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数字农业产业发展

数字农业产业发展

时间:2023-07-12 17:08: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数字农业产业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数字农业产业发展

第1篇

关键词:数据收集;信息平台;资源调配

在我国,产业结构中农业所占比例远远高于其他产业,从产业发展的根本现状来看,农业的生产水平是决定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将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创新性的应用于农业领域,实现数字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是现阶段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1数字化农业技术概述

在农业领域进行数字化管理其实质是将先进的管理技术运用到农场建设发展的各个方面,利用系统化的管理方式,维持农场的健康高效运行。数字化管理技术,是根据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创新性的运用现代化技术对农场人员调配、基础机械建设、财务数据运行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将先进的科技手段与传统的管理经验相结合,研发出的一种加强农业管理效率,提高农业产出的综合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填补传统管理系统的漏洞,提高农场运行效率,实现人力的充分调动与农场资源的合理配置,改善农业机械的利用水平,从而促进农业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为农场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与此同时,增强现代化技术在农业产业的运用,也为农业经济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数字化农业就是将数字化信息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的整个流程,实现可视化管理,从而使农业管理的过程实现数据的高效有序处理、控制农业经济运行成本和加强基础农业机械的建设等发展目标。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区域水平差异较大,数字化管理技术通常与地区农业发展水平相适应,农业发达的区域对于数字化管理技术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为此加强农业数字化进程,首先要强化其在区域推广的力度,促进区域农业的高速发展,只有当区域农场的发展具有规模性,才能带动该区域对数字化管理的技术需求,从而有效推动农业产业整体的快速发展。在此基础之上,率先成为数字化管理的试点地区,将为全国范围内推行的现代化农业运行模式提供了参考模板。需要注意的是运用现代化管理技术手段实现农场管理方面的统筹规划时,要切实将数字技术应用于管理系统的内部,不要只将其作为一种外在的技术手段。在农业生产实践环节、农业技术研发环节和农产品的运输存储环节要切实落实数字化管理技术,实现现代化技术对农业产业的全面管理。

2农场农业统计信息系统的建立

准确全面的信息采集,是建立数字化农场管理系统的基础环节。在建立农场统计信息系统时,农场应加强专业化机械的建设,使用专业化技术人才进行农业指导,建立专门的监督管理机构,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从而保证信息管理技术的全面有效推行。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建立实时传递的信息渠道,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从根本上降低不必要的资源损耗。

2.1农场经济统计数字化系统的数据采集

(1)在信息的存储方面。将农场信息通过网络数据的模式进行存储,在保证信息完整性,将农场历年的产量、收益进行对比,制作明确的统计报表,分区域实行综合绩效等方面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技术辅助。(2)在对农场大数据的处理方面。数字化的网络技术,可以进行准确有效的分析计算,对于农场的财务管理、产量统计、农产品运输等方面的数据信息管理提供了便利。然而,尽管数字化管理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大力推行,但由于历年来信息数据的保存不当和基础数据的记录不完善,使得农场数据的采集和区域内农业信息的交互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3)在农业信息采集方面。建立一个专业化的信息交流存储平台,成为了数据信息有效管理的首要前提。相关部门应将农业数据平台作为各区域农场实时信息数据存储的数据库和区域化数据对比的网站,从而实现对农场数据信息的有效管理。

2.2农场经济统计数字化系统的指标表达与实现

(1)利用Access数据库技术实现数据的存储,并利用基于ASP动态网站技术开发的网络应用系统,最终实现了散点图分析、经济增长率分析等。这一技术在农业数字化研究的实现,可以直观、具体地展示农业经济投入和经济增长的比例关系,突破了农业数字化研究中单机版系统现状,实现了网络下多终端共享,并为农场数字农业集成系统网络平台的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方法。(2)数字化农场的方差贡献率是指它所包含原始指标信息变化的程度,当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0%至106%以上时,我们还可以认为这几个主分量可以代表原来的多个变量来反映原始指标的信息。在分析过程中应该根据每个主分量中载荷因子相关系数大小排序,说明第一主分量主要表达了农场产出收益能力;第二主分量主要代表了第一、二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力;第三主分量主要表达了林业的高产效益类指标。

3结语

农场经济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发展过程中应深化数字化管理技术在实践环节的应用,保证信息化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加强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实现数据收集与存储的全面有效性。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农业管理方面,不仅是农业产业建设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我国现代化进程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张海波.发展数字化农业提升大农业层次[J].农场经济管理,2016(3).

第2篇

“文化+产业”促进其他产业品质提升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文化元素已渗透并贯穿于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呈现出多向交互融合、全面渗透态势。“十三五”时期,应突出文化元素作为重要新兴生产要素的功能,以文化创意拓展“中国生产”的可能性边界,提高经济潜在增长率,为此,要深入挖掘中华文化、地方特色文化、流行文化、生活文化和域外文化,大力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业、创意设计业、休闲体育业、创意农业等培养成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创意、设计和品牌培育等手段全面提升一、二、三产的发展质态和产业核心竞争力。

以产业融合塑造先进制造业新优势。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积极丰富制造业、加工业等行业产品的人文内涵。坚持以发展绿色、节能、环保、智能、可靠和时尚等高品质生活消费品为重点,推动消费品工业向创意创新创造转型。把先进设计思想和理念融入于产品和服务研发设计之中,着力加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需求、新营销等设计应用研究,加快促进工业企业与设计服务业的对接合作。培育品牌文化内涵,健全品牌价值体系,形成一批综合实力强的国际知名自主品牌。

以产业融合深化旅游文化内涵。加强对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的研究挖掘和开发,积极探索文化遗产利用的新形式、新途径,鼓励对文化遗产、工业遗产、农业遗产和文化景观等进行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丰富创意和设计内涵,积极开发养生、运动、娱乐、观光等多样化、综合性旅游休闲产品,着力建设一批休闲街区、特色村镇、旅游度假区。

以产业融合培育农业新业态。挖掘传统农耕文化、农村生活方式和农业生态资源发展创意农业。通过土地规模流转和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运用创意设计助推特色农业和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推进现代农产品专业市场的升级换代,促进特色农产品的推广交流。推进地理标志产品、道地药材、民俗文化、农林园艺、农事科普深度融合,发展创意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和科技农业。

以产业融合拓展体育产业新空间。加快推进体育与创意、旅游、会展、休闲娱乐、地域文化的融合发展,把文化、创意、科技等元素引入体育场馆和健身服务企业建设。创新场馆运营机制,发展集体育培训、竞赛表演、休闲娱乐、健身旅游为一体的体育综合服务。培育和引进国际国内一流品牌赛事,着力打造影响力大、参与度高的体育精品赛事和节庆体育活动。加快体育用品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研发,提高体育衍生品的创意和设计水平。

“文化+互联网”助推文化数字革命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基础设施强势突破,“互联网+”的分工体系使大规模社会协同成为可能,推动传统行业加速拥抱互联网。“文化+互联网”就是要主动链接互联网,更加注重基于网络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意创新。

“十三五”时期,要用“文化+互联网”,做活存量、做足增量,向上云化和大数据化,向下O2O化;用“文化+互联网”,激发文化消费意愿,打通文化产业链,推进跨界融合;用“文化+互联网”,加快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和设计服务的生产、传播、消费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打造内容集成和数字传输综合平台,加快双向深度融合,推动文化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服务方式创新。一是高度重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可穿戴设备等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文化生产工艺、业务流程、服务手段、营销渠道和消费方式创新。二是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挖掘整理消费者特征数据、规模数据、情感体验数据和定价数据,实现精细化内容与用户的无缝联结,推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模块化生产,改进文化产品定价机制。三是引导文化企业树立数据理念,开展数据经营和管理,培育大数据入口、数据存储和加工文化企业,以满足个性化社会消费和创意设计产业需求为导向,支持C2B、O2O、众包、众筹等电子商务模式创新。

“文化+资本”培育文化金融产业

产业发展需要金融机构助推、资本市场支持。推动“文化+资本”,实现文化产业与资本对接,是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问题的内在要求,是有效配置资源、增强发展活力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实现规模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十三五”时期,应重点关注以下领域:一是互联网金融和艺术品金融化发展,积极培育文化众筹、文化众创等文化互联网金融工具,支持股权众筹平台和众筹项目企业登记注册;二是推动社会化文化金融创新发展,包括机构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融资模式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等;三是重视构建文化金融产业链,形成集服务平台、信贷、信托、基金、担保、评估、产品设计、交易、专业服务等为一体的文化金融分工协作体系;四是完善文化金融发展政策,包括支持金融业扶持文化企业发展的政策、无形资产抵押政策、互联网金融发展政策、鼓励文化企业直接融资政策和文化金融机构扶持政策等。

“文化+科技”抢抓新科技革命机遇

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科技创新为文化创意提供载体和手段,文化创意为科技创新提供舞台和空间。

第3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流通农业产业化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世界各国相继开始建设国家基础信息网络,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也随之应运而生,并且受到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的关注与参与,逐步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电子商务是一个以Internet/Intranet(互联网/内部网)为架构,以交易双方为主题,以银行支付和结算为手段,以客户数据库为依托的全新商业模式。交易各方将自己的各类供求意愿按照一定的方式输入电子商务网络,电子商务网络根据用户的要求,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相关信息并提供给用户多种买卖选择。

农业是我国的传统弱质产业,历来存在着生产经营分散,产品竞争力不强,流通环节多,交易成本高,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中国加入WTO,我国农业所面临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当前,流通已成为我国农业的“软肋”,严重地制约着农业整体效益的提高。在农业领域应用电子商务,通过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及时传播市场信息,帮助农业生产者特别是农民适应变化多端的市场,为我国农业发展带来如下好处:

