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本科毕业设计要求

本科毕业设计要求

时间:2023-07-12 17:07: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本科毕业设计要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本科毕业设计要求

第1篇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高教厅[2004]14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各类普通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毕业设计(论文)的规范化要求与管理,围绕选题、指导、中期检查、评阅、答辩等环节,制定明确的规范和标准。”据此,全国各类普通高校相继出台了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方面的具体实施文件,以确保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水平。然而,近年来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仍暴露出许多问题,毕业设计的总体水平呈现下滑趋势,[1]究其原因,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是论文质量下滑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者所在学校早在几年前就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的标准化、科学化、信息化专门组织专家展开研讨,并通过改进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采用信息化网络技术平台,学校近几年来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管理工作水平和论文质量呈不断上升趋势。

一、现有普通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分析

1.工作流程

按照四年制普通高校教学计划,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基本在第八学期开学进行,历时十五周左右。毕业设计(论文)整个过程分为选题、开题、研究设计、论文撰写和毕业答辩五个阶段。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是,一般由承担毕业设计(论文)任务的指导教师拟制一些题目,供学生选择。在题目确定以后,学生一般要经过开题、研究收集资料、题目设计、中期检查和验收答辩等环节,直至完成整个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2.现有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存在的问题

目前,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升学压力很大,从第七学期开始,毕业生就将重心放在寻找工作和考研上,基本无暇顾及毕业设计(论文);全国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教师数量远比不上学生人数的增长,导致高校师生比过高,很多高校的不少专业,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学生超过8人,甚至达到十几人;[2]部分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有限。

由此导致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存在已下问题:

(1)师生比过高导致论文的题目假、大、空现象严重;课题的类型趋于理论研究、模拟仿真的比例越来越高,硬件或软硬结合的综合性课题的比例在减少。[2]

(2)部分学生轻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对所选的题目采取网上下载、东拼西凑、甚至抄袭等手段,没有真正结合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去研究、去解决、去综合应用。

(3)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方式过多依赖于电子邮件、电话等,与学生面对面的指导时间越来越少,对学生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2]

(4)学校管理部门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还不能做到有效、实时进行监控,在学生毕业论文完成的各个阶段上缺乏强有力的考核监控机制。[1]

二、我校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的研究

过程管理基于目标管理,是对目标的无限分解和细化,它将管理的中心前移,通过实现科学的流程而最终趋向目标,具有落实性、可控性、创新性、闭环性、发展性等特点。[1]

1.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改进的方法

(1)依据过程管理理论,学校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细分为七个环节:

教学大纲、选题指南、选题和任务书、阶段报告和检查、成绩评审和答辩、成绩评定和评优、材料存档。

(2)学校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分为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两个方面:

管理流程的主要环节包括:教学目标和方向规划、教学人员组织和任务协调、教学过程控制及教学信息管理。

业务流程的主要环节包括:选题、任务书、阶段报告和检查评价、成果评审和答辩、成绩评定和评优、材料存档。

(3)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2.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改进的关键点

(1)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的目的、教学大纲和选题指南的意义、任务书的作用、阶段报告和检查的性质;

(2)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教学过程的专业性、教学文件的指导性、教学文档格式的规范性如何体现;

(3)领导的价值观、学术带头人的专业水平、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工作态度。

3.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改进的突破点

(1)教学计划:推行选题指南、强化任务书工作;

(2)教学组织: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

(3)教学过程:采用信息化网络技术平台;

(4)教学考核:评分区别学习表现(态度)、成果质量、答辩效果。成绩由指导教师、成果评阅人、答辩小组独立评分;

(5)教学文档:分类管理、重点监控、简化流转。

三、结语

普通高等学校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是在校生最后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积极探索、研究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新模式、新思想,不断完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可操作运行机制,才能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李金华、曹晶晶.加强过程管理 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5):224

第2篇

关键词:军校 本科毕业设计 指导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在本科教育培养体系中,毕业设计是历时最长、运用知识面最广的一次综合性训练。经过系统、严格的毕业设计训练后,学员可以了解科研基本方法和创新过程,学会搜集、筛选、整理和利用材料,学会科学调查,学会实验设计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论文的写作方式与技巧,变拼凑式及堆砌式的写作形式为科学合理的探索和研究思想的逻辑性表达,并努力提出自己新的观点和想法。毕业设计不仅是对学员四年来所学知识的总结及综合应用,更是培养学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学员走向工作岗位之前的预演[1]。组织好毕业设计,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对于直接进入实际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及进一步深造的毕业生,都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一、军校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根源分析

目前,在军校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既有学员自身的问题,也有教员教学的问题,还有军校本身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悬而未决,导致本科毕业设计质量始终难以有所提升。

(一)学员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

军校本科学员对毕业设计不被重视主要有两种情况:(1)不了解毕业设计是对自身能力的综合锻炼,是对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导致主观上对毕业设计重视程度不够。大多数学员以完成任务为目标,而非以加强自身科研实践素质和岗位任职能力为目的,有些学员甚至认为毕业设计和答辩就是走走形式。

(2)毕业设计基本在大四最后一个学期完成,毕业季军校本科学员事情比较多,对毕业设计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客观上难以将毕业设计摆在重要的位置上。学员要参加各种训练考核,有些考研学员要联系报考学校准备复试,有的学员要参加各种竞赛活动,有的学员忙于联系工作,其中的每一项工作都事关学员的前程,唯独毕业设计仅是本科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环节而已,不影响学员的前程。因此,在毕业设计阶段,学员很少有精力能投入毕业设计,也就不足为怪了。

总之,学员自身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是决定毕业设计质量的最主要的因素。对毕业设计的不重视往往导致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学员普遍缺乏主动性,过分依赖指导教员或教员提供的文献资料,出现到最后毕业设计工作量过小或质量偏低的现象。

(二)学员科研素养欠缺

毕业设计环节都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内完成,学员需要完成选题、资料检索、调研、相关软硬件的学习应用、方案确定与设计、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整个过程有3―5个月的时间,要使学员在这短短的几个月里完成以上任务,没有较高的科研素养是不可能的。学员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还需要查阅大量文献、进行实际调查,并具备一定的写作功底,主要包括三种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自学能力。毕业设计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一些课程学习阶段没有学习过的新知识,这就需要学员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表达能力。毕业设计中需要学员具有一定水平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是论文撰写的关键,而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在答辩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

创新能力。毕业设计就是让学员在做毕业设计时,应用学过的知识对碰到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提出分析和解决的办法。创新环节可以体现在选题、方案、技术途径、实现、验证、总结等各个阶段。

然而,以上的科研素养不是一天两天就能造就的,需要有一定的积累才能逐渐形成。当前在军校本科教育中,由于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学员自由度受到很大影响,大多数情况下学员只是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知识,缺乏自由探索和进行科学研究的机会,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他们科学研究能力的不足。

(三)毕业设计选题与指导方法受限

选择适合自己的毕业设计题目是完成毕业设计质量的首要环节,是搞好毕业设计的第一步。

目前,本科毕业设计选题往往是双向选择。一方面,学员自己设计毕业主题,教员筛选出有意义且可行的进行指导,这种选题方法对没有部队工作经验、不了解部队实际需求的学员来说难度很大,在实际中很难实现;另一方面是指导教员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拟定课题,再由学员在此很小的范围内选择自己感兴趣并且适合自己的题目,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选题方式。由于教员和学员平时的接触不多,学员对教员的研究方向和课题还缺乏了解,因此,虽然这种选题方法减少了学员的负担,使毕业设计的完成更加便捷,但也限制了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学员对所研究的课题兴趣不足,容易出现稍微简单点的题目扎堆报、稍难一点的没人报的情况。

另外,一般一位教员每年要指导至少两位以上学员的毕业设计,由于指导教员精力有限,为了保证学员完成任务,在设计毕业设计题目时,指导教员往往将任务具体化,学员处于被动状态,常常以类似于完成课堂作业的方法去完成毕业设计,使得学员缺乏创造性思维;更严重者,学员为了完成任务可能将参考论文变为抄袭蓝本。如此,学员形式上完成了毕业设计,实际上对自己完成的毕业设计概念淡薄、内容模糊,无法达到提升综合素质的目的。

二、改进军校本科毕业设计指导模式,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

毕业设计不是单纯的工作总结,而是一项全面体现科学探索过程的活动。作为培养部队应用型人才的军校高等教育,应针对毕业设计中出现的以上问题,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变被动式的教育为学员主动性的创新探索活动,培养学员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全面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

(一)延长毕业设计准备时间

为保证学员能够充分认识到毕业设计对其自身能力提高的重要性,并缓解毕业设计阶段部分学员对毕业设计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应该适当延长毕业设计准备时间,准备时间可以延长半年甚至一年,也就是说,毕业设计准备时间从第三学年上专业课的同时就可以开始。

通常,在第三学年,指导教员开始陆续给学员上专业课,这时,可以通过与学员的接触,了解学员的兴趣和志向,挑选适合自己科研或教学任务的学员,使其参与到自己的科研和教学中来,在实际工作中,提升学员的科研素养。延长的这段时间实行松散性管理,学员可以在课余与节假日参与教员的科研和教学,做些基础工作。由于军校每个专业本科学员人数较少,指导两三个学员准备毕业设计并不会牵扯教员太多的精力,因此,对于军校而言,提前准备毕业设计是可行的。

