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交媒体传播理论

社交媒体传播理论

时间:2023-07-13 17:22: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交媒体传播理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交媒体传播理论

第1篇

讯:很多人在讲社会化媒体营销,但是我们要先搞懂什么是社会化媒体。我认为凡是具备社交属性的媒体都可以称之为社会化媒体,博客、论坛等老牌社会化媒体自不必说,而现在,几乎所有的网络媒体,都具备了社交属性。大家看看自己经常上的网站,是否有社交网站账号直接登录的按钮?看看这些网站的内容页,是否有社会化分享的按钮,社交网站账号是不是可以直接评论?我想绝大多数的网络媒体都已经不可避免的加入了社交属性,哪怕只是一个分享按钮,只要你能通过一次点击将信息分享给社交网站的好友,我就认为这个网站是社会化媒体。于是,现在所有的网络媒体几乎都可以称为社会化媒体。

社会化媒体营销的基础是关系链

社会的构成元素是人和组织,而社会能够称之为社会的关键则是人及人、人与组织及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链。现在已经是网络社会时代,那么在社会化属性日益增强的互联网中,关系链自然是社会化媒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化媒体营销的一个显著优势就是用户对于信息的信任度高,而信任度高的原因就是社交关系链。我们只有很好的利用了用户的社交关系链,才能发挥社会化媒体营销的优势。

社会化媒体营销一定要增大营销内容的传播动力

既然知道了关系链对于社会化媒体营销成败的关键作用,我们就要考虑如何利用关系链。我们可以考虑建立与目标受众之间的关系链,但是关系链的建立需要艰难而漫长的过程,显然,更好的手段是利用用户之间既有的关系链,在关系链的某一个点注入信息,通过关系网迅速传播。然而就像电流需要电压才能传输一样,没有传播动力的内容即使投入关系网中,也激不起一丝涟漪。对于社会化媒体营销来讲,最困难和最重要的就是增大营销内容的传播动力。

主体营销内容传播的启动方式多种多样

营销内容有了传播动力,你只需要依靠自己的优势资源将内容的“石块”投入用户关系链组成的“池塘”中,涟漪便一圈连一圈甚至一圈叠一圈的迅速传播出去。而营销内容传播的启动方式可以是多样化的,这要看自己的优势和能够利用的资源。可以是电视节目中的曝光,可以是网络媒体的报道,可以是微博大号的转发,可以是大量投放的广告,甚至是靠水军冲上的热门话题榜。只要能启动内容传播的程序,击中关系链中的任意一个点,都可以作为传播的开端,这个开端可以是单点,但最好是多点同步启动传播,这样的叠加效应将很明显。有了具备传播动力的内容,依托既有的社交关系链进行传播,加上社交关系链附加的高信任度,内容传递带来的营销效果只能让营销人乐得合不拢嘴了。

这篇文章理论方面的内容多一些,我知道很多读者喜欢看案例,不喜欢听理论,我平时讲课也更愿意讲案例,但是最完美的案例也绝无可能直接复制,不懂理论,套用别人案例的做法,万难成事。因为文章篇幅的问题,这篇文章我不再多讲案例,不过近期我会多分析一些社会化媒体营销的案例,以证此文观点。 (来源:最科技)

第2篇

一、新闻传播进入大传播时代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与手机、网络等新兴媒介相互融合,新闻传播进入了媒介融合时代;随着个人掌握媒介技术的快捷,自媒体成为了时代的新宠;社会化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其成为最具影响的新闻源。这些变革,将新闻传播推入到大传播时代。

1.新闻传播进入媒介融合时代

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媒介发展就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融合媒介”趋势,这种媒介被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媒介融合是一场基于信息技术创新和社会话语重组的媒介整合,这样一种整合带来了新闻业的融合,给新闻传播带来了五类变革:一是新闻表述方式的融合,即新闻表达运用了多种媒介和互动技能来完成;二是新闻采集的融合,记者需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对新闻进行信息的采集;三是新闻制作流程的融合,主要是对新闻制作模式的改变;四是媒介间融合,指不同媒体之间的合作,包括内容和新闻资源共享;五是所有权融合,指不同类型的媒介如报纸、电台、电视台和网站,其所有权可以融合为一家传媒集团,实现资源共享。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提出“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媒介融合成为我国新闻媒体发展的指导方针。这些变革将新闻传播推入了大传播时代。

2.新闻传播进入自媒体时代

自媒体,被称为“WeMedia”,2003年7月由美国新闻学会提出,指“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和新闻的途径。”硅谷著名的IT专栏作家,《圣何塞水星报》专栏作家丹•吉尔默2004年出版了专著《自媒体》,这本书的副标题就是“草根新闻,源于大众,为了大众”,这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个人博客、网络聊天组、邮件和其他工具制作新闻。网络时代自媒体使新闻传播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2006年美国《时代》周刊的年度人物就是“你”,是互联网使用自媒体的“你”。自媒体时代,社会从机构向个人过渡,个人是数字时代民主社会的公民。大新闻媒体已经失去了它的垄断地位,现在可以实时消息的全球观众就是新一代的草根记者,新闻在他们自己的手中。通过配备笔记本电脑、手机、数码相机,这些从读者转变而来的报道者将来自身边的消息转换为新闻,这一转变深刻揭示了我们消费新闻过程的改变。

3.新闻传播进入社会化时代

网络的基本特征是连接,而越来越持久和扩大的连接使网络社会化成为必然。特别是今天的Web2.0时代,互联网的重心正在转向社会化媒体。社会化媒体是网络社会覆盖面最广最具代表性的传播媒介。在社交媒体的传播平台上,新闻传播的主角是用户,用户需要是新闻传播的起点和目标。同时,社会化媒体中的新闻内容生产与社交是相互结合的,社会关系与新闻生产两者相互融合在一起。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的新闻内容是连结人们关系的纽带。因此,不难理解,在争夺用户的竞争中,从Facebook到Linkedln,各大社交网络纷纷推出了新闻媒体产品。新闻服务成为保持用户黏性的竞争焦点。同时,社交网络也成为了最有影响的新闻源。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15年发表的报告显示,美国63%的用户通过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会化媒体获取新闻,成逐年上升趋势,社交网络正日益成为有影响力的新闻源,新闻传播已经进入了社会化时代。

二、新闻传播学教学理念变革

新闻传播从“小新闻”进入到“大传播”时代,随之带来的是新闻传播学科教学理念的变革。新闻传播学科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发展日新月异的学科,新闻传播学的教学理念也必须与时俱进。随着新闻传播进入“大传播”时代,新闻传播学应从新兴媒介技术的掌握、增加社会科学课程和新媒体媒介素养三方面变革教学理念。

1.新兴媒介技术课程的拓展

媒体融合指的是不同类型的媒体的合作,包括手机和报纸、电视和网络等各种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媒体内容的数字化,再加上无处不在的高速宽带连接和上网设备的扩散,正在改变新闻传播内容的和流通方式。传统媒体平台和产业结构,需要大幅革新才能跟上不断变化的媒体环境。当今社会的新闻传播人才不仅需要多种掌握新兴媒介技术,还需要培养在新媒体、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之间融合贯通的能力,即跨媒介思维的能力。因此,无论是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传播,还是自媒体的新闻传播,抑或通过社交媒体传播新闻,新兴的媒介技术是一道跨不过的门槛。在美国,根据对美国15家顶级新闻学院的调查,结果显示各家新闻学院近十年来增加了大量的新媒体技术课程以适应新闻业变革,包括计算机编程、社交媒体新闻学、大数据新闻学、数字受众分析以及新技术(如无人机、谷歌眼镜)应用等。而我国的新闻传播学教育中,新媒体技术的教学往往落后于业界实践。从教学课程的设置中,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科亟需建立较为完整和先进的新媒体技术课程,并且依据各大高校自身的特色培育优势课程。传统媒体具有不可替代的专业性、权威性和高质量的新闻内容,而新媒体吸引年轻受众,有更高层次的互动。新媒体和旧媒体的融合是一种“化学反应”,因此,贯通各种媒介的思维能力非常重要。当新闻发生时,能迅速判断,选择多种媒体手段进行报道。并能运用多种媒介手段制作出打动受众的新闻产品,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并引发关注。新闻传播学科需要建立跨媒体课程培养这种跨媒介的整合思维。

2.增加社会科学课程

在我国的学科划分中,新闻学属于人文科学,而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但归根结底,新闻传播学与社会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特别在新闻传播与社会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新闻传播学科应该增加社会科学的课程,以应对新闻传播学的大传播时代。从历史的源流来看,传播学的产生、发展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有密切的联系,新闻学的采访构思等也遵循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可以说,新闻传播学发展至今,与社会科学联系紧密,譬如新闻媒体与其赖以生存的权力和控制力之间保持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时还反过来曲解、改变,甚至挑战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这种新闻传播与社会的关系在大传播时代变得日益复杂,数字媒介重构了权力关系和社会秩序。为了厘清媒介如何推进了社会和世界,新闻传播学科需要增加社会理论的课程与实践,以廓清这个错综复杂、令人困惑的媒介化世界。数字媒介社会中的媒介实践、网络化社会、网络化政治、媒介与资本、媒介与权力、媒介文化、媒介伦理与正义等方面的研究都需要社会理论的支撑。西方主流的新闻传播学教育早在19世纪20年代就开始重视新闻传播学科的社会学科课程。威斯康星大学新闻系的新闻本科课程设置中,新闻学的课程只占四分之一,而其余大部分是社会科学的内容,试图用社会理论课程教学启发学生发现与考察大众媒介在社会中的角色和作用。40年代传播学奠基人施拉姆在爱荷华大学任新闻学院院长时,也增设了社会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社会科学的课程。60年代,美国主流的新闻教育已经确立了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和新闻专业技能融合的课程结构。而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科发轫于新闻学的创立,一开始是沿袭美国早期的新闻学专业教学模式,重专业技能轻人文社科素养,导致大量的新闻专业学生走上媒体岗位,难以胜任迅速变革的媒体格局。尽管高校的新闻传播学科已经由新闻学拓展到新闻传播学,逐渐增加了社会学科的课程,但面对新闻传播学与社会日益紧密的局面,学科的课程设置还应加大社会理论与新闻传播实践结合的课程类别。

3.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第3篇

关键词:社会化媒体;用户行为;使用动机;应用启示

社会化媒体是当下互联网世界中最主流的应用形态。我们常用的网站,不论是获取信息的新闻网站、交友互动的社交网站、日志的博客、分享内容的视频网站等,都具备社会化媒体属性。这些内容、形态各异的社会化媒体应用满足用户的各色需求,而不同喜好、动机的用户使用社会化媒体也有不同的行为特征。这些特征对我们认识社会化媒体,研究社会化媒体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深有启发。

一、研究意义及方法

“使用与满足”理论研究受众使用媒介的潜在动机,如满足他们的社会的、心理的需求,并且鉴别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该理论将受众看作活跃的媒介消费者;有目的性的接触媒介;相信选择使用的媒介将满足自己的需求;并且假设活跃的媒介参与度将影响用户从媒介上获取的满足感以及媒介行为的效果。由此,分析使用行为是研究互联网使用者社交媒体使用动机的重要途径。

随着当今网络的飞速发展,“使用与满足”理论也被用于考察人们使用新媒体的态度和行为。当传统媒体在既具竞争力,又具有容纳性的新媒体面前逐渐式微之时,人们迫切想知道:受众究竟想从网络中寻求怎样的满足,他们在使用媒介的时候有怎样的感受和行为?在前期的相关研究中,有学者已经探索到了受众使用网络的行为动机。美国学者Carolyn Lin归纳了三种一般的网络使用的动机:娱乐、监测环境及逃避现实。Alan Rubin和Zizi Papacharissi研究发现学生群体对网络的使用体现出一种实用的动机趋向,那些认为网络是社会化的、活跃的媒介,是一种类似于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所说的“热”媒介的人,通常把网络当成打发时间、提供便利、提供娱乐、处理个人事务的工具。两位研究者发现网络的人际交往功能,是所有特定的网络应用唯一共同的使用动机。而网络信息搜集和快捷便利,则分别是人们使用电子邮件和新闻组的动机。此外,“使用与满足”理论被广泛用于研究博客、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社交网站等典型web2.0应用形式,这就更加丰富了已有的经典研究成果。

社会化媒体是指建立在web2.0理论和技术基础上的、能让用户原创和分享内容的网络应用。基于此定义,BBS、博客、视频网站、社交网站、微博等现今热门的网络应用都属社会化媒体。社会化媒体几乎涵盖了当下最热门的网络应用,虽然不同类型的社会化媒体提供的服务和面向的用户可能迥异。我国现有网民超过6亿人,他们中绝大多数使用社会化媒体,这些人有不同的背景、经历和喜好,有不同的上网习惯和动机,那么他们的性别、年龄、受教育背景、收入状况,对他们的社会化媒体使用行为何有影响?他们使用社会化媒体的动机又对他们的上网行为有何影响?这是本研究主要关注的问题。

本研究使用问卷调查形式,于2013年12月通过网络在中国大陆地区推送问卷,问卷在两周内返回3466份,经过检查剔除无效样本,最终获得有效样本3000份,有效样本率达86.56%。被访者中国男性占55%;年龄介于10~85岁之间;36.4%为未婚,62.7%为已婚,其余不足1%为离异、丧偶或其他;60.2%具有大学本科学历,12.8%具有高中\中专\技校及以下学历;近一半(46.8%)收入在3000-8000元之间。

