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村的变化与发展

农村的变化与发展

时间:2023-07-12 17:07: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村的变化与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村的变化与发展

第1篇

关键词:城市民俗文化 农村民俗文化 差异 整合

民俗是作为主体的人所创造并享用的对象,它存在的全部价值就在于具有实在的功能,满足着主体的需要。从乡村到市镇、再到都市,是人口流动、聚集和社会发展的渐进性结果,它们各自的民俗文化形态正是不同空间下主体的阶段性需要的表达。“城市民俗”与“农村民俗”作为民俗空间类型中最重要的两个领域,其研究既是人的研究,也是社会的研究。

一、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在社会结构上的差异

不同的社会结构是产生不同文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之所以能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质的差异,即在于城市与农村的社会结构带有截然不同的性质。城市自兴起的那个时刻起,其社会结构就与农村有着极大的不同,城市的出现被视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这种文明的表现首先在于地缘关系打破和替代了农村所存在的浓厚的血缘关系,从而使社会结构的变化成为促使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出现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在文化背景上的差异

所谓民俗文化背景,是指民俗民俗文化在其滋生与发展的过程中所处的基础条件及文化氛围[1]。虽然农村民俗文化也受到文化环境因素的制约与影响,但是与城市民俗文化相比,能够对城市民俗文化起到影响和制约的因素,要比农村民俗文化的范围广阔的多。

1.农村与城市的经济方式不同

农村以农、林、牧、副、渔为业,其生产依赖土地等自然资源,具有自给自足的性质;而城市汇聚着工商百业,依靠资金、手艺、交换、时局而发展。乡村经济虽是旧时的经济支柱,但易受地形、气候、水源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乡村远离政治中心,因此,它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处于从属的地位;而城市的行业生产能超越地理因素的束缚,成为政治与文化中心不可或缺的基础,并以上层社会和市民阶层的需求而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中领有主导的地位。

2.农村与城市的人口特征不同

农村的主体是农民,他们的人口构成较为单一,大多以血缘村落相聚居,并依赖祠堂、族谱、族规、族长而凝聚成宗亲群体,他们的文化程度一般较低,主要从事田间的体力劳动。城市的主体是市民,他们多为迁徙之徒,先后来自八方的乡野,具有多族源、多姓氏的特征,并且相互杂居于空间狭窄的街巷之中,各干其业,经长期相处、磨合,逐渐褪去原先的地方色调,整合出新的城市民俗,城市的居民因生活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而广闻博见,相对农民来说,构成了文化素质稍高的人力资源,同时也因为各个地方的不同人员整合出新的城市民俗文化,不同于其以前生活环境中的民俗,并很快适应其中。

3.农村与城市的语言应用不同

农村的语言应用一般取方言土音,常用俚语俗称,少见新词新语,地方性特色突出,村民间的口头语言彼此雷同,反映出他们生活的群体感强,而个性化弱。城市的语言应用因市民八方汇聚而五音混杂,一般为下层多地区方言的纷呈和上层官话的并用,并逐渐混成新的城市语言。相对乡村语言,城市语言因阶层、行业、教育、交际等情况的不同而表现出个性化的特征,且语词丰富,新语迭出,包容着丰富而鲜活的社会生活信息。

三、城市民俗与农村民俗在心理特征上的差异

由于历史的时间原因和地理的空间原因,在中华民族的大文化背景下,形成了近现代以来中国特有的乡土农业文化和都市工业文化两种不同文化类型的异质并存,体制原因造成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2],导致了两种不同的文化土壤,在这些文化土壤上根植出各自的社会心理特征和价值观念体系。城乡两种文化心态的总体差异,比如在政治心理方面,乡村是圣贤期待心理占优势,而在城市则是独立自主意识占优势。不同代际之间的社会心理差异,如乡村社会第一代人表现为苦难的忍耐和听天由命,而城市社会的人则表现为解放的追求和艰苦创业;如对第二代人的比较:以食为天、故土难移与忍辱负重、游离谋生;对第三代人的比较:压抑的变态欢愉与新生的困惑奋起;对第四代人的比较:不畏天命的发财意识与自觉平庸的享乐主义。

四、农村民俗与城市民俗的整合

农村民俗与城市民俗在存在明显差异的同时,还呈现出不断整合的趋势。

1.城镇化的发展决定农村民俗文化与城市民俗文化整合的趋势

近年来,由于高速公路的连通、行政区划的调整、卫星城镇的建设、经济开发区和保税区的建立、郊外大学城的发展、一小时都市圈的规划等,加快了都市化的进程,确立了大都市作为中心城市的地位,带动了周边中小城市和乡镇的发展[2]。

2.民族精神的一致性加速农村民俗文化与城市民俗文化的整合

乡民、市民同作为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继承着共同的民族精神。这就是:爱乡爱国、团结统一、平和勤劳、自强不息、入世乐生、包容天地。作为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民族精神属于民族的整体,它超越地域、城乡、阶层、职业的限制,促进了内部的文化认同与民俗传习。

3.“移风易俗”的倡导与推进将最终推动农村民俗文化与城市民俗文化的整合

孔子早在春秋时期就提出了“移风易俗”的概念,并把“移风易俗”看作道德建设的重要方面。司马迁则主张“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注意到时空变化对风俗的必然要求,体现出锐意进取的务实精神。“移风易俗”既有伦理道德的要求,又有时空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

在城镇化、市场化、知识化、现代化的驱动下,城乡的差距正在缩小。这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的层面,更反映在精神观念的层面。城乡之间确实存在着观念的互感,并从深层推动着城乡民俗的整合,随着时代的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当城乡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处于同一水平之时,城市民俗与农村民俗这两条轨迹便会融为一体,变成一条轨迹,从而构成华夏民俗板块,这是时代使然,也是历史使然,但也许会需要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才能完成。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文化下乡;文化传播;文化建设;农村城镇化

一、“文化下乡”现象与影响

1.“文化下乡”及存在的问题

“文化下乡”活动是一种自上而下推行的一个组织项目,推行者为中央政府,执行者为各级地方政府宣传部门和文化部门,推行此项目的目的在于达到“惠民”即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的社会效益。

“文化下乡”活动,内容包括电影电视下乡、戏剧艺术下乡、图书报刊下乡等。各级政府都会组织艺术团、戏剧团在地方农村巡回演出,电影巡回播放、以及在农村设立图书室等。这些做法看起来都是很好的,实施过程中的花费也是很多的,然而收效如何,就不能仅从表面上来看了。就拿剧团下乡演出来说,一般情况下,省政府组织省剧团、到某一个县演出,名曰“送戏剧下乡”。出发的排场都会很大,名号很响。到达目的地后,周围乡镇很多人都会聚集到这个地方观看节目,轰动几天,人群爆满,座无虚席,场周边也会有很多人聚集观看,人们的兴致一般情况下都会很好,互动故障很卖力。当节目表演完后,剧团就出发到另一个地方或回去了。当剧团走后,村民们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去,茶余饭后,将看到的演出或演出的人员作为一种谈资闲聊。这种“送”的文化并不会在农村得到更持久的存在。

2.“文化下乡”存在问题的相关原因

从前面所述之中可以看到,“文化下乡”活动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究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首先,城乡差距是事实。二元结构下的城乡差距很大,这是当今社会诸多问题之中的一个,是无可避免的,人们必须去面对。城乡差距,在医疗、卫生、教育、保障等等诸方面都有表现。在文化方面,“文化下乡”本身就是一种表现,因为农村文化水平不高,这是由教育资源、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其次,农民的文化水平不高,欣赏水平有限。当雅文化与俗文化相撞时,表面上会出现排斥的现象,这是“送”的文化与农民“要”文化之间的冲突。客观的说,农村的文化环境与城市是不同的,当文化从作为“文明中心”的城市扩散到作为“文化边缘”的城市时,它所传达的价值不同于农村原有的价值。农村的原有生活结构不会因为一次两次文艺演出而发生根本上的变化。所谓的文化也不会真正的被人们接受,那些并不适用于农村生活。

