是豪华,而是以适用、经济为前提。特别要强调,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我们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较大,环境和资源压力较大,经济并不富裕,就是富裕了,也绝不能不顾环境和资源条件追求豪华。特别是在当前一些地方不顾财力盲目建设,追求高标准建筑,建筑领域奢侈浪费和急功近利有滋长蔓延之势的情况下,有必要重申在“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

安藤忠雄曾说过:建筑空间应注重人的“使用”,给人情感、心理留有必要的位置。人们喜欢怎样去生活,就会怎样的建筑空间。建筑功能是根据不同人群的年龄、工作动、生活方式、爱好等做出的各种空间延伸,从而产生了种多样的建筑形式。从以上的话中我们不难理解,建筑是以服务于人为根本的,人们只会选择适合自己生活的建筑,而人对建筑的需求是建筑存在并发展的根源。正因为人的生活丰富多彩,建筑空间就出现了无的变化,具有其存在的意义,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这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第8篇

【关键词】环境艺术;空间;功能与形式;环境

前言

环境艺术是为满足人类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建造适合于人的生存,有益于人的活动,并具有一定艺术氛围或艺术意境的物质空间的现代整体艺术学科。研究建筑内部空间组合与分隔及家具、陈设诸要素的造型艺术,称之为室内环境艺术。而研究建筑外部空间限定与组织及建筑、绿化、小品诸要素的造型艺术,称之为景观环境艺术,或室外环境艺术。

一、既熟悉又陌生的环境艺术空间

人们每时每刻都生活于环境空间之中,也知道空间指的是什么含义。但是,若从的角度来探究环境艺术空间,又会感到它的概念是那样复杂与陌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空间”本身的非直观性造成的。环境实体部分,因其具有直观性,很容易被人关注、认识和熟悉。相反,环境空间部分,看不见、摸不着,容易被人忽视,相对显得陌生。二是因为人们对造型艺术空间的知识了解和认识的局限性造成的。通常来讲,学生认识造型艺术的空间知识,大多从绘画、摄影的二维平面空间开始;之后是雕塑的三维实体(占有性)空间;最后到建筑、园林的四维(内空体)空间。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这个认识过程中,越复杂的“空间”概念,越需要专业知识的支撑和理性思维的参与方能把握。未经过相关专业知识训练的人很难认识和掌握复杂的四维,甚至是具有“多维特征”的环境艺术空间。

人们通过视觉和触觉就能够直接感觉环境实体。可是,环境空间印象的获得,如果仅仅依靠某些感官是无法完成的,它是建立在形状、大小、方位、距离等一般知觉之上的高一级的综合知觉。要想全面认识和把握环境空间的特征,通常还要调动人的一些理解能力。因此人们对实体的感觉和认识要先于空间,易于空间,而对环境空间的感觉和认识则后于实体。

传统高等艺术教育中的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塑和工艺美术等,是通过视觉和触觉,就能够直接欣赏到实体审美对象。它们运用的空间特征比较单纯,而且作用也次于实体艺术形象,人们多习惯于对实体形态的审美关注。新兴的环境艺术学科,主流诞生于传统造型艺术院校,是高等艺术教育中传统工艺美术形态向现代艺术形态转型期的新专业学科。其办学方法还处在探索和完善阶段,当新的体系尚未确立之前,旧的造型艺术观念、模式必然还会占有极大的优势。

目前还有些环境艺术,依赖于工艺美术现成的体系和评价标准,甚至还会使用绘画和雕塑的审美标准来评价环境艺术的好坏,习惯于传统造型艺术的空间意识,而对环境艺术独特而重要的空间本质特点,则认识不清或重视不够。实践中往往把直观的环境实体形态,如地面、墙壁、天花板等围合空间的界面或空间的“外壳”,以及雕塑、壁画、植物、水体等环境小品和公共设施,作为指导和评价的主要对象。反而将提供人使用的环境空间场所,弃之于脑后,忽视它的存在。将环境艺术教与学的焦点,过分地集中于空间界面的造型装饰或环境艺术品的创造上。淡化了空间功能的探寻及空间整体艺术意境的学术研究,空间意识滞后于实践。造成用表面化的“装饰装修”,代替深层次“空间艺术”的一些不良弊端。

一般人对造型艺术空间的了解,仅仅涉及绘画、手工美术或雕塑小品等二维、三维造型的基本概念。如何欣赏建筑与园林艺术?解读建筑、园林和城市环境的空间美学价值的知识十分欠缺。然而,进一步探究环境艺术空间特征时,我们发现它比传统意义的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的空间概念复杂得多,也并非是各门类造型艺术空间简单的累积之和,它的特征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表达准确的,它是现代整体艺术的新型空间概念,因而令人感觉陌生与难懂。

