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业农村全面发展

农业农村全面发展

时间:2023-07-12 17:08: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农村全面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业农村全面发展

第1篇

明确高等农业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48届国际教育大会的结论和建议(草案)》(2008年11月28日通过)中的第一条对全纳教育做出了简洁的定义,即“全纳教育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进程,其宗旨是向所有人提供有质量的教育,并尊重学生和社区的多样性,以及不同需求、能力、特点和学习预期,消除一切形式的歧视”。全纳教育思想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创的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两大教育发展理念之后的又一重大教育思想创新。该理念的提出,促使我们要进一步重视农村教育,切实扶助弱势群体,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也督促我们更加重视教育质量的提高,致力于发展有质量的全民教育。(四)素质教育思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目标,是教育价值的根本体现。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同时,个性的自由发展也是人才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前提。个性是“需要”的表现形态,尊重个性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依据,在人实现全面发展的同时尊重个性张扬是人才培养的终极目的。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实施“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受教育者在成长与发展中的优势与特长,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实现人才培养效益最优化。

基于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培养路线图的设计

《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中提出:“到2015年农业科技人才达68万人,农村实用人才达1300万人;到2020年,农业科技人才达70万人,农村实用人才达1800万人。同时,农业科技人才中,高层次科研人才、推广人才会明显增加;农村实用人才中,生产型、经营型、技能服务型人才大幅增加。”“今后十年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以培养农业科研领军人才、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农村生产型人才、农村经营型人才、农村技能服务型人才为统领,带动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全面发展。”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业农村人才的规模、质量、结构等方面都有新的特点,对高等农业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定位都有新的要求。因此,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设计基于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培养路线图(图1),培养和造就合乎人才发展要求的农业农村人才势在必行。在整个人才培养路线图中,要根据新农村建设的人才需求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更新办学理念,改革高等农业教育体系,各个类型、各种形式的高等农业院校相互配合,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相互贯通,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灵活化、人才培养机制系统化等特征,培养出创新型、应用型、实用型等符合新农村建设需求的各级各类高质量农业农村人才。

构建基于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目标是对教育活动在一定教育条件下通过受教育者的预期发展情况表现出来的结果。如果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教育活动便会失去方向。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高等农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根据新农村建设需求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和科学定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涵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些内涵任务的实现离不开农业农村人才。同时,农业农村人才包括农业科研领军人才、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农村生产型人才、农村经营型人才、农村技能服务型人才等各级各类的人才。目前,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使命在于培养具有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贡献精神和真才实学,能对“三农”发展作出一定贡献的高质量农业农村人才。培养出的人才,要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和先锋力量,要能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技术,振兴农村经济,引领农民创收;要成为塑造新农村良好的乡风文明和道德风尚,提高农民素质的中坚力量;要成为引领农村精神文化发展,参与和推动新农村民主管理的骨干。因此,基于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界定为:以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双重需要,通过普通全日制教育与成人教育、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等相互交融的高等农业教育体系的办学途径,培养和造就一批创新型、应用型和实用型的各级各类农业农村人才。

学科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标志。高等农业教育体系的各级各类教育要立足新农村建设,不断拓宽专业口径,强调农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特别是要在丰富传统专业内涵的同时,下大力气增设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使学科专业的层级结构、布局结构等都趋于合理,实现狭窄的对口型专业教育、宽口径的适应型通识教育的有机结合,使人才培养结构更重要。教学平台主要的课程群组建为主体,构建“通识+核心+拓展+方向”的课程体系,设置系列化、交叉性、综合性课程,体现“宽、专、交”结合。“宽”是指通识课程覆盖面要宽;“专”是指农科类及新农村建设急需确需的基础课和专业课;“交”是指各种课程间要尽可能交叉渗透。通识类课程类群主要是基于全纳教育和素质教育思想,将专业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紧密结合,使人才的知识基础更加广博。核心课程类群主要是专业核心领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养成一种独特的专业素养。拓展课程类群主要是指为满足学生个体和兴趣发展需要,为拓宽知识面、培养综合素质而设的。方向课程类群则主要是针对人才市场对人才的特殊需要而设的各类选修课程模块。

实践教学是深入实践素质教育,大力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是深化理论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单位等各个单位都要致力为农业农村人才培养提供优质的实践、实验、实习场所和资源,打造主动实践平台。主动实践是相对于由教师直接指导学生进行的“被动实践”而言,是指让学生尽可能的真正作为主体参与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要把主动实践的理念贯穿到学习的各个环节,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的主动实践进行组织、启发和引导。开展主动实践,要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敢于给学生创造各种锻炼的机会;要加大课外科技创新基金和创新学分的奖励制度、加大学生参与第二课堂和“三下乡”等社会实践的扶持力度,鼓励学生主动实践;要在加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基金、巩固和发挥实验实习基地的作用同时,努力建设适应学生开展主动实践需求的活动场所,为学生主动实践提供经费和场所保障。#p#分页标题#e#

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是教育发展的动力源,也是人才培养的动力源。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农业农村人才培养系统内部的各个要素必须紧密联系,使新农村建设的人才需求和供给达到最佳结合点,系统运行才能有最强的推动力。在整个农业农村人才培养工作中,政府要不断加大对高等农业教育的资金投入与政策扶持,不断完善办学条件,使高等农业教育有条件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培养优秀人才;毕业生用人单位要努力提供各种实习和工作方面的优惠条件吸引优秀学生就业;学生则要充分利用好高等农业教育所提供的服务,不断增长才干,在用人单位中建功立业,为社会做贡献,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和谐的人才结构调整机制。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我国现有的农业农村人才结构存在着专业结构和素质结构不合理、人才区域布局不均衡等问题,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人才需求,必须建立一种和谐的人才结构调整机制。高等农业教育的区域布局结构、学科专业结构、层级结构和人才素质能力结构等都要进行适时适需的调整。同时,要建立针对性的岗位培养机制。根据《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的界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以培养农业科研领军人才、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农村生产型人才、农村经营型人才、农村技能服务型人才为统领,带动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全面发展。”而这些人才的岗位不同,对能力、素质的需求也不同。因此,高等农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必须充分考虑在新农村建设整个进程中的实际人才需求结构(含学历层次结构、素质能力结构等),建立针对性的岗位培养机制。

