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2 17:08: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智能化集成信息设施信息网络综合布线信息化应用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aimed at the office building intelligence system design of information system for related facilities in this paper.
Keywords: intelligent integrated information facilities information network integrated wir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信息设施系统
信息设施系统包括通信接入系统、电话交换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室内移动通信覆盖系统、卫星通信系统、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广播系统、会议系统、信息导引及系统、时钟系统和其他相关的信息通信系统。办公建筑应配置通信接入系统、电话交换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室内移动通信覆盖系统、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广播系统、会议系统,宜配置信息导引及系统、时钟系统和其他相关的信息通信系统。商务、行政办公建筑应配置卫星通信系统,金融办公建筑宜配置卫星通信系统。
1.通信接入系统
通信接入系统根据办公建筑具体工作业务的需要,宜将公用或专用通信网经光缆引入办公建筑内,可根据具体使用的需求,将通信光缆延伸至用户工作区。
对于出租或出售的办公建筑,由建设方和物业管理方统一建立通信接入系统,并将语音、数据等引入至出租或出售的办公单元或办公区域内。
2.电话交换系统
电话交换系统应根据办公建筑中各工作部门的管理职能和工作业务实际需求配置, 并预留裕量。
数字程控用户交换机初装容量宜按电话用户设计数量与预测近期发展的容量之和再预留约 20% 的备用量确定。
数字程控用户交换机系统设备的出入中继线数量应根据实际话务量等因素确定,并预留裕量。宜按交换机容量的8% ~ 10%考虑,特殊情况按15% ~ 20%考虑。办公建筑物内所需的电话端口应按建设单位实际需求配置,并预留裕量。建设单位无法提供需求时可按办公用面积每5 ~ 10m2不少于2对电话线配置。
3.信息网络系统
信息网络系统应符合各类办公建筑网络业务信息传输的安全、可靠和保密的规定进行分类配置;重要的网络系统设备应考虑冗余性、稳定性反系统扩容的要求。
出租或出售办公单元内的信息网络系统,宜由承租者或入驻的业主自行建设。建筑物内流动人员较多的公共区域或布线配置信息点不方便的大空间等区域,宜根据需要配置无线局域网络系统。
4.综合布线系统
(1)行政办公建筑的综合布线系统应满足楼内各类信息传输时安全、可靠和高速的要求,应根据工作业务需要及有关管理规定选择配置缆线及机柜等配套设备, 系统宜根据信息传输的要求进行分类。对于有保密(或较高安全)要求的部门或单位的内网(或专网)和外网两个网络,其布线系统应是相互独立的,线路敷设不得共管共槽,为防止信息在传输通道中泄露或用户对电磁兼容性有较高要求时,宜采用屏蔽布线系统。
信息插座的配置可按实际需求确定,当网络使用要求尚未明确时,宜按下列原则配置 :采用铜芯对绞电缆组网,每个工作区(可按 5 ~ 10m2 估算)设置1 ~ 2个单孔或一个双孔的信息插座,每个信息插座配置一根5类或5类以上的4对对绞电缆,电话网干线宜选用3类大对数电缆,每个信息插座至少配1对对绞线,数据网干线宜5类或5类以上电缆,每 24 个信息插座配 2 对对绞线或每个集线器(HUB)至少配 4 对对绞线。
采用光缆和铜芯对绞电缆混合组网,每个工作区设置2个或2个以上单孔,或一个或以上双孔的信息插座,每个信息插座配置一根5类或5类以上的4对对绞电缆,电话网干线电缆对数宜按信息插座所需线对的25%配置,或按用户要求考虑适当备用量,数据网干线每个集线器(HUB)/交换机(Switch)至少配2芯光纤。如有用户需要光纤到桌面(FTTD),光缆可经或不经FD直接从BD引至桌面上述光纤芯数不包括配置所需的主干光纤数量在内。
(2)对于多单位共用的商务办公建筑,宜由各单位建立各自独立的布线系统。对于出租、出售的商务办公建筑,物业管理部门应统筹规划建设设备间、垂直主干线系统及楼层配线设备等。由于用户位置具有流动性或不确定性,工作区设计可采用设置多用户信息插座和集合点(CP)或转接点(TP)设计的方法。多用户信息插座宜安装在墙面或柱子等固定结构上,每组多用户信息插座最多含12个信息插座,工作区缆线长度不应超过20m。
小型配线架或配线盘,但不需跳线,也不接有源设备;同一水平配线电缆路由只允许存集合点或转接点,宜安装在离FD不小于15m的墙面或柱子等固定结构上,可以采用一个TP或CP;进出TP或CP的电缆对或光纤芯数必须 1 ∶ 1 对应。
上述两种方案都难以实施时,可考虑进行二次装修时,综合布线系统与之同时实施。但应预留好缆线线槽及通道位置。
(3)对于金融办公建筑综合布线系统的垂直干线系统和水平配线系统应具有扩展的能力。
(4)综合布线系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的有关规定。
5.室内移动通信覆盖系统
办公建筑需配置室内移动通信覆盖系统,以克服建筑物的屏蔽效应阻碍与外界通信,确保商务及金融办公建筑各类移动通信用户对移动通信使用需求。
该系统一般由专业运营商设计、施工,设计院负责配合预留电源、竖井及水平通道等路径。
6.卫星通信系统
金融类办公建筑需配置卫星通信系统,以满足对业务的数据等信息实时、远程通信的需求;应在建筑物相应的部位, 配置或预留卫星通信系统的天线、室外单元设备安装的空间、天线基座、室外馈线引入的管道和通信机房的位置等。
7.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办公建筑需配置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对需提供上网和点播功能的有线电视系统宜采用双向传输系统,向用户提供多种电视节目源,并根据各类建筑的内部功能需要配置电视终端。传输系统的规划应符合当地有线电视网络的要求。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200)有关的规定。
8.广播系统
办公建筑需设广播系统,内容主要是公共广播系统和火灾应急广播系统。公共广播是满足业务及行政管理为主的语言广播要求;火灾应急广播满足火灾时引导人员疏散的要求。应急广播系统扬声器宜采用与公共广播系统的扬声器兼用的方式,应急广播系统应优先于公共广播系统。扬声器选用符合下列规定 :
(1)走廊、门厅及公共场所的扬声器箱宜采用 3 ~ 5W。
(2)办公室的扬声器箱宜采用 1 ~ 2W。
二、信息化应用系统
办公建筑的信息化应用系统需配置办公工作业务系统、物业运营管理系统、公共信息管理系统;商务办公建筑需配置公共服务管理系统;行政及金融办公建筑需配置智能卡应用系统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宜配置其他业务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系统。
三、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办公建筑需配置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对建筑物内的供电、照明、空调、通风、给排水、电梯、停车库的管理等机电设备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实时自动监测、控制和管理,确保所有设备处于高效、安全、节能的最佳运行状态。
关键词:高层建筑;智能化;设计
Abstract: intelligent high-rise building with flexible, efficient, low energy consumption, and other features, is one of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architecture. Reasonable intelligent design,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high-rise building functions. In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carry out high building intelligent design should strengthen the following several aspects: communication system desig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and integration design, energy saving and energy measurement design, etc.
Keywords: high building; Intelligent;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国民的经济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项目工程越来越多。为了提高高层建筑的使用功能,许多建设单位在传统的建筑设计基础之上加强了智能化设计。然而,目前高层建筑智能化设计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探讨高层建筑智能化设计的合理措施,具有现实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高层建筑智能化设计概述
智能化建筑兼备信息化系统、公共安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等于一体,将建筑的结构、功能、管理、服务有机地融合,为人们提供一个节能、环保、高效、便捷、健康、安全的建筑环境。工程建筑智能化设计的重点是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智能化集成系统。构建统一的信息平台,把具有不同功能的子系统连接起来,最终形成一个资源共享、信息汇集的多功能系统。其次,信息设施系统。信息设施系统能够使建筑和外部保持信息互联,接收、存储、检索各种数据、语音、图像等信息,为建筑运营管理提供基础的通信服务。第三,信息化应用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以设备管理系统与信息设施系统为基础,提供各种信息应用服务。第四,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综合管理建筑各项设施的管理系统。第五,公共安全系统。为应对突发事件,设计的保障系统或技术防范系统。第六,机房工程。机房工程是保证各个系统可靠、安全运行的综合系统工程。
在进行高层建筑智能化设计时,必须具有创新设计意识,必须“以人为本”,注重建筑功能的实用性。高层建筑智能化设计就是为了营造一个低能耗、便利、和谐、稳定的环境。高层建筑的智能设计不可以脱离实际,盲目追求华丽、高端,背离建筑设计宗旨。智能化设计需要和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安全防控技术等有机地结合,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建筑功能需求。
2高层建筑智能设计要点分析
2.1通信系统设计
通信系统设计是高层建筑智能化设计的重要内容。高层建筑通信系统有着较大的规模,通常由电信运营商负责建设,提供互联网、传真、视频、数据和语音等综合传输业务。设计、布置通信网络时,需要预留双通信接入系统路由,便于城市同步数字体系(SDH)光纤通信传输网络的接入、应用。根据高层建筑的竖向分区特点与相应的使用功能,在建筑内部采用合理的设计方案。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构建两级通信网络系统,以满足不同区域使用的功能需求。例如,在商业、酒店、办公等区域设置网络型程控交换机,提供相应的通讯业务服务。如果高层建筑的竖向分区较多,就可以采用ISPBX、EPON等通信接入技术,提供相应的语音、数据业务服务。通信系统的组成方式对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有着直接的影响,通信系统设计应当综合考虑当地电信运营商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布置。
2.2系统互联与集成设计
高层建筑通常会有多个功能分区,例如商业、酒店、办公等功能分区。因此,高层建筑智能化设计时,应当选用恰当的智能子系统,构建互联机制。不同功能分区有着相应的管理、运营和维护部门,所以需要设置相应的子系统以提供相应的服务。不同功能分区部门的子系统之间应当保持相对独立。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建筑的整体运营管理水平,还必须构建互联机制,使各个分区子系统之间能够实现信息共享。目前,高层建筑的智能化设计中,大多采用主从式系统、分立式系统或对等式系统方式,实现系统互联。通常,停车场管理系统、有线电视系统、通信系统等应当采用主从式互联方式,在设备总机房设计主系统,在各个功能分区设置子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应当采用对等式互联方式;扩声系统、会议系统等不需要共享信息的系统,可以采用分立方式。
一般而言,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应当采用纵横式集成方式。建筑设备管理系统是目前常见的高层建筑系统集成方式,能够以动态的图形显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控制指令、设备状态,提供历史数据查询服务,有利于各个子系统之间联动。从功能分区和子系统两个方面,考虑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问题。首先,功能分区不同,但是子系统相同,例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就应当进行对等式互联,设置用户权限,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其次,同一个功能分区内的同一个子系统,应当进行集成式互联。
2.3节能与能量计量设计
高层建筑智能化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降低建筑能耗。采用能量计量系统能够有效地掌握高层建筑能耗情况,有利于高层建筑的运营管理。高层建筑能量计量主要包括:总计量,即冷热源总计量、电源总计量、燃气总计量、蒸汽总计量、给水总计量等;分区功能计量,即冷热源功能分区计量、蒸汽分系统计量、给水分系统计量、变配电分系统计量等;分用户、楼层计量,即冷热源楼层计量、给水分户计量、电源分户计量等。智能化能量计量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建筑各项资源的需求情况,选择恰当的设计形式,采用合适的计量装置。通过对能耗的智能化控制,降低建筑能源消耗。
3结语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智能化设计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个节能、高效、便捷的建筑环境,满足人们对建筑功能的使用需求。高层建筑智能化设计应当加强通信系统设计、系统互联与集成设计、节能与能量计量设计等工作。
参考文献:
[1]夏静.论现代建筑的智能化设计[J].江西冶金,2004(4).