二、建筑空间与环境艺术空间

建筑艺术是人造环境的“主体”或“骨架”部分,它与环境艺术的关系最密切。建筑的空间比其他造型艺术复杂得多,它属于三维限定性空间,并具有四维的特性,人是在“内空体”中通过运动觉和视觉把握对象。布鲁诺・赛维(BRUNO ZEVI)曾经为我们生动地描述了建筑空间的特征,他说:“建筑像一座巨大的空心雕刻品,人可以进入其中并在行进中来感受它的效果。”“建筑的特征――使它与所有其他艺术区别开来的特征――就在于它所使用的是一种将人包围在内的三度空间‘语汇’。”应该讲这种空间特性,不仅仅是建筑艺术的特性,也正是整个环境艺术的特性。其实,除了建筑以外,室内、展示、园林和城镇规划等,与环境空间相关联的造型艺术,无一不使用这种空间“语汇”。从个体的室内、庭园、广场、道路等场所,到庞杂的城镇都市群体形态,无一不是能够包围人和物的“内空体”空间。布鲁诺・赛维进一步的论述更加肯定了整个环境艺术具有的这种空间特性,他说:“如果说建筑物内部的空间是由六个面所围成(地板、天棚和四面墙),这并不意味着由五面而不是六面围成的空场,如(无盖的)庭院或公共广场――就不能同样有效地数作空间了”,“……所有城市的空间只要视线被遮挡,不管用的是石砌墙还是成行的树木或护岸,都呈现了我们在建筑空间中所感到的同样特征”。日本著名建筑师卢原义信曾说过:“由建筑师所设想的这一外部空间概念,与造园师考虑的外部空间,也许稍稍有些不同”,“……即把整个用地看作一幢建筑,有屋顶的部分作为室内,没有屋顶的部分作为外部空间考虑。所以,外部空间与单纯的庭院或开敞空间自然不同。”这就是说,建筑所研究的空间,还不能完全等同于环境艺术探讨的空间。邓庆尧在其著作《环境艺术》中指出:“环境艺术是多学科互助的系统艺术,环境艺术是多门类并存的关系艺术。”由此可知,环境艺术的空间构成之复杂多样、表现形态之丰富多彩是任何一门传统造型艺术都不能企及的。它是以建筑艺术空间为“主体”,再综合其他造型艺术的空间特征,整合形成的新空间体系。

三、环境艺术的真实空间美

笔者认为,要探究环境艺术的空间规律与特征,寻觅与之相适应的方法,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对这门新兴艺术的审美特征――独特的时空美,进行深入的解读与研究,并区别它与其他传统造型艺术之间的异同。环境艺术使用的是丰富复杂的空间与时间综合“语汇”,创造的是真实立体的空间形象。纵使环境空间由各种实体物质要素限定构成,可是诱惑视觉的形、色和材质等,并不是环境艺术审美的主要对象。反之立体真实的空间艺术形象,才是其他造型艺术不具备或无法比拟的艺术特征,真实空间美是环境艺术与其他造型艺术最大的区别。

结语

环境艺术是多门类造型艺术并存的、新兴的关系艺术。它将传统的建筑、园林、雕塑、壁画、广告等各门类艺术,多层次、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创造整体空间艺术氛围与意境。在目前的环境艺术实践中,仍然比较多地存在着“重实体、轻空间”,片面地重视环境实体表象,而轻视环境空间功能和环境空间艺术意境的思想意识。这种片面、落后的错误思想意识,误导了环境艺术的方向及评价标准,严重影响和阻碍着的健康发展。因此,强化环境艺术的空间意识,正确认识环境艺术的空间特征,已经成为一个势在必行、不容忽视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意)布鲁诺・赛维著,张似赞译.建筑空间论.博远出版有限公司.

[2](日)卢原义信著,尹培桐译.外部空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

第9篇

一、文化美

建筑艺术是一个多义词,它既指建筑艺术门类本身,又是指艺术形式、艺术语言和艺术手段,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表征。“文化是一种通过符号在历史上代代相传的意义模式,它将传承的观念表现于象征形式之中。通过文化的符号体系,人与人得以相互沟通,绵延传续,并发展出对人生的知识及对生命的态度。”[3]侗族建筑是侗族族群历史发展的文化表征。符号美学家苏珊•朗格认为,符号是形式的概念的抽象,但又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形象,而建筑作为一种特殊的符号形式是“种族领域”的符号,或“种族领域”是建筑的抽象。这里的“种族”,其实是一种历史行为或文化的积累。他认为,每一个民族的建筑艺术都是该民族的文化凝聚,蕴涵着该民族在特殊历史时期的生命图式,尽管时过境迁,当初具体的“种族”活动己不复存在,然而它们生命的足迹和文化的积淀却被它们创造的建筑艺术忠实地记录下来,构成了一个特殊“领域”,成为研究这个民族活动和生命图式的活生生的范本。侗族建筑艺术既是侗族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漫长的人类实践活动而积淀下来的艺术形式,也是侗族人们审美经验的积淀和审美意识形态的文化表征。侗族建筑艺术的文化之美主要表现在侗族族群文化的意蕴美和生态文化的和谐美。在侗族的历史上,鼓楼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它是侗族族群内聚力的文化表征,鼓楼既是他们聚集商讨重大事宜,如需要商讨起款定约或抵御外敌等事宜时,侗寨中“头人”就会登上鼓楼去击鼓,把村寨的人们迅速集中起来共同商议重大事宜。侗族建筑艺术孕育着侗族先民浓烈的族群图腾崇拜意识。无论是从建筑材料来看,还是从造型来看,侗族的鼓楼都与杉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侗族在建造鼓楼上都是选择上等的杉树为原材料,而杉树被侗族人们称为“吉祥树”、“杉仙”,寓意着“吉祥如意”“仙气弥漫”。从远处看,侗族的鼓楼的造型像一颗高达挺拔的大杉树,侗族称之为“神杉树”、“遮荫树”,可见,鼓楼寄寓着侗族人们对杉树的原始图腾崇拜心理。此外,从鼓楼的内部结构来看,鼓楼蕴涵侗族人们的蜘蛛崇拜心理,而在侗族鼓楼、风雨桥、寨门、凉亭、井亭等建筑艺术中,侗族的龙凤图腾崇拜意识也是比较明显的。“鼓楼很全面地折射了侗族政治经济军事的点点滴滴,可以肯定地说:鼓楼文化是图腾文化的一种变异发展,鼓楼文化取代图腾文化,标志侗族文化在其文化进程中跳跃性地前进了一步,这是侗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线索。”[4]

