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2 17:09: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水电安装工程概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就这样一个项目,合同工期450天,居然三年的时间都没有完工交付,在临近交付的一年内,一致在抢工期。探求原因,让人不得不深思。先看看本工程参建单位当时的现状:
该项目由一家具有较大规模的上市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开发运营,该企业机构庞大,部门多、领导多、员工多,管理过于分散,流程环节多部门间缺乏协调,效率低,管理制度过于固化、形式化,缺乏灵活性。例如管理过于分散、不协调,表现在营销策划负责人、设计负责人、工程负责人,当工程现场施工出现问题时,好多立即能判别处理的施工问题,因领导各负其责,缺乏有效的沟通,使大量问题积压得不到解决,阻碍了工程总体的进度计划。例如有些现场技术问题,因为公司设计部门没有及时有效的和设计院进行协调反馈,出具设计变更单,延误了工期;即使有些现场已经调整落实的实体方案,因缺乏签证设计变更资料,而得不到及时签证,降低了施工单位的积极性,也给现场管理协调带来了难度。
该项目引进了三家设计单位,因各家设计单位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不同、管理模式不同,设计深度也不够,加上前期设计阶段时间仓促,施工图会审阶段过于形式化,从而好多不同设计专业诸如建筑专业、结构专业、给排水专业、电气专业、通风空调专业等各专业设计阶段,未做到有效及时的沟通,从而造成,在进行工程实体施工阶段,大量交叉问题暴露,返工居多,既影响了工期,又增加了施工成本,给现场作业人员也带来了施工困难。
监理单位因工期耗时过长,加上监理合同外新增监理费用,未及时落实,造成现场监理人员匮乏,缺少责任感。本来甲方和施工方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在出现分歧时,需要监理单位出面进行协商解决的,也得不到监理的支持。相关需要监理单位进行签章的技术文件、工程资料等也大量积压,从而影响了房屋中间验收和最终的竣工验收。
总承包单位同样因为工期耗时过长或部分工程款未及时到位,出现中高层项目管理人员脱岗,分包单位缺乏有效一致管理和协调,出现了层层分包,现场施工管理混乱。项目经理不到岗,而委托有关人员进行现场管理,加上管理人员和班组的多次更换、有关工程材料设备、机械设备进场不及时,从而使拟定的总进度计划严重滞后,现场施工质量更不能保证。尤其给各参建方的现场管理协调带来了非常大的工作量。例如该项目的水电现状,总承包单位的项目经理将现场30栋单体分半,委托两名项目副经理进行现场生产管理,同时又将水电安装肢解为四个批次分包给四家单位水电安装责任人进承包施工,而这四家水电安装责任人很少来现场安排工作,只负责提供材料,现场又安排了四个班组带班进行现场施工管理。可以想象这样一种分包模式,会给现场的甲方、监理工程师带来多大的协调对接困难、多大的工作量。要知道现场的安装工程师,不尽要负责室内建筑机电安装工程进度,同时要兼顾负责室外工程,诸如要负责室外雨污水、外网强电、室外生活供水、室外消防、室外智能化、室外通信广电等基础配套设施的现场协调、管理工作,因为这些工程相对室内来讲,涉及的事业单位多、相关人员多、现场管网交叉作业多、对应的专项验收多,同时这些基础配套工程是保证建筑工程正常竣工验收,即保证房屋投入使用的一个先决条件,其功能性、安全性都不容忽视。
针对以上工程案例,同样从参建方的角度出发应该纠偏:
从甲方或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角度考虑,要做到诚信、务实,选择健康有效的管理机制,摒弃多余的管理部门、提高管理沟通效率,尊重客观规律、客观事实,选择制定最优方案,跟踪落实,做好动态主动管理,及时纠偏。做好项目现场管理人员的高效配置,有效对接,诸如现场工程师可以直接对接总承包单位的施工员、技术员、质量检查员,垂直相对可以向上对接总承包单位的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对于反馈不符合预期要求的,对接本项目本部门的上级直接或间接负责人。可以说这样一种对接模式,形成了一种闭环解决问题的机制,有益于问题的圆满处理。
从设计单位的角度出发,要充分领会甲方的框架理念,现场查看掌握基础工程设计资料,充分发挥公司自身或设计师的自身优势和特点,根据项目周期、时间长短、规模等,设计阶段的有效控制,平稳快速的进行设计计算、扩大设计、技术设计到施工图设计,尤其是各专业之间,诸如建筑、结构、给排水采暖、电气、通风空调等设计部门或设计师之间要及时有效的做好交接和沟通,避免专业间冲突打架,给后期工程实体施工阶段埋下隐患。只要你是从施工单位走出来的,会明白现场实体做永远要比概念或理念性的调整困难、复杂、辛苦的多。
从监理单位角度出发,要依照监理合同,做好项目前期、施工阶段、竣工阶段的有效跟踪管理,根据制定批准的监理规划大纲、监理细则,结合批准的总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现场做好“三管理、三控制、一协调”。充分发挥监理企业的技术咨询优势,为工程实体的推进,工程资料的完善性,出谋划策。
在万科项目开工以前,我们多做万达工程,对施工过程质量要求不高,机电管理人员工作任务轻,现场事务多由分包单位自行处理!在万科施工模式下,甲方(业主)对机电项目重视程度高,对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素质要求也相对提高;各分包单位追求利益最大化,忽视质量要求的情况,以不能适应业主的要求!机电部在此环境下,机电部全体人员团结一致,克服不利因素,完成任务。下面就机电部对项目开工以来的工作情况,作一个总结1、图纸会审
图纸会审时先组织项目部相关专业技术员进行内部会审,请施工班组长参加内部会审,做到在施工图纸上首先了解设计意图,并在技术上掌握施工工艺概要。对于图纸中发现的问题内部相互之间进行沟通,同时与土建专业图纸核对,检查是否有冲突,形成记录。在有设计院参加的图纸正式会审前,将所有内部会审问题整理完善,会审时有技巧性的提出。在会审时尽量向设计院把问题问得全面和仔细,以免模糊不清为以后施工留下疑点。会审后及时整理,要求设计院、甲方及监理签字认可,并根据会审结果,要求设计院出具变更或工程指令。
2、 技术交底