一、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促进农业产业化

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基本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生产,农业生产者之间基本上不存在信息交流,农户往往凭借自己往年的价格经验来选择生产项目,确定生产规模,因而导致农业生产安排被动,进而造成一些农产品的产量和价格波动较大,影响了农业生产整体的稳定性和农民的积极性。

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市场化,即以市场为导向,在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在经济利益上依据平均利润率的产业化组织原则实现产加销一体化,即形成生产和流通利益共同体,把农户与市场联结在一起。通过电子商务强大的网络功能,跨跃时间和地域的障碍,使农产品供需双方及时沟通,农业生产者能够及时了解市场信息,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合理组织生产,以避免因产量和价格的巨大波动带来的效益不稳定,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农业产业化不同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调整农业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按市场机制配置生产要素,并要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个环节和过程按市场机制组织活动。二、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减少环节,提高农业效益

我国目前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尚不健全,因此农产品销售仍然存在着渠道窄、环节多、交易成本高、供需链之间严重割裂等问题。通过电子商务实现农业生产资料信息化,Internet将市场需求信息准确而又及时地传递给买卖双方,同时根据生产的需求信息传递给供应商适时补充供给。在业务模式上,提供了交易市场、农产品直销、招标等交易模式,自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真正实现电子商务的效能,减少市场存在的种子、化肥、农药、农业机械、农用薄膜等各种生产资料的供需矛盾。同时,拓展了传统买卖方式,使传统商务的有形市场走到了网上,由相对时间段营业的现货市场转为全天候开放的模拟市场,提供了交易自动撮合、库存和查询、数字签名、网上支付等,大大地缩短了供应链,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形成新型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

我国农产品交易链及其通路过程存在环节多、复杂、透明度不高、交易信息对称性较差等问题。产业发展的基础是生产,但市场和流通是决定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农产品流通不畅已经成为阻碍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影响农民增收乃至农村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农产品的卖难及农产品的结构性、季节性、区域性过剩,从流通环节看,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信息不灵,盲目跟风。市场信息的形成机制和信息传播手段落后使农户缺少市场信息的指导。二是农产品交易手段单一,交易市场管理不规范。现在传统的方式主要是一对一的现货交易,现代化的大宗农产品交易市场不普及,期货交易、远期合约交易形式更少。通过建立以计算机联网为基础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实现网络营销和网上支付。保证了各地农产品销路畅通、供销协调,扩充农业信息量。透明化的价格可以提高网上交易量从网上获取产品和价格信息将增加产品的可比性和价格的透明度。由于不同地理位置产生的价格差别也将因不断增加的竞争而减小。这将在生产资料价格上有利于农民,但是不利于其所生产的农产品价格。这就造成这样一个特别的现象:哪里存在许多有差别的农产品并有经常性的供给,哪里就需要生产资料供应专家为其服务。

第4篇

【关键词】 农业 物联网 冬枣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证。在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的关键时期,必须把稳定发展农业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然而我国农业的发展存在多方面制约因素。随着信息技术,尤其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有效解决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近年来,冬枣种植效益较高,农民广有种植,但粗放式的冬枣种植手段和管理模式,存在着多种弊端,严重影响了冬枣产业的发展。农业物联网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冬枣种植中有广泛的应用。

1 农业物联网技术能推动冬枣种植产业的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的实现

农业物联网通过各种环境和视频感应芯片和传感器,实现设施环境监控。可以最大广度地收集人和自然界各种相关信息,然后借助有线、无线和互联网络,实现三个互联互通。首先是实现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农民、农业科技专员等“人与人”的互联互通;其次是实现土、肥、水、气、作物、仓储以及物流等“人与物”的互联互通;最后是实现农业数字化机械,自动温室控制,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等“物与物”之间的互联互通,三个互联互通真正实现即时感知、信息通畅和高度智能化。

例如,环境和视频传感器能采集到冬枣生长环境中的气温、湿度、用药、土壤营养等全部信息,设施环境监控,采集单株枣树位置信息,生产枣树分布电子地图,将电子地图作为底图实现信息查询、生产信息管理、数据统计等功能。再如,可把每棵冬枣上植入一个感应芯片,每个感应芯片,就是每棵冬枣的“标签”或者“身份证”。这个“身份证”不但能够记录冬枣生产的全过程,而且能够随时向信息平台智能反馈每棵树的生产管理情况,做到一有质量预警信息,就会自动报警。另外,土壤感应器可以检测冬枣的施肥状况,为保证品质,冬枣所用的肥料都是有机肥,如果肥料成分不达标,土壤感应器可以即刻检测出结果。

2 农业物联网技术能提高冬枣种植全方位精准化、精细化、数字化等生产过程管理水平

基于物联网技术提出的农业生产过程管理解决方案,利用了物联网信息技术来改善生产系统的工作效率、提高投入资源的附加值、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及资源损耗,从而实现生产过程管理水平的提高。

在冬枣种植环节,利用农业智能传感器可实现冬枣种植环境信息的实时有效采集和利用自组织智能物联网对采集数据进行远程实时传输报送。通过农业物联网技术监视冬枣种植环境的各种参数,如土壤湿度、空气湿度、土壤养分、土壤酸碱度值、降水量、温度以及气压、光照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等,这样就为冬枣种植精准化、精细化、数字化调控提供了科学依据,优化了冬枣种植生长环境,既可获得适宜冬枣种植生产的最佳条件,提高冬枣产量和品质,同时又可提高水资源、化肥等农业外部投入品的利用率和产出率。通过标准化管理、精耕细作管理、设施农业管理和健康种植,实现了对冬枣种植生产过程的科学管理,提升了冬枣生产竞争力。

3 农业物联网技术能有效地保障冬枣生产和食用安全

在农产品和食品流通领域,集成运用电子标签、条码、移动通信网络、传感器网络以及计算机网络等农产品和食品追溯系统,可以实现农产品和食品质量跟踪、溯源和可视数字化管理,对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餐桌嘴边、从生产领域到销售领域全过程全方位实行智能监控,可实现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在不同供应链主体之间的无缝衔接,不仅实现农产品和食品的数字化物流,同时也可大大提高农产品和食品的质量。

如在枣包装或出厂时,冬枣芯片内各种信息可通过系统统一数据接口将数据传送到中心数据库,并通过条码打印控件打印二维条码,实现与流通环节的衔接。大的包装可采用RFID芯片标签,可采用特制的读写装备进行读写,内部小的包装可采用一维+二维条码的方式进行追溯。在这个平台上,不仅能够实现冬枣质量的全程追溯,而且能够对生产管理过程进行全程控制。消费者还可以通过网站、手机短信以及触摸查询机等方式访问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条形码、RFID等标识查询到所购买的冬枣在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销售等全程环节的具体信息,从而保障质量安全可追溯。

4 农业物联网技术能推动冬枣观光—采摘—休闲—科普等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延伸发展

农业产业延伸能带来更多的附加值。在农业产业延伸领域,通过智能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把农业生产过程与农业观光旅游、教育科普等有机融合起来,招引市民到郊区、乡村,与村民共同参与、体验到农业生产中来,市民可以种植管理农产品,采摘农产品,体验劳动生活,也可以全程监督农产品的生产流程,这样可以实现城乡互动,村民市民互动,消解二元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生产与消费的无缝对接,促进形成新型综合性农业生态体系,这可以从本质上实现传统农业生产、经营向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根本性转变。

借用物联网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拉长冬枣产业链,促进冬枣产业长远发展。例如,沾化成立冬枣生态旅游区,景区内部的信息实况实现农业物联网平动,智能管理,有效提高了运作效率。冬枣生态旅游区以“品尝沾化冬枣,体验农家风情,享受自然休闲”为主题,突出了浓郁的冬枣文化,其中冬枣嫡祖、冬枣示范园、天女献枣、枣乡艺苑、科研科普区以及认养冬枣林区等独具特色的景观,集观光、采摘、旅游、科普、考察、休闲于一体,发展成绩十分显著。

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但也面临着资源、环境与市场的多重约束,保障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的压力依然存在,确保农民稳定增收的任务越来越重。农业物联网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力支撑。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标志着冬枣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现代化发展阶段,对于优化冬枣产业种植结构、激发冬枣产业发展活力、提升冬枣产业生产流通安全、加快冬枣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果农增产增收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杜晓明,陈岩.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温室农业监测中的应用.农机化研究,2009,31(6):141-144.

[2]牛孝国,朱桂芝,夏宁等.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农业现场数据采集研究进展.中国农学通报,2009(24):515-519.