[2]张仕华.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管理探讨[J].江苏科技信息,2012(04).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设计;施工
【分类号】TU855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人们对居住的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建筑智能化的综合布线直接关系到建筑的通信情况,它不仅对人们的通信情况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对工作人员管理建筑物也有重要的影响。但当前的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在设计与施工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相关人员加强管理,提升智能化综合布线的水平,保障建筑的通信流畅。
一、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的施工
(一)桥架安装方面的施工
桥架安装是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的重要组成内容,对智能化综合布线有重要影响,施工人员在布线时,应注意:第一,施工人员在安装之前,加强对相关的设计图纸的审核,减少在安装时因实际与图纸不符等问题而影响桥架安装问题的出现,保证安装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二,施工人员在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对线槽截面以及桥架的利用率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使最大线缆的点用率符合设计的要求,保证施工的质量;第三,施工人员需要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接地处理或者将电气联通,从而避免在安装桥架时留下漏电的安全隐患[1]。
线缆敷设方面的施工
施工人员在进行线缆敷设时,需要遵循以下内容:第一,施工人员增强工作责任心,尽量按照相关要求在放置缆线的位置贴上标签,特别是起始和终端的位置。此外,施工人员在标签发生损坏或者褪色时,需要及时对其进行更换,从而为后期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准备工作;第二,施工人员需要留出冗余的缆线。智能化综合布线需要缆线在敷设以后留出一段,并且长度需要在3米以上,对于工作区的需要在0.3m-0.6m,光缆需要6m-10m[2]。此外,施工人员还需要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预留缆线的长度;第三,智能化综合布线在完成以后,需要专业人员对其进行检验,从而保证其质量,但在这一问题的落实上,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应提高其执行力度,减少对缆线铺设质量的影响。
预埋管线方面的施工
施工人员在对管线进行预埋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具体表现为:第一,一些施工人员在对管线预埋以前没有对管线进行确认,为此要求施工人员在对设计图纸的基础上,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第二,在暗管的敷设上,需要施工人员能够按照相关要求或者设计要求开展工作,可是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使用金属线管或者PVC线管。此外,施工人员在使用弯管器时,需要对弯管进行保护,并保证暗管的弯曲半径是管径的六倍以上,保证直线保护管的占空比低于40%;第三,对于需要穿过变形缝的预埋管线,需要施工人员按照相关的设计要求安装补偿装置,与此同时,关闭保护管的管口,进而防止管口堵塞,对线缆的作用的发挥造成影响;第四,在预埋终端和起始端时,施工人员需要注意将其高度与其他设备的高度一致,这样既可以保持设计的美观性,同时还能保证其质量[3]。
二、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的设计
(一)设计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工作子系统
设计人员需要将工作区的子系统终端将其与插座连接,这其中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适配器和扩展软线装配软线。在连接其与插座的同时,将其连接至I/O终端。设计人员需要根据系统的使用情况,将信息点的应用类型和数量进行适当的调节,使用与之配套的适配器。当系统用途不能被确定时,设计人员可以使用集合点配线的方法,这种方法会给二次维修带来一些麻烦,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4]。除此之外,设计人员需要对弱电系统的相关内容及设备等进行有效的管理,在选择供电设备、铜缆、电源线等加以注意,使其能够符合设计的标准,达到设计的要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使其具有一定的美观性。
设计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水平子系统
连接用户和干线子系统的主要部分就是对水平子系统的设计,它的设计情况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的通信质量。水平布线子系统负责的是一层楼的通信情况,需要连接信息插座,将水平子系统的另一端与机房的配线架进行连接。设计人员在设计和布置水平子系统的过程中,需要按照布线的相关要求和规范对其合理性进行确认。不仅如此,设计人员还需要将布线的线缆与施工现场相结合,使其更加符合现场需要,而设计人员也需要结合现场的情况对防火阻燃的级别进行选择,从而保证施工人员安装的质量。
设计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垂直子系统
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的垂直子系统设计它的主要目的是满足线路要求,安装干线路由装置,从而建立完整的语言系统,通常情况下,设计人员常使用垂直的铜缆或者大对数的光缆组成(如图1所示)。设计人员需要将垂直子系统的其中一端与设备主架线相连,另一端与各楼层分配架相连接[5]。垂直干线光纤信息网需要根据设计好的信息而确定,并做好预留工作,注意防火措施的强化。
设计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配线子系统
建筑智能化综合配线子系统设计它的主要目的是用于设备交换,设计人员需要将干线子系统与水平子系统相连接,配线子系统的设备通常被设计人员设计在机柜内部,为预留的数据设备进行交换提供充足的空间。而对于一些管理要求高的系统,需要设计人员为其设计电子配线架,从而保证其管理水平与质量。此外,设计人员还需要根据配线子系统的要求,为其配置符合的弱电间环境,用于配线子的交换。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系统以及成为这个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这种设计不仅提升了建筑的通信质量,也是现代建筑发展的反映。但智能化综合布线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还不成熟,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加强对其的关注,对其进行全面认真的分析,促进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水平的提升,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丛萍,吴开达.浅析建筑智能化布线系统设计与施工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8).
[2]智能化管理布线系统在建筑电气中的发展前景展望――综合布线:通往智能化时代的必经之路[J].现代建筑电气,2012(9):I0002-I0004.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系统;给排水工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TL353+.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建智能化系统设计的配合及程序
与传统的民用建筑工程相比,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早程序的设计上和阶段上都与民用建筑有着很大的差异。其具体的程序主要包括三个环节:施工深化设计、系统设计、用户需求分析分步进行。
第一步是对用户进行需求分析。第一步是整个系统工程的基石,相同的智能化系统根据不同的性质、功能、资金以及业主而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最终体现在资金消耗上,也有着极大的差别。通常情况下,诸如酒店、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建筑中,便要考虑诸多的承租户的要求,特别是对招商本身的要求较高,需要具备齐全的功能。然而,那些较为单一的建筑,例如出版社、邮局、银行以及政府机关则需要有所侧重点。因此,这个阶段需要好好把握实际需要与功能需要这两个不同的重点。在给排水的专业人员便要熟悉业主的想法,其次在一同对给排水工程提出具体要求,同时这也是该项工作的难点之一。
第二步是对系统进行设计。第二步是比较关键的一步,这需要专业设计人员才能完成,对于给排水人员便需要依照日常的工序进行管理,也就是说的交叉过程、反馈、提资等专业配合。假如上建设计与智能化系统的设计是同时进行的话,那么智能化系统设计就要在初步设计阶段完成任务。现今的建筑智能化系统比主体功能要滞后得多,最终产生了某些工程不是十分令人满意,虽然这是无可避免的,但是还是越少发生越好。
第三步是对施工进行深化设计。施工深化设计工作与主体工程的设计有很大区别,它是由系统集成商来完成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包含着广电、通讯、环保、计算机、公安等多种领域。在这里,拥有着优质的人才、最前沿的信息以及最新技术,这些优势与传统模式下的建筑设计院或专业设计院相比,与市场科技联系得更加紧密。所以,由系统集成商来对施上深化设计而编制的,然而建筑智能化系统是附属于其主体工程的,需要与主体工程的性能协调以及形象相一致,因此,系统集成商需要在原设计的单位进行这份工作,最后这个设计单位对这项工程全面负责。
以上三步阶段中,重点环节在于给排水设计人员第一步与第二步的工作重点。给排水设计人员要对其给排水工程目标、联动控制点、信息采集点的设置及其硬件的安装与选用负责。结构化布线是智能化系统的另外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构化布线承担着视频传输、数据以及语音的重大任务,然而,结构化布线没有受到排水工程的约束,给排水的设计人员也不用太多顾虑。
二、建筑智能化对给排水工程设计的影响
在建筑智能化系统中,综合来看,与给排水工程有关的地方较少,然而对于给排水设计工作来说,会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吗?譬如说,我们都知道,一个健全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具有完备的数据信息处理功能,那是否可以基于这一点拓展工程发展的目标呢?