二、意境美

意境是指艺术作品中所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意境是情与理、形与神的统一,是“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有机结合。先生曾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来形容“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同时这也是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追求意境之美的价值旨向。侗族的建筑艺术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中一颗耀眼的明珠,无论是单一的建筑审美,还是整体的建筑审美效应,都给人呈现出一幅优美的艺术画卷。如“风雨桥博采侗族民间建筑之精华,集廊、亭、台、楼、阁于一身,造型壮观、优美。从结构上看,风雨桥可分为三大块体,三大部分风姿纷呈,自成序列。桥墩(下半部分)显得厚实、凝重;悬臂托架间支梁(中间部分)显得简约、质朴;廊、亭、阁(上半部分)显得典雅、飘逸。三大部分‘珠联璧合’,构成了节奏多变的结构艺术与造型艺术高度统一的建筑形象,创造了一种和谐、完美的整体美感,其审美意蕴达到诗化的境界”[5]。杨昌嗣、闻继霞在《试论侗族建筑艺术美》一文中指出:“侗族建筑是群体的艺术美与自然美的巧妙融合,是技术结构美与艺术美的交融,是本民族审美意识的体现。”[6]侗族建筑艺术之美集中体现在其自然、人文、生态三位一体的境界美。“在侗族人的思想观念中,人居环境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的中介,理想的人居环境当是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谐,在选择居住环境与修建房屋等建筑时,应该达到对自然地形地物的有效利用。……体现了侗族的原生态文化中混然朴素的‘天人合一’的原始宇宙观,及与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机协调的观念。”[7]侗族人们在建造鼓楼、风雨桥、民居村寨等建筑时,将建筑的艺术美与环境的自然美有机的结合起来,体现出体现建筑与居住环境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如侗族在修建民居“吊脚楼”时都是采用顺应地势的修建方法,以免对山地地形、地貌的破坏;在修建村寨是也是采用依山就势的设计理念,尽量保持自然原始的地势风貌;在处理鼓楼、风雨桥、凉亭、民居建筑等空间布局时都以顺应自然为原则,这些都体现了侗族人们“自然为主、人为客”的观念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理念。

侗族建筑艺术一方面体现出亲近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优美情景,另一方面又孕育着浓烈的审美文化情境。侗族建筑艺术既是本民族群体文化的标志,也是族群审美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如侗族的鼓楼既是整个侗族族群社会活动的中心,也是族群记忆的表征,在古代鼓楼是抵御外族侵扰的军事前沿哨所;是祭萨、祭众神、跳巫舞的仪式场所;是选举款首,制定和执行款约,商量寨内大事、与外族建立友好联盟的重要会所。如今,鼓楼的历史社会功能逐步淡化,而其文化的传承功能与现代审美功能日益凸显。鼓楼在承接侗族族群发展的历史,成为了侗族人民寄托精神信念、、族群意志的栖居地;同时,鼓楼也是现代人现实“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审美幻象性表达。对于侗族人们来说,在节庆和农闲之时,聚集在鼓楼前激情洋溢的传唱侗族大歌、跳芦笙舞,无疑是一种对现实生活审美化感受。对于外来观赏鼓楼的游客来说,侗族的鼓楼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将给他们以无限愉悦的审美享受和精神向往。侗族鼓楼艺术成了人们联通过去、回味现在与畅想未来的审美对象,成为了融汇自然、人文与生态于一体的民族艺术典范。英国著名美学家克莱夫•贝尔指出,任何艺术都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艺术内在的“意味”都是通过其外在的各种“形式”表现出来。侗族建筑艺术以其自身独特的艺术形式彰显出寓意悠远的艺术意味,集中反映了侗族人们的生活境遇和生存智慧。侗族建筑艺术不仅具有实用性、纪念性、时空交汇性、象征表现性,而且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是集形式美、文化美、意境美于一身的民族艺术典范。作为实用功能、审美功能与文化传承功能完美结合的侗族建筑的设计理念对现代建筑的建造也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

作者:周春媚 单位: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第10篇

收稿日期:2012-09-12

基金项目: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C12050)