水电安装细节工作较多,要求机电施工员根据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及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经常对施工及操作人员进行质量、安全、工期要求方面的交底工作,使他们人人作到心中有数,避免因质量、安全等问题造成停工返工而影响工期。施工前对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对施工质量控制尤为重要。技术交底须详实、具体、有针对性;目前,根据施工进度,水电安装在预埋、安装阶段,都进行了分项技术交底;为保证交底质量、交底细到每个工人,并督促保证班组在施工中能够真正执行(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组织了几次全体工人(视频)交底大会;制定技术交底时依据规范,而且考虑到班组操作的可行性,采纳班组长的合理化建议,保证技术交底的可指导性。交底后要求班组长签字,技术要求高的部位要求具体操作人员签字,形成正式文件,并由专人(孙群)保管存档。定期的举行质量、安全、工期等方面的专题会议。设计院、监理、业主下达的管理、技术变更等文件实行传阅制度,确保每个管理人员都能及时、正确的领会工程施工情况,加强对分包的管理。对存在技术力量差、管理薄弱的班组,积极给予帮助,提供技术支持,深入其内部管理,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难点、疑问,使其能够快速适应项目的管理。
主体结构预埋定位阶段:这个阶段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以后的安装,机电管理人员须加强施工过程的检查和监管,保证预埋位置的准确性以及成品和半成品的保护工作,如:线管蹬高管及厨卫间的直埋管件混凝土保护,对于在施工中屡次出现的质量通病,必须发现一次整改一次,例如:发整改通知单,将通病坚决消灭在施工进行的萌芽状态中;二次结构线盒、线槽开槽定位时,如果控制不力,也容易出现墙体开裂、漏埋、错埋等质量通病问题,管理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与现场操作人员沟通,制定与现场合适的施工方案和解决办法,例:线槽线盒定位划线用技术经验好的专人负责,开槽用责任心强,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人施工,电箱、线盒安装等技术含量高的工序指定由几个师傅安装,上述人员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换。
3、 施工方案计划的编制
工程施工中施工方案的选择对工程的盈亏、质量的优劣、工期的提前与滞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充分了解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对常常犯的工程质量通病,选择先进实用、经济合理、成熟可靠的施工方案。
我们施工方案的编制一般都是借鉴实例,在实例的基础上,结合我们本工程现场实际情况,着重考虑工程的关键性问题以及施工难点、特点,吸取可采纳的施工工艺,进行研究、借鉴和利用;在施工部署上考虑到实际工程量和计划工期以及主体工程土建专业的施工部署,紧跟土建专业施工安排,有效部署劳动力资源的投入;方案的编制中注重成品保护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内容的编制等。总之,编制的方案对现场施工起指导作用,真正做到让班组依据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工程的质量进度及投入。
计划的编制:根据工期要求,划分各个施工阶段的进度计划。水电安装主要是与土建专业配合,穿插施工,在编制计划时首先考虑土建工程的进度计划,合理安排工期。利用计算机软件编制进度计划,科学合理,更能有效的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在施工过程中有利于纠偏。
4、 施工过程的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机电部人员组织进行专业的技术学习,要求管理人员都具备一般商务意识,成本概念;掌握国家规范及地方强规,熟悉机电安装各种施工图集;狠抓机电管理工作;机电系统人员协力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分包进场通告、处罚条例等),对各项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仔细检查探讨,并进行了仔细修改。方便日后机电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各机电施工员每天填写施工日记、安装过程检查记录表等管理文件,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记录在案,防止同样的问题再次出现;大力加强对分包管理、控制力度,使工程在有序的环境中施工。
本项目保障房施工面积大,户型多,图纸设计参差不齐,同一种户型,不同的人设计要求也不一样。为了便于统一管理,更好地施工,在开工前,对原有图纸进行了深化。
在电气施工过程中,针对预埋定位不准确,剪力墙上线盒的安装工艺等问题,进行了反复的实践,结合业主监理要求:在二结构上不允许开横槽、斜槽,一结构上不准打砸等实际情况,针对此我方一方面要求施工人员吃透图纸、规范及相应图籍,另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并需经过专业工长和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覆盖,真正做到不漏掉一处、合格每一处。给排水预埋时,给水套管在梁柱上的预埋一直问题不断,歪歪斜斜、高高低低等情况。
范文二回顾20年的工作,机电系统在矿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克服了点多、面广、战线长、人员少的困难,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自我加压,团结一心,努力完成矿领导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xx年上半年由于开工手续暂未办妥,我矿主要搞地面土建,但是我们机电系统依然以矿井井下安全工作为重,除保证井下供电、排水、通风以外,机电系统主要工作以地面为主,确保我矿各项基础工作做好,下半年,我们主要是做好“冬季三防”、冬季供暖、以及隐患排查整改工作。下面汇报一下机电系统20年的工作情况及20年的工作计划一、狠抓机电管理工作,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上半年,机电系统全体人员协力完善了各项机电管理制度及辅助运输管理制度,对各项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仔细检查探讨,并进行了仔细修改。方便日后机电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二、做好井下防爆检查,完善保护,搞好机电质量标准化 上半年机电系统在雨季来临之前,对井下所有电气设备、接线盒及电缆等进行了逐段检查,完善了高低控制开关的保护,仔细排查了井下失爆现象,责任落实到人,确保矿井供电安全。另外还对井下电缆、信号线进行整齐悬挂,确实做好机电质量标准化工作。同时我们机电系统内部还不定时开会分析机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安排每次检查的重点内容及注意事项,每次检查覆盖矿井的各个死区、盲点,使所有机电问题充分暴露出来,并将检查中存在的问题,以“隐患排查表”形式写出来,下达到责任人,最后在我们跟班的同时检查落实情况,使我矿的机电质量标准化工作有了大幅提高
