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业现代化报告

农业现代化报告

时间:2023-07-12 17:07: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现代化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业现代化报告

第1篇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劳动力转移;实证分析;VAR模型;测算

中图分类号:F320.1;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24-6423-05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5.24.084

Abstract: Using the comprehensive index evaluation system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level for reference, by using time series data from 1978 to 2012, and through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to measure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China, and then the VAR model was built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agricultural labor transfer on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long run, labor transfer positively promoted th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ccordingly countermeasures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China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labor transfer; empirical research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农业现代化又是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基础。党的十报告指出,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根据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的《中国现代化发展报告2012》,2008年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比中国现代化水平低10%。农业现代化发展滞后必然导致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滞后,使得中国现代化进程不能协调有序发展。马克思认为“超过劳动者个人所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农业现代化的一个主要特征便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根据《中国现代化发展报告2012》显示,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仅为世界平均值的47%,约为高收入国家平均值的2%,成为制约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而劳动力的转移又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关键所在。因此,从劳动力转移视角分析其对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前人关于农业现代化的研究卓有成效。国外对现代农业的研究由来已久,最具代表性的是舒尔茨对改造传统农业的研究,提出要把传统农业部门改造成一个高生产率的部门,其后速水佑次郎、神门善久及其合作者在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国际比较、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方式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对现代农业的研究不断深入。首先关于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体系的构建,一般采取层次分析法(AHP)、专家评判法、数据包络法(DEA)和多指标综合测度法。如徐星明等[1]构建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和农业保障水平两个子体系对农业现代化进行测评;辛岭等[2]通过专家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AHP)对各地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了测评;孙燕[3]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农业劳动力资源;农业产出;农业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生态化发展程度;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农业投资等6个方面,利用30个统计变量分析了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就目前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来说,存在较为繁琐、过多、过细,指标不突出等问题。近几年从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生产率方面结合研究农业生产的文献还较少,郭熙保[4]通过生产率的对比研究发现,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最为重要。汪小平[5]利用1952 ― 2003年的有关数据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特点和路径进行了实证分析。高帆[6]采用逻辑分析方法推演出结构转化与资本深化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方式。然而,众多学者在分析农业时只是针对与农业的某个方面来分析,很少有学者分析劳动力转移对中国农业现代化整体水平的影响。

拟通过构建一个科学测定农业现代化的指标体系,衡量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并且分析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和提高路径。

1 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1.1 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

关于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但要遵循以下原则:①指标的系统性。所选取的指标最好全面地反映农业系统的各个方面。②指标的综合性。典型性指标与关联性指标兼顾。③指标的重点性。重点选取能够反映所研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侧重点。④指标的可比性。指标设置要符合各地实际又必须具有一定的可比性。⑤科学性原则。所选指标要有经济学和数学意义,保证指标选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⑥易操作性。数据来源应该权威、易得。各种统计年鉴和其他统计资料具有权威性并且较易获取。

1.2 指标的选取和数据来源

根据以上原则,借鉴国内学者的一些研究,参照数据的可得性,选取农业生产水平、农业投入水平、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5个一级指标,5个一级指标又包括12个二级指标,数据样本区间为1978-2012年,数据均来自于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农业生产水平指标:农业劳动生产率(X1),以GDP中第一产业总值作为农业产值(GDP1),第一产业从业人数(L1)作为农业就业人数,X1=GDP1/L1;土地生产率(X2),耕地面积(A),X2=GDP1/A。

农业投入水平指标:人均农机总动力(X3),单位播种面积施肥量(X4),有效灌溉率(X5)。

农业经济结构指标: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X6)、林牧副渔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X7)、农业从业人员比重(X8)、城镇化水平(X9)。

农民生活质量指标:农村恩格尔系数(X10)、农民人均纯收入(X11)。

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农业成灾率(X12)是度量农业防灾抗灾能力的指标。农业成灾率(X12)=农业成灾面积/农业受灾面积×100%。

2 农业现代化水平综合指数测算

主成分分析法主要对具有相关关系的多个指标进行降维处理,转化为相互独立的几个综合变量。彼此相互独立的多个变量保留了原始数据的绝大部分信息(一般为80%以上),极大地简化了原本复杂的评价问题。进行提取后的综合指标就被成为主成分。

首先,利用SPASS 17.0对样本数据进行Bartlett球体检验,KMO为0.766>0.7,Sig小于显著水平0.05,说明变量之间具有相关性,适合作为因子分析。通过因子分析简化数据,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影响因子,根据1960年Kaiser提出的Kaiser准则,提取出2个主成分,其方差累计贡献率已达95.167%(表1),且特征值均大于1。主成分1主要载荷X1-X11一共11个指标,主成分2主要在X12指标上载荷较大(表2)。根据SPASS 17.0得出的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表3)建立因子得分模型如下:

在主成分分析中出现了负数情况,由于在后面的动态计量分析中需要正数作为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利用廖进中等[7]的处理方法对结果F根据统计学中的3σ原则进行非负化处理。

3 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现代化水平动态计量分析

3.1 变量和数据的选择

劳动力转移数据用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比例X(%)来表示,比重越高代表农业劳动力转移人数越多,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农业现代化水平采用非负化后的综合指数Y来表示。为了减少数据的波动和异方差的存在,在进行实证分析时均采用了对数化处理数据。

3.2 单位根的检验

由于时间序列可能存在非平稳性问题而产生伪回归现象,因此首先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中国采用ADF检验数据的平稳性水平。

由表5可知,LNY、LNX时间序列在1%的水平上均是非平稳序列。其一阶差分在1%的显著水平上拒绝了非平稳的原假设,说明DLNY、DLNX是平稳的,均为一阶单整序列I(1),两者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3.3 基于Johansen检验的协整检验

Johansen检验是基于VAR(向量自回归)模型来进行的,首先建立VAR模型。综合考虑AIC、SC和LR准则确定VAR模型的滞后阶数为3。中国采用Johansen的“迹”检验确定模型的协整关系。在5%的显著水平下只存在一个协整关系,选择农业现代化水平综合指数的对数形式(LNY)为因变量的协整方程为:

LNY=1.547 662LNX (1)

由式(1)可知,系数在5%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因此,通过方程可知劳动力转移在长期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正向的影响。劳动力转移每提高1个百分点,对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带动作用为1.547 662%。这种情况符合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情况。关于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众多学者的得出了不一样的结论。一种观点认为农村劳动力流动是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蔡P[8]认为农村劳动力流动不仅不会使农业减产,而且对缓解地区间的收入差距具有重要的作用;陈吉元等[9]认为劳动力流动有利用农地的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进而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会降低农业生产。李琴等[10]指出农村家庭成员的流出不仅使农村老年人的农业劳动参与率发生变化,而且参与农业劳动的时间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中西部的劳动力跨省流动显著增加了老年人参与农业劳动的时间。这种农业劳动力年龄的老化不利于新技术和新品种推广。夏莉艳[11]认为劳动力的大量流动使得农民兼业化严重,农村青壮年的大量流出使得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无人解决,威胁农业的发展。盖庆恩等[12]通过对2004-2010年全国固定调查点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男性和壮年女性的转移会降低农业产出增长率,已经对农业生产产生了负面影响,进而推断出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

结合协整方程和众多学者的分析,劳动力转移尽管可能短期内对农业生产的某一方面可能存在不利影响。但长期来看,劳动力转移对整个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起促进作用的。

3.4 格兰杰因果检验

因为已经通过单位根的平稳性检验,可以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以确定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表6)。

由表6可知,X是Y的格兰杰原因,即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现代化水平存在因果关系,可以认为劳动力转移是农业现代化水平变化的原因。

3.5 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

协整分析只是显示了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脉冲响应是反映一个内生变量的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对VAR模型中其他内生变量的影响。图1为农业现代化对劳动力转移的响应路径。可以看出,在初期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现代化是基本没有影响的,证明中国存在边际劳动生产率为0的剩余劳动力,随后劳动力转移开始对农业现代化起促进作用,在第四期达到峰值,随后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现代化影响逐渐减弱并趋于平稳。由于农业劳动力转移,释放了多余的劳动生产力,提高了中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使中国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比重逐年提高。随着农业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和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趋于稳定。

从图2可以看出,不管是在短期还是在长期农业现代化对劳动力转移都具有正向作用,并且逐年提高,在第五期左右达到峰值,之后趋于平稳。这说明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相应提高,不断释放出多余的农业劳动生产力,促进了劳动力的转移。随着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农业现代化对劳动力转移的促进作用趋于稳定。

方差分解方法就是衡量VAR系统中的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度。从表7可以看出,农业现代化刚开始就受到自身波动的影响,且影响为100%,随后所受影响逐渐下降,最后稳定在91.365%;农业现代化水平受劳动力转移波动的影响逐渐增加,在第五期达到最大值12.766 71%,最后稳定在8.635 00%。

4 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随后建立VAR模型,对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劳动力转移在长期对农业现代化水平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因此,提出如下建议。

4.1 不断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

2013年中国第一产业总值为56 957亿元,占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10%,然而中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总数为24 171万人,占整个就业人口的31.4%。农民纯收入最高的上海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9 595元,其中工资性收入高达12 239.4元,占整个收入的62.5%,然而收入最低的甘肃省农民工资性收入仅为上海的18%。这充分说明了中国依然需要不断地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第一产业人员的转移,不断提高第一产业人员的劳动生产率,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中国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4.2 完善土地流转制度

土地的流转和集中是实现中国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根本途径,也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而要实现土地的流转和集中,首先还需要农村人口的转移和流动。随着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土地流动大多数朝着“散户-散户”的方向流动,而不是以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为目的的“散户-大户”的土地流转。因此,要进一步完善中国的土地流转制度,建立全面的养老保障体系,削弱土地对转移劳动力的基本保障功能,促进以规模经营为目的的土地流转形式。

4.3 推进新型城镇进程

中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2013年以城镇人口衡量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3.73%,然而中国的城镇化还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中国非正式转移的农民工总量为2.63亿,他们更多处在一种边缘化状态,并没有真正融入到城镇生活。高质量的城镇化必然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切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也是中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的基本保证。

参考文献:

[1] 徐星明,杨万江. 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5):276-282.

[2] 辛 岭,蒋和平.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算[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6):646-650.

[3] 孙 燕.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信阳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13(22):14-17.

[4] 郭熙保. 农业剩余劳动问题探讨[J]. 经济学家,1995(3):63-69.

[5] 汪小平. 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特点与路径分析[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4):14-25.

[6] 高 帆. 结构转化、资本深化与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以上海为例的研究[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2):66-73.