作者简介:蔡良娃(1977-),女,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建筑美学、城市设计研究,(E-mail)。

摘要:本科阶段的建筑美学教育,是在设计技巧训练之外,培养学生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的专业审美眼光和美学思维方式,其作用意义不可忽视。重点分析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介绍了天津大学建筑美学课程教学注重天大传统美学理论的延续,关注前沿创新理论,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比例,开展横向主题式教学,采用多元结合的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效果的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建筑美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TU-0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3-0095-03 建筑美学课程教授的内容是以城市与建筑为审美对象,同时融合政治、经济、历史、哲学、文化、艺术、美学、科学技术、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精华,总结而成的美学规律。本科阶段的建筑美学教育,是在设计技巧训练之外,培养学生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的专业审美眼光和美学思维方式,即引导学生如何从美学的、艺术的维度观察、发现、思考和把握城市规划与建筑学方面的问题。如何在建筑美学课程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学习热情,并为日后的设计引入美学思维的理论支撑,值得建筑学相关教育者思考与探究。

一、建筑美学在教学体系中的作用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本科生建筑美学课程,主要面向建筑学、城市规划与环境艺术专业三年级学生开设。在此之前,学生已通过两年的专业基础学习,初步掌握了规划、建筑以及环境设计基本功,具有了一定的入门专业思维。这个阶段是一个重要的转化期,是学生将较为单一的要素转换到综合性较强的设计领域的过程,学生的城市与建筑观逐渐开始形成。选择在三年级开设建筑美学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与美学素养,帮助学生了解城市与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城市规划思想、理念和建筑观念、流派、风格的发展嬗变过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建立正确的城市与建筑美学观。

二、建筑美学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美学理论部分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主要采用理论讲解与分析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建筑艺术的审美本质和审美特征、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法则、建筑艺术的创造规律和应具有的美学品格理论有较清晰的认知。但是,美学理论难免晦涩难懂,学生理解吃力、缺乏兴趣。 在教学中发现,学生较偏重设计课的学习,平时花费的时间也较多,教师也多以此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水平。但恰恰是设计课,多数学生始终“不入其门,不得要领”。在设计课学习中,常常出现对某位建筑大师、某种规划理念、建筑风格、形式的盲目模仿,而对其背后的社会因素、技术发展、艺术观念、流派、风格的发展嬗变并不了解,在学生自己的设计中忽视对各种社会发展、基地、功能、自然条件、文脉等相关因素的综合分析,难免出现“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尴尬。

在数字技术进入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领域之后,计算机强大的数据控制能力、图形分析能力,使其从设计的辅助角色向整个设计过程的整合角色转换。诸多先锋建筑师都在其作品中彰显了数字化的强大表现力及对其工具性的依赖。学生们借助简单的软件,如Sketch Up、3D MAX等,很容易迅速地制造出复杂、新奇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作品。传统形式美的准则与数字化的城市和建筑观出现冲突,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数字技术下建筑美学的转变,是当下建筑美学教学的又一突出问题。

三、教学方法探析

针对当前建筑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了增强学生对建筑美学的兴趣,让美学与哲学理论、形式美的法则理论等更浅显易懂,切实帮助学生做好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正确认识当前数字技术对设计观念与审美价值的冲击,学院对建筑美学课程教学方法作出调整。

(一)调整教学内容比例

建筑美学课程主要包括建筑美学的基本概念、建筑美学的发展史纲以及建筑美学的理论体系三大部分。教学内容比例的调整主要原则为:减少纯美学理论比例;增加学生关注内容;延续形式美研究传统;关注当代信息化与生态美学新思潮。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与自身特点,对于建筑美学的含义与范畴、建筑美的哲学定位、建筑美的审美本质和审美特征等美学基本概念作适当压缩。在讲解时尽量做到简单明晰,不过多展开演绎。

针对学生比较喜欢当代建筑师、规划师的作品,较为关注时尚前沿的建筑设计,认为这些建筑作品在时间和空间上更真实,而大师的设计思想和方法更能为自己所模仿的情况,在建筑美学发展史纲的讲授中,对于西方古代城市与建筑的艺术观念与美感特征等部分内容适当压缩,着重讲述建筑的审美拓展、当代建筑的审美变异与现代城市规划思潮。

在建筑美学理论体系中,重点讲述传统形式美的法则,以及当代信息与生态技术影响下的建筑美学理论。对传统形式美法则的研究是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优势,以学院彭一刚院士为带头人,从建筑形式与内容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切入,揭示建筑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和设计图式化的构图原理,把解决好建筑形式美问题当作建筑创作中的基础环节之一。彭一刚院士的《建筑空间组合论》是学生设计入门的必读书籍。而当代信息与生态技术影响下的西方建筑审美变异,是以学院曾坚教授为代表的团队主要研究的成果,是学生最为感兴趣的热点话题。