三、供电、通讯、监控、网络系统工程
1、原来我矿供电线路单回路运行,虽然已架设好一部分线路,但是还存在多处断点,尤其是回风井只有一台风机能够运行,而没有备用电源,高压线路共杆架设,高低压配电室安装接线很不规范,地面生活区供电线路杂乱等等,这都是我矿机电系统存在的隐患。在矿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我们机电系统全体人员团结一心、共同努力、精心设计。在野外艰苦的条件下,我们职工加班加点,爬杆,拉线,经过几天的努力将双回路供电系统沟通;
2、风机房投运两台250kva变压器,一台运行,一台热备用,将机房线路重新布置,从而使得两台风机随时都可以单独启动;
3、丁家沟斜井高配室地面、井下高压出线分离,使得停送地面高压而不影响井下供电;
4、备用电源:修理190型发电机组一台,购买500kva电机一台,安装了一台500kva升压变压器和高压10kv互锁柜,完善了备用电源的使用,满足了供电系统的用电要求。
5、副斜井这边高低压配电室重新布置,重新安装,新投运一台500kva变压器,实现双回路;
6、生活区线路整理:根据负荷大小重新分配,安装了低压控制柜,完善了供电保护,使生活区线路全部下地沟走暗线,把以前的“蜘蛛网”全部消灭;
7、监测监控:从丁家沟搬迁到办公楼,和集团公司联网沟通,每日传送信号,设备运行正常,外加了ups电源,即使在停电时也能保证信号正常。
8、网络:和集团公司联通了视频,接通有线电视,安装了内外电话,内线电话通到各个办公室、调度楼、各个配电室、风机房、井下各重要地点,办公楼各办公室安装网线,保持了内外通讯畅通无阻,使得大家办公更加方便。
9、食堂供电集中控制:经过我们共同努力研究设计,使食堂大
功率用电设备供电实现集中控制,实现食堂供电人性化、简单化、安全化、合理化、整齐化;
四、排水系统改造工程
1、地面排水:根据实际情况,我们自己设计安装了地面自动排水装置,提高了效率,减少了岗位人员,充分利用水泵。
2、井下排水系统改造工程:在八月份,我们面对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少等困难,历时20多天的时间,拆除废旧管路1300多米,人力运输并安装管路1600多米,运输并安装30kw离心泵两台,对井下的排水系统进行了大力改造,在保证正常排水能力的情况下,我们充分利用时间,使系统更加简单化,维护更加方便,更重要的是节约电耗。
五、职工临时澡堂安装工程
自20年初,我矿的人员在不断增加,考虑到大家下井后不能洗澡的问题,我们先将澡堂临时安装速热电热水器解决大家洗澡的问题,虽然不及燃煤供水锅炉好,但是至少能够让大家洗个热水澡,为大家洗去一身疲惫。
六、节能减排方面
1、我们重新调整了主通风机的运行方式,在保证风量不变的情况下,由原来的双电机低频运行改为单电机高频运行,改变了原来的错误认识,更大的节约了电耗。
2、井下密闭巷道两条,停了两台2x11kw风机长期运行。
3、在各施工单位供电线路上安装了电表,加强了用电管理。
4、办公楼、宿舍楼内还安装了声光控开关,大大提高了用电效率,降低了消耗和浪费。
这些举措,都为我矿节能减排工作做出了贡献,每月节省电费两万余元。
七、在冬季来临之前的准备工作
1、首先我们做好了冬季供暖准备。在九月份我们完成了锅炉的安装工程,安装了锅炉房的供电系统,锅炉采用了集中供电控制,对锅炉房的接地系统进行完善,同时还针对我们的常压锅炉制定了规范的管理制度及运行操作规程,并做成牌板挂在墙上。
2、对供电系统进行了仔细检查。考虑到冬季负荷会增加,更重要的是冬季天干物燥,防止电气带来火灾。所以我们对地面供电系统进行了检查,对于检查中发现的薄弱环节进行了整改。将原来宿舍楼的供电线路整改为10平方铜线穿管暗设。保证冬季供电安全、可靠。
3、对地面的供排水管路进行了巡查,确保冬季供排水正常进行。主要是对井上的生活供水管路进行检查,对于可能冻堵的地方进行处理,以防供水中断。另外就是对于井口的排水管路进行了处理。
4、为了进一步简化排水系统,我们组织机电部全体员工把原丁家沟二水仓的离心泵人力抬上地面检修。但受技术经验的限制,我们拉去晋城维修之后,再次运输到井下。在运输条件比较差的情况之下,我们克服重重困难,仍然保证工作的继续。
5、消防器材配备。对各配电机房配备了消防器材,还利用废旧的油桶制作了沙箱等。
6、为了解决冬季供暖燃料的需求,组织各部室从丁家沟煤场筛煤300多吨,最大限度的为我矿节省开支。
7、组织人员对井下二水仓进行了清洗,经过三四个班时间清出淤泥七八立方。
八、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十一月份施工队开始进入,我们本月的主要工作就是解决施工用电问题,在开工之前我们做了详细的负荷统计工作,多次与各施工队负责人进行洽谈,探讨施工用电工作方案,确保工作顺利有序进行。
九、20年工作计划
1、目前我矿的供电系统是制约生产的主要因素,所以从长远利益考虑,无论是从经济性还是生产需求,建设35kv降压站比较合适。因此xx年主要工作是筹建35kv降压站。
关键词 建筑;电气安装;问题分析
【Abstract】After years on the basis of engineering practices, the author of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problems related to put forward some preventive measures, and colleagues to explore.
【Key words】Electrical installation; construction; problem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 F40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0-0028-03
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给建筑业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在多年工程实践的基础上,笔者对电气安装工程中有关的质量问题提出一些预防措施,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1 电气施工单位资质及承包工程范围问题