科学的教育评价机制。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高等农业教育的评价机制从主体、内容、方式等方面需要创新。第一,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既要继承创新现有的国家对学校的各级各类评估,学校组织的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等机制,亦应积极探索社会用人单位、社会中介机构、农村居民等参与高等农业教育的内部和外部的各级各类评价,更应增加社会用人单位、社会中介结构、农村居民等对政府的教育投入与产出等方面的测评。第二,评价内容的发展性。评价中在保留现有各种评价指标体系中的评价内容的基本前提下,要增加新农村建设对高等农业教育的要求的评价指标内容,如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等是否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求等。第三,评价方式的多样性。要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随机动态评价与静态一次性评价相结合等多种方式,特别是要建立高等农业教育动态评价数据库,由专门机构组织长期、动态地对高等农业教育各项数据进行统计、整理,便于及时对高等农业教育服务质量进行评价。

第2篇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研究所 经济学博士)

的胜利召开拉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30年来,在农村经济领域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体制改革,使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转变。回顾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30年的历程,已经或正在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4年),取代体制。取代体制,使农民部分获得了生产经营自、家庭自治权、产品享有权等,实现了生产经营过程中责、权、利的统一,劳动者能够根据自然条件的变化随时随地灵活决策,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功能,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农民的创造潜力,农业实现高速增长,农村生活发生了巨大而又深刻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第二阶段(1985-1991年),农村流通体制的改革。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功,连续几年农业生产获得大丰收,出现了卖粮难以及收购粮食“打白条”问题,被认为是“超常规发展”带来“低水平过剩”,导致了农产品统购与派购制度的改革,这一改革是对农产品流通体制走向市场的重大突破(郭书田,2008)。同时,国家决定大力帮助农村调整产业结构。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上,国家一方面积极鼓励发展多种经营,优化种植业结构,促进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另一方面鼓励农民从事工商业等非农产业活动和发展乡镇企业。这些措施不仅促进了乡镇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异军突起,而且促进了农村经济从传统的农业单一结构转向多部门的综合发展。通过这一时期的改革,市场机制逐渐被引入到农业和农村经济之中,并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向市场经济过渡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1992-1998年),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通过这个阶段的改革,农产品市场体系初步建立,市场机制全面取代了计划手段,在调节农产品供求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经过这个阶段的改革,除粮食外,中国农产品依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和调节供求的方式已经全面确立,并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全面稳定的提高,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农村经济的增长方式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仅受到资源条件的约束,而且还越来越受到市场需求的约束,农村经济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关联程度越来越强。

第四阶段(1999年以来),农村综合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以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越来越关注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改革的重点主要针对新阶段的农村综合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重大问题。把农业和农村发展放在国民经济通盘格局下,考虑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与农业和农村外部环境变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实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建立农业和农村经济长效发展机制,从总体上解决“三农”问题,着力于城乡统筹和农村全面发展。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30年来,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发生了彻底改变,从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机制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开始进入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攻坚阶段。随着改革措施的出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将会全面加快,改革的深度与力度都将超过以前,改革的社会成本也会增大,一个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并具有完备的宏观调控体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将最终形成。

第3篇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历史任务,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低,而且8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从总体上看,农村经济落后,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大,发展不平衡,这是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在影响新农村建设的各种因素中,农村人口的素质问题可以说是一个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因素。在控制农村人口增长的同时,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不仅是新农村建设所追求的重要目标,而且也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从社会现代化的过程看,作为现代化的主体,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和决定性因素。

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越来越成为第一生产力,知识经济在广度和深度上发展,无论从现在还是从长远来看,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从根本上说在于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这就对农村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因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建新房、修新路、换新颜,更重要的是要有思想观念新、精神面貌新、知识水平新和生产技术新的新一代新型农民。因此,必须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从整体上提高劳动者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身体素质和技能素质。要实现这一目标,应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村人口科学文化素质

现代教育不仅具有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功能,而且也有提高个人素质、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功能。因此,它既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根本途径,也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首先要转变观念,更新认识。一方面应处理好经济发展教育的关系,特别是要充分认识现代社会中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重视教育工作,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另一方面应重视教育创新,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不断创新,使之充分发挥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其次,要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一方面,需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加大政府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资力度和政策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应重视制度创新,完善农村教育事业投资体制,不断拓展投资渠道。第三,调整结构,积极推动农村不同层次教育的发展,尤其是要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特别要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发展超前、经济的远程教育,并尽可能免除成人教育的一切费用,以培养适应农村经济发展不同层次要求的劳动者。

农村各级人口学校有着先进的教学设备、雄厚的师资力量、健全的管理网络和科学的教育制度。因此,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在培训广大群众人口政策、计生知识的同时,也要对他们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现代科学知识教育,使人口学校成为培养新型农民的摇篮。

加强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先进文化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对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建设农村先进文化,首先应处理好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文化建设的关系。特别是应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引导群众开展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以巩固农村经济建设取得的成果。其次,应正确对待农村中的传统文化。既要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善于汲取其中一切有益的文明成果,同时也要坚决抛弃那些过时的、不合理的、不利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大力建设先进文化。第三,加强农村各种文化设施建设,使之切实发挥传播先进文化的作用。尤其要建设好集学习、娱乐、休闲、健身于一体的农村人口文化大院、文化广场,配齐配全各种设施,并经常开展各项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其应有的作用。

积极进行制度创新。推动城乡经济均衡发展

从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角度看,进行制度创新的目的是要为农村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实现城乡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充分调动各方面发展农业的积极性,改变农村劳动力资源和人力资源流失的不利局面。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应逐步进行城乡管理体制改革,打破长期以来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经济的一体化发展。积极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引导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逐步提高城市化水平。其次,应切实重视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当前,特别需要建立和完善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还需要建立健全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第三,应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探索建立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要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对计划生育户的一切奖励优惠政策,让计生户率先享受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带来的实惠。目前,应特别重视农村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的建立和完善。第四,继续抓紧抓好农村人口计生工作,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开展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切实抓好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严厉打击“两非”行为。加强制度建设,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引导人口有序流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本栏目责编:张雯茜

第4篇

关键词:小康社会 农村国民教育 系统论

一、引言

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人民受教育水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标志,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和必然要求。作为一个农村大国、农民大国,农村国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农村国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是直接关系8亿多农民切身利益,满足广大农村人口学习需求的一件大事;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传统农业向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间题的关键所在;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陈至立、袁贵仁,2003);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农村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因此,必须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优先发展农村国民教育。