(二)进行横向主题式教学

横向主题式教学改革主要针对建筑美学发展史纲部分与形式美法则教学内容。传统的美学史纲,从古希腊的和谐优美开始到古典主义的严谨理性,再到现代主义的功能主义、后现代的多元多义。这种通史化教育尽管逻辑清晰,结构谨严,但其鸿篇巨制的诠释性架构体系对学生而言理解较为吃力,同时,面对活生生的最新建筑设计研究时往往显得“交流”困难,过于机械、僵硬、形式化。

尝试在简洁梳理建筑美学思想史的基础上,把形式美法则:“以简单的几何形状求统一”“重点与一般(主和从、对比与微差)”“比例和尺度”“均衡与稳定”“韵律与节奏”“渗透于层次”等作为不同主题,每节课围绕一个或两个主题,横向展开比较,分析各个不同时期设计作品的美学意义。如在“均衡与稳定”主题中,包括了诸如西方古典城市规划的均衡完整构图与中国古代“九经九纬,经途九轨”的营国思想,以及扎哈·哈迪德极具动感的参数化城市设计方案的比较;避暑山庄烟雨楼建筑群不对称的布局与具有稳定感的金字塔群的比较;肯尼迪机场候机楼的动态平衡与CCTV大楼突破传统稳定观念的惊人形式的比较等。

同时,在教学中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即学生从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认知。教师仅对每个主题基本含义作重点讲述,归纳、比较,研究部分由学生完成,重点对不同时期建筑作品进行分析。课后每一位学生都要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对符合该主题的作品进行课堂分享。在此阶段,学生从资料搜集,到重点备课、课堂讲述,都要求做到环环相扣,重点突出。学生的主动性被提升,对同一主题不同作品呈现出了多维的理解。

(三)多元结合的教学方式

美学课程历来被认为理论性较强、晦涩难懂,一般以课堂讲授为主,强调采用分析方法,由含义解析、叙述、分析到图示、案例解析,与学生互动较少,学生参与度低。同时,艰深晦涩的美学理论似乎与学生实际的设计课程学习完全无关,容易淡化学生对建筑美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尝试采用多元教学方式是美学课程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尝试在美学课程单元的不同阶段,采用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动态的声像资料能够充分调动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的信息,拉近学生与著名城市、建筑物之间的时空距离,使学生能尽可能地体验建筑的三维世界。除在“建筑美学发展史纲”部分采用互动式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外,在建筑美学基本概念部分,由于主要为美学概念、哲学定位以及美的形态特点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为了增强学生对经典美学意义与文化艺术信息的感性认识,提升学习兴趣,可进行赏析式体验。比如:在讲授城市与建筑美学的时空特性时,可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节选;在讲授城市与建筑美学的文化维度时,请学生欣赏俄国著名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古堡》交响曲、欣赏唐代诗人杜牧的散文《阿房宫赋》、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动画版《清明上河图》等。

而在新增的当前学生最为感兴趣的、最前沿的“信息与生态技术影响下的美学理论”单元,对“参数化城市与建筑设计”感兴趣的学生可选择“基于参数化设计方法的城市形态生成”“参数化设计对建筑形态影响”“数字化城市的哲学与美学解读”等主题,或自选感兴趣的相关主题,汇报研究成果并展开广泛讨论。根据知识点及内容特征分成若干课题,4~6名学生为一组,要求每组学生在课前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并针对选题内容为听者设置思考题。课堂上以制作PPT、影片、手工模型等方式进行成果表达,亦有听者的随机提问,形成讨论互评。由于“信息与生态技术影响下的美学理论”是较为前沿的美学理论与设计思潮,学生对这一互动环节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学生们视野广泛、思考活跃、评断犀利,真正起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

四、结 语

当今,全球城市面临不同的发展与转型问题,建筑现象纷繁复杂,建筑美学课程试图拓展学生规划思维与设计创作视野,为学生的设计能力培养提供美学理论与思维方法支撑。同时,针对学生在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课程学习中感兴趣与出现困扰的问题,适当延伸和拓展教学内容比例;打破通史化教育模式,开展横向主题式教学;在注重天津大学传统美学理论“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和设计图式化的构图原理”教学之外,增设了“现代建筑的审美拓展与当代建筑的审美变异”部分的讲授,以期达到增强学生分析能力、评判能力及理论思维能力,为学生设计课程提供理论指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曾坚,蔡良娃.建筑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吕品晶.建筑教育的艺术维度——兼谈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的办学思路和实践探索[J].美术研究,2008(1):44-47.

[3]六角鬼丈.建筑教育的特征与未来——艺术系的建筑教育特征[J].胡惠琴,译.建筑学报,2008(2):12-14.

[4]布正伟.彭一刚先生的建筑美学思想与创作实践[J].建筑学报,2011(11):80-85.