1.1 存在问题
部分工程(特别是规模较小的工程)不按建设程序办事,私雇资质等级不符合要求的设计人员及施工单位(或个体户)设计或承包工程。由于设计和施工人员技术水平有限,致使一些安装工程达不到规定指标的要求。
1.2 原因分析
单位领导把关不严,亲戚朋友打招呼介绍队伍;工程量小、利润少,有资质的队伍不愿承包或转包。
1.3 预防措施
电气安装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种。一般来讲,10kV及以上的输变电、供电工程由施工单位总承包后,专项分出由当地供电局承包。10kV以下的供电工程分包给水电安装单位。为保证施工质量,监理部门应协助建筑单位认真审查承包和分包单位的资质,提出审查意见,按照公平竞争的原则,选好施工单位。
2 常用电气主要设备和材料问题
2.1 质量问题
2.1.1 无产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技术说明书和检测试验报告等文件资料;
2.1.2 导线电阻率高、熔点低、机械性能差、截面小于标称值、绝缘差、温度系数大、尺寸(每卷长度)不够数等;
2.1.3 电缆耐压低、绝缘电阻小、抗腐蚀性差、耐温低。内部接头多、绝缘层与线芯严密性差;
2.1.4 动力、照明、插座箱外观差,几何尺寸达不到要求,钢板、塑壳厚度不够,影响箱体强度,耐腐蚀性达不到要求;
2.1.5 开关、插座导电值与标称值不符,导电金属片弹性不强,接触不好,易发热,达不到安全要求,塑料产品阻燃低、耐温、安全性能差等;
2.1.6 灯具、光源粗制滥造,机械强度差,防锈防腐性能差,使用寿命短等;
2.1.7 各种电线管壁薄,强度差,镀锌层质量不符合要求,耐折性差等。
2.2 原因分析
电气市场混乱,假冒伪劣产品和无证产品多。采购人员识别真假能力差,把关不严。
2.3 预防措施
2.3.1 领导重视,监理人员、采购人员要把好质量关。可通过考查,直接到有一定生产规模、信誉好、产品过硬的厂家进货,减少中间环节;
2.3.2 电气设备、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保管员协同监理工程师,首先检查货场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核对设备、材料的型号、规格、性能参数是否与设计一致。清点说明书、合格证、零配件,并进行外观检查,做好开箱记录,并妥善保管;
2.3.3 对主要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等。对材料质量发生怀疑时,应现场封样,及时到当地有资质的检测部门去检验,合格后方能进入现场投入使用。
3 电线管敷设的问题
3.1 质量问题
3.1.1 薄壁管代替厚壁管,黑铁管代替镀锌管,PVC管代替金属管;
3.1.2 穿线管弯曲半径太小,并出现弯瘪、弯皱,严重时出现“死弯”。管子转弯不按规定设过渡盒;
3.1.3 金属管口毛刺不处理,直接对口焊接,丝扣连接处和通过中间接线盒时不焊跨接钢筋,或焊接长度不够,“点焊”和焊穿管子现象严重。镀锌管和薄壁钢管不用丝接,用焊接;
3.1.4 钢管不接地或接地不牢;
3.1.5 管子埋墙、埋地深度不够,预制板上敷管交叉太多,影响土建施工。现浇板内敷管集中成排成捆影响结构安全;
3.1.6 管子通过结构伸缩缝及沉降缝不设过路箱,留下不安全的隐患;
3.1.7 明、暗管进箱进盒不顺直,挤成一捆,露头长度不合适,钢管不套丝、PVC管无锁紧“纳子”。
3.2 原因分析
施工人员对施工规范不熟悉,或没有进行过专业培训,技术不过硬;操作中不认真负责,图省事方便,监理工程师及现场管理人员要求不严,监督不够。
3.3 预防措施
3.3.1 严格按设计和规范下料配管,监理专业工程师严格把关,管材不符合要求不准施工;
3.3.2 配管加工时要掌握:
①明配管只有一个90°弯时,弯曲半径≥管外径的4倍;
②两个或三个90°弯时,弯曲半径≥管外径的6倍;
③暗配管的弯曲半径≥管外径的6倍;
④埋入地下和混凝土内管子弯曲半径≥管外径的10倍;
3.3.3 镀锌管和薄壁钢管内径≤25mm的可选用不同规格的手动弯管器,内径≥32mm的钢管用液压弯管器。PVC管子根据内径选用不同规格的弹簧弯管,内径≥32mm的管子煨弯,如大量加工时,可用专制弯管的烘箱加热。做到管子弯曲后,管皮不皱、不裂、不变质。PVC对接时,建议采用整料套管对接法,并粘接牢固;
3.3.4 如果配管超过下列长度时可在适当位置加过线盒(此盒方便穿线,但不允许接线)。
①直线50m;
②30m,无弯曲;
③20m,一个90°弯;
④15m,二个90°弯;
⑤8m,三个90°弯;
3.3.5 禁止用割管器切割钢管,用钢锯锯口要平(不斜),管口用圆锉把毛刺处理干净。直径≥40mm的厚壁管对接时采用焊接方式,不允许管口直接对焊。直径≤32mm管子应套丝连接,或用套管紧定螺钉连接,不应熔焊连接。连接处和中间放接线盒采用专用接地卡跨接;
3.3.6 明管、暗管必须按规范要求可靠接地,进入配电箱的镀锌管、薄壁管用专业接地线卡和≥2.5mm的双色BV导线与箱体连接牢固。直径≥40mm的管子进入配电箱可以用点焊法固定在箱体上,并注意防锈防腐;
3.3.7 管子埋入墙内或地面内,管子外表面距墙面、地面深度≥20mm,保证墙面、地面沿管子不裂缝。预制板上敷管尽量避免交叉,如果20mm管子穿线超过规定根数,可并放1根16mm管子分穿。现浇楼板内敷管,禁止成捆敷设,应成排分开间隔放置,减少对地板结构的影响;
3.3.8 管子通过伸缩缝和沉降缝应按设计要求施工,过渡箱(盒)放置应平整牢固,具体做法如图1所示;
3.3.9 明管、暗管进箱、进盒内要顺直。管子外径如果与箱体预留孔眼相符应尽量使用,如果管径比箱子孔眼小的较多,再用钻孔器开孔,管径比箱体孔眼大时,应在箱体孔眼的基础上扩大。禁止用气割或电焊吹孔。管子较多应成排进箱,并留有适当的间隔。管子进箱长度3~5mm,排列要整齐。明配管进入配电箱应按图2施工。
4 吊顶层内配管问题
4.1 存在的问题
4.1.1 配管走向不规则,线路歪斜,高低起伏。钢管跨接接地线焊接质量差,虚焊、夹渣、焊穿及“点焊”。金属软管未作跨接接地保护线;留管长度不合适,使导线外露;接线盒不盖板;防锈、防腐不到位;
4.1.2 吊支架设置不对称,距离过大,有的把管子直接搭在龙骨上用铁丝或导线固定。
4.2 原因分析:施工人员认为在吊顶层的管子看不到就随意施工、马虎了事,不负责任。监理人员不认真检查就验收签字。
4.3 预防措施
4.3.1 要求施工人员在顶棚内配管应按明配管工艺要求施工,尽量做到“横平竖直”,少走斜道少交叉;
4.3.2 镀锌管或黑铁管跨接接地线仍按明管暗管中的规定去做。黑铁管和各焊接处应除锈、去渣、刷防锈漆和面漆;
4.3.3 吊架、支架、管卡的设置按表2规定施工,并除锈、刷防锈漆和面漆。
5 配电箱体、接线盒、吊扇钩预埋问题
5.1 存在的问题
