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竞技体育构成要素

竞技体育构成要素

时间:2023-07-12 17:08:32

竞技体育构成要素

第1篇

关键词: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析;中国

中图分类号:G80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1-1564-04

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在将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从理论向实践推进的过程中,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描述、评估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状态,同时,这种描述、评估有助于我们把握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运行轨迹,有助于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政策。

1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1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根据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和建立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选取系统环境对竞技体育的支撑指标、竞技体育发展现状指标、竞技体育发展趋势指标、竞技体育与区域协调指标4大因素、12个子级系统共64项因子作为评价指标体系(表1)。

1.1.1系统环境对竞技体育的支撑指标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区域基本资源条件的支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影响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能力,同时也是制约一个国家或地区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的关键要素。政府支持系统指标可以反映竞技体育所处的社会地位,是竞技体育发展与进步的先决条件。区域基础设施是竞技体育运行最基本的物质保证,这一指标群反映了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支持能力。竞技体育的系统环境支撑指标是在区域宏观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对竞技体育发展所获得的社会整体支持力度进行评价,同时,也反映出竞技体育未来的发展潜力。因此,系统环境对竞技体育的支撑指标包括经济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政府支持系统和基础设施支持系统。

1.1.2竞技体育发展现状指标竞技体育发展现状指标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直接体现,这一指标群是反映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能力、核心竞争力及外部影响因素的重要指标。发展现状指标必须反映当前竞技体育的发展状况及水平。由能反映发展现状与水平的直接体现指标、基础反映指标、周边环境影响指标所构成。

1.1.3竞技体育发展趋势指标这一指标群反映了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变化规律,便于对竞技体育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从而判断竞技体育发展的可持续性。发展趋势指标包括:直接体现指标变化趋势、基础反映指标变化趋势和环境影响指标变化趋势3个表现可持续性的发展指标类型。

1.1.4竞技体育与区域协调指标这一指标群反映了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与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关系。反映了竞技体育与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及文化的协调程度。竞技体育与区域人口结构、职业结构、三次产业布局、社会总产值、后备人才培养、群众体育发展状况等的关联度越大,则说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的良性循环发展可进一步促进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它包括竞技体育经济协调指标和竞技体育社会协调指标。

因此,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全部内容如表1所示。

1.2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方法、主要步骤及分析说明

1.2.1确定方法指标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和评价方法。主要特点是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多个组成因素,并将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进一步分解,按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排列起来,形成一个多目标、多层次的模型,构成一个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互相比较重要程度而逐层进行判断评分,利用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确定下层指标对上层指标的贡献程度,从而得到基层指标对总体目标或综合评价指标重要性的排列结果。

1.2.2主要步骤第一步,对构成决策分析问题的目标(准则)及行动方案等要素建立多级递阶结构模型(表1)。第二步,在多级递阶结构模型中,对属同一级的要素用上一级的要素为准则进行两两比较,并根据评价尺度确定其相对重要程度,据此建立判断矩阵。第三步,通过一定的计算后,确定各要素的相对重要度。第四步,通过综合重要度的计算,对各种方案进行排序,从而为决策提供理论依据。现将具体做法分别介绍如下。

3结论

1) 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大要素、12个子系统及64项因子。2)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使得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评价过程条理化、层次化和数量化。3) 采用AHP和专家咨询调查法,对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进行确定。4) CF 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总排序结果表明:在B层各指标的权重分配上,系统环境对竞技体育的支撑最高,其次分别为竞技体育发展现状指标、竞技体育与区域协调指标、竞技体育发展趋势指标。在C层上,指标权重较高的有经济支持系统、政府支持系统、直接体现指标、基础反映指标、竞技体育经济协调和竞技体育社会协调,其余6个子系统的权重均较低(

参考文献:

[1] 宋杰,孙庆祝.城市社区体育健身环境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国体育科技, 2005,41(4):99-102.

[2] 袁有杰.模糊评价法在政府部门绩效评估中的应用[J].统计与决策,2006,(1):70-71.

[3] 万幼清.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与方法[J].统计与决策, 2006, (2):10-12.

[4] 毛文永.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论(修订版)[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3, 315-370.

[5] 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6] 王凯珍.全面小康与城市社区体育发展[J].安徽体育科技,2003,24(4):10-11.

第2篇

摘要:对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体系构建进行了探讨,同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与2004-2008年中国竞技体育整体竞技水平进行关联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包括动力层竞争力、支撑层竞争力、环境层竞争力3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动力层竞争力是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源动力;2)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竞技体育;灰色关联分析;动力层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1)02-0117-04

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亚洲头号竞技体育强国。但亚洲的竞技体育运动在世界竞技体育版图上仍属于落后地区。中国竞技体育在大型的运动竞赛中成绩有时大起大落,这里面虽然有事物发展中的偶然因素,但是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原理告诉我们:要想在整个项目中保持优势的长期性,中国竞技体育必须在某个项目或某些项目中具有竞争优势,某种程度上说这种竞争优势就是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

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是中国竞技体育独具的、整体的、持续的竞争能力,是竞技体育取得竞争优势,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力量源泉,但并不是所有的竞争优势都是中国竞技体育的核心竞争力。为了准确了解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与其整体竞技水平之间的内在关系,本研究以中国竞技体育2004―2008年在世界竞技体育锦标赛、奥运会、世界竞技体育大赛上所取得的成绩为标尺,以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一、二级指标内容为验证对象,把中国竞技体育2004-2008年之间的每年成绩总分当作一个灰色系统工程,运用灰色系统理论,通过对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一、二级指标内容与中国竞技体育2004―2008年之间的每年成绩总分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计算出它们之间的关联度,旨在验证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体系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根据研究需要,本研究以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和2004-2008年中国竞技体育整体竞技水平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本研究通过大量收集的期刊、著作中的相关文字和数据资料,运用二手分析,即从他人研究的资料中寻找与本研究有关联的重要内容,在基础上构建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体系。查阅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了解和分析2004-2008年中国竞技体育整体竞技水平。

1.2.2间卷调查法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体育管理学、体育社会学和运动训练学等方面专家对影响中国竞技体育的相关要素进行访谈,拟定出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一、二级初选指标,并以此为依据设计第一轮调查问卷,以问卷形式请专家对一、二级初选指标进行筛选和认定;第一轮问卷回收后进行统计处理,结合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设计第二轮调查问卷;最后一轮请专家对前两轮专家认定的一、二指标进行排序和权重程度认定。结合问卷统计处理结果,最后确定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表1)。

1.2.3专家访谈法在研究过程中,多次与体育院校及从事体育研究的专家、国家体育总局个别项目管理中心的主要官员,体育管理学、体育新闻学、体育经济学和体育社会学等领域的专家进行访谈,在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概念的界定、核心竞争力的一级、二级指标体系构建等方面获取了许多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1.2.4灰色关联分析法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2004-2008年中国竞技体育整体竞技水平与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一、二级指标之间的灰色关联度。

灰色系统理论是一种研究少数据、贫乏信息不确定性问题的新方法,其研究对象是灰色系统。所谓灰色系统就是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系统,它通常表现为:系统因素不完全清楚;系统中因素之间的关系不完全明确;系统结构不完全知道;系统的运行机制与状态不完全明白。灰色关联分析是对于一个系统发展变化态势的定量比较与描述,它是指对于两个系统或系统中多个因素之间随时间而变化的关联性大小的量度。

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步骤:第一步,建立母子序列函数;第二步,对原始数据进行均值化处理(统一量纲),包括对各组数据求其平均值、用所求均值去除各个原始数据得均值化数列两个程序;第三步,计算各子序列与母序列在同一时刻的绝对差值,并列出对应差数列表;第四步,根据灰色关联系数公式Lli(t)=min+ρmax/li(t)+ρmax,求出关联系数;第五步,根据关联系数计算结果,求出关联度。

2 结果与分析

2.1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定义的理论依据第一,以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属性和构建核心竞争力的相关要素为总体方向;第二,以中国竞技体育整体竞技水平的实际情况和决定中国竞技体育实力水平的相关要素为依据;第三,世界竞技体育强国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第四,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对我国未来竞技体育水平发展的一种预测,而这种预测必须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的。因此,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现状也是定义核心竞争力的依据;第五,童利忠等学者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与案例》一书中认为在外部环境相同、资源稀缺的条件下,企业怎样通过有效管理来获取竞争优势,使各构成要素有机融合,并指出核心竞争力包括三个层次,即内部核心层、中间支撑层和外在表现层;第六,罗超毅博士在其博士学位论文《运动训练科学化动力系统的研究》中认为:运动训练科学化动力系统太致分为三个层次,即核心动力层、基础动力层和环境动力层。核心动力层主要由教练员、运动员及直接参加运动训练实践活动的各方面人员(如科技教练、队员等)构成的运动训练实施者群体;基础动力层是指对运动训练科学化的发展进程有比较大且具有基础性支持作用的各个动力子系统,它们主要有科学技术、科学教育、科学管理和科训结合的各种物质保障条件等因素;环境动力层是指对运动训练科学有影响,其影响力一般、具有间接作用的各种动力要素子系统,主要有国家的政治形势、经济状况和文化环境等影响因素。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度量,包括三个基础的内涵识别:一是竞争力的源动力表征;二是竞争力的支撑表征;三是竞争力的环境表征。三者具有高度的逻辑统一性,只有这三条主线同时包容在中国竞技体育中,中国竞技体育才有厚实的基础,才有在世界竞技体育舞台竞争的实力。因此,本研究认为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应包括动力层竞争力、支撑层竞争力和环境层竞争力三个基本内容,这也成为定义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依据。

2.2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一级指标权重分析采用和积法,以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一级指标判断矩阵按列归1,即每列各元素除以该列全部元素之和,得到一个新的矩阵,然后按行求和得到一列,该列归1即为中国竞技体育核 心竞争力一级指标权重(表2)。

从表2可以看出,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一级指标的权重排序为:动力层竞争力(0.63)、支撑层竞争力(0.26)、环境层竞争力(0.11)。由此可见动力层竞争力是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源动力。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是其竞争过程中那些最基本的能使其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竞赛主导地位的竞争力。而其动力层竞争力是竞技主体人力资源、科研与训练结合程度和竞技主体参赛能力的组合,是能够使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一定时期内保持现实或潜在竞争优势的动态平衡系统,其能力不是几项核心能力的简单相加,而是其组合体共振所体现出来的内在合力,其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独特性)。对其它国家竞争对手而言,动力层竞争力具有越高壁垒,其核心竞争力将趋于更强。所以,动力层竞争力在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中占有主导决定作用。

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形成是其自身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形成外因存在其系统之外,支撑层竞争力和环境层竞争力就是作用于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外部因素,其具有诱导、推动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功能,只有在外部因素的作用下发挥内部因素的整合协调作用,才能实现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效能a因此,竞技体育只有借助于外部因素的诱导和推动,才能驱使我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培育和优化。

根据动力层竞争力、支撑层竞争力和环境层竞争力在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体系的重要程度,依据核心竞争力理论和层次结构原理,本研究认为三者在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体系中的位置可以用图1来描述。

2.3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二级指标权重分析有了二级指标对一级指标的权重和一级指标对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权重,现在可以计算出二级指标对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权重。二级指标对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权重如表3。

从表3可以看出,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二级指标的权重排序为:竞技体育教练员资源竞争力(0.328)>政府政策力度(0.144)>竞技体育运动员资源竞争力(0.126)、参赛能力(0.126)>管理竞争力(0.069)>竞技体育后备力量竞争力(0.065)>科研与训练结合程度(0.05)>竞技体育裁判员资源竞争力(0.025)、后勤保障竞争力(0.025)>媒体宣传力度(0.014)、竞技体育赛制竞争力(0.014)、开放竞争力(0.014)。由此可见中国竞技体育的竞技主体(竞技体育教练员与竞技体育运动员)和国家政府政策,对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影响相对其它要素来说要大得多。

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具有整体性,形成要素达到最佳或比较合理的动态组合才能形成较稳定的核心竞争力。由于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要素不断改变,形成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要素的作用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

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直接关系到我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立足于中国竞技体育现实资源,加大培育优秀运动员人力资源的基础上对有关要素进行有效整合与协调,才能够形成高效的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尽管竞技体育教练员资源竞争力、政府政策力度、竞技体育运动员资源竞争力、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管理竞争力、竞技体育后备力量竞争力、科研与训练结合程度、竞技体育裁判员资源竞争力、后勤保障竞争力、媒体宣传力度、竞技体育赛制竞争力和开放竞争力等要素,不是影响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形成的直接因素,但它们作为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形成因素的服务性要素,在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过程中起着耦合、裂变、系统化、强化等功能,发挥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组织效应,从而最大可能地发挥出各个因素的潜力,最后促使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因此,有效地整合和协调各种因素,使其贡献于中国竞技体育整体,切实提升其核心竞争力水平。其整合与协调包括纵向与横向两个层面,纵向层面的整合与协调,主要是自上而下的整合与协调关系;横向层面的整合与协调是每一层级内部之间的整合与协调。单一的资源无法形成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只有经过高度整合与协调的集合资源,才能产生强大的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

2.4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与2004―2008年中国竞技体育整体竞技水平的灰色关联分析

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一、二级指标与中国竞技体育2004―2008年之间的每年成绩总分的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对2004―2008年的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二级指标指数与中国竞技体育的每年成绩总分建立母子序列函数,即2004―2008年中国竞技体育的每年成绩总分为母序列,2004-2008年的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二级指标指数为子序列(表4)。