Exploration and thought of architectural aesthetics teaching methods

CAI Liangwa, ZENG Jian, ZENG Peng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iang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P. R. China)

第11篇

Art Heritages of Siem

传承与凝结

“吴哥窟”又称“吴哥寺”,位于柬埔寨,是高棉古典建筑艺术的巅峰。吴哥窟原名Vrah Vishnulok,意为“毗湿奴的神殿”。她是吴哥古迹中保存最完好的庙宇,以建筑宏伟与浮雕细腻动人闻名于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12世纪,吴哥王朝国王苏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组织兴建一座规模宏伟的石窟寺庙,作为王朝国都和国寺。举国之力,花费35年建造而成,达艺术造诣之巅峰。她结合了高棉寺庙建筑学的两个基本的布局,祭坛和回廊:祭坛由三层长方形回廊环绕须弥台组成,层层渐高,象征着印度神话中的世界中心“须弥山”;祭坛顶部则矗立着依五点梅花式排列的五座宝塔,象征着须弥山的五座山峰;寺庙一河环绕,象征着环绕须弥山的咸海。艺术是身体、精神以及自然的共鸣,并召唤着对于某种理想的感知体验,苏耶跋摩二世正是通过这样一个神坛无限延伸着人类的精神世界,也就是佛教中所谓的“天人合一”。

吴哥窟建筑群的布局匀称有节奏,呈现了镜像和旋转两张模式的对称。从护城河、墙到中心建筑群,以横贯东西方向的中轴线为中心,呈现准确的镜像对称:甚至在广场大道中轴线上也南北对称分布着两个藏经阁和两个水池。寺庙顶层的五子梅花塔群,除了中轴对称之外,还有更严谨的两组旋转对称:第一组从东、西、南、北四方,呈现相同的山字形构图,成90度旋转对称;第二组从西北、西南、东南、东北四个对角方向看,也是一样的山字形90度旋转对称构图。当然,建筑工程师们也只有如此安排五座宝塔的位置,才有最大限度逼近对称的极致――另视觉上从各个角度都重复展示相同的造型图案。回廊是吴哥窟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吴哥窟的回廊由三个元素组成,内侧的墙壁兼朔壁,外向的成排立柱和双重屋檐的廊顶。数十根立柱,一字排开,为总体外观增添了横向空间的节奏感,而重檐则添加了纵向的节奏感。每层台基各有回廊,如同乐曲旋律的重复增强,最终归于主体中心的宝塔。建筑师们巧妙运用空间,用悠长的大道彰显空间深度,用回廊的横展构造出建筑的宽阔,再用层峦叠嶂的回廊构成透视,营造出神寺的高峻。吴哥窟上圆下方的密檐石塔,上层为实,下层和长廊有机地结合成为塔门,塔内设立神。圆形宝塔的轮廓,呈抛物线形,围着八九层莲花檐。吴哥窟之所以被称为高棉建筑艺术登峰造极之作,正因为她有机地融合了前期建筑艺术中的宝塔、长廊、回廊、祭坛等要素:宝塔和回廊融合成为塔门回廊,塔门回廊又和祭坛融合为一体,而堆栈则成为有多层塔门回廊的祭坛。吴哥建筑通过建筑群与自然环境富有节奏的布局,以及建筑间结构的精妙有序,达到了一种如临神境的效果。

高棉古国的艺匠是雕像艺术不朽探索的使者,他们向其他国家进献的礼物往往就是雕像艺术品,内容纷繁复杂,材质从白檀、珊瑚、石头到金铜无所不包,技艺高超、令人目眩。而高棉的浮雕艺术则将雕像技艺与建筑进行结合,并将这门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吴哥窟内的浮雕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装饰性的浅浮雕,主要出现在小吴哥的回廊廊柱以及墙面上,主要起到装饰性作用;还有一类是大吴哥城巴戎寺的浮雕,反应了古代高棉人民的生活、军事和自然环境等。高棉浮雕的特色在于将具有多视角、多风格、多空间的雕像造型置于同一个层面,而手法上则采取多空间并置,以时间延续性缓缓展开,贯通天、地、水,空间时间不断错位和融合。构图上,以密织的图像组成块面的分布,横竖有致,线韵径流,使得画面在视觉上予人以优美、赏心而神往的感动。几百米长的浮雕如同展开的长卷,具有史诗般的叙述性。她的散点透视与多中心、多情节的刻画是东方造型智慧在浮雕中的运用,她压缩了时间的纵向,也浓缩了空间的横向。古代艺术家们通过浮雕艺术纵情表现着印度神话和高棉地域的风土人情,并通过创造,寄托着他们对生命、信仰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在反复寂寞的雕刻工作中渗透了某种遁入乐土的冥想以及对于超脱的祈望,深深体现了人性静谧的境界以及高棉文明博大的宇宙观。

Reflections of Siem

高棉艺术的珠宝演绎

“暹粒・璀璨光映”周大福2014名贵珠宝系列从柬埔寨独特的原始美态里,感受纯朴的民族率性,将传承自古的秀逸气质,幻化成顶级耀目钻饰,使人感受到千古宗教与质朴地域文化带来的心灵上的碰触。

高棉建筑艺术的延续

自15世纪吴哥王朝没落以来,参天巨木挺拔古庙,默默见证高棉帝国的历史,承传柬埔寨的文化遗产。“韶华之颂”以吴哥古建筑以及榕树盘根错节的原始美态为设计灵感,一颗27.649克拉蛋形光面碧玺主石象征丰盛瑰丽的高棉文化,以18K黄金精工镶嵌,红宝石、彩黄钻环抱主石,有如初升旭日,金光四射。主石旁边萌生钻石密镶桠枝,繁衍小巧蛋形光面碧玺及干邑钻片,有如榕树累累果实,栩栩如生。18K黄金链子流苏,像榕树茁壮气根,随佩戴者的动作摇曳生姿。该作品歌颂了吴哥古国人文历史的丰盛,具有浓厚的高棉文化及宗教色彩。