要加快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实现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就必须将科教兴农、农科教结合作为前提,必须首先实施人才的开发和培养战略,必须依靠作为基础工程的教育,必须从全面发展农村国民教育入手。由此可见,农村国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农村国民教育的发展速度决定着农村小康建设的进程。

二、 农村国民教育的地位和现状

(一)农村国民教育的地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依赖于农村国民教育的完善和发展;而农村国民教育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国民教育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首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育目标的实现关键取决于农村国民教育水平的提高。在我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占我国总人口的70%多。而且,长期以来农村国民教育水平低下,和城市相比差距很大,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差距更大。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育目标的实现,重点在农村国民教育,难点也在农村国民教育(李化树,2003)。

其次,农村国民教育水平直接关系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农村走向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是逐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力发展农村工作,在经济水平逐步提高的基础上加快农村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从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看,农村发展必须走化道路,而这依赖于农村国民教育培养较高素质的劳动者。,农村人口素质低下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约束日显突出。正是这个层面上,农村国民教育水平直接关系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第5篇

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定性因素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发展,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定性因素。“三农”问题,基础是农业,主要表现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关键是农村,主要表现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尤其是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事业落后;核心是农民,主要表现为农民收入水平偏低,且增长缓慢。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发展不充分造成的,因此必须靠加快发展来解决。

一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和建设新农村的产业支撑。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的农业发展道路;要拓宽农业产业体系,丰富和优化农业内部产业构成;要改善农业物质装备条件,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水平;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步伐,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形式,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二要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要积极发展农村第二、第三等非农产业。发展非农产业,应以能够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具有广阔市场需求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为重点,比如农副产品加工业、建材工业和建筑业、商业、交通运输业以及信息业等。三要重点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农村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是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因此,要从多方面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增加对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投入。

提高农民收入,维护农民利益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实现、维护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农民是我国最广大的利益群体,目前也是弱势群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是党代表最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充分反映了亿万农民的强烈愿望,也体现了党服务人民、造福农民的宗旨。

农民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解决包括农民在内的“三农”问题,要依靠农民,尊重并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农民的知识结构、技术能力、经营管理水平、思想观念和道德水准,直接决定着其作用的发挥程度。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有效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培育新型农民,同时促进农民通过发展专业合作社等形式组织起来。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富裕农民,使农民充分享受建设和发展的成果。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最直接受益者,富裕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首要的是提高农民收入,一是在政策上继续加大政府财政补贴力度;二是在组织上创新农业生产组织与经营形式,降低交易成本,扩大规模效益;三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和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实现农民充分就业。

优化结构,实现农业与农村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按照这一基本要求解决“三农”问题,可具体分解为三个方面:一是要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环境的全面发展。农村发展的这些内容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统一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和系统,是多元一体化的综合建设和全面发展。这体现了农村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共同发展,体现了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环境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统一的发展要求。二是协调发展,主要是促进农业与农村内部关系的协调,实现结构优化。农业与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包括结构合理化和结构高级化。三是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实现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可持续农业,要充分开发、合理利用一切农业资源,合理地协调农业资源承载力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提高资源转化率,使农业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优化配置,达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四要实现农村社会安定,农民安居乐业。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问题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

统筹兼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源在于城乡二元结构,长期重工轻农、重城轻乡的倾斜性发展战略,使工农和城乡差距扩大。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不能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必须在体制、制度和战略上转变城乡分割、工农分治的二元经济结构,实行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关键要构建有效的实施机制,并制定有针对性的保障措施与具体对策。一要建立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制度创新机制,应重点从国民收入分配制度、财政税收制度、金融制度、户籍制度等方面进行宏观经济政策与制度创新,从土地制度、农民负担制度、农产品流通制度等方面进行农业和农村政策与制度创新。二要建立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劳动力流动与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机制,应明确提出和使用“农民就业”的概念,并从战略高度重视农民就业问题,把实现农民充分就业作为整个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纳入到政府宏观调控与管理的基本目标体系,在就业问题上给农民以“市民待遇”,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三是建立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投入机制,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保护力度,不断提高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水平。四是建立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宏观协调机制和立法与政策保障机制。

第6篇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农民是农村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主体。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到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就是要一心一意为农民谋利益,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使之分享改革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努力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

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这是以人为本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最根本的体现。要认真贯彻落实“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广开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既要从“三农”本身考虑问题,寻求出路,又要跳出“三农”,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思考问题,研究对策;既要大力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的增收潜力,又要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开辟新的增收途径;既要立足当前采取尽快见效的增收措施,又要着眼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为农民增收提供新的动力。

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这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要使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体现在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过程。尊重农民的创造和选择,维护农民的经营自,切实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利。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管,推进乡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维护农民对集体资产的收益分配权和管理参与权。加强对农民负担的监管,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加快农业和农村法制建设,严格依照法律法规来管理农业、开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全面推进依法治农。当前特别要加强法制教育和宣传,培育农民依法维权的意识。

全面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提升农业、振兴农村的希望所在,是减少农民、使农民富裕起来的关键所在。要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围绕增强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大力加强科学知识普及、先进实用技术培训和思想道德教育。适应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和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培养造就一代新型农民。扩大“阳光工程”的实施规模,加强劳动力转移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外出务工就业的能力。

坚持统筹协调理念,优化发展环境,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统筹协调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是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的关键。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全局,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改变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完善支农政策体系,强化农业发展基础,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尽快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要深刻领会“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着力消除影响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建立城乡之间资源合理配置的市场体系,形成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特别是要加快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体制,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不断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的环境。要为农民提供平等的教育、医疗机会和待遇。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和公平化。引导各类资源与要素向农业和农村流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完善支持保护农业的政策体系。要全面落实“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不断增强农业政策的反哺性和普惠性。调整和优化支持“三农”发展的财政支出结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结构、信贷资金投放结构。建立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机制,进一步完善补贴政策,扩大农业补贴规模。探索建立农业投入的补贴机制,积极推动农业的政策性保险试点,尽快形成完整的国家支持保护农业的政策体系。

加大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要在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要加强农业生产设施和农村生活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乡村道路、改水改厕和社会公共设施的建设,加快实施农村“六小工程”,大力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重点搞好农业“七大体系”建设,完善农业发展综合服务体系。按照项目构建工程、工程支撑体系、体系保障发展的原则,实施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等重点工程,着力提升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

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围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探索农业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积极发展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实现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有机结合。

