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2 17:07: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互联网医疗的目的,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在国家提出“互联网+”战略后,逐渐加快了基于互联网的医疗、社保、养老、旅游等新兴服务。实际生活中,医疗服务“一号难求”现象总是存在,这使得更多的医疗互联网模式被打开,更多的创业者向互联网看齐。然而在医疗初步结合互联网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一些应接不暇的问题,也使得相关工作面临重重困难。针对医疗行业对互联网的结合,在发展中分析问题因素,并快速改善不足,不断完善“互联网+医疗”模式走向正规、科学的发展之路。
1 “互联网+医疗”的内涵
“互联网+”于2014年以来,逐渐融合于传统医疗行业,更多的创新模式市场被打开。互联网医疗在传统医疗的基础上突破创新,将原有的就诊流程、管理方式、数据处理等等有关流程进行重构创新,结合互联网形式缓解了看病流程的复杂性。
与此同时,“互联网+医疗”的实施并不容易,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医疗与互联网的相加或是融合,是需要通过对互联网思维的了解和经营,形成一种医疗生态结构,促进社会医疗事业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更有利的服务。如今“互联网+医疗”产品还较为局限,无法做到更有效地结合,这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寻找更有效的发展策略,走出面临的各种困境。
2 “互联网+医疗”存在的困境
2.1“互联网+医疗”受到医疗卫生法规的限制
“互联网+医疗”的行为,必须需要医师的全程服务,这就需要重视医师的执业行为。而我国在《执业医师法》中对其有所规定,对医师的执业活动地点、类别、范围明确的作出了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医师的自由,不能再互联网上提供诊断医疗服务团。
另外我国相关医疗法规规定,需要县级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有效的行政区域医疗机构规划,通过了解医疗机构的各种需求进行设置。注册提供互联网医疗机构或者移动医疗机构,这是无法符合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
2.2 医院互联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互联网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是“互联网+医疗”重要的开展条件,首先保证医疗机构在互联网上的有效连接。包括网络基础设施、数据基础设施和标准接口。然而我国目前在“互联网+医疗”的基础建设方面,并没有一套有效完整的方案,一些较为重视信息化建设的医院,其互联网水平也不足够提供更完整的服务。
我国医疗数字化程度还不够,影响数据基础建设,没有统一的数据采集接口。整个数据资产缺乏有力的管理,使得健康公共数据也面临安全问题,对数据资源的利用性缺乏管理。大量的数据信息没有得到友善的处理,也使得信息的安全以及网络支付的一些问题逐渐产生。
2.3 缺失“互联网十医疗”行业监管和规范
我国目前还没有涉及互联网医疗行业的相关条例,相对于互联网投资医疗行业的监管力度不够。对于“互联网+医疗”的投资企业差异也很大,没有一个系统完整的规范,使得整个互联网无法与医疗机构进行密切结合,容易在其中出现一些医疗纠纷问题。无法向咨询者提供有效的信息,在实际应用中缺乏完整的计划。此外“互联网十医疗”的知识产权,也没有收到有力的保护,以至于出现很多医疗健康APP出现了同质化的问题,使得整个市场竞争冲突严重。
3“互联网+医疗”发展的政策建议
3.1 建立和完善“互联网+医疗”相关政策法规
应该重视“互联网+医疗”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建立有利的政策支持,是保障医院及医生相关工作合法性的首要任务。通过及时修订相关政策法规,推进“互联网+医疗”进程发展,在发展中不断改革政策,如《执业医师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通过有效的政策,使得“互联网+医疗”走入核心路径。
另外在医疗保险的政策方面,应该及时调整医保方案,积极讨论在线支付的处理办法,抓住每一个细节流程,完善“互联网+医疗”中出现的纠纷问题,保护患者的信息安全和权益。
3.2 加强医疗行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与各个环节连接的基础纽带就是数据,“互联网+医疗”的基础就是数据的可获得性、开放性和共享性。
所以应该意识到数据的重要性,对于我国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应该快速建立并完善,注意各个环节信息系统的维护,推动医疗各个环节领域的电子化建设,设置安全的认证方式,严格规范数据的采集。
3.3 制定国家战略,关注医务人员需求
为了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我国国务院在2015年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这一指导意见思想为“互联网+医疗”的开展起到引导作用,并通过相关标准、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推动“互联网+医疗”的综合发展。向社会提供更具质量的服务,以政策支持创造有利于“互联网+医疗”发展的环境。
另外,需要专业的医疗人员配合,互联网与医疗需要深入的融合,才可以发挥“互联网+医疗”的服务作用。向医疗人员传达“互联网+”技术思维,提高相关方面的知识学习,顺应发展需求强化自身知识构架。在完善相关医疗机制的同时,为患者带来最专业的服务团队,也是“互联网+医疗”的最终目的。
4 结论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下,医疗卫生行业顺应时代的发展改革创新,“互联网+医疗”因其具有时代性,市场被快速打开。在降低成本的用时,重构了整个价值链,解决了很多医疗问题。但是依然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其服务质量,在政策支持下,提高互联网和医疗之间的融合力度。“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是需要整个环节上所需的共同努力,包括医生、患者、政府等各个阶层的加入,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和进行改革。
参考文献
[1]吴金斌.浅论医疗服务中的风险与防范[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1(07).
[2]徐争荣.“互联网+”时代传统行业的创新与机遇分析[J].互联网天地,2015(05).
[3]李梅.互联网医疗探索与思考[J].通讯世界,2015(23).
[4]王建磊,韩璐,杨晓宇,李黎,刘帆.基于互联网医疗的移动诊疗方案分析与设计[J].中国数字医学,2015(08).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医疗设备维修;实际应用
先进的医疗设备、仪器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辅助医师更好地了解患者病情,或辅助医师进行更精准、有效的治疗。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现代医疗设备的智能化、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这就加大了医院设备维修管理的工作难度。而互联网技术凭借处理迅速、信息来源广泛等特点,受到医疗装备维修人员的青睐。应用互联网技术,可迅速完成设备故障诊断、相关资料查询以及更换零件购买等工作,从而有十分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
1互联网远程诊断技术相关应用分析
1.1医疗设备远程故障诊断应用分析
互联网远程诊断技术是指,当医疗设备出现故障,且受某些因素影响,现场维修人员无法精准判断其故障原因时,可通过互联网及相关设备联系到该医疗设备制造商或相关维修专家,以获取相关技术支持[1]。通过互联网技术,相关专家不仅可以对设备进行相应诊断,还可以实时获得设备信息,从而与现场维修人员进行有效的交流,并对设备进行维修。总的来说,互联网远程诊断技术以互联网络技术、信息应用技术、依据专家支持等相关技术为基础,可实现有效、快速的远程医疗装备诊断及维修指导。设备制造商可在设备上安设Ethernet(以太网)网络连接系统或智能设备管理(IntelligentDeviceManagement,IDM)模块一类设施,通过网络下载管理器(InternetDownloadManager,IDM)对设备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关键数据进行采集及检测,并借助互联网将信息传输至维修中心服务器,维修中心对数据进行详尽的分析后,可通过远程操控对装备故障进行处理[2]。通过这种方式,医疗设备制造商可以具有一定的远程处理故障能力,尤其是在医疗设备软件故障或系统升级方面表现优异。
1.2互联网远程诊断技术应用实例概述
互联网远程诊断技术,可有效解决厂家或维修专家不在场的问题,对故障设备进行远程诊断。并且,通过互联网技术,还可以使厂家实时了解医疗装备运行状态,并进行相关的维护。此外,该技术还可以针对指定医疗装备,实现定期定时的装备监管和维护,通过互联网可实现实地科室和医学工程部的实时交流,从而达到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例如,在某院安装影像存储及相关传输系统(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PACS)时,厂家工程师借助互联网远程诊断技术,针对该院的相关医疗装备进行了Worklist、网关以及目标存储主机等相关设置。不但解决了该院的实际问题,还消除了等待工程师的时间,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如某院的飞利浦16排CT设备,其空气校准出现某些问题,其厂家工程师借助互联网远程诊断技术,详尽地对比设备参数,并进行了相应的调试,最终确定是设备银基模块CPW出现了问题,从而指导维修人员进行针对的维修作业。
2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医疗装备维修中的应用分析
就现阶段的医疗装备维修而言,许多厂家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会刻意地制造一定的技术壁垒,保密自身设备相关维修技术资料,拒不公开。因此,各医院医疗装备维修人员,很少能够获得完整的设备维修技术资料,从而导致在实际维修工作中,常出现资料图纸不全、进口设备多、缺少有效的判断依据等维修问题。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互联网上的信息来源更广,医院既可以通过浏览设备厂家网站的方式,进一步获取设备维修信息,也可以通过浏览医疗设备维修相关网站,寻求相应的技术支持。在我国互联网上有一些专业性相对较强的医疗设备维修网站,其中包含多种新型的设备维修技术、信息、资料以及维修经验等,可为不同的维修任务提供参考。此外,医疗设备维修人员还可以通过网络论坛、维修贴吧等网络交流平台,与全国各地的同行交流工作经验和心得,以解决实际设备维修问题[3]。随着互联网搜索引擎不断发展,如在维修过程中出现难题,可在搜索引擎查询该设备所使用集成电路的相关信息,包括工艺参数、作用及性能等,从侧面辅助维修人员对故障原因进行准确的判断,从而提高设备维修效率和工作质量。最后,维修人员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该设备相关的学术论文、维修技术总结等信息,并加以借鉴,增加对设备的了解,辅助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4]。
3互联网交易技术在医疗装备维修中的应用分析
在医疗设备维修过程中,常涉及到相关零件的更换问题,但受医疗装备本身特殊性影响,某些零件的生产厂家较少,产品报价较市场标准偏高。但是在互联网交易平台上,商品价格明朗化,且汇聚了全世界的生产厂家资源,极大地方便了医疗设备维修人员的零件采买工作。如一些特殊构件因某种原因暂时无货,在互联网交易平台亦可寻找其替代品或代用件。例如,某院的一台ComplusCR计算机,因使用时间较长,导致设备主板损坏、无法正常启动。如与原厂家爱克发联系更换设备并升级系统,将花费数万元;如选择另一家公司更主板,则需花费3000元人民币;最后,该院通过互联网交易平台,购买一台同等型号、配置的二手电脑,将其内部构件更换给损坏电脑后,故障消除,仅花费几百人民币。又如某院的一台乳腺钼靶机出现滤线栅故障,经维修人员检验得知,是内部微型电机故障,销售厂家仅提供整体更换业务,需医院支付近10000万的维修费用。该院维修人员通过网络联系到该电机的德国的生产厂家,并订购了一台电机,仅花费人民币两千元,即消除了设备故障。
4结语
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完善,其在医疗装备维修领域的应用愈发具有实际意义。各地医疗机构借助互联网技术,可完成互联网远程诊断、信息查询共享以及采买更换零件等维修操作[5]。一方面,缩短了各维修环节间的距离,取消了维修等待时间,缩短了维修等待时间,提高设备维修效率;另一方面,开阔了医疗维修人员的视野,使其可以获得更广泛的维修技术信息,提高了医疗设备的维修质量。总而言之,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医疗装备维修,有助于促进医疗设备维修行业良性、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史梅芳.互联网技术在医疗装备维修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4,29(11):84-85.