二、数据分析与结果

本研究主要考察使用动机对用户使用社会化媒体的影响。从总体来看,被访者中25.1%的人使用社会化媒体上最主要的功能是内容,22.9%的人最常用的功能是转发别人的内容,19.9%的人最常用的功能是评论别人的内容,而更多的人(32.1%)则偏爱“潜水”,即只浏览别人的内容而不留言。人们使用社会化媒体的动机多种多样,但概括起来大致为本研究提到的11种,这11种使用动机基本代表了我国网民使用社会化媒体的主要目的,包括信息与舆论获取动机、电子商务参与动机、解决问题动机和非目的性动机五类。本研究使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人口统计变量和社会化媒体使用动机对六种常见的社会化媒体应用的使用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出数据经整理后见表1。

1.人口统计变量与社会化媒体使用行为关系分析

从总体上看,人口统计变量对社交媒体使用行为有一定影响。性别和家庭月收入对六种社交媒体应用的使用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其相关性分析结果均显示为非常显著。这意味着男性较女性更多地使用社交媒体,家庭月均收入越高的人其使用社会化媒体也会更频繁。本研究的被访者年龄介于10~85岁之间,分析结果显示,除了新闻网站以外,其他五种社会化媒体的使用行为均与年龄呈显著的负相关。这意味着越是年轻人,对论坛(β=-.015***)、博客(β=-.011***)、社交网站(β=-.024***)、视频网站(β=-.019***)和互动百科(β=-.019***)的使用越频繁。在新闻网站的使用行为方面,年龄变量与新闻网站的使用程度并不相关(β=-.003)。居住地变量与论坛使用行为(β=.061***)、社交网站使用行为(β=.048**)及视频网站使用行为(β=.030*)有着正相关关系,即居住地城市规模越大的人使用这三种社会化媒体更为频繁。文化程度与新闻网站的使用行为(β=.080***)也有着非常深的关联,文化程度越高的人使用新闻网站愈发频繁;相比之下,文化程度和博客使用行为(β=.041*)、互动百科使用行为(β=.049*)之间的相关性虽然稍弱,但依然存在,即文化程度越高的人会越多地使用博客和互动百科。

2.信息舆论获取动机与社会化媒体使用行为关系分析

信息舆论获取动机指以获取信息和表达意见为目的的网络使用动机。那些“寻求新鲜事”的被访者,其动机越强烈,越会频繁地使用新闻网站(β=.099*+*),密切关注网站的新闻更新。其次互动百科(β=.071**)和视频网站(β=.0681**),也是他们了解信息的常用网站。具有“寻求新鲜事”动机的用户对论坛(β=.054*)和博客使用(β=.050*)的频繁程度与使用动机也相关。但“寻求新鲜事”发生的动机程度和社交网站使用行为(β=.034)没有相关性。这或许可解释为想知道新鲜事的人,无法从社交网站上寻找他们想要的信息。中国的社交网站中分享的信息除了新鲜事之外,有大量类似“心灵鸡汤”、“励志成功”、“养生常识”之类的实用信息,这也是中国社交媒体的一大特色,但却冲淡了网民对新鲜资讯的需求感。

“寻求舆论支持”的动机,与新闻网站的使用程度(β=.078***)有非常显著的相关关系,与博客使用也有十分显著的相关性(β=.066**),与互动百科的使用程度有显著的相关性(β=.051*),但与论坛(β=.035)、社交网站(β=.043)及视频网站(β=.021)的使用程度无显著相关性。我们很容易理解“寻求舆论支持”的动机会加深新闻网站使用频率,但是却无法解释为何怀有此项动机的人会更多地使用互动百科网站而不是去社交网站上寻求支持。

有“发表想法和意见”动机的人会明显加大使用新闻网站的频率(β=.088***),但却不会使用其他社会化媒体应用实现发表想法和意见的需求。这说明虽然现在已有众多新兴社会化媒体应用的出现,但具有十多年应用历史的新闻网站依然是网民意见表达的首要选择。在当前的中国社会,网络是意见表达的主要渠道,但本研究发现,意见表达的动机和社会化媒体使用程度之间几乎没有相关性。强烈的意见表达动机只能导致对新闻网站的更深度使用,但却没有促进更深度地使用社交网站、视频网站、BBS、博客和互动百科网站。这可能是因为社会化媒体的主要功能是增进人际交往,而在中国的人际氛围中,意见表达并不是促进人际关系的有益方式。事实上,一些网络意见讨论往往还会对网络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如在“方舟子质疑韩寒”事件中,有网民因为同微博好友的立场不同而取消关注。而且网民经常以意见是否相同来划分“敌友”,所以鲜明的意见表达并不会有利于人际关系的提升。

3.电子商务参与动机与社会化媒体使用行为关系分析

参与电子商务的动机,如“交流产品心得”和“推销商品或服务”深刻影响着中国网民对社会化媒体的使用行为。强烈的参与电子商务动机会导致对社会化媒体频繁的使用,尤其是社交网站、视频网站和博客这几种用户粘度较强、网络人际关系紧密的社会化媒体应用。社会化媒体方便了网民在网络交易前、中、后开展相应的交流,如在售前推销商品或服务、咨询商品信息,在交易中商议价格、物流等问题,在交易后展示成果、交流经验。这是一个购物分享的过程,也是自我展示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也促进了人际交流。

“交流产品心得”、“扩大人际交往”和“引起他人关注”三项使用动机与全部六种社会化媒体使用行为均有十分显著的相关关系(p

“推销商品或服务”的动机,同博客(β=.068***)、社交网站(β=.062**)以及视频网站(β=.054**)的使用程度成正相关,其中与博客的使用程度有着最为紧密的相关性。另一方面,“推销商品或服务”的动机同论坛(β=.039)、新闻网站(β=.003)、互动百科网站(β=.031)的使用程度没有相关性,说明此动机并没有显著增加对这三类社会化媒体应用的使用频率。虽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论坛中有人广告、推销产品,但本研究数据表明,论坛广告的者可能并非论坛的经常使用者,他们只是利用此平台广告,而很少花时间进行更多的跟进或者互动。而通过社交网站推销商品或服务的人,会花更多时间经营其在网站上的威望,更注重同网民的互动,对社交媒体的使用程度也更加深人。

4.解决问题动机与社会化媒体使用行为关系分析

“解决现实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动机与新闻网站使用程度(β=.070***)有非常显著的相关关系,其次,与博客(β=.054**)、社交网站(β=.050**)、视频网站(β=.058**)和互动百科网站(β=.062**)也有十分明显的相关性,但与论坛的使用(β=.032)却没有显著相关性。这说明了想要解决现实问题的人不会将论坛作为解决问题的途径,他们更倾向于从其他几种社会化媒体上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说明用户将社会化媒体视作一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微博、微信出现后,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力量被同时叠加在一起,传递的范围更广、速度更快,人肉搜索的力量更大。不管是名人用户还是普通网民,在社会化媒体上发求助信息总会很快收到他人的帮助、解答。因此,在生活中常能听到“万能的微博”、“万能的朋友圈”之类的说法,这些称呼很能说明社会化媒体对于解决现实问题的作用。这些问题可以小到寻找餐馆、求问地址、失物招领,大到求医问药、维权申诉,其中相当一部分都得到了解决,有的甚至超出求助者的预期。另外,越来越多的微博反腐、网络微博成功案例,也让社会化媒体成为普通人的抗争渠道。许多人相信,只要在微博等社会化媒体上成为社会话题,就能引起媒体和社会的关注,从而有助于加速事情的解决,因而有不少人将微博视为“解决现实中不能解决的问题”的最后手段,希冀借助网络曝光解决社会矛盾,寻求公平正义。

5.非目的性使用动机与社会化媒体使用行为关系分析

非目的性需求动机一般带来仪式性的使用行为,即受众在使用媒介时没有具体的指向性。在经典的“媒介使用与满足”研究中,“打发时间”是人们对媒介功能的主要需求之一。对于社会化媒体来说,企图用陪伴功能来吸引用户的策略不会成功。实用的功能和服务更能带来用户活跃度。“打发时间”和“排遣个人情绪”动机则与六种社会化媒体的使用行为没有相关性。这或许可以理解为,社会化媒体的使用者更注重媒介使用的功能性。媒介的一项重要功能“打发时间”,已经不是人们在社会化媒体上寻求的目标。因此由以上分析可知,社会化媒体的用户有着明显的目的性,强烈的使用动机导致深入的社会化媒体使用行为;而目的性不强烈的动机与使用行为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三、用户使用行为与动机对社会化媒体应用的启示

如上所述,当前中国网民社交媒体使用行为特征都可以在其使用中找到解释。在此行为特征之下,如何顺应社会化媒体迅猛发展的大趋势,优化新闻传播活动的效果,拓展传媒改革的空间,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1.重视网络人际圈中的信息传播渠道

学界关于网络人际关系的现有研究说明,网络人际关系有“强关系”和“弱关系”之分,社会化媒体集两种关系结构于一身,其传播效果较单纯的大众传播或人际传播有更大的优势。“信息获取”一直是人们使用互联网的主要目的,不管网络发展到何种阶段,其载负的功能如何拓展,这项最基本的网络使用需求依然是网民使用社会化媒体的动机之一。社会化媒体是社交工具,是个人的展示平台,也能成为新闻等信息的传播渠道。根据上文的分析,网民的社会化媒体使用更具目的性,即便是“信息获取”也是带有更多功能性目的的信息获取动机。因此社会化媒体中的信息传播应考虑用户的需求动机,譬如“人际交往”、“电子商务”、“展示自我”等,将这些用户最主要的社会化媒体使用动机和信息获取需求相结合,打造优质的社会化媒体信息传播渠道。这是“信息流”传播层面在未来应该重视的问题,从“影响流”的层面考虑社交媒体所带来的人际圈中的信息传播渠道则对网络舆论管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社会化媒体的兴起给网络舆论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社会化媒体有更迅速的传播速度、更广的传播范围和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相结合的传播力,为信息和意见的传播开辟了更为通畅的渠道。但是,在更为复杂的影响流传播中,意见的传播过程和效果难以控制。根据本研究结果的启示,影响流的传播也可从用户动机人手,以用户的社会化媒体使用需求为基础,在熟人圈子和以兴趣为主的陌生人圈子传播,达到有效的意见传递。

2.利用大数据。精确定位用户需求

我们可以说网民的网络购物热情促进了社会化媒体与电子商务的结合,也可认为是社会化媒体的参与更加刺激了网民的网购热情,此二者可谓是互为因果的相互促进关系。电子商务在中国发展迅猛,以淘宝为代表的C2C业务,以京东为代表的B2C业务,近年来一直以强劲的势头快速发展。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2015年上半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16140亿元。“蘑菇街”“一淘网”“大众点评网”等消费体验类社交媒体的繁荣,也有力证明了社交媒体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助力作用。

因网民使用社会化媒体的动机更具目的性,传播者及互联网企业如想吸引更多的用户使用行为,必须要投其所好,根据用户需求设计差异化的产品及服务。有幸的是,大数据思维的出现为精确定位用户需求提供了可能。大数据技术建立在Web2.0背景下的数据挖掘基础上,核心是对以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网络的识别、发掘和利用,具有规模性(volume)、多样性(variety)、高速(velocity)和有价值(value)等特点。社会化媒体在提供大数据方面有天然的不同类型和定位的优势。社会化媒体有大量的用户群体且活跃程度高,“自我展示”和“维护人际关系”的动机,会导致人们在使用社会化媒体时更多的自我表露和互动行为,网购之前查询该产品其他消费者的口碑已经是现在网购人士下订单之前的必然环节。网购之后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又会影响着后来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社会化媒体正好提供了展示使用感受的情境,连接着用户的网购动机与网购活动。在密集的互动中为数据搜集提供丰富的资料,准确抓取这些行为数据,是了解用户行为的绝佳渠道。

对社会化媒体自身的发展而言,更应利用大数据进行精确服务,在界定用户群体、制定传播策略、搜集使用反馈等环节,发现规律、预测其意向、总结趋势。本研究发现社会化媒体用户越年轻,其使用BBS、博客、社交网站、视频网站、互动百科的动机越强烈,如果利用数据挖掘,可以发现更为细致的年龄段及他们使用动机和使用行为偏好,非常有利于锁定目标人群,提供个性化服务。社会化媒体未来的运营策略就是要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在海量、无序的信息中精确分析出用户需求和公众关注热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设计和营销。

3.借势社会化媒体,助力多领域繁荣

随着互联网进入到社会化媒体时代,辐射到的领域不仅仅局限于科技、传媒、文化,而是广泛扩展到金融、医疗等更多领域。目前电子商务已经成功借力社会化媒体成为商业领域最为活跃的分支。更多的互联网+在社会化媒体方面的探索将有助于这些领域服务模式的升级,而这一切都符合社会化媒体用户动机需求的变革。

以互联网金融为例,社会化媒体的普及为互联网金融培养了目标用户群,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拓展了社会化媒介的使用范围。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工具与移动社会化媒体的结合,让用户时刻都是不同商户的潜在消费人群,可以接收商家推送的服务,也可以主动搜寻服务,并马上支付,立即消费。传统的新闻推送和和自媒体运营都因为网上支付的普及而开辟了更多个性化的有偿服务,提供了更多解释性的、深度化的资讯服务。这种新的线上线下并行的商业模式是未来商业发展的走向。互联网金融从解决支付问题出发,渗透入用户的日常生活,将金融服务带到虚拟世界中,既扩展了金融服务的领域,开启了新的商机,又赋予了互联网发展的新动力。