经过实际项目的磨炼,一方面,学员就有能力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点自拟题目,然后教员对题目的方向、工作量和难度等方面提出建议,进行把关,最后确立题目。另一方面,学员参与到教员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中来,成为教员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帮手,学员毕业设计工作不再是教员单方面的指导,而是教员与学员双向的协商。这些都会激发学员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全面提升学员的科研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毕业设计的质量。

(二)完善毕业设计选题环节

学员对待毕业设计的态度不够端正,多是因为毕业设计所涉及的项目是虚拟的。对于军队院校而言,可以将部队的实际项目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这是激发学员毕业设计热情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有助于学员了解未来工作的流程,以便日后尽快进入到工作角色。

部队的实际项目一般紧扣时代脉搏,任务明确,针对性强,时间性强,可以锻炼学员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利于培养毕业生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明显提高毕业设计的效率。

因此,对于军校本科毕业设计,只要教员依据部队实际项目合理设计毕业设计题目,即选题具有可行性,难度和深度符合本科毕业设计的要求,紧紧围绕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贴近部队实战,避免选择过于老旧的题目,通过完善毕业设计选题环节来提升毕业设计质量是完全可行的。

(三)进行分类指导

在毕业设计期间,学员的事情往往比较多。为缓解毕业设计与其他事情之间争夺学员精力的矛盾,同时保证毕业设计质量,必须预先对学员进行分类,按类别采用相应的指导模式。对于毕业设计期间有其他事情的学员,区别他们的选题时间、指导时间等,并合理分配到毕业设计准备阶段和毕业设计阶段。例如,对于考研学员,尽量在考研关键时期内不安排毕业设计相关工作,而在考研关键时期前后加强毕业设计相关工作,从而既保证了考研学员的考研准备时间,又保证了其毕业设计质量。由于军校本科毕业学员的毕业去向往往比较明确,不像地方毕业生一样对未来的可选择性那么强,因此,对毕业学员进行分类是比较容易的,指导教员对学员进行分类指导是可行的。

三、结束语

毕业设计是高等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一次全方位的综合素质培训。由于毕业设计工作管理体制和操作流程等多方面的不完善,毕业设计工作容易流于形式。本文针对军校本科毕业设计的特点,提出改进毕业设计指导模式,使学员充分利用毕业设计环节,培养他们的科研素养,提升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毕业设计质量,为其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卫,朱瑞祥,张军昌.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的问题及对策[J].高教论坛,2011(8):85- 87.

[2] 刘新灵,陈刚. 从毕业设计中提高学生综合能力[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14- 15.

第3篇

【关键词】PDCA;毕业设计;过程管理

本科生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计划中最后一个综合性的教学环节,是整个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工程意识、创新能力、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解决生产实践、技术开发或科学研究中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2016年6月,中国成为《华盛顿协议》第18个正式成员,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毕业设计及其质量控制机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近几年工科高校毕业设计工作逐渐暴露了一些问题,一是毕业设计的题目陈旧,且软件类、仿真类题目偏多;二是毕业设计时间与考研、就业的时间冲突,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三是教师重科研轻教学,对毕业设计指导投入精力不足;四是毕业设计的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造成教师指导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管理等问题。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存在下滑趋势,不能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也无法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探讨了在PDCA循环下,通过基于Web的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加强对毕业设计质量的管控,以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毕业设计的PDCA循环模型

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其基本含义是在进行任何一项工作之前首先要制订计划,然后将制定的计划付诸实施,再根据实施的情况进行检查,最后根据检查反馈的结果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由此不断循环往复,提高工作质量或水平,即是“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反馈处理(Action)”工作循环的方法[1]。结合PDCA循环理论,可以将毕业设计整体上分为4个环节:(1)计划:教学大纲编制、毕业设计要求和制度拟定、时间安排等;(2)实施:组织教师命题、学生选题、资料查阅、中期检查、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工作;(3)检查:检查贯穿于毕业设计的全过程,如对毕业设计题目的审核、学生中期答辩、督导对教师指导情况的检查等;(4)处理:对检查的结果进行汇总和反馈,如对未按期提交周报告的学生进行警告、对盲审论文的修改情况进行审核等。对于毕业设计中的每个环节,又可以进一步按照PDCA的循环进行分解,以毕业设计出题环节为例,其可进一步分解成四个环节:(1)计划:按照教学大纲要求,下发出题要求和计划;(2)实施:组织教师命题并上传到系统;(3)检查:按专业组组织专家对毕业设计题目进行审核;(4)处理:将审核结果反馈给老师,对题目进行补充、修改或删除,以保证毕业设计题目的质量。通过毕业设计PDCA模型的构建,将毕业设计的过程进一步规范化,并通过循环往复以达到不断提高本科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基于Web的毕业设计过程管理

近几年来,传统依靠管理人员进行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的弊端逐渐显现:管理效率低、容易出错,实时性和交互性不强,在“互联网+”的浪潮下,借助Web信息系统对毕业设计的全过程进行过程管理,简化以前烦琐的文件提交和人工通知,能够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毕业设计管理的实时性,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在毕业设计的PDCA循环中,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人员可通过Web系统进行互动,对毕业设计进行实时的过程管理。学生按照毕业设计管理要求,按时提交开题报告、周报告、中期检查表等相关文档;教师在系统中可以查看学生的报告和每周的进展情况,并可将审核意见通过Web系统及时反馈给学生,以督促学生及时改进;教学管理人员可通过后台实时监控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对于学生多次未提交周报告、教师不能及时对学生报告进行审核和指导等异常情况,管理人员可以在系统中进行及时警告。毕业设计管理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也可直接通过系统导出,以及时进行汇报和人工干预,教师、学生做出相应整改后记录在案,通过完整的PDCA循环,形成反馈过程,进一步提高了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

三、结语

毕业设计是人才培养方案中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借助Web系统,在PDCA循环下,能够使本科毕业设计质量呈现螺旋上升的态势,实现持续改进,从而切实提高本科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

作者:牛四强 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柳巧玲.基于PDCA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评价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3(6):92-98.

第4篇

关键词:本科毕业设计;质量;影响因素;挪威科技大学

作者简介:陈月芳(1973-),女,河北晋州人,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林海(1966-),男,四川仪陇人,北京科技大学教务处,教授。(北京?100083)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TS1255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9-0110-02

本科毕业设计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也是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直接反映,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北京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实施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目的是:最终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将学生所学的全部知识和能力,包括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动手、创新和科研能力,全部灵活运用起来,锻炼学生的研究和设计能力,为将来工作或进一步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础。北京科技大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制定了较完善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范》,配套颁发了多达40余项的相关文件,并依据形势逐年补充新的条款,来规范毕业设计以确保毕业设计质量,且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本文针对北京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近5年的毕业设计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目前影响本校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从表1可以看出,优良总比例呈总体上升趋势,表明北京科技大学在狠抓毕业设计环节取得了可喜成效。但也可以看出,需要进行二次答辩的学生比例在2007年、2008年和2011年分别为8%、3%和8%,究其原因各不相同,但是基本涵盖了同类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简要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主观和客观因素

各学校普遍将毕业设计放在第8学期,这学期也是学生找工作、面试、考研复试、英语资格证书考试、出国前签证办理等事情的集中时期,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学生的精力;另外,在第8学期,学生将不再参评学校的各种奖学金,不再为了争取保研资格而严格要求自己,学生主观上明显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1.忙于就业,投入精力不足

随着1999年以来的高校持续扩招,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毕业生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其中,全国约有150万的学生选择了考研,少部分学生选择了出国继续深造,而其他的大部分学生则选择了找工作。

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确实不容易,他们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去了解各种就业信息,花更多的心思设计求职信,不得不奔波于各个毕业生双选会,穿梭于各个面试单位之间,甚至还有学生需要到拟聘用单位实习,本应集中精力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变得异常忙碌,自然投入到毕业设计的时间将大量减少,投入的精力也不够,毕业设计的质量自然难以保证。

2.考核机制不严,学习动力不足

大部分学校本科生的保研资格审查工作一般都在第7学期前完成,第8学期基本没有各种奖学金的评定,于是部分一直严格要求自己的优秀学生在这学期主观上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按照现行的各种规定,除了明确规定获得了保研资格的学生的毕业设计成绩外,其他只要及格以上(含及格),就可以顺利毕业,客观上又降低了对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要求。从这几年的毕业设计抽查结果来看,获得优秀毕业论文的学生只有约30%来自于具有保研资格的学生,在最后的毕业环节,多数学生抱有得过且过的态度和侥幸心理,出现了松懈心理,这样就导致了毕业设计结果不是学生最佳成绩的体现,影响了对整个教学成果的评价。

3.重内容,轻格式

在论文的撰写中,少数学生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只要内容充实,形式并不重要”,认为撰写的毕业论文没有人会去认真查看,只要数据翔实,内容充实就行,于是论文撰写潦草,不能严格按照学校颁布的各种规范书写内容和整理数据,出现了诸如:论文模板格式不正确、参考文献录入格式不规范、图表格式不规范、摘要不够具体和简练、参考文献不注明出处、文中出现较多错字白字,排版不合理等明显的低级错误,而这些错误恰好是态度不认真的表现,也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指导教师的因素