[7] 廖进中,韩 峰,张文静,等. 长株潭地区城镇化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30-36.

[8] 蔡 P. 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及其制度障碍[J]. 社会学研究,2001(4):44-51.

[9] 陈吉元,胡必亮. 农村人口流动与农业及农村的可持续发展[J]. 经济纵横,1995(11):4-13.

[10] 李 琴,宋月萍. 劳动力流动对农村老年人农业劳动时间的影响以及地区差异[J]. 中国农村经济,2009(5):52-60.

第2篇

Abstract: Around the idea of "people-oriented", in the analysis of Lanzhou City,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mechanism, describes the focus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Lanzhou City,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and urbanization on "people". Through the analysis, the Lanzhou city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has entered the advanced stage, th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the initial stage, the low level of development, Lanzhou City,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re the problem of contradiction between people and land, farmers' citizenization problem,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uncoordinated should take positive measures to realiz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Key words: urbanizatio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harmonious development

党的十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但在四化中,农业现代化严重滞后于其它三化,成为四化建设的短板。要实现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城镇化的互动支持,因此实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是对“新四化”背景下工农关系及城乡关系的深刻解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兰州市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及少数民族聚居区于一体,各区县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一,分异明显,实现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是建设西部节点城市的根本途径,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中之重。笔者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分析了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体现出的“人”的城镇化与现代化的思想,阐释了在注重“人”的现代化这一前提下,实现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1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本质

“人”的城镇化和“人”的现代化相互依存,彼此影响,二者的核心是“人”。也就是说,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依靠“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是让“人”更好地生活。城镇化是“人”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高质量的城镇化。

城镇化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刺激农副产品消费,推动农业技术改革创新;城镇化的进程推动农村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交通、住房、生活质量以及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改善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为实现“人”的城镇化和“人”的现代化创造条件。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土地、劳动力、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伴随农业现代化产生的“职业农民”有利于推动城镇化的进程和建设高质量的城镇化,这部分人相较一般的农民有更好的收入,更高的素质,他们在城镇生活,在城镇消费,一方面为城镇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支持;另一方面由“职业农民”创办的乡镇企业吸纳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城镇化的发展。

2 兰州市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兰州,甘肃省省会,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地处黄河上游,具有带状盆地城市的特征。2012年8月28日,国务院提出于2020年将兰州发展为西北地区现代化大都市。兰州市土地面积为139 995 3 hm2,常住人口为366万,户籍人口322万,其中,建成区内非农业常住人口261万,外来流动人口50余万。

2.1 兰州市城镇化现状

2015年兰州市总人口366.49万人,城镇人口为296.6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80.95%。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275.86万人)相比,2015年全市城镇人口增加20.81万人,5年增长7.04%,年均增长1.71%。2015年兰州市的城镇人口比重(80.95%)分别高出全国25.57个百分点、全省38.66个百分点,在全省14个市州中排名第二(低于嘉峪关市),2010―2015年兰州市城镇化进程比全省平均水平(提高5.56个百分点)快1.18个百分点。

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城市型社会,按人口城镇化率进行阶段划分,城镇化率51%~60%为初级城市型社会,61%~75%为中级城市型社会,76%~90%为高级城市型社会,大于90%为完全城市型社会。从图1可以看出,兰州市城镇化水平从2005年的64%上升为2015年的80.95%,表明兰州市目前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进入高级阶段或者称之为高级城市型社会。

据甘肃省统计局2014年底的《兰州市城镇化建设中的就业现状分析与研究》指出,兰州市三县五区的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呈现出“不均衡”的局面。图2数据显示,兰州市安宁区、城关区、西固区城镇化率率先突破90%进入完全城市型社会阶段,七里河区和红古区迈入高级城市型社会阶段,而皋兰县、永登县、榆中县3个远郊县还处在初级城市型社会(城镇化率在51%至60%之间)以下,乡村人口比重大于城镇人口。

2.2 兰州市农业现代化现状

参考已有文献,结合兰州市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界定兰州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参考值,如表1所示。

2004年到2013年,分别从农业生产力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业科技水平、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这5个方面,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做了趋势图。

据图3可以看出,兰州市农业生产力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业科技水平、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均在逐渐上升。其中波动最大的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2009年以后逐渐趋于缓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其它4个方面的发展水平,处于较高水平;相反,农业科技处于最低水平,说明农业科技水平是目前制约兰州市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因素。

据图4可以看出,从2004―2013年,兰州市农业现代化水平仍然属于起步阶段(0.5以下),说明兰州市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2005年以后,兰州市农业现代化发展呈阶梯状平稳上升状态,年均增长率达到4.5%,说明在过去的10年里,兰州市农业现代化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其中,2005年农业现代化指数为0.535 5,明显高于前后几年,呈现井喷式发展,对照表1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参考值,农业现代化首次达到初步实现阶段。这是由于2005年,调整引大入秦供水结构、秦王川农业高科技产业开发基地建设以及“三北”四期、天然林保护工程等农业水利工程的完善与建设,确保了农业灌溉与增收。

3 兰州市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面临的困境

3.1 人地矛盾加剧

兰州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为一体,加之黄河穿城而过,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较少。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又过度注重眼前发展,重工轻农,忽略城镇化的建设质量以及城市发展的长远规划,导致城市空间规模不断扩大,房价快速攀升,造成城镇“空心化”和“半城镇化”问题。尤其是在兰州市周边的一些地区,房地产开发商新建了很多住宅区,但是目前这些住宅区由于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的缺失,而成为“空城”长久地空置下来。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房价依然很高,住房依然很紧张,农民在城镇化过程中依然住不起房,巨大的生活压力使得农民无法融入城市生活,人地矛盾加剧,抑制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3.2 农民“市民化”问题

兰州市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潜在资源丰富。人既多又少,“多”是劳动力总量多,“是”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劳动力少。农民的文化水平和认知水平使农民在“市民化”的过程中面临巨大困难,主要有农民进城后的权利与义务问题、就业问题、养老问题、子女的受教育问题以及住房问题,还有农民在城镇生活的尊严问题。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我们注重的不仅仅是“物质”的现代化以及城镇化的“数量”,而更加关心的是这一过程中“人”的城镇化与现代化问题,因此,在实现兰州市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过程中,农民“市民化”问题为核心问题。

3.3 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

兰州市是一个工业城市,历史和现实中存在的工业和农业的比较利益差距,使兰州市城乡发展失衡,从上文的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兰州市目前已经进入高级城市型社会,但是农业现代化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成为制约兰州市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的中心问题。而城乡发展失衡问题是由于长期以来实行的二元经济体制所导致,这样的体制造成“孔雀东南飞”的局面,使一部分优秀人才外流,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缺乏人才,久而久之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相较于城市越来越落后,城乡之间差距越来越大,从而严重制约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

4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和容纳能力,解决“人地矛盾”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为此兰州市城镇化规划要将重心放在“人”的城镇化以及“人”的现代化规划上。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和容纳能力,着重解决“人地矛盾”,合理规划土地,解决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半城镇化”问题,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完善城镇基础设施,保障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的衣食住行,让农民在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与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上无后顾之忧,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4.2 培育“职业农民”,实现农民“市民化”

开展农民培训活动以及科技下乡活动,加大农村的科技推广力度,重点是对农民素质的培训,培育出更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让农民在城市生活,在农村上班。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认知水平和文化水平,让农民和市民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使农民这一职业成为新时期“四化建设”中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鼓励优秀人才回流到农村,为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支持乡镇企业发展,带动农民非农就业,促进农村发展,实现农民“市民化”。

第3篇

未来十年对于中国来说,是跨入高收入国家的关键时期。

十报告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同时也提出了双倍增的量化发展目标,即到2020年中国GDP总量和城乡居民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

如果我们把时间稍作调整,以2012年为基期,未来十年如果我们能够实现GDP总量和城乡居民收入双倍增,那么到2022年,人均GDP将有可能达到12000美元。

12000美元是什么概念?这是世界银行划分的一个标准,将12000美元作为中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的分界线。这意味着,从今年开始,中国用十年左右的时间能够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这在我们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上,以及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上都将具有重大的意义和影响。中国13亿人口能够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这对世界经济的格局将会产生重大影响,书写人类历史的新篇章。然而,要想实现未来十年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跨越中等收入区间,依然面临着许多难题,其中关键的是如何解决“三农”问题。

农业现代化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所面临的最大课题。

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农业现代化可以从土地上解放多余的劳动力,使他们变成城市人口。农业人口、农业劳动力的减少就意味着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和城市人口数量增加,所以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城市化必须同步推进。

当前中国面临的问题是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明显滞后于城市化,而城市化的进程又滞后于工业化。所以我们要从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入手推进城市化,改变农业现代化滞后于城市化、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局面。

在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如此大的情况下,是不可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研究出世界几大高收入国家的共同特点:第一是城市化率要达到70%左右;第二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接近或者是超过第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第三是农民收入接近或者是超过城镇居民的收入。

而我国的现状是,城乡居民收入的比例是3.2∶1。农村劳动生产率、农民收入都很低,要想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是不可能的。要通过另外一半人群收入的提高,来弥补农村7亿人口的低收入,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所以,能否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是看中国在农业现代化上能否有所突破。城市是否能够吸纳农业现代化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农民工能不能真正市民化,这是未来十年我国能否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从现在起,中国要高度关注这个问题,研究这个问题,寻找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的途径、政策和方法,为未来十年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提出好的建议。

中国要研究自己的经验,特别是沿海地区前三十几年发展的成功经验。长三角、珠三角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时期,城市化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大量的劳动力转入到第二、第三产业,城乡居民收入大体均等。

城乡居民收入比例最好的是浙江省,现在只有1.6∶1。浙江省农业劳动力的占比已经下降到20%以下。苏南的昆山、江阴、张家港、吴县,浙江省的安吉县、湖州,还有宁波市的很多县,在一个县域范围内实现了半小时的生活圈,实现了就地城市化,农民住在自己原来的地方,出去工作,大部分是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的任务基本上完成。大学生考上大学之后不愿意转户口,因为他离开农村以后,农村那些好的福利,特别是土地、宅基地都没了。在那里,当农民比当工人、在农村比在城市更令人羡慕。这为广大中西部地区未来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提供了学习的榜样,应该总结、推广这些地区的经验。

新型农业生产主体

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方法是要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现代化。

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验证明,哪个领域能够积极地吸引社会资金的进入,哪个领域的发展就快,就充满了活力。哪个领域拒绝社会资金的进入,这个领域就是一潭死水。

