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民营医疗市场前景

民营医疗市场前景

时间:2023-07-13 17:22: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民营医疗市场前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民营医疗市场前景

第1篇

国际美容医学联盟于1975年成立于法国,现有中国、美国、俄罗斯、西班牙、意大利等26个成员国,从事美容医学专业方面的学术交流、教育培训等活动,是以提高各国和国际医学美容学水平为目的的非营利性的国际专业学术组织,为世界上最大、最严谨、最有影响的学术组织之一。

此次大会是突出展示最新学科发展和成就的大会,也是参加人员最多的世界美容医学大会之一,对来自全球的医学美容工作者极具吸引力。各成员国主席、知名专家和专业人士共聚北京,就医学美学与美容学的学科和学术发展进行交流,在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中建立友谊与合作。在5月14日下午举行的医疗美容机构发展与经营论坛上,医学美学美容杂志社社长辛映继先生发表题为《医学美容和生活美容的市场交叉与美容医院对策》的汇报讲演,内容涵盖面广、实用性强,引起现场不少专家学者的共鸣。

安全整形是主旋律

继2010年王贝事件之后,我国整形行业进入了低谷时期,整形手术的安全问题也被社会各界重视。在此次大会上,安全整形成为一大热点,众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安全都是重中之重,在整形行业中,安全更是美丽的核心理念。虽然现在大多数整形项目都打着安全、微创等旗号,但是求美者一定要明白,整形手术无论大小,风险总是会有的。术前求美者应当三思而后行,任何医院、任何医生都不能保证绝对安全,这就要求双方在术前能有充分的沟通,理性看待整形风险问题。求美者在整形手术前应当清楚了解整个手术的过程、术前准备以及术后护理等,再决定是否接受该手术。在整形医院和专家的选择方面也需谨慎,选择一个具有专业整形资格的医院和医生,是对自己安全的保证也是对美丽的负责。

微整形、非手术医疗美容成主主流

微整形、非手术医疗美容话题也是本次大会的亮点,这一点从注射填充、中医美容等一些分论坛的火爆场面上就可以略窥一二。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提到整形就会想到手术和流血,求美者难免心里害怕。很大一部分求美者很想变得像明星一样美丽,但又害怕手术,因此总是在现实与美丽之间犹豫。微整形、非手术医疗美容的出现,突破了以往整形方式的局限,让更多的人能够实现梦想、拥有美丽。

微整形、非手术医疗美容、无创整形等项目,主要指的是没有创伤的微小整形,通常以注射的形式将材料植入体内,无创伤、无痛苦、无危险、快速、自然持久,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非手术医疗美容是医学美容增长最快的项目,据美国整形外科医师学会统计:1997~2007年美国人实行的整容手术在10年中增加114%,非手术医学美容行为增加了754%,非手术医疗美容占医疗美容80%的市场份额,非手术类医疗美容的增长率是手术类医疗美容的6.6倍。

中医美容前景可观

近几年来,中医美容作为现代美容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紧密结合了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利用其特有的方法来美化人的外貌。与现代化药物化妆品及整容术等美容手段相比,中医美容具有独特的优势。它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手段多样、安全有效等优势,而且对大多损美性疾病有特殊疗效。

中医美容是世界求美者的财富,在崇尚绿色美容、无创美容的今天,它得到了国际的广泛关注,未来也将成为世界美容的轴心,在国际上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本届大会上也颇受青睐和重视。

民营整形医院大有作为

随着整形市场的不断扩大,民营整形医院的崛起速度令人惊叹。10年前民营医院屈指可数,10年后的今天却大量涌现;10年前整形美容还是个难以启齿的话题,10年后却散发着无穷魔力。大学生为找一份好工作争相整容,职场中的“白骨精”们为增加优势也不惜下血本给力整形……医疗美容行业的空前发展,无论是技术领域的新进展还是行业发展的进步或乱象,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医生、求美者、经营者、投资者。

第2篇

一、偏远农村市场:突出面向“三农”,重点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在部分偏远农村地区,农民生活仍停留在温饱水平上,靠“种地”吃饭的传统观念未得到根本转变,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上。因此,在偏远农村地区,农村信用社要以支持农村种养业结构、就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同时,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

(一)支持种养业结构调整,扩大农民的增收领域

这是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内部结构合理化和产业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应当在市场调查、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引导农民发展适销对路的优质农产品生产,优先投放资金支持农作物和畜禽良种更新换代。一是发挥示范户带动效应,促进畜牧养殖小区建设。目前,由于农民缺少资金,大多数采取一家一户式的分散养殖模式,难以产生规模化效益。因此,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养殖业上应注重从“小打小闹”到多户联合经营的方式转变,积极支持农民兴建股份制养殖小区和专业合作社,并利用信用社点多面广、社会联系广泛的优势,为农户提供供销一条龙服务,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二是积极支持粮经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提高经济作物面积所占比重。农村信用社在资金投放上除支持好传统粮食作物生产外,应引导农民树立“三分地保吃饭,七分地挣大钱”的经济观念,把支持重点放在黄烟、蚕茧、瓜菜等高产高效农业发展上,积极支持无公害蔬菜大棚建设,控制农业生产的外源污染和农业自身污染,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最大限度地使粮经作物比例达到合理化即最佳匹配。三是不忽视特困农户发展高效农业致富。农村特困户既没资金又没技术,只能靠种植传统农作物维持生活,如果这一部分农民不能脱贫,“三农”问题就不能得到彻底解决。农村信用社应当借助本地资源优势,帮助特困户选择一些简单易行、便于操作的高产高效农业致富项目。针对他们找担保、抵押难的问题,通过开展文明信用村、信用户创建活动,发放小额信用贷款给予支持,使他们尽可能快的走向富裕。四是争取政府实施配套政策,对农村现有高层次人员给予补助、津贴,在农村信用社发放贷款支持其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同时,增强其为周边群众提供科技、信息服务的积极性。

(二)支持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整,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空间

长期以来,农村劳动力相对过剩,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上。以某农业大县为例,农村人均1亩耕地,户均3-4亩耕地,即使土地回报率很高,收入总量也难以有较大增长。因此,农村信用社应在支持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化和城镇转移上下功夫,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一是开办农业机械化贷款服务,支持农户购进现代化农机具。通过发展农业现代化,使农民从单纯靠锄头、铁锹等原始劳动工具吃饭的“传统型农民”向现代化的“农民工人”过渡,切实减轻农民劳动强度,使农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最终实现“农”转“工”。二是积极投放资金支持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青年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出国打工是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的重要途径。但出国务工需交纳保证金等费用对普通农户来说很难承受。由于外出务工周期性较长,农村信用社对此类贷款应适当放宽期限,贷款方式可以外出农民家庭主要成员的名义贷出,待务工人员返乡后再偿还。三是积极发放科技贷款,鼓励农民外出学习种养业及从事第三产业的技术,提高农民科技致富本领。

二、城郊市场:突出面向民营企业,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

随着我国农村“城市化”的快步推进,部分农村小城镇已经或正逐步变为工、农、商、贸一体化的城乡结合部,以农业为基础的民营小企业广泛分布。其中很多企业有市场、有效益、有信誉,辐射能力强,成为带动周边地区农民致富的龙头企业,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支柱产业。以某农业大县为例,其城郊民营企业大体有三种分布形式,一是在某区域形成一类生产品种相同、规模相近的地方支柱产业群体,如橡胶重镇、药材大镇、江北吹塑第一镇等;二是在某区域拥有1-3家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农户”形式,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开展作坊生产,形成小商户、大基地的生产格局;三是以商贸流通市场为基地,通过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形式存在的商贸流通企业。针对这三种形式,应当因企制宜,为他们量身定制适宜的信贷产品。

(一)推行“信用担保联合体”业务,支持具备群体规模的地方支柱产业发展

今年来,各级政府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宽松的发展环境,部分区县已经形成“一乡(镇)一品”的民企发展新格局。这些企业地处较集中,已经形成群体规模,整体抗御风险能力较强。因此,可以选择产权明晰、信用约束力强的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自愿、互助的基础上,成立“信用担保联合体”,担保体成员分别交纳担保基金。信用社与联合体成员签订《最高额联合保证合同》、在企业总资产一定比例、担保基金倍数以内发放贷款支持,可以周转使用,次数不限,随用随贷。这样,不仅能够缓解民营户资金供求矛盾,而且能有效增强信用社抵御信贷风险的能力,提高增强民营企业的诚实守信意识。

(二)推行“捆绑式”信贷服务,支持民营龙头企业和辐射带动产业发展

通过开展信用评定、公开授权授信,积极扶持一批带动能力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农业专业化龙头企业不断扩大经济实力,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同时,对周边供应半成品或原材料的商贸户的贷款,实行“捆绑式”信贷服务,除正常的联保贷款手续外,由“龙头”企业做二次担保,支持好周边群众的家庭承包经营,将民营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捆绑在一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通过“公司+农户”、“龙头企业+农户”等形式,实现千家万户与大市场的对接。龙头企业一头连接市场,一头连接农户,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由此形成小农户、大基地,小规模、大群体的生产经营格局。

(三)推行商贸专业户贷款业务,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发展

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小城镇和中心镇,大部分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以小型商贸企业、个体工商户为主组成的专业批发、零售市场。农村信用社应当推出商贸专业户贷款,增加对商贸流通基地建设、购销流动资金的信贷投入,构建一批不同区域、各具特色的专业销售市场群体,引导农贸市场向区域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形成合理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三、城区市场:突出面向城区和中小企业,信贷服务品种力求形式多样化

目前,城区金融市场聚集了农村信用社40%的业务和人员,主要的竞争优势在于灵活的信贷政策。因此,城区信用社应当在规避信贷风险的基础上,把营业网点办成信贷品种多样化、服务主体广泛化,零售、批发业务俱全的服务窗口。信贷服务形式应不拘一格,包括消费贷款、中小企业贷款、下岗职工再就业、社区团体贷款,等等,这也是农村信用社打造精品“银行”,做现代金融、城市金融的现实选择。

(一)开办灵活多样的消费贷款,把城区营业网点打造成“金融超市”

相对国有商业银行而言,农村信用社的消费贷款较为落后,除助学贷款外,住房、汽车等关系千万社区群众的消费目前尚未纳入统一化、规范化轨道。这些贷款品种风险相对较低,服务对象面向城区大众,属于“热销”贷款品种。对此,城区农村信用社在借鉴国有商业银行经验,开办助学贷款、住房贷款、汽车贷款等传统消费贷款的基础上,应当立足社区居民需求,与民政部门合作开办婚姻贷款,与医疗保险机构合作开办医疗贷款,与劳动保障部门合作开办再就业贷款,所有贷款品种均在“信贷专柜”上办理。由于树立品牌形象的需要,可以将这些贷款统一命名,如“心相印”、“今世缘”婚嫁贷款,“平安”、“安康”医疗贷款,“创业”再就业贷款,等等。

(二)开办“信用联姻担保”贷款,通过信用工程建设择优扶持有市场潜力的民营小企业

经济多元化的城市市场,均存在着多种类型、多种经济主体共享的中小企业,其生产规模、信用程度、资金实力都不相同,经济结构相对复杂。因此,对此类地区,应通过信用工程建设,开展信用民营企业、信用个体工商户评定活动,对信用程度高、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颁发信用贷款证,按照信用等级发放不同额度的贷款择优扶持,或与民营企业协会和担保公司形成“四位一体”的“信用联姻担保”方式发放贷款,即由民营企业协会推荐、担保公司审查认可、信用社履行贷款程序发放贷款。在此基础上,对处于发展起步期、信用程度暂时难以评定,信息不对称,但市场前景广阔、符合地方政府产业规划、自有资本充足的民营企业,可以采取由信用企业与非信用企业“联姻”的方式,由信用程度高的企业为非信用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如果被担保企业出现信用危机,不能按期归还贷款,除由担保企业归还外,同时降低担保企业的信用等级。通过信用联姻,不但能提高中小企业诚实守信意识,相互进行信用监督,还可以拉长担保链条,分散贷款风险,实现银企双赢。

(三)开办公益事业贷款,适当扶持社区团体和社会事业

第3篇

关键词:外资快递;战略;中国企业;对策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logistics industry, express has became the biggest beneficial. Recently, the Chinese express industry is booming, which makes all perspectives are facing rather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is essay,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patterns of development and strategies of the main four foreign express enterprises in China and gives some suggestions abou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for local enterprises.