第二步,对原始数据进行均值化处理。先求各组数据平均值,然后用所求均值去除各个原始数据得均值化数列(表5)。

第三步,计算各子序列(2004―2008年的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二级指标指数)与母序列(2004―2008年中国竞技体育的每年成绩总分)在同一时刻的绝对差值,并列出对应差数列表(表6)。

第四步,将上表中的li(t)(相应差数)、min(最小差数)和max(最大差数)代人灰色关联系数计算公式,即:

Lli(t)=min+ρmax/li(t)+ρmax

其中main=0,max=0.68,p=0.1,计算出灰色关联系数(表7)。

第五步,求灰色关联度

将2004―2008年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二级指标指数的关联系数相加并平均,即得2004―2008年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二级指标指数与成绩总分的灰色关联度;将隶属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灰色关联度相加求和,即得动力层竞争力、支撑层竞争力、环境层竞争力与成绩总分的灰色关联度(表8)。

从表8可以看出,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二级指标对中国竞技体育成绩的灰色关联度大小顺序为:竞技体育教练员资源竞争力C1(0.40)>政府政策力度C5(0.29)>竞技体育运动员资源竞争力C2(0.24)、参赛能力C4(0.24)>管理竞争力C11(0.19)>竞技体育后备力量竞争力C7(0.17)>科研与训练结合程度c3(0.16)>竞技体育裁判员资源竞争力C6(0.15)>后勤保障竞争力C8(0.14)>媒体宣传力度C9(0.13)、赛制竞争力C10(0.13)、开放竞争力C12(0.13)。从表8可以看出,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 力二级指标权重指数比较高的有:竞技体育教练员资源竞争力、政府政策力度、竞技体育运动员资源竞争力、参赛能力、管理竞争力和竞技体育后备力量竞争力。究其原因,第一方面,“奥运核力”的优势最大程度地实现了中国竞技体育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第二方面,中国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核心人物和青年军的成长给中国竞技体育增加了“显性化”的动力;第三方面,近几年国内竞技体育赛事的主场赛场环境效应的直接作用,对我国竞技体育选手的参赛能力的发挥起到了潜在的影响。最后,通过与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结构中二级指标所占的权重对比,我们发现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二级指标对中国竞技体育成绩的灰色关联度排序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从表8可以看出,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一级指标对中国竞技体育成绩的灰色关联度大小排序为:动力层竞争力(1.04)>支撑层竞争力(0.75)>环境层竞争力(0.61)。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当前世界体坛的格局变化有关,非洲国家中长跑项目的强势和原有世界竞技体育强国实力的减弱对世界体坛格局影响深刻;另一方面与国家对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布局战略调整有关。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一级指标对中国竞技体育成绩的灰色关联度大小排序与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结构中一级指标所占的权重对比,我们发现两者之间保持相同的排序位置。

因此,运用灰色关联度理论,结合2004―2008年中国竞技体育成绩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科学性。

3 结论

1)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即动力层竞争力、支撑层竞争力和环境层竞争力;12个二级指标,即竞技体育教练员资源竞争力、竞技体育运动员资源竞争力、科研与训练结合程度、参赛能力、政府政策力度、竞技体育裁判员资源竞争力、竞技体育后备力量竞争力、后勤保障竞争力、媒体宣传力度、竞技体育赛制竞争力、管理竞争力和开放竞争力。动力层竞争力是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源动力。

第3篇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构建要素;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2

“核心竞争力”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战略管理学家普拉德与哈默提出的,他们在1990年《哈佛商业评论》上的《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中,精辟地论述了特定企业或组织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取决于其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有较强的持续竞争力。

现在,教育界的专家学者把此概念引伸到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中来。用于寻求某类学校或某所学校特殊的竞争能力及此能力的形成原因和培育提升方式。研究学校核心竞争力,对于准确地把握学校发展方向,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促进高职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一、高职校核心竞争力的初步鉴定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时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竞争优势,并使企业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能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

结合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理论,笔者认为高职校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一所职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优势、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校园文化等诸要素的有机整合和整体和谐所体现出来的独具特色的优势与能力。所以笔者认为:高职校核心竞争力是指高职校有机整合协调内外资源,通过职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优势、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校园文化等诸要素的优化系统整合所体现出来的独具特色的优势与能力,这种优势与能力是高职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经由历史沉淀积累起来的、竞争对手能够模仿却无法复制的软实力,它能为高职校带来竞争优势并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高职校只有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教育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获得持续发展优势。因此, 培育和提升高职校核心竞争力,对于提升高职校的整体实力,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支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高职校核心竞争力构建要素解析

高职校核心竞争力是高职校有机整合、协调内外部资源,不断创造高职校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力量,总的来说主要表现在高职校的机制创新力、管理能力、生产能力、文化能力等诸要素。

1.机制创新力。机制创新力是核心竞争力建设的持续动力。一方面,学校需要创新性发展,通过建立人本化的管理制度,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构建创新的管理方式,创造一个有利于形成核心竞争力的管理环境。另一方面,学校要在创新基础上形成特色,学校的特色形成,更需要学校注重其整体优势的发挥,即使是某一方面的创新,也应融于学校整体的竞争优势之中,从而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学校特色的形成,才能为高职校面向社会需要主动调整结构、提高质量、提升效益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增强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活力和核心竞争力。

2.管理能力。管理能力是高职校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根本,处于中枢地位,发挥着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学校运行,激发创新动力的作用,为高职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形成提供发展方向、精神动力和激励约束功能。

在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高职校办学自相对扩大,高职校校级领导班子的综合素质及其决策能力,在把握学校发展方向及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从而构成高职校核心竞争力的首要因素。由于高职教育是与社会需求、劳动就业结合紧密的教育,因此,及时了解岗位需求和学生状况。不断调整专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和课程设置是高职校的工作常态,快速应变的管理模式也就成为高职校核心竞争力的必要因素。

3.生产能力。生产能力是高职校的硬核心竞争力,也是高职校核心竞争力培育和形成的基础,高职校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基石。具体来说,高职校生产力基本上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人才生产能力、学术(技能)生产能力和社会服务生产能力。

人才生产能力基本上能反映一个高职校是否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变化的要求,是高职校区别其他类型教育培养人才的关键,所以在目前强调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体系中,高职校自始自终要将人才技能的培养作为其主要任务与职能。它为高职校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需求与平台,因此,人才生产力始终是高职校的重要核心竞争力。

学术(技能)生产,是体现一所高职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是高职校为推进技术革新义不容辞所应承担的职责,也是提升高职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动力。作为技能推广的主要载体,当面对各行业、企业对新技术的迫切需求时,高职校也加快适应市场需求的步伐,克服各类困难,正努力提高学术(技能)生产能力,多方位的满足社会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技能创新、技术服务等需求急剧上升,高职校的办学宗旨和目标就是为社会服务,在激烈市场竞争下,社会服务日益成为高职校核心竞争力培育的重要目标。

4.文化能力。文化能力是高职校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关键,处于核心地位,发挥着综合集成、融合能量、转化提升价值、汇聚特色优势的关键作用,将高职校各种要素资源融合转换成高素质的人才、高水平的技能成果、高价值的社会服务等产品形式,进而实现学校培育人才、发展文化、科技、教育、提供智力支持的社会价值,科学研究和技术成果转化为创造物质财富的经济价值。

每个高职校应当具有自己独特的学校精神、价值追求和文化品位,实现学校自己的文化理念并以先进文化引导和教育学生是高职校核心竞争力发展的更高阶段,是高职校精神形象和生命力的象征。

三、构建高职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策略

通过对高职校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解析,可以认为高职校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构建过程中,必须遵循以教育市场和教育服务消费者为出发点,以提供优质教育产品和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落脚点的基本原则,从而形成持久的高职校的核心竞争力。

1.高职校要建立学习型组织,这是高校创新以及获得和保持持久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通过组织学习,高校不仅可以提高现有资源、知识的利用程度,更为关键的是可以不断创造出新的知识,改善高校资源和知识存量,从而持续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弥补缺陷和不足。学习型组织的真谛,就是全体成员全身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通过组织学习,可以实现一个“学习―创新一学习”的循环,保证持久竞争优势的存在。

2.注重管理创新,实施和推广适合高职校的管理模式。建立能科学决策、规范管理、有效的监督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创新,使各个职能部门侧重战略、宏观上的规划,以目标管理为主,做好宏观决策和调控。同时提高管理层次与效能,建立管理制度与约束机制。创新管理模式,使各个院系成为具有相对独立和拥有相应自的办学实体,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学校有关规章制度,行使专业建设、教学管理、科技服务、师资队伍建设、学生教育管理等职权,积极主动完成各项任务。充分发挥院系在专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逐步使院系建立起自我规范、自我发展、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从而综合形成高职校的核心竞争力。

3.强化高职校的生产能力,使高职校更好服务地方经济,为此在高职校生产能力的培育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课程体系改革。课程是体现学校特色水平的重要标志,体现职业教育特质的不是校舍、设施设备等。而是课程。课程在整个教育教学中始终处于“灵魂”地位,它是承载教育教学思想的主要载体,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

(2)构建高素质的师资团队。师资团队建设是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环节,一所高职校能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高质量的一线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关键在于师资建设。其中“双师型”专业师资团队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彰显特色、提高整体办学水平的重要的基础工作。

(3)多元化产学研方式。产学研一体化要以社会需求为依据,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明晰人才培养规格目标,深化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把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要继续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改革,实现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不断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4.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构建高职校持久的核心竞争力。营建文化氛围是一个立体的、全方位解构内涵式发展的整合行动,所带来的合作意识和凝聚力也是巨大的。“校园文化”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可以通过历史使命、学习实践、办学目标、办学条件等各种不同因素来营建“校园文化”和相关的学校亚文化以及学校特征 。在营建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加强对学校硬件资源作用的整合、融炼、培育“一致性”和谐氛围。具体而言,文化氛围的营建应首先着眼于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文化素养、体现内外和谐统一、能自觉学习和善于完善自我的教职工,他们是校园文化形成的主要引导者与推动者,同时加强体现学院校园文化的载体建设和宜人的文化环境建设,加强学校整体风格中的文化沉淀和底蕴的积累,培育师生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现代意识等。只有营建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注重高职校文化氛围和环境的建设,将高尚的文化品味融为高职校的核心竞争力,学校才能出现生机勃勃的景象,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总之,高职校应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在不断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获得优势,在不断培育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求得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但高职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和方法,需要纵观高职校发展的历史,结合自身特点,充分整合各种资源,科学地分析社会需求和自身实力,找准角色,主动适应外部环境,优化结构,形成一个独特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使资源配置得更加合理,这样才能扬长避短,不断发展自身的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办出特色,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在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龙茂发,马明宗.产业经济学概论[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2]黄保德,康思琦,李桂霞.从外延扩张到内涵建设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J].教育与职业,2007.

第4篇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每一生产要素都应该在可能的条件下得到充分运用,并与其他要素之间结合成一种合理配比关系,以求获得最大的生产成果。为达此目标,运动员人力资源配置应努力实现良性结构、提高效率、充分就业三个目标。中国竞技体育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就,人力资源配置也应该努力实现这三个目标。

    1.1良性结构

    进行人力资源配置,调节各地区、各部门和各行业的劳动力,并将追加的人力资源投入到不同的方向,以便形成一种良性的人力资源使用结构,即就业结构。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的良性结构主要表现在各地区、各项目的竞技体育人力资源布局以及一、二、三线队员之间的配备均衡,从前面的分析来看,在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竞技体育发展的激烈竞争下,良性结构目标的实现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

    1.2提高效率

    人力资源的使用,从总体上说,可以分为“有效劳动”和“无效劳动”两大类。前者是指人力资源投入取得了经济效益,后者是指人力资源投入未取得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技体育的发展必须进行成本核算,考虑效益和效率。而不能再像计划经济体制下那样,为夺金争银而搞大军团作战,在全国自下而上筑起一座大而全的竞技体育大金字塔,这座金字塔是以庞大的经费开支和近似百万计的体育大军作为基础的。进入市场经济以后,各级领导的成本效益观念增强,不再搞“广种薄收”,而是缩短战线。奥运战略、精品战略的实施以及运动项目调整的指导思想都是提高竞技体育效益和效率的表现。竞技体育早出人才,快出人才是为高效率。但是,运动员的过早退役和老运动员迟迟不退役都是人才资源浪费的表现。而且,若中国想成为体育强国,则“119工程”要加强,三大球也必须加强,那么,我们的许多人、财、物的投入在较长时间内将不会产生效益和效率。竞技体育人力资源投入效率的提高和体育强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如何去实现人才的合理使用,需要不断的探讨。

    2.教练员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1教练员的敬业精神

    教练员的敬业精神对培养运动员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教练员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条件,敬业精神在新的世纪被赋予新的内涵,是事业心、集体荣誉感、刻苦钻研的精神、敢于采用新技术、新方法的综合体现,是教练员必备的精神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社会现象的影响,教练员的从业精神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教练员的敬业精神也影响了其从业的指导思想和运动员培养的态度。

    2.2教练员的心理素质

    现代竞技体育比赛是非常残酷的,获得成功的往往是极少数人。教练员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面对失败和挫折,需要克服常人无法克服的困难,忍受多次失败的痛苦和考验,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失败时不气馁,胜利时不骄傲,要善于总结成功和失败的原因,还要处理好同运动员、家长、同行、领导等的关系,给训练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保证训练质量和训练水平。只有培养教练员较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促进教练员对运动员的培养。

    2.3教练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教练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不可缺少的条件和基础,没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高超的技术水平,缺乏对新理论、新方法的了解和应用,不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是不可能培养出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我国大部分基层教练员理论水平偏低,这与他们出自专业队而没有进行过系统学习有关。由于教练员的培训机制还不完善,大部分教练员没有专门进修过,参加短期培训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因此,加强教练员的岗位培训和进修是当务之急。