[2]孙瑞,曹建文.互联网在医疗器械维修中的应用分析[J].医学信息,2014,27(36):3022.
[3]于良.互联网在医疗器械维修中的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3,26(13):173.
[4]王智文.互联网在医疗器械维修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6,22(5):62-64.
在医学互联网的时代,人工进化与自然进化开始并重而行,人体本身加载必要的智能设施将成为重要的社会消费,大多数人会自愿提升为半机械人、芯片人或者成为较完整的智慧人。生理人将被智慧人取代,人工辅助进化将在2020年前成为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奇迹。
发展医学互联网应该成为国家战略。中国经济必须维持在一定的增速水平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有效转型,这就迫切需要建设四、五个10万亿级别以上的创新产业,智慧医疗将是中国另外一个10万亿元以上的巨大产业。推进中国智慧医疗发展的关键之举就是建立放开型医疗经济,中国的健康医疗产业需要不断放开体制管制。历史机遇已经时不我待。
医学互联网通过将人体世界连接至网络空间,实现人机网一体化的智能医者和智能患者的良性互动。发展医学互联网应该成为国家战略。中国经济必须维持在一定的增速水平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有效转型,这就迫切需要建设四、五个10万亿级别以上的创新产业,智慧医疗将是中国另外一个10万亿元以上的巨大产业。推进中国智慧医疗发展的关键之举就是建立放开型医疗经济,中国的健康医疗产业需要不断放开体制管制。历史机遇已经时不我待。
医学互联网规模将超过现在互联网水平
40多年前,同样是基于电脑系统,美国发明了用宽带连接的电脑互联网,处理信息流的运行;同时也创造了用电脑解决医疗问题的专家系统,后者就是美国匹兹堡大学研发的适用内科诊断复杂病症的软件--敏捷医疗参谋软件系统,它收集了4000多种临床病征,可以经过系统程序运算,诊断600多种疾病,有效提高了快速诊断的能力。此外,美国斯坦福大学1972年也开始研制了MYCIN系统,这则是一个帮助医生选用抗菌素类药物治疗的专家系统。应该说,互联网诞生之际,电脑在临床诊断和药物检验领域也同步开始了革命性实验。从时间而言,现代互联网和医学互联网几乎是同时期诞生的。
纵观电脑互联与医疗互联这两个网络的兴衰器局,互联网革命的核心就是热烈而执着地追求通用网络的实现,形成了通用性和互操作性两个潮流原则;而医学互联网坚持追求专业自治系统的建立,形成了专业性和结构复杂性的思维运势。前者不但是一个开放系统,更是一个革命性平台,把一切机会开放,甚至美国的互联网根服务器都要交给国际社团管理;后者则是一个有限开放系统,也是一个保守行业,延缓或约束重大创新,甚至据此医生与患者之间至今是统治性的临床治疗关系,检验也被笼罩着神秘面纱,成为专业检测而非大众的网络。医学互联网如果崛起,就需要摒弃这些传统的思维。
我们认为:医学互联网通过将人体世界连接至网络空间,实现人机网一体化的智能医者和智能患者的良性互动。医院这个维持了3000年的封闭医学组织模式应该转变为开放性医疗组织网络和提升为互助型救治平台,人类型医生和机械人医生应该共同成为救治主体,医用超级计算机和人脑芯片技术将获得不断进步,智能机械人医生将出现思维能力。聪明性患者将成为病患的优势群体,较之各种特权患者更具长处,自我健康医学服务将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医学互联网有望全面改造人类,实现文明变迁。最终医学互联网的规模将超过现在的互联网,预计国际产业规模可以达到15万亿美元,占世界GDP的五分之一左右,足以支持医学互联网的持续发展。
医学互联网将进一步发展为生物互联网,打开生物体与智能人工系统一体化的进程,当代解决世界能源最大的机遇来自人工光合作用制造能源,通过基因工程可以改造油料植物,通过纳米马达、人工树叶、智能生物可以提高植物光合作用,解决世界所需能源问题。以光合作用制造能源险些成为奥巴马总统任内的最高科学成就,他几次欲言又止,但是,实验室不太帮忙,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实验室最前沿的课题就是以人工光合作用制造能源。
什么是医学互联网
现在的互联网天生就是有缺陷的,它的语法语义本质上是一维的,践行高维互联网是互联网改造的最大机遇,而医学互联网就是理想的高维网络。目前许多医师们脱口而出的名词就是大数据医疗、医学云计算、医院物联网,这些概念大部分属于互联网的阶段性概念,不可能成为建设医学互联网的纲举目张的制胜法宝,也不是构建医学互联网的基本原理。2010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发起了未来互联网架构项目,开始颠覆现有互联网的结构,因此,需要以创新思维才能建造医学互联网。
我将智慧医学抑或医学互联网定义如下:医学互联网就是通过人机连接的智能人以及相互连接的网络,有效利用智能人工系统的移动应用、数据整合、预测算法、集成运算和分析思维等功能,选用各种食物、训练、修炼和技术的智能方式驾驭健康、赓续生命、处理人体的各种疾病或病变。简单地说,医学互联网就是智能化的人,智能人工系统的辅助、分析、思维能力,以及智能化的实现方式,这也是医学互联网的三个要素。
建设医学互联网的意义是什么?显然,它的目的就是推动健康与医学的人工智能技术成为国际产业的制高点,人工智能医疗与健康领域将出现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非对称的竞争,那些拥有高端技术核心的国家、组织、网络以及联合体将居于领先的地位。医学互联网将从整体角度深度实现人工智能的进步,并影响到其他领域。
人机网合一的智慧患者
患者是医疗的基本对象,以前处于被动地位等候接受医师治疗的病人,在医学互联网的时代,将成为借助各种网络医疗助手,主动与医师互动并共同确定治疗方案的智慧人。医学不但要治疗其生理系统疾病,也将运维加载其身的智能人工系统,人工进化与自然进化开始并重而行,人体本身加载必要的智能设施将成为重要的社会消费,大多数人会自愿提升为半机械人、芯片人或者成为较完整的智慧人。独生子女政策的后遗症就是中国必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智慧人世界。这个转变将使人类比真实的生理人还优化,比原型更加体现原型的真实,生理人将被智慧人取代,人工辅助进化将在2020年前成为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奇迹。
我认为,作为机械人医生,医学搜索引擎的知识能力和数据库量度完全可以超过人类医生,专家团队还可以塑造其强大的融会贯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诊断准确率高、问诊量大、全日工作、自我纠错的特点,而且新的人脑芯片也将快速应用到新的医学诊断计算之中。虽然机械人医生的知识来自统计分析而非临床经验的集成,其面上知识可以超过医生,其点的临床知识难与医生比对,但是,机械人医生将使得医生和病人找到如影随形的人工智能的共同助手,这就是机械人医生的社会性质,它相当于衍生了人类的能力,据此,也可以导致搜索引擎从平台转变为自组织的社会网络。面对上述变化,新的医学比特币可以推出,以期实现医疗价值新的智能分配。当下,迫切需要建立中国医学互联网搜索引擎,它可以成为继微信、阿里、百度之后第四个大型用户接口,我们已经同中国互联网医学联盟等机构展开讨论推动设立,希望中国医学互联网的搜索引擎能够成为国际领先者。
好事都成双。如同路由器的发明之于互联网的意义,发明手机超声波成像系统对于医学互联网而言也作用巨大,别号“美国生物学乔布斯”的乔纳森・罗森伯格(Jonathan Rothberg)创立的Butterfly Network在此领域居于领导地位。这个公司由罗斯伯格与麻省理工的工程师们共同创立,已经融资了1亿美元,其目标是用手机超声波成像系统取代现有医院价格高昂、体积庞大的成像中心,用户只需8秒钟就可以获得完整的医学影像。罗森伯格希望建立一个人体成像的超级数据库,可以逐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获得临床治疗解决方案。这应当是另类的医学互联网搜索引擎,一定会有巨大的生命潜力。
类似的突破就如同思科、华为、朗讯在互联网领域攻城略地一样,可以预期:实验诊断、影像诊断、放射诊断、超声诊断、核医诊断、基因诊断等领域都将创造出新医学互联网的奇迹,新的技术将组建成巨大的网络应用,我们正处在工业革命以来最重要的医学革命的风口。
此外,Practice Fusion、Doximity、
Health Catalyst、GE Centricity、Flatiron Health、NextGen Healthcare Information Systems、Greenway Health、athenahealth、Attencia&PeninaMezei、Allscripts、NextGen Healthcare Information Systems、eClinicalWorks等网站也建设了在线电子病历、管理就医事宜等平台,新融资了1亿美元的Castlight公司也致力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医疗服务计算工具等,Practice Fusion管理的电子病历已经超过8000万,新一代数据医疗资源的竞争在美国已经开始。
发展医学互联网应该成为国家战略
张锋:“互联网+”与医疗改革
从信息化的发展阶段来看,目前正在形成以PC互联为主到移动互联为主,再到以产业互联为主导的一个新阶段,全球都处在这样的一个阶段。所以,以互联网代表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正处于跨界集成和群起突破的一个爆发期,信息基础设施将加快向智能化、综合化、高速化的演进升级。互联网日益成为引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创新平台,新技术和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融合正在深化,引发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管理方式的持续变革。
最近中央提出要进行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所以从信息化技术在健康医疗行业的应用来看,结构性改革主要是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提高供给的质量效果;第二是解决结构性的矛盾和问题。信息技术融入医疗卫生领域,能够更好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率和质量,进一步优化流程。
信息技术在健康医疗领域的应用正在改变着传统的很多模式或方式,同时也催生着新型的医疗模式,包括精准医学、数字化医生的培养、远程虚拟家庭出诊、移动互联的云咨询应用等,方兴未艾,层出不穷。整合型协同的医疗模式正在积极地探索当中,这可能也是未来全球医疗模式的一个重点。
从规划的基础来看,公共卫生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在全球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在是以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例为核心的整个医院信息化建设和平台的建设。同时,中央在“十二五”时期投资也比较大,从不同的角度来支持整个基础设施建设,现在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接近一半的省份和不到一半的地市,还有三分之一的县,基本上搭建了这个平台。
同时,医院的信息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三级医院的技术应用水平在很多方面都与全球同步,但是二级医院和基层医院相对还比较薄弱。因此,将来主要解决的是顶层设计,特别要强化基层基础,重点是利用平台的互联互通来进行有效的整合和集聚健康医疗数据资源。同时,要理顺管理体制、健全法律法规、完善政策制度、创新工作机制,推动政府、社会、医疗机构,包括科研院所、企事业和公众有关健康医疗数据的融合共享,通过“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来顺应新常态,探索新模式,创造新业态。
从阶段性目标来讲,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面建成一个国家、省、市、县四级互联互通的人口健康信息的平台,推动实现公共卫生、医疗服务、计划生育、医疗保障、药品完整管理等系统互联互通。同时,每个家庭拥有一名合格的全科医生,每个居民拥有规范化的电子健康档案和功能完备的居民健康档案,实现信息共享、上下联动、医药医保的协同和居民服务的整个人口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也就是说,从传统的医疗健康的信息化,应用新的技术,包括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远程医疗等,向智慧医疗方向发展。