农业现代化需要大量的资金,特别是发展设施农业、农业技术装备现代化。这些钱从哪儿来?单纯依靠政府投入是不可能的。财政资金现在对“三农”的投入已经尽力,去年各级财政对“三农”的资金投入已经超过1万亿元,但平均到7亿农民头上,每个人平均只获得1000多元,所以靠财政投入不可能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只能起到鼓励投入的作用。靠农民自身的积累也不可能,因为农民自身的积累能力比较低。所以只能靠引入社会资金,培育新型的农业投资经营主体,包括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农业公司等。通过培育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来发展集约性的现代化农业,把农业劳动力解放出来。

在这方面,国内已经有几个成功的案例:

岳阳市华容县是一个传统的粮食产区,“湖广熟,天下足”指的就是这个地方。稻米一年两熟,都是吨粮田。一个村子有70多户人家,800亩水田。这800亩水田都让村党支部书记一个人转包了,党支部书记变成了全村的“佃户”。他把土地转包之后,每亩地给原来的承包者700元,然后他购置了全套的农业机械,包括大棚育秧。这样一来可以提前半个月育秧、插秧,亩产可以提高5%。这样把全村的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了,农民自己不需要种地,从土地上获得的收入却比原来自己种地时的收入还要高。另外农民不种地之后,在当地打工,再加上土地转包的收入,家庭年收入可以接近7万~8万元,这样就进入中等收入家庭了。

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山县有一个村子,当地的土地都由一个农业合作社承包了。几个人购置了全套的农业机械,全村土地集中种植一季大豆。而村里的劳动力则在村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在大连承包了一个冷藏库,做海产品运销。如今村里开会都到大连开,除了村里面农业合作社的几个人,其他人都实现了城市化。

还有一个最新的案例,安徽省小岗村村民在春节之前整理出4000亩耕地,春节之后将进行招标,谁的出价高,谁就能够中标这4000亩耕地的承包权进行经营。他们中有一些人是原来70年代末实施家庭承包的转包人,他们说30多年前,他们带头按手印,把集体的地分给各户,30年之后重新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搞集约化、机械化大生产,效率又高,又能够提高粮食产量。农民不种地了,集中起来给别人种,不仅来自土地上的收入会提高,个人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从事多种经营也可以增加收入。

第4篇

关键词:法国,农业现代化,启示

 

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中国政府追求的战略任务之一。总结和借鉴素有“欧洲的中国”之称、当今世界农业现代化成功的典型国家——法国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对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应对入世后国外农业的挑战、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以及解决“三农”问题,探求出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农业现代化的含义

1.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在现代化理论中,虽然不同学派和不同学者对现代化的理解和定义有所不同,但学者们普遍接受现代化的两个基本内涵:一指发达国家工业革命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二指发展中国家在不同领域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发展过程。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中指出,作为人类近期历史发展的特定过程,把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的实现作为现代化完成的一个主要标志也许是合适的。

2.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含义

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应该以现代化理论为基础,结合农业特点而提出。关于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涵义多种多样,目前,较为一致的为:(1)农业现代化是一个转变过程,(2)农业现代化是所达到的相应水平时的一种农业状态。现阶段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可表达为:通过科学技术的渗透,工业部门的介入,现代要素的投入,市场机制的引入和服务体系的建立,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用健全的社会化体系服务农业,使农业在形态上成为具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农业。其基本目标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改变农业生产结构、投入结构、资源结构和生产方式等,提高农民素质和收入,实现农民富裕、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法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经验

从20世纪60年代实施农业现代化开始,法国农业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法国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广泛应用自动或半自动的农业机械,农业生产过程已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并己发展成为高效率、集约化的现代农业。法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管理方式管理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是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产体系和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系统的过程。法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无疑是成功的,总结他们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主要采取了的一些措施,借鉴其成功经验,对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有重大意义。

1.注重农业的经济投入

法国农业之所以有大的发展,是因为战后法国政府加强了财政干预,大力扶持农业,包括增加农业预算支出、扩大农业低息贷款、提供巨额农业补贴,尤其是在高速发展时期,农业投资曾长期占有较高比重。如1975年法国政府用于农业的财政支出为33.379亿法郎,用于农业投资的新增贷款50亿法郎。国家农业投资占总投资的73.9%到1987年法国政府农业财政投资已经达到了269亿法郎。法国政府采取的农业投资政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从税收、财政补贴和信贷等角度对农民购买生产资料特别是农机具给予资助。 (2)以补贴和贷款的方式对农民实施的水利、道路、电气化和土地整治等农村基本建设工程给予资助。(3)对农产品价格实行保护政策。(4)农业发展科研教育和培训及农产品销售合作社等项目的政府投资。政府对农业的大量投资,加速了资本和土地的集中,大力推进了农业的专业化和一体化生产,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2.构建农业经济合作组织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把家庭小规模生产联接起来形成社会化的大生产,把家庭小范围的经营和整个社会的大市场联系起来,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在法国,农业合作社种类很多。农业流通领域的合作社是农业合作社的主题,包括农产品收购、加工、销售和生产资料供应等。在法国的120万个农场中,有100万农场主参加了产前、产后的流通领域合作社。法国流通合作社属于纵向联合的合作社,合作社来组织、协调和推动家庭农场按照市场需要进行生产,通过流通领域合作社的运作,使家庭农场成为了食品加工企业的专业化和商品化的生产基地。这种不经过农业生产合作社就把农业生产者纳入到纵向一体化的合作轨道是法国农业合作社的最大特点。

3.加强农民的教育和培训

农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现代化农业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经营者的文化技术素质。法国把农业教育作为农业政策的重要组成。法国政府对农业教育进行改革,提倡公私共同兴办农业教育,由高等院校、农业高中、农业初中和半工半读4个层次组成农业教育体系,围绕“学以致用、就地施教、面向农村”开展教育,提高农业经营者的文化技术和管理水平。同时,通过国家、省和农场3级技术推广委员会,尽快把农业科研成果推广到生产实践中去,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4.农业规模化经营

对土地集中和农业互助合作给予财政支持。为了扩大农场经营规模,法国政府购买“无生命力农场”的土地,并优先卖给大农场主。政府规定出售土地的农场主可得到35年的预备年金,以鼓励老年人提前退休。对于转业来经营农业或扩大农场规模的青年农民,国家给予财政援助。对购进土地的大农户给予免税登记、无息或低息贷款。对停止经营的农场主或出租土地者(出租土地18年以上)由国家发给奖金。农场经营规模的扩大促进了农业机械广泛而充分的运用,加速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5.用多层次、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保障农业现代化

法国的现代化农业,是由多层次、多元化纵横交错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来保障的。,启示。,启示。这些服务组织不仅跨地区提供科研、生产、试验、推广、教育培训、技术信息咨询、质量认证、销售及跟踪维修等服务,而且依靠自身拥有的实用的技术、准确的信息及可靠的手段,为农业生产及时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在农业经营者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启示。,启示。法国形成了由政府、农会、农民以及私人企业等组成的有效服务体系。,启示。法国农用工业比较发达,私人企业销售网遍布农村,有的还开办出租业务,出租农场主买不起的大型农业机械,例如联合收割机等,服务周到。在政府的倡导和扶持下,农民也合作开办一些生产资料合作社和生产资料供应社,进行产前服务。生产资料合作社由若干农户集资,主要是用银行贷款购买农业机械,雇佣驾驶员,共同使用。生产资料供应社主要供应化肥、农药、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另外,由于法国农产品过剩,有关销售问题,除了私人企业外,农民们组织了各种产后服务的合作组织。

三、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几点启示

1.国家要加大农业投入,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

面对市场的国际化和竞争,投资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可以说,如果没有深刻的技术革命和财政投资,法国的农业生产不可能有飞跃式的发展。现代农业需要高科技、人才和资金,不是靠农民自身的力量可以做到的,必须依靠国家的支持。借鉴法国的经验我国应因地制宜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按市场经济价值规律的要求,多元化多渠道筹集资金,并激励农民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当前,应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导向,集体和农民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驱动,外资投入为补充的农业投入机制,逐步完善农业投资机制,提高基本建设投资效益,确立投资主体的职能,制定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同时,政府为了保证资金的按时到位和合理使用,还应该加快农业投资立法进程,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克服政府投资的随意性。通过法规约束,来保证对农业投资的稳定增长及对资金使用的有效监控。

2.国家要建设齐全的农业经济组织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系统

多年前,我国农业改革建立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以分散的小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围绕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应积极引导和支持以行业或产品为纽带的各类民办的专业协会、研究会和合作社等农民自发的服务组织,发挥其在保护农民利益、沟通市场信息、组织产品运销等方面的作用。当然,要实现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必须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借鉴法国的经验,当前流行的靠订单联系起来的“公司+农户”模式是一种松散而不持久的“订单农业”产业化模式。最好的办法是:在实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要采用产业一体化组织战略,塑造崭新的产业组织结构。,启示。成立各种行业协会和产加销联席会议等行业组织,让商品生产专业户普遍加入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各类市场主体高度组织化的结果是,在农业产业内部和涉农领域形成平衡的组织结构,从而有力地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要加强政府在基层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要加大以资金为主的政策扶持。要改善金融服务,切实解决农民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贷款难的问题。要强化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监管。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担当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监督管理职能,制定农业服务的行业标准,规范服务行为,明确服务质量。大力推行服务质量承诺制,服务收费公示制,不断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3.国家要努力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广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是推进农村小康建设、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我们要发挥在农业科研、教育方面的优秀,要以农业院校、农函大、文化技校为阵地,抓好乡村干部、农技人员以及广大农民的教育培训。根据农村的现状和实际情况,开展农民教育、提升农村人力资本。加强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加强非农产业就业技能培训,加强市场知识方面的培训,有选择地组织农民到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参观考察,或外出经商、打工,以贴近市场、开阔眼界、提高素质。

4.国家要扩大土地经营规模

制约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是土地经营规模小,而且极度分散。土地逐渐集中,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的必经之路。在有条件实行土地规模经营的地方,应实现土地大规模经营,以促使农村产业分工。建立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进行土地流转机制创新。培育核心农户,强化农业现代化实施主体。对自愿放弃土地的农民给予经济补偿,顺利实现土地集中。

5.国家要走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国家要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努力使人口、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所以,农业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基础上。法国当前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向是绿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追求可持续发展,创造人和与自然和谐的环境。这也是当今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根据我国国情,坚持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贯彻计划生育、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三大基本国策,把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要控制农业人口增长,提高农业人口素质;要依法保护和合理开发土地资源、水资源和其他各种农业资源,坚持利用、开发、整治、保护相统一的原则,以提高农业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要高度重视水利规划,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要建立农业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加大治理污染的力度;要大力推广生态型农业生产模式,发展绿色食品;要切实加快绿化建设,逐步建设生态绿地系统,构筑城乡绿色生态屏障,以创造一个优美洁净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科学管理,促进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顾焕章,张超超.中国农业现代化研究[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

[3]洛纯.法国农业概况[J].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1998,6.