5.1.1 配电箱体、接线盒、吊钩不按图设置,坐标偏移明显,成排灯位、吊扇钩盒偏差大;
5.1.2 现浇混凝土墙面、柱子内的箱、盒歪斜不正,凹进去的较深,管子口进箱、盒太多。箱盒固定不牢,被振捣移位或混凝土浆进入箱盒,箱盒不作防锈防腐处理。
5.2 原因分析
施工马虎,责任心不强,土建工人与电工配合不当。
5.3 预防措施
5.3.1 灯具、开关、插座、吊扇钩盒预埋时,应符合图纸要求,在定位时,左右、前后盒位允许偏差≤50mm,同一室内的成排布置的灯具和吊扇中心允许偏差≤5mm,开关盒距门框一般为150~200mm,高度按图说明去做,如果没有说明一般场合不低于1.3m,托儿所、幼儿园、住宅和小学不低于1.8m;
5.3.2 在现浇混凝土内预埋箱盒要紧靠模板,固定牢,密封要好。混凝土浇筑时,电工要24小时时刻盯住PVC配管和箱盒不被损坏移位,出现问题及时解决。模板拆除后,及时清理箱盒内的杂物和锈斑,刷防锈防腐漆;
5.3.3 在预埋施工中,根据现浇板的厚度,吊扇钩用φ10圆钢先弯一个内径35~40mm的圆圈,把圆圈与钢筋缓缓地折成90°,插入接线盒底中间,再根据板厚把剩余钢筋头折成90°,搭在板筋上焊牢。模板拆除后,把吊环折下,圆钢调垂直,位于盒中心,吊钩与金属盒清理干净,刷防锈防腐。
6 导线穿管、连接与包扎问题
6.1 存在的问题
6.1 导线弯曲扭劲拉进电管,管内导线接头,导线色标混同;
6.2 导线连接五花八门,多股线不压鼻,多根单线压在一起,接头不搪锡,剥线工具把导线剪伤,螺栓少垫圈、弹簧片等;
6.3 包扎不紧密,工序不到位,仅用塑胶带或用黑胶布包扎,所用胶带、胶布过期不粘等。
6.2 原因分析
操作人员思想不重视,对规范不了解。对各种颜色的导线需求量统计不准确,随便替代。对导线的连接工艺不熟悉,对导线包扎的工序不清楚。
6.3 预防措施
6.3.1 导线穿管前,检查钢管管口“纳子”和防护套。PVC管口“纳子”是否完好,检查管内是否有杂物堵塞,如果管内有杂物,用压缩空气(0.25Mpa)吹出杂物,也可用铁丝扎布条把杂物拉出管子;
6.3.2 放线要用放线盘缓缓放线,并把导线用棉纱包住把线抹直。导线颜色的使用,一般凡有三相导线(A、B、C相),色标用黄、绿、红色区别;单相相线用红色,零线用蓝色,PE保护线用黄绿双色线;
6.3.3 导线要搪锡,防氧化。在每个接线螺栓或接线端子上连接导线不超过2根,在螺栓接2根导线时中间应加平垫片。多股导线连接,宜采用镀锌铜接头压接。吊装灯具引下线应用软导线并与吊链编织交叉在一起进灯罩,软线两端均应作保险扣,防止受力。对于单芯导线可采用安全压线帽连接法.凡是搪锡的线头都要把焊油渣清除干净(用工业酒精擦),防止焊油氧化导线。管内导线严禁接头;
6.3.4 导线接头包扎,应先用橡胶带或黄蜡带(塑料带也可以)用力紧缠两层,然后用黑胶布或自粘性塑料带缠两层,包扎要紧密坚实,使绝缘带牢固粘在一起,防潮气侵入。
7 开关、插座、灯具、吊扇安装问题
7.1 存在的问题
7.1.1 开关、插座、灯具、吊扇安装偏位,在同一房间、走廊内,成排灯具和吊扇水平度、直线度偏差超过规定值;
7.1.2 日光灯用导线代替吊链,引下线用硬导线,软导线不和吊链编叉直接接灯,导线在日光灯罩上面敷设;
7.1.3 吊扇钩预埋与接线盒距离过大,吊扇上罩遮不住接线盒孔洞,导线外露,吊扇钩圆钢小于Φ10,吊钩不预埋,吊扇固定在龙骨上;
7.1.4 直接装在顶板上的吸顶灯不装圆木台(方木台)或木台质量差。装在吊顶板上的吸顶灯不做固定框,直接用自攻螺钉固定在顶板上;
7.1.5 需要接地的灯具罩壳不接地。
7.2 原因分析
由于预埋接线盒偏位引起开关、插座、灯具、吊扇安装偏位,安装成排灯具和吊扇时没有拉线定位。对灯具接线、导线连接、导线包扎操作规程不熟悉,安装方法没掌握,吊钩预埋图省事。
7.3 预防措施
7.3.1 电气预埋施工要定位准确,特别是成排的灯具与吊扇接线盒(吊扇吊钩)预埋定位要精确,因为接线盒埋好后,安装吊扇左右前后调整余地很小。开关、插座、灯具、吊扇安装允许偏差见表4;
7.3.2 吊装的日光灯应根据图纸要求的规格型号,把预埋接线盒的位置定在吊链的一侧,不要放在灯中心,这样日光灯的引下线就可以与吊链编织在一起进灯具,吊链环附近如果没现成的孔洞,可另钻一孔,使导线进灯具,不要沿灯罩上敷设导线从中间孔进灯具;
7.3.3 吊钩穿入接线盒预埋在混凝土楼板内,这样吊扇上罩可以完全遮住接线盒孔,避免导线外露。穿过吊顶层安装吊扇,必须在顶板上预埋固定装置,吊杆穿出要绝对垂直,如果不垂直,吊扇转动时引起摆动,振动吊顶层,有时还会发出噪音;
7.3.4 大型吸顶灯或大型吊灯,必须安装固定框或预埋吊钩。灯具外壳要求接地的,必须牢固接线,保证安全。
8 防雷接地的问题
8.1 存在的问题
8.1.1 设计人员在轻型彩钢屋面板上设置Φ10镀锌钢筋作避雷网时,避雷接地极测试点说明不妥;
8.1.2 防雷接地极,避雷网施工中,焊接不符合要求;
8.1.3 接地极电阻测试点设置不符合要求。
8.2 原因分析
设计人员对彩钢板施工不熟悉,施工人员对防雷安全不重视,或没有参加过培训,不知道如何施工或对设置防雷的概念不清楚,模棱两可,似懂非懂。
8.3 预防措施
8.3.1 设计轻型彩钢屋面板避雷网带时,如果固定,要考虑怎样利用彩钢板;
8.3.2 现在的避雷接地极一般采取桩基筋、基础筋焊接为一体,通过柱筋连接到避雷网。设计图上再出现“断接卡”测试点不妥,应改为设置接地极测试点。测试点用2.5×25镀锌扁铁引进;
8.3.3 利用基础钢筋做接地极时,一般用内、外两根主筋,把整个基础内、外两根主筋一圈的搭接处焊牢,再把圈内纵、横基础两边的主筋与两根主筋搭接焊牢,有桩基的用两根桩筋按设计要求的点连接到基础主筋上,然后按图纸指定的柱筋(一般用外侧两根)焊接到基础主筋上作为引下线。为了焊接质量,往往要求各钢筋的搭接焊接处再用Φ10圆钢跨接。各焊接点按要求双面焊,焊接长度为各钢筋直径的6倍,不允许点焊。避雷网带用Φ10镀锌圆钢,钢筋对接时应双面焊,焊接长度为60mm,搭接处应平放;
【关键词】审查;建筑工程;预决算
基础建设投资是我国国民经济当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于有责任心的投资者而言,能否发挥出最大经济效益或者投资达到预期效果是相当重要的。具体到工程项目上来说,除了要考虑到质量合格与工期按时这两大点之外,更应考虑到工程造价。众所周知,工程造价是判断工程建设项目的经济价值的重要标尺。施工方在尽可能地争取更多的经济利润,而建设方则在尽量凭借着最少的投资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所以,要认真审查工程预决算,给工程质量提供保障,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升、节省投资,增加工程造价确定的正确性。但是,要想搞好建筑工程预决算的审查工作,既得拥有丰富而又扎实的专业知识,又需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与思想素质。
1 预决算审查的前期工作