利用智能化系统的某些设定程序对蓄水池进行有效管理。以往的惯有方式都是利用液位控制网把握蓄水池的进出水,一旦池内之水有溢出之势便启动自动关闭系统。但是这种方式存有很多毛病,如:操作频繁导致机器磨损程度超强,维修费用高,且给用户带来诸多不便。若某建筑大楼已装有BA系统,那就为浮球阀的更新换代提供了便利,提高了可能性和有效性。在这种情况下,利用电动阀门与程序控制管理蓄水池是极为可行的。
同样的原理,蓄水池的出水管理也完全可以倚赖程序化控制。生活用水、消防急救用水通常来说是设定在一起的,且为了保证日常生活中对消防用水的节约,需要采取抬高生活泵水位的措施,但这样一来,对某些区域的水质会造成不良影响,低水位区一旦进入空气,极有可能使水泵无法正常工作。同时,这种捆绑设定的方法对泵房的布置来说也颇有难度。假使引入程序控制,当蓄水池内水位低到一定标准时启用自动停止系统,那么就可有效解除上述忧患。
排水工程目标的革新
出于节水的技术考量,恒压变量变频调速供水装置是一项具有广泛适用性的节能产品,目前在国内已获得普遍认可。通过对这一技术工具进行观察研究,我们发现:这一供水装置所具有的节能效用较其理论效用要低得多。如何改进呢?一、研究出更为先进、更为科学有效的供水装置,使工况点更加贴合装置管道的运行特性;还有一种方法是,调整压力传感器的方位,将其安装位置放于给水系统的最弊端。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且便利可行。它可以降低在非额定流量环境下可能流失的水量,对整个水泵装置而言也大大增强了其节能效用,使其与理论上的节能期望更为接近。由此看来,在智能大厦内通过引入智能化的网络管理系统和技术更新实现节能目标也是科学且有效的。
关于收费的自动化操作。在建筑智能化系统中,办公自动化就是一个关键环节,众所周知,目前已开发出各种自动收费软件,而对于水费的管理运营也应跟上自动化的潮流。如宁波水表厂所研发出的LXWJ-16水流观察仪便完全实现了自动化。然而,微机在很多信息处理问题上还是存在缺陷,它不能完成识别数字量的任务,所以得经过A- D转换后才能完成信息交换任务。我们在此所讨论的问题都是基于所设定的特殊环境而言的,还必须配备信息插座等将数据信息传递给计算机,而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技术方面的及时跟进,给排水方面的专家和学者需提高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度。
三、结束语
现今,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中,建筑智能化系统还只是一个新生事物,有许多高校甚至还没有这个专业的设置。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智能建筑工程正方兴未艾,有许多耗资过亿的高档建筑正在修建,这些大厦也作为时尚品味的标志竖立在地面上,作为一个地标存在。共同努力、求实创新、有机配合,是给排水专业必须尽到的职责。
参考文献:
[1]李勇.对建筑给排水一些节水措施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8)
[2]叶晓东,赵艳秋.探讨多层住宅室内给排水设计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8)
[3]李林静,毛妍彦.某商住楼给排水设计一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7)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造价管理;深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一、智能化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特点
智能化工程造价管理的牛寺与智能化工程设计程序、特点是紧密联系。智能化工程设计程序主要分为: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系统设计、优化设计和深化设计。目前,一般大中型智能化工程的设计程序的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系统谢十、优化设计阶段多数由设计院来完成,或由设备供应商和系统集成商来协盼没计院来完成的。大部分睛况下前4个设计程序的正确性、完善陛、符合性对造价管理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后续造价管理工作的成败。而程序5基本上是由系统集成商来完成,或由设备供应商来协助系统集成商,只不过是从设计院输出设计结果的。由于建筑智能化工程的专业技术强、设备变化快等特,使得智能化工程造价管理具有以下主要牦:
智能化工程系统的辅助系统和辅助设备种类繁多,而且设备的更新换代周期比饺短。12不同厂家生产的设备陛能和设备品牌存在巨大差异,即使同一生产厂家的设备型号也存在差异,价格上具有明显的差异。lI3系统供应商家是系统的设计和生产方,因此主要承担着设备的更新换代技术,主导设备系统的技术供应。
二、造成建筑智能化工程中的造价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
近年来,国内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智能化工程也随之兴起,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但是,造价管理也存在着缺乏管理人员、相关工程计价规范不完善等很多问题。下面就这些问题进行研究讨论。
1、系统功能的定位标准。
在前面的叙述中可以得知,相关建筑物的具体功能特点、管理模式和水平,甚至是业主的资金情况都是智能化工程系统功能的决定性特点。由于有些业主在项目论证阶段没有考虑周全,包括没有充分地对建筑物具体功能特点、管理模式水平等进行考察,没有考虑到约束的因素。盲目追求所谓的技术先进性,导致很多工程建成后,其中很少被充分利用。可能是管理员的能力有限,没有充分发挥好系统的功能。
2、智能化工程计价过程不规范
现阶段,虽然智能化工程技术突飞猛进,但是国家和地区还没有制订完善管理规范制度。新的《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虽然设置了“建筑智能化系统设备安装工程”分册也对智能化工程造价管理有着很好的导向作用,但是其内容主要是集中在相关技术上,没有对检测、调试方面进行很好的规范。现阶段的工程报价也是原来的行业习惯,没有进行相关规定,造成不同招标人的报价相差很大,招标人准备还不充分,评标办法不是很先进等问题。
三、智能化工程造价管理的对策
1、明确建筑物功能地位,合理制定系统需求
建筑智能化工程是高科技的产品,同一系统因采用不同厂家产品、使用不同的配置方案,其工程造价相差甚远。由于受用户类型、使用环境和物业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建筑物之间对智能化工程的需求各不相同,业主要明确本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地位,并根据具体的使用功能需求来确定智能化工程的功能需求,即要量体裁衣,防止与实际脱节,又要考虑到日后的发展,适当设置冗余。
2、聘请智能化工程顾问公司,弥补业主工程经验不足
目前无论是业主单位还是监理单位都缺少智能化工程方面的人才和工程经验,因此有必要在工程启动阶段就聘请有经验的建筑智能化工程顾问公司协助业主管理智能化工程。顾问公司具体负责:帮助业主明确工程定位和功能需求,编制智能化工程的设计任务书和投资概算;在设计阶段,担负设计监理的责任,监督设计质量、进度,检查限额设计的执行情况,协助业主组织初步设计的技术评审;在准备招标阶段,负责市场调研,提供系统设备选型的参考意见;负责深化设计的监理,参加施工图会审;在工程结束阶段,协助业主组织工程验收。从广州市近年几个大型政府重点工程的经验来看,聘请智能化工程顾问公司可有效弥补业主和监理对智能化工程经验的不足,对保证工程顺利投入使用,合理控制工程造价起到积极作用。
3、做好招标前的准备工作,避免仓促招标
招标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是做好系统设计评审,评审内容包括各子系统及其功能上的兼容、可靠性和经济性等方面,为招投标和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另外,根据系统的功能定位和系统设计要求,业主要做好系统和设备、材料的市场调查和选型,为主要设备、材料选定2-3种候选品牌及具体的产品系列供投标人在优化设计和投标报价过程使用,具体某一设备、材料的候选品牌和产品系列之间应当是同一档次的产品,价格差别不大,而且必须兼容其它设备,这样既可保证各投标人深化方案能最大限度满足系统设计的技术要求,又使得各报价方案具有可比性。对于大宗设备、材料业主要充分调查市场价格,作出投标限价,防止不平衡报价并且要求投标人必须获得厂家授权和供货保证,提高投标人的履约能力,防止承包商以厂家不能供货的理由来实现变更。
4、改进评标办法,选择合适合同价模式
智能化工程宜采用综合评分法进行评标,设计评分标准除了要考虑技术方案、投标报价以外,还要综合考虑运行维护费用、保修、售后服务和使用寿命等因数,这种方法会增加评标过程的工作量,但对整个项目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另外,智能化工程使用成本加酬金的合同价模式能较好地提高承包商的积极性,鼓励承包商积极地优化设计方案,减低工程造价,缩短项目工期,同时这也要求业主在投资估算、设计概算、设计预算和施工预算等环节精心筹划,准确确定项目的目标成本。
5、严格控制深化设计,减少不必要的设计变更
在工程招标完成后,承包商根据系统设计和招投标文件的要求进行深化设计,并且通过设计评审才能正式签定合同。深化设计评审的主要内容是审定是否符合系统设计、招投标文件的技术要求,并提出具体的优化建议等,承包商应根据评审意见对设计方案作出修正,直到全部相符。
在深化设计评审中,要严格控制承包商以各种理由变更设备选型和其它关键材料的品牌、型号,若原投标方案中确实存在没达到技术要求的地方,需要调整设备、材料的品牌和型号时,要经过专家论证和技术部门、投资控制部门的审批才能变更,尽可能不要超出原招标文件推荐的材料设备清单范围,防止承包商通过变更设备材料的方式达到增加收益的目的。
6、制定合适的计量支付办法
智能化工程是优化设计、深化设计、设备材料供应与安装一体化的项目,与土建、机电安装等专业不同,其工程款不适合按照形象进度支付。较为合适的方式是分四个阶段支付,即合同签定后支付10%~20%预付款,设备材料到货后支付30%~40%的设备到货款,系统安装调试并验收合格后支付到90%~95%,其余的在保修期满后结清。这种支付方式既可解决承包商设备材料集中到货的资金压力,又可防止承包商在完成责任前获得超额利润。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工程造价;管理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智能化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特点
建筑智能化工程造价管理的特点与其设计程序、特点是紧密联系。其设计程序主要分为: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系统设计、优化设计和深化设计。
1)需求分析是设计的根本,需求分析一般分为:一类是业主提供的要求给设计单位,二是设计单位根据建筑的功能和业主的实际情况,提供需求分析方案给业主评审。
2)方案设计是以需求分析结果为依据,进行智能化系统的配置和功能要求分析,一般由主体设计单位在建筑主体设计同步进行,或由专业设计单位配合主体设计单位同步进行设计。
3)系统设计是方案设计的进一步深化,一般应与建筑主体的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同步进行。但在这一阶段,设备选型还未确定,不能完全达到施工图的设计深度,仅初步满足施工招标、投资控制和优化设计的要求。
4)优化设计是投标人或设计单位根据系统设计和招标文件的要求,结合选择系统设备的型号和具体技术特点,对系统设计进行和调整,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得出最经济的方案。
5)深化设计是在优化设计完成后,设计单位或承包商根据优化设计资料和招投标文件的要求完成传统意义的详细施工图设计。
目前,一般大中型智能化工程的设计程序的前4个阶段多数由设计院来完成,或由设备供应商和系统集成商(承包商)来协助设计院来完成的。大部分情况下前4个设计程序是在招标阶段前完成的,因此它的正确性、完善性、符合性对造价管理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后续造价管理工作的成败。而第5阶段基本上是由系统集成商来完成,或由设备供应商来协助系统集成商。小型项目一般由系统集成商或由设备供应商协助系统集成商完成。作为造价工作人员都非常清楚在设计阶段对造价管理的重要性。尤其是智能化工程,把握设计才能保证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现在,智能化工程一般也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但由于建筑智能化工程的专业技术强、设备变化快等特点,使得智能化工程造价管理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子系统、设备种类众多且变化远快于清单、定额计价规范中的更新;
2)不同品牌、型号之间的设备材料价格差异大;
3)系统集成商是优化设计、深化设计的主要实施者,在很大程度上可主动调整设计方案和工程变更。
二、当前建筑智能化工程造价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智能化工程也在日新月异的发展,然而造价管理也存在着缺乏专业管理人员、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以至于建筑智能化工程中造价管理过程方面会经常存在漏洞。以下列举了问题的几个方面。
(一)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存在的问题
由于建设单位没有加强对智能化工程专业的了解,造成提出的项目投资估算内容较为简单不全面,缺乏专业知识含量。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容易出现对具体工程要求不明确确的现象,不能做到准确估算。
(二)项目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
因为一些设计人员不能全面的了解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导致设计方案时不能全方位考虑。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也会因为对项目成本的认识不到位,而没有注重方案设计的经济性的问题。