第4篇

关键词:Facebook;跨文化传播;互动与融合;语言霸权;文化输出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10-0060-02

根据我国跨文化传播学者孙英春的观点,“所谓跨文化传播,就是不同文化之间以及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与互动,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发生的信息传播与人际交往活动,以及各种文化要素在全球中的流动、共享、渗透和迁移的过程。[1]”近年来,从Facebook在全球社交网站中的受欢迎程度可以看出,新媒体技术支撑下的“虚拟网络平台”在跨文化传播领域发挥的作用已是显而易见,随之而来的各民族、各种族、各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文化碰撞、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也逐渐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

一、Facebook上跨文化传播关系的建立

文化的概念在学界可谓多种多样。而在基于Facebook这个社交网络平台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文化则以信息的形式存在,这种信息或隐或显的表现在传播主体与传播客体的语言和行为里,彰显着特定族群的生活经验和价值认同。它以语言符号为基础,以社交网络为平台,以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为纽带,在特定文化圈与族群圈之间相传,并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爱德华霍尔在《沉默的语言》一书中认为“文化即传播,传播即文化”[2]。吴予敏则认为“文化是由特定传播媒介所负载、并由人们设计的传播结构加以维护、推行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以及由传播网络限定的社会行为模式”[3]。根据这个定义,吴予敏相应地把传播界定为“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通讯、交流形式和文化的信息储存、放大、删减、封锁的活动机制”。Facebook社交网络平台上的跨文化传播实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定的传播主体(用户)通过言语、图像、文字、体态等符号系统,传递知识、交流情感、表达意愿,使得受众受到影响的过程。这些受众既包括与传播主体文化背景相近、文化身份相同的人,也包括与传播主体文化身份不同、文化背景存在明显差异的人。

二、Facebook上跨文化传播运行原理:六度分割理论

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1934~1984)创立了“六度分割理论”,英文译作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其核心观点是: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这就是六度分割理论。

Facebook的发展实践并验证了“六度分隔理论”的意义和价值。在Facebook网站,传播个体的社交圈会通过朋友、甚至朋友的朋友而不断地扩大和重叠,并在最终形成更大的社交网络。比如在Facebook上,有根据相同话题进行凝聚的话题讨论论组,有根据爱好进行凝聚的娱乐群组,有根据教育经历相同凝聚的学习群组等等。这些群组成员在现实世界里可能相隔万里,但在却可以因Facebook而相互连结、相互影响甚至相互改变。这些社交群组内的成员有着相同兴趣、爱好、教育背景和地理区位,在长期的互动和交往中逐渐演变成一个具有共同信仰、共同文化背景和文化心理的文化圈。

Facebook的网络结构主要包括4 个方面组成:用户、内容、社会网络、工具。这种结构通过建立低门槛的参与方式,使用户能够简单方便地贡献内容,又通过订阅机制帮助个人运营社会网络,建立“滚雪球”式的反馈模式,有效形成了诱发网络效应的机制。从社交网络服务的内涵来看,Facebook的本质是将现实中的社会圈子模拟移植到网络上,依据不同的属性和爱好建立和拓宽个人社交网。而推动这种个人社交网建立的深层原因,则是群体成员间的文化认同,它的核心是群体成员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比如在中国Facebook平台上,现在定居美国的香港男孩Victor和旅居澳洲的香港女孩Aimee通过Facebook认识并结为好友,二人皆因为生活在异域他乡而孤单,怀念家乡的朋友,又因为彼此都是香港人,有着相同的文化背景而成为朋友。但通过他们的互粉记录和留言互动来看,二者在Facebook上讨论的话题涉及好莱坞大片、美国爵士乐、澳洲大学教育大堡礁等。这是亚洲文化、北美文化和澳洲文化在Facebook上的沟通与互动。由于二人的个人主页均设置为“对外开放”,因此,Facebook平台上的每一位浏览Victor或Aimee个人主页的人,都会看到他们的谈论话题甚至接受他们的思想观点。这是一次传播主客体集体无意识的跨文化传播活动,但却得到了传、受双方甚至多方的互动与参与,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这些异质文化的影响。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基于六度分割理论的Facebook社交网站,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Facebook跨文化传播的互动与融合

1.身份认同与民族认同。社会心理学认为,群体是人们在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集合体[4]。在社交网站Facebook平台上,人际交往是用户进行其他活动的基础,大家聚在同一个社交网站中是为了寻找朋友、朋友的朋友、甚至是志趣相投的新朋友等。用户之间以及用户个体与群体之间的联系是广泛且紧密的,有着一定的必然或者偶然的认同基础。在Facebook中国网站上,一位从小就旅居德国的台湾女性Andromède和一位台湾男性Kevinviviyaya在Facebook上互为好友。外派到广东清远学习的Kevinviviyaya于2011年中秋节其个人主页上记录到,“远在海的另一边……在即将到来的中秋佳节,今年让我深深感受到,月是故乡明的离愁,还好有你们这些朋友说说话,也祝福好友们一切如意,要什么有什么,来自广东清远Kevin的祝福。”Andromède在后面发表了祝福留言,并表示对故乡中秋佳节的喜爱。这是一种粉丝之间的相互认同,既包含着对文化背景的身份认同,也包含着对华夏儿女的民族认同。

2.语言认同和语言多样化。传播是从语言开始的。语言差别是不同文化最重要的区别之一,是同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传播相区别的显著标志,也是跨文化实践最大的障碍之一[1]。在Facebook社交网络平台上,不同语言的文化群体是普遍存在的。以Andromède的个人主页为例,Andromède本是台湾人,旅居德国,她的个人主页是在大体框架是中文简体字。但从她的Facebook留言板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四川绵阳的hmilyseven(中文名叫任正勇)与她对话时说道:“很久以前就想问你个问题,你能看懂簡體中文吗?”Andromède回答道:“一部分,很多,基本上,應該可以。”hmilyseven随后跟帖道,“那以後還是用繁體的好了,你們那邊對傳統文化的繼承比大陸這邊好多了。”从上例中可看到,通过Facebook平台,在一个纯粹的个人用户主页上,出现了三中语言,即中文和英语和德语。其中在用中文沟通时,台湾女孩与大陆用户在简体中文和繁体中文之间进行着语言转换。这是一次汉语言体系内部的冲突与融合。而在与美国人沟通时,Andromède在中英文之间作着积极的语言切换,她一边用英语交流,一边用汉语提问,值得高兴的是,美国人goerobert883也在这两个语言体系里游刃有余。

四、Facebook平台上跨文化传播的消极意义

1.语言霸权蔓延。Facebook之所以能在全球137个国家畅行无阻,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英语的全球主导权。即使在一些官方语言非英语的国家和地区,这些使用Facebook的用户大多都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一定的英语基础,虽然他们在与国内用户互动的时候用我们国家的母语——汉语进行沟通与互动,但在与大多数外国人互动和分享活动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以英语为交流纽带。在Facebook平台上,这已经形成了用户交流时的一种潜意识,一旦互动的内容具有跨文化性质,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使用英语来对话。尽管Facebook进入一个新的异质文化圈时会主动采取一些本土化措施,但在语言上的掌控权却似乎丝毫没有退让。Facebook平台上的这种语言霸权,在某种意义上说,除了设计者本身在平台架构和语言版本等技术层面有“人为”操作之外,更多的是基于全球英语普及的语言环境所致。

2.技术操控下的“文化输出”。尽管Facebook信息传播网络化给人类的交流和互通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性,但它使人们在感受世界正在变成一个“地球村”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一个无奈的事实——这是一个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统治的信息世界。在传播技术层面,因特网在中央处理器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而微软在操作系统和大型应用软件方面更是一枝独秀。而在传播媒介层面,Facebook具有着先入为主、先发制人的绝对优势。这些方面的优势使美国在世界信息化的过程中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盟主。更重要的是,美国除了在信息产品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外,它还具有语言上的优势,虽然有多个语言版本,但英语是唯一通用的,而且是基本的语言。而语言本质上就是文化的表达,因此懂得语言的前提就是懂得文化背景、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等,这就无形中加速了文化的渗透,而这种潜移默化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使民族文化发生无形的改变。因此,有人担心世界文化将趋向于一体化,甚至可以说是美国化。辩证地说,以Facebook网络平台来进行跨文化传播对各国固有的民族文化的发展,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基于Facebook平台架构下的跨文化传播活动,以其独特的实践形式向我们表明,在传播技术高度发达、传播平台高度开放、传播范围无限延伸的全球化媒介生态环境下,学界对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视角应该有所调整。作为这一领域的关注者与研究者,我们的研究思路应该更加开阔,研究路径应该更加宽广。传统的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活动的确应该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但新媒体时代的跨文化传播学者,应该把包括Facebook在内的新型社会化媒体纳入我们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结构框架之内。这类社会化媒体带来的跨文化沟通与融合,一方面使全球社会信息化向着各民族多元文化的共同繁荣理性目标迈进,另一方面,也为语言与文化霸权滋生了繁衍的土壤。因此,如何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上更好地掌握跨文化传播的主动权,除了需要新媒体技术研发者重新组合、规划并建构一个更加适合我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传播架构之外,还应积极主动地加强社会化媒体的综合管理,促进社交网站用户共同心理特征的形成,增强社交网站用户群体的认同感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第1次版.

[2] 爱德华霍尔著.刘建荣译,沉默的语言[M].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5篇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社交网络的应用时刻影响我们生活,企业利用社交网络来提升知名度与绩效都已达到一定的效果。本文在互联网社交网络这个大的发展背景下,回顾和总结相关的文献,探讨社交网络环境下营销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对社交网络用户意愿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归纳了五个变量,分别是: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交互性、满意度、社会认同,分析这五个变量,然后提出促进营销信息传播的建议,得出研究结论。

关键词 : 社交网络;社交网络营销;营销信息;影响因素

1、定义概述

1.1 SNS的定义

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即社会性网络服务。

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1933~1984)创立了六度分割理论,简单地说:“就是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按照六度分割理论,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不断放大,最后成为一个大型网络。

社会性网络服务是一个平台,是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网络或社会关系的连接。例如利益共享、活动、背景或现实生活中的连一接。一个社会网络服务,包括表示每个用户(通常是一个配置文件)的社会联系和各种附加服务。大多数社会性网络服务是基于网络的在线社区服务,并提供用户在互联网互动的手段,如电子邮件和即时消息。

1.2 社交网络营销的定义

社交网络营销的核心是关系营销。通过社交网络这个服务平台来推广企业的产品和品牌以及其它的发展业务,社交的重点在于建立新关系,巩固老关系。其特点是:第一,直接面对消费群体,目标明确,可信度高,利于口碑宣传。第二,可以作为普遍宣传手段使用,也可以针对特定目标进行重点宣传。第三,直接掌握消费者的反馈信息,针对消费者需求及时对宣传战术和宣传方向进行调整。

2、发展现状概述

2.1 社交网络的发展现状

互联网及社交网络应用的发展,为消费者搜索与分享信息提供了重要手段。根据艾瑞网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8月,PC端社交服务月度覆盖人数为4.7亿人,同比增长10.7%,环比增长0.8%。在总体网民当中的渗透率为92.6%。社交网络平台人们注册身份的真实性,将线下的关系网复制到线上,利用这些关系网传播信息更具有真实性,对于任何想要吸引消费者的企业来说,了解社交网络变得极为重要。同时它也促进了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然而现在对于在社交网络环境下营销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并不完善,有待人们进一步的研究。

目前的社交网络正在涵盖以人类社交为核心的所有网络服务形式,成为了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目前社交网络在世界各地均有知名的网站分布,如欧美的Facebook、Bebo、Xing、Myspace,亚洲的Mixi、开心网、人人网等等。2013年,全球社交网络的普及率为17.3%,2014年将达到20.4%,社交网络的登陆人数多达全球互联网用户的三分之二,超过了电子邮件,成为全球第四大受欢迎的互联网服务。

社交网络逐渐成为网上信息传播的一种重要平台。在各大社交网站中还产生了一种类似现实的媒体,简称为社交媒体(Social-media)。这种新型社交媒体的出现无不对整个网络信息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

基于社交网络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实时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社交网站在网络营销中的作用。

2.2 社交网络营销的发展现状

社交网络以其普遍性、其用户的数量和信息的传播速度等特点成为互联网上发展迅速的一大网络平台。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伴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营销模式,社交网络营销。

社交网络营销的产生具有其必然性,随着社交网络的不断发展,信息的不断传播,使得社交网络成为信息交流的聚集地。因为社交的重点在于建立关系,任何用户之间都可能存在一张或大或小的关系网。而整个社交网络的强大关系网便能支持营销者们业务的发展。

目前,社交网络已经成为互联网上用户的聚集地,在整个社区中聚集着互联网上大部分的用户。通过分析发现,在社交网络中他们是直接面对消费人群,并且人群集中、宣传直接、可信度高,相对于现实来说更有利。在社交网络中,营销者完全可以组织特殊人去对其进行重点和特定目标进行关注。

3、社交网络营销发展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在研读社交网络及社交网络营销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社交网络环境下营销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提出研究假设,并且在此基础上对各个研究假设进行了实证分析。本研究主要解决以下一些问题:

(1)社交网络用户联系时间不确定性已成为信息传播的一大障碍,这使得信息的传播出现断续性,容易导致营销信息被淹没,传播过程过早终止。

(2)社交网络中信息的传播依赖于用户的个人喜好。虽然它的信息传播速度快,但受用户的选择而限制。

(3)社交网络营销信息的内容有没有趣,营销信息内容的专业性的强弱,都会影响传播者对信息的传播。

(4)对于传播者而言,传播者口碑的好坏也会影响下一个传播者对信息的传播,所以这需要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才更有利于信息的传播与扩散。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存在一些影响企业营销信息扩散的因素。所以要使企业能够更好的利用社交网络平台进行营销,我们就需要解决社交网络用户传播信息的动机和影响社交网络用户对营销信息的传播意愿。