该作品的艺术性不仅体现在外观的意象契合,还体现在对于古建筑塔普伦寺(Ta Prohm)的精神延伸,并以当代珠宝设计工艺全新演绎了高棉建筑艺术的精髓。她利用红宝围绕碧玺主石,提升视觉焦点的方法正如古代建筑师充分利用主建筑以及回廊和阶梯的结构,营造一种富有节奏的布局。同时,作品中每一块干邑钻片进行独特的纹理处理以及选用不同质地的K金链子,也正呼应了古建筑内部和外部浮雕艺术细腻多变的处理手法,达到一种细节与整体的完美结合。

火鹤象征袅娜美态、优雅举止、从容态度,也是周大福高端珠宝系列中每年截然不同的签名式设计。今年“暹粒・璀璨光映”系列以心灵之旅为题,高贵的火鹤巧遇瑰丽的吴哥艺术,糅合周大福独有美学与高棉民族文化气质。作品利用正形几何与有机形状的对比,展现古建筑中原始与精致的反差。这串紫红色调的项链也不例外,以一只镶满粉红色蓝宝石及白钻的火鹤为焦点,环抱一颗36.688克拉梨形碧玺主石,眼睛镶上一颗彩黄钻。火鹤翅膀开展,作势翱翔,骄傲炫耀每根碧玺羽毛。部分碧玺以手工雕刻成叶形,极具原始工艺美感。其他则呈水滴形,切割玲珑有致,边框密镶白钻,彰显精致手工。项链以18K玫瑰色及白色黄金精工镶嵌,以宝石不同质感诠释高棉帝国的壮丽和谐。

高棉雕像艺术的延续

对于拥有超过35年丰富经验的工匠来说,制作这系列的珠宝是一件既艰巨而又有趣的工作。工匠必须用心领会每件珠宝的设计概念及背后蕴藏的理念,再以非凡的工艺将设计变为珍贵珠宝。其中一套以柬埔寨的浮村景色作为设计概念的产品为例,希望藉以歌颂当地人民和平简朴的生活。为呈现小屋在水上漂浮的画面,工匠巧妙地利用钻石镶口来营造动感,令钻饰在佩戴者身上摇曳生辉。不过,在薄薄的水芯片上钻孔再嵌上钻石,难度相当高,很容易会令水晶薄片破裂或损毁,所以工匠必须运用超凡巧手的镶嵌技巧,才能制作出完美无暇的美钻首饰。

湖面平静如镜,偌大摄人的空间感象征人类的共同梦想:自由、乐天、信心。柬埔寨洞里萨湖上的高脚屋村落,村民生活简朴,随季节迁徙,与大自然和平共存,活得惬意。此系列向柬国民族率性致敬,湖水清澈、天空蔚蓝、水光云影,诱发亮丽的宝石奇想:剔透的水芯片、水蓝的海蓝宝、蓝靛的青金石、湛蓝的蓝宝石,精工切割成大小不一的长方形,重现湖上简朴小屋的景致。不同镶嵌技术营造多变的质感,包镶及迫镶的宝石有如框在精致的相架中,而密镶成长方形的圆形白钻、蓝宝又赋予另一种眩目亮点。立方黄钻以18K黄金链子串行,突显作品中的独有个性及强烈反差―黄与蓝、透与实、光与影的完美结合。

该作品突显了高棉雕像艺术中对于景别以及细节的把控力。珠宝艺术家通过简化及浓缩高脚屋村落景致还原视觉冲击力的手法和古代浮雕艺匠对于画面和空间关系的处理异曲同工。另外,作品利用不同色彩的宝石以及不同质地的材质,透明和半透明的状态和浮雕中黑白灰的把控是相同的处理方法。在设计师的处理中,黄与蓝、透与实、光与影达到完美结合,不仅体现了湖光反射的绚丽,也让时间仿佛在眼前缓缓展开延续,贯通天、地、水,同时空间和时间不断错位和融合。这种对于意象的抽象化处理正是高棉雕像艺术博大精深之奥秘。

人文与自然的心灵对话

“千缕金弦”这件作品以柬埔寨吴哥古迹群为设计灵感,诗意演绎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对话交流。五百多年来,树靠庙生,庙倚树存,彼此存在着微妙的平衡,蔚为奇观。手链的18K玫瑰色黄金扣子结构工整正形,以几何形状及典雅弧线,勾画寺庙的布局:2.945克拉咕臣方形碧玺主石居中,正是庙宇的主殿;镶满白钻的流线外框有如外郭回廊,两颗三角形碧玺则代表极乐的西方及顿悟的东方。手链主体再以多枚质感强烈的18K黄金及玫瑰色黄金链子扭缠而成,模仿榕树气根的天然美态。细致精巧的扣子与链身的有机形态,相映成趣。