Key words: foreign express; strategy; Chinese enterprises; countermeasure

1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快速发展,经济建设、国际国内经贸活动,以及人民生活需要都为快递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条件,现代快递业在中国从无到有,己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发展成以下几种模式:

(1)邮政特快专递(EMS)。我国邮政先后于1980年、1984年开办了国际、国内特快专递业务,目前己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国内业务通达全国县级以上城市,国际业务依赖万国邮联系统和与全球著名的TNT集团建立合作关系,通达全球200余个国家,其进出境通关业务直接在海关设在邮政系统的办事处办理,可迅速报关、清关,加快了传递时效。EMS国内业务在函件快递方面颇有建树,其实很大原因是EMS将国家赋予邮政的“对承担普遍服务的邮政企业的优惠政策”施用于并非完全符合“普遍服务”内容的国内EMS业务。但近几年,EMS国际业务则由于其他国际著名快递公司对中国市场的介入,市场占有率逐年下降。

(2)世界著名快递公司打入中国大陆市场,占据国际快递业务主要市场。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大快递公司均看好中国市场。DHL、UPS、FedEx、TNT等国际快递公司陆续与中国企业成立合作合资公司或建立关系,借助其庞大的国际网络、优良的服务功能和成功的经验,不仅为广大的中外客户提供了便捷的服务,也使这些公司及其国内合作伙伴们获益匪浅。目前,仅四大快递公司己占有中国大陆80%的国际快递服务市场份额[1]。这些公司的业务绝大部分是为中国对外经贸活动服务的国际业务。一方面因为其具备从事国际业务的实力,另一方面国际业务利润也较高。但开展国内业务并不顺利,除了国家政策层面的不太支持以外,这些公司与国内运输工具协调、配合也有难度,很难实现国际化的标准快递服务。

(3)国内其他快递公司异军突起,方兴未艾。在我国快递市场巨大潜力的驱使下,国内相继成立的不同模式的快递公司,虽分属不同的运输系统,以不尽相同的经营模式,在不尽相同的快递市场中不断摸索和发展,但已显示了一定的活力。其主要代表应该是民航快递(CAE)和中铁快运(CRE)。CAE一直是借助民航系统的航线和场站优势,借助国际交往的优势,国内和国际并进。CRE则是在利用中国铁路的旅客列车行李车作为主要运输工具,辅以快捷方便的短途接运汽车,CRE辟了别具特色的利用铁路的快递服务,并开始涉足国际业务。另外,国内许多民营企业开办的快递企业,风起云涌,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近年来,中国市场快递业的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极好的市场前景使已经身在其中斡旋和不断加入的外资、国有、民营快递企业陷入了一种几近无序的竞争。虽然之前有很多中国快递市场领域的研究,但结合最近出台的各项政策和数据,专门针对三类快递企业在2005年外资市场开放后的发展模式和四大国际快递巨头对华战略之间的分析的文章并不多见。本文紧扣“中国”二字,把包含四大国际快递巨头(DHL、UPS、FedEx、TNT)、中国邮政EMS和较大规模的民营快递企业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进行分析。在比较四大国际快递巨头“中国攻略”的差异的同时,就中国邮政和民营快递的发展道路提出一点建议。

2国际快递巨头的中国市场战略

2.1市场定位分析

FedEx借助强大机队力量,实现“无所不包,全面发展”;UPS则宣布“我们将致力于全新的供应链解决方案。”[2]; TNT则要“在全球快递、货运、物流领域诞生一个新的权威”。一方面倚重汽车物流市场,另一方面向企业物流市场进军,推出“直复营销”业务[3];而中外运敦豪希望能成为“世界范围内邮件通讯、包裹快递、物流及邮政服务领域中的领头羊”。目前其37%的中国市场占有率仍令对手们难以超越。

2.2合作模式分析

由于政策的限制,这四家快递巨头进入中国采用了相似的战略路径,即先选择国内资源与网络互补的伙伴合资合作开发中国市场,再通过自身独有的速递资源谋求“独资”市场,从而为自己品牌的延伸提供可能。可以说,国际快递巨头们都经历了或长或短“中国婚姻”,皆因结合而获得资源,又因分手而得到解放。

(1)FedEx——1984年,联邦快递初入中国时,选择了中外运组建合资公司,但由于双方合作并没有带来明显的业绩,1997年联邦不得不与中外运分手。而与大通国际(现已被上海实业收购)再度结合后,却发现这仍然是一场不幸的婚姻。鉴于几次和大公司的联姻失败,联邦快递最终选择了地域性很强的大田作为新的合作伙伴。联邦快递也与2006年通过收购其与大田集团共同创办的从事国际快递业务的合资企业中所占有的50%股权,将该合资企业转变为联邦快递独资公司,接管了大田集团在中国89个地区的经营国内业务的资产[4]。

(2)UPS——2004 年底,UPS宣布出资1亿美元收购中外运合资公司的股份,获得中国23个主要城市的国际快递业务的直接掌控权,迈出了在华独资第一步。UPS与海南航空全资子公司扬子江快运合作,借其网络打入华南市场[5]。

(3)TNT——2003年5月,TNT“大胆”地结束了和中外运15年的合作,同时很“另类”地选择了一家1999年才成立、员工不超过800 人的小公司——超马赫国际运输有限公司合作,合作形式也由过去的合资改为授权。

在新一轮外资快递争霸战中出于落后地位的TNT还收购了我国最大的公路货物和包裹运输企业——黑龙江华宇物流公司。这一举动使TNT直接拥有了华宇在大中城市1 100多个运转中心和16万稳定的客户,大大增强了网络实力。

(4)DHL——继入股中国外运之后,DHL更与中外运合作开辟国内快递业务。而双方合作的成绩也让人满意。根据2002年海关的一份统计资料,在份额上DHL两倍于UPS和FedEx。自与中外运合资的公司成立以来,随着中国的经济迅速增长,合资公司中外运敦豪的业务年平均增长率为40%,营业额跃升60倍之多。自2001年至2006年,DHL已累计在华投资10亿美元。2006年4月,根据新“中国优先计划”,其将加大在华的投资力度。看来,短期内仍会继续维持与中外运之间的合作关系。

2007年12月14日,全球快递及物流公司DHL与中外运空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达成协议,由DHL母公司德国邮政集团以超过6亿元价格购入在华合资公司金鹰国际货运余下的50%股权,成功收购金鹰国际货运,从而使后者成为其独资子公司,由此实现在华供应链业务的独资。

2.3业务结构调整分析

(1)FedEx——2007年5月28日起,正式进军国内快递市场,在9个城市推出次日达(下班前取件,翌日12点前到达)限时业务和隔日送达服务。

(2)UPS——2008年1月,UPS面向国际发货人推出无纸化发票和国际回邮两项新业务,成为第一家在多达98个国家和地区向客户提供国际无纸化运输选择和退件服务的包裹递送公司。

2007年11月27日,国际快递UPS旗下UPS资融公司与上海浦发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及招商银行合作,推出“UPS全球供应链金融方案”。此类合作在国内实属首次,它将为中国中小企业或大型企业供应链中各个环节提供包括融资和风险管理等一系列服务[6]。

(3)TNT——2007年1月17号,正式开通中欧直航B747-400ERF延程型货机(每周三往返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至TNT的欧洲转运中心列日)。通过连接TNT在中国和欧洲的空运和陆路递送网络,该航线连接了500多个中国城市与400多个欧洲城市,进一步巩固了TNT在中国和欧洲两大市场的地位。

(4)中外运敦豪——自1986年成立以来,中外运敦豪面向中国市场推出了众多独具特色的领先快递服务产品和解决方案。其中,DHL进口到付、DHL定时特派、DHL珍宝箱和小珍宝箱,以及DHL重宝箱等服务产品深受客户的喜爱。在成功推出“宝箱系列”产品的基础上,2006年底依托其在国内网络并与酒店、专业俱乐部合作,针对商务市场在上海新推出“DHL高尔夫快递”的全球服务项目。它还专门成立了一个部门,针对全球超过100个客户分成了电子产品、精密仪器、医疗设备、航空等8个不同行业,为其提供一对一的全程服务。

2.4竞争力分析

这里我们使用SWOT矩阵做出如下分析,具体见表:

第4篇

摘 要:“4-2-1”家庭年龄结构模式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我国消费市场消费结构的变化,为老年人服务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在这种利好的环境下,我国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却陷入困境。对此,国内学者多从民办养老机构的艰难的生存环境着手分析,很少有学者分析“福利民营化”这种制度本身的弊病。认为当前在养老福利领域,政府应加强其主导作用,政府职能的弱化将会导致市场失灵,加剧社会福利的不公平。

关键词:养老机构;社会福利制度;民营化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1-0078-01

1 引言

1.1 养老服务机构民营化的背景

由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我国人口增长进入低生育发展阶段,人口预期寿命大大增长。在当前“4-2-1”家庭结构模式下,人口的老龄化带来的挑战是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居家养老方式使处于激烈竞争环境下的子女不堪重负,而目前国家、集体兴办的各类养老机构,如社区敬老院、养老福利院等,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除了养老服务供不应求的市场状况外,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市场化特点使政府放宽国家各个方面的行政管制,在各个领域积极引入社会私人资本,因此“社会福利民营化”便与转变政府职能和市场化联系在一起。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民政部门便提出了“社会福利社会办”的城市社会福利改革思路。进入21世纪,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意见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支持社会力量进入社会福利领域。在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政府对于民间养老服务投资的优惠政策的鼓励下,很多民间资本涌入老龄产业的养老服务投资。

1.2 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界定

学界普遍认为,民办养老机构是指由社会团体、组织和个人举办的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的公共福利设施,如托老中心、养老院、康复中心、敬老院等,当前以养老院居多。这些养老机构不要国家和政府的投资,自行管理、自负盈亏。相对于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国家承担的公办养老机构,民办养老机构本身就是对传统养老模式的挑战。民办养老机构由于来源于民营资本,它不可能摆脱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因此,民办养老机构经营的双重目标是利润的最大化和社会效益的实现。

2 民办养老院的发展瓶颈

2.1 投入资金有限

与公办养老服务机构相比,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的最大障碍是资金的短缺,主要表现在养老院前期成立时资金的筹集和运营中资金的周转和规模的扩大两方面。私人在进行养老服务行业的投资时,考虑到养老服务是微利行业,投资的回报周期长,理性地选择投入较少的资金。另外国家政策规定,作为民营养老机构,不能以房产做抵押贷款,私人从银行获得贷款也相当困难。

2.2 服务质量下降

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民办养老院都倾向于压缩自身的运营成本。为了确保自身的微薄的经营利润,民办养老院经营者会采取降低老人的膳食成本、节省硬件设施维护费用、减少服务人员数量等各种措施。作为第三产业的养老服务行业,这无疑降低了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减少了入住老人的福利水平。而且这种基于利润最大化的压低成本的短视行为,极大得降低了养老院的顾客认可度,阻碍了养老院的长期发展。

2.3 规模效应难以形成

由于资金的短缺和成本的压缩,民办养老机构很难扩大规模、改善设施,入住老人数量得不到提升,使得养老院无法摊低老人看护的平均成本。很多民办养老院亏损的原因可以从规模效应的角度进行分析:养老院开始运营时,入住老人家属缴纳的费用为养老院带来了第一笔收益,其后由于规模效应难以形成,没有新的入住老人,新的资金流无法再流入养老院,另外由于物价的上涨等各种因素开支增加,使得养老院“扭赢为亏”。

2.4 缺少人力资本

根据有机资本的构成理论,民办养老机构由于投入资金少于公办养老院,其运营所需的人力资本应该越多。但目前中国养老服务产业处于起步阶段,该行业缺少经过培训具备专业护理知识的看护人员。极少的劳动力供给使得雇佣专业老年人看护的价格较高,民办养老机构在无法支付专业护理人员的情况下,基本都是采取雇佣社会闲散劳动力来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这大大降低了老人的福利水平。

2.5 政策制度不配套

选择在养老机构进行养老的群体中,病残老人占绝大多数。这些老年人身体状况较差,再加上所患病种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客观上导致了养老机构发生医疗护理纠纷多、赔偿风险大的现状。但对民办养老机构中出现的老人死亡等纠纷,目前我国仍缺乏相关法律法规能做出明确的规定。另外,由于政府补贴制度对民办养老机构要求门槛较高,很多经营者在资金周转紧张时无法得到政府的支持。

3 市场需求充足的条件下民办养老院发展困难的原因

3.1 养老机构民营化是对政府职能认识的偏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目的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为了增进社会活力,提高福利水平。就养老福利而言,与西方高福利国家相比,我国当前所面临的主要是福利水平过低、投入不足、覆盖面过小、福利不均衡、机制不顺等问题,相对而言其任务不应是将包袱转移给尚不完善的市场福利机制,而是增加投入和扩大覆盖面。由于政府的特殊地位和调动资源的能力,政府应该承担更多更重的政府道德义务和管理责任。因而就政府职能而言,有利于社会福利进步的方面就应该进一步加强,而不是弱化。

3.2 价格歧视使弱势群体边缘化

尽管“养老机构民营化”的目的是解决单位外老人的养老需求,但由于公办与民办养老机构不同的财政支持,单位外老人需要支付比公办养老院更高的价格才能获得养老服务,较高的价格将经济条件不佳的单位外老人拒之门外,其偏城市中心的地理位置更是忽略了广大农村成员,而且民办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下也得不到保障。这种“养老机构民营化”使我国的养老福利具有了“层次性”,不仅没有根本解决单位外老人的养老问题,而且加剧了我国社会福利的不公平,远离了提高全民福利水平的宗旨。

3.3 相关利益集团阻碍养老机构民营化的发展

在养老服务市场化的过程中,民办养老机构的逐利性和养老服务的正外部性的矛盾可以通过政府的补贴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国家规定,老人消耗水、电、气等资源时,有关部门要给予费用全免或减免,但是一个部门全免或减免意味着另一个部门的资源量的增加。很多民办养老机构向政府部门申请费用减免时,往往会被有关部门以文件太笼统无法操作的理由拒绝。这种部门利益观,严重阻碍了社会资源向民办养老机构的倾斜。

4 结语

“4-2-1”家庭年龄结构模式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我国消费市场消费结构的变化,为老年人服务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在这种利好的环境下,我国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却陷入困境,举步维艰。在目前我国福利制度不完善、社会贫富差距悬殊和社会不公平仍然存在的情况下,政府的过早地退出养老福利领域,将带来新的不公平和市场失灵。在我国福利制度的建设中,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把追求公平和共同富裕、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国家财富、提升全民福利水平作为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峰,邹鹰,黄峰梅,杨文俊.试论我国民办养老机构发展过程中的政府作用[J].社会工作,2004,(12).