根据关系营销和在线消费者行为理论,本文以信任-承诺模型为核心,整合个人声望因素,建立面向社交平台用户的企业营销信息传播意愿模型,针对各大社交网站,研究用户传播企业营销信息的动机,并确定不同因素对信息传播的影响程度,为营销者深入了解消费者传播信息的内在动机,有针对性地制定和调整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4、营销信息传播意愿的影响因素

4.1 感知有用性

感知有用性是指使用者感觉到使用一种特定的技术会增加工作绩效提高作业程度。1989年,技术接受模型是Davis1运用理性行为理论研究用户对信息系统接受时所提出的一个模型,提出技术接受模型最初的目的是对计算机广泛接受的决定性因素做一个解释说明。技术接受模型提出了两个主要的决定因素:①感知的有用性(perceivedusefulness),反映一个人认为使用一个具体的系统对他工作业绩提高的程度;②感知的易用性(perceivedeaseofuse),反映一个人认为容易使用一个具体的系统的程度。Davis(1989)认为感知有用性会影响技术使用者想要采用某项技术的意愿。

4.2 社会影响

社交网络用户在对营销信息传播的时候,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他会很在意他的亲朋好友、同事、上级的看法和意见。如果对其重要或是有一定影响的人,会促使用户把营销信息传播下去,传播时,会对社交网络用户产生影响,若社会影响越大,用户传播意愿越强,越能促使营销信息传播行为。

4.3 感知易用性

感知易用性被定义为使用者利用新系统、新技术需要努力的程度或者期望使用该系统的容易程度。这个变量在本论文中主要是指用户使用社交网络的方便程度。使用社交网络很方便,以百度贴吧为例,使用百度贴吧最重要的特点就在于,他利用自己在搜索引擎领域的知名度与地位,通过关键字查找同道者,通过简短的文字就可以进行交流,而且在移动客户端都可以进行,所以用户的感知有用性越强,社交网络用户的传播意愿越强。

4.4 传播信息的交互性

所谓信息交互是指自然与社会各方面情报、资料、数据、技术知识的传递与交流活动。本论文将交互性定义通过互联网和网络技术,基于百贴吧使用者与参与者之间进行的双向信息互动的程度。在百度贴吧上进行各个主题的相互讨论,可以通过在线发言、评论还有回复等方便地表达意见并与他人交流。百度贴吧使用者可以在线与企业工作人员进行互动沟通,使用者能够更加了解企业以及对企业的信息进行及时反馈,和大众进行互动,借助社交网络这个平台,使消费者能够迅速锁定目标企业的商品信息,节省消费者的精力时间,降低获取信息的搜索成本,更能促进使用者积极传播营销信息的积极性,所以营销信息的交互性越强,社交网络传播信息的动机就越大。

4.5 满意度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顾客满意度反应的是顾客的一种心理状态。顾客的满意度,是指顾客对消费经历的满意程度。在本论文中满意度是指用户对他所使用的百度贴吧这个经历的满意程度。满意度的高低会影响使用者的传播意愿,从而影响对营销信息的传播行为。因此使用者对网站及传播的信息越满意,对信息的传播意愿就越强,对网站的归属感越强,传播频率就会增加,从而形成传播行为。

5、意见与建议

5.1 营销信息设计内容方面

为了达到社交网络用户的期望的体验,即满足社交网络用户对营销信息传播意愿,企业营销信息在内容上应简洁易懂的同时要保证内容对用户来说是有用的信息,保证信息的实用性、可靠性、权威性;以便能够提升用户的归属感,所以企业在设计营销信息时,可以以别出心裁的形式来表现信息的内容,比如微电影、图片、名人语录、音乐等等来表现。使用户在使用信息的时候会产生视觉与心理的享受与冲击,增加用户的粘性,使用户产生传播信息的动机,另外就是利用现当代的主题与焦点和结合流行元素创造出来的营销信息的内容更加贴近用户的心理感受,使用户的社会认同度增加,从而增加转化率。

5.2 营销信息的投放平台方面

企业在投放营销信息的时候要重视对社交网络平台的选择。口碑良好和用户活跃度高的社交网络平台对于企业的营销信息传播颇为有利,更加能促进用户对信息的传播。

5.3 企业自身发展方面

对于企业自身而言,要在广大群众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口碑,在平时的宣传当中,使企业与用户的粘度加深,一方面,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提高知名度,另一方面,能够让用户为企业传播营销信息,增加社会认同、自豪感与归属感。总的来说,我们的对象是用户与客户,能够满足他们的心理与精神需求是追求的一个目标。

参考文献

[1] 周蓓婧,侯伦. 消费者微博营销参与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TAM和IDT模型[J].

[2] 刘建新,陈雪阳. 口碑传播的形成机理与口碑营销[J].2007

[3] 郭小钗,陈蓓蕾. 在线口碑效应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2009

[4] 陈小云. 消费者参与社交网络营销因素的实证分析[J].工商管理.2012

[5] 赵明媚,郭宇. 品牌忠诚度对企业的影响摭论[J].2010

[6] 张莹瑞,佐斌. 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心理科学进展.2006,14

作者简介:

第6篇

【关键词】媒体融合 社交媒体 电视 大数据 全媒体 互联网思维

所谓社交媒体是人们之间用来分享意见、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及平台,主要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微信、APP、博客、论坛、直播平台等等。社交媒体在互联网沃土上蓬勃发展,2016年更以井喷态势融入人们的生活,其传播的信息已成为人们浏览互联网的重要内容,借助社交媒体,一个又一个热门话题,一类又一类推广渠道、产业模式正在日新月异地从理念变为现实。电视媒体争相与社交媒体融合并进,社交媒体也在推动着电视媒介生态及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

一、传播效果: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多维度延伸,全媒介评估图景应运而生

在移动互联网力量的推动下,社交媒体与电视行业的联姻正在爆发巨大的产业红利:社交媒体一方面从电视节目中不断寻觅内容消费热点,另一方面也为电视的革新提供数据支持;而电视行业则利用社交媒体的数据推动自身采编制播模式的创新。电视与社交媒体“牵手”,已成为媒介融合的一股新势力。

电视借助社交媒体各类终端将传播效果多维度延伸,社交媒体成为电视内容预告与宣传中强有力的信息推手,海量的微博、微信、APP等社交媒体上的讨论内容,增加了电视节目的曝光率和影响力。2016年“辽视春晚”预热推广过程中,六小龄童《金猴闹春》的精彩视频通过各类社交媒体迅速传播,使全国观众对“美猴王”的经典情怀喷薄而出,好评如潮,微博讨论量突破两亿余次,直接助力“2016辽视春晚”成为现象级春晚,创造八项全网第一,成功卫冕“卫视第一春晚”的称号。此外,电视新闻节目记者通过“映客”直播新闻现场,娱乐节目主持人通过“花椒”等平台直播录制花絮,电视正在借助社交媒体将有价值的内容有选择地延展到多个平台,并产生立体传播的宣传效应。

另一方面,传播效果在社交媒体上的延伸,也推动着一系列全媒体评价指数的应运而生。“微博阅读量”、“微信影响力”、“视频点击量”、“全媒体收视”、“百度关注度”等评价指数,作为收视率数据的重要补充,在媒体融合时代全面反映了受众的关注习惯,为电视媒体提供多维度、更公正的社交媒体传播影响力评价数据,在传统收视率基础上描绘出一个全媒介图景,并逐渐向终端、渠道和内容融合,最终,实现跨屏幕多终端的数据融合成为必由之路。

二、价值拓展:从借势宣发到多屏开花,打造全媒体影响力IP

顺应互联网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的趋势,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的融合从技术与形式的物理变化,转向更为深刻的内容与渠道的化学反应。电视传媒已不再把社交媒体仅仅看成一个渠道、一种通路、一个手段,而是从最初借助社交媒体开展优质节目宣发,到如今发展为各大电视传媒纷纷打通电视屏、PC屏、手机屏、PAD屏等,打造“一云多屏、多屏开花”的新传播生态,不断推动传媒产品的多样化、渠道的多元化,致力于借助社交媒体,形成完整的平台对接与内容分发体系。

辽宁广播电视台主要频道的品牌栏目已实现在电视端和移动端的多屏播出。都市频道的APP客户端“都市频道”日最高互动次数超过1000万人次;2016年初,推出了“瓢虫FM”APP直播互动电台,该产品围绕全台音频产品进行系列化分类布局,并开通视频功能,这是电台频率在移动互联方面进行的有益尝试。

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融合的一大优势是电视台的优质平台和多年形成的粉丝信赖,电视传媒也在借鉴网红模式打造IP经济。辽台内容生产团队结合台内一些知名主持人的个人特点,量身定制每个人的专栏形象,用网红模式打造主持人在新媒体矩阵里的IP效应,如美食专栏“君之味”、旅游专栏“霞客行”、读书专栏“琳琳书屋”等,都是对主持人公益形象的良好拓宽与外展,形成了收视的良性互动与线上的气质提升。每位主持人,每档品牌栏目,每场重点活动,都可以看作是新媒体产业的网红IP,这些IP聚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电视传媒在社交媒体上的影响力大IP。无论对于产业升级、商业推广还是粉丝黏性,都多有助益。

三、大数据应用:从模糊投放到精准传播,催生新蓝海新模式

大数据分析能够有效解析用户阅读习惯,找出相关关联,实现信息的智能化生产、传播和匹配,为用户推荐定制化视频、图文、直播,打造精准传播、“千人千面”的手机电视台和全媒体平台,将成为电视传媒的产业方向。

大数据将引发新的生产革命,一切将以数据为中心,基于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创造出有价值的信息,并以数据为基础,重新构建电视传媒的内容制作、传播、营销等多个环节的运营模式。在美国,大数据已经运用到电视节目制作中,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美剧《纸牌屋》的拍摄与制作完全依靠大数据展开。《纸牌屋》的数据库包含了3000万用户的收视选择、400万条评论、300万次主题搜索。最终,拍什么、谁来拍、谁来演、怎么播,都由数千万观众客观喜好的统计数据决定,从受众洞察、受众定位、受众接触到受众转化,每一步都由精准细致、高效经济的数据引导,从而实现“用户需求决定生产”。对大数据的精准运用,使《纸牌屋》制作方、美国流媒体巨头Netflix赚得钵满盆盈,Netflix新增用户数305万人,用户观看的视频总时长超过40亿个小时,股价也随之飙升高位,这是大数据的胜利。

“大数据”技术将为电视媒体的广告投放和数字营销提供坚实基础,催生产业新蓝海。“信息找人”的模式兴起,数据维度得到极大加强,涵盖搜索、电商、视频、地图、社交、应用、游戏等移动互联网最热门的应用场景,涵盖百度搜索数据、淘宝天猫的电商数据、高德的出行数据、微博的社交数据、优酷土豆的视频数据等,立体、多样的大数据分析,将使媒体更了解用户需求,建立用户数据库,目标人群被清晰地结构化,性别、年龄、职业、偏好等等特征逐一统计完善,广告受众便细分到了某类人群,广告的精准投放将进一步得到优化。伴随数字营销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T2O理念的跨屏互动营销成为可能,通过酷云互动、微信摇一摇、特色APP等工具,创造了“收视伴随”的新体验,也将实现“边看边买”的电视入口营销新模式。收视数据和消费数据完成同源采集,观众与消费者实现统一,基于“观众+消费者”的“总和受众”数据得以完美呈现。湖南广电旗下的芒果生活正在进行T2O互动营销实践。观众在收看节目时打开手机直接扫节目LOGO,就能立刻购买节目同款定制产品,此外,用户在任何场合,只要有节目LOGO,就能拿出手机扫码购买。未来的电视内容将从单屏播放过渡到全媒体平台,全媒体分发即是电视屏幕上发出内容,在社交化小屏上做生活解决方案。所以,内容就是广告,广告引导流量,流量产生分发,分发引导内容,社交媒体的大数据最终改变了电视传媒的运营模式。

四、体制改革:从单向闭合到互联网思维的顶层设计,重构全媒体生态

媒体融合的关键是顶层设计,社交媒体的发展,将推动电视传媒从组织架构和流程改造入手进行全媒体建构,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

从服务观众向服务用户转型:树立用户思维,去中心化,在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上更好地服务用户,做到产品设计在云端,一云多屏,多屏开花,产品多样化、渠道多样化、平台规模化。

变内容产品为IP资源:树立产品导向战略,使传统媒体品牌成为吸引用户的入口,围绕自有IP 产品进行衍生开发;实现内容产品细分与聚合,满足精准传播与定制;渠道平台化,通过全媒体;市场线上与线下打通,即传统媒体、社交媒体、用户收视和消费行为的打通及互动。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向市场生态转变:全力打造全媒体产业航母,使之成为市场主体,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一体化融合,走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市场之路。打破体制内外的壁垒,使人才、资本合理涌入,以用户数据为核心,多元产品为基础,多个终端为平台,深度服务为延伸,重组融合媒体的架构。设立四个业务流程体系与机构,即内容制作中心、渠道运营中心、技术中心、整合营销中心。在场景媒体时代,对传媒产品的价值进行深度开掘,实现价值拓展和产业增值。

第7篇

腾讯科技在6月全面开启微博在线科技V论坛,每期邀请三位业界大佬,纵论互联网江湖。将覆盖、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等热门领域,关注移动电商、移动开发者、社交网络和创业投资方面的最新热点,本期聚焦“社交营销的价值和前景”。

SNS关系链推荐是最好的广告

郑志昊认为,基于社交平台上的海量用户属性,SNS营销和社交广告系统能更精准的分析出客群特征,在广告中引入真实好友关系链,社交广告能打造出“好友的推荐是最好的广告”的场景。

王秀娟表示,在传统媒体上是加大曝光量,在社交媒体上是先做品牌及产品的消费者洞察,把想传达的创意,对应到一个能产生共鸣的消费者通用行为需求上,让最有消费动力的用户先参与,再去影响他朋友中的潜在消费者,再去对没有消费需求的用户去做触动和告知。

“SNS营销的核心是社交关系带来的口碑和传播力。”董本洪指出,善用这个核心点可以实现传播的量变与质变,达到品牌建设甚至电子商务的目的。

以下为互动实录:

王秀娟: #SNS大家谈# hi,大家好,很高兴今天和PETER,CHRIS一起讨论社交媒体营销的话题,谢谢大家这么踊跃的提问

克里斯董: #SNS大家谈#大家好,我是im2.0 CEO克里斯董,很高兴和大家交流社会化营销。

cici: #SNS大家谈#请问sns营销核心价值是什么?