    3.其他工作人员、管理人员的可持续发展

    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包括运动队配备的科研人员、管理人员、运动员的文化方面的教师、医务人员等。

    3.1科研人员

    科研是竞技体育发展的有力支撑,我国的体育科研一直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与世界竞技体育大国相比体育的相对科研能力较差。首先是因为中国的体育科研的硬件设施比较落后,造成了我国体育科研难以实施,其次是我国的科研人员的动手能力较差,应用领域的科研成果比较少;造成科研水平低的另一因素是体育科研和竞技体育结合和运用的能力较差,中国的教练员科研水平较差,而做研究的又不是教练组成员,科研人员的科研和现实运动训练结合得不紧密,现有的科研又涉及到运用的问题,教练员运用科研的能力直接关系到运动队竞技水平的提高。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让科研人员参与训练,让教练员参与科研,运动队要与科研院所结合,这样就实现了有机结合,使得科研人员有了更多的研究课题和研究对象,运动队也得到了有力的科技支持。

    3.2管理人员

    管理人员的作用:管理人员是我国竞技体育国家法规制度的执行者和运动员日常生活的管理者、各种训练人员的协调者。

    建立管理体系,整合其职能,确立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运作系统,这是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得以实现的内在机制,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发挥组织、决策、控制、协调等作用的网络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设计、运作和完善都以此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履行各种管理职能的网络系统,具体实施各项职能;二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承担组织决策、指挥协调等职责的各级负责任的网络系统。这二者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如同人体有机体,各项机能正常运转。

    根据市场经济的需要完善劳动关系管理系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对运动员、教练员以及其它体育工作者实行的是固定的工作制度和全国统一的“就业—工资—福利”二位一体分配制度,产生了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专业队”制度,因而不具有独立的劳动关系主体资格,其管理由主管部门说了算。这种劳动关系不利于协调其中各类关系、消除消极因素、调动个体积极性等。

    4.人力资源发展的目标

    树立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理念。不同地区、部门及运动项目可根据自身实际状况建构竞技体育资源调控体系。完善竞技体育资源基础管理工作,建立竞技体育资源统计制度和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竞技体育资源综合利用状况公报制度和竞技体育资源综合利用信息网络。成立国家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规划专门部门,负责提出国家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的计划管理和宏观调控。

第5篇

论文摘要:以体育社会学为基拙,借鉴已有的社会评价理论,确定竞技体育的资源配置、发展指标、管理体制、社会功能等为评价内容,试图构建竞技体育社会评价内容的框架,目的在于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在竞技体育运行中的合理运用和宏观调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是我国社会发展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根本性转变。竞技体育的发展交织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之中,伴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目前社会评价还没有规范的学科理论,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理论、评价方法也未建立起来。若不尽快建立起来,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国有资产的流失,影响竞技体育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本文以体育社会学为基础,对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内容进行探索。

1、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概念

竞技体育是社会的一部分,社会的发展不断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竞技体育的发展交织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之中,不断影响社会的发展。

竞技体育具有本体功能(作用于个体)和社会功能(作用于群体和社会)。本体功能,又称为自然功能,主要有健身功能、娱乐功能、教育功能;社会功能主要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竞技体育的本质是文化的,但具有经济性,它不能成为物业的生产部门,但它又与经济相联系,影响物业生产部门经济的发展。因此,竞技体育的发展与建设是为人民的劳动条件、劳动组织形式服务,是间接为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服务。

竞技体育是一项事业,国家予以投资。对于竞技体育的投资决策,关系到国家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竞技体育投资决策以可行性研究为科学依据,其核心就是对投资项目的评价,即对项目进行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评价。在我国,将竞技体育作为一项事业来发展,强调竞技体育事业的公益性,在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转轨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时期,则逐步强调竞技体育的经济性,强调社会对竞技体育的投人。

为此,可以认为,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是指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发展对国家发展目标的贡献和影响,对社会、生活与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影响的评价。这一定义阐明了两点:一是竞技体育的功利性评价,因为竞技体育对国家发展目标的贡献与影响具有功利性;二是竞技体育的生存性评价或可持续发展评价,前者具有纵向性,后者具有横向性,因此,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是一个立体的综合的社会评价。

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是项目社会评价的一种。从社会评价的理论来看,社会评价包括经济评价。体育是服务性的行业。由于体育产品的服务性,竞技体育社会评价是在已有的经济评价的基础上,建立竞技体育评价体系的社会评价,因此,根据我国体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文将我国的竞技体育社会评价定位在不包括经济评价的社会评价。

2、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必要性

2.1竞技体育项目的投资决策需要社会评价

投资与竞技体育发展、投资与竞技体育管理、投资与竞技体育社会环境、投资与自然环境、竞技体育对社会生产目标实现的作用与影响等是社会评价的范畴。竞技体育的社会评价在于全面评价投资的综合效益,以减少投资的短期行为和盲目建设,克服投资建设领域各级领导与管理机构决策的种种片面性,加强投资的宏观指导与调控,有效发挥体育的社会功能。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社会的变革、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导致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变革,竞技体育项目发展的投资结构亦发生了变化,如果对竞技体育项目发展的投资没有一个科学的评价方法,则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国有资产的流失,影响竞技体育社会目标的实现。

2.2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社会评价

对于竞技体育投资的财务评价或经济评价一般采用全国统一的财务评价与经济评价方法。而对竞技体育项目的社会评价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方法。对竞技体育的投资、资源的有效利用、竞技体育与社会各系统的相互作用、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只运用经济评价方法是不能有效地调控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和发挥竞技体育的综合功能的。只有结合社会评价才能有效地促进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因为,对竟技体育项目的建设与社会经济、自然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社会效益影响予以分析,使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在竞技体育项目的运行过程得以合理配置,提高投资效益,使竞技体育项目的发展得以整体优化,有助于建立竞技体育与经济、社会的良性运行机制,有助于竞技体育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3、竞技体育社会评价内容体系

我国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竞技体育发展的目标必须符合国家发展的目标,就是说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目标,从根本上不能脱离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竞技体育社会评价的内容体系应是资源配置、发展指标、管理体制、社会功能等(见图1)。

3.1竞技体育资源配置评价

(1)竞技体育资源的界定。

竞技体育资源,是指一个社会用于扩大参与竞技体育活动的人口和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及物资、资本、人力、时间和信息等方面的投入。竞技体育资源是发展竞技体育的物质基础。一般而言,竞技体育资源越丰富,体育活动就容易开展,其发展水平就越高。社会越是发展,人们越是感到竞技体育资源的紧缺。

(2)竞技体育资源几种主要形式。

1)人力资源。是指从事竞技体育工作的专业工作者,如运动员、教练员、科技人员、体育教师和管理人员等。

2)资金。由于竞技体育的规模和科技含量不断加大,需要大量的资本投人,一个国家的竞技体育事业需要雄厚的财力支持,竞技体育越是发展,需要的资金就越多。

3)体育设施。竞技体育训练需要一定的空间,要取得好的训练效果需要一定的场地条件和先进的设备器材。

4)余暇时间。余暇时间是重要的竞技体育资源,有了余暇人们才有可能观赏体育比赛,从而刺激体育消费,导致其他竞技体育资源的增长。余暇时间的增多对竞技体育资源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健全的组织体系。

1)建立精干高效、运转协调、调控有力的行政管理组织体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人,原有的体育行政管理体制也将进行改革,体育行政管理机构将逐步精简,而精简后的竞技体育组织体系将发生变化:一方面行政机构缩小,行政管理人员必须是少而精;另一方面由于职能调整使管办分离、政事分开,政府的宏观调控将加强。各级政府仍将设立体育管理机构或在政府管理机构中设立体育管理机构或在政府管理机构中设立专人负责体育工作。体育行政组织在发展竞技体育中仍将发挥积极的作用,这是保证国家奥运目标和区域竞技体育目标实现的重要条件。

2)建立政府宏观调控、按照市场规则运作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协会化管理的组织体系。我国竞技体育管理向协会化方向发展是总的趋势,协会管理的组织体系将不断得到健全和加强,不仅是在国家一级成立各运动项目协会,在省(区、市)、地(市),甚至县(市)将分别成立各层次的协会组织,协会组织是各级各类运动训练的直接管理部门,各类业余与职业俱乐部将逐渐取代各级各类运动队,政府管理的主要作用是运用政策和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协会则按照市场规则和协会章程独立运作。

3)建立国家管与社会办相结合、业余与职业相衔接的运动训练组织体系。未来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是以协会管理为主体,要求训练组织体系与之相衔接,即未来运动训练组织体系应该是业余与职业相衔接,过去那种运动队训练体制将被新的体制所取代,逐步建立符合协会管理体制要求的业余运动训练组织和职业体育发展需要的俱乐部训练组织。

(2)完善的保障体系。

改革竞技体育的统包统配体制后,需要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保障体系包括法律保障、人事制度保障、场地器材保障和经费保障,在人事制度的保障上逐步建立社会保障,如运动员的就业保险、运动员的伤残保障等;运动项目按协会制管理,应提供健全的法律保障,如运动项目协会管理的法规、制度、俱乐部管理的规范化制;在经费保障上,要建立国家对竞技体育的投资制度、竞技体育产业发展制度,以保障竞技体育经费的有效投人。

(3)竞争有序的运行机制。

市场经济鼓励竞争,而公平竞争是未来竞技体育发展的动力源泉。竞枝体育竞争突出的表现是在赛制上,竞赛是运动项目发展的杠杆,运用好这个杠杆,可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运动项目的发展。因此,竞赛体制是调整竞技体育发展方向、发展水平,提高我国整体竞技体育实力的重要保证。

3.4竞技体育社会功能评价

(1)竞技体育价值的社会性。

竞技体育是人们的一种社会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社会的产物,竞技体育在满足主体各种需要的过程中体现出其价值的社会性特点。竞技体育的价值的社会性表现在竞技体育价值活动和内容的社会性。人们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社会生产方式,一定的社会关系条件下进行价值活动的。竞技体育从它一开始就是人们的一种社会活动,通过人们之间身体运动能力的相互比较而渗透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无论竞技体育活动是满足个体的需要、群体的需要或是社会的需要,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某种条件下的利益追求。竞技体育的价值的社会性表现在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由于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多因素影响及推动的过程,因此,任何一种社会因素都在影响和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中受到其他因素的作用。经济、科学技术、政治、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环境等等都在影响着社会的发展。竞技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体现对人的价值的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受上述因素的影响。正因为这些影响因素的存在,竞技体育的价值才体现出社会性的特征。

(2)竞技体育产业化发展。

竞技体育产业是最能体现体育自身经济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的体育本体产业,大力发展竞技体育产业,有利于培养和建设体育市场。未来10年,我国竞技体育产业的发展应初步形成竞技体育的国家投资、社会资源配置、体育产业经营3大经济支柱,竞技体育自我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逐步提高经费自给率;形成以竞赛表演为核心的竞技体育市场体系,增强竞技体育产业开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制定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竞技体育经济政策,基本形成我国竞技体育市场管理规范体系。

4、结论

(1)竞技体育资源的配置涉及到资源的种类、来源,影响因素和资源投入后的最终产品,社会之所以要向竞技体育投入各种资源,是希望从投入这些资源会换得理想中的产出结果,社会对竞技体育产出的价值判断及对其性质的认识,对其资源配置具有关键的导向性意义。

(2)评价竞技体育发展水平不能用单纯的某一指标,它应包括竞技运动技术水平(包括奥运会、亚运会成绩、单项国际大赛中的成绩等),教练员、运动员的知识和素质结构,运动训练中的科技含量,竞技体育管理机制,竞技体育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等多方面的发展水平。

(3)评价我国现有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现状,必须建立好我国未来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应逐渐由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统包统配、国家集权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向以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竞争有序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过渡。

(4)竞技体育是人们的一种社会方式,本身就是社会的产物。竞技体育在满足主体各种需要的过程中体现出其价值的社会特点。竞技体育的价值的社会性表现在竞技体育价值活动和内容的社会性。

我国竞技体育产业的发展应初步形成竞技体育的国家投资、社会资源配置、体育产业经营3大经济支柱,使竞技体育自我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逐步提高经费自给率。

5)信息。发展竞技体育事业需要大量的信息,诸如科学训练的信息、社团组织经营管理信息、政府政策法规信息、企业商品信息等。在现代社会竞技体育已经成为最大的信息源,电视台的体育专用频道、报纸的体育专版、传递的都是体育信息。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有关竞技体育资源及其配置方面的信息,却往往是稀少的。目前世界上竞技体育比较发达的国家都有充足的体育信息资源,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公布的渠道畅通,网络完整。

(3)竟技体育资源的来源。

社会对竞技体育的资源投人量及投人方式与对其最终产出的期望有直接关系。由于竞技体育产出既有社会公益性特点,又有巨大的商业开发性,这种双重性的本质特点会带来社会和经济的双重效益,因此,其资源投人有政府和非政府(私人)两种渠道。政府对竞技体育的资源投人,主要基于社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其资源投人期望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发生冲突时,以社会效益为重,非政府的私人投人除了公益性慈善捐助之外,多出于谋取经济利益的考虑。

(4)竞技体育资源的配置。

由于资源紧缺,而社会对竞技体育资源的要求却与日俱增,在资源稀缺规律的作用下,社会不得不对资源的投向作出选择。一个社会如何给自己的竞技体育事业以必要的资源投人?如何在不同的体育部门间分配有限的竞技体育资源?资源的投人以什么样的机制进行运作?是评价该社会竞技体育发展形态的一个基本线索。