第5篇

关键词:三农问题;剩余劳动力;转移

“三农”问题就是对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的总称。具体的讲,就是农业的增长与发展;农民现实的收入及其增长、未来的生活、职业等变化及由此带来的问题;农村发展,包括农村经济及社会的发展。农业、农村与农民三者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相连而难以分隔的。其中,农民从事生产活动,创造价值,增加收入,改善居住地的生存环境条件,建设新型的农村;农民将所得收入用于增加农业投入,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可见,在这三者关系中,农民是具有主动性的一方,而农业是农民获取收入的源泉和进行劳动创造收入的对象之一,农村则是在农民通过劳动创造收入后进行改造、改变的对象。因此,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近年米,随着农副产品价格的普遍下降,农民负担日益加重,中国农民、农村和农业的困境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1 “三农”问题的症结

(1)农业人口过多至使农业效率低。在我国,由于传统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比较多,劳动力供给是无限的,劳动生产率很低,其边际劳动生产率接近于零甚至是负数,农民的报酬极低。在剩余劳动力未输送完之前,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很难提高,农民的收入将始终处于停滞状态。

(2)农业人口过多导致农民贫困。农业人口过多从两方面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一是有限的农业收入由庞大的农业人口分摊,导致人均收入水平低下;二是有限的农业资源由庞大的农业人口分摊,造成农民就业不足。农民收入水平低,又会通过两个途径形成农民贫困的恶性循环:收入水平低,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农民谋生能力低,收入水平低;收入水平低扩大再生产投资不足,收入水平低。

(3)农业人口过多影响农村稳定。农业人口过多通过两个方面因素影响农村稳定:一是农民是农村不稳定的经济根源。当前大多数农民收入处于负增长,这是农村出现不稳定因素的经济原因。二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自我保护能力弱,农民利益得不到充分保障。农业人口过多,且经营分散,使农民通过适当的形式组织起来形成利益集团的成本过高,致使农民组织化程度低,造成农民自我保护能力弱。

因此,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只能是减少农业人口的数量,转移农村过剩的劳动力,降低农村自然资源的负载率,使农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配比逐步趋于合理,增加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人均资源空间。

2 “就地转移”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基础

小城镇战略是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方法之一,即“离土不离乡”的转移策略。漳平是重点产煤地区,近几年来大量煤矿企业的迅速发展,已使大部份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全身投入到煤矿企业,这为家庭增收、减轻负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中劳动力与土地、农民增产与增收之间的矛盾。同时也要看到,这种通常不伴随身份转变的转移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它使许多已从土地中转移出来的农民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这给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很多人仍是在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随时转变。已转移的农民仍然把农村作为自己的重点,保留在农村占有的资源。这既便农业在日后成为“业余产业”、“副业”,也不利于土地资源的规模利用。因此,现在必须着眼于农业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农村的非农产业,通过农村的工业化来带动农民发展非农产业,促使农民增收。

(1)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具有估计,农业的充分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可吸纳将近一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农业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只要我们认真抓好农产品的加工与转化增值,农业效益的增长大有希望。

(2)鼓励外出民工回乡创业。

大中城市作为一个开放系统,更容易给农民带来现代观念。农民外出打工,不仅增加了现金收入,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生产率,更重要的是不少农民转变了观念,学到了本事。对这些经受几年锻炼,积累了一定资金,学到了一些管理知识,掌握了一定技术的农民工,要动员他们回乡创业,扩大就业,把他们看作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表彰他们的创业事迹和先富帮后富的奉献精神,激励更多的外出农民工回乡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做出更大的贡献。

(3)积极引进城市资源。

解决“三农”问题,不能仅靠农村内部的资源,而是要统筹城乡资源,跳出长期以来就“三农”解决“三农”问题的传’统思维局限,冲破历史形成的城乡分割的格局,引导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到乡下发展,跨产业、跨区域重组资源,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从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快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

3 “异地转移”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

(1)促进大中城市的工业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

目前我乡的大部分农业人口均属于剩余劳动力,这些过剩的劳动力大都需要转移,但由于总体劳动力素质偏低的情况,很大程度上难以在发达地区就业。目前由于我国工业结构应以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为基础主体,应以农村劳动密集型工业为加速工业化的推力,较快走完劳动密集型为主体的工业化阶段。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还很落后,在我们这样的穷乡僻壤就更加的落后了,据统计数字表明,勺窝乡第三产业的发展态势不容乐观,在勺窝乡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只占到15%左右,主要都是全身心地投入到第一或第二产业,而在我国其他地方第三产业的比重就远远高于我区达到30%-40%,而全国的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也远远地低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据相关部门权威数量,全国32个人口在百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和43个人口在50-100万的大城市中,第三产业可提供的就业机会至少应在1500万个以上,再加上其它中、小城市提供的就业机会,就可以大大缓解我国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解决就业问题在第三产业还能找到巨大空间。

(3)鼓励农民进城创业。

大量农民进入城镇需要大量相应的就业岗位。在当前城镇就业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农民进城就业的难度就更大。这就需要大力鼓励农民进城创业,尤其是鼓励农民在第三产业创业,因为目前我乡的第三产业相比全国的发展要滞后,而我国的第三产业相对发达国家的发展又要滞后,而该产业又是进入门槛较低、吸纳就业人数较多的产业。所以各级政府应当制订鼓励农民进城创业的政策,要完善农村的土地流转制度和贷款制度,比如可以允许农民以土地经营权为抵押取得银行贷款等,从而增强农民进城创业的信心和能力。

第6篇

[关键词] 现代制造技术 农业机械制造行业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3-0221-01

由农机消费大县迈向农机生产大县,是河南省汝南县的全新定位。该县在新农机的研发和应用方面,建立以农业机械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为主体的3平方公里的农机产业园,为推动农机产业发展搭建了平台。平台的诞生,不但催生了农机生产企业加速成长,也吸引了大批农业机械制造项目扎根汝南县,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填补了汝南县农业大县无大型农机制造的空白。目前,该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20万千瓦,农业机械总值16.3亿元,农业机械总拥有量5.1万台,其中大中型农业机械1.2万台,配套农具11万台(套)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6%以上,小麦基本实现生产全程机械化,玉米机收率达75%以上,玉米秸秆还田率达80%以上,实现了农机合作社乡镇全覆盖。

1 数控机床技术在农业机械制造行业中的应用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数控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我国农业机械制造行业中应用更加频繁。最近几年,我国各种中高职院校培养了大批数控技术人才,为了数控机床制造技术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过去我国机械制造行业中,很多数控技术都是由外国企业控制,引进国外的机械设备,国内机械制造行业对国外技术比较依赖,国内的农业机械制造企业所生产出来的零部件技g水平较低,缺少自己的核心技术体系。为了进一步促进数控技术在农业机械制造行业中的应用,提高自身的净胜能力,需要我们逐渐构建属于本国特有的体系化和规模化数控机床产品,为我国的农业机械制造领域提供充足的零部件,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数控技术在农业机械制造行业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可以整体提高农业机械设备的配套能力,同时,在农机设备机床可靠性方面,也能够利用数控技术得以实现。此外,应用数控技术还能够有效提升农机设备生产质量和水平,使农业机械制造行业逐渐向着自动一体化方向发展。最近几年,我国很多机械制造企业不断推出了大量高性能的数控机床产品,显示了我国在机床生产水平提升。我们相信国内机械制造企业完全可以依靠自主数控技术制造高质量的农业机械设备。

2 数字化技术在农业机械制造行业中的应用

首先,CAD技术在农业机械制造行业中的应用。随着工业技术更新加快和竞争日趋激烈,机械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产品的设计周期越来越短,现代化的CAD技术也在不断向前发展。过去传统的CAD技术主要以计算为基础,处理符号推理。但是传统的CAD技术已经不能很好适应创造性设计要求,工作很困难,因此,在农业机械制造行业中的应用CAD技术必须在系统中引入人工智能方法,采用专家系统技术,积极发展智能化CAD技术,以适应创造性设计要求。智能化CAD设计系统是由多个智能体功能模块有机组合在一起而设计出来的复杂系统。在农业机械制造行业中的应用应用智能化的CAD系统,可以很好解决农业机械设计制造过程中复杂的设计、利用率低的难题,缩短机械产品开发周期,在未来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应用前景;其次,数字化技术在农业机械装备制造中的应用。随着数字计算机的诞生,其逐渐被应用到控制加工机床的加工运动方面,形成了数字控制机床。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数控机床技术逐渐称为衡量一个国家机械制造能力的重要标准。在国外发达国家的机械制造企业中基本上已经实现了无图纸生产,广泛使用CAD技术和CAN技术,实现了全部的数字化设计。最近几年,数字制造技术在我国有了一定的发展,如数控技术、制造信息支持持系统为主体的技术在我国农业机械制造行业中不断得到应用。但是从目前整体的发展情况来看,数字化技术在农业机械制造行业中的应用还比较滞后,但我们相信在今后的农机制造领域将会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数字技术,直接推动农机制造行业实现自动化发展

3 虚拟技术在农业机械制造行业中的应用

首先,虚拟装配技术在农业机械制造行业中的应用。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在农机产品开发阶段进行装配评价,从而保证在农业设备设计阶段对整个产品的功能、性能从装配角度进行分析,避免设计中存在失误,为接下来的生产定型提供方便,节省大量时间和金钱。采用二维图纸进行了平面设计和线性设计无法及时发现重设计制造过程中存在的的装配干扰问题,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出现装配干扰问题在后续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重新设计,增加了制造成本,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通过使用虚拟装配技术,设计人员在设计阶段就可以对产品进行模拟加工,对设备零部件进行全方位的检查,通过程序自动检查机械设备设备装配存在的干扰问题;其次,虚拟制造技术在农业机械制造行业中的应用。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是热加工技术的应用。模拟系统针对机械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以及制造技术难度进行全面分析,模拟机械设备成型过程中各种数值和物理量,对机械设备形成过程进行动态化的仿真模拟,在不同生产条件和制造环境分析不同金属材料的配置情况,进而对机械设备热成型零部件的质量和性能急性控制和优化,充分发挥不同看金属材料的潜能,实现生产加工最轻化和材料应用最优化。