关于安全规划,“互联网+”安全是基础,也是一个重要的领域。比如做互联网的健康医疗咨询,如果没有医护药剂的电子证照系统,是不可能做互联网的。网上怎么去做这样的咨询?怎么认证一个医生的执业资质、执业范围、注册机构呢?同时对居民而言,如果没有一个居民健康卡,没有身份识别,如何调阅他的电子健康档案?涉及到隐私怎么来解决?所以安全领域涉及到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健康医疗数据资源的取得和网络数据安全。
这些应用的基础性问题、规范性问题、规则性问题和重大政策制度的取向问题,目前正在梳理。同时,我们正在组织制定健康医疗大数据指导意见,相信很快就会出台,就未来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应用、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主要的方向予以明确。我们还将探索行业关键技术的应用政策和核心重大信息的基础设施建设。国家网络安全法已经把医疗卫生作为下一步的国家重要基础设施,纳入了国家的网络保障范围。
同时,国务院四套关于“互联网+”的文件中,明确了下一步将主要在智能应用、远程医疗,还有互联网+新业态方面,做一些试点和示范。
今后我们还会以问题为导向,围绕着五中全会的部署,在统筹、应用和体系保障上下功夫。考虑补短板,重点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均等化、普惠化的人口健康服务的信息基础条件和基本应用差异性问题,提升整体的应用水平。再就是突破瓶颈,主要是在法制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信息服务方面介入。比如说标准化,大家很明显意识到现在的瓶颈和短板是术语、编码、接口和规范等,这些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胡建平:医疗健康信息化的问题和方向
医院信息化推进了医院业务的变革,把医院的业务从关注医院和临床本身,逐步进入到关注对象的阶段。很多医院,都建立了服务患者的网上APP预约等平台,逐步走向了一个以患者为中心设计医院业务的阶段。
但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问题。第一,人口健康信息的共享应用还需要加强,主要是信息共享以政策法规为主体的机制还没有建立。第二,建设的保障机制还需要完善。目前资金的投入还主要靠政府的投入,应该吸收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投入和建设。第三,人口信息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信息安全互联网化以后面临着很多挑战,所有设备基本上都是网上运行的,人们能够比较容易地获取很多信息,但一些信息可能会涉及到国家安全。互联网化一方面带来了机遇,一方面还要看人们有没有能力来驾驭它。因此,应该加强研究,安全要可控。第四,发展与应用创新的协同。我们希望通过互联网手段和信息化来改变业务流程和工作方式,更好地服务于患者,但这个方面我们做得还不够。此外,我们自身在建设过程中也有一些创新手段应用不够。
实际上健康的目的,是为全面小康奠定基础。下一步的信息化建设应该是三个全面。
第一,全面为健康中国的建设提供一个强大的技术支撑。健康中国的内容里面涵盖了医改的内容,现在正在制定建立2030年健康中国的纲要,还有健康事业的规划和医改的规划,这些都离不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支撑。第二,医疗全面信息化离不开国家层面的经济政策的大背景。第三,全面实施顶层设计与底层实践相结合。
建立人口全覆盖、生命全过程、工作全天候的医疗健康工作机制,打造健康中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这就是一个大的要求和奋斗方向。具体还应以需求和应用为导向,推动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新一代通信技术与现代医疗服务管理相结合,注重标准化和数据安全,创新模式,促进医改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以及医疗服务质量、效率的提升,这是目标。
从总体框架来看,一是采集,主要是要有一个大数据的思路,统一数据采集、分散业务应用。另外,以前采集的数据主要是一些临床的电子病历、健康病历、个人健康档案,但现在我们知道,如果要做精准医疗或者个性化的治疗,离不开基因测序数据的采集,采集的数据怎么表达出来,表达出来以后如何可视化等,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只有把基因数据、健康数据结合起来才形成个人的健康大数据。
第二,推进数据平台建设,国家平台建设主要是两部分:一部分是私有云,另外一部分是公有云。公有云主要是提供面向用户、面向患者的服务。同时平台建设要跟社会的第三方服务平台形成联合和形成资源互补来服务广大百姓。同时,还要推进各级人口信息平台建设,尤其是省级平台的建设。目前,只有一半的省份初步搭建了这个平台。因此在加强国家级平台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强国家级平台与省级平台的互联互通建设。而医院里面的平台建设,主要是加强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是医院各个系统间实现互通互联的一种非常好的途径和技术方式。
第三,在方式上要强调模式创新以及法律法规的建设。
要实现分级诊疗,离不开我们信息化的支撑。比如,通过信息平台的注册,来促进医师的多点执业,下一步要推出电子执业证照,也就是所有临床医师如果通过了国家的考试,都会得到一个电子执业证照。还有医院精细化管理,离不开信息平台对医院信息采集之后的综合分析,对医院运营管理进行强大的支撑。另外,要加快居民健康卡发行应用,建立健全信息标准化体系,还要推进安全体系,落实国家信息安全战略、推进信息安全信任体系建设、继续完善国家级网络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监管平台的建设。同时,要出台医疗健康大数据的应用指导意见,制定一些隐私保护、数据保护和应用来促进数据的规范和应用。
王以朋:把经验科学变成智慧医疗
医疗的本质,实际上就是解决病痛的一个过程。一个人到医院来,他要得到医生的治疗,从开始进来然后到检查、到拿到药、再到最后康复,它是一个过程。但是,医疗也是一种经验科学,什么叫经验科学?就是医生的从医时间越长,才可以逐渐地积累经验,然后变成一种行医的能力,才能逐渐变成一个好医生或名医。
另外,医疗的过程是一个面对面的过程。现在大家都在质疑:能不能在互联网上不见面或者通过网络的这种“见面”就下一个诊断,然后治好患者的病痛呢?但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有一些法律法规的问题有疑问、还有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没有解决,所以就目前的医疗来说,还有一个需要面对面才能下诊断的过程。
医学的三个模式中,从传统模式,也就是讲经验,直接应用于临床;还有生物医学模式,就是加上了科学实验的基础,不管现在是用DNA,还是其他的基因组或者蛋白质的方法,都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现在逐渐进入了生物、心理和社会的医学模式,把医学变得更加广泛。
随着科技进步和工业的发展,医学得以创新、进步和发展。CT、核磁、PAD、生物学、基因学检测的方法等相继出现,医学得到了进步。但是,大部分的经验还是在医生的脑子里,还没有转换成一种IT语言,也没有转换成IT技术,所以说,IT技术或者互联网,要想替代医生或者是能够替代医疗的话,这个路还很长。
再说医疗资源。实际上,IT或者互联网,它是一种技术或者手段。患者看病是要靠医生的。为什么优秀的医疗资源全部集中在大型三甲医院?首先是看培养医生的能力和文化底蕴。第二,就是严格科学的培养体系,而不是一日之功。第三,有创新发挥才能的空间,才能出现医院的品牌和医生的品质。这个过程决定了医生的培养时间非常长,不可能做到互联网或者IT开始进入医疗在短时间内就可以把优质医疗资源大量复制。今后,随着我们IT技术的进步,如果人们可以不坐在学校的教室里来学习知识的时候,可能优质资源成长的速度能够更快一点。
关于医疗与互联网的姻缘,我探讨三个模式。
第一种是以医院为主体,加上互联网的技术。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踏实的方法,不管这个互联网技术是用在慢病管理、远程医疗上,还是医联体上,它都是有一个大型医院或者优秀的医疗群体作为支撑的。
第二种是以互联网为主体,加上医生的参与。这是近两年IT界的人士做的,拉医生进去,然后为百姓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这些确确实实在某些程度上解决了老百姓的一些问题。但是,这样的模式中,有多少优质资源或者大牌医生在网络上?提供的服务的质量、品质等,到底怎么样?现在还是一个问号。
第三种是医生组织起来,作为一个群体,通过互联网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或者是可及的一些服务。这样一个组织,在医生组织里肯定是合法合规的,但是在互联网上的服务,也受到了法规、政策以及医保等因素的限制。
那么,医疗和互联网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
首先,让优质医疗资源产生效益。用什么方法怎么能够使得优质医疗资源发挥它的效益,这需要整个社会出主意、出点子,医院一起努力,才能使得优质资源效益得到最大的提高。第二就是医生的属性,医生现在是单位人。第三是互联网医疗现在还有诸多的未确定因素。第四是关于公益性、公平性与商业化的问题。另外就是医院格局和互联互通的问题。
今天谈“互联网+”,就是说,怎么把经验科学变成智慧医疗,未来这个会实现,但是多长时间能实现?我们这一代人能不能看到?不需要医生,百姓自己打开电脑就可以自行诊断,或者自行决定买什么药吃,这种事情是可以出现的,但是在哪些范围、哪些病种,有个时间的问题。
“互联网+”这个模式应用到医疗,如何“锦上添花”,这是个睿智的问题,就是怎么利用这个技术使优质资源更好地服务百姓。
刘积仁:通过技术解决医疗变革问题的根本
任何一个国家对于医疗的改革,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个是医疗费用的问题,第二是医疗资源的问题,第三是医疗公平性的问题。无论是“互联网+”还是IT的技术,所有的一切都围绕着这几个方面。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点特别容易被忽略,也是最难做到的,就是变革背后的核心是医生。
在任何一个国家,优秀的医疗资源都是缺乏的,这个缺乏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医生的数量不足,特别是高质量的医生数量更是不足;第二,分布并不均匀,一般好医生都在大城市;第三,这些优秀医生资源的使用也不尽合理,大部分都被某一家医院所独占,分享性也不够。当任何一个服务的需求群体远远大于提供者的时候,看病难是一定的。任何一项技术,在医疗变革的时候,应该考虑到是解决什么问题,而不是把一个技术当成医疗服务本身。
互联网能够颠覆医疗吗?颠覆不了。原因就是,医疗所有问题的核心是医生。哪一天互联网把医疗颠覆了,前提就是说通过互联网可以不用医生能看病了,就像今天我们在网上买东西可以不见营业员就买货了,这意味着任何一个人可以不见医生就敢对自己的生命做出判断和决策。
但互联网是一个强大的工具。所以,互联网不可能颠覆医疗,但是医疗的变革和发展也不可能没有互联网。谈到医疗的公平性,现在要做医疗的分层服务,要使更多的流程标准化,要提升基层的水平,要建立医疗档案等,这些,互联网都起到很强大的作用。
事实上,当谈到互联网要颠覆医疗和解决医疗问题的时候,要先理解互联网的概念,有几个因素对医疗是很重要的,对医疗的贡献是传统的IT不能够解决的。
谈到互联网的特点,第一,普及性。任何一个医院如何通过互联网的普及性连接到每一个人,普及性可以带来的教育、管理,今天大量的群和医生跟患者之间的沟通,智能手机大量的传感的行为,使我们越来越能够更加准确、连续、细致地搜取到个人动态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信息,这些东西对医院传统的模式会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就是协同。它能够把不同的人、不同距离的人、不同知识的人组织在一起进行协同。首先是诊断,再就是治疗方案的选择。诊断决定了未来治疗的结果和成本,而每个人的治疗方案都不一样,那如何在这些治疗方案中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这两个问题在协同医疗方面能够通过互联网得到一个解决。
互联网还可以把标准的医疗路径、最佳的实践传到最基层,互联网可以使好医生变得更多、使别人不信任的医生变得更好,我认为这解决了医疗的根本问题。中国永远不会有那么多的最好的医生,最好的医生永远是百分之多少,也就是说当有一天最差的医生已经达到现在的最好医生的水平的时候,患者还是会去找那个时候的百分之几的最好医生。从这个意义上,互联网可以使不被利用的医生被充分利用起来,被充分地利用是因为他们继承了最好医生的思想、方法论、最佳实践和由信息化带来的标准化、数字化的标准流程。