1)计划机制。经济学家将计划机制描述为“资源的分配由政府决定,命令个人和企业按照国家经济计划行事”的机制。在这种机制中,体育资源是由政府行政组织根据其制定的计划强制分配的。

这种根据政府的计划配置资源的机制,一般强调体育的公益性,突出体育的社会效益,容易获得社会舆论的支持。在公有制的社会结构中,依据计划机制进行体育资源的配置,也易于与社会主流思想保持一致,从而在政治上有较大的安全系数。由于这种机制较少,或根本不考虑投人与产出的经济效益,社会各部门的运作均依计划行事,因此以这种机制为基础的体育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保持正常运转。它可以人为地制造一个体育环境,如强制性向企事业派遣退役队员,以维持运动训练资源流通渠道的通畅;指令企事业利用部分工作时间开展群众体育,以牺牲部分有效生产资源来弥补体育资源的不足。

2)市场机制。“市场机制就是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市场主体之间对利益的竞争、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调节经济运行的机制”。市场机制的基本点是主要的价格和分配决策都是在市场上做出的。

由于市场机制以利润和亏损为标准来解决资源配置的各种问题,“具有物质利益性、自主性、平等性、竞争性、开放性等属性特征”,因此它对体育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极有效率,充满活力。

3)两种机制的互补。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各有其优点和不足。在现实生活中,一般都是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而以计划机制作为间接的宏观调控手段,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

3.2竞技体育发展指标评价

构建具有代表性的竞技体育发展指标体系和科学方法,对反映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进行综合的定性、定量评价,在同一评价体系下对各有关因素进行对比分析,是评价竞技体育发展趋势的理论基础,也是确定评价竞技体育发展目标的科学依据。评价竞技体育发展水平不能用单纯的某一指标,它应包括竞技运动技术水平(包括奥运会、亚运会成绩,单项国际大赛的成绩等),教练员、运动员的知识和素质结构,运动训练中的科技含量,竞技体育管理机制,竞技体育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等多方面的发展水平。

根据竞技体育发展指标的评价内涵,就是充分发挥竞技体育为我国经济建设、社会服务的多元功能与作用;竞技体育运动水平继续保持亚洲领先和奥运会“第2集团”前列的地位,努力缩小与美国、俄罗斯的差距;争取全面提高竞技体育的整体水平,努力进人竞技体育强国的行列;竞技体育运动的成绩中科技、教育含量显着增加,运动项目和运动队结构更趋合理,通过发展竞技体育,进一步推动群众体育的普及;体育产业的发展和文化娱乐的多样化;初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

评价“发展指标”首先看竞技体育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多元功能和作用,这是用评价竞技体育发展指标的全新标准。即提高竞技体育运动水平,推动群众体育、全民健身活动的普及,发展竞技体育产业,丰富文化娱乐活动,以及健身、教育等多方面的评价,替代“惟运动成绩”或单一金牌数量的评价。其次,对质量和效益进行评价,明确从体制改革人手,调整项目结构和运动队伍结构,以科教兴体作为竞技体育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推动力),促进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第6篇

摘 要 本文在双子模型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百米跑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结构进行分析,有利于加深对百米跑项目的认识,把握百米跑的项目特点,从而为提高百米跑的成绩和百米跑训练的科学化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双子模型 竞技能力 百米跑

世界百米跑项目发展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世界记录屡次被打破。我国的百米跑项目也在不断进步,苏炳添在去年世锦赛中以9.99秒的成绩打破了亚洲百米跑的记录,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与世界顶尖成绩相比还有不少距离,总体来说这一项目的发展还是相对落后的,而造成落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与我国训练理论的研究不足、训练手段陈旧有关,通过对运动训练理论的研究,认识“双子模型”在百米跑训练中的作用,采用科学的、有效的训练方法,以提高百米跑竞技运动员的成绩。

一、“双子模型”理论的提出

根本勇(日,1985)把经济学界的“木桶模型”引入运动训练领域。这一模型认为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分别代表各个木片,要找出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中最差的子能力,及时地予以相应的发展,以促进运动员总体竞技水平的提高。强调竞技能力构成要素的均衡发展,过分的注意竞技能力弱势因素的制约作用,忽视了运动员的特长[1]。

“积木模型”是将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比作一个由不同颜色小积木组成的积木堆,小积木块代表各种构成因素,设定这个积木堆由红、绿、黄三种颜色的小积木组成,从中拿掉两块绿色小积木,再用一块红色和一块黄色的小积木补充进去,积木堆的体积即运动员总体竞技水平保持不变。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注意充分发挥运动员优势能力的竞技价值,通常称之为“扬长”[2]。

二、“双子模型”理论在百米跑项目中的应用

(一)百米跑运动员先天性竞技能力构成要素分析

先天性竞技能力是指由遗传获得的可塑性不大的竞技能力,百米跑运动员的先天性竞技能力是由身体形态的遗传、身体各器官和系统的遗传、运动能力的遗传和个性心理特征等因素构成的[3]。但是,这些构成因素在百米跑运动员竞技能力中发挥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在百米跑运动员选材时要优先考虑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身体形态这两个主导因素。因此,科学选材的目的就是要把那些遗传度高,并且与百米跑运动员竞技能力密切相关的,即百米跑运动员先天性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优选出来。

(二)百米跑运动员后天性竞技能力构成要素分析

百米跑运动员的后天性竞技能力中体能和技能是占主导地位的[4],每个百米跑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的构成要素的发展水平是不均衡的,即使是具体到每个运动员个体,在不同训练阶段其竞技能力各构成要素的发展水平也是不一样的,具有明显的非衡特征。但是,在运动实践中却普遍存在竞技能力结构不同,运动成绩相同的情况。这种“异构同功”现象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竞技能力构成要素中优势因素对弱势因素的补偿。这种现象就是刘大庆博士在其竞技能力非衡补偿理论中提到的补偿现象[5]。也正是我们所谓的双子模型中积木模型和木桶模型的巧妙结合。因此教练员在百米跑训练时要着重训练运动员的体能和技能。

1.百米跑动员竞技能力主导因素之体能分析

百米跑作为典型的体能主导类项目,体能训练水平在运动员后天性竞技能力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体能又是由位移速度、动作速度、反应速度、绝对力量、速度力量、力量耐力、相对力量、柔韧、耐力、灵敏、协调这些子因素构成[6]。教练员在训练时应当以速度、力量训练为基础,训练的重点和体系都应围绕运动员速度和力量的提高,同时高度重视灵敏性、协调性多种能力的协调发展。如果运动员有其中一项为短板并在一定时期内无法提升时可以尽可能的发挥其长板弥补其短板以取得优异的成绩。

2.百米跑动员竞技能力主导因素之技能分析

百米跑运动员的步幅、步频一定意义上决定了百米跑的成绩,在百米跑成绩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并不是每一个优秀的百米跑运动员都是十全十美的,都会有自己的短板,就拿苏炳添来说,步幅不够长就是他的短板,在去年世锦赛百米跑半决赛中他整整比博尔特多跑了7步,然而成绩却只差博尔特0.04秒,他就是利用自己的长板弥补自己的短板并取得优异的成绩。教练员应该因人而异,不要一味的补短板,而是通过全面评价运动员技术特征、步频能力、步幅能力、身体素质的基础之上制定符合运动员实际的训练方案来扬长来避短。

三、结论与建议

(一)百米跑项目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要求是全面的、综合的。要求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各个方面均衡发展,但是这种均衡是相对的、动态的均衡。在均衡发展的基础上,要优先发展那些对百米跑运动员竞技能力影响较大的主导因素。

(二)百米跑教练员应根据双子模型理论分析每个运动员个人的优势与不足,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把每个运动员的优势发扬光大来弥补其劣势部分,扬长以补短。

(三)教练员在百米跑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要注意重点训练百米跑运动员的体能和技能,充分培养运动员的特长,并使之成为运动员的“绝招”,提高百米跑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参考文献:

[1] 根本勇,林栋译.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J].冰雪运动.1987(2):10-14.

[2] 田麦久.试论竞技能力决定因素之分析[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84.7(2):1-4.

[3] 田麦久.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特点与基础训练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1-21.

[4] 田麦久.项群训练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6.

[5] 刘大庆.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补偿理论[J].体育科学.2000.20(1):43-46.

第7篇

关键词:竞技体育;运动员;综合教育;中国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4―0072―05

目前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运动员的低成才率、高淘汰率现象突出,是制约我国竞技体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在欧洲和北美,有组织的现代体育运动的出现与教育紧密相关,尤其欧美发达国家较早进行了运动员综合教育体系建设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针对退役后运动员面对新的人生,低下的社会适应能力、二次就业职业技能缺失、文化水平对继续学习深造的局限等诸多困惑,确立了工作重心及实践成果,明确定位在运动员的竞技生涯发展资本获取等显性指标上。运动员的综合教育问题无疑将成为我国北京奥运后体育深化改革中的核心内容,而有关“运动队文化教育和保障体系”要求已经纳入《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科学的中国特色的运动员综合教育体系的构建,不仅可以有效稳固和夯实现有的三级训练网乃至举国体制的基础,还能从根本上拓宽运动员二次就业的路径,使体育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 运动员“竞技的整体化”综合教育体系的提出

理想的运动员综合教育体系应是一个与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相匹配的,既能有效促进运动员竞技水平提高,同时又能切实保证其进行系统文化学习,达到同步提升和紧密结合的综合体系。包括竞技人才观、教育资源配置、健全的培养体制、体教资源共享、资金供给、社会保障等。

西方体育发达国家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制度上与我国举国体制存在本质上的差异。他们没有依靠政府供养的各个年龄段的专业运动员遍布各地的体育俱乐部,依靠市场化运作,担负运动员的培训、选拔和比赛任务。青少年的专业体育训练都是在完成正常学业的前提下,根据爱好聘请专业体育教练。只有参加奥运会等一系列世界大赛时,国家才集中组织参赛。反观我国,我国的竞技体育在奠基之初就跨越了西方一百多年“业余体育超越”阶段而直接进入了一种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职业化阶段”――专业竞技体制,这一体制可以直接借用相对容易接受的竞技人才培养的实效形式和运动训练科学成果,但却难以消化和内化其完整过程和价值观。因此,可以尝试将国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以及对待运动员教育的先进观念加以引进,设计和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运动员综合教育体系。

2 国外运动员综合教育体系发展审视

2.1 国外对竞技人才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认识

国际上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以教为先、以体为优”。尽管各国的实践模式各异,但发达国家都注重运动员的文化学习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并建立健全运动员的综合教育体系。代表性的成果《义务教育阶段的德国高水平青少年运动员的综合教育体系》(Karen Perry,2004)、《瑞典体育运动学校的综合教育体系》(Rolf Carlson,2004)等均关注竞技人才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并明确了具备综合素质的竞技人才首先应是一个适应现代社会的人,不应在人生道路上中年甚至青年就“夭折”的特殊群体。二是竞技人才应在道德、智力、情感等多方面发展,并以此作为竞技人才参加训练并创造优异运动成绩的基础。任何一种凸显的才能都是人的知识、能力、道德、审美、意志和身体等各方面素质的组合优化。因此,“综合素质”与“竞技能力”的提升是一个一致的过程,且前者是后者的基础。运动员成长过程中各方面的优良素质,对于运动潜力的挖掘和运动技能的提高有直接作用。

2.2 国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依托国家教育系统

国家公共教育系统在国外体育发达国家竞技人才培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美国竞技体育体制是以学校为中心,依托小学、中学、大学的业余训练构成了整个竞技人才培养体系。美国奥运代表团基本上是以大学学生运动员为主体构成的,80%以上的运动员是从大学直接选。全美职业运动员学生比例较奥运选手更高,都是经过了公共教育各个阶段的培养,最终步入职业体育行列。此外,荷兰、韩国、日本的中、小学设有各类体育专项训练营,挂钩于政府及教育系统。学生可根据兴趣自主选择参加项目,使运动员基数得到保证。同时,训练营和学校达成共识,该年龄段的学生必须在文化课学习达到规定要求的前提下方可进入训练营。升学环节,对具有运动特长的学生,按照规定满足普通最低录取分数线就优先录取,没有实施降分录取。小学是培养运动兴趣和早期运动训练的启蒙阶段;中学是运动专项发展阶段,通过全国和各地区的运动会选拔优秀青少年运动员;大学则进人了培养优秀运动员的高级阶段,良好的训练设施和高水平的教练员,为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奠定了物质基础。

2.3 义务教育贯穿运动员运动生涯始终

义务教育对于国外运动员培养是一种福利性质的人力资本投资,是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公益性消费。基于运动员受教育的重要性,在公共财政框架内为其提供普遍的教育产品,是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职能所在。运动员只要履行公民应尽的纳税义务,就可以享受其运动生涯过程中人力资本使用带来的全部收益。所有欧盟成员国都将教育资本作用于国家义务教育的主干课程,用于鼓励年轻运动员,实现文化与体育综合教育发展的平衡。统计报告显示,超过90%的会员国对青年运动员进行终身义务教育,设置灵活的学习时间进行专门辅导和培训。70%左右的会员国在专科、体育院校以及其他特定的体育培训机构实施义务教育,课程一般包括教练员培训、体育科学和其他综合科目,另外还提供个人导师,支持和帮助个人学习计划的制定。约60%的会员国有计划地安排退役运动员进行继续教育。

2.4 立法及相关政策为运动员各阶段分流提供制度保障

国外运动管理机构极为重视运动生涯与职业发展计划的长期规划。超过70%的欧盟会员国现有政策方案中都有支持运动员在其职业生涯结束以后,适时帮助其拥有稳定的工作做准备。这些政策包括就业咨询和支持、职业辅导、接洽用人单位、金融贷款和奖励措施或再教育。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为现役或退役