该作品体现着高棉艺术从古至今的精神主题――人文与自然的融合。无论是古代雕像中对于神话故事的演绎还是传统舞蹈中对于精神符号的展现,高棉艺术总是通过艺术家的工艺和手法将自我与外界进行某种结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并象征着生生不息的原始生命力以及历代延续的精神遗产。

第12篇

关键词:美术;设计;工艺美术;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研究和探讨美术、设计和工艺美术之间的关系是研究美术以及美术相关学科必须研究的课题。研究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就要从这三者的概念入手。了解它们的内涵从而区别和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下面我从三者的概念、表现形式和分类阐述这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一、设计的概念、表现形式和分类

设计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

设计是人类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一项创造性活动,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它包含于一切人造物品的形成过程之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从人类有意识地制造和使用原始的工具和装饰品开始,人类的设计文明便开始萌发了。设计的萌芽阶段从旧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新石器时代,其特征是用石、木、骨等自然材料来加工制作成各种工具。设计便是造物活动进行预先的计划,可以把任何造物活动的计划技术和计划过程理解为设计。

在设计概念的产生过程中,劳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人类能从事有意识、有目的的劳动,因而产生了石器生产的目的性,这种生产的目的性,正是设计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作为物质产品,它反映着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的物质的和文化的生产水平;作为精神产品,它的视觉形象(造型、色彩、装饰)又体现了一定时代的审美观。

一般分为两大类:日用工艺、陈设工艺。我国工艺美术品的制作较早,如新石器时代已有彩陶,商代以前已有刻纹白陶,商代已有玉器等,写实的造型和图案化的手法即表现出很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它们的生产,常因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文化技术水平、民族习尚和审美观点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特色。

人类早期使用的石器一般是打制成形的,较为粗糙,通常称打制石器时代为“旧石器时代”。通过观察世界各地遗址中发现的石器,人们可以了解到人类设计概念产生和演化的过程。事实上,整个人类的设计文明就已在这里萌发了。

二、美术的概念、表现形式和类别

美术,指占据一定空间、具有可视形象以供欣赏的艺术。一般指除了建筑艺术之外的造型艺术的通称。“美术”这一名词始见于欧洲17世纪,也有人认为正式出现于18世纪中叶。近代日本以汉字意译,前后传入中国,开始普遍应用。也称“造型艺术”。按照目的可分为两大类,即:纯美术和工艺美术两类。

这里我们可以从美术的概念看到美术的大概念包括了工艺美术。工艺美术是美术的一个分支。

美术,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形象,以反映客观世界和表达对客观世界的感受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美术又称之为“造型艺术”、“空间艺术”。

在艺术分类中,美术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它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类型。

美术的主要表现形式: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

美术,也称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它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纸、布、木板、粘土、大理石、塑料等),通过造型的手段,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形象的艺术。

美术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在空间开展的、表态的、诉之于人们视觉的一种艺术。十七世纪欧洲开始使用这一名称时 ,泛指具有美学意义的绘画、雕刻、文学、音乐等。我“五四”前后开始普遍应用这一名词时,也具有相当于整个艺术的涵义。例如鲁迅在一九一三年解释“美术”一词时写道:“美术为词……译自英之爱忒。爱忒云者,原出希腊,其谊为艺。随后不久,我国另以“艺术”,一词翻译“爱忒”,“美术”一词便成为专指绘画等视觉艺术的名称了。

三、工艺美术的概念、表现形式及类别

实用性艺术同样包括两大类:工艺美术和建筑。目前,国内外对工艺美术这个概念的理解虽有不同的看法,但按照通常的说法,工艺美术包括了传统手工艺品、现代工业美术和商业美术三大部分。传统手工艺品如玉雕、象牙雕刻、漆器、金属工艺品等;现代工业美术(或称“工业设计”)包括一切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的适用而美观的生活用品(如花布、陶瓷、玻璃器皿、家具、地毯、家用电器等),以及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机械的造型和色彩设计;现代商业美术主要是指商品标志、包装装潢和商业广告等。建筑之所以也属于美术的范围,那是由建筑本身包含的技术科学和艺术的两重性所决定的。任何一座建筑物总是以具有某种空间形体的物质结构矗立在大地上的,这就必然有一个造型是否美观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建筑和雕塑一样是一种非常具体的造型艺术。

工艺美术是造型艺术之一。它是一种集装饰、绘画、雕塑为一体的空间性的综合艺术。工艺美术品是以美术的技巧制成的各种与实用相结合并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它是因人们的实际生活要求而产生的,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极密切的关系。

工艺美术通常指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造型艺术.它的突出特点是物质生产与美的创造相结合,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并具有审美特性. 造型艺术之一。以美术技巧制成的各种与实用相结合并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故通常具有双重性质:既是物质产品,又具有不同程度精神方面的审美性。

综上所述,设计是一种有意识指导下的行为过程,是一种意识形态指导下的活动。这种行为过程包含了美术这一意识形态。而美术又包含了它的分支之一的工艺美术。因此我们说美术是包含在设计中,而工艺美术又包含在美术中。这就是设计、美术和工艺美术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史》主编:屈健 宋晓峰 王旭 西北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