我认为未来的好医院应该是“两个医院”的结合,一个是地面的医院,一个是“天上”的医院。地面的医院,解决“天上”的医院解决不了的问题;而“天上”的医院,为地面的医院供应足够的医疗资源。天上的医院的规模,是“地面”医院10至100倍的规模,一个医院拥有5万张床、10万张床应该成为现实,当然这“床”在家里或者社区。
未来,大数据对医疗方面的变革也十分重要。标准化的过程是医院未来能够提升质量、扩大业务能力,医院应该成为一个平台,这个平台要开放给基层的医院。另外,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两大支付方对医院的变革要起到一个推动的作用,物联网也是一个大趋势,另外个人与医疗机构的协同医疗也是我们要追求的。
郭启勇:“互联网+”如虎添翼的效应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互联网代替医生或者医院是不可能实现的,人们把健康产业作为未来最有生机的一个朝阳产业,在等待着、在期待着、在开发着。
“互联网+”是传统行业、实体经济利用互联网的基本要素,提高速度、降低成本,加快创新速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是一个平台或者工具,而不是互联网主导的模式。
医疗有它独特的特点。医疗行为的实时性。明天有多少患者来,医院都能预测到吗?因此,医疗的实时性,是永远准备着,这是医疗行业跟其他行业不同的。医疗过程的私密性。在医疗行业里要保障每一位患者的隐私,这大概是医疗和其他行业最大不同的地方。医疗质量的不可控性。到商店买东西,不太好可以换,但是买错药呢?所以医疗质量的不可控性远远超过任何一个行业。医疗结果的不可恢复性。输液输错了,永远不可能再拿出来,开错的刀,这个疤痕也永远不可能再恢复,这就是医疗结果的不可恢复性。成本控制的必须性。这点对于在市场中运行的所有经济体,都是必然的。制度适应的必要性。政策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医院的运行和经营。此外,还有人为因素的不确定性。
在这样一个大的框架下,又有这么多的质量控制,以电子病历为轴线来做事前、事中、事后这样三个层面的质量控制,对于一个医院来讲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原来可以写病志,现在用的是电子化,来实现我们事前、事中、事后的质量控制,乃至形成一个闭环管理。原来我们需要大量的人员,现在有互联网、有信息化的平台和手段,使我们能够如虎添翼地、无缝隙地实现一个医院的闭环管理。
实际上,“互联网+”给患者带来了便利、给医生提高了效率,最为重要的是给医院管理增加了一个抓手,也给医院运营提供了保障。
实体医院、医院集团、医疗联盟利用互联网手段,形成“互联网+”的平台将大大提高信息互联网互联互通的水平,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水平;“互联网+”大大提高了医院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实现了科学评价医护人员医疗业绩;“互联网+”和物联网联合搭建的平台,为实现医院全流程闭环管理提供了可靠保障;“互联网+”和物联网结合实现了医院精细化、全流程管理,并为大数据分析提供了真实可信的数据基础。
“互联网+”万花齐放耀人眼
互联网作为一种平台工具,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在争议中飞速发展。但“互联网+”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无论是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或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深刻地打上了互联网时代的烙印。“互联网+”释放出的连接力、扩展力、覆盖力无比巨大,给人们很多启示。
互联网+农业。截至2014年12月,中国农村网民1.78亿,占比达28.8%,近三分之一农民已经实现上网。虽然整体网络、物流建设在农村和城市间差距依然明显,但农民对价格和促销敏感,“网购”在农村网民中实现了超过80%的使用率。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为10489元,首次突破1万元,今年将达1.2万元,农民消费能力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消费能力和水平也将随之水涨船高。互联网将改变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使农业更精细化、规模化,腾出更多的纯农业劳动力走向其他产业,加快农民增收步伐。
互联网+政务。“小政府、大服务”,政府转变职能已经喊了很多年了,现在“互联网+”为加快政务改革提供了新动力、新手段,对于加快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减少行政审批、促进职能转变,让公众更多地了解政务、参与政务、监督政府,可以起到难以估量的作用。腾讯、阿里、百度以一站式城市服务入口为核心项目,解决政务民生服务网络入口难找、流程复杂、利用率低等问题。政府部门将市场机制引入智慧城市建设,部分城市政府投资金额超过千亿元,从本地交管、车管、医疗、生活缴费档案等政务民生入手,带动更多民生部门参与“互联网+”的行动中,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便捷的政务服务。老百姓在家里就可以搞定过去要跑很多路才能解决的许多问题。目前,“微信城市服务”已陆续上线,广州、深圳、上海、佛山、武汉已覆盖用户超过6000万人。
互联网+教育。传统K12领域(国外是指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的通称,国内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通称)存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费用居高不下、课外辅导市场混乱、部分老师以教谋财等问题,“互联网+”发挥市场空间大、家长选择机会多等优势,正在打破垄断教育资源,颠覆传统线下教育的弊端,实现高效的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超过1300亿元。据福布斯统计,到今年4月底,中国在线教育领域累计完成40笔融资,其中K12领域有13笔3亿美元。未来众多在线教育产品利用技术优势,扩展远程教育、开放教育、专业教育、技能教育,从而突出展现个性化教育,把学习变成快乐,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告别填鸭式和题海式的应试教育。虽阻力很大,习惯势力仍很顽强,但其发展势头不可阻挡。
互联网+医疗。专家会诊、远程医疗、家庭病房等等,已有成功实践,更多的互联网+医疗正在或已经试水,这一领域从来不缺少创新基因和创新资源。近年来无论是互联网巨头,还是传统药品生产商、零售分销商等,都争相在医药电商领域里发力。可穿戴设备将引领移动医疗市场,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端应用,实时查看监测数据;物联和传感技术的成熟,让远程诊断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随着老龄化浪潮的到来,老龄社会庞大的老龄群体则是互联+医疗的一个巨大市场。有份研究资料分析,中国医疗保健市场,仅老年人消费就占去62%份额,某些单项高达90%以上。因此,手机等移动设备通过实时监测和预警可以部分满足这类群体的医疗需求。互联网+医疗,还将有助于提升医疗效率,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降低用户医疗成本。
互联网+餐饮。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团购和外卖是互联网+餐饮成熟的平台模式。其实早在15年前,快餐就已成功实践了外卖,电话订餐已被市场和消费者检验认可。目前,团购市场各自经营独领,外卖市场已被美团外卖、饿了么、百度外卖占据大部分份额。但垂直的细分市场仍然有大量的商机,外卖配送、生鲜配送、订座点餐、现场操作既是鲜明特点,也是市场机遇。餐饮020发展将直接关系到服务品牌管控,还用传统餐饮的服务模式、服务思维和服务人员已经不能适应这一新要求了,上岗前有必要对服务人员进行全方位的业务技能培训,而这方面恰恰又蕴含新的商机。
互联网+服务。纵观传统服务业,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好传统好东西,但也有遗憾和痛点,用户在线生活服务使用率还不到一成,仍然处于初期水平,这与太多行业不规范和服务水平差、服务能力低有关。据企鹅智酷研究认为,未来互联网+生活服务有三大蓝海领域可以大有作为,主要以家政为代表的“家庭刚需”服务、美业按摩服务、汽车后市场及家电维修服务等。2014年全国家政服务达65万家、从业人员2162万人,“钟点”、“月嫂”同比增幅233%和151.5%,有2420万户家庭需要家政服务,而且市场空间仍然巨大,市场格局未定,商机期待挖掘。同样原因,线下服务能力常被消费者诟病,有待进一步提升,保证对线下资源的整合能力和控制能力。努力整合行业内已有的供应商资源和从业者资源,则成为生活服务020能否快速扩张发展的关键。
互联网+房产。近两年,房产市场冰火两重天,房地产商日子不好过,尤其是近5年才进入这个市场的中小房企,日子更难熬。但是,轻量、垂直的020服务能够快速地切入到交易层面,正在悄然改变传统市场存在已久的低效、高价、不透明等问题。由于中国房地产市场野蛮和任性,曾经呈现出恶性和非理性的卖方一边倒市场,让一房独大的大佬们飞上天了。如今,房产网已覆盖1.82亿人,但失去民心是很难立即回归的。用户对传统线下房产服务满意度普遍较低,曾连续5年位列3.15前3位。眼下,互联网房产中介的普及率不高,可是用户对它表现出很高的市场期待,这与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有关。他们希望通过互联网房产中介直接联系房东、网上看房、降低中介费、改善传统服务质量,然后再点对点联系、面对面交易。这个不会对房地产市场构成威胁,但可以开拓房产市场新的服务方式。
互联网+交通。中国智能交通发展得很快,从家用汽车,到送货货车,再到客车、火车、轮渡、飞机、高铁等,互联网的发展可谓“春江水暖”。飞机上可以上网了,也是顺应了信息化发展和满足乘客需求。但是,用户对传统出行服务满意度不高,尤其是安全问题、晚点问题、打车难、收费高、态度差、不规范等是主要服务软肋。随着互联网不断渗透,包括春运网上抢票、挤瘫网站状态将会得到改善,网上订票将成为今后常态,会有更多的人选择这样的服务。APP打车技术上还有磨合余地,除了用户对提升安全、降低费用有新期待外,在载客服务、载货服务上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传统物流公司低信息化的短板,也是互联网企业的又一商机,物流和信息流将并肩前行。2014年中国快递业务量140亿件,同比增幅52%,势头不慢,但需要规范。
互联网+金融。信息化在金融领域的推广使用,不仅最早,而且信息化程度最高,因为它除了国内市场,还要对接国际市场,互联网金融受惠面也最大。网上银行、影子银行在争议中发展,各种“宝”喧嚣尘上,热闹非凡,生与死由市场说了算、客户说了算,而不仅是银行说了算,这一传统搅局的“鲶鱼效应”就是互联网+。传统金融机构大多数眼睛向上看大客,重点服务那些高净值客户和大型企业,大户被银行追着贷,小微企业追着银行贷,资本的贪婪和逐利本性一而再再而三地暴露出来。互联网+金融,为高净值客户服务的同时,也为大量长尾用户提供金融服务,同样为金融市场带来增量;互联网还削弱金融中介机构带来的信息不对称、不透明,简化用户操作流程,也为资金供需双方提供了绕开传统金融中介机构而直接交易的渠道,还为金融人才带来巨大产品创新能力和空间,互联网的无限可能得到释放。目前,通过互联网理财产品网民规模达到7849万,同比增长1465万人,理财规模突破万亿,通过第三方支付的用户规模达3.0亿,交易规模超过8万亿元,同比增加50.3%。
互联网+是无穷的,可以加三千六百行,可以加每一行的万千个企业,可以加亿万种个人、集体创业样式,可以加各级政府的千百个工作部门,可以加各行各业各领域无数个创新方式……“乱花渐欲迷人眼”,千笔难书一花叶!
“互联网+”不是阵风是东风
到今年7月,中国加入WTO的15年过渡期结束了。敞开国门,外企及其产品零关税长驱直入,对中国许多行业冲击很大,对小微企业影响更大,就连体量庞大的国企、央企也有了危机感。在转折的关键点,中国互联网已经成长起来了,互联网可以加任何一个领域,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互联网。
不怕“风大”害怕“急风”。对于“互联网+”这股“大风”,投资者、政府与专家表示“不怕风大”。因为,这与此前刮过的很多种“风”不同。“互联网+”行动计划,适应了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经济脉搏和创富蓝海。但是,在这股“大风”中也要防止“急风”,生怕掉队,搭不上这趟车子,就急急忙忙出台不靠谱的优惠条件、不落地的奖励政策、不计结果的相关举措;一人一思路,换人换政策,没有连续性、稳定性,这样的教训和例子媒体曝光的太多了。