运动员提供广泛的就业就学指导:包括美国春田学院运动员资源中心的“实现跨越计划(MJP)”,为从高中到大学转型的运动员提供帮助;美国大学运动协会为大学生运动员的人生发展提供职业咨询、学术支持、就业目标设置等服务;加拿大奥林匹克联盟的“奥运选手职业中心(OACC)”计划,会向运动员运动生涯结束后的生活过渡提供服务;英国奥林匹克联盟的“黄金起点”计划会帮助奥运选手在退役后寻求就业机会、雇主说劝和个人简历准备等职业指导。除此之外,各国通过欧洲论坛集思广益,讨论专业运动员就业安顿,提出将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后的生活列入保护范围之内。该内容包括生活方式支持、高校进修和职业指导、开设心理辅导站、解决外部心理辅导和处理社会压力。就业指导机构配备专门的运动员职业发展顾问,对服务对象进行情感、智能、自我意愿等综合评估,制定职业发展长期计划,健全的教育督导机制和政府政策上的支持是运动员职业生涯保障的加固器,也是国外综合教育体系完善强有力的支撑。

3 我国运动员综合教育现状

3.1 运动员综合教育方针政策的沿革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按照《运动队工作条例》要求,形成了以体工队为基本形式的运动员集训制度,运动员文化教育开始脱离原有教育环境,运动队自办文教逐步建立。1978年,为缓解运动员“二次就业”的矛盾,国家体委提出了“优秀运动队向院校化过渡”的方针。开创了借助国家教育系统发展体育事业的先河。80年代,原国家体委、国家教委先后在我国10个省市组建了职工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国家体委训练局及省市则成立职工体育运动技术学校,部分省市将运动员文化教育附设在体育运动学校。至此,体育系统自办文化教育依然盛行,始终与国家公共教育系统若即若离。直到1987年,原国家教委下发了《关于部分普通高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为特定阶段运动员步人高校敞开大门,“阶段性”运动员综合教育体系雏形显露。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对优秀运动员在就业或升学方面给予优待,从法律上给运动员分流提供了有力保障。2000年,在《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进一步明确提出:保证优秀运动员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扩大大专以上学历教育的比例,运动队逐步向院校化过渡,为优秀运动员提供更为便利的入学深造条件。2002年,《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的意见》文件的下达,提出了体育后备人才综合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2003年,各地方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体教结合”的指导思想对现有体育体制、办学形式、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到目前,高等教育阶段综合教育进展良好,基础教育的“综合”并未落到实处。综合教育体系形成有它的历史必然性,一是计划经济体制对体育体制的必然选择;二是发展中国家为实现竞技体育的突破,计划手段直接配置体育资源以确保在短时期内实现“金牌产出”是举国体制的必然选择,“塔基运动员”成为社会的负累也是历史的正常反映。

3.2 运动员综合教育存在的问题

1)运动员培养整体脱离教育大环境。

现存竞技人才发展环境和体育系统自办文化教育,是在不完善的教育环境下对运动员这个特殊群体进行着不完善的教育,忽略了“夺牌”与“育人”的协调统一。剥夺了运动员接受公共教育的权利,破坏了运动竞赛和文化教育稳态的实现,违背了人“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运动训练的专门性和长期性必然以牺牲运动员全面发展为代价的观点,掩盖了体力开发与智力开发、竞技训练与文化学习等矛盾。我国运动员三级培养体系,是从小将具有体育特长的儿童挑选出来,送人体育运动学校集中进行体育训练,层层选拔、淘汰,少数运动员进入国家队直到最后退役。旧体制使运动员从小脱离了正规的文化教育环境,从专业训练起初就丧失了运动竞赛和文化教育同步提升的机会,削弱或拆除了运动员生活中与之相伴的重要支点,也从心理与社会归属上开始偏离了正常的、人的发展方向。

2)文化教育缺失,综合素质普遍低下。

纵观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基础教育的复杂局面可以发现,专业运动队中基础教育由于种种原因难以达到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本标准,且投资大、效益低。在中国家庭结构的转变、父母将子女接受正规教育作为首选因素考虑、专业队可以直接从中小学选拔竞技后备人才等等背景下,“自办文教”面临着生源枯竭、举步维艰的境地。近年来,“体教结合”培养综合性竞技体育人才提出之后,“清华模式”、“南体模式”等一系列相关对策的出现,改善了后义务教育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的现状,为运动员中期分流、就学就业提供了政策性的帮助。事实上,进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是极少数运动员,且因为学力良莠不齐,难以适应高校的学习要求,导致厌学、混学,无法正常毕业。基础教育缺位于综合教育的整体,运动员后期发展乏力问题应得到足够重视。

3)教育系统、体育系统职能协作尚处初级阶段。

体育和教育分属两个行政部门,实行体教结合、落实综合教育的关键就是两个部门间的协作。目前对于符合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教育标准、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体系;结合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强化体育职业培训;各阶段学生的适时“分流”,对不能成为尖子运动员的学生进行体育职业技能培训;为体校毕业生进人大专院校制订新政策,通过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渠道进入大学、单招渠道进入大学、进入普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和高等体育职业技术院校学习等工作,是两个部门需要共同协商完成的。由此看来,现阶段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职能分工不明确,不能切实、有效发挥各系统功能的作用,运行机制平台建设拖沓,总体呈现“杂”、“散”的特点,资源整合还不到位。

4)运动员分流覆盖面窄,运动生涯规划机构缺位。

全程性的运动员运动生涯规划教育研究滞后,尚未彻底解决运动员各个阶段安置问题。目前,基础教育阶段被淘汰的小运动员,继续学业保障困难。18至22岁左右的运动员,通过运动技术学校、体育院校、普通高校等渠道,实现高等教育阶段多向分流成为我国运动员安置工作的主流形式,与之匹配的法规政策相对健全。但通过政策倾斜使退役运动员继续学业不等于妥善安置,就学就业过程中的政策辅助略显不足。未能进入高等学府的现役运动员因年龄、心理、学历以及家庭等因素的制约,以及在役期间就业技能培训和个人发展规划的空白,无法使其通过相关政策得到二次就业。

4 对策

4.1 综合教育体系构建的竞技整体化教育思路

中国特色运动员综合教育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需要顺应我国现行体育体制发展和相关教育资源配置,综合考虑区域经济文化特点、运动员成才规律、区域项目布局以及各级学校教育情况等多个要素。

从宏观层面上看,体育管理部门与教育部门应协力把握好运动员培养脉络。2008北京奥运后,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将被赋予新内涵,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体育人才的途径也逐渐多元化。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指示,构建适应新时期的运动员综合教育体系。

从中观层面上看,竞技运动与各级学校要充分优化整合各自的资源优势并形成合力。学校应该在培养高水平运动员上发挥更大作用。中小学基础教育因体育系统自办的局限与封闭,迫切需要学校教育职能的回归。高校尤其是高等体育院校应真正建立竞技、人性、奖牌、文化等要素的有效整合平台,充当专业竞技体制基地,二者因整合科技资源、锤炼核心竞争力而实现双赢。

从微观层面上看,运动训练与文化课学习应在适宜的模式下得到同步发展。不同类别、不同学历阶段的运动员综合教育模式不能简单套用现有应试取向的普通教育模式。要根据其身心特点、运动项目的训练规律开发相应的教育模式,实现左右互动、上下衔接。

4.2 为竞技的整体化教育设想提供制度保障

改革现行的运动员基础教育由体育、教育等职能部门分管体制,使之统一纳入教育体系。贯彻和实施运动员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与教练员以及运动队领导责任挂钩的管理制度,修订、补充运动员参赛资格与完成“普九”教育相对应的竞赛管理办法,研究并开展适应竞技体育、文化教育发展规律的多样办学形式,确保青少年运动员基础教育落到实处。体育院校作为高等教育阶段运动员发展的核心力量离不开政府以及教育、体育管理部门的支持。应围绕我国宏观体育事业规划与政策制定,通过建立健全高等院校招收安置运动员的法律法规来保证良好的竞技整体化教育发展环境。创建运动员各阶段运动训练与文化学习、竞技运动与各类学校、体育管理部门与教育部门双效互动机制,为运动员综合教育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4.3 优化整合文化和体育教育资源

我国文化教育和体育教育资源的优化与整合是各级各类体育人才自身聚集发展动力的形式之一,也是未来我国体育人才保障方针政策的基本导向。就运动员综合教育体系构建中对分流格局的审视,应该基于文化、体育资源的基础、投入、发展风险的综合视角。各级学校和相应阶段体育部门资源优势不尽相同,但都具有共同的特性,具体体现在资源的先进性、集团性、迁移性、合力性、动态性等方面。打破两系统资源的条块管理,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和需要,调节各组织结构中教育资源与体育资源稳态的实现。充分发挥两种资源的顶端优势,将良好的学习氛围、多元人文交际环境、合理的师资配备、完善的硬件设施、科学的训练机制、广泛的社会关系作用于运动员综合教育与安置工作中,帮助运动员在教育领域、体育领域和社会其他领域实现分流“多通道”。

4.4 建立专业化运动员职业规划机构

第8篇

[关键词]云南省 体育人才 SWOT分析

一、体育人才资源的定义

人才资源指一国、一地区具有较强管理、研究、创造及专门技术能力的人的总称,是人力资源中较突出、较优秀的部分。从当前理论对于人才的定义来看,虽然内涵一致,但在人才标准、涵盖范围上并未形成统一的尺度。中国人事部门对人才的定义是“经过中等专业学校和各类大学的培养,在德、智、体诸方面具备一定素质,毕业后能初步适应某种工作的人”。中国人才预测部门的定义是指“有技术员以上职称的人”。这两种定义显然出于对人才统计、预测的易操作化考虑,但在界定标准的完善程度与尺度上,是否符合目前形势和应用要求,还存在疑问。除此以外,在我国人才学研究中存在一类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定义,即“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能以其创造性的劳动,对社会或社会某方面的发展,做出较大贡献的人”,强调了人才的创造性和贡献大小,但在量化标准方面却不够明晰,在实际操作中较难界定。

由此本文认为体育人才应该是指具有一定体育学识水平或者技能,能在体育领域中做出贡献的人。这样尽管在量化尺度上不设具体标准,但并不影响研究的效果,而更有利于人才开发战略的探索。

二、云南省体育人才资源SWOT分析

SWOT是表示影响战略实现的各种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结构的英文单词首写字母,它们分别是:1.Strength(优势);2.Weakness(劣势);3.Opportunity(机会);4.Threat(威胁)。以云南省体育发展战略目标为出发点,分析当前我省体育人才资源现状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等,从而实现对体育人才资源的科学、高效管理与开发。

(一)云南省体育人才资源的优势分析(STRENGTH)

1.管理结构完整,层级明确;管理人才系列中,拥有着相当数量的具有知识、经验、素质和技能的体育、管理、经济等专业人员,对于推进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体育事业建设和体育产业化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2.拥有一定数量的优秀体育教练员资源,教练员专业化程度很高,在传统优势项目如竞走、中长跑等耐力项目上我省部分教练员也是国家队的教练,对于我省提高和巩固竞技实力有重要的作用。

3.有较为完善的竞技支持体系所需要的相关专业人才。专业技术人员系列总体结构完整,专业体系设置比较全面。在应对大型体育活动和体育赛事,以及全面促进体育发展过程中,完整的专业结构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

4.具有年龄结构合理的优秀竞技运动员队伍,潜力巨大。在传统优势项目上既有达到国家甚至国际水平的老队员,又有潜力巨大的年轻运动员,结构合理,基础较好。对于我省保持原有优势项目地位、不断冲击竞技新高度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5.拥有较大规模的体育裁判员队伍,其中包括高等级裁判员资源,对于提高本省体育竞技水平、组织体育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社会体育指导员以及相关培训机构完善、充足,对于提高社会体育普及率、扩展体育群众基础具有很大优势和潜力。

(二)云南省体育人才资源的劣势分析(WEAKNESS)

1.人才资源整体数量仍显不足、结构不够合理

我省体育人才资源总体虽具有一定数量规模,但优秀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这四类人才资源在数量、质量上尚无法满足我省体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需求。

以教练员为例,全省当前拥有高级教练员不足百人,其他初、中级教练除去兼任行政职务和担任省级优秀运动队的教练员人才,平均每个县和市区担任业余训练任务的教练员不足6、7人,基层业训教练员人才数量严重不足。同样,现有优秀运动员、高水平裁判员的人才数量与实现08奥运目标和体育全面发展目标的要求也存在较大的差距。整个“十五”期间,共培养国际级健将8人,国家级健将41人,国际级裁判6人,国家级裁判38人。

2.现有人才资源素质结构尚有欠缺

各类别人才资源中均存在能级层次和学历等级偏低的现象,基层人才队伍素质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数据显示:所有人才中,拥有博士学历者、硕士学历者为零,本科学历者占比不到20%。其次,大多数教练是运动员专业而来,尽管有着较为丰富的实战经验与专业技能,但是文化素质较低,这样制约了教练员对新知识的接收能力,进而影响队员素质的提高。

3.部分核心人才资源紧缺

优秀运动员队伍偏小,顶尖水平的竞技运动员数量明显不足,“十五”期间,国际级运动健将仅9人。从数量上可看出,云南省体育教练员队伍中缺乏高、精、尖教练员人才,没有形成一个稳定且数量充足的拔尖人才群体,人才梯队的建设有待完善,在一些潜优势项目(如自行车、游泳、摔跤)上这种情况更加突出。

三、云南省体育人才资源开发机会分析(OPPORTUNITY)

云南省有些项目,曾经取得过辉煌的成绩,在体育人才培养、后备人才储备和体育人口规模上都具有一定基础,而且由于天时、地利的优势,成为国内著名的训练基地。应该说在历史积累、现实基础上,都具有较好的条件可供利用,未来随着我省经济的腾飞,社会建设的加快发展,将获得更为有力的后盾以推动体育事业的进步。除此以外,在国内外众多的训练队甚至国家队的到来为云南省人才资源的开发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同时,2008年北京奥运会也为云南人才资源的开发起着重要作用。

四、云南省体育人才资源开发的制约条件分析(THREAT)

(一)较低人才素质水平制约了云南省体育竞争力的提高

体育竞争力不仅指同行之间的竞争,而且包括体育与其它国民行业或产业在经济利益、社会效应等各个方面的竞争。一方面,低下的知识水平和素质能力必然造成体育组织效率不高、发展不畅的问题,另一方面,对于吸引新的高水平人才资源也是一个不利的因素,长此以往,必将影响我省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各部门之间配合不协调

尽管云南训练基地全国知名,而且传统优势项目如竞走等在国内外也有相当的知名度。云南省体科所也取得过不菲的成绩。但是体工队与体科所配合很少,大多时候是他们各自为战,不能将双方的优势互补。这样造成人才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人事匹配不足,导致对人才资源的投入、产出比例失调,人力资本投资效益低下等问题。

(三)竞技运动人才学历水平普遍偏低

云南省体育教练员队伍缺乏高学历的知识型教练和高等级的尖子教练,复合型的高端教练员人才更为紧缺。竞技体育领域竞争激烈,教练员作为竞技体育运动的主要力量,综合能力与整体素质的任一点缺陷都可能造成竞争弱势。另外,我省运动员的学历知识水平与其他省份类似都普遍低下,这严重制约了运动员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同时也直接影响到优秀运动员退役后的再就业,制约了运动员队伍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宝利嘉顾问.最新人力资源精要词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8.