1.少数指导教师不熟悉要求和规范

指导教师是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因素,指导教师的科研能力、工作态度、投入精力等因素都将直接影响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在我校对毕业设计高度重视的大环境下,大部分指导教师都能全身心地去指导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一些新入职的教师还存在一些问题。由抽查的本专业近5年的毕业设计中需要二次答辩的学生数及指导教师情况可知:质量较差或需要进行二次答辩的学生的指导教师多为新入职教师。例如:在2007年毕业设计中需要二次答辩的10个学生中,有3人的指导教师为新入职不到1年的教师;在2008年的毕业设计中需要二次答辩的3个学生中,有1人的指导教师为新入职不到1年的教师;在2011年的毕业设计中需要二次答辩的4个学生中,有2人的指导教师为新入职不到1年的教师。

我校对于本科毕业设计要求非常规范和严格,新入职教师由于刚进入学校,需要一段时间熟悉教学、科研和试验室等环境,需要一个过程去掌握本科毕业设计的具体要求,并逐渐能掌握好毕业设计指导的尺度。

第5篇

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的改革势在必行。在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背景下,对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核心的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改革探索工作进行总结,旨在解决高校普遍存在的毕业设计流于形式、严进宽出的问题。主要就优化毕业设计方案、强化毕业设计题目审核、注重毕业设计题目的应用性、严把毕业设计考核关等四个方面工作展开探讨。

[关键词]

应用技术型大学;毕业设计;改革

2014年5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建立高等学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与此同时,面对社会强大的需求动力和市场竞争压力,高校的错位发展动力已经被激发出来,一些地方院校提出了技术型本科、创业型本科、服务型本科等全新的发展思路。对大多数独立学院而言,本身就是依托母体学校的优势学科或应用技术强势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而诞生的。顺应社会需求,以“转型”为契机,我们正积极创新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中心,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探索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建设思路。毕业设计既是学生跨出大学前的最后一次综合检验,又是学生迈入企业前最后一次综合训练。毕业设计的质量和水平直接体现学生的综合专业技术能力,并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较快的融入企业专业工作环境,继而影响到就业市场对毕业生及其就读学校的认可度,从而影响到独立学院的发展状态。本文探索在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背景下,如何实施机械类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实现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近年来,我们在开展机械类专业毕业设计工作时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毕业设计的核心开展时间与毕业生找工作时间、考研复试时间重叠,而毕业生在当时更关心后两者,因此不愿在毕业设计中花费较多的时间。

二是毕业设计题目更新不够,具体体现在年长的指导教师不愿投入较多的精力到更新题目中,而年轻的指导教师自身专业能力尚有待提高,不具备更新能力。三是有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希望能将毕业实习或就业单位的工程实践转化为毕业设计题目,而校内的指导教师的对口指导工作不到位。四是一直以来形成的对毕业设计要求较为宽松,学生易于通过。上述问题是导致近年来毕业设计质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对机械类专业进行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改革,旨在提高毕业设计质量,进而促进专业整体建设水平,实现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优化毕业设计方案

通常本科高校的毕业设计工作在第8学期开展,学期初指导教师完成毕业设计题目的上报、审批等工作。在1-4周进行毕业实习的空隙,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动员、选题等主要工作,在5-16周完成毕业设计的工作。然而目前,多数毕业生在第8学期忙于找工作、面试等;考研的学生忙于复试复习准备、外出复试等;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学生能够延长毕业实习时间,以便他们毕业后能尽快融入工作岗位,因而申请校外毕业实习延期的学生越来越多。这些都导致毕业生指导过程中普遍出现前期抓不到学生,后期挤爆教室的现象。因此我们适时调整毕业设计方案,将毕业设计题目上报、审批,毕业生动员、选题等工作提前至第7学期中后期依次完成,让学生带着毕业设计题目进入寒假。这样做的优点一,将第8学期相当一部分工作提前分散完成,给学生更完整的毕业实习时间,有效减轻该学期前半段的毕业设计强度。优点二,参与校外毕业实习的学生从1月份开始即可进入企业实习,实际延长毕业实习时间,受到学生和企业的欢迎。优点三,学生提前拿到毕业设计题目,在假期即可进行毕业设计基本资料查询、毕业设计整体思路构思等工作,为后面节省时间。优点四,学生带着毕业设计题目去实习,实习期间不断将所学所感融入毕业设计之中,提升毕业设计的实际工程应用水平。

二、强化毕业设计题目审核

近年来高校教师忙于做科研、搞教改,投入毕业设计中的精力明显不足。毕业设计题目翻新力度严重不够,一个题目用几届的现象尤为突出。这也导致网上相似资源泛滥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毕业生下载网络资源拼凑毕业设计的现象屡禁不止。我们从源头抓起,自2015届机械类专业学生开始,要求每位毕业设计指导老师新立设计题目占比不低于30%,并比对往届毕业设计题目进行严格审查。

三、注重毕业设计题目的应用性

首先,针对企业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刚性需求,工科毕业设计立题以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为导向,弱化理论计算类题目,引导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以解决工程实践问题为核心的应用技术型课题。鼓励教师提报在与企业技术合作过程中产生的新题目,并将其纳入教师指导工作考核中去,优先推荐其参评优秀指导教师。其次,目前越来越多企业希望毕业生在企业毕业实习阶段,除了掌握企业基本技术工作要领以外,还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设计,为企业技术研发注入新鲜力量。因此,将毕业实习或就业单位的工程实践问题转化为毕业设计题目,成为目前毕业设计题目发展的一个趋势。以机械类专业为例,我们自2013届毕业生开始鼓励学生做跟就业单位相关联的应用技术型毕业设计题目,并优先推荐实际完成效果较好的题目参评优秀毕业设计。例如我们连续在2013、2014和2015三届毕业生中选拔学习扎实、作风踏实的学生与某机械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培养,以企业技术专家为主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题目即选择了该企业的拳头机械装备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学生不仅要完成产品的整体设计,参与核心零件的工艺设计,还在毕业实习和设计过程中实践企业的生产管理和企业文化等。当然,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我们需强化校外毕业设计题目的审批和管理流程,主要包括个人限时申请、企业专家的推荐意见、具体明确的企业类题目的设计任务、不低于校内毕业设计的工作量、校内外双导师指导等。

四、严把毕业设计考核关

一直以来形成的以就业和考研为重点的对本科毕业生的考核倾向,导致高校对毕业设计考核一般较为宽松,学生较易通过,也是致使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累年下降的重要原因。为此我们严把考核关,积极采取措施确保毕业设计质量,实现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首先,确保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质量,杜绝简单抄袭、拼凑的论文加工过程。所有论文必须在“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管理系统中进行,重复率超过40%均取消毕业设计答辩资格,即毕业设计成绩直接不及格。其次,加强毕业设计答辩的考核力度。以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所有学生都必须参加答辩,答辩不及格则毕业设计成绩直接不及格。制定严格的毕业设计答辩工作管理办法,涉及学生答辩申请、指导教师/评阅老师意见、答辩时间地点公示、答辩委员会下设各答辩小组成员分配、答辩过程记录和督察、答辩结果上报等各个环节。答辩过程一是注重答辩质量,以产品设计、工艺、控制为核心展开答辩提问,旨在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设计和应用能力。二是注重答辩过程的记录和督察,确保答辩的公开、公正、公平。最后,加强毕业设计档案管理工作。院系提出了详细的本科毕业设计存档要求,要求学生依照指定流程进行毕业设计工程图纸在答辩后的再修订、审核工作;要求学生按照模版编辑、装订论文。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诚信的工作作风,这也是工程技术人员最基本的工作素养。上述是我们就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背景下的机械类专业的本科毕业设计改革所做的探索,旨在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这也是独立学院生存、发展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冯莉媚.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质量控制点探究———基于浙江省高校毕业设计的抽查结果[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

[2]蔡杰进.法国工程师教育模式本土化过程中本科毕业设计的思考[J].实验实践教学,2014(29).

[3]李峻,张艳娣.论工科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思维转向[J].高等理科教育,2014(5).

[4]吴益锋,张淑敏,田夏.上海交通大学提升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7).

第6篇

关键词: 机械专业 毕业设计 产学研结合 实施案例

毕业设计是检验本科教学质量的“试金石”,历来受到各个高校的普遍重视。毕业设计是大学本科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工科专业学生通过这一环节的锻炼能够进一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参加科学研究和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的一次实战演习。毕业设计不仅仅是理论学习的补充,也是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如何针对当前影响工科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因素,建立顺应时展的新型毕业设计模式,对新世纪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机械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的本科毕业设计存在选题陈旧、指导手段单一、实践训练欠缺、论文撰写质量不高、设计绘图不规范等一系列弊端,其结果是为设计而设计,学生敷衍,指导老师疲于应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没有本质提高,难以实现教学目标。

从选题和内容上看,普遍存在理论研究型题目偏多,实际应用型题目偏少的特点。毕业设计内容与当前企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严重脱节,创新能力不足。从答辩过程看,存在毕业设计答辩程序化、走过场,学生在答辩过程中存在缺乏自信、答非所问的现象。

2.产学研结合的本科毕业设计模式

通过毕业设计将高校培养人才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围绕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从创新能力、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三个方面对毕业设计的选题、内容的确定、指导老师的选配、毕业设计的考核等进行科学规划。通过高校和企业的有机结合,对学生的毕业设计内容进行动态跟踪,随时掌握毕业设计的进展,保证真题真做。

3.产学研结合的本科毕业设计实施案例

(1)《基于三坐标测量仪的叶轮测量及误差分析》

本课题是结合学生就业单位实际生产的需要提炼出的毕业设计课题。主要内容是针对风机制造企业研发的新产品,利用三坐标测量仪进行测试,将实测数据与理想模型进行比对,检验产品是否合格。