[4]严官金.农业与农村现代化[M].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第5篇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已经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提出要积极培育新型农民,以更好地适应我国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整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曾就“谁来种地”的问题进行专门阐述,他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认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其关键在于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党和国家关注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给现代农业发展带来了重大历史性机遇。

1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和外延

将新型农民与职业农民结合起来,即为新型职业农民,新型农民适应了农民劳动力结构的调整,而职业农民则是现代农业的主体,笼统来讲,就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一代农民阶层,这部分群体在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同时,还能够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相应的服务。新型职业农民是市场主体,要能够充分进入市场,使收益最大化,所谓职业,强调的是身份的稳定性,即将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作为终身职业,再就是要有一定的现代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更够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农业[1]。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四化”同步的短腿,信息化、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而农业现代化却还处在成长阶段,严重限制了我国现代化的进程,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在于农业人才的缺乏,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从根本上来讲,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构建职业农民队伍,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实现的战略需求[2]。

2关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策略

2.1重视农村基础教育,转变农民传统观念

从整体和长远来看,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是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的关键,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扩大现有农业院校的招生规模,加大涉农专业的比重。在降低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门槛的同时,还要注重转变农民的传统观念,让其认识到农民是一项光荣的职业,增强对这一职业的社会认可度,从而调动新生代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将农民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新型职业农民要普遍具备农村资金、劳动力、技术、信息以及产权等意识,可以通过播放反映“三农”新面貌的影视剧以及文化团体下乡演出、农业技术讲座等多种形式,使其不断接受新的思想观念和经营观念。

2.2扩大职业农民群体,营造良好培训环境

新型职业农民的来源并不仅仅局限在农村,城镇人才也可以进入农业领域,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现阶段,要想扩大职业农民群体,必须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壁垒限制,实现城乡的双向互动,补充农业人力资源缺口。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必须保持同步,只有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并融入城镇,才能够更好地推动城镇化,同时也能够给城镇人才进入农村创造良好的条件,为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提供广阔的空间[3]。无论是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还是引进城镇人才,要想使二者能够成为新型职业农民,还要健全相关的工作机制,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营造良好的培训环境,如建立目标责任机制、就业跟踪服务于维权机制以及健全政策鼓励与扶持机制,一方面要调动农民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要避免培训工作的盲目性,真正能够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型职业农民群体。

2.3启动培育试点工程,建设终身教育体系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须形成长效发展机制,在此建议以启动相关试点工程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加快农业职业教育实训中心建设,重视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仅仅依靠政府专项资金的注入,只能解决燃眉之急,应以建立农民公益性培训制度为目标,重视农村的教育改革,构建我国现代农民终身教育体系,将农民学历与培训结合起来、农村职教与普教成教相互渗透、农业推广系统与信息化教育相互合作,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可持续开展。3结语综上所述,新型职业农民强调的是农民身份的职业转变和专业转变,符合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农业的生产主体,重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意义重大,已经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重大发展战略,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越寒 王晔 单位: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吉林农业杂志社

第6篇

【关键词】土地流转;农业发展;农业现代化

党的“十”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1] “四化”,即有两化是与农业相关的,即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需要集中建居民区、居民点或吸收农民进城,加快城镇化进程,让许多农民既离土又离乡,实现土地大块、集约化经营,这样可以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建设现代化农业,让离土的农民、创业再起程、再就业。根据黑龙江省现代农业试验的经验,需要当地镇、村领导多想办法,建立再就业服务网点,提供就业机会,推荐就业岗位,联系就业门路,实现农民城市化、社区化,这就需要科学研究制定好如何与城市居民同工同酬的问题。我们知道到2030年要有3亿人进城,城市规模要增加一倍。当然,这几年,我国各个地方已经探索了不少这方面成熟的经验。如,突破城市户籍壁垒,有房有单位可以转户口等。

1 实现土地大块、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经营

实现土地大块、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经营的优点很多;首先便于种粮大户集中经营,实现科学种田,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种粮大户,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长效机制;第二,做到旱涝保收,大片的土地由种粮大户经营,为了提高收入、提升生产安全系数,倒逼他要兴修农田水利,使一些先进高效的农机装备,能在耕、耙、播、收,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秸秆打捆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实现机械化。第三,能够节省许多人力资源,让更多的农民朋友打工创业,做经营、搞服务,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接受现代先进理念,达到放眼世界、拓宽视野的目的。那时,农民不再是“面朝黄土臂朝天”, 便是各行各业的技术骨干,或者成为社会名流、商业精英。在这里要提醒政府的是,农民离土了,但是将这些耕地真正流转吗、如果还是自己掌控着,只不过是出去赚钱而已,土地仍是交给亲戚、邻居耕种,但没有撂荒。这些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如何克服农村这种尴尬局面,一个办法是土地有尝流转;第二,政府、村委会做到自愿、依法、有尝流转。当然这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居住、就业、医保、社保等各项惠民政策、制度、服务落实到位,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2]

那么,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情况又是如何?各地农村土地流转情况不一,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建设尚不完善。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还有诸多问题等待规范,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颍州区为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2013年制定了《颍州区土地流转规模种植财政补贴政策实施细则》。一要积极开展农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土地流转,每个乡镇要新增1个流转土地5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每个村要新增流转土地300亩以上;二要做好秸秆综合利用,防止造成环境污染,加快推进美好乡村建设。

目前,建立了以区农经站为中心,11个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为分支中心及96个村居网点的农村土地流转网络服务体系。截至2月底,全区累计流转土地面积14.6万亩,约占42%,其中流转50亩以上的有294户、百亩以上的有171户、500亩以上的有20户。其中,花木种植的面积占20%多,水产养殖及其他养殖的面积占近20%,瓜果、蔬菜种植的面积占近40%。较为典型的有,颍西民强蔬菜生产基地、西湖现代农业示范区、九龙葛浩新小麦高产示范田 。

2 实现农业现代化

这些基本顺利实现,摆在当前议事日程上的就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是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的实质是将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的经济发展和技术提高的过程,农业机械是科学技术的载体,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农业生产不仅需要适用的农业机械,而且需要有技术、会运用的新型农民。

提出的“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机械化” ,并不是一句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被西方农业发达国家所证明的事实,也是当今农村正在进行的伟大实践。

随着国家对农机化发展扶持、购机补贴力度的加大,近年来,高性能复式农业机械得到迅猛发展,其中以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旋耕施肥复式拖拉机,特种作业加工机械为代表。这些高性能的,复式的,多功能农业机械的投入,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农业装备,快速地提升了农业生产科技水平,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作出了贡献,为美好建设和推进现代农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他们在不断拓展农业作业范围,实现本地机播机收、灌溉喷药、秸秆还田的同时,又进行技术输出、跨区作业。有组织、有序流动,像颍州区申路、孙成贵农机合作社,乃至去年初刚跻身“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 的颍泉区郑洲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2014年的午收征程,几百台机子已从江南到中原,从信阳到河北、天津,几乎走遍黄河两岸。不仅进行收获作业,还能耕种、田间管理等。“只要农户有需要,合作社都能提供农机服务,这远远低于农户自备农机的成本。”郑洲说,由于土地流转工作的推进,规模经营主体不断增加,统一的农机专业化服务为这些大户节约了成本,成为大势所趋。这也是现代农业尝试的可行之路,当然农业现代化要走的路还很长。国外发展前沿:出现了基于数据库的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卫星遥感系统,基于传感器的精确田间管理,农业机器人。

3 我区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破解办法

我区农村土地流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已经建立起来了,参与流转的主体很少,农民参与流转的积极性不高,缺少农业大户的参与,缺少农业合作组织或者知名农业企业的参与,缺少规模带动效应。缺少农村土地流转的动力。其他市场主体没有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农地流转主要由基层政府来推动。(2)从我区各乡镇的土地流转实践发现,农地使用权流转主要是各乡村干部,特别是行政村干部同各农户之间进行交易,还带有政府强制性,甚至虚假的套取政府资金。流转关系不稳定,同时也限制了土地流向边际产出率高的使用者。(3)农地流转市场体系、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起来了,还不够完善,仍然是制约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和当前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最关键的因素,农民缺乏离开土地之后的安全感,农民有“后顾之忧”,很难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且土地流转后农民适应市场风险的能力较低,将会对农村社会发展稳定产生不利影响。(4)土地流转以出租为主,乡村干部包租的占全区累计流转土地面积的80%以上。涉及转包、转让、互换、出租、入股等多种形式,城镇化、农机化、市场化程度较低。(5)流转后的土地有相当一部分不是从事农业生产。而是从事花木种植,甚至用于物流仓储用地及小城镇的小产权房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的城镇建设会议明确指出:农村土地流转用途,必须保证国家十八亿亩耕地的红线,必须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发展城镇化不是“去农村化”。 流转出的土地必须要监督到位,责任到位,惩罚到位。不得用于非农业经营,如建仓库、厂房等,只能用着农业,否则,立即终止流转,并责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面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第一,要加强领导,强化政府职能,充分发扬民主;调动农户的积极性、主动性。第二,由村委会将管辖范围内的土地管理好,不允许乱建房屋,统一听从村委会、村民大会的决定,如流转客体、流转内容、规模。第三,本着“自愿、依法、有尝” 的原则,依市场规律调解每亩地的价格。第四,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本村的村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可自愿申请承包流转的土地,但要经公开竞聘方式,一定的法定程序,再经村委会或其他监督机构严格审查筛选、公示,由人品好、信誉高、懂技术、会经营的种粮能手、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来耕种、运作、经营。规范合同、照章交费、严格监管,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等。

综上所述,要想将土地流转与现代化农业搞好,不是 “一拍桌子,二瞪眼”就能奏效的,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学习本地、外地成功经验,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经营模式,发挥村民的聪明才智,调动土地流转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政府引导,做好政策扶持,建立市场体系,制定流转体制,加强法律监管。经过年复一年、一代又一代人的热心耕耘、乐于奉献,广大党员干部积极践行群众路线,与现代农业同节拍、与广大农民同心愿,形成共振、共鸣,良性循环,农业现代化的愿景总能实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相信,只要土地流转与农业现代化依法扎实推进;那么土地流转与农业现代化建设,明天会更好!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将会如期实现!