第9篇

【摘要题】体育研究

我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始建于1983年。20年来,伴随着我国竞技运动水平的迅速提高,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在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方面,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一系列运动训练学领域的研究性专著。曹景伟等(2001)把这些独具特色并有重要理论价值的研究进展称为运动训练学理论的“中国流”,主要包括项群训练理论的提出与建立、运动员选材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竞技能力的结构及其评价、博弈理论与制胜规律以及训练理论对训练实践的指导与服务等内容。本文则拟从6个方面进行阐述。

1运动训练学三层次理论体系的确立

人们在描述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时候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不同的构架。从横向来看,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运动训练的原则、运动训练的内容、运动训练的方法、运动训练的安排、运动训练的负荷这样5个方面。而从纵向来看,可以解释为包含着一般训练学、项群训练学和专项训练学这样3个层次。适用所有的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称做“一般训练学”;适用于部分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理论,称做“项群训练学”;而适用一个运动专项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则被叫做“专项训练学”。构建这样一个三层次理论体系的关键在于项群训练学的提出和建立。

1984年,田麦久提出了建立“分类训练学”的构想。1987年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题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构思与命名》的论文。1990年在北京亚科会上发表了论文《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与应用》,1998年正式出版了《项群训练理论》专著。

2000年出版的《运动训练学》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中,把“项群训练理论”列为重要的一章,这表明项群训练理论已经得到训练学界的认可,达成共识。这一章里的第一节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总论,包括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竞技运动项目的划分、分类及项群体系的构成和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三方面的内容;第二节则分别论述了依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所聚合的8个不同项群各自的竞技特点和训练方法。

项群训练理论问世十几年来,受到体育界的普遍重视,并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中主要的理论进展包括:依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以及项群概念的广泛应用。

1.1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竞技运动项目的项群划分是建立项群理论体系的重要前提。1983年,田麦久首次提出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为标准进行项目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体能主导和技能主导的两大类的项群理论体系。近年来,田麦久吸取了谢亚龙、竺义功、徐本力等对项群的划分提出的不同看法中的合理思考,建立了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概念,依不同项目的竞技特点,实事求是地确定拥有两种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类属。把射击、射箭等项目归属为技心能主导类项群,把各种球类项目和格斗类项目归属为技战能主导类项群(表1)。

这样一种划分,应该说,对于我们更加准确地认识不同项群所包含项目的竞技特点,会有更好地帮助,会使我们在思想认识上解除若干不必要的束缚,更有利于我们准确地认识项目的竞技规律,从而确定对应的训练理论和方法。

1.2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经典的项群训练理论中,主要是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运动技术的动作特征和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为3个分类标准建立起了3个主要的分类体系。而实际上我们应该认识到,因为由于有着无穷个分类标准,项群体系的划分从理论上来讲也是有着无穷个的。所以在我们的研究过程当中,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项群体系,进行相应的研究。这里仅以几篇论文为例,如“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男单选手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运行模式”,用“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这一名称,概括乒乓球、羽毛球、网球3个手持球拍进行比赛的项目。又如“陆上同场对抗性项目集体球类项目”的名称,就排除了水上、冰上的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只包括足、篮、手、曲4个项目了。总之,我们在实践的研究过程当中和我们在进行分析组织训练活动当中,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的需要,按照多种标准、多个维度组织相应的项群进行研究。

表1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的调整

原有项群名称调整后的项群名称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技心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技战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技战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技战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

1.3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面对3个层次的训练学理论体系,任何一个训练学命题,如训练的原则,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训练的负荷,训练的安排等等,都既可以在一般训练学层次进行研究,也可以在某一个项群和范畴内进行研究,还可以就一个专项的需要进行理论研究。

训练大周期的划分是否恰当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能不能使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周期性变化,适应于特定日程重大比赛的参赛需要。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特征是不同的,显然,其训练大周期的划分也应该有着明显的区别。而经典的马特维耶夫的周期学说的主体内容,是在体能主导类项目的训练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很少顾及到技能、技心能、技战能主导类项目的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变化和表现的特点。田麦久(2000)关注到这一问题,并专题研究了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他首先分析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和相应的指标,然后建立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评价体系,确立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培养途径,最后提出不同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的安排要点(表2)。

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表现,有着明显的区别。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特征,就是看是否在比赛中能够表现出最佳的体能状态;体操、跳水这些项目主要是看成套动作的熟练稳定和流畅的连接;射击、射箭项目,主要是看运动员技术感觉的细腻度与心理状态的自控性;而各种对抗性项目,则主要是看技术是否合理、熟练,战术准备是否充分,战术运用是否多变而实效。不同的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表现的主要特征是不同的,因此他们的训练大周期的结构就不应该是同样的,而应该各有其特点。这一研究为非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训练大周期的安排,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也为人们在项群层次上开展更多内容的专题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示例。

表2不同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的安排要点

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安排的要点

体能主导类各项群1.专项化程度的变化;2.负荷强度与复

合量的变化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1.由单个动作到成套动作的完成过程;

2.有序地提高成套动作的成功率

技心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1.基本功训练,空射到实射的转换;2.

提高并力求完善定向的心理自控能力

技战能主导类个人对抗性项群1.技战术积累及针对性选用;2.实战性

对抗训练及热身赛安排

1.技战术积累及针对性选用;2.阵容选

技战能主导类集体对抗性项群配,组合训练及成队训练;3.实战性对

抗训练及热身赛安排

1.4项群概念的广泛应用项群训练理论被提出20年来,已经得到了体育界普遍的共识。而且,项群这一概念正日益广泛地被应用于体育工作、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健身、体育产业、体育管理等众多的领域。

2训练目标导向与控制作用的强化

人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人的一切行为又都是为了实现其目的而展开和进行的,这是人们的一项共识。但是在我们的实践活动当中,又常常会被具体的微观事物所包围,而忘掉了为实现终极目的而做的努力。训练活动当中也是这样,如某教练员,训练课的初始目标是想让运动员很好地掌握一项技术,或改进一个动作细节。但运动员做得不好,教练员生气了,罚他再作50遍。运动员学习、掌握动作技术,本来应该是在神经系统、肌肉反应各个方面都处于良性反应的状态下、在很好的协调状态下才能够做好。这时,运动员已经疲劳了,动作也没做好,你还要罚他再做,什么时候能做好呢?运动员在疲劳的状态下即使勉强完成了动作,其动作质量也很难保证。教练员的这一要求是与其在这一堂训练课的初始目的不一致的。

所以,在2000版《运动训练学》教材中,特别强调训练目标对训练活动的导向和控制作用,专门列出一章谈“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而且,排在全书第三章这样显要的位置。发展竞技能力与提高运动成绩,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直接目的,运动员在训练中完成竞技能力的变化,并在比赛中力求使它变成相应的运动成绩,得到社会的承认。训练的所有内容、各种训练负荷、各式各样的训练安排,都是为了训练目标的实现。把训练目标问题置于一个重要的位置,会有利于人们强化训练目标的导向意识。

强调训练目标的导向和控制作用是竞技需要原则的体现。竞技需要原则本质上就是从实战出发的训练原则。训练是为了比赛,要从比赛的实战出发,紧紧围绕着目标的实现去组织训练活动,才能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这样一个本来是很明确的基本认识,过去却没有得到必要的关注。此前各个版本的运动训练学教材,都没有把训练目标的重要价值给予更为充分的确认和强调。新版《运动训练学》教材的这一变化,则把训练目标的导向与控制作用鲜明地突显了出来。

3训练理论时空构架相对均衡的调节

训练理论的时空观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在时间、空间里运动。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包括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和训练的手段;运动训练的时间特征则包括训练的过程、训练的周期和训练的安排。

张英波(1998)“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的时空协同理论”的研究认为,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密切地协同和配合,是实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良性转移的必要条件。其结论之一为:“运动训练的内容与方法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空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过程是训练活动的时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的计划是时、空因素协同的组构,运动训练计划的实施则是时、空协同的具体操作。”这条结论看来似乎没有什么新鲜的内容,但却是从时空观这样一个视角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从时间、空间的关系和协同去理解运动训练活动的规律和要求。另外一条结论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中,时、空因素良性协同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获得同样的转移效果只花费最短或者较短的时间,花费同样的时间可获得最大或者较大的转移效果。”显然,这两种协同的形式正是我们的训练活动所追求的目标。

附图

图1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时空协同的结构模式(引自张英波1998)

多年以来,在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中,人们常常偏重于对运动训练空间特征,即训练的内容和方法的研究,而却相对忽视了对于运动训练时间特征,即训练的过程、节奏和安排的研究。例如,在1990年版的教材里面,反映运动员运动训练空间特征的章节很多,而反应时间特征的章节很少。但在运动训练的具体活动当中,许多教练员都是按时间特征来考虑问题的。今天练什么,明天练什么,这个月练什么,下个月练什么,这是教练员组织训练活动重要的思维路线。因此,在新版《运动训练学》教材里面,把原来的“运动训练过程的结构组织与控制”这一章,分成了“运动员多年训练计划与实施”、“运动员年度训练计划与实施”、“运动员周课训练计划与实施”一共3章,加大了关于反映运动训练活动时间特征的内容和份量,使得运动训练时空特征的均衡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4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

研究并建立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结构模型,是实施模式训练的重要工作环节。任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都是由其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这五种子能力所构成的,刘大庆、田麦久的研究,使得我们对这五种子能力的组合方式,亦即其结构特点有了更为全面的科学认识。

根本勇(日,1985)把经济学界的“木桶模型”引入了运动训练领域。一个盛水的木桶由若干木片所围成,用桶中所盛的水平面的高度表示运动员的总体竞技水平,各个木片的长度则代表不同的子能力,即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的发展状况。由于各种子能力发展的程度不同,所以各个木片的长度也不相同。在这个模型中,木桶里能够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那些长木片所代表的优势子能力,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片所代表的劣势子能力,因为,长木片本来有可能围存的水会从这块最短的木片所造成的缺口流出去。因此,我们就要找出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中最差的子能力,及时地予以相应的发展,藉以促进运动员总体竞技水平的提高。“木桶模型”表达的是一种对于平衡的追求,要求我们注意发展不同竞技能力之间的均衡性特征,通常称之为“补短”。

刘大庆的研究中发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中各个子能力之间的不均衡状态是普遍存在的,呈现着非衡结构,从哲学意义上说,这种现象的存在又是绝对的。但其构成因素中某种素质或能力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其它高度发展的某种素质或能力所弥补或代偿,从而就使得总体的竞技能力保持在一个特定水平。例如,邓亚萍凶狠快速的技术风格对其较低的身高条件的补偿;朱建华出色的助跑起跳结合技术对其最大力量不足的补偿等等。

与“木桶模型”相对应,我们为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设计了新的模型,称之为“积木模型”。这个新的模型如同一个积木堆,由9个小积木块构成。绿、红、黄3种颜色各有3块。我们把这个积木堆的体积比做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体水平,绿、红、黄3种颜色的小积木块则代表不同的子能力。如果从积木堆中去掉2块黄色的小积木,再用一块绿色的小积木和1块红色的小积木“补偿”到积木堆中,积木堆的体积,即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体水平仍然保持不变。以此直观地展示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提示我们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注意充分发挥运动员优势能力的竞技价值,通常称之为“扬长”。

“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观察竞技能力的结构特征,用不同的图象展示竞技能力结构中各子能力之间的不同联系。两个模型各适用于不同的运动员,或同一个运动员不同的训练阶段。所以说,“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反映和表述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状态,我们把它们叫做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图2)。