再次,农村的本土文化与城市的大众文化有差别。农村有其独特的本土文化形式和文化体系,称之为俗文化也好,民间文化也罢。相较于城市外显的文化形式,它的存在大多是隐性的,并且需要发掘的。农村的思想观念仍较多的保存着中国传统的思想成分,较为保守。当一种外来文化侵入时,大多选择排斥。“文化下乡”所送的更多的是带有城市的价值观念,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矛盾就存在了。

3.影响

“文化下乡”活动由政府组织,其影响自然是巨大的。该活动的范围波及全国各个地市,各种不同的形式在各地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实际上,各地的文化活动还是比较能够结合当地的文化传统的。如,河南地区主要以豫剧团下乡演出为主。然而具体到地方以后,这种文化的波及程度就大大降低,颇有些雷声大雨点小的态势。文化下乡带给农村的除了新鲜之外,也是城乡差距的真实体现。人们可以亲眼看见其中的不同所在。文化下乡活动是一种文明普及的方式,它能够将城市中的好的一面展现在人们面前。笔者认为,如今农村向城镇移民趋势的加剧也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是,文化下乡并不能在农村将文化持久的传播下去,它是具有暂时性的和间歇性的,没有可以根植文化的机制。

二、农村城镇化与文化建设的对策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的文化建设有一定的进步,如前所述,“文化下乡”和活动对农村文化建设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单纯的文化下乡活动并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现有资源未得到有效的利用,城镇规划过程中,综合文化站的设备、物资、人员等变动频繁,文化设施和物资被随意挪用;农村文化工作人员年龄较大,队伍素质偏低,结构不合理,没有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和激励机制;居民参加文化生活的方式单一,可供农村居民参加文化活动的途径、渠道十分有限、形式也很单调,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现象普遍存在,“文化下乡”的作用已经不能满足农民当下的文化需求。文化下乡活动在近年来不断出现一些令人不满意的状况,然而国家政策还在提倡这种做法。虽然文化下乡的作用不能完全抹灭,但是,以目前的方式发展下去,前途是十分渺茫的。近两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由“文化下乡”到“文化进城”,由“送”文化到“种”文化,这是文化推广的一种新的思路。从目前一些地方的发展效果来看,还是很有前景的。

文化的认同问题是一种身份形象的生产,在原本的“文化下乡”的模式中,文化被标以“城市”的标签,它融入农村群体是十分困难的。只有在农村发掘和发展当地文化体系,塑造出当地的文化形象,才能将文化植根于民众之中,通过这种内生机制,村民能够很好的接纳这一文化体系,并且融入其中,发明再创造。这样,在有意无意间,现代社会的元素就会被融入其中,被人们接受。当一个地方拥有自己的文化体系之后,人们的观念自然就可以提升,能够更好的接受外来的文化价值。此外,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文化建设需要得到政府和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地方教育部门和文化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建立多元化的文化交流渠道,多形式的文化建设机制和文化参与模式。在文化建设的同时,要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农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文化教育水平。同时也可以加大志愿者队伍的建设,通过政府建立群众文化场所以及对文化志愿者的奖励机制,成立文化志愿者的服务队伍,整合多种文化资源,拓宽公共服务的渠道,最大限度的满足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

参考文献

[1] 邢红梅,谢士法,于彩辉.城市化视域中的农村文化建设[J].河北学刊.2009(7).

[2] 张志坚.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2008(35).

[3] 田红兵.浅谈着力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J].价值工程.2007(9).

第3篇

(一).教学设施落后

由于这些年我们国家对农村的投入太少欠账太多,致使农村和城市的教育差别越来越大。教育的均衡发展也成为水中月镜中花。目前偏远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仍然停留在九十年代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水平上。教育设施设备“普九”后基本没有补充充实更新过。由于经济落后,教育缺少经费的支持,农村的教育设施极其落后。一些教育必需的设施比如基本的体育设施、多媒体、实验器材很少甚至没有。由于基础设施的严重匮乏,导致许多教育内容以及教学管理不能正常的开展并完成。

(二).学生个人问题———留守儿童越来越多

在农村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长时间的缺乏父爱母爱导致任性、偏执等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问题学生越来越多。也就造成了正常的教学工作无法很好的在他们身上开展并得到相应的效果,使得教学工作的困难日益加剧。并且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与教导,许多儿童的思想顽固不化,身上带有不良的风气,这就给教学工作增加了困难,老师很难的去管理与教育。

二.做好农村小学教育管理的方法

(一).加大资金投资力度,切实做好对教育事业的支持

为了使农村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中央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资力度,政策向农村教育倾斜。当地政府应切实把教育工作放在首位,不仅加大资金的投资力度,同时也要积极协调人力、物力、财力,努力发展农村的教育事业。

(二).加强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

基础设施是农村小学教育管理中一个重要因素,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健全会对小学教育管理起到莫大的作用。因此,面对当前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与关键,当地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基础设施的修建与维护,力图保证孩子们在一个较好的硬件环境中生活与学习。

(三).师资力量的扩充

首先国家应加大对大学生与农村教书的鼓励与支持,并相应的给予物质上的支持与精神上的支持。大学生是一个国家的中坚力量,是教育事业的最新成果。他们带着无尽的新鲜活力和与时代靠近的知识,让他们去农村教课最合适不过。其次,也要加大对农村小学教育的宣传,使这些大学生知道农村小学教育对于他每年的迫切需要与渴求,使他们懂得自己的社会作用。同时,也要提高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使他们的思想境界以及人生观,价值观。

(四).完善老师的管理运行机制

老师作为农村小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可控对象,如何管理老师,留住老师成为农村小学教育管理中的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工资作为一种调控老师的手段,要与老师的工作和相结合。充分尊重有能力,能者多劳的老师,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局势,让老师真正体会到工作的切实必要性与紧迫性。留守儿童作为一种群体,缺少父母以及周围人的关心,从小心理就会产生变化与阴影。因而心理辅导就极为重要。一个好的心理教育不仅会改变孩子心里的整个世界,同时还会对他以后的健康成长有莫大的帮助。

三.结语

第4篇

近年来,本市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在推进农村全面发展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1.本市历届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几年来,全市文化建设出现了以城促乡、以市带乡、城乡协调发展的可喜局面。一是市域文化建设率先取得了新进展。2005年获得了省级“文化先进市”的称号。二是民族民间文化和历史文化保护取得了新成效。经过几年的努力,共普查公布了省级民族民间保护名录4项、市级41项。三是群众性文化活动呈现出群星璀璨的良好态势。几年来,群众性文化活动方兴未艾,近三年参与的群众就达12多万人次,开展重大节庆活动150场,组织民族民间艺术活动1l场,举办各类文艺展览26场,免费放映电影440多场。同时,在全市广大农村依托老年协会等群众性组织,群众自发组织的文艺活动更是开展得有声有色,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老年表演队在自娱自乐的同时,发挥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作用。四是不断推出文艺精品,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出的《华溪春潮》、《丽州之夏》、《企业职工艺术节》、《新永康人》等大型载体和《十八蝴碟》、《九狮图》等一些精品剧目,为本市赢得了荣誉,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五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得到改善。

2.实施新农村文明创建工程,和谐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具体到农村就是提高农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一是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2005年推出的“十个示范,百村整治”新农村建设取得突破,新一轮的新农村建设快速推进,已不断提高农民思想道德觉悟和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小康文明村创建,促进和谐乡村建设取得十分明显的成效,走在了全省的前列。二是以“三清四改”为重点全市卫生大整治,并建立长效保洁机制,农村的文明整洁水平大大提高。三是农村文化活动设施迅速增加,有30%的农村修建了室内外活动场地,文化活动红红火火。几年来,全市有近350个村的村容村貌、农户家庭面貌、农村经济和社会文化事业有了极大的变化,农民的收入大幅增加,产业结构的调整趋于合理,学校、卫生所(室)和文化室等社会文化事业发展较快,促进了村里道德体系的建立完善和社会风气的好转,走出了一条以文明创建促进思想道德和谐的新路子。

二、和谐文化建设的主要启示

和谐文化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农村的和谐文化建设,无论是从农民本身,还是从农村社会来看,它所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它在思想政治、人文精神和社会价值等三个方面,给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进一步推进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以诸多启示。