(三)招投标阶段存在的问题
招标文件和工程量清单编制过程中可能会由于编制时间较短,导致招标文件不完善,出现很多漏算的项目,有些施工单报价不平衡,最终导致结算时价位过高。
(四)施工阶段存在的问题
监理单位存在监管不严的现象,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在工程中偷工减料,给工程质量留下严重的安全隐患。
(五)竣工结算阶段存在的问题
在进行工程结算时,施工单位会出现材料设备报价作假的现象,以低成本谋取更高的利润,蒙混过关。然而设备型号繁多,更新换代比较快,这也给智能化建设工程带来很大的困难。特别是工期长而设备变更量比较大的项目,往往在工程结算容易产生矛盾。同时,缺少专业审计人员也是竣工结算阶段存在的问题。
三、完善智能化工程造价管理的策略分析
建筑智能化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涉及施工项目的各个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必须采取及时有效的解决方案处理问题,从而完善智能化工程造价管理。具体策略分如下几个阶段:
(一)项目投资决策阶段
要想建筑智能化工程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就必须拥有技术含量较高的人才团队作为支柱,然而智能化工程人才匮乏现象普遍存在,因此,聘请有经验的工程顾问,以及培训和深造审计人员的决定必须落实。这样可以解决工程经验上的问题,保证造价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项目决策阶段需要大量搜集工程的基础资料,工作人员必须根据搜集的情况及时加以整理和评估。因此只有将搜集工作做到位,才能使得决策资料更为全面和准确。项目投资预算工作也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在此之前需要需要搜集项目建设功能、主要材料、用到的设备种类和价格,以及所在地的位置和详细情况等诸多基础资料,分析整合这些资料让设计成果更加经济化,节约不必要的开支。
保证市场研究工作的认真进行。设计和建设单位需要组队对项目的建设情况进行详细考察,认真做好市场研究工作并邀请具有专业经验的专家对市场研究结果做出相应的分析,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指导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二)项目设计阶段
做好准备工作。从系统的功能、适用性、经济性等方面设计好较为完善的评审内容,为招标做好充分的准备。另外,还需要在设备和材料的挑选上下功夫,保证其档次和价格在同一水平,满足深化方案设计的技术要求,使得报价公平均衡。做好优化方案征集工作。工程建设前必须要详细了解建筑物系统的使用和功能情况,征集优化方案可以吸引众多设备集成商的加盟,为项目设计出谋划策,完善设计理念,弥补项目的不足。设计人员也应提升自我造价的专业知识优化方案、节省资金,让建筑智能化切合实际发展。加强项目设计的质量监督工作,严格把关设计的每个过程,使设计更加合理可行,追求质量,提高设计工程经济适用性和稳固性。
(三)招投标阶段
给造价人员较为充裕的时间对各项文件进行审查和编制。在此过程中要加强设计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配合设计图加强招标文件的合同条款的变更管理,确保工程量清单的合理性。加强评标质量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采取综合评分法,充分考虑技术方案、投标单位的施工能力等因素,权衡各方面因素,保证施工单位成本合理、质量优良。
(四)施工阶段
加强相关资料的搜集和整合,让审计人员进行更加全面的结算。对于设备和材料的价格,审计人员需要以市场研究的结果进行参考,确保工程结算的准确合理性,发挥智能化工程的预期效果。减少工期延误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加强管理,减少各个方面的变更和不必要的费用支出。
(五)竣工结算阶段
由于施工单位往往只送审有利于增加造价的资料,许多甩项、减少施工内容的资料不一定会如实提供。因此建设单位要注重相关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提交给结算审计人员。建设单位人员要认真会同审计单位人员加强现场工程量的核实。对于设备价格的合理审计,以相关部门的价格信息作为依据,以市场调研价格、同期类似工程投标价格、采购合同价格等资料做参考。审计人员要充实智能化方面的专业知识。
结语
目前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前景深远,涉及智能化工程造价的问题也日益复杂。因此,必须紧密跟踪智能化领域的发展,培养和提高造价人员专业水平,加强各阶段的管理,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才能保证智能化工程发挥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玫,谢秀颖,段培永.建筑智能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4)
关键字:建筑;智能化设计;施工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intelligent build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inevitably some problem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oblems have their own opinions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hope through joint efforts follow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credit, improve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ibute.
Keyword: architecture; Intelligent design;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前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全面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服务,提高工作效率与生活质量,是当代建筑的主要特征。智能化建筑就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建筑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建筑智能化设计与施工过程中任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建筑智能化设计与施工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希望能够为提高建筑智能化的质量提供一些建议。
1 建筑智能化设计与施工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智能建筑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因此必然存在设计不到位与施工不到位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专业人才的稀缺导致设计不到位
智能建筑是信息化的产物,它涉及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机电设备等多个专业,并非专一化技术。而专业人才是保证设计合理、周密的重要前提。智能建筑行业在短期内迅速崛起,而学习这些专业知识是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此,造成了设计的图纸不能达到施工招标的要求、设计图质量存在严重问题的现象,从而不能对施工进行正确指导。
1.2对设计及施工缺乏整体把握
有些设计者为了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只考虑局部问题,而没有考虑到能否与建筑环境相配合的问题以及综合布线系统,缺乏从整体上把握“智能化”;在施工过程中还存在没有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施工图审查,或者没有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而且在目前情况下,整个智能建筑系统的行业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施工人员没有可依据的智能系统施工标准,就不能达到规定的智能等级及设备水准。
1.3先进技术掌握不牢
由于受当前技术水平的限制,在整个智能建筑领域仍然存在着一些技术上的缺陷,各个建筑自动化和应用系统之间仍然无法有效地交换数据或形成有机整体进行协调运作,不能把工程做精做好。还存在着不专业施工人员提出不合理的智能化要求,智能化设备出现问题也无人报备。
1.4施工成本增加及自动化设备的维护
下图表为近五年来某地区建筑施工事故占该地区各类事故总和的比重。
由图1.1可以看出,虽然建筑智能化能减少人工施工,降低事故率,但也给施工单位带来了施工成本的增加以及自动化设备的养护维修问题。自动化设备通常采用高科技手段,而施工缺乏专门的维修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养护和维修,一旦设备损坏,就会对施工进度造成影响。
1.5管理与监督不到位
有些施工单位人数少,管理成本低,低价竞争能力高于管理规范的高资质企业。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缺少自动化设备的相关知识,工程施工质量缺乏有效监督。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结束要经过检测,检测结论是评估工程施工质量的依据,建设单位没有认识到检测的重要性。
2 解决建筑智能化设计与施工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2.1建立高素质的智能建筑设计队伍
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智能建筑设计队伍,需要在最快的时间内将各个专业的知识融会贯通,更要将智能化设计理念融合到建筑设计中去;将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机电设备、建筑设备等专业有效地结合起来,统筹协调好各个功能系统的配合布线,以防出现由于建筑设计与智能化系统设计没有同步而引发设计事故,将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使得设计符合施工招标标准,为施工进行正确无误的指导。
2.2建立全国统一的建筑智能化设计与施工规范
在我国,有关建筑的国家标准、技术规范和行业法规还很不健全,各个企业执行的技术与施工标准还没有统一,因此要建立起规范和标准的报审制度是非常必要的。企业完成设计图纸必须经过各主管部门、相关建设部门的审核,获得批准后才可以进行施工。而且在施工过程中,相关负责人必须加强对工程的监督,严格按照合格的图纸进行施工,严防偷工减料的现象;并使工程中所需的暗敷管路和槽道、预留洞孔和线槽等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和标准规定。
2.3加强对建筑施工队伍的智能化培训
针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对技术掌握不牢的情况,有关企业可通过开建筑智能化讲座、开办建筑智能化培训班等形式,逐步加强施工人员对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提高其对先进的自动化设备的操作能力。并定期对上岗施工人员进行考核,增加考核的力度。
2.4合理利用建筑智能化技术
自动化设备的投入越多,工程成本就会相应增加,对设备的维护难度也会进一步加大。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合理利用智能化技术,做到物尽其用,统筹运用,降低设备的运作成本。还需要有专门的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熟练掌握各类设备的安装、调试、检测等技术,保证在工期内完成工程。
2.5加强对智能建筑的管理
加强对智能建筑的管理,必须从技术上和施工上对智能建筑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加强对系统集成商的资格审查,重点审查其信誉和人才构成,考核其从业技术水平。其次,对于建筑设计单位,则应将智能建筑设计与施工纳入质量监督体系,采用科学的施工方法组织施工,并定期对工程进行检验。工程完成后还应按有关的质量评定标准和验收标准进行评定和验收。
3 结论
本文通过对建筑智能化设计与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首先分析了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五个问题,即专业人才的稀缺导致设计不到位、对设计及施工缺乏整体把握、先进技术掌握不牢、施工成本增加及自动化设备的维护、管理与监督不到位;然后针对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五点措施,即建立高素质的智能建筑设计队伍、建立全国统一的建筑智能化设计与施工规范、加强对建筑施工队伍的智能化培训、合理利用建筑智能化技术、加强对智能建筑的管理。希望能够为企业改善智能化建筑设计与施工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胡志军.智能化建筑的设计与施工管理探讨.建材与装饰.2008.03
[2]王彤方.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施工的现状与问题.科技风.2010.07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智能化设计;安防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全国兴起一批高度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的超高层建筑,鉴于超高层建筑会受到火灾,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等威胁,安全性和稳定性等方面隐患成为政府和民众深刻关注的民生问题。如何更好地进行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超高层建筑定义及特点