“互联网+”不仅是加法。“互联网+”行动计划,目的是推促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可见,“互联网+”的对象,既可以是互联网自身的新生事物,也可以是传统的或者说是线下的各行各业。对“互联网+”行动计划来说,“互联网+传统行业”蕴含着更大的创业创新空间、更多升级换代和颠覆性改变的可能。“互联网+”不仅仅是做加法,它可能还要做减法、做乘法。它不止是物理融合,还要参与和促成化学反应,催生出效益更高、质量更好的新生态。通过减法,把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信息“孤岛”串联起来;通过乘法,使传统制造智能化、便利化、快捷化,盘活存量、提高增量,改造转型、升级转轨。
告别了野蛮才有蓝海。仰高者不可忽其下,瞻前者不可忽其后,机遇的出现也往往有风险相伴。有网友调侃,“互联网+”是个筐,好坏都能往里装,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只有告别野蛮生长,“互联网+”才能迈向蓝海。发展的问题,只有在发展中解决;成长的烦恼,只有在成长中化解。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监管,惟有改革的方式、法治的思维、创新的手段,才能踏上“互联网+”的高速大道,为发展开拓出更广阔的蓝海。
关键词:互联网;智能建筑;能源管理
1.概述
医疗建筑的主要作用是给病人提供治疗和康复服务。常用于医疗建筑的空气品质的控制方法有通风、过滤、负压、紫外线照射等。其中通风、过滤、负压是绝大多数医疗建筑中均会采用的控制空气品质的方法。而无论采用上述何种方法,均需要通风机来驱动空气的运动,从而达到设定的要求。风机风量越大,能源消耗就越多。本文以医疗建筑中常见的手术室为例,研究互联网技术在医疗建筑的节能降耗中所能发挥的作用。
2.典型的手术室空气品质控制系统的结构
典型的手术室内的空气流动采用的是单向分层流动。如图1所示,室外送风经过高效过滤器的过滤,达到了送风条件,通过风管从送风口从上往下送风。为了保证气流的稳定性送风的风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速度过高将房间内旁边的空气引射到手术台上。经过手术台的空气从房间的下部空调出风口排出,经过手术台被污染的空气会被迅速带走,以免在房间内停留。为了保证手术房间的空气不会为手术室外界的环境空气所干扰,手术室内通常要保持一定的正压,即送风量要稍比排风量大,使外界污浊的空气不会通过门缝、窗缝渗透进手术室。经过手术室的空气是单向进,单向出。
单向流动的空气能够较好地解决手术室中空气流动的问题,但送风的风速究竟为多少才是合适的风速,才能避免病菌在手术室中的传播还需探讨。美国暖通工程师协会(ASHRAE)针对医疗建筑中不同使用目的的房间给出了一个适宜的参考送风量,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手术室的最小通风量为20ac/h,最小室外新风量为4ac/h。当然,对于室内环境来说,通风换气量越大,空气中的污染物排出的效率就越高,病毒传播的概率就越低,但能耗就越高。根据ANSI/ASHRAE/ASHEStandard 62.1的要求,室内的通风换气量要根据污染物的释-放的浓度和房间内的人员共同决定,室内人数越多,通风换气量就要越大。
3.互联网技术在医院手术室节能中的应用
室内的通风换气量要根据污染物的释放的浓度和房间内的人员共同决定,室内人数越多,通风换气量就要越大。而实际当中,进入手术室的人员越多,手术室的通风换气量就需要越大。为了保证手术室内洁净的环境,防止病菌污染,即使是在手术室中没有病人的情况下也应将通风系统打开,并保持较低的通L换气量,以预备紧急手术的情况发生。但是绝大医疗建筑一般均将手术室的通风量设定为恒定值,且这个值一般远高于最小通风量,或者干脆在没有手术的时候将房间的通风系统关闭。显然,这些方式是不节能且不安全的运行方式。
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之一,便是将手术室内的人员信息实时地传递给建筑的通风空调控制系统,并实时地调整房间的送风量,以节省能耗。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在医疗建筑的通风空调控制系统将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将带有可识别标志的电子芯片(电子标签)植入医护人员的手术服中,并在手术室内设置接受电子标签信息的接收器。当有医护人员进入手术室内后,接收器接收到信号,并通过互联网技术实时的将信息传递给智能建筑的通风空调控制系统,从而实时地调整通风换气量。互联网技术的使用,有助于医疗建筑更高效节能、更安全地运行。
4.典型的可用于建筑能耗控制的互联网技术
4.1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它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者光学接触,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4.2ZigBee通信技术
ZigBee是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低功耗局域网协议。根据国际标准规定,ZigBee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其特点是近距离、低复杂度、自组织、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主要适合用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领域,可以嵌入各种设备。简而言之,ZigBee就是一种便宜的、低功耗的近距离无线组网通信技术。ZigBee是一种低速短距离传输的无线网络协议。
4.3蓝牙技术
蓝牙技术是一种适用于近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它的特点是传输距离近,传输数据的容量较大。但对工业遥测遥控领域而言,蓝牙技术有较多的缺点。蓝牙技术的缺点是过于复杂、功耗大、距离近、组网规模太小,其最大组网规模为8个等。而且蓝牙的售价一直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蓝牙技术在智能建筑内的推广与使用。
4.4智能建筑中不同网络技术之间的对比
在智能建筑中能够被推广使用的主要的无线通信技术的优缺点在表1中展示出来。其中,在智能建筑能耗管理领域,目前较常用的为ZigBee技术和RFID技术,它们都符合能耗低、维护周期长、传输距离远、安全可靠的优点。但无论采用何种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使建筑能耗管理更便捷、高效,故互联网技术在智能建筑能耗管理中的应用值得研究与推广。
在中这个传统领域,康美药业创造性地实行中药饮片小包装,并被国家中医药局作为典范予以全国推广;同时经国家发改委批准,成为全国唯一的中药材价格指数――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的编制和、运行企业,开创了民营企业承担国家价格信息化建设先河。今年3月,康美医院获批创立全国首家民营网络医院,康美药业由“药”到“医”的全产业链正在打通。
康美药业董事长、总经理马兴田表示,“互联网+中医药”是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全产业链则是“互联网+中医药”发展的基石。
布局互联网+大健康产业
马兴田表示,康美药业紧紧抓住国家“互联网+”和“健康中国”两大战略,立足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历史机遇,全面推进“互联网+大健康”产业全国布局,充分发挥多年打造的全产业链优势,积极推进智慧药房、智慧医疗、互联网健康管理等互联网+大健康项目,不断激发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努力为老百姓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康美药业较早地发现了互联网+大健康的巨大商机。在布局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的同时,已经涉足电子商务、电子支付、支付结算和清算系统技术开发等。其中,康美药业中药材电子商务示范平台,已成为行业权威的中药材信息门户,康美药业中药材大宗交易平台(e药谷)也已上线运作。
在大健康大数据方面,康美药业将目标重点瞄向为政府决策、企业运营提供医药卫生健康方面的数据支持,同时为具有健康管理意识的中高端人群提供健康资讯服务等方面。为此,康美药业携手国内权威媒体机构新华网,共同成立健康大数据项目公司――新华康美健康智库股份有限公司,意在将业务贯穿大健康全产业链,建立全方位的专业数据库,提供个性化的数据支持服务,并在大数据平台上延伸开展互联网医疗、电商、互联网金融等多种业务协同平台。
在大健康大平台方面,康美药业希望抓住国内消费者对智慧养老等领域的巨大需求,引入在医疗信息系统建设、数据分析、移动医疗等领域有资深经验的专业团队增强公司云计算、信息服务的支持,实现消费者可在家中通过定制的APP终端等智慧医疗终端机实现一键呼入智能养老服务平台,老人在家中的情况不仅可以实时传输给服务平台,还可通过和终端连接的手机传输给老人的子女,实现医养结合,达到智能养老、智能看护的目的。
在大健康大服务方面,康美药业更多地实现从“药”到“医”的转变,力推医药分家和让消费者可以更加简便快捷的看医取药。其投资近10亿元成立的三级甲等标准的康美医院在助推公立医院医药分开方面、医疗服务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探索推出了两种服务模式:一是公立医院药房托管。二是智慧药房服务。康美药业借助全国首个中医药医疗信息化医疗平台试点单位的契机,联合广东省中医院启动了第一个“智慧药房”项目,并于6月在广州落地试运行。
在推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康美药业创新性地将“互联网+”行动快速运用到大健康产业发展中,引领行业不断创新变革,各个领域经常有新的突破和发展,也让老百姓不断得到更好的就医和健康服务。
打造智慧药房
康美智慧药房利用互联网及物联网改造传统诊疗流程,实现了对传统就医取药模式的创新。患者在合作医疗机构完成就诊后,医生的电子处方会通过智慧药房系统发送至所在城市的康美中央药房,由专业药师完成药品的调剂、中药煎煮与配送,患者可像收快递一样,在家坐等配送上门。这一模式有效解决了候诊取药、煎药以及交叉感染等问题,调研结果显示,超过90%的用户认为这是一项便民利民的健康服务,体会到互联网医疗带来的便捷、精准和贴心。
康美药业表示,通过在中心城市设立的中央药库,医院可以有效减少滞留医院的患者数量,改善当前人满为患的情况,同时减少大量药品储存损耗。患者则可以大大缩短排队等候时间,减少在医院交叉感染的风险。而企业通过线下服务换取药品销量,打造面向终端患者的综合药事服务模式与品牌,可以说是一个三方获益共赢的业务模式。
如今,康美智慧药房已累计服务超过30万用户,累计服务超过百万人次,日处理处方上万张。除了“大本营”广州外,项目也分别在深圳、北京两地落户,目前已与80多家医院完成系统对接运营。公司透露,智慧药房正在向上海、成都等地区大力推进,未来将覆盖全国,为更多患者提供便捷省心的药事服务。
率先试水网络医院
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马兴田曾提出“大病跑医院,小病在线疗”的设计。今年,康美药业开始筹建全国首家民营网络医院。患者可以通过Web、手机APP等终端,以在线聊天、电话、视频等形式实现跨空间的医患沟通,远程解决咨询、会诊。轻、慢病患者将免去奔波排队之苦。
关键词:互联网+;医院内部审计工作;问题;对策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当中,与此同时,我国的医疗体制也进行了改革,互联网+是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互联网思维进一步实践的成果,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不是简单的将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网络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出一种新兴的发展生态。因此,医院管理的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内控制度日益完善,效益愈来愈大。然而,如何深刻地认识到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还需要医院相关人员提高管理意识,充分地发挥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在提高效益方面的作用,这就要求看清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当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为更好地促进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提高医院整体效益提出一些相关的发展建议。