工程预结算审查工作是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工作,其具有强专业性、技术性、强政策性、法规性等特征。但是,由于工程量的求算与定额套用均需有一定的工程技术知识,特别是建筑工程的预结算审查工作更是如此,其大致反映在下面几大点上:
(1)调整建材的价格。要依据省级规定的定额套用地方建材对主要建筑材料的价格进行调整,而未规定的则应进一步了解各大厂家的产品质量及其在市场上的价格,知晓相应信息以备审核。
(2)仔细了解施工图,强化对建筑物的空间概念的认识。作为编制预决算的关键技术资料,施工图中的附注、说明及相关资料均需重点关注,以免在审查出现误差,并严格依据阅图程序及时向设计人员指出遗漏、误解与差错让其纠正,最终将两者进行认真地对照,减少心中的疑虑。
(3)了解现行工程取费标准、预算定额及其相关规定,能对各项定额中涉及到的工艺流程与工程量计算规则运用娴熟。
(4)积极走进现场,拿到第一手材料,对比施工图与实际施工的材料,从而给预决算审核创造凭证。
(5)要具体记录隐蔽工程,签字手段务必要完整、健全。尤其要注意:核实对比定额与工程承包协议书,将设计变更通知书与现场签证通知书和原设计施工图进行一一对比是决定着签证项目是否要增加费用抑或是再取费的决定性因素。而对那些牵扯到费用变动的项目,为避免重复或漏算,应为项目找到费用变动的凭证。举个例子,某学校宿舍楼上下水改造工程施工的难度系数高,有相关资料已记录了水电安装工程难度增加不算入直接费中。然而,在施工决算中,又把这份费用算进直接费,导致工程总造价多了两万多元。
2 预决算审查中的相关问题
和编制程序相同的是,预决算审查程序先得对定额直接费进行审查,然后是各项取费,最终是对扣减水电费与材料差价进行审查。
2.1 审查定额直接费
定额直接费是求算其他费用的基数,也是预决算计费的关键构成部分。因此,务必要确保其正确性。审查时,分下列四个环节进行。
(1)审查工程量。依照工程量计算规则与施工图纸进行逐项或抽项审查,特别是注重检查混凝土、土方、墙面、砖砌体以及楼地面的工程量,并关注审查设计变更之后会不会核减那些减少的工程量。
(2)审查预算价。预算单价一般有两类,其一是经换算才可套用的单价,其二是直接套用的单价。在对第一种进行审查时,应先知晓其形成原因,然后注意下列两点,即:超过定额规定任意乱换,把自己觉得吹亏的项目单价任意拆散并添加高价材料;只换高不换低。而在审查第二种时应重要关注定额的牵扯范畴,知悉预算项目设计工序的内在涵义。同时,要认真对照计算单位与定额单价概念和设计要求,避免以低套高的情况出现。
(3)做好审查计算与汇总的工作。预决算审查人员要认真审查数字汇总和数字的计算过程。
(4)审查自编项目。因预算定额会受限于编制年代,且无法伴着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而适时修改,因此在定额内往往会找不到一些项目的单价,需合理自编项目。在审查过程中,要详细认识新工艺在施工中实际消耗的机、材、人,从而更好地、更准确地把定额没有规定的工程项目的实际单价求算出来。
2.2 审查各种取费
取费涵盖了以系数求算的间接费、税金、其他直接费、利润等。在审查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
(1)同一工程内是不是依据规定分开套用费用,存不存在舍低随高的情况。
(2)施工企业有没有依据工程类别与本企业的级别计取费用。
(3)计算基数与计取各种费用的程序是不是与规定相符、计算方法是不是正确的,应依据相关费率与规定标准一一求算核对,以免错算。
(4)所套标准和规定的工程地点种别、结构、高度是否相符,存不存在以低算高、以近算远的现象。
2.3 审查材料差价与数量
(1)地方规定的综合材料价差系数富有时间性特征,其所涵盖的材料品种通常应为大宗地方生产材料与别的零星材料,部分还应依据当地补充文件规定调节。在审查过程中需注意的是:重视不一样的工程类别应选取不同的系数;要检查工程施工时间是否和文件规定的系数时间一致,务必要严格实施文件规定,分段、分期套取应取费用。
(2)允准依据实际价格调整价格的材料的处理方式通常有两种,其一,仔细核查依靠施工单位编入预决算中的材料调差部分,从调价品种、调价数量以及调差采用的实际价格组合等诸多方面对其进行核查;其二,要建设单位财务自己处理,在决算过程中以预算价加入计算。
3 掌握并娴熟运用审查手段,提升工程预决算审查的工作效率
由于施工工成的施工难度、施工规模以及施工企业情况不相同,因此其所编制的工程预决算的质量水平以及难度系数也会有所差异,这就要求审查预决算人员采取多样审查手段,为审核任务的完成创造便利条件。审核手段主要有:
(1)重点审核法,即:紧抓工程预决算重点重点加以审查。
①重点审查换算单价与补充单价。在预决算当中,因定额步距不符合设计要求,因此要对增列项目或单价换算进行审查,经过分析定额内含来验证增列补充项目是不是重复的以及换算出的新单价是不是合理的。但是,有的时候只依靠分析定额内含是不行的,这就需要审查人员充分了解定额相关规定及其原理,能娴熟地运用多样办法进行裁决。
②要挑选造价高或工程量大的项目实施审查。比方说:给排水工程应当以审查管道工程量为重;土建工程应当以审查装饰工程与基础主体为重;电气工程则应当以审查穿越长度与配管长度等为重。
(2)全面审核法。综合考虑相关概预算定额当中的工程细目,依据施工图设计与初步设计的要求进行审查。尽管这种方法有着很大的工作量,但是,其可以全方位认真地审查工程中的预决算,且审查结果的准确度最高。
(3)经验对比审核法。依据原先的实践经验,审核易出现差错的那部分工程细目通常可分成两类,一类是运用自己做出来的预决算实施对照审查,在审查之前,要预先编制好该工程的预算书,如此即可及时实施逐项对照,挖掘并分析问题,认真计算,若存在差错,则应仔细找出差错所在位置,及时解决问题;一类则是运用综合指标对照检查,可以套用当前存在的类似工程的预决算与指标,也可以采取自己平常测算的指标加以对照,从而有利于发现差错所在。
4 结论
综上所述,基建投资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如何将基建投资管理好让其最大程度地发挥出经济效益,是审查预决算工作的一大关键环节。但是,当前施工单位比比皆是,审查手段多样且变化大,再加上预决算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因此,预决算审查人员既要具备一定的业务水平,有确切地求算工程量、合理、科学地取定定额单价的能力,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与高度的事业心,把预决算中不合理之处消除,并补充健全预决算内容,从而将工程的实际造价更如实、更客观地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丁佐辉,.关于如何提高工程预决算水平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7,(34).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有的家庭子女收入高且孝顺,老人哪怕没退休金也能安享晚年;有的有灾有病,养老金用得捉襟见肘,加之子女“啃老”,在钱越来越不经花的当下,只能“一个铜板掰成两半花”。