一是在政治思想层面要突出先进文化的本质。农村的和谐文化建设要取得实质性成效,必须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进行,要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本市实施“文化名市”战略和“文明创建”、“生态村庄”工程,推进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就是用先进文化引领农村和谐发展的具体体现,是先进文化的本质所决定的。

二是在人文精神层面要突出文明健康向上的特征。生活在农村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交相发展的新时代农民,无论文化积淀如何,都应该有具备自身特点的符合历史前进和社会进步潮流的人文精神追求,都应该表现出人类美好的精神品质和精神风貌。

三是在社会价值观体系层面突出个体发展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共同理想。重建新时期农村社会的价值观体系是文化建设的核心,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形成了符合当今农村发展要求的社会价值观体系并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农村文化建设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起到引导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作用,达到促进社会进化和社会教化的目的。

三、努力推进农村和谐文化建设

1.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成构建和谐文化的思想共识。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广大农民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重点抓好三项教育:一是开展坚持共同理想教育。二是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三是开展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造就一代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讲道德、有觉悟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推动形成诚信友爱、融洽和睦的人际关系,积极培育农村文明道德新风尚。

2.实施农村文化建设工程,努力改变农村文化建设落后的面貌。发展农村和谐文化重在建设。我市制定和实施的农村文化建设工程的目标任务:就是以建设和谐农村文化为总目标,以“村庄整治”工程为助推,以创建省、市“东海文化明珠”、“文化示范村”为龙头、广泛实施农村文化建设工程。到2010年,全市90%的乡镇和行政村完成文化建设任务。基本实现乡镇、街道有比较完善文化站,村村有基本文体设施,构建覆盖全市农村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农村文化体育队伍不断壮大,农村文体活动丰富多彩;群众参与文体活动蔚然成风,农村文化呈现健康向上、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使广大农民群众充分享受文化发展成果。

3.加强考核,严格奖惩。要建立科学的经济、文化体制考核机制,把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作为市、乡镇、村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内容。要把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列入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和文明单位创建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未完成文化建设基础工程的村不能通过考评验收。健全制度,长效管理,要制订一套能切实保证各级文化阵地正常开展活动的管理制度,并落实专人负责,提高文化阵地的利用率。市、乡镇要经常组织开展辖区内乡镇、行政村参加的文体活动和对外文体交流活动,提高农民群众参与文体活动的积极性,宣传文化部门要加强业务培训和指导,帮助基层培养业务骨干,丰富农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总之,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关系广大农村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我们应充分借鉴已有的做法和经验,既立足理论探讨,又立足实践总结;既立足时代特征,又立足地方特点。在新农村建设中,因地制宜地抓好全市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使建设和谐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第5篇

关键词:城镇化 工业经济发展 VAR模型

引言

城镇化与产业发展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经济动力,城镇化是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产业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将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与重构,而工业经济发展则是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刘刚(2013)通过研究产业总产值的增长所产生的城镇化效应,以及三次产业增长和结构优化对产业总产值的影响,表明三次产业发展的城镇化效用各有不同,产业增长推动城镇化效用存在明显边际作用,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应把第二、三次产业同时推进。吕一清、何跃(2010)运用协整理论、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法,考察了成都1985-2008年城镇化率与第三产业发展之间的长期动态影响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率与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整个社会从业人员比重互为双向因果关系,其相互促进;在短期内,随着第三产业增长速度促进城镇化率进程的发展。从方差分解结果可以得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整个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对城镇化率的贡献度相对比较大。马远、陈军(2012)利用VAR模型对1960至2009年新疆城镇化与三次产业发展的动态关联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农业现代化、工业化、第三产业发展对城镇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城镇化发展同样会带动三次产业发展。从长期来看,农业现代化、工业化、第三产业发展对城镇化贡献率分别达到了33.75%、29.45%、6.85%。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要显著高于第三产业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李刚、魏佩瑶(2013)通过构建完美市场和不完美市场条件下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模型,分析了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协调程度较低的形成机理。

本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根据城镇化与工业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运用VAR模型对中国城镇化与工业经济发展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试图揭示中国城镇化与工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旨在为更好推动中国城镇化进程及提高城镇化质量提供决策依据。

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择及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衡量城镇化水平(URB),采用工业产值占GDP比重(ID)、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IU)表示工业经济发展水平。所使用的样本1998-2011年的年度数据,数据来源于《2012年新疆自治区统计年鉴》。并对城镇化、工业经济发展水平与工业经济效益水平分别取对数值,记为LNURB、LNID和LNIU。

本研究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揭示城镇化、非农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动态关系。VAR模型常用于预测相互关系的时间序列系统及分析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冲击,从而解释各种经济冲击对经济变量形成的影响。

VAR模型的数学表达式是:

式中, yt是k维内生变量列向量,xt是d维外生变量列向量,d是滞后阶数,T是样本个数。Φ1,…Φp和k×d维矩阵H是待估计的系数矩阵。εt是k维扰动项列向量。若滞后期p和r足够大,则可完整地反映模型的动态特征,但滞后期越长,自由度越少,因此,在滞后期与自由度之间应寻求一种均衡状态。下文将以VAR模型为基础,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关系、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模型对城市偏向、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动态效应进行分析。

(二)实证分析

1. 单位根检验。表1检验结果显示,原序列LNUEB是平稳序列,LNID和LNIU是非平稳序列,而经过一阶差分后,一阶差分序列DLNUEB、DLNID和DLNIU均是平稳序列,一阶差分序列LNUEB、LNID和LNIU在5%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可以确定LNUEB、LNID和LNIU是一阶单整序列,即LNURB~I(1),LNID~I(1),LNIU~I(1)。

2. 协整检验。本研究用Johansen法检验LNURB、LNID与LNIU之间的协整关系。表2中的r表示LNUEB、LNID和LNIU之间协整关系的个数,在5%的置信水平上接受r≤1的原假设,即原变量之间至少存在一个协整关系,说明城镇化与工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3.VAR模型构建。基于我们选择的变量:LNURC、LNURB及LNNAI,构建3维的向量自回归模型。采用AIC和LR准则来确定VAR模型的滞后阶数为2,并建立VAR模型,如表3。

4.Granger因果检验。表4说明了中国城镇化与工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因果关系。表4数据显示,滞后1-2期,LNURB不是LNID的格兰杰原因,说明城镇化不是工业经济发展的格兰杰原因,也就是说中国的城镇化发展没有推动中国工业经济的发展。

滞后1-2期,LNURB是LNIU的格兰杰原因,说明城镇化是工业综合经济效益的格兰杰原因,即在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中,中国的工业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化的发展促进了工业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究其原因是,城镇化发展使得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这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在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农业富余劳动力、技术工人以及高级人才纷纷转移到城镇或城市,这又为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这些都有益于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水平的提高;而滞后期1-2期,均接受LNIU不是LNURB的格兰杰原因原假设,没有充分理由说明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是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工业经济发展并没有促进中国城镇化的发展。

5.脉冲响应分析。城镇化与工业经济发展的脉冲响应函数结果如图1-4所示。

图1显示,从工业总产值占GDP比重看,工业经济发展对于城镇化一个标准差冲击的响应,除了第8期之外,均呈现出负效应。第1期时负效应为-0.010825,随后开始减小,到第5期时达到-0.000393,而后开始先增后减,并在第8期时暂时转为正响应(0.000555),第9-10期均为负效应。这说明工业经济发展对于城镇化产生了负面的效应,工业经济发展并未有效促进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这与国内其他学者关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结论基本一致。

图2显示的是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对城镇化的一个标准差响应,在开始时呈现出正效应,在第3期时出现负效应(-0.007917),而后转为正效应,在第7期时又呈现出负效应(-0.001667),随后一致呈现出正效应。这说明,从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来看,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对于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起到了正向的促进作用。其作用机理在于,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一方面提高了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加速了中国农村居民城镇化的进程和速度,最终促进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发展。