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规定: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不论住宅及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一般为重要建筑,其政治和经济价值巨大,总体来说超高层建筑有如下特点:(1)建筑结构复杂:超高层建筑主体建筑层数多,垂直疏散距离长,人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疏散到安全场所;(2)功能多样:超高层建筑都具有多种功能,人员密集容易出现混乱,火灾时更容易导致伤亡;(3)发生火灾时,在烟囱效应作用下,火势和烟气竖向蔓延快,增大了安全疏散的困难。
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系统特征
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具有显著的系统特征。其智能化系统多并且投资很大,构成复杂;楼顶部分的智能化系统敷设线路长、敷设路由单一。因为其建筑高度很高,对智能化系统电磁兼容、防雷要求更高;对安防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的防灾要求更高;竖向交通通道与弱电竖井的转换对智能化系统的物理构成带来较大影响;机房配置要求多,系统更为复杂;管线量更大,线路更为密集;智能化系统可靠性要求更高。
通信系统
作为超高层建筑的通信系统,因其规模庞大,内部系统线路集成复杂,所以,一般由当地电信运营商承担建造,提供数据、语音、传真、视频、因特网互联等多媒体综合传输业务。在进行安全智能化设计时 ,应注重通信系统安全性设计 ,在建筑物内设置的用户电话局是城市级别的通讯网络的一部分,设计者考虑预留物理上分开的双通信接入系统路由,以满足如城市SDH光纤通信传输网络的应用需求。
在超高层建筑物内应根据不同的竖向分区与使用功能的特点,分别采用分区与分级的设计手段,以满足使用的要求。
伴随网络信息化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在现阶段高层建筑中逐步使用无源光通信网络接入技术。在建筑安全智能化设计过程中可将 ONU(光网络单元)部署于地下室电信室,管理接入各级层之间数据,语音业务传输。
根据职能不同,建筑内部应建立两级网络通信系统。为满足各类业务需求 ,提供便捷服务;一级通信网络系统由远程中心交换机等设备组成,为建筑物整体提供通讯业务。在酒店,商业,办公等区域应采用网络程控交换机的二级通信网络系统 。
火灾报警系统与联动控制系统
1、报警系统
对于超高层建筑安全性和特殊性,在火灾预警系统内部,一般采取全智能火灾预警系统。当发生温度异常或火灾时,系统根据探测器回路传送的火灾探测数据上传至云终端同时进行分析运算加以判断,温度异常就会发出火灾报警。并且,控制器针对历史火灾可以智能存储火灾参数特点变化规律的功能,同时与建筑自身现场传输回来的火灾探测器作比较,确定是否进行预警。
2、联动系统
当发生火灾预警时,针对超高层建筑火灾影响严重情况,需对火灾系统外部进行系统联动;通过保安监控系统与火灾预警联动效应,在火灾预发初期,通过现场监控设备和预警系统将现场火灾画面及时传到中央系统监控制,如果确认火灾,应立即采取切断电源,喷淋,排烟,广播,报警等一系列预警措施。
五、建立控制网络的统一通信平台
在超高层建筑中建筑安防系统、广播系统、设备监控系统等子系统,采用数字式网络系统不但更有利于建筑物建造,其线路敷设成本更低、占有机房面积更小,同时能降低后期的灵活地调整与维护功能,并且数字式网络系统能更好地提高系统品质,提供备份传输机制、软件控制替代部分硬线控制、后期功能调整与维护相对简单等。将子系统的传输部分统一整合成一个独立的控制网络系统。如图1所示。
统一的控制网络通信平台不但可以控制网络进一步扩展到智能化集成系统、物业管理系统、智能卡通应用系统等信息应用系统的构建中,还能将应用于建筑物内的各类基于IP技术的智能化子系统从形式上集成起来。
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1、人员安检和访客管理系统
1)对高层建筑常客进行IC卡资料入库管理,乘客持卡登乘各电梯,IC卡数据库提供图像对比功能,禁止陌生面孔随意通行;2)加强访客登记和管理,通过类似可视对讲的呼叫系统,接待台值班员可与被访单位的前台沟通,确认访客身份。在安全敏感时期,可于大厅进行强制安检,防止非法人员入内。
2、车库安检系统
超高层建筑对电力系统的依赖程度很高,地下室是各机房设备所在地 ,也是高层建筑薄弱环节,因此加强地下室车库安全检测系统,与此同时,车辆安检应同时配备自动升降路障,阻碍车辆强行穿越,车辆安检系统应适应不同种类的车辆,具备较高检测效率和可靠性。车库安检系统可保证供电系统瘫痪造成的建筑物和以电力为主要动力来源的消防设备损坏。鉴于超高层建筑的影响力与重要性,为延长建筑寿命,需加强地下室车辆安检力度。
加强消防控制室的安全
由于有保安员 24 小时值班,消防控制室有可能成为容易被消防、安防设计所忽视的场所。消防控制室是指挥中心所在,如果被非法之徒控制,不仅发挥不了应有作用而且还有可能起反作用,它的物理安全一定要受到重视。根据规范针对该机房的门禁、监控录像、火灾探测、报警等设施都不能缺少。
特殊场所的安防末端设备的设置
为加强超高层建筑敏感部位安全建设,应考虑如下方面:1)超高层建筑里大型宴会厅、电影院,剧场的通风空调机房应安装门禁设施;2)开水间,电力中心,消防设施房,发电机房,锅炉房等场所应装置门禁,明确进出人员身份,只允许特许的相关职业工作人员进出,加强薄弱环节针对性管理;3)洗手间是最容易忽视的安全盲点区域,可在门外走廊装置摄像预警探测器,卫生间内装置报警系统按钮和传声器;4)停车场经常发生安全事故,应加强停车场的管理,不但对车道监控,还应对车位进行监控;5)疏散楼梯设置摄像机和传声器,以便对突发事件时的疏散人流进行观察,获取现场情况。
七、系统集成
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宜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和功能需求建立纵横式集成方式。目前较为常见的系统集成方式为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对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实现设备状态、控制指令的动态图形显示,以及历史数据的查询,根据决策预案实现各子系统的联动。
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宜从子系统和功能分区两个层面考虑: 一方面,不同功能分区的同一子系统,宜采用对等式互联方式,通过用户权限设置等手段实现信息共享;另一方面,对同一功能分区内BAS、SAS、FAS的子系统进行集成。其系统构架如图2所示。
结束语
超高层建筑是一项复杂多样,投资大的工程,在超高层建筑设计要注意解决好智能化工程整体布局的问题,还要注重子系统设计内容的完善,使其具备可靠性、先进性及扩展性 ;还应当站在城市安全的高度,充分考虑超高层建筑有可能面临的来自方方面面的威胁,更好满足超高层建筑日益增长的智能化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成斌,彭增峰.高层民用建筑消防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9(28).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施工组织设计
前言:1984年,在经过众多专业人员的不断努力下,美国终于建设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大厦,自此之后,世界各国对智能化建筑的关注度也变得越来越高,有关智能化建筑的技术在西方国家及世界范围内的发达国家的发展十分迅速。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的实用性、舒适性、便利性及审美要求的不断提高,而智能化建筑又是信息时代中必然的产物,智能化建筑将高科技技术和现代建筑的一些优势进行了完美地融合。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是在进行工程施工方面的指导思想,工程质量管理是成功完成一项工程的重要保证,是达到智能化工程设计目标的必要手段。
1、智能建筑的概念和建筑智能化系统,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智能建筑是指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最优化的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智能建筑在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现代高速发展的各种科技是密不可分的。智能建筑将要实现的目标是在现代人们居住、办公、购物等的各种环境中,运用更加科学的管理方式,将更优质、更快速的服务提供给人们,当然在体验过之后,人们对其所给予的回报也是十分高的,并且系统的变通性高和适应能力强。
建筑智能化系统,是指以建筑物为背景,同时具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三大系统,以高水平的建筑方式和高科技的管理方式给人们的居住和生活带来高质量的体验,为人们提供便利和舒适,通过系统集成进行综合配置和综合管理,形成一个安全、高效的综合建筑环境。建筑智能化系统,利用现代通信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监控技术等给用户带来全新的、别样的体验,是一种科技水平较高的系统。
准确来讲,智能建筑也是当下各种建筑物当中的一种,但是由于其安装了建筑智能化系统,能提供安全、快速、舒适性高、方便的综合服务环境,且相对来讲投资较合理,所以被称为智能建筑。
2、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建筑智能化施工的组织设计指的是是在施工组织总设计的指导下,以一个单位工程为对象,在施工设计图确定后形成的对工程项目施工在书面上的要求,有关施工单位必须要严格遵守。
2.1、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总体布局
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步骤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建筑智能化系统安装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并开始采购施工中所使用的原料,准备好施工时所需要使用的机器和工具;第二阶段,进行智能化建筑内部各层的配管工作和各层内部的穿线工作;第三阶段,对智能化工程施工过程中所用到的各种技术设备进行逐一的安装,最后一个阶段,对施工过程中所使用到设备的各系统进行相互间的配合和设备调试工作。
2.2、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方案的实施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施工安装一般上可以分为一下几个方面:对系统设备的安装、对系统设备的传感器的安装、对施工系统探测器的安装。根据工程不同的承包方式,对各项作业的施工责任人提出明确的施工要求。
2.3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项目管理
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进度管理对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组织、技术设备的供应及弱电工程与土建工程和装修工程的配合时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讲,必须要通过建立工程进度表的方式来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进行检查和管理,在组织确定了施工顺序的基础上编制建筑智能化施工的进度表。
因为建筑智能化和机电设备及独立于系统外的接口界面有很多,在进行施工的工程中难免会出现很多不协调的地方,所以,就应该对施工中的单薄环节进行控制和调节,对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协调现象也要及时地进行解决。对于上述问题,通常进行管理采用每旬或者每月的工程调度会的方式,并且建立文件报告制度,全部问题采用书面的方式进行记录、修改、协调和解决。
在进行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中,要对整个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期间的工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安装人员、调试工程师的人数和技术人员进厂的时间进行合理地安排,要尽量避免无关的劳动力浪费和人工成本的增加。要将施工组织管理和施工进度管理的关系协调好,做到二者之间的密切配合,要组建一支施工效率高,施工安全性高的施工队伍,确保工程保质保量、又快又好地完成。
3、智能化工程的工程质量监控
建筑智能化工程的质量监测与控制是智能化工程成功开展的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实现智能化建筑设计目标的必要方法。对智能化建筑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是现代生产发展的必要结果,同时也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实际要求。如果一项工程缺乏一个严格的质量管理与控制系统,其工程的任何一个系统和项目都难以正常运行,对整个项目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智能化工程的质量监控系统具有全方位的特点,这里着重说明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三个主要阶段设计、在工程施工、设备调试各环节的质量监控。