【参考文献】

第7篇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是我国十报告中着重提出的,“四化”与我国现阶段的各种战略紧密相关。信息化与工业化是实现我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核心,而城镇化与现代化则是我国城乡一体化实现的重要性所在。“四化”的重要性使得人们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而从目前我国发展状况来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阶段面临的首要问题,只有对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顺利进行,才能使我国更快地实现现代化建设。所以,必须要更加重视。在分析如何实现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协调发展前,我国寿险应该对新型城镇化与农村现代化的关系有所了解。

城镇化与农村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我国城镇化与农村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城镇化主要是指农村人口向非农村人口和农村生活方式向城镇生活方式转化的过程。而要实现这一过程,农村现代化则是不可避免的环节,只有农村现代化得到实现,更多的农民才能得以从土地中解放,进而实现真正的城镇化。农村现代化不仅能使更多地农民享受到城市文明,而且给城镇化的实现创造了更多的条件。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两者之间是同步发展的,所以必须要注意协调发展问题。过去某段时期,我国对“农业支援工业”、“农村支援城市”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城镇化进程比农村现代化进程明显过快的状况,致使我国出现了很严重的“农村空心化”等问题。所以,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再次发生,我国必须要重视新型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

实现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建议

以农民工市民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对我国城市发展和农业生产的推动有重要作用,能够促使其产生翻天覆地的变革。而要对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顺利推进并实现其协调发展的同时对社会稳定没有负面冲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对覆盖城乡和实有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建立。

不管是进入城市谋生的农民工还是已经从农民转化为非农民的市民人员,又或者留在农村的农业工人,都应该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使他们也能像其他城市居民一样,在得到较高水平的医疗保障同时还能获得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其中医疗保障是最为重要的,很多家庭会因为生病而致贫,如果不能享受到一定的社会医疗保障,很容易产生对社会稳定不利的因素。为了适应我国城乡统筹的发展要求,我国必须要对覆盖城乡和实有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建立。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行重点整合,对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进行统筹,使其缴费标准和待遇保持统一水平,这样能够更好地对推动社保体系由城乡二元保障向城乡一体化保障转变进程。

有效设计和监管土地经营权规模化流转

最近这些年来,由于政府推动或者市场经济自发调节等原因,我国一些地方相继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土地流转方式,比较常见的有反租倒包、土地入股和土地互换、委托经营等。但从整体的情况来看,我国农村在土地流转上的方式还是以零星和分散为主而且在法律和制度上都没有保障,无法达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为了对农村土地经营权规模化流转进行有效促进,我国应该对农村土地经营权规模化方面的制度和规则进行设计、制定。比如,可以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政策进行制定,并对交易平台和具体的交易规则加以建立,也可以对农村土地交易所加以成立,不断推出符合社会发展的交易新模式。与此同时,还必要要注意有效监管农村的土地规模化流转,尽可能地对一些腐化和分配不均等现象进行避免,对农民的利益进行保证。

推动农村市场化进程,对农民的生产技能和就业能力进行提高

要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协调发展,还应该对农村市场化进程加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要想发展更加稳定和谐必须依靠产权交易市场的推动,市场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对农村现代化实现有重要作用。农业作为比较弱势的产业,需要政府给予更多的关注,通过对农产品售出及价格平抑机制的完善,能够使农业市场向更稳定的方向发展,更好地保障农民的各种权益。其次,农民工的问题国家也必须要重视起来。农民外出打工虽然一时能改善自身的生活环境和经济水平,但并不是长久之计,而且给我国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了很多隐患。针对这些问题,各地方政府可以多开辟一些就业渠道与岗位,对农民的再就业问题加以解决。也可以对农民进行一定的职业培训,有目的性地提高其就业能力,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解决农民的工作问题,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实现。

第8篇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 A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改革开放后,我国进行了多种模式探索,如单一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等,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只是改变了农民的职业,无法改变农民的身份;单一的农业城镇化缺乏农业现代化、工业化的支撑,无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足够就业机会。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三化互动”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概述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多渠道、多层次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协调,众多学者阐述了不同的劳动力转移模式。

李飞等把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总结为上海模式、苏南模式、阜阳模式、南街模式、珠海模式、温州模式、宝鸡模式和云南模式等,提出适应在中国六大经济区、三大经济地带及各省区劳动力转移模式。这些模式的提出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宋金平、王恩儒把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剩余劳动力成功转移的模式总结为十种,分析了未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趋势。刘殿成将劳动力转移分为导向模式、动力模式和空间尺度模式。佘宝兰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化转移的单一模式已不适应中国的现实要求,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四种基本模式:农业产业化模式、“离土不离乡”模式、“离土又离乡”模式和异地产业内开发模式。这四种模式各有优势和前景,应结合实际情况采用一种或多种模式,实现优势互补。孟令国分析了我国传统劳动力转移模式及不足,提出了多样化的转移渠道、积极而稳妥的转移策略、以市场导向为主的转移机制三种劳动力转移模式,并就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中的角色定位进行了分析。余元春,段均等总结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为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的使用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有关,涉及是否内部消化还是外部消化问题。陈海真等通过对“代耕农”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影响的分析,提出了离乡不离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这一模式在我国具有普遍适用性。彭慧蓉等通过研究劳动力梯度转移模式和跳跃式转移模式,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指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跳跃转移的特征和趋势。

二、“三化互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互动的提出,既解决了“三化”发展过程中不协调问题,同时又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新的思路。首先,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农村城镇化的依托和基础。农业现代化一方面促进了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丰富了物质产品,另一方面又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布局的优化、生产的专业化、服务的社会化、管理的企业化延伸了产业链条,实现了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工业化互动,多渠道、多方位地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其次,农村工业化推动了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城镇化又有利于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认为,工业化的推进是以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为基础,城镇化的实现需要工业化的支撑和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因此,工业化和城镇化缺乏农村劳动力的支援,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最后,农村城镇化是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的载体。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农村吸收劳动力的能力逐渐下降,而伴随着城镇化兴盛,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在吸收劳动力和增加就业方面将发挥主要作用。因此解决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公平问题需通过推进城镇化和服务业发展实现。“三化互动”劳动力转移模式是通过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整体推进,克服传统的离土又离乡、农业产业化、兼业式转移等模式的缺点,开辟更广阔的产业转移和空间转移,实现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和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

三、“三化互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1.农业工业化是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阵地

工业化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素。所谓农业工业化,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基本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并最终实现农业与工业的高级形态的产业综合的过程,包括农业生产过程的工业化和农业生产结果的工业化。农业生产过程的工业化,即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的现代化,有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为其向更广阔领域和空间转移提供了技术支持;农业生产结果的工业化,即农产品的深加工和一体化经营,带动了农业和相关产业迅速发展,推动农村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方式结合,有利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同时企业的聚集、发展促进了小城镇的建设,带动了商业、饮食、娱乐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扩大了就业渠道,吸收了农村大量劳动力。

2.农村城镇化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条件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城镇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城镇化进程,同时城镇化导致公共生活空间的拓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机遇。农村城镇化表现为非农产业和离农人口不断向小城镇聚集,二、三产业的发展壮大过程。农村小城镇发展的方向是允许农民带资金、带技术参加小城镇建设,长住人口可以转为城市人口,在农村小城镇打破现行工农界限, 逐步建立以职业划分工人和农民,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户籍制度,农业剩余人员进厂进城有固定职业,可以实现身份转移,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农民进城的热情, 致富能手从四面八方聚集在小城镇,从事产业化工作,农民成为小城镇建设的主力军。发展起来的农村小城镇,吸引着农村中亟需的大批教师、医生、农业技术人员到小城镇工作,从大范围逐步平衡城乡劳动力合理流动,不但解决了农业劳动力,而且还可以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3.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农业现代化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将大批农村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对于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至关重要,如台湾地区在经济发展初期便确立了优先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成功实现了农业劳动力快速转移的进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为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但同时也造成了大量剩余劳动力无法转移。在外部转移渠道受限的情况下,扩张农业内部就业容量是转移农业劳动力的重要途径。实现农业内部就业容量的扩张就是要进一步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挖掘农业发展的潜力,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这样既可以解决一部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同时又可以减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

四、“三化互动”模式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1.以“三化互动”统筹理念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实现“三化”统筹,推进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要求更新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刻领会“三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在一致性,以及政府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的新战略;同时还要将“三化互动”模式积极应用于实践,大胆探索,不断总结,结合实际探索出一条有效推进本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路。

2.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政府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政府要加快户籍制度创新,打破城乡就业二元体制,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实现人口的自由流动,解决传统劳动力转移只是在产业、空间、时间上的改变问题,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其次要转变政府职能,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一方面政府要建立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就业市场和制定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规章,实现公平就业;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投入,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城镇特色经济,同时挖掘农村内部吸收农村劳动力的潜力,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3.重视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实施人力资源强国战略

提升劳动力素质是实现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的一个重要条件。我国目前大多数农民文化水平较低、无一技之长,只能从事“脏、乱、差”的体力工作,就业范围受到限制。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是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和提高其收入水平的重要途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加快人力资本形成步伐,提高农民素质,使之能适应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规则,是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各级政府在重视义务教育的同时,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民技能培训,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路径。

4.建立土地流转市场,实现人地分离

长期以来,我国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使得农民既想外出务工,但又不愿意失去土地,因此许多地方出现众多临时荒废土地,降低了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我国尚未大面积实现土地使用权转让,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没有形成流转市场,再加上农户土地具有分散性和随意性,影响了土地大规模的流转。建立土地流转市场,既有助于农业规模化的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就业,又有利于实现人地分离,减少土地的保障功能和对农村劳动力的束缚,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领域的转移。

5.大力培育和发展旅游业等“无烟产业”

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由于农业、工业基础的薄弱,相应城镇化水平也较低,需要深刻领会“三化”内涵,同样可以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要发挥自身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发展山水观光、休闲度假等“无烟产业”,变自己外出吸引别人进来,走一条超越“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道路。旅游业等“无烟产业”投资少,就业容量大,环境污染小,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旅游资源丰富地区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 李飞,孙峰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空间分布和转移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0(5):59-63.

[2] 宋金平,王恩儒.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与发展趋势[J].中国人口科学, 2001 (6): 46-49.

[3] 刘殿成.转型期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对策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人口学刊, 2001 (4): 27-30.

[4] 佘宝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分析[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4):111-114.

[5] 孟令国.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的创新及政府角色[J].经济体制改革,2003(2):68-71.

[6] 余元春,肖亚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梯度转移模式和途径[J].农村经济, 2005 (4): 117-119.