从图3可以看出,城镇化对工业总产值占GDP比重的冲击效应,一直呈现出了负效应,在第3期最大值为-0.001903,并且是在逐步减弱的。这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城镇化对于工业经济发展产生了反向作用,并未促进工业经济发展。但是这种反向作用是在逐步弱化的,并趋近于零的。究其原因是,在中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我们过度重视城镇化规模,忽略了城镇化发展质量,并未实现城镇化与工业经济发展的互动发展。

从图4可以看出,城镇化对工业综合经济效益的冲击效应开始时为正效应,第3期为-0.000152,随后的第5-10期均表现为负效应,并且是逐渐减弱的。这说明城镇化发展对于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并未产生多大的促进作用,或者说这种作用不是很明显。究其原因在于,城镇化的发展并未激发中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进而对于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并未产生多大的促进作用。结合图3和图4可以看出,中国城镇化对于工业经济发展并未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过度关注城镇化发展速度和规模,忽略了城镇化发展质量。

6.方差分解。表5是跨期为10期的城镇化的方差分解表。

表5是城镇化的方差分解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城镇化水平波动不仅受自身冲击影响显著,同时还受到工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城镇化水平的波动受自身冲击影响在第一期达到100%,随后随时间推移呈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到第10期以后保持在85.11%。工业总产值占GDP比重和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这两个指标对于城镇化变动的冲击不尽相同,工业总产值占GDP比重对于城镇化的冲击大于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对其的冲击。来自工业总产值占GDP比重对城镇化变动的贡献率的冲击起初很小,随后逐渐增大,最后稳定在14.44%左右,也就是说城镇化预测方差的14.44%,这可由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动来解释。但从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这一指标看,工业经济发展对于城镇化变动的影响和冲击不是太大,大概保持在0.46%左右。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城镇化水平变动不仅受到自身变动影响,工业经济发展对其也有显著影响,从长期来看贡献率达到了85.11%、14.44%。

表6是工业经济发展的方差分解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工业经济发展水平不仅受自身冲击影响,同时还受到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工业经济发展的波动受自身冲击影响保持在第一期为80.36%,随后随时间推移大致呈现出稳中有降的趋势,到第10期以后保持在79.35%。城镇化对于工业经济发展的冲击不是很显著,第1期为19.64%,随后开始增强,并于第3期达到20.57%,第4-10期呈现出阶段性变化趋势,第10期时为20.02%。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工业经济发展受自身变动影响较大,而城镇化对其不太显著,从长期来看贡献率达到了79.35%、20.02%。

由此可见,城镇化与工业经济发展的互促作用不是太明显,城镇化对于工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要弱于工业经济发展对于城镇化的促进作用,这同时也说明了中国城镇化发展和工业经济发展均处于较低的水平。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对中国城镇化发展与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实证研究,得到以下结论:中国城镇化与工业经济发展互促作用不是很明显,但城镇化对于工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要弱于工业经济发展对于城镇化的促进作用。从长期看,工业经济发展对于城镇化发展的贡献率为14.44%,城镇化发展对于工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为20.02%。

(二)建议

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对应的政策建议:

第一,提高中国城镇化质量,实现城镇化与工业经济发展的互促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是促进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城镇化质量的核心内涵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个过程会有效激增消费需求,改变现有的消费结构,为中国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市场条件和前提。

第二,加快工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工业企业是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的核心主导力量,同时工业企业的发展状况也是反应城镇化中的居民或消费者需求的满足程度和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和效益的重要表征。随着工业经济发展,工业企业面临着产能过剩、税收负担、资金成本上升所导致的企业经营压力大等障碍和压力,这需要中国工业企业要加快企业的转型和升级。中央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进行与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相对应的体制机制、管理方式、生产要素市场改革,切实做好政府在市场配置资源中的服务性作用,明确企业作为投资主体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大力发展私有经济。私有经济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私有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可以提高城镇居民和进城农民的就业水平,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市场条件。另一方面,可以为中国城镇化发展提业支撑,促进中国城镇化的发展。

第四,大力发展农村城镇化进程,推动农村消费结构升级。农村城镇化进程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农村的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均低于城市的城镇化水平和质量。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中国城市和农村的工业经济发展水平也是存在较大差异,城乡二元结构明显,这也是农村城镇化质量低于城镇化质量的重要原因。农村的公共设施落后,公共产品服务水平较低,农村生活成本较高,农民收入水平低下,这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民的消费结构转换和升级。中国农村的城镇化进程应该是在农村消费结构转换和升级的背景下完成的,让农民、农村、农业切实的享受到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成果。

1.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马远,陈军.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动态关联效应研究-以新疆为例.管理现代化,2012(5)

3.刘刚.产业发展及结构优化进程中城镇化效应的研究.市场论坛,2013(2)

第6篇

社会主义新农村绿化建设,是构建和谐乡村、生态社会的主要内容,是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是农村富裕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园林式村居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笔者结合当地新农村建设情况,谈几点体会。

1、绿化模式 本文由收集整理

农村绿化不能照搬城市绿化模式。城市绿化以美化、香化、防尘降噪、提供较为舒适的人居环境为目的。农村绿化要在美化环境、构建生态安全体系的基础上,重点与发展产业经济结合起来,促进农民增收。受地域特点、经济条件、从业习惯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绿化目的各有侧重。

农村绿化在空间上可分为村内绿化与村外绿化,村内绿化涉及庭院、街道、广场、厂区及隙地等空间;村外绿化包括道路、沟渠、农田林网及环村林建设等。

从绿化目的及实现的效果上,大体可分为美化型、生态公益型、经济型三种类型。以城市(城镇)为轴心,农村有近郊、远郊之分。一般来讲,近郊村庄的经济条件好、群众致富渠道多、闲置空间少,村庄绿化以休闲观赏为目的,偏重于环境的美化;远郊村庄经济发展普遍落后、增收渠道较窄,村庄绿化应以发展产业经济为主,如建设果园、速生丰产林等,以此增加农民收入;位于生态脆弱地带及能够增强城市生态功能村庄,应以建设生态公益型森林为主,发展森林旅游业。

2、规划原则

农村绿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在农村的绿化规划中,必须注重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让农民切身感受到绿化在改善生态、改善村庄面貌、提高生产生活条件、致富奔小康等方面的益处,让农民成为绿化的主导力量,保证乡村绿化健康、可持续发展。

2.1因地制宜原则。

以乡土树种为栽植主体,适地适树。根据不同地理条件,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草则草,规划式与自然式种植相结合,充分体现田园风光。

2.2生态原则。

充分利用四旁及宜林荒地植树造林,发展农田林网。以“山川披绿、道路建绿、村镇环绿、庭院缀绿”为目标,建设安全的生态体系,形成农村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2.3经济原则。

村内绿化尽量少植管护成本高的草皮,村外以栽植经济绿化树为主,统一规划,形成规模,发展林业产业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2.4美化原则。

村庄绿化总体建设模式是:“点、面、带”3种绿化类型有机结合。

点植:节点地段采用灌木+亚乔木+乔木模式,表现以多层次、多色彩、多变化。

面植:一两种乔木为主体,与数种乔木+灌木、乔木+亚乔木等方式搭配,组成较大面积的树木群体。树木的数量较多,以表现群体为主。

带植:林带组合原则与树群一样,以带状形式栽种数量很多的各种乔木、亚乔木和灌木。应用于高街道、进村公路的两旁。一般宜密植,形成树屏。

通过“点、面、带”3种绿化类型有机结合,构成集生态、经济、观赏、文化及美化功能于一体的“森林”式绿色画廊。

2.5古树名木保护原则。

古树名木是村居传统文化的象征,严禁随意破坏。在绿化建设的同时,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古树名木进行重点保护,使之融入村庄整体绿化中。

3、植物选择与种植形式

为了更好的发展新农村绿化建设,降低绿化成本和保证植物生长正常,绿化应昼选用乡土树种或实践已证明引种成功的树种。选用经济价值高的植物为栽植主体,观赏性植物为点缀;乔、灌、草相结合,以栽植管护成本低的乔灌木为主;落叶乔(灌)木与常绿乔(灌)搭配种植,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绿化格局。