参考文献

第7篇

*乡是一个国家重点扶持的山区农业贫困乡,位于*县城东北部,地处国家级保护区大药山南麓,牛栏江畔,距县城117公里,全乡国土面积148平方公里,辖13个村民委员会254个村民小组,*年底有7352户30523人,有低收入人口5255人,极对贫困人口5063人;境内居住着汉、苗、彝、壮、布依、满等6个民族。乡内最低海拔940米,最高海拔3426米,乡政府所在地1740米,属典型的立体山区农业乡。耕地面积25236亩,主产玉米、小麦、洋芋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主要有烤烟、蚕桑;经济林果有核桃、花椒、板栗;主要资源有矿产和水利资源。*年全乡人均有粮323公斤,人均纯收入1156元,农民贫困面大,且贫困程度深;乡辖区内有通昭通沿江公路一条,哨红公路*段长53公里,共有乡村公路总里程66公里;全乡各村已基本实现通路、通电和通水。*乡通过历届乡党委、政府和全乡人民的艰苦努力,*乡的发展面貌从纵向比,有了显著的变化,但和其他乡镇比,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相比,*的发展速度依旧较为缓慢。其显著特征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产业化水平低。

一、*乡农业产业结构结构调整取得的成效

近年以来,*乡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切实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提高开放程度,狠抓支柱产业建设、劳务输出等重点工作,把过去以粮为纲的一元结构,改变为种植粮食、种植经济作物、畜牧业养殖并重的三元结构。并依靠乡内自身资源,积极拓展工业经济,提高农村收入,进一步增强农业的自我发展能力,使全乡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在经济结构上二三产业比重明显提高,经济结构日趋合理,支柱产业逐步形成,初步培育了以烟、桑、畜、矿、经济林果五大产业为主的产业链,经济发展环境不断得到优化,农民增收渠道逐年增加,全乡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年全乡境内天花板电站建设,哨红公路改造,烟水等工程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00余万元,有力地拉动我全乡经济的快速发展。

1、积极培育农业支柱产业。根据近几年来农民农产品持续走低,特别是粮食价格持续走低,农村中农民增产不增收现象突出,农副产品销售不畅,农副产品深加工滞后,农业的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情况,乡党委政府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搞活农村经济流通。加大对特色产业、传统优势产业的扶持力度。结合*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在保住种植业,稳定烤烟产业的同时,加大了对蚕桑产业,畜牧业,干果经济林的培育,进一步拓宽了农业生产的空间领域,加深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改变发展思路,使农户在自觉选择科技信息和市场动态后,根据自身优势确定种植品种及养殖种类,调整后的农业结构,摆脱了过去靠政府发动,等政府收购的恶性循环,初步培育了以畜、烟、桑、矿和干果等五大产业,并制订了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逐步建立健全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链,并按照统一项目布局、分区域实施的原则,促进了支柱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2、不断加强劳务输出。*乡属典型的贫困乡,人多地少,全乡共有农村劳动力12000余人,剩余劳动力达7000余人。为此,乡党委、政府将发展劳务输出作为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制定了劳务输出规划,积极开展外出务工人员技术培训。在充分发挥乡劳动保障事务所有序转移劳动力的同时,还与乡内外出务工人员立联系点,及时传送务工信息,为乡内富裕劳动人员提供就业服务;同时乡党委政府还积极主动地与在乡内建设规较大的两家公司云南省滇能集团、昭通昊龙集团公司联系,就近就地输出劳工,使部分不能外出的、季节性富裕的农村劳动者在家门口创收。对外出务工人员实行跟踪服务,提供政策法律等方面的援助。并充分利用职业教育资源,加强了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增强农民务工致富的能力。经过几年的努力,全乡劳务输出人员常年稳定在7000人左右,占全乡富裕劳动力的70%左右,*年劳务收入超过1200余万元,劳务输出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劳务输出不但减轻了乡内人多地少的压力,并通过劳务输出,引进了外地的一些先进技术、资金和信息,打破了农村封闭式的自然经济格局,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和外地经济的横向联系。

3、全力挖掘自身资源。*乡属典型的山区贫困农业乡,自身没有国有、集体和民营企业,长期依靠传统农业维持发展,自身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有限。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紧紧抓住牛栏江梯级电站开发的机遇和自身水、矿两大资源,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招商引资加快发展,进一步拓展领域,创新办法,力求尽可能多地把外面的资金引进来,把内部的资金挖出来。经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较好成效。*年,引进昭通大企业——昭通昊龙集团公司落户*,投资开发乡内的矿产资源。今年上半年实际完成投资达3000余万元。初步走出了大项目促进大投资,大投资促进大发展,大发展带地方大增收的以工哺农路子。

、当前*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起步晚、程度低、效益不高,

资金投入不足。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把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脱贫致富的一项主要工作,通过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增大对培育产业发展的经济投入,建立产业科技示范园区,扩大产业基地,加强科技指导等各项措施,使全乡农业经济初步走上了农、林、牧综合发展的路子,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的。但从总体上说,全乡贫困面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起步较晚,层次较低,效益不高。产业结构调整以政府推动为主,农户参与的主动性不够,投资模式较小,投资渠道单一,农民资金投入的积极性和农村信用社信贷投入的积极性还没有调动起来。

(二)农民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缺乏认识。

*乡的经济基础大多以农为主,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牛前人后的千年耕作方式和传统农业的经济形态使全乡农民小农思想观念根深蒂固,以保本经营,看天吃饭为主,仍习惯于在自家责任田里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还没有尝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甜头,对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性不高,不愿在土地经营中搞大规模资金投入,害怕出现风险,血本不归,得不偿失。如:地膜覆盖技术已推广了几十年,而一些农民还难已接受,政府采用无偿投资让农民承包塑料大棚,有些农民都不愿承包;一些由政府无偿提供苗木,发展林果业的村,对已投入物力、财力、人力种植的苗木,个别农民人为进行破坏。再如:*乡的樱桃在产量上算是全县第一,与隔江相望的鲁甸小寨相比不相上下,而鲁甸小寨樱桃饮誉昭通,名扬云南,供不应求。而*樱桃由于农民不注重管理和培育,*樱桃的命运只是生的廋土上,长在深山中,默默无名,仅一元甚至几角一斤,有时不无人问津。农民也仅作为一项意外收入。其关键原因就是农民在技术和管理上投入不够,让其自生自灭。这说明在推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老百姓在认识上还不够,还存在一定阻力。

(三)政府与农民在农业经济发展上难以达到共识

一个乡的产业规划和结构布局是全乡发展的核心,首当其冲的就是要着眼于乡内的土地资源和自然资源,拓宽农业生产的空间领域,加深资源的开发利用,从外延性的广度和内涵性的深度开发两个方面进行统筹规划,面向市场,找准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找到突破口,因地制宜有规划、有步骤地进行发展,为全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寻求最佳的生产组合。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政府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心情与农民的观望态度形成了强烈反差,这一热一冷,影响了农民在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在实行产业结构调整中,还未理顺政府与农民的关系,没有引导农民从传统农业中走出来,而是用行政手段强迫农民去搞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例如:*乡的蚕桑产业可谓发展历史长,收益见效慢,其主要原因就是农民在没有得到利益和服务技术较为落后的条件下大规模组织农民种植的,使政府强制种桑,老百姓强烈挖桑的对峙局面持续多年才使老百姓接受。这样一来,再好的项目,老百姓也不会趋之若鹜。

(四)农村金融机构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和认识不够

由于贫困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尚属起步阶段,基层信贷人员或多或少缺乏深层次了解,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没有进行深入细致考察,缺乏科学分析,加之农业生产受诸如气候、技术、市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投入资金要承担较大风险,因此信用社信贷人员往往对这种贷款存在“慎贷、惜贷”心理。

而在农业产业结构结构调整中的高资金投入与信用社可提供资金之间有一定的矛盾。如规模养牛、养羊,养猪,一个10头以上的养殖户仅引进良种和建设配套工程就需要近2万多元,而信用社一般为农户最高可提供5000元贷款。

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产业项目经营效益周期与农村信用社贷款收回周期之间也有矛盾。由于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限制,生产周期长,比较效益低,决定了其投资回收期较长,而农村信用社现行贷款实行期限管理,最长贷款期限为一年,农民在产业化经营中显然无法当年收回投资,归还信用社贷款,不得已,只能超期,超期后,信用社要加收利息,农民负担无形中加大。

(五)现行农贷管理方式方法加剧了农业产业结构结构调整中贷款难和难贷款

现行的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体制中的一些规定、办法和措施严重制约了其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主要表现在贷款期限过短,利率过高,贷款数额小,农民在贷款过程中处处不便;同时,信用社行业管理水平提高后,各个信用社都加大了贷款考核,对贷款采取责任追究制度,实行不良贷款的零增长,致使部分信贷人员有贷不敢放,制约了支农贷款的增长。

三、对加快*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建议:

(一)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快速发展的关键

农业经济要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是关键,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是广大农村群众,其核心是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如何调动农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和资金、技术投入的积极性,是推动产业化经营及结构调整,加快农村脱贫致富的关键所在。*乡作为贫困山区乡,农民的生产生活长期受传统经济的影响和制约,要改变种植模式还有一些距离。因此,乡党委政府首要的任务就是积极引导农民群众,解放思想,提高认识,从传统农业观念中走出来,进入市场经济的大潮,在产业调整上主要选择投资少、建设周期短、见效快,全乡或全村农民都能做,在经济上具有辐射力强,覆盖面大的项目开展,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农民自觉自愿的行动。让利益引导农民加大资金投入。并抓住建设天花板电站的机遇,积极扶持和培育服务电站生产生活消费相一致的产业,不但为电站工人解决了生产生活困难,而且也促进了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