记者采访了多名中低养老金收入水平的广州城市老人,试图通过一个个实例,来描绘出城市老人养老金收支情况的图景。
转制后退休难免失落
退休金两三千不算少
刘先生气质斯文,作为曾经的“国家干部”,他说起话来头头是道。退休10年多来,刘先生喜欢跟老伴到处游玩,还经常找老同学们聚会,一起回忆旧时光。
刘先生告诉记者,20世纪90年代,他所在的企业在国企改革大潮中转制了,他的身份随之从原来的“国家干部”变成了“企业干部”。当年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的他后来以企业高管的身份退休,但每个月拿到手的养老金也只有3000多元,在他看来,并不多。
“从企业退下来,无论是工人还是厂长,养老金都一样。”刘先生说,“我希望能够尽可能地提高我们这些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当年身份的转变毕竟是服从国家的需要。”
70多岁的张先生老两口都是退休工人,曾几何时,这种“夫妻档”是多么令人羡慕。只不过,他俩当年为之奋斗的工厂如今都已不复存在。“我是机械厂的工人,我爱人是广州洗衣机厂的工人,都是国有企业。”张先生告诉记者,退休之后,工厂已不复存在。
如今,张先生每月的养老金收入约为3200元,张太太约为2500多元,他们感觉已足够应付生活,但不能大手大脚。每逢节假日,张先生都会感到失落,那些“有单位”的退休工人,都会收到来自原单位的慰问金、慰问品;像他们这种“没单位”的,只能从街道办事处领几十元过节费。
“还好儿子挺争气,有份不错的工作,还会时不时地给我们点钱,请我们吃顿饭。”张先生说他挺知足。
66岁的李女士身形瘦弱,身体状态不是很好,她说她腰痛比较严重,后来恶化为手痛脚痛,经常需要做理疗,每次都要花去大约300元,理疗费还不能用医保报销,对她来说,这笔经济负担非常重,以至于不敢轻易去看病。
“我原来是越秀区水电安装工程队的仓库保管员,20世纪90年代单位被撤销了,我也就下岗了,下岗多年后才退休。当时工龄不够,我就花钱买够了15年的工龄,这才能享受到社保待遇。现在每个月拿1600多元钱的养老金。”李女士告诉记者。
丈夫多年前过世了,李女士如今跟两个女儿相依为命。“二女儿几年前离婚了,她身体有病,没法出去工作。但大女儿实在是太好了。”说起大女儿,李女士一下子来了精神:“大女儿非常顾家,每隔一个礼拜一定会回家来看看,照顾妹妹,然后给我们一笔生活费。她实在太好了,其实她自己一个月也不过几千元而已。”家人之间的接济,弥补了养老金的捉襟见肘。
个体户靠积蓄撑起家
随夫进城后难办社保
潘先生个子不高,皮肤黝黑,戴着一副眼镜,眼神中透着一股精明。20世纪80年代,他从工厂辞职,打破了当时所谓的“铁饭碗”,干起了服装生意,堪称中国“第一代个体户”。
在那个商品经济还不发达的时代,个体户能挣到不少钱。回想起来,潘先生感慨万千,他说自己当时只会埋头苦干,不知道该如何让手头的钱保值、增值,所以随着通货膨胀,他苦心积累的财富不断缩水。
那个年代,像潘先生这样的个体户普遍对养老金没概念,当时的他觉得自己经济状况还算好,所以并不担心未来。可后来眼瞅着物价越来越贵,他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
“后来,市里给了政策,我们这些当年的个体户现在也有了社保,对我来说,每月的养老金虽然只有1600元,不算多,但应付日常生活还是足够的了。”他的妻子目前仍在工作。
他说他家目前最大的花销是两个子女的教育支出。“一个孩子刚大学毕业工作,还有一个刚考上大学。还好,两个小孩都很争气,都考上了一本,学费不算高,平时给他们点生活费就行了。”潘先生坦言,这些开支都靠他当年的积蓄撑着。
来自清远的刘东妹正在为自己的社保而焦虑,她原本一直在老家务农,而丈夫在广州的一家外贸公司工作,为了结束两地分居的生活,大约10年前,她把自己的户口也迁到了广州。
以前在农村没单位,她一直没参加社保,所以进城之后马上就面临养老难题,2008年,她曾向社保局提出申请,但得到的答复是,只有落户广州满10年才可参保。
她丈夫的单位多年前因经营不善解散了,幸亏他参加了社保,所以退休后每月能拿到2000多元的养老金,刘东妹没收入,两口子的生活开支都靠这2000多元。
刘东妹有一对儿女,儿子在清远老家务农,收入不高;女儿是一名英语教师,但有时手头也会周转不开,老两口得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资助儿子,帮帮女儿。
刘东妹希望自己和丈夫能够远离疾病,否则身体上和经济上都承受不了。“老公有一次生病住院,虽然能报销一大部分,但自己还得承担8000多元。身体好就什么都好了。”她说。
86岁老太租房爬8楼
嫌物价高回乡下养老
满头银发的杨婆婆已经86岁高龄,但身体状况不错,每天都要出门活动,但出门对她而言已经是件颇为费力的事情了。
多年以前,杨婆婆家住在广州康王路一带,后来因市政建设的需要拆迁,杨婆婆一家被分配到了广州黄石路一带居住。她目前住的房子仍是当年分配到的老房子,没有电梯,杨婆婆住在8楼,每天上下楼对她来说实在太难了。
“我现在的梦想还是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其实我现在住的房子仍然算是租的,并不是自己的。以前在单位当工人的时候有房子分,可却从来没有轮到过我,所以一直都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
杨婆婆退休已经整整30年了,现在每月能领2200元左右的养老金,她说这些钱能勉强应付日常生活开支,但一旦遇上病痛,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跟杨婆婆一样,73岁的丘婆婆也没有属于自己的住房,她如今住在棠溪,同样租房住。当记者见到丘婆婆的时候,她正独自一人在公园里整理刚刚拣到的木棉花。“木棉花是可以用来煲汤的。”她笑眯眯地说。
丘婆婆告诉记者,因为要养育几个孩子,所以她直到40多岁才外出工作,当上了一名环卫工人。“做环卫工人很辛苦的,每天很早就要出门去扫马路,那个时候工资也不高,只有100多元,但物价也低,所以觉得比现在要过得好。”
由于参加工作晚,丘婆婆的工龄只有11年,她每月的养老金收入约为2200元,跟杨婆婆差不多。丘婆婆很乐观,她身体一直不太好,经常得去医院看病,“没钱的时候就吃差点,有钱的时候就吃好点”。
丘婆婆的丈夫曾是一名建筑工人,目前每月的养老金约为2000元,他嫌广州的物价水平高,就返回开平乡下的老家去生活了。“那边的物价要比这边低很多,2000多元在那边还是很经花的。”丘婆婆说。
一直让丘婆婆放心不下的,是几个子女。她的三个孩子中,如今只有小儿子结了婚,大儿子和女儿都已经40多岁了,却仍旧单身,都跟她住在一起。“没有钱,没有车,又没有房,哪里敢去谈恋爱?”她这样认为。