附图

图2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

5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科学定义的给出

在一个学科的理论体系中,基本概念的选定及其科学定义的给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建设,但多年来我国运动训练学界还没有系统地进行这一工作,许多概念的定义存在着明显的逻辑缺陷。田麦久等16名运动训练学者(1999)对运动训练学的常用概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中选出190个词条作为基本概念,并分别编写了释文。

我们注意到,此前的同事们在解释这些概念时出现最多的逻辑错误有两个。一是将概念归于不恰当的类属,二是提出了不应有的理想期望。前者如把“竞技体育”归结为一种“活动过程”,后者如把“比赛战术”定义为“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合理的有效的计谋与行动”。

一切人类的行为都可以归为一种活动过程,把“竞技体育”归结为一种“活动过程”,也不应说是错误,但不准确,类属过大。而如果将其归结为一种“体育活动”,则明确得多,准确得多。

“比赛战术”这个概念本身并没有特定的倾向性。有正确的比赛战术,也有错误的比赛战术;有实战效果很好的比赛战术,也有实战效果不好的比赛战术;有成功的比赛战术,也有不成功的比赛战术,或者失败的比赛战术。而如果把“比赛战术”定义为“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合理的有效的计谋与行动”,做不到“充分发挥己方特长,限制对方特长”,所采取的计谋和行动不够“合理有效”,那就不是“运动战术”了,这显然有悖于运动训练的实践和运动竞赛的现实。这一证伪的结果告诉我们,原有的定义违背了对此类概念应“中性定义”的原则。我们把它改成“为战胜对手或为取得预期的比赛结果而采取的计谋与行动”,定义本身不被附加任何倾向,就具备了普遍的适用性。

《词解》的作者对大约1/3的词条作了如同上述的修订,同时为过去未见定义的近半数的词条给出了全新的定义。从而完成了对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体系的一次重要的基本定义的规范化工作。

6运动训练学理论向竞技体育学理论的扩展

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也在逐渐地向竞技体育学的理论扩展。竞技体育的主体活动是运动员的培养、训练及参赛的过程,沿着这一轨迹进行思考和设计,竞技体育学应该包含着运动员选材学、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竞赛学以及贯彻始终的竞技体育管理学,这4个学科应该说是构成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群(图3)。

在运动选材学方面,我们国家已经陆续出版了一些有关的专著。国家体委科教司于1983年出版了《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论文汇编》;赵斌(1989)、谢燕群(1990)、刘献武(1991)、曾凡辉等(1992)、钟添发等(1995)陆续出版了有关运动员选材的若干专著。我国有组织的运动员选材工作的普及程度在世界上是领先的,许多项目运动员选材工作科学监控工作也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运动竞赛学方面,有刘建和(1990)的《运动竞赛学》和肖华富(1990)的《运动竞赛方法学》朱章玲等(1995)的《运动竞赛学》和王蒲(2001)的《运动竞赛方法研究》等。竞技体育管理学领域有关的理论专著中,比较有力度的有周爱光(1999)的《竞技运动异化论》,宋继新(1999)的《竞技教育学》、吴寿章(2001)的《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等。这些研究成果的问世,正在为我国《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形成重要的积累。

附图

图3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群

本文所列举的上述6个方面只是近年来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我们应该而且可以期待,中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必将会伴随着中国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一步步走向成熟,也会向世界运动训练学界贡献出更多新的科学理论。

【参考文献】

[1]李益群,谢亚龙.体育博弈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2]吴寿章.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3]王蒲.运动竞赛方法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4]梁慈民.论竞技体育的前沿技术[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5]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体育院校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6]徐本力等.运动训练学(体育函授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7]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词解[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8]宋继新.竞技教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9]周爱光.竞技运动异化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0]田麦久等.项群训练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第10篇

关键词:运动训练学;竞技子能力;非同步性发展;竞技能力非衡结构;补偿效应

中图分类号:G80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12-0079-04

Unbalanced structure of competitive capacities and its compensation effe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synchronous development

LI Zan1,2,TIAN Mai-jiu3

(1.Graduate School,Soochow University,Suzhou 215006,China;2.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Tianjin 300381,China;3.Beijing Sports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asynchronous development of athlete’s sub competitive capacities, the authors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opinions: the unbalanced structure of an athlete’s competitive capacities is a state of the result of asynchronous development of his/her sub competitive capacities; the compensation effect of the unbalanced structure of competitive capacities is a vivid conceptual expression or description given to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competitive capacities formed based on the unbalanced structure; the good or bad of the compensation effect of the unbalanced structure of athlete’s competitive capacitie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high or low of the degree of synergy of the asynchronous development of sub competitive capacities.

Key words: sports training;sub competitive capacities;asynchronous development;unbalanced structure of competitive capacities;compensation effect

竞技能力,是运动训练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教练员和运动员极为关注的领域。有研究表明,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是普遍存在的,那么为什么会形成竞技能力的这种非衡结构呢?该怎样理解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的补偿效应呢?本文将从运动员竞技子能力非同步发展的视角来对该问题进行探讨。

1相关概念描述

1.1“非衡结构”与“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

“非衡结构”,是相对于“均衡结构”而言的。“均衡结构”来自于经济学的“木桶理论”,即水桶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最长木板的长度,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旨在强调木桶的“均衡结构”,才能实现木桶水容量的最大化。而“非衡结构”则表明事物的各个构成要素的发展呈现“不均衡”状态,即事物的结构表现出明显的非衡特征。1985年日本学者根本勇[1]首次将“木桶理论”应用于运动训练领域,提出了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木桶模型”,旨在强调竞技能力各构成要素的均衡发展。但是“木桶模型”却在相当程度上忽视了运动员特长,即木桶结构中长板的积极作用。随后,在研究大量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刘大庆等人提出了“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补偿理论”,明确提出了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这一概念,来表述运动员竞技能力各构成要素发展的不均衡性。

1.2“非衡补偿”与“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的补偿效应”

“非衡补偿”是相对“平衡补偿”而言的。“平衡补偿”是指通过提高弱势能力,加强竞技能力功能的方式[2];非衡补偿,是指非衡结构中优势能力弥补某些能力发展不足的方式[2]。

尽管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普遍存在,但是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因素中某些素质或能力的缺陷,可以由其他高度发展的素质或能力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弥补和代偿,使其总体竞技能力保持在特定的水平,这种现象称为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的补偿效应[3]。

目前关于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的研究,主要是从一般训练学的层面转向具体专项的层面来探讨不同专项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和非衡补偿效应的具体表现形式或特征,缺乏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来审视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补偿理论本身。

2竞技能力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的形成

刘大庆、田麦久[3]的研究表明,相对于运用统计方法建立的反映优秀运动员总体共同特征的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每一名运动员个体竞技能力的各个构成因素的发展大都呈不均衡状态,这种不均衡状态是普遍存在的。

刘大庆[4]在《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补偿理论》中指出: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基本特征、竞技能力非衡结构补偿现象的普遍性以及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的补偿途径是竞技能力非衡结构补偿理论的主体内容;整体性与层次性、动态性与稳定性是运动员竞技能力个体模型非衡结构的基本特征;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补偿现象普遍存在于不同项群、不同水平、不同时期运动员竞技能力个体结构之中;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补偿有着多种途径。

基于运动员竞技能力个体结构非衡现象的绝对性与非衡补偿现象的普遍性的观点[5],那么,根据因果关系理论,为什么会形成竞技能力的这种非衡结构呢?如何去理解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的补偿效应呢?

3非同步性及运动员竞技子能力的非同步性发展

“同步”的含义是:两个或几个随时间变化的量在变化过程中相互间保持恒定角度(或距离)的关系。相反,如果变量之间“不保持恒定角度(或距离)的关系”就可以称之为“非同步”[6]。在本研究中,“非同步性”主要表现为不同变量之间在时间维度的先后、速度及数量等方面的差异性和空间维度的广度和深度方面的不均衡性。

从哲学上讲,这种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非同步性首先是由事物本身内在的基本属性和特点所决定的。因为,从因果关系上讲,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之分。显然,是内因从根本上决定了事物的非同步性发展。另外,在具体的非同步发展形式上,外因也的确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局部或特定的条件下,可能由于外因的作用会出现相对的“同步化”发展。但是,“同步化”发展是相对的,而非同步化发展则是绝对的。外因的推动作用只能对非同步化发展的形式有所影响,但是不可能根本性改变非同步化发展的客观现象。

其次,根据事物发展的矛盾学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在不断变化和转化的。这就决定了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部分在不同的阶段或时期成为发展的重点,从而导致了发展的非同步性。

从理论上分析,既然非同步性发展现象普遍存在,那么运动员竞技子能力的发展也应该具有非同步性。所谓竞技子能力,是基于体能、技能、战能、心能和智能同竞技能力的隶属关系,而对构成竞技能力的这5个要素的统称[7]。依据因果关系理论,事物的内因是其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在这里“根据”的深层意义则是指产生某种变化的特定物质结构。例如某种化学反应的根据就是反应物的内部结构。根据,只是事物得以变化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则是“条件”,任何根据必须结合一定的条件才能产生实际变化,二者构成一对矛盾推动事物发展。正是不同事物的内在根据不同决定了不同事物发展的非同步性。

因此,体、技、战、心、智5个竞技子能力内在属性的差别决定了其固有发展规律的不同;不同专项因其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竞技主导子能力)的不同,决定了各子能力在发展过程中必然有所侧重,并随着矛盾的转移而变化;教练员训练理念的不同以及教练员的变更,带来训练重点的不同和训练安排的差异;运动员的个性化特点,决定了其在训练过程中对各竞技子能力训练的接受和适应程度不同;科技的发展促进了训练方法发展、手段的改进和训练仪器的革新等等,从而决定了各竞技子能力的非同步性发展[7]。

另外,从实践层面分析,不同竞技子能力的发展由于受制于内外环境和因素的影响,必将呈现出非同步性发展的一面。米靖[8]通过对2005年亚洲耐克篮球训练营10名外教对中国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评价可以看出,运动员技、战术较差,体能一般偏差,心能一般偏好,智能最好,表现出明显的非同步性发展特征。

显然,基于竞技子能力和竞技能力之间的隶属关系,运动员竞技子能力的非同步性发展同其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及补偿效应必然存在着某种联系。“非衡结构”是运动员竞技能力发展结果的表征,而竞技子能力的非同步性发展,是运动员竞技能力发展过程的表征。那么,基于运动员竞技子能力非同步性发展的视角来审视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及补偿效应将会得出怎样的结果呢?

4运动员竞技子能力非同步性发展视角下的“非衡结构”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表现出一定的时空特征,运动员竞技子能力的发展也不例外。运动员各竞技子能力的发展状态决定了其整体竞技能力的发展状态。显然,从理论上分析,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诠释了运动员竞技子能力发展的空间上的不均衡性。其实,竞技子能力空间上的不均衡是其在时间维度上非同步性发展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或另一种结果。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状态都既有时间维度的状态,也有空间维度的状态,是时间维度状态和空间维度状态的有机统一。运动员竞技能力空间上的非衡结构实质上表征了运动员各竞技子能力发展程度非同步性的宏观结果。下面几个案例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例1:2002年,李娟、张娜、张平、李珊4人一起从天津队被调进了国家女子排球队参加集训。其时,李娟不同竞技子能力发展有明显的差别,李娟的技术全面,技能比较突出,具有良好的战术能力,运动智能较好,但体能发展明显薄弱,亟需提高。

例2:王励勤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国家队集训时,各竞技子能力的发展程度并不平衡。首先最为突出的是技能,其次是良好的体能,但是战术能力相对不突出,心理能力方面性格比较内向,比赛缺乏激情但很坚韧,运动智能方面相对比较薄弱。

例3:刘翔15岁时各竞技子能力的发展状态是:体能良好,技能方面技术粗糙,心理能力较好,而运动智能一般,从整体上表现出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

由此可见,无论是入选国家队之前的女排副攻手李娟,还是已经进入国家队男乒选手王励勤以及少年时期的110 m栏运动员刘翔,都表现出各竞技子能力发展的非同步性。而正是他们各竞技子能力发展的非同步性决定了其整体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也就是说,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是其各竞技子能力发展的不均衡或不平衡所造成的,而更深层的原因则是运动员竞技子能力发展速度的非同步性。

因此,运动员竞技能力空间维度上的非衡结构,是构成竞技能力的各竞技子能力在时间维度上的非同步性发展的一种结果。运动员竞技子能力的非同步性发展反映了竞技能力发展过程的特征,而竞技能力非衡结构反映了竞技能力发展结果的特征。

5运动员竞技子能力非同步性发展的“补偿效应”

运动训练实践中,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不同,但运动员运动成绩或在比赛中的作用却相同(异构同功)的情况极为普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异构同功现象充分表明运动员竞技能力个体结构补偿的客观性[5]。

如前所述,运动员竞技子能力的非同步性发展形成了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那么,运动员竞技子能力非同步性发展所形成的整体竞技能力水平,也同样体现出了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的补偿效应。假设有几名运动员,其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的表现形式并不相同,但是他们整体的竞技能力水平却相同,我们可以认为,他们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都实现了较好的补偿效应。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现象是绝对的,而补偿效应实质上是基于非衡结构所形成的整体竞技能力水平而赋予的一种形象的表达或描述。既然运动员个体竞技能力结构的非衡特征是普遍存在的,那么其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的补偿效应也是普遍存在的。所不同的是有些运动员非衡补偿的效果较好,即高水平的竞技能力状态;而有些运动员非衡补偿的效果不太好,即低水平的竞技能力状态。当然,这种竞技能力水平的高低具有相对性。那为什么竞技能力非衡结构补偿效应有高有低或有优有劣呢?