3.1街道绿化

街道绿化以规则式种植为主,树种以观赏性强,对人体健康有益的乔木、花灌木为主,可适量搭配部分草木花卉,要考虑不同植物的花、果特点,精心设计,争取实现一街一景。

3.2村内隙地及围村林

村内空隙地及围村林,采用自然式或规则式种植,选择冠形好、病虫害少、经济价值较高的乡土树种进行栽种,如柿子、香椿、枣树、国槐等。

3.3田间道路

规则式种植,一般选择树干直、冠幅大、抗病虫子的树种,如毛白杨、速生杨等。注意少用树冠既低又大的树种,以免影响农作物耕种、运输。

3.4沟渠及农田林网

选择速生、窄冠、抗风折的优良杂交杨品种或者管理简单的深根性经济树种如枣树等进行种植,形成规模,增加土地效益。

3.5庭院

庭院绿化采用立体绿化与平面绿化相结合,盆景与露天植物相结合,经济树种与绿化树种相结合。

第7篇

内容摘要:由于我国长期的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农村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了我国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羁绊。随着我国经济向“十二五”阶段迈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本文以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入手,提出新时期下我国“三农”对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刚性需求,进而探寻促进我国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创新理念、模式及路径。

关键词:农村现代服务业 创新发展 “十二五”规划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是一个伴随着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和调整的过程,其中,较为明显的特征就是服务业贡献率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不断提高。据我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6%,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6%。农村现代服务业是我国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到2009年年末,我国现有农村人口为53.4%。可见,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与否关系到整体国民经济的运行。

农村传统服务业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主要包括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生产现代服务业”和为农民生活服务的“生活现代服务业”两大体系,它们共同组成了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原动力。农村现代服务业具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特征,具有经济贡献率大,吸纳就业量多的特点。我国农业生产服务业通常包括通信、信息技术、金融、物流、电子商务、教育、医疗等行业。

在我国,由于长期的二元经济结构存在, 导致农村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了我国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羁绊。随着我国经济向“十二五”阶段迈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因此,创新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是我国农村经济建设的迫切需求。

我国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在餐饮、商贸等传统农村服务业基础上,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迅猛。各地区已初步构建了多成分、多形式的农村现代服务体系。然而,在发展中却存在如下较为突出矛盾。

(一)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由于投入不足等原因,导致现代的农村服务业所占比重相对偏小,拉动区域经济作用不够显著,且层次结构不尽合理,生产性与生活业发展偏缓。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大多数农村现代服务业仍处于起步状态。医疗、保障、教育等与农民生活相关的服务业发展较为滞后。据统计,我国2009年共2716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累计支出总额为646亿元,累积受益4.9亿人次,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顺利启动还难于满足我国庞大农村居民的需求。

同时,由于农村服务业发展的滞后,使得农村人口生活质量相对偏低。农民缺乏必要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导致农村人才、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不流通。据统计,2009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剔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实际增长9.8%。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1.0%,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3597万人。

(二)农村现代服务业仍存在较强垄断性

农村部分行业、部门仍存在着较强垄断性,市场开放程度不高。尤其是在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金融等方面长期处于垄断局面。由于我国财政转移支付能力极其有限,使得这些领域的服务业停滞在较低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不相匹配。例如在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中,虽然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取得了历史上突破。然而,农村的基本普及教育还只是处于初步的、低水平、不平衡水平,城乡教育上的差距仍然在扩大。很多农村中小学仍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不少乡村学校还在危房里上课,不少农村学生买不起必需的书本,不少农村教师得不到必要的教学资料。

(三)农村服务业滞后造成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

农村生活业的滞后发展使得农村人口生活质量相对偏低。农民缺乏必要的、优质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最终导致农村人才流向城市。农村生产业的滞后发展使得资本等生产要素流通不畅,严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在农村生活业与农村生产业都落后前提下促成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据统计,2009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剔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实际增长9.8%。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1.0%,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3597万人。

我国“三农”对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刚性需求

(一)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迁对现代服务业结构调整的需求

居民消费结构的变迁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强大动力,也是现代服务业结构调整的依据所在。首先,随着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其次,农村人口结构变化,也促使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出现及城镇化政策的推进,当前农村人口结构呈现了老龄化加速、流动性增大等特点。以上因素都促成农民由简单的生存型传统服务消费转向享受型、发展型的现代服务消费转变。农民偏好和需求越来越呈现多样性。实践表明,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教育、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正保持高速增长势头,这些都将促成我国现有农村服务业不断调整与升级,最终发展为现代农村服务业。

(二)可持续发展对农村现代服务业的需求

由于土地、资金、能源、环保、产能等硬约束条件,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受到外部资源要素供给能力的制约,部分行业高投入高消耗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受到质疑。而服务业的低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高就业吸纳能力却具有明显比较优势。尤其在强调资源有效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引导下,对自然资源、环境依赖程度相对较少的服务业将更符合未来产业发展政策的要求。故此,农村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不要盲目模仿城市向工业化发展,可借助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农村在物流、商贸、旅游等相关特色现代服务业。

(三)农村产业化发展对现代服务业的需求

农村产业化发展,会使农村生产分工更加专业化与细化,必然派生出对多种农村现代服务业的需求。高效的农产品流通业、信息发达的电子商务业及提供融资的金融业等现代农村服务业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要保障。如通过农村现代物流业可以快速建立国内外的营销市场,引导农户生产符合国内外消费市场需求的标准绿色农产品,将生产市场与消费市场有效对接。再有,农村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必将产生大量的富余劳动力,服务业由于具有分布广、易于吸纳劳动力的特点,因此,大力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可以吸纳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提高农民收入。

我国农村现代服务业的创新发展

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与创新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从某种意义说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特别是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现代服务业创新,更具有特殊的意义与应用价值。

(一)发展理念的创新

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首先要进行理念的创新。借鉴美国农村服务业的发展经验:在美国,从事农业生产领域的人口只占总人口的2%左右,而从事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生产、供应和农产品加工、销售以及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人口却至少占到了总人口的15%以上。可见,美国农村服务业实际上就是农业产业体系不断延伸、完善、升级的过程。因此,发展农村的现代服务业不是单纯、盲目发展,而是要以农村产业升级与优化为核心,带动农村生产性与生活业发展。当前,围绕着我国农村生产业发展较为缓慢,表现为农村物流业与金融业较为薄弱,很多农村特色产品没有好的销售渠道,好的产业项目没有足够资金予以支持。显然,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应从农村自身产业需求入手,予以创新发展。

(二)发展模式的创新

在发展模式上要予以创新,应借助农村向城镇化发展的趋势,依托周边城市在地理位置、人才、资源、文化等区位优势,推动农村现代服务业的创新发展。我国浙江的义乌市原是一个名不见经传、资源贫瘠、无地理位置优势的农业小县。如今,义乌市早已演变成名声远扬、活力四射的国际性商贸城市。从“鸡毛换糖”马路交易市场到今天的一个有“世界超市”之誉的小商品市场,其成功经验在于首先它借用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义乌人文环境优势,其次归功于义乌政府的创新发展模式――高瞻远瞩的“兴商建县”发展战略。

(三)发展路径的创新

1.确保体制创新。体制创新是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农村现代服务业的体制创新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有效配置的作用,要以打破垄断、放宽市场准入为切入点,积极有序地实现城乡之间、不同所有制之间以及内外资之间制度上的公平一致。通过政府来引导国有、民营、个体等多种经济成分参与到其中进行投资与经营管理。积极发展合作制、股份制等多种经营形式的农村服务企业,为农村服务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2.建立农村生活性与生产性现代服务业的良性循环。在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过程中,要采用生活业与生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路径。促进农村生产与生活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发展态势。在生产服务领域中,要注重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当前农村应优先发展现代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为广大农民及时提供各项富农政策、科学技术及有效的供需信息服务。在生活服务领域中要以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为宗旨,大力发展农村现代的医疗、养老、教育等服务产业,缩小城乡差距。如日本在发展农业经济过程中,十分注重对农村生活服务业的建立与完善。其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极其广泛,主要包括农村的社会福利、公共援助、儿童津贴、社会保险及农业灾难保险等,为日本农村经济整体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综上所述,在服务业走向现代化与全球化趋势中,我国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既面临机遇又面临着挑战,加快我国农村服务业创新发展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刘会想等.构建和谐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成因[J].经济论坛,2008(11)