[7] 段均,高定伦.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调整:成因和涵义[J].人口与发展,2011,17(1):22-28.

[8] 陈海真,李颖欣,商春荣.“代耕农”:“离乡不离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以广东省博罗县铁场村为例[J].青年研究,2007(7):32-37.

[9] 彭慧蓉,钟涨宝.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分析[J].农村经济,2007(2):99-101.

[10] 刘茂松.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农业工业化[J].中国城市经济,2007(1):30-34.

[11] 王立华,罗怀玉.“三化联动”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J] .开发研究,2000(4):59-60.

[12] 中国人民银行永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国(境)外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借鉴及启示[J].金融经济,2010(22):27-29.

[13] 冯道杰.四化联动: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思路创新—基于日本经验的思考[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9):145-150.

[14] 王文甫,罗淳.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比较及路径选择—城镇化与非农化[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559-6560.

作者简介:张明(1980-),男,四川金堂人,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财务理论与实务。谭平(1984-),女,四川邻水人,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基金项目:乐山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SKL201234)阶段成果。

第9篇

    改革以确保当代及后代人的需求得到持续地满足。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能维护土地、水、动植物遗传资源,它是环境非退化的,技术上适当,经济上有活力,并能为社会所接受[1]。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是农业的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我国的生态农业是通过精耕细作、培肥地力、间套轮怍、农牧结合等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化技术相结合,逐步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2]。

    2 生态农业的重要性

    当农业满足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要之后,农业开始向现代农业方向过度,农业生产方式及发展模式也随之发生明显的改变[3]。现代农业与其他部门的融合变得更加紧密,现代农业与工业的界限逐步模糊,尤其表现在以农产品为加工对象的轻工业、服务业等部门,农业与其他部门的一体化体系正在形成。现代农业的基础地位比以前任何时期都要重要,它对其他部门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日益增强。1993年,国家七部委正式成立“全国生态农业县建设领导小组”,生态农业正式被纳入政府的工作议程、成为政府行为。1994年,国务院批准了七部委(局)提出的“关于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的报告”,要求各地积极开展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其基本内涵就是要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4]。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把建设生态农业文明放在核心地位。21世纪将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历史阶段,而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必然选择和正确方向。可见生态农业在我国现阶段农业有着重要的地位。

    3 发展可持续生态农业的可行性分析

    农业的可持续性大体上包括3个方面,即农业的生态可持续性、农业的经济可持续性和农业的社会可持续性[5]。我们这里主要分析农业的生态可持续性。农业的生态可持续性是指农业生产所依赖的耕作和生态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性,如果不具备耕作条件或者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农业生产就不能实现可持续;相反,如果保证了耕作条件和生态环境能满足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要求,那么就可以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性。

    曹志宏等人利用能值分析理论,分析了河南生态农业系统的可持续性,发现生态农业系统能值产投比相对较高,具有较强的发展优势,环境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均较强,整体运营状况良好[6]。顾永芬等人认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保障城乡居民食品安全,是提高民众身体素质的根本措施,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7]。发展高产高效的可持续性农业,实现农业增产增收,对我国生态脆弱地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推进现代农业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建立种植业与养殖业互相促进、相互协调的良性循环的农业等生产体系,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可行的模式之一。杨谨等人将种植业、养殖业和生态旅游业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对沼气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认为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和沼气工程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发展可持续的生态农业是可行的[8]。

    4 我国生态农业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4.1 存在问题 虽然我国已发展了多年的生态农业,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1)农业生产资料的使用不合理造成农村环境污染,主要体现在过量使用化肥,忽视甚至完全不使用有机肥,造成土壤板结、坚硬、地力下降和农作物减产;2)规模化养殖业造成农村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我国农村禽畜养殖业发展迅速,并且日渐规模化和集约化,畜禽养殖污水排放量已远远超过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的排放量之和[9];3)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生态破坏,如乱砍滥伐、荒地滥垦、草场过度放牧等掠夺性开发[10];4)快速发展的农村工业对生态农业造成了较大的环境污染,主要体现在印刷、造纸、化工等污染大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农村,致使农村局部污染严重,对生态农业造成巨大压力。

    4.2 解决措施 为了保证生态农业的可持续性,克服以上存在的问题是必要的。主要措施主要包括以下3点:1)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立法,使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法制化。尽快制订农村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以及农村各级政府法 律职责、污染环境的法律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2)加强环保法规宣传,提高农村环境意识。农村环境保护牵涉千家万户,只有依靠大家动手,才能取得积极成效,可通过村规民约等方式,形成村民自治机制,起到互相监督和互相制约的作用;3)加大环境执法力度,遏制农村环境面源污染。建立环境管理体系,采用规范、科学的环境管理措施,提高执法

    能力,强化环境执法与群众、人大政协、社会舆论监督相结合,增强环保执法的自我约束性。

    参考文献

    [1] 邱化蛟. 北京市都市农业的可持续性分析与评价[D].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2] 李新平. 中国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动态.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6):341-345.

    [3] 张攀春. 现代农业的主导功能及其可持续发展.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5): 548-551.

    [4] 刘思华. 生态农业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4):1-5.

    [5] 杨培源. 以功能多元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宏观经济管理,2011(5):47-48.

    [6] 曹志宏,赵小泛,郝晋珉. 河南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运行特征及可持续性分析. 农机化研究,2012(9):233-236.

    [7] 顾永芬,顾永江,陶宇航. 推广高效有机循环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绿色科技,2012(9):

    99-102.

    [8] 杨谨,陈彬,刘耕源. 基于能值的沼气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以恭城县为例. 生

    态学报,2012(13):4007-4016.

第10篇

【关键词】 县域经济 新型城镇化 现代农业 新路径

一、绪论

1、研究背景

2001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预言,中国的城镇化问题是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之一。同时,新世纪对中国发展的三大挑战中,城镇化是居于首位。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是一个自然渐变的过程,将城镇化率由30%提高到60%,中国计划30年完成这个阶段。中国要依靠现代农业来保证全国对农业的产业需求,这样我们才能支撑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实现。其次,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已进入了一个新的转型时期,需要城镇和乡村的资源要素重组与产业结构升级,并需实施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联推进”的战略。新型城镇化要以农业现代化为前提,要大力发展县域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特色城镇。

2、研究意义

我国农业资源与其他国家相比非常稀缺,这决定了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是否能选择一条以集约、节能、生态发展的新路径,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否可以顺利地转移,不仅影响着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也会影响内需的变化;同时,我们也要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创造合适的条件,以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湖北省作为中部地区的农业大省,其县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在相当大程度上紧密地影响着全省经济的整体实力和发展水平。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研究湖北县域农业发展新路径,对于提高我国县域农业现代化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新型城镇化给县域农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机遇

(1)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新农业技术的采用都需要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去。同时,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也需要吸纳农村就业人员对工业与服务业的补充。

(2)现代农业产业的建设要求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和机械化信息技术的引入,不仅需要对专业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发展模式的实践,还需加快对农产品流通、农产品加工业等领域的探索,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商业体系。

2、挑战

乡村生态环境不仅自身面临着农业化学品污染和工业、矿业污染物的大规模排放,而且城镇建设也会使部分污染产业转向乡村耕地、水域等排放污染物。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和新型农业工程系统的建设都需大量的资金做为支撑,应避免资金由乡村流向城市,由西部流向东部,由农业流向非农产业等趋势,创新投资、融资的运行机制,健全城乡一体融资服务体系。城乡在信息基础设施的分散化,无线与有线系统的非区域化,信息资源、技术、服务等系统未能有效支撑,需实现城乡在信息化方面的关联推进。

三、湖北省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实践及其问题

1、湖北省县域农业发展概况

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指出,应加快发展我国现代农业,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独立有效供给。湖北省作为中部地区的传统农业大省,全省的绝大多数人口在县域,尤其是在县域农业经济方面密切地影响着该省经济的整体实力和发展水平。随后,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中具体着重强调大力推进本省的农业现代化,努力把湖北省建设成为农业的强省。在湖北省县域经济的“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在2015年力争国内生产总值(GDP)过百亿元的县(市、区)达到60个,计划在县域范围中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6%,预期达到县域生产总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60%以上。

2、湖北各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实践

(1)荆门“中国农谷”。在2009年编制的《屈家岭管理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中,著名学者张健华、张培刚等提出了在湖北荆门建设“中国农谷”的构想,集中力量打造绿色、创新、富民的农业示范区,率先在该地区实现农业现代化。此构想将以科学发展为主要指导思想,以“三化同步”为主要工作原则,以泛农发展为前进方向,以科学技术作为产业链的支撑,成立华中农业示范区。“中国农谷”涵盖着荆门市管辖的多个县区,以屈家岭为中心部。在该辖区内已有众多著名的食品加工企业和科技园区,并且还将新成立农村社区。在进入下一发展阶段时,“中国农谷”将加速对该品牌的宣传力度,发展多个具有特色产业的集群,加强对该区域基础设施、交通设施的建设,使农民从中受益。

(2)利川“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近年来,湖北省集中力量成立了多个高山生态蔬菜种植专业村,给利川的特色农业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截止2013年第一季度,利川的绿色生态米基地已达到36.8万亩、生态高山蔬菜基地32万亩,生态高山茶叶基地达到16.7万亩。截止2012年,全市已拥有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多家,特色的生态农业总产值已达41.66亿元[。在标准化生产基地在创建工作过程中,各级领导重视,组织制度健全,生产管理科学,农业投入品管理规范,技术服务配套,监督体系健全,基础设施完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达到了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的要求。

(3)浠水“现代渔业”。湖北浠水依据自身靠近湖泊的优良地理环境,因地制宜的发展“现代渔业”。首先,由原先的露天育种方式发展为车间室内育种的科学发展模式,同时联合中科院水生所等多个科研单位,开发培育特优苗种。其次,该养殖区域成立多个水产合作社,免费对渔民进行科学的养殖技术培训,全县已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养殖示范基地。第三,重点发展对鱼虾等初级农产品的深加工,形成一条“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的产业链。第四,着力发展第三产业,筹建一个以生态种植、度假、垂钓为一体的休闲中心。该县围绕建设现代农业的总体思路,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稳步提高渔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该县由水产大县向水产强县的建设步伐。

(4)天门“专业+股份”合作模式。自2012年以来,天门市加快开展新型农业合作社规模化经营,注重把土地整治与新型合作社模式有机的结合起来,成立了湖北省第一个以农民为自建者的土地整治项目。该项目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以村为单位对农民土地进行集中开发利用,并对农业合作社社员采用先进的企业管理方式,推广宣传科学的种植技术,使其达到土地规模收益的最大化。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在该模式中农民有了更多的主动权。同时,值得关注的是新型农业合作经营模式的规模不能盲目扩大,参与的农民数量应与合作社的规模成一定的科学比例,一旦该模式出现比例失衡,将会导致农民生产加工成本增加,收入利润下降。所以,应走适度规模的农产品深加工与种田产粮相结合的发展路径。