(二)政府部门要发挥宏观指导、协调和服务的职能

要尽量减少政府行为,切忌强令硬上,避免造成农民群众的抵触对立情绪,政府只有深入实际、深入农村、深入到农民的内心世界,问计于农民,真正把群众引导好,把农民利益维护好,把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的积极性调动好;要坚持因地制宜,立足当地资源,切忌急功近利、不切实际地强行推广,不可盲目上一些不适应市场要求、没有前景的项目,造成农民不必要的损失;政府要从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为农民产业化经营和调整结构搞好服务工作,要为农民适时提前、产中、产后的各种服务,帮助农民对市场信息做深层次的调查研究,利用政府“数字乡村”网站,及时捕捉信息,及时信息,为农民产业化经营创造良好的条件和广阔空间。

(三)加大金融部门特别是农村信用社积极参与和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的力度

金融部门要树立民本思想,积极探索研究新形势下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观念、新方法、新手段,坚持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支持相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专项贷款与小额信贷资金相结合,扶贫贴息贷款与贷款利率优惠相结合,支持农村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结构调整。

农村信用社要发挥好支农主力军的作用。立足农村、面向农业、遵循合作制原则,不以盈利为惟一目的,全心全意为村民、为农户、农业和农村经济提供服务,全力以赴支持农业结构调整,把农村信用社办成真正“农民自己的银行”。

第8篇

一、杨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概况。

杨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现代农业精彩纷呈、颇有成效。目前杨墟镇着力做好现代农业“苗、菜、果、禽”四篇文章,据调查,已形成四大基地,即万亩花卉苗木基地、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万亩果业基地、畜禽清洁有机养殖基地。

据调查,万亩花卉苗木基地即江西百峰岭生态农业园,集名贵花卉苗木、农业科技示范、休闲旅游观光三位一体,投资达3.9亿元;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已建成403个大棚和2个连体大棚,投资达2.1亿元;万亩果业基地即邓志平园林绿化基地,投资1亿元,占地1.2万亩,已栽种猴樟、桂花树、罗汉松等300余个品种;种养基地包括雷丰村万只养鸡基地、投资400万元的塘头美文养牛场、仙游村万头生态养猪示范区。

二、杨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成效意义

目前杨墟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态势良好,全镇围绕“商贸物流枢纽,创业休闲杨圩”的发展目标,步步挥写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小康幸福新杨圩的辉煌新篇章。据调查,2013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3.33亿元,财政收入67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769元。在杨墟的发展目标中,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生态示范作用明显,正书写着浓墨重彩的一笔,有一大批农民已在或正在这一领域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产业。

三、高安市创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有利因素初浅分析

高安市创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有不少有利因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现作个初浅分析,起个抛砖引玉作用。

1、高安农业特色大市,农业资源丰厚殷实

高安是一个农业大市,有着丰厚殷实的农业资源,可为创建现代农业科技园提供坚实的基础。调查显示:高安耕地159.9万亩,林地3313.39万亩。大型水库5座(上游水库、矿山水库、樟碧水库、官莲水库、曾家桥水库),大灌区1个(锦北灌区),小的水库和渠道不可计数。

高安农作物生产稳定,盛产粮、棉、油、菜。

高安特色产业发展前景远大。全市富硒土壤面积达568.91平方公里,约占高安土地面积的23%,极有开发价值,急待大力开发。再看高安的农业企业,据调查,高安市全市农业企业达600多家,拥有中国名牌农产品3个,江西省名牌农产品5个,江西省著名商标2个,农产品注册商标近百个。高安大观楼腐竹被评为“中华老字号”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市农产品商标198件,涉农著名商标5件,涉农知名商标8件。

2、高安农业转型升级,搭砖引玉台阶可踏

在全国“新常态”的氛围里,农业转型升级是全国各地必须考虑的课题。高安市建设乡镇现代农业科技园可以为全市农业转型升级搭砖引玉,提供台阶。农业转型升级必须考虑两个因素:土地和劳动力。创建农业科技园,第一,可以推进土地流转,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农村有大量荒地和抛荒地闲置,这些闲置土地分散于各家各户,无人打理,何谈收成?一个农业园可以集中经营一片闲置地,产生经济效益。

第二,可以吸收劳动力,稳定农村。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大多被生活所迫出于无奈,倘若家门口有钱可赚,谁也不愿外出颠沛流离。农业园可以吸收一批本乡本土劳动力,稳定家庭,稳定农村。

3、高安创业能人辈出,民间资本财力雄厚

在经济改革大潮翻涌的机遇下,高安创业能人辈出,创建现代农业科技园可为本土能人提供再次创业的平台,推动高安经济转型发展。据调查,截止目前高安全市个私经济数量达38000多家,其中私营企业2908户,注册资本达83亿,如此雄厚的民间资本如何充分利用,为一方经济作贡献?笔者认为,引导他们发展创造农业产业,不失为一个好的方向,好的做法,可以说,农村天地广阔,大有施展舞台。

4、高安工业已迈台阶,反哺农业实力雄厚

目前,高安有三大支柱产业:建筑陶瓷业、汽车运输业、led光电产业。两大工业园区:新世纪工业园、陶瓷城;一大文化产业地:大城・昌西文化园。据调查,2014年1―8月份,全市实现工业产值885224万元,同比增长22.47%,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664715万元,增长35.85%,实现利税53048万元,增长55.74%,其中实现利润31944万元,实现税金21104万元。数字是最客观的最有力的业绩说明,可见,高安工业已迈上了新台阶,走出了一条良性发展之路,反哺支持农业发展有足够的实力和殷厚的财力资源。

5、高安文化灿若星辰,品牌丰厚急待打响。

高安有2200多年的文化史,建县于公元前201年,素有“江右上县”、“才子之乡”、“赣中明珠”之称。在这片锦秀大地上,文化底蕴丰厚,灿烂绚丽。高安的采茶戏、高安道情、上湖灯彩、高安字门拳等等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多达500多个;高安的青花瓷、大观楼、大愚寺、岳飞点将台、贾家古村等古朴馨香;高安的华林寨、荷岭峰、碧落山、钧山岭等山川峻秀。高安名人辈出,才子如云,幸南客、吴有训、周德清、朱轼等历史名人闪耀神州。据史载,唐代进士65人,高安就有7人,宋代江西进士5442人,高安已达117名。如今高安每年高考有2000多名学子考取全国各大院校。一句话,高安文化耀星辰,历史悠久藏底蕴。创建农业产业园,可以充分发挥这些丰厚文化因素的作用,无论是旅游、文化开发等都可以做响、做强文化品牌。

6、高安产业链条延伸,拓展触须需要连结

产业做强做大后,演生出不少链条产业,形成产业龙,既可以减少开支,又可以节省人力物力等资源。比如说农业加工产业,就需要更多、更安全、更有保障的农产品供给。倘若本地有充足的本乡本土农产品,就绝不会去外地进货。就地取材,互惠互利,何乐而不为?高安不少产业急需配套的链条企业作后盾。据调查,农业加工业迫切需要规模的种植来提供原材料。比如,高安的加工产业,发展前景非常看好,但是,目前只是小打小闹,散布无序,零星种植,有经验愿种植的农业户很少,如果能形成产业琏,规模种植,那么加工业则可迈上新的台阶,可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要解决规模种植的难题,创建现代农业园是良好的途径之一。

第9篇

关键词:产业结构;产业体系;产业优化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2

一、辽宁省产业结构演进及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30年多来,辽宁省三次产业结构以农为主、所有制结构单一、城乡分割等不合理状况得到了根本性调整,经济结构经历了巨大历史性变迁,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增强。如图1、表1所示,1952-2012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9.0%持续下降至8.6%,下降了2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由48.3%上升至1978年的71.1%,随后又降至2012年的53.2%;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由22.7%降至1978年的降至14.8%,2013年升至38.1%。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基本格局已经初步形成。1978年经济改革开始于农村地区,推行极大地释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农业生产呈现蓬勃局面,辽宁产业产值格局结构为“二一三”。1984年以后,辽宁省产业产值结构转变为“二三一”的格局。第一产业产值在小幅增加中占比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因2004年起实施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产值比重迅速提升。第三产业持续发展,产值逐渐增加,自2004年至今却呈现出小幅下降趋势。自2009年起,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在逐步调整中重新呈现出了增长态势,第三产业增长相对应的呈下降趋势。

截至2012年,辽宁省地区生产总值24846.4亿元,比2011年增长11.8%。分行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155.8亿元,增长12.5%;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3230.5亿元,增长8.9%;第三产业增加值为9460.1亿元,增长15.9%。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2年的变为8.7∶53.2∶38.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6649元,比上年增长11.6%。

图1 辽宁省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变动趋势图(1952~2012年)

表1 辽宁省三次产业增加值及增长率情况

年份 生产总值(亿元) 生产总值增长率(%) 一产增加值(亿元) 一产增长率(%) 二产增加值(亿元) 二产增长率(%) 三产增加值(亿元) 三产增长率(%)