2.黄维兵.现代服务经济理论与中国服务业发展[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3.王少东等.农村现代服务业体系构建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以江西为例[J].农业考古,2008(3)

4.康文.日本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经验及对河南的借鉴[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1)

5.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农业经济与科技发展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6.郭建军.新时期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的发展与对策[J].农业展望, 2007(11)

作者简介:

第8篇

新农村的“二十字”描述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我们勾画了未来新农村的蓝图,对非经济领域的乡村治理、社会及环境发展用了三句话,使得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中国的新农村建设的构想是务实的。新农村建设事实上是要解决乡村的有价值的生活问题,也必然是在外来者协助下村民广泛、积极参与解决乡村社会全面发展的问题。中央号召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到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各种类型的支农活动。不管是政府推行还是民间行动推进的新农村建设,都必然面对与乡村的关系、如何推进农民主体性、村庄组织化等方面的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无法回避的。在以往政府和民间作过大量的乡村发展工作,这些工作中出来了一些非常宝贵的好的经验,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需要反思与回应的问题。

一,外来者与乡村的权力结构问题

外来者参与到农村社区综合发展或者是新农村建设的过程,势必因为国家权力、挟带资源或者是以专家、志愿者的身份对乡村发展产生重要的“引导”作用,也势必因为这些原因而与乡村形成不均衡的权力结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外来者对乡村是有各种权力的,而这些权力的运作与使用,对乡村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

什么是权力?韦伯把“权力”定义为:“一个行动者能够任凭反抗而贯彻其个人意志的可能性,而不论这一可能性是建立在怎样的基础之上”。 简单地说,权力使一个人得以控制他人,是一种支配力。韦伯还将之分为合法支配和非合法支配两种类型。笔者基于对乡村社会的调查,在合法性支配的条件下,对乡村权力结构中权力的理解为:权力可以是一个人/团体可以对他人/另外的团体作什么或者是不作什么的能力,也可以是对公共事务与公共资源的支配与控制力。反应于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活动中,乡村权力结构则表现于各种利益群体在乡村发展过程中支配与服从,控制与反抗,裹胁与迎合,分化与合作等的可能关系(笔者将另文专谈),是乡村内部搏弈的基础,同时也是制度的、传统的产物,并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

以笔者的调查来看,外来者从事乡村工作,与乡村形成了一定形式的权力结构:作为政府主导型的乡村发展,因为国家暴力的原因,其权力结构的可能关系往往是控制与反抗,支配与服从的关系,处理不好,对于新农村建设的农民主体性会有很大的影响,有时反而会加剧乡村的原子化;而一些从事乡村发展的民间组织及志愿者与乡村形成的权力关系,因为资源与智识的原因,则多可能表现为裹胁与迎合、分化与合作的关系,虽然多数民间行动都将人的权利平等作为行动的基本价值观,但价值观第一的行动在现实的活动中,因为其活动与裹胁的不可持续性,有时也容易造成村庄的分化,从而造成新的乡村社会问题。外来者与乡村的权力结构关系,对乡村发展和农民主体性的确立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并没有一条真正合适有效的道路。笔者看来,可能的好的途径在于相关资源处分与分配权力的重新确定,以使权力结构中的各种可能关系渐趋平衡,建立政府与村庄,外来者与村庄的真正的合作与支持关系,才有可能得到新农村建设的成功。

二,农民主体性的建立不等于放权/授权乡村组织

国家推进的以农民为主体进行新农村建设和民间行动的以人为本\以社区为本的农村社区综合发展,都离不开提升农民的组织能力与发展能力即赋权农民的工作。现时条件下,赋权农民的途径与方法主要是通过村民自治、农民组织化(村庄组织化)的途径,并且看起来,也是唯一的途径。新农村建设的五个目标,也正是在村民自治/村庄组织化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得以实现的。如何推进好的村庄组织的行动研究与机制探索,是决定新农村建设成败的最重要原因。

目前以村民自治为基础的中国乡村组织化工作,政府权力的控制与影响还很大,这是政府退不出乡村的原因,也是政府权力退不出乡村的结果。一些地方也对这种关系作了些改善,村民自治的推行往往成为扶植村庄的强人与能人体系,之后简单化地把属于村庄的事务处理全部交给村庄即交给这些扶植起来的人,有意或者无意的建立了合谋关系,实际控制了乡村的各种有价值的发展资源。村民自治在中国的实践本身因为种种原因,面临的问题还很多,就算实行得较好的地方,也往往是彻底的多数决。中国的“村”除了自治功能外,本身还兼有独立社区、经济组织、文化个体、发展主体等多种角色(参见笔者“村的性质探讨及新农村建设”一文:三农中国网),原子化的乡村还要解决组织资源的问题,另一些乡村内的传统宗族力量的影响也会铁忽略到边缘社群的利益,更为令人担心的是,乡村的灰、黑、恶势力也正有逐步强大的趋势。如果赋权仅仅是放权,这样的组织化工作是令人担忧的。

第9篇

【关键词】锦州市周边农村;农民;媒介;接触与使用情况

【Abstract】Through the east of jinzhou city surrounding Wang Tun, Jiang Gutun and DongGouCun farmers questionnaire on the spot investigation, for newspapers, radio, TV, web, and mobile contact ratio and the content of the five major media analysis, explore the villagers of the five media exposure mode, structure, tendency and preference. For related functional departments to formulate policies and media targeted production and provide reference on the show.

【Key words】Jinzhou city surrounding rural areas;Farmers;Media;Contact with usage

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起,新农村经历了几年的发展,农民的生活和媒介接触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系列的变化与媒体迅猛发展是分不开的。五大媒体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间接地在农村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然而,相对于城市受众而言,农村受众目前依然处在某种程度的“传媒缺失”状态之中,各种“涉农传媒”依然处在边缘化的尴尬困境。通过实地调研,我们发现农村传媒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面向农村、农业和农民的涉农传媒数量比较匮乏。二是,涉农的传媒本身就存在节目分配机制的先天性缺陷,涉农内容单一。只有在媒介接触,媒介使用和传播效果方面得出客观真实的数据,才能促进五大媒体在锦州市周边农村地区结构优化,内容提升,助力锦州市媒体事业的发展,使得媒体事业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助力锦州市周边农村地区“三农”工作的开展,提高锦州市周边农村地区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贯彻党的十精神,响应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区的建设。

1 贯彻“三贴近”精神,提高报道针对性,满足“三农”需求

五大媒体要想打开农村市场,必须要发挥各自的潜能,较多地倾向于迅速高效地传播农业知识。农民对于农业信息的需求比较大,电视媒体针对农业知识信息传播所设的频道比较少,而针对农村所办的特定的农业知识类报纸几乎没有。针对五大媒体在当地农村普及程度来看,手机媒体在农村的发展前景比较广阔,并且手机在农村的普及程度较高,手机基本已经实现了人手一部。另外农民急需了解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天气信息,医疗知识、农业知识。五大媒体应当发挥自身能力,丰富农民之间的信息交流,让他们能够赶得上社会的脚步。就地方电视台而言,为农民播出有关农业方面的节目,及时传播国家惠农利农政策,制作适合当地发展的种植业或畜牧业方面的节目。有关农耕机械、农药、化肥、饲料等的商家可以通过这些节目或节目播出黄金时段投放广告,可以将自己产品打入农村市场,增加销售量,获得市场占有率和丰厚收益。电视台可以通过广告的接单,来获得高额的广告收入。农村中有从事农用产品经营的个体商,他们通过对那些相关产品的销售来增加收入。农民通过这些节目来了解国家惠农政策,农产品销售方面市场信息,学习相关的种植养殖技术,选择适合于自家的农具用品及药物、化肥等,来增产增收,以增加自己的年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2 改进信息传播方式,提高信息普及实效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农民对于手机的信任程度比较高,尤其是手机广告中的商业广告和服务广告,这对于手机媒体在农村的发展比较有利。电视媒体在农村也属于比较受欢迎的媒体,而广播媒体和报纸媒体在农村的发展不容乐观。针对报纸媒体,如果想要开拓农村市场,则必须要打开其销售渠道,尽可能让农民较便捷、较廉价地接触报纸,建立村村通报纸,激发报纸在农村的潜力。网络在农村已经达到百分之八十的普及率,但农民上网主要是为了看娱乐视频,并且网络信息泛滥,人们无法进行针对性选择。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农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会上网的人也越来越多,此时,如果加大在网络上进行有关农业信息的推广,或者是开办农业网站对人们帮助很大。而且我们的实地调研结果也明确反映出,农民对于农业信息的需求比较大。