运动员竞技子能力的非同步性发展特征,是运动员竞技子能力发展的一种很概括很抽象的共性特征。其实,运动员竞技子能力非同步性发展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那么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补偿效应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至于竞技能力非衡补偿效应的优劣,这就涉及到不同竞技子能力之间协同化发展的问题。如前所述,“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因素中某素质或能力的缺陷,可以由其他高度发展的素质或能力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弥补和代偿”,这就表明了非衡补偿效应不是完全的或理想的补偿,而是在“在一定范围内”的、有限的补偿。如果不同竞技子能力之间发展的协同化程度较高时,就会出现较高的补偿效应,即表现出较高的整体竞技能力水平;相反,如果不同竞技子能力之间发展的协同化程度较低时,就会出现较低的补偿效应,即表现出不太高的整体竞技能力水平。因此,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的补偿效应,实质上是运动员竞技子能力非同步性发展的协同化程度不同所产生一种结果状态。

运动员竞技子能力的发展具有非同步性,运动员竞技能力空间维度上的非衡结构是其竞技子能力在时间维度上非同步性发展的结果状态;

运动员竞技子能力的非同步性发展反映了竞技能力发展过程的特征,而竞技能力非衡结构反映了竞技能力发展结果的特征;

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的补偿效应,是基于非衡结构所形成的整体竞技能力水平而赋予的另一种形象的概念表达或描述;

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补偿效应的优劣,同竞技子能力非同步性发展的协同化程度高低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 根本勇[日]. 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J]. 林栋,译. 冰雪运动,1987(2):10-14.

[2] 刘大庆,余学锋. 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补偿途径研究[J]. 中国体育教练员,2000(2):10-13.

[3] 田麦久. 运动训练学(体育院校通用教材)[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71.

[4] 刘大庆. 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补偿理论[J]. 体育科学,2000,20(1):43-46.

[5] 刘大庆. 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功能补偿现象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33(1):94-97.

[6] 《辞海》上册[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553.

第11篇

关键词:体育系统;整体现;中国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10-0011-03

随着“促进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奋斗目标”的确立,方兴未艾的“大体育”理念推动着我国体育事业全面快速发展,体育的内涵得到了极大丰富,业已成为新世纪我们亟待建立和完善体育系统整体观的原动力。然而,从文献及相关的文本中发现:“体育系统”一词完全被作为“体育局系统”的代名词,在行文时存在逻辑关系上的混乱,不能全面反映其内涵,以至于严重影响学术研究的科学性和完整的概念建立,对正确理解和建立体育大系统的整体观及科学决策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正确认识时代赋予体育系统全面内涵,对实施“体育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1 “体育系统”的内涵

1.1 系统概念及属性

系统论通常把系统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4个要素,并具有整体性、关联性等基本特征。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在一定的位置,起着特定的作用。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在研究系统时,必须从整体出发,立足于整体来分析部分以及部分之间的关系,再通过对部分的分析达到对整体的理解。

1.2 “体育系统”的元素构成

体育是指根据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依据人体生长发育、动作技能形成和机体机能提高的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达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在体育的分类中随着人们对体育价值认识的提升而不断使体育的内涵产生新的变化。按照系统结构分析,体育系统由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群众体育3个子系统构成。卢元镇从目的和对象视角将体育划分为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娱乐体育、休闲体育、康复体育等部分,子系统的构成得到了细化;体育是整体概念,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体育的各级系统又有着各不相同的子系统构成。卢元镇按参加体育的群体和活动区域范围,将我国的群众体育又划分为学校体育、职工体育、农民体育、社区体育、民族体育、老年人体育和残疾人体育等等。“对体育概念分类,可以采取很多标准”,无论运用何种标准来划分,这些子系统的要素组成必定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行为的统一集合体,共同构成上位系统的全部内涵,具有重要的多元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特征。同时,各系统也并非是一些子系统的简单组合,而是具有统一性,各组成部分或各层次的充分协调和连接共同影响上位系统的有序性和整体运行效果。

体育系统是由许多总体目标一致又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子系统构成的系统,体育的全面发展靠的是所有子系统的协调发展。子系统具有各自的功能和特点,子系统的结构调整和功能发挥直接影响到体育大系统。正确理解“体育系统”的概念,将有助于从根本上把握“体育系统”的本质特征、目的任务乃至基本途径和方法手段,从而科学地指导体育实践。

2 “体育系统”的整体观缺失与歧义

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体育界开始研究和使用系统论,80年代中期应用系统论思想研究体育的各种问题,到了90年代“体育系统”的概念逐渐被广泛使用。近年来,“体育系统”的概念在学术论文中运用也越来越多,但出现了许多使用和理解上的歧义。

2.1 子系统从母系统中分离,母系统与子系统内在联系割裂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体育系统的重要分支,理所当然的隶属于体育系统,是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的子系统。但行文中较多表述成以下关系:“‘体教结合’是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联合培养体育人才的一种形式”。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两大系统概念并列使用,造成了把学校体育子系统作为无本质(体育属性)关系从体育系统分支出去,造成了学校体育子系统与体育系统成为一对并列关系,剥离了系统的关联性和层次性。研究成果中有很多类似的表述:“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的优势互补效应只有在学校内才能体现,……而体育系统内的教练员资源向教育系统内的转移完全能够实现”。诸如此类表述均割裂了母系统与子系统的内在联系。

系统整体中的部分不能脱离系统整体,一旦脱离系统整体就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部分了。实施“体教结合”的意义在于促使竞技体育系统中的要素与学校体育的有机结合,是学校体育系统增加发展竞技体育要素,并非是两个并列系统间融合问题,更不是“从过去由体育系统独家包办的单一发展格局,逐步向由体育系统、教育系统、其他体育社会团体等多家参与的多元化格局转变”的混乱关系。这种表述严重扰乱体育系统完整概念的形成和“体教结合”精神的正确领会,无疑使“承担竞技体育发展的主体不明”,责任不清,以至于二者并没有像当初规划的那样齐心协力共谋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之事。

2.2 子系统代替母系统,子系统间互相排斥

体育系统中的子系统之间具有重要的关联性和内在统一性。在使用时经常把竞技体育这一子系统的部分工作表述为体育系统,造成了子系统代替母系统,母系统与子系统间的关系混乱。如:“仅在体育系统内部挖潜难度很大,只有协调好体育系统与非体育系统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完成2008年的任务,才能推动体育事业与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为了培养人才我们要“处理好体育系统与非体育系统的关系,不断拓宽体育发展的途径,改变竞技体育人才只靠体育系统独家培养的状况”;从“体育系统一家办向体制外多家系统共同办的方向转变”等等。文中所要表达的是利用学校和社会的力量来培养体育人才之意,但从“非体育系统”词义上看,此种表述已把学校体育系统和社会体育系统排斥于体育系统之外,成为了内外系统的“合作伙伴关系”。歪曲了三者之间的真实联系,导致了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中出现了偏差:作者把“我国体育系统的工作人员中25 077名教育及相关专业技术人才作为我们的主要研究对象,……这是我国体育系统首次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结果是全国体育系统体育竞赛组织人才队伍中有“裁判员20 079人、日常竞赛组织管理人员3093人、竞赛组织工作人员5850人”;我国体育系统篮球后备人才队伍发展动态的研究中“以2000至2007年我国体育系统篮球一、二、三线运动员、教练员数量动态变化为研究对

象”,等等。虽然这些数据只是来源于各项目训练管理中心的竞技体育系统之内,学校体育系统和社会体育系统的体育人才却没能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系统整体的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一旦改变或中断,系统整体就会丧失原来的性质和功能”。整体观的缺失,造成了文中研究的对象与“体育系统”词义不符,得到的结论远不能全面反映我国体育人才的整体情况,造成了以偏概全,致使学术研究结果缺乏科学性,因而是不能作为制定体育人才发展规划和资源开发利用的理论依据。

3 “体育系统”的整体观与思想转变

“体育包括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3个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了体育的整体”。“从现代体育的发展史来看,体育(主要指竞技体育)是从社会走进学校,又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程”。可见,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及竞技体育本身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并不能完全分开,是统一的整体。我们在“普及与提高”思想的指导下大力发展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系统和社会体育系统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培养出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这是他们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漠视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作法,或者片面强调后者、忽视前者也是错误的、有害的。在体育的整体发展过程中,各个子系统承担不同的发展任务,体育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应是相互协作、相互促进,才能保证体育的整体发展,否则子系统的薄弱将影响整体的效果。

第12篇

【关键词】运动训练学 理论体系 发展

1引言

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在我国起步较晚,该理论体系在我国形成于1983年。经过20余年的发展,其理论水平迅速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来,在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方面,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一系列运动训练学领域的研究性专著。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粗略地谈谈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概况,供大家参考。

2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2.1运动训练学三层次理论体系的确立

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时候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不同的构架。从横向来看,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运动训练的原则、运动训练的内容、运动训练的方法、运动训练的安排、运动训练的负荷这样5个方面。而从纵向来看, 可以解释为包含着一般训练学、项群训练学和专项训练学这样3个层次。适用所有的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称作“一般训练学”;适用于部分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理论,称作“项群训练学”;而适用一个运动专项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则被叫做“专项训练学”。构建这样一个三层次理论体系的关键在于项群训练学的提出和建立。

2.1.1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

竞技运动项目的项群划分是建立项群理论体系的重要前提。1983 年,田麦久首次提出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为标准进行项目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体能主导和技能主导的两大类的项群理论体系。近年来,田麦久吸取了谢亚龙、竺义功、徐本力等对项群的划分提出的不同看法中的合理思考,建立了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概念,依不同项目的竞技特点,实事求是地确定拥有两种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类属。把射击、射箭等项目归属为技心能主导类项群,把各种球类项目和格斗类项目归属为技战能主导类项群。

2.1.2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

经典的项群训练理论中,主要是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运动技术的动作特征和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为3个分类标准建立起了3个主要的分类体系。而实际上我们应该认识到,因为由于有着无穷分类标准,项群体系的划分从理论上来讲也是有着无穷个的。所以在我们的研究过程当中,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项群体系,进行相应的研究。总之,我们在实践的研究过程当中和我们在进行分析组织训练活动当中,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的需要,按照多种标准、多个维度组织相应的项群进行研究。

2.1.3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

面对3个层次的训练学理论体系,任何一个训练学命题,如训练的原则、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训练的负荷、训练的安排等等,都既可以在一般训练学层次进行研究,也可以在某一个项群和范畴内进行研究,还可以就一个专项的需要进行理论研究。训练大周期的划分是否恰当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能不能使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周期性变化,适应于特定日程重大比赛的参赛需要。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特征是不同的,显然,其训练大周期的划分也应该有着明显的区别。而经典的马特维耶夫的周期学说的主体内容,是在体能主导类项目的训练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很少顾及到技能、技心能、技战能主导类项目的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变化和表现的特点。田麦久(2000) 关注到这一问题,并专题研究了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他首先分析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和相应的指标,然后建立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评价体系,确立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培养途径,最后提出不同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的安排要点。

2.2训练理论时空构架相对均衡的调节

训练理论的时空观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在时间、空间里运动。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包括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和训练的手段;运动训练的时间特征则包括训练的过程、训练的周期和训练的安排。张英波(1998)“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的时空协同理论”的研究认为,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密切地协同和配合,是实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良性转移的必要条件。其结论之一为:“运动训练的内容与方法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空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过程是训练活动的时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的计划是时、空因素协同的组构,运动训练计划的实施则是时、空协同的具体操作。”这条结论看来似乎没有什么新鲜的内容,但却是从时空观这样一个视角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从时间、空间的关系和协同去理解运动训练活动的规律和要求。另外一条结论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中,时、空因素良性协同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获得同样的转移效果只花费最短或者较短的时间,花费同样的时间可获得最大或者较大的转移效果。”显然,这两种协同的形式正是我们的训练活动所追求的目标。

多年以来,在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中,人们常常偏重于对运动训练空间特征,即训练的内容和方法的研究,而却相对忽视了对于运动训练时间特征,即训练的过程、节奏和安排的研究。例如,在1990年版的教材里面,反映运动员运动训练空间特征的章节很多,而反应时间特征的章节很少。但在运动训练的具体活动当中,许多教练员都是按时间特征来考虑问题的。

2.3运动训练学理论向竞技体育学理论的扩展

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也在逐渐地向竞技体育学的理论扩展。竞技体育的主体活动是运动员的培养、训练及参赛的过程,沿着这一轨迹进行思考和设计,竞技体育学应该包含着运动员选材学、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竞赛学以及贯彻始终的竞技体育管理学,这4个学科应该说是构成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群。在运动选材学方面,我们国家已经陆续出版了一些有关的专著。我国有组织的运动员选材工作的普及程度在世界上是领先的,许多项目运动员选材工作科学监控工作也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运动竞赛学方面,有刘建和(1990) 的《运动竞赛学》和肖华富(1990)的《运动竞赛方法学》朱章玲等(1995)的《运动竞赛学》和王蒲(2001)的《运动竞赛方法研究》等。竞技体育管理学领域有关的理论专著中,比较有力度的有周爱光(1999) 的《竞技运动异化论》, 宋继新(1999) 的《竞技教育学》、吴寿章(2001) 的《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等。这些研究成果的问世,正在为我国《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形成重要的积累。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发展历程的回顾及21世纪展望[J].体育科学, 1999,(02).

[2]曹景伟,席翼,袁守龙,罗智,甄志平,张驰,刘秀峰,李岩. 中国运动训练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02).

[3]曹景伟,袁守龙,席翼,罗智,甄志平,张驰,刘秀峰,田麦久. 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中的中国流[J].体育科学,2004,(02).

[4]田麦久.竞技体育的现代社会功能与竞技选手的社会职责[J].体育文化导刊,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