郑志昊Peter:对于社交广告和SNS营销核心价值的陈述也可以借鉴Facebook COO沙里尔?桑伯格提出的价值主张(value proposition):用户触达广,精准相关度高,用户参与度高,社交场景丰富。

小天: #SNS大家谈#SNS该怎么赢利,出去传统的广告收入,怎么才能真正的做到营收?

郑志昊Peter: SNS的主要盈利模式有,1.直接的增值服务的高端会员模式(premium service). 2.开放平台共赢和收入分成,3.直接的自主游戏运营(包括整合平台体验的游戏)。4.社交广告。5.泛电子商务的佣金,提成和返利。

郑志昊Peter:(接前面回答)不管是哪一个商业模式都需要很有耐心的投入和深度的打磨,才能真正的把收入模式融入在用户价值当中,而不是以牺牲用户价值的方式换取短期的收入。

Nara蜜: #SNS大家谈# SNS营销模式是如何突破传统营销模式的瓶颈,成为企业首选的营销方式的?与传统营销相比,它的优势有哪些?

郑志昊Peter:基于社交平台上的海量用户属性,SNS营销和社交广告系统能更精准的分析出客群特征,在广告中引入真实好友关系链,社交广告能打造出“好友的推荐是最好的广告”的场景,所以我们认为“更精准,更友好”是社交广告的价值特点。

Celine: #SNS大家谈# SNS营销跟传统1.0时代比起来,是不是对广告主的要求也有所提高?

克里斯董:在2.0时代,用户希望与品牌有更深的互动,他们是主动参与参与的发起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所以他们对企业的活动创意、参与流程体验等各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

王秀娟:是的,社交媒体的营销,不仅对创意的要求更高,对社交媒体的产品技术的深度使用包含接口对接的需求都更高

姚蓓蕾: #SNS大家谈#能谈下微博营销和sns营销的区别嘛?感觉现在sns不像前两年那样热了,倒是微博的热度越来越高,微群,从某种程度讲,将社交变得更专业。您觉得二者可以共存嘛?

郑志昊Peter:都是Social Media的范畴,都有很好的用户价值。理论上微博社交广告通过对微博用户数据的解析,通过用户属性,比如年龄段,关注内容,粉丝关系,用户与粉丝的互动等进行精准定位,商家可通过微博、投票、位置、评论、关注、分享等互动方式投放广告,最终达到精准营销,并提高广告转化率。

水墨桫椤: #SNS大家谈# IM2.0在互动营销领域攻城略地的速度很快,请问你们是如何做的?你们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特质吗?

克里斯董: im2.0希望以创新带来营销效果,而创新要靠策略、创意与媒体平台的无缝整合。以和腾讯合作为例,我们来自互联网公司的产品团队、一流的创意及品牌人才,能共同掌握各产品的特性和用户行为,把最有效的Idea植入并发挥。

王秀娟: #SNS大家谈#社交媒体的营销最SEXY的方法论,是赚取媒体,也就是说能引发用户基于社交网络平台的自传播,这个体系下的效果如何监控呢

克里斯董:社交效果体系监控基本分三个纬度:1.由投放广告带来的触发,2.由用户互动带来的传播及后续互动行为,3.品牌粉丝或潜在用户的积累。目前,这三个纬度都可以在平台上做有效持续的追踪。

郑志昊Peter:腾讯社交广告非常注重效果的衡量,对APP安装和收入转化,对电商的成单转化率等能够衡量的分析都给出了实时的分析,在能够获取到的数据和分析范畴内,智能的帮助提升社交广告的精准定向,广告主对此非常认可。以电商为例,韩都衣舍通过QQ空间社交广告推广和社区关系链传播,ROI超过业内平均2倍。

王秀娟: #SNS大家谈# Peter,现在QQ的社交产品很多,有QQ-ZONE,QQ微博,微信等,现在相关之间打通,实现整合性的营销渠道能够实现吗?

郑志昊Peter:这也是腾讯社交广告和社会化营销平台正在努力的方向,目前也正在技术能力层面,在数据挖掘层面,在广告资源方面逐步的实现打通,整合性的营销渠道是可以期待的。

克里斯董:是的,腾讯产品资源的整合可显著提升社交营销的价值。

孔令鹏: #SNS大家谈#请问在国内电商企业中,社交营销占到的比重应该是多大,企业应该将社交营销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来对待,如何将社交营销和线上线下结合起来?

王秀娟:电子商务企业目前的营销方式更多的传统的方法,即点击转化购买,考核的KPI是CPC,ROI,客单价等,这种方法比较落后,驱动力是打折,抓的有明确购物愿望的消费者,而社交媒体可以更贴近消费者的潜在购买欲望,设计互动情境和流程,激发消费者的潜在购买需求,把用户的潜在物欲在好友中间去传播

张小白: #SNS大家谈#近期的几个优秀案例让人有目共睹,im2.0确实做到了注重实效,且很全能。王秀娟(@susanwang0517)克里斯董(@kelisidong)您如何看待在mobile端有效实现SNS互动及多次传播?

克里斯董:手机本来就是为社交而生,所以社交落在移动平台上更加应用强关系及地理位置的整合,腾讯的微信就是深具潜力的产品。将来移动端可有效整合线上与线下,对各种商业应用尤其是零售业帮助很大。

王秀娟:社交媒体的传播重点要设计传播模型,这个模型正向扩散的口径越大,引爆的效能就越高,通常希望模型在20度以后都是放大式的几何倍数递增的传播形态

未白: #SNS大家谈#听说大街网已经开始有市场营销的案例了,作为一个从招聘网站起家的公司,你们是怎么升级这个能力的?

王秀娟: LINKEDIN,大街这种BSNS的商业体系会更为系统和完善,是同时TO B,和TO C的,BSNS和微博,人人这些通用SNS不同,不是资产做大了,再表层的设计营销体系,而是从一开始对用户的营销体系设计中就有无数的TO C,TO B的营销应用接口

Nara蜜: #SNS大家谈#大多数人理解的比较直接、传统的SNS营销思路是直接把SNS网站当作一个普通的媒体来投放广告。但实际操作上看,这种做法低估了SNS的营销潜力,您认为SNS营销真正的核心是什么?

郑志昊Peter:确实是需要把握住一些核心特点,需要理解社交广告资源是优质的有场景化的广告资源,这里有精准聚焦目标用户,这里能够关系链助推广告转化。潜移默化的打造出“好友的推荐是最好的广告”和“符合用户需求的营销是有用户价值的营销”,这都需要平台与广告主不断的探索和挖掘。

克里斯董: SNS营销的核心是社交关系带来的口碑和传播力,善用这个核心点可以实现传播的量变与质变,达到品牌建设甚至电子商务的目的。im2.0在QQ空间的DELL存钱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透过朋友的相互支持完成品牌的传播任务获得购买的优惠,实现品牌和消费者的双赢。

王秀娟: #SNS大家谈#社交媒体营销的5种大的形势,social ad,social app,social video,social CRM,social platform最有效的形式是?最好的联动方案是?

克里斯董:大体而言,可以social platform为基础,以social CRM为长期目的,以social app呈现表达品牌理念的互动形式,以social ad和social video作为触发及覆盖的武器带动5S联动,达到最深最广的传播效应。

郑志昊Peter:可能比较难对比每一种方式而分出伯仲。社交广告有优势,比如丰富的用户画像和精准的定向,比如强大的Viral病毒式的传播,而完成这个优势的闭环,必须有对用户的深度理解(数据挖掘,CRM),对场景(App,video,feed)的良好把握,所以可能说“能够做到营销的真正闭环最好”。

Nara蜜: #SNS大家谈#随着社交型媒体的兴起,不仅让消费者拥有了交友互动的平台,更让企业有机会设立品牌主页,产品信息,与消费者互动,给消费者个性体验。作为大街网这一高速发展的社交网站的CEO,您是否认为社交模式将为SNS营销新的王牌?

王秀娟:我认为传统的点击营销模式会越来越弱化,最终会变成SOCIAL媒体引爆的初始冷启动的一个营销入口

王秀娟: #SNS大家谈#目前社交媒体营销,广告主都很赞同并且渴望有所作为,但是这些媒体的最大化价值实现。需要对媒体本身的用户的传播的路径设计的非常到位,要深度懂媒体懂产品,这块的瓶颈如何突破呢?

克里斯董:广告主要打破以往的思维,不再只重视单纯的创意表现,而应该寻找一个能掌握WEB2.0产品和平台技术的营销合作伙伴,完整有效的把控互动产品设计及用户体验,才能最大化实现媒体的价值。

Celine: #SNS大家谈#用户体验是互动营销的重点,如何能真正的全面覆盖用户体验,实现品牌和用户的深入互动?

王秀娟:扩大传播的用户规模是结果,在传统媒体上是加大曝光量,在社交媒体上是先做品牌及产品的消费者洞察,把想传达的创意,对应到一个能产生共鸣的消费者通用行为需求上,让最有消费动力的用户先参与,再去影响他朋友中的潜在消费者,再去对没有消费需求的用户去做触动和告知,我们有个模型叫1,9,90。

贺学威: #SNS大家谈#今天看到一个戴志康的文章,里面有提到SNS营销重点还是在好友关系的传播,但是现在互联网活动中分享的往往都是无效的信息,甲方总是想抓大抓全,所以腾讯在好友关系这个点上是否有很好的案例可以去教育客户呢

郑志昊Peter:多家知名APP开发者,电商网站已真实体验QQ空间社交广告。Zynga,恺英等社交游戏公司,蘑菇街,美丽说,京东商城,珍爱网,韩都衣舍等电商网站都获得了不错的推广效果。

Celine: #SNS大家谈#很多企业业主都很关注微博,IM2.0怎么看待微博营销?

克里斯董: im2.0的观点,微博是社会化营销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他正经历一系列重要的改变:1.由C2C转向B2C,2.由媒体属性转为平台属性,3.由EPR到Engagement。换言之,营销价值开始随着用户基数扩大而增加。

迪凯特: #SNS大家谈#在社交营销的发展浪潮下,传统媒体门户网站是否会在营收增长预期大大降低,甚至被市场抛弃?

克里斯董:门户代表付费媒体(Paid media),社交媒体代表赚取媒体(Earned media),两者交互运用以产生最好的营销效果,未见得是绝对的取代关系,但任何广告主都想要赚取媒体,所以社交媒体在营销策略发展过程中会越来越成为首要的考量。

王秀娟: #SNS大家谈#目前社交媒体营销,广告主都很赞同并且渴望有所作为,但是这些媒体的最大化价值实现。需要对媒体本身的用户的传播的路径设计的非常到位,要深度懂媒体懂产品,这块的瓶颈如何突破呢?

郑志昊Peter:这个可能真的没有万灵药,需要从现有的成功案例和体验中提炼和学习,每个领域各有特色,国内的分别属于不同领域的恺英,美丽说,蘑菇街,珍爱网,招商银行都根据自己行业的特点结合SNS做出成绩,国外的Obermutten小镇和Kia汽车的facebook案例也很典型,大家可以学习。

王秀娟: #SNS大家谈# QQ现在的社交媒体营销体系对公司和广告主有一个合作系统规划吗,我们看到新浪微博在广告主之下设置了一些深度的营销合作伙伴,譬如专门运营PAGE的,专门做APP的,专门做数据的,等等

郑志昊Peter:是的,在产品和运营体系逐步完善的基础上,公司和大的广告主可以更深度的参与到社交广告和SNS营销的运营中,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成功的player在数据运营,认证空间和微空间的运营,在App营销等方面上开始发力和做储备。

张智勇: #SNS大家谈#微博运营方,对目前的各种微博营销,典型的例如花钱买转发,是支持还是反对?

王秀娟:这种方法根本不会有大的作为,微博引爆靠的是消费者需求洞察,并且基于洞察做出能引发传播的应用和活动,并且跟微博平台提供的各种产品功能深度对接,买粉丝买转发的弱智方法不会有长远之道,也不会形成气候的,当然媒体还是应该设置机制,避免这种灰色的破坏生态链的行径

Nara蜜: #SNS大家谈#游戏,作为SNS的一条重要的生命线,越发的赢得广告主的青睐,但最常见的方法往往是简单的道具植入,im2.0趣多多项目作为游戏SNS植入的成功案例,是如何突破这一瓶颈,将趣味原则、利益原则、互动原则、个性原则有效的结合的?