[2]刘红,张妍蕊.对我国民营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的探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2).

[3]洪芬.浙江最大民营养老院困局[J].小康,2005,(6).

[4]张晓峰.民办养老机构发展面临的风检及对策[J].社会福利,2008,(10).

[5]赵定东.“社会福利社会化”的逻辑误差析论[J].理论导刊,2009,(6).

[6]刘红.中国机构养老需求与供给分析 [J].人口与经济,2009,(4).

[7]谢建华.中国老龄产业发展的理论与政策问题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

第5篇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文件精神,促进民间投资参与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进一步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民间投资在增强发展活力和扩大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创新创优、提质提效,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民间投资健康发展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相统一。在重视发挥国有资本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带动作用的同时,按照“非禁即入、一视同仁、主动调整”的原则,明确政府投资范围,推动国有资本适度退出一般性竞争领域,加大社会事业领域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创新力度,为民营资本创造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形成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良好机制,巩固提升民营经济为主动力的发展模式,确立民间投资在全社会投资中的主体地位。

(二)坚持民间投资健康发展与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相协调。高度注重调动民间资本投资的积极性,扩大民间投资规模,注重把握和引导民间资本的投向,引导民间投资重点投向基础设施、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减排、生态建设、现代服务业、社会事业等领域,充分发挥民间资本在转型升级、推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三)坚持民间投资健康发展与富民和谐相一致。引导民间资本开展联合创新投资,重视鼓励农民、城镇居民、高校毕业生和科技人员的创业投资,进一步扩大就业繁荣经济,增加城乡居民的创业投入,促进资源节约、节能减排,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让人民群众在发展中得到更大实惠。

二、引导民间资本推进商贸服务业转型升级

(四)大力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市场、会展等贸易平台建设。吸引民间资本加快电子商务第三方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构建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充分利用我市网络交易优势,大力扶持民间资本参与国际商贸城及新建市场电子信息化建设,积极打造高效、便捷、有序的网上“国际商贸城”,推动无形市场发展。充分利用各类展馆设施,通过内引外拓,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建设贸易平台、商品展示支撑平台,提升会展业发展水平。

(五)大力支持和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建设现代物流业。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现代物流领域,推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和资源利用的市场化。鼓励民间资本发展物流配送、速递物流等新型流通业态,推进与现代商贸相配套的仓储、货运、冷链等商业物流设施建设。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和服务外包行业,为民营物流企业承接传统制造业、商贸业的物流业务外包创造条件。支持民间资本投入物流园区、物流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物流网络化经营。探索物流园区新的开发机制,通过市场调节,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参与兴建园区。积极引导不同类型的物流、运输企业进入园区经营,实现统一管理、统一调度、集聚发展,促进物流企业转型升级。

(六)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发展总部经济。大力推进金融商务区和经济开发区开发建设,为企业投资发展总部经济提供优质平台。支持有条件的民间资本加强先进制造、科技研发、营销物流、电子商务等重点环节投资,优化企业设在国内外的分公司、分厂、分支机构的组织布局,发展壮大总部经济。鼓励民营行业龙头企业采取联合、重组、兼并等方式做大做强,实行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努力发展成为特色突出、竞争力强、增加值高的制造业为主型总部企业。鼓励企业联合投资新项目、开发新产品,加快形成重点行业渠道共享、集体采购、价格自律等有效机制,实现行业资源有效整合。积极拓展咨询中介范围,引进更多境内外专业化市场服务机构,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法律、会计、人才、产权等中介服务,为市场商贸活动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撑。

三、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商贸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七)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细化商贸服务业集聚区功能分区,引导推动新兴产业实现技术突破。支持民间资本瞄准产业转型升级方向,投资或联合投资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电子电器、节能环保、创意设计等技术含量高、市场需求广、资源消耗低、综合效益好、发展后劲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资力度,出台战略新兴产业的扶持政策。以“企业效益提升工程”项目建设为引导,开展无缝内衣产业制造、饰品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升级”投资,加快实施一批投资规模和产业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不断提升产业链、价值链和核心竞争力。

(八)鼓励民间资本发展完善生产业。加大民间资本在生产业方面的投资,鼓励设立研发中心、营销中心、采购中心、物流中心、结算中心,推动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逐步建立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对工业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而新设立的服务企业给予财政补助和所得税减免。鼓励发展新型服务业和特色服务业,大力发展以工业设计、仓储、营销和售后服务为主的生产业,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垄断业领域。鼓励企业自建或共建国内外销售网络,在境内外设立地区营销分部、商品分拨中心、贸易代表处、专卖店、销售柜台等直销网点(机构),集聚本地企业营销服务需求,形成规模优势,降低企业营销运行成本。鼓励民间资本加强与境内外重点企业的合作,兼并、收购、重组境内外销售网络、成熟品牌和经营主体,完善内外对接的贸易总部型营销体系。

(九)鼓励民间资本投资金融产业。鼓励民间资本以入股方式参与商业银行的增资扩股,参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改制重组。鼓励民间资本依照有关规定参与设立村镇银行、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支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合作社等机构,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信用担保公司,鼓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金融中介服务机构,逐步在我市形成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互补性较强的金融组织体系和多层次、差异化的金融服务体系。

(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农业产业化。鼓励和引导农民以承包土地经营权、林权入股的方式组建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进承包土地经营权、林权流转从短期向长期转变,完善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投资创业的指导服务,鼓励农民投资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基地和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支持有一定实力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投资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产前服务、产后分级、贮藏保鲜、冷链运输、配送营销等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项目,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业,壮大农产品购销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大力培养现代农业创业经营人才,鼓励引导大学毕业生在农业领域创业就业。

(十一)鼓励民间资本投资节能环保产业。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投资废水、废气、固废污染处理装置及环境监测监控仪器等环保设备和产品制造,投资建设污水处理、汽车尾气治理、城镇生活垃圾和工业污泥固废处理等工程。大力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环评公司、环境监理公司、环保科技服务公司等,开展环保科技咨询服务,推动低碳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十二)鼓励城乡居民创业投资。支持民营批发、零售企业发展,鼓励民间资本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商业特许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促进各类专业市场培育壮大。对入驻专业市场创业经营的城乡居民,可给予融资支持等优惠政策。鼓励农民自愿置换、退出原宅基地,在城镇、中心村集中置换住房,鼓励农民住房的合理消费、出租,培育和规范外来务工人员租赁房市场。鼓励和引导城乡居民兴办居家养老、餐饮配送、家政服务、残疾人康复、健身休闲等城乡居民生活服务企业。推进社区商业示范中心建设,出台相关引导政策,鼓励城乡居民参与投资与社区居民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鼓励农民兴办或参与农村社区生产、生活、购物、连锁配送等经营业。

四、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建设

(十三)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中心城区改造提升。扩大城市建设开放合作,探索市场化开发建设新模式,形成政府引导推动、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的改造开发格局。实施老社区更新改造工程,推进专业特色街区建设。改革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进一步开放和规范城市建筑市场,积极吸引国内外一流的城市运营商和建筑施工团队合作参与改造开发;创新招投标制度,引进市外高水平规划、设计、勘测、建设机构,全面提高城市建设质量和水平。

(十四)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小城市和中心镇建设。加大小城市和中心镇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项目经营企业化、设施享用市场化的运作力度。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以公有民营、民办公助、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吸引私人资本、社会资本、境外资本投资参与小城市和中心镇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功能区建设运营。对跨行政区域的重大基础设施,鼓励小城市和中心镇推行共建共享。鼓励以股份制、合资、独资等灵活的形式成立专业公司,承包镇街的市政维护、污染治理、环卫清扫、垃圾收集运输、绿化养护等任务。

(十五)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城市综合体建设。鼓励民间资本联合组建民营投资主体,投资建设并负责统一房产租赁服务经营的商业广场型、商务服务型、商业租赁型、文化广场型等大型城市综合体,创新开发建设和管理运行模式,打造城市综合体发展的集聚优势。研究制订土地专项出让办法以及不同类型城市综合体的信贷、财政扶持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在城市综合体内投资商贸、创意、培训、咨询、评估、设计、监理、检测等有资质的现代服务业,加快现代城市商贸圈建设。

(十六)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引导民间资本通过合作、项目融资、BOT等方式参与建设交通、水利、城建、人防、区域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积极引导民资参与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允许民间资本进入能源、交通等领域,参与城镇供水、供热、公共交通、污水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建立村企联合机制,支持民营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开展民间资本参与农村土地整治、复垦项目和新农村建设。

五、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和社会事业

(十七)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发展文化体育旅游产业。大力推行公共文化服务外包,鼓励有实力、有条件的民间资本投资组建公司制文化企业、经纪公司,积极承接公共文化服务外包项目。研究制定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鼓励民间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广告、印刷、演艺、娱乐、文化创意、文化会展、影视制作、网络文化、动漫游戏、出版物发行、文化产品数字制作与相关服务等文化行业,参与博物馆、图书馆、民间剧院团、电影院等文化设施的投资建设。培育文化体育产业市场主体,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发展专业影院、会馆(所)和专业培训、文化传媒等机构,培育文化体育经纪人队伍。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各类体育健身设施,运作体育赛事和活动,投资体育运动项目俱乐部,培育支持体育经营中介、健身、培训服务业。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开发旅游产业,认真做好旅游开发项目的规划、立项和推介工作,提高旅游招商引资项目的可行性和吸引力,积极引导外资、民资和社会资金投向购物旅游、乡村旅游、森林旅游、文化旅游、城市旅游等方面,做大若干上规模、高品位的旅游项目。以建设5A级国际商贸城购物旅游区为目标,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在完善旅游服务功能,促进商贸业发展与旅游购物等方面投入,共同打造我市旅游品牌,吸引国内外游客,创造更多市场机会。

(十八)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教育、卫生、养老等社会事业领域。鼓励公民和民间资本单独或联合举办民办(营)学校,支持通过合资、合作、参股的方式出资办学,实现产权结构和办学体制的多样化。鼓励公民和民营企业投资兴办学前教育、基础教育、校外教育、社区教育、国际教育和高端培训机构,出台优惠政策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积极探索民办学校分类管理试点,完善产权制度,建立退出机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展医疗事业,支持民间资本依法举办各类医疗机构,支持符合资质的民营医疗机构承担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险定点服务。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民政福利机构,对养老院等在建设用地、信贷、财政补助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加快住宅区配套养老用房建设,并允许其设立为老年人康复等提供服务的机构。

六、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科技产业

(十九)鼓励科技人员在创业基地投资创业。充分发挥工商学院国际贸易实训基地的作用,完善支持创业扶持政策,协助与各类市场主体开展对接,大力鼓励科技人员、高校毕业生投资发展工业设计与创意、信息网络软件开发、节能环保技术推广及服务、技术交易与技术咨询评估、知识产权转让中介等民营科技服务业。培育和发展一批民营科技服务业的示范项目、示范企业和示范基地,为科技人员创办科技服务业提供广阔平台。充分利用战略性新兴产业、商贸服务业集聚区、文化商务区等建设发展机遇,进一步打造各类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产业基地,制订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优化服务环境,引导、鼓励科技人员和各类专业人才在各类产业基地内投资创业。

(二十)加大科技创业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市级科技经费投入,用于前沿技术和人才引进、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经费补助。建设创业平台,建立健全创业培训体系,与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建立长期合作机制,重点吸引留学归国人才、技术研究人员、高校毕业生及在外人来我市创业。在科技创新创业计划项目中,对科技服务业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加快民间资本科技研发机构建设,支持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鼓励企业创建市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和实验室。

(二十一)优化对科技创新的指导服务。加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管理,促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行的规范化、制度化,推进资源开放共享、有效整合、合理利用,为科技创新的市场开发、产业化提供服务和支持。各类创业平台要进一步创新科技创业项目服务机制,及时公布发展规划、投资项目、财税政策、市场需求、行业动态等各类信息,帮助和指导科技人员、高校毕业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投资,提高科技创业的成功率。