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各地资源优势,优化农业区域结构、产品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的质量与效益。积极发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和高效经济作物,加强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提高优势农产品的集中度和优质专用农产品的比重。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同时大力发展高产优质水产养殖。推动乡镇企业产品、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集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特别是粮食加工业,延长粮食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强化农产品市场营销工作,促进农产品流通业健康发展。

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人增、地减、水缺,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保地节水。要加大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力度。实施沃土工程,加强耕地质量动态监测。改进栽培和饲养方式,推行间作套种、水旱轮作、立体种养模式,发展保护性耕作。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努力培肥和提高地力。合理利用水资源,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型农业。

积极发展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运用循环经济理论,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基本原则,发展“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再生资源的循环、永续利用和非再生资源的节约利用。发展生物质经济,支持农业副产品循环利用。大力推进生态富民家园计划,加快农村沼气发展步伐。发挥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发展秸秆产业。推动农产品初加工后的附产品及其有机废弃物的系列开发、深度加工,实现增值增效。

切实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以保护自然、保护生态、创造优美环境为目标,利用人、生物和环境之间能量转化及生物循环的规律,构建资源节约型农业体系,促进农业与环境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环境优良化。按照“提高认识、依法监管、加大投入、防治并举”的要求,加大农业污染的防治力度,减少土壤中的化肥、农药残留量。全面实施以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农业建设工程,推进以沼气建设为重点的生态富民家园计划,加快规模养殖场粪便净化和生活污水净化处理设施建设,努力控制和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扩大退牧还草工程规模,加强鼠虫害防治,不断改善草原生态环境,逐步建立草原生态修复的长效机制。

坚持科技进步理念,强化农业发展的战略基点,不断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重大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是农业发展的战略基点。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必须把科技进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提升农业科技基础创新、集成技术创新及应用转化的能力,加大农业科技的推广力度,不断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加快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要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高新技术研究,力争在新品种培育、病虫害防治、生态环境建设、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农业科技发展的着力点要实现由注重增加产量向提高产量、质量和效益并重转变,由注重研究向研究、应用、推广和普及并重转变,由注重常规技术向常规技术集成和高新技术自主创新并重转变。大力发展降低成本与节约资源的技术、标准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设施农业技术,建立农业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技术体系。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关键要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核心是推广一批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要扩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专项补贴规模,优先扶持优质高产、节本增效的组装集成与配套技术开发。重点推广一批先进实用的农业科学技术,扩大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应用范围。

坚持改革创新理念,消除制约农业发展的体制,增强农业发展活力和动力。深化农村改革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全局的内在要求,是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农村改革面临的任务仍很艰巨,需要我们下大力气积极推进,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是党在农村政策的基石。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全面落实二轮土地承包政策,建立健全农民承包土地流转机制。要加快土地承包纠纷仲裁立法工作,完善土地承包纠纷调处机制。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合理分配和使用土地补偿费,推动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强国有农场农业用地保护和占用的监督管理。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创新,增强集体经济组织对农民的服务能力。

探索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形式。鼓励和扶持农民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组建多种形式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专业大户和其他中介组织。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立法进程,保护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通过建立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建立起农民与市场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推动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加快免征农业税步伐,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推动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各项改革试点,探索解决乡村债务的有效途径。加快国有农场农业税费改革。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以及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搞好兽医管理体制、农垦管理体制、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等方面的改革。

坚持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用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大任务。要把工业经济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经营思想、管理方法、组织形式和生产方式等,导入和应用到农业领域,大力改造提升传统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运用现代工业成果改造传统农业。要把现代工业发展的成果逐步运用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为建设现代农业提供有力的物质技术支持。推进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的结合,拓宽农业的内涵和外延,增强和发挥农业的多种功能。积极采用工程、生物、农艺等技术措施,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大力发展农用工业,提升农业装备水平。

优化农业组织形式与生产方式。借鉴现代工业组织形式,大力推进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农业产业集群,不断提高农业的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水平,积极探索各种农业生产要素之间紧密结合、良性互动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引入工业融资方法,强化项目推进意识,开展农业资本运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

第7篇

[关键词] 以人为本 统筹兼顾 新机械 社会经济 农村发展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4-0207-01

在科学发展观的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发展,其中的中心是要求以人为本,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全面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最基础的方法就是统筹兼顾。社会经济在不断的飞速发展,经济的发展是离不开农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是离不开高科技的农业机械发展,而高科技的机械发展是不能离开国家政府的扶持,更离不开农业机械的科技人员对新技术的创新,对新机械的科学实验与示范。

一、发展作为动力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素。要想推进农业机械又快又好的发展,需要把科学发展进一步推进。目前我国各个地方都是一样的,都面临着农业中的新机械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上的挑战。在农业的机械面临着新的发展机会的时候,就要抓住新机械工具,新的科学技术将之推广,为农业服务。目前普遍的农村都存在:经济条件基础差、农村中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农业劳动力底下、商品在市场上竞争激励、社会的资源制约进一步加深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和投资成本大等一些明显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对观念的转变、提高创新的能力、开展广泛的推广领域、根据农作物的发展规律,不断的讲劳动生产率提高、促进土地的高效率收获与资源的再利用,就能进一步的讲市场的竞争能力提高。

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因地制宜,让农机的科学技术人员到实际的地方去调查求证,试验示范当地需要用到的机械,推广机械的使用。这样可以有效的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建立农机技术推广站,在实施技术推广的项目后,技术团队可以全心的学习与掌握农机的综合服务技术性的知识,提高农业生产中的效率。

二、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里面的核心内容就是“以人为本”。其也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价值取向。在新的时期要想将农业的机械技术推广的更上一层楼,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机械工具为社会、农业、农村、农民们服务。想要好的开展新时期的农业机械推广工作,需要先满足农业生产、农民的需求和提高农民全面发展。以这些作为农业机械推广道路上的基本的与落脚点,全面的围绕着农民全面的发展。①完善农机技术的培训工作。想要讲农民农机的科学技术素质和良好的农机管理能力,需要开展培训、培养课程,来造就农业生产服务上的使用与管理上的人才。②进一步的做好农机科技的推广工作。用农机来将农村的经济发展起来为基础,把农业机械科学技术的推广作为引导,广泛的在农村开展农业机械科学技术的活动,把农业机械中的理论知识、操作的规则、机械的保养和维修等一些全面的技术都像农民演示进行宣传、让广大的农民都把机械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更好的掌握全面的新农机技术。更全面的推广和应用农业机械,保证提高农村的经济效益为社会的经济效益提供服务能力。③利用宣传与培训,来进一步的让农村的人们解放思想,更改老观念,有创新思想的发展模式,来对发展质量提高,增加生产,节约资源,优化环境的新型农机化技术在农村得到更广泛的推广与应用。实现与维护好农民发展最基本的利益,是社会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联系起来,一同提高发展,使农民走在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生态良好、邻里和睦的文明发展道路上。将这些先进、安全、成熟、环保、节能的农机技术广泛的推广使用,有效的减少了农民的劳动强度,也同时提高了农村农机化的发展水平,也实现了在科学发展观中的核心“以人为本”。更好的发展是为了人,发展也需要依靠人、发展的结果也由人来共享。