克里斯董:感谢大家对im2.0营销作品的关注,im2.0的观点是游戏是可以引导大多数网友作深入互动的路径。由于我们有完整的游戏制作能力,所以在发展策略时可以从0开始,去寻找最能表现产品特性的创意题材,连接用户的需求和洞察,制作最精美的游戏来打动消费者。

仰天: #SNS大家谈#社交广告对区域行业有什么吸引力?

郑志昊Peter: SoLoMo是未来的大趋势,Local和区域性的服务行业这块很大的市场,非常看好社交广告领域。有些服务价值链条长,需要对地理,商家等信息较强的整合能力。这需要更多的耐心来落实,又要避免走弯路(欺诈,不真实,服务质量不保证)。国外已经有了不少优秀的案例,例如本地化团购。

kimsung-金星: #SNS大家谈# QQ空间的社交营销思路跟Facebook是否一样,特色是什么?

郑志昊Peter:有两点相对的优势,一个是丰富的用户画像和精准的定向,另一个是强大的好友传播。腾讯产品线非常广,用户基数相对较大,这些都有助于我们对用户的理解,丰富的用户画像,帮助我们精准定向到广告最匹配的人群。

郑志昊Peter:广告主可以通过我们的系统,精准定向用户的年龄、性别、地域、学历、兴趣、状态、付费能力、上网场景等多纬度属性,最大化发挥广告的效果。另外一个是基于好友关系链的社交传播能力。

郑志昊Peter:例如传播能力这一点对APP开发商尤其有效,通过安装Feed、分享、邀请、FreeGift等多种传播渠道,一个广告带来的有效用户,能为APP带来多重的传播价值,带动更多的好友加入,最终形成N次放大的广告效果。

第8篇

我们越来越发现,无论是在Facebook,还是在人人网,普通用户都和他的好友资源一起,正在成为商家广告的免费宣传者。播放视频,参与投票,答复事件,评论或者仅仅是点一个按钮来说明“喜欢”,好友都能实时接收到你对一个品牌的态度。最后,绝大多数用户都会关注广告所推介的信息。因为,这是朋友推荐的。

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这种基于真实人际关系的互动行为正在深刻地烙上现实商业的印记,并出人意料地取得当事人的良好口碑。但是,在营销领域中,让普通人群从广告旁观者变为广告参与者的新媒体――SNS,却因为比传统营销方式拥有更多维度,让效果评估成为难题。于是开篇中“上墙”短讯的呼吁,也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尼尔森(Nielsen)报告初揭SNS社交媒体广告价值衡量标准面纱

2010年9月起,全球最大的市场研究公司尼尔(Nielsen)选取人人网为研究媒体,对戴尔、耐克等知名广告主的广告投放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跟踪监测。在经过粉丝来源渠道分析、粉丝对品牌的认知与评价等项目调查之后,发现广告的首次传播(B2C)和好友的二次传播(C2C)最终聚集沉淀用户成为品牌粉丝,而粉丝在品牌偏好、购买意愿、推荐度上都显著高于非粉丝。

据尼尔森《SNS社交媒体广告监测研究报告》摘录称“社会化广告+二次传播对粉丝数量的积累有绝对影响”,“品牌广告确能造成传播效应,但用户之间的传播更有效”,“变身为粉丝离不开品牌的推力和好友的拉力”,“粉丝显著提升品牌在偏好,购买意愿,推荐的影响力”。尼尔森的《SNS社交媒体广告监测研究报告》在刚刚闭幕的“人人啸应-解密SNS社交媒体广告价值”营销峰会上进行了全面曝光,引起整个网络营销领域的关注,同时也为SNS衡量标准提供了理论之源。

从尼尔森的报告可以看出,“好友”显然是SNS营销的关键词之一,是二次传播的主体,是粉丝的构成元素。在人与人之间这个真实关系的链条上,一旦将营销信息渗透到用户的关系网络中,则每个用户都可能成为品牌的传播者,成为成就SNS营销价值最大化的关键。

真实,是SNS营销之本。人人网,正是这种真实关系模式的专注应用者,同时也是最大受益者之一。基于尼尔森的报告,人人网所代表的中国SNS行业为将SNS营销的各个维度进行系统化、标准化衡量,找到了方向。

付费媒体、免费媒体、自有媒体推动Web3.0进程

以互动为本质的主流网络形式Web2.0并未满足商业时代的诉求。而进化的SNS社交媒体却凭借独特的社会化广告产品和传播机制,赢得了市场的关注。

正如尼尔森产品研究部高级总监洪恒隆在谈到Web3.0时所述,“Web3.0发展有三个方向,一是social,即如何拓展社交圈;二是随时随地和无所不在,即移动社交化。三是内容即广告,有价值的信息的转载传播,能够更好地体现网民的劳动价值。”显然,拥有超过2.1亿用户的中国SNS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华语世界Web3.0的代表之一。

SNS,已经不仅是推广渠道,更能够成为品牌栖息地。与传统门户网站营销模式和衡量方式的不同,SNS不再单纯追求流量、曝光和点击,而是搭建起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立体深度沟通的桥梁。奥美(Ogilvy One)在2010年的一份《朋友、品牌和社交媒体在中国》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在社交媒体环境中,品牌和朋友之间的区别已经模糊化。关键在与像朋友一样对待消费者,才能让他们变成品牌的传播者。

“SNS社交媒体能够自动将用户的品牌参与行动转换为新鲜事,产生二次传播,而这些曝光量、点击量、行动量以及粉丝数量,在你的付费媒体之外构成了免费媒体部分。如果品牌愿意为留下粉丝、沉淀这些曝光和点击而开设品牌公共主页,那么自有媒体也自然而来。”人人网全国营销策划中心总经理李普庆认为,付费媒体(Paid Media)、免费媒体(Earned Media)、自有媒体(Owned Media)是SNS的三驾马车,拉近了从Web2.0到Web3.0的距离。

同样,由尼尔森报告所引发的SNS社交媒体广告价值衡量标准的建立,也不仅是衡量付费广告的曝光、点击,还包括由用户的后续行为所产生的二次传播量、最终获取的粉丝数及粉丝的活跃度等维度。

二次传播、粉丝数及活跃度源于消费者精准对接

市场研究者和媒体共同努力,为市场主体――企业提供了可信赖的评估体系。在尼尔森报告基础上,融合国内最大的社交媒体人人网的营销实践建立和完善的“人人啸应――SNS社交媒体广告价值衡量标准”,对符合SNS特性的付费媒体、免费媒体、自有媒体进行系统化衡量,从而满足了品牌对广告投入回报率的需求。

“戴尔(Dell)零售品牌线产品贴近时尚白领以及大学生形象,在Web3.0时代,他们更多的网络行为是沟通、分享,因此戴尔非常重视SNS营销。”戴尔大中华区消费及中小企业业务部市场部总监陆F轩表示,“戴尔在选择社会化媒体时有三个标准:用户覆盖,运营能力和技术创新。中国最大的SNS平台人人网涵盖了戴尔的营销对象。品牌主页粉丝在8个月内突破了60万,他们是戴尔的朋友,也是很珍贵的品牌资产,为此总裁Michael dell先生还专门发来了贺电。”

耐克(Nike)媒介策划经理吴欢伦也对与消费者在SNS社交媒体上实现精准对接表示认可。“消费者在哪里,品牌就在哪里。”吴欢伦表示,如何更有效地到达消费者是品牌的目标所在,“在SNS上,品牌和消费者是双向的、双赢的选择。粉丝数固然重要,但这些粉丝是否是我们希望影响的人群以及他们的活跃程度更加重要。人人上丰富的互动形式让传播、沟通更为频繁,耐克在与Facebook和人人网等社交媒体的合作中,充分体验到了投票、照片和视频分享所带来的成功。因此,我们欢迎第三方加入进来对SNS的广告效果进行评估。”

在谈到粉丝和二次传播的关系时,公司的看法让人耳目一新。奥美(Ogilvy NEO)客户服务部总监李元任表示,SNS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可贵之处。具有前瞻性的企业品牌在SNS社交媒体上进行了探索和深入的挖掘尝试,“把消费者从被动的旁观转化为主动的参与,从而因互动而熟悉并成为朋友,这就弥补了传统广告客户对消费者的核心感知滞后的劣势。”李元任认为,粉丝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消费者,更承担了广告人的部分义务。

知世营销大中华区上海公司总经理范文毅则认为,SNS并不是新媒体,而是品牌和广告人多年梦想实现的平台。SNS第一次实现了让品牌掌握消费者之间的互动,这种营销方式就像消费者之间的耳语一样亲切和可信赖。SNS系统会为用户拣选关注的信息类型,这就大大提高了二次传播的精度和准度,“二次传播是最重要的部分,但获取免费媒体也是需要通过付费的社会化广告和公共主页才可以实现。”范文毅认为,自SNS之后,所有媒体的平台都会是一个开放的趋势,而广告主也更加认知到与消费者互动沟通的重要性。

人人啸应SNS社交媒体广告价值衡量标准迷局破解

“人人啸应”是SNS社交媒体广告价值衡量标准的精准提炼和形象写照。在社交媒体中,以真实的人和真实的社交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独特社会化广告产品及传播机制,使得品牌让每个人都成为传播者成为可能。广告主不仅能够买“付费媒体”(paid media),还能通过用户向朋友的传播行为得到“免费媒体”(earned media),以及通过品牌主页拥有“自有媒体”(owned media)。SNS社交媒体广告的衡量标准不仅是付费广告的曝光、点击,还包括由用户的后续行为所产生的二次传播量、最终获取的粉丝数及粉丝的活跃度等维度。

品牌市场人、广告营销人,网络媒体人所共同期许的概念,已经悄悄落地。

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总经理胡延平认为,“人人啸应”是人人网对其五年来SNS营销成绩的一个总结和规范,是对整个行业的一个重大贡献。自人人啸应之后,整个SNS行业也将迎来一个新的营销发展时机。

第9篇

[关键词]SNS 公共领域 建构

在当代中国,“互联网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1] SNS作为当前中国最热门的互联网应用之一,正呈现蓬勃发展之势。据2011年1月公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10年12月31日,中国社交网站拥有2.35亿用户,在网民中的渗透率达到51.4%,超越网络论坛成为中国互联网第九大应用。”[2] SNS作为一种全新的互联网沟通平台,以建立和稳定用户关系的机制为基础、在虚拟世界重构现实中的社交圈和快速有效的信息传播等特点,为互联网公共领域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一、SNS的内涵及其特点

1.SNS的内涵。

从社会学意义上讲,社会化网络指的是社会行动者(Social Actor)及其之间关系的总和。SNS有三重内涵(如图一:SNS的三层含义及其关系)

分别是社会化网络软件(Social Networking Software)、社会化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和社会化网络网站(Social Networking Sites)。SNS的思想及其运用,促进了新型的社会化网络(Social Network)的形成。

社会化网络理论是在六度分隔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Theory)及其衍生理论――弱连接(Weak Ties)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六度分隔理论是社会学家斯坦利・米尔伦格(Stanley Milgram)提出的。该理论简单地说,“在人际网络中,要结识任何一位陌生人,中间最多只要通过六个朋友就可以了。”[3]弱连接理论是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拉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1974年提出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沟通互动的频率来看,可以简单划分为强连接(Strong Ties)和弱连接(Weak Ties)。 格拉诺维特认为:在传统社会,每个人接触最频繁的是自己的亲人、同学、朋友、同事……这种稳定但传播范围有限的联系,属于“强连接”,与其相反,社会关系更为广泛的,但交往频率不高的联系则属于“弱连接”。“强连接”通常代表着行动者之间具有高度的互动,但传递的信息可能是重复的。“弱连接”不如“强连接”紧密,但却具有低成本和高效能的传播效率的优势,同时弱连接之间的信息异质性较强,在人们与外界交流时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根据以上理论,杰尼・史密斯Gene Smith绘制了社会软件的蜂窝模型,列举了社会化网络软件的构成要素(如图二:社会软件的蜂窝模型)[4]

身份(Identity)指的是用户在系统中的惟一身份。用户可以用真实身份注册,也可以使用虚拟的身份,但无论实名还是虚拟网名,这个身份是稳定的、惟一被认可的。分享(Sharing)指用户彼此之间展示和传播的东西。状态(Presence)通常表示在线或者离线,也可表示在何地做何事。会话(Conversations),指用户之间交流的方式,形式多样,可以是即时通讯、系统消息或多人讨论等。关系(Relationships)指系统中两个用户之间的关系。名誉(Reputation)是系统给用户的人品或级别定义。小组(Groups)是系统中把相同兴趣的用户组织在一起。在这7个要素中,身份是社会软件的核心。

SNS的架构则以个人展示平台为中心,依次扩展到好友交流平台、陌生人结识平台和社会协同平台(如图三:SNS的架构)。

上述讨论发现,SNS有以下涵义:SNS以稳定的用户身份为核心,好友关系为纽带,利用社会化软件,在互联网上搭建起以个人展示为中心,扩展到好友交流、陌生人结识和社会协同等平台,力图维持社会行动者之间的强连接,发展弱连接,从而帮助社会行动者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系。

2.SNS的特点。

SNS属于互联网Web2.0时代。在之前的Web1.0时代,以门户网站为代表,以媒体和网站提供内容并主导公共话语的控制权,用户主要进行浏览为特征,其开放性有限。Web2.0时代与Web1.0时代最大的不同是用户主动参与创造和分享信息,具有开放、参与、互动、社区化、连通性等传播特点。在具备以上特征之外,SNS还有自己特点。