七、进一步加强对民间投资的服务,优化民间投资环境

(二十二)加强对民间投资的金融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民间投资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金融机构开展企业股权、专利、商标品牌、商位使用权等资产质押贷款,创新对民间投资项目的授信和审贷模式。创新民间投资融资模式,加快推进对农村住房和涉农承包权、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探索开展中小企业小额信用贷款、中小企业和农户联保贷款、设备按揭贷款、弱势群体创业贷款和其他创新融资业务。鼓励民间资本利用金融市场平台,通过定向增发、并购重组、发行公司债、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实现再融资,探索开展中小企业集合债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模式。开展企业信用合作和融资互助。

(二十三)完善民间投资的服务体系。继续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坚决取消不合理、不合法的审批(许可)项目和收费项目。加快民间投资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对民间投资的产业引导,搭建银行、担保机构与民间投资项目互动平台,为民间投资提供服务。筛选建立民间投资项目库,通过定期举办多种形式的洽谈对接会,推介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民间投资项目。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健全服务体系,提高办事效率,完善投诉受理、协调、处理机制,为投资者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二十四)优化民间投资的政策环境。研究制定有利于民间投资的财政政策,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符合市场导向的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帮助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项目申请国家各项资金和政策支持。对民间资本开发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经济和城市综合体等项目用地,符合条件的,优先纳入年度土地供应计划。逐步建立民营资本要素平等保障机制,在项目审批、土地使用、财税政策、融资服务、水电气要素价格等方面,与国有投资和外商投资享受同等待遇。对民间资本投资非营利性的社会服务领域项目,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优化有利于民营资本健康投资的人才环境,以引才引智与自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加快培育各类科技创新、金融投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端人才,完善引进、培养、使用和留住各类人才的政策措施。

(二十五)加强民间投资的市场引导。进一步加强供需信息、产销洽谈对接等服务,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各类民间团体的协调作用,为民间投资创业和拓展市场创造便利条件。着力推进民间资本跨地区的经贸合作,加快“山海协作”。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推进民资与外资的融合,加大与央企合作力度。完善政府采购政策,鼓励民间投资企业参与政府采购项目的公开竞争,支持民间投资企业通过价格、质量、安全、服务的竞争赢得市场。制订政府公共服务外包推进计划,落实资金和工作保障,力争多数符合条件的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公开采购。

八、加强民间投资综合政策研究和评价,形成激励机制

(二十六)强化对相关部门、镇(街道)民间投资工作的考核。创新投资考核模式,既要扩大厂房、设备等硬性投资,更要重视科技、人才、专利、标准、品牌等软性投资,形成软件与硬件投资合并考核的投资增长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导向,注重绩效,把扩大民间投资与科技进步、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扩大就业等指标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核评价。

第6篇

行业背景

2015年,包括IDG在内多家投资机构的年度投资报告中都将消费升级看做2016的三大重点投资领域之一。统计数据显示2005到2010年,私人消费对GDP的增长贡献仅有32%,而在2010-2015年这个数据已经攀升至41%。阿里研究院的数据预计未来5年投资和净出口在GDP增长的贡献占比上还将继续减少,而私人消费却将不断增长达到48%。BCG(波士顿咨询)报告揭示,即使中国“十三五”期间年均GDP增速放缓至5.5%,由于上层中产及富裕阶层消费者日渐增多、“新世代消费者”崛起以及网络购物增长的推动,中国私人消费仍能够实现年均9%左右的增速,未来五年中国消费市场增量至少为2.3万亿美元。

2015年《中国消费者新消费阶层崛起》的报告显示:中国城市中产消费者的人数已经过亿,约有1.46亿,他们的人均年收入在11733美元。这一亿中产消费者连同另外2.36亿的城市大众消费者——他们都“不再只会花钱去置办基本品”。

中国消费者对于品质的追求意识正在苏醒。

医疗美容、跨境电商和出境旅游将是中国消费升级红利的最先受益者。

一、医疗美容行业现状及行业特点

世界范围内,规范的整形美容术始于16世纪,最初仅是为保证患者获得正常生活必要条件的一种简单的畸形矫正手术,当属“治病救人,雪中送炭”之举。真正属于“锦上添花”范畴的医疗美容则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人体美不再被视为是一种天然的禀赋,人们开始大规模地采用先进的科技来改造自己的身体,整形美容开始在许多国家兴起,以韩国、日本、美国为甚,在韩国,始于演艺圈的整容已发展为一项全民“运动”。

按照是否进行手术,医疗美容又可以分为手术类美容、非手术类美容,后者多为美容皮肤科下属项目。非手术美容由于无需手术、见效快、风险小、效果可逆等优势,正在逐步成为引领医疗美容中的主流方式。2014年全世界医疗美容总量约2020万例,其中手术类占比47.7%,非手术类占比52.3%。而在具体整形美容项目上,在手术项目中,眼睑手术、吸脂手术、隆乳手术排名前三,合计占比43%。而在非手术项目中,肉毒素、玻尿酸注射合计占比约70%。 从全球来看,进入21世纪以后,医疗美容行业已成为仅次于汽车业和航空业的第三大产业。据专家统计,全世界每年的市场总额约1500亿美元,预计未来世界500强企业中将有三分之一是从事与医疗美容技术研究、生产、销售的企业。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整形美容业发展较迟,20世纪六七十年代,整形外科仅开展以单纯畸形矫正为主的手术,直至21世纪初,才逐渐发展起来,并渐与国际接轨,成为我国经济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国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美丽和展示美丽的效应使整形美容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各大医院的整形美容科和各医疗美容医院也“门庭若市”。随着国民经济结构的升级,享受高品质生活也日益成为更多人的追求。像汽车、住房、旅游和健康服务产业的高端消费一样,医疗美容行业也是一种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

据国家工商联统计数字显示,我国整形美容业以每年20%的发展速度递增,整形美容手术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就整容手术总量来看,美国占据全球整形手术总数的17.5%,排名第一,14.3%的整容手术发生在巴西,中国占据了总量的12.7%,成为全球第三整容大国。据市场调研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14~2018年,我国医学美容市场有望维持13.8%的复合年增长率,并于2018年达到91亿美元(约合565亿元人民币)的规模。

2013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实现产值已达4000亿元左右,行业从业人员超过3000万。截至2012年,整形美容已成为居房地产、汽车销售、旅游之后的第四大服务行业。其中,女性消费者占90%以上,而又以20-45岁女性为主,占到80%以上。

近20年来,我国医疗美容行业已发展成为涵盖医疗整形、医疗美容、注射美容等领域,同时涉及到包括外科、骨科、妇科、口腔等学科在内的许多专业。这些领域和专业与医疗整形美容相关的器械、产品、药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综合产业链。

近年来,伴随“颜值经济”概念,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发展极为迅速,一批民营医疗美容医院逐渐成为主力军,越来越受到求美者的青睐,发展猛烈,大有方兴未艾之势;一些公立医院也相继加强了整形美容科的建设,搭上医疗美容发展的快车。

就在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韩国也在大量“消费”来自中国的求美顾客,其间因非法行医问题导致的医疗纠纷、后续赔偿等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已引起两国行业协会的高度关注。同时,中国医疗美容行业也在经历发展的阵痛,种种危机与挑战困扰着中国医疗美容行业。

通过以上对中国医疗美容行业的发展历程和经营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市场规模大

根据国家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城镇人口15-64岁女性共一亿七千多万人。按照目前20-45岁女性城镇消费者占医疗整形美容消费者的64%比例估算,目前全国医疗整形美容女性目标消费群总数估计为九千万人。

据了解,在世界闻名的韩国整形美容一条街-狎鸥亭这个地方,汇聚了200多家整形美容机构,其中,中国的客人已经占手术量的30%。韩国每年投入大量的广告吸引中国人,每年约有十几亿人民币流入韩国。

金地毯行业研究团队认为:韩国医美市场的火爆源于韩流文化在东亚地区影响力在增长。韩国医美有大量高端的中国客户支撑。中国高端客户对韩国医美认可度来源于两个层面,一个是技术,一个是艺术。美容本身和审美直接相关,人类的审美是主观而非客观的,作为医美行业,他们的评判标准需要有社会公众认同的标准背书。为韩国医美的背书就是韩国现在的演艺明星以及韩流文化。因为医美不同于普通手术,除了技术之外,它与人的审美直接相关。韩流文化的推广让中国用户对其审美的认可度日益加强。如今是韩国医美的文化影响中国,未来中国医美行业会形成符合本国人民审美及特色的专有文化,成功的企业是有自己医美文化代言人的企业。医美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体,医是技术,美是艺术。所以在医美市场的成功品牌,一定是由技术和艺术完美结合产生的服务品牌。

第二、增长速度快

目前,医疗美容已经进入了寻常百姓的生活中。根据世界银行发展报告,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超过2000美元之后,即进入到中等发达的小康社会后,对医疗美容行业的需求就会增加10%左右,并每年会以这个速度递增。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更是达到年增速20%以上的水平。

第三、行业利润高

由于我国75%以上医疗整形美容机构的服务项目经济利益较高,以技术或营销手段创造的利润,依据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的医疗整形美容机构,约占总利润的30%-50%不等。其他调查测算,我国医疗整形美容业的毛利率超过了一些热门产业,被称之为“时尚营利行业”。

二、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市场前景

根据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和中国统计局披露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大约有1万多家医疗美容机构。2015年泛医美产业(包括行业上中下游及相关产业)总量超过5500亿人民币,2011-2015年均增速接近20%。协会预计2019年行业规模将达到10000亿,有望超过巴西,成为世界第二大医疗美容市场。

以每年进行的美容次数统计,全球医美市场近4年增幅达到12.9%。其中美国、巴西、日本、韩国、墨西哥五国共占美容总数的44.8%。而从行业发展以及和中国关系的密切程度来看,韩国医美市场无疑对中国更具借鉴作用。

韩国2014年医美行业总为产值约为634亿美元,约占全国GDP的4.6%,每千人美容次数高达19.49次,中国的人口总数是韩国的26倍,但每千人美容次数仅有4.6次。可见中国医美行业发展潜力依然巨大。

根据相关数据推算,2011-2015年全国美容人数以15%的速度稳定增长,2015年已达到760万人次。由于我国近年来人口增速变缓,每千人美容次数变化幅度基本和美容人数趋势持平。因而,金地毯行业研究团队判断美容行业的发展并非主源于人口福利,而是来自于国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目前中国医美行业成长力居世界前列,宏观微观数据均表明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同时从全球数据来看,医美行业普遍具有抗周期性。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使国民平均收入水平持续提升,推动消费升级,具体表现为对医美消费的意愿增强。从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的增长率下降,从三大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用户增长变为零和游戏就可以看出,基于人口红利商业模型已经是强弩之末。下一波必然是消费升级带来的红利。以出境旅游数据可以看出消费升级红利的威力,2015年我国出境游人次达1.2亿,出境游消费达2150亿美元,随着签证放宽、航班航线增加、消费环境改善等,消费升级让出境游热情彻底被激发。而医疗美容和出境旅游一样,属于消费升级的大市场,高收入阶层的增加对消费升级需求是持续的。在这个风口下,医疗美容将迎来持续高速发展的机遇。

医疗美容市场的消费市场是可以不断垂直细分,不断深挖掘的。因为这个市场的消费主体是高收入女性,而女性对美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这个需求支撑市场持续垂直细分。去韩国消费医美,去日本买马桶盖,去香港买奶粉,以及买纯进口食材看似不相关,但其最深层的原因是一样的,国内高收入阶层增加的高品质的消费需求国内市场无法满足,高收入人群越来越愿意为高品质的服务和产品支付高对价,这都是消费升级市场带来的机会。

金地毯行业研究团队认为,医疗美容行业的发展前景可概括为以下方面:

1、医疗美容行业更加发达,机构急剧增加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的发达、社会的进步、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整形美容改变自己的形象,在入学、求职、工作、恋爱、婚姻、社交、生活等人生各个方面获得优势,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位,甚至改变自己的人生。中国有13亿人口,未来的整形美容市场潜力巨大。为适应这一新的形势,越来越多的人才、越来越多的资金将进入整形美容行业,医学整形美容机构数量将在短期内急剧增加,并向地级市和县级市发展。

2、从服务“病人”转向服务“顾客”

目前的整形美容外科绝大多数都是以整复为主,美容为辅,尤其是公立医院。服务对象大多是那些因先天因素或疾病、外伤、烧烫伤等所致身体有明显缺陷或功能障碍的“病人”。

未来的整形美容科除了开展传统的整复外,更多的将是借助现代医学整形美容技术改变求美者的脸型、身材和肤质,以求美为主要目的,美容为主,整复为辅。服务对象将是以身体没有明显疾病或缺陷,没有功能障碍的健康人为主,这些人严格意义上来讲,不能称之为“病人”,只能称之为“顾客”。