3 坚持与时俱进,做好信息跟进服务

媒体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品牌的塑造者,作为信息接受者的受众被称作信息传播的“目的地”和传播效果的“显示器”,受众对信息的反应是传播过程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只有理解受众对媒体的需求,才能更好地实现有效的传播。而我们的调研结果对锦州市媒体调整自身节目设置、节目播出内容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参考。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有了较大的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也不断进步。信息的传播有责任为农业贡献其应有的价值。无论传统媒体还是当前的新媒体,农村市场都很有发展潜力,五大媒体在农村发展要更加注重发挥其在传播知识信息,提高教育水平等专业权威性方面的功能,为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秋丽.河南省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科技,2008,1:3-4.

[2]叶敬忠.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第10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建设;探析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城镇化通常指农村人口和第二、三产业向城镇转移,扩大城镇规模并加大城镇人口的经济社会发展历程,并由此带来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所谓新型城镇化建设,简而言之就是为弥补传统城镇化建设的不足而提出的新概念,为缓解城镇人口大量增加带来的社会压力,以及其他环境压力等各种缺陷和不足,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但是,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改进,以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势在必行

传统城镇化建设发展迅速,再为城镇化建设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由于人口的大量迁移,城镇化质量并不高,传统城镇化的弊端也在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因而,新型城镇化建设势在必行。

1、农村的社会资源被闲置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农村人口大量转入城镇,这样就形成了现在农村的“空巢化”、“空心化”现象,使农村的劳动力大量减少,而主要剩下老人和孩子。农村的大量土地被荒废,甚至是变相的流失,久而久之,这些荒废的土地该怎样开发,剩下的老人和小孩该怎样生存,这一系列问题都是传统城镇化建设所不能解决的。

2、城镇变得不堪负重

大量农村人口以及第二、三产业的移入,使本就拥挤不堪的城镇变得更加负担累累,空气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差。而且,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在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管理起来不甚便利。况且,人口的大量移入,使农村和城镇的很多资源相对重复,这样就给城镇的公共服务能力带来了一个巨大的考验。而这一系列问题是传统城镇化无法解决的,因而新型城镇化建设势在必行。

二、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1、人的城镇化水平低

相比于传统城镇化建设片面的追求城镇规模的扩大,新型城镇化建设更多的以提升公共服务和城镇文化为核心。新型城镇化建设主要是为了实现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让农村人口不仅简单的拥有户籍和居住地的变化,而且在医疗和社会保障以及受教育权等方面享受和一般市民平等的权力。通过切实进行户籍改革、实现福利的均等化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等,让农业人口真正变为城市人口。

2、农民利益保障不力

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迁移,是为了追求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很多农村人只是去城镇打工,他们的根基依旧是在农村,只有保证农民在农村利益的安定,他们才能免除后顾之忧更好的在城镇发展。但是,现在对农民的利益的保障并不稳固,农民失地现象严重,这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1]。

3、人力造城现象较为普遍

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该着力解决人为造城问题。对很多地方重视高铁、新城区、经济开发区建设的狂热应该有效遏制,杜绝这种重视物质不重视人力的情况,采取措施,尽量从根本上杜绝。

三、如何加快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

1、加强城市总规划

以前的城镇化建设盲目追求新城区、高铁以及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使城镇建设出现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小城镇建设散乱、大城市建设混乱,整体重复过多,城市规划不科学、不合理,布局也不够完善。因而,要加强城市的总体规划,使城镇规划在城市开发、建设和管理中处于主导和先行地位,并逐步实现新型城镇建设的多元化,坚持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加快新型农村信息化网络建设

我国农村发展水平低,鲜少有信息网络建设,更多的是自己拥有电脑,但数量不多,更无法形成体系。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化与平民化,加大农村的互联网信息建设就显得迫在眉睫。而加强信息网络化就是建造许多便民、利民的农村网络信息服务模式,做到信息网路村村通,这样对促进社会和谐、文化建设、远程教育、科技指导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开展农村信息网络化建设不仅可以提升农村人口的文化生活质量,也可以使他们与外界相接触,而不只是局限在自己村的圈子里,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国家大事,与世界“对话”。并能够透过网络,学习更多的技能,开发自己的特长,掌握更多的商机,让他们获得比平常更多的机会,带动农村的发展,也有利于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促进新型城镇建设[2]。

3、逐步提高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

城居保、新农保试点已经在所有县区内全部实行,这就标志着我国已经建立起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且养老体系的建立也已经逐步完善,并成为世界上养老体系覆盖率最大的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通过这一系列的基本举措,更好的提升了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这就有利于逐步破除城乡的二元结构化,基本实现城乡公共服务领域的均等,更好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促进我国城镇化更好的向前迈进。

4、借鉴国外城镇化的经验与启示

每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城镇化问题,只不过因为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具体国情不同,以不同形式推进演变着。每个发达国家都是从这一点走过来的,他们必定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我们应汲取其中的先进经验并吸取其中的惨痛教训,结合中国国情,探索适合我国发展的独特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之路。

比如拉美国家的过度城镇化模式。拉美国家的城镇化一直呈现着过度、超前的问题,也就是城镇化水平大大超过了他们国家自身经济发展所能承受的限度,导致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严重失衡,并且政府不能很好发挥公共服务职能。拉美国家城镇化发展失败的教训告诫我们,城镇化的发展速度一定要与本国的经济水平相适应;一定要有包容性,更好的发挥政府的公共服务作用,不要只注重业绩,而不重视弱势群体的利益,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包容性环境[3]。

5、重视中华文化的引领作用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人文气息浑厚。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通过文化教化人心,让中华传统文化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现代生活相融合,提升国民素质,这样更容易将保护文物、建设博物馆和艺术中心等提上日程,更有利于丰富城镇的文化内涵。让城镇化建设做到内外兼修,物质与人文共同发展。

结束语: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在传统城镇化建设不足的基础上提出的改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发展过程中要面临很多问题,只有虔诚的解决这些问题,并不断提出改进措施,才能使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朝着更加明朗化的方向前进,更好的为经济发展和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明斗,王雅莉.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包容性发展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 2012,(10):21-22

[2] 王雅莉,刘洋,齐昕,张明斗.城市包容性发展与我国新型城市化道路[J]. 城市. 2012,11(07) :11-12

第11篇

一、农业资本深化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

国外的经济专家针对农业资本深化对农村经济具有较为明显的正面作用已进行了明确的证实。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相对较多,比如农产品产量的增长必然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也就代表农村经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农业资本深化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可知,农业资本深化通过将资本—产出比的涨幅进行提升促进农民收入上升。具体来说,农业活动所需的机械或者场地等因素能够促进农村生产率的提高,进而提升农产品的产量,使农民的收入随之增长。通过查阅资料可知,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还有劳动投入以及整体生产率的提升。要素方面的生产率与技术进步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技术进步具有较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农业个体对于这个进程不具备推动的意义。基于这个理论,那么个体农户的生产率提高主要依靠其自身对生产过程中的环节进行必要的改进,使其能够为自身的生产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劳动投入方面,主要与农村的劳动力转移存在较为重要的联系,在对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农村劳动力呈现出较为严重的下降趋势。对于外出务工人员是否属于农村劳动力进行明确判定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在考虑农村居民纯收入的过程中,将外出务工人员排除在外。经过以上的分析可知,生产率提升、劳动投入以及资本深化都能够对农民收入的提高起到较为正面的作用。改革开放之后,开始了针对农村土地的改革,使得原本存在的诸多问题得到解决,农村的生产热情被彻底激发出来,使得生产率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农民收入也随之取得了较为重大的进步。在农民的生产状态稳定之后,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也逐渐平稳,几乎处于不再提升的状态,使得农村经济发展也相应的趋于和缓。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兴起了农民外出务工的风潮,在这个过程中,大量农民进入到城市之中,开始了务工生涯。到2008年金融危机时,经济状况不佳使得大批农村劳动力返回家乡。在此过程中,劳动力投入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的作用逐渐减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针对农村的投资活动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能够对农民收入发展起到积极影响的各个因素也都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了较为严重的阻碍。1991年和2000年,农村经济呈现出负增长的状况,很能说明当时的现实问题。为了研究便利,针对农业资本深化速度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如表2所示,资本-产出比波动较大,证明农业资本深化受到诸多影响,表现出较大的变化。