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学生一方面能够熟练掌握三坐标测量仪这样先进仪器的操作技能,另一方面可以提前进入就业单位,熟悉工作环境,将本科阶段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很好地完成角色互换。对于高校而言,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又能够实现产学研结合,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对于企业而言,可以节省新进员工的培训时间,也能人尽其才,人尽其用。

(2)《基于Pro/E大口径吊钳三维建模及有限元分析》

本课题是应石油机械企业的要求,对企业产品进行改进、优化设计而凝练的课题。大口径吊钳是一种典型的石油机械,课题主要内容是利用Pro/E软件对大口径吊钳进行三维造型,然后将模型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施加边界条件,进行力学分析,判断吊钳的应力和应变,用于指导对吊钳结构的优化设计。

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学生一方面能够熟练掌握Pro/E软件和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的操作技巧,另一方面能够了解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途径,提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课题贴近工程实际,并具有典型意义,对于学生的择业和就业都具有帮助。

(3)《1P68F汽油机下箱体加工关键工艺研究》

本课题是根据某林业机械企业提高汽油机下箱体加工效率要求而浓缩的本科毕业设计课题。课题主要内容是分析汽油机下箱体的几何特征,编制工艺过程卡和工序卡,设计夹具总装图和专机整体结构,以满足高加工效率的要求。

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学生一方面能够加强《机械制造工艺学》、《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等机械专业主干课程的理论知识的灵活应用,另一方面可提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该课题是机械专业的传统课题,又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是推陈出新,满足本科毕业设计,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要求。

(4)《磁控溅射激光热引导硅薄膜生长可行性研究》

本课题是从科研项目中分离出来的子课题,主要内容是熟悉磁控溅射方法和激光加工方法,通过参与科研基础试验,验证磁控溅射激光热引导硅薄膜生长的可行性。

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学生一方面可以从中熟悉科研活动的过程和规律,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科研工作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跨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4.结语

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已取得前期成果,它能拓宽毕业设计选题渠道。来自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实际课题,使学生增强了实践能力和就业实力,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能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有利于造就优秀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全面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方向,符合高等教育综合化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邓明,张津,胡亚民.基于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运作新模式及实践[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VOL19,(8).

[2]李向民,任宇石,张晓芬.“产学研结合”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VOL11,(4).

第7篇

关键词:实验室;毕业设计;开放式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267-03

本科毕业设计是高校对即将毕业的本科生在系统地学习了相关基础课和专业课后所进行的最后一次综合知识和技能的全面考核,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培养创新意识、提升自身素质的重要实践机会[1]。同济大学交通学院道路方向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课题大多来源于导师承担的科研课题。为了完成本科毕业设计,学生必须要在实验室内进行大量的、不同种类的实验工作。但是实验室作为承担基础性、辅的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主要场所,近来又要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如果再加上一年一度的本科生毕业设计工作,这就使得本科毕业设计已变成本科生教学中最难管理、教学质量最难控制的一个阶段[2]。因此,如何发挥实验室在毕业设计中的作用,如何对实验室进行合理化、开放式的管理将对这个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产生很大的影响。

随着对本科生自身素质培养的日益重视,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越发看重,使得学生主动学习的趋势日益明显,抛弃传统的、效率低下的、封闭式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势在必行,本科生毕业设计的管理方式必须转型为开放式的管理,这必然对当前学院实验室管理系统在新的条件下提出更高的要求[3]。实验室要实行开放式的毕业设计管理,既需要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满足开放的条件,还要能提供一定比例的自主创新的实验项目,加强对学生自主创新的课题要鼓励,并积极提供力所能及的技术指导和试验辅助,同时对实验房间和现有仪器设备进行更加有效地管理,提高它们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学生在实验室完成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

一、毕业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学生是本科毕业设计过程中的主角,这一阶段完成的设计任务的质量好坏,将对学生今后能否快速、顺利地适应新的工作岗位产生深切的影响,因此实验室必须充分做好学生的思想准备工作以及场地、仪器和物质保证工作。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应在学生毕业设计前完成检修、调试,设备的使用状态应在实验室网站上实时更新,从而保证毕业设计正常进行。实验室教师和技术人员都应充分认识到毕业设计的重要性,积极投入到这一教学活动中去[4]。在准备进入实验室完成毕业设计前,学生需将指导老师制定的毕业设计中的实验内容大纲通过实验室管理系统网上提交给实验室管理员,由管理员结合实验室现状指出试验大纲中的问题并给出批示和指导,告知学生所选课题的难点与工作量,要与毕业设计的周期相适合,随后提前准备和制定该本科生毕业设计的培训方案,对存在危险性的实验项目进行单独的实验方案设计和探讨,确保本科生在毕业设计期间的人身安全。在学生开始着手毕业设计前应该进行相应的试验安全培训和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操作培训,经实验教师考核合格并颁发相应安全证书后方可进行网上预约相应的试验项目。在毕业设计的进程中,实验室教师要起到日常监督、指导和提示的作用,这是试验教师义不容辞的分内本职工作。在对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动员时要多多介绍历届毕业设计中的学生们总结的宝贵经验和可能存在及容易忽略的问题,以免学生多走弯路,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开放式实验室管理平台是一个以本科生实验教学和研究生科研试验管理系统为基础的网络化实验室综合管理平台,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各实验室的实验项目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实验室人员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体系,利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实现了试验资源的综合化、效率化管理,它打破了传统实验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能够更加有效地培养毕业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态度,从而简化了传统实验室烦琐的管理工作,解放了实验室教师时间上的束缚,提高了他们的工作质量,有助于提高实验室的教学和管理水平。

二、毕业设计期间的管理工作

1.仪器设备的使用安全。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期间,往往会根据自己选择的课题使用各种不同的仪器设备。对于常规的仪器设备,学生一般在大三和大四时期的开放性与基础性实验课程中就已经接触过了,通过实验室教师的操作培训和考核后就能基本掌握它们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但对于大型、非常规的仪器设备,短期内无法熟练掌握,因此特地设立了研究生实验员助理,实行专机专人负责,学生只需将试件准备好并将实验方案交给实验员助理,由实验员助理指导操作,共同完成实验项目,期间实验员助理也能介绍自己总结的经验,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2.设备使用的预约和记录。由于本科生毕业设计的时间较为集中,实验室空间和设备数量都会趋于紧张,这就需要实验教师结合开放式管理系统进行合理化的管理,所有学生进行任何试验项目都需要提前网上预约,让管理员做到心中有数,统筹安排,错开大量的交叉试验,提高实验效率。学生可通过实验室开放网站预约各自需要进行的实验项目,网上填写预约单,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姓名、实验起止时间、主要设备、实验内容、联系方式等。道路实验室内例如烘箱等一些基础性设备由于不同的实验要求需设置不同的温度,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总是供不应求,常常出现后来的学生擅自改动温度,使得前面学生的保温效果降低。通过实验室管理员合理的管理和分配,规定大体积的烘箱用作常规材料保温,学生根据各自的需要将材料放入相应的烘箱,小体积的烘箱用作非常规实验的备用,这样在不增加设备台数的情况下同样满足学生们的要求。

3.基础实验教学的保障。在毕业设计期间,大二、大三年级学生的基础实验教学课程也必须按照教学计划如期开出,这两者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冲突和矛盾。这时实验预约管理系统就能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实验室可以根据本科生实验教学计划提前在上课时间预留好房间,在此期间提前通知本科毕业生调整试验时间,合理调配各自的试验计划,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4.实验室开放时间与安全问题。每年毕业设计的时间一般是3月中旬至6月上旬,这段时间内学生纷纷忙于找工作就业,从而使得毕业设计的时间得不到保证,很难完成教学计划所制定的目标[5]。于是学生做实验的时间就会变得非常不规律,往往在非正常的工作时间会有大量学生赶试验进度。实验室针对这种情况,专门制定了一个非工作时间使用实验室的加班申请制度。由于客观条件确实需要加班的学生必须额外填写申请单,写明所用实验室、设备、时间跨度等,并附带一份由学生和指导教师共同签字的保证书,同时实验室也会根据学生加班申请的实验项目相应地安排管理员值班,对于设立研究生实验员助理的大型设备,明确要求助理在本科生做实验时一定要到岗,绝对不能由本科生单独操作大型设备,以免对实验室以及学生造成巨大的损失。同时,鼓励学生在大学三年级就通过各种科技大赛及开放性实验课程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利用课余时间在实验室进行研究,提早为后面的毕业设计积累经验和数据。有了开放式实验室管理系统做基础,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正在学习或者已经学过的课程、个人兴趣来设计自己的实验方案,通过实验教师的悉心指导和亲自动手实验摸索来不断完善,为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5.实验室卫生管理。毕业设计期间实验室是学生学习和工作的主要场所,如何创造一个安全、卫生、文明的实验室,为学生的毕业设计提供良好的环境,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6]。学生毕业设计期间,每天都要产生很多实验垃圾,但观察发现,少有学生会主动清扫实验室。为此,根据实验室管理系统中学生提交的实验方案编排不同房间的值日表并下发给各个小组的学生。轮到值日的学生不管当日是不是在此实验室工作,都要在下午5点前到该实验室打扫卫生。