三、结语

在使用科学发展观来知道农机推广的时候需要坚持统筹兼顾。一个农机推广的单位,是必须将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坚持下来的,形成一股协助的理论,把农机推广工作的新局面给打开。把农机科技推广的思想进行统筹,共同思考农机推广的计划;优胜劣汰把消耗高、污染强、性能差的一些老设备淘汰掉,推广新高科技的机械;把机制创新作为保证,进一步的提高发展;推进农业机械与农业工艺相结合。目前,农机的部门都需要以统筹兼顾,将社会的发展相结合,根据当地的生产需要以及自然条件,重点把农作物关键环节机械的技术和主要的机具进行优先的推广的同时也要满足农民的多样性需求。新的农机和技术的推广应用,会为农村、农业的发展和农民增加收入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进一步的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安吉芬.榆树沟镇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机推广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 当代农机,2013,04:55-56.

[2]任凭.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百色市农机推广工作[J]. 农业机械,2012,08:39-40.

第8篇

作者:范兴财 范振林 单位:平度市蓼兰镇坵西小学

大学生、研究生乃至中专生缺少返乡的利益驱动机制,农村也绝少有他们的用武之地。在这个制度设计中,农村青年通过中考、高考进城有着充分的利益驱动机制,城市却缺少对农村制度化的反哺机制,且这个过程是不可逆转的。制度安排中缺乏回农村的利益驱动机制是现行农村教育方式的主要弊端。

中国农村教育模式改革分析

现实中,农村不需要现行中高等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大、中专生与研究生,从农村走出去的大、中专生与研究生也不可能再回到农村去,从城市走出来的大、中专生,研究生更不可能到农村去。所以,农村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为农村培养出足够的、合格的、留得住的各类专业人才;其次是为城市提供合格的职业技术工人,以利于通过农村城镇化转移出部分农村人口,即利于农民变市民。农村教育为城市输送高等教育精英人才不应该成为农村教育的主要目的,但为体现教育公平,也要为有能力、有财力、有信心的农村青年提供一条成为精英,进入城市的途径。因此,农村教育改革必须同时面向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

1改革现有的农村义务教育内容和模式,继续普及农村的基础教育和九年义务教育针对农村青少年,应引入“双元制”教育理念,纠正“离农化”倾向。在应试教育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安排当地需要的劳动技能和技术教育;同时适当增加乡土教材特别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自编乡土教材,使学生加深对农村、对家乡的热爱、了解与认同感,通过教育目标定位,使大多数农村青年成为立志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继续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和义务教育是整体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主渠道,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精英教育都得在基础教育和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开展,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努力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在全国农村范围内高质量、高水平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强化政府保障责任,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逐步免除所有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

2做好青年“后继农民”的培养工作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青壮劳动力进城经商务工,致使农村从事农业劳动的劳动力日益老龄化、女性化、弱质化。目前,在农村从事农业劳动的劳动力大多在40岁以上,并且以妇女居多,种地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长此以往,随着目前的一线农民老龄化、子女又不愿意回乡务农的继续,我国的粮食安全将面临难以为继的局面,这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严峻问题。迫切需要:一是从小学抓起,通过在义务教育中植入农业内容,使学生增加对农业的兴趣;二是对受义务教育之后的青年农民进行农作职业培训,以培养种田、养殖能手;三是通过优惠政策吸引部分进城农民返乡种田养殖。因此,在农村中小学、高中课程中加入一些农业及相关二、三产业的职业教育内容,对毕业后需要从事农业的青年农民系统地传授农业经营知识和技术,使他们努力成为专业农民,是提高我国农民整体素质、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3大力开展农民转岗培训和继续教育未来20年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农村劳动力转岗、转移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便成了农村教育的重中之重。解决“三农问题”之关键是减少农村人口,即农村人口城镇化的问题,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核心问题。农村教育面临的最大课题也正是如何将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压力转变成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因此,应有计划、有重点、分阶段、分步骤地开展农村人力资源的转岗培训,开发相关课程和教材,研究制定科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增加资金投入,配备师资。

4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职业)教育、社区教育近年来,大学不断扩招,但大学生就业却越来越难。积极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职业教育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途径之一。从城乡一体化、全面发展教育、为农村教育提供出路的角度看也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需要大力发展。现有的高职学院、中等专业学校、县级职教中心都有条件发展高职教育。高职教育面向农村招生必须有特殊优惠政策,优先录取农村考生,这对减少农村中小学大量辍学、发展效益农业、有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意义重大,符合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农村城镇化并非简单的农村工业化,更多的是发展经济,加强文化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等内涵。开展农村社区教育也是提高农村社区成员综合素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社会文明、全面、快速发展的主要举措和有效途径。

5政府、学校、社会共同努力,搞好农村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在造就人才的启蒙教育和指导人生的终身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孩子的前途、家庭的幸福、民族的盛衰和国家的兴亡。二元结构户籍制度下,改善农村家庭教育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共同努力。对政府来说,一是要适当加大对农村家庭教育的投入,采取适当的政策和措施来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二是办好农村寄宿学校,为农村学生创造安心学习、快乐生活的良好环境。对学校来说,一是学校要成为学生的第二家庭,教师要当好学生的第二任父母,设法弥补家庭教育责任缺位及远离父母给学生带来的亲情缺失;二是帮助学生家长提高素质。学校和教师在学生家庭教育方面的责任不容忽视。对社会和家长来说,要优化家庭教育环境,以培养学生勤于探索的兴趣和习惯以及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责任重大。