二、互联网+概念解释及在医院内部审计中的应用
1.互联网+的含义“互联网+”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逐渐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能够在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及集成作用,与此同时还能够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完美地结合到各个领域当中,形成一种更为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2.互联网+在医院内部审计中的应用互联网+自身所具有的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及连接一切的优点也为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更多的生机。在充分遵循互联网+的相关原则,充分利用互联网+相关优点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以下对策,解决前文所提到的一些相关问题。互联网+视域在当前信息技术极为发达的时代已经被引入到了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当中,医院通过互联网能够更为便捷地监督医院的相关经济活动,传达相关信息,在互联网+视域的推动下提高医院负责人对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
三、互联网+视域下医院内部审计的现状
1.审计工作内容决定审计工作的普遍性审计工作一般是由特定机构和专职人员根据国家和相关行业共同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对它所管辖范围内的一些单位或部门进行监督与控制,这种监督可以分为经济监督、行政监督等多个方面。在日益深化的医疗体制改革作用下,市场经济也进一步发展,医疗服务行业的竞争也愈发激烈,为了更好地顺应这些新变化、新挑战,当今社会给医疗工作提供了新的挑战,使审计工作的普遍开展更具必要性。2.领导重视不够,审计工作内容不够全面在互联网+视域下,许多领导对医院的内审工作不能够有充分的认识,更多时候更加注重提升医疗水平,他们认为医院设置内部审计部门只不过是为了满足医院等级评审的工作,开展审计工作也是应付上级的检查。这样的认识充分影响了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使得审计工作的内容极为片面,仅限于财务收支等方面的事后监督,这样完全失去了审计部门的相关作用,常规审计多,但专项、重点审计则比较少;传统的审计多,但绩效审计及前瞻性、创造性的审计较少;尽管医院内部的审计人员十分努力,但因为制度的不够完善及内审机构设置的不够合理就完全影响到了内审工作的成效性。3.内审机制不够完善互联网是一柄双刃剑,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响,医院内部的审计制度在互联网+的视域下也受到了不少的冲击。以往的审计人员更加注重的是审计方面的能力,对他们的计算机水平几乎没有要求,但是在互联网时代来临之时,熟悉网络,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工作则成为了老一辈工作人员所要吸收的新知识,然而,很多原来的工作人员在接受新事物方面的能力有所缺失、业务能力较弱、受教育程度较低,就会导致内审工作因此做得不够专业化、合理化、科学化。4.内部机制不够完善在互联网+视域下,目前许多的医院仍然存在内部重视不够、人员不够专业化等问题,尽管目前来说众多审计人员都是从财务管理部门抽调组成的,但他们仅仅是在财物管理方面经验丰富,在互联网知识及审计工作方面经验则普遍较为缺乏。医院内部的审计机构不是一个独立的部门,甚至有些医院的管理人员还认为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是会计工作的一种延伸。因此也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去完善医院内部审计机制。出了问题也是相互推诿,推卸责任。5.内部审计建议落实不力,监督跟踪不到位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纷繁复杂,给医院内部的审计工作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为了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审计工作的落实可以从源头上着手。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往往是事后才开展。再加上医院领导对审计工作的不够重视也导致了审计工作不能得到落实,内部审计的质量过低等问题。如此循环往复,使得审计部门如同虚设,根本无法发挥作用,达不到内部审计等最终目的。
四、互联网+视域下医院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对策互联网所能
+代表的就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在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作用的同时,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刻地融合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促进这些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有了互联网的加入,许多产业也往往能够迅速提高生产力与创新力。1.转变旧有观念,互联网+视域下要充分认识内部审计工作在互联网+视域下的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作为一项新事物,在建设等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地利用任何有利因素。医院的领导者与相关工作人员都要梳理“敢+能+会”的工作意识。敢于打破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思维,摒弃一些以前的与互联网+无关的观念,将互联网+列入医院审计工作的新常态,同时以互联网+为工作重心抓住信息时代所带来的一些发展机遇;还要能掌握互联网+的相关知识,通过互联网为自己的工作带来便利,将互联网+融入到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在审计工作中结合互联网还要讲究手段与方法,整合各种渠道的信息为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服务。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相关资料,学习其他医院的审计工作经验。2.加强工作人员的互联网水平,建设高素质团队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医院经济活动范围越来越广泛,经济业务也越来越复杂化。面对这些变化以及互联网带来的冲击,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越来越纷繁复杂。因此,内部审计工作也越来越重要了,对内审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提高整个内审部门人员的素质,就要求内审工作人员能够有较强的吸收新鲜事物的能力,还能够有较广的知识面。医院的管理者也要顺应时展的要求,尽量选拔出一些网络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为医院的工作服务,改变医院内审人员能力单一的情况。3.不断拓宽内审工作的领域,实现内审战略转型在互联网+视域下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促进医院各个部门能够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在互联网时代,这一目的更加难以实现,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是以监督为基本形式开展的,它应当要立足于医院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因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监督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复杂性与困难性,许多医院开始进行在网络上的宣传或者提高互联网与患者进行沟通,这些情况给监管工作带来了困难。因此,在互联网+视域下,医院的内审工作要不断拓宽工作领域,将监督的触角伸向互联网。同时还要注意医院内审工作的战略转型,充分利用网络途径更好地实现监管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在监管方式上可以由手工操作现场审计向计算机辅助审计、联网审计和非现场审计转型。在审计方法上则可以由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及全过程审计转型。4.在互联网+视域下适应医院改革、创新发展的客观需要新医改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能够起到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新医改能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但也对医院各部门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顺应新医改发展的要求就要对医院的相关工作进行改革。尤其是医院内部的审计工作,对医院的领导、工作人员而言,都是新的挑战。医院的领导应当更加重视审计工作,充分认识到加强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则需要调整工作重心,针对医院的现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改变相关工作策略及方法,不断探索有助于医院发展的工作策略。前文提到过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创新驱动,因此,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要有创新意识,不断探索适应医院改革发展的创新途径,以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工作目标。与此同时,医院内部的审计人员要更新服务理念:由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改变以往被迫应付的工作态度,主动为医院的发展奉献出自己的力量。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医院逐渐面向市场,注重经济效益,医院的市场竞争也愈发增强,医疗市场也呈现出一片优胜劣汰的景象,为增强医院的市场竞争力,就不得不将目光指向能为整个医院带来极大利益的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的工作人员要充分地发挥自己各方面的才能与自己的专业优势,为整个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五、结束语
在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在互联网与多个传统行业相结合的社会背景下,随着国家相关部门的日益重视,相关制度的日益完善,我国医院内部的审计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众多的问题亟待解决。正是这样,笔者从互联网+视域的角度出发分析医院内部的审计工作会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尽管现阶段的医院内审工作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但随着医院领导及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医院内部的审计工作一定能够取得质的飞跃。
作者:罗敏 单位: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参考文献:
[1]赵鹏.对医院管理中内部审计工作的探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04.