2008 13668.6 22.4 1302.0 14.9 7158.8 29.1 5207.7 16.1

2009 15212.5 11.3 1414.9 8.7 7906.3 10.4 5891.3 13.1

2010 18457.3 21.3 1631.1 15.3 9976.8 26.2 6849.4 16.3

2011 22226.7 20.4 1915.6 17.4 12152.1 21.8 8159.0 19.1

2012 24846.4 11.8 2155.8 12.5 13230.5 8.9 9460.1 15.9

数据来源:辽宁统计年鉴。

二、产业结构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辽宁省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进展。一是产业结构继续改善。2012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7∶53.2∶38.1,与“十一五”末相比,第一产业比重继续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均有所上升。二是就业结构继续优化。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从“十一五”末的30.3:27.7:42.0,转变为2012年的28.7:26.9:44.5,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上升0.8个和2.5个百分点。辽宁省三次产业结构与发达地区相比,第二产业的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的地位和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的。辽宁三次产业结构整体呈逐步升级态势,但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结构低度化问题仍很突出,具有较大的优化空间。因此,辽宁产业结构方面的问题不仅是各层次产业之间比例的高低,更是由产业的发展方式粗放和发展效益低下引发的相关问题,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三次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按照三次产业演进规律,第三产业发展壮大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的一般趋势。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三产增加值比重从1978年的14.8%,增至2012年的38.1%,但明显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同时,第三产业内部以交通运输、仓储、邮电等传统服务业占较大比重,现代服务业发展比例较小,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比例为58.6:41.4,其中尤以商务服务、科研、现代物流业、信息传输等为代表的生产业发展欠缺,企业数所占比例仅20%,规模偏小、散、弱。生产业的发展水平因服务业的整体水平较低而相对较低,物质性投入消耗相对于服务性投入消耗较大,总体核心服务水平低。同时,生产业目前很大一部分是内涵于工业部门的,有待发展成更加专业化的组织形式。

2.低技术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较大,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辽宁工业基础雄厚,规模较大,但是从发展效益看,产业内部和价值链结构有待调整。2012年,增加值超亿元的六大主要行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2.5%,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造品业、塑料制品业、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均属于传统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仅为0.62%,低于0.82%的全国平均水平;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主营业务收入2214.1亿元,仅相当于广东的9%、江苏的10%、山东的29%、浙江的56%,高新技术产业的差距远大于工业总体的差距[1]。从制造业内部看,多以高耗能、低附加值、低技术产业为主,投入多、消耗大、回报低。高技术产业以原始设备制造为主,在计算机、通信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高端产业方面,与广东省、江苏省等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从产业内部的结构看,仍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产业链长度不够,初级产品比重大,即使在所谓的高技术产品中,所从事的很大一部分工作也多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组装活动,精深加工产品规模小,产业低端化态势未根本扭转。

3.增长方式粗放,资源和能源消耗增大,环境压力加大。

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耗、污染排放是相互影响的。产业结构水平决定了当前的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现状,能源与环境状况约束产业发展。辽宁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工业覆盖面广,包括冶金、煤炭、石油、电力、化学、机械等,产值目前比重仍在50%左右,其中重化工工业占主导,对能源和资源性产品的生产和消耗量巨大,依靠资源消耗来推动经济增长的特征明显。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高速增长带来能耗以及自然资源的投入较高,使得资源供应日益紧张的同时,也进一步加重了环境负荷,由此引发的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恶化,给辽宁带来了很高的经济和社会成本。虽然近年来环境保护力度加大,但是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因此,辽宁工业在进一步发展中,迫切需要调整工业产业内部结构、提高生产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

4.三次产业间发展不协调,产业间关联度低。

工业作为的辽宁支柱产业,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工业,形成以工业化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但工业长期以来对第一、三产业的带动作用甚微。农业长期来单方向支持工业,第二、三产业较少反哺农业,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技术贡献率不足10%。同时,反哺农业的主要方式为直接到农村投资建厂、提供廉价设备和技术支持、培训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技能,采取的方式过于简单,对推进农村形成先进生产方式的作用有限。第三产业跨产业意向不强,和工业、农业的结合程度有待深化。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成为第一、二产业发展的新动力,目前仍处在开发、试用阶段,结合的深度和广度较浅,拉动作用不强,尚未形成互动联合的生产方式。同时,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发展的非均衡性削减了对第二产业的支持效果,也减弱了工业基地的扩散效应,产业间并未形成自我良性循环的运行方式。

三、辽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攻方向

1.建立以高新技术为主体的全新工业体系,优化工业内部结构

以大项目带动特色品牌工业集群的同时,大力发展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基础的信息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制造技术,以信息化、智能化牵引改造传统工业,将深加工度和技术集约化相结合,发展创新型、智能化先进制造业,打造新型现代化工业[2]。工业优化升级的应围绕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和发展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展开,其重点领域为:一是已有基础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二是原材料工业,特别是钢铁、石化产业由规模扩张向效益增长的转变。三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基因工程等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加快高新技术园区发展,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另一方面则以相关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技术政策为再工业化提供制度层面的政策支撑,推动辽宁新型工业化的进程。在这一过程中吸纳劳动力就业并推动劳动力素质结构优化。

2.大力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

服务业的崛起是城镇化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既要发挥传统服务业在吸收农村剩余劳动方面的优势,更要以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拓宽不同层次劳动力就业渠道。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研发设计、科技与信息、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文化创意、高端培训等细分领域;积极发展由制造业转型升级要求的现代仓储物流、工程装备配套服务、工业设计、工业和工程咨询等生产业,并引导其在中心城市、制造业密集区域集聚,推进生产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有机融合;不断提升批零餐饮业、文化娱乐、休闲旅游、房地产业等生活业水平,逐步提高基础教育、公共交通、通讯等公共服务业水平,推动功能型城镇化建设。

3.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层次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层次。一方面改造传统农业,将市场因素和科技因素更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推进农业产业化、生态化,农业产业链条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使农业生产向规模化、市场化、品牌化、绿色化和科技化转变。另一方面,加快完善多层次的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农民科技技能培训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新格局,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的比较收益,并在这一过程中吸纳农村劳动力。

4.吸引高端生产要素,发挥科技推动力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途径之一是以生产要素投入结构的优化,集聚更多的高端要素加速城镇化。积极吸引诸如高素质的技术劳动力、科技基础(科研机构、研发费用投入、通迅信息等)、知识产权(如技术专利、版权、品牌等)、各类中介服务等先进生产要素在城镇加快聚集,充分发挥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作用。同时,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逐步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跟进的投入格局,进一步改善科技创新环境,加强科技创新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于一体的创新型城镇产业体系[4]。

参考文献:

[1]辽宁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转型时期辽宁工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J].辽宁经济,2014(3):3-7.

[2]黄勤,杨爽.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J].经济纵横,2014(1):44-47.

第10篇

去年以来,沿河自治县为落实铜仁市委、市政府实施的“三个万元”工程,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于去年10月中旬提出了“三个万元”工程从金秋抓起的号召。通过狠抓秋冬季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林下种植、间作套种,计划到今年底全县创建万元田1万亩、万元山2万亩。到2016年,累计创建万元田5万亩、万元山5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1万元。

多措并举 快速推进

穿行在沿河自治县农村,随处可见当地群众栽培翻犁、修建产业路的身影。

“实施三个万元工程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走出一条山地现代农业后发赶超的必然之路,是沿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进‘四化’同步的重要内容,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抓落实。”沿河自治县县委书记张翊皓说。

为实施 “三个万元”工程,沿河成立了工程实施领导小组,出台了考核奖惩办法,并与乡镇、县直各相关部门层层签订了责任状。县乡两级实行一个主导产业一个部门牵头,一名副县级领导主管,一支队伍具体抓的工作机制。

在产业发展中,采取资源整合的形式,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高度整合、各记其功”的原则,将农业农村建设项目资金集中安排到“三个万元”工程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上来,形成集聚效应。确保涉农资金全部投入到农业项目上,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沿河自治县还把“三个万元”工程和“减贫摘帽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有力地推动了工作的全面展开。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和县级主管领导多次与相关部门负责人一道到乡镇、村组及田间地头督促指导工作,为实施万元山、万元田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开展县级领导包乡、科级领导包村联系制度,结合开展“4321”与减贫摘帽万人结队帮扶活动。即每位县级干部拿出至少800元帮扶4户、科级干部至少拿出600元帮扶3户,股级干部至少拿出400元帮扶2户,一般干部至少拿出200元帮扶1户。

张翊皓在“三个万元”推进会上强调,要转变服务理念和提高服务意识。乡镇党政干部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要深入群众中,向群众宣传和讲解经济转型与发展产业的新观念、新途径,帮助群众出谋划策和找准产业发展好后的营销市场,让老百姓明白发展产业的目的是增产增收,取得群众的支持和配合;着力解决土地问题。各乡镇党委政府在三个万元工程方面要集中连片规划,形成规模,形成产业带。发扬“敢干敢拼、开放创新”的精神,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绘“路径图” 拉产业链

“沿河必须按照全省185农业结构调整大会和全市三个万元工程暨秋冬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精神,抢抓国发2号文件精神和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政策机遇,对产业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布局。”沿河自治县县委副书记、县长任廷浬说。

有规划才有发展。沿河从资源条件和农业现状入手,通过反复调研,确定以“三个万元”为抓手,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山羊、茶叶、果蔬、核桃等主导产业为支撑,科学创建了“三线四园”总体规划。三线:即沙子米溪—土地坳竹花果蔬产业带、官舟—后坪茶叶产业带、夹石七里滩—洪渡小旁滩乌江特色产业带;四园:即以蔬菜、空心李、茶叶、核桃为主导的扶贫现代农业园区。同时在县、乡主干道规划了20公里的产业示范带,0.5万亩的田和山。