农村教育模式改革的结论

农村发展和农业现代化靠人才,农村城镇化也要靠人才。农村教育不仅决定着农村和农村人口的未来,也决定着整个国家民族的未来。因此,正视目前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大力改革与发展农村教育,把沉重的农村人口负担转变为巨大的农村人力资源优势,是未来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的必由之路。农村教育改革必须同时面向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必须实行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精英教育、高职教育、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必须同为农村和城市培养人才,必须既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和粮食安全,又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有利于人力资源在农村和城市之间双向流动。#p#分页标题#e#

第9篇

科学发展观是对“发展是硬道理”战略思想的深化和完善,赋予了发展更加丰富的内涵。它突出了一个“核心思想”,具有“三个鲜明特点”:

版权所有

一个“核心思想”,即以人为本的思想。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表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现同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一个互动过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不断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而且要通过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使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同时,人既是发展的受益者,也是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要加快发展,必须解决好发展的主体问题,最广泛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

“三个特点”。一是全面性。它强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推进,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要求。二是协调性。它强调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三是可持续性。它强调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推进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充分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和生动体现。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过程。只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发展观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必然体现。只有准确把握和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我们党才能保持先进性,完成所肩负的历史任务。

三、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镇现代化建设中

近年来,我们坚持走工业强镇富民之路,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经济总量、综合实力和群众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大台阶,加快发展具备了较好的基础,特别是××市“东接、南展、北扩”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作为“北扩”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临港经济规划区,yz镇成为各种要素优化配置的重要集聚地,成为加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但也存在南北发展不平衡,北部山区村庄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南部村庄等矛盾和问题,面临着失地农民就业、保障的双重压力。在新一轮大发展中,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jn城区的对接融合,突破“城镇抓工业、农村抓农业”的传统做法,突出以镇驻地为中心的工商业贸易区和以北高家庄为中心的生态旅游区两大板块,实施组团式开发建设,构筑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重点要抓好“三个对接”、“两个保障”、“一个统筹”。

“三个对接”:一是产业对接。产业对接包含两个层面,即工业和第三产业。在工业发展上,突出产业集群建设、大企业培植、引进大项目、扩大外贸出口四个重点。产业集群建设要以ta、zh、ht等龙头企业为主体,做大做强手推车、橡胶轮胎两大产业集群,力争年时间,手推车市场份额占世界总量的比重达到以上;同时,加快发展生物制药、电子科技等高新技术产业,培植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大企业培植要进一步加大对优势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设立企业创新奖、帮助企业寻求贷款支持、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等措施,扶持骨干企业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辐射带动功能,加强与配套协作企业的合作,整合资源,集聚要素,膨胀规模,实现“双赢”。全镇计划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达到家,分别为全市总量的和近;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销售收入亿元,均比上年增长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占全镇工业总量的比重达到左右。引进大项目要坚持在企业主体招商、产业集群招商和项目推进上求突破,形成以项目集聚生产要素、以项目推动工业发展的新格局。扩大外贸出口要积极应对国家出口退税及相关政策的调整,主动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狠抓出口大户培植,扩大外贸出口总量。在第三产业发展上,以××庄为龙头,以××生态苑和××生态公园为依托,发挥山、水、林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

二是城镇对接。主要指以建立与市区之间在产业发展、人口集聚、市场扩大等方面的良性互动机制为目标,把城镇作为城市组团来建设、经营与管理,增强城镇承载力和竞争力。同时,大力实施“抓两头、带中间”战略,一手抓强村带动,一手抓弱村扶持,不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资金支持力度,促使强村率先发展、中间村快速发展、弱村跟进发展,加快推进小康村建设。版权所有

三是人的对接。坚持“建文明城镇”与“育文明人”结合,以创建文明村庄为抓手,按市民的要求引导教育农民,以市民的理念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

第10篇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新型农村社区教育;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新型农业现代化;城乡统筹发展

中图分类号:D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9-0072-02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3年济源市软科学研究项目《“三化”协调背景下推展济源新型农村社区教育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071049)

新型农村社区,是指以城市化理念改造农村,把若干个自然村或行政村通过统一规划整合所建设的、居住方式与农村产业发展相协调,且具备完善基础设施和社会化公共服务设施的现代化新型农民聚居点。它具有开放性、多样化功能、建设主体多元化、成员联系更紧密等特征。具备城镇功能的新型农村社区,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村庄社区,它的出现对优化和发展城镇化体系是一个创新和进步,对未来村庄发展,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镇化也称“农村城镇化”或“农村城市化”,是农村社区逐渐发展为城镇社区的一种多方面的综合的社会活动,是农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农村固有特点消失和城镇特点增长的过程。城镇化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农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是其显著特征。[1]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应是广大农民,农民的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最终目标应是“建人”而非“建城”,真正可持续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口素质的提升,否则农民市民化只能沦为空谈。因此,需要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基础上,加强农民思想道德、科技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努力培育新一代具有良好精神风貌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2]培养新型农民的主体必然是新型农村社区教育,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新型农村社区教育提出了新的命题,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新型农村社区教育是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旨在提高农村社区居民整体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有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参与所组成的教育体系,具有“全员、全程、全面”的特点,把教育延伸拓展到基层社区,满足社区居民,特别是大批离开了学校的社区居民的教育培训需求,有效地填补了我国大教育体系中的一些薄弱环节,满足了社区居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3]社区教育是推进全民终身学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一、全面提升农民的文明素质,提高农民的创收能力

目前,我国不少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还有将近一亿的贫困、半贫困人口,农村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农民教育水平低。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国4.97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2.4%,初中文化程度占50.2%,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3%,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仅占1%。[4]我国农村人多地少,农业结构调整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农民外出打工阻碍因素增多,特别是农民普遍文化程度偏低,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就业形势严峻,农民的农业收入增加缓慢,这些都影响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

不难发现,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在不断发展、完善,目标更高,标准更严,全面小康的目标是一个内涵很丰富的目标,它不仅包括广大农民在内全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包括教育水平、文化素养和文明程度的提高。这就要求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完善农村各种公共服务和文化教育设施,加快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教育,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教育水平和职业技能,全面提升农民的文明素质,进而提高农民的创收能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二、发展新型农村社区教育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提供先决条件