(1)稳定的身份机制。在社会化软件所具有的功能中,稳定的身份是核心。用户在SNS中身份都是惟一的,为建立互联网信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多数SNS网站采用实名制注册,有的网站甚至严格到要求用户用真实的身份证进行注册,并经过严格核查才予以通过,目的就是想确保用户身份的稳定。

(2)在虚拟的网络之中重构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圈。从表面上看,人们使用电话、互联网等通讯工具,随时随地都能以较低成本进行人际交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更加密切了。但由于现代人生活节奏变得更快,地理距离变得更远,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反而更少了。事实上,孤独成了现代大多数人的共同感受。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一个人必须至少要从属于三个群体,否则就会感觉到孤单。而在人与人日渐疏远的如今,单位带给人的从属感越来越弱;家庭这个群体越来越小;能让人们长期参与的社会团体越来越少。”[5]

而SNS的目的是帮助人们建立起不同的社交圈。SNS网站搭建起以个人展示为中心的平台并不断向外延伸,个人与好友组成社交圈,并以好友为纽带,将好友的好友拉进共同的社交圈或者另组社交圈。每一个社交圈都可以无限扩张,形成大型的社交圈。用户可以很方便地在互联网找到现实中的好友和好友的好友,重构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圈,并保持密切的互动。

(3)维持强连接,发展弱连接。SNS是以用户个人为中心的,它将用户之间的交往关系分解到一对一的链条上,用户只需要与某一个稳定的对象保持联系,就可能很好地维持关系。而经常性进行一对一的交流,是维系强连接的基础。SNS的架构设计,以好友为纽带,用户也可以轻松地与好友的好友建立联系,弱连接得到了发展。不但如此,随着互动的增多,弱连接有转化为强连接的可能。

(4)快速高效的互动机制。SNS搭建的核心是个人展示平台,它利用社会化软件及其应用,将用户个人上传的内容,提供给以个人为中心的整个社交圈。用户可以随时展示自我,分享社交圈中朋友所提供的信息,回复朋友的留言和评价,并建立与线上好友的实时链接。而好友的动态以及好友的好友给他的留言、评价、回复等等,也都将在第一时间反馈给用户,从而帮助用户建立了及时高效的互动反馈模式,共同的话题也就更容易产生。此外,由于这种分享是建立在好友圈子内部,针对性更强,传播效率更高。

麦克卢汉认为,人类社会交往经历了部落化―非部落化―重新部落化的过程。简单地说,第一个部落指的是人类历史出现的以地域和血缘为纽带形成的部落,人们可以进行面对面口耳交流。现代化的进程导致人类变成了原子化的存在。而SNS的出现,有助于人们重新返回部落化交往的状态,只不过它更有可能以兴趣爱好为纽带聚集而成。人类也就可能通过SNS在虚拟实在中重建现实社交圈,为网络公共生活提供空间,从而有利于网络公共领域的形成。

二、公共领域及其实现条件

哈贝马斯在上世纪60年代指出:“所谓公共领域,我们首先意指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领域,某种接近于公众舆论的东西能够在其中形成。向所有公民开放这一点得到了保障。在每一次私人聚会、形成公共团体的谈话中都有一部分公共领域生成……当公民们以不受限制的方式进行协商时,他们作为一个公共团体行事……在一个大型公共团体中,这种交流需要特殊的手段来传递信息并影响信息接受者。今天,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就是公共领域的媒介。”[6]

根据哈贝马斯的界定,公共领域有以下特点:它是一个介于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领域,它的基本原则是平等性、参与性和理性的对话。

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寄予厚望:公共领域是“私人走到一起形成公众,准备驱使公共权威在公众舆论面前使自身合法化的论坛”。[7]尽管哈贝马斯的理论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背景,但公共领域对中国的民主政治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公众在公共领域里进行充分的理性表达之后,形成公共意见,监督国家的权力并影响国家的公共决策。

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平等性等特点,且使用人数众多,以互联网为媒介建构公共领域的可能性极大。互联网公共领域的形成必须遵循下列原则:营造社区归属感;灵活决定匿名政策;保持平等;鼓励协商;培育良好的公共话语等。[8]

强烈的社区归属感使人们更愿意参加社区的活动,公共讨论可以顺利地展开。稳定的身份,会给人带来稳定和责任;互联网允许人们改变身份,匿名可以让人们畅所欲言,能够带来异议。但目前互联网缺乏责任和信任,共识很难形成。严格的实名制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缺点,但在鼓励人们发言方面又有欠缺。当前的网上讨论一般强调表达,造成喧哗的混乱局面。用户表达的意见过多,却较少听取他人的意见,这并不符合公共领域理性讨论的原则。公共意见能否形成,并不取决于争先恐后的表达,耐心倾听他人的发言,允许不同的意见的传播也许更加重要。

三、SNS在建构公共领域中的作用

不可否认,报刊、电台、电视台等传统大众媒体在建构公共领域方面仍旧在发挥作用。但是,传统大众媒体在建构公共领域方面存在局限性。

而在SNS出现之前的互联网形态在建构公共领域发挥着各自的功能,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在以门户网站为代表的互联网Web1.0时代,用户无法自由平等地参与公共讨论,其在建构公共领域方面,与传统大众媒体相比差别并不明显。

在互联网Web2.0时代,控制权转移到用户手中。在SNS出现之前国内的互联网领域,也可以形成公共舆论,但其更像是一个数字超市,能够产生大量的不同意见,却很少有理性的讨论,更遑论形成理性的共识,这并不符合哈贝马斯理想的公共领域。原因很复杂:既与用户的素质和讨论的话题等因素有关,也与互联网形态的内在机制有关,如其实行的匿名制,不能保证用户稳定的身份,可能会造成用户对社区的归属感下降、责任感不足等因素。信息爆炸导致的信息超载现象等因素也都会造成建构互联网公共领域的困难。

SNS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之前媒介形态的不足,有助于建构互联网公共领域。

1.SNS为用户提供了平等交往的平台。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扩大自己的社会交往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等,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匮乏。但是用户使用SNS建立新的社交圈所付出的成本很低。低廉的成本和快捷的服务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大众使用SNS进行公共讨论的门槛,保证了用户可以自由平等地进入公共讨论的空间。

SNS属于Web2.0时代,有着Web2.省略/publications/social-software-building-block

[5] 王煜全:《网络中的社会行为(二)》,《互联网周刊》2009年第5期

[6] 汪晖:《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1998

[7] 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8] 胡泳:《在互联网上营造公共领域》,《现代传播》2010年第1期

[9] 王慧:《SNS网站核心竞争机制探析》,《东南传播》2010年第6期

第10篇

【摘要】步入“社交媒体时代”,国内出现很多针对专业医务人员的网站、微博和论坛,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在医生中迅速普及。本文试从传统的医学伦理出发,通过分析当前医生群体使用社交媒体的现状,提出医生使用社交媒体应秉持的伦理道德原则,并为医生群体合理使用社交媒体提出具体的规范路径,以期在社交媒体时代为医学伦理的绵延提供动力。

关键词 社交媒体医学伦理医生微博

一、医学伦理学的基本问题

医学伦理学伴随着医学科学和医疗实践活动的出现而产生,反过来,医学科学和医疗实践活动又推动医学伦理学的进步。伍天章认为,医学伦理学是以医学道德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是在医疗卫生工作中形成,并依靠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指导的,用以调整卫生事业人员与服务对象以及卫生事业人员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①

医德,是医学伦理学研究的重要方面。自古名医重医德,唐代名医孙思邈的思想被后世封为悬壶济世的典范,认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②在西方,医德理论的创始者“西医之父”希波克拉底,在《希波克拉底誓言》中写到,无论至于何处,遇男或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是为病家谋幸福。把恢复病人的健康视为医生的最高职责。③《希波克拉底誓言》被视为首部专门的医生职业道德准则。

二、医生的社交媒体行为现状

医学伦理学的精神实质延续至今,但形式和内容却随着医务人员面对的实际情况而不断调整。在国外,除Facebook、Twitter 等大众化的社交媒体外,还出现了专供医生使用的社交媒体网站,如doctors.net.uk 和the BMJ’s doc2doc。目前国内医生使用的社交媒体主要为微博、论坛、贴吧,其中以微博为主要阵地。

1、医生使用社交媒体的总体情况随着医生微博用户数量猛增,针对医生如何正确使用社交媒体的研究应运而生。截至4 月14 日,在“中国知网”上,以“医生社交媒体”为“主题”搜索到相关文献1005 篇;以“医生微博”为“主题”搜索到相关文献56 篇。这些文献论及医生的职业道德、医院与医生的微博宣传与营销、医院与医生的微博动态、医改等,但从伦理、职业道德角度研究医生的社交媒体行为的文献数量不多。

在新浪微博搜索中输入“医生大夫”搜索有关用户名,可得到377 条结果。其中,名列前位的医生微博,粉丝人数高达几百万。由于医生在注册使用微博时并不一定采用实名制或标注其医生身份,所以医生微博用户的数量不止于此。现以微博粉丝量超过20万的5个医生的新浪微博为样本(见图1),通过对这些微博内容的分类,了解目前医生微博内容的共性。

以上五个微博主要涵盖医学知识科普、个人生活及观点、工作及业界信息三部分,其中前两者占主要内容。虽然业界一直对“微博可否问诊”争议较大,但是从以上微博的整体情况来看,“微博问诊”的情况并不多见。更有医生直接在微博上对“微博问诊”表明态度,如“协和章蓉娅”就在微博上明确标注“微博科普不看病”。

2、医生使用社交媒体的失范行为

(1)缺乏仁爱之心,漠视生命。广东某女医生在微博上先后“等我下班再死”、“……宣布临床死亡,今晚可以睡个好觉,明天可以出游了!”等博文。言辞间充满对病患生命的漠视,被网友称为“冷血医生”。随后,该医生被主管单位暂停行医资格并调换工作岗位。事后,有观点认为女医生的行为仅是众多医生出现职业性倦怠的个案,不至于上纲上线和行政处罚。但公众普遍批判女医生行为有违医德,这种肆意的情感宣泄是没有真正秉承医德的表现。

(2)言辞调侃,图文血腥。认证为“鹰眼医生”的佛山外科医生曾多条微博,以亲历的各种血腥手术场景、病患器官为配图,附上调侃性、恐吓性文字。例如,他在为患者进行胸部肿瘤切除手术后写到:“无奈,美女要求美观,特别交代切口必须尽量小,而肿瘤又特别大,没办法,只有使劲挤了。”同时配发了正在为这名患者取出胸部肿瘤的特写照片。文字略带调侃,图片直现隐私器官,毫无对患者的尊重可言。

3、社交媒体对医生的影响

社交媒体给医生、医疗机构带来的利弊并存。微博上寻医问药方便快捷,提高了医生服务的水平和效率。第一,传播医疗资讯与医学知识,进行医学科普;第二,使公众加入到公共卫生和政策的讨论之中,惠及病人护理。廖新波在微博上与公众探讨医改就是一例;第三,方便与患者家属分享最新的治疗进展。例如,位于圣卢克的锡达拉皮兹的克利医院在为70 岁的Monna Cleary 进行子宫切除术和子宫脱垂手术时,在社交媒体上了超过300 条的信息,跟家属及大众实时分享手术进展;④第四,微博是卫生系统防范职务风险的平台,⑤公众可通过在微博中针对卫生系统的某些问题提出质疑,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从而推动问题的解决。

然而,微博的虚拟性、草根性、传播的广泛性也会对医患关系造成负面影响。第一,医生在开通微博时并不需要审核个人信息或身份验证,错误虚假的医疗、健康信息一旦散布开来,危害严重。第二,微博上的调侃、讽刺、报复性的图文有损医疗的严肃性。《美国医学会杂志》曾发表研究指出,超过60%的美国医学生在社交媒体上非专业内容,例如醉酒或非法用药的照片,或使用粗俗的语言,这种行为会降低患者对医生的信任;⑥第三,受微博字数的限制,140 字“微空间”虽然横向上可以承载大量医疗信息,但难以纵深地将医疗问题分析透彻,这就决定了医生微博适“科普不问诊”的特性;第四,泄露隐私。

三、医学伦理视野下社交媒体行为的规范与发展

医生使用社交媒体,应如何保证所传播的医学信息的科学与准确,如何处理普及基础医疗知识与回答患者问诊的关系,以及处理公共利益与推广营销的关系等,还需要从医学伦理的立场出发,掌握一些尺度和原则。

1、医生使用社交媒体应遵守的伦理原则

1981 年“全国第一届医德学术讨论会”,首次明确提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即“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具体而言,医生在使用社交媒体时应遵守以下原则:

(1)仁爱原则。医生微博具有个体性、及时性的特点,承载的内容丰富,所传递的内容及思想应该是弘扬仁爱之心的正能量。无论是医院官方微博的解疑释惑,还是医生个人的一对一回复,都要让患者感受到医务工作者对个体的呵护、对生命的尊重。⑦

(2)保护病人隐私原则。同事间在网上探讨病患、临床经历等行为虽然可以为教学以及工作带来便利,却是一种高危行为,谈及特定医疗案例的具体细节务必谨慎。未经同意在社交媒体上披露有关病人的可识别信息,就可能违反法律法规并引发官司。英国医学总会(General MedicalCouncil)强调,很多不当的披露是无意而为之的。那么需要提醒医务人员的是,不要在网络论坛等可能公开出入的场所有关病患的可识别信息。⑧