沿河各乡镇按照“四个选好”(种植区域好、种植土地好、种植主体好、品种苗木好)的要求,选好“三个万元”工程示范点20多个,均实现了统一集中连片规划、规模种植。同时把“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扶贫、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和生态保护、农机具购置补贴、“一事一议”等项目的实施,向“三个万元”工程实施区域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高度集中配套,使万元山和万元田的建设目标如期实现。

全县各乡镇按照“基地化建设,科学化管理,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大力扶持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进一步拉长产业链,努力形成“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格局。

选定主导 规模发展

沿河自治县县委常委、副县长黄勇针对“三个万元”工作,要求各乡镇在对照目标、围绕重点、细化措施、结合进度等方面找差距,对比差距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找准工作的突破口,把工作的目标任务细化到每一天,扭转工作被动局面。重点从规划选址、选定主导产业入手,引进农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带头发展,规模发展,帮助群众增收致富。

和平镇将荒坡荒山合理规划,以精品水果和乌江河谷早熟蔬菜为主导产业,以点带面,实施万元山、万元田工程。采取土地流转和“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实行立体间套种植,提高复种指数、提高亩产价值、促进农民增收,科学规划了经果林“万元山”2000亩,“万元田”1000亩。

中界乡确立了“强基础,调结构,抓项目,促增收”的工作思路,紧扣“两着力”向实现“三个万元”目标进发。在基地建设、增产提效上下功夫,做大“5个1万亩”产业,即空心李1万亩、油菜1万亩、中界精米1万亩、生态茶1万亩、花椒1万亩。力争到2016年末,全乡“5个1万亩”产业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蔬菜基地实现蔬菜产业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以上。

思渠镇组织群众把撂荒地、闲置土地整理出来,新建生态茶园3000亩,套种西瓜、花生等农作物,力争3年实现万元山目标。“这些土地原先都是闲置地,大家不知用来种植什么,如今党委政府引资客商来建茶园,我们每天到茶园打工还能有50元的收入。”思渠镇一口刀村村民说。

记者近日在泉坝乡泉坡村公路两旁看到,地里全都种上了核桃,排列十分整齐。据该乡副乡长何乾飞介绍,今年全乡共发展了核桃种植6700亩,预计3年后群众人均收入可增加100元左右。

据统计,沿河自治县目前已实施蔬菜种植、人工种草、经果林等面积50多万亩;新建生态茶产业2.32亩,幼苗茶园管护9万亩,幼苗茶园间套种花生、蔬菜等适宜农作物面积7万亩。其中按照全县“万元山、万元田”标准建设“万元茶园”间套作重点示范面积1万亩,计划今年新建茶叶粗制加工厂8个;完成秋冬季蔬菜种植面积9万亩,确保全年蔬菜种植24万亩;全县果园总面积8.6万亩,新建以空心李为主的果园1.9万亩;落实核桃种植面积9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5013亩、春竹笋产业1.5万亩;生态畜牧业实现规模养殖,山羊养殖92户5300只、生猪养殖12户3400头、禽类养殖6户4.5万羽,为今年创建万元田1万亩、万元山2万亩打下了坚实基础。

同时,沿河自治县还完成了四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规划编制。其中官舟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和沙子空心李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已被列入全省100个重点农业园区规划。(责任编辑/哈文丽)

采访手记

“在全省上下万众一心积聚发展力量,谋求增比进位促跨越的奔跑态势下,实施‘三个万元’工程是沿河推进山地现代农业后发赶超的必然之路,更是沿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进‘四化’同步的重要抓手。”在采访中,沿河自治县县委书记张翊皓告诉记者。

第11篇

“三农”问题就是对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的总称。具体的讲,就是农业的增长与发展;农民现实的收入及其增长、未来的生活、职业等变化及由此带来的问题;农村发展,包括农村经济及社会的发展。农业、农村与农民三者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相连而难以分隔的。其中,农民从事生产活动,创造价值,增加收入,改善居住地的生存环境条件,建设新型的农村;农民将所得收入用于增加农业投入,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可见,在这三者关系中,农民是具有主动性的一方,而农业是农民获取收入的源泉和进行劳动创造收入的对象之一,农村则是在农民通过劳动创造收入后进行改造、改变的对象。因此,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近年来,随着农副产品价格的普遍下降,农民负担日益加重,中国农民、农村和农业的困境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一、“三农”问题的症结

“三农”问题的症结在于农业人口过剩,农民就业不足。据李子奈(2002年)对农业就业结构偏离度的测算,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中大约有1.4亿人为农村剩余劳动力。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比重的进一步下降,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需要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将增加。庞大的农业人口与有限的农业资源的尖锐矛盾,成为我国“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

1.农业人口过多至使农业低效率。威廉·阿瑟·刘易斯(W·A·Lewis)认为,由于传统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比较多,劳动力供给是无限的,劳动生产率很低,其边际劳动生产率接近于零甚至是负数,农民的报酬极低。按照他的逻辑,在剩余劳动力未输送完毕之前,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很难提高,农民的收入将始终处于停滞状态。

2.农业人口过多导致农民贫困。农业人口过多从两方面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一是有限的农业收入由庞大的农业人口分摊,导致人均收入水平低下;二是有限的农业资源由庞大的农业人口分摊,造成农民就业不足。农民收入水平低,又会通过两个途径形成农民贫困的恶性循环:收入水平低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农民谋生能力低收入水平低;收入水平低扩大再生产投资不足收入水平低。

3.农业人口过多影响农村稳定。农业人口过多通过两个方面因素影响农村稳定:一是农民是农村不稳的经济根源。当前农村77.5%的农民收入处于负增长,这是农村出现不稳定因素的经济原因。二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自我保护能力弱,农民利益得不到充分保障。农业人口过多,且经营分散,使农民通过适当的形式组织起来形成利益集团的成本过高,至使农民组织化程度低,造成农民自我保护能力弱。

总之,农业人口过多形成农业、农民与农村问题的恶性循环。农业人口过多既直接作用于农业、农民和农村,又通过三者间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形成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的恶性循环。因此,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只能是减少农业人口的数量,转移农村过剩的劳动力,降低农村自然资源的负载率,使农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配比逐步趋于合理,增加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人均资源空间。

二、“就地转移”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基础

小城镇战略是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方法之一,即“离土不离乡”的转移策略。20多年来农村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已使1亿多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另外,城市和沿海工业加工区也吸纳了1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中劳动力与土地、农民增产与增收之间的矛盾。但也要看到,这种通常不伴随身份转变的转移方式有很大局限性,它使许多已从土地中转移出来的农民不能专营工商业和服务业,许多人仍是游历在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的两栖职业者。已转移的农民仍然把农村视为自己的家,保留在农村中占有的资源,就成为在这种制度安排下理性选择。这既使农业日益成为“业余产业”、“副业”,也不利于土地资源的规模利用。因此,现在实施城镇化战略必须着眼于农业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农村的非农产业,通过农村的工业化来形成和培育城镇化的基础,这才是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特色所在。

1.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化

当前,我国乡镇企业已全面进入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城市工业之外构建了“第二工业体系”,是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截止2001年低,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33亿人,占全国农村劳动力的26.8%,大大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乡镇企业支付职工的工资总额已达8200亿元,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获得的工资性收入为850元,占全国农民人均收入的34.4%;同时,乡镇企业的集聚会带动农民集聚,进而劳动服务业和市场的兴起,既促进了小城镇的建设,又培植了小城镇的产业基础,并成为乡镇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城镇化建设的经济支撑。

2.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具有官方方面估计,农业的充分发展,农业结构的优化,可吸纳近一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农业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目前,发达国家对农产品的加工约占总量的80%,我国只占10-20%。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产值相当于农业产值的2-3倍,我国还不到1/3。发达国家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产值比例为2:1:7,我国正好相反,是7:1:2。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的空间很广阔,潜力很大。只要认真抓好农产品的加工与转化增值,农业效益的增长大有希望。

3.鼓励民工回乡创业

大中城市作为一个开放系统,更容易给农民带来现代观念。美国著名经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阿瑟·刘易斯指出:“市民素质的提高既有利于其自身的转移,成为与时俱进的现代工人和现代商人,又能为农业实现现代化培养一代现代农民。”农民外出打工,不仅增加了现金收入,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生产率,更重要的是不少农民转变了观念,学到了本事。对这些经受几年锻炼,积累了一定资金,学到了一些管理知识,掌握了一定技术的农民工,要动员他们回乡创业,扩大就业,把他们看作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表彰他们的创业事迹和先富帮后的奉献精神,激励更多的外出农民工回乡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做出贡献。

4.积极引进城市资源

解决“三农”问题,不能仅靠农村内部的资源,而是要统筹城乡资源,跳出长期以来就“三农”解决“三农”问题的传统思维局限,冲破历史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格局,引导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下乡,跨产业、跨区域重组资源,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从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快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例如,目前大部分的城市工业生产能力过剩,许多企业开工率不到60%。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资本所有者急于寻求新的投资方向,这就为将城市资本连同企业家、生产技术、管理经验等一起引入农村提供了前提条件。

在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鼓励农民就地走向现代化,并不是将农民堵回农村,而是应更加关注农村的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有效地扩大农村内部的就业容量。

三、“异地转移”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

异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特别是将这部分劳动力转移到大中城市,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出路之一,也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及我国城市化道路的另一种思路。他的最大好处在于可以减轻农村人口对有限自然资源的依赖与压力,提高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效率;同时,他还能通过劳动力的城市迁移形成劳动力市场,在流动中确立劳动力价值,消除劳动力工资扭曲的现象,使全部劳动力在城乡之间都得到充分合理的配置。