6.提高实验人员素质。学生毕业设计期间,指导教师既要指导毕业设计工作,又要完成繁重的课程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以致投入到指导毕业设计工作的时间和精力有限[7]。学生由于经验不足,在实验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实际操作方面的问题就需要马上解决,这时就需要有知识面广、经验丰富的实验教师来帮忙解决。因为大多数实验室都不是为某一个方向专门建立的,如土工实验室、力学实验室、集料实验室都是各个道路方向的学生共用的,这就要求分管这些实验室的教师对相关方向的知识都要精通,才能指导不同方向的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和实验课中不同方面的要求。同时,实验室也要与时俱进,吸引很多优秀的具有一定工程背景的专业人才加入师资队伍,才能更好地掌握和熟练操作日益先进、精密的仪器设备。此外,实验教师还需掌握一定的设备维修技巧,因为一般小设备出现故障都是由实验教师自己动手修,不但及时,而且是免费的,只有比较精密、复杂的仪器设备坏了才请厂家来修,但需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难免影响毕业生本来就很紧张的宝贵时间。

7.实验教师的权利。毕业设计期间,学生是否按照网上提交的试验大纲完成了相应的实验内容,是否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是否态度端正,实验教师要比指导教师更清楚,更有发言权。所以,应该赋予实验教师一定的权限帮助指导老师更好地监督和管理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的表现。比如,在实验室完成毕业设计的学生总评分里设置25分的平时分,交由试验教师统一评定。这样对于实验教师管理学生实验过程有很大好处,对于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也有帮助。

8.毕业设计质量控制方法。针对实验室内本科毕业设计质量难以控制的状况,主要采用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控制:第一是试验方法的确认,只有采用了正确的实验方法才能得到真实的实验数据,实验教师在学生进行实验时需采用旁站、巡视的方法对其试验方法进行实时指正。第二是实验设备记录的管理,实验教师应核对学生网上申请和实验过程中填写的纸质实验记录,确保实验内容与学生的实验大纲一致,从而判断是否存在遗漏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不真实的情况。第三是试验样品的管理,通过样品管理可以知道学生在进行每项实验内容时采用的平行试验数量,评价试验结果的可靠度,必要时还可以采用平行检验的方法判断学生实验数据的准确性。由于本科毕业设计时间比较紧张,对于实验经验欠缺的本科生来说,毕业设计的质量不能单单由论文中数据的准确性或质量来评价,而应该结合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真实性、独立性、积极性来综合评定,这样更加符合当前对高素质大学生的培养要求。

毕业设计期间的实验室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繁重,开放式实验室管理系统能高效、合理地利用实验室内各项资源,通过合理的规章制度能充分发挥实验室在毕业设计中的作用,为提高毕业设计质量起到积极和保障作用。由此在毕业设计的实验过程中,学生将获得今后实际工作所必需的基本训练和进行科研工作的初步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宋满仓,黄银国.工程类本科生毕业设计评价系统[J].理工高教研究,2005,21(5):86-87.

[2]王虹,董建.化工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和实验室管理结合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5):84-91.

[3]宋晓悦.高校开放式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师范大学,2008:13-16.

[4]封鉴秋,贾晓林,杨道媛.充分发挥实验室作用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实验室科学,2007,(1):37-39.

[5]廖志凌,邵学军,等.高校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26(2):82-85.

第8篇

一、前言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校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2]。对学生而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阶段,可以培养和锻炼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科技文献查阅与科技论文撰写能力,以及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对学校而言,是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主要抓手,也是检验能否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重要标准。生物技术是解决21世纪人类面临的资源、能源、环境、人口与健康等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生物技术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点[3]。为了适应生物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我国教育部在1998年高等院校学科调整时增设了生物工程本科专业[3,4]。目前,高等学校的生物工程专业已成为最为重要的专业之一,它是培养掌握现代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基本科学原理、基本技能、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本理论,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产业化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5,6]。生物工程专业是以工为主、以理为辅、工理管相结合的复合型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做好该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环节,对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高校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整体上出现了下滑的趋势,主要表现在:(1)师生比例偏低,指导老师无法利用有限的精力和时间高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2)选题盲目,课题研究内容陈旧,缺乏创新性,有的还脱离生产实际;(3)毕业论文的写作水平差,学生缺乏科技论文写作训练,论文写作格式与文献引用缺乏规范;(4)评价体系不完善。学生们在毕业设计(论文)阶段的表现是良莠不齐的,但最终毕业时获得的文凭却并无二致且本科毕业率几乎一直都是100%,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为了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如何改革并完善现有的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模式已成为高校教育者讨论的热点之一。从2010年开始,我们进行了依托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课题教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探索和实践,让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实践环节参与到导师的在研课题中。本文以ε-聚赖氨酸高效生物合成和产业化实施项目为例,就相关的探索和实践进行了总结。

二、依托科研课题教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形成合理的科研团队。目前,高等院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方式多采用导师制。然而,导师制是一种精英教育的教学模式,其实质上是一位导师和一个学生之间面对面的、高度个人之间的接触和交流[7]。这种形式的制度是依靠学生对教师的低比率,它是一种高成本的制度。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来临,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生师比持续升高,办学资源日益紧张,高成本原始形态的导师制已难以为继,它对师生比例的要求无疑增加了导师的教学负担。通过依托科研课题教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在选题后就进入到导师的课题组中,与研究生统一学习和交流,建立一个由导师、研究生和本科生(1∶5∶3)构成的梯度研究团队。在这个团队中,导师对本科生、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和内容进行统一安排和规划,对项目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分解和归纳,形成一个个独立且相关联的子课题。然后,本科生自主选择一个具体子课题进行研究。团队中研究生协助导师对本科生进行实验技能、实验设备和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和指导。这样,以科研课题为基础,通过科研团队各成员的分工和合作,一方面减轻导师的工作量,使导师能够高效利用有限的精力和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避免了以往导师对指导内容不明确,对“如何导”、“导什么”等缺乏清晰的认识等问题。另一方面,传统的一个导师和一个学生的面对面的交流,转变成本科生与具有一定科研基础的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进行高度个人的接触和交流,有效地缩短了本科生的适应期,极大地提高了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2.选择合适的论文题目。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显著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若选题过于陈旧或是假题目,研究内容与实际的研究和生产严重脱节,则论文的价值低或意义不大。学生仅为了学分和毕业而进行毕业设计(论文),会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也得不到锻炼和提高。通过依托科研课题教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让学生参与到导师的在研课题中,做到真题真做,使得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不仅能够提高其主观能动性,还能极大地激发其创造性。另一方面,由于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内容与导师的科学研究具有极高的关联度,导师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学术能力使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让他们参与到本专业某领域前沿的相关研究,实现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目的。比如,针对江苏省产学研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新型生物食品防腐剂ε-聚赖氨酸高效提取关键技术与集成化研究”这一课题,要求学生尝试各种先进分离提取方法,发现和比较这些提取方法之间的优劣性和互补性,最终提出一种可行的分离提取工艺路线,并进行实验验证和评价。此外,由于生物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有两种形式,即试验性题目和设计性题目,为了能够兼顾学生的特长以及与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对学生进行分流,充分发挥其特长,激发学习兴趣,保持个性。尽可能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并巧妙地加以引导利用,帮助学生实现“参与—成功—参与”的良性循环,使学生持续保持自主参与学习的动机。在ε-聚赖氨酸分离提取新工艺开发的课题中,鼓励学生尝试自己感兴趣和认可的分离提取方法,在对该方法进行充分实验和评估后,将其整合到原有分离提取技术路线中,并考察该提取方法的加入对最终产品质量和收率的影响。如果试验结果是积极的,则尝试让学生对新技术路线进行工厂工程设计,为实现新工艺或新技术规模化和工业化提供一定参考和依据。

3.开设学术报告会议。科研成果汇报和科研论文的撰写是展示科研工作者成绩的有效途径。这一过程,并不是单纯的工作总结,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是提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然而,本科生在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之前,本科教学中没有开设关于科研成果汇报、论文写作等课程,学生缺乏一定的科研基础知识和实践机会。因此,学生在总结科研成果,撰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学术道德观念淡薄,论文有明显的拼凑,更有甚者直接从网上抄袭;(2)缺乏专业化和学术化语言描述实验方法和结果,措辞不严谨、论文层次不分明,图表说明不合理;(3)论文格式不规范,特别是论文的参考文献、中英文摘要、图表等。这些问题是导致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依托科研课题教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在教学实践中,导师要求本科生也参与到课题组的各种科研活动,包括读书报告会、月底课题组汇报、中期汇报和专题讨论等各种学术报告会议。在读书报告会中,要求学生阅读、分析和归纳1~2篇与课题研究相关且是近期发表的高影响因子的SCI论文,以PPT的形式解释论文的研究内容、创新点以及对自身课题的启发,并要求本科生、研究生和导师一起讨论分析。在课题月底工作汇报、学期汇报的会议上,要求学生以PPT形式对一个月或一学期的研究内容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导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并依据实验结果安排下一步工作计划。此外,课题组不定期组织专题报告,由导师或高年级的博士研究生对某一专题进行学术报告,报告选题有“如何写好毕业论文”,“生物工程学科常用科研软件的使用”,“发表高水平SCI论文的心得体会”等等。通过这些学术报告会议,使得本科生在文献阅读能力,课题研究的总结、汇报和论文写作等多方面得到系统训练和提高。

4.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从选题、实施到论文定稿,历经约8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合理评价,建立奖惩制度,可以使学生产生公平感和信任感,对学生职业道德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估中分为指导教师评审、评阅老师评审和答辩评审三个环节。由于在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学生与导师(指导教师)有更多的接触和交流,导师对学生的态度、能力和创新性等方面有更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因此,指导教师评审成绩往往占总成绩的60%以上。课题组在严格执行校教务处规定的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和管理规范的基础上,利用模糊评价的方法[8],构建一套合理、科学和客观的指导教师评价体系,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创新性三个方面定量地分析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环节的表现,保证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的客观、公正。