3.1、智能化工程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检测并确定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系统设计、技术设计、功能描述、设备选型等方面都一定要达到合同、业主和功能需求分析的要求;依据确定好的工程界面的要求,检查施工过程中各专业、各子系统之间相互的技术交接资料是否达到要求,对工程的设计图纸进行全面的审查核对,确保设备清单的万无一失、监控点表与施工图三者的完全一致。
3.2智能化工程施工工程的控制
按照施工技术和对相关的施工和验收规范分层次地进行智能化施工质量控制,依据施工过程的规范进行施工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及时做到对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的及时验收,严格做好每一天的施工记录工作;按照相关技术的要求做好对所应用的单体设备进行及时检测和设备调试工作。
3.3智能化工程施工的系统调试
智能化工程的施工应按照施工前图纸设计的要求,经过有关部门的审定合格之后方可进行实施,记录、检查、确认按照上述要求的各项测试数据,如果发现系统问题应该立即进行汇报和处理,并将这些问题立即解决,经过有关部门的确认审核之后,应严格按照规范和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智能化工程系统检测。
结束语: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智能建筑在建筑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人们对智能建筑的关注和期盼也与日俱增,这就对对智能建筑的施工设计与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的深化是首要条件,体现了智能建筑的水平高低和建筑功能;智能化工程的工程管理组织的水平高低以及能否对工程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测验收是保证智能化建筑施工成败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王良成,梁志勇.谈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要点[J].山西建筑,2015,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施工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科技发展的带动下,我国的建筑智能化工程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进步。智能建筑工程的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人员、设备、材料、资金等的管理,做好智能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对于建筑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结合建筑智能化工程的特点,对工程管理技术的实施要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一、智能化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思路综述
随着我国房地产事业的飞速发展,各类大型的现代化建筑和居民建筑物不断地拔地而起,智能化建筑电气技术因此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国家倡导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下,对智能化建筑电气系统的节能、环保以及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智能化建筑电气技术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智能化建筑电气行业要想获得持续的发展,就要做好电气产品质量和安全工作。电气设备是建筑装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气设备的质量、安全以及环保水平的高低,对电气建筑装饰工程的舒适度有着重要的影响。电气设备行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就要实现电气设备的智能化。建筑电气产品中的智能水平和安全水平都要不断地提高,调整其产业结构。就目前而言,建筑电气行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传统的制造模式和销售模式没有得到改善,其经营方式还是粗放型的经营方式,存在能源浪费的现象。随着智能化建筑电气系统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智能化建筑电气技术的相关标准也要不断地提高。随着智能化建筑电气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人们对建筑在信息交换、建筑安全性、建筑舒适性以及建筑便利性和节能型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筑电气技术要向智能化的方向不断发展,满足当下人们的需求。
二、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设计过程与实际脱节
对于智能化建筑的设计,一般都是委托专业的设计院进行。但是,目前许多设计院对于智能化建筑的设计理解不深,重视不足,往往只是停留在传统的弱电系统层面上,没有对智能系统进行全面细致地规划设计。同时,在设计过程中,整体设计理念不强,片面强调自动化与通信技术及相关功能的应用,只是对自动化、电子、通信技术产品的简单堆砌,多数智能化工程设计滞后于建筑设计,使得建筑设计图纸中难以兼顾智能系统,造成设计中存在相应的质量隐患,难以满足实际施工的要求。以笔者施工的下项目为例,某设计院在设计数字系统的监控系统时还是以传统的模拟摄像机思维,未注意到超五类网线100米距离的限制,实际设计方案和清单中缺少接入点的设计,导致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方案不一致。
2、施工方面的问题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的单位是系统集成商,一般是由投标产生的,设计单位在设计完图纸以后还要参与材料和设备表的制定,以供施工单位在投标时审核,但是由于报表的内容和评分方面以及其他方面的不良现象,给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施工带来很多问题。
建筑施工设备报价表中,很多设备项目不齐全,导致智能系统工程项目的清单出现很多问题,智能化系统工程商务报价的评分非常高,使得系统集成商在投标的过程中虚报项目和价格,从而引起很多机器设备不符合施工要求,严重影响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的顺利完成。
另外,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中还存在其他方面的问题,给工程施工的质量带来重大影响。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现场中存在很多不良现象,例如,真正现场施工的不是中标的建筑单位;现场的负责人只是一般的管理人员而不是建筑项目经理;在进行建筑智能化系统中,有的系统技术含量高,系统集成商没有要求设备供应厂家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安装等。
3、设备安装问题
设备安装环节作为建筑智能化系统施工中关键一环,在施工过程中不允许有过多不规范,不符合设计要求的问题出现,然而在很多施工现场中,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安装前运输、现场搬运环节将设备随意丢、没有做到轻拿轻放,存储仓库湿度、粉尘高。建筑智能化系统设备都属于精密设备,在搬运过程中应轻拿轻放,避免剧烈震动,防止内部部件脱落,螺丝松动等造成的设备不正常工作;(2)设备安装过程中时有粗暴现象,如某些接口不易连接,就用蛮力、外力,有些设备装不进去就用各种办法强行安装等等。这些情况都会使设备受到不应有的外力,导致设备本身受力不平衡等,内部产生变形,产生应力疲劳损坏;(3)设备安装完成后不注意成品保护,尤其是室外设备安装后在没有防雨、防风措施时要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意外发生。
4、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偏低
一直以来,我国在工程管理人员准入制度的建设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足和问题,很多工程管理人员都是凭借关系参与到工程管理中,缺乏专业的管理技术,在实际管理中存在盲目指挥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不仅如此,对于工程技术人员的选拔、任免和奖惩等,一般都是由施工单位的人事部门进行的,在管理方面相对比较随意。
5、监理方面的问题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工程的质量需要专业的监理公司进行审核、监督和管理,以保证整个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质量。但是监理公司中缺乏专业的智能化系统监理人员,不能在智能化系统施工的技术上给以正确、有效的指导,只能在安装方面给出监理意见,从而无法对整个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进行监理,导致整个工程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三、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实施要点
1、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在建筑工程中,物资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对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健全,做好物资质量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结合工程的实际需求,对物资材料进行确定,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确保其具备足够的能力,为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提供设备的全部型号规格和数量,保证工程中使用的设备材料的一致性。其次,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和标准,做好物资的检验工作,通过抽样检验和试验等方式,确保物资的质量和性能。然后,在对材料进行验收后,要及时填写《综合验收单》,明确合同单号、材料单号、数量、外观等,并由验收人员签字确认。
2、与系统整体的配合
综合配线首先要了解建筑的整体布局、功能和智能系统其他分部设计的要求,只有如此,才能实现计算机网络机房、电话交换机房及配线间等的合理布置,综合满足各类设备的需求。其次综合布线还应当满足传输距离的要求,考量进出线是否方便、上下是否对应,配线间以建筑物的中心为最佳位置选择,除此之外,还要满足独立的电源及接地系统。
3、安全保护接地的思路构建
安全保护接地就是将电器设备中不带电的金属设备和接地体之间进行良好的金属相接,用中性线把建筑物内的用电设备以及电器设备周围的金属构件连接起来。在连接的过程中,严禁把中性线和保护接地线相连。在现代的智能建筑物中,要求保护用电设备的设备有很多,对于强电设备和弱电设备都要做好保护措施,如果没有做好保护措施的话,当设备的绝缘体损坏时,就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阻是呈反比关系的,当接地的电阻越小时,流经人体的电流也就会越小,人去触碰设备的时候,也不会对其产生影响。
4、强化智能建筑设计
在对智能建筑进行设计时,必须以实际需求为主要依据,确保设计方案能够切实满足建筑的要求。设计工作必须坚持多元化和个性化,对于不同地域、不同性质以及不同规模的建筑,应该采取针对性的设计方案。对于建筑设计人员而言,应该加强与建筑工程师的交流和配合,将土建工程的设计与智能化系统设计紧密结合起来,确保建筑作品的合理性。
5、综合布线系统的安全性
在配线过程中应当考虑到信息的安全性问题。网路由于受到外界电磁干扰、线缆电磁泄漏等容易造成信息泄漏,因此,在线路工程中要从防干扰、电磁泄漏方面进行安全保护:(1)将内网和外网分开,并和其他非网络线路保持一定的距离。(2)对系统设备进行屏蔽隔离。这种方法对于网络中心机房及设备集中使用、处理绝密信息的系统非常适用。(3)网络传输过程增加屏蔽系统。需要注意的是屏蔽系统应当确保接地质量。一旦出现接地问题,屏蔽系统的功能就会完全丧失,更坏的情况是,屏蔽自己就会变成一个辐射源,生成电流接地环路,对周围的数据电缆造成干扰。
6、改善人员管理方式
管理人员对于智能化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可以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重视细节管理,对决策方式进行改善,逐步提升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同时,要加强对于施工人员的培训,提升其对于专业技能的熟练程度,严格执行操控标准,提高操作效率,从而保证整个工程项目实施中的技术水准,减少误操作和违规操作的发生。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施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给整个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现场施工及施工质量带来极大影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建筑单位必须重视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完善设计规范标准,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给整个工程竣工提供有效的质量保障。
参考文献
[1]高凌清.浅论建筑智能化系统中项目管理的应用[J].上海管理科学,2013(05).