我国十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伟大目标最大、最难的问题是“三农”问题,而农民是“三农”问题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首先解决好农民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三农”问题日益突出。早在党的十六大就提出,本世纪头20年,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实现这一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民为国之根,农为民之本,农村稳则天下稳,因此,多年来“三农”问题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政府财力逐渐雄厚,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农民生产条件、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已经迫在眉睫。“三农”问题是长期的历史原因造成的。解决“三农”问题既要在“三农”之外,也要在“三农”之内,既要立足当前,更要考虑长远,如此,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从经济角度看,做好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关键要解决好发展问题,持续提高农民收入,唯有农民的腰包鼓起来,农村经济发展了,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社会的长治久安。而提高农民收入,从长远来说关键又在于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必浚其泉源。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基于我国农村人口数量众多、文化程度偏低、人均收入低的基本国情,农民增收问题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三农”问题,要按照“两个趋向”的要求,把推进工业化与解决“三农”问题紧密结合,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把推进城镇化与解决“三农”问题紧密结合,使更多的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中去,从事非农产业,形成一个城乡统筹的格局。无论是农村人口转移还是新增就业岗位,都需要农民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必要的职业技能,因此,抓好农村教育工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工程和希望工程。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转变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为解决农村、农业问题提供先决条件。因此从长远来看,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发展农村社区教育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

三、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水平 构筑完善的农业发展体系

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不仅要求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科学化,增长方式集约化,经营循环市场化,生产组织社会化,生产绩效高优还要求劳动者智能化。劳动者智能化要求从事农业生产或经营的人,一定要具备现代化水平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劳动者是生产力构成中最具基础作用、最有活力的因素。他对农业增产增效的贡献,占有相当的比重。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先进的生产工具靠人去创造,先进的科学技术靠人去摸索,先进的管理经验靠人去总结,先进的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靠人去应用。无论是增长方式的转变,还是生产绩效的提高,都是在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下得以实现的。离开人,现代化是不复存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要实现的农业现代化,是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水平,既是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同时也是要实现目标的可靠保证。

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我国农村常住人口中,文盲占19.2%,小学文化程度占38.2%,初中文化程度占36.9%,高中文化程度及以上者占5.7%。这组数据表明,我国农村常住人口的整体文化水平偏低,特别是小学以下人口竟高达57.4%,农民的这种文化水平状况是我国农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的一大障碍。由于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是一项长期任务,而我们不可能等到农民的文化水平整体提高之后再去走内涵式农业发展道路,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这就决定了一方面,我国在近期内必须花更多的精力去做好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与示范工作,以此去弥补农民由于文化知识水平的低下而在汲取农业科学技术成果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从长远出发,农业现代化不仅包括农业一体化、农业标准化、农业信息化还包括农民知识化。农民知识化是传统农民向农业产业工人以及新型农民的演化过程,实现农业现代化要求农民有文化、有技术、懂经营,农民知识化是发展新型现代化农业的核心关键。我们只有把八亿农民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为人力资源,才能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必须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开展新型农村社区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为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源保证。

参考文献:

[1]华芳英.论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区的变化及对社区教育的诉求[J].成人教育.2012,(03):28-32.

[2]刘尧.新农村县域社区教育发展模式研究――以浙江省义乌市社区教育为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05):115-123.

第11篇

农村教育事关“三农事业”的成败,对其概念和内涵一直都有争论。21世纪的农村教育应该具备三大特征:一是农村教育突破原有束缚成为“大教育”,具体指一切可能且应该为农村现代化发展服务的教育;二是农村教育应该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动态发展;三是农村教育应该是提高公民素质,将农村人口转化为时代新民的教育。新形势使得农村教育目的不能仅限于教育系统内部自我概念的界定,而应从农村社会实际和教育实际出发,将发展人的自然生命与价值生命有机结合起来。农村教育目的是通过农村教育促进农村个体的全面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还要培养时代新民,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助力。

二相关研究背景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亿人,乡村人口减少1.33亿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但乡村人口仍然占全国人口的多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才需求的提升,农村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发展农村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有效途径,可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所在;同时还是推进城镇化进程,将我国从人口资源大国转为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路径;更是在农村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农村教育目的在是农村教育发展的根本所在,对农村教育的内容、评价方式和教育教学方法的选用都有重要影响。近5年来专家学者相关研究成果颇多,农村教育目的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备受关注。

三研究方法

本文根据研究的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联系实际情况,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参考资料来源为中国期刊网和学校图书馆。时间跨度为2005年至2010年,可以有效保证研究紧贴时代形势和现实需要,进而保证研究的价值性和实用性。整个研究都是建立在对相关研究文献和原始资料的分析、综合的基础上进行的。本文力求做到:全面客观地搜集、引用、分析和综合文献,力求最大可能的保持文献的原有意蕴,避免断章取义。

四研究的现状

农村教育目的的应然状态是指农村教育目的应该是何种状态。近5年来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农村教育目的的应然状态进行分析,其观点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服务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这类学者认为农村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最终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吴志丽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推知“农村教育也应是为了实现农村子弟的自身发展,为了更好满足农村孩子的发展需要,实现农村的经济发展。”[1]欧剑和陈小伟建议将农村教育教育目的定位为“为农服务”,包括推进农村社会的文明进程、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和培养各种适用人才、为农村发展服务。[2]这类从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的角度来定位农村教育,希望通过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社会服务现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短期可以起到明显效果,但是也具有很强的局限性,无法满足农村教育全面发展的需要。

2.培养合格公民。这类专家是从农村教育的对象并结合教育本身目的来探讨农村教育目的定位问题。农村教育的对象天然指向农民群众,而教育最初目的是“育人”,因此农村教育目的就是促进个体发展、培养合格公民。例如粟高燕提出农村教育是为“促进个体自然的、认识的、道德的、心理的、审美的全面发展”。[3]袁宇指出农村教育目的应该由“培养传统的劳动者和传授简单的农业劳动技能,转向培养全面发展的适应现代化农业需要的人,为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创业能力的形成服务。”[4]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完善的“人”,将农村教育目的定位于“培养合格公民”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此举可以有效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3.培养新型农民。庞守兴认为农村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培养新型农民”。[5]皮武从文化角度探究农村教育目的,认为“必须突破单纯升学考试的局限,回归教育的本源,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作为农村文化的承担者”。[6]这种观点认为农村教育目的主要是为农村服务,具体体现在培养新型农民。农村教育建立在农村实际生活之上,本就应为农村发展服务,培养新型农民;但这具有很大局限,应该以更加广阔的视角来探析农村教育的目的。除此之外,王剑和冯建军认为“城市主导价值预设导致农村教育目的异化”,提出农村教育目的应该是“培养热爱农村的人”,[7]以此促进农村的发展。刘小红和尹清强建议将农村教育目的定位为“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人才。”[8]体现出各方学者不同层面认识和解读我国农村教育目的的现状,对于研究农村教育目的有一定启示意义。