1.促进大中城市的工业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

限于我国尚有1.5-2亿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和总体劳动力素质偏低的条件,我国工业结构优化战略应以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为基础主体,应以农村劳动密集型工业为加速工业化的推力,较快走完劳动密集型为主体的工业化阶段,进入成熟阶段。工业过程中,制造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最大比重,美国为26.1%(1926年),日本为27.4%(1973年),台湾为33.5%(1985年),而我国目前只有15%左右。借鉴工业化较为成功的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只要形成劳动密集型主导产业,抓住入世机遇,我国制造业劳动力份额可以再上升0-15个百分点,所吸纳的农业劳动力绝对量相当于1990年农村新增的7500万劳动力。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还很落后,统计数字显示,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只有30%左右,而发达国家就业比重高达60-80%,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种类有150个,而我国只有50左右。发达国家的社区服务就业份额为20-30%,而我国目前仅有4%左右。据推算,全国32个人口在百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和43个人口在50-100万的大城市中,社区服务业可提供的就业机至少应在1500万个以上,再加上其它中、小城市提供的就业机会,就可以大大缓解我国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解决就业问题在第三产业还能找到巨大空间。

3.鼓励农民进城创业

大量农民进入城镇需要大量的相应的就业岗位。在当前城镇就业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农民进城就业的难度更大。这就需要大力鼓励农民进城创业,尤其是鼓励农民在第三产业创业,因为目前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而该产业又是进入门槛较低、吸纳就业人数较多的产业。政府应当制订鼓励农民进城创业的政策,要完善农村的土地流转制度和贷款制度,比如可以允许农民以土地经营权为抵押取得银行贷款等,从而增强农民进城创业的信心和能力。

4.扩大农村对外开放

扩大农村对外开放,开拓国际市场,有利于弥补我国农业资源的不足,拓宽我国农业发展空间和农业劳动力的就业空间,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要积极吸引国外的资金和技术,改善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格局;采取有力措施扩大农产品出口,包括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突破食品安全等技术检测壁垒,先行取消对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所征收的农业特产税,适当加大农产品退税的力度,增加农产品需求;在国外创办农业企业,利用国外资源;促进劳动力输出,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

在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要统筹城乡发展,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城市产业,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鼓励农民进城创业,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推动就业。

第12篇

一、云南省农业经济结构优化的具体思路

云南省农业结构优化的总体思路可表述为“两个调整,一个外向型”。“两个调整”包括了“调优”和调“高”,即优化农业经济生产结构,建构布局合理、比重协调的农业经济产业格局;提升科技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让云南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转化为能够被商品化的特色农产品;通过提升云南农业经济的投入产出率增加农民实际收入。“一个外向型”即努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增加云南省农产品在东南亚、南亚的市场份额,同时寻求更为广泛和深入的地区农业经济合作,进一步增强云南省农产品在东南亚、南亚市场的竞争力。

(一)云南省粮食作物结构的优化思路

云南省总体上粮食还不能完全自给,每年约5%的粮食需求尚需要从外省调拨,加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部分耕地被占用以及最近几年自然灾害频发,使得云南省的粮食供给日益趋紧,因此应以保证粮食生产能够基本满足全省需要为立足点,确保播种面积稳定,确保粮食总量保持适度增长;同时应进一步对云南省的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进一步压缩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且产品品质较差的粮食种类的种植规模,引导和鼓励农民增加那些适销对路的优质粮以及名特优杂粮的种植规模和种植水平。

(二)云南省经济作物结构的优化思路

突出云南省经济作物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面向国内外市场,积极发展有规模、有特色、有品牌、有效益的经济作物,努力发展适销对路的农产品,抢占国内外市场。

1.水果:云南具有很多种水果种植所需的优越的自然气候以及土壤条件,并且水果种类多、品种全,价格低。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为云南名特优水果的出口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发展外向型的水果种植、生产与加工是未来云南省水果产业发展的重要思路。

2.茶叶:到2020年,在茶叶的生产结构中,应进一步下调绿茶的生产比例,同时上调红茶、普洱茶的生产比例,使绿茶在茶叶总产量中的比例降低至40%以下,而红茶、普洱茶的比例达到60%以上,同时加快名优茶叶的发展步伐,推进茶叶的深加工和精加工,以茶叶文化的推广为推手提高云南省茶叶的产品文化附加值。

3.食用菌:扩大珍稀食用菌类的种植比例,推动食用菌的深加工,建立起具有全国乃至世界知名度的食用菌品牌。同时可考虑在周边适宜种植食用菌的国家推广食用菌的种植和加工技术,开拓海外市场,使云南食用菌的种植、加工、销售实现产业化、品牌化、国际化。

4.蔬菜:鉴于国内外市场对新鲜蔬菜、速冻蔬菜、脱水蔬菜以及无公害蔬菜的巨大需求,加之云南省在蔬菜种植和加工中具有的显著的比较优势,应重点发展无公害蔬菜、特色蔬菜、珍稀野生蔬菜等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蔬菜种类。

5.花卉:“十二五”期间,应进一步做好花卉产业的生产区域布局,扩大花卉种植规模,推进在花卉品种开发方面的技术研发;发挥云南省“植物王国”的禀赋优势,收集和利用珍贵的野生花卉资源,发展特色花卉,使花卉产业发展成为云南省特色农业经济的新亮点。

(三)云南省畜牧业结构的优化思路

全面推进云南省畜牧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优化畜牧产品的品种结构,推进云南省畜牧产品的特色化发展之路。发展更具特色与竞争力的特色畜牧业,例如饲养腾冲雪鸡、中甸尼西鸡、版纳茶花鸡等“原生态”禽品种;开发龙陵黄山羊、玉岭黑山羊、文山高峰牛等地方畜牧优良品种,扩大珍稀禽兽的人工饲养繁殖。

(四)云南省林业结构的优化思路

“十二五”期间,云南省应坚持林业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相统一,到2020年争取森林覆盖率达到70%。同时搞好林产工业建设,调整人造板的板种结构,积极开发新型、节材的新板种,着重发展复合结构微粒、定向结构刨花板等。

(五)云南省水产业结构优化的思路

云南省水产业的发展重点为积极推进全国高原淡水鱼养殖加工基地建设,发展以抗浪鱼、金线鲃、大头鲤、滇池高背鲫等为代表的土著鱼的人工繁殖和养殖。争取到2020年,全省水产养殖面积达200万亩,水产品总量达60万吨,渔业产值达60亿元,渔民人均纯收入突破6000元。

三、云南省农业经济结构优化的两项重点

(一)进一步推进云南省龙头企业发展

云南省农业龙头企业的问题集中反映为三个方面:一是农村金融资源稀缺严重,融资困难仍旧是制约云南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二是大部分农业企业的农产品加工水平仍旧较低,规模化、产业化经营能力依旧较弱;三是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滞后,种植与加工矛盾日益突出。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云南省农业龙头企业加以财政和金融支持。

1.拓宽财政贴息资金的使用面。当前,财政贴息资金主要的用途在于农业基本建设以及固定资产项目贷款,而农业龙头企业的项目一旦建成投产,更多的资金需求来自于原料收购,因此建议财政资金对产业化龙头企业给予一定的流动资金贷款贴息,为云南省龙头企业提供所需的资金融通服务。

2.出台政府配套担保补贴政策。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联合金融机构对省级以上农业龙头贷款的担保进行补贴,降低其贷款担保成本;并考虑筹建由多个龙头企业投资入股的担保公司,以银行核定的放大倍数为限,为龙头企业经营提供一定的融资担保。

3.完善金融部门相关制度,对农业龙头企业加以重点扶持。建议省级金融机构按现行的信贷规章制度对农业龙头企业进行信用评级;贷款定价根据企业信用等级给予一定的优惠贷款利率;允许各地州的金融分支机构根据本地区情况,创新适应农业龙头企业的金融产品。

4.建立农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可考虑通过对银行发放的农业产业化贷款给予一定比例的风险补偿,有效降低银行支农信贷风险;对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金融部门给予一定额度的税赋减免;对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贷款提供担保服务。

(二)进一步推进云南省农业信息化建设

1.加强基础建设,建设完善的农业综合信息门户网站。以云南农业信息网作做为云南省信息化建设的龙头,构建功能完善、信息化程度高的农业综合信息门户网站。同时加强州(市)级信息平台以及县级信息平台的建设,使农业信息化建设适应全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之需要。

2.全面推进“数字乡村”等重点工程的实施步伐。确保这些惠农工程得以高质量完成;继续推进“三电合一工程”以及“信息化村示范工程”建设,以点带面推动云南省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新的发展成就。

3.按照“整体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共建共享”的原则,加强信息资源整合。通过推进设备、技术以及信息资源在各级农业部门的整合力度,实现设备、技术、资源、人才和信息共享。

4.充分利用云南省已搭建的农业网络平台,打造上下联动、协同合作、资源共享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站体系,并使之成为推进云南省农业信息化的重要载体和窗口。

三、云南省农业经济结构优化的其他措施建议

(一)重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在“公司+农户”模式具体的实践中暴露出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关联性不强,难以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等问题。因此,推进云南农业经营的产业化步伐,构建和完善多种形式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而将农户和农业龙头企业变为利益共同体是云南省未来农业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是必然选择。(二)建立有效的农业经济宏观调控体系云南省的各州县政府应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协调,解决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时常发生的项目选择盲目性问题以及生产规模化程度底、经营管理不规范的问题;进一步深化对乡、县级政府的改革,规范农业市场行为,形成有效的农民利益保护机制;针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针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全程服务并采取多种形式对农民开展技术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