3、从整形外科转向医疗美容科

整形美容科包含医学整形美容和生活美容。美容整形行业服务范围将涉及植发、重睑、眼袋整复、祛斑祛疤、除皱、隆鼻、修改脸型、牙齿整形、隆胸、吸脂塑身、瘦小腿、润肤脱毛、处女膜修补、外阴整形、康复整形等数百个项目。其中很多项目并不属于医学整形美容范畴,应属于生活美容。生活美容将成为未来整形美容业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建立整形美容科,同时提供医学整形美容和生活美容服务,才能真正满足“病人”和“顾客”的需求。

4、医疗技术从“粗糙”走向“精细”

“病人”整复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在不影响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地恢复肢体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持肢体的外在美观。“顾客”整形的主要目的是追求“美丽”,在不影响身体健康和肢体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追求“美丽”甚至“完美”。

“顾客”整形求美,不同于“病人”整复治疗。“顾客”整形要求医生的手术设计更加完美,手术切口更加精致,手术技法更加精细,手术操作精益求精。相对来说,“病人”整复治疗对医生的技术要求就显得“粗糙”,对手术切口的美观度要求相对较低。

为了满足顾客对美的追求,创伤更小、风险更少、恢复更快、效果更好的微创整形技术将成整形美容科未来的发展方向。

5、设备更加先进,材料更加安全

内窥镜等先进的微创整形医疗设备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并广泛应用于整形美容领域。有了先进的医疗设备,整形美容专家在临床工作中将更加得心应手,整形美容手术将更加安全、更加微创,整形美容效果将得到大幅提升,“顾客”的满意度将得到大幅提高。

随着医学科学和材料学的发展,整形美容所用的假体等材料将更加科学,更加安全,更加贴近人的形体和生理特点,绝大多数的假体材料将可以在人体内永久存留。

6、人才交流、学术交流更加频繁

为了与国际国内先进技术保持同步发展,顺应时代时尚潮流,整形美容行业从业人员就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研究新技术,开拓新市场。因此,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人才流动将更加频繁。不同国家整形美容专家之间的派系之争将日渐消除。国家与国家之间,专家与专家之间的技术差距将进一步缩小。不久的将来,中国将站在世界整形美容行业的前列。

7、医疗美容行业内的竞争将更加剧烈

这种竞争将表现在经营理念、经营体制、人才、技术、设备、质量、管理、服务、品牌等各个方面。民营医疗机构依托自身的体制优势、管理优势、资金优势、服务优势,将吸引更多的经营管理专家、市场营销专家和公立医疗机构高水平的整形美容专家加盟,从而将成为公立整形美容机构最强有力的竞争者,并会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超越公立医院,成为主导中国整形美容市场的中坚力量。

不久的将来,一部分诚信经营、管理规范、在群众中拥有良好口碑、具有雄厚实力的民营整形美容机构的品牌将得以建立,品牌的作用将得到显现。品牌整形美容机构将在行业内引领。

随着社会坏境的改变,医疗美容必须跳出医疗美容这个狭隘的围城,将医疗美容、生活美容、健康美容有机地融合,集医疗手术、治疗、中医美容养生、休闲美容购物于一体,竭力打造以健康为目标的医疗美容综合产业,才能更好地发展。

三、医疗美容产业的投资和创业机会

中国医疗美容行业起步于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一些公立医院开设美容门诊,民营的美容机构也在全国开始兴起。随着国外的美容观念、先进技术和美容材料、运营管理理念陆续传到中国,带来了需求增长,社会资本加速进入医疗美容行业,各种私立医疗美容机构也迅速发展。

目前,世界经济增速放缓,金融市场震荡,这些因素都对中国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中国GDP增速降至7%以下,但整体消费增速仍超过10%,其中的新兴消费领域(诸如旅游、整形美容服务等)在以更高的速度崛起。医疗美容兼具医疗与消费双重属性,伴随着医生多点执业的政策及消费升级的不断推动,到2015年,中国大约有5000家活跃的医疗美容机构,医美市场规模500-1000亿,近几年行业增速达到20%-30%,高于传统医疗行业平均增速。

1998-2016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产业链上下游共发生779起投资,其中披露投资金额671起。全部已披露投资金额540.88亿元,平均每笔投资金额达8,061万元。2001-2010年,医美行业仍属于发展期,2010年以来,医美行业在投资数量增加的同时,投资规模也在急剧增大,2015年投资案例数达249起,较2008年增长超过15倍,投资金额增长近10倍。

从2010年开始,医美行业并购案例增多,且并购金额不断攀升。2001-2016年,中国医美行业共发生302起并购事件,并购总金额680.6亿人民币,平均每笔并购金额耗资2.25亿人民币,根据医美行业上下游分布,上游医药及医疗器械研发生产方面共发生143起并购事件,并购总金额349.29亿人民币,中下游医疗院所并购及医药器械销售方面共发生159起并购事件,并购总金额331.32亿人民币。2001-2010年的并购案例总体数量少,却有几起大型并购案,行业仍属于发展期,2011-2016年,并购热潮开始发展,并购案例增多,且并购金额不断攀升。

医疗美容行业上游主要包括医疗器械生产商和材料耗材生产商。从上游到中游为中间商,通常指商和经销商。医美行业中游主要包括公立医院的美容科,民营美容医院和美容院。目前医疗美容产业市场较为混乱,中游的服务机构质量参差不齐,具有品牌效应的公立医院极少,尚未形成全国性的品牌连锁公司,且存在不规范经营问题。医美行业中游到下游为导客平台、搜索引擎、医美APP等。由于国内的医疗美容行业过度依赖营销模式,在医疗服务机构和消费之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中介机构。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以新氧为代表的医美APP平台上线,在美容医院和消费人群之间建立起直接沟通的桥梁,有望重建行业内的生态系统,压缩中间环节,提高美容资源配置效率。

从医美行业上、中、下游横向分析,上游厂商因行业监管相对规范,产业相对集中,利润主要集中在上游,尤其龙头公司利润率较高。但是中长期看,中下游终端整合提升空间更大,未来有可能成为各方争夺的主战场。从整个产业链有纵向延伸角度分析,医美行业开始与文化娱乐、广告传媒等产业对接。医疗美容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涵盖多方面的交叉产业,包括医疗科研部门、医疗机构、器械行业、美容服务产业、文化娱乐产业等。作为一个交叉产业,医疗美容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维度,为更多参与方提供了更大的价值实现平台。

金地毯行业研究团队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步入快速发展初期,当下正是布局投资和创业的最佳时机。从产业链上下游来看,三个方面值得重点关注:一是美容材料、设备的研发和生产商;二是民营美容医院;三是医美O2O。

1、美容材料、设备的研发和生产商

近几年医美行业出现的资本并购案例以医美行业产业链上游企业为主。复星动力基金2.9亿美元收购了皮肤科激光医疗设备领域的以色列Alma公司。德国Merz药厂并购了美国的一个新成立的超声美容设备企业,该年营业利润8800万美元,被6.6亿美元的价格并购。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医疗高科技产业链很长,研发端的投入可以通过制造端、品牌端、段层层放大,所以核心是医药高科技知识产权的竞争。

作为行业上游原材料的主要国内供应商,未来随着技术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借着价格和市场容量的优势,有望不断对进口产品实现替代,为中国医美市场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民营医美医院

理念的落后,体制的呆板制约了公立大医院医疗美容的发展。而新生的民营整形美容机构经营体制机动灵活,注重引进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实现医学整形美容与生活美容的统一,为“顾客”提供优质医学整形美容服务的同时,为“顾客”提供生活美容服务和各种生活便利,并且特别注重专家品牌和医院品牌的建立、维护和推广。

民营医院作为美容服务的提供商,直接对接消费需求,随着行业竞争秩序的规范,必然会有部分企业凭借一流的技术、优质的服务和安全的产品而胜出,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品牌医疗美容服务提供商。

近年,民营医美领域有个令人瞩目的投资案例。2015年6月,恒大集团与韩国原辰医学美容医院合作,投资20亿元的恒大原辰医学美容医院正式开门迎客,成为恒大健康(00708,HK)旗下医学美容及抗衰老板块首家正式落地的医院。韩国原辰医学美容医院成立于1999年,是韩国最大的综合整形外科医院。

3、医美O2O

医疗美容O2O解决了传统医美行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有效解决消费者、医师、医美机构的痛点,通过更低的成本为医院创造客源来创造商业价值,获得了资本的青睐。大陆医美的市场宣传普及度不及韩国、台湾,韩国、台湾地区主要由明星、达人向公众普及医美知识,通过简化专业术语、电视节目、名人出书等形式使得大众对医疗美容产生亲近感,缩短专业医疗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大陆缺乏对医疗美容行业广告相关的监管机制,夸大、虚假的广告占据着各大热搜以及街边小巷。行业的乱象,使得民众对于医疗美容的整体印象不佳。有美容需求的顾客难以在国内找到值得信赖的医疗资源,因此经济实力较好的顾客多转向出国整容,接受国内服务的顾客中被敲诈,手术失败且术后无法申诉的情况比比皆是。

对改善行业乱象,重塑医美行业结构而言,解决顾客与医疗服务机构的信息交流问题是重中之重。医美O2O一方面链接专业医疗美容机构,如各大三甲医院美容科室、联合丽格等医生集团及线下诊所、中小型整形机构,向客户提供多层次可靠的医疗机构选择,在此基础上,通多价格公开化,使得行业收费趋向透明,并通过团购、折扣等方式为客户提供合理的价格,提高医疗美容的可靠度,降低进入门槛,使得更多的客户乐于尝试医疗美容服务,形成导流。医美O2O不仅提供顾客与专业机构的对接服务,还开辟咨询窗口,由专业客服或医生团队及时解答客户疑问,跟进术后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与此同时,多家医美O2O通过建立美容社区,形成大量的口碑反馈以及体验分享,既稳定了部分高频次消费客户,为入门客户提供比照参考,从客户端反向约束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医美O2O在普及医美知识、对接顾客-机构需求、提升客户体验、规范行业服务质量等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推动行业形成良性竞争格局。

第7篇

一项科技含量并不高的“小专利”――仿布纸及其生产方法,却有望彻底根除由塑料袋和无纺布购物袋带来的“白色垃圾”,其市场空间一旦打开,将会产生难以估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9年4月11日,这一技术通过了由安徽省经济委员会主持的技术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仿布纸生产工艺和技术在国内属于首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日前,记者专程前往合肥,采访了发明这一技术的合肥特丽洁卫生材料公司董事长张光明先生。

专利其实并不神秘,有时候就像是一层窗户纸、见到这种特殊纸材,记者马上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张光明发明的仿布纸,其实就是两层或多层纸之间通过特殊工艺加夹了一层或多层网格线而形成的特殊纸材。

“这种纸材兼具布的韧性和纸的柔软及廉价特点,中间的网格线采用的是棉纱线,因此降解没有问题!”张光明介绍起这种纸的特点如数家珍,记者观察后发现,仿布纸表面光滑平整、柔韧性和降解性能好,强度明显高于牛皮包装纸

为了进一步证实这种纸的耐水性能好,张光明取来了一只由仿布纸生产的购物袋,在水里浸泡一段时间后,一边搓揉一边介绍“这种购物袋浸水后不易破碎不起毛、不掉屑,可以像现在普遍使用的无纺布购物袋一样反复使用!”