三、结束语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校本科教学的最后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步骤,也是评价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笔者针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剖析了造成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不断下滑原因的基础上,探索并实践了依托科研课题教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方法,通过形成科研团队、选择合适题目、开设学术报告和构建合理评价指标四个手段来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已毕业学生的就业单位均反馈学生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较高的职业道德能力和水平,得到了社会的初步认可。然而,在教学改革和探索的过程,发现仍有一些问题,如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的难度选择,毕业论文(设计)教学与学生考研和找工作的时间冲突等,这些问题尚需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与完善。

作者:陈旭升 刘中美 周丽 张薄博 王金晶 周哲敏 单位:江南大学

第9篇

1.发挥存量——以教师科研课题为背景派生本科毕业设计课题

部分教师承担各级科研课题和各类企业项目,在指导毕业设计过程中,可以将学生的毕业设计与教师的科研工作结合起来。由于教师对研究性科研项目的具体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重点难点心中有数,可以让学生承担研究性课题中的应用性部分并将其作为毕业设计题目,这样教师指导学生时可以做到有的放矢。面向企业的科研课题可以为本科生毕业设计提供丰富的选题来源,将与企业签订的横向项目进行分解,遴选相应的子项目让学生积极参与,并作为毕业设计课题加以指导。本科生作为助手协助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毕业设计课题来源于科研课题,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进行承担的子课题调研和文献检索,以及方案设计和实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将会有很大提高。在利用现有科研资源的基础上,需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扩大项目总量,为学生找到更多的结合企业实际的有价值的选题。

2.创造增量——以教师深入企业为载体催生本科毕业设计课题

积极鼓励青年教师或企业经验不足的教师到企业锻炼,体验应用性人才的内涵,了解企业实际需要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去对口企业集中实践的时间可以安排二、三个月或半年,充分利用假期。在这期间,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和科研实践,与设计部门和生产车间的技术人员充分交流,缩短产学研之间的距离,积累宝贵的工程经验。对大多数无法有集中完整的一段时间到企业学习的教师,可以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的形式走访企业,在生产现场“采风”,“捕捉”合适的工程案例,积累毕业设计素材。将素材进行整理与提炼,提出工程化毕业设计课题,指导学生进行研究。

3.激发能量——以学生的创新活动为动力孕育本科毕业设计课题

从学生心理出发,按照引导学生“想创新”、“能创新”和“乐创新”的步骤开展工作。(1)舆论宣传引导。一是将参观创新实验平台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一课;二是利用校园网络媒体及时宣传学科竞赛获奖学生的消息;三是利用学生科技节充分展示学生科技创新作品,组织学生以身边先进典型作为学习样板。(2)技术学业引导。首先,经常邀请企业专家到学校做讲座,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激发学生创新实践的欲望;其次,精心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搭建学生创新实践的阶梯,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学分认可通道。(3)学生自我管理。实验平台开放运行,鼓励学生在实验平台通过建立兴趣小组进行自我管理,在课余时间参加开放式实验教学、科研和各类创新实践活动。(4)重视学科竞赛对学生开展创新活动的外向牵引作用。一方面在校内组织举办各类学科竞赛,另一方面投入资金鼓励和支持广大学生参加全国、省市各类科技创新竞赛活动。(5)建立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与毕业设计的有效联系。如学生开展的实验设备利用开发项目、大学生创新计划训练项目和学科竞赛活动等,教师可引导学生将其进一步提炼升华为毕业设计课题。

4.利用余量——以校企多方合作为平台产生本科毕业设计课题

企业和社会中蕴含的丰富实践资源有待挖掘,通过校友、教师的社会关系以及合作企业,可以获得工程化的毕业设计课题。(1)聘请往届毕业生指导本科毕业设计。通过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研,聘请在企业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往届毕业生担任毕业设计的企业导师。结合他们现有的工程资源,设计出相应的毕业设计课题,利用他们丰富的技术知识和工程实践经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训练学生从事工程设计研究的初步能力。此外,在帮带的过程中,往届毕业生向学弟学妹传授经验,并以自己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严谨求实和勇于实践的工作作风感染学生。(2)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服务本科毕业设计工作。发动教师充分利用社会关系,例如成教学生、短训班学员、教师同学等,他们有的具有企业工程项目研发经验,通过他们工作上的优势和条件,获取有利的工程资源,设计学生毕业设计课题。同时,组织学生在就业签约企业开展毕业设计,可使学生提前上岗,学以致用,得到实际工作的锻炼,这能有效地缓解学生毕业设计和就业实习的矛盾。(3)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引入企业技术资源和创新文化。企业对工科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前沿技术非常敏感,对人才知识和能力的需求把握准确。因此需要千方百计使合作形式走向深入,及时跟踪科技发展,向学生提供动态信息。通常选择在行业内有影响的大型企业作为校企合作教育伙伴,如果学校所处区域缺乏在行业内有影响力的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很多,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联系多家科技含量高、对人才培养有社会公益心和责任感的企业,共同组建校企合作教育联盟。校企合作的具体形式有: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展课程建设,共建实验平台,开展技术讲座,以及共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与合作企业技术人员联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是在有深度合作的企业开展“3+1”培养模式,学生累计一年在企业开展课程学习、现场实习和毕业设计;二是按“双导师”形式直接安排学生在合作单位进行毕业设计,学生在最后一个学期进入企业,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协商拟定毕业设计课题,学生在完成企业实际课题的过程中,校内导师负责指导和审核学生撰写的技术文件,企业导师负责指导学生在现场进行设计、安装和调试。

5.结论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适用于企业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承载着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担负着满足经济社会人才需求的现实使命。应用技术型工科学生的毕业设计教学客观上需要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课题内容应来自于生产实际,这样做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对毕业设计任务有真情实感,从而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本文立足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新建工科专业,力求以系统化的方法,建立全方位的毕业设计课题类型工程化实现体系。因此从教师和学生、学校和企业等多个视角全面集成资源,包括教师科研、青年教师至企业锻炼、学生创新活动和校企合作等,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新设想,如教师像作家深入生活一样深入企业“采风”,寻找毕业设计素材,以及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服务本科毕业设计工作。只要准确把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定位,坚持不懈地多方探索和勇于实践,新建地方型本科院校的新建工科专业一定能够化解资源不足的困扰,找到适合自己的毕业设计课题类型实现工程化的途径,使毕业设计工作在选题这一起点上首先创造良好的开端。

作者:李智超

第10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环境工程专业;过程管理;就业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设计一方面让学生学会如何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探索知识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1]。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学习实践使本科四年学习能力得到升华,同时毕业设计水平的高低已成为高校教学总体水平的直接反映。近年来,本科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使得地方院校本科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与就业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学生急于准备研究生考试或者提前毕业上岗,占用大量甚至全部的毕业设计时间,严重制约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实施,成为本科毕业生设计水平与实践能力提升的桎梏[2]。目前,地方性高校本科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亟需改革,如何改进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就业市场适应性,已成为大多数地方高校本科生教育面临的一个十分迫切的课题。本论文选择河南省由代表性的省属本科院校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应用型较强的环境工程本科专业为研究对象,开展本科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改革研究。全文旨在深入分析就业市场需求和毕业生反馈信息的基础上,对学生、教师、管理等多个层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出现的新情况进行认真的梳理,并探索有效的解决办法,从而构建行之有效的毕业实践(论文)新体系。

一、地方高校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存在典型问题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环境工程本科专业(以下简称“本专业”)开设于2003年,该专业以培养“环境治理应用人才”为办学定位及导向,强化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工程应用能力为目标,学校秉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质量两手同时抓、都要硬的教学理念,培养了一批在环境污染治理及工艺设计、生态环境质量影响评价以及第一线工程运行调试等理论与实践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实践教学环节,该环节对培养大学生综合运环境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工程实践经验和现场运营技能,进而具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然而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在地方性高校中具有共同性,大致归纳为以下两方面:1.博士及硕士青年教师刚从学校毕业就走上教师岗位,他们的理论教学和工程实践经验都不够丰富,其手头的工程设计资料、工艺调试经验非常有限。而本科毕业设计大多是一对多的非精准指导方式,导致这些指导教师列出的部分设计题目类型相似、陈旧甚至脱离实际毕业设计(论文)模式,因此设计(论文)题目中能做到追逐专业应用前沿或行业研究热点屈指可数;2.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在第7-8学期执行,此时学生的多忙于出国、考研、就业或者签约单位实习上,而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不能作为录取学校或的用人单位考评指标,导致学生不重视毕业设计(论文),少数学生在极短时间内突击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从而导致毕业设计(论文)欠缺创新性,研究没深度,设计说明书内容简单,甚至出现抄袭现象。

二、基于就业需求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全过程控制体系的构建

(一)强化毕业生管理和要求

众所周知,毕业设计的主体是学生,指导老师务必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对学生的指导方式要用“授之以渔”代替传统的“授之以鱼”[5]。指导教师务必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可为整个毕业设计工作安排合理且较详细的时间计划表,才能真正起到鞭策督促的作用。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各类措施,看似占用了毕业生大量的求职应聘时间或学习时间,但实则大大提高了大学生毕业设计的水平,进而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良性循环。从学生角度来看,需要完善学业导师制度,让学业导师、专业任课教师、辅导员等形成组合长效教育机制,加强学生毕业设计的过程教育,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毕业设计对将来工作、学习的重要性,更要使毕业生意识到毕业设计(论文)实践学习过程是对四年大学所学理论知识的一个系统总结,是培养个人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以及解决各类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过程,最终帮助学生树立起人生规划的整体和长远目标,从意识深处强化其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视程度。