3、湖北省各地在发展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县域经济呈边缘化发展趋势。近年来,我省县域经济的发展远低于城市经济的发展速度,并且二者在经济总量的差距上不断拉大。县域与城市的发展本应是紧密联系,互为补充,协调发展,并应在产业整合、分工协作等方面形成有效的协作机制,但实际上城市与县域之间的互为辐射带动作用并未充分发挥,仍存在着城市与县域之间对项目、资金等资源的恶性竞争,城市与县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呈现出相对的独立性并未形成协调发展、统筹规划的发展模式。

(2)县域民营经济融资环境恶劣。在县域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融资环境恶劣、筹资渠道过窄、资金制约严重等都是其发展阻碍。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尤其是在县域经济主体为民营经济时,资金短缺这一问题尤为突出。第一,政府部门对银行向县域民营企业发放贷款缺乏有效重视,导致无法刺激金融机构对县域民营企业贷款的积极性,从而客观减少县域民营企业贷款融资的渠道。第二,我国对货币政策调控力度的逐步加强,导致各个商业银行对自身经营机制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客观上冲击了县域民营企业在银行的融资。第三,县域民营企业大多没能力拥有进入证券市场的资格,因而民营企业无法通过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等获得直接融资的渠道,这些制度性的障碍不利于县域民营企业获得直接融资发展县域经济的条件。因此,拓展县域民营企业持续经营的融资渠道,已经成为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县域民营企业稳健发展的首要问题。

(3)县域农产品加工业多数为粗放经营模式。如今的县域农业经济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多仍旧是“农产品—初级加工—销售”为主要形式的粗放式经营,初级加工的农产品特色不明显,科学技术含量低,优势产品竞争力弱,难以形成在国内市场乃至国际市场经济中本地区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严重制约县域农业的发展。这需要我们转变对县域农业发展的经营理念,不应再过度依赖以政府为主导,应运用市场经济的思路来规划对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模式。

四、新城镇化背景下湖北县域农业发展新路径

1、推广特色农业产业理念

湖北省拥有丰富种植生产农产品的地理环境优势,也是全国主要粮食主产大省,长江、汉江流域都被列为全国优质稻谷、双低油菜产业带,鄂北岗地被列为中低筋专用小麦产区,全省的46个县(市)被列为全国粮食主产县(市)。油菜籽产量居全国的第一位,稻谷产量居全国的第四位。同时,我省也拥有发达的现代物流体系以及居全国领先地位的高校、研究院等,拥有强大的农业科技创新力优势,并且丰富的粮油资源也为我省发展粮食加工业提供了充裕的物质基础。全面建设绿色县、生态特色县,实现生产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推进从传统农业向生态特色农业、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从而力争使湖北省成为“国家种业中心”。

2、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优势

我省已在2013年打开县域农业发展新局面,首先重点扶持发展75个成长型现代农业产业集群,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可过百亿元甚至千亿元农业产业集群和基地,加快发展一批有特色、高度集中、关联性强、高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我省也将建立健全新的用地机制,集约利用农民土地,针对该区域农业、工业、现代服务业的特点与发展水平执行差别化的用地政策,力争用最小的单位资源消耗实现各项产出的最大化。坚持以农业产业兴镇,首先要依据本区域的土地资源特征和新城镇规划、功能的定位,以促进农产品和农产品深加工相结合的产业发展路径,形成可支撑该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避免形成“造城”的不良之风而引发的城镇化“空壳”现象。我省将一直坚持以资源共享、品牌效应、产业创新与聚集效应相结合,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新战略。

3、建立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据2013年湖北省政府的《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规划》,以“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原则,将继续保持高质量的农业种植水平,进一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在坚持新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培育新一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形成以公司、基地、农户三者为核心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构建一个“专业化、组织化、集约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与此同时,湖北省也出现了一批新型农业经营的好典型,以龙头企业带动镇域“四化同步”发展的“福娃模式”,创新土地利用机制建设农村新社区的“尹集模式”,多产业发展镇域经济的“大冶经验”,以土地流转推进股份合作的“龙岗模式”,以合作社全程机械化服务推进规模经营的“华丰模式”。各个县市区应选择一个典型乡镇、一个模范村因地制宜的运用在自身的发展中,通过树立典型乡镇、村,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引导全省新一轮城镇化建设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有序推进。

4、建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永恒的动力。中国正经历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这极大的提升了对农产品的需求,只有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农产品的供给才能安全保质保量的完成。建立“一主多元”科技推广体系是适应我国的现有国情。政府应鼓励企业成为应用型农业基础创新的主体,建立多个企业服务站,可由原本的产品销售和产品应用服务向综合发展,进一步提高服务的能力、服务的程度以及服务的水平,又可与国家所建立的综合体系相配合。与此同时,注重信息化在农业产业化中的推广与应用,以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培育新兴农民,大力推动现代农业科技的加速发展。我们要以龙头企业为先锋,打造“五位一体”的农业科技产业链,提高农民群众科技、文化、信息的接收水平和运用能力,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强化综合监管,提高管理与服务的水平。

五、结论

文章以我国新型城镇化为背景,分析在传统城镇化进程中县域农业经济存在着呈边缘化发展趋势,民营经济融资环境恶劣,农产品加工业多数为粗放经营模式等诸多问题,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县域农业产业新的挑战与机遇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机械化信息技术的引入、城镇污染产业对乡村生态环境的进一步破坏、城乡金融体制的有待完善、城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就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提出中国要依靠现代农业来保证全国对农业的产业需求,才能支撑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实现,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创造适合的条件,以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最后,以湖北省县域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实践为例,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发展现代农业的新路径,并提出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县域农业发展的一些建议对策。

【参考文献】

[1] 梅方权: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联推进的战略分析[N].科技日报,2013-10-31.

[2] 湖北省委政策研究室、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湖北省统计局:2012年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报告[J].当代经济,2012(7).

[3] 黄德斌、焉潮: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在五三农场调研时强调:打造“中国农谷”推动跨越发展[J].中国农垦,2011(10).

[4] 郑凯、肖传武、蔡忠平:促进利川优先发展工业的对策与建议[J].世纪行,2012(6).

[5] 刘杰:发展专业合作社加快农机化步伐着力将天门打造为“全省农机化第一市”[J].湖北农机化,2010(1).

[6] 沈昌发:关于湖北省粮食产业化发展战略的构想[J].中国粮食经济,2007(10).

第11篇

农民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但目前,大量农民工在城镇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低,难以融入城市,成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本质上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户籍制度改革方向是逐步突破户籍与福利合一的制度。

“市民权”不能与土地挂钩,尽快明确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能,探索建立农民工承包地和宅基地的流转或退出机制。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一个核心问题是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党的十提出,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如何更好实现这些目标,记者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

以健全公共服务制度为核心,稳步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记者:我国大量农民工融入城镇难,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韩俊:2011年我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3亿人。目前,不到4个城镇常住人口中,就有1个是非户籍的常住人口。大量进城就业、居住半年以上的农民工就被统计为“城镇常住人口”,但他们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却比较低。主要表现在:

落户难。一些地方的户籍改革对流动人口基本没有放开,或者设置的门槛较高。

住房难。大部分地区未将农民工作为住房保障对象,缺乏针对农民工特点的租金补贴和实物配租政策。

看病难。由于新农合报销限制,农民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比例不高,以及经济状况不佳等原因,大量农民工难以获得城市正规医院的医疗服务。

子女入学难。目前约20%的农民工随迁子女无法入读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校,最近很多省份陆续公布了异地中考高考方案,但人口流入省份的方案“门槛”整体还是比较高。

记者:大量农民工尽管在城镇就业和居住,但还没享受到同等的公共服务,如何改变这种状况?

韩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本质上就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要以健全公共服务制度为核心,稳步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强化输入地政府属地管理责任,保障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权利。全面实行输入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逐步降低门槛,对长期在本地就读的,允许就地参加中考、高考。

根据常住人口配置公共服务资源,保障农民工平等享有安全、公益、便利的基本医疗服务,将农民工职业病防治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完善和整合“碎片化”的社保体系,扩大农民工社保覆盖面。实现农民工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关系全接续,制定促进农民工参保的政策措施,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城市低保范围。

推动农民工纳入住房保障范围,改善其居住条件。制定适合农民工特点的住房公积金缴存和使用办法,扩大农民工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

逐步剥离附着在户口上的福利,分类调整户口迁移政策

记者:谈到农民工市民化,不得不提户籍制度,它是造成农民工不能平等享受城镇公共服务的最大障碍,今后如何突破?

韩俊:户口是造成城乡居民待遇差别的最大障碍。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将附着在户口上的福利逐步剥离,逐步突破户籍与福利合一的社会管理制度。

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实行省级行政区域内“一证通”。居住证办理者,在子女就学、社会保障、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等方面享有与当地人口同等的权利。

分类调整户口迁移政策,逐步让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在就业居住地有序落户。逐步全面放开在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和其他建制镇的落户限制,进一步放宽中等城市户口迁移政策,完善落实大城市现行户口迁移政策,逐步赋予农民工与当地人口同等的权利。

“市民权”不能与土地挂钩,依法保障农民工土地财产权利

记者:有人说,给农民工城市户口,让他们享受均等公共服务,他们就应该放弃土地,否则两头好处都占,不公平、不合理,这种观点您怎么看?

韩俊: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计保障。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不是国家无偿给农民的福利,而是法律赋予农民的财产权利。

目前,绝大多数农民工不愿意以放弃承包地和宅基地换取城镇户籍,必须完全尊重个人意愿,不能把农民工获得城镇户口与放弃农村土地权利挂钩,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收回。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必须尽快明确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能,明确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的内涵和实现形式。在确权的基础上,为农民颁发具有更明确法律效力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和宅基地使用权证书,加快建立统一、权威的农地权利登记体系。

适应农民工进城落户和城镇化发展的需要,需要赋予农民对承包土地、宅基地更大的处置权。要在健全法制和发育土地市场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探索建立农民工承包地和宅基地的流转或退出机制。

“新四化”同步是现代化建设的大思路

记者:如何理解“新四化”同步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意义?