我国于2008年6月1日开始强制执行塑料购物袋国家强制性标准以后无纺布购物袋迅速取代了塑料袋,几乎成了家家必备之物。然而,业内专家指出,无纺布和塑料一样都是石油产品,也不容易降解,同样易产生“白色污染”、可见,张光明发明的仿布纸将在环保领域大有可为,该产品应用领域极其广泛,不仅可替代塑料购物袋,还可替代无纺布系列制品,如精密仪器擦拭、医用手术吸水纸等。

在短短7年时间里,由2万元起家的合肥特丽洁公司成了一家加工出口外向型企业,年产值达数千万元从一台小机器的家庭作坊式企业发展到如今拥有合肥特丽洁产业目的专业化公司,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之下,张光明开始吐露自己传奇的创业秘诀

1993年以前,张光明曾经在合肥市肥东县一所知名中学任教。也许觉得自己更适合下海经商,张光明于1993年6月毅然放弃了当老师这一铁饭碗,开始了自己艰难的经商历程。

从一名老师到一个小商贩,角色的转变让张光明曾一度很不适应。“那些年,我虽然吃了不少苦,但没赚到多少钱!”起初几年,他走南闯北,贩卖过海鲜,也贩卖过水果,个中滋味也许只有他自己才能体验到。但是,他一刻也没有让自己的脑袋瓜子闲下来。

2002年,积累了多年生意经的张光明敏锐地发现,生产卫生材料及用品很有市场前景,于是他下定决心,凭借手头仅有的2万元,创办了台肥特丽洁卫生材料公司,结束了长达9年的小商贩经历。

公司创立之初,张光明瞄准了被人们广泛使用的柔巾,湿巾系列产品,其生产的湿巾系列产品延伸到日用,航空、医疗、美容等多个领域。张光明办了厂才知道,虽然生产没问题,但销路却始终难以打开。怎么办呢? 2004年2月,张光明意识到工厂要发展,就一定要做出口。

一个小厂生产的湿巾产品要出口?这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不过,张光明并没有气馁,他经过多方努力,最后发现阿里巴巴是他最合适的合作伙伴。张光明告诉记者,“在安徽当地,我们是第一家与阿里巴巴国际站合作的民营企业,摸着石头过河的4个月后,我们迎来了网上的第一笔外贸订单,虽然只区区的几千美金,但却让整个企业都兴奋了起来,此后大家都卯足了劲开拓国际市场。”

三四年后的事实证明,创新的运营模式给特丽洁叩开了世界的大门,网络电子商务平台给企业带来了勃勃生机。其产值从2004年不足200万人民币,到2008年突破了6000万元,据预测特丽洁公司2009年工业产产值有望突破1亿元大关。2007年5月,企业荣获“阿里巴巴网安徽区域网商”称号。并先后获得了欧盟CEO,IS09001、IS014001、OHSASl 8001等管理体系认证。2007年,他在工业区内购买了73亩土地。现在,他创办的公司正真做到了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2008年以前,公司95%以上的产品均出口海外,产品打入了7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8年以后,公司迅速改变营销决策,开始占领国内市场。张光明董事长向记者介绍,2009年公司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新投资的5000平方米厂房正在建设中,企业的生产能力将在几个月后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这一看似简单的发明成果――仿布纸,却迅速成了“特丽洁”最为主打的产品。而这一发明的产生,则是张光明不断创新的成果。

早在2005年,张光明的特丽洁公司进入了稳步,快速发展的轨道。可是,张光明并没有停止自己创新的步伐。那段时间,“特丽洁”牌数十个湿巾系列产品不断问世。但张光明意识到,虽然我国无纺布产业迅速发展壮大,但无纺布系列产品原辅料成本高,且不易降解。无纺布袋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或聚酯等,聚丙烯、聚酯等都是从石油中提取的高聚物,降解少则需要数年,多则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而纸质系列产品虽然便宜且容易降解,但容易破碎。能不能找到一种兼有这两种产品优点的材料呢,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一回,张光明从丝瓜络里得到了灵感,想办法把网格线做到纸里去!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早日将想法变为技术,将技术转化为商品,将商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张光明先生率领公司技术骨干开始无数次试验,并先后在欧美市场多次考察论证。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研发的可降解环保型仿布纸终于成功了,并于2006年12月及时申请了国家专利。该产品标准也于2008年2月通过国家质部门检测认定,并被安徽省经济委员会授予“安徽省重点新产品”,同时力荐该产品申报国家级新产品。

第8篇

你们好!

今天,你们虽然离开了原来的工作岗位,但仍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用长期积累起来的丰富知识和宝贵经验,通过各种方式继续为人民服务,为镇的改革、发展、稳定和经济的腾飞作出新的贡献,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接过你们的接力棒,本届党委、民政府经过探索、分析、研究和实践,明确了我镇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提出了建立“农业重镇、旅游旺镇、工业强县、科教大镇、交通要镇”的总体工作思路,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力实现我镇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现将我镇各项工作向你们汇报如下:

近几年来,镇农业上逐步建起蔬菜基地、油茶基地、桔橙基地、养殖基地以及松杉、把竹等35个林特基地,基本形成了粮、菜、果、油、茶、鱼、禽、特等农业支柱产业。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可达36325万元。

工业上逐步形成了农机制造、五金工具、塑料制品、建筑建材、煤炭采掘等六大支柱产业。年民营企业达386家,从业人员2.4万人,年产值可达57886万元。

招商引资上切实找准市场前景广阔、适合发展,能增加群众收入、能改善群众生活条件的项目。到年共引资4.8亿元,先后建起了烟花厂、大理石厂、自来水厂、页岩砖厂等120多个项目。

商业上基本形成了以鄂东南边贸市场和城南新区市场为主体、辐射周边近二十个乡镇,以粮油、竹木、畜禽、水果、农产品、小商品批发为特色的商品集散地。年全镇个体工商户2600多家,商品零售额5.8亿元,从业人员1.6万人。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社会生产生活设施逐步完善。全镇38个行政村全部实现通电、通邮、通程控电话、通有线电视,37个村通油路172公里,26个村通自来水。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9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享受最低生活保障4600人,自来水普及率75%,生活用燃气、沼气普及率58%,年居民储蓄存款可突破2亿元。对于今后发展,要以产业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镇文明向乡村延伸、覆盖、辐射以及城镇特色建设,要突出中心,把握重点,紧握红色旅游主线,加强城镇化配套建设,全面推进产业化、城镇化、功能化建设,努力把我镇构建成一流的楚天名镇。

各位领导、老同志、老干部,的今天离不开你们的奉献、离不开你们的关心与支持,今后,我们将定期向各位老同志通报工作情况,传达有关文件精神,组织参加一些重要的会议和政治活动、娱乐活动,主要是为老同志的学习和活动创造良好条件,给老同志创造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环境,让老同志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从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好老同志是我镇党委坚定不移的政策原则之一,这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也是我们过去和今后工作的必须常抓不懈的。老同志的生活过得好不好,是对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优不优越的检验;尊不尊重老同志是对我们社会道德风尚发扬得好不好的检验;关不关心老同志是对我们工作作风和素质好不好的检验,我们要用三个检验统一我们对离退休老干工作的认识,在全社会形成尊重老同志和重视老干部工作的良好氛围。

第9篇

[关键词] 医疗器械;家族企业;特点;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1-0130-03

[作者简介] 姚圣娟,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经济学硕士生,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上海 200237)

医疗器械行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贸易往来最为活跃的一个工业门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医疗器械逐步进入高科技工业企业行列。我国的医疗器械行业特别是骨科植入性医疗器械企业将面临一个新的高速增长期。目前,在骨科植入性医疗器械企业中,家族制企业约占国内产品市场的半壁江山,它的发展将会对国内整个骨科植入性医疗器械行业产生比较重大的影响。

一、特点

1.产品技术含量高,利润丰厚

由于医疗器械涉及医疗、机械、电子、材料、信息等诸多领域,是一个典型的多学科交叉、知识和资金密集型的产业,其产品技术含量高,利润丰厚,成为各技术大国、国际跨国公司竞争的制高点。尽管竞争激烈,各跨国公司仍不断地投入巨资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竞争力强的企业也就应运而生,排名前5位的骨科植入物公司占领了约80%的世界市场份额。

2.发展迅速,市场前景看好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近20年来,世界医疗器械产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即使在全球经济衰退时期,医疗器械产品行情仍然看好。如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整个经济增长率基本为零,而医疗器械工业却增长了6%~7%;西欧整个经济增长形势亦举步维艰,但欧盟的医疗器械工业增长率却保持在3%以上;日本经济增长率为3.5%,而医疗器械工业增长率达到8%。

我国目前在医疗器械费用支出方面远远不及发达国家,如:北美只占全球人口5%,却享用全球总增量40%以上的医疗器械费用,而占全球人口50%以上的亚洲国家却只享用全球年增量不足10%的医疗器械费用。中国占全球人口22%,只消耗了世界2%-3%的医疗器械费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身健康更为关注,这必然要加大对医疗器械费用的支出,我国的医疗器械行业也必将面临一个新的高速增长期。2005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容量达到760亿元,平均年增长率15%,医疗器械销售收入同比增加19.4%,利润同比增加62.5%。有人预测,到2015年中国会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医疗器械消费国,而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医疗器械消费国。

3.股份制和家族制企业比重逐渐增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产业的产权结构开始发生变化,单一的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被打破,涌现了一大批民营企业。据了解,在骨科医疗器械领域,除钛金属、钴合金和不锈钢等一些原材料生产企业仍保留国有体制外,贯穿整个产业链的从型材和半成品制造、特殊工艺和过程处理、分销到售后服务的企业,其产权以股份制和家族制为主。其中实际上完全为家族制的企业,京津地区有亚华、力达康、蒙太因、春立、昌航、理贝尔和威曼等公司,它们主要从事人工关节、创伤和脊柱产品的制造和销售;苏南地区最大的骨科制造企业是创生和奥斯迈,年营业额逾1亿人民币;而上海运通公司则是全中国最大的骨科植入产品营销企业,年销售收入达数亿人民币。就总体而言,它们占境内骨科植入性产品50%左右的市场份额。此外,家族控股和家族为第一大股东的骨科股份制生产和营销企业也不在少数。

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起家创业是生产医疗器械家族企业的共同特征。一些以技术见长的上海老工程师80年代中期退休后,到苏南张家港和常州的创业,催生了国内第一批家族型骨科医疗器械企业。它们多数获得了连续10年以上年均两位数的增长,有些企业达到了数千万到数亿人民币的年经营规模,在骨科产品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二、问题

目前,我国骨科植入性医疗器械家族制企业存在以下困难与问题:

1.外源融资困难,资金不足常成为发展的瓶颈

融资途径有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内源就是自有资金,亲戚朋友的存款,外源包括债务融资和资本市场的筹资。从企业规模类型来看,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的融资来源是不一样的。处于金字塔最底端的规模小历史短的企业,其融资来源非常有限,主要靠内源融资,一开始创业主要靠亲友和家人父母接济;但是过了一定的发展期限,企业到了比较稳定的金字塔中部的时候,融资来源也随之扩大,这时候有可能获得来自资本市场和银行融资来源的资金,但国内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限制较多;如果到了金字塔顶端、融资问题困难相对较小。所以国内中小骨科医疗器械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着先天和发展期两个阶段的不足,其资金实力远不如跨国大型医疗器械企业。

2.技术人才匮乏,研发能力不足,造成产品单一,抗风险能力差

研发需要长期稳定的投入,医疗器械产品尤其如此。一个全新型医疗器械产品的推出需要经历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包括:医学机理性研究、工程学实现机制研究、动物实验、临床试验、器械安全性和有效性(技术性能)测试验证或评估,以及经济效益分析,向政府药监部门申领产品注册证等,才能将产品最终推向市场,因而其研发周期特别长。由于中小医疗器械企业在资金实力上的限制,加之企业领导者一般急功近利、追求短期利益,资金大多分配到生产、销售等见效相对比较快的部门,其投入到研发上的费用较少,也有的小型器械企业根据自身实力不作研发,只做新产品的和分销。另一方面,研发需要企业内部具有相当水平的科研人员承担,目前国内企业研发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足。中小企业研发能力的薄弱决定了企业自有产品的单一化,产品以模仿为主,同时也国内其他公司或国外公司的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而大型企业在研发力量和资金规模上的优势决定了企业有可能从模仿和型向自主、生产型企业转变,在产品多元化和品牌建设上取得较大优势。

3.“人治”为主,决策缺乏科学性、民主性,管理水平比较低

目前,家族管理的职业化程度普遍偏低,一方面家族企业在聘用职业经理人方面本来就没有经验,另一方面企业创始人缺乏现代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由于家族企业的特殊性,管理者容易受到面子的影响,受亲情的影响,受元老的影响,受观念的影响。这种“人治”使得家族企业不能按照既定或公认的规章制度办事,无法做到奖罚分明,使管理陷入混乱,使制度流于形式。此外,家族企业习惯上形成了一种封闭的、自上而下单向控制的内部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缺乏长期的规划和理性的战略思考,不利于企业管理社会化、职业化,限制了企业的发展。然而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是现有管理资源所能达到的企业扩张极限,吸纳新管理能力的数量和速度决定了企业的发展(Penrose,1959)。缺乏管理资源就成了企业扩张的主要约束力量(Richardson,1964)。管理资源这种最重要的人力资本已经成为我国相当多民营企业成长的瓶颈(储小平,2002)。家族企业主往往兼具家长、企业所有人及主要经营者三种角色(郑伯埙,1995),他们通常采用三个指标-关系、能力及信任度,来区分自己人与外人,视为自己人的员工,除了家族成员以外,就是能力强、信任度高的家族外员工。家族企业主对自己人与外人给予区别对待,表现在决策的参与、对待的方式,对部属的控制、利益的分配四个方面(郑伯埙,1991)。储小平(2002)认为,家族企业成长瓶颈的实质是信任资源的约束,并指出中国的企业主和经理人普遍缺乏良好职业道德。因此,中国家族企业主首先将机密程度较低的生产技术部门和例行公事管理(办公室)的经理岗位对外人开放;营销、财务、人事、采购的岗位机密程度高,一般是到最后才安排给值得信赖的外人。综上所述,中国家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典型的根据关系远近、能力高低、信任度大小或忠诚度大小,按照岗位的重要性和机密性程度进行“人治”色彩浓厚的管理。