(二)提升指导教师业务素质

整合教师资源,采取学科团队负责制。团队培养模式下指导教师学科团队的构建是保证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的前提和基础[3]。不同于传统单一毕业设计指导方式,基于团队培养的环境工程类毕业设计指导模式转变为团队指导,即由多名环境工程类不同研究方向专业教师组成教师团队对学生进行指导,有利于实现师资的整合与共享。学校应为青年骨干教师到公司企业兼职锻炼创造机会,通过深入生产现场一线,熟悉工艺流程,积累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发现各类实际问题及增强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最终将自身的业务能力及科研水平得到大大提升,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的能力也随之加强。另外,学校拓展渠道积极寻求机会建立高校/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构建多元化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团队,聘请行业内富有科研创新能力、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毕业设计企业导师,同时学校组建专业相近的指导教师团队和企业导师联合参与毕业设计指导工作。

(三)基于产出要求的毕业设计选题原则

选题是毕业设计的关键环节。良好的课题,能有效强化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使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圆满地完成毕业设计。通过系统分析国内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让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有机结合,并以基于产出教育要求(OutcomeBasedEduca-tion,OBE)作为毕业设计选题的重要原则及依据[4]。1.符合培养目标及基本教学要求原则。开展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时,学生已系统学完所有专业理论知识,通过近三年多的专业课学习,大多学生明确自己的专业兴趣及方向。设计指导团队尽可能结合工程应用及理论基础命题,学生根据选题的原则和要求同时结合自身的兴趣选题,另外允许学生自主命题,这些举措将大大提高其毕业设计的自主性、主观能动性。2.选题与就业需求相结合。通过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学习达到提高学生就业技能的目的,将学生就业需求与毕业设计选题做到有机融合。鼓励他们到大型环保类公司做毕业设计,让他们接触各种污染控制类、环境评价类课题,在学校教师和环保企业联合导师的全程共同参与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通过毕业设计环节学生可深层次了解或掌握未来就业单位专业核心技术,有效缩短参加工作后的不适应期。而对有考研究生打算的学生来说,尽可能让这些学生参加校内指导老师主持的科研项目或者根据学生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方向选定研究课题,把锻炼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该类毕业设计的主要目标。3.选题与各类校园科技创新大赛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教育部及国内高校设立了各类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和各种科技创新竞赛,建议将科技创新和科技竞赛和毕业设计选题工作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各类大赛并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将毕业论文选题和科技创新项目相结合。

(四)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打造“实践-毕业设计-就业”呈“一条龙”的培养计划,和公司企业签订长期的大学生培养合作协议,建立稳固的校外“产-学-研”合作基地。每年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生产认识实习,企业导师直接参与指导毕业设计工作。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校内建立了环境工程实验中心专业本科实习基地,同时与西安第三污水处理厂、郑州市五龙口污水处理厂、郑州市马头岗污水处理厂、郑州新区污水处理厂、郑州市八岗污泥处理厂、河南省金山环境保护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为学生打造各类专业实训平台,建立固定的学生实习基地。改变传统的学生参观实习形式为上岗实习。上岗实习比参观实习的要求更高,要求学生和单位的正式员工一样全身心地投入到公司的设计、施工、管理等各类实践工作,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多方面的锻炼和培养。学生实习环节的考核方式转变为教师与实习单位联合考核。这种培养运行方式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更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质量得到保障,达到高校/企业双赢。

第11篇

关键词 水污染控制 创新 实践 毕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Factor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Graduate Design Quality

――Take Direction of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as an example

ZHOU Haidong

(School of Environment and Architecture,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

Abstract This article take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direction for example, analyzes 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graduate design quality of the main factors of quality control of graduation design ideas, and on this basis,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and increase the graduation quality.

Key words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innovation; practice; graduation design

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是学生独立进行工程实践的教育教学活动,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为数较多的环境工程毕业生将要从事水污染治理工程的相关设计、施工等工作,甚至从事水环境质量评价。大学生若能在毕业设计阶段即受到高质量的水污染控制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实践学习,则将非常有利于其毕业后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以水污染控制方向为例,针对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相应对策做初步的分析研究。

1 影响环境工程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主要因素分析

1.1 技术层面因素

1.1.1 设计选题过时、无变化

约束性的选题方式仍为目前大部分的毕业设计所采用,造成选题范围太宽或太窄、选题过于陈旧或与学生就业去向相差甚远。选题设计创新不足,重复性老题目多,有的集中在一个设计环节上机械地重复设计,毕业设计常出现好几届学生所做的重复雷同,参考题目要么层次过低、要么内容不明确具体,设计要求了多年不变。

1.1.2 设计缺乏创新、不规范①

主要体现在:(1)水处理工艺方面,如绝大部分学生都采用常规活性污泥法,工艺基本无不变。(2)水处理单体构筑物设计参数的盲目选择。(3)制图不规范,不符合制图标准。(4)图纸表达能力较差。主要问题有设计说明和材料表不完整,无定形和定位尺寸,剖面图数量不足,剖切位置不准确等。

1.1.3 未达到相应的设计深度②

完成毕业设计的学生通常只会设计基本的工艺流程,远达不到“初步设计”的要求。常存在着多数学生对什么是初步设计,它的内涵要求是什么不清楚。即使完成的毕业设计,但有的连施工图纸都读不懂。

1.1.4 手算的重要性被忽视③

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易造成忽视手算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对设计的细节问题把握不够深入。水处理的设计软件只要输入相应的水质资料及设计要求,在对工艺及构筑物计算的基本方法全然不知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计算结果。然而手算能对基本理论和概念进行巩固,对工艺设计规范有系统的认识和切实的体会。

1.2 管理层面因素

1.2.1 教师指导管理不力④

许多指导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把关不严,工作流于形式。一方面,由于部分指导教师本身不具备科研与工程实践背景、社会实践经验缺乏,甚至没有理解和掌握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工作规程,以致于指导的毕业设计质量不高。另一方面,在当前的形势背景下,多数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身负大量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只能将非常有限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指导毕业设计中。

1.2.2 管理机制因素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对指导教师的设计指导能力培训。(2)对指导教师的要求不明确,不具体,对毕业设计全过程未进行有效监控。(3)对学生毕业设计质量要求和成绩评定办法的制定不完善。常采取宽容迁就的态度对等一些完成质量很差的毕业设计,毕业设计答辩时走过场。(4)仍有部分青年教师,虽然无中级职称及以上,单独指导毕业设计,这并不符合指导毕业设计的要求。

1.3 其它影响因素

1.3.1 学生因素

许多学生忙于找工作就业,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持应付过关的心态对待毕业设计工作。在毕业设计中反映出有的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对选题不研究、盲目性大、科学性差;有的语言基本表达能力差,出现语句不通、语法不对、错别字多等问题,在外语阅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不强等,毕业设计质量当然得不到保证;部分学生认为其已与工作单位签约,“走过场”,敷衍了事。

1.3.2 就业因素

在大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期间,正是学生们求职择业的黄金期和高峰期,为了就业或找到理想的工作,学生们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化费在这上面,给本科毕业设计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1)部分已和用人单位签约的学生通常被要求提前去该单位实习工作,使得这些学生不能按质量完成毕业设计;(2)高校学生就业管理部门限定双向选择时限,要求大学生们尽快确定好工作,为了在双向选择时限内确定工作动向或找到理想工作,毕业设计很自然地不被重视;(3)毕业设计成绩的高低,不是用人单位在选聘毕业生考虑的重要方面,以致毕业设计时学生的投入明显不足。⑤

2 环境工程本科毕业设计质量控制思路

2.1 尊重社会需求

高校的人才培养应时刻以用人单位的需要为原则,立足于满足社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要与时俱进,把握当前科技的发展趋势,对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信息全面把握。

2.2 强化全员参与

毕业设计质量控制需要高校的多个部门和成员如教学管理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学校行政管理部门、指导教师、毕业设计者以及用人单位来参与其中,协调工作、相互配合与支持。并且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教育,强化质量意识,激发师生员工的积极性、责任感和荣誉感。

2.3 采取质量过程控制⑥

采用质量过程控制与管理对毕业设计相关的所有资源和活动进行有效监督管理。(1)前期的毕业设计质量控制,包括设计前准备工作、设计任务的布置、指导教师的遴选、设计选题的审批、通过网上选题和确认等。(2)中期的毕业设计质量控制,主要指辅导记录、学生出勤登记、中期检查表等。(3)后期的毕业设计质量控制,主要有指导教师意见表、评阅教师意见表、答辩日志、毕业设计成果归档、评优记录等。

2.4 实行系统管理

建立和实施毕业设计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存储数据库,将所有的信息资料录入其中, 方便日后信息化管理,如设计资料的查询、设计选题的统计、设计成果评比、质量跟踪、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信息反馈、设计指导工作改进措施等。

3 改进和提高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对策

3.1 改善选题设计,实现科学选题

设计题目首先要具有针对性、综合性、应用性与先进性,符合本专业基本的教学要求及培养目标;其次要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能生产实际密切结合。设计分量和难度要适中,经过努力学生应能在毕业设计时间内完成。毕业设计的题目最好能来自生产实际,如污水处理厂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即采用真题假做,并按照教学要求对设计内容适当调整,可较好满足选题设计的要求。