[2]黄爱芝.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现状及对策分析J.医院管理论坛,2009.09.
[3]刘凤;赛岳.谈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外部化问题J.中国卫生经济,2005.08.
[4]王淑娟.浅析当前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发展J.科技信息,2009.03.
上半年资本来势汹汹下半年趋于冷静
2015年处于“互联网+”风口的移动医疗投资延续了2014年的火热势头,资本方对移动医疗的兴趣更是有增无减。
从公布的融资情况来看,移动医疗行业仍受到许多投资者的青睐。据动脉网互联网医疗研究院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上半年国内互联网医疗领域的风险投资总额达到7.8亿美元。
3月,中国大型医疗互联网公司MedSci(梅斯医药)宣布获得数千万美元投资。4月,华康医疗获得价值2亿人民币B轮融资。5月,诊后咨询移动医疗新锐“一呼医生”宣布完成1000万美元A轮融资。移动医疗平台“就医160”完成B轮共1.3亿元融资。母婴健康监护平台天使医生获得8000万元A轮融资。6月,奇虎360与国药集团下属国药国华宣布,双方将共同出资成立电商公司。专注妇幼领域的移动医疗公司贝联科技完成3000万美金的A轮融资。好大夫在线获得6000万美元C轮融资。
但是随着下半年市场的不景气,融资热潮逐渐减退。在投资渐趋冷静的情况下,主打自建医生、药师团队,做真人语音视频医疗O2O的微问诊,在7月获得1亿人民币的A轮融资,据悉,此次融资由成功投资了慈铭体检的天图资本领投。9月,趣医网宣布完成总计4000万美元B轮融资,此轮融资由百度领投,软银中国资本、弘晖资本跟投。这意味着,百度继推出自己的“百度医生”APP后,在移动医疗领域的又一重大布局。
从地域上看,这些投资事件多分布于北上广深江浙地区,这也是国内医疗资源最集中,移动医疗发展最为迅速的区域。
2000多款移动医疗应用自诊问诊类占据大半江山
2015年年初,中国医疗互联网BAT三大巨头之一百度,成立了移动医疗事业部,并推出了“百度医生”APP,正式进军互联网医疗。此前,中国移动医疗平台已是硝烟四起。
专业机构预测,到2017年全球移动医疗市场的规模达到230亿美元。国内移动医疗的市场空间同样诱人,据第三方机构艾媒咨询预计,由刚需产生的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今年将达23.4亿元,2017年底将突破125亿元。据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移动医疗APP已达2000多款。
按照应用提供的功能和服务分类,移动医疗可划分为自诊问诊、医药电商、医生辅助工具、硬件设备、单科领域(如大姨妈、糖尿病管理类等APP)、医联平台等六大类,其中自诊问诊类是最主要的医疗类型。而自诊问诊类应用能够占据移动医疗市场的大部分江山,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长期以来,医疗资源造成的极度不均衡,“看病难”成了大众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优质的医疗资源不断向大城市尤其是省会城市倾斜,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不健全,使得很多不需要去三甲医院的病患占掉很多三甲医院的资源,大医院人满为患,就医流程繁琐,让病患的就医效率变得极低。除了“看病难”,“看病贵”亦是医疗行业的一大痛点。很多病患都有过“小病大治”、“过度治疗”的担忧,加之看病所耗的高昂时间成本,让一些人因小病拖着不看变成了重病。
而自诊问诊类移动医疗应用的出现为以上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解决之道,让大众可以通过自诊问诊类移动医疗应用来管理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健康问题。让病患不再“一点小病就要去医院”,也不再“忍着小病拖成大病”,同时打破了地域限制,能够有效弥补我国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让人看到了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希望。
以自诊问诊为主的移动医疗APP谁能陪我们细水长流
在移动医疗发展得如火如荼时候,世界互联网巨头也在纷纷布局移动医疗领域,利用其在互联网领域的优势,结合智能穿戴设备与信息采集处理平台,实现在该领域的强势布局。2014年,国内以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巨头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依靠自身互联网技术、移动支付和大数据等领域的优势,也加速布局移动医疗领域。而春雨医生抓住先机,经过几年的经营,已拥有上亿的用户,成为国内下载量第一的移动医疗应用。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资本寒冬的到来,融资热潮减退之后,投资者与移动医疗运营商皆发现了诸多问题,如将流量免费导出的移动医疗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市面上现有的2000多款移动医疗APP大多存在功能单一、重合率高等问题,那么,在面对诸多问题,移动医疗“后起之秀”们又该如何在市场找到生存空间?在移动医疗热闹繁华的风景过后,又有哪些应用能够陪着我们一起看细水长流?
其中,作为布局最早的移动医疗轻问诊应用之一,春雨医生是“医院前端的服务体系”,它对传统改变最大的是实现“网络问诊”的业务,用户可以选择图片、文字、语音中任何一种方式有偿地向医生进行咨询。今年5月,春雨医生宣布布局线下诊所,邀请医师坐诊线下诊所,并提供基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私人医生服务,打造online+offline的全流程就医体验。9月,春雨推出了一款为糖尿病患者服务的移动APP平台“春雨糖管家”,这意味着在移动医疗领域中,春雨在自诊问诊方面领先的同时,将进军单科领域。
今年3月上线的微问诊,是一款做真人语音视频医疗O2O的产品。在问诊模式上,患者通过一对一音视频方式,免费与医生、药师实时交流、咨询。通过自建医生、药师团队,微问诊于7月推出了24小时免费在线视频问诊服务,将实时问诊时间延长至7×24小时,从而成为国内第一家推出全天候在线问诊服务的移动医疗平台。微问诊现有功能中还包括为用户建立健康档案,记录用户的每一次咨询记录,并通过智能手环――FT-Health,测量记录用户的血压、心率等体征数据,从而实现对用户健康的持续追踪。
【关键词】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社区卫生服务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783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4153-02
1社区卫生服务及其功能
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功能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①。
社区卫生服务覆盖广泛、方便群众、能使广大群众获得基本卫生服务,也有利于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卫生服务需求。社区卫生服务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有利于将预防保健落实到社区、家庭和个人,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在目前来说,社区卫生服务其基本功能主要是以下几项:
1.1开展社区卫生状况调查,进行社区诊断,向社区管理部门提出改进社区公共卫生的建议及规划,对社区爱国卫生工作予以技术指导。
1.2有针对性地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地方病与寄生虫病的健康指导、行为干预和筛查,以及高危人群监测和规范管理工作。
1.3负责辖区内免疫接种和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1.4运用适宜的中西医药及技术,开展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
1.5提供急救服务。
1.6提供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的保健服务。
1.7提供康复服务。
1.8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1.9开展计划生育咨询、宣传并提供适宜技术服务。
1.10负责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统计、分析与上报①。
2社区卫生服务的传统工作方式及其弊病
在现阶段,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现上述功能主要通过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办事点接诊,定期的出诊、巡诊、提供体检服务,以及电话回访等方式实现的。这个基本上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通常工作模式。
无可置疑,这样的工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但是这种传统的工作方式其弊病也是很明显的。
其弊病主要在于,这种传统的工作模式,其基本的特点是被动型的。也就是说,社区服务机构工作人员是被动接受病人的需求。
具体来说,只有在病人感觉到不舒服的时候,社区卫生工作服务才会介入。而平常的医疗培训、电话回访、巡诊等方式往往流于形式,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工作模式的被动特征。被动型的服务,往往是滞后的,并不能真正给社区人群以全面的及时的关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已经同以往大不相同,同时对服务的便捷性要求也日益提高。而传统的工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需要。
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急需一种新的工作方式来解决社区居民的需要。互联网的出现,对于改变目前这种被动型的服务,实现社区卫生服务的创新提供了一个极好的途径。
3互联网与社区卫生服务创新
互联网的出现,深刻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互联网被多数人认为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互联网引发的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前两次工业革命。从衣食住行、生产经营等各个方面施加了巨大的影响。
在于医疗服务来说,网络预约挂号,远程会诊、病人病例资料的信息化管理、药品的信息化管理等,无不带有互联网的身影。但是在社区卫生服务来说,主要遵循的还是传统的工作模式。而互联网的应用,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应用还是相当的薄弱。
本文认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加强互联网的应用,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是很有必要的。对于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水平,是非常有帮助的。
首先是,应当每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立自己的网站。把网站作为一个重要的平台,与社区居民建立密切的联系,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方便居民生活。