4.“家文化”的“排他性”将高新技术的优秀人才拒之门外,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汪丁丁(1995)指出,从那个最深厚的文化层次中流传下来,至今仍是中国人行为核心的,是“家”的概念。Fukuyama(1995)将文化区分为低信任度文化和高信任度文化;前者是指信任只存在于血亲关系上的社会;而中国目前就属于低信任度文化,人们更容易相信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相信“家族”圈子内的人。因此,在创办、经营企业时他们也就自觉不自觉地与家族内部的人共同进行,而不愿意从家族外聘请所谓的职业经理人。杨国枢(1998)提出,中国人把家文化规则,包括家族伦理观念、家族成员行为角色关系、家族制度的框架、家族的心理认同与接纳等习惯性地泛化扩大到家族以外的人际关系和组织中。因此,中西方学者达成共识:家文化是中国家族企业文化的内核。但正由于家族与非家族成员内外有别的价值判断标准,而家族企业经营者对企业文化的认识是比较模糊和肤浅的,即使有些家族企业推行了企业文化管理,但也不能建立真正的企业文化,现在许多家族企业都是“家长”治理模式,信奉“排他”文化,这种文化往往将高新技术拒之门外,企业产品落后于时代;将优秀的人才拒之门外,失去人力资源优势;将外部大量资金拒之门外,限制了企业的发展,最终使家族企业缺乏凝聚力和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三、对策

1.深化改革、开拓进取,主动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变劣势为优势,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

骨科医疗器械企业不论是保留家族制,还是改为股份制,都应适应世界潮流,克服“排他性”,主动地从外部引进资金、技术、人才,把原家族制企业的劣势变为优势,以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在可能情况下,寻找国际合作伙伴,成为跨国公司的加工制造商或寻找分工的合伙人。世界500强企业的40%由家庭所有或经营,这既包括大量以家庭或家族所有并自己经营的大量中小企业,也包括许多由家族控制的大型企业。许多声名显赫的大公司如杜邦、福特、柯达、安利、摩托罗拉等都是或曾经是家族企业。就美国而言,90%的企业可以被界定为家族企业,家族企业创造了50%-60%的GDP,提供了近80%的新增就业岗位(Delavan,Wisconsin,1999),而且其业绩也比其他企业要好。在欧洲,超过70%的企业为家族所有或家族控制(Mark A.A.M Leeders and Eric Waarts,2001)。可见,家族企业在整个世界企业界中占有很大比例。与这些世界著名的家族企业相比,国内家族企业的管理资源非常贫乏,成为企业再发展的主要瓶颈。国内家族企业有必要在家族企业的董事会治理模式,公司治理结构方面进行反思和突破,并借鉴他们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

2.正视自己在行业中的地位,从优势出发,在集中搞好核心产品的基础上,尽快地从模仿、过渡到自主生产

骨科医疗器械企业要使自己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在企业创业阶段,应切忌分散资金。

3.利用决策快的特点,着力开拓新市场

目前,耗材类骨科植入性医疗器械产业仍具有大的增长空间,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保持两位数的年增长率,应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同时,可以将产品推向发展中的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广大的南亚、中东、非洲和南美市场。

参考文献:

[1]Birley,S. 1986. Succession in the family firm: The inheritor'sview.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24(3):36-43.

[2]Kets de Vries,M. 1993. The dynamics of family controlled firms: The good news and the bad news. Organiza-tional Dynamics,21(3): 59-68.

[3]Morris,M. H.,Williams,R. O.,Jeffrey,A.,& Avila,R. A. 1997.Correlates of success in family business transitions.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2: 385- 401.

[4]Beckhard ,R.,& Dyer,W. G.,Jr. 1983. Managing continuity in 664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October the family-owned business. Organizational Dynamics,12(1): 5-12.

[5]Chu,T.C.,& MacMurray,T. 1993. The road ahead for Asia's leading conglomerates. McKinsey Quarterly,3: 117 -126.

第10篇

2014年无疑是中国医疗大健康行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随着过去10年高增长黄金期的结束,医药行业从2014年开始正式步入低增速的新常态时代,这也成为每一家药企未来长时期内都要面临的新挑战。

然而,机遇与挑战总是相伴相生,即将过去的2014年也是医药行业不断求变、不断创新的一年,并购重组大潮愈演愈烈,同时也正式开启了互联网医疗元年,将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深刻影响A股上市药企和医药股投资者。

新常态时代

2014年,医药行业增速放缓得到确认。

“2014年初大家还在憧憬医药行业增速回归20%以上,但半年度以及三季度报告的出炉则彻底打消了这种念想,尤其是三季度在2013年低基数下并未实现触底反弹,让投资者逐步确认了行业增速放缓的事实。”东方证券医药分析师田加强如此表示。

数据显示,2014年1-10月,中国医药制造行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8576.4亿元,同比增长13.12%,比2013年同期下降5.08个百分点,虽仍处于增长态势,但增速下滑明显;当期实现利润总额1786.8亿元,同比增长12.86%,比2013年同期下降4.56个百分点。

过去10年,受益于医保扩容、政府投入和新品放量,中国医药行业经历了持续快速增长的“黄金十年”,行业收入和利润增速复合增长均超过20%,常年维持在GDP增速的两倍以上,医药板块也成为一级行业中超额收益最为明显的行业,医药股更是牛股辈出,10倍股不在少数。

“但时过境迁,进入2014年,医改已经正式步入深水区,在医保总盘不会有大幅扩张的情况下,医保控费和药占比下降将是长期趋势。”兴业证券分析师项军认为,考虑到医保支出、财政投入、新药审批和医药消费升级的总体情况,未来行业回到20%以上的高速增长区间难度较大,10%-20%的增速将成为医药行业的“新常态”,而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业绩和估值分化也将进一步加剧。

在项军看来,这一现象很正常,因为整个GDP增速也已经下了一个台阶。

东方证券的报告也认为,医药行业进入成长2.0时代,2014年医药行业整体收入和利润增速相比前两年明显下降一个台阶,未来10%-15%的增速区间成为新常态。

“新常态下医药企业一方面要修炼内功,丰富自身的在研品种梯队来增加硬实力,同时要通过国际认证来增加软实力。”田加强认为。

展望2015年,招商证券认为,医药行业整体增速基本和2014年相当,医药工业维持13%左右的增长,上市公司整体维持在15%左右。

医药并购大潮

2014年,A股的并购重组热闹非凡,其中医药行业是重中之重。前11个月,医药生物板块发生130起左右的并购整合。有市场人士分析称,为了应对股东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上市公司在内生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开始寻求外延式并购增长。此外,在研品种审批周期过长,以及行业集中度过低,也需要通过并购来继续做大做强。

从并购领域来看,受益于国家对于民营资本进入健康服务行业的政策支持,医药行业并购多涉及健康服务、医疗器械领域,尤其医疗服务领域并购重组数量呈爆发式增长。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先后有康美药业(600518.SH)、复星医药(600196.SH)、北大医药(000788.SZ)、信邦制药(002390.SZ)、三诺生物(300298.SZ)等公司宣布并购医疗机构,部分并购对象还是当地公立医院。截至目前,至少有17家医药类上市公司参与了医疗机构并购。

据悉,目前复星医药、马应龙(600993.SH)、爱尔眼科(300015.SZ)、恒康医疗(002219.SZ)等公司已基本实现了从传统医药企业向医疗服务行业及大健康产业的渗透,部分公司此前并购的医疗机构已成为公司主要的利润来源,如金陵药业(000919.SZ)等。

2014年医药行业并购的另外一个特点则是,由于美股市场Illumina股价屡创历史新高,以及A股市场爆炒基因检测、细胞治疗、血液透析等主题投资,国内市场也开始全面拥抱新兴产业技术,频繁通过并购实现深度介入。

例如,千山药机(300216.SZ)通过收购宏灏基因进入基因检测领域,北陆药业(300016.SZ)以2.04亿元取得中美康士51%股权,进入细胞免疫领域。

“新技术、新领域短期内不可能实现规模性的盈利,因此上市公司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进行跨界并购。”项军认为,上市药企进入新的领域,可以较大提升估值水平,从市值管理的角度来看效率非常高。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担忧不少医药企业并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缺乏通盘考虑,有些并购后的整合效果也不如预期。而且,从医药企业的并购案例来看,普遍溢价较高,未来能否顺利整合以及整合后对企业经营的贡献程度还是个未知数。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与往年的资本运作方式相比,2014年“上市公司+PE”模式开始流行,医疗产业并购基金日渐成为医药企业快速实现外延式增长的途径。

据统计,2013年仅京新药业(002020.SZ)参与了并购基金合作,但2014年多达十余家,包括中恒集团(600252.SH)、爱尔眼科、中源协和(600645.SH)等,规模多在2亿-10亿元,其中中恒集团基金规模高达20亿元。

“这种并购基金的运作模式,实际上是一种债权加股权的夹层融资基金方式。”深圳市创东方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总监张宸表示,医药类上市公司可以降低投资风险,通过体外孵化的方式减少研发投入和人力成本。

对于2015年,东方证券认为并购将进入下半场,一方面在先行者成功案例的刺激下,越来越多的企业会加入并购大潮;另一方面上市公司要面对越来越高的要价以及并购标的挑选从“优中选优”到 “劣中选优”,难度会明显增大,预计资本市场的反应会更加理性。

互联网医疗元年

每一次新的技术潮流,都会引发传统行业颠覆性的变革。2014年,互联网正式叩开了医药行业大门,BAT三巨头和A股医药上市公司动作频繁。

“移动医疗能有效缓解医疗费用支出(看病贵)、解决医疗资源错配(看病难)的历史难题。”中金公司医药分析师强静称,同时由于互联网能有效克服医疗资源分布的长尾效应,实现医疗资源优化配和解决患者与医生之间信息不对称难题,从而降低隐形成本。

据分析,移动医疗每年将为中国节约1100亿-6100亿元的健康费用支出。

在线医疗服务市场前景看好。2014年BAT巨头凭借科技公司的专业身份和资金优势,高调进军移动医疗领域,腾讯先后牵手丁香园、好大夫在线、中澳凯尔,阿里巴巴则推出未来医院计划、收购中信21世纪,百度打造了Dulife设备+Dulife平台以及北京健康云项目。

与此同时,A股上市公司也纷纷布局互联网医疗。2014年8月,乐普医疗(300003.SZ)宣布收购医康科技,旨在构建可穿戴设备和服务平台,在心血管疾病垂直领域形成立体闭环。九安医疗(002432.SZ)则是国内移动健康产品的开拓者,早在2010年就推出了iHealth 系列产品。三诺生物与糖护科技合作,福瑞股份(300049.SZ)投资开发肝纤维化在线诊断系统(FSTM),宝莱特(300246.SZ)育儿宝。家用器械龙头鱼跃医疗(002223.SZ)、连锁体检机构爱康国宾也频频寻求与移动医疗公司的合作,旨在拓展新业务,为企业的发展打开更大空间。

中金公司认为,未来在线医疗服务、可穿戴设备以及医院信息化将是移动医疗发展的三大重点领域。其中,在线医疗服务将成为互联网医疗中最具想象空间的综合性板块。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互联网医药电商也是各路资本重点发力的方向之一。

据统计,2013年网上药店销售收入约42亿元,占比只有0.4%,无论是相对还是绝对空间,尚有巨大增长空间。

第11篇

加强统筹--就是要通过制订完善各项规划,建立以规划为导向,协调运用政策、投资和监测等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通过实施有力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相统一。

调整结构--就是要合理划分政府供给公共产品和市场供给产品的范围,继续把提供公共卫生、义务教育、公共文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社会弱势群体保护等公共产品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优先安排公益性社会事业项目。同时发挥政府投资的示范作用,构建多元化的投资机制,补充政府公共资源的不足。

提高质量--就是在不断扩大资源总量的同时,要研究提高质量的问题,增强活力和竞争力。

深化改革--就是要着力推进教育体制、文化体制、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内部机制转换,以经营的理念,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体育产业、IT产业等,进一步增强我市社会事业的活力。

均衡发展--就是坚持基本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标准和要求,统筹城乡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城乡社会事业的均衡发展。

明年的工作思路上主要是做好六个对接:

1、与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精神相对接;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要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推进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这是我市社会事业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对此,*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一是要认真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以教育四项工程为抓手,切实完善基础教育体系,加快推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二是要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推进卫生改革与发展,建立农村公共卫生的防控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卫生应急处置能力,特别要对卫生布局规划、公共卫生三级预防体系、农村卫生保健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三是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提高我市文化特色竞争力,加快推进文化融入经济社会的发展;重点要加快要以争创省文化先进县为抓手,根据文化融入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争取到2010年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县。四是要切实维护社会公平,要高度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维护他们的利益,优先安排公益性社会事业项目,特别是要抓紧完善低保子女免费入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五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2、与省五大百亿工程相对接;我市文教卫事业要抢抓当前难得的发展机遇,就要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不断加大项目工作力度。在谋划今后重大社会公益性项目的时候,要有大局意识,不能仅局限于自身工作职责范围和专业区域,而应跳出传统思维的束缚、跳出部门地域的框框,站在全市的高度,了解分析全国全省发展趋势和政策情况,围绕以国家、省投资方向和政策导向、国债资金、省“五大百亿工程”项目的投资方向以及我市发展的战略,抓紧谋划一批重大社会公益事业项目,只有这样才能抢得先机列入省重点,争取到有关要素资源和政策的支持。