丘婆婆说,三个子女平时或多或少都会给她点生活费,但他们自身的收入水平并不高,每个月只能给四五百元。她倒也无所谓,感觉很满意,如果孩子们经济上出现困难,她还会给点帮助。
改革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必须配套职业年金改革
访谈嘉宾: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中心主任、《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主编郑秉文
记者:您曾经提出,破除养老金双轨制问题,事业单位改革要以职业年金为补充,事业单位人员和公务员一起改革。您提出这一改革思路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郑秉文:2008年2月启动的五省市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试点工作“流产”,原因是多方面的。事业单位只要一改革,其退休人员的待遇水平就要与现有的社保水平持平,但现有的社保收入水平比事业单位原先的收入低了一半。
他们认为自己这辈子没发过财,工资并不比社会平均水平高多少,跟很多垄断国企比差很多;如果退休的时候突然只能拿到跟目前相比低一半的退休金,自然会有极大的抵触情绪。这是导致2008年改革“流产”的重要原因。
记者:该怎么解决?
郑秉文:我认为,事业单位人员应该加入现有的社保制度,收入减少的那一半通过企业年金(职业年金)来补充,从而打消他们对养老金下降一半的疑虑,让大家吃颗定心丸。而且这样一来,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本身与全社会是平等的,不会因为搞特殊而遭到社会舆论的批评。
2008年的改革方案只说“要建立职业年金”,就这么一句话,没有具体的方案来补足下降的那一半,最终导致失败。所以,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要跟年金制度改革一起设计,要确保大家有稳定的预期。
记者:减少的那一半能够补足吗?
郑秉文:能不能补足,关键在于制度设计,需要一定的政策支持(并非对事业单位的单独支持,对全社会都应如此),年金改革需要继续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把改革后降掉的那部分补回来。
记者:企业职工退休后可以通过年金补充到跟事业单位员工一样的收入水平吗?
郑秉文:对。事业单位改革,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制度的改革。我们的职业年金已经建立20多年了,2004年启动制度改革,但改革进度太慢了,这其中有制度设计复杂的原因,也有年金税收优惠力度太小的原因。应当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学界、企业呼吁了很多年,可一直没看到这方面的改革,这与有关部门的认识有关――一旦在全国范围内提高年金的税收优惠比例,眼下的税收就会受影响,这是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关系问题。长期来看,国家、财政收入和老百姓都是受益的,短期来看国家财政是受影响的。
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要改革,只有这个办法,其他都不可行。有人说再为事业单位单独建立一个养老金制度,我觉得不可行――正因为现有制度搞特殊才挨骂,再建立个特殊制度岂不是自己打自己吗?
养老金统筹层次低
记者:养老金制度中,除了事业单位和企业之间的双轨制,还有城乡之间的双轨制。未来该如何采取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郑秉文: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改革,针对的是城市内部的“小二元”结构,是可以改变的;而城乡之间是“大二元”差距,克服起来可以说是不可能的,因为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大环境制约,难以弥合。
可是在同一个城市里,同为市民,私人部门的人跟公共部门的人却存在巨大的差距。私人部门是创造社会财富的部门,公共部门是国家机器,是公益机构,如今,公益部门的人养老金水平却高出创造财富的私人部门的人一倍,这种差距受到的批评的猛烈程度显然远远强于城乡差距。
记者:有消息说,养老金制度将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目前情况如何?
郑秉文:养老金统筹层次太低,是目前制度的重要缺陷,必须根除,在制度设计上进行调整,是可以提高统筹层次的。
目前,只有4个省实现了省级统筹,还差得很远。
“养老负担的主要承担者应该是个人”
访谈嘉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经济学院教授、农村保险制度专家王国军
记者:有观点认为,城乡养老金之间很难弥合,您怎样看?
王国军:破除城市内部的双轨制比较容易,而城乡之间的衔接需要一个过程,要确保发展方向是一体化的,从制度上让城乡之间慢慢向一起走。现在农村采取新农保、低保等多种制度,把这些整合到一起也需要时间,一些地区的衔接做得很好,但在全国推广还需要很长时间,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经济水平和城市化程度逐渐地并轨。
记者:那实现城乡养老金制度一体化,目前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王国军:主要是资金的问题。要定出一个水平来,城市需要多少,农村需要多少,既要保证各阶层之间的公平,也要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
记者:您怎样评价目前的农村养老金水平?
王国军:还是比较低。这个制度建立起来不容易,中国历史上从未给农民建立过养老保障制度,我们现在正在建立,本身就很不错了。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保障水平也不一样,但总体而言还是在起作用的。
记者:在养老金制度改革过程中,很多人都在呼吁财政支持,财政能在多大程度上负担改革成本?
王国军:这是民生工程,政府拿出一定比例的钱用在这里,是必需的,但要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使用这些钱。给钱给到位,要给那些最需要的人。也不能财政全包,这是不可能的,政府不能全管。每个人都会进入老年阶段,随之一定会收入减少、医疗支出增多,这种风险需要个人去承担很大一部分。实在不行了,个人承担不了了,才需要政府来做,不能让人老无所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