而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很少有卫生服务机构开设有自己的网站。网站在企业经营中已经成为了一种必需。随着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巨型互联网企业的崛起,开设网站已经成为了商界的共识。政府也开通了政务网站。通过政府上网,改善政府服务,加强与公众的沟通成为了一种潮流。而在于医疗服务行业,除了大型的医院,极少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设网站,通过网站为社区群众提供社区卫生服务。
建立网站这样的平台,通过互联网,可以为社区群众做很多事情。比如社区服务机构最新服务信息查询、个人医疗档案查询等。
其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如QQ、微信、微博等移动互联网工具,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
比如可以建立社区居民的QQ群,让居民通过QQ与社区医生进行交流,对居民提出的卫生服务问题进行及时回复。也可以通过设立微信公众平台或者微博向社区居民提供医疗信息和医药卫生方面的生活常识。
再次,可以通过网络建立呼叫中心,对急需卫生服务的居民进行及时的回应和处理。
还有,也可以通过网络视频,对行动不便和路途相对较远的居民提供即时的初查和诊断服务,以避免意外的发生。
最后,还可以通过软件,对社区内的慢性病人进行分类管理。可以对其进行培训,让其通过网络将每日或每周的身体指标情况通过网络反馈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以通过软件对其身体情况进行分析判断,给予及时的处置意见。以免病人贻误病情,造成不幸。
总而言之,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加强互联网的应用,对于改善和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以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途径,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创新,必然有着巨大的空间。
1 总体网民规模
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1894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8.8%,较2014年底提升了0.9个百分点,整体网民规模增速继续放缓。
分析:网民规模增长进入平台期,互联网对个人生活方式的影响进一步深化,从基于信息获取和沟通娱乐需求的个性化应用,发展到与医疗、教育、交通等公用服务深度融合的民生服务。
2 手机网民规模
截至2015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较2014年12月增加367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4年12月的85.8%提升至88.9%。
分析:移动上网设备的逐渐普及、网络环境的日趋完善、移动互联网应用场景的日益丰富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促使手机网民规模进一步增长。
3 农村网民规模
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为27.9%,规模达1.86亿,相比2014年底增加了800万。而城镇地区与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分别为64.2%、30.1%,相差34.1个百分点。
分析:政府加大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政策扶持,提升农村人口对于互联网的认知及使用;企业针对农村地区特性提供更贴近农村地区需求的应用,提升农村人口使用互联网的意愿。
4 上网时长
2015年上半年,中国网民的人均周上网时长达25.6小时,相比2014年底减少0.5个小时。
分析:互联网深刻改变世界,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之兴起的,也有对过分依赖互联网的担忧和反思,离开网络,拥抱现实生活,或许是未来的一个趋势。
5 网络购物
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3.74亿,较2014年底增加1249万人,半年度增长率为3.5%。
分析:数字表明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虽增速放缓,但仍保持继续态势。其中,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增长迅速,网络购物方式由PC端向移动端转移。
6 即时通信
截至2015年6月,网民中即时通信用户的规模达到6.06亿,较去年底增长了1850万人,占网民总体的90.8%,其中手机即时通信用户5.40亿,较去年底增长了3256万人,占手机网民的91%。
分析:主打社交元素的即时通信(微信、微博等)挤占了人们大量时间,但由于即时通信使用率增长放缓,如何变现以及连接其他更多服务成为其下一步发展重点。
网站数量:截至2014年12月底,中国网站总量达到364.7万余个。中国网站总量呈稳中求进发展态势。
地区分布: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网站数量达到256.6万余个,占中国总量的70.4%。中部地区达62.5万余个,占比17.1%,西部地区约为45.6万个,占比12.5%。东部地区网站发展远超中西部地区。
中资机构投资比例下降
从全球来看,中资机构投资规模占总投资规模的比例有所下降。本季度,中、外资平均单笔投资金额环比均有所增加,但是外资机构仍大幅领先中资机构。
其中,外资为1416万美元,中资为619万美元。对此,北京安邦咨询公司分析师张巍柏认为,这样的数据产生并不能代表整体的一个发展趋势。
他说:“因为资金从规模上来说是比较小的,任何单笔投资的增加都会引起整个数据的变化。”但是从某种方面来说,这增强了中国行业发展的信心。
中国创投市场地区投资仍然集中在北京、上海以及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其中北京投资规模最大。但是在平均单笔投资金额方面,重庆和广东分别为1671万美元和1533万美元,平均金额超过北京。
从投资地区来看,或许投资地点并不是最主要的,投资者更加注重行业和领域的投资,当然也说明地方企业吸引投资的实力在增强。
从投资行业来看,2008年第3季度,中国创投市场TMT行业投资案例数量与非TMT行业持平。这一点表明,中国创投市场的投资情况还相对比较均衡的。TMT行业投资案例数量43起,占总投资案例数量50.0%;投资金额为5.75亿美元,占总投资金额56.1%。其中TMT行业平均单笔投资金额创历史新高,达1338万美元。
“随着TMT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规模增大,同时部分企业如网络视频和网络社区企业所处市场需要继续培育,需要依靠资金加速发展。而投资商也会看中其未来发展方向。这也是TMT行业平均单笔投资金额创历史新高主要的原因所在。”张巍柏解释说。
互联网、IT和医疗健康成投资热点
分析报告中显示,互联网、IT和医疗健康等行业是本季度投资热点。互联网、制造业和IT行业投资案例数量占总数量比例较高,3个行业所占比例均超过10%。(见图1)
其中,互联网行业所占比例较为稳定,保持在23%左右;IT行业所占比例从21%下降到10%,下降幅度较大;医疗健康行业所占比例小幅上升。是不是这也说明了在创投市场中这些领域会更占优势呢?数据表明的这些行业的投资“热点”问题是如何形成的呢?
张巍柏说:“医药及IT行业是具有巨大潜力市场的,这些都属于提高生产力的企业。医疗正在向高科技领域发展,比如生物医疗科技等,同时也是人们必需品的消费,不论与波谷时期,都会成为投资者青睐的行业。”
尽管众所周知的IT行业面临“严冬”,市场调节已经在起作用,投资比例也有所下降,但并不防碍其成为热点,因为这些行业的共同点是都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投资者更看重未来发展趋势中的收益,而并非短时期的效应。
张巍柏说:“任何投资都是具有风险性的,只能是投资者对未来发展势头的一种预测行为,即使并非热点的投资,也不能排除合理与可取性,或许目前相对冷淡的投资行业就是将来的热点。本季度的热点行业在某种程度反映了当前投资的方向。”
“低谷”行业的创投市场
从本季度的热点来看,以电子商务、网络视频和网络社区最为显著,在互联网行业20起投资案例中,电子商务5起,占互联网行业投资案例数量25.0%,投资金额为6216万美元,占互联网行业投资金额23.3%;网络视频投资案例数量4起,占互联网行业投资案例数量20.0%,投资金额为9760万美元,占互联网行业投资金额36.6%。(见图2、图3)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视频行业平均单笔投资金额2440万美元,高于TMT行业平均单笔投资金额1102万美元。记者发现,诸如网络视频类的企业并没有随着巨额资金的投入而获取利润,相反却一直并未赢利,这样的现状,对于VC投资者来说将面临的是什么?是继续投入还是抽身退出?
对此,张巍柏给予了肯定的回答:“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都会经历一个必然的创业艰难期,然后才是赢利期,按照正常事物发展规律来说,视频网络目前还没有发展到赢利的阶段,处于积蓄力量阶段。视频网络对于中国国情来说,可能进入的相对提前了一些。但是它所带来的效应将是深远的。尽管相关技术有待完善,但是视频传播的强劲势头仍是无法阻挡的。对网络视频传播前景还是相当看好,前景广阔,只是目前还没有突破停滞的局面,我想VC们会继续支持中国视频网络行业,相信很快会有质的飞跃。”
“中国2008年第3季度创业投资市场研究报告,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创业投资市场的发展状况,创业投资商可以分出一部分资金给目前正处于低谷时期,在未来有巨大潜力市场与开发空间的行业上会更好。任何一笔资金的投入,对于成长阶段的行业来说都是非常需要的,也会增强企业发展的信心。行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融入,这样不仅有利于赢利目标的最终实现,同时在中国行业发展上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张巍柏说。
(数据来源:Chinaventure)
■观察:资本冬天 优胜劣汰
在互联网行业20起投资案例中,网络视频投资案例数量4起,占互联网行业投资案例数量20.0%,投资金额为9760万美元,占互联网行业投资金额36.6%。网络视频行业平均单笔投资金额2440万美元,高于TMT行业平均单笔投资金额1102万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如此高额的投入换来的是什么?事实给了提问最真实的回答:至今为止,没有一家网络视频企业能够盈利!
目前国内网络视频厂商只有2%能做到盈亏持平,其余98%都在亏损,从赢利模式上来看,这个行业同质化严重,赢利模式单一,目前为止仍以网络广告、用户服务费为主。在目前国内网络广告用户仍习惯于免费服务的情况下,网络视频业距离成熟商业模式仍然有差距。
寒冬到来之后很多广告公司倒闭,优酷总裁古永锵认为投资互联网公司或者风险投资行业现在有没有出现优胜劣汰的局面是可能出现的。
在这次金融危机之前在中国的热钱是客观存在的。从资本的角度去选项目的时候已经多元化了,很多人看新能源,很多人看快消、餐饮、酒店这种领域。
更多的热钱从国外进来,虽然理性了,但是还是有优胜劣汰。优胜劣汰在这种环境下所有的价值链都会加速,巴菲特说了另外一句话“潮退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如果外面是夏天的话不穿衣服身体不好还可以生存,同样的条件资本层面公司层面也出现问题。
现在虽然是资本冬天,但是我们看到一个很好的时机,网络视频行业有核心竞争力,有兴趣,就会去做,但是会谨慎,考虑更周全。但是资本寒冬的时候,创业者会紧跟投资方,因为投资方更谨慎,所以企业必须更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