3、与跻身全国两百强的目标相对接;市委跻身全国两百强的行动纲要已经出台,*各部门要根据各自的实际,对照要求认真理清明年的工作思路,尽快对各项目标任务作出分解落实,责任到人。在工作中要抓住三个整合,一是要整合教育资源,教育部门要以“四项工程”为抓手,加快推进教育资源的整合,努力实现均衡教育的目标;二是要整合卫生资源,要加快推进卫生事业改革,大力扶持民营医院的发展,加强血防和传染病的防治等工作;三是要整合文化资源,要梳理我市的文化资源,并根据即将出台的文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纲要的精神,加快推进文化事业的发展。

4、与乡镇区划调整工作相对接;规划是灵魂。我市的乡镇区划调整工作已全部到位,各部门要根据新一轮的乡镇区划调整的方案,按照“调研出思路,思路带规划,规划带项目”的思路,抓紧做好新一布局调整规划方案的调研,并在调研的基础上,完善相关的布局调整规划方案,在新一轮的布局调整规划方案的基础上,实施我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

5、与产业化发展的思路相对接;以产业带动公益性事业的发展是社会事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我市的文化产业、体育产业、IT产业与其他地区相比具备一定的优势。在文化产业方面,印刷业和文化用品产业已具备一定的基础,文化部门在此要重点进行研究,如何扶持他们做大做强;体育产业方面,我市已将体育产业纳入到六六产业当中,体育部门明年要重点进行调研,如何把我市的羽毛球产业和体育用品产业做大做强;IT产业方面,我市的信息化建设走在全省各县区的前列,广电部门要利用人才和技术方面的优势,积极与高校联姻,把我市的软件开发和推广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使广电部门成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主力军。还有卫生、教育部门要对民营医院和民办教育今后的发展方向也要进行认真的总结和调研,努力实行公民办教育持续协调发展的目标。

6、与相互合作促发展的思路相对接;合作促发展是永恒的主题。*部门在这方面具备这方面的优势。去年我市在教体结合方面工作做得较好,对培养我市的体育后备人才,提高我市竞技体育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文教结合、教卫结合、文广结合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明年*各部门要积极利用这个口子当中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相互配合,达到共同促发展的新路子。如设立教育部门开设文艺班,为文化部门培养文化艺术人才;将调研卫校如何与职业中专进行合作办学,提高师资的利用率等等。

(一)明年的工作重点:

教育方面:一是认真实施“四项工程”。按期保质完成2009年度动工兴建的23个续建工程,同时,新安排实施“两改”项目25个,总建筑面积3.09万平方米。创建标准化学校28所。“家庭贫困学生资助扩面工程”和“爱心营养餐工程”。要在确保达到应保尽保的目标;二是积极推进四项改革:首先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次是推进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第三是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第四是积极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三是启动并实施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结合行政区划调整,完成《我市市学校布局专项规划》修订编制工作,启动并实施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重点要加快峡口初中建设,完成峡口片学校布局调整,并妥善解决布局调整后乘车难问题;四是组建名校教育集团。探索“名校+新校”、“名校+民校”、“名校+弱校”、“名校+名企”等集团化办学模式和与之相适应的运行机制,组建名校教育集团,提高优质教育资源利用效益。五是构建远程教育体系。投入500万元,在新江中设立远程教育中心,建立网络图书、网络教育教学系统,初步实现高中段名师资源的共享。六是继续开展创建平安校园活动。

文化方面:一是以构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着力点,加强城市与农村文化基设施建设。要抓好我市大剧院、文化广场两大文化设施工程建设的同时,将现有的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单位资源进行重组和整合,建设文化艺术中心,以整体提升城市公共文化场馆的品位和档次。另一方面,要加快农村基层文化网络建设,争取每年建成2个省“东海明珠”工程,2个*“金走廊”工程和4个特色文化村(社区)。二是以仙霞古道申遗为契机,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做好双塔主题文化公园和其它城市历史文化景观规划,打造城市特色文化品牌,并积极将三卿口古瓷村列入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并做好廿八都国家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和清湖古码头古街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申报工作。三是以挖掘古道文化积淀为重点,广泛开展我市历史文化研究。四是以打造我市特色文化为目标,加强文艺创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大力挖掘和弘扬民间传统文化,打造我市特色品牌。五是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要进一步规范市场准入,降低门槛,完善扶持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充分调动多种所有制投资文化创业的积极性,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同时进一步完善政策,吸引社会力量兴办公益文化项目,参与公益文化管理,支持捐助公益文化活动。六是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人才选拔机制、人才使用机制和人才管理机制,试行文化单位“雇员制”,加强民间艺术人才队伍和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卫生方面:一是推进项目实施工作。完成市人民医院传染病区工程各项建设,动工兴建市第四专科医院综合楼工程,完成市卫生局机关、市卫校、市卫生监督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整体迁建工程设计、土地征用等前期准备工作,争取在年内动工。二是根据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农民健康工程;三是继续推进医疗卫生单位的体制改革工作,积极扶持贝林医院、康复医院、桃源骨伤科医院等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构建完善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四是做好血吸虫病、副伤寒、艾滋病等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提高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四是进一步健全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逐步增强合作医疗吸引力,建立长效筹资机制,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安全。

体育方面:一是要积极筹办第十三届运动会工作;二是备战*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争取在省运会上实现金牌零的突破;三是争创体育强市。做好市体育中心的前期规划设计工作,为市体育中心建设作准备。争取实动实施西山健身公园建设;四是围绕“六六”产业,服务经济主体,主要是在赢牌体育用品公司、航宇体育用品公司的扩张上做好服务工作,从产品定位,市场前景、质量提升、推介沟通上为两公司出谋划策,为壮大我市体育产业。

广电方面:一是加快广电中心建设步伐,力争在2009年底完成土建工程。;二是计划投资500万元,对市区有线电视网络进行改造,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节目收听收视质量;三是继续抓好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工程建设,提高广播电视入户率。同时要完成乡镇区域调整后的广播电视线路调整工作,确保广播电视正常运行。四是加强与上海交大、*电子科技大学的合作,生产在市场上有一定竞争力的软件产品,进一步做强我台软件开发产业。

残联方面:一是要抓好残疾人的职业技术培训,提高残疾人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比例;二是做好继续实施贫困残疾人“安居工程”建设;三是利用康复医院阵地,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开展。

档案方面:一是进一步推进档案馆工作和数字化档案馆建设。二是做好乡镇区划调整的档案的接收工作;三是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四是开展民营企业规范建档的推广工作,巩固村级建档成果。

(二)*明年重点工程初步安排

1、农村中小学改寝改食堂建设工程;

2、市广电中心建设工程;

3、市区有线电视网络改造工程;

4、我市大剧院建设工程;

5、新建我市远程教育中心工程;

6、西山健身公园建设工程;

7、市人民医院传染病区建设工程;

8、市第四专科医院综合楼建设工程;

第12篇

一、县域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难点

1、农村县域经济基础脆弱。信贷资金的逐利性是银行商业化改革的必然后果。农村县域一直是金融边缘化的市场,一是受历史、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难以摆脱传统农业的束缚;二是县域工业技术含量和管理水平远远低于中心城市,效益也相对偏低,金融市场化程度不高,缺乏优质客户;三是社会信用缺失,导致银行难以找到信贷投入的切入点,有效信贷需求不足,致使信贷资金产生倒流,信贷资金呈现出向大城市、大企业、优势行业过度集中为特征的结构失衡现象。而农村县域经济中经营主体资金需求又显不足。

2、农村金融风险防范易陷困境。农村的金融困境主要源自风险的约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础信息普遍不对称。研究表明,由于缺乏有效的财务报表和数据资料作为参考,农村放款人平均需要与农户进行长达7年的交往才能采集足够的信息,用于判断是否提供信贷。由于贷款规模微小,正规金融机构极度缺乏农村客户特点及活动的私人信息,无法承担信息采集的时间和成本。二是抵押物银行难以接受。银行不愿接受农村客户提供的抵押品(没有房产证的房屋、小企业厂房设施、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等),而且双方在估价上差距甚大,即使银行接受了这些抵押品,也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抵押品拍卖市场去处理。三是由于农村客户群体经营中本身具有的风险及行为的不规范,使银行及其信贷人员不愿对其进行信贷考察和提供信贷支持,总觉得农村客户群体不可信,惧怕正常风险演变为或被误以为道德风险。四是农村县域企业和个人恶意逃废银行债务,再加上前几年管理不善、行政干预等原因,造成银行部门大量信贷资产沉淀,信用观念淡薄,缺乏必要还贷意识,增加了金融企业对其贷款管理的难度,倒逼金融部门抬高贷款“门槛”。

3、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较城市相对滞后。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虽有一定提高,但还不能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固定资产投资来看,农业和农村投资速度较慢,比重偏低。农业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不足已成为制约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从涉农贷款操作和管理上看,内部操作方法及管理制度偏颇。农村客户群体对金融机构贷款程序多、手续繁琐一直颇有微词。复杂的贷款环节,使一些借款者望而却步。一些金融机构与县域企业之间业务供给与需求的不适应,证明了这两者的非均衡关系,困扰着金融与县域企业新型关系的建立。

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路

1、增加信贷投入,拓展农村客户群体的贷款领域。近几年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财政走到了前台,而金融机构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远远不够,农村资金大量外流。金融机构要在金融市场占有更大的份额,赢得更多的商机,也就必须对货款投向和经营策略作战略性调整。一是必须按照有利于增加农户和企业贷款、以培养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形成合理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为目标,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的整体改革,强化信贷资金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可适当增加个私经济的贷款份额,重点支持实力强,产品新,销路好,管理严,还贷信誉好的微型企业。积极加强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对于涉农企业兴建农业科技研发中心之类项目,金融机构应在资金上给予倾斜。有效信贷投入能起到树立金融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扩大农村客户群体的作用。二是要完善信用评级制度和信贷管理办法,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根据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实行有区别的区域货币信贷政策,改变目前信贷资源过分向“大城市、大项目、大企业”集中的局面。在制定信用评级标准时,要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的差异,以经营能力、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为主要判断标准,制定适合县域经济特点的评级标准和贷款条件,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三是要用好贷款增量。金融机构要树立为农服务思想,拓宽信贷服务领域,调整贷款投向,优化信贷结构,使有限的资金用到最急需的地方,发挥最好的作用,取得最佳的效益。四是要正确处理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树立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化解自身风险的理念。要打破“无所作为”的思想,紧密结合县域政策导向,大力调整信贷结构,千方百计增加有效信贷投入,促进县域经济的整体增长,从根本上实现提高效益、降低不良贷款、化解金融风险、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目的。

2、创新金融服务内容。由于多方面原因,当前农村金融服务在很多方面存在机构萎缩、农村金融产品短缺、农村“供血”不足等问题。因此,建设新农村金融服务必须适合农村经济的发展特点,为农村客户群体提供多功能的金融服务,建立资金回流的长效机制,多渠道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所需资金问题。一是全面出击,不断扩大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服务覆盖面。要积极为农村客户群体提供多功能结算及柜面服务。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物流、信息流将出现新的形势,农村金融必须为新农村建设加快资金流提供方便。考虑到当前农村金融服务网点不足,新设网点管理成本高等问题,农村金融机构应在农村集镇、物流中心通过大量增设atm自动柜员机,大力发展和推行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现代金融服务方式,弥补农村金融服务在客观上存在的机构缺陷,并让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切实体会到现代金融服务的时尚与方便。二是要加快金融产品创新,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服务深度。目前除了重点要把城市流行的金融产品如个人理财、租赁、保管箱业务等如何及时在农村推广外,要积极按照“三农”生产和资金需求特点,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合理设计适宜的支农金融服务品种,以为农村生产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不断增强农村“造血”功能。三是利用金融行业点多面广、信息灵通的优势,为农村客户群体提供信息咨询,帮助他们出谋划策,牵线搭桥,提供中介服务,促使其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3、推动建立在农村人人享有平等机会的融资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从县域入手,全面延伸到农村。县域是金融机构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要以人为本,通过推动建立融资体系,使每一位农民都能获得和城市居民平等的融资机会,获得平等的社会发展权,确保“三农”融资不再难,解决教育、医疗、养老保障等一系列问题。金融对县域企业的服务主要是自主性的、自愿性的经营行为。政府部门可以出台相应的鼓励性、导向性的政策措施,而不能行政命令或行政干预。

4、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突出支持重点。

总体方向:一是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包括农村公路、电网、通讯、水利、小城镇、生态环境、再生资源等基础设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信贷需求将长期存在,为金融机构拓展中长期贷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二是支持农业资源开发,包括农村产业基地、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三是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包括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流通、农民工培训等,但各地要因地制宜,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贷款投向。四是支持民营经济。民营经济的大量涌现,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对符合产业政策和重诺守信的民营业主,金融机构可适度支持发展。五是支持消费信贷。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对改善、提高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求迫切,金融部门在农村住房改造、大额耐用消费品等信贷领域大有可为。

5、构建健康性和可持续性的农村金融微观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