【关键词】 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施工;工程质量
近几年来,随着科技的飞跃发展,智能化遍及了各个产业,建筑也不例外。建筑智能化系统犹如一幢或一群建筑物的神经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建筑使用要求的不断提升,智能化系统工程已经是现代建筑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的构成主要分成硬件的安装和软件的开发调试两大部分。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的质量优劣对建筑物使用功能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不断完善,《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等专项质量验收规范的颁布,智能化工程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一、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
一个完整的施工设计可以形象地比喻为一台具有各种应用程序的计算机,即:主板—工程规模—管理、技术目标施工总进度计划和各系统施工及调试方案,内存—各种流动资源,硬盘—各种资源人力、材料、机械等显示器—各种报表进度、质量及安全等月报、季报外设—各种附件文档管理、交工资料等,操作系统—人员组织结构,应用程序—各项管理制度、各种体系及保证措施、市场价格—成本。
从整个工程实施管理的角度出发,为工程实施制定一个管理目标及保证体系,该部分着重于工程实施的技术方案,针对工程实施过程中应用到的新技术、新工艺及将会遇到的难点提前做好规划和制定解决方案。为工程实施制定一个技术目标及保证措施。工程质量方针、目标、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包括工程质量方针及目标 ' 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管理岗位职责、质量保证措施工程准备、材料采购、机械使用、施工过程、工序管理、不合格品半成品及成品保护等。该部分通过对材料、勘察质量、设计质量、设备质量、安装质量、施工质量等方面的控制保证最终工程质量。为工程项目建立了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施工应实行真正意义上的项目经理负责制,实现责、权、利的统一在项目经理强有力的领导下依据施工组织计划制定的各项目标采取有效的措施推行各项管理制度监督现场执行情况实时调整工作重点确保对工程质量、安全、工期、进度、成本五大要素进行全方位的控制达到预期目的。
二、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现象分析
建筑智能化工程涉及专业系统很多,新产品层出不穷,各系统施工各具特点,建筑智能化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概括如下:
1 线缆类工程材料出现混用现象
建筑智能化工程中因各系统线缆类型繁多,部分厂家设备还必须采用特定的定制线缆。在工程施工中为图施工方便,偷工减料而采用不同的线缆类型混用、替代的现象普遍存在。最显著的就是采用低规格的线缆替代设计要求的高规格线缆、非屏蔽的代替屏蔽线缆、用单根多芯数线缆替代多根少芯数的线缆。
2 各类定制铁构件材料质量存在缺陷,外壳接地不规范
建筑智能化工程中多数的电子设备产品不能直接安装,而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定制各类支架和设备箱子,施工中常出现定制材料防腐不到位,尺寸不符合要求、外壳未作良好的接地等情况,尤其是室外安装的各类支架、箱体等铁构件质量问题常有出现。
3 设备接线不规范、标识不统一
设备接线不规范、标识不统一也是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建筑智能化工程接线部位非常之多,众多的线缆接续在实际施工中往往出现接通即可的实际情况,线缆接头不做锡焊处理或是不做良好的绝缘处理。屏蔽线缆出现屏蔽层不接地或是焊接工艺粗糙并出现漏焊、虚焊线缆,严重影响系统信号传输质量,造成系统不稳定。再则众多的线缆标识缺乏统一规则,不同的施工人员根据个人习惯随心所欲进行线缆标识,给后期的工程维护带来极大的困难。
4 智能化中心机房施工质量问题
中心机房是整个智能化系统工程的核心设备的集中地,其施工质量好差对整个系统能否正常运行并达到预期投资目标具有重要的影响。除设计原因外,施工中常见的施工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设备布置不合理、定制机柜仅仅考虑美观而未考虑系统设备的通风散热、人员管理操作、设备检修维护的要求。管线敷设规划不整齐、线缆标识不规范、系统接地不符合设计要求等。
三、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通病控制措施
针对以上建筑智能化工程常见的施工质量问题,施工企业作为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主体方,既要遵循本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也要根据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特点来制定相应的工程质量管理措施,笔者认为建筑智能化工程质量通病的预防和控制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 树立良好的质量管理意识,制定企业内部的专业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人的因素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从企业领导者到具体的项目管理人员要提高质量意识,树立工程建设质量第一的观念。作为工程施工的具体实施人员更应该形成高度的质量管理意识,树立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成本的观念,不能只顾及项目建设成本而不考虑项目使用维护成本,要正确认识质量、进度、成本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企业应制定专业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编写建筑智能化质量管理手册,并辅之相应的内部检查、激励、考核制度。
2 关注设计变更、有效进行施工方案调整
产品更新快、技术更新快是智能化工程的又一个特点,有些项目建设周期长,在建设过程中原设计的产品有可能会停产或技术更新。此时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会对原系统产品进行调整,不同品牌的智能化产品外型尺寸、安装方式、接线方式、系统联网方式等具体工艺各有不同。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调整后不同产品在征得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同意之后提出有效施工方案,确保工程质量。
3 坚持标准原则,严格执行按图施工
要想提升建筑智能化工程质量水平,提升企业形象,施工企业或工程项目负责人应结合各种不同类型的智能化项目编制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甚至是项目标准。严格执行按图施工原则,严禁出现线缆类工程材料混用、各类标识、标签不规范不统一的质量缺陷,杜绝以节约成本为由,偷工减料、私自替代混用材料的情况发生,建立项目部内部考核制度对不规范施工人员进行严格查处,毫不手软。
4 实行动态的组织和计划调整
组织是项目管理成败的决定性因数,建筑智能化工程也不例外。建筑智能化工程是建筑主体的附属工程,工程的推进必须依附土建及其他专业工程的总体进度。各类前端探测设备、传感器、执行器的安装必须取得其他专业工种的大力配合。智能化施工企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密切关注相关配合专业工程的现场实际进度,实行动态的组织和计划调整,做好人、财、物的总体动态安排。取得建设单位、总包单位的协调支持,紧跟建筑工程总体进度,避免因其他工种的事先安装、缺乏预留安装位置而造成智能化设备的安装位置不符合产品安装规范及技术要求,进而引发质量问题。
四、结语
更广泛、更充分的市场机遇,更激烈、更残酷的国内外竞争,要求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要管理创新,才能持续不断地适应。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具有技术密集、施工工艺复杂、工期长指其实施伴随整个建筑物建设的全过程、施工周期短指工程量主要集中在建筑物主体收尾阶段实施、各专业结合紧密、施工队伍多、施工人员素质要求高、各技术更新换代等特点必须从使用方便性、可维护性、结构合理性、整体统一性、外观一致性等多方面进行全面考虑一个完善的施工设计。有力的贯彻执行将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基础。精明的业主也越来越重视施工队伍的选择。对施工组织设计也偏爱有佳。所以我们不论是为了自身合理利用资源、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利润提高工程质量、塑造良好的信誉还是为了提高招投标活动的竞争力都要求编制一份切实可行且具有公司特色的施工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 王良成.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四大症结”及解决办法[J].山西建筑.2011(10)
[2] 王柯.建筑智能化与节能设计[J].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11(01)
[3] 绿色建筑与建筑智能化[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1(04)
摘 要:文章论述了智能建筑的含义、建筑智能化各系统功能及设计要点,指出智能建筑不能与建筑智能化系统混为一谈,智能建筑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智能化系统的简单罗列。
正 文: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筑技术也在日新月异地变化,自前些年智能建筑的概念提出以后,在国内可以说名声四起,诸如智能家居、3A、5A级楼宇等广告词也随处可见,但真正能称为智能建筑的却是凤毛麟角,往往造成投资浪废,又没达到投资目的,仅仅起到广告作用,这是十分可惜的。
什么是智能化建筑?在中国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中的定义如下:“它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由此可见,提供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的建筑才能称之为智能建筑。但此定义还忽视了一点,“节能环保”。论文作者认为,为达到上述目的做成的耗能建筑也不能称其为智能建筑。由于该标准忽视了节能环保方面的问题,其代表能耗的供电标准“甲级标准(办公室)宜按60vA/m2以上考虑”;“乙级标准(办公室)宜按45vA/m2以上考虑”;“丙级标准(办公室)宜按30vA/m2以上考虑”,暂且不说智能建筑标准分级的合理性,智能建筑的标准越高耗能越多,显然是不科学、不经济的。当然,标准越高,系统越多,这些系统俗称弱电系统,耗电很小,利用这些系统去合理控制楼字设备就可以达到节能目的。