五农村教育目的定位存在的问题

农村教育滞后很大程度是由于教育目的定位不清,对此国内学者、专家十分关注,也取得了较显著的研究成果。

1.教育目的出现异化。周云峰认为农村教育目的存在着功利性因素,“升学成为农村人读书的最高目的和根本追求”,而不是通过教育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9]肖第郁也提出以升学为目的是农村教育目的存在的问题之一。[10]皮武也认为农村教育有“单纯为升学考试”的局限性。[11]这是农村教育目的中存在的最严重问题,认为升学进入更高层次的学校学习可以改变祖祖辈辈的生活轨迹,而忽视对自我的全面完善,导致农村教育目的异化,效果与期望差距甚远。

2.单纯为城市输送人才。吴家庆和杨远来认为以往的农村教育是“向城市送人”,而不是“为农村育人”,“传统的农村教育是一种少数的精英教育,而不是全民教育”,无法起到提高农民素质、服务农业发展的作用。[12]王剑和冯建军认为“城市主导价值预设导致农村教育目的异化”,农村教育主要是为城市培养人才。[13]这是“城市本位”教育目的观上所引发的问题,也是我国农村依附城市的传统观念在教育上的表现。导致农村发展一直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步伐,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农村人民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朴素想法一直没能实现。此外段会冬提出农村教育目的存在问题是“将培养目标和人才流动混为一谈”。[14]田夏彪和张琼在分析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提出农村教育在目的上存在两种误区,一是“离农化”,即通过逐层考试实现“逃离农村”的梦;二是“为农化”,将农村教育局限在只为农村农民的发展。[15]对农村教育现存问题进行科学分析有着重要意义,但我们必须要结合历史的演变历程来探究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寻求对策,才能确立科学合理、符合国情的农村教育目的。

六农村教育目的的未来展望

1.建设学习型农村社会。丁燕红和李祖超明确将农村教育目的定位为“形成农村学习型社会”。[16]周洪宇为应该“转变教育观念”,以“建设学习型的农村社会”为目的。[17]这种观点是基于农村教育目的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而对未来做出的长远规划,为农村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体现出学者对农村未来的美好期望,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科学性。

第12篇

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增强贵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生态农业是一种综合性农业,它因地制宜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联合经营。这就会大大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的全面发展和农工商的联合经营,需要大批的劳动力,这就为农民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它将对推动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重点

1.农田生态工程即按照推广农田优化模式,适应市场变化需求,积极调整结构,稳定粮田面积,强化用养轮作,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品,增加物质投入,努力提高单产,扩大复种面积,推广高产高效种植模式,适当增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保持生态、经济系统的动态平衡。具体来看,其一,调整作物布局。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形成作物种植区域化、专业化、商品化;在经济作物的集中产区和城镇郊区适当调减粮食面积,增加蔬菜、瓜果生产面积;逐步将不宜种粮或经济作物的土地,退耕还林、还牧、还渔,对坡度在25度以上的耕地坚决停止耕作。其二,调整作物结构。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前提下,扩大适销对路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步改变单一、僵化的种植模式,提高耕地复种指数,提高经济作物和饲料粮面积在种植业面积中的比重,使种植业与养殖业、加工业衔接配套,协调发展。其三,调整品种结构。推广优良品种,提高种植业作物单产和品质,提高经济效益。农田生态工程的重点是实施中低产田良工程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2.林果生态工程这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的重点工程,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长期利益与近期利益的结合。实施林果生态工程,其一要完善山林承包责任制,加强技术服务,提高林农生产积极性。其二要调整林业布局,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大力发展以集体林场为主的商品林生产基地。其三是在林果生态系统中,除抓好林果的品种改良和标准化栽培外,还要搞好畜禽养殖配套,形成林果立体种养生态系统,以增加效益,改善环境,提高品质。林果生态工程的重点是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石漠化治理工程、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四大建设项目。

3.养殖生态工程养殖生态工程就是要突破原有的单一养殖传统模式,将畜、禽、渔等养殖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多物种搭配,连接种植业,配套沼气,巧用食物链,循环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并且,通过调整优化草山草坡草场畜牧业产业结构,发展培育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创立名牌,经过商品化、专业化和现代经转变,逐步建设区域性重要畜产品生产基地。根据“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副则副、宜工则工”的原则,适合山区型养殖生态工程的发展模式主要有“种养型”“、共生型”“、立体型”“、庭院型”“、节能型”“、微生物再生模式”等几种类型。

4.生态能源建设工程在农村能源建设中遵循“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和“节约与开发并重”的方针,解决农村能源短缺,促进和保护生态平衡,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这是一项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的建设工程。在贵州山区,生态能源建设工程主要是普及沼气工程。应以点带面的形式,以沼气为纽带,与种养相结合,抓规模化推广与综合利用技术推广相结合,工程技术实施与组织管理措施相结合,建立多种模式,推广扩大示范成果,寓生态环境建设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之中,推动山区农村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的发展。另外,科学利用秸秆还土还田,也是山区型生态能源利用的有效方式。

5.环境生态工程充分利用天然资源优势,大力改善人居生态环境,突出生态特色。在山区,重点实施四大环境生态建设项目。一是城市生态形象塑造工程。运用现代园艺技术对城镇进行规划实施,重点突出“特色”与“园林”,绿化率达到人居环境指标,改变脏、乱、差现象,对街道、楼群院落、屋顶、墙面等城市绿化体系进行生态建设。二是生态家园建设工程。每个县重点抓好几个生态家园示范点建设,每个乡镇分别抓好一个村的生态家园示范点建设,生态家园示范村要实现农田林网化、水渠洁净化、村庄花园化、庭院立体化的目标。三是生态走廊建设工程。发展带状生态经济,沿主要公路、主要河流建设生态经济走廊。四是生态观光农业工程。广泛利用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现代科学为支撑,金融资本为基础,通过合理规划、设计、施工,建立具有农业生产、生态、生活合一的区域,在实现高科技、高效益、集约化、市场化的现代经营活动的同时,达到美化景观,保护环境,搞好观光旅游的生态建设。

作者:刘毅饶永峰单位:开阳县禾丰乡农业中心开阳县农业技术开发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