二、农业资本对促进农村经济影响实证研究

(一)实证研究前提

农村经济增长与农业资本深化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正比例关系。实际上,农村固定投资状况较差,使得其无法在短时间内对农产品产量的提高起到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需要在一定的时间之后才能慢慢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针对资本—产出比增长率对农村经济的扰动情况进行研究可以发现,二者之间在增长的趋势上具有某种程度的同步性。上个时期的资本投入能够对农村经济起到较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农村经济随着资本存量的增长而出现上扬趋势。受到资本与劳动力方面的共同影响,与农村有关的各种现实制度出现较为重大的变动,使得农村在资本以及收入方面在整体经济当中所占比例不断发生变动,我国的农村劳动力会对其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情况(曹跃群等,2011)。同时劳动生产率发生了较为明显的下降,这代表农村在技术方面也随之出现回落的状况。针对这种情况进行研究,就是为了确认农村在某些时刻的资本与劳动产出弹性之间存在扰动机制,互相存在一定的关系。

(二)模型构建

针对本文中的模型进行构建,需要使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对要素产出弹性进行必要的确认,对其进行必要的数学处理便可以得到较为明确的模型(严九鼎,2010)。但是这种形式的模型与本文的研究存在一定的现实偏离,因此使用农村资本存量能够对农村经济产生正面影响的结论对其进行必要的休整,再结合考量整个模型的资产与产出弹性的变得情况与时间的推移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通过对模型进行现实应用发现,针对1985-2010年期间的βt与γt都在一定的时期内出现了负增长的状况。这种情况说明劳动与资本在对农村经济的增长起到较为正面的作用,1985-1994年的βt数值较为平缓,1994-1997年之间处于急剧上扬阶段,1997-2010年这段时间又归于平缓,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通过对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我国的农业资本深化效应较为明显,但是其进程的不断缩短使得农业投资呈现负增长。针对这种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只能够依靠农产品发挥作用(侯国栋,2010)。因为,从这个角度而言,农产品的产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上涨趋势。其实,如果从资本积累以及生产技术更新方面而言,需要较长时间与较高成本,难以针对目前的现实问题起到良好的解决或者缓解作用。对上述内容进行总结还可以发现,根据当期的形势,加大对农村的财政补贴力度具有一定的紧迫性,因此必须在这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三、结论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三农”问题仍然是各方关注的重点。农业资本深化的过程中对于农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这种情况进行研究,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能够起到较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其实,从农村整体层面而言,农业资本深化的过程代表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但是对农民而言,农业资本深化能够促使其个人的收入升高,所以无论从宏观角度还是从微观角度研究农业资本深化,都能对“三农”问题的解决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所以,必须针对其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

作者:郝慧娟单位:河南新乡学院

第12篇

7月5日,中外农业大学校长高层论坛在河南农业大学举行,30多位中外农业大学校长围绕“高等农业教育与现代农业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著名经济学家厉无畏在题为《农业的文化创意化发展》的主题报告中指出,创意农业是农业的新型发展模式,应把科技、文化、产业、市场和生态环境等结合起来,创新农业业态,实现一、二、三产业的协同发展。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发展创意农业对推动农业产业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本刊特将厉无畏关于创意农业的精彩论述摘编刊发,以飨读者。

创意农业是农业的新型发展模式,对于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都有极大的推进作用。

在广大的乡村区域提出农业文化创意化的思路,其实质内涵在于从单纯的关注农业的产能,转向全面挖掘农业的潜能和创新农业业态。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日臻成熟,其理念和模式为城市乃至乡村区域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前瞻性的思路。

在世界经济步入创意经济时代的今天,通过发展创意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模式,构建一个持续健康的农村产业体系,将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一条创新之路。

创意农业的新思维

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并举的“双创”战略是发展创意农业的新思维,是驱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两大引擎

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是驱动现代经济高速发展的双引擎。文化和科技的有机融合所产生的巨大引擎作用将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带来新的变化,创造出新的价值。

安徽汪芳生茶业创造工艺型茶,把茶叶编成各种花样,不仅市场价提高了七八倍,还被用做国礼。浙江武义“寿仙谷”利用大棚种植灵芝和铁皮风斗等中草药发展生物医药,取得良好效益。

要强化文化创意的新理念,运用文化创意的新力量,实施科技与文化并驾齐驱的“双创”战略,在科技创新的同时注重开发文化创意,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生产力,推动新农村全面发展。

创意农业的新模式

以创意产业的思维整合各类社会文化资源为农业生产服务,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以创意产业的手法将资源转化为推动农村发展的资本

以创意产业的渗透融合功能建设农业产业链

创意农业不仅仅是指生产若干创新农产品,而是要创新农业发展模式。相对于目前农业“研发、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产业发展模式,创意农业的特色和优势在于能整合农村生产、生活、生态资源,构筑多层次的全景产业链。

通过创意把文化艺术活动、农业技术、农产品和农耕活动、市场需求有机连接起来,形成良性互动的产业价值体系,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开辟全新的空间,并实现产业价值最大化。

在利用生物科技手段改变农产品形状、色彩和口味等物理功能时,融入文化元素,增加农产品的文化艺术含量。根据市场需求,运用新理念把农产品变成艺术品,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利用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资源,充分发挥人的创意、创新构想,设计出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创意农产品、农耕文化博览馆和各种相关文化活动,扩大市场知名度,促进发展。

发展创意农业要活化文化资源,将其转化成能为农业带来增值的资本。此外,还可以结合节庆活动、纪念活动、生产活动等,以“秀”吸引消费者,秀出古往今来的农耕文化、秀出新农村新风貌,从而起到吸引旅游者、塑造品牌、提高知名度,扩大市场销售的作用。

创意产业具有很强的渗透力,能以多种形式与不同的产业相融合,形成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的产业系统和价值实现系统。

就创意农业而言,以特色农产品和农业园区为核心,可以形成包括核心产业、支持产业、配套产业和衍生产业的产业群,通过创意农业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让人们充分享受农业价值创新的成果。

在整个创意农业产业体系中,一、二、三产业互融互动,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有效嫁接,文化与科技紧密融合,传统的单一的农业及加工食用的农产品成为现代时尚创意产品的载体,发挥引领新型消费潮流的多种功能,可开辟新市场,拓展新的价值空间。

目前国内创意农业一些项目仅停留在发展特色农产品和良种上,或是以开发观光农业为主,有待进一步增加文化含量,完善产业链,形成创意农业庞大的产业体系。

发展创意农业的思路

应调整思路,转变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式:确立发展创意农业的新战略,制定创意农业发展的综合规划和发展的新机制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改变农业发展局限于单一的生产功能,进一步全面挖掘农业的潜能,把科技、文化、产业、市场和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创新农业业态,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协同发展。

创意产业是无边界产业,只有突破工农业和服务业的界限,才能充分发挥农业的多种功能,转变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式。

发展创意农业的关键在于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发挥创意,整合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资源,构建起较完善的产业系统,从而促进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因此需要事先做好综合规划和具体项目的策划。

创意农业的发展需要一、二、三产业的协同发展,而农村不仅缺人才,还缺投资,这就需要城市大工业的支持。为此,需要制定一套鼓励工业企业、文化企业、科技企业投资和支持创意农业发展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