3.2 改进设计任务,强化设计成果

主要从毕业设计的内容、设计原始资料、设计成果要求等方面来改进和提高设计质量。⑦

环境工程专业水污染控制方向毕业设计的内容可在原排污管网和污水处理厂设计的基础上,增加区域水环境质量评价内容。所增设的内容可培学生从大环境角度进行区域水污染控制。设计原始资料应包括城市的自然条件、城市发展规划,城市环境规划、城市地形地貌图,生活及工业需水量、污水排放量及处理工艺、水质统计分析表,主要污染源排放监测数据表,主要相关河流水质监测数据,城区人口密度,生活污水量标准等。设计成果应包括设计计算书、设计说明书以及设计图纸。设计计算书和设计说明书各1份,总字数不小于2万字。设计图纸数不少于8 张1 #图纸,设计深度要求达到初步设计阶段。

3.3 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业务能力

为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应鼓励指导教师更多的参与到科研活动当中,特别是要采取措施激励青年教师尽快提升科研、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指导教师要在实践性环节中受到锻炼,并且要善于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向老教师多请教,学习前辈的指导经验,为更好指导毕业设计树立良好的基础。此外,还应着力加强指导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教育,加强师德和人格修养的培养。

3.4 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构建创新机制

第一应在成绩评定上鼓励那些设计新颖,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且有实际意义的设计,培养的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水污染控制方向毕业设计中创新主要体现在水处理工艺理念的改进、工艺的选择和完善、水处理构筑物的新型设计等方面。其次在指导毕业设计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熟悉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明白怎样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造就创新能力。再次,尝试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的新模式,利用企业的资源,完成企业需要的技术课题,锻炼和提高创新能力,为毕业设计质量提供有效保证。

3.5 加强规范化管理⑧

毕业设计涉及到许多环节,搞好每一环节工作,都需要高校加强毕业设计过程化管理。(1)制订完善的规章制度,建立标准化的毕业设计操作程序和组织管理、成绩考核评定标准、答辩细则,明确责任,理顺关系,进行规范和科学的管理。(2)构建起高效的质量监控机制,该机制强调评估和评优为动力,通过阶段性检查,实现质量控制的目标。(3)为使高校、教师和学生能够更好地投入到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中,建议对毕业生的就业时限安排作出合理调整。

4 结语

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可采取科学合理的选题,毕业设计指导创新机制的构建,指导教师业务的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毕业设计规范化管理等有效手段。高质量的水污染控制方向毕业设计,既有利于学生对水处理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又可以使其能尽早了解和熟悉污水处理厂或水务公司工作特点,为其未来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注释

①⑦付翠莲,池勇志.对环境工程专业的水污染控制方向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3.12(4):79-81.

② 方继敏,李晔,马涛,许顺红.对环境工程专业水处理方向本科毕业设计的几点思考[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5,15(2):72-74.

③ 马芹永.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3):83-84.

④⑧廖志凌,刘贤兴,杨泽斌,孙宇新.影响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因素分析与对策思考[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5.27(1):110-113.

第12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 毕业设计 教学改革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b)-0146-02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针对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其培养目标是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侧重于工程应用的创新型高端工程人才,根据工程界、企业界对未来高端工程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培养具有扎实的工程理论基础、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工程素质、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掌握了高分子材料合成、改性、加工、生产和应用技术并具有较强组织、开发、管理能力的,适应现代大工程要求和国际市场需求的一流高级工程人才。

高等工科院校本科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学习和综合训练阶段,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创新成果的全面总结。然而,目前在学校大扩招的背景和就业的压力下,实践教学的重要一环―本科毕业设计被不同程度地削弱。我校是首批加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试点单位,针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我们探索了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应用型高校毕业设计教学模式。

1 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投入的精力和时间不够

许多高校通常将本科毕业设计安排在大四下学期,而这一学期正是毕业生求职择业的高峰期。在当前求职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许多毕业生把找工作放在首要的位置,并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而就没有太多时间投入到毕业设计中了;即使找到工作的同学,部分用人单位也要求其立即上岗实习,导致没有时间做毕业设计;此外,随着考研热的兴起,参加考研的同学越来越多,许多学生在临近毕业时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准备考研复试或学校调剂上,以致花在毕业设计上的时间相对较少[1,2]。

1.2 学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不牢固[3]

由于近年高校不断扩招,为保证教学计划的完成,许多高校不得不压缩课时,这就造成一些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普遍存在专业知识基本概念模糊、专业知识整合能力不强等问题。卓越工程师教育背景下的本科毕业设计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创新成果的全面总结。但在做毕业设计时许多学生对毕业设计整体思路不清晰,普遍存在查阅、整理、分析和归纳文献资料的能力差,看不懂英文资料,写出的开题报告条理性差,不会设计可行性研究方案,不会处理实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等问题,导致毕业设计质量下降。

1.3 指导教师精力不足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培养模式的转变,高等学校招生人数迅速增加,而高校师资力量相对不足,使得每个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增加。目前,大多数教师都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用于指导学生设计的时间和精力很有限,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指导。另外,大量年轻教师从高校毕业后进入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的专门训练,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不足,因此所给出的毕业设计题目创新性、实用性、针对性不强。

1.4 毕业设计经费不足、条件有限

针对目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特点,毕业设计课题的类型主要为工程技术研究,即以高聚物的制备、改性和应用及材料设计、加工和应用研究为主。工程技术研究类型的课题对场地、设备数量、耗材数量等都有较高的要求,许多学校现有的实验室条件根本无法满足部分实验测试的要求,这就直接导致学生难以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设计。

1.5 管理不善,考核不严

各高校虽然都对毕业设计有一套管理办法,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却普遍存在不严格、不规范、缺乏有效监控等现象,导致毕业设计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质量欠佳。

2 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措施

2.1 与企业合作,真题真做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的办学宗旨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的是面向企业生产的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人才。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社会主体,其在生产过程中必然有许多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如技术改造项目、新技术试用等,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引入毕业设计,不仅能锻炼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给学生提供接触社会的机会。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试点班的培养采用了“3+1”模式,即3年在校学习,半年在企业学习,最后半年做毕业设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规定,毕业设计优先安排在第七学期进行岗位实习的企业进行。如果企业的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都认为找不到适合学生做毕业设计的题目或企业不愿、认为不宜在该企业进行毕业设计,则经过学生申请,校内指导教师同意,才能更换企业或指导教师作毕业设计,但必须选以企业实际问题为题、有企业导师参与指导的毕业设计题目;而且,要求部分相关工作在企业进行。由于学生在企业实习阶段,对该企业的全貌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因此开展毕业设计得心应手,效果较佳。

2.2 丰富毕业设计类型

过去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课题的类型较为单一,主要是工程技术研究类的课题,虽然有一部分工艺设计类的课题,但是缺乏工程实践背景,设计内容离真正的工程设计、技术改造存在较大差距,这种选题比较单一、涉及面窄的现状不利于对学生的因材施教,因此,对卓越试点班学生的毕业设计类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卓越计划学生毕业设计的题目类型可根据企业实际工作特点灵活选择,除研究及设计类型的题目外,允许申报产品质量工艺管理技术、起草企业标准及其他标准、产品营销技术等类型的新型课题。今年,合作企业提供的毕业设计题目除了研究类题目,还有很多调研报告类题目,课题来源全部来自企业生产实际。

2.3 建立和完善双导师制度

建立和完善了以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为指导教师的双导师制度。企业安排技术骨干作为企业指导教师,选定实际课题作为学生毕业设计题目,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全面的评价和考核,保证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任务,为毕业后服务于企业奠定良好的基础。校内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学生管理和学业指导,负责把握毕业设计的方向,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双导师制度的实施与完善,可以帮助学生在毕业设计中汲取两家之长,又可以帮助企业选择合适的、可以胜任工作的人才。

2.4 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公平合理的考核制度

对毕业设计全过程实施质量监控是提高质量的保证。为此,成立毕业设计督导组,对企业指导教师和校内教师拟定的毕业设计选题申请表、毕业设计任务书等进行了严格审查。正式进入毕业设计实施阶段后,在毕业设计前期,对学生的开题报告、文献翻译进行检查;中期检查毕业设计进展程度;后期检查论文评阅、答辩、成绩评定等情况。通过对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的管理,保证毕业设计的正常运行,从根本上杜绝毕业设计中抄袭和剽窃的现象,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答辩是毕业设计的考核环节。通过答辩考核学生对本专业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理解程度和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我们建立了适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毕业设计考核制度,由指导教师评阅成绩(40%)、评阅教师成绩(20%)和答辩成绩(40%)给出学生的总成绩,而指导教师评语由校内指导教师评语及企业指导教师评语两部分构成,校内指导教师评定的成绩与企业指导教师评定的成绩加权平均后计入学生毕业设计成绩单。在毕业设计答辩中,答辩委员会至少有1名企业高级工程人员,答辩主席由校内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担任。

毕业设计是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如何在毕业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创新能力,一直是我们研究的课题。通过一年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试点班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实践,丰富了教学内容和形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是,现有的毕业设计类型和培养模式存在局限性。随着卓越工程师班学生人数的增多,必须探索新的课题来源途径和培养模式,因材施教,才能培养出应用型、研究型等各个领域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 杭祖圣,谈玲华,唐青,等.科学发展观下应用型本科院校高分子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探讨[J].广东化工,2009,36(10):213-21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