韩俊:“新四化”同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大思路。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加快推进我国现代化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信息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新的时代条件要求我们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和增进人民福祉的必由之路,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支撑,必须使产业发展、就业吸纳和人口集聚相统一,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农业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我们不能在农业衰退、农村凋敝、农民贫困的情况下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而必须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之路,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新四化”同步是党的十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符合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推动“新四化”同步,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基本途径。

记者:实现“新四化”同步面临哪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韩俊:一个突出问题是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基地,但总体上还处于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中低端,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的集成应用水平不高,企业创新能力不强,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必须推动信息网络技术广泛应用和全面覆盖,加快促进制造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变,带动产业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一个突出矛盾是城镇化相对滞后、质量不高。我国城镇化水平不仅大大低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城镇化质量问题更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大量农业转移人口不能平等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城镇用地规模扩张过快,城镇建设对“土地财政”依赖过大;城镇空间分布与资源承载能力不匹配,不同规模和层级城镇发展不协调;城镇水资源短缺和空气污染等问题突出,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城镇房价上涨过快,成为提高城镇化水平的一大障碍。1990年到2012年,我国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由20%多上升到52.57%,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60%左右,峰值将在70%―75%之间。今后20年间,我国将新增城镇人口3亿人左右。如此大规模的人口城镇化,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应当明确,推进城镇化,核心是推进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应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核心,加快改革户籍制度;科学规划城镇空间布局,既避免农业转移人口在大城市过度集聚,也防止小城镇遍地开花、盲目扩张。

“新四化”同步面临的最突出矛盾是农业现代化滞后。当前,农业现代化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最大制约因素。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阶段。现阶段推动“新四化”同步,应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加快克服农业基础薄弱这一瓶颈制约,加快解决农村发展滞后、城乡发展不协调这一突出问题,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这一深层矛盾,努力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记者:推动“新四化”同步,政府应在哪些方面着力?

韩俊:“新四化”同步是发展问题,也是改革问题。应坚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各个环节,以体制改革拆除妨碍“新四化”同步的樊篱,以制度建设铺就“新四化”同步的新路。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市场取向的改革是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动力。目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既要鼓励地方探索创新,又要从国家层面统筹考虑,方向是注重社会公平,突破城乡居民身份界限和制度壁垒,改革户籍与福利合一的管理制度,还原户籍的人口登记功能。应健全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逐步创造居民自由迁徙的公平环境。

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扶持一家一户的农民发展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土地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民的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

建立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进一步推进财税体制和各级政府公共服务事权改革,以财力定事权,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创新城乡社会管理体制。“新四化”同步不仅是城乡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也是社会结构的深刻转型。社区是社会管理体系的落脚点。应适应社会管理扁平化趋势,加快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加强基层社区服务功能,完善社区管理体制。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呼唤政府和社会各归其位。应改变社会是政府附属物的传统观念,明确政府与社会的边界,规范政府与社会的职能,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系,让社会组织在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增进社会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三化同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所在

记者:“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请您谈一谈实现“三化同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在什么地方?

韩俊: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阶段。强调推进“三化”同步发展,就是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现代化建设重中之重的位置上,加快克服农业基础脆弱这一瓶颈制约,加快解决农村发展滞后和城乡发展不协调这一突出问题,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这一深层矛盾,努力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

第一,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农村人口比重很大的发展中大国,解决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必须把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把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作为重点任务。

第二,人多、地少、水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必须始终将农业资源保护和节约集约使用摆在突出位置,建立健全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节约用地制度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发展方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三,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农业发展中亟待加强的环节。必须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潮流,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改善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

第四,培养新型农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抓好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培养造就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第五,农业现代化不仅是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也是农村制度不断变革和创新的过程。必须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努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建立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农业支持和保护制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健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制度。

第12篇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对策;贵州绥阳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0-0373-01

绥阳县第十二届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绥阳县今后5年的发展以实施“四化驱动”战略,实现“加速进位争先、打造百亿强县”的奋斗目标,建设“开放绥阳、效率绥阳、魅力绥阳、幸福绥阳”。为促进绥阳县农业现代化发展,通过调研,明确绥阳县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关对策。

1 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的概念

农业现代化是指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以现代工业、现代科技、现代管理方法武装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与农产品商品率,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

农业产业化是指根据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农业生产单位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户为基础,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综合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的过程[2]。

2 绥阳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绥阳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不断探索与实践,绥阳县在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形成以现代烟草、商品蔬菜、辣椒、金银花、生猪为主导产业的产业化格局。

2.1 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逐年发展壮大

截至2011年末,全县引导和扶持发展了以风华镇农鑫蔬菜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46家;有遵义市实心人食品有限公司、绥阳县惠乐公司养有限公司2家省级龙头企业,有祥兴食品公司、绥阳县阳光牧业有限公司等7家市级龙头企业,有绥阳县贵辣食品有限公司、绥阳县大成食品有限公司等6家县级龙头企业。

2.2 标准化建设和无公害体系认证逐渐完善

2005年完成《绥阳县绿色生猪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绥阳县干辣椒(法国小刀豆、大白菜等)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2011年完成《绥阳金银花地方标准》建设。2004年完成1万hm2无公害蔬菜产地的认证,获得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点蔬菜生产合格县证书;2005年创建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获农业部颁发的证书;2008年通过绥阳县阳光牧业有限公司“回归”鸡蛋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风华镇鱼子孔养鱼场获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绥阳县乡村旅游示范点;2005年至今已通过白菜、萝卜、辣椒、番茄等8个品种的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的无公害品种认证。同时,开展了绥阳“金银花茶”、大路槽“林山红”生态土鸡等农产品品牌注册。

2.3 规模化经营不断扩大,产业化格局已初步形成

截至2011年,全县年烤烟种植面积达5 000.00 hm2、年辣椒种植面积达1.37万hm2、年商品蔬菜种植面积达6 866.67 hm2、金银花种植面积达4 066.67 hm2。有大成食品有限公司、贵辣食品有限公司、乡里乡辣椒制品有限公司、裕华魔芋加工有限公司、屿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贵州银花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公司等多家从事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为提高农产品提高附加值、创建品牌打下基础,为绥阳县农业产业化生产创造了条件。

2.4 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

一是通过实施现代烟草建设项目,建设工厂化育苗大棚34个(8万m2),修建了烟草主产区的公路、配套水池、烘烤房的现代化改造,使烟草生产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二是通过实施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农业机械化推广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截至2011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5.16万kW。三是正在建设农业资源生态环境遥感调查及信息系统,为绥阳县制订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开展农业资源调查等起到积极作用。四是保供蔬菜基地建设项目,正在建设2 048 m2的蔬菜温室育苗基地、1 200 m3的冷库等基础设施。五是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数据采集已基本完成,为全县科学配方施肥、提高生产能力奠定基础。六是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正在建设完善,可实现动物从出生到餐桌的信息追溯,为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保证。七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正在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将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将得到更可靠的保证。八是招商引资,引进建设绥阳福润公司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贵州绥阳绿洲农产品商贸城项目,将为绥阳县农产品加工、销售拓展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3 绥阳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的规模不大,带动能力弱

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是分散的农户与广阔的大市场联接的桥梁和纽带,绥阳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虽然有了较快地发展,但始终没有摆脱经营规模小、利益连接机制散、组织化程度低、带动能力弱的状态,缺乏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龙头企业的科技含量普遍较低,科技投入少,在农产品精深加工、包装、营销、品牌管理等方面缺乏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直接影响了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不能发挥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主导作用[3]。

3.2 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机制不完善,联结不紧密

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机制不完善,不稳定,利益纠纷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订单生产的数量少,没有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助协作、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二是农民不能从龙头企业得到资金、技术等服务;三是加工增值的好处及流通环节的利润一般由企业所得,农户很难分享。

3.3 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效益难提高

由于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业贷款风险大,企业又缺乏资产抵押。因此,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利益和资金安全考虑,在龙头企业贷款发放方面非常慎重,导致企业资金短缺,产品只能粗加工上市,产业链条短,缺乏市场开拓能力,品牌效应和产品知名度不高,企业的效益很难得到提高[4]。

4 推进绥阳县农业现代化经营的对策

4.1 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增强带动能力

4.1.1 抓好龙头企业发展。一是将现有小规模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转向大规模企业;二是利用民间资本,引导种养营销大户向龙头企业发展;三是创造宽松环境,制订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现龙头企业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培育发展一些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5-6]。

4.1.2 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提升产品质量,打造品牌。一是加快推进绥阳县农产品原产地地理标识、产地、产品、质量认证;二是研究制订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标准;三是加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等环节的标准化管理;四是以烟草、商品蔬菜、辣椒、金银花、生猪等主导产业为重点,加快农业产业化园区建设,抓好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4.2 加强引导,完善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4.2.1 推行标准化,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强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统一制订和实施产品质量、安全卫生标准,统一注册商标、统一包装,在同类产品的不同合作经济组织之间加强互相协调、互相沟通,形成良好的价格运行机制。

4.2.2 完善和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企业农户双赢。一是建立健全财务公开制度,定期向社员公开收支情况,接受社员监督。二是逐步建立企业与农户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三是发展订单企业,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前提条件下,规范企业与农户双方的义务与权利。

4.3 强化政府的服务指导,营造龙头企业发展的环境

4.3.1 加大协调指导力度。进一步加大龙头企业的协调指导力度,做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协调、宏观指导和服务工作,使相关职能部门统筹协调,加强协作,形成合力。

4.3.2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增强龙头企业的发展能力。在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类资本兴办龙头企业,提高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4.3.3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一是将产学研、农科教结合起来,依托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引进、推广重大关键加工技术,健全完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更多的农业技术成果与企业、农户对接,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把农业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二是加强农民、技术工人、企业家的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和经营者的素质。三是建立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对龙头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品牌培植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给予奖励。

4.3.4 抓好专业合作组织和各种协会的发展。按照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支持农民兴办和发展各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他们在产业服务、行业自律等方面的带动作用。

4.3.5 加大龙头企业的监管力度。加大龙头企业的监管力度,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对不符合条件的取消龙头企业资格,使龙头企业真正成为连接农户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

4.4 加大企业宣传推介力度,提高产品知名度

做好企业和产品的宣传推介工作,精心组织龙头企业及产品参加各类农产品展示交易会,提高知名度。

5 参考文献

[1] 张雯,张广胜.农民增收背景下的现代农业发展途径探讨[J].农业经济,2012(1):11-12.

[2] 张羽芬.秀山县农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南方农业,2012,6(2):44-48.

[3] 杨强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的现代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23(1):18-20.

[4] 胡丕富,王世琴,王吉凤.当前外资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以江苏省句容市为例[J].金融纵横,2012(1):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