(3)分清界限原则。第一,社交媒体时常模糊个人与职业生活的界限。很多人意在与朋友分享信息,但这些内容一旦上传到网上就一发不可收拾。好在一些社交媒体网站有隐私设置,允许用户控制或限制他人访问。提高身份界限的意识并进行严格的隐私设置就可以有效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第二,谨慎添加好友。医患之间理应

存在一条专业界限,这种界限既可以维持双方信任,也可以使患者免遭被出于不正当目的的医务人员所利用。而在社交媒体上,就很容易建立一种非正式的医患关系,这就极易引发越轨行为。因此,英国医学总会建议,医生以及医学生在收到过去或现在接收的病患发出的邀请时,应该礼貌地表示拒绝,同时向他们解释接受申请为何不妥的原因。

2、医生使用社交媒体的规范路径

(1)坚持科普咨询不问诊。医生开微博可以做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健康咨询等方面的工作,但医务人员绝不能利用微博开方,因为老百姓真的会按医生所说的办法去做,一旦效果不好或者出现不良反应,医患间就会产生纠纷,但如何界定这种纠纷,法律目前还没有明文规定。⑨(2)慎重对待“匿名性”。在社交媒体上,以医生身份信息往往容易取信于众,而且会被认为是专业、正确、合理的观点而得到广泛传播。所以,医生可以选择隐匿医生身份,以个人身份微博,但一旦医生在社交媒体亮明自己的真实身份,应立即注明真实姓名。因为即使医生以匿名了某些信息,一旦引起恶劣影响,网络高效的搜索能力也会在第一时间追溯到信源的真实身份。

(3)扩大“微空间”。如果网友针对某个复杂的问题在微博上进行咨询,医生就需要尽力扩大“微空间”,如在微博文字的后面,附上图片或者链接相关网址。首都儿科研究所办公人员池杨曾介绍:“微博受字数的限制,只能是快餐,对于寻医问药的问题,我们会请患者发送到首儿官方网站的‘专家咨询’栏目中,会有相应专家为他们解答。”

(4)声明利益冲突。在社交媒体上,一些医生虽然没有直白的言论为自己谋取商业利益,但却口口声声在推广某些保健产品。根据英国医学协会(BritishMedical Association)的要求,医务人员应根据所在机构的规章制度,声明所获得的商业利益。⑩因为匿名微博如果呈现出了“医生”的身份特点,也会赢得公众的信任。如果没有这类声明,就可能破坏公众信任,减损作者威信,甚至把所在单位置于不利境地。

(5)诚信推广与宣传。微博向来被视为宣传营销的平台,但医院、医生利用微博开展宣传工作时也应秉持医学伦理,即要恪守诚信原则,不能违背科学,吹嘘自己的医疗效果和服务水平,在字里行间为医疗产品做“代言”;不能一味追求粉丝量和点击率,跟风炒作热点话题或者发表轰动性言论;更不能造谣诽谤,明知是虚假的伪科学信息而故意和传播。

“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正在改变医疗机构的传统运行模式,构建新型的医患关系,传统的医学伦理秩序也因此出现了短暂的混乱。社交媒体时代的医生,不仅需要掌握好社交媒体的基本传播技能,还应坚守基本的伦理道德底线,将传统的医学伦理应用到这一新媒体之上,做到线上、线下相结合,管理好个人的社交媒体,提高个人和医疗机构的信誉,全心全意为人们的健康服务,从而建立起和谐有序的社交媒体医学伦理秩序,为传统的医学伦理注入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①伍天章主编:《医学伦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9

②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大医精诚》

③张树峰、刘云章、张卫东主编:《医学伦理学》[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41

④《社交媒体将会怎样影响中国医生?》,http://haodf.com/zhuanjiaguandian/xiaocl_1085205046.htm

⑤韩璐,《微博江湖里的医者身影》[N]《. 健康报》,2011-12-23

⑥张文燕,《在社交媒体时代做医生》[J]《. 中国医院院长》,2010(19)

⑦蒋盛云、任学丽,《关于“医微博”的伦理道德思考》[J]《. 中国医学伦理》,2013(4)

⑧ General Medical Council(2009)Guidance for Doctors - Confidentiality.London: GMC.

⑨吴浩,《医生开微博只能沟通不能开诊》[J]《. 中国社区医师》,2012(1)⑩ General Medical Council (2006)Good Medical Practice. London: GMC,paras 74-76

第11篇

关键词:数字化;SNS;微博;社交电视、

一、电视媒体数字化为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变革热身

数字技术是一种基于二进制计算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黄河的《传媒数字化管理》一书中对其多下的定义是:“数字化是以二进制格式为内核的数字技术广泛而深入应用的过程”[1]。与之相对应的概念是数字媒体,数字媒体最大的特点是信息和数据以数字的形式在媒体中的编码。根据国际电信联盟基于对媒体形态的定义,数字媒体可以划分为数字感觉媒体、数字显示媒体、数字表示媒体、数字存储媒体和数字传输媒体五个方面。马丁・李斯特等学者(2009)提出数字媒体的出现产生了四个直接后果:第一,文本不再与某一种特定的媒体相捆绑,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电子阅读器看书,通过电脑或者手机看电影;第二,信息可以压缩或者存储在很小的空间内,比如使用U盘或者移动硬盘;第三,信息的获取变得非常快速和高效,比如只需要几秒钟就能打开存储在U盘中的任何电子书籍,并查找到所需内容所在的页码;第四,数字媒体使得信息可以得到巧妙地处理,比如人们可以使用数字工具消除照片中的红眼,当然这也可能为不道德的篡改信息提供机会[2]。

作为数字媒体而存在的电视,是一种可以不设特定地点的文化与科级杂合形式,它可以跨手机、游戏机、Ipods、在线视频网站和基于电脑的视频播放器等多平台进行传播[3]。这属于数字电视的立体传播机制的特点。另一方面,数字设备及软件的普及,使得电视制作正式进入了全民参与时代。这种制作的平民化趋势使得“几乎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制作属于自己的文化产品”[1],这样使得每一个人都能有机会制作电视。加之多渠道的电视发行,更是使得电视时代越来越适应于数字化。

二、社交网络与微产品融合进数字化时代电视

融合可以说是数字时展的主要特点[5],过去传统媒体由于其不同的传播方式互相区别而存在,比如“报纸依附于版面,广播依附于频率波段,电视依附于频道[6]。”如今,融合的脚步日益明显,在集文字、音频、视频功能于一身的网络媒体上几乎可以轻易地找到其它所有媒体的影子。比如时代华纳推出的“TV everywhere”和Comcast推出的“On demand online”计划,就是希望通过网络向他们的付费有线电视用户提供有线节目,通过与网络的融合保留其原有的商业模式[7]。

社交网络一词最初是英国社会学家拉德克里夫・布朗首次使用的。1954年,英国人类学家巴恩斯用社交网络分析了挪威渔村Brernnes教区的跨亲缘关系,分析了社会结构和文化体系如何决定人类的行为,他用网络这个词代指社会群体之间、社会成员之间、社会群体与其它成员之间复杂的网状联系[8]。这种社交网络化的平台使得电视有了新的发展方向与模式,社交网络化属于SNS的传播特点,所谓SNS是英语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的缩写,直译为“社交网络服务”,及社交关系的网络化。SNS的理论依据是六度分割理论,他是哈佛大学大学心理学教授Stanely Milgram,“你和任何一个人的关系间隔不会超过6个,也就是说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9]”

三、社交网站与“微产品”融合进数字电视后观众体验感增强

“节目在画面上引入互联网搜索模式、互联网常用图形,此外还配以操作电脑相关的音效,所有的这些原创元素都符合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特性,将当下的、互动的、个性的、体验的、真是的互联网特点进行创新的电视呈现,让公众由被动看转为主动参与,让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年轻人看到这些熟悉的标签时感到倍感亲切。”[10]

在电视媒体这一环境下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美国公共广播电台(NPR)制作的一档节目《心动故事》,其中大部分是由听众和网友自己讲述并上传的节目内容,包括音频、视频、文字、图片等多种内容,而主持人自己出声只占其中一小部分。[11]于此节目形式类似的还有英国的广播电台利用自己的官网,在上面设立了邮箱地址和“简报”(press cutting)专区,听众和网友可以通过发送邮件或在网络简报专区中一周以内的新闻热点,为节目提供有价值,审视“好笑”的信息。

四、结语

总之,正如麦克卢汉预言的那样,新媒介的出现不会导致旧媒介的必然死亡,媒介生态总是以叠加的方式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这种叠加方式目标主要表现为新旧媒介的竞合,竞是过程,合是趋势。借力当下的社交网络与微产品,电视的未来发展既是充满挑战又是充满机遇的,观众越来越强的体验感将是电视变革之火的助燃剂,电视要要立足当下,对现行竞争态势和未来发展趋势,做出清晰的务实判断以及战略的前瞻创意。

参考文献:

[1]:黄河.传媒数字化管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30

[2]Lister M,et al,New media:a critical introduction[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9,18

[3]Bennett,J,and strange,N.Television as Digital Media[C].Duke University Press Books,2011.

[4]Hesmondhalgh.D.The british dance music industry:a case study of independent cultural production[J].media,Cultural&Society,2004,26(6):803-820

[5]Miller M R The digital dynamic:How communications media shape our world[J].The Futurist,2005,39(3):31-36

[6]黎冰.电视融合变革: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的转型之路[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

[7]汤N.新媒体给电视媒体带来的新商业模式[J].视听界,2009,06:89-91

[8]J.A.Barnes.class and committees in a Norwegian Island parish[J].human relations,1954,7(1):39-58

[9]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

第12篇

关键词:社交网络;伦敦奥运会;正功能;负功能

中图分类号:G81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12)05-0044-04

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这场世界顶级的体育盛会中,国内外众多传媒几乎都参与其中,推出了全方位、立体化、多视角的报导和评论以及各种花絮,给受众带来“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彩的同时,也让受众感受到“更快、更高、更强”的刺激感受。

与其他媒体不同,社交网络在2012伦敦奥运会报导和评论中异军突起,成为伦敦奥运会特有的传播现象,这个显著特征是前29届奥运会所没有的,因此立即成为研究人员关注的新领域。

网络社交媒体也就是具有互动性、以社区为主的网络平台。网民可以利用这个平台来建立联系,谈论兴趣爱好,交换信息和内容,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西方主要的代表性网站有脸谱 (Facebook)、优酷(Youtube) 和推特(Twitter)等,中国主要的代表性网站有新浪微博、开心网,以及各种在线论坛等。这种有数以十亿计网民参与、富有强大生命力的新媒体全面介入奥运报道和评论,成为今年奥运特有的一大景观。

社交网络的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全球范围的社会现象,也使得广大受众借助社交网络参与伦敦奥运会成为可能。当前各国社交网络数量激增,用户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全球社交媒体报告》[1]调查称全球有超过10亿人使用社交网络,占全球网民的70%;美国皮尤媒体研究中心2011年8月公布的调查显示,65%的美国网民使用社交网络,较之2005年的8%,6年间增长了8倍;我国有约一半以上的网民通过社交网络交流互通。社交网络在社会各方面影响力加剧,在重大全球性事件中均可见社交网络的身影,互联网进入了社交网络时代[2]。

1 社交网络全面融合伦敦奥运会

开幕前夕,伦敦奥组委公关总监杰基-布鲁克?道尔(Jackie-Brock Doyle)说:“悉尼奥运会几乎没有高速互联网,雅典奥运会几乎没有智能手机,北京奥运会几乎没人用社交网络。但这都已改变。如今,一切都有了,人们将以各种渠道参与奥运会。”[3]道尔的这个论断为伦敦奥运会与社交网络的融合作了很好的引导和推荐。

伦敦奥运会是与社交网络融合最紧密的一届奥运会,堪称“社交奥运”。@、#、Like等社交媒体符号犹如各国的国旗一样流行,许多运动员比赛前后在推特、脸谱和新浪微博上比赛历程,心灵感悟,场内场外及时互动。

在2012年8月2日比赛结束时,夺得金牌的叶诗文在新浪微博上了一个非常简短的消息:“到今天为止我的比赛就圆满结束了,很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包括西方媒体的质疑!谢谢有你们在我身后支持我!”[4]这条微博截至2012年8月18日下午7时转发数为138546次,评论数为107055次。泳坛名将孙杨,在新浪微博上也是风云人物。截至2012年8月18日下午7时,新浪微博上,孙杨的粉丝数达到了11177342人,孙杨在微博上发任何一个信息,理论上说,全世界超过1000万个粉丝可以同时看到,通过粉丝的转发,孙杨微博的传播面可以翻番或者更多,按照六度空间理论,孙杨的微博可以转发给世界上每一个使用微博的人。这种传播的广度和速度是目前所有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一般网络媒体所不具备的。

比如:社交网络推特创立于2006年,已经成为体育迷交换实况消息的重要平台。在2012年4月的欧洲冠军杯决赛期间,据中国奥委会官方网站报导:推特每秒的消息发送量达到13684条,创下各大体育赛事的历史之最,甚至高于2012年的“超级碗”橄榄球赛。伦敦奥运会再次刷新纪录。[5]相比而言,2010年温哥华冬季奥运会在社交网络方面则完全不值一提。国际奥委会社交媒体负责人亚历克斯?胡特(Alex Hout)这样形容两者在社交网络普及上的差异:“温哥华只是第一片雪花,伦敦将是一个大雪球。”