另外,此标准罗列了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各子系统,没有强调其他专业的协调配合,这样就很容易引起这样的误解,有了这些系统就是智能建筑,有了哪些系统就是甲级智能建筑、有了哪些系统就是乙级智能建筑等等。
因此我们应明确智能建筑的含义。建筑智能化系统是智能建筑中应用的电信息系统,包括通信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等系统以及智能化集成系统。智能化系统是智能建筑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智能化建筑是将建筑、通信、计算机网络和监控等各方面的先进技术相互融合、集成为最优化的整体,具有工程投资合理、设备高度自控、信息管理科学、服务优质高效、使用灵活方便和环境安全舒适等特点,能够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化新型建筑,在国内有些场合把智能化建筑统称为“智能大 厦”。智能化建筑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化工程,建筑、结构、水、采暖与通风、电气等专业构成有机整体,犹如人的身体,只有各个器官协调作业,才能表现为健康状态。智能建筑的“智能”,也就是要建筑像人一样,能“知冷知热”,自动调节空气、水、阳光照射等,创造既节能又安全、健康、舒适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
因此,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并不是仅仅涉及一个弱电专业,要由各专业相互配合,智能建筑是多学科、多技术系统的综合体,不根据最终的效果,仅仅根据智能化系统的多少或功能的多少分出个甲、乙、丙等级来是不合理的,也不利于指导设计、节约投资,往往还造成相互攀比,系统不与建筑规模及建筑形式相匹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综上所述,智能化系统是智能建筑的必要条件,可见智能化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站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下面简介介绍一下智能化系统部分子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
1 通信网络系统(CNS)
通信网络系统是楼内的语音、数据、图像传输的基础,同时与外部通信网络(如公用电话网PSTN、综合业务数字网、计算机互联网Internet、数字通信网及卫星通信网等)相联,确保信息相通。在以前也称为通信自动化系统(CAS)(Communication Automation System)。主要包括:
1.1 电话通信系统
建筑或建筑群内的固定电话通信系统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规模、使用属性以及公用网的具体情况,可选择接入远端模块局或采用虚拟交换、自设独立的数字程控用户交换机(PABX)或综合业务程控用户交换机(ISPBX),并应与公用电话交换网连接。
1.2 计算机网络系统
智能建筑本地网络的安全,应根据实际需要分别在通信子网和高层或应用系统中采取措施。计算机网络系统应为管理与维护提供相应的网络管理系统,并应提供高密度的网络端口,满足用户容量分批增加的需求。
1.3 卫星通信系统
可设置多个端站和设备机房或预留天线安装位置和设备机房位置,供用户接受和传输数据和语音业务。
1.4 有线电视系统
卫星电视与有线电视系统设计应遵循全面规划和分步实施原则,设计应全面、周到、注意预留到位并有充分余量,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系统设计应提出系统近期的实施方案、中期及远期的扩容和发展规划。同时,应充分考虑建筑智能系统所涉及的各个子系统的信息共享,确保卫星电视与有线电视传播系统总体结构的先进性、合理性、兼容性和可扩展性,可以集成不同厂商不同类型的先进产品,使整个卫星电视与有线电视系统可以随着技术发展和进步可得到充实和提高。
1.5 无线通信系统
建筑物由于屏蔽效应出现移动通信盲区时,设置移动通信中继收发通信设备。
1.6 公共广播系统
公共广播系统的类别应根据建筑规模、使用性质和功能要求确定。公共广播系统一般可分为:业务性广播系统、服务性广播系统、火灾应急广播系统。
系统设计应具有背景音乐广播、公共广播和应急广播功能,应用于各种公共建筑。平时可播放背景音乐,业务广播和商业信息,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兼作应急事故广播使用,指挥大厦内的人员安全疏散。主机应采用矩阵结构,能够将任意音源播放到任意分区,能够对报警楼层及其联动报警分区进行任意组合设置。扬声器的分布以走道、电梯前室等公共区域为原则,在办公室设置扬声器,同设置音量控制器。背景音乐系统应具有消防强切功能。
1.7 会议系统
会议系统应是音频系统(电声、建声)、视频系统(投影、摄像、录制)等多系统的综合设计,所选用的音频、视频设备、计算机等的网络传输、语音与数字设备接口、终端等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规范。会议系统应实现计算机语音、文字、图形、图像、自动监管、多媒体实时同步网络传输、系统控制一体化功能。
1.8 同声传译系统
(1)同声传译一般可设有(3+1)或(4+1)种语种,国际会议可设有(6+1)或(8+1)种语种;
(2)同声传译传输方式可采用有线同声传译和无线同声传译;
(3)会议室译员间的位置应设置在主席台对面或主席台的两侧(或二层较高位置),应使译员能观察到发言者的口型。
(4)译员间的大小可参照国际IS02603推荐的尺寸高2.3m、宽2.5m、深2.4m设计。
2 办公自动化系统(OAS)
办公自动化系统是应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行为科学等先进技术,使人们的部分办公业务借助于各种办公设备,并由这些办公设备与办公人员构成服务于某种办公目标的人机信息系统。主要包括:
2.1 物业管理运营系统
物业管理运营子系统应以高效便捷的方式来协调用户、物业管理人员、物业服务人员三者之间的关系应能实现对投入使用的建筑物、附属配套设施、设备生产及场地、用户、服务、各类资料及各项费用以经营目标方式进行管理,同时对建筑的环境、清洁绿化、安全保卫、租赁业务、建筑物内各类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实一体化的专业管理。
2.2 办公管理系统
办公管理子系统应能在日常办公中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协助管理人员对办公事务过程中大量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统计,协助领导对各项工作的分析、决策提供公文管理、会务管理、档案管理、电子账号、人员管理、领导活动安排、突发事件处理、书面意见处理等功能,应能实现电子公告、规章制度、公用电话等公共服务功能。
2.3 信息采集系统
信息采集子系统应具有物业信息服务、新闻、科技、金融信息服务、用户个体服务、文化娱乐且务、生活保障服务等功能以及电子显示屏信息另查询功能。
2.4 网终管理系统
网络管理子系统应配置适宜、使用方便,为计算机网络的日常运行维护和监控提供有力的保障。
2.5 智能卡管理系统
智能卡管理子系统应能对各种功能的智能卡实现统一的管理,如身份识别、员工考勤、车辆停泊、持卡消费、门禁等,并进行各类计费管理。
3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
将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电力、照明、空调、给排水,防灾、保安、车库等设备或系统,以集中监视、控制和售理为目的,构成综合系统。根据功能的不同,可分为捆个子系统。
楼宇自控系统设计通常包括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及保安监控系统等子系统。
楼宇自控系统设计以降低大楼能源消耗、节省大楼营运成本的目的。设计的关键是系统应用稳定可靠,发生故障概率降到最低可能限度,同时,应能提供精确的、量化的控制模式,为大楼能源控制提供可靠保证。
楼宇自控系统设计前要认真阅读暖通专业和电气专业图纸,给出楼宇自控系统控制点表,同时应提醒业主所购的受控电气设备必须具备二次控制回路或者BA接口,否则BA系统是无法进行有效控制。在设计中,对于数量较多、位置分散的送排风系统、给排水系统,根据设备布局情况,划分区域配置DDC,尽可能分散设置独立之控制,以减少信号线敷设量,提高可靠性,并保证同一设备的监控点分布在同一DDC中。
4 防火自动化系统FAS
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有关规范的规定。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按消防部门要求独立运行。可将火灾报警器输出的报警信号传送给建筑物设备监控系统或智能化集成系统的监控中心,但楼宇自控系统对消防系统只可监视不应进行控制。对于空调、风机、配电等平时由建筑物设备监控系统控制的设备,火警时应受消防系统控制,应确保火警控制的优先功能。
5 保安自动化系统SAS
设计应根据被保护对象的风险等级确定相应的防范级别,满足整体纵深防护和局部纵深防护的设计要求,以达到所要求的安全防范水平。
5.l 入侵报警系统
根据各类建筑安全防范部位的具体要求和环境条件,应分别或综合设置周界防护、建筑物内区域或空间防护、重点实物目标防护系统。
5.2 配电视监控系统。
根据各类建筑物安全技术防范管理的需要,电视监控系统应对现场情况进行有效的监视和记录,并可提供对各类报警信号及时、迅速和可靠的复核手段。
5.3 出入口控制系统
智能建筑的主要出入口、通道、财务室总出纳、金库、重要办公室等处设置出入口控制装置。出入口控制系统由出入口对象(人、物)识别装置、出人口信息处理、控制、通信装置和出入口控制执行机构等三部分组成。
5.4 巡更系统
巡更点应设在主要出入口、主要通道、紧急出入口和各主要部门。安防人员的巡查报告方式可以采用在线瞳离线方式。对实时性要求高的项目应采用在线方式。
5.5停车场管理系统
在停车场的人口区应设置出票机或读卡器,并应在汽车库(场)的出口区设置验票机或读卡器。此外,还可以提供车位引导系统,用来显示剩余车位的数量及区域。
除此之外,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内部之间的传输网络。它能使建筑物或建筑群内部的语音、数据通信设备、信息交换设备、建筑物物业管理及建筑物自动化管理设备等系统之间彼此相联,也能使建筑物内通信网络设备与外部的通信网络相联,是为上述系统提供物理通路。建筑智能化集成系统是将建筑物内不同功能的智能化子系统在物理上、逻辑上和功能上有机连接起来,在开放标准的硬件和软件平台上,实现各有关系统之间可相互操作和资源共享,形成一个综合化的管理系统。
智能化系统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每个智能建筑要把所有系统都包罗进去是不可能的,因此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建设总投资、管理要求等综合考虑,确定与建筑物功能相适应的建筑智能化系统中各子系统的设计标准,应侧重各子系统的有机结合,注重智能化系统集成,强调综合性、统一性和各子系统的关联性,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使传统的智能化子系统互联、互通、互操作,达到资源共享、功能得以提升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保代.《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0 第9期.
2.中国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7).
3.北京市地方标准